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方法论文范文五篇-欧洲杯买球平台

2022-11-10 欧洲杯买球平台的版权声明

德育方法论文

德育方法论文篇1

总书记提出“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把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提到治国方略的高度,这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治国方略上的重要体现。高校作为培养“四有”新人的摇篮,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地,是实施以德治国方略的基础。

德育工作是高校担负起为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贡献神圣使命的生命线,是解决学校改革发展中的问题和矛盾,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政治保证。加强高校德育工作,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现代创新人才的重要环节。在新的世纪,高校德育教育出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矛盾,面临严峻挑战,对高校德育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课题。因此,高校德育工作者应当正确研究分析新时期高校德育工作的新形势,总结经验、探索规律、把握特点,探索有效的途径和方法,以加强和改进高校的德育工作。

一、当前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高校德育工作如同其他工作一样面临着新形势,因此总结经验、探索规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律、把握特点,是当前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的十分紧迫而又重要的任务。

经济全球化提出的新挑战。当今世界经济格局最显著的特点是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以后,世界多元经济和多元文化不可避免地对青年学生产生重要影响,使一些人淡忘国家意识,削弱民族意识,失去对传统的认同感。尤其是我国加人的发展态势,使我国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它既为我们吸收和借鉴西方有益的科学文化成果提供了方便,同时也为西方敌对势力兜售其价值观,加紧思想文化渗透,实施“西化”、“分化”的图谋,客观上增加了渠道和机会,使思想文化领域及意识形态的矛盾和斗争日益复杂和突出。现代科学技术提出的新挑战。科学技术极大地提高了人类控制自然和人类自身的能力,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但科学技术在应用于社会时所遇到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工业的发展带来的水质和空气的污染大规模的开垦和过度的放牧,造成森林和草原生态的破坏信息科学、生命科学的发展,提出涉及人类自身尊严、健康、遗传以及生态安全等热点问题在信息网络时代,计算机犯罪已经成为全球共同面临的棘手问题。现代科技的发展必然出现从体能、技能到智能的转变,容易产生追逐物质利益,弱化、淡化人格精神需要的倾向。科学技术的发展必然引起新的伦理道德问题。

市场经济提出的新挑战。当前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分配的多样化,归根到底是利益的多样化。利益的原则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利益的作用激发了人们的进取意识和创造热情。但是,利益的驱动也使一些人私欲膨胀,增加了很多消极负面的东西。由于经济地位的区别,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常常有所不同由于具体利益的差异,人们的要求和愿望也往往不尽一致。由于我国正处于改革的攻坚阶段和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情况发生的复杂而深刻的变化,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多样化,社会经济强调物质利益,追求最大的利润,极易滋生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不但给国家造成重大的损失,而且严重影响大学生们的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给德育工作带来了难度。

信息多元化提出的新挑战。当前是一个开放的、信息发达的社会,随着信息技术和信息网络的迅猛发展,信息来源、传播渠道和内容都多样化了。互联网在经济、文化、社会生活中的影响越来越大。互联网是开放的,信息多种多样,既有大量进步、健康、有益的信息,也有不少迷信、黄色、有害的内容。高校德育教育者在学生信息接收中的权威地位已被打破,教育的开放性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由于计算机互联网具有开放性的特点,我们无法事先滤除这些网上的精神垃圾,因此它们可以畅行无阻地到达学生的计算机屏幕,以致直接毒害青年学生的思想。

高校管理体制改革提出的挑战。招生分配制度改革和管理体制改革对大学生也产生一定影响。招生规模扩大,收费标准提高,学业压力增加和就业竞争加剧,学习困难的学生和有种种心理障碍的学生不断增多,大学实行缴费上学制度和“自由择业”的__________毕业就业制度,其积极的一面是明显的,但对大学生以及高校德育工作的影响也是客观存在的。一是缴费上学容易使学生产生不正确的学习目的和学习动机,淡化学生与学校和教师的感情二是自主择业在劳动力市场竞争机制不健全不完备的情况下,会出现不平等竞争,“非实力因素”在就业中起到很大作用,这本身对大学生是一个“精神污染”。

大学生心理问题提出的挑战。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带来的思想重荷,社会问题累积带来的思想困惑,使大学生心理压力加大。伴随着愿望的落空和心理挫折的出现,随之会出现诸如悲观、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我们在以往的德育教育工作中,往往不够重视学生心理方面的教育,常常把一些心理问题当作思想问题来解决,结果曲解了学生,不仅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还会导致他们产生逆反心理,对搞好高校德育教育产生不利影响。

思想文化战线某些消极因素的影响。与“”组织严竣斗争的现实提醒我们思想文化阵地,马克思主义不去占领,非马克思主义思想必然会去占领。改革开放以来,资本主义腐朽文化乘机而人,加之由于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遗留的腐朽思想沉渣泛起,至今仍遗留许多旧的传统观念和习惯,新旧矛盾交织在一起,错综复杂,有时还表现得相当激烈,严重冲击着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影响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大学生也深受其害。

二、新时期高校德育工作的任务

当前高校德育工作的根本任务就是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武装大学生头脑,以江总书记“以德治国”的思想为武器,把他们培养成“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尤其是面对新形势、新特点,我们必须重新审视高校德育工作。为此,我们应明确当前高校德育工作的主要任务培养坚定的政治方向。在社会生活中,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成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高校教育工作者应站在历史的高度,始终把培养大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高等教育的首要位置,高等学校能否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是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能否实现的关键问题。

