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智慧范文10篇-欧洲杯买球平台
时间:2022-10-26 01:47:03 欧洲杯买球平台的版权声明
生态智慧范文篇1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十分丰富,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各个领域,简言之,就是要做到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那么,在宗教工作中究竟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呢?我认为,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深入挖掘宗教中蕴含的深刻的生态智慧,借鉴宗教重视生态保护的实践经验,发挥宗教界在保护生态环境中的积极作用,努力建设生态保护型的社会,从而实现“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这一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
一、深入挖掘宗教思想中蕴含的生态智慧,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有益的思想资源
科学发展观要求“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要言之,就是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在我国五大宗教的教规教义中,有许多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论述,可以为我们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有益的思想资源。
譬如说,佛教的缘起论认为,万事万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人和自然之间,是共生共荣、相互依存的关系。佛教的慈悲思想主张“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力戒杀生。佛教的平等观不仅强调众生平等,而且还强调众生与“无情”――草木花卉,山川大地的平等。充分反映了佛教对自然界万物的敬重、悲切和摄护。尤为重要的是,佛教还认为,生态危机的根源在于心态危机和心灵污染,主张通过净化人心来净化环境,以实现人间净土。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它继承和发展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一体、和谐共生的思想。它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强调“道法自然”。人与万物在道性上是平等的,人应该对万物利而不害,参赞化育。道教主张“仙道贵生”,敬重生命是其教义要旨。道教还要求人们把慈悲之心扩大到自然物上,慈心于物,不伤生灵。所以,当代著名物理学家卡普拉说:“在伟大的诸传统中,据我看,道家提供了最深刻并且最完善的生态智慧。”
伊斯兰教是一个珍爱和平与生命的宗教,它的生态智慧,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对象性的关系,人类不能离开自然而存在。二是强调以仁爱之心爱惜生物,合理开发自然。伊斯兰教把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当作一项“善功”,把它作为衡量人(大地的者)是否认真履行自己权的标准。三是主张人类作为大地的者,在享有开发和利用自然权利的同时,必须肩负起保护大自然的义务。总之,在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伊斯兰教坚持中道的立场:既要改造自然,又要顺应自然;既不屈从自然,也不破坏自然;既不禁欲,也不纵欲,而是要通过真主的光辉来净化人类的灵慧之心,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基督宗教(在我国指天主教和基督教)作为反映西方文明价值观的宗教,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缺少佛教、道教、伊斯兰教中那种“天人合一”的思想维度,强调主客二分,把人看作是大地和万物的管理者甚至是主宰者。但是,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情况发生了变化,譬如说,美国基督教福音派环保组织发起人考尔?德?维特认为,耶稣基督之死,不仅仅是为了救赎人类,也是为了救赎整个世界。还有人提出,上帝的创造不是任意的,而是有其美好的目的,人类应该像上帝对人那样去对待上帝的创造,爱护好地球,当好上帝的管家。近年来,基督新教和天主教内的自由派越来越认识到,人必须与自然和谐相处,结成伙伴,人类毁灭自然就是毁灭自己。一些人还努力从《旧约圣经》中寻找基督教对自然的平等态度,以此否定人类中心主义,并逐渐发展出了一种生态人道主义的思想,甚至还发展出了一种新的神学――“生态神学”。
从上述各宗教中所蕴含的生态思想来看,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反对人类中心主义,主张尊重自然、善待自然。这是一种富有深邃哲理的生态伦理观,对于完善现代生态平衡理念,推动生态环境保护,有着重要的启迪意义。其中的许多思想,如果加以进一步的阐发与强调,有利于人们在心灵深处树立起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从而对落实科学发展观起到有益的作用。
二、大力弘扬中国宗教重视生态保护的优良传统,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吸取可资借鉴的实践经验
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有赖于思想认识的提高和观念上的转变,但更为重要的,则是要有起而行之的勇气与实践。我国各宗教,尤其是佛教和道教,在践行生态环境保护的理念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和成功的实践经验,可以为我们今天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有益的借鉴。
以佛教来说,在漫长的历史中,佛教有着一整套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免受戕害的修持方式和实践方式,具体来讲,包括素食、不杀生、放生、植树造林、美化寺庙及周边环境等。千百年来,无以数计的佛教信徒,践履着佛教众生平等、共生共荣的生态伦理思想,在日常生活与修行实践中身体力行,精心维护着自然界的生态平衡。
再如,道教徒遵循着天人一体,道法自然的原则,把慈爱和同,不伤生灵,保护动植物作为宗教修持的重要内容。道教不仅向往神仙天国的理想境界,而且也致力于营造现实的人间仙境,努力把自己栖身学道修仙的场所建成道教的洞天福地。如今遍布于祖国大地的道教洞天福地,就是道教珍爱自然,含育万物的有力见证。
目前,我国已有30处自然景观和文化遗址被列入联合国《世界遗产名录》,其中,有13处与宗教有着密切的关联。它们是:大足石刻、龙门石窟、莫高窟、庐山、泰山、武夷山、承德避暑山庄和周围寺庙、青城山和都江堰、武当山古建筑群、峨眉山和乐山大佛、拉萨布达拉宫和大昭寺、云冈石窟以及云南西北部的“三江并流”自然景区。这13处世界遗产,是中国宗教重视环境保护与文化传承的具体体现,其中凝结着我国宗教界致力于自然与环境保护的成功经验,值得很好地总结与发扬。
最近,同志再次强调,要继续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保护生态环境,扩大国际合作,保证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充分保护和适度利用,进一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我认为,在继续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的实践中,自然也包括要弘扬我国宗教的生态智慧和自古以来就形成的重视生态保护的优良传统,吸取其中有益的实践经验,以更好地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三、充分发挥宗教界在开展生态环境保护中的积极作用,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打造一支特殊的社会力量
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推进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需要动员广泛的社会力量,发挥各个方面的积极因素。我国当代宗教界继承了重视生态保护的优良传统,积极投身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具体实践,并且把这种实践活动和弘扬各宗教的生态保护理论结合起来,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为全社会提供了良好的示范作用。譬如说,在去年防治sars的斗争中,我国宗教界除了积极投身抗sars的斗争外,还从宗教的角度作出了反思,呼吁人们以sars为戒,转变观念,以自然为伴,与自然为善,永续生存与发展。
近年来,我国各宗教组织和不少宗教界人士,通过讲经说法、发表文章、出版书籍、举办摄影展以及开展国际对话等形式,大力弘扬各宗教的生态理念,唤起人类对于生态环境问题的关注,为保护环境和促进生态平衡发挥了重要作用。如2002年10月,在汉城举行的中日韩三国佛教友好交流会上,三国佛教界共同举办了佛教与环保摄影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1995年,中国道教协会应世界自然保护基金会(wwf)的邀请,派团出席了在日本和英国召开的“世界宗教与环境保护会议”,并在伦敦会议上作了《发扬道教精神,保护生态环境,福利人类》的发言。2000年8月,原中国道教协会会长闵智亭道长参加联合国宗教与精神领袖世界和平千年大会时,代表中国道教界作了《热爱自然,珍重生命》的发言。2003年9月,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张继禹在哈萨克斯坦召开的世界宗教大会上,对道教与环境保护问题作了专题演讲。今年6月,中国道教协会又在成都举办了主题为“自然、生命、和谐、发展”为主题的首届道教文化节,取得了圆满成功。
中国天主教爱国会主席、北京教区傅铁山主教把宗教社会作用概括为“四化”,即“圣化”、“净化”、“善化”和“美化”。而所谓美化,就是指教徒不仅要心灵美、语言美,而且还要行动美,其中就包括亲自动手,创造和保护美好环境。
生态智慧范文篇2
[关键词]智慧生态城市;规划建设;问题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建设也开始向生态化、智慧化的方向发展。在世界各地建设智慧城市的数量越来越多,智慧城市不仅能够给人们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同时也能提高经济的发展,也能更好的改善目前城市存在的诸多问题。比如: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所以,我国建设智慧生态城市更加注重的是环保问题,并以此建立新时代的智慧生态城市。
1建立智慧生态城市的准则
智慧生态城市是集智慧城市、生态城市、绿色城市、数字城市、园林城市等特点为一体,从而达到一种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存的社会状态。所以智慧生态城市的建立要有一定的准则。
1.1符合公共利益
建立智慧城市就需要满足公共利益,关于个体的需求、人与人之间需求、个体与外部之间的联系等都进行相互的协调,这样才能更好的改善城市环境。公共利益主要是指通过协调资源,来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体现最大限度的公共利益,同时也要实现人和城市之间的和谐,达到人文、科技产业和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
1.2提高自律
想要保护城市的生态问题,主要还是靠行为的自觉性。在建设智慧生态城市中,要发挥自觉维护的优势,对行为的发展和城市的发展方式进行有效控制,对城市的人口、居民的生活状况等进行合理控制,这样才能实现智慧城市的自律性,从而实现智慧生态城市的建设。我们可以通过道德思想对个体行为进行规范,提高人们的自律性,从而实现城市和人的和谐共处。
1.3符合智慧生态
智慧生态城市就是要体现智慧和生态的建设,通过生态思想和智慧理论,实现关于人们的地理、人文、气候等方面的信息共享,对生态城市进行合理布局,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存在。智慧生态城市体现在城市的持续发展方面,为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提供更好的环境,从而实现城市服务的效率和优势的最大化。
2智慧生态城市建设的分析
2.1智慧生态城市建设的理论分析
在2012年的时候,我国建立了首批智慧城市试点,根据这些试点的城市建设情况,可以看出智慧生态城市的建设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建立智慧城市需要实现全方面的智能化管理,比如:城市服务、环保、交通、工商业活动、公共安全等方面实现智能反应。只有这样,智慧城市的建立才能更好的存进经济的发展,从而改善城市中的环境污染和资源破坏等情况。建立智慧城市同时也需要合理的配置城市的资源,保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这样才能实现城市发展模式的改进。目前我国已经有将近200多个城市开始进行“生态城市”的建设,主要面对的问题还是传统城市存在的问题,各种污染现象和交通资源等问题的破坏。建立智慧生态城市就是要实现信息化,将农业的发展、工业化技术、信息技术有效的结合,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从而解决城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随着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不断提高,以及人们对健康问题的重视等,建立智慧生态城市已经成为必然,同时结合现代信息化技术,从而提高城市的智能作用。利用现代科技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改变城市的功能和发展面貌,提高城市的便捷性、高效性、宜居性等。
2.2智慧产业建立分析
实现智慧生态城市的建设,提高智慧产业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根据生态理念和信息技术相结合,发展创新性的产业模式,减少工业化发展制造的环境污染。可以通过智慧产业链的建设,融合生态产业发展的理念,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比如:根据电子商务平台,建立城乡经济产业发展模式;加强清洁技术的研发,减少工业污染;发展高新技术型的产业,实现高的附加值等。
2.3实现以人为本的城市建设理念
城市是人们生活的家园,建设智慧生态城市当然也要以人为本。首先在建设生态城市时,要充分融入社会、文化、历史等因素,整体提升智慧城市的建设。其次就是合理规划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实现经济、文化、社会、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再则,就是加强资源的利用和控制,减少各种资源的浪费,发展循环经济,从而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以人为本、绿色环保的城市建设,提高城市的生态文明。
3积极应对政策
为了保证城市规划建设向生态化、智慧化的方向快速发展,要积极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对环境建设不断进行机制探究,通过多种渠道,积极进行生态环境建设的改善,为了使其更加规范,必须要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还要大力加强城市环境管理工作,加快构建低能耗、低物耗、低排放、低污染的智慧生态发展模式。同时吸引各种各样的资本,使生态城市规划建设工作得到大量的支持。
4结语
总的来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智慧生态城市,也将开辟我国未来几年的发展现象,现在为了做好智慧生态城市建设工作,就要强化智慧生态型城市发展的重要性,且要进行深入分析,并对其提出相应的建议。只有这样,才能为更好推动我国智慧生态型城市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作者:屈振辉 单位:邹城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
参考文献:
[1]冯琪.智慧生态城市规划建设基本理论探讨[j].智能城市,2017,(02):213.
[2]徐振强.智慧城市与城市规划、生态文明协同创新关键路径的思考[j].城市住宅,2016,(03):6-10.
[3]袁业飞.智慧城市建设:还需量力而行———聚焦智慧城市热潮[j].中华建设,2013,(03).
