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市场调研十篇-欧洲杯买球平台
时间:2024-05-20 17:40:22
区域市场调研篇1
【案例】
强子是s市刚上任的区域经理,在啤酒行业摸爬打滚已经3年有余,经验丰富,成功操作过不少区域市场。这次,总部寄予厚望的把强子调到s区,希望在强子的领导下起死回生。强子一方面对领导的信任与关怀感到高兴,一方面对s区市场的情况感到了不少的压力。原来,早在强子之前,已经有5位区域经理折戟于这块“烫手山芋”,它是一块不折不扣的夹生市场,市场基础薄弱,人员流失率高,市场份额低,美誉度差。强子到达s区后,为了尽快熟悉市场,马上组织了分公司所有的业务代表进行市场摸排,一是为了了解竞品的投入情况,二是为制定市场战术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分公司20名业务员分为5组,每一组分别负责12条街道及6个乡镇。主要调研竞品的投入与本品牌在本区域市场的市场占有份额,包括终端名称、联系人、联系电话、竞品信息、投入方式、本品牌占有率、终端类型等等。分配完任务后,5组人员按要求到位,开始了连续3天的市场摸排工作。然而,等待了3天之后,强子面对这份区域市场摸排的结果感到窝火。经比对,强子发现,新摸排的终端数量少于以前存档数量、漏店情况严重、竞品投入信息不完整、终端信息有造假现象……市场调研成为走形式,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甚至时间,�
案例分析:强子这次的市场调研是失败的,主要是因为强子作为区域市场最高指挥者没有认识到区域市场调研的重要性,在接下来的市场调研活动中,没有对此项活动进行有效的指导、监督、检查工作。那么,作为区域经理,如果有效的进行区域市场调研呢?
一、明确调研目的。区域市场调研的目的无异于有这么以下几个:一是摸底。调研是为了知道竞品的投入情况,投入大小,区域投入的时间段等。二是为了做决策提供依据。通过一系列的调研活动中,明白竞品投入情况之后可以有效的制定出计划。调研是手段,而落实到政策才是至关重要的。强子没有做到的有:
1、调研之前,强子应该对此次调研做出一个详细的计划、人员配备及任务分配等做出规划。这也是最基本的要求,往往很多时候区域经理对类似的市场调研并没有引起重视,以至于上行下效,浪费精力。
2、调研之前,要统一部署、统一战线。为什么要做市场调研,做市场调研就是为了能更好的做市场,只要做出正确的决策,做市场也就能事半功倍了。要不断的向他们灌输这样的思想,使他们主动认真的去完成目标。
二、明确调研的时间。其实,这一步是上一步的延续,制定出相应的市场调研计划后,接下来就区域市场的调研规定一个有效的时间。这个时间可以使强行的,这样可以使调研者能更有效的进行工作。而强子在此次调研活动中,对所有的调研人员没有计划好时间,导致调研人员时间观念差,效果不理想的重要原因。
1、个人完成的时间。要把任务分配到各个小组的成员上,在规定的时间上完成规定的任务,力求调研过程中规范化、量化。不仅能使调研人员引起重视,认真完成目标;也能规范员工的工作流程和提高工作效率。
2、团队完成的时间。把所分配任务的人员编制成几个小组,并规定在某一时间段完成目标的时间,其中,对任务量、调研对象、资料的完整程度、资料的真实度做出严格要求,力求在团队领导下完成目标,在团队的监督下,个别想偷懒人员也会努力工作。
三、明确调研的分工。调研分工主要是指在此次调研活动中,各组调研人员的分工的区域范围,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调研工作的目标分工,即是对此次调研所要达到的程度而对目标形成有效分解;二是对调研工具的分工。常用的调研工具有:电话回访、调研表格、问卷等等。分工不明确可能会导致以下几种情况的发生:
1、工作效率低,扯皮条。如果对于某工作要求不严格,众多调研者会相互推脱责任。我曾经观察过一个分公司,如区域经理在会上把一个调研的工作的任务安排给大家,如果没有明确的要求某某去做,第二天会完成工作的寥寥无几,更有甚者,根本不当一回事。
2、人心不满,还是工作效率低。调研分工不“公平”在很多时候是常见的现象,我就曾经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有一组人员4个人同时去负责20个终端,上午出去下去就回去睡觉了;而另一组1人负责60个终端,累死累活到12点还没完成任务,第二天还受到批评。这样的分工,你觉得效率会高吗?信息的完整程度会真实吗?
区域市场调研篇2
关键词:商品市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中图分类号:f7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6-0190-03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国家实施了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等战略,有力地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但由于中国各省区间自然条件、历史和社会方面的差异等影响,导致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在这种不均衡发展中,地方保护主义和区域市场分割成为影响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力量。地方保护主义通过人力、资本、资源等要素市场的作用,从生产领域扩张传递到商贸流通领域,影响了商品市场建设,形成了商品市场区域分割的状况,而区域商品市场的分割又反作用于要素市场,进一步加剧了区域经济的不均衡发展,阻碍了中国整体的、统一的大市场格局的形成。
一、 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商品市场的改革与发展不但促进和支持了中国经济的改革和发展,增进了国民福利,而且促进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柳思维,2009)[1],商品市场的整合对于经济增长具有推动作用(宦洪云,2007)[2];商品市场已经成为中国商品流通的重要组织形式(王克臣、李敏,2009)[3]。对于商品市场对经济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学者们达成了基本的共识。发育成熟为整体的、统一的、开放的全国大市场的格局对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而目前中国商品市场由于受地方政府控制(young,2000)[4]、地方保护主义和市场分割的影响(poncet,2003、2005)[5~6]、市场分割导师效率损失增大(郑毓盛、李崇高,2003)[7]等影响而处于分割的状态。随着对商品市场认识程度的加深,一些地区加快了商品市场的建设,取得了一些成绩,naughton(1999)[8]认为虽然中国存在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但国内市场一体化程度在上升;bai 等人(2004)[9]发现,1985―1997 年期间各省产业结构的雷同程度有所降低,这表明地区专业化分工的加强和市场分割程度的降低。
对于区域经济差异的原因,学者们从对外开放程度差异及市场扭曲(蔡,2001)[10]、工业化进程差异和产业结构的变动(沈坤荣、马俊,2002)[11]、东中西部地区之间的储蓄率、外资流入、人力资本投资与人口增长的差异(张胜、郭军,2001)[12]、自然、历史、社会制度差异(暴元,2008)[13]、资本流动、资本供给(赵志耘、吕冰洋,2007)[14]、区域贸易差异(花俊、顾朝林,2001;李国柱、马树才,2007)[15~16]等因素考虑,并认为这些因素是是造成中国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的主要原因。
通过以上学者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虽然已经认识到了商品市场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但是现有的文献很少研究商品市场对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作用;区域差异和非均衡发展、区域间贸易壁垒和商品市场的协调与分割之间的内在机制,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所导致的结果,都缺乏深入细致的研究。这正是本文研究的目的所在。
二、中国商品市场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理研究
区域经济的不平衡发展的重要表现是要素市场的区域分割,资本、劳动、技术要素受到人为的限制,区域市场信息不完全,资源的区域优化配置受到影响。根据主流经济学的观点,一定的要素组合,生产一定的产品,对区域经济来说,一定区域的生产要素组合,同样决定这个区域的产品市场。由于区域要素市场是割裂的,那么由这个割裂的要素市场决定的商品市场也是割裂的。而这个过程(见下页图):
(一)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导致商品市场分割
1.区域商品市场由相互开放转为封锁与分割。由于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无序竞争,地方保护现象开始盛行,区域遭受封锁,生产要素和商品市场受到了较严重的分割。sandra ponect(2003)[5]使用“边界效应”的方法,研究了中国国内的市场一体化,结果显示,国内省际间的贸易强度不仅低,而且从1987―1997年还在下降。中国省际间的贸易障碍比一些国家(如美国或加拿大)内部各地区之间的贸易障碍要严重,中国各省更接近于欧盟国家之间或美国与加拿大之间的情况。这表明,尽管在文化、语言、货币和制度等方面不存在差异,省际边界仍像一个统一的国家的国界一样阻碍着与外界的贸易往来,中国国内市场有被分割为众多子市场的趋势。
2.市场化程度有明显的区域差距。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以实现经济市场化为导向的,目的是通过逐步推行市场机制的资源配置作用,极大地解放生产力,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鉴于经济体制改革涉及到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影响重大,所以,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采取了渐进式的区域推进模式,即先在沿海地区进行个别试点,取得经验,然后再向内地省市推进。这样,沿海地区特别是广东、福建、浙江、江苏海南等地成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实验区。它们率先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走出来,逐步形成了国有、集体、个体、私营和外资共同发展的格局,非国有经济成为推动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力量,经济的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竞争力大大增强,经济发展的潜力得到了迅速释放,经济发展步入了快车道(张教富、覃成林,2001)19]。相比之下,中西部地区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迟缓,所有制结构转换能力弱,非国有经济发展不快,国有经济比重过大。在较长的时期内,在众多的领域里,计划经济体制仍然起着重要作用。经济发展仍然受到僵化的计划模式的束缚,经济发展的竞争力明显地不如沿海地区,特别是改革开放的实验区。中国各区域之间的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的差异,最终就表现为区域商品市场化程度的巨大差异。
