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金融论文十篇-欧洲杯买球平台

时间:2023-03-18 18:06:11

区域金融论文

区域金融论文篇1

(1)区域内的商业银行风险是区域金融风险的主要来源。在我国及其内部各个区域,银行业无论从规模还是重要性方面来说,都是金融业的领头羊,是区域金融体系的最重要构成部分,是区域内主要的金融机构,其发展程度对区域内金融业发展的影响程度很高,尤其是在中小城市,重要性尤其突出。因此,区域金融风险的主要来源是商业银行产生的风险。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对区域金融风险的研究可以转化为区域内商业银行风险研究。(2)区域金融风险的防范与化解与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区域金融机构不仅受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影响,出于对区域的经济发展规划,地方政府也会制定相应的政策。因此,区域经济体系同时受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影响,这两者的具体政策目标有时不一定统一,这就使得区域金融风险的防范与化解变得复杂化。

区域金融风险形成的原因

(1)金融机构的自身原因。在市场竞争机制下,金融机构作为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大部分金融机构普遍采用规模的膨胀作为追求利益的手段,“重数量,轻质量;重规模,轻效益”的经营模式,使得金融机构在规模扩大的同时,也增加了区域金融风险的程度。(2)地方政府对区域金融活动过多的干预。地方政府对区域金融活动过多的干预是导致区域金融风险的重要原因。市场经济的稳健进行,离不开政府的干预;但过多的政府干预反而会诱发区域金融风险。(3)一国的宏观金融政策对不同区域的经济活动造成不同的影响。由于经济较发达区域在我国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经济波动与我国整体的经济波动呈现基本的一致性。一般来说,我国制定的宏观金融政策更多是以经济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为参照系,即单一性的宏观金融政策。但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不同区域内的金融产业成长水平存在较大差异,使全国统一的宏观金融政策在不同地区产生了不同的效应。对于经济较发达的区域而言,面对国家的宏观政策,可以通过健全的金融市场、多元化的金融工具、高级的产业结构等迅速调整金融活动,在分散风险的前提下实现预期的政策效果;相反,对于经济不发达的区域而言,由于产业结构的低级化,金融工具的单一化,不完善的金融机构等原因,在经济活动的运行中,无法化解或降低政策调整带来的负面影响。因此,在发展非均衡的格局下,单一性的宏观金融政策可能会成为经济不发达地区的金融风险形成和累积的诱因。

区域金融风险的防范与化解

区域金融论文篇2

论文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愈来愈明显加入wto后,外资商业银行以经济区域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配置金融资源的模式对国有银行传统的以行政区域配置资源的模式形成了冲击,竞争的压力迫使国有银行加强区域间的协调与配合而我国东中西梯次发展的区域发展政策也对金融机构跨区域金融服务提出了要求但目前行政区划地方利益国有银行传统机构设置模式等方面的因素对建立区域间金融服务协调机制形成制约,亟需通过建立机制搭建平台和完善各种服务手段来实现区域金融服务协调与互动,适应和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日益凸现金融做为经济发展的核心和动力,建立跨区域的金融市场已是势在必行而如何立足于开放统一的区域金融市场,使金融机构根据区域间要素禀赋合理分工,形成相互促进优势互补和共同发展的金融服务协调机制,是当前中央银行发展和国有金融企业改革的重要方面

一跨区域金融服务需求及金融服务协调机制现状

(一)在金融全面开放的新形势下,区域金融服务协调机制尚未建立

区域经济的发展,使得金融机构的业务对象以经济圈的形式聚集,其客户的欧洲杯买球平台的业务范围结算方式关联企业均依存于特定的区域经济市场在中国加入wto之后,中小股份制银行,特别是外资银行,从中心城市辐射周边城市甚至内地的经营策略顺应了当前的区域市场经济需要,其对行政区域划分色彩分明的国有银行经营格局形成了冲击和挑战由于市场没有行政区域的概念,故传统的行政政地域概念实际上是将生产要素和服务要素的循环切断,这将提高银行的发展成本行政经济和市场经济的矛盾在金融服务的问题上逐渐形成了对撞围绕客户需求规模化集约化趋势跨区域提供金融服务的问题凸现在中央银行和各国有商业银行面前

(二)金融机构尚未形成与我国区域发展规划相配套的服务机制

区域经济是各国和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加快东中西部协调发展,是我国区域发展战略按照我国依托中西部发展东部,发展东部带动中西部的区域发展战略,我国中西部地区正进入发展的黄金期和加速期,各种市场要素急需由东部向中西部流动而日前,由于机制的缺失,金融资源的配置反其道而行之,各种金融资源正加速由西向东流动,形成东部金融资源过剩而西部金融资源不足的局面,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国家区域发展政策效应

(三)在区域经济圈的形成过程中,区域金融服务市场的建设相对滞后

我国幅员辽阔,在多年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了各区域独特的资源禀赋和经济金融格局各区域在资源禀赋等诸多方面优劣势差异明显具有互补性,建立有效的市场配置机制可以实现区域间的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从区域经济理论上来说,金融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和持续推动力,是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纽带而目前,我国区域国有银行间在金融服务上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协调与合作区域间金融机构更多地表现为竞争关系,行政壁垒业务壁垒和政策壁垒较大程度存在着,即使同一家国有商业银行不同区域间的合作也是单一项目上的低层次合作,能够促使跨区域金融资源有效流动的市场机制远末建立因此,金融机构,特别是中央银行和国有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模式上必须进行深层次的改革,实现跨区域的金融服务,以体现效率的同时,实现金融资源配置的公平

(四)行政区域内金融服务尚未建立有力的监管协调机制

人民银行银监会分设后,对金融业金融服务工作的组织管理和协调职责一直未有明确规定,这一点上,中央银行和监管部门既存在着职能交叉又存在着管理真空,导致一定行政区域内金融机构的金融服务工作缺乏外部协调机制的有效制约,各金融机构间的统筹配合不够,服务效率和水平难以提高比如,在人民币管理征信建设反洗钱等服务工作上,各行缺乏有效的协调配合机制,工作合力不足

二制约跨区域金融服务协调机制建设的主要障碍分析

(一)国有商业银行按行政区域分工的模式不适应区域经济的发展要求

目前,国有银行网点机构是接照省级行政区划被划分,每个分支机构的经营范围被严格限制在行政区划之内,这一局面无疑大大削弱了国有银行的跨区域服务能力相对而言,外资银行和一些股份制银行的地域幅射性较强,一些总部设在上海的外资企业,其经营范围也覆盖到华东,在财务管理集中化的要求之下,外资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可以为客户提供,站式服务而国有银行,在涉及到全国时,需要总行出面解决,决策路线长,协调难度大,服务效率就难免下降在解决跨区域金融服务问题上,国有商业银行在近年也采取了一些措施,但是如果不改变国有银行按照行政区划分割的经营局面,由一些分行自发进行合作就只能在较低层次和一些零星项目上展开,而无法在整体上与外资银行进行竞争

(二)服务技术平台建设滞后成为制约国有银行跨区域服务的瓶颈

多年来,分散的经营管理导致国有银行的技术平台不统一,基本的全国范围内的通存通兑都没有完全解决,各自为战的情况比较普遍而且各金融机构分行间的考核竞争加剧了业务整合的难度,这也是最近几年工农中建各大行都抓紧建设it中心的根本原因现在工行中行等都在上海建立了地区数据中心,跨区域服务的技术问题正得到解决,但与外资银行在全球范围内配置服务资源的做法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值得关注的是,目前各国有商业银行不但在搭建高质量的服务技术平台上做的不够,而且对现有技术平台的利用也不充分,各自为政的问题比较突出比如,在中央银行建成以大小额支付系统为标志的现代化支付系统后,各国有商业银行仍坚持发展系统内的资金汇划系统,导致大小额支付系统负载不足资源闲置,形成服务设施的部门分割和资源浪费,降低了区域资金运转的效率

(三)行政干预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区域金融服务模式的搭建

经济区域的形成是以市场为联系纽带的,跨越了行政建制和区划设置然而由于体制原因和地方保护主义思想的影响,地方政府在税收投资及其它经济政策上存在分岐,人为地对区域经济形成了割裂,对区域间金融服务协调机制造成了影响表现为:一是待遇不平等各地政府在金融服务软硬件环境的建设上存在重地方性金融机构,轻跨区域金融机构的问题二是发展不平衡比如,在银行卡等结算工具的推广使用上,各地方政府在用卡环境的搭建优惠政策的落实等方面认识不同投入不一,使区域间结算环境差异较大,影响了区域经济的融合特别是在反洗钱征信建设等属于公共服务领域的金融服务协调机制的建设上,地方政府的态度不一三是区域间金融开放程序不够各地政府以及金融机构对区域间的金融竞争存在片面认识,特别是对异地金融机构进入辖区发展高端业务持消极态度,地缘观念较浓,在预算单位账户开立高端客户的争取上存在地方保护主义现象,协调机制在利益分配面前软化,阻碍了区域金融服务模式的搭建

三完善跨区域金融服务协调机制的途径

(一)中央银行要强力打造一个高效快捷的资金运转体系

建立高效的支付清算系统,提高结算资金使用效率,是推进地区协调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一方面大力推广同城票据清算系统,抓紧建设现代化文付清算系统,为推进中西部经济发展提供快速高效安全的资金清算服务另一方面牵头组织协调有关部门为金融企业提供信息交流平台和基础公共网络,加快以网络银行电子商务移动银行自助银行等创新金融产品为代表的电子银行系统的发展同时,适应要素跨区流动要求创新服务手段,推动跨区域票据结算合作,适应客户群在跨区,提供包括信贷咨询和清算等在内的综合性融资服务

