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与工业范文10篇-欧洲杯买球平台

时间:2023-12-13 17:39:57

智能与工业

智能与工业范文篇1

关键词:人工智能;实体经济;融合发展

一、文献综述

人工智能是由计算机完成前期人工要完成的大量重复性工作,其可以成为与人类行为进行互补的劳动力,其可以赋予机器学习决策的基本能力。在专注于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融合视角下对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行探讨,国内外研究学者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关于行业转型方面:张志楠(2020)研究提出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可以带动技术产业、应用产业等全产业链布局,为国民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优质服务。二是关于新商业模式产生:朱晴艳、田启波(2020)提出人工智能所带来的变革更多取决于资源能否有效整合,能否利用新技术开展工程的研发、生产供应及服务;汪志晓(2019)研究提出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融合,会出现更多的新产业、新服务和新业态,有利于创造协同创新的共生环境。三是关于技术变革方面:刘刚、王涛(2020)研究提出人工智能发展进入到了感知阶段,制造业、金融业、医疗行业等智能领域与人工智能的联系日益紧密,在运用人工智能的过程中,应做到技术与特定产业场景相融合,从而推出人工智能可以推进技术进步,提高国家经济的增长率。薛嘉敏、袁新宇(2021)研究提出高质量的经济发展离不开人工智技术的支持,二者融合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新趋势,我国要加强人工智能和产业发展融合,为产业转型升级赋能。从上述的文献分析中可以看出,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是未来发展的方向,但两者如何共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研究并不多。

二、陕西省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现状

因陕西省高校众多,有31所高校开设了人工智能相关专业,故部分大型企业将眼光放在了陕西省的科教文化方面,校企共建,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在陕西省科技厅的指导下,由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知名院校联合成立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在机器人方面,陕西省拥有超过60多家关联企业对此进行研发,产业规模超过了10多亿元;在无人机方面,爱生科技、亿航智能等无人机头部企业落地陕西并形成了西咸新区、高新区、航空基地和航天基地四大开发基地;在物流方面,京东等大型物流企业均已落地西安,为陕西经济发展和就业岗位提供做出了相应贡献;在互联网方面,百度、阿里、腾讯等也相继落户西安,为陕西省产业升级不断释放出新的活力。总的来说,陕西省正在逐步完善人工智能孵化体系,搭建人工智能生态环境,探索人工智能发展规划。

三、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

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陕西省经济在人工智能领域也蓬勃发展,但同时也存在部分问题,作为支持产业发展的重要模块,人工智能其实更多地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有力支持工具。陕西省作为“一带一路”的重要枢纽城市,应在经济发展、智能融合方面重点发展,但就目前的现状来看,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智能化核心技术掌握不足。我国正在进入以信息产业、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时期,陕西省也毫不例外。目前,陕西省人工智能在带动制造业、服务业等方面有所欠缺,很多实体企业要么是使用大批量的劳动力,要么是企业的价值链处于行业底层,智能化转型碎片化严重,在市场上缺乏话语权。(表1)由表1可知,在2018年期间,陕西省申请并获批国家专利8,906项,同比上年减少了0.2%,且从陕西省总体情况来看,专利研发分布不均匀,主要集中在西安市。对于实体企业,以制造业为例,大量重复性的工作会使得企业成本较高,企业想进行智能化改革,但是高额的研发投入会使得企业考虑相关的机会成本,故而企业更愿意去购买部分技术而减少研发投入,这就导致陕西省的智能化核心技术掌握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产业发展智能化程度不高、灵活性不足、核心技术掌握不到位的情况。(二)基础设置不完善。经过多年的发展,陕西省已经初步形成了以信息网络为基础,围绕数字转型、人工赋能的经济发展新形态,以技术创新为驱动的相关基础设施都在缓慢发展,但仍存在基础设置不完善的问题。在2020年,陕西省召开新基建相关行业发展成就会,会议上提出陕西省要大力推进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基建项目,以此作为契机,发展健康养老、休闲娱乐、文旅服务等新的经济增长点。但就目前陕西省科技发展情况来看,由于科研能力、经济条件限制,暂时并不具备大力开发人工智能和工业硬件等相结合条件,同时在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建设过程中,基于人工智能的产业园并未搭建,截至2018年,全国共有65个机器人产业园在建或已建成,但是陕西的相关产业园建设数量占比是较少的,所以目前也不适合大规模的进行发展。目前,陕西省的人工智能规划并不详细,虽然提出了到2023年形成“一带一路”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高地,但是并未很好地与陕西省实际情况结合,在进行技术定位、科技发展等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只有做好精准定位、因地制宜才能更好地突出陕西省地方特色,以陕西的区域环境为基础,支撑当地经济的特色化发展。(三)高质量人才不足。陕西省的高校数量众多,全省共有57所本科高校,属于我国重要的科教地区之一,但是也面临着一个较为严重的问题,就是人才的大批量流失。陕西省作为十三朝古都、“一带一路”的重要枢纽城市,以其特有的文化底蕴和经济发展优势,吸引着大量的年轻人求学,但是通过统计数据发现,陕西省的“双一流”学生在毕业时留在陕西的人数占比很少,在2020年,西安交通大学本科留陕率为27.18%,硕士为38.36%;西北工业大学本科留陕率为29.21%,硕士为35.07%;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本科留陕率为26.29%,硕士为41.98%;等等。其实各高校的留陕率基本上都在40%以下,学校和地方耗费了大量教育资源培养人才,但最终留能下来的高质量人才并不多。通过各高校的数据披露及汇总,我们可以发现大部分的“双一流”高校毕业生会选择广东,其次是北京、上海、浙江等经济发达或者沿海城市。究其原因,其实不难发现,陕西省存在两方面的问题:第一,工资薪金无优势。2021年陕西省的gdp位于全国第14名,但是工资薪金不仅与一线城市有一定的差距,而且与成都、重庆等中西部地区也无法相比,西安的平均薪酬为7,607元,位于全国城市第30位。第二,产业发展不具备吸引力。根据《2020年大学生就业力报告》中了解到,毕业生就业更期望的行业是互联网、金融服务及文化传媒等。陕西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领域的龙头企业较少,人才大批量的流失,这也是陕西省经济发展略微滞后的部分原因。

四、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建议

(一)强化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经济可持续发展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目前我们只是考虑到人工智能对于市场销售、社会服务等领域的促进作用,但是往往会忽略其科研成果以及产教转化所带来的收益。第一,政府部门出台相关政策,联合陕西省各大高校进行人工智能领域相关技术开发,建立相应的协调机制,把企业、教育资源、政府力量联系起来,做好相应的研发工作,打造以互联网为基础、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技术共享平台。第二,大力推动应用型技术的研发。以制造业为例,陕西省制造业产值从2009年的5,713.91亿元增加到2018年的17,882.27亿元,年增长在25%左右,其主要集中在汽车制造业、金属制造业等大型行业,所需要的基础工作量较大,在这样的情况下,需要有新型技术推动会更好地提高企业的产能,可以精准地预测好每条生产线的工时、产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证产品生产的及时性。第三,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是未来的趋势,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陕西省应该积极进行科技和金融的深度融合,将相关风险基金合理化运用。因为人工智能等技术前期投入较大,很多企业无法承担相应的研发资金,进而会选择购买相关技术,所以陕西省应该给相关的技术创新工作承担风险补偿,将企业的担心点降到最低,这样也会更好地推动技术创新工作,推动经济发展。(二)加强设施保障。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离不开高效率、低成本的技术处理方式;同样,人工智能的发展,也离不开基础算法和智能平台的支持。2019年,工信部印发了《加快培育共享制造新模式新业态、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提出,要推动我国人工智能、5g通信、智能制造等方面的新型基础建设,鼓励企业进行智能化的创新,到2022年,形成20多家有行业影响力的示范平台。陕西省根据本省经济发展情况,出台了相关的支持政策,如《陕西省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2019-2023年)》《新一代人工智能领域科技创新工作推进计划》等,并在2019年联系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陕西科技大学等院校成立了陕西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以此为契机,协助陕西省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陕西省应重视智能数据共享机制与数据安全保障机制,做好服务业、制造业等行业的基础设施保障。如,陕西省中小民营企业众多,如何让这类型企业参与到人工智能的基础保障工作中,做好领域内的智能化改造工作也是政府部门应思考的相关问题。(三)优化人才配置。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大环境下,抓住人才就等于抓住了市场机会,一个国家的竞争,追根究底也是对于人才的竞争。所以,陕西省将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进行融合发展,大力提高产能质效,就需要做好人才匹配机制,做到扩大人才培养规模,创新人才留用机制,使高质量人才在陕西有归属感。首先,对于高校的毕业生,陕西省应加大相关的支持力度,积极为毕业生提供工作岗位、吸引头部企业落地西安,并在公租房等相关基础保障方面,对高质量人才进行优惠政策倾斜,保证高校毕业生在近几年可以在陕西立足;其次,基于陕西省的经济发展状况以及陕西省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倾向,与企业方进行合作,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领域做好协调,尽可能地将收入与毕业生期望进行融合,吸引更多的毕业生留在陕西,为陕西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最后,对于高质量人才,做好相关的补贴政策,在重点领域唯人才是用,真正做到专业技术与行业发展做好匹配。一方面对于陕西省的专业、学者以及高质量人才做好基础保障机制,让他们在陕西可以做好相关人工智能的科研工作,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可以大力引进外部人才,改善陕西省的科研环境和人才留用机制,为企业可以录用到多层次的人才,提供优化配置保障,进而促进企业的工作质效,带动当地市场繁荣。综上,人工智能技术的革新,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之一,而如何促进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发展也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在陕西省,无论是经济实力还是薪资待遇都与北上广等城市有较大差异,故而应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经济发展道路。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结合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生产力的提升、帮助企业节约人力成本,更高效智能地进行经营活动。在对于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过程中,离不开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政策的保障、人才的吸引、基础设施的更新、风险的承担等都为企业在陕西落地生根打下坚实的基础,将有助于陕西省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张志楠.抓住新基建提速机遇,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实体经济[j].张江科技评论,2020(05).

[2]李娟.人工智能加速中国经济转型升级[j].雷达经济,2021.43(09).

[3]朱晴艳,田启波.人工智能、绿色技术创新与生态经济体系建设[j].经济视角,2020(01).

[4]汪志晓.江苏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融合路径的策略研究[j].商讯,2019(23).

[5]刘刚,王涛,人工智能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机制研究——基于50家非初始人工智能上市公司价值网络分析[j].理论与现代化,2020(01).

