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教育范文五篇-欧洲杯买球平台

2022-11-09 欧洲杯买球平台的版权声明

建设教育

建设教育篇1

一、认真学习贯彻党的*精神,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教育工作,努力实现*年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1.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精神

把贯彻学习党的*精神作为全市教育系统的首要政治任务,不断坚定理想信念;坚持用*精神指导实践,加快推进教育发展;坚持用*精神推动工作,结合教育实际,学习贯彻党的*精神,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建立与完善各级党组织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制度,积极创建学习型机关和学习型学校。围绕市委中心工作,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切实抓好党的*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工作,把*主题教育活动作为大中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和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

2.进一步加强教育法治和党风廉政建设

继续加强教育系统行风建设,加强政务公开、校务公开工作,进一步规范教育收费政策,推进依法行政、依法办学,努力塑造教育的良好形象。开展依法治校示范校的评选复查工作,推进现代学校制度的探索与构建。加强教育法制建设,在全面清理教育系统行政审批事项和规章、规范性文件的基础上,切实落实教育行政执法责任制,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强、来访、12345市长公开电话及96666投诉电话的办理工作,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继续做好人大代表议案、政协委员提案的办理工作。继续争创人民满意单位。加强系统内部审计和监督工作,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和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3.努力实现我市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十五年基础教育。全市学前三年入园率达97%,全市等级幼儿园在园幼儿覆盖率达到80%以上(*区达到85%以上),其中优质学前教育覆盖率达到30%以上(*区达到50%以上)。九年义务教育入学率、巩固率以及“三残”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均保持全省领先水平,义务教育段优质教育覆盖率达65%;全市实施小班化教育的学校小学达到42%以上,初中达到30%以上。全市初中毕业生升入各类高中比例达98%,其中全市优质高中招生数达到76%(*区达90%)。协调发展普通高中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全市普职招生比保持在1:1左右。

高等教育。不断扩大高等教育规模的基础上,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推进高等教育从大众化走向普及化。加强中外合作办学,积极与长三角地区开展教育交流与合作;实现在杭高校全日制在校学生达39.5万人以上,全市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1%以上。

成人教育。积极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加快社区教育发展,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完善社区教育四级网络建设,每个区、县(市)均建立社区学院,95%街道建立社区学校(分院);累计创建职工教育示范基地70个、省市示范性成校70所。完成农民素质与预备劳动力培训任务。

二、积极关注民生,保障家庭困难等群体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大力推进教育公平

积极构建学生资助体系。在全市城乡已实行义务教育免收杂费的基础上,逐步实行义务教育免收课本费、作业本费。建立健全中小学、幼儿园教育资助券实施办法,扩大受助覆盖面,提高受助标准;实施包括助学金制度、奖学金制度、特殊专业免除学费制度、工学结合制度、社会资助制度等中等职业教育学生资助制度;建立起以励志奖学助学、困难补助和学费减免为主体的高等教育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形成形式多样、功能完善、机制健全、多元混合的教育资助体系,实现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高等教育以及中等职业教育的全覆盖。

全面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高度重视和支持教育改革和发展,做到组织到位、责任到位、规划到位。全面落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不断提高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水平,完善“以县为主”“各级政府共同负担”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和经费保障机制,全面落实各级政府对义务教育办学责任,做到中小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标准逐年提高,杜绝义务教育段免收各种费用后中小学校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实际水平不升反降的现象发生。同时,落实政府责任,加强制度建设,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改革。

妥善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杭入学问题。坚持以公办学校为主、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学校为辅的办法,进一步完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的条件,市本级落实专项补助经费500万元,确保符合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创造条件,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办学,努力构建多元办学的格局,充分发挥民办学校与国有民办学校在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中的作用。

进一步做好“三残”儿童少年就学工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在全省率先做到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同步发展。办好*聋人学校,初步实现办学水平与办学质量达到全国一流的目标。整合优化特殊教育资源,推广普通学校建立随班就读资源教室的经验,努力为“三残”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创造良好条件。开展特殊教育教学研究,加强特殊教育师资培训,提升全市各类特殊教学办学水平。

三、推进名校集团化战略,优化教育资源,促进各级各类教育优质、均衡、协调发展

全面实施名校集团化战略。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实施名校集团化战略的意见》,强化名校(园)集团量与质的协调发展,推进办学体制、投入体制与人事制度创新。深化名校集团化办学内涵,继续开展对名校集团化办学运行机制的个案剖析。开展*市名校集团(互助共同体)考核评价工作,积极探索和研究名校集团化办学的督导评估机制。努力扩大覆盖面,继续在直属学校、各区、县(市)组建新的教育集团。*区中小学名校集团化覆盖率达到58%以上,幼儿园名园集团化覆盖率达到22%以上。

