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理论范文10篇-欧洲杯买球平台

时间:2023-12-13 17:21:43

心理学理论

心理学理论范文篇1

一、心理学理论的相关概述

心理学理论是一种针对心理学和精神疾病领域的重要理论,可以根据人们的行为情况,对对象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活动进行预测,甚至可以通过心理学理论将对象的行为进行诱导。心理学理论可以广泛的应用到社会的各个部分,可以应用到教师教学的过程中,医生治疗的过程中,缉查办案中,其功能的全面发挥可以使得的各类问题得到良好的处理,促使社会的和谐安定。心理学理论的主要研究内容有对象的心理活动情况,对象的行为等,心理学理论通过对研究对象的心理活动揣摩和分析,将对象的下一步活动进行猜测,从而有效的提高行为问题、意识问题和主观能动性的问题,在不同程度上的心理学理论的应用,可以提高对象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对象的潜能。

二、心理学理论的意义

随着心理学理论的进步和完善,心理学理论的具有良好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对推动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心理学理论的理论意义

1.心理学理论可以为马克思主义的认识理论和辩证法提供足够的依据,促使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哲学可以得到有效的解读。心理学理论对人们的行为、意识和心理等进行研究,为事物的客观性和主观性进行解释,还可以根据心理学理论的研究成果对人们的心理现象和脑活动等进行揭示,使得外物对人们的行为、心理和意识的影响可以得到有效的解读。

2.心理学理论可以为相关的学科提供参考,并提供良好的理论价值。心理学理论的研究对向是人,通过对人的心理活动研究,揭示事物客观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可心理学理论可以为文学、艺术、政治等提供理论基础,积极推动相关学科的进步与完善。

(二)心理学理论的实践意义

心理学理论具有极强的实践意义。尤其是在人们的生活,心理活动可以对人们的实践活动进行调节,促使实践可以得到顺利的展开。将心理学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可以有效的提高实践的效率和实践的质量。以教育为例,教师将心理学理论进行应用,可以根据学生的表情和行为对学生的听课状态进行分析,并根据心理学理论的基本情况,完成对教学活动的调节,从而使得课堂教学的质量可以得到提升,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质量。此外,心理学理论可以为人们的自我教育和自我控制提供实践基础,人们通过对心理学理论的学习和解读,形成良好的自我情绪控制,有效的对各类不良情绪进行控制,降低不良情绪对自身的影响,积极推动人们对消极的个性品质进行控制,推动人们的身心健康,发挥人们的主观能动性,促使人们的积极品质可以得到提升。

三、心理学理论的主要理论分析

心理理论的主要理论由行为主义心理学、精神分析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等。通过对心理学理论的主要理论进行分析,结合心理学理论的意义,对心理学理论的对生活的揭示意义进行分析,积极推动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可以得到全面的提升,使得人们的可以持续健康发展。

(一)行为主义心理学

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主要是根据相关动物实验得到的心理学理论,通过相关试验的验证,可以使得到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可以与环境相交互,通过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的应用,可以有效的对一些实际问题进行解读和改善。行为主义心理学是1913年由华生提出对心理主义概念进行摒弃,对刺激和反应客观的对人们的行为进行揭示。同样巴普洛夫在《条件反射理》中对行为主义的相关内容进行阐述,并证实了可以采用生理学术语等对心理过程进行研究。心理学的研究对向是意识,但是由于意识是不可见的,不能采用传统意义上的自然方法进行预测和测量,单仍旧需要通过外界信息对人们的行为影响。在进行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的研究过程中,不能完全对主观意识进行摒弃,科学的对观察法、条件反射法、测验法和社会实验法等进行应用,对社会情境和社会变化之间的关系进行考察和分析。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的应用,可以充分的应用到药物心理学、广告心理学中,并积极的对人文科学等进行渗透,积极推动主观唯物主义和客观唯物主义可以得到进步和发展。

(二)精神分析心理学理论

精神分析心理学理论主要是由弗洛伊德进行提出,弗洛伊德根据病人的谈话等内容,对病人的疾病原因等进行推测,佛洛依德指出,人变形的行为活动是含有无意识的行为活动,但是通常情况下,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使得人们的一些意识和行为受到压制,不能良好的表现出来,这也就使得长期的压抑积累,使得人们的下意识形成,也就会导致人的一部分本内在下意识的作用下,产生无意识活动。

1.无意识。人的无意识行为是人们不易察觉的部分,其中包括人们被压抑的欲望和原始的本能冲动。其中被压抑的欲望是指人们在实际的生活中,由于社会法规和社会行为和道德规范所限制,人们不能做的一些内容,长期以往的压抑会使得人们欲望不断被压制。通常情况下意识不能对无意识进行驱动,往往需要在特定的环境和氛围下,无意识彩绘被激发。

2.抵抗与压抑,人们的一些欲望是不能被社会的规范所容忍的,也就使得人们的欲望不能得到满足。为了抵抗这些不被社会所容忍的欲望,人们的意识需要进行抵抗和压制。

3.本我、自我、超我,其中本我的是人们最原始的部分,也可以被视为无意识的部分。随着人们的年龄不断增长,人们的社会阅历逐渐丰富,面临的社会现象也逐渐增多,也就使得人们的自我产生。结合自我的实际情况,控制自身的行为准则,最终实现超我。其中,本我、自我和超我都具备不同的原则,分别为快乐、现实和道德原则。

(三)人本主义心理学

人本主义心理学主要是对人的尊严、价值和创造力等进行体现,促使心理和人的本子可以得到有效的统一,重视心理学和人的本性之间的关系,积极推动人的自我实现。其中人本主义心理学在教育中可以冲自我统一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德育原则、超越原则等进行,从而积极的提高教育质量,使得学生可以进行例行控制和内心矛盾,积极推动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可以得到有效的提升。

(四)认知心理学理论

认知心理学理论是较为新颖的心理学理论,采用了信息加工的观点,将认知作为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中,包括信息的采集和信息的存储和应用,而且每个阶段都具有不同的操作产物。此外,强调对人们闹钟由的知识和知识框架进行应用和认识活动相结合,并科学地对人们接触的语言材料和各类关系进行分析,提高人们对事物的认知和解读。

四、结束语

心理学理论是关系到人们的行为、意识和心理的重要部分,针对心理学理论的基本含义和理论心理学的意义进行阐述,并分析心理学理论的主要理论,切实的对心理学理论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进行发挥,积极推动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

作者:宋大力 单位:北京市延庆区教育科学研究中心

参考文献:

心理学理论范文篇2

关键词:自杀;心理学;自杀评估;自杀治疗

有相关数据显示,在世界范围内仅2008年死于自杀的大约就有100万人,每年也在以惊人的速度上上升。我国自杀者大约每年有29万人左右,自杀的年均死亡率达到了0.23‰。因此,自杀问题的研究变得非常重要。那么,为什么人们会以自杀的方式来将自己的生命结束呢?这潜在的原因并未得到广泛的关注,这也使得自杀问题始终得不到根本的解决。因此,为了让国内外的同仁对了解自杀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情况,本文将对自杀的概念、成因、治疗三大方面做出有关研究和评述性的介绍。

一、对自杀的概述

1.解读自杀。自杀,指的是某一个体自愿或者蓄意运用各种手段将自己的生命结束的一种行为。这是包含着生理、心理和社会等因素的复杂行为。从心理学视角来看,自杀行为是自杀者对死的本能也是其心理长期积累的最终结果。生理学观点认为自杀是一种先天的遗传行为模式。现象学观点认为自杀是一种故意终止生命的存在,进行自我毁灭的行为。现象学观点突出了自杀者的主观故意性行为与客观的毁灭性行为。学者们对于自杀的概念各持己见,至今尚且一个有统一标准。根据很多研究发现,家庭成长环境以及遗传因素等方面对于自杀意识与自杀行为有着较大影响,其中包括家庭的精神疾病、自杀史等各方面的因素。2.自杀心理形成的整个过程。一般来说,自杀者自杀之前会有下列心理过程:首先是自杀动机的形成。当自杀者遇到了困难或是挫折后,他们的内心会很痛苦,为了找到发泄、表达或者解决、逃避等,选择自杀作为解决的方法。第二阶段,是自杀者矛盾冲突心理形成。当他们产生了自杀的念头之后,思想会徘徊在生死之间,也会在本能与社会规范和道德理念间反复徘徊,在思想上产生强烈的斗争,自杀念头也会随时随地地冒出来。他们的自杀念头也会反映为一种重要的信号以及异于常人的各种行为。最后则是决定自杀。当生死之间的矛盾受到激化之后,反复经过选择之后,甚至表面上出现了正常的假象。第四阶段,自杀的真正实施阶段。自杀者付诸于行动,结束自己的生命。3.自杀的分类。自杀是由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由于产生自杀时不同的动机,国内研究者通常会把他们分为抗争惩罚、心理解脱以及寻求关注和要挟等类型;国外学者将其分为:献身式自杀(牺牲)、玩笑式自杀(证明自己)、攻击型自杀(勒索或者报复)、逃避式自杀(摆脱惩罚或悲伤)。

二、分析发生自杀的主要成因

当前,分析自杀成因的理论很多,下文笔者从心理学以及人际关系等方面,分析了自杀形成的主要成因。1.人格特征因素。一些研究表明,自卑、紧张、焦虑、多疑、爱幻想以及与他人缺乏交流等方面特征的人更易产生自杀的念头。另外,内向、自尊心较强、兴奋性低、自律性较差、缺乏情绪稳定性、有精神质倾向的人群也较易产生自杀的念头。还有些人群孤僻、孤独、低落、悲观、自责心较重、消沉等主要特征的人群自杀发生率也较高。2.来自于家庭方面的因素。首先是家庭的氛围,如果孩子成长的家庭是单亲或者有家庭成员曾自杀、家庭暴力等,他们出现自杀念头以及自杀行为的几率会较正常家庭的孩子高得多。其次是来自于家庭经济情况方面的问题,相关研究证实,人群经济水平较高的自杀念头比收入一般的概率要高出很多。再者就是和家庭教育的方式有关。像成长在专制型的家庭教育模式下的孩子产生自杀意念的概率高于民主型的教养方式下成长的学生。3.社会因素。我国经济和社会正处于重大转型期,很多社会规范的缺失导致某些人群的行为无法受到公共认知的约束与规范,这些人则是较易走向极端的人群。再者就是社会模仿,传媒对自杀的消极影响也不可忽视。很多未成年人都没有成熟的心理,往往会轻视轻命去模仿他人的自杀行为。然后就是较大的社会压力,工作学习竞争激烈,人们的心理和生理健康水平都有都在激烈的竞争中有所下降。四是社会隔离,快节奏的工作,人与人的交往减少,往往内心空虚。4.心理因素。有研究表明,人一旦遇到了挫折,若未对其原因进行详细地分析,他们对于事物认知的能力就会降低,这种情况若持续发展便会失去意识,变的容易冲动而且对错不分。他们为了摆脱这种痛苦的意识以及矛盾冲突、恶劣的情绪等,所以选择将自杀死亡作为最简单彻底的手段。另一方面当人与人的行为以及价值取向等方面都有着较大的差异性,人也会产生不和谐的认知,并发生现实状态与理想状态的失衡,压力会变得较大,进而提高了自杀行为发生的概率。

三、自杀的防预和治疗

1.加强筛查力度。要加强筛查的力度,及时的发现具有自杀意念或者自杀倾向的个体,通过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疏导与治疗,并指导他们形成健康的人生观,避免他们产生自杀行为。2.大众教育。对普通群众、特殊人群、具有自杀倾向的人进行预防自杀的相关知识的教育。使民众对自杀机制的认知得以提高,对自杀有明确的防范的意识,采取有效的降低心理问题和自杀风险的措施。据大量调查表明,对因抑郁而产生的自杀倾向的发现和治疗是最为及时和有效的方法就是大众教育。3.加强干预治疗。通过干预治疗能够有效地降低自杀行为的复发率,使疗效得到巩固。主要治疗的手段有精神分析疗法、行为主义疗法、认知疗法以及人本主义疗法等。与其他治疗的方法相比,自杀倾向者能够在认知疗法治疗后将复发率会降低至50%以下。4.对自杀主要途径控制的有效方法。自杀者自杀的方法一般都有较强的致死性,因为必须对武器、神经麻痹药物以及剧毒类药物加强控制与限制,使致死性高的自杀率有效降低。

作者:赵锴文 单位:正德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王晓炜.自杀行为的心理学综述研究[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10(01).

