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学研究范文10篇-欧洲杯买球平台
时间:2023-10-24 17:17:33
教学科学研究范文篇1
一、鼓舞学生进行科学研究,为学生创设学习环境
首先,对于物理概念而言,它的出现本身就是从自然现象、物理事实以及物理过程中实验总结而得出来的。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通过对相关物理现象的展示,为学生创设一个学习环境。通过创设学习环境,有利于学生将物理知识与实际情况联系起来,进而体现出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科学研究等要素。例如在初中物理实验中有一个小实验是观察大气压。物理教师取了一个空的铝制易拉罐和一盆冷水。然后教师在易拉罐的罐口处缠上了铁丝,并且将铁丝拧成了柄装,并在易拉罐的里面加了少量的水。之后将其放在酒精灯上对其加热,直到沸腾。然后让学生猜想,如果在水沸腾之后再加热十秒钟,迅速地将易拉罐里的水倒入到冷水中,会发生什么现象。让学生之间展开分析和研究。最后再为学生展示这一现象,让学生感受到大气压。通过这样的科学研究,学生一定会对大气压的相关知识理解得更为深刻。其次,物理规律解释的是物理量之间的必然联系,是建立在客观事实基础上而存在的一种现象。人们可以通过对客观现象的观察去发现规律,但是绝对不可以凭借自己的主观臆想去创造规律。因此,在物理教学中,物理教师还应该为学生创设一个适合学生探索规律、发现规律的学习环境,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感受,发现科学问题。例如在学习初中物理《焦耳定律》时,物理教师可以为学生列举两个生活中常见的例子。第一个,在灯泡发光使用一段时间之后,为什么用手触摸灯泡,会感觉到发烫。第二个,在电风扇使用一段时间之后,用手触摸发电机也会感觉到发烫。在列举完这两个例子之后,物理教师就可以正式为学生演示实验,首先教师选择甲、乙两个相同的烧瓶,在其中装满煤油,并在每个瓶中各自安装一根电阻丝,甲瓶中的电阻丝的电阻比乙瓶中的电阻丝大。然后将两个瓶子串联起来,在通电之后电流通过电阻丝,所产生的热量会让煤油的温度升高,这个时候体积会开始膨胀,而煤油在玻璃管内会上升,当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煤油就会上升的越高。最后通过观察煤油在玻璃管里上升的情况,就可以比较电流所产生的热量。而为了得出焦耳定律,可以进行以下三次实验,第一次实验,将两个电阻串联,并让它们的电流相等,加热时间相同,这时明显可以看出甲瓶中的电阻要比乙瓶中的电阻大,甲瓶中装的煤油上升得比较快。这就得出了焦耳定律中的第一个定律,当电阻越大,电流所产生的热量越多。第二个实验,当两个烧瓶中的液体在同一高度时,调节滑动变阻器,加大电流,同时保证相同的通电时间,在这个时候再观察两次烧瓶里煤油上升的高度。这就得出焦耳定律的第二个定律,当电流越大,电流所产生的热量就越多。第三个实验,将通电时间加长,瓶中的煤油上升得就越快。从而得出焦耳定律的第三个定律,当通电时间越长,电流所产生的热量就越多。
二、鼓励学生体验科学研究,构建物理知识体系
物理就是一门比较复杂的学科,学生学习起来难度,但是物理教师可以通过科学研究这种方式,让学生从科学研究体验的过程中理解物理概念。例如学生可以通过公交车刹车时不能够马上停下来,而是要往前再行驶一段时间得出惯性的原理。可以通过人推车以及我打你,你疼我也疼,得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同时对于物理规律的探索需要学生以科学认真的态度去探索、去研究、去发现。首先学生可以针对所研究的物理问题搜索一些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客观现象,然后针对自己所发现的问题进行猜想与假设,并设计实验,最终研究出事物的内在联系,并归纳和总结出物理规律。
三、结论
总而言之,在物理教学中,实施科学研究,对于提高学生物理水平和物理成绩具有非常大的帮助。
作者:赖忠荣 单位:西华师范大学物理与空间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李正福,李春密,邢红军.物理教学中的科学方法显性教育[j].教育科学研究,2011,01:54-57.
教学科学研究范文篇2
(一)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培养人才是高等教育的核心任务,培养大量的创新人才,是当代中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历史使命。高等教育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了丰厚的土壤和有力的保障,高等学校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创新型人才通常是指富于开拓性,具有创造能力,能开创新局面,对社会发展做出创造性贡献的人才。教师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键,这里的教师不是指某一个人,某一位教师,而是高水平的教师团队,团队中的教师既要有较高的科学研究能力,又要有较强的教学水平,能够积极地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带领学生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而这些能力的具备就需要全体教师的不断协作,在教学与科研、生活与工作的和谐统一中得以实现的,通过教学团队和科研团队的和谐互动,促成教学与科研的统一,使团队中的每位教师都能自主地开拓自我,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有力的保障。
(二)有利于高水平教师队伍的培养
大学教师集教学、科研、人才培养三种角色于一身,这三种角色常常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科学研究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搞好教学是实现科研价值的一条有效途径,两者紧密结合才能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科学研究是获取前沿知识、把握世界发展规律的有效途径。通过科研团队和教学团队的互动,吸收和综合本学科以及相关学科的优良成果和经验,并将其转化为教学的良好资源,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水平。教学必须建立在科研的基础上,才能推动高校学科的发展;科研要围绕教学展开,才能服务于教学。教学团队与科研团队的互动可以实现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团队成员通过知识共享、团队凝聚以及风险承担等互动过程进行交流与合作,打造良好的团队质量,推动团队互动不断向前发展,进而保证团队绩效的大幅提升,才能培养出一支富有创新意识、基础理论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强的教师队伍。
(三)有利于实现高等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早在19世纪德国著名的教育学家就曾提出“高校应该是研究和教学的统一体”,这在一定意义上反映出高等学校的基本职能就是教学与科研,二者是并重的,应该得到协调发展,但在我国的一些高校却存在着教学与科研相互分离的现象,即以教学为主的教师因繁重的教学任务而很少甚至不参与科研活动,而以科研为主的教师却因潜心于科研而没有时间从事课堂教学,甚至有一些高校出现了“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将对教师的科研考核放到第一位,致使大部分教师把更多的精力倾向于搞科研,而在教学方面的投入较少,这种现象的出现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质量,长此以往也会影响学校的学科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我国教育学家钱伟长先生曾指出:“你不教课,就不是教师,你不搞科研,就不是好教师。”在科技日新月异、教育蓬勃发展的今天,大学必须拆除教学与科研之间的高墙,实现相互融合,互动发展,教学没有科研做底蕴,就是没有灵魂的教育,没有发展的教育,教学与科研是相辅相成的,二者的互动发展是提高教学质量,提升高等学校的综合实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途径。
二、高等学校教学团队与科研团队互动发展的途径
(一)构建研讨型教学体系
研讨型教学最早是在德国柏林大学设置的,基本做法是在教学过程中一小群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带着问题进行学习,从事研究,并定期组织研讨,以作报告的方式进行交流,讨论他们的新发现和存疑的问题,通过学生与导师之间的交流、思想碰撞,激发新思维。根据德国教育家洪堡的观点,在开展研讨型教学中,大学教师的责任并不完全是教,学生的职责也并不完全是学,而是边学习边从事专业知识的研究。在这种教学体系中对于教师来说,教学不仅仅包括向学生传递基本概念和专业知识,同时也要进行科研,这里的科研不只是独立的科技创新活动,而且是服务于教学的一种活动,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进行科学研究,而且要对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进进行研究;以利于学生在教师的引领和指导下,能够有兴趣、主动地进行学习研究,获取研究性的知识,扩展视野,提升专业素养,实现了教学相长。这种研讨型教学体系的构建对教师团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团队不能仅仅教授书本上的知识,还要把握科学发展动态,掌握本研究领域的前沿,这就需要教学团队和科研团队的融合互动,实现一体化,才能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批判性地思考已有的理论、结论及方法、提倡学生提出独特的见解或设想,并创造性地完成作业。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也不是独立的科学研究者,而是集教学、科研、育人于一身的知识的引领者,这个目标的实现的过程就是教学团队与科研团队互动发展的过程。
(二)组建学科建设平台
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建设的核心,代表着学校的教学水平,决定着学校的未来发展。学科建设主要围绕教学和科研两方面进行,高等学校可以通过搭建学科建设平台,吸纳教学团队和科研团队的教师合作公关,使教学与科研充分结合,做到科研选题围绕学科建设目标而进行,使科学研究具有教育价值,研究的内容与市场需求一致,从而服务于社会。在教学中探索科学研究,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通过积极探索知识来培养创新精神,培育创造能力,并将新的成果及时地补充到教学内容中,当教师源源不断地把一些新的科研成果运用到教学中去并加以梳理、升华,进行理论化、系统化,必将为培育新的学科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通过教学工作将科研成果加以传播和验证,又为科研工作带来启发,提供原动力。因此通过学科建设平台的搭建,将实现教学与科研的相互渗透,科研成果补充、丰富教学内容,为教学提供本学科的学术前沿理论,为更新教学知识体系,解决教学中的基本理论问题提供依据,通过科研实现对学生的知识、技能、创新意识以及创造能力培养;教学为科研提出目标,为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服务,为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师资素质,提升教学质量提供重要途径。
(三)成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及社会实践指导团队
目前许多高等学校已将社会实践作为“第二课堂”,作为人才培养计划的一部分,目的是通过专业教师的指导,在社会实践中让学生了解社会、知晓岗位,培养和锻炼专业素养,增长知识和能力,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在生产实际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协同创新能力。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是为了增强高校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在创新基础上的创业能力,培养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的高水平创新人才而设立的训练计划,该计划包括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三类。为了更好地实施这些项目,需要配备相应的指导教师团队,而指导教师团队的构成既要有教学团队的教师又要有科研团队的教师,这两个团队教师通力合作,发挥各自所长,在指导工作中既传授专业知识,又带领学生开展科学研究,探索创新方法,提出创新思维,通过教学团队和科研团队教师的协调合作,能够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
三、高等学校教学团队与科研团队互动发展的保障机制
(一)改革管理体制,为教学与活动互动发展创造机会
提倡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实行多元化管理,为教学团队与科研团队互动发展创造机会。可以重组学校的教学、科研机构或者逐步建立教学科研一体化体制,尽快打破当前一些学校存在的教学与科研分流明显的现象,建立有效的新机制,能够使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师借科研来提升自己知识水平,同时从事科研工作的教师能通过教学平台把个人的知识创新行传播给学生。改革师资培养体制,鼓励教学团队和科研团队的合作,建设团队文化,提倡教师组建教学科研一体化团队,在团队组织者的带领下协调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逐步培养教师的工作胜任能力,避免教师单独作战无法形成合力的的情况,同时防止教师出现偏废一方的畸形发展,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科研自我互动能力。培养教师自我监控和调适能力,利用团队平台为教师提供知识传授和创造才能自由发挥的空间。