(二)商品市场分割加剧区域发展不平衡
1.阻碍劳动力的转移。长期以来,中西部后发区域的人口与劳动力并不能够完全自由地流动到东部先发区域并落户,从而不能平等的分享东部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成果。换言之,在东部地区经济总量快速增长的同时,却并没有伴随人口比重的相应提高(李国平、范红密,2003)[20]。例如,东部地区11省、市的经济总量占全国的比重从1985―2003年由49.1%上升到71%,但人口比重从1985年以来基本维持在37%左右。
2.延缓产业转移。中国目前的户籍制度、省际间的贸易壁垒等问题在相当程度上阻滞了东部先发区域劳动密集型产业实际工资水平的适应性上从而延缓了东部传统产业向中西部的转移。这是因为,一方面,由于东部沿海地区劳动力市场存在典型的制度分层现象,本地劳动力和外地劳动力依据其户籍关系而分别占据不同层次的劳动力市场。一般而言,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主要使用的是外来劳动力,而这些部门有很多又是所谓的非正规部门零工资具有很高的灵活性,法定最小工资政策在此无法奏效。另一方面,在现行的二元户籍管理制度下,流入发达地区的外来劳动力由于不具有当地户口,只被当做暂住人口或流动人口来对待,当地政府并不法定的负有向其提供社会保障和保护其合法权益的责任,再加上外来劳动力流动性强,个体差异大,没有自己的工会,难以形成与资方讨价还价的合力,这使发达地区的厂商能够更容易地在社保费用交纳、劳工报酬的确定。
(三)商品市场一体化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1.促进区域经济聚集。中国商品交易市场经过二十年的建设,不断发展壮大。商品市场以其定位合理、交易方式灵活、价格低廉、商品多、种类全,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和辐射力,日益成为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和城乡居民重要的购物场所,特别是在临近商品交易市场的地区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和辐射力,立足本地区,不断向外辐射,商品销售影响到周边多个地区,有的商品价格成为区域内商品交易的指导价。一些地区的商品交易市场环境优良、服务优质,能吸引大批国内外客商到本地区投资,给当地国民经济特别是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为本地区商品进人流通领域提供了便利 。
2.商品市场吸纳大量劳动力,为社会创造财富。商品市场作为第三产业,具有劳动密集型的特点。目前中国拥有总多的商品市场,吸纳了上亿的从业人员从事商品流通,并带动了一批相关产业的发展,如建筑业、交通运输业、房地产业、信息产业等。形成了以物流为中心,资金流、信息流、人流相互交汇的中枢,为促进区域经济特别是一、二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市场和信息,同时也为本地区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不仅有力地支持了区域经济的发展,而且逐步形成了“投资―回报―再投资”的市场建设的良性循环。
(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促进商品市场一体化
1.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有利于为商品市场创造相对宽松环境。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上来了一个转变,从均衡发展战略转向非均衡发展战略,使得建国后曾一度缩小了的区域经济差距重新扩大,而且越来越大,已经越过了警戒线。1979―1995年的十七年间,按可比价格计算的年均增长速度,全国为9.8%,其中:东、中、西部地区的增长速度比为12.8∶9.3∶8.7,东部地区高于西部地区4.1个百分点。东、中、西部的人口比重在十七年内几乎没有明显的变化(西部地区人口增长速度略高于东部地区),但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却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在地区差距日渐扩大的背景下,受地方利益的驱使,各地方政府或以公开的形式,或以隐蔽的形式实行地方保护主义。不仅造成了流通渠道堵塞,各种商品和生产要素不能自由流动,而且使地区、行业、企业间的优势无法互补,造成资源浪费,并最终导致竞争、开放、统一的国内商品市场难以形成。
2.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有利于为商品市场体系的建设铺平道路。从中国商品市场发育的轨迹来看,商品市场是伴随着改革开放政策而出现的。1978年以来的经济体制改革,从本质上说是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在不断受到冲击中逐步解体和新的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的过程。中国的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因而商品市场的发育以开放农副产品和小商品为起点。1983―1984年国家陆续减少农副产品统购派购的品种和数量,放开蔬菜、水果、水产品和小商品的经营及价格。1985年,国家取消了农产品的指令性计划,改农产品收购为合同定购,同时提出了培育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要求。
三、促进商品市场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
商品市场与区域经济的发展相辅相成,商品经济的发展能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能带动全国商品市场一体化的发展。下面就促进商品市场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1.加强商品市场区域规划布局。要加强对区域商品市场的统筹规划,强化对各级商业中心、重要商业街和商业设施、物流中心规划、规模、布局的管理,形成逐步辐射的商品市场;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商品市场商圈,促进区域商品市场的转型与升级,带动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加快市场结构调整、升级改造、品牌创新。加快区域商品市场的改造升级,实施分类指导,依法调整关闭一批农贸市场;发展商品交易市场应根据当地城市建设规划和周边经济现状和产业状况、人口密集程度等情况合理分布、科学规划、有效整合;鼓励品牌市场利用现有市场品牌效应进行品牌输出。
3.加强中心城市的商品交易市场体系。围绕各级中心城市形成具有一定区域扩散能力的中心批发市场;形成特色鲜明、多样化的工业品与生产资料批发市场;进一步增强中心城市的商品集散与辐射能力;特别要加强西部地区的重庆、成都、西安、兰州等西部商业中心的建设,带动西部区域经济增长能力。
4.依托小城镇,形成农产品商品汇聚与集散中心。加大商业流通设施的建设,培育多元化的市场主体和多样化的商品经营形式;在小城镇兴建一批能服务于农产品的商业市场,形成农产品交易与集散中心,让农产品更好地进入大中城市销售。
参考文献:
[1]柳思维,唐红涛.中国商品市场发展前沿若干问题研究综述[j].中国流通经济,2009,(3):61-64.
[2]宦洪云.关于提高商品市场运行质量的思考――以南京市为例[j].南京社会科学,2007,(11).
[3]王克臣,李敏,刘晓燕.中国商品交易市场发展现状分析[j].中国市场,2009,(34).
[4]young,a.the razors edge:distor-tions and incremental reform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j].quarterly journalof economics,2000,115(4):1091-1135.
[5]poncet,s..measuring chines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integration[j].china economic review,2003,14(1):1-21.
[6]poncet,s..a fragmented china:measure and determinants of chinese do-mestic market disintegration[j].review ofinternationaleconomics,2005,1(3):409-430.
[7]郑毓盛,李崇高.中国地方分割的效率损失[j].中国社会科学,2003,(1).
[8]naughton,b..how much can re-gional integration do to unify china’s markets[r].paper presented for the conference for research o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policy research,stanford university,1999.
[9]bai,chong-en,du,yingjuan,tao,zhigang and tong,sarah y..local protectionism and regional specialization:evidence from china’s industries[j].journal ofinternational economics,2004,120(11):18-41.
[10]蔡,都阳.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趋同与差异――对西部开发战略的启示[j].经济研究,2000,(10).
[11]沈坤荣,马俊.中国经济增长的“俱乐部收敛”特征及其成因研究[j].经济研究,2002,(1).
[13]暴元.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及对策[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
[14]赵志耘,吕冰洋.资本流动、资金冬季和区域经济部平衡发展[j].中国软科学,2007,(12).
[15]花俊,顾朝林,庄林德.外资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j].经济地理,2001,(6).
[16]李国柱,马树才.区域贸易差异与区域不平衡发展研究[j].商业研究,2007,(8).
[17]白永秀,马小勇.建国六十年中国市场经济(商品经济)理论研究综述[j].贵州社会科学,2009,(7).
[18]陈乐一.对当前中国商品市场几个基本问题的思考[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2,(1):1-6.
