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产存在问题与对策范文 -欧洲杯买球平台
时间:2024-01-15 17:58: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业生产存在问题与对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困难及问题
1.1、农业事业推广经费严重缺乏,新技术、新产品应用率低。调查中发现,一方面存在着农民对提供新技术、新品种服务的强烈需求愿望,另一方面普遍存在着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事业经费严重不足的现象,工作人员差费补助无法得到保障,更谈不上推广费用,农业服务体系处在一个“有钱养兵,无钱打仗”的困境。致使农业科技人员的科技文化知识相对老化,更新慢,市场竞争意识、服务意识和应用新品种、新技术及开拓市场的胆识和能力得不到进一步的发挥,农业科技应用的水平受到一定限制。
1.2、农资价格逐年持续上涨,影响到农民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和生产投入的增加。化肥、农药、农膜、种子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均呈现上涨趋势,造成农民的购买力下降,特别是一些经济落后,农民收入水平低的地方,农民购买力更弱,这样就造成农民对土地投入少。
1.3、农业综合执法管理有待全面加强。对部分农资市场管理不严,全方位的监督跟踪管理不到位,特别是对洋芋种薯生产基地管理不规范,一些假冒、伪劣种子及农药在市场上时有流通,影响到农业安全生产。
1.4、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相对滞后。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农民很难在第一时间得到准确的农产品价格、技术、市场需求等信息,对市场行情掌握、分析不够准确,致使农民被动应对,难以主动出击。
1.5、企业产业化经营相对滞后。在调查中发现,洋芋生产除了由农业部门主动与企业、协会、农户协商签订订单生产基地建设、标准化生产外,企业本身在科研投入与产前、产中、产后等系列化服务中很少投入,产业链条短,加工增值能力低,企业和农户仍处在“油水分离”状态,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利益联合体,双赢局面难以形成带动农民增收作用不强。
1.6、农民的需求愿望亟待重视解决。农民对良种、技术、农产品推销、信息等方面的迫切需求,一直是近几年反映的热点问题,需引起政府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认真研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
2、建议
2.1、切实加大政府对农业科技推广经费投资力度,确保农技推广费用的足额到位,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业的弱质性、高风险性、低益性和农技推广部门的职能及特殊不可代替的社会作用决定了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社会公益性。加之我县是农业县,农业基础和生态环境依然比较薄弱,靠天吃饭局面无法摆脱。为此,建议政府增加农业科技推广费用,为农技推广人员在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标准化生产,新技术、新产品的引进、开发创造条件,搭建“平台”。
2.2、突出机制创新,促进农村中介服务组织规范、有序发展。农村中介服务组织的培育和发展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经之路。在中介服务组织建设中要做到措施得力,效果显著,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在政策、资金、人才、信息等方面结合全方位的帮扶和支持。使中介服务组织真正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一支有生力量,成功地架起生产与销售之间的“桥梁”,使农产品产的出,销得了,渠道顺畅。
2.3、狠抓示范基地建设,增加农业科技含量,扩大辐射带动效果。基地示范建设是农业产业化的基础。初步形成以高寒区和浅山区为主的中药材基地建设、以二阴区为主的蚕豆基地建设、以浅山区干旱半干旱区为主的马铃薯基地建设、以川水区为主的蔬菜基地建设。力争把示范点建设作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载体,创新抓点机制,使基地示范点与订单农业结合,与新技术、新成果的引进示范相结合,与标准化生产相结合,大力引进推广优良品种、高产栽培、农业节水、配方施肥、设施农业、保护地栽培等关键技术,努力调动广大群众的种植积极性,提升产业的规模效应和经济效益,初步形成一批高质量、高水平的种植示范基地,有力地促进新品种、新技术的组装配套应用,促进传统技术和现代技术的有效结合,促进农业科技推广工作向纵深发展,切实把示范基地建成领导的“指挥田”,群众的“样板田”,科技人员的“实验田”。
篇2
>> 北京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的问题、原因及对策 北京市农民蔬菜专业合作社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对策研究 北京市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研究 北京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趋势研究 北京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动力机制研究 衢州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的问题 研究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的问题及建议 目前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措施 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007-12-20.
[5] 黄胜忠.转型时期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行为研究:基于成员异质性的视角[d].杭州:浙江大学管理学院,2007.
[6] 张晓山.提升农民合作社质量的几个问题[j].前线,北京农村合作社专辑,2012.
篇3
关键词:农村经济;发展;存在问题;加强对策;分析
前言
近些年来,农村的改革事业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当中,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与发展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农村的经济发展对于农村劳动力的应用以及农村劳动力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虽然农村的经济已经实现了长足性进步,但仍然没能跟上社会经济发展的整体速度。加强农村经济的发展,使农村经济发展与城市发展水平相匹配,是维护社会和谐的重要实践。面对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加强解决对策的分析已经成为农村经济发展指导人士的重要研究课题。因此,笔者选择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作为研究对象是有一定的社会经济意义的。
1 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分析
农村的经济发展对于农村与城市来讲,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农村经济发展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影响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下面,我们就来对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的阐述:
1.1 农民的经济收入不高
农民的收入主要来源于其生产与经营的农产品,虽然我国的农产品总量在不断增加,但其增长的趋势并没有达到农民所理想的状态。更有一些农产品的产量具有波动性,时而高时面低,这就使得农民的经济收入得不到保证。加之自然环境变化对于农业的影响,农产品的产量经常出现变化,直接影响着农民的经济收入。加之近几年来,一些地区受到天灾的影响,农田大面积受到洪涝灾害与干旱的影响,使得农产品的产量达不到标准产量,使农民的从事农业的经济效益低下。而在农产品产量增多之时,以会出现价格较低的问题,使得增产年份不增收。在国家相关政策的影响之下,农产品没有最低的收购价格保护,更使得农产品价格走低。这样的现状表明我国的农产品整体发展情况已经不能够满足市场经济对其的要求,深入分析,这主要受到农业生产技术的影响。农业生产科学技术的落后使得农产品的质量不足且产量不尽稳定。农产品在进行市场之后,为了各自的销量而进行恶意竞争,使农产品经营陷入至一个怪圈之中。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农产品相关的生产资料价格并没有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的居高不下,使得农民的经济收益低下。