(二)改革教学方式,实现教学与科研相互渗透
高等学校的科研要围绕育人来进行,科研从选题到成果要有教育性,体现社会价值,要协调好各个价值取向之间的关系,科研工作应追求教育价值的最大化;教学活动的开展力求以科学研究的方式进行,提倡探究式教学和启发式教学。探究式教学法,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结合教授的概念和原理给出一些事例和问题,指导学生围绕某一科学问题通过阅读、观察、实验、思考、讨论、等途径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独立开展探究,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方法。启发式教学法即教师从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识规律出发,科学设置教学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指导学生把学科知识与研究方法有效融合,从而使学生自觉地、主动地、创造性地掌握知识和技能。这两种教学方式的改革,能充分地调动教学团队和科研团队的互动,实现把科研的思路带进课堂,把最新的科研成果带进课堂,在课堂上进行科研课题的探索,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科研,参与和亲身体验科学研究,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和研究兴趣,把需要研究的问题,融到教学中去。同时实行导师制。各位导师结合其承担的科研项目,有组织目的地让学生参与科学研究,为学生创造参与科研的机会,学生通过亲自参与真实课题研究,增强其学习主动性和科研创新能力。
(三)改革评价制度,做到教学与科研并重
要想有效地改变教学和科研不平衡发展的现状,关键的问题是改革高校内部的评价与考核制度,防止研究性与教育性的异化。大学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能只满足于传授既有的知识,还必须不断探索新的知识领域,发现新的知识并将其源源不断地传授给学生。高校教师的职责是既向学生传播知识也引领学生创造知识,可以说在对大学教师的评价中教学与科研是基本内容,同等重要。但是,目前在许多高校通行的年度量化考核方法是教学成果与科研成果评价相互分离,更多的重视科研成果的量化指标,忽视了教师在教学方面的各种投入,脱离了教学与科研的实际过程,这种评价制度的具体不足体现在,一是教学与科研权重不科学、不合理,多数学校重科研而轻教学,尤其在职称评定、年度绩效考核中反映的更明显;二是人为地割裂了教学的科研性与教育性的统一,无法准确评价教学的直接价值,人们常说“百年树人”,教育的价值不能象科研成果那样短时间内就直接体现出来,因此有必要性建立一套新的多元化评价制度,考核的内容既要包括科研的考核,也应包括教学的考核,更应注重对学生专业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等体现人才培养质量的指标的考核。充分发挥教师开展教学研究的积极性和自豪感。进而促进教学与科研在真正意义上的统一,实现人才的培养目标。
(四)改革激励机制,构筑协调的教学与科研教师团队
教学团队与科研团队的互动发展,需要构建公平、规范、协调的激励机制。首先,协调教学管理与科研管理中的矛盾,建立科学的教学与科研激励机制,以促进学校教学和科研水平的整体提升,激励形式可以包括薪酬激励、工作激励和机会激励等。出台一些有利于教学与科研协同发展的政策与措施,如设立学科发展基金、专著及教材出版基金;建立学术交流基金、人才培养基金等。从而彻底改变目前高校主要是通过课程建设经费、专业建设经费、科研配套经费、岗位津贴以及定期审查等方式来激励和考察教学团队、科研团队的绩效的现状,解决激励形式过于单一的问题,鼓励团队创新,鼓励教学团队和科研团队共同开展项目研究,营造良好的互动文化,推动教学、科研协同发展,实现教学科研的双丰收。其次,完善教学管理和科研管理的奖励标准。一方面,要认真研究和制定教学奖励标准,科学、客观地制定有关教学评价的质量标准和数量标准,尽量实行量化,标准的制定要具有广泛性和科学性,标准的操作要具有可行性,与科研成果的奖励要具有可比性,另一方面,在科研奖励上,要严格控制科研成果的质量和量化标准,真正奖励具有一定研究价值,能够推动学科和专业建设,有利于人才培养的科研成果,只有严格把握科研成果的评价标准,才能实现教学团队和科研团队的协调发展,和谐互动,从根本上解决科研和教学价值导向失衡的问题。
四、结语
教学科学研究范文篇3
关键词:地理课堂;生活化教学;实践活动
地理是一门具有指导生活意义的学科,《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强调,教材内容的选择与组织应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尤其是学生熟悉的地理事物、地理现象和地理问题,体现“对学生的生活有用,对学生的终生发展有用”[1]。高中地理教学生活化的核心在于教学策略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教师要善于运用生活化教学策略,以达到学生能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地理知识,从而提高生活质量的最终目的。
一、传统地理课堂教学现状
首先,地理在高考中分数所占比例较小,学校、教师、学生在思想上都不重视地理学科的学习,同时由于地理属于文理知识交叉的学科,有较高综合性、理论性、实践性的特点,学习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导致学生学习起来很吃力,产生了畏难心理[2]。其次,很多学生学习地理还是采取死记硬背的方法,地理虽属于文科科目,但其知识点还是需要理科严谨的推理与计算过程,光靠记忆的方法无法完全掌握,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导致学生能看懂地图册、能记住知识点,但做题考试的时候出现困难的情况[3]。最后,地理学科综合性强,包括万象,教师在思想上没有认识到地理学科的本质,默认学生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导致学生的地理学科思维能力差,不能举一反三,思维变通性非常差。基于以上问题,适时在地理课堂教学时运用生活化教学策略,能够很好地缓解上述问题的出现,以达到让学生轻松学地理、轻松拿高分的目的[4]。
二、地理课堂生活化教学的优势
首先,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运用生活化教学策略符合新课标要求,能够凸显地理学科价值。众所周知,当前全球环境、资源、人口问题日益严重,地理学科作为基础性学科,其在帮助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建立科学合理的生态观念上具有优势,在地理课堂上适时结合实际生活经验教学,能够培养学生作为未来社会接班人的使命意识,能够凸显地理学科的学科价值。其次,在地理学科教学中运用生活化教学策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地理学科综合性强,包含的知识点较多,同时由于地理学科具有和生活连接紧密的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实际生活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使学生感觉到所学的是和自己生活很接近的知识,从而兴趣更加浓厚,积极性更高,并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用更加积极的态度思考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5]。最后,地理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在地理学科教学中运用生活化教学策略,能够丰富学生的地理知识,培养学生成为对社会有价值的应用型人才,锻炼学生将所学运用到实际生活的意识,树立不断努力的学习意识。同时,在地理教学中运用生活化教学策略能够给教师提供理论学习的机会,能够帮助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提升教师的职业综合素质。
三、地理课堂生活化教学策略
(一)多种途径加强生活化知识渗透。地理中的知识点与人们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进行地理生活化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运用多种途径渗透地理知识,让学生结合日常生活,更加直观地感受地理中抽象的概念,激发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对地理知识进行深入理解。在实际的地理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网络获取与课堂内容相关的生活知识,还可以组织学生观看一些有趣的地理节目,以便加深其对课堂内容的理解程度。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课下阅读相关的课外地理书籍,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对阅读成果进行分享交流。实践证明,多种途径对学生进行地理生活化的渗透不仅能够增强地理教学的生活化趣味,而且对学生掌握丰富的地理知识也能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二)利用生活化实验强化知识理解。地理理论知识具有抽象性、综合性的特点,大部分学生在没有清晰理解知识点的情况下无法做到对重难点知识的深入理解,为了提升学生对重难点知识的理解程度,促进学生对地理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教师需要在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合理应用具有生活化特点的实验,让学生在实验中深化知识理解[6]。同时,生活化实验具有和学生生活联系紧密、易于学生操作和接受的特点,能将抽象的地理知识教学过程转化为具体有趣的实验操作过程,这个过程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实现地理教学效率的极大提升。例如,在学习地球自转及公转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提前给学生布置带球形物体来校的任务,课堂上,教师给学生讲解完理论知识后,要求学生开始制作自己理解的地球仪,然后和同桌模拟地球自转及公转的过程。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在球状物体上刻画地球五大洲、七大洋的位置示意,从而达到巩固学生知识的目的。这个实验具有生活化的特点,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寻找实验材料,在课堂上用生活化材料做实验,易于深化知识的理解,实现地理素质的提升。(三)积极开展生活化实践活动。教师在进行地理生活化教学时,应当转变自己传统的教学观念,即转换课堂的主体位置。在地理生活化教学中,学生应该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在地理课堂生活化教学中主要起到引导的作用。在进行地理课堂生活化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互动、加强互动,使教和学结合起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热爱生活的态度。在地理课堂中,如果教师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一味地讲授,而不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没有开展任何生活化实践活动,那么教学就只能称之为“教”,而没有体现出“学”的特点,更谈不上在地理课堂中运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了[7]。因此,地理课堂生活化的教学要注重生活化实践活动的开展,要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通过活动交流深化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能够很好地展示自己的生活体验和学习状态。例如,在学习完季风相关内容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期观察国旗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观察国旗的飘向、受季风的影响,国旗与平时的状态有什么不同,然后教师再组织学生联系课堂学习内容进行讨论,在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学生能够充分与同伴、教师进行交流互动,达到了扩展思维、提升综合素养的目的。
总之,在地理教学中,通过生活化的方法,学生更容易理解,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对地理学习的热情。通过生活化教学,加强了地理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让学生体会到地理学科的奇妙魅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张日安.高中地理课堂生活化的教学研究[c]//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教师教育能力建设研究》科研成果汇编(第九卷).北京: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4.
