电工实训内容范文 -欧洲杯买球平台

时间:2023-12-19 17:46: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电工实训内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电工实训内容

篇1

关键词:高职电工实训内容合理安排

0 引言

电工实训是高职院校电类专业中第一堂专业操作实践课,是电专业及机电专业基础技能,只有电工技能操作训练合格后,才能进入、学好下一个电气科类项目实习,所以,学生必须规范、熟练掌握。多年实践教学证明:合理安排好电工实训课内容,可有效的提高学习效果、实现教学目标,具体授课内容安排如下。

1 电气安全常识教育

对电来说,安全是最为重要的、因为电是看不见、闻不着的东西,它危及着人们的安全、同时又为人们做出很多贡献。学生必修掌握好它、学好它、利用它。显然,安全常识课是电气入门的第一堂课、很关键,授课内容上要重点突出。由于电气安全课本身内容抽象、难以理解,授课时采取每一概念紧扣一实际案例来讲解分析,学生感兴趣、收获大、记忆深、效果好。文章将合理授课内容一一阐述、案例过多暂省略不叙。

1.1 人体的触电知识

首先要了解触电的种类,有两种分别是电击和电伤。其中触电死亡中绝大部分系电击所至,但电伤也不容忽视;其次认识触电方式有四种,分别是为单相触电、三相触电、跨步电压触电,悬浮电压触电;最后要认识、了解电流对人体有哪些伤害:电流越大伤害越大;电压越高伤害越大;频率f在40~60hz对人危害最大;时间越长危害越大;路径不同危害不同,重点了解避免从右手到左脚的路径,因为此路径最危险;人体状况不同伤害不同。

1.2 认识安全电压

现代社会用电无处不在,一些环境、场所既要用电又要电安全,从而引出安全电压概念。我国国家标准gb3805-83《安全电压》规定42v、36v、24v、12v、6v、五个电压值,常应用36v、24v、12v三个等级。其中安全电压不是任何时候都安全,要依据不同的工作境选取不同的安全电压值,这一点学生要牢记。

1.3 触电原因与预防措施

触电有直接触电和间接触电。无论哪一种触电不外乎这四种原因:①线路架设不符合规定;②电气操作制度不严格、不健全;③用电设备不符合要求;④用电不谨慎。

为避免触电、采取的预防措施总的来讲有:绝缘措施、屏护措施、间距措施、电气隔离措施、自动断电措施等。

1.4 触电急救技术的掌握

电气操作和日常用电,虽采取了有效的预防措施,使触电事故大大降低,但完全避免是不现实的,所以,在日常操作和使用中必须做好急救技术准备:①使触电者尽快脱离电源,方法很多以案例对学生讲解;②脱离电源后的判断,判断触电者呼吸是否停止,若停止再看脉搏是否跳动,若无搏动最后判断瞳孔是否放大;三种不同情况的救治分为触电者神志清醒、触电者已失去知觉但心跳尚存、触电者呼吸与脉搏均已停止出现假死等不同状态的救治;最后培训学生对防雷电设施及防雷技术通过案例认识、了解到掌握。

在具体讲述安全常识中,要紧密结合实例、采取示范,促使学生产生兴趣、加深印象,正确掌握安全用电解救方法,消除学生对电的恐惧,为电类专业实际应用打好基础。

2 专业基本功训练

本环节是电工技能基础。首先认识了解什么是电工材料、电工材料的种类和用途;其次要学生掌握电工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及工具的正确保养等,操作训练内容有以下。

2.1 训练不同导线绝缘层剖削

掌握用钢丝钳和电工刀两种工具剖削不同类型导线:有塑料硬线、塑料软线、护套线、橡皮线、花线等绝缘层的剖削。训练要求规范、正确、熟练地剖削绝缘层,且不能伤及线芯,剖削标准见图一。

2.2 训练掌握不同导线的多种连接

电气中导线连接不是随意的连接即可,而是有要求的,必须做到:导线连接接触紧密、接头电阻小、稳定性好;接头的机械强度不应小于原导线强度;耐腐蚀防止氧化;接头绝缘应等于原导线绝缘。

电气线头连接方法很多分铜导线、铝导线、单股线、多股线、电缆线、各种拉线扎头等等,其中,铜导线连接又分为绞接法和缠绕法两种,实习以绞接法为训练内容,其它接线方法在课堂上讲解、介绍、拓宽学生知识点。训练时要求学生连接规范、尺寸标准见图二六种接法。

2.3 导线绝缘层恢复

导线绝缘层恢复时,要依据电压等级的不同采取相应的材料和包缠的层数不同。即380v线路上,应先包缠1~2层黄蜡带,再包缠一层黑胶布;在220v线路上,可先包一层黄蜡带、再包一层黑胶布,或不包黄蜡带、只包两层黑胶布,具体方法如下图。

3 照明线路安装与维修

照明线路安装与维修是电工实训课核心环节。此环节着重训练学生电气规范操作意识、规范操作方法,训练掌握正确的线路检测技术与故障排除能力。

首先,引导学生认识室内配线方式有明配线和暗配线;方法有钢管配线、钢索配线、槽板配线、瓷夹配线、瓷柱配线、铝卡配线;配线规范要求是:安全、合理、整齐、牢固。要做好这一切很不容易,必须通过训练才能实现。

其次,高职学生还要做到会计算、设计照明线路;学习、了解相关技术要求:比如开关必须进火线、零线不能过保险、穿墙过线需加保护、螺口灯头舌片接火线、两眼插座必须按左零右火或上火下零原则连接不得有误等。

最后,通过护套线线路安装、训练学生规范操作。安装时扎头定位按规范要求:直线部分两点间为150~300mm;分支、转角处80mm;距开关、插座、木台50mm。走线要横平竖直、护套层要进木台。正确施工工序为定位、划导线路径、预埋、装支持物、敷设导线、导线连接、检查通电验证。具体实训电路如下图。

另外,照明维修内容训练排除自己安装线路故障点,学生相互交流、共享资源、共同提高。

4 配电盘的安装、调试与校验

配电盘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检测计量装备,学生要熟练掌握。搞清配电盘类型及内部结构。熟悉三相度表及单相电度表、电流互感器工作原理。熟练安装、校验、调试、选取合适计量装置,出现故障点能将其排除。学生实习内容如图四。

5 结束语

电工实训课进行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后面的实习,所以,不可轻视要加以重视。为奠定好学生操作技术合理安排、授好课程内容,实现培训目标。通过培训操作来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掌握电气规范制度及解决问题能力。这样,学生走向社会,会成为一名合格的、能服务于社会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罗枚.《电工电子技术》[m]2010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刘介才.《工厂供电》[m]1998年,机械工业出版社.

[3]彭荣才《值得关注的几个电气安全问题》[j],农村电工2002(10).

[4]顾永辉.《简明电工手册》[m]1988年,煤炭工业出版社.

