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关系协调员技术总结范文五篇-欧洲杯买球平台
2022-11-08 欧洲杯买球平台的版权声明
劳动关系协调员技术总结篇1
关键词:产业结构 就业结构 结构偏离程度 就业弹性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11-166-03
一、引言
江苏省是我国经济强省之一,在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经济总量保持快速稳定增长,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但经济的增长并没有带来就业的相应增长。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应相互影响,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可以促进劳动力素质、劳动效率不断提高。江苏省应协调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关系,保证二者在相互影响的过程中相互促进。本文采用江苏省2000-2015年近15年来相关数据,对其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立足于分析江苏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现实状况,为最终二者协调发展从而促进江苏省经济更加全面协调发展提供依据,分析数据主要来源于《江苏省统计年鉴》。首先分析江苏省产业结构以及就业结构近15年来变动情况,接着采用就业弹性、结构偏离程度作为研究方法来剖析江苏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本文将为有关决策提供相关的最新数据。
二、江苏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分析
首先对江苏省生产总值变化与就业人数变化进行比较分析,然后再就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动分别分析。
(一)江苏省生产总值与就业人数变化分析
2015年江苏省gdp总量为70116.38亿元,是2000年的8.2倍,年平均增长率15.16%。而2015年全省就业人数是4758.5万人,是2000年的1.08倍,年平均增长率仅为0.5%。可见生产总值的大幅度增长没有带来就业的同效应增长,全省近15年来生产总值与就业人数增长率对比分析见图1所示。
从图1可以看出,江苏省gdp的增长率虽然随着大的经济环境而有所波动,2005年增长率达到最高值23.96%,近年来有所下降并逐渐趋于平稳,2015年增长率又上升为15.6%,但总体来看生产总值的增长率远远高于就业人数增长率。大体来说,就业人数增长率和生产总值增长率的变动趋势是一致的,会随着生产总值的增长而有所增长,江苏省就业人数增长率2006年达到最高值1.1%,但增长速度远远低于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近15年来增长幅度一直较低,只有2006、2007两年的增长率超过1个百分点,其他年份增长率都在1个百分点以下。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加快经济发展并不能妥善解决就业问题,而且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在不断减弱。在长三角地区,江苏省可以说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军,面临着国家实行产业转移以及技术进步的重要需求,就要改变思路,依据产业结构调整解决产业与就业之间的矛盾,提供解决就业困难的新途径。
(二)江苏省产业结构的变动分析
产业结构是指生产要素在各个产业之间的比例构成和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联系,即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资金、人力资源和各种自然资源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配置状况及其相互制约的方式。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仅表现为经济总量的增长,同时必然伴随着产业结构的逐步调整演变,江苏省2000-2015年产业结构变动情况见图2所示。
从图2可以看出,江苏省的产业结构在2000-2015年间经历了较大的变化,三次产业也分别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首先,总体而言,第一产业在我省gdp总值所占比重呈现出逐渐下降的趋势,由2000年的12.26%降至2015年的5.68%,降幅十分明显。其次,第二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趋势是先升后降,但升降幅度都较小,总体上保持了一个比较平稳的发展趋势,也说明了第二产业在江苏省gdp结构中始终占据重要的地位。最后,第三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2002年至2004年呈现出缓慢下降的趋势),从2000年的35.88%到2015年的48.61%,增幅比较明显,至2015年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已超过第二产业。
从长期的变动趋势来看,江苏省三次产业2000-2015年间在gdp中所占的比重有了明显的改善,第一产业比重不断下降,第三产业比重持续上升,按照较为先进的产业发展理论来看,江苏省的产业结构正逐步走向更合理的方向。2015年江苏省gdp中第三产业的产值首次超越第二产业,实现标志性转变。可以预见,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第三产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将会逐步提高,是江苏省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的重要途径,第三产业将逐渐成为我省经济平稳发展的主导力量。
