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设论文十篇-欧洲杯买球平台

时间:2023-03-31 22:35:23

城市建设论文

城市建设论文篇1

(一)城市文化品牌研究

对城市文化品牌进行研究的学者比较多,学界从各自不同研究视角、理论和方法来探究城市文化品牌问题,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在国外,最早提出城市品牌概念的是美国杜克大学商学院的凯文•莱恩•凯勒教授,他认为城市品牌是由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方面综合形成的复杂体系[1]。国内围绕城市文化品牌也作了大量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二个方面:一是城市文化品牌的理论研究。以田根胜、曾望军等为代表的学者对城市文化与城市经济、城市文化与市场及资本的对接与转化进行了研究。田根胜认为,通过文化资本的运营,打造城市文化品牌,形成城市核心竞争力[2]。曾望军认为,城市的历史文化、社会活动、建筑风格、文化氛围、文化产品等共同构成具有鲜明特性的城市文化品牌,代表着城市在国内外社会公众心中的总体形象和评价,并提出用品牌效应来塑造城市形象,通过实施科学的战略管理,实现文化与市场对接,完成文化向资本的转化[3];二是城市文化品牌的实践研究。许多学者从实践方面对诸多城市进行了研究,并就相关城市文化品牌的塑造针对性地提出了思路和建议。如余霖对鼓浪屿的品牌形象和品牌塑造过程进行分析研究,指出其存在着品牌塑造的高度和深度不够,主观决断多于客观科学定位等问题,尝试重新规划鼓浪屿品牌塑造战略和流程[4];张平分析了张家港的城市文化品牌特色,对其文化品牌塑造提出了合理化构想和建议①;谢朝清通过分析研究连云港的文化特征,明确提出了连云港城市文化品牌的发展战略,并指出其最终目标就是打造城市文化品牌[5];曹锦扬分析了南通现阶段城市文化的特点,为南通打造城市文化品牌提供了策略[6]。

(二)文化资源整合相关研究

文化资源整合就是对传统文化进行发掘、选取和价值再造的过程,根据市场的需要加以集中优化,形成具有较高社会价值和市场价值的文化资本[7]。随着城市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文化资源在打造城市文化品牌中的支点作用,认识到文化资源整合是打造城市文化品牌的关键。许多学者对文化资源整合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就如何进行文化资源整合提供了方法和策略。主要研究路径有:一是针对文化大省进行文化资源整合的研究。如陈野研究了浙江文化资源及现状,明确了传统文化资源是浙江文化资源的特色和优势,指出在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中还存在着粗放、盲目、低效、闲置、难成品牌等问题,并提出山水生态文化、民俗文化、茶文化、名人文化、青瓷石雕文化、经典名作、宗教文化、农村传统民居等传统文化资源整合的构思[8];何炳武等学者对陕西省历史文化资源进行了研究,指出存在着开发保护不够、保存现状堪忧、传承力度不足及研究不足等问题,并提出了文化资源整合的有效路径,即开发历史文化旅游线路、利用与传承古籍文献、积极挖掘并申报非遗项目、宣传和推广特色文化等[9];二是针对城市进行文化资源整合的研究。如王克明对天津文化资源及现状进行了研究,强调整合开发天津文化资源应遵循的原则,并从加快文化体制改革步伐、培养和挖掘文化消费需求、重视现代科技和创意、推动文化企业整合重组、发挥民间力量开发文化资源等五个方面对天津文化资源进行整合开发[10];王伟等研究了景德镇陶瓷文化资源概况,提出景德镇加强陶瓷文化资源的整合,可以从加大资源保护力度、维护品牌形象、加强产学研联合,以及政府要加强规划和引导等四个方面进行推进[11]。

(三)文化资源与城市文化品牌的关联机制研究

塑造城市文化品牌的前提和基础是整合文化资源,围绕文化资源与城市文化品牌的关联机制问题,许多学者展开了细致的研究,如:曹萌探讨了辽宁文化资源整合与文化品牌建设战略,提出了名人牌、名地牌、名产牌及艺术牌“三名一艺”的文化品牌建设战略[12];王运涛研究了郑汴一体化过程中的文化资源整合问题和郑开两市的文化品牌建设问题,提出要建立专门的研究机构,科学有效地界定用来打造品牌的文化资源,形成文化资源整合战略和品牌建设思路,寻求有效的方法打造品牌,并做好品牌的保护、保值、增值和创新[13];关睿研究了武汉市城市文化资源及其整合现状,对如何处理开发城市文化资源和建设城市文化品牌之间的关系提出了自己的看法[14];汤建中则围绕吴文化与城市文化品牌建设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认为京杭运河历史悠久,世界闻名,穿越了苏州、无锡、常州、宿州、齐宁等五个城市,于是提出了打造常州“运河五号”城市文化品牌[15]。综上所述,围绕文化资源与城市文化品牌的研究,通常都是通过梳理城市文化的演变逻辑,探讨文化资源对塑造城市文化品牌的影响,以及在不同时期不同文化资源背景下城市文化品牌的特征,从而揭示文化资源与城市文化品牌的关联性,旨在塑造具有城市鲜明特色、传承历史文化、被市民所认同的个性鲜明的城市文化品牌。整体而言,目前有关文化资源整合与城市文化品牌塑造的研究,重点尚停留在历史文化、自然环境、文化产业、旅游产业等层面,对文化资源、政府组织、公民素质等要素对城市文化品牌的影响认识尚不足,对城市文化品牌如何精准定位、政府如何主导、市场如何运作、市民如何参与等方面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二、基于文化资源整合的城市文化品牌建设的分析框架

城市文化是城市特有的一种气氛,也是城市的特征和灵魂,具体而言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层面[16]。物质文化可分为城市景观、文化产品及文化设施等三个类别,包括城市建筑、城市面貌、自然环境、人文景观、道路交通、文化馆藏、生产条件、经济水平,及特色鲜明的各类文化产品等,物质文化是有形的,但也能反映出城市的价值观念、历史文化、城市精神、民俗风情等,是塑造城市外在形象的客观载体;制度文化可分为文化法规、机制体制及战略规划等三个类别,包括各类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制定的各类规章制度,约束着组织和个人的行为,是维持社会有序发展的重要制度支撑,特别是政府组织,其制定的制度、政策及规划等,对所在城市的未来发展具有巨大的影响力,也深刻地影响着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精神文化可分为市民素质、民风民俗及城市精神等三个类别,反映出城市的精神面貌,体现在城市的公共秩序、公共卫生、公共服务等领域,特别是城市精神,凝聚着城市的思想精髓,是城市文化最核心的部分,引领着城市未来发展的方向。概括而言,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及精神文化彼此相互关联,物质文化是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的物化体现,制度文化是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中介,精神文化是物质文化与制度文化的统领,三者相互作用,互为因果,共同构成完整的城市文化综合体系。文化资源整合与城市文化品牌建设密切关联,文化资源整合是城市文化品牌建设的前提和基础,城市文化品牌建设则是文化资源整合的主要目的之一。通过文化资源的有效整合来打造出特色鲜明、公众认同、符合城市个性和未来发展的城市文化品牌,有助于提高城市的竞争力和美誉度。基于文化资源整合的城市文化品牌建设分析框架如图一所示(见下页)。

三、基于文化资源整合的城市文化品牌建设的地方实践

文化资源是城市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共同构成的有机整体,要进行城市文化品牌建设,首先必须对城市文化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通过全面深入地研究和挖掘城市的历史文化和现代文化,在整合历史和现代文化资源的基础上,打造出符合城市个性特色的、引领城市未来发展的、被受众群体广泛接受的城市文化品牌。在实践过程中,许多城市通过整合该市的历史和现代文化资源,大力推行凸显城市文化品牌建设的有效策略,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如表1所示。四、城市文化品牌塑造流程与推进策略

(一)城市文化品牌塑造流程

城市文化品牌塑造需要在整合文化资源的基础上,通过城市定位、文化品牌塑造、城市文化行销等三个方面构成一个相互支撑的完整系统①。城市文化品牌塑造的具体流程见图二。城市文化品牌塑造前提是在充分挖掘城市历史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对文化资源进行整合,把握城市定位。所谓城市定位,就是充分发挥城市独特的历史文化和现代文化资源的优势,据此拟定城市未来发展中扮演的角色,简单的说就是给城市找一个主题,主题就是作为城市文化特色、核心价值、优势资源等集中反映的“魂”,再根据主题提炼出城市的核心价值。而城市核心价值,是指一个城市具有根本性的、不可替代性意义的价值,是一个城市差异性、城市精神的核心源泉。比如一提到成都,大家想到的就是“花重锦官城”的景象和闲情雅致的生活场面,一提到上海,则是作为国际大都市标志的繁华外滩和紧张工作节奏。城市精神作为文化资源长期积淀的产物,体现了历史的厚重感,因而是深邃而抽象的。要让城市精神为世人接受和广为流传,就需要发挥想象和创新,使抽象的意蕴具象化,这就离不开文化创意。所谓文化创意就是以文化为元素、融合多元文化、整理相关学科、利用不同载体而构建的再造与创新的文化现象。创意与文化的两种力量结合使得传统的历史文化资源得以有效整合和提升,将可能变异消融的传统文化转化为现实文化。文化创意具有的点石成金的力量,是城市未来发展的核心推动力。譬如,西湖是杭州城市文化的经典代表,西湖上的断桥因为许仙和白娘子的故事成为坚贞爱情的象征,在江南地区随处可见的一座普通石桥通过文化力和创意力转化为西湖文化精神的象征。文化创意使抽象的城市精神具象化,为塑造、传播、宣传城市精神提供了新的可能。在文化创意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定位具有鲜明城市文化特性的城市文化品牌,使之呈现文化创意的效果。城市文化品牌就其内涵而论,一定是具有唯一性和垄断性的,因为唯一性就是特色,特色是城市文化品牌的生命力;就其感观而言,一定是具有强烈可识别性的,是能够在一定区域内独树一帜的②。进行城市文化品牌定位,首先要确定城市文化品牌的载体,该载体可以是自然或人文景观,或是某个名人,或是代表一个城市特性的系列形象组合,也可以是某个产品。比如,以“白如玉、明如镜、声如罄、薄如纸”而闻名天下的瓷器就是千年瓷都景德镇最有价值的名片和金字招牌,最生动、最直观、最形象地深度体现“大器成景,厚德立镇”的景德镇精神和陶瓷文化资源特色。再如闻名遐迩的成都“娇子”品牌灵感来源于大熊猫“娇子”,珍稀而憨憨的大熊猫将成都人休闲文化、对生活的追求表现得淋漓尽致,很好地诠释了天府之国成都的休闲文化。城市文化品牌确定后,需要通过一系列特色活动的文化行销,鲜活地展现城市的文化特色和精神意蕴。比如由张艺谋、王潮歌和樊跃组成的“铁三角”联合打造《印象•西湖》、《印象•大红袍》、《印象•丽江》、《印象•普陀》等系列《印象》作品,巧妙地利用文化创意宣传城市文化品牌,取得了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其代表作《印象•刘三姐》创意团队把广西举世闻名的两个旅游文化资源———桂林山水和“刘三姐”的传说进行巧妙的嫁接和有机的融合,利用国内最大规模的环境艺术灯光工程及独特的烟雾效果工程,把广西的音乐资源、自然风光、民俗风情完美地结合,让阳朔风光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从一个新的角度升华了桂林山水。

(二)推进城市文化品牌建设的策略

城市文化品牌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离不开政府“有形之手”的强力推动,也需要遵循市场“无形之手”的规律调节,更需要作为建设主体的广大市民的认同和参与。在城市文化品牌建设的过程中,政府、市场及市民的地位和作用各不相同:政府的职能在于定规立制、谋划规划、调节控制等,在城市文化品牌建设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主导、统领作用;市场则通过对资源的优化配置对城市文化品牌进行市场营销,推动城市文化品牌深入人心,得到社会各界广泛认同,从而在受众心目中形成明晰的城市文化品牌形象;市民是城市文化品牌建设的主力军,也是重要推动者和受益者,市民参与的积极性,决定着城市文化品牌建设最终的效果。因此,只有政府、市场、市民三者协同合作,上下联动,才能真正推进城市文化品牌建设,提升城市的影响力和美誉度。

1.政府主导

政府在城市文化品牌建设中担任着重要的角色,具有关键性作用。可以说,要建设什么样的城市文化品牌、怎么建设、预期效果如何,其关键点就在于政府如何作为。政府应当主动出击,结合城市文化现状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制定相关文化法规,建立相关机制体制,将城市文化品牌建设纳入城市发展总体战略规划中,把城市文化品牌建设任务落实到具体部门,有效引导、推动、跟进城市文化品牌建设,打造出具有城市特色与个性的城市文化品牌。目前,许多地方政府越来越意识到城市文化品牌建设的重大意义,意识到城市应当有自己的城市精神,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例如,重庆把城市文化品牌构建、城市经济模式设计、城市战略定位、城市主题设计融合在一起,对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区域经济环境等城市特质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以“山水之城、激情之都”和“红色重庆”作为城市文化的两个基调,城市文化品牌围绕这两点进行规划、进行创新组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①。而千年瓷都景德镇充分利用陶瓷文化这个最为宝贵的文化资源,通过大力发展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启动老城核心保护和利用区、陶瓷文化科技产业园区、陶瓷文化创意新区等三大文化功能片区建设,大力宣扬“大器成景,厚德立镇”的景德镇精神等各种有效措施,形成了浓郁的陶瓷文化氛围,“工匠八方来,器成天下走”的历史盛况正再一次呈现。

