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美育论文范文10篇 -欧洲杯买球平台

时间:2024-05-07 07:18:03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高校美育论文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高校美育论文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安徽省高校啦啦队运动的审美特征与美育培训为研究对象,包括啦啦队运动的教学和训练培训学生审美特征、美育的价值、美育训练的方法、线形美等方面.

1.2研究方法

通过文献资料法收集了与本次研究相关的资料,为本论文的研究结构构思提供参考,并为研究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通过定期走访和电话访谈的形势来征求啦啦队运动研究的意见,让本次研究更加严谨.并根据本次实验的需要设计好问卷,通过12名相关专家对本次发放问卷进行效度检验,并获得专家的认可.两次问卷发放相隔20天,对象相同,两次测得相关系数0.85,表明问卷具有可靠性.问卷发放选择了中国科技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安徽大学、安徽工业大学、安徽医科大学、安徽财经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理工大学、安庆师范学院等10所大学进行问卷发放,发放教师问卷20份,回收18份,回收率90%,其中有效问卷17份,有效率94.4%;学生问卷发放120份,回收107份,回收率89.2%,其中有效问卷103份,回收率96.3%;并对回收的问卷进行处理,采用excel2003处理.

2结果分析

一、美育教育的现状

(一)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强

虽然高校对美育教育的重视程度有所加强,但是目前,学生迫于严峻的就业压力,对美育教育缺乏正确的思想认识,将有限的精力更多地注入到专业技能的学习,忽视或无暇顾及人文素质水平的提升。学校在目前的就业形势下对学生这种急功近利的思想也往往是无可奈何。

(二)美育教育内容少,课程专业性太强

在现实生活中,美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在高校美育教育过程中,往往只是强调以艺术审美教育为主,而忽视了其他审美教育形式。艺术审美教育的大部分课程都是艺术专业教师兼职开设,虽然在给普通学生上课时有意识地降低了难度,但专业教师的专业思维定式已经形成,专业教材章节框架深入头脑,对公共美育教育课程的重视程度普遍不高,使得课程的备课不充分,专业性依然太强,与普通学生的原有学习经验难以衔接,致使学生普遍对此类课程兴趣降低。

(三)尚未建立起健全、科学的美育教育评价机制

摘要:审美素养是高素质空中乘务专业学生培养的重要指标,高校应在课程设置、课外实践、活动开展等方面切实有效地加强空中乘务专业学生审美素养的培育,达到内在美和外在美的统一,不断提升我国航空业空乘人员的岗位素养和服务水平。

关键词:审美素养;空中乘务专业;培育

1引言

在当前国际社会合作与发展主旋律下,国家与国家、企业与企业、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合作、往来、旅游、互通越来越频繁,飞机作为当前最安全、最舒适和最快捷的交通工具受到了人们的格外青睐。需求的增加无疑给正在大力发展民航产业的我国带来了巨大的成长契机,但同时也给民航服务类专业技术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代表航空公司形象的空中乘务人员,她们的职业素养甚至会影响公司的品牌和运营。作为高素质的空中乘务人员,除了一张漂亮的脸蛋以及最具亲和力的笑容以外,她们还应该掌握丰富的适合空中乘务工作的知识和必备的审美素养,以达到内在美和外在美的统一。在空中乘务人员职业能力中起着至关重要作用的是审美素养,审美素养能够渗透于空中乘务人员的心理、形象和服务之中,能够贯穿于空中乘务人员职业规划、成长的始终。良好的审美素养不是先天的,而是需要经过长期训练和积累才能够形成和完善的。

