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论文范文10篇-欧洲杯买球平台
时间:2022-01-30 18:37:29 欧洲杯买球平台的版权声明
地理论文范文篇1
地理水文学(geographicalhydrology)与水文地理学(hydro-geography)均属水文研究的地理学方向,与直接服务于水利工程的工程水文学有所不同。但研究的对象是一致的。50年代受原苏联学术界的影响,促进了我国区域水文的研究,并且形成了水文地理学的主题。俄语中的水文地理(гидротафия)与英语中的hydrography涵义相同。后者于16世纪在欧洲用于水道(河、海)测量制图的描述[1,2],在中译书刊中有人译为“水象学”。水利工程专业人员把水文地理作为水利的自然条件来看待,例如,地质、地貌、气候、植被、土壤等等背景,实际上是自然地理因素的特征描述。这里看不出对于水文与水资源本身规律的研究,不能有效地利用地理学原理深入研究水文现象。为此,我们强调水文学的地理方向或地理方向的水文研究。近年来的实践表明,水的问题直接关系到工农业生产与人民的生活,广泛涉及生态与环境等的方方面面[3]。水文地理学已突破了单纯的水背景研究。实际上,从1978年以后,中国地理学会水文专业委员会的历届全国水文学术大会上都强调人与水关系的研究[4-6]。
适应水问题研究发展的需要,并与工程水文学相配合,深化水文研究的理论与实践,地理水文学更可拓宽水文地理学的研究方向,发展内涵,有利于学科研究发挥自己的特色;促进水文研究与地理科学其它分支科学的横向结合,如气候学、地貌学、土壤地理学等,尤其是与人文经济地理学的结合,形成新的边缘学科领域和产生新的学科生长点;通过水与资源、社会、经济、生态与环境的广泛联系,有利于综合性研究优势的发挥,改变水文地理研究的传统方法与手段,增加计算技术、遥感遥测与信息系统方法的应用,提高研究工作的水平。
地理水文学的提出是一种发展,而不是对水文地理学的否定。两者既属于地理科学也属于水文科学。为了简化叙述,它们的关系可以用图1来表示:
图1地理水文学与水文地理学示意
fig.relationshipbetweengeographicalhydrologyandhydrogeography
显然,地理水文学与水文地理学均是地理科学(g)与水文科学(h)的公共部分,即集合g与h的交,有共同的元素为x,则:
g∩b={x/x∈g,x∈h}
只是水文地理学靠近地理学,而地理水文学靠近水文学。从我国地理部门的水文研究来看,针对区域和流域的单纯水文地理研究已相对减少,而水文水资源本身的研究相对发展。地理水文学在研究领域、深度层次、实际应用等方面均领先于水文地理学。
2回顾与研究现状
从30年代后期到80年代中期的研究回顾,见参考文献[1-3」。结合当前,简要概括如下:我国地理学中现代水文学研究始于30年代末,从吴尚时先生的译著“江河之水文”为起始。50年代初,谢家泽、郭敬辉、施成熙、罗开富等为推动我国水文研究作出巨大贡献,50年代中期以后,以河流水文为主的水文研究迅速发展,包括边远地区河流水文调查与全国水文区划的研究。60年以后,从河流水文(包括河口水文)逐渐扩大到其它陆地水体,包括冰川、湖泊与沼泽水文及水文过程(如泥石流、洪水与森林水文影响等)的研究。同时,水文实验,包括定位半定位试验相继发展。70年代,特别是80年代以来,水资源问题与环境水文研究得以迅速发展。80年代中期以后,“人与水”和涉及全球变化的水文研究开始兴起,方兴未艾。
至于研究现状的归纳,择其主要方面分述如下:
2.1水循环与水平衡
作为水文基本理论的水循环与水平衡研究,正在宏观与微观尺度上不断扩展与深化。在宏观上面向全球。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强调的界面过程研究,正力图把描述全球物理气候系统的总循环模型(gcms)与全球水循环模型相耦合。这一研究将提供量化与描述全球水文过程与未来变化的可能,其中包含自然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影响。igbp计划特别注重植被变化的作用,以便把人与生物圈(mab)计划的研究紧密联系起来,这是目前国际上正在开展的一项巨系统研究。在我国结合ihp-iv计划(大气、陆地和水系统间的界面过程,气候变化和水文系统的关系,湿润热带、干旱半干旱区水文研究与水资源管理战略等)已有初步研究,目前正加强我国地理水文学与地学及生物学各分支学科的跨学科研究。
水循环研究除在国内已发展的各类流域水文模型外,正深入到单元尺度的细微观测与计算模拟,尤其是田间水分运动与交换过程的实验与计算研究。相对于宏观尺度的研究,我国在这方面已有一定的工作基础,如土壤-植物-大气连续系统的研究,发展了多种水体之间多种形式耦合系统的探讨;结合中国科学院生态台站网络的建立,开展不同地理带的水循环过程的实验,致力于揭示界面过程中水分、热量交换规律,例如,地下/土壤水、植物根系吸收、植物冠层辐射平衡、温度、总气孔阻力、边界层阻力、土面蒸发、土壤热通量等等。水循环或水量平衡研究,既是发展水资源确切评价方法的基础,也是农田节水调控、农业合理用水的依据,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7]。水循环的微观与宏观的结合表征水文科学理论的逐步完善化和系统化。
2.2区域水文与水资源
2.2.1区域水文近年来的主要进展表现在:
①定量分析技术手段有所加强,如应用模糊数学进行区域水文类型的研究,已有黄河流域的水文区划工作;应用有序量最优分割法,进行河川径流变化的研究;利用遥感技术进行地区水文条件的判读,包括对多时相卫星遥感图像分析区域水文动态等。
②区域水平衡研究进一步深入,如: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进行的全国水量平衡与华北水量平衡的研究;长江流域办公室与黄河水利委员会提出的长江流域水平衡三要素分布和黄河流域水文要素时空分布及水平衡分析;各省区的水平衡研究,全国已有一半的省市提出研究报告[5]。在这些研究水平衡的工作中,多采用六要素的平衡计算方法。
③全国水文区划已完成初稿,这项工作开始于1984年,成果即将发表。
④特殊区域的水文研究也取得许多成果。如喀斯特地区、干旱区与半干旱地区、山区、平原地区、高寒地区与小岛的水文研究均有相当的研究成果发表。
2.2.2水资源从70年代后期开始,我国的水资源问题一直对水文研究起着导向的作用,而且经久不衰。有人甚至认为一门新的学科——水资源水文学正在兴起。这说明水文与水资源不可分割的关系。作者认为水资源的研究可以作为水文学延伸与拓广。但水资源学并不与水文学等同。水资源学与社会、经济有更直接的密切关系。1986年在南宁召开的第4次全国水文学术会议以来,水资源的研讨非常热烈:
①针对水资源的涵义,杨戊与刘昌明等分别提出了水资源的定义[8,9]。
②在区域水资源的研究方面,提出了对农业生产至关重要的土壤水的资源评价与利用[10-12]及农业节水的途径。这方面的研究与原苏联学者李沃维奇曾经展望的“水文学的土壤趋势”相呼应。
③在区域水资源研究方面发表了大量的论著,特别是对边远地区(如新疆、西藏等地区)的水资源提出了比较系统的研究成果[13]。
④结合城市水文研究的开展,南京大学与华东师范大学对城市水资源做了一系列的工作,水资源规划与管理的研究比较突出。
⑤南水北调工程是我国水资源重大战略性工程,对缓解我国地方水危机有重大作用。由于引水线横跨江、淮、河、海4大流域,水资源的配置与联合利用是亟待研究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应用水文地理的系统分析取得了进展[14]。
2.3冰川、湖沼水文
全国第一次水资源评价中的冰川与湖泊水量均由地理部门完成[15]。中科院冰川冻土研究所计算分析得出全国冰川间积为58651km2,冰川储量为51322×108m3,冰川融水年径流量为563×108m3。这部分水量构成了我国西部地区水源的重要成分;中科院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估算了全国湖泊总面积为71787km2,年贮水量为7088×108m3。中国科学院长春地理研究所估算出我国沼泽的面积约为10×104km2。
冰川与湖沼水文的研究,在我国主要集中在地理研究单位。在学术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施雅风先生的倡导下,我国冰川的研究,取得迅速的发展。除水文调查外,冰川水的研究已深入到冰川的水量平衡与融水径流形成过程的机制方面,并提出了我国冰川水文学的研究专著[16]。
我国湖泊水文研究,在西北与东南地区都取得了重大进展。中国科学院新疆地理研究所,提出了亚洲中部湖泊的近期变化[17]的研究成果,为中亚湖泊水资源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毛锐,在太湖蒸发的长期研究基础上,针对1991年太湖水灾时期湖水位日变化分析得出排浅阻碍论据,对于世界银行为治灾投入资金的决策起了很大作用,显示了研究论文的价值。此外,1992年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在南四湖蒸发的系统研究成果也通过了科学鉴定,发展了水面蒸发的计算模型[18]。
沼泽水的研究以东北三江平原的沼泽水文研究为代表,已获得了多年的科学积累[19]。
2.4水文过程与环境水文
水文过程在自然地理过程与环境变化的研究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与应用价值。在水文过程的驱动下,导致地貌演化,流水造成侵蚀、搬运与沉积,起着地形的塑造作用;携带地表层化学元素的迁移、沉淀,对化学地理景观起着重要作用;对于地球表面的主要热量(太阳能)进行调节与传输,影响到气候的形成与变化;蒸发过程包含着生物界的一个基本生理过程——蒸腾作用,涉及到植物生长发育。在这个过程中,水与二氧化碳一起是构成植物碳水化合物的主要物质;另一方面,水文地理或环境条件又对水文过程发生影响,成为环境变化研究的命题。水文过程的研究近年来非常活跃。
2.4.1水文过程模型结合各地水文计算的需要,对产流与汇流发展了不同的模型。中山大学、南京大学、贵阳师大与成都科技大学等单位分别研制了岩溶地区水文模型[20,21]。结合流域地貌水系结构,中科院地理研究所等单位发展了地貌单位线方法,用于径流过程的计算。考虑土地利用对水文过程的影响,刘昌明、于静洁提出了森林拦蓄降雨极限量模型①,用于森林拦蓄降雨的计算问题。
①北京林业大学,国际森林水文模型班讲义,81-87,1990。
2.4.2水量转化近期,在我国平原地区,开展了“三水”(降雨、地表水与地下水)转化的研究,考虑到土壤水,称为“四水转化”,再进一步联系到植物水分,称为“五水转化”,这是研究工作的一种循回渐进,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这方面的研究由于采用了系统的观点和演绎方法[22],使水量转化过程的理论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这些进展表现出对水文过程研究的全面概括和预见性,揭示出界面水文研究的前景,同时,也丰富了自然地理过程的理论。
2.4.3环境水文主要探讨环境变化(包括自然与人为变化)造成水量与水质过程的变化,这一研究是以水文过程的理论为基础,计算分析各种水文要素对环境条件改变的响应。在研究方法上,目前主要采用鉴定评价法、模拟法以及外推法等[23]。近几年,国内环境水文的研究大多结合各地的环境保护规划与实施进行,如华北地区的水环境与上海市的水环境[24]。在一些薄弱的领域,如:地下水的污染,也开展了研究[25]。1990年国际地理联合会(igu)在北京举行区域大会后,igu执委会批准在中国建立了区域水文对气候变化和全球变暖响应的二级学术研究组织并推选刘昌明为主席,使环境水文的研究由较小尺度的研究转向更加宏观的大尺度环境水文研究。1992与1993年分别在美国华盛顿与中国拉萨举行了国际会议,研讨了全球变暖对水文与水资源的影响和高寒地区水文水资源对气候与全球变暖的响应[26]。这些学术活动推动了我国大环境水文的研究。
2.5实验水文