2.市场营销

“得品牌者得市场”,打造城市文化品牌,实际上就是一个商业化运作的过程,也是与市场充分沟通、建立良好互动关系的过程。城市文化品牌一经确立,对其进行推广,最有效的途径就是进行市场营销。市场是一个动态系统,市场运作的过程一定要以物质作为媒介。根据市场规律,充分运用市场这一无形的手,加强城市人文景观和文化设施的建设,鼓励文化产品的创新创意,以此推动城市文化品牌的物质化,增强受众对城市文化品牌的直观认知。对城市文化品牌进行市场营销,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要进行整合营销。根据城市文化品牌的传播目的和受众群体的特点,整合各类传播媒介、公关资源与营销渠道,围绕城市文化品牌的核心价值,以强化对城市文化品牌的认知为目的,开展全方位、多角度的营销活动;二要充分运用新媒体。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新媒体的不断发展,对城市文化品牌进行营销不能仅停留在主流媒体和广告宣传方面,还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微博、微信、游戏等新型媒介;三是打造城市文化特色鲜明的政府网站。城市的政府网站是一个很好的对外窗口,把城市文化品牌相关的标识、口号、色彩、风格等元素融入其中,特别是建成英文版的政府网站,是进行城市国际营销的最有效的渠道。如,杭州市政府官方网站很有特色,融入了西湖的典型景观,以绿色为主背景色,还可直接链接到英文版网站;杭州宋城的王牌节目《宋城千古情》,将传统舞蹈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演绎了岳飞、梁祝、白蛇传等经典故事,每天进行多场演出,让观众对杭州的历史文化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其视频及相关材料在网络上也大作宣传,实行网上订票等,通过多渠道的市场运作,成为了杭州最具影响力的城市文化品牌之一。

3.市民参与

城市建设论文篇2

关键词:园林城市建设;生态文明;德令哈;现状;问题;对策

园林城市建设是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客观需要和必然要求。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更是园林城市建设的必由之路和当务之急。园林城市建设是发展民族文化特色、城市化程度进一步提高、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工作时间的缩短,闲暇时间增多的要求和需要。“园林城市”是在中国这种特殊的环境中提出来的,前身是钱学森先生提出的“山水城市”,有些类似于欧洲国家提出的“花园城市”。国家建设部《园林城市评选标准》中指出,园林城市就是要:“保护城市依托的自然山川地貌,搞好大环境的绿化建设,改善城市生态,形成城市独有的风貌特色。”它的总目标是“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生态良好,人居和谐”。本文立足德令哈实际,从德令哈园林城市建设的基本现状、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与分析,为使德令哈园林城市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一、德令哈园林城市建设的基本现状

2000年以来,德令哈市以规划为基础,以项目为龙头,以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内在动力为保证,多方投入,逐步推进,相继建成22条城市主(次)干道。中心广场、体育广场、垃圾处理场及公园等一批市政公用设施项目,加快了城市亮化、绿化等工程建设步伐,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形成了以乌兰路、柴达木路、格尔木路、天峻路、都兰路、纬四路、战前路(七横)为横线,以环城东路、环城西路、黄河路、长江路、祁连路、昆仑路(六纵)为纵线的“七横六纵”的道路框架。截至目前,完成详细规划编制面积约443.99公顷,市区详细规划编制覆盖率达37%。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12平方公里。建成道路总长62.48公里,建成道路面积131.4万平方米,城镇居民人均拥有道路面积达到30.99平方米;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达到19平方米;供水管网达到143公里,自来水普及率达95%;排水管网达到42.81公里,城市绿化覆盖面积达到229公顷,城市绿化覆盖率达19.08%;城市公共绿地面积达24.3公顷,园林绿地面积达205公顷,城市绿地率达19.1%;城镇居民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5.73平方米;生活垃圾处理率达90%。

按照建设“西部园林城市”的要求,以“一街一树种、一街一特色”为目标,以城市道路、广场、庭院绿化为重点,扎实推进园林绿化和林业五大工程,生态建设取得新进展。2007年春秋两季共投入资金2340万元,完成了黄河北路、站前路等15条新建道路绿化和梨园路、格尔木东路等17条道路补栽任务,组织实施了东山三角花园、河东派出所南绿地2处新建街头和庆华广场、中心广场等6处公共绿地绿化工程以及83个机关单位庭院绿化工作,绿化总面积1033亩,新增绿地265亩,苗木成活率和保存率均达85%以上,是历年来绿化成效最为显著的一年。完成了退耕还林(草)任务0.4万亩,荒山造林种草8万亩,农田防护林更新改造950亩,经济林4420亩,国家重点公益林补植补栽1.2万亩,高效林营造800亩,低效林改造700亩,“三北”防护林四期工程造林2200亩,林业有害生物防治9.59万亩。

二、德令哈园林城市建设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

德令哈园林城市建设取得了一定新的成效,但也面对一些突出的矛盾与问题。这些矛盾与问题势必会严重制约德令哈园林城市的建设与发展。

(一)保持投资持续增长压力加大、资源环境压力加大的问题。“十五”期间,得益于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和积极财政政策的支持,德令哈市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投资规模不断扩大,保持了对经济增长的持续拉动。但随着国债资金的淡出和国债项目的减少,“十一五”期间争取国家投资的难度将进一步加大,受区位条件、自然环境和资源储备的制约,吸纳社会投资、民间投资的难度也将进一步加大,保持投资持续增长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能否实现对经济增长的持续拉动已成为制约“十一五”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德令哈市生态环境脆弱,土地、草场退化,沙化问题突出,水资源紧缺,资源存量不足,经济增长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已日益加大,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已成为制约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和自然资源的约束力不强。从源头上控制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为全市人民创造更加洁净、舒适、安全、健康的生产生活环境;探索实现资源综合利用、合理利用和循环利用的有效途径,鼓励企业循环式生产,积极推动产业循环式组合,加快循环经济示范企业建设和示范园区建设;搞好城镇污水、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已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

(二)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不高、承载功能不强的问题。通过“十五”以来的发展,德令哈城市面貌较过去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已初具规模。但总体上看,城市发展仍处于较低层次的起步阶段,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不高、承载能力不强的问题依然较为突出,市政公用事业经营机制不活、基础设施商业开发和市场化运作力度不够、管理体制不顺、社会化服务和管理体系不健全、城市建设和管理方式滞后、城市园林绿化的技术难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成活率偏低较严重等问题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园林城市的健康发展。城市品位较低,辐射带动作用不够明显,距离西部园林城市——“中心城市”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

(三)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德令哈地区属典型的高原荒漠半荒漠干旱气候,是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地区。年均气温4℃,水资源短缺,干旱少雨,年降水量约176.1毫米,而多年平均年蒸发量高达1200毫米以上,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气候恶劣、风沙侵蚀较为严重,草场退化、水土流失严重,荒漠化加剧(已成为受荒漠化危害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森林植被破坏严重(森林覆盖率大大低于全国水平,草原退化率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乱砍滥伐、开发、不合理的水资源利用、过度放牧,是造成森林植被破坏的主要原因。从德令哈市特点来说,冬季漫长,无叶期长达6个月之久,园林绿化时应该突出个性和特色,要在生态学基础上体现应有的景观效应。然而,德令哈市园林绿化植物却很难形成一个稳定的植物群落,园林绿化出现“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非生态的建设模式,绿化树种较单一,生物多样性贫乏。还有巴音河道的污水排放,影响着下游居民的生产生活,这些因素严重制约着德令哈园林城市的建设。

(四)园林绿地存在的功能性问题。城市的绿色主体是园林绿地系统,这些有生命的绿色植物在城市中具有不可替代和估量的效益。城市园林绿地分为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和其他绿地五大类型,每一类绿地都有其特殊的功能,功能不尽相同,规划设计手法与建设也必然应有所差异。城市中优良的园林绿地系统具有以下功能:净化空气,维持碳氧平衡;吸收有害气体;调节和改善小气候;吸滞烟尘和粉尘;减菌和杀菌;减弱噪生;美化环境等。然而,德令哈园林城市的绿化建设中,绿地的实际位置、周边环境与绿地的实际功能相混淆的情况也有发生。例如,市区和工业园区相距太近,大量的粉尘、烟雾、有害气体肆无忌惮地向城市上空弥漫,致使人们在欣赏、感受政府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营造的这座戈壁滩上的绿洲时,围着环城公路鲜花丛绿化带旁驾车、骑车、长跑、郊游时却吸入了质量差的空气。园区附近居民的生产生活、工作和学习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五)绿地指标与实际存在差距。绿地指标是衡量一个城市园林绿地水平的重要标准。按目前的统计数字,德令哈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19.08%,绿地率19.1%,分别比国家园林城市标准35%和30%差15.92和10.9个百分点。国家园林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指标根据城市人均建设用地指标而定,人均建设用地指标超过105平方米的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到2000年应不少于7平方米,到2010年应不少于8平方米。根据《青海省城镇体系“十一五”发展规划》,“十一五”时期不同地区人均建设用地不得突破下列指标:其中海西州现状人均城市建设用地315平方米/人,考虑到海西州是工矿区,建设用地占用相对较多,规划城镇建设用地调整到260平方米/人左右;城镇园林绿化建成区绿化率28%,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7平方米/人。联合国人与生物圈生态与环境组认为城市绿化面积每人平均为60平方米为最佳居住环境。而德令哈城镇居民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只有5.73平方米,相比之下,德令哈城市绿化水平与这个标准相差确实较大。这说明,当前德令哈市的绿地率偏低和发展不平衡问题。

(六)城市园林科技含量低,技术水平差。园林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与城市的经济基础、建筑布局、地理环境、人文条件等密不可分。因此,城市园林又作为一门艺术,能够展示城市所特有的魅力。德令哈市园林起步较晚,近年来虽发展较快,但总体水平还较低,一些园林工程设计显得不尽合理或缺乏科学性。由于城市土壤、水源、气温等都不能很好地为园林植物提供最佳的生存条件,某些园林植物在栽植不久就会出现不适症状,严重的导致所栽树木很快死亡,给园林部门造成巨大损失。不仅如此,对于园林绿化植物的生物、生态学特性了解或研究的更少,在工矿区及其周边栽植抗性强或滞尘量高的树种等方面的研究就更少了。园林机械老化、人员少、资金缺、林灌设施不配套,林、农争水矛盾突出,有些林带终年浇不上一次水。三、德令哈园林城市建设的对策建议

据德令哈园林城市建设的基本现状、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一)加快建设生态文明,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加快建设生态文明,就要大力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推进生态现代化。从德令哈市生态环境脆弱、生态状况较严峻的现实出发,调整政策导向,加大对生态环境的倾斜力度,用宏观调控手段引导生态建设,加大环境保护和建设投入,着力建设和保护好森林、湿地等生态系统,抓好造林绿化和森林资源保护,不断提高森林覆盖率。从尊重自然规律、尊重科学的角度出发,加强对水土流失、沙漠化等生态问题的治理。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德令哈市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生存发展。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落实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和治理污染的先进适用技术,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保护土地和水资源,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发展环保产业,加大节能环保投入,重点加强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加强水利、林业、草原建设,加强荒漠化石漠化治理,促进生态修复。

(二)充分利用本地植物资源,确保园林绿地植物配置多样化和本土化,突出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园林城市自然生态景观

建设富于生物多样性的城市,园林绿地的植物多样化和乡土化十分重要。因为城市中即使是30%甚至50%的城市绿地率,由于过于单一的植物种类和过于人工化的绿化方式,尤其因为人们长期以来对引种奇花异木的偏好以及对本土物种的敌视和审美偏见,其绿地系统的综合生态服务功能并不很强。当地的自然植被与生态是植物适应地质演变、生物进化的产物,它能适应当地的环境、气候变化,体现城市生态园林本土特色。这些地方往往具有非常重要的生态和休闲价值,对营造城市景观的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在构建城市生态园林时,充分利用乡土植物资源、地带性植物区系分布,通过引种、驯化和培育,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城市生态园林植物群落。生物多样性的增加会使城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抗干扰能力增强。在城市生态园林的规划和建设中,遵循城市肌理,加强对自然遗产、文物古迹等的保护。在强调生态景观及其生物多样性同时,保护好具有传统风貌地带的名木古树。围绕当地历史文化特色特质做文章,体现历史文化内涵,从而提高城市生态园林文化品位,创造出区别于其他城市的有个性的城市生态园林体系。资源保护管理与资源开发利用之间都应相互协调,以营造出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园林绿地景观。

(三)整体合理布局,长期规划发展,科学编制城市规划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加强生态型产业结构调整

生态园林城市绿地系统布局构建应参与到城市的总体规划中,宏观控制城市绿色脉络。把城市绿化工作作为城市发展先导性行业加以发展,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注重实效”的原则,处理好近期与远期、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等各方面的关系,编制好城市规划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为德令哈西部园林城市建设提供依据。城市绿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建设用地布局、环境污染的防治、道路交通建设、园林景观设计等众多环节。根据城市绿地系统在生态园林城市生态系统中的定位作用,对城市生态机理的研究,主要从城市污染机制到城市排污机制的内在运作秩序进行研究。加强生态型产业结构调整,在主要支柱产业工业园区中合理规划生态工业园区,这部分产业要逐步向生态型、高科技型企业转变,运用各种高新技术,发展绿色产业。对于城市长远规划来看,选择一种或几种能够促进生态建设和保护生态型产业替换传统污染工业,并以生态产业增量逐步“消化”污染工业存量。同时,结合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工作,明确划定城市建设的各类绿地范围和保护控制线,强化城市绿化建设的管理和监督力度。随着德令哈市经济的发展,城市建设与居民生存环境出现极大的矛盾,建设生态园林城市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存在不可逾越的矛盾。政府职能部门在城市建设中能做到整体布局、长期规划、放眼未来,才能实现德令哈园林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四)加大科研投入,增强园林队伍素质,提高园林城市建设水平