心理学理论范文篇3

关键词:心理学理论研究;后实证主义;范式转换

心理学的先驱者布伦塔诺曾说:“心理学好像是人类进步的基本条件,更是关于人类真理的试金石”。[1]早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国家便将心理学建设成为一门与经济学和法律齐名的热门学科。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国际心理学又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新阶段。以“脑的十年”研究和“认知科学计划”为核心的科学发展战略,又将心理学推向了一个鼓舞人心的新时代。目前,美国科学基金会已经把心理科学单列为七大部类之一。我国也将包括心理学在内的18门学科作为优先发展的重点基础学科。这无疑为新世纪心理学的发展提供了更为有利的社会外部环境。从学科发展的内部格局而言,心理学的知识更新速度超过了以往任何时期。实证心理学独揽天下的局面已逐渐被打破,形成了实证主义与后实证主义双峰对峙的并行发展格局。不仅像认知心理学、认知科学和认知神经科学等实证主义的研究范式步入了一个不断创新的发展阶段,而且以理论心理学、社会建构主义、文化心理学为代表的后实证主义范式,也不断展现出了心理学理论研究本身的内在学术魅力与文化自信。新世纪的心理学研究范式走向了一个更为开放的新时代。探讨西方心理学研究范式转向的规范基础和前沿主题,对于改善国内心理学理论研究的长期滞后及错位状态,具有重要的学术参照意义。

一、当代心理学理论研究范式的转换:后实证主义的崛起

近10年来,世界范围内的心理学理论研究度过了一个困难的发展时期,进入了后实证主义范式的新阶段。正如车文博先生所讲,目前心理学的研究发展“已经超越了以往狭隘的定义,已经从关注实验室中的人,转化到了研究复杂的社会、文化问题和理论问题”。[2]当前西方心理学理论研究繁荣的重要标志是:作为具有独立学科建制的“理论心理学”学科分支已经得到确立;许多传统问题像身心关系问题、意识、自由意志与决定论等,在当代新的科学背景下得到了进一步的讨论;而且当今自然科学和社会时代的发展也为心理学理论提出了很多全新的课题。许多传统与现代性问题交织在一起,迫使心理学进一步加强了对一些具有探本求源属性学科问题的重新认识和理解。经过20多年的持续创新积累,西方心理学的理论研究逐步形成了一种比较成型的后实证主义的新视角或新范式。

“范式”是指特定时期从事某一学科的研究者所公认的理论框架或研究纲领。根据库恩的观点,范式的基本含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学科共同体所持有的共同态度和信念;具有公认的研究框架和理论模型。理论范式是学科成熟的重要标志。斯腾伯格指出,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总是会受到两种互为联系的内生性资源的推动:一种是“思想驱动”(ideadriven),另一种是“数据驱动”(datadriven)。[3]理论范式无疑属于“思想驱动”的范畴。随着当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一些学者提出,许多科学发展问题在技术上困难并不大,而关键需要来自于“思想观念”的变革,即需要进一步实现理论范式的转换,以新的思路和视角来摆脱发展中的困局。

后实证主义是在20世纪自然科学蓬勃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新的思想资源。这一新的心理学研究范式以科学实在论和科学解释学为理论框架,试图以新的维度来重建心理学的科学认识论和方法论基础,形成一种不同于实证主义的新的研究形态。长期以来,实证主义的科学观支配和垄断了整个心理学界。“科学”的实证心理学多年来成为“主流心理学”中不可动摇的基本硬核地带,使许多人得出了一个貌似正确的观点:凡是心理学的研究必然是实证研究,其余的即是非科学方法,或者说是科学水准不够。“心理学有别于其他观点的地方,就是采纳了实证的科学方法”。[4]国内不少学者还特别强调指出,在实证科学精神发展不够的国度里,当务之急更应强调实证性。但是这种对实证研究的崇尚,虽然为心理学研究的科学化、技术化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学科发展危机。人类博大精深的心理世界被研究肢解的相当贫乏和简单。实证主义“已经对心理学产生了非常巨大而且极恶劣的影响……知识主张的正确与否并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在这一范式内是正确的,运用到另一个范式就可能是错误的。用库恩的观点来解释,所谓客观、量化的科学方法也是相对于一定的理论模式的”[5]。

以格根等人为代表的后实证主义者认为,崛起于19世纪末期的实证主义科学观,不过“是对许多伟大科学家的传统的简单继承”。近代实验科学的奠基者伽利略把宇宙和自然视为一架完美的机器,提出只有通过实验和测量并使用数学方法,才能认识理解宇宙这一完美的机器。牛顿也说:“凡不是从现象中推导出来的任何说法都应该称之为假说,而这种假说无论是形而上学的或者是物理学的,在实验哲学中都没有它们的地位”。[6]实证主义的创始人孔德更是提倡采取实证观察的方法探讨自然和社会现象。然而,20世纪初期微观物理学的巨大成就从根本上动摇了实证主义范式的科学基础。以量子力学和相对论为代表的新物理学充分反映了对科学作逻辑分析的可能性,即科学研究可以在少量实验事实的启发下,通过逻辑分析为主要手段建构“思想实验”。因此,在20世纪30年代,传统的实证主义观点便逐渐被逻辑实证主义所取代。罗素认为,只有逻辑意义上的可实证性才能拯救实证主义。因为传统的实证主义范式以为对科学的评价只有一个标准,即与经验一致的证据,但问题在于各种观点都有自己的实证数据,都声称自己是正确的。而实证的研究只有在精心选择的狭小的范围内才有效。在实际中也并非只有被经验证实了的命题才有意义。即使现象能够被经验观察到,但产生现象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却是无法观察的,像我们能够观察到化学反应,而解释化学反应的分子作用过程则是看不到的。科学研究对象之间的关系,不只是需要经验,更需要能够超越经验的新思维和预测能力。实证主义的科学观明显违背了世界存在的真实性、多样性和复杂性。波普也强调,科学研究需要“逻辑+经验”这样的双重标准。逻辑经验分析的目的在于澄清科学陈述的认识内容,从而澄清这些陈述中的语词意义。逻辑实证主义取消了与可观察物的联系,而解释和预测具有相同的逻辑意义。拉卡托斯更是提出,不应该像以前那样把单个的命题或理论看作理论检验或评价的对象,而应该把一切科学理论都置于一定的科学纲领之中。任何理论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实验绝不能简单地推翻理论,科学理论也不能简单地被经验所否证。科学进步的合理性在于接近真理的符合程度。这就从根本上动摇了实证主义科学观的学术合法性地位。

在心理学界,随着极端实证主义研究范式行为主义学派的衰落,心理学的理论研究出现了复兴与重振的势头,并逐渐形成了一种无定型、兼容并包的具有边际型结构特征的“后实证主义”思想倾向。后实证主义者认为,实证主义范式在强调把心理学建设成为一门纯粹的科学固然有其正确的一面,但却并没有考虑与之相关的两个重要问题:第一是科学知识的内容和标准是什么?它们的普遍程度和深度如何?第二是科学知识的意义是什么,或者说这种意义是如何确立的?实证主义范式并没有解决这些重大问题,而只是一味地拒斥理论陈述而赋予观察事实以特别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优先地位,进而从反形而上学道路出发走上了另一种形而上学的道路。为了摆脱实证主义自然科学观和方法论的困扰,进一步确立及重建一种更适合于心理和行为研究的新的科学观和方法论,后实证主义心理学研究者将现代科学实在论、科学解释学和现象学作为自己的理论工具。

所谓科学实在论是倡导对科学知识的解释要保证其正确性的一种学说。科学实在论所讲的“实在”意味着“存在着的东西”,它强调客观世界存在着三种意义的“实在”内容:一是指独立于人的客观实在,其本质特征是超验性;二是指经验实在,即人的经验可触及的实在;三是功能、关系性存在及观念性实在。“不只是存在我们能感知的东西,也存在理论科学方法允许的范围内我们能想象的东西。我们拥有关于事物、结构、过程等我们不能感知的可靠知识”。[7]后实证主义者强调真理与实在的一致性。而传统的实证主义则以因果论和还原论来解释事物现象及其活动规律,从而确定其意义。对于无法实证解释的问题,要么抛弃,要么否认其存在的合理性。后实证主义者提出,心理学的理论评价标准可以在不同层次、类型和水平上进行,概念与逻辑标准也是实验评价的一种重要方法。

科学解释学是当前后实证主义心理学研究的另一个重要方法论武器。解释学是有关意义、理解和解释等问题的学说体系,其“作为后实证主义的智力世界的基础——现象学和解释学传统的延续”。[8]狄尔泰被看作是西方传统解释学的集大成者。在20世纪初期,当心理学、社会学等人文社会科学纷纷走向实证化的同时,狄尔泰提出了相反的意见。他认为,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是两类在研究主题与研究方法上均极不相同的科学。狄尔泰并不否认人文科学作为一类科学而存在,而反对将人文科学作为像自然科学那样类型的科学来建设。他曾与著名实验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展开过论战,提出要建立一种基于精神科学基础上的“描述心理学”,以反对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说明心理学”,认为后者是模仿物理学建立的“原子心理学”。狄尔泰的解释学有力地维护了作为精神科学和人文科学分支的心理学的科学合法地位。当代科学解释学在继承狄尔泰精神遗产的同时也强调研究方法的本体论地位。认为对意义的理解具有人类存在的本体论特征,提出首先需要研究多重意义结构,然后从表面意义揭示隐蔽意义。科学研究的本体性规定只能存在于解释的方法论中,且只有通过各种解释之间的“冲突”才可获悉被解释的存在意义。另外,科学解释学还从“移情”的角度提出,研究者或诠释者必须进入文本者的精神世界,才能对其价值和意义进行“客观理解”。在后实证主义者看来,现代人文社会科学尽管没有达到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那样的精密化陈述水准,但许多人文社会科学没有必要像自然科学一样实现精确化,通过日益运用条理化的结构模式,增强自身的科学和严密性。