(三)江苏省就业结构的变动分析
依据配第-克拉克定理:三次产业间存在相对收入的差异,这种差异会促使劳动力从低收入的产业向获得更高收入的部门移动。一般转移的规律是: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较低收入的第一次产业向较高收入的第二次产业移动;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又会从第二产业向收入更高的第三次产业移动。结果,劳动力在产业间的分布不断变化,导致第一次产业人数减少、第二次和第三次产业人数增加的结果,江苏省近15年来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变动情况见图3所示。
从图3可以看出,第一产业的劳动力投入量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不断下降,从2000年的42.8%下降到2015年的18.4%;而同时,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员均呈现出不断增加的现象,第二产业的就业人员从2000年的30.22%提升到2015年的43%,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员从2000年的26.98%提升到2015年的38.6%。对比图2和图3可以看出,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大体变动趋势是一致的。但是,从构成比重数值上进行比较,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仍存在较大的差异。从各产业分析来看,第一产业尽管不论是产业结构比重还是就业结构比重均在逐年下降,但是,其在产业结构中所做出的贡献和其吸纳的劳动力数量是不成比例的,2000年第一产业在总产值所占比重为12.2%,但其就业人数所占比重为42.8%,产业结构比重最低,就业人数比重最高,到2015年第一产业结构下降为5.7%,就业人数比重下降为18.4%,就业人数比重仍然远高于产业结构比重。第二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先升后降,2000-2006年一直呈增长趋势,2006年以后有所下降,但其劳动力的投入则一直保持着逐渐增加的态势。江苏省第三产业产业结构比重与劳动力投入的比例均在逐年增加,但从具体数值上分析可以看出,第三产业生产总值于2015年已超越第二产业,产业结构比重大于第二产业,但第三产业吸纳的劳动力人数却远远少于第二产业,2015年第三产业就业结构为38.6%,第二产业就业结构为43%,这跟一般的经济发展规律是存在一定差异的。
三、江苏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关系分析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相互影响、彼此作用,二者协调与否,对经济的增长和劳动力的合理转移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劳动力的结构发生变化,相应地各产业劳动力数量、质量也会发生变化,对产业结构的优化产生重要影响;而产业结构的持续优化使劳动力向技术要求高的产业转移,从而能促进劳动力素质的不断提高和就业结构的优化,同时也能持续扩大就业数量。因此,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是否协调发展是考察产业结构调整合理化水平的重要指标,二者的协调发展是有效促进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优化的必然要求。
江苏省产业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总体趋向合理,但是由于各产业技术进步的速度不完全一致,也存在就业结构转换要慢于产业结构转换的非同步化转变问题。
(一)产业结构偏离度分析
可以用结构偏离度来表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结构偏离度是指各产业的增加值比重和就业比重之比与1的差,计算公式为:结构偏离度=gdp的产业构成百分比/就业的产业构成百分比-1。对计算结果的评价标准是:结构偏离度为负数,表示该产业劳动力过剩,存在隐性失业,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促使劳动力向其他产业转移出去;结构偏离度等于0,意味着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已经达成一致,在总量上达到均衡状态;结构偏离度为正数的话,表示该产业吸纳劳动力不足以支撑产业的发展,需要更多劳动力以使产业发展与吸纳就业的数量保持一致。江苏省2000-2015年三次产业结构偏离度见表1所示。
从表1的计算结果可以看出,江苏省第一产业结构偏离度一直小于0,而且基本维持在-0.72左右,2000-2015年第一产业结构偏离度变化幅度不大。相比其他两个产业,第一产业的负偏离度较高,表明第一产业劳动力仍较富余,而且这种较高的负偏离度持续时间较长,意味着第一产业劳动力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难度较大,主要是由于目前江苏省第一产业的剩余劳动力所具有的技术知识层次较低。第二产业的结构偏离度在2000-2015年间一直为正值,并且呈下降趋势,由2000年的0.72下降到2015年的0.06,这表明第二产业的产值结构与就业结构逐步趋于均衡状态,但就业比重仍小于产值比重,说明第二产业仍然存在进一步吸纳劳动力的潜力,但是吸纳空间不大。第三产业的结构偏离度在2000年到2006年期间呈下降趋势,由0.33下降到0.1,于2008年出现反弹,此后有一个上升变化,偏离了均衡状态,这表示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的空间较大,应吸纳更多的劳动力促使第三产业发展。总体来看,江苏省第一产业劳动力存在过剩现象,第二产业基本饱和,而第三产业具有吸纳大量的劳动力的空间,从而第一产业的剩余劳动力应向第三产业转移,但这些剩余劳动力属于知识层次较低的人群,而第三产业又需要具有一定技术含量的人员,所以江苏省应大力提高劳动力人群的素质,实现劳动力的合理的转移,最终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