科学研究是建设生态园林城市的基础,加强绿化队伍建设是提高园林城市建设水平的保证。从设计、实施、管理等各个方面增强绿化队伍素质,才能达到预期目标。德令哈市园林水平较低,生态环境恶劣,可栽植的园林植物种类匾乏,工业所产生的废水、废气、烟尘都对园林植物生态功能的发挥及其健康生长造成极大的危胁。这些客观现实使城市的快速发展与建设生态园林城市矛盾日趋激化。这一矛盾只有通过科学研究来解决。通过对植物抗逆性、植物对有毒有害气体吸收以及植物对粉尘吸滞等等的研究,来解决工业区及其周边区园林绿化植物选择问题;通过对园林植物生物生态学特性的研究来合理地配置植物,更好地展示其景观效能,充分发挥其生态功能;通过对植物引种、驯化、育种方面的研究来增加德令哈市绿化植物种类,达到生物多样性的要求。总而言之,只有通过加大科研力度,才能保证德令哈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顺利实施,提高园林绿化水平。

(五)切实解决城市绿化用水问题,建立完善的苗木保障体系

德令哈市雨水少,蒸发量大。园林城市绿化工作中切实解决水的问题至关重要。要坚持节约用水原则,优先发展用水量少、涵养水源能力强的植被。多培育和种植一些耐干旱的节水型植物,普及推广先进节水的滴灌技术,同时,积极推行污水回用和雨、洪水的拦蓄利用,尽可能减少绿化养护的水消耗,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确保德令哈市育苗、植树、造林因缺水而成活率低的问题。引导城市生态系统朝着更加稳定、有序、健康的方向发展。建立完善的苗木保障体系,应包括树种规划、生产绿地规划等,为城市苗木培育提供引导方向,丰富城市园林树种,促进树种规划的不断更新。虽然近年来德令哈绿化规模较大,用苗大量增加,仍需加大苗圃生产能力,满足所需苗木自身供给,建立适应城市建设与发展的一定数量、一定规模的园林苗圃育苗基地势在必行。同时,做好本土植物品种选优工作,积极引进适合德令哈市自然地理气候条件的新型优质植物材料,丰富园林绿化生态景观效果。

(六)强化城市管理、提升城市品位和功能,创造良好投资环境

宽松良好的投资环境是加快城市建设的重要保证。所以,要加快德令哈建设青海西部园林城市步伐,重点做好城市绿化及周边防风林带、市区巴音河两岸园林景观建设和河道治理、垃圾污水处理等工程建设。坚持以乔、灌、花为主的“造园”原则,塑造高原特色的园林风貌。注重提升城市的品位和功能,体现“高原绿洲城市”和“盆地政治、经济、文化及海西东部经济中心”这一内涵,努力塑造“城市形象、单位形象、产品形象和市民形象”。进一步完善德令哈市的综合功能,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集中有限资金,重点搞好道路、给水、排水、环卫、污水处理园林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采取有偿使用、拍卖、出租、租赁、抵押、转让和合股经营等多种形式吸纳社会资金参与建设,形成以市场为主体、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城市市政公用事业市场运行机制。吸引社会资金和引进外资等多元化投融资方式进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走以地生财、以地养城建城的路子。强化城市管理工作,确保道路、园林绿化等建设的实施。防止园林绿地被挪做它用或是人为降低园林绿化标准。按照《城市绿化条例》的规定,加强对公共绿地、庭院绿化等保护和监督,对各项小区和工程建设,按照城市园林标准确定各类绿化用地,严格小区和单位绿化方案的审批,要求绿化与土建工程同规划、同设计、同施工、同时验收。

参考文献:

[1]十七大新华时评: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z].新华网,2007-10-19.

[2].在建设生态文明中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z].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08-01-30.

[3]德令哈市政府工作报告[r].2008-01-23.

[4]孔祥海.城市生态园林规划与建设若干问题的探讨与对策[j].龙岩学院学报,2006,(3):63-64.

[5]冯国禄,吴铁明.城市绿地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园林论坛,2007,(11):19-20.

[6]张晓婧.试论太原市创建生态园林城市存在问题与对策[j].园林绿化,2007,(2):28-29.

[7]初晓波,等.我国北方城市园林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j].防护林科技,2005,(6):73-74.

城市建设论文篇3

【关键词】 城建;档案管理;城市文化建设

引言

在城市建设中,会存在一定的痕迹,人们可以从城市建设中感受城市的魅力,城市立体真实的还原了所属文化,标志性建筑能够反映出城市的文化,及其当时的城市理念,经过时间的推移,不同时代的理念汇总,成为城市独有的文化。城建过程中会形成城市档案,其真实的记载了城市建设中的不同文化,人们对城市文化的了解,并非简单的了解城市外貌,更要深入挖掘其内涵,城建档案则能够帮助人们更好的了解这些城市文化。

1 城市文化内涵及其与城建档案管理的关系

1.1内涵

城市,就如同一本打开的立体的书,其风貌能够表现出城市文化的本质。城市精神风貌,涵盖的内容比较多,是由包含物质环境与人文素质体现的精神面貌等在内的城市整体综合素质工程。其中,(1)、硬件因素,主要是城市体现出的物质的、人为的、直观性强的风险,是物质文明时间与空间的有机整合,也是人日常生活的舞台,充分体现了人类的聪明才智与创造能力。其主要包含城市建设群、道路铺设、交通体系、工艺雕塑、活动场所、植被绿化、环境建造、通讯设备的完善、文化体育硬件设备的建造、公益环境设施、城市空间规划及群众日常娱乐活动场所。(2)、软件因素,主要是内涵,包含精神层面的,可以通过感官体会到的熏陶与陶冶情操的人文环境。人文环境又可细分为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积淀、民情风俗传播与感染、城市文化理念的认识、道德展现、文娱活动的丰富性、全民素质教育、义务教育水平与等级、价值观、社会风气与舆论导向、群众间的和谐相处、城建的合理规划、综合治理水平、设备的智能化与先进化,信息流通与获得的及时性、文化感染力程度。

1.2城建档案管理与城市文化的关系

城建档案,主要是对城市建立与完善中各项工作包含的文化要素的记录,其自身涵盖了丰富法内容,在城市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城建档案,是对城市政治、经济、科技与文化等方面发展水平与时代差异的表现,一个城市的城建档案,体现了这个城市的丰富文化资源与底蕴,也是非常重要的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在城市文化建设中,有计划、组织及规范化的城建档案管理,有条不紊的记录城建各个环节,并保存好,为城市文化建设的科学稳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2 城市文化建设中,城建档案管理发挥的作用

随着城建档案资源的不断丰富、形式多样、保存与传播的电子信息化水平日益提高,城建档案管理的潜在文化建设功能日益明显。通过合理开发与利用,在城市文化建设中,充分发挥城建档案管理作用。“以史为鉴、存史育人”,城建档案管理,可以引导人们更好的认识城市进步与发展,向世界展示自身的文化层面。在城建档案资源开发中,发掘与城市文化建设相匹配的内容,并加强宣传与利用,推动城市文化建设发展的基础上,便于社会各界更好的认识城建档案,从而充分发挥城建档案工作对城市文化建设的作用。对城市发源建造及其溯源进行研究,利用宣传教育、文物展览、直观的音视频文件或宣传片的支座,加深人们对所在城市文化知识的印象,更加热爱城市,这些宣教活动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3 通过城建档案加强城市文化建设的策略

3.1加强档案编制与研究

对于城建档案编研,要严格依照相应的专题,合理挑选、分析、研究、综合、编排及评价等手段分析城建档案相关内容,编辑资料,进行城建服务的研究工作。将原本分散、专业性强的城建档案信息集中起来,使之系统与通俗化,将生硬的文化与图片转换为大众喜闻乐见的产品。同时,加强城建档案信息化建设,拓宽群众城建档案的使用渠道,充分发挥其文化效益。

3.2加强交流与宣传教育

在新时期,文化理念推陈出新,通过价值表现其魅力,文化竞争应运而生,文化冲突也不断出现。而文化冲突问题的解决,离不开整体文化的协调。整体文化是对文化,只有认同城市,才能更好的与文化相融。城建档案通过文字或图片记录了城市文化的发展,很多城市不熟悉本城市原有面貌,城市档案的作用也就不言而喻的。在档案记录中,群众可以明白的了解建筑意义,或城市过去的样子,产生心理共鸣,以此增强市民对城市的认同感。城建档案馆的责任主要是引导群众了解城市的旧貌,在为群众展示城市文化过程中,可以借助展览或放映技术,宣传城市文化,还可选择市民喜欢的方式,合理利用档案馆中的丰富资源,为城市居民耐心的宣传城市文化。

3.3对声像档案资料加强收集

在城建档案管理中,声像档案也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其记录了城市的规划、建设与管理过程的重大活动与事件,记录了有历史意义的建筑、构筑、名胜古迹及市容市貌,记录了城市的地理封锚特征,城乡建设前后风貌、景观、城市变迁与社会风情等。对于历史古建筑,或可能消失的城市风貌,甚至居民生活习俗,城建档案馆可主动向民间征集,或利用声像技术将其固定并保存好,做好城市文化变迁的记录。相较之气体形式的城建档案,声像档案更加直观,完善的记录了城市风貌。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城建档案是对城市建设变迁轨迹的一种记录,是重要的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为城市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文献与原始记载。在城市建设与保护中,城建档案工作人员要坚持对历史负责的态度,重视城建档案资料的建立,确保历史文化遗产能够在城市发展中长久的流传下去。

参考文献:

城市建设论文篇4

1.1自然气候

齐齐哈尔市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季节性变化非常明显:春季较为干旱,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暂短霜早,冬季干冷漫长。年均降水量约为41.5cm,年均温度为3.2℃,年平均无霜期为136天左右。年均辐射量为每平方厘米110至120千卡,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相似,生长期(五至九月)的辐射量为每平方厘米65至67千卡。每年光照时间在2600至2900小时,在生长期(五至九月)的光照时数在1300小时左右。齐齐哈尔市有利的自然资源是有充裕的太阳辐射,雨热同期,不利的气候条件是春耕时期出现干旱、夏季多雨而导致洪涝灾害的发生,秋季早霜,冬季严寒干冷,常年刮风等,它们给农作物的生长带来危害,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齐齐哈尔市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1.2自然水资源

齐齐哈尔市主要的江河有嫩江、诺敏河、雅鲁河等170余条,有湖泡800余个。因此,齐齐哈尔市的入境水量十分充沛。此外,齐齐哈尔市有15个地下水含水层。这些地下含水层分布在平原潜水分布区,它们调蓄能力强,补给量充沛,地下水埋藏浅,便于开发利用。齐齐哈尔市江河天然水质好,地下水可满足饮用水要求。

1.3自然土地资源

1998年底,齐齐哈尔市拥有耕地面积大约为2602万公顷,草原面积约为1145万公顷,林地面积约为560万公顷,水域、苇塘面积约为275万公顷,荒地约为195万公顷。齐齐哈尔市土壤主要有暗棕壤、黑土、草甸土、沼泽土、砂土,且齐齐哈尔市大部分土壤热量高、透性好、质地轻、地势平的优点。

1.4自然森林资源

齐齐哈尔市林业用地面积约为68.5万亩,可用林地面积约为41.5万亩,材林、防护林、经济林、薪炭林共41.1万公顷,林木蓄积量约为1644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大约为11.7%。

2齐齐哈尔市生态现状

目前,齐齐哈尔市生态环境虽然在有些方面与其他城市相比有一定优势,但是与过去的二十年相比,该市在以下几个方面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草地面积逐渐减少,鼠害也日益严重。草地面积减少了近33.47万平方千米,减少幅度达38.8%;可利用草地面积平均每年减少达2.27万平方米;草地的实际载畜量超过了理论载畜量。在过去的二十年间,齐齐哈尔市天然湿地减少了5.8万公顷,对湿地动物的生存产生了直接影响,特别是对鹤类的生存与繁衍构成威胁。此外,齐齐哈尔市这几年来也开始出现了水资源短缺现象,水土流失严重,空气污染也越来越严重。

3齐齐哈尔市建设生态城市的意义

3.1解决齐齐哈尔市的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的矛盾

建设生态城,可以逐渐提高城市发展的环境意识,减少对生态资源环境污染和破坏。基于生态城的理念,在城市工业发展过程中,更加注重对环境的保护,加快产业机构的调整,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工业生产的节能降耗。

3.2生态城市建设是提高城市绿色生产力和市场竞争力的需要

建设生态城市,有利于齐齐哈尔市步入先进的世界绿色科技领域,提升该市的整体素质、国内外的市场竞争力和形象。作者认为对于一个城市来说,如果一个城市能拥有好的生态环境,就能更好的吸引人才、资金和物资,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例如,该市的“扎龙自然保护区”“、明月岛”等就吸引了众多的游客,促进了该市的旅游业发展。因此,绿色规划与建设是建设生态城市重要内容之一。