生态智慧范文篇3
关键词:开放;智慧;生态;场景;大数据;人工智能
当前,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触角延伸到经济社会的各个角落,通过金融科技赋能,加速金融和生产、生活等各类场景的连接,实现金融服务场景化、泛在化,推进银行业务模式转型升级。银行业通过金融科技的深入应用,大力推进银行数字化、生态化建设,实现场景化、智慧化的金融服务,从而加快金融供给侧改革,实现银行金融服务的价值再创造,为客户提供更加极致的体验
一、智慧生态银行的内涵和功能
(一)智慧生态银行的内涵。当前银行正在加速进入bank4.0时代,各行将金融科技战略纳入全行的发展战略,积极建设开放银行体系。传统的金融服务主要通过柜面或网上渠道开展业务,属于机构-客户的单向服务的方式。为突破传统的经营理念局限,银行在坚持做好传统服务渠道的同时不断拓展服务半径,将金融服务扩展至各类生活生产场景,着力建设开放银行,对外输出金融服务能力,通过建立泛在式、场景式的服务方式,打破时空限制,注重在生态建设上发力,加强业务顶层设计,以开放架构为支撑,以金融生态为依托,打造智慧生态银行;通过流程再造、数据融合、产品创新、平台开放等方式,建设基于开放架构的金融服务平台和金融生态云,为生态合作方开放核心金融服务能力,使金融服务无处不在、按需提供,进而推动银行业务转型和深刻变革,促进金融产品和质量的提升。(二)智慧生态银行的功能。1.金融服务有效延伸。生态银行是从理念、模式和结构上改变传统金融的服务模式和方式,形成一种基于生态的金融服务方式,将金融服务融入生态场景当中,使金融服务无处不在、无处不有,渗透到生产、生活各个领域、各个环节。生态上的合作方成为银行服务渠道的有效延伸和场景延续。通过与生态圈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实现数据融合、客户共享、功能互补、场景共建,发挥彼此的优势,让金融服务进行有效连接和渗透各类场景,形成一种新型的场景金融服务模式,实现金融资源深度融合和共享利用。2.金融客户有效引流。通过整合各方优势资源,相互形成合力,将金融服务和实际的商品交易、生活、生产等环节融合起来,把产业业态和金融服务充分融合、相互渗透、相互支撑,使金融的触角向产业业态延伸。通过与欧洲杯投注官网的合作伙伴紧密合作,基于产业业态的引入和引流,为金融机构带来更多、更广泛的客户,并能够为广大客户提供更多更好的金融服务,推动金融产品和业务模式创新,支持金融服务始终与市场要求保持同步同频,使金融资源配置和市场要素流动保持匹配,从金融功能角度更好地支持要素的快速流动,推行以客户为中心的生动实践。3.金融资源有效供给。生态银行打破行业的边界,实现金融和实体经济的跨界融合,有效地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着力点,将金融资源有效地配置到实体经济中,推动要素融合流动,发挥更大的金融服务效能,提高全要素生产力。特别是在消费、创新、绿色低碳、工业经济等领域,通过跨界合作、功能融合、场景渗透,对金融和实体经济紧密结合形态进行创新,从中找到新的创新点和共同点,通过整合生态、构建客户、资源共享平台,有序推进生态银行建设,增加金融资源优质供给,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实现供需高质量的动态平衡。
二、智慧生态银行建设方式
新技术、新应用层出不穷,使得以客户为中心的内涵不断丰富和深化,银行借此打造智能化、泛在式的金融服务,使金融服务无处不在、无所不能,为客户提供极致体验。构建智慧生态银行,要站在金融服务功能全面发挥的视角,突破传统渠道、业务模式和服务方式的限制,转换思维,开阔视野,对银行的业务架构和应用架构进行战略性、前瞻性和体系化设计,提高金融服务的开放性和便捷性,充分适应当前金融普惠化和泛在化的发展要求。(一)设计开放的架构。采用基于分布式的开放架构,着力制定和构建开放银行的平台架构体系、运营指标体系、交付体系和安全管理体系标准,并对接口标准和管理模式进行设计和制定,在业务上采取分层次、分组交换的业务架构,保证架构的伸缩性和扩展性,在吞吐量、并发处理等方面为业务扩展提供可能。同时,支撑海量的上层业务交易开放,为上层金融服务提供高性能、安全、高效的能力支撑,实现架构高可用、可扩展和可伸缩,实现极致的低时延特性和并发处理能力。(二)构建金融服务平台。银行依据制定平台开放、服务开放、接口开放的标准,创新业务模式和服务方式,探索建立开放式智慧金融的综合服务模式,打造统一的金融服务平台,实施统一的管理和开发,在此基础上向生态合作方开放服务。通过建立客户和服务的共享体系,提供统一的服务框架,将服务交易进行细化和整合组装,向生态合作方共享开放,生态合作方可以快速地、便捷地调用金融服务,从而将金融服务无缝地融入到生活、生产和经营活动当中,形成“科技 金融”的智慧生态圈,生态圈中各参与方实现更加紧密的业务关联。(三)实行可视化组件管理。构建可灵活组合的组件化架构体系,通过对金融交易的分解、分析、组装,统一进行设计并开发相关的组件,促进对不同业务交易组件的标准化管理,为实现整体的对外输出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创建基于接口的合作模式,使生态方合作企业可以调用相关业务交易组件,相互组装形成金融服务产品和服务能力。通过接口调用的方式供开放生态方合作企业使用,实现组件的共享和推广。根据接口的数量和资源情况,对资源进行配置,同时加强对业务组件可视化管理和分析,实行对组件的生命周期管理,建立组件的开发、、提供到退出全流程,并制定相关缺陷解决机制。(四)对外输出金融服务能力。建立金融服务目录,搭建统一编号的管理体系,实施服务注册、配置、管理、监控和使用,并在使用中进行全面监控,将分散的服务能力集中整合,实现目录化的管理和提能。比如将移动收单、融资、存款、贷款从各自的渠道进行整合,在生态合作方需要服务时进行统一注册、主动配置、统一管理和统一监控,实施交易可视化管理和量化管理,将开发完成的交易及时进行服务目录,通过可视化的操作配置即可对外提供,推动相关服务在生态圈中进行分享和推广。突破传渠道的边界,将金融服务嵌入生态合作方场景当中,实现客户秒支付、秒交易、秒授信,让金融服务触手可及,无缝衔接,为客户提供流畅的金融服务体验。(五)构建安全保障体系在构建统一的金融服务平台的基础上,对接口进行安全控制并提供相关的金融服务,强化生物识别、加密密码、安全检测等方面工作,在金融服务平台上做好安全认证及技术服务,确保相关金融服务在安全可控的前提下开展。同时打造优质服务,进行流量控制,设计服务级别,配置时要做好协议适配,确保相关的开发和配置作用,同时做好接口的生命周期管理和调用,提供金融服务能力和过程效能的分析、归纳。
三、智慧生态银行的实践
当前,银行均在积极探索智能金融领域,制定智慧生态银行发展蓝图,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优势,推进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对银行服务流程进行再造,不断地提升整体的服务能力。同时,也在不断加强银行的开放程度,通过将金融服务融入场景服务,打造生态金融,形成体系化、特色化的金融服务生态,实现体验一流的智能生态银行,为客户提供最佳的金融服务。(一)建立开放的金融服务能力。通过打造统一的金融服务平台,进行对外金融服务接口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提升内外部金融服务标准化能力。充分发挥金融服务平台的优势,有针对性地开放接口,融入产业服务,通过与生态合作方企业开展深度合作进行引流,基于相关数据,分析引流新客户的特点、特征和优势,提供更加多样化金融服务,与生态合作企业共同拓展金融服务领域和渠道,构建金融生态体系。(二)推动金融服务智能化。充分发挥“生态 智慧”双轮驱动策略,建立智慧银行时充分考虑银行的生态建设,将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先进技术融入银行生态建设过程中,坚持创新引领、科技驱动,积极开展前沿技术的深入研究和应用,充分发挥金融科技在打造产品、优化服务方面的价值,强化科技和业务深度融合,推动业务转型发展,推进银行在渠道、产品、运营、风控、管理等方面的智能化,提升银行智慧服务的能力。通过构建智慧生态银行,全面输出渠道建设、客户营销、风险管理、数据分析等各方面的服务能力,全面赋能生态合作企业。(三)推动金融服务云化。通过金融服务和科技创新的相互结合,推动内外部全渠道的跨界融合,构建全新的、开放的金融生态,实现客户全渗透、场景全开放和渠道全覆盖,提供平滑极致的金融服务体验。通过金融服务平台输出各项金融服务,包含结算、支付、融资、投资、理财等重大关键领域,将这些服务广泛地融入消费民生、公共事业、医疗服务、文化教育、娱乐旅游等各类场景当中。同时,基于自身的金融生态云,为生态合作方进行赋能,提供快速便捷的云上服务、智慧服务等,将更多金融服务延伸到各类场景。(四)推动在各类场景中应用。通过引入新的商业业态,同生态合作方共同建设行业场景,细分行业领域,为出行、旅游、商圈、餐饮、医院、校园等相关场景提供服务。在细分的行业领域深耕细作,深度挖掘场景应用,探索建立金融服务与场景更加契合的方式。1.消费场景。通过打造面向开放模式的生态体系,基于消费场景与生态合作方深度合作,拓展金融服务范围和内容,提供融资、投资等消费场景金融综合服务欧洲杯买球平台的解决方案,将银行的金融服务能力嵌入到各个消费场景,为银行带来客户资金的沉淀和大量的流量入口,为消费客户提供更加智能化的服务。通过为生态圈的服务商、商和商户提供统一接入、支付及清算等便利的支付结算服务,以及利用刷卡、闪付、二维码、聚合码、app支付跨境支付等各种方式,实现将金融服务融入零售小店连锁超市、餐饮、宾馆等各个场景,同时在管理方面做好服务签约、商务管理和稽核控制管理等工作。2.出行场景。通过与轨道交通、高速公路、停车场等相关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利用物联网、声纹识别等技术,融合无感支付、聚合支付等新方式,实行快速缴费、无感通行等,方便客户快速支付、快速出行,简化公共交通管理流程,节约管理成本,提升管理效率。3.旅游场景。通过“金融 旅游”,构建智能的旅游金融服务,让旅游的资金与金融服务平台服务无缝对接,在有效地为旅游客户提供支付、结算、融资的同时,将其沉淀下来的资金进行理财,实现良好的金融服务体验,让出行更加便捷。4.医院场景。通过金融云与医院平台进行深度对接,建立线上就医服务平台,实现预约、挂号、交费、拿药一体化服务,支持药品的全流程可追溯,实现精细化服务,同时为医院上下游供应链企业提供投融资金融服务,为医院及患者提供良好的金融服务体验。5.校园场景。将金融云延伸到校园服务平台,为广大师生提供全流程金融服务,给学费缴纳、科研经费管理、校园账务管理、报销管理等环节提供平台化、自动化、智能化管理,为学校提供良好的校园金融服务,实现校园智慧赋能。6.供应链场景。面向供应链制定整体行业欧洲杯买球平台的解决方案,提供可分解组合、可扩展、具有灵活配置的金融云服务,借助不同场景来细分和构建场景化金融服务,通过自建加上嵌入等方式,利用银行的金融服务平台,通过企业erp、银企直联、企业网银等金融服务入口,开展网上开户、支付转账、资金归集、线上信贷等供应链金融服务。(五)国内银行的具体实践。1.工商银行。工商银行注重发挥金融科技的优势,着力推动生态金融的建设,通过建设资源集约、弹性伸缩、分布式处理的云平台,打造开放金融服务架构,推动建立开放、合作、共赢的金融生态体系。一是注重自主研发金融生态云平台,结合重要欧洲杯投注官网的合作伙伴需求,推出云党费、智慧物业、智慧景区等可快速上线的云服务,将金融云服务延伸到各类场景和广阔群体之中。二是持续推进应用程序接口(api)建设,已经分类构建1000余项金融服务功能组件,涵盖了账户管理、资金结算、商户收单、投资理财等9个重要的领域。公共事业机构或第三方各类企业通过调用这些组件接口,将其嵌入到自身的服务平台当中,与民生服务、公共事业、医疗教育、文化娱乐、衣食住行等各类生活生产场景进行融合,实现金融科技赋能。2.建设银行。建设银行开放生态体系的主要思路为“c端突围、b端赋能、g端连接(g指公权机构)”,通过3个层次的建设,进一步拓展客户服务渠道,扩充客户服务群体,并推动金融服务从b2b模式为主向b2c突围、向b2g扩展,着重打通客户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在金融服务领域注重发挥支付、信用卡、理财等传统业务优势,以客户为中心、以场景为载体,打造数字时代金融服务的新连接。将建行“惠懂你”、直销银行、融资服务、信用卡、账户管理等产品通过开放服务平台进行,打造“纯api模式”,通过开放服务平台的接入流程,从金融服务注册到部署平均只需7个工作日。同时,与中国联通、万科、菜鸟驿站、海尔、小米等欧洲杯投注官网的合作伙伴建立深厚的生态合作关系,与第三方协同打造完整的金融产品和服务,覆盖政务、工商、住房、租赁等场景,进而全方位地构建开放、合作、共享的金融生态。3.光大银行。光大银行秉承“开放合作、互相成就”的原则,着力建立金融生态体系,以光大集团内的银行、保险、证券和中青旅四大核心企业为中心点,同时延伸到光大外部关联企业,通过有效聚合内外部资源,优化打造金融生态圈,建立统一的金融服务体系。光大银行注重创新运营机制,打造开放架构,基于生态圈客户账户的共享、协同营销,建立客户账户共享体系,通过接口、控件、免开发等不同模式连接生产、生活中的各个场景,截至2019年年底,已经向400余家企业输出1000万个电子账户。同时,持续优化升级云缴费、云支付、网络贷等重点业务,推动手机银行、直销银行等从单一渠道工具向生态服务平台转变,注重发挥自身特色和传统优势,加强与科技、环保、旅游、健康等蓬勃发展行业领域的企业进行深度合作,打造“金融 生活”“金融 生产”的一体化生态体系。4.民生银行。民生银行以“直销银行3.0”为依托,构建“b2b2c”开放式综合性金融云服务,并将其作为各行各业企业金融需求和服务沟通的桥梁。通过着力打造智能、敏捷、标准的金融服务平台,提供金融科技、数据服务、风控管理、客户营销等全方位的功能开放支持,推进“自金融”服务实践落到实处。引入了isv(独立开发商)合伙人理念,打造“b2b2c”链接器,基于开放模式和开放框架,在功能丰富的金融服务平台基础之上,与外部有金融需求的企业紧密合作,使相关合作企业只需按照直销银行相关标准进行对接、开发、封装和,即可形成与其自身服务行业相匹配的专业金融互联欧洲杯买球平台的解决方案,实现与民生银行金融服务的有效链接,从而充分发挥“直销银行3.0”功能开放、服务个性、开发敏捷、效率高效等核心优势,不断提升金融服务的开放性、敏捷性和普惠性。在场景金融建设过程当中,由于银行开放接口给外部使用,安全的风险外延窗口不断扩大,安全管控的链条也更加延长,打破了原有单一的安全边界,给银行的风险管理和安全防控带来新的挑战。因此,银行要严控风险事件,筑牢安全体系,平衡好创新和安全,实现在安全可控的基础之上提供开放的金融服务。
四、总结及展望
银行大力推进金融服务供给侧改革,提高金融服务的渗透能力和银行的获客、活客能力,实现金融服务供给侧改革和经营模式转型,使数字化战略真正落地。智慧生态银行将以客户服务为中心、以场景融入为驱动、以生态建设为重点,建立银行的开放服务体系和规则;充分借助互联网金融企业的相关业务架构,制定业务交易标准,对业务交易进行统一的分析解构,归纳出可共享、可组装的原子交易,然后进行组件化的重构,实现金融交易可以原子化的组合和定制化;建立开放的接口,进行服务供给,将智能技术充分融入服务方式和流程,推动生态向外延扩展,使金融服务更加泛在化,逐步实现金融服务无处不在、无所不能的金融生态,显著提升银行金融服务能力,推动智慧生态的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小庆. 浅谈智慧生态银行建设[j]. 中国金融电脑,2019(11):76-79.