1.2 农村剩余劳动力较多
农村的剩余劳动力较多,已经成为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国的国土面积较为丰富,但受到人口的影响,特别是在农村,经常存在人多地少的现象。农村人口与土地资源数量之间的矛盾极为深远。加之从我国的生产技术水平要求与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量来讲,通到农业劳动力水平的人较少,使得农村出现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农村会出现越来越多的剩余劳动力。这样的发展趋势会使得农业资源问题大幅度下降,农业发展对于劳动力的需求程度降低,农村的剩余劳动力会不断增多。这样的发展现状与趋势会降低农业生产的效率与经营规模,对于农民收入的提高不利,影响农村经济发展。
1.3 农民的贫富差距较大
农村致富的口号已经提出很多年,也确实有一部分农民从农业发展与农村经济当中获利,成为先富起来的一部分人。农民间贫富差距的增大成为了阻碍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农村贫富差距的存在,使得农村的发展不平衡,极不利于农村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就同一个农村地区来讲,也会有明显的贫富差距,并且贫富差距还在不断加剧。农村贫富差距的极端化就是农村的经济成果在向一小部分人集聚。而大部分人却在为了温饱问题而为难,甚至难以维持生计。农村中的贫富差距直接导致社会主义社会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2 农村经济发展的对策分析
面对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要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加强社会大众的向心力,就要将农村经济发展作为一项重要事件开展。下面,我们就来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对策进行阐述:
2.1 重视农村经济发展三要素的作用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需要三要素的支持。所谓的农村发展三要素,就是指资金、技术与信息。只有这三个要素得到有效的结合与利用,农村的经济才能实现飞跃性发展。
首先,从资金说起。要实现农村经济的发展,就需要资金的投入。缺少充分的资金,农村就不能进行高效的运转。足够的资金是支持农村经济活动正常与高效运行的必要基础。其次,技术的使用,对于农村的物质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随着农用生产资料价格的不断增加,要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就要利用可靠的技术进行农产品的增收,利用因地制宜的农作物,实现土地的合理利用。要在丰富农产品种类的基础上实现高产优产,就要加强技术投入。人才,作为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自然需要被积极地引进。人才是技术的掌握者与使用者,对于技术积极作用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最后,关于信息,是联系农村经济发展与市场经济的重要纽带,只有市场信息得到有效的捕捉,才以使三个要素进行有效的结合,共同作用于农村经济的发展。
2.2 加强农村的城市化力度
在农村进行城市化度的加强,主要就是为了从更为深入的层次上解决其经济发展问题,从而使新农村得到有效的建设。加强农村的城镇化,可以使生态难民得到转移。在统一的规划与合理布置之下,形成一个以城镇为主体,以农村(小城镇)为辐射区的新农村形式。首先,要将农村的城镇化列于到农村经济发展的策略当中,从农村发展的实际现状出发,抓住自身的优势。其次,要建立一个正确的农村城市化观念,规划一个农村城市化的方向与特色,吸引更多的农民走出农村,面对更为广阔的天地。另外,要准确抓住发展的重点。将合理规划的城镇作为经济发展的重点,以其经济发展来带动农村的经济发展,促进二者的互利共赢是。
2.3 加强农业科技发展
农村要加强对于农业科技技术的重视。首先,要加强农业科技技术的投入,加强财政支出支于农业技术研究的支持,吸引有效的社会资本服务于农业科研机构的建立。农业企业也可以利用投入的增加来提高其自主创新能力。其次,要进行农业科技体制的改革,使农业科技体制的存在形式与发展符合农村发展的需求与市场经济规律的需求。除此之外,更要加强农业科技的服务体系建立。使更多的设备与技术被投入到农业生产当中,对农民进行实践引导,提高农业生产质量。
3 小结
综上所述,农村经济的发展对于和谐社会的打造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只有农村经济发展了,社会的贫富差距才能得以大幅度减小,才能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笔者从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入手进行分析,希望以此来引起社会对于农村经济发展问题的重视,采取切实可行的策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 董恒,冯克伟,蒋秀芳,张胜利. 西吉县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现代农业科技. 2009(03)
[2] 熊尚鹏. 关于农业信息化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j]. 农业经济. 2008(10)
[3] 伊宗春. 湟源县农业产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现代农业科技. 2010(20)
篇4
关键词:支农;调整思路;路径依赖;路径创造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2-000-02
从2004年到2010年,中央政府连续7年出台一号文件,足见中央政府对“三农”问题的重视程度和决心。当前的“三农”问题与过去相比,具有复杂性和多重性,牵一发而动全身,关系到社会经济的全面与可持续发展。如何政策支持“三农”,是当前学者和专家探讨的热点,意义深远。本文以欧美日支农政策调整思路为基础,结合当前农业发展现状,基于中国支农政策尚存的问题,探寻了未来的调整思路。
一、欧美日支农政策:思路调整的特征
欧美日农业由早期粗放型农业到当前的信息化农业,一路走来依托于农业政策支持。图1勾勒出三国支农政策体系,由农产品价格保护、农业补贴、农业投资、农村金融和农业生态五部分构成;概括其特点有:一是以供求机制为核心,多元化农产品价格保护形式;二是坚持农业基础设施基本投入,提高农业软环境投入水平;三是抓住农业发展新动向,调整农业补贴结构;四是完善农业金融体系,提高农业“输血”功能;五是强化农业生态环境,保证农业发展可持续性。总结欧美日支农政策调整思路的特征,必将为未来中国支农政策调整以及思路的完善给予启示。
图1:欧美日支农政策体系
二、中国支农政策的调整思路
新世纪的中国支农政策思路分为三维度;一是农业生产维度,二是农户维度,三是农户生活环境维度。
农业生产维度围绕农户增产增收,以粮食主产区农田建设为基础,全面改造传统农业生产现状。
2007年后农业生产政策维度围绕现代农业建设,围绕现代农业保障机制、农田水利建设、科技支撑、产业体系、人才队伍等方面展开。
农户维度以提高总收入为目标,通过乡镇企业改制、小城镇经济发展、农民工合法权益、就业环境、文教卫以及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等政策保证农户收入可持续性增长。
农户生活环境维度以2006年新农村建设为开端。该维度以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为基础,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在改善农村现代流通体系、推进农业产业化深度发展、进一步拓展农业就业渠道的现代农业建设中加大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村庄规划、人居环境治理、民风建设等村风村貌方面给予政策支持。
如上三维度以财政投资和金融改革为抓手的政策体系基本形成。笔者在第三部分结合政策实施效率和农情探究支农政策尚存的问题。
三、中国支农政策尚存的问题
结合中国农情看,其调整思路尚存如下五方面问题。
(一)政策与农情“恶性”互动,造成政策实施效率低下
2004年起始的农业政策的调整路径为:以农户增产增收为主线,围绕粮食主产区农户增收农业综合开发新农村建设建设现代农业展开。看“被动变化”的农情:以基础设施建设脆弱为主线,围绕农户收入增长缓慢、粮食主产区农户收入出现负增长农业基础设施、技术培训等硬软件设施的脆弱农户生产生活环境的落后农业生产整体效率低下。
