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会计范文10篇-欧洲杯买球平台

时间:2023-03-19 12:52:37

单位会计

单位会计范文篇1

1.1会计监督检查的行业领域

财政部门会计监督检查的行业主要包括通信、航空、医药、公共交通、煤炭、电力、汽车制造、电网、房地产(保障性住房项目)、大型跨国连锁零售企业、教育、粮食、公益事业、企融行业(银行、保险、信托、证券)和会计师事务所等。会计监督行业领域的选择主要有国民经济重要影响行业和企业,关系重大民生的行业,垄断行业和其他行业。会计师事务所基本遵循“三五”原则,即财政部驻各地专员办每三年监督检查一次具有证券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各级地方财政部门每五年要监督检查一次所在地非证券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财政部驻各地专员办主要以大型中央企业集团总部及所属分公司、子公司,行业影响较大的民营企业总部及所属分公司、子公司,上市公司,金融行业(银行、保险、信托、证券)和大型会计师事务所(国际四大)为监督检点。地方各级财政部门主要监督检查的重点是外商投资企业,当地政府投资的国有企业,行政事业单位,地方性民营企业,地方性金融企业和中小会计师事务所等。

1.2检查的形式内容

近年来,随着会计监督检查户数和人员投入逐年增加,投入检查力量年平均21152人,检查企事业单位年平均20204户,检查会计师事务所年平均1158户(如表1)。会计监督检查深度和广度明显加强,如2011年检查中国银行总部及其部分所属10家分行、3家子公司,2012年检查中国华电及其所属19户(分)子公司,中国华电集团业务涉及发电、煤炭、金融、工程技术等领域。会计监督检查的组织方式和技术手段更加先进,已经形成六统一(即计划、部署、经费、程序、审理、处理)的工作方法和机制,现代信息化手段的运用,提升了会计监督检查的效率和效果。会计监督检查一般由当地专员办聘请注册会计师、注册资产评估师和精算师等各领域专家组,分成若干组,各自分工协作,围绕工作重点,查深查透。2013年,财政部首次与香港监管合作检查,检查了国际“四大”在港上市公司的执业质量。会计监督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资产、负债、收入、成本费用、工资总额、投资、合并报表、纳税、审计调整、会计估计、运营效果和效率等方面。在收入确认方面,关注虚列或提前确认收入、隐瞒或推迟确认收入;在成本费用列支方面,关注提前(推迟)确认成本、费用;多(少)预提成本、费用;在成本费用中列支资本性支出;潜亏(盈)挂账;在工资总额方面,关注工资科目核算是否规范,在工资总额外列支工资性支出;在投资方面,关注投资核算是否规范,投资效率与效果,多(少)计投资、多(少)计投资收益;在资产方面,关注资产质量、资产使用效率,多(少)计资产;在负债方面,关注是否低估负债,关联方资金占用情况;在职工薪酬方面,关注职工薪酬是否符合劳动法规定、会计准则;在合并会计报表方面,关注是否内部交易、内部往来是否按规定抵销;在会计估计变更方面,关注是否随意变更会计估计;在纳税方面,关注是否合规纳税;在审计调整方面,关注是否及时整改落实;在“小金库”等专项方面,关注工程项目、职务腐败等;在其他方面,关注安全生产、环境保护、财政资金补助使用情况、企业社会责任等。

1.3检查披露的问题

财政部自1999年起至目前,共连续向社会了28期检查处理公告,检查公告一般包括财政部驻各地专员办对国有商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保险及信托公司等金融企业,对中央企业、上市公司、外资企业等和证券资格会计师事务所(含分所)检查处理公告和各地财政部门对企事业单位、会计师事务所检查处理公告三部分。从披露的问题看,主要包括内部控制问题、财务核算问题、财务规范问题、信息披露问题、风险管控问题、薪酬管理问题、税务问题、执业质量问题和恶性竞争问题等(如表3)。金融企业:部分单位对金融企业财务规则(财政部令第42号)和企业会计准则执行不严格,财务核算不实;部分单位在承揽业务、业务支出、流程管理等方面对企业内控制度执行不严格。部分单位在风险管控方面,信贷资产风险防范能力不强,风险准备金计提不足。部分单位职工薪酬管理违反规定,以不实票据套取套取费用、提成补贴、虚假理赔等。企事业单位:部分单位财务核算未严格会计准则及相应制度,收入成本费用核算不实,随意调节利润,少缴或迟缴税款,人为粉饰财务报表等;部分单位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滞后,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或执行不力,专项资金管理不善,虚假违规入账,账外设账,私设“小金库”等;部分单位财务管理不规范,会计基础工作薄弱,账簿设置不规范,财务人员无证上岗,资产管理混乱等;部分单位违规使用募集资金,未按照监管部门对上市公司的相关规定及时披露相关事项。会计师事务所:部分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治理薄弱,财务核算不规范,档案管理不规范,内部控制制度执行不严格;部分会计师事务所未严格执行审计准则,执业水平不高,缺乏应有的执业谨慎性,执业质量存在隐患;部分会计师事务所必要的审计程序未履行,审计证据获取不充分,缺乏职业判断能力,审计报告披露不全面,甚至出具虚假审计验资报告,尤其验资报告问题较多;少数会计师事务所存在恶性竞争,审计收费偏低,未按规定进行业务报备等问题。

1.4检查惩处情况

近5年来,财政部会计监督工作不断深入,依法查处了一大批重大会计造假案件和会计事务所执业质量问题。如2005年,财政部统一组织对中国华源集团进行检查,发现该公司会计造假严重,手法恶劣,虚构利润18亿元,违规金额达91亿元。2003年财政部对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上市公司存在的执业质量问题进行了核实和处罚,是我国首次对国际四大事务所作出行政处罚,在国际国内引起了强烈反响。2009-2013年,财政部、专员办和地方各级财政部门依法对企事业单位进行会计监督检查,共查补税款39.01亿元、收缴罚款20777.4万元,对822名直接责任人予以罚款,对527户会计师事务所作出了行政处罚,对998名注册会计师作出了行政处罚。其中对741名注册会计师予以行政警告处罚,对244名注册会计师予以暂停执业处罚,对14名注册会计师予以吊销注册会计师证书的处罚。