2空中乘务专业学生审美素养现状

教育部1999年批准中国民航学院、沈阳航空工业学院等院校开设空中乘务专业,正式拉开了我国空乘人才培养的序幕。近20年的专业建设有效地促进了我国高校空中乘务专业的发展。如今我国民航业迅速发展,给空中乘务专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毕竟空中乘务专业在我国是一个新兴专业,不免存在许多短板和问题,尤其是空中乘务专业学生审美素养的培育应该得到必要的重视。2.1缺乏职业必备的审美认知。“空姐”是大众公认的好职业,空姐们所面向的公司是由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三大央企引导的市场格局,因此,无论是在国企还是在民企航空公司管理要求及待遇基本在同一高度,“高薪资、高福利、高保障”是基本特点,因而获得了越来越多青年学生的青睐和追捧。很多空中乘务专业学生之所以报考该专业,其原因不外乎其“空姐”高端大气的称号、光鲜亮丽的形象、畅游世界的便利、丰厚可观的收入和邻里羡慕的金饭碗。而对于本行业的职业要求和艰辛锻炼缺乏必要的了解。有的学生把开展美育的艺术课程简单理解为学画画、学唱歌、学跳舞的技能课,加上艺术类课程大多为考查课,学生在心理上没有像重视专业课那样重视艺术类课程。学生自身的不够重视严重影响了艺术类课程精神家园的效果,无法从艺术之美中感悟生命之美和人生之美。同时在生活中过于强调和追求外在美而忽视对内在美的塑造,使得部分空乘专业学生把空乘之美仅仅认为是拥有漂亮美丽的脸蛋、优美的身段和甜美的微笑。因此她们更加重视化妆打扮和形体训练,忽视审美素养的内在提升和锻炼。而对于审美素养培育的认识更多的是关注在美育课程会不会让我更会化妆,让我更漂亮和更有气质上,忽视了审美对于人格培育和心灵净化的作用。甚至一些空乘人员由于追求物欲享受而对职业忠实度不够。2.2缺乏必要的审美自律。空中乘务专业学生“慎独”能力有待提高,有的学生也会出现乱丢垃圾、不文明行为和对人冷漠不懂宽容的现象,和未来空姐的身份反差很大,和自己在集体活动中的表现更是判若两人。另外,有的学生缺乏对基本美丑的辨别,在网络世界里盲目自晒、自黑,随手转发一些看似好玩但充满低级趣味的文章或图片。这些现象反映出空中乘务专业学生审美自觉意识不强,没有自觉地在工作、学习和实际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真善美。在审美活动中学生往往表现出被动的现象,没有自觉批判和抵制不良负面审美活动的能力。

【摘要】随着新教改的实施,美育教育的教学任务提上日程,美育与音乐教育对提升学生审美综合素养的主要途径之一,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价值,从而激发学生自身的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本篇论文主要探讨美育教育中音乐审美的提升方式。

【关键词】高校;美育教育;音乐审美素质;改革;提升方式

近年来,我国越来越重视学生综合素养的培育,励志培育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型人才,完善社会人才人格。素质教育是新教改的一项重要决策,为了推进这一项改革内容,各大高校加重素质教育的比重,培育学生的综合素养,本篇论文主要探讨高校美育教学与学生音乐审美素养教育的教学方式,从而达到净化学生心灵的目标,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一、美育教育的概述

(一)概念

美育教育也被称之为“审美教育”,是一种按照美的标准培养人的形象化的情感教育。其主要目的是培育学生健康的审美价值,以及学生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美育教育是在各个艺术以及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教育过程中进行。它以特定时代、特定阶级的审美观念为标准,以形象为手段,以情感为核心,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在培育全面发展性人才的过程中,美育教育起到关键作用,而艺术教育是美育教育的核心内容,也是展开美育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

摘要:随着党和国家在教育方针中对全面发展中美育的重视,有关高校美育文件的出台对专业艺术教育、师范艺术教育和公共艺术教育有了更为明确的分类引导和相对精准的目标指导,其中公共艺术教育正是解决面向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抓手。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改革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如火如荼的展开,湖南师范大学一贯重视美育教学工作,积极推进公共艺术课程改革,启动了美育学科系列课程的建设与改革,而近年来新开设的讲座式课程“尚美讲堂”,经过多个学期的探索与实践,形成了独具个性特色的培养方式和课程模式,得到学生的踊跃选课和高度评价,成为了美育课程创新中的成功案例和通识教育的线下金课。

关键词:美育教学;讲座课程;审美能力;“尚美讲堂

在“德智体美劳”五育协同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下,美育是培养人全面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高校美育则是其中重要的一个阶段。近几年来,国家针对学校美育方面颁发了专门政策,出台了系列措施,高度重视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2019年教育部新《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高校美育要以艺术教育的改革发展为重点,紧紧围绕高校普及艺术教育、专业艺术教育和艺术师范教育三个重点领域,大力加强和改进美育教育教学”。1本文正是以湖南师范大学讲座式公共艺术课程“尚美讲堂”为例,探讨高校在普及艺术教育中示范性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创新实践。

