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工作报告范文10篇-欧洲杯买球平台

时间:2022-01-19 05:00:21 欧洲杯买球平台的版权声明

会议工作报告

会议工作报告范文篇1

这次全区卫生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传达贯彻全国和省、市卫生工作会议精神,总结我区*年的卫生工作,表彰先进,研究部署2*年卫生工作任务,动员全区卫生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进一步统一思想,提升境界,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努力推动全区卫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下面,我代表区卫生局作工作报告。

一、*年卫生工作回顾

*年,卫生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卫生局的关心指导下,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不断深化我区“一二三三四”工作体系,统筹谋划,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各项工作全面推进,卫生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卫生事业健康发展。获得了全省卫生系统行业作风建设先进集体、全市社区卫生工作先进集体、全市安全生产先进单位、实施惠民医疗工程先进单位、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先进单位、新闻宣传工作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局机关顺利通过了市级文明机关的复查,我区社区卫生适宜技术的经验做法在全市卫生工作大会上作了典型发言,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

(一)社区卫生服务深化发展。去年以来,在抓好社区卫生服务规范化建设的基础上,探索建立信息化社区卫生服务体系,自主开发了全市第一个社区居民健康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具备居民健康信息维护、信息综合查询、老人、妇女、儿童、慢病患者管理等功能,具有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灵活性及方便性等创新特色,初步实现了社区卫生信息的自动化管理。设立了市中区社区卫生服务网站,与社区居民健康综合管理系统链接,建立起省内第一个区级社区卫生服务信息平台。针对社区老年人医疗和预防保健需求突出的实际,提出了社区老年人分级管理方案,把老年居民分为a、b、c、d四级,根据健康状况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分级管理,动态监测,服务上门,提高了老年人的整体健康水平。为方便居民就医,减轻群众医药负担,真正实现“小病在社区,大病在医院,康复回社区”的目标,7月份,辖区29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签定了双向转诊服务协议。自协议签定以来,省中医二附院共向社区派出专家136人次,为社区举办专业讲座5次,免费安排社区医生到医院进修学习8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先后转入医院患者26人,使病人得到及时救治。统一印制了《社区医生巡访日志》,将巡诊纳入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的重要指标,定期监督考核,引导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变坐等病人为主动服务,有力推动了服务理念的转变。坚持规范管理,开展全国社区卫生服务适宜技术试点工作。为贯彻《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卫生部决定在全国选择若干地区进行社区卫生服务适宜技术试点。经过考察,卫生部与中国社区卫生服务协会确定了10个省的13个区作为试点单位,确定市中区作为全国的社区卫生服务适宜技术试点区,我区成为中国东部地区3个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试点城区之一。自卫生部召开试点工作第一次会议以来,我区成立了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各部门职责;区卫生局成立了试点工作业务协调小组,理顺疾病控制、妇幼保健等业务部门的工作关系,统一按照卫生部技术规范指导业务开展;制定了《工作方案》,明确了工作流程,出台了保障措施。目前正在积极开展《社区卫生诊断》首个技术项目。

(二)农村卫生工作整体推进。去年起来,我区被列为省级新农合试点区,我局于3月份集中时间、集中人力,开展了基线调查,研究制定了《市中区*年开展省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于5月正式实施。按照新农合档案管理规范,对所有档案进行了统一整理、装订、编号和录入。提高了中医适宜技术的报销比例,中草药饮片以及针灸、推拿、拔罐报销比例在目前报销比例基础上再提高20%。新购置了新农合管理软件和中央服务器,初步实现了信息化管理。积极宣传动员,农民参合率达到92.5%,截至*年底,共补偿参合农民43007人次,支付补偿资金468.38万元,农民群众得到了较大的实惠。乡镇卫生院建设全面完成。我区建设任务是对党家庄卫生院实施迁址重建。该项目建设规模2000平方米,设置床位50张,主体2层。工程3月开工,已于9月份竣工。加强村卫生室管理,集中力量对村卫生室开展了检查指导和年度校验,对党家庄和七贤未通过校验的10所村卫生室进行了清理整顿。规范了卫生室的病历和处方书写,对持证的乡医进行了年度考核。分5期在协和职业技术学院对204名乡医进行了集中培训。严格执行药品质量、价格公示制度,做到药价合理,确保农民不吃假药,努力让农民群众对药品质量、药品价格、医疗服务“三个放心”。

(三)医政管理得到切实加强。积极抓好医疗机构校验工作,加大现场校验力度,组织监督小组、专家小组对医疗机构进行量化赋分,今年共校验医疗机构480家,覆盖率达到100%,进一步规范了我区医疗机构执业行为。认真开展继续医学教育工作,对辖区医务人员进行了人禽流感、医德医风、医学伦理等知识的培训,通过购买网卡网上考试、征订《*卫生》日常学习、组织培训集中考试等形式完成继续医学教育。去年共征订《*卫生》187份,有近400人购买了网卡进行远程继续医学教育,覆盖率达到90%。新《处方管理办法》颁布后,我局聘请专家教授对全体医疗机构卫生技术人员进行了处方管理培训。10月,对护理人员进行了“三基”、“三严”强化培训。规范医疗机构审批,严格履行程序,依法做好行政审批工作。*年办理医疗机构设置审批13家,受理医师注册申请265件,按时办结率100%。实行医疗机构执业地点变更公示制度,广泛征求居民群众意见,切实维护医疗及其利害相对人的权益。严格执行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等相关制度,区卫生局和卫生监督所行政审批窗口被评为“全市文明服务窗口”。扎实做好执法监督工作,对我区设置b超诊断的医疗机构进行全面检查,对所有使用毒麻药品的医疗机构进行了检查,重点规范了药品的专人、专柜、专账管理,药品调剂及处方开具等内容。加大医政执法力度,实行定期不定期检查制度,共监督检查医疗机构800余户次,责令限期整改32户次,取缔非法行医“黑诊所”3家,拆除非法医疗广告、招牌5处,没收药品、器械价值约3万余元,行政罚款1.2万元。集中销毁非法行医药品109箱,输液器、注射器等5箱。解决医疗纠纷17起,处理上级卫生行政部门交办案件4起,委托医疗事故鉴定2起,结案率达到100%。

(四)医疗卫生服务功能全面提升。以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为抓手,强化专业技术人员依法执业意识,区医院建立了《中层目标考核》和《全方位目标考核实施细则》,狠抓了医疗管理质量和环节质控措施的落实。拓展科学管理模式,转变中层管理理念,选派1/2的中层分4批参加了管理知识培训,组织到外地进行考察学习,开拓了思路和视野,提升了管理团队整体素质。强化人才梯队建设,通过派出进修、举办技术操作竞赛、参加市级操作竞赛、请进来授课等形式努力提高专业技术人员整体素质。选派护理人员参加了市卫生局组织的“南丁格尔杯”护理知识技能大赛,荣获集体三等奖,总成绩在区县级医院中名列前茅。搭建特色专科平台,制定“把乳腺病的预防与治疗作为医院特色专科主攻方向”的发展规划,成立乳腺病普查小组,启动了对全区有条件育龄妇女的全面免费普查工作。《市中区25岁以上妇女乳腺癌发病情况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研究》已向市科技局申报科研课题。新开展的“微创穴位埋藏治疗”项目,满足了哮喘、癫痫、肥胖病人的医疗保健需求。

(五)疾病防控能力显著增强。以实现“一个确保”为首要工作目标,不断加大基础设施、设备经费投入,投入20余万元资金购置了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等设备。积极开展质量管理体系转换的各项工作,迎接了国家认证监督委员会和省质监局专家的检查评审。在抓好艾滋病、病毒性肝炎、流行性出血热等重点传染病防治工作的同时,努力抓好以霍乱为主的肠道传染病防治,依法健全疫情报告管理,完善疫情报告制度,加强对疫情报告人员业务培训。强化对腹泻病门诊的管理,实行24小时疫情值班制度。开展了对育龄妇女的尿碘监测,我区顺利通过了消除碘缺乏病考核达标工作。加强对手足口病的防控,对住院病人、学生及托幼机构完成流行病学调查135余例,处理疫情20余起,发放《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宣传单2万余份。继续巩固和提高免疫接种率,全面提升服务质量和业务水平。强化对免疫预防业务人员的培训,共举办培训班6期,培训228人次。完成对适龄儿童7种生物制品的33190人次的接种任务,总接种率达到98.5%。将开展高危人群干预与农民工的宣传作为全年的工作重点,广泛开展防艾教育,全年共计发放宣传资料22000余份,“防艾”宣传栏195期,对高危人群进行实地干预25次。在*大学、*大学举办了防艾知识宣传图片展及绘画展,在经十一路美食街设立了大型宣传广告牌,在乐山小区组织开展了影响较大的主题宣传活动,受到新华网等10余家新闻媒体的关注,我区对农民工的艾滋病综合干预和宣传工作走在全省的前列。认真完成各种食品样品微生物及理化的检测,完成食品样品微生物及理化检测881份,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136%。综合门诊共完成服务行业健康体检2.3万余人。

(六)卫生监督水平显著提高。加大歌舞娱乐场所、洗浴场所、旅馆业、理发美容场所、游泳场所(馆)等五类公共场所监管力度,积极推行食品单位量化分级管理,a级单位达到21个,b级264个,c级1117个。强化食品安全管理,区政府拨出专款30余万元配置了卫生监督专用快速监测车、快检室和监测设备,实现了现场快速检测。开展了“五一”期间食品卫生专项整治活动、“五小店”专项整治活动、农村食品卫生许可专项检查、小饭桌检查公示活动等专项整治行动。去年监督检查农村食品经营单位146个,检查品种476类,检查市区餐饮单位595家。举办食品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培训20期。我区先后获得*市颁发的“全国食品放心工程综合考评先进单位”、“*市食品放心工程优秀单位”等荣誉。继续打造食品安全示范街、示范店品牌效应。去年11月,全省《食品卫生法》宣传周活动启动仪式在我区“食品安全示范街”举行,我区食品卫生监督和管理工作得到省、市领导的高度评价。组织开展了《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及职业病危害专项整治月活动,提高了劳动者的健康权益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开展对农村集中式供水单位基本情况调查,开展对婚纱摄影、服装干洗业卫生监督管理,加强了84消毒液等消毒剂的监督管理。在全区开展了以“诚信医疗,规范服务”为主题的医疗市场专项整治活动,召开了全区医疗机构监督工作会议,下发了《关于整顿和规范医疗市场秩序的实施意见》。开展了以驻区大中专院校、厂矿企事业单位一级医院为主的医疗机构专项整治活动。继续开展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共出动执法人员460人次,处理各类投诉举报25次,有力地保障了群众健康权益。

(七)爱国卫生工作扎实开展。切实加强农村改厕工作,制定了改厕实施方案,形成了“整体规划、以点带面、重点突破、全面推进”的工作思路,实行了镇包村、村包户的“联包制度”,举办了农村改厕工作现场观摩会,技术人员现场演示洁具安装的过程,派出技术人员入村指导改厕工作。*年使用卫生厕所的村民达30749户。采取多种形式向驻地单位和社区居民宣传卫生和病媒生物防制知识,提高了群众的卫生防病意识。完善各项消杀管理制度,规范消杀工作程序,改进消杀方式,确保辖区“四害”密度始终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标准范围之内。邀请省病媒生物防制专家霍北新亲自授课,提高了专业防病除害能力。对辖区的“五小”行业、农贸市场、建筑工地等进行了专项拉网式检查,大大降低了“四害”密度。加大了爱国卫生活动月的宣传力度,以办、镇为单位设立了13个分会场,出动宣传车6辆,制作宣传牌40余块,发放宣传资料1万余份,在全区形成人人参与活动的浓厚氛围。去年累计清除垃圾死角753处,清除垃圾4272吨。创建卫生先进单位工作稳步推进,全区有6个单位被评为市级卫生先进单位,3个单位被评为省级卫生先进单位,1个村被评为省级卫生村。

(八)妇幼保健工作有序推进。重点加强了孕产妇系统化管理,尤其是加强了高危妊娠管理,高危妊娠管理率达100%、孕产妇系统管理率91.5%。巩固了爱婴区、爱婴医院成果,全区母乳喂养率96%。对社区妇保工作实行量化赋分,建立产后访视卡收、转、取制度,有效减少了产后“漏访”现象,产后访视率达94.3%。加强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认真做好小儿疾病筛查追访。迎接了国家妇幼保健中心专家组的调研。坚持集体儿童与散居儿童分类管理、齐头并进的管理模式。认真做好5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监测,3岁以下儿童保健系统管理率为95.04%,7岁以下儿童保健管理率95%。完善了妇女病查治统计报告制度,建立妇女病查治档案,做到专人管理、统计、汇总上报。加强对母婴保健技术服务的管理与监督,认真做好母婴保健技术服务许可校验,加强b超管理和《出生医学证明》使用的管理,驻区医院《出生医学证明》发放率达100%,《出生医学证明》填写合格率达100%。认真做好“三网监测”及人群出生缺陷监测。我区既是部级“三网监测”点(即孕产妇死亡、新生儿出生缺陷、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又是省、市监测点,在认真做好“三网监测”工作的基础上,从去年10月开始承担了卫生部国家人群出生缺陷监测工作,完善了妇幼信息监测网络,制定了《实施方案》,成立了市中区人群出生缺陷领导小组及专家组,分批对医院妇产科医生、社区及乡镇卫生院妇幼保健大夫、村医生200余人进行了系统培训,分组到15个办镇、18个派出所、7家医院进行了“三项监测”工作的补漏调查及质控,12月份顺利通过省级人群监测质量控制检查,受到省级专家好评。

(九)和谐行业建设成效显著。一是在全系统深入开展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把学习*精神与贯彻省、市第九次党代会和区第十次党代会精神相结合,与卫生系统集中教育活动相结合,在我区社区卫生网站上开辟了大讨论活动专栏,利用网络媒体形成了大讨论活动的学习平台。邀请*市社科院石兆宏副研究员作了题为《保证民生---贯穿*报告的一条主线》的专题讲座。通过大讨论活动,广大干部群众思想境界提升、工作思路更新、工作作风转变、办事效率提高,各项卫生工作得到了切实推进。二是深入挖掘推出了市中区医院“百姓身边好医生”刘传河同志的先进事迹,在全区卫生系统开展了学习先进的系列活动,在省、市主要媒体进行了密集连续的宣传报道,刘传河同志也被评为市中区道德模范,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良好的影响。三是人才培养与管理积极推进。树立大人才观,定期走访驻区卫生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建立起紧密的联系,发挥区域拔尖人才的学术带动作用。从2003年开始,连续4年组织了评选市中区卫生系统拔尖人才,并进行大张旗鼓地表彰,营造了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四是群众工作深入开展。“7.18”暴雨后,卫生系统迅速行动起来,组成医疗卫生、疾病预防、除害消杀等五支小分队,深入街居、家庭开展医疗卫生活动,在白马山、王官庄等受灾较重的社区开展义诊活动,积极宣传防病防疫知识,筹集3万多元的药品及时送到受灾群众家中。以“访贫病、送温暖、献真情”为主题,开展了“关注贫病居民健康,社区卫生服务送温暖”活动,组织社区医生对辖区内身患重病、常年卧床、无钱医治的居民进行调查登记,针对其病情分别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医疗服务方案,为每户免费赠送200元药品卡,减轻了困难群众的医疗负担,活动共为150户“贫病”居民免费送医送药达3万余元。五是行业作风建设进一步加强。以构建和谐行业,加强环境建设为着力点,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机关作风建设、树立工作人员良好形象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加强领导干部五个方面作风建设的实施意见》,举办了工作人员行为规范知识竞赛、演讲比赛,进一步规范了服务行为,提高了服务质量。集中开展了加强领导干部在思想作风、学习作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生活作风五个方面的作风建设活动,组织了总结交流活动。继续深入开展商业贿赂专项治理,严格履行药品、设备、后勤物资及办公耗材院内集中招标采购制度,确保采购透明度。加大对医疗卫生、卫生监督等部门的行风建设和反腐纠风工作监督力度,强化医患沟通,医患关系得到进一步改善。六是内外监督广泛开展。迎接了区委、区人大、区政协对新农合、社区卫生等重点工作的调研。召开行风监督员座谈会,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开通网上电子邮箱,方便群众反映和反馈意见。去年以来卫生系统共发放征求意见信500余封,汇总整理反馈意见近60条,卫生行政效能得到改善。

会议工作报告范文篇2

正是由于遵循了这一指导思想,截至12月6日,×中心支公司共实现保费收入16431万元,完成全年任务计划的122%,到今年11月份的市场占有率为25%。其中,个险新保保费收入(含意外险)1610万元,完成年度计划的80.5%,同比增长20%,全省达成率第八名;意外险完成474万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03%,同比增长60%,提前一个月完成全年任务。团寿险完成2546万,完成计划的195%,提前半年超额完成任务;中介保费实现保费收入6778.6万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01.1%;个险续收保费2928.5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00%。

与去年同期相比,业务结构更加合理,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同时,公司在当地保险市场的占比和社会影响都有了非常大的提高,全年新保总量居市场的第二位。

回顾今年的工作,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抓业务、抢市场,实现各项业务的快速发展。

业务发展是公司的生存之本。我们一直把如何提高业务平台,扩大市场占比作为工作中的重点。全面贯彻落实“稳健经营、以效益为中心”的指导思想,积极推进业务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按照省公司的统一部署,中支公司总经理室带领广大员工迅速转变观念,提高强烈的市场竞争和危机意识。严抓基础管理,拓宽业务渠道,以纯传统险和意外险作为两大业务发展重点。牢固树立“诚信天下、稳健一生”的经营理念,不断优化业务机构,提升业务质量,在业务结构、质量、规模、效益等方面都实现了新的突破,得到了全面的发展。

1、在个险业务方面。按照年初制订的总体战略,以标团建设为重点,突出培训,强化增员,稳扎稳打,健康发展,管理一步一个脚印,成绩一步一个台阶。顺利实现“首季开门红”后,又积极配合参与省公司开展的“四五”联动对抗赛活动,我公司全体员工和广大营销员,以忘我的工作热情,高度的荣誉感、责任感和必胜的信心,积极投入到了这场为荣誉而战的战斗中去,取得良好的竞赛成绩。在省公司“八九”联动业务竞赛中,我们也获得小组胜出奖,战胜×。全年个险保费和增员率在各家保险公司下滑的情况下,继续保持稳步增长。

2、在团险业务方面。在市场非常艰难的情况下,抓住有力时机,大力开拓渠道业务,“绿色救助”、“小额信贷”“建工险”等都已经走上了良性发展的轨道。在今年12月份,我公司与胜利油田顺利续签了“职工团体商业医疗保险合同”。这个合同的签定,为我们公司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社会影响,为公司的有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意外险业务规模迅速扩大,赔付率不断下降。在东营各个保险公司的业务都没有增长或有所下滑的情况下,我们的意外险业务对比03年度实现了较大幅度增长,市场占比不断扩大。

3、银行保险方面。今年,面对竞争异常激烈的市场,在强化对银行客户经理综合素质培训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了对渠道的管理和维护,对银行渠道进行了梳理,对其架构做了调整,使渠道管理更具有专业化、规范化,使红利来和小额信贷险业务都得到了健康发展。在费用下调的情况下,我们的红利来趸交业务仍然完成了6755万元,顺利完成省公司下达的任务。

4、续收业务方面。在加大客户服务专员技能技巧培训的基础上,强化区域管理,加大银行代收知识的培训,当期达成率不断提高。按照省公司和市公司的考核,各项指标全部达标。尤其在省公司组织的“争先创优”活动中,一直战果辉煌。

二、抓重点、带全盘,实现了规模和效益的同步发展。

按照“三个转变”的要求,我们注重全面提升管理水平,全力做强做大个险纯传统险、意外险两项业务,不断扩大市场占比,提高经营效益。在今年的工作中,公司上下团结一致,奋力拼搏,较好地完成年初预定工作目标,工作中有以下几个亮点:

1、县区框架基本搭建完成,县区班子建设初具规模。东营原来没有县区架构,为使×太保寿险有一个长足可持续地发展,必须将机构延伸至各县区。今年上半年,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根据省公司有关要求,我们开始搭建县区架构。通过本地培养、同业引进等措施,让一批优秀的人才走上了县区领导的岗位,到目前对县区的管理框架搭建已基本完成,并按照省公司《县区机构管理办法》进行了实质性运作,为****年的业务发展做好了机构和干部的准备。

2、内部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管理工作不断改善。管理的专业化、集约化、规范化水平进一步提升。今年,从总公司到分公司都高度重视管理工作,有关管理的文件一个接一个,我公司对这些文件都及时进行了转发,并结合实际认真进行了贯彻和落实。可以说,今年的管理力度、深度和广度,是近几年都没有过的。在工作中,我们按照上级公司的要求,始终坚持“一手抓业务,一手抓管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原则,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顺应业务发展的要求,全面加强和改善各项内部管理工作。通过各项规章制度的贯彻和落实,我公司的内部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向管理要效益,通过管理促发展。通过一系列的措施,促进了团队的稳定和管理工作的加强,内控机制得到了强化,风险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减少了浪费,降低了成本,实现了增收节支。在财务管控方面,坚决做到费用不超支,今年中支公司在费用方面的压力非常大,在面临费用紧张的情况下,公司一方面抓业务发展,一方面抓费用管控,实现了年底的费用节余。由于我们管理到位,省公司还将我们作为调查基地,并在×举办了全省两核调查员培训班。

