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的欧洲杯买球平台的解决方案范文 -欧洲杯买球平台

时间:2024-05-29 10:26: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焦虑的欧洲杯买球平台的解决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焦虑的欧洲杯买球平台的解决方案

篇1

文章概述了大学生就业焦虑的定义,通过案例分析了大学生就业焦虑产生的根源,有针对性地提出切实可行的缓解方法:政府要大力加强就业市场建设,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学校应深化教学方法的改革, 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职业观。

【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焦虑;向上比较

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大学毕业生数量急剧增长,大学生就业市场普遍供大于求,就业竞争日益激烈。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形势,毕业生心理承受很大的压力,很多人产生紧张、不安等焦虑心理。虽然就业焦虑具有暂时性、情景性的特点,就业焦虑仍是影响大学生求职就业心理健康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浅析就业焦虑的定义,以案例为切入点对大学生就业焦虑进行原因剖析,并尝试从中找到切实可行的缓解方法。

一、大学生就业焦虑的定义

目前对于大学生就业焦虑定义学术界没有统一的说法,很多人研究者对此都表达了自己不同的见解,但统一认为大学生就业焦虑主要集中于大学生就业期间这一特定时段,对大学生成功求职就业具有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

笔者通过整理归纳已有研究就业焦虑的相关理论,认为就业焦虑是在社会客观要素和个体自身因素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对求职就业的特殊自我认知,它是一种充满挫败感又急切寻求解决办法的复杂情感体验。外在表现为担忧、紧张、着急、烦躁、害怕、羞涩、孤独、自卑、逃避、退缩、敏感、多疑、易怒、注意力分散、失眠多梦、记忆力衰退、情绪容易激动等症状。对于求职就业,我们可以这样说,大学毕业生大都是积极进取的,很多大学生就是通过成功求职就业完成个体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初步和谐统一,成功就业是他们追求优越、实现个人社会价值的关键环节之一。可以说每一个大学毕业生在毕业时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结。考克斯实验表明:中等焦虑水平者比低焦虑或高焦虑水平者更能取得好成绩。可见,在一定程度上焦虑是正常的,因为适度的焦虑是促进个体进步的动力。就业焦虑亦是如此,但持续的就业焦虑对大学生就业起阻碍作用,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我们说就业焦虑是建立在社会比较基础上的一种的心理情感体验,它具有阶段性和情境性并随着成功就业而结束。

二、从案例中剖析大学生就业焦虑产生的原因

案例一:张某,女,大学四年级学生。家在农村的父母希望女儿离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在城市里有一份安稳的工作。当看到班内许多同学都联系到单位,她更加紧张不安。参加了几次招聘会,结果都不太理想。尤其是用人单位对女生的冷漠态度,更增加了她的择业焦虑情绪。离毕业的日子越来越近,她的焦虑情绪越来越严重,出现担忧、紧张、烦躁、易激动、失眠等症状。

案例二:李某,男,大四学生。大学期间痴迷网络游戏,忽视专业课学习和其他综合能力培养,成绩在他们班级排名第30名。到了大四找工作时,而很多有名的招聘企业对成绩排名和专业知识要求很严,而小企业他又不愿意去。眼看毕业在即,李某的工作一直无着落,情绪异常焦虑烦躁。

通过案例我们可以看出,影响就业焦虑情绪有四方面的原因:(1)社会因素;(2)向上比较;(3)自我竞争能力;(4)自我调适能力。

1、社会因素

我国正处于经济建设时期,城镇与农村发展不平衡,不论是生活水平、工作条件还是社会医疗保障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很多大学毕业生(尤其是农村籍的毕业生)背负了整个家庭的期盼与希望,他们内心希望改善自我和整个家庭的生存环境,怀有“城市取向”。 刘颖曾通过数据分析认为农村大学毕业生就业焦虑水平高于城市籍大学毕业生,此现象与他们拥有社会资源、教育知识结构有一定的关系,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下,他们面临和背负更大的就业压力,焦虑情结较之其他人更甚。再加上传统性别观念潜移默化中导致男性对妇女工作能力的怀疑和对女性社会参与的排斥与尚不完善的社会政策法规,加剧了案例一中张某的就业焦虑。

2、向上比较

个体在对自己的社会特征进行评价往往是通过与周围他们的比较来获得意义的,其中向上比较比向下比较更容易让个体体验到自卑心理,因为向上比较关注的是比自己强的人,所以个体得到信息大部分是负面的,容易产生挫折感。案例中张某在求职不利情况下与找到工作的同学做向上比较,得出消极的自我评价体系,产生强烈的挫败感,面对未知的就业压力,很容易陷入就业焦虑不安的情结之中。

3、就业竞争能力

大学生就业竞争能力包括专业能力、职业能力、创新能力、求职能力、适应能力等基本要素。要具备扎实的竞争能力,要求我们学生全方面发展,从入学起对自我有一个正确的自我评价,认识自我的优劣点,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大学生涯进行规划,并且坚持不懈地朝目标努力,取得合理的专科知识结构,具备能够满足社会需求并能实现自身价值的综合能力。案例二中的李某就是对大学生活、学习没有合理、科学的系统规划,导致自身的知识结构和层次不足以应对现代经济社会对其职业素质的要求。

4、自我调适能力

包括心理和就业预期值调整,当前大学生就业的竞争十分激烈,许多大学生都面临程度不同、大大小小的人生挫折考验,关键在于能否正确的看待挫折。案例一中的张某在求职碰壁后,所背负的思想包袱太重了,束缚自身优点的发挥;而案例二中的李某不能正确的认知自我的就业竞争力,而导致就业预期值与自我能力错位不符,最终导致二个人求职失利。

三、缓解就业焦虑的方法

1、政府要大力加强就业市场建设,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

针对就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制定配套的政策措施,为大学生营造公正、公平的就业氛围;拓宽大学生就业渠道,鼓励和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同时控制高等教育招生规模,以缓解大学毕业生数量急剧增长与就业岗位增长缓慢的矛盾。家庭要关心子女就业,在了解当前就业形势的情况下,调整对其的就业期望值,降低过高的期望,以降低子女的就业心理压力。用人单位要唯才录用,摒弃过去的“内部招聘” 、“性别歧视”、“名校招聘”,真正的为毕业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求职就业环境。

篇2

【关键词】新生患儿家属 焦虑 护理干预 调查

本文首先对住院新生儿患者家属焦虑原因予以分析并给予护理干预,旨在探讨护理干预对家属焦虑程度的缓解情况,为临床护理提供科学依据,现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调查对象 于2010年4月~2010年5月,在我院新生儿科住院的患者家属中选择研究对象。被选择者均符合以下标准:对患儿负有照顾﹑赡养责任的一级亲属;无语言交流及沟通障碍;既往无精神病病史及精神病家族史;患儿为初次住院,住院天数≥3天。符合标准的家属随机选取96名进行zung自评焦虑量表sas评分,sas评分≥50分者为焦虑,计58名均为女性,平均年龄(28.47±4.25)岁,确定为研究对象。

1.2焦虑评分标准 应用sas表,其内的20个项目代表与焦虑有关的症状,嘱受检者在平静状态时据自身状况进行回答,不懂之处给予讲解。问卷当场收回,回收率100%。回答完毕后各项得分加起来代表总分(x),y=int(1.25x),取其整数部分为其标准分,干预前后各测试1次作以比较。

1.3焦虑原因问卷调查表 问卷自行设计其折半信度为0.72。发放问卷时配合访谈指导,讲明填表意义,不懂之处给予讲解,但避免“诱导”,问卷当场收回,回收率100%。通过调查可知,家长疾病知识相对缺乏、担心医疗费用引起经济负担、入院宣教后对医院环境陌生、对患儿检查或侵入性操作时,家属提心吊胆、担心病情变化、家属表现为怀疑和不信任、担心留下后遗症、担心新生儿患儿营养不良或睡眠不好影响生长发育、对小儿日常护理知识缺乏、焦虑易感比例为≥40%,为焦虑主要原因。