一、“尚美讲堂”课程创建与实践的基本模式

湖南师范大学作为师范类高校,积极深入推进美育教学和研究,大力发展人文通识教育,成立了二级机构“美育发展与研究中心”来统筹全校美育教学资源、推进公共美育课程建设,“尚美讲堂”就是美育中心主持开设的系列美育通识课程之一,这是由美育中心主任吴修林教授积极倡导而设置,并亲自负责和主持的一门讲座式公共艺术课程,而笔者作为该门课的课程助理,通过为期一年、两次开课的全程跟踪观察、参与学习与日常管理,见证了一门课程的建设与发展,体验了课程组织实施与创新实践,参与了教学管理与课程考核。1.课程的基本概况。“尚美讲堂”作为一门面向本科生的艺术审美通识教育课程,通过课堂上引导学生欣赏艺术作品、分享艺术理论,实践上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和校园、观摩艺术展览等多元多维的欣赏和体验各类不同艺术美,从而树立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提升人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促进全面发展。“尚美讲堂”从2018年春季学期起,每期面向全校本科生开设1个200人左右规模的艺术讲座教学班,2学分32学时的课程分为10个教学周完成,7场课堂讲座加3次现场艺术体验相结合是它独特的教学方式。课程负责人吴修林教授认为,在每一期的教学实践中,一方面是引进不同人文艺术领域的教授或专家给学生们带来的学科多样、素养丰富的7场审美艺术讲座,另一方面是安排不同艺术场馆和艺术形式、主题内容的3次现场艺术考察与审美体验,这种理论与实践相辅相成的方式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理解和掌握人文艺术的精神之美。2.课程的组织实施。每期“尚美讲堂”的10周次课程,理论上是湖南师范大学教务处统一安排的课时,固定教室固定时间。但是因为在7次讲座中负责人均会安排1-2次校外专家入校讲学,专家的讲学时间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同时,3次课外艺术体验中可选择的审美实践主题也都具有时效性,特别是美术类展览只是白天开放、表演类演艺是晚间进行,因而课程负责人采取了相对开放的教学管理模式,即准确对应学期课表时间的课程教学执行严格的考勤制度,而对应时间有所调整的艺术讲座或实地体验采取可以在因其他正常教学冲突的情形下的请假制度。但学生因故缺失的课时是必须要另外补齐的,补齐的方式就是主持人在教学周期内会特别为讲堂学生另外提供3-5次可以其他选课旁听的机会,一是可以选择报名参与主持人的世承班的金课“经典音乐赏析”1-2次、二是可以报名参与美育中心组织的重要美育活动1-2次、三是可以随机抢注美育中心学期间免费提供的高雅音乐会赏鉴1次,通过这些参与方式来补齐课程考勤,当然这些旁听机会也是面向其他同学有限开放的。笔者认为,每一堂课的主题都不同,主讲教授也不固定,场所不限于教室,教学形式不拘于老师讲,这些种种的不同带给学生的是全方位多角度的美的感受,同时也充分展现了课堂的灵动和对学生可控式管理。

二、“尚美讲堂”课程培养审美能力的主要途径

音乐素质教育核心通识课程在上海大学开展近七年,积累了一些关于音乐素质教育课程改革的经验。本文将通过对选修该系列课程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于课程的开展情况、优缺点进行总结,为我国艺术教育的教学改革进行一些探索。