后实证主义者认为,理论范式也有比较明确的研究纲领和程序。许多人批评这种范式的研究:没有普遍被接受的方法、程序和一整套共识的专家意见;解决问题的方法比较抽象,往往不够具体和精确;对研究结果没有充分的信心和信念……但这一事实并不意味着理论研究“怎么都行,怎么说都可以,或者没有任何标准”。相反,理论研究恰恰由于缺乏诸如有实验的方法这样的东西来依靠,就迫使自己必须“以概念分析为首要步骤、以框架问题为主题、以问题解决为中心”[9],寻求甚至是更大程度的清晰性、严密性和精确性。理论研究范式把原创性、富于想象的感受性和纯粹理智逻辑的严密性三者结合了起来,成为人类认识世界、建构知识系统的不可取代的精神资源。例如,“近几年来,理论心理学的最重大成就之一就是提出如何取得统一的规划和评价标准”。[10]在心理学的发展战略规划方面,后实证主义者提出要将心理学领域统一规划为两种本体论:心理主义的本体论和物质主义的本体论,且不可从一个还原到另一个。心理主义的本体论强调心理学领域应该被限制到思想、感觉和有意义行为上;物质主义则应该将心理学限制到身体的物质状态、特别是脑和神经系统上。这两种本体论会进一步推动心理学的繁荣和进步。在科学研究评价标准问题上,受当代科学解释学和科学修辞学发展转向的影响,倡导后实证主义的学者提出,可以从3个层面上建立新的科学评价标准:1概念与逻辑标准;2科学解释学的标准即价值和意识形态标准,通过分析理论的价值和社会应用功能,判断理论的优劣;3科学修辞学的标准通过修辞和叙事手段,理论可获得语言系统的形式化和公理化表述。“而与实证数据的一致性不再是唯一的标准”。[11]理论研究范式允许区域内扩张。

二、前沿主题:心理学理论研究的重点领域

近年来,后实证主义者不仅在反思传统心理学的基础性前提方面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而且在探索新的心理学知识理论形态方面也做出了贡献。以元理论研究、文化心理学、社会建构论为代表的一批新的研究范式初现端倪,汇成了当前心理学理论研究的前沿主题。

(一)心理学的元理论研究

理论创新是现代科学研究的灵魂。现代科学研究创新的显著特点在于,当今科学技术的变革是整体性的知识框架的变革,而不只是局部和事务性的变化。有关理论本身及其社会意义、技术、方法、策略手段、选择和评价的,是最重要的一类知识,这就是“元理论”和“元技术”。元理论和元技术是一种在整体意义上更多更好的理论或技术。因此,重新思考传统基础理论的价值和重建科学的元理论基础便成为当代心理学的重要发展趋势。长期以来,心理学在努力成为一个统一的理论方面常常显得力不从心,但是寻求心理学的理论范式的努力还一直在继续。尽管在新的千年里,心理学的分化与分裂还在加剧,但致力于澄清基础理论秩序的元理论研究的兴起,也标示着当代的心理学者已经有勇气来面对这些反复出现的根本问题。因为它们都是必须面对却又有可能无法做出圆满回答的问题。瓦格纳指出,20世纪末期的社会科学各种问题虽然相互纠结,但是社会科学内部出现了最为关注的两大主题:一是致力于澄清理论,二是致力于为认识论、本体论和方法论确立坚实的基础,即“以多种理论模式作为建立秩序的根据”[12]。心理学的发展也证明,研究人的行为活动离不开对基础理论的系统评价和反思活动。当前后实证主义者将心理学的基础理论划分为两部分内容:一类是元理论;另一类是实体理论。元理论是指以学科自身以及学科的研究状态及其发展规律为对象的研究取向,其研究内容可分为三个部分:一是作为获得对理论更深刻的理解手段的元理论,努力发展现存学科理论的潜在结构;二是作为理论发展之前奏的元理论,即研究理论是为了产生更新的理论;三是作为中心观点之来源的元理论,即研究理论的目的是为了产生一种成为部分或者全部心理学理论之中心的观点。[13]一般来讲,元理论的研究价值在以下两种情境中最具有学术意义:一是当一门学科的主题概念出现某种转变,从而要求修改目前该学科中所通行的研究范式和纲领;二是由于学科很久没有进展,似乎到了无路可走的地步,许多研究者越来越困惑,于是便对某一学科奠基者当初提出的学科目标的可行性、理论的恰当性等基础性问题提出反思、追问和质疑。寻找“心理学理论应该是什么”的潜在结构问题是目前元理论研究的重心内容。元心理学的基本学术领域是“致力于理解心理学的本质和潜力”[14]。

(二)多元方法论问题

方法论是心理学理论研究的必然组成部分。新科学的理论基础必然要求重建科学方法论,以便为心理学研究提供新的途径和视角。所谓方法论,是指讨论研究方法如何符合科学原理的理论,其包括研究方法的指导思想、选择方法的依据、理论评价的标准、科学哲学对心理学的影响、方法与对象的关系、研究方法的利弊得失、心理学研究所应遵循的指导原则等。心理学方法论重点探讨诸多变量之因果关系的准确性问题,明确一些作为研究前提的基本观点。多年来心理学对理论研究排斥的一个重要原因,也在于其难以找到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黑格尔说过,方法并不是外在的形式,而是内容的灵魂和概念。因为观点结论的正确性必须通过方法来支撑,因而,近年来后实证主义者十分重视对心理学方法论问题的探讨,他们提出要确立一种多元方法论标准评价体系来解决心理学的学科发展困境。长期以来,心理学界盛行着“方法中心论”观点,造成了现代心理学陷入一种理论上缺乏中心、而在方法论上试图保持一致的“独特”学科。后实证主义者反对以定量方法评价一切的做法,提倡多元化的方法论模式,认为方法的丰富性、多元性是学科成熟的标志。成熟学科的理论范式是相对稳定的,而方法是多元的,通过多样的方法可以揭示科学的丰富内涵。多元成分之间是互补的、和谐的,而不是对立的、不相容的。后实证主义的研究范式并不排斥实验和测量,而是强调要防止对实证方法的绝对盲从和迷信。主张实证研究应该成为多元心理学研究范式中的一元,而不应再享有特别的认识论地位。因此,后实证主义所强调的多元化方法取向,既尊重传统的科学方法如定量和实证的研究成果,也重视质的研究方法、叙事的方法和后现代主义的方法,倡导理论与方法的契合性和多样性。认为每一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地位,不能选择任何一种而排斥其他方法,应该根据研究的问题来选择研究方法。他们认为,目前心理学研究方法主要集中于四个方面:1适用于所有研究的方法;2适用于定量研究的方法;3适用于质性研究的方法;4适用于社区心理学的特殊方法。[15]其中第1和第3种更具有理论范式的研究特征。后实证主义者也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理论研究不能长期停留在批评、质疑和反思的层面上,也必须运用新的知识和技术方法去阻止心理学的解体。近10年来,心理学理论研究在方法领域做出了许多积极的探索。元分析方法、结构功能分析方法、行动研究、模型方法、解释学、叙事心理学和质性研究技术的兴起,为理论心理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工具。

(三)文化反思与心理学的理论建设

从文化视角探讨心理学,是当代心理学理论研究的另一个重要特点。心理学研究的文化转向是加强心理学理论建设的重要思想基础和切入点。文化与心理学的发展是相互关联的,在文化中寻求意义是人类行为的真正原因。格根指出,作为文化资源的心理学理论研究需要从实证主义的范式中解放出来,把潜在的理论结构应用到社会生活中。布鲁纳晚年对认知心理学发展中的失误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反思性批判。他认为,将冯特开创的另一个心理学研究范式理解为“民族心理学”是不正确的,而应该是“文化心理学”。因为冯特曾说,心理学应该看作是文化科学的代表(geistewissenschaften),而不是自然科学的代表(naturwissenschaften)。布鲁纳和奈瑟明确指出,文化取向的心理学具有深刻的方法论意义。现代认知心理学的一大失误是在开始阶段从“意义”转向了“信息”,意义概念被替换成了计算能力。目前“要还心理学以原貌”,要使认知革命复归于“意义建构”,必须使“心理学植根于文化,围绕着这些使人与文化相联系的意义形成和意义使用的过程来组织”科学理论。[16]在布鲁纳等人看来,心理学的理论建设包括软文化约束与硬文化约束两个方面。因此,心理学的文化研究既涉及对文化心理学的深入研究,同时也探讨心理学本身所具有的文化品性,另外还需要重视学科文化制度建设和职业制度建设等要素。仅从制度文化建设层面上而言,心理学的文化内涵功能便非常突出。心理学的文化内涵不仅涉及科学观、方法技术方面的规范,同时还包含一系列社会规则、制度、政策文化的引导。国家的科学政策、社会体制、意识形态等文化因素,历来是影响制约甚至决定心理学发展的一项重要变量。作为文化制度建设的心理学理论研究,在科学建制设计、职业标准制定、专业人力资源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学术规范建设等领域,已经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许多国家的文化政策对心理学的人力资源建设与职业培训起到了制度性的推广作用。例如,目前美国心理学有30多万专业工作者,日本是5万,以色列为1万,而我国只有不足5千人。美国心理学的繁荣得益于联邦政府所给予的许多特殊优惠政策的支持。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心理测验和评估在军队中的广泛应用,促进了美国军方对心理学的积极支持。而《国防教育法》、《中等教育法》等政策法规更是以国家立法的形式,使心理学在国家核心部门和国民教育制度中扎下了根基。现代西方的医疗卫生制度又使全体公民的身体健康具有医疗与心理治疗这样两套保护系统。近年来联合国科文组织也要求,在每6000—7500名中小学生中,至少需要1位心理学专业工作者(以此标准我国仅中小学便需要3万名专业服务者)。目前后实证主义者提出,要以更广泛的文化视野重建心理学的学科制度与职业制度。在我国,文化心理学研究已经有了相当规模,但是对心理学的制度建设研究探讨的不够,我们特别需要加强宏观制度层面的心理学文化建设力度。

(四)社会建构主义与修辞心理学

后经验主义时代的一个典型特征是强调理论的社会建构特性。社会建构主义主要有三个派别:后现代的社会建构论、实在论的社会建构论和修辞反应的社会建构论。以格根为代表的社会建构主义者提出,要“使科学主义心理学对人的扭曲需要让位于一种本来就应该是合理的并且是开放的心理学了,并且精神世界丰富多彩且充满思想、记忆、知识和态度的人类成为心理学研究的中心”。[17]强调在后现代的科学观、技术观、实践观基础上,建设更加人道合理的理想的“后现代社会”,探索出新的精神形式、文化样式和心理学样式。社会建构主义者认为,科学理论是暂时的、可以修正的。心理学的概念、理论完全是社会建构的产物,心理学研究并不是知识的客观积累过程。心理学理论存在于学科共同体之间的语言沟通、协商之中,学科专业术语是对话、沟通和协商的结果,语言习惯的使用来自于语言前结构被普遍化为“科学事实”。以肖特为代表的社会建构主义者则在科学修辞学的影响下,发展起了一种修辞心理学,这也为反思实证主义的科学基础提供了不少新的线索。修辞和叙事作为一种文学表现手法一直受经验实证科学的排斥。实证主义者认为,科学理论通过中性的语言,以逻辑的、客观的方式表现自身,与叙事和修辞手段没有任何联系,科学必须以“理”服人。但肖特等人强调,修辞和叙事并不是文学的独有产物,实际上科学也在运用这种手段,以增加理论的魅力。修辞和叙事具有方法论意义,科学陈述其实都建立在修辞的操作上。通过修辞和叙事手段,理论可获得语言系统的形式化和公理化表述,为判断理论陈述的一致性和完美性提供了形式化的标准。同时,“修辞和叙事作为一种方法论也是一个发明、创造和批判的过程,是一个理论意义的重建过程。修辞和叙事也具有认识论的意义”[18]。修辞与现实之间经常存在着许多矛盾,通过对这些矛盾的深入研究,有助于发现潜在的理论结构。

