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范文10篇-欧洲杯买球平台

时间:2023-03-23 19:07:05

区域

区域范文篇1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经济体,为了达到最佳配置生产要素的目的,以政府的名义通过谈判协商实现成员之间互利互惠及经济整合的制度性安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兴起,其背后隐含着多种因素,有着众多的目标,既有促进贸易、收入和投资的需要,又有实现增长和发展的要求;既有获取市场准入适应区域与全球化的意图,也有出于安全和民主的考虑。这种以政府为主体的经济活动和经济行为,同时也是我们所讨论的财政问题。可见,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财政问题,是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相伴而生并由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体———政府的经济活动和经济行为决定的。

遗憾的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模型中却很少直接关注财政问题。以被视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核心的关税同盟理论及其发展为例,维纳(viner1jacob)及其后继者们从贸易创造效应、贸易转移效应、规模经济效应、竞争效应、技术创新效应和投资效应等不同层面和角度,分析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对成员体、非成员体乃至整个世界的生产、消费、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国际贸易、经济增长等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的利益或损害。虽然该理论是从关税及其效应分析这一财政问题出发,而且后来约翰逊、库珀和马塞尔等人在1965年也直接将“公共产品”引入关税同盟的福利效应分析,并得出了关税同盟更能满足成员体政府对各种保护主义倾向的商业政策以及对工业化目标的偏好的结论(田青,2005),但总体看来,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模型基本上是在国际贸易和国际经济学的理论分析框架下的阐述,很少直接关注到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政府经济活动及其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也没有对区域经济一体化这一政府主导的利益追求和制度保障机制作出全面的阐述,并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制约。

总之,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财政问题,是由区域经济一体化本身所具有的政府主导性和政府经济活动和经济行为性这一特征决定的,是区域经济一体化产生和发展过程中的客观存在,但却不被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所关注的重要现实问题。它不仅涉及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财政效应这一基本问题的分析,更重要的是对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政府经济活动和经济行为的系统阐述,是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各国财税制度协调及发展的研究。也就是说,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财政问题的提出和解决,不仅直接影响着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各国政府的经济活动和经济行为本身,而且还关系着区域经济体各成员国之间乃至非成员国之间的财政利益和财政关系的协调;同时,将财政问题作为重要的变量引入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和实践,还可以更好地从政府经济活动的角度阐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政府主导性及其机制,不仅有助于丰富和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而且将直接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持续协调发展。

二、国际财政的理论体系和分析框架

一般而言,国际财政是伴随着国际经济活动的扩展和国家间经济依赖的日益加强而在财政关系领域形成的一种国际经济现象,是财政和国际经济相结合的产物。关于国际财政的定义(董勤发,1997),理论界至少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是从世界或全球角度来看的财政,即世界财政或全球财政,是以世界性的公共权力机构或世界政府为后盾的;另一种观点是把国际财政看成是国际经济中的财政,是国家财政在国际经济中的延伸或变种,是国际经济中的国家财政活动,是不同国家的财政通过国际经济交往而相互联系在一起所形成的国与国之间的财政关系。与国家财政相比,国际财政具有一般财政的普遍性特征,但又有其自身固有的特殊性,即国际性、整体性、复杂性和协调性等特点(林品章,1995)。虽然在欧盟的财源筹集方式、国际税收合作组织研究以及联合国发展计划署于1999年提出的对电子邮件开征“比特税”等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世界财政或全球财政的影子,但在现代主权国家占据主导地位的时代,不存在也不可能存在一个超国家的全球权力机构或世界政府,国际财政就只能是国际环境下财政的作用问题。它主要表现为对国际经济活动中的国家财税制度协调和财政利益分配,是国家参与国际经济活动的一种资源配置方式,其本质是国家间的财政关系。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国家财政存在的客观前提在于国民经济中的市场失灵。同样,国际财政的产生和存在,也有其深刻的理论和现实基础。首先,国际财政作为国际经济活动中财政问题的国际化,其基础是市场经济;而由市场经济的市场性和开放性决定的国际市场失灵,就直接成为了国际财政存在的理论基础(董勤发,1997)。其次,基于不同的经济社会条件和利益目标追求,各国政府财税制度和政策安排往往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并直接构成为各国政府参与国际经济活动的严重阻碍,因此,寻求和实现各国政府间的财政协调和合作,是国际财政存在的现实基础。

从国际财政产生和存在的理论和现实基础的角度出发,国际财政存在的意义就是矫正国际市场的失灵和实现各国财政的协调和合作。同时,又由于当前并没有一个真正有效的世界权力机构,也就不可能有一个制定、颁布和执行国际课税和支出方案的“国际财政当局”,更不可能形成一个有效的世界范围内的全球财政制度。因此,国际财政只能采取多国财政合作的存在形式。根据合作的程度,国际上多国财政的合作方式大致分为财政协调(fiscalcoordina2tion)、财政同盟(fiscalunion)和财政一体化(fiscalintegration)。这三种基本合作方式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其中,财政协调是以既有国家主权为基础的国际财政合作形式,是国际财政合作最初也是最重要的形式,它强调财政合作的自愿性和协商性,如现有的各种国际税收协定等;财政同盟更多地以部分国家主权的让渡为前提,它强调财政合作的一致性和强制性,往往是区域经济共同体中较高级的合作形式,如欧盟内部废除关税、统一增值税等;财政一体化则以国家财政主权的完全让渡或消失为条件,实行超国家财政干预,它是最高级的财政合作形式,但由于其缺乏现实性,所以更多地成为了一种理想化的财政合作形式。而根据不同的国际经济发展水平和程度,国际财政研究在存在形式上又有着不同的侧重点。一般而言,国际财政协调是当前国际财政最重要的存在形式也是研究的核心内容,国际财政研究的理论体系也主要是围绕着国际财政协调来展开。①

三、国际区域财政研究的基本框架

伴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而产生的财政问题,是国际经济活动中政府经济活动和经济行为研究的范畴。而通过对国际财政的理论体系和框架的分析,我们找到了研究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财政问题的理论基础和分析框架。也就是说,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财政问题实质上就成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国际财政问题。因此,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财政问题和国际财政的理论体系相结合的角度,我们可以构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国际财政研究框架。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国际财政研究框架,本质上就是要诠释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政府主导性和政府经济活动性的运行机制及意义,通过推进和实现区域内外各经济体的财政协调和财政合作,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和福利水平的提高。因此,循着从国家财政到国际财政的思路,借鉴马斯格雷夫等人对国际财政的理论体系的阐述,通过在传统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中引入政府及其经济活动———财政这一变量,一种解决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国际财政研究的新视角和分析方法———国际区域财政研究的基本框架浮出了水面,②它大致由国际区域财政导论、国际区域财政支出、国际区域财政收入和国际区域财政政策等四部分构成。

国际区域财政导论主要阐述国际区域财政的含义、产生、研究范围及方法等内容。借鉴国际财政的定义,我们可以给国际区域财政做出这样的界定:它是指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的财政问题,是国家财政在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延伸和发展。换言之,国际区域财政就是国际财政在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具体存在和表现形式,是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国家和国家间的财政关系,是我们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体———政府经济活动和经济行为层面的一种视角和分析框架。国际区域财政的存在,也有着其深刻的理论和现实基础。区域经济一体化,本质上是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上的一种资源配置方式和制度安排,而由市场经济的市场性和开放性导致的市场失灵即国际区域市场失灵,就成为了国际区域财政产生的理论基础。由于各国政府财税制度和政策安排的巨大差异而形成的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各经济体不断寻求财政协调与合作的努力,现实地演绎了国际区域财政的存在。总体看来,国际区域财政研究的性质依然是财政学和国际经济学的有机结合,研究范围也包含着财政协调、财政同盟和财政一体化三种形式,且它们不同程度地在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存在。在研究方法上,国际区域财政也应遵循国际财政学的研究方法(董勤发,1997),即国家主义分析方法与世界主义分析方法的有机结合。

国际区域财政支出主要探讨国际区域财政支出的形式及其效应。具体而言,国际投资和国际援助是其存在的基本表现,前者类似于国家财政中的政府投资,后者则更多地具有政府转移支出的性质或类似于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的意义。国际投资的基本理论和效应分析,是国际经济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综合国际经济学领域的国际投资和国家财政中的政府投资,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基本的分析区域财政支出中国际投资的框架。从现实来看,国际投资制度主要由各主权国家的投资制度、双边层次投资制度、区域层次的和多边层次的投资制度构成,且它们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缺陷并成为国际投资的阻碍,因此,要从制定更权威的、高度自由化的投资制度和高标准的国际投资保护制度及公正高效的争端解决制度等几个方面来进行创新(柳剑平等,2005)。作为国际经济合作的一种重要方式,国际援助在传统的国家财政和国际经济活动中的基本作用(郧文聚,2000),主要是缓和国际政治经济矛盾和促进国际经济关系的协调,更多地是作为一种短期性、政治性和经济战略性的支出形式而存在。目前,除欧盟法中的国家援助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国家援助制度提供了基本法律框架外,国际援助特有的规律和运行规则总体上与作为国际区域财政支出形式的内容和要求是不相适应的。因此,要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各经济体之间收入的公平分配和促进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必须着力构建一个能有效协调区域财政关系的经常化、制度化的国际援助制度。

国际区域财政收入主要研究国际税收、国际债务和区域国际组织的会费筹集等问题及其经济影响。国际税收是国际财政大厦相对独立的体系和重要支撑,同样也是国际区域财政收入中最主要的内容。国际税收的研究,不仅表现在早期对国际税收学科理论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而且反映在当前对国际税收竞争、国际税收协调、国际税收合作与国际税收组织、贸易与税收摩擦、反吸收调查等领域的深入研究和扩展。由于受区域经济一体化不同发展水平和存在形式的制约,国际区域财政中的国际税收除国际税收协调这个核心以外,还涉及到国际税收同盟和一体化等表现形式,这在欧盟的统一关税、统一增值税和“自有财源”中可以得到初步的例证。也就是说,国际区域财政研究的国际税收,必须密切关注和分析研究区域经济一体化下国际税收的各种具体形式和效应。关于国际债务的理论研究,我们可以在国际金融研究和国家财政的债务分析中找到较为完整的内容和体系。如何从现有的理论体系和框架出发,立足于促进区域经济稳定与发展,探讨区域国际债务的规模及效应和债务监控体系,构建一个与之相适应的高效的国际债务运行机制和风险防范体系,就成为了国际区域财政框架中的国际债务研究的主要内容。此外,为了避免如联合国财政危机中的会费问题的尴尬,还应该积极研究关于区域国际组织的会费筹集方式,使区域国际组织能够高效正常运转,确保其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组织作用的发挥。

国际区域财政政策主要研究区域内外财政政策协调机制及其实现。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经济政策的国际协调是十分必要的,它可以避免各国独立分散决策的低效率,在不同程度上减低各国政策之间的相互冲突,共同应对突发事件的不良影响,稳定各国和区域经济的稳定运行,获得经济开放带来的多方面利益,只是这种协调要求在不同程度上限制各国政策的自主性。区域财政协调的理论分析指出,协调政策会减小针对繁荣或萧条的财政扩张或收缩的溢出效应;在协调计划中,任何国家的财政扩张或收缩都应该考虑伙伴国的财政政策所导致的溢出效应,它要求伙伴国的财政政策取向相同。国际区域财政政策的协调,又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指的是既包括区域内财政政策的协调,又包括区域内外财税政策之间的协调;而狭义主要是指区域内财政政策的协调,即各国在制定国内政策的过程中,通过各国间的磋商等机制和方式来实现财政政策的协调。从政策协调的程度来看,又可以分为信息交换、危机管理、政策目标和行动的一致性协调、全面协调及联合行动等层次;从协调方式的角度,可以分为相机性协调和规则性协调两种。还需指出的是,国际区域财政政策协调还涉及到区域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汇率政策等的协调,它们共同构成区域宏观政策协调的主要内容。

总之,国际区域财政作为一种重要的区域性制度安排,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有着直接而深远的影响。而国际区域财政研究基本框架的构建,不仅是这种区域性制度安排的重要内容和表现,而且还为区域经济一体化中政府经济行为及其效应分析提供了较为完整的思路和方法。

注释:

①马斯格雷夫教授从财政的国际协调和发展财政两个方面概括和总结了国际财政的基本内容;而董勤发则是结合财政的经济职能从国际财政合作形式的角度来构建国际财政的理论体系。

②区域有不同的层次划分,区域财政也多以行政区划确立的社会、政治、经济区域为研究对象,但本文所论之区域指的是国际区域,国际区域财政指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国际财政。

参考文献:

[1]belabalassa1thetheoryofeconomicintegration,allen&unwinlondon,1962121

[2]樊莹.国际区域一体化的经济效应[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1171

[3]maurriceschiff,l1alanwinters.区域一体化与发展[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141

[4]邓力平,陈涛.国际税收竞争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1

[5]田青.国际经济一体化理论与实证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1421

[6]董勤发.国际财政研究[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14、7、12-141

[7]林品章.国际财政若干问题的研究[j].财政研究,1995,(1)1

[8]理查德·a·马斯格雷夫,佩吉·b·马斯格雷夫.财政理论与实践(第五版)[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1603-6511

[9]崔满红.区域财政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111

[10]柳剑平,谭本艳.现行国际投资制度的缺陷及创新趋势分析[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5,(1)1