[3]陈友娣.地理课堂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模式的研究[c]//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教师教育能力建设研究》科研成果汇编(第九卷).北京: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4.
[4]涂少珺.让地理与生活经纬相交:以生活化教学手段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10(4):45.
[5]谢春花.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模式探析[j].基础教育论坛,2018(31):34-35.
[6]吴黎明.走进生活,贴近生活,联系生活:浅析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2018(42):164.
教学科学研究范文篇4
[关键词]原部委高校;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专业建设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高等教育要逐步形成以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两级政府办学为主,社会各界参与办学的新格局。”这一思路在一定意义上要求改变中央业务部门的办学体制。政府采取了共建、调整(划转、转制、下放)、合作、合并等形式进行改革。1990年的统计表明,在全国1075所普通高校中,国家教委直属36所,中央业务部门主管316所,其余为地方管理。1998年、1999年这一改革达到高潮,1992年至1998年划转高校226所。截止2005年5月24日,全国普通高校共1794所,除教育部直属73所外,其它部委中的外交部1所、国家民委6所、司法部1所、卫生部1所、国防科工委7所、公安部4所(其中专科2所)、交通部1所,共21所;18个国务院直属机构中的海关总署等机构所属7所,其中专科1所;14个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中的中科院等机构所属2所,其中专科1所;6个国务院办事机构中的国务院侨办所属2所;另外中华全国总工会等机构所属8所。除教育部外,隶属其它部委及机构的高校共剩下40所,由此可见,部委所属的大部分高校已划归地方管理。
由于这些高校历史上归中央业务部门主管,其培养的人才主要为这些部委服务,有明显的行业属性,在改为归省(自治区、直辖市)管以后,就不能回避地方发展的需要,因此,人才培养的规格就要处理好行业属性与地方发展需要的关系。改变隶属关系的这些高校如何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进而保证这些高校的健康发展,做好学科建设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基础。
一、什么是学科建设
虽然学者们对学科的论述有所不同,但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教学的科目”、“学问的分支”、“学界或学术的组织”是学科的三个基本内涵。只是在不同的场合和时间体现不同的内涵而已。目前国家对学科的划分,一般是指建立在以二级学科为基础、向一级学科范围延伸的学科。1997年6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布《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设有12个学科门类、88个一级学科,382种二级学科,这也是我国现行的博士、硕士学位点设置的依据。1998年7月,教育部针对本科专业的设置,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该目录设置11个学科门类(不包括军事学),71个一级学科,249种二级学科(专业)。一般所讨论的学科划分,均以这两个文件为依据。学科建设是围绕学科方向、学科队伍和学科基地,通过硬件的投入和软件的积累,提高学科水平,增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综合实力的一项系统工程建设的过程。具体来说,学科建设包括学科方向建设、学科梯队建设、基本条件建设、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几个方面的内容。高等学校的学科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学校培养人才的专业、层次、质量,科学研究的方向和成果。因此,学科建设对任何高校都是必须的,只是不同类型的高校在侧重点上应有所不同、发展程度上具有差异而已。学科建设并不仅仅是重点大学、研究型大学的事情,也并不仅仅是重点学科的事情;学科建设也并不局限于学位点建设、学科带头人建设、纯学术研究(或基础研究);学科建设是每个高校的系统工程,也是全局性的基础工程。这些改变隶属关系的高校也不例外,并且因其需要转型使这一问题更为复杂、重要。
二、学科建设主要着力于建设什么
学科建设从宏观层面应当抓好以下两点:一是学校调整学科布局结构;二是集中力量建设若干优势学科,即重点建设学科。学科布局结构优化是学校学科建设的基础,重点建设学科是学校的优势和特色。对于这类高校而言,个别专业仍可面向全国,保持学校已经形成的学科特色,与此同时,根据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调整原有的学科和专业结构,在主要为地方服务的同时,仍应满足部门、行业对部分人才的需求。既然属于地方高校,就要承担为区域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培养人才与贡献智力成果的重任。类型上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层次上根据学校的实力结合社会发展需要定位在以本科为主,适当发展应用性的研究生教育或高职教育。因此,在学科布局上要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与产业结构的现状与发展定位,构建符合区域发展需要的综合性学科结构布局,同时保持面向行业需要的不可替代的学科优势。重点建设的学科应着重考虑三个领域:一是适应本地区发展需要的独特性学科;--是原有的优势或特色学科;三是满足行业需要的不可替代学科。
在微观层面上,学科建设应确定适合学校发展的学科建设方向与目标、组建实用的学术梯队、协调进行软硬件的积累。学科建设方向与目标应以有利于转化为培养实用型人才的课程、能够产出快速适切地方与行业发展需要的技术成果为基本标准。学术梯队建设,应在注重培养原有人才的同时加大引进新毕业的硕士、博士力度与吸收用人单位的相应人才参与学校的学科建设,构成实用的学术梯队,不必一切唯院士、博导、教授马首是瞻。在我国高等教育普遍缺少资金的大环境下,这类调整隶属关系的高校的经济资源也十分匮乏。这些高校除了要广开财源,更重要的是要协调投资软件与硬件的关系,围绕学校的学科建设目标,做到人与物的匹配,不同类型人才的匹配。不能为了宣传或应付评估,购置大量无人能驾驭应用的设备造成设备闲置;不能为引进一个不符合学校发展、学科建设实际需要的博导、而置几个甚至十几个符合学科建设实际需要的副教授甚至讲师培养于不顾。在进行必要的硬件建设的同时,加强有利于学科发展的软件建设。
三、如何认识与对待科学研究
没有科学研究,就谈不上学科建设。但是,科学研究有基础研究、开发研究、应用研究,不同类型高校的研究类型可能而且有必要有所区别。学术成果促进学科的发展是高校学科建设的重要目标,但也决不是唯一目标。一般来说,由于学科研究层次水平的差异,我们不得不承认教学研究型高校与教学型高校的学科建设对推动学科发展上的贡献要小于研究型大学,但它们开展学科建设的重要意义在于可利用学科发展培养人才和研究、解决社会现实问题。作为高校,其首要任务是培养人才,这类调整隶属关系的高校几乎没有研究型大学,以教学研究型高校和教学型高校为主,其人才培养的地位更为重要。如何培养人才本身也是一门科学,也需要进行研究,进行教育教学研究对于大多数高校与院系(相对于师范院校、院系而言)属应用研究,即以教学、教法研究为主,兼顾把研究成果和本学科知识进行选择组织的课程研究。
学科建设要落脚在人才培养上,这是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的根本不同之处。人才培养的质量如何,必然要落实到课程建设上来。鉴于此类高校的大部分学科建设目标不是(最起码主要不是)学科自身的繁荣,而是通过学科建设提高本校的学科水平,达到提升学校整体实力的目的。其科学研究除了在类型上以应用研究和课程研究、教学教法研究为主外,在队伍上也不应把研究与教学队伍对立起来。大部分的科学研究主要是为教学服务,师资队伍与科研队伍需要相当程度的重合;少部分队伍可针对有特色、有优势的学科把主要精力放在科学研究上,在科研方面办出亮点。这是因为优秀师资本身就很少,少数能做科研的人员往往也是优秀教师的主体,不能因科研妨碍教学,否则,得不偿失。
四、如何处理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关系
高校进行学科建设,必须搞清楚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关系。原因之一是历来非研究型大学不重视学科建设,或对学科建设认识不清;原因之二是这些院校大部分学科的科学研究基础非常薄弱;原因之三是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关系问题在实践中凸显出来的时间不长。学科的划分遵循知识体系自身的逻辑,学科是相对稳定的知识体系。专业是按照社会对不同领域和岗位的专门人才的需要来设置。学科知识是构成专业的原料,不同领域的专门人才需要什么样的知识结构,专业就通过对相关的学科知识进行切块、组织来形成课程以及一定的课程组合的方式来满足。所以,专业以学科为依托,有时某个专业需要若干个学科支撑,有时某个学科又下设若干个专业。一个专业是由适用于其需要的若干学科中的部分内容构成,而不是由若干学科中的所有内容构成。从这个角度看,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密不可分,学科建设是基础,专业建设是成果,中间通过课程这一桥梁来连接。市场对人才规格的要求的变化引起专业的调整,也是促进学科建设的动力之一。
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也有很大的区别。第一,学科建设的构成要素主要有学科带头人、学科梯队、科研课题、研究仪器设备、学科建设管理人员等;而专业建设的构成要素主要有教师、课程、教材、实验与教学管理人员等。当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涉及到具体的人或物有时会重合,但其扮演的角色是不同的。第二,学科建设主要是学术梯队建设、研究设施建设、确定研究方向以产出研究成果;而专业建设主要是专业人才目标制定、课程开发、教材建设、实验室与实习基地建设等。学科建设的成果可以作为专业建设的原料,但也可以有非专业建设的用途,例如可以作为直接为当地生产建设所用。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学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满足于专业建设以完成人才培养。总之,如果学科建设不以专业建设为鹄的,这类高校的学科建设将成为空中楼阁;反之如果专业建设不以学科建设为基础,则其专业建设将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五、案例研究
南京审计学院前身是南京财贸学院,由省市双重领导、以市为主。因为资金限制,为了学院发展只有走联合办学之路,自1987年开始,办学经费由审计署负责,归审计署管理,根据协议财贸学院更名为审计学院,当年暑期面向全国招生,但每年招收新生江苏省、南京市占有一定比例。
1999年12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高等学校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规定,国家部委不再管理高校,交由地方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统一管理。2000年2月将南京审计学院和南京金融高等专科学校的主管部门分别由国家审计署、中国人民银行划转到江苏省人民政府管理,合并为新的南京审计学院。学校实行江苏省人民政府、国家审计署和中国人民银行合作共建,以江苏省为主的管理体制。
