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课程建设范文10篇-欧洲杯买球平台
时间:2023-10-08 17:21:40
教学课程建设范文篇1
一、当前高职院校钢琴教学存在的问题
高职钢琴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可以从观念、内容和方法等几个角度进行分析:(一)钢琴教学内容枯燥无味。对于钢琴教学而言,需要的成本相对较高,与专业的音乐学院相比,高职的教学水平和设施专业性较差。对于一些非音乐专业的学生而言,学习仅仅是一种乐趣,学校无法为学生提供专业的设施,导致学生并未进行过充足的实践。钢琴具有陶冶情操、寓教于乐的作用,因此教师应将重点放专业学习对其综合素养和其他学科的影响上,尤其是对非专业性学习目的的学生而言,可以通过钢琴教学加深学生对音乐知识的了解,进而挖掘其音乐潜力,但是目前的钢琴教学失去了这一作用,过分注重技法,又无法从设备上和师资配备上满足教学需求,教学内容以理论讲解为主,枯燥又不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教师的思维不灵活,过分依赖于教材,这使得学生的思维也较为固定,培养了所谓的“学院派”音乐人才,音乐作品缺乏适当的感情基础。另外,这项教学内容较多,长期学习会呈现出厌烦心理,教师缺乏对学生的疏导,使其对钢琴学习的能力不升反降。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理论保证学生扎实的基础知识,但是由于钢琴弹奏不仅需要技法,还需要天赋或者是灵感,培养过程中采用繁琐的练习方式将影响学生的情绪,因此导致目前高职钢琴教学处于低效率阶段。(二)忽视个性化特点。在钢琴教学中,无论是基础乐理教学,还是弹奏实践教学,均采用统一的方法和内容。而对于高职学生而言,来自于不同的学校,其能力上存在较大的差异。个性化特点甚至能够决定其弹奏风格,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善于挖掘学生的个性点,而不是将其忽略掉。目前的高职钢琴教学就存在这一现象,每学期相同的内容循环教学,理论和实践课程均较少。这使得对钢琴感兴趣的初学者进步较快,但是对于已经达到一定级别的学生来说,采用统一的教学模式显然无法满足其能力和学习要求,忽视学生个性化特点的培养。钢琴教学多为琴房练习,但是这一过程中忽视学生的特点,将影响其创作思维的构建与发展。导致学生的整体钢琴水平低下。(三)教学方法单一。对于钢琴这一实践教学为主的专业而言,其教学方法也应多样性。但是就目前看,高职均采取先理论讲解,后教学方法安排等教学内容。这一单一的教学方法使社会需求,学生的审美理念均脱节,学生进入社会后,无法为其职场生涯提供帮助。单一的教学方法对于技术的掌握而言是难的。随着目前高职钢琴改革的进行,但是其问题依然存在,教学内容不宜过于陈旧。
二、任务教学法对高职钢琴教学方法课程建设的影响
任务教学法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对高职钢琴教学具有着积极的影响。对于高职教学发展而言,应保证其任务设计。任务引导、任务执行的展开,进而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促进钢琴教学水平的提高,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艺术素养。笔者根据上述现状对任务教学法在高职钢琴教学方法课程建设中的影响进行如下分析。(一)任务设计阶段。任务设计阶段是任务教学法应用的重要阶段,应根据需求和特色进行设计,以保证其合理性。对于高职钢琴教学而言,可以采用情景创设法,艺术来源于生活,只有注重生活细节的人才能创作出好的作品。在钢琴教学中,采用情景模拟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并通过实际场景来体现音乐作品的意境。任务的设计十分重要,要保证其与比培养目标之间的一致性。比如在学习肖邦或李斯特的作品时,对于这些音乐大家,学生往往能够提起兴趣,但是对于作品的重复演奏则很难,尤其是对初学者。基于此教师应放慢脚步,通过为学生讲解肖邦、李斯特等大家的创作背景和性格特点来使其了解创作背后所隐藏的东西,进而了解创作技法,促进学习过程。肖邦的音乐具有浓厚的乡土或民族色彩,从内容上看,质朴且单纯。一些作品具有较深的浪漫主义色彩,旋律清晰,感情细腻,这与其生活环境有直接的关系,只有在任务设计时让学生了解音乐家的特点,才能正确掌握情感与技法,弹奏出或激昂、或温柔、或典雅的音乐作品,符合原作品的艺术特点,并且能够创造出自己的作品。总之,音乐与文化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音乐反应文化背景,尤其是创作者的情感表达。(二)任务开启阶段。任务开启阶段,钢琴教师必须要保证每个学生均参与进来,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整体水平,从根本上实现钢琴教学的根本目的,确保教学效果。我们可以使用任务教学法将教学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均设置一个小的任务,将改革部分连接起来,利用这几个小任务的串联来完成整个教学过程,具体上,钢琴教学可以通过某一个曲子的演奏来作为阶段性任务,以水平的检测为课堂总任务。传统的教学模式变化较少,内容枯燥其单一,因此不利于学生积极性的提高,导致学生对于钢琴的掌握程度不足,教师在整个过程中的引导作用也并未体现出来。寓教于乐,让学生在钢琴教学中得以全面发展。在具体的教学中,钢琴教师还可以利用组织钢琴比赛的方式,来体现学生的水平,激发学生的认清,使其在比赛中锻炼自己,提高演奏等综合能力。(三)结束思考阶段。任务结束不代表教学结束,还应根据需求进入教学反思阶段。也就是在教师的配合下,进行教学反思。我院从实施任务教学以来效果显著,及时的帮助学生分析自身存在的问题,明确任务的执行情况,并制定下次学习计划。在教学思考阶段,学生能够及时发现其情绪问题、演奏情感不足问题或者技法掌握不佳等问题,并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渐改变这一缺点,可见教学反思有助于巩固钢琴教学效率,尤其是对演奏具有如此高要求的钢琴而言,一味的学习新知识,而忽视教学反思,将导致学生的技术不全面。对此,教师应多开展相关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演奏机会,进而确保其全面和快速发展。
在传统的高职院校的钢琴教学当中,教学方法单一,而任务教学法在这一过程中能够起到积极作用。我院通过任务教学方法的执行对高职院校的钢琴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进行改革,使其更符合学生特点,符合教学特点,进而保证音乐的良好气氛。当然,任务教学法具有复杂性,要求教师掌握最基本的教学方法,保证在钢琴教学全过程中,任务设计、任务执行到任务反思的高效性。进而保证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钢琴学习水平的提高。
作者:文静 单位:九江职业大学
参考文献:
[1]徐华.对我国高职院校钢琴教育改革的思考[j].辽宁高职学报,2011(12).
[2]林诗斌.高职院校钢琴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4(30).
教学课程建设范文篇2
关键词:泛雅平台;课程建设;新教学模式运用
泛雅教学平台是以泛在教学与混合式教学为指导思想,以海量资源为基础,以课程为中心,以学习空间为平台的数字学习服务系统。泛雅集备课、教学活动、资源管理、网络教育于一体,成功实现了网络环境下的交互式教与学。本文试以省级精品课程《世界现代史》为例,谈谈这一教学平台对于课程建设和辅助教学所起的作用。
一、泛雅教学平台与《世界现代史》课程建设
省级精品课程《世界现代史》从2016年底开始在泛雅教学平台进行建设,资源建设情况列举如下。教师团队:四位精品课程成员资料有照片和个人教科研成果简介。课程文件:包括2011—2016级历史学专业的教学大纲、考试大纲、实践教学大纲、教学进度表、教案本等所有教学文件。课程目标:包括课程的总体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养目标等设计。考核说明:包括2011—2016级历史学专业实践活动项目要求与做法讲解。实践活动:包括2011—2016级历史学专业活动策划书、活动视频展示、课堂实践活动项目活动说明。教学方法:授课中主要是对教学方法的介绍。自学内容:这一内容现已成为2017级学生自主学习手册的内容。拓展问题:从课程内容中引出102个问题。课程特色:主要是从教学方法、实践教学活动平台、资源平台介绍等方面进行概括总结。教学参考:有文档资料,并逐步增加。课程章节资源:包括79个文档、视频、图书、ppt资料,还在建设中。课程资源:包括论文、图书、题库等资源,其中每次上课使用“学习通”检查学生预习的题目,即从题库抽取的部分试题。班级管理:截止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已经有2016级历史学、历史教育,2017级历史学专业等三个班级使用泛雅教学平台上的资料辅助教学。学生活动:包括2016级历史学、历史教育等两个年级的作业、讨论、通知等内容。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泛雅教学平台超大的功能,这一功能使得我们能够将《世界现代史》的建设从纸质版资料展示提升为网络资源的全面展示,表现出了内容展示全面、资源丰富、展示效果好的特点,具体情况如下:(1)课程门户中的课程资料项目可以自由设计,全部教学资源上网是认同陈坚林教授观点的体现,陈坚林教授认为教学是否成功,尤其是学生课外自主学习,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软件资源。
(2)能够从网上为学生介绍和提供更多有利于自主学习的资源。泛雅教学平台储存有很多电子图书,教师可以根据自己课程内容的需要及时给学生介绍或者要求学生阅读参考书的具体页数,学生可以在网上阅读,教师可以根据统计数据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有效监督。(3)泛雅教学平台无限的空间可以清晰地展示课程视频(自己录制和网络)、ppt、文档等多种资源。泛雅教学平台的空间是无限的,它可以根据教学资源的大小进行自由设定,尤其是章节内容,如文档、ppt、视频等资料,教师将其设为任务,可以看到学生的学习进度,这样就能有效的引领学生进行自学,让学生了解知识的基本线索,还能够为学生自主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提供必要的帮助。
二、泛雅教学平台对《世界现代史》辅助教学的作用
泛雅教学平台对《世界现代史》辅助教学作用十分明显。
1.有利于在知识传授过程中实施混合式教学方法。所谓混合式教学,既将在线教学和传统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的一种“线上” “线下”的教学。通过两种教学组织形式的有机结合,可以把学习者的学习由浅到深地引向深度学习。这一教学模式实现的最基本条件就是线上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基本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通过上述列举出的《世界现代史》在泛雅教学平台的建课情况及其内容不难看出,泛雅教学平台为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的运用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2.泛雅教学平台可以引导学生课前对《世界现代史》课堂讲授内容进行预习。传统的备课到讲课的方式是教师以文字的形式将所要讲授的知识撰写成教案,并制作ppt呈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钟启泉在《课程的逻辑》一书中指出:知识的可视化、教学环境的虚拟化、人际互动化和智能化是人类获取信息最重要的方式。泛雅教学平台的使用可以提前将教师课堂教学设计及具体内容,包括章节教学目的与要求、重难点、教学提纲或者思路、教学参考书与文献资料、思考题等全部在泛雅平台上展示出来,教师在没有开始教学活动之前,通过问题引导学生预习,师生之间进行关于教学内容的心灵碰撞,学生课前预习与自主学习领会教师的设计意图及内容讲授思路,为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及提高教学效果做好了铺垫。