水文学理论的深入发展必须借助于实验研究。目前,水文的定位观测遍及我国的主要陆地水体,包括冰川、湖泊、沼泽与小河流的降雨径流、土壤水与地下水。比较著名的台站可以山东禹城水循环与水平衡试验站、太湖试验站、东北三江平原沼泽试验站与西北天山冰川试验站为代表,这些实验站纳入了中国科学院生态系统网络,覆盖了我国主要的生态类型区,为我国地理水文的理论与应用研究提供了最有力的支撑。实验的内容不仅包含了所有的水文要素的试验观测,而且结合了能量与溶质等不同地理地带的生态与环境条件的研究。在实验技术与手段方面,除了引进国外的先进仪器(如普遍配置土壤水分中子仪,太阳辐射仪等)外,根据实验与模拟的需要还自行研制了室内与野外实验装置[27]。配合对土壤-植物-大气系统(spac)的观测,设计了多种仪器的综合装置,发展了新的研究课题。
2.6应用性研究
结合国家与地方的任务,适应市场经济与生产需要,在国土整治、区域发展、城乡规划、工矿交通建设、大型水利工程生态与环境保护等许多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在缺水的华北与西北地区的工作如节水农业[29]等。有些研究突出地理学的特色,如在华北平原进行的古河道调查[30],为区域的水量调蓄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
3、21世纪地理水文研究若干问题
展望未来,地理水文的研究,将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密切结合社会各方面对水日益增长的需求,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考虑国际学术的发展趋势,面临着严竣的挑战和众多的机遇,研究工作任重而道远。下面提出的若干方面仅供商榷。
3.1水资源仍为研究主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今后应以地理水文与工程水文相结合,为水资源评价、开发、利用、管理和保护提供水资源水文的科学依据,深入水文规律的研究,创造新的水文分析方法。由于供水量的不断增长引起废弃水的增加,水质的研究和地下水及一些新水源利用,将会更加迅速地发展,不断扩大规模或尺度的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影响,包括三峡大坝与南水北调等超大型水资源工程的影响,将为地理水文研究提出新课题。
3.2全球变化与地理水文
埃里克·巴伦提出的通用循环模式(genesis)进一步发展了全球增暖的认识。对全球变暖引起的水文水资源变化的研究,是我们责无旁贷的任务。中国是世界大国,幅员辽阔,大约跨4°-53°n之间,水资源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是非常复杂的。主要特点是:
①因纬度带而异;
②水文水资源量的响应属非线性(见图2);
③水文的变异,包括极值,有随温度升高而俱增的特点。这些特点会影响到水资源开发利用的规划与管理。因此,必须开展全国不同地理区或纬度带的水文水资源对全球气候变化响应的研究,并为水资源未来情景作出预测。
图2年径流(r)对气温(t)与降水(p)的响应
fig2annualrunoffresponsetoannualtemperatureandprecipitation
3.3全球能量与水循环实验(gewex)
gewex是一个跨世纪的国际研究计划,它属于世界气象计划(wcp)的内容,横向与水文学的研究相结合。研究计划在1990年制定,1995年以前属准备阶段。我国早在50-60年代已由黄秉维先生提出了与其基本相同的课题,即“热水平衡”的研究。因此,在我国开展这一工作已具备了一定的基础。特别是目前正在建立的中国科学院生态台站网络,将为开展gewex的研究和国际间的合作提供良好的条件。由于gewex的研究需要解决大小尺度空间系统的耦合问题,今后的研究从我国的实验观测台站来看,存在着小尺度能量与水分运动的计算,如何在尺度上延伸或升级(upscale),当然,全球大尺度的模型,也需要考虑尺度的降级(downscale)。随着gewex研究向21世纪的迈进,水文与气候学在大尺度上的结合,将会产生出崭新的成果,发展新的前沿。
3.4水文循环的生物圈方面(bahc)
在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中,bahc是核心计划之一。这与1966年澳大利亚著名土壤-水文学家菲利浦提出了土壤-植物-大气连续系统的研究一脉相承。1992年已在法国召开了国际学术讨论会,欧洲与北美及澳洲均在开展研究,加拿大国家气候中心立项作为专题项目。
bahc作为igbp的核心研究项目,将密切配合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的研究,旨在通过植被对水循环实现调控。在我国地球与生命科学的一些研究单位也正从实验的途径开始工作。由于水循环控制关系到水资源调蓄利用,这项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而且结合igbp计划将促进一门新的水文学科——宏观生态水文学的发展。
3.5过度或交错带(ecotones)的水文问题
ecotones原意为群落交错带。随着环境变化的深入研究,提出了生物多样性的问题,ecotones是环境水文问题研究的延伸。根据人与生物圈(mab)的活动计划,1993年7月,在法国里昂召开国际地下水与地表水交错带的国际学术研讨会,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议题:
①地下水与地表水界面的作用。
②地下水与地表水界面的障碍:原因与评价方法。
③地下水与地表水界面的管理与恢复。在我国ecotones尚属一个新的研究领域,目前国内水文地理与化学地理工作者正在着手开展ecotones的研究,除了地表水与地下水交错带外,河湖与陆地过渡带ecotones也开始研究,预计未来其它交错带的研究也会逐渐发展,这一研究作为水文学与环境学的交叉研究课题需于重视。
3.6雨水资源化
雨水资源化顾名思义是雨水利用的问题,80年代以来热衷于这一研究的各国学者已举行了六届大会和多次区域性会议,1992年10月在日本东京都召开了国际雨水资源化区域会议。1993年8月初在肯尼亚内罗毕召开了第六届会议,说明雨水利用问题深受各国学术界的重视。
1989年8月初在菲律宾召开的第四届国际大会上,酝酿成立了“国际雨水收集系统协会”(ircsa)并推选了美国夏威夷大学水文学家,美籍华人霍雨时为该协会的第一任主席,该协会的成立进一步推动着雨水利用的研究。
雨水利用的研究应用前景广阔,其内容也甚为广泛,特别是对我国广大农村农户的供水、对缺乏河川的渔岛、远离地表水源的山村等有很重要的意义,拓宽的雨水利用还包括雨云的研究(和人工增雨),屋顶雨水的收集技术以及水质保存的方法、雨洪的调蓄等等。对于我国缺水的北方与南方石灰岩山区。地表水缺乏的地区,雨水利用的研究可望缓解局部地区的缺水问题。在我国降雨分配不均的情况下,这一研究的意义不言而喻。1985年6月将由中国地理学会水文专业委员会与组织在我国召开第七届ircsa大会,可望推动我国的雨水资源化研究。
参考文献
1郭敬辉,刘昌明.水文学的地理研究方向与发展趋势.地理学报,1984,39(2):296-212.
2刘昌明.水文地理学与水文学的地理研究.人民黄河.1984(2).
3谢家泽,刘昌明,杨戍等.笔谈:2000年的地理水文学.地理学报,1985,40(1):70-76.
4刘昌明,杨戍,沈灿燊主编.中国地理学会水文专业委员会第三次全国水文学术会议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86.
5杨戍,刘昌明,沈灿燊主编.中国地理学会水文专业委员会第四次全国水文学术会议论文集.北京:测绘出版社,1989.
6沈灿燊主编.中国地理学会水文专业委员会第五次全国水文学术会议论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
7中国地理学会水文专业委员会.笔谈:90年代水文研究的若干方面,水科学进展,1990,1(1).
8杨戍,丁岩等.论水资源涵义.见:杨戍,刘昌明,沈灿燊主编.中国地理学会水文专业委员会第四次全国水文学术会议文集.北京:测绘出版社.1989.1-4.
9刘昌明,刘苏峡.关于水资源涵义的商榷.见:沈灿燊主编.中国地理学会水文专业委员会第五次全国水文学术会议论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1-7.
10由懋正,袁小良.土壤水资源评述.见:沈灿燊主编.中国地理学会水文专业委员会第五次全国水文学术会议论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19-23.
11李宝庆.土壤水资源及其评价方法的探讨.见:杨戍,刘昌明,沈灿燊主编.中国地理学会水文专业委员会第四次全国水文学术会议文集.北京:测绘出版社,1989.167-170
12刘昌明.土壤水资源评价.见:水量转换实验与计算分析,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
13汤奇成,周成虎.中国干旱地区水资源主要特点及其开发利用.见:杨戍,刘昌明,沈灿燊主编.中国地理学会水文专业委员会第四次全国水文学术会议文集.北京:测绘出版社,1989.124-127.
14刘昌明,杜伟.系统分析在东线引江水量平衡中的应用.地理研究,1985,4(4).
15水利部.中国水资源评价.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87.
16杨针良.中国冰川水文,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
17杨川德,邵新媛编著.亚洲中部湖泊近期变化.北京:气象出版社,1993.
18洪嘉琏.水面蒸发的计算.见:沈灿燊主编.中国地理学会水文专业委员会第五次全国水文学术会议论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199-202.
19陈刚起,刘兴士.我国三江平原沼泽的水文气候效应.见:沈灿燊主编.中国地理学会水文专业委员会第五次全国水文学术会议论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106-111.
20郑亿华,沈桑灿.岩溶水文模型.见:杨戍,刘昌明,沈灿燊主编.中国地理学会水文专业委员会第四次全国水文学术会议文集.北京:测绘出版社,1989.151-157.
21林三益,黄庆岩.黔南安顺地区岩溶水运动与径流形成规律的初探.见:沈灿燊主编.中国地理学会水文专业委员会第五次全国水文学术会议论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83-89.
22刘昌明.自然地理界面过程与水文界面分析.见:中国科学院地理所编.自然地理综合研究——黄秉维学术思想探讨.北京:气象出版社,1993.
23张春岩.环境水文问题.见:杨戍,刘昌明,沈灿燊主编.中国地理学会水文专业委员会第四次全国水文学术会议文集.北京:测绘出版社,1989.181-185.
24杨凯,黄锡荃.上海嘉定县水资源水环境及对策的初步研究.见:沈灿燊主编.中国地理学会水文专业委员会第五次全国水文学术会议论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230-244.
25刘庆书等.大边地下水污染小区段差异分析.见:沈灿燊主编.中国地理学会水文专业委员会第五次全国水文学术会议论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269-273.
26牟海省.“气候变化与全球变暖对山地、寒地和其它地区水文水资源的影响”1993年拉萨国际学术讨论会圆满结束.地理学报,1994,49(1).
27wurai,liuchangming.threeinstrumentsinrainfall-runoffsimulationlaboratory.hydrologicalprocesses,1988(2).
28李宝庆,刘昌明等.零通量面方法的应用研究.见:谢贤群等主编.农田蒸发——测定计算.北京:气象出版社,1981.