[11]郧文聚.从国际援助的发展看中国对非农业援助[j].西亚非洲,2000,(2)1

[12]李风华,郭畅.论欧盟法中的国家援助[j].欧洲,2001,(2)1

[13]陈淑芬.联合国财政危机中的会费问题[j].当代经理人,2005,(16)1

区域范文篇2

其次,尽管四川白酒业的成绩有目共睹,但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川酒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虽然6户名酒厂产销形势喜人,但大批小企业生存艰难;二是市场竞争对川酒的挑战更加严峻。高端市场烽火正旺,竞争手段多样化,企业和地方间的竞争不仅有常规的,还有不规范的;三是市场环境并不宽松,比如白酒原料成本攀升、个别地方保护主义有所抬头等。四是中小企业存在一些问题,如集约化程度低和创新意识不强、市场竞争无序、资源浪费严重、产品结构失衡、商品过度包装、质量良莠不齐等。五是由于激烈的市场竞争,川酒没有形成整体的营销模式和整体合力,而是各自为战,分散竞争,造成了川酒在内部之间的无序竞争等。而四川白酒业如要赶上国际白酒市场的发展步伐,在激烈的白酒市场竞争中占有更高的市场份额,就得从大局的角度去考虑,从建立四川白酒强势区域品牌的战略高度去发展川酒的市场。

二、建立有效的区域品牌创建、维护、发展、延伸系统

——现有区域品牌的创建。

区域品牌的创建一是由产品品牌上升到区域品牌,即先培育区域的知名品牌,再通过这些产品品牌建设区域品牌;二是由区域品牌推动产品品牌,即先通过区域经济的经营、规划、管理,改善优化区域内的产业发展环境,再以良好的产业品牌形象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塑造区域品牌。区域品牌的产生往往有着丰厚的历史和现实基础,形成区域品牌的主要要素有历史地位、人文文化、风土人情、地理特征、产业优势、产业协作、经济实力、发展前景等,这是区域品牌定位的基础。区域品牌的所有者及龙头企业要对市场进行细化研究,确定区域策略。

首先是定位,包含两个内容:一是国内外相同或相似集群区域的市场定位,对外体现在招商引资的主向和目标市场上,对内体现在服务手段和服务思想上。四川白酒产业的发展在更大程度上以浓香型白酒为主要类型,在打造四川白酒产业集群给其定位时就必然要与贵州茅台酱香型白酒相分离。在国内外市场上,川酒素有浓香型白酒的发源地之说,故要充分利用文化概念及自身特点进行准确定位。二是区分各企业的市场定位。企业根据市场细分后目标市场的要求,来确定企业及其产品在市场上的位置,包括企业产品的定位、价格的定位、服务的定位和企业品牌的定位。

其次建立区域品牌个性展现的载体和个性的方法。展现区域品牌个性的载体有很多,应该寻找出消费者最易接触的载体和最直接、最简单的载体,或是设计新颖、有效、高档次的活动载体,推动产业集群量的扩张、质的提升。通过举办和策划中国白酒旅游线路、名酒品尝、成立白酒鉴定专业委员会、白酒订销会等一系列载体,迅速成长为国内著名的区域品牌。每个品牌在塑造品牌个性的时候,要想用一种固定的公式是很困难的,而且每个品牌又都源于不同的背景和资源,但在品牌个性的建立过程中,还是有一些工作具有共同的作用。从品牌定位及核心价值出发以文化、情感的方式建立品牌个性。

——打造集群协会。

为了使得集群内形成有效的品质管理氛围,必须坚决杜绝假冒伪劣产品的出现,建设及时的质量反馈和追踪系统。这些规范管理和公共服务,是微观方面的,政府是无能为力的,这些功能应当由特殊的中介组织——产业集群协会来承担。集群协会属于半官方的企业会员组织,是由集群内所有企业委派代表组成的、具有权威的承担管理、协调、服务功能的机构。区域品牌建设还要把区域当做企业,把区域未来当做产品来经营。政府要把区域品牌建设当做当地政府的一个重要公共工程,安排专门机构管理,投入资金进行媒体宣传和公关活动。在建设区域品牌过程中要是遇到了问题,政府必须出面解决,比如说,为了克服“搭便车”现象,政府必须制定公共政策,以有效的政策加以管理。另外,公共机构必须根据集群态势和营销策略需要界定政策的范围,形成集群企业一致行动的准则,并建立与之相配套的费用预算及分摊机制,以增强集群企业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主要包括政策协凋、标准制定、商标注册、区域品牌商标权使用资格认定、欧洲杯买球平台的技术支持、管理咨询、惩处机制以及资质担保如贷款信用担保等。

——区域品牌的发展和延伸。

由于区域品牌对企业品牌能够产生溢出效应,能够提高企业品牌内在价值。企业集中资源实施企业品牌战略,集群协会集中资源实施集群战略,相互辉映,共同推动品牌建设。地方政府部门要依托本地特殊的历史人文资源,注重对区域品牌内涵的开发,挖掘品牌的历史文化底蕴,丰富区域品牌的文化内涵,将区域品牌的宣传融入地方文化生活当中。

首先强化品牌传播意识。借鉴国内外品牌传播的经验,综合运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现代化媒介进行广告或形象片宣传,举办各种展销会、项目推介会、招商洽谈会、商品交易会、产品博览会等,重点宣传产品产地,营造集体文化氛围,提升知名度,创造需求,传递信息集群组团联合参加国际、国内的会展,或是引进展会兴建展览、展示中心、产业博物馆,举办设计大赛、艺术表演、开发工业旅游线路等措施。如在香港首届亚太地区葡萄酒及烈性酒展上,波尔多地区酒协组织68家企业在香港国际会展中心统一参展,先后举办了200多场文化品牌、品酒活动。由法国前总理朱佩带队并聘成龙、巩俐为形象大使。国际会展中心展位价格不菲,而成巩二人的身价更可以说是天价,如果不是行业协会出面,数十家企业联合,根本无法进行这么大手笔的活动。而这次会议,为波尔多葡萄酒占领亚太地区市场立下了汗马功劳。

其次让企业主认识到区域品牌的重要性,并能够通过企业之间的相互监督使合作有效执行。通过宣传教育提高集群中企业家的现代企业意识,善于吸收其他企业的优秀经验,特别是集群中的龙头和领导企业,在集群的区域品牌中更具有主导作用。通过加强区域内企业之间的合作教育和监督,加强企业之间相互了解,防范企业的搭便车行为。在集群内整合提高集群内企业的创新意识和管理水平,发挥集群内的合力,促进合作产品创新,形成有效的创新机制,为集群内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有效的政策支持,为集群区域品牌的持续发展提供基础。

三、强化相关组织对区域品牌的培育

——以生产企业为主导。

在区域品牌的培育中,生产企业是主导,企业主导是因为培育区域品牌实质上是一种商业经营行为,需要一大批企业和产品品牌的参与和支撑,主体必然是企业。生产企业是区域品牌最直接的受益人,对品牌建设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对品牌的核心价值创新、技术创新、生产工艺创新以及产品理念创新等方面。培育龙头企业,实现层次性布局。要根据市场发展的需要,利用分包、战略联盟、技术合作、组建虚拟企业等形式,在产业集群内部形成合理的“大、中、小”共生的产业组织结构,提高专业化与协作的效率,克服内在的缺陷,促使产业集群向规模化、专门化、协作化的方向发展,提高整个群落的生命力和竞争力。集群内部的龙头企业,要从区域品牌的发展前途出发,自觉充当产品新技术的开拓者和领先者,主导行业的发展方向,必要时适当牺牲自身的短期利益,以积极维护和发展区域品牌,为本地区树立良好的外部形象,从而获取长远利益行业内部的中小企业也要转变竞争和合作理念。共享同一个品牌,彼此之间不仅要竞争,更要合作。企业通过合资、技术交流等方式加强合作,发挥区域品牌的横向纽带作用,建立相对稳固的利益分享战略伙伴关系,增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提升本企业品牌知名度,也间接提升区域品牌的美誉度。大小企业之间实现竞争合作互动,转变过低价恶性竞争的观念,依据彼此优势进行专业化分工,企业定位于产业链条上的不同环节,增强集群内部的生产配套能力,避免在同类产品品种结构上的重复建设和生产。这样既为区域品牌建设做贡献,也可以这实现自身的存在价值,在分工协作中获取自己的应得利益。

——地方政府的引导与扶持。

首先,全方位地提供公共服务。政府通常是产业政策的制定者,负责建设基础设施人员培训和教育。地方政府对于本地的区域品牌建设更是责无旁贷,区域品牌建设离不开政府职能部门的引导和扶持。地方政府制定公共政策应该更多体现为引导和监督功能。政府要提供各种高效的行政服务,必要时要针对集群中企业提供解困服务、要素服务,设身处地的为集群企业着想,体恤难处,帮助企业解困,同时利用土地、信息、社会荣誉等调控市场和社会的要素来塑造强烈的创业氛围。强化政府在市场规则制定、行业指导、信息服务等方面的功能为产业集群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政府作为中间人和促进者的角色要在依法行政的前提下采取一些有力措施,以使产业集群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如通过人力资本的开发和公共采购政策来克服公共知识基础和市场需求间制度上的不匹配,完善信用体系加强法制建设。其次,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规划产业园区,引导本地产业的合理发展,避免区域内因产品过度同质而导致“柠檬市场”的出现;完善本地区的基础设施,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在条件具备的地区成立零售批发营销中心,逐步形成特色产品的集散地,搭建畅通的物流平台和高效的信息共享平台,在此基础上引导区域品牌化和品牌区域化。如科学地建立特色工业园区。特色工业园区的优势在于可以优化企业之间的生产协作促进企业对知识和基础设施的共享,从而推动产业集聚。集群内多个企业正式和非正式地接触时知识和信息会很快的流通,这是创新的关键。最好的规划是标出产业的实力所在并且在产业集群形成时投入资源鼓励形成有地理集中性的产业集群。一个产业会创造另一个产业的需求也会为另一个产业提供零配件和原材料。企业要发展需要好的硬环境(如道路、通讯网络、供水供电等)和软环境(如税收资金政策、人文氛围、机构环境等)。只有这样才能引来凤凰筑巢。因此政府在作决策时,要将城市规划与工业园区规划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之科学化。

第三,引导产业集群转型发展。政府要着力引导产业集群转型发展,致力于加快培育大的企业,积极推动企业从贴牌生产向自主品牌转型,切实加强产业集群提升区域品牌建设。

第四,区域政府可以通过树立产业集群在本行业中的区域专业形象,形成区域品牌。通过本区域产业集群在这一产业方面的独有声誉,可以吸引新的客户和生产者加入,把具有产业关联的企业联结成较紧密联系的团体,并保持整个集群加速发展的趋势,进一步增强区域的整体竞争优势也可以通过一定金融、财税优惠政策鼓励相关配套企业以及集群外的同类企业进入本区域,加速及完善产业链的形成同时通过产业集群内部标准体系、质量监测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及改善本地公共服务配套为集群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宽松的环境也可以设立各种科技及信息中介机构支持成立各种行业协会并帮助其发挥职能并通过技术预测研究、集群研究、特别研究小组及委托课题研究等形式为集群内企业提供针对性的战略信息及技术服务,协助集群进行产业升级,融入到更宽广的价值链中。区域政府还可以组织学习研究人员和产业代表团到国外与本地发展类似的集群区学习,同时加强双方的交流。

第五,地方政府要对行商会和生产企业建设区域品牌进行政策上的支持,协助行商会共同制定地区产品质量、服务标准,并监督执行推动生产企业技术工艺革新,在本地区内倡导区域品牌的核心价值创新观念;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的生产、销售,维护该区域品牌的市场形象;健全市场监督机制,为区域品牌建设服务。

——建立健全协会组织。

充分发挥协会组织的桥梁作用,统一组织集群内企业进行对内对外的交流,规范行业标准和秩序,整合群体内力量解决影响集群发展的实际问题。举办相关企业家联合会树立集群发展共赢思想,由协会统一收集各种产业发展技术信息,共同举办展会或参展形式实现区域整体竞争力的提升。

四、转变中小企业竞争和合作理念

中小企业竞争和合作理念的转变是建立区域品牌的基础。企业间进行合作或竞争的目的都是为了主体自身的利益,竞争是对既定“蛋糕”的争夺,是企业间各个品牌之间的竞争合作是把“蛋糕”做大,形成区域品牌,共同对外。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信息化、网络等基础设施的完善,企业面临环境已发生巨大变革,成功的伙伴关系己成为企业应对变革的一种重要趋势,推动着区域品牌的发展。通过宣传教育提高集群中企业家的现代企业意识,善于吸收其他企业的优秀经验,让企业家认识到区域品牌的重要性,通过企业之间的相互监督使合作有效执行。

五、扶持名优企业做优、做大,形成产业配套

四川白酒在全国乃至全球市场上有一定影响力,在全国17大名酒品牌中,川酒有六家,形成了强大的市场占有率。就历史渊源来看,四川是中国浓香型白酒的发源地,有着悠久文化底蕴。以五粮液、泸州老窖、剑南春、全兴、郎酒、沱牌为代表形成了强势品牌,但四川省白酒业不止这几家,仅四川泸州拥有的白酒生产厂家就达600多家,更不用说四川全省。在以上述六家知名品牌企业的带动下,每一家企业都形成了高中低较为齐全的产品线,填补了各个消费市场,四川白酒行业已成为四川省经济支柱产业。伴随着白酒行业发展,仅有高端白酒有较大的发展空间,而中端白酒成为竞争焦点,四川白酒除了以上六家之外,大部分处于中低端市场,加之啤酒、红酒、果酒对市场的争夺,因此生存空间萎缩。白酒整合的时机即将到来。以现有优势品牌企业为先导,建立白酒产业集群,引进和培育两条腿走路,赢得未来白酒市场的主动权。

——充分发挥品牌优势。

依托品牌优势,整合各类资源,包括发展良好的中小优质企业、赢利前景好的企业、原料企业等,实施优质资产剥离上市,扩大融资渠道,加大对企业投入,形成一个企业带动一片的局面。

