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范文10篇-欧洲杯买球平台
时间:2023-03-27 09:12:24
新时代范文篇1
市场营销观念是一定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的产物,它随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变化。随着信息经济和知识经济的兴起,信息日益成为一种能创造价值、增加财富的重要资源,尤其是以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技术革命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引发了全球范围的信息革命,信息技术正日益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对企业而言,拥有信息量、信息的有效开发和充分利用、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将成为其成败的关键。因此,企业的营销观念必须随之发生重大变革,这样与新型经济形态相适应的信息营销应运而生。
2信息营销的基本概念
信息营销,乍看之下,很难理解。究竟是将信息作为手段和工具进行营销,还是将信息作为最终产品来营销呢?事实上,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可以看作是信息营销。因此,根据信息(本文“信息”的涵义是基于广义层次的,即从大信息观来看,包括信息内容本身、信息技术、设备设施等)在营销活动中扮演的角色可以将信息营销分为两类:
2.1辅助性信息营销
它是企业在经营活动中,以信息为重要资源,综合运用各种现代信息技术,获取、处理、组织、利用各类有效信息来制订营销战略,并协调和管理营销工作,从而比竞争对手更快、更准确地识别、预测并满足顾客需求的一种营销方式,是企业为了把物质产品销售出去而采用的一种辅助手段。在这种方式中,信息在营销过程中起纽带作用。企业所开展的市场调查、进行的广告宣传、提供的欧洲杯投注官网的售后服务、企业信息化及建立的相关支持系统等都属于这一类。
2.2营利性信息营销
它以直接的营利为目的,通俗地讲,就是“卖”信息。在这种方式中,信息和服务是作为商品而存在的,即企业或信息机构生产出人们需要的信息或信息产品,提供合适的信息服务来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用户必须支付一定的费用,企业借此收回成本并实现盈利。网上软件的销售、数据库的有偿使用、企业竞争情报及信息咨询机构提供的服务等都属于这一类。
综合上述两类信息营销,笔者认为,只要是为了一定的商业目的而进行的信息传播、提供的信息服务等活动都是信息营销。信息营销以直接促进营销实绩和销售潜力为目标,较之价格竞争、品牌竞争是更高层次的竞争手段。如新兴房地产业和市场就是靠综合利用两类信息营销方式来提高销售业绩的,一方面利用互联网这种数字化的互动式媒介,创建公司网站宣传自己的形象,同时在网上采用全数字化的三维技术,引导用户进人真实感和可视化的交互式环节,提供网上选房功能,建立营销数据库。另一方面,将小区信息化作为卖点,推广智能住宅,提供宽带上网、安全防护系统、能源调节系统等。这些措施无疑是种突破性的欧洲杯买球平台的解决方案。
3辅助性信息营销
日益丰富的信息量和高速度信息传播,为市场营销战略的制定和调整提供了依据。市场之战要取得胜利,相当程度上取决于科学技术的运用和对信息的获取和分析运用。对于辅助性信息营销,值得注意的是:(1)信息不仅是参考依据,更是一种重要的资源。应该说,传统营销并不忽视信息的作用,信息在营销活动中起着一定的辅助作用,但其地位在决策过程中并没引起足够的重视。而在信息营销中,我们更应该将信息看作一种重要资源,一种可以创造价值、增加财富的重要资源。信息就是金钱,信息在营销活动中应占主导地位,并对营销组合起定性作用。不仅依靠信息作决策,更新营销方式,促进新产品结构合理化,提高经营管理效率,实现商业自动化,而且要把信息作为重要资源加以进一步开发和利用,发展信息服务,及时向生产者和消费者传递有效的信息,使信息成为市场营销活动的直接对象,从而获取信息产业市场的主动权。(2)现代信息技术应作为营销的主要手段,以促进营销活动的信息化、系统化、科学化。信息营销中的各种信息都是依靠现代信息技术来获取、处理、存储及传输。以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及通信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为企业营销提供了一个更加广阔的天地。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企业可以建立多种信息系统(如管理信息系统115、决策支持系统dss、业务流程重组bpr、企业资源计划erp、客户关系管理crm等)来简化和优化营销活动。例如,电子函件系统扩展了现有传真等通信手段的通信功能;电子支付与电子数据交换使得欧洲杯投注官网的合作伙伴间的业务来往可完全通过现代通信网络来实现;可视电话和可视图文信息系统给企业管理、信息交流及顾客购物带来极大方便等。
目前辅助性信息营销也有多种形式:(1)电子邮件营销,全球有2亿多电子邮箱地址,可以根据用户的地区属性或其它属性进行分类,如中国用户、美国用户、上海市用户、湖南省用户等,将各类信息发送到用户的电子邮箱。(2)信息营销:将各类信息到全球2000多个中英文的bbs和供求信息网、黄页、电子橱窗、中英文搜索引擎,如goole,yahoo等。(3)短信息营销:将各类信息通过手机短信发送到用户的手机,建立手机用户信息数据库,可根据不同的属性对用户进行分类,再发送信息。例如娱乐公司可以不定期的给喜爱音乐的用户发送歌曲排行榜、最新影视、明星动态等消息,以吸引用户的注意力。
世界零售业的巨头—沃尔玛,在信息营销方面做得是相当成功的。可以说,没有对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没有先进的信息技术,就不可能有今天这个零售业的庞然大物。沃尔玛在信息技术的运用方面,投人了大量资金,始终处于世界领先地位。20世纪so年代初期,沃尔玛已经建设完整科学的的电子数据交换系统,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期,又投资7亿美元由美国休斯公司发射了一颗商用卫星,建立了一个卫星交互式通讯系统,实现全球范围内连锁店的即时信息管理。借助该系统,公司总部得以同数千家连锁店和几十家分销中心保持实时联络。全球4000多家门店网络可在1小时之内对每种商品的库存、上架、销售量全部盘点一遍,并通知货车司机最新的路况信息,调整车辆送货的最佳线路。总部的会议情况和决策都可以通过卫星传送到各分店,也可以进行新产品演示。这种以卫星技术为基础的数据交换系统的商品配送中心,将自己与供应商及自己的各个店面实现有效连接,大大提高了沃尔玛的物流速度和物流效益。世界上发达国家一般商业企业的商品配送成本占其销售额的5%左右,而沃尔玛由于使用了以卫星技术为基础的电子数据交换系统的商品配送中心,其商品配送成本只占其销售额的3%。仅就这一项,沃尔玛每年比竞争者就节省下近8亿美元的商品配送成本。沃尔玛也十分重视开发与利用信息资源,尤其是市场信息和顾客反馈信息。沃尔玛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民用数据库,比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的还要大,并时时保持数据库的更新。
从沃尔玛的成功中我们可以总结经验,企业在信息营销中既要具备强烈的信息观念,又要综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完善的营销信息系统和有序、高质的信息运行机制,充分开发和利用信息来发展壮大自己。
4营利性信息营销
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尽管人们有各种各样的信息需求,但信息一般不被看作商品,传统的信息服务基本上是无偿的,也正因为没有经济利益的驱动,提供信息服务的机构一般都是公益性服务机构,各类图书馆就扮演着这样的角色。甚至于在互联网相当普及的今天,它给人们留下的最深刻印象也是free,即自由与免费,信息畅通无阻,一切服务免费,尽管有部分垃圾信息。但随着信息地位和作用的日益提升以及人们信息意识的逐步提高,信息将不再是免费的了。生产和收集信息是有成本的,人们占有和利用信息必须付出一定的代价。如今,人们的信息需求趋于多样化和社会化,信息开始进人市场流通并成为商品,从而导致了大规模信息市场和营利性信息营销的兴起。
信息市场是一种新兴的市场形态,在其中流通的主要是信息、信息产品和各类智力型服务。信息企业以用户需求为导向,搜集、整理、加工信息,并通过各种销售渠道和销售策略将生产的信息商品销售给用户,最终使信息商品被信息用户吸收和利用。目前国内信息市场已初具规模,进人市场流通、交换的商品包括:(1)资料提供型信息产品与服务,主要是图书馆、信息部门向用户有偿提供的文献资料的借阅、复制、索取服务。(2)大众传播型信息产品与服务,主要有各种类型的广告产品服务,公开营销的报道各种信息的目录、索引、文摘、数据库、音像制品及其他信息服务。(3)定向查询型信息服务,这是根据用户信息需求,通过信息检索工具或系统检索信息,并提供给用户,如定题服务。(4)研究、咨询型信息产品与服务,主要是以信息研究为基础的课题论证、科学预测、市场调查、技术监测、以及科研、工程、金融、法律等方面的资讯服务,其信息产品一般是各种分析、总述、预测和咨询报告。(5)技术开发型产品与服务,主要有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数据远程处理与传播服务、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服务、信息网络工程服务、信息软件服务、数据库生产服各及相应的信息产品。(6)中介、经纪型信息服务,包括各种类型的中介、和信息经纪服务,如科技成果交易中介服务、产品广告,以及相应的信息产品。
将信息当作一种商品来经营有时并不容易,信息经营者经常会碰到一些难题,这主要在于信息不同于传统商品的特性:信息是一种因人、因时而异的特殊商品,具有针对性和时效性;信息价值的转移十分容易并且具有无限可复制的特点;信息供应与信息需求之间的匹配难度较大,很难进行市场定位;信息营销最终是要实现信息的价值,而信息价值的实现有其自身的规律和过程。因此,信息经营者在实际营销过程中必须考虑到信息商品的特殊性。以优质资讯取胜的中国资讯行在“卖”信息方面积累了独到的经验,也启发了信息企业的思路。
总部设在香港的中国资讯行是一个专业从事收集、处理、传播中文商业信息的高科技企业,拥有非常丰富的信息和网络产业经验。经过7年发展,已成为海内外中文资讯的主要提供商,该公司的定位是“信息银行”。
信息银行的概念来源于传统银行,就是经营信息的机构,从事对信息进行储存、放发、承兑、保密和分析研究等业务。它实际上是提供有偿服务的网络数据库,具备处理信息的职能、银行职能、研究职能三种职能,以突出信息的实用性和价值性为特色。经营方式主要是会员制方式,会员以有偿方式到提供商站点获取信息。“信息分享,收益共享”是信息银行的核心。
中国资讯行网站日前建成了最大的网.上中文信息银行。该网上信息银行由22个数据库构成,包括经济信息库、商业报告库、统计数据库、金融证券库、环球商讯库、上市公司库、企业产品库和科技成果库等,内含几十亿汉字的海量信息,并以每天150万字的速度不断扩充。其系统及其升级版本把零星散落的信息汇集起来,通过“对用户有偿使用”等方式产生经济效益。
信息作为一种无形资产,其销售运作过程与传统商品的经营是有区别的。中国资讯行在7年的发展历程中,对于如何将原始信息变成有价值的、可以售出的信息商品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可以帮助信息拥有者整合信息、包装信息、推广信息直至卖出去。下面从信息技术与信息内容两方面对中国资讯行的服务作简要介绍。
强大的信息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检索技术、数据库技术是资讯行运作的基础,它体现在三个方面:(1)具备大量数据的处理能力。该公司在北京有一个近200人的数据处理中心,每天24小时连续处理大量数据,处理能力达到每天150万字以上。(2)拥有最好的数据库检索技术,高速海量的中文全文搜索引擎是整个数据库平台的核心,可以帮助用户快速查找所需信息。(3)很好的网站集成技术,因为公司网站既提供信息服务,还有相关服务。当然,随着数据量和访问量的扩大,高效的负载分布技术也是必需的。
信息内容方面,中国资讯行锁定“为商业用户提供中文商业信息”的方向,提供大量的实时新闻、报告、法规等。目前国家经贸委已经把他们的经济研究报告放到中国资讯行的网站为大家所共享,外经贸部文告也通过中国资讯行在海外及网上作独家,新华通讯社将其英语实时新闻通过中国资讯行网站向外,还有国家信息中心、中国银行、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以及台湾中央新闻社、路透社、英国金融时报、香港地方报纸和电视台等近百家权威信息机构和媒体纷纷加盟信息银行。正是由于这些机构的加盟,中国资讯行才能创建全球最大的中文商业信息平台。资讯行提供个性化的全球新闻服务,相当于一个全球新闻监视系统,还提供远程商务洽谈室。这是由会员申请开设的,完全按主题进行讨论。同时推出的还有网上商品交易会、金融服务、商业工具、商业知识培训系统等。值得一提的是,资讯行在2000年推出的中文商业信息特区。它是对网上数据库服务的拓展,为会员提供全方位的商业服务。通过建立一个开放的商业交流空间,为发展电子商务营造有利空间。在该信息特区内,用户可进行直接的商业交流:商业信息、查询商业机会、接受在线培训等,还可以在商务洽谈室进行远程商业谈判。该特区的会员都拥有一张信息卡,可以在各分销公司购买,此卡是进人特区的“护照”。
资讯行利用丰富的数据库作为产品,已经在香港地区确立了本行业老大的地位,拥有的用户包括香港贸易发展局、金融管理局、美国银行、恒丰银行、大和证券等知名企业。它的成功表明:信息就是财富,对搜集来的信息进行探加工,并在网上有偿,不仅赢得了用户的欢迎,而且也给信息提供商带来了不菲的经济利益。
新时代范文篇2
[关键词]“美丽中国”;“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立论基础
一、“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分析
自上世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基于对快速提升国民物质水平的迫切需要,片面重视“发展”而忽略了对资源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环境污染严重,资源能耗大,空气、水、山体、土壤的接连失守严重影响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被列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党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开启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征程。“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形成的大背景是由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和时代的定位所决定的。党的报告中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①经过长时间的努力发展,中国已经积累了一定程度的物质文化财富,社会生产力大大提高。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不仅体现在物质文化上,更多的向社会公平、民主法治、生态环境等高层次的指标倾斜。所以由于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时代定位也就进入了一个全新时代,这个历史定位区别于以前的定位就是在这个新时代里要把制约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现实问题解决。其中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生态文明建设不进入新时代,全面小康和社会主义强国的目标就会大打折扣。而回答时代之问,拿出解决问题之方案需要理论先行,用科学的理论去指导实践。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四条基本方略中第九条“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以及党的报告第四部分第九条中提出的“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都是“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的雏形。