全面推进城乡学校互助共同体。做好区域内城乡学校互助工作的规划和指导工作,抓好教育教学管理、课堂教学示范、教学专题研讨、教育资源共享、干部教师培训、学生交流学习、新课程改革全面实施、农村小班化教育研究等互助内容的落实和考核。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推动城乡学校互助共同体扎实有效开展。全市城乡学校互助共同体参与面达到80%以上。

提升农村中小学办学水平。继续实施教育帮扶工程,安排600万元支持淳安、建德、桐庐三县(市)基础教育发展。创新省特级教师支教模式,组织优秀教师赴农村地区开展支教活动。加强教育督导,全市90%以上的镇(乡)成为省级教育强镇(乡),40%以上镇(乡)成为学前教育达标镇(乡),其中16%以上镇(乡)成为先进镇(乡)。

加快学前教育发展。进一步贯彻落实*市政府《转发市教育局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快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若干政策意见(试行)》精神,加大投入,加强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和农村规范幼儿园建设,提升学前三年教育质量。加快学前教育低龄化发展,加强0—5岁婴幼儿家长和看护人培训。加强幼儿园等级评定和师资队伍建设,整顿规范农村幼儿园,努力实现幼儿园“零无证”,提高办园水平。认真做好学前教育强县和达标县的评估工作。

加强职业技术教育。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推动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优化、整合、扩大优质职教资源,推进骨干职业学校建设,提升我市职业教育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大力推进专业现代化建设,进一步合理调整专业设置。评审*市第六届中等职业学校示范专业和职业学校实训基地。在全市职业高中积极试行学分互认和“工学交替”、分阶段完成与学业相适应的弹性学制;进一步研究建立适合学生个性特长发展需求、体现行业发展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技能的选修课课程体系;进一步完善分层次教学、分类指导、分类考试的教学模式。努力创建有利于学生个性特长发展的良好职业教育校园环境。

积极发展高等教育。不断完善下沙、滨江、小和山高教园区以及浙大紫金港校区配套建设,推进仓前、江东高教功能区建设。加快市属高校建设,*师范大学文一路校区学生公寓项目竣工交付使用,启动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建设,恢复招生;积极配合做好*职业技术学院公共实训基地暨*市公共实训基地项目建设工作。进一步提高市属高校办学水平,开展第二轮市属高校重点学科评选扶持,开展市属高校优秀教改成果评比。落实专项经费,扶持市属高校建立外包服务人才培养基地。

四、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整体提高干部教师素质,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

加强与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注重实效的原则,积极推进德育创新,建立和完善中小学生德育导师制,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基础工作。结合党的*和北京奥运会召开及改革开放30周年的有利契机,深入开展中小学生系列主题教育活动。贯彻落实教育系统“五五”普法要求,开展生动活泼的学校法制与校园安全教育。进一步完善学生自主管理体制,加强学生社团建设,鼓励学生积极开展社会实践和志愿者服务活动。加强中小学德育师资队伍和科研工作。进一步在大学生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载体、方式创新,加强大学生思政队伍建设,健全全员育人体系,建立*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大义务教育新课程改革力度,提高课程改革质量。继续做好初中学校后三分之一学生的学业水平抽测,全面实施《初中学生成长记录册》,完善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积极稳妥实施普通高中教育新课程实验,改进和加强普通高中教育教学工作。指导普通高中学校严格按照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及省教育厅关于课程设置与学分安排的规定,开齐开足必修课,合理设置选修课程,尤其要指导高二年级开设开好通用技术课程和有关选修课工作。进一步加大高中考试招生制度的改革力度,在确保公平、公正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提前自主招生数量,改革和完善重点高中招收保送生及初中学校推荐保送生办法。

进一步加强体育、卫生、艺术、科技和劳技教育。积极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认真落实我局《关于加强中小学生体育增强中小学生体质的实施意见》,确保在校中小学生每天锻炼不少于一小时。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开展高中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和抽测工作,并将抽测结果作为考核和评价学校工作的一项重要指标。广泛开展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争创健康促进学校。开展学校体育工作专项督导和评估工作。广泛开展面向全体学生的各类体育、艺术活动。进一步做好学校卫生工作,开设好学生健康教育课,加强对艾滋病、结核病等传染病和学生常见病的预防教育和防治工作,积极推进科技实践和创新教育以及劳技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加强干部教师队伍建设。以贯彻《未成年人保护法》为契机,深入开展师德教育。深化人事制度改革,认真学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完善教职工聘用制,继续实施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加快名教师名校长培养,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启动新世纪中小学学科带头人培养工程,选拔500名市级中小学学科带头人培养人选,举办学科带头人培养高级研修班,建立特级教师名师培养工作室和特级教师、高校专家“双导师制”。进一步完善教师培训资源建设,完成在职班主任全员培训工作,继续组织实施中等职校教师建设行动计划,实施农村教师素质提升工程第二阶段“领雁工程”,在城区名校建立10个农村骨干教师教学实践培训基地,培训100名农村骨干教师。全市幼儿园、小学、初中教师中具有高一层次学历的教师分别达到61%、87%、80%以上,普通高中具有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学位的教师达到6%左右,中等职校专业课教师中“双师型”教师达到78%以上。