3.泛雅教学平台可以有效再现《世界现代史》课堂教学内容。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经常会出现记笔记与听课不能兼顾的情况,自己手忙脚乱,而最主要的是忙于记笔记而忘记了好好听课。此外,学生为了记全笔记只能用手机将教师的ppt内容拍下来,或者找同学的笔记来补全。但是,如果遇到学生没有拍下ppt内容,其他同学也没有记下来,而没有记下来的恰好是重点内容的情况,后果会十分惨痛。而泛雅教学平台上丰富的教学资料的展示能够再现《世界现代史》课堂教学的完整内容,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地点将课堂教学内容重现出来,以此来弥补课堂教学在时空上存在的缺失,既有利于理解和巩固课堂所学知识,也便于学生课堂专注的听课,课下再通过泛雅平台上的资源进行记忆和补充笔记。
4.泛雅教学平台可以延伸《世界现代史》课堂教学的时空,呈现动态的教学活动。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下,课堂教学的结束也就意味着教师的传授知识和学生学习知识的结束,尽管教师为学生提供了有针对性的参考书目和参考文章,也布置了课后思考题,但是这些都是静态的,学生缺乏学习的自主性,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缺乏课后的动态交流。泛雅教学平台的使用,突破了传统课堂教学的限制,可以利用教学平台资源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测试学习的效果、提出话题学生作答、留作业、答疑等形式进行课下互动,加强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课后的动态交流,因此将课程从课堂内延展到课外业余时间,实现了课程内外和空时之间的无限延伸。
教学课程建设范文篇3
【关键词】学科融合;药品包装;课程建设
教育部将2019-2021年间分步全面开展“六卓越一拔尖”2.0计划,本文正是基于新工科与新文科的背景下开展“药品包装”课程的建设。新工科的人才培养理念主要是以交叉与融合为导向,以复合型工科人才的培养为目标,其特征是具有战略型、创新性、系统化、开放式,而新文科的学科建设则注重学科交叉、文理相融,将共融互通、立德树人、融合创新的人才培养理念融入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家国情怀、创新精神的途径[1]。唐衍军[2]认为,在新工科与新文科的背景下,学科融合是高校课程建设合的发展趋势,应在人才培养的路径中创新课程建设和教学模式。根据《中国包装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包装产业向绿色包装、智能包装、安全包装方向转型升级,表明人才需求已从单一的包装设计类转向跨专业的复合型人才,其中安全包装的发展将需要包装设计人员具备药品生产、生物安全等专业知识。“药品包装”是包装策划与设计专业的专业拓展课,为适应行业发展与社会进步的潮流,本课程的建设将密切切合新工科及新文科的背景要求,从而实现学科的融合。以安全包装发展为背景,学生需要掌握药品的基本知识,在掌握药品这种特殊商品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学习如何根据药品特性选择合适的包装材料、设计合理的药品包装结构,因此,要求学生需掌握药品基本知识、药品包装基本理论知识,以及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技能。本文以笔者所在的双高校包装策划与设计专业群为基础,探索学科融合视角下“药品包装”课程的建设与教学实践。
1基于学科融合的课程目标
1.1知识目标
使学生了解药品与药品包装的基本知识、药包材与药物的相容性;熟悉药品包装的法规与管理、药包材的标准、药品包装材料及容器;掌握药品内外包装的设计要求、流程以及方法。
1.2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根据药品的剂型、规格、注册类别(处方药/费处方药)、适应症、用法用量、性质、包装要求等正确选择药包材,正确评价药品包装设计的可行性,培养学生对现有市场上的药品包装能进行改良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药品包装策划与设计岗位的必备知识与基本技能。
1.3素质目标
使学生掌握科学、创新、辩证的思维方法,培养其严谨对待工作的态度,树立大局观,并从药品安全、包装安全的角度出发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基于学科融合的课程内容选取
该课程由3大模块共6章内容组成,分别为模块一“药品与药品包装概述”:药品基本知识、药品包装概述;模块二“药品包装有关要求”:药品包装有关法律法规、药包材及其技术要求;模块三“药品包装设计”:药品包装结构设计、药品包装装潢设计。各模块中章节的内容及其选择依据如下:
2.1药品基本知识
药品包装的设计及药包材的选择与药品的性质、剂型、规格、适应症(主要用药群体)、注册类别(处方药/费处方药)、用法用量等密切相关,而包装策划与设计专业群的学生对此类药品基本知识的认知非常缺乏,且药品生产企业的药品包装设计也大多由设计专业的毕业生所承担,针对药品的特殊性,急需药品包装设计岗位的人才掌握一定的药品相关知识背景。因此选择在课程前期给学生普及药品的基本知识,为后续药品包装的深入学习打下基础,该章节的内容主要包括:(1)药物的定义,理解药物与药品、毒物或毒品、食物或保健食品等概念的区别;(2)药品名称的种类及其特点;(3)药物剂型与给药途径;(4)注册类别(处方药/费处方药)及相关管理;(5)药物的分类,分别按照药理作用、药物来源、药物剂型、药品管理法,以及按照孕期用药安全性的分类;(6)药品不良反应;(7)药品的批号与有效期;(8)药品储存要求与条件;(9)认识中药材与中成药等。
2.2药品包装概述
对药品质量产生影响的不仅有制备过程,还包括药品的包装。药品在储运过程中容易受到高温、潮湿、光照、微生物污染等外界环境的影响,而产生氧化、光解、水解等现象,导致药物有效成分含量下降。包装材料还会吸附药物有效成分,释放影响药物稳定性的物质。为了提高药物稳定性,保证药品的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延长药物有效期,方便使用,药物制剂生产结束后要选择适宜的包装材料与形式。因此,本章节主要包括药品质量与包装关系、药品包装按包装层次、材质、包装材料外观、剂量、流通过程的作用、包装技术与目的等进行分类。药品包装的作用,结合不同流通条件、内容物、标准等具体讲解药品包装的相关要求,药品包装选择应考虑的具体因素,我国医药包装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趋势等。
2.3药品包装有关法律法规
有学者的研究表明:用药错误不仅使患者的医疗费用增加,还会导致患者发生药物不良反应,有时甚至会导致病患死亡等严重用药事件发生,究其原因,多数用药错误是由药品包装中容器标签或包装设计而导致的,因此各国监管机构均设置了相应的法律法规[3]。另外,药品包装除必须适合药品质量的要求,方便储存、运输和医疗使用[4]之外,其装潢设计、文字排版等亦受到相关法律法规的严格要求。药品说明书和标签是药品信息最基本、最重要的来源,它与药品的研制、生产、销售、储运、使用等环节密切相关[5],药品的标签应当以说明书为依据,其内容不得超出说明书的范围,不得印有暗示疗效、误导使用和不适当宣传产品的文字和标识[6]。本章节主要普及药品包装有关法律法规,使学生了解药包材管理、药品标识物管理,并掌握药品外包装、药品标签、药品说明的设计要求。
2.4药包材及其技术要求
药包材是指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7]。药包材参与药品的生产与流通以及使用的整体过程,药包材的性质与药品的质量和安全密切相关。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或容器的某些组分可能会与药物中的成分发生互相作用,如玻璃瓶装的注射液由于长期浸泡,可能导致玻璃脱片或药物溶媒腐蚀玻璃容器,又如某些包装材料中的成分会缓慢渗透到药物中,从而影响药品质量,有些互相作用对药品的质量以及对人体具有潜在性的影响,即在常规检查或检验中很难被发现[8]。因此,在该章节中加入药包材与药物相容性的案例讲解,使学生认识到药品包装中药包材与药物存在相容性和迁移等问题,需根据药品特性选用合适的药品包装材料。除此之外,必须对药包材制定相应的法定标准,使药包材的注册、生产、流通、使用、监管的各个环节都有法可依,有了这些法定强制性标准才能保证人民的用药安全。故该章节亦介绍了药包材的标准,药包材的原料应经过物理、化学性能和生物安全评估,应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化学性质稳定、对人体无生物学意义上的毒害。
2.5药品包装设计
相关研究表明,部分药品的错误使用可能与药品包装设计有关,例如甲氨蝶呤,其适应症涵括肿瘤及非肿瘤疾病,用于非肿瘤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牛皮癣等的治疗时,使用频率为每周1次,但用于治疗某些肿瘤疾病时则需加大用量与使用频率,即同种药物用于治疗不同疾病时其用量区别较大,如在使用时不注意其中的差别,导致患者过量使用甲氨蝶呤的可能性非常大[9]。对于此类药品,对其策划的适宜的包装策略则显得非常重要,如应当将药品的使用人群及患者将如何使用药品等因素考虑进去,以提升药品的安全系数。该章节教学内容将结合具体的药品包装案例实施讲解,如老年人、孕妇、儿童的药品包装设计,急救药品的包装设计,智能药品包装设计,非处方药包装设计基本,智力障碍者药品包装,其他新型药品包装,药品包装设计实战流程及注意事项、药品包装设计实战训练。
3基于学科融合的课程结构设置
根据上述教学内容,分析其逻辑性与内在联系,整理本课程的结构如图1。图1《药品包装》课程结构图
4课程教学
根据最受欢迎的几种教育形式分别为ppt讲解、视频案例讲解、自主合作学习的调查结果,为提高学生的兴趣,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用药知识,本次教学手段主要包括:(1)ppt讲解为主,并灵活引入视频或例子素材,如讲授药品一般知识时使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中的药品科普视频“正确认识处方药与非处方药”“药品不良反应”等;(2)分组选择并完成作业,在实训作业中布置了以下几个项目:儿童安全药品包装、老龄患者药品包装、防止儿童误开启的药品包装设计、中成药的定量取用设计、老龄患者的服药提醒包装,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行组队,通过查阅资料等途径对药品基本知识进行基础调研,完成任务后需将项目设计结果做成ppt并在课堂上展示;(3)课程结束后的延伸实践:选择已上市使用的某种药品作为对象,如板蓝根颗粒剂、维生素c泡腾片、布洛芬混悬液,在分析原药品包装、药品基本信息、药企文化背景等基础上对原药品包装进行改良。
5结语
教学课程建设范文篇4
课程建设是学科建设的基础,是教学建设中最基本的建设,它决定着教学质量的高低,是人才培养关键点和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只有加强课程建设,才能保证教学质觉。课程建设主要包括:教学内容、课程设置、教材建设、师资队伍与教研室建设;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教学组织与教学管理等方面的系统建设。本文就高校课程建设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课程建设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链