学校过去由部委负责,主要为部委各相关部门服务,面向全国,划转以后,实行江苏省政府与国家审计署和中国人民银行共建,服务重点发生了一些变化,这直接影响到学校职能的具体发挥。学校能否迅速协调矛盾、顺利定位、很好发挥作用,其最基本的一项工作就是学科建设。
南京审计学院目前是一所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兼有法学、文学、理学、工学等共7个学科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学校共有本科专业20个,其中经济学(5个)管理学(10个)专业占专业总数的75%,学科专业设置重点非常突出,其中审计学、会计学、金融学三个专业被列为国家审计署和江苏省重点建设专业,审计学专业被列为江苏省高等学校品牌专业建设点。经济学专业涵盖了所有经济类目录内专业;管理学科的专业涉及5个大类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工商管理类、公共事业管理类、农业经济管理类、图书馆档案类的前3个大类,工商管理管理类专业占绝大多数为7个,审计学为目录外专业,目录内专业仅舍弃了与学校整体发展关系不大的旅游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程管理、行政管理学这三个管理类专业是审计学的重要工具学科或应用学科,经济学、管理学专业的设置形成集团优势,与学校发展目标密切相关的专业一个都不能少,与发展目标偏离的专业坚决舍弃。
审计学虽然是一个目录外专业,但在我们国家它是一个人才需求量非常大的专业,作为国家审计署与江苏省的重点建设专业,要办出特色、也要办出水平。它积极探索“本科学历教育 国际执业资格培训”的人才培养新模式,与英国注册会计师特许公会(acca)合作,开展国际注册会计师执业资格培训。独立设置国际审计学院,与会计学院、金融学院、商学院、信息科学学院、法政学院、应用数学系合作,实现学科融合,办出政府审计、内部审计(含cia)、社会中介审计、it审计、建设项目审计、综合审计6个方向,把审计这一目录外专业办成一个大审计学科专业群。
学校高度重视科研工作,设有江苏省审计信息工程重点建设实验室、公共管理和绩效评估研究院、内部控制设计研究院、审计研究所等进行审计方面的科学研究,为审计学科的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另一方面,直接参与了国家审计法规、政策的起草工作,参与审计署组织的审计工作,不断从实践中汲取能量,使审计人才的培养能够更好地符合社会需要。
学校开设的会计学、经济学、财务管理、工程管理、法学等专业,都是积极与审计进行对接,培养出具有扎实审计基础的复合性人才,并且办出特色。如果说审计人才的培养具有独特地位,是可以面向全国的优势学科,那么这些学科专业能够培养出以面向整个江苏省为主的人才,与江苏省其他高校培养出的会计学、经济学、法学等互补型人才,都打上了审计的烙印。
教学科学研究范文篇5
一、重点学科点应担负提高高层次专门人才培养质量和科学技术水平的重要任务。发展目标是,到本世纪末,能够自主地持续培养与国际水平大体相当的高层次专门人才;能够解决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建设、社会发展和学科发展中的重大科学技术问题,为国家重大决策提供依据;能够接受高等学校及其他方面的学术骨干进行学术访问或深造,逐步建成开放型的教学、科学研究先进基地,为实现高层次专门人才培养基本立足于国内和完成上述重要任务起骨干带头作用。
二、重点学科点要紧密围绕上述任务目标,并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需要与实际条件可能,统筹考虑,有计划有步骤地分期分批进行建设,着重抓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
(一)学科规划。兼顾近期与远期,选准本学科点的主要发展方向,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相对稳定,努力形成与发展各自的特色。订出"八五"期间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和科学研究的具体计划,并尽早安排落实。科学研究的重点方向一般不要重复,应相对集中、突出重点。
(二)队伍建设。主要是后继学术带头人的培养造就,队伍结构与素质的改善提高和思想作风建设。努力建设一支能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乐于奉献、学风端正、团结合作、结构合理、人员精干、有活力和创新开拓精神、有高水平学科带头人的学科梯队。近期要特别重视年富力强的学术带头人和骨干的培养造就。
(三)实验室建设。主要是实验工作环境、技术装备和技术队伍的建设。根据教学和科学研究任务发展需要,以及财力、物力可能,在充分利用已有设施及工作条件基础上,制定出实验室建设(或改造)规划,纳入学校(或部门)的事业总体发展规划中进行建设。
精密贵重仪器和重大设备的进口,要进行使用能力和效益的论证,要考虑合理布局、协作共用、运行维护的技术力量、辅助设施及环境安全等因素,充分发挥投资效益。实验室建设,不能各学科点都孤立地自成系统,搞"大而全"或"小而全",要统筹规划,加强管理,注重实效。提倡跨学科、跨学校联合建设,实行共建、共管、共用。对已经批准跨学校、跨地区统筹规划布局的重点学科实验室的建设工作,由上级主管部门组织力量进行。
要配备并有计划地培养一支结构层次合理,优化组合的技术人员、辅助技术工人及管理人员的实验队伍。
(四)文献情报中心的建设。一般采取由牵头学科点根据国家教育委员会、主管部门和学校有关部署和规定,提出建设计划,所在学校或主管部门审定的办法进行。少数需要国家投资,跨学校或跨地区统筹规划布局的文献情报中心,采取由牵头单位商有关学校后申报,主管部门审查推荐,国家教育委员会会同有关方面组织论证后审定的办法进行。
"八五"期间,要集中力量建设好已评定的重点学科点,对新兴、交叉领域或其他学科中涌现出来特别突出的学科点,根据需要与可能,按照一定程序,可少量适当增补,并作好建设工作。
三、重点学科点的建设要争取多渠道支持,共同扶植。实验室、文献情报中心或其他工作条件建设费用,以所在学校及主管部门为主,并争取多渠道支持,各有关学校和主管部门要积极筹措建设资金。国家教育委员会向国家申请到的贷款及其它可能争取到的经费,给部分重点学科点适当资助,着重支持意义重大、急需扶植的学科,特别是新兴、交叉学科,用于建立实验室、更新、补充部分仪器设备,添置文献资料等。
重点学科点的经常性费用,主要在主管部门下达的教育、科学技术事业费或其他专项费用中优先予以安排。
重点学科点的科学研究课题费主要靠承担各层次的科学研究任务获得,或在主管部门下达的科学研究经费中适当解决。
重点学科点发展所需的人员编制,在强调优化结构、人员精干的前提下,学校和主管部门要优先给予支持。
教学科学研究范文篇6
关键词:科教融合;语言学类课程;案例教学;项目驱动下的“做中学”
2020年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召开之际,对研究生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强调研究生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创新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为落实研究生会议精神,2020年9月,教育部了《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指出通过完善科教融合育人机制来加强学术学位研究生知识创新能力的培养。语言学专业学术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之一就是使学生掌握扎实的语言理论基础,具有独立开展语言研究的创新能力。近年来语言科学研究发展迅速,如何将语言学研究发展和语言学专业课程设计相结合,做到科教融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外语教师和外语教育领域专家学者需要思考的重要课题。
一、科教融合教育理念的来源和发展
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学界和高校关注的话题,科研和教学分离的“科教两张皮”现象让很多高校教师疲惫不堪。科学研究在人才培养和课程教学中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是中西方学者共同关注的话题。科教融合的理念最早可追溯到柏拉图时代,但真正将其付诸实施的是德国语言学家和政治家威廉·洪堡特。洪堡特曾经担任普鲁士的教育大臣,对教育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建立了柏林大学。洪堡特认为大学不同于中学,其构成主体不再是由教师和学生构成,而是由受到指导的研究者(学生)和独立研究者(教师)构成。大学的作用不仅仅是提供课程和讲座,更重要的是提供一个能让年轻人专心进行科学思考的地方。洪堡特强调研究自由、教学自由和学习自由。他认为,在大学里,如果人们停止对科学进行真正的探索,或者认为科学不需要从精神深处创造出来,而是通过收集罗列出来,那么无论对于科学、教育还是国家,结果都是无法挽回的。除了强调自由之外,教学和研究的统一,研究者和教师的统一,是柏林大学的另一个支柱性特征。洪堡特持有的是一种理想主义的大学教学理念,即教师只有在创造性活动中取得的成果才能在教学中传授,也只有这样的教学才是真正的大学教学和大学学习。这些思想成为了西方大学建立的基本理念。洪堡特的理念被认为“适合规模较小、高度自治的学校,但是对于规模不断增大的现代大学,这似乎仅仅是一种理想”[1]。19世纪70年代,德国大学被认为是世界上唯一能够获得科学研究方法的大学,欧美学者蜂拥而至,学习怎样把科研方法移植到教育中[2]。美国教育家践行了洪堡特原则,建立了美国高校研究生院。吉尔曼是建立研究型大学的先驱者,他践行洪堡特“科学研究与教学相统一”的教学理念,打破了美国大学学院专注于古典课程教学的状态,让学生接受基于不同学科的科研训练,拓展了传统学院的职能。但是吉尔曼发现,在现代教育不断普及化的背景下,在本科层面进行科教融合的教学方法实践起来非常困难,于是他提出在本科基础上设置研究生院,形成大学的“双层机构”,科教融合主要在研究生教学层面实施。吉尔曼促进了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形成,但同时也种下了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资源争夺的种子。教师更愿意把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科学研究或者研究生教学中,本科教学经常受到忽略。20世纪末,美国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主席欧内斯特·博耶提出了基于科教融合“重建本科教育”的观点,对洪堡特的科教融合理念进行了新的探索,主张把大学教育纳入科学研究,把本科教育纳入到科教融合的适用范围。中国高等教育经历了教学与科研的分离和融合两个阶段。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高等教育学习苏联模式,教育教学与科学研究严重分离。改革开放后,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高等学校担负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和发展科学技术文化的双重任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成为高校同等重要的两个基本职能。全国研究生教育大会后,科教融合作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再一次受到教育界和学术界的关注。
二、语言学的学科性质及研究发展趋势