区域市场调研篇3
【关键词】主体功能区 区域政策需求 区域政策供给
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增强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大举措。按照《关于开展全国主体功能区划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2006]85号)的要求,国家、省市的主体功能区区划方案分别将于2007年底、2008年底出台。四类主体功能区划分之后,制定实施建设主体功能区的区域政策,成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增强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键。
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围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完善公共财政体系”是“深化财税、金融等体制改革,完善宏观调控体系”的重要内容。据此,主体功能区建设将引发我国经济社会利益格局的重大调整,加强对主体功能区建设政策的研究,是学术界当前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
一、主体功能区建设政策研究的基础和前提
经济社会发展空间失衡的现状,是主体功能区建设的起点。在不同历史时期,我们对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有着不同的认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目标、政策重点及政策手段都存在较大的差异。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目前的这种空间失衡状况,与过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设计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研究建设主体功能区的区域政策,首先需要对我国制定实施区域政策的历史进行认真总结。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方面进行了许多大胆的探索。“六五”计划沿用对国土空间的沿海、内陆二分区划,力求通过沿海率先发展、地区协作和国土开发整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七五”计划提出东、中、西三大地带划分,并对三大地带及老、少、边、穷地区的发展途径、发展政策进行了差异化的规定。“八五”计划沿用“七五”计划的空间区划框架,对各地带的发展战略、国土开发整治和环境保护做出了相应的规定。“九五”计划提出了七大经济区的构想,“十五”计划则详细阐述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在每个五年计划期间,国家都出台了相应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虽然实施这些政策的成就不容怀疑,但这些政策究竟在多大程度上促进了区域协调发展,制定实施区域政策的实践对主体功能区建设有什么启示和借鉴,则是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从“六五”到“十五”,区域协调发展,主要是指区域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协调,区域协调发展的落脚点是区域繁荣。区域政策的目标在于增强区域自身的发展能力,缩小区域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而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主要途径一是加快落后地区的开发,二是加大对落后地区的帮扶。全面的区域开发,推动了国民经济高速增长,但也使得经济社会发展受到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约束日益突兀。“十一五”规划从人的全面发展、缓解资源环境承载力约束的角度,将区域发展不协调界定为人口、经济、资源环境之间的空间失衡,并将区域协调发展的落脚点归结为人的富裕和全面发展,区域政策的目标则从缩小区域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转向缩小公共服务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差距,缓解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约束。
建设主体功能区,一方面要通过空间管制,规范空间开发秩序,缓解资源环境承载力约束,另一方面要力求增强区域自身的发展能力,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高公共服务的整体水平和社会总体生活水平。建设主体功能区的区域政策设计,需要在总结我国制定实施区域政策历史的基础上,深入分析我国区域发展格局的成因,充分借鉴以往的区域政策在增强区域自身发展能力方面的经验,以期达到缓解资源环境承载力约束和增强区域自身发展能力双赢的政策效果。
二、主体功能区建设政策研究的思路
主体功能区建设政策,是纠正经济社会发展现有的空间失衡、构建以主体功能区为基础的区域开发格局的重要保障。主体功能区划格局、主体功能区建设目标,集中反应了国家对以主体功能区为基础的区域开发格局构思;由于这种开发格局是在区域政策驱动下逐步形成的,因此,主体功能区划格局和建设目标决定了政策需求。区域政策由不同的政府部门供给,当不同政府部门制定的区域政策合理分工、彼此协调,且区域政策供给能够最大限度满足经济主体对政策的需求,主体功能区建设政策就处于均衡状态,政府的政策资源实现了最优配置。
建设主体功能区的区域政策,一是要弥补市场失灵,维护市场运行秩序,二是要向市场传递政府意图,强化对市场运行的引导,叠加政策信号和市场信号,使市场主体的行为选择既满足其追求效用最大化、利润最大化的内在要求,又与政府的政策意图一致。建设主体功能区的区域政策永远不可能完全满足市场主体利用区域政策获利的需求,主体功能区建设成就的大小,一是取决于政府拥有的政策资源,二是取决于政策撬动市场的能力,取决于政府推动和市场形成二者的合力大小。
基于经济人假设,市场主体追求效用最大化、利润最大化的欲望是无尽的,其利用公共政策优惠而获利的欲望也是无尽的;市场主体往往是根据已有的政策供给调整政策需求,也就是说,政策需求常常是随着政策供给变动而变化。但在政策实践中,如果将政府的政策供给与市场的政策需求在一定时点上形成的胶着状态定义为政策均衡,这种均衡往往是多方利益妥协的折衷均衡,是政府政策供给主导下的均衡。
基于对主体功能区建设政策均衡的分析,主体功能区建设政策研究大致分为区域政策需求研究、区域政策供给研究、不同区域政策分工格局研究三大部分,其中区域政策供给研究是重点。区域政策供给研究的主要内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区域政策供给能力研究。在全面清理政府掌握的政策资源,摸清政府财政家底的基础上,对政府建设主体功能区的能力进行全面评估。其次,区域政策的针对性研究。全面审视空间失衡的现状及成因,明确分类指导的区域政策针对的区域问题,并对该项政策实施过程中可能引发的新的区域问题进行研究。第三,政策制定、实施主体间的协调性研究。对不同的区域政策制定主体,以及区域政策制定主体和实施主体之间的协调状况进行评估,提出协调政策制定主体和实施主体利益诉求的对策建议。第四,分类指导的区域政策供给研究。在全面吸收前三个方面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分类指导的区域政策建议。建设主体功能区的区域政策研究各部分的重点及相互关系可用如下技术路线图表示:
三、主体功能区建设政策研究的几个重点
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区域政策研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广大理论工作者长时间艰苦的努力,囿于精力和能力,在本文中,笔者仅对主体功能区建设政策研究中需要予以特别关注的几个重点问题进行初步的探索。
1、区域政策制定实施过程中不同主体的利益诉求协调
主体功能区建设,是依靠行政区推行的跨行政区经济社会管理,涉及政府和市场两个主体,包括推进和形成两个相互独立、彼此又有密切联系的过程。在推进的过程中,政府起主导作用,在形成的过程中,市场起主导作用。政府推进,就是政府利用政策杠杆,对市场主体施加影响,以期形成不同主体功能区间合理分工,差异发展的格局;市场形成,就是指不同主体功能区间合理分工,差异发展的格局只能是在市场主体追逐经济利益的过程中形成。政府推进和市场形成能否统筹协调,有机契合。政府与市场的统筹协调,关键在于政府运用区域政策弥补市场失灵,叠加政策信号和市场信号,强化对市场运行的引导,使市场主体的行为选择既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又与政府的政策意图一致。
建设主体功能区的区域政策有中央政府和省(直辖市)政府两级制定主体,各级政府都是区域政策的实施主体。中央和省(直辖市)政府制定的区域政策,除了本级政府外,更重要的是依靠下级政府实施。不同层级政府间、同层级的不同政府间往往存在价值取向的差异和利益诉求的冲突。制定实施区域政策,必须正视这种差异和冲突。制定区域政策,必须明确该项政策所针对的区域问题,合理设计政策目标,并对政策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引发的利益格局调整,以及因政策实施而引发的区域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实施区域政策,要通过完善利益协调机制、政策实施机制、政策实施评估及效果反馈机制,统筹协调不同的政策制定主体,以及政策制定主体和实施主体间的关系。
2、协调区域政策与主体功能区区划、主体功能区区域规划
对国土空间进行主体功能区区划、编制实施主体功能区区域规划、制定实施分类指导的区域政策,是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三个重要环节。从统筹协调政府推进和市场形成这个角度来看,这三个环节实际上是同一个问题的不同侧面。主体功能区区划格局、主体功能区区域规划对未来以主体功能区为基础的区域开发格局的设计,决定了区域政策的需求;当前政府的财力、政府与市场的协调程度,以及区域政策制定主体与实施主体之间的协调程度,决定了区域政策的有效供给能力。统筹协调主体功能区区划、主体功能区区域规划和区域政策,是平衡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区域政策供给和政策需求,促使区域政策发挥最大效益的重要途径。
在国家、各省市主体功能区划方案即将出台,主体功能区区域规划编制尚未开始的背景下,加强对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区域政策的研究,一是可以在全面评估政府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区域政策供给能力的基础上,提出主体功能区划方案的修改、调整建议;二是在深入研究各项区域政策的作用对象、作用效果的基础上,为编制实施主体功能区区域规划提供科学依据;三是在仔细审视研究主体功能区划、主体功能区区域规划和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区域政策彼此间的协调程度的基础上,探索统筹协调区域政策的制定主体、实施主体、政策作用对象间的利益诉求的途径,并为确定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阶段性目标提供科学依据。
3、分类指导的区域政策间的分工与协调
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过程中,不同区域政策针对的区域问题,以及区域政策目标都存在差异。人口管理管理政策主要针对经济布局和人口布局失衡、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失衡等问题,重在引导人口在空间内合理分布,促使经济集聚和人口集聚协同发展,使经济聚集区成为相应的人口聚集区。财政政策主要针对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公共服务水平较为落后、区域经济活动存在外部性等问题,重在驱动区域利益协调机制,保障生态补偿机制正常运行,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投资政策主要针对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资本形成能力不足、政府期望的社会资本投向和市场自发形成的资本投向存在差异等问题,重在加强政府投资的导向作用,按功能区安排投资和按领域相安排投资结合,引导社会资本合理流动,使不同主体功能区有充足的资本发挥其主体功能。产业政策主要针对区域产业选择和区域资源禀赋不协调、产业区际转移以及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存在障碍等问题,重在加强对产业转移的引导,确保不同区域的产业选择、产业发展规模、产业布局符合区域主体功能定位。土地政策主要针对土地开发过快、土地使用不当等问题,重在用土地供应数量和土地供应结构引导经济主体的行为,规范空间开发秩序,通过土地用途控制,保障区域主体功能的发挥。
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过程中,不同区域政策之间是紧密关联的,特定区域政策的实施效果,不仅取决与政策设计本身,还取决于其它区域政策设计及政策实施效果。只有统筹协调不同区域政策的政策目标、政策重点,形成不同区域政策合理分工、彼此协调、相互促进的格局,才能实现区域政策的整体效益最优,稳步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
( 注:本文是四川大学青年基金项目《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区域政策研究》部分成果。)
【参考文献】
[1]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07-10-25.
[2] 马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辅导读本[m]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3] 杜黎明:主体功能区区划与建设――区域协调发展的新视野[m]. 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
[4] 邓玲、杜黎明: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区域协调功能研究[j] .经济学家.