(二)突破国有银行按照行政区划分割的经营局面,建立国有银行跨区域金融服务体系

一是在客户需求推动下,区内各分行加强业务合作与协调,通过策略合作或在总行牵头下为重点客户提供全面服务,通过加快业务的合作与协调来促进区域金融合作二是逐步实现业务处理平台的区域集中跨区域的金融服务需要统一的技术平台未支撑,从数据的物理集中到客户信息的逻辑集中,跨区域金融业务平台是跨区金融服务得以实现的基础条件三是对传统的行政划分布局进行战略调整,严格按照区域经济合作的要求而不是行政区划限制来配置银行的服务资源,建立起引导资源流动的区域性的银行经营管理架构

(三)大力扶持地方性金融机构的发展,充分发挥地方金融资源在区域金融服务中的作用

中央银行要把促进地方性金融机构改革与发展工作作为工作的重点,在地方政府的领导下,一是积极推动农村信用社改革,组建农村合作银行,使之成为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三是要加快推动城商行城信社改革发展的步伐,以不良资产处置为突破口,把增资扩股作为切入点,加快不良资产处置速度,在资产质量提高,资本充足率达标的基础上,推动区域城商行城信社实现业务联合与资本联合,充分调动整合利用中西部地方金融资源,拓宽资金来源渠道,打造区域城市商业银行城信社联合体,支持中西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为支持中西部地方经济发展多作贡献

(四)转变政府职能,消除影响区域金融的政策障碍

认真研究和探索区域经济范围内不同地区政府的利益共享机制问题,逐步弱化政府的经济决策职能,加强经济调节职能,由市场未决定利益分配办法未决定资金流动,通过税收本地化或组成利益共同体的方式来促进跨区域合作政府应减少对生产要素正常流动的阻碍性干预,营造与强化生产要素流动对地方长远利益的正面效应

区域金融论文篇3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金融风险

abstract:thisarticleembarksfromtheclassicaltheory,uncoordinatedandthefinancialrisk’srelationshasconductedtheresearchontheregionaleconomiesdevelopment,thoughtthattheregionaleconomiesdevelopmentwillbeuncoordinatedthroughmanykindsofwayinitiationfinancerisk.

keywords:regionaleconomiesdevelopment;financialrisk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经济的问题最终会集中体现于金融。那么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与金融风险之间是否存在某些关系呢?本文将结合经典的金融风险理论,就这一问题展开初步的分析。

1从马克思经典假说看

1.1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导致的生产过剩

首先,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导致的产业同构及重复建设问题,会导致商品生产的结构性过剩。经济领先区域经济之所以领先与其产业结构领先于经济落后地区的产业结构是分不开的。经济落后地区在缩短与经济领先地区的经济差距的过程中,必然要进行产业结构的升级,当经济领先区域的产业升级速度不能维持两个地区之间的产业结构差异时,必然会出现产业结构的叠加。产业自构必然会引发大量的重复建设问题。而产业的同构与大量的重复建设必然会导致商品生产的结构性过剩。

其次,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导致的需求相对不足,使得生产过剩问题更加严重。第一,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会导致消费需求的不足。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协调必然会导致经济领先区域与经济落后区域收入水平之间的差异。对于经济领先区域而言,在产业结构升级缓慢的情况下,其对于已有产品组合的消费需求会趋于饱和,由此制约其消费需要,而对于经济落后区域而言,较低收入水平会制约其消费需求。第二,从投资需求角度看,对于经济领先区域而言,虽然有大量的资本集中,但是由于产业升级的缓慢,资本流入到生产领域的量在产业趋于饱和后就会增长缓慢,投资需求开始不断萎缩,而对于经济落后区域而言,政府将比较稀缺的资源集中配置在其认定的高利润率的“关键性产业”中,这必然导致本地原本就稀缺的资源对于其他“非关键性产业”而言更加稀缺,进而制约了“非关键产业”的投资需求。

1.2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导致的金融过剩

首先,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会导致经济领先区域的金融相对性过剩。根据前文的分析,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协调会导致资本从经济落后地区持续的流出,同时还会阻碍资本流入经济落后地区。而对于经济领先区域而言,金融资源的大量集中,在国家“一刀切”式的宏观调控下,很容易产生金融的过剩,形成信用的过度膨胀。

其次,对于经济落后地区而言,在地方政府的引导下,大量的金融资源被投放到“关键性产业”,而根据“资金软约束”理论,在行政干预的情况下,这些产业很有可能产生“资金软约束”现象,进而导致金融的结构性过剩。

2从凯恩斯理论角度看

凯恩斯指出,经济危机发生的内在原因在于有效需求不足,而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亦可通过这些途径导致金融风险。

首先,从消费需求角度看,一方面,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导致的区域间贫富差距增大会导致消费需求不足的情况;从另外一个方面看,在经济领先区域出现的劳动力总量相对过剩及结构性不足,亦会导致区域内收入的两级分化,进一步制约需求的扩张。

其次,从投资需求角度来看,对于经济领先区域,在旧有产业趋于饱和的情况下,投资需求的动力主要来自于产业升级,而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会阻碍其产业的升级,进而阻碍了投资需求的扩大。而对于经济落后区域而言,一方面,地方政府的行政干预会阻碍“非关键性产业”的投资需求,而另一方面,优质劳动力的大量外流也会制约该地区的投资需求。

3从周期性的金融内在不稳定理论角度看

首先,按照明斯基的理论,金融风险的产生源于经济周期中的某种变换,而在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协调情况下,经济落后区域的经济赶超战略为这一“变换”的产生带来了契机。在地方政府的引导下,投资机会出现了,大量的资金因而汇集于“关键性产业”,在资金软约束的情况下,很容易形成信贷泡沫。

其次,经济落后区域为追求经济的快速发展,必然会偏好于高新技术的发展,而通过自主开发或者引进的途径在本区域内形成技术的创新,而这亦会带来新的“变换”因素,进而导致多方面的风险暴露。其一,如果自主开发,那肯定要发展与高新技术产业密切相关的风险投资业,而风险投资业的特点是集高风险、长期性、专业性于一体,这与经济落后区域优质劳动力及资本缺乏的现状是冲突的。其二,如果从经济领先区域引入,由于经济领先区域资本充足,在以此基础上进行的技术创新多以服务于资本密集型产业为目标,当然这也符合产业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密集型产业的转化规律,如果经济落后区域进入相关的技术,则会导致资本对劳动力的过度替代,使原本就稀缺的资本更加稀缺,而劳动力就业状况则更一步恶化,进而对金融体系产生冲击。

最后,稀缺资源向经济领先区域的持续涌入,也会加大经济领先区域金融体系的内在不稳定性。稀缺资源在经济领先区域的持续集中,一方面为银行过度信贷埋下了伏笔,另一方面,经济领先区域内有可能形成“被提前的经济繁荣”进而导致过度的投机。

4从货币主义视角看

首先,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协调会导致我国“一刀切”式宏观调控的失灵。在全国统一货币供给调控下,东中部地区经济对货币调控的反应要快于西部地区。出于对经济利益的追逐,金融机构往往将资金从西部地区调往东中部地区,特别是东部地区使用,很多微观经济主体通过股票市场投资等渠道将资金投向东部地区,这将首先导致东部地区不动产、金融资产价格迅速上升,引发新一轮通货膨胀,这种通货膨胀会波及到西部地区,使西部地区原本稀缺的货币供给显得更加稀缺,此时中央银行的货币供给调控又将陷入两难境地。

其次,地方政府出于竞争的需要,对商业银行强加以准财政的职能,使得商业银行面临这双重委托的矛盾,进而加大了金融体系的不稳定性。

最后,从引进外资角度看。对经济落后区域而言,希望能尽量引入外资来满足自身经济发展的需要,但毫无疑问,无论从投资的硬环境或者软环境来看,经济落后地区都无法和经济领先地区相比,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往往不得不采取其他措施进行补偿,而这些措施往往会导致整个国家利益的损失。而陈秀山(2006)的分析更指出对于经济领先区域而言,经济发展的不协调必然导致其区域资源缺乏、市场狭小,如果其选择将经济发展的基础主要依赖于对外贸易,则可能面临更大的风险。

区域金融论文篇4

(一)统一存款准备资金政策

统一存款准备资金政策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区域货币分布不均。对于经济落后的地区而言,其货币乘数较低,因此在统一存款准备资金政策的算法下落后地区非配到的资金远远落后于发达地区。缺少资金支持就无法进行当地招商引资以及各项基础建设,对经济落后地区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经济发达地区本就有能力进行自建,再加上大量的货币被分配到这里,其建设发展的空间被进一步扩大,此消彼长的建设方式不断拉大地区经济的不平衡。

(二)再贴现政策

就目前我国再贴现政策而言仍旧不够完善,使用的仍旧是相同的利率政策。因此在发展过程中具有明显的区域性。我国的票据难以实现不同地区的同化,很多时候难以发挥票据的一些基本功能,例如票据的融资功能等。票据市场的发展受到严重的阻碍,尤其是在一些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地区这种想象尤为明显。经济落后地区难以实现融资,经济建设以及市场发展受到阻碍,造成经济水平发展缓慢。