二、“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
(一)“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浸透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中国古代道家、儒家等学派都曾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过探究。“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②即说天地生人,人是构成自然的一部分,人与自然互依互存,不可分割。“天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阐释了自然界的规律不可改变,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中国传统文化中坚信人与自然要和谐共存,否则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破坏生态平衡势必要遭到惩罚,所以“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在传统天人观上进行批判地继承,力求尊重自然,尊重规律,在人类对自然进行合理开发的前提下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众所周知,传统中医理论以“望、闻、问、切”为诊疗的基本流程,“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中对现有生态文明整治的基本流程借鉴了这四个字。所谓“望”是指具体看一下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生态环境出了什么问题;所谓“闻”就是倾听人民呼声,广泛征求民意;所谓“问”是指咨询相关专家学者,召开有针对性的专家学者听证会,使治理、修复、保护方案有智力支持;最后一步“切”就是对症下药,制定相关政策,督促落实,使之开花结果,保证药到病除。一套流程走下来保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真正做到了“药效”显著。同时改变了“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片面治疗观,要打通经脉,形成各级、各方、各部门联动的治理思维,摒弃传统各自为政,互相推诿的问题倾向。“我们要尝试推进协同治理的举措。几个省市联合行动,污染排放最终减少了三成以上。”③中国传统人与自然的和谐思想及传统中医理论是“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土壤的具体细节,它是在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养分之后形成了具有鲜明中国性格、中国气派的实用理论。(二)“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从宏观层面受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影响。马克思、恩格斯原著中蕴藏着许多有关生态文明的思想,其理论具有超时代意义。“他们从辩证唯物主义出发,把人与自然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主张人与自然的统一性。”④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界定基本与马恩相同,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是一个构成“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的基本组成部分。从中外生态学家对于生态问题的研究中发现,“马克思主义事实上已经包含了解决生态危机的方案。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中国化,形成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理念,必将推动生态危机的解决。”⑤认为建设生态文明应该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宏观指导,形成科学的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将马恩的生态文明思想融入“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对实践进行指导,同时这也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研究的又一创新之举。(三)“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突出“两山论”,以唯物辩证法为基础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哲学观点——“绿色辩证法”。在浙江担任省委书记时对发展经济和保护生态文明有一个著名论断“两山论”,在《之江新语》一书中“我们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经济与社会的和谐,通俗地讲,就是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⑥,这一论断通俗具体地阐释了发展与保护的辩证统一关系。“绿色辩证法”的核心就是处理好发展与保护、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问题。“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摒弃了以高耗能高污染才能换取经济增长的旧思维,提出要依据实际情况把生态优势逐渐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生态效益的较大化,绝不能断子孙路。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回答了应该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问题,其中“绿色”发展理念提供了对发展与保护辩证统一关系的实践路径。“纵观世界发展史,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⑦唯物辩证法与绿色发展理念两者的结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绿色辩证法”,蕴含着深刻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哲学真谛。
三、“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立论的基本原则
新时代范文篇3
爱国主义文化是优秀民族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生生不息的精神动力。新时代的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就是自觉地、发自内心地去维护国家的主权、安全和利益,自觉地为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自觉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而努力奋斗,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进程中,弘扬爱国主义这种优秀的文化也有其重要的时代意义。
1、弘扬爱国主义文化是贯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重要体现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物质是世界的本源。另一方面,意识对物质也有着积极的影响。意识具有能动作用,不仅体现在能正确的反映客观事物,也体现在意识对客观事物的积极反作用上。爱国主义文化作为意识的一种表现,自然也具有它自身的意识能动作用。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不能忽略爱国主义文化对中华民族的能动作用,广大中华儿女的爱国热情应当得到合理的抒发。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当我们的祖国遭受到西方列强的欺凌时,正是爱国主义文化作为一种意识发挥自己能动性作用的时候,然而当时的政府不仅不鼓励人民群众抒发自己的爱国情感,还处处打压人民群众的爱国热情;试想一下这样的政府怎么会得到人民的认同。而我们共产党人从一开始便坚持我们的信仰,坚定不移的团结人民、抵抗外来侵略、推翻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当前,随着中国的和平崛起,一些西方敌对势力眼红中国所取得伟大成绩,异想天开地想通过不断给中国制造各种麻烦从而阻碍中国的和平发展,这就需要我们广大的人民群众无比坚定自己的爱国信仰,时刻拥护自己的祖国,团结一致、上下一心地为中华民族的百年复兴而努力。这便是爱国主义文化作为意识的能动性的重要体现。
2、弘扬爱国主义文化是增强国家安全的要求
当我们提到一个国家的安全问题时不可避免的就要意识到文化安全问题,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愈演愈烈,随之而来的我们国家的文化安全问题也愈发显得明显。一方面是文化扩张主义。虽然二战后西方殖民体系伴随着各国民族解放运动兴起而逐渐被瓦解,但西方各国仍然贼心不死,他们不断地向各发展中国家进行文化扩张。我国在改革开放以后,处于一个相对开放的境界,西方各国的资本主义腐朽思想便趁机而入。另一方面是文化霸权主义。自冷战结束、苏联解体后,世界不断多极化发展,美国作为唯一的超级国家,在对外合作交流中无不推行自己的文化霸权。在此影响下,我们有些人盲目崇拜西方文化、丧失对本民族文化的信仰。这是值得我们全体中华儿女所警醒的,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分子,我们要怀着对本民族、本民族文化的高度骄傲与自豪的情怀去不断的弘扬我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我们要怀着强烈的责任感和历史担当,通过弘扬我们的爱国主义文化,来增强我们国家的文化安全,也只有通过不断的弘扬爱国主义文化,我们才能把握住我们的新时代、才会不忘初心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继续奋斗。
3、弘扬爱国主义文化是坚定文化自信的必然选择
一个民族的人民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心来源于本民族的优秀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在五千多年的岁月中逐步积淀成了我国的民族文化自信,中华儿女立足于优秀民族文化,通过勤劳和勇敢的实践形成了独特的文化自信。优秀的爱国主义文化成了文化自信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在复杂多变的世界格局中和新时代的背景下,在世界这个大舞台上,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竞争,中华民族优秀的爱国主义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当代人民群众树立文化自信,从而中华民族全体人民依靠坚定的文化自信和强大的凝聚力,不断地推动我国国际地位的提高,这都体现在中华民族优秀爱国主义文化对于提升文化软实力和坚定文化自信的强大推动作用,以及对于我国文化发展和在国际影响力的重要促进作用。
4、弘扬爱国主义文化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然要求
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这种优秀文化,培育和践行爱国主义文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爱国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精神动力、是将全体中华儿女凝聚在一起的精神力量,弘扬爱国主义这种优秀文化就是要把中华民族各儿女凝聚在一块,形成一种团结一致为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的美好格局。“爱国”作为新时代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全体中华儿女必须要遵守和信仰的基本准则,它也被从个人的行为准则的层面上提升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高层次。在这里,爱国作为每个人基本的道德要求,就是要求每位中华儿女都要爱护我们的国家、团结我们的同志,拥护我们的政党、维护国家的利益、建设我们的家园,这是爱国主义精神在我们这个新时代的集中体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无数共产党人和全体中华儿女不懈奋斗的愿望和梦想,要想实现这个伟大梦想,就必须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文化。
二、弘扬爱国主义文化的策略
1、弘扬爱国主义文化要更突出抵抗外来侵略的斗争精神