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大学生必须努力培养优秀的道德品质,道德品质对大学生塑造健康人格、成为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关系重大。大学生应具备的道德品质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社会主义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在大学生个人身上的体现。

造就新时代的民族精神。当代大学生是跨时代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是继往开来的一代,担负着中华民族振兴和繁荣的历史使命,必须用中华民族精神塑造灵魂,武装头脑。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中的优秀和精华部分,它代表民族文化的发展方向,是民族文化中最有生命力的心理意识和思想观念的集中体现。

优化心理素质。大学生不仅应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而且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所谓心理素质,是指人们的情感、意志、兴趣、能力等方面的综合情况。大学生应具有本论文由整理提供良好的心理素质,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良好的意志品质,健康的心理品质,竞争的自信力,环境变化的适应力。

三、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工作的新对策

当前,高校德育教育工作在很多方面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以理想信念为核心,加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形成特别是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必须依靠理论的灌输。现在的问题是如何提高灌输的效果,让科学的理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选择进人学生头脑。因此,应加强马列主义、思想,尤其是邓小平理论教育,以此来武装大学生头脑加强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教育,坚定大学生的社会主义信念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艰苦创业精神教育进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教育,培养大学生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竞争意识、创新意识______。高校“两课”教学,要进行邓小平理论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不仅做到邓小平理论进教材、进课堂,更要做到真正进头脑。建立一支强有力的德育工作队伍,不断提高德育工作水平。

在整个德育教育系统中,教育者处于重要的地位。德育教育工作是整个德育教育过程的组织者、传播者、培养者和引导者。德育工作队伍的建设,一方面是学校大环境的建设,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建立一套完善的适应德育工作者成长的机制,解决他们工作中存在的思想不稳、学历层次不高、信心不足、数量不足等问题另一方面是加强队伍自身建设,高校要把德育工作队伍建设放在干部队伍建设的首位,努力提高他们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的自觉性,增强识别、抵制各种错误思想的能力,使他们能够正确认识和把握德育工作面临的形势。同时,德育工作者必须在新环境下及时转变角色,做学生成才路上的引路人和参与者,与学生形成互尊互爱的平等关系,严于律己,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及工作水平,以自身良好的形象影响和带动学生。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在引导大学生思想道德健康发展过程中的示范作用。

环境可陶冶人,环境可规范人,环境可感化人。首先,高校应开展创建文明校园工作,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营造对大学生道德情感和健全人格具有熏陶和渗透功能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其次,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活动,搞好大学生第二课堂建设。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各种方式,如开展文体活动、举办艺术节、开设人文社会科学选修课等,巩固和扩大第二课堂活动的成果,让浓厚的学术氛围,和谐的人际环境,勤奋务实、团结创新的校风和“明德博学、求是致远”的校训激励大学生奋发向上。再次,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宣传媒体的作用,利用广播、校报等一切手段向大学生推荐好的影视作品、课外读物,颂扬好人好事,抨击“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正面引导学生开通心理咨询及服务热线,尽可能地帮助大学生解决学习、生活等方面的难题,解除学生的思想包袱,引导学生思想道德的健康发展。

充分利用现代科技传媒手段,贴近学生生活,开展德育工作

当今社会,网络意识正在深人人心,尤其是知识层次较高的大学生更为关注,网络正在也必将成为思想意识形态交锋的战场。我们必须大力拓展网上德育阵地,用马列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去占领网上阵地,让大量具有良好德育功能的信息围绕在学生周围,这样既能拓宽我们的德育工作渠道,适应当代大学生思想灵敏、崇尚科学的特点,营造出富有时代气息的育人环境,又能利用学生喜爱的形式,有效地对青年学生进行德育教育。高校应积极抓住这一新的阵地,成立网络管理领导小组,针对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及国内外时事政治,及时制作德育软件,引导学生开展网上讨论,优化网络环境。超级秘书网

加强纪律法制教育,建立一套完善的规章制度,对高校德育教育进行系统的管理高校应在大学生,卜广泛进行宪法、法律、法规和校纪校规教育,使他们知道哪些事情是不能做的,哪些行为是不合乎法律要求的,进而增强他们的纪律法制意识,强化法律、法规、法纪的约束功能,善于把正确的思想理念、道德情操渗透到法律、法规、法纪之中,引导他们不参加非法组织,不参加危害社会公共秩序的活动。同时,要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作保障,科学严格的规章制度管理本身就阐明了学校提倡什么,鼓励什么,反对什么,禁止什么,事实上,德育教育系统管理就是通过对学生行为的肯定和否定来发挥规章制度对学生思想意识的影响作用。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制度管理本身就是德育教育过程,因此要特别重视高校学生学习生活工作中的规章制度的建立健全工作,通过强化高标准严要求的日常行为规范,加强良好的校风、学风建设和健康行为习惯与高尚道德风尚的养成,充分发挥规章制度的德育管理效能。

德育方法论文篇2

【关键词】小学 ; 语文 ; 德育; 渗透

义务阶段教育《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语,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在现实社会中,人们的思维受到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现象充斥,给实现标准带来更大的挑战。在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只能是一种渗透,以自然的穿插形式出现、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既然是渗透。那就一定要讲究一些艺术性和操作方法。下面本人谈几点肤浅认识。

1 对教师的要求

教师要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学生的思想品德主要由教师来培养。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是学生直接的榜样,教师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世界观对学生有着最直接、最重要的影响。教师在课堂上进行品德教育,在课后言行一致、以身作则,以优雅的仪表、文明的谈吐树立起良好的形象,就会对学生道德风貌的健康培养起到良好的表率作用,成为学生的镜子。