一、调研背景

2018年,在给中央美术学院老教授的回信中,明确提出要做好美育工作。同年9月10日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又强调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教育,提出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论断。将“美育”置于重要的地位。2019年4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对新时代高校美育改革发展提出明确要求,使高校美育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为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提供重要保障。“美育”的概念最初于18世纪由著名的德国作家、思想家席勒提出。席勒在《美育书简》一书中,对美育的性质、内容、任务及社会意义都作了相当全面的论述。中国的“美育”概念是王国维于1903年发表的《论教育之宗旨》一文中才提出的主张。后来蔡元培在1917年提出“美育代宗教说”,美育教育逐步受到重视。在他的后续教育事业中,成立了“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为我国音乐教育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现代社会不仅要规范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应该关注个体的精神状态。美育教育影响其性格、情感、气质等方面,对于个体的影响会更加全面与深入,从而间接影响整个社会,对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起着重要的作用。美育对于个体发展来说也至关重要,一个人如果想成事,除了有理性的头脑和卓越能力以外,良好的心态、宽广的胸襟等诸多内在优秀品质也是不可或缺的。所以美育是实现人类全面发展的必备条件,同时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手段。学校教育尤其是高校作为美育教育的主要平台,能够正确引导和教育学生显得尤为重要。上海大学积极响应国家和社会对于新时代综合素质人才的迫切需求,改革多门通识教育课程,通过不断创新全人培养模式,为社会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公民意识、人文情怀、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并能应对之后种种挑战的综合型人才。上海大学作为综合类高校,其艺术学科相对较完善,包含电影、美术、音乐、文学等多种学科。以此为基础拓展出以下三类美育教育课程体系。核心通识课体系:包含理工、经管、人文三大领域。三大领域中包含科技进步与生态文明、经济发展与全球视野、人文经典与文化传承、政治文明与社会建设、艺术修养与审美体验、创新思维与创业教育六大模块。从工程技术到全球金融,从政治历史到艺术美学均有涉猎。艺术实践平台:上海大学拥有包括弦乐团、管乐团、打击乐团、民乐团、钢琴协会以及舞蹈团等多个平台并向全校师生开放。极大丰富了同学们的课余生活,让有兴趣的同学在学有余力的同时,通过艺术团的实践活动,进一步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艺术展演平台:上海大学联合社会团体定期举办活动,通过画展、影展、音乐会、话剧等多种形式,向广大师生普及艺术知识、提高艺术修养、培育对于艺术美的审美认知。

二、课程调研情况

上海大学开展音乐素质教育核心通识课程近七年,积累了一定经验。本人全程参与《外国经典音乐》与《中国经典音乐》两门课程。经过近一年的跟踪调查,结合多位任课老师的采访,特地制作一份调研问卷,调查学生对于课程的学习情况。通过问卷反馈分析上海大学实施核心通识课程的美育效果、育人效果,为后续教学规划与改革提供一些支持。(一)专业与年级分布状况。该问卷的目标人群是2018—2019学年,冬季、春季学期选修《中国经典音乐》或《外国经典音乐》这两门音乐类核心通识课程的上课学生。有效问卷共512份。问卷显示大二的学生的比例为最高,达54.7%,超过半数,这一点与学校对核心通识课程的学分要求以及大一因大部分学生未分专业而限制了总学分的原因有一定的关系。大一、大三、大四学生分别占了17.2%、22.7%、5.4%。在专业方面,理工类学生因本身在学校的基数较大而占有约63.1%的比例,其次是经管类约16.2%,人文类约14.7%,艺术类约5.3%,其他约0.8%。上海大学开设核心通识课程与通选课的理念是希望本科生在大学的四年里,跨专业学习知识,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根据调研人群的专业分布可见这两门音乐类课程确实达到了这一目的。(二)参加问卷的课程分布。在选修音乐类通识课程方面,核心通识课程《外国经典音乐》与《中国经典音乐》占比分别为42.2%和39.5%,剩下18.3%选择了音乐学院开设的音乐类任意选修课:《时代音画》和《素质教育音乐会》。(三)参加课程的原因统计在学生参加课程的原因方面,最主要是对音乐感兴趣,包括但不限于音乐本身、音乐发展、文化历史、中外乐器等方面,其次是同学推荐、拓展视野等原因,以下是两个课程各自的人数统计。在《外国经典音乐》课程中,有效调研对象为212人,其中有188人是因为对音乐有一定兴趣才选择此课程,另外24人表示是同学推荐或其他个人原因选择此课程。在《中国经典音乐》课程中,有效调研对象为228人,其中184人表示对音乐有一定兴趣选择此课程,剩余44人是同学推荐或其他个人原因选择此课程。由此可见,学生在选择艺术类通识课程时,较大原因是自身对于音乐的喜爱,即内在驱动力,这一点和上海大学开设核心通识课程的理念不谋而合。(四)课程反馈。本次问卷调查不仅涵盖了对选修课程学生的基本情况的了解、课程内容的合理性、同学们对于课程学习的收获以及对于本课程满意度等问题,也希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供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以便学校不断改进教学,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据统计,87.6%的同学不同程度表示在选修音乐素质教育核心通识课后,对音乐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对音乐的认知不再局限于流行音乐,并开始在生活中有意识地接触中外经典音乐。寓教于乐的教学模式也激发了学生自身对于经典音乐学习的兴趣。通过对经典音乐的初步学习,开阔了学生的音乐学习视野,了解了经典音乐的历史背景及社会文化,掌握了基本的乐理知识和鉴赏能力。也有少部分同学表示,没有音乐基础的学生在课程中略显吃力。正如一位同学在问卷中反馈:“在大部分同学中,上大学之前会因为各种原因,未能接触、学习艺术,在大学如果没有这类课程,恐怕绝大多数非艺术专业的同学将不会在年轻时培养出对艺术美的欣赏意识,人文素养的缺失将有可能成为终生遗憾”。确实,从调查问卷上来看,上海大学为上大学子提供了接触艺术的良好平台与机会,核心通识课体系初步达成了帮助学生形成基本的人文修养、培养前瞻性思维的教学目标。