1.搞好课程建设必须要提高认识。质量是高等教育办学的生命线。要提高教学质最,就要从教学的最基本建设———课程建设做起。课程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需要学校各方面的支持和帮助。要充分调动教师积极开展课程改革和建设,教师长期在教学第一线毛作。其教学、科研和社会实践经验丰富.了解学科课程发展的最新动态,担负课程建设的具体工作。因此,应提高教师的思想认识,重视课程建设;,各部门领导要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尤其是政策要倾斜,经费要保证。对课程建设卓有成效者要给子表彰和奖励,使他们自觉地参与教学改革,参与课程建设。教研空是按专业建立起的教学、科研基层单位,从某种意义上说,学校教学任务完成的好坏,课程建设和教学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研室的建设工作,取决于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对课程建设的投入。以教研室为中心,加强课程建设与教学管理,其目的在于提高教学质量,提高科研水平,促进学科的发展。要坚持走内涵发展为主的道路,各课程负责人要按照合格课程与优秀课程基本条件和建设方向。详细写出课程建设的日标规划和年度实施方案,应注重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把着眼点放在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把课程建设深入到整个教学活动和课程体系中去,使教学的各项工作到一个高层次.优化组合成一个整体,使大部分本科课程的教学质量达到一个较高水平,形成较完整的反映现代科技和社会发展趋势的课程改革计划和可行措施,使课程改革和建设取得成效。
2.摘好课程建设要有明确的质员标准。高等教育质量是个多维的复合概念,其标准是适应性、多样性和发展性的统一。适应性是高等教育质址的本质属性,是高等教育的基本功能、是社会需要检验高等教育质量的基本尺度。多样性则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第二属性,是保持和传递人类已有的文明成果,也是培养公民素质,发展科学技术文化,满足社会对人才开发和应用等。要不断地总结、探索与实践,建立出一套操作性和针对性强的合格课程、重点课程、优秀课程建设的质址标准。经过统等规划,分期、分批建设,采取自评自建与集中组织审评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少数重点课程、优秀课程与合格课程相结合,深入研究教学改革,提高课程建设的功能和实效性。发展性是高等教育质量第三属性,是随着高等教育发展而变化,是适应性质址的衡址标准。既要继承传统,义要突破前规;要从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方面转变认识;要从课程的地位和作用,课程的特点和学科的横向联系上进行探讨;要从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探索;要从传授知识、提高技能和培养创新能力等方面进行研究。使高教通过2——3年的教学建设,绝大多数的必修课程达到高水平,并创建具有特色的古内重点课程,使高教的整体教学水平再上新台阶。
3.搞好课程建设.要认真分析课程的现状。高等学校条件有的相对较差,需要建设的项目很多,我们必须根据课程的现状,结合高等教育形势发展的需要,抓主要矛盾。对提高教学质员影响大的关键是课程建设.如对一些.环课率高,授课面广的土干课程,给予重点资助;从课程设置中确立一批覆盖面宽、直接影响学生理论基础与准本技能的公共课、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作为重点课程进行建设。加强篆础理论、墓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抓好专业主干课建设,以重点课程建设带动相邻的系列课程的建设。高校应设立课程建设与奖励专项基金,要把重点课程建设和优秀课程评选作为一项整体工作,坚持评建结合,以建为主。应以墓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对学校整体教学水平具有较大促进作用的主干学科、主千课程为对象,通过“分期分批,立项建设,评建结合”,有计划地开展校级一类课程建设。在合格课程的基础上,争创评选省级优秀课程。
二、建设优秀课程,深化课程体系改革
要以优秀课程建设为中心,重视课程体系的改革和系列课程建设,建立新课程结构体系。
1.课程体系改革。要以培养目标为依据,结合专业特点、办学层次,招生规模以及各门课程在整个培养计划中所处的地位,制定出全校课程建设目标。对课程及其结构进行整体优化和改革,围绕知识、能力、索质协调发展这条主线,构建新的课程体系。新课程体系必须具有内容衔接紧密,交叉渗透,符合人才培养和教育客观规律的特征,并且在内容涵盖和组成形式匕体现学科课程及其内容的系统性。建立各课程群(包括公共基础课程群、基础课程群、专业基础课程群等)。在新的课程体系中,课程群由原有的课程、新设的课程与基本素质教育和专业课程密切相关的选修类课程构成。对专业课程进行分化、重组和新建。(l)课程分化—为适应高师教育学科高度综合又高度分化趋势。促进学科课程的分化;(2)课程重组—打破完全按学科设置课程的模式,在教学内容,理论知识和技能实践进行融合重组;(3)课程新建—根据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方针,新建一批新兴学科课程和边缘学科课程。
2.强化系列课程建设。系列课程包括主干课程和分支课程。以主干课程适应学科的发展,以分支课程适应学科间的交叉,融合新兴学科和前沿学科。充分发挥老教师的作用。由他们参与开展各学科和相关课程的联系与合作,切实解决系列课程之间的内容重复,前后衔接和专业课的内容更新等问题。.主干课程为必修课。分支课程为选修课、讲座等,加大选修课的比例。增加学生学习的卞动性、选择性和学习兴趣。各种选修课程的安排相对不集中在一段时问内,而是恨据专业需要和教育的不同阶段,分散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有利主干与分支课程间的相互渗透,形成主体交叉,有利于主干课程的发展和各课程的相互贯通。
3.合作建设课程是课程体系改革重点。要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就要加强素质教育,增设素质教育课程。目前文化素质教育的选修课课程建设是我校的薄弱环节,缺乏相关学科和师资。因此.我们要与综合性院校合作,加强我校的人文、社会和自然科学选修课程的建设,并采取促建的办法,以校际间、学科间学术交流为主进行合作。通过与综合性或多学科性大学联合开课或交流授课,进一步丰富选修课教学内容,形成历史、哲学、社会科学、语言文学、艺术类和自然科学专业选修课。
三、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是高校课程建设的需要
建立一支素质高、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是搞好课程建设的关键。教师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培养人才的质量.建立一支职称年龄结构合理,学术水平高,教学科研能力强,热心教学工作,有敬业奉献精神的教师队伍,是促使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培养21世纪人才的可靠保证。我们要把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列为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坚持“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培养师资”的原则,制定和实施我校“人才培养工程计划”,设立主讲教授和主讲教师制。采用校内外培养并举,以校内培养为主的策略,加速教师的培养,不断提高教师的素质与能力。应根据《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的高层次创新人才工程,鼓励一部分中青年教师在投入教学时,给予时间上和精力上的保证。通过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规范教学管理制度,强化教师的敬业精神、竞争意识、责任意识和教书育人,建立一支业务过硬、素质优良、结构合理、教学科研相结合的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重点抓好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提高,注意选拔培养学术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通过实行指导教师负责制,发挥学术造诣深,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加强教学研究活动,将老教师的作用与中青年教师培养相结合,促进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通过学术活动。沟通信息,加强协作,更新知识,增进学科间的校际间的交流,通过校内外各种培训班培训,抓好教师的继续教育,改善教师的知识结构,通过科学研究,促进教师科研思维能力,业务能力,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充实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授课质量;通过实行真正的教师聘任制,引入竟争机制,创造良好气氛,使广大教师积极承担教学工作。
四、严格教学管理,开展教学评估
1.促进课程建设规范化、制度化管理。教学管理部门要建立课程建设档案,认真研究,分析课程建设的鹅本情况、达标程序、成绩与问题。我校扩招后,虽然底子较薄,条件较差,但越要强化教学管理。向管理要质量要效益,扎扎实实工作.大力整顿和规范我校教学管理,提高教学竹理水平和效率。加强课程建设和其它教学基本建设,通过教学督导、教学考评、教学检查观摩、教学追踪测评、教案检查评比、听课评课、听取学生意见、考试成绩分析和人员培训等一系列措施,从教学摹本环节抓起,加强教学质星监控严格教学管理,增强各课程的管理意识,强化教师的质址意识。在今后2-3年内,力争把我校各专业的80%主干课程建设成为校级优秀课程,30%达到省级优秀课程。
2.加快题库建设,建立严格规范考试制度。考试不仅能反应学生的学习情况,而且能反应教师知识水平。在考试中围绕命题中心环节,能否真实反应教与学的情况,试题必须具有科学性、可靠性、准确性;改革考试内容和方法。加强对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在考试中要改变过去单纯的课程考试,逐步增加实践考试所占比例;加强考试管理,做到“三严”,即严格考试、严格考场纪律、严格评分标准;加强考试分析和考试监控。今后将采取购进题库软件与自行出题相结合,进一步扩增题库址,加快实施教考分立。在几年内完成主干课程和重点建设课程的计算机试题库和题卡建设,提高考试质量。
教学课程建设范文篇5
关键词:精品课程;教学质量
0引言
精品课程建设项目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教育部深化教学改革,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一项重要举措。它将引导广大高等学校进一步巩固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在切实加强教学建设,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上改善和加强高校信息化条件建设,利用现代化教育信息技术手段将优质的教学资源上网并共享,并在更大范围内提高高校的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我校晋升高职院校后,教学管理及教学质量等各方面工作随之跨上了新的台阶。2008年7月又被教育部、财政部批准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立项建设单位。示范专业以及精品课程的建设,成为当前形势下时间紧迫,刻不容缓的学院重点工作。通过这两年多来的课程建设,我院共建成了2门部级、16门省级、4门教育部教指委级精品课程。在参与精品课程的建设中,我深深体会到建设精品课程决不仅仅是建设若干门一流的示范性课程,而是要以精品课程建设带动其他课程建设,提高学校整体教学水平。
我认为精品课程的建设更应体现学校的定位与特色和学科特色,重点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精品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