区域市场调研篇4
一、活动宗旨:
资本市场将是未来城市之间博弈的主战场,通过资本市场的功能发挥作用,对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推动力。中国哪个城市的上市公司数量最多?哪座城市财力最雄厚?每座城市的创富领域是什么?为什么?这不仅影响各个城市之间的资金流向,也最终影响到一个城市的gdp和财富增长。
新财富为资本市场最具有影响力的跨媒体金融服务平台,包括新财富杂志、新财富欧洲杯投注官网、新财富系列新媒体矩阵、新财富系列评选与论坛等综合媒体资源及强大的资本市场人脉资源。从2018年开始,新财富组织新财富最佳分析师、机构投资者、各地金融、监管机构等资本市场各方精英,按照省、市或区域组织大型资本市场调研活动,以此提升该区域资本市场活跃度,引导资本市场关注并正确理解该区域特色产业,促进该区域机构投资者关系管理水平。
本系列活动的目的是推动山西辖区上市公司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规范上市公司运作,提高辖区上市公司综合治理水平。同时,通过调研了解企业的需求,全面履行协会的“服务、自律、规范、提高”职能,为山西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做出贡献。
活动将邀约新财富最佳分析师、机构投资者、监管机构领导,前往山西地区进行大型区域调研活动,深度调研山西地区特色优势行业代表公司,并组织区域金融力论坛,邀请山西省金融工作主管单位领导、支柱行业标杆龙头公司、相关行业分析师、大型投资机构负责人,共同解读剖析山西资本市场特色、现状及未来。
二、活动主办方:
主办:新财富、山西上市公司协会
联合主办:证券时报
三、活动方式:
【3 大投资方向,3 条精品线路,10 余家拟调研上市公司。
30 家小范围交流上市公司,半天发展论坛,近 10 位专家。】
由新财富发起“2019新财富区域金融力系列调研活动”,邀请山西省上市公司协会、山西地区证券监管单位,新财富最佳分析师、机构投资者、共同走进支柱行业标杆上市公司深度调研,设定3大方向:
方向1:采掘【煤炭】
方向2:医药
方向3:待定
一、上市公司联合调研
待细分
二、一次论坛:支柱行业标杆上市公司调研结束后,由新财富、证券时报、券商研究所举办“2018新财富区域金融力发展论坛(山西站)”,并联合邀请监管机构、相关行业专家、山西地区(上市)公司高管、新财富最佳分析师主讲,详解山西区域上市公司产业特色及资本运作案例经验分享。并广泛邀请机构投资者、券商分析师、(上市)公司高管参会,论坛期间还将邀请上市公司与核心机构进行小范围的闭门交流。
四、活动时间计划:
1. 活动预计持续3天,时间待定。
2. 根据辖区公司数量和情况,调整启动时间及活动流程。
五、山西上市公司协会支持:
1、指导并协助联络、对接地区优势行业代表(上市)公司。
2、指导并协助组织“区域金融力”系列活动。
六、主办方权责:
1、发起并组织系列活动
2、策划、制作系列活动宣传、报道、调研文案,并由旗下新媒体平台刊发。
3、负责落实上市公司参会情况
七、联合主办方研究所权责
1、派出上述相关行业新财富最佳分析师参与上述系列活动。
2、邀请买方机构投资者参加系列活动。(仅限机构投资者)
3、获邀于高峰论坛发表重要演讲。
4、负责活动组织及会务工作。
八、联合主办方权责:
1、协助联络、对接地区优势行业代表(上市)公司。
2、协助组织“区域金融力”系列活动。
九、协办方权责
1、协助联络、对接地区优势行业代表(上市)公司。
2、协助组织“区域金融力”系列活动。
3、策划、制作系列活动宣传、报道、调研文案,并由旗下新媒体平台刊发。
4、策划、撰写区域金融力报告。
区域市场调研篇5
关键词:房地产,市场调研,楼盘
房地产市场调研,就是以房地产为特定的商品对象,对相关的市场信息进行系统的收集、整理、记录和分析,进而对房地产市场进行研究与预测,为决策者们了解房地产市场的变动趋势,制定公司营业计划,拟订经营策略提供参考与建议。由于土地和房屋“不动性”,房地产市场调查也烙有很深的地域特征。发表论文。我们对房地产市场的切入,也习惯依据地域形态,由点(单个楼盘)到线、面(区域市场),再由线、面(区域市场)到体(宏观环境);然后再从体回复到点、线和面,不断的循环往复,融会贯通,才可真正把握。
1.点―单个楼盘
对单个楼盘进行市场调查是房地产市场调查的基础,它不但是新进员工接触房地产知识的第一课,而且也是任何资深人员,对房地产市场即时了解最为具体、最为直接的途径。
单个楼盘的市场调查通常包括以下五大项:
第一项是分析楼盘的地理位置。大的方面讲,就是分析楼盘的区域历史沿革,区域特性(商业中心、工业中心、学院社区等);了解区域交通状况,(公交、地铁、高架、轻轨、省市级公路、区县级公路等);公共配套设施(水、电煤等市政配套;公园、学校、医院、影剧院商业中心、超市、宾馆、图书馆、体育场馆、集贸市场、着名餐馆等生活配套)和人文环境等等。小的方面讲,就是楼盘地块的大小形状,所处位置,它的东西南北的邻居是谁?它的进出道路如何?是否临街……等等。和其他商品不一样,楼盘的地理位置是楼盘不可分离的关键因素,它的优劣与否,往往决定了楼盘的大部分价值。
第二项是分析产品特征。这是楼盘市调的主体部分,重点在于了解楼盘的土地、总体规划、建筑设计、总建面积与外观、总建套数与房型、面积、格局配比,建筑用材,公共设施和施工进度……等等。分析产品是理解楼盘的基础,只有认真分析产品,才能正确把握因此而产生的种种变化。产品因素中有一特别项目,虽不是产品本身,但却是产品的重要构成,它就是我们常说的公司的组成,即知道楼盘的投资、设计、建设和物业管理等主要事项的承担公司是谁?他们的资质如何?彼此间是如何合作的等等,从而评估楼盘的资信度。
第三项是剖析价格组合。即产品的单价、总价和付款方式。市场中,往往有许多价格方面的促销活动,但万变不离其宗,其最终归结于价格组合的三个方面。发表论文。剖析价格组合并了解其运用策略是市场调查最吸引人的地方。
第四项是了解广告策略。广告策略是指广告的主要诉求点、媒体选择、广告密度和实施效果等等。
第五项是销售执行。这是最关键的地方,一方面是指销售点的选择,人员的配置,业务执行等,另一方面则是指什么样的房型最好卖?什么样的总价最为市场所接受?吸引客户最主要的地方是什么?购房客户群有什么特征等?所有的这一切都是市场调查所应该了解的。其中的销售状况是结果,其他几个方面都是因,了解因果,分析其中的缘由,是单个楼盘,也是整个市场调研工作的全部内涵。
2.线和面―区域市场
对单个楼盘的详尽了解之后,可以着手区域市场的调查与分析。区域市场的调查与分析,主要包括区域分析、区域产品和需求特征这三个方面。
一是区域分析,区域分析是指在特定区域中,对影响房地产市场的交通路线、区域特征和发展规划这三方面因素的综合分析。区别于单个楼盘的地理位置分析,在具体分析中,区域分析更侧重于整体的分析和宏观评估。如上海虹桥开发区的崛起,通过区域分析便可得知,它是和虹桥飞机场至市中心的良性交通线路,虹桥商贸区的发展规划是分不开的。
二是区域产品,区域产品主要包括了解和分析在某个特定的区域范围内,楼盘的总量、类别、位置、分布、单价分布、总价结构、各类营销手法的市场反映和市场空白点的捕捉等等。分析区域产品关键在于认真研究区域产品的共同性与特异点,以及它们市场反映强弱的缘由。如某区域的楼盘,在大家都是住宅,都是一样的价格,都是一样的品质的情况下,其中的一个卖得相当好,这就是区域产品应该着力分析的地方。
三是需求特征,需求特征是指区域人口数量和密度,人口结构和家庭规模,购买力水平,客户的需求结构与特征,人口素质和习惯嗜好等,需求特征是从客户的角度对产品的一种审视,把握需求特征是不断创新的动力与源泉。
区域市场的分析是建立在单个楼盘的详尽市场调查基础之上的。要写好区域市场分析报告,首先应该详细调查该区域某一单个楼盘,而后以这个楼盘所在的街道为延伸区,将整个街道的所有楼盘调查仔细。最后,则以这一街道为基准,分别详细调查周边的各条街道的楼盘情况,由此从点到线,从线到面,不断的比较、分析,归纳和总结,区域市场的状况便会了如指掌。发表论文。
3.体―宏观环境
对点、线、面的把握是市场调查的主体,但不是全部,只有对体(宏观环境)的深刻理解,才可能将房地产的市场调查做得更活更深入。房地产市场的体(宏观环境)包括政治社会、经济发展、行政法规、国际状况等各方面的因素。
政治社会是指国家运作体制、政治安定状况、社会治安程度,房地产投资和城市化进程等方方面面的情况。政治稳定是社会发展的基石,剖析房地产市场,不能忽视政治因素。
经济因素是所有房地产宏观因素中,对公司和个人最为显现,最为直接的因素。它包括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财政收支与物价,人口数量与消费,居民收入与储蓄……等各种因素,如1997年存款利率的几次大幅下调,对刺激个人购房愿意的作用就是显而易见的,房地产市场也因此几起波澜。
行政法规主要包含土地制度、住房制度、税收政策、城市发展战略、城市规划和特殊政策等各项内容。如取消实物分房制度,对商品房销售市场的影响就是显而易见的。还有土地增值税,它的贯彻实施也是一把双刃的剑。限制过多,投资资金就不太愿意进来,经济发展速度就相对缓慢一点;限制过少,投机暴利的行为就接踵而至,对国民经济的损害也不可低估。
国际间经济、军事、政治等环境如何,对房地产的影响不容忽视。如1997年末发生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它就或多或少地影响我国房地产市场。单就投资成本这一点分析,因为在东南亚金融危机中,中国周边国家的货币均贬值20%~50%,而人民币则巍然不动。作为一个投资商人,他在作出决策之前,肯定就会对人民币的未来稳定性和现阶段的相对成本作一评估。在势态尚未明朗的时候,他必然裹足不前。
总之,点、面(线)、体构成了房地产市场调查基本框架,它的融会贯通则是房地产市场深入研究的有效途径,只有认真地进行市场调查,科学的进行分析整理,我们才可能成为真正的市场专家。
区域市场调研篇6
关键词:房价;影响因素;区域差异;时序变化
文章编号:2095-5960(2014)01-0062-06
中图分类号:f830.572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房地产业因其产业链长、影响面广,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处于基础性、先导性的地位,对引导合理消费、推动城市化进程具有重要作用,极大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质量。房地产的不可移动性使得房地产市场成为了典型的区域性市场。房价作为房地产研究中最重要的对象,是房地产商品属性和投资品属性的反映,不但受到多种经济变量的影响,而且关乎社会发展与和谐。[1]