[2]王乃嘉. 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的国际经验借鉴 [j]. 中国金融电脑,2019(11):80-83.
生态智慧范文篇4
关键词:智慧生态城市;规划建设;基本理论
1智慧生态城市的定义
智慧生态城市是在建设数字化、现代化的智慧城市的同时,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两者作为一个同等重要、密不可分的整体协同推进,按照生态学原理,建设以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为核心的高效、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人类宜居城市。一直以来,中国的城市化和经济发展以过分强调规模和速度,以大量掠夺自然资源、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现在,随着自然资源的日渐减少、枯竭,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等日趋加剧,各种垃圾等对人类生存空间的侵占,自然环境早已不堪重负,并开始出现各种负面影响,已经严重威胁到中国经济和人民生活的可持续发展。借助智慧产业的高速发展和普及,为改变当前现状提供了难得的契机。推行智慧生态城市的建设规划,在推进城市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使人民生活和生产活动高效、便利的同时,将对自然环境、资源消耗的负面影响降至最低,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同时发掘生态建设和智慧建设的结合点,形成新的产业模式,继续推动自然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智慧生态”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大家都意识到建设智慧生态城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是在建设过程中还是存在很多需要注意的问题。2.1规划建设未融入“智慧生态”理念。过分追求城市化速度以及经济效益,把完成大量建筑和工业体系建设作为重点,甚至大力发展严重破坏环境、消耗大量资源的产业以拉动gdp,完全没有将智慧化、生态化理念融入到规划和建设中。2.2智慧和生态建设不均衡。在进行智慧生态城市建设时,虽然有这个理念,但是依然有失偏颇,通常以智慧化为建设重点,过多重视城市的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社交网络等方面的建设,虽然能够对公共安全、环保、交通、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等各种需求进行快速智能反应和管理,使人民的生活更加高效,但是在保证人民生活健康、减少资源消耗、减少环境破坏方面作为不大。2.3没有形成智慧生态建设产业。当前很多城市的智慧生态建设,大多是先进行智慧化建设,再牵强附会地引入一些生态建设,如先进的垃圾处理厂、绿化工程等,没有找到生态建设和智慧建设的结合点形成产业,没有对拉动经济发展做出贡献。但是如果在建设和改造之初就科学、合理的进行规划,推动智慧生态建设产业的发展,不仅可以保证良好的建设效果,而且可以极大地推动城市经济的发展。
3推进智慧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措施
3.1推进智慧生态城市建设基本理论发展。智慧生态城市规划建设作为一个较新的理论和概念,大多数人对其还比较陌生或不得要领。甚至有人认为推进生态建设会导致经济衰退而怀有抵制心理。所以推进智慧生态城市建设基本理论发展对建设智慧生态城市具有重大的指导和促进意义。智慧城市的建设在进行布局时必须充分考虑地理、人文、气候等因素,合理规划城市的规模和功能,结合智慧产业的促进作用,合理协调对自然生态的索取和补偿关系,充分发挥自然环境提供的优势,建立最适合的智慧生态产业,最大限度地提高公共利益,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同时从法规、道德层面入手对人民的生活方式、经济行为进行引导、规范,加强对环境的保护和科学利用理念。努力提高自然环境质量,为人民提供宜居的生活环境,确保经济发展,实现城市和自然地和谐相处。3.2进行智慧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建议。(1)城市发展应重视生态环保。城市建立的初衷是推动经济发展,并为人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在引进先进科技和设施保证人民生活幸福的同时,城市不能忽视对环境的保护。当前科技发展迅速,完全可以利用科技优势,加速城市经济转型,建立最适合当地自然特点,对自然环境消耗最小、破坏最小的产业。同时加速对自然环境的补偿和修复,如植树造林、土壤修复、水污染治理、大气污染治理、防沙治沙、退耕还草、湿地恢复、固体垃圾治理,提高人民的环保意识,倡导和推行节约和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甚至可以通过对自然的保护形成新的产业,拉动经济的发展。(2)科学的城市定位规划。在建设智慧生态城市的过程中,良好的顶层设计比其它建设都要重要。要结合当地特点进行全面的、有远见的城市定位,强调土地/资源的混合利用、综合开发,将工作、生活、消费、环保等活动场所有机结合,将智慧和生态结合,科学划分合理的功能区。因地制宜,顺势而为,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的深度融合,并通过协调发展各种交通运输和通讯技术加强功能区之间的沟通,提高智慧化管理水平,建设具有当地特色的新型城市。(3)大力发展智慧生态产业。城市依托的传统工业体系对自然环境带来了极大的消耗和破坏。而智慧生态城市为保证经济发展,需要建立适合城市自身的智慧生态产业、通过智慧信息流引领技术、资金、人才等资源,积极创新,通过高新技术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如保险、商务、科技等服务业。优化产业结构,优先发展通讯、新能源、集成电子、大数据、先进制造、新材料等未来优势产业。在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破坏的同时,通过先进技术带动生态建设,保护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创建宜居的生活环境。
4结束语
当前城市化高速发展已经逐渐超出了自然环境的承受能力,长此以往,不论是对人类还是对自然环境都会造成极为严重的伤害。作为解决之道,建设智慧生态城市任重道远,目前理论和建设方式还需要不断探索和完善。按照科学的观念建设智慧生态城市与经济发展并不冲突,当形成智慧生态产业,其也会为经济提供强大的拉动力,使环境更宜居,使城市更智慧、经济更发达,也使人民生活更美好。
作者:窦宝仓 郭雯 单位:西北综合勘察设计研究院
参考文献:
[1]沈清基,安超,刘昌寿.低碳生态城市的内涵、特征及规划建设的基本原理探讨[j].城市规划学刊,2010,(5):48-57.
[2]毕凌岚.生态城市物质空间系统结构模式研究[d].重庆大学,2004.