3.3生态城市建设可以满足群众的生活需要

随着经济的日益增长,齐齐哈尔的居民生活水平也逐步提高,相对于传统的数量型、物质型、户内型的城市生活来说,现在的城市居民更青睐于质量型、精神型、户外型的生活。生态生活休闲方式正在成为市民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

4齐齐哈尔市生态城市发展目标

4.1注重生态环境的生态效益

齐齐哈尔市的城市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城市周边乡村的绿化状态。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说,绿色植物是自然保持生态平衡的支柱,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绿色植物具有净化空气、涵养水源、保障人体健康的作用,此外,绿色植物还有降温、增湿、除尘、隔噪、杀菌和调节气候的功效,这种自然生态功能是任何人工环保工程所不能代替的。

4.2强调生态环境的经济效益

比如,旅游景区的旅游收入,餐饮服务界、经济林木的产品收入和园林设计、施工,道路绿化工程等直接经济收入。因此要加强对“扎龙自然保护区”、“沙龙动植物园”、“明月岛”、“龙沙公园”、“哈拉海湿地”等绿色生态的保护。借助这些自然景观来吸引更多的游客,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此外,自2001年以来,齐齐哈尔市已经成功举办了十四届“绿博会”,共有来自国内29个省(区、市)以及24个国家(地区)的上万家企业的6万多名中外客商前来参会参展,累计成交总额超2亿元。齐齐哈尔市因而赢得了“绿色食品之都”的美誉,目前,该市绿色(有机)食品年种植面积1280万亩,年产绿色农产品140亿斤,拥有绿色有机产品标识1500多个。因此要充分利用该市现有资源来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同时促进我市的经济发展。4.3体现生态环境的社会效益建设绿色生态城市体现了我市服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宗旨。“绿色”孕育着一个城市的社会文明。城市生态环境的好坏不仅是城市经济实力的反映,也是一个城市精神风貌好坏的标志。

5齐齐哈尔市生态城市的发展原则

5.1生态城市建设要坚持规律性原则

自然规律是一个庞大而又精密的规律体系,人们很难对它有透彻的理解。因此,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同时,一定要实事求是,千万不可狂妄自大、为所欲为。生态城市建设正确的做法应该是顺其自然。

5.2生态城市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城市是人群高度集中的地方,城市的建设必须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注重城市经济和社会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满足市民对生活、工作、休闲的需要,建设良好的人居环境。

5.3生态城市建设要坚持绿色生态是生产力的原则

在以城市绿地系统建设为基础的情况下,一定要重视城市的水环境、城市市容卫生、城市垃圾等污染物的等方面的协调统一治理。因为“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6建立和完善生态城市建设的决策管理机制

6.1健全生态城市建设的组织协调机制

建立齐齐哈尔市“城乡清洁”领导小组,协调相关部门或地区的生态城市建设工作,形成市、县分级管理、部门分工负责的组织管理体系。

6.2完善齐齐哈尔市资源管理体系

进一步贯彻落实有关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制定和实施有效的自然资源产业政策;从该市独特的自然地理、历史文化、人口规模等实际情况出发,建立一个符合我市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资源管理体制;提高该市自然资源有偿使用、竞争性开发和资产化管理,依法征收资源使用费用、补偿费,形成合理的价格机制,控制人们对资源的滥用。

6.3建立完善的公众参机制

全市推广和普及生态环保知识,树立环境良好的社会公共道德准则。此外,相关单位组织和领导人应正确引导人民群众开展垃圾分类推放、节约用水、资源回收利用等环保活动,同时成立群众参与生态城市建设的“有奖举报”机制,建立环境诚信制度,公开环保政务信息、扩大群众对我市生态城市建设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

7结束语

城市建设论文篇5

新型城镇化与智慧城市建设融合发展是指新型城镇化与智慧城市建设在发展规划、基础设施、空间布局、体制机制、推进工作等领域统筹谋划、整体推进,破除新型城镇化建设与智慧城市建设相互脱节的“两张皮”现象,达到城市格局与智慧产业布局有效对接,城镇服务体系与智慧应用体系优化匹配,城市基础设施与智慧设施网络有机结合,使新型城镇化建设与智慧城建设紧密融合,城市化与信息化互为动力,促进两者互动协调发展。具体而言,其内涵要求包括四个层面:其一是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国土规划等要与智慧城市建设规划相匹配、相对接;其二是智慧产业发展与城市产业的规划、布局、特色等相互协调;其三是智慧城市建设基础设施与城市空间、功能、发展结构等相融合,两者相互支撑;其四是智慧城市应用系统与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等统筹谋划与推进。

二、新型城镇化与智慧城市建设融合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提升城镇化发展水平

宁波深化实施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必须从完善功能体系、优化空间格局、畅通交通网络、提升品质特色、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城乡一体等方面全面统筹整体推进。推进新型城镇化与智慧城市建设融合发展,就是要在城市建设中融入智慧产业、管理、应用、文化等因子,从而提升城镇化发展水平。一方面,依托主城区边缘设立智慧产业园区或在远郊打造独立智慧新城,是拉开城市框架的有效路径;另一方面,强化在城市建设、管理中智慧基础设施、智慧应用系统的融合,是提升城市功能和品质的重要路径。

(二)有利于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无论是构建智慧产业园区,还是在城市建设和管理中着力提升智慧元素,对于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都具有重要意义。智慧产业园区作为智慧产业的集聚区,为智慧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平台,为园区内中小企业、创新企业提供场地、技术、资金、孵化等专业支持和服务,从而有利于智慧产业快速发展及相关企业做大做强。在城市建设和管理过程中提升智慧化水平,为智慧产品、服务、应用系统等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和商机,对于加快智慧产业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也十分重要。

(三)有利于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推进新型城镇化与智慧城市建设融合发展是改善民生、提升居民生活品质的客观需要。在城镇化建设中,着力加强智慧基础设施建设和基础资源的整合共享,可以让居民更方便地使用信息网络及相关资源;强化交通、医疗、教育、文化和社会保障等领域的智慧应用体系建设,可以让居民享受到更加公平公正、高效便捷的公共服务;在城市管理中推进社会治安监控体系、灾难预警体系、应急体系等系统建设,可以大大提升城市建设和管理的规范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

三、新型城镇化与智慧城市建设融合发展的模式借鉴

(一)智慧新城建设型

案例:广东省惠州市是科技部和标准委批准的首批20个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城市,近年来着力打造的潼湖新城是一个典型的智慧新城。新城总面积约150平方公里,规划了留学人员创业园、高校创新园、国际科技合作园、工业设计园、大企业研发中心和科技与金融服务中心,以及相配套的商务区、智慧生活示范区、三网融合智能化小区,突出强化“产、城、人”的深度融合,目标是打造成为智慧产城融合、智慧技术集成、智慧产业发展、智慧服务惠民的美丽城市。

(二)旧城智慧改造型

案例:近年来,四川省南充市投入巨资启动了规模最大的旧城改造,在此过程中把智慧城市建设和旧城改造融合放在突出位置。从无线网的覆盖面来看,经过改造后的南充老城智慧基础设施在全省名列前茅,同时大力推进智慧政务、智慧产业、智慧民生三大工程建设,加快智慧医疗、智慧交通、智慧教育、智慧物流等一批成熟的智慧应用项目,城区面貌焕然一新,城市功能快速提升,城市管理更加智能。

(三)智慧城镇建设型

案例:上海浦东新区周浦镇是中国智慧城镇创新示范单位,将“智慧城市、智慧产业、智慧科学”的概念引入城镇建设管理,目前已实现百兆家庭宽带接入和无线网络全覆盖,大力推进物联网、云计算、智能电网等高新技术在节能降耗、清洁能源、城市安防、智能交通、医疗服务和智慧社区等方面的示范应用,基本建成了百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的智慧商务区和智慧产业区,以“数字惠民”大大提升了周浦居民智能生活环境的水平。

(四)智慧社区创建型

案例:上海浦东新区陆家嘴社区的智慧社区建设始于2012年,组建了智慧社区建设领导小组,制定了专项规划,建立了“智慧社区信息发展中心”和“智慧社区市民体验馆”,被上海市、浦东新区列为市、区两级智慧社区首批试点单位。建设重点包括社区管理、公共服务、智慧商圈、人文精神等四大板块,具体可以概括为“一库(民情档案综合信息库)、一卡(智能炫卡)、两平台(社区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和社区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多系统(以平台为基础开发的各类具体的应用系统)”。

(五)智慧产业园区拓展型

案例:目前我国有30多个部级高新区正在有序推进智慧园区建设,其中江苏省无锡市的t-park是智慧产业发展与园区城市建设共同发展的典范。与传统工业园、开发区不同,t-park是一个智慧产业和生活融合区域,园区规划时就不仅包括了智慧产业发展内容,还包括了园区开发建设和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内容,不仅有发达、完善的智慧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更有便捷、优化的创业服务链,是一个不仅宜业而且宜居的大“社区”。

(六)重点开发区智慧提升型

案例:2012年,武汉开发区启动智慧产城一体化战略,委托北京泛华集团对“智慧城”、“生态城”进行总体规划并对重点核心区进行城市设计,规划面积84.7平方公里,重点打造11大功能片区,其中最核心的是“智慧城公共服务片区”,重点建设企业服务中心、智慧展示中心、综合数据中心、特色商区、川江池智慧公园、专家公寓和智慧社区等项目,着力创建国际化智慧城示范区和慢生活休闲体验区,打造智慧产业与公共服务完美融合的城市名片。

(七)都市功能区整体智慧化开发型

案例:南京将建邺区江心洲整体智慧化开发,成为智慧功能区建设的经典案例。江心洲是长江沿线各大城市中唯一位于主城范围、区位优越、环境优美的江中洲岛,面积15平方公里。南京市政府与战略合作者对该岛进行整体开发,突出以生态、低碳、智慧产业为主导,着力建设科技研发、创意智慧和高端总部高度聚集的国际化智慧产业园区,以及生态旅游、文化创意、商务休闲、生态居住等功能相互交融的国际化低碳智慧岛。

(八)智慧城市综合体带动型

案例:绿地集团以纽约曼哈顿的全智能建筑为模板,在合肥全力建设一个智慧城市综合体示范点。该综合体将立足城市建设的最前沿,把最先进的规划理念、智能技术运用到项目中,打造面向未来的科技智能建筑,搭建智慧城市综合服务增值平台。在这个智慧综合体中,每一个建筑及信息、设施、设备都是有机融合相互促进的生态链条,建成之后,智慧办公、智慧商贸、智慧物业管理等都将成为现实。

四、宁波新型城镇化与智慧城市建设融合发展的现状及问题

(一)主要成效

近年来,宁波按照国家和浙江省的总体战略部署,大力实施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及智慧城市建设综合试点,并在新型城镇化与智慧城市建设融合方面作了积极探索,取得一定的成效。一是城市建设中智慧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大力实施“光网城市”和“无线城市”等工程,加强基础资源数据库和政务云计算中心建设,城市基础设施中的“智慧因子”不断增强。二是城市管理运营中智慧应用系统效用发挥更加明显。智慧城管、智慧物流、智慧交通、智慧教育等试点项目进展顺利,城市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三是智慧产业园区的城市功能不断拓展。着力发展软件、信息、智慧制造等智慧产业,重点推进宁波杭州湾新区的智慧装备和产品研发与制造基地、宁波国家高新区的软件研发推广产业基地两大试点区域建设。四是智慧功能区块开发积极探索。比如鄞州下应区块“智慧城”完成规划设计,海曙、江北等地“智慧社区”建设成效明显。

(二)存在问题

总体来看宁波新型城镇化与智慧城市建设融合发展尚处于自发性的初级发展阶段,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一是在思想理念上认识不够。比如新近出台的《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市化提升城乡治理水平的决定》中尽管提到了要“坚持智慧管理”、“加快智慧基础设施建设”等,但是没有明确提出深化两者融合问题。二是在规划制定上缺乏沟通衔接。城市产业规划、国土规划、城市总体规划与智慧城市建设规划衔接程度不够高,规划制定过程中缺乏沟通对接,规划之间“两张皮”现象突出。三是在工作推进上缺少协调融合。新型城镇化与智慧城市建设分别由不同的部门主管,分管市领导也不同,这也导致在工作中难以做到深度融合、互动协调。

五、推进宁波新型城镇化与智慧城市建设融合发展的对策思路

(一)加强对新型城镇化与智慧城市建设的推进工作融合

一是要深化认识。通过理论宣传、政策引导,进一步加深全市上下对提升新型城镇化与智慧城市建设融合水平必要性、重要性的认识,把融合理念贯穿到各地各部门推进城镇化和智慧城市建设的实际工作中。二是要加强组织领导体系的对接。目前宁波新型城镇化和智慧城市建设的主要领导机构分别是市城镇化建设领导小组和市智慧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要强化这两个领导机构尤其是牵头单位的对接,建立协商协调机制,统筹协调两者融合的重大事项和重点问题。三是要加强工作推进对接。比如在推动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工作中,要与智慧城市建设试点相一致;在推动卫星城、中心镇建设时,要与智慧城镇建设相融合;在推动老城改造、新城建设过程中,要与智慧社区、智慧综合体建设等相匹配,等等。