2 在课堂教学中渗透

在读中感悟。古代文学理论家刘勰说过:“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语言文字是情的载体。在教学中,要善于抓住重点字、词、语句,引导学生细细品味,从而揣摩其中的思想感情,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思想和感情的熏陶,在读中受到“涧物细无声”的教育。有时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而言,还需教师范读,使学生人情入境。

3 在课外阅读中渗透

小学语文教材的作品,文质兼美、脍炙人口、每篇作品都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因而,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进行德育渗透的主渠道。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品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思想和感情的熏陶。阅读教学进行德育渗透还在于作品本身的熏陶、感染。学生读这些文质兼美的文章,一方面感到祖国语言文字之美,从而激发他们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另一方面也是学生产生与具体的道德形象相联系的情绪体验。如读《白杨》一课,教师可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让学生领悟到:在那茫茫的大戈壁上,高大、挺秀、直而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的,不单单是白杨树,还有那些象白杨树一样扎根边疆建设边疆、无私奉献的边疆建设者们。本文中最能启迪学生心灵的是结尾一句:“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这种“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无私精神,能唤起学生长大后也要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把祖国的西部、把家乡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的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从而促使学生产生相类似的道德行为。另外,教师要根据学生年龄特征,指导学生多读那些使人长精神、增毅力、强体魄,激志气、去懈怠、减卑鄙、除邪恶、生羞愧、远污染、起美感的好书。

4 在作文教学中的渗透德育

作文是思维创作的高级表现形式,它能综合反映出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知识点。作文所涉及的面非常广,人、事、景、物,要求学生做到说真话,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在习作过程中,教师只要激发起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调动起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便能收到良好的德育效果。例如,在练习写简单记述文时可在选材中渗透德育。如“难忘的一件事或一个人,”指导学生可以写“争吵”、“值日”……从而教育学生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努力为集体作贡献,积极锻炼自己的班级管理能力等。在写观察日记、读书笔记、书信等作文教学中也应渗透德育。

5 在语文课外活动渗透教育

通过语文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德育是语文整体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语文课外活动能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和思想品德的熏陶。活动的设计要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并注意有层次性和针对性。课外活动还要坚持选择正面良好的榜样,以培养优良品质、积极进取精神、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和爱国主义情感,如革命诗歌朗诵会、名人成功故事会等。通过这些活动渗透道德品德教育,把语文能力训练与品德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寓德育于语文课外活动中。

德育方法论文篇3

关键词:中职德育课教师教学方法创新

任何科学理论只有在不断地探索和前进中发展和完善自己,才具有无穷的生命力。德育科学理论也不例外,只有在不断地创新和发展中,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政治、经济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特别是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的逐步深化,在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条件下,中职学校德育教育工作不可避免地受到各种冲击和挑战。中职生文化基础参差不齐,在思想、行为习惯、修养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缺陷,这就要求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师在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必须不断进行德育课教学方法的创新,才能肩负起学生道德品质培养和创新能力培育的重任,以适应建设创新型社会的需要。本文讨论的是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方法的创新的问题。

1中职学校德育裸教学现状

1)中职学校传统的德育课教学往往是老师教政治知识,学生学政治知识,然而,由于思想政治课本身抽象性的特点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基础之间存在的差距,思想政治课往往很难上,更不要说上好了,也造成学生对思想政治课没有兴趣。

2)中职学校的德育课在学生的眼里是可有可无。他们认为,他们是来学技能的,学不学政治知识,知不知政治理论都无所谓。这样的态度就造成了老师在讲台上讲,台下学生爱听不听,固然,这和学生的学习态度有关,但这也和长期以来中职学校的德育课形成的“说教堂”“一言堂”等形式有密切的关系。在这种情形下,中职学校的德育课教学提供学生的是一种知识的框架,对学生需要什么没有关注,因而不可能触动到学生的情感,对学生的情感没有触动的教学,学生是难以参与其中的。

3)中职学校学生中存在对德育课厌烦现象,究其原因,不仅在于学生对学习重要性认识不够,还在于教师所组织的教学过程单纯以教师教为主,忽视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及处理问题的能力。

2中职学校德育裸教师教学方法的创新

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方法的创新是德育教育自身发展的要求,也是时展的必然要求。中职学校必须紧扣时代脉搏,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德育教学方法的创新。

2.1重视教学研究.提高教学能力

用新理念武装思想,用新方法迎接挑战。一直以来教学研究是职业学校比较薄弱的工作,也没有得到教师们应有的重视,在德育课教学的创新中必须充分发挥教学研究的作用。首先,德育课教师应树立和强化科研先导意识,树立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成长即成果的课题研究理念,走“研究课题从教学中来,研究成果回到教学中去”的道路,进行教情、学情研究,探索出适合校情、学情的有效教学模式。其次,德育课教师要发扬教学研究的优良传统,根据教学的需要确定具体的研究方向,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的进行教学研究,以科研促教学。发挥集体研究力量的作用,共同提高教师能力和提高教学效果。德育课教师只有具备较强的能力和较高的素质,才能不断创新和创造。