生态智慧范文篇5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生态觉悟;“力量型”科学;和谐;中国现代科学体系
一西方“力量型”科学范式的理论溯源及其界限
今天我们提到科学,一般指的是近代西方科学,它起源于希腊的理性科学,重视数学的运用与实验的检测,因而也称为数理实验科学。[1]西方近代科学既有对希腊理性科学的继承,同时受西方近代文化观念的影响,它在某种程度上也偏离了希腊理性科学对自由精神的追求,正如吴国盛先生所言,“近代科学不仅是希腊理性精神的正宗传人和光大者,作为现代工业社会的奠基者,科学还以其‘效用’服务于意欲‘控制’的人类权力意志。这是近代科学的一个崭新的维度:力量化、控制化、预测化。”[2]这样,主体维度的价值诉求加上对物质力量的狂热追求,构成了近代科学精神的核心部分,也就是尼采所说的强力意志。这种强力意志构成了西方近代文明的主旋律,也造就了西方“力量型”科学范式。
[3]西方“力量型”科学范式虽然在过去几百年中获得了飞跃性的发展,二十世纪的科学与技术却展示了西方“力量型”科学本身的某种界限。20世纪基础科学的三大成就相对论、量子论和复杂科学的核心思想和结论分别从宇观、微观和宏观尺度证实了西方“力量型”科学的局限性,且这种片面性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
[4]无论是西方科学自身的发展,还是在处理与社会、自然的关系上,西方“力量型”科学范式都面临着发展的瓶颈问题。和谐的生态觉悟、科学的前沿发展都呼唤一种新的科学范式,而这种新的科学范式的核心思想与东方文明中的生态智慧不谋而合,作为东方文明代表的中国文化与科学将面临新的历史机遇与挑战。
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天人和谐”思想对“力量型”科学界限的消融
二十世纪以来,以相对论、量子力学和复杂科学为代表的前沿科学,通过深刻的观念转变和理念创新,打破了时空对立等二元对立观念,演绎了自然宇宙和谐一体的更为纯正的科学自由精神。这种情况下,强调和谐一体的中国传统自然观,在解释新的科学思想上,较之西方“力量型”科学所依赖的机械自然观显得更加优越。[5]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一些人自然地把他们的目光投向了东方文明,投向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以解决人类面临的全球科技文化困境。
1儒家文化中的生态智慧:“天人合一”思想的发掘
儒家文化具有十分丰富的内容,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主流。儒家文化在中国思想史上曾发挥过重要的作用,对于当代科技的有序发展也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6]第一,儒家整体性的思维方式有助于克服西方近代科学的原子论限度。儒家的“天人合一”观始终把宇宙看作为一个整体,如孟子认为自然之天产生万物,人和万物只有一个来源,万物和人都是其整体的一个组成部分,且彼此相互倚赖。儒家的整体性思维方式反对把人与自然相分割和对立,这有助于消融西方近代科学中还原论、原子论的错误理念,有助于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协同发展的关系。第二,儒家“天人合一”思想有助于消融近代“力量型”科学范式中的主体外化倾向。在和谐的状态中求发展,在尊重自然的前提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儒家“天人合一”思想给予西方“力量型”科学最大的启迪。如荀子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各有不同分职,只有充分把握好天与人的分职,才能清楚地认识天与人的发展规律,从而更好地认识与改造世界。[7]第三,儒家“天人合一”观有助于改变西方“力量型”科学的控制论世界图景。儒家“天人合一”思想建立在深厚的伦理道德基础之上,如孟子主张“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即把爱心从家庭扩展到社会,从社会再扩展到自然万物,进而使仁爱具有了生态道德的含义。这种崇高的境界引导人类理性地控制物质欲望,并把物欲导向精神的追求与创造,塑造人类“赞天地之化育”的伟大胸怀,即理解、赞美和协助自然界之生生不息,并以这样的方式发挥人性,而成为天地大自然界的一部分。而西方近现代科学思想认为自然界本质上是一种纯粹物的结合,是一幅符合机械力学规律的自然图景,是一个在人类之外跟人类毫不相干的体系,是人类的能源场与垃圾场,从而培养了人对自然的傲慢感、对于其他物种的优越感。儒家“天人合一”的生态智慧则对自然有一种热爱、同情、亲近之情,认为一切知识本质上都来源于活生生的自然,而不是来自实验室中的自然切片,强调对自然本身的直接接近。[8]这样,儒家文化的生态智慧显然能够弥补西方“力量型”科学观念的不足。它警示人类,应该去除在自然面前的自负和傲慢,应该敬畏自然,停止无止境地向自然索取,保持与自然的和谐,才能使科学技术更好地造福于人类。
2道家文化中的生态觉悟:“道法自然”思想的启迪
道教文化也是华夏母体上土生土长的血脉文化,道家的核心范畴“道”把人类置于自然世界的大系统中,从自然现象推及人类社会的道德行为准则,以及人类对自然界的态度。其思想路径和特征,与当代复杂性科学的生态趋向是一致的,从而有助于消融西方“力量型”科学范式的界限。[9]首先,道家的“道法自然”生态思想可以为科学提供新的形而上学基础。老子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来源于自然并统一于自然界,人是天地生成的,人与天地的关系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它们相互依赖、相互作用,构成和谐统一的整体。道家文化中的生态智慧与近代西方主客二分的机械论、二元论以及人类中心主义观念是根本不同的,从而可以为西方“力量型”科学范式提供新的哲学基础。其次,道家的循“道”而为的价值原则与当代生态科学的价值目标是一致的。老子的“道”具有生态价值的意蕴,就是要求人们的行为要与“道”一致,要与天地万物一致,尊“道”贵“德”,顺应自然,体现在实践上就是“无为”。当代生态科学十分推崇老子的这一思想,与老子把天地之“道”作为确立人类道德的根据一样,生态科学的整体论思想、价值观原则都是以生态系统的自然性质为根据的,主张要对自然过程作出谦卑的默认,让自然按照自己的节律运行而不要去破坏它。其三,道家的生态哲学与当代21世纪科学追求的最高境界都是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生态整体境界。老子的“道”是一种尊重生命和自然的伦理观,它要求人们的活动尊重天地自然,尊重一切生命,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与生态科学的生态中心主义观念是十分吻合的,他们共同指向“天人一体”、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境界。总之,在生态整体系统中,人不在自然之外,也不在自然之上,而在自然之中。人应当站在生态系统和地球的角度,成为大自然的神经和良知,关心其他生命,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体现并弘扬大自然的“生生之德”,维持自然界的美丽与和谐。这就是道家中所蕴涵的生态智慧对西方“力量型”科学最大的启迪,今天我们提出科技生态转向的理论支撑点也在于此。了更为广阔的人类文化图式,从儒学、道学等东方文化中寻找生态智慧与启迪。作为东方文明代表的中国文化,能以其特有的生态智慧和觉悟为西方“力量型”科学突破固有的范式提供有益的催化作用,并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范导科学应有的气质,现代科学与蕴涵了东方智慧的儒家、道家文化进行跨文化对话,对于人类超越科技文化困境、迈向澄明之境无疑具有积极意义。
三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生态智慧的发掘与现代科学体系的建立
二十世纪下半叶以来,许多科学家在“东方神秘主义”与现代物理学之间发现了“惊人的平行之处”,以此为契机展开了东方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之间的跨文化对话。[10]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虽然对于克服和纠正西方“力量型”科学的缺陷能够起到积极作用,但是能否起到主导作用——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觉悟推进为一种整个人类文明的生态价值观和生态世界观,成功地实现中华科学技术的腾飞,这还取决于中国人对于传统文化的自觉与超越的程度。二十世纪末以来,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一股复兴中国传统文化的强劲声浪,其原因之一就是西方“力量型”科学的天人分离思维摸式的弊端日益显露出来,特别是在复杂科学等前沿领域,因而当代西方科学正经历着从主客二分转向主客融合的后现代主义的洗礼。而中国传统文化和后现代主义有许多相似之处:它们都崇尚天与人的和谐一致、思与诗的交融贯通;都鄙视对外在对象作还原性的分析,而注重对人在其中的世界的情感体验。因此,西方的一些学者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看成是抵御西方科学工具理性的希望。[11]而对今天的中国人而言,一方面要跟西方发达世界站在一起,忧虑“力量型”科学本身的缺陷;另一方面也要跟不发达世界站在一起,忧虑本民族的传统文化被不知不觉排除在“体”之外而流于“用”的危险。中国人的“现代化之忧思”,既有西方后现代主义者的“现代性批判”的一面,也有发掘传统文化的一面,既有后现代的一面,也有前现代的一面。[12]因此,为了彻底摆脱现代化的双重困境,中国人不仅要发掘传统文化中的生态觉悟以消融西方近现代科学“工具理性”的界限,更为重要的是在西方科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发掘并提炼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蕴涵的生态觉悟,建立起与西方科学平行的中国现代科学体系,进而将这种生态智慧推进为整个人类文明的生态价值方法和生态价值观,而20世纪基础科学的三大成就相对论、量子论和复杂科学则为中国现代科学体系的建立提供了历史性机遇。20世纪前沿科学的核心思想与中国科学和文明的生态智慧不谋而合,这些前沿科学领域将成为中国人大显身手的场所。因此,建立中国特色的东方科学体系是完全可能的,尤其是在系统科学、协同科学、混沌科学以及生态科学等综合性较强的学科领域。[13]如何将可能诉诸于现实?这还取决于中国传统科学能否在吸收西方科学精髓的基础之上,创造性地阐述与发掘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蕴涵的生态智慧,从而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成为中国现代科学体系的形而上学基础!
激活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创造性地阐释中国科学传统背后所蕴涵的人文理念,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来制约一再跌落的西方科学,是一条十分恢宏而又漫长的道路,但又是一个十分诱惑的思路。一方面对西方而言,他们则有可能获得突破工具理性这个“座架”的外援——融合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态智慧于母文化之中,激活科学自身内在的修复机制;另一方面对于中国而言,提供了民族传统文化复兴与现代科学体系建立的绝佳机会。当中国人真正超越自己文化中的旧传统之时,就是中国科学技术走向腾飞之日。
参考文献:
[1][4]姜岩东方科学与文明的复兴[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8
[2][12]吴国盛科学与人文[j]中国社会科学,2001.4
[3]吴国盛.何为科学精神[j]百科知识,1998.2
[5]吴国盛20世纪的科技展示了科学本身的某种界限——回顾百年科技
[j]国际经济评论,1999.z2
[6][11]陶渝苏论作为科学精神生长点的西方思维模式[j]贵州大学学报,1998.1
[7]梅萨罗维,等人类处于转折点[m]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87.148
[8]吴国盛.反思科学[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4.23-24
[9]李承宗,谢翠蓉.试论道教文化对科学技术的影响与启示[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3.6
生态智慧范文篇6
【关键词】智慧城市;城市规划;生态城市
1引言
在信息化、数字化技术的支撑下,智慧城市建设工作正如火如荼地开展,为城市居民提供了方便、快捷、智能的工作与生活方式,有力地刺激着地方经济发展与综合实力提升。与此同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环保理念也逐渐渗透到城市规划与建设中,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绿色建筑、双碳战略、节能降耗等关键词已成为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考量内容,有助于提高资源能源利用率,减少城市规划建设对自然环境与生态系统造成的污染或损害,切实提高城市的生态文明[1]。因此,将智慧型与生态型相结合,建设智慧生态城市,是把握新一代信息技术变革机遇,加快向信息社会转型发展与推进城市建设与自然生态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在探索智慧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发展路径时存在诸多问题,不少城市存在资源短缺、环境污染、高耗能低效率等问题,有必要对智慧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准则、定位等加以剖析,为智慧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路径探索提供方向指引。
2智慧生态城市
智慧生态城市即智慧型与生态型并重的城市,其是指在建设信息化、数字化、现代化的智慧城市时,将节能环保、绿色生态的理念融入城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等各个方面以及规划建设全过程中,统筹协调智慧城市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构建城市智慧型与生态型密不可分的命运共同体,整体、协同推进智慧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将城市建设成为集聚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与绿色化为核心的高效、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人类宜居城市[2]。早先,我国城市规划与建设存在重发展轻生态的问题,在城市扩张与经济发展过程中过分注重建设规模、建设速度、建设效益,城市发展的盲目性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其对自然环境与生态系统带来的危害与威胁,致使不可再生资源日益稀缺,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问题日益加剧,自然生态系统中动植物的生存空间进一步萎缩,城市无序扩张与盲目建设产生的恶果已形成严重的反噬,严重阻碍城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威胁城市居民的生命健康与安全。在人与自然、城市建设与生态文明之间冲突激烈之时,将智慧城市与生态城市的理念引入城市规划建设中,在推进城市信息化、数字化、现代化、智能化,提高人们生产生活的便利性与高效性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建设对资源的消耗以及对自然环境与生态系统的侵占与干扰,为人与自然、经济建设与生态文明的协同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城市底蕴。
3智慧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准则
智慧生态城市内涵丰富,集智慧城市、生态城市、绿色城市、数字城市、园林城市等多功能城市为一体,在构建现代化快捷、便利、高效城市生产生活体系的基础上推进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存。在智慧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过程中,应遵循如下准则。
3.1符合公共利益
城市是人们生活的家园,也是自然环境与生态系统赖以生存的场所。智慧生态城市的规划与建设应以人为本、以集体利益为先,充分关注城市中个体与群体的需求,认知城市内部与外部环境的差异,挖掘城市自身发展的优势力量,统筹协调各方利益体对资源的需求与利用情况,合理、科学地分配与共享各行业、各领域的信息、数据、资源,最大限度地体现人与自然共生共存的公共利益,达到城市人文、自然、科技、产业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3.2提高控制力
智慧生态城市的规划与建设是对原有盲目的城市发展与无序的城市扩张的一种有效遏制。城市的生态文明与智慧便捷有赖于城市内部良好的自控力与行动力,例如,在城市化过程中,应科学测算城市自然环境容量,并以此为标尺合理控制城市人口的高速扩张;在城市产业推进与发展过程中,应科学论证产业发展与企业生产运营给周边自然环境与生态系统带来的正面效应与负面影响,结合论证结果有效筛选优质企业与优质产业,进一步优化智慧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中的良性产业链与产业圈;在城市居民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引导民众从细节做起,节能降耗、保护环境、规范言行,以良好的个体自律性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状态。
3.3符合智慧生态
智慧生态城市的核心在于生态思想与智慧理论方法在城市规划与建设中的深层渗透与灵活运用。在智慧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时,应充分借助相关思想、理论与方法对城市运转模式、生产生活方式以及经济发展态势进行转型升级与科学管控,切实提升城市的智能化服务水平与业务服务效率,为城市中从事生产生活的群体提供更加绿色、生态、健康的环境与场所,让智慧与生态成为城市发展、产业兴旺、人民幸福的助推器。例如,在智慧生态城市规划建设时,充分融合城市的地形地貌、地质条件、气候条件、水文条件、交通状况、产业状况等要素对城市进行功能分区与科学布局,通过科学的顶层设计与迭代规划,因地制宜地绘制智慧生态城市一张蓝图,使得城市具备便捷、高效、生态、宜居等特性。