(五)辩证法心理学

社会建构主义和修辞心理学的崛起,也为重新反思辩证法和重建辩证思维世界提供了一种新的机遇。辩证一词具有多种含义,古希腊哲学中早期的辩证法包含有“对话”、“话语”、“修辞”、“劝导”等多种含义。自20世纪70年代末里格尔的辩证法心理学的出现,到80年代以来皮亚杰和新皮亚杰主义思潮的兴盛,再到当前哈夫曼的拓朴辩证法心理学的兴起,标志着“思想或事实的对立面的统一这种以正题、反题、合题的方式发生的逻辑发展”[19]。辩证法对科学理论重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辩证法不仅为人们理解当代生活和社会提供了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而且对心理学科学观重建的理解将具有更为开阔的思想视野和更为深远的历史眼光。人类的心理世界具有辩证的同一性,而非机械的同一性。有的西方学者提出,辩证法就是对非同一性的一贯认识。“人的精神、意识是最高的辩证法”[18]。辩证法超越了绝对主义与相对主义抽象的两极对立,实现了绝对与相对、无限与有限、理想与现实等一系列矛盾的和解。这种思想智慧对于克服当代心理学的深层困境,推动理论研究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六)心理学理论在行动

后实证主义者提出,理论研究的社会实践应用问题也是一个不得不面对的重大课题。在这方面,除了“需要奋力组织自己的理论体系”之外,理论研究也涉及了实践应用问题。在某种程度上讲,后实证主义的理论研究范式实际上也是一种主张生活实践的哲学,其强调心理学的作用应体现在现实生活中,认为心理学要像经济学、社会学那样,在市场决策、政治生活中发挥自己的作用。在实践中包含着前理论的成分。理论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公平与正义的保证是无法估量的,同时对人的实际生活也发挥着隐性的、实在的支配性作用。根格指出,关于心理学的理论如何行动问题,目前已经出现了两种比较成熟的模式即理论评价模式和合作反思模式。理论评价的行动模式是首先通过现象分析,确定有意义的行动方案,其次进行理论评价。在理论评价过程中,要求建立模型框架,做出合理的解释,制定实践行动计划。而合作反思理论的行动模式是,研究者与参与者共同持有一种假设并设立研究目标,然后采用统计分析方法收集有用的数据信息,开展实践评估与校正活动,在实践中重新认识并发现新的可能方向。当然,“新的社会现实会导致新的研究模式再次产生”[20]。

三、后实证主义研究范式转换的意义

当代心理学的理论研究中许多关键领域在性质上的变化,无疑对于国内心理学的学科建设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借鉴意义。

(一)持续创新是心理学进步繁荣的不竭动力

心理学是在西方传统文化与现代工业文明的土地上成长壮大起来的一门学科,西方学者仍然在反思与修正传统心理学的科学观和方法论,以追求和建设更加完美的心理学。推动西方现代心理学持续进步的根本动因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作为思想的心理学;另一是作为科学的心理学。科学的心理学与思想的心理学并行不悖。后实证主义心理学研究范式更多地属于思想的心理学。同其他研究相似的是,西方当代的研究进展一直是中国学者认识和理解同类型问题的参照。与西方研究相比,国内研究经常处于理论滞后及错位的状态。我们往往只重视对西方“科学的心理学”资源的引进和转借,而对“思想的心理学”资源学习借鉴得十分不够。寻求中国心理学的进一步繁荣,需要从理论思想范式、学科制度、职业建设以及新型人力资源培养等方面持续创新,不断缩小与西方差距,努力把我国的心理学建设成为一门大学科。

(二)后实证主义的心理学研究标示着一种新的科学观和方法论的问世

确立一种适合于人的心理、行为研究的新的科学观和方法论,实现科学观、方法论的转变,是当代心理学研究的基本追求。长期盛行的实证主义范式的科学观,基本上不适合描述及解释人类复杂多样的心理世界。那么,目前所需要的“新的科学观”或科学范式具有什么样的科学形态呢?应该说,当前西方后实证主义对此做出了积极的探索。社会建构主义、科学解释学、科学修辞学和辩证法心理学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补充和完善实证科学范式研究的局限性。只有选择具有自然主义与人本主义相统一的“多元范式”,才能超越当前实证心理学研究中的简单主义与还原主义困境。

心理学理论范文篇4

[关键词]心理学理论;医院药学服务;改善措施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医学临床对药学服务体系展开了全面且深入的创新研究,旨在有效提升当前国内医院的药学服务质量。从本质上讲,药学服务就是指药学工作者通过自身对药学知识、药学工具的了解有效服务于患者及其家属与护理人员,以满足其对药学服务实际需求的一种服务性质活动[1]。作为医疗服务的主体内容之一,药学服务能够积极准确地反映出医院的真实服务质量。可见,药学服务质量的体现就是对医院形象及患者健康的实际体现,同时对以上两者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2]。从类型上分析,药学服务主要包括西药房药学服务以及中药房药学服务,其类型上的区分主要依靠所用药品的成分与效用,结合当前医院内部的差错事件发生率及投诉率比较发现,西药房的差错事件更多[3-4]。基于此,本次研究将抽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68例患者作为研究主体,旨在深入探究心理学理论在医院药学服务质量提升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抽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68例患者作为研究主体,均分为34例研究组与34例参照组。34例研究组患者中男性20例,女性14例,平均年龄(25.79±2.21)岁;34例参照组患者中男性21例,女性13例,平均年龄(26.58±2.42)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参照组行常规医院药物服务改善措施。严格按照药房医师的开具处方发药,向患者及其家属简单介绍药方的组成及效用[5],对于患者所提出的问题必须给予及时的解析[6]。反复叮嘱患者及其家属药物的用法及用量,询问患者的相关禁忌证及适应证,避免在用药过程或用药后出现过敏、呼吸困难等不良反应。研究组行药学心理学服务质量提升管理。具体内容如下:①中西药房的相关医护人员必须定期参加由医院组织并发起的心理学理论知识培训活动,以此有效培养药方医护人员的心理判断力及应急处理能力。除此之外,经过专业心理培训的医护人员能够快速且准确地观察出患者的心理状态变化情况,以此帮助患者有效建立战胜疾病的自信心。②医护人员应当时刻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变化,由于部分患者是初入医院的住院区,因此较易产生焦虑及恐惧等负面情绪,医护人员应当注重患者每天的实际心理需求,并设法满足其合理需求,从而不断强化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康复信心。由此可见,当患者表现出负面情绪时,相关医护人员应当充分利用自身的专业心理学理论及药理学知识,为患者耐心且细致的讲解,正面解决患者所面临的各种问题。③除了利用心理学知识完善药学医师及护理人员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及处理能力之外,还需要加大对药方建设的成本投资,强化医院内部中西药房的硬件及软件设施,配置性能优化、效果良好的软硬件设备,同时实施电子处方制度,减少传统处方发药对人力资源的消耗,切实提升了中西药房的发药效率。另一方面,加强对中西药房药品购置地过审标准,过审的药品应当标注明确生产批号、使用说明、药物品种、供货商地址及国药准字等相关信息。1.3观察指标。本院将以两组患者实施相应药学服务质量提升措施后的差错事件发生率、投诉率及服务满意度作为主要的观察指标。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最终准确性,研究小组将服务满意度具体分为满意(≥90分)、较满意(≥80分,<90分)及不满意(<80分)3个,便于实验结果的计算与统计。1.4统计学方法。采用的统计学软件为spss20.0,对相关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计量资料用(x±s)表示,分别采用x2和t检验比较,p<0.05则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药学服务差错事件发生率与投诉率比较。研究组患者的药学服务中存在5例差错事件,发生率为14.71%;出现投诉事件2例,投诉率为5.88%。参照组患者的药学服务中存在7例差错事件,发生率为20.59%;出现投诉事件6例,投诉率为17.65%。两组患者的药学服务差错事件发生率与投诉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2两组患者服务满意度比较。研究组患者中存在20例满意,10例较满意,4例不满意,满意度为88.24%;参照组患者中存在16例满意,10例较满意,8例不满意,满意度为76.47%。两组患者的服务满意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药学心理学是新时代背景下产生的一种全新药学服务理念,主要遵循心理学与药理学的基本理论内容形成,通过一定形式的非药品本身的信息刺激,产生与药物效用相同的治疗效果;另一方面,结合不同疾病类型的患者,药学心理学所产生的积极效用也有不同程度上的差异。随着药学心理学在临床上的应用时间越来越长,相关工作人员将药学心理学的适用范围进行概括。截至目前,药学心理学主要作用于躯体损伤或致痛物质刺激等方面,通常情况下不适用于急性或重症疾病、外伤、意识障碍及感染性疾病等类型的临床治疗上,适用于消化性疾病。临床表明,人在心情愉悦时,其胃黏膜血液充盈,从而提高胃液的分泌水平,进而提高人的食欲。

4医院药学服务改善措施

4.1建立良好的药师形象。众所周知,药房医师的形体素质对患者的第一印象非常重要,影响着患者的病情康复状况。药师须始终保持温文尔雅、和煦耐心的态度与患者进行沟通;另一方面,必须明确药师的形体素质,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良好的形象、亲近的语言、专业的动作神态,以上这些形体素质能够快速拉近与患者的关系,同时建立彼此之间的信任感,有助于树立患者战胜疾病的自信心。在赢得患者及其家属的信任之后,切实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预后配合度。4.2注重患者的心理需求。患者的实际心理需求是加快病情康复速度的首要因素。通常情况下,患者在初入住院环境时较易产生焦虑心理与恐惧心理,因此医护人员应当定期评估患者的焦虑评分及疼痛评分,观察患者的心理变化情况及生理机能变化情况,以此制定行之有效的心理学药学服务方案。基于此,药师必须充分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患者耐心、正确地解答各种问题,及时发现患者的心理症结,对患者展开安慰和心理疏导,从而进一步消除患者的心理负担,大幅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的康复心境,以此达到最佳治疗效果。4.3临床药师的心理学应用。临床药师作为临床一线工作人员,需要具备完整的药理学体系及较高的合理运用能力,如此一来,不仅能有效控制患者的病情发展,同时还可以防止患者负面情绪的衍生。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心理学技巧,在治疗及预后的过程中采用药物治疗与心理干预相互结合的方法,尽可能减少患者的药物使用量,并且达到仅靠药物治疗所不能及的临床效果,降低药物治疗对患者健康产生的危害,在最大限度上保证了患者的生命安全。4.4药学心理学对精神类疾病的应用。在对精神类疾病的临床治疗与预后中,各种药物对患者病情的康复并未起到实际性的效用,因此应当将更多的工作精力放在其他治疗方法的研究上。从结构学上分析,人体是形态结构系统、信息控制系统及心理精神系统的结合体,以此较易产生形态结构系统疾病、信息控制系统疾病及心理精神系统疾病。近年来,医学临床上针对以上类型疾病展开全面且深入地研究,旨在有效解决此类疾病难以治愈或反复发作等问题。经证实,医学心理学对心理精神类疾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并且有效提升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进而最大限度上为该类疾病的预后工作降低了难度。在使用药物治疗的过程中,治疗效果较易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心理精神类疾病患者,因此临床上力求避免疗效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并且充分发挥药物在体外或体内的积极效用。基于此,当前临床要求在单纯药物治疗的同时配合部分心理学技巧,以此充分发挥药物疗效。综上所述,心理学理论有助于医院药学服务质量的有效提升,同时最大限度上降低了药学服务差错事件发生概率,减少了医院药学服务的投诉事件发生率,除此之外,还可帮助医院构建全新且高效的药学理论基础结构,因此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汪皖青,徐韬,姚立军,等.品管圈活动对提高门诊药师在高血压患者药学服务质量的影响及其应用[j].抗感染药学,2019,16(11):1850-1855.

[2]彭淑辉,陈雄斌,廖定钦,等.流程优化在pivas效率提升与质量管理中的探索与实践[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20):196-197.

