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饮水措施十篇-欧洲杯买球平台
时间:2024-05-06 17:47:36
安全饮水措施篇1
关键词:安全饮水;存在问题;措施
1柞水县农村饮水安全现状与问题
根据调查结果分析,柞水县农村饮水工程建设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1)农村原有的已建工程,由于种种原因仓促上马,前期规划考虑不周,缺乏相关资料,对工程规模,供水保证率,管网布置等缺乏论证和方案比较,导致工程建成后遗留较多问题。主要是进村供水管网不配套、不完善,供水设计不能发挥最大效能,有的已解决的饮水安全工程由于水源问题出现反复。
(2)现有的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由于立项方式不完善,分类实用性差,存在审计隐患。对于投资额度超出按人均标准核定额度的工程项目,地方面临两难局面,若按照实际情况申报,投资额度过低,无法解决饮水工程项目建设缺口,只能降低工程规模和质量标准,使工程留下后患。反之,扩大受益人口或将项目拆分申报,都要面临审计问题。
(3)运行管理不善,主要表现在小型工程产权界定不清,对于工程建成后的产权归属,国家没有明确规定,导致工程管理责任主体缺位,许多工程没有形成规范的管理体制,工程长期效益没有保障。其次,相当一部分管理人员没有经过专业培训,业务素质较低,不能适应日常的管理维护要求,工程运行仍没有保障。
(4)水源地水污染是造成饮水不安全的重要因素。近年来,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工业污水排量增大,加之农村用水量逐步增大,农村生活污水随时排放,水污染的整体状况不容乐观。由于缺乏对农村饮用水水源的保护和宣传,农村地表水和地下水均呈污染加重的趋势,由此带来的对农村饮水安全的影响不容忽视。
(5)农村饮水安全技术落后由于原部分地区属于氟重度超标地区,在已建设(改)供水工程中,处理水源水质措施单一,只采用寻找好水源建设供水工程,而没有采用活性氧化铝降氟和反渗透降氟等措施,在含盐量超过2.50g/l的苦咸水地区,没有采用电渗析和反渗透除盐苦咸水蒸馏淡化棚等措施。
2解决饮水安全问题的措施探讨
2.1注重科学规划,因地制宜。
为切实解决城乡饮水问题,对农村饮水现状进行全面调查,编制柞水县饮水安全总体规划和县级农村饮水安全规划,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保证规划的科学性与可行性。在解决措施上,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对苦咸水储量丰富的地区,利用投资少、见效快、成本低的苦咸水淡化技术,深受群众欢迎;对深层水含氟量高、浅层水矿化度高的地区实施咸淡混配技术,使水质达到饮用标准;对适宜大规模集中供水的地区采用大型降氟设备,建立新型除氟工艺试点,大力推进集中供水建设。
2.2 优化建设集中式供水工程。
(1)建设联片联村的集中供水工程。联片联村集中供水工程是指解决乡镇居民生活,给两个及两个以上村、乡镇修建的永久性供水工程,山区在以水库为水源的地区,应重点发展集中联片的供水工程,大面积集中供水。
(2)建设城乡一体化供水工程。在条件适合时,将供水区域由城区向乡镇、村组拓展延伸,实现城乡“联网、联供、联营、联管”。实施城乡一体化供水,淡化行政区域概念,优先利用水量和水质可靠的水源,建立集约化规模经营的供水体系,建设和完善若干中心水厂,有利于在更大范围内合理配置水资源,可以充分发挥中心城市供水的技术和管理优势,解决广大农村供水基础设施薄弱、技术管理水平低、水质不达标的问题。
2.3 加强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水源地保护
在农村应进一步加大《水法》的宣传力度和治理污染力度;对于跨村集中供水工程或一定规模的集中供水工程的水源,要做好水源保护规划,合理划定水源保护范围,挂牌保护,禁止在水源保护区范围内开展任何污染水源的活动,完善落实各项保护措施;加大宣传和教育力度,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环保意识,自觉保护水源地的卫生环境。
(1)开源节流,多种措施解决水源短缺问题针对原州区年内降水分布不均的现状,兴建塘坝、涝池、井窖、屋面集水等蓄水设施,拦蓄降雨;继续进行封山育林,建设生态涵养水源;运用水价调节机制,加快节水型社会的建设。
(2)加强对人畜饮水工程的维修改造对老化失修、水毁严重的人畜饮水、泉水改造、水窖工程进行维修和改造,以减轻人饮困难和封山禁牧、舍饲养殖后出现的牲畜和羊只饮水压力。
(3)加强农村饮水工程的运行管理,确保饮水工程运行的可持续性改变过去传统的管理观念,引入竞争机制,采取市场化管理与受益户参与相结合的管理模式,提倡节约用水,村村户户装水表,按实际用量计收水费。
(4)加大宣传力度针对部分群众节水意识不强,对水利设施只用不管以及人为破坏比较严重的现象,要采取举办专题讲座、召开听证会、座谈会、张贴标语和印发宣传材料等形式宣传水法规及节约用水常识,严厉打击偷水、破坏供水工程设施的活动。
(5)采用多种手段,治理水污染问题与相关部门联合采取强制手段督促对于造成清水河严重水污染的淀粉厂等企业进行废水处理,该叫停的叫停,该关闭的关闭;组织社会力量对清水河河道进行垃圾清理,严格限制生活垃圾继续倒入河道;在社区大力提倡卫生厕所的建设,美化环境,净化水源。
2.4 要建立完善的农村饮水安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内容包括在信息服务方面,及时总结推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经验,提供最新的科学技术信息服务;在水质检测方面,水利主管部门会同卫生防疫部门建立水质检测体系,健全水质检测制度,对供水工程实行定期水质取样分析,保证供水水质安全。
安全饮水措施篇2
1白银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现状
近年来,白银市各级政府部门严格落实政府主体责任,高度重视解决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科学编制农村饮水安全项目总体建设规划并抓好落实,积极争取国家和省上规模化集中供水工程项目和资金支持,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同时,白银市政府将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建设纳入政府年度目标任务考核,层层传导工作压力,逐级抓实工作责任;各县(区)政府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确定为“一把手”工程,加强部门协调合作,强化工作落实,农村安全饮水保障工作扎实有序推进。自国家实施农村饮水安全项目以来,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统筹整合各类资金,加大农村饮水工程建设投入力度,通过采取“自来水入户”“集中供水点 水窖”“泉水截引 水窖 小电井”等方式,有效解决了125万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问题。截至目前,全市共建成农村集中供水工程186处,建成县级区域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监测中心5个,规模集中供水工程水厂水质检验室27个,千吨万人水厂水质化验室配备率为100%,全市集中供水率达到93%。
2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冻害发生原因
进入冬春季节,尤其是外界温度下降到0℃以下之后,冷冻环境之下,土壤当中的水分会进一步的结冰,使得土壤严重膨胀,土体受冻逐渐开裂与受冻土体接触的基础会受到冻胀土体外力应力的影响,当应力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就会对基础部分产生严重的危害。这些危害所造成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当水管和基础结构受到冻害之后,会造成基层基础结构,大量开裂,主体混凝土结构,输水管开漏,大量淡水浪费。新建工程还会使得水泥的泥化作用基本停止,混凝土强度不再提升。随着外界温度的下降,当水体全部结成冰之后,体积膨胀率在9%同时会产生较大的侧压力从而使混凝土产生早期破坏,降低强度。当冰凌融化之后,混凝土内部会存在很多的空气和空洞,降低了混凝土结构的密实性和耐久度。