高职教育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是以就业为导向,以素质为本位,以能力为核心的高等教育,与本科院校的“宽口径,厚基础”不同,基础理论以“必需”和“够用”为度,专业技能在注重基础知识和实际操作的同时,更要突出客观实际的需要,以体现社会发展要求。
2教学内容的改革和优化
首先课程内容首先应该是活跃的、不断充实、更新的动态过程,要能跟上日益发展更新的本学科的科学体系。其次,课程教学内容要适应培养目标的需要,否则其它各个方面的建设就无从谈起。对高职高专的学生来说,课程内容应以实际应用为基础,培养学生能力为核心,以职业岗位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来优化,而教学内容的改革和优化具体体现在课程教学大纲的编写。教学大纲的编写应当在非常熟悉本课程内容的基础上,根据专业需要,深人企业收集资料,以体现目前比较先进的技术和方法,逐步完善大纲内容。
3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的优化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优劣。传统的授课方式,一块黑板一支粉笔,老师是边讲边写,学生边听边记,课程讲授大多沿用概念—原理—运用的传统方法,学生参与程度低。随着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对传统的教学方法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很多高职高专院校都建有多媒体教室、校园网等现代化教学设施,但在利用程度上还参差不齐。精品课程的建设正是将传统的教学方式与现代教育技术协调应用的一种模式。它通过网络进行教学与管理,并将相关的教学大纲、教案、习题、实验指导、网络课件、授课录像等上网开放,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带动其他课程的建设。这次我院各系在精品课程的制作过程中也充分利用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努力将传统的讲授方法与课程体系改革有机地结合起来。特别是机械工程系、电气工程系和纺化系,在这次精品课程的建设中较好地体现了其学科特色,为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优化改革走出了第一步。但同时也可看出,我院一些精品课程在制作过程中表现出的某些不足之处。特别是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在表现教学内容与教授方法的协调应用上还显不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和优化。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对改进教学效果和在精品课程的建设中固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它再完善、再精致,都不能替代教师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不能替代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深入钻研和把握教师分析问题的思路。所以优化教学手段还要处理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为目的的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教育技术协调应用的关系;处理好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关系,才能最大程度地显现出手段的优化对教学质量的优化所具有的优势。
4教材的整合优化
教材是课程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是进行教学的基本工具。教材建设是衡量一个课程建设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教材质量对教师教与学生学的质量均有直接影响。因此,教材建设是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应认真分析高职高专教学的基本要求以及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在教材的编写和选用上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选用与高职高专相配套的教学用书和教学软件,注重教材的系列化和优秀教材与精品课程的相呼应,并注意保持教学内容的基础性、先进性和前沿性。此外,教材建设除了选用以上这类优秀的成品教材之外,我们还应在实践中培养和提高中青年教师编写教材的能力。例如,我院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水平,结合学校专业情况和行业需求,编写了51本特色教材,进一步完善了主干教材的系列,加强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
教学课程建设范文篇6
关键词:中华茶文化;资源库;传承创新
中华茶文化资源库以“能学、辅教 文化传承”为原则,致力于创新非遗人才的培养模式,服务茶业人才的培养,拓展茶文化的传播与推广,提升茶业行业的文化内涵。在这个过程中,课程建设是重要抓手,如何构建课程体系,进行课程资源的重构与拓展,就成为我们必须重点解决的问题。本文依托中华茶文化教学资源库建设,对平台的课程改革进行探索研究。
一、中华茶文化资源库平台课程建设定位与建设思路
(一)中华茶文化资源库平台课程建设定位。准确把握中华茶文化资源库平台课程的建设定位,一是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将中华茶文化各项目化课程,按照结构化设计、颗粒化资源的原则,开发适用于电脑、手机等平台的系列化微课、视频、动画、文本等资源,让在校学生、教师、社会学习者、茶企业员工和茶农可以通过相关课程的选择学习,提高茶文化知识与技能,从而实现国家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能学、辅教”的基础功能定位;二是突出“茶文化 非遗文化”主题,沿茶产业链“茶叶加工-茶艺展示-茶器设计-茶叶包装-茶文化空间设计-茶膳制作”延伸,选取产业相关的列入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绿茶、红茶、白茶、黑茶、黄茶、青茶加工技艺以及茶器制作技艺等茶文化非遗项目,构建系统性非遗项目课程群,实现中华茶文化资源库的“文化传承”系统性功能;三是撷取中华茶文化中的经典项目,如长嘴壶茶艺、民俗油茶、茶马古道、茶船古道等项目,开发中英以及东盟小语种课程资源,形成茶文化国际交流资源,依托学院牵头成立的“中国-东盟职业教育集团”和“中国-东盟边境职业教育共享课程平台”,以及“茶树栽培与茶叶加工”国家高水平专业群项目,学院在东盟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设海外“丝路茶学院”,开展国际茶文化与茶科技研修与交流,并逐步形成茶事活动品牌,实现中华茶文化的国际交流功能。(二)中华茶文化资源库平台课程建设思路。中华茶文化教学资源库的建设,联合全国茶文化行业的泰斗级专家,聚集全国开设有茶类专业的院校、著名茶企业以及国家茶产业链相关非遗传承人组成课程建设团队,基于茶业文化传承及创新以及沿茶茶叶类技术技艺传承要求,系统设计结构化的课程,基于信息化特征和各类使用者差异化要求,以茶文化和技术技艺传承点为建构线索,科学性、有效性的建设便于学习者快速获取资源、灵活组建课程、丰富冗余的“适、实、微”的学习资源,同时注重融入课程思政理念,实现中华茶文化资源库平台上相关的课程在“能学、辅教、文化传承与国际交流”方面的作用。
二、中华茶文化资源库平台课程建设的主要举措与建设内容
以中华茶文化资源库建设为依托,组织课程开发团队,按照沿茶产业链延伸涉及的茶业相关领域重构课程教学内容,并有机融入非遗资源,实现茶文化课程的系统化、系列化,为茶文化教学与传播提供保障。(一)组建专家领衔、大师领军、名师导教、专兼结合的课程建设与开发团队教育部、文化部、国家民委《关于推进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工作的意见》中指出要“利用职业教育改造民间传统手工艺父子师徒世代相继、口传身授的传承模式,使传承更加规范、系统、科学”。中华茶文化资源库涉及沿茶产业链方面的种植、加工、展示、包装、环境设计等各个领域,为确保各个领域的课程能有机呈现,把握资源库各课程资源的科学性与先进性、系统性与传承性的要求,项目主持单位采用柔性聘请、专职聘用、兼职聘用等多种方式,形成了由全国茶叶学科组专家、茶业技艺大师、非遗传承人、民间茶艺高手以及部级教学名师等组成的“专家领衔、大师领军、名师导教、专兼结合”的资源库建设与研究团队。并根据课程研究、设计、开发、教学、推广的不同需要,成立了专业核心课程资源建设及推广应用团队、非遗茶制作技艺课程资源开发团队、民俗茶艺课程资源团队、创新创业资源开发团队、茶文化思政微课程团队、中华茶文化传播等六大团队。团队成员通过合作开展模块化教学内容设计、开展教学、开展科研项目研究等方式,不断提高课程开发质量。通过不断挖掘茶业各行各业大师融入课程建设团队,使传统的大师个体、孤立、封闭的传承活动成为团队、合作、开放的茶文化传承职业教育,有效促进了资源库课程在民族技艺传承的“特殊性”与职业教育的“职业性”、“教育性”的结合,推动了民族技艺传承模式改革。(二)基于“能学、辅教、文化传承、国际交流”的目标,规划“五库、一馆、二中心”的资源结构。中华茶文化资源库以“能学、辅教、文化传承、国际交流”为目标定位,在很大程度上契合了国家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目标,从课程资源上既要有茶叶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体现资源库在专业层面的定位。又要有非遗以民俗层面的茶技、茶艺研究和展示,体现中华茶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同时要对接职业技能证书的改革,服务于在校学生和教师、社会学习者、茶企业员工和茶农的茶文化知识的学习与职业技能的提升,推动茶技艺文化、茶事活动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助力茶产业发展,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基于此,规划了“五库、一馆、二中心”的总体架构。1.五库:中华茶文化资源库课程资源的主体。茶业专业核心课程资源库:包括茶树栽培与加工、茶艺与茶叶营销两个专业的专业建设内容(包含行业发展、专业调研、名企文化、专业标准、行业企业职业资格、技能竞赛等)、课程体系、培养方案、1 x证书标准、课程标准等,并建立两个专业对应的核心课程网络资源。专业课程建设紧贴茶产业发展需求,通过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按照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的原则,以“茶叶 ”理念,重构课程标准,发挥标准引领作用,完善茶类专业核心课程建设。非遗项目化技艺课程资源库:一方面,从列入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茶叶加工技艺中选取绿茶、白茶、青茶、黄茶、红茶、黑茶等具有代表性的六大茶类项目,从茶文化和科普的角度,开发非遗项目化课程资源,形成非遗项目化课程资源库。非遗项目化课程资源库建设16个部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茶叶加工技艺的项目化课程,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历史(非遗传承人叙说历史)、传承人物、名人轶事、诗词歌赋等文化层面,制作技术(非遗传承人传授制作技艺)、展示艺术的技艺技能层面,著名企业、营销创业的创业创新层面等三个层面15个典型茶文化非遗项目进行资源重构,使非遗课程资源构建成为专业课程。