[3]刘初民,张英哲,陈勇德,等.基层医院临床药师药学服务的质量标准与考核指标体系的构建[j].现代医院管理,2018,16(6):10-11.

[4]杜闻杉,王瑞,王苏会,等.品管圈在提高医院药房药学服务质量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药导刊,2018,20(8):501-503.

[5]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加快医疗机构药学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j].湖北省人民政府公报,2019(10):39-42.

心理学理论范文篇5

理论心理学的历史由来已久,实验心理学创立之前的哲学心理学在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一种理论心理学,因为它是以理论思维的方式探讨人的心理现象,并试图从各种具体的心理现象背后发现心理生活的本质。但是,从严格的意义上讲,哲学心理学并不能称为理论心理学,因为理论心理学是一门科学,它有自己特定的对象、任务和理论体系,它是心理科学的一个部分,而不是心理科学的全部,它与实验心理学是并存的。相比较来说,哲学心理学虽然在方法上与理论心理学有类似之处,但是它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其根本目的是服务于哲学;它只是一些零碎的思想,没有形成理论体系;在当时,哲学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全部,而不是心理学学科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理论心理学也不同于以观察、实验为基本方法的实验心理学、儿童心理学、犯罪心理学等实证学科或实证心理学。理论心理学使用理论思维的方法,从性质上讲,它不是一种经验学科,而实证心理学以观察、实验等经验方法为主,同理论心理学的性质是不同的。但是两者的关系并不是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前者为后者提供指导,后者为前者提供素材。一切实证研究皆以一定的理论和假设为基础,同时,理论的构建又必须建筑在一定的事实上。所以两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两者的分工只是为了心理学科学的发展和深化,而不是永远的分道扬镳、互不相涉。离开了实证心理学,理论心理学就成了纯粹的主观臆测,离开了理论心理学,实证心理学就会见木不见林,变成没思想的操作。当代心理学的破碎和分裂,正是轻视理论心理学的必然结果。

就理论心理学的范围来说,理论心理学包含两个大的方面:元理论(metatheory)和实体理论(substantivetheory)。元理论是学科的基础理论,它是心理学学科性质的高度理论概括,是心理学的实体理论和心理学研究方法的指导思想和指导原则。任何一门学科都必须具有元理论的部分,否则就是一个缺乏核心的松散联盟,不成其为科学。实体理论不同于元理论之处在于它的研究对象不是心理学现象或问题。如果说元理论的探讨主要依赖于抽象思辨的方法,那么实体理论的探讨则更多地依赖逻辑推理和数学演绎的方法。有关元理论和实体理论的更进一步阐述,请参阅与此有关的另一篇文章。[1]

在上述有关理论心理学的概念中,我们已经指出理论心理学不同于以经验方法为主的实证的心理学,理论心理学就其性质来说是一门非经验学科。那么非经验的学科能不能成为科学?是否只有以观察与实验等经验方法为主的实证学科才能称得上是科学呢?

把研究的问题局限于经验的范围内是实证主义哲学的一贯观点。心理学的发展受到这种观点的强烈影响,事实上,在行为主义占统治地位的时期,实证主义成为心理学的方法论基础,实证主义的经验证实原则在心理学中成为衡量科学问题和非科学问题的惟一标准。

依据实证主义的观点,一切科学知识来自观察和实验的经验事实,经验是知识的惟一来源和基础,因此科学所讨论的问题只能局限在经验的范围内,凡能以经验证实或证伪的问题就是科学问题,否则就是形而上学的,是没有意义的非科学问题。

实证主义的方法论以极端的方式宣判了非经验学科的死刑。但是自然科学的发展却昭示出科学不可能仅仅局限在经验的范围内,科学哲学的发展也否定了实证主义的狭隘经验主义观点,以至实证主义者也对经验证实原则作出修改,承认非经验的逻辑证实的科学性。科学哲学的这一发展使现代心理学家认识到:“经验研究在科学进步中的作用被以往的逻辑实证主义者大大高估了……我们许多人现在都愿意承认科学工作的范围要比经验工作大得多,也就是说,有许多工作等待着扶手椅上的心理学家(即理论心理学家,译者注)”。[2]

二、理论心理学对心理科学的作用回到本文目录

理论心理学的非经验性质并不防碍对心理科学的贡献。它对心理学科学的作用有这样几个方面。

首先,理论心理学具有提出假设或作出预测,为实验心理学提供研究课题的功能。科学哲学家波普(popper,k.)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阐发了理论对于科学研究的先行指导作用。他指出,科学知识并非始于经验,而是始于问题;理论先于经验观察,指导经验观察,因为科学观察具有目的性和选择性,科学研究者总是以一种预想的理论去观察事物,一切观察与实验都是在一定理论指导之下进行的,而理论心理学正具有这种功能,它提出一种理论或假设,或对某中实验的结果作出预测,这些假设和预测本身也是实验心理学的研究课题。一个不成功的例子是新行为主义者赫尔的假设——演绎的理论体系。赫尔从公设出发,演绎出100余条定理和假设,尽管后来的验证是不成功的,但在为实验研究提供素材方面的功绩却是不能抹杀的。

其次,理论心理学所采用的逻辑分析法具有判断和鉴别概念、命题、理论真伪的功能。对理论概念的判断和鉴别并非时时处处需求助于实验验证,我们可以采用逻辑分析的方法判断理论概念的真伪。例如:若某一理论体系中既包含着命题f,也包含着命题非f,那么这个理论体系就是自相矛盾的,如果一个理论概念连逻辑检验都不能通过,那么还有什么必要付诸于实践检验呢?

科学哲学家劳丹(laudan,l.)曾提出对理论体系的逻辑检验可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理论内部的逻辑一致性,二是理论内部的命题与一个该理论赖以建立的外部命题的逻辑一致性。对于任意一种错误,理论心理学家只需坐在扶手椅上就可以作出判断,不必劳神经验的检验。

依据逻辑学原理,命题有必然命题和或然命题两种。必然命题要么全真,要么全假,只要通过逻辑分析可以确定,因为在必然命题中主项已包含了谓项。或然命题则在某些条件下可能是真的,在某些条件下可能是假的,需要进行经验的验证。科学研究所涉及的是或然命题,因此需要观察和实验的参与。但遗憾的是,心理学中许多的研究把必然命题当成或然命题,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而理论心理学的逻辑分析可以鉴别一个理论概念究竟是必然真理还是或然真理,从而节省心理学家的劳动。

第三,理论心理学还具有抽象和综合功能。抽象和综合是寻求真理的重要方法,由于心理现象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对于心理本质的了解不能仅靠零零碎碎的经验材料,而必须对来自经验的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制作和改造,舍去次要的、偶然的因素,发现心理生活的本质和一般特点,这种抽象和综合的过程是理论心理学的重要功能。心理学发展到今天仍处在分裂和破碎状态,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缺乏理论心理学的抽象和综合作用,没有把具体的经验发现和研究结论上升到一般性的理论高度。实际上,恩格斯早就指出过经验科学在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对理论学科需要的迫切性。他指出:“经验自然科学积累了如此庞大数量的实证的知识材料,以至在每一个研究领域中有系统地和依据材料的内在联系把这些材料加以整理的必要,就简直成为无可避免的。建立各个知识领域互相间的正确联系,也同样成为无可避免的。因此,自然科学便走进了理论的领域,而在这里经验的方法就不中用了,在这里只有理论思维才能有所帮助”。[3]心理学恰恰处在这样一种阶段,需要理论心理学发挥它在理论思维方面的优势,为建成统一的心理科学而发挥自己的作用。

心理学理论范文篇6

关键词:社会心理学;统一战线;应用;探讨

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指出:统战工作是一门科学,没有很强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是做不好的。统战干部要深入学习党的统一战线理论和方针政策,精通统一战线历史,做到心明眼亮,同时还要广泛学习各方面知识,掌握统战工作的个中门道,善于处理各种复杂敏感问题,努力成为行家里手。这一重要观点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统一战线学指明了方向。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统一战线学除了运用传统的研究手段,还有必要运用跨学科研究方法,从理论借鉴、问题拉动、文化交融等层次,实现对统一战线问题的整合性研究。因此,汲取社会心理学理论的相关成果和研究方法,是统一战线学的题中应有之义。社会心理学的历史定位,乃是运用科学方法对个体、人际和群体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进行研究,并为社会问题与人际矛盾提供解决之道的学科。特别是在当前的社会转型时期,各种不同的社会心理、社会行为都可以在这个学科中找到对应的认识、解释、预测和控制,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作用正日益凸显。在统战工作的实践创新与理论创新中,社会心理学理论同样有着非常广阔的应用空间,需要统战工作者去探索和研究。换一个角度来说,只要是一种以人为中心、同人的思想状况保持密切联系的工作,在实践中就不可能完全摆脱心理学理论的运用。统战工作本质上是争取人心的工作,要富有成效地做好统战工作,统战工作者就必须与党外人士交心、交友,去深入地了解人、理解人,做一个洞察人心与人性的行家。有选择地吸纳社会心理学中的某些动态的、实用的、具有辩证思维的理论元素,对于进一步推动统战工作实践创新与理论创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结合近年来的实践与思考,我们尝试拈出社会心理学理论中的“舍己的自动适应”、“社会焦虑”、“社会品格”三个重要概念及其在统战工作中的应用,试作探讨如下。