4智慧生态城市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4.1规划建设未融入智慧生态理念
智慧生态城市的规划与建设对于平衡城市建设、人民生产生活以及自然环境与生态系统有序发展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但早先城市规划与建设期间未能较好地渗透与体现智慧型与生态型的理念,而是过度追求城市建设的速度、规模与产业经济发展的效益,甚至有不少城市将gdp作为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唯一标杆。土地资源的大量开发使得原有的生态环境遭到毁灭性打击,工业企业规模的迅速扩张使得城市的节能、环保、降耗问题层出不穷,这种以盲目式招引工业企业、大肆无序提升城市化水平的做法虽然在短时间内可以快速拉动gdp,但其对自然环境与资源能源带来的余震效应将严重制约城市的进一步发展。
4.2智慧与生态建设不均衡
当前,智慧城市建设热度明显高于生态城市,一方面是由于智慧城市所带来的便利性与高效性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其建设效益是肉眼可见、显而易见的。而生态城市的建设所带来的利好则是隐形的、长期的。另一方面是由于计算机、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社交网络等新兴的技术驱动着智慧城市建设持续不下的热度,智慧城市相关的人才、科技项目以及资金倾斜均远远超出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因此,当前城市规划与建设中智慧与生态处于失衡状态,侧重于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对城市的公共安全、行政服务、环保、交通、工商业等活动进行智能化转型升级,提高城市内部的运营与管理智能化水平,而在节能降耗、环境保护、设施完善、生活健康等方面的投入与行动均明显不足。
4.3未形成智慧生态建设产业
由于城市规划与建设中智慧与生态的投入与行动失衡,不少城市在推进智慧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工作时通常会优先发展智慧城市,照搬其他城市智慧化建设的模板,打造一批智慧化样本,如智慧旅游、平安城市、智慧政务、智慧物流、智慧安监等,在智慧化升级建设的基础上牵强附会地添加一些生态文明建设元素,如垃圾处理厂、城市绿化工程、海绵城市工程等。以海绵城市工程为例,其利用传感器、物联网、数据中心等构建海绵城市监控一体化平台,对海绵工程与工程措施建设成果、城市海绵化效果和不同尺度下海绵城市考核指标达标情况等进行综合展示,为政府管理部门提供海绵城市动态监管的综合性平台,同时也为公众认识和参与海绵城市建设提供一个科普平台。但海绵城市建设在工程措施如生物滞留设施、透水铺装、雨水调蓄池、植草沟、碎石沟、雨水湿地等方面的养护管理力度不够,不少海绵工程设施在过了海绵城市建设期后均存在无人运维的状态,生态城市建设成效不明显。智慧与生态的结合点未能衍生出良性发展的产业,无法为智慧城市规划与建设提供坚实的产业支撑。
5推进智慧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措施
5.1推进智慧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基本理论发展
智慧生态城市相对于智慧城市与生态城市而言是一个较新的理论,不少人对其内涵与意义存在诸多误解,甚至认为智慧生态城市建设会阻碍城市经济发展的步伐。因此,在对智慧生态城市进行规划与建设前,需厘清智慧生态城市的规划路径与建设脉络,综合考虑城市的自然地理、社会人文等要素,合理、科学地规划城市人口规模、支撑产业、主导经济,统筹协调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对自然生态与资源能源的索取与补偿关系,集成区域特性与优势资源培育与发展智慧生态产业新业态与新模式,最大限度地提高城市内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水平以及群体的公共利益。此外,利用法律法规、社会道德与舆论舆情有效引导人们改变原有的生产生活方式,摒弃传统高能耗、低效益的企业运营管理模式,切实提高城市生产生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率、对生态环境的维稳与保护,确保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驱车并行。
5.2智慧生态城市规划建设建议
5.2.1注重生态环保作为人们生产与生活的美好家园,城市一方面应以良好的经济实力为人们提供丰富的就业岗位与良好的从业环境,一方面也应为城市自然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与人们的幸福安居提供生态、绿色、和谐的环境。因此,在引入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兴技术加快城市智慧化建设步伐的同时,也应该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充分利用科技力量与技术优势推动城市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结合区域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减少城市建设与产业发展对自然环境的消耗与破坏。此外,城市建设应与自然环境“修补”同步,即通过植树造林、污染治理、退耕还林、垃圾无害处理、推行低碳环保生活方式等修复自然环境的创伤,切实打造生态与智慧并重型城市。5.2.2科学定位规划在规划与建设智慧生态城市时,应结合城市特色与区域优势资源做好科学定位与顶层设计,有机结合城市土地与资源的混合利用与综合开发,有机融合城市的生产、生活、消费等活动场所,通过合理的功能分区与优化设计,将城市打造成为高度杂糅智慧性与生态性的平台载体,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的深度融合,并通过协调发展各种交通运输和通信技术加强各功能区的数据共享与跨区沟通,建设具有区域特色的智慧生态型城市。5.2.3大力发展智慧生态产业智慧生态城市的规划与建设应取缔技术落后的高能耗产业与工业体系,建立适合城市自身特色的智慧生态产业。通过新兴技术的引入吸纳大量的人才、资金、项目、资源,助推高新技术产业与旅游服务业的蓬勃发展。同时,应优化城市产业结构,优选对自然生态环境干扰与破坏较小的产业,如通信产业、先进制造产业、新材料产业等,以产业升级带动生态建设,创建生态宜居、环境优美的智慧生态城。
6结语
当前城市化高速发展已经逐渐超出了自然环境的承载力,将生态文明与智慧城市作为城市规划与建设的两大支撑,拓展出新型智慧生态产业业态与产业模式,可以为智慧生态城市经济体建设注入新的活力,激活智慧生态城市发展“一池春水”。在智慧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时,应延续生态学理论、沿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发展智慧生态产业,为城市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拉动力,使城市环境更宜居,城市生活更便捷,城市生活更发达。
【参考文献】
[1]陈钊锋,来刚强.杭州市智慧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研究[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22(1):73-75.
生态智慧范文篇7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生态觉悟;“力量型”科学;和谐;中国现代科学体系
一西方“力量型”科学范式的理论溯源及其界限
今天我们提到科学,一般指的是近代西方科学,它起源于希腊的理性科学,重视数学的运用与实验的检测,因而也称为数理实验科学。[1]西方近代科学既有对希腊理性科学的继承,同时受西方近代文化观念的影响,它在某种程度上也偏离了希腊理性科学对自由精神的追求,正如吴国盛先生所言,“近代科学不仅是希腊理性精神的正宗传人和光大者,作为现代工业社会的奠基者,科学还以其‘效用’服务于意欲‘控制’的人类权力意志。这是近代科学的一个崭新的维度:力量化、控制化、预测化。”[2]这样,主体维度的价值诉求加上对物质力量的狂热追求,构成了近代科学精神的核心部分,也就是尼采所说的强力意志。这种强力意志构成了西方近代文明的主旋律,也造就了西方“力量型”科学范式。
[3]西方“力量型”科学范式虽然在过去几百年中获得了飞跃性的发展,二十世纪的科学与技术却展示了西方“力量型”科学本身的某种界限。20世纪基础科学的三大成就相对论、量子论和复杂科学的核心思想和结论分别从宇观、微观和宏观尺度证实了西方“力量型”科学的局限性,且这种片面性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
[4]无论是西方科学自身的发展,还是在处理与社会、自然的关系上,西方“力量型”科学范式都面临着发展的瓶颈问题。和谐的生态觉悟、科学的前沿发展都呼唤一种新的科学范式,而这种新的科学范式的核心思想与东方文明中的生态智慧不谋而合,作为东方文明代表的中国文化与科学将面临新的历史机遇与挑战。
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天人和谐”思想对“力量型”科学界限的消融
二十世纪以来,以相对论、量子力学和复杂科学为代表的前沿科学,通过深刻的观念转变和理念创新,打破了时空对立等二元对立观念,演绎了自然宇宙和谐一体的更为纯正的科学自由精神。这种情况下,强调和谐一体的中国传统自然观,在解释新的科学思想上,较之西方“力量型”科学所依赖的机械自然观显得更加优越。[5]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一些人自然地把他们的目光投向了东方文明,投向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以解决人类面临的全球科技文化困境。
1儒家文化中的生态智慧:“天人合一”思想的发掘
儒家文化具有十分丰富的内容,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主流。儒家文化在中国思想史上曾发挥过重要的作用,对于当代科技的有序发展也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6]第一,儒家整体性的思维方式有助于克服西方近代科学的原子论限度。儒家的“天人合一”观始终把宇宙看作为一个整体,如孟子认为自然之天产生万物,人和万物只有一个来源,万物和人都是其整体的一个组成部分,且彼此相互倚赖。儒家的整体性思维方式反对把人与自然相分割和对立,这有助于消融西方近代科学中还原论、原子论的错误理念,有助于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协同发展的关系。第二,儒家“天人合一”思想有助于消融近代“力量型”科学范式中的主体外化倾向。在和谐的状态中求发展,在尊重自然的前提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儒家“天人合一”思想给予西方“力量型”科学最大的启迪。如荀子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各有不同分职,只有充分把握好天与人的分职,才能清楚地认识天与人的发展规律,从而更好地认识与改造世界。[7]第三,儒家“天人合一”观有助于改变西方“力量型”科学的控制论世界图景。儒家“天人合一”思想建立在深厚的伦理道德基础之上,如孟子主张“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即把爱心从家庭扩展到社会,从社会再扩展到自然万物,进而使仁爱具有了生态道德的含义。这种崇高的境界引导人类理性地控制物质欲望,并把物欲导向精神的追求与创造,塑造人类“赞天地之化育”的伟大胸怀,即理解、赞美和协助自然界之生生不息,并以这样的方式发挥人性,而成为天地大自然界的一部分。而西方近现代科学思想认为自然界本质上是一种纯粹物的结合,是一幅符合机械力学规律的自然图景,是一个在人类之外跟人类毫不相干的体系,是人类的能源场与垃圾场,从而培养了人对自然的傲慢感、对于其他物种的优越感。儒家“天人合一”的生态智慧则对自然有一种热爱、同情、亲近之情,认为一切知识本质上都来源于活生生的自然,而不是来自实验室中的自然切片,强调对自然本身的直接接近。[8]这样,儒家文化的生态智慧显然能够弥补西方“力量型”科学观念的不足。它警示人类,应该去除在自然面前的自负和傲慢,应该敬畏自然,停止无止境地向自然索取,保持与自然的和谐,才能使科学技术更好地造福于人类。
2道家文化中的生态觉悟:“道法自然”思想的启迪
道教文化也是华夏母体上土生土长的血脉文化,道家的核心范畴“道”把人类置于自然世界的大系统中,从自然现象推及人类社会的道德行为准则,以及人类对自然界的态度。其思想路径和特征,与当代复杂性科学的生态趋向是一致的,从而有助于消融西方“力量型”科学范式的界限。[9]首先,道家的“道法自然”生态思想可以为科学提供新的形而上学基础。老子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来源于自然并统一于自然界,人是天地生成的,人与天地的关系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它们相互依赖、相互作用,构成和谐统一的整体。道家文化中的生态智慧与近代西方主客二分的机械论、二元论以及人类中心主义观念是根本不同的,从而可以为西方“力量型”科学范式提供新的哲学基础。其次,道家的循“道”而为的价值原则与当代生态科学的价值目标是一致的。老子的“道”具有生态价值的意蕴,就是要求人们的行为要与“道”一致,要与天地万物一致,尊“道”贵“德”,顺应自然,体现在实践上就是“无为”。当代生态科学十分推崇老子的这一思想,与老子把天地之“道”作为确立人类道德的根据一样,生态科学的整体论思想、价值观原则都是以生态系统的自然性质为根据的,主张要对自然过程作出谦卑的默认,让自然按照自己的节律运行而不要去破坏它。其三,道家的生态哲学与当代21世纪科学追求的最高境界都是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生态整体境界。老子的“道”是一种尊重生命和自然的伦理观,它要求人们的活动尊重天地自然,尊重一切生命,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与生态科学的生态中心主义观念是十分吻合的,他们共同指向“天人一体”、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境界。总之,在生态整体系统中,人不在自然之外,也不在自然之上,而在自然之中。人应当站在生态系统和地球的角度,成为大自然的神经和良知,关心其他生命,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体现并弘扬大自然的“生生之德”,维持自然界的美丽与和谐。这就是道家中所蕴涵的生态智慧对西方“力量型”科学最大的启迪,今天我们提出科技生态转向的理论支撑点也在于此。
西方科学的畸形发展而带来的一些文化困境,为东方文化发挥作用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使人类把目光投向了更为广阔的人类文化图式,从儒学、道学等东方文化中寻找生态智慧与启迪。作为东方文明代表的中国文化,能以其特有的生态智慧和觉悟为西方“力量型”科学突破固有的范式提供有益的催化作用,并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范导科学应有的气质,现代科学与蕴涵了东方智慧的儒家、道家文化进行跨文化对话,对于人类超越科技文化困境、迈向澄明之境无疑具有积极意义。
三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生态智慧的发掘与现代科学体系的建立
二十世纪下半叶以来,许多科学家在“东方神秘主义”与现代物理学之间发现了“惊人的平行之处”,以此为契机展开了东方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之间的跨文化对话。[10]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虽然对于克服和纠正西方“力量型”科学的缺陷能够起到积极作用,但是能否起到主导作用——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觉悟推进为一种整个人类文明的生态价值观和生态世界观,成功地实现中华科学技术的腾飞,这还取决于中国人对于传统文化的自觉与超越的程度。二十世纪末以来,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一股复兴中国传统文化的强劲声浪,其原因之一就是西方“力量型”科学的天人分离思维摸式的弊端日益显露出来,特别是在复杂科学等前沿领域,因而当代西方科学正经历着从主客二分转向主客融合的后现代主义的洗礼。而中国传统文化和后现代主义有许多相似之处:它们都崇尚天与人的和谐一致、思与诗的交融贯通;都鄙视对外在对象作还原性的分析,而注重对人在其中的世界的情感体验。因此,西方的一些学者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看成是抵御西方科学工具理性的希望。[11]而对今天的中国人而言,一方面要跟西方发达世界站在一起,忧虑“力量型”科学本身的缺陷;另一方面也要跟不发达世界站在一起,忧虑本民族的传统文化被不知不觉排除在“体”之外而流于“用”的危险。中国人的“现代化之忧思”,既有西方后现代主义者的“现代性批判”的一面,也有发掘传统文化的一面,既有后现代的一面,也有前现代的一面。[12]因此,为了彻底摆脱现代化的双重困境,中国人不仅要发掘传统文化中的生态觉悟以消融西方近现代科学“工具理性”的界限,更为重要的是在西方科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发掘并提炼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蕴涵的生态觉悟,建立起与西方科学平行的中国现代科学体系,进而将这种生态智慧推进为整个人类文明的生态价值方法和生态价值观,而20世纪基础科学的三大成就相对论、量子论和复杂科学则为中国现代科学体系的建立提供了历史性机遇。20世纪前沿科学的核心思想与中国科学和文明的生态智慧不谋而合,这些前沿科学领域将成为中国人大显身手的场所。因此,建立中国特色的东方科学体系是完全可能的,尤其是在系统科学、协同科学、混沌科学以及生态科学等综合性较强的学科领域。[13]如何将可能诉诸于现实?这还取决于中国传统科学能否在吸收西方科学精髓的基础之上,创造性地阐述与发掘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蕴涵的生态智慧,从而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成为中国现代科学体系的形而上学基础!