篇2

关键词:高职;电工;职业化;改革;认证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随着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课程内容及授课模式的“职业化”已成为当前较为热门的研究主题。高职电工实训作为电工课程的深化环节,无论对电专业还是非电专业都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特别是对通信行业,根据从业标准和国家安监部门要求,所有参加通信工程一线工作的员工都必须具备电工上岗资质。因此,其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学生的职业能力。高职电工实训应该紧密结合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建立能够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严格参照职业资格标准进行教学和实施。

一、现状及问题

电工实训教学普遍存在教学模式与教学要求不相适应,教学设备落后、更新缓慢,实训教学内容与行业前沿技术相脱节等问题。要转变思想,改进教学内容,在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思路引导下融入新的教学方法,构建开放式电工实训基地,根据实际情况分层次设计电工实训教学过程等。

(一)教学目标定位不够准确

教学目标是对一门课程授课要求的集中反映,是该课程在整个专业课程设置及学生培养目标实现中所起作用的具体体现。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中,电工实训课程的开设主要是对电工课程内容的进一步巩固,是对电工基础知识的实践验证。因此,电工实训课程的教学目标一般都会概括为“知、懂、会”三个字。所谓“知”,即让学生知道所训练项目的基本操作方法和对项目所涉及知识的初步了解;所谓“懂”,即让学生对训练项目操作流程有较准确的把握,对操作项目的内在原理有一定的了解;所谓“会”,即要求学生能较独立的、安全的完成各项训练科目的基本操作。这样的培养目标固化了课程的知识结构,学生只能局限于掌握所训练的项目,对于课程的“职业化”改革和目前倡导的“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不能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二)教学内容不够“职业化”

教学内容选取的恰当与否是教学目标能否实现的重要基础。研究认为,目前电工实训课程内容设置存在两种现象。

一是教学内容过于陈旧,许多高职院校的电工实训定位在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其教学内容延续着中专时期的几个老项目。对于学生“职业化”能力培养及创新意识激发不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二是电工实训课程太过专业化,高职院校相关研究人员在改革电工实训课程的过程中对于教学内容陈旧存在一致的看法,在设法调整的过程中,部分院校将电工实训课程按照维修电工的要求进行了改革,将电气行业领域最先进的技术、标准、工艺等作为了电工实训课程的授课内容,使得非强电专业学生无法很好的接受,偏离了该课程在此类专业中开设的意义。

(三)教学模式陈旧

传统的电工实训一般采用“口授 板书 挂图”的教学模式,理论灌输比例较重,实际操作部分采用演示和学生固定式模仿操作相结合,逐步达到“会-精-快”的训练要求。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这样的培养模式,对于提高学生对某个项目或某个实践领域的操作熟练度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和职业能力的提升促进作用较小。

(四)教学环境落后

电工实训是一门相对枯燥的专业基础课,各高职院校对其发展的重视程度相对其他专业课程较小,导致一直以来教学环境的改善欠缺,设备也相对落后。另外,由于教学内容的固化和教学模式的陈旧,导致教学环境一直停留在原实验室的条件下进行,对于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先进教学软件的应用程度严重不够。上述条件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都产生了负面影响。实训环境的闭塞导致对外交流的机会减少,服务企业的功能得不到有效施展,形成一种不良的循环。

根据当前企业需求,结合电工上岗证认证标准,深度改革电工实训环节,通过明确课程教学目标,改革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手段,改善教学环境等步骤,解决电工实训存在的问题,使该课程真正发挥其专业基础课的作用,同时也使其能够更好的服务企业。

二、课程改革

(一)教学目标明确化

高职电工实训是高职工科类(含电子、通信、电力、电气等)专业的基础课程,一般安排在高职第二学期电工基础授课结束,作为知识巩固、动手能力培养、创新意识确立和基本用电安全常识树立的重要环节。

对于上述工科专业学生,电工上岗证已经被确立为上岗的重要指标,因此,很多院校都会对学生在在校期间专门集中进行培训认证。其认证的目标可以概括如下:使学生获得一般电气类工作岗位必备的电气测量、电路连接及电动机和触电急救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为日后从事本专业相关工作打下基础,同时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学习迁移能力、环境整理整顿能力和安全生产能力以及执行能力等综合职业素质。

该目标可分为三部分内容:即知识学习目标、技能训练目标和素质形成目标。对于知识目标的要求是学生能用相关知识描述问题;对于技能目标的要求是学生能使用工具完成常见技能任务;对于素质形成目标则是要在日常的学习和训练中逐渐养成符合素质要求的行为习惯。

目标与电工实训环节培养目标存在相互渗透的内容,因此,可以将两者进行结合,即电工实训环节可作为学生电工上岗证认证前培训的一部分。使学生在该环节结束后达到上岗证认证的要求,并能够直接参加认证。达到节省人力资源、节约培养成本、提高实训环节效率的目的。因此,该环节的教学目标可以进一步明确为:使学生具备一般电气类工作岗位必备的电工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具备基本用电安全常识及触电急救能力,具有团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和执行能力,为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电工)资格认证及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职业化

高职学生培养目标向职业化发展一直是社会和高校最为关注的课题,教学内容是培养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基础。根据对课程培养目标的研究和重新确立的要求,教学内容应进行相应的改革。其改革的方向应紧密结合电工上岗认证要求、结合各项能力培养目标及电工实训课程培养目标。改革按照项目化教学设计,设计思路如下:一是分析各知识点的布局,确定学习任务;二是根据各学习任务明确该任务的学习目标,细化各项技能训练内容、要求及方式,明确考核标准;三是明确各模块授课学时。

教学内容的选取要充分考虑职业化,由于该课程是作为普通工科专业的基础课程,因此内容不能过于专业化(电专业除外),但也不能停留在电工基础水平,介于两者之间,让学生在过程中不仅掌握电工基础知识,达到认证要求,还能较全面的了解用电的基本常识,让所学知识对接各类相关企业的基本职业要求,使学生学完后能够从事基本的电工工作。根据自身教学实践经验,按照电工课程理论知识由浅入深的结构层次,选取安全用电影视赏析、火灾消防演练、触电急救演练、室内照明电路安装、低压配电箱安装、三相异步电动机典型控制电路设计与安装等项目为载体进行内容编排,使学生达到电工上岗证认证的标准,并配备相应设计项目锻炼学生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模式一体化

一体化教学是各高职院校在各类课程中一直改革推进的方向。对于高职电工实训课程,既需要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又需要具备一定的操作技能,采用一体化教学是较为合适的实现手段。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应用需要有一支专业知识扎实、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学队伍共同完成,要求能充分了解课程的教学目标,提炼和分配知识技能要点,合理设计项目任务,细化各任务实施步骤,并能在授课过程中掌控全局,以学生为主导进行引领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本文列举“三相异步电动机典型控制电路的设计与安装”项目的教学内容编排案例进一步说明该课程一体化授课的组织形式。

三相异步电动机典型控制电路的设计与安装:

1.实训目的和要求

熟悉常用低压配电电器、低压控制电路的结构,能拆装、检修开关、按钮、交流接触器等低压电器。

能正确地将三相异步电动机接入电源并正确使用,能对电动机使用过程中一些数据进行测试。

能规范地进行电动机控制线路的安装与调试。

2.实训器材

(1)三相异步电动机1台;

(2)交流接触器2个;

(3)热继电器1个;

(4)熔断器5个;

(5)按钮3个;

(6)空气开关1个;

(7)导线、端子板等。

3.实训内容

一是熟悉电路元件。检查所需要的元器件的质量,各项技术指标应符合规定要求,否则应予以更换。对照电路图寻找并且熟悉电路的组成元件,在空白纸上按照比例画出以下元器件相对的安装位置,并且标明该元件在电路图上的代号:

(1)熔断器:fu1、fu2

(2)接触器:km1、km2

(3)热继电器:fr

(4)按钮:sb1、sb2、sb3

(5)空气开关:qs

(6)三相异步电动机:m

(7)端子板:xt

二是将学生分为5大组,每大组分为3小组,各小组分别负责接触器、热继电器、按钮3块电路的设计和连接。要求各大组能根据电路图,在控制板上安装所有的电器元件,元件排列要求合理、整齐、匀称、间距合理,元件紧固程度适当。

三是各小组根据负责电路图,进行布线。要求“横平竖直,直角弯线,少用导线少交叉,多线并拢紧贴安装板一起走。”严禁损伤线芯和导线绝缘;接点牢靠,不松动,不压绝缘层,不露铜过长等。

四是各大组将各分电路集合,形成完成的控制电路,要求仔细检查,尤其是各电路之间的衔接部分,更应反复查验。

五是经指导教师检查通电运行。

六是观察接触器km对电路的影响。改变接触器km1常闭常开触点的接线顺序,观察电动机的转动情况。改变km1、km2的位置,观察电动机转动情况。

七是热继电器fr的作用。撤除热继电器,观察电动机转动情况,并作比较。

八是观察按钮sb对电路的影响。改变sb1的接线顺序,观察电动机的转动变化。改变sb2的接线顺序,观察电动机的转动变化。改变sb3的接线顺序,观察电动机的转动变化。

九是各大组从以上变化中,任选1个,设置完成后,互相交换电路,找出故障所在,并记录在下表中:

参考文献

[1]任晓敏.关于高职院校电工实训教学问题的思考与探索[j].职教广角,2012(7-8).

[2]朱楠高职维修电工实训一体化教学初探[j].教育论丛,2012,(11).

[3]徐国华等.非电专业学生电工技能培训模式的研究与探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24).

[4]叶莹电工实训教学的改革探索[j].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

[5]刘安宁.分层次教学在电工实训中的应用探索[j].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4).

[6]马丽娟,王平安.电工实训教学改革的探讨[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08(6).

[7]王英群.“电工实训课”教学应用多媒体技术浅谈[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8(10)

篇3

关键词:仿真技术;电工;实训教学

1项目的意义、现状分析

2014年,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我中心扩建了电工实训室,学校结合实际情况,选用合适的实验设备,并配套和完善了实训室硬件设施,使实训室成为了我校工科学生电工实训教学基地,并为之创造了良好条件。同时,实训室配备了计算机,实现了网络化实训教学,并提供了计算机仿真设计软件(宇龙机电仿真软件)的教学环境和条件。在电工实践训练教学过程中引入计算机仿真实验平台后,学生可进行一些虚拟仿真实验,其意义也是对传统电工实训教学的一种有利的补充,是对传统实验教学方法的充实与改进。使用计算机仿真软件作为实训平台,利用其元器件全、界面直观、操作方便、电路分析手段完备等特点,学生根据指导,自主在模拟实验台上设计实验,待设计成熟后,再在实物设备上进行实验,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效率和兴趣。利用仿真实验平台,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于某些不易观察到的现象进行仿真分析,可保存仿真结果、以做进一步的分析和处理,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处理方便快捷,提升了实验水平,更有利于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但由于各种原因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具体如下:(1)实训对象范围狭窄:目前,我校电工实训教学仅面向全校理工类专业同一届学生(大二或大三年级)学生开设。实训对象范围狭窄,不能够实现大学四年不间断的教学目标。另外我们的实训室还没有达到完全开放,对于一些创新能力较强的学生,不能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2)教学内容偏少:在电工电子实训课程中,电子工艺实训十几年来一直以组装调试收音机项目进行,实训内容已显得陈旧。2010年起中心尝试将室内配线纳入其中。目前电工实训教学内容有:1)常用电工工具的使用;2)导线的常用连接;3)室内照明线路:一地控制和两地控制;4)机床电路。电工实训教学刚刚起步,该课程设置内容不够丰富,略显简单。不能完全满足大学本科生的求知和自主创新欲望。2013年引入了机电实训仿真软件,采用虚拟仿真技术,我们只需要计算机,在计算机房就能完成很多实验。2014年又投入140万进行了电工实训平台基地建设,扩大了电工实训课程建设的空间。(3)教学模式与手段使主体作用不能得到充分发挥:在之前的电工实训中,由于课程内容和实训设备局限性,大大限制了同学们自由发挥的空间。一些基础扎实、创新能力强的同学完成规定项目后,意犹未尽。还想做一些其它感兴趣的、实用性较强的电路实训也只能望而叹息。现有的传统的教学模式使主体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教学方法与手段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利用模拟仿真技术进行理论教学,可以将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形象化,理性知识感性化,让我们的学生在理论学习时不感到枯燥,调动起他们的思维,让学生在不断的探索中学习。在电工实训平台上,学生可以自主操作,提升了学习的主动性,也增强了创新意识。此项目的顺利进行,不仅是我们教学理念的创新,教学内容的创新,也是教学体制的创新。使我校的基础实训逐步的向现代化、多元化、多层次、开放式的方向转化。构建与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基础工程训练平台。

2项目实施方案及实施计划

2.1研究与改革的内容、目标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研究与改革的内容和目标:1)改革原有“教学、实操”实践教学模式,引入仿真实训教学环节,按照创新理念培养目标,构建“教学、仿真、实操”电工实训教学模式。同步优化电工实训教学内容;2)改革目标以突出学生的自我参与,体现技能训练的操作性、过程性、情景性、交互性,使学生了解工作场景、熟悉操作步骤、规范操作方法、培养职业意识;3)新引入的仿真实训教学平台,可以扩大学生的实训范围,为一些对电工方面感兴趣、创新能力较强的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开放式平台。(2)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优化以创新理念为培养目标的电工实训教学内容,确立“教学、仿真、实操”一体化电工实训教学模式,优化电工实训教学内容,修订并编写教学大纲、教案、讲义等