2.结语

单位会计范文篇2

关键词:会计监督;事业单位;会计信息

事业单位在日常运作的过程中势必会涉及资金的往来支配等,为了能够对于资金来往等情况进行有效的管理,必须通过会计来对各项资产资金运作情况进行相应统计,这样才能够使得事业单位的资产以及资金等收支情况清晰明了。不过在实际的运作中,我国事业单位在会计监督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不足,导致会计监督无法有效实施,这不利于会计数据的准确性,也难以对事业单位的利益起到保护作用。

一、我国目前事业单位会计监督的现状特点

事业单位会计监督指的是事业单位在会计编制的过程中,需要对相关会计单据等进行核对和有效的保存,真实地记录事业单位各项资产资金来往收支情况,并对资金收支等事项进行合理的控制,避免一些不合理的资金支出等情况的发生。事业单位会计监督的落实主要从两个方面实施,一方面事业单位会计监督需要对于内部的各项经营事项进行监督,比如相关发票的报销或者对资金收支等进行全面的整理统计,确保数据的真实有效性。另一方面则需要对与外界进行各项交易中的交易单据真伪性进行检查,并对与外界交易过程中交易事项以及金额的合理性与否进行判断,确保事业单位资金使用支配运作合法合规。我国目前事业单位会计监督现状特点主要为三个方面。首先,我国目前事业单位对于会计监督方面整体认知还偏低。大多数的事业单位对于会计工作的认知只是把会计工作当成会计单据的整理工作,对会计工作缺乏正确的认知自然也就无法实施有效的会计监督。其实,对事业单位而言,会计单据的整理只是其基础工作,会计工作的重要之处在于确保事业单位资产资金使用效率的提升,对资金使用科学性进行掌控,同时助力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因此,我国事业单位对于会计认知的不足会直接影响到会计监督作业。其次,我国事业单位在会计监督作业中有效性较弱。其主要原因在于我国事业单位的相关会计人员以及财务人员缺乏独立性,由于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以及财务人员的薪资发放均来自事业单位,具有着铁饭碗的特性,这些会使得会计及财务人员对事业单位依赖性较大,对于事业单位的领导服从性也较强。因此无法独立实施会计监督作业,影响会计监督成效。最后,我国事业单位对于会计监督并没有专业的职位或者规章制度,导致我国事业单位的会计监督更多情况下属于会计以及财务人员自律性作业内容,造成会计监督事项无法得到有效的落实。

二、我国事业单位会计监督存在的问题

1.对会计监督不够重视。通过上述对于我国事业单位会计监督的现状能够发现,目前我国事业单位对于会计作业的认知程度还较低,只是简单地将会计作业当作是会计单据整理工作,没有意识到会计作业的其他功效。由于对于会计作业的认知偏差,造成我国事业单位对会计监督重视程度较低。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事业单位的财务部门管理人员只是要求会计作业人员对于相关数据录入的正确性加以保证,对于会计的各项开支合理性并未做出相应的要求,导致一些不合理的支出行为难以在会计监督环节得到识别和制止。同时,部分事业单位将会计作业外包给专门的会计师事务所打理,在外包过程中认为外包已经将所有会计事项转移,也因此并未对外包的会计师事务所进行作业监督,这些都会造成事业单位在会计作业中会计监督落实欠缺,无法有效实施会计监督。2.会计基础存在缺陷。要想有效的实施会计监督,需要相应的会计基础。会计基础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对于会计监督需要设立相应的专业人员,如果人手不足则需要财务部门将监督职责加以明确;另一方面需要高素质人才才能够对事业单位会计作业进行有效的监督。但是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基础不足,很少有事业单位对会计监督设置专业人员,而且也没有将监督职责进行明确划分,导致会计监督难以强制性实施。3.缺乏有效的外部监督。目前我国事业单位缺乏有效的外部监督。与企业相比,我国对于事业单位的会计监督缺乏明确的外部监督机制,加上事业单位的会计数据以及会计作业相对封闭,无法实现公开化、透明化,使得外部社会群体对于事业单位的会计数据难以了解,缺乏会计数据自然也就无法进行相应的会计监督。因此,我国事业单位要想得到有效的外部监督,就必须对事业单位的相关财务会计数据等进行披露,这样外部会计师事务所等民间机构才能够实施外部监督,促进事业单位会计质量的进一步提升。4.内部审计缺位。会计监督的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就是审计环节,审计环节是基于独立第三方的对于会计内容进行的核查和监督,因此审计是保证会计监督的一个重要环节。我国事业单位在财务部门中对于审计职位基本未进行单独列出,往往由财务部门人员兼职,这就造成审计作业无法独立性落实实施。审计工作一旦缺乏独立性,那么审计作业的效果将会大打折扣。尤其是我国事业单位呈现家庭式或者关系式的内部治理模式,这会进一步造成审计作业的员工难以独立实施,会计监督也就无从落手。5.未能有效运用信息化监督管理。随着互联网信息化的不断发展,网络会计开始逐步实施并铺展开来,不过目前我国的事业单位在作业的过程中大多为会计电算化作业,并未实施更先进科学的网络会计系统。会计电算化作业主要的功效在于加快会计数据的录入以及整理,但是对于会计监督缺乏有效的帮助,而网络会计则能够实现会计监督,结合大数据来判断相关财务支出是否符合行业标准,同时对于各项财务数据等进行计算分析,来判断资产优化情况。因此未能有效运用信息化的会计作业系统,会削弱事业单位的会计监督。

