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意见范文10篇-欧洲杯买球平台

时间:2023-06-02 15:23:43

数学教学意见

数学教学意见范文篇1

为了整顿教学秩序,全面贯彻义务教育教学大纲,加强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提出以下几点意见供教学参考。

一、关于“实习作业”的教学

“实习作业”是义务教育数学教材中体现素质教育的新增内容。它是通过学生的实践活动(如测量),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因此,要求全体学生结合实际,认真做好实习,并写出实习报告。《代数》弟三册要求测量当地初中三年级男学生的身高;《几何》第三册要求测量倾斜角和底部可以到达的旗杆高。

这些内容对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动手操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各地不得擅自删减。

二、关于计算器使用的教学

我国义务教育初中数学引入计算器教学,是为了适应现代科技发展的需要,是培养二十一世纪人才所必须的。根据义务教育初中数学教学大纲的规定,初中二年级引入计算器教学,是为了解决查平方根表和立方根表的困难;初中三年级引入计算器教学,是为了准确迅速地进行统计运算。因此,初二教学重点是,在介绍电子计算器构造的基础上,使学生掌握用计算器进行加、减、乘、除、乘方和开方计算;初三教学重点是,用计算器计算样本的平均数、方差、标准差。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课外活动,提高学生使用计算器的技能。未经计算器教学培训的教师,由各市教研部门组织培训或自学。

三、关于课本中的“读一读”、“想一想”、”做一做”内容的教学

义务教育初中数学教材增加“读一读”、“想一想”、“做一做”内容,是根据义务教育的性质和任务,为扩大学生的知识面面开设的新的教学栏目。“读一读”?是供学生阅读的一些短文,?“做一做”是供学生动手操作的一些实例,“想一想”是供学生思考的一些数学问题。这些内容部超出大纲的要求,不作教学要求,不能作正课讲给学生,中考命题范围不包括这些内容。教师可利用课外时间,指导学生自学这些内容。

四、关于解直角三角形与二次函数的教学

解直角三角形与二次函数是义务教育初中数学教学人纲控制要求的内容。过去,由于中考命题无限制地增加这两部分知识内容的难度,使教师无法把握教学要求。义务教育初中数学从课本上降低了理论要求和习题难度,删减一些综合性较强的问题。各地不得扩充教学内容,要严格控制教学要求。

数学教学意见范文篇2

一、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山区中学的学生,从小生活在农村,见识少、所学知识均为书本知识,对于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现象等一无所知,因此,他们认为所学知识对自己的将来没有什么作用。另外,家长多数都是文盲,不懂得知识的重要性,也不懂怎样教育儿女,甚至还有家长教给儿女的是“学那么多干什么,会写字就行了”,针对这一系列阻碍学生学习的客观条件,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帮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在这一点上,教师应多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告诉他们知识的重要性,也可以带他们去做一些有利于学习的活动。给他们讲和他们生活有关的应用问题,或是农村中知识的应用问题。让学生发现知识存在于社会,存在于生活,和我们的生产、生活等密切相关,并不是自己和家长所想的一无是处。从而使学生产生求知欲,把“要我学”改变为“我要学”的正确学习观。

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中学数学是较为枯燥的一门学科,山区中学的学生不喜欢学数学,觉得难,没有兴趣。对于这一情况,我们教师应该采取一些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热爱学生,增加情感投入。在教学中,教师首先应该热爱自己的学生,以爱心去教化他们,把师生间的距离缩短,让学生感到老师是他们的朋友,这一点很重要,因为中学生是正处于青春发育期的少年,许多情感问题很容易受到感染,若是教师对他们不闻不问,或是经常骂他们,打击他们,这会使他们对老师抱有很大的成见,很怕这位老师,也正是这样,学生就没有上这位老师的课的好心态。久而久之,学习兴趣全无,成绩大幅度下降。

2、化枯燥为有趣,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数学多为抽象、枯燥的,学生学起来感觉无味,这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尽量将书本上的知识加以研究使之变为生动有趣的问题。如:有理数的加法这一节,我们可以用扑克来替代正负数来玩游戏,红色的为正数,黑色的为负数,让两个同学一组来抽扑克,每人抽两张,然后把他们相加,谁得的数大,则谁胜。这样,我们就把抽象而枯燥的知识转变到了一种游戏上来,学生在游戏中就把有理数的加法学会了。

3、利用中学生心理特点“好奇”,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中学生正处在对任何事物都倍感好奇的年龄阶段,教师可抓住这一心理特征,大胆创设能让他们好奇的实际问题。如:在讲解乘方的时候,可让学生讨论“一张足够大的纸,对折五十次后有多高?”学生讨论后,教师再告诉他们结果,这时学生会觉得非常好奇(因为他们想不到会有教师说的那么高),这样学生对学习乘方就产生了很大的兴趣。

三、注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

1、教会学生预习的方法。预习是学习各科的有效方法之一,但山区中学90%以上的学生不会用这一方法进行学习。因此,教师有必要教给他们预习的方法。预习,也就是在上课前将所要学的内容提前阅读,达到熟悉内容,认识自己不懂的地方的一种方法。在此过程中,教师应教会他们“打记号”,如:有效数字这一内容不懂,就在这一地方打上自己的记号,以便于在上课时,认真听教师讲,从而真正理解这一内容。

2、教会学生听课。听课是教学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多数学生在“听”课时不懂方法,学习效果也就不明显。怎样听好课呢?首先,在听课过程中必须专心,不要“身在教室心在外”。第二,抓重点,做笔记。在上课时,教师都会强调某些问题(或多次提到的问题)即为本节重点,学生在听时,只是暂时的记住和理解,因此,要将知识点记下来,以便于复习巩固。第三,预习中打记号的知识点,应“认真听,多提问”,保证做到听懂自己打记号的知识点。第四,积极回答教师上课的提问,做到先思考后回答,不要不经思考乱回答。第五,认真完成课堂练习,将所学知识当堂巩固,发现自己在这一节中不足之处,多想多问。