激活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创造性地阐释中国科学传统背后所蕴涵的人文理念,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来制约一再跌落的西方科学,是一条十分恢宏而又漫长的道路,但又是一个十分诱惑的思路。一方面对西方而言,他们则有可能获得突破工具理性这个“座架”的外援——融合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态智慧于母文化之中,激活科学自身内在的修复机制;另一方面对于中国而言,提供了民族传统文化复兴与现代科学体系建立的绝佳机会。当中国人真正超越自己文化中的旧传统之时,就是中国科学技术走向腾飞之日。
参考文献:
[1][4]姜岩东方科学与文明的复兴[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8
[2][12]吴国盛科学与人文[j]中国社会科学,2001.4
[3]吴国盛.何为科学精神[j]百科知识,1998.2
[5]吴国盛20世纪的科技展示了科学本身的某种界限——回顾百年科技
[j]国际经济评论,1999.z2
[6][11]陶渝苏论作为科学精神生长点的西方思维模式[j]贵州大学学报,1998.1
[7]梅萨罗维,等人类处于转折点[m]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87.148
[8]吴国盛.反思科学[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4.23-24
[9]李承宗,谢翠蓉.试论道教文化对科学技术的影响与启示[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3.6
生态智慧范文篇8
关键词:气象服务;智慧农业;生态环境
随着近些年智慧农业的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气象服务的内容已经从大众化逐渐向专业化、体系化、专项化发展,需要满足不同的气象需要,提供具有建设性的预警信息。气象服务在智慧农业发展、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方面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在发展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农业发展、生态环境需要及时提供相关的数据资源,提供农业生产、发展,气象保护、大气污染监测等服务,体现了气象服务的应用优势与价值。
1气象服务在智慧农业与生态环境中的应用
1.1大气监测能力不断提升。生态环境是一个整体性的概念,监测范围比较广,需要不断发展大气监测能力。目前我国气象服务在发展的过程中已经初步建立并不断完善自身的大气探测能力,有效为地区生态环境的保护提供了必要的保护。如北方严重雾霾天气各地区都会下发防雾霾的相关措施同时会利用气象服务来加大对各地区政策制度执行的监督工作。通过卫星和地面气象站的共同监测,气象服务部门可以准备判断出污染加剧的区域和污染源,为环境保护部门找出污染源头提供必要的依据,如某些工厂私自开工建设气象部门就可以通过区域污染情况的研判从而找出自行生产的工厂,派遣专门的督导组现场进行办公,对违法违规企业进行处置。气象服务中大气检测能力在近些年的发展中得到了明显的提升,通过大气检测、探测为生态环境的保护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1.2气象防灾减灾服务提升。防灾减灾服务是气象工作的重点内容,也是公众对气象服务最紧迫的需求。我国气象服务基于生态环境保护和发展的需求在防灾减灾方面已经建立了较为完整的数据库,一方面是理念地区防灾减灾的数据库不断积累,为后续气象预测和灾害预警提供了必要的数据依据,如气象部门针对纳入服务的特色农业、智慧农田多次进行了气象预警,有效降低了异常天气对农作物、经济作物的影响,起到了防灾减灾的效果;另一方面性的气象资源包括气象卫星和基层监测设施的完善也可以对地区的气象变化数据及时进行汇总,对区域小气候进行了有效的防范。如东北历史上很少有台风,但如今2020年台风三连击东北,对东北地区带来了广泛的降雨、大风天气,气象部门通过对台风路径的预测及时对东北三省进行了灾害预警,提供了防台风预警警报并指导农业等地区各部门做好准备将台风灾害的风险降低到最低。事实上,东北地区缺乏台风应用的能力,而通过气象部门的及时通知并告知防台风数据和经验可以为地区的安全和防灾减灾提供必要的准备,提升防灾减灾的能力。1.3人工影响天气工作提升。气象服务在生态环境中的应用体现为人工对天气的影响,可以利用人工的方式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实现天气的影响,对局部地区的天气取得了积极的影响包括人工降雨、降雪、人工抗旱等工作。如2020年12月2日,河南人工降雪就引起了社会的广泛热议,通过人工增雪作业的方式河南下了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雪,而在社会讨论中是人工雪还是自然学引起了广泛争议,在争议过程中气象部门专家根据社会热点进行了科普工作:①这场雪是自然降雪和人工增雪共同作用的结果;②人工增雪也得天气的配合(首先必须天空里有云,没有云就象巧妇难做无米之炊一样,下不了雪。能下雪的云,还必须是0℃以下的“冷云”);③这场雨雪过程有利于净化空气、改善土壤墒情、降低森林火险等级。通过科普工作对公众对于人工影响天气的认识明显提升,也体现了我国气象部门在人工干预天气方面取得的巨大进步。
2气象服务在智慧农业与生态环境作用提升建议
2.1落实责任,确保信息提供。气象服务发展过程中应严格落实责任制度,明确气象服务信息各级主体责任,确保各项气象信息落实到具体个人,确保信息提供的稳定性。气象服务具有公共性的特征,在提供服务时公众对气象服务的需求存在一定的变化,对气象服务的内容需求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在提供数据时必须要严格落实主体责任,由涉农部门负责督促气象技术部门、数据分析部门提供针对性的数据包,满足农业发展、生态环境的需要。如农业发展过程中农作物的选择可能会出现变化,如种水稻、种茶叶等都要求气象部门提供有针对性的温度、湿度、气压等数据,同时同一作物在不同的生长周期也需要不同的数据支持。这些数据内容由涉农部门负责对接,接到农业气象数据需求以后应在几个工作日内整理完成并提供气候数据分析报告,确保数据提供的有效性、针对性。此外气象涉农部门要对农业的需求进行及时的调研,了解农业发展过程中的新问题、性内容,按照季度制定工作任务并调整未来的气象服务内容,确保涉农气象服务始终与农业需求相一致,提升气象服务的规范性、有效性和业务成长性。2.2扎根基层,完善服务体系。智慧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发展过程中需要扎根基层不断完善服务体系,从本地区都是实际情况切实做好气象服务工作。扎根基层就必须要从地方实际情况出发,对地方农业、生态环境中常见的灾害天气等进行数据分析,结合气象变化情况及时对气候灾害进行研判,及时与相关单位进行沟通和交流,做好气候的分析工作,一但发现灾害端倪要及时与地方应急管理部门取得联系,做好气象欧洲杯投注官网的服务支持工作。一方面要利用已有的沟通渠道对各乡镇建立沟通,根据乡镇农业发展的特点和生态环境需要提供有针对性的防灾减灾工作,如气候变化对早稻等有影响但对于其他的大棚蔬菜影响比较少,在提供气象服务时要注意区别不同农作物的影响,强化气象服务工作;其次要与政府部门对接,根据政府部门的需要及时提供有效的防灾减灾意见和提供监测服务,如冬季雾霾防止秸秆燃烧就可以通过气象部门的大气监测及时了解各地区的空气变化情况,通过空气变化及时对秸秆燃烧区域进行研判,从而找到对应的燃烧区域进行有效的制止。因此气象服务发展过程中应进一步扎根基层,了解区域农业、生态的气象需要,进一步完善服务体系积极将气象服务与地方农业、社会经济发展各方面建立稳定的联系,不断提升气象服务的专业性,提升气象服务的价值,为地方抗灾减灾,防范灾害提供必要数据支持。2.3坚持创新,提升服务质量。气象服务智慧农业生态发展要积极做好创新工作,不断提升服务质量。目前气象服务已经初步建立以省为单位的服务网络并逐渐呈现精细化的发展态势,对重点县市已经开展了独立气象服务的工作,有效提升了气象服务的能力。依托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气象服务要进一步提升质量:一方面要打破传统的气象服务壁垒,建设融媒体矩阵的宣传和推广,提升气象服务的覆盖面、气象服务的相关数据包括大气、农业等各项内容都应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推动到需求者当中,实现基层的有效覆盖,因此除传统的电视、广播以外还可以通过手机短信、网络广播等方式提供公共气象服务,同时根据智慧农业的发展提供定制的气象服务;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快基层气象服务建设工作,油桶物联网的监测技术,在发展的过程中要实现气象服务的进一步渗透,从农业气象服务逐步惊喜到监控农作物生长情况、气候变化与农作物抉择等,真正提升气象服务的质量。农业气象服务在智慧农业发展、生态保护等方面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在发展的过程中应进一步发挥气象服务的价值,积极创新发展气象技术内容,贴合基层农业和气象保护的需要,做好气象服务质量提升工作,真正让气象服务发挥应有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周丹,张雷,顾黎燕.气象服务在涿州市防灾减灾及乡村振兴中的作用[j].现代农村科技,2020,55(11):109.
[2]胡争光,薛峰,于连庆.海量气象数据计算处理及可视化在决策气象服务移动平台上的应用[j].气象科技,2020,48(5):615-621,730.
[3]莫云音,吴盛洪,陈亮,等.北斗船载终端可视化气象预警信息技术研究[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20,30(10):199-203.