语言是人类用来交流的任意象征符号系统,具有多面性和复杂性。语言学把语言作为研究对象,是一门关于语言的性质、功能、结构、发展及运用的科学,其中不仅包含着人类知识经验的结晶,更蕴含着科学方法、哲学思辨的思维过程,是最接近自然科学的人文学科。“传授语言学知识是培养思辨能力,提高人文素养的重要方法和内容”[3]。语言学是外国语言文学专业中内涵丰富、内容系统的学科[4—5]。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认为,语言学是以语言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科学。他指出语言学与其他学科的重要不同之处在于:一般学科的研究对象先于研究视角存在,而语言的多面性和复杂性导致语言学研究视角先于研究对象而存在,即不同的理论视角揭示语言的不同侧面和特征[6]。现代语言学侧重语言的描写和分析,以发现和描写语言的本质为己任。按照语言系统的内部分支,语言学可以分为语音学、音位学、形态学、句法学、语义学和语用学,按照语言学理论在其他领域的应用,语言学研究还可以分为应用语言学、计算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社会语言学等诸多分支。每一个领域都发展出了较为成熟的理论和相应的研究方法。近年来语言研究和新兴领域交叉融合,形成了新兴研究领域,如神经语言学、语料库语言学、批评语言学等。语言学的研究范围和研究范式都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一些新的研究工具和研究方法不断出现,促进了现代语言学研究的发展。语言学领域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是语言学专业研究生课程教学的基本内容。传统语言学专业研究生课程教学存在着教学和研究“两层皮”的现象,语言学教学活动局限在教材和课堂里,割裂了语言学研究和语言教学之间的自然联系,导致教学内容抽象,教学方式枯燥,学生对语言学学习的兴趣减弱。本研究以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为例,基于科教融合的研究生教育改革背景,提出语言学类研究生课程设计改革的相关理念。
三、基于科教融合的语言学类研究生课程设计
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设立了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下设英语语言文学、俄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和外语教育5个二级学科。对于英、日、俄不同语种的语言学专业研究生而言,具有相对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运用相关专业知识从事教学、翻译等与外语相关活动的能力,是学位要求的一部分。可见研究能力是语言学专业研究生所需具备的专业能力之一。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在语言学研究方面拥有较好的科研队伍和科研平台,为科教融合教学改革提供了基础。在科教融合理念指导下,本研究团队对语言学专业研究生课程建设提出了以下改革措施。1.建立以培养研究能力为导向的语言学类课程群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开设的语言学类课程包括“语言学方法论”“语言学概论”“语用学”“功能语法学”“认知语言学”“语篇分析”“语料库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教育心理学”“应用语言学”“对比语言学”“二语习得”等23门课程。以教学设计和整体优化为目标,按照语言学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的临近性原则,建立6个语言学类课程模块,包括方法类课程模块、社会文化类课程模块、功能认知课程模块、教育心理类课程模块、功能语言学课程模块和外语教学与习得课程模块。在课程模块的组织上,每个模块由代表学科特色的主体课程和辐射课程组成,辐射课程教学为主体课程提供补充;在教学内容上,课程群之间的课程可以做到统筹组织,相互分享和相互影响,避免内容上的重复、断裂甚至矛盾;在教学队伍方面,同一课程模块内部的教师形成教学和科研团队,基于团队开展课程教学、论文指导和学术研究方面的研讨;在教学形式和教学评价上,课程模块内的主体课程和辐射课程协同教学,注重多维评价和综合评价。例如,功能语言学研究是我院的研究特色之一,多年来具有稳定的教学和研究队伍。在功能语言学课程模块中,“功能语法学”是该模块的主体课程,“语篇分析”“功能文体学”是该模块的辐射课程。在教学内容上,“功能语法学”讲授功能语言学研究领域的核心语法理论,“语篇分析”“功能文体学”是功能语言学理论的应用和延伸。三门课程在教学内容上互相补充,各有分工,为学生提供较为完整的功能语言学理论框架知识;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团队相互研讨,通过案例教学和项目驱动教学等方式,让学生在学术研究中体会语言使用的奥妙。2.将学术研究成果引入案例教学语言教学的教材一般是固定的,更新较慢,但是语言研究是日新月异的,教师需要把前沿的学术研究带进课堂,充实课堂教学内容的同时,提高学生语言学习的兴趣。案例教学是实现把前沿研究引入课堂的有效方法之一。教师团队利用学科优势,把本学科领域的前沿研究和教学团队的科研成果通过典型案例融入教学中。语言学理论的特点是具有抽象性,学生理解上有难度。案例教学可以通过具体语言使用实例,把抽象的理论具体化,更容易让学生接受。以本人讲授的研究生课程“对比语言学”和“功能句法学”为例,“对比语言学”课程按照语言系统构成层次来设计各章的内容,每一章节在介绍基本理论和方法后,会结合语言实际给出案例,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充分体验汉英语言的差异。例如在讲授汉英语言代词使用差异这一节内容时,授课教师首先让学生在英汉翻译实践中体会汉英语言的差异,在感性认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调查研究得出理性结论。教学第一阶段,让学生翻译一系列句子。这些句子看似简单,但是蕴藏着汉英语言一些基本的差异,如例句:hekissedhiswifegoodbye.授课教师从学生提供的译文中分别选出译文(1.他吻了他的妻子。2.他和妻子吻别。)并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来说明汉英语言形态的差异。学生经过讨论得出了下面观点:译文1“他吻了他的妻子”,虽然把原文的基本概念意义表达出来了,但是没有关注到汉英语言在代词使用上的异同。英语中名词前代词具有特指功能,wife前面的his不能省略;而汉语译文中名词“妻子”的所有者和句子的主语“他”是一致的,因此“他的”可以省略,译文1表达冗余,在一定情况下还会产生意想不到的语用含义,即“不是他的妻子,难道还会是其他人的妻子吗?”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得出了汉英语言在代词使用上的基本差别。教学第二阶段,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对讨论后得到的观点进行系统科学的调查和认定。在这个阶段,学生充分运用已经掌握的语言学研究方法论和语言学相关理论,分小组提出研究问题,设计研究方法。小组通过研讨交流作出汇报,教师提供指导和支持。学生在研讨中不断开拓思路和视野,学习和掌握新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工具。例如,一个小组以汉英小说为语料,对比分析人称代词使用的频率和功能;另一个小组从历时性视角,对比分析汉英中男性和女性的人称代词使用演变的趋势。在研讨和授课的过程中,教师把对比语言学领域的前沿研究选题、研究方法融入课程教学中,学生把知识直接转化到小组研究的设计中进行实践和检验。3.以项目为驱动引导学生“做中学”“做中学”(learningbydoing)是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johndewey提出的教育理念和原则。该理念认为学校教育应该和社会相结合,教学应该从学生的经验和能力出发,使学生在游戏或者活动中体验知识[7]。本学科语言学课程设计也充分体现了知行合一的“做中学”教育理念。例如在“功能句法学”课程设计中,学生评价分为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平时评价设计为功能语言学领域的研究项目,结合课堂讲授的理论内容,学生在授课教师指导下,运用相关理论对某一语言现象进行调查研究。学生根据研究兴趣形成项目组,项目组成员通过研讨确定项目选题,在学期内完成项目开题、中期检查和项目结项等环节。“做中学”项目驱动教学方法在以下两方面体现出了积极效果:首先,教学以学生为主体,项目小组充分调动了学生在课上和课下的参与度和学习的积极性。为了解决项目研究中的实际问题,学生在课堂上的理论学习更有针对性,动机性更强。对于难于理解的概念,学生经常课前主动查找相关资料,带着问题到课堂听课,教师也会经常接受学生对于课本内容的挑战和质疑,教学变得充满乐趣和挑战。其次,项目驱动下的“做中学”活动是课堂实践教学的延伸,延长和拓展了教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课内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教材内容,课外学生根据课题研究任务要求,作田野调查,搜集资料,完成报告或论文,并制作ppt进行课堂汇报与交流。例如,一个项目小组的选题为“中美国家领导人肺炎疫情演讲的情态对比分析”,基于教材中的情态理论,该选题瞄准当下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肺炎疫情话题,对比分析中美国家领导人演讲中的情态使用。经过项目开题论证、项目中期检查和项目结项答辩,最后以一篇学术论文作为团队项目合作的研究成果。在整个研究过程中,学生通过语料搜集、语料观察、分析讨论,在教师的指导下探索和发现语言使用的基本规律,对语言学知识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同时实践了科学研究方法、统计方法,掌握了论文撰写的基本规律。
四、结论
科学研究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不仅对促进学生发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对提高语言学专业教师的专业素质、推动学科发展等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大学作为一个教学和学术共同体,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支撑和助力着语言学专业研究生教学。语言学领域的科学研究和语言学课程教学实践互相支撑,成果互相转化。科教融合在课程教学中的实践途径是多样化的,需要教师不断探索,找到科学研究和课程教学最佳的结合点,打破固有的单纯依靠教材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探索和发现知识的规律和知识的原貌,让学生体会科学研究的乐趣,在积累专业知识的同时训练科学严谨的学术思维。
参考文献:
[1]彼得·贝格拉.威廉·冯·洪堡特传[m].袁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66.
[2]周光礼,马海泉.科教融合:高等教育理念的变革与创新[j].中国高教研究,2012(8):15—23.
[3]庄智象.我国外语专业建设与发展的若干问题思考[j].外语界,2010(1):9.
[4]戴炜栋,王雪梅.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背景下英语专业的建设思路[j].外语界,2014(3):2—11.
[5]孙有中,金利民.英语专业的专业知识课程设置改革初探[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0(4):303—305.
[6]涂诗万.杜威教育思想的形成[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5:55—59.