传统农业经过多年高速发展,既定技术下的资源组合无法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如基础设施老化、土壤肥力下降等。而农业科技推广体系落后,短时期内无法改变现有技术格局,当务之急应以农业硬件设施修葺和改造为主。而政府却瞄准了高标准农田建设、小型水利设施修建和多种就业政策等。再看新农村建设和农户生活环境的变化。政府多种就业政策提高了农户收入是不争的事实,但农户改善生活环境来自于自身动力,而不是被政府“新农村”了。
(二)政策之间组合无序,凸显政策“挤出效应”
中央与地方政府出台了农业结构调整、农村二三产业、乡镇企业、农户个体经营制度、农业基础建设等覆盖农户增收农业农村发展的各方面政策。就业政策产生的“挤出效应”降低了农户生产的积极性;而“溢出效应”提高了农村劳动力再就业培训政策的实施效力;结果是劳动力存量不足。据全球消除贫困联盟2009年下半年对中国2600农户调查结果显示,外出务工农户比例为67.2%,务工平均年龄33.4岁;其中39岁以下占62.5%,且高中文化的占13.7%,接受过中专(技校/职高)和大专教育的分别占到6.7%和3.2%。劳动力外流也为纯农户生产规模化提供了机遇,尽管国家政策规范了农地流转行为,由于农村保障性制度处于萌芽状态,农户仍然不敢盲然大规模投资。
此外,农业增收政策的“挤出效应”还体现在农户可支配资本量的减少。纯农户收入由农业生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构成,前者占50%以上。从2004年到2009年,仅仅用了7年时间,使农户收入增长了接近一倍;但我们忽视了农户利润水平。农户生产性收入中生产成本超过了67%,从1990年到2009年农资价格上涨了近3倍,暂且不谈通货膨胀的影响;将人工费纳入核算之中,农户生产性利润水平为零或负值,这不但会吞噬农户现有的可支配资本“存量”,而且使农户投资动力陷入积极性不足的“陷阱”。
(三)对农业发展现状评估有失偏颇,导致政策缺乏实践支撑
农业生产效率和规模化需求现代科技的支撑。发展农业现代化的前提条件是:基础设施良好、农业科技发达、产业化和机械化程度高、生态保护措施完善等。而当前实施的政策有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六小工程、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农业产业化、农业机械化、农地流转等。但政策依赖却缺乏农业发展现状的支撑。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要素极不均衡,农地流转程度过低,农机推广过度,农户老龄化和文化程度低。
(四)农业生态保护意识薄弱,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
中国农业生态保护政策倾向于生态重点工程。而对隶属生态圈范畴的农业生态相关政策凤毛麟角;而且从国家政策催生产业看,尽管建立并完善了畜牧业养殖标准和制度,但仍存恶化之势。
生态保护政策保护除了兼顾大江大河流域污染治理外,也应提高具有经济价值的农业生态的污染治理力度,这不仅解决眼前农户增收的难题,而且有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
现代生活贯穿了健康理念,众多学者认为目前消费者恩格尔系数直线下降,一方面造成传统农产品消费者市场萎缩,另一方面造成绿色或有机农产品市场扩张,即传统农产品过度剩余,而绿色或有机农产品供给不足的格局。政府虽然倡导绿色农业、生态农业多年,而卖方市场响应却一直沉闷,这还得归功于政府对农业生态的重视程度不够、意识不强。日本实施的有机农产品产业化政策值得借鉴。保护农业生态小则农户受益,大则事关农业可持续发展。
(五)政策整体缺乏“网络性”和“协调性”,造成资源浪费和负担
政策整体的网络性和协调性体现在横纵两方面。从横向看,除了政策之间的“挤出效应”外,还呈现衔接“盲区”,如农地流转政策与农户保障性政策等。从纵向看,呈现四大特点:一是政策与市场变化失去了“互动性”。如物价指数上涨使得农业补贴失去了应有的诱导作用。二是政策的“一刀切”。农业机械补贴针对大型农机,而对丘陵和山区来说,零碎的耕地无法实现集约化、规模化经营,大型农机丧失了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作用。三是政策变化快。宏观层面,从农业增产增收到新农村建设政策的出台,时隔3年;而从新农村建设到现代农业建设政策出台时限仅仅1年。从物质累计程度上看,农户被政府“建设了”。微观层面,农业投资方向每年都有新的变化,如2004年重点建设粮食主产区基础设施,2005年将基础设施的建设范围拓展至全国,而到2006年提出改善农户生活环境。结果是农户失去了对政策的理想预期。四是农业投资政策仅仅是货币的简单加法运算。2006年达到了3172.97亿,而2011年政府官员预算超过9000亿元。
如上五大问题是中国支农政策调整思路上的传统误区。农业先天不足的弱质属性,决定了“三农”问题的解决不仅需求政策支持,而且需要与农情变动相适应的政策支持。犹如医生看病,需查明病情,对症下药;反之,陷入恶性循环。
四、中国支农政策的调整思路:兼顾路径依赖与路径创造
针对如上问题,笔者结合新制度经济理论,认为在政策调整成本的约束下,当前的思路应为“兼顾路径依赖与路径创造”,优先考虑如下四方面。
(一)抓住新农情,制定新政策,形成农情与政策“良性”互动
农业政策制定的“被主动”角色的改变体现为从政府支配下的政策制定转变为以政策需求下的政策制定。
中国政府制定政策历来依赖统计数据,撇开统计数据的准确性,数据使用上就存在众多问题,如众多学者在分析农情过程中常使用单一数据分析。这将会错误地判断农业发展的现状,导致政策实施的低效、偏差和错位。以统计数据为基础,综合运用各项指标,结合农业发展的大环境,才能分析出农业发展的新态势,进而分析市场作用下的农业发展过程中所需要的支持政策。以此制定新农情的所需政策,才能使政策的效益达到预定目的。
(二)做好农业产业发展格局规划,凸显农业规模效应
依据c-d模型假设条件,生产水平在既定技术条件下,依赖于生产资源的最优配置,当资源消耗殆尽时,只能提高技术等级,重组生产要素,新一轮提高生产效率。根据此结论,如果农户掌握的技术不变,农业生产规模达到极致,只能依靠技术来提高产出;然而政府推出的农业机械化政策却因土地流转缓慢而丧失了其本质作用,当农产品供给大于需求时,当务之急是重新规划农工商整体格局,利用以农促工模式来推动农业发展,特别是农业大省大县。如湖北农业大县――监理县,此县是湖北省级贫困县,通过引进农业加工企业后,不仅带动当地农业发展,而且解决当地农户就业问题。
(三)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两手抓作为支农政策调整的常规思路
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表现为经济效应和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两者相辅相成。基于当前中国农业发展现状,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必须坚持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两手抓,且两手都要硬。
欧美日农业生态补偿政策的显著性特点是:生态效益的资本化和建立农业生态保护制度。所谓生态效益的资本化是指合理规划农业格局,利用农业资源,将农业生态效应转化为经济效益。依此,中国农业发展道路也有两条;但是,目前中国生态保护政策主要局限于大江大河的治理,而已有的农业生态保护也仅仅局限于农药、化肥等化工原料的限制。从经济发展和农业生态保护的既定路径看,改变当前农业生态现状不宜操之过急,而是沿着既定路径,采用政策诱导,在确保经济效益下,推动农业生态保护。如此分析,日本模式有其借鉴之处:生态农业产业化道路。但此道路非彼道路,是基于农业生态资源来发展当地农业生产,即生态资源的资本化。而对于已经破坏的农业生态环境,只能依靠生态保护机制和政策。
(四)提高支农政策整体的“网络性”和“协调性”水平
提高支农政策整体的“网络性”和“协调性”水平,也应以既定政策格局为基础。目前中国支农政策体系由农产品价格、农业投资、农业补贴、农村金融、农业生态五部分构成。在实施过程中,五大部分各施其职,互不“干扰”,但顾此失彼,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容易僵化。如果重组现有政策,所带来的损失和成本无法估量。为今之计是根据农业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态势,逐步逐渐按照农业发展的重点优先序整合政策。整合后的政策顾此失彼的缺点将不复存在,而且会存现整体的网络良性互动。
参考文献:
[1]m. fiebig, pwdential rgulation end supervision for agricultural finance , fa0.2001.
[2]lev.ratnovski,aditya nara.financial lnstitutions in developed countries-organization and over sight [z],imf,working,paper,2007(09)
[3]农业部软科学.世界农业[j].欧盟共同农业,2001(07):4-6.
[4]田菊莲.世界经济[j].欧盟共同农业政策:20-24.
[5]柯炳生.国外对农民实行直接补贴的做法、原因及借鉴意义[j].农业经济问题,2002(01):56-66.