地理论文范文篇2
论文摘要:媒介地理学以密切联系人文地理为基础,注重开展媒介与地理之间的影响关系以及比较特征研究。当代语境中,人文地理的整合与分层,对于特定媒介形态的生成具有重大影响。同时,现代媒体也以想象和虚拟的方式塑造着媒介中的地理形象。城乡地理与网络虚拟地理是当下中国两个具有广泛覆盖面和深度辐射力的媒介地理样本。媒介地理学的当代思考必需应用立体的空间化思维方法。
人类对地理的认识和理解,从来都离不开媒介的帮助;任何媒介形态的生成、发展和嬗变,也必然在一定的地理空间中展开。媒介与地理之间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决定了媒介地理现象的广泛存在,以及媒介地理学研究视野的学术必要性。作为交叉性的学术空间,媒介地理学是“一个曾被长期忽视的学术领域和审视窗口”①,需要综合传播学与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展开深入的探讨。
在通论的意义上,地理学一般有自然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两大基本分支,前者研究地球的自然特征,后者研究人类活动和地理环境相互关系。媒介地理学视野中的地理概念,主要在人文地理环境的意义上展开。人类的文明史,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人类适应、改造和保护自然环境,同时又不断发展和创造人文环境的历史。这决定了媒介地理学的两种基本的研究路向,其一是历史性的回溯研究,其二是当代性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动态的前瞻研究。回溯是为了清理和总结既有的知识以及方法积累,前瞻是为了进一步开拓新的理论空间与思维。面对日新月异的现代传媒与不断更新的人文环境,当代性的前瞻研究无疑更具有理论的实践意义。
媒介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同媒介、地理的相互关系及其互动规律”②。规律的总结需要以关系的辨析为前提和基础。关系有两种基本形态,一是影响关系,二是差别关系。从根本上说,媒介地理学展开的就是一种关系研究与比较研究,即以人为焦点,一方面透视特定人文地理环境对于特定媒介形态的影响关系,一方面比较相同、相似、相关媒介中地理形象景观的差别特征。本文试图立足本土中国的当代视角,对此展开初步的思考。
一、地理中的媒介:整合与分层
人文地理环境的特定性主要表现为传统与现代两个方面。文化的现展以趋同为大势,在当代中国,由于政治意识较统一、市场经济的整体开放以及人口的跨区大规模流动,文化区域的传统差异已经变得非常微弱。但是,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客观地理状况的不同等一系列原因,也在形成着新的人文地理环境的分化。长三角和珠三角作为当下中国的经济龙头区域和信息高地,当地在媒介发展战略上显示出整合利用区位优势的明确意识。广东卫视和浙江卫视都以财富为基本定位,以地方经济强势为基础发展特色媒介传播。上海东方卫视则成为唯一一个“以新闻见长”、敢于用资讯打新闻牌的省级卫视,在国内外的重大新闻直播报道中,初步形成与央视、凤凰卫视三分天下的态势。但需要指出的是,这些媒介品牌的树立固然以区域地理优势为基础,但其传播辐射的根本指向却是追求跨区域的全面覆盖,无论财富还是资讯,都无法用单纯的地方性来解释。广东、浙江、上海的省级卫视都是以本土优势为基点来实现超地方化的发展策略,它们走的是最大化的受众路线,即通过捕捉观众群的最大化,来争取市场份额的最大化。
市场的开放性,决定了其地域边界特征的模糊性。通常认为,“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但更关键的是要看这民族性、地方性是否有人类的共通性,否则就无法走出地方、走向世界。现代媒体,尤其是电子、虚拟信号成为主导性传播介质以后,时效性和覆盖面成为市场竞争的核心力量,传统意义上的地理区域必然被打破。事实上,广东等地省级卫视的发展策略,与江苏卫视的情感定位、湖南卫视的娱乐旗帜、安徽卫视的电视剧集中营、重庆卫视的电视版故事会,并无本质差别。因此,我们在研究特定人文地理环境对于特定媒介形态的影响关系时,必需改变传统的平面化地理思维,而应树立跨域界交融的整体宏观视野。
与整合相联系,现代文化地理版图的另一个重要发展维度是立体分层。区域文化的历史积淀不可能根本消泯。在当代社会,它往往向两个方向流动分化,一方面是区域性雅文化传统转化为小众文化的精英风尚,另一方面是区域性俗文化传统转化为大众文化的市民趣味。流动分化的结果不是走向截然对立,而是交融互渗,从而构成了现代文化地理的多元性。这种多元性不再体现在传统地域的平面差别上,而是表现为空间层次上的立体并生。在多层次的现代空间人文地理版图中,媒介的发展也必然分层化,特定的媒介形态针对特定层次的人文空间而生成,并由此形成媒介传播功能的层级体系。以吴文化的代表苏州地区为例,当地电视节目的两个特色栏目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一个是以“姑苏繁华图”为名的文史掌故节目,一个是吴方言演绎的电视栏目剧“都市故事会”。前者取名来源于清代画家徐扬的同名书画作品,该画长达三十米,大气淋漓又精细入微地再现了乾隆盛世姑苏城的百里风景和街市繁华,可称之为苏州版的清明上河图。电视台颇有创意的每天选取画卷的一个片断加以评介,创作了一个颇有书卷气息的人文电视栏目。而“都市故事会”则以方言短剧的形式,讲述都市生活和情感,日常性、时尚性和传奇性兼具,并以“民星”选秀的方式吸收普通市民参与演出,颇受普通市民阶层欢迎。两档节目一雅一俗,篇幅短小,分别针对不同的受众群体,有效地利用当地的地域文化资源,取得了较好的收视效果。这种立足地方的传播定位,由于受众目标明确,以及短平快的低成本运作,有效而且稳定地实现了特定区域市场的占有。现代人文地理环境不是平面的而是立体的,现代媒介的传播功能指向也是综合的而非单一的,无论影视、报刊还是网络,都无一例外。只有在人文地理与媒介形态这两个立体空间的接合中实现准确定位与合理布局,现代媒体方能建设通达的信息传播渠道。
二、媒介中的地理:想象与虚拟
媒介与人文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是双向互动的。地理影响改造媒介传播形态和方式的同时,也必然成为媒介书写和塑造的对象。媒介中的地理,固然具有客观性一面,但也不可避免地成为一种想象性和虚拟性的存在。现代传媒的高科技手段,使人对生存空间的认识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拓展。电脑与网络、影视与报刊,让人足不出户就可以遍知天下、游历四海。在信息地球村的当代,每一个具体的人,大都会从现代媒体的虚拟地理和想象地理中,在一定程度上如同数百年前的欧洲人那样,获得马可·波罗游记式的阅读快感。媒介中地理形象或曰地理景观,寄托着特定地理空间的人对于身外世界的复杂诉求和期待,大到政治经济文化,小到个人的情感心理,无所不包。对此的分析和研究,是一项庞大的跨学科系统工程。
就当下中国的具体社会现实和媒介发展的最新形态来说,有两个具有广泛覆盖面和深度辐射力的媒介地理样本尤其值得重视。
首先是媒介中的城市与乡村。现代文明的基本进程是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在这样的文明进程中,城市化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大趋势,城市和乡村成为了现代人最基本的两种生存地理空间结构。城市是主流和强势的文化代表和象征。以上海这个中国最大的国际化都市为例,《文汇报》侧重从主流意识形态的方向描写上海,《新民晚报》主要从平民阶层的视角看上海,而《上海一周》、《申报》则着力营造年轻都市白领所陶醉的小资上海。上海是一个多元复杂的文化地理空间,需要通过媒体的分工定位来展开多维透视。但在这些纷繁的维度中,敞开与掩盖、强调与忽略、导向与回避、放大与缩小常常彼此交织渗透,都需要从媒介地理学的视域进行深入的清理。乡村往往成为城市人的自我抚慰的想象性建构,各类媒体发现和关注古村古镇的持续热情就是一个明证。这种热情的背后,文化生态的保护意识、都市人疲惫心灵的精神想象、商业利益的消费驱动已经搅拌混合为一体。在中国当下的社会转型时期,城市化进程全方位的展开,带来了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城与乡,成为当代中国媒介地形图中重要的两大板块。媒介学视域中的城乡地理研究需要深入探讨一系列重要问题:第一,媒介如何成为确定当代城市主流文化地位的重要力量;第二,媒介作为塑造并跨域界传播现代都市文化想象的重要手段,其表现形式具有哪些重要特点;第三,媒介在城乡文化关系的建构与调试中起到了哪些正面或负面的作用;第四,媒介对于城市、乡村的虚拟和想象是否会造成一种真实性的遮蔽,是否有悖于媒介社会责任。
其次是互联网络所建构的虚拟地理空间。网络虚拟地理是现代高端科技与现代人复杂心理世界互相合谋的产物,其表现形式基本有网络论坛、网络通讯工具、即时聊天室、电子网络游戏等等。虚拟不等同于虚构,其实也是一种实在,即“虚拟实在”③。对于参与者来说,这种后工业时代人们通过计算机创造出来的电子表象具有主观心理的真实性,它既可以是对实在世界的一种模拟,也可以是一个想象的世界。在网络虚拟地理环境中,主体是相对性的,身份是面具化的,空间是流动性的,信息是随机性的,形式是变幻的,真实与假象、责任与戏谑、高尚与卑下……都混杂莫辨。这就好像一条决了堤却又流淌不尽的大河,裹挟着泥沙和鱼龙汹涌而来。强制性的阻塞肯定是无效的,任意性的放纵也不可取,唯一的办法就是有规划地疏导。媒介地理学的重要责任之一,就在于为实践网络虚拟地理的规划疏导提供理论的依据,这需要展开诊断式的批评和反思。
三、思维的创新:立体的空间
现代性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线性发展的时间——历史观念的逐渐确定,人类社会由此进入所谓的时间社会时代:“空间在以往被当作僵死的、刻板的、非辨正的和静止的。相反,时间却是丰富的多产的、有生命力的,也是辨正的。”④但是,21世纪的今天,人类已经开始全面步入空间化的时代。空间化的时代需要空间化的思维方式和研究视野,这在当代物质语境和思想语境中越来越凸现出其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现代人文地理版图与现代媒介多元形态,都已经在对平面的超越中向立体转型。
立足于当代语境的媒介地理学建构,必需完成的就是视野的转换和思维的创新。人们历来认为,媒介的传播是线性的过程,是从信息的发送、接收到反馈的环型结构。但是在空间化的时代,多层次立体的地理空间和媒介形态,已经初步形成了信息传播的球型系统。时间性的历时观察,将难以全面地应答现代传播课题,必需以空间性的、共时性的、并置式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予以补充。当代媒介与当代地理的结合,带来的就是对线性过程思维框架的突破。这种结合将带来两个方面的深层次变化。
首先是媒介书写、传达方式和战略的变革。“为了提供现有情况的一个代表图景,地理学切过时间量度的断面具有一定的厚度(期间)”⑤,这种地理学的空间取样方法,也正是现代媒介传播的重要方式。它的优势在于最大限度地实现快捷的时效性和信息含量的扩容,扩容后,非同质性的各种信息又进一步在互相参照比较中发生增殖,从而实现深度传播的效能。例如,2006年7月中央电视台对德国世界杯报道冠名为“豪门盛宴”,对比赛进行奇观式的叙述。尤其在决赛时,中央电视台派出记者分别在德国柏林、意大利罗马、法国巴黎以及在北京意国和法国球迷观赛的酒吧中进行同步报道。四地报道来回切换,胜者欢呼,败者失意。央视的报道意图非常鲜明,就是要展示世界杯这一全球化狂欢节所带来的全球性感受的深广度。实现这一意图的方式,就是通过现代化的传媒手段,拓展媒介覆盖的地理空间,通过典型性的媒介地理取样,以共时并置的方式加以呈现:光荣与失落、辉煌与黯淡、欢呼与哭泣、喧嚣与沉静……画面的不断切换,带来的是跨域界、超地理的深度心灵、情感的对比,而以他者身份参与观看的中国观众,则获得一种多样化的感同身受的体验。这一例证,反映出共时性并置思维运用于媒介传播所带来的奇观效应。再如,好莱坞大片全球同时公映也体现了空间化的传播战略。早期影片公映总是先在大城市开始,然后根据票房情况逐渐向小城市、县、乡推进。现今网络媒体使得公映过程的传播速度大大缩短,甚至降到零,这就使得大片公映常常实行同步化策略,以追求最佳的票房回报。
第二是媒介研究方法的更新。“将‘空间分析’引入媒介研究当中,对‘媒介空间’的分布与建构进行研究,这将有望建立起媒介地理学研究的‘媒介空间分析理论’”⑥。媒介空间分析有四个基本层面,一是相近或相同地理区域中不同媒介的分工布局分析,二是某一媒介内部的传播内容与传播形式的规划定位,三是目标性的受众阶层分析,四是针对性的人文地理层次分析。四种分析的整合起来,就是“媒介——人——地理”的互动和融合。如,合肥晚报报业集团和安徽日报报业集团都地处省会,为了避免资源浪费,避免市报与省报同在一个城市而造成地位尴尬的局面,合肥晚报的定位是具有晚报色彩的党报,这在全国范围都是一个特例。虽同在一地,因为资源合理配置,各有不同的受众群,形成了一个合理的媒介空间布局。在当代文化地理环境中,媒介空间分析作为一种具有实践意义的科学方法,有助于深刻地把握媒介发展的动向与趋势,对于构建合理健康有序的媒介生态系统,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
①邵培仁:作为最新研究视野的媒介地理学[j].媒介方法,2006年第1期。
②邵培仁:媒介地理学:行走和耕耘在媒介与地理之间[j].中国传媒报告,2005年第3期。
③参见王治河主编:后现代主义词典[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第681页。
④福柯语,转引自[美]爱德华·w·苏贾:后现代地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王文斌译,第10页。
地理论文范文篇3
一个成熟且经验丰富的高中地理教师,总是会将每一堂地理课上得生动而有趣,而不是单纯的照本宣科。地理教材本身就充满着浓厚的“乡土气息”,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着密切联系,怎样将这些学生熟悉的“乡土地理”素材恰当而有趣地引入,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让他们的思维始终保持在一种兴奋而积极的状态,需要教师教会学生运用教材中的一些地理规律、地理原理去分析和解决存在于现实中的乡土地理问题,从而让他们将所学的地理知识与挖掘本土地理资源、参与家乡建设结合起来,既巩固和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也培养了学生“大地理观”的学习理念。如讲到水资源利用时,可以让学生结合镇江本地水资源现状,去研究和探究如何加快水资源开发与利用可持续发展的对策。镇江市有过境水和当地水资源可以利用,受当地气候影响,虽然镇江年降雨量丰富,但蒸发量较大,因此产水率偏低;过境水利用主要是长江,伴随近年来工业企业的发展,废水排放成为水污染的主要因素,这使目前镇江的水资源开发与利用面临着诸多难题:如水资源短缺、地表水污染严重、水利工程逐渐老化、水浪费现象严重等等,针对这些问题,能不能提出合理化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对策?可以说这些问题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十分贴近,而探究的方向也与学生未来息息相关,因此他们对这样的课题十分感兴趣,通过对自己家乡的了解,结合地理知识提出了很多关于推行农业、工业节水措施、开辟新水源、加强水环境保护等多种可行性建议,积极地为家乡建设献计献策。
二、将地理事物和概念“乡土化”,促进学生吸收
传统地理课堂存在的教学诟病,是教师习惯运用凭空讲解或者纯粹讲述,将知识枯燥化,尤其是地理知识中一些复杂而抽象的观点、概念和规律,很多学生会“沦陷”在这些知识的枯燥讲述中,觉得地理晦涩难懂,其实地理知识是与现实联系最为密切的知识,只要适当借助学生熟练的生活经验,将这些地理事物和地理概念“乡土化”,就能够帮助他们进行更为深刻的掌握与理解,促进知识的吸收与转化。如在讲到地球公转所蕴含的地理意义时,就可以让学生通过熟悉的家乡地理环境,验证镇江地区在不同季节昼夜长短变化与太阳高度角之间的关系;而讲到寒潮时,可以让学生以2013年2月份镇江市气象台的寒潮蓝色预警信号为切入点进行思考,寒潮是怎样形成的?蓝色预警与黄色预警有何不同?寒潮对当地农作物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它对生态平衡会有什么样的作用?应当采取怎样的防范措施?这些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各种地理现象和地理规律都能够唤起学生的乡土情结,也正是这种乡土情结,恰恰是学生最为熟悉也最为亲切的经验,将这种经验与地理知识相结合,让学生理解起来更加容易和深刻。
三、组织多种“乡土考察”活动,培养实践能力
“土生土长”的高中生,简单而熟悉的乡土生活就是他们最为主要的生存空间,学生内心与生俱来的“乡土情结”会让地理教学更具人情味和亲和力。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借助这些乡土素材来让学生产生共鸣,而在课下也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乡土考察活动,让这些地理知识更加直观、形象和真实。如讲到城市化相关内容时,由于城市化是历史进程中出现的一种现象,这个问题可能对于历史知识欠缺的学生来说理解有一定困难,这时教师可以将学生所在城市的城市人口、用地情况以及城市扩建等多种数据进行收集、采集,并制作成图像,让学生通过这些不同时期的图片、数据、资料对城市化有一个直观体验,然后让他们从课堂走进城市,通过实地考察加深对城市扩充发展的印象,引导他们认真观察城市化对自己生活的影响,如人口拥挤、土地荒废等问题,去思考城市化的“过度”现象会给人类生存带来怎样的后果。这样将学生始终置于一个社会化的地理学习氛围中,这些难以理解的地理概念会在乡土考察的活动中豁然开朗,融会贯通。
四、结语
地理论文范文篇4
[关键词]新兴学科;媒介地理学;传播生态学;传播人种学;地方媒介
abstract:geographyofmediaisanew-risingsubjectwithindependentconditionandstudiesthemutualrelationandregulationofhuman,mediaandgeography.geographyofmediafocusedonthespecificmediastatusproducedinspecificregion,differentgeographicsampleappearedinsamemediastatus,consideringandunderstandingdifferentcommunicationcharacteristicofhumanbeingslivingindifferentgeographicenvironmentanddifferentgeographyviewpointfromreceiversindifferentregiontomediacontent.facingcomplexmediageographicphenomenaandissues,geographyofmedianeedtobuildupacross-subject,comprehensiveandleveledanalysisframe.thesubjectalsoshouldfocusontheanalysisresearchoftheoryandpractice.afterall,thesubjectcouldcontributetogeographyofmedia,mediaandgeography;furthermore,makecontributiontoconstructaharmonysociety.