(二)就业弹性分析
就业弹性系数是指就业人数增长率与gdp增长率的比值,即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所带来就业增长的百分比。评价标准是:某产业的就业弹性系数越大,说明该产业吸收劳动力的能力就越强;当就业弹性水平较低时,即使经济保持高增长,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也不强,经济的发展不一定会对就业有较强的拉动。就业弹性系数反映了经济增长带动就业的比率关系,可以作为衡量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性的另外一个指标。计算公式为:就业弹性系数=就业增长率/gdp增长率(经济增长率)。江苏省2000-2015年三次产业就业弹性见表2所示。
由表2的就业弹性数据可知,第一产业的就业弹性系数一直是负值,说明江苏省第一产业吸纳的就业人员在2000-2015年期间逐步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第二产业的就业弹性系数2000-2014年均为正值,2015年为负值,表现出随着第二产业的发展,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也越来越强,但2015年第二产业劳动力开始向外转移。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系数一直是正值,充分体现了第三产业吸纳就业人员的积极作用。结合江苏省经济增长率与就业增长率的情况,可以分析出,第一产业在江苏省产业结构中所占比重越来越低,其所容纳的劳动力已经过剩,不仅不能再吸纳新的劳动力,而且第一产业原有劳动力也正在向其他产业转移。近15年来江苏省第二产业经济增长速度总体上逐渐放缓,产业结构比重近年呈下降趋势,其对劳动力的吸纳速度要慢于经济增长速度,但从劳动生产率角度来看整个产业是在提高的。第三产业的就业增长速度2000-2015年间远远低于其自身经济增长速度,2013-2015年第三产业就业弹性系数开始高于第一、第二产业,说明其吸纳劳动力的能力逐渐高于其他两个产业,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来支撑其经济发展的需求。所以,为了进一步提高江苏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和充分就业,应该继续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并不断提高劳动力的素质以满足高技术产业就业需求。
四、结论与建议
通过对江苏省产业结构以及就业结构的变动情况,以及产业结构偏离度和就业弹性系数的分析,可以发现,江苏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存在一定的不协调性。2015年,三次产业产值构成比例为5.7∶45.7∶48.6,实现了产业结构“三二一”模式的标志性转变,第三产业在江苏省已经占据重要的位置,但是劳动力在产业之间的转移相对滞后。总体上,江苏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变动趋势一致,二者之间最终能够达到长期稳定的动态均衡关系。由历年江苏省产值构成和就业人员构成比例变化可以看出,产业结构对就业结构的影响是显著的。因此,江苏省在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应加大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调整力度,从产业结构的突破来优化就业结构,逐步使二者相互适应、彼此协调,从而提高江苏省整体就业水平。具体建议如下。
(一)积极发展现代高效外向型农业
江苏省农业大力发展科学技术,重点支持关键领域、重要产品、核心技术的科学研究,突出发展园艺、畜牧和水产等高效产业,培育优质水稻、优质畜禽及特色水产等优势产业。同时,加强农业服务体系,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形成农业产业链。这样既能促进农业的有效发展,又能增强农业自身对高素质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提供部分就业岗位,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就业压力。
(二)科学调整工业产业结构
江苏省应科学发展劳动力吸纳能力强的产业部门或相关生产环节,着力发展技术水平和附加值高的先进制造业。一方面支持发展技术含量高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增强第二产业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另一方面,应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中劳动力吸纳能力强的生产环节,如光学食品设备的检测环节等。在劳动力素质提高的基础上,不断对工业与制造业内部进行优化。
(三)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
江苏省应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使之适应新型工业化的发展以及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江苏省第三产业具有较大的吸纳劳动力的潜力。应鼓励在更广泛的领域参与第三产业发展,降低第三产业进入成本。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对传统服务业进行规范提升,充分挖掘服务业吸纳就业的巨大潜力。
[基金项目:江苏省大学生实践创新课题xcx2015024。]
参考文献:
[1] 江苏省统计统计年鉴2016.