忘记历史就等同于背叛历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从来都不能忘记历史,但是,我们要知道的是,我们在让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不能忘了我们在历史上遭受的各种伤害的同时也决不能简单地把爱国主义教育给定义为中国近代屈辱史的教育,我们不能将爱国主义简单的转变为对仇恨某些侵略国家记忆的强化,更不能将爱国主义精神扭曲为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我们虽然要记住那段屈辱史,但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要从那段屈辱史里分析我们失败的原因,我们要汲取历史给我们的教训,同时也要让当代青少年们看到那个时代革命先烈们的斗争精神、反抗精神,要学习那个时代的中华儿女的斗争精神、反抗精神、爱国精神。在新的时代里,我们永远不会忘记我们的历史和我们的使命,我们将继承革命先烈的斗争和抵抗,为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继续奋斗,我们要避免历史的悲剧重现,在实现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弘扬爱国主义优秀文化就要用这些伟大精神凝聚起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强大力量。
3、弘扬爱国主义文化要更突出当代中国的发展成就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一些地方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总是片面地着眼于中国近代所遭受的屈辱历史,虽然我们一直强调我们不能忘记历史,但我们也不能一味强调过去的那段屈辱史,因为这样很容易将爱国主义与反抗外来侵略所等同。一旦总是片面强调那段屈辱历史我们就看不到历经了无数共产党人的努力、就看不到当代中国所取得的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就会在不断强调屈辱史的过程中丧失我们对社会主义建设、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甚至将我们当前继续深化改革开放所遇到的一些问题无限放大化而看不到我们党、我们国家为解决这些问题所做出的不懈努力。要知道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经过无数共产党人的不懈努力,我们的国家克服了种种困难,40多年的开阔探索,40多年的艰苦奋斗,40多年的深刻实践,才有了今天的辉煌成就,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党、我们的人民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的经济不断的高速增长,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的散发出顽强的活力,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提高,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更加成效显著,我们国家在国际社会的地位不断提高、国际影响力日益提升。因此,我们强调新时代的爱国主义教育,不仅要教育我们的下一代们要牢记历史,还要更多地弘扬我们党、我们国家在这短短数十年来所取得的成绩,让全体中华儿女们知道今天的中国在国际社会上是一个有影响力的大国、我们的民族屹然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当中。只有经过这样的爱国主义教育,当代的中华儿女们才能够更好地把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有机统一起来,不断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的自信,更好地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4、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要求我们要坚持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不同时代的爱国主义的具体要求是不一样的,我们必须要顺应时代实践的步伐去有机的结合爱国主义精神,而不是一成不变地弘扬爱国主义。近代中国面临着三座大山的压迫,不可避免的抵抗侵略压迫、争取民族独立就必然成为那个时代的爱国主义的主题和要求。根据这个主题和要求,近代以来的无数中华儿女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反抗和斗争,这一奋斗史必然是那个时代的爱国主义的主题。但是,时代在变化,历史已经成了过去,当今的爱国主义主题与近代的爱国主义主题有了很大不同。这是根据当今新时代社会主义社会实践所决定的,如果爱国主义不能根据当代时代的实践主题而发生转变,还是一成不变的坚持老时代的主题,那么我们新时代的社会主义伟大建设就会变得不全面。在新时期坚持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现代社会主义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已成为当代中国人民的目标和当代爱国主义主题。新时代爱国主义必然是围绕这个主题展开的,让人民更加清楚、更加明白的了解我们当代的时代主题、爱国主义主题,更好地顺应当前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主题,将不忘历史与当代社会实践相结合,形成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伟大凝聚力。中国几千年的社会实践充分证明,只有紧紧把握住时代的脉搏、无时无刻把握住社会实践的主题,我们才能够不断与时俱进、开阔创新。因此,弘扬爱国主义这种优秀文化,必须坚持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也只有这样,才能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无尽的精神动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当前,我们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时代的小康社会必然是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在实现这一伟大目标的基础上,我们通过不断的弘扬爱国主义这一民族文化,不断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提高抵御外来文化入侵的能力,努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使爱国主义文化成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梦的坚强文化基础。
【参考文献】
[1]金民卿.新时代如何弘扬爱国主义精神[n].北京日报,2018-10-15(019).
新时代范文篇4
关键词:新时代;廉政思想;全面从严治
党新时代,伟大梦想的实现和伟大事业的发展都迫切要求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加强新时代廉政建设,以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是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题中应有之义。以同志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开创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新局面进行了不懈探索,在廉政思想建设方面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以习为核心的党中央,进一步丰富、创新党的廉政建设理论,形成了新时代的廉政建设思想,为新时代开展廉政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以此为指南,我党开展了一系列加强廉政建设的行动。总体而言,坚定理想信念教育,坚持惩治腐败零容忍,着眼干部队伍建设,弘扬党的优良作风,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及加强党内监督是新时代廉政建设的主要举措。
一、坚定理想信念,注重党的思想尤其是廉政思想建设
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最为首要的就是坚定理想信念,因为惟有炼就“金刚不坏之躯”,党员干部才能在关键时刻站得稳、靠得住。为此,党中央坚决“引导全党坚定理想信念、坚定‘四个自信’,廓清思想迷雾,澄清模糊认识,排除各种干扰”[1]93。当下,党内相继开展了一系列思想理论教育活动,其目的就是使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牢记所肩负的初心使命。“事实一再表明,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2]党员干部如果在精神上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就可能“导致政治上变质、经济上贪婪、道德上堕落、生活上腐化”[3]326。早在革命战争年代,无数优秀共产党人坚持“理想信念高于天”,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不畏牺牲。但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应对严酷的革命形势,共产党吸纳了部分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成员入党,给党内带来了一些非无产阶级思想。针对这种情况,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的领导集体,通过组织开展系列教育活动,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以期达到坚定理想信念和抑制腐化变质的目的。在同志的廉政思想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就是进行整风运动。1941年的运动,旨在教育广大党员干部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增强党性修养;1950年的整风运动,意在新中国成立伊始克服党内领导干部居功自傲的情绪,密切党和人民的关系;1957年的整风运动,旨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建设即将全面展开之时,通过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有力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加快社会主义建设进程。廉政思想建设的这些实践,为当今廉政思想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当前,党内政治生态虽有了根本改观,但仍在一定范围内存在信仰动摇、圈子文化、好人主义、以权谋私等问题,这些都是滋生贪污腐败的土壤,严重侵蚀党的肌体。为此,我党以新时代廉政建设思想为指导,采取了有的放矢的系列举措:一是完善制度规范,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此举是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根本要求,因为只有认真贯彻落实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让广大党员干部在党内政治生活中洗涤政治灵魂、增强政治免疫力,才能达到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目的。二是加强思想教育和理论武装。这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手段。为此,十八大以来,我党先后开展了“三严三实”“两学一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等主题教育,夯实党内廉政思想建设的基础。三是培育党内积极健康的政治文化。坚持在党内政治生活中弘扬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对加强全党的理想信念教育,让党所提倡的理想信念、优良传统和价值观念深入到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深处,对“旗帜鲜明抵制和反对关系学、厚黑学、官场术、‘潜规则’等庸俗腐朽的政治文化”[3]181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瞻远瞩,丰富发展党的历代领导集体廉政建设思想和廉政建设举措,先后通过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实施巡视巡察等,把党的政治文化建设推向了新的高度。
二、零容忍贪腐,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与贪腐水火不容,清正廉洁更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本色。青年怀揣救国救民的远大抱负,目睹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对处于水深火热境遇的农民深表同情,对贪官污吏深恶痛绝,对贪污腐败坚持零容忍,主张建立切实维护好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廉洁政府。在井冈山时期,同志就制定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坚决制止侵害老百姓利益的腐败行为。在中央苏区时期,同志首次开展了反贪污反腐败浪费的斗争,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延安时期,腐败分子肖玉璧和杀人犯黄克功因违法被处决,更是有力地维护了党在人民群众心中和国际社会上的良好形象。在“三反五反”运动中,依法枪决了贪污腐败分子刘青山和张子善。这些举措和教训,时刻警醒党员干部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在思想上警醒更多党员干部,在依法惩处了刘青山、张子善后,同志批示说:“必须严重地注意干部被资产阶级腐蚀发生严重贪污行为这一事实,注意发现、揭露和惩处,并须当做一场大斗争来处理。”[4]此后,严惩贪腐成为我党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举措。以为核心的党中央,继承发扬我党优良传统,强调零容忍腐败,对腐败行为产生了强大震慑力。“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必须以永远在路上的坚定和执着,坚决把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使我们党永不变质、永不变色。”[1]97全面从严治党,全面是基础,关键在于严,要害在于治。作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之一,全面从严治党是事关党能否肩负起领导民族复兴历史重任的关键。当前,我党反腐败斗争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突出“凡腐必反,除恶务尽”[5]237。贪污腐败不仅是“广大干部群众始终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5]16,更是关乎着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的问题,惟有旗帜鲜明地反对腐败,始终坚持对贪腐行为严惩不贷,才能“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5]17。其次,在党的廉政思想建设中更加注重廉政文化教育,促使领导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拒腐防变能力。同时,不断引导全党营造守纪律和讲规矩的氛围,发挥反腐的震慑和警示作用,使广大党员干部知敬畏、守底线。最后,以制度建设为引领,持续深入推进反腐。强化惩治和预防腐败制度体系建设,健全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监督的效能,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同推进,注重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完善反腐倡廉党内法规建设;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严肃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行为;加强反腐国际合作,加大追逃追赃力度,让已潜逃的腐败分子无处藏身,让企图逍遥法外的违法犯罪人员断绝幻想。