三、建立与健全事业单位会计监督机制的措施

1.提高对会计监督重要性的认识。事业单位管理者应当按照会计准则的要求和最新颁布的物权法的规定,对自身事业单位经营和财务状况积极建立会计监督体系。可以通过会计监督提前发现事业单位财务工作体系中存在的问题,认识到会计监督对自身经营管理体系和财务工作体系完善的重要意义。会计监督不仅能够为事业单位提供可靠财务信息,并且能够促进经营管理和盈利能力的提高,同时也符合日益严格的税务检查和法律要求。事业单位应当提高财务人员实施会计监督的积极性,并赋予相关权力,以切实发挥会计监督的实际作用。2.完善会计监督基础。目前我国事业单位在会计监督基础的两个层面都存在一定的欠缺,导致事业单位会计监督受到影响。因此,要想提升事业单位会计监督水平,需要从该两个方面分别入手。一方面需要对于会计监督设立专门的职位,使得会计监督能够实施专业人员落实,如果事业单位规模较小,则必须由财务部门管理人员明确监督职责的归属,让会计监督责任得到有效划分,并实施责任制度,这样相关的会计监督人员才能够提高监督积极性,对于事业单位的会计作业进行有效的监督。另一方面我国事业单位缺乏对于会计人员进行培训的意识,许多会计人员上岗之后长期得不到专业化的培训,导致技能难以得到提升。同时我国会计法律规章制度现今处于多变期,如果会计人员不经常进行培训,就难以跟上社会发展需要,对于会计监督的能力要求也就无法满足。因此,事业单位需要进行定期培训,以提高事业单位会计人员能力,提升监督质量。3.与外部监督有效结合。事业单位要想实施会计监督,仅仅依靠自身会计监督显然不够,还需要外部会计监督。但是事业单位由于会计数据等缺乏公开透明化,导致外部会计监督无法有效的介入,因此事业单位要想得到外部会计监督,必须对相关会计数据等加以公开。在具体的公开过程中,除了一些涉及国家机密数据之外,对于一般经营运作数据等进行全面的公开,既能够接受外部对于事业单位的会计监督,而且也能够使得事业单位的消费由于公开的因素加以遏制,避免一些铺张浪费,对事业单位的经营优化会起到帮助作用。4.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内部控制科学完善与否是衡量运营绩效的重要指标,建立并完善科学的内部控制制度是科学有力财务监管体制的前提。事业单位强化财务监管,做到可持续的发展,提升竞争力和竞争优势,就必须建立并完善涵盖运营管理各角度各方面的内部控制制度,对会计处理的操作流程加以规范、杜绝漏洞、保证资金安全,具体包括授权批准控制、不相容职务分离、会计系统控制等制度。5.合理使用网络会计。目前我国事业单位在实施会计作业的过程中大多采取电算化作业,并未进一步升级为网络会计作业,这样就无法运用到网络会计的相关技术优势比如大数据分析法等实施高效的会计监督。因此未来我国事业单位在会计作业的过程中有必要升级为网络会计作业,通过网络会计的相关功能尤其是大数据功能对会计数据进行分析,寻找不合理性的会计数据以及相关会计风险,借助网络会计来提升会计监督水平。

参考文献

1.唐国平,刘忠全,刘金洋.我国会计监督现状及优化思考基于《会计法》修订的分析.财务与会计,2017(21).

2.李文艳.加强事业单位会计监督措施的研究.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6(3).

3.周玉珍.企业内部会计监督的现状及改进对策.财会学习,2018(11).

4.陈铮.加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监督重要性研究.经营者,2016(14).

5.徐小君.关于加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监督职能的对策探讨.财经界(学术版),2017(3).

单位会计范文篇3

(一)完善事业单位会计管理制度,提高事业单位会计工作基础水平

避免事业单位会计风险问题的发生,首先事业单位应该重视会计风险控制的重要作用,设置相应的机构或者岗位来开展事业单位的会计业务处理工作。其次,应该按照《会计法》、《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以及《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等法律以及标准要求,建立完善的事业单位会计管理工作制度,利用制度管理的方式,确保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规范开展。此外,事业单位应该强化会计工作队伍的建设,选拔聘用优秀会计专业人才从事会计管理,并开展会计从业人员的法制以及职业道德教育,通过提高工作人员水平避免事业单位会计风险问题的发生。

(二)强化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管理

应当将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作为内部监督的重要手段,来防范事业单位会计风险的发生。对于会计内部控制管理,首先应该在事业单位内部建立职位以及岗位分离制度,对于事业单位的出纳、会计稽核、收入以及支出核算等工作应该形成相互约束管理。其次,对于涉及到事业单位的资产处置、项目投资、资金调度等重要的经济活动业务,必须在决策之前制定一系列的监督制约管理程序,并定期开展内部审计确保会计业务处理方式以及程序的合理合规。通过这些会计内部控制管理措施,规范事业单位会计管理工作,防范事业单位会计风险的发生。

(三)借助于外部监督防范事业单位会计风险的发生

对于事业单位会计管理工作而言,外部监督的实际作用要高于内部监督,因此事业单位应该重视外部监督对于规范会计工作的重要意义。事业单位外部监督的重点主要是为事业单位外部监督机构与事业单位内部之间建立畅通的信息沟通渠道,为政府或者是社会上的外部监督机构提供所必须的会计管理信息。进而依靠事业单位外部监督体系,对事业单位的会计活动进行总结分析,进而降低事业单位会计风险问题的发生概率。

(四)进一步深化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体系的建设

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体系作为会计委派制度的形式,可以有效的防范会计风险的发生。事业单位首先应该妥善的处理好核算中心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将会计核算中心由核算职能向管理职能转变。通过正确处理事业单位开支标准与实际支出的管理,并完善内外监控制度,强化审计管理等措施,来规范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工作,进而避免事业单位会计风险问题的发生。

二、结语

单位会计范文篇4

关键词:事业单位;会计监督

我国事业单位通过国家拨款有大量可自主规划的国有资产,事业单位日常的经济活动不以盈利为目的,主要是服务社会和群众所以事业单位对财务的管理要求要比其他企业更严格,不仅要满足日常经营活动的需要,还需要维持国家资源的稳定可持续发展。但现如今我国事业单位对会计监督的力度不够,其中存在很多大大小小的问题。在新的经济环境背景下,国家如何提高对事业单位的会计监督,是我国政府需要深入探讨的重大课题之一。