3、指导学生掌握思维的方法。思维主要以所掌握的知识为基础,它是初中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山区中学,学生难以领会和掌握较为复杂或困难的方法,这里主要以下面四种为主:

(1)分析与综合。分析,即将某一知识或某一题目分为几部分进行研究和讨论。综合就是将所研究和讨论的问题的各部分组合起来构成一个新的整体。分析和综合是密不可分的两种思维方法。如:解求值题:已知(a b-5)² (a-b 7)²=0,求(a²-b²) (a b)²的值,我们将这个问题分为两个部分,①(a b-5)² (a-b 7)²=0,②(a²-b²) (a b)²,经过分析后可发现由①得:a b=5;a-b=-7;由②得:(a²-b²) (a b)²=(a b)(a-b) (a b)²,综合①、②运用整体代入法即可求解,这就是分析与综合的运用。

(2)归纳与演绎。归纳,即将多个有共同点的问题结合在一起,找到他们的共同点,从而得出结论的方法。演绎,就是将归纳出的结论(或是所学知识)运用到解题中来的一种方法,如完全平方公式,是从一些例题中归纳出来的,当把它们运用到解决问题中来时,也就是演绎,只要学生掌握了这两种方法,并有效地结合起来,这样便能从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解决特殊,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展。

(3)类比与联想。这是初中较为重要的思维方法,类比即为将多个事物进行比较,找出异同的思维方法。如完全平方公式和平方差公式的类比,可增强对两种公式的理解,并可使学生对公式的运用有进一步的帮助。联想,即在思考某一事物时想到相关问题的思维方法。如在学习积的乘方时可联想到商的乘方,从而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积与商之间的变化关系使学生思维从各方面发展。

(4)抽象与概括。抽象,即将事物中存在的某种规律(或事物的特性)抽象出来的思维方法。概括,即将所抽象出来的规律(或事物的特性)概括起来的思维方法。如:七年级上册数学课本中谈到的“探索规律”这一节就是这两种方法的运用。

四、了解学生实际,创设适合他们的实际背景

多数教师均有这样的感觉,多次强调的问题,学生总是记不住,殊不知在讲的过程中所创设的背景不切合学生实际。我们山区的中学生没有见过许多先进的交通工具和生活用品等农村不具备的物品。因此,教师在创设教学背景时不要死板的套用课本,应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创设教学背景。如七年级上册数学课本44页,有理数的加法这一节开头提出的一个关于踢足球的问题,学生根本不知什么踢足球,这样的背景对学生的学习就没有大的帮助,但是,如果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发现这一情况,及时地将此背景巧妙地进行创改,如将上述问题改为:打篮球的问题(本地区的学生都打过篮球),就比较适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就会有很大的帮助。经过创改后学生多数都能理解并能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效果非常的明显。

数学教学意见范文篇3

数学是一门围绕空间形式和数字关系的基础性学科,是其他学科学习的基础,在现代生活和生产中被广泛应用。数学知识的发现和发展都离不开创新,是不断推动人们创造更多更新的创新强大动力。通过数学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无论对教育事业还是对学生本身都具有重要意义。现代社会中,科技不断进步,国际竞争日益激烈,从根源上追究竞争的实质就是人才的竞争,是民族创新能力的竞争。初中生是祖国未来发展的希望,通过数学课堂学习,掌握基础知识,结合实际问题不断深化,举一反三,摒弃以往照本宣科的学习方式,就是一种创新思维的培养。初中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普遍缺乏创新意识,很多学生盲目跟从,习惯听信别人的意见,懒于独立分析问题,更难以提出独到见解,导致自觉性和积极性不高。强化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数学教学中势在必行的教育内容。

二、创新思维对初中数学教学的意义

创新思维主要是指创造属于自己的独特思维,可以具体表现为发明新技术、提出新观念、做出新方案、解决新问题,创造的思维是别人未曾想到和提出的意见,打破以往的思维框架,实施突破性的思维方式,取得一定成绩。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主要是培养学生在面对数学知识和数学问题时独立思考,善于分析,提出新颖的解决方法。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为学生创造能够独立思考的机会,强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程度,主动联想相关知识,有效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学习效率,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三、初中数学教学的现状分析

1.学生缺乏学习初中数学的兴趣。初中数学加入诸多几何知识,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觉极其困难,小学数学知识主要集中在直观的数字关系,而初中数学更多的复杂、抽的代数关系和几何关系,需要学生拥有更多的逻辑空间思维,很多学生难以适应数学知识的转变,更无法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久而久之就会失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有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不善于思考,对知识点的理解浅尝辄止,对知识点的应用只是生搬硬套数学公式,忽略其中的逻辑推理关系,导致对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够,在难度较大的数学问题应用中丧失学习数学的信心。另外,初中数学知识紧密关联,如果对其中一个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不到位,就会影响对其他知识点的学习,导致学生对数学学习更加迷茫,彻底失去学习兴趣。2.教师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意识淡薄。很多学校不善于跟随时展而随之变革,教师的教学思维因循守旧,很多初中数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依旧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考高分,对着教学大纲照本宣科,呆板地降解数学知识,导致学生从接触新数学知识开始就扼杀了自我思考的思想,阻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有的学校虽然认识到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在教学模式改革中坚持以学生为本。成绩评比、升学率评比等压力导致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将主要精力集中在讲解数学知识点上,忽视为学生创造自我思考的机会,导致教师认真讲课,学生认真听课,课堂氛围虽然严肃认真,但缺乏互动环节,难以活跃学生的思维,更无法自由发挥想象思维,学生的思维长期被禁锢,无法充分体现主体地位,教学效果和效率差强人意。另外,很多初中数学老师习惯于以自身讲解为主要的教学方式,错误地认为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从侧面促成学生思维定式的形成,使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难上加难。3.教师照本宣科专注于课本知识。很多初中数学老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习惯于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对学生机械性地讲解课本中的知识,久而久之学生就丧失了自主思考的自觉性和积极创新思考的能力。这种陈旧落后的教学方式难以在培养学生数学创新思维中起到积极作用,时间一长,还会打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严重影响学生数学创新思维的形成和发展。