(二)加强新型城镇化与智慧城市建设的规划融合

一是要促进规划对接。积极探索“多规合一”,建立开放式的规划编制程序,由规划部门召集发改、经信、建设、国土等部门共同修订和完善相关规划,促进城镇化规划、智慧城市建设规划与国土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等有机对接。二是要适时制定出台专项规划。制定出台提升新型城镇化与智慧城市建设融合水平的专项规划,建立规划评估和动态调整机制、规划监管和协调机制。三是要制定出台行动纲要。研究提出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与智慧城市建设融合行动纲要,明确阶段性实施目标、重点任务、重点项目、实施主体和各项保障措施。

(三)强化新型城镇化与智慧城市建设的产业融合

一是要加快发展智慧制造业。结合宁波实际,着重发展智能家电、智能电表、数控设备、智能交通、智能环保等智慧装备产业,以及移动通信数据中心、金融数据处理中心、国际物流数据处理中心、重点产品和资源数据中心等网络数据产业。二是要加快发展智慧服务业。重点发展软件研发、智慧物流、智慧贸易、智慧旅游、智慧健康、文化创业、工业设计、科技服务等高端智慧服务业,大力引进和发展智慧总部经济。三是要加快发展智慧农业。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农业,依托各类现代农业综合开发区、特色农业产业基地,加快建设“精准农业”信息系统,着力打造智慧农业示范推广基地。

(四)强化新型城镇化与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设施融合

一是要加快建设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大力推进光纤到户、下一代互联网、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和第三代、第四代移动通信网络的建设,加快推进“三网融合”,全面推进无线城市建设。二是要加快建设智慧市政基础设施体系。近期要重点加快推进城市智慧交通体系、水务管理、污染治理、能源管理、园林旅游等市政基础设施的信息化、感知化建设。三是要加快建设智慧公共服务设施。推进智慧技术在教育、医疗、文化、行政审批、公共资源交易、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方面的应用,加快开展智慧学校、智慧医院、智慧图书馆、智慧政务等试点。

(五)强化新型城镇化与智慧城市建设的政策体制融合

一是要强化管理融合。进一步推进智慧城管建设,加快建设社会治安监控、灾难预警、应急处置、安全生产监管、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环境监测、口岸疫情预警等信息系统,提升城市管理的智能化、精细化水平。二是要强化体制机制统筹。在开发建设方面,理顺新型城镇化和智慧城市建设体制,统筹确定开发时序、重点,强化重点项目、重点区块建设的统筹协调力度。在投融资方面,着力于建立完善新型城镇化与智慧城市建设资金综合平衡机制、资源资产盘活机制、投入产出与回报机制、重大项目共建共享机制等。在督查考核机制方面,统筹构建两项工作的评价指标体系和目标责任考核办法,协同开展目标进度监测评估等。三是要强化政策法规统筹。加强智慧城市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相关技术标准、制度规则、实施细则等方面的衔接,强化财政投入政策、土地保障政策、人才政策等方面的统筹协调。

(六)加快新型城镇化与智慧城市建设融合的平台建设

城市建设论文篇6

(一)城市建设解决了文物保护资金缺乏,文物保护工作力不从心的问题城市建设过程中,资金量相对充裕,对待文物保护问题,许多城市将文物保护与其开发利用结合在了一起,保证了城市文物保护能够有足够的资金作为支撑。并且城市建设制定了合理的文物开发利用方案,使文物本身能够带来可观的收益,足够支撑文物的保护。所以,城市建设对文物保护资金问题实现了有效解决。

(二)城市建设解决了文物保护制度不健全,文物未得到有效保护的问题在多数城市的文物保护中,保护制度不健全是共性问题。在城市建设中,为了实现对文物的有效保护和开发利用,通常会根据文物保护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文物保护制度,保证文物的保护取得积极效果,达到提高文物保护质量的目的。所以,城市建设对解决文物保护制度不健全问题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城市建设使得文物资源的优势得到了全面发挥

无庸置疑,那些色彩纷呈、精美绝伦的大量文物遗迹遗物是一项主要的旅游资源。寻古探胜、求知求新,进而达到增长知识、愉悦心情,是广大旅游者的普遍心理。人们希望对自己的民族、国家乃至人类历史有所了解,更愿以感同身受的体验,去感悟触摸博大精深的文化积淀。而作为人类文化载体,凸显人类发展历程的文物遗迹则能予人以直观、形象、写实、生动的感受。观赏文物古迹,使人们在游中品味,激发活力,同时,那些人类遗存之精美之绝世,能不同程度地满足人们日益丰富活跃的生活和精神之需求,因而成为旅游资源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众所周知: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物遗迹数不胜数,令世人所仰望,而文物自身所持有的本质特征,也决定了我们要重点以开发历史文化为主要元素的旅游资源,旅游产品始终以吸引人们的眼球为要旨。地方特色,民族特色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灵魂。中国的旅游业特色在很大程度上即体现于东方特色的文物古迹,海内外游客出行游览,主要还是出于对中国文化体系的一种神秘感和满足欲望。为此,保护好文物,对于我国的旅游事业更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从这一点来看,在城市建设过程中,文物作为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应该得到全面的保护开发和利用。为了实现这一点,城市建设应围绕着城市现存的文物及古迹,制定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方案,并结合城市建设和发展实际,打造以文物资源位中心的城市旅游业,实现对文物保护的同时,提高其开发和利用效果。

三、城市建设提高了文物保护开发和利用质量

基于文物的重要作用以及保护开发和利用的价值,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对文物资源进行合理的保护开发和利用,既是满足文物保护需要的重要手段,同时也促进城市建设取得积极效果的关键手段。从这一点来看,城市建设对提高文物保护开发和利用质量具有重要作用。目前来看,城市建设在文物保护开发和利用过程中,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城市建设制定了具体的文物保护和利用方案

在城市建设过程中,为了保证文物保护和利用取得积极效果,通常都会根据文物的实际存在情况,制定具体的文物保护和利用方案,实现对文物的保护和利用,满足文物保护和利用需要。从当前城市建设过程来看,文物保护和利用方案都具有较强的可行性。

(二)城市建设形成了以文物为中心的开发思路

由于文物具有一定的开发和利用价值,因此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形成以文物未中心的开发思路是十分必要的。基于这一现实需要,城市建设方案都围绕文物形成了良好开发思路,保证了文物开发能够取得积极效果,进而满足城市建设需要。

(三)城市建设实现了对文物资源历史的发掘和优势的利用

在文物保护方面,要想实现文物的有效保护和利用,就要对文物的历史进行全面了解,同时在了解历史的基础上对其优势进行充分利用,使文物能够发挥其积极作用,保证其整体优势能够得到全面发挥。基于这一认识,城市建设在文物资源历史的发掘和优势的利用方面取得了积极效果。

四、结论

城市建设论文篇7

关键词:自贡彩灯城市文化

城市文化是人类进化到城市生活水平阶段的产物,是人类在城市中创建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城市文化是城市的人格化表现,是人类生活的空间化表述,体现了城市的历史文化、城市的建筑风格、城市的形态格局,反映了城市市民的综合素质、文明程度、价值取向、思想情操和精神风貌。①历史文化名城自贡,以“千年盐都”“恐龙之乡”和“南国灯城”饮誉中外,闻名遐迩的“自贡国际恐龙灯会”为自贡彩灯赢得“天下第一灯”的美称。近年来,评选“中国魅力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城市”“中国魅力名镇”等系列活动,使“城市文化”这一概念深入人心,许多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的城市后来者居上。怎样保持和利用“天下第一灯”这个民间艺术品牌,加快自贡城市文化建设,延续历史文化名城特色,必须进行深入探讨。

一、自贡彩灯历史

自贡灯会历史悠久,南宋淳熙年(公元1174年)正在荣州(今自贡荣县)做县令的大诗人陆游就留下“一别秦楼,转眼新春,又近放灯”的词句。据民国《荣县志》中记述:“新年灯会甚盛……而楼台为甲观,乡人通命曰亭,一城数亭,一亭各式,其高数重,构栋雕镂,临春组合,彩笺书画,嵌灯如星,一亭燃四五百灯,辉丽万有。西人来观亦欣然,京邑所不见也。”进入上世纪,“提灯会”“放河灯”“瞒天过海”等风俗盛行,颇具地方风情和民间色彩。

1964年新春,自贡举办了“迎春灯会”,此为自贡灯会的发端。此后,自贡人民政府于1965年到1986年举办了二至七届自贡灯会。第七届时,中央电视台摄制了电视片《逛灯会》,自贡彩灯走向全国。1987年自贡举办第八届灯会,即第一届“自贡国际恐龙灯会”。政府提出“以外为主,内外结合;以文为主,文贸结合”的办灯宗旨,自贡彩灯由单纯的娱乐型转化为文化经营型。1988年6月,自贡应北京国际旅游年组委会邀请承办“北京国家旅游年北海龙灯会”,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从灯会新闻会开始连续报道灯会实况,其间新华社多次向国外报道灯会消息,《人民日报》多次刊载灯会文章图片,中央电视台播放了灯会开幕式及领导人观灯的场景,摄制并播出了《龙年龙舟龙灯》的专题片。自贡彩灯蜚声海内外。灯展期间就收到国内外的展出邀请,自贡彩灯从此开创了对外展出的新局面。1990年秋,“中国自贡灯会”在新加坡裕华园开幕,在举办当局赠送的锦旗上,赫然出现了“天下第一灯”的题字。②作为艺术精品,自贡彩灯不但凝聚了中华彩灯文化的精华,更以其新的文化品位和艺术魅力名扬四海,使自贡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得以“南国灯城”的美誉;而不断举办的“自贡国际恐龙灯会”让文化活动和经济贸易结媒,灯会搭台、经济唱戏,走出了一条文化与经济相结合的良性发展之路。在自贡,彩灯已经成为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特色文化产业。

二、自贡彩灯的文化内涵

自贡彩灯的兴盛离不开民间俗尚的长久积淀,没有民俗活动的开展及隐藏其后的民俗文化心理,彩灯艺术不可能青春依然;而彩灯也以其自身的产生和发展参与了民族性格的生成和塑造。彩灯与正月十五元宵节有密切联系。元宵节也称“灯节”“灯夕”,起源于汉代。由于中国很早就进入农业社会,农事活动决定了人们对自然天时的必然重视,而所谓天时在上古先民的感受中往往是一种神秘力量,在天时变化的节点上,人们便以祭祀的形式来确证天人关系,这就形成了岁时祭祀的传统。除“元宵”外,诸如“除夕”“社日”“七夕”“中秋”“重阳”“腊八”等节日的形成,无一不与岁时祭祀有关。这些节日充分显现了民众利用自然节令的转变来使自身顺应自然规律的所作所为,也基本显现出中华民族时间意识的基本文化构架。随着时间流逝,民众的衣、食、住、行等生活事项及其传承活动都逐渐地被纳入民俗节令范畴;同时,由于造物技术的成熟和思想意识的复杂及审美能力的提高,人们不断地建构着自身的精神世界,具有了把丰富精神生活通过艺术形式表现出来的能力。逐渐丰富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也提出了把某些文化内涵丰富、附加艺术价值厚重并有特殊意味的用器、物品,作为装饰、演示、说明和渲染某种文化精神的用品和道具的需要。这样,就使某些器物除了具有生活实用的价值外,还具有满足精神需求的功能,具备了某种思想教化、社会约束、心理寄托的功用。这些器物一则使社会生活的某些特殊行为获得庄严神圣的意义而成为民俗事象;二则在催生这些生活内容获得民俗意义的同时,自身也成为具有民俗指示性的物质表征。在不同的民俗活动中,不同的器物以其鲜明、生动、形象、直观的形式强化着民俗事象的情景,增添了民俗活动的兴味。

元宵节也称作“灯节”,灯彩的艺术感染力不言而喻。节日既是为着顺应自然规律适时地调整生产劳动,又是为着满足民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而人为地、历史地创造出来的一种生活方式、一种风俗习惯,其目的在于使身心得到休息,使精神得到慰藉和补偿。它虽然是一种约定俗成的现象,但由于个体的需求不同,他们各自所期盼的节日也就不同。③元宵节作为全民参与的娱乐性节日,使每一位社会成员都能名正言顺地放松心情而尽情狂欢,彩灯的奇异造型和绚烂色彩成为狂欢中最佳的节日道具。

当代彩灯艺术依然光彩无限,根本原因即在于其表征节日——元宵节节俗文化性质的延续。传统节日的主要功能在于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祈福禳灾是传统节日的基本精神指向。种种节俗活动无不围绕着一定的信仰展开,最终使心理和生理得到有效的调节,获得一种身心放松和精神慰藉。而现代节日的主题是以公共活动的方式,实现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沟通。活动的中心不再是神灵信仰,虽然还保留了一些外在形式,但内涵已演化为一般性的娱乐性质。“欢乐性是民间节日的重要特征。”④元宵节原本就是娱乐狂欢的节日,其民俗文化的精神指向没有改变。以彩灯为载体,当不断被民众赋予更多的吉祥喜庆意义之时,赏烟花、观歌舞、打灯谜、吃元宵,以至购物、旅游,通宵达旦,民众在完全承认这种行为方式之时还在尽力地拓展这种行为方式。所以,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在海外异邦自贡灯彩也能大放光芒。