三、立足反腐倡廉主体,强化党员干部队伍建设
广大党员干部是构成党的肌体的一个个细胞,是反腐倡廉的主体。因此,同志在反腐倡廉建设中始终注重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注重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抑制贪腐。同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广大党员干部,使广大党员干部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信念。同志认为:“腐败产生的根源主要是共产党内少数个人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受到了资产阶级腐败没落思想与文化的影响,是政治上革命意志衰退、进取心丧失所导致的。”[6]在运动中,党员干部每日进行相关理论学习,向先进模范看齐,在内心深处就建立起反腐倡廉的精神防线。不仅如此,我党还要求广大党员干部经常进行自我反省和自我思想清算,把批评与自我批评相结合,这一优良传统成为中国共产党人抑制贪腐的有效武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今天,党要带领人民群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就势必要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下更大力气把干部队伍建设得更加强大。当下,强化干部队伍建设,首先,坚持正确选人用人,注重党的政治标准。党的十八大以来,先后出台了如《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关于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的意见》等相关文件,要求“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事业为上、公道正派,把好干部标准落到实处”[7],同时,要按照“从严管理干部,要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8]138的要求,加强了干部队伍管理。其次,要求积极参加党内政治生活。党内政治生活是党组织有效教育、管理、监督党员的重要形式。党的十八大之后,秉承党的传统和从严治党要求,党内政治生活认真落实了“”、民主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和谈心谈话等制度。广大党员干部通过学习政治理论与纪律规范,时刻提醒自己保持清醒政治头脑,做政治上的明白人。最后,切实提高政治能力,学会从政治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党的政治建设落实到干部队伍建设上,就要不断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把握方向、把握大势、把握全局的能力。”[1]97
四、弘扬党的优良作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
作风不纯是诱发腐败的重要原因之一。以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注重党的作风建设,并形成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保持艰苦奋斗等优良作风。加强作风建设是抑制腐败滋生的有效途径,廉政思想推动了党的优良作风的形成与发展,并成为这些优良作风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过党的教育,广大党员干部深刻认识到,要增强自身的拒腐防变能力,就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理论联系实际,切实改进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以解决人民实际问题,贯彻落实好为人民服务这一宗旨。同志认为,要保持好无产阶级先锋队性质,就要充分利用好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一有效武器,发挥其防腐拒变的重要作用。除此之外,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也具有抑制腐败的作用。为此,同志在七届二中全会上首次提出了“两个务必”,即务必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勉励共产党人发扬传统,戒骄戒躁,永保廉洁。以为核心的党中央,也一以贯之地以党的作风建设为切入点,强调坚持治国先治党、治党要从严,“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5]152。一个时期来,“四风”问题不时出现,党中央认识到它“疏远了人民群众,败坏了党风政风,最终会严重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严重损害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8]154。基于这一认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相继开展了一系列学习教育活动,使得广大党员干部作风有了明显改善;同时,按照“要把学习宣传先进典型作为深化主题教育的重要抓手,同模范机关创建活动结合起来,引导党员、干部见贤思齐”[1]100-101的要求开展作风建设,不仅有效提升了党员干部在群众中的光辉形象,而且维护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权威,厚植了党执政的群众基础。但是,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是一项长期任务,必须常抓不懈。首先,在干部队伍中仍然不断强化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以保持好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自2013年以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显著增强了广大党员干部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融洽了干群关系。其次,进一步弘扬理论联系实际这一优良作风。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原则,只争朝夕、真抓实干地为广大人民群众谋福祉,以致国家各项制度得以不断完善,各项事业得以突飞猛进的发展。再次,继续发扬批评与自我批判的优良传统。“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我们党强身治病、保持肌体健康的锐利武器”[8]171。这一利器的创造性运用,增强了防腐拒变能力,加强了党的团结统一,提升了党的战斗力。最后,大力弘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艰苦奋斗是一种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优良作风,是对共产党人优良品格和光辉形象的诠释。要通过继续传承、发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筑牢干部队伍廉洁自律、俭以养廉的精神堤坝。
五、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立起“带电高压线”
讲纪律、立规矩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显著优势。严明党的纪律是抑制腐败和加强廉政建设的有力保障。党的一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中,就有相当比重的内容涉及到党的纪律建设。在土地革命时期,同志为严明党纪军纪,制定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在延安时期,惩治腐败的法规条例逐步完善,党中央颁布了《惩治贪污暂行条例》和《惩治贪污条例(草案)》等规章条例,以法护廉,开创了全面从严治党的先河,以至延安时期斯诺在红区采访时都能体会到红军对于纪律“似乎都是自觉遵守的”。党的七大通过的党章再次深刻阐明了党的政治纪律的重要性。这些,都一次又一次证明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是加强党的廉政建设的重要成功经验。进入新时代以来,党为了完成肩负的使命担当,兑现“打铁还需自身硬”的庄严承诺,进一步加强了党的纪律建设。要进一步扎紧党的制度笼子,把党的纪律铭刻在广大党员干部的心上。首先,党中央明确了党章的突出地位。虽然党章、党的纪律、国家法律和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与工作惯例都是全党必须遵守的规矩,但党章是党的总章程,也是党的根本大法,是全党必须遵循的总规矩。“在所有党的纪律和规矩中,第一位的是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5]253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最核心的就是坚持党的领导。“新形势下,要大力加强对党忠诚教育,发挥中央和国家机关红色资源优势。”[1]100其次,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明了这一“带电的高压线”,使纪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增强党性修养和拒腐防变能力。再次,严明党内政治生活纪律,强化党内制度约束。违纪往往是从破坏规矩开始的,因此,“要坚持有令必行、有禁必止,坚决查处各种违反纪律的行为”[3]181。只有把规矩立起来、严起来、挺在前面,并明确强调、坚定遵守、严格执行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才能真正做到令行禁止、步调一致。最后,不断健全党内法规体系,扎实推进党的制度建设和改革,真正形成了以党章为根本遵循、若干配套党内法规为支撑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同时,强化纪律执行的监督检查和问责。有效问责并查处一些反面典型,有力推动了“两个责任”落实,真正做到了“把监督检查、目标考核、责任追究有机结合起来”[5]376。
六、加强党内监督,完善监督机制
加强党内监督是有效抑制腐败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必然要求。“党的执政地位决定了党内监督在党和国家各种监督形式中是最基本的、第一位的。”[9]322党内监督有时缺位,是因为党内不同程度地存在不愿监督、不敢监督和抵制监督等现象。加强党内监督,要求党内各个监督机构各尽其责,密切协调,形成监督合力,充分发挥党内监督体系管党治党的威力。“要坚持党内监督没有禁区、没有例外,强化自上而下的民主监督,发挥同级互相监督作用,让日常管理监督与党员领导干部如影随形、不留空白。”[9]322廉政思想就特别注重加强监督以抑制腐败。但受历史条件限制,当时主要强调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在苏区时期,中央注重发挥新闻舆论监督导向作用,如全总苏区执行局主办的《苏区工人》辟有“反对贪污腐化”专栏。在延安时期,党中央制定了民主监督制度,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对各级干部的监督,有效抑制了腐败现象滋生,为保持广大党员干部清正廉洁提供了制度保障。党的十八大后,我党按照“要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统筹推进纪检监察体制改革”[1]549的要求,不断加强监督制度的全面性和有效性,同时积极推进法治反腐。与此同时,加强自上而下的党委监督和纪委监督,创新党内监督方式,推进巡视和派驻全覆盖;不断强化党内监督,注重发挥巡视制度这一利剑作用。经过几轮巡视之后,巡视监督的政治定位越来越准确,目标任务也越来越清晰,有效发挥了利剑效应。在此基础上,党中央对巡视工作又提出了新的要求:“要以党的纪律为尺子,重点检查政治纪律执行情况,着力发现腐败、纪律、作风和选人用人方面的突出问题,更好发挥震慑遏制治本作用。”[3]170与此相应,党中央还加强了派驻机构对驻在部门尤其是领导班子成员的政治监督,充分发挥了派驻制度的作用,从源头消除了监督盲区,有效抑制了贪腐行为。
总之,新时代廉政建设的诸多举措,无一不传承和发扬了我党廉政建设的优良传统,也开创了我党廉政建设的崭新局面。我们完全有理由坚信:以新时代廉政思想为指引,切实加强廉政建设,那么,我党的肌体将会更加健康,党的制度将会更加完善,党的事业必将会蒸蒸日上,党的伟大目标一定能如期达成。
参考文献:
[1].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2]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339.
[3].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4]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190-191.
[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重要讲话文章选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
[6]杨永华.中国共产党廉政法制史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70-71.
[7].决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64.