[2] 余浩.江苏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研究[j].商界论坛,2015(20)
[3] 刘仙梅.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关系研究综述[j].经济论坛,2010(4)
[4] 江苏省统计年鉴2011.
[5] 杨丽娟.江苏省产业结构对就业吸纳能力影响分析[j].淮阴工学院学报,2014(3)
[6] 胡荣,陈圻,袁鹏.江苏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分析[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作者单位:徐州工程学院 江苏徐州 221008;通讯作者:李延莉,副教授,主要从事财务管理方面研究。)
劳动关系协调员技术总结篇2
据了解,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自2004年8月建立新职业信息制度以来,已经了十批共106个新职业的信息,其中已完成国家职业标准制定的88个。记者注意到,此次的10个新职业全部来自服务业领域,可见在职场上,服务业的发展不仅在推陈出新,可提供的新职业和新机会也特别多。
服务行业十大新职业
专家分析认为,未来我国服务业将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这预示着此次公布的10个新职业将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尤其是北京、上海、广州等发展服务产业基础相对较为雄厚的城市,发展前景更为广阔。国家对服务业的发展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如“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到2010年,服务业增加值占我国gdp比重要比2005年提高3个百分点,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比重要提高4个百分点,有条件的大中城市要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
据了解,此次公布的10个新职业中,有部分新职业的薪酬水平并不低,如记者通过国内大型招聘类网站的招聘信息得知,在京沪穗一线城市,安全评价师职位的月薪在6000元左右,这比一般的白领收入水平要高。再比如一般的品酒师年薪可达8万元,而资深品酒师年收入则可超过20万元。
新职业钱景如何?
劳动关系协调员
劳动关系较为复杂,在全球化、信息化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新型劳动关系大量涌现。由于缺乏成熟的调控机制,我国目前的劳动关系总体上比以前更加脆弱,劳动违法案件和劳动争议案件数量持续增长。为此,急需建立一支劳动关系协调的专业化队伍。目前,中国已建立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数十万个,地区性劳动争议调解组织近万个。同时,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建立和完善内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专职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已达数十万人。
劳动关系协调员是用人单位和员工双方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的最基层承担者。目前劳动关系协调员薪酬水平不高,参照社区工作人员工资标准发放,但是优秀的劳动关系协调员收入较高一些,根据其工作量,月薪能超过万元。
安全评价师
采用安全系统工程的方法与手段,对建设项目和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存在的风险进行安全评价的人员。
目前,中国的安全评价工作已经进入了初步成熟的阶段,形成了覆盖生产经营活动各阶段,包括安全预评价、安全验收评价和安全现状评价在内的安全评价体系。截至2007年9月,全国从事安全评价工作的人员已达5万人。