——深化分工协作。

依托大品牌企业建立行业协会,实施oem等,选择一批有资质的生产型企业为大企业代工,实现品牌企业低附加值环节的工作外包,缓解当前原材料涨价的压力,形成持续的成本优势。

——引导企业进行差异化定位。

由于存在的大量中小酒企,竞争无序,产品雷同,普遍的低价给市场造成了同质性,给众多酒企造成了生存空间的变小,品牌企业自身多元化发展也造成了同品牌产品的之间相互打压,因此,集群内品牌企业应通过自身的主导地位或行业协会有序地引导各企业间应进行不同的定位,形成自身的特色产品,从而提高市场壁垒,也有利于避免内耗和提升区域整体品牌,最终实现区域经济的长足发展。

六、规范市场秩序,实施整合营销策略

鉴于四川白酒市场存在的乱散小等现象,给区域整体竞争力造成了内耗,不利于区域品牌整体的形成。标准化是组织现代化、集约化生产的重要保证,是加快企业技术进步、加强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谁拥有标准,谁就拥有市场。白酒企业的标准化工作及质量工作显得尤为重要,白酒企业如何生产出符合标准的具有竞争力的产品,这是当前标准化工作的核心点。白酒企业开展标准化工作,对开发新产品、改善经营管理、降低风险、调整产品结构、锻造品牌、提高竞争力、开拓国内外市场等方面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白酒企业要保证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消耗,保护环境,提高管理效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必须具备坚实的标准化基础。

——转变营销观念。

对一个区域而言存在着规模不一的企业,实现整体竞争力更应该建立标准化基础。伴随着白酒市场的白热化竞争,首先要做的是营销观念的转变,由以往单纯的价格战,向“质量战”、“文化战”、“服务战”、“渠道战”转变,以建立区域品牌产品的新的优势。

——通路制胜。

白酒营销渠道往往是由企业到经销商,再由经销商一部分到酒店终端、商超,一部分到二级经销商,然后到终端零售商。新企业或新市场的开发基本上走的是酒店通路,通过引导消费实现大流通的目的,面临酒店高额的门槛,一般普通企业是无能为力的。白酒产业集群的打造可以整合各种营销策略,达到单个企业无法实现的目标。

——整合营销资源。

实施共建公共服务平台,集群内企业组团参加国家或国际展会,制定区域性品牌形象识别系统,形成区域性整体品牌影响力;在产品定位上实施差异化,避开内耗,在渠道上充分发挥已有品牌企业的渠道优势,中小企业要扮演好自身角色。实现集群内企业专业化分工,在区域整体品牌提升的同时,必然会兴起一部分强势品牌。

参考文献:

[1]夏曾玉,谢健.区域品牌建设探讨[j].中国工业经济,2003,(10).

[2]孟庆红.区域优势的经济学分析[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40-41.

[3]程学童,王祖强,李涛.集群式民营企业成长模式分析[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25.

[4]依托产业集群打造区域品牌的理性思考.新华网浙江频道,2007-01-17.

[5]凯文•莱恩•凯勒(kenvinlanekeller).战略品牌管理[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6]里克•莱兹伯斯(rikriezebos)等.品牌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7]李新权.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品牌相关问题分析[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22-23.

[8]孟庆红.区域优势的经济学分析[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40-41.

[9]poter,m.e.clustersandtheneweconomicsofconmpetition[j].harvardbusinessreview,1998,11-12.

区域范文篇3

区域品牌研究最早源于西方。美国杜克大学富卡商学院的keller教授指出:如同产品和人一样,地理位置或某一空间区域也可以成为品牌。当一个地区能在目标顾客心目中创造适合的品牌联想时,区域品牌就产生了,而且为顾客提供了选择在该地“消费”的机会(rainisto,2003)。简言之,在某种程度上,区域品牌能改变消费者的心理偏好,影响其消费者行为。国内关于区域品牌研究起步较晚,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农产品,制造业和旅游目的地上。陆国庆(2002)从提高农产品在贸易中的国际竞争力角度,最早提出在农产品经营中建立区域品牌的观点。之后的研究大多围绕浙江温州、广东、福建等成功案例分析区域品牌的发展路径。孙丽辉对区域品牌化研究的起源与理论基础、主要研究视角与领域等方面对国外的现有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述评。而在关于区域品牌形成的影响因素研究中,夏曾玉以温州为例,指出政府扶持,行业协会约束,企业集群优势是区域品牌建立的三大关键因素。kavaratzis(2005)认为“:区域品牌是功能,情感,关系和战略要素共同作用于公众的头脑中并产生一系列独特联想的多维组合。”zenker和braun认为:“区域品牌是基于一个地区的视觉,言语和行为表现,主要体现在目的、沟通、价值观念、地区利益相关者的总体文化和区域设计上,从而在消费者脑中形成的关系网络。”区域品牌是地域内相关主体集体行为的综合体现,也是该地区的标志和象征。区域文化的界定。区域文化是由区域特定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传统,生产和生活方式组成的一种地域性文化。区域文化是一个地区的价值观念,精神风貌,行为规范和管理方法等非物质性因素的总和(张佑林,2007)。区域文化是区域内成员通过开展实践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切物质的和精神的财富的总和,是一个多层次、多结构的有机复合体,可以分为区域物质文化、区域制度文化和区域精神文化(双传学,2006)。区域文化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影响区域主体的活动,以及区域经济发展各环节,它包括创业精神,创新意识合作意识和开放思维等。区域文化作为文化的一种特殊形式,具有一些普遍特征:区域文化的独特性。各个区域的地理,经济和政治环境千差万别,导致区域文化的差异性。不同地区历史传承的产业以及当地人们生产方式的偏好不同,形成的产业以及区域品牌内涵也有相应的差异。区域文化的历史继承性。区域文化的形成要经历漫长过程,今天区域的发展历经历史的变迁,依然有区域过往的影子和发展。以温州为例,温州人善经营,自古以来商业文化浓郁。与它的历史传统密不可分,温州是典型的沿海港口城市。宋朝时期就有部分人从事手工业,将生产的小商品出口海外。当时的温州人已经有品牌意识。正是根植于这样的历史传统,如今温州依然保留原来商业文化的精髓,并且创造了享誉全国的“温州模式”和知名的国产品牌。因此区域文化具有历史继承性。区域文化的时代创新性。虽然区域文化带有一定历史传承性,但并不表示它一成不变。在不同时期,区域文化也会注入新的元素。创新动因有很多,包括朝代更替,民族迁移、融合,经济政治发展需要等等。例如一向以“人间天堂”“江南水乡”的形象示人的苏州,自古以来给人的印象就是一种水乡文化,秀慧,细腻,柔和。但随时展,文化软实力的提升要求下,苏州进行了创新性变革。“文化苏州”和“苏州精神”就是区域文化创新的成果和体现。由此可见,区域文化在不同阶段,需要进行创新,以适应时展。

二、区域文化与区域品牌

前面分析区域文化具有三大特点,即:文化独特性、历史传承性和时代创新性。这三大特点与区域品牌都密不可分。区域文化的独特性形成区域品牌的差异化联想。区域文化构成区域品牌的一个部分,区域品牌暗含了区域文化。区域文化沉淀的许多内容又是消费者对该区域品牌的联想内容。学者kavaratzis在分析区域文化对区域品牌形成的影响时,提到政府部门在利用区域文化催生品牌效应的过程中常用的三大工具:地标建筑、标志性活动、名人效应。这三大工具即是区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独特的文化,同时又是区域品牌的组成部分。区域文化成为了区域品牌的内生细胞和dna。地标性建筑。kavaratzis说,一个城市或区域丰富多样的特点不可能仅凭一座建筑就能完整地展现出来,而是要通过当地所有相关建筑,空间和街景元素,包括标识、道路、街道装饰,这些都是区域的独特标签。标志性活动。标志性活动是一个区域的特色,风俗习惯,形成一个区域独特的人文景观。云南西双版纳的泼水节就是当地的标志性活动,潍坊市的“国际风筝节”等等,这些标志性活动,展现当地的独特文化,形成一道亮丽的文化景观。每当人们提到这些区域品牌时,就能联想到这些标志性活动,标志性活动既是独特的区域文化,又形成区域品牌与众不同的联想之一。名人效应。名人是该地域的名人,利用这个独特的名人,能带来区域一定知名度和关注度。kavaratzis认为在利用名人效应进行区域品牌化时要注意三点:一是所选的名人要有足够的知名度,能在目标市场快速地推广开来,并且该名人与区域的联系是可用和可信的;二是名人与区域之间的关系是长久持续的;三是转移到区域的名人特点应该增强或加固所需的品牌,传递一种对所建立的品牌有现时价值的联系。除了以上三个工具之外,还有饮食文化部分。饮食文化,也是催生区域品牌的有利工具。对于来北京旅游的外地游客而言,吃烤鸭是必备项目。北京通过美食让外国游客更了解北京的历史文化和中式餐饮的发展,使这一中国老字号走出国门,扬名海外。这些美食对区域品牌的形成也起到不小的作用。区域文化的历史传承性就是在今天发展中,如何将历史文化的影响和作用进一步发挥出来,挖掘出来,区域品牌的创建其实就是一个将区域优势挖掘出来的过程,这种优势就包括悠久的区域历史文化。但是在发展演进过程中,又不能固守过去和传统,还需要创新,将区域文化与时代以及新的消费需求结合起来。学者nickclifton通过欧洲三个地区的实地研究,分析区域产品与区域特色中文化特征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对区域营销的作用。kavaratzis和hatch(2013)从动态视角分析了区域文化、区域特色和区域形象三者的关系,指出区域文化在区域品牌化中的作用。而在衡量区域品牌的模型中,西蒙•安霍尔特提出衡量国家区域品牌和形象的六个指标(贸易出口、政府管理、文化、人民、旅游和移民/投资),也有将文化因素纳入指标之一。由此可见,在学术界,区域文化在区域品牌形成中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重视。区域品牌的形成离不开文化的促进作用。何丽君(2007)在分析区域品牌形成的驱动因素时,将影响区域品牌形成的主要因素归结为三点,即政治因素、环境依赖和历史传承。其中,环境依赖又包括地理环境和人文因素,而历史传承指的是历史、声誉、故事、文化等等具体内容。张保英(2012)从文化的角度阐述文化因素在区域品牌传播中的作用。区域文化对区域品牌的影响是持久、深厚和潜移默化的。

三、区域文化对区域品牌的影响机制

区域文化对区域品牌的影响是肯定的,但具体影响机制是怎样的呢?学者kavaratzis和hatch从动态视角分析区域品牌化过程。他们认为区域文化、区域特色和区域形象是区域品牌化过程中最关键的三个变量,区域文化与区域特色互相作用,区域特色能有效地表达对区域文化的理解,而区域文化中又可以通过植入新的含义和象征改变区域特色;区域特色与区域形象之间也是一组互相作用的变量,发现他人心目中该区域形象和期望,凝练区域特色;另一方面区域特色能给他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构成区域形象的组成部分。这里的区域特色就是最终区域品牌的内核,是消费者选择的依据和理由。从三个变量之间的关系中,我们可以看出区域文化对区域特色的作用,对区域品牌化的影响机制。基于上述模型,借鉴品牌构建的一般过程,从区域文化视角出发,构建区域文化与区域特色,区域形象以及区域品牌之间的关系模型。该模型中不考虑区域特色、区域形象与区域品牌之间的关系,只考虑区域文化与其他三者之间的作用机制。区域文化对区域品牌的影响路径主要从两个方面体现,一是从区域形象方面,另外是从区域特色上体现。形象和特色又可以互相影响和作用。区域文化是建立区域特色的来源;而区域特色是区域文化的侧面反映。区域文化在塑造区域形象时便于拉近距离,增加受众认同感;区域形象是区域文化的具体化。区域文化是区域品牌定位的参考;区域品牌对区域文化进行补充,更新。

(一)区域文化构成区域特色

在区域品牌形成过程中,区域文化与区域特色的相互作用为区域品牌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正如keller所说,要将区域像产品和人一样营销出去,成为品牌。区域特色是区域管理者为建立区域品牌,而希望在外部受众心中所传达的区域形象,与品牌识别的概念相似(品牌识别是由品牌所主导,想要在消费者心中所建立的一种形象)。但是,通过区域特色所传达的形象不能凭空捏造,任意发挥。区域特色需要建立在一定的现实基础上,包括当地的历史、风俗、名人、特产等。区域文化也是区域特色的来源之一,常常被当成是建立区域特色的基础和工具。因此一些城市在打造当地旅游品牌时常常会借用区域文化作为卖点。另一方面,区域特色也从侧面反映了区域文化。而区域特色是区域品牌的核心以及差异化的关键。从第一条影响路径中可以看出区域文化对区域品牌的间接影响作用。

(二)区域文化是区域形象的组成部分

在传递区域品牌过程中,区域文化与区域形象之间也相互作用,最终影响受众对品牌的感知。区域形象是消费者由于对区域直接或间接的接触而形成的综合性认知,与品牌形象的概念相似但维度更多,例如地理、气候、文化、历史、风俗等。区域形象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其主要根据是直接或间接的经验。而作为经验来源之一,区域文化能拉近受众与区域的距离,增加受众认同感,从而在受众心中树立独特的区域形象。文化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有时无法用语言准确形容的区域文化却能通过区域形象具体展示。区域文化构成区域形象,而区域形象又是区域品牌视觉化的表现。区域品牌对外传播中,表现出来的就是区域形象,是一种外在的,有利于传播的视觉组成部分。