3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冻害出现的原因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冻害原因主要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种,例如,地基土冻胀沉降以及冰冻等现象都是一些自然因素破坏所造成的,这些原因在划分上都属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冻害现象的内因,而一些由于设计不合理、技术管理不到位所引发的冻害现象属于外部原因。
3.1内部原因
内部原因主要包括了地基土壤冻胀造成的破坏、地基土沉降造成的破坏、冰凌荷载所造成的破坏。当地基土壤结冻之后,土壤当中的水分会逐渐形成冰凌,并且冰凌之间会产生一定的胶结力,并在这个力的作用之下,冻土就会跟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基础部分相互胶合在一起。土壤当中的水分形成冰之后,体积会发生显著的膨胀,膨胀现象的影响之下,土壤当中的颗粒会发生位移现象,进而土体会出现膨胀这种现象就是土壤冻胀。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基础和冻土胶结在一起,也会产生一定的约束作用,所以冻害会对基础产生一定的冻胀力,如果冻胀作用不是很均衡就会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稳定性遭受到极大的威胁,甚至会造成建筑物出现故障严重的破坏。进入春季之后,冻土当中的冰融化之后,体积逐渐缩小,土体自身重量的影响之下就会呈现逐渐下沉的现象,在全部变成水之后,由于自身体重和外在荷载的作用,水就会从缝隙当中流出,这样一来土体下沉更加明显,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在施工建造过程中,地基土壤的含水量都是不均匀的,冰融化之后的沉降也是不均匀的,所以当地基不均匀的下降,达到一定安全范围之外,工程建筑就会遭受到极大的破坏。进入深冬季节,尤其是一些高海拔地区,河流、水管、输水管网在冬季会形成不同程度的结冰现象,从开始结冰到最后解冻过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受到的静力压力和动力压力是不一样的,但是都会对建筑物造成严重的破坏。在冬季各种输送管道和管线以及水龙头部位,也很容易出现冻害。
3.3外部原因
外部原因主要包括了不正确的施工技术和项目工程设计不符合相关要求所造成的破坏。例如,在进行浆砌石挡土墙施工建造过程中,灌浆不满灌胶不均匀,墙背不平衡,不勾缝,容易挂霜结露,形成冻楔,会产生不规则裂缝或者水平裂缝,如果在冬季施工会加重裂缝,使得建筑物受到地基冻胀作用而遭受到破坏。如果在冬季施工会加重裂缝,使得工程受到地基冻胀作用而遭受到破坏,没有充分考虑冻胀的作用,也没有采取相应的防冻害措施,建造过程中地基很容易因为动荡作用丧失稳定性,遭受到严重破坏。
4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防冻害技术措施
4.1强化宣传带动
首先,继续以高标准、严要求再次逐村逐户核查,进一步规范完善软件资料,查漏补缺,不留死角,持续巩固提升脱贫成果,确保软件资料规范完整、真实准确,力争做好数据比对,确保万无一失;其次,全面开展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冬季维修养护,各村委会要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履行好职责,重点排查,摸清防冻薄弱环节的管道,开展拉网式排查,集中开展检修养护,健全完善应急机制,全面落实保暖措施,严防冬季冻管问题;最后,利用村户明白卡、扶贫夜校、乡村大喇叭,面对面入户宣传,加大培训力度,指导群众学习掌握饮水安全政策和冬季防冻保暖技术,增强爱护供水设施的意识,提高群众维护管理饮水设施能力。
4.2入户设施冻管防范措施
首先,“穿衣戴帽”。对暴露在外的入户管道、水龙头等供水设施用棉麻织物、塑料泡沫等保温材料进行全面包扎,入户供水点水表坑用旧棉衣或编织袋装麦草覆盖保温;其次,排空管道。冬季寒冷时,入户的供水点在夜间至次日上午可关闭供水点水表坑内闸阀,排空水表至水龙头的管道;再次,人工加热。如果发现有初步冻管现象要及时对受冻部位采取人工加热(热毛巾包裹、淋温水)的方法进行加温消冻,防止冻结。严禁用明火烤或用开水直接浇淋,以免造成龙头或管件损坏;最后,引水进屋。建议将入户设施建在室内(厨房),避免在庭院内露天受冻。
4.3输供水管道冻管防范措施
首先,排查优化。重点排查,摸清埋设在基岩路段或土层覆盖厚度不足的管道及跨越沟道路涵或桥梁等防冻薄弱环节的管道。如具备条件,可选择阳坡面且土层较厚的路段对管线进行优化处理;其次,包裹覆土。对不具备埋设条件或埋设深度无法达到要求的管段,采取包裹铝箔玻璃丝棉管或岩棉管防冻;如管线附近有取土条件的可在管道上采用人工覆土的方法增加土层厚度保温。
4.4水源封冻防范措施
首先,加强监测。在冬季要加强对水源出水量的监测,如果出现封冻干涸的征兆,及时报告,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其次,提前储水备用。有水窖、水柜等储水设施的农户在封冻之前储存足够的备用水源;最后,专人送水。对老弱病残、孤寡老人,要固定公益性岗位人员定时送水,保证人人饮水安全达标。
4.5其他方面
冬季是饮水安全工程最薄弱和各类矛盾问题易发期,各村要高度重视饮水安全设施冬季保温防冻工作,针对可能存在的冻管隐患,制定防范措施。同时,向农户宣传各种水管防冻保温知识,确保饮水安全设施顺利过冬,正常供水。另外项目工程在设计建造之前,应该对当地的情况有全面的了解,充分了解土质情况和地下水的分布情况,包括掌握当地的温度,降雪量,冰冻深度,练好基础的埋入深度。针对冻害的部位可以采用置换法、隔层封闭法、排水法等几种方法将容易冻害的土壤替换掉,加强结构的强度,预防动害的发生。
4.6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主体结构的防冻害措施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施工和建设环节较为复杂,施工周期相对较长,在建设和项目工程投入使用之后,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提高重视程度。尤其是在进行冬季农村饮水安全主体结构管理过程中,一定要将防冻害措施有效落实其中,如此才能够提高建设水平,保障饮水安全工程安全运行,避免影响到村民的正常用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也才能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4.6.1基槽基础的防冻害措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基层和基础结构与土壤连接较为紧密,当外界气温下降到0℃以下,冰冻土壤水分就会逐渐的结冰,会造成土壤显著膨胀,当土体受冻开裂之后,与冻土体接触的基础部位就会受到冻胀土的外在应力作用,产生不同程度的形变,当应力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就会对基础部分产生一定的危害。因此进入冬季寒冷季节之后,基槽和基础部分的防冻害措施,应该结合当年的降雨量、保温两个方面入手。对于项目工程开挖的基层和基坑不宜开挖到设计的标高,应该预留200mm~300mm的土层,并在预留土层上方覆盖一层保温材料,防止基槽上方遭受到低温冻害。为了预防水分大量涌入,导致土壤湿度过大,结冻之后土壤严重膨胀,应该在基坑和基槽的四周设置排水沟,及时将雨雪排出,降低土壤的水分。冬春季节施工建造过程中当基础,采用独立基础或者桩基础,使基础梁下部分的保留100mm~150mm的空隙,防止土壤当中水分过多,土体膨胀之后,在外在预应力的作用之下,使得基础梁被损坏。而对于某些条形基础或者滑板基础,可以在侧壁回填炉渣、混合泥沙或者在顶部覆盖一些保暖设施进行保温处理。在进入冬季之前,对于能够回填到设计标高的基础,应该尽快回填到设计的标高,并且在回填过程中,应该尽量将基础内部的水分排干净,表面可以覆盖一层防水材料或者保温材料。对于冻胀比较严重,超出了基础限制的,应该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和加固措施,及时消除饮水安全工程的质量隐患。