3、系统业务和集团业务取得了大的发展。今年以来,我们通过积极努力,不断开拓各种销售渠道,先后打通了“小额信贷”、“建工险”、“绿色救助”等意外险销售渠道,到目前这些渠道业务都已经走上了良性发展的轨道。而且这些系统业务运作,赔付率很低,仅有11%,为公司提供了费用来源,为公司的生存和发展作了贡献。在今年12月份,我公司与胜利油田顺利续签了“职工团体商业医疗保险合同”。这个合同的签定,为我们公司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社会影响。我们创造了一个健康险运作的全国性典范,为公司的有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思想政治工作和欧洲杯投注官网的文化建设都得到了加强。欧洲杯投注官网的文化建设摆上了公司发展的重要议事日程,欧洲杯投注官网的文化建设不断加强,使得公司的凝聚力进一步增强。一年以来,我们高度重视欧洲杯投注官网的文化建设,通过举办庆祝“三八节”晚会、诚信教育签名、机关晨操比赛、歌咏比赛以及各种政治业务学习等活动,一方面活跃、丰富了职工的文化生活;另一方面进一步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向心力。通过开展读书学习活动,先后学习了《自动自发的工作》、《没有任何借口》等书籍,提高了员工的理念和工作的自觉性。利用每周周一下午的时间,在中支公司会议室进行中心小组学习,公司所有中层领导干部参加,集中学习讨论上级公司下发的有关文件和政策。在学习的同时,制定本周的工作计划,使工作有方向、目标和计划性。同时,我们还积极引导广大员工向党组织靠拢,今年共有13名同志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并有3名同志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党内到党外,从领导干部到一般员工都坚持思想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形成了上下一心、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共谋公司大发展的良好氛围。

在今年的12月18日,在公司党组的领导和广大职工的支持下,经过职代会筹备工作小组的紧张准备,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公司×中心支公司第一届职工代表大会胜利地召开。这次大会进一步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认真总结近年来公司在业务发展与经营、管理工作中的经验与教训,把职工民主管理、参政议政纳入职代会职权范围,提高了员工参政议政的能力,进一步调动了全司员工的积极性。会上,提出合理化建议17条,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对合理的建议逐一解决。职代会的召开,为全面提高公司经营、管理水平,向创建一流寿险公司的目标扎实推进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大会表决通过了《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公司×中心支公司关于二****年分业以来经营情况工作报告》等11个制度、办法和规定。

这次会议是×中心支公司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件大事,也是公司员工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它对充分保证广大员工正确行使民主管理监督权利,调动和发挥广大职工参政议政的积极性,真正形成“依靠职工抓管理、抓好管理求发展”的良好局面,对不断完善公司经营管理机制,进一步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三、存在的不足。

在肯定成绩和进步的同时,我们还清醒地看到我们工作中仍然存在的一些不足和一些薄弱环节。

一是县区和部门及业务渠道之间发展还不平衡,有些单位和部门的领导对市场的研究还不深入、不主动、不准确,把握市场、应对市场的能力还有欠缺,对市场的敏感度、对全局的掌控能力、综合素质还有待提高。二是部分单位还存在执行不到位的问题,个别领导同志的危机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还不够强。三是进一步提高全员敬业精神,要在明年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认真对待。四是县区机构建设还很薄弱,必须得到全面加强等等。这些问题,都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并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对待、解决。

20****年的工作打算

(一)总体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落实“十六”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继续坚持“稳健经营,以效益为中心”的经营指导思想,加快业务发展,提高经济效益,保持公司长期、稳定、可持续性发展。

20****年工作的总体思路为:抓管理、树形象、创品牌、占市场。以县区机构建设为主线,以干部队伍建设为根本,以员工队伍建设为基础,强化个险的主导地位,继续抓好系统业务和集团业务的运作。实现****年业务规模和经营效益的快速同步增长。在此基础上,加强欧洲杯投注官网的文化建设,提高员工福利待遇,把太平洋寿险×市中心支公司向一流的寿险公司、精品公司的方向推进一大步。

具体到各个业务渠道的要求是:

1、个险方面。20****年是“标准化团队建设年”,以《基本法》为发展内在动力,以标团建设为外在发展标准,全力推动业务发展。加大市直营业部队伍建设,建好县区个险管理架构,建好讲师队伍,全力发展个险业务。

2、团险方面。以公司县区架构建设为依托,建立、健全团险队伍,以优质服务为宗旨,全力打造×太保团险新形象,以意外险为基础创建保费新平台。

3、中介业务。理顺市直与县区中介业务管理架构,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最大限度的提高业务产出能力和业务管理水平。进一步加强银行保险渠道建设,维护现有渠道,开拓新的业务,开源节流,实现规模产品与效益产品双丰收。加强团队建设,增强凝聚力,努力开创‘团结、奉献、拼搏、进取’的中介部精神。

4、客服续收。强化续期业务管理,从抓管理入手,加强对客服工作的管理力度,加强县区内勤管理体现服务品质。客户服务工作要全面宣导“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扎扎实实抓基础,全力以赴抓服务,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本部门做起,用诚信、主动、求实、创新的精神打造太平洋寿险优质服务的品牌。

(二)20****年的经营目标

个险标保任务2****万元。意外险要力争600万元。团寿险要保证3300万。中介业务8100万元。续收业务4500万。

明年,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认真搞好县区机构建设,强化县区机构职能,使工作重心下移。通过县区机构建设,提高县区业务产能,让县区机构在各个业务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并结合分公司下发的《县区机构管理办法》,理顺、规范县区框架,使各县区实现个、团、中介的全面发展。

二、大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不断强化各级班子建设。市场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企业要想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实施人才战略。我们要通过内部培养、外部引进、社会招聘等各种渠道,选拔人才,真正做到人才兴司、人才强司。今年的工作重点主要是抓好县区班子建设,使县区班子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同时搞好人才储备,也就是搞好后备干部的建设。

三、切实抓好员工队伍建设。经过近四年的发展,我们逐渐在员工队伍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中介业务、团险业务、续期业务都走在了全省前面。今年,要加强四支队伍的建设:个险队伍建设、团险队伍建设、中介队伍建设、收展员队伍建设。要在队伍规模不断壮大的基础上,走精兵之路,大力培养高产能业务员。并对四支队伍的各级、各类业务员实行分类指导,锤炼好能打硬仗的四个方面的队伍。

四、继续加强系统和集团业务运作。根据东营的特点,系统业务和集团业务是我们公司发展的优势。要在原来抓系统业务的基础上,维护和巩固好各个业务渠道。同时对油田的重点单位实施重点公关,继续扩大集团业务,为公司的发展造影响、树形象。

五、抓好各方面的管理。通过管理,更好的促进业务发展,使公司向精品公司的方向不断迈进。

会议工作报告范文篇3

这次全会的主要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及十六大以来历次中央全会精神,认真学习贯彻同志在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体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回顾总结**年工作,研究部署**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任务。

一、**年主要工作回顾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和部署,实施了坚强有力的领导。等中央领导同志多次听取中央纪委的汇报,作出重要指示。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同志的重要讲话,对加强反腐倡廉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全党把学习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作为一项重大任务来抓,贯彻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战略方针,落实《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创新,加大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力度。经过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不断深入,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特别是在严肃党纪政纪、治理商业贿赂、深挖腐败分子、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方面取得了较好效果。

(一)加强监督检查,促进科学发展观等中央重大战略决策和部署的贯彻落实。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围绕中央关于加强宏观调控、做好“三农”工作、保护资源和环境、抓好安全生产等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认真履行监督检查职能。中央纪委监察部督促并会同有关部门开展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严格土地管理等20多项专项治理和检查工作,严肃查处23起土地违规违法案件、6起矿产资源违法案件和50起典型环境违纪违法案件,参加18起特大事故调查,集中检查了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的落实情况。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推动农村综合改革和中央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落实,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地方各级党委集中换届工作的监督检查,严肃查处违反组织人事纪律的问题,切实纠正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努力防止领导干部“带病提拔”、“带病上岗”。配合有关部门开展清理规范津贴补贴工作,对违反有关政策规定的单位进行了查处。

(二)开展专项治理,查处和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各地区各部门把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工作重点,认真解决群众在上学、看病等方面反映的突出问题。停止审批新的改制学校,督促落实免除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使近5000万学生受益。对各地自行出台的教育收费规定进行了全面清理,清退违规收费3.49亿元。全国集中招标采购药品总金额1040.24亿元,对政府定价药品进行价格调整,降价金额约200亿元,平均降幅20%,进一步规范了医疗机构的诊疗、用药和收费行为。中央有关征地补偿安置政策逐步得到落实。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实现了所有公路基本无“三乱”目标。许多地方和部门开通“政风行风热线”,有的设立基层信访服务中心,健全领导接访制度和干部下访制度,及时了解群众诉求,力争把矛盾解决在基层。中央纪委监察部还就解决群众反映的坑农害农、制售假劣药品等5个突出问题专门作出部署,各地区和有关部门查处36259起哄抬农资价格、制售假劣农资坑农害农问题,涉及总金额4.42亿元;开展药品研制、生产、流通、使用环节专项整治工作,查处4681起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违纪违法案件,涉案总金额约2.02亿元,维护了群众的切身利益。

(三)保持查办案件强劲势头,严肃查处违纪的党员和干部。**年,各级纪委共立案123489件,结案122777件;给予党纪处分97260人,占党员总数的1.4‰。其中,受到警告处分的37434人,严重警告的27185人,撤销党内职务的2744人,留党察看的8777人,开除党籍的21120人,对涉嫌犯罪的及时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在受党纪处分人员中,因安全事故、生产经营管理等失职渎职问题受到处分的3196人,占3.3%;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的31218人,占32.1%;违反廉洁自律规定和财经纪律的15350人,占15.8%。涉嫌犯罪被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的3530人,占受党纪处分人员的3.6%。在党中央的领导下,我们严肃核查陈良宇同志严重违纪问题。党中央作出对其立案调查和停职检查的决定,表明了我们党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坚强决心和鲜明态度。

认真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各行业主管(监管)部门组织本行业本系统开展自查自纠,认真查找和纠正经营活动及市场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司法机关和行政执法部门加大查办商业贿赂案件力度,共查处10883起商业贿赂案件,涉案总金额37.66亿元。全社会反对和抵制商业贿赂的意识普遍增强,防治商业贿赂长效机制建设稳步推进。

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认真落实查办案件有关规定,严格依纪依法办案。加强信访工作,开通网上举报。认真剖析案件,提出完善制度的建议,发挥办案的治本功能。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实施《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相关工作,加强反腐败国际合作,加大追逃、追赃力度,严厉打击外逃的腐败分子。

(四)扎实开展党风廉政教育,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意识有所增强。结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和学习贯彻党章,以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为重点,加强对广大党员干部的党风廉政教育。严格执行廉洁从政各项规定,查处违反规定收送现金、有价证券和支付凭证的领导干部1269人,违纪金额5448.37万元;查处参加的党员干部5754人。加大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工作力度,广泛开展廉政文化理论研讨、廉政歌曲传唱和家庭助廉教育活动,创新、丰富廉政文化建设的形式和内容,廉洁教育逐步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以廉为荣、以贪为耻,风清气正、和谐向上的社会风尚开始形成。

(五)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创新,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取得新的成效。继续深化改革,完善了一批重要的国家法律制度和党内法规。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并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党员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审判机关完善公开审判制度,强化内部监督。检察机关加强对诉讼活动的法律监督,逐步完善对职务犯罪侦查的监督制约机制。中央组织部制定党政领导干部职务任期、交流、任职回避等规定,建立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制度。国务院审改办对国务院部门现有的1800项行政许可项目和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进行了审核论证,行政审批的运行、管理和监督机制不断完善。财政部门预算管理改革继续深化,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开始启动;全国政府性基金项目纳入财政预算管理,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扩大到中央、省级所有部门。政府投资项目公示制和代建制范围继续扩大。金融监管体制逐步完善。工业用地纳入国有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范围。政府采购规模达到3500亿元。

(六)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对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迈出较大步伐。全国乡(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在规定范围内进行述职述廉131.53万人次,纪委负责人同下级党政主要负责人谈话31.95万人次,任前廉政谈话35.13万人次,实行诫勉谈话5.79万人次,民主生活会和民主评议等制度得到较好执行。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对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9家中央管理的银行、4家国有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部分保险公司进行了巡视,开展了对国有重要骨干企业的巡视试点工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共对150个市(地、州)、507个县(市、区)进行了巡视。国务院有的部门也开展了巡视工作。纪检监察派驻机构统一管理工作稳步推进,职能作用得到较好发挥。政务公开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不断健全,各级行政机关政务公开深入进行,一些地方在清理行政职权的基础上编制政务公开目录,促进了行政权力运行的公开透明。厂务公开、村务公开以及公用事业单位办事公开的内容和形式进一步规范。党务公开逐步推行。国有企业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不断加强。

全面履行纪检监察两项职能,加强行政监察工作,促进各级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廉政勤政、依法行政。会同并督促有关部门建立限时办结、公开承诺和行政过错责任追究等制度。一些地区和部门运用电子监察网络系统,创新对政府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机制。全国建立2166个行政服务中心、4864个行政投诉中心。受理109821件行政效能和行政过错方面的投诉。开展清理纠正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国有企业负责人投资入股煤矿工作,5357人主动登记,撤资退股7.09亿元。严肃查处违反政纪的案件,**年共给予政纪处分37775人。

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深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进一步解决在思想、组织、作风以及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强化内部管理,健全规章制度,严格执行纪律特别是办案纪律和保密纪律,自身建设得到加强。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反腐倡廉任务仍然艰巨。一些领域的腐败现象仍然比较严重,大案要案时有发生,极少数领导干部特别是高中级领导干部违纪案件影响恶劣。一些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有的领导干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重,作风不实,弄虚作假。少数干部工作方法简单粗暴,办事不公,与民争利。有的地方和部门领导干部没有认真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一些反腐倡廉制度措施落实得不够好。对此,中央纪委和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务必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中央纪委常委会一定要按照中央的要求和人民的期望,切实履行职责,注意研究新情况新问题,增强工作的预见性,加强督促检查,努力改进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自觉接受全党全国人民的监督,力争把工作做得好一些。

二、**年主要工作任务

**年,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及十六大以来历次中央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关于反腐倡廉的一系列重大部署和要求。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深刻认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要求,把反腐倡廉工作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之中,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领域。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战略方针,贯彻落实《实施纲要》具体意见,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要全面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促进领导干部作风进一步转变。要全面履行党章赋予的职责,突出重点,继续抓好领导干部的教育、监督和廉洁自律,继续抓好大案要案的查处,继续抓好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继续抓好源头治理、推进体制机制制度创新。以更坚决的态度、更有力的措施、更扎实的工作,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为党的**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的政治氛围。

(一)加强对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各级纪委要按照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直接、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紧紧围绕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做好“三农”工作、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等政策措施,加强监督检查,促进各项任务的落实。要教育和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刻认识又好又快发展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坚决纠正违背科学发展观、违背和谐社会建设要求的行为,确保政令畅通,维护中央权威。落实领导干部接待群众制度,配合有关部门建立维护群众利益的相关制度,健全利益协调机制,畅通诉求表达渠道,积极预防和化解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要把改进党员干部作风作为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切入点,继续按照“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要求,树立和发扬好的作风,认真解决领导干部在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生活作风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要大力发扬求真务实的精神,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格控制各种名目的节庆、评比达标活动;改进会风和文风,精简会议和文件,认真执行会议、公务接待和差旅费管理有关规定;对搞脱离实际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弄虚作假、虚报浮夸获取荣誉和利益的,要按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要大力提倡勤俭节约的风气,牢记“两个务必”,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认真执行中央有关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规定,完善相关制度,加强监督检查。严格控制党政机关修建楼堂馆所,经批准的要严格执行有关规定和标准,坚决制止奢侈浪费行为;严禁用公款大吃大喝、游山玩水和进行高消费娱乐活动;坚决纠正以学习考察、招商引资等名义公款旅游特别是出国(境)旅游的不正之风。对违反规定的,视情节予以组织处理或纪律处分。要切实加强反腐倡廉工作,深化改革,完善相关法律和制度,严格管理,加强对各项规定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促进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提高领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本领。

(二)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和党纪国法教育,使领导干部切实做到为民、务实、清廉

广大党员干部要认真学习《文选》特别是同志关于反腐倡廉的论述,学习党中央关于反腐倡廉的重要指示。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坚定理想信念。认真开展党的纪律尤其是政治纪律教育,促使党员干部严格遵守党章和其他党内法规,对党忠诚,立场坚定,特别要警惕境内外敌对势力对我实施西化、分化的图谋,自觉抵制错误言论和倾向。做到讲政治、讲正气,严守党的秘密,不信谣、不传谣。严肃查处对党的决议和政策阳奉阴违、各行其是的行为,维护党的团结统一。

各级党组织要继续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党章和法纪学习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廉洁自律教育和警示教育,筑牢廉洁从政的思想道德基础,使领导干部少犯或不犯错误。要进一步完善反腐倡廉“大宣教”工作格局,坚持正确导向,表彰先进典型,加强反腐倡廉对外宣传。深入推进廉政文化建设,广泛开展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廉政文化创建活动,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廉洁意识。

严格执行“四大纪律八项要求”,切实解决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对领导干部利用职权和职务影响,在商品房买卖置换中以明显低于市场价格购置或以劣换优谋取不正当利益的,以借为名占用他人住房、汽车的,参与或以变相等形式收钱敛财的,借委托他人投资证券或其他委托理财的名义获取不正当利益的,为本人谋取预期的不正当利益或以各种方式为配偶、子女和其他亲友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要坚决清理纠正,并视情节作出组织处理或纪律处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继续严肃查处领导干部违反规定收送现金、有价证券和支付凭证等问题。加强对领导干部配偶、子女从业情况的监督检查,开展申报登记,坚决纠正存在的问题。领导干部对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要严格教育和严格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持原则,决不允许对领导干部的亲属搞特殊照顾,决不允许为他们谋取不正当利益提供任何方便。要继续对地方各级领导班子换届工作中执行纪律情况开展监督检查,配合有关部门做好规范津贴补贴工作。协助有关部门整顿和规范地方党政机关及国有企业驻京办事机构,认真开展专项清理,切实加强监管。各地区各部门要结合实际,完善制度,严肃纪律,坚决防止和纠正超标准超编制配备使用小汽车、违规集资建房、违规超标准多占住房等问题。

(三)严肃党纪国法,保持查办案件工作力度

查办案件是惩治腐败的重要手段。要继续重点查办党员领导干部滥用职权、贪污贿赂、腐化堕落、失职渎职的案件,利用人事权、司法权、审批权、行政执法权谋取私利的案件。严厉查办官商勾结、权钱交易的案件,特别是违规发放、核销贷款的案件,在政府投资项目中搞虚假招标投标的案件,非法批地、低价出让土地或擅自变更规划获取利益的案件,违规审批探矿权和采矿权、参与矿产开发的案件,在企业重组改制中隐匿、私分、转移、贱卖国有资产的案件。严肃查办严重违反津贴补贴有关规定的案件,在征地拆迁、企业重组改制、安全生产、社保基金管理、环境保护、库区移民等方面严重侵害群众利益的案件,领导干部和执法人员为黑恶势力充当“保护伞”的案件。坚持纪律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在我们党内决不允许有特殊党员,不论谁触犯了党纪国法,都要受到严肃追究和惩处。

认真研究违纪违法案件的新特点,进一步加强信访举报、案件检查、案件管理和审理工作,建立对受处分党员的思想教育和回访制度,保障党员权利。依纪依法、安全文明办案,及时移送涉嫌犯罪的案件。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做到宽严相济。充分发挥查办案件的治本功能。认真做好新形势下纪委协助党委组织协调反腐败各项工作,健全组织协调机制和制度。推进反腐败国际交流与合作,建立健全防范腐败分子外逃、境外缉捕、涉案资产返还等工作机制。

继续深入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加强对各部门各行业自查自纠的督促和检查。认真查办发生在工程建设、土地出让、产权交易、医药购销、政府采购、资源开发和经销以及其他领域的商业贿赂案件。完善规范市场竞争行为和惩治商业贿赂的法律制度,强化资质资格审查等多种监管手段,推进改革,综合治理,探索并形成防治商业贿赂的长效机制。