(三)区域文化直接作用区域品牌

除了通过区域特色、区域形象间接影响区域品牌形成外,区域文化与区域品牌之间也有直接影响。一方面,区域文化能够为区域品牌的定位提供参考。品牌定位的关键是差异化,对区域品牌而言亦是如此。在区域品牌化过程中,区域文化的独特性决定和影响着定位。另一方面,区域文化具有时代创新性,会随着时展,包容新的元素。创新的文化也会为区域品牌赋予新的能量。区域品牌不仅是区域文化的组成部分,而且还为区域文化的内容起到了补充丰富和更新的作用。区域品牌的建立是一个复杂过程。区域文化既能通过与区域特色、区域形象的相互作用影响区域品牌的形成,又能直接作用于区域品牌,影响区域品牌的形成。当然,区域文化对区域品牌的影响机制是一种动态的机制,随实际情况变化而变化。

四、区域文化视角的区域品牌发展对策

根据上文分析,区域文化在区域品牌形成的过程中作用显著,能通过一系列传导机制,影响区域品牌形成。另一方面也可以利用区域文化的影响力,推动建立和发展区域品牌。针对区域文化视角,建立和发展区域品牌的问题,本文从构建区域特色,定位区域品牌和巩固区域品牌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一)挖掘区域文化资源,构建区域特色

有学者通过实证分析发现,消费者认为区域品牌越具有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内涵,令人尊敬的声誉,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流传着很多生动的故事等要素特质,消费者就越会对该区域品牌产生更加积极的评价,从而影响区域品牌的形成。区域文化是构建区域特色的重要来源之一,区域特色则是区域品牌形成的基础。因此,在建立区域品牌时,可以利用文化资源丰富区域特色的内涵。要积极主动发掘当地的区域文化特色,抓住其文化核心构建区域特色,从中寻找建立区域品牌的文化源泉,这样区域品牌才会是有源之水,有本之木。同时,在区域宣传推广中充分利用地标性建筑、名人效应、标志性活动和饮食文化等工具宣传该区域品牌,使得区域特色更加深入人心。但要想构建鲜明的区域特色,必须有选择性地挖掘区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二)围绕区域文化,塑造区域形象和区域品牌

区域品牌的定位并不像一般的产品品牌定位一样简单,它要综合考虑区域的各方面因素,包括经济实力、人文环境、自然条件和文化传统。因此,基于区域文化视角,进行区域品牌定位时要紧紧围绕区域文化的核心,准确定位。在此过程中,需要对区域文化的精髓进行提炼,分析能够充分反映区域形象的特色文化,形成视觉化,可传播化的符号和活动,塑造区域形象,构建区域品牌。对区域管理者而言,在进行区域品牌定位时,要充分考虑文化因素,精炼地概括出区域的文化核心。围绕区域文化多维度、多视角地传播区域形象,拓展区域品牌。

(三)丰富创新区域文化,巩固区域品牌

区域文化固然能推动区域品牌的建立,但区域文化也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在利用区域文化构建区域品牌的同时,还要不断丰富和发展区域文化,保证其创新性。苏州重塑区域品牌的例子是一个很好的启示。为响应国家提高文化软实力的政策,增强本地区的综合实力,苏州在原有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性变革。“文化苏州”主要指园林申遗,发展教育事业,举办文化艺术活动等文化建设活动,“苏州精神”则是以“崇文,融合,创新,致远”的苏州城市精神为代表的一系列新时代苏州精神。一个区域品牌如果想保持活力和长久的生命力,就必须要与时俱进,不断注入新的元素。因此,区域不仅要保护原有文化,还要鼓励发展新文化。另外,考虑到区域品牌对区域文化的反作用,还可以利用区域品牌的能量丰富区域文化的内涵。最终,在良性互动的基础上,创造双赢的局面。

五、结论

区域范文篇4

现阶段,中国区域保险发展存在着双重不平衡,一是区域间保险发展不平衡,二是区域内保险总供给与总需求不平衡。

(一)东、中、西部地区间保险发展不平衡

从1980年恢复国内保险业务以来,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国保险业也获得了持续的快速增长。1980—2005年间,保费收入年平均增长约33.34%。然而,与中国保险业高速增长相伴而生的是区域间保险发展的极度不平衡,突出表现为东、中、西三大经济区域保险发展水平呈现明显的东高西低的梯度性差异。首先,东、中、西部区域保费收入空间比例失调。2005年,东、中、西部地区保费收入分别是3112.7亿元、1045.66亿元和768.7亿元,所占保险市场份额的比例分别是63.18%、21.22%和15.60%,其中,东部地区保费收入分别是中、西部地区保费收入的2.98倍和4.05倍。其次,东部地区保险密度远远高于中、西部地区。2005年,东、中、西部地区保险密度分别是622.4元、241.8元和207.9元,东部地区分别比中、西部地区高出380.6元和414.5元。这说明,中、西部地区保险发展水平与东部地区存在巨大差距。

(二)东、中、西部区域内保险总供给与总需求不平衡

按照保险供求理论,保险需求决定保险供给,保险供给总是追随保险需求。从根本上说,保险需求是制约保险供给的最基本因素,任何保险供给都是适应保险需求而产生的,没有对保险的需求,就不会也没有必要产生保险供给。从保险供给主体的组织形式、类型结构、规模和数量,到保险产品种类结构与新产品创新、保险营销渠道及模式等都离不开保险需求的引导,保险需求是保险供给的前提、动力、依据和发展方向,保险供给总量、结构应与保险需求相适应。同样,区域保险需求决定区域保险供给,区域保险供给结构、总量等应与区域保险需求相适应。

在中国,东、中、西部之间由于地理位置不同及所面临的风险、经济基础、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差异,在区域间形成了有差别的客观保险需求,这是区域保险实践活动(即区域保险供给)的依据和方向。各区域应依据各自保险发展需求的客观实际,以区域保险消费者的需要为出发点,形成既具有保险结构差异又存在一定数量差距的、具有区域特色的保险实践发展模式。具体地说,各区域应依据其特定的保险需求种类、结构和数量,来决定区域保险供给主体的组织形式、数量和规模,决定保险产品的种类和结构以及保险产品的销售渠道和手段;依据区域保险需求变化及时进行保险组织形式、保险技术、保险产品及营销模式的创新。

但从中国区域保险发展实践来看,各区域保险发展实践具有趋同性。具体表现在:

1。区域保险公司的组织结构、经营管理无差异。从保险公司的组织结构看,东、中、西部地区均是以股份制形式为主,总体而言各区域保险经营主体组织形式单一,三地区保险公司组织形式及其结构模式无差异。从保险经营管理看,各区域保险经营主体作为总公司的分支机构,由总公司统一集中管理,主要险种及其费率由总公司统一制定,由区域保险经营主体采取大致相同的营销方式(即个人或兼业为主)在各地区推广,而自身没有什么决策权;保险资金由各总公司统一进行运用。由此决定了各地区在保险经营管理和销售模式上不可能有很大的差别。

2.区域保险产品结构雷同。(1)从产、寿险业务结构看,2004年,东、中、西部地区产、寿险保费的比例分别为25.88%:74.12%、20.01%:79.99%和29.40%:70.6%,2005年,东、中、西部地区产、寿险保费的比例分别为25.21%:74.79%、20.87%:79.13%和28.47%:71.53%,东、中、西部地区呈现出一种寿险业务比例过高的结构失衡状态。同时,东、中、西部地区产、寿险业务结构差异小,各地区没有呈现出应有的与本地区保险发达程度相适应的区域产、寿险业务结构特征,而是表现出了相当大的共性。(2)从保险产品结构看,在产险市场上,2004年,三地区机动车辆及第三者责任险的保费收入比例均占首位,东、中、西部地区分别为67.03%、74.73%和74.63%;而同期企业财产保险的保费收入比例均为12%左右,责任保险、信用保险和农业保险的比例均较低,分别为4.58%、3.08%、5.8%。可见,三地区产险的险种结构比例大体一致。在寿险市场上,2004年,新型寿险产品的保费收入比重较高,东、中、西部地区投资型险种保费占总寿险保费收入的比例分别是51.66%、60.52%和40.08%,传统寿险的比例分别为34.82%、30.47%、43.73%,意外伤害保险和健康保险的比例都比较低,二者合计分别为11.34%、8.81%、14.33%,三地区寿险险种的结构比例也没有明显的差别。东、中、西部保险市场产、寿险产品的同质性和产品结构的趋同性,与各区域差别性的保险需求不相适应。

3.区域保险市场结构无差异。2004年,东、中、西部地区的绝对保险市场集中度(cr4)分别为72.85%、86.85%和84.59%。按照美国产业组织学家贝恩教授依据保险市场集中度进行划分的市场结构类型来看,三地区均属于寡头垄断市场,保险市场结构没有本质的差异。

4.区域保险法律制度和保险监管无差异。目前,中国没有针对不同地区而制定的相应的法律法规,各地区保险业统一执行国家颁布的各项保险法律制度;各地保险业由中国保监会统一监管,由各省、市保监局具体负责辖区内的保险监管活动,各区域的保险监管模式和方式相同。

各区域趋同的保险发展实践必然不能满足其差别性的客观保险需求,从而引发了区域间保险发展实践的趋同性与各区域客观保险需求的差别性之间的矛盾,集中表现为区域内保险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的不平衡。

二、中国区域保险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及其表现形式

前述分析表明:中国区域保险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区域间保险发展不平衡和区域内保险发展不平衡。但相比较而言,区域内保险发展不平衡,即区域间保险发展实践的趋同性与各区域客观保险需求的差别性之间的矛盾是造成区域间保险发展不平衡的内在的和根本的原因,是当前中国区域保险发展所面临的主要矛盾。这是因为:

区域间巨大的保险差距是在区域保险发展过程中由影响区域保险发展的内、外部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社会保障水平较高、城市化程度较高、风险和保险意识较高等外部保险发展条件优势决定了其保险发展水平必然要高于中、西部地区,区域间保险差距有其存在的合理性。这是区域保险供给方无法控制的外生变量。但各地区保险外部条件的差异只是形成区域保险差距的一个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外部条件自身无法自发或直接地影响或决定区域保险发展水平和趋势,而必须通过区域保险经济活动即区域保险供给主体的主观保险行为才能对区域发展发挥作用、产生影响。实际上,区域保险的发展过程就是一个区域保险供给主体通过其主观保险行为对区域保险外部发展条件加以利用,并将潜在的外部条件优势和潜在的保险需求转化为现实的保险生产力和有效保险需求的过程。如果区域保险供给主体能够依据各区域不同的保险发展要求来调整其经营管理思路、发展政策和模式,则有利于加快将外部条件转化为内在保险生产力和潜在保险需求转化为有效(或现实)保险需求的速度和效率,从而在促进区域保险健康发展、提高区域保险发展水平的同时,在区域间形成既有反映区域间不同保险发展要求的结构性差异,又存在一定的因区域保险发展客观基础差异而形成的区域保险差距的、具有区域特色的差异化的保险市场模式和保险实践发展模式,这是区域保险供给主体能够控制的内生变量,是可以通过其主观努力和主观行为加以调整和变革的。然而,中国迄今为止所进行的保险改革和发展政策措施大都未曾考虑过各地区保险发展外部条件的差异,或者说更多地考虑了东部发达地区的保险市场发展状况和保险发展要求,而忽视了中、西部地区,结果形成了现行各区域趋同性的保险发展实践模式。由于区域保险供给主体的主观行为违背了保险发展的客观规律,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区域保险经营主体主观能动性的正常发挥,削弱了保险内部条件对区域保险发展的影响和决定作用,从而在客观上人为地加大了区域保险外部发展条件对区域保险发展的作用和影响,加剧了区域保险差距的扩大。

区域保险主要矛盾在区域保险发展实践中集中表现为区域保险总供给和总需求之间的矛盾,具体体现在区域保险经营机构供求之间、区域保险人才供求之间、区域保险产品供求之间、区域保险服务供求之间和区域保险制度供求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并影响了区域保险的独立发展、共同发展,加大了国家对保险业宏观调控的难度。

三、中国区域保险主要矛盾的根源

中国区域保险主要矛盾的形成根源于中国保险市场的供给主导和政府供给主导的特殊性。

(一)保险市场的供给主导型特性是区域保险产品和服务供求矛盾的直接原因

从中国保险发展实践看,保险市场总体而言是一种供给主导型市场,保险供给决定着保险需求。同样,中国区域保险市场也是供给主导型市场,而且是总公司供给主导型市场,区域保险经营主体的“分公司”身份决定了其没有相应独立的保险产品开发和定价权、销售产品和模式的选择权,因而不能依据各区域保险市场需求来开展保险实践活动,直接造成了区域保险有效供给和有效需求的双重不足。中国区域保险市场是典型的“卖方市场”,各保险总公司“生产”什么保险产品、以什么价格卖保险产品、区域保险公司提供怎样的保险服务,往往不取决于消费者的客观需要,而主要从提供某种保险产品和服务的设计开发、推向市场的成本和便利程度及在短期内可能给公司带来的好处等短期利益出发,其结果是各区域保险产品种类和结构雷同、保险服务无差异,造成市场上有的保险产品消费者不需要,或者盲目购买市场上已有的自己并不需要的产品,而真正满足不同区域、不同消费者需要的个性化产品和服务市场上则没有,保险产品的有效供给不足。而区域保险有效供给不足抑制了区域保险有效需求,直接造成了区域保险有效需求不足。