(三)金融机构分布不均

金融机构主要指银行(国有银行、地方银行、外资银行、信用社、政策性银行等),现实生活中可以发现,在东部发达地区银行遍布,银行种类多,数量也多。而在西部经济落后地区只能在一些大城市中心地带看到银行分布。金融机构的数量决定了当地的融资能力,由此可见,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融资能力明显高于西部地区,企业发展以及地区建设上的差异被进一步放大。通常情况下,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主要职责就是给当地企业以及地区建设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缺少银行的支持,对自建能力较弱的西部地区而言想要获得经济上的飞速发展明显不太实际。

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策略

(一)在经济落后区域建立金融组织体系

基于原先统一的金融政策造成经济水平的区域差异,为促进落后地区的经济建设必须针对性制定区域金融政策,以此带动落后区域的经济发展,缩小区域经济水平差异。重视经济落后地区的金融体系建设,加强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构建,投入大量政策性资金。例如我国经济水平比较落后的西部地区,国家应该颁布区域性金融政策,首先明确当地政策性银行的首要职责。政策性银行的资金应该被主要应用与区域经济建设,包括西部地区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政策性银行应该为地区预留相当一部分的建设资金共当地的区域建设,保证西部地区发展的基础资金。在西部地区建立专属于当地的金融机构,旨在为当地经济水平的发展提供资金服务。例如一些当地的开发银行或者投资金融机构,为当地经济发展进行融资,保证稳定的资金支持,加速当地经济发展。

(二)完善经济落后地区金融市场体系

落后区域的经济水平建设不仅要为当地建立专门的金融组织体系,还需要不断完善发展,组建统一的金融市场,以此带动当地市场经济水平的提高,促进当地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东西部经济水平差异的出现原因之一就是金融市场的分割,在东部经济发展取得成效后国家有能力统一金融市场,以此带动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降低东西部经济水平的差异。通过金融市场统一促进东部资金流入西部,在东部资金日益饱和的情况下实现资金在西部的有效利用。统一金融市场后还要在西部构建区域金融市场,提高当地金融市场的层次性,从而根据当地企业层次的不同为其提供相应的资金支持,加速当地经济建设。

(三)加强经济落后地区金融调控体系的构建

加强经济落后地区金融调控体系的构建有助于实现对区域经济的调控,在宏观上掌控经济发展的方向,有助于区域经济发展。中央加大对银行的宏观调控,有助于中央根据区域发展的市局需求分配资金。另外中央可以经济落后区域的利率、贴现率等进行宏观调控,以此促进经济落后区域的经济发展。另外在不同地区实行不同的存款准备资金政策,增加经济落后区域的货币分配量,保证其经济水平建设有一定的资金支持。例如我国目前可以根据地区的不同按照西部、中部、东部等实行不同的存款准备资金政策,加强西部以及中部地区建设。

三、结束语

区域金融论文篇5

关键词:金融危机区域经济一体化影响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驱动力

(一)区域金融的扩大及深入发展

现今的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两种形式。虚拟经济的扩张又主要与金融相关,包括金融秩序、金融创新、金融监管等(这些金融表现又正是此次金融危机的深层原因),加强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连通性,推动着实体经济(制造业、采掘业、加工等工业)的发展。西方的政治经济学家曾提出过“将廉价的虚拟经济转化成实体经济”与“经济一体化”双赢的美妙构想,那么,多年之后,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乃至世界经济一体化,也将有达到双赢的可能。

(二)成员国之间各行业横向分工水平程度相当,是一体化得以发展的基础

产业的国际分工,在发挥各国专业化优势的同时,又发挥了规模经济的效益。以此为基础的区域集团不易破裂,具有内部凝聚力的比较优势,当遭受全球性的危机时,各国承受的压力相当。同时,若成员国的产业水平较低,其遭受风险的危险就越大,相反,若产业水平较高,其承受风险的能力就越强,稳步发展的几率也就愈大。

(三)区域经济一体化形成的内部成员国总体劳动水平较高,生产成本较低,且与世界最低生产成本相距较小

一体化的形成通过贸易转移带来利益。若成员国形成同盟后,与同盟国的贸易往来成本高于非成员国的贸易成本,那么,集团的经济一体化发展将受到相当大的制约,也就缺乏巩固的基础。

(四)成员国内部的供应与需求弹性要求比较高

一体化的组建,撤除了各种障碍,关税及非关税壁垒的降低和消失,大大减低商品的价格。若成员国的昂;需求弹性较大,那么需求会大幅度的上升,从而出现贸易创造,增加社会福利。同样,若生产弹性较大,生产障碍消除后,可迅速增加,替代从非成员国的进口,提高社会福利。从另一角度看,当金融危机卷入区域体中时,因起源国的本币贬值而进口商品价格降低,若需求弹性大,从国际贸易转移角度分析,其创造的福利也能保持正值。

二、金融危机的国际传导

金融危机的是怎样传播,以至全球蔓延?其主要是以“溢出效应”为传导机制。国际贸易与国际资本的流通是其主要渠道。贸易溢出是指一国投机性冲击造成的货币危机恶化了另一个(或几个)与其贸易关系密切的国家的经济基础,从而可能导致另一个(或几个)国家遭受投机性冲击压力。主要是通过价格效应和收入效应实现的,即一国金融危机造成的货币贬值一方面提高了其相对于贸易伙伴国的出口价格竞争力,另一方面通过影响国内经济(国民收入减少)而减少了向其贸易伙伴国的进口。一个国家发生金融危机导致的本币贬值使得该国商品和劳务的相对价格下降,出口竞争力增强,对其贸易伙伴国的出口增加而进口减少,导致贸易伙伴国的贸易赤字增加、外汇储备减少,损坏贸易伙伴国的经济基础;本币贬值使得贸易伙伴国向其进口的商品、劳务价格水平下降,导致贸易伙伴国的价格水平下降,消费价格指数的下降使得其居民对本币的需求量减少,于是本国居民兑换外币数量增加,导致中央银行外汇储备减少,贸易伙伴国的竞争力下降,失业率上升(尤其是出口部门),若政府期望采用扩张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来缓解国内失业压力,就可能诱发投机性冲击。另外,本币的贬值,损害了本国经济,使本国国民收入减少,对贸易伙伴国商品、劳务的进口需求减少,从而使贸易伙伴国的出口量下降,贸易收支恶化,诱发对它的投机性冲击。投机性冲击的诱导,导致货币危机,造成其市场流动性不足,迫使一个市场上的金融中介清算通过各种方式将其在另一个与其有密切金融关系的市场上的资本大规模抽出者,在此国的大量资本的外逃,从而造成另一个市场对流动性不足,即金融资本的溢出效应。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这样的“溢出效应”,并非仅存在于两个联系体之间,而更多的是产生连锁反应,影响第三国或更多的经济体。

三、金融危机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

(一)从静态看——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经济效益的影响

1.贸易效益

金融危机产生的贸易效应危机,主要在以实体经济为主的一体化集团。以东盟国家为例,在此次危难中,身处全球金融危机漩涡中心的美欧日市场多年来一直是东南亚主要经济体的最重要的出口市场,其国内需求已经并将继续出现下降,甚至还有出现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可能。海外需求下降而导致的出口急剧下降,将东南亚出口导向型国家的经济拖入泥潭。

2.福利效益域经济一体化,本身会产生福利效应。在北美自由贸易区成立初的几年间,墨西哥的就业率增长了17%,新增加了150万个就业职位,加拿大的就业率增长了15%,新增了230万就业职位,美国就业率增长了12%,新增加了220万就业岗位。而在当下,美国顶级机构的破产,自身失业人口创历史新高。失业人口向他国流串,形成一种“恶性循环”,使社会福利水平受到影响。再者,各国政府积极拨款救市,使用于福利的资金减少,加重了效益的负担。

3.投资效益

投资创造效应是区域集团经济效应的重要部分,其来源包括区内成员国相互投资的增加,何区外非成员的投资。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各国为保护自身的利益,即使是已有了联合关系,也会以因资金的短缺而引起投资来源枯竭或现有资金抽逃。另一方面,为补救金融市场,各国政府的大规模救市,扩大内需,采用积极的货币政策,这将造成需求的增加,但因缺乏资金,生产滞后,造成供需不平衡,原本应有的经济效益甚至可能导致相反的效果。

(二)从动态看——对区域经济一体化未来发展的影响

1.利于各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新体制出现

此次金融风暴背景下,各大政府救市背后,孕育着新的经济政治体制革新。欧盟以图改造自由经济模式,推崇国家集权经济模式。这样的形式不难看出,世界经济已经出现试图改变战后至今,一直以美国为主导的局势。重病之后寻求治病的方式,世界各理性经济体也一样。主体国家的利益不同,地位权重不同,新体制争鸣局势的出现成可能。这将推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2.各集团内部成员国宏观调控影响度加深,一体化区域的相互影响控制加强

金融衍生产品的创新技术不够成熟,进入监管秩序失衡,房地产业的泡沫经济引起全球总有效需求不足和生产能力的供给的过剩,是此次危机的主要原因。那么,各联合经济一体化主体国家,必须扩大自身与关联方共同市场的监管与控制力度。以实体经济为主的经济一体化集团,内部成员间及与其他发达的第三经济一体化主体,也会加大合作和技术创新的吸收,力求改变实体经济受虚拟金融的强大牵制。

3.对以实体制造业为主的区域经济一体化,金融危机也带来一些机遇

实体业的受限对于发展中的经济一体化集团是其发展受阻的因素之一。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因以欧美为主的金融风暴的席卷,在其投资难度加大,各投资商必将寻找新的投资出路,这就有可能对出口制造业为主的新兴经济体造成一种“到逼机制”。这样,迫使企业升级发展,加快追进步伐,并且,从长远看,世界范围内,大量资金寻找投资机会时,会避开因金融危机处于动荡中的发达经济体,而选择高增长发展中经济体作为新目标市场。同时,对于后者而言,还有吸纳国际高端金融人才和金融服务的机遇。