目前从事此类职业对从业者具有较高的要求,记者了解到,一般的招聘信息中对应聘者要求本科以上,5年工作经验,并具有中级以上职称。当然,薪水自然也不低,符合条件者,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月薪超过6000元。
乳品评鉴师
据了解,乳品评鉴师就是使用口、舌、鼻、眼睛等感觉器官,对乳制品质量的优劣做出判定的人员。目前我国获得认证的乳品评鉴师只有100多人,而仅奶制品企业对这类人员的需求就在三四万人。乳品评鉴师的起始工资在三四千元,随着经验的增加,收入也将进一步上升。要成为乳品评鉴师,需要中专以上学历,同时在乳制品企业从事生产、质检等工作5年以上。此外该职业对嗅觉、味觉等感觉器官的灵敏度要求较高,一般要求具有超常的感官灵敏度,这是先决条件。
品酒师
该职业是应用感官品评技术,评价酒体质量,指导酿酒工艺、贮存和勾调,进行酒体设计和新产品开发的人员。
品酒技术是影响酿酒水平的关键技术之一。目前,我国酿酒企业有15600余家,从业人员超过800万,从事品酒的技术人员接近30万人。然而,随着酿酒行业的发展,这一数量已远远满足不了企业的需要。据中国酿酒工业协会统计。目前我国有60%的酿酒企业感到专职品酒师不足,还有20%的企业没有专职品酒师。
品酒师的收入也跟自身的经验有关,目前市场上较为成熟的品酒师年薪约8万元,而能够达到从事新产品开发层面的资深品酒师年薪则超过20万元。
厨政管理师
目前,我国餐饮业零售总额超过1万亿元,餐饮从业人员队伍近2000万人。然而中国餐饮业产业化程度不高,技术比较落后,市场竞争力不强。这与厨政管理水平较低有直接关系。目前,中国餐饮企业的厨师长、行政总厨约有45万人。他们大多数是从厨师岗位上成长起来的,习惯于经验型管理,缺乏现代厨政管理理念,不擅长运用现代科学管理知识和先进管理技术。因此,难以形成标准化、规范化的厨政管理体系,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餐饮业的发展。
而厨政管理师则是从事餐饮厨房生产与行政管理工作的人员。不断要求其具有丰富的实践操作经验,同时具备厨改管理能力,已属于复合型人才。记者从沪上一家猎头公司了解到,目前具有管理经验,具备市场开拓能力的中餐总厨,年薪可达50万元。而一般的厨政管理人员收入也超过白领水平,达到7000元以上。
色彩搭配师
色彩搭配师便是“时尚产业家族”的新成员之一。目前,中国从事色彩搭配设计及与色彩相关的设计人员达30万人,他们活跃于流通、建筑及环境企划、室内设计、广告与服装设计等行业。
色彩搭配师属于灰领职业,据业内人士透露,目前,这一职业的收入也很有吸引力。比如在上海,一个成熟的色彩顾问每月的收入超过万元并不是难事。但是目前在建筑以及环境企划、室内设计、广告、服装设计等行业就职的色彩搭配人员,收入与普通白领相当。
电子音乐制作师
电子音乐制作师是音乐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产物,他们对于多媒体艺术产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纽约、伦敦、法兰克福、香港、东京等国际大都市都对这一产业宠爱有加,纷纷予以重点扶持。目前,中国从事电子音乐专业的人员已超过10万人。
劳动关系协调员技术总结篇3
【正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特别是在非公有制企业占绝大多数的地区,随着新型劳动关系的初步建立,职工队伍结构、劳动力配置方式、企业的分配和管理制度的深刻变化,群众性劳动竞赛活动也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发展。
我市劳动竞赛的新实践
从调查情况看,近几年我市开展的劳动竞赛活动,可归纳为:重点工程立功竞赛,即在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重点工程中,组织广大建设者围绕工程质量、安全、进度、效益等内容开展的竞赛活动。服务行业创优竞赛,即在传统和现代服务业、行政事业单位服务窗口围绕业务水平、服务质量、群众满意等内容开展的竞赛活动。工业企业职工技术创新竞赛,即生产加工企业开展的职工技术革新、发明创造、合理化建议等创新活动。与此同时,以一定区域动员开展的阶段性专项竞赛活动也时有进行。竞赛活动注重与企业管理发展的一些基本或共性问题相结合,比较成功的做法主要有:
做法一:劳动竞赛与欧洲杯投注官网的文化建设相互结合,互为促进。许多企业认为,在企业内部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有利于激发员工的创造性,而劳动竞赛的良性开展,又能推动营造企业以人为本、崇尚科学技术的文化氛围。慈溪瑞宝渔具公司倡导的“细节文化”;象山天安集团公司的“在工作细节中创新,在创新思维中工作”等理念,在实践中的认同和确立,大多是在劳动竞赛活动中贯穿体现的。一些国有改制企业继承和创新国企的一些劳动竞赛形式也仍然有效。宁海县供电局每年以“技运会”形式,组织6个主岗位工种技术比武和合理化建议等竞赛活动,培育职工竞争意识、创新能力和敬业精神,努力营造“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文化氛围,使职工整体素质不断提升。
做法二:在创建企业品牌中发挥劳动竞赛的作用。在日益多变的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开展劳动竞赛活动来塑造品牌已成为众多企业的共识。杭州湾跨海大桥建设工程,通过轰轰烈烈的立功竞赛活动,有力地推进了大桥工程建设,树立宁波乃至整个长三角地区的“大桥品牌”。目前,我市已有57个重点项目开展立功竞赛活动,有效促进了工程的建设。在服务行业,不少企业也通过各具特色的竞赛活动,着力打造企业品牌,促进企业长远发展。
做法三:劳动竞赛紧密结合员工培训,促进员工素质提高。企业运用竞赛机制开展职工技能培训,更能激发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慈一棉运用技术创新竞赛机制,着力倡导和组织一线职工熟练本职岗位操作技术、改进操作工艺。企业每月组织一次一线作业操作工和设备维护工竞赛考核,一年内历次考核都达到优秀的被列入尖子队(现有45人),尖子职工除每月获得一定奖金,其中26人还被选为企业内部的培训师,承担本企业员工培训任务。这样,一线职工的技能水平通过技能竞赛获得认可和提高,也促进企业职工整体技能素质提高。
做法四:运用合理的激励机制,使劳动竞赛更显效能。劳动竞赛功能的有效发挥有赖于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宁波奥克斯集团公司工会摸索总结出一套适应民营企业特点、务实高效的员工技术创新激励机制。几年来,有1万余人次获得了总额1100万余元的技术创新奖金,为公司创造直接经济效益3亿余元。一些企业还采用“职工姓名命名先进操作法”和“创新成果收益分成”激励员工创新。有些企业以公司股份作为奖励,实现创新成果收益分成。浙江舜宇集团公司职工胡艳宇由于拓展销售渠道,为公司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效益,为此获得“舜宇人才精英奖”,领到的奖品是5万股公司股份和1万元奖金。与她同时获奖的还有15名员工,所得股份最多为12万股。这种激励理念,使每一位普通职工都能在自己工作岗位上练技术、赛能力,在为企业发展而努力拼搏的同时也实现了自身价值。
地方、产业工会组织在劳动竞赛中的作用
劳动竞赛作为一项系统性、综合性都比较强的活动,要使其形成一定规模,发挥整体作用,并走规范化路子,发挥地方、产业工会的组织引导、服务指导作用就显得十分重要。
探索一:宣传动员,为竞赛活动营造良好氛围。宁波市总先后几次召开劳动竞赛再动员大会、全市重点工程立功竞赛动员大会,号召全市职工开展“百万职工大练兵”、“在创节约型社会中献计献策”等活动。各地方、产业工会也因地制宜,积极动员号召,余姚市总利用“塑博会”,开展“争当优秀营业员、优秀服务员、优秀驾驶员、优秀保洁员”竞赛活动;市财贸工会以宁波创建全国首批文明城市为契机,与市贸易局、市旅游局等6家单位联合,在全市商贸旅游金融行业开展专项“创服务品牌,让顾客满意”主题系列活动,等等。扩大了新时期劳动竞赛的影响力,为劳动竞赛活动的蓬勃开展营造良好氛围。
探索二:制订规则,保障竞赛活动有序开展。2003年宁波市总出台《关于职工素质工程建设的实施意见》,制订了职工素质建设五年目标和任务。2004年又相继制订《宁波市重点工程立功竞赛实施细则》和《宁波市“首席工人”评选试行办法》。目前,正着手制订《宁波市职工技能竞赛实施办法》和《宁波市职工技术创新优秀成果奖励试行办法》,以促进竞赛活动逐步系统化、规范化。探索三:搭建平台,创设竞赛活动有效载体。主要有:职工技能大赛。2002年以来,宁波市总连续举办三届全市性职工技能大赛,设置竞赛项目48项,参赛职工约15万人次,共有7520名职工获中级以上职称,其中315名获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各县(市、区)总工会、市产业工会也相应组织开展了竞赛活动,有效增强了职工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