4.6.2工程组混凝土结构的防冻化措施。饮水安全工程的主混凝土结构如果遭受到冻害将会影响到正常的供水,所以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方面要尽量的提高混凝土早期强度。在施工建造过程中,应该结合当前的气候条件以及当地的历史气象数据,选择硅酸三钙含量相对较高,同时水泥颗粒度相对较细的早强硅酸盐水泥。这一类水泥在施工建造中过程中水化反应速度相对较快,早期施工投入使用之后,要比其他水泥类型硬度要高,能够很好的降低冻害所造成的混凝土的膨胀。此外还可以在混凝土当中插入适量的早强外加剂,这也能够大大提高混凝土早期的强度,应用最为常见的早强外加剂为硫酸钠,按照2%的比例添加。有条件的地区在混凝土工程施工建造过程中,还可以向其添加减水剂,这样能够有效的改善混凝土自身的流动性,大大减少混凝土在搅拌过程中水的使用量,同时混凝土材料的水灰比也能够得到很好的控制。利用该材料所生成的混凝土成品当中,游离水的含量会显著下降。同时通过将抗冻剂掺入到混凝土材料当中,也能够大大降低混凝土结构的结冰点,从而能够使混凝土结构当中的水分能够在零下十几度到零下二十几度的条件下,依然能够保持液态,不会产生凝固,使得混凝土的强度能够得到有效的保障,防止混凝土当中游离水结冰而造成冻胀现象。当前常用到的抗冻剂包括了氧化钙、氯化钠等。
安全饮水措施篇3
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饮用水安全已经成为当今时代十分重要的话题,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饮用水的匮乏以及污染严重成为当今时代影响人们身体健康的主要因素,进而阻碍了我国社会可持续性发展的进程,必须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做好饮用水安全工程的建设和管理工作。本文主要讲述了我国饮用水安全现状,饮用水安全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完善和解决措施。
关键词:
饮用水;安全工程;建设
正文:
饮用水安全工程的建设,不仅需要保障用水的基本要求,还必须要保障广大人民群众饮用水的安全,才能够进一步促进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才能够承担起党和国家所赋予水利工程的重要责任和历史义务,所以,必须要提高饮用水安全工程建设的质量,真正的惠及百万民众。
1.我国饮用水安全现状
1.1水量不足。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进一步促进了我国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发展,对于水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为了能够获得丰富的水资源,往往会自身通过河道以及浅水井等渠道获得水源,其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我国供水设施比较落后,一部分偏远地区会出现干旱以及季节性缺水等现象,最终导致地下水水位的下降,加剧了我国饮用水缺乏的情况出现。1.2饮用水污染严重。我国饮用水目前主要受到了生活污水、农药残留以及工业废水等诸多污染源的污染,进而导致我国水质质量日益下降,大部分地区甚至已经出现了饮用水源因为过度污染而无法饮用。一部分供水工程和分散供水系统由于缺乏专业人员的检测、消毒以及水质监测设备,并不能保障饮用水符合安全标准。
2.饮用水安全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
2.1工作人员业务能力较差。目前,我国一部分饮用水安全工程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较差,缺乏相关专业的知识,进而导致饮用水安全工程的相关设备无法得到科学、合理的检查和正常维护,最终会出现一些基础性的问题,并不能自行解决,往往需要向厂家求助,从而会直接影响到饮用水安全工程的正常运行,最终会影响到正常供水。2.2工程管理资金不足。我国供水单位的利润比较薄弱,其主要工作原则就是服务人们,并且在此基础上进行水价的定制,导致我国水价格比较低廉,仅仅能够保障供水单位的基本开支。一旦相关设备出现比较大的故障或者需要进行更新换代的时候,就会出现资金不足等问题,造成设备不能及时的进行更新维护,直接影响到我国饮用水安全工程的运行。2.3法律体制不健全。目前,我国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主要内容就是监管工业而制定的,对于饮用水方面的法律法规还有待进一步的完善,尤其是对饮用水水源和环境的保护更是几乎没有,缺乏相应的监管工作。进而导致饮用水安全工程的监管力度比较薄弱,导致诸多违法违纪的行为出现,无法保障我国饮用水安全工程的正常开展。2.4水质监测力度不足。我国目前对于各个重点流域的水质检测要求比较严格,但是对于农村的饮用水水质监测力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其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农村水源分布比较分散,并且规模比较小,导致水质监测工作并不能非常顺利的开展。2.5科技储备相对薄弱。我国对于饮用水安全工程的研究依然处于初始阶段,并且没有针对性的科研工作,相关设备的科技含量比较低,在水质监测过程中也仅仅是监测水质内磷素以及氮素等富营养素含量的控制,并没有进一步全面的调查。
3.加强饮用水安全工程管理的措施
3.1选择适宜的管理模式。必须要重视饮用水安全工程管理工作中所出现的诸多问题,并且在实践中不断的探索,目前比较常见的管理模式包括了水利部门直管模式、城乡供水一体化管理模式以及村集体管理模式等。其中村集体管理模式主要就是指由村集体管理饮用水安全工程,并且由村民代表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严格的根据谁投资、谁管理、谁受益的基本原则进行经营管理,水利部门监管水质以及制定相应的收费标准,此种模式在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3.2完善饮用水安全检测体系。必须要真正的掌握地区内还没有达到饮水卫生标准的实际情况,往往会结合人口情况、饮用水水质状况以及地区分布等内容,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饮用水源的环境管理工作。结合实际情况制定适用于当地的饮用水安全工程重点实施和建设方案,从根本上促进我国饮水工程的建设,严格的按照相关规定和标准检测水源。3.3加强法律法规的监管力度。必须要不断的完善和创新饮用水安全工程相关的法律法规,水务主管部门必须要严格的按照相关规定和标准监管各级地方部门贯彻执行的实际情况,落实相关责任,从根本上保障我国饮用水的安全。3.4严格控制污染源。必须要改变我国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做好水污染防治措施,才能够从根本上保障我国饮用水水源的安全,严格的按照相关规定和标准控制污染源,实现全面治理,坚持生态发展的道路。大力的发展绿色行业,积极的引用洁净、高科技的技术,推广无污染、可再生能源,才能够实现我国资源的重复循环高效利用,降低污染源对饮用水水源的污染。为了能够保障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必须要重视饮用水安全工程建设,做好其管理工作,从根本上解决饮用水污染问题,才能够保障饮用水安全,进一步促进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
参考文献
[1]赵万陵.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管理的探讨[j].科技致富向导,2014.(03).
[2]赵兴权,崔海龙.浅谈农村饮水安全措施与饮水工程管理[j].商品质量:学术观察,2011.(08).