一、事业单位会计监督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对会计监督工作不够重视。由于事业单位并不从事经济活动,其资金基本用于非盈利的活动,所以事业单位的财务的风控制度不够完善,更缺少系统的会计监督制度。在会计岗位的职员一般只从是简单的财务记账和结款工作,没有相关的会计监督知识储备和培训。会计人员一般只从是日常的核算和结算工作,很少接触会计监督的相关工作。事业单位也没有相应的会计监督部门,由于国企的性质,大多数的监管工作只是流于表面。在事业单位制定预算是,由于牵扯不到单位和个人的盈利,预算金额往往不符合实际情况,没有考虑项目的风险和单位未来一年的资金流量等问题,造成事业单位的资金使用率过低。(二)会计监督体制不健全。我国大多数的事业单位没有会计监督部门和相应配套的监督体制,这样的结果导致了会计工作的效率低下。虽然我国政府一再强调会计监督的重要性,但很多事业单位由于体制不健全对待工作无从下手,会计人员对会计监督流程认知不清楚,也没有可以参考的制度。而且在实际工作中,很多从事会计监督的行政人员的权利被领导层剥夺,无法履行其在监督中的岗位职责。在事业单位中领导最大的“中国风气”使得会计部门中很多问题无法被及时公开,从事会计监督的人员会听命于某些大领导,违背会计的原则,进而损害了整个单位的利益,久而久之,形成一种会计监督的恶性循环。(三)从事会计监督的人员职业素质不高。我国事业单位的基本构成导致会计人员的流动性不高,很多员工在事业单位的特定会计岗位,一做就是一辈子。虽然这些财会人员有着相应岗位很强的业务能力。但随着时代的不断变迁,世界经济的不断膨胀,以及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事业单位的老员工没有经历和学习能力去接受会计监督方面的培训,他们没有会计风险的意识和法律观念,只能从事单一的业务。缺乏高端会计人才也是事业单位在会计监督方面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二、改进事业单位会计监督的对策

(一)提高会计监督的重视程度。以来,我国已经推出了包含会计监督制度的新《会计法》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这两部法律在严格要求事业单位将会计监督重视起来。从事业单位的领导层到基层都应该接受会计监督方面的培训和教育,勒令事业单位的员工必须提高会计监督意识。政府需要在事业单位的考核制度中加入对员工和管理层的会计监督知识考核,并从平时的绩效中体现其对会计工作的重视程度。我国政府和事业单位均要加强有关会计监督政策的宣传力度,不仅要从管理层面加强会计监督的管理,也需要让事业单位中的全体会计工作人员认知到会计监督工作对整个单位经营活动的重要性,从思想上更正每个员工对会计监督的错误认识,并在事业单位内部形成良好的会计工作氛围。(二)完善会计监督机制。我国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过于散漫,政府可以适当予以一些资金方面的压力,并参考私有企业的会计管理模式。不同事业单位需要根据其自身的特点开展适合自身的会计监督工作,并按照国家要求建立统一标准的风险内部控制制度,只有这样才能保障会计监督制度可以有效的落实到位。事业单位的会计岗位应该互相分离,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分工,严格把控会计业务中每个流程的监督,落实到责任制,将事业单位中核算、结算和记账等关键环节分配给尽忠职守的员工。同时,事业单位需要建立客观而科学的资金审批程度,加强国有资金的使用情况,规范会计人员的操作,规避在会计业务中的人为错误,合理运用会计监督制度将会计风险降到最低。(三)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良好的会计监督制度需要由高素质的会计人员来实行,在新时代背景下的事业单位中的经营活动,需要配备的是全方面的会计人员,不仅要懂得基础的会计知识,还是与时代接轨具备会计领域的所有综合能力。良好的会计从业人员需要在专业知识、职业道德和法律意识等方面均有一定的建树。在事业单位选择会计人员的时候,应该走公开招聘的程序,以能力优先,杜绝关系户。同时,事业单位应该定时对会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在复习本岗位会计职能的同时,了解和熟悉其他会计岗位的职能,尤其是会计监督制度方面的作用和重大意义。从根本态度上对会计人员进行教育,不仅能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也能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从而在事业单位中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

三、结语

在经济体制不断改革的今天,我国政府应该以规范化和科学化为宗旨加强事业单位的会计监督工作。事业单位也应该在实践中不断寻找自身在会计监督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改正,进而改善会计工作环境、提高会计工作效率,使事业单位更好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赵玲.关于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思考[j/ol].中国商论,2017(36):116-117.

单位会计范文篇5

[关键词]科研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新政府会计制度

随着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不断推进以及科研事业单位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对科研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进行深化改革并与新政府会计制度的相关细则进行对接成为规范科研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提升科研水平以及优化科研事业单位资源配置的关键举措。在以往科研事业单位的会计处理和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着财务不规范、预算管理不科学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了其财务规范性和自身管理水平的提升[1]。在这种情况下,新政府会计准则的颁布和落实对科研事业单位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预算管理制度的完善以及相关固定资产核算的方式的变革,有利于在在规范和简化科研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基础之上提升其财务信息的真实性。

1科研事业单位财务问题

随着我国对科研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国家对事业单位的科技研发以及创新经费投入越来越多,但是以往政府会计准则所采取的收付实现制已经不能够满足当前科研事业单位发展的现状,主要存在下面几方面的问题:不能够准确地反映科研事业单位实际的资产状况:区别于企业单位性质,科研事业单位的资产不仅包括建筑、设备等有形资产,还包括了价值更高的无形资产,传统的政府会计准则在对科研事业单位进行资产核算时往往只对固定资产进行核算,并没有科研成果等无形资产并没有做到精准的核算并入账,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来说科研事业单位的资产被减少[2]。无法真正地反映科研事业单位的成本:科研事业单位在日常运转过程中除了需要进行日常的管理费用支出以外,还需要对创新研发和科学研究投入大量的资金以及购买相关的非货币资产,这就导致科研事业单位在进行会计核算时不能够及时的将当期的费用计入核算,形成结余,不能够真正的反映科研事业单位的运转成本以及研发成本[3]。会计标准体系不统一:由于传统的政府会计准则并没有针对科研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制定固定统一的会计核算体系,导致不同的科研事业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形成的财务报告并不相同,不利于对同一类型的科研事业单位进行比较分析,缺乏比较标准。