keywords:new-risingsubject,geographyofmedia,ecologyofcommunication,ethnologyofcommunication,localmedia
任何一门新兴学科的诞生都既是一种偶然,也是一种必然;既是最新知识的强力切入,也是传统学科的分化整合。媒介地理学(geographyofmedia,又译传媒地理学)是从媒介学与地理学的交叉边缘地带划分出来的一块小小的学术领地,也是传播学、媒介学、地理学、政治学、经济学、文化学、社会学等众多学科的知识搅拌、混合而建成的一座理论大厦。它既秉承了媒介学、地理学这两门学科的优良传统和遗传基因,又吸收许多相关学科的活性因子和知识营养。
著名哲学家康德写道:“如果想要把一种知识建立成为科学,那就必须首先能够准确地规定出没有任何一种别的科学与之有共同之处的、它所特有的不同之点;否则各种科学之间的界线就分不清楚,各种科学的任何一种就不能彻底地按其性质来对待了。”[1]的确,就像一个国家只有在确定了一定的地域之后才开始存在那样,媒介地理学也只有在明确了自己的研究对象和领域之后,才可以从本质上将自己同其它科学区分开来,并进而建设和完善自己的理论体系。
一、媒介学与地理学互动、融合的结晶
虽然“媒介地理学”的概念在在国外直到1985年才在一本明显、直接与媒介地理学研究有关的论文集出现(burgessandgold,1985)[2],1992年我在《电脑与网络:媒介地理学的颠覆者》一文中曾四次讲到“媒介地理学”[3],在《中国大百科全书》和最新辞书中还查找不到这一条目,相关的专门研究非常稀少[4],但是实际上,从人类发明媒介的那一刻起,媒介就与地理产生了密不可分的学术联系和媒介地理现象。
首先,特定的地域生态产生特定的媒介形态。人类的生存和传播活动,都要受到一定的地理环境的影响。生活在森林中的原始人类能够就地取材,在树叶、树皮上写字,后来则在木片或竹简上刻字;生活在河网湖区的祖先们则学会了通过苇叶写意传情;而生活在广阔沙漠上的人们要将一则信息传送到远方就只有通过“泥版书”;还有我国商代的甲骨文,周代的“青铜器铭文”,春秋战国时期的玺印、货布、陶器等文字,以及相传的秦以前的“古文”;约公元前3000年在古埃及出现另一种原始、古老的图书──纸草书卷,约公元前8世纪中东地区的帕加马人发明的“羊皮书卷”等,也都是在特定地理环境中产生的特定的符号和媒介形态。
其次,相同的媒介形态却能反映出不同的地理样本。传播是人性的外化,也是环境的折射。中国的《尚书·禹贡》、《管子·地员》、《山海经》等著作,裴秀《禹贡地域图》、郦道元《水经注》、玄奘《大唐西域记》、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罗洪先《广舆图》、徐霞客的游记、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和《肇域志》、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等著作,都是平面媒介对不同地理形势的描述和反映。地理学家则在电视发明的初期便利用它记载人群形象与地理外貌。他们认为各个民族的文化和性格、各个区域的地理形势能够真实地反映在电影之中,正是电影地理学提供了意义的地图,才让我们得以在当代世界里顺利航行。在现代大众传播的社会里,传播者依然认为媒介地理形势以及它的认同格外重要,并试图让每一个文本透过这些因素而生产某种类型的受众。
第三,不同地理环境中的人具有不同的传播特点。人类是在一定的自然地理环境中生存和发展的,因此人类的物质和精神形态包括传播和文化等活动,都存在着明显的地域差异。长期生活在热带的人群,具有暗黑色的皮肤,能保护皮肤免受日光的灼伤;卷曲的头发,能防止头部被晒得过热;宽鼻、厚唇、大嘴巴,便于散热;他们用来描述炎热状态的词汇特别丰富。长期生活在寒带的人群,身材魁梧,具有高窄的鼻子,使冷空气较慢地进入气管和肺部;肤色浅白,以防冻伤;据说爱斯基摩人用来描写雪花形变的词汇有近二十种。同样,传播作为人类的活动,也是人性和生活的建筑材料。其实当我们说“字如其人”、“文如其人”、“传如其人”时,也等于在说“传如其地”。音乐地理学告诉我们,渔歌、牧歌、秧歌、山歌等,就既是唱歌人面貌和人格的本质反映,也是其自身所处的地理环境的真实写照。
第四,不同区域的受众对媒介内容会有不同地理“看”法。最近,美国密歇根大学研究人员对25名欧洲裔学生和27名华裔学生的眼睛活动进行仔细观察后发现,这些学生在看指定图片时,目光会停留在不同区域,并且停留的时间也不同。研究显示,西方人注重主体,是个人主义;东方人注意背景,更多的关注别人。比如丛林中有只美洲豹,欧洲裔学生的目光会长时间停留在豹子身上;华裔学生则更习惯于花时间观察图片背景和整体,并且会在背景和主体之间来回移动目光。研究小组组长理查·尼斯比特就此得出结论:“他们‘看’世界的方法确实不同。”这项研究甚至显示一个真理:某些地域的人更善于做某些事,另外一些地方的人则善于做其他事。[5]这也是传播人种学(ethnographyofcommunication)提供给媒介地理学的一个有力证据。
二、媒介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分析框架
如果说媒介地理学是媒介学与地理学互动、融合的结晶,那么它的研究对象和分析框架也应该在对“人、媒介、地理”这个互动、融合地带的扫描、分析中确立。
人是媒介学与地理学研究的核心与主体。事实上,各种社会科学家研究的最后目标都是人,不过他们是从不同的角度去研究人罢了。体质人类学家是从人类的身体特征去研究人;文化人类学家是从人类生活方式去研究人;心理学家是从人类的思想(即头脑)去研究人;社会学家是从人类的群居生活中去研究人;经济学家是从人类的交换行为中去研究人;政治学家是从人类的权力关系中去研究人;历史学家是从人类的“记忆”中去研究人;法律学家是从人类社会中的强制性的规范上去研究人。[6]同样,媒介地理学就是从人类、媒介与环境的关系中去研究人,研究人如何在特定的环境中发明媒介、使用媒介和活化媒介,如何自觉不自觉地通过媒介呈现地理、审视地理或突破地理。
任何一门社会科学都以人类社会的某一特定现象或实践活动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媒介学与地理学都是研究人与媒介运作和地理环境关系的学科。媒介地理学就是以人类与媒介、地理的相互关系及其互动规律为研究对象,它既研究人与自然和媒介的相互关系,也研究人之间和媒介之间的空间关系。它同一般的媒介学相比,它侧重把媒介现象尤其是传播活动现象放到特定的地理环境中进行考察和分析,并探索其本质和规律。同一般的地理学相比,它将地理形貌和地理信息的媒介再现、转换以及它对媒介工作者和受众的影响、制约等作为分析、研究的重点,对地球表面自然现象的研究不是它的任务。因此,不论是在媒介学者还是在地理学者的眼里,媒介地理学都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和分支学科。
媒介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不仅可以从它的学科定义上得到解释,还可以进一步从它的分析框架得到说明。我认为,媒介地理学的分析框架,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首先,媒介地理学需要建立一个跨学科的、综合性的分析框架。媒介地理学面对的现象和问题十分复杂,需要的知识和方法日益丰富,通常它需要动用和吸纳传播学、媒介学、地理学、人类学、政治学、经济学、文化学、社会学等众多学科的知识和方法,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不同视野对媒介地理学研究中遇到的现象和问题进行微观和宏观地分析研究。
其次,媒介地理学需要建立一个有梯度的、有层次的分析框架。这个分析框架就是:媒介地理理论、媒介地理历史、媒介地理应用。媒介地理理论着重研究各类媒介地理现象在统一性的基础上所遵循的总体规律,通过判断和推理的逻辑程序建立与客观对象相一致的概念和范畴体系。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空间结构论、人地关系论和区位论等。媒介地理历史研究在人类史上媒介的发明、创造、演变和发展的进程和地理因素、地理作用及其互动的本质和规律。媒介地理应用研究如何通过媒介地理学的理论、原则和方法解决实际的社会、经济、文化、传播和媒介问题,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建立专门的学科,如报刊地理学、影视地理学、网络地理学、出版地理学、音乐地理学等。实际上,地理学的不少分支学科就是为了应用而发展起来的。
[page_break]
第三,媒介地理学需要建立一个有理论性和实用性的分析框架。一般来讲,当前中国最迫切需要解决的与媒介地理学研究有关的理论性和实用性的论题主要有:(1)媒介产业的地理形势研究。经济全球化、传播全球化、媒介产业全球化已是无可争论的经济地理现实,那么中国媒介如何正确认识全球媒介地理形势,并结合中国媒介地理环境的实际,采取科学对策,急需理论和实践做出回答。[7](2)大众传媒的生态环境研究。媒介生态也是媒介地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其生态系统包括信息生产生态、信息传播生态、媒介分布生态、信息接受生态等。[8]当前媒介运作中出现的信息爆炸、信息污染、媒介暴力、媒介色情、文化沙漠等,都是需要认真加以解决的现实问题。(3)大众媒介的传播环境研究。环境是人类进行传播活动的“场所”和“容器”,它决定传播的内容和形式,也对传播活动起着维护和保证的作用。可以进入我们研究视野的有硬环境和软环境、地理环境和物理环境、媒介环境和社会环境等[9]。(4)媒介传播的“地形图”研究。借助于强大的经济实力和传播优势,充斥着西方的风俗和价值的文本、图像和声音正在全球飞速扩张,不断加深的文化差异和信息鸿沟正把人类带入一个充满冲突、不平等和分裂的时期,一些地区的极端分子甚至试图打造出具有很强攻击性的文化模式。文化侵略、信息屏障、媒介歧视、信息盆地等现实问题,正在使“媒介地形图”变得支离破碎。(5)媒介源地的本土性和地方性研究。的确,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但是,媒介对本土性和地方性的过度坚持,有时也会成为先进文化的反对派和落后文化的保卫者。(6)各类媒介与地理环境的互动研究。报纸、杂志、图书等平面媒介和广播、电影、电视、网络等电子媒介,不仅是特定地理环境中的产物,也是同地理环境互动互助、共进共演的社会环境的一部分,均有其各不相同的互动形态、特点和规律值得探讨。
三、媒介地理学的研究意义
媒介地理学属于典型的事后追认型的学科,它的产生与发展同大众媒介的兴起以及信息社会的来临基本同步,现已成为一个符合自主、独立条件的学科:(1)它有自己明确的研究对象和体系,能够对它所遇到的相关现象和问题做出详尽、明确和清晰的解释;(2)它的研究范畴极其广阔,研究内容十分丰富,可以容纳大量的研究人才,满足专业化的要求;(3)它富有生命力和吸引力,能够创造出具有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成果,并能吸引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和知识等资源。(4)它的理论性、实用性和综合性、跨学科的特点,可以释放出巨大能量,产生出巨大影响,吸引万众瞩目。因此,对媒介地理学进行系统、全面地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首先,研究媒介地理学有利于丰富和充实媒介学和地理学的理论体系。作为介于媒介学和地理学之间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媒介地理学既可以通过对地理因素及其影响力的研究和探讨为媒介学研究做出自己的贡献,也可以通过对媒介因素及其功能和作用的分析和研究为地理学研究注入新鲜的养料。
其次,有利于建立、发展与完善媒介地理学自身的理论体系。媒介地理学毕竟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一片未开垦的土地。因而,对于有志于从事媒介地理学研究的中国学者来说,引进媒介地理学,只是一种手段,一种策略,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由引进到借鉴、由借鉴到超越的质的飞跃,从而建立起科学的符合中国国情、结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的媒介地理学。
第三,有利于分析和解决全球化背景下的信息传播与文化交流中媒介地理因素引起的各种现象和问题。决策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决策的依据。没有正确的科学的理论,不仅无法分析和解决大众传播中因媒介或地理因素产生的各种问题,也无法使实践活动始终沿着正确的清晰的道路前进,甚至有可能导致盲目的错误的媒介实践,对社会产生巨大的破坏作用。媒介地理学在本质上不是实证的、解释性的学问,而是建立在对研究对象充分了解的基础上的实践性、管理性和对策性的科学。当下,全球媒介地理的形势是十分严峻的,发达国家凭借其雄厚的经济、技术、人力优势着力构筑“传播高地”,而好多发展中国家则处于“信息盆地”之中;同时,知识者与劳动者之间的“知识鸿沟”也正日益扩大。因此,研究媒介地理学无疑有助于全面、客观地认识和了解全球媒介发展的地理格局和生态状况,有助于深刻理解和科学把握当下媒介生存的地理成因以及媒介未来的发展机遇和基本趋势,有助于利用地理因素保持和增强本国媒介的生命力和影响力,有助于通过挖掘媒介潜力促进全体媒介生态系统的平衡与循环,从而为建设和打造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注释:
[1]康德:《未来形而上学导论》,商务印书馆,1978年,第17页。
[2]johnston,r.j.,derekgregory,geraldinepratt,andmichaelwatts(eds.).(2000).thedictionaryofhumangeography(4thed.).oxford:blackwell.pp.493-494.