(二)保险市场的政府供给主导型特性是区域保险主要矛盾的根源

保险产业的自然垄断属性和国有产权在中国保险业中的垄断地位决定了国家在保险业的发展进程中始终占有重要地位,可以说中国保险业的发展过程就是由政府供给主导的制度变迁过程,直接表现为国家通过相应的保险制度和保险发展政策对保险业进行严格管制和引导。与中国保险市场的整体发展相一致,各区域保险市场也经历了政府供给主导市场的发展历程。区域保险机构的设立、经营区域范围、区域保险产品及其价格、保险资金的运用等对区域保险经营和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决策性问题由国家统一规定。虽然2003年1月1日新《保险法》实施后,政府在一定程度上放松了对保险业的严格管制,如开始实行保险费率市场化、规定保险公司可以制定保险险种条款和费率等,但“关系社会公众利益的保险险种、依法实行强制保险的险种和新开发的人寿保险险种等的保险条款和保险费率,应当报保险监督管理机构审批。其他保险险种的保险条款和保险费率,应当报保险监督管理机构备案。”并且至今也没有具有区域性指导性意义的保险制度和保险发展政策,各区域仍实行统一的保险监管模式和统一的保险税收政策。因此,中国区域保险发展所面临的保险制度供求、保险机构供求、保险产品和服务供求、保险人才供求等方面的矛盾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即区域保险发展实践的趋同性与区域保险需求差别性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并严重制约着区域保险的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

要从根本上解决区域保险的主要矛盾,必须从各区域差别性的客观保险需求出发,实施差异化区域保险发展战略。

四、实施差异化区域保险发展战略的构想

差异化区域保险发展战略是指在现有区域保险发展水平和发展能力的基础上,以各区域差别性的客观保险需求为依据和方向,因地制宜地在各区域实施与当地保险发展环境和要求相适应的、具有区域特色的保险发展战略。在此主要指国家要从宏观层面上确立区域间差异化发展战略的总体思路。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实施区域保险监管差异化

1.推行区域保险监管层次多样化、差异化。首先,实行保险监管主体多元化,对区域保险市场实行“混合”监管,即建立一个由国家监管、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等组成的多层次保险监管体系,其中,以国家监管为主导,行业自律为辅助,社会监督为补充,从而既发挥了保监会及各地保监局在区域保险监管中的主导作用,又可借助保险行业协会和社会各界的力量来强化保险监管的效果。其次,多层次保险监管的实施需要具备市场主体数量较多、竞争程度较高、市场机制比较完善、行业自律组织健全、公众保险意识比较强等基本条件,鉴于东部地区保险相对发达、上述条件相对完备,而中、西部地区保险相对落后,上述条件还不具备的现实,对保险的多层次监管也不能在三地区同步实行,可以考虑在东部地区实施多层次监管,而中、西部地区仍由保监会及各地保监局来实施监管。

2.实行区域保险监管法律制度差异化。这主要是指在以《保险法》为基础的前提下,一些对区域保险市场有重大影响的保险法律法规应该有地区针对性、地区适应性和地区可操作性,如有关保险市场进入、保险条款和保险费率制定及其管理、保险产品销售等的法律规定,都可以依据各区域保险市场发育程度和发展需要进行不同的规定。

3.实行区域保险监管程度差异化。政府监管的领域应当仅限于市场失灵、而且政府能够通过行政干预提高市场公平程度和运行效率的部分,且监管的程度应视市场失灵的程度而定。因此,对区域保险市场的监管程度应依据各区域保险市场失灵程度的不同而异,表现为在不同区域监管的程度和力度应有所不同。东部保险市场相对较发达,保险市场体系和机制也相对完善,应放松对市场主体经营行为的监管,以扩大保险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空间和程度,但对公司的财务监管则应相应加强,即应对区域保险公司进行一定程度的“偿付能力”监管。对以分支机构形式存在的区域保险经营主体进行“偿付能力”监管,可能与现行只对保险总公司进行偿付能力监管的思路和制度有所不一致,但本文认为,在各保险总公司主要通过其在各地分支机构开展保险业务而由总公司统一对外承担保险赔付责任的经营模式下,在各保险总公司保险资金运用效益普遍不佳、保险投资利润普遍不高的情况下,各保险总公司的偿付能力主要取决于其分支机构的业务承保质量、业务结构和经营状况,即区域保险经营主体的“偿付能力”状况。因此,在逐步放松对东部地区保险经营主体市场行为监管的过程中,为了实现维护被保险人利益的监管目标,必须加强对区域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监管。而中、西部保险市场的垄断程度高于东部,其出现市场失灵的可能性也大于东部市场,因而对其市场上保险公司经营行为的监管程度就应更严格,监管力度也应更大一些,而对保险公司的财务监管则可相对松一些。

(二)实施区域保险经营行为差异化

1.实行区域保险产品差异化。这包括区域保险产品结构和保险险种差异化两个方面。区域保险产品结构差异化是指区域间应建立与各自保险需求结构和保险供给能力相适应的差异化的保险产品结构。具体地说,在寿险中,各区域都应重点拓展保障型产品,增加保障型产品的种类和业务比例,相应降低投资型产品比例,在此基础上,东部地区的投资型产品比例可以适当高于中西部地区;在产险中,各地区应大力拓展责任保险、信用保险和农业保险,增加其在产险业务中的比例,在此基础上,东部地区责任保险和信用保险的比例应高于中西部地区,而中西部地区农业保险的比例则应比东部地区高。区域保险险种差异化是指各区域开办的同类保险产品的条款和费率应有所差别,而区域内不同保险主体开办的同类产品,财产险和意外伤害险类产品应以区域标准化格式保单为基础,相互之间的差别不能太大;人身险和健康险由于技术复杂和个性化保险需求的普遍存在,应该允许公司间的产品具有较大的公司特色和差别。

2.推行区域保险费率差异化。即建立区域保险费率制度,在厘定保险费率时要充分考虑区域保险标的的风险水平、保险赔付率、费用率等方面的差异,从而使区域内不同保险总公司分支机构开办的同一险种的费率水平大体相同,而不同地区、同一家保险总公司的分支机构开办的同一险种的费率则具有一定程度的差异,差异的大小视不同区域由风险程度决定的损失率差别以及费用率差别而定。为此,可以考虑由区域保险行业组织或由保监会出面牵头或成立一个专门的机构来制定区域指导性费率,各区域保险市场经营主体在区域指导性费率的基础上有一定的上、下浮动权。

3.实行区域保险产品销售模式差异化。即按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和区域经济、区域保险发展层次、结构以及区域保险市场的发育、完善程度等建立区域间层次性和差异性的保险产品销售模式。具体地说,东部地区的保险市场发育程度较高,专业保险中介机构数量多且增加速度快,应不断深化保险市场的专业化分工,加快由以保险营销员和兼业为主渠道的销售模式向以保险公司和保险经纪公司为主渠道的专业模式的转化,并积极拓展网上直销和电话直销模式。中、西部地区,由于保险市场还处于开发和培育时期,保险公司和保险经纪公司数量很少,短期内还无法进行大幅度的保险销售方式的改革,可在继续充分发挥保险营销员和兼业保险主渠道作用的基础上,加快培育保险中介市场,增加保险中介机构的数量,为未来区域保险销售模式的专业化改革创造条件。

(三)实施区域保险政策差异化

1.实行差异化的区域保险税收政策。在合理确定税基和适当降低保险税率的基础上,对不同地区的保险经营者实行差别税率,即对在中、西部地区开展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给予优惠的税收政策,以鼓励保险资源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增加保险市场主体的数量,促进保险业的发展;对开办适合当地保险发展和当地急需险种的保险公司和保险业务给予减免税收政策,如对东部地区保险公司开办的责任保险、农业保险和信用保险等业务,实行优惠的营业税和所得税政策,以促进该地区保险产品结构的合理化。

2.实行差异化的区域保险对外开放政策。在中国保险业对外开放不断深化的过程中,应通过采取一定的优惠政策,引导和鼓励外资保险公司到中、西部地区开展业务,如:降低中、西部地区保险市场进入门槛、减免税收等;而在东部地区,要重点引进开办责任保险和信用保险的外资保险公司,以进一步促进东部地区保险结构的合理化。

[参考文献]

[1]刘茂山.保险发展学[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

[2]孟昭亿.中国保险监管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区域范文篇5

[关键词]最优货币区东亚货币合作区域汇率稳定机制

金融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高级阶段,而金融全球化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统一的货币体系,这就决定了在当前加强区域货币合作的必要性。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货币一体化就开始成为国际金融界的研究热点,并已在部分国家和地区得到实践,取得了宝贵的经验。

一、最优货币区理论及其发展

1.传统的最优货币区理论

早期的最优货币区理论(thetheoryofoptimumcurrencyarea,简称oca)起源于二战后国际经济学界对于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优劣的争论,该理论主要研究用什么标准判断货币区的最优性,满足何种条件可以加入货币区,以及加入货币联盟、实现货币一体化的利与弊。最后货币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蒙代尔(1961)、麦金农(1963)、英格拉姆(1962)、凯南(1969)等。

蒙代尔(1961)最早明确提出“最优货币区”理论,主张以生产要素的高度流动性作为确定最优货币区的标准。他在当时的背景中提出了大胆的设想:一些国家可以放弃自己的主权货币,在本地区范围内实现共同货币。这一设想的优点是降低了贸易中的交易成本及汇率风险,缺点是容易造成实际工资下降,影响就业,因此他强调劳动力流动的重要性,认为地区内高度的生产要素流动性是最优货币区的标准。

麦金农(1963)提出以经济的高度开放性作为确定最优货币区的标准。经济开放程度是指一国生产消费中的贸易商品对非贸易商品的比率。在一个高度开放的经济区域中,如果为了解决国际收支赤字问题,采用本币贬值政策势必引起进口商品价格上升,以至于带来国内物价的上涨,但为了控制物价,又会引发国内需求下降和失业人口增加。同时由于“货币幻觉”的作用,还可能造成工资成本的上升,从而抵消货币贬值的效果。因此,高度开放的经济区域应该组成相对封闭的货币区,这将有利于宏观经济目标的实现。

此外,其他一些经济学家也各自提出了自己关于最优货币区选择的参照标准,如:凯南(1969)以低程度产品多样化、英格拉姆(1969)以国际金融一体化程度、g·哈伯勒(1970)和弗莱明(1971)通货膨胀率的相似程度、爱德华·托尔和托马斯·威莱特(1970)以政策一体化程度等作为确定最优货币区的标准。

2.最优货币区理论的发展

最优货币区理论的研究在19世纪80年代几乎处于停滞状态。80年代末,这一理论又重新复活起来,经济学家开始研究有关最优货币区的成本与收益。90年代以来,欧洲经货联盟(emu)的发展使得经济学家加强了对最优货币区理论的模型分析和实证检验。这一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有:德瓦拉詹和罗迪斯(1991)、巴尤米(1992)、里斯(1997)、德弗罗和恩格尔(1998)等用一般均衡理论模型对早期的oca理论建立模型分析,并运用大量历史数据对最优货币区理论进行评估和实证分析,主要包括测定地区间实物冲击、经济周期、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oca标准的内生性分析、货币联盟与政治联盟的关系、汇率工具的效应、货币联盟中最优币种数目以及其他相关的货币调节机制,主要包括财政转移、信贷及资本市场在最优货币区的作用等问题。90年代克鲁格曼在深入研究蒙代尔和麦金农的理论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最佳货币区理论,建立了gg-ll模型,用以解释加入固定汇率区各国的经济结构应比较接近并且经济联系紧密,这样发生汇率波动的可能性就比较小,货币区经济发展趋于稳定。

最优货币区理论自19世纪60年代初产生以来,对国际货币一体化实践产生了巨大的指导作用。这一理论的开创者蒙代尔由此获得了199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80年代以来,最优货币区理论又得到了极大拓展,克鲁格曼(1993)甚至认为“最优货币区问题应当成为国际货币经济学的中心”。

二、区域货币合作的三种模式

1.单一货币联盟模式

单一货币联盟模式是指区域内成员国承诺放弃本国货币发行权,在区域内创立和使用全新的统一货币模式。目前最为成功的典型实例即欧元区统一货币模式。从欧洲货币联盟内部来看,由于使用共同货币,形成统一大市场,欧元区各国之间能真正实现商品、资本、人员和劳务的自由转移,使各国资源能够更好地优化配置、合理利用。同时,按照《马约》的四个趋同标准,加入欧元的国家应自觉维护财政纪律,加强财政、货币政策的协调,以维护统一货币的稳定,促成成员国经济的协调发展。

欧元启动后削弱了美元的霸主地位,在国际金融市场上欧元的结算量已经上升到24%,从中期来看,世界金融资产的30%~40%将以欧元计价,欧元在世界外汇储备中的比重也将增加,这有利于稳定国际金融局势和国际货币体系。

2.多重货币联盟模式

多重货币联盟模式是指先通过地区内次区域货币合作,然后再过渡到单一货币联盟的合作形式。多重货币联盟模式是东亚货币合作的现实选择。它决定了东亚货币合作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动态过程。东亚货币合作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近期,建立危机救助机制;中期,建立区域汇率稳定机制;远期,建立东亚单一货币区。

3.主导货币区域化模式

主导货币区域化模式是指使用一种别国货币,如美元,在政府法定或私人部门的事实选择下,最终直接取代本国乃至本地区的货币,发挥区域货币的职能或作用。这种货币一体化方式又被称为美元化路径。二战后,国际社会逐步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许多国家目前仍选择显性或隐性的钉住美元汇率制度,将美元作为本国货币的“名义锚”。同时,货币替代成为拉丁美洲国家的普遍现象,许多拉美国家实行“双轨货币制”,即本币和美元都是国内的法定通货,有的拉美国家甚至取消本国货币直接使用美元作为其本位货币。在东亚,主导货币区域化模式是不现实的,但这并不影响在东亚次区域采取主导货币区域化模式,只要各国愿意接受这种货币,就可以在该区域采用它作为次区域的共同货币。