2新政府会计准则的变动

面对传统政府会计准则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科研事业单位在运转中存在的问题,新政府会计准则对以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完善,对科研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产生重要影响:新政府会计准则为进一步规范科研事业的会计核算提供了基础:新政府会计准则改变了以往的以收付实现制为会计核算基础的方法,根据科研事业单位的性质在收付实现制的基础上采用权责发生制,这样可以更好地反映科研事业单位的经费使用以及折旧核算[4]。新政府会计准则有利于进一步反映科研事业单位的资产真实情况以及运转成本:新政府会计准则对科研事业单位的日常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并且对其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进行核算,有利于进一步反映事业单位的资产和管理成本。新政府会计准则为不同类型的科研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以及财务报表的编制提供了基础:新政府会计准则为科研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以及财务报表的编制进行了规定,对事业单位具体的核算范围以及计量方法进行规定,有利于统一会计报表编制并进行同类型事业单位比较。

3科研事业单位财务水平提升路径

根据新政府会计准则的要求,科研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应当从以下三个方面对接新政府会计准则:加强科研事业单位财务人员的培训:新政府会计准则对以往的会计核算方法以及核算范围进行了修订,应当及时的加强对科研事业单位财务人员的培训,使其及时了解新政府会计准则的相关细节变动。加强监督:随着国家对科研事业单位的科研经费以及创新经费投入的增加,需要对经费使用进行严格的监管和控制,防止出现经费浪费和不规范使用的现象出现。完善相关财务管理制度:科研事业单位应当根据新政府会计准则的要求建立一套涵括财务管理制度、执行制度以及审计制度在内的会计制度,确保会计核算以及财务工作有据可依。

4结语

为了进一步研究和探索科研事业单位深化改革背景下其财务管理工作如何进一步与新政府会计准则进行对接,首先对以往科研事业单位在执行政府会计准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其次,对新政府会计制度对科研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产生那些影响进行分析;最后,对科研事业单位在新政府会计准则的要求下进一步提升其财务管理水平提出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会计司有关负责人就印发《政府会计准则第5号——公共基础设施》和《政府会计准则第6号——政府储备物资》答记者问[j].财务与会计,2017(17):9-12.

[2]沈麟,杨晓莲.基于新政府会计制度的科研院所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与管理[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8(07):55.

[3]谢发霞.政府会计准则的实施将引起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创新的研究[j].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2017(24):46-47.

单位会计范文篇6

事业单位会计管理工作关系事业单位资金运作情况与收支情况,如果会计管理工作质量差,不仅会影响到事业单位工作的开展,还会降低事业单位的竞争能力,无法为人们提供高质量服务,所以,提高事业单位会计管理能力就成为当前值得思考的问题。

2现代事业单位会计管理存在的问题

2.1违法违规现象严重。由于近年来国家相关部门加大了对违法违规问题的查处力度,发现很多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人员存在不同程度的违法违规问题,有些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为满足一己私欲,不惜铤而走险,或是制作假账,或是制作假凭证,这样不仅会影响到事业单位会计体系正常运行,还会让事业单位蒙受较大损失。2.2会计活动不科学。通过研究可以发现,当前事业单位会计管理工作还存在不够规范与不科学的情况,进而为事业单位发展埋下隐患。首先,很多事业单位会计管理工作存在内部控制形同虚设的情况,尽管现阶段依然每个事业单位都设置了内部控制部门,但却没有发挥其应有作用,尤其是在监督上还存在很多不足,这样一来便给事业单位会计管理工作的开展了不良影响。其次,不少事业单位的会计管理工作还存在处理不规范的情况,或是开虚假发票,或是不填写完整的发票信息。此外,不少事业范围的会计管理工作还存在在岗位交接阶段不完善的情况,进而为后续工作的开展带来不良影响。

3新形势下强化事业单位会计管理的措施

3.1提高会计工作人员素质。为促进事业单位会计管理工作的开展,首先应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素质。会计管理工作质量如何与工作人员的素质高低有直接关系,工作人员素质越高,出现不良事件的概率也就越小,所以,事业单位管理者应不断提升他们的素质与思想品质,及时发展存在于会计管理工作中的问题,联系实际情况解决好问题,且构建完善的会计管理机制,要求他们严格按照要求工作,在培训的过程中,还要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让他们认识到违法违规操作需要承担哪些责任,用法律的力量威慑他们,只有这样才能将违法违规事件的发生概率降到最低。同时,构建完善的岗位责任机制,结合会计工作实际情况明确责任,且做好会计人员的监督与约束。此外,为避免不良事件的出现,还要重视岗位轮换机制建设,明确分工,且注重考核机制与奖罚机制建设,这也是新形势下强化事业单位会计管理工作的有效方式。3.2做好会计管理监控。在事业单位会计管理中,做好必要的管理监控也是不可缺少的工作,首先应加强外部监管,主要指上级管理部门加大对事业单位会计管理工作的监管,尤其是财政部门与审计部门应加强与现实情况的联系,及时发现存在于事业单位中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改进措施,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会计管理质量,完成会计管理工作。同时,还需要完善会计内部控制机制,内部控制及时是做好会计管理监控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良好且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可以增强相关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让他们更加透彻地了解自己应承担的责任与应尽的义务。此外,还需要将内部审计部门从财务部门中独立出来,让更多人认识到内部审计部门并不从属于财务部门,而是一个独立存在的部门,只有这样才能避免不良因素对内部监控部门工作的开展。3.3明确会计管理重点。对于事业单位来说,首先要明确会计管理重点,这样可以让主要问题得到解决,避免了眉毛胡子一把抓的出现。事业单位管理者应要求会计部门做好预算,每年年初的时候计算出本年度可能产生的花销,将预算金额落实到各个项目中,并不断提升预算水平,保证预算编制更加完善,及时做好调整,只有这样才能减少不良问题的出现,这也是有效避免编报不合理与不全面的关键所在。其次,要重视资金管理。在事业单位日常工作中经常需要进账与支出,如果不加大对这些问题的重视,很容易出现不良情况,影响事业单位发展,所以,对于事业单位会计管理工作来说,每一笔资金的进入与流出都要有详细的记录,并盖上公章,避免资金去向不明的出现,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应立即追究相关工作人员的责任。此外,还需要加强资产管理,各个部门一定要做好资产管理,每一项资产都要详细记录。

4结语

总的来说,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现代事业单位会计管理还存在不少问题,如果不能将这些问题及时解决将直接限制事业单位发展,更无法为人们提供优质服务,因此本文联系实际情况从多方面提出了做好事业单位会计管理的措施,只要相关工作人员联系事业单位实际情况合理运用这些措施,势必可以改变当前现状。

作者:张磊 单位:西南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朱素辉.我国事业单位会计管理现状及新模式探讨[j].现代商业,2013(8).