一、“舍己的自动适应”:思想交流中的无意识误述

社会心理学理论所说的“舍己的自动适应”,指的是这样一种心理现象:即一个人可能有许许多多的思想、体悟、希望以及甚至于感官的感觉,这些思想、体悟等等虽然在主观上好像是出自于内在的思考,但其实是外面加诸于其人的。我们在工作实践中经常能发现,有许多人自以为在主动而自发的思想、行为,其实并不然。当他们说“我认为”时,这句话似乎很明确而肯定,似乎惟一的问题是“我所认为的”是否正确,而不是“我是否在表达意见”。但一经用心理学原理来分析,我们便会发现,这其中往往隐藏着“舍己的自动适应”行为:某些人也许在大庭广众前侃侃而谈,但实际上并没有表达任何自身的意见,只是不知不觉在复述环境传递给他的某种看法。这种基于“舍己的自动适应”的意见表达实质是一种无意识误述。“舍己的自动适应”与催眠状态非常类似。有经验的精神分析师都知道,如果向一位被催眠者施以催眠术,向其灌输一种思想,被催眠者在醒来以后,往往会把处于催眠状态时灌输给他的思想当作自己的真实想法。比如在催眠中暗示某人,当他在催眠后醒来,他会感到非常口渴;结果,这人在醒来会真的感到口渴而立即找水喝,但实际上当时他并没有处于口渴状态。像这样的情形在催眠中屡见不鲜,施催眠术的人可以暗示说,一杯咸盐水是一杯香甜的橙汁,于是受催眠者便会像喝橙汁一样津津有味地喝起咸盐水;施催眠术的人暗示说,受催眠的人手指断了,于是受催眠者就真的显现出痛苦的表情。“舍己的自动适应”现象在统战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举例来说,比如市委统战部曾组织几个党外人士召开一次小型的座谈会,参加座谈者中有一位是阅历丰富、久经考验的资深党外代表人士,另有两位是政治阅历尚浅的年轻党外人士。召开这次座谈会的目的,主要是想了解目前党外人士对本市正在推进的统一战线工作制度建设持何种意见,于是便向参加座谈者请教。我们还知道,这几位参加座谈的党外人士都已听到了最近市委召开统战工作会议的有关报道。对统一战线建设具有深入感悟的那位年长的党外代表人士思考一番,他考虑到当前的形势要求、本地的具体情况、党派组织的独特优势等因素,加以斟酌,然后提出了他自己的看法。他可能会想到市委统战工作会议的报道内容,并引用了媒体中的有些消息来支持他自己的意见。但是,重要的一点是,他的意见和建议是他自己的思想产物,是他自己的看法。两位阅历尚浅的年轻党外人士中,有一个人可能知道他自己并不很清楚当前统战工作的有关情况,而且也觉得座谈之时也无法深入了解这个问题。因此,他坦白地回答说:“我不能提供什么意见,我知道的就是,市委统战工作会议是如此这般的部署。”另外一个年轻党外人士则不同。他相信他对统一战线知道得很多,虽然实际上他不过浮光掠影地知道一点情况而已,但他认为他必须有能力回答每一个问题。因此,他想了一下,然后把“他的”的意见讲了出来,其实,他的意见不过是媒体报道的消息而已。当请教他这样说的理由时,他会告诉我们,根据自己的经验、体会等等,他得到了这个结论。从表面上来看,这位年轻党外人士的行为和那个年长的资深党外代表人士的行为是一样的。然而,如果我们更密切地予以分析的话,就会发统战理论与实践现,这位年轻党外人士只是毫无保留地接受了媒体的报道和提法。可是,由于他觉得必须表示自己的看法,所以他忘记了,他是在重复媒体报道的权威意见,故而相信,他的这个看法,是经过自己的思考而获致的。而实质上他所提出的种种理由,也是虚假的理由,其目的是想使他的意见显得是他自己思考的产物。他自以为这是自己的意见,其实不过是不自觉地承袭媒体和权威人士的意见。也许他的意见是对的,而那个年长的资深党外代表人士的意见是欠妥的,可是无论如何,对的并不是“他的”意见。我们观察党外人士对于若干事情的意见时,常常可以发现到上述类似现象。比如说,我们向一位正在读报学习的党外人士,请教对某一政治问题的看法时,“他的”意见其实就是他从报纸上看到的说法,然而,他却相信,他所说的乃是他自己思考的产物。在宗教信仰问题上,也经常发现“舍己的自动适应”现象。淮安市委统战部曾对本地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宗教信仰问题进行过一次调查。接受问卷调查的200多名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中,自认有宗教信仰的占30%以上,其中一大半信仰佛教。经调查发现,对真正的宗教教义,许多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其实并不笃信;他们的信佛,更主要是出于一种从众心理和功利性目的。有位受访的民营企业家在受访时就明确表示:“我平时信佛,对佛教的具体内容压根不懂,只是看到周围很多人都在信,觉得心诚则灵,也就信了。自己深感只要多做善事,行善积德,一定会有福报。”这样的所谓宗教信仰和宗教人士追求定向和献身的需求,其实是有着本质区别的,也是很不真实的。虽然行善积德的想法在某种程度上对社会上的扶贫济困有一定促进作用,但就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健康成长来说也有负面作用,与我们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流方向也是背离的。对此,统战部门应加强引导,帮助他们克服这种“舍己的自动适应”,真正在思想上和人格上独立起来,从似是而非的宗教信仰转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践行之中。从上述这些例子可以看出,我们去了解一个人,最重要的在于洞察这个思想,是否是一个人自己的思考结果,而不仅仅在于这个思想的内容,是否是正确。比如在征求党外人士意见的例子中,年长的资深党外代表人士的的意见可能是欠妥的,而那个重复媒体报道的年轻党外人士的意见可能是正确的。由此可见,虚假的思考也可能是非常合逻辑与合理的,但实际上这种合理化的行为,却由种种非理性及主观的因素所决定。这种合理化行为可能与事实、与逻辑思考是矛盾的,但是它本身在外表上却常常是言之成理的。各种“舍己的自动适应”行为,之所以在本质上是虚假的,乃是因为它不是这项行为的真正动机。总之,在对党外人士进行政治引导的过程中,具有决定性的一点是,既要知道他们“想些什么”,更要知道他们“如何地思想”。凡是由积极的思考所产生出的思想,永远是鲜活的。所谓鲜活,不一定是指别人未曾想到的,而是指思想的人真正把思考作为一种工具,用以发现在外界或内心中的一些真实事情和切身感悟。因此,统战工作者如能深入了解和把握“舍己的自动适应”这一社会心理学内涵,将大大有利于与统战对象进行深层次的交流与沟通。仅靠一个人的话是否合逻辑,是不能判断出他的话是否是出于衷心的,我们必须还要考虑到这个人的心理动机。

二、“社会焦虑”: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心理健康问题

从心理学上来说,焦虑是人们遇到矛盾和困难时出现的一种情绪反应,通常由于情绪或心理上的内在冲突,引起忧虑和不安。而社会焦虑,则又称为群体性焦虑,主要是指某一社会群体中普遍存在这种紧张不安的心理状态。在当前市场竞争激烈、价值取向多元、人心飘浮不定的社会氛围中,社会焦虑这一现象也经常在某些统战成员中普遍呈现,尤其是在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群体中,这一现象比较突出。淮安市委统战部曾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社会焦虑问题组织过专题调研。在人们的一般印象中,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似乎和“焦虑”一词有着很大距离,他们拥有金钱、事业、名誉,展现在世人面前的,总是一副勇于进取、精明强悍、春风得意的形象,被认为理所应当拥有富足的生活和极大的幸福。但调研发现事实并非如此,焦虑现象在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群体中不仅是个体现象,而且是普遍存在的一种情绪反应。这种焦虑既和当前的经济大气候、发展大环境有关,也与个体人格的发展密切相关。对这些思想和精神状况,只有从社会心理分析的角度来观察,才能得出比较合理的解释。对于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来说,最直接可见的是当前因企业经营环境引发的焦虑。当前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面对严峻的全球经济动荡和竞争力加剧的市场大环境,压力巨大,很多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对宏观形势心存忧虑,对当前的融资难、高成本、高税负、行业恶性竞争等问题解决信心不足,这是导致产生心理焦虑的一个主要根源。例如在调研访谈中,淮安本地一位颇具影响力的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就说:“平常人觉得我们老板很风光,其实我们内心充满了焦虑。近10年来,我感到企业的发展比之前10年有明显恶化,不像过去那么顺风顺水。政府对企业的管理越来越严,银行对企业的压榨也越来越大,民营企业不找关系、不打点,基本不可能贷到款。有时很怕自己走错了一步,资金链断裂,就此倒下去站不起来,这样的事情我亲眼看到多起,就发生在自己身边。近年来谋求上市,企业几乎脱了一层皮,经常有媒体的‘黑记者’来敲竹杠,中国的舆论氛围差,咱们也惹不起。整天就像是坐在火山口上,心理压力很大。”以上这一段话,颇能说明当前引发某些民企老板心理焦虑的环境因素。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群体性焦虑还有政策执行的原因。近年来国家和省市与时俱进提升民营经济发展战略,连续出台政策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但是在具体执行过程中,某些政府部门对于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依然区别对待,扶持政策的执行层面存在着较大阻力与较多问题,政策兑现的“天花板现象”、“弹簧门现象”严重影响到企业对政府部门的信任。许多非公有制经济人士面对某些政府管理部门的刁难、潜规则和不公正待遇,大多选择忍耐和顺从,长时间处于矛盾状态中,产生心理焦虑也就在所难免了。另外还有人际关系引发的焦虑。有些民营企业家坦言,社会人情淡漠,生意场竞争激烈,围绕身边的人大多抱有利益交换目的,缺少真正的心与心的交流。贫富差距的加大也使其他社会成员尤其是弱势群体产生相对剥夺感和社会不公平感,从而加重仇富心理,虽然社会公众在意识层面上都能认识到,富人并不是坏人,坏人也并不都是富人,但社会发展的逻辑,往往是每逢社会矛盾激化和不满意度增加之时,富人就会成为公众发泄不满的对象。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普遍感到自身是处于一个仇富情绪围绕的环境中,自然难以保持心境的平和。如果深入分析,这种群体性心理焦虑可能还有更深层的原因。总之,必须探根求源,才能有效地加以引导。要做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思想工作,除了积极营造有利于非公有制企业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深化理想信念教育,还需针对他们特有的焦虑状况进行心理疏导,帮助他们将焦虑的负面影响控制在最低限度,这也是当前统战部门亟需去做的一项重要工作。如条件具备,还可邀请职业的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师进行专业疏导,以帮助他们洞察焦虑的内在根源,更好地克服焦虑,调适心态。

三、“社会品格”:引发群体行为的重要心理动因

在社会心理学理论中,社会品格的概念乃是指一个群体所共有的品格结构的特质,其形成的基本因素是一个团体共有的生活经验、方式及社会实践。“社会品格”这一概念的本质是品格的动态性,这种品格对于某个群体来说,乃是共同的品格特质,它有效地决定着该群体成员的各种思想和行为,是一个群体中多数份子的人格结构之基本核心。如果我们想要了解,在一个特定的社会秩序中,如何引导某一群体的行为,使其成为一种积极性的、创造性的力量,那么就有必要对社会品格加以研究。就社会心理学的动态意义而言,品格是一种特定的方式,在这种方式下,由于人们的需要必须动态地适应某一特定的社会形态,人的精神于是形成。反过来说,品格也决定每个人的思想、感觉和行为,因为除了纯逻辑的因素外,思想都是受思想者的品格结构所左右,包括整个理论系统与单独的观念,诸如合作、协商、求同存异等,也都是受思想者的人格结构所左右。社会品格这一理论概念,对于统战工作实践来说是十分有用和重要的。从某种意义上说,社会品格是一种特殊的心理能量结构,它不仅凭借简单的体力能量而出现,还会以一种心理能量的特殊形式而出现。例如,一个具有攻击和暴力倾向的群体成员,必定具有好斗的品格以及虐待、对抗的激情。而一个热爱和平的社会组织的成员,必定具有反对暴力以求协作的意愿。社会品格这一概念,可以有效地回答目前统一战线理论中尚未充分论及的一些重要问题。为什么某些社会群体的社会主义优越意识不能像我们通常所认为的那样有效?为什么不同民族、阶层的个体间冲突会延伸到群体从而导致矛盾的激化?这类问题的答案往往就存在于社会品格的现象之中。社会心理学理论认为,一个社会中许多不同的群体或阶层,各有一种特殊的个性,只有以此特性为基础,许多观念才能得以发展和成为有力量的。比如说,我们现在认为协商与合作是政治生活中的重要方式,可是如果向某些宗教极端主义者介绍政治协商的观念,将不会引起他们的兴趣,这些人具有一种不同的个性结构,因此,他们很难了解我们为什么要加强协商和合作的原因,即使他们懂得我们的语言,也无法了解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同样地,一些邪教组织及具有和邪教分子同样品格结构的人,都认为任何相信不同信仰、不同种族的群众可以和谐相处共同进步的人士,不是傻子,就是在扯谎。由于他们所具有的那种社会品格,对他们而言,如果生命是无痛苦和无灾难的,简直和自由平等是一样令人难以想像的。再以网络意见人士统战工作为例。近年来,淮安市委统战部对网络意见人士组织了重点走访调研,发现这一群体人员的构成虽然呈现多样性,但却具有共同的社会品格。他们中既有社会名流,也有草根人物,大多数是或自认为是某一领域内的专业人士,他们在现实生活中不一定具备较大影响力,但是通过网络平台却成了广受公众关注的信息者;他们写作能力强、反应快、观点尖锐,意见常常偏激而可行性不强。在当前不太健康的网络环境中,保持异见并与主流舆论唱反调,往往更能使“眼球经济”获得成功,博得更多的点击率,这也是许多“大v”的成功之道。对这些因素加以综合,在大量事实的基础上,市委统战部将“网络意见人士品格”定义为个人的、价值多元的、批评型的、激进的、分散的、缺乏服从和合作观念的品质的累积,并且是一个动态的结构。经分析研究认为,如果简单地试图通过行政力量来改变它,这一结构可能会通过语言暴力,或者通过故意沉默而表现出强烈的抵制;如果试图采用经济上的优惠措施来解决,恐怕也很难对它产生任何效果。针对此种状况,统战部门决定通过发挥自身的优势来开展工作,其中最主要的做法,就是充分利用党派团体和党外人士的特殊身份,运用统一战线具有的这一特殊的“话语权”功能,在多个场合开展了一系列思想引导工作,结果显示这一做法比党政机关的行政手段更为有效。工作实践证明,与网络意见人士打交道,不仅要学会利用新媒体平台发声,通过线上互动、线下沟通等方式加强与代表性人士的联系,还必须深入了解这一群体的社会品格结构,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这样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对于其他统一战线成员来说,无论是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群体,还是民族宗教界人士群体,同样也是如此。多次强调,党员干部要多跟不同群体交朋友。就统战工作而言,面对愈演愈烈的社会转型、阶层分化和思想多元,面对面广量大的各类统战对象,统战部门的思想引领工作只有深入了解把握各方面成员的社会品格、心理状态,才能精心定制具体而微的专门方法,起到打动心扉、登堂入室的效果。通过加强对社会品格的研究和积极引导,使某一群体中大多数人的社会品格和此类群体在社会中所从事的客观工作相适合,人们的行为就会成为有建设性的正能量,而这种有建设性的正能量对社会的健康有序运转,是不可缺少的。以上对“舍己的自动适应”、“社会焦虑”、“社会品格”三个概念的探讨及其应用,只是我们将社会心理学理论应用于统战工作的一个初步探索与尝试。事实上,社会心理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向来是密不可分的,广阔的统一战线可以为社会心理学研究提供鲜活的社会实验室,而对社会心理学理论的研究、吸纳也必将为统一战线学的创新发展注入更加新鲜的血液。