为了促进房价合理回归,短期内可以通过限购政策等行政手段迅速控制房价过快上涨,但是由此积压的需求未来存在集中释放的潜在风险。[2]因此,研究建立房地产调控长效机制,引导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成为我国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房地产调控政策长效机制必须遵循市场规律,形成常态化和市场化为特征的政策手段。这就要求政策制定者对影响房价的市场因素具有深刻认识。由于房地产市场是典型的区域市场,不同区域经济发展情况不同,房地产市场的需求和供给存在着区域差异,进而房价及其影响因素也将存在区域差异。
目前,从区域差异角度研究我国房价的文献还较为缺乏。梁云芳、高铁梅(2007)[3]基于误差修正模型形式的panel data模型重点讨论了房价受货币政策影响的区域差异。王艺明(2008)[4]采用状态空间模型研究了北京、上海和广州房价中的投机泡沫。魏玮、王洪卫(2010)[5]采用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研究了我国货币政策对不同区域房价的影响差异。这些研究从不同角度都发现我国房价波动存在着显著的区域差异特征,并从各自角度对这些区域差异进行了测度,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相比这些文献,本文在如下方面进行了探索:第一,本文将模型建立在市场存在摩擦的基础上。房地产在位置、环境、数量、朝向、档次等方面的物理属性存在异质性,交易存在明显的搜寻成本和信息成本,而且对消费者来说房地产交易涉及的金额较大,交易环节比较复杂,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因此交易成本和信息分布都使得房地产市场是一个不完全的市场,存在严重的市场摩擦,但这并没有受到现有文献的重视。第二,本文中引入了投机因素。房地产既有商品属性又有投资品属性。从投资品属性来看,投机行为会对房价波动产生重要影响,是研究房价不能忽视的因素。第三,本文对不同区域房价影响因素差异及时序变化进行了研究。以往研究虽然涉及房价影响因素的区域差异,但是并没有对差异的时序变化特征进行研究。换句话说,以往研究主要是对房价影响因素区域差异进行静态研究,而本文将其扩展到了动态,以揭示区域差异的变化轨迹。第四,本文主要关注非金融因素对房价的影响。房价主要受到收入因素、租赁因素、人口因素、成本因素和金融环境因素的影响。[6]现有文献主要分析了金融环境的影响,而对前四类种属于实体经济基本面的影响因素讨论不足。我国由于金融政策的统一性,金融环境的区域差异不大,房价波动的区域差异应该主要源于实体经济基本面的影响,因此本文将重点放在对实体经济基本面方面的考察。
基于上述考虑,本文首先对我国各地房价趋势进行对比,发现显著的区域特征。然后基于二阶段局部动态调整模型建立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分析我国房价影响因素的区域差异。进一步,通过递归估计方法分析了不同区域房价影响因素的时序变化。最后结合本文研究结果提出房地产调控的相关政策建议。
二、我国房价趋势区域差异分析
区域市场调研篇7
房地产市场统计调查,就是以房地产为特定的商品对象,对相关的市场信息进行系统的统计收集、整理、记录和分析,进而对房地产市场进行研究与预测。由于土地和房屋位置的固定性(不动产),房地产市场统计调查也烙有很深的地域特征。我们对房地产市场的切入,也习惯依据地域形态,由单个楼盘到区域市场。再由区域市场到宏观环境,然后再从宏观环境回到单个楼盘、区域市场。不断的循环往复,融会贯通,才可真正把握市场的脉搏。
一、市场统计调查的意义
1、狭义的统计调查
狭义的市场统计调查就是指以商品本身的消费者为对象,用科学方法收集消费者购买以及使用商品的事实、意见、动机等有关资料,并予以分析研究的手段。
对于房地产市场,例行而重要的市场调查就是公开的个案现场做调查,并收集资料进行销售及售后情况的总结和分析。
所谓“消费者购买以及使用商品的事实”是指调查房屋的销售率,购买客户的来源分布、购买时间、规划偏好以及面积偏好等事实资料。
所谓“消费者购买商品的动机以及使用商品的意见”是指调查、了解购房者购买该房屋的原因是居住、还是投资,对该房屋的满意程度如何,包括价格、建材、格局、地点以及环境等的反应资料。
2、广义的市场调查
广义的市场调查,其调查对象,除了消费者,还包括所有一切市场上的营销活动。即以科学的方法收集商品从生产者转移到消费者间的一切与市场营销有关的问题资料,并予以分析研究的方法。
对于房地产市场,除了进行公开个案市场的调查、研究之外,还包括公司营销手段的具体执行情况,目标市场状况,消费者购买动机、倾向、决策等心理过程的分析,以及广告策略在目标市场中的反应和收效如何。
收集并充分研究所收集到的资料,就能够知道公司营销计划的执行情况,以及公司的经营业绩。这样,就能够随时纠正营销过程中的偏差,保证公司在正常的市场轨道中顺利地运转下去。
二.市场统计调查在房地产行业中的应用
1、前期
这一阶段的统计调查结果主要应用于公司的投资方向决策。此阶段涉及的统计调查方向相对比较宏观,主要有:
(1)宏观经济信息——包括政策法规、房地产经济指数、城市规划、区域人口特征、基础设施等基本状况等。通过对宏观市场信息的分析,了解房地产市场的现状及动态。
相关市场信息——包括金融市场、业界动态等与房地产有直接与潜在关系的信息,以推论房地产市场发展前景。
(2)房地产产品统计调查
在售楼盘资料统计——包括本地所有的房地产项目数据库资料,可进行市场供应量、价格、户型特点、装修情况、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使用情况等各方面的统计分析。
区域市场统计分析——根据数据库资料对特定区域市场进行定量分析,研究典型个案,对区域市场特点进行分析。楼盘汇总分析——阶段性对楼盘进行统计分析,追踪市场发展方向。
(3)消费需求趋势统计调查
主要针对消费者对某类房地产的总需求量以及房地产需求的发展趋势研究。主要包括需求动机、购买行为以及需求影响因素的统计调查,这些调查结果将作为开发商把握需求动态的依据,并以此开发出新的产品,并不针对于某一个特定楼盘项目。
2、中期
开发商在购置土地之后,需要进行相应的项目开发。此阶段开发商的主要工作环节包括:具体的项目定位、项目规划与设计、项目的建设、项目的推广与销售。
(1)项目定位统计调查
考虑具体楼盘项目所处的区域,通过对消费者置业消费需求的统计调查,结合周边竞争项目和区位特征的调查,对特定区域内的将建楼盘进行准确的定位。
(2)消费需求统计调查
通过统计调查了解消费者对特定区域楼盘的需求细节、消费动机、消费行为与习惯、决策过程、媒体消费习惯,结合其家庭背景资料、置业阶段与用途、家庭的生活形态以及事业发展形态进行市场细分,并确定各细分市场的规模。
(3)竞争楼盘统计调查
了解特定区域内竞争楼盘,尤其是明星楼盘的销售状况、主要卖点、吸引消费者的主要因素,为特定将建楼盘的定位提供参考依据。
(4)产品测试统计调查
在项目定位之后,目标消费人群趋于明朗,该阶段的市场统计调查应当侧重于项目细节方面的研究,针对特定将建楼盘,依据设计结果对楼盘的各指标分别进行。具体的调查内容主要包括:1社区配套设施与功能需求测试;2、建筑类型与容积率之间的匹配关系;3、房屋格局/面积与各功能区的使用习惯;4、对装修的意见与个性化实施;5、朝向/采光与居室功能之间的关系;6、特定需求的价格定位研究等等。
3、后期
(1)楼盘媒体宣传统计分析
对本地在售项目进行主要媒体的广告投放量统计,可进行楼盘卖点、营销策划活动等市场营销方面的资料收集,可根据资料进行媒体投放及营销方式分析,同时作为竞争研究的有力补充。
(2)销售现场统计调查
主要实现市场推广手段效果的评价研究。在楼盘的预售与公开发售阶段,将会有数量众多的、不同性质的消费者到销售现场关注开发商的产品。通过对现场的了解、意向购房人群的调查、对销售阶段的媒体策略、销售策略调整提供参考依据。其中主要涉及的研究方向主要有:1、特定楼盘信息的来源以及最主要的影响渠道;2、看房者所处购房的阶段,以及看房行为与习惯;3、楼盘评价以及与竞争产品对比;4、对销售中心以及人员的评价;5、看房满意度调查等等。
(3)销售监测统计调查
随时对销售现场的潜在消费者,以及来电咨询的消费者收集相关的信息,并定期进行必要的回访,同时进行有效的统计分析,开发商将能准确地掌握客户的反馈信息,销售成功状况、销售周期等重要数据,通过纠正不理想的工作内容,减少客户的流失。
(4)业主满意度统计调查
区域市场调研篇8
[关键词] 区域性电力市场;省间壁垒;输电阻塞;系统可靠性
[中图分类号] f407.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07)07-0106-03
[作者简介] 陈剑萍,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讲师,工学硕士,研究方向为电能质量与电力市场;(浙江 杭州 310027)
张利庭,嘉兴电力局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电力系统;(浙江 嘉兴 314001)
吴为麟,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工学硕士,研究方向为电力系统。(浙江 杭州 315010)
一、引言
我国电力市场可以采用两种不同的市场模式,一种是完全以省级电力网为基础的省级电力市场模式;一种是以区域性电力系统为基础的区域电力市场模式。如果采用纯粹的省级电力市场模式,它实际上会与现有的区域性电力系统模式产生严重的矛盾,显然是无法实现的,它只能与独立的省级电力系统相适应。但是,从电力系统的运行技术方面来看,区域性电力系统具有独立的省级电力系统所无法比拟的许多技术优势,它是电力系统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纯粹的省级电力市场模式在我国现有的情况下是不太行得通的。因此,区域电力市场模式应该是在我国电力系统现有情况下较好的选择。
二、我国建立区域电力市场的基础
1.资源分布与经济发展的不对称结构是建立区域电力市场的自然基础
我国发电资源与市场需求分布不平衡决定了推进全国性的资源优化配置是我国电力工业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建立区域电力市场是实现全国资源优化配置的第一步。
2.区域电网结构的发展为区域电力市场的建立提供了物质基础