[3]邵培仁:《电脑与网络:媒介地理学的颠覆者》,《浙江广播电视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第2期。
[4]nigelthrift,geographyofmedia.
[5]王小萌:《东西方人“看”法不同》,《钱江晚报》2005年8月24日第8版;《看世界,东西方眼光迥异》,《参考消息》2005年8月24日第7版。
[6]魏镛:《社会科学的性质及发展趋势》,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9年,第16-18页。
[7]邵培仁:《论媒介产业全球化与中国对策》,《新闻通讯》2001年第11期。
地理论文范文篇5
关键词:产业地理集中;产业区位;区域经济
一、产业地理集中: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捷径
产业地理集中或产业蔟群是指某一特定产业的企业大量聚集于某一特定地区,形成了一个稳定、持续有不寻常的竞争优势集合体。工业化时代的代表性产业像钢铁工业、化学工业、汽车工业、造船业等大规模聚集于某一特定的地理区域。硅谷高技术产业和底特律汽车工业的集中是单一产业的地理聚集的两个最有名的案例。克鲁格曼等人提出硅谷型聚集不是一个例外而是具有规律性。现在学者们越来越发现,产业聚集无处不在、无所不有。在美国,有名的聚集还有华尔街的金融业、好莱坞的娱乐业、加利福尼亚的酿酒业、华盛顿的炼铝业等等。伊利森和格拉泽(ellisonandglaeser)通过对制造业的地理集中的研究得出结论认为,每个产业都显示出过度的集中,459个四位数sic产业中的446个有明显的聚集。波特(porter)指出产业地理集中是提高产业竞争力的基本因素,并认为“蔟群”(clusters)的因素支配着当今的世界经济地图,它是每个国家国民经济、区域经济、州内经济甚至都市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在经济发达国家尤其如此”。
蔟群在一个国家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正如波特教授所说;“贫困国家由于缺乏发展完善的蔟群,他们在世界市场上,凭借廉价的劳动力和自然资源参与竞争。要超越这一阶段,发展功能完善的蔟群是必不可少的。对于那些欲从中等收入转入发达经济行列的国家来说,蔟群是一个尤其重要的制约性因素”。风行世界的高新技术开发区、高科技园区、创业园区等形形色色的园区不是产业区位理论或产业地理集中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无非是运用政府的力量造成产业的地理集中,创造一个全新的产业蔟群,从而获取更高的生产率和持续的竞争优势。
人们不禁要问,在网络经济时代,通过鼠标的点击就能从世界各地获取信息和生产要素,就能完成各种交易活动,实现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区位还能像以前那样发挥作用吗?或者说产业区位在全球性竞争中还那么重要吗?这一问题实际上就是波特所提出的“全球经济中地理位置的悖论:即全球经济中持久性的竞争优势,却在远方竞争者无法匹敌的当地要素——知识、关系和动机中日益重要”。有鲜明的依据表明在众多的领域中,产业地理集中不是削弱了,而是增强了,创新和竞争优势在地理位置上是越来越集中了,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马太效应”越来越明显了。
二、产业地理集中的理论解释
某一产业在特定的地理区域自然聚集并形成持续的竞争优势是一个漫长过程。众所周知,我国许多地方的“名、优、特”产品都具有悠久的历史,这些产业的早期聚集过程很难考究清楚。据目前的研究来看,产业地理集中引力有:
第一,自然优势聚集力(naturaladvantageagglomerationforces)。自然优势聚集力是产业地理集中的基本作用之一。自然优势的含义相当广泛,它不但包括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单个方面的优势,还包括两者的组合优势以及自然形成的社会经济资源优势。如某一地区有发展某一产业的自然资源优势,但自然环境地不适合于该产业的发展,则这种自然资源优势的聚集力将相当弱。伊利森和格拉译(ellisonandglaeser)通过对美国产业聚集的实证分析得出结论认为,自然优势聚集力可以解释20%左右的产业聚集现象。自然优势可以说明种植业、酿酒业、食品制造加工业、旅游业、交通运输业、造船业、采掘业与冶炼业等原材料产业的聚集现象。但自然优势也难以解释为什么有的地区具有发展某产业的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两方面的优势,但该地区却并未发生产业聚集的现象。社会经济资源优势包括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和便捷的交通运输条件等。交通运输条件一直是古典区位理论中的最基本要素,交通运输上的便利和低成本是许多产业聚集的基本动力。现代企业行为理论也指出,一些产业中的企业选址决策对区位成本是高度敏感的,区位是这些产业中的企业选址中的决定性因素。
第二,外溢聚集力。这里的外溢是区位外溢,是指某一厂商的建成将降低其它厂商的成本或提高它们的竞争力的现象,包括物理外溢(比如一家厂商的建成降低了第二家厂商的运输成本)和智力外溢。智力外溢可以较好地解释高科技产业大量聚集于大学或研究机构附近的现象,如硅谷型聚集等。物理外溢在传统产业尤其是传统制造业中存在较普遍。我们经常会见到,在一个荒芜的地区一旦建成了较大的企业后,小企业将鱼贯而至。这主要是由于大企业的外溢聚集力的缘故。外溢聚集力较常见于城镇的形成过程中,在由乡村到镇再到城市的扩大过程中,由于人口数量的增加,外溢聚集力越来越大,产品差异化程度也不断增加。传统商业(店铺商业)中外溢聚集力也较显著,如各种商业小区、商业街在实质上是商业的集中,可称为商业蔟群,外溢聚集力是蔟群形成的基本动力。伊利森和格拉泽认为,外溢是产业地理集中除自然优势以外的另一个主要动力。
第三,人文凝聚力。人文环境不但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资源,也是一个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众所周知,在全世界华人移居的地方都能形成有活力的华人经济区,美国的唐人街就是最典型的例子。意大利和我国的台湾省是小企业主宰的经济系统,小企业聚集极为普遍,不同的社区小企业聚集的产业类型是不尽一致的,这种聚集的基本动力就来自传统人文环境的吸引力。以血缘、亲缘、地缘为主的聚集在我国的南方沿海地区如浙、闽、粤等也很普遍,其中以家族团体(血缘、亲缘)为基础发展起来的蔟群占主体。这种蔟群产生的动力就是人文关系,系统赖以运行的基本因素是信任和承诺,现代交易的最基本方式契约交易并没有取代信任和承诺成为系统内成员的交易方式,交易成本也相当低,信誉是成员间信任和承诺的最重要因素。由于中国传统文化源源流长、丰富多彩,不同的社区其人文环境迥异,劳动分工和交易的秩序很难扩展到不同人文环境的社区之间。因此,蔟群的范围也往往囿于社区的人文边界以内。波特教授也指出,不寻常的、复杂的或紧迫的地方需求也可以产生蔟群。作者认为地方需求形成聚集的动力就是人文凝聚力。人文聚集力在与文化有关的产业如文体娱乐(戏曲、歌舞、体育项目等)、古迹名胜旅游、传统手工艺品和饮食等的聚集中起了决定性作用,日常所讲的“茶文化”、“酒文化”、“饮食文化”等都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其产品或工艺也只局限于该地区的某一个小区域内,离开了特定的区域就无所谓“特”了,这是由人文聚集力的引力场决定的。
当然,对于一个具体的产业聚集而言,上述三类聚集力可能是单个起作用,也可能是多个力的产物,或者还有别的作用力在起作用。一旦产业地理集中开始形成,就会出现一个自我强化的循环,尤其是当地政府持支持态度和地方竞争富有活力时更是如此。
三、产业地理集中理论的应用
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结构大调整时期,抓大放小、西部大开发等战略性举措对区域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有很大影响。产业地理集中既是区域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之一,也应是其有效手段。
地理论文范文篇6
关键词:产业地理集中;产业区位;区域经济
一、产业地理集中: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捷径
产业地理集中或产业蔟群是指某一特定产业的企业大量聚集于某一特定地区,形成了一个稳定、持续有不寻常的竞争优势集合体。工业化时代的代表性产业像钢铁工业、化学工业、汽车工业、造船业等大规模聚集于某一特定的地理区域。硅谷高技术产业和底特律汽车工业的集中是单一产业的地理聚集的两个最有名的案例。克鲁格曼等人提出硅谷型聚集不是一个例外而是具有规律性。现在学者们越来越发现,产业聚集无处不在、无所不有。在美国,有名的聚集还有华尔街的金融业、好莱坞的娱乐业、加利福尼亚的酿酒业、华盛顿的炼铝业等等。伊利森和格拉泽(ellisonandglaeser)通过对制造业的地理集中的研究得出结论认为,每个产业都显示出过度的集中,459个四位数sic产业中的446个有明显的聚集。波特(porter)指出产业地理集中是提高产业竞争力的基本因素,并认为“蔟群”(clusters)的因素支配着当今的世界经济地图,它是每个国家国民经济、区域经济、州内经济甚至都市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在经济发达国家尤其如此”。
蔟群在一个国家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正如波特教授所说;“贫困国家由于缺乏发展完善的蔟群,他们在世界市场上,凭借廉价的劳动力和自然资源参与竞争。要超越这一阶段,发展功能完善的蔟群是必不可少的。对于那些欲从中等收入转入发达经济行列的国家来说,蔟群是一个尤其重要的制约性因素”。风行世界的高新技术开发区、高科技园区、创业园区等形形色色的园区不是产业区位理论或产业地理集中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无非是运用政府的力量造成产业的地理集中,创造一个全新的产业蔟群,从而获取更高的生产率和持续的竞争优势。
人们不禁要问,在网络经济时代,通过鼠标的点击就能从世界各地获取信息和生产要素,就能完成各种交易活动,实现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区位还能像以前那样发挥作用吗?或者说产业区位在全球性竞争中还那么重要吗?这一问题实际上就是波特所提出的“全球经济中地理位置的悖论:即全球经济中持久性的竞争优势,却在远方竞争者无法匹敌的当地要素——知识、关系和动机中日益重要”。有鲜明的依据表明在众多的领域中,产业地理集中不是削弱了,而是增强了,创新和竞争优势在地理位置上是越来越集中了,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马太效应”越来越明显了。
二、产业地理集中的理论解释
某一产业在特定的地理区域自然聚集并形成持续的竞争优势是一个漫长过程。众所周知,我国许多地方的“名、优、特”产品都具有悠久的历史,这些产业的早期聚集过程很难考究清楚。据目前的研究来看,产业地理集中引力有:
第一,自然优势聚集力(naturaladvantageagglomerationforces)。自然优势聚集力是产业地理集中的基本作用之一。自然优势的含义相当广泛,它不但包括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单个方面的优势,还包括两者的组合优势以及自然形成的社会经济资源优势。如某一地区有发展某一产业的自然资源优势,但自然环境地不适合于该产业的发展,则这种自然资源优势的聚集力将相当弱。伊利森和格拉译(ellisonandglaeser)通过对美国产业聚集的实证分析得出结论认为,自然优势聚集力可以解释20%左右的产业聚集现象。自然优势可以说明种植业、酿酒业、食品制造加工业、旅游业、交通运输业、造船业、采掘业与冶炼业等原材料产业的聚集现象。但自然优势也难以解释为什么有的地区具有发展某产业的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两方面的优势,但该地区却并未发生产业聚集的现象。社会经济资源优势包括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和便捷的交通运输条件等。交通运输条件一直是古典区位理论中的最基本要素,交通运输上的便利和低成本是许多产业聚集的基本动力。现代企业行为理论也指出,一些产业中的企业选址决策对区位成本是高度敏感的,区位是这些产业中的企业选址中的决定性因素。
第二,外溢聚集力。这里的外溢是区位外溢,是指某一厂商的建成将降低其它厂商的成本或提高它们的竞争力的现象,包括物理外溢(比如一家厂商的建成降低了第二家厂商的运输成本)和智力外溢。智力外溢可以较好地解释高科技产业大量聚集于大学或研究机构附近的现象,如硅谷型聚集等。物理外溢在传统产业尤其是传统制造业中存在较普遍。我们经常会见到,在一个荒芜的地区一旦建成了较大的企业后,小企业将鱼贯而至。这主要是由于大企业的外溢聚集力的缘故。外溢聚集力较常见于城镇的形成过程中,在由乡村到镇再到城市的扩大过程中,由于人口数量的增加,外溢聚集力越来越大,产品差异化程度也不断增加。传统商业(店铺商业)中外溢聚集力也较显著,如各种商业小区、商业街在实质上是商业的集中,可称为商业蔟群,外溢聚集力是蔟群形成的基本动力。伊利森和格拉泽认为,外溢是产业地理集中除自然优势以外的另一个主要动力。
第三,人文凝聚力。人文环境不但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资源,也是一个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众所周知,在全世界华人移居的地方都能形成有活力的华人经济区,美国的唐人街就是最典型的例子。意大利和我国的台湾省是小企业主宰的经济系统,小企业聚集极为普遍,不同的社区小企业聚集的产业类型是不尽一致的,这种聚集的基本动力就来自传统人文环境的吸引力。以血缘、亲缘、地缘为主的聚集在我国的南方沿海地区如浙、闽、粤等也很普遍,其中以家族团体(血缘、亲缘)为基础发展起来的蔟群占主体。这种蔟群产生的动力就是人文关系,系统赖以运行的基本因素是信任和承诺,现代交易的最基本方式契约交易并没有取代信任和承诺成为系统内成员的交易方式,交易成本也相当低,信誉是成员间信任和承诺的最重要因素。由于中国传统文化源源流长、丰富多彩,不同的社区其人文环境迥异,劳动分工和交易的秩序很难扩展到不同人文环境的社区之间。因此,蔟群的范围也往往囿于社区的人文边界以内。波特教授也指出,不寻常的、复杂的或紧迫的地方需求也可以产生蔟群。作者认为地方需求形成聚集的动力就是人文凝聚力。人文聚集力在与文化有关的产业如文体娱乐(戏曲、歌舞、体育项目等)、古迹名胜旅游、传统手工艺品和饮食等的聚集中起了决定性作用,日常所讲的“茶文化”、“酒文化”、“饮食文化”等都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其产品或工艺也只局限于该地区的某一个小区域内,离开了特定的区域就无所谓“特”了,这是由人文聚集力的引力场决定的。