2.2紧跟形势,用好教材和超越教材及编写校本教材

社会在不断发展、进步,各级政府开始重视职业教育,中职教育教育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好时机。作为中职教育“出口”的企业需要大批懂技术、操作能力强、肯吃苦、讲诚信、有良好职业道德的技术劳动者。据调查各类企业对中职培养的毕业生,技能方面比较满意,而对不少毕业生的敬业精神、职业操守、职业态度等内在品德比较失望。现在企业明确提出:招聘员工时,首先考察的是人品、团队协作能力,然后才了解他的技能状态。作为德育课教师对于社会发展、企业用人的新标准这些特征要有敏感度,要及时领会新的政策实质,把握住时代脉搏,心里明白要教什么给学生,要把学生培养成怎样的人,教学就不会迷失方向,视野开阔,不会仅仅盯着教材,能跳出教材。德育课教材因受各种条件限制,教材内容的时空局限性和滞后性是存在的,这也需要教师去处理。这时德育教材不应是“授业解惑”的唯一课程资源,而是为教学服务的一个载体。因此,德育课教师备课、组织教学时切忌不能只考虑教材是什么就教什么,可对教材重新组合,超越教材。联系学生自身的经验、身边发生的事、社会热点,审慎选取材料,把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接通”,选取典型的校友创业就业成功的案例,编印相关资料作为教学内容,使书本知识和时代精神结合起来,做到即不冲淡教学主题,又能强化育人意识和创新意识,这样才能保持教学的活力。

2.3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

中职学生在行为养成习惯上最难的地方就是能不能把一个的习惯长期的坚持下去,这对于学生来说是很困难的,所以德育的老师要在教学环节上找到一些好的方法去帮助学生。在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下,学生循规蹈矩,不敢越雷池,不想标新立异,即使偶有另辟蹊径的“非分”举动往往也会在初尝失败的苦涩后就心灰意冷,这就反映了学生在创新能力的非智力因素方面存在严重的缺陷。要弥补学生这方面的缺陷,首先要打破学生对老师的迷信,不要把老师的话当“圣旨”,要让他们用质疑的态度去听取老师的讲解,用批判的眼光去看待周围的事物,因为没有怀疑就没有科学的发明,就没有人类社会的进步。比如,我会在课堂上故意作错误的讲解和示范,可以打破学生对老师“盲从”,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现在我们习惯于把学生当作一群羊,驱赶着他们在一条狭长的巷道里“一直向前走,不要朝两边看”,这样的学生怎么可能有创新的精神呢?如果我们的德育教师能作一些尝试,我想一定受益匪浅,学生的学习态度定会由“被动接受”型转变为“主动探究”型。长此以往,学生的求异思维将会逐渐养成,创新的意识亦将由此而生。

有了创新的意识不等于就能进行创新。我们的学生普遍地还缺乏创新的胆识。其实这胆识孩子们本来是有的,只不过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胆识就在家长和老师的“紧箍咒”中逐渐消失了,我们的学生中经常会一些“不轨”行为,这种“不轨”之举一旦被老师发现,照例会遭到一通臭骂,可想而知,学生的探索热情和创造冲动也就随着老师的臭骂声飞到了九霄云外。现在我们应该明白,学生的“胆”其实是教师给的。当你要求学生就某个问题进行词论,而学生依然正襟危坐,默不作声时,不要埋怨学生;当学生在探索与创造的过程中因碰到困难而退缩时,不要埋怨学生。教师有责任为学生营造一个“敢想、敢说、敢干”的氛围。当学生碰到困难时,教师应该积极地帮助他们排优解难,应该鼓励他们不要惧怕挫折和失败。有意识地去培养他们坚毅的创新意志品质。

1)重视课堂导人艺术。人际交往中存在“首因效应”,强调第一印象在人们交往中的作用与意义。在德育教学中科学地运用这一理论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德育课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导人,以饱满的激情、生动的语言、恰当的方式,导人新课,达到酝酿情绪,渗透主题和带人情境的目的。一方面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诚恳、友好,另一方面要使学生感受到德育课有趣、有意义,从而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2)多用活动化教学模式和讨论式教学法。教师要根据课程的内容,科学设计,合理安排一些课堂活动,如:辩论会、演讲会、课本剧表演等,善于挖掘教育主题中的情感因素,创设活动情境,形成激活学生热情,诱发辨析思考,开展行为实践的活动化教学。要努力营造课堂的民主氛围,让学生各抒己见,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让学生大胆推理设想,把问题拓展延伸开,把思想和情绪激活,在讨论中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归纳,得出正确结论。

3)多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教师可以把教学所涉及的重要问题抽出来,鼓励学生组成课题研究小组,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和学生一起设计、研究,拟定计划、方法以及最终研究成果的展示形式,让学生在研究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运用。教师作为研究学习的指导者与参与者,应予以适时的“扶”与“放”。

4)加强实践教学。要真正使实践教学更富有实效性,就必须把实践教育纳人教学环节。教师要通过对课程内容的整体把握,或是从现实社会的实际出发,从学生的道德实际水平出发,加强实践教学,尤其是法制问题、经济问题、心理问题等应充分运用学生看得见、听得到的鲜活事例作为教学内容,努力让学生增强理论联系实际、正确运用知识的能力。

5)要建立德育实践基地。教师要充分开发和利用本地区校外德育资源,多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原理和规范、价值标准分辨社会中的各种真伪、善恶、美丑等现象的能力;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思考提出建议和欧洲杯买球平台的解决方案,激发形成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进一步弘扬和培育民族情感,在活动中升华学生的理想信念。

德育课教师要恰当地使用电影、录像、幻灯、照片、录音及计算机等现代科技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通过事先制作好的视听材料取代教师的口讲手写进行教学,它比传统的教师口讲手写教学具有更多的优点,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利用电教设备在课堂上创设一种具体的情境,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从而大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还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或其他数字化载体构建一个全新的网络化教学模式,通过建立资源库、教学网页展示教学资源,建立德育课在线网站,实现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营造一个充满生机、活力、个性化和开放的立体化教学模式,进一步增强教学效果。