2.2实施方案方法及可行性分析

实施方案方法:(1)前期调研,即研究、分析当前多所高等院校实践教学环节,以及通过对老师学生的调查,了解对新实训项目内容、教学模式及课程安排的意见和建议;(2)分析总结,即该专业教师对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出适合我校电工实训课程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找出以创新理念为培养目标“教学、仿真、实操”一体化电工实训教学模式,优化教学方法与手段;(3)实践尝试,即根据初步确定的方案进行小范围实践尝试,将出现的问题再进行整理分析总结;(4)优化确定:将实践尝试中的问题进行整改,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使教学体系更加完善。可行性分析:我基地现拥有2个电工实训室,电工仿真机房和电工实训平台也基本就绪,能满足140多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理论学习。为本项目的顺利进行提供有力的保障。

3项目预期的成果和效果

该项目最终将在全校所有理工科类专业实施,最大限度的让学生实现独立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受益人数每年约4000人。

4本项目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篇4

机车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机车电工的工作,使用仪器仪表及检修设备对机车电气装置进行维护、检修和调试。根据《机车电工国家职业标准》要求,机车电工应具备电子技术和金属导线的焊接等基础知识,能够组装一般电器零部件,具备电工工具和电工测量工具的选用、使用及维护知识。因此,电子技术实训是本专业必不可少的实训课程。

二、改革前存在的不足

电子技术实训是以“电工电子技术”这门课程为理论基础的实训课,通过实训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但是在以往的实训教学环节中,存在着不足。其一,实训内容c机车电工职业标准内容衔接不紧密。其二,实训教学手段不新颖。其三,考核方式较单一。

三、 改革内容

1.优化实训教学内容

根据机车电工职业标准对电子技术实训内容进行改革。以往电子技术实训以收音机的焊接组装为主要内容,只培养了学生金属导线的焊接和一般电器零部件的组装的能力。通过改革,在焊接收音机之前适当增加实训内容,让学生进行常用电子元件的认知,并利用电工测量工具对元件进行测量,培养学生使用电工测量工具的能力。焊接组装完成之后,让学生对收音机进行调试和故障处理。对于实践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适当增加新的实训内容,如继电器的测试、牵引电机的检修与维护、交流主发电机和励磁机的维护及故障处理。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知识储备来进行新增项目的任务分配,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职业技能竞赛。职业技能竞赛能够激发学生的进取精神、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技能竞赛的过程也是院校与院校之间交流和沟通学习的过程,参加竞赛教师也可以累积丰富的经验并且运用到今后的实训教学中,在这一过程中也能接触到企业的新技术和新的管理理念,择优借鉴。

2.创新实训教学手段

随着现代教育教学技术手段的发展,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进行实训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也能使实训课更加生动。根据实训内容制作微课,运用图片、动画和视频相结合的教学手段,以生动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学生可以在实训过程中自行点击播放微课进行学习和操作练习,或者在实训前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进行课前预习。例如,提前预习焊接的方法和焊接技巧。这样不仅节省了时间,激发了学生的实训热情,而且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灵活性。同时也可以根据手机仿真软件,进行简单的电路设计,仿真成功后可以利用实训室的电子元件设计制作感兴趣的作品。

3.改革实训考核方式

电子实训考核项目分为三部分内容,分别是个人评价(20%)、小组评价(20%)和教师评价(60%)。其中,个人评价是指学生对自己在整个实训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实训项目准备情况、实训工具使用情况、作品完成情况和个人自我管理情况;小组评价包括组内互评和组间互评两部分,组内互评指组员对小组内每名成员的实践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表达能力等进行评价,组间互评指小组对其他小组作品的工艺、功能和组织纪律进行评价;教师评价是指指导老师对学生每个阶段的成果进行评价,主要体现在对学生的器件特性掌握、电路连接、电路调试、表达能力、文明习惯、组织纪律和实训报告书写等方面进行量化考核。

基于工作过程形成的全方位一体化考核评价体系提高了学生对实训课程的认识,培养了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安全意识,增加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语言表达能力。

为了适应现在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培养方式,实训教学改革就显得尤为重要。高等职业院校应大力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学以致用,更好地接轨社会,以适应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电工电子技术 实践教学 生产实践

1 引言

电气工程训练是我院面向工科非电专业及大文科专业开设的一门公共实践课程,学习的主要内容就是安全用电常识和基本的电工电子技术知识及实践操作技能。

2 实践教学的现状和改进措施

(1)实践课程简介

根据专业的不同,电气工程训练有两个教学模式。对于工科非电专业,开设电气工程训练a,共40学时;围绕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的控制,训练工科学生一些简单的电气控制方法、控制手段,使之理解电气控制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了解电气控制在工程中的应用。对于大文科专业,开设电气工程训练b,共40学时;通过室内照明电路的设计、安装、调试与检修实践,让学生懂得安全用电,学习常用电工工具和仪表的使用,掌握最基本的电工技能。

(2)实践教学存在的不足之处

从近三年的教学实践过程看,存在的不足之处有两点:

第一,教学内容不够充实,学生做起来前紧后松。为期一周的电工训练,前三天的实践内容是理论教学和基础实践;后两天的内容是创新设计,占用时间偏长。

第二,教学实践内容和现代生产实践结合度不够,电工电子技术含量偏低。电气工程训练a的实践内容是交流电动机的交流接触器控制线路;电气工程训练b的实践内容是照明电路的安装实践,在电路中用的是电感式镇流器。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这些电路已不是最常用的电路了。

(3)实践教学改进措施

针对在电气工程训练中存在的现状,对原有的实践教学内容进行提炼和整合,在电气工程训练中增加电子产品制作的内容。对于非电专业的学生,可以选择制作一些和已有的实践项目相关且简单实用的电气产品。参加电气工程训练a的学生,可以选作plc控制器;参加电气工程训练b的同学,可以选作电子镇流器。学生在电工实践过程中,通过对电气产品的研制、组装和调试的亲身体验,了解电工电子技术的应用,探知最前沿的科学技术,推进实践教学和现代生产实践的紧密结合。

3 实践教学改进后的实施方案

(1)实践教学内容

电气工程训练实践经过改进后的教学内容可概括为四个教学环节、六大教学模块。四个教学环节包括理论教学、基础实践、创新设计和产品制作;六大教学模块包括元器件认识、工具仪表使用、电路原理和电路设计、线路板制作、组装和配线、调试和检修。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六大教学模块的实施是渗透在四个教学环节中完成的。可以看出,和电气工程训练b相比,电气工程训练a的电工电子技术信息含量大、实践操作难度高。

(2)教学实施方案

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以及时间安排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把握三点:

第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教师在理论教学环节主要讲解安全用电常识、元器件认识与检测、电气原理图识图、实践操作技能四方面知识。脱离实践操作的理论知识不用讲,和实践操作联系不大的理论知识要少讲。通过理论教学,学生可以运用掌握的理论知识指导自己的电气工程实践,这才是理论教学的真正目的。

第二,因材施教。专业不同,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就不同,讲授的教学内容也不同;专业相同基础不同,教学内容的侧重点就不同,对三表学生要突出应用能力和实践技能的[培养,对素质高、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要进行精英培养。

第三,课内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对于参加电气工程训练兴趣高、产品制作有独到见解的学生,教师要积极引导,把课内教学内容和学生课外科研活动、素质教育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并给予必要的指导。