(四)加强党风政风建设,认真治理和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

党风正则干群和,干群和则社会稳。各级纪委要把治理和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督促和会同有关部门重点解决当前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继续整顿和规范药品生产、流通秩序,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药品、非法行医和虚假违法医药广告,以及制售假劣农资和哄抬农资价格等行为。加强对安全生产的监督检查,严肃查处不顾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失职渎职行为。深入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专项行动,认真调查处理环境污染问题,严肃查处环境保护方面的违纪违法行为。开展房地产市场秩序专项整治,对房地产开发企业依法进行审计和检查,发现违规违法、权钱交易的,要严肃查处。继续治理教育乱收费,认真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加大查处力度,切实解决农村土地承包和征收征用中侵害农民土地权益的突出问题。坚决查处农村乱收费,防止农民负担反弹。深入开展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活动。坚持纠建并举,加大防治力度,注意解决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建立纠风工作长效机制。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意见,进一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县委是关键,乡镇是基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督促检查,抓好工作落实。坚决纠正少数干部工作方法简单粗暴、作风不实、办事不公和损害群众利益等问题。

(五)深化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推进治本抓源头工作

坚持以改革统揽预防腐败工作。按照中央的部署,各地区及有关职能部门要各负其责,以制度建设为重点,继续抓好各项改革。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认真实施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办法,党的地方和基层组织要加强对党员的经常性监督,落实和完善相关制度和措施,防止考察失真和干部“带病提拔”、“带病上岗”。推进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执行人民陪审员、人民监督员制度,健全司法机关依法接受外部监督和加强内部监督制约的机制,继续加强司法机关的反腐倡廉工作。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继续清理行政许可项目和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加强对行政审批的规范和监督。推进财政管理制度改革,深化部门预算和全面实施政府收支分类改革,进一步落实“收支两条线”各项规定,逐步把政府非税收入纳入财政预算管理,扩大实施国库集中收付制度范围。继续清理“小金库”,严格公共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推进领导干部职务消费改革。切实降低行政成本。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完善政府投资监管体系,加强对政府投资决策和资金安排、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的监督管理。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健全反洗钱法律制度,形成对大额资金外流有效监控的预警机制。

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完善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法律法规,强化对政府投资工程招标投标的监督管理,规范建筑市场交易行为。全面落实经营性土地和工业用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度,实行划拨和协议出让土地公示制度。落实企业国有产权进场交易制度,加强对交易活动全过程的监管。完善政府采购管理体制,严格实行“管采分离”,进一步扩大政府采购范围和规模。推进诚信体系建设,加强行业自律和行业监管,健全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严格规范市场中介行为。

(六)认真执行党内监督条例,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

切实执行党内监督各项制度,完善监督机制,促使领导干部正确行使权力。加强对民主生活会、述职述廉、诫勉谈话和函询等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严格执行党员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认真落实地方党委委员、纪委委员开展党内询问和质询的制度。深入开展巡视工作,继续推进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巡视工作,认真开展对金融机构和国有重要骨干企业的巡视。加强和改进省(自治区、直辖市)委巡视工作,做好对县(市、区)的巡视,继续抓好对领导班子特别是主要负责人的监督,及时掌握群众反映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发现、早纠正。认真总结经验,完善工作机制和制度,不断增强巡视效果。继续加强对纪检监察派驻机构的统一管理,总结和探索派驻机构加强监督的方式和方法,充分发挥派驻机构的作用。进一步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

充分发扬党内民主。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健全领导班子议事规则。积极推进党务公开,认真执行党内重要情况通报和报告、情况反映等制度。要把党内监督与党外监督结合起来,围绕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项,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厂务公开、村务公开,完善公用事业单位办事公开制度。要依靠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开展反腐倡廉,发挥派和无党派人士的监督作用,加强新闻舆论监督,形成惩恶扬善、祛邪扶正的舆论氛围。

进一步加强国有企业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严格执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规定,建立和完善薪酬管理、职务消费、股权激励、业绩考核等方面的制度,规范工资、津贴补贴和职务消费行为。发挥职工代表大会作用,切实维护企业职工合法权益。加强企业效能监察,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积极开展执法监察,加强对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继续开展对公务员法、行政许可法等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做好重特大责任事故调查处理工作。加强效能监察,健全行政效能投诉受理机制。积极推行行政问责制。

会议工作报告范文篇4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十五”时期工作回顾

“十五”时期,是我市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五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五大、十六大精神,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扎实工作,积极应对经济运行中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成功战胜各种自然灾害的挑战,实现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十五”计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一)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五年来,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4%,高出全省同期增幅0.4个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2004年突破1000美元。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2.8%,财政总收入实现五年翻一番。三次产业的结构由“九五”末的23∶30∶47,调整到“十五”末的18∶39∶43。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8%,茶业产值突破6亿元。粮经比重由“九五”末的62.3∶37.7调整到59.6∶40.4,绿色、有机和无公害农产品颁证面积分别达到6900公顷、2600公顷和3万公顷,3个产品被确认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7家企业进入国家和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行列。工业经济提速增效。工业增加值累计超过“八五”和“九五”时期的总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2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突破200户,8户企业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累计完成技改投入48.8亿元,是“九五”时期的3倍。兴办经济园区11个,共完成投资36.3亿元,实现产值59.42亿元。旅游经济不断壮大。累计接待游客3707.5万人次,其中入境游客143.4万人次,分别是“九五”时期的1.72倍和1.74倍,实现旅游总收入176.5亿元、创汇2.7亿美元,年均分别增长10.7%和14.2%。城乡市场日趋繁荣。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0.6%,比“九五”提高0.5个百分点。

(二)改革开放实现重大突破。积极融入浙江经济带和长三角经济圈,大力实施东向发展战略,制定、实施一系列鼓励开放引资政策。相继开展了“对外开放年”、“融入推进年”、“443行动计划推进年”活动,参与发起举办长三角旅游城市“15 1”高峰论坛,积极打造“上海名城—杭州名湖—**名山”国际黄金旅游线,荣获“中国魅力城市”、“公众最向往的中国城市”和“浙商(省外)最佳投资城市”称号。成功举办了3届**国际旅游节暨徽文化节,承办了第六届中国国际民间艺术节、第34届环球洲际小姐总决赛等重大活动,推出了大型交响音诗画“**大合唱”,对外交往日益扩大,**的美誉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强力推进招商引资,累计实际利用外资1.43亿美元,引进内资119亿元,分别是“九五”时期的4.9倍和12.5倍。累计外贸进出口总额2.91亿美元,年均增长21.4%,经济外向度比“九五”末提高了4.1个百分点。各项改革向纵深推进。扎实开展企业改革攻坚,国有企业改制面达92%,盘活资产7亿多元。永新股份成功上市。深入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全面取消农业税和农业税附加,启动农村综合改革试点。投资、财税、金融、社保、文化、教育、卫生、科技等改革不断深化。民营经济快速发展,2005年完成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52.8%,比“九五”末提高20.2个百分点。

(三)城乡面貌发生深刻变化。投资力度不断加大。提出并实施“443”行动计划,五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15亿元,是“九五”时期的3.7倍,年均增长36.9%;竣工千万元以上项目231个,其中亿元以上20个。交通建设迈上新台阶。累计完成投入75亿元,新建县乡村公路1204公里,新增通油路乡34个、通公路行政村204个;徽杭高速公路安徽段建成通车,合铜黄、黄衢南(黄婺)高速公路**段开工建设。**机场扩建竣工,开通了至韩国、日本的直航包机。城镇建设成就喜人。全市城镇化率由“九五”末的28.4%,提高到“十五”末的35.1%,跨入了城镇化加速发展的新阶段。市中心城区三年累计完成建设投入71.2亿元,年均增长59.7%。新建改建主次干道49条,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等一批重要基础设施建成运营,建成区面积扩大到18平方公里。区县城镇建设步伐加快,五年累计完成投资51亿元,区县城建成区面积达32.2平方公里,新增建制镇7个,分别有1个和6个镇进入小城镇建设试点镇和全国重点镇行列。

(四)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十五”末,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是“九五”末的1.5倍和1.4倍,年均增长9%和7.1%。城乡居民人均储蓄余额达8325元,是“九五”末的2.1倍。城乡居民人均住房面积五年分别增加3.7、5.3平方米。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五年新增城镇就业岗位6.1万个,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3.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荣获全省就业再就业工作先进市称号。全市城镇职工参加养老、失业、医疗保险的人数分别达8.8万、9.9万和12.5万人,较“九五”末分别增加1.6万、0.7万和5.95万人,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实现市级统筹。城市低保对象实现应保尽保。实施农村特困群众生活救助和医疗救助,部分地区开始建立失地农民就业和保障机制。扎实开展“整村推进工程”。五年累计投入扶贫资金6.96亿元,实施扶贫开发项目1918个,解决了11.7万贫困人口的饮水困难,实现了村村通电、乡乡通电话,3个不通车乡的公路基本建成,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5.2万人实现脱贫。

(五)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不断加大文明创建工作力度,市和**风景区分别获得“全省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市”、“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称号。加快科技创新步伐,五年实施国家“星火计划”、“火炬计划”项目20个,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家。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巩固提高“两基”成果,调整学校布局,加快寄宿制学校建设,累计完成d类危房改造20余万平方米,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在全省率先实现整市推进。职业教育稳步发展,3所学校进入国家重点职高行列。高等教育不断扩大,**高专成功升格本科学院,达到万人办学规模。推进文化大市建设,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加强徽文化保护开发。新增全国历史文化名村3个、部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6个项目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市“四运会”成功举办。加大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力度,市急救中心、疾控中心等一批公共卫生设施投入使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进展顺利。加强计划生育基层基础工作,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以内。加快生态大市建设,我市被列入首批生态省建设综合示范基地。完成退耕还林4.37万公顷,建成松材线虫病预防体系一期工程。**风景区荣获世界地质公园称号。社会稳定工作不断加强。“四五”普法圆满完成。稳步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第六届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圆满完成。重视和加强社区建设,达标和示范社区创建活动扎实开展。强化安全生产工作,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初步建立。认真做好信访工作,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推进“平安**”建设,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荣获“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称号。加强国防动员工作和后备力量建设,进入“全国双拥模范城”行列。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权益得到保障。广播电视、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工作取得新进展。审计、物价、档案、地方志、气象、地震、人防等工作迈出新步伐。我市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圆满完成。

(六)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加强。完成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扎实开展机关效能建设,规范公务员服务行为,不断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加强市行政服务中心建设,“一站式”服务功能初步发挥。构建“市民连线”公共服务平台,累计受理群众来信来电1.7万件,办复率达94.8%。深入实施行政许可法和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共清理行政许可文件891件次,依法取消、调整许可项目241个、实施主体11个。建立了市政府法律顾问组。切实搞好政务公开,积极实行专家咨询、人民建议征集和公示、听证等民主决策制度。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积极支持政协和各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发挥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作用。加强政府廉政建设,增强廉洁自律意识,认真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切实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严肃查处了一批违纪违法案件。

刚刚过去的2005年,是五年来全市经济发展速度最快、效益最好的一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47.4亿元,比上年增长12.4%,人均生产总值1246美元;财政收入12.6亿元,增长26.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21.9亿元,增长29.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4.8亿元,增长54.4%;实际利用外资5303万美元,引进内资49.1亿元,分别增长259%和46.8%;接待游客1001.3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61.5亿元,其中入境游客43.3万人次,创汇8000万美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3.9亿元,增长13.5%;外贸进出口总额8566万美元,增长1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达8528元、3158元,分别增长12.1%和11.9%。市四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全面超额完成。

各位代表,五年的实践,使我们深切体会到,实现**的又快又好发展,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进一步理清加快发展的思路;必须坚持以东向发展为突破口,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必须坚持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打造经济起跳的平台;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维护和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必须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不断优化发展环境。五年发展成绩的取得,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团结拼搏、开拓进取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驻黄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和政法干警,向各派、各人民团体和其他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关心、支持**现代化建设的中央、省驻黄单位和海内外友好人士,向在我市创业的投资者、建设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仍存在着一些矛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总量偏小,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水平较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结构调整速度不快,产业的素质、经济的效益还不高;制约发展的体制性和机制性障碍依然存在,人才、资金、土地等要素仍然偏紧;社会事业发展不平衡,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完善,部分群众生活仍较困难,城乡统筹的压力依然很大,协调化解不同利益群体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任务还十分繁重;政府职能转变尚未完全到位,机关工作效能和依法行政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发展环境仍需进一步优化。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加以解决。

二、“十一五”发展主要目标和总体思路

“十一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也是完成本届政府任期目标、实现“三步走”战略任务的重要时期。纵观全局,未来五年我市加快发展的机遇和有利条件十分突出。国际国内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国内产业结构的加速升级、中部崛起战略和东向发展战略的加快推进,为我们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我市拥有的资源、区位、产业优势进一步显现,“十五”期间积累的能量和实力持续释放,特别是全市上下形成了心齐气顺、鼓劲发展的良好氛围,为我们提供了有力的内部支撑。我们一定要增强历史责任感和时代紧迫感,抢抓机遇谋发展,乘势而上求突破,努力实现**的率先崛起。

根据市委三届九次全会精神,我市“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443”行动计划为抓手,以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为动力,大力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创新发展模式,全面加快旅游国际化、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建设旅游大市、生态大市、文化大市,在全省率先实现科学发展、统筹发展、和谐发展,为构建“和谐**”、实现“三最”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根据这一总体要求,今后五年政府工作将紧紧围绕“四大奋斗目标”,坚持“六个指导原则”,突出“五项工作重点”。

四大奋斗目标是:

——经济实力上大台阶。主要经济总量指标增速超全省平均水平,主要人均指标进入全省前列。到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达300亿元,年均增长14%,人均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半以上;财政收入25亿元,年均增长15%;接待游客200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00亿元,其中入境游客突破100万人次,创汇2.5亿美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外贸进出口总额分别达108亿元、2.13亿美元。力争五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00亿元,累计实际利用外资4.47亿美元、引进内资440亿元。

——经济结构有新提升。到2010年,全市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为10∶43∶47,形成现代农业、新型工业和现代服务业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万元生产总值能耗比“十五”末下降20%左右;工业化率和城镇化率分别提高到28%、43%;民营经济的份额不断扩大,经济外向度提高到16%;财政收入相当于生产总值的比重达8%以上。

——人民生活有新改善。到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000元,年均分别增长12%和10%;五年新增城镇就业岗位7万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相衔接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新一轮扶贫攻坚任务全面完成;城市功能进一步增强,新农村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居住、交通等生活条件普遍改善。

——各项事业有新发展。科教文卫事业适度超前发展,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5‰以内,生态环境质量保持全国领先水平;“平安**”全面构建,城乡社会和谐稳定。

实现上述奋斗目标,必须坚持以下六个原则:

——强力推进大跨越发展。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推出超常规的发展战略和举措。坚持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区位、资源、生态等比较优势,增创产业、科技、体制等竞争优势。突出分类指导,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在基础条件好的重点领域、产业和区域先行突破。

——全面落实统筹发展。进一步把“五个统筹”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注重发挥自身特色和优势,坚持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目标的统一,速度、质量和效益的统一,眼前与长远、局部与全局利益的统一,努力使我市成为全省“五个统筹”发展的排头兵。

——努力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对接长三角,抢抓省委、省政府实施东向发展战略的机遇,推进体制对接、市场融合、产业互动,在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融入上取得新的突破,在招商引资上实现总量跨越、质量提升,使我市成为东向发展的“南桥头堡”。大力推进国际化,着力提高经济外向度,实现市场、服务和人才的国际化,使我市成为全省国际化水平最高的地方之一。

——大力实施改革创新。扎实推进自主创新,大力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努力实现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提高促进经济增长的格局。深入推进体制创新,重点围绕激活市场主体、完善市场体系、优化市场环境,以更大的力度推进各项改革攻坚,形成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体制环境。

——积极推动全民创业。以观念更新为突破,大力强化创业意识,弘扬创业精神,培育创业文化,激发广大干部群众想创业、会创业、敢创业的潜能和热情。以环境优化为保障,建立健全全方位、多层次的创业支持和服务体系,大力培育创业主体,拓宽创业领域,搞好创业服务,使我市成为干事创业的沃土。

——坚持实施项目带动。全面提升“443”行动计划,着力抓好项目前期工作,建立健全项目推进机制,形成“投产一批、在建一批、开工一批、储备一批、谋划一批”的滚动发展格局。把项目带动拓展到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各个领域,以项目聚集生产要素,推动快速发展,促进工作落实。

实现上述奋斗目标,必须突出以下五项工作重点: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城乡统筹发展,扎实推进“抓百村促千村”工程,60%的村基本达到新农村建设标准。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做大做强茶业、竹木业、蚕桑业、果蔬业、药业和养殖业等主导产业,5~10家龙头企业年销售收入超亿元。努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加大农民培训和扶贫开发力度,引导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全面深化农村综合改革,进一步创新农村基层工作机制。

——强化旅游中心。围绕“两个最强”目标,按照打造“安徽旅游龙头、华东旅游中心、中国旅游名牌、世界旅游胜地”的要求,加快建设旅游大市。以推进旅游产业结构升级为主线,巩固提升观光旅游产品,着力发展文化体验、休闲度假、商务会展和特种旅游产品,努力把**风景区、皖南古村落打造为世界级旅游区,实现旅游产品由观光型向复合型转变,完善旅游空间布局,形成“大**旅游圈”。突出**和徽文化两大品牌,加大市场营销力度,加快旅游国际化进程。抓好重大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旅游产业配套化,完善旅游“六要素”。加强旅游市场管理,优化旅游环境,提高服务质量。充分发挥旅游业的辐射带动作用,着力发展具有**特色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到2010年三产增加值达140亿元。

——壮大工业支撑。按照“三个围绕、一个不上”的要求,坚持产业集聚、区域集中、高端切入、迎接辐射,一手抓存量扩张,一手抓增量引进,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继续强化工业支撑意识,营造工业发展的良好氛围。集中力量抓产业、抓集群、抓产业链,壮大新型材料包装、农副产品深加工等支柱产业,培育电子信息、旅游商品等成长性产业。全力抓好园区体系建设,力争市新城区基本完成基础设施建设任务,区县经济园区开发面积达42平方公里,实现全市园区技工贸总收入190亿元以上。在鼓励中小企业加快发展的同时,着力抓好扶优扶强,力争到2010年,年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达到20户、超10亿元企业达到2户,新增上市公司2~3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销售收入比“十五”末翻两番。

——提高城镇化水平。围绕建设国际旅游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实施“中心极化、组群互动、梯度推进、城乡协调”的城镇化战略,加快构筑“一群、两轴、三级中心”市域城镇空间结构,形成以市中心城区为核心,区县城为骨干,中心镇为纽带的城镇体系。到2010年,市中心城区、市域南部城镇群建成区面积分别达到28、64平方公里,新增一批省级中心镇和重点镇,全市建制镇发展到55个。加大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突出抓好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基本形成以市中心城区为中心的高速公路主骨架,铁路、机场、航道建设和口岸开放取得新的突破。加强能源和防洪保安设施建设。初步建成“数字**”的基本框架。

——构建和谐社会。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求,打造“和谐**”。加快生态大市建设,以规划为先导、项目为重点、机制为保障,优化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繁荣生态文化,努力成为最佳人居城市。推进文化大市建设,以弘扬徽文化为主线,着力抓好资源保护、产品开发、研究普及,使我市成为全民素质较高、文化事业繁荣、文化产业发达、文化特色鲜明的地方之一。坚持以人为本,更加关注民生,突出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就业、社会保障、扶贫、教育、医疗、安全等问题,妥善处理不同利益群体关系,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三、**年主要任务

**年是“十一五”规划实施的第一年,做好开局之年的各项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必须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紧围绕**率先崛起与和谐社会构建,突出全民创业、招商引资、园区建设、旅游经济、城市发展、新农村建设、环境优化和平安建设八大重点,全面提升“443”行动计划,推进**大跨越发展,为“十一五”规划的顺利实施开好局、起好步。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市生产总值增长13%以上;财政收入增长14%以上;全社会工业增加值增长1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以上;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8%,引进内资增长30%;全年游客接待12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80亿元,其中入境游客54.5万人次,创汇1.008亿美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8%;新增城镇就业岗位1.4万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7%;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以内;全市城镇化率达36.5%。

为此,重点抓好以下十个方面的工作:

(一)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努力实现“三农”工作新突破

坚持规划先行、分步推进,全面启动“抓百村促千村”工程,务求新农村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认真实施农业产业化纲要,继续做大做强茶产业,积极发展竹木、蚕桑等主导产业和油茶等特色产品。着力扶持一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大力发展行业协会、专业合作社等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多种形式的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抓好基地建设和规模化生产。加快培育重点产业品牌,大力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切实抓好动物疫病防治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抓好农村商品流通改革和市场建设试点,发展重点农产品批发市场。进一步扩大农业对外开放,拓展市场、引进项目,继续办好名优农产品推介活动。