生态智慧范文篇9
关键词:苗族;传统生态智慧;现实际遇;和谐社区建设
苗族在其社会发展演变过程中,就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给出了比较科学的诠释,并形成一套相对稳定的生态知识体系,它对于维系苗族社会生产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时代的变迁以及我国现代化进程步伐的加快,许多苗族传统文化在这股浪潮中不断被冲刷、涤荡、重构,一种相对平衡的传统社区不断被打破和建构。当前正值我国城镇化建设攻坚阶段,边远少数民族地区首当改革对象,苗族地区也不例外。就目前我国城镇化建设范式来看,现代科学技术成为城镇化建设的主要推动力,而传统智慧不断被弱化或被边缘化。任何一种事物的存在必有其特定的功能和意义,苗族传统生态智慧亦如此,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因此,在构建苗族和谐社区时,应巧借其传统生态智慧,以确保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持续发展。
一、“现实场域”中的苗族传统生态智慧具象再现
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因此,保持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事关人类自身的长治久安和永续发展。有着悠久历史和丰厚文化的苗族,他们在与自然生态和谐互动过程中,形成了一套相对稳定的传统生态智慧。它在维系苗族社区生活,以及构建良好社区的实践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就人类与自然之间的依存关系,苗族先民曾给出了比较科学的诠释。每当苗族人民在砍伐树木时,注重对山林进行持续性开采,例如他们习惯性将比较古老、高大、结籽多的树木保护起来。在苗族人民的传统观念里,树是他们的生命原体、精神力量。在现实社会生产生活中,苗族先民就懂得可持续发展理念,他们深知只有把结籽较多的树木保留下来,才能确保整个山林繁茂不绝,即保存了古树,则是保留了青山绿水和自然生态的多样性。因此,在苗族的许多传统村落里,倘若出现乱砍滥伐的现象,势必受到苗族民众的强烈谴责,甚至受到相应的惩罚。苗族的生态意识和生态智慧,主要源于苗族元哲学思想。在苗族先民看来,世间万物都有生命,任何一种事物的存在都有其理由和功能。他们认为自然界的万物和人一样,都同属一个结构,彼此间具有不可割裂的联系。所以,苗族人民在与自然互动过程中,习惯性用自己的身心同自然界万物进行互动,并因此建立了一套相对稳定的“巫术文化”,一些苗族人也成了传达“神意”的巫者。在苗族的许多文化事项中,只有那些巫者才能读懂动植物的“话语”内涵及其象征意义。[1]85-88在贵州台江反排苗族“勾夯词”中唱道:“地方靠树遮,树寨靠人保。”《苗族古歌•枫树歌》唱到“枫树是个真好汉,枫树又有话来说,我长大来遮树寨,我的树丫六百尺,我的树干七百尺,遮蔽江河与山坡,遮护干树与万寨。”苗族史诗《种子之屋》唱到“:那古老的枫树啊,枝丫长又长,树梢伸到边边,枝叶铺展展,千山可遮阴,万谷能和凉。那古老的枫树啊,长得枫树高又直,树颠从进松云里,枝叶遮阴了大地。”可见,苗族人民深谙树对其生存环境的维护的巨大作用,从而对树产生深深热爱之情。在历史发展演变进程中,苗族先民树立了严禁破坏生态的行为观念,并制定了严格的惩罚措施。如苗族的习惯法“议郎词”里唱到:“封山有树,封河有鱼......哪个乱砍山林,我们就要罚他十二两银子,他若不服,要加倍罚到二十四两到三十六两。偷人家杉树,罚银三两三,偷人家松树,罚一两二,偷人家干柴,轻的罚银六钱,重的罚银一两二。”其目的主要是教育子孙后代,教育他们不要乱砍滥伐,否则承担严重的后果,从而在心理上起到威慑的作用,使年轻人耳濡目染,让生态保护意识逐渐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这不仅维系苗族生态保护习惯法的生命力,更重要的是,它有利于苗族社会与生态的稳定和平衡。同时也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诸如上述例子,在苗族地区比比皆是,就笔者熟知的一些地区而言,如贵州省榕江县高排苗族在砍伐树木时,不会将所有的树砍光,他们常常采用“间伐”的方式;在捕鱼的时候,往往采用的工具是渔网、木钓竿、竹络等,在什么时候捕什么鱼,都很有规矩,否则受到众人的谴责。他们不会采用雷管、炸药等化学药品;在狩猎的时候,也有相对的讲究,什么季节打哪一种猎物,不该打什么猎物。在电影《滚拉拉的枪》中,曾有一幕,讲述的是贵州从江岜沙苗族的丧葬风俗习惯,即当地人在埋葬逝去的死者时,习惯性在死者坟墓上种上树木,并希望死者保佑树木茁壮成长,而这些树木往往成为当地具有灵性的“神树”。事实上,苗族民众在整个社会生产生活中恰当的、正确的、友好的处理人与自然的和谐持久关系,符合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发展理念。在苗族的生态伦理和生态秩序中,始终秉承和践行人、社会、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三者相互依存的生命体,这是一个良性依存系统,每一个环节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无论从哪一个角度来看,苗族的传统生态文化既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又符合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和发展目标。尽管苗族传统生态文化没有形成一套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但其对于苗族社区的建设不乏是一种有效的传统治理资源和建设资源。事实上,苗族的传统生态智慧与现代科学理念并不相互矛盾,它们都是人们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理性指导资源,只是各自解决问题的路径不同而已,两者对生态环境保护,走可持续发展战略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传统与现代博弈互动中的“塌方式”生态失衡
随着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和演变,人类社会从农业文明进入到工业文明,这是一种全新的文明形态。然而,工业文明在完成自己使命的同时,却陷入另一种困境中,即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的矛盾加剧。在这样一种情景下,人类急需寻求一种持续性的生存路径,重新调适人与自然的关系,并努力建构新的,持续性的文明形态,即生态文明社会,这是人类的一种基本诉求趋势。[2]183-188由此可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识不断深入人心,生态文明建设逐渐被提到人类社会发展日程。尽管如此,从传统与现代博弈互动现状及趋势来看,不难发现,传统仍处于劣势,甚至被边缘化,尤其是进入20世纪中后期以来。伴随着物质世界热火朝天、物欲横流四起,许多开发商为了满足个人私欲和追求,以及实现和体现个人的经济价值,不惜一切代价向四方索取,他们不仅在城市“大展身手”“图捞一把”,甚至连偏僻的、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的地方也不放过。不断将目标转移到边远乡村,借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实施,流入其中,大捞一把。甚至假借西部大开发的名义,将当地的树林锯成木条,然后转移到现代市场,则变成“金条”,在这股浪潮反复冲击影响下,素来纯真、质朴、慈爱的苗族人民变了样,他们似乎变得“聪明”了,学习人家的技术,发了“大财”。在开发商的“帮助”下,他们一起“合作和开发”,将当地茂密的森林变成了“金条”,一起变得“富有”。然而,令人心酸的是,山林变成了“光头”,江河变成“死水”。看到的仅是稀疏的“经济林”,如橘子树、苹果树、桃树、杨梅树等,有的地方甚至将其他种类树木砍光,单种杉树以求得经济利益。就笔者所知的都柳江沿岸一带的某一苗族村寨,曾经茂林片地,矿产富饶,而今却迥然不同。开发商仗着自身的“聪明”,利用各种手段说服了当地的苗族人民,于是任其无尽开采、挖掘。就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人类社会持续发展而言,我们并不反对开发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只是这种开发路径让人担忧,社区发展境况不容乐观而已。在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能有多少人在开发的背后深思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关系,又有多少人真正本着社会良知在进行社会改造。自从有了“外来者”,一些相对稳定的传统文化皆被打破,曾一度被视为敬仰和敬畏的自然之物,至今已不再感到神圣与畏惧。原本被视为保护“自我”的自然神树,结果却倒在自己的刀下,切成“肉片”拿到市场去进行交换。他们甚至自认为自己就是大自然的“主宰者”,一切在他们眼里变得渺小起来。反过来视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为封建的、迷信的、落后的文化。类似此例,在一些苗族地区比比皆是。进入21世纪以来,伴随着国家力量在各民族地区不断渗入,交通和信息技术不断被输送到边远少数民族山区,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但与此同时,一些不恰当的做法也对这些地区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如都柳江边的g村是一个生态良好、矿产富集、民族文化浓郁的苗族村寨,而且是我国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古金丝楠木盛产之地。20世纪80年代开始,一些商业工程项目不断涌入该社区,原有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村里富集的锑矿被外来开发商采掘一空,导致水土流失、山体滑坡、水质污染等严重问题。村民不仅没有因为锑矿的开发而富裕起来,反而失去了原有的土地和自然资源,从而导致美好家园的远逝。在当地苗族民众意识里,树象征着生命,尊重自然就是尊重生命。村里那些上千年的历史的古金丝楠木,被视为神树,并定期予以祭拜,祈祷村泰民安。然而,近年来该社区的古金丝楠木遭到严重的盗伐或破坏。人们似乎陷入了忘始颠终的状态,在他们内心世界里,古树不再那么神圣,也不存在任何的神圣感和惧怕感,反而认为这些古树只不过是一种单纯的植物,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种自然资源而已。因此,一种原有的传统生态意识和生态智慧,在时代潮流中不断被冲刷、淡忘;一种相对平衡的传统社会状态也因此不断被打破和重构。所谓的神圣,不断失去原有的意义和功能,符号只是一种失去真实内容的形式。苗族社区出现“塌方式”的生态失衡,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其归因是多方面的。就其内因而言,主要源于其生态意识和生态智慧结构性不良所导致;其外因主要表现为外来参与力量和形式过于强势和多样,相对传统的苗族社区也因此发生结构性转变。在传统与现代两者间的博弈互动中,难免会导致一方失衡。因此,正确和客观的处理两者间的关系,对于继承传统和发展现代都有重要的意义。任何一次人类伟大的创举都建立在相对传统的基础之上,没有传统作为根基和依托,一切创新将会难以前进和继续。苗族传统生态意识和智慧,是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大智慧法宝,它对于人类未来社会的构建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推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应该权衡一下经济与生态之间的关系。过去人们一味地向自然界索取,导致生态严重失衡,这是一种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和人类过分表现“自我”的结果,不利于整个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转变社会生产发展方式,实质上是一种科学的发展路径和人类完善“自我”的动态过程,它有利于缓解发展与生态之间的矛盾,同时也是人类社会“自我”发展的一种调适。
三、苗族和谐社区构建理念与治理资源
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类源于自然界,因而人类行为不能违背自然固有的发展规律。英国著名人类学家雷蒙德•弗思认为,人类并不是消极的住在世界各地,而是改变自然环境的积极因素。换而言之,人类是自然环境改变的一大动因之一。[3]33尽管如此,人类仍然不能摆脱自然法则所设定的行为边界。在自然界中,人是一个活跃的因素。无论是认识世界,还是改造世界,人类总是优先于动物界其他生命个体。不仅展现人类特有的本能,同时也彰显人类独特的生存智慧,这在整个自然界里,其他生命个体是无法比拟的。因此,人类在与自然环境互动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其所扮演的角色极为重要。人类之所以有别于自然界其他生命个体,主要取决于人类“自我”发展的意识和智慧。人类在发展“自我”的过程中,除了从自然界获取最基本的生存资源以外,同时还懂得珍惜自然、回馈自然,这不仅是一种生态智慧,也是一种和谐共生理念。在现代化背景下,苗族和谐社区的构建,应秉持苗族传统生态意识和生态智慧,并将其作为一种和谐社区建设资源和治理资源加以运用,在传统智慧的基础上寻找创新点和发展点。在现行社会中,经济指标成了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评判尺度。人们在评判一个社区发展与否时,常以其经济总量作为依据和参考。这是一个经济高速发展的社会,经济指标是人们经常接触的一种符号。因此,其他符号被弱化也成了一种常态。这种单线的发展模式,并非科学的发展路径。“唯一”也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如果把它作为一个绝对的概念来进行“个性化的理解”和运用,那么人们无法想象其所带来的后果。就像我们的身体机能一样,需要吸收各种营养成分。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现阶段的主攻方向和目标任务主要是改革和发展。因而边远民族山区也在这股改革发展浪潮中成为改造和发展的重要对象。长期以来,乡村社会形成了一套具有一定稳定性的发展理念,即传统智慧。这种智慧是一个人们共同体或者几个人们共同体在长期的社会发展演变过程中创造出来的,它不仅是人们的一种生存路径,同时也是人们与自然生态和谐互动的方式。因此,在改造和发展乡村社会时,将当地传统智慧作为一种建设资源和治理资源是十分有意义的。参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工程是全国各族人民义不容辞的义务和责任。苗族作为中华民族中的一员,响应并积极参与了国家的建设和发展。除了调动自身参与积极性以外,挖掘和运用自身原有的优势资源来参与国家建设是十分有必要。能力有大小,参与的形式和力度不一。其中苗族文化中的传统生态意识和生态智慧对于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可以将其作为一种建设资源和治理资源加以运用。著名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认为,任何一个物品之所以成为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源于其具有满足人类需求的地方。而人类的需求则是文化产生的动因,人类在创造文化的同时,文化反过来塑造人类本身。[4]16同样,苗族传统生态意识和生态智慧是其先民在社会发展演变过程创造出来的文化事项,它是特定历史背景下,社会发展需要的时代产物,以及历史长期积淀的结果。它因人类社会需求而生,同时反过来满足人类社会发展需要,其功能和意义一直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延伸。除了继承其原本所蕴含的内涵以外,不断增添不同时代背景下的文化元素,从而不断丰富其功能和意义,以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不断挖掘和深究苗族传统生态智慧,并巧妙将其运用到现实社会中来。这不仅有助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同时也是一种文化传承保护路径。苗族传统生态智慧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任何一种文化都应在运用中传承,只有在充分运用的基础上,传承才会更具实际意义,文化本身才不会失去原有的生命力。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纯粹性经济开发,将会导致整个生态失衡,不利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在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不能单方面发展,应该秉持统筹兼顾,并秉持和谐共生的思想和精神。苗族社区的发展,均离不开各种国家力量及社会参与。借力,事实上是一项智慧工程,如何借助各种力量来加强苗族地区社会经济建设,这是一道难题。权衡好各方面的参与形式和力度事关苗族地区的长治久安和可持续发展。“一刀切”或“单线”发展都是不可取的,尤其是对待生态和经济的态度,倘若一味地追求经济指标,则会导致生态失衡,不利于可持续发展,从而违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共生理念。自古以来,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发展密不可分,倘若孤立的追求经济增长,必将导致生态破坏,以及引发生态危机;同样,若是一味地、片面地追求生态持续,则不能解决人类生存的基本经济诉求。简单来说,生态的持续优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前提,经济持续发展则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以及生态持续向好的重要手段,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才是人类社会的目标。[5]41-48因此,在发展过程中一定要权衡发展与生态的利害关系。现代化背景下苗族和谐社区的构建,应秉持和谐共生与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充分调动现代化科学技术参与苗族社区建设的同时,巧借苗族传统智慧作为一种建设资源和治理资源是十分有必要的。
苗族传统生态智慧,是其先民与自然环境长期互动的结晶,它在整个苗族社会发展历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随着对苗族地区的开发,一些不适当的行为和做法,在促进苗族地区经济发展和提高苗族地区生活水平的同时,使苗族传统生态智慧失去了发挥作用的基础,极大地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从而导致了苗族地区严重的生态危机。这不仅成为苗族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障碍,甚至对所有少数民族地区乃至整个国家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因此,现代化背景下和谐社区建设,应统筹兼顾传统生态智慧和现代科学技术,并将其作为一种和谐社区建设资源和治理资源加以运用,在传统智慧的基础上寻找创新点和发展点。
作者:肖金香 包龙源 单位:贵州民族大学
参考文献:
[1]麻勇斌.苗族村寨选址的生态智慧与历史情结[j].贵州社会科学,2011(10).