[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关于全面从严治党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
新时代范文篇5
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和谐劳动关系创建
习在党的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新的概括,为我们指明了方向。随着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工业化进程高度融合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和不断完善,市场价格机制对资源配置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经济发展理念和社会利益结构都在调整和重构,职工队伍和劳动关系发展变化有新特点新趋势。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随着经济发展,职工队伍的整体规模在扩大和劳动者比重在提升;随着经济结构优化和产业结构升级,职工队伍的产业分布和行业结构更加均衡合理,企业职工的劳动工资收入和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升;在公共政策导向和社会法治环境的双轮驱动下,广大职工弘扬和践行核心价值观心态更加积极健康,逐步形成民生向好的社会心理预期和就业心态;随着我国城乡社会结构和利益结构发生深刻变动,各类职工群体的利益诉求多元化和社会身份分层化,包括在城镇企业的正规就业和非正规就业灵活就业人员,传统产业工人和合同制职工在企业劳动编制内管理,新生代农民工和劳务派遣工却游离于劳动编制外,企业还存在临时工、季节工和事实劳动关系,分类维护各类职工群体和劳动者合法权益,成为各级工会的使命和责任。劳动关系成为转型期最重要、最敏感的社会关系。复杂劳动关系矛盾和多元社会利益诉求形成同频共振效应,依法协调劳动关系成为推动社会法治的必然要求。当前影响职工队伍素质结构的变量因素逐步增多,尤其是以互联网、人工智能和物联网为标志,世界范围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形成强烈冲击波,加快深化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我国共享经济模式和互联网新经济模式的蓬勃兴起,对社会管理理念、企业组织形式和劳动者就业方式,乃至新技术、新业态都对劳动关系认定产生深远影响,传统工业经济劳动关系和现代网络行业的新型劳动关系,还有构成要件和表现形式灵活多样的事实劳动关系,共同成为我国新时代劳动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依法协调劳动关系具有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一是要以宽广的战略眼光和国际视野审视劳动关系,加强我国宏观和微观有机结合的劳动关系战略管理。要高度关注劳动法治环境和社会语境的新变化,把保障和实现体面劳动与落实企业的社会责任,推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促进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作为摆脱“中等收入陷阱”和实现包容式增长的战略支点,作为我国新时代和谐劳动关系的理论基石。在深入调查研究、科学论证和征询民意的基础上,推动形成以和谐劳动关系为核心的国家发展战略,完善政府、企业和工会参与的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完善各级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和调解机制建设,组建由政府、学界和工会的劳动关系智库系统,加快我国劳动关系立法和完善劳动保障政策体系,深化社会分配收入和企业工资分配制度改革,完善工资宏观调控体系和行业劳动标准体系。二是要客观反映我国社会民意基础已经发生的深刻变化,提升依法协调劳动关系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前瞻性。新时展和谐劳动关系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完善社会治理和提升社会治理能力的重要环节。要始终坚持民生导向、问题导向和发展导向,通过各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建议或者提案,地方(产业)工会与同级政府(行业协会)联席会议,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实体化运作和常态化管理,工会与政府部门的政策磋商和会签文件等形式,充分发挥工会源头参与和宏观维护职工权益的作用,推动完善我国城乡劳动保障政策和公共政策体系,用加快劳动立法和完善制度设计释放改革红利,形成中国特色的依法协调劳动关系的体制机制,提升企业参与经济建设和社会管理的积极性,共商共建共享发展和谐劳动关系,推动我国劳动关系的规范化、制度化和法治化。三是要逐步扩大职工的知情权、参与者和话语权,凸显职工基层民主管理中的主体地位。要认真贯彻加强基层协商民主建设的要求,健全完善企业市场法人主体地位和法人治理结构,以深化职工作为企业民主管理的主体地位,用企业民主管带动基层协商民主制度建设,推动企业将职工作为重要利益相关者和欧洲杯投注官网的合作伙伴,成为共商共建共享和谐劳动关系的推动者实践者,真正把工会组织建设成为职工共建共享的精神家园,着力提高职工对劳动关系的满意程度,改善各类职工的社会心理预期和劳动就业心态,通过“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工会工作新模式,主动接受职工群众对工会工作的效能监督,努力将维护大局、服务职工和接受群众监督相结合,努力使依法协调劳动关系成为社会责任和制度常态,营造为政清廉、为企诚信、为民淳朴的劳动法治环境。
提升新时代工会工作的政治责任感和工作使命感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新时代工会工作要有坚持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理论勇气,始终保持工会组织与广大职工的血肉联系,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共同致富为公共政策导向,勇于担当职工群众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推动实施积极的劳动保障政策和充分就业政策;在征询社会基础民意和专家学者意见的基础上,形成普惠合理均衡的产业经济政策和管理制度措施,努力使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尤其是职工群众;加快劳动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的立法进程,加大基层劳动行政管理和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着力增强各类企业的现代管理素质和社会责任意识,增强职工对劳动创造财富和社会共同致富的信心,这是逐步改善劳动关系和缓解社会矛盾的基本路径,也是帮助职工改善向好预期和心态的基本前提。认真学习领会和深入贯彻落实党的精神,构建共商共建共享共赢的和谐劳动关系,使新时代和谐劳动关系富有建设性、具有积极性、保持稳定性,既是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基础,又是改善保障基本人权和实现体面劳动的社会工程。随着劳动关系的市场化契约化多元化复杂化,劳动和资本在企业管理区间中利益博弈常态化,各级工会要积极顺应发展形势和政策环境的深刻变化,用党的精神指导新时代工会各项工作开展,参与党政主导的社会建设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完善劳动保障政策和加快完善劳动关系立法,加大工会参与基层劳动保障监察执法的力度,推动各类企业增强现代管理素质和社会责任意识。工会要独立自主、创造性地开展职工组织引导工作,通过共商共建共享和谐劳动关系和参与社会建设,协助解决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建设有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欧洲杯投注官网的文化职工文化,保护和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增强体面劳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推进工会理论、实践、制度的创新发展,提升工会组织的整体素质、服务职能和社会形象,形成我国新时代工会理论和实践创新驱动体系;要以创新实践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唯一标准,以职工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重要尺度,科学制定工会发展规划和完善工会干部培训体系,不断增强做好新时代工会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优化工会干部素质结构、管理绩效和实践能力,不断增强工会组织的活力和凝聚力、吸引力,进一步扩大工会工作的社会公信力和时代影响力,为推动我国工运事业科学发展和转型升级增添内生动力。
作者:刘君
新时代范文篇6
这一种超越常规的管理方法它追求的目标突破企业有形的界限弱化具体的组织结构形式达到全方位借用外力的效果在一个极端的情况下企业可能只一个没有任何实体资源的空壳只要它在快速变化的市场中有一个非常好的想法比如它预测到某一种产品将会在世界范围内热销它就可以迅速地整合利用各类外部资源运用国际互联网组成一个完备的虚拟企业去完成该产品的设计、生产、营销策划、销售、订单履约和会计核算等工作如果该企业试图逐步建立自己的设计、生产和营销能力它将会错过这班船而痛失发展机会
一个虚拟的组织经过精心设计能够以闪电般的速成度成长要知道在知识年代速度比规模更重要而且虚拟组织中的每个成员所从事的都它最擅长的工作这样每个成员的效率都达到了最高克服了我国传统企业“大而全”、“小而全”的致命弊端
虚拟运作的特点
组织动态性企业在进行虚拟运作时需按照项目或产品的要求构建一个虚拟的联盟组织虚拟组织存在的时间完全取决于项目或产品它动态的、暂时的一旦项目或产品完成虚拟组织即宣告结束
网络依托性internet企业的虚拟运作必须以信息网络为依托以信息工程联网为硬基础能过-di等信息网络建立动态联盟这样才能跨越时空界限企业因此能够在更广的范围遴选欧洲杯投注官网的合作伙伴从而更加有效地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核心功能与一般功能分离性虚拟运作突破了传统企业管理模式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企业为了获取竞争优势往往只控制核心功能即企业拥有的专利、品牌、商标和专有技术等最主要资产把这些知识和技术依赖生强的高增值部分掌握在自己手中其它低增值部分则实行虚拟运作借用外部协作力量来完成
运作隐形性虚拟组织以任务信息为联系彼此的纽带只要能及时有效地提供产品和服务时空的限制不存在的用户既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去关心何时何地由哪个厂家完成任务他们需要的只最终产品和服务也就说从顾客的角度来看虚拟运作中的服务提供者以及管理机制都隐形的顾客完全不必要也不可能知道每项服务由谁提供的
虚拟运作的基本形式
虚拟设计企业通过互联网和其它手段选出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单位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使他们组成一个虚拟的团体请他们对企业提出的问题进行广泛的研究和设计并在网络上进行大量的交流以便能产生最为合理的设计的产品波音777客机的设计就通过虚拟设计完成的一个非常典型的成功的例子
虚拟生产这虚拟运作的最初形式即m例如世界驰名的体育用品制造商耐克公司在耐克鞋的生产中即如此耐克公司只生产产品的最关键部分—气垫系统而其余几乎100%的业务均由外部的供应商提供公司则集中主要力量专攻附加值最高的设计和行销使公司的产值以20%的年递增率增长
虚拟管理即在企业组织结构设置中把某些职能管理部门虚拟化而将这些部门的职责依然保留只不过把它分解到属下的专业公司或其它专业化公司例如人事可委托人才中心物业可委托物业管理公司交通运输可委托专业汽车公司等
虚拟营销虚拟营销有两重意义一使销售网络虚拟化即企业总部对下属销售网络解放“产权”关系使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企业在选择销售网络时兼顾稳定性与灵活性可利用原有所属的销售网络也可利用全新的销售联盟;二实行网络营销开展网上营销业务这一种营销手段和营销环境的虚拟化目前已成为一种新的时尚预计今年全球将有200亿美元的商品通过网络渠道售出通过网络企业可将供货信息发往世界各地并与潜在消费者进行充分而细致的一对一的交流从而更好地为消费者提供满意的产品或服务
虚拟运作的评价与前景研究
虚拟运作的优势1.加速企业新产品开发步骤虚拟运作促使企业之间以市场需求为中心进行各种资源与能力的交流和互补其开放性为企业提供了更广泛的学习界面通过各种非正式的交流和正式合作企业能减少开发费用缩短开发时间从时间上赢得市场竞争2.提高企业生产能力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产品生命周期越来越短多样化、个性化成了市场需求的特点为满足顾客特殊的需要产品的复杂性也日益提高在这种情况下单一企业的生产系统受其内在的技术经济限制很难满足这一要求为适应市场企业必须借助外部范围经济运用虚拟运作一个本不具备完成任务的技术和资源实力的企业能够完成几倍、几十倍于自身能力的任务3.强化企业营销能力虚拟运作使得企业可以突破地理位置的限制摆脱空间距离的束缚与世界各地的企业结成销售联盟这一方面减少了管理成本和市场开拓费用的支出另一方面利用了当地销售部门的资金、社会关系和销售人才这些无形中增强了企业的销售力量