三、东亚货币合作的模式及路径选择

1.东亚货币合作的模式

如前所述,多重货币联盟模式是东亚货币合作的现实选择。它决定了东亚货币合作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动态过程,东亚货币合作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原因是“亚洲传统”决定了东亚货币合作的渐进性。这种独特的“亚洲传统”是指东亚合作的灵活性、渐进性、协商性和非政治性。灵活性是指东亚各国在贸易自由化、统一市场进程、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建立统一货币体系等方面不强求一致;渐进性是指东亚各国经济差异较大,可以分批加入货币一体化组织;协商性是指目前东亚经济合作尚处于对话机制阶段,远未完成制度化建设的进程;非政治性是指东亚一些国家和地区存在领土争议和国家统一等问题,目前东亚经济一体化应多讲互惠互利的经贸合作,不讲或少讲政治,不谋求共同的外交和防务政策。以上这些“亚洲传统”极大地影响着东亚区域经济货币合作,使这一进程变得十分缓慢和渐进,充满艰辛,这也是东亚一体化和欧洲一体化的主要区别。

2.东亚货币合作的路径

笔者认为,东亚货币合作可选择如下路径,并分为三个阶段循序渐进地进行:

(1)初级阶段——建立危机救助机制

东亚货币合作的直接目的就是就是防范、化解可能出现的新的金融危机,在东亚建立某种区域性危机防范、救援机制是近期东亚货币合作的中心工作。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以后,14个亚太地区经济体的财政部与央行主要官员在马尼拉亚太地区高级财政金融会议上提出了一个加强地区金融合作新机制的设想,又称“马尼拉框架协议”,在apec范围内建立了“马尼拉框架”集团,与亚洲开发银行(adb)、世界银行及imf协作进行经济信息交流与经济形势监控,并确定每半年举行一次会议。此外,东盟(asean)10国强化彼此的监督机制,10国财长每年聚会两次,进行政策协调。这一监督机制后被扩展到“10 3”监督进程,在2001年5月的檀香山财长会议上提出了设立“10 3”早期预警系统。2000年5月6日在泰国清迈召开的亚洲开发银行年会上,东盟10国和中日韩3国签署了“货币互换协定”,又称“清迈协定”。其主要内容是建立一笔备用贷款基金,估计将达到200亿至300亿美元,各国出资额将按照其外汇储备额比例分摊,只要东亚外汇储备中的10%至20%被用来作为地区基金,参加的国家就能够很容易地克服任何清偿危机,而不需要来自发达国家的任何帮助。一旦亚洲地区发生短期资本急剧流动等情况将相互提供干预资金,以应付紧急之需,同时还将交换经济和外汇方面的信息,建立起一个预防新的货币危机的监督机构。迄今为止,日本已经同韩国、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缔结了货币互换协定。2002年3月28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戴相龙和日本银行总裁速水优在东京签订了必要时向对方提供最高约合30亿美元的货币互换安排协议,显示旨在稳定亚洲地区货币的合作已经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

(2)中级阶段——建立区域汇率稳定机制

区域性危机防范、救援机制能在短期内解决外部冲击与金融危机问题,但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东亚地区的金融不稳定,也难以保证东亚经济在长期内的稳定增长,因此建立一整套区域汇率稳定机制是十分必要的。

笔者认为,现阶段东亚汇率合作的合理选择既非欧洲单一货币模式,亦非“美元化”模式,而应当选择钉住货币篮子的汇率制度,即组建一个货币篮子,亚洲各国货币钉住一篮子货币。应当承认,钉住货币篮子制度并不是最理想的汇率制度,容易诱发投机冲击,但由于东亚目前尚不具备高层次的区域货币一体化条件,只能开展低层次的区域汇率合作制度。当前东亚各经济体实行的汇率制度实际上是隐蔽的较金融危机前宽松的钉住美元制度,或是管理浮动汇率制度。它虽然具备了一定程度的灵活性,但由于缺乏明确的承诺,容易引发“道德风险”。东亚各国应在汇率制度安排方面进行协调与改革,建立起区域性的汇率制度安排,主要包括以下阶段:加强东亚各经济体汇率政策协调,维持区域内双边汇率的相对稳定;建立次区域的钉住共同货币篮子汇率制度,促进次区域汇率稳定;在东盟经济圈、中华经济圈和日韩经济圈的三个次区域之间建立固定汇率制,实现次区域货币一体化;建立整个东亚区域钉住共同货币篮子制,构建东亚固定汇率区。

区域范文篇6

金华位于浙江省中部,浙中城市群是以金华市区为内核,由义乌、永康、东阳、兰溪四个市和浦江、武义、磐安三个县城及其它中心镇共同组成的布局合理、优势互补、功能完善、生态优良、协调发展的城市群。

一、区域旅游协作的条件分析

(一)政策支持

《浙江省城市化发展纲要》、《浙江省城镇体系规划》和《金衢丽地区生产力布局与产业带发展规划》都明确提出,金华是浙江中西部的中心城市,是重要的交通、通信枢纽,是浙江中西部商贸物流中心、科教文化中心和现代工业基地。浙江省2007~2020城镇体系规划明确提出“要打造金衣义大都市圈”,目标是培育成“第四大区域中心城市”。加快浙中城市群建设,发挥整体优势,把浙中城市群作为浙江省杭、宁、温之外的第四大城市经济圈来培育,提高金华对浙江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带动和辐射能力,旅游业具有广泛的合作基础和良好的合作前景。

(二)地理位置临近,交通便利

金华位于浙江省中部,历来有“四省省衢”、浙中交通枢纽之称。浙中城市群是以金华市区为内核的2000多平方公里范围内,分布着金华、义乌、永康、东阳、兰溪5个中等城市,这些城市间距不超过30公里,区域内交通便利。浙赣铁路横穿东西,金温、金千铁路纵贯南北;公路四通八达,330国道、03省道、45省道在城区交汇;有杭金衢、金丽温、金甬高速公路通往区域外。

(三)旅游资源类型丰富,优势互补

浙中城市群内,旅游资源类型丰富,各城市之间类型互补。有部级风景区金华双龙洞、省级风景区永康方岩、兰溪六洞山地下长河、浦江仙华山、武义郭洞-龙潭、磐安花溪、东阳花都-屏岩、汤溪九峰山等自然山水旅游资源;太平天国侍王府、宋代名刹天宁寺、八咏楼、五峰书院等胜迹及兰溪诸葛八卦村、武义俞源太极村及东阳卢宅、浦江郑宅等中国传统家族建筑体制;还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旅游资源:斗牛、道情、龙灯、浦江抬阁、永康《十八蝴蝶》、磐安龙虎大旗等。传统与现代交融,在东阳有人称“东方好莱坞”的横店影视城,以影视带动旅游,主题公园引人入胜。

二、区域旅游协作的构想

(一)发展旅游联盟模式

由于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旅游资源类型及开发程度、历史文化、旅游市场对象的不同,导致了区域旅游合作模式有着诸多的形式。笔者认为发展旅游联盟模式比较适合浙中旅游现状。

旅游联盟模式一般由旅游行政部门牵头,旅游企业广泛参与,旨在打破行政隶属关系和空间跨度的局限,以资源为纽带,搭建合作交流平台,实现联盟区域的资源互补,资源互通,市场共享的一种组织形式,旅游联盟的合作主体既可以是城市,也可以是旅游企业,如旅行社、景区等。

浙中城市群有一个区别与其他城市群的一个特点,就是其范围与金华管辖的行政区域完全一致。因此由金华市旅游行政部门牵头,统筹协调管辖城市的旅游资源,建立行业合作平台,达到共赢状态相对较易。

(二)打造浙中主题旅游产品

浙中旅游资源众多,形式多样,可以根据旅游资源类型的内在联系与资源地理空间的外在联系的实际情况,联合规划、开发、整合优化旅游资源,形成系列化、精品化、特色化的专题旅游产品,打造浙中大旅游圈。就同类型旅游资源而言,可以组成规模化、系统化的旅游,如:以八咏楼、武义俞源太极星相村、赤松黄大仙宫、江南第一家、兰溪诸葛八卦村为代表的历史文化游,以永康方岩、浦江仙华山、兰溪地下长河、武义郭洞-龙潭、磐安花溪、百杖潭、东阳花都-屏岩为代表的名山秀水游。以义乌小商品购物游、生态年货购物游为代表的购物游。以武义温泉游、东阳横店影视城为代表的休闲娱乐游等等。

(三)建立浙中旅游联合营销机制

目前浙中城市群的客源主要以周边市县以及上海、江苏等周边省份为主,其客源市场特点一致,市场需求大体相当。因此,浙中城市群内各个市县在旅游营销时,改变各自为政、互相竞争、花费较大却效果有限的状态,建立联合营销机制,以浙中城市群为整体旅游目的地宣传,树立整体旅游形象,全方位高质量满足旅游者在“食、住、行、游、购、娱”等方面的基本需求,以更好地吸引游客,达到更好的营销目的。

(四)建立浙中旅游核心品牌

现代旅游需要塑造高品质的旅游形象,一切旅游策划和营销策略的实施,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打造独具魅力的强势旅游品牌。既然浙江省政府和金华市政府在《浙江省城市化发展纲要》、《浙江省城镇体系规划》和《金衢丽地区生产力布局与产业带发展规划》都明确打造以金华—义乌为中心的浙中城市群,把浙中城市群作为浙江省杭、宁、温之外的第四大城市经济圈来培育,因此,当务之急就是树立区域品牌意识、推动品牌战略、制定品牌规划、加强品牌宣传、创新品牌管理、提升品牌价值。在浙中城市群建设背景下,浙中旅游需要整体推出,将各个市县品牌优势联合,以横店影视城带动影视旅游,以义乌小商品城带动购物旅游,以金华双龙洞带动山水旅游,以武义温泉带动休闲旅游等等。各县市资源互补,联合形成浙中旅游大品牌,达到强强联合的效果。

区域范文篇7

金华位于浙江省中部,浙中城市群是以金华市区为内核,由义乌、永康、东阳、兰溪四个市和浦江、武义、磐安三个县城及其它中心镇共同组成的布局合理、优势互补、功能完善、生态优良、协调发展的城市群。

一、区域旅游协作的条件分析

(一)政策支持

《浙江省城市化发展纲要》、《浙江省城镇体系规划》和《金衢丽地区生产力布局与产业带发展规划》都明确提出,金华是浙江中西部的中心城市,是重要的交通、通信枢纽,是浙江中西部商贸物流中心、科教文化中心和现代工业基地。浙江省2007~2020城镇体系规划明确提出“要打造金衣义大都市圈”,目标是培育成“第四大区域中心城市”。加快浙中城市群建设,发挥整体优势,把浙中城市群作为浙江省杭、宁、温之外的第四大城市经济圈来培育,提高金华对浙江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带动和辐射能力,旅游业具有广泛的合作基础和良好的合作前景。

(二)地理位置临近,交通便利

金华位于浙江省中部,历来有“四省省衢”、浙中交通枢纽之称。浙中城市群是以金华市区为内核的2000多平方公里范围内,分布着金华、义乌、永康、东阳、兰溪5个中等城市,这些城市间距不超过30公里,区域内交通便利。浙赣铁路横穿东西,金温、金千铁路纵贯南北;公路四通八达,330国道、03省道、45省道在城区交汇;有杭金衢、金丽温、金甬高速公路通往区域外。

(三)旅游资源类型丰富,优势互补

浙中城市群内,旅游资源类型丰富,各城市之间类型互补。有部级风景区金华双龙洞、省级风景区永康方岩、兰溪六洞山地下长河、浦江仙华山、武义郭洞-龙潭、磐安花溪、东阳花都-屏岩、汤溪九峰山等自然山水旅游资源;太平天国侍王府、宋代名刹天宁寺、八咏楼、五峰书院等胜迹及兰溪诸葛八卦村、武义俞源太极村及东阳卢宅、浦江郑宅等中国传统家族建筑体制;还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旅游资源:斗牛、道情、龙灯、浦江抬阁、永康《十八蝴蝶》、磐安龙虎大旗等。传统与现代交融,在东阳有人称“东方好莱坞”的横店影视城,以影视带动旅游,主题公园引人入胜。

二、区域旅游协作的构想

(一)发展旅游联盟模式

由于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旅游资源类型及开发程度、历史文化、旅游市场对象的不同,导致了区域旅游合作模式有着诸多的形式。笔者认为发展旅游联盟模式比较适合浙中旅游现状。

旅游联盟模式一般由旅游行政部门牵头,旅游企业广泛参与,旨在打破行政隶属关系和空间跨度的局限,以资源为纽带,搭建合作交流平台,实现联盟区域的资源互补,资源互通,市场共享的一种组织形式,旅游联盟的合作主体既可以是城市,也可以是旅游企业,如旅行社、景区等。

浙中城市群有一个区别与其他城市群的一个特点,就是其范围与金华管辖的行政区域完全一致。因此由金华市旅游行政部门牵头,统筹协调管辖城市的旅游资源,建立行业合作平台,达到共赢状态相对较易。

(二)打造浙中主题旅游产品

浙中旅游资源众多,形式多样,可以根据旅游资源类型的内在联系与资源地理空间的外在联系的实际情况,联合规划、开发、整合优化旅游资源,形成系列化、精品化、特色化的专题旅游产品,打造浙中大旅游圈。就同类型旅游资源而言,可以组成规模化、系统化的旅游,如:以八咏楼、武义俞源太极星相村、赤松黄大仙宫、江南第一家、兰溪诸葛八卦村为代表的历史文化游,以永康方岩、浦江仙华山、兰溪地下长河、武义郭洞-龙潭、磐安花溪、百杖潭、东阳花都-屏岩为代表的名山秀水游。以义乌小商品购物游、生态年货购物游为代表的购物游。以武义温泉游、东阳横店影视城为代表的休闲娱乐游等等。