教学科学研究范文篇7
一、政府与高校科技成果的商业化转移
尽管美国著名的科研型大学大多为私立大学,但政府在大学科学研究及科技成果的商业化转移中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政府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政府大规模的科研经费投人是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强大支撑。美国大学的科研经费有多种渠道,如私人基金会、工商企业界等,但自50年代后期以来,政府的科研投人是大学科学研究经费的主要来源。政府与大学的科研与伙伴关系始于1954年。但是,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以前,美国政府是很少对大学的科研进行投人的。1957年10月4日苏联首次进人太空并获得成功,极大地震动了美国政界和科技界。1958年,美国国会通过法案,设立“selcetcommitteeonastro-nautiesandspaeeexploration”。这个委员便是美国科学委员会的前身。同时,美国政府大幅度增加了对高等学校科学研究资助。此后,美国政府的科研投人及其对高校的科研资助不断扩大。1972年,联邦政府对高校的科研拨款为160亿美元,2001年达到280亿美元。其中对霍普金斯大学的科研拨款为9.23亿美元,对华盛顿大学的拨款为5.2亿美元。其次,联邦立法赋予高校科研成果知识产权的拥有权,为高校科研成果的商业化转移创造了前提性条件。在1980年以前,由联邦资助所获得的科研成果,政府拥有其所有权,专利权很少转移到工商部门,因而也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1980年,联邦政府拥有30,。00件专利技术,其中仅有50%商业化。为促进大学科研成果向工商业的转移,联邦政府于1980年12月12日制定颁布了bayh一dole法案。bayh一dole法案赋予了大学对政府资助的科研成果专利的拥有权,为这些科研成果的专利政策构建了一个基本的法律框架。其基本的目标是刺激联邦基金资助的专利技术商业化,提高专利技术的使用效率,并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福利水平的提高。bayh一dole法案的基本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明确界定了受联邦资助机构的权力和义务;另一方面则明确界定了政府的权力。按照这个法案,大学可以自主地将这些技术专利转让给企业,并获取专利销售收人或股份收入。但是受资助的大学有义务向政府报告技术专利的取得及使用情况,有义务行使技术专利的所有权,并与技术发明者分享专利收人,有义务优先向中小企业转移技术;大学获得的收人应用于资助教育和科学研究。政府虽然将资助大学科研获取的专利的所有权授予给了大学,但保留了控制权:政府对非排他性执照的权力;对大学没有报告的或未获得专利的技术发明的所有权;对大学专利的优先使用权;以及在特定条件下要求大学专利授予政府或其他特定机构的权力。这样既能让大学拥有知识产权,并能自主地进行科技成果的商业化,同时政府又能对大学的科技成果的开发和转化进行有效的调控。bayh一dole法案极大地促进了美国大学的科研创新及科技成果的商业化。据统计,美国设有技术牌照办公室的大学由1980年的25所增加到了1990年200所;科研机构申请技术专利的数量2000年比1991年增加t238%;牌照2000年比1991年增加t161写;欧洲杯买球平台的版权同期增加了520%。在1993一1997年期间科研机构获得技术专利超过8000个;1980一2000年期间,有3376个新的公司以大学科研机构的技术专利为基础而建立起来。除财政拨款支持和制定相关的法律外,政府对大学的科学研究及科技成果的商业化不进行直接干预,但美国大学的科研得到了有效的组织,其中有三个方面是十分重要的:首先,美国联邦对整个政府的科研投人和使用方面有一整套严密的控制程序。美国每年的科学研究的拨款及分学科的分配比例,要经国会审议通过,重大的项目(如超过100万美元的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要报国会批准,国家科学研究机构(如国家健康研究院)和基金(国家科学基金会)的主要负责人要经国会通过后由总统任命。这些措施确保了政府对大学科研的宏观控制和引导。其次,科研项目的审议注重同行专家的意见。不论是美国科学基金,还是国家健康研究院资助的大学科学研究项目,基本上都采用同行专家评议的办法,同行专家评议的结果决定具体项目的取舍。同行专家主要依据学术标准进行审议,而不会受到来自政府部门的非学术影响。同时,美国科学基金会及健康研究院都有一套比较严密的有关同行专家评议的组织制度和行为规范,较好地保证了同行专家评议的公正性。再次,美国政府鼓励大学科研成果的商业化,但并不直接介人大学科技成果的商业化过程,而在法律规定的具体框架范围内由市场自发调节,大学向那些企业转让科研成果,采取何种形式转让以及如何确定转让价格或收益,由大学与企业同行确定,政府不承担科研成果商业化的风险。
二、大学在高校科技成果商业化中的作
美国大学在科学研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美国的基础科学研究主要是由大学承担的,应用技术的开发则主要由企业特别是大型跨国经营企业(如ibm公司)来进行。美国大学科学研究的经费投人主要来源于政府拨款及企业界。按照bayh一dole法案,政府资助科研成果的专利权属于大学,而不是技术发明者,大学在政府资助科研成果的商业化过程中也就扮演着所有者的角色。企业界的捐赠是以大学为对象的,企业界商业化的科研经费一般也是与大学签订协议。在这类科研成果的商业化过程中,大学同样扮演着供给主体的角色。尽管美国各大学对其使用的表述不尽相同,但一般都认为科研型大学的基本使命是推进知识创新、教育学生和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从而服务于国家和社会。大学在科研和科技成果的转化中,主要在如下方面发挥作用:首先,组织科研项目的申报,并为大学获得科研经费进行游说活动。大学教师和科研人员申报政府资助课题是在大学组织下进行的。大学除设有科研管理部门外,通常还有专门机构或专人负责对政府的关系。美国大学协会和美国教育理事会也均负有游说政府,对政府施加影响,从而争取政府增加对高校科研拨款的任务。在大学教师和科研人员的申请项目获得批准后,学校可以获得相当于教师所得科研经费60%的拨款。这些拨款将主要用于学校公共科研设施的建设,实验室的维护及水电的开支等。其次,组织技术专利的申请。对于获得政府资助的科研项目;学校负有向政府汇报资金使用情况的义务。对于具有市场前景的技术成果,学校负责申请技术专利,并负担相应的申请费用及专利维护费用。在美国,一项技术专利的申请费通常为1.5一2.5万美元。再次,直接负责科研成果向企业的转移。大学科研成果向企业的转化有多种形式,主要有出售专利,或以专利为基础设立新的企业。在促成科研成果向企业转移的过程中,学校要负责寻找接受科技成果的企业,负责与企业进行商务谈判和签约,同时还要负责对专利使用过程进行监控,并获取专利收益和维护专利权益。美国大学在积极促进科研成果向企业商业化转移的同时,十分重视防范这种商业化转移对大学的负面影响。为此,我们所考察的哥伦比亚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主要采取了如下一些措施:第一,强调大学的科学研究必须以创新知识,促进教育学生和服务社会为己任,而不能以盈利为目的。从大学所得的专利权收益与所投人的科研经费比较看,大学的科学研究总体上是以基础研究为主的,可以取得专利权的研究成果毕竟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能够带来教育收益的往往也只是所取得专利权的一部分。大学所取得专利权的收益总额远低于大学的全部科研投人没有国家的拨款支持,大学靠科研成果的商业化,根本无法维持高水平的科学研究特别是高水平的基础研究。第二,大学的科学研究与科研成果的商业化运用之间必须既有顺畅的通道,又要有相对隔离的防火墙。哥大和麻省理工学院鼓励教师和科研人员从事具有商业化前景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但并不允许教师和科研人员直接对企业转让技术;也不允许教师和科研人员在企业担任领导职务;研究人员在其成果取得技术专利后,可以出去创办企业,但必须向学校支付专利费,并辞去大学的职务。同时,大学也不干预教师的科学研究,以保持科学研究的独立性,并营造自由进行科学研究的良好环境,大学更不会以获得专利收益的多少作为晋升职称和增加薪金的必要条件。第三,大学设立专门的机构和配备专门的人员从事科研成果的商业化转移工作。科研型的大学一般由一位副校长分管,设有科技成果转移办公室,办公室的工作人员一般应具有法律学位和工商管理学位,并有企业背景。大学通常还与擅长于知识产权法律事务的律师事务所合作,聘请专职律师办理知识产权的申请及维护事项,以及办理科技成果的企业转移的种法律事项。这些专门的工作人员通常要主动地与科研人员进行联系,与企业联系,既为研究人员与企业的联系牵线搭桥,又可避免大学研究人员陷入科技成果转让的商业事务而影响学术研究。第四,大学鼓励以其科技成果为基础创办企业,但并不直接追加商业化的投资。在获得技术专利后,将新技术由试验室推向市场,往往还需追加投资,主要靠风险投资。大学不仅不承担追加风险投资的风险,如果企业不能按协议有效地利用专利,大学还可以按事先的约定收回技术专利而转让给其他公司。第五,注重科研人员的学术道德和法律规范。按照美国有关的法律,大学对大学教师的科学研究行为承担连带责任。如果教师在科学研究中伪造试验数据,虚构试验结果。剿窃他人成果或有侵犯他人权益等违反法律的行为,不仅要追究研究者本人的责任,还会追究研究者所在大学的责任。为了规范教师的科研行为,哥伦比亚大学设立了专门的办公室和两个专门委员会负责学术规范。办公室的主要职责是进行学术道德和法律规范的宣传教育和处理相关的日常工作;专门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制定学校有关学术道德规范的政策,检查评估科学研究的道德法律规范,并对有关的纠纷作出裁定,对违反学术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者作出处理。大学还特别注意经济利益关系对教师行为的影响。哥大规定,教师在校外机构取得一万美元以上的咨询收人构成与该单位的利益相关关系,如从事对该企业产品的技术鉴定等工作,必须事先向学校申报;教师不得利用学校实验室及设备等介源为与自己利益相关的单位进行科学研究和护术开发等。第六,充分尊重教师从事科学研究的独立性、自立性。哥大和mit两所学校都没有制定一级的科学研究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也没有对教师从事科学研究及技术发明的方面作出硬性要求,教师可以自主选择科学研究的方向和项目。与科学研究相关的学科的设置及大型科研设备的配置,学校主要听取专家委员会的意见,必要时,还会听取校外有关方面同行专家的意见。
教学科学研究范文篇8
摘要: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与高校教学质量有着直接的关系。随着教育改革及教育环境的变化,高校教师除应具备教学能力的基本要素要求外,还应具备教学研究和创新、信息素养及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等能力。针对教师教学能力的缺陷,高校采取适宜的改善措施是提高其在新环境下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基本职能。高校要实现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标,教师的教学能力具有举足轻重的得了长足的发展,特别表现在规模扩张方面,与此相适应,中国的教育变革也在不断地深人,但这个期间一个普遍共识是中国高等教育教学质量改善不大。究其原因,虽然与教师队伍迅速扩张所导致的高校教师平均教学技能下降有关(新增加教师的能力提高需要一定的过程),但更重要的、也是对未来教学质量影响更大的一点在于许多教师的教学能力并没有完全适应教育变革的需要。明确新的教育形势下高校教师教学能力要素,并采取正确的方式予以培养是未来提高中国教育整体质量的主要途径之一。
一、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基本要素
高校教师作为拥有丰富专业知识的教育工作者,既应具备一般的能力,又应具备与职业相关的特殊能力,如掌握学科知识并运用相关教材的能力、与学生进行沟通的能力、教学活动的组织及管理能力、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能力等,这些能力体现了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基本要素构成。
(一)掌握学科知识并运用相关教材的能力。
高校教师要做好教学工作,首先要具备丰富的学科知识,并了解学科的研究动向,只有这样才能在充分的知识储备的基础上将学科相关知识传授给学生,并使他们了解新的知识动向。其次,要能够对教学过程进行有效的设计,这体现了高校教师应具备的教学设计能力。另外,高校教学的内容既应具有实用性,又应富于创造性。这就要求高校教师在教材的遴选上具有一定的鉴赏能力,并且具有对人选教材进行全面分析的能力。
(二)与学生交流、沟通的能力。
解决学生的思想认识,使学生产生内在的学习动力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从这个角度说,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不仅仅体现在课堂上,更重要的是这方面问题的解决依赖于教师与学生进行有效交流和沟通的能力。而充分发挥这种交流、沟通作用的前提是教师要从内心关心学生及他们的学习,要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相信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学习,同时要认识到不同学生个体差异及需求方面的不同,以便能够有针对性地与学生交流。
(三)教学活动的组织及管理能力。
教学组织及管理能力是高校教师有效安排和组织教学活动的能力,是将预先安排的教学内容通过适当的教学方法传授给学生的能力。它反映了高校教师课堂传语言组织能力,另一方面,它要求高校教师具有多种教学技能,从而能够根据不同的学科知识及内容、借助适当的教学技能有效地组织教学活动。它也要求高校教师能够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调整教学方法。
(四)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能力。