[2]杜超.生态文明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j].江西社会科学,2008(5).
[3]雷蒙德•弗思.文化类型[m].费孝通,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生态智慧范文篇10
关键词:智慧城市;技术异化;伦理;生态共同体
在智慧城市理念的带动下,社会各个方面都有了明显的进步。然而,也不可避免地在发展的不同阶段面临着诸多问题与挑战。智慧城市的发展预示着人类未来社会将朝着更加高效、更加便捷、更加节约的方向发展,生态型智慧城市将是未来城市发展的更好选择。
1智慧城市及其创造力展现
如今,以宜居思想为引导方向,将技术与人文关怀相融合的智慧城市建设目标已经付诸实践。所有大中城市都渴望被贴上智慧城市的标签,这也是城市的发展格言。智慧城市的理念是由知识社会和数字城市的有机结合而建立起来的。它被定义为“多领域创新体系”[1]。由数字网络、人工智能和城市的社会资本共同构成了集体智慧经济竞争力。通过创新实现知识经济是一个城市的智慧标志,使它能够产生“空间竞争优势”[2]。智慧城市是人性化、智能化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产物,是一种全新的城市发展理念。1.1智慧城市使生活更便捷。智慧城市的发展与智能城市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现代科技渗入到我们的衣、食、住、行等诸多方面,都朝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包括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能购物、智能社交等一系列智能选择为人们提供了人性化的服务。一个城市的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也通过无线网络的覆盖得以展现。各大城市竞相实行了公交及地铁等公共领域的免费wi-fi覆盖,方便了人们的上网需求。此外,手机地图app还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便利,通过gps、rs定位系统,为出行者提供多种出行方案,包括最佳出行路线设计,一键智能搜索,足不出户即可获得附近的餐饮、游玩住宿等综合信息。在医疗方面,网上挂号减少了窗口拥挤的排队时间,人们可以预约挂号和预约专家,从而省去了许多不必要的时间,使就医计划更加准确高效。1.2智慧城市使生活环境更怡人。环境也是精神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良好的居住环境与生活空间不但提高了居民的生活品质,同时也满足了人们的审美需求。花园城市、绿色城市的打造以及城市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为人们创造了良好的居住环境和休闲环境。满足了人们的自然审美需求,同时也促进了城市空间的结构优化。1.3智慧城市更注重人本发展。智慧城市使城市安全有了保障。例如,三门峡移动与当地出租车公司合作,在展示广告及监控信息的同时,还安装了隐蔽报警装置,这样,使得司机及乘客在危急情况下的安全有更切实的保障。此外,智慧城市的发展还关注人的主体地位。每个公民都是城市的主人,重视提升民众的公众参与度,目的是让人们对智慧城市的建设拥有更多的知情权和提高民众的幸福指数。一些交流平台关注民生问题,通过市民对智慧城市的预期设想与存在问题的反馈,及时了解并整合反馈信息,从而使政府部门为智慧城市的建设有针对性地作出调整。
2智慧城市建设中的技术异化问题
随着建设热情的高涨,智慧城市的弊端也日益浮出水面。由于智慧城市涵盖的范围比较广泛,其建设体系和制度也并不完善,因此,从生态共同体视角审视智慧城市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出,在智慧城市的建设的过程中存在着技术异化的风险。2.1环境风险的反思。在建设智慧城市的过程中一定程度上呈现出“强求自然”。在智慧城市建设中,技术的异化会导致环境危机,这将使生态问题进一步加重。城市的繁荣是依靠消耗能源材料发展的,智慧城市的发展也会受城市化的负面影响,这将危及智慧城市的未来发展前景。据联合国2014年的《世界城镇化展望》预测,到2050年世界城市人口将再增加25亿。目前世界54%的人口居住在城市,2050年该比例将上升到66%,而且,大部分增加的城市人口将集聚在亚非地区[3]。除此之外,到2050年全球人口将增至97亿人,至2100年将达到112亿人[4]。不断增长的人口及城市化进程将会耗费更多的能源及材料,这意味着不断增长的城市人口在居住、能源、交通等方面对于建设智慧城市的压力也与之俱来。城市建筑技术的异化在空间的延伸吞噬着人类生存之根。在时间上,混凝土、钢筋水泥作为技术物如破了自然转变的时间限制,难以回融于自然界的本真过程[5]。在智慧城市的建设过程中,由于更多的材料及能源被消耗,城市垃圾也随之增加。这些因素将对智慧城市的建设造成阻碍。随着电子产品的极速更迭,技术异化的表现也层出不穷。电子垃圾作为智慧城市的“残留”也可能会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以手机为例,手机智能化的飞速发展以及人们对于手机外观与性能的更高追求使得手机产品迅速更新换代,淘汰的二手手机一部分回收再利用,另一部分就直接废弃,其中含有大量毒害残留,如果随意处置,将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另外,经济全球化使各国联系为一个整体的同时也使环境问题显露出世界性的趋势。在一些经济发达的欧美国家,每年产生的大量电子垃圾在本土消化不掉,就会想方设法踢出,经济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也就成为了“垃圾桶”。目前,我国电子垃圾进口增长速度提高很快,每年从发达国家进口约200多万吨电子垃圾。广东汕头贵屿镇因拆解废旧电子产品及其环境污染问题而“闻名于世”,被称为全世界最大的电子垃圾城[6]。这个巨型垃圾场的面积也在日益扩大,并不断向内陆蔓延。2.2伦理风险的反思。智慧城市建设的多种运作环节存在着波动风险。智慧城市的智慧发展靠物联网、云存储等信息技术得以实现。由互联网、云技术、大数据的支撑的智慧城市,将世界各地连接成一个整体,形成一个互相联系的关系网。城市技术体系是复杂的巨系统,各个环节都在这个关系网中共存,如果某些环节出现偏差,将会影响整个城市体系的健康运作。智慧城市下的信息技术风险会导致个人及政府相关部门信息的泄露。智慧城市使信息技术与城市建设融为一体,是智慧城市朝向信息化发展的技术表现。信息技术离不开网络的传播,然而,网络信息病毒种类繁多,并且具有传染性、寄生性等破坏特征,一旦信息技术发生异化,将造成社会的恐慌。智慧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可能会受主体性认识的局限性束缚与道德意识欠缺的干扰,使城市发展也会受到干扰。由于智慧城市的建设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活动,其设计、操作过程需要高端人才的参与。在技术设计及创造时,技术主体无法对未来的风险进行完全的预知和把握,此外,技术人员的道德伦理缺失也可能会阻碍智慧城市的建设。由于智慧城市的建设融合了高技术等一系列复杂手段,技术主体的目的性干扰将会牵连着整个技术发展动向,一旦目的发生背离,将造成整个技术体系的混乱,影响智慧城市的良性发展。2.3主体风险的反思。技术异化会造成心灵危机的隐患。智慧化生活与服务带给人生活便利的同时,也造成一定程度上人的幸福感缺失。现代社会下,广告成为人们获得商品信息的主要来源之一,商家通过广告宣传营销产品,造成人们盲目消费。然而,物质的丰腴与心灵的满足并不总是成正比的,这会导致在物质堆积过后内心深处的空虚感仍然存在。
3生态共同体理念下的智慧城市建设
智慧城市建设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智慧城市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如何将城市建设得现代化又不失人文关怀将是构建智慧城市的重要议题。在广泛的生态共同体时代背景下,对人的生存状态进行重新审视将更有现实意义。在当今社会,将生态文明创造性地融入智慧城市建设已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出智慧城市发展的创造力。3.1遵循生态法则。智慧城市的建设首先要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注重生态的整体性。在生态学中,各种生命层次以及各类生态系统的整体特性、系统功能都是生物与环境长期共生、协同进化的产物[7]。作为生态系统的子系统——城市生态系统,其运作也要遵循生态发展规律。例如,从技术的规划设计到实施要优先考虑环境因素,因此,要遵循自然法则,合理地开发并实用技术,重新给予大自然“安全感”。3.2遵循伦理道德原则。重视伦理道德的构建将会减轻技术异化的负面影响。智慧城市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参与,树立道德意识和责任意识是社会有序发展的坚定力量。在现代社会,个人主义不断膨胀,有些技术人员为了单纯的经济利益的追逐而将道德约束置于脑后。因此,净化技术目的,矫正扭曲的技术价值观,使技术发展目标与生态价值目标相呼应的主题在智慧城市的建设中显得尤为重要。技术设计者和实施者要懂得“有所为”和“有所不为”,技术主体不但要对现阶段负责,也要对未来负责,从而保证智慧城市的可持续发展。3.3生态生存的必然指向。虽然城市建设过程中的技术异化问题虽然无法完全消除,但是可以在生态生存的指引下得到弱化。人作为生命个体的存在,有义务去理性思考其在自然界中所处的位置。生态生存是环境伦理学的行动转向,崇尚以一种和谐、共生的理念去感染世间万物,以一种包容平和的心态去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对待自然方面,从控制自然转变为解放自然,缓和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指向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生态生存要求我们要怀着感恩之心,感恩自然,善待自然,适度消费。拥有健康的心灵和积极的生活态度才能使生活更加“智慧”,才能构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智慧社会。
4结束语
智慧城市的兴起是人类社会进入一个新的文明阶段的显著标志。智慧城市的建设理念使技术异化的负面影响得到及时的规避与弱化。将生态文明注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各个方面,展现智慧城市的活力。将自然的智慧,社会的智慧以及人类思维的智慧融合在一起,主动承担起生态共同体的责任与义务,打造环境友好型城市,最终实现人“诗意地栖居”。
作者:张胜男 单位:沈阳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evaaguaded-ramírez.smartcityandinterculturaleducation[j].procedia-socialandbehavioralsciences,2017,237(21):327.
[2]sujatajoshi,sakshamsaxena.developingsmartcities:anintegratedframework[j].procediacomputerscience,2016,(93):903.
[3]户万涛.智能建筑的现状与发展要求[j].工程技术研究,2017,(8):28-31.
[4]胡滢.世界人口发展之展望[j].生态经济,2015,(10):2.
[5]李世雁.走向生态纪元[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4.
生态智慧范文
时间:2022-10-26 01:47:03 阅读:0
推荐度:
相关文章
生态有机肥对玉米种植田的影响 2023-03-02 11:06:10
2022-11-15 14:01:07
2022-10-17 11:37:18
2022-10-12 16:52:36
2022-10-12 16:21:45
2022-10-12 15:1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