安全饮水措施篇4
获得安全的饮用水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存需求之一,事关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建设新农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的实现。目前,全世界都在关心饮水的安全问题。跟据联合国卫生组织的调查表明,人类的疾病80%是引用不安全的水和周围恶劣的卫生环境造成。维护生命健康,最直接有效的措施就是使所有人能够得到安全的饮用水和合格的卫生环境。
我国全国农村饮用水安全现状调查的结果表明,农村饮水中不安全人口约为3.2亿人,占我国农村人口的34%.而其中,饮水水质不达标的人口为2.26亿人,占饮水不安全人口的70%;水量低、保证率低以及取水不便的人口为9558万人,占饮水不安全人口的30%.本次调查的范围包括2674个县,3.8万个乡镇,65万个行政村。调查人员总数20多万人,调查完成了《县级农村饮水现状调查报告》和31个省(区、市)的《农村饮水现状调查评估报告》。
农村饮水工程的设施现状为:全国农村人口中的分散式供水人口为58106万人,是农村人口的62%;集中式供水人口36243万人,占农村人口的38%.农村的分散式供水多为户建户用,其中浅井供水占67%,直接取用河水、坑堵水占21%,引泉占9%,集雨工程占3%.农村的集中式供水多数为单村集中式供水,占总工程数的91%,这类供水工程只有水源和管网,没有水处理过程和水质检测设施;配备有水处理设施的联村集中式供水工程仅占8%左右。
二、影响农村饮水安全的主要原因
(1)水源污染情况严重,饮用水被污染的人口约为84万人。《环境公报》表明,我国年废水的排放量为670多亿,在七大水系的407个监测断面中,只有38.1%的水源满足饮用水的要求。而28个重点湖库,只有7个符合饮水要求,比例为25%.跟据对我国44个城市的地下水调查表明,其中42个被污染,并检查出数百种有毒的有机物。以往水质超标大多表现为物理和细菌指标方面,而现在是化学和毒理学指标不合格。我国农业生产的化肥用量超过3,600万吨,而农药的用量超过100万吨,畜禽养殖业的粪便及废水的排放显着增多,对湖泊、河道和地下水造成氨氮污染和磷污染。
(2)部分地区的农民饮用水水质高氟、高砷、苦咸。高氟水、高砷水、苦咸水可以导致骨骼变形甚至瘫痪,还可导致皮肤病、癌症、智力低下等地方性水质疾病问题。调查表明,饮用高氟水的人口为5,085万,饮用高砷水的人口为289万,饮用苦咸水的人口为3,855万。而主要分布区域为东北地区、华北地区、西北地区以及黄淮海地区。
(3)饮用水中的病原菌和有害微生物超标的问题,如曾经的血吸虫病区。
(4)饮用水中铁锰等其他元素超标的为4,410万人,在东北地区、湖南省、湖北省等地由于水文地质的原因,地下水的水质物理性状较差(发红或黄色)。
(5)我国局部地区还存在季节性的缺水和水源保证率低等各种问题为9558万人。
三、农村供水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饮水工程的建设和供水量的标准较低,目前的工程建设标准已经不能满足当前新农村的发展要求,而水质不达标准的恶劣情况却十分普遍。
1991年我国制定的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饮用水指标从35项减少为20项,而指标值却放宽为三级。其中,一级饮用水指标值与国际标准一致,而二、三级指标值中除毒理学指标,其他各项指标都存在放宽现象。
农村饮水的处理设施大多比较简陋。农村水源中的深井水和泉水通常都很少经过处理,几乎都是直接供水到户。地表水源有些会在水源点投放药物消毒等,做简易处理。我国农村饮水工程具有工程规模较小、数量多、分布范围广的特点,导致维护、管理和经营的难度较大。
四、我国农村饮用水问题的解决办法
1.加强领导和责任分工各级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控制,首先将这项工作纳入重要工作的议事日程,将任务层层分解,完善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落实好各项任务。监督有关部门职能管理,在密切配合的同时,加大力度,共同努力做好农村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协调各级发改部门和工商部门,落实规划的编写、报批、项目审核、计划执行以及建设和管理的监督管理工作。水利、工商、卫生多部门负责编写工程的可行性分析报告和初步设计计划,组织并指导项目的具体实施及实际管理。卫生部门应负责急需解决的地区氟病、砷病、血吸虫病的病区范围和饮用水项目建成后的水质监检工作。环保部门要加强对农村饮用水源的环境监督。
2.组织好可行性分析报告和具体实施方案的编写工作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具有量大面广的特点,要把工作抓好、做实的难度很大,在中央宏观规划的指导原则下,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能动性,由地方各级政府在确定的任务目标、建设的规模与标准等规范下,编写细化辖区内的可行性分析报告,提出分步的实施计划,制定出管理办法,培训技术管理人才,组织好设计力量,培养典型和示范,用点带面,逐步推广,加强监检力度,严格把好质量关。
实施方案要尽量选择水质良好、净化难度较低、方便卫生防护的水源,采用适当的处理措施。在工程的选型上,要根据水源地、需求、地形地貌、居民分布等条件,通过技术和经济比较,因地制宜地合理确定方案;建设集中式的供水工程,建好管网延伸和水厂等;当条件不具备,可使用分散式供水。如制水成本过高,可采取分质供水,首先保证饮水和做饭的生活需要。
3.加强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工作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的机遇期,虽在大力倡导水污染的防治,但实际的污染负荷要降低很难。我国农村3亿多的饮水不安全人口中,饮用水源地被严重污染的人口约为1亿,因此要搞好农村饮用水的安全工程建设,要高度重视饮用水污染防治问题,贯彻在工程实施过程的规划、选址和建设,涵盖运行管理的全部过程,务必保证饮用水的水质安全,保证工程能够发挥长远效益。
应依法严格实施农村饮用水的水源保护制度,合理地确定保护区,并严格禁止涵养林和保护设施的破坏行为,因地制宜地开展水源的安全防护、生态保养和水源地涵养等重要工程建设。应加大治理污染力度,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严厉打击非法排污,积极推动循环经济,加速清洁生产。定期检查集中供水的水源保护区,要对查出的问题大力整治并挂牌督办。对于项目的违法、违规建设,应责令其停建并限期治理、整顿或拆除;对于排污超标的单位,应责令其限期做到达标排放或搬迁。应积极开展农业水源的污染防治工作,指导农户合理的施用化肥和农药,严禁施用高毒或高残留农药,同时推广水产的生态养殖,并推进畜禽类粪便和秸秆的资源化有效利用。
4.加大农村饮用水工程的建设和管理力度采用集中、分质、分散的供水方式以及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等措施,要重点解决较严重的饮用水安全问题,强化农村饮用水工程的项目管理工作。在切实做好前期准备的同时,严格按照规定的要求和建设的程序实施工程。应建立良性循环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确保工程长期发挥效益。
5.建立完善的监督和评估制度
应建立针对项目建设期的监督制度和运行期的评估制度。建设期中,有关部门要对工程建设的具体情况巡回监督,并重点检查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工程是否达到要求、工程的质量和资金的使用情况。运行期中,主要评估工程的管理情况和实际用户的满意程度。农村饮水安全的项目必须实行中期的管估和后期的评估制度。
6.应加强饮用水的安全监督管理应加强对饮用水的水源、水厂以及用水点的监测工作,对取、制、供实行全过程的管理,及时掌控饮用水的水源环境、供水水质等状况,做好定期检查。供水单位则应建立起以水质为核心的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建立好取样、检测以及化验制度。水厂应采取必须的消毒和净化,以保证水质达标。
以较大规模的供水站为基础,在各区域设立好监测点,为小型供水站提供全面的水质检测服务。强化水质检验和监测工作,并完善农村饮水的安全监督体系以及卫生宣传教育。
7.做好典型示范建设
结合新农村的建设规划,各级政府要建设二到五个类型不同的农村饮水安全典型示范地区,加强示范地区的指导。
示范地区应将农村饮水的安全建设与新农村的建设有机结合,在饮用水安全的发展方法、技术线路、管理和运行机制等多方面创造有效经验,树立标杆和样板,以辐射的方式带动类似地区的农村饮水安全的工程建设和管理。
五、结语
安全饮水措施篇5
关键词:农村;饮水工程;管理;问题
中图分类号:k82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农村饮水工程关系到广大农村居民的生产与生活,对当前新农村建设影响很大,是我国现阶段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饮水安全工程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其运行管理包括很多方面,如日常安全管理、水质的监测、水源的保护等,涉及水利、卫生、环境保护等等多个部门,关系到国家长期稳定的发展和人们的切身利益,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
一、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重建设轻管护,造成工程“建管脱节”。目前,凌源大部分农村饮水工程没有固定的维修养护经费,没有较专业的专职维修养护人员,只配有兼职管理人员,使工程运行存在安全隐患。
2、工程运行管理机制不能够完全适应农村的实际情况。由于农村现在还有许多手压井,饮水工程建成后,部分农民仅仅在吃水的时候才用,平时则是通过手压井取水,这就造成了工程负债运行,无工程维护经费,造成供水工程效益难以发挥。
3、各级部门之间配合不够。在工程运行管理期间,存在年运行维护资金不足;电价标准没有及时按照相关的文件要求执行;水价核定不及时;水质监测服务不到位等问题,这些都与民生工程的要求不相符合。
4、水源污染因素不断增多。目前,农村生活垃圾及粪便乱堆乱放现象比较严重,不能及时得到妥善处理。加之,农村化肥和农药大量使用,遇到下雨天,产生地表径流,使大多地表饮用水源遭到严重污染。乡镇企业、工业的不断壮大,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多,城市污水和工业排污增多,被污染的地表水向下游入渗,直接污染到地下水源,甚至汇入其他水体,从而会污染到整条流域。
5、供水成本高,水厂运转困难。目前好多水厂基本都是亏本经营,其原因:一是制水成本高,主要是电费成本高。二是大马拉小车。水厂运行时必须按设计要求运行,运行费用高,相应增加了供水成本。