新时代范文篇7
[关键词]时代群文干部需要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文化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特点越来越明显。文化作为民族之魂,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之中。没有文化的力量,就不能把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国防实力等要素整合起来。要充分发挥群众文化工作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一支具有较好素质并且不断巩固提高的群众文化干部队伍是其重要保证。群众文化干部担负着繁荣群众文化事业,发展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任务,群众文化干部队伍建设是群众文化事业的关键,许多事例说明,专业干部队伍得力,群众文化工作就蒸蒸日上,才能把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实践“三个代表”,发展社会主义文化落到实处。群众文化干部队伍的强弱,决定着文化服务的价值取向和社会效益。
一、解放思想,做讲政治的群文干部
群众文化工作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向广大群众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的重要任务,要做到这一点,首先,群文干部自身必须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热爱社会主义。能够和党中央在政治上保持一致,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敢于和善于同各种不良的社会风气作斗争,爱岗敬业,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坚定的事业心。
其次,群文干部要自学学习马克思主义、思想,学习邓小平理论,坚持“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使自己具备一定的政治理论修养、较高的政策水平、高尚的道德情操。具备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只有永远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自觉抵制资产阶级腐败思想的侵蚀。
第三,群文干部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群众文化工作是服务性工作。要求群文干部有无私奉献精神,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的精神食粮,满足人民群众精神生活需求。在市场经济的社会环境中,要克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想,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克服各种消极等待,群众文化工作难做的错误思想,勇于探索群众文化工作的新路了。以拓荒者的精神,扎扎实实地做好群众文化工作,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决不做有损人民和国家得益的事,一句话,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二、一专多能,做技能型群文干部
宣传教育是群众文化工作者的职能之一,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形式对群众进行宣传教育,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如果没有较广博的知识和较强的专业技能,就无法担当起这一基本职能。因此,群众文化干部必须具备一门较强的专业技能,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业务专长,力求做到“一专多能”。
首先,随着社会的发展,群众文化事业日益繁荣,群众文化需求心理层次的逐步提高,人们对群众文化的活动内容、活动方式、活动效果提出更高的要求。在这种形势下,群众文化干部就更应有一种紧迫感,不断加强自身业务技能的学习和提高,通过自己的业务技能来提高自己在工作中创新的能力。
其次,为了使群文活动举办和辅导群众时做到得心应手,群文干部要通过自学函授、培训等各种学习途径武装自己,才能在工作中运用新的形式,提高群文活动的吸引力,以迎合广大群众更高的审美标准。21世纪,是高科技时代,是信息时代,为了适应新时展的需要,群文干部还应当去学习新的科学文化知识。
第三,精品是先进文化的组成部分,先进文化是保障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文化。邓小平同志要求我们把最好的精神食粮献给人民,同志号召我们“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一首好歌、一句好词都有可能影响一大批人的思想意识。,因此,群众文化干部要有精品意识,不断推陈出新,深入生活,创造文艺精品,服务人民、服务大众。
三、厚积薄发,做全面型群文干部
人才是科学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群文方面的人才是群文事业发展的源泉。
首先,群文干部除了必须具备较好的政治素质、较高的业务水平外还必须具备较强的工作能力。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组织能力;二是协调能力。组织开展群文活动,涉及的问题很多,这就需要群文干部既要能面对群众,策划、编排、辅导文艺节目,又能协调好上下左右的各种关系,使自己开展的活动能得到各方面的关心和支持。否则,你虽有一身本领,却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因此要成为一个全面的群众文化干部,必须努力实践,认真学习,不断提高,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
新时代范文篇8
关键词:新时期中国企业战略选择
始于2007年的美国次贷危机发展到2008年的国际危机是对全世界企业的一场严峻考验,中国企业在这场金融危机深深感到经济冬天的寒冷:
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司表明,2008年上半年,全国有6.7万家规模以上的中小企业倒闭。其中,仅纺织行业就有超过2000万人被解聘;仅10月上旬,珠三角就有近50家香港企业申请破产清算。据香港工业总会会长陈镇仁近期表示,珠三角7万家港资企业中,年底时可能会有四分之一即1.75万家倒闭,以一家企业倒闭导致500人失业计算,1.75万家倒闭就将导致87.5万人失业。这些工厂所聘用的绝大多数都是来自中国内地的农民工;面对全球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带来冲击的严峻考验,广东全省中小企业增速总体上有所回落。数据显示,2008年前10个月广东停产、歇业、关闭和转移的中小企业有15661家,其中,仅10月份停破产的就有8513家,超过了前三季度的总和。
总之,中国企业正处于一个利润率越来越低、面对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需要处理的问题越来月越复杂、承担的企业的责任也越来越大的时代背景中。
一、新时期中国困境
最新研究报告显示:2010年前跻身世界500强的中国企业将达到50家,而目前只有29家中国企业榜上有名。而世界500强往往是按照企业规模大小来排名的,那么究竟什么是大企业。谈到大企业,人们的描述往往集中于它们的规模:资产、利润、销售收入占到全社会gdp的多少等。这些指标固然重要,但还远远不够。跨国大企业的形成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因素:
第一,企业的核心技术。第二,规模经济,也就是成本优势。第三,对供应链的能力。第四,品牌价值。第五,资源垄断。
反过来看,中国今天的大企业之所以成为大企业,靠的是什么?根据我上面列举的因素和对实际状况的分析,我的是:资源垄断第一,规模经济第二,品牌价值第三,供应链管理能力第四,核心技术第五。而这些与国外其他世界500强企业形成鲜明对比。比如中国进入前15位的企业基本上都是资源垄断型企业,其中包括牌照资源、号码资源这些在市场准入方面的垄断。所以我的第一个判断是,资源垄断是中国企业目前进入500强行列的最重要因素。
此外,快速兼并目前也成了国内企业迅速壮大的一个手段。据《费加罗报》报道,中国企业向世界超强企业行列进军的速度比当年的日本企业快两倍,日本企业从发展、壮大到有能力进行跨国收购用了25年,而中国企业实现这一目标用了不到10年。我认为,这样“拉郎配”式的快速联姻在国际竞争中面临着很大的危险。具体表现在:第一,我们的资源垄断拼不过别人的核心技术,我们国家的资源其实非常有限,并且垄断资源也可能化为乌有;第二,我们的成本优势拼不过别人的品牌优势;第三,我们的生产能力拼不过别人的供应链管理能力。目前中国企业中真正从长远利益规划企业发展,并将日常的运营与长远目标相结合的都很少。中国企业,包括很多明星企业对事关企业生存的质量控制的重视是远远不够的,对品牌的战略也是没有清晰的认识。如果这个消费者对自身利益越来越重视、国际质量标注越来越高的时代,中国企业家仍然不提高自身的战略意识,那么中国的民族企业将很难走出一条自强自立之路。
二、中国企业战略选择
在中国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一方面有很多企业取得了不俗的成就,同时也有很多企业付出了血的代价。在竞争越来越激烈、所承担的期望越来越大的时代背景下,中国企业更应该吸取教训、总结自己成功的经验并吸收竞争对手成功的经验,形成企业,并以此激励规范企业的发展!
1、巩固发展核心竞争力让员工认同
核心竞争力应该是企业综合运用科研技术、销售管理、品牌文化的能力,是一种内在的、不易被对手复制的组织运作能力。有了核心竞争力就能拥有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世界500强之所以能够发展到今天,一个重要原因是在发展过程中能够不断巩固和发展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而且这种核心竞争力是建立在专业化基础上的。500强中不少企业有过从专业化到多元化再到专业化的经历,以前主要是兼并,越大越好,现在则是有兼并,也有剥离。
凡是基于外部的如资源、设备、产品或服务、资金只能是暂时的优势,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核心竞争力。因为当市场发生变化的时候,真正可以支撑企业继续增长和繁荣的,是再生能力、应变能力、适应能力,比对手更快占领市场的能力。对比我们进入500强的企业,都是属于资源垄断或行政垄断企业,发展壮大多是依靠外在的力量,而不是靠内在的修炼,没有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欧洲杯投注官网的文化也是竞争力的一部分,500强中相当多的企业都有自己独特的欧洲杯投注官网的文化,而且深入人心,成为员工共同的行为规范,由此产生向心力,就像宗教信仰对某些人的作用一样,而且多与诚信、以人为本、和谐、服务、责任、满意等有关。
2、多元化与单元化选择
中国的企业很多都想实施多元化,有的甚至是已经这么做了。在我国现阶段,在经济发展方式还较为粗放的条件下,通过实行多元化,确实也使一些企业延缓了核心竞争力不足所可能导致的衰败。但是,从企业长期发展的角度来看,从建立企业百年基业的角度讲,企业的成功发展路径则是专业化,而不是多元化。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和全方位竞争不断走向激化的条件下,过多地依赖多元化,难免遇到不可解脱的困境。回顾一下人类社会的发展史,特别是人类社会进入近代以来,专业化所起的作用之大,常常会超出人们的想象。对此,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曾做过精彩的描述。在《国富论》中,他以自己曾经见过的一个雇用了10个人的制针小厂为例,深入浅出地分析和阐明了分工和专业化对于提高劳动生产力的巨大作用。他指出,一个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工人,即便他竭尽全力,或许一天还造不出1枚针来,但肯定不能制造出20枚针来。然而,如果把制针业务分成18道不同工序,尽管这家工厂规模不大,人手也不齐,机器装备更显不足,但仅仅由于分工和专业化,再加上这10个工人的奋力而为,结果是他们平均每天要制造出48000枚针,平均每人每天能制造出4800枚针。由此,斯密得出的一个结论是:“只要能采用劳动分工,劳动生产力就能成比例地增长。”(亚当·斯密:《国富论》。
3、注重企业社会责任塑造品牌形象
从纵向的时间序列看,在经历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和资源的优化整合阶段之后,企业已经步入了“企业公民”这一全新竞争阶段。随之而来的是,社会责任已经成为对一流企业“高标准、严要求”的公认指标。提倡社会责任不仅仅为了提升企业社会形象,更能获得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提升企业的长期盈利能力。博鳌论坛长龙永图就中国某些出口产品标准比国内标准高发表评论说:“企业越是注重社会责任,其产品和服务就越有可能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现在的顾客,特别是欧美顾客,社会意识逐步加强,不单单注重产品是否能满足自己的关键购买因素,如价格、质量、安全、便利等,更关心产品是如何生产出来的。如果一个企业不关心本国消费者,很难让人相信他会关心他国的消费者!”