目前我国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南方电网基本上已经形成以500kv电压等级为骨干的省间互联网框架;西北电网建成了覆盖陕甘宁青四省区的330kv主网架。区域电网的形成已经为实现区域内资源互补奠定了物质基础,建立区域电力市场能够进一步发挥区域电网在资源优化配置中的作用。
3.电力体制改革方案为建立区域电力市场提供了体制基础
国务院电力体制改革文件中指出:我国电力工业垄断经营的体制性缺陷日益明显,省际间壁垒阻碍了跨省电力市场的形成和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现行管理方式不适应发展要求。同时改革方案中确定了厂网分开、建立国家和区域电网公司、建立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并向区域电力调度交易中心派驻分支机构。这些为建立区域电力市场提供了体制基础。
三、区域电力市场可能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探讨
1.从如何打破省间壁垒看在区域性电力市场下的体制改革
电力交易障碍。我国地域广阔,资源分布不平衡,在省网电力市场的条件下,各省间的发电、输电成本不全相同,甚至相差很远。有些省区水电资源极其丰富,但由于或多或少存在的地方保护主义和一些现实问题(如二滩电站并网发电后,原来小火电厂及煤矿职工的去留问题),使在一些情况下,明知经济效益很差,仍是保证本省的电厂多发电,而相邻省的富余廉价水电反而卖不出去,以致白白丢弃。所谓省间壁垒,就是指省与省之间由于体制上或是其它方面的原因所引起的电力交易障碍。另外一个原因就是省间的经济利益分配问题。互联电网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不能有效地解决这类问题。这种情况显然跟建立电力市场的初衷相违背。因此,建立区域性电力市场的首要问题就是要打破省间壁垒,形成在区域性的范围内电力交易自由公开进行。要打破省间壁垒,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去考虑:
(1)加强管制,制订电力行业的行政命令机制或法规
根据我国实际,电力市场的省间壁垒问题主要是体制上的原因,因此电力市场的管制机构要相对独立,并与省政府之间没有经济纠葛,作为一种非盈利性的组织来协调各方的关系,其管制费应来自征收经营许可证。
(2)对省调及网调的职能进行合理分工
区域性联网后,调度要充分体现“网调为主,统一调度”的原则,坚持公开、公平、公正调度,以经济性原则为指导。省间壁垒的产生从根本上说就是联网产生的效益在各省分配不均所引起的。因此,作为与电厂效益直接相关的电力调度,一定要注意效益分配的问题。在区域性联网后,网调的职责有较大变化,应该说比原先有了很大的加强,任务更重,责任更大。
(3)经济手段进行补偿
区域性联网,在区域性的范围内建立电力市场,这不仅是一个电力行业的重大举措,而且也会对社会造成重大影响,是一个社会问题。它势必会牵涉到社会的其它方面,其它行业,我们要建立区域性电力市场,固然是从国家的利益出发,从电力行业的发展出发,但我们也不能因为其确实有益而损害其它行业和集团的利益。因此,对其中牵涉到的经济利益问题,我们必须要做出合理的补偿。
2.区域性联网在技术上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系统可靠性问题
在竞争的电力市场中,投资商是否出资兴建电力设施,取决于项目的回报,而不是预期的备用率。因此,与发电系统有关的可靠性是由电能价格维持的;在电力市场的环境下,特别是如果在区域性的基础上建立电力市场,显然对系统的可靠性提出了考验。在区域性的环境下,电力交易更加复杂多变,电力调度既要保证公平竞争,又要保证安全运行,是不容易做到的。笔者认为有必要全面审定并研究和制订新的安全运行导则,并开发新的为运行服务的软件。电力市场的辅助服务是一个重要特征,区域性电力市场又给予它新的内容,直接关系到系统的可靠和安全。
在电力市场条件下,用户可任意选择供电者以双边交易的形式确定发用电的模式,因此系统的潮流很难预测。从而,像输电阻塞,电压崩溃及不稳定等新问题就可能出现。同时,为了维持系统安全运行,调度员必须要安排足够的辅助服务如运行备用,无功支持及负荷调节等,这种情况和垄断时就大不一样了。
笔者认为在当前情况下,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区域性电力市场条件下,输电阻塞问题将更加严重
双边交易的模式虽能体现市场自由竞争的效益,但会给全网的统一调度带来困难,使电力网络一些部分可能趋于功率极限。缓解阻塞是保证电力市场环境下系统安全运行的关键,应从缓解手段,预防策略及分析方法上进行研究。
(2)开发新的运行服务软件
这些软件的主要任务应包括维持系统稳定运行,稳定校验,规划,安排辅助服务,确定辅助服务要求及定价,是否接受电能交易合同,确定开机的最低要求,进行阻塞调度,确定阻塞电价,及对发电机组的过负荷调整。
(3)重视辅助服务
辅助服务是电力系统必须具备的一种满足供电质量和电力系统安全水平的机制。辅助服务与发电,输电,配电的各个环节紧密相关,而且为达到一种期望的运行状态,系统调度员需要采购并协调各种辅助服务,这就增加了电网运行和控制的复杂性,使电网功角不稳定,电压不稳定,过负荷和电力系统崩溃等。对区域性电力系统而言,辅助服务还包括以下几种:大面积停电启动,损耗补偿,动态调度,备用支持,负荷跟踪等。
(4)加强商业可靠性理论与实践的研究
随着我国电力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厂网分开,竞价上网”,“区域性联网”已势在必行。机组竞价上网的电价与其自身的可靠性水平有密切联系,这里所说的可靠性包括了技术可靠性和商业可靠性两个方面。建议,我国应着手进行商业可靠性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以便使我国的可靠性能够紧密地与中国的电力市场结合起来,发挥其更大的作用。
3.输电阻塞问题
建立区域性电力市场,其首先面临的关键性技术问题即是输电阻塞问题。在电力市场的条件下,输电网络完全开放,由于电力传输的约束和限制(如输电的不确定性和不可任意性),加上竞价上网,电力自由交易的竞争性,当输电网络容量不足时,就会时常出现输电阻塞问题。为了输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输电网运营商不得不对电力传输加以限制和约束。这就一方面使区域性范围内的省间的发电商不能进入本省的电力市场,降低了联网效益。另一方面,本省的发电商也减少了竞争对手,为其利用市场力哄抬电价创造了条件。这两方面都使电力市场竞争机制削弱了,不仅使发电商和用户得不到好处,而且电网的运行商也失去了创造利润的机会。然而,随着电力改革的不断深入,发电市场和输电市场要求进一步开放,输电的自由性必然会引起输电阻塞。输电阻塞对电力传输调度和电价界定都有重要影响。笔者认为在区域性电力市场条件下的电力传输调度,要遵循两点:首先,要保证电网安全可靠运行。对输电线路制定出极限容量,使输电网络在总成交量最大的情况下运行。其次,按照容量以竞价从低到高排列,低电价优先上网发电。在一定的电力交易量下,电价最低的先上网,依次类推,直到容量平衡为止。由此体现竞争下的公平。
四、建立和完善区域电力市场的相关机制
1.电力供应安全保障机制
系统的供电能力能够满足负荷需求发展的需要,是建立电力市场的前提条件。从目前国际经验看,存在几种保障机制:①完全依靠市场价格尤其是现货市场的价格来引导长期投资;②采用集中计划备用方法,并确定市场成员应分摊的备用容量需求,建立容量市场,允许市场成员进行容量交易;③采用直接支付容量费机制来吸引投资。
2.建立备用容量共享机制
为了保证系统运行及长期供电的安全性,发挥区域电网的作用,在建立区域电力市场时应该引入备用容量共享机制,包括三方面内容:①备用的确定、分摊办法及相应的处罚原则。统一考虑区域电网备用,分规划阶段和运行阶段规定备用确定方法和分摊原则,按统一规则在各省电网公司之间分摊。各省电网公司必须满足备用要求,没有履行备用义务的公司将受到惩罚。②省间备用支援和付费原则:主要是运行过程中事故支援原则及付费问题。③备用容量市场:备用容量市场为各省电网公司提供买卖备用容量的交易机制。
我国的市场经济环境还不完善,电力市场的建立更是一个初步尝试的过程,因此还无法全依靠第一种机制来提供引导长期投资的信号,可能考虑第2、3种机制相结合的办法,建立备用共享和规划协调机制。
3.建立电力电量平衡机制
电力市场与其他商品市场不同之一是必须存在一个负责系统实时电力电量平衡的机构,该机构需要建立一定的机制对市场参与者进行规范,寻找解决实时电力电量平衡的措施,例如通过建立竞争的平衡市场,或与市场参与者事先签定辅助合同等,并采取措施将保证系统平衡发生的费用分摊给各市场成员。
4.建立市场价格和用户销售价格的有机联系
建立竞争性电力市场的目的之一是提高电力工业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从而使用户从市场中收益。我国的市场化改革从厂网分开、竞价上网的单一购电机构模式开始,这种模式的弱点是用户和市场之间没有相互作用关系,需要建立合理的联动机制使销售价格能够反映市场价格的变化,以弥补市场手段的不足。同时为了保护用户利益,可以采用市场最高限价的办法,以避免发电公司在市场资源稀缺时获取高额利润,损害用户利益。
五、结论
本文通过研究论证了我国具有建立区域性电力市场的良好基础,区域性电力市场在中国应该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对于区域性电力市场管理中的关键问题――省间壁垒问题,通过采取制订电力行业的行政命令机制或法规、对省调及网调的职能进行合理分工、采取经济手段进行补偿等方法可以较好地解决该难题,从而打破省间壁垒。
对于区域性电力市场中的阻塞问题的技术难题,在区域性电力市场情况下主要是要提高电力传输调度。首先应对输电线路制定出极限容量,确保电网安全可靠运行。其次,按照容量以竞价从低到高排列,低电价优先上网发电。
对于区域性电力市场,建立和完善区域电力市场的相关机制是十分必要的。其中重点要建立:电力供应安全保障机制、备用容量共享机制、电力电量平衡机制等多种机制,另外还要建立市场价格和用户销售价格的有机联系。
参考文献:
[1]competition and choice in electricity,world bank, 1996.1 “arket-based operation of restructured power sys-tems”, pro.yong-huasong,2001/10.