三、自贡城市文化建设

不可否认,在日新月异的城市化进程中,自贡已经丧失了历史文化名城的一些旧有风貌,能代表“千年盐都”的特色景观寥寥无几。一般来说,城市是经济的中心,城市创造并积累着物质财富,但不能否认的是,城市同样是文化的中心,也在创造、积累并延续着人文财富。任何城市都有其文化特色,积淀下来也就形成了城市的文脉。所谓城市的生命力,似乎并不仅指欣欣向荣的经济景象或者直插云天的高楼大厦,更多的是指城市的人文精神。也就是说,由城市人文精神所构成的城市文脉才能说明城市的厚重感。⑤对自贡而言,“千年盐都”的文化记忆已经永远定格在历史长河之中,过多的扼腕叹息也于事无补,新的历史机遇,因彩灯艺术而萌发的新的文脉却变得明朗而清晰起来,这将使自贡的文化形象得以更新和传递。(一)利用建设契机,重塑城市形象

城市是一定区域内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它的产生和发展从一开始就是物质与精神的结晶。⑥城市是社会文化的综合成果,它反映着所处时代、社会、经济、科学技术、生活方式、人际关系、哲学观点、等。城市的特色与其他艺术的特色有本质区别,它具有物质生产特性,是立体的、多层次的综合艺术,是动态化的艺术形式。城市的文化特色依靠一定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在社会中的生活而产生。自贡旧城的整体格局虽基本如故,但体现旧风旧景保存完整的街区却难觅踪迹。目前,应尽最大努力保护好包括“中国盐历史博物馆”在内的几处重要历史文化古迹。这些形单影只的古旧建筑是成就“千年盐都”的点睛之笔。历史的传承总是在新旧交替中进行,有时是正面的继承,有时也可能发生突变。各具特色的时代建筑,看起来或许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但经过岁月洗礼,它将和周围环境融为一体,因为那已然是历史,从中可以找寻城市发展的印痕和踪迹。而在新城的规划和建设方面,必须注重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及共生协调发展,把城市建筑规划和人文景观设计与自贡民间艺术代表形式——彩灯结合起来,通过对新建建筑风格和样式的调控彰显新的文化特色。

(二)发展旅游资源,提升城市形象

旅游是人类社会的一种短期性的特殊生活方式,是旅游者在旅行和暂时性停留中所引起的一切现象和关系的总和。⑦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旅游总是与审美活动密切相关,其形式和内容虽不断地发生变化,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为了获得身心的愉悦。进入新世纪,文化旅游产业得到国家政策的高度倾斜。自贡以“盐”“龙”“灯”为代表的旅游资源为打造城市文化形象提供了许多机遇。作为一项特色经济产业,彩灯也早已走出了一条外向型发展道路。如:2006年9月6日晚在八达岭长城上2008北京残奥会吉祥物——“福牛乐乐”时,就选择了彩灯形式并同时选择了自贡的企业承制。⑧但仅有这些还不够,还没有把可持续发展特性最强的彩灯放到打造城市文化形象的第一位置。文化的发展,必须根基于文化主体的自我选择和创造。我们对那些古珍旧玩,那些面临失传乃至消失了的民间艺术形式,尽量地抢救和保护,并将之放在博物馆中,用来告诉后人,我们曾经拥有怎样的文化传统。鲜活的民族文化应是流动的、辐射的,发展传播中又兼收并蓄着异质文化,它与自然、生态、经济、社会等相生相融。在自贡的品牌旅游资源“盐”“龙”“灯”中,彩灯最具特色。旅游资源是客观地存在于一定地域空间并因其所具有的审美和愉悦价值而使旅游者为之向往的自然存在、历史文化遗产和社会现象。作为旅游资源的自贡彩灯,其重要特色即在于它已然超越了地域限制。除每年举办“自贡国际恐龙灯会”外,自贡彩灯常年在外展出,如:2006年加拿大安大略省游乐园举办“中国彩灯节”,从7月19日开幕至10月8日闭幕,前来观灯的游人超过100万人次。⑨这是树立城市文化形象的绝好机会。目前需要进一步开发和整合彩灯旅游资源,应以市场为导向,着重经营和推介彩灯吉祥、喜庆的文化意蕴,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创造社会效益,城市的文化形象也将在此过程中得到提升。

(三)加强彩灯管理,创造城市形象

新的历史条件下,文化休闲成为当代民众业余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市场经济发展也需要依凭文化形式所提供的热烈温馨的场景,现代节日的经济功能已不容忽视,文化活动亦可取得更大的社会效益。由于彩灯积淀其中的舒缓压抑、抚慰心灵的文化品质,既能给人以激情、憧憬,又能给人以平和、安详,使封闭和孤独的心灵进入沟通与交流的场所。因此,从政府到民间都愿意以更多时间、精力和感情去投入彩灯艺术。在行政管理方面,政府组建了“自贡市彩灯贸易管理委员会”这个特殊的行政部门,行使自贡市彩灯行业的行政主管,和规划、协调自贡彩灯对外展出的特别职责。在制度建设方面,政府以文件的形式制定下发了《自贡市彩灯行业管理规定》,还制定颁布了《自贡市彩灯质量标准》,对彩灯的设计、制作、组装及形、色、声、光、动等艺术标准进行了详细规范。在彩灯从业人员资质审定方面,由自贡市彩灯贸易管理委员会牵头,开展了彩灯从业人员国家职业资格和特种作业操作证的取证培训工作。自贡的彩灯艺人心灵手巧,在传承彩灯技艺、形成博大精深的彩灯艺术和推动自贡地域经济、文化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的历史作用。彩灯制作虽是一项发自民间的自娱自乐活动,但此项活动却能使人在娱乐中实现最大程度的自我表现,所以个体的创造性与艺术智慧能够充分凝结于彩灯之中。通过彩灯创作,形成良好的生活情境,对民众进行积极的宣传和引导,使休闲娱乐和精神提升得到统一。事实上,每年举办的灯会已经成为自贡人民不可或缺的年夜大餐。没有彩灯,自贡人民无法感受喜庆祥和的新春气氛。彩灯已悄然成为新时代自贡民俗的核心部分。

结语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界定,“传统的手工技能”和“社会风俗、礼仪、节庆”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组成内容之一。⑩彩灯艺术带有鲜明的传统手工技能性和社会风俗特征,是值得我们珍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彩灯长久地受到民众的青睐和喜爱,是因为它标志着节日,装扮出喜庆祥和的狂欢气息。彩灯是需要我们不断打造的文化精品,它必将在形成自贡地域文化特色、创建新的城市形象中扮演重要角色。

注释:

①朱丹枫.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文化[j].四川戏剧.2005(6):90.

②《当代四川丛书》编辑部.盐都自贡[z].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336—345.

③聂景春,邹秀玉.节日文化与精神补偿[a].高占祥.论节日文化[c].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52.

④孙建君.民间节日与民间美术[j].美术观察.2003(2):12.

⑤刘华龙.城市文化刍议[j].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2004(4):237.

⑥陈友华,赵民.城市规划概论[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425.

⑦方向林.旅游学概论[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2.5.

⑧海天彩灯点亮长城[n].自贡日报,2006-9-8(1).

城市建设论文篇8

关键词:城市防洪;工程建设;问题探讨

近几年来,全国大中型城市城市防洪工程建设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全国市级以上城市的城市防洪工程设施得到了有效加固和治理,防洪能力明显提高,促进了城市建设和发展。当前,随着市以上城市防洪工程建设的阶段性完成,县城的防洪工程建设已摆上各级政府议事日程,县城的城市防洪工程建设已掀起高潮。在城市防洪工程建设过程中,各地要因地制宜,坚持江堤建设与河道清障整治相结合,与城区道路修建相结合,与城区经济开发相结合,与生态环境治理相结合,与城市绿化美化相结合,与文化旅游景观相结合,改善城市环境,不断提高城市品味。结合城市防洪工程建设实际工作实践,笔者就城市防洪工程建设中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

1、要科学规划,充分做好防洪工程

城市防洪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城市建设、城市交通、土地利用、征地拆迁、城市排涝、流域防洪和城市自身经济发展状况等诸多因素,因此必须对防洪标准、防洪方案和工程总体布置等进行充分论证、综合规划。特别是各县(市)城镇以前基本上都是不设防城市,并且大多没有系统的防洪规划。因此,县(市)城镇在进行城市防洪工程建设前,首先要进行科学规划,精心设计,认真系统地做好规划论证和工程设计等前期工作,切忌盲目冒进,为城市防洪工程建设提供可靠的技术依据和技术保证,有利于选择重点分期分阶段实施,从而避免边施工边设计造成的工程考虑不周的情况,杜绝工程建设随长官意志随意变更和浪费资金现象的发生,确保工程建设科学、规范、有序进行。

2、要依法依规,耐心细致地做好城市防洪工程的征地拆迁工作

城市防洪工程一旦立项实施,面临的最大、最棘手的问题就是征地拆迁问题,征迁工作进度如何,往往决定防洪工程建设进度和效果,由于历史原因,城镇临河、濒江一带往往民居和工厂企业很多,造成城市防洪工程建设所涉及的征地拆迁工作量很大,问题也很多,遇到的矛盾也很集中,处理不好,往往会触发集体性的群众上访事件,既不利社会稳定,又使工程建设难于实施。由于城市防洪工程建设涉及到与洪水竞赛问题,施工期季节性要求很强,工程一旦开工,工期就必须有可靠保证。为此,地方政府一定要高度重视城市防洪工程的征迁工作,加强领导和协调,并一定做到:要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制定合适的拆迁安置和补偿办法,合理妥善做好拆迁安置工作;耐心细致地做好宣传教育工作,注意化解矛盾,切忌急燥、粗暴;要保障拆迁补偿费用及时到位,切忌挪用、挤占老百姓的征地、拆迁补偿费用;从事城市拆迁的单位一定要有资质。

3、要拓宽思路,走市场之路筹集城市防洪工程建设资金

城市防洪工程是一项投资巨大的公益性、基础性投资项目,县城的防洪工程投资少则几千万元,多则超亿元,与县(市)自身财政状况相比较,投资非常巨大。靠以往那种单一的政府投资方式将无法满足工程建设的需要,地方财政也无力承担。同时,由于县城大都不靠大江、大河,且城市规模小,中央的资金支持也非常有限。因此,县城进行防洪工程建设一定要解放思想,打破墨守成规和“等、靠、要”的陈旧思想,拓宽思路,以城市经营理念,依据城市防洪工程建成和环境改善后城市土地会大幅度升值的市场因素,大胆采取“以地抵资、招商引资”方式,通过市场运作,从市场上筹措建设资金进行城市防洪工程建设。

4、要规范管理,切实保证工程建设质量,要建管结合,重视工程建成后的管理。

城市防洪工程建设一定要严格按基建程序进行,严格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规范管理,严格按“四制”(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来组织工程建设,把项目法人责任制乃至终身负责制放在突出位置,实行项目法人负责、监理单位控制、施工单位保证和政府主管部门监督的质量管理体制,确保工程建设质量。

现代化的城市防洪工程建设,一定要在工程建设之初就考虑到工程建成后的管理工作,绝不能再走以往“重建轻管”的老路。由于县(市)城镇以往都基本上是不设防城市,基本没有什么城市防洪设施,也没有相应的管理机构,因此在城市防洪工程建设立项后就要按建管结合的原则尽快组建城市防洪工程管理机构。城市防洪工程建设所增加的土地,要优先考虑用于工程建设和今后的管理需要,保证管理机构及人员工作、生活用地需要,并留有发展余地,以避免管理单位出现生存困难的现象。城市防洪工程管理机构在工程建设时可为项目法人单位,承担建设管理职责,工程建成后则为防洪工程管理维护单位,确保工程建成后能得到应有的管理和维护,保障工程效益的实现。

5、城市防洪工程应给流经市区的河道留有充分的行洪空间,满足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要求

随着城市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区土地的开发利用程度不断提高,寸土寸金,出现了土地开发向河滩要地,向河道争空间的现象,为了与河争地,就不断地把堤防向河道推进,修筑高堤。从眼前看扩大了城市建设用地,可能是利大于弊,但是从可持续发展,从生态水利的角度看,却是不利的。因为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对防洪标准的要求将逐渐提高,但是河道的堤防却不能无限制地加高,而且堤防的防洪安全总有一定的限度。同时缩窄河道,人为地改变了河流的流速、泥沙输移、宽深比的动态平衡,也造成河流两岸原有的生态和城市不可多得的自然景观受到破坏,一些发达的西方国家已有这方面经验教训,正研究退堤和扩大河漫滩,这需要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因此在城市防洪建设中应对占用河道进行充分的论证和报批,把眼前的利益和长远的利益结合好,应留有充分的河流空间以满足将来城市发展所要达到相应的防御洪水的能力或水平的需要,即满足可持续性发展的要求。

6、城市防洪工程应重视生态环境景观,要充分认识到滨江空间的作用,要全面更新观念,从多功能、综合性考虑,城市防洪工程应和城市排水、排污建设有机结合,城市防洪建设。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对水利防洪的认识在不断深化和转变,水利行业也正在逐步以环境水利、资源水利取代单一的工程水利,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转变。人们的环境意识已日益增强,对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过去那种单一的防洪保安功能的防洪建设与管理已远远跟不上时代要求了。因此,城市防洪工程建设必须把防洪减灾与城市生态保护、环境治理及城市建设紧密结合起来综合考虑,使防洪工程建成后既是一条防洪线,同时也是城市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城市生态环境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城市防洪工程设计的功能也在不断扩大。城市防洪工程的建筑物不仅要带给居民安全保障,还要给居民一个充分展示景观开敞的亲水性人文活动空间。因为流经城市的河流两岸的绿地、树林是城市中最自然的风景,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对堤防的结构型式进行技术与经济的论证,也要重视堤防工程与生态环境景观充分结合,要充分发挥滨水空间的作用,让其在高水位时用以行洪,在平时则为人们提供丰富的自然景观。在实践中重视生态环境建设的观念已被许多城市所接受,并把它作为工程设计者格守的一项重要准则。