德国柏林大学(1809年)的创建标志着中世纪以来仅仅作为知识保存和传播场所的大学开始成为社会知识更新和科学发展的重要场所。柏林大学认为:“在科学研究方面做出杰出成绩的学者,也总是最好和最有能力的教师。”这样的说法虽然有些绝对,但反映了科学研究在高校中的重要地位,以及科学研究能够带来的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高校教师的科学研究并不能自然而然地转化为教学能力,它依赖于教师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能力。此外,高校教师的科研也只有放在教学中才能获得动力。因此,科研和教学活动并不矛盾,但需要高校教师通过适当的手段和途径将两者有效地结合。
二、教育变革对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新要求
首先,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期,新的《教育法》颁布实施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明确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作为教育改革的中心任务,各高校也围绕这个中心任务积极推进高校的教育改革实践。其次,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推进的同时,教育环境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方面所引起的教育变革对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教学研究与创新能力。
高校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主要是指教学实践过程中研究和寻找最有效教学方法的能力。当前教育改革在不断深人,并且对什么是最有效教学模式还没有达成统一的认识,这表明了教学实践探索的不确定性,表明了教学研究能力是高校教师必须不断加强的核心能力,也显示了高校教师在这方面有较大的创造空间。教学研究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校教师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只有通过持续的教学创新,教师才能在不断变革的环境中有效地把握高校的教学活
(二)信息素养与教学实施能力。
信息膨胀是当今社会的主要特征之一。在信息化的社会背景下高校教师应该具有较高的信息素养。现代教学实施能力不仅包括教师的讲解能力和答疑能力,而且重视其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下基于问题学习和合作学习等现代教学实施能力。课堂多媒体技术是提高课堂信息容量,延伸高校教师教学实施能力的有力工具。熟练地掌握多媒体教学技术是提高高校教师信息素养和改善教学实施能力的有效途径。
(三)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知识灌输是传统高校教学模式的主要特征。在知识更新越来越快的今天,学生在学校学习时所获得的知识可是最新的,但当他们步入社会时,这些知识需要适度地更新才能发挥作用,而他们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所受的培养使他们知识更新的能力不足。因此,改变旧有模式,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是新的教学环境下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反映。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要求高校教师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放在第一位,而把简单的知识传授放在第二位,从而能够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出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三、教育变革下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改善途径
教育改革及教育环境的变化不仅要求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具有传统教学模式及环境下的基本要素,而且提出了更新的要求。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改善与提高包含两个方面的内涵,即教学能力的基本要素仍然需要继续改善,特别是我国高校大规模扩张以来,大量新任及年轻教师的加人使这方面的任务也更为紧迫。此外,各层次教师都存在发展和提高教育变革条件下教学能力新要素的问题。
(一)教学与科研的紧密结合。
教学及人才培养是高校的基本职能,智力的高度集中又使科学研究成为高校的核心职能。两种职能并不冲突。最新的前沿知识可以大大改善课堂教学的知识结构,使学生能够了解学科领域的最新知识进展,发展创新思维的能力。科学研究本身具有探索性,在教学的交流过程中,高校教师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获得新的灵感。但在我国高校,这两个方面往往相互脱节。改变这种状况,一是将教学与科研的结合作为高校教师绩效考核的重要标准;二是鼓励拥有更丰富成果的教授从事更多的教学活动。
(二)提高教学研究及创新的动力。
高校的学术研究方面还存在一种趋向,即重科学研究、轻教学研究。一些人认为科学研究是对未知领域新知识的探索,需要积极的科学精神,科学活动所获得的新的知识是一种真实的财富,能够有效提高学校的声誉,而教学研究不过是现有工具和方法的组合而已。这种认识是片面的,教学作为高校教育的基本活动,需要创新的教学方法和技能来提高教学的质量。因此,必须强化对教学研究和创新活动的鼓励,把它们提高到与科学研究同等地位对待。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媒介。
多媒体教学自新世纪在各高校推广以来,硬件设施建设日趋完善,多媒体教室在整个教室所占比例大幅度提高,甚至有些学校实现了完全的教室多媒体化。但与此相对应,高校教师的多媒体教学能力仍然存在较不足,设施利用程度也不高,突出的现象是仅仅将屏幕作为黑板的代用品。改进的途径是加强高校教师多媒体授课的培训,使高校教师能够熟练地制作影像等课件。
教学科学研究范文篇9
[关键词]特色型大学;基本特征;特色学科;地位与作用
社会对专门人才的需求是多样化的,在知识经济时代,既需要高、新、尖的专家型人才,也需要大批的应用型人才。故此,我们就应当举办多样化的高等教育,来满足培养多样化人才的需求。每所学校应根据自己的传统、特色、优势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进行科学定位,实施特色办学,在各自的学科领域和人才培养领域,追求卓越,争创一流,而不应贪大求全。
一、什么是特色型大学
所谓特色型大学,是指以行业为依托,围绕行业需求,针对行业特点,为特定行业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的大学或学院。特色型大学是与市场、产业、行业和岗位群密切联系的大学,依据普通院校本科办学的基本规律,围绕学科建设,针对行业、岗位与技能需要设置专业,以培养专业性高级人才。
特色型大学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其富有特色的学科专业设置、理论密切联系实际的教学、学生有明确的就业去向、教师的知识结构与行业对应、相对稳定的科研领域以及善于经营的学校管理等方面。特色型大学面向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根据行业特点设置应用性学科专业。以就业为导向,构建学术、技术和职业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因材施教,强化实践实训教学,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重视应用研究,依托行业实现产学研的结合,培养具有适应生产、建设、管理及服务需要的应用性人才。建设特色型大学,必须突出行业性特点,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打造应用性学科专业,开发应用性课程,建设应用型师资队伍,重视应用性研究。
二、建设特色型大学的几个问题
1-培养目标与定位问题
定位不明,是当前中国整个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办好特色型大学,首先要明确其目标与定位。只有明确了目标、找准了定位,才有发展方向。特色型大学要有适合学校自身实际和发展需要的科学定位,要有科学的、先进的教育理念,要建立有利于特色形成的制度和机制。
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中,特色型大学还没有具体的评估指标体系,也没有形成相对明确的建设目标。定位缺失,特色不明,使得特色型大学的教育理念模糊。我们认为,“特色型大学”的定位应该体现在五个方面:目标定位——为特定行业培养全面发展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人才培养目标),办成行业性的多科性或单科性院校;类型定位——办成应用型、专业型院校;层次定位——以培养本科生为主,有些学科专业,特别是作为特色核心的专业培养专业研究生;学科专业定位——始终坚持学科专业的行业特色,围绕其主干学科设置相关专业;服务面向定位——为行业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提供直接的和间接的服务。
2-人才培养的特色问题
作为一所以本科教育为主的特色型大学,既不能像综合性重点大学那样,完全按照传统大学的模式培养理论型人才;也不能像职业技术学校那样,一味突出职业技能,培养纯粹的实务的、操作型人才。而应当结合精英教育和大众化教育两方面的特点,走特色发展的道路,使学生的基础知识宽于高职院校、实践能力强于传统大学,努力培养具有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竞争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特长、志趣和爱好,结合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自主设计自身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此举能充分体现人才培养的多样化,不断扩大学生的选择空间。学校应积极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充分满足学生的成才要求,尽可能为各类学生的成才提供机会,创造条件。
(1)通才与专才之间的关系。特色型大学应在重视搭建通识课(公共课、专业基础课)教学平台的基础上,强调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一方面,按照“强调基础、注重融合、拓展视野、开阔胸襟”的要求设置通识教育课程,保证课程结构合理,层次规范,基础平台得到进一步拓宽,使学生的知识转换与迁移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为学生的后续发展夯实基础;另一方面,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际要求出发,增加复合类、应用类课程的比重,设计不同的课程模块,通过分流不断增强学生的适应性,逐步提高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特色型大学应按照培养目标多样化的要求,对学生进行分类指导,分层培养,正确处理学术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之间的关系,把有学术潜力的学生培养成为学术型人才;把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培养成技能型人才;把其余学生培养成具有较宽厚基础、良好素质和较高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2)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社会需要之间的关系。特色型大学应将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优化与明确的就业导向有机结合起来,把就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职业技能教育等渗透到教育的全过程,注重培养提高学生自主创业、灵活就业的素质和能力,不断增强应用性人才的就业市场竞争力,使学生通过有效学习,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
3-学科建设与专业设置的特色问题
办好特色型大学,首先要建设好行业的核心学科专业,其他学科专业要尽可能围绕核心学科专业设立,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特色型大学应根据自己的独特优势发展某些重点学科,使之成为优势学科,并率先在自己的优势学科上培养一批有特色、高素质的复合型应用人才,产生一批国家和社会需要的科技成果,从而加强自己的特色。特色优势学科的建设是特色型大学形成自己特色的基本点。
4-课程设置问题
特色型大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因此,其课程建设要着重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提高学生一定的理论修养的同时,强化学生的知识应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课程设置要突出应用性,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内容要根据市场需要,反映本学科应用领域的最新成果和前沿要求。
高职院校的某些教学要求,如强化实训、培养“双师”,对特色型大学有借鉴意义,但不是要求特色型大学办成高职模式,以应用能力为基础进行课程设置。
5-师资队伍建设问题
特色型大学师资队伍的特色与特色型大学的办学特色是相一致的。特色型大学要重视师资建设。办好特色型大学,需要一批熟悉技术业务和专业知识的“双师型”的教师,要求不仅能够传授本学科的基本知识,还要熟悉岗位操作,并通过恰当的教学方法培养合格人才。要求教师要具备教育与知识的基本素质,同时也应具有较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并应当热爱本职工作和本行业。特色型大学的教师,特别是专业教师,既要有较深厚的理论基础,又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特长。因其他类型大学的师资不能胜任特色型大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需要大力培养特色型大学的师资队伍。