(三)建立浙中旅游联合营销机制

目前浙中城市群的客源主要以周边市县以及上海、江苏等周边省份为主,其客源市场特点一致,市场需求大体相当。因此,浙中城市群内各个市县在旅游营销时,改变各自为政、互相竞争、花费较大却效果有限的状态,建立联合营销机制,以浙中城市群为整体旅游目的地宣传,树立整体旅游形象,全方位高质量满足旅游者在“食、住、行、游、购、娱”等方面的基本需求,以更好地吸引游客,达到更好的营销目的。

(四)建立浙中旅游核心品牌

现代旅游需要塑造高品质的旅游形象,一切旅游策划和营销策略的实施,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打造独具魅力的强势旅游品牌。既然浙江省政府和金华市政府在《浙江省城市化发展纲要》、《浙江省城镇体系规划》和《金衢丽地区生产力布局与产业带发展规划》都明确打造以金华—义乌为中心的浙中城市群,把浙中城市群作为浙江省杭、宁、温之外的第四大城市经济圈来培育,因此,当务之急就是树立区域品牌意识、推动品牌战略、制定品牌规划、加强品牌宣传、创新品牌管理、提升品牌价值。在浙中城市群建设背景下,浙中旅游需要整体推出,将各个市县品牌优势联合,以横店影视城带动影视旅游,以义乌小商品城带动购物旅游,以金华双龙洞带动山水旅游,以武义温泉带动休闲旅游等等。各县市资源互补,联合形成浙中旅游大品牌,达到强强联合的效果。

结语

区域合作已经成为当今经济发展的趋势,在浙中城市群构建和发展的大背景下,浙中各个市县旅游在自身发展的同时,要注重旅游的合作,从而推动浙中城市群旅游业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保继刚旅游开发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70-85

区域范文篇8

甲方:北京江汉水洁环保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方)

乙方:(以下简称乙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甲乙双方经协商,本着诚信、平等、双赢的原则,制定以下经销合同:

一、经营合作方式:

1、甲方授权乙方为江汉二次供水洁水设备的区域经销商

2、甲方将拥有的商标、市场运作模式和策略授权乙方在合同期内无偿使用。但乙方若使用甲方的商标品牌在市场进行宣传,其宣传的内容及作出的承诺不得超出甲方规定的范围,并且必须书面提报甲方备案。

3、甲乙双方均为独立的法人经济实体,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二、经销区域:

1、乙方经销区域为

2、乙方按照甲方授权范围进行销售活动,未经甲方允许,不得以任何理由直接或间接向合同规定外的区域从事销售活动。

3、乙方对于甲方的空白市场根据自身的优势和资源,可以向甲方提请该区域的经销权,但须和甲方补签附加协议,确定销量目标。

三、产品价格体系

1、产品名称、型号、参数、供货价、终端供货最低限价

产品名称型号功率技术参数供货价市场价

二次供水洁水设备jhsj-5001270w外置式

二次供水洁水设备jhsj-5007300w内置式

二次供水洁水设备jhsj-5000-8300w轻便式

2、乙方必须接受甲方在该授权区域范围相关终端销售价格的调控。

四、销量

甲乙双方在合同生效后,三个月内甲方对乙方的不作销售量限制,待乙方运营三个月,视市场具体情况,由甲乙双方共同确定,另行签定补充协议。

五、结算、产品交付方式

1、生产计划:为保证货源的充足,乙方每月5日,预测下月市场销量,向甲方提报较准确的生产计划,作为保证乙方货源的主要依据。

2、提货计划:乙方提前天通报提货计划,正规填写甲方统一格式的提货申请单,传真或发邮件至甲方指定的传真或邮箱。甲方以此为据,予以备货。

3、现款现货:乙方汇款至甲方指定的账户,同时底联传真至甲方指定的传真,甲方确认乙方货款到帐后,予以发货。

4、交付地点为乙方所在城市,交付城市内二次运输和提货由乙方自行承担费用。

5、甲方承担设备运输到乙方所在城市的长途运费。

6、乙方因生产和提货计划失误,导致甲方加急运输,产生与正常运输之间的运费差价,由乙方承担。

7、乙方对产品进行验收,签字确认。

六、产品质量、样品铺设、退换货

1、甲方向乙方提供符合质量标准的产品。

2、甲方向乙方提供必需的文件手续及证书的复印件。

3、对于产品本身的质量问题,经检验属实,予以无条件换货。

4、对于破损质量问题的界定,乙方收到甲方货品验收时,检查包装及破损情况,在签收单上详细注明。此后因乙方储存、经销过程中出现的破损由乙方自行承担,不予退换货。

5、乙方如需要铺设样品设备,甲方按供货价收取设备押金,合同期满或合同因故中止,乙方未售出,在保证完好无损的前提下,甲方予以全额退货,但乙方自行承担退货所发生的包装损失费和运输费用。对于破损的产品,甲方不予退货。

七、技术安装

1、甲方对乙方进行技术安装培训,由乙方负责安装。

2、如有需要,甲方可为乙方提供初次安装现场的技术指导。

3、安装发生的费用由乙方承担。

4、乙方在安装前,向甲方提供安装所需的技术参数。(详见技术安装报告)

5、在安装过程出现技术失误及发生事故,均由乙方承担。

6、产品质量保证金由乙方承担。

八、售后维护

1、甲方对乙方进行欧洲杯投注官网的售后服务培训,并提供《售后维护手册》,合同期内的欧洲杯投注官网的售后服务均由乙方负责。

2、对于设备出现故障,乙方有义务在8小时之内到现场勘察检测,并处理故障。

3、对于乙方无法排除的故障,乙方应在24小时内与甲方售后技术服务部门联系,说明故障现象,由甲方指导处理;如仍无法排除,甲方应在48小时(节假日除外)之内到达乙方所在地,进行故障排除。

4、产品按操作规程使用,出现故障,甲方予以一年内保换、二年内保修,终身维护。

九、销量奖励

为鼓励经销商的市场运作积极性,甲方年终视乙方的年销量情况予以不同程度的奖励

1、奖励原则

a、乙方完成合同年销量,甲方予以乙方每台元的奖励。

b、乙方未完成合同年销量不予奖励。

2、奖励的兑现

a、乙方无违反合同条款的行为,是奖励兑现的前提条件。

b、奖励的兑现,在年度合同期满后15天内兑现。

3、终端客户关系运作和利益满足,由乙方承担。

十、违约条款

1、乙方按照合同规定的销量条款,如连续三个月没有完成销量进度,视为自动放弃经销权,甲方视情况保留解除乙方经销资格或增加同区域经销商的权利。

2、乙方未经允许违反合同规定的区域范围,跨区销售,一旦查实,甲方视情节将予以一定的经济处罚,并保留取消乙方经销资格的权利。

3、合同期内,乙方没有完成合同销量,甲方视情况保留取消乙方经销商资格或增加同区域经销商的权利。

4、乙方违法以上三款规定,甲方有权取消本合同规定的年终销量奖励。

十一、其他权利义务

1、乙方未经甲方总经理的书面同意,不得对甲方的销售人员借钱、借物,否则,由此导致的损失甲方不予承担。

2、乙方必须按照甲方的要求,直接将货款电汇至指定的账户,否则由此造成的损失,由乙方自行承担,甲方不承担任何责任。

3、甲乙双方合作中,就某事宜达成共识,应以书面形式并经双方签字盖章认可为依据,甲方销售人员的口头承诺,不视为有效。

4、为便于甲方对产品质量进行跟踪,在产品销售后3天内乙方应将产品安装使用单位的相关信息提报甲方备案,便于甲方进行技术安装指导,协助乙方做好欧洲杯投注官网的售后服务工作。

5、乙方应对合同所有内容和甲方提供的资料文件等承担永久性保密责任。

十二、合同生效、终止及争议

1、本合同有效期自年月日至年月日。

2、合同生效,需同时具备以下两个条件:

1)甲乙双方代表签字加盖公章或合同章。

2)乙方向甲方提供营业执照复印件加盖公章。

3、合同终止:

1)乙方违反合同第十条中规定的违约条款。

2)若甲方未按既定市场推广计划执行,乙方可以提出异议或终止合作。

3)合同期满。

4)如因其他原因一方终止本协议,需提前两个月以书面形式向对方提出,经双方确认后终止。

4、除法律规定的终止情况外,若发生下列情况之一,本协议将立即终止:

1)甲方或乙方拥有的相关从业资格被政府行政部门取消或注销;

2)本协议的任何一方进入,或被其他第三方申请,进入破产或清算程序;

3)本协议任何一方对本协议的任何违反,且在另一方以书面形式告知违约方违约事实十五日内,违约方仍未采取措施,改正其对本协议的任何违反;

5、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双方产生的争议,甲乙双方友好协商解决,协商不成,任何一方有权依照《合同法》在甲方所在地的人民法院起诉。

6、本合同附件份,双方盖章后,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7、本合同所有条款均不涉及到甲方在军队、航运、铁路系统的销售。

8、本合同壹式贰份,甲乙双方各执壹份,贰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甲方:北京江汉水洁环保设备有限公司乙方:

法人代表:法人代表:

签约代表:签约代表: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广渠门外大街18号公司地址:

(国贸世纪公寓3号楼4层)

区域范文篇9

区域品牌即是对一个地区内包括名胜古迹品牌、自然景观品牌、文化品牌以及个别企业亦或是产业品牌在整体上的一个综合概括,是区域特征的重要体现。区域品牌最基本的组成要素包括:视觉标识、品牌内涵以及最为重要的区域特征。一般而言,我们所说的区域品牌多是从侠义的角度来看的,特指一个地区产业的特色化集群发展,是对该地区特色产业发展历程、现状的重要反映。在法律层面上来看区域品牌多以“商标”的形式出现在我们面前。从功能的角度来看,区域品牌功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区域品牌对各类生产要素具有较强的聚集能力。能够凭借自身特有的产业集群效应的发挥在短时间内吸引大量相关企业经销商、供应商、专业技术人才、中介机构的关注,以为其大量发展资金、资源、人才的获取提供相应的便利,为区域经济的创新式发展提供必要的基础性保障。另一方面,区域品牌的树立能够通过品牌导向作用的发挥,来对当地企业的销售业绩起到一定的促进功能。就如同当今的“德国制造”一样,几乎已经成为了高精密度、高性能、高质量的代名词,在全球范围内对消费者的消费行为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二、区域品牌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

区域品牌是在区域政府部门以及各大实力企业的工作努力作用之下,所建立起来的,其目的就是为了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而区域经济的高速发展也同样为当地区域品牌的建立提供了基础性的条件。因此,总体而言,区域品牌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它们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作用的良性互助关系。并且又由于区域经济与该地区的资源含有、创新能力、产业布局规划等有着必然的联系,为此我们对于区域品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探究也必须结合这些因素来进行逐一分析。(一)区域品牌促进区域资源的有效开发,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区域资源包括一个区域内的所有有形亦或是无形资源。包括自然矿产、水文资源,社会组织结构、建筑、人文资源以及当今知识经济时代最为重要的人才资源。区域资源在数量、种类、质量方面的总和反映了一个地区资源的整体情况。对于区域资源来讲,当地区域品牌的构建,能够更好的发挥政府、企业对资源的调和作用,使当地资源无论贫乏、富饶与否都能够得到充分、合理的规划与开发,从而为区域经济的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同时,在区域品牌构建过程中,良好的区域资源保有情况无疑为当地特色区域品牌的建立增加了更多的可能,而特色区域品牌又能够有效的带动当地特色经济的发展。如,苏杭刺绣、景德镇瓷器、杭州龙井茶等这些地区特色化的区域品牌就是建立在其独特的人文、自然资源基础上而形成的,反过来这一区域品牌在当地的建立又无疑在市场上形成了一股“特色品牌化效应”对人们的消费行为产生着重要的导向作用,极大的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与此同时,以资源特色建立起来的区域品牌也有助于当地产业化标识的建立,使人们在潜意识中形成对当地产业、产品高度的认同感,便于投资者对该地区龙头产业的了解,以快速的吸引市场投资,并在资源共享的基础上,实现区域内各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提升,从而使区域经济形成更为强劲的发展势头。(二)区域品牌促进区域创新能力提升,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区域创新能力是一个地区各种创新行为的综合体现,内含各项或大或小的创新性行为,是在一种互相学习、协作过程中知识不断积累条件下所形成的必然结果。区域品牌的建立有效的保障了区域内企业之间竞争、运营的有序化发展,这对于区域内知识的有效传播、积累以及产业化转换而言无疑构造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有助于当地创新型经济的发展。同时,区域品牌凭借自身资源聚集功能的发挥,能够在短时间内聚集大量的人才、技术资源,而这些也为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提供了一定的可能性,不仅有助于那些专业技术、成果等显性知识的传播,也有助于经验、教训等隐性知识的传播。总体来讲,高水平、高质量的创新能力能够为区域企业带来意想不到的超额利润,使企业超前实现自身的经营目标。