四、初中数学教学中培育及训练学生创新思维的主要途径

初中数学作为一门基础的综合学科,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才能获得一定成绩。初中数学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在认真研究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坚持以学生为本,创造师生互动的机会,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鼓励学生自主思考独立创新。结合初中数学教学实践,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构建知识构架,培育学生的创新思维。通过数学概念呈现数学对象的内容及属性,通过数学公式、定理等呈现数学概念与研究对象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每完成一章的知识教学后,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汇总整理数学知识点,将知识点组成框架图,形成之间的内在关系,使学生将数学课本中的知识提炼为自己的数学知识并灵活运用于数学问题的解答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是一个长期过程,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分类别、分层次,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对于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教师可以给予更多的自由发挥空间,将更多精力倾注于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对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采用分层次、分阶段的教学方式,完成某一阶段的学习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根据教师梳理的知识点自主汇总整理,构建自己容易理解的知识框架,形成自己的数学思维模式。久而久之,学生能够掌握这种数学学习方法,自主梳理数学课本中的内容,构建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形成一目了然的知识框架。构建自己的知识框架时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向同学或老师需求帮助,及时解决问题,加深理解,为培养创新思维奠定坚实的基础。2.营造良好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课堂教学依然是初中数学的教学主要阵地,通过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充分互动,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内心想法,接受准确、真实的教学反馈,根据反馈意见调整教学方案,以营造更好的教学氛围,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学生对老师的信任与生俱来,对老师讲授的知识坚信不疑,遇到问题首先想到的是向老师请教。良好的课堂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和教师之间互动性,达到课堂教学目标。课堂教学中,教师主要起到引导者的角色,引领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索,鼓励学生之间积极交流,在交流讨论中各抒己见,活跃思维,为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提供良好的氛围。同时,活跃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活跃的性格,开阔学生的的视野,激发丰富的联想力,为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性格创造有利条件。为了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思维活跃度,教师可以采用提问的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了良好的开端后就可以通过延伸问题,或者同学之间提问题,使更多的学生参与讨论。不给学生限制问题的类型,不点评学生提问的质量,让学生自由发挥,提出更多别出心裁的问题,得到更多新奇独特的解决办法。对于合乎逻辑的解答,教师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以增强学生创新的信心,引导学生培养数学学习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3.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鼓励学生创新思维。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性学习已经成为初中数学教学的主要模式。教师作为教学的主要参与者,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工具,要与时俱进,进行相应创新。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围绕教学目标研究教学内容,从学生的学习现状出发,将教学内容、教学工具紧密结合起来,形成有效、灵活的教学方式。在实际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你讲我听”等活动将学生分成数个小组,每个小组承担一个知识点的讲解任务,小组自己讨论制定教学方案,完成讲解任务。准备教学的过程中,学生自行学习知识点,研究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加深对该知识点的理解程度,更好地应用于实际问题中,一方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另一方面也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数学作为初中教学的基础学科,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其他学科的学习,对以后的学习具有重要影响。在新课程改革的社会背景下,学生为主体的探究性教学方式已经成为主要的教学模式,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将主要精力集中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创新思维上来,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为更好地学习数学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张裕敏.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j].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

[2]徐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与思考[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3

[3]陆兴礼.关于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几点看法[j].数学学习与研究,2009

[4]覃海兰.初中数学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

数学教学意见范文篇4

1深度教学资源的基础概念

在现代化的教育领域当中,衍生出了一种全新的教学资源理念,即深度教学资源,其指的是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除了要对当前的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讲解以外,还必须带领学生深层次地探索这些知识的深层次概念和运用,使得学生能够深刻理解教学资源的内在含义,逐步提升自身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并达到启迪自身智力的作用。而且,在这种教教学思想的引导下,小学数学教学俨然变成了一种现代化的教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相当密切,能够不同层次地带动学生进行数学实践,以实现高质量的学习。现如今,教学主要分为两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教,其次是学,而在传统的教学当中,对于“教”这一过程,主要由教师来完成,但是在现如今的教学理念下,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与学生进行密切的交流与合作,进而形成全新的教学模式。而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深度教学资源起到了基础性的引导作用,教师应当合理地利用深度教学资源,使得学生能够对小学数学教学资源产生深刻的理解,整体的教学效益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

2深度教学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设计方向

2.1全面覆盖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切实合理地应用深度教学资源,必然需要合理地设计,但是对于深度教学资源的设计,一直都是一个难题,教师难以找到正确的方向,很多时候不能覆盖到整个小学数学教学当中。事实上,小学数学深度教学资源的设计,需要切实涵盖小学数学课堂的各个教学板块,进而在设计数学教学资源的过程中,科学地利用各种信息科技工具,将不同的教学资源合理地引入进来,同时也可以建立较为完善的教学资源库,与其他教师之间的教学视频实现共享。一方面可以迅速拓宽学生的数学学习范围,使得数学不再是一门单一乏味的学科,转而变得充满联系性,能够与多个学科之间实现良好的融合。另一方面可以充分激发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使得数学教学变得异常丰富多彩,整体的数学教学效率也会得到相应的提升。