三、调研分析

近年来,我国高校公共艺术教育①的研究开始起步,无论是期刊论文还是学位论文,都有了一定的进展,为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综观15年来公共艺术教育的研究成果,相对于“艺术教育”、“音乐教育”、“美术教育”、“舞蹈教育”、“美育”来说,通过在万方数据库的知识脉络检索和比较分析(见图1),显示出我国的公共艺术教育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通过对2009年底前公共艺术教育研究的404篇期刊论文和128篇学位论文的研究内容以及期刊论文影响力的统计分析,笔者认为目前公共艺术教育以现状描述、经验总结为主的现状与公共艺术教育研究者的“需要”密切相关。

一、公共艺术教育的研究现状

笔者通过2009年底之前对公共艺术教育研究的期刊论文和学位论文的统计分析,得出目前公共艺术教育研究的内容与范围主要有17个主题项,即“课程、现状与对策、功能、教学、改革、艺术教育体系、师资、国外艺术教育、特征、教育价值、经验总结、艺术团建设、教育模式、教育理念、教材、音乐教育史和其他”等。从归纳出的公共艺术教育研究的17个主题项中可以看出,其内容与范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基本覆盖了公共艺术教育的研究领域。其中的“课程、教学、现状与对策、功能”等四个方面所占比例较大,属于目前研究的热点。公共艺术教育的“艺术教育体系”、“师资”、“特征”、“教育价值”、“经验总结”、“艺术团建设”、“音乐教育史”和“其他”等方面的论文研究也已开始起步,在此笔者将之归类为研究的非热点。为了解公共艺术教育的研究现状,笔者通过公共艺术教育的研究热点进行分析。

1.课程

自《全国普通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实施以来,许多普通高校相继开设了部分公共艺术课程,但“因学校而异、因学生而异,缺乏统一教学体系、教材和评价标准,公共艺术课程开设缺乏全局性。”②公共艺术教育研究中,对于课程方面的研究在期刊论文和学位论文中的比例分别占到26.24%和26.56%,分别位居第一和第二位。对于课程方面的研究主要是对课程现状与对策、课程的作用、课程设置、课程体系、课程管理、课程模式、课程改革以及等方面的探讨,学位论文中对于公共音乐教育课程的探讨比例较高。关于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现状与对策的研究,主要是通过分析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来提出相应的对策或建议。在公共艺术教育研究的学位论文中,关于课程的研究主要是从具体的课程和课程内容来研究。这些研究主要是探讨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内容,即哪些艺术课程可以进入公共艺术教育,并对其价值及其可行性进行了较为细致的研究。

2.教学

摘要:在新媒体时代,互联网的发展已经改变了女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价值追求、行为表达等,也影响着女大学生审美素养的提升。网络通识课作为时代和科技的产物,已经成为女大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和重要平台。本文在充分分析女大学生审美特点并对女大学生的审美教育进行实证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挖掘基于网络通识课的审美教育特点,进而创新审美教育思路,从课程建设、审美传播平台、线下课程与管理方式、艺术社团和艺术实践等方面探讨提升大学生审美素养的具体策略,以期有效拓展女大学生审美教育的新领域。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网络通识课;女大学生;审美素养