4.金融危机的冲击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也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区域金融论文篇6

[关键词]金融合作;文献综述;区域经济

[中图分类号]f83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880(2011)06-0099-02

一、对国外区域金融理论研究综述

早在1955与1956年,经济学家格利和肖曾经发表《经济发展的金融方面》与《金融中介机构与储蓄——投资过程》,开启了金融发展学说的先河。其后,戈德斯密斯于1969年发表了《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一书,创造性地提出了金融机构和金融发展的概念,该书对金融发展史和若干国家的金融现状进行分析,得出了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关联性。但其理论侧重于研究发达国家的金融状态,对发展中国家涉足不多,这显然有些缺憾。对于这点不足,两位经济学家麦金农与肖很好地弥补了这点。1973年,他们在重点对发展中国家金融发展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分别发表了《经济发展中的货币与资本》和《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并提出了“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以及“麦金农—肖模型”,认为政府对金融体系的过多干预会产生恶性循环,不利于经济发展;而取消过多干预,则可使经济和金融发展形成良性互动。可见麦金农和肖二人的金融自由化思想。实践证明,二者的理论有不少局限性,这主要体现在“金融自由化”是一个过程,必须把握好尺度,循序渐进地进行。支大林和于尚艳(2008)认为,发展中国家多年轰轰烈烈的金融自由化实践以及理论上对经典金融发展的发难引发了经济学界对发展中国家德尔金融深化理论的深入思考。20世纪90年代后,在反思“金融深化”和“金融自由化”后,以赫尔曼、穆尔多克和斯蒂格利茨等为首的经济学家发表了《金融约束:一个新的分析框架》,提出了“金融约束论”的思想,认为金融约束是在放开“金融抑制”走向“金融深化”的一个中间环节,也是与金融渐进改革相适应的,是任何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经济改革的必经之路。

二、对国内区域金融理论研究综述

国外经济学家更侧重于对发达国家的问题进行研究,对于发展中国家尤其像中国这样一个有着特殊经济金融实践的国家的区域金融研究却是凤毛麟角。国内学者的区域金融理论研究成果包括以下内容:

一是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的研究。张杰(1995)认为,在对“威廉姆森倒u假说”作比较分析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也存在“倒u”趋势,区域金融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其差异会先变大后趋同。政府部门应该积极地看待区域金融差异问题,而非人为地抑制这一过程。很显然,张杰有反对“金融抑制”的思想。梁宇峰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外来资本在不同区域流动情况进行考察分析,并建立资本流动模型,提出劳动力、资本和土地的非协调的流动产生了区域经济的差距,认为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应加大资本缺失地区的资本投入,发展基础产业,减少区域差距。梁宇峰在分析差距形成的客观性以后,强调政府应该积极努力缩小差距,而非完全任其演变。周立和胡鞍钢(2002)利用金融资产相关比率(fir)等指标,通过1978—1999年的相关数据,分析了金融发展差别,得出了中国区域金融的显著差异性,并存在差异的波动性,即在不同的客观条件下,差异程度显示出非规律性变化运动。汪兴隆(2002)认为,货币配置的区域化差异是区域经济差异化的重要因素,这需要在央行统一货币政策执行的前提下,实施区域货币政策的浮动化和灵活化,优化金融机构和体系,促进各区域的资本市场协调发展,并提出发展政策性金融的措施。汪兴隆找出了区域金融差异化的因素之一,货币配置的差异化,这是从微观层面的分析。

二是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研究。李炜(2001)在研究我国东中西部区域投资、劳动力和技术力量的因素上,得出了区域金融的发展尤其是资本的投入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大为有效,但不同区域的金融力量对当地的经济贡献是不一样的。李炜主要从资本这个微观量化的金融元素分析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并没有过多涉及从金融结构的改变影响经济发展,但其认为金融力量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的差异性的观点是值得肯定的。周立和胡鞍钢(2002)以金融相关比率、经济增长率和投资增长为模型元素,通过模型实证分析,结果显示,金融发展差距是各地区经济增长差异的主要原因。他们利用金融发展量化的手段解决宏观的经济问题,指出了经济发展的实质要求提高金融发展水平。但金融发展水平不是影响经济发展水平的惟一因素,郭金龙和王宏伟(2003)利用gdp和资本流动量作计量研究,得出区域金融发展的特点与差异,提出了对中西部应实行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发展中西部金融市场,吸收外部资本,从而促进中西部经济的增长。二人还从宏观层面分析问题,提出对不同金融区域实施不同的货币政策的看法,这需要政府和央行总分支部门协商开展实施的差别性金融政策,并没有过多研究如何通过自身的金融改革解决问题。赵伟和马瑞永(2006)利用泰尔指数对区域金融指标进行分析,认为区域间的金融差异是区域金融增长的主要方面,而非区域内的金融增长差异,主要是区域间金融发展差异造成了区域经济增长的差异。强调影响经济增长的差异的主要元素是区域间的差异,但没有能够完整地提出解决区域内金融差异问题的办法,区域内的金融差异同样影响经济增长,这是不可以忽略的。

戴中辉:区域金融理论研究综述三、结语

诸多学者对区域金融问题进行了颇多的研究,区域金融理论也正成为一门新兴的经济学科。但仍有待改进,包括如下几个方面:一是理论体系的统一性。由于区域金融学作为独立学科诞生并不久,学术界对于其研究内涵的认定还存在分歧,研究内涵的统一性是任何一门学科需要重视的,这需要在日后的经济实践中去完善。二是研究方法的科学性。众多学者对区域金融理论的研究往往是把宏观金融学微观化的过程,任何武断和孤立地研究都是苍白的,只有综合运用交叉学科的科学方法才是合理的。三是研究选材的全面性。前面提到,国外的金融学家重点研究发达国家的区域金融问题,对发展中国家涉足不多,我们国内的学者对国外的区域金融问题的研究也甚少。

[参考文献]

[1]戈德斯密斯.金融结构和金融发展[m].上海三联出版社,2009.

[2]麦金农.经济发展中的货币和资本[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3]支大林,于尚艳.区域金融理论与实证分析研究[m].商务印书馆,2008.

[4]张杰.中国金融成长的经济分析[m].中国经济出版社,1995.

[5]梁宇峰.资本流动与东西部差距[j].上海经济研究,1997.

[6]周立,胡鞍钢.中国金融发展差异的地区差距分析:1978—1999[j].清华大学学报,2002.

[7]汪兴隆.货币资金区域金融配置失衡的考察及其调整[j].财经研究,2000.

[8]李炜.中国区域经济结构的金融分析[d].中共中央党校,2001.

区域金融论文篇7

【关键词】双边金融合作 非对称性 合作动力

一、中缅金融合作国外研究评述

国外关于关于中缅金融合作相关研究文献几乎没有,国外对缅相关文献只是涉及到缅甸金融现状,缅甸金融体系,国际金融合作,而对中缅双边金融合作几乎没有文献涉及到。

在有限的文献里面,对缅甸的金融研究只是局限在缅甸金融体系现状的梳理和介绍范围内。具有国外学者对缅甸金融的研究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有马里兰大学reinhart(2011)教授做的关于缅甸汇率史方面的研究,reinhart梳理了缅甸的汇率史,具体从1937年英国殖民时期盯住英镑的汇率制度到2011年的双重的汇率制度都做了详细的论述,其中缅甸汇率制度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是盯住美元,在一定范围内自由浮动的汇率制度。

二、中缅金融合作国内研究评述

国内关于中缅金融合作的研究相比国外丰富得多,主要集中在双边金融合作理论方面,主要从区域理论、基础条件、合作方式、经济一体化、金融一体化方面展开。对中缅金融合作概况得比较准确的是丁文丽,其在金融合作的定义、非对称性、国际关系、基础动力等方面进行了展开,贺圣达和段万春也对中缅金融合作动力和障碍做了具体补充。刘红忠和何帆在国际金融合作理论基础方面做了深入的研究,包括合作开发性金融合作方式的创新与金融监管、金融市场方面的合作。

在中缅金融合作中研究中,丁文丽的研究成果最为丰富,她在金融合作理论和中缅金融合作方面都进行了很多尝试,并梳理了相关金融合作理论。关于国际金融合作方面,丁文丽(2009)认为国际金融合作是指个人、企业和政府及其相互之间的金融合作,以及为此而进行的政策的相互调整。关于国际金融合作理论划分方面,丁文丽(2009)把国际金融合作理论划分为两类,一类是国际关系学者的观点,另一类是国际学者的观点。国际关系学者把国际关系理论划分为三大流派:现实主义、新自由制度主义和建构主义。丁文丽也对三个理论流派做了梳理:现实主义认为合作的前提是霸权国的存在及其合作的意愿;制度主义者认为合作可以通过制度培育起来,即在没有制度的情况下,实际的合作常常比潜在的合作要少;建构主义者认为国家之间既可以是合作,也可以是冲突,关键取决于国际社会成员如何去建构他们之间的关系。国际经济学者对国际金融合作的研究主要关注的是国际货币合作,并用最优货币区理论(0ca)来解释国际货币合作,传统的oca标准有:开放度、劳动力流动、财政缓冲器、冲击的对称性、接受邻国政策的政治意愿。在推进金融合作方面,丁文丽(2006)认为共同的政治愿望和共同的利益是推进次区域金融合作的核心因素。其次,其认为区域金融稳定机制,金融机构的合作,信息交流、共享和披露机制是区域金融合作的保障机制。在中缅金融合作方面,丁文丽(2006)做了突破性探索,把中缅金融合作跟传统的金融合作做了比较,中缅金融合作属于非对称性合作。并拓展了国际金融合作理论,把国际金融合作由对称性的合作拓展到非对称性的国际金融合作。并对非对称性做了划分,主要有国家实力的非对称性(大国与小国的合作)、经济发展水平的非对称性(较发达与较不发达的合作)、社会制度的差异性(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合作)、经济体制的差异性(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经济体制和计划经济体制的合作)、信息的不对称性。在金融合作条件方面,丁文丽(2007)在研究大湄公河次区域金融合作基础条件中,分别从经济一体化程度、经济的开放度、区域内贸易一体化程度、要素的流动性、汇率政策的协调性进行了分析。基于此,双边金融合作是以一定的条件为基础的。