以茶叶为例,包括了茶人、茶史、茶事、茶语、茶技、茶艺、茶品、茶企等8个方面的知识技能点,通过非遗项目化课程建设,并进一步拓展课程内容,强化专业性与科普性。另一方面,选取列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中华茶器(钦州坭兴陶、宜兴紫砂等)项目,聘请茶器制作传承人,开发茶器设计、制作、鉴赏等课程资源3门,让学习者了解掌握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著名茶器制作技艺和所蕴含的文化,后续还将更新拓展到10个典型茶器。民俗茶艺课程资源库:从优秀的民间、民俗茶事活动中,选取列入部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白族三道茶、瑶族油茶、侗族油茶、苗族油茶、客家擂茶、长嘴壶等,开发《中华黑茶•六堡茶制作技艺》《长嘴壶茶艺》《中华茶艺》《中华茶器•坭兴陶》《瑶族油茶》《侗族油茶》《客家擂茶》《中华茶馆》《白族三道茶》等一批突出茶业产业特色、符合系统规范的民俗茶艺项目化课程资源,形成民俗茶艺课程资源库,服务民族文化进校园、进专业、进课程,实现培养学习者民族文化感情、培育工匠精神的目标。创新创业课程资源库:一是从创新创业角度,收集在茶业产业链上创新、创业的典型案例;二是从中国互联网 创新创业大赛中选取优秀案例;三是从成功的茶业品牌策划、包装设计选取优秀案例等,共同组成创新创业课程资源库。茶文化课程思政资源库: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从茶人、茶技、茶事等8个维度挖掘中国茶先进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制定融入茶文化的德育美育素质教育培养标准和培养方案,坚持立德树人,开发茶文化相关课程思政资源,形成茶文化课程思政资源库。以茶文化“和、敬、清、美”的精神塑造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2.一馆:中华茶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运用虚拟漫游技术和现代信息化教学手段,在中国茶叶博物馆的指导下,与线下的茶博馆实体相呼应建设网上茶博馆,开发系列非遗茶技艺、茶文化视频、微课等系统性资源,并配以同声解说,以虚拟漫游的方式,展示茶史、茶人、茶技、茶艺、茶器、茶企、茶语、茶品以及一带一路、茶船古道的茶文化等,同时利用网上茶博馆和实体茶博馆平台,开设茶文化讲坛、茶艺表演等活动,让参观者能获得茶学知识,认识茶叶,了解茶艺及传承茶文化,传播茶文化。3.二中心:服务于“1 x”证书和中华茶文化国际交流。一是建立网上“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对接“1 x”证书,建立茶艺师、评茶员、制茶师等茶业职业技能的培训,开发相应的职业技能训练模块化课程资源,服务于职业技能训练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率先在联建联院校中推行学分银行制度。二是撷取中华茶文化中的精华建设中华茶文化国际化交流课程资源中心。中华五千年的茶文化博大精深,如广西梧州的六堡茶开辟了“茶船古道”,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商品之一。为不断唤起东南亚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中国茶文化所形成的历史记忆与情感认同,中华茶文化资源库从非遗项目课程以及茶文化经典活动、名人轶事等课程中,挑选部分文化内涵丰富的经典项目,如著名的中华绿茶、西湖龙井、在东南亚较为流行的中华黑茶、六堡茶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曲水茶宴等茶事活动和中华长嘴壶表演技艺等,开发中英版本、东盟小语种版本等资源,依托学院牵头成立的“中国-东盟边境职业教育联盟”、中国东盟国际展之职教联展、孔子学院等载体进行交流传播,用于国际留学生学习中华茶艺,了解中华茶文化,用于国际文化交流,向东盟乃至全世界传播中华茶文化。
三、中华茶文化资源库的建设原则
(一)基于各类学习者差异化要求,实施知识点重构。中华茶文化资源库课程建设突破传统课程的束缚,基于智慧职教及职教云学习平台,充分考虑专业教师、学生、行企员工、社会学习者、社会培训机构等不同用户的需求,以茶文化和技术技艺传承点为建构线索,对各类课程知识点进行系列化、碎片化处理和重构,建设便于学习者快速获取资源、灵活组建课程。经过碎片化处理的知识点,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改造,将课程知识点以视频类、动画类、虚拟仿真类等资源形式进行呈现,形成“适、实、微”的学习资源,在保障科学性和有效性的前提下,方便教师及培训师自助组课,在线评测。体系化:针对资源库的建设定位,课程知识点涵盖了专业核心课程、非遗茶叶制作技艺课程、民俗茶艺课程等共48门课程8500个颗粒化资源,对茶人、茶叶、茶艺、茶器、茶包装、茶馆、茶膳等相关的各个方面均有涉及,满足了多方学习者的需要。结构化:课程建设遵循教育规律,并充分考虑碎片化学习时代学习者的学习特点,将课程内容知识点进行碎片化处理,将一个大的知识体系通过微课等形式分化成若干知识点进行呈现,同时保证课程依然形成体系,知识点具备教学科学性、逻辑性、关联性强的要求,满足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提升学习效果。科学性:课程内容进行层级结构化分析,各知识点之间有逻辑关联,按照课程本身的科学性进行设计和安排,课程设置符合学习者的学习规律。实用性:知识点呈现的前后顺序是合理的,学习者能通过碎片化的学习获得相应的知识,并能将知识应用于实际,知识的学习具有实用价值。(二)基于学习的完整性进行课程教学的组织规划。课程建设及教学团队根据茶类专业核心课程、非遗项目化技艺课程、民俗茶艺课程、创新创业课程、茶文化课程思政等不同课程库课程的特点进行课程组织规划,规定不同类别课程进行内容设置,安排相应的配套资源,并设置教学、学习活动开展的时间和测试要求。同时针对公选课、素质拓展自学课等不同课程使用过程评价、结果评价、系统自动评分、教师评分、学生互评等多种评价方式的组合,方便课程的开展实施。(三)基于能学辅教的功能开发教学资源。教学资源库教学资源是为辅教辅学而开发,以能学、够用为前提,同时兼顾不同学习对象予以拓展,从而达到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习者学习兴趣的目的。中华茶文化课程团队深入挖掘各个课程库课程建设的要求,从课程定位、课程内容的选取与组织、教学资源呈现设计、课程评价标准的编制等方面着手进行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网络平台将单一的课程结构变为多样化的课程结构,分门别类开发课程教学资源,为每一位学习者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满足教师教学或个体学员主动性学习的需要,有效地支持学习者的自主学习和教师的授课。教学资源形式多种多样,首先是按照专业教学标准所规定的知识和技能所必须的资源。能较好满足学校的学习者和教师使用。其次是为满足其他学习者个性化的需要所准备的拓展资源。这些资源主要由颗粒资源构成,主要有普通的文本资源,辅助的图片图形资源、微课视频资源、动画和交互课件资源等,通过资源的整理汇总,建立逻辑联系,将各个课程模块和知识点进行沟通,可以有效针对技能学习点进行展现,有助于重难点和关键知识点的学习理解,起到辅教辅学的作用。(四)深度融合教改成果,开发系统性结构化课程。一是基于课程思政要求,把握课程的政治性。挖掘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茶文化优秀资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展示中华优秀的茶技艺,弘扬中华优秀的茶文化,培养学生知茶、懂茶、赏茶,在学习中领略中华传统美德。二是基于课程茶文化传承创新及融合发展要求,把握课程资源的先进性。深化与联建的龙头企业、非遗传承人、制茶及茶艺大师合发,把企业的最新技术、以及茶文化融合发展成果及案例融入到课程的内容之中,确保课程资源的先进性。三是依托“茶树栽培与加工”国家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项目,共推课堂革命。将“中华茶文化传承与创新”资源库列入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项目,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双元合作开发教学标准、校企双元教材及立体化教学资源,推进“教师、教材、教法”三教融合改革。
四、中华茶文化教学资源库课程开发的创新性
(一)创新性以“茶”产业延伸为逻辑,构建了“茶文化 非遗文化”为主题的非遗文化系统性课程。中华非遗文化积淀深厚,浩如烟海,灿若星辰,非遗文化传承需要解决的问题包括系统性问题。中华茶文化资源库项目组提出沿茶产业“加工-展示-包装-茶商业环境设计-茶膳制作”延伸,选取产业相关的列入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绿茶、红茶、白茶、黑茶、黄茶、青茶加工技艺以及茶器制作技艺等茶文化非遗项目,构建系统性非遗项目课程群,在构建非遗项目课程系统性方面具有创新性。(二)以课程为载体,开辟非遗文化传承的新路径。课程建设有机整合沿茶产业链各环节零碎、沉寂的非遗文化资源,并融入行业企业在沿茶产业链上的创新技术、创新成果,依托中华茶文化这样一个适应茶业文化遗产传承、连续、稳定,规模化和系统化的传承平台进行传播,为非遗文化的传承开辟了新的路径。(三)课程建设融合职业教育与文化传承的内容,助力非遗文化的传承人和创新者系统科学的培养。为更好培养非遗文化的传承人,中华茶文化资源库的课程建设充分考虑课程内容的职业性,并容纳文化传承的内容,通过资源库作为载体来进行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和非遗技艺的传承教育,改变沿茶产业非遗文化家庭传承、师徒世代相继、口传身授学习的单一模式,构建了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学习模式,营造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的有利环境,培养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和创新的后继者。
五、中华茶文化资源库建设成效初显
“中华茶文化”资源库,经过了3年的建设,构建了以“中华茶文化 非遗文化”为主线,沿茶产业链延伸,初步形成“五库、一馆、二中心”的总体框架,资源库的颗粒化资源总数达到4000多个,注册用户12000多人,能学辅教效果明显。在已建成资源中,7个经典茶文化资源翻译为中英版本,面向老挝、越南、马来西亚、泰国等东盟国家留学生、交流生、茶叶科技人员、干部等开展茶文化体验和培训活动达700多人次,较好地推动中华茶文化走向东盟国家。中华茶文化资源库联建院校对接对口扶贫的产茶贫困县,组织茶业合作社和茶企员工在线学习茶叶非遗传统生产、制作技艺以及茶叶电子商务等相关课程,有效服务了贫困地区的脱贫攻坚,服务了乡村振兴。
六、结束语:任重而道远
2019年,学院“茶树栽培与茶叶加工”专业群获得了国家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立项,中华茶文化资源库是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项目之重要内容,通过资源库的建设,推动“教师、教材、教法”三教融合改革,促进形成部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提升茶产业复合型高端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引领茶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将茶树栽培与茶叶加工专业群建成全国一流、国际有影响力的专业群,将更加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于伟赞.教学资源库课程建设与应用浅析[j].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17(4):116-118.