单位会计范文篇7

一、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规范单位内部行为

(一)做好会计系统控制行政事业单位要根据国家和地方有关法律法规和会计监管制度的要求,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设计科学合理,重点突出、便于操作的会计控制制度。设置会计机构,配备会计从业人员,建立岗位责任制,进行合理分工,形成相互监督和制约机制。明确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报送和保管处理程序;建立、完善会计档案保管和会计工作交接办法。

(二)强化审核批准控制规范授权审批控制程序,合理设置职能部门和工作岗位,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职责权限,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便于考核、相互制约的工作机制。单位各部门、各岗位按照规定的授权和程序,对相关经济业务和事项的真实性、合规性、合理性以及有关资料的完整性进行复核与审查,通过签署意见并签字或者盖章,作出批准、不予批准或者其他处理的决定。此外,对于重要的资金支付业务,应当实行集体决策和审批,并建立责任追究制度,有效防范国家财产被贪污、侵占、挪用。对未经授权的机构或人员,要采取各种措施严禁其办理货币资金业务和直接接触货币资金。

(三)实行实物资产保护控制进行资产记录、保管、定期盘点和账实核对,主要对实物资产的验收入库、领用、盘点、保管及处置等关键环节进行控制,防止各种实物资产的流失。

(四)加强预算控制机关事业单位必须明确预算项目、预算标准和程序,加强预算编制、审定和执行等各环节的管理,强化预算约束。

二、推进会计信息化建设,促进管理水平的提高

行政事业单位运用信息技术加强内部控制可以提高控制效率,利用现代会计系统软件,结合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特点,根据内部控制规范制度要求,将内部控制流程、关键控制点等固化在信息系统中,促进内部控制规范制度的设计与运行更加有效。同时,应当加强对信息系统升级与维护、访问与变更、数据输入与输出、文件储存保管、网络安全等方面的控制,保证信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三、加强会计人员的资格审查和培训,确保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有效实施

(一)严格会计人员从业资格的审查认真贯彻执行新《会计法》的规定,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会计主管负责人除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外,还应具备会计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资格或者从事会计工作三年以上经历。

(二)加强会计人员和单位负责人的培训第一,通过对会计人员政治素质、业务能力、职业道德水平的培训,使会计人员的知识和技能得到不断更新、补充、拓展,正确理解和把握内部财务管理控制制度和财政政策,遵循会计职业道德,增强会计法治观念,提高守法意识和财务管理水平,正确行使职责权力。第二,财政部门可定期不定期地举办行政事业单位负责人财政法规及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建设培训班,使之通过培训学习,提高对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以取得他们对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建设的肯定和支持,营造良好的内部会计控制环境。

四、加强内部审计监督

强化内部审计监督可以发现内部控制缺陷,改善内部控制体系,促进内部控制的健全性和合理性,同时提高内部控制施行的有效性。内部监督分为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日常监督对象主要是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会计账薄、会计报表等,主要是对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进行常规、持续的监督检查。专项审计监督是在组织结构、关键岗位人员等发生较大调整或变化的情况下,对内部控制的某些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审计监督检查。通过日常和专项审计监督了解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反馈给单位领导,以便领导及时改进工作,完善制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单位会计范文篇8

事业单位的改革一度迷失于市场化与公共服务之间。它从市场化进程开始到公共服务本质的回归,仍是我国从注重效率到更加注重公平这一改革基本脉络的反映。

(一)公共服务的选择

事业单位存在的意义就在于社会公益性。因此,事业单位无论怎样改革,公益性,也就是公共服务的组织属性都不能改变。近年来政府允许一部分事业单位收取一定的合理的成本费用,但一些单位随意扩大收费范围,提高收费标准,过于看重经济利益和部门利益,这必然会侵蚀公共服务的公平性。

(二)市场化与服务性的双重选择

要效益,也要公益,市场化和公共服务是事业单位改革缺一不可的双重选择。事业单位要很好地实现公益性目的不能不推行市场化,但事业单位不同于企业,企业遵循的是完全市场化,它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事业单位遵循的应是准市场化,即在事业单位改革的过程中运用某些市场机制和竞争高效的理念以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反过来,在推行市场化过程中不能丢掉公共服务宗旨。事业单位主要是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因而它所追求的效益包括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单位利益和公众利益。一些事业单位将市场化简单等同于经济效益和部门利益,势必忽视甚至损害社会效益和公众利益。由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事业单位的效益包含了公益,两者成为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因此市场化和公共服务的双重选择就成了必然。

二、当前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报表反映的信息不够正确到位,不能全面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一般来说,企业的会计报表由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以及损益表组成,事业单位也差未几,其会计报表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和收入支出表。这种资产负债表的平衡公式为:资产 收进=负债 支出 净资产,即表现为财务状况信息和业务成果信息合二为一地进行揭示,混淆了时期和时点会计信息的性质,会导致会计信息的模糊性。同时,又由于事业单位不编制现金流量表,进而使得事业单位现金的收支变动无法得到正确反映,不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做出决策,也轻易造成外部信息使用者对事业单位财务治理目前状况的误解。

(二)不编制现金流量表企业单位核算基础是权责发生制,事业单位核算基础采用现金收付制。从这点看来,现金流量指标在事业单位发挥的作用是大于企业单位的,但是偏偏是企业单位编制现金流量表,而事业单位不编制该表。