[6]马晓河,蓝海涛.加入wto后我国农业补贴政策研究[j].管理世界,2002.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加强农业支持力度的制度创新和政策调整对策研究”(08&zd022);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鄂西少数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发展对策研究”(2010y031)和“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特色内涵与实施策略研究”(2010[095]);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课题“中国财政支农的调整思路”(2010b0805)
作者介绍:程建华(1974-),男,湖北通山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产业经济学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农业投资和项目管理。
篇5
关键词:乡镇农业 经济发展 问题研究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作为上个世纪的支柱性产业,一直引领着我国经济稳定前行,应该说农业的发展促进了我国社会初期的繁荣与稳定。现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攀升,经济发展方式在悄然改变,从中央到地方,从城市到乡镇,农业经济的发展不仅关系到地方局部的发展,同时也关系到整个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乡镇农业作为我国农业生产的主力军,如何在新形势下实现创新,是当前我国社会以及相关部门重点关注的问题。
一、现阶段我国乡镇农业经济发展总体概述
(一)环境得到了优化
当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乡镇农业经济从生产环境上得到了极大地改善。首先,硬环境方面,乡镇农业基础水利设备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改善,这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生产用水和生活用水的难题,进而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同时也提升了乡镇农业抗汛、抗旱能力。其次,在软环境方面,随着现代农业技术的不断推广,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农业生产技术也得到快速传播,这不仅有利于农民专业技能的提升,更有利于新技术和新设备的推广,为发展现代化农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生产结构发生变革
首先,随着生产结构的调整,现代农业发展已经从传统的单一品种生产,转向特色化、多元化精品生产转变;其次,随着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农业产品的深加工及果业生产方面,均实现了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这极大刺激了农业生产率的大幅提升。
二、乡镇农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发展观念依然落后
目前,我国一些较为偏远的乡镇地区始终无法脱离政府扶持,依然沿用传统的发展模式,这严重阻碍了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总进程;除此之外,农业人员的思想过于保守,缺少创新意识,对新技术存在疑问与排斥,这些都导致了乡镇农业经济停滞不前。
(二)农业人员素质普遍较低
2015年我国农业信息采集数据显示,我国乡镇农业从业人员文化程度普遍偏低,专业技能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此外,地方乡镇农业局专业技术输入不足也导致了基层农业从业人员的技术落后。同时,随着乡镇青年人员都选择外出打工,导致留守人员除了孩子就是老人,乡镇高质量劳动力呈现下滑趋势。
(三)政策落实不到位
乡镇农业发展不仅需要基层农业人员的努力,更需要党中央有效政策的支持。仅2015年国家农业扶持与奖励政策就出台了22项(包括以往延续及新出台),例如:畜牧良种补贴政策、畜牧标准化规模养殖支持政策、振兴奶业支持苜蓿发展政策、农产品产地初加工支持政策等,这些针对性强、扶持力度大的相应政策由于缺少监督与及时宣传并没有发挥最大的效用。
三、促进乡镇农业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转变发展观念――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加强思想教育,转变农业发展观念是当前的首要任务。首先,从基层推进农业产业链和价值链建设,建立多形式利益联结机制,培育融合主体、创新融合方式,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更多分享增值收益。其次,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农业生产业,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推进农业与旅游休闲、教育文化、健康养生等深度融合,发展观光农业、体验农业、创意农业等新业态。此外,针对一些相对落后的乡镇地区一定要下大力气组织专家实地进行生产经营指导,将成果转化落实到位,从认识上彻底转变农业人员的发展观念,促进当地农业经济健康发展。
(二)全面提升农业人员综合素质――实现精准扶贫
农业人员的专业技能以及综合素质是乡镇农业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基层农业局要本着扶贫帮困的原则,积极组织农业专家进行实地考察,从农户中挑选出具有一定文化基础,对农业生产抱有热情的年轻人进行专业技术培训,对扶持过程不仅要重视专业技术层面,更要重视培养农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使其成为专业技术领头人,以点带面,实现精准扶贫。
(三)加强政策引导――认真贯彻“十三五”规划精神
“十三五”规划纲要中第四篇推进现代化农业中指出,为了加快发展都市现代农业,必须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农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基础,激活农村要素资源,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因此,加强基层单位的政策落实与岗位工作监督,不仅是创新乡镇农业的要求,更是提高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所以乡镇政府一定要大力宣传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并且通过资金以及政策上的扶持,促进农村发展。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的经济大环境下,我国乡镇农业经济虽然得到快速发展,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农业生产技术需要创新、农户思想意识需要改进,进而适应当前多变的市场。基层乡镇农业工作者一定要根据本地的农业发展实际情况,针对农业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而促进乡镇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杨鲲,王敏奕.乡镇农业经济发展形势与存在问题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
[2]王继翠,李桂荣.浅析乡镇农业经济发展形势与存在的问题[j].现代商业,2014
篇6
一、农业经济没有形成规模化的经营,加上基础设施差,难于容纳较多的金融资金
目前我国的农业体制主要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种经营方式只能容纳少量的小额农贷资金。一是这种经营方式农户的资产较少,不能承担较大的信贷风险;二是这种经营方式限制高效农业和农业深加工的发展,农民不需要较多的贷款。因此,目前的农村信用社出现三种情况:一是还有不少农村信用社由于历史的问题较多,加上当地的金融风险较大的影响,目前还出现支付的困难,没有钱支农;二是部分农村信用社存款多,但又不敢支农,资金闲置;三是有的农信社实际上办成了商业银行,在城市里与商业银行争存款,争贷款,不愿支农。
二、金融解决“三农”问题的几点建议
目前的金融体制对农业的支持、对县域经济的支持相对来讲严重不足,那么,从金融的角度看,如何解决“三农”的问题?
(一)要尽快恢复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支农业务,同时运用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既想发展农村经济、启动农村市场,又不想付出代价,这是不现实的,只不过我们如果对政策性金融管理好一点,减少人为的失误和腐败,我们的损失就会少一点,以最少的代价获取最大的社会效益。对支持“三农”的政策性投入,国家要建立政策性金融的财政补偿机制,在国家的财力允许的情况下,要及时向政策性金融提供贴息资金和呆账损失的弥补,以及时化解政策性金融的风险,不要让风险积聚过大。
(二)在政策性金融的带动下,积极引导商业金融加大支农力度。一些农业高科技、规模化、产业化和农副产品深加工项目,在政策性金融的支持下形成一定生产能力以后,商业金融要及时给予配套资金。对于长期只存不贷或达不到存贷比例的商业金融营业网点,要强行退出市场,遏制从农村大量抽走资金的做法。
(三)扶持农村信用社建康发展,提高支农能力。对农村信用社的历史包袱,应实事求是地加以解决,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共同负责。那些认为农村信用社不是国营的金融机构,就不能享受同样待遇的思想是对农村信用社的历史不了解,其结果是导致农村信用社的风险越来越大,不但对农村经济的发展极为不利,而且导致农村金融体系崩溃,甚至出现全国性的金融灾难。
篇7
关键词:现代化;农机购置;补贴;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 f325.1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7.09.024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社会经济获得较大的发展,国家对于农业与农民的重视程度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多次强调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并且连续几年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将“三农”的发展问题列为优先思考和优先发展的突出位置,而且国家对农业与农民在政策上进行了大力扶持。例如农机购置的补贴政策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不仅推动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而且也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当地农业与经济的发展。但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也存在一些问题,对此要有一个全面的认识,然后制定可行性方案进行完善,以期促进农业生产的健康发展。
1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工作经费不足
我国人口众多,疆域辽阔,国家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推行中很容易遇到困难与问题。以东北地区为例,东北地区土地辽阔,地处平原地带,在农业生产中对一些大型机械的使用相较于其他地区来说比较频繁,而且东北地区种植玉米与水稻比较普遍,国家对这一地区的补贴的重点主要是以播种机、玉米收获机、深松机、抗旱节水机具、滴喷灌设备、覆膜机以及保护性耕作等12大类为主,并且由于国家补贴的农机品种多,需要大量的经费作为支持。但财政的支持与保障不是很充分,这就使基层工作的正常进行受到影响。
1.2地区发展水平参差不齐
我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提出主要是为解决农业生产过程中的一些问题,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但由于我国各个地区的农业发展水平不同,并且受到地域差别的影响,使得一些大中型的农业机械在一些地区的推行不合适,例如一些地形崎岖不平以及经济发展落后的地区,农机购置的补贴率比较低。
1.3政策宣传力度不够
由于乡镇的管理人员比较少,并且乡镇工作人员的职责划分不清晰。例如乡镇的农机管理人员不仅要对国家下发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进行调整,还要处理一些其他工作,工作任务比较繁重。对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宣传主要是通过乡镇向村委会文件,由村委会向全村的村民进行宣传,宣传的方式非常单一,而且有时对宣传工作并不热衷,村民对政策并不了解。
2 建议
2.1加大宣髁χ
我们对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宣传主要是乡镇向村委会文件,村委用喇叭向全村的村民进行广播,这种宣传方式单一,宣传力度不大,这就要求组织专门的会议讨论宣传的问题,并且成立专门的宣传小组,对农机购置补贴的一系列问题进行宣传,抽调人员专门负责进行宣传。利用网络与电视进行宣传,不断加大宣传力度,让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宣传进入千家万户。
2.2实施阳光操作
大力宣传国家农机购置的补贴政策,要保证阳光操作,在对农机购置补贴的过程中要加强监督,严格报名把关,按照村民的意愿报名,对家庭困难的村民补贴要落到实处。建立村民监督的制度,并且将国家补贴的一些政策与乡镇和村委会的工作方案公布出来,确保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顺利实施。
2.3实施跟踪管理
在开展农机购置补贴工作之后,补贴的后续工作也不能忽视和大意。农机购置补贴的后续工作不仅关系到国家政策的顺利落实,而且关系着社会效益问题,所以要加强对农机购置补贴工作的跟踪与管理,建立专门的补贴小组,对农机购置之后的后续问题进行处理。例如处理村民对于农机质量问题的投诉,或是村民在使用农机的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可以与供货商进行及时联系,解决问题。
3 结语
农机购置补贴不仅能够减轻农民的负担,而且能够促进我国农业机械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但是也应该看到其中存在的不足,以期不断提高我国农业的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陈林兴,方挺.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成效问题及对策[j].农机化研究,2011,(08).