教学课程建设范文篇7
关键词:大学英语;课程建设;网络教学平台;混合式教学
近年来混合学习模式在各类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该教学模式下,教师能够充分发挥引领作用,学生则拥有了更多自己的学习空间,学习从课内延伸至课外。鉴于我校学生总体在入校时的英语基础实际情况,自主学习意识不强,加之采用传统模式的英语面授课堂容易忽略学生的学习动机,我校公共英语课程依托学校网络教学平台“清华教育在线”,开展了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以期提高英语教与学的效果,提高教学效率并帮助学生达到自己的学习自己做主的良好学习状态。
一、研究背景
(一)混合学习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混合学习(blendinglearning或blendedlearning)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研究者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混合学习进行了定义。国内研究者总体上认为混合学习体现了各教学理论的融合,教师主导和学生主动的融合,以及实体教室和网络媒体的融合。国内相关混合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证性研究主要探究了混合学习在提高学习者英语听说能力、写作能力以及翻译能力的效果。侯建军(2010)提出混合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马武林等(2011)研究表明,混合教学模式促进了学生口语能力的提高。孟彦莉(2011)发现对于学生而言,网络学习方法不当和不善自我监控是个普遍问题。齐红等(2007)认为通过网络布置自主学习任务、开展小组合作、同时结合教师课堂讲授及多层面的监控与评估手段与方法等,有利于提高学习者的英语学习效果及语言运用能力。在开展混合学习的实践中,移动学习成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近年来国内出现了许多应用于英语学习的手机背单词软件。很多研究者认为,移动学习有利于增加词汇学习的趣味性,便于对学习者学习过程和成绩进行监控,有利于学生充分利用碎片时间等。但移动学习也有其弊端,包括对词汇学习的长期效果不明显,很难保持学习者对词汇学习的兴趣,以及长时间进行在线学习,容易使学生产生疲劳并降低学习兴趣等。(二)《大学英语1》综合英语课程。《大学英语1》课程是我校非英语类本科一年级的必修通识基础a类课程之一,课程总学时为60学时,其后续课程包括《大学英语2》和《大学英语3》。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相关各类主题的词汇、构词法、表达方式、句型、语法等基本语言知识,具备在特定情景下熟练运用听、说、读、写、译等各项语言技能进行有效交际的能力,并对相关文化背景知识和英语语言学习方法有一定的了解且能运用到英语学习中,帮助学生树立和谐、诚信、公平、文明等价值观,为学生本科阶段的英语学习及更高级别的英语学习奠定基础。结合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教学对象的特点,《大学英语1》具备引入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条件,具体体现在:线上教学资源的应用能够使学生不受时空限制进行课前课后的预习、复习以及强化学习;教学微课等数字化资源的应用,适于配合线下听说读写译的教学;线上词汇试题库的应用,适于学生反复操练,提高其词汇习得的效果;网络教学平台和优慕课v8手机端的应用,使教学管理更为便捷和高效;线上资源、数字化资源及教学平台的利用,有利于学生形成自主学习习惯。在此背景下,本研究开展了《大学英语1》混合式教学课程建设及教学实践。(三)“清华教育在线”平台“清华教育在线”。综合平台为我校所应用的网络教学平台。该平台是清华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研发的面向高等教育教与学的一体化网络教学平台,支持课程信息的、教学内容的组织与管理、答疑讨论、教学评价评测与自动跟踪等。利用平台所拥有的“移动学习客户端”v8优慕端,学生能够通过手机,随时随地进行预习、复习、主题讨论和作业提交及在线测试。本研究即依托该网络教学平台,开展《大学英语1》混合教学课程建设。
二、《大学英语1》混合式课程建设
(一)混合教学模式及混合评价方式的设计。为了激励学生更多地参与课堂并增加课下自主学习的投入,本研究设计了“线上 课上 线上”的混合教学模式。学生课前(线上)在《大学英语1》网络课程中观看语音教学视频及文化要点视频;跟读听力,口语及课文音频并在讨论区交流预习过程中的疑难问题。课中(线下)师生对教学重、难点进行分析,学生参与主题对话编写、情景对话模拟,阅读任务及成果展示等课堂活动。课后(线上)学生自主参加英语词汇在线测试,提交个人学习成果至网络课程与同学分享并在讨论区交流单元学习的心得体会等。《大学英语1》课程一直沿用的阶段考核方式主要以课堂学习行为为主,课程总体评价包括:课堂表现(20%)、课上阶段考核(30%:随堂测试 随堂口试)以及终结考核(50%:自主上机学习 期末笔试)。基于所设计的混合教学模式,本研究设计了与之相契合的混合式评价方式:平时表现(20%)考核学生课堂及课外(线上)的表现;阶段考核(30%)考核课外(在线)词汇测验完成情况及课上口试完成情况;终结考核(50%)仍为自主上机学习及期末笔试。(二)《大学英语1》网络课程资源建设。依据所设计的混合教学模式和混合评价方式,本研究开展了《大学英语1》网络课程资源建设,包括课程基本信息建设、课程单元教学模块建设、在线试题库建设以及数字资源建设等。课程基本信息中含课程介绍、教学大纲、教学日历以及教师信息。课程的各类通知,包括考试信息、上机学习操作、课程资源安排及各类大赛通知等均实时上传至课程通知栏目以供学生随时查阅。课程资源建设主要包括:上线《大学英语1》教材资源(表1),包括听力音频,篇章音频、口语实训视频、语音教学视频、文化要点视频、听说及阅读练习答案、篇章译文及词汇练习册答案等资源;编写供词汇阶段考核测试以及教学随堂小测使用的在线试题库(表2);制作配合语音及阅读教学使用的教学微课资源(表3)。
三、《大学英语1》混合式教学第一轮教学实践
截至目前,本研究所设计的《大学英语1》混合式教学模式及评价方式已完成为期一个学期的第一轮教学实践。本轮教学实践中,教学对象为北京城市学院2018级非英语专业本科一年级学生,总计16个自然班,包含8个专业。(一)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应用于《大学英语1》单元教学的混合教学模式为:课前线上观看要点视频,跟读听力音频,参与话题讨论等;课中活动包括精讲难点,编写对话、情境模拟以及小组合作完成阅读任务;课后包括线上提交学习成果,参加词汇在线测试以及分享学习心得等活动。表4为《大学英语1》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具体内容。经过为期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和总体评价,“课前线上 课中线下 课后线上”的三步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比较符合《大学英语1》的学科特点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与学的效率,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二)词汇在线测试模式的应用。依托学校网络教学平台,本研究应用所建立的《大学英语1》在线试题库,设计了对应《大学英语1》五个教学单元的5个在线词汇测试。该测试目标词汇为各教学单元的听说和精读词汇,题型为汉译英。每个测试从单元教学结束后一直开放至期末,期间学生可在课余时间无限次地参加该测试。每次测试考核10个单词,限时10分钟,测试提交后即显示正确答案和得分。为了尽可能全面地考核学生对各单元教学词汇的掌握,要求每个学生参加每个词汇测试不得少于10次,达到该次数要求者,该单元的测试平均分以2%的比例计入其总评成绩。总体来看,多数学生能够按照要求在截止日期前完成每个单元的词汇测试,主体得分在80-100分之间。测试在对词汇记忆的效果和得分上均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但也有少部分学生,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未能达到10次以上的次数要求,且每次测试分数相对较低。针对此类情况,任课教师能够及时在学期间进行实时监控、动员和督促。对于教师而言,词汇阶段考核实现在线测试,一方面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另一方面也免去了逐个分数录入的环节,极大地提高了考试效率。(三)混合式评价方式的尝试。在对《大学英语1》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了为期13周的教学实践之后,在学期末对16个教学班的过程性评价进行了线上线下混合项目评价的尝试。针对各班级学生的整体特点,采取了“线下 线上单项”和“线下 线上整体”两类混合评价的尝试,其中“线下 线上单项”评价包括三类评价方式。表5为线上线下混合阶段考核方式的具体内容。线上线下混合评价方式,充分体现了班级和学生的个体差异,作为混合式教学改革的有益尝试,为后续的《大学英语》综合课程的混合教学建设积累了经验。
四、学习效果统计分析
在为期13周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教学实践结束后,在学期末对16个教学班开展了《大学英语1》课程问卷调查,回收问卷557份,有效试卷557份。该问卷调查包括“混合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对过程性评价项目的倾向性”“网络教学平台功能的使用体验”以及“线上资源的使用效果”等四个维度。(一)混合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相关教学模式的调查包括混合教学模式的效果、课堂参与情况、课前复习投入时间和课后预习投入时间等方面。92%的受试者认为混合式教学高效、课堂有趣、学习便捷。32.1%的受试者能够踊跃参与课堂,极少参与课堂和从不参与课堂的分别为7.5%和0.7%。41.3%的受试者倾向“小组完成”的课堂组织形式,倾向“个人完成”学习任务的受试占12.6%。对于最理想的课后复习时长,占比最大的是1个小时(61.8%)。复习用时3个小时时长和不进行课后复习的学生分别占比不到15%。可见,设计学生课后任务时,布置需要投入1-2个小时的预习或复习任务为宜,最理想的时长仍是1个小时。以上调查结果表明大学英语课程开展混合式教学,对于教与学的效果明显。根据学生对课堂组织形式及课前课后的预习及复习的投入时长的反馈,后续在设计线上学习任务时可做适当的调整。(二)对过程性评价项目的倾向性。有关混合式过程评价的调查主要包括学生对考核项目的反馈和对词汇在线测试的反馈两个方面。半数以上的学生选择网络作业、在线观看微课以及在线测试作为过程性考核项目,分别占比65.2%、64.8%、56.9%。少数学生选择线上答疑讨论、学习笔记以及阅读教学材料等的线上行为作为考核项目。后续研究可依此调整线上线下考核项目的选定及占比。针对词汇在线测试模式的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认为该测试模式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自己的英语词汇学习动机(84%)。该结果说明词汇在线测试形式值得在教学中进一步完善和推广。(三)网络教学平台功能的使用。关于网络教学平台功能使用的调查结果显示,扫码签到、在线测试和问卷调查等平台功能比较受学生欢迎,分别占比50.3%、52.6%和53.3%。关于最理想的作业提交时限,63.4%的学生选择1周;选择3天、2周和1个月的时限的学生分别占12.4%、11%和13.3%。后续研究可据此调整课程作业提交的时限。(四)线上资源的使用效果。有关线上资源的使用效果的调查结果表明,听力音频、篇章音频、篇章译文、练习答案、播客视频和教学课件的使用率较高,占比分别是73.1%、54.4%、67.7%、49.4%和55.7%;使用拓展链接的占比仅为25.7%。94%的学生认为网络教学资源对自己的英语学习有帮助。结语本研究结合大学英语课程《大学英语1》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教学对象的特点,依托“清华教育在线”教育综合平台,对《大学英语1》进行了混合式课程建设的初步尝试,包括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设计、混合评价方式的设计以及词汇在线测试模式的设计,并开展了为期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建设结果表明,《大学英语1》课程的教学中应用混合式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应用线上线下混合评价方式,能够体现学生课堂上及课堂外的学习情况,使考核更为客观具体;应用在线词汇测试,有利于学生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记单词和测试单词,并将教师从繁重的阅卷工作中解放出来。
总体来看,《大学英语1》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初步尝试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为后续开展系列大学英语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积累了有益的经验。
参考文献:
[1]侯建军.基于混合学习的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与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0(5):110-113.
[2]马武林,张晓鹏.大学英语混合式学习模式研究与实践[j].外语电化教学,2011(3):52-59.
[3]孟彦莉.基于混合式教学的大学英语写作自我效能感培养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1(5):98-103.
[4]齐红,符祝芹.blackboard平台支持下的大学英语混合教学模式的实证研究[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7(3):86-89.
[5]杨丽芳.移动学习在大学英语词汇学习中的应用[j].外语电化教学,2012(4):54-58.
[6]徐贺兵.基于微信的多模态词汇移动语言学习模式研究[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15(5):80-84.
[7]孙川,郑立,王素雅,等.基于微信订阅号的移动微型学习研究———以高职英语词汇学习为例[j].中国市场,2016(5):141.
[8]林馥嫌,连小英.大学英语词汇移动学习效果的提升策略[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7(6):135-141.
[9]郭红霞,熊锟,刘占荣,等.关于大学生英语移动学习及其兴趣持久度的调查研究[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1(4):81-85.