智能与工业范文篇2

关键词:人工智能;实体经济;产业结构

中共中央总书记在2018年10月31日参加中共中央政治局就人工智能发展现状和趋势举行的第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人工智能是引领这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具有溢出带动性很强的‘头雁’效应。”2019年3月19日,《关于促进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指导意见》中提出了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融合的重要性,给出了两者融合的思路和意见。近年来,国内、国外以人工智能为契机,深入推动产业变革升级。在国际上,21个国家先后根据各国的资源现状、区域条件、经济发展状况等不同侧重点,将人工智能上升到国家战略。在国内,多省市以人工智能为抓手,带动地方产业发展,相继出台了人工智能产业规划。其中,北京利用互联网生态优势,以商汤科技、百度等一批高精尖企业为依托,大力推进生活服务领域的智能化发展并取得一定成效;广东作为我国经济第一大省,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指向标,其人工智能涉及的核心产业以绝对优势领先,约占全国总数的1/3,致力于智能硬件与多产业结合,建立了完善的产业链。2020年7月,在上海召开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以“智联世界共同家园”为主题,指出加快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融合,为未来产业发展赋能。目前,人工智能发挥“头雁”作用,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插上“翅膀”,而在提升市场规模、提高社会劳动生产力、刺激消费等层面,依然有巨大潜力。在2017年普华永道的《全球ai报告:探索人工智能革命》中,其指出到2030年,人工智能对全球经济影响巨大,将撬动约15.7万亿美元,甚至高于中、印两国经济产值总和,而中国和北美将是人工智能革命下最大受益国,收益将会约占世界经济的70%。

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融合的客观必然性

第一,从近几年的数据分析可以到,我国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规模位于世界前列,同时处于加速增长阶段。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在2019年的市场规模高达490.5亿元,经专家预计,在接下来的三年中,人工智能产业在市场所占规模会以30%的速度稳定增长,预计到2021年将高达818.7亿元。众所周知,自2012年我国经济发展状况步入新常态,其间的gdp年增长率约为6%左右,数据显示,此阶段人工智能产业的年增长率远高于同期的gdp。可以看出,中国的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迅速,位于世界前列,而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也带动了一批新兴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随之兴起的智能企业的产品远销国外,且在全球市场份额中占有较大比重。第二,我国的机器人产业发展不容小觑,同样位于世界领先水平。中国机器人制造业的发展和机器人使用的数量以绝对优势处于世界领先位置。经中国电子学会调查研究发现,“2019年,全球机器人产业市场规模294.1亿美元,其中,工业机器人159.2亿美元,服务机器人94.6亿美元,特种机器人40.3亿美元。2014—2019年平均增长率约为12.3%。中国市场规模为86.8亿美元,其中,工业机器人57.3亿美元,服务机器人22亿美元,特种机器人7.5亿美元。2014—2019年平均增长率约为20.9%”。机器人产业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中处于核心地位,将机器人落地到实体经济的发展中,最关键的一步是以机器人产业的强大带动力,促进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由此可见,我国的机器人产业为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创建了雄厚技术和物质的前提条件。第三,我国在人工智能方面专利数年增长率的增幅稳定,且位于世界前列。2019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一份调查研究表明,中国和美国在人工智能方面的科研报告和申请专利的数量在世界上位于前列。中国人工智能的专利数量占全球总数量的85%,且在人工智能的深度学习方向中国实力不可小觑。人工智能专利数量是中国人工智能发展现状的一个缩影,反映了中国在该领域的科研和应用成果位于世界前列,也反映出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的潜力,更反映出人工智能为实体经济赋能的技术实力。第四,在中国实现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及应用落地有一定局限性,导致局限性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从人工智能应用的广度上,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现状与中国传统产业的技术需求不相适应,导致人工智能技术在落地应用的广度上受限;第二,从人工智能应用的深度上,中国传统产业的发展滞后于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速度,在传统制造业和农业上尤为显著,导致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深度受限。而当前中国的经济发展已进入新常态,国际以人工智能为首的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正在兴起,在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结合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传统实体经济,助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催生经济增长点。综合以上几点,无论是中国行业产业现状的客观条件,还是中国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主观需求,实现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都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融合的运行机制

从一定程度上讲,一个国家实体经济的发展状况对其经济实力的强弱起决定性作用,实体经济与现代化信息技术的结合会助推经济的稳定增长,从而提高在国际社会中的竞争力。在以人工智能为首的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中,发挥人工智能技术的优势,将其与实体经济的发展融合起来,也就是将智能化设备应用于各实体经济产业中,落实到产业生产的环节中,为实体经济插上人工智能的“翅膀”,智能化实体经济,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将会产生深远影响。智能化实体经济实质上是利用科技提高生产力,再将生产力深度融合到社会经济发展中,内在的流程如图1所示。通过将人工智能技术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助推实体经济科学技术的进步,进而助力实体经济各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转型,最终巩固经济的稳定增长。图1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融合的运行机制第一,将人工智能应用于实体经济的各产业中。只有将智能技术作用于实际的生产生活过程中,才能真正成为社会生产力,同理,要想发挥人工智能对实体经济的带动作用,必须将智能技术深度融合到实体经济各产业中,最大程度将智能化设备作用于产业生产线的各环节中。越成熟的人工智能技术,其通用范围越广,适用的广度和深度越强,所以说,适用范围和设备大小是人工智能技术成熟与否的重要衡量标准,而智能化技术应用的深度和广度是智能化实体经济发展情况的重要衡量标准。第二,实现实体经济技术的进步。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这对企业在加快研发速度、破解和掌握人工智能的核心技术、集成系统方面提出迫切要求,对企业内部智能化人才的团队建设提出更高要求。第三,实现实体经济的产业升级。将智能技术融入实体经济,本质上是将人工智能应用到实体经济的各产业中,利用先进的智能化设备或者技术实现产业链的自动化,进而提高产业的生产效率,促进产业升级。产业技术升级,随之而来的是企业管理方式的变革,以保障企业的信息化管理高速稳定运行,进而将会迎来企业规模变革的问题,分散独立的中小型企业难以适应人工智能时代的发展,新兴产业集群将会出现。就中国当前的发展现状来看,要实现中国实体经济的升级,解决传统的制造业和服务业智能化问题迫在眉睫。第四,实现实体经济的结构调整与转型。将智能技术融入实体经济,智能化设备与技术的引入,会改变传统制造业和农业的生产方式,实现从劳动密集型向智能化的转型,这将会大大提升产业生产力,进而实现生产结构从中低端迈向中高端的跨越,而被智能设备所取代的劳动力会在经济升级转型的进程中慢慢消化。实体经济传统的粗放型、高能耗、高成本的增长方式,将会被集约型、低功耗、低成本所取代。第五,实现实体经济的常态化增长。人工智能的引入,必然会提高实体经济各产业的生产力和经济效率,新兴产业集群的出现将会带来振兴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随着产业结构的优化,经济的升级转型,中国实体经济的国际竞争力会大大提高,促进国民经济的常态化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任保平,宋文月.新一代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效应与路径[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49(05):6-13.

智能与工业范文篇3

关键词:人工智能;高等职业教育;被动适应;主动适应;智慧高职

事物在每个阶段的发展目标都有历史性与社会性,高等职业教育也不例外,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高等职业教育也呈现出不同的样态。高等职业教育与经济的关联形式作为高等职业教育逻辑起点的基础与源泉,[1]使得每当技术变革时,高等职业教育最先做出回应。当下高等职业教育的实然样态是在适应传统工业社会的基础上人为设计形成的,与生俱来存在适应性问题,加之,工业革命经历了早期18世纪的工业1.0制造工厂时代、20世纪的工业2.0大量生产时代,21世纪初的工业3.0数字及网络时代,来到工业4.0的虚拟融合系统的时代,[2]也就是智能时代,人工智能、大数据、深度学习等技术的极大发展,推动人工智能与社会各领域融合,技术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关系也在发生巨变。但是,不可否认高等职业教育的适应性从未改变过,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是一个不断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但是高等职业教育适应性的内涵不断发展变化。因此,在智能时代,基于对教育“适应论”的探讨,构建智能时代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框架,进一步梳理技术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关系,探究智能时代高等职业教育如何存在,如何发展的问题,意义重大。

一、基于教育“适应论”构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框架

现阶段,进入以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为代表的智能时代,探讨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技术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关于经济社会与高等职业教育关系的探讨,必然会涉及一个概念:适应,这是由高等职业教育的特性决定的,构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框架需要在明确教育“适应论”内涵的基础之上。(一)教育“适应论”。最早提出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的相关论述是潘懋元教授。1980年,潘懋元教授第一次提出教育的两条基本规律:教育外部关系规律和教育内部关系规律,并将教育外部规律简述为“教育必须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将“适应”解释为“制约”和“服务”。[3]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的这种表述被广泛接受,教育属于人类社会活动,受人的一般倾向性及活动对象特征的影响,人的一般倾向性和活动对象特征具有客观性和确定性,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是社会规律的基础。因此,教育作为社会活动,受物质条件和人的一般倾向性制约,教育实践必须适应社会发展。[4]也即,教育发展以“被动适应论”为主导,即高等职业教育被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培养出的人才呈现出极大的滞后性,可见,仅以“被动适应论”为导向培养人才,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加之,随着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的深入,只谈教育“被动适应论”也开始失去其理论上的立足点,教育“主动适应论”诞生。鲁洁教授提出“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实践活动,它必然具有超越的特征”;“教育的着眼点不在于使人‘接受’‘适应’已有的,而在于为‘改造’‘超越’的目的而善于利用已有的一切。”[5]因此,这一时期“适应论”有了新的内涵,教育适应观从“被动适应论”转变为“主动适应论”。基于此,从生态学的完整意义上来分析,“适应论”包含三种时态。一是对过去时态的适应,是对过去存在的一种复制,是一种维持性适应。二是对现在时态的适应,是针对目前环境对自身的一种调整和修正,是一种动态性适应,这种调整和修正是局部的,不涉及结构性变革,这两种适应都是被动性适应。三是对将来时态的适应,是通过自身结构性变革,通过创新、改造对未来变迁的一种准备和应对,是一种前瞻性适应,[6]是主动性适应。这三种适应主动形成一体,共同构成教育“适应论。一方面,教育适应论强调适应性,教育发展是以已有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为基础和前提的适应,也就是,教育不能脱离社会发展、人的发展现状;另一方面,教育适应论强调教育进行改变、创造。人的能动性、实践性,加之技术与教育的融合程度加深,推动教育结构性变革,适应表现为教育革新和创造。其中,革新是指不断地更新与调适;创造是指主动地去适应。因此,当代教育的“适应理论”有两种:一种是被动的适应,另一种是主动的适应。(二)构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框架。基于生态学观点,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二者不断融合互动,共同发展。因此,教育的被动适应与主动适应都是不可拆分的动态连续体,这是理解教育之“适应论”的理论基点。[7]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教育系统、社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兼具有教育性和职业性。一方面,生态学强调整体性,也就是生物和环境的整体关联和协同进化,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作用的。[8]教育的“被动适应性”揭示的是高等职业教育存在的初始理由,高等职业教育要适应经济社会环境才能存在,“适应”是高等职业教育存在的基础,它规定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使命,决定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实然状态。高等职业教育系统作为社会系统的子系统必须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以现实技术发展为基础,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依据,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因此,高等职业教育要适应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另一方面,生态协同观决定了当社会变革时,教育也需要革新。教育的“主动适应性”揭示的是高等职业教育在存在基础上的未来通途和方向,也就是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所需人才,反过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预示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应然价值,揭示着高等职业教育潜在的可能。同时,当技术与高等职业教育融合达到一定程度时又会推动高等职业教育结构性变革。总之,生态学视角下的技术与高等职业教育,一方面,是一种被动适应关系,这是高等职业教育最基本的生存原则,高等职业教育要以适应现阶段技术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基础;另一方面,高等职业教育与技术又是一种改造和创新的关系,也就是主动适应关系,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一个独立、完整的系统,其主体是人,具有历史性、实践性,决定了高等职业教育通过预测未来技术发展,培养人才,从而促进技术升级转型。同时,高等职业教育通过与技术的融合,超越技术的限制,实现自身的转型,最终落脚到人才培养上,促进个体发展。因此,技术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是一个相互作用的过程。