6、水质检测工作滞后。凌源大多数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模小,工程投资低,受水区域大,用水户分散且人数少,一般没有设计水质检验室和配备专门的化验设备,也没有专门的检测人员。政府也没有财力来增添水质检测设备,不能对水质进行自检,无法掌握农村饮水水质的动态变化,从而使农村饮用水卫生质量得不到保障。
7、工程信息化管理落后。信息化管理是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的发展方向,通过安装信息化操作系统,工程运行可以由计算机终端和网络进行监控和操作,降低工程运行成本。但由于受地域特点的限制,农村人口居住分散,饮水工程管网分散,供水设施分散,信息化操作系统安装成本高,地方没有能力解决,是工程信息化管理在凌源推广应用一大制约因素。
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措施
1、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基层供水管理人员服务水平。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供水面覆盖广,供水人口众多,供水管网复杂,因此,必须建立一支技术力量过硬的管理队伍。要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有条件的地区,可对农民进行用水、节水技术培训。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单位要建立农村供水专业人才培养机制,定期对工程管理人员开展技能培训,以岗定薪,激发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使管理人员充分了解自身权利和义务,增强参与和责任意识,从而积极、有效的参与到工程管理中,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长期良性运行打下扎实的群众基础。
2、加大宣传力度,保障已建工程发挥效益。通过宣传,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饮水意识,转变用水观念。同时,让农民群众明白水价的制定与国家投入的资金以及运行、维修和更新改造资金等有关,从而增强群众对饮水安全工程的保护和爱惜,延长工程的使用寿命。同时,建立水费定期公示制度,接受用水户和社会监督。
通过广播、电视、标语等宣传媒体,以及供水管理人员入村进户等形式,广泛宣传农村饮水政策,努力提高用水户爱护供水设施的自觉性,不断增强群众的节水意识,引导和改变农民传统用水方式,提高用水质量。
3、加大各级相关部门之间的配合力度,促进工程良性运行。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是政府为社会提供的公共基础设施,有一定的特殊性,而目前由于农民还不是太富裕,村集体经济建设也比较落后,建议卫生部门承担水质化验和水质监测任务,并优惠或免收水质检测费用、电力部门减收工程电力设备增容费,对于用电给予一定的优惠,同时建立财政补偿机制,用于工程大修或更新改造,以保障农村饮水工程的良性运行。
4、加强水源保护。依法划定水源保护区,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禁止任何可能污染水源的活动,并设置明显的范围标志和禁止事项的告示牌。水管员每天对水源至少巡查一次,汛期等特殊时期增加巡查频次,清除取水井周围的杂物、枯枝、淤泥等影响水质的污染物。制止破坏水源卫生防护的行为,如取土、擅自砍伐林木、使用剧毒农药、开垦种植等。水管员制止无效的,及时向村民委员会、水利站汇报,采取有力的制止措施。
5、高度重视水质检测工作。由于小型农村饮水工程规模小,无条件配置足够的水质化验设备建立化验室,但要定期进行水质检测,常规检测如感官性状指标、ph值、细菌学指标等,水质全分析由政府主管部门统一委托疾控中心检测,定期检测,检测费用由政府财政负担。二是日常管理由水管员按经验判断,看水源水、出厂水颜色、嗅尝味道,根据水的顔色和味道初步判断水质的好坏和水质变化。
6、做好建筑物卫生维护工作。在厂区30m设立防护标志,明确厂区卫生防护区域,在防护范围内保持良好的卫生状况,不得有任何危害水质安全的活动,严禁与供水无关人员进入厂区。每天对引水、配水管网至少巡视检查一次,汛期等特殊时期加大巡查次数。发现管网滴、漏、冒、跑等问题及时修复,管网覆盖土层被雨水冲刷造成管线外露的,即时覆盖、修复。对长期未用的管线或管线末端,在恢复使用时冲洗干净。对修复的管线,采取冲洗消毒措施。
7、推行饮水工程的信息化管理。要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创新管理模式,要变分散式管理为相对集中管理,对过去一些规模小、入户率、供水保证率低的工程要进行维修改造,与水源有保证和供水规模较大的工程串联并网,形成水源互补。积极推行工程信息化管理,建立信息管理平台,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实现管理远程化,操作规范化,成本最低化。
三、结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事关百姓的切身利益,在具体的执行和监督过程中,相关的负责人必须牢固树立群众意识,紧紧的依靠群众,逐步解决农村饮水中存在的种种安全问题。相信随着凌源经济的发展和国家重视程度的提高,凌源农村的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将会越来越完善。
参考文献
[1]胡以高,刘学文,张永爱.实现农村人畜饮水工程持续稳定运行的思考[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3(1):31-32.
[2]李代鑫,杨广欣.我国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及对策[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6(5):4-7.
安全饮水措施篇6
关键词:农村;分散式;给水;措施
西吉县属宁夏南部山区,农村人口居住分散,经济落后,技术管理水平低,城市集中式给水处理技术并不适合我县农村现状,我县农村应选择农村分散式给水。因此,急需开发适合我国农村的分散式给水技术,为我国广大农村提供安全的人畜饮用水。
1解决我县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必要性
获得安全饮用水是人类的基本需求。保障农村居民的饮水安全,事关农村居民的身体健康和正常生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条件,是农村水利一项重要和长期的工作任务。目前,我县饮水安全仍存着极大的安全隐患:饮用水水质超标,水源保证率低,生活用水量不足及用水方便程度低等方面的缺水问题,这些问题势必影响了全县农村人口的生命安全,给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不便,严重制约了我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步伐。因此,农村的饮水安全已经成为全县人民群众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采取的主要措施分为两种
2.1工程措施
2.1.1增强饮程规划设计的科学性。饮程从规划设计到施工建设的整个环节,不仅要对水源供水保证程度进行充分论证,而且要结合供水区域的环境特点、产业结构和用水现状,用发展的眼光对工程作出评估。无论工程大小,都要按照总体规划来进行,严格执行工程建设的审批和验收制度。
2.1.2大力兴办集中工程,对一些水源条件好,居住相对集中的乡村,可以采用集中供水方式。
2.1.3对于居住分散、调蓄地表水比较困难,开发地下水又无源可寻的地区,可发展旱井、旱窖集雨等微、小型水利工程。家家户户建水窖,村村建蓄水池,乡级供水与县级供水网络相连,县级统一规划,从水库或其他水源调水,保证供水保证率。与此同时,要加强对水质的检测,保证饮水安全。
2.1.4建立、健全水质监测系统,增建水处理和净化设备。
2.2非工程措施
2.2.1要防治并重,综合治理。水源地保护要与水质处理相结合,特别要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严格监控化肥、农药的使用,水源地附近要禁止发展高污染工业,防止和逐步减轻对农村饮用水源的污染,让群众喝上干净的水。
2.2.2资金筹集措施。饮水安全工程点多面广,单靠国家的有限资金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在资金筹措上,要从推行小型水利工程产权改革入手,在产权流动、结构多元的基础上拓宽筹资、融资渠道,要积极发展股份合作、联合办水;大户带头、民营办水;拍卖转让,滚动办水;租赁承包,以水养水;贷款融资,举债办水等五种融资办水方式,使饮程在产权明晰,责权利一致的前提下保证足够的投入,得到良好的运行。
2.2.3水价调控措施。饮程供水水价偏低,是制约供程正常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必须改革现行的供水水价管理政策,实行保底价、成本价和超额用水水价区别对待、足额收取的政策,使人畜饮程实现有偿供水,以水养水,逐步走向良性循环。
2.2.4管理监督措施。为了确保工程长期运行,必须根据工程类型和规模,按照有利于群众使用,有利于工程发挥效益和有利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原则,明确工程产权和管理方式,落实管理机构和人员,建立用水户参与的自主管理体制。以保障农村饮水安全为目标,以提供优质供水服务为宗旨,建立适应现代经济发展要求、符合农村饮程特点、产权归属明确、管理主体到位、责权利相统一、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有利于工程可持续利用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社会化服务体系。为了保证饮程的持续有效运用,保证饮水安全,必须从根本上采取措施既要从工程的所有权、经营权等方面强化管理,也要加强部门监督、服务等管理功能,还要适当从资金等方面予以支持,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饮程的可持续利用,才能保证农村人畜的饮水安全。
建立科学有效的供水水质监测体系,积极鼓励用户参与水质监督,加大公众宣传力度,提高公众信息获取程度和公众的参与程度。积极引导农民建立了农村供水基金会或协会,建立水费收缴专账,实行水费收缴制度,走以水养水之路。由协会对工程设备进行定期检测、维修和保养,充分发挥农民的积极性,保正工程长期运行。
安全饮水措施篇7
关键词:饮水安全;工程;现状;措施
一、农村饮水现状