1.4护理干预方法 对所有研究对象采取针对性的综合护理措施。护理措施如下:(1)用通俗的语言主动向家属介绍病因﹑病机﹑病情﹑疾病可能的进展和家属能力范围内的护理。(2)尽量设计最经济的治疗方案,并根据现状寻找多渠道的社会支持,一定程度上减轻经济负担。(3)主动介绍医院整体环境﹑本科室人员及各项管理规章制度,特别是患儿去做检查时,要主动介绍注意事项﹑检查部位和检查室的位置。(4)在操作前解释检查或操作的临床意义,争取配合。(5)向家属耐心介绍病情变化的原因﹑临床表现和可能的预防措施,并说明治疗方案的预防性,使其放心。(6)主动解释个体差异和病情的不同,疾病的表现和治疗方案就有所不同。 具体临床工作时,要因人﹑因病情而异。说明对其预防和治疗,我们所采取的措施。减少或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确保治疗安全高效。(7)主动向家属介绍患儿疾病的进展情况及预后,对孩子今后可能发生的情况有心理准备,用婉转的语言说明,并尽可能的向他们提供国外的最新科研进展。(8)向家属讲述小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并介绍小儿的治疗方案,加强管理,注意室内环境,加强公德心和责任心。(9)对家属予以健康宣教,以正确喂养,并推荐相关书籍供参考学习。(10)医务人员在对家属帮助时要先降低自己的焦虑水平,遇到家属间讨论病情时,要予正确的知识指导。

1.5统计学处理 应用美国spss17.0统计软件做统计分析,计量资料描述采用x±s表示,干预前﹑后焦虑分值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

2 结果

干预前后sas评分比较,干预前,58例,(59.5690±6.4239)分,干预后,58例,(48.5000±7.6462)分,t:8.4441, p:0.000,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干预后焦虑分值明显降低。

3 讨论

我们应用sas评分,以问卷形式找出焦虑原因,进行护理干预,干预后其焦虑分值比干预前明显下降,说明该护理干预可减少家属焦虑,有较大实际应用价值。

随着护理学的发展,护理已由责任制护理渐渐转变为整体护理,病人家属已成为护理的一部分。新生儿科护士要努力与患儿家属交流和信息沟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正确的护理干预,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而本文的研究表明正确的护理干预可以缓解焦虑,所以我们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可以广泛应用,并可根据实际情况应用到其他科室。

参 考 文 献

篇3

关键词:精神分析;焦虑理论;犯罪心理;预防犯罪

中图分类号:df79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53(2014)02-0031-05

焦虑是人类心理失调的主要表现。人类对焦虑的关注由来已久,精神分析学派是最早研究焦虑的心理学流派,该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的焦虑理论将焦虑作为精神分析的重要核心概念,认为焦虑对焦虑症的临床影响仅次于其对癔症的影响。精神分析的焦虑理论一直是治疗焦虑症的主要方法。自弗氏起,从精神分析视角对焦虑的研究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一度成为主流。笔者拟对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的焦虑理论和自我防御机制理论进行回顾和再解读,剖析焦虑与犯罪心理形成的关系,具体探析精神分析学说的焦虑理论和自我防御机制理论对于预防犯罪心理形成的启示意义。

一、精神分析学派的焦虑理论

研究者对焦虑(anxiety)的定义不胜枚举,但大都认为焦虑具有以下特征:首先,焦虑是一种不愉快、强烈持久的情绪体验,会产生担心、害怕、惊慌、恐惧等情绪反应,并引起相应的生理和行为变化;其次,焦虑是一种受挫感受和体验,个体认知和预感到自身正或即将遭遇内外刺激的威胁,却又感无力应对;最后,焦虑是一种紧张的期待反应。

弗洛伊德提出过两种焦虑理论。他在早期(1890-1910)认为焦虑是压抑的力比多寻求发泄,要求直接释放的另一种表达方式,即本我是焦虑的根源;具有现实性神经症的特征,即神经症为因,焦虑为果。潜意识是精神分析学派的理论基石,是指人需要隐藏或遮掩的意识,在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而意识却只是露出水面的冰山一角。焦虑就是潜意识中本能能量(力比多)在释放受阻时的另类表达方式,是压抑的力比多转化而来的。但他对焦虑比较有创建的研究成果是后期于1926年在自我、本我、超我人格三分说的基础上提出的焦虑论。该理论认为只有自我才产生并感受焦虑,自我是焦虑的根源,焦虑是自我受威胁的产物。焦虑是一种情感状态,是自我发出的一种对危险的警告信号,从而能够影响快乐―痛苦机制。一切神经症的基础是焦虑,焦虑为因,症状为果。强大的自我能使人心理平衡,远离焦虑。当本我或超我任何一方超过了自我的力量,就会导致焦虑。焦虑有两个发展阶段:即原始焦虑阶段和后续焦虑阶段。个体在认知能力和防御能力双重匮乏的情景下,自我又受到本能的强大威胁,就导致原始焦虑的产生。原始焦虑本质上是一种创伤状态,个体会感受到强烈的痛苦;原始焦虑也是一种被动状态,自我对焦虑的体验是被动的。当原始焦虑的情景再现时,自我因为有了先前焦虑的痛苦经验,会主动引发焦虑情感,作为应对危险的一种警告信号,这就是后续焦虑,即已经发展出一套防御机制的一种主动状态。

弗洛伊德认为神经症性焦虑有三种特性。一是无意识性。“一般的焦虑与性生活的某些历程――或力比多应用的某些方式――有很密切的关系。”弗洛伊德认为焦虑与本能冲动的满足与否有关,神经症性焦虑就是本能冲动缺乏完满的终结,不能完全满足或不得不延迟满足,这时力比多无从兴奋,焦虑之感就会随之而起。二是无对象性。无对象性是指病人不能说出让其焦虑的具体对象,常借润饰作用使之与最可怕的对象联系起来,如死亡、发狂、灾难等。“所以每当相当的观念内容受了压抑的时候,焦虑简直是一种通用的钱币,可用以为一切情感的兑换品。”三是具有症状化倾向。病人用强迫性动作等症状化动作来隐藏和逃避焦虑的发展,即焦虑被症状所代替。“焦虑在神经病的问题上占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弗洛伊德认为力比多若不能正常应用,即失去常态的应用,便足以引起焦虑,可能会以癔病及强迫性神经病的方式表达。

弗洛伊德根据焦虑的来源,将焦虑分为三种。一是客观性焦虑(现实性焦虑),来源于外部世界,又称真实的焦虑,是自我保存本能的一种表现,是对外界危险或意料中的伤害的直觉反应。焦虑的起源和原型是出生时与母体分离的经验。二是神经质焦虑,神经症患者的过分焦虑,源于本我与自我的直接冲突。患有这种焦虑的人常常会杞人忧天,担心种种可能会发生的灾难,“以过度的期待的焦虑为不变的属性”。三是道德焦虑,超我体验到的羞耻感和罪恶感,源于自我与超我的冲突。这种焦虑属于人格结构中的冲突,难以用逃避的方式摆脱这种内疚、后悔、自责等焦虑情感的折磨。

弗洛伊德认为:“力比多若没有满足的出路,一方面坚求发泄,他方面又无法升华,则所谓节欲也仅成为导致焦虑的条件。至于是否因此致病那往往成为一个量的成分的问题了。”致病性与非致病性的关键在于“量”的大小,即二者之间存在一个临界值,这个临界值因人而异,与个体的性格等因素有关。当焦虑的“量”高于这一临界值时就会致病,低于这一临界值不会致病,个体掌控得当的话甚至会是积极有益的。

二、精神分析学派应对焦虑之自我防御机制理论

为了缓和焦虑带来的精神压力,弗洛伊德提出自我防御机制(ego defense mechanism),即一种自我保护法。它是自我应付本我的驱动、超我的压力和外在现实的要求等三个对手的心理举措和防卫手段,以减轻和解除心理紧张,保持人格结构的平衡。防御机制有两种功能,一是保护自我;二是减少焦虑和痛苦。

弗洛伊德的女儿安娜把其父的自我防御机制理论归纳为10种:压抑、投射、反向形成、升华、认同、合理化、解脱、固着、退行。压抑是指把意识所不能接受的情感、记忆、欲望、冲动等抑制到潜意识中,是一种潜意识过程,也是一种最基本的防卫方式,如对痛苦体验或创伤性事件的选择性遗忘。为了缓解焦虑、保护自我,个体有必要否认甚至扭曲某些现实。投射是自我把不能接受、苦恼的或不好的欲望和意念归咎于他人,这样人们就会憎恶他人而非该个体。心理学上的错误一致性效应类似于投射效应。内向投射是指把本来指向外界的敌视、攻击等转向自身。反向形成是把意识不接受的欲念、冲动潜意识地转化为相反形式,突出特点是过分的或坚持的行为。如以仁慈杀人,以显而易见的好意替代敌意。升华是指把本能的欲望转化为社会所允许或赞许的目标上去,如专注于学习或工作,投身于发明或科研,是极富建设性的防卫方式。升华以别种途径宣泄原本压抑或不能满足的力比多,从而消除焦虑情绪,同时还能满足个人自我实现的需要。合理化是指用一种自我能接受、超我能宽恕的理由来替代自己行为的真实动机,比如把虐待未成年子女解释为“玉不琢不成器”。解脱是用一种象征性的事物或行为来抵消已经发生的不快之事。固着是指行为方式发展的停滞和习惯反应的刻板化。退行是指个体遭遇挫折后重新倒退到较原始的发展水平。这些反应方式行为人未必自觉,精神分析学派视其为潜意识行为,它对维护心理健康具有重要价值,但如果走向极端或运用失当则会心理失常。每个人可能都会启动自我防御机制,适度使用可缓解焦虑和压力,促进适应刺激源,然而过度使用,以致对任何不愉快的情感都作出不加选择的、刻板的、公式化的防御反应,便是病态了。