关于中缅金融合作属性方面,中缅金融合作属于国际金融金融合作,对于国际金融合作定义方面,赵长峰(2006)认为国际金融合作是指国际经济、金融组织与各国家以及各国家之间,通过相互间的信息交流、磋商与协调,在金融政策、金融行动等方面采取共同步骤和措施,达到减少金融体系风险、防止金融问题累积以破坏宏观经济效率、保护消费者、培育金融市场的有效机能以及预防犯罪分子和滥用金融体系的目的。这个定义跟丁文丽关于国际金融合作理论定义相比显得更为宏观,概况性更强,但是缺乏丁文丽相对关注的微观性,操作性欠佳。

卢鹏(2009)认为区域经济一体化、区域金融一体化程度极大地制约了区域金融、双边金融合作的发展。其从区域一体化程度、区域相似性、区域对称性、利率相关线、协整检验、基于var的利率评价、欧拉方程法等方面论述了区域经济一体化、金融一体化对整个区域金融合作的影响。

在中缅金融合作动力与基础分析中,贺圣达(2005)分析了中缅地理上的邻近和传统的友好关系为两国经济金融合作提供大环境,认为经济上的互补和经济合作的互需是中缅双方经济合作的基础和动力。中缅金融合作障碍方面,吴萍,段万春(2008)对中缅边贸货币兑换障碍问题进行了探讨,主要从整个gms国家贸易框架下进行,认为在中缅两国在货币兑换中缅甸的金融和外汇管制是导致货币货币兑换障碍的主要原因。针对中缅金融合作现状,作者提出在克服政策支持障碍建议方面可以通过完善出口核销管理法规、边贸结算法规、人民币出入境管理方法、非居民人民币账户管理方法、出口退税政策等跨越障碍;其次克服执行机构障碍方面,可以通过拓展国内商业银行积极向境外拓展业务,同时政府应对边境地区的商业银行给予支持;在结算体系障碍突破方面,扩大“河口模式”应用范围。

在合作方式创新中,何帆,徐奇渊,徐秀军(2011)认为中缅两国国际关系较好,但是缅甸经济金融发展水平落后,两国在合作时可以采取开发性金融的合作方式,缅甸实行经济特区,通过开发性金融投资合作。其次,汪魏(2011)在探讨亚洲金融合作方式的框架中,提出可从着力打造亚洲金融峰会平台,改善亚洲开发银行的治理结构,不断扩大亚洲国家双边和多边货币互换规模,继续完善区域外汇储备库有效运行机制,推进亚洲债券市场的发展,加强亚洲国家之间的汇率合作等方面入手。在此框架下双边金融能够得到很好的发展,双边金融合作基于此展开。

三、关于中缅金融合作的简要评述

国外学者对缅甸金融和中缅金融合作的研究,关乎缅甸金融方面都只侧重于缅甸金融具体的某一个方面的研究,而没有对中缅金融合作做了相关研究。国内关于中缅金融合作研究方面,几乎没有学者对中缅金融合作进行系统性的研究,都是只对中缅金融合作中相关问题进行局部研究。尽管国内学者对中缅金融合作没有进行系统研究,但一大部分国内学者也尽力相关努力,在很多领域都取得了突破。

参考文献

区域金融论文篇8

论文关键词:区域性金融中心,cbd选址,路径规划

区域性金融中心,即以地区经济中心为基础,以中心城市为依托的资金融通与聚散的网经和枢纽、货币金融业务的汇集和转口地。其建立能够集中大量金融资本和其它生产要素,带来规模效益,降低投资风险和企业的交易成本、融资成本,从而辐射及带动该地区及其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长株潭城市群作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既是实现“两型社会”建设目标的重要战略举措,也是推动中部崛起、促进中部经济腾飞的重要支撑。

一、 文献回顾

关于中国各金融中心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从研究的主要内容来看主要是一下几个方面:一是对国内金融中心定位与发展目标的研究(米运生(1999)[1] ,余茂才(2002)[2],路妍(2003)[3] ,邱兆祥(2003)[4] ,曹龙骐(2004)[5],曾毅坚(2004)[6],李伟(2005)[7],范从来(2005)[8]路径规划,陈志(2007)[9],黎平海(2007)[10],吴婷婷(2007)[11],薛金房(2009)[12],潘秀(2009)[13])。二是关于区域金融中心的选址研究(李守荣(1994)[14],潘英丽(2003)[15],艾洪德、武志(2008)[16])。三是关于国内建设金融中心所存在的问题与约束的研究(傅蓓元(1998)[17],李嘉晓(2007)[18],闫彦明(2007)[19])。四是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的政策措施研究。(李正友(1998)[20] ,李豫(2001)[21] ,潘英丽(2003)[22] ,张幼文(2003)[23],徐东根、王传辉(2004)[24],王志扬(2006)[25],隋庶(2007)[26],何元庆和朱咸会(2007)[27],谢沛善(2008)[28] )。

虽然近年来研究长株潭一体化和两型社会建设的文献很多,但具体到长株潭区域性金融中心的文献极少。从笔者掌握的资料来看,傅丽华(2004)[29]分析了株洲cbd的起源和发展,对株洲cbd进行了合理规划。金继晶、郑伯红(2008)[30]以长沙市为实证,分析了cbd选址与其空间分布特征及时空演变的关系。何磊、郑伯红(2008)[31]研究了长沙cbd的区位选址,分析了长沙cbd建设的区位优势、选择模式和具体区位选择。吴大庆(2008)[32]探讨了长株潭区域性金融中心与“两型社会”建设的关系,特别从金融基础建设、金融创新、金融市场和金融生态四方面提出建议。胡愈、柳思维(2008)[33]研究了长株潭农村物流与区域金融中心的关系核心期刊。袁振华(2008)[34]在讨论长株潭的金融发展战略时提到要建构长株潭区域性金融中心。

国内众多的理论研究及对某个具体区域性金融中心的研究为我们对长株潭建设国家区域性金融中心的研究提供了现实基础,但是一方面这些研究几乎都是停留在理论、问题或政策探讨层面上,除了选址实证外几乎没有涉及到金融中心的具体构建;另一方面对长株潭区域性金融中心的研究还十分粗糙,基本上还是必要性的论述,没有深入研究其具体内容和政策体系。所以,深入研究长株潭建设国家区域性金融中心的构建是亟待深入的重要课题。

二、构建长株潭国家区域性金融中心的整体思路

长株潭位于中部地区,构建一个区域金融中心于促进中部崛起,地区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分析长株潭国家区域性金融中心构建的问题时,基本上按照如下思路展开。

(一)建设目标

建设目标分近期、中期和远期。简单而言,近期实现“五年打基础”,中期实现“十年拉框架”路径规划,远期实现“二十年建设成熟”的目标。根据长株潭2000年以来的金融业务量增加值、服务业增加值、直接融资占间接融资的比例及各指标的增长率进行预测。近期到2015、中期到2020年、远期到2030年,应分别实现长株潭金融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达15%、20%、25%,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1%、15%、25%,直接融资占融资总额的比例分别应达到35%、40%、55%。

(二)建设原则

长株潭城市群国家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建设应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推进相结合的原则、存量位移与增量调整相结合的原则、金融产业链整体发展的原则。着力推进由单个城市的扩充发展向城市群融城发展,由重点突出经济发展向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并重发展,由中心城市优先发展向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由低端产业发展向现代高端产业发展的四大转变,把长株潭建设成为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的示范区、生态型现代化的宜居区、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市化的引领区,打造湖南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

(三)建设层次

根据金融中心影响力和覆盖范围的不同,可以将其划分为全球性国际金融中心、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全国性金融中心、国家区域性金融中心和省级金融中心五个层次。

长株潭虽然近年在国家政策、省政府的大力支持和三市的共同努力下,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毕竟与其它大型城市比,经济基础仍然较弱,产业结构相对落后,三市经济总量相对偏小;金融服务水平较低,金融机构的组织结构相对单一,难以满足多层次、多类型的融资需求,资本市场功能还未得到充分发挥;且长株潭地区不是全国性的金融机构及金融服务机构所在地,难以在较大的范围内对各个金融机构的运作产生影响进而在较大的范围内发挥金融对其他生产要素的驱动作用,辐射和拉动能力有限,难以将金融中心的建设层次定位为可以辐射到更为广大地区的区域性金融中心或者是全国性的金融中心。所以长株潭城市群的建设层次只能为面向中部地区并辐射周边省份的国家区域性金融中心。

(四)功能定位

辐射区域定位于中部六省和周边省区,长株潭城市群国家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建设目标是通过整合长株潭城市群、全省和中部和周边地区的金融资源,形成中部地区的金融投资、金融产品交易、金融信息传递和金融风险控制的集聚效应。从而长株潭国家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功能定位是形成中部和周边地区的金融投资中心、金融产品交易中心、金融信息传递中心和金融风险控制中心。