高校审美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高校学子对待生活的态度、道德观念与人生追求。2019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对新时代高校美育改革发展提出明确要求,即2022年高校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显著提升。这一意见进一步明确了高校美育要大力加强和改进美育教育教学,建强美育教师队伍、深化美育教学改革、推进文化传承创新、增强服务社会的能力水平,全面加强组织保障,切实改变高校美育的薄弱现状,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可见,提升高校学子的审美素养,以美促善、以美启真是美育的核心内容。新时代女大学生是代表当代高知女性审美的重要群体。女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不仅关乎其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取向,也关乎着整个社会的知识群体对于审美素养的认同和追求。因此,提升当代女大学生的审美情操和素养,对于整个社会的审美倾向的引导具有重要意义。

一、新媒体时代基于网络通识课的女大学生审美教育的时代需求

女大学生作为一个特定群体,一直是高校美育工作中的重点关注对象。纵观修订后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要求高校要明确普及艺术教育管理机构,把公共艺术课程与艺术实践纳入高校人才培养方案,实行学分制管理,每位学生须修满学校规定的公共艺术课程学分方能毕业。国家鼓励高校根据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特点和专业能力素质要求,积极探索构建公共艺术课程体系,培育建设一批高质量的美育精品课程。[1]

(一)网络通识课给女大学生审美教育带来机遇

[摘要]随着各种新的教育思想的探索与传播,“校园文化”在整体育人方面的强大作用正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和各类学校的普遍重视。校园文化的特点总体表现为“和谐”,美育功能是校园文化建设最为重要的功用,只有以“审美”为基本标尺,才能更好地实现校园文化的育人作用,达到“和谐”育人的最高境界。

[关键词]校园文化;审美功能;美育

随着各种新的教育思想的探索与传播,“校园文化”在整体育人方面的强大作用正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和各类学校的普遍重视。那么究竟什么是校园文化呢?要弄清楚这一问题,首先就要研究一下什么是“文化”,弄清了“文化”的含义,自然也就可以对校园文化有一个比较准确的界定。在我国,“文化”一词较早出现在文献典籍《易·贲卦·象传》中,所谓“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化”合在一起实际上就是“人文教化”的意思。“人文教化”包含着“人创造文化”和“文化创造人”两层意思,即文化是由人创始的,人创造的文化同时又对人施加了影响,从而也创造了人。这两层意思有点类似于马克思在谈到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时所使用的“自然的人化”和“人化的自然”这一对概念。“人文教化”思想的两层意思都没有离开“教育”这一内容,即人在生产活动中受到教育,创造文化,这种文化同时又进一步对人实施影响,教化于人。

这样看来,所谓“校园文化”也就应该指两方面的内容,一个是校园“已经形成”的文化,一个是校园“正在形成”的文化。“已经形成”的文化指一个学校的历史积淀、历史景观、历史人物、历史形象、历史典故等,它是一个学校一直传承的历史传统与历史精神,即“人创造文化”。而“正在形成”的文化则指当下校园内的各种教学活动、正在建造的校园设施、校园景观、当下校园师生的进取精神、创新能力等,它包含一个学校当下活动的所有内容,是人的文化创造。当然,从横向来讲,我们还可以从校园文化的性质出发将其划分为“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两种。“物质文化”指那些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文化硬件,如学校建筑的布局,校门、大型壁画、校史馆的设计与修建,学校绿化景点、学校雕塑的创作设计与修建,学校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等厅堂的陈设布置,教室、走廊的布置,校园网、黑板报、橱窗、阅报栏、标语牌、广播、现代信息技术方面的设备设置等。学校的这些硬件,作为学校文化的物质构成都具备独特的风格和文化内涵,都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校群体成员的观念与行为。学校的“精神文化”指那些抽象的、观念性的文化软件,如校园精神、校训、学术氛围、校风传统,舞蹈、音乐、书法、绘画等演出与展览,人文艺术讲座,经常开展的辩论赛、演讲赛、运动赛、征文大赛、文化艺术节等,这些文化偏重于对学生精神方面的教育与养成,这些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与活动,可以使学生产生自豪、崇高的冲动,而广泛的对外交流和社会实践又使他们不断地完善自我。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创新,学会负责,成为人格健全、全面发展的新型大学生。