(三)会计科目的设置不够正确目前来说,我国事业单位的会计科目设置和一般工商企业的会计科目设置还是存在较大的差别的,而且事业单位内部各行业由于预算治理方式的差别,各单位的科目设置也比较混乱,不够统一。例如拿现行的林业事业单位会计科目设置来说,固然科目设置时考虑了林业事业单位资金运作的一般规律,对林业事业单位走向市场可能出现的对外投资、非独立核算等内容也做了相关规定,但是有时候却忽略了市场经济体制下林业事业单位服务市场资金运作的非凡规律,结果造成了林业事业单位会计科目体系上的某些空缺。

(四)对支出进行了不必要的分类事业单位,所有支出要求按使用方向分为工资、公务费、业务费等十几项。在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事业单位的经费由国家全额拨款,这种做法是比较适合的;但是,现在的事业单位几乎没有哪个没有经营性支出,并且占总支出比例逐渐在上升。经营性活动也是为了营利,那么支出的发生以成本效益原则为判断标准,再进行这种分类核算是既无必要,也是不科学的。

(五)适用范围不全面企业会计准则规定适用于所有企业单位(包括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则只在国有事业单位中起作用,那么非国有事业单位适用什么会计准则就成了问题。

(六)固定资产价值得不到正确的反映事业单位以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同时反映固定资产价值,且固定资产的帐面数额与固定基金账面数额一致。但是当企业购入旧固定资产时,固定资产科目反映其原值,而固定基金科目反映其净值;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时,固定资产科目反映其原值,而固定基金科目随着已付款额增加而增加;这都使得固定资产账面数额不等于固定基金数额,那么固定基金科目的设置意义就会大打折扣。

(七)机构臃肿,冗员严重,“出口”渠道狭窄长期以来,相当一部分事业单位机构的设立和扩张并非是基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加上事业单位改革是在国有企业改革和政府机构、公务员制度改革之后进行的,其接受了大量上述改革的“包袱”,而大学生分配、军转干部分配时不去企业,机关编制满了,又大多往事业单位里挤。这样,国有企业和政府机构改革的很多成本摊到事业单位头上,而相当多单位不具备自我消化的能力,富余人员的安置、消化除了市场化外,已无后路。

三、完善我国事业单位会计改革的几点建议

(一)实现政府职能与市场职能的合理分工具有公益性、产品服务涉及国家长远利益的事业单位仍由政府主办而不应市场化,这样是为了保证政府意志的实施,其他财务会计事业单位则可逐步市场化或借鉴国际经验发展成非营利机构,以此作为对政府作用的补充。政府应重新确定公共开支的重点,通过把某些单位和行业推向市场以减少政府补贴,将腾出来的资源用于加强对那些真正具有外部正效应和公共物品性质的行业的支持,特别是农业、教育、卫生等领域,这样才能逐步建立起适应小康社会的公共服务的新机制。

(二)改革必须要保证事业单位的利益社会形态的变迁、经济方式的转变都要求事业单位有不断变化的利益追求。在过去的一百年中,中国社会形态的多元共生、多形态共存与转化现象决定了事业单位利益的不稳定,因此事业单位的利益应随社会形态中主流社会形态的变化而变化,并在不同区域显示出不同的特征。事业单位的利益实现必须以社会成员的信任为基础。事业单位存在与否取决于政府和市场的双重认可。政府的认可是指政府的法律和制度允许它以某种方式存在,市场的认可是指市场经济的规则下它能够在竞争中不被对手挤垮,它的成果能获得社会成员的认可。在双重认可下,社会成员对事业单位的信任是基础。没有社会成员的信任政府不会支持,不符合市场规则就会被市场淘汰。事业单位的利益以事业单位的产品/服务质量为基础。事业单位输出的产品大多是科研成果、医疗服务和教育文化产品、服务。这些产品服务是思想、智慧和技术的结晶,是广大社会成员的精神动力。

(三)制定统一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取消行业制度我国现行的事业单位会计体系中,各项制度之间存在大量重复的同时,又存在一些原则上的差异。根据我国会计标准改革的总体原则,借鉴企业会计改革的经验,应当制定统一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制度,取消行业制度。对于特殊性的行业,可以在不违背统一会计制度的前提下,制定相应的会计核算办法。这样既能从原则上规定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和概念基础,又能为事业单位提供具体的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及其使用说明,有利于实务操作。

(四)适当引入权责发生制近年来,在事业单位会计中引入权责发生制的呼声日益高涨。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因以收付实现制为主要会计核算基础而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因此在事业单位会计中引入更多的权责发生制,已是大势所趋。关键是需要进一步探讨在何种程度上引入权责发生制,如何分步骤引入权责发生制。

单位会计范文篇9

(一)事业单位内部会计信息严重失真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会计监督已经成为事业单位内控管理过程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其在事业单位中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然就当前国内事业单位发展情况而言,事业单位中的领导、工作人员对会计监督职能的重要性认识明显不足,片面地认为这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岗位。在该种情况下,会计信息自身的完整性、真实性,成为一个老大难问题,而且会计工作效率与技能水平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反映了事业单位经济活动情况,一旦出现会计监督不力,则必然导致会计信息失真,严重影响事业单位领导层的正确决策。

(二)事业单位会计基础相对比较薄弱

调查显示,当前国内事业单位普遍存在着会计人员综合素质偏低、内控管理相对比较松懈等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严重影响了会计工作质量和效率,进而出现会计账目严重混乱、数据不准确以及财产不实等问题。同时,单位领导层对会计工作以及相关人员缺乏重视,片面地将会计工作人员当作是所谓的账房先生,将单位所属的财务作为自家财产,单位会计监督形同虚设。同时,还存在着财会管理严重失控等现象,部分会计岗位设置缺乏合理性,审批、经办以及保管人员的职务没有有效的分离开来,简单的职务分离难以起到有效的相互制约效果。