二、从被动适应到主动适应:技术变迁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关系梳理

根据教育“适应论”,适应过程是一个不可拆分的动态连续体,可以对技术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关系进行梳理。按照技术形态,人类社会经历了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9]现阶段处于信息社会。根据钱纳里工业化阶段理论,依据一、二、三产业所占比重不同,将工业社会划分为工业社会初期、工业社会中期及工业社会后期,进入工业社会后期的标志是第三产业极大发展,由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走向技术密集型产业。[10]高等职业教育是在工业社会产生的,由工业社会到信息社会,技术变迁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关系经历了由被动适应转向主动适应的发展新阶段(图1),即人工智能与高等职业教育融合发展的全新阶段。(一)工业社会:从被动适应走向主动适应。从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来看,西方国家的高等职业教育是伴随着工业化进程,在工厂内部产生的,是一种内生性发展模式;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是在外部经济社会发展力量的推动下,人为设计发展而来的,是一种外生性发展模式。与生俱来存在适应性的问题。因此,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产生之初是不断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在我国工业社会初、中期,高等职业教育通过“一化三改”发展而来,高等职业教育被动适应技术革新。工业社会初期,第一产业占据主导地位,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业,随着第二、三产业的不断发展,进入工业社会中期,资本密集型产业占据主导地位,这一时期需要大量进行重复劳动的工人。因此,这一时期,高等职业教育注重数量提升,高等职业教育一味地被动根据产业结构调整,重复进行专业设置,忽视个体发展需求。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观更多地倾向于被动适应,注重高等职业教育工具价值,表现为“只见技术不见人”。这一时期,高等职业教育体系不健全、相关制度不完善、自主发展机制缺乏,阻碍技术革新和个体发展,同时,也限制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工业社会后期,随着技术的发展及高等职业教育自身的发展,技术变迁与高度职业教育的关系进入动态性适应阶段。第三产业高速增长,进入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导的发展阶段,需要大量的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2005年,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实施高等职业教育示范性院校建设计划”。示范校的建设标志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由追求规模扩张迈向质量提升和内涵发展的新阶段。[11]高等职业教育主动适应技术升级转型,这里的主动适应是指高等职业教育通过自身局部改造,适应技术转型升级的需求,开始关注个体职业生涯发展,但是高等职业教育并未发生结构性变革。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高等职业教育的完善,人们渐渐认识到高等职业教育被动地根据产业结构调整进行专业设置,这严重地阻碍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也不利于技术转型升级。同时,也不利于个体全面发展。因此,高等职业教育应以满足社会的现实需要为立足点,这是其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同时,高等职业教育还要不断进行改造,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及个体全面发展。但是由于高等职业教育的滞后性及技术更新速度加快等一系列原因,高等职业教育尚不能满足技术转型升级对于人才的需求。(二)信息社会:高等职业教育结构性变革。基于马克思对人类社会的划分,大工业革命前的原始状态和古代社会,人依附于自然,依附于群体,作为主体的个人不存在,人不具有主动性,也不具有改造社会的能力,社会是一个自发的历史变迁。但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和市场经济的兴起,人的主动性不断发展,人与社会的关系发生了逆转。人不仅要适应社会,更要改造社会。步入信息社会,数字化成为推进产业变革、社会变革和生活变革的关键要素,催生了工业生产和制造业的新业态、新模式、新标准,传统意义上的技术技能正在更多地被信息化技术、数字化技术所替代。[12]尤其是随着人工智能的极大发展,以智能化、网络化、数字化为核心特征的新一轮工业革命不断推进,现阶段进入以人工智能极大发展为代表的智能时代。适用于传统工业社会的高等职业教育形态已然不能满足智能时代对高等职业教育的需求。人工智能在社会领域的广泛应用正在重塑工作世界,人工智能与产业融合程度不断加深,智能制造的极大发展,催生一批新的工作岗位,工作世界的变革对技术技能人才提出了新要求,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提出新的挑战。高等职业教育亟需变革,构建适应智能时展需求的新样态。一方面,人工智能技术极大发展,一部分旧的岗位消亡,新的岗位产生,同时,岗位的技术含量不断提升,经济社会发展对于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类型和层次发生巨变,高等职业教育要亟需依据岗位需求精准进行人才培养;另一方面,人工智能与高等职业教育融合,高等职业教育超越技术的限制,通过教育理念的革新,教育结构的优化,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个体全面发展。因此,在这一阶段,人工智能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关系表述为主动适应,即:高等职业教育主动适应人工智能技术发展,通过与人工智能融合,革新教育理念,变革自身结构,培养智能时代所需的人才,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回归教育本质。当人工智能与高等职业教育实现深度融合,智能时代高等职业教育的应然样态——智慧高职便诞生了。

三、智能时代高等职业教育的应然样态:智慧高职

在智能时代,人工智能与高等职业教育处于融合发展阶段,人工智能技术不断发展,与高等职业教育融合发展到一定程度,便出现智慧高职样态。2018年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计划》,首次提出“智慧教育”这一概念,提出“开展智慧教育探索与实践,推动教育理念与模式、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创新。”[13]有研究者提出智慧教育是指在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背景下,教育形式和学习方式进行创新变革,是传统教育的智能化。[14]智慧教育是数字教育发展的高级阶段,旨在通过人工智能与教育的深度融合,育人标转向个体全面发展,促进教育结构变革,教育功能优化,提升现有教育系统的智慧化水平,实现教育环境、教育管理、教育资源及教育服务的智慧化,最终形成一个一体化、开放化、智能化的教育系统。智慧教育的发展不是对原有教育系统的小修小补,而是进行颠覆性的变革,重构整个教育生态系统。[15]同样,人工智能与高等职业教育融合的最终目的是实现智慧高职。事物的发展是沿着“目的——手段——功能”不断演进的,同样,高等职业教育也是沿着该条线索,基于人工智能与高等职业教育深度融合,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由实然样态向应然样态的转变。智慧高职的形成是一个动态过程,可以将智慧高职界定为:基于智慧教育理念,借助人工智能等技术,推动高等职业教育智慧教学,培养满足智能时展需求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首先,智慧高职的实现离不开教育理念的变革,这是高等职业教育智慧化的前提和基础;其次,智慧高职的实现离不开教学智慧化,这是智慧高职实现的手段;最后,智慧高职的实现通过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表现出来,这是智慧高职的功能。(一)智慧教育理念:从技术教育走向智慧教育。传统高等职业教育价值理念遵从“技术传递”,认为高等职业教育的价值在于被动适应技术技能发展,传授技术技能,培养的人也是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唯一衡量标准,功利价值突显。高等职业教育使受教育者获得技术技能,并不意味着受教育者已经拥有了丰富的精神生活和健全的人格,加之,智能时代,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除了需要掌握技术的人,还需要能与机器协作的复合型人才。因此,传统高等职业教育理念显然不能满足智能时代社会和个体发展需求。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并与高等职业教育的深度融合,使得体现信息时代特征的智慧高职应运而生。知识是已经获得并存储下来的学问,而智慧则是运用学问去指导生活、改善生活的各种能力,从知识教育走向智慧教育是教育价值理念的提升,体现着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归宿,更体现着智能时代背景下未来教育价值的新取向。[16]教育的本质就在于提高生命的质量与提升生命的价值,发挥每一个孩子的潜能。[17]由此可以看出,高等职业教育从关注外在的经济社会发展,以“被动适应论”为主导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论逐步向关注人的价值、以“主动适应论”为主导的价值转变,并推动“被动适应论”与“主动适应论”的结合。根据现实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高等职业教育应培养满足未来智能时展所需要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并积极推动其新样态:智慧高职的诞生。智慧高职应既包括技术的智慧指向,培养个体获得高层次技术技能,也包括人的智慧指向,包括个体职业情感的获得、职业价值观的形成,说到底,技术手段的运用最终是为了人的发展与进步,促进个体的自我实现。(二)智慧教学模式:校企深度融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智能时代以人工智能、大数据及虚拟现实等技术为代表,极大地为高等职业教育智慧化教学的实现提供欧洲杯买球平台的技术支持。高等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决定了高等职业教育需要校企双主体的积极参与,通过校企深度融合,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践场所,进行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然而,由于学校实践基地有限,校企合作不够深入,仅仅依靠企业或者学校提供实习、实践场所是远不能满足人才培养的需求。人工智能的出现,极大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现实技术,实现真实空间与虚拟空间的融合,推动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发展。一方面,线上学习,通过借助虚拟现实、仿真技术等,让人们能够身临其境感受工作场所的环境,实现情境、实践与学习的联结。另一方面,线下教学,教师言传身教,学生通过与教师面对面的交流,获得职业道德、职业情感,可以弥补线上教学的不足。因此,还应时刻意识到,无论线上教育如何发展,都不会替代线下教育这种面对面、有情感、有温度的教育。智慧教室诞生了,智慧教室包括三个要素:学习空间、人工智能技术、教学法。[18]这三个要素相互支撑,共同推动高等职业教育智慧教学的实现。第一,学习空间是指教学实施的物理环境,为学生提供线上学习和线下教学的机会。线上学习为学生提供泛在化的学习环境,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身临其境的进入工作场景,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体验工作的具体环节;线下教学通过职业院校教师、企业技术技能型人才进行,促进学生知识和技能的习得,培养学生的职业情感。高等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决定了企业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一元主体,推动企业参与,达到校企深度融合是实现智慧职教的重要途径。第二,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如大数据、虚拟现实等技术,实现不同职业院校之间、职业院校和企业之间学习资源共享共建,搭建政府、企业、学校之间的桥梁,推动校企深度融合。第三,教学法是指借助虚拟现实技术变革原有的理论学习模式,采用人机交互的方式进行理实一体化教学,让学生感受真实的工作场景,进行职业训练,习得职业技能。同时,智慧教室实现了将学习者数据呈现在教师面前,以及对学习者学习成效、投入状态、任务完成情况的直观展示,促使课堂教学更加关注个体、更加高效、民主。[19]如何借助人工智能技术,更好地促进智慧高职的实现,即通过混合式教学模式,回归教育的本质,促进个体职业生涯发展,使受教育者获得职业道德、职业情感,成为一个完整的职业人,才是智慧高职应有之意。(三)智能时代人才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基于人工智能与高等职业教育深度融合,教育理念由技术理念转向智慧理念,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实现变革。此外,还应清醒认识到,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其本质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高等职业教育通过自身变革最终目的是培养人。智能时代需要的人才不是单一的技术技能人才,而是能够实现人机共处的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具有三种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高层次技术技能。首先,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要具有创新能力,这是由人的实践性和创造性决定的,创新能力是实现技术创新、改造社会的必要条件,也是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引领人工智能的基础和前提;其次,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要具有合作能力,这里的合作能力不单指人与人之间的合作,更是指人与机器的合作,随着人工智能快速发展,大量的岗位会被机器替代,这时候需要更多能够使用机器、与机器共同工作的人,从而提高工作效率,推动技术变革;最后,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要具有高层次技术技能,高等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决定了高等职业教育要满足技术转型升级的需要,随着职业技术含量的不断提升,社会需要大量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这是适应技术转型升级的需要。智慧高职的实现离不开制度保障,完善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及学位制度体系是智慧高职的内部制度保障;招生制度、就业制度等制度改革是智慧高职的外部制度保障。

智能与工业范文篇4

关键词:人工智能;电子信息工程;关系

社会生产力会随着科技的发展逐步提高。因此,为了更好地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各领域在发展的过程中都需要强化技术应用,其中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便是机械电子工程。具体来讲,人工智能与电子信息工程结合形成一种全新的技术,不仅有助于更好地发挥电子技术的应用效果,而且有利于实现对传统机械工程理念及模式的更新升级。总之,人工智能与电子信息工程的融合是未来机械电子工程的必然发展趋势。