[2] 傅书?,白晓民,张扬,朱泽. 区域电力市场模式及运营方式[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3,(9).
[3]傅书逖. 国外电力市场的研究与浅析[j].电网技术,1998,(12).
[4]宋永华,孙锦鑫.英国电力市场面临新的改革――现行模式比较及其问题[j].电网技术,1999,(7).
区域市场调研篇9
当前,全世界进入了生产力高度发达的信息时代,进入了全球经济的新时代,城市作为社会主体,它的地位、作用和空间形态也出现了明显的变化。今天,城市和区域的关系更加紧密,城市在区域中的中心地位更加突出,城市的区域作用范围更加扩大,城市之间的互动互存关系比以往任何时期更加密切。可以说,今天,世界上任何城市的发展都或多或少,直接间接地地与地区、国家乃至世界的发展联系在一起;和上下左右、内外、近远的城市进行着密不可分的相互作用,因此研究城市与区域、研究城镇体系,推动城镇之间的有机协调与共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一、城镇体系与城镇体系规划
城镇体系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由一系列不同规模、不同职能、相互联系的城镇所组成的有机整体,它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现象,城镇体系研究是认识区域城镇发展特点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区域城镇体系是与其社会经济发展背景相适应的。
城镇体系规划是政府行为,是国家或一定区域政府引导和协调区域城镇合理发展与布局规划;考虑到城乡发展的连续性,称为区域城乡空间发展与布局规划将更为准确。
就政府行为而方,区域规划的本质特征是多个发展上相互影响密切的行政单元通过制定共同的协调发展目标、发展政策和发展公约,实现协调发展的过程。
从组织形式上讲,这种协调可以是由上而下的,也可以是由下而上的,但本质特征都是协调的。
由于体制的影响长期以来中央政府的投资成为区域开发资本的主要不源,因此规划比较注重如何计划所确定的建设项目。对发展所包涵的其它更广泛的内容研究不充分,对协调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二、不同时期城镇体系规划的特点
城镇体系研究和城镇体系规划兴起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局限于当时的体制和经济发展理论和方法,城镇体系规划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使国家的资本得到均衡配置。因此,城镇体系规划的着眼点就在于确定城市的性质和规模。所谓性质就是可以配置何种产业和间门,所谓规模就是可以发展到多大的规模。随阒中国的经济的对外开放,经济体制得到不断地改革与发展,中国的城镇体系研究和城镇体系规划也在不断的发展和变化之中。
1.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为落实国家和地方政府重点建设项目为主要目的;
2.进入8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改革开发力度的加大,市场机制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作用越来越明显,城镇的发展方向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势,城镇体系规划逐渐与城市总体规划结合,成为研究和确定城市性质的重要手段和依据;但当时,规划还带有限制资源、资本“计划外”流动的企图;
3.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酱多元化倾向促使人们正确地认识城镇与区域发展的客观联系和城镇发展建设的客观条件,城镇体系规划开始重视城镇发展条件评价,开始研究城镇发展多重机会。
但是,十多年来城镇体系规划中一个根本性的问题是忽视了对区域整体发展效益与利益的研究。这是由计划经济体制和在这种体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的发展观念所决定的。
三、当前开展城镇体系规划要注意的问题
1.要适应转变政府职能的需要
政府在发展市场经济中的中心职能就是强化宏观调控,创造良好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城镇体系规划要为政府引导区域城镇发展提供宏观调控的依据和手段,它的主要任务是:
(1)规划要以区域为整体,着重研究发何完善区域经济发展环境,确定区域城镇发展战略。要把确定引导城镇体系完善与发展的各项政策和措施作为规划的重点和核心内容。
(2)要在维护公平竞争的前提下,对区域开发活动的空间布局和时序进行引导,协调和控制对区域整体发展不利的开发活动。通过合理、妥善的组织,实现区域基础设施享,降低区域开发成本。
(3)要适应改革投资体制4需要,引导投资活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促进国家对重大基础设施的投资体制的需要,引导投资活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促进国家对重大基础设施的投资取得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并保障社会公益性项目的建设,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2.建立整体规划的观念,不能就体系论体系
(1)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投资是区域开发的最基本投资不源。计划部门通过“五年计划”和年度计划按行业和部门分配建设投资。由于这样的计划和投资体制,形成了部门发展和地区发展之间的矛盾(即所谓“条块分割”),导致产业发展与区域发展的不协调。同样的原因,区域规划也是按部门进行的。部门规划不可避免的要强调部门利益,而区域发展的整体利益、长远利益一旦被部门利益所替代,可持续发展就无人谈起。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比较,有一个根本性的变化,就是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这为协调部门利益奠定了基础。但是,还必须强调树立“整体规划”的概念,开展以区域整体发展为主体的区域规划,并建立必要的机制,保障区域可持续发展。
(3)城镇体系规划是以城镇(居民点)为主体的综合性区域规划,要全方位地研究影响城市化的各项因素。城镇体系规划以城镇体系的等级规模结构、职能结构和空间结构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为基础,但绝不仅仅是规划城镇体系。要加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城市化和城镇发展机制的研究。
(4)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中,最重要的转变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劳动力、资本和土地)受市场的支配而自由流动。因此,规划要加强对生产要素流动规划律,以及各项要素对城市化与城市发展作用关系的分析和研究。
(5)制订综合性的规划,必须具备全局观念;实施综合性的规划,必须借助各部门的力量。
3.注重强化协调的手段和措施
资本多元化导致利益主体的多元化。规划不仅要维护投资者的利益,更重要的是要维护公众利益、区域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因此,必须要强调协调。
区域规划的本质特点是超越行政区划,把多个行政单元、多个利益主体协调在一起,谋求整体发展,协调发展是它的核心任务。
·协调的目的:发挥城市的中心作用带动区域发展。
·协调的重点:区域与城市发展的协调和城市与城市发展的协调。
·协调的内容:包括对开发内容的协调、空间的协调和开发时续的协调。
不同的地域层次、不同的功能空间协调的问题手段不同。要以区域发展差异分析的为基础,把握协调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时,还要注重对实施机制和调控手段的研究,不仅要研究如何高效地安排建设,更重要的是要研究如何有效地实施控制。
要把区域城镇发展布局与区域土域土地利用紧密地结合起来,不仅要对开发活动在空间和时间上作出合理的安排,而且要从维护域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目的出发,综合考虑长远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需要,在空间和时间上对不合理的开发活动进行限制。要把对区域土地开发利用活动的控制,作为间接调调控区域开发和产业布局的重要手段,从而使城镇体系规划具有可操作性。
4.要加强区域城镇发展条件分析和综合评价
进行区域城镇发展条件分析和综合评价的目的是,明确区域发展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发现问题,提出对策既不能局限于行政区域,更不能应区域论区域。
5.要提高规划的弱性和可依据性
要开展多目标、多方案研究。这里所说的多方案,是指与区域发展战略研究相结合的多重发展目标引导下的多方案。这些方案应并行地纳入规划成成果,以利于政府实施对区域发展与建设的动态管理。
6.要特别重视城市规划下策研究,建立健全区域规划的实施管理机制
区域规划要针对政府权力有限性的特点,把握住各级规划要解决的根本问题。规划不仅要研究规划方案,而且要研究调控的标准和政策。规划的成果也要趋向系统化,既有规定性的,也有指导性的;既有约束公众的,也有约束政府部门的。
实施区域规划,必须有相应的协调和仲裁机构,必须有相应的行政机制和法律依据。也就是说,不仅要使编制跨行政区域的规划成为可能,更重要的是要使实施规划得到保障。
7.充分重视科学技术进步,特别是交通、信息传播技术以及能源开发技术的发展,对城市产业结构、居民生活方式、城市布局和区域城镇空间结构的影响。
结语:随着中国经刘发展的国际化,中国城镇体系必然要与世界城镇体系接轨,因此要济生对世界城镇体系特点与发展趋势的研究,要建立有利于促进我国对外开放和参与国际经济循环的城镇的体系。
参考书目:
区域市场调研篇10
【论文关键词】环渤海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宏观调控
环渤海区域是指环绕着渤海全部及黄海的部分沿岸地区所组成的广大经济区域,主要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东、辽宁,同时延伸辐射到山西、辽宁、山东及内蒙古中东部。环渤海地区处于日渐活跃的东北亚经济圈的中心地带,是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地区的主要出海口和对外交往的门户,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作为中国北方核心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环渤海地区具备良好的基础,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的组合优势尤为突出,同时环渤海地区也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海洋经济”和“大陆经济”的连接枢纽,强大的创新能力、发达的金融业也使这里成为外商在北方投资最密集的地区。全球80多家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的研发机构,其中40%以上设在北京;而天津拥有的外商投资企业有1万余家;大连的外资企业数量和质量在全国达到一流。环渤海地区已经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经济区。①