2.2因地制宜

在实际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不同的数学教师所选择的教学方法往往存在着本质性的区别,而其在选择教学资源的时候,往往也会衍生出许多特色的教学资源,并且往往这些教学资源都对当地的小学数学教学有着相当高的适用性。为了切实迎合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现状,教师在设计深度教学资源的过程中,应当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数学学习能力,并根据当前教学的现状以及存在的各种问题,选择最为合适的教学资源设计方向,因地制宜,逐步迎合学生的实际学习要求,实现高质量的数学教学。同时,有很多的教师都会以数学课本中的知识内容作为教学资源选择的基础,而这样的状况往往会消耗教师较多的精力和时间,并且很难产生太高的教学质量。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积极选择一些他们所喜欢的教学资源,一方面便于学生接受,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可以使得数学教学变得充满趣味,整体的教学质量也会得到相应的提升。为了提高深度教学资源的适用性,教师之间还应当建立明确的资源库,相互联系,并进行资源方面的共享,使得每个教师都拥有大量的深度教学资源,能够满足实际的数学教学要求,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3教学融合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当中,教与学一直是两个方面的内容,并且这两方面的内容往往不会进行太多层次上的融合。对于学生而言,其在课堂上的时间更多的是教,即被动地接受着教师的知识灌输,而学的时间则留在了课堂以外,但是小学生的自制能力往往都不是很强,其在课堂以外的时间里,很难进行自主积极地学习,这样的状况直接使得小学数学的教学效率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而深度教学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的合理应用,无疑是一个全新的发展方向,教师应当对教学进行合理的融合和完善,使得学生能够在课堂内外积极主动地利用教学资源进行学习,这一过程实现了教与学的融合,整体的教学质量也得到了充分的提高。在深度教学资源的设计上,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去制定合理的教学资源,使得学生能够对全新的教学资源产生较高的学习兴趣,其最终的教学质量也会得到相应的提升。

3深度教学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的应用

3.1科学引导学生实现高层次的自主学习

在现代的小学数学课堂当中,教师是各种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小学生在小学阶段,所表现出来的状态并不是那么良好,其本身没有较高的认知能力,也不知道如何能够改善自身的综合素质。二深度教学资源无非是改善这一教学状况的主要手段之一,它可以使得学生加深对数学知识的探索兴趣,并且形成全新的学习方法,积极改善自身的学习效果,全面开发各种数学思维。在实际的数学教学当中,教师应当科学地设置一部分教学情境,使得学生对于数学资源的探索兴趣能够充分地激发出来,并不是学生认识到这样一个道理:只有积极主动地探索,才能实现对知识的深层次掌握。在基础的课堂教学环境中,教师首先应当与小学生进行积极充分的沟通交流,了解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方向,以及他们当前的数学学习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根据这样的状况为学生尽可能地提供一部分数学教学资源。比如,在学习认识图形的过程中,需要对圆进行认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圆的外观进行直接的讨论,并在教学资源的设计过程中合理地引入一部分生活事物,如我们经常见到的杯子、车轮、方向盘等,通过这些教学事物的合理引入,使得教学资源变地十分充实,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实际学习兴趣,整体的教学质量也会得到相应的提升。其次,教师在设计完成基础的深度教学资源以后,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将教学资源中的视频播放给学生,促使学生产生最为直接的认识,不再进行过于抽象的学习。同时,由于有了这些例子作为基础,学生的数学思维也能够得到不同程度上的开发,迅速联想到其他的生活数学元素。

3.2与学生形成良好的合作探讨学习模式

对于小学数学深度教学资源的设计与应用而言,它需要切实了解学生在数学资源学习过程中的实际学习状况,并十分强调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育,积极鼓励学生进行多方面的创新。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生成直接有效的引导,使得学生能够与教师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对深度教学资源进行合理的探讨,尤其是在学习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问题,需要加以切实的创新和优化。在整个教学引导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带领学生对各种数学教学资源进行不同程度上的探索,积极思考其中的问题和数学含义所在,并鼓励学生勇于提出问题,使得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得到全方面的提高。在对数学教学资源进行深层次的探索过程中,教师必然会与学生出现意见上的分歧,在这个时候,需要对教学资源本身进行合理的优化,而不应该盲目地对学生的意见进行否定。此外,对于一些学生所存在的意见,教师需要加以合理的分析,不能完全地否决,很多学生在对数学资源的探索过程中,已然形成了全新的数学认知,并且采用了不同的数学方法去解决数学问题,这种学习方法应当受到合理的推崇,而不应该被完全地反对。

4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学在新时期的发展当中,已然不能继续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而在新课改的冲击下,小学数学教学需要科学地利用各种鲜明的教学资源,实现高质量的教学。在运用深度教学资源开展合理的小学数学教学时,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与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进而切实了解学生在实际的数学学习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加以合理的优化和改善。同时,对于一些较难学习的数学问题,教师可以以资源的形式进行多方面的情境引导教学,使得整体的教学质量迅速的凸显出来,逐步改善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现状,产生极高的教学效率。

作者:赵玉婷 单位:佳木斯大学

参考文献:

[1]高立新.基于课堂环境下的小学数学深度教学的资源设计[j].中国校外教育,2016,(20):126 132.

[2]于霞.小学数学1∶1课堂环境下深度教学的资源设计[j].教育教学论坛,2016,(05):239-240.

数学教学意见范文篇5

m.克莱因说:"在最广泛意义上说,数学是一种精神,一种理性的精神,正是这种精神试图决定性的影响人类的物质、道德和社会生活;并试图回答人类自身存在提出的问题。"较之其他学科,其作用更为突出。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其效果更大更持久。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2001年7月,国家教委颁发的新课标对此也有相关要求"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他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数学教学没有必要也不可能把每个学生都培养成为数学家,但数学教学却必须关注每个学生的思想品德及个性品质的发展,数学的思维风格向来以辩证、清晰、简约、深刻著称,因之,从提高思维素养方面来说,数学对完善人的精神品格,较之其他学科,其作用更为突出。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其效果更大更持久。当然,教学内容及数学活动过程,为德育提供了强大的支撑平台。另外,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研究认为:"人的素质构成大体可分为基础层次、智利层次和伦理道德层次,其中伦理道德层次是人才素质的最高层次,对个人来说,是树立正确的人生方向和生活目的的出发点,没有明确的人生方向,一个人掌握的知识、技能和智慧难以发挥其积极作用。"党和人民对新世纪人才的素质要求把德育摆在重要位置。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关于省哈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及同志《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军队中学生德育工作做了重要指示:德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