(3)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

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实践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培养创新意识。

第一,确定灵活、直观的教学方法。在理论和实践教学过程中,结合板书、多媒体课件及实物展示等教学手段,采用演示教学和渐进式启发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在激发学生兴趣、培养自学和独立思考能力等方面下功夫,使教学效果不断提升。对于基础实践项目,主要以演示教学为主,通过演示教学,学生把容易理解和接受的感性知识上升为可以指导自己实践操作的理性知识。对于创新实践项目,主要以渐进式启发教学为主。通过启发教学,开阔学生的思路,培养同学们独立完成实践项目的能力。 转贴于

第二,采用不同的考核标准。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基础的学生,调整实践项目在量和质上的要求,制定相应的考核标准,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完成实践项目的成就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有了兴趣,教学目的就容易达到了。

第三,实行多方位的奖励制度。在基础实践环节,可以把一个班级分成几组,组和组之间比赛,哪个组完成的又快又好,哪个组就有额外加分,并把名次写在黑板上。这样就能激发学生之间团结合作、协同作战的意识和动力。在产品制作实践环节,可以把课内教学和课外的素质教育活动相结合,给成绩优异者颁发获奖证书和奖金,鼓励学生参加科研活动。

4 结语

在电气工程训练的教学实践中,我们本着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的精神,不断提炼和整合实践教学内容,着重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通过对电工电子线路和电气产品的设计、组装和调试的亲身体验,了解电工电子技术的应用;探知最前沿的科学技术,增强求知欲望,培养自我发展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董启广,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0).

篇6

关键词:电工电子技术实践教学生产实践

1引言

电气工程训练是我院面向工科非电专业及大文科专业开设的一门公共实践课程,学习的主要内容就是安全用电常识和基本的电工电子技术知识及实践操作技能。

2实践教学的现状和改进措施

(1)实践课程简介

根据专业的不同,电气工程训练有两个教学模式。对于工科非电专业,开设电气工程训练a,共40学时;围绕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的控制,训练工科学生一些简单的电气控制方法、控制手段,使之理解电气控制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了解电气控制在工程中的应用。对于大文科专业,开设电气工程训练b,共40学时;通过室内照明电路的设计、安装、调试与检修实践,让学生懂得安全用电,学习常用电工工具和仪表的使用,掌握最基本的电工技能。

(2)实践教学存在的不足之处

从近三年的教学实践过程看,存在的不足之处有两点:

第一,教学内容不够充实,学生做起来前紧后松。为期一周的电工训练,前三天的实践内容是理论教学和基础实践;后两天的内容是创新设计,占用时间偏长。

第二,教学实践内容和现代生产实践结合度不够,电工电子技术含量偏低。电气工程训练a的实践内容是交流电动机的交流接触器控制线路;电气工程训练b的实践内容是照明电路的安装实践,在电路中用的是电感式镇流器。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这些电路已不是最常用的电路了。

(3)实践教学改进措施

针对在电气工程训练中存在的现状,对原有的实践教学内容进行提炼和整合,在电气工程训练中增加电子产品制作的内容。对于非电专业的学生,可以选择制作一些和已有的实践项目相关且简单实用的电气产品。参加电气工程训练a的学生,可以选作plc控制器;参加电气工程训练b的同学,可以选作电子镇流器。学生在电工实践过程中,通过对电气产品的研制、组装和调试的亲身体验,了解电工电子技术的应用,探知最前沿的科学技术,推进实践教学和现代生产实践的紧密结合。

3实践教学改进后的实施方案

(1)实践教学内容

电气工程训练实践经过改进后的教学内容可概括为四个教学环节、六大教学模块。四个教学环节包括理论教学、基础实践、创新设计和产品制作;六大教学模块包括元器件认识、工具仪表使用、电路原理和电路设计、线路板制作、组装和配线、调试和检修。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六大教学模块的实施是渗透在四个教学环节中完成的。可以看出,和电气工程训练b相比,电气工程训练a的电工电子技术信息含量大、实践操作难度高。

(2)教学实施方案

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以及时间安排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把握三点:

第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教师在理论教学环节主要讲解安全用电常识、元器件认识与检测、电气原理图识图、实践操作技能四方面知识。脱离实践操作的理论知识不用讲,和实践操作联系不大的理论知识要少讲。通过理论教学,学生可以运用掌握的理论知识指导自己的电气工程实践,这才是理论教学的真正目的。

第二,因材施教。专业不同,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就不同,讲授的教学内容也不同;专业相同基础不同,教学内容的侧重点就不同,对三表学生要突出应用能力和实践技能的[培养,对素质高、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要进行精英培养。

第三,课内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对于参加电气工程训练兴趣高、产品制作有独到见解的学生,教师要积极引导,把课内教学内容和学生课外科研活动、素质教育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并给予必要的指导。

(3)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

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实践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培养创新意识。

第一,确定灵活、直观的教学方法。在理论和实践教学过程中,结合板书、多媒体课件及实物展示等教学手段,采用演示教学和渐进式启发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在激发学生兴趣、培养自学和独立思考能力等方面下功夫,使教学效果不断提升。对于基础实践项目,主要以演示教学为主,通过演示教学,学生把容易理解和接受的感性知识上升为可以指导自己实践操作的理性知识。对于创新实践项目,主要以渐进式启发教学为主。通过启发教学,开阔学生的思路,培养同学们独立完成实践项目的能力。

第二,采用不同的考核标准。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基础的学生,调整实践项目在量和质上的要求,制定相应的考核标准,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完成实践项目的成就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有了兴趣,教学目的就容易达到了。

第三,实行多方位的奖励制度。在基础实践环节,可以把一个班级分成几组,组和组之间比赛,哪个组完成的又快又好,哪个组就有额外加分,并把名次写在黑板上。这样就能激发学生之间团结合作、协同作战的意识和动力。在产品制作实践环节,可以把课内教学和课外的素质教育活动相结合,给成绩优异者颁发获奖证书和奖金,鼓励学生参加科研活动。

4结语

在电气工程训练的教学实践中,我们本着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的精神,不断提炼和整合实践教学内容,着重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通过对电工电子线路和电气产品的设计、组装和调试的亲身体验,了解电工电子技术的应用;探知最前沿的科学技术,增强求知欲望,培养自我发展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董启广,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0).