教学课程建设范文篇8
关键词:高校;网络课程建设;教学评价
一、高校网络课程建设的进展
高校网络课程主要是针对具有一定知识基础或自学能力较强的学习者而开设的,内容广泛,包含高等教育各学科,但也具有一定难度。而且对学习者而言,网络课程内容设计要体现出一定的自主性、协作性。基于web的课程是高校网络课程建设的主要方向,也就是说网络课程是以web为传输渠道而实现的,有利于教育资源的共享。目前,我国的高校网络课程建设已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从整体设计上来看,网络课程结合各学科的特点,紧随学术发展的前沿动态,还参考了精品教材,无论是模块、内容,还是采用的技术,都比较符合教学需求,而且课程内容涵盖范围很广,具有科学性、严谨性与教学性。在教学资源上,网络课程囊括丰富的素材、信息,还对文献、学习资源网站等大量参考资料进行了有效整合,使得课程文本可高达上百万字、课程制作可包含成百上千个视频、动画。在教学技术手段上,网络课程能够调动学习者的多重感官,通常以表格、图片、ppt、三维动画、录像等多种形式,将教学信息直观、生动地呈现出来,从而加深学习者对知识内容的印象。
二、高校网络课程建设存在的不足
1.网络课程建设缺少统一的规定与要求。网络课程既要满足学习者对学习内容、过程的要求,又要跟学习者现有的知识存在一定的衔接,从而使学习者通过在线学习获得相应的课程知识。目前,高校教师负责网络教学实践,而且他们是主要的网络课程开发者。对于各个学校的各个教师而言,他们的网络教学实践也是不同的,使得网络课程教学内容、教学环节存在很大差异,这使学习者在网络课程的选择、使用与推广上产生困难;或者对于高校的一些热门专业,开设的网络课程虽种类齐全但无规划,使得网络课程设置上出现了重复建设的现象,这便造成很大的资源浪费,使得学习者不免对网络课程的质量而担忧。2.注重内容呈现,缺少情境导入。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还要重视情境创设的重要作用。处于网络学习环境下,学习者要主动进行意义建构。而大多数网络课程只是系统、全面地传授知识,重视内容讲解与演示,在内容编排上依照文本材料或教材章节,缺少必要的情境导入,使得学习者无法在学习情境中进行自主式、协作式的学习,无法接收到相应的指导建议。3.网络课程内容不能及时地维护与更新。针对网络课程的结构、素材内容的修改与管理,以及用户权限等问题,可以通过后台功能页面来完成。很多网络课程采用了静态网页制作技术,只有开发人员运用专业软件,才能进行修改、添加或替换的操作,教师很难对网络课程内容进行更新、管理,这样学习者就不能很好地使用网络课程。同时,动态网页制作技术虽然被一些网络课程采用,但却没有充分发挥其维护、更新的作用,使网络课程的推广受到阻碍。4.建立的网络课程教学评价及反馈系统仍然不完善。在网络课程教学中,教学评价、反馈是其中必不可少的环节。然而,当前的网络教学评价方式不太合理,教师多以作业、考试的形式对学习者进行评价,却忽略了学习者的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而且,网络课程基本上没有开设反馈环节,或者网络平台只提供答案,却不给出评语。
三、高校网络课程教学评价的内涵及功能
网络课程教学评价是高校网络建设的重要环节,那么强化网络课程教学评价能够为高校网络课程建设提供强大助力。一般来说,教学评价指以教学目标为依据,通过教学使学习者的思想与行为发生变化,然后对其做出相应的价值判断,以进一步对教学过程进行改善的过程。高校网络课程教学评价是指高校根据教学目标来科学地制定参照标准,并通过采用一系列技术手段、方法来衡量教学过程与教学结果,同时做出价值判断的过程。网络课程教学评价对象有五个,分别为学习者、教师、教学内容、媒体及学习支持和服务系统。网络课程教学评价的功能主要有三点:(1)导向功能,即根据网络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来设计或制定评价标准与评价活动,引导教师与学习者形成正确的态度与认知,并使其朝着目标规定的方向发展,从而起到指挥定向的作用;(2)反馈调节功能,即通过评价反馈的信息,使教师及时发现网络课程教学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并予以改进,使学习者及时矫正自己的思想认识并提高学习自主性;(3)激励功能,即通过网络课程教学评价,使教师与学习者认识到自己的进步与不足,并激发教师教学与学习者学习的内在动力,提高改进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四、高校网络课程教学评价的特征1.选取合适的网络课程教学评价模型。网络课程教学注重培养学习者的综合素质及能力,所以网络课程教学评价要结合学习者的多项指标,如品质、态度、知识素质及能力等进行综合考查,从而对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等进行合理科学的衡量与评判,以此促进学习者在网络环境中学习。面对不同的评价目标、不同的评价对象,网络课程教学评价模型要进行不同类别的评价,所以选择评价模型变得很重要。2.兼具整体评价与个体评价。整体评价与个体评价的结合,有利于实现优势互补。整体评价能对大量的学习者信息进行挖掘,找到教学中存在的共性。同时,我们需要注意,不同学习者的社会背景、先天条件、价值观、学习能力等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导致他们具有不同的学习需求。个体评价则能根据学习者的个性化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有效的指导,也能增进师生之间的互动与情感交流。3.重视总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的结合。总结性评价又叫终结性评价,侧重于对整个教学活动的最终效果进行评定,一般采用考核、学科期末考试的方式,目的在于检验学习者的学业是否达到了各学科的教学目标及教学要求。同时,网络技术的运用能够提高成绩考查的准确性与效率。我们知道,学习过程是动态的、变化的。高校网络课程教学要最大限度地发挥网络媒体的优势功能,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跟踪与监测。对于网络课程教学来说,过程性评价侧重于对学习者在教学活动中的学习态度、学习状态、学习任务、资源利用情况、信息素养、创新能力等进行评价,同时针对学习者存在的问题,制订相应的欧洲杯买球平台的解决方案。总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的结合能相互促进、相得益彰。4.注重综合多种评价方式。自我评价、教师评价与小组评价是常见的三种评价方式。三者的有机结合,能够增强评价的客观性与科学性。自我评价是学习者通过自主学习与研究,对自己的思想、行为、个性及愿望等进行判断。在此过程中,学习者会经历自我肯定、否定、再否定的过程。学习者通过自我评价能不断调整、改善自己的认知结构,增强自信心与成就感,更加明确自己的目标与方向,并不断提高评价能力。当然,教师评价与小组评价的作用与地位也不容忽视。教师评价能够指引学习者对所学知识形成相应的意义建构。小组评价能使学习者通过相互的交流与评价,产生价值观、文化、思维上的碰撞,最终使学习者的认知达到协同状态。
参考文献:
[1]杨晓宏,李运福.我国网络课程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8,(03):3-11.
教学课程建设范文篇9
【关键词】图形创意;课程建设;教学改革
1图形创意课程建设目标
图形创意课程的建设目标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知识与技能目标。对学生的创造意识的培养和创意思维的训练是图形创意课程的内核,促进学习者了解现代设计的基本思维方式、观念,实现其主动利用灵活的构思创造独特创意表达。第二,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习图形创意课程,更加关注的是创意具体的实践性,以及如何运用图形化、视觉化的语言形式进行有效的转化以传达信息和更有效果的传播方式,通过对学生进行发散的思维训练方式在各个维度能够打开思路并提高具有强烈视觉效果的设计表意能力。第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图形创意的好坏以及图形创意对概念表达的准确程度直接影响设计的成败,是衡量一个设计师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确保学生向后期专业课程的学习和设计的逐步过渡,激发学生的创新力,以更好的适应社会和市场需求。
2图形创意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作为一门从创造性思维的角度寻求审美和图形传播的现代模式课程,图形创意课程的建设与教学改革要解决的重点问题还是如何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增强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组织者的课堂互动及讨论来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而应用到实际的图形创意设计中去。那么,课程内容的资源建设及应用就要有意识地促进学生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日常的教学中潜移默化的引导和培养学生的设计理念和创新方法、使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带着独到的观察力去认知客观世界,逐渐积累和储备知识,从而爆发灵感和创意。这样,学生在具体的学习和创造过程之中,就能够有效地建立多维度的知识构架,并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图形语言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让图形更具内涵,来以创造性的思维去寻求现代审美力。
3图形创意课程建设的教学内容与课程特色
图形创意课程教学内容我进行的授课主要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图形的概念:(1)认识图形,(2)图形的起源与演变;第二章图形创意想象:(1)图形的意义,(2)想象创造,(3)想象表达,(4)图形目标;第三章图形创意思维:(1)创意思维的过程,(2)创意图形的思维方式,(3)创意构思的特点,(4)想象与联想方式;第四章图形创造方法:(1)加法创造,(2)减法创造,(3)无理创造。此外,课程在组织实施的过程中,图形创意的内在核心是表意,表达的独特性是衡量学生作业成功的关键因素,图形创意课程以实践性的完成图形创意对应的各个环节设计作业为课程成绩评定的标准,除了完成图形创意设计训练基础部分和高级进阶阶段正稿训练的绘制,还要有更加注重动手和二维转换三维能力的空间转换创意来作为综合性表达,让学生进行上台讲解并进行互动讨论的过程。通过以上教学内容来有意识的培养和训练学生发现图形和创造、处理图形的能力,使其掌握现代图形设计和创意的方法,并能够实践应用。教学中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讲授理论知识与针对性的练习作业和辅导,将引导学生能够把所学知识与方法贯穿大学四年专业课学习和设计能力实践的始终。图形创意课程的特色是为学生在将来的专业设计中更具理论基础和实践性及审美性的创造能力打下基础,并起到关键性的承上启下作用。其让学生在学习了创意的意义与本质之后,了解创意之于设计的重要性,能够掌握一定的创造性思维与图形的创意性表现方法,进一步提高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和创造思维模式,更好地去开发和挖掘每个人的创造潜能,实际应用于后期专业必修核心课程中的综合设计表达,为成为视觉传达设计领域专业性人才打好基础。图形创意课程现阶段主要是以讲授和作业辅导为主,并进行打开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课堂互动和分组讨论并展示成果的教学活动,以及学生上台讲解汇报展示作业并进行讲评和讨论的评价方法和创新特色,进行集中授课和因材施教。教学流程设计上符合认知规律,采用先文字性发散思维联想后,引出形象联想和意象联想的顺序,使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和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可以让学生在讨论中更加自由随意的发散思维,并在展示成果时进行比较和评价。鼓励学生上台讲解汇报展示作业,举例讲解并示范性的点评讨论,有效地增加了课堂互动性。
4图形创意课程教学改革