加强中小学校建设。*转塘高级中学(暂名)竣工交付使用,开工建设丁桥(职业)高级中学(暂名),基本完成江滨职业学校新校区征地拆迁等各项前期准备工作,并力争开工建设,做好钱江新城高级中学(暂名)、*教育技术信息综合楼等建设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加快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全市70%以上的初中、小学达到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要求。充分发挥*市教育资产营运管理中心的作用,加强对国有教育资产的监督与管理,提高教育资源使用效率。

五、加强教育交流与合作,做好教育宣传、学校安全、语言文字等工作

进一步加强国内外交流与合作。加大教育开放力度,促进中外教育交流与合作。加强教师和学生的国际交流,积极推进沪宁杭干部和教师培训合作,联合举办骨干教师培训班。继续举办长三角名教师课堂教学展示活动,鼓励市属高校开展多学科的中外合作办学,进一步规范外籍教师聘任、外籍学生就学管理。

加强教育宣传与信息工作。加大*教育发展成就与改革举措的宣传力度,建立健全新闻通讯与教育宣传报道互动机制,进一步加强教育宣传与信息工作队伍建设,努力提升教育宣传、教育信息工作质量。加强教育网站建设。继续开展教育好新闻评选活动。

加强学校安全工作。加大学校安全管理工作力度,巩固和深化“平安校园”创建成果,采取措施,积极预防校园责任事故,严防未成年人犯罪,进一步完善校园安全防控工作机制。健全警校共建、学校社区共建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长效机制,妥善处理各类教育突发事件,加大综合治理力度。进一步加强校园绿化、爱国卫生、计划生育等工作。

建设教育篇2

网络教育经过多年的发展,在人才培养模式、学习资源建设、学习支持服务等方面都有了较大发展和进步,对网络教育的教材也提出了全新的、更高的要求。网络教育的教学形式决定了教材是与网络教育学生的联系最为密切的一个要素和学习载体,是资源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是否具有网络教育特色,是否适合网络学生的学习,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成效,关系到网络教育的质量。不断加强实用性教材的建设,推进高质量、高水平、实用性教材的编写与出版,对网络教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网络教育教材现状分析

网络教育经历了办学形式的转变,也经历了从“量的扩张”到“质的提升”的转变,实现了网络教育教学方式的变革和模式创新。从整体上看,网络教育教材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实现了以单一文字教材为主到文字、音像、多形式电子教材等多种教学资源。但随着网络教育的深入发展和教育对象的变化,网络教育教材建设中存在的教学设计不足、适应性与实用性不强、互动性不够等问题不断显现。

(一)教材内容不适用

在网络教育试点初期,网络教学中多借用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教材,对网络教育学生来说,内容偏深,重理论轻实践,不适应学生自主学习和培养目标要求。部分专业性较强的教材内容滞后于现实网络教基金项目:此论文为东北大学有关网络教育教材立项。作者简介:卢俊杰,男,硕士,东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副研究员。研究方向:高等学校继续教育管理。育发展的需要,缺乏应用性。同时编写教师对网络课程和学生能力、素质、知识、水平还不熟悉,无论是在内容的选择、组织,还是在编排的体例,都与传统教育所用的教材没有太大差异,缺乏网络教育特色。

(二)教材结构不科学

网络教育教材、媒体缺乏内在的统一性关联,无整体规划,多数情况将教材、媒体简单组合,缺乏统一考虑。有些网络教材没有跟上网络教育的发展,最为突出的是忽略了学习的内在规律,在学习支持、指导、交互性方面相对缺乏,以及学习材料不能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经过对网络教育教材的客观分析,加强教材研究与改革,建设结构科学合理、教学设计符合网络教育学生特点、教学内容针对实用的教材,是解决现存问题的途径之一。