篇7

到学生就业单位进行调查研究。分别到:火电厂,高压变电所,变电所,电业局等输变电单位进行调研。与有关人员:工段长、工程技术人员和一线操作人员进行交流,了解他们对教学的建议,他们需要什么样的毕业生,在动手能力方面应加强哪些内容。总结各用人单位对招聘的人员基本要求是:吃苦耐劳,认真负责,到工作岗位能较快的适应工作,所学理论知识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得到应用,有好的基本操作技能训练。

二、进行教学内容的调整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现有的实践教学,我们从培养目标制定开始进行实践教学内容调整,包括电路、高压电技术、电机学、数字电子、等实验课的教学内容,电工工艺、仪表安装与调试、断路器拆装检修等实习,增加了生产一线所需要的实践教学内容。为去变电所工作的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增加了“变电所运行与维护”的内容,包括隔离开和关断路器的拆装检修;长用测量仪表的安装与调试;无功补偿和防雷接地系统的安装与维护等。为去电厂工作的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加强了“电能输送系统运行与维护”方面的内容,包括电力变压器的使用和维护、电厂仿真运行实习、发电厂防雷接地和电力电容器、测量仪表的安装调试和使用。

三、实训教学内容的落实

增加培训场地和设备,根据强化实训的内容,对已有的电工工艺实训室、电能计量实训室、plc实训室、输电线路工艺实训室进行了评估。根据需要增添了部分实训设备,包括高压隔离开关、气体断路器、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和测量仪表等。新建了输变电控制实训室,购置了10千伏电气控制系统,包括10千伏输入系统、电力变压器、低压输出系统。在利用学校现有设备的基础上,我们还与一些单位建立了实习基地的关系,组织学生到生产一线进行顶岗培训。加强指导人员队伍建设。选派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较深造诣的教师和经验丰富的师傅指导动手能力的培训。教师负责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他们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不仅会操作,还要让学生弄清楚为什么这样操作。师傅的指导作用是使学生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包括隔离开关、断路器的拆装检修;防雷接地和无功补偿系统的安装;电力变压器的使用;各种测量仪表的安装与调试;发电厂防雷接地和电力电容器安装等方面提高动手能力,达到熟练的程度。时间安排。专业岗位的训练时间安排采取了如下办法:一是充分利用实习时间。二是利用好最后一个学期的时间,最后一学期把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与岗位培训结合进行。学生可以搞毕业设计,也可以不搞毕业设计,而进行提高动手能力负面的培训,培训合格并写出半年岗位培训的经验总结即可。三是结合专业提高动手能力组织好第二课堂活动,按不同的专业侧重点,把学生的第二课堂活动分成相对应的小组来进行,这也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好方法。学生动手能力的培训在白天进行,也在早、晚和周六、周日休息时间进行。培训制度。为保证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培训的质量,制定了严格的管理制定。一是对指导人员的要求,包括人员的选择要求,在培训中的责任,对学生的管理要求。二是对受培训学生的的要求,包括按时参加专业岗位培训,在培训中虚心学习,认真刻苦。培训制度的制定与实施保证了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质量。检查。按照培训制度,输变电系对专业岗位培训进行经常性的检查,学院进行不定期的检查。在检查过程中,对认真进行指导和管理的教学人员和学生进行表扬,对教学人员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对不认真学习的学生进行批评教育。对培训中出现的其他问题,及时解决。结果。通过强化的“变电所运行与维护”和“电能输送系统运行与维护”的专业岗位的训练,使经过训练的学生在断路器、隔离开关的拆装检修;各种测量仪表的安装与调试;防雷接地和无功补偿系统的安装与维护;电厂仿真运行实习;电力变压器的使用和维护;测量仪表的安装调试和使用;发电厂防雷接地和电力电容器等方面的实际动手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受提高动手能力培训的学生普遍感到:通过这样的培训,个人在一个方面的实际动手能力强了许多,毕业后在该岗位工作,心里有把握多了,这样的培训好。

四、结论

篇8

论文关键词:高职教育;风电实训;基地建设

风能是一种可再生的洁净能源,是目前世界上发展速度最快的电力新能源,利用风能替代日益枯竭的化石能源来发电,对于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与保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我国规划到2020年风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亿千瓦。按照江西省《“十一五”新能源发展规划(风电篇)》规划,江西风电场装机容量为95.7万千瓦,每年可为电网供电23.2亿度。如火如荼的大规模风电基地建设的背后却是我国风电人才的匮乏,高职院校要抢占市场先机,及时调整专业设置,率先开设风电运行与维护专业。但要达到办学条件,满足培养风电专业人才的需求,建立风力发电实训基地是当务之急。

一、风电实训基地建设思路

风电实训基地建设的总体思路:依照四项原则,满足两项功能,达到五项统一。

1.四项原则

(1)适应性原则。适应一定时期风电企业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人才数量和质量方面的要求;适应区域风电企业对理论和实践技能的要求;适应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规律;适应以能力训练为主线,体现现代风电技术的综合性生产训练。

(2)合作性原则。与风电企业合作,校企联合共建风电实训基地。高校和企业携手共谋发展,达到资源共享。一方面可以弥补学校经费的不足,另一方面解决企业风电人才短缺的困局,使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更快满足企业岗位需求,减少上岗时间。共建共用、互补长短,提高投资效益和使用效率。

(3)模拟(或仿真)性原则。风电实训基地应充分体现风电生产现场的特点,由于有些设备价格高、体积大,可采取按一定比例缩小的物理模拟或者数字仿真。建成针对性很强、数量和场地足够的实训工位,达到与风电生产场所尽可能一致的真实而综合的职业环境,满足学生得到实际操作训练的需求,使实训基地的建设具有经济性和可行性。

(4)整合性原则。开办风电运行与维护专业的高职院校都有多年相关火电专业或电气专业办学经验,有一定的相关实训场所,如钳工实训、机电实训、输配电实训、变电实训等。整合原有的实训基地,根据风电实训项目和内容的具体要求,对原有实训项目和内容进行调整,把有限的资金用来重点建设紧缺的风机实训项目。

2.两项功能

(1)人才培养功能。风电实训基地首先应当满足院校培养风电专业学生较为全面适应风电行业的综合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的需要,具备风电人才培养功能。其运作方式上强调工位性,讲求职业性,让学生在一个工作台位上进行综合能力素质的训练,真正实现学生操作应用能力的提高。

(2)交流培训功能。风电实训基地应具备培训风电企业员工技能的功能。在运作方式上,可利用实训基地让同类型院校学生分工种同台竞技,作为加强交流的比武现场、合作企业进行岗位培训的基地、对外进行培训的机构。

3.四项统一

(1)校内与校外的统一。经过统筹规划,校内和校外实训基地形成互补,在建设时统一规划,统一安排教学任务,形成课程,实现实训条件的社会沟通。它是一种带有岗位意义的校内实训,带有教学意义的校外实训,意在真正为学生的职业发展、职业规划作出贡献。

(2)知识与技能的统一。通过对风电知识的捕获、共享和集成以及技能的训练养成,掌握多种风机状态操作程序,强化获取、使用和开发风电知识的能力,培养综合技能,形成系统性的风电安装与调试、运行与维护、事故处理等知识技能体系,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3)过程与方法的统一。通过过程实训,学生基本了解风电控制的原理及风电常见故障的处理方法;学生掌握对一般风电系统调试中出现问题的独立分析方法、调整方法、处理方法,达到尽快排除故障,及时修理好损坏的设备或更换设备,从而缩短风电停机时间,尽快恢复发电。