4、提高企业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国家、民族的灵魂。在经济全球化、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企业要想持续繁荣、发展、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学会创新,形成属于自己的企业核心竞争力。
技术创新:企业技术创新是企业创新的核心,企业只有通过源源不断的技术创新,才能不断向市场推出新产品,不断提高产品的知识含量和技术含量,改进生产技术,降低成本,进而提高产品的价值,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并适时开拓新的市场领域。国外成功企业大都遵循着“企业技术创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增强——新一轮企业技术创新”的发展模式。
组织创新:组织创新是组织中的管理者和其他成员为使组织系统适应外部的变化或满足组织自身内在成长的需要,对内部各个子系统及其相互作用机制或组织与外部环境的相互机制的创造性的调整、开发和完善的过程。组织创新能很好的适应组织规模的发展,内、外部环境的变化。组织创新包括组织结构的调整,人员配备的变动,管理幅度、管理层次的变化,部门的调整等。企业要建立学习型组织,在学习型组织中存在组织学习,并成为企业立身的一个基本原则,能更好的认识环境、适应环境,进而能动地作用于环境。
管理创新:管理创新是一个永恒的话题。随着企业规模的发展、内外部环境的变化、技术的变革、战略的调整,企业必须引进新的管理思想、管理方式、管理制度、管理技术,管理创新很好的体现了权变管理理论的思想。只有通过管理创新才能把企业的其他创新更好的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更好的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金融危机致沿海企业倒闭严重引发中国就业难题》时报社。
[2]《金融危机冲击中小企业倒闭潮涌广东劳动厅长建议设欠薪逃匿罪》
[3]《微利:企业家时代的开始》
[4]《中国企业500强与世界500强的比较》
新时代范文篇9
【关键词】自由主义;哲学基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多次在会议中强调指出,中国共产党在执政过程中必须要坚守自己的初心使命,不能丢掉自我革命精神。自由主义的存在严重危害了党内政治生活,背离了党的初心和使命,新时代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助力中国梦的实现必须坚决反对自由主义。
一、自由主义的哲学基础是唯心主义
自由主义长期以来挑战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真理性、实践性,因此认清自由主义的本质,并积极地应对来自自由主义的挑战具有重要意义。(一)自由主义在认识论上坚持不可知论。自由主义者认为“我们纵然尽可能把注意力转移到我们的身外,把我们的想象推移到天际,或者一直到宇宙的尽头,我们实际上也超不出自我之外”。[1]自由主义者认为所有知识和理论的生成都只是经验的结果,人只能在自己的感觉范围内去把握外界事物,这种经验主义就导致了自由主义者在认识上始终坚持不可知论,这是典型的唯心主义。他们否认外界事物的客观存在性,试图从认识论的角度为盲目主张人的个性和自由寻找哲学上的立足点。同时借此将整个人类物质发展水平的进步禁锢在个人的认知能力上,这是荒谬的、不科学的。而马克思主义自由观从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出发,指出真正的自由必须是以承认客观存在为首要前提的。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明确提出客观必然性先于自由,是第一性的,而自由则是第二性的。当人们的认知处于一种矛盾和不自信的状态时,恰恰是因为对客观事物缺乏了解,这种时候人们的状态往往是不自由的。因此我们党必须始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自由观在党内党外树立正确的自由观念,坚决反对自由主义。(二)自由主义在历史观上坚持非决定论。自由主义者在认识论的问题上表明了自己对自由和必然关系的看法,在历史观上则反应出对自由和规律的看法。由认识论上的不可知论延展到历史观上,自由主义表现为明显的非决定论。自由主义者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没有规律可循,认为“人类历史是由人的活动构成,历史总是在主观意志的驱动下进行的”[2],认为社会历史领域所有事件的发生都是偶然和突发性的,这恰恰同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相反。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自由不在于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而在于认识这些规律”[3],自由的前提是建立在尊重必然和承认规律的基础之上的。自由观念并不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它与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息息相关,其产生和发展都必须以尊重这一历史时期的社会发展规律为先决条件,既不可能凭空产生,也不可能无故消失。在我们党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自由主义总是以不同的内容和形式扰乱党内秩序,动摇党员信心,阻碍党的建设和发展。因此任何时候都必须在尊重党的建设规律的基础之上,根据不同时期党内建设的内容和要求,通过不同的形式坚决抵制党内自由主义。(三)自由主义在实践观上坚持虚无论。自由主义者总是习惯于从意识、观念这一范畴来界定自由,也是由此出发展开对现实中不自由的批判,自由主义者的这种研究和批判脱离社会实践,是不可能实现的。他们否定客观存在,否定实践,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和进步依托于意识的发展,不可能找到实现自由的最终路径。马克思主义的自由概念同自由主义的本质区别就在于马克思主义是基于实践来探讨人类自由的本质,正如马克思所说“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4]人究其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而社会关系的构建必然立足于社会实践的基础之上,因而无论人们的自由思想的产生或是个人自由的实现必定要借助于实践。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最终目标是要解放全人类,那么人类要基于什么前提才能达到这一终极目标。恩格斯指出“唯有借助于这些生产力,才有可能实现这样一种社会状态”[3]在这里,恩格斯明确地指出了人的真正自由是建立在高度发展的社会生产力这一基础之上的,而生产力的发展则依托于人类劳动的进步,实践的发展。中国共产党历经几多风雨,始终保持其强大的号召力和执政能力,究其原因,就是能够在党的建设和发展的实践过程中不断地吸取经验教训,从而提升执政能力和水平。
二、自由主义与党的初心和使命格格不入
自由主义对党和人民的事业产生了极大的破坏,与党的初心和使命背道而驰,我们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始终坚守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坚决批评和反对自由主义。(一)反对自由主义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应有之义。党的初心包含着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以及早日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而自由主义从根本上同马克思主义相对立、同党的初心相分离。二者的冲突和对立,最根本地就体现在阶级的对立上。自由主义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维护资产阶级的个人利益,是自私自利的,在自由主义之下,有人为了自己的私利或者小集团的利益,甚至不惜牺牲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马克思主义则始终致力于实现全人类的解放,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正是表现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唯物史观,因而自由主义这种鲜明的资产阶级的利己主义价值观念同无产阶级的群众观念是完全冲突的。党的初心和使命不仅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民观,同时也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和实践观。中华民族的复兴,要做到以史为鉴,同时立足于不同时期不同的世情、党情、国情,从实际出发,以实践促发展。与之相反,自由主义者否认历史、忽略社会现实,毫无根据地在党内鼓吹“民主”之风,对党员的思想作风以及党的全面建设造成了恶劣的影响。因此要始终将打牢马克思主义这一治国理政作为最显著的政治底色,不忘初心,就必须以明确的态度、切实的行动,坚决反对自由主义。(二)反对自由主义是党不忘初心、奋勇前行的优良传统。自由主义作为加强党统一思想,加强党内外建设的拦路虎,在不同的时期都要以明确的态度坚决的反对。1937年9月7日,写下著名的《反对自由主义》,究其原因在于当时面临着内忧外患的窘境,中国共产党既要同日本帝国主义作殊死搏斗,同时还要同国民党顽固派做坚决斗争,这种情况下,保持党内的高度团结统一尤为重要。但当时由于很多共产党员来自于小生产者或是小资产阶级,因而存在着很大的自由主义倾向,如果不及时地遏制党内的自由主义之风,革命事业难以取得胜利。明确指出自由主义:“它使革命队伍失掉严密的组织和纪律,政策不能贯彻到底。”[5]主席的这篇经典之作深刻阐述了自由主义的性质及其危害,成为我们党自我管理和自我革新的奠基之作,对后来各个时期党的思想、作风及组织建设等都起到重要的启示作用。之后邓小平指出全党上下都要认真学习《反对自由主义》。也强调要将反对自由主义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任务来抓。在的“八个坚持、八个反对”中,更是将“坚持党的纪律、反对自由主义”作为其中的重要一条。这些都充分证明不管时代如何发展,党始终面临着来自自由主义的挑战,必须坚决清除自由主义这一腐蚀剂。(三)反对自由主义是实现中国梦的现实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入新时代,在不断取得新成就的同时,我们党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也越来越复杂,因此仍需将反对自由主义做为党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在多次讲话中都指出管党治党非一日之功,自由主义还存在于党内,危害着党的建设和发展,我们不能有一劳永逸的想法,必须始终从严治党,坚持不懈地反对自由主义。强调指出当前党内的部分党员在自由主义的影响之下,群众意识淡薄、缺乏工作责任心、怕苦怕累,将自己的位置放置在群众之上。同时一些党员在组织关系上,热衷于搞“圈子文化”,一些领导则将是否无条件听从自己的命令作为衡量干部好坏的标准,这极大地扰乱了党内生活。针对于自身,自由主义表现为部分党员对别人采取马克思主义,对自己则采取自由主义。突出表现为思想不上进、理论学习表面化、工作懈怠、重视贪玩享乐等,严重的缺乏党性修养和使命担当。因此,在新的时代背景和执政环境之下,全面从严治党就必须在认清自由主义本质的基础之上,克服自由主义的影响,将反对自由主义进行到底。
三、新时代必须旗帜鲜明反对自由主义
新时代要打造权威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推动从严治党落到根处,肃内政治生活,必须坚决反对党内自由主义,提高全体党员的党性修养,从而做到铭记初心、砥砺前行。(一)坚定理想信念,筑牢思想之基。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是支撑共产党人不惧艰难险阻,为坚守初心和使命不懈奋斗的精神动力,只有精神上不缺钙,共产党人才不会得软骨病。党内大部分党员同志的理想信念都是坚定的,但也存在一部分党员信仰缺失。反对自由主义,最重要的就是用好理论工具,从而肃清思想,营造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环境。反对自由主义就是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思想领域的指导地位,用马克思主义的积极精神来克服自由主义的消极影响,帮助全体党员进行深刻的思想转变。马克思主义是指导我们改造主客观世界锐利的思想武器,党在长期的执政过程中,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在此基础上先后形成了一系列党的重要指导思想,在新时期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体党员必须要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展开深入学习,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强化为人民服务的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在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之上,坚定自身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从而从思想上筑起坚强的堡垒,能够做到自觉地抵制自由主义的不良影响。(二)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提高党员的政治能力。政治建设是我们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了我们党的建设方向。旗帜鲜明地讲政治,这是保证我们党始终团结统一、与时俱进、不断强大的重要保障,也是抵制自由主义的有利武器。加强党的政治建设,首先就是党的每个组织、团员都要坚决地维护党中央的权威和统一领导,必须严格按照政治规矩和政治纪律来办事,坚决抵制党内的歪风邪气,抵制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行为。通过党内的政治文化建设,通过开展树典型、学模范等活动,潜移默化地帮助全体党员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念,坚决反对各种圈子文化,严格打击两面派,从而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党员是党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之所在,反对自由主义,还必须要求不断地提高党员的政治能力。党员的政治能力表现为其是否能够把握方向、顾全大局,共产党员只有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政治能力,才能走好自己的政治道路,不断地提升应对政治风险的能力。要将提升党员的政治能力贯穿于增强党员党性修养的全过程,促使党员在任何时候,面对自由主义的侵蚀都能始终保持自己的政治定力,不忘初心、勇担使命,创造出经得起人民和时间检验的政治业绩。(三)严守党的纪律,织牢制度的笼子。自由主义反映在党内就体现为部分党员的思想和形动上缺乏组织纪律性,纪律性淡薄,做事情我行我素,只考虑自己的利益,而忽视了组织和群众的需求。在缺乏纪律约束的情况下,就会导致政令不通,出现有令不行或者有禁不止的情况。纪律是全党思想统一、步调一致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克服党内自由主义的关键之所在。严明党的纪律,就要促使每位党员都必须严格的遵守党章党规,用党章党规来规范自已的言行,同时增强纪律教育的针对性,强化对党内政治生活的监督管理,让党员经常红红脸、出出汗。制度建设是反对党内自由主义,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依法治党,党内法规不断地发展完善,做到与时俱进。对于部分党员的违法乱纪行为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只有每一位党员都严格遵守党的纪律,真正做到服从党组织的领导,我们党才能更具领导力和组织力,全党上下才能真正做到步调一致,共同为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苗力田,李毓章.西方哲学史新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387