三、中央商务区的选址

中央商务区(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cbd)又称中央中心区,是集中大量金融、保险、贸易、信息及中介服务机构,具备办公、酒店、公寓等配套设施,市政交通与通讯条件便利的商务活动区域,位于城市核心地带,不仅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实力与城市形象的标志,也是城市金融中心的标志。

一般认为,cbd的选址要按如下原则来进行:(1)具有区域中最高的中心性,它所提供的所有货物和各种服务,以及从事的交易和交流都具有最高的水准路径规划,是各类精华最集中的所在。(2)具有最高的可达性和拥挤程度,即具有城市和区域中最发达的内部交通和外部交通联系。(3)具有最高的人际和信息交流量。(4)具有最高的土地价格。(5)具有最集中和最高档的零售业。(6)具有最高的服务集中性。所选择的cbd区域实质上是涵盖经济、行政、管理、娱乐和文化等多个方面的最高服务。

长株潭城市群由于是三个城市一体化,不能直接运用中心商务高度指数法(cbhi)和中心商务强度指数法(cbii)直接计算选择一个中央商务区,而必须分别选择长沙、株洲、湘潭各自的cbd,然后再从整体上考虑,形成一个“泛cbd”。所谓的“泛cbd”就是强调长株潭三市各分散的cbd相互之间的协调与功能互补,通过内在联系来发挥其整体效应,形成分工合作型的中央商务区。同时,“泛cbd”又是一个时间概念,即在建设初期,长株潭三市各选一个区域作为各自的cbd,形成三个金融圈,这三个金融圈既有明确的功能分工,又有紧密的业务联系,同时依托发达的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把三个cbd分散的金融资源统一起来。在建设中期和远期,三个cbd再慢慢地向中心地带靠近,形成一个统一的中央商务区。

(一) 长沙中央商务区

根据《长沙市芙蓉cbd城市设计》,芙蓉cbd总面积11.8平方公里核心期刊。核心区东起韶山路,西至黄兴路,南临人民路,北接八一路—中山路,以五一路为东西轴线,以芙蓉路为南北轴线,土地面积2.7平方公里。协调区为八一路以北至营盘路、韶山路以东至马王堆、人民路以南至体育新城、黄兴路以西至湘江大道的区域,土地面积9.1平方公里。从行政区划来看,长沙芙蓉cbd包括文艺路、朝阳、韭菜园、浏正街、解放路、府后街、都正街、五里牌8个街道和湘湖管理局。

该区域内不仅汇聚了长沙市70%以上的三星级酒店,70多家支行以上的银行机构、200多处金融网点和大量的证券公司、保险公司,还聚集了百联东方广场、香港新世界、百盛、家乐福、友阿集团、家润多等中外零售业巨头。

长沙芙蓉cbd的发展定位是:我国中部商务副中心,长株潭城市群乃至湖南省的商务中心,中部重要的文化娱乐中心和商业核心增长极。以金融、贸易、办公、信息、物流为主要功能,同时具备证券、期货、中介,会展、旅游、文化等功能。其规划发展年限为2009年至2030年路径规划,其中2009年至2012年为全面起步期,2013年至2020年为加速发展期,2021年至2030年为成熟提升期。

(二) 株洲中央商务区

根据株洲市的城市定位,建设“两化一基地”, 即科技发达的工业化城市、功能完善的现代化都市、交通便利的商品集散基地。对各个区域进行规划时必须充分考虑到以交通为主要因素的干线便捷性、商业活动为主要因素的一般便捷性、城市特殊功能为主要因素的特殊便捷性。

考虑到株洲市的以建设路为核心,主要的金融机构均集中在建设南路,所以中央商务区的选择应在火车站至湘江一带,东至火车站,西至沿江西路,北至新华广场,南至芦淞路,占地约76公顷,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的cbd 区域。该区域已集中了中国人民银行株洲市分行、工行、农行、建行、中行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和株洲市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且毗邻火车站和湘江,水陆交通发达,区域内有高档宾馆、过桥即为河西高新技术开发区和株洲市政府,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主要功能要体现信息化的特点, 发展金融、电子商务、网络、信息咨询等, 是整个株洲市的信息交汇中心。

(三)湘潭中央商务区

湘潭市近几年的经济发展逐渐东移,cbd区域界定为西至建设南路、东至吉安路、北至河东大道,南至芙蓉中路,面积2.42平方公里。该区域内已集中了交通银行、浦发银行、中信银行、湘潭市商业银行、平安保险、人寿保险、农村信用合作社等十余家金融机构,不仅湘潭市委、市政府以及主要职能部门集中于该区域,且中国电信、韶山海关等也集中于该区域。区域内还有盘龙山庄、孟泽山庄等高档酒店。正在建设中的芙蓉北路,直接连接长沙的芙蓉南路,且汽车东站、拟建中的轻轨都经过该区域,交通发达。该区域可建成集政务、酒店、商贸、文化娱乐、美食、金融服务为一体的现代城市商务核心区。

从远期来看,长株潭的金融中心将以长沙芙蓉中央商务区、株洲建设南路中央商务区、湘潭芙蓉中路中央商务区为支点,逐渐向内心发展,并依托长株潭的城市绿心,建设昭山商贸、金融、旅游、休闲中心,以长沙至湘潭的芙蓉路为纽带,形成面积约80平方公里的长株潭“泛cbd”

四、城市群金融功能分工与合作

由于长株潭三个城市地理位置毗邻,宜采用国际上分工与合作的金融中心发展模式。这种分工与合作是以统一规划为前提,市场调节为基础,政府协调为保障。

金融功能分工的基本安排是:长沙以银行、证券、保险、期货为主,株洲以担保、拍卖为主路径规划,湘潭以租赁、信托为主,会计、审计、法律、咨询、评估、典当等分而有之,实现总部经济按城分工,支部经济综而有之的功能分工合作。理由是:

(1)长沙作为省会城市,客观上已集中了银行、证券、保险、期货等省级金融机构,株洲、湘潭只能集中市级金融机构,这种历史的自然分级,客观上形成了长株潭金融资源“一主两副”的格局。且长沙作为省会城市,金融开放条件下,引进的外资金融机构或全国性金融机构的市场化选择也必然会是长沙,所以在长株潭金融体系的职能分工中,长沙显然会是最重要的职能所在地。长株潭金融中心的建设也只有因势利导,才能确保长沙市的银行、证券、保险功能走在中部城市的前列。

(2)但是,长株潭作为统一的金融中心,显然不能将所有的金融业务总部或省级机构全部集中在长沙,否则就不能称之为长株潭城市群国家区域性金融中心了。但长沙已形成省级金融机构积聚的现象自然也不能通过硬性的行政手段来实现存量位移,不仅成本过高,而且也不符合市场化的选择机制。所以只能寻找新的金融增长点来安排株洲与湘潭的金融职能分工。近年来,由于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十分突出,为解决这一问题,各地成立了许多担保机构,且株洲市本身担保业务发展迅速,可以考虑将省级担保机构落户株洲,发展金融担保事业。且随着金融拍卖的发展,可以在株洲建立全省最大的拍卖市场,并形成向中西部辐射的格局。

(3)湘潭的情况与株洲相同,只能集中市级金融机构。但近年来,随着新的融资方式的出现,租赁、信托融资飞速发展核心期刊。2008年5月,湘潭市环境卫生管理处通过融资租赁方式,一举获得价值1200万元的环卫设备。且湘潭市政府融资平台采用信托方式取得了可喜的成效。因此可以考虑将省级新型的租赁、信托融资中心设立在湘潭,使其成为辐射全省和中西部地区的租赁、信托中心。

五、长株潭城市群区域性金融中心构建的路径规划

鉴于长株潭由单个城市的扩充发展向城市群融城发展特殊性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等诸多制约因素,长株潭城市群区域性金融中心的构建迫切需要科学的设计规划和发展部署路径规划,

找准工作着力点,培养和形成长远、可持续和良性的金融集聚和扩散机制,稳步推进其建设步伐。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长株潭区域性金融中心的构建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要经历一个演化推进的过程。综合长株潭城市群区域特性和经济区内外的国际国内环境,笔者认为,打造长株潭城市群区域性金融中心至少应经历“三步走”的建设阶段。

近期至2015年前是初步建设期。主要是做好规划,制定和争取国家政策支持。整治金融环境,形成金融业集聚和发展的区域环境。努力实现“四个基本确立”的目标,即基本确立金融在长株潭经济发展和城市功能优化中的核心作用;基本确立中部地区金融机构主要集聚地的地位;基本确立我国中部地区体系完善、辐射力强的金融市场中心的功能;基本确立公平、公正、公开的金融发展环境。

中期至2020前年是成长发展期。一方面主要是争取国际大型金融集团和国内全国性金融机构落户长株潭,新成立具有影响的全国性金融机构,包括保险、证券、信托、基金等,促进金融市场发展和金融产品创新;另一方面主要是通过长株潭金融机构的内部调整与置换,形成金融企业集聚与集群,基本形成充分开放、辐射力强、功能完善的金融市场体系。实现“四个基本形成”的目标,即基本形成适合国内外投资者共同参与、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市场体系;基本形成以具有国际性影响的金融控股集团为核心、中外资金融机构共同发展的多元化的金融机构体系;基本形成与我国经济发展需要相适应的人民币金融产品创新和交易中心;基本形成符合国际惯例、规范有序的交易制度和法律体系等金融发展环境。