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搞好农业综合开发。打好农村公路建设攻坚战,实施“村村通油(水泥)路”工程。继续改善农村用电和通信条件。实施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加大改厕、改圈和环境卫生治理力度。大力普及农村沼气,积极抓好“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政府引导、群众自愿,稳步推进村庄综合整治和建设。结合发展乡村旅游,重点建设100个新农村示范点,抓好经济发展和村庄建设规划的编制、实施。

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加快建立农村基层管理新体制。深化乡镇机构改革,转变乡镇政府职能,构建为农服务体系。完善村民自治机制,健全民主管理制度。加快建立公共产品供给新机制。巩固提高“普九”成果,建设一批示范性寄宿制学校。推进广播电视进村入户工程,加强乡村文化设施建设。抓好歙县、祁门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体系建设。推进实施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和“少生快富”扶贫工程。做好被征地农民合理补偿、社会保障和就业工作,探索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加快建立社会化服务新体系。强化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抓好新型农民培训。大力实施“阳光工程”,加强对外出务工人员的组织、服务和引导,提高创业能力和劳务输出水平。认真做好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

把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途径来抓。加强引导,鼓励各区县以推进新型工业化为核心,以民营为主体、开放为动力、园区为支撑,发挥比较优势,培育支柱产业,做大经济总量,壮大财政实力。强化扶持,认真落实对县一级简政放权的各项措施,积极支持沿边区县和乡镇用足用好省东向发展政策,全面增强县域发展活力。改进考核,激励各区县在全省县域经济发展中单项争先、综合进位。

(二)努力提升产业层次,推进旅游强势发展

加快旅游产业结构升级。抓好**风景区、皖南古村落的精品化建设、精细化管理、人性化服务,提升我市传统观光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大力创新旅游产品,努力使休闲度假、商务会展旅游成为新的增长点。以开展“中国乡村旅游年”活动为契机,抓好农家乐旅游示范户、专业村建设,打造古徽州乡村旅游新品牌。加大产品整合力度,推出若干特色鲜明、独具魅力的精品游览线路。针对购物、娱乐等薄弱环节,加快推进**温泉、太平湖旅游度假区、雨润商务度假区、奇墅湖旅游度假村、**、**礼品城、徽派美食城、东方红影视城等重点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延伸旅游产业链条。

推进旅游市场营销。建立健全政府为主导、旅游企业为核心、各相关部门相互协调配合的旅游营销联动机制。加大策划力度,抓好城市形象宣传和产品整体促销。巩固长三角和韩、日市场,拓展珠三角和港澳台、东南亚市场,积极培育北方、中(西)南和欧美市场,努力提高国内中远程游客和境外游客的比重。综合运用多种手段,抓好平日和淡季旅游市场开发。突出市场化运作,办好第十届中国**国际旅游节暨徽文化节等重大节庆活动。坚持区域联动,加大“两山一湖”、“名城—名湖—名山”和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促销力度。

营造良好的旅游市场秩序和环境。树立“以游客为中心”的理念,提高旅游管理和服务水平。加大市场综合整治和监管力度,大力倡导诚信经营和诚信服务,严厉打击宰客骗客、强买强卖等不正当竞争行为。加强标准化建设,完善服务规范和质量标准,严格执行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指导和督促旅游企业推行国际标准,力争**风景区首批进入5a级旅游景区行列。抓紧推进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建设,健全多语化标识系统,重点完善与主要境外客源市场开发相配套的旅游环境。加快建设“数字**·景区”工程,推进数字化管理。鼓励兴办外语、特色旅游网站,发展电子商务。强化市民服务旅游意识,营造良好的旅游氛围。

(三)全力抓好工业发展,加速新型工业化进程

突出扶优扶强,培育支柱产业。抓好“工业二十条”的落实,强化对工业运行的协调、服务,提高企业运行质量。分类制定并实施产业发展规划,进一步壮大新型材料包装、汽车零部件、农副产品深加工、丝绸服装等优势产业,培育旅游商品加工、电子信息、制药等新兴产业,提升改造精细化工、机械制造等传统产业。出台支持骨干工业企业发展实施意见,加大对30户市级重点企业的扶持力度。以实施“中小企业促进工程”为契机,加快中小企业发展,力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增30户。加大企业技改力度,集中力量抓好一批重点技改项目,力争技改投入增长20%,新增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和民营科技企业10户。大力实施品牌战略,鼓励争创著名商标和名牌产品。

加快园区建设,夯实起跳平台。大力推进市新城区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全年投资5亿元,建成8~10平方公里路网框架,完成总规修编和控规编制。支持区县加快经济园区建设,提高规划水平,完善基础设施。引导园区加快培育优势产业,兴办园中园、特色园。加大园区招商力度。创新园区体制机制,优化服务环境,着力抓好产业链招商,加快引进一批龙头企业,吸引关联产业和同类企业组团进入、集聚发展。

把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提高我市工业化水平的重要环节来抓。努力扩大对外贸易,利用外贸出口促进政策,加快外贸主体、出口产品和出口市场多元化,加强主要出口商品生产基地建设,培育出口品牌,增强出口能力。鼓励支持重要技术装备和原材料的进口。抓紧规划建设区域性物流中心,争取国内外大型零售集团和批发市场到我市设点落户。继续支持会计、审计、评估、律师等中介组织建设,发展邮电通信、证券保险等服务业。

(四)加大改革开放力度,掀起招商引资和全民创业热潮

开展“树立科学发展观,建设美好新**”主题教育活动,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更加有效地开展招商引资,更加充分地激发创业活力。

扎实开展“招商引资年”活动。加快实施东向发展战略,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东向发展、实现率先崛起的决定”,把招商引资作为推进东向发展的突破口。抓好全民招商,强化领导带头、行政推动、政策激励机制,调动方方面面招商引资的积极性。创新招商方式,大力推行小分队招商、招商、驻点招商和网上招商,针对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开展板块招商、专题招商和定向招商,认真组织参加**中国国际徽商大会(香港)等重大招商活动。夯实招商基础,着力抓好专业招商队伍建设,认真编制重点产业板块项目和招商指导目录,进一步增强招商引资的针对性。优化招商环境,创新和完善项目落地服务流程,大力推行全程代办服务,促进以商引商、以外引外。

加大改革攻坚力度。把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作为重点来抓,继续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切实把政府职能更多地转到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完善投资核准和备案制度。继续深化企业改革,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加快企业股份制改革和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全面完成国有企业改制任务,推进集体企业改制工作,妥善解决已改制企业的遗留问题。积极稳妥地实施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增强生机和活力。

全面开展“全民创业行动”。强化创业观念,在全市营造创业光荣、发展有责的舆论氛围,构建尊重创业、理解创业、支持创业的社会环境,形成“百姓创家业、能人创企业、干部创事业”的生动局面。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制定政策,抓好落实。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坚持和完善政府与民营企业家联系制度。把老百姓兴办旅游、各方面齐抓招商、新徽商返乡创业作为推动全民创业的着力点,积极支持和促进民营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革,进入公用、社会事业领域。引导和支持民营企业加大制度、科技创新力度,培育和发展各类商会、行会,提高民营经济发展的整体素质。

(五)全面实施“443”行动计划,加快城镇和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项目推进力度。将实施“443”行动计划作为经济工作的主线,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着力抓好271个产业、生态、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市级重点项目建设。继续把大交通建设作为重点,加快国省道路网改造和合铜黄、黄衢南(黄婺)国家高速公路建设,争取黄祁、扬绩(溧黄)等地方高速公路完成前期工作并开工。抓紧改造机场口岸设施,力争对外国籍飞机开放取得重要进展。认真做好皖赣铁路复线、新安江航道综合开发等重大项目的前期工作,为早日开工创造条件。围绕“十一五”规划的落实,加强研究和谋划,继续编制一批重大项目特别是产业项目,充实完善项目库。坚持领导干部牵头抓项目制度,进一步落实目标责任,完善考核奖惩,强化分工协作,不断完善项目推进机制。

全面加快城镇化进程。编制市域南部城镇群总体规划和近期建设规划,抓好区域主干路网建设,建立区域统筹协调机制。结合大交通发展,抓紧编制县域城镇体系规划,鼓励区县抓好城关镇建设,成为县域发展的增长极。加快综合型、工贸型、边界型集镇的发展,有效保护、科学开发一批历史文化悠久、自然风光独特的名镇、名村,推进重点景区周边乡镇与景区的整体规划和发展。加大小城镇徽派建筑风貌的保护、建设和改造力度,改善人居环境,形成地方特色。

加快市中心城区建设。进一步拉开框架、完善功能、提升品位、塑造特色、加强管理,确保完成投资33亿元。抓好城市路网建设,着力推进南滨江景观带和新安江屯溪河段防洪治理工程。继续建设江南新城、改造江南老城,加快小街小巷小区和“城中村”改造步伐,抓好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安置房建设,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开工建设市民中心,积极创建无障碍设施建设示范城(区)。加大城市风貌整治力度,抓好重要街道的景观建设和立面改造。结合市树、市花的推广,大力提升绿化、美化的特色和品位,积极争创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进一步推进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继续开展违章建设整治,加强小区物业管理。抓好城建项目和资金监管,建设一批质优价廉的精品工程。

(六)做好财政金融工作,增强支持保障能力

努力提高财政运行质量。坚持以组织收入为中心,建立健全稳定的财政增收机制,不断优化收入结构。坚持依法治税,强化科学征管,加强组织调度,做到应收尽收。加大财源培植力度,突出抓好县乡财源建设,认真做好税源大户的跟踪服务工作。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硬化预算约束,强化支出管理,优化支出结构,控制一般预算支出,增加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投入,加强对经济发展和增长方式转变的引导。继续深化部门预算、非税收入征管、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和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改革,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增强政府调控能力。

着力提高融资能力和水平。抢抓国家支持中部崛起的机遇,争取农村建设、社会事业、科技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和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的一批项目立项,获得国家资金支持。有效整合资源,推进资源资本化,进一步发挥市城市建设投资公司在融资上的主体作用。抓好城市土地的收储、出让和经营,积极运用信托、债券、bt、bot等多种手段,进一步推进公用事业市场化和建设主体多元化,拓宽建设资金来源。推进**旅游股份公司股权分置改革,充分发挥资本市场融资功能。抓紧建立民间信贷监测制度,引导和发挥民间融资的积极作用。

大力改善金融服务。加快建立征信体系,深入开展金融安全区建设。构建政、银、企定期互动机制,完善对金融机构信贷的激励政策,促进金融部门创新产品,强化服务,增加有效信贷投放。抓紧推进与开发银行新一轮合作,支持中小企业列入省有关商业银行扶持工程。争取多元化投入,强化担保体系建设,提高信用担保能力。进一步壮大农村信用联社,充分发挥其在县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争取引进省内外、境内外商业银行在我市设立分支机构,积极探索建立地方金融机构。

(七)推进生态建设,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加大生态和环境保护力度。启动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创建工作。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深入开展重点区域、重点流域、重点行业的环境综合整治,提高环境质量。严格保护城乡饮用水源,严格执行项目建设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坚决不上一个破坏生态、污染环境的项目,坚决落实工业企业达标排放、化工企业集中治污等措施,确保丰乐河、横江等河流水质达到环保要求。加快全市生活污水、垃圾处理体系建设,抓好烟尘、噪声、渣土等污染治理。推进“三线一流域”生态综合治理,继续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基本完成月潭水库工程前期工作。进一步加强对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的保护与管理。不断创新林业体制机制,统筹生态、经济效益,保护和调动方方面面营林护林的积极性,推进林业各项重点工程建设,巩固退耕还林、荒山造林、封山育林成果。严格执行采伐限额,切实抓好森林防火,争取实施松材线虫病预防体系二期工程。

大力推行资源、能源的节约和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抓好一批循环经济试点。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加快完善城市生活垃圾和废旧物资回收、加工、利用体系,发展再生资源产业。大力推行水、能源、重要原材料等生产要素的节约和综合利用。严格土地管理,完成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切实抓好土地整理复垦,积极盘活土地存量,用足用好未利用地。鼓励集约和节约用地,落实建设用地投资强度和容积率“双控”标准,提高土地利用率。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大力推广节能建筑,提倡使用环保型产品。开展绿色学校、机关、饭店和家庭创建活动,引导全社会增强节约意识,堵塞浪费漏洞,形成健康文明、节约资源的消费模式。

(八)推进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积极推动科技创新。以建设创新型城市为目标,加快构建以新技术研究、应用和推广为重点,以企业为主体、产业为依托、市场为导向、项目为抓手的区域创新体系。鼓励龙头企业建立企业技术中心,继续抓好省车用仪表及电器等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和永佳、永新科技园建设。加大产学研结合力度,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积极引进研发机构和先进技术,切实抓好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继续办好网上技术市场。抓好省制造业信息化重点城市建设,推动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组织实施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加快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鼓励技术创新和发明创造。

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全面加强基础教育。抓好教育管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推进素质教育。初步完成城乡现代远程教育设施建设。实施市中心城区教育设施布局专项规划,基本建成田家炳中学和广宇学校。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继续办好一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整合、引进教育资源,加快筹建职教园区和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高级技工学校。加快发展高等教育。支持**学院扩大规模、优化结构、提高质量。组建初等教育学院。完成**电大扩建工程。鼓励发展民办教育。支持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办学、助学,探索建立有效的教育资助体系。积极发展成人教育。加快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

全面加强人才工作。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完善评价、选拔、流动、激励等机制,充分发挥现有人才的作用。推进“311”重点人才工程,进一步抓好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建设,大力培养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和旅游管理人才。加快构建和完善人才市场、信息、培训“三个平台”,筹划“人才园区”建设,提高人事人才公共服务水平,促进人才流动和合理配置。大力引进各类高层次急需人才,争取在外**籍人才以各种方式报效家乡。

(九)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加快建设“和谐**”

千方百计促进就业再就业。坚持就业优先的原则,进一步落实就业扶持政策,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加强技能培训、职业介绍、就业指导等相结合的综合服务。抓好劳动力市场和再就业园区建设,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积极做好组织起来就业,鼓励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促进多种形式就业。加大对困难群体再就业的援助力度,确保再就业资金使用到位。强化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切实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业人员、改制企业“断保”人员和灵活就业人员为重点,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市级统筹,确保养老金、失业金按时足额发放。做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特困群众生活救助和城乡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工作,加强福利、慈善事业。加大深山区、库区和老区扶贫开发力度,继续实施“整村推进工程”,确保第二批34个村实现整村脱贫。认真实施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纲要,积极发展老年人、残疾人事业。多渠道加大投入,改善社区办公条件,抓好社区队伍建设,完善社区服务功能,进一步提高社区建设水平。

加快推进文化大市建设。抓紧编制实施文化大市建设规划。加大统筹协调力度,整合徽文化研究机构和队伍,全面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加强徽文化的研究保护和开发利用。认真做好花山谜窟—渐江风景名胜区和徽州古城申报世界遗产工作。继续加强文化市场管理,推进城乡基层文化建设,扶持文艺精品创作,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抓好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以市场化运作为手段,以徽文化为特色、人文旅游为依托,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开工建设徽文化博物馆、市民健身中心、游泳馆等一批重点文化设施。积极备战省“十一运”和省第四届残运会。

加强公共卫生建设。突出抓好市、县两级疾病预防控制、医疗救治、卫生监督体系建设。努力提高防疫检测水平,抓好重大传染性疾病和人畜共患疾病的防治工作。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提高医技水平和服务质量。强化行业监管,保证群众食品、药品和医疗安全。积极支持新安医学发展。进一步探索城市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新机制,深入开展计生优质服务先进区县创建活动,继续抓好出生人口性别比专项治理。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广泛深入开展各类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紧紧围绕争创“全省文明城市”和“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目标,大力开展“文明**,从我做起”推进年活动,加强市民素质教育,抓好市容市貌整治。加强国防动员和国防教育,增强全民国防意识,做好拥军优抚安置工作,争创新一轮“全国双拥模范城”。

推进“平安**”建设。建立健全各种突发事件应急机制,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切实抓好安全生产,突出对重点领域、行业和重大危险源的排查整改,严防重特大事故发生。强化中小学幼儿园及少年儿童安全管理。抓好地质灾害的预防、避让和治理,扎实推进地质灾害点移民搬迁工作。全面启动“五五”普法。加强群众来信来访和人民调解工作,抓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理群体性事件。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完善经常性“严打”工作机制,确保社会稳定。

(十)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努力建设奋发有为的政府。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切实增强“两情”、改进“两风”,始终保持昂扬向上、朝气蓬勃的精神状态。坚持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加强学习、深入调研,提高谋划能力和创新本领,增强工作的前瞻性、针对性和创造性。敢于负责,善于协调,扭住主要问题,抓住薄弱环节,推动重点工作突破,促进各项工作落实。坚持不懈地开展机关效能建设,加强目标管理和督查考核,确保政令畅通,提高工作效率。

努力建设为民服务的政府。以人民满意为目标,不断推进政府管理创新,优化政府工作流程。加强市行政服务中心建设,充分发挥“一站式”服务功能。大力推进电子政务,积极推行网上审批、网上服务。简化办事程序,切实减少会议、文件和不必要的检查、评比活动。继续办好“市民连线”公共服务平台,多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建设“企业连线”平台,拓展政府为企业服务的渠道,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创业兴业环境。

会议工作报告范文篇5

现在,我代表南平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海西绿色腹地建设富有成效

20*年,闽北风调雨顺,跃升发展。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和市政协监督支持下,我市各级政府认真贯彻党的***精神,坚持科学发展,抢抓海西历史机遇,加快绿色腹地建设,市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年度目标全面实现。预计全年实现生产总值474亿元,增长15%%,是十年来增幅最高的年份。规模以上工业产值417亿元,增长26.5%%;农林牧渔产值192.5亿元,增长6.5%%。三次产业结构为25.3:37.3:37.4,二产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财政总收入40.63亿元,增长29.81%%,提前三年完成“***”目标;税性比重达82.47%%,提高2.55个百分点;财政收入占gdp的8.57%%,提高0.61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98亿元,增长38%%。实施重点项目94个,完成投资80.2亿元,增长36.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4.4亿元,增长15.6%%。银行存款增长3.6%%,贷款增长23.1%%。全市跃升发展态势显现,本届政府届首之年开局良好。

绿色腹地内涵深化。主动融入海西建设大局,认真审视闽北的优势、作用和前景,进一步丰富绿色腹地的内涵,进一步发挥南接北联战略通道的作用,进一步突显纵深推进前锋平台的地位。在融入海西的大局中,发展观念逐步转变,没地、没钱、信心不足的心态逐步扭转,不等、不靠、不让的工作状态逐步形成。着眼当前和长远发展,展开城建、金融、工业、旅游和新农村建设等系列调研,把海西绿色腹地建设战略具体化,逐项跟进配套政策,逐项推动落实,经济发展速度加快、质量提升、后劲增强。

战略重点全面展开。按照“一点一线一重心”战略布局,加快工业园区、县域经济和中心城市建设。闽北产业集中区童游机械电子组团和林产工贸园区完成基础设施投资2.17亿元,入园企业44家,总投资8.42亿元;整合组建南平工业园区,完成基础设施投资2.68亿元,新入园企业16家,总投资8.72亿元;荣华山产业组团完成总体规划并开工建设。邵武经济开发区、建瓯笋竹城等县市园区形成规模,各具特色。南平中心城市建设力度加大,首批26个城建重点项目开始实施。沿江快速通道和景观带项目建设全面展开,黄墩大桥、剑州大桥、西城大桥加快建设,江南公园一、二期工程顺利竣工,八仙小区开发初具规模,市区第二水源工程全面开工,昼锦、延福排涝站投入运行。

产业支撑不断增强。修订工业发展扶持政策,出台扶持重点工业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确定培育首批31家新“五南”式企业。七大产业实现产值246亿元,增长30.5%。一批重点企业实施重大技改和扩建项目,工业项目投资占重点项目投资比重35.9%,同比提高16.7个百分点。全市产值上亿元企业达65家,新创部级品牌4个、省级品牌32个,工业支撑力和带动力明显增强。旅游产业发展加快,接待人数、旅游总收入分别增长16.2%和21.5%,是“十五”以来增速最快的年份。对外经贸不断拓展,“5·13”投资洽谈会、朱子文化节和“6·18”项目成果对接会、“9·8”贸洽会等活动成效明显,全年实际利用外资4.18亿美元,增长10%%;外贸出口4.95亿美元,增长15.7%;山海协作项目实际到资99.16亿元,增长62.3%。

农村工作扎实有效。落实支农惠农政策,实施“十个到村”,新农村建设全面展开。农业产业化加快推进,全市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企业554家,增加60家;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814个,增加85个。深化农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施生态公益林管护、林权抵押贷款等配套措施,林权登记发证面积1853.6万亩,占应发证面积的94.8%。农村公路硬化1306公里,新建农村客运站20个、候车亭360个,行政村通客车率93%。建设林业“四大基地”40.8万亩。新建竹山机耕路2451.6公里,改造中低产田9.36万亩,投入烟叶基础设施1.42亿元。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行政村宽带覆盖率达70%。开展“家园清洁行动”,新建户用沼气池8000口。农村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新下派506名村支书,选派科技特派员647名、流通助理77名,选聘农村“八大员”15897人。164个部门与118个村结成互动联动关系。