[2]郝立新.历史选择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4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20,121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6
[5]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359
[6]郝满城.坚决反对当前党内的自由主义[j].共产党员(河北),2017,2:5~6
新时代范文篇10
关键词:教育评价改革;结果评价;过程评价;增值评价;综合评价
教育评价是教育的重要构成要素,贯穿于教育活动之中,是对教育活动及其现象作出的价值判断,发挥着导向、鉴定、改进、调控与服务等功能。长期以来,“唯分数”一直制约着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成为新时代教育评价健康发展的桎梏,亟待破解。2018年,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1]。2020年6月30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指出,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针对不同主体和不同学段、不同类型教育特点,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着力破除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建立科学的、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教育评价制度和机制[2]。《方案》是未来指导教育评价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其中“四个评价”是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以来首次提出,在理论与实践层面均具有重要意义。
1“四个评价”的核心价值
“四个评价”为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指明了方向,其核心价值表现在有利于破除“五唯”顽瘴痼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基础教育质量监测,最终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1.1“四个评价”有利于破除“五唯”顽瘴痼疾。受封建传统文化、应试教育考评制度,以及家庭教育传统成才观等因素的影响,“五唯”存在已久[3]。长期以来,“五唯”取向的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我国的教育囿于对“升学、分数、论文、文凭、帽子”的盲目追求与异化重视,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逐渐消失,这种评价导向扭曲了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学习观与评价观。“四个评价”立足于学生全面发展,体现不同评价方式的有机融合,消除“教师本位”与“学生本位”评价的二元对立,建构和谐健康的评价环境与耦合共生的师生评价共同体,准确把握教育评价的广度、深度与效度,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实现教师岗位考核评价的科学性与合理化,扭转单一的教育评价倾向,完善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机制,破除“五唯”顽疾。1.2“四个评价”有利于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党的报告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德树人强调“立”与“树”,这就说明不能依赖于简单的灌输与考试等手段,而是对“德才兼备”这一人才质量与规格的整体把握[4]。传统的评价范式对学生的评价,依然停留在对知识记忆与技能训练的考核上,忽视学生情感、态度等思维品质的变化过程,难以推动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落实。“四个评价”是科学教育评价观的具体表现,突出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维提升与价值引导的有机结合,注重学生独立思考与个性发展,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过程,将立德树人贯穿于教育全过程。1.3“四个评价”有利于推进基础教育质量监测。近年来,基础教育质量监测的评价内容从知识与技能转向核心素养,评价技术从传统到基于智能技术,评价结果的解释与应用也更加趋于科学化[5]。目前,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已经指向了教育的“育人”本质,建立科学、正确导向的评价体系与机制,是对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深度推进。“四个评价”的提出,不仅是保证教育评价在技术层面的实施,也彰显其功能在不断地多元化,成为融合评价技术、教师教学、学生深度学习,以及相关政策之间的动态系统。“四个评价”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学科素养与关键能力的测评,力争实现多元全过程评价,这些都是对基础教育质量监测的有力回应,在进一步推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特色化、多元化与本土化发展上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2“四个评价”的基本意蕴
在明确为何需要“四个评价”外,还须厘定何为“四个评价”,探析其基本意蕴是推动“四个评价”落实的前提。2.1改进结果评价。结果评价是以预设的教育目标为基准,对评价对象达成目标的程度,也就是最终学习结果、所取得的成绩或成就进行价值判断,通常表现为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定,作为学生具备某种能力、获得某种资格、达到某种水平的证明。改进结果评价的关键在于“改进”,现有的结果评价有不尽如人意之处,需要改进。我国目前主要采用标准化测试,通过考试的方式评价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无论是中考还是高考,都是对学生一个阶段学习结果的量化判断,以知识考查为主,缺少对情境与真实性任务的考查,以所得成绩来推断学生的能力与水平,导致结果评价中出现“考什么教什么,教什么学什么”的现象,很多内容只有“是什么”的描述,缺少“为什么”的思考,这样的结果评价亟待改进。结果作为教育评价的基本导向,不可或缺。如果完全取消结果,将会导致教育培养人才的弱化;因此,结果评价不能完全摒弃,只能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改进,以适应新时代育人要求,例如高考,应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从学生的视角来评价学生学习的建构过程,改变单纯依赖于纸笔测验考查学生知识与技能的评价困境,弱化评价的选拔功能,体现评价的人文关怀[6],借助结果评价来促进教师与学生的共同提升,促进结果评价的科学性、真实性与导向性。2.2强化过程评价。过程评价是对教育过程中的教师、学生、教育活动等要素的表现与效果作出及时判断,具有针对性、实效性与动态性,旨在了解与判断教育的实然状况与发展态势,及时发现其中的成绩与问题,调节、规范教育活动的设计与进程,保证教育的整体质量提升,以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近年来,过程评价一直备受关注,这是破解“一考定终身”的强有力手段。强化过程评价并非忽视结果评价,过程评价本身也是兼具结果与过程双重价值取向的评价方式。通过过程评价,可以实现从“以知识为本”的评价向“以素养为本”的评价转变。过程评价是由近代课程发展而产生的评价理念。在将教育效果与既定目标比较的基础上,发现有些目标不可能在最后的评价中得以实现,只能借助过程来实现或者评价,过程目标的核心是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过程评价是对过程目标实现程度的判断[7]。此外,过程评价应与教学过程相互融合,关注学生能力的生成与个性的发展,帮助学生意识到自身的不足与进步空间,使过程评价真正成为激励学生进步的手段,提升学生学习的信心。2.3探索增值评价。增值评价作为一种前沿的教育评价方式,是通过追踪学生在一段时间内学业上的变化,考察学校或教师对学生学业成绩影响的净效应,进而实现对学校或教师效能较为科学、客观的评价[8]。与横向比较的评价方式不同,增值评价是基于学生成绩变化能够精确反映学生学业进步或退步这一假设,旨在判断评价对象的“过去”“现在”与“将来”的变化状况,而非对某个时间点的成绩进行评价。增值评价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教育可持续发展观,其核心是人的可持续发展,教育不仅要满足人的近期发展需求,更要满足人的长远发展需求。增值评价的最大优势在于克服了横向比较的数据带来的缺陷,但是,也有学者指出增值评价自身的不足,主要集中在2个方面:首先,增值分数仅仅是学生学习成绩变化的测量指标,是否能够如实反映学生的能力,如何排除考试环境、学生状态等偶然因素导致的偏误;其次,增值评价是否能够评价所有的变量,例如能否将学生随机分班、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契合度、父母教师偏好等作为影响增值评价的变量,这些遗漏变量如何解释[9]。诚然,任何一种评价方式都有自身的优势与不足,在探索增值评价的过程中,需要我们着重考虑如何有效地规避其劣势,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纵向评价的优势,从而为人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2.4健全综合评价。综合评价是对教育活动及其整体要素作出系统的价值判断。教育活动本身就是一个多元素、多层次、多方面相互融合的有机整体,只有各要素之间相互协调、密切配合,才能更好地实现教育目标。2014年的《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要探索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10]。目前,基础教育的综合评价依然存在观照共性与发现个性之间的矛盾、精准量化与模糊描述之间的对立等问题,需进一步健全综合评价体系与机制。随着综合素质评价的稳步推进,单纯知识与技能的评价方式正在渐渐改变,这是对核心素养导向教育变革的具体回应。综合评价可以扭转片面化的评价格局,消解以往偏重量化、等级评价的倾向,强化教育评价的激励功能,既关注学生的个性养成,又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在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持续深化阶段,综合评价更是破除“唯分数”论、推进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落实的关键环节;因此,健全“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育研究人员”多方主体的联动机制,共同推动综合评价在新时代教育评价中的常态化实施,对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四个评价”的实施对策
- 上一篇:
- 下一篇:新时代女性范文
新时代
2023-03-27 09:12:24
相关文章
新零售电子商务与时俱进研究 2022-03-07 09:53:17
新时展下市场营销教学方法 2022-09-18 03:54:32
24小时书店的创新经营模式分析 2022-08-12 03:10:20
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与时俱进 2022-07-04 02:29:36
领导在高新区调查时发言 2022-03-08 09:01:00
新时化依法推进司法独立和公平的思索 2022-04-28 03:3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