远期至2030年前是健全成熟期。主要是使长株潭金融业成为功能强大、服务高效、开放程度高、有较强竞争力的支柱产业,真正形成立足长株潭、服务湖南、辐射中西部的国家区域性金融中心。

参考文献

[1]米运生,吴彤,段文君,盛军锋.对创建成都区域性金融中心的思考[j]. 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 , 1999,(04):48——51

[2]余茂才,徐良俊,谭东升.关于加快建设武汉区域性金融中心的思考[j]. 长江论坛 , 2002,(06):18——21

[3]路妍.大连市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制约因素及其战略对策[j].经济研究参考 , 2003,(75):23——30

[4]邱兆祥.重庆:瞄准西部区域性的金融中心[j]. 金融理论与实践, 2003,(08):12——13

[5]曹龙骐.论金融功能的变革与深圳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创建[j].经济前沿 , 2004,(01) :53——57

[6]曾毅坚.深圳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税收对策研究[j].改革与战略,2004,(09):92——93

[7]李伟.厦门创建区域性金融中心的探讨[j]. 福建金融, 2005,(02):10——13

[8]范从来,林涛.构建南京区域性金融中心的战略研究[j],南京社会科学,2005(1):72——79

[9]陈志。新一轮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战略定位与推进策略[j].上海金融,2007(06):4——8

[10]黎平海。建设广州区域性金融中心的相应条件论[j].商场现代化,2007(10):326——327

[11]吴婷婷,何凡.成都建设西南地区区域性金融中心的构想[j].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7,(01):79——84

[12]薛金房.我国金融中心综合评价分析及发展战略目标定位[j]. 金融理论与实践 , 2009,(01) :76——79

[13]潘秀,孟令余.兰州构建区域性金融中心的目标定位[j]. 甘肃金融 , 2009,(02):20——23

[14]李守荣.建立区域性金融中心的构想[j]. 中国城市金融, 1994,(02):9——11

[15]潘英丽,论金融中心形成的微观基础——金融机构的空间聚集[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2003,(01) :50——57

[16]艾洪德,武志.建设东北区域金融中心的城市选址:实证分析[j]. 金融论坛, 2008,(04):42——47

[17]傅蓓元.关于建立区域性金融中心的思考[j]. 特区理论与实践, 1998,(04):57——58

[18]李嘉晓.我国区域金融中心发展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

[19]闫彦明.金融市场功能与金融中心建设国际研讨会综述[j],上海经济研究,2007(1):109——112

[20]李正友.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金融政策[j]. 金融研究, 1998,(09):26——33

[21]李豫.借鉴新加坡经验,尽快将上海建成国际金融中心[j],金融研究,2001(8):73——79

[22]潘英丽,论金融中心形成的微观基础——金融机构的空间聚集[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2003,(01) :50——57

[23]张幼文.国际金融中心发展的经验教训——世界若干案例的启示[j].社会科学, 2003,(01):26——30

[24]徐冬根,王传辉.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的法律主导作用[j]. 法学, 2004,(11):107——116

[25]王志扬.区域性金融中心:厦门的金融定位和构建[j],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9(3):27——30

[26]隋庶.金融倾斜与区域金融中心定位分析[j],新西部,2007(2):36——44

[27]何元庆,朱咸会.武汉区域金融中心的功能定位研究[j],金融论坛,2007(10):13——14

[28]谢沛善.南宁区域性金融中心的目标定位与路径规划[j],创新,2008 (5):55——57

[29]傅丽华.株洲城市cbd功能及结构演变分析[j],株洲工学院学报,2004,18(4):105——106

[30]金继晶,郑伯红.基于商务设施分布的cbd选址研究——以长沙市为例[j],华中建筑,2008,26(11):80——83

[31]何磊,郑伯红.长沙市cbd的区位选址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2008(2):80——87

[32]吴大庆.长株潭区域金融中心构想[j],经济观察,2008(3):28——29

区域金融论文篇9

【关键词】区域经济;区域金融;区域金融中心;发展模式

一、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

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呈现出较大的差异,其固然有历史、社会、自然等多方面的原因,但是区域金融发展差异在其中的巨大作用不可忽视。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和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史表明,金融是现代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关键性约束条件。一个好的金融体系可以减少信息和交易成本,进而影响储蓄率、投资决策、技术创新和长期经济增长(levine,1997)。可以说金融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不仅表现在区域资本形成中金融所特有的动员、配置储蓄的功能,还在于金融具有显著的经济结构调整功能,并通过这种调整产生经济结构重组的动力。对比我国各地区的金融发展水平,无论从金融机构数量、从业人员规模、金融资产数量等规模型变量还是从金融相关比率、资产运作效率来看,东部地区都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呈现较强的正相关性。

既然区域金融差异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大影响,那么评估其对国民经济和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探讨地区金融差异产生的原因和演变的内在规律,预测其未来走向和演变轨迹,进而为我国区域政策的制定和调整提供合理的建议,对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及整体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另一方面,区域金融的研究对象是“区位”和“金融”,它从货币金融角度考察区域经济增长和金融发展的关系理论,是对区域经济学和金融发展理论研究的深化。我国学者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的研究已经形成了相当数量的有价值理论的理论成果,但是把金融作为重要变量纳入研究的还不多。同时,国内外对金融发展理论的研究也往往是从多个个国家或者是从行业、企业出发来进行,很少有对单个国家的研究,更少有从一个国家不同区域的角度来研究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问题。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研究区域金融发展理论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

二、区域金融发展模式

1、区域金融发展模式研究现状

在我国区域金融发展模式上,近年来有关学术研究和探讨主要集中在“机构”、“体制”和“功能”三个方面。从“机构”的角度来研究区域金融体系的构建问题,主要讨论的是各种金融机构的定位、分工以及相对应的具体机构改革问题,如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改革等问题,其中对某些有竞争力的省市建设区域金融中心的讨论也是一热点问题。从“体制”的角度来研究区域金融发展问题,主要是对区域金融的所有制构成、法律法规建设,金融企业或机构的体制、法人治理结构与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改革问题。在这一研究方向中,近年来所取得的最重要的突破是民间金融的地位以及与正规金融的相互关系问题。

机构观和体制观这两种方法有一个共同的前提,即都将现存的金融机构和组织机构作为既定的、固化的,并都暗含着金融体系的调整与改革只能在这种既定的前提下进行的假设。它们把金融制度、金融市场、金融结构及运作看作是一个个独立的、特定种类的组织结构,然后在为这些不同种类的机构建立各种法律法规,设立不同的规章制度。事实上,随着基础技术的革新和经济环境的变化,金融机构的形势和内容也是经常变化的。一方面,随着时间的推移,即使金融机构名称相同,金融机构的性质和职能也会发生很大的改变,如1984年中国二级银行体系的建立、1998年国有银行的商业化改革、2003年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等都使得我国银行机构在欧洲杯买球平台的业务范围和职能上已经发生了很大改变;另一方面,在不同的地域、法律和政策安排、人文传统中,对金融结构的欧洲杯买球平台的业务范围界定、职能定位也可能出现差别,如在民营经济较为发达的江浙地区,对农村信用社的依赖较之于中西部地区更甚。由于金融机构和组织会随着时间和区域的变化而变化,所以为这些组织、机构设立的法律、制度规范始终滞后。

2、“功能观”研究范式

“功能观”视角下的金融发展模式是针对区域金融发展中的机构观的明显缺陷,区域金融发展的“功能观”应运而生。所谓的“功能观”就是从金融的功能角度来研究区域金融发展模式问题,这种观点的理论基础是兹维・博迪和罗伯特・默顿等人20世纪90年代以来提出的金融体系功能观点。他们认为相对于金融机构和金融组织形式而言,金融体制的基本功能不会随着时间和地域的变化而变化,只有先解决了“金融体系需要行使哪些功能”,然后才能根据不同功能来设计最好的行使这些功能的机构和组织形势。机构的变化是由功能决定的,机构之间的竞争与创新最终使得金融功能更有效率。功能观在区域金融发展模式上是一种最为重要的“研究范式”,因为“功能”既是设计“发展模式”的起点,又是检验既定的“发展模式”是否合格的终点。只有先确定了区域金融的系统,进而才能根据“功能”去确定实现这些功能的机构和金融形式,然后再确定用以维护和规范既定的机构和金融形式运作的制度,以确保“功能”的实现。

3、“功能观”视角下的区域金融发展模式

从“功能观”的角度出发,区域金融发展就是指区域金融功能的不断完善、扩充并进而促进金融效率提高和区域经济增长的一个动态过程。戈德史密斯曾将金融发展定义为“金融结构的变迁”,他用金融相关率(fir)来评价金融发展水平的高低,因此金融发展就是包含金融资产、金融机构等要素的金融结构的变化结果,其实质是量性的增长;实践证明,量性增长并不能自动带来金融整体效率和功能的提高。如果仅仅是总量的增长,没有在质上产生新的现象,这样的变化就不能叫发展(尹优平,2008)。金融可持续发展(白钦先,2004)认为,金融发展的关键在于金融质量的提高,合理地开发、利用和配置金融资源,同时注重作为资源配置手段和机制的金融整体效率和功能的改善,是实现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必经途径。当区域金融发展实现了质的增长,实现金融资源的最优配置,资金的回报率提高,在剩余中可用来作为积累的就最多,下一期可以动员的资金也就越多,也就是实现了金融的量性增长。所以我们认为金融发展包括质和量两方面,即金融功能的完善和金融效率的提高,并由此带动金融中介数量的增加、金融市场交易量的扩大和金融资产量的增加。