城市防洪工程包括堤防工程和排涝工程两大部分,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回顾几年来防洪工程建设的实际状况,发现多数城市有两个方面未能与城市的总体规划很好地统一起来。一是没有和城市排水工程相结合。究其原因,根源在于管理体制上人为地将城市排水规划与城市防洪规划截然分开,由城建部门负责市区的排水规划,水利部门负责河道防洪规划,两者在工程设计或水文计算方法上也存在很大差异,一些省份制定了《城市排水排涝设计规定》,但仍有概念上的差异,造成防洪工程的总体布局(主要是排涝工程)难趋合理,甚至出现排涝泵站无水可抽,而涝水却漫溢市区街头的怪现象。二是未能和城市排污处理工程相结合。目前城市排污工程建设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和防洪工程建设,往往是城市污水直接穿堤排放于河流中,这样不仅造成水资源的严重污染,也留下了汛期洪水穿堤倒灌造成涝灾的隐患,严重影响了堤防功能正常发挥。因此,在将来的城市建设中必须把城市排水与城市防洪工程结合起来,统一实施;对污水应进行集中处理,与城市防洪工程结合考虑。

7、加强非工程或其它工程防洪措施

修堤建闸是城市防洪的一项直接有效办法,但并非唯一措施。从1990年代频繁的洪水可知,流域植被的破坏是造成洪水频繁肆虐的主要因素之一。某些县市修高堤建大闸,不仅投资大,而且严重影响居民生活环境,造成堤防工程难以顺利实施。这就要求设计者广开思路,从其它角度来思考城市防洪问题的解决办法。如以削峰、错峰为目的,可以采取如上游流域综合治理措施、分片种植保水植物和产流时间不同的植物,规划河流走向,兴建调洪水库、水闸、排洪渠等其它水利设施,尽可能错开洪峰的相叠,增设预警调度系统,完善抗洪抢险组织管理等。通过多行业、多部门共同协调,采取综合治理,加强非工程措施,建立起多层次多领域的防灾减灾体系,来提高城市的防洪标准。

城市建设论文篇9

生态城市建设与规划一项巨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牵涉到经济建设、城市规划、企业发展、文化建设、环境保护等诸多方面,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府机构统一组织,协调发展,可以说,在生态城市规划建设中,政府的引导是关键。政府的引导功能突出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政策引导。政府出台的城市与城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企业发展政策、教育文化事业、农业林业等政策要紧紧围绕建设生态城市的目标,对各行业各业的行为加以规范和指导,使各项政策服务和服务于生态的和谐发展,积极创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政策环境,为建设生态城市营造浓厚的氛围。比如,政府扶持的企业是否是环保型、生态型产业,政府倡导的农业是否是无污染的绿色有机农业,政府提倡的教育文化事业是否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诸多的因素都需要纳入政策考虑的范围。二是法律法规引导。生态城市规划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在建设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甚至需要几代人艰苦的努力才能实现。生态城市理念的提出从根本上是对传统城市建设与传统工业社会的否定,是人类对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反思总结。传统的工业社会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破坏了和谐的自然与人文环境,出现了高污染、高发展的状态,致使人类的生存环境面临严峻挑战,人类面临能否永续发展的危机。这种状态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改变的,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才能改变,需要以法律法规的固定形式加以维护。因此,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迫切需要法律的支持,在建设与探索中不断完善法规。当前,世界上卓有成效的生态城市都非常重视立法,用法律和法规规范个体和企业的行为,比如有花园城市美称的新加坡,法律非常细致严格,甚至可以说到了严刑峻法的程度,公民随地吐痰,要受到法律的惩罚,公民乱倒垃圾,也要受到法律部的严厉制裁。

1994年,傲慢的美国青年麦克在别人的汽车上乱涂乱画,结果,被判四个月徒刑,3500新元罚款,笞六鞭,即使当时的美国总统克林顿出面说情,也不过是减免为三鞭。以此可以看出,法律法规在建设生态城市中的重要作用。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城市,不但要建立宏观的法律制度,尤其注重完善微观的法规体系,引导企业与公民的行为遵循生态城市发展的要求。三是规划引导。政府的规划设计是建设生态城市的蓝图框架,是企业、居民、城市建设和谐发展的基本保证,因此需要政府高起点、高标准做好城市规划,引导各行各业健康发展。城市景观设计应注意在保护自然景观、利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使建筑、园林等人文景观和谐发展,使人类的后天的创造与大自然先天的美景共同存在于一个统一的生态系统,突出强调保护自然;城市的生态产业设计要以生态化的示范产业园区为平台,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以循环经济为特色,建设生态型工业体系;城市住区的设计要考虑居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在建设能源节约、环境优美的社区基础上,大力发展文化体育娱乐设施,满足人们多层次的需要。

二、充分发展、利用高新科技

当今高新技术发展一日千里,给生态城市建设规划插上了腾飞的翅膀。科学技术是改造传统城市的一把利剑,充分利用高新技术的成果,不仅可以推动传统工业结构的升级换代,而且可以节约能源,建设低碳社会。因此在生态城市建设规划中,新建居民区应充分利用密封性好的材料,使用节能电器,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制气,使污染达到最小;要大力提倡城市居民使用低污染、环保型交通工具,发展电动汽车和氢气车,使用电力或者清洁燃料,市中心和居民区严格限制燃油汽车的通行,最大程度减轻交通污染。同时,应加大科技投入,研制开发新型生态技术、生态工艺,积极推广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第三产业,确保发展过程中无污染、无废物、低耗能,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引导整个城市走上绿色消费、清洁生产的道路,实现城市的生态化。此外,任何破坏生态平衡,导致环境污染的技术,都是与生态城市建设发展相违背的,应此要立足生态城市长远发展,坚决淘汰一些高污染、高耗能的企业,关闭一些重经济效益、轻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企业,防止出现“边发展边污染边治理”的现象,使整个城市走向发展高新产业、利用高新技术的路子。

三、鼓励企业的赞助和参与

企业是推动经济发展和生态城市规划建设发展的源源不断的动力,是社会生产力中较为活跃的因素。一个良好生态环境不仅有利于居民的安居乐业,而且也为企业的健康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因此在建设规划生态城市建设中,企业责无旁贷。一是要鼓励企业积极参与生态城市建设,鼓励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和生态责任。在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企业不单单要通过缴税纳税实现对对社会的责任,更重要的是要承担建设生态城市的义务,主动配合政府的工作。一个高污染、高耗能的企业可以给当地经济的发展带来短暂的经济效益,但是也可以让生态环境为此付出巨大代价,治理环境污染可能花费几倍、甚至几十倍的代价,最终得不偿失,破坏生态环境,贻害子孙后代,后患无穷,因此应积极鼓励企业参与生态规划建设,特别突出强调企业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服务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二鼓励企业赞助生态城市建设发展。生态城市的建设规划离不开企业的支持与协助,企业掌握了大量的先进技术,可以提升城市建设规划的档次水平,而且还可以为城市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在生态城市规划建设中,可以充分发挥企业的技术人才优势,引导企业提供技术赞助,解决建设中的难题;比如,城市标志性建筑、绿化带、公园、休闲旅游风景区的规划设计,可以向全社会企业公开征集设计方案,无偿使用合理化方案,只需象征性给予企业奖励纪念品。同时,企业可以提供人工赞助,比如对生态城市绿地和花园的日常管理,可以就近转让给企业管理,让附近企业承担管理维护的责任,让企业赞助人工,维护日常的清洁卫生,既能够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也方便管理。此外,城市可以设立生态城市建设发展基金委员会,鼓励企业赞助公益事业,促进城市的永续发展;比如基金组织可以将资金用于发展图书馆、建立新型学校、创建平价医院等。

四、提高社会舆论和公众参与程度

生态城市的规划建设发展既离不开企业的赞助支持,更需要全民参与。一个没有公众支持的城市建设是难以维持可持续发展的。因此需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和普及公众的生态意识,积极倡导生态价值观,引导居民摒弃传统落后的生活方式,树立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相处的生态价值观,提高市民的文明程度和思想道德水平。要逐步建立适应生态城市健康发展的生态道德规范,制定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提高市民的社会责任意识。同时,充分发挥社会舆论的导向功能,发挥电视、网络、报纸等媒体的宣传作用,主动向全社会倡导积极健康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弘扬正义,鞭挞危害生态环境行为,监督好每个企业与公民,形成人人保护环境、人人重生态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

城市建设论文篇10

城市绿色影响因素分析

我市绿地被蚕食,已不成其为体系。用行政手段干预历次《太原城市总体规划》的实施时有发生,致使一些单位和个人擅自变更规划用途,挤占公共绿地,私搭乱建和超强度开发等违法行为屡禁不止。府东街以北到东缉虎营,规划绿地一公顷,已被全部营造了房屋;南海街小区20米×20米绿地被占用;河西中部及平阳路的防护绿地被大量侵占,修建住宅。滨河东路南内环北侧规划的50米绿化带,已被数幢高层建筑侵占。长风大街规划的王村公园,其土地已被拍卖,改作了住宅。长风小区的绿化带已被列入建房之列。《总体规划》控制的滨河东、西路两则的50米宽的绿化带已被断断续续的切断,改变了用途。这都是规划管理不力,执法随意,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城市形象。

影响城市绿色问题的成因

其一,绿化环保意识淡薄,对城市绿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其实,城市绿化,并非只是单纯的栽花种树,而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工作。其二,“老板规划”。其本质——项目背后有钱权交易问题,也是城市规划建设方面的腐败问题,给国家造成极大的浪费,殃及子孙后代。“十年浩劫”以后,到1986年末,全国各地完成了总体规划。随着改革开放和房地产业迅速发展,纷繁的建设实践和随之而来的复杂矛盾,迫切要求修改完成不久的总体规划。当时,市场经济大发展,外商纷纷来华投资,城市政府把城市发展寄托于外商,外商指到哪里,城市规划就做到哪里,这种规划,只重视物质设计,失去了社会发展依据,只听从老板摆布,由此就出现了“老板规划”。其三,急功近利。改革开放,“西风”吹来,盲目追求,简单抄袭,生搬硬套,互相“克隆”,不结合本地的经济承受力,只致力高水平成果,弄得现在“千城一面”的尴尬局面,其结果占用了大片土地,浪费了资金,损害了城市形象,丢掉了城市特色。其四,在实施《总体规划》过程中,规划管理不善,执法不严,未按我国《城市规划法》严处违反规划的重大项目负责人,并以此进行教育。

城市绿色格局的构建

(一)城市“森林”建设。

森林绿化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基础。成片的林带,其环境、生态效益是其它任何形式都无法比拟的。因此,把“树木”引入太原中心城,是提高我市生态环境质量和美化城市的根本途径。将林业和园林融为一体,以树木为主体,包括花草及其中的建筑设施,包含公园、街头绿地和机关企事业单位的绿地、垂直绿化、行道树、疏林草坪、片林带、防护林、水源涵养林、草地、水域、花圃、苗圃、果园、菜地、农田等。其范围重点在中心城,扩展到市区,考虑到市域。从市民的工作生活需求出发,全面规划设计林种、景区、景点及各种植物群,以改变城市的生态系统。第一,城市道路是首选的绿化线。行道树的主要功能是吸尘防噪、消纳污染物和提供绿荫。加强城市道路的绿化建设,精心绿化迎泽大街、水西门街、府东街、府西街、北大街及五一路、解放路和新建路。同时,建设绿色生态保护环,外环两侧各设置30~50米的林带,为抵御西北风,在西北方向要适当加宽。规划将单行树改为双行或多行,达到纵横向都郁闭成林。按树种进行搭配栽植,注意落叶树、常绿树的搭配。靠建筑物一侧栽种落叶树,夏凉冬暖,多姿多彩;靠车行道一侧,种常绿树,对噪声、灰尘、污物有降低和阻隔作用。对影响视野和通行的枝条要及时修剪,以形成分枝高、枝条粗壮的树林。第二,培植防护林带和隔离林带。汾河中轴线和贯穿东西沟河绿化建设。在汾河城市段筑坝蓄水,绿化美化,结合现状在汾河两岸各设50米宽的绿化带。以保证城市绿色空间及其通气走廊;加强东西沟河的绿化建设,河西六条沟是:北排洪沟、玉门沟、虎峪沟、九院沙河、开化沟、风峪沟,河东五条河是:小返河、阳兴河、北涧河、北沙河、南沙河,每条沟河两岸留设30米的林带。两岸防护林,则宜选择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的林种,可植欧美杨,几年则可成林,既可抵御洪水、在中心城各分区之间和新区之间,以及住区与喧闹的道路、市场、工厂之间,要设防护林分隔带,适当加大面积,使人有闹中取静的感受,力求形成城市的消毒站,保障人们的身心健康。第三,水系绿化建设。城西水系,将汾河水引入森林公园——动物园——饮马河——西海子——南海子——迎泽公园,使湖面变成活水,经南沙河排放汾河,对沿河岸进行绿化美化。