篇8
关键词:农业机械;问题与原因;对策分析
我国的农机推广工作,是利用先进的技术和农业机械设备,通过政府的引导和支持等各种形式将其应用于农业生产之中,使农业生产因此而获得丰收,增加农民的经济效益。这包括农业实验、实地培训、示范养殖、指导生产等许多形式,其中农机推广工作现在已经成为我国广大农业技术推广中的重要部分,它的目的是将农机化的科学应用技术转变农业生产力的现状,这对于尽快实现小康社会,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促进农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国政府自2001年12月11日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已经十一年了,产业结构需要及时的调整适应wto的变化,同时,我国的市场经济也在不断的发展并得到进一步的深化,因此,我国在农业化的进程中,加快促进农机推广工作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近些年来,我国政府对农机推广工作给予了高度的重视,无论在政策上还是资金的投入都为农机推广给与极大的支持,同时,广大农民也在接受新型的农业机械设备的意识也不断的得到提高,但在我国广大的区域发展是不均衡的,在有些偏远地区仍存在很多问题,影响农机推广工作的进一步推广。我省地处北疆,由于地理条件的限制,再加上我省农业的基础也比较薄弱,这些因素都影响我省农机推广工作水平的提高。
1、我省农机推广工作存在的问题
1.1在农机推广存在认识不足的问题
在农机推广工作中存在认识不足的问题,尤其是农机管理部门,并没有意识到农机推广工作与我国经济建设的关系,对农技推广工作的重视程度还远远没有达到要求,农机管理部门在思想上还没有将农机的推广工作作为一项长期、重要的任务来抓;因此出现地方政府对农技推广工作支持不到位,财政投入不足;再加上我省农民的文化意识与中西部地区相比较低,思想观念比较保守也比较落后,缺乏较强的农机投资的积极性,致使农机化推进比较缓慢。
1.2在农机推广中受农业生产环境局限
我省农机化推进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农田需要的机械作业存在明显的季节性需求。此外,由于受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影响,使原本应该成片的农田,又分割成生产单元规模较小并且很分散的状态,这样的生产模式又阻碍了使用机械化的要求,这也制约了农机的发展与推广。
1.3在农机推广存在市场发育落后
我省农村大田种植的粮食品种结构相对比较单一,属于粮食种植型的温饱型农业范围,同时,我省农业市场的发育也相对比较落后,粮食产品虽然有很高的影响力,但其商品率很低,虽然我省有很多特色的农产品在全国闻名,但并没有通过深加工来提高经济价值。又使我省小型农产品加工机械很难形成市场,这种落后的市场需求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也制约了农业机械化的推进速度。
1.4在农机推广存在缺乏理论指导
我省的农机化普及知识沿用的是平原地区农机化模式,尤其对大田耕作的机械化特别重视。这对于我省来讲,显然是不全面的,我省还需要半机械化机具及各类加工机械。但我省的农机化推进人员对于如何进行我省农机化还存在着理论认识问题,还没有做到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地发展我省的农机化。
2、我省农机推广中容易产生的问题与原因
2.1在农机推广中受地理条件和经济的制约
我省的耕地面积广阔,应该使农机种田大有所为,但我省地处寒带,大田机械只能是半年忙。尤其是经济因素,农机的价格相对较高,而我省经济欠发达,农民收入不高,使农民缺乏购买力,也制约了农机推广。
2.2在农机推广中缺乏服务体系与扶持政策
农机的服务体系很不健全,制约了农机化发展。相关人员技术不称职,管理不到位,发挥不出专业职能的作用;同时推广的经费也不到位;甚至农机推广人员的医疗保险问题和工资待遇也没有很好地解决,造成了农机推广管理工作名存实亡。此外,当地政府的扶持政策也具有一定的弹性,并且时有时无,对于一些操作也很不规范。我省的经济欠发达,资金相对匮乏,地方政府财政方面补贴太少,这些都影响了农机化的发展。
2.3在农机推广中受思想观念落后的影响
我省内的农民还普遍存在着一些小农思想,缺乏长远的发展意识,在生产过程中只注重眼前的利益,未作长远发展的打算。另外,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改革开放程度的加深,很多我省的劳动力已经开始出现外流,使农村的主要劳动力减少,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机化的发展。
3、我省促进农机推广工作发展的对策
3.1农机推广要加强舆论宣传工作
传统农业对于我省农民有着传统的束缚,由于农民自身的文化素质也相对较低,这就导致他们对于一些新生事物接受得比较缓慢。因此,积极做好宣传工作,让我省的农民都对农机认识、了解、关心、支持。
3.2农机推广中要抓好农机项目
国家的支农资金一般是以项目的形式下拨的,因此争取农机的推广资金首先要抓好项目的落实,这是推广农机工作的重点。一是围绕着政府对农村经济关注的一些热点问题,可以建设农技推广项目库,对项目论证以及申报要搞好。二是认真落实这种推广项目,可以创办一些农机化的实验基地,将项目的推广进行落实,要做给农民看,以点带面达到辐射性推广的目的。
3.3农机推广中要做好农机技术服务
一是信息服务,要多搜集一些关于新技术、新机具的信息,并且要定期向农民。可以设立咨询服务窗口,为农民解疑,使得他们进一步了解相关的信息。二是要做好欧洲杯投注官网的售后服务,相关推广人员要深入实地,帮助农民解决在农机使用的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让农民用得放心。三是进行示范表演,对于一些新器具、新技术要做好现场的演示。四是积极开展农机的作业服务,将一些机械技术好的有机户组成机收服务队,对于农田作业统一进行,提高机具的使用效率,带动农机市场进一步发展。
4、结语
农机推广是一项具有创造性的工作,对于我省来说还存在着一些复杂性问题,相关人员应该努力做好自身的本职工作,积极推广,最终达到机械化代替体力劳动的目的,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农村文化产业;问题;对策
1当前我国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1文化的行业间发展差距显著
我国“城富村贫”的两极化趋势在文化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日益凸显,在城市的文化产业发展已较为成熟时,乡村还尚未形成相关产业链。文化产业内容也存在不平衡现象,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农村文化产业发展亦存在区域差距明显的问题,部分农村文化项目得到迅速发展,深入人心,而部分农村却发展欠佳,未能得到有效推广,诸如乡土乡风等民俗类文化项目发展形势不容乐观。就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状况而言,不同行业间发展状况受方式、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存在明显差距。