总之,积极地创造性地汲取社会心理学的理论精髓,将其恰当地应用于统一战线有关现实问题的“深耕细作”,这是破解当下统战工作重点难点问题的又一个新的有效途径。

作者:刘志勃 单位:淮安市委统战部研究室

参考文献:

[1]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理论学习中心组.画出最大的同心圆———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重要讲话精神学习讲座[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5.

[2]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名著菁华[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3]郭德俊.动机心理学:理论与实践[m].人民教育出版,2005.

[4]仲波,张华,刘志勃.非公经济人士“群体性心理焦虑”现象调查和对策[j].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04).

心理学理论范文篇7

当前,尽管各大高职院校都在致力于探索改革思政课教学的改革,但面对许多现实难题,其教学现状仍令人不尽如意。(一)高校思政课教学与教学目标的关联性不够。高校思政教育目标旨在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政治素养,帮助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很多高职思政教师对思政教学的情感目标和能力目标认识不到位,理解不充分,在具体教学实施中更多地是关注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把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记忆作为教学重点,注重的只是知识的输出,对知识的学以致用关心不足,甚少启发学生自主思考,一味的灌输,缺乏启发式教育,根本无法做到知识、能力与价值观的有效统一,这样的思政教学违背了“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原则,使得学生不能更好地内化知识、运用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他们几乎没有探索过要培育出怎样的人才,也未找到人才品格的关键点。这与高校思政教育的根本目标相背离,更何谈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二)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学生主体性不足。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大多仍是以教师为主体,教师按照教材设置好的教学内容讲解知识,忽略了“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在教学中缺乏启发性教育。尽管当前大多老师的课堂都有现代多媒体技术的支撑,但教学仍然是以讲授为主,最多加个案例或是插入几张图片,缺乏多样性,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没有考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忽略了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知识接受特点,学生处在被动灌输的地位,缺乏主动探索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积极性,缺乏对知识的主动构建和对情境的情绪体验。高职大学生本身就表现出基础知识薄弱、自主学习能力差的特点,很多时候到课率都要靠课堂点名来保障,那么当他们走进了思政课堂,面对这样一个缺乏互动交流、气氛沉闷的课堂,还如何要求他们兴致勃勃地投入思政课的学习呢?失去兴趣的教学课堂又如何发挥它在思政教育中的主阵地、主渠道作用呢?(三)高校思政课教学与社会实际联系不密切。据调查,大学生普遍认为思想政治课讲授的理论高高在上,与实际生活关联不大,缺乏“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教学内容缺乏亲和力,不接地气,无法触摸到学生的内心,而大多数高职学生本身就存在学习积极性低、主动性不够等问题,他们对理论性学习提不起兴趣,课堂抬头率低,忽略了实际生活的课堂内容只会愈发显得枯燥乏味,教学成效也就难以显现。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两方面:一是思政课教师自我缺乏与时俱进的意识,自我知识系统不更新,在备课时往往只备教材,思政课程的教材是相对静态的,社会的发展却是动态的,的授课对象也是在不断成长的,但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思政教师的教学仅仅是围绕教材,缺少对实际生活现象、案例等素材的搜集,忽略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注,缺少对学生实际生活的关注,降低了思政课的亲和力,使得教学内容乏味,教学失去生动性。二是高职思政课教师上课任务本就繁重,再加上多数高职学生态度不端正,上课玩手机、睡觉、开小差,这些上课状态让思政课教师体会不到教学成就感,导致思政课教师表现出明显的职业倦怠,反过来教师的职业倦怠又使得他们备课更加随意,课堂内容愈发枯燥,学生不断失去兴趣,造成恶性循环。

二、心理学方法理论应用于高职思政课堂教学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一)可行性。心理学是研究人类的心理现象和行为的科学,包括人格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学、发展心理学等,关注的主体是人;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关注大学生的发展,两者都是育人的工作,都重视人的发展。从整体上来说,两者有一定的共同点,一是两者都坚持坚持“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发展理念;二是两者的人性关怀指向是相同的;三是健康的心理才能孕育完善的人格,心理健康教学本就是思政教育的一部分;因此,加入心理学思想的高职思政教育是可行的,具备心理学思想的思政教学将是一种让学生有收获感,让教师有幸福感的启发式、探究式、互动式的教学模式。(二)必要性。在2019年全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座谈会上指出“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并进一步提出坚持八个“相统一”的教学要求。其中“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要求教学中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3]思政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显性课程,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但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有如雷贯耳的显性教育,也包括润物细无声的隐形教育,不能全是思政课教师的事,其他各类课程中同样蕴含着丰富的隐形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思政课教学如果能和其他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相辅相成,形成合力,同向而行,发挥协同效应,就会取得更大的效果。近年来,高职思政教育也一直在寻求与其他学科的结合,但结果都不甚理想,高职思政教学的实效性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高职生健康积极的心理是良好思想道德品质培养的前提和基础,心理学中的需要动机理论、积极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等众多理论方法为高职思政课教学如何培养健全人格、高尚品德的大学生提供了新参考。将心理学理论方法渗透在高职思政课教学全过程中,打造互动启发式教学氛围、创设感官体验情境,使高职生在参与体验中养成健全的人格,形成合理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这不仅提高了高职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也是高职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三、心理学理论方法在高职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心理学理论范文篇8

我们党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政治思想工作经验,形成了一整套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表扬与批评相结合的原则、教育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原则、典型示范法等,其中就包括丰富的心理学内容。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未能对这一珍贵的精神财富进行挖掘整理,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也未能被人们自觉地运用于思想政治工作之中,往往忽略了人的心理作用,忽视人的心理素质对思想政治品德的影响,难以使教育主客体发生情感共鸣和内心认同。思想政治工作缺少心理学依据,停留在感性阶段上,难以形成自身的科学体系;心理学则因缺乏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的实践支持,削弱了自身的社会实践性。我们完全可以进行对心理行为关系与人的思想动态结合的研究,及时从人们行为反应中发现思想问题,了解心理过程和心理活动规律,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前瞻性、实效性。

一、心理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差异

心理学是专门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它是以研究人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为对象的[1]。思想政治工作是用正确的思想武装人们的头脑,实现主观与客观统一的过程,因而它是专门塑造人们思想的一项伟大工程。心理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两者的差异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功能和目的存在的差异就两者的功能与目的而言,思想政治工作着眼于整个社会、国家和时代任务,而心理干预则着眼于人的个体。思想政治工作是“惊涛骇浪”,而心理干预则属于“涓涓流水”。思想政治工作帮助人们认识国家形势与任务,提高思想政治觉悟,而心理学理论可以帮助人们认识自我,建立自我评价和自我形象。思想政治工作目的是使受教育者学会处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属于宏观方面的调节;心理学理论则是使个体学会处理个人与自身、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属于微观方面的调节。思想政治工作往往会忽视心理健康问题,而心理学研究则往往会忽视政治方面问题。

(二)原则和方法存在的差异就两者的原则方法而言,思想政治教育善于主动出击,积极发现和解决问题,心理干预则强调自愿性原则,来访上门。前者是教育者找受教育者,后者则是受教育者找教育者。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较多,如授课、报告、对话、学习与讨论、检查与评比、表扬与批评、参观访问和个别谈话等,而心理干预主要采取个别交谈、咨询的方法。思想政治教育强调灌输与教育、言传与身教,而心理干预则主要是宣泄与疏导、倾听与情感沟通。

(三)运行机制存在的差异就运行机制而言,思想政治教育分别采取奖励、批评、肯定、否定、惩处的机制,心理干预则是按健康心理标准、模式,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互相理解、信任、尊重、接纳的基础上,帮助受教育者构筑健康的心理世界。

二、心理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的联系

(一)相互依存,密不可分人的接受心理规律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以心理学相关理论为指导。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思想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人的思想是从实践中来的,在与人的交往过程中形成的,是通过人的内在的矛盾运动起作用的。人的这种内在矛盾运动就是人的能动性对自然世界进行反映,将客观世界的某种属性内化为自身的概念结构、思维模式,并提升为人的思想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无论是人的能动反映,还是人的内化作为,都要受制于人的现有心理素质和心理水平,这是因为,人的所有有意识的思想和行为都是因需要而发出的,心理学家用“需要—紧张—动机—行为”的图示来说明人的行为的产生过程,在这个图示中,“需要”是人的心理活动和心理状态的起点,“紧张”是需要在未满足时的一种不安状态,“动机”是“需要”和“紧张”驱导产生“行为”的内部直接原因。而需要、紧张、动机都属于人的心理要素,由此可见,行为的产生与人的心理活动是密不可分的。受这几种心理要素的制约,作为行为指导者的思想更是如此。因此,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充分掌握人的心理活动规律,了解心理在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输入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科学性。

(二)作用相同,目标一致坚持以心理学相关理论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由当前的时代环境和我国国情决定的。全球化作为当今世界最重要的特征和最突出的发展趋势,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全球化所要求的开放性促使人们的思想自由度不断扩展,各种新旧思想在人们的脑海中不断交换,造成了人们心理承受的负荷空前加大,心理适应能力受到极大挑战,并且我国当前正处在社会转型的变革时期,各种新思想层出不穷,并借助信息化的高效率优势得以迅猛转播。

由于人们的辨别能力存在局限性,因此很容易受到不良思想的侵蚀,造成一定程度的心理伤害。处在这样一种背景下的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其心理发展既存在挑战也存在机遇。此时,心理学研究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标和任务表现出了空前的一致性,要充分考虑个体心理特征,遵循个性发生、发展的规律,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式、方法与人们的心理活动规律相结合,充分适合受教客体的不同特质。因此,以心理学相关理论指导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教育工作者的必然选择。