大通县位于青海省东部,总面积3090平方公里,全县农业人口35.25万人,耕地面积79.1万亩,大通县是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县,也是一个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一直困扰全县农村经济和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因素之一,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新中国成立后,兴建了一大批人畜饮水工程,2010年底,在全县20个乡镇289个村民委员会中共建成人畜饮水工程136项,总投资9千余万元,解决30.41万人、40.95万头(匹、只)牲畜的饮水问题,已解决饮水人口占全县农业人口的84.86%,极大地改善了我县广大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但处于安全和基本安全的人数只有24.02万人,占全县农村总人口的68%,因用水量、用水方便程度、水源保证率不达标等原因,存在11.23万人口仍处于不安全,占全县农村总人口的%。其中水量不达标的27.11万人,方便程度不达标的4.68万人,水源保证率不达标的3.83万人,分别占农村不安全人口的24%、42%、34%。
二、农村饮水安全面临的问题
1、水污染严重,已成为威胁农村饮水安全主要因素。随着农村城镇化建设的发展,工业及城市污染大量向农村转移,农村点源污染与面源污染交错。另一方面农民在从事农业耕作活动时,由于使用化肥、农药等,使有害物进入河流、水库等,造成农村地表饮用水源的污染。
2、农村供水工程小型分散、建设标准低
在60个村的人畜饮水返困工程中多数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建成的,由于当时工程建设、设计等级低,设计年限5-10年,工程供水管道采用焊管供水,经过二十几年的运行,供水管道锈蚀严重,造成管子内径减小,影响供水流量,有的地方甚至锈蚀穿通管壁,供水管跑、冒、漏水现象频繁,水浪费严重。,目前全县农村集中式供水受益人口为24.02万人,占农村人口的68%,而日供水量大于200m3的集中式供水工程受益人口约11.56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32%;许多集中式供水工程设施简陋,缺少水处理和消毒设施,工程没有达到原设计标准,没有进行规定的水质检测。
3、饮水工程管理不到位
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农村人畜饮水工程关系到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人畜饮水工程建成后,移交到乡镇水利水管站,乡镇水利水管站负责工程管理和维护,征收水费,以水养水。我县人畜饮水工程水费征收起步较晚,从1994年开始征收,征收率低,由于工程维修积累很少,工程出现问题无资金进行维修,群众吃水得不到保证,从而少交甚至拒交水费,使工程管理形成水费征收少-上级无维修资金-工程无资金维修-工程毁坏严重-群众吃水困难-拒交水费的恶性循环,因此部分饮水安全人口变为不安全人口。
3、水土流失
由于不适当的人为开发,尤其是前几年的违规开荒,引起了生态环境改变和自然环境的退化,使水源涵养能力下降,部分草地退化、植被稀疏,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每年有大量泥沙及腐植质进入地表水体在底部淤积,形成了地表水体的内污染源。
三、农村饮水安全的措施
1 科学规划, 合理布局, 扎实做好项目前期工作
在农村饮水现状调查评估的基础上, 按照统筹规划、先急后缓的原则, 严把规划中水源可靠性的论证关和供水工程类型的选择关。选择合理的供水工程类型。本着投资最省、效益最佳、因地制宜、科学合理的原则, 提出解决农村饮水安全的方案。在项目建设上,要统筹规划,大力兴办集中供水工程,对一些水源条件好,居住相对集中的供水方式,我县已经建成并运行的大通县两乡三镇43村饮水安全工程是一个典型的代表。
2 多方筹资, 加大投入, 确保项目建设资金
必须抢抓国家实施农村饮水安全项目的机遇, 积极争取项目投资, 重点解决工程的设备和材料费用; 各级地方财政和水利部门也要挤出一部分资金,重点解决工程施工费用; 充分调动受益区农民的积极性, 筹措入户材料费用, 承担工程施工的劳动用工。同时要按照市场化运作的办法, 鼓励和吸引社会各界投资建设农村供水工程。
3 加强项目建设管理
要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 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面向社会公开招标。尤其对大宗的材料、设备等必须公开招标, 集中采购, 杜绝不合格的产品用于人饮工程。受益区要派群众代表参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 让群众熟悉政策, 明白义务, 了解工程, 从而激发受益区群众的参与意识, 提高农民的主人翁地位, 进一步密切干群关系, 以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
4 加强水利工程管理,确保工程良性运行
工程建成后,及时明确工程产权,放开和搞好经营管理,选择有知识、懂技术、会管理的水利专业技术人员管理,进一步完善各种规章制度,落实岗位责任制,克服重建轻管的思想,从根本上采取措施,充分发挥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效益。
5 加强水利工程设施和水源地的保护
保护水源、防止水土流失、水源污染,保证水质、水量是人畜饮水工程的关键所在,各水管单位、乡(镇)村要加强对水利工程设施的保护,对于盗窃、损坏水利工程设施,乱挖乱接管道的各种违法行为和浪费水资源的不良行为,按照水法规、管理制度和村规民约的有关规定,结合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坚决予以严厉打击和严管重罚。加快水资源涵养地的建设和保护,尤其要加快对人畜饮水工程水源地附近退耕还林(草)步伐,保证水源持续利用,让群众长期受益。
参考文献
安全饮水措施篇8
一、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㈠工程建设管理程序不完善,质量管理体系不健全
宕昌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由于量大面宽,建设分散,造成工程建设质量管理难度大。部分工程始建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限于当时经济、技术条件的限制,以及管理模式的不成熟,没有进行规范的招标,工程施工交由当地村民自行建设管理,没有推行项目法人责任制、工程招标投标制、工程建设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工程设计单位质量保证体系不完善,监理单位质量控制体系不健全,工程施工单位质量保证体系不全面,工程建设管理单位和政府质量监督体系不到位。这些现象均制约了工程质量的提高。
㈡项目管理机构不健全,施工过程质量控制不到位
由于部分工程项目没有进行公开招标,有些项目存在施工企业借用资质投标的情况。施工队伍管理机构不健全,技术力量薄弱。建设监理市场不完善,项目管理控制体系不健全,施工单位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的力度不够,质量保证体系不完善,施工过程工程质量检验评定不规范,质量过程控制不到位,整体工程质量管理体系不健全,大部分组织缺乏完整的项目管理体系,相关的权责不够分明,项目管理的漏洞较多,缺乏协调性。
㈢进场材料缺乏检查检测,原材料半成品质量参差不齐
由于传统粗放管理模式的影响,个别施工单位,在原材料和半成品进入施工现场时,不进行质量报验工作,有些原材料和半成品,没有合格证、出厂检测报告、质量保证资料,不能满足质量要求和技术标准,属于三无产品。同时,由于建设管理单位和现场监理单位不重视质量检测,原材料和半成品质量良莠不齐,导致不合格原材料进入施工场地,给工程质量埋下隐患。㈣工序质量检查缺位,影响整体工程项目质量单元工程质量是形成工程项目质量的基础和核心。由于施工单位技术力量薄弱,质量管理意识不高,质量管理和检验体系不健全,监理单位质量管理不严格,没有严格实行工程质量三检制,工程工序质量不达标,工序质量评定不规范,对于隐蔽工程和关键工序质量验收评定更是流于形式,成为制约整体工程项目质量的重要因素。
二、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质量管理的措施和方法
㈠规范工程建设管理程序,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
在近几年的项目建设实施过程中,宕昌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单位,结合县域实际,严格按照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程序,推行工程项目招标投标制、项目法人责任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项目法人建立健全工程质量检查制度,加强对施工过程的质量检查,发现质量问题,及时组织整改。突出对施工单位自检和监理单位抽检行为的检查,严格工程质量等级的认定。勘测设计单位提高工程勘测、设计质量,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准确获取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等资料,优化工程总体布置和细部结构,并及时做好设计技术施工过程中,加强现场服务和技术指导。施工单位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完善岗位责任制,主要技术人员和施工机械的配备应能满足合同约定和施工需要。施工组织设计中,应明确工程施工质量保证措施、质量控制的具体措施和保证手段。工程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设计和规范要求,加强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切实做好自检、自评工作。监理单位应建立健全质量控制体系,现场监理人员、检测设备配置应满足监理工作需要和合同要求。监理实施细则中应明确工程质量控制内容,按规定进行旁站监理和跟踪检测、平行检测,督促施工单位落实工程质量控制措施,严格进行工程特别是隐蔽工程的施工质量复检、复核工作。水行政主管部门及其质量监督机构应加强对工程施工质量的监督检查,将工程质量作为水利工程质量检验评定与验收的重要内容,严格质量核备与核定,准确核定质量等级。
㈡完善项目组织机构,做好施工质量控制