基础设施加快建设。浦南高速公路年底可建成通车,武邵高速公路全线开工,宁武高速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进入审批阶段,松建高速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上报国家审查,龙浦、建古、邵光、南平绕城等高速公路前期工作有序推进。向莆铁路南平连接线近期可开工,峰福线横南段电气化技改项目年内将开工建设,南平城区铁路总体规划基本完成,南平东支线改线完成工程可行性研究。南平500千伏输变电工程开工,220千伏、110千伏输变电工程7项竣工投产、10项正在施工。顺昌洋口电站3台机组并网发电。核电项目完成初步可行性研究。

社会事业稳步发展。全面落实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除学杂费、免交课本费和寄宿制学生生活补助政策,实施中职学校助学金制度。改造农村中小学危房7.78万平方米。武夷学院正式挂牌并招收首批本科生,武夷山职业学院正式招生,江南职教园区启动建设。实施国家、省级科技项目39项,稳步推进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科技服务向生产第一线延伸。着力打造文化品牌,公共文化服务持续推进,南平大剧院、博物馆、南武体育馆等项目建设进入扫尾阶段。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分别达95.8%、97.8%。群众体育运动蓬勃开展,竞技体育取得新成绩。公共医疗卫生体系进一步完善,4个县达到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合格县标准,建成社区卫生服务机构36个,改造乡镇卫生院26所,实现村村有卫生所。落实计生奖励扶助政策,持续稳定低生育水平,人口自然增长率6.57‰。人事编制、民族宗教、防灾减灾、档案方志、妇女儿童、老区、老龄、残疾人等事业有新发展。

民生水平持续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161.5元,增长16.6%%;农民人均纯收入5019元,增长13.5%%。新增城镇就业2.4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4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68%%。城乡低保实现应保尽保,农村低保年人均标准从1000元提高到1200元,城镇低保月人均补差从58元提高到87元,保障人数达11.39万人。全面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农民203.83万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列入全国试点,已参保16.34万人。南平中心城区开发建设廉租住房9000平方米146套,发放廉租住房补贴10万元。新建村级供水工程226个,改善14.53万人饮水条件。实施“造福工程”搬迁4900人。新建和改建15所农村敬老院。全面落实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筹建南平慈善总会。市委、市政府确定的18件为民办实事项目全面完成。

和谐社会加快构建。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办理市人大代表议案和建议207件、市政协委员提案222件,办复率均为100%%。密切与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的联系,主动听取各界人士的意见和建议。依法治市和依法行政积极推进,机关效能建设深入开展,政府绩效评估进一步强化。加强反腐倡廉工作,落实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坚持政府部门述职述廉制度,纠风工作不断加强,治理商业贿赂取得新成效。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开展“感动闽北十大人物”评选活动,评选表彰一批闽北道德模范,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继续深化。全面开展“五五”普法工作,深化“平安南平”创建活动,7个县(市)被评为省级平安县(市),102个乡镇(街道)和1705个村(居、社区)达到平安建设标准。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率达96.16%%,信访总量下降6.71%%。深入开展重点行业和领域的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没有发生较大安全生产事故。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果。实施闽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试点工作。加强生态公益林保护和绿化工作,森林覆盖率74.7%%。南平城区生活污水处理率65%%,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2%%,规模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效。年初确定的节能减排目标可以完成。国防动员、人民防空、预备役、民兵等工作有新进展,蝉联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

奋斗伴随艰辛,成绩来之不易。这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人大和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人民辛勤劳动的结果,是历届政府不断积累的结果。我谨代表南平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全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派、人民团体、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离退休老同志,向中央、省直驻南平机构和驻军、武警、公安干警,向包括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国际友人在内的所有关心、支持闽北发展的人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回顾过去一年,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一是发展不足,经济总量偏小。地区生产总值、规模工业等主要经济指标增幅跟不上全省步伐,大项目特别是生产性大项目不多,产业结构尚不合理,农业产业化水平有待提高,工业突出了但未突破,旅游优势没有充分发挥。二是基础薄弱,加快发展受到制约。高速公路建设滞后,铁路、机场设施亟待提升,部分区域电网网架较为薄弱,缺少电源支撑点;城市规划比较滞后,基础设施欠账较多,管理水平较低,经营运作不活。三是财力有限,统筹能力不强。农村基础脆弱,防灾减灾能力有待加强;社会事业发展滞后,欠账较多;社会保障体系仍不健全,部分群众生活还比较困难,就业、就医、就学、住房等领域需要解决的问题较多;生态建设、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压力增大;社会不稳定因素较为复杂,安全生产形势不容忽视。四是全民素质有待提高,人才外流较为严重,后备劳动力教育培训还存在差距。五是政府职能转变滞后,自身建设有待加强。干部队伍解放思想的力度还要进一步加大,抢抓机遇的意识还要进一步增强,闯拼发展的精神还要进一步强化,跃升发展的信心还要进一步树立。体制障碍尚需突破,运作能力还要增强,工作责任心、行政执行力亟待提高,政府工作还存在越位、缺位、不到位的现象。我们要高度重视这些问题,并认真加以解决。

二、海西绿色腹地跃升发展的目标任务

党的***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要求,省委八届三次全会作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新部署,市委三届四次全会描绘了海西绿色腹地的发展蓝图,科学调整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

目标。这是基于“海峡西岸”上升为中央决定和国家战略,闽北必须融入大局,勇当前锋;这是基于全省加快建设科学发展先行区和两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区的要求,闽北必须抢抓机遇,先行先试;这是基于我省各地及周边地区竞相发展的形势,闽北必须加速崛起,做大总量;这是基于我们经过积累积淀,“***”主要预期目标可望提前完成的现实,闽北必须更大作为,跃升发展。

根据党的***精神和市委的部署,我市“***”规划和本届政府任期目标调整为:到2010年,即“***”末,地区生产总值突破700亿元,增加150亿元,年均增长13.8%,提高4.3个百分点;财政总收入达61.5亿元,增加21.5亿元,年均增长19.1%,提高9.8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100元,增加3600元,年均增长13%,提高5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300元,增加720元,年均增长9%,提高2.5个百分点。到2011年,即本届政府任期届满,地区生产总值达800亿元,年均增长13.8%;财政总收入达70.6亿元,年均增长17.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500元,年均增长13%;农民人均纯收入6860元,年均增长9%。到2012年人均生产总值超过30000元,比2000年翻两番,到2017年与全省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这一目标,主要任务是:

构建海峡西岸绿色腹地。保护好闽北青山绿水,发展绿色经济,促进资源永续利用,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实现闽北加快崛起,成为海西生态腹地。科学开发利用优势资源,培育发展旅游、生物、养生、创意等特色产业,提升传统产业,加速产业集聚,做大经济总量,成为海西经济腹地。依托广阔的发展空间,做大做强、做精做美南平中心城市,着手谋划新兴中心城市和新兴工业基地,加快县域中心城市建设,发展闽北城镇群,成为海西后发腹地。

构建南接北联战略通道。着眼于加强中心城市组团间的联系,建设80公里沿江快速通道,改造和新建14座桥梁,并与城市道路、高速公路网有机结合,形成中心城市交通网。着眼于推进闽北与周边大中城市的对接,全面建设列入国家高速公路网和海西高速公路网的9条高速公路,争取本届政府任期内70%%建成通车,形成闽北高速公路网。着眼于参与区域经济分工与协作,改造提升既有铁路,争取京台、沪杭广、景宁等快速铁路穿过南平,汇集建阳、武夷山之间,与高速公路枢纽相呼应,同时扩容升级武夷山机场,形成闽北与全国各大区域的立体交通网。

构建连片发展前锋平台。做大闽北产业集中区、南平工业园区、荣华山产业组团,大力推进各具特色的县市产业园区建设,提高空间集中度、产业集中度和行业关联度,加速企业向园区集中,尽快形成规模,打造产业集聚的基地。突出北联优势,利用周边地区产业发展的空间,优化投资环境,促进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形成,集聚更多有利要素为闽北所用,成为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洼地,打造对外开放的载体。科学设置入园门槛,明确园区功能分工,注重选资选业,锁定重点产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着力推动与台湾农业、旅游业和高新产业的深度对接,提升对台合作水平,打造先行先试的窗口。

实现跃升发展,是一个创新创业创造、务实落实真实的过程。必须保持“好”的态势。全面融入海西大局,转变发展观念,增强发展信心,敢拼敢闯,体现作为。正确把握闽北发展的阶段性,坚持好字优先、快字为要、稳字为重,寓好于快中,寓快于实中,寓实于重中,注重投资拉动下的消费、出口拉动相协调,注重二产带动下的三次产业协同发展,实现速度、质量与效益同步提升,保持持续发展的形势、趋势、态势和气势,力争全市经济持续又好又快发展。

必须发挥“锋”的作用。坚持全市“一盘棋”,10个县(市、区)形成整体,共同肩负起纵深推进的重大使命。强化沿海意识,发挥日益凸显的海西效应,利用日益改善的发展条件,加强与长三角和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协作。中心城市、邵武市和浦南沿线县市必须加速崛起,成为支撑闽北经济总量和追赶先进地区的主力军,顺昌、光泽、松溪、政和要打牢基础,加快蓄积发展力量。

必须做足“通”的文章。坚持能快则快,做细做深交通项目前期工作,盘活城市资源、资产和资金,筹措建设资本金,举全市之力打开大通道。积极创造条件,建设火电、核电等新的能源点,加快建设输变电设施,完善电网网架。培育发展金融产业,扩大金融战略性合作,精心策划融资项目,拓宽融资渠道。着眼于降低企业发展成本,把“通”字放在园区建设首位,抓好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标准厂房,创造企业入园“直通”条件。建立政府、企业良性互动关系,开辟便民便商“绿色通道”。

会议工作报告范文篇6

我受政协*县第*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的委托,向大会作县政协*一次会议以来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县政协*一次会议以来,各界政协委员、政协各参加单位和政协各专门委员会以提案形式提出意见建议214件。提案委员会根据《政协*县委员会提案工作条例》的规定进行了审查,共立案209件。其中,委员个人提案200件,党派团体、专门委员会集体提案9件。提案内容涉及经济建设方面的27件,占立案总数的12.92%;涉及城建、交通、环保方面的88件,占立案总数的42.11%;涉及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方面的50件,占立案总数的23.92%;涉及精神文明建设、社区建设、民生问题等综合方面的44件,占立案总数的21.05%。

提案作为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一个重要方式,越来越受到政协委员和政协各参加单位的重视。一年来,县政协委员和政协各参加单位坚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促进发展作为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第一要务,紧紧围绕*现代化生态岛建设的实际,围绕县委、县政府的重点工作,围绕*“*”规划的实施以及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建言献策,提出了不少有情况、有分析、有具体建议的提案,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前瞻性和可行性,不少提案的合理建议得到采纳和解决或经办理取得了初步成果。209件提案反映出以下三个特点。一是服务中心工作,促进经济发展。“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科技创新”、“挖掘环岛大堤旅游功能”、“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大力发展*会展产业”等提案紧紧围绕*经济建设的大局,抓住*当前产业发展中比较突出的问题,从多方面、多角度提出了务实可行的建议。二是围绕落实“*”规划,推动社会事业发展。“推进生态文明村创建工作”、“出台*科技发展规划配套措施”、“加强文化建设”、“改建县体育场有关硬件设施”等提案,紧紧围绕*教育、科技、文化、体育、卫生等社会事业“*”规划的顺利实施积极建言献策。三是热切关注民生,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关注农村留守孩子”、“引导民营企业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等提案,密切关注迫切需要解决的民生问题和群众普遍关心的社会热点,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209件提案分别送交县委、县政府46个职能部门和单位办理,现已全部办结。其中,承办单位书面答复已经解决或正在解决的81件,占38.76%(其中已经解决的13件,占6.2%);列入计划准备解决的54件,占25.84%;留作参考的70件,占33.49%;难以解决的4件,占1.91%。在2007年提案办理工作中,县政府和承办单位主要抓了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认真落实领导责任制。县政府切实加强对办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全会前,县政府就对进一步提高办理工作质量进行了认真研究。全会后,县政府主要领导在县政府全体会议和常务会议上强调,各部门要把办理工作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认真落实县政府分管领导条线负责制和部门负责制。在提案集中办理期间,县政府还专门召开办理工作例会,督促办理工作,协调解决有关问题。县政府各分管领导一方面加大分管条线办理工作的协调力度,另一方面还亲自督办了19件重点提案。各承办单位在办理工作中,领导班子集体研究部署办理工作,明确目标和要求,并深入实际,加强调研,注重在解决难点、重点问题上下功夫,切实把办理工作纳入阶段性重点工作抓紧抓实抓好。

(二)不断规范办理工作。县政府继续实行办理工作的“承办负责制”和“条线参与制”,由县政府及其办公室分管领导按条线分工一线上下全面负责办理工作的协调、督促、推进和总结,有关承办单位负责具体落实承办。同时,针对涉及多个部门和跨地区的提案越来越多、办理难度越来越大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了协作办理制度,实行牵头单位首问制,并根据各相关单位职责和分工,积极协调,加强协作,共同落实。

(三)切实解决实际问题。各承办单位把深入调查研究作为做好办理工作的前提,在全会召开前,一些部门即主动与有关委员沟通,虚心听取意见和建议。在收到需办理的提案后,又先行与提案者沟通,了解掌握提案意图和提案者对办理提案的具体要求。在办复过程中,多数承办单位能就提案反映的问题,深入现场实地调查,在此基础上积极寻求解决办法,不少单位提出的工作措施既有近期的考虑,又有宏观、长远的设想,并努力在法制、体制、机制上寻求根本解决的途径。

一年来,县政协常委会坚持将提案工作作为一项具有全局意义的工作,按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提高质量、讲求实效”的方针,把提高提案质量和办理成效作为工作重点,积极稳妥地推进提案工作,着重开展了以下四方面工作。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发挥提案工作在全局工作中的作用。县政协常委会坚持一年两次专题研究提案工作,仔细查找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作出总体部署。县政协主席会议坚持把提案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确定年度工作计划,研究每月工作重点,检查工作开展情况。主席会议成员还每人分工督办重点提案,在办理过程中直接与县政府和有关部门交换意见,提出办理建议,跟踪了解办复后的落实情况。与此同时,在党派等界别座谈会及与各专门委员会负责人谈心活动中,县政协主要领导及相关领导也就党派团体和专门委员会做好提案工作经常提出指导性意见。

(二)注重提高提案质量,着力夯实提案工作基础。针对本届新委员对提案工作不熟悉、不了解的情况,县政协专门组织开展了新委员提案知识培训,就如何撰写高质量的提案进行专题辅导,并编辑印发了提案工作学习资料供新委员参考。在提案的组织征集中,着重强调提案的质量要求,引导提案者围绕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及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献计献策。在审查立案中,正确处理数量与质量的关系,把提案质量放在首位,严把质量关。针对一次会议期间提案质量方面的存在问题,县政协又及时召开以提高提案质量为主题的专题座谈会,组织部分提案者交流提高提案质量的经验和体会,提案委员会就充分认识提案工作的全局意义,积极发挥提案在政协整体工作中的效能提出了建议。县政协还通过委员学习日、专题报告会、情况通报会、考察调研和印发学习资料等途径,积极为提案者提出高质量提案拓宽知情明政的渠道。为充分调动提案者提好提案的积极性,主席会议决定改每届两次为每年一次对优秀提案进行表彰。

(三)不断加大促办力度,积极推动提案落到实处。县政协常委会十分重视提案的促办工作,力求提案能为党委、政府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发挥积极作用。在会同县政府召开办理工作会议强调办理工作规范制度和目标要求的同时,密切与县政府办公室的合作,确保全部提案在规定时间内办结。期间,县政协分管领导还走访了县建委、文广电视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等承办单位,听取办理工作进展情况,提出了具体要求。县政协还与县政府协商确定了25件重点提案,由县政府和县政协领导分别对办理和落实工作进行督办,并在承办单位作出书面答复后组织相关党派和政协委员以座谈会等形式对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关心农村“留守孩子”等重点提案的落实情况进行跟踪视察,力求达到以点及面的促办效果。县政协还就重点条线单位的提案办理工作组织提案委员会成员和提案者开展民主测评,以召开测评会、发放测评表及明查暗访等形式,对承办单位办理工作中的存在问题提出批评和建议,并要求作进一步深化办理。县政协针对历年来提案者意见最为集中的部分单位“重答复轻落实”的问题,积极创新提案工作形式,建立了书面答复落实情况跟踪检查反馈机制,就承办单位书面答复“正在解决”或“列入计划准备解决”的提案的落实进展情况开展跟踪检查,进一步推动了提案在履行民主监督职能中作用的有效发挥。

(四)广泛开展宣传工作,努力营造提案工作良好氛围。一年来,县政协通过《*政协》、政协门户网站、《*报》等宣传媒体,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多方位、多层次地反映了政协提案在促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中所发挥出的积极作用,对宣传扩大政协提案的影响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政协》和政协门户网站分别开辟“提案工作”专栏,广泛宣传承办单位在办理提案时的典型事迹和政协提案工作的新方法、新动态、新成效。政协全体会议期间和会后,邀请《*报》、*广播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对提案工作及会后围绕提案工作开展的各项重要活动进行专题报道。在提案集中办理工作完成后,县政协就各承办单位领导重视、落实责任、加强协调等方面的工作情况及所取得的初步成效,利用《*报》等报刊进行了宣传。

一年来的提案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着不少有待改进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部分提案者的调研和思考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提案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提案办结后的跟踪和反馈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促办的工作方法有待进一步改进;提案委员会的整体作用还有待于进一步发挥,提案工作机构自身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在新的一年里,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和提案工作的新要求,县政协提案工作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中共*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和全国政协提案工作座谈会精神,以提高提案质量为基础,以抓好促办为重点,以优化服务为抓手,积极探索提高提案质量、办理质量、服务质量的方法和途径,努力发挥提案在现代化生态岛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和政协工作中的全局作用,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作出新贡献。

为此,在新的一年里,要扎实有序地推进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切实强化组织领导,充分发挥提案工作的全局作用。县政协常委会将坚持从全局高度认识提案工作的重要意义,不断完善常委会议、主席会议领导机制,继续把提案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对提案工作的组织领导;要积极探索提案工作与党派参政议政、界别联系、委组活动、调查研究、反映社情民意等工作的结合点,采取务实办法,使提案工作与县政协其他工作有机结合起来;要及时向县委汇报提案工作进展情况,并与县政府领导共同协商研究提案办理工作,争取县委、县政府对政协提案工作更多的关心和支持,为提案工作创造更好的工作环境。

(二)切实引导提案者树立“精品”意识,着力提高提案质量。坚持把提案质量作为提案工作的立足点,通过印发学习材料、专题座谈交流等形式,鼓励和引导提案者不断加强学习,提高提案者的质量意识和责任意识;要加强对不同界别政协委员的分类指导,广泛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想方设法拓宽他们的知情渠道,引导他们密切关注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广泛听取广大群众的呼声,积累提案素材,注重对宏观性、前瞻性、紧迫性问题的思考;要进一步加大征集派、人民团体、专门委员会集体提案的力度,根据他们所处工作领域和专业特长进行提案选题协商,发挥他们的集体优势和龙头作用;要坚持提案审查立案标准、完善提案质量评价体系,引导提案者提高提案质量。

(三)切实加强提案工作制度建设,有效保障提案工作规范化。县政协常委会将不断适应新形势,认真总结历届政协较为成熟的工作经验,按照全国政协、市政协对提案工作的具体要求,及时修订《提案工作条例》,健全完善提案审查立案、办理工作民主测评、落实情况跟踪督查等工作制度,用制度指导和规范工作,克服工作中的随意性,使提案的提出、审查、办理、答复等各个环节都有严格规范的操作程序,推动提案工作的健康发展。同时,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坚持与时俱进,切实推进提案工作的机制创新,积极探索提案分层次办理中重点提案督办形式,采取专门委员会协助领导督办重点提案的方式,使专门委员会介入重点提案办理过程,进一步推动重点提案办理工作落到实处。

(四)切实增强沟通联系,努力促进提案办理更加富有成效。提案办理的质量是整个提案工作的关键,既影响着提案者的积极性,更关系到提案的社会效果。提案工作机构要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进一步加大与提案者和承办单位之间的沟通联系力度,推动“提”和“办”双方的良性互动,切实提高提案的解决率和提案者的满意率;要更加注重重点单位和重点提案、特别是党派团体集体提案的办理工作,通过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方式,不断发挥重点提案办理示范作用;要继续坚持和完善提案办理工作民主测评和书面答复落实情况跟踪、检查、反馈等促办机制,结合召开办理工作座谈会、走访、视察等形式,扎实有效地推动提案的办理和落实。