二、事业单位会计监督作用

在新的历史时期,理清楚会计监督无问题的成因、强化之,并在此基础上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业已成为当前事业单位加强财务内控管理的重点。会计监督之所以对事业到位如此的重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会计监督是事业单位不可规避的法定义务。根据现行会计法之规定,应当建立健全事业单位内部会计监督管理机制,并将其上升到一种法律的层次,如此便可以看出其重要性。其次,会计监督有对于处理事业单位、国际以及个人利益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事业单位在当前经济体制下,本质上来讲就是一个自我约束与发展的法人实体,其业务开展需建立在单位增收、国家拨款基础上,这样才能有效发挥其效益和存在价值。在此过程中,由于事业单位还肩负着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之重任,因此事业单位的会计监督不仅是对本单位负责,而且还是法律赋予的责任。最后,会计监督是事业单位加强内部管理的有效手段。实践中可以看到,当前国内不少事业单位存在着管理机制不健全、内控失效等问题,现行的制度也难以有效落实,流于形式而已。在该种情况下,会计弄虚作假现象非常的普遍,严重影响了会计工作秩序以及事业单位的内控管理质量和效率。通过加强会计监督,可以有效明确事业单位会计责任,对会计行为进行有效规范,同时也可以避免工作差错和徇私舞弊现行的发送,在防范越权行事、推诿、扯皮行为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发挥会计监督作用的有效措施

基于以上对当前事业单位会计监督中的问题、成因及其作用分析,笔者认为会计监督对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结合事业单位实际情况,充分发挥会计监督的作用,势在必行。

(一)加强思想重视,强化会计监督管理意识

从本质上来讲,事业单位内部的经济活动与会计部门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会计部门参与事业单位各项经济活动的同时对该领域的不正之风、甚至是违法犯罪活动,基本上都有所了解。基于此,通过加强思想重视和强化会计监督管理意识,对于防御事业单位内部的各种经济犯罪,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基于此,笔者认为,通过不断强化事业单位会计监督管理意识,提高会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思想觉悟,来加强对事业单位的监督管理,来有效落实会计监督管理机制。

(二)建立健全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机制

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对于事业单位而言,应当首先制定会计监督管理与内控管理机制,因为制度的存在,会计监督管理工作才能有章可循,才能有保障。对于事业单位而言,加强内部控制管理,建立和完善内控管理机制,是实施会计监督的重要基础和保障,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如果事业单位内控管理机制不存在、不健全,或者难以有效执行和落实,则事业单位的会计监督管理工作也将无从谈起。正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正是内控管理机制与会计监督工作之间关系的生动体现。

(三)加大会计监督力度,提高信息透明度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困惑的问题是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贪污、腐败以及违法乱纪行为,无论如何打击,总是屡禁不止。笔者认为并非监督管理制度匮乏,而是监督制度难见成效,多数制度均属于事后型,被动的制裁式制度难以有效发挥作用。实践中,若想将事业单位中的各种经济违法犯罪行为有效的控制在萌芽状态,最重要的就是要极大会计监督力度,并始终将其贯彻在事业单位的整个经济活动之中,即实施全过程监督、主动监督。同时,还要通过不断加大会计监督管理力度,来增加事业单位会计管理信息的透明度,让更多的单位、部门和个人对事业单位加强监督。同时,笔者建议采取会计委派制或者委派财务总监,其主要目的在于增加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的透明度,这也是充分发挥会计监督重要作用的具体体现。

(四)事业单位会计监督群众化、公开化

基于对当前事业单位内控管理机制的缺陷问题分析可知,单位的会计监督很难有效的落实到实处,其作用也难以有效的发挥。比如,事业单位管理层存在着严重的违法乱纪行为,如果会计人员发现后予以抵制,当时可能效果比较好,但对于会计人员而言则可能会被领导穿小鞋,甚至调离工作岗位,财务部门对此也只能“照办”。在该种情况下,会计人员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或视而不见,或与之同流合污,加之会计法取消了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的连带责任,会计监督更难见成效。基于此,笔者建议采取监督群众化、公开化的方式,让违法犯罪活动无处遁行,也缓解了会计监督的压力。

四、结语

单位会计范文篇10

一、地质勘查单位会计监督的现实背景

首先,有些会计从业人员认为其本职工作只是记账、算账,并没有把本职工作与单位的总体发展相联系,工作流于形式化;有些单位领导在对待会计人员的态度上也存在偏差,没有深刻认识到会计工作的重要性,在人员配置上过于松散,会计人员业务素质不高。其次,一些部门和单位受局部利益或个人利益的驱动,违法乱纪、弄虚作假,造成会计工作秩序混乱,会计信息失真,如果企业提供的财务信息普遍不真实,易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再次,大多数地质勘查单位并未依据《会计法》的规定,制定与本单位相适应的会计管理制度、运行模式和监督机制,即使有些单位有相应会计制度,也难以严格按制度执行。长期以来会计监督的作用都一直不尽人意,客观上要求进一步强化会计监督,而事实上会计监督却呈现出低效率、弱化势态,因此加强和完善会计监督职能已迫在眉睫。

二、地质勘查单位会计监督的意义

我国地质勘查单位长期以来采用以国家为主导进行计划性生产经营的事业管理体制,地质勘查单位经历了90年代一段低迷的时期,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改革的春风业吹入到了地质勘查单位,由原来的计划管理转向一部分项目市场经营,在现今事业单位改革,经营性单位企业化的大背景下,地质勘查单位市场经营的比例将逐步增大,地质勘查单位的会计制度改革也成为必然,加强单位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完善会计监督管理体制,是地质勘查单位市场化平稳过渡的有力保障。地质勘查单位会计监督是依据国家法规,对本单位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可行性等进行检查,从而促进本单位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在事业单位改革的前提下,从原有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到完全市场化的的地质勘查单位,会计将发挥怎样的作用,如何在这一过渡的历史时期,有效地发挥会计监督职能,完善会计制度,在良好的状态下保证制度的有效运行,防范各类违纪违规行为,如实反映地质勘查单位的经营状况,给领导者提供真实有效的数据,保证国有资产不流失,对于防范和制止违法犯罪的行为,保护国家和集体财产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