三、焦虑与犯罪心理形成

焦虑是人类自身的保护性正常反应,是在遇到某些紧张刺激或挫折时出现的不安和忧虑心态,是破坏人们身心健康的因素之一。焦虑会引发一系列的生理变化和行为反应:心神不宁、惶恐不安、心事重重、无法放松、抑郁低落、烦躁易怒等情绪反应;头痛、溃疡、上火、失眠等躯体反应;血液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和交感神经系统等相应的生理变化;坐立不安、举止僵硬、辗转反侧、说话变调、全身发抖、反应过敏、注意力不集中等行为反应。

过度或长期焦虑对个体的身心健康危害极大,会出现一些消极的后果。一是长期焦虑可促使形成症状,如果长期焦虑得不到缓解,焦虑就会演变为看似与焦虑毫无关系的心理症状,并外化为一定的行为表现。二是过度焦虑会对个体的行为、人格、智力等造成消极负面影响。过度焦虑会对学业成绩造成不良影响,使个体不能完成学习任务。过度焦虑会使人高度自卑、过度敏感、犹豫不决、惊恐不安等,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人格的形成和健康发展。但并非所有的焦虑都是消极有害的,研究表明,焦虑与学习和工作效率呈倒u形关系,个体处于中度强度的焦虑下学习和工作效率最佳。如考试和比赛前的适度焦虑和紧张能够使个体更加投入,从而取得好成绩。适度焦虑还有助于维持人格的完整。

焦虑与犯罪之间的关系貌似遥远,但仔细推理起来却是有着密切的联系。长期焦虑和高度焦虑的人不仅会出现抑郁低落、烦躁易怒、冲动好斗等情绪反应,而且这种情绪反应会外化为一定的行为表现,如果个体不擅运用积极健康的自我防御方式如压抑、升华、认同等,或者说动用了消极的防御方式如投射、反向形成、解脱等,其结果是会出现心理失衡等心理问题,严重者会发展为精神疾患,更严重者则会外化演变为犯罪行为,以犯罪行为的最终爆发来彻底释放其焦虑情绪。犯罪人的需求欲望比一般人强烈,内心经常出现焦虑、紧张、矛盾、冲突和挫折感,难以自控调节,焦虑紧张的情绪累计到一定程度,最终会以犯罪行为作为其焦虑情绪的最终表达和释放,以富有攻击性的暴力犯罪为典型代表。

犯罪人群中,焦虑不安者居多。2007年25岁的加藤智大在日本秋叶原制造滥杀事件(7死10伤),就是因其性格上过于悲观与孤僻,行为冲动易怒,对自身遭遇既自暴自弃叉怨天尤人的心态导致其长期焦虑,从而产生报复社会的念头并付诸实施。2010年是中国孩子的噩梦之年,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发生校园血案6起(19人死亡,75人受伤),成为中国人心中永远的痛。其中多起案件的案犯均因自感生活不如意,长期抑郁在心引发焦虑,最终把魔手伸向了无辜的孩子,犯罪对其来说就是一场痛快淋漓的焦虑情绪的宣泄。以福建南平实验小学惨案为例,案犯郑民生因个人生活受挫――失业,恋爱不顺等,把自己长期压抑和累积的高度焦虑情绪泼向孩子。2013年6月7日的厦门公交纵火案造成47人死亡、34人受伤,案犯陈水总本是个社会底层的悲情人物,但其因自感生活不公而戕害无辜的行为却不能让人原谅,同时也再次把人们的目光引向人的心理健康问题,一个人的抑郁、焦虑情绪如若得不到及时的纾解和释放,受伤的岂止是单个个体?

焦虑是每个人生活中都会有的一种情绪反应,但为什么大多数人能走出焦虑,而少数人却因此患上心理疾病甚而走上犯罪道路呢?问题的关键在于大多数人能够正视焦虑的问题所在,全力以赴做好所焦虑之事,或者运用了适当的自我防御机制,焦虑自然就迎刃而解了。但是最终把焦虑付诸犯罪行为的人却是不当地运用了自我防御机制,如有人把自己生活不顺的原因投射向他人或社会,而不反思自己,最后走向以犯罪手段报复社会之路,如前述的加藤智大、郑民生、陈水总等。有人则用象征性的犯罪行为来使自己从不快的往事中解脱,如山西阳泉连续13年以扎刀方式变态杀害女性的案犯杨树明在做心理问卷时对“是否经常感到无名的紧张和焦虑”时选择的是“经常有”,长期的焦虑加上闲极无聊使他把目标选择在40岁左右的中年女性,用扎刀这种犯罪行为来释放他内心强烈的性的欲望。很多犯罪人都会为自己的犯罪行为寻找借口,使自己的犯罪行为合理化,如有些犯罪人故意贬低甚至彻底抹杀被害人价值对其进行非人格化,如把五角大楼视为美国政府的标志,犯把被害妇女视为一种客体、一件财产或一个肉体,犯罪人以受害人是该死的人、坏人、等来为其犯罪行为寻找合理化借口,掩盖其动机的罪恶实质。

四、精神分析的焦虑和自我防御机制理论对预防犯罪心理形成的启示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焦虑理论和自我防御机制理论对预防犯罪心理形成有很重要的启示意义。预防犯罪心理形成必须从未成年人抓起,在使未成年人养成积极健康的应对焦虑方式同时,做好成年人焦虑心理的疏导和转化,这样就能预防和控制人们由焦虑心理演变恶化为犯罪心理。

(一)培养未成年人对焦虑的积极应对方式和自我防御方式

自幼年时起,家庭、学校和社会就有责任教育未成年人,使其形成客观、合理、正确的认知体系,寻求积极的应对方式和积极成熟的防御方式,如利用升华、压抑、认同等来降低焦虑事件的不良影响。未成年人养成积极应对方式和富有建设性的自我防御方式,不仅有助于其化解未成年期的焦虑,还会使其受益终生,对其防范成年期焦虑心理的形成大有裨益。

(二)教育未成年人善于利用“升华”防御机制

升华是把社会不接受的本能冲动转移投入到对社会有价值的对象或目标。升华能使未成年人原有的焦虑情绪得以消除,心理能量得以提升,心理上的平衡与安宁得以维持,从而也使其创造潜能得以充分发挥。教育者应多鼓励未成年人积极投入到学习、探索性研究、社会实践活动和健康的兴趣爱好中,激发其对学习、研究、爱好、社会实践等的热情和兴趣,,使其在体验成功、自我实现的同时,消除其自卑和无能感,同时社会和他人对其的认可也可对其行为产生正强化作用。弗洛伊德认为文明的最高成就归功于对性本能和攻击本能的有效升华。

(三)关注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

如果未成年人感到焦虑、绝望、无助,那么我们所有人都不会感到安全和幸福,一则是因为我们坐在同一辆车里,就像厦门公交纵火案的乘客一样,谁也不能保证下一个受害者不是你我;二则是因为未成年人是社会未来的主人,若未来的主人身上带有绝症的隐患,还何谈个人理想乃至中国梦的实现。漠视未成年人心灵的苦难,就是漠视我们的未来。

(四)要尽可能多地为焦虑者提供社会支持

这些支持包括情感支持、物质支持、言语支持和群体支持等,避免其出现焦虑心理和减缓焦虑心理对其的影响。犯罪学的社会支持理论假设人既有自私和犯罪的动机,需要控制;又有利他及接受社会支持的潜力,需要帮助其发挥潜力。当这种潜力得以实现时,犯罪的危险性就会下降。当一个焦虑的人接受了更多的社会支持时,他所焦虑之事就有可能解决,并且有可能遵从互利或回馈原则给他人或社会以更多的支持。这种利他主义的发展有利于使一个人远离犯罪。