1.2结构性矛盾十分明显,缺乏内生动力
文化产业覆盖面广,涵盖第二产业中的工业制造以及第三产业中的文化服务行业等。从制造业整体来看,重工业总产值比重高达60%,相比之下,文化产业中的产品生产及设备所占比例和规模都非常小。在文化产业内部结构中,2014年文化产业中从事文化设备、用品等生产工作的工人占24%,增加值占23.3%。
1.3文化产品产量少,技术含量低
人们文化活动的选择范围在不断发展的社会经济的推动之下呈现日趋丰富的趋势。而一些农村地区文化发展较之经济发展明显滞后,即使对多样化的文化需求迫切,可供农民选择的文化活动依然仅限于打牌、看电视等单一形式,这些文化活动已经不适应农村快速发展的经济水平,也大大限制了农民的文化生活。因为农民的文化品位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得到了显著提高,单调的文化生活已经无法满足农民的文化需求,以科技、体育、卫生等多方面、多层次的文化活动成为了农民新的追求。
1.4缺乏必要的政策支持和引导
当前我国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缺乏有力的、系统性的政策支持,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文化产业发展缺乏明确的定位。农村文化产业整体仍处于起步阶段,虽然采取了现代化的经营形式,但其在盈利模式与发展方向上仍然不适应现代企业的标准。第二、缺乏有力的政策给予农村文化产业经济支持。尚未具备常态化和制度化的社会投资、捐助与赞助等优惠政策,且尚未出台其他诸如市场准入政策、税收减免等资政策。第三、农村文化产业缺乏科学引导。较之民营企业,农村文化产业虽然具有较大的社会效益,但是盈利较少,经济效益小,政府为此对农村文化产业疏于管理,投入力度小。
2促进农村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2.1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转型,促进可持续发展
农村生态环境由于尖锐的人地矛盾以及工业的盲目发展遭到严重破坏,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亟待解决。目前,我国水土流失面积已经增加到180万平方公里,风蚀面积为180万平方公里,两项占国土面积的38%。土地沙漠化面积呈现骤增趋势,年均扩展2460平方公里,潜在的沙漠化土地面积还有16万平方公里。因此,处理好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二者之间的关系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兼具长期性与艰巨性的任务。发展文化产业有助于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利于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发展已经使农村产业和经济结构呈现优化和升级趋势。农村走向城市的已经不再仅仅限于肉、蛋、菜等实物农产品,而是已经涉及到锣鼓、剪纸等文化领域,实现了增加农民收入和丰富城市居民生活的双丰收,且大大有助于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2.2制定合理的治理结构以促进农村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
在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过程中可以在党委各级宣传部门设立专门科室处理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以便更好地统筹建设和发展农村文化产业,为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统一筹划、起草相关的意见和建议,并负责统筹优化农村文化产业布局、设计产业门类等。建立农村文化产业发展联席会议机制,由宣传部相关职能部门带头,高校、科研院所等专业研究人员,出版社以及广播媒体等部门,乡村基层政府以及文化产业代表等为成员单位,定期以会议的形式讨论并制定相关规划和政策用以解决农村文化产业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与障碍,诸如其发展中遇到的农商对接、引入人力资源困难、存在行政壁垒等相关问题。
2.3建立健全相关机制发掘和培养农村人才
农民是农村文化产业的创造主体。作为文化创造的主体,文化素质与技术专长必不可少。而今农村高素质、专业性人才十分匮乏,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受到制约,整体经济水平难以提升,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形成不可忽视的障碍。因此,发掘和培养农村文化建设人才势在必行。对内,我们要巩固已有文化产业,增强其生命力与竞争力,并且拥有根据自身需要发掘有用人才的能力;对外,我们应加大宣传力度,把更多高素质人才吸引到文化建设事业之中。管理层中的人才发掘工作更是不可懈怠,建立一套高效人才培养机制,吸引并留住人才是值得关注和思考的问题。通过一个有计划、有组织的人才的发掘、吸引、培训和应用机制,最终使高素质的人才发自内心地想留在农村,为农村的文化产业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2.4完善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
相关政府职能部门要整合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以及农村文化龙头企业的专业研究力量,牵头编制区域农村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农村文化产业建设与发展在不同时期相应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实施原则、发展战略步骤、保障机制等,并结合区域文化产业发展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规划加以统筹规划和考虑。在发展规划的编制中,要充分考虑到区域尤其是农村文化资源的存量及开发现状、文化特质的传承凝炼及渗透力状况;同时须兼顾当前农村文化市场容量及拓展空间;要致力于促进与城市文化产业间的要素流通、优势互补及融合式一体化发展;充分考虑我国目前所处的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农村建设等时代背景,不仅要在“农”字上打好特色牌、发展牌更须谨慎打好农村资源合纵连横牌。
参考文献
[1]汪兆旗,熊婧洁.农村文化建设的意义、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西部经济管理论坛,2013(02).