当然,对于一个具体的产业聚集而言,上述三类聚集力可能是单个起作用,也可能是多个力的产物,或者还有别的作用力在起作用。一旦产业地理集中开始形成,就会出现一个自我强化的循环,尤其是当地政府持支持态度和地方竞争富有活力时更是如此。三、产业地理集中理论的应用
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结构大调整时期,抓大放小、西部大开发等战略性举措对区域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有很大影响。产业地理集中既是区域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之一,也应是其有效手段。
地理论文范文篇7
关键词国家空间基础设施(nsdi)、"数字广西"、地理空间基础框架
1.前言
1.1背景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已进入以信息化为主要特征的新经济时代,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趋势。发达国家在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和空间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1998年1月,当时的美国副总统戈尔提出"数字地球"的概念。引发了继"信息高速公路"、"知识经济"以后的第三次信息浪潮。1998年6月,总书记在两院院士会上提出了关于中国发展"数字地球"的思路,指明了发展信息技术,加快建设国家信息基础设施,早日实现中国的"数字地球",是我国争先抢占世界科技、产业和经济制高点,走向21世纪的知识经济的发展战略。十五期间,许多地区和部门相继制定了数字省区和覆盖本领域的数字工程项目发展规划,如北京市已拟?quot;数字北京"总体框架和发展规划,"数字海南"、"数字山西"、"数字福建"、"数字浙江"、"数字陕西"等规划也在制定之中;国土资源部计划用12年时间实施"数字国土工程",交通部提出实施"智能交通",国家海洋局提出"数字海洋",国家测绘局提出建立"数字中国"地理空间基础框架。2001年10月,继国办发53号文后,国家计委、国家地理空间信息协调委员会召开了"国家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发展战略研讨会",指出"必须将国家空间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应用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内容,应加快发展,以带动地理空间信息技术的应用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并进一步推动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更引发全国十几个省、直辖市拉开建设"数字省区"地理空间基础框架的序幕。
1.2目的和意义:
联合国的一份报告表明,人类社会经济生活中80%以上的信息与地理信息有关,地理信息技术大大改变人类观测和认识地球的方式,已广泛应用于资源调查、灾害、环境检测、规划、电力、商业等领域,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成为21世纪国际竞争的制高点之一,其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防安全。"数字广西"地理空间基础框架的建设,将为广西政府部门和各市县的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规划、设计和决策支持的基础地理框架信息,为电子政务的实施提供统一标准的基础地理信息支撑平台和环境。
1.3主要内容:
"数字广西"地理空间基础框架的建设就是通称国家空间基础设施(nsdi)在广西的具体表述。也是以3s(gis-地理信息系统、gps-全球定位系统、rs-遥感)技术为基础,基础测绘数据的生产和成果存档、管理、分发服务系统在信息时代的具体表现形式和发展。
"数字广西"地理空间基础框架建设的主要任务包括:大地测量基准建设、广西省级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基础地理信息采集体系的建设、政策法规与标准体系的建设、欧洲杯买球平台的技术支持体系的建设、地理空间信息交换网络体系建设、组织机构的建设等,实现覆盖整个广西的多尺度、多分辨率、现势性好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
1.4"数字广西"地理空间基础框架在各行业中的应用:
2.广西实施该项工程已具备的条件
2.1区内环境: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是我国的战略目标,作为经济欠发达的广西,其信息化建设起步并不晚,20世纪90年代,南宁、柳州、桂林、北海等城市的土地、规划、环保等部门相继完成了本行业的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21世纪的今天,南宁、柳州、桂林列入部级信息化试点城市,在这三个试点城市的带动下,全区社会信息化建设全面展开,围绕政府网的建设,各地根据实际情况懈骶咛厣男畔⒒ㄉ琛h绫焙j械?quot;数字北海"项目,百色地区的"农业信息化示范项目"、防城港市的"港口信息化项目"、玉林市的"有线电视宽带网工程"等,以及全国第一套应急联动系统――南宁市社嵊绷低常?11)的初步建成,都为广西的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预计到2005年,全广西将铺设光纤约4.8万公里,每千人拥有计算机50台,互联网普及率达8%以上,信息产业增加值将达到250亿元,占广西国民生产总值的8%以上.
2.2广西测绘局内环境:
国家测绘部门投资2.56亿启动"国家基础测绘设施项目"建设,简称"大专项"建设。
广西测绘局在国家测绘局和区政府的支持下,于2000年8月正式立项(总投资2700万元),目前已完成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生产技术体系、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传输网络体系的建设,基础地理信息管理服务体系、空间定位综合服务体系、广西数字化基地大楼的建设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广西测绘局已建成主干千兆,百兆交换到桌面的局域网,装备了若干台企业级服务器、海量的磁盘阵列、磁带库、图形工作站、高档微机、大型彩色扫描仪、大幅面绘图仪等硬件设备,以及数据库软件oracle,gis软件arcgis、geostar、mapinfo、erdas、数字摄影测量系统、扫描矢量化系统等软件。通过大专项的建设,还锻炼出一批精通3s技术、计算机与网络技术、测绘技术的综合型人才。
1.基础地理信息生产技术体系已初步建成:
目前,广西测绘局已具备的1:1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年生产规模如下表所示:
数据类型
年生产能力(幅)
数据库存储(gb)
1:1万dom(数字正射影像图)
1600
1600幅×45mb/幅=72
1:1万dem(数字高程模型)
1600
1600幅×5mb/幅=8
1:1万dlg(数字线划地图)
880
880幅×4.5mb/幅=4
1:1万drg(数字栅格地图)
1000
1000幅×5mb/幅=5
遥感影像数据
按1米分辨率计算,500幅×100mb/幅=50gb
注:按广西"十五"计划,需8~10年才能更新测绘完成全广西1:1万地图。
3.建设原则和关键技术
3.1建设原则
"数字广西"地理空间基础框架的建设要贯彻"需求牵引、统筹规划、统一标准、阶段发展、面向应用、共建共享"的方针,坚持市场引导与政府调控相结合,引进和自主创新相结合,重点开发和普及应用相结合,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以应用促进发展。
3.2关键技术
海量数据库存储技术:目前,单是按覆盖广西的4d(dlg、dem、dom、drg)测绘产品的数据量计算,就达到了tb级,如何采用关系数据库(如oracle)管理海量空间数据,将是今后几年内的研究热点。
菘焖倩袢∈侄危喝绾纬浞掷?s技术及其集成,快速获取信息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宽带网络:利用高速网络实现信息共享和互操作。
虚拟现实技术:虚拟现实和三维模型是数字城市表现的主要形式。
知识产权问题:模拟测绘产品欧洲杯买球平台的版权问题较好解决。受法律不健全、法制观念淡薄等客观条件的影响,数字化测绘产品的欧洲杯买球平台的版权问题亟待解决,因为数字化产品一经提供,可以轻而易举地进行复制。要解决这个问题,除了法律、制度外,还需在技术上研究加密手段。
空间数据库更新与版本管理:为满足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必须定期更新数据,保持基础数据的现势性。数据更新后,历史数据仍须保存。因此必须建立一套有效的数据版本管理机制,确保有效数据能长期保存,又避免不必要的数据冗余。
4.现阶段的主要任务
4.1数据标准和规范的制定。
数据标准是急待解决的问题。很多标准国家尚未出台,必须加快基础地理信息各类标准的制定,完善各种数据库的建设标准、质量控制标准和安全保密标准,加快制定基础地理信息的产品标准、信息交换标准和应用标准等。
4.2广西省级基础地理数据库的建设
按基础测绘分级管理的原则,国家负责1:100万、1:25万和1:5万尺度的基础地理信息生产、管理、服务和更新。省级政府部门负责1:1万、1:5000比例尺甚至更大尺度的基础地理信息生产、管理、服务和更新工作。其中1:1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建设将是"数字广西"地理空间基础框架的核心和基础。省级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组成如图所示:
4.3实施一批地理空间信息重点应用示范工程的建设
当前,人口、资源、环境等可持续发展是国家和地方政府最为关注的领域,为共享"数字广西"地理空间基础框架资源,应当把应用开发的重点放在人口地理信息系统、资源(国土、海洋、地矿等)地理信息系统、环境地理信息系统的开发研究中。同时作为广西测绘局与区政府部门的合作项目――广西综合区情地理信息系统(9202工程)建设的延伸扩展,更要充分利用"数字广西"地理空间基础框架资源,结合西部大开发政府急于掌握的信息,急政府之所急,想政府之所想,积极与政府部门联系、沟通,进一步完善综合区情地理信息系统,注重反映广西自然资源、经济两方面的信息。
4.4积极创造条件推进地理空间信息共建共享机制的建立
测绘部门多年来生产了大量的地理信息资料,它们在广西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公益性、基础性的作用,但要在更深层次和更广的领域应用,需要政府及各行业的通力合作。共建共享是避免重复建设、维护国家利益的必要措施,是"数字广西"地理空间基础框架建设中必须坚持的原则。这方面的教训是屡见不鲜的,如广西各地方土地部门有独立的一套地籍图,规划部门有地形图,房产部门有房产图,每个部门都是投入巨资测绘、数字化,标准都不统一。实际上只要政府牵头协调,各地测绘一套基础地形图,每个部门在其基础上再采集各行业关注的要素(称之为三图合一)。这样的结果是大大节约了经费,却实现了各取所需,同时由于数据标准的统一,各行业能共享、交换成果。
要实现共建共享,一方面要积极推动地理空间信息政府协调机制的建立,充分发挥测绘部门的作用,加强与政府相关部门的合作,按照互惠互利的原则交换数据;二要研究制定共建共享的法规政策,明确规定知识产权的保护、用户的权利和义务、有偿使用等问题;三是测绘部门要在信息共建共享中发挥带头作用,进一步强化"四个主动服务"意识:主动为领导宏观决策服务,主动为国家重大战略、方针提供服务,主动为广西重大基础设施提供服务,主动为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提供服务。为推进共建共享机制的建立作出应有的贡献。
4.5建设基于webgis的地理空间信息交换网络体系。
"数字广西"网站()作为广西测绘局的宣传阵地及元数据窗口,应加强地理空间信息网站建设和网上地图的开发,探索地理信息网络服务模式,以适应网络快速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对网上地图的迫切需求。
5.极待解决的问题:
5.1政策方面的问题
去年广西制定的《广西广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信息化重点专项规划》中并没有完整地将"数字广西"地理空间基础框架列入其中。广西的信息产业在2000年全年的总产值为28.6亿元,仅占全区gdp的千分之二,在全国排22位,在西部地区排第5位。可以看出,广西的信息化总量还较低。基于"数字广西"地理空间基础框架的重要性和其能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跨越式发展。建议由区计委统一协调,广西测绘局负责具体实施,各部门共同组成广西地理空间信息协调委员会,加快制定"数字广西"地理空间基础框架的建设规划工作。
5.2人才缺乏、财力支撑不足的问题:
测绘滞后于国民经济建设的步伐,这是目前的尴尬现状。主要的原因是财力投入的不足。
"数据是血液",没有了数据的"数字广西"地理空间基础框架,就是个空架子,其他行业的信息化也就没有了与地理空间相对应的承载体。
"数字广西"地理空间基础框架的建设是多种高新技术的集成,需要一大批高素质的人才。目前,人才缺乏的问题还是比较突出。
6.结束语
广西壮族自治区基础地理信息中心作为广西测绘局向社会提供基础地理信息分发服务、应用开发的窗口和国家空间信息交换网络的省级主节点,基本具备?quot;数字广西"地理空间基础框架建设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应发挥"数字广西"地理空间基础框架建设的主力军作用,为我区信息化建设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罗满建《国家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发展战略研讨会情况报告》