(五)认清焦虑的实质内容

精神分析学家通常运用自由联想和分析解释来治疗焦虑症,使患者潜意识的内容能够浮现到意识层面来,消除压抑,使个体能够认清焦虑的真实所在。焦虑者可经常给自己开列清单,列出可能引发焦虑的各种潜在因素,然后逐一分析,学会分清轻重缓急的弹钢琴式工作方法,或一段时期专注于完成一件事情等,找出适合自己的解决问题的对策。只有认清了焦虑之所在,即焦虑的实质内容,才能探寻到合理、有效的应对方法。

(六)改变价值观,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篇4

1、日常生活中的每件事都让您操心不已,而且时间超过六个月。

2、您至少有下列症状中的三种:过度激动或者觉得压力太大;疲倦;不能集中精神,记忆减退;易怒;肌肉紧张;失眠。

3、不容易忘掉烦恼,即使看电影或者跟朋友“煲电话粥”时也照样烦恼。

4、您的忧虑已经让您的社会行为出现明显的痛苦或干扰。

在此为您奉上控制焦虑的八个办法:

1 不要把您的忧虑和现实混淆。小孩第一次去参加夏令营,不代表他会落入人口贩卖集团的手中,所以试着区分什么是真正客观的处境,什么只是您的推测。

2 问自己下列三个问题:

“真的吗?”这可以让您立刻停止往坏的方面设想。太多悲观的预想答案盘踞在焦虑者的心中,使他们不清楚这些只是胡思乱想。

“有这么严重吗?”这可以阻断您焦虑的意识。焦虑者碰到问题时,通常会想像很糟糕的后果,把小小不如意当成大灾难,失去客观判断的能力。

“有什么我能做的?”不要被焦虑控制而忘记采取行动!就算真的面临问题,担心也并不能解决问题,问自己:“我该怎么办?”答案通常不只一个,放轻松,减低焦虑的程度,找出合适的解决之道以及实际的行动方法。

3 跟身边的人交谈。因为一个人的时候最容易胡思乱想,自己提出担忧的问题,而后又给个丧气的答案。所以多交朋友,多沟通。

4 想像换作是其他人的话。他们会怎么做。

5 问问自己,这样的焦虑对自己有什么帮助;从以前焦虑的经验中检查,这么焦虑真的值得吗?

6 稍微改变生活方式,不要试着控制、预防、计划一切。人不可能活在凡事都可确定或可预期的世界中。您必须承认,变卦、突发状况、一时的耽误,不见得必然会导致危险或灾难,很可能只是单纯的意外事件而已。

7 享受美好时光。度假的时候,一大早不要担心沙滩上的人太多;到了沙滩上,不要担心午餐时有没有位子;吃午餐的时候,不要担心下午天气会变坏……就这样,学着不要想太多,放松心情,实事求是地去看、去听、去感觉。

8 注意自己的健康。焦虑所引起的生理症状和肌肉紧张,往往是无意识的。如果您总觉得这里或那里不舒服,尤其是脖子、背部和头部僵硬疼痛,就应该设法去放松,以减缓肌肉紧张所造成的影响。光放松身体不会让您完全停止焦虑,但起码可以抑制焦虑造成的不适感。焦虑的人常忘记爱惜自己。注意自己的身体,给自己以关爱,才不会被焦虑所控制。

篇5

关键词:考试焦虑;放松训练;理性—情绪疗法;系统过敏法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码:1674-9324(2012)10-0044-03

1.求助者基本资料

小茹,女,19岁,济南某中学高三复读生,中等身材,偏瘦,经询问无重大躯体疾病史,家族无精神病史。父亲是一国企下岗工人,近两年来,赋闲在家,信仰佛教,成为居家居士;母亲是一位教师,家庭生活较为拮据。求助者性格内向沉静,学习非常认真刻苦,复读两个月来,出现紧张焦虑,食欲减退,失眠,肠胃不适等症状。

2.主诉和个人陈述

主诉:学习时紧张不安,注意力无法集中;食欲较差,肠胃不适,课堂上时有肠排气(俗称“放屁”)事情发生,致使不愿意进教室,害怕做题和考试,学习受到很大影响。

个人陈述:我是家里的独生女,父母工作收入都一般,他们对我抱有极大的期望。近两年爸爸不出去工作,家庭主要重担落在妈妈一人身上,对爸爸心有不满。这种家庭情况让我也很自卑。自小学以来,我就非常听话,学习的事基本不用父母操心,很刻苦,成绩一直到高中都能在班里名列前茅。去年高考583分,没能进入自己理想的大学,看到平时不如自己的同学考得比自己好,感觉非常没有面子,遂决定复读。复读以来的两次月考都不好,我常想,如果这次高考不如去年,我简直没有脸见到我熟悉的人,尤其是愧对妈妈,上课时慢慢发现自己很紧张,生怕学不好,慢慢出现食欲不振、便秘、失眠等现象。有一次考试时肠排气,气味很大,周围同学低声嘲笑,而且那次考试很不好。后来,一到做题的时候就害怕放屁,越紧张就越容易出现这种现象,这让我更加心神不宁,我甚至害怕进教室,害怕看书,更害怕做题考试。

3.观察和他人反映

老师和同桌的反映:据老师反映,自本学期开学以来,该生心理压力一直很大,害怕考不好会更丢人,对不起父母。平时学习很积极刻苦,与同学们关系较为融洽,属于比较省心的学生。同桌反映,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上课有时注意力不集中,自从第二次月考试两次肠排气后,课堂更加紧张,心神不宁,特别是做题的时候,焦虑情绪更明显。

咨询师观察:求助者第一次是在妈妈的带领下来到心理咨询室。开始说话时,很有礼貌,思路清晰,语言表达很清楚。在谈及学习时,情绪低落,说话声音不大,流露出沮丧和焦躁情绪;特别是谈到妈妈时,眼圈微红,声音哽咽,觉得对不起她。

4.评估与诊断

4.1对求助者心理状态的评估。

4.2对求助者的鉴别诊断。根据“病与非病三原则”,排除精神疾病,应属于正常心理范畴。求助者没有兴趣缺乏、自罪自责和自杀等意念,可以排除抑郁症。但考虑到其有植物性神经功能紊乱症状,如食欲不振,胃肠不适,失眠等,也存在如坐立不安等运动性不安。从以上依据初步诊断为考试焦虑引起的焦虑性神经症,以心理辅导为主。

5.咨询过程

5.1咨询目标:根据以上的测验和评估诊断,与求助者共同协商制订以下目标。

具体目标:改变求助者对于考试及相关情境的不良认知,缓解目前的焦虑症状和抑郁情绪,减少躯体症状,正确看待高考,能够正常有效地进入学习状态。

最终目标:调整对事物的认知方式,增强自信,完善人格,以正确的心态对待成败,促进心理健康,使求助者学会自我调控。

5.2咨询方案:根据求助者的问题拟采用的主要咨询方法是认知行为疗法:(1)认知疗法:理性—情绪疗法(简称ret):其核心思想是引起人们焦虑情绪及行为的原因并不是事件本身,而是个体对事件的评价。本案咨询的目标之一就是让求助者明白,生理上的不适因为体检没有器质性病变,所以心理上的焦虑才是根本原因。而对于考试的焦虑则是自己的认知偏差和不合理性导致的,纠正这些偏差,从而达到正确认知考试,形成积极的情绪和行为反应。(2)行为疗法:其一,放松训练。主要用于调整求助者在考试及教室情境中的情绪反应。其二,自信心暗示训练。在放松状态下以积极的肯定的语言暗示,提升求助者的自信。其三,系统脱敏训练。通过使求助者在放松状态下接触(实际的或想象的)恐惧对象来克服焦虑。本案咨询的目标之一就是消除由考试焦虑引发的对教室、试卷的焦虑情绪以及由此产生的植物性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适应教师等学习环境和对象,从而达到消除不必要的焦虑情绪。

5.3咨询过程。

第一阶段:建立咨询协议阶段(2次咨询)。

时间:2011.11.4和2011.11.6。

目的:在咨询师和求助者之间建立信任关系,确定问题达成共识,形成协议。

方法:会谈,心理测验。

过程:①第一次咨询:了解求助者的基本情况,并登记备案,介绍心理咨询过程中的相关事项,特别是保密性原则,确立积极的咨询关系。

②第二次咨询:分析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做了相关的几种测验,作出评估和诊断,确立咨询的目标。