篇10
(一)农村改革的背景与农业产业化政策的出台20世纪70年代末,随着农村经营体制改革的展开,农民与集体的关系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农民的生产生活开始出现从集体化走向个体化、“原子化”的趋势。②20世纪80年代以后,农村改革从经营方式的改革扩展到了交换方式的改革,国家逐步放开了“农产品统派购制度”,并辅以配套措施让农民自己面对市场。③但是,农村经济“放活”并不意味着农村改革已经完成。从实践层面来看,农村“放活”以后的配套措施是否完善还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村改革的具体走向和农民生活的影响。杜润生曾经在一份题为《对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的说明》的汇报文件中提到:“农村已经活起来,但问题很多。一个‘包’字开了头,需要有一套后续政策。需要组织制度创新,技术推广。……农民说,‘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政策再变卦。’再不能折腾了。农民的亿万双眼睛盯着中央,打听消息。”[11]39“自上而下”地推进政策,农民对政策能否接受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杜润生实际上所要强调的就是一个配套政策完善和对老百姓需求予以关注的问题。事实上,就中国农村的改革而言,不管是大寨的崛起还是小岗村的实践,抑或后来法律和政策对这些改革及其成果的承认,“自上而下”的政策推进方式的形成,除了国家整体发展策略的需要外,也因为很多政策都是来源于农民的具体实践。以小岗村的实践为例,其从本质上乃是农民在“生死存亡之际,基于身体的觉醒而来的心灵的解放”,进而撼动了既存体制的制度并获得政治肯认和立法肯认的过程。[12]161因此,在宏观政策支配下,农村“放活”以后,配套措施如何完善,总体的体制改革如何更好地与农民生产生活相适应已经成为一个“后改革”时期面临的重要问题。农业产业化的具体实践和政策产生就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出现的。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一直到90年代,虽然农民在生产经营上已经开始相对独立,但是新的问题也马上暴露出来。一方面,从农民和农户来看,分散的经营方式无法和逐步发展起来的一体化的市场之间形成衔接。与此同时,在土地无法有效流转的情况下,农民既不能依靠土地扩大经营,同时还会受到土地的束缚而不能从事其他经营和劳动力的转移。另一方面,从农业发展来看,由于农业基础地位的脆弱,现代化的工业和仍然比较落后的农业之间形成一种截然区别的“二元结构”。既不利于农业生产率的提高,也不利于三大产业的协同运作。[13]为了克服这些问题,在山东潍坊寿光出现了龙头企业蔬菜批发集散、在上海出现了大江公司肉鸡产加销系列化以及在江苏邳州出现了农产品加工一体化等诸多成功的农业产业化经验。有研究者将这些经验称为“改革与发展紧密结合的客观产物”,并对其进行了充分的肯认。[14]基于这些成功的经验,同时为了回应农村发展和农民生活的需求,在1990年代中后期,国家开始逐步通过一系列的政策文件对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进行了政策上的肯定和支持。①(二)“送法下乡”与农业产业化政策在常县的实践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对“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强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进行了专门的部署,同时明确了“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和发展方向。①同年,农业部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等部门一起制定和了《关于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意见》,“意见”对农业产业化经营机制、基地和中介服务组织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科技创新、农产品市场以及农业可持续发展等问题都有专门的指引。同时,“意见”还要求,要从财政、投资、税收、金融、出口等方面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扶持力度。常县的农业产业化政策正是在国家“自上而下”的法律政策推行过程得以形成并确立起来的。值得注意的是,作为一个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山区,常县所属的大常市早在2001年就出台过一份《中共大常市委办公厅大常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意见》,对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进行了原则性的指导和论述。但是据当地官员介绍,在“十五”期间,农业产业化政策没有十分具体的落实,仅仅是在一些地方得到零星的开展。在2006年中央政策的指导下,2008年,大常市又出台了一份《中共大常市委大常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意见》,文件明确了与发展农业产业化生产相关的农业农村投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产业培育等问题。大常市时隔7年(2001—2008年)的两份政策文件反映了农业产业化从一种政策口号到一种具体实施的政策的转变。在此过程中,大常市在龙头企业培育、土地资源管理、金融支持等方面都出台了相应的政策,以保障农业产业化政策的实施。常县也随之出台了相关政策文件支持和促进农业产业化工作的开展。②(三)政策规定及其预期———规范层面的考察“自上而下”地看,农业产业化政策的开展至少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给农业经营带来变革。我这里所作的是规范层面的考察,或者说是一种法律规范层面预设的分析,以便与下文实地调研材料相对比。具体来说:开展农业产业化项目,第一,可以整合闲置土地,开展规模经营,使土地得到合理利用;第二,农民可以从土地出租获得收益,同时,留守在家的老人和部分中青年人可以受聘于农业经营企业或参加合作社,从中获得相应的报酬;第三,可以使农产品的产供销更为便利地接近市场,使得交易更为便捷,产品更有销售保障;第四,能够促进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和农业生产水平的提升。政府会有针对性地对当地农田、水利灌溉及其他农业基础设施进行维修补贴,同时也便于政府进行科技下乡服务;第五,国家在税收减免、农机补贴、土地补贴、贷款贴息以及农业保险方面的扶持政策将会对农业风险的产生起到较强的抵御作用;第六,在一些地方开展的农户-企业合作的模式中,仍然由农户自己从事生产经营。但是农业企业在收购等方面的保障使得农民收入能够有较强的保障。这也必定会对农民增收有带动作用;第七,将会对农村金融、土地流转、农业保险等过去在农村中难以实现的制度有极大的带动作用等等。从法理上来看,这些规范的有效预期都可以看作是行政法规和国家政策的一种“反射”,其最终都是指向个人权利的———个人借此成为国家机构的机关以达成明确限定下的目的。[15]3本文接下来的讨论将继续围绕着这些规范的反射利益展开,但不再局限于规范层面的考察,而是将规范的实施放置于更为广阔的社会背景之中加以考察,探讨各利益相关者围绕政策落实而展现的“政治文化自觉”①和具体的个人行动。我之所以使用“政治文化自觉”是想说明,人们在政策竞争中基于利益平衡而展现出来的具体行动实际上都是充满个人理性的。这种理性来源于人们对“结构性制约”的具体应对。藉此,在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平衡和反抗中,我们可以窥见结构性制约因素对个人预期和政策反射利益的消解。
结构性制约下利益相关者的行动逻辑