(五)切实做好宣传工作,不断扩大提案工作影响。在继续充分利用县政协门户网站、《*政协》等政协宣传工具宣传政协提案工作的同时,积极发挥《*报》、*广播电视台、《人民政协报》、《联合时报》等新闻媒体的作用。通过邀请新闻媒体参加政协全体会议及重点提案跟踪调研、提案工作座谈会等活动,将全体会议期间的集中报道和日常工作中的专题报道有机结合起来,大力宣传政协委员运用提案进行参政议政的典型事例,宣传提案承办单位办理提案时的务实作风,宣传提案关注的重点、热点问题以及提案产生的作用,宣传政协在提案工作方面的新方法、新动态和新成效,从而不断扩大政协提案和提案工作的社会影响。

会议工作报告范文篇7

现在,我代表自治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提出意见。20*年工作回顾

20*年,是我区发展史上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事件、地震暴雪灾害和国内经济增长放缓、国际金融危机等重大挑战与考验,我们在党中央和自治区党委的领导下,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决贯彻党的*和十*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自治区第七次党代会和区党委*三次、四次全委会的部署,沉着应对,攻坚克难,团结拼搏,突出抓维护稳定,着力抓恢复发展,始终抓改善民生,在艰难曲折中实现了“三个确保”,全区依然保持了跨越式发展的良好势头,保持了社会局势的基本稳定,人民生活有了更大的改善。

一、坚定不移抓发展,保持了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良好势头

一年来,我们认真落实中央部署,积极实施自治区经济发展战略,强化政府调控,努力消除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保持了经济社会的平稳较快发展。预计,全区生产总值完成392亿元,比上年增长10.1%。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170元,增长13.7%。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4.9亿元,增长23.5%。各项税收完成29亿元,增长24%。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达820.9亿元和220亿元。

产业建设历经波折实现恢复性增长。*“*”事件后,旅游业遭受重创,矿产业基本停产,建筑业开工不足,产业发展面临严峻形势。我们加大政策扶持,努力化解矛盾,产业建设在曲折中实现了新的发展。抓住一产上水平这个关键,全面落实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和牲畜出栏补贴等支农惠农政策,加大投入,加强服务,优化结构,加快牲畜出栏,着力提高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粮食总产量达到95万吨。预计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58亿元,比上年增长6.0%。农牧区建设加快、农牧业增产增效、农牧区社会稳定,为全区发展稳定作出了突出贡献。紧紧围绕二产抓重点,充分发挥产业资金的带动作用,突出重点行业,培植骨干企业,优势矿产业、建筑建材业逐步恢复增长,青藏高原地质矿产调查与评价专项工作启动实施,玉龙铜矿一期一步正式投产,高争水泥60万吨生产线投入运行,*部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有了突破性进展。预计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120亿元,比上年增长9.0%。按照三产大发展的要求,加大政策扶持,优化发展环境,重振市场信心,旅游业全年呈现出急剧下滑、逐步恢复、迅速回升的发展态势,商贸流通、交通运输、邮政通信等快速发展。预计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214亿元,比上年增长11.8%。

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针对*“*”事件对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进一步加大了投资争取力度,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中央资金到位160亿元,同比增长44.1%。落实援藏资金16亿元,增长1.9倍。以优惠的政策,优质的服务吸引民间投资,预计全年完成91亿元,与去年持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10亿元,同比增长14.3%。投资尤其是政府投资对经济增长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

重点项目建设和管理得到加强,“180项目”开工建设170个。新藏和青藏等干线公路、通县油路、阿里昆莎和昌都邦达机场、老虎嘴水电站、林芝至*220千伏输变电工程、青藏铁路那曲物流中心、大中型灌区配套改造、江雄水库及病险水库改造等重点工程建设进展顺利,扎墨公路开工建设;*贡嘎机场助航灯光改造完成;巴河雪卡水电站4台机组、藏中电网应急电源全部建成发电,通过主电网实现15个县户户通电。严格实行项目“五制”,项目管理和稽查工作得到加强,项目后评价工作开始启动。

社会消费稳步回升。面对*“*”事件后消费市场大幅下滑的情况,我们注重增强消费信心,在减免税费、医疗救助、失业救助、生活救助以及旅游促销等方面采取一系列稳定市场、刺激消费的政策措施,促进了消费市场的迅速恢复和增长。城镇消费进一步巩固,农牧区消费不断扩大,“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双百”工程建设加快推进,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29亿元,同比增长15%。我们在全区范围内启动了临时价格干预措施,严厉打击囤积居奇、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保障了市场供应充足,物价水平在可承受范围内运行,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预计上涨5.8%。消费为提升经济增长速度作出了重要贡献,投资消费并驾齐驱拉动经济增长的格局没有改变。

政府调控能力明显增强。为有效应对*“*”事件、国际金融危机、国内经济增长放缓、重大自然灾害等多重不利因素的影响,我们准确把握调控的方向、重点、力度和节奏,先后四次及时出台经济调控政策措施,保持了经济社会的平稳较快发展。*“*”事件后,我们沉着应对,及时出台税费租金减免、融资贷款、价格临时干预等扶持政策措施,扶持受损商户,平抑市场物价,稳定消费信心,尽快恢复了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7月份,针对上半年主要经济指标明显回落的情况,我们科学判断、果断决策,及时调整并提出了“三个确保”的目标,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9月底,为确保全年地区生产总值两位数增长,我们加大力度、重拳出击,及时出台扩大固定资产投资、支持产业发展、加大财政一般公共服务支出、扩大政府购买性消费等措施,全区经济继续恢复增长。11月份,按照中央关于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决策部署,我们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及时出台扩大投资、刺激消费的政策措施,加大财政投入,安排资金185亿元,为今年和下一步经济增长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充分发挥金融的作用,加大有效信贷投入,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发展。

调控力度的加大,各种政策措施的综合出台,确保了全区经济的两位数增长,确保了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3%以上,确保了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控制在全国平均水平以下。实践证明,我们实施的一系列调控政策措施,是扎实有力的,是及时有效的。历经严峻挑战和重大考验,政府管理水平和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得到锻炼提高。

社会发展明显加快。我们把更多的精力、更多的资金向社会发展倾斜,全年投向教科文卫事业的资金达到80亿元,促进了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教育得到优先发展。不断改善办学条件,认真落实“三包”政策,全面实现“普六”,全面扫除青壮年文盲,又有7个县完成“普九”。高度重视学前教育,大部分县实现了有幼儿园的目标。大骨节病区学生异地集中就学任务基本完成。内地办学高中招生规模进一步扩大。职业教育快速发展。高等教育质量进一步提高,*大学进入全国“211工程”重点建设行列。公共卫生事业加快发展。投资1.2亿元,改扩建地区妇幼保健医院和人民医院各5所,建设了20个县藏医院、2个县卫生服务中心、6个县级疾控中心。农牧民免费医疗补助标准提高到140元。进一步充实了基层医疗卫生队伍。积极实施大骨节病区群众搬迁和“碘盐入户行动”,传染病、地方病的防治工作得到加强。公共卫生应急能力明显提高。人口和优生优育工作进一步加强。科技支撑能力进一步增强。实施“金牦牛、金太阳科技工程”等科技项目,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为发展特色产业、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发挥了重要作用。科技特派员工作继续推进。科普工作不断深入。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得到加强。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建设了11个县综合文化活动中心、30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和20个农家书屋。西新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和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进展顺利。以展现*改革开放30周年、喜迎奥运为主题,推出了一批优秀文化产品。文化产业稳步发展。“三大文物”保护维修工程基本完成,“十一五”重点文物保护工程不断推进,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保护工作全面展开。完成了119个农村体育健身工程项目建设。

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不断加强,完成了《*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规划》的评估上报工作和*生态补偿研究,天然林保护工程、自然保护区建设和湿地保护工程稳步实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扩面工作加快推进,节能减排工作扎实开展,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不断加强,农牧区环境保护得到重视,环境保护执法监管力度不断加大,全区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工作基本完成,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稳步推进,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

第二次全区农业普查圆满完成,第二次全区经济普查顺利开展,统计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双拥工作深入开展。哲学社会科学、审计、人防、气象、残障、妇幼、老龄等事业都取得了新成绩。

改革开放继续深化。在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诸多困难的关键时刻,我们更加注重改革开放,创新体制机制,提升开放层次,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

各项改革不断深化。农牧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积极推进,“三个长期不变”基本政策不断完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开始启动。耕地保护和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得到严格执行。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国有企业改革稳步推进,企业兼并、破产、重组工作迈出新步伐。国有资产监管得到加强,国有企业集团化、规模化取得积极进展。加强品牌建设,获中国驰名商标1件,通过*著名商标认定10件。全区资本市场不断发展壮大,规范化水平不断提高。保险工作逐步推进。*信托投资有限公司完成改制重组,*奇正藏药上市通过中国证监会审核,邮政储蓄银行*分行、工商银行*分行正式挂牌成立。税收征管力度加大,个人所得税和耕地占用税改革与全国同步实施。公务消费改革开始启动。

对内对外开放继续扩大。区域经济合作不断加强,新的开放格局正在形成。全区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48亿元,增长3.0%。积极发展口岸经济,对外贸易快速增长,全区进出口贸易总额突破5亿美元,增长27%以上。加大扶持力度,拓宽发展领域,非公有制经济进一步发展壮大,在扩大就业、增加收入、促进发展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

二、旗帜鲜明反分裂,保持了社会局势的基本稳定

一年来,面对尖锐复杂的反分裂斗争形势,我们始终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深入开展反分裂斗争,健全维稳工作机制,不断强化社会防控和社会管理,确保了社会局势的基本稳定。

*“*”事件得到积极妥善处置。*“*”事件的发生,严重破坏了*发展稳定的大好局面,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极大损失。这起事件是达赖集团蓄谋已久、长期准备、精心策划的一次分裂破坏活动,是西方敌对势力为遏制中国、长期对达赖集团支持纵容庇护的结果。事件发生后,中央及时派出工作组指导我区发展稳定工作,及时出台了一系列特殊扶持政策。自治区按照中央的决策部署,高举维护社会稳定、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旗帜,采取果断措施,依法治乱,夺取了这场斗争的阶段性重大胜利,确保了不反弹、不蔓延。妥善安置受害群众和学生,紧急抢修受损设施,及时救治受伤群众并实行医疗费用全额报销,及时出台受损商户和受影响行业的救助和扶持政策,迅速恢复了社会秩序。加大案件侦破力度,一批影响大、危害重、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纵火案、抢劫案迅速告破,违法犯罪分子依法受到惩治。在这次反分裂斗争中,各级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坚决拥护中央和自治区的决策部署,立场坚定、旗帜鲜明,以实际行动有力回击了达赖集团的分裂图谋。

反分裂斗争深入开展。坚决贯彻中央对达赖集团的一系列斗争方针,严密防范和严厉打击了达赖集团和境外敌对势力的各种渗透破坏活动。积极开展“反对分裂、维护稳定、促进发展”主题教育活动,举办“*今昔”大型主题展览,深入揭批达赖政治上的反动性、宗教上的虚伪性和手法上的欺骗性,提高了各族群众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自觉性。加强边境管控和出入境管理,粉碎了达赖集团组织“闯关”和在边境地区实施破坏活动的图谋,有力维护了国家领土主权和边境地区安全。紧紧围绕中央涉藏外交工作大局,积极开展外事外宣工作,加强涉外管理和舆论引导,有效挤压了达赖集团的国际活动空间。

社会管理全面加强。加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力度,健全社会防控体系,严密防范和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有力维护了正常社会秩序。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一些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解决,有效预防和处置了群体性事件。坚持“底数清、情况明、管控严、服务好”的原则,加强了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城市社区管理制度逐步健全,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顺利推进,基层政权和基层政法基础设施得到加强。狠抓安全生产,高度重视食品药品安全,深化专项整治,有效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面对北京奥运这一百年盛事,我们积极配合、全力支持、精心组织,取得了北京奥运火炬登顶珠峰和*传递的圆满成功。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和向心力,展示了*和谐稳定的良好形象,展示了*各族人民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民族宗教工作成效明显。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的思想,以全区第五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为契机,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藏语言文字工作得到长足发展。民族干部、妇女干部的培养使用取得新成效。兴边富民行动扎实推进,边境地区和人口较少民族地区发展加快。按照“划清两个界限、尽到一个责任”的政策原则和工作要求,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和寺庙僧尼,颁布实施了《*自治区藏传佛教活动场所外来学经人员管理办法(试行)》,进一步规范了寺庙管理工作。深入开展寺庙法制宣传教育,及时派出工作组驻寺开展工作,广大僧尼的祖国观念、政府观念、法制观念和公民意识不断增强,宗教秩序逐步恢复正常。

三、全心全意谋民生,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

一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狠抓“首要任务”,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高度关注困难群体,解决了一批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保障力度最大、人民得实惠最多的一年。

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我们把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作为民生工作的基础,全面推进“八个基本解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新进展。全年安排6.8亿元,解决了5.78万户农牧民的安居问题,又有31.2万农牧民搬进了安全适用的住房;解决了32个乡镇、423个行政村通公路问题;新增和改善用电人口17.7万人,又有25万人喝上了干净卫生的水;新增681个行政村通电话,电信光缆已通达全区163个乡镇,农牧区碘盐覆盖率达到66%。薪柴替代工程加快推进,累计完成了4.3万户的沼气建设,累计采购发放了40万台太阳能灶。大力开展农田草场水利基本建设,深入推进农业综合开发,极大地改善了农牧业生产条件。

城乡居民收入不断提高。我们把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作为改善民生的核心,以中低收入群体特别是农牧民为重点,充分发挥党的惠民政策的综合效应,继续保持了居民收入的稳定增长,预计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170元,连续六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300元,增长10.5%。投入5720多万元培训农牧民25.5万人次,农牧民增收致富能力进一步增强。通过农牧业增产增效、特色产业开发、劳动力转移等多项措施,农牧民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着力提高组织化程度,积极吸纳农牧民参与工程建设,全年实现劳务输出70多万人次,劳务收入11亿元。

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取得新进展。我们把就业和社会保障作为改善民生的根本,积极促进社会就业,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有效保障了城乡居民的基本生活。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采取优惠政策,投入7000万元,支持自主创业,鼓励到基层、企业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近90%。投入7572.5万元购买5700个公益性岗位,困难群体的就业问题进一步缓解。妥善解决了军队复员干部养老保险问题,复转军人安置工作顺利完成。全区城镇新增就业1.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进一步提高了最低工资标准,确定了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人均提高151元,并按时足额发放。引入商业保险补充机制,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进一步完善。在全区范围推行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标准进一步提高,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工作不断加强。

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我们把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作为改善民生的重点,加大救助力度,提高保障水平,城镇和农牧区低保标准分别提高到260元、850元,“五保”供养标准增加到1600元。为减轻物价上涨的影响,两次对低收入群体发放了临时性物价补贴,困难群众的生活水平没有因为物价上涨而降低。加大了对*“*”事件中受损严重、生活困难商户的救助力度,对符合条件的人员发放失业救助金、特殊抚恤金、生活救助金、医疗救助金共3850.8万元。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建成了4564套廉租房、1.4万套周转房。完成了困难国有企业职工住房补贴审核发放工作。扶贫工作深入推进,重点扶持人口又减少3.9万人。

刚刚过去的一年,我们遭遇了仲巴、当雄地震,经受了山南等地大范围的暴雪袭击。面对突如其来的灾害,各级领导靠前指挥,广泛动员,迅速行动,取得了抗击灾害的重大胜利,因灾受伤群众得到及时救治,灾区群众生产生活得到妥善安置,受损基础设施得到及时恢复,灾后重建工作扎实推进。灾区群众切身感受到社会主义祖国大家庭最温馨、人民子弟兵最可爱、中国共产党最伟大!

尤为可贵的是,全区各族人民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优良传统,积极为我国南方冰雪灾害和汶川地震灾区捐款捐物,行动之快,数额之大,参与面之广,为*历史所罕见,充分体现了全区各族人民对灾区人民的切切之意、对中华民族的眷眷之情、对祖国大家庭的拳拳之心!

一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为民、务实、清廉,政府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我们扎实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我们强化科学民主决策,不断完善决策机制,积极推进政务公开,进一步提高了政府科学决策水平;我们严格依法行政,坚决执行《行政许可法》和《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出台了《政府工作规则》,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得新进展,政府法治化水平明显提高;我们突出廉政建设,深入开展执法监察、审计监督、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等工作,政风行风明显改善。公务员队伍建设得到加强。

回首过去的一年,我们在错综复杂的局势面前,在异常艰难的挑战面前,经受住了考验,得到了锻炼。我们在反分裂斗争中坚定立场:面对*“*”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的干扰破坏,我们果断行动,依法处置,夺取了平息事件、全面恢复正常社会秩序的重大胜利。我们在攻坚克难中砥砺意志:历经地震暴雪灾害的袭击,我们众志成城,迎难而上,谱写了抗震救灾的壮丽诗篇。我们在共襄盛事中凝聚人心:欢庆北京奥运会、神七飞天、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我们倍感自豪,团结奋进,更加坚定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

会议工作报告范文篇8

经市委同意,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2009年全市机关党的工作会议。市委对这次会议十分重视,2月27日,市委常委会听取了市直机关党的工作情况汇报,雷春美书记对贯彻落实好省上会议精神,认真做好新一年机关党的工作提出了要求,体现了市委对机关党建工作的重视和关怀,给了我们极大的鼓舞和鞭策。今天,市委副书记、组织部长、机关工委书记周秀光同志还将代表市委作重要讲话。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俩位领导的重要讲话精神,切实抓好贯彻落实。现在我先向大家传达省上会议和市委常委会的主要精神,并对做好今年机关、企业党建工作提出几点意见。

一、认真领会省、市有关会议精神,增强做好机关党的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2月16日,省直工委在福州召开省直机关党的工作会议。参加会议的有省直各单位机关党委书记、专职副书记,设区市市委分管领导(机关工委书记)、工委常务副书记共200多人。

省委副书记、省直机关工委书记于广洲同志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于广洲同志指出,今年机关党的工作要按照中央和省委的部署,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推动科学发展、服务海西建设作为根本任务,把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工作主线,积极为保发展、保民生、保稳定服务,努力把机关党的组织资源、组织优势、组织活力转化为发展资源、发展优势、发展活力,为确保今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提供坚强的政治、思想和组织保证。他对今年机关党建工作提出三点要求:

(一)机关党的工作要不断适应形势和任务发展变化的要求。一是要为保发展服务。带领广大群众增强信心、迎难而上,凝神聚力、敢拼会赢,密切关注、研究、推进和服务发展,在保发展的实践中体现党性、体现作为、体现形象;二是要为保民生服务。牢固树立为民服务的理念,注意换位思考,以实际行动心系民生,做好促进就业、完善社会保障、提高教育医疗水平等服务,确保惠民政策落到实处;三是要为保稳定服务。增强做政治思想工作的敏锐性、针对性、有效性,做好理顺情绪、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的工作,在关键时刻能旗帜鲜明站出来,维护党的、国家的和人民的利益,成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力量。

(二)今年机关党的工作要在几项重点工作上取得成效。一是要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推动科学发展观在省直机关的全面贯彻落实,同时在机关党的各项工作中切实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推动“科学发展、四求先行”。二是要切实加强机关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进一步总结经验,完善调研考评的方式方法,提出针对性强的整改措施,使机关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工作再上新水平。三是要切实加强党性修养和弘扬优良作风。按照中纪委三次全会的要求,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着力增强宗旨观念,提高实践能力,强化责任意识,在机关中大力倡导忠诚履责、尽心尽责、勇于负责、敢于问责的“四责”之风,形成鼓励干事、支持干事、能够干事的氛围。四是要着力营造团结和谐的机关文化。落实以人为本的要求,及时掌握党员干部的思想动态,关注热点和难点问题,组织开展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关注机关干部的身心健康,积极推动和谐机关建设。

(三)确保机关党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一是落实领导责任。关键是领导要重视,展工书记多次讲过,不重视机关党的工作,不能当厅局主要领导。这是很有针对性的。各单位党组、党委书记要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亲自谋划、亲自检查、亲自落实;兼职党务干部也要认真履职,做到思想到位,精力到位,工作到位。二是强化工作措施。要注意工作方法,以点带面;要不断探索创新,形成长效机制;要加强督促检查,确保工作任务的落实。三是加强队伍建设。要高度重视机关党务工作队伍建设,进一步配齐配强重要岗位的党务干部,多关心、多要求、多锻炼、多帮助,为他们的工作、学习、生活创造必要的条件。对党务干部要有计划地推进轮岗交流,优化结构,加强培训,提高素质。对他们中的优秀分子,要及时发现出来,合理使用起来,不能让干事的人吃亏,让老实人吃亏,使党务干部安心、热心、尽心做好本职工作。