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主要内容及渠道

教育心理学研究认为:道德行为的形成过程是一个"知-情-意-行"的螺旋上升的发展过程。根据学生的年龄层次及所处的青春期阶段特点,在初中阶段可在数学教学中渗透以下德育内容:1.以"五爱"教育为中心,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勤奋学习、立志成才的理想前途教育;加强基层优良传统道德的教育;还应培养学生民族自尊心,让学生逐步明确要为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而努力学习,适当渗透社会主义民族观念和遵纪守法的民主法制教育;2.个性品质的培养:要帮助学生通过学习数学,体会数学的科学意义和文化内涵,理解、欣赏数学的美学价值。要陶冶学生的情操,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培养他们严格认真、刻苦钻研、实事求是的态度,严谨、朴实是一个数学家最基本的科学态度。数学学习能够去其浮躁,净化人的灵魂。数学的结果不需要用华丽的词藻来修饰,更不允许有任何夸张。数学中的概念、命题、定理表述的最根本的准则是准确、简明,任何修饰性的词汇都是多余的,数学的一个特点是严密。数学的思维方式、数学的精神能使人们养成缜密、有条理的思维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敬业精神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现实生活中,浮夸之风、华而不实之士大有人在,在数学教学中,加强对数学精神的培养、加强德育的渗透将有助于纠正这种不正之风。3.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培养: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与实践。让学生领悟到反映在数学中的辩证关系,从而受到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另外,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培养学生勤奋、自强;开拓创新;宽容、谦恭等良好的品质,鉴于篇幅,这里就不一一阐述了。

需要注意的是,思想教育要结合教育教学内容,对学生因材施教,因地势较,切忌形式主义,牵强附会,要根据数学课的特点,适时、适当、适量的有机的渗透,使数学教学不局限于知识、技能技巧所构成的智力因素系统内,而应将世界观、品格、修养等因素纳入教学目标,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受到更完备的教育,形成更全面的素质,收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参考书籍:

《初中数学教学大纲》2000版人民教育出版社

《中小学生数学能力心理学》1983克鲁捷茨基上海教育出版社

数学教学意见范文篇6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数学;改革措施;尝试建议

数学教学是培养学生理性思维,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的过程,高中数学课程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因此有必要重视高中数学教学。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最高的学习效率是高中数学教师思考的问题。高中数学教师应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在教学的具体教学反思过程中,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真正探索适合学生的课堂教学方法,强化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加强学习法的引导,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目前,我国高中学生在学习方法上很缺乏促进,在新课程改革前,数学教学课堂气氛压抑形式简单单一,学生在课堂上难以对数学学习感兴趣,新课程改革强调平等师生之间互相帮助,注意培养师生友好的自由对话伙伴关系,实际上只有在师生平等的条件下,师生在课堂互动中才会比较顺利,学生在课堂上将敢于与老师进行学习沟通,对于课堂的理念师生可能会有不同的意见,老师应该多听取学生的意见,在学生的帮助下取得更好,更快的进步,所以,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必须要仔细地思考,如何在新课程标准下优化高中数学教学。根据高中数学教学的特点和新课程的要求,加强对高中学生学习法的引导。我向学生提出了“上课前自习,上课集中注意力,及时巩固和解决问题,不断学习和总结提高”的学习要求,重点听老师讲课,解决自学中遇到的问题,学习把握关键,突破难点,细化自己的知识体系,确保课堂效益。有针对性地解决课后问题和容易出错的题目,注意解决问题的技巧,对一些经典的问题,需要学生用专门的本子进行记录和分析,所以经常拿出来看看,加深理解记忆,通过分析,综合类比揭示知识之间的内在关系,以达到知识掌握的目的。

二、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创新能力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表达和交流能力,发展自主学习能力,新课程改革倡导自由民主的合作学习方式,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合作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动力。合作学习是学生在课堂上通过合作获得有用信息来填补自己缺乏的信息,知识和能力的空白,并获得心理满足,提高知识和促进能力的成长。在合作学习中,要建立科学合作小组,同时要求教师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用集体思维,发散思维解决数学问题;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发表意见,培养良好的沟通技巧,善于倾听和尊重他人。学生要勤于思考,勤于动脑,学会找到事物之间的联系,掌握事物的本质。另外,在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发散学生的思维,根据学生自身的差异,教师应加强对开放问题的培训,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三、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在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模式中,教师是教学主体,学生倾向于遵循教师的思维,对于学习没有自己的想法,缺乏学习主动性和建设性,时间的流逝,学生逐渐减少了对数学的兴趣学习。根据对教师教学的调查,如果课堂内容需要解释新知识的原则和计算公式,大多数教师选择将结果直接给学生,而不是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做好准备,让学生经过他们的探索后逐渐得出结论。数学作为一门理性科学,学生不仅需要大量的记忆相关的知识点,学生还需要一定的逻辑思维,分析能力,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努力构建分析环境,提高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提升学生的判断能力能够逐渐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在这样的基础上,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其实往往能够取得更加理想的效果。

四、拓宽知识面,加强数学教学的应用

高中数学新课程改变了纯数学理论和问题集的教学模式,增加了很多实践题目,这就要求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学生首先要了解题目的要求,有的甚至需要学生建立数学模型,或者还有很多问题学生以前没有遇到过,这是为学生强化知识提出的,当然这也是素质教育要实现的结果。在这方面,教师和学生不得不加强一些课外学习,通过指导阅读,讲座讨论形式相互补充,这符合新课程合作探索的要求。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数学课程教学必须克服教师,学生和课程资源三方面的问题,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并创新,为师生共同进步提升条件,促进教学水平不断提高,这样,高中生综合素质才能够普遍提高,使得高中数学课的教学更加适应素质教育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王遠践.高中数学中的应用意识和能力培养[j].中外企业家,2015,(03).

[2]蔡德清.基于核心素养考查的命题——对福建省各设区市中考数学试题的分析与展望[j].福建教育,2015,(37).