三、构建区域品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一)发挥政府在品牌培育中的主导作用。在区域品牌的规划与打造中,政府部门发挥着主导作用。在此过程中,政府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宏观调控与经济管理职能,为区域品牌的打造提供良好的服务。具体而言,首先,政府部门需要构建起完善的管理体系。如对品牌企业给予优惠政策与奖励、利用企业品牌基金扶持中小企业打造自身品牌、在品牌开发与打造过程中的技术引进给予政策优惠等;其次,政府部门需要重视潜力品牌的重点培育。在引导品牌企业提升自身品牌影响力的同时,政府部门应当重视培育具有潜力的企业与品牌。在此过程中,政府需要对区域经济发展定位做出明确,对于符合区域经济发展定位的企业和品牌,要加大培育力度,从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二)发挥企业在品牌培育中的主体作用。对于区域经济发展而言,区域品牌能够提供不容忽视的助力,而对于企业而言,自身品牌更是提升自身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品牌的形成,与企业行为具有着紧密的关系,在品牌的打造中,企业更是发挥着主体作用。因此,在区域品牌的打造中,企业应当在政府扶持下提升自身的品牌意识,完成品牌的构建。具体而言,企业品牌的打造与培育,要求政府与企业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首先,企业需要对自身的品牌技术创新体系做出完善。技术创新是形成品牌、强化品牌影响力的关键。在品牌技术创新体系的完善中,政府部门需要强化品牌基础建设,提升对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从而强化这些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与此同时,企业也应当对区域产业集群优势和市场需求做出认知,积极开展品牌研发与推广,从而构建起以顾客需求为导向的优秀品牌;其次,完善区域品牌服务体系。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不仅要具备品牌意识,而且需要重视为顾客提供良好的产品与服务。特别是在产品销售阶段,企业更是应当以提升自身的品牌服务、彰显自身的品牌价值为核心工作内容,通过售前服务、欧洲杯投注官网的售后服务,实现品牌形象乃至区域经济形象的塑造与提升;最后,对品牌营销体系的完善。品牌的宣传与推广,对于提升区域品牌的影响力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品牌营销体系的完善时间中,企业需要对自身品牌做出合理的定位,并将品牌的内涵传递给目标受众。与此同时,企业需要以市场特征、市场需求为依据,合理的制定品牌营销策略,使用多样化的营销方式提升自身品牌知名度,从而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助力。(三)打造区域经济发展共同体。一方面,任何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都与其他地区具有着紧密的关联,这也决定了区域经济发展是不能孤立存在的;另一方面,区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充足的发展资源作为支撑,而对经济发展资源做出充分的开发和整合,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资源价值得以最大化体现的重要前提。由此可见,在区域品牌的打造与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区域经济发展共同体的打造具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在此过程中,区域之间的不同地区应当加强合作,实现经济发展目标、经济发展战略的共同打造,通过开展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完成区域经济发展体系的构建。区域经济发展共同体的打造中,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是一个成功且值得借鉴的案例。在京津冀一体化中,京津冀地区分别具有着清晰的职能定位,不同地区之间的资源能够实现共享和合理配置,这让三个地区所具有的经济优势、资源优势实现了良好的互补,从而为区域品牌的打造、区域经济发展空间的进一步拓展提供了保障。在区域经济发展共同体的打造实践中,首先,不同地区之间的产业结构需要得到调整,并且区域工业化发展与城市化发展进程应当加快。在对区域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的基础上,区域不同地区间需要强化协作与分工,从而有效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所具有的综合竞争力;其次,区域大中城市应当发挥出辐射带动作用,通过实现优势产业、优势资源的共享,与其他地区形成共享共赢的局面,推动不同地区根据自身情况构建起具有特色的产业群体与对应的品牌。

总之,区域共同体的打造应当强化地区之间的合作,通过共创品牌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作者:隋玥 单位:牡丹江大学

【参考文献】

[1]高式英,姚家万,欧阳友权.文化产业集群与区域文化品牌的关系及其“经济磁场效应”[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4)

[2]索红.区域品牌经济的战略竞争机制探析[j].学术探索,2012(01)

区域范文篇10

内容摘要:本文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完善我国国内区域旅游合作机制的必要性;分析区域旅游合作机制的基本框架;同时提出了改进和完善区域旅游合作机制的政策建议。本文认为,改进完善国内区域旅游合作机制,实现旅游经济活动真正向区域旅游功能的转变,是区域旅游协调发展,缩小地区差距,打破地区垄断,促进区域旅游合作向纵深发展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区域旅游合作机制

近几年来,我国各地区围绕加强区域旅游合作机制建设虽然作了大量的工作,但从全局来看,还缺乏一个与旅游业发展相适应的完善的有效的合作机制,缺乏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合作制度和措施。

一、建立和完善区域旅游合作机制的必要性

建立和完善区域旅游合作机制是有效实现旅游资源整合,适应旅游经济全球化的需要。随着我国加入wto,旅游业对外开放的进程进一步加快,要参与竞争,除了引进国外先进旅游企业的管理经验和管理模式之外,还需要“走出去”,主动出击,只有将“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才能全面地应对竞争。无论是引进来还是走出去的战略,都需要我们将旅游企业做强做大,需要区域旅游一体化。要实现建设世界旅游强国的战略目标有赖于在旅游市场中建设一大批品位高、吸引力强的旅游精品,这样就要求旅游资源加强整合,树立整体品牌。由于各地旅游资源的差异,加上长期的地区封锁和地方保护,我国的区域间旅游发展很不平衡,差异很大,如果国内各地区之间还是各自为政,相互排挤,内耗严重,过多地重复建设,就会在全球竞争中失去主动权和竞争力,最后丧失的是整体的竞争力,对哪个区域的发展都不利,无论是发达地区还是西部欠发达地区。因此,完善区域旅游合作机制,通过区域联合一致对外,是增强我国在开放环境下竞争能力的客观要求。

建立完善区域旅游合作机制是实现各种利益关系的整合,减少各地区在旅游合作中冲突的需要。目前,从全国区域旅游合作的现状来看,对区域旅游合作的管理政出多门、事权不分,各合作方组建的具有旅游协作性质的共同管理机构只是一个半官方、半民间性质的组织,行使协调、监督的功能,没有行政管理权,管理失效;区域旅游合作经常在联合开发线路、联合促销等方面达成协议,但是在区域范围内组织起权威性的整体旅游规划的却很少。这些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充分发挥合作的作用,导致了对区域性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缺乏总体规划与分工,各地区对资源的使用各成体系,近距离重复建设景点的现象时常发生,资源配置得不到合理的利用甚至于浪费。

同时,由于地区保护主义的存在,“伪合作”倾向在地区间合作过程中时有出现,各自为了自身的利益,互相争夺客源、争夺资源,形成恶性竞争,扰乱了市场秩序。

通过建立区域旅游合作机制,有利于各地区在当前和今后的区域旅游合作中建立起良好的伙伴关系,有利于合作方实现区域共同利益、地区本位利益及旅游企业利益等多种利益关系的整合,减少各地区在旅游合作中的冲突。

建立和完善区域旅游合作机制是克服我国地区旅游合作障碍的需要。我国的区域旅游合作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提出,区域旅游合作的进程相对较为缓慢,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涉及到观念意识、政治、经济、民族等原因。总体上讲,我国各地区区情的复杂性决定了各种区域旅游合作的进程。

我国区域旅游合作的障碍因素主要表现在:作为区域旅游合作最重要的合作主体——地方政府在区域旅游合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双重行为常常导致区域间经济关系和行政关系发生交叉与重叠,这是影响区域旅游合作的主要障碍;“在高度集中的旧旅游管理体制下,旅游资源被条块划分,无法以市场为主导进行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区域旅游优势得不到体现。此外,以地方利益为前提的政策导向使雷同的旅游项目在区域内盲目重复建设,造成旅游资源和建设资金的极度浪费。”同时,各地区情的复杂性、差异性,如基础不同,人员的结构不同,景区的内涵不同导致的价格不同,客源市场不同造成的工作重心的不同等,直接影响了区域旅游合作的进程。

只有建立完善高效、优质、务实的区域旅游合作机制,才能从根本上克服区域旅游合作的制约因素,通过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促使区域旅游合作向纵深发展。

二、区域旅游合作机制的基本框架

信息交互机制。区域旅游合作要进一步向纵深发展,合作关系要得以巩固,首先需要在各不同区域之间建立旅游信息的互动关系。区域旅游合作机制的建立,首先要做的是整合各个旅游区域之间的各类旅游信息,形成一个综合性的旅游信息数据库,建立信息交互机制,设立信息平台。通过建立信息交互机制,达到联动表现区域旅游资源的多样性和互补特色,形成对旅游者的吸引力的目的;信息交互机制的建立,有利于推广组织区域性旅游线路,形成区域旅游客流,促进各旅游区旅游目的地的共同发展,有利于在世界范围内推广各区域鲜明的联合旅游形象,树立国际性旅游区域品牌,在国际主要旅游客源市场中形成强大的推广之力。旅游信息平台同时也是政务信息化在旅游行业的具体实施,是地方性区域政策信息公开的重要渠道。信息互动,特别是地方性局部区域政策信息的公开是建立区域旅游合作机制的基础性措施。

组织协调机制。区域旅游合作会遇到来自经济、社会、观念等方面的阻碍,为推动旅游合作的进行,为区域旅游合作提供制度保障,实现区域旅游合作机制的制度化、长期化,有必要建立统一的合作机构和协调机制。这个机制包括旅游政策协调机制和旅游业危机管理协调机制等。通过建立各层级的旅游发展联席会议,建立区域旅游合作联合体等协调机构,统一制定本区域旅游业发展的方针政策,消除区域间旅游发展的明显政策差异;制订旅游发展信息与动态监控,策划重大旅游节庆活动,实现区域联合,产销联合,政策协调。

人才合作交流机制。旅游合作,人才为先,旅游合作说到底还是人才的合作。要做到人才的完全自由流动是不容易的。这里面存在着一个无法进入和不愿意进入的矛盾,导致区域之间人才不能顺畅流动,这样会影响到区域旅游实现持久的无障碍发展,影响到旅游经济优势的整合,最终延缓合作目标的实现。因此,应建立人才合作交流机制,为实现人才资源共享,实现人才流动合作无障碍,提供人才支持和保障。通过旅游人才资质互认、建立各层次培训合作机制、完善区域旅游人才信息网络等手段,为区域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

行为约束机制。为了防止区域旅游合作中的机会主义行为,保障区域旅游合作关系的健康发展,需要建立一种区域旅游合作的行为约束机制,规范合作的权利与义务,约束参加合作各方的行为。这种机制应包括:在区域旅游合作协议中,明确区域合作各方在合作关系中应遵守的规则、违反区域旅游合作条款后应承担的责任、对违反区域合作规则所造成的经济和其它方面损失应做的经济赔偿规定;建立一种区域旅游合作冲突的协调组织,如旅游质监合作联合体,负责解决区域旅游合作中的矛盾和冲突;政府通过相关的政策和法规对区域旅游合作关系进行规范,对区域旅游合作中的不规范行为作出惩罚性的制度安排。

三、我国区域旅游合作机制的运行和实施

加强和突出政府在合作机制建立过程中组织、协调和引导的作用。实际证明,政府是区域合作关系的倡导者、区域合作政策的制定者、区域经济利益的协调者,在解决行政区划分割所主导的四大壁垒(区域障碍、市场障碍、交通障碍、制度障碍)方面起到了一个关键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加强和突出政府在合作机制建立过程中组织、协调和引导的作用,可从根本上打破地区封锁的格局,彻底改变各个行政区相对独立、各自为政的局面,为区域旅游合作营造一个更为宽松的环境。

政府应用政策手段对区域旅游合作给予鼓励和支持,比如,对区域旅游合作开发项目、跨区域的旅游企业给予政策倾斜、政策优惠、政策肯定。对于积极推进区域旅游合作的部门和领导的政绩评价也应通过量化指标予以认可,以鼓励区域旅游合作,保护区域合作,推动区域旅游合作。区域旅游合作过程中一些问题的解决,远远超过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的权限,需要政府的界入,即区域旅游合作不只是政府旅游主管部门的事,应由政府领导亲自抓。

发挥旅游企业在区域旅游合作机制建立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促使合作与交换网络的形成。一般来讲,区域旅游合作主体有两大类,即旅游企业和政府。政府强调合作为社会效益,旅游企业更多地为经济效益。出发点不同,利益不同,但作为区域旅游合作中的主体,都应在合作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即区域旅游合作需要政府和旅游企业的共同努力。区域旅游合作既是政府行为,由政府协调、组织和引导,也是市场行为,由旅游企业的运作来实现经常性的具体合作。

各地之间的旅游企业和行业合作,是区域旅游合作的必要基础。旅游企业合作的基础是共同的利益,合作的目标是实现共赢,如果没有旅游企业的参与或旅游企业的积极性不高、对合作的反应迟缓,那么合作就仅仅停留在“宣言”和“协议”上,而不是共同制约的‘合同’文本上,更不是有关方面的具体行动上。区域旅游合作机制的建立并不只在于组织形式的设立,更重要的在于区域旅游合作机制的有效运行。

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去努力:政府的政策要充分反映旅游企业的要求,让旅游企业在这种合作中得到好处。要兼顾旅游企业的利益,调动旅游企业在合作中的积极性,通过确立景区、宾馆、旅行社等旅游企业的共同优惠制度和统一的服务质量标准体系,引导和鼓励两地的旅游投资者携手合作,共同进行旅游资源和旅游项目的开发建设,为实现旅游区的真正无障碍提供保证;通过旅游企业的参与,完善协调机构的组织体系。区域内的旅游企业可根据自愿的原则,加盟旅游合作协调机构,结成旅游企业联盟;深化旅游企业改革,整合旅游产业组织结构。通过推动在合作区域内有实力的旅游企业以资本为纽带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旅游企业集团或旅游企业组织,合作区域内旅游企业之间在人力、物力、财力方面的相互渗透,在区域范围内开展旅游企业联营、重组,如旅行社、饭店的集约、连锁、景区点经营权的转让和联合开发等,走大型旅游企业集团化、中型旅游企业专业、小型旅游企业簇群化的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