省直机关工委常务副书记李元兴同志在会上回顾总结了20*年机关党的工作所取得的成效,对2009年工作作了具体部署,提出要抓好九个方面工作:(一)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重点推动理论武装工作,为经济社会好字当头、持续发展提供强大动力;(二)着力推进省直单位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进一步构建以班子带基层、以领导带党员的良好格局;(三)切实加强机关作风建设,进一步巩固发展风正气顺、人和业兴的良好趋势;(四)以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进一步推进机关反腐倡廉建设;(五)深入开展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系列活动,进一步推进文明和谐机关建设;(六)认真落实“党建带三建”要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机关工青妇工作;(七)持续推动全省机关党的建设“三级联创”,进一步营造创先争优的良好氛围;(八)切实推进制度的完善和落实,进一步构建机关党建工作长效机制;(九)突出忠诚履职、有效履职,进一步推进机关党务干部队伍建设。

2月27日,市委常委会听取了省直机关党的工作会议精神和我市机关党的工作情况汇报,市委书记雷春美同志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她指出,省委历来高度重视机关党的建设,省委于广洲副书记在省直机关党的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讲得很好,讲得很全面,特别是于副书记强调要整合盘活机关各方资源优势,积极推进机关党建体制机制的创新,为保发展、保民生、保稳定服务。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结合我市实际抓好贯彻落实。去年来,我市市直机关党的工作始终把推动科学发展、服务海西绿色腹地建设作为根本任务,切实做到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使市委的重大决策部署在市直机关得到较好贯彻落实,市直机关作风进一步改进、形象进一步提升,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更加自觉、更为有效,机关党建工作成效在绩效工作、创业竞赛活动中得到了很好体现。对市直机关党的工作,市委是满意的。

雷春美书记对2009年机关党的建设提出三点要求:一要围绕大局,积极作为。机关党建要有新作为,必须紧紧围绕市委中心工作展开,在大局中找准方向、拓展空间、凝聚合力、有效作为。市委三届五次全会和市“两会”对今年全市工作作出了全面安排部署。当前,融入海西“两个先行区”建设,积极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加快推进海西绿色腹地建设,是全市工作的大局。机关党建要紧紧围绕这一中心任务来展开,抓思想政治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反腐倡廉建设,抓各项活动载体,都要做到心中有大局、工作为大局、成效在大局。二要改革创新,增强活力。要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适应党员思想状况的新变化,抓住机关党建工作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用创新的视角认识问题,用创新的思维研究情况,用创新的理念谋划举措。在党员思想教育、基层组织建设、机关作风建设、工作长效机制建设以及“*机制”在机关层面拓展、延伸,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互促、共同提高的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格局等方面,都要认真总结、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努力使机关党建工作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三要持续运作,力求实效。要突出工作重点,持之以恒推进。要把实践中形成的好制度、好措施、好方法、好载体坚持下去,在持续中完善提升。要持续推动机关党的建设“三级联创”,不断拓展内涵,增强整体合力。去年开展的“*发展我知道、服务发展当先锋”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有声有色,很有成效,要持续开展下去,增强党员干部的大局观念。持续深化“机关党建工作先进单位”创建活动,提升创建活动的品牌效应。持续改进机关作风,进一步提高机关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要以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持续抓好机关党员干部的理论学习教育工作,突出学习提高,突出科学实践,突出解决问题,突出凝心聚力,努力做到“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

二、2009年机关党的工作要争取更大作为

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面临严峻考验和重大机遇的一年,也是我们抓住机遇、攻坚克难、持续推进海西绿色腹地建设的重要一年。同时,我们将迎来新中国成立60周年、古田会议召开80周年,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在全党继续开展,中央将召开全国机关党的建设工作座谈会,并对《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进行修改,市委对机关党的工作一贯重视,我市机关党建工作形成良好的态势。这些,为做好新一年机关党的工作提供了良好机遇和难得契机。今年我市机关党的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八届五次全会、市委三届五次全会精神,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着力围绕全局、着力思想作风、着力争先创优、着力提升素质抓党建,推动机关各项工作走前头,在保发展、保民生、保稳定工作中争取更大作为,为推进海西绿色腹地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保证。重点抓好以下六项工作:

(一)扎实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进一步推进理论武装工作

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战略部署,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的重大举措,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也是今年全市机关党建工作的重大任务。

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此次学习实践活动取得成效,关键是要加强组织领导。市直各单位党组织要切实负起责任,按照中央的总体要求和市委的统一部署,把推动学习实践活动深入开展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政治任务,列入首要工作议程,高度重视、整合力量、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扎实做好各个阶段工作,找准工作着力点,全力以赴做好有关工作,促进和保障学习实践活动各项任务的完成。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好头、作表率,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保证学习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

切实加强党员干部的理论学习。市直各单位党组织要以学习实践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强化机关党员干部的理论武装工作。各级党组织都应该成为学习型组织,各级领导班子都应该成为学习型团队,各级领导干部都应该成为学习的表率。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在理论武装工作中起着“龙头”作用,也是领导班子学习的主要载体,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要认真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的意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心组学习,强化集体学习研究,推行“学习-调研-决策”机制,将中心组学习与解放思想、先试先行、应对危机、克服困难紧密结合起来,为保发展、保民生、保稳定、保市委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提供思想保障和精神动力。健全党员领导干部作辅导、开讲座、讲党课制度,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市直各单位党组织要落实在职党员干部理论学习制度,紧密联系单位和党员、干部职工的工作和思想实际,开展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学习活动,切实加强广大党员干部的理论学习,提高运用科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市直工委将认真做好组织、协调、督促和服务工作,继续执行党委(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巡听考评制度,适时召开市直机关“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推进学习型机关建设”现场观摩会,开辟“科学发展、四求先行”论坛,举办“武夷领导干部论坛”系列辅导讲座,组织市直业余讲师团备课宣讲,编印《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学习资料》,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为市直单位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提供服务。

切实增强活动的实效。突出实践特色是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必须把握的重要原则,是总结我们党开展集中学习教育活动特别是学习实践活动试点工作经验的重要成果,在整个活动中要自始至终地把握好、贯彻好、落实好。要把这一原则贯穿学习实践活动的全过程,紧紧抓住结合、转化这个关键,把学习实践活动转化为党员干部立足岗位、有效履职的强大动力,在转变思想观念、解决突出问题、创新体制机制、促进科学发展等方面取得实际成效。要通过学习实践活动,努力把机关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坚强集体,把机关党组织建设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坚强堡垒,把机关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骨干队伍。

(二)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进一步推动党员干部为绿色腹地建设有效履职

坚持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机关党建工作的方向,把推动单位有效履职作为服务发展的切入点,把提高党员服务发展的能力、更好履职尽责的要求贯穿于党的工作的全过程,在保发展、保民生、保稳定工作中有效作为,努力做到心中有全局、工作为全局、成效在全局。工委要求市直各单位党组织要进一步发挥党的工作优势,在推动闽北又好又快发展中准确站位、主动服务、推进发展,在机关企业中切实形成凝心聚力促发展的氛围、环境和气势。

认真贯彻市委三届五次全会和市“两会”精神。经市委同意,今年市直机关将集中开展“学用政策助发展、科学发展我先行”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这项活动是融入省委、市委“海西应先行”实践载体的一项具体举措,是去年“*发展我知道,服务发展当先锋”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化拓展,是改进机关作风、激发创业热情的有效载体。各单位要紧扣中心任务、职能职责实际,精心组织部署,积极宣传发动,扎实有序推进,切实把这项贯穿全年的主题活动开展好。要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市委三届五次全会、市经济工作会议以及市“两会”精神,认真学习业务知识和新出台的各项政策,努力提高党员干部运用科学发展观应对危机、促进增长的能力,在应对复杂局面、推动科学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中作出积极贡献。市直各单位要持续抓好近年来形成的机关服务发展的创业竞赛、挂村服务等有效载体,持续保持机关良好的工作态势,不断推动机关党员在促进发展中有效履职;企业党组织也要结合各自单位的特点,积极开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等活动。市直工委将通过组织“科学发展我先行”主题演讲比赛等活动,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履职尽责,建功立业,营造凝心聚力、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加强形势任务教育。开展经常性的形势任务教育,是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的重要举措,是统一思想、鼓舞干劲、释疑解惑、稳定队伍、确保目标任务实现的有效法宝。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形势下,各种焦点、敏感问题比较多,市直各单位党组织要认真学习宣传中央、省委、市委应对金融危机的新举措,引导党员干部职工进一步认清形势和任务,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省委和市委的决策部署上来,以自己良好的精神状态和模范行动,带领广大干部职工增强信心、迎难而上、爱拼敢赢、共克时艰。

大力培育宣传推介先进典型。机关各级党组织要结合实际,努力培育、积极挖掘、适时宣传在海西绿色腹地建设中忠诚履职、有效履职的先进典型,树立推介一批党建工作示范点和共产党员先锋岗,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履职尽责、建功立业,进一步营造干事创业、昂扬向上的良好氛围。要借助新闻媒体,运用好网站、简报、宣传栏等宣传阵地,进一步加强典型宣传推介力度,努力营造浓厚的活动氛围,切实增强活动的实效性。

(三)着力创先争优,进一步增强基层党组织和机关的活力

越是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繁重,越是社会矛盾复杂,越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市委确定今年为基层组织建设年,工委也相应提出要扎实开展市直单位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市直各单位要把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这项基础性工作抓实抓好,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生机活力和党员先进性,为确保今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提供坚强的政治、思想和组织保证。

持续深化党建品牌创建工作。扎实推进第五轮创建机关党建工作先进单位活动,不断提升品牌效应,提高创建水平。深入持久地开展“创建和谐平安企业”活动,有效促进企业党建和经营生产“互动共赢”,将这个载体创建成富有我市特色的党建品牌。积极探索以“*机制”推动机关党建工作的载体,深化机关党建“三级联创”活动,切实在强化责任、深化内涵、健全机制、科学考评上下功夫,提高系统带动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不断提升工作实效;各县(市、区)机关单位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断创出经验、创出特色。结合“挂村服务、互动联动”活动,积极探索城乡党组织互帮互助机制,今年要建立市直单位先进基层党组织结对帮建挂点村基层党组织的试点,拟在机关、事业、国有企业党组织中确定30个受到工委以上表彰的先进基层党组织,与挂点村结对,帮助建设领导班子,帮助培训党员干部,帮助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帮助探索建立完善工作机制,帮助制定落实发展思路和增收项目。市直工委将协助有关部门做好市直机关第四轮下派村支书选派及管理工作。

推进机关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直接关系到基层党组织加强管理、完善职能、健全机制、提升战斗力,需要我们持之以恒、常抓不懈。要积极探索新的更加务实管用的基层党组织设置形式,重点抓好三大园区入驻企业及各条在建高速公路管理单位的党组织建设,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对所有领域和行业的广泛覆盖;加强对基层党支部建设的分类指导,探索不同类型单位党组织发挥作用的有效途径。推行机关党建工作电子台帐管理制度,市直工委将统一制发《机关党建工作记录簿》,促进基层党支部工作规范化。加强基层组织党内民主建设,全面推行基层党组织党务公开。坚持发展党员工作方针,持续做好发展党员工作。

建立完善机关党的工作长效机制。以《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和市委《实施办法》的修订为契机,努力构建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机关党建工作长效机制。进一步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建立健全机关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优化完善党建责任制的考评内容和方式,完善年终党组织书记履行责任制的述职报告制度,进一步增强党建第一责任人的履职意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建联系片工作,使之真正发挥“组织、交流、协调、推动”的作用,全面推动市直机关党建工作上新水平。

以党建带动机关建设和群团组织建设。机关党建要与机关建设有机结合,基层支部建设要与单位科室建设相结合,以党的建设带动机关建设,创新机关管理,推动机关各项工作走前头。认真学习贯彻中国工会十五大、共青团十六大和中国妇女十大精神,切实落实党建带“三建”工作,拓宽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渠道,加强和改进对工、青、妇等群团工作的领导,积极发挥群团组织自身优势,支持他们广泛开展“工人先锋号”、“青年文明号”、“巾帼文明岗”等品牌创建和各具特色、富有成效的主题实践活动。引导工青妇组织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深化文明创建等方面拓展作为空间,作出新的成绩。今年将召开市直机关“党建带三建”工作会议。

(四)以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进一步加强机关作风和反腐倡廉建设

作风问题说到底是党性问题。总书记在中纪委十七届三次全会上强调指出,党性纯洁则作风端正,党性不纯则作风不正。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任务,要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加党性修养、树立和弘扬良好作风。我们要根据中央和省委、市委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始终把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认真学习贯彻中纪委十七届三次全会和市纪委三届五次全会精神。要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和省、市纪委全会精神上来,着重把握好对反腐倡廉形势的判断,把握好反腐倡廉的工作要求,把握好反腐倡廉的主要任务,把握好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和作风建设的要求,不断推动我市反腐倡廉建设取得新的成效。要突出抓好政治纪律教育,进一步深化党性党风党纪教育,拓展示范教育、警示教育和岗位廉政教育,促进机关党员干部增强政治意识、政权意识、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始终做到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

继续深化机关作风建设。机关各单位要结合本单位实际,大力开展机关服务“品牌”创建活动,着力创建能够反映本单位作风和效能建设特点的服务“品牌”,以服务“品牌”创建活动带动机关作风和效能建设,树立机关干部新形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市直单位要开展“送政策进企业、为企业解忧愁”活动,积极应对世界金融危机对企业带来的困难,深入企业调研,充分了解需求,提出切实可行的保障措施,力争通过优质服务帮助企业渡过当前的难关。市直机关要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营造风清气正的机关环境,努力建设节约型机关。

认真落实党内监督的各项制度。按照*市贯彻落实中央《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20*年—2012年工作规划》工作方案要求,加大对市直各单位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情况的考评检查力度。机关各单位要制订《2009年度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方案》,确保完成市纪委安排的各项任务;认真履行监督职能,深入探索监督的有效途径和方式,加强对党委民主集中制、领导干部过双重组织生活、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领导干部述职述廉、个人重大事项报告、诫勉谈话等有关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要全面推行和落实廉政谈话制度,对机关党员干部特别是重点岗位干部和职工进行廉政或提醒谈话教育。市直机关各纪委要建立健全科级干部廉政档案,强化对科级干部的监督管理。

认真做好信访举报和查办案件工作。畅通群众举报和投诉的渠道,加大查办案件力度,及时查处违纪违规行为,增强办案的政治和社会效果。严肃查处不作为、乱作为以及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等违法违纪行为,营造良好机关环境。增强协办案件工作意识,密切同各单位党委、纪委、市纪委派驻机构的沟通联系,加大同有关执纪执法部门的协调配合,形成查办案件的工作合力。认真落实“一案一整改”制度,剖析典型案件,总结经验教训。

(五)精心组织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系列活动,进一步推进文明和谐机关建设

紧密结合机关和党员干部的实际,坚持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主线,以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和争创第十一届文明单位为契机,引导机关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打牢思想道德基础,倡导和培育和谐理念,全面建设风清气正、团结融洽、积极向上的和谐文明机关。

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以争创第十一届文明单位为契机,广泛开展“创文明单位、建和谐机关”活动,继续深化文明单位、文明科室、文明行业创建活动,坚持重在建设、重在参与、重在平时、重在利民惠民,不断增强创建活动的实效性,切实发挥市直机关在创建活动中的表率作用。认真贯彻执行市文明委《*市精神文明创建管理办法》,加强对文明单位管理。扎实做好文明城市、文明行业等创建活动,认真做好3月份文明城市的迎检考评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关于深入开展志愿者服务的意见》,认真组织好各系统党员志愿者队伍,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形成党组织关爱党员、党员服务群众的良好局面。

强化思想道德建设。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干部职工,广泛开展思想道德实践活动,大力宣传抗震救灾精神,积极倡导“三平精神”和闽北精神,继续在机关干部职工中大力开展“公共道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进一步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良好风尚。深化“情暖闽北、结对济困”、“党员爱心超市”等各类道德实践活动。

加强机关文化建设。精心组织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宣传教育活动,“十·一”期间,将举办全市机关庆祝建国60周年书画摄影展。以工会片区为单位组建各类兴趣活动小组,积极开展适合机关特点、满足干部职工需求的文体活动。开展具有机关特色的“文化走廊”建设,提升机关文化品位,陶冶党员干部情操。积极组织发动机关党员干部参与廉政文化创建活动,努力营造廉荣贪耻的机关廉政文化氛围。市直工委拟制订《关于机关廉政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组织评选机关廉政文化建设“十佳活动”。

着力促进和谐稳定。在经济发展遇到严重困难和挑战的时候,容易形成一些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和问题,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今年敏感节点较多,国内外各种敌对势力正在兴风作浪,加紧进行捣乱破坏。对此,市直各单位党组织要有很强的政治敏锐性,切不可掉以轻心。要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和改进机关思想政治工作,全面建立谈心交心制度,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认真落实机关工作人员休假制度,关心机关工作人员身心健康。持续开展“扶贫济困,情暖闽北”活动。积极参与“平安单位”、“和谐平安企业”创建活动,继续抓好“五五普法”教育,维护社会稳定安定。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注意发挥老同志的作用,认真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

(六)突出忠诚有效履职,进一步加强党务干部队伍建设

加强机关党务干部队伍建设,提高机关党务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是做好机关党建工作的重要保证和关键所在。新形势下做好机关党的工作,迫切需要建设一支党性坚强、作风过硬、业务精通、忠诚履职的高素质党务干部队伍。

加强专兼职党务干部队伍建设。切实抓好机关党组织按时换届工作,重视专兼职党务干部的选拔,按比例配齐配强机关专职党务干部,建立党务干部定期交流轮岗以及向上级党组织或有关部门推荐优秀党务干部的制度。坚持严格教育、严格管理和严格监督的要求,落实党组织书记述职述廉制度。加强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改进机关党委、总支书记、专职副书记人选的考核审批,建立机关党委书记、专职副书记任前谈话制度,进一步落实党支部书记“一岗双责”制度,增强基层党组织书记岗位意识。

抓好党务干部的教育培训。加强机关专兼职党务干部的业务培训,既培训业务知识,增强履职能力,又加强思想教育,提升精神境界。适当组织外出参观考察,开阔思路、拓展视野。通过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党务干部适应新形势、承担新任务、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树立党务干部队伍忠诚有效履职形象。

加强学习调研宣传工作。各级机关工委要按照市委部署,高标准、高质量地抓好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在市、县直机关起到模范表率作用。发挥好“省机关党建研究会*分会”作用,鼓励广大党员干部积极参与研讨。开展优秀调研文稿的评选活动,做好调研成果的转化工作,推动党建理论和实践创新,提升机关党建工作层次。继续加强与其他地市机关党建理论研究组织的交流与协作。推进机关党建信息化建设,加大电子党务建设力度,适时召开电子党务工作现场会。强化党建宣传和品牌带动意识,及时总结推广机关党建好做法、好经验。深化全市机关党建工作创新活动,激发广大机关党务干部创新的动力和潜力,积极推进机关党建工作创新、内容创新、方式创新、载体创新,增强机关党建工作的生机和活力。市直工委将组织开展市直机关党建工作创新成果评选活动,推广基层党组织创新做法和成功经验。

会议工作报告范文篇9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省委八届十次全会、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交通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年工作,安排部署20*年工作任务。下面,我讲两个问题:

一、20*年工作回顾

20*年,全省交通系统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加快发展的战略决策,全力推动交通发展,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全年交通发展完成投入263.8亿元,同比增长17%。

——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进展。完成投入147.5亿元,比上年增加14.9亿元,增长11.3%。高速公路一年开工建设5条564公里,完成投入30.2亿元,比上年增加22.6亿元,增长近3倍。建成一级公路123公里,二级公路866公里。截至20*年底,全省公路总里程达到84444公里(因国家统计口径调整,有35562公里村道纳入统计里程)。运输场站完成投入2.16亿元,同比增长2.9%。建成农村客运站70个,货运站2个。内河航运完成投入0.21亿元,比上年增加0.12亿元,同比增长133%。地方铁路完成投入4亿元,比上年增加0.7亿元,同比增长21.2%。宇辉地方铁路正式投入运营。

——农村公路建设实现新突破。完成投入63.7亿元,比上年增加2.39亿元,同比增长3.9%,建成农村水泥(沥青)路8692公里,乡镇通水泥(沥青)路率达到98.7%,行政村通水泥(沥青)路率达到70%,分别比上年提高0.2和4.4个百分点。

——公路养护管理取得新成效。公路养护完成投入11.7亿元。完成养护工程1023公里,维修改造危桥112座。高速公路养护质量指数达到88,比上年提高2个分值;干线公路好路率达到85.5%,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取得国检第6名的历史最好成绩,并获得全国“十五”养护管理先进单位称号。

——运输保障能力得到新提高。全省营业性货车达到13.5万辆,客车4.7万辆,分别比上年增长2%和6%。公路客货运量在综合运输体系中的比重分别达到83%和74%。

——交通规费征收实现新增长。完成规费征收30.2亿元,同比增长8.9%。

——精神文明建设获得新成果。省交通厅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被省直党工委表彰为“创建学习型机关”先进单位,继续保持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荣誉,厅直党的工作受到省委表彰。公路、运输、征费系统继续保持全国交通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先进系统荣誉。去年又有8个集体、13名个人荣获全国交通系统先进单位和先进工作者称号,110个单位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