1人工智能概述

1.1人工智能的特点。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许多国家都将人工智能作为研究的重点项目之一,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也促进了人工智能的发展。人工智能不是一个独立存在的学科,与其他工程和技术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融合了多个学科的核心技术,如计算机技术、数学、网络工程等,在未来生产生活中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在新时代下,人工智能具有独一无二的特点,能惠及社会大众。1.2人工智能的意义。目前人工智能已经不算是一个新鲜的名词,它提出的时间非常早,而且很多行业内的科学家都针对这一名词给出了自己的理解。从具体内容来看,人工智能的研究目的是提高科学技术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效果。国外著名科学家曾对人工智能的意义做重要阐述,认为人工智能的应用关键在于加强对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这对于解放劳动力并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而言,具有一定实践意义。人工智能所涉及的领域和知识面较广,在应用过程中可以通过充分发挥智能开展各项工程作业,如代替人们去完成部分高难度、高挑战、高风险的工作[2]。

2电子信息工程概述

2.1电子信息工程的主要内容。电子信息工程主要指的是通过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利用电子科技方式处理信息的一种方法。目前,关于这一方面的研究主要是如何获取信息以及电子设备的开发处理。电子信息工程可以使人们更加便捷地接收信号,整个工作的处理过程也能够更加高效,最重要的是这种方式能帮助工作人员提高设备的应用价值。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不同行业都正在加大对电子科学与技术技术的研发资金投入,还招募了大量的人才参与相关的工作,因此现阶段对于以电子信息技术为基础生产的各种产品,其生产到应用的环节都得到了很多人关注[3]。2.2电子信息工程的特点以及发展趋势。目前,虽然电子信息工程发展速度较快,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电子信息技术也面临了一定的发展瓶颈。对当前的发展状况进行调查发现,电子信息工程领域出现无法跟上互联网发展速度的情况。从人才的角度来看,若企业无法招聘到符合要求的优质人才,就会导致电子信息工程无法顺利发展、不断落后的尴尬局面。

3人工智能与电子信息工程关系

文章研究了人工智能与电子信息工程之间的关系,为了使这两项技术的优势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需要相关工作人员能切实区分两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3.1机械电子工程十分依赖人工智能。现阶段,机械电子工程十分依赖人工智能,因此要提高对人工智能的重视程度。例如,计算机技术可以通过接收指令来完成各项工作,并由此进行准确生产和精准运作。但与此同时,当计算机所接收的指令出现错误时,可能导致数据分析结果出现误差,那么此后所开展的工作都会受到影响,严重的可能导致整个机械电子系统瘫痪。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应用,工业领域对电子系统的应用要求越来越高,其要求电子系统在处理工业相关数据时实现数据分类处理,这就意味着系统运行离不开人工智能[4]。3.2人工智能具有补足性。电子信息工程设计主要是利用模块进行的,在这一背景下,电子信息工程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而这不利于电子信息工程的优化和进一步的延伸。因此,当遇到这种情况时,需要合理调用人工智能推理系统,其有助于充分保障电子信息工程优势的稳定发挥,高效地完成工作目标。现阶段,机械工程自身所建立的系统模型已经结合了最先进的人工智能,在进行生产的时候,这套系统模型得到进一步完善和优化,已可以独立生产运作。在具体应用人工智能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要全面了解人类神经系统,在此基础上利用相关技术对其进行模拟和仿造,以此实现智能化。相较于传统技术,目前所使用的人工智能技术水平越来越高,对人工的依赖性逐渐下降,同时在机械功能方面也呈现出自动化发展趋势,这意味着电子信息工程各模块的性能将会得到最大化的展现,进而有利于其发挥自身优势,满足各项工业需求和工程要求,这对于提高工程建设的整体效率而言具有重要意义[5]。3.3人工智能使机械工程更稳定。从操作的情况来看,信息系统和操作系统都能够稳定运行,但是机械工程并不稳定,在进行系统的最终设计时,需严格遵守程序的设计,通过对机械完成有关指令和操作。由此可知,系统自身是非常固定,并且不会轻易发生改变,而当出现数据问题时,或者数据分析结果出现误差时,这些都会导致指令错误,不仅会影响机械选择的正确率,而且会影响其运作稳定性,严重的可能会导致机械无法正常运行[6]。如果把人工智能与电子信息工程相结合,在进行机械操作的时候,可以借助人类思维解决系统错误操作,同时可以利用机械手段获取精确数据,这些都是解决系统错误操作并保障指令正确进行的常用方法,并且能进一步弥补机械工程存在的不足。在实际生活中,人工智能的应用范围非常广,不局限于某一领域或者某一行业;在电子信息领域中,相关人员可以直接将相关数据输入工程系统,在此基础上进行数据处理和合理指导。从人工智能数据角度来看,其具有高效性和准确性,这些都可以促使机械设备良好地运行。就模块设计这一领域而言,人工智能数据的准确度较高,但其在应用过程中难免会受系统影响而导致数据变化,从而影响工程系统的状态。针对这一问题,相关人员一定要准确、详细地掌握各项数据,这一方面有助于提高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另一方面有助于更好地提升系统控制体验效果。目前,部分机械工厂仍无法满足这些需求,因此需要进一步优化人工智能系统,以此实现更加精准的系统化控制。

4结束语

综上所述,人工智能与电子信息工程的紧密结合,有利于促进彼此的发展,它们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只有这二者共同发展,才能为科学技术的突破与进步作出一定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沈陶然,王玉茜.人工智能技术在机械电子工程领域的应用研究[j].海峡科技与产业,2019(1):75-77.

[2]梁赵,任叶容,付航,等.电子信息工程与人工智能关系探析[j].南方农机,2019,50(2):232.

[3]成震.人工智能与集成电路的关系探讨[j].电子制作,2018(2):67-68.

[4]孙小亮.电子信息工程与人工智能的关系研究[j].决策探索(中),2020(6):90.

[5]陈丽.探析电子信息工程与人工智能关系[j].时代农机,2020,47(2):53 55.

智能与工业范文篇5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人工智能;劳动关系;技术进步;技术溢出

1引言

人工智能技术背景下,资本提供生产资料、劳方提供劳动力使用权的传统二元格局被打破,劳动者对企业的从属程度不断降低,劳动关系也随之发生变化。特别是以线上智能化就业为主要形式的“新就业方式”,如零工劳动、远程劳动、共享劳动和委托劳动等新型的劳动组织形式,超越了当前劳动关系的法律调整规制范畴。由此在人工智能背景下所凸显的一些劳动关系纠纷现象与劳资争议问题也引起了社会各界对劳动关系建设的关注,可见在人工智能不断深化普及的背景下,研究人工智能对劳动关系的影响,不仅有助于推动我国新时期人工智能技术的稳健发展与合理应用,而且对于构建新时期高质量的和谐劳动关系具有现实意义。

2文献综述

从学术界当前研究来看,有关人工智能对劳动关系影响的文献主要从人工智能作为技术进步对劳动替代角度展开,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对劳动关系各方面内容的影响。首先是人工智能与劳动组织方式的研究:田思路、刘兆光(2019)指出,人工智能背景下的劳动形态呈多元化的演化趋势,并可能出现出全面非典型化的特征[1];刘大卫(2020)指出,人工智能的普及应用会对传统稳定的劳动关系形成侵蚀[2]。其次是人工智能对劳动收入分配的研究:acemoglurestrepo(2017)研究显示,人工智能及生产自动化加剧了工资的不平等,但对工资的总效应和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并不确定[3];蔡跃洲、陈楠(2019)的研究显示,在人工智能推进中,劳动份额在初次分配中在所占份额将发生降低[4]。再次是人工智能与劳动就业的研究:katz&margo(2014)基于美国的研究显示,使用工业机器人替代人类工作岗位产生的挤出效应会引起劳动力相对剩余[5];朱巧玲、李敏(2018)研究发现,人工智能对体力劳动、脑力劳动及智力劳动均存在替代效应,其中体力劳动的替代效应最大。最后,是人工智能与劳动法律法规的研究[6]:王从烈(2018)指出,人工智能将对现有劳动保护法的构成要素带来挑战[7];田野(2018)重点强调了在人工智能背景下现行劳动法应进行系统化的因应性调整,尤其是完善失业救济和社会保障法制[8]。综上可知,现有的研究主要探讨人工智能对劳动关系的影响,缺乏对影响机制的深入分析,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下,人工智能作为一种技术进步影响劳动关系内在逻辑主要是通过影响生产关系中的资本有机构成来实现。基于此,本文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有关技术进步与劳动关系演变的经典论述展开,重点分析人工智能对劳动关系的影响机制。

3人工智能影响劳动关系演变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基础

马克思指出:“生产方式的变革,在工场手工业中以劳动力为起点,在大工业中以劳动资料为起点。”也就是说,人类社会从工场手工业阶段向机器大生产跨越的过程中,以机器为代表的技术进步改变了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的结合方式,使生产过程发生了质的改变,大幅提高了劳动社会生产力。技术进步与应用作为社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推动生产关系特别是劳动关系做出相应调整,劳动组织形式及其劳动结构都伴随着变革。马克思指出,相较于手工业,机器代表着巨大的技术进步,其形成的“大工业把巨大的自然力和自然科学并入生产过程,必然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9]。这种技术进步带来的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将引起积累过程中可变资本所占比例趋于减少,将对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的劳动市场和劳动关系带来重大影响。马克思认为,机器作为资本承担者,成为把工作日延长至超过一切自然界限的有力手段,直接使劳动力维持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减少,降低劳动力的价值,提高剩余价值率,增加相对剩余价值,使得劳资双方的劳动关系更为对立紧张。

4人工智能影响劳动关系演变的动力机制

4.1技术进步对劳动力的替代机制

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经典论述中,资本有机构成的概念科学地解释了技术进步与劳动之间的替代效应。由于人工智能技术在本质上仍属于一种技术进步,因此人工智能对劳动关系的影响机制并未脱离马克思有关机器大生产对劳动力替代的基本逻辑。在人工智能时代,技术进步对劳动力的替代作用取决于雇主和劳动力对生产活动控制权的争夺,为了追求更多的剩余价值,资本方会加大人工智能技术的研发与普及,并通过某些环节的智能化生产替代工人,强化对生产过程的控制,获取劳资谈判中的主动权。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推广与普及,智能化机器对劳动力的替代进一步提高资本的有机构成,并将导致劳动力市场出现供过于求的状态,此时劳资关系中资本家居于主导地位。由于任何时代的技术进步均不能完全实现对劳动力的替代,因此在新技术的应用过程中,不能被替代的那部分生产环节的劳动者将逐渐掌握这些技术的应用能力,并通过学习过程向市场扩散这一技能,当劳动者对那些新技能及不能被机器替代的劳动技能掌握到一定程度之后,便具备了同雇主谈判的能力,劳动关系将再一次发生变化。

4.2劳动者与雇主的市场博弈机制

劳动者与雇主资本家之间的市场博弈机制,是指在技术革命发生时,生产活动中的生产资料(或技术条件)及由此引起的经济环境发生变化后,雇主与劳动者之间的市场地位和谈判能力同样会发生相应的变化,由此导致劳资双方互相博弈以取得更有利于自己的价值分配方式,并引起劳动关系变化的过程。尤其是劳资双方的博弈策略均包括合作性博弈和非合作性博弈,如何选择适当的博弈策略直接影响劳动关系的演变路径。劳工组织的存在,一方面能够通过联合提高劳动者的谈判力量,另一方面能够形成较为一致的博弈策略,有助于同雇主达成新的劳资关系。在人工智能技术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随着部分产业的智能化生产程度不断加深,劳资双方的市场博弈形式呈多样化趋势,并引起了劳动关系的变化。在现代市场经济调节中,劳资之间的博弈不再是劳动者个人同雇主间的直接对话,通常表现为工会组织和资本家代表之间的谈判。在人工智能背景下,劳动关系的复杂化与非典型性特征,将导致现有的劳资博弈机制发生变化,尤其是智能化阶段以互联网信息虚拟空间为载体的零工劳动、远程劳动、共享劳动和委托劳动等,缺乏统一的劳动组织形式。因此,在人工智能背景下的劳动关系博弈过程中,这些具有智能生产化特征的劳动者如何形成具有代表性的劳工组织,并参与劳资谈判过程,将直接影响劳动关系的调整方向。