三、结合网络教育特点,制定教材建设的基本原则

网络教育的特性决定网络教育具有时间碎片、空间分离的特征,教材作为网络教育学生课程学习的基本载体,教师进行课程教学、导学的基本依据,在教材编写上必须强化网络教育教材特色。教材建设应遵循三个原则:

(一)教材建设的整体性

网络教育教材形式多样,不同的媒体具有不同的特点。要充分发挥不同媒体的优势,处理好不同媒体的关系,实现多种媒体的优化组合,进行整体建设。

(二)教材内容的扩展性

随着各学科的发展、变化,及学生需求的不断变化,网络教育教材应该具有一定的扩展性,即要保证该课程应知应会的基础理论与技能,还要兼顾未来发展要求的前瞻性,才能在面对各种变化时具有一定的应变性。

(三)教材设计的实用性

教材在分析现状的基础上进行优化,综合考虑培养目标,学生特点、课程特点、教学模式等,要遵循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的编制理念。

四、采取有效措施,推动网络教育适用性教材建设

(一)成立专门的教材建设指导委员会

教材建设指导委员会由熟悉网络教育的专家、教师等人员组成,指导委员会对教材建设负全责,建立一套严格的教材立项申报和审核程序和制度,主要负责教材建设制度建设、审定教材建设规划、审议拟出版教材和检查与跟踪等工作,为教材建设推进提供组织保障。每年进行一次的教材立项申报,要经过申报、初审、评审,确定立项之后,由项目负责人签订协议。在项目中,教材建设指导委员会组织中期检查、督促;结题时,教材建设指导委员会负责审定。

(二)设立专项经费支持网络教材建设

为“网络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项目设立专项建设经费,给予出版资助。为建材建设提供经费保障。对经过审核的教材建设项目,经费按立项时和结题后两次拨付。经过努力,学院已正式立项网络教育系列教材20本,正式出版教材16本。其中,安全工程专业5本,采矿工程3本,机械工程与自动化专业3本,冶金工程专业2本,行政管理专业1本。

(三)遴选教学实践经验丰富教师编写教材

教师是教材编写的主体,由于网络教育教材的特殊性,要求遴选的编著者必须既是学科专家又是网络教学专家。为教材建设提供师资保障主编教师不仅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扎实的学科基础,还要具备丰富的网络教学经验,熟悉网络教育教学模式和学习者的特征与需求,才能够将教材建设与学科前沿的发展相结合。

(四)立足网络教育实际,优化整合教材建设

教材建设要根据培养计划和学生学习的实际需求,与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同步进行,同时要处理好编写教材的内容、方法和形式三者之间的关系。要特别关注教材与教学环境的配合问题,教学过程中对不同媒体进行有效整合的问题,保证教材具有较强的先进性、针对性和实用性和可扩展性。保障纸介和电子教材的并行性、科学性的基础上,提高实用性、导学性、助学性与开放性,增强师生的交互性。

(五)突出学习者的要求,提高教材编写的质量

参加网络教育的是在职人员,学习背景差异比较大。要使不同的学生达到一个共同的教学目标,要求编写的教材具有较强的适应性。既要符合多数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适应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又要确保达到网络高等教育的基本要求,为高等教育大众化服务,要兼顾内容、体系、结构、思路、方法的指导、检测、评价等多方面因素,使编写的教材为学习者提供便捷、高效、实用的帮助。

(六)依据课程内容特点,优化教材结构设计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载体之一,在教材结构设计上要重视学生特点和课程特点。在编写教材时,需要考虑不同课程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编写方法。在教材编写中,应加入学习方法指导、导学或导读、知识点衔接说明、重难点解析等助学要素;还应该提供媒体资源的使用指导、章节学习方法、学习策略、技能方法和知识地图;提供章节练习或测验,给出足够的训练题目,帮助学生学以致用。这样既有利于方教师的教学、导学、辅导,也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方便。网络教育教材是教学信息的基本载体,对网络教育教学质量有较大的影响。从适应学生角度出发,满足学生需求,开展网络教育教材探究,强化网络教育教材特色意义重大。希望通过“网络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的建设,构建系列符合网络教育实际,满足学生实际需求,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方便学生自主学习的教材,探索出一条教材建设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为我国远程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建设教育篇3

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推动依法治教

全体教师都要树立一个干好教育的使命感、紧迫感和压力感。要有较强的组织性、纪律性和规范性,要做到爱岗、乐教、善教,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和业务能力。要树立教育新观念,打破旧思想、旧观念,要以新的风貌塑造我校教师的新形象,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一方面切实加强我校的政治学习的制度落实,并开好每周的总结会和周前会。另一方面加强各项管理措施到位,并依法做好建章立制工作,使学校各项工作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1、要把学习、宣传、贯彻《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工作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并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制订具体实施方案,更广泛地开展“立高尚师德,树教育新风”活动。