2.5创新考试考核方法,引导学生学以至用

德育学科有其自身的特点以及其在学生人生观、价值观、职业理想、职业道德等形成过程中的特殊作用因而与其它学科相比,在考试考核方式上应有所不同。长期以来,德育课教学中存在一个显著弊端就是课堂上讲知识点,书本上划知识点,头脑中记知识点,试卷上考知识点,阅卷中评知识点,然后由此评定学生成绩,这是一种片面的考试评分法,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新时期,德育学科的考试将逐步走向科学化,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考试评价。学生的成绩评定应实现三方面的结合:一是知识与能力相结合。克服片面强调记资料,观点的倾向,注意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二是开卷与闭卷相结合。引导学生写小论文、调查报告等,让学生走出课堂,用生活中的实例去印证教材内容,加深理解,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是卷面成绩与平时表现相结合。淡化分数,通过学生自评、同学互评、老师参评三结合的方式,最终给予综合评定。既考查了学生对相关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考查了学生学以致用、落实到行动中的实际效果;既培养了学生自我约束、自我评价的能力,又发挥了同学相互之间互帮互学的积极性;既考查了学生的主观认识,又考查了学生的一惯表现。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德育学科的育人功能。

德育方法论文篇4

关键词: 传统道德文化 基础教育 教育方法

社会的进步,推动了中国传统道德文化在国民生活中的发展。2014年9月在北京师范大学视察时指出:“我很不赞成把古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2016两会期间,新疆师范大学副校长牛汝极说道:“应分学段有序地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从现在就开始着手。”作为一位中国人,有责任和义务继承和发展它。

当下,我国基础教育阶段进行中国传统道德文化教育是有重要作用的。如今不少学生在自身素养方面出现严重的“营养不良”,不利于他们长期持续发展。中国传统道德文化是一块巨大的宝藏,可以丰富内涵,开阔眼界,巩固知识,培养文化素养,提高道德修养。在将这一巨大的宝藏有计划有目的地传授给学生的时候需要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

1.启发诱导的教学方法

对于传统道德文化教育,启发诱导的方法主要用于教师实施教学时,对于本身没有生命力的传统道德文化教育课本,要用积极诱导的方式使学生感兴趣。

孔子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自主探索的欲望。在传授有关道德知识的时候,可以运用皮亚杰的对偶故事或者科尔伯格的道德两难问题。这种故事或问题必须贴近儿童的实际生活,能够很容易被儿童体认,这样会使儿童原有的认知结构产生不平衡,然后通过努力将其同化或顺应,让他的认知结构重新达到平衡。这样激发其动机以产生学习行为,最终习得道德知识。这一过程中要让儿童自己发现问题,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老师要更加贴近其生活,提出各种问题和故事,使其内心产生矛盾冲突。这样有利于儿童道德阶段的向前发展和儿童推理能力的发展。

2.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

在拥有五千多年历史文化沉淀的古国――中国。由于它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在教授时必须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要按照它应有的次序交给学生,传授给学生系统的知识。

循序渐进是由孔子提出,经其弟子孟子继承发展,之后又被朱熹纳入朱子读书法中的。孟轲认为“其进锐者其退速”,进程过于迅速,势必影响实际效果,致使消退也快。他通过“揠苗助长”的寓言告诫人们:必须懂得教学是自然有序的过程,人们应当关注并促进教学过程的实现,但决不能用“揠苗”的方式助长,否则“非徒无益,而有害之”。

十七世纪捷克著名的教育家夸美纽斯在著作《大教学论》中,明确提出教育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他要求教授学生的知识应该是系统的,教学的进行应该是循序渐进的。夸美纽斯要求学校“自始至终,要按学生的年龄及其已有的知识循序渐进地进行指导”。

3.知行合一的教学方法

从学与行的关系来看,学是手段,行是目的,行比学更加重要。即学以致用,学习如果不能应用,那么学得再多也没有意义。学习道德更应该是这样的,知道社会道德规范,就要体现于生活实践中。传统道德文化教育不是抽象的学问,而是需要学生通过学习把它付诸实践的一门学问。其目的在于促使传统文化对社会、个体行为和思想观念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这种潜移默化不仅仅是思想上的,还要结合行动,将其内容运用于实践是学生深刻理解知识的一个有效的途径。荀子主张:“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以行为为最终目的,对于传统道德文化教育,追求的是对学习者从外到内的影响。教师在实际教育中应该注重引导学生身体力行,注意发挥知、情、意、行的整体功能,对学生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使四者相辅相成。对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孩子,这四者需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有效实施教育教学。要注意儿童在身心发展过程中的顺序性、阶段性、差异性、不平衡性,在选择教学内容、教育方法的时候都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基础教育阶段进行中国传统道德文化教育,在选择教学方法的时候要充分尊重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教师要尽可能营造真诚和谐的环境,充分利用儿童原有的好奇心引导儿童自己主动探索、自主学习、自主解决问题,从而感知到中国传统道德文化,并注意引导儿童把已获取的传统道德文化中的间接经验体现在实际生活中。最终真正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和谐发展的社会公民。

参考文献:

[1]质本青莲.让传统文化成素质教育必修课[ol].国学教育网,2015.

[2]霍力岩.试论蒙台梭利的儿童观[j].比较教育研究,2000,06:51-56.