2、广西区测绘局《国家基础测绘设施项目广西单位工程方案设计》
3、刘金长《建设广西省级基础地理信息系统》
4、广西区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广西省级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可行性研究报告》
地理论文范文篇8
地理标志与前文所述进出口贸易中的商品原产地是相互邻近的两个概念,但两者却有很多不同,进出口贸易中的商品原产地是货源标志,而地理标志不只如此。地理标志的由来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要追溯到本世纪30年代的法国。本世纪30年代,法国出现葡萄酒生产过剩危机,市场上假冒名葡萄酒泛滥。为此,葡萄种植业者、葡萄酒酿造业者和法国政府于1935年组建了“全国特产葡萄名酒及烈性名酒研究所”,着手以原产地对商品命名的研究工作。“原产地”命名主要围绕土地品质、葡萄品种和人三个方面展开,即本地特殊的人文地理环境能够为市场提供具有本地特色的独特产品。法国自1935年实行地理标志制度以来,以原产地命名的葡萄酒产品有400多个,以原产地命名的酒类产量达23亿升;以原产地命名的葡萄种植面积占法国葡萄种植总面积的52%。近几十年来,法国以地理标志命名的产品的范围已从酒类扩展到奶酪及其它产品如橄榄、核桃等。原产地命名注册的产品与一般产品相比较,具有知名度高、品质好、高附加值等特点,所以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出现了以原产地命名商品的做法。1992年7月14日,欧共体第2081/92法令,明确规定保护食品和农产品以“原产地”命名及保护地理标志。1996年6月,欧盟为加强对欧盟农产品的保护,公布了农产品品牌注册名单,凡注册的农产品品牌,只有在“原产地”生产,并严格遵守有关标准的生产者才能使用。
世界贸易组织《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第22条中的“地理标志”,指用来标示原产于某地区并具备由本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为要素所确定的特定质量和特色产品的一种商业标记。这里的“某地区”可能是一个国家,如中国陶瓷、法国白葡萄酒,也可能是特定国家中的一个地区,如天津鸭梨、峨山矿泉水,还可能是一地区内更小的地方名称,如龙井茶、景德镇瓷器。地理标志作为一种商业标记,一般是由地理名称和产品通用名称组合而成,如新疆葡萄干,其中“新疆”是地理名称,“葡萄干”是商品通用名称。当地理标志的知名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往往只取地理名称便可实现整个地理标志的表示功能,如“香槟酒”习惯被人们称作“香槟”。地理标志有三个方面的特征:首先,地理标志是一种地理名称,但它不是一般的地理名称。一方面,地理标志是实际存在的地理名称,其涵盖的地域范围大可以是国家,小可以是省、市、县、镇、村。地理标志就是这特定地域内某种产品的生产、制造、加工者共同使用的一种商业标记。另一方面,地理标志是具有较高声誉的地理名称。一般的地理名称(即商品产地落款或货源标志)经当地某种商品的生产、制造、加工者的长期使用,其声誉不断提高,令消费公众对这种地理名称下的特种商品产生了稳定而又特殊的信任感,这时一般的地理名称就转化成了地理标志。其次,地理标志与其标示的商品的特定质量和特色密切相关。一般的产地名称之所以能发展成地理标志,关键是商品的特定质量和特色是由产地内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决定的。这里的自然因素是指产地内的环境、气候、土质、水源、物种以及天然原料等;这里的人为因素主要指产地特有的产品加工工艺、生产技术、传统配方或秘诀等。上述人文地理条件对地理标志形成的作用是一个历史过程,它可能表现为产地内世代生产者对生产加工工艺、所选原料等生产要素的规律性认识,进而形成稳定的产品质量和特色,也可能表现为消费公众对产品质最和特色的普遍认同,由此形成产品信誉,也可能二者兼而有之。再次,地理标志既是一种质量证书,又代表了产地信誉,因此有广泛的社会影响。这种社会影响就地域而言,可分为世界性地理标志、全国性地理标志和地区性地理标志;就影响的社会主体而言,指达到一定数量范围的消费群体。地理标志的这一特点决定了:地理标志是产地内生产、制造、加工者共有的一项无形财产,是他们参与市场竞争的一种有利手段。
地理标志的属性和功能与商标基本相同。它们都属工业产权的范畴,是商品生产经营者参与市场竞争的一种手段,都有商品来源区别功能。但二者也有很多不同之处:一是地理标志用来区分不同的产地,商标则用来区别同类商品或服务项目的不同生产经营者。同一产地的不同生产经营者可以使用相同的地理标志,但使用的商标却不同。二是地理标志一般只用于商品,而商标使用的范围即可是商品,亦可是服务项目。三是地理标志的质量信誉表示作用取决于产地的人文地理条件,而商标的信誉表示作用则取决于具体生产经营者的经营管理水平。有一点需要说明,依照有关国际公约和我国法律规定,地理标志可以注册为“证明商标”。当然,注册为“证明商标”并非地理标志获得法律保护的唯一手段。
二、地理标志权
通过上文对地理标志涵义的分析,不难得出地理标志权的概念。所谓地理标志权是指产地内特定商品的生产者对其产地名称享有的专有性权利。其中“特定商品”是由具备产地的人文地理条件确定的特定质量和特色的商品,该商品符合真实、稳定的传统条件,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享有较稳定的信誉。“生产者”指从事特定商品的生产、制造、加工的单位或个人。关于地理标志权的涵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
第一,地理标志权是一种专有权。如果地理标志被产地内的商会、机关或者团体依法申请注册为证明商标,则由该商会或团体享有该地理标志的专有权;如果地理标志未被注册为证明商标,则地理标志权表现为地方性共有权。地理标志权作为一种专有性的权利,其“专有性”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即原产地名称权既不能转让,也不能许可产地外的单位或个人使用。其理由在于,地理标志的转让或者许可他人使用,都会导致产品出处的混淆和消费者的误认,并丧失地理标志的本质特性。
第二,地理标志权是一种集体性的专有权。地理标志不能为某个人所垄断,即使被有关组织申请注册为商标,也要由注册人依法授权给合格主体共同使用;如果地理标志未被注册为商标,它就表现为一种共有权。这是因为,地理标志作为一种无形财产,是基于产地的特有自然条件和产地内世代劳动者集体智慧而形成的,它当然应当属干产地内劳动者集体所有。地理标志权的集体权利属性决定,产地内的商品生产经营者只要其产品符合相应的传统条件,具有特定的质量和特色,均可使用该地理标志。与之相适应,产地内的商品生产经营者一旦不能按规定的条件从事生产经营,就要丧失使用该地理标志的权利。地理标志所限定的地域范围以外的单位或者个人,无论其生产经营产品的质量、特色是否与该地理标志的特定要求一致,或者是否使用与产地内生产经营者相同的原料和技术,都无权使用该地理标志。
第三,地理标志权没有限定的保护期,它取决于产地特有的人文地理条件。地理标志权具体表现为使用权和禁止权两个方面。作为使用权,它不受时效的限制,可供产地内的商品生产经营者世代享有,即使某一地理标志在一定期间未被使用,也不能由公众随意使用;作为禁止权,地理标志权的权利主体可以排除产地内外一切不合格主体对其地理标志的非法使用。尤其地理标志的滥用或冒用,会淡化地理标志的识别性,降低其商誉含量,使地理标志权利主体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
第四,《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将地理标志明确列入了工业产权的范畴。地理标志的特有功能使得它成为使用主体的一项宝贵的无形资产,成为特定商品生产经营者的一种重要的竞争手段。也正因为如此,地理标志成为假冒的对象,地理标志侵权现象时有发生。
三、加强地理标志权法律保护在名牌战略中的意义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国各地相继实施名牌战略,启动名牌工程。一提到名牌,绝大多数人会想到商标,尤其是想到驰名商标,与之相适应,对名牌产品的保护,更多的商品生产经营者会想到运用商标法来维护其合法权益。殊不知,名牌产品之名不只是商标的出众,其中还有商号、地理标志等所承载着的信誉。名牌产品的法律保护是一个系统工程,地理标志保护便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地理标志在名牌战略或名牌工程中的地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的关系上。一方面是地理标志与消费者的关系。消费者以自己的需要和爱好选购自己的商品,这种挑选是对商品最公正的评价,是对商品生产经营者合理的报偿,其结果使商品生产优胜劣汰。消费者对商品的选择,在市场经济日趋成熟的今天,体现在“认牌购物”上,穿名牌、吃名牌、用名牌成为一种社会时尚。而“认牌购物”不能简单地理解为选择商标,其中还有地理标志。如西湖龙井茶、沧州金丝小枣、新疆哈密瓜、绍兴黄酒、赵州雪梨等,人们可能不知道或不太在乎其商标是什么,但对其地理标志格外垂青。可见,地理标志的依法使用是对消费者负责,保障消费者的利益正是名牌战略或名牌工程的宗旨之一。另一方面是地理标志与商品生产经营者的关系。商品生产经营者只有从维护消费者利益出发,提供的商品适合人们的实用水平和购买能力,比同行竞争者物美价廉、质量高而又富有特色,才能创出信誉,使自己的产品进入名牌的行列。地理标志之所以能从普通的货源标志演化而来,正是产地内特有的自然条件和世代劳动者的智慧使然,地理标志中凝结着较高的信誉,使其成为名牌的组成部分。反过来,地理标志又可以为商品生产经营者换取可观的收益。上文提到过的法国葡萄酒产品的地理标志已成为当地开发农村地区潜力的有效手段,创出了一系列名牌产品,中国消费者所熟悉的人头马、轩尼诗、马爹利都是夏郎特蒸馏器酿制出来的葡萄酒。再一方面是地理标志与国家的关系。地理标志是名牌的组成部分,而名牌产品的多少标志着国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显示国家经济实力。在进出口贸易中,我国许多名牌产品因地理标志享誉世界,如中国丝绸、中国瓷器等,它们在一定意义上代表了我国的商品形象。总之,名牌中的地理标志与国家利益、生产经营者利益和消费者利益息息相关,它在名牌工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地理标志在名牌工程中的重要地位,决定地理标志保护是名牌产品法律保护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为了搞好名牌产品的原产地名称保护,本章以下儿节将对地理标志侵权认定、法律责任、制度完善等问题作更深入的探讨,以期能对名牌产品原产地名称保护实践有所借鉴或参考。在此,只对名牌产品地理标志保护的几个观念问题作初步讨论。
笔者以为,做好名牌产品的地理标志保护工作,在观念上应当注意三个联系:
首先,把地理标志的意义同目前市场经济实践和经济体制改革联系起来。地理标志是商品经济的产物,它将随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地理标志在市场上作为竞争手段的功能将进一步突出;为健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维护正常的市场竞争秩序,国家将进一步健全市场管理法,原产地名品适合人们的实用水平和购买能力,比同行竞争者物美价廉、质量高而又富有特色,才能创出信誉,使i‘1己的产品进入名牌的行列。地理标志之所以能从普通的产地标忐演化而来,正是产地内特有的自然条件和世代劳动k的智慧使然,地理标志中凝结着较高的信誉,使其成为名牌的组成部分。反过来,地理标志又可以为商品生产经营者换取可观的收益。上文提到过的法国葡萄酒产
品的地理标志已成为当地开发农村地区潜力的有效手段,创出了一系列名牌产品,中国消费k所熟悉的人头马、轩尼诗、马爹利都是夏郎特蒸馏器酿制出来的葡萄酒。再一方面是地理标志与国家的关系。地理标志是名牌的组成部分,而名牌产品的多少标志着国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显示国家经济实力。在进出口贸易中,我国许多名牌产品因地理标志享誉世界,如中国丝绸、中国瓷器等,它们在一定意义l代表了我国的商品形象。总之,名牌中的地理标志与国家利益、生产经营者利益和消费者利益息息相关,它在名牌工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地理标志在名牌工程中的重要地位,决定地理标志保护是名牌产品法律保护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为了搞好名牌产品的地理标志保护,本题将对地理标志侵权认定、法律责任、制度完善等问题作更深入的探讨。在此,只对地理标志保护的几个观念问题作初步讨论。
笔者以为,做好地理标志保护工作,在观念上应当注意三个联系:
首先,把地理标志的意义同目前市场经济实践和经济体制改革联系起来。地理标志是商品经济的产物,它将随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地理标志在市场上作为竞争手段的功能将进一步突出;为健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维护正常的市场竞争秩序,国家将进一步健全市场管理法,地理标志作为名牌产品的一种标志,在法律保护上会越来越受到重视;商品质量是地理标志信誉的物质基础,把保护地理标志权同自我监督商品质量结合起来,无论是对保护消费者利益,改善生产经营者的经营管理,还是从放眼未来,地理标志对生产经营者的回报来看,都会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地理论文范文篇9