2、要把贯彻《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教师法》等教育法规统一起来,通过认真贯彻,让教师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高尚的职业道德,以规范为指南,进一步增强自律意识,使全体教师真正做到爱岗敬业,为人师表。

3、结合贯彻《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继续抓好教师的职业培训和自学进修学习,积极鼓励教师参加各类进修学习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4、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加强对青年教师的业务进修和岗位考核,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学校领导成员要分包干各级组,带领各级组并展开学习。

5、认真组织学习《中心小学依法治校管理规范》,落实责任制和加强责任感。

二、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是中心,质量是生命,提高教学质量是教育的永恒主题,首先我们要统一认识,坚定地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1、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的主任务,首先要对素质教育有一个全面正确、透彻的理解,要把握其实质。一要重视主体性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形成了以思维能力为核心的开发。以能力为重点,特别是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培养。二要重视整体性,重视学生的思想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身心素质和谐发展。三要全面性。面向全体学生,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四要基础性。继续抓好文明礼貌的养成教育,通过创建文明学校、文明班级、文明小组等活动,培养学生文明行为习惯,进一步促进良好校风、班风的形成和发展。其次是积极挖掘教材内在因素,发挥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以积极开僻好第二课堂活动。充分促进好学生的思想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的全面发展。

2、以素质教育为核心,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认真加强对教育教学理论的研究学习,提高认识,转变观念。进一步加强教学常规“五个环节”的管理,使教法和学法合符规范,合符科学,有利于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优化课堂结构。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采取“抓两头,促中间”的办法,使每个学生的学习成绩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应有的提高。建立健全奖教奖学机制,对取得成绩的教师给予表彰奖励,对停步不前的教师要认真找查原因,促其成绩不断上进。学校领导要端正思想,摆正位置,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学工作上,要以身作则,深入课堂听课,索取教学工作上的第一手材料,并积极鼓励教师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学校要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如语文加强听、读、说、写的能力训练;英语科重视理解兴趣和语言环境的训练。总之各个科的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对象特点选择教法,做到讲求实效,积极探索研究。

3、做到教学、教研和培训“一体化”,通过教本教研,组织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加强教学的交流和互助,从而转变教学观念,树立教学新理念,钻研新教材,尽快适应新课程的教学工作。

4、积极学习先进学校经验,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教育教学管理措施,求真务实,示范全镇。

5、坚持普通话教学。

6、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让学生发挥各自兴趣、特长,深化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改革,认真实施好《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教学卫生工作条例》和《中小学心理教育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体育工作学校领导一要重视,积极支持;二要提高体育教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三要做到以田径为基础,排球为重点,根据学校的特点抓出专项、抓出特色,多出人才。

三、全面落实教育界方针,各项工作协调发展

1、加强好信息科的配备工作和教学工作,信息教学已经成为教育发展的方向和教学的重要内容。每位教师都必须十分重视这个问题,否则是会落伍和被淘汰,一要每位教师要重视这门科的学习和使用;二是要加强信息有关工程的建设。:

2、抓好校园美化工作,做到净化、美化、绿化。

3、重视提高学校的卫生保健水平。重视卫生保健知识的宣传和教育。高年级以上要抓好青春期卫生教育工作,以及学生健康心理和人格的教育。

4、加强饮食卫生管理。落实好厨房卫生工作和厨工的体检工作。

5、加强教师车辆管理,想方设法建造车棚。

6、加强安全设置,与交管站联系在校门口设置交通安全路标。

四、校长近期目标

1、力争多媒体设备,以便教学工作开展。

2、认真抓好教学质量,成为我镇的示范学校。

3、积极参加镇举行的各项竞赛活动,力争取得最隹成绩。

4、狠抓校风、班风,创建文明学校,办出具有自己特色的新形学校。

建设教育篇4

今天的调研课题,主要是公民教育中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的现状,重点、难点及对策建议,下面,结合我们工作中的认识和体会,谈几点不成熟的意见,供领导参考,有不妥之处,请给予指正。

一、正确认识法治和德治的关系,坚持法德并重,是搞好“四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思想基础