一方面,探究不同利益相关者所受到的具体结构性制约;另一方面,分析不同利益相关者在结构性制约下的利益平衡机制。利益相关者主要包括农民、基层政府、农业企业和地方银行。(一)农民对于农民,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其实际生存状况以及他们对农业产业化政策推行的实际需求。从常县尚未开展农业产业化项目的乡镇和村庄的情况来看,农业生产和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第一,人口结构失衡。青壮年劳动力大多外出务工,留守农村的大多是老年、儿童和少年。比如在常县的洪广村,全村总人口5673人中有3000多人外出打工,农业生产由于缺乏劳动力而无法有效开展。第二,土地利用率低。由于留守人口大多缺乏劳动率,土地大多闲置。第三,基础设施落后。农业灌溉不能满足生产需要,大多“靠天吃饭”。同时,也因为农业灌溉基础设施差,农业招商引资很难实现。第四,融资难,农业产品(柑橘)销售、加工困难,农业技术跟不上。从这些实际的情况可以看出,农民的具体需求与上边所提到的农业产业化政策规范层面的预期是基本相对应的。也就是说,农民对于政策的落实是有需求的。人口结构失衡、土地难以流转以及其他相关因素合力构成了对农民生存和发展的社会经济结构性制约。为了有效克服这种制约,农业产业化项目的开展成为了农民的不二选择。那么,政策导向和实际需求是否是适配的?虽然农业产业化政策的开展在一些地方的确也带来了农民生产生活的改善,比如有农民在谈到土地问题时候说:“土地租出去以后,劳动力就可以出去打工,这就不会影响大家吃饭了。”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所看到的则是农民风险的存在和政策落实与预期收益间的差距。第一,农业生产的风险。比如,在订单农业的相关项目中,农业生产在遭遇“天灾人祸”的时候农民常常需要自己承担损失。农业保险并不能有效惠及农民,甚至虽然农民的计算是很粗略的,甚至有些时候并非完全是真实的。但至少可以说明政策预期以外利益的具体流向。在这种情况下,农民为了“接近”政策的反射利益,往往只能采取一种“隐形的反抗”,比如堵路、偷窃,这在常县很多地方是存在的。②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越轨行为的许多重要形式不是由生物内驱力引起的,而是由社会本身的规范职能,由社会结构及社会结构发挥其作用的方式引起的。[19]56而从常县农民的具体情况来看,这些行为的发生正是与政策执行过程中的社会结构性制约有关的。具体来说,就是农民实际上被排斥在了政策反射利益之外,农民的“隐形反抗”从另一个侧面揭示了农民在农业产业化政策落实过程中的边缘化地位。综上,农民所受到的结构性制约是十分巨大的。一方面,社会经济结构性制约迫使农民选择农业产业化作为其农业生产的主要形式;另一方面,农业产业化项目的开展又将农民排斥在了反射利益之外,农民“水深齐颈”[20]17的生存状态并没有在一项新的政策实施过程中得到根本的好转。(二)基层政府常县农业产业化项目的开展是在落实国家、省和地方农业产业化相关政策的过程中,并在该县“现代农业种植园区总体规划”基础上展开的。政府将这个园区的建设当作一个重要的政绩工程。因此,引入外来企业和资本就成为园区建设的关键。为此,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投资优惠政策,包括土地利用、税收、金融等多方面的优惠。③这些政策的出台和政府在招商引资时的承诺也的确吸引了一些农业企业前来投资。但是,很多农业企业对政策的落实是存在质疑的。这种质疑主要来自两个方面,第一,政府承诺无法兑现。在招商引资的时候,政府会作出各种各样的承诺,但是在项目“上马”以后,政府的很多承诺往往不能兑现,特别是资金扶持、贷款扶持无法实现,很多农业企虽然农民的计算是很粗略的,甚至有些时候并非完全是真实的。但至少可以说明政策预期以外利益的具体流向。在这种情况下,农民为了“接近”政策的反射利益,往往只能采取一种“隐形的反抗”,比如堵路、偷窃,这在常县很多地方是存在的。②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越轨行为的许多重要形式不是由生物内驱力引起的,而是由社会本身的规范职能,由社会结构及社会结构发挥其作用的方式引起的。[19]56而从常县农民的具体情况来看,这些行为的发生正是与政策执行过程中的社会结构性制约有关的。具体来说,就是农民实际上被排斥在了政策反射利益之外,农民的“隐形反抗”从另一个侧面揭示了农民在农业产业化政策落实过程中的边缘化地位。综上,农民所受到的结构性制约是十分巨大的。一方面,社会经济结构性制约迫使农民选择农业产业化作为其农业生产的主要形式;另一方面,农业产业化项目的开展又将农民排斥在了反射利益之外,农民“水深齐颈”[20]17的生存状态并没有在一项新的政策实施过程中得到根本的好转。(二)基层政府常县农业产业化项目的开展是在落实国家、省和地方农业产业化相关政策的过程中,并在该县“现代农业种植园区总体规划”基础上展开的。政府将这个园区的建设当作一个重要的政绩工程。因此,引入外来企业和资本就成为园区建设的关键。为此,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投资优惠政策,包括土地利用、税收、金融等多方面的优惠。③这些政策的出台和政府在招商引资时的承诺也的确吸引了一些农业企业前来投资。但是,很多农业企业对政策的落实是存在质疑的。这种质疑主要来自两个方面,第一,政府承诺无法兑现。在招商引资的时候,政府会作出各种各样的承诺,但是在项目“上马”以后,政府的很多承诺往往不能兑现,特别是资金扶持、贷款扶持无法实现,很多农业企业无法顺利展开运作。有位企业主说:“刚开始的时候,他们(政府)说‘你修,你搞’。后续资金跟不上,企业倒霉,老百姓也倒霉”,就是这种情况的具体写照。第二,规划变化使得农业产业化项目的开展没有稳定性和持续性。比如,常县的新万镇原来引进了一个用地一万亩建立果蔬基地的农业项目,但由于新万后来被规划成常县的北部新城,土地需要留给城市发展用,原来的项目在开展一段时间后被立即叫停,引起了农业企业和农民的普遍不满。从以上两个方面可以看出,政府在具体落实农业产业化政策的时候是有其运作逻辑的,具体来看:农业园区的建设和具体的招商引资是对国家农业产业化政策的一个基本回应和落实。政府往往将农业企业和项目的引入与政绩挂钩。为了在农业领域完成招商引资的工作,对企业的进入可以在政策层面上有很多的承诺,但承诺是否能够兑现又是另外一个问题。政府在利益平衡中深谙不同政策的“轻重”。农业产业化的规划不能与地方整体规划,特别是城市化开发政策相抵触。在这种运作逻辑下,常县农业产业化政策的落实一方面很难与农业企业形成有效互动,另一方面也使得农业产业化政策在整个发展政策中处在一个十分劣势的地位。政府一方面需要有落实农业产业化政策的具体工作,另一方面则需要聚焦于“更为重要”的城市化发展和城乡整体发展,这正是政府所面临的最大的“政策结构性制约”。(三)地方银行从上文可以看出,资金对于农业产业化企业来说是十分重要的。而贷款难似乎成了笔者在每一次访谈过程中都能听见的话题。不管是农业企业还是农民,都认为银行是“嫌贫爱富”的。如果是大企业,银行都“会主动找上门”,但如果是小企业,就根本贷不到款。银行在贷款的时候既要看企业的规模,项目的可行性,同时还要看这些企业及其所开展的项目是否是政策范围内确认的“龙头企业”和“主导产业”。若从地方银行的职能上来看,“扶持三农”的确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政策导向。①据笔者所走访的当地农业银行介绍,他们从2008年开始具体对农村、农户进行扶持。但对农户的支持仅限于“惠农卡”的发放和小额授信。农行行长也提到:“农业产业化一直都在做,跟几个大企业合作得都比较好,比如rd木业现在有3000万左右的贷款。”那么,为什么农行既是服从国家政策、又是支持“三农”的,但农行和其他银行依然“嫌贫爱富”呢?又为什么得不到企业的理解呢?当地农业银行行长的这段话或许可以说明这个问题。从这里来看,银行不贷款给农业企业和农民是有其内在原因的,一方面,与上文提到的地方规划对农业企业的影响一样,银行也会面临政策变化及其带来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银行还将面临“还贷难”的风险。但是,银行也意识到,这种还贷难并不仅仅是农民道德上的缺失,更重要的是农民所面临的社会经济结构性制约。这些制约因素与上文有关农民的讨论中提到的因素相类似,具体体现为农村资产(主要是土地)的不可流动性、社会保障的不健全等。正因为农民受到这些“社会经济结构性制约”的影响,使得地方银行畏于风险而不敢把钱贷给农户和企业。因此,从银行的角度来看,其一方面需要配合农业产业化政策的实施;另一方面又要兼顾风险防范政策的压力。在不同的政策竞争之中,就像上文提到的基层政府一样,它也不可能完全聚焦于农业产业化政策的落实。(四)农业企业在对农民、基层政府和地方银行的讨论中实际上都已经涉及了有关农业企业的问题。农业企业在几个利益相关者当中是一个最为关键的环节。因为它们最易受到基层政府和银行的影响。而不管是基层政府和银行对它们的影响,还是他们自己的具体行动,又都会从根本上影响到农民的生计。除了以上谈到的,农业企业会受到基层政府规划变更的影响而难以在银行融资等情况外,农业企业在日常行动中也形成了自己的逻辑。一方面,它们需要在不同的产业化模式中履行承诺,带动农民增收和发展(虽然这种带动可能是很小的);另一方面,它们又要力图克服那些在政策运作和经营运作上所受到的制度结构性制约。与农民相类似,农业企业也采取了各种各样的“隐性反抗”和“显性反抗”。“隐性反抗”主要表现为,农业企业与基层政府合谋,采取“私下操作”的方式,将很多原本政策规定给予农民的补贴和补助先转给农业企业,农业企业再用这笔钱来向农民支付土地租金及其他费用。在这个过程中,农业企业极大地减弱了自己在经营上的风险和政策风险。就“显性反抗”来说,农业企业有的在获得足够的政策补贴以后往往不将这些补贴用在农业生产之中,而是继续以这种方式来套取国家政策的“反射利益”。很多企业主和农民所说的“吃国家”,就是企业的这种在政策结构性制约下的运作方式。农业企业的这些“反抗”虽然说有很多伦理、投机意义上的因素,但实际上也是与结构性制约有关的。因为政策承诺作为一项动员机制在将企业引入以后,在后续配套措施无法跟上的情况下,政策的动员能力必将会不断减弱,滋生出农业企业与政策实施的不良互动。从以上对四方利益相关者的讨论中可以看出,不同主体的具体行动和日常实践都不是单纯的伦理意义上的“道德”或经济学意义上的“投入”程度所能概括的。①他们的行动根植于更为广阔的社会和政治背景。而对这些背景的分析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不同主体的行动及其对农业产业化政策实施的影响。
从结构性制约到政策反射利益“外溢”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