4.3国际市场的技术溢出机制

国际市场的技术溢出机制,是指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发生技术革命时,先进技术所在国的跨国公司凭借技术优势,根据东道国状况调整跨国公司在东道国的产业布局和技术应用,从而影响东道国的国际贸易和资本净流动,并对东道国的劳动关系产生影响的过程。这一机制的发生关键在于,劳动保护的国别间差异为跨国投资提供了强化对劳工的控制、削弱工会力量的有效途径[10]。一般而言,这类跨国公司的投资活动主要为技术先进和产业高端的国家或地区向技术相对落后或产业低端的国家或地区转移。对东道国而言,先进技术和产业转移带来的经济增长效应将推动东道国劳资关系进入相对和谐的周期。而在人工智能时代,不同领域人工智能技术由不同国家主导,因此在不同行业的国际市场上,由于不同国家均有相对领先地位的智能化技术优势,新技术在国际市场上的溢出机制具有交叉性,从而导致这种由于国际市场上技术外溢效应带来的劳动关系变动表现得更为复杂。

4.4技术更迭周期的内在机制

技术更迭周期的内在机制,是指技术本身从研发到普及应用再到衰退直至被淘汰的过程,具有内在周期性,伴随着技术的阶段性,技术所处的不同周期对应技术的产业应用状况,同样会对生产过程中的劳动关系产生影响,特别是在新技术的研发初期与技术成熟后的衰退期,相关产业的劳动关系变动更为明显。通常情况下,在新技术的研发应用初期,由于新技术应用带来的预期超额利润和市场潜力,雇主资本家更愿意维持一个相对和谐的劳资关系。随着新技术的成熟应用和普及,新技术使用带来的超额剩余价值开始消失,此时劳资之间开始出现矛盾,劳动关系进一步激化。当新技术进入衰退期,技术投入无法给雇主带来更多利润,技术的边际产出递减效应将导致劳资双方关系对立,直到新一代技术研发使劳资关系缓和。由于人工智能还处于初期研发阶段,劳动关系整体上处于和谐阶段,新兴的智能化产业与新型劳动形式还处于新技术的边际产出递增阶段,新价值的增加为劳资双方维持稳定的合作状态提供了基础。

5结语

本文将人工智能视为新时期一种替代人力劳动的技术进步,根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有关技术进步与劳动关系演变的经典观点,探讨了人工智能背景下技术进步推动劳动关系演变的内在动力机制。首先,人工智能作为一种部分替代脑力劳动的技术进步,并未超越马克思有关技术进步与劳动关系演变的论述,“机器替人”的动力机制体现为马克思有关技术进步、资本有机构成与劳资关系演化的基本逻辑;其次,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劳资双方博弈过程直接引起劳动关系的演化,尤其是人工智能时代所催生的新兴劳动关系,缺乏劳工组织条件下的劳资博弈过程将可能出现资本主导的单边劳动关系演变趋势;再次,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新技术随着国际资本的流动会对东道国的劳动关系产生影响,而处于研发初期的人工智能在不同国家具有主导性技术的情况下,相关产业资本流动的东道国劳动关系演变将更为复杂;最后,新技术从研发到被淘汰的整个过程中,技术本身的周期性迭代会影响劳动关系的演化趋势,即人工智能技术的不同阶段带来的市场预期超额利润从实现到消失的过程也会引起劳动关系的演变。

参考文献

[1]田思路,刘兆光.人工智能时代劳动形态的演变与法律选择[j].社会科学战线,2019(2):212-221 282 2.

[2]刘大卫.人工智能背景下人力资源雇佣关系重构及社会影响分析[j].云南社会科学,2020(1):47-52.

[3]acemoglud,restrepop.robotsandjobs:evidencefromuslabormarkets[j].nberworkingpa-pers,2017(17):1-88.

[4]蔡跃洲,陈楠.新技术革命下人工智能与高质量增长、高质量就业[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9(5):3-22.

[5]katzlf,margora.technicalchangeandtherelativedemandforskilledlabor:theunitedstatesinhistoricalperspective[j].nberchapters,2014:15-57.

[6]朱巧玲,李敏.人工智能、技术进步与劳动力结构优化对策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8(6):36-41.

[7]王从烈.加快推进人工智能劳动法治保障建设的对策研究[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5):54-62.

[8]田野.劳动法遭遇人工智能:挑战与因应[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6):57-64.

智能与工业范文篇6

[关键词]人工智能;技术进步;就业;政治经济学分析

一、引言

人工智能作为顶尖前沿生产技术之一,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展现出了惊人的效率,与此同时亦对劳动者就业带来强大的伴生冲击。区别于大数据等一般高新技术,人工智能以独有的自演化性进一步模糊了生产过程中机器与人的角色,对我国劳动者就业提出了更大挑战。麦肯锡全球研究院最新报告显示,预计到2055年,自动化和人工智能将取代全球49%的有薪工作,其中中国和印度受影响最大。《“十四五”就业促进规划的通知》指出:“人工智能等智能化技术加速应用,对就业替代显应持续显现”;“技术进步对劳动者技能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人才培养培训不适应市场需求的现象进一步加剧。‘就业难’与‘招工难’并存,结构性就业矛盾更加突出,将成为就业领域主要矛盾。”人工智能的进一步应用,对于挤出我国劳动者就业风险,乃至激化就业矛盾的风险不容忽视。当前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我国就业形势仍较严峻。“必须深刻认识就业领域主要矛盾的变化,深入分析面临的挑战和风险”。厘清学界对于人工智能对我国劳动者就业影响的思想变化,明确人工智能对就业影响问题的实质以及作用机理,对于认清当前人工智能对我国就业冲击现状有着重要意义,对于防范化解人工智能带来的就业风险、缓和就业领域矛盾有着重要意义。

二、人工智能对就业影响的过往研究历程

人工智能概念较为崭新。2016年被称为人工智能发展元年,而国内明确将人工智能与就业关联的研究最早见于2017年。彼时学界普遍将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大数据等新技术不做具体区分,将人工智能看待为一种高新生产技术来研究其对就业总量影响,研究角度包括效应机制分析、政治经济学分析等,与目前最新研究没有本质差别。(王君与杨威,2017)基于将人工智能划分为高新生产技术的界定,梳理了近现代技术进步对就业影响的“百年论争”及人工智能对就业的影响效应、研究方法、逻辑框架的演变,得出结论:“(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技术进步在短期内会带来就业的波动,尤其是低技术水平的劳动就业的降低;技术进步在长期内会产生偏向性劳动就业,即会增加技术劳动和受教育水平高的劳动力的需求;技术进步对于就业总的影响不确定,现有研究无法明确回答技术进步对劳动就业影响的总效应;技术进步的就业效应实现依赖于技术进步对经济社会的影响程度”等;(赵磊与赵晓磊,2017)基于政治经济学视角及生产力与就业的变革历史视角,通过论证历史中就业与贫穷各自演变规律以及关联程度,得出结论:“随着自然力逐渐取代人力,人类社会将面临越来越严峻的失业压力,这是人工智能普及化必然带来的困惑”。在分析人工智能将对就业产生负向影响的同时,此时已有部分学者表达了由此将衍生的贫富差距拉大等问题的担忧:“第三次技术革命以来,技术进步下的职业极化压缩了中等收入阶层,拉大了高收入群体与低收人群体的差距,扩大了全社会的贫富差距。研究中发现这种两极分化在“机器换人”浪潮中已初见端倪。例如在东莞市,机器人制造业相关人才,有两年以上工作经验的月薪普遍过万元;而被机器人替代下来的工人,即使再培训转岗薪水也要降低近1/3,也有部分工人转到其他地区从事原来工种,不但薪水有所下降,将来还面临失业风险。如果未来几年“机器换人”大规模推进,两极分化、贫富差距将进一步拉大,可能会带来影响社会稳定等衍生问题。”(王君与张于喆等,2017)随着人工智能、工业机器人、大数据等技术在生产领域应用不断深化,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作为生产手段的相互异质性逐渐受到关注。如果说工业机器人、大数据等技术仅因作为更加高效率的劳动工具从而与过往生产技术产生划分,那么人工智能则因具有创造性与自演化性,模糊了劳动工具与劳动主体的界限,更加具有“人”的属性,从而与过往生产技术乃至机器人、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划清了根本界限。这种创造性属性将会进一步加剧技术替代人类生产的趋势,从就业结构、就业总量上全面替代我国劳动者就业。涂良川(2022)认为:“今天的人工智能不仅具备了代替“蓝领工人”的可能,而且还具备“创造”至少是发现知识的可能,使其在形式上具备生产主体的基本规定性,既产生优于人类劳动主体的“劳动模范”,又具备超越人类劳动主体的“劳动优势”,表达人工智能在生产中以生产效能的方式通过了“图灵测试”,成为生产主体”。然而,“人工智能在现实中却是因为其功能的类人性而被人们认可为具有生产能力的‘主体’”,只具有替代劳动者生产功能的可能性,不具有进化为意识体从而直接替代劳动者的可能。上述过往研究历程显示了学界对于人工智能认识从一般性技术到特异性技术的深化。然而无论是将人工智能归类为一般性高新技术,还是强调其创造性加以单独考察,现实情况是我国“人工智能技术尚处于导入期,距离最终产业化和全面性应用拓展可能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对就业的冲击还是局部现象而且相当有限”(王君与张于喆等,2017)。因此,将人工智能暂时保守地看待为一般性高新技术,以此来探讨其应用对我国劳动者就业影响,有着更为现实的意义。

三、人工智能对就业影响的论争及一般性启示

通过上一部分概述过往研究历程,目前可将人工智能界定为一般性高新技术。以此为基本认定,这一部分将分析既往研究中关于人工智能对就业影响的重要论争及疑点,厘清学界对于人工智能对就业影响认识的大体变化趋势,并总结这种趋势所具有的一般性启示意义。过往重要论争和疑点主要有二:1.人工智能的应用对就业总量影响的增减;2.人工智能对就业岗位的替代趋势是否会威胁人的主体性地位。第二点基于第一点的确认而提出,即人工智能将必然导致就业总量不断减少,并因此产生了失业妨碍人生存发展、威胁到人对于人工智能的主体性地位的继发疑问。

(一)人工智能的应用对就业总量增减影响真的不确定吗?