德育方法论文篇5

本实验力求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五大报告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唯物辩证法的系统原则,把小学德育、中学德育、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学德育作为一个系统加以统筹规划,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这一德育体系,应当是面向21世纪有中国特色的德育体系,应当是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德育体系,应当是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德育体系。

(一)构建21世纪有中国特色的德育体系,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从市场经济建设的实际出发,坚持“三个面向”的发展方向

市场经济对学校德育工作具有双重效应:市场经济自主经营的原则激发了人的主体意识生成,同时诱发个人主义倾向;市场经济所有制形式的多元化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同时利益群体的多样化必然导致价值取向的多元性;市场经济的效益原则增强了效益观念和求实精神,同时诱发了拜金主义和重利轻义倾向。尤其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生产力尚不发达,法制尚不够健全,市场经济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的情况下,学校德育工作希望与困难同在,机遇与挑战并存。

面对这种情况,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应当处理好德育的适应性与超越性的关系,教师主体性与学生主体性的关系,德育导向的一元化与道德实践的多元性的关系。

(二)构建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德育体系,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继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借鉴吸收国外优秀文明成果

德育体系作为一种综合性的道德文化,它的民族特色源于其母体传统文化的民族特性。中国古代哲学是本体论、认识论、道德论的统一,以伦理道德、人生价值的探究为中心,是一种伦理型的哲学体系。通观中国传统道德文化,我们可以总结归纳出最为典型的五个方面:(1)注重整体精神,强调为社会、为民族、为国家的爱国主义思想;(2)推崇仁爱原则,强调“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及人际和谐;(3)提倡人伦价值,强调个人在人伦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4)追求精神境界,向往理想人格;(5)重视修养践履,强调道德主体的能动作用。

西方社会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形成了区别于其他文化的主导精神和价值取向,这就是个性精神、科学精神、民主精神、法制精神、功利精神。这五种精神凝聚着西方文化的精华。

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就是以马列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和时代特点的社会主义文化。这种文化包括先进的思想道德和先进的科学文化两个基本组成部分,两者相辅相成。其中先进的思想道德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决定着整个文化的性质,支配着整个文化的前进方向。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就是根据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的整体内涵,继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道德传统,借鉴吸收国外优秀文明成果,做到“贯通古今,融会中西,继承借鉴,发展创新”,构建适应我国先进思想道德建设的体现21世纪中国先进文化内容特点和前进方向的学校德育体系。

(三)构建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德育体系,就要以中央关于素质教育的精神为指导,突出提高国民素质的根本宗旨,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素质教育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审美艺术素质和劳动技能素质等方面。德育肩负着培养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任务,在素质教育中居于首要的地位,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发挥着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增强德育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标志。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一是按照儿童和青少年的年龄特征,分别研究小学德育、中学德育、大学德育以及各级各类学校德育的衔接;二是将广义的德育分解为道德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制纪律教育、心理教育等五个方面,分别研究各自的特点、规律、内在机制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为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提供理论参照和实践操作的模式,为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奠定基础。

二、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理论基础

(一)德性论、德育论是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本体论基础

1.德育的目的是培养和发展人的德性,人的德性具有整体性、主体性、实践性的特点。德性的整体性不仅表现在德性的整体性与生活的整体性的全面关联,还表现在德性的形式结构与内容结构、德性的理性维度与情感维度的辩证统一。德性的形式结构是个体德性借以存在的形式。一般将德性的形式结构的诸多要素分解为认识、情感、意志和行为。德性的内容结构指在个体意识中所形成的具有一定内容的道德规范体系,是个体对社会道德规范体系的内化。德性的内容结构就其纵向来看是由思想道德信念、原则和规范构成的;就其横向来看则是政治品质、思想品质、道德品质、法纪品质、心理品质等构成的。德性的形式和内容是不可分的,一定的内容总是寓于一定的形式之中,而一定的形式总是具体表现为具有某种内容的形式。

德性的主体性,从哲学意义上讲,主体是人,客体是实践对象。作为道德的载体,教师和学生都应是道德主体。道德主体主要是个体以认识、肯定、发展和完善自己为己任的。德性的形成与发展是道德主体的一种实践活动过程,其实质是学生主体在教师主体帮助下,消化、吸收、实践德育内容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处在一定社会和自身成长的发展阶段,受社会环境和自身道德发展规律的制约。然而,道德认识的发展,道德情感的提升,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都由学生自主完成,具有不可替代性。

德性的实践性主要表现在知与行的关系中。关于知与行的关系,中国古代哲学尤其是德哲学对此有十分深入的思考与论述。总的说来,知行统一的主张是一个基本的取向。

2.德性的整体性、主体性和实践性,内在地规定了德育的整体性、主体性和实践性。

德育的整体性首先表现为德育内容的整体性,德育内容是一个集合概念,它是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心理教育相互联系,互相渗透,互为条件,互相制约构成的统一体。其次表现为德育过程的整体性,德育过程是以形成受教育者一定思想品德为目标,由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参与的教育活动过程。德育过程不同于智育过程,一是体现在教育者的组织、教育、引导与受教育者能动地认识、体验和践行的双向互动关系。二是体现在授之以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的全过程。只有知识传授,而无情感陶冶和行为引导不是完整的德育过程。三是表现为德育管理的整体性,学校德育管理是由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德育目标与内容、德育途径与方法、德育督导与评价等要素组成的整体。德育工作者要树立整体性德育观,着眼于德育系统的整体功能。

德育活动中存在着教育主体和受教育主体,所以德育的主体是双主体。教师的主体性体现在对德育目标、内容的正确把握和对德育途径、方法的正确运用上;学生的主体性体现在对德性的形成和发展的自觉意识和对德育活动的主动参与上。在德育过程中,教师主体和学生主体双向互动,共同实现德育目标。