第二阶段:观念和行为改变阶段(4次咨询)。时间:2011.11.13、11.20、11.27和12.04。

目的:让求助者认识到并改变不良的认知、思维方式,并作出行为改变。

方法:会谈、放松训练、理性—情绪疗法、系统脱敏。

过程:①第三次咨询:由于咨询者的焦虑已经有泛化的倾向(因为肠排气害怕进教室),所以先让其学会放松训练,因此,这次咨询主要介绍放松训练和自信心暗示训练。本案采用简单的呼吸松弛法。具体做法是:先深深地吸一口气,尽可能让鼻子和嘴巴同时吸,感觉气流顺着气管由上到下,汇集在丹田,腹部隆起,然后屏气,感到有点憋闷感时再缓缓的由下贯通身体一直到头部,慢慢呼出。呼气要尽可能彻底些,反复训练20次。最后,布置咨询作业:每天做1~2次放松训练,记录自己的感受;把你心里的焦虑想法写下来;按照担忧程度依次排列这些项目。②第四次咨询:首先反馈咨询作业。其次,介绍理性—情绪疗法原理。根据求助者的担忧清单,对它们进行合理性分析,使求助者认识到并不是考试这一事件(a)引起考试焦虑这一情绪性后果(c),而是固有的一些观念(b)释然。这些观念有以下几种错误:绝对化要求(如“这次高考必须比去年考得好”等)、过分化概括(如“一两次考不好就推论将来一定也考不好”等)和夸张推论(如“考不好就没有人生前途了”等)。通过分析和解释,求助者接受此理论解释。最后,布置咨询作业:要求求助者以后头脑中再出现这种错误观念,就告诉自己这些问题已解决,不必再有这些荒唐的想法了。③第五、六次咨询:首先,反馈咨询作业;其次,进行系统脱敏训练和放松训练。通过求助者想象考试场景,共同商定考试焦虑等级。具体做法:先进行放松训练,在放松状态下,通过想象唤起焦虑状态,评估焦虑水平,然后运用放松技术进入放松状态,再次评估焦虑水平,直至焦虑水平降到最低,进入下一级焦虑情境。最后,布置咨询作业:按要求完成各级的考试焦虑情境想象,能保持放松;用积极的心理暗示提高自信心,在紧张状态出现时,学会用放松技巧进行调整。

第三阶段:咨询结束和巩固阶段(2次咨询)。时间:2011.12.11。

目的:巩固前两阶段的治疗效果,争取家长的密切配合,提高求助者生活中应对各种问题的能力。方法:会谈。自信心暗示训练。

过程:①第七次咨询:首先,介绍自信心暗示训练:复习放松训练,在身体进入完全放松状态下,想象一个充满热情、自信的形象走到内心,她不断跟自己说“我是最棒的、我精神饱满,充满能量、我一定会成功的”等。反复几次训练。请求助者谈自己整个咨询过程的体会和感受;其次,进行scl-90、sas、tat、sds测验,并将测验结果与咨询前结果进行对照,让求助者看到自己的成长,巩固自信心,学会日常生活中自己解决问题。

②第八次咨询:与家长的会谈,谈论家长对孩子的合理期望值、对求助者的全面的评价以及营造轻松自然的学习氛围等,为求助者获得更多的家庭支持。

6.咨询效果估

6.2求助者自我评价:对自己的一些认识有了正确和深入的理解,不再有不必要的紧张和焦虑,能够自信地走进教室进入学习状态,睡眠状态很好,相信自己一定可以考出更好成绩。

6.3社会支持系统评价:性格开朗很多,情绪正常稳定,与同学们沟通增多了,学习成绩很快提高了。

6.4咨询师的评价:通过回访,发现咨询基本的预期目标已达到,求助者消除了焦虑,改变了不合理认知,自信心增强。

7.总结与思考

本案是一位高考复读生因为强大的心理压力,导致焦虑性神经症,同时又把月考的失败和偶然的肠排气联系在一起,从而泛化到与考试有关的事物和情境,都让她因为害怕肠排气遭到同学们笑话,从而更加焦虑。为了尽快解决这种情况,先进行放松训练,让求助者感到安全、放松。这之后再进行认知矫正和系统过敏等干预训练,效果较好。由于考试焦虑来源较多,特别是考生的社会支持系统为其营造的氛围非常重要,所以咨询必须干预家长、教师和同学们,这样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美]raymondg.miltenberger.行为矫正原理与方法(第三版)[m].石林,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

[2]钱铭怡.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3]朱小敏.高三学生高考前考试焦虑的质性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0.

篇6

关键词: 中班幼儿 分离焦虑 幼儿教育

一、问题的提出

1.分离焦虑的概念及意义

“分离焦虑”主要指幼儿和抚养者分离时表现出的一种不安情绪和行为,是孩子离开母亲或其他抚养者时出现的一种消极的情绪体验,是一种情绪障碍,属于内化综合征。

陈鹤琴说:“大家都知道,幼稚园环境跟家庭环境是不相同的,因此,当一个小孩来到幼稚园的时候,在他心理上就发生问题了。”分离焦虑的出现与孩子的不安全感有关,每个孩子都会有,只是轻重程度不同,如果引导不好或严重的话,会对孩子的身体和心理产生较大影响。焦虑还会引起孩子生理上的应激反应,长时间焦虑,容易使孩子抵抗力下降。刚入园的孩子常常很容易感冒、发烧、肚子疼,这是因长期焦虑造成的。长时间的分离焦虑会严重影响幼儿的生理、心理,焦虑会严重影响儿童的智力发展,并且容易诱发抑郁、孤僻、自卑等心理疾病。因此,在发现孩子不良情绪后,应予以科学引导,尽早让孩子摆脱困扰。

2.不同年龄班中存在的分离焦虑现象

一般分离焦虑这种现象在小班幼儿身上比较常见,此时幼儿年龄还小,对于陌生环境的适应能力弱,在长时间与抚养者接触后,对于幼儿园这种大家庭似的生活环境不能适应,再加上现在多是独生子女,在与人相处这一方面能力较弱,容易产生无所适从感,强化幼儿的焦虑情绪。每次开学,幼儿园的小班里都会传来阵阵哭声,很多幼儿都抱着家长不让走,这种情形屡见不鲜。

在我园2006年10月份学校组织的为期五个星期的教育实习中,我所在中班幼儿身上也出现分离焦虑。班上一名幼儿每天早上来园都会掉眼泪,找各种理由不让家长离开。幼儿经常性哭闹,不但会对老师及家长的工作生活产生影响,而且会对幼儿的生理及心理产生影响。

在2007年3月1日至2007年5月18日的实习过程中,我偶尔会在大班幼儿身上发现分离焦虑情况,如幼儿黄醒阳因生病在家休息了几天没来上学,病好后由爸爸送过来,到了教室门口爸爸要离开的时候,醒阳突然拉着爸爸不想进教室,要跟爸爸回去,说是想妈妈,后来在座位上哭了大半天才在我的多次劝导下停止哭泣。

为什么在这么多年龄段幼儿身上都会出现分离焦虑呢?为了找到答案,我以中班幼儿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行了此次研究。

二、问题的设计

⒈研究对象

南京市一所幼儿园中(2)班两名幼儿。

⒉研究时间

2006年11月13日至2006年12月8日;2007年3月1日至2007年5月18日。

3.研究方法

⑴个别观察法:对出现分离焦虑的幼儿,有针对性地观察。

⑵记录法:将平时观察到的幼儿产生分离焦虑时的情况记录下来。

⑶访谈法:询问带班老师,该幼儿出现这种情况持续多长时间,老师是如何引导的,该用什么方法。访问该幼儿家长,该幼儿在家是什么情况,家长是如何对待孩子的。

⒋研究的预期目标

⑴调查了解中班幼儿分离焦虑的表现及产生的原因。

⑵提出解决中班幼儿分离焦虑的办法。

⑶简析中班幼儿与小班幼儿产生分离焦虑的不同表现及原因。

三、研究内容(过程)

1.调查中班幼儿分离焦虑的表现

观察表明,不同幼儿分离焦虑的表现是不同的,反映在痛苦程度和持续时间长短上,也反映在焦虑情绪表达方式上。例如:有的仅表现在与亲人分离的片刻情绪很坏,但亲人走后就转为正常;有的与亲人分离后还思念着,整天情绪很坏,容易哭闹;有的则神情紧张、呆板,不哭闹,独自枯坐,等等。

2.仔细观察后的结果(案例)分析

(1)案例一:

观察时间:2006年11月15日?摇?摇班级:南师附幼中二班

幼儿姓名:小乐?摇?摇观察者:张静

小乐面带笑容走到身边:“老师早。”