建设监理单位要督促工程施工承包商按照招投标文件和合同约定,完善项目组织机构。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施工技术员、质检员、资料员、安全员以及财务负责人,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组织编制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全面负责工程的技术质量工作,贯彻执行国家和主管部门的技术政策和法规、质量标准。制订质量、安全保证和环境措施及施工进度计划,组织编制和审定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主要分部工程的施工方案、季节性施工方案、质量通病防治措施等,并监督执行;技术、材料、质检等有关人员要熟悉图纸规范,组织图纸会审,完善设计变更,抓好技术质量交底;编制和完善技术质量管理制度和技术质量岗位责任制,并经常检查落实;制定工程质量检验验收计划,组织质量检查、验收、评定;编制和实施质量创优方案,确保项目质量目标,明确质量职责,严格按设计图纸、规范规程施工,严格过程控制,做好工程施工管理,对施工过程实行质量控制。
㈢加强进场材料检查检测,严格控制材料半成品质量
原材料是保证工程质量最直接的组成部分,施工材料的安全是保证水质安全的重要因素。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中使用的混凝土、管材及配件、闸阀、水泵、净水设备等工程材料,必须满足有关规范、标准和设计文件提出的技术指标要求。因此,加强材料的质量控制,是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要严把材料进场关,对工程所用材料严格按照设计文件及有关规程要求的各项技术指标进行料场、料源的选择。凡是进场的原材料和半成品,由施工单位自检、监理抽检、政府质量监督机构和建设管理单位共同监管,要进行质量报验,检查合格证、出厂检测报告、质量保证资料,同时监理工程师进行见证取样送检,检测机构进行质量检测,材料设备的技术指标检测合格,质量符合设计和规范规定标准的,方可进入施工现场,对于质量不合格的原材料和半成品杜绝入场,以确保工程质量。㈣严格工序质量检查,强化施工过程控制施工单位要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严格实行质量“三检制”。从设计、施工人员、建筑材料、施工机械、施工工艺和方法、施工环境六个方面做好施工工序质量控制。对工程施工环节进行严格的动态控制,做到施工前主动控制、施工过程认真检查、施工后严格把关的质量控制措施。提高施工人员技术素质,加强施工单位内部管理,严格按设计图纸和施工规程、规范、技术标准精心施工,确保工程质量。监理单位对于重要隐蔽工程、质量待检点、关键工序进行监督检查,对重点工序和部位,设置质量监控点,实行监理工程师巡视、旁站、测量、检查,严格监控施工过程,确保施工操作人员按照设计和规范进行施工,加强施工质量监测。严格执行工序交接检查制度,坚持上道工序检查验收合格方可进入下道工序的原则。对隐蔽工程和关键工序,严格按照规范规定和设计要求进行验收。㈤精心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优化施工工艺施工组织设计是确保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环节,主要包括施工方案、人员配置、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施工单位要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设立专职质量管理机构,明确责任分工,形成完整的质量管理组织体系。在工程施工的各个关键阶段和质量控制点,依照国家和水利行业有关工程建设法规、技术规程、技术标准的规定和设计文件、施工合同的要求进行施工,严把工程质量关,切实提高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质量。在制定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艺时,必须因地制宜,综合分析技术、组织、管理、经济等方面的因素,以确定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施工方案,采取有效的施工方法,提高工程质量。
三、结语
安全饮水措施篇9
abstract: since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the government made a great effort to resolve the problems of the safety of drinking water in rural areas. china has large rural population and extreme water shortage. the level of the overall water supply in rural areas is still not high all the time, and the safety of water supply and drinking water is still very prominent. in rural areas, it is necessary to improve the water quality and water supply facilities. the paper focuses on the measures on rural water supply safety through analyzing the problems in rural water supply and drinking water safety.
关键词: 集中供水;饮水安全;面源污染;防治措施
key words: centralized water supply;drinking water safety;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v6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1-0036-02
0 引言
对于我国农村地区供水饮水安全存在的各类因素,本文进行了重点阐述和分析,对于当前农村饮水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农村饮水水质、污染来源、供水工程建设情况和安全管理等角度展开分析讨论,并且就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解决途径。
1 我国乡镇饮水及水质现状分析
世界各国对于水资源的污染已经越来越重视,中国也是如此。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我国已经对于农村地区群众喝水的问题基本解决。同时,由于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发展加速等多方面缘故,农村地区的水质污染问题也日益凸显,饮用水的水质不断恶化,部分农村地区的污染程度更是令人触目惊心。因为地下水位的下降和水质化学成分不断增多的缘故,对于当前群众的身心健康产生了许多不利的影响。随着形势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攀升,乡镇和农村地区的饮水问题已经摆在各地政府的突出位置,中央政府更是要求各地方政府对于乡镇农村地区的饮水安全要全力保障,不仅仅要有水喝,还要喝到放心水、清洁而足量的饮用水。
2 我国乡镇集中供水现状分析
我国农村集中供水的规模目前还比较小,90%以上的工程都是村一级的集中式供水工程。很多地方的供水设施设备十分简陋,除了管网和水源基本上就没有其他,对于水处理设施和水质监测措施严重缺乏。伴随着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和农业人口的不断增加,同时乡镇工业和农业综合开发对于资源环境的开发和利用规模越来越大、越来越广,乡镇农村地区包括水质环境在内的生态环境污染破坏日趋严重,很多饮用水源也被严重污染,对于群众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3 水质污染的危害分析
3.1 对于居民的健康产生严重的威胁 饮水水质的污染,人一旦饮用之后就会对体内产生许多不利的生物体元素。这些元素摄入人体过多,对于人体各类器官能产生本质上的病变,进而对人体健康产生十分不利的消极影响。
3.2 对于乡镇经济和社会稳定产生严重威胁 乡镇地区的饮用水安全问题,对于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产生的影响是直接的。由于水质而引起的各类病症,采用一般的药物治疗不会产生明显的治愈效果,这样也从经济上加重了居民家庭的负担,由于部分家庭经济承受能力弱而导致健康状况恶化,并进一步丧失劳动能力,因为争夺水源而发生的各类纠纷和争斗,更是加剧了乡镇地区社会的不稳定状况。
3.3 对于乡镇可持续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人类赖以生存和经济发展的基础,都对于水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饮用水都无法保证的情况下,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更是无从谈起。居民健康状况持续恶化,成为居民家庭主要而沉重的负担。在这种前提下,要谈经济可持续发展就更是遥不可及。这个问题没有很好的解决,不仅对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严重的制约,还能带来更为复杂的一系列社会问题。
4 乡镇地区水质污染来源解析
4.1 面源污染来自施用肥料过度 在广大乡镇尤其是农村地区,对于农作物施用肥料尤其是化学肥料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其目的是促进农作物的生长。长期以来,化学肥料的不断施用,对于土壤成分和土质环境已经造成了本质的影响,肥料养分和土壤流失严重、土壤板结、耕作质量受到影响,这些都从根本上对于地表的水质和地下水产生了严重的污染。我国农田的施用化肥的用量早已远远超过西方发达国家的水平上线。
4.2 面源污染来自过度使用农药 在乡镇农村地区,对于农作物喷洒农药也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用来解决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一类手段。长期以来,使用农药对农作物进行喷洒的环境污染的恶果已经初现。在使用农药的过程中,农药里的各类化学成分都随着自然气候、空气挥发和器械工具的作用而直接排放到自然环境中,农药的利用率本身其实非常低,但却严重污染了当地环境。
4.3 养殖业污染和污水灌溉导致水源污染 当前我国养殖业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导致污染物呈迅速增长态势。各类家禽和畜类粪便没有或者无法进行非常有效的利用和处理,对环境尤其是水质也造成了相当程度的破坏。尤其他们带来的破坏程度是严重失去使用价值并且难以恢复治理,从而造成了持久性污染的恶性循环。
5 乡镇集中供水饮水安全防治措施