地理信息系统作为一种特殊的管理系统,它以空间数据为基础,可进行空间数据及属性数据叠加分析,方便快速提取用户关心的信息,通过地面模型自动生成功能及三维空间处理模块,可实现虚拟三维现实的直观演示和各种分析,为领导决策提供一种方便快捷的分析方法和信息支持。作为支持空间定位信息数字化获取,管理和应用的技术体系.随着计算机技术、空间技术和现代信息基础设施的飞速发展,在经济信息化进程中的重要性与日俱增。特别是当今“数字地球”概念的提出,使得人们对gis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地了解,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地理信息系统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水利行业是一个信息密集型行业,古今中外的水利工作,都十分重视信息的收集、整编和利用信息。水利部十五规划中明确指出:”建设水利信息系统时,要以地理信息系统(gis)为框架。”“利用水利信息化推动水利现代化”。汪恕诚部长在今年全国水利厅局长会议上明确指出:“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水利信息化是水利现代化的基础和重要标志。在水利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大力推进水利信息化进程。”“要充分利用科学技术发展创造的有利条件,坚持用高新技术对水利传统行业进行技术改造,特别要注意采用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现代通信技术、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及自动化技术等,实现水利信息化。”部领导还提出:“创新是科技发展的动力,对于水利系统的科技人员,当务之急不但要迅速掌握gis这种新技术,还要不断追踪gis的新发展,高质量地为水利各项业务服务。同时,gis在水利的应用也需要国际国内各方面的技术合作。”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广泛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和遥感技术(即"3s"技术),建立了完善的防灾减灾网络,对洪水演进进行预测预报,对洪涝灾害和滞洪方案进行风险评估等等,水利信息化已成为水利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和前提。由于我们国家政策上的引导,并且国内水利用户技术储备和技术需求都达到了一定的层次,同时又借助世界上最先进和成熟的gis技术,所以gis技术在国内水利行业的应用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发展势头迅猛,速度很快。长江流域、海河流域、淮河流域正在开展数字流域的研究工作。
3地理信息系统在治黄实践中应用的构想
3.1建设数字黄河是大势所趋
飞速发展的计算机技术、数字化地球以及治黄信息化的趋势,都强烈要求我们尽快开展数字黄河的建设,数字黄河就是把黄河流域内各种与水相关信息通过各种先进的手段,按照统一的数据规则,集成到统一的地理信息平台上。从而实现黄河流域内与水相关的各种信息的统一管理,数字黄河数字有两个方面的含义,即信息的数字管理和数字应用。通过数字黄河的建设,可以把黄河上所有研究的问题通过地理信息系统集成到一起,对各种问题可以进行综合分析集成研究。数字黄河的建设将为流域水管理、信息监察,提供一个先进的、多方位的信息平台,基于此我们可以结合各种可能的新技术对我们黄河流域可能出现的各种危机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管理的集成性,只有把各种信息通过一个统一的平台组织在一起才能实现这一功能,而地理信息系统的出现,它可以把不同类型的数据,通过地理信息把他们联系在一起,为综合管理和科学决策提供了可能和依据。
数字黄河的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包括水情预报系统、信息系统、虚拟现实可视化和分析系统、调度管理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后评价及动态维护系统等子系统组成。需黄委各单位通力合作、共同完成。尽快开展此项工作的建设研究已是当务之急。
3.2急需开展的具体工作
3.2.1下游滩区洪水演进模型及风险决策支持系统
利用gis技术,建立流域地面数字模型,与流域雨量站相结合,通过产汇流模型的运算,快速预报不同河段洪水过程。以地理信息系统和数字模型相结合,开发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黄河下游滩区洪水演进模型,通过建立以地理信息系统为基础的滩区路网、居民地、村台等组成的滩区撤退线路网络系统,根据洪水演进模型结果确定不同级别洪水条件下,人员的撤退顺序及撤退路线,模拟不同级别洪水可能的演进过程,直观显示不同滩区可能的淹没范围。分析不同级别洪水可能的淹没风险,为地方政府的迁安救护提供科学、具体的意见,为滩区防洪决策提供快速调度予案;并可根据不同河段防洪大堤信息情况、防洪物资储备点信息等,当黄河某大堤发生险情时,根据地理信息找出距离险情点最近的防洪物资储备点及最近距离、调度路线等,为防洪抢险提供决策支持。
3.2河道水流演进和调度系统
国际上已有非常先进、完善的河流径流调度的gis和mis系统,为确保黄河河道不断流,基于地理信息技术,建设黄河下游水流演进和调度系统模型非常重要。目前的水量调度仍然缺乏足够的科技手段支持,演示不够明确和直观。通过黄河下游水流演进和调度系统模型的建设,可直观演示水流演进过程,包括流量、流向、流速等,演示每个闸门的开启度、引水量、到下一个闸门的传递时间等。
在确保黄河不断流的前提下,可模拟不同的水量调度方案,确定各闸门的开启次序、时间和引水量等具体指标。为调度管理提供科学决策依据。可以由中央控制室进行统一调度和演示,实现李国英主任所说的水量科学调度与动态演示的理想。
地理论文范文篇10
1、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内部动机
新课改指出,要将“要学生学”转变为“学生要学”。地理课程在知识传授方面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能够掌握地理的基本知识。如了解人类认识地球的过程,理解天气和气候的概念等;获得研究地理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包括学会运用地球仪和查阅地图技能,进行简单的地理观测等;初步认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包括说明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及其对人类的影响,了解人口、经济、文化发展的区域差异和基本规律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转变以往死记硬背的教学方法。同时,还需要将学生放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如可以在不同教学模块,应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营造舒适合理的地理课堂环境
教师、学生、学习内容和课堂环境是构成课堂管理系统的三个部分。如何将三者的关系处理好,使三者相互作用形成良性循环的管理体系,是课堂管理的重要任务,也是新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其中,课堂环境可以影响学生的心理感受,从而使学生形成不同的价值取向。因此,良好的课堂环境是教学工作的重点之一。课堂环境分为心理环境和物理环境。其中,前者是指在教学活动中,被班级成员所感知和体验到的环境。比如班级风气、师生关系、上课气氛等都包含其中。后者是指课堂内的外在物质基础。如教室的空间利用、硬件设施、座位安排、课堂纪律等。若想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保证学生积极向上的情绪状态,教师还需从改善这两方面的地理课堂环境入手。
3、培养学生的地理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
课堂管理的最终目的还是要使受教育者形成健康良好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而物理课堂管理和课程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初步形成对地理的好奇心和学习地理的兴趣。同时培养其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地理审美情趣。而只有建立一套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的课堂管理体系,才能真正实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形式。在此基础上,通过地理学科的授课,能够使学生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提高尊重不同地域传统文化的意识,树立爱护环境的责任感。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素养,为其未来发展打下基础,从而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二、中学地理课堂管理的影响因素
1、教师的课堂管理风格
教师作为课堂管理的整体协调者,在管理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良好的课堂管理风格是形成和谐课堂氛围的基础,不同的管理方式会对学生的课堂行为和学习状态产生不同影响。通常情况下,教师的管理风格从行为上可以分为专制型、民主型和放任自流型;从态度上可以分为积极的管理行为和消极的管理行为;从针对学生行为的处理方式上,可以分为预防性行为和干预性行为。通过不同的组合,教师的课堂管理风格会呈现出多样性特征。教师的不同课堂管理风格会在管理过程中,依据不同的情况产生变化。因此,任何一种管理风格都是优点与缺陷共存。教师应当依据自身能力,以及自身所带班级的具体情况,形成适合班内学生发展的课堂管理风格。
2、教学内容的有效性
教学内容是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在新课改的要求中,地理课堂不仅要让学生学习到基本的地理知识,还必须让他们学习到对生活有用,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知识。学习地理不应当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更重要的是能够将所学内容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因而,教师在制定教学内容时,需要依据中学阶段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引导学生从现实经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学习兴趣。同时需要考虑教学内容的含量,以及教学内容的呈现方法,传授学生基础性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培养地理学习能力。最终,使学生领会地理这门学科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为下一阶段的地理学习打下基础,达到教学目的。
3、课堂环境的稳定性
课堂环境是作用于教学活动的外部条件。中学地理作为一门不受重视的学科,其课堂环境往往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及课堂行为规范有着很大影响。积极的课堂环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带动班级的学习氛围,为教学互动打下良好基础。同时,也能够影响具有负面情绪的学生,使他们产生积极的学习态度,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而消极的课堂环境则会与之相反,学生的认知、情感、价值取向和行动导向都会受到环境的负面影响。因而,良好的课堂环境是地理课堂管理是否有效的体现之一。同时,由于人和环境能够相互影响,因此教师在进行地理课堂管理时需要有效调节学生与环境的关系,使两者彼此促进,形成良性发展。
三、中学地理课堂管理的优化策略
1、建立师生和谐沟通渠道
新课改强调老师的激励与引导,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体现出师生共同发展的价值取向。因此,在地理课程的课堂管理过程中,教师应当具备使自己与学生和谐沟通的技巧和能力。在以往的师生关系中,教师与学生通常是“管”与“被管”状态,教师并未将师生平等的理念融会贯通。如今,教师则应当转变自身的角色定位,以朋友式的方法与学生进行交流与沟通,建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信赖。同时,遵循中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个人特点,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依据不同班级情况,建立合理的师生沟通机制,对学生的合理要求给予及时反馈,将民主与平等的管理理念带入课堂,形成良好的班级氛围,才能建立真正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地理课堂管理状态。
2、制定合理的课堂行为规范
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良好的课堂纪律和规范的学生行为是教学成功的基本保障。在以往的课堂管理过程中,教师常会对学生进行过度规范性的管理。如在制定班级规范中,以“不能做某事”将学生行为机械化的限定在制度框架内。这类规范的制定严重制约着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然而,现实中由于大多数学生并不重视地理学科,在制定课堂纪律时,必须确保纪律标准的可实施性。同时,让学生明确纪律的适用条件及违反后果,形成一定约束力。因而,教师在制定地理课堂行为规范时,应当将学生的行为标准控制在适度范围内,在强制与民主间找到平衡点。而在课堂纪律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当尽量对学生采取正向的强化方式和积极的惩罚方式,不能过度使用惩罚。以此,通过将管理重点放在预防不良行为的发生上,与学生共同建设良好的地理课堂氛围。
3、构建新颖的教学授课模式
- 上一篇:地理科学范文
- 下一篇:
地理论文范文
时间:2022-01-30 18:37:29 阅读:0
推荐度:
相关文章
地理信息系统应用于皮革化工企业 2023-03-02 16:56:18
传统文化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2023-02-16 08:49:18
互联网下的高中地理教学实践与分析 2022-12-04 16:17:27
高中生地理综合思维素养评价及提升 2022-11-04 16:36:30
2022-10-13 14:47:48
2022-10-09 11:29:02
精品范文
10地理野外考察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