图形创意课程的教学改革要更进一步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通过线上线下混合的教学方式,有效地利用mooc资源,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而应用到实际的图形创意设计中去。图形创意课程在今后需要持续建设计划,一方面是要确定课程建设思路:在“混合式教学”理论指导下,以岗位能力培养要求和岗位工作内容为基础,通过分析学生学习需求的基础上,设定课程教学目标,优化重构教学内容,通过校企合作建立在线课程教学资源。从学习环境、学习资源、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多途径实施混合式教学,实现教学活动的优化组合。另一方面是要配套在线课程资源的有效利用:优秀的在线教学资源,能够在促进学生的知识构建、知识生成、新思维、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协作能力、分享意识等方面起到作用,在促进师生互动上起作用。4.1图形创意课程教学改革如何打破传统教学方式。课程的教学改革如何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我总结了2020年春季学期肺炎疫情期间利用mooc资源进行线上教学方式的实践经验,由于2020年肺炎疫情蔓延发展的特殊情况,学校积极响应国家教育部“停课不停学”的政策,在延迟开学期间号召广大师生进行线上教学。根据教学要求,教师和学生每天都严格按照课表跟平时在校时上下课一样的时间进行线上教学和学习。通过这一段时间延迟开学期间线上的教学,教师与学生都已熟悉和适应了网络教学,学生能够与教师配合并完成学习任务。具体的实例就是,在延期开学线上教学期间,我的授课模式为混合式教学,授课平台选择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再加上微信群的线上教学方式。我先在学校提供的几大平台资源进行了学习浏览,针对于天水师范学院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情况,在中国大学mooc找到了一些理论加实践教学和我整体课程教学安排的内容和形式等都比较适合的课程。然后在一个课程正式开始前,首先利用“慕课堂”设置签到,在整个慕课的时间里完成了签到、公告、讲授、点名、提问、练习、问卷、讨论题、上传作业、点评、布置作业等环节。在正式上课后,安排学生第一节课观看慕课视频;第二节课利用教师在微信群里通过语音模式讲解补充的课程内容,并结合实际案例在微信上的图片和资料,与学生互动交流;第三节课要求学生在慕课堂里做题以及上传之前的作业进行相互围观交流评价;第四节课,开始讨论和练习,通过教师点评学生作业进行讲解和案例分析优秀的设计作品,最后布置作业并安排学生草稿的练习,有问题随时交流互动。在学校要求的上课时间结束之后,学生也可以随时通过微信群向老师提问或者和大家进行交流探讨,并且还可以反复地听取学习之前微信群里教师讲授的课程内容以及的图片资料等进行复习。所以,通过打破传统教学方式的课程教学改革和利用mooc资源进行线上教学方式的实践经验,中国大学mooc平台的使用让学生能够有效地完成专业理论线上学习,慕课堂的备课与教学能够使教师更好地管理学生,后台数据的实时监测也能够更好地督促学生完成任务,再加上专业教师微信线上讲解和指导,增加了师生之间的良好沟通,实时互动交流基本无障碍,学生技能线上实践,能够较好的完成作业,最终能够完成理论教学与实践的任务。综上所述,具体打破传统教学方式的课程教学改革和利用mooc资源进行线上教学的过程,就是学生可以先在慕课平台学习理论知识并回答和讨论课程内容,教师再通过微信语音和学生面对面交流,补充讲解自己的教学内容和学生产生互动,并在慕课堂完成教师所出题目进行评价,课后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完成实践性的练习作业,有问题随时在微信留言,整个教学达到了课程教授的目的。但是线上教学的不足之处是艺术设计专业有其专业的特殊性,实践的过程中还是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面对面实时指导。设计专业课程的教学中还存在着诸多不便,例如教师面对面的与学生交流沟通,指导学生实践性的完成作业过程及效果评价的细节精确度。那么2020年秋季学期,在肺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我在实际开学后的实践教学过程中,根据之前线上教学的经验,决定采用学校提供的中国大学mooc平台上同济大学的林家阳教授所开设的图形创意课程资源,将在课程教学中把线上和线下更加有效地实际结合起来。就比如之前疫情期间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线上教学时,没有机会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面对面跟学生所使用慕课堂的投屏功能等等,而在之后的课堂教学中就可以进一步开展图形创意课程混合式教学实践以便更充分进行课程的建设与教学改革。4.2图形创意课程教学改革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图形创意课程的教学改革也需要进一步解决课程教学内容与实训相对滞后的问题,以及由于课时相对较少,学习和创作过程中思想不够解放、图形表现力欠佳的问题。图形创意课程的改革方向和改进措施是要加强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拓展课程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延展学习时间和空间,以提高学生积极性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并且配套在线课程学习平台,组织混合式学习活动,改革教学评价方式。最终拓展课堂教学的深度,全方位、多元化满足不同层次对象自主学习的需求。
参考文献
教学课程建设范文篇10
关键词:在线开放课程;在线课程;教学改革;信息化
传统教育教学注重应试,强调答题技巧、答题思路和考试成绩,教育的全面性被忽略。开放课程设置更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兼顾理论和技能,因此,对于一些人文类的非专业性课程,完全可以置入在线开放课程平台,使更多师生有随时随地学习的机会,弥补传统课堂和教学模式的不足。
1在线开放课程在信息化教学改革中的效能分析
1.1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线开放课程注重信息资源共享,具有应用面广的优势,从素质教育的角度来看,有利于整合专业课程与通识课程,连接理论与实践,打通课内课外的壁垒,师生均可借此平台获取更为丰富的教学资源,实现终身学习,是促进素质教育全面实施过程中的重要推动力。在线开放课程强调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互动,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包容不同的教学与学习风格,是“有教无类”在互联网时代的绝佳示范。尊重个性的特点使在线开放课程形式更多元,结构更弹性,内容具有系统性,但又能以碎片化的形式呈现,使热衷不同学科领域的学习者都能各取所需。学习者的自主性得到保障,自我完善和全面发展得到有效保障。1.2有利于支持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教师能够借助在线开放平台展示学科领域或一个行业内最先进的研究成果和理论进展,展示方式更加灵活,展示的内容更加多样化。丰富的教学资源使学生能够摆脱传统线下课堂教学的束缚,能够根据自己感兴趣的问题项目,选择不同的研究方式和课题。学习和研究真正成为了无所不在、无时不可的乐趣。教师也能够利用在线开放平台上的课程资源进行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和案例式教学等新的尝试,并不断优化。1.3有利于客观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效。在线开放课程是“互联网 教育”的实际体现,有利于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学习者的全过程都有相应的日志数据。从个体来看,这些数据有利于判断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学习内容的倾向性并对学习结果有更全面的评价。从大数据角度,对大量学习者的数据分析,可以看出一个群体的学习倾向,学科选择的趋势及学习时长、学习效率和学习速度等量化数据的中位数,有利于反馈到在线开放平台上,督促其优化,更重要的是这样的统计数据使不同地域的人们对学习效果有了更加客观的评价的可能,学习者有更多的机会看到与自己类似的学习者的绩效表现。另外,全数据记录的学习过程和最终学习成果的全面评价,打破了书面考试的决定性作用,使教师能够更加全面评判学生,完善课程架构,有针对性地设置课程重点、难点,改进教学效果。
2在线开放课程信息化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2.1在线开放课程与学生实际学习需求不完全匹配。全面性是在线开放课堂的主要特点,其教学和课程计划的设定、课程内容的选择和呈现上面无法全面覆盖学生的实际需求,也不能完全满足现有的教学目标。有调查发现,一多半教师认为目前的在线开放课程过于碎片化,基础通识课和专业课程的区分界限不明显、整体课程质量良莠不齐,对于初学者来说难以分辩。而针对学生的调查,则发现学生对在线开放教学这种新的教学方式感兴趣,但课时过长,部分内容过度专业化,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总无法保持较长的专注力。2.2信息化教学技术与传统教学工作不能全面配合。相对于传统教学方式,在线开放教学的“教”与“学”之间无法实现直接顺畅的连接,因此,在线开放课程的教师需要熟练掌握信息化教学技术,这变相增加了教师的教学任务,而对于长期处于线下教学体系的教师来说,在掌握系统化的线下教学模式基础上,再来尝试线上开放课程,显然存在一定的困难,这导致教师心理压力较大,教学水平反而难以发挥。2.3线上开放课程考评机制和保障措施仍需优化。在线开放课程的信息化教学使教学效果无法保证,教师无法实时获取学生学习的反馈信息,师生在课后的及时交流也被阻断,学生的学习效果也难以评价。虽然目前有比传统评价方式更精准的数据评价标准,但一些数据无法评价的内容却难以体现。
3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原则
3.1既要引进资源,也要关注自主开发。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初期,学校自有资源有限,相应的开发人才体系和团队也尚未搭建完成,可以借鉴其他院校的优质资源,广泛引入,从而引导本校教师对已经成熟并得到认可的线上教学资源进行研究,分析课程架构和计划,探索混合式教学和翻转课堂的可能性。3.2既要重视建设,也要强调应用。无论是精品资源课程,还是一般网络公选课程,都离不开合作共享和开放性。要促进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不但要提供师生交流互动的渠道,也要增加学科测试和作业评价环节。要在不违背高校教育教学主旨思想的前提下,优化线上课程内容,拓展线上平台功能,构建线上线下一体的教学模式,为大数据提供内容,用大数据挖掘信息,推动课程的持续更新和优化。
4在线开放课程信息化教学改革措施
4.1大力支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离不开教师,而只有转变观念,教师才能真正参与其中,提升教学能力和水平,统筹规划课前到课后的整个教学计划,避免将在线开放课程变成搬到线上的传统课程。因此,学校要开展工作,打造专业的线上开放课程研发团队,配备专业的欧洲杯买球平台的技术支持,最大程度地确保在线开放课程的质量,并使其成为教师转变思路、更新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技能、优化教学效果的推进器。而专业技术人员则是在线开放课程技术的重要保障,负责处理具体技术工作,使教师专注于教学,而不被技术拖累。4.2因地制宜地开发在线开放课程内容。在线开放课程应当跳出传统课堂教学的束缚,成为更先进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的展示区,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互动关系是在线开放课程的指导原则。从学校角度来讲,要充分借助这一契机,鼓励学生走出教室,主动实践。同时,要结合自身情况,积极广泛寻求意见,从而探讨更适合本校、本区域的在线开放课程。4.3不断完善在线开放课程评价体系。在线开放课程目前没有统一的评价标准,其要求学校根据自身教学实际,结合在线开放课程数据的获取和呈现方式,设计有效的评价机制,使师生教学过程的表现与教学效果和学习成绩形成全方位、立体化的评价模型,客观反映在线开放课堂教学的真实情况,只有这样,在线开放课堂信息化教学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功能和作用。在线开放课程是“互联网 教育”的发展趋势,对院校来说,要注重在线开放课程体系建设,要兼顾理论与实践,借助这一新型的教育教学平台,推动高校教学体系建设和教学模式的不断优化,使高校的教学质量得到提高,学生能够真正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任锁平,2015.mooc背景下的高职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1):10-13.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文章
仓储与配送管理实务实践教学研究 2023-05-16 08:55:42
国际市场营销思政教学研究 2023-05-16 08:39:16
历史教学中社会干扰与课堂失范探讨 2023-05-05 09:02:36
住院医师教学管理模式分析 2023-05-05 08:58:42
微课在生理学教学中探索 2023-03-24 15:22:02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中的教学实践 2023-03-24 15: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