(4)态度和职业观的统一。端正学习态度和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在实训基地管理中,让学生感受真实的风电职业氛围,对风电产生浓厚的兴趣,形成积极、主动、进取的心态,养成不怕困难、勤于钻研、善于思考的学习态度。学生通过实训改变不良的操作行为方式,提高科学素养。

二、风电实训基地建设的探讨

1.实训师资建设

制订中长期的风电师资队伍建设计划和管理措施。首先在原有专职教师中抽调相关骨干青年教师到风电企业挂职锻炼,通过实践技能培训以提高现有师资的风电技能素质。

其次要从风电企业生产一线引进一定数量的专业技术人员到教师队伍中,聘用少数从事风电设计、生产和建设的一线专业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对从企业引进的师资,通过听课、写讲稿、试讲等一系列培训,增强其执教能力。

2.实训教材建设

可以选定风力发电工程施工与验收编委会编写的《风力发电工程施工与验收》(中国水利电力出版社)和宋海辉主编的《风力发电技术与工程》(中国水利电力出版社)为一般教材。

在选用优秀教材的同时,也需要进行自我教材建设。需要根据风电场主力机型有针对性地编写相应的培训教材。教材不局限于纸质的,还应制作教学光盘,增加一定的实物,采用多媒体动画、投影、模型等辅助教学。

3.实训硬件设施建设

工程实训课程要有一种工程教学情境。针对区域性风电场主力机型,有针对性地进行硬件设施建设是完全必要的。除校外实训基地外,建立模拟(或仿真)校内实训基地,可以有足够的工作台位,辅以实物模型、实物照片、现场录像、精心设计和制作的flas,借助于多媒体教学的形象、逼真、立体,加上展板、挂图、陈列柜等多种教学手段,达到直观效果。结合原理图,使电气设备抽象概念和复杂的原理过程形象化,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进行仿真,利用虚拟现实技术为学生提供应用灵活的、满足学生情境需求的学习硬件资源。

4.实训方法和手段建设

采用小组及大循环分组形式,以工程工艺方法为主线,打破工种界限,重组训练内容,强化课程建设,提高工程训练的教学效果。建立一个开放的、有利于培养现代工程能力和创造性建设的训练体系。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实际或者虚拟的创新实践活动,加强对学生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的个性化培养。积极推进内涵建设,推进以“项目导向、任务驱动”为特征、以“技艺分解、能力递进”为要求,以“市场对接、职业衔接”为标准的教学方法改革。加大实训力度,保障实训质量,使学生在逼真的电力企业生产环境中进行“真刀真枪”的“实战”训练。

5.实训项目和内容建设

项目一:风电机组的安装。

内容包括:塔架的安装,主机(机舱)的吊装,风轮组装与吊装,风机附属设备的安装,箱式变电站的安装,电力线路与通信线路的施工,中央监控装置的安装等。

项目二:风电机组的调整试验。

内容包括:风电机组的传动系统、液压系统、偏航系统、刹车系统和监控系统等功能系统正确性的检验;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消除发现的质量缺陷,确保被试机组性能达标。

项目三:风电机组的运行与维护。

风电机组的启动、并网与停机,日常运行监视、记录的主要内容,定期巡视的主要内容,风电机组工作状态之间转换,风电机组日常维护的主要项目和要求,年度例行维护的内容和要求。

项目四:风电机组的异常运行与事故处理。

风电机组的异常运行与事故处理的基本要求,故障的分类,故障处理的过程,风电机组常见故障及故障排除方法。

6.实训管理体系建设

探索风电专业特色的实践课程体系,不断更新实践教学内容,增强应用性较强的综合性、设计性内容。建立涵盖基础性实训、综合设计性实训的风电工程实践教学体系。

(1)基础工程训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工具的使用、工艺接线教学模块的实训,强化学生工程实践内容的基础工艺,讲授基本的操作技能及工程专业理念,逐步建立风电工程的技能概念。

(2)基本实践训练。在学生完成基本实训课程的基础上,根据不同专业,参与具有风电生产背景的设备安装、调试、运行维护、事故处理等,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提高学生的基本实践能力。

(3)综合创新训练。在基本能力训练的基础上,对学有余力或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生,鼓励他们自选课题,在教师指导下,利用实训中心条件和先进的仪器设备,完成实际风电机组的设计、制作、调试等综合能力的训练。

篇9

【关键词】 县供电企业 培训工作 考评考核

一、引言

县供电企业主要负责的业务有运行维护、配网规划、抢修以及抄表收费等,由他们来为广大居民提供安全、有效的电力服务。故县供电公司员工职业素养的高低,维修技术的熟练程度将会直接影响供电公司在社会上的口碑以及服务是否到位。因此,县级供电企业应该非常重视员工的内部培训工作。然而,应该如何保证培训工作的有效性,对培训工作的质量进行监控,保证培训工作的实用性和针对性,是困扰县供电公司多年的难题。对此,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对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二、县供电公司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没有树立正确的培训观念

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县供电公司并没有树立正确的培训观念,他们大多存在着以下的错误观点:第一,培训是可有可无的。大多数的县供电公司把培训看作是需要花钱的交易,是公司生产成本的一部分,应该能省则省,基本土不会把培训看作是本公司的一个成本中心,忽视了培训作为管理工具的作用。第二,培训的效果应立即体现。许多县供电公司的管理层认为,可以进行培训,但是培训后的效果必须立刻体现出来,否则培训就是没有必要的。他们完全忽略了接受培训的员工消化知识后将其转化为生产力所需要的时间。即培训虽然是有效的,但效果并不会立竿见影。第三,培训是万能的。少数的县供电公司存在这样的极端想法,即通过培训可以解决一切问题,这样的极端想法对供电公司来说是有害无益的。认为一两次培训就可以解决企业问题,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

2、县供电公司培训方式单一、内容单调

我国的县供电公司在员工培训上仍采取最原始的课堂式培训,单纯进行理论灌输,讲师授课、员工听课,缺少互动。究其根本,培训组织者缺少有关培训的专业知识,对于培训的相关内容了解也不多,对培训的认识存在本质上的错误。许多培训人员也是习惯于单纯教授理论,培训的手段十分落后,没有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方式方法,培训员工时没有效率。而有关培训的内容问题,则是县供电公司在培训员工时最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许多县供电公司在确定员工培训项目和内容的时候并没有考虑本公司和员工的实际需要,只是按照惯例或者照搬其他企业的培训方案,对培训内容没有进行必要的检查,培训课程内容与企业实际相去甚远。

三、县供电公司在培训中落实考评考核的方法

1、建立行之有效的培训分级考核制度

县供电公司的培训制度考核是以企业具体背景制度、绩效管理的成效和绩效目标为基础建立的。县供电公司针对的培训工作考核主体主要分为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各职能部门与员工三级。对于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培训制度考核体系的建立,要做到通过培训制度考核的操作,掌控培训制度考核的目标与规划,通过人力资源部门的培训制度考核,带动各职能部门的培训工作操作,要注意确定每个职能部门的培训工作考核重点。员工作为培训工作的接受者,其接受培训后的行为反映着培训的效果,通过对员工接受培训后的工作态度以及工作积极性,可以有效地对培训工作的效果进行考核。通过考核,增加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更好的促进县供电公司的稳定发展。