早期文献中,人工智能的应用对就业影响机制分析始终被重点应用,并常被用于考察人工智能的应用对就业总量增减影响。然而机制分析却一直不能准确回答长期下人工智能对就业将产生何种稳定的总效应,总效应正或负两种观点相互辩驳,或总效应直接被认为长期下不确定。人工智能对就业影响机制通常被分解为替代效应与创造效应。替代效应与创造效应分别指技术进步对劳动者就业的挤出效应,以及技术进步所致的岗位创造效应,二者总和决定了人工智能的应用对就业总量影响的正负方向。“人工智能对就业具有替代效应和创造效应已无可置疑,但是两种效应的强弱却具有明显的空间、时间、产业结构和社会文化异质性,即人工智能对不同地区、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不同产业结构、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的劳动者影响不一样,因此总效应的大小和方向具有不确定性”(朱力,2022)。替代效应与创造效应的机制分析虽能具体、准确地考察某时期内人工智能等技术对就业总量的影响,然而当涉及长期就业影响的预期时,究竟有无稳定结果和趋势,现有机制分析研究鲜有能给出准确且具有说服力的结论。当从政治经济学视角及历史演化视角下看待时,人工智能的应用对劳动者就业影响的本质被准确切中,就业总量增减方向被论证为负,即人工智能的应用将导致未来就业岗位持续减少,就业率将必然地下降。前文已将人工智能界定为一般性高新技术。那么,人工智能对就业影响问题实质上属于技术进步对就业影响,分析也自然落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历史领域。在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动态构成中,“人”力部分持续下降,自然力部分持续上升,人对自然力的不断借助客观上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这是生产力发展史实,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人工智能本质上作为深深打上“人”的烙印的人类利用自然力的手段,或者说高度发达的一般性生产工具,其与原始社会的弓箭,农业社会的纺车、犁,工业社会的非自动化机器区别仅在于更为复杂地内蕴了更高的生产力,除此之外并无二致。因此,人工智能以生产工具身份加速“人”利用自然力的进程,只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必然环节与必然趋势。进一步地,在生产领域“人”力逐渐让渡于自然力的必然趋势,也必将导致劳动者岗位被人工智能大幅替代结果的出现。“当然,新的就业形式比如服务行业的拓展可以吸纳被人工智能排挤出来的人力,问题在于,如果将来人工智能普遍替代了服务行业的人力,那么服务行业中的人力又将被用于何处?这个提问可以一直进行下去。如果我们将这个提问‘进行到底’,那么逻辑的结论必然是:科技的发展和人工智能的普及永无止境,自然力替代人力的过程将一直会进行下去,直至有一天“自然力”喧宾夺主,最终全面取代人类在各行各业的劳动”(赵磊与赵晓磊,2017)。可以确定的是,人工智能的应用将加速收缩就业总量是必然趋势,因为技术进步终将使得生产活动中“人的双手”被“自然的手”所取代。此外人工智能不仅会替代有形的手,劳动者脑力思考这种“无形的手”将来会多大程度地被人工智能替代,需加以关注。

(二)人工智能对就业岗位的替代趋势会威胁人的主体性地位吗?

人工智能的应用将使就业总量不断减少是历史必然发展趋势,看似威胁了人的主体性地位:一方面,岗位失去后,人的劳动本能将以何种途径满足难以确定;另一方面,劳动者失去工作岗位后收入来源也将因此被断绝继而陷入贫困,无法获得自身生存发展资料。这些都是由于人工智能技术对就业的冲击所造成。已有学者表达人工智能对人的主体性地位威胁的担忧:“智能机器人是为了满足人类的需要而产生的,应该作为一种工具存在,只能‘替代’人的部分劳动,不能影响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不能威胁到人的主体性地位”(朱巧玲与李敏,2017)。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技术进步理应解放人的双手,使人更加富裕、更为全面而自由地发展,更加强化人的主体性地位,为何又会威胁到人的主体性地位?当以经济制度的差异视角来看待时,主体性悖论实际上并不真正存在。劳动者收入来源因人工智能技术被断绝继而使劳动者陷入贫困,只是资本主义制度下或资本主义成分占优势的经济体制中存在的特有问题。“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人工智能的发展将会带来两大显著后果:一是智能机器将极大地促进财富创造,但这些财富主要被少数企业主所攫取;二是可供劳动者分配的财富也有大量增加,但获得财富的主要甚至唯一途径却只能通过少量的就业岗位获得”(宋富强,2022)。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按要素分配的法则是:资本,劳动力,技术,各自按贡献度参与财富分配。当人工智能取代了劳动力时,财富只能分配至少数开发维护人工智能技术的资本与技术所有者手中,如此,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更大财富反而被更少的资本技术所有者占得,绝大多数劳动者只能等待饥饿致死。更进一步假设,当人工智能完全可以自我演化,可以自开发、自维护时,甚至资本与技术所有者都不再有财富分配资格,那么人工智能创造出的海量财富该归属于谁呢?信奉资本主义的所有人,在人工智能高度发达的背景下有谁又能幸存?总而言之,资本主义背景下,人的主体性地位确实受到了威胁,而人的主体性地位受到人工智能威胁,恰恰是来自于资本主义本身就忽略人的主体性,将物与人一起并列为要素参与分配。当人工智能与人的就业主体性问题放到社会主义公有制情况下探讨,人工智能对人的威胁不复存在,反而促进了人的主体性与人的发展。首先要明确的是,“失业是一个历史范畴”,“是工业社会的产物,是近现代以后出现的社会现象”;“在没有失业问题的农业社会,贫困问题以及生存问题比工业社会要严重得多”(赵磊与赵晓磊,2017)。失业从来不是人类真正的威胁,失业带来的贫穷才是。就业只是过去实现人尚不完善发展的必要,而不是未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要。如果说人工智能将导致劳动者全部失业,却让其越来越富裕,这恰意味着人工智能作为先进生产技术,将人类从机械性、程序性的生产活动中解放了出来,让人类完成了从生产性到创造性的进化,在以自动化生产力为基础的条件下,实现了自身经济行为乃至一般行为的跃迁,即“纯粹的创造”。这样的图景,是人工智能,或者说技术进步的应有之义。在社会主义公有制下,财富按劳分配,且生产要素为所有人共同拥有。即使当人工智能技术有朝一日替代了所有人力劳动者时,按劳分配原则依旧从底层逻辑承认劳动者在过去开发维护人工智能所作贡献,将看似只属于人工智能创造的巨额生产力增益归属于人类。而资本主义冷冰冰地将劳动力作为要素将其与技术等其他要素地位等同,逻辑上最终只能使人失去人工智能所带来的生产力的占有权。实际上,有朝一日技术替代了所有人体力工作及部分重复性脑力劳动工作时,人类双手彻底解放伴随着创造性得以彻底释放,这恰是社会主义公有制高度发达阶段———共产主义所应有的愿景。机械性生产这种无意义的活动交由智能化机械完成,人类活动则升华为创造,体现着人工智能等技术对人的主体性地位的极大强化。通过探讨学界过去关于人工智能对就业影响的两个论争点及疑点,可以得出一般性启示:当处于资本主义私有制度下时,人工智能对就业岗位的替代趋势会威胁到人的主体性地位,且这种威胁将从劳动者开始发生,逐渐向资本、技术等其它要素所有者蔓延,直至所有人都失去人工智能生产成果所有权。人工智能高度发展时期资本主义制度下的人不仅逻辑上会失去物质生存发展基础,更无法实现自身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当处于社会主义公有制度下时,人工智能对就业岗位的替代趋势会强化人的主体性地位,人工智能所带来的生产力成果将会被所有人所拥有,伴随着人从劳动者身份到创造者身份的转变。此外,社会主义公有制下当人工智能等技术高度发达以至所有人都无需再亲手工作时,人类完成从生产力生产者至创造力生产者的进化,社会主义公有制这种亚形态最终得以进化为共产主义。一言以蔽之,无论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条件下,人工智能对就业岗位的替代趋势都是历史必然走向。然而只有逐渐完成从资本主义至社会主义的转变,这种趋势才会强化人的主体性,如果固执于资本主义私有制,人的主体性终将会不断被削减。

四、人工智能对我国劳动者就业影响启示及研究展望

智能与工业范文篇7

关键词:人工智能;机械加工及其自动化;支撑技术

21世纪以来,计算机、物联网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作为新兴产业逐渐进入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层面,为机械制造和自动化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与基本的技术支撑。人工智能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产物,通过赋予机器设备以人的思维和思考方式,使设备能按照人的基本思路和想法去完成工作任务。近年来,随着中国制造2025计划的不断实现,人工智能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随处可见。同时,机械加工是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日常生活的保障,将人工智能技术与机械加工融合发展,是现代学者重点研究的对象。

1人工智能的基本概述

1.1人工智能的定义

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ai),是一门综合性和实用性较强的计算机技术[1],人类通过对产品设计、开发、训练,使得产品能模仿人类的基本思考和决策能力,并将机械、电气和控制等学科领域进行融合,使产品具有一定的执行能力,代替人类进行在生产过程中高强度、高难度、高精度的复杂作业。

1.2人工智能的学科范畴与基本内涵

人工智能是一个多学科领域互相融合、协同发展的技术领域,各门类学科作为人工智能的基本科学支持,通过将制造、装配等具体问题和人工智能的基本成果进行结合,不断拓宽其在自然语言、智能搜索、知识获取和复杂系统等方面的研究范畴,最终实现在生产生活中常见到的智能服务,如智能控制、专家系统、黑灯工厂等(图1),具体阐述如下。哲学、认知科学、数学、神经生理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领域内的发展是实现人工智能的基础。如通过哲学,确定生产系统中以人为中心的设计规图1人工智能的基本内涵划理念,通过数学中微分、离散等知识抽象出具体问题中的相互关系,通过神经心理学确定人工智能的基本学习规则和方法,最后计算机科学作为载体,运用计算机技术在虚拟端实现智能装备的训练和调试。自然语言处理、智能搜索、机器学习等研究领域是在基础学科的支撑下,结合现实问题所研究出来的,其是实现在基础学科和智能应用服务之间的连接关系,根据智能服务要满足的具体功能,其借助计算机语言,智能算法等对具体问题进行数学描述,对数据记性提取和整理。人工智能在制造业的应用领域主要涉及到产品的生产和质量控制过程,如通过数据爬虫服务爬取数据库中专家系统构建、模式识别状态下在制品质量把控、数字孪生工厂中的黑灯工厂构建等。

2人工智能在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过程中的应用

机械加工及自动化技术的融合发展,对我国工业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技术保证,本节重点介绍我国机械加工及其自动化的发展现状和人工智能在机械加工过程中的融合发展途径。

2.1机械加工及其自动化现状

机械加工及自动化技术已经成为装备制造业中的支柱性技术,随着我国经济体量的不断扩大,大型机械设备逐步取代了人工作业的方式,机械加工与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满足了大批量生产需求的同时,将人工成本和时间成本控制在最小。虽然近年来我国的机械制造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其在管理、设计、制造工艺、自动化技术方面还存在较大的改善空间。2.1.1管理模式有待革新我国现代工业发展较晚,在管理模式和管理思想上与发达国家仍存有差距,同时管理工具的不完善也使得我国机械自动化技术程度不高,在机械加工过程设计和管理上缺乏数据和欧洲杯买球平台的技术支持。2.1.2数据处理能力薄弱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机械加工过程信息数据处理方面的能力仍不足,缺少有力的技术手段对机械加工过程中的自动化工具进行设计和制造,这也是我国现阶段机械自动化程度低、发展受限的原因。2.1.3标准文件系统不成熟传统作坊式生产模式对于建设标准化工艺文件产生不利影响,机械自动化技术需要操作人员对机械设备下达明确的加工指令,设备才能按照操作者的要求进行作业,我国传统的作坊式生产模式导致部分员工未养成及时记录工艺数据的习惯。我国的自动化技术在国际自动化水平中仍处于落后地位,尤其是现阶段人们均在追求个性化定制产品,这对于我国的自动化技术产生了极大的挑战,机械加工在柔性制造、多轴联动机床的设计和实现等方面仍有较大的进步空间。