德育的本质是实践的,实践的观点是德育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德育的实践性首先体现在德育目标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德育目标包括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和行为目标,归根到底要落实到学生的德行上,只有学生践行、践言了,德育目标才算最终实现了。其次,德育过程本身是实践活动。德育活动有多种形式,既有课堂德育活动,又有课外德育活动;既有校内德育活动,又有校外德育活动。这些德育活动是学生品德形成和发展的有效途径。再次,德育实践活动及学生在活动中形成的道德实践能力是学生品德评价的根本标准。

(二)系统科学是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方法论基础

1,系统科学的基本理论原则

系统科学的思想原则和方法主要体现在整体性、有序性、动态性、开放性和最优化等几个方面。整体性是指认识主体始终把研究对象视作一个整体对待,认为世界上的各种事物、过程都不是彼此孤立的杂乱无章的偶然堆积,而是一个合乎规律的、由各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系统整体的性质和规律只存在于各要素的有机联系和相互作用之中,各要素的孤立活动的特征不能反映系统整体的功能和特征,整体大于组成它的各部分之和。

有序性是指系统内部要素的相互联系及其组织结构的层次性和等级性。所有的系统都由要素构成,系统和要素的区分是相对的,一个系统只有相对于构成它的要素而言才是系统,而相对于由包括其自身在内的更多事物构成的较大系统而言,它又是一个要素,也可称为一个子系统或分系统,因此,系统具有层次性和等级性,系统中要素的组织结构方式,即要素活动的秩序决定着系统的功能。

系统的动态性和开放性是相互联系的,任何系统都不是凝固不变、孤立存在的,系统总是在同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调整着自己的要素和结构,系统是在从无序到有序、低序向高序和从有序又向无序的反复过程中,以整体性的运动方式得以形成、演化和发展的。最优化是用系统科学方法研究问题的最终目标。

总括起来说,系统科学研究方法始终立足于从要素、结构、功能与所处环境的相互联系和制约的关系中,分析系统中各要素的结构功能,有意识、有目的地使系统内各要素达到最佳建构和配置,以求系统形成结构最优和功能最优的整体效应。

2.学校德育系统的层级结构

根据德育系统的性质和特点,参考系统科学关于系统分类的研究方法,我们按照“子系统”和“分系统”这样两种方式来划分学校德育系统的层级结构。

子系统主要反映系统的等级性,即系统的每一等级包含有相对独立的多个子系统,系统可以视为在这些子系统的相互联系中产生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大、中、小三个学段的德育工作作为三个相对独立的子系统,三者的集合构成学校德育系统。三个学段是学校德育系统的第一级子系统,在每个学段中,各年级德育工作是学段德育系统的子系统,即第二级子系统。第三级子系统是班级德育工作。

所谓分系统,是指系统的各级子系统在某些方面具有意义关系或实体联系,由这些意义联系的方面或有贯通性质的要素以一定秩序组织起来的系统构成所属系统的分系统。就学校德育系统的构成要素来看,无论哪个学段的德育工作,都可以分成德育目标、内容、途径、方法、管理、评价六个方面,当我们把这六个方面作为各级子系统中的共有因素进行贯通性研究时,就形成学校德育系统的六个分系统。子系统与分系统的关系可以通俗地称为“块”与“条”的关系。

3.学校德育体系的整体构建

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就是以德性论、德育论、系统论为理论基础,以德育的目标、内容、途径、方法、管理、评价六个分系统为纬,以大、中、小学德育工作三个子系统为经,横向贯通、纵向衔接、横纵交织,进而构成一个时间上具有全程性,空间上具有全面性,能够产生更大整体效应的德育系统——学校德育体系。这是一项较大规模的系统工程。

为便于对这个体系整体构架的观念把握,这里用模型法图示如下

三、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研究内容,是根据本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和德性论、德育论、系统论的原理,研究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途径、德育方法、德育管理、教育评价六个子体系的纵横两个方向的整体构建。

(一)德育目标体系的构建

1.确定德育目标的依据

德育目标是党和国家对青少年儿童在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法纪素质、心理素质等方面所应达到的规格要求,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德育目标确定的依据,是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际出发,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方向;是根据党和国家对青少年儿童在“德”的方面的要求,遵循青少年和儿童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德育目标要力求达到方向性与现实性的统一,党和国家的要求与青少年成长自身需要的统一。

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德育的总目标是:把全体学生培养成热爱祖国、具有社会公德和文明行为习惯、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在这个基础上,引导他们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思想觉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并为使他们中的优秀者在将来成长为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进分子奠定基础。

2.构建德育目标体系的要求

(1)总体目标,一以贯之;(2)学段目标,各有侧重;(3)年级目标,具体明确;(4)情意兼顾,知行统一。

(二)德育内容体系的构建

1.确定德育内容的依据

德育内容是为实现德育目标而确定和安排的特定的教育内容。德育内容的性质和构成由德育目标所决定;德育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为受教育者年龄特征和思想品德发展水平所制约;德育内容的针对性从学生成长的需要和现实社会的迫切要求出发。

2.构建德育内容体系的要求

(1)德育内容;循序渐进;(2)德目规范,形成序列;(3)要素完整,层次清楚;(4)注意衔接,螺旋上升。

(三)德育途径体系的构建

1.德育途径的涵义

德育途径是对学生实施德育影响的渠道,是实现学校德育目标,落实德育内容的组织形式。德育途径体系是以完成德育任务、提高德育实效为目的,以我国的国情和各级学校德育工作的实际情况为依据而提出的。学校德育主要途径包括: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其他各科教学、三育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班主任工作、党团队和学生会工作、劳动与社会实践、课外活动、校外教育、校园文化建设、心理咨询和职业指导、家庭与社会教育等。