“早,小乐。”

转头找爸爸,抓着爸爸的衣角,眼中含泪。

爸爸:“小乐,去玩吧。”

小乐:“我肚子疼。”

爸爸:“一会就好了,去喝点热水,和爸爸再见吧。”

小乐:“我头也疼,脚也有点疼。”哭着抓住爸爸。

老师抱住他,爸爸才离开,持续哭了一个多小时。

案例二:

观察时间:2006年11月23日?摇?摇班级:南师附幼中二班

幼儿姓名:小乐?摇?摇观察者:张静

小乐和爷爷在门外讲话,眼中带泪地说找手帕,不让爷爷走,带着爷爷到处找,小乐找不到手帕,爷爷说要走,小乐的眼泪就下来,我让小乐的爷爷先走,小乐在我劝说了将近二十分钟后才停止哭泣。

案例三:

观察时间:2006年11月30日?摇?摇班级:南师附幼中二班

幼儿姓名:小乐?摇?摇观察者:张静

今天舞蹈节快要开始时,老师请家长先到门外去,老师要和小朋友讲一些事情,小乐一边哭一边抱着妈妈不让走,好不容易才在老师的劝说下回到自己的位置,中午妈妈要走了,小乐又抱着妈妈哭着不让走,老师挡着小乐,小乐的妈妈才走,老师劝了好久,小乐才稍稍停住,小乐和我说想妈妈,要我打电话叫妈妈晚上早点来接。

吃饭时,毛毛指指小乐说:“他哭了。”小乐一边哭一边吃,还呛着了,吃一点吐一点,好久才吃完。

简析:小乐家长对小乐非常娇惯,比较溺爱。小乐由公公婆婆抚养,老人对孩子都比较溺爱,再加上与父母在一起时间较短,所以家里的大人对小乐几乎是有求必应,大人对孩子却没什么要求。小乐本人很内向、胆小,甚至有点自私、孤僻,比较粘人,不愿意和邻居家的小孩玩;喜欢一个人玩;从不像其他幼儿一样邀请小朋友去家里玩;不愿意与其他小朋友分享玩具;不喜欢与人交往;外出时,喜欢跟在大人身后。以上种种原因造成小乐每天早上都不舍得家人离开。

(2)案例一:

观察时间:2006年11月14日?摇?摇班级:南师附幼中二班

幼儿姓名:甜甜?摇?摇观察者:张静

妈妈说:“甜甜今天刚好了,还是要上幼儿园,跟妈妈再见吧!”

甜甜声音很小地说:“妈妈,再见!”

妈妈刚走了两步,又回来说:“哦,宝宝,你要记得多喝水。”

甜甜一听妈妈这么说,又跑出教室门口,抱着妈妈的腿:“妈妈,我要你陪我,陪我做完操再走。”

妈妈说:“来不及了,宝贝,妈妈要走了。”

甜甜听着就大哭起来。

案例二:

观察时间:2006年11月22日?摇?摇班级:南师附幼中二班

幼儿姓名:甜甜?摇?摇观察者:张静

早上过来,在门外大声哭喊,抱着妈妈不让走。老师把甜甜抱住,甜甜用力向门外走,妈妈这时走到一半又折回来,甜甜哭闹得更厉害了,妈妈走后,甜甜慢慢停止了哭闹。

案例三:

观察时间:2006年12月1日?摇?摇班级:南师附幼中二班

幼儿姓名:甜甜?摇?摇观察者:张静

早上过来抱着妈妈又哭闹起来,在老师的劝哄下停止了哭闹,并要妈妈早点来接,妈妈答应了,甜甜才安静地回到座位上坐好。

简析:甜甜是这学期新转来的插班生,刚开学时情况还比较好,前一段时间生病后,情绪(早上入园时)一直都不怎么好,加上爸爸妈妈有时走了又回来,调动孩子的情绪,这是造成孩子早上情绪不佳的原因。

⒊形成上述幼儿分离焦虑表现的原因

(1)家长的溺爱。我对小乐老师、保育员及家长的访问后得知:父母、祖辈对幼儿非常宠爱直接导致幼儿自理能力欠佳,事事依赖家人,情绪发展迟缓,独立性差,难以忍受集体生活。

(2)家长不恰当行为的影响。这些家长常常送孩子入园后迟迟不愿离去,亲亲、抱抱、搂搂,可谓难分难舍,还有一些家长,当他无法制服孩子时,会不假思索地用“不听话就把你送到幼儿园,让老师教训你”的话制服孩子,无形之中使孩子对幼儿园蒙上阴影。其实家长不经意的语言、行为在很大程度上会感染幼儿,诱发孩子紧张、忧郁等不良情绪的发生与发展。

(3)幼儿自身因素。幼儿自身独立自理能力欠缺是导致分离焦虑的又一个原因。而幼儿自身内向的性格是造成焦虑的另一个方面。性格内向的孩子,不太愿意亲近教师和同伴,不愿参与各类活动,这样依恋的情绪情感就更强烈,孩子会变得沉默寡言,偶尔还会出现攻击,社会性焦虑表现得更剧烈。

四、讨论

1.中班幼儿与小班幼儿的分离焦虑有什么区别

根据我的观察,中班幼儿产生分离焦虑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1)幼儿自小与父母分离,由爷爷奶奶照顾,与父母在一起时间很短,对于父母的依恋得不到满足,使幼儿的性格变得内向、胆小,不喜欢与人接触,使幼儿每次去幼儿园与家长分离时都会产生焦虑的情绪。

(2)插班生。由于经历了一学期的小班生活,对原来集体已熟悉再加上此时幼儿的适应能力还不是很好,来到一个陌生的集体,让幼儿一时不能适应,只要老师正确引导,一段时间后,情况就会好转。

(3)身体不舒服。幼儿因为身体因素变得比较脆弱,会产生一些焦虑情绪,不舍得父母离开。

而小班幼儿产生分离焦虑的最大原因是对陌生环境的不安全感和不适应,再加上亲人的骤然离开,由于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会认为再也见不到亲人,亲人要把自己丢掉,心中就会产生恐惧感,从而哭闹不休。

表现:大多数幼儿都会选择以哭闹这种方式消除自己的情绪,引起家长的注意,小班幼儿哭闹的比例较中班多;少数幼儿则会用各种借口拖延时间,留住家长。

⒉如何解决幼儿分离焦虑的情绪

(1)老师方面。像小乐这样的幼儿应与他个别交流、谈心,让他学会独立,不要处处依赖家长和老师,要让他学会与其他幼儿相处;甜甜这样的情况应该多关注她的身体状况,培养她与同伴、老师多交流。游戏是幼儿最好的老师,游戏中幼儿很容易放松,减轻焦虑感,所以要让幼儿多参与游戏,并且多人游戏能帮助幼儿在无形中锻炼与同伴的相处及语言交流能力。

(2)家长方面。像小乐这样的幼儿应注重培养他的独立能力,父母要多花时间与孩子相处,以便真正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活动情况和感受,对孩子要多加关注,不要轻易满足幼儿的要求,对孩子不要溺爱。对于甜甜这样的情况,父母应与幼儿经常交流,消除幼儿对新环境的陌生感,帮助幼儿尽快融入新环境。并加强家园联系,掌握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早上送孩子时,送到就走,不要走了又回。

(3)同伴方面。同伴对幼儿有很重要的作用,《儿童发展心理学》指出:同伴是社会化动因,是强化物、范型,能帮助去自我中心并给予稳定感和归属感,同伴可以有效帮助幼儿减轻焦虑感。

篇7

    主题:如何对待孩子考前焦虑

    主持人:您如何看待孩子考前焦虑?有些甚至会出现尿频、拉肚子、发烧等一些症状。如孩子出现焦虑,家长能为孩子做些什么?

    苏畅:我觉得关键是家长要认清孩子焦虑问题产生的根源,孩子出现考前焦虑有很多原因,可能是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太高;可能是孩子本身自信心不足;还可能就是以前失败的记忆对孩子造成影响……这些行为都会引起孩子焦虑。

    主持人:很多孩子考试前或做事情前,一定要上厕所,有些孩子甚至一到考试期间就拉肚子或发低烧,如何治疗?