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调整完善发展战略。围绕省委、省政府加快发展的战略决策,进一步调整完善了《*省公路、水路、地方铁路交通“*”发展规划》和《*省高速公路网规划》,明确了“五纵五横”的高速公路规划总体布局,进一步充实完善了“*”高速公路建设主要目标,即:新增高速公路1500公里,通车里程力争达到2000公里;出海入关和沟通省际快速通道基本建成;长春至市(州)基本实现高速公路连接;长春至长白山实现高速公路连接。对高速公路路线方案进行反复比选论证,基本确定了路线走向和主要控制点。同时,编制了《“*”边防公路建设规划》、《省际高速公路通道规划》、《“*”农村公路发展规划纲要》。

(二)全力抓好交通建设。一是加快推进项目前期工作,采取各环节平行推进、优化整合设计资源等措施,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定期调度,努力提高前期工作质量和效率;建立重点项目前期工作会商制度,加强与国家和省直有关部门的沟通与协调,推进项目审批进程,基本保证了重点项目按时开工。二是加大筹融资力度,加强与国家开发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合作,争取更多的贷款支持;制定并组织实施了项目招商规划,积极探索bot等筹融资方式,经省政府批准,长春至松原高速公路采取了bot方式建设;做实省高速公路集团公司融资平台,增强了融资能力。全年共筹措建设资金193.2亿元。三是加强质量管理,落实四级质量保证体系,抓住工程设计、招投标、原材料供应、施工组织、试验检测、竣工验收等关键环节,对工程质量实行全过程、全方位监督管理。全省重点工程优良品率达到100%。

(三)积极推进改革创新。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改革高速公路建设管理模式,通化至沈阳、伊通至辽源项目实行了省市共建。加强建设市场诚信体系建设,制定下发了《*省公路建设项目施工单位信用记录管理办法(试行)》,对17家违法违规的施工企业进行了通报。推进管理创新。深化公路养护运行机制改革,干线公路养护工程全部实行招投标和合同管理,进一步完善了《养护工程从业单位信用记录管理办法》等5个配套管理办法,提高了养护质量,增强了养护的时效性;高速公路养护实施了内部市场化运作;高速公路收费应用了智能联名卡,方便了用户。在全国率先实行了客运班线经营权有期限使用,对5900余条客运班线经营权重新许可,基本建立客运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得到交通部的肯定和社会的认可。推进科技创新。3个项目列入交通部20*年度第一批西部科技项目计划,3个西部科研项目通过交通部组织的专家鉴定;旧料再生技术得到交通部推广。

(四)依法加强行业管理。加强法治建设,出台了《*省道路运输条例》和《*省地方铁路条例》。制定并启动实施“五五”普法规划,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规范行政审批工作,强化了服务职能。加大治理超限超载工作力度,超限超载车辆比例进一步下降。加强公路路政管理,路产路权得到有效保护。高速公路实行了综合行政执法,与交警部门建立了巡逻联动机制,提高了应急反应和处置能力。加强运输市场监管,全省查处非法营运车辆4800台次,处罚违章车辆1.7万台次。对化学危险品运输进行了专项整治,取缔不合格企业10户。加强资金运行管理,严格执行资金拨付规定和程序,保证资金使用效率和运行安全。切实抓好规费征收工作,外挂车辆专项治理工作取得实效,转回车辆5550台,减少养路费等规费流失6000多万元。建立完善各级各类应急预案体系和救助措施,集中开展了渡口渡船、工程施工和消防安全专项整治,水上安全连续18年无责任事故。

(五)切实加强队伍和行业文明建设。加强职工学习和继续教育,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学习培训。机关及直属单位全年共举办培训班122期,培训12605人次。大力加强交通文化和行业文明建设,广泛深入开展以“文明在交通”为主要内容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组织开展了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和“我为*交通发展作贡献”主题实践活动,召开了“知荣辱、树新风”先进事迹报告会,努力营造团结协作、开拓创新、真抓实干的良好风气。坚持抓好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厅党组印发了《关于推进20*年全省交通系统惩防体系建设工作全面落实的意见》,集中开展了商业贿赂专项治理和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廉政建设工作,软环境建设、治理公路“三乱”等项工作得到加强。

一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在省直有关部门、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交通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团结协作、勇于创新、敢于突破,实现了“*”交通发展的良好开局。在此,我代表省交通厅向支持关心交通工作的各级领导、社会各界及交通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虽然交通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一是随着建设任务的调整,部分项目前期工作压力很大,项目和土地审批工作十分困难。二是资金短缺问题非常突出。三是管理不适应发展需要,市场监管需进一步加强,公路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四是队伍整体素质还不能完全适应发展需要,思想观念和工作作风需要进一步转变。五是廉政建设和行风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针对上述困难和问题,我们要在今后工作中认真加以研究和解决。

二、20*年主要工作任务

20*年是完成“*”交通发展目标和高速公路建设任务十分关键的一年。按照省委、省政府加快交通建设的部署和要求,全省交通工作的基本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创新、发展、服务为主题,以高速公路、农村公路和公路养护为重点,统筹推进道路运输、内河航运、地方铁路等各项工作,促进交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交通运输环境。

主要预期目标:全年交通发展计划投入300亿元,比20*年增加36.2亿元,同比增长13.7%。其中,基础设施建设计划投资170亿元,比20*年增加22.5亿元,同比增长15.3%。规费征收完成32.4亿元,同比增长10.5%。重点抓好以下十项工作:

(一)加快高速公路建设。新开工建设图们至珲春、营城子经东丰至梅河口、*至草市、营城子至松江河、松原经白城至石头井子、松原至双辽、通化至岗山岭等7个项目,高速公路建设项目达到12个,建设里程1715公里,年度计划投资78亿元。今年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多,投资数量大,必须采取超常规的工作节奏和工作措施,确保建设顺利进行。20*年已开工项目,要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千方百计加快工程进度,力争完成更多的投资,为如期建成通车奠定基础。新开工项目,要抓住工程设计、前期和土地审批、资金筹措等关键环节,全力攻坚,争取尽早开工,成熟项目要抓紧进行招标。省高等级公路建设局要履行好省厅赋予的高速公路建设管理职能,对所有高速公路建设项目要统筹安排,加强监管,保证质量、保证工期;全省交通系统也要共同努力,合力推进高速公路建设。

(二)切实抓好农村公路建设。计划投资55亿元,建设农村公路8340公里,乡镇通水泥(沥青)路率达到98.8%,行政村通水泥(沥青)路率达到74.8%。要进一步完善农村公路发展规划,将农村公路纳入当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加强农村公路项目计划管理和建设标准控制,重点建设通乡镇、行政村以及省级社会主义新农村试点村镇的水泥(沥青)路。充分发挥国家投资政策的引导作用,推动地方配套政策和资金落实到位。加强农村公路建设组织管理,全面提升管理水平和工程质量。

(三)搞好公路养护管理。计划投资13亿元,完成干线公路养护工程457公里、县道养护工程555公里,干线好路率达到86.6%。要坚持“建养并重”的原则,贯彻“建设是发展,养护也是发展”的理念。一是加大养护投入。在路况调查的基础上,科学制定养护规划,按照养护技术标准和养护周期,合理安排养护工程,省厅和地方按职责逐年加大投入力度。二是建立完善养护运行体制和机制。针对养护体制改革后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在养护工程招投标、诚信体系建设、工程组织管理等方面制定行之有效的办法,逐步建立完善养护市场机制。三是利用3年时间组织开展“公路养护管理年”活动,有关部门要制定方案,认真组织实施,提高公路养护质量和综合服务水平。四是突出解决农村公路养护管理问题。认真组织实施省政府《农村公路养护和路政管理若干规定》,尽早出台《农村公路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和《农村公路养护和路政管理若干规定实施细则》,做到机构落实、责任落实、人员落实、资金落实。要调整摩托车(农用三轮车)养路费征收渠道,建立稳定的农村公路养护资金来源。

(四)加强运输组织保障。一是推动运输行业发展。计划投资1.5亿元,完善道路运输场站设施;计划投资0.8亿元,建设水运基础设施。要以公路网和运输场站为依托,构筑和完善快速客运和货运网络。大力发展农村客运,促进城乡客运一体化,为农民出行创造便利条件。研究制定扶持大型客货运输企业发展措施,培育“龙头”企业。积极拓展道路运输合作与交流,重视发展国际、省际道路运输。抓好地方铁路运输管理工作,扶持宇辉地方铁路正常运营。二是加强运输市场监管。进一步建立运输市场诚信考核体系,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严厉打击非法营运等违法违规行为,整顿和规范运输市场秩序。三是加强运输组织,保障重点物资和紧急物资运输,切实抓好春运和黄金周的旅客运输。四是深入开展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工作,尽早完成治超监督网络,建立常态管理机制。进一步规范收费公路管理,逐步调整布局,严格监管,并认真组织开展清理违规减免特权车、人情车通行费专项工作。

(五)集中力量突破前期工作。要加强前期工作管理,做到突出重点,有保有压,严格控制普通干线新开工项目,对不符合规划要求、前期工作未完成、资金未落实的项目,不予安排年度计划。对已经确定开工的项目,要打破常规,加快前期工作节奏,按照时限要求,采取各个环节平行推进等措施,特事特办,最大限度地压缩工作周期。设计工作要统筹安排,充分利用省内外的设计力量,加快设计进度,提高设计深度,满足工程开工时限和质量要求。加强项目审批工作,对省内审批项目,要协调有关部门尽快予以审批;对需要国家审批的项目,会同省发改委、土地、环保、林业、水利等审批部门和金融机构,做好项目报批。省交通厅成立工作小组,逐个项目落实责任,实行跟踪审批。

(六)加强建设资金筹措和管理。一是要着力解决资本金不足的问题。积极争取国家投入,结合交通部对“*”规划进行中期调整,争取更多的项目列入调整规划;进一步加大规费征收管理力度,继续治理外挂车辆,挖掘费源潜力。二是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改善信用结构,扩大信贷空间,争取更多的信贷支持;继续完善省高速公路集团公司融资平台,采取多种形式吸收社会资本。三是加强建设资金和成本管理。加强资金调度,严格造价审查,严格计量支付,科学、合理地安排和使用资金。加强审计监督,实行资金运行全过程动态监管,确保专款专用和运行安全。要科学确定造价,加强工程设计变更和工程决算审查,有效控制工程成本。

(七)进一步强化质量监督管理。一是牢固树立以质量为核心的指导思想,加快工程建设要以保证质量为前提,把质量第一的思想贯穿于工程建设管理的每个环节。二是进一步落实四级质量保证体系。充分发挥政府监督的作用,完善质量监督工作机制;加强项目法人管理,规范项目法人管理行为;加强监理队伍管理,推行监理人员登记备案制度,严格现场考核,严格把好监理人员准入关;加强施工企业管理,完善企业自检体系。农村公路建设要研究采取符合其建设特点的质量监管办法,确保农村公路质量。三是建立完善信用评价制度和质量责任追究制度,构建统一的从业单位和从业人员信用管理平台,对履约差、信誉差的企业,依法清退或限制进入我省交通建设市场。四是进一步加强建设市场监管,坚决打击违法分包、非法转包行为,严厉查处弄虚作假行为,保证交通建设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八)推进改革创新。完成交通发展的艰巨任务,必须推进改革创新,为加快发展提供新的动力。一是创新发展观念。在交通设计、建设、运营、管理等各个环节,深入贯彻“安全、经济、实用、环保、和谐”的发展理念,推动交通增长方式根本转变,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交通发展之路。二是坚持体制机制创新。深入研究探索建设管理体制、投资管理体制改革,用创新的办法突破发展中的体制性障碍,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增强发展动力。要研究理顺高速公路管理体制,逐步实现高速公路统一管理。三是推进科技创新。重点围绕高速公路建设组织科技攻关和技术创新,积极推动科技成果应用转化,为加快发展提供欧洲杯买球平台的技术支持和保障。要结合*实际和工程实践,制定设计和管理技术规范。要优化整合交通信息资源,完善信息服务平台,为行业和社会提供良好的信息服务。

(九)努力构建和谐交通。坚持以人为本,加强交通执政能力建设,营造和谐发展环境。一是依法行政,建设法制交通。加强交通立法工作,争取尽快出台《*省公路养路费征收管理若干规定》,并做好交通法规规章的修订工作。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推进政务公开,加强执法监督检查,规范行政权力运行,提高行政能力和效率。二是居安思危,构建平安交通。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践行“做负责任行业”的承诺,切实把安全生产纳入重要日程,严格落实责任制,完善应急反应机制,提高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能力。加强施工生产安全管理,防止重特大事故发生。认真履行“三关一监督”职责,从源头入手抓好道路运输安全监管。建立完善水上交通监管和救援保障体系,进一步整合现有救助资源,提高水上安全管理水平和应急反应能力。认真接待和处理群众来信来访,积极主动、尽职尽责地帮助群众和职工排忧解难。三是带好队伍,建设文明交通。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把握改革和发展规律,增强驾驭全局工作和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与本领。要抓好学习培训,培养适应加快发展需要的职工队伍。要加强行业文明建设,深入开展以“文明在交通”为载体的行业文明创建活动,大力加强交通文化建设,提高行业文明程度。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切实关心职工群众,不断激发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四是转变作风,建设服务交通。认真落实交通部的要求,把服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作为交通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真抓实干,不搞形式、不图虚名,形成干实事的好风气。要热情为基层服务,真正帮助基层解决实际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下大力气解决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推动工作落实。加强交通宣传工作,充分发挥《*交通报》的宣传主渠道作用,为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会议工作报告范文篇10

大会认真总结了全省民政工作。2009年全省民政工作紧紧围绕全省工作大局,积极应对金融危机,保民生、保稳定、促发展成果显著。保民生实现新跨越。社会救助水平持续提高,城市低保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月保障146万人,比上年增加7万多人,月人均补差140元,比上年提高10元。农村低保初步实现了对因病、因残、因年老体弱等重点特困家庭的应保尽保,月保障262万人,比上年增加52.5万人,月人均补差49元,比上年提高7元。五保供养标准大幅提高,新建和改扩建乡镇敬老院240所、村级“五保之家”300所、新增集中供养五保对象1万人,集中供养率达20%。医疗救助开展顺利,全省已有60%的县市区建立资助救助、门诊救助、住院救助、临时医疗救助和慈善医疗援助“五位一体”的城乡医疗救助发展模式,全年共发放救助金5亿多元,救助340万人次。临时救助制度全面建制,全省全年救助19万多人次。救灾应急能力逐步提高,全年紧急转移安置灾民55万人次,下拨救灾资金5.34亿元,帮助3.98万户倒房灾民恢复重建了住房,并启动了全省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工作,帮助2.3万户农村贫困居民新建和维修了住房。优抚安置政策落实到位,社会福利事业扎实开展,全年共实施“明天计划”手术110例、“重生行动”手术153例,手术康复有效率100%;为334名肢残困难群众无偿安装假肢矫形器。积极开展以居家养老为主要内容的养老服务社会化工作,全省已建成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156个,开展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20多项养老服务,全省各级拨款近3000万元为贫困老人居家养老购买服务。全面开展农村综合性老年福利服务中心示范工程建设,省市县三级安排专款在600多个乡镇、村启动试点,全省百岁老人长寿保健补助费按时足额发放,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保稳定取得新成效。基层民主和社区建设不断深入,全面完成第七次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任务,推动全省98%以上的村开展了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开展“难点村”治理,我省被评为全国“难点村”治理先进单位。认真开展城市和谐社区示范单位创建活动,全省有9个城区、10个街道、30个社区被民政部命名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单位。农村社区建设试点进展顺利。社会组织建设健康发展,全年培育发展社会组织1500个,并积极指导社会组织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在全国首创社会组织党建“登记申报、年检年报”制度,得到民政部肯定。加强执法工作,依法查处了67个违法违规社会组织。成立社会组织评估工作委员会,加强社会组织监督管理,促进了社会组织自身建设。

保发展发挥新作用。加强民政设施建设,全年完成了240所敬老院、300所村级五保之家、25所福利院、33个殡仪馆、7所救助管理站、156个综合性老年福利服务中心建设。加强行业经济管理,认真履行政策引导、行业监管、市场培育等职责,促进了社区服务业、养老服务业、社会组织中介服务业、殡葬业、福彩业的健康发展。据不完全统计,2009年,民政行业经济实现收入40多亿元,缴纳税收3亿余元,其中福彩纳税达5000多万元。加强行政区划界线管理,开展湘渝线和省内5条市级、43条县级界线的联检工作,维护了边界稳定。

强基层呈现新面貌。全省有11个市州先后召开党委常委会议、政府常务会议或者党政主要领导听取工作汇报,专题研究民政工作,有13个市以政府名义出台了加强民政工作的决定。绝大多数县市区党委或政府召开了研究民政工作的专题会议,并有40%左右的县市区出台了加强民政工作的文件。基层工作力量得到加强。全省乡镇民政干部增加一倍以上,社区(村)专(兼)职人员42776人。基层民政经费、办公条件得到较大改善。同时,抓廉政取得新成绩。在省纪委五次全会、全省作风建设特色工作推介会和省纪委派驻机构工作座谈会上,省厅均作了典型发言,并再获2009年度全省反腐倡廉先进单位称号。

会议安排部署了2010年全省民政工作。2010年我省民政工作着力做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惠民生,着力提升“三个群体”保障水平。适当提高城乡低保困难群众生活补助水平。城市低保巩固应保尽保,全省月人均补差标准达到150元以上(含物价补贴);农村低保根据困难家庭收入测算情况,加大救助力度,原则上不再扩面,主要在规范管理、提高标准上下功夫,力争全省月人均补差标准达到50元以上。提高优抚安置对象待遇,落实和完善优抚安置政策,积极推行优抚对象医疗费“一站式”结算服务。提高救灾应急水平。进一步健全重大自然灾害紧急救助体系和运行机制。提高弱势群体福利水平,保障弱势群体的权益,努力改善城市“三无”老人、孤残人员的生活。提高五保供养水平,力争全省分散供养五保户年人均供养标准不低于1200元。提高医疗救助水平。各县市区要全面建立“资助救助、门诊救助、住院救助、临时救助、慈善医疗救助”五位一体的新型城乡医疗救助模式,实现“一站式”结算服务;有条件的地方要积极推行五保户在乡镇、县级医疗卫生机构住院医疗“零支付”的做法。提高临时救助水平。

促改革,着力提升社会管理效能。进一步深化城乡基层群众自治实践。筹备第八次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抓好821个“难点村”治理,扩大农村社区建设试点,积极探索农村社区建设运行模式和体制机制。深入开展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创建活动,探索建立特色的“社会管理社区化、社区管理社会化”社区管理模式。进一步健全社会组织发展的长效机制。研究解决制约社会组织发展的突出问题,发挥社会组织改革创新观察点作用,探索试行行业协会、基层社会组织、公益慈善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新办法。进一步推进民政管理机制创新。

强服务,着力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加快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建立和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兴办居家养老服务业。在农村要依托乡镇敬老院继续开展综合性老年福利服务中心示范点建设,使符合条件的乡镇敬老院逐步发展成为集院舍助养和社区照料、居家养老等多种服务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老年福利服务中心。深化和拓展城乡社区服务。着力发展城中村、新建小区、困难群众相对集中小区、流动人口聚集小区等社区服务,为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尽快融入城镇生活提供必要的服务。加强和改进婚姻登记服务。推广结婚登记免费颁证制度,坚决杜绝借婚姻登记强行开展有偿婚姻服务等问题的发生。大力推进殡葬等公共服务。

夯基础,着力提升民政发展后劲。加强基层平台建设。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重视和有关部门的支持,切实解决基层民政工作力量薄弱和经费短缺问题,切实做到有人干事,有钱办事,促进基层民政工作全面提档升级。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今年省本级继续集中福利公益金资助150所乡镇敬老院、20所县(市)福利院(福利中心)、20所救助管理站、15所殡仪馆和50个农村综合性老年福利服务中心示范化建设,提高为民政对象服务的能力。加强信息化平台建设。

抓规划,着力提升科学发展实力。做好执行“十一五”民政事业发展规划的收尾工作。研究编制“十二五”民政事业发展规划。

为完成2010年民政工作,会议要求全省各级民政干部,一要服务大局,争取支持。要多向党委、政府分管领导和主要领导汇报工作,促进他们对民政工作更加了解、更加支持,力争每年党委、政府听取1-2次民政工作专题汇报,争取每年出台1-2个加强民政工作的政策文件,逐步帮助民政部门解决制约事业发展、影响工作开展的资金、设施、编制、体制等问题。要善于争取优惠政策支持。要抓住长株潭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机遇,搞好调研,深入思考,拓宽视野,创新思路,谋划出一些好的点子、好的项目、好的载体,争取和吸引上级在民政领域进行投资、进行试验,从而获得民政部和省委、省政府的支持。要继续争取多方配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