2.构建德育途径体系的要求

(1)德育途径,对应内容;(2)一项内容,多条途径;(3)有主有辅,协调配合;(4)分工合作,形成合力。

(四)德育方法体系的构建

1.德育方法的涵义

德育方法是完成德育任务的手段。

在课题研究与实验中,德育工作者总结和创造出丰富多样的德育方法,概括起来分为四类18法:(1)以语言说理形式为主的方法,包括谈话法、讲授法、讨论法、辩论法、演讲法等;(2)以形象感染形式为主的方法,如典型示范法、情感陶冶法、影视音像法、小品表演法等,(3)以实际训练形式为主的方法,如社会实践法、调查访问法、参观考察法、常规训练法、大型活动法等;(4)以品德评价形式为主的方法,如奖惩激励法、表扬鼓励法、评比选优法、操行评定法等。

2.构建德育方法体系的要求

(1)根据内容,对应途径;(2)多种方法,优选组合;(3)辩证思维,法无定法;(4)留有余地,鼓励创新。

(五)德育管理体系的构建

1.德育管理的涵义

德育管理是协调实施德育的组织之间、组织与德育工作者之间的关系,以保证增强德育实效,完成德育任务,实现德育目标。它是整个德育工作的指挥和保证系统,具有协调、组织、实施和评价的功能。

德育管理体系的构建,包括领导体制、法规政策、规章制度、队伍建设、督导检查、考核测评等项内容。

2.构建德育管理体系的要求

(1)理顺健全领导体制;(2)稳定提高教师队伍;(3)建立健全规章制度;(4)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德育网络。

(六)德育评价体系的构建

1.德育评价的涵义

德育评价是根据国家对于学校德育的政策、法规、文件、德育大纲等的要求对学校德育工作的条件、过程和绩效进行的价值判断。德育评价对德育工作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

德育评价体系的构建,包括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德育工作的评价、校长对班级德育工作和任课教师教书育人的评价、班主任及教师集体对学生个体的品德评价三部分内容。

2.构建德育评价体系的要求

(1)三级评价,体系健全;(2)指标体系,科学简明;(3)认真研究评价原则;(4)正确掌握评价方法。

德育评价的难点是量化的指标体系,指标体系一般包括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具体标准)、权重、评价方法等项内容。既要具有科学性和系统性,又要具体、简明,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四、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研究结论

(一)广义理解德育概念,提出了德育内容的“五要素说”

我们对德育概念的界定是: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进行系统的影响,通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主体在实践活动中的互动,把一定社会的政治准则、思想观点、道德规范、法纪规范和心理要求,内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法纪素质和心理素质的教育。德育内容包括“五大要素”,即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和心理教育。这“五大要素”各有自己的特定内涵,但又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互为条件,互相制约,构成了德育内容的统一体。

(二)系统研究德育体系,提出了“整体构建德育体系”的理论

根据系统论,我们认为学校德育也是一个系统。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就是要使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途径、德育方法、德育管理、德育评价等要素系统横向贯通,环环相扣,形成合力,以保证在整个德育过程中要素结构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同时,使小学德育、中学德育(中职德育)、大学德育等层次系统纵向衔接,分层递进,螺旋上升,以保证各个教育阶段德育工作的层次性和渐进性。各个教育阶段都应有德育整体意识,总揽全局,加强相邻阶段的衔接,防止简单重复或脱节,以发挥德育系统的整体功能,提高德育工作的整体效果。

(三)主张德育文化融合,提出“贯通古今,融会中西,继承借鉴,发展创新”的思想

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战略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一切有价值的文明成果,整合出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德育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我们主张通过中西文化的融合,构建“贯通古今,融会中西,继承借鉴,发展创新”的21世纪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学校德育体系。

(四)重视德育实践环节,提出建立“德育活动课”的观点

德育的本质是实践的。实践的观点是德育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德育不仅要解决知不知、会不会的问题,而且更要解决信不信、行不行的问题,即不但要授之以知、晓之以理,而且还要动之以情、导之以行。德育过程是知、情、意(信)、行诸环节构成的,只有知识传授,而无情感陶冶、意志磨炼和道德践行不是完整的德育。德育活动有多种形式,既有课堂德育活动,又有课外德育活动;既有校内德育活动,又有校外德育活动。其中主题班会、主题团队会是最直接、最经常、最普遍的德育活动。它主题明确,针对性强,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生动活泼,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途径。主题班会、主题团队会应当形成制度,列入课程表,作为德育活动课的基本形式。

(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出德育“新三中心论”

现代德育主张“双主体论”,即教师是教育主体,学生是受教育主体,教师和学生应当互相尊重对方的主体地位。在德育目标的确定上,不仅要考虑社会的要求,更要重视学生自身成长的需要。在德育内容的安排上,不仅要依据社会规范,更要遵循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在德育途径和方法的运用上,不仅要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更要强调学生的主体参与。在德育管理和评价上,要激励学生自尊、自爱、自信、自立、自强,引导和培养学生自订成长目标,自析成长环境,自寻成长动力,自开成长渠道,自研成长方法,自评成长效果,使他们成为自己全面发展的主人。在德育过程中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旧三中心论”,建构“以学生为中心,以情境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的“新三中心论”。这一点对于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更为重要,是学生自为性、自主性、能动性的集中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