三、心理学理论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运用

(一)正确运用需要激励理论,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需要是人的本性,是指个体所处的缺乏和不满足状态。人们希望得到满足的欲望和要求是很正常的,如果没有需要,整个世界对人就没有任何吸引力了,人也就不可能去学习、工作和发明创造了。需要是动机和行为积极性的源泉,需要产生行为动机,有什么样的需要,就有什么样的行为。人的需要具有客观性、层次性和多样性等特点,并随着时间、外部环境和人本身条件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但它始终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因此,要从实际出发,深入了解人们的具体需要,并对其需要的合理性进行综合分析,对不合理需要应采取否定态度,不予满足;而对合理需要则应采取肯定态度,正确运用激励手段,给予适当满足。激励是指运用各种手段激发人的行为动机,加强个体行为的内部动力,鼓励个体向期望的目标迈进。

激励分为正激励(肯定和奖励)和负激励(否定和惩罚)两种,它们对人们的心理动机和行为活动都有重要的引导和调控作用。对凡是做了好事的人或在工作中做出了成绩和贡献的人都必须给予正激励,使其感到自己的行为受到领导重视,为社会所承认,从而进一步对此产生兴趣和积极情绪,使其动机得到强化维持,使其行为朝着正确的方向继续保持下去,使个人的一些合理需要通过努力工作和奉献社会等途径得到满足。这样,可以进一步激发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工作效率,强化敬业精神。同时,对凡是做了错事、坏事的人或因纪律松弛、玩忽职守、损人利己、损公肥私、作风霸道等给工作造成损失的人,都必须给予负激励,使其感到自己的行为没有意义和价值,使其动机弱化甚至消退,使其错误行为缺乏动力,不能保持下去。在运用激励手段时,要注意灵活运用内容型激励和过程型激励等心理学理论,坚持社会主义的激励原则和科学的激励方法,努力提高激励水平和激励效果。每种激励方法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不足,都有自己的适用范围,只有结合职工个体差异和外部环境条件等因素,合理选用,才能发挥更好的激励效果。

(二)正确运用气质、性格、能力、人格和价值观的可塑性理论,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不仅是一种高级的个体需要,而且是一种高级的社会需要,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但是,它不会自发地产生出来。心理学理论认为人的气质、性格、能力、人格和价值观等都具有可塑性,人是可以教育改造的,人的思想道德品质是可以按照预定目标培养的。因此,我们应正确运用心理学这种可塑性理论,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科学文化教育,引导人们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一是采取各种有力措施加强科学文化教育,大力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引导他们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二是加强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引导人们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信念,努力做到理想信念坚定,奉献大于索取,创造大于消耗,把勤奋工作、奉献社会和人民作为人生最大快乐,充分展现人生的价值。

三是加强公民的思想道德教育,特别是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和传统美德教育,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水平,培育良好的社会风气。

四是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技术培训,引导人们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习惯和职业技能,爱岗敬业,诚实守信。

五是加强纪律教育和民主法制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遵纪守法,增强民主法制意识,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心理学理论范文篇9

一、几种主要英语阅读模式

许多学者曾对英语的有效阅读模式提出颇具价值的探讨,但他们或多或少忽略了阅读时的心理因素对阅读效果的影响。于是许多语言心理学家开始了基于语言心理学的英语阅读模式的研究。这些研究过程符合英语语言阅读的自身规律,于是他们在研究的不同阶段提出了不同的阅读模式,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帮助阅读者有效提高阅读效率,提高他们的英语技能。1信息加工模式语言学家在研究有效阅读模式的早期,曾提出一种阅读模式,即信息加工模式。他们认为阅读过程就是对语言符号信息的加工过程,只是书面语言文字信息向大脑单向转移并汇集的过程,即被动解码的过程。他们却忽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及心理因素与语言文字的相互作用。这种理论认为阅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只是对“单个语言单位(如音位、字位、词)进行解码,并从最小的单位到最大的单位构建篇章意义,然后修正已经存在的知识以及给予篇章信息所做出的预测”。显然,这种观点只是阐释了阅读过程中的初级阶段和必要过程,但却无法全面科学地解释阅读过程中某些客观存在的内涵和联系,因此把阅读过程看作是由符号到意义的信息解码过程的观点过于单一,有失偏颇。此外,这一模式把阅读者与文章之间的关系简单地定性为单向关系,容易使阅读者处于消极被动的地位,导致其不能根据文章的整体结构去片面处理词义和文章结构问题。鉴于这种阅读模式明显且事实上低估了阅读者的主观能动性,禁不住时间和实践的检验,在后续出现的新式理论中它被给予了较多的批判和补充。2语言心理过程模式语言学家古德曼认为:阅读是思维和语言之间的相互影响,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心理语言活动,是作者、语言信息和读者三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由此可见,阅读者的阅读过程不是简单地接受理解作者通过语言文字所传达的信息,而是一个受多种因素影响去接收理解作者语言文字符号,并与其进行精神思想交流的复杂心理活动过程。因此心理语言学理论为我们提供了另一种新的阅读模式,即语言心理模式。这种阅读模式与上面所提到的阅读模式恰恰相反,这种阅读模式将阅读中的心理过程划分为认知符号、预测信息、肯定或修改原来所建立的预测信息。这几个过程在阅读理解过程中,交替出现,周而复始,不断为阅读者的阅读提供信息。但这种阅读模式也有其弊端,即它夸大了阅读者的主体作用,却忽视了词汇量和语法形式对阅读者的阅读效果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或者说这种阅读模式只适用于那些具有良好英语语言功底,词汇量丰富,并且具有良好英语阅读技巧和方法的阅读者。而对那些初级语言学习者来说,对他们的阅读过程缺乏具有说服力的解释。3交互式阅读模式顾名思义,交互式阅读模式实际上就是上述两种阅读模式的有机结合,摒弃了各自的弊端,将他们科学合理的成分进行再度整合。当然,交互式阅读模式并不是两者单纯的结合,它强调的是阅读过程中阅读者对语言文字的筛选分析是分为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同时相互作用和影响的。只有宏观的分析和具体语言文字传达的信息相吻合时,阅读者才能拥有对文章正确的理解和掌握。通过比较人们可以看到前两种模式强调的是阅读的单向性,信息的处理需要几个非交互阶段,没有形成相互影响。因此高端的信息无法影响低端,而低端的信息同样无法得到高端的指导。交互式阅读模式强调了篇章的文字显现,不同层次的语言知识和过程以及各种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打破了前两者各自的局限性,吸收了两种模式的优势,具有更高的包容性、严密性和条理性,因而更加的科学合理。因为它是交互式的,在知识分析的任何阶段,不管在系统中处于哪个位置,都可以和其他任何阶段沟通,并对做出的预测进行核准修订,直至读者对获取的背景知识和语言文字相吻合。在此过程中,读者自身因素与文章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阅读者可以利用业已掌握的词汇量、句式结构、处理语言和概念方面的能力,对文章做出正确的判断。因为该阅读模式具有的综合优势和科学内涵,使得其在阅读过程中凸显出愈加明显的功效,被人们运用得越来越广泛。4图式理论阅读模式交互式阅读模式虽然在较大程度上解决了阅读者阅读效果的问题,并有足够的理论和实践支持,但不久心理语言学家又提出了一种更为有效的阅读模式,即图式理论模式。这种理论模式和上述阅读模式一样不否认阅读理解过程是一个错综复杂却又相互积极作用的心理过程。它认为阅读者要想对文章作者所要的重要信息进行正确的理解,就必须使自己通过作者语言文字所得到的具体信息与自己本身原有的知识图示相统一。根据图式理论观点,我们的认知与知识是不断更新,不断重组的,而这种知识的重组与变化又是与我们已有的知识图式不断重新结合的。它是一种把信息系统长期的储存在记忆中的认知方式。正因为这个特点,图式理论和交互式理论关系密切。图式理论阅读法分为三种类型: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结构图式。阅读者的阅读过程典型的就是把对文章具体内容的理解和原来阅读者大脑中所拥有的背景知识与相应图式相互作用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无论是单词、句子还是对整个文章篇章结构的理解都受到阅读者固有的语言知识量和读者已有的大脑中具体图式的影响。依此模式,可得出正确理解文章的两个必备条件:一是需要具备与文章相匹配的图式;二是能成功激活某种图式。由此可见,有效且正确理解文章的关键就在于读者能否具备与文章内容对应的图式。

二、总结

鉴于我们对影响阅读的心理变化模式有了一定程度的理解,更多的正确运用交互式理论和图式理论会对我们的阅读带来更加积极的指导意义。当然除了我们上面所讨论的这些较为科学的有理论和实践支撑的阅读模式之外,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注重积累我们的语言基本知识,扩大词汇量和阅读量,不断努力完善我们的知识体系,更多地了解英语语言国家的历史文化背景和风俗,以及一个国家的民族特征,只有这样,上述的英语阅读模式才能更好地为提高我们的阅读水平和能力服务。

作者:黄章永单位:江苏省徐州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心理学理论范文篇10

多元智能理论是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howardgardner)在八十年代初提出的,智能理论被广泛应用到到欧美和亚洲一些国家的幼儿教育上,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因此智能理论己经成为当下教育教学的最重要的思想。加德纳打破了传统所信奉的人类认知一元化,并且只能用单一、可以测量的智力水平描述每一个人。他指出,“人的智能应该是多元化的,主要是由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知智能、自然认知智能八项组成,每个人都拥有不同的智能优势组合,并且运用他们的方式各具特色,所以每个人亦有自己的长处所在。多元智能理论所提倡的观点,打破了以往以科学、理性为中心的智能观,对于传统的学生观、教师观、教学观与评价观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0]。多元智能理论对于学生数学的学习问题以及学困生应当如何转化问题提供了目标指引。首先,我们的数学学习应该以培养多元智能为重要目标,相信每位学生都能学好数学,相信每位学困生都能用适当的方法成功转化。其次,中小学数学的学习不能仅仅关注基础知识、基本智能的培养,更要关注数学活动的经验和体验,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第三,我们应该树立人人都能成功的学生观。最后,数学评价应该是多元多维的,而不能只关注学生的成绩。

二、斯腾伯格成功智力理论

成功智力理论是美国耶鲁大学的心理学教授斯腾伯格(r.j.stenberg)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提出的,斯腾伯格用成功智力理论赋予了智力一个全新的含义。所谓成功智力是用以达到人生中主要目标的智力,它能导致个体以目标为导向并采取相应的行动,是对个体的现实生活真正起到举足轻重影响的智力l‘01。他这里所说的成功,一是每个正常的个体都可以发展的成功;二是个体通过努力能够最终达到的人生理想目标的成功。他强调成功与生活里的成功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而不仅仅是学校的成功。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利用斯腾伯格的成功智力理论可以给数学学困生转化研究一些启示:首先,我们的研究和认识视野得到进一步拓展,例如扭转我们对“学生考得高分就是成功的数困转化”的错误认识。其次,我们在评价学生时,应当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承认他们都有发展的潜力,智力是可以发展的,特别是学困生的智力发展由低到高水平应当有一个缓慢的过程,因此在教育评价不能只关注结果和注重终结性评价,也应当多注重过程性、终结性评价。第三,要因材施教,重视个性化教育,要注重多方面的智力评价,不应当仅仅局限在智育评价一个方面,特别是数学学困生的教育。最后,学生的智力发展是由构成智力因素的各个环节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我们不能人为地削弱其中的某些环节,特别是学困生转化上,不能仅仅靠“补课”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