(二)立体绿色建设。

中心城绿化不仅仅在平面上做文章,达到较高的“绿地率”,而且应开拓绿色空间,增强绿化的层次感和立体感,追求较高的“绿视率”。在城市用地紧张的情况下,立体绿化不仅是增加绿量的现实途径,也是美化市容的有效措施。据专家论证,向建筑索取绿化空间,可使城市绿化覆盖程度增加20%以上。我市城区的楼顶面积至少10万平方米,再加上阳台、墙面,立体绿化的潜力很大,但要设计“种植槽”,并制定有关政策加以推广和保护,这也是世界规划建筑面临的一场革命。因此,目前应大力提倡屋顶绿化和阳台绿化彩化等,并搞好花、草、树木品种之间的立体搭配,使之形成一个超于自然的植物垂直分布生态系统,创造更多的生态建筑。今后,新建居民住宅和单位办公楼,都应预留绿化槽和设置花台,为立体绿化创造条件。同时,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墙面垂直绿化,就是用大自然中的绿色植物来砌墙,是城市的“立体草坪”。这种墙有绿化、美化城市、减少光污染、制氧、除尘、杀菌和消音的功能与作用。对道路狭窄的地段,可建设“生态墙”,建筑物墙或杆柱以藤木爬绕,形成绿色墙,以扩大绿色空间,改善环境和丰富城市景观,从而形成“墙面攀藤蔓,窗前花满台,楼顶长花草”的多层次绿色空间。

(三)公园绿色建设。

中心城的公园特别是位于市中心区的大型公园,具有吐故纳新的作用,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优化城市大气质量,并能吸纳噪音和部分有毒气体,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其功能犹如肺脏,因此被称为“绿肺”。而我们长期受噪声和有毒气体污染的太原人,见到的却是满目高楼大厦(有人赞它是现代文明的象征、商业社会的偶像;但也有人说它是愚昧落后的表现,是对环境的损害),缺乏的正是公园和绿地。因此,强化“绿肺”建设是非常之重要的。1998年初,太原市公园(公共绿地)面积约736.06公顷,从城市可持续的角度规划公园面积约1505公顷,新增769公顷,提高104.48%,按等级分为五类。

第一类一般性公园(即综合公园)。指供城市居民作良好的休息游览和文化娱乐的、综合为主的有一定用地规模的绿地。综合性公园的内容、设施较为完备,规模较大,质量较好,如设有露天剧场、音乐台、俱乐部、陈列馆、游艺室、溜冰场、茶室、餐馆等。园内一般有较明确的功能分区,如文化娱乐区、体育活动区、儿童游戏区、安静休息区、动植物展览区、园务管理区等,规划面积891.4公顷。

第二类专类公园。指性质比较单一,以某一项功能为主的公园。包括儿童公园、动物园、植物园、体育公园等,规划面积259.4公顷。

第三类纪念性公园。指以革命活动故址、烈士陵园、历史名人活动旧址及墓地为中心,以纪念某一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革命烈士而建置的公园。园内除纪念用场地或建筑外,尚可利用周围自然条件扩建若干休息游览区、寓革命传统教育、纪念性于娱乐之中。规划面积73.08公顷。

第四类小游园。建置在林荫道或居住区道路的一侧或尽端,规模不大,可视为城市道路绿化的扩大部分。规划面积66.12公顷。

第五类居住区级公园。建置在居住区内部,主要为该居住区居民服务的公园。规划面积215公顷。

(四)庭院绿色建设。

单位庭院约占建成区总面积的20%左右,是中心城区增绿量、上水平、出精品的潜力所在。特别是沿街单位修建透视墙后,庭院绿化已与街路绿化连成一体,其地位、功能更加突出。庭院绿化应从两个方面进行努力,一是增加比重。单位庭院绿化用地占建设用地面积的比重,旧城区不应低于30%,新区不应低于40%.其中,医院不应低于45%,生产有毒、有害气体的工厂和高等学校不应低于40%.低于以上标准的单位,应按要求尽快补足。二是专用绿地。单位的庭院绿化,除了在面积、功能方面满足自身的需要外,还应在色彩、造型、风格等方面与周围环境协调一致。为此,必须改变单位庭院绿化各自为政、各行其是的无序状况,将其纳入建成区园林绿化的总体规划之中,统一标准,严格把关,分头实施。就是打破行政隶属关系,凡在建成区内的机关、团体、部队、企事业单位,其庭院绿化方案必须报经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后方可实施,并由其按照审批的方案严格进行检查验收。对不合格者,限期达标;限期内仍不达标的,除公开通报批评和予以必要的经济处罚外,由市区政府组织专业队伍进行绿化,其费用由该单位承担。

(五)广场绿色建设。

广场是构成城市艺术空间的重要因素。根据广场的位置、性质和周围环境,重点对五一广场、火车站广场和南寒广场等等,进行高水平的绿色改造,除五一广场之外,有选择地设置喷水池、雕塑、建筑小品等装饰,形成各具特色的艺术空间。以五一广场为例,五一广场位于市中心区,它南北两部分,占地8.8万平方米,有花卉喷泉、雕塑、国旗台等,四周为几何形对称图案的草坪,地面用花岗岩铺装。前几年改造五一广场时,不惜砍掉原有树木植上草皮,实际上失去了绿化广场的真正作用。广场的作用是让人们有一个良好活动环境,城市开辟广场目的是给人用的,而不是单纯给人看的。广场铺满了草皮,人们都进不去,内部敷设了人行道,可是草坪上一棵树都没有,使人难以在此停留,尤其是夏天,日光曝晒,谁也无法在此休憩、观赏等活动。改造方案有二:一是围合作用。从环境心理学的角度看,用大树围合的空间较四周无依无靠的开敞空间能留住人,给人以休憩的场所。二是覆盖作用。广场有亭、廊,以及树木,都是覆盖物。人们愿意在林荫下小憩,大树底下好乘凉,据测,草皮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的量只有树木的十分之一。总之,设计广场应把握形式与功能的结合,不要离开功能去追求形式,城市要个性化,不是机械化,更不要抄袭别人的东西,要抓住本市的特点,创造自己的特色。

(六)都市农业绿色建设。

都市农业是立足于现代都市的现代化农业,是都市地区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形式,也是典型区域特殊形态的现代化农业,都市农业将成为加速我市建设都市农业现代化的龙头,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发展都市型农业,首先是合理布局,把都市型农业作为城市具有生态功能的重要基础设施;其次是实现城市绿地与都市农业一体化,构筑都市生态绿地网络系统;第三是市场化、产业化作为发展都市型农业突破口;第四是发展以现代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特征的现代都市型农业科学技术;第五是有计划发展观光、教育、旅游,把都市农业与城市文化结合在一起。

(七)大环境绿色建设。

东西山绿化,在一、二期工程基础上,2010年再发展5~10万亩,精心抚育管理,早日郁闭成林;平原林网建设,村落、居民点四旁绿化,提高绿化质量和品级,要起到防风固沙作用;荒山造林,在古交、阳曲、娄烦进行荒山造林,特别是三北防护林建设要全面高标准完成。

新加坡的绿色建设值得借鉴

新加坡的城市绿色建设是全世界最为详细周密的。一是巷道必须种植花草树,人行道两旁种植灌木和乔木成为林荫步道,使行人和车辆完全隔离;二是桥与灯杆绿色建设,美化高架桥和陆桥,桥上做花坛,并种爬滕类植物,使之成为绿桥,选择开花的攀滕类植物,以美化灯杆;三是混凝土走道的宽度超过1.5米者要种树,狭小的走道有埋设水管或沟渠者不可以种树;四是停车场必须种植花草树木,两行停车位之间也必须种植树木遮荫,停车位上铺设特制空心石板作为树木根系通气之用;五是绿化围墙、挡土墙和路旁零星地要先整地,使土地平坦整齐再种草皮,践踏枯死的草皮要随时补植;六是道路旁不雅观的建筑物,均应种植高大的绿篱及花木遮丑;七是新填土地在未开辟道路及盖房屋之前,政府用来培植树苗和草皮,以减少太阳的辐射,街道的树木,均需作根系通气处理;八是绿化学校大操场。

20世纪60年代初,新加坡是世界上高居榜首的脏乱城市,仅用了30年的时间,就跃为全球最佳的绿色花园城市。笔者在新加坡考察,所见所闻:“以人为本、政府重视、规划科学、设计缜密、依法实施、求实笃务。”这些绿色建设经验是举世无双的。惊羡之余,各级领导都应反思、检讨,更值得我们学习借鉴。超级秘书网

营造城市绿色亟须理论支撑

通过对城市绿色理论研究,能增强各级领导和市民的绿色意识,城市绿色有益于人体健康和美化环境,提高城市品位,其作用有五个方面。一是绿色植物能制造新鲜空气,绿色植物的叶子通过光合作用,吸进二氧化碳,放出氧气供人吸收。据统计,每公顷树林绿叶的面积达5万到7万平方米,每日能吸收二氧化碳150到500公斤,释放出氧气60到400公斤。而一个成年人每天排出0.9公斤二氧化碳,吸进0.75公斤氧气,需要10平方米的林地。可见搞不搞绿化,是危及到人类生死存亡的大问题。二是绿色植物,能过滤烟尘、吸附和净化有害气体。我们太原市,由于工业的发展、人口增长、工厂“三废”,以及汽车废气污染,空气中含有大量的粉尘、炭粒、油烟,及铝、汞等金属微粒,很容易引起人体呼吸道的各种疾病,甚至引起癌症。然而,绿色植物却能对有害气体和烟起过滤、吸附等净化作用。一平方米榆树,一昼夜能吸收3至9克灰尘。在生长季节,松、柏树、云杉,都能吸附粉尘、飘尘、油烟及金属粒等。女贞能吸收氟化氢,蔷薇能吸收低浓度的汞。绿色植物的叶片还可以吸收、净化二氧化硫、氟化氢、氨等有害气体,降低有害气体对人体的危害。三是绿色植物能自动调温和消除噪音。绿色植物能把太阳光反射回去13%,吸收70%只有百分之十几能透过。树叶蒸发的水,可以调节空气温度,防止干燥。夏季降温,冬季升温,增加相对温度等有积极作用。城市噪音刺激人们的神经系统和听觉器官,日久天长,对工作、学习和休息都有害。研究证实,一条绿化好的街道,可降低噪音8-10分贝,特别是疏松林带,消除噪音的效果更为明显,能使交通噪声降低一半左右。反之,一条没有树木的街道,噪声比两旁栽满树木的街道大五倍以上。四是绿色植物能起到杀菌作用。在树木茂密的地方,就能闻到一股芬芳的香味,这是树木散发出来的物质,这种物质具有杀菌作用,是树木抵御周围生物等外敌侵犯、保护自己的手段。据测定,在热闹的百货大楼每立方米含有细菌400万个,而林荫道为58万个,绿化公园仅存1000个,林区只有55个。有些绿色植物如香樟、黄连木、松树、榆树、侧松、桧柏等,都能分泌出一种挥发性的植物杀菌素,杀死空气中的细菌,针叶分泌的杀菌素对白喉菌和结核杆菌有抑制作用,桧柏分泌出的杀菌素,可杀死肺结核和痢疾等病原。树木还可以减少水中的细菌量。有人作过测定,水流在通过30-40米宽的林带后,水中的细菌减少了二分之一。流经榆树和金合欢混交林的水,大肠杆菌能减十分之九。五是绿色植物能美化环境。绿化是美化环境的重要手段,以迎泽大街为例,利用不同的花木和花卉巧妙配植,可以构成层次丰富、美丽独特的街景。整个大街的绿化由公园、游园、街心绿地,分隔岛、花池、人行道绿带和道路两侧的树木组成,临街的公共绿地面积共为23.6万平方米。按照规划,大街的绿化突出了点、线、面结合的特点。在大街两侧选用了有地方特色的中国槐和云杉为主要树种。大街分隔岛花池共有46个,总长4.5公里,以灌木栏杆围绕,池中以连翘、榆梅、一串红、紫茉莉等花草组成花带。沿街的金属栏杆用牵牛花、小荞麦、五叫地垂直绿化。这样形成了分隔岛、花池、路边树木、人行道绿带组成的绿化带。迎泽大街规划了四处大面积的公共绿地,有五一广场北面的小游园、迎泽公园、珠林园、墨艺园绿地。沿大街两侧的机关单位还有82处楼前的庭院绿地,与马路上的绿化景观融为一体,互为映衬,有机地组成了迎泽大街层次丰富的绿化效果。整个街道绿树成荫,鲜花似锦,在“荫”的基础上,兼获“景”的效益,真可谓“荫”“景”并茂,给人以移步换景之感!

总之,要注重城市整体绿化格局的构建。市中心和分区之间,以及各新区之间,新划定绿色空间地带要尽快形成包括公园绿地和各种绿化隔离带以及草地、粮田、果园、水面等,以达到绿化隔离带的要求。绿化体系是以汾河两岸为轴,东西11条沟河为支脉,联系东西山和风景区及市区各公园、小游园,形成点、线、片、面结合的绿化体系,并与三条(东西山,南部平原和北部边山,西交、娄烦及阳曲广大山区)防风沙绿色屏障相连,形成全市大环境的绿化效果。这样,通过绿色通道及“绿楔”、“绿脉”,形成通畅的气流,恢复城市外部范围生物的正常输入和市中心区生物基因的自然调节,使城市的动植物群落之间相适宜。

参考文献

1张春祥主笔:国务院批复的《太原市城市总体规划(1998~2010)》

2张春祥:《实现绿化规划是消除环境污染的重要一环——兼论植树种草能促使人们的身体健康》。《城乡建设研究》。1987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