总书记自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理论以来,又在之后的多次重要会议上提出了“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最近中央又下发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我们在学习之后,深感江总书记“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理论是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和内在联系。江总书记指出“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这一重要思想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指明了方向,是对我们党领导人民安邦治国基本方略的精辟概括,是在总结历史和国内外治国经验基础上得出的科学论断。我们认识到,对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讲,法治与德治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二者缺一不可,也不可偏废。社会主义法制建设需要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作为支撑和基础;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则需要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作为保障。普法不仅有助于公民法制观念的培养,而且也使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深入人心,在客观上促进了社会主义道德观念的形成;而加强公民的思想道德教育,提高了他们的道德素质,也有利于培养遵纪守法的自觉性,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奠定思想基础。作为普法主管部门来说,法德并举、共同普及,是贯彻落实总书记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因此,在今后的“四五”普法工作中应更好地去寻找“两个结合”的最佳结合点,把公民的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共同推上一个新的层面,积极营造全体公民遵法纪,讲道德的良好社会氛围,促进两个文明建设健康协调发展。

二、公民教育中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的现状

1、公民学法用法的良好氛围基本形成。通过连续开展三个五年的普法宣传教育工作,法律常识得到极大普及,广大公民的法律意识普遍增强,依法办事的自觉性明显提高。具体表现在:一是普法工作列上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实施、人大政协监督指导、四套班子齐抓共管、部门领导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工作网络,并实施了“一把手”工程。从“一五”普法开始,各级党委、政府都能高度重视、制定规划,与经济工作同部署,同安排、同实施、同考核,使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摆上了应有的位置。二是宪法和国家基本法律知识得到了普及。新颁布的法律法规得到了及时、广泛宣传,例如我区在“三五”普法中,在教员落实上抽调30名具有较高法学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同志组成讲师团,先后举办22期普法教员培训班,培训教员1500余名,在教材落实上,我们通过反复宣传做工作,主动送书上门等,为全区共订购、发放教材10余万册,实现机关干部、企事业单位中层以上领导人手一套教材,在校学生、流动人口人手一册书的目标,使各部门、单位讲解有教员,学习有教材。三是重点对象的法制宣传教育取得明显成效。我区每年都组织处级以上领导干部进行学法考试,参考率达99%,合格率达100%;在校学生的法制课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各校做到了教师、教材、课时三落实,此外,我们还聘请了38名政法干部担任各中小学兼职法制副校长,我区关工委还专门组织政法战线离退休干部19人成立了“建邺区青少年法制教育报告团”,定期给在校生上法制课,使我区3万多名在校生没有发生一例违法犯罪;在流动人口法制教育工作中,我们制订并实施了“谁主管、谁负责”和“以块为主、条块结合”的原则,对职能部门,相关组织和单位都确立责任制度,同时,还通过流动人口法制培训中心,组织轮训流动人口普法骨干,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对流动人口的法制宣传,有效地促进了流动人口的学法用法。近三年来,我区流动人口违法犯罪率比以往同期下降了25.5%。

2、法制宣传教育在保障法制建设的同时,也促进了道德建设。法制宣传教育不仅增强了公民法制观念,使公民逐步树立起遵纪守法、权利义务平等,民主管理和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观念,形成遇事找法、办事说法、解决问题依法、维护自身权益靠法的依法办事新时尚、新理念,而且,还使广大公民懂得提倡什么,反对什么,禁止什么,有效地扼制各种违法犯罪,保障和促进了精神文明建设。我区近年来部门和单位荣获“双文明”的比例逐年上升,“五好家庭”越来越多,公民的思想道德和文明程度有了明显提高。民间纠纷逐年减少,重大恶性犯罪率下降,城市建设发生较大的变化,城市管理及我区的教育、卫生、文化、体育、计划生育等各项社会事业都取得了长远发展,先后数十次荣获国家、省、市的表彰,我区连续三次九年度荣获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区,今年又被中央六部委授予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区称号。

三、法制和道德教育的难点和对策

法制和道德教育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操作难度大,硬性指标少,易于产生畏难情绪和走过场,突出表现在:

1、认识上不去。主要是对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与其他工作相比,指标不够硬,致使有些领导热衷于抓经济,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仍然存在;有些群众认为自己不做犯法的事,法制、道德教育于己无关,要解决认识问题,我们认为:首先要立足教育,积极营造有利于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的社会氛围,使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逐步端正思想认识,提高对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重要性的认识,积极投身到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中来。其次主管部门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逐步完善各级各部门的可量化的目标责任制,使公民法制建设、道德建设指标明确,责任到人,便于检查督促,防止流于形式走过场。