环渤海地区已成为继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之后的中国第三个大规模区域制造中心。环渤海地区在保持了诸如钢铁、原油、原盐等传统的资源依托型产品优势,同时新兴的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也发展迅猛。环渤海区域经济已进入到一个跨越式发展期,未来环渤海经济在全国经济中的比重会进一步增大,渤海区域沿海经济走廊相互协作的逐步深入,环渤海5省市提速发展的态势将会进一步明显。目前,中国已经进入工业化加速时期,由此带动的重化工业加速发展也将为“环渤海经济圈”带来历史性发展机遇,环渤海地区未来发展具有巨大的潜力和空间。从一定意义上说,环渤海经济圈是保证中国政治和经济稳定的核心地区,是“三北”地区发展的引擎,是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的前沿,它对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引领和带动作用日益显现。但随着渤海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区域间各级政府在经济发展中如何界定和发挥政府职能已成为亟待研究与解决的问题。
一、建立高层次的区域协调机制,消除地方保护,促进区域“共同市场”的形成
二战后,随着区域合作组织如欧盟、美加墨自由贸易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东盟、非盟等等成立与发展,国际间这种经济合作组织已经迅速得以发展,且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一大趋势,对世界经济发展有着极其重要影响。根据美国着名经济学家曼库尔·奥尔森有关国际上区域集团引起的“管辖权统一”的理论,“管辖权统一”对各种特殊利益集团是一种制约,它极大地减少了贸易壁垒的长度,促进了各国的经济增长。奥尔森指出:“由于在相互独立的国家之间实行了自由贸易,就不能通过任何方式再利用政府的强制权利来加强卡特尔组织所需要的对产出的限制了。同时,也没有任何方式在所有国家中间再去建立维护特殊利益集团利益的法律,因为并没有任何共同的政府存在。”奥尔森所谓的“管辖权统一”就是指国家间经济合作制度。“管辖权统一”理论不仅适用于国际间区域经济合作发展,同样也适用于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中各省市之间的合作。
(一)进一步发挥环渤海地区经济联合市长联席会的作用,加大区域间政府的合作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不断加深的前提下,加强区域联合发展已成为环渤海各省市的共识。目前,环渤海地区已经形成了以环渤海地区经济联合市长联系会为代表的协调机制。环渤海地区经济联合市长联席会通过20多年来的不断探索和不懈努力,为环渤海区域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在环渤海乃至全国的影响越来越大,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如2004年环渤海地区经济联合市长联系会通过了《2?12廊坊共识》、《5?21北京建议》、《6?26廊坊框架》,第一次将环渤海的发展与东北亚的发展结合起来,第一次建立了官、学、商共同参与的政府推动、市场驱动的对话磋商机制,第一次实现了环渤海地区领导人联手打造中国第三增长极的“全家福”;2008年联席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推进环渤海区域合作的天津倡议》确定了环渤海区域合作的指导思想和具体目标,给环渤海区域合作带来崭新的工作局面。
自联席会第十二次会议以来,各成员市围绕《推进环渤海区域合作天津倡议》和工作议案狠抓落实,环渤海区域合作不断扩大,经贸交流日趋活跃,合作成果日益显着,科技、交通、旅游、环保等方面的合作进一步深化,合作机制更加完善和健全。同时,还分别成立环渤海区域环保合作网络组织、环渤海区域口岸合作组织、环渤海区域人才协作联盟。会议期间还举行了环渤海地区项目合作签约仪式,集中签订了16个合作项目,合作金额达182.69亿元。
(二)加强政府协调机制,逐步建立统一有效的权威性区域协调机构
政府要在环渤海城市群中发挥协调作用,逐步由低层次松散型到高层次紧密型的环渤海区域性协调机构,作为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组织保障体系,本着共同发展的目的制定区域发展战略与规划,综合安排生产力布局、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金融、资源开发等内容,协调解决区域联合的重大事项,制定区域协同发展的政策,推进区域合作的进程,最终形成一个有效的统一指挥与协调权威性机构,以利于形成统一协调的行动。因此,各级政府应建立政府协作、区域合作市场中介组织参与等法律制度,保证在区域横向合作活动中,政府逐步实现从全能型政府转变为有限型政府、从审批型政府转变为服务型政府、从高成本型政府转变为高效率型政府、从传统型政府转变为现代型政府的职能转变。
为了协调环渤海区域经济的发展,保证区域横向合作计划的有效实施,各级政府还可以考虑成立环渤海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机构或区域性的经济协调专业职能机构,负责区域经济开发的统筹、协调和监督。同时为发挥区域经济发展中社会力量的作用,鼓励建立区域性联合经济自治组织,协调区域内各类市场主体的经济活动。区域性联合经济自治组织应由区域内各类企业自愿参与,代表区域内企业的共同利益,反映企业的共同要求和愿望,沟通政府与企业的联系,加强行业的内部协作关系,搞好区域内企业的自身管理,促进区域性各类企业的共同发展。
此外,为适应区域经济合作进一步发展的要求,渤海区域间政府应在充分发挥环渤海地区市长联系会作用的基础上,有步骤、分阶段地建立环渤海区域间协调机制,包括社会团体、高等院校及学术机构、行业协会等之间各种不同层次、不同性质的多元化的区域合作机制体系。还可以针对区域经济联合的具体合作内容成立相关专题工作组,协调区域合作中的个体利益与整体利益冲突问题,以谋求共同发展的目标。
区域间各级政府多层次的合作机制的建立与完善,是区域经济合作发展走向成功的关键。目前,环渤海区域发展的种种制约和障碍清楚地表明,区域内各省市间迫切需要一定程度上的“管辖权统一”,以消除地方壁垒,减小对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制约,促进区域“共同市场”的顺利形成。各级政府应当把握新的历史性发展机遇,从提高区域间联合紧密度、健全统一的市场机制、建立交流合作长效机制、提升区域合作层次等方面入手,通过组建环渤海企业合作促进会,从深层次上推动了区域合作的发展。[nextpage]
二、充分利用环渤海的科技资源优势,强化知识产权的保护与利用,提高自主知识产权的竞争力
环渤海地区是中国科技力量最强大的地区,仅京津两大直辖市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科技人员占全国的四分之一。环渤海经济圈已经形成了以高新技术产业、电子、汽车、机械制造业为主导的产业集群,各具特色的产业带开始形成。北京有中国最大的中关村电子信息产业科研、贸易、生产基地,集中了软件开发及信息技术的优秀人才;天津开发区已成长为环渤海沿海经济活跃度最高、发展速度最快的区域,it制造业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这里还是全国最大的电子通讯设备、液晶显示器等生产基地;各级政府应当结合本地的实际,充分利用环渤海区域的强大科技资源优势,制订实施知识产权保护和利用的相关规定,鼓励本地企业创造自主知识产权,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进而促进本地经济的发展。
各地政府应推动和鼓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加强重大科研课题的联合攻关,加快建立区域科技项目合作机制和成果转化平台,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并且,结合本地实际,对与外地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进行重大科研课题合作研发的当事人给予各种优惠和扶持政策,包括提供资金资助、给予物质奖励、优先职称评定和聘用等方面,以此发展研发机构,建立科技服务体系,培育自主品牌,提高技术研发转化能力。应建立健全人才合作交流机制和区域性人才市场,完善促进就业工作协调机制,协调解决区域内就业工作中的重大问题,鼓励和保障人力资源在区域间合理流动,各地政府应该对流动人才的户籍迁移、社会保障、子女的入学入托等问题给予当地居民同样待遇。充分利用本地区高科技人员集中的优势,进一步发展跨区域、跨国际的科工贸、科工农等多种形式的联合体,促进科技经济一体化。
政府可以采取适当优惠扶持鼓励建立区域内技术市场,完善持续激励自主创新和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体现技术参与收益分配的制度,加大鼓励区域间技术服务优惠政策的力度,对科技中介机构开展区域间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给予税收扶持;加强区域技术市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技术市场公共服务能力,大力推进技术市场的信息化建设,结合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建立面向社会、辐射全国的技术交易服务平台,支持区域性技术交易网络的建设。
环渤海地区是中国对外开放口岸最集中的地区,是最大的粮食、煤炭、原油等进出口物资中转基地。要充分发挥本地区港口群的优势,扩大国内外经济联系,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与竞争,尽快实现与国际市场对接,形成合理分工、优势互补,联合发展,促进地区经济一体化。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文章
新常态区域经济发展的思维分析 2023-03-30 17:32:18
数字经济与区域经济增长 2023-03-30 11:38:32
区域金融发展的差异及风险 2023-01-28 09:23:32
区域经济发展路径创新 2023-01-11 09:17:37
区域金融与经济协调发展策略 2023-01-11 09:13:24
区域经济与旅游资源发展策略 2023-01-03 08:5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