6-科学研究取向问题
特色型大学的科学研究注重应用研究,包括应用理论研究和开发研究,要解决的是科技成果怎样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问题,是面向经济建设服务的。它立足市场、职业,关注产业和企业。在提升基础理论研究的同时,要考虑如何把基础研究的成果转化为生产力。通过和企业合作、行业合作,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因此,特色型大学要注意发挥科学研究职能在学校发展中的推动作用,通过加强科学研究来提高教学质量。
特色型大学的科学研究关键在于能否形成应用研究的特色和优势,并利用科研成果和发明专利积极为经济建设服务,从而提升办学层次,提高办学水平。三、特色型大学的地位与作用
新中国成立初期,伴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展开,在借鉴前苏联的高等教育模式的基础上,国家组建了一批特色型(单科性或多科性的工学院、农学院、师范学院等)的大学,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了大批急需的高级专门人才。改革开放以来,为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特色型大学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量高级人才。可以预见,今后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社会分工的深化,各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将继续增长,这就为特色型大学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前景。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发展特色型大学,不是简单回到20世纪50年代的苏联模式,而是在综合基础上的提高和深化,在综合基础上凸显行业特色。
1-特色型大学是高等教育类型多样化的需要
特色型大学在人才培养、专业设置、科学研究等方面能够满足不同行业的特殊需要,为我国高等教育专门人才的培养做出其特有的贡献。如果我们保留其特色,扬长避短,有利于我国高等教育结构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有利于满足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因此,应使其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不断完善,走向专业化、多样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代社会对人们的职业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新的职业不断诞生,新的要求不断增加。这不仅需要高层次的研究型人才,还需要大量能将成熟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应用型人才、技术专家和管理专家。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特色型大学的毕业生大多在生产一线从事技术开发、技术应用和生产管理工作,他们为经济建设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这说明特色型大学更有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其人才培养目标以就业为导向,以本、专科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重点,以行业为依托,以理论联系实际为着力点。
2-特色型大学有利于教、学、研相结合
特色型大学教学的突出特征就是强化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强调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联系,把实践教学过程当作消化理论、强化应用、拓展知识、锤炼技能的过程。通过教学计划的安排,有组织地进行实践教学,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这是特色型大学办学的一个主要特色。
相对而言,特色型大学更有条件实施实践教学。他们通过以实验、实训为主要教学形式的课程设置与教学环节,可以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验、实训中,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验、实训与教师的科研开发工作相结合,在实验、实训的基础上,成立相应的研究机构,既可为教师的科学研究工作服务,也可为学生提供实际锻炼的机会,从而有效地提高特色型大学人才培养质量和规格,并能进一步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在实训项目的选择上,应考虑不同学校的特点,因地制宜。不能将所有的实践教学环节都放在实训基地,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校内实训与校外实训相结合的方法,加强与行业的多种形式的、灵活的全方位的立体式合作,既吸收、利用企业先进的技术、设备,也要考虑为企业创造相应的环境。进行教、学、研的合作教育,可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渗透在基本教学环节中去。
特色型大学也可以通过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到对口行业或单位进行专业实践和实地考察,支持教师把教、学、研结合起来,帮助教师提高专业实践能力,提高教师自身的技能水平,从而提升教师队伍的素质。同时广泛吸引企事业单位兼具工作实践经验,和较扎实理论基础的高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有特殊技能的人员,到学校担任专、兼职教师,以提高具有相关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的教师比例,充实“双师型”教师队伍。
3-特色型大学有利于学生就业
教学科学研究范文篇10
论文关键词:创新教学模式教学与科研互动创新课程体系发电厂电气主系统
论文摘要:针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发电厂电气主系统>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改革与创新,提出了“以创新教育与科学研究贯穿干教学全过程”为主线,创建了以“教学、科研、实践”三结合的课程教学创新模式,构建了“同类合并、相对脚、教学内容与当前专业最新技术相结合”的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理念与思路,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以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目的。
教育教学改革涵盖了学科专业建设、专业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手段等各个方面,只有通过这一系列的改革才能不断完善高等教育的目的,从而达到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根本目标。而作为工作在第一线的工科教师,尤其对刚提升为本科院校的中青年教师,如何把自己所教的课程不断地改革完善,怎样“以教学促科研、搞好科研为教学”则是首先应该考虑的问题。
本文针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发电厂电气主系统》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了改革与实践,提出了“以创新教育与科学研究贯穿于教学全过程”为主线,创建了“教学、科研、实践”三结合的课程教学创新模式,构建了“同类合并、相对集中、教学内容与当前专业最新技术相结合”的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理念与思路,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合理地解决了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繁、多、杂与教学时数偏少以及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交叉与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之间的矛盾。
一坚持“教学、科研、实践三结合”的思路来构建创新教学模式
教学要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科研水平的提高是关键。没有科研的支撑,就没有创新型教学,科研可以保证创新型教师的培养,只有创新之师才能造就创新之生。作为刚提升为本科的地方性院校来说,科研水平相对滞后,相当一部分教师,尤其是中青年教师由于教学任务重,难以找到自己的研究课题和研究方向。作者通过几年的努力实践和探索,总结出以下三条经验,以供商榷。
一是要坚持创新教学与科学研究相结合,实现教学科研互动。在教学中搞科研,深入钻研每一个知识点的内涵,面向生产实际和专业前沿发现问题,寻找课题,以挖掘创新潜能和发现所要解决的问题;搞好科研促教学,将在科研工作中所取得的一些成果及科研论文中的主要论点引入课堂教学和指导学生毕业设计(论文)中,以此启发学生独立思维与专业思维,努力形成师生互动,激发学生的创新灵感。
二是坚持科学研究与创新实践教学相结合。结合电力行业特征,采用技能训练资格认定和校企互动方式,使学生学习知识与社会需求直接挂钩,大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加了就业机会;同时,教师、学生深入企业,发现问题,找到研究问题的切入点,师生共同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企业,帮助企业解决生产过程中所遇到的难题和关键技术问题,产生经济效益,形成教学、科研、实践良性循环。
三是坚持创新实践教学与专业技术发展相结合。根据专业建设的需要,结合学科发展前沿,将实验室建设成集实验、实习、新产品开发与设计及科学研究于一体的多功能实践教学平台,实现了工程素质训练、科学研究试验与专业技术进步的有机结合。
二以“同类合并、相对集中、教学内容与当前专业最新技术相结合”原则来优化教学内容,创新课程教学体系
专业课教学过程中,大多数存在教学内容多、繁、杂与教学时数偏少以及学科专业技术发展快与教材更新慢的矛盾,要达到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必须首先要对所授课程的教学目的和知识点的内涵十分明确,根据专业特征,结合学科专业发展方向和行业发展最新技术,优化整合教学内容。
“同类合并、相对集中、教学内容与当前专业最新技术相结合”的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理念就是指将原分散在各个章节属同一类或相关的教学内容进行优化重组,删除过时的旧内容,增加学科专业当前的最新技术、发展动态、研究热点等内容,在内容编排上按照“基本原理与方法——应用技能——当前研究动态”的层层诱导递进式顺序来编写,使重组后的课程教学内容与知识结构更加科学合理、先进实用。
《发电厂电气主系统》是一门涉及面广、内容丰富,实践性、综合性强,面向工程,与其它专业技术基础课、专业课联系非常紧密相互交叉的主干专业课。根据上述特点和要求,对<发电厂电气主系统》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了优化和重组,构建了创新课程教学体系。将原分散在各个章节属同一类或相关的教学内容进行优化整合,删除过时的旧内容,增加电力工业当前的最新技术、发展动态、研究热点等内容。如增加未来电力系统、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新型电气设备的发展趋势等,以培养学生的专业思维和创新灵感。
三实施“三个模块”,采用“全程案例贯穿式”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个模块”是指将课程的整个教学内容划分为重要内容、一般内容和自学内容三个模块。重要内容(主要是指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应用技能)在课堂上精心讲解,并通过课外作业、专题研究、实验等其他环节的训练得到巩固和提高;一般内容(主要是指新技术、新产品应用介绍等)则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进行展示、介绍;自学内容(主要培养学生的专业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进行个性化教育)则通过设问、质疑、写读书笔记、小论文的形式得到训练。
“全程案例贯穿式”教学法是指根据课程特点与专业特征精心选择或设计一个规模大、有代表性、有实用价值,并且能引起学生兴趣的典型案例,通过案例引导学生进入课程,随着课程教学的展开,让学生一步步深入到案例中,学到案例中相关的知识,随着课程教学的结束,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已把案例中的相关问题一一得到解决。
本课程选择推出“一个火力发电厂电气部分的设计”为全程教学案例,围绕该案例,实施“三个模块”,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展开一个个知识点,最终完成整个课程的学习。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文章
仓储与配送管理实务实践教学研究 2023-05-16 08:55:42
国际市场营销思政教学研究 2023-05-16 08:39:16
历史教学中社会干扰与课堂失范探讨 2023-05-05 09:02:36
住院医师教学管理模式分析 2023-05-05 08:58:42
微课在生理学教学中探索 2023-03-24 15:22:02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中的教学实践 2023-03-24 15: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