2.2人工智能在机械加工及自动化技术融合发展途径

2.2.1在机械加工工艺设计阶段随着技术的不断革新发展,机械加工工业设计的方法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相对于传统的操作者按照经验技术对机械加工的工艺过程进行设计,人工智能支持机械加工设计前的虚拟验证,由设计者将数据整理后,借助cad、pro.e、anasys等三维视图工具对机械加工的基本工艺流程和加工过程中的能量损耗进行评估,选择最优工序。2.2.2加工过程中的质量把控过程质量是标志机械加工自动化水平的重要指标,将人工智能运用到机械自动化加工过程中,能极大避免因外部干预导致的产品质量不合格等问题,从根本上保证了机械自动化加工的精度,提升了机械加工的水准。此外,将人工智能如模式识别、自动对刀、信息反馈等技术与机械自动化加工技术相结合,还能让设备具有智能调整、智能分析的功能,使得产品满足更多人的需求。2.2.3设备与产品的信息数据收集物联网技术是人工智能的基础支撑性技术,其对设备端和产品端的数据采集和传输具有重要作用。工程师通过在设备关键部件设置传感装置,在加工现场布置物联网络,通过设定固定的数据采集频率,实现机械加工过程中的设备运行数据、产品健康状态数据的采集、传输和储存。人工智能的聪明程度取决于训练数据和训练次数的多少,通过在机械加工过程中的数据进行收集,并将该数据作为人工智能的训练数据,能极大提高机械加工的智能程度。

3人工智能助力机械加工及其自动化的支撑技术

3.1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

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是工程学领域中常用的基本工具[2],其主要解决在产品工艺设计过程中的计算、信息存储和图形绘制等工作。机械加工的基本依据就是产品图纸,人工智能与机械自动化加工融合发展的过程,计算机辅助设计能实现智能终端与设计者之间的信息交流,同样需要以图纸作为基本指令要求。

3.2虚拟现实技术

虚拟现实技术又称为“灵境技术”,其将计算机图形学与人机接口技术、传感器技术等结合,实现逼真的人工模拟环境。虚拟现实技术是人工智能的重要组成部分[3],如在机械自动化加工前,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全面完整地展示加工的整个过程,对于完善作业内容、提升加工质量具有重要意义。3.3有限元仿真分析技术有限元分析技术是利用数据近似的方法对真实物理系统进行模拟,是虚拟仿真技术的一种,但其可以通过有限网格划分对设备的强度、刚度等属性进行数据化表示。如在机械加工过程中,通过对加工过程中刀具的受力情况进行分析,按刚度将刀具划分为不同的等级,在进行不同产品的机加过程中智能选择合适的刀具,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和避免加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4结语

人工智能与机械加工及自动化技术发展,是未来机械加工行业的必然发展趋势,本文探讨了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和内涵,分析了我国现阶段机械自动化加工技术的短板,指出了人工智能与机械加工及自动化的融合发展途径,最后对人工智能实现过程中基本的支撑技术作出简要说明。

参考文献:

[1]练正胜.分析人工智能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中的实践[j].中国金属通报,2020(10):55-56.

[2]王禹博.人工智能在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领域的应用[j].信息记录材料,2019,20(8):79-80.

智能与工业范文篇8

关键词:智能制造;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策略

随着智能设备与信息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各行各业都在进行“智能制造”的转型改造与升级。所谓“智能制造”(以下简称“智造”)是指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基础,配合新能源、新材料、新工艺,贯穿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制造活动的各个环节,具有信息深度自感知、智慧化自决策、精准控制自执行等功能的先进制造过程、系统与模式的总称[1]。“智造”时代的到来,加快了企业生产技术与设备改造、生产方式与模式的改革步伐,传统企业生产活动正快速向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转变,需要有大批同时具备并掌握了专业技术技能与现代自动化、数字信息技术等的复合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作为支撑。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主体,如何应对“智造”时代对人才的新需求,如何才能培养适应“智造”需求的人才?本文针对当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单一性、智力(能)技能训练的缺位以及职业综合能力普遍较低等问题,根据“智造”时代技术技能人才需求的新特点,积极探索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一、“智造”时代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分析

智能制造的生产活动是人与智能机器人的合作共事,汇聚了人工智能、大数据与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智能化、信息化和自动化已渗透到企业生产的各个环节。有研究者指出,“智造”时代的工业生产形式具有三大特点:一是以生产要素高度灵活配置为基础的大规模个性化生产,既能满足个性化定制需要,又能保证大规模生产的高效率;二是客户与企业的欧洲杯投注官网的合作伙伴广泛参与整个业务流程与价值创造过程;三是智能生产与高质量个性化服务的集成,让整个价值链融为一体[2]。新的生产形式与要求,使对新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及要求也发生巨大变化。

(一)知识方面,从单学科向多学科融合的转变

传统生产模式下,企业员工的工作岗位固定且分工较细,如钳工,可分为装配钳工、修理钳工、模具钳工等工种,各工种都有各自既定的工作内容与任务。其中修理钳工主要负责机器设备的日常检修、清洗与更换或修复,知识要求也只限于本专业岗位领域,即具备机械元件与传动、机械加工、切削与测量常用工具使用、机械拆装与维护以及常用润滑油的种类与用途等与岗位工作及内容密切相关的基本知识。随着自动化、智能化机器设备的深入运用,企业需要的是既掌握且能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智能化设备技术,独立完成智能化目标和任务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3]。在智能制造生产活动中,产品的整个生产流程与周期,即从新产品的设计到研发、投入生产,都被数字化、智能化系统所覆盖,技术技能人员已不再只是从事本职业岗位专业化和程序化的劳动,而是需与智能机器进行日常互动与对话,即操控工业智能机器人、向机器人工作指令与下达工作任务以及机器的日常技术调试与维护等。工作内容与职责从简单、单一型工作向复杂、复合型工作转变,岗位角色不再仅仅是研发者、生产者或操作者,而是兼具管理者、决策者与问题解决者多层的身份,这就要求他们除具备本专业理论知识外,还需具备管理学、决策学、现代计算机技术、数字技术、人工智能等专业领域的基本知识。

(二)技能方面,从单一的专门技能向多元的复合职业能力转变

生产组织形式的转变不仅使企业员工的工作内容变得复杂,也使企业内各部门间也不再各自独立,实现了部门间的高度协作与融合。如同一个职业团队,企业管理的组织结构形式也由原来的垂直化向扁平化转型,这种柔性的生产组织方式使得人才的职责和能力由单一变得全面,综合要求也相对提高[4],对人才需求呈现“一专多能”的复合型特征。传统的一些简单而重复的工作岗位被工业机器人或“智能化”设备所取代,由此催生出一批新的与智能机器相关的职业岗位。新岗位不再是孤立的,员工所承担也不只是一个工作任务,而是作为团队成员参与企业生产活动的各个环节,对人才的要求也不只仅限于本专业的技能,还需具备操控智能机器的技术、数据分析、与人沟通协作、协调、发现及解决问题等的综合能力。

二、当前我国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智造”时代,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创新能力、用户个性化需求满足等是企业制胜的关键,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直接关系到企业产品的品质与声誉。然而,目前我国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仍突出,一方面企业招不到所需要的人才;另一方面职业院校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如下:

(一)专业设置的前瞻性缺失

高职教育是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培养符合社会经济发展与产业转型升级所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是其主体责任,专业设置的前瞻性是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与社会发展需求匹配的基础。然而,当前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在适应经济发展与社会需求方面明显不足,专业设置仍以传统专业为主,或从招生的角度来设置专业,较少结合产业发展趋势进行人才需求预测,对专业设置进行及时的调整、新增或改造,使现有专业设置与产业的智能改造升级发展不同步,所培养的人才难以满足产业发展和市场需求,造成人才供需出现结构性失衡。

(二)人才定位的复合性不够

“智造时代”的一个明显特点是岗位工作内容的综合化程度提高,需要技术技能人才具备多学科的知识与技术,学科间的交叉与融合将成为常态。然而,当前高职专业教学内容的学科边界及分化明显,范围狭窄,只注重对学生单一专业技能的培养,而忽视对学生的软(智力)技能、跨学科技术技能与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如职业院校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重点培养掌握汽车修理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5]等,这种单一性的人才培养显然无法满足职业岗位综合化、人才复合化的需要。

(三)教学内容的先进性不足

在教学中,高职院校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其教育教学以及人才培养与社会经济、产业与技术进步等的关联性,较少根据产业经济发展与生产模式变革的需求而适时更新或调整教学内容,及时引进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讲授内容源于已出版的教材,而教材的建设期与出版期将导致所授知识存在一定的滞后性,相比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与科技进步所带来的知识与技术的日新月异变化,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与人才培养节奏不匹配。

(四)培养过程的开放性不够

目前我国一些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仍停留在表面,职业院校与企业间缺失深层次的内涵融合与合作。例如,企业参与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建设、校本教材开发、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向职业院校选派骨干直接参与职业院校的教学活动等。职业院校也鲜少利用自身优势为企业发展提供服务,选派优秀教师参与企业的新技术研发、新员工培训等,致使“双师型”教师数量严重不足。再例如,学生的技能学习与训练只能在条件及数量有限的校内实训(验)室进行,学生了解或参与企业生产活动的机会缺失。还有,当今科技进步速度快,老技术不断被新技术所替换,实训(验)机器设备的淘汰速度加快,而职业院校的办学经费有限,无法及时更新或添置新的、先进的设备,进而使学生无法及时学习并掌握社会及经济发展所需的新技术、新技能。

三、“智造”时代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改进策略

高职教育肩负着为区域产业转型升级与变革发展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及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在企业“智能”化转型改造进程中,企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知识水平与技术技能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为应对“智造”时代的新需要、新需求,高职院校亟需全面改革并创新其人才培养模式。

(一)开展人才需求预测,建立专业设置动态

调整机制高职院校应根据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改造趋势进行人才需求预测,建立专业设置的动态调整机制。从2021年教育部的《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目录》中可以看出,国家对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新时代产业发展需求融合的改造思路。由此,职业院校应根据“智造”时代产业转型变革的需求,结合新知识、新技术以及新职业等需求变化对现有专业设置采取撤销、新增或改造的方式进行调整,如依据产业智能改造升级的需求对部分现有专业进行数字化、智能化改造,以提升专业设置和定位与经济发展、产业转型变革、职业岗位变迁的契合度与关联度。

(二)重置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高职院校应根据新时代经济及产业发展新态势、智能制造时代的人才需求特点,重新设置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人才培养规格,从之前的单一专门型技能人才定位向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定位转变。高职院校可以专业群建设为基础,将多学科知识与技术进行融合、交叉,构建专业集群化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使培养的学生既精通所学专业方向的知识与技术技能,又具备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胜任跨学科的多岗位工作,提升学生的职业适应与迁移能力。

(三)全面推进教学改革,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第一,建立动态的教材建设体系。教材是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推进教材建设改革与创新,是实现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高职院校应改变教材选用与建设方式,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共同编写与开发教材模式,根据产业转型变革以及技术进步发展等情况,适时更新调整教材内容,及时将企业生产的新理念、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等内容融入教材,增加教学内容与人才需求的关联度。第二,引入多元化的现代教育技术。职业院校应将信息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以及虚拟现实等现代教育技术广泛应用于教学活动中,引入企业真实岗位工作内容、生产任务与环境,采用项目式、角色扮演式、情景式以及讨论式等教学方法,使学生在仿真情境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升知识应用能力与专业技能。第三,建立新业态下教师素养的提升机制。教师是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高职院校应加强教师对经济发展新业态的学习,及时了解产业转型发展的新态势,以及知识与技术技能变革的新动态,实施教师专业素养与技能提升计划,让教师及时接触并学习行业新知识与新技术,以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与技能。

(四)强化校企间的深度合作,构建校企协同共育模式

企业及工作过程是知识产生的摇篮,知识的转换更多的是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双向转换[6],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育人是职业院校直接对接产业转型发展以及人才市场需求变革的重要途径,高职院校应积极主动地与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第一,职业院校应深入相关合作企业开展广泛的交流与研讨,充分了解企业的生产运营与管理流程、岗位设置与工作内容等,共同商讨并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确定课程结构、明确教学内容、制定教学标准等,使专业及人才培养定位契合企业发展的实际需要。第二,职业院校应聘请企业的管理骨干、技术专家、能工巧匠等作为学校的兼职教师,直接参与学校的专业教学活动,指导学生实践实训,这样可将企业的最新技术、知识与理念及时传授给学生,提升人才培养的适应性。第三,职业院校应积极探索实习实训基地的校企共建模式,可通过“引企入校”的方式,也可采取投资入股企业车间或工作室的建设项目,实现校企共建共享,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设备先进的实训场地,满足实践教学与技术技能训练的需求。综合上述,多元复合型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是企业实现向“智能制造”转型改造的关键所在。由此,高职院校应准确把握“智造”时代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特点,及时调整专业设置、转变人才培养定位、全面推进“三教”改革,兼顾学生硬技能与软实力的培养,以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整体水平与质量,为“智能制造”目标的实现源源不断地输送高素质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吕铁,韩娜.智能制造:全球趋势与中国战略[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5(11):6-17.