    苏畅:如果上厕所能让心理感觉放松,这也不失为缓解心理焦虑的方法。拉肚子有很多原因,有的是神经性引发拉肚子,有的是吃多了凉的东西。如果真的因为心理焦虑,突发拉肚子的现象,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还是用药,但建议多用中药少用西药,在用药的情况下做一些心理上的调整,例如放轻松的音乐等,对身体的治疗也有帮助。

    确实有部分学生考前过于紧张,出现发低烧的状况。这种情况下家长可以让孩子多喝点水;考试时可以用一块毛巾放一些冰块敷面,也可以达到降温效果。

    主持人:不仅孩子会考前焦虑,有些家长也会有考前焦虑。

    苏畅:这部分家长自己没有办法调整自己,所以孩子一焦虑,就把自己的焦虑情绪带动起来。我觉得这类家长要了解一下,为什么我会有这样的精神状态。不论家长心里多焦虑,最好做一些别的事情,不要让孩子看出自己的焦虑。

    主持人:家长有压力不能在孩子面前表现,那他们要如何调适?

    苏畅:家长不要怎么想就怎么做,要和孩子沟通,做调整,不要用你以为对的方法做了孩子不需要的行为。有很多对孩子影响不好的话是因为焦虑情绪带来的,所以家长要反省一下自己,可以跟老师聊,借鉴其他的家长的做法,而不要以错的方法做事。

    主持人:有些考生母亲确实比孩子更焦虑。解决孩子的问题,是否要先解决母亲的问题?

    苏畅:确实如此。不少母亲感觉焦虑,是因为觉得不论自己怎么做,孩子总是不接受。我建议母亲们记住一句话,关系比教育更重要,只有把孩子当成好朋友,让孩子真正地接纳你,母亲的焦虑自然会缓解。另外,母亲要暗示自己,别把高考太当一回事,即使孩子没考好,我也一样爱我的孩子,当看开的时候,焦虑问题自然也就解决了。

    正确对待成绩波动。临近中考、高考,周考、月考、模拟考一次次多起来,一些考生考试成绩时好时坏,情绪也随之时喜时忧,情绪随着成绩高低而波动。

    主持人:孩子因成绩不理想情绪低落时,家长要如何帮孩子调节?

    苏畅:成绩稍微有一些波动,很正常,首先要对自己情绪波动有一个正确认识。我要给这些考生两个建议,第一个建议,你要特别清楚你的优势科目,优势科目要绝对有把握和信心,要尽可能少出一些偏差,优势科目考不好,就会引发出很多负面情绪。

    第二,在劣势科目上,要做好时间的分配,如果你已经努力,仍然是这个样子,告诉自己你已经尽力。如果是你自己没有调整好,就要从中得出一些教训,为下一次考得更好做调整。

    主持人:刚才您给考生提出了建议,家长在这时候可以为孩子做些什么?

    苏畅:家长要更多给孩子安抚,让孩子不要过于自责。家长即便焦虑,也要装出放松的样子给孩子看,不要在孩子情绪不好的时候火上浇油。家长要有一个很放松的状态,可以带孩子去放松,让孩子得到心灵的释放。家长不要对孩子的成绩过于指责,要冷静下来,帮孩子做一个分析。

    主持人:也有这样一种情况,家长希望在孩子面前表现得很冷淡和平静,但孩子一眼看出家长是装的,反而压力更大,结果适得其反。

    苏畅:这个关键是在家长的眼里,高考意味着什么。首先家长的心态要调整好。孩子一眼看出家长是装的,说明对家长已经不信任。家长和孩子互动的模式,是长期的过程,不是一时的工作。

    孩子开夜车家长怎么办?越临近中考和高考,一些孩子休息的时间也不断推迟,有的甚至凌晨2时才休息,家长在一旁看了干着急。

    主持人:孩子考试前压力好大。每天都是6时起床,晚上12时才睡,问他做什么,答案永远只有两个字“看书”。孩子太紧张了,我们家长该如何做?

    苏畅:我讲两个真实的案例,让学生或者家长能够从案例当中得到启发。第一个案例是有一个孩子前段时间打球摔伤,耽误了学习,所以他每天坚持看书熬到凌晨1时,希望用延长时间的方式取得好成绩。结果怎么样呢?这个学生后来经常出现精神恍惚,打磕睡,成绩反而更加下滑。有一个案例,有两个孩子是邻居,其中一个孩子的母亲说,你看对面的孩子灯很晚都没有黑,你为什么不能多看一点书呢?孩子认为母亲说得对,延长了看书时间,后来这个孩子越学越有劲,成绩进入了前三名。有记者采访他,他说开夜车不觉得累,精力很充沛。

    主持人:如果家长发现孩子看书时已经打磕睡,但孩子就是不愿意去睡觉,这种情况下家长怎么处理?

    苏畅:我建议家长多关心孩子,给孩子泡泡脚,或冲一杯牛奶,还可以跟孩子建议,先休息半小时,等下再叫醒他。千万不要指责孩子,也不要直接要求孩子怎么做。

    孩子早恋不要直接说no

    主持人:早恋是很多家长和孩子关注的话题,您怎么看学生早恋?

    苏畅:我个人的观点是这样,当一个孩子长到17~19岁,他的生理已经成熟,他对异性有好感,这是正常现象。

篇8

原因

通俗来说,产生、识别和调节情绪的脑部组织被称为“杏仁核”,当人们感到恐惧时,杏仁核会将神经元传输到新大脑皮层,但大脑皮层到杏仁核是没有这种连接的,这就造成了在特定的情况下,恐惧情绪可以替代逻辑分析,反之,逻辑分析却不能有效的替代恐惧情绪,简而言之,恐惧远比逻辑强大,也正是这样,营销专家总是通过唤醒潜在消费者心中的恐惧,扰乱其逻辑思考,从而达到改变消费购买行为的目的。

恐惧营销-形成机制

分析

在我们的生活中,恐惧营销无处不在。例如洗发水的广告,从表面上看是传达给消费者用过之后可以让头发更加柔顺、亮丽、没有头屑,其实没有这么简单。

仔细回想一下,很多洗发水广告是不是都以男女约会或偶遇为场景,过程中男主发现女主肩上有很多头皮屑,这时女主往往会很尴尬、害羞,紧接着的画面是女主使用过xx洗发水后,头发再也没有头屑,并且变得柔顺、亮丽,在和男主交往的过程中也更加自信。

恐惧营销-洗发水

其实这就是运用了恐惧营销法,让人们担心自己在重要场合中(如约会等)被别人发现自己不完美的一面(如有头屑、口臭等),通过让人们产生一种对自己形象不够完美的恐惧,刺激我们来购买那些可以让我们外形变得更加美好的产品。一般情况下,这类型的广告会仅靠恐惧进行营销,营销人员往往会把故事场景镶嵌在一个类似于男女约会、偶遇这样的美好场景之中,在这类场景中,人们会比平时更加关注自己的形象,也会对自己的不雅外形更加感到恐惧、羞耻,在深刻考虑到人群的社交和心理需求的基础上强化人们的焦虑,恐惧营销的效果会事半功倍。

其实不止洗发水,类似的沐浴露、漱口水都是用到了恐惧营销策略来影响人们的购买行为,站在一个普通人的立场去想,我们每天洗澡、洗头、刷牙到底是因为想让自己的身体达到卫生标准还是害怕自己的形象邋遢,想要自己的外观看起来干净、健康呢?答案很明显。

恐惧营销-漱口水

方法论

可以看到,在满足人们社交、心理需求的场景,如约会中,人们对自己的理想形象是会高于日常的标准线水平的,但是只要我们塑造出“在约会中你的形象其实糟透了,头屑、口臭让你的形象练标准线都达不到”这样的观点并传递给消费者,人们便会产生对自己形象的焦虑,特别是在约会这样的场景中,焦虑会放大再放大,这时,人们就会试图购买可以接触他们焦虑的产品,去填补形象的缺口,让自己的形象达到理想状态。

恐惧营销-理想状态、实际状态

如果我们要运用到镶嵌到具体场景 恐惧营销的方法,大致可以根据下面的流程执行(根据羞耻营销法有所改变):

指出会让大家感到不安、羞耻、恐惧的情形(头屑、过度肥胖、脚气、死亡等)

从社交、心理需求出发加剧消费者对这个问题的焦虑感(这里可以将焦虑镶嵌进某种特定的场景,从人们的社交、心理需求出发,更加凸显焦虑,比如约会一方有脚气)

兜售可以解决这一焦虑/恐惧的欧洲杯买球平台的解决方案/产品

让这一产品在人们的生活中习惯性使用,变成常态

以市面上的口香糖广告为例简单分析:

广告将场景主题设置为男主追求女主(通过“告白”主题,镶嵌至特定的场景)