2、公民普法教育的组织难度有不断加大的趋势。随着改革发展进程的加大,企业转型中私营和个体企业增加,一方面“单位人”变“社会人”的比例不断扩大,另一方面外来人口的增加,都给普法的组织教育增加了新的难度,如果仍然按照过去那种主要依靠单位进行教育的方式,就会给普法留下比例很高的盲点和死角。要消除盲点死角,我们认为:一是要加强大众传媒的宣传教育职能,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报纸、刊物等传媒和电影、电视剧、戏曲、小说、诗歌、报告文学等文艺作品,以及标语、口号、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加强对广大公民的启迪、教育和引导。二是对“社会人”主要通过街道社区这个新的普法载体,加强对他们的普法和道德教育。由于社区自身人力物力资源有限,我们考虑首先需要政府加大扶持力度,职能部门要抽调专业普法人员下到社区,建立社区普法宣传站,吸收比较精通法律的社委会工作人员和辖区内居民中的法律志愿者为普法宣传员,形成专业与业余合一的法制宣传组织网络,这是我们主要的依靠力量。其次,职能部门下去后帮助社区培训普法教员,定期到社区进行法律咨询,开办法制讲座等。第三,街道还应协调社区内的企事业单位共同协助社区开展工作,要挖掘社区内的普法师资力量,为社区居民义务提供法律帮助,担任社区法制宣传员和法律顾问。第四,社区调委会、居民调解小组还应利用纠纷的调解过程进行法制宣传,作到“一事一法一宣讲”。第五,还可以在社区推广“法制教育明白栏”,开展“遵纪守法”、“五好家庭”、“文明楼道”等评选活动,以及社区法制文艺演出,播放法制与倡导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的录象片等,调动群众参加法制和道德建设的积极性,使法制和道德教育进社区,入楼栋,到住户。此外,对流动人口的普法教育,我们在以往已积累了一些经验,取得了一些成效的基础上,将进一步落实好组织网络化、责任制度化、内容系统化、形式多样化,并以即将建成的流动人口社区为依托,进一步抓好社区内的流动人口法制学校建设,通过普法主阵地的作用,向周围幅射。

3.经费保障不到位。法制教育、道德教育要深化,关键是基层。然而基层最突出的问题是普法经费得不到保障。购置教材需要钱,举办活动需要钱,办专栏、出版报等都需要钱,基层自身无法解决,需要上级给政策,逐级抓落实。欧洲杯买球平台的版权所有

建设教育篇5

1.1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

电大开放教育的专业建设必须紧跟党和国家的步伐,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四个全面”重要理念的指导下开展工作。电大开放教育的专业建设必须要突出与其他教学形式的不同之处,实行差异化教学,同时,也应该根据其他教育形式的教育模式,来协调二者之间的关系,根据自身的优势和特点,科学合理地设置相关专业结构。电大开放教育的宗旨是通过教学研究和实践,探索一条适合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条件下的人才培养模式,要在教学模式、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方面进行创新,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在进行专业建设时,需要紧跟时代步伐,适应社会需求,不断优化专业结构。

1.2专业建设的基本原则

(1)积极拓展新专业和特色专业。

电大应该要根据所处地区的特点和优势,建设相关的新专业和特色专业。比如说某些地区的信息产业较为发达,对信息技术人才的需求较为旺盛,电大就应该根据当地优势产业的情况,适当调整专业建设政策,把握机会,利用电大系统的整体办学优势,开设信息技术相关专业,打造学校的特色专业。

(2)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重。

相对于传统的教育形式,电大开放教育本身就是创新的代表。因此,电大开放教育应该要把传统的以学历为主的教育向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重的方向转变。要不断创新办学理念,积极创造良好的教学条件,发挥电大开放教育的特点,利用强大的远程教育资源,与学校其他相关部门密切合作,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办学。电大开放教育在进行专业建设时,要考虑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两者之间的关系,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平衡两者之间的规模,做到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相辅相成,促进两者共同发展,从而满足社会对于教育多元化的要求。

2专业建设的内涵

电大专业建设能否顺利完成的关键在于能否切实掌握专业建设的内涵。在制定电大开放教育专业建设的时候,应该要认真做好市场调研工作,深入基层了解市场的实际需求,切忌盲目发展,不切实际的开设和打造相关专业。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开展专业建设工作,要把教学质量放在首位,宁缺毋滥,切忌盲目跟风,对于教学考核要严格把关,认真做好重点专业和特色专业的建设工作。

(1)主动适应社会需求。

电大开放教育应该紧跟市场需求,培养出符合社会要求的技能型人才。电大开放教育的定位是建立一个全民终身学习的平台,因此,其与普通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的侧重点有所不同,电大应该要培养出符合社会要求的学生,要根据所处地区的区域优势,建设一批重点专业和特色专业,培养出符合社会和区域要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2)专业结构与数量规模。