数学教学意见范文篇7

关键词:小学数学;微课资源;翻转课堂

1引言

随着近些年互联网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微课资源作为一种更加有效实用的课程教学资源,快速融入课堂教学过程中,深受广大教师和学生的喜爱,而且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了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改善了小学数学课堂的气氛,提高了小学数学教学的课堂综合质量。同时,微课实现了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和要求,为小学生的自主合作式学习和自主探究式学习提供了平台,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发散创新思维,夯实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内容,从而达到综合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目标。

2小学数学微课资源开发与运用的必要性

小学数学微课是指教师将数学课堂上的某一特定的教学环节或知识点以10分钟左右时长的视频方式呈现给学生,使学生通过生动形象的视频、音频综合以获得更多的知识和体验。在新课改全面推进实施的背景下,微课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开发与运用是十分必要的。在课堂上,教师作为课堂的引导者,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引导学生主动自主学习教学内容。微课具有极强的融合性,可以将多种教学资源以视频、音频和图画的形式展现出来,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自主学习,还有效改善小学数学课堂氛围,提升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此外,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和学校对电子教学设备的配置为微课资源的开发和运用提供了便利条件,新课改的进一步实施使微课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平台。

3小学数学微课资源的开发与应用实践微课制作

小学数学课程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因此,课堂内容相对枯燥无味,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通过微课制作将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整合到一起,充分运用多种多媒体技术手段为学生展现教学内容,让学生在体验新的教学方法的同时轻松愉快地学到课堂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在微课制作过程中,教师应该突破思维旧模式,创新课堂教学的构思,在单一的视频录制的基础上添加动画卡通、电子特效、思维导图等形式,让微课视频更加生动有趣,知识更加简明清晰,多方面提升微课制作的质量,使微课制作向多样化、趣味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综合提升微课制作水平。微课教学的方法目前在课堂教学中的微课应用方式主要是课堂播放,这种微课使用方式与实际作用有些脱节,无法体现帮助学生实现碎片化学习和反复学习的目的。教师制作的微课应该包含精确简明清晰的知识点、生动形象的辅助动画和提升学生能力的典型例题等,应该力求做到内容充实简洁、制作清晰优美、主题鲜明有趣。此外,优秀的微课作品还要让学生通过手机能够观看,从而激励学生观看使用微课。学生只有观看微课,才能更好地激发学习兴趣。合理利用微课资源,需要家长的支持教师可以和家长积极沟通,通过学生的课堂反映和课后作业找出学生的不足,通过家长提醒并帮助学生观看相应知识点的微课,以弥补知识点掌握上的不足。同时,学生家长通过观看微课,也可以向教师提供更多的微课制作意见和建议。这样既可以完善微课教学,又可以进一步促进微课质量提升,使教师微课制作和学生学习取得共同进步,从而进一步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4常见的数学微课程类型的开发模式专题知识点的微课程开发

微课程主要是立足于数学教材内容,将一个特定专题的教材知识点内容分成若干个既具有独立性又具有连续性的专题或小知识点。因此,对于数学专题知识点微课的开发和设计可以遵循如下步骤。首先,要设计和数学教材相对应的知识结构,让学生清楚了解微课程的知识框架和内容,使学生可以合理安排学习计划。其次,教师在设计各小专题知识点微课程的过程中,要注意课程内容的简短精要,突出知识点的精华,把时间限定在10分钟左右较为适宜。最后,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前可以通过qq群和微信群等教学目标,让家长帮助和监督学生完成微课学习。同时,教师还可以向家长和学生征集教学素材,使微课内容和形式更加丰富多彩。习题讲解类的微课程开发数学习题讲解类微课程的制作需要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同时根据学生的反馈,有针对性地设计需要讲解的习题,将习题的讲解融入知识点的深度剖析之中,同时提供相应的习题以进一步巩固此知识点的掌握,使学生通过反复认真地观看习题讲解类微课程,实现自主探究式学习。这种微课程可以以试题再现、信息解读、思维导图等方式呈现,这样既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又可以节约教师的教学时间,有效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课前—课中—课后”三位一体的微课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师要将“课前—课中—课后”三位一体的微课教学方法贯穿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在课前,教师通过向学生学习任务,以促使学生寻找素材和完成课前预习;在课中,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将教学内容合理地运用于微课程中,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和学习课堂内容,以此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课后,教师可以通过微课帮助学生弄清楚课堂上的重难点和易错知识点,并在这个过程中与学生充分沟通,让他们发表意见,以便改进微课教学。

5结语

在新课程改革和互联网技术发展的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应用微课资源已经成为十分重要的教学模式。教师通过丰富多彩的微课设计可以充分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有效帮助学生完成课前预习、课堂学习和课后复习,有效帮助其养成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从而促进学生数学学习成绩的提高。

作者:蒋艳红 单位:广州市越秀区云山小学

参考文献

数学教学意见范文篇8

很多数学教师习惯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由教师掌控整个数学教学课堂,认为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只用按照教师的教学方法、进度接受数学知识,忽略了课堂教学学生的主体地位。数学教学课堂应该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互动过程,教师的教学重点应该是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模式与健康的心理。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更改教学的模式,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有效实施数学的教学活动。

二、数学教学有效实施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数学思维能帮助人们更好的把握客观世界,对生活实践中的问题进行逻辑分析,形成有条理的欧洲杯买球平台的解决方案,是创造社会价值的必备能力。数学是学校教育的必修课,数学课程有着较强的逻辑性与抽象性,因此,也是各个科目中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数学课堂教学是数学教学的关键,如何使数学教学能有效实施,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重点,也是提高学生数学能力的有效途径。由此可见,教师应该不断探索数学课堂教学的方法与模式,促进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