5.1 建设并加强生态农业的开展 开展和建设生态农业,就是要对自然资源合理和可持续的利用,从而对于农业生产产生积极的影响和作用;与此同时,维护农村地区生态平衡、有效改善当地生态环境。这需要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对于点和面的生态农业进行集中的建设。
5.2 对农业运作方式加以改革 对农业运作方式加以改革,就是要在农作物生态过程里,尽量对于促进其生态和繁殖的手段加以改进。
5.3 对于小流域污染综合治理开展研究 对于乡镇农村地区的小流域污染,应该根据当地具体水质状况和功能及用途,而进行有效的综合治理研究。通过工程和生物措施相结合的方式,对于各个流域的水体污染进行有效的综合治理,从而切实加强水土的保持工作,防止各类原因造成的水土流失等状况的发生。
5.4 对于大型的集中式饮水水源进行强化安全管理 饮用水对于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意义,是无需赘言的,这个千秋工程的成败,对于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产生的作用是十分直接的。
5.5 合理建设集中供水工程 在一些水源和水质问题比较突出的地区,尤其是当地水资源比较稀缺、而相应的水利设施非常落后、年久失修等情况,就需要上级主管部门适当考虑在当地合理建设部分集中供水的工程,来满足当地群众饮用水和生活用水的需要。
5.6 推广节约用水的观念和有效机制 各相关部门应当树立节约用水和水资源稀缺等观念,并大力有效加大宣传力度,在乡镇各居民集中区域展开教育,提高每个人的节约意识。
6 结束语
以加快经济转型、实现科学跨越式发展为主轴的当前社会,对于乡镇饮水困难的问题要重点解决,因为这是一项关乎社会稳定、群众生活幸福的民生、民心工程。尽管乡镇地区的饮水安全问题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工程,但是只要全社会高度关注、人人参与,各级政府部门加大投入力度,在保护水资源的同时着力控制污染、有效保护环境,就能从根本上保证广大乡镇地区居民饮水安全,促进当地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健康而有序的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锦上添花。
参考文献:
[1]赵巨仁.山西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与解决对策[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19(29):114-115.
安全饮水措施篇10
关键词: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概况;措施;管理对策;河南卫辉
农村饮水安全项目的实施可以改善农村饮水水质,降低地方病和水性传染病率,减少农民医疗费用支出,解放和节省农村劳动力资源,使其更多地投入到工农业生产。同时,可发展庭院经济和乡村企业,促进农村经济和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经济效益显著。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为广大农村群众提供安全、方便的饮水,是实施小城镇战略的需要,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有利于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提高农村人口素质、稳定社会秩序,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意义,社会效益显著。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关系农村生活健康和和条件的民生工程,是当前水利工作的首要任务,卫辉市面对新形势,坚持以为人本,采取切实措施,下大力气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又好又快地发展,使人民群众喝上了干净的水,解决了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为构建和谐文明的新农村提供了保障。
1工程建设概况
卫辉市位于新乡市东北部,全市区域面积862 km2,辖13个镇,347个行政村,总人口48.13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4.43万人,耕地面积4.204万hm2。根据2005年初对全市农村饮水现状的初步调查,全市人口其中有34.6万人饮水不安全。卫辉市针对农村饮水安全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研究适合平原区、丘陵区及山区的工程建设模式,总结出了符合农村新形势的饮水安全工程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133229.com根据地形地貌、水资源状况等自然条件的区域差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类型区划分为3个一级类型区:一是平原区。分布在素有“粮仓”之称的顿坊店乡、上乐村镇、城郊乡、庞寨乡、李元屯镇、后河镇、柳庄乡、孙杏村镇、汲水镇9个乡镇。二是丘陵区。分布在安都乡、太公镇、唐庄镇3个乡镇。三是山区。石包乡。自2004年卫辉市列入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以来,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此项工作,作为一项“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列入为群众办的“十件实事”之一。在建设管理过程中采取了科学规划、适度规模、市场运作、群众参与等措施,确保了工程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建设任务。截至目前,全市共解决13个乡镇、246个行政村、20.85万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新打配套水源井70眼,延伸管网20 km,工程总投资3 837.406万元。
2工程建设措施
2.1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为切实搞好项目工程建设,市政府成立了由副市长任组长、有关单位领导为成员的卫辉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领导小组,具体负责项目工程的建设和管理;同时市、乡、村分别签订了目标责任书,确保了工程质量和资金安全。
2.2统一规划,严格实施
为了使规划科学合理,水利局多次组织人员到外地实地考察,结合实际,精心设计,为工程实施打下了良好基础。
2.3加强施工管理,确保工程质量
为了提高工程质量,从实施方案的编制、申报审批、施工单位的选定、材料和设备采购、资金支付、竣工验收、建后管理等都严格按照程序运作。确保建一处,成一处,发挥效益一处。在工程建设中,每期工程都严格按照工程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监理制、合同管理制执行;严把水质关、材料设备关、施工队伍选择关、工程质量关、工程验收关;实行统一规划、统一使用资金、统一质量标准、统一料物采购供应;统一检查验收;抓好打井设施进场时的性能检查环节、井深控制环节、井管滤网滤料环节、上下水层密封环节、成井后控制环节、井管滤网料检查环节、上下水层密封环节、成井后的洗井环节,确保了工程质量。
2.4严格资金管理
在资金使用上,实行专户存储、专款专用。资金支出先由实施单位提出申请,经市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财政部门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对工程进行验收,根据进度报市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财政部门审批后拨付资金。实行支票运行,确保资金使用安全合理,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
3运行管理对策
3.1健全管理体系
成立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办公室,设在水利局,负责全市饮水工程运行管理。各项目村由村民代表选举出1~2名有责任心、懂技术的人进行管理。
3.2落实管理责任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办公室负责对各项目村的供水技术及管理人员的技术培训,搞好安全用水、节约用水知识宣传、管好维修基金、制定管理制度等工作;用水协会负责汇集群众意见、监督水费征收、管理员的管理及运行中存在的问题;管理员负责供水工程的运行管理、维护、维修和水费征收等工作,保证安全、及时、足量供水到户,服务用户[1-2]。
3.3完善管理制度
根据目前工程运行情况和经验,制定了供水工程管理、水价核实、村用水管理员职责等一系列管理制度。
3.4建立维修、维护基金和资金
深井村通过从水费中提取0.3元/t作为维修基金,城市管网村提取0.55元/t作为维护资金。确保了工程正常运行。
3.5搞好培训宣传工作
每期工程建成验收后,工程产权移交村委会由村管理员管理,统一对其进行工程管理、维护技能培训,做到持证上岗,宣传饮水卫生、环境卫生、节约用水知识,加强水源保护、水质监测工作;提高管理人员业务技术和管理水平,提高农村群众安全用水意识,确保工程良性运行和用水安全[3-4]。
4参考文献
[1] 陆建红,李发站.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对策研究[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08(6):89-91.
[2] 王学锋.浅谈中宁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宁夏农林科技,2009(3):82-83.
- 上一篇:
- 下一篇:如何传承儒家文化
相关文章
开展森林防火培训 筑牢森林安全屏障 2023-11-29 17:41:45
高校野外科研平台安全管理对策 2023-01-29 09:37:24
城市道路交通安全设施改造设计研究 2023-01-13 09:37:08
汽车安全驾驶影响因素探讨 2023-01-04 08:40:03
建筑安装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研究 2022-12-29 09:16:13
消防安全管理现状及监管模式探讨 2022-11-10 17: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