[2]韦康博.工业4.0时代的盈利模式[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5.

[3]王芳,赵中宁,张良智,等.智能制造背景下技术技能人才需求变化的调研与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11):18-22,27.

[4]周静.“工业4.0”战略对职业教育的挑战及应对[j].教育与职业,2017(2):16-21.

[5]陈鹏,薛寒.“中国制造2025”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新使命[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77-83.

智能与工业范文篇9

关键词:智能建筑;电气工程;电气技术

1电气工程与智能建筑的关系

事实上很多人并不了解建筑电气与智能建筑的区别或是关系。以字面意思理解,二者的概念实际上是独立的。建筑领域中,建筑电气与智能建筑有着直接关联[1]。简要来说,要想最大化发挥智能建筑作用,就需要依靠电气技术。当然要想进一步发展电气技术,则需要智能系统的维护与支撑。二者有着密切的联系与作用,缺一不可。传统意义上电气技术为建筑提供着闭路电视、光电照明以及电力供应。现代背景下的智能建筑则能够利用网络通信、电气控制、计算机技术创造优越的生活环境。

2智能建筑中的电气工程作用

在计算机技术越发完善与普及的今天,智能建筑的作用越发突出。为了满足人们的需要,智能建筑就需要确保每个部件都能够正常使用。在体现智能化作用的过程中,需要应用许多的弱电设施、弱点设备。这些设施全部需要依靠电气技术、带智能系统[2]。

3健全智能电气管理制度

健全电气系统,突出电气系统的管理价值、管理作用,精准化控制项目,做好电气系统的规范化管理工作,保障电气系统足够安全与准确,控制好消耗方面的问题。在建筑本身功能越发完善与丰富的今天,建筑内部系统渐渐变得越发复杂。此时就需要重视系统磨合与融合。融合后的系统将会更具效率,体现出更大的价值与作用。正因如此智能电气的管理与控制所体现的效益才会超过系统自身。综合分析所得到的结果便是,要做好建筑优化设计,用集中管理、集中规划、集中设计的方法发挥系统功能、系统价值、系统作用。最大化效益,控制好消耗与投入。国内建筑行业是最大的耗能大户,和交通、工业占据着消耗的半壁江山。建筑施工需要消耗大量能源,要重视对各种智能技术比如节水、绿化、环保技术的研究与使用[3]。

4未来电气技术发展趋势

科技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智能建筑需要突出电气技术的核心作用与价值。重视智能技术的利用。当前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协调与处理好电器设备应用设施关系。这就需要电气行业、建筑行业不断完善与更新技术。当前所用的电力技术、总线控制、以太网络传输综合使用能够为建筑的电力提供相应欧洲杯买球平台的技术支持。当然在未来,将会出现更多种类的高新科技用于建筑当中,提高建筑智能化水平,发挥与响应智能建筑特色与追求。

5电气技术应用注意事项

1经济方面。在设计与使用电气技术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该因素,电气技术的应用一定要处理好能源问题,同时体现技术的可行性、可靠性与经济性要求。操作该技术过程中,使用电气技术需要牢牢结合智能建筑的发展趋势,利用高新技术确保每一个部件都能够发挥应有作用。2设计层面。建筑行业设计电气系统的过程中,必须牢牢结合实事求是追求,要确保其和实际条件充分统一,绝不能过度追求理想化目标做技术设计。建筑功能需要体现全面化特色。设计本身十分复杂,要将这一特点充分考虑,用严谨的规范约束技术条件、布局条件与管理要素[4]。3技术质量方面。电气工程的每一个细节都需要得到相应完善与审查工作,确保所有项目的指标都能够达到标准要求。实施电气技术的同时要严谨的参照有关要求与有关规则,确保电气工程性能与质量得到保障。

6结语

当然当前智能建筑的开发仍旧不够成熟,今后智能建筑仍有许多现代科技与现代技术需要处理与挖掘使用。在不断完善智能化标准、智能化体系的过程中,提高建筑物的性能与水平。智能建筑的体系建立应当充分考虑与使用智能技术、智能电气,打好基础性框架工作规范与推动建筑的智能化发展。要立足于信息化、生态文明社会建设理念追求,打造能够对社会产生积极效益与影响的建筑行业格局。

参考文献:

[1]张晓康.浅谈智能建筑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j].居舍,2019(18):78.

[2]王丽萍.智能建筑电气工程的施工管理及质量控制[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19(3):34-35.

[3]李军.论智能建筑电气工程施工与质量通病防治措施[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3):233.

智能与工业范文篇10

关键词:工业4.0;智能制造;定制仪器;质量监督

1未来制造业的发展方向

德国在2013年汉诺威全球国际工业博览会上提出了“工业4.0”战略,它是一个高科技战略计划,各国为了紧跟时代步伐,纷纷提出了属于本国的“4.0”战略计划,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美国提出的“工业互联网”和中国提出的“中国制造2025”。它们的本质内容都是一致的,都指向一个核心,那就是智能制造。而智能制造的特点是产品高度智能化、个性化。在“工业4.0”时代,未来制造业的商业模式是以解决顾客问题为主。未来个性化需求、批量定制制造将成为潮流。制造业的企业家们要在制造过程中尽可能多地增加产品附加价值,拓展更多、更丰富的服务,提出更好、更完善的欧洲杯买球平台的解决方案,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走柔性制造 个性化定制道路。

2定制仪器的需求

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追求个性化产品,汽车可以定制,家具可以定制,衣服、鞋、包等都可以定制。“工业4.0”影响下的产品开发设计不再只与设计师有关,用户可以融入自己的想法,将这些设计反馈给工厂,使产品变成自己的专属产品。例如海尔集团在2014年创建众创意网站,它是一个全球创意设计互动平台,联合了全球设计师、学生、创客等各类人的创新思维,用户可以在线参与生产制造的全过程,极大地满足了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上海聚星仪器有限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在做中国的高质量测试测量系统。聚星在2014年提出“精益定制”,这种定制业务模式,能大幅度提高测控系统的定制效率,更好地服务于用户,也推进了中国非标定制自主知识产权的仪器水平。对产品质量监督检验工作来说,需检测的样品种类繁多,在样品前处理、检验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也迫切需要一批定制仪器来解决实际中的困难。以本单位新进的agilent7890b气相色谱分析仪为例,该仪器就是一款定制仪器,用于车用汽油和车用乙醇汽油中醇、醚和芳烃含量的测定,出厂前仪器已经经过反复调试并存入了分析方法,实验时直接进样,调用已经建立的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即可,省去了填充柱子和调试参数等一系列工作,并且省去了数据处理这一烦琐工作,直接得出试验结果,为实验工作提供了便利,提高了工作效率。agilent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应用和生命科学领域领先的分析仪器供应商,在2016年又宣布推出agilentintuvo9000气相色谱系统,该系统是agilent的研发核心团队多次拜访实验室用户,倾听用户对于仪器使用的感受和需求,历时2年时间创造的革命性技术成果。与客户共同开发、按照客户需求而设计的agilentintuvo9000在气相色谱性能方面有着很多提升,操作更加简单、直观和智能化,极大地改善了用户体验。

3定制仪器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工作中的作用

定制仪器通过内置传感器、控制器、存储器等技术,在运行中能够对自身状态和外部环境进行自我监测,并对运行期间产生的问题自动向用户反馈。定制仪器对产生的数据进行记录和存储,形成了大量的一线数据,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对测试数据进行汇总,不仅可以看出当地产品的质量指标,还可以进行快速诊断,其结果供决策部门参考。在浙江工厂采用德国生产线的索菲亚定制衣柜车间,车间里没有工人,每块木板都有二维码,扫描后仪器会自动判断出是哪个订单中哪个衣柜的哪一面,然后自动进行裁边、打孔、组装,一个个定制衣柜就产生了,整个过程只需投资一条生产线,前提是原材料智能化。未来的产品质量监督检验工作或许也可以采用扫描二维码的方式,扫一下样品的二维码,该样品的产品信息、检测项目和检测方法直接导入计算机,仪器自动运行,整个检验工作将高度智能化,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未来定制仪器的使用前景一定是好的,当然对各个方面也有要求。

4定制仪器的使用要求

4.1对实验室构建的要求。未来要建设一个真正代表当前智能制造发展水平的“工业4.0”智慧实验室,“工业4.0”下的实验室的构建过程是“互联网 ”的创新发展过程,对于我国现有的传统实验室建设而言,转型实际上是从传统的人工管理的实验室,转向个性化定制的过程。通过采用计算机网络技术、通信技术以及图形显示技术等建立起来的智慧实验室集成系统实现了开放共享、移动互联打破时空束缚和全面管控,是一个舒适、高效、安全的智慧化实验服务的平台。在智慧实验室,实验室管理者和工作者能全面感知实验过程,获得互动、共享、协作的实验学习和科研工作环境,真正实现以人为本。4.2对工作者的要求。技术和产业转型发展的同时也需带动人的发展,须充分考虑智能化与劳动力的平衡,因此“工业4.0”的核心是要从人的角度出发,满足人的需求,让机器更好地为人服务而不是让机器替代人。因此,在构建“工业4.0”智慧实验室的同时,也要同步开展“工业4.0”背景下人才的培养与培训,寻求达到智能化、单位发展与人的发展间的最佳平衡。单位要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选人用人机制和强化继续教育体系,加快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一批“个性化定制”科研工作者,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

5结语

“工业4.0”时代下产品的意义已经不再仅是市面上可观、可感的商品,还包括服务和切满足人类需求的一切事物。“工业4.0”时代是一个以人为本的生存环境,利用现阶段社会拥有的信息通信技术和网络空间虚拟系统将人、数据和机器连接起来,未来将有一大批个性化定制仪器为产品质量监督检验工作服务,未来的检验工作模式将会更加智能化、自动化和个性化,在智能时代,未来这一切都会成为可能。

参考文献

[1]李伟.“工业4.0”背景下产业、企业与职业教育的研究综述[j].机械职业教育,2017(12):5-10.

[2]刘星星.智能制造:内涵国外做法及启示[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2):52-56.

[3]王晓红.“工业4.0”及其影响下的产品开发设计[j].科技与创新,2016(12):63.

[4]陈永兴,张雷,吴武通,等.制药装备制造业工业4.0实验室建设的研究[j].科技展望,2016(16):239-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