需要说明的是,学校周边的文化环境与校园内文化的关系也是紧密的,对于学校的影响不能忽视,因此本文认为,校园文化还应该包括校园周边的文化。如果我们将通常意义上的校园文化称为校园的“内文化”,那么我们就可以将校园周边的文化称为校园“外文化”。现今,社会环境对高校的影响实在太大了,社会上的拜金主义、淫秽下流低级的社会垃圾、网吧等游戏场所、武打黄色等荧屏图书毒害着学生,各种坏人的教唆和引诱也考验着那些涉世未深的莘莘学子。因此,高校应该加强同社会的联系,尤其是加强与学校周边政府治安管理部门的联系,及时沟通,加大整治力度,净化校园周边环境,从而形成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外环境,加大校园内环境的向外辐射,让校园内文化更多地影响社会,而不是校园内文化被社会所影响。

摘要: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脊梁,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使命,对大学生的思想引领与美育教育工作尤为重要。开设公共艺术课程有利于加大对学生的美育教育力度,也是目前我国高校教育体系的关键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爱国情怀都有着重要作用。目前,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但现实困境依然存在。文章以音乐类课程为例,就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发展历程和现状进行梳理回顾,对目前发展过程中的现实问题分析研究,提出有效对策。

关键词:高校;公共艺术;音乐;教学

艺术教育是现代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美育教育的重要途径,开设公共艺术课程是高校对在校生进行艺术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是大学生人文素质、艺术修养养成的重要手段。重视公共艺术教育有利于学生保持身心健康,养成良好习惯。我国始终关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并制定众多的方针政策指导学校开展美育教育活动,为学校美育事业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成熟方案。

一、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发展历程

(一)系列相关文件。自2002年以来,教育部及其他相关职能机关日益关注学校的艺术教育工作,并根据全国的公共艺术教育工作进展情况不断提出指导意见,自2002年至2019年,主要颁布了五大美育政策。2002年《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是教育部首次颁布的关于艺术教育的成文文件,在此规程中并未把艺术教育按受众群体的不同而分类设置,而是将艺术课程列为中小学期末和毕业考查科目,并且未针对高等院校的艺术课程作出具体要求。200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下述称作《指导方案》)是针对我国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修订的文件,重点是将公共艺术课程添加到普通高校的教学目标中,主要内容是课程性质、需要达成的目标以及怎样实施、配套方案等,内容详细且具体,已成为教育部门制定且颁布的有关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首个正式文件。文件中充分肯定了公共艺术课程在我国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并提出了具体要求,之后教育部等有关职能部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专门针对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的相关文件政策,比如2014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2019年我国有关部门制定的《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下述称作《意见》),《意见》是在之前的《指导方案》等相关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针对十八大以来高等学校实施美育教育而提出的指导意见,全文就新时代高校美育工作在总体要求、重点任务、主要举措以及组织保障四大方面做出了十四个小点的全面部署。(二)具体要求。自2002年以来,教育部和国务院办公厅相继出台了《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等五个主要文件指导学校的公共艺术教育工作,这些文件既有时间、课程、学分等层面的延续性,也有课程设计要求、师资队伍等方面改革突破的新举措,为了更加清晰的了解这些数据情况,从印发机关、适用范围、课程设置及要求和师资队伍等几个方面对以上五个文件进行横向比较,汇表(此表格中内容均摘自教育部和中央人民政府官方网站文件)如下:五大文件是国务院和教育部根据全国学校公共艺术课程开设和实施情况而作出的具体指导政策,并结合时代背景与美育教育推进情况在课程建设、学分要求、师资队伍配置、科研要求等不同层面的侧重要求。自2006年《指导方案》颁布以来,全国高校普遍开设公共艺术通识教育课程,除艺术类专业院校外,大部分普通高校将包括音乐在内的艺术课程作为选修课程或者限定性选修课程,基于《指导方案》中对于课程设置的详细要求可知,“音乐鉴赏”和“艺术导论”等八门相关课程已作为限定性选修内容。此外学校也可以参考现实情况开设不同类型的课程,比如艺术史论类、实践类等不同类型和主题的课程等。根据公共艺术课程的开设现状,国家也开始修订符合实际教育情况的正式文件。2019年《意见》是截止到目前最为全面的指导性方案,它结合新时代的背景特点,在总结了十余年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开展成效的基础上提出适合当下高校的切实可行的指导性意见。文件中明确指出普通高校要把艺术教育的对象扩大为全体学生,不仅是针对有特长或者参加艺术社团的学生,还要作为普及教育推广,并改变原先单一的课程教学的教育机制,在2006年《指导方案》的基础上进修订,对学分也有了明确严格的规定,这将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二、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开展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