三、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实施的方法与策略

(一)数学课堂教学前应做好充分的教学准备

在进行数学课堂教学之前,教师应该做好充分的教学准备。第一,教师应该仔细研读数学教材,对教材进行深入的分析,对数学教材中的重点与难点进行深刻的理解,以便于在数学课堂上能有重点、有针对的实施教学活动。教师应该合理地利用教材,探究数学教材中的每个教学内容,掌握教学内容的内涵,同时,需要重视数学教材中设置的探究性活动,分析每个探究性活动之间的结构与前后关系。找到数学教材编写的线索与框架,根据教材的线索,制定出明确的教学目标,并根据教学目标设计清晰、科学的教学流程,形成数学知识教学框架体系;第二,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好调查与了解。学生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不同的学生个性特征不一样,学习能力也不尽相同,每个学生的数学基础不一样。教师应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析,多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的数学知识认知规律以及心理走向,分析学生与数学教材、学生与数学课堂、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以便与更好的实施数学课堂教学。做好有针对性的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离不开教师对学生与教材的深入了解,只有充分了解实际需要,才能有更好的数学教学构思以及课堂教学创新模式,以保障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第三,教师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数学教学目标。教学目标要符合学生数学认知的规律与需要。根据数学教学的内容难易程度和教学的进度,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符合学生需求的教学目标,能有效促进数学教学课堂的有效性的实施。

(二)数学课堂教学需要创造合适的教学情境

数学是一门工具学科,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是能解决生活实际中的问题。教师在进行数学课堂教学时,应该结合学生的数学认知水平和兴趣点,设计趣味性的数学课堂教学情境,给学生创造轻松、生动、贴合实际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自主参与到数学的学习中。第一,在进行数学课堂教学时,教师需要重视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在数学教学中,设计符合教学内容的情境,将数学知识与情境相结合,使学生在合适的情境氛围中探讨数学问题的欧洲杯买球平台的解决方案,能够提升学生数学思维能力,让学生明白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第二,在进行数学教学情境设计时,需要注意问题情境的设计符合生活实际,且需要紧密结合数学教学内容,把数学中的问题放置于实际的生活情境中,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探讨过程中,需要发挥指导作用,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积极进行问题探究,提高学生数学问题的解决能力。

(三)做好数学教学反思工作

及时有效的数学教学反思工作是促进数学教学有效实施的重要方法之一。第一,教师应该对数学课堂教学的内容进行反思,分析数学课堂教学的内容设计是否科学合理;第二,教师应该反思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反馈情况,分析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数学能力的提高情况以及学生对教师教学的意见与建议;第三,教师还需要对整个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是否条理清晰,教学过程中每个阶段的处理是否得当。教学反思工作是对上一阶段教学的分析与总结,能帮助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的方法与方向,从而探索更加有效的数学教学方法。

四、结束语

数学教学意见范文篇9

人说“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说明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个体,都有自己独特的特质和思想,尤其是在知识的学习中体现得更加充分。对于数学,相信绝大多数人都不会陌生,从小就开始学,从无间断,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经过多年的数学学习,每个学生的知识积累和掌握都是不同的,且每个人对于学习数学应该具备的素质也是不一样的,并且对于学习,大多数人也都有了自己的学习方式与思维方式。再从老师的角度出发,面对千千万万个学子,不可能只有一个老师来教,那很可能就是一堆老师在教,老师的差异也就会有教学方式的差异,学生的差异加之老师的差异,就会使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差异日益扩大,从而造成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绊脚石。打个比方说,在数学的证明题中,一部分学生用的是a证明方法,一部分学生用的是b证明方法,甚至还有的学生用的是老师没讲过的c证明方法,这样的结果就是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性造成的,每个人的情况都是不同的。但是在传统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大多数老师都是按照自己的教学经验来进行知识的讲授,甚至有的老师对于学生提出的新思想、新方法还会有意见,这对于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上有了一定的抑制,不利于学生潜质的挖掘。

2分层次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意义与必要性

面对时下高中数学教学中日趋严重的差异性现状,再一意孤行地实施传统的统一教学,只会让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更加严重,还会造成教学计划不能有效完成,导致教学资源的浪费,因此分层次教学的实施势在必行。分层次教学能够对学生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分层,再根据学生的分层制定分层的教学计划,以及分层学生的教学目标。这样多方面的分层,可以使学生的情况让老师进行有效掌握,进而可以因地制宜地开展教学,让学生在分层教学中进步,让学生在分层教学中找回学习的信心,还能让教学资源得到有效利用,避免了统一教学中的资源浪费。可见分层次教学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还能保质保量完成教学计划,实现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提高。

3分层次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探讨

3.1学生的分层

分层次教学的首要就是进行教学的主体进行分层,就是对学生进行分层。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差异性最大的突出点就是学生之间的差异,学生之间的差异会导致学生是否喜好学习数学,是否能有效学习数学,学好数学,最终会造成高中数学教学中本质的差异。所以需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分层,包括学生的学习成绩,学生的日常表现,学生的个人意愿等方面,对于这些方面的考察也不能只看某一方面,需要结合老师的意见,家长的看法以及学生之间的评价等等因素。

3.2教学计划的分层

既然对学生进行了分层,那肯定不能再用同样的教学计划进行教学了。譬如根据学生情况将优等生分为a班,后进生分为b班,那我们肯定不能将a班的教学计划应用到b班,将b班的教学计划应用到a班,一旦倒置必然会造成教学上的失误,教学成果可想而知,所以我们需要进行教学计划的分层,需要根据不同分层后的班级不同情况,结合学生的具体实际,制定合适的教学计划,并将之有效付诸实践,并在实践过程中,对分层的教学计划进行有效完善与改进,以期探寻到最佳的教学计划,为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的提高起到积极地促进作用。

3.3考试考查的分层

数学教学意见范文篇10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计算机技术的整合

计算机与数学教学的整合,不仅创设了新型的数学课,而且造就了一支新型的数学教师队伍。在计算机与数学教学的整合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是如何看待计算机和教师的作用,如何评价计算机辅助教学和传统教学。有两种极端的意见:一种是过分夸大计算机技术与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作用,有人提出信息时代的教学应该与粉笔与黑板说声“再见”了!持相反意见的人则认为传统教学培养了一代又一代人,实践已经证明了这种教学是成功的,为什么要否定行之有效的传统教学呢?特别是数学教学是训练人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的,他们担心计算机的引入可能要带来负面的影响。其实以上两种意见都有一定的片面性,事实上,一方面教育需要技术,信息时代的数学教育需要计算机技术,但是任何先进的技术都不能取代教师。至于计算机辅助教学与传统教学,也不是非此即彼,为什么不能来个优势互补呢?所以需要对问题作具体的分析。