男主因为某些原因(口臭)迟迟不敢向女主开口表白(从社交、心理需求出发,放大焦虑,也让更多消费者对这样的焦虑感同身受)

男主通过各种渠道得到该品牌口香糖,然后口气清新,勇敢表白(兜售欧洲杯买球平台的解决方案)

男主告白成功(通过成功案例向消费者暗示口香糖对消除口气以及情侣相处时的重要性,并且让这一观点进入消费者的心智)

篇9

[中图分类号] r473.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5)06(b)-0128-04

anxiety analysis and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of patients with mild traumatic brain injury

yang xiaoli

shaoxing central hospital, zhejiang province, shaoxing 31203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mild traumatic brain injury patients' anxiety, and give corresponding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s, evaluate the efficacy of the intervention. methods from january 2011 to january 2014, in shaoxing central hospital, 50 patients with anxiety after mild traumatic brain injury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25 cases in each group. patients of the control group only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care, and patient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routine nursing care. after nursing intervention, anxiety of patients in two groups were assessed by hamilton anxiety scale (hama), coping capacity of patients were evaluated by the coping styles questionnaire. results after nursing intervention, the severe anxiety rate of two groups were markedly reduced compared with before the intervention (p < 0.05), and thi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12%)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32%),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the inclination of solving the problem, helping orientation and solving problem efficiency, helping effectiveness in observation group [(0.34±0.14), (0.33±0.02), (0.46±0.04), (6.24±2.41) scores]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0.68±0.04), (0.55±0.03), (0.86±0.06), (7.12±1.24) scores],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conclusion proper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can obviously relieve anxiety symptoms of mild traumatic brain injury patients, so as to improve the response capacity, which is worth of clinical promotion.

[key words] mild traumatic brain injury; anxiety;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颅脑损伤是目前神经外科十分常见的疾病,随着目前颅脑伤患者的日益增多,给患者的家庭以及整个社会都带来了巨大的负担,而颅脑外伤及其预后已受到了精神病学、神经外科学以及心理学等多个学科的共同关注[1-2]。颅脑损伤后患者主要表现为意识障碍(嗜睡、浅昏迷、昏迷、深度昏迷)、头痛呕吐、瞳孔散大、血压下降等,恢复缓慢、病程较长,因此很多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会产生严重的经济以及心理负担,对于病情较重者,在治疗过程中会出现焦虑和恐惧心理,这些不良的心理变化将影响到病情康复,有研究指出[3],心理干预在颅脑外伤的患者心理康复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就将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轻型颅脑外伤患者采取心理干预,并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月浙江省绍兴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接受治疗的轻型颅脑外伤患者50例,男32例,女18例,年龄18~75岁,平均(52.7±3.9)岁。所有患者均符合《外科学》第7版中关于轻型颅脑外伤的相关诊断标准[4]。纳入标准:入院后经ct或mri检查证实有出现颅脑外伤,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6~12分;生命征均稳定,仅出现短暂的意识障碍;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伴有重度颅内感染以及严重的心、脑、肝、肾等器质性疾病;存在严重的精神障碍性疾病或认知障碍患者。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观察组:男17例,女8例;年龄18~74岁,平均(51.3±3.5)岁;文化水平:高中以下11例,高中及以上14例。对照组:男15例,女10例;年龄19~75岁,平均(52.4±2.9)岁;文化水平:高中以下13例,高中及以上12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即为患者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病房环境,使其能够很好地休息。定期检查,做好饮食管理和控制,给予适当的指导性训练,同时做好药物、用药行为等护理,保证外科治疗质量的同时减少其不良反应的发生[5]。

1.2.2 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①制订护理方案:根据患者的症状及个人状况,对患者进行合理的、个性化的护理方案的制订,从根本上提高护理效果。颅脑外损伤患者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机体功能障碍,医护人员应对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必要的支持和帮助,向其介绍可能出现的机体功能障碍类型、原因及应对方法,从而提高其对可能出现的机体功能障碍的认识,使其能更从容地应对一切不良结局,减少患者的不良情绪的发生。②建立情感支持:积极、主动地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与交流,了解患者内心真实想法的同时提高患者对医生的信任度,改善患者的紧张情绪,降低其疼痛程度[6]。此外,家属是患者重要的精神支柱,家属的支持可以极大程度减少患者不良情绪的产生,因此护理人员需积极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和交流,鼓励家属积极参与到患者的护理工作中,教会家属如何有效地帮助患者完成各项康复训练,确保患者积极主动地接受各项康复训练及日常活动等。③转移患者注意力:颅脑外损伤患者大多存在不同程度的紧张、焦虑情绪,患者神经长期紧绷[7],医护人员应教会患者如何进行自身情绪的调整,告知其可以通过听音乐、看电视、阅读、聊天等方式转移注意力,也可以通过闭目深呼吸等方式调节焦虑情绪,医护人员可帮助患者寻找合适有效的方式,从而提高治疗效果的同时降低患者疼痛感并减少不良情绪的发生。④生活起居干预:轻型颅脑损伤患者已发生睡眠障碍,尤其老年患者,睡眠质量差可致使神经兴奋性增高,患者情绪异常,脑耗氧量增加,脑细胞逐渐水肿,从而加重病情,影响患者机体的自我修复。因此应加强患者的生活干预,嘱其规律生活,定时休息,避免睡前剧烈活动。同时嘱咐患者规律、健康饮食,避免睡前过饱过饥,影响睡眠质量。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方法

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8]对患者进行精神及焦虑状况评价,量表共14项内容,采用0~4分的5级评分法,各级的评分标准为:0分为无症状;1分为轻;2分为中等;3分为重;4分为极重。总分56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的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症状比较

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焦虑症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严重焦虑率均较护理前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的严重焦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症状比较(例)

注:与同组护理前比较,*p < 0.05;与对照组护理后比较,#p < 0.05

2.2 两组患者干预后的焦虑应对方式比较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解决问题倾向性、求助倾向性、解决问题有效性、求助有效性比较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后焦虑应对方式比较(分,x±s)

3讨论

颅脑外损伤是外力作用于颅脑引起的损伤,其病情严重,临床症状复杂,治愈率低,致死率高。颅脑外损伤患者常常需要采用外科治疗,但治疗效果并不显著[10],越来越多的外科治疗不仅没有降低重型颅脑伤患者的残死率,甚至可能增加其残死率。因此,寻找颅脑外损伤患者有效的治疗方案已经成为目前临床研究热点。由于颅脑损伤患者病情重、病程长,治疗费用一般较高,且治疗效果不理想,常常会留下很多后遗症及机体功能障碍等,患者常常会产生紧张、焦虑、悲观等负性情绪,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从而影响其治疗效果[11-13]。近年来大量研究显示,心理干预能提高颅脑外损伤患者预后状况,降低患者的疼痛和焦虑程度[14-16]。

篇10

【关键词】鼻饲;循证护理;焦虑;依从性

在临床工作中,喂了给患者改善病情,增加营养,鼻饲在临床护理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鼻饲是一项侵入性操作技术,下管过程中刺激迷走部位引起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导致患者在下管前常有焦虑,恐惧,紧张等表现,并且降低了患者的依从性,从而影响患者鼻饲前的顺利进行,为此,本研究采用循证护理模式在无痛鼻饲过程中进行。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4月至2011年4月于我院进行鼻饲,辅助增加营养和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8例,其中干预组男29例,女9例,平均年龄在45-72岁,平均年龄(52.3±4.1)岁,对照组年龄在49-70岁,平均年龄(53.1±2.5)。2组患者年龄,性别,疾病,文化程度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采用循证护理模式进行护理,根据患者的疾病情况及多年的护理经验,患者存在的级本问题是恐惧,焦虑,紧张,对操作者表示怀疑,操作中不配合表现出依从性降低等各项因素进行评估,评估后提出护理问题,护理问题的解决通过猜去查阅成功相关资料的方式,并请教丰富的护理人员,从中选中最佳的护理方案,以取得患者最佳的理解和配合,信任。从而设计制订方案切实有效的护理措施,给予患者个性化的护理操作。操作实施过程中发现问题,再采取此种欧洲杯买球平台的解决方案进行循环往复。

1.3观察指标采用焦虑自量表对护理前后患者焦虑情况进行评定,sas包括20个项目,50分表示存在疑虑,并且分值越高,焦虑倾向程度越明显。比较2组患者对操作者依从性的差异。

1.4数据处理将文中统计评估所得的数值采用spss15.0进行统计,计量资料用χ±s表示,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统计。p

2结果

2.12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情绪比较见表1。护理前2组患者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干预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