博迪和莫顿对金融的六大功能进行论述时,是平行排列各种功能的,这些功能相互之间缺乏联系。金融体制的最重要的功能是资源配置,也就是实现从储蓄向投资的转化。金融体系在进行资源的有效配置时,涉及到事前如何促进储蓄、如何选择最有效率的投资项目;事中如何实施监督,处理信息与风险;事后如何解决委托―问题。在这种转化的过程伴随着信息的处理和风险的分散与管理问题。另一方面,资源效率的高低影响到其他功能的实现。在金融资源既定的前提下,当金融资源被分配到最需要的行业和部门,也就是收益最大的部门时,资金的回报率能够达到最大,实体经济中可用来最为积累的就最多,可以动员的储蓄也就最多。同样,当资源做了最佳配置时,失败的概率应该最低,风险应该最小。所以应当以金融机构资源配置效率作为金融质的发展的衡量指标,继续采用金融相关率作为金融量指标。

4、区域金融发展的途径分析

“功能观”认为,执行某项金融功能的载体有许多,既有银行、保险、信托、基金等机构,也有证券市场和金融衍生机构;同一金融功能也可以由不同的金融产品来实现,如对地方政府债券的保险,既可以由保险公司向投资者出售保险单来实现,也可以由投资者直接购买期权合约来实现。另一方面,同一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也可以执行不同的功能,如股票市场既可以实现金融资源的横向转移,也可以为投资者提供市场价格信息,为筹资者提供激励约束机制等。随着经济环境、市场环境的变换,某类金融机构或某类金融业务出现功能性分化和功能性整合是十分合理和正常的事情。金融机构履行哪些金融功能以及如何履行这些功能,是由市场机制自主决定的,是市场选择的结果。这意味着决策当局、主管部门不能人为的、主观的划定某类金融机构或组织的功能,而限制来自于其他机构和市场的竞争。竞争可以提高金融机构的运行效率。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任何金融体系残缺不全或金融市场人为分割,金融发展处于抑制状态的国家和地区都不可能有较高的金融效率,金融体系都不能充分履行金融功能。因此,促进区域金融发展的重要途径就在于促进金融深化,消除金融抑制,通过提高金融体系的竞争程度来提高金融效率。

然而,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金融自由化的现实显示,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通过放松对利率和金融机构的管制,实行金融自由化来,带来的是频率更高金融危机,乃至经济危机。人们意识到如果放开利率和金融机构准入条件会增加竞争,但是没有相应的监管,金融风险就会不断积累。过高的利率也会增加企业的还款压力。另外,品种和交易量都不断急剧扩大的金融交易,很大程度上是在把越来越多的资源吸引和投入到一些远远脱离了商品和服务的生产过程的金融活动中。金融工具流动性和可转让性的提高促进了过度投机,导致了“泡沫经济”。“泡沫经济”的崩溃对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的伤害。因而完全的金融自由化显然是短视的和无效率的。

“功能观”是基于金融体系基本功能来分析和研究金融与经济关系,其一重要特点是注重金融与经济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我国从“功能观”角度来研究区域金融发展模式的,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从“大金融”的功能出发,一种是从区域金融服务于区域的功能出发。前者的优点是金融层面的视角较宽,从而提出了诸如“间接金融与直接金融的协调”、“推进资本资本市场建设”一类的问题,其不足是忽视了区域金融的特殊性。后者实际上研究的是区域经济发展对金融的需求问题,这一类研究在许多问题上都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如民间金融问题、政策金融问题以及商业金融与合作金融的关系问题等。但是,其不足是仍然局限于就区域来谈“三农”,忽视了城乡间金融与经济的合理联系是实现城乡经济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5、区域金融中心模式

一年前,《国务院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提出的上海“两个中心”建设的总体目标之一是,到2020年,基本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以及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自此区域金融中心的发展模式正式得到政府的认可并由当地政府主导实施。

区域金融中心的本质特征是金融交易的集中性与金融资源配置的分散化,金融中心建设在实质上必然要求对现有金融体系进行改造。在金融资源配置分散的基本特征下,真正的金融中心具有信息集中、交易集中和风险管理集中的特征。当前的金融中心建设仍主要立足于对特许权和行政审批的高度依赖,而真正的金融中心具有不依赖于行政决策的自发形成特征,这就要求任何具备建设金融中心冲动的城市必须反思构建金融中心的基本目标与发展模式。从现有经济制度和金融发展初始条件看,北京是金融行政中心,也是中国唯一真正的金融决策中心;上海是北京中心的执行中心,具有行政特许权背景下的“准行政一半市场”特征,但正是这种特征,是所有其他试图建立区域金融中心的城市所垂涎的特许权价值。

真正的区域金融中心必须具有体制上的市场化、区域上的辐射性和产品上的适用性等特征,不以金融资源集中为特点,反以金融资源扩散为基本职能,不断发现本城市以外的金融需求,打破条块分割,实现金融资源配置的优化。金融资源跨区域配置是金融中心的核心功能,而且金融中心必须具备风险管理和定价职能,区域金融中心的另外一个重要职能是通过金融资源配置调整产业结构和地区结构。

三、总结

通过透视区域金融和区域经济的关系,我们知道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区域金融的支持,所以发展区域金融对于区域经济的快速增长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怎么来发展区域金融又是我们必须要面对的课题,我们分别从理论和实践中对区域金融的发展模式进行了分析,认为区域金融的发展应该从“功能观”的角度出发,结合过去传统的区域金融发展从“机构”和“体制”的角度来研究区域金融体系的构建、区域金融中心的建设、区域金融的发展和区域金融功能的完善、扩充并进而促进金融效率提高和区域经济增长。

参考文献

[1]levine,r..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growth:views and agenda[j].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1997(35).

[2]兹维•博迪,罗伯特•c•莫顿.金融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3]尹优平.中国区域金融协调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8.

[4]白钦先.从传统金融观到现代金融观的变迁[c].第三届中国金融论坛论文集,2004.

[5]陆磊.中国的区域金融中心模式:市场选择与金融创新[j].南方金融,2009(06).

区域金融论文篇10

关键词:金融发展;经济增长;区域经济发展;金融深化;金融效率

引言

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是金融学较基础的研究领域,国内外学者都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其中国外学者侧重于理论构建,国内学者侧重于结合中国实际情况进行实证研究,由于以文字段落形式总结显得杂乱,不易于比较归纳,本文以表格形式对这些理论进行列举概述,梳理出该领域的研究发展脉络和异同。

1.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国外基础研究概述

国外金融学家对此的研究,古典经济学家认为金融发展对经济发展的作用非常微小,只是实体经济的附属;而现代经济学家则认为金融发展对经济发展有明显的作用,二者存在着互动关系。

2.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实证研究文献概述

我国的学者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间关系的研究主要从实证分析角度出发。我国学者的研究结论可以概括为,中国经济发展对金融发展有单向作用,然而金融发展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正向作用不明显,其原因是由于我国的计划经济体制历史和国有经济垄断资源过高,造成的市场经济不够完善。最新近的研究也发现了两者的双向互动关系,这可能是由于伴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与金融体系的不断完善,金融发展也开始对经济发展有了正向的作用。总体上讲,中国金融发展中,金融中介,即间接融资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正面影响更大,远大于金融市场,即股市融资的影响。

3.金融发展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概述

近年来的研究越来越重视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间的实证研究,这也是基于我国二元经济和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客观现实,是研究金融发展与我国经济发展关系的必然趋势,总结概述如下两个表:

综合以上的研究结论,可以看出:

我国不同的区域的金融发展程度是不一样的,落后地区,市场经济还不够完善,国有经济占比例比较大,金融发展对经济发展的正向作用还不够显著,表现在金融市场对经济发展正向作用十分微弱,金融中介对私营经济的支持也不够力度。区域市场经济发展如果进入比较完善的发展阶段,长期看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存在着双向因果关系。但是在我国经济比较发达的区域,金融发展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的正面作用又不够显著,但是在经济发达地区,保险业的发展能够促进经济增长。

4.对我国区域金融发展的政策建议

4.1落后地区,首先考虑规范和完善市场经济建设,提高经济增长水平

中国学者的理论研究已经证明,如果落后地区的市场经济不够完善,效率不足,那么无法有效促进经济增长,也无法带动金融体系的发展,最后也无法使金融体系对经济增长有正向促进作用。所以对于落后地区,应当优先规范和完善市场经济建设,包括促进市场经济的法制化建设,市场环境建设,打破垄断,存进公平竞争,消除国有经济与非国有经济在资源使用分配上的不公平现象,提高落后地区的经济增长水平,激活落后地区的金融需求。

4.2发展中地区,加快金融发展的进程

对于发展中地区,加强金融深化、提高金融效率、加强金融市场建设,具体做法有加大存贷款的数额和规模,积极发展股市的规模和市场建设,积极鼓励金融机构大力发展表外业务,进行金融创新,发挥资产的使用效率。使得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积极双向促进效应得到发挥。

4.3经济发达地区,应大力发展保险金融业,同时引导资金向落后地区配置

经济发达地区,如上海地区,金融体系已经非常完善和成熟,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不显著,应当大力发展保险金融业,提高居民的社会保障水平,使其有信心,有能力进行消费,进而提高经济增长水平。同时应积极引导经济发达地区的金融资本流向落后地区,促进落后地区的金融供给能力和效率,先进带动落后,帮助落后地区经济增长。

参考文献:

[1]陈福中,吴秋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以长三角为例进行实证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8,(6).

[2]韩廷春.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基于中国的实证分析[j].经济科学,2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