一、高中数学教学与计算机技术整合的重要性

在把计算机引入数学教学的过程中,青年教师首先关注的是技术,对学习计算机软件技术表现出很大的热情,但很快他们把关注的焦点转移到数学教育上来。原因是使用同样的软件,可能产生完全不同的效果,这里教师的数学修养、教学经验、教育理论水平起重要的作用。不同的教师会有不同的创意和教学设计,计算机技术与教师的素质比较起来,后者显然是更关键的因素。同时,在影响教学效果的多种因素中,教师对学生的热爱、高度的责任感、良好的师生关系又是任何先进的计算机无法代替的.当然,不能低估计算机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它在辅助学生认知的功能要胜过以往的任何技术手段。与课本和数学词典不同,计算机不是简单的表述数学知识,利用它可以揭示数学知识形成的来龙去脉,而且表述的方式很灵活,可以以文字、图形、动画、图表等多种方式多窗口呈现,如果说使用印刷技术呈现的信息是线性的,那么利用超文本技术就能够以网络状数形结构的方式一步一步地呈现信息。这些特别适合于表达数学。与录音机和录象机不同,计算机能提供可交互的实验环境,于是学生可以利用它做数学。基于上述理由,我们认为计算机技术或许能引发数学教育的一场革命,它将极大改变数学教师的教学方法、工作方式、教学模式乃至教学观念。教师不是被计算机替代了,而是用新的方式工作,从新的视角考虑问题。在计算机引入数学课之后,计算机手段与传统教学完美的结合显得十分重要。不是计算机用的越多就越好,计算机作为有效的辅助认知工具是为教学服务的,要把它用的恰到好处。传统教学的优势应该保留,如教师的示范作用、教师与学生之间富于人情味的及时交流,教师组织起来的探讨问题的活跃氛围等等。理想的教学应该是把教师与计算机的优势同时充分发挥出来,把计算机辅助教学与传统教学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为此就需要教师全新的教学设计。

二、教师的教学设计有了计算机数学课怎么上

这个课题是在计算机教室每人面对一台计算机上,还是在计算机演示教室全班面对大屏幕上?是以教师讲解为主,计算机的作用体现在辅助教师的讲呢,还是以学生活动为主,计算机的作用体现在提供学生活动的环境呢?另外,要不要粉笔与黑板,要不要课本和笔记,学生的活动这样组织,教师的作用如何体现,……,这一系列问题是我们教师每天必需要处理的现实问题。用我们课题组有的教师的话说是“这一来老师找不到感觉了!”那么怎么设计数学课呢?其实就是在传统教学中数学课的方式都灵活多样,不能规定一个统一的模式,现在计算机给教师提供了更广阔的创作空间,当然更不应千篇一律了。

三、高中数学教学与计算机技术整合引入

一方面,数学本身的特点决定了老师们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采取更加生动,形象的形式,引起学生主动学习、参与的兴趣,致使课堂教学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另一方面,教育部制定《数学课程标准》(实验高中版)中明确指出,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正在对数学课程内容、数学教学、数学学习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计算机技术与课程的有机整合是教学改革的大势所趋。

四、数学教学与计算机技术整合的理解

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从多方面、多角度来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开拓学生的视野,开发学生的思维。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充分发挥技术的优势和作用,提高教学效率、突破重点难点,甚至在技术的支持下改革现有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观念,把各种技术手段完美地适当地融合到课程中——就象在教学中使用黑板和粉笔一样自然、流畅。

五、利用计算机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的优势

计算机技术与其他技术如幻灯、电视、电影、录像等相比更显卓越。从心理学角度看,它使学生容易进入和保持学习的积极状态;从教学法角度看,便于突破教学中的难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课堂教学角度看,能加大课堂教学的密度,提高学生信息吸收率。因此,它对数学教育产生着积极的影响。

(一)课堂容量大

采用计算机加网络演示教学,可以轻易完成教学内容,还可以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巩固训练,课堂容量显而易见。

(二)优化课堂教学

课堂授课中,充分利用同学对网络的兴趣,培养他们自我查找和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教师,也可以利用网络的优势进行资源共享,加上自己对教材的理解,一节课就会上得丰富多彩,生动有趣。

(三)巨大的网络资源支持

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给每位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计算机和数学教学的整合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自己搜寻信息的兴趣,促进学生进行自我学习,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六、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中学数学的教学确实需要电脑的辅助,但辅在何处,值得探讨。

(二)是目前大量的多媒体辅助基本上都是一个模式,教师只动动鼠标或键盘,同学们只是被动地听,计算机只是代替了黑板。

(三)计算机辅助教学只是“辅助”而不是“替代”,教师的主体作用仍然存在。

七、数学教学与计算机技术整合对教师的要求

教育技术的进步,呼唤高素质的教师。有了计算机不是不要教师,而是对教师的要求更高。在计算机与学科整合的过程中,教师不仅需要计算机专业知识,更需要的学科方面的专业知识,同时还要有教育科研意识和创新精神。

八、数学教学与计算机技术整合的反思与展望

(一)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的“互补”

信息技术只是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要注意数学逻辑思维的培养,不能忽视“黑板”所起的作用。传统教学手段之所以延续至今,有它巨大的教育功能。信息技术不可能简单地、完全地取代传统教学手段。

(二)教师与学生的“地位”关系

虽然我们提倡以“学生为主体地位”,但教师的“主导地位”不变,教师的解释与传授不可或缺。

(三)预防由“人灌”变“机灌”

利用信息技术后,许多知识很快地呈现给学生了,没有给学生以思考的时间,变“人灌”为“机灌”。这种做法不可取,在利用信息技术时必须给予学生自由、独立思考的时间。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mg8tg[我爱课件中心]m[21世纪教育网:]d

[2]方其桂主编.《几何画板课件制作方法与技巧》.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