各级地方电大要结合自身办学条件,加强师资力量,完善远程教育资源,加强教学资源的建设,要解放思想,加大改革力度,拓宽办学思路,科学有序的扩大专业建设和办学规模。要根据情况适当调整专业层次和专业结构,加强重点专业和特色专业的建设,让专业结构和数量规模更加合理。

(3)专业建设的质量标准和监控。

对于任何教育机构来说,教学质量是最为重要的。电大开放教育在进行专业建设时应加强专业质量监管力度,要以中央电大关于教学质量标准的要求为指导,以学校实际情况为依据,制定好相应的教学目标,全面发展各个专业教育。人才培养是学校办学的基本目标和要求,人才培养质量事关学校的生存、发展和声誉,因此,电大开放教育专业建设的基本原则是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切实可行的加强专业建设。

(4)特色专业的建设。

重点专业和特色专业是电大开放教育的门面,也是电大开放教育的重中之重。电大开放教育能够建立一个教学资源丰富的先进的远程网络教学平台,这个平台具有雄厚的教学实力和先进的管理队伍。在进行专业建设时,电大要利用整体办学优势,整合优质教学资源,加强重点专业和特色专业的建设,凸现学校强大的教育教学实力,进一步增强学校的竞争力、影响力和吸引力。

3电大开放教育专业建设的几点措施

电大远程开放教育要完善专业建设,就必须要解放思想,改变传统守旧的办学理念,加强教育教学改革,以服务社会为目标,采取相应措施和相关政策,优化专业结构,增强教师队伍的整体实力,加强教育资源建设,全面提升学校的综合实力。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3.1优化专业结构

在进行专业建设时,电大应该要明确一点,就是专业建设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要与时俱进,适当调整计划,从而更加科学合理地进行专业建设。电大的教学管理部门要切实掌握市场动态,了解社会所需人才方向,做好市场调查,组织人员到企业和基层收集数据,了解行业的发展状况,了解社会人才需求,并对这些数据进行调研和分析,结合学校的实际招生情况,不断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

3.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强大的师资力量是良好的教学质量的保证,因此,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电大开放教育的首要目标。在建设强大的师资队伍时,应该要根据专业建设情况来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计划,培养一批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队伍。另一方面,电大应该要合理配置教师队伍,适当充实教师队伍力量,从外部引进一些有能力的教师,全面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专业素养,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努力建立一支结构合理、业务水平高的教师队伍。

3.3丰富教学资源,提高使用效果

电大远程开放教育专业建设的核心就是课程教学资源的建设。只有拥有充实丰富的教学资源,才能有效保证开放教育教学质量。电大应该要根据专业教学的需要,采取多种措施,加强教学资源的建设。要在提升和保证教学资源质量的基础上,不断丰富教学资源数量,满足教学需要,提升应用水平。要根据电大开放教育专业建设的目标,统筹规划、合理安排教学资源建设,加强重点专业和特色专业的教学资源建设,在以本校建设为基础的情况下,加强外来引进,建设一批精品课程。同时,电大要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让学生转变思想,改变自身学习习惯,充分利用电大开放教育丰富的教育资源,提高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率。

3.4加强实践教学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如果不通过实践,理论永远都只是高高在上。对于电大开放教育而言,其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因此,实践教学对于电大开放教育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加强实践教学也是电大开放教育的一项基本要求。当前,电大开发教育的实践教学由校内实践教学和校外实践教学两部分组成。电大要建设一些模拟实验室、实训基地、职业技能鉴定站等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加强校内实践教学。对于校外实践教学,可以与企业合作,建立校外实践基地。总而言之,要把校内实践教学与校外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电大在开展实践教学时,应该要不断完善教学基地建设,规范操作,加强对实践过程的监控,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3.5其他措施

(1)增加投入,加强电大开放教育的专业建设。

电大开放教育专业建设需要从各个方面进行,比如说添加教学仪器设备等,这些都是需要投入一定的资金才能进行的,因此,要增加投入,全方位开展专业建设。电大应该要充分利用网络远程服务平台,为教学和科研提供欧洲杯买球平台的技术支持,改善开放教育的教学条件和科研环境。

(2)对于电大来说,开放教育已经实行了多年时间,如何为开放教育添加新的活力成为电大研究的重点。

电大应该要利用整体办学的优势,合理配置学校的各种资源,深化管理体制改革,整个优质资源,在教师队伍建设、教学资源建设、教学设备建设和科研项目等多个方面实现优势互补、互相促进。

4结束语

电大开放教育专业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全方位推进电大开放教育专业建设,就要全面解放思想,不断更新观念,深入调研市场需求,提升办学能力和办学水平,强化专业内涵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打造一批重点专业和特色专业,建设一批精品课程,完善教育管理机制,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