2、强化培训结果的考核考评

培训效果的分析与总结作为培训工作的难点和重点,是提高县供电公司培训效果的重要保障。首先,县供电公司应该把培训工作的目标根据公司的实际需要纳入公司月度、季度以及年度的绩效考核之中,以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考核机制来促进培训工作常态化。

3、建立行之有效的激励制度

县供电公司在进行员工培训的时候,要注意建立有效的激励与考核机制。要注意把员工培训与员工职位晋升和工资待遇的提高结合起来,努力调动员工参加培训的积极性。把员工培训作为一种对于骨干员工的奖励,使骨干员工感觉到公司对于自己的重视和培养,增加他们的工作信心以及回报企业的决心。同时可以激发普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让他们努力工作,争取培训的机会。

篇10

关键词 :重要性;思路;方法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伴随着现代化经济的快速的发展,电力企业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重要,然而其竞争首当其冲的就是人才的竞争。在现代化生产条件下,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电力企业装备不断更新,技术工艺水平不断提高,对员工素质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员工培训是电力企业员工综合素质得以提高的重要方式。作为电力企业投资的重要部分和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成分,员工培训对于提升电力企业形象和提高电力企业效益有着重要作用。当前,电力企业员工培训工作存在着观念陈旧、不重视培训、未建立完善的培训管理系统、员工对培训理解存在误差等问题。做好电力企业员工培训工作,电力企业高层应充分认识培训的真谛,加大培训投入,建立完善培训管理系统,帮助员工正确认识培训,发自内心参与培训; 同时,还应将培训纳入电力企业战略规划。

电力企业员工培训的必要性

制约电力企业发展的因素很多,人力资源是其中最重要的关键因素之一。 “人力资源作为一种活的投入资料,是其他投入资料充分发挥其作用的源泉。知识经济的到来,电力企业间的竞争在某种程度上是电力企业间的人才竞争,是电力企业间员工整体素质的较量。培训是员工整体素质提高的有效方法之一,是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部分,是人力资源投资的重要形式,可以达到人尽其才的效果。”有效的员工培训是电力企业竞争资本的源泉,能使电力企业在激烈竞争中取得优势,达到电力企业发展的目标。电力企业员工培训的重要作用有: 员工培训能够提高员工的知识、技能,改变员工的态度,增强电力企业的盈利能力; 员工培训对增强员工对电力企业的归属感、认同感、主人翁地位、责任感,从而增强凝聚力有着关键性的作用;从长远来看,员工培训对于培养电力企业的后备军,满足电力企业适应市场变化、增强竞争能力,确保电力企业长久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员工培训的比较效益明显,实践证明,投资人力资本回报率远远高于投资其他物力资本。

二、创新电力企业培训管理思路

1.创新培训机制。在电力企业发展中,应当先巩固和完善多种灵活的培训机制,基于电力企业发展及员工个人发展的需要,增强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实用性和适度超前性,提升员工参与培训的积极性,进一步的完善员工的培训考核管理制度,逐步形成制度化、正规化、科学化的管理体系,以提高培训管理的有效性。

2.创新培训方式。通过各种激励措施来引导员工接受培训,使员工内心形成不进则退的危机感,树立起职业前景的风向标。在培训方式上采取情景互动式、案例研讨式来激发被培训者的创造性,重视“练”的过程,从而激发员工参与学习的动力。

3.创新培训内容。内容应从单一性转向一专多能的培训,将培训的重点从适应性转向拓展知识、提高能力、增长才干及创新能力的培训上来,从而进一步推动培训计划的有效开展和组织目标的实现。

4.创新培训评估体系。对于电力企业而言,员工是否将培训中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发挥作用非常重要。这就要求培训组织者与部门领导良好沟通,同时从制度上明确部门领导培养下属的义务,强化他们对下属培训效果的责任,要保证培训考核的公开化、透明化,向员工传递培训中的不足,从而提高培训质量。另外,还要将员工的培训效果与电力企业的激励、晋升与考核、反馈机制结合起来,激励员工学以致用。

三、电力企业员工培训方法

培训作为教育的一种形式,既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同时又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在培训过程中,培训方法的采用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培训的效果。特别是对普通员工培训,方法更为重要。根据不同的表达能力、操作能力、记忆力、心理素质等采用灵活多样的培训方法,以进一步强化培训效果。具体方法如下 :

1.掌握学习效果的阶段性变化规律

电力企业员工在接受培训期间,学习的效果有着明显的阶段性变化,可分为以下几阶段 :

第一阶段是迅速学习阶段。即员工在接受培训的最初阶段,当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后,会对培训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对新知识的好奇心会驱使员工主动思考,创造性地采用各种方法来掌握知识和技术,因此学习效果很好,学习进展速度快。第二阶段是缓慢学习阶段。当员工初步掌握了该项培训内容之后,其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锐减,学习进展十分缓慢,相对达到一个稳定的时期。第三阶段是心理界限学习阶段。经过较长时间的缓慢过程,员工对该项内容的学习会处于饱和状态,相对达到了心理界限或心理阶段。只有充分认识这些变化,才能较好地从事培训工作。在培训过程中,有意识地区分阶段、调整内容、改变方法,将是克服员工心理学习障碍的有效方法。

2.采用分散性培训的学习方式

心理学研究证实,人的兴趣和注意力的集中有一定的时间界限。将某项培训内容分几个阶段,短时间学习,其效果远远优于集中一上午、下午或一天甚至几天的学习。

3.激励——以考核促培训

考核是对一段时期内培训效果的总结和评估。在员工培训中,经常考核员工的学习效果,是激励员工学习和提高学习兴趣的方法和措施。因为考核会给员工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员工会把考核结果同晋升、奖励、自尊等方面影响不自觉地加以联系,用外在环境压力下迫使其努力学习。事实上,任何一项学习的效果都会受到考核的影响,妥善安排考核的内容、时间、次数以及结果的处理会有助于员工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吸收。培训效果的考核还有利于检查员工的工作情况,便于发现不足,以便在培训中强化薄弱环节,终止错误,更加熟练地采用正确的工作方法。

4.兴趣——学习动机的培育

员工对培训内容的兴趣和学习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对所学知识的渴求程度。促使员工渴求学习的原因很多,受人尊重、自我实现、竞赛中获胜、获得奖励、成就感、躲避指责、获得安全感等都与其工作有着密切的关系。每一位主管培训的人员都应该掌握这些学习动因,弄清每位员工的学习动机和对待工作的内心态度,从而促其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对培训产生兴趣。

5.调动各种感觉器官共同工作

应该说学习是一个获取知识、掌握技能、提高素质的过程,当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习者后,学习的过程即告结束。在正常情况下,员工掌握知识和技能通常是运用五种基本感觉来实现的。如果员工能同时运用几种感觉器官进行学习,便可以获得最佳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