“一体化”工作试点。在部分大中型企业实施职工技能培训、竞赛与鉴定一体化的试点,赋予试点企业自主培训、自主鉴定的职权,使职工技能培训、竞赛和鉴定与企业生产安排相协调,与企业生产实际相配套,与职工工资收入相挂钩。这一平台的创设,调动了企业和职工积极性,深受欢迎。目前,宁波市总已确定浙江造船有限公司等11家职工技能培训基地,开展8大行业近百个工种的职工技能培训与鉴定。
“首席技工”评选。2004年,宁波市总、市属工业企业工会联合有关部门启动全市性“首席技工”评选制度,通过技能竞赛产生人选,当年全市评选150名“首席技工”,并给予物质奖励,赋予晋升“技师”资格,激发了职工潜能发挥。
探索四:奖励表彰,激励竞赛活动持续发展。近两年来,宁波市县两级总工会、产业工会联合或协调有关职能部门通过评选、表彰和奖励“职工技术能手”、“首席技工”、“劳动模范”,树立榜样,激励进步。通过评选“学习型组织”、“五一文明岗”、“模范集体”等树立企业品牌,充分调动了企业主组织竞赛和广大职工参与竞赛的积极性,推动了劳动竞赛活动的创新与发展。
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全市共产生职工技术创新项目15余万项,攻克技术难题650余个,创经济效益8.2亿元。广大职工整体素质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一大批优秀技工脱颖而出。实践证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竞赛不仅仍旧适用,而且与市场经济竞争机制、信誉机制、价值理念等相结合,更具活力,更见成效。新时期劳动竞赛逐步呈现了从“速度型”、“运动型”、“体力型”向“效益型”、“岗位型”、“智力型”的转变,并成为工会组织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针对企业实际,发动职工“建功建业”,发挥生力军作用的一个重要途径;成为众多企业,树立以人为本管理理念,推进企业先进文化建设,促成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载体;成为广大职工提升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竞争能力、创业能力,实现自身价值的有效渠道。
但是从发展的要求看,劳动竞赛的开展还存在一些不足。部分同志对在民营企业开展劳动竞赛不理解,认为劳动竞赛的开展与职工维权相悖;有些活动开展只停留在追求经济效益上,不够注重人的素质提高和企业自主创新力的增强;地方、产业工会组织存在工作系统性、规范性缺乏,深度不够等问题;在充分发挥基层工会作用方面也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等。
深入开展劳动竞赛的思考
思考一:要正确认识民营企业开展劳动竞赛的积极意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职工谋求个人劳动报酬最大化,是客观的、必要的,更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动力。企业主与员工的关系,从眼前具体利益分配来说,是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然而从企业发展的长远利益、长远目标来说,企业主与员工的利益是息息相关的,两者利益的实现都有赖于企业的盈利和发展。而设计和开展科学合理的劳动竞赛活动促进效率和人员素质提高、企业盈利能力增强,是实现企业和员工的“共赢”,促成劳资关系和谐的重要途径。因此,要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深化认识,加强宣传教育。
思考二:劳动竞赛活动的开展要围绕中心,紧扣实际,创新形式,注重实效。新时期劳动竞赛,要深入贯彻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当地经济发展的中心任务和一个阶段的中心工作,突出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提高职工素质。要进一步探索中小民营企业开展竞赛的有效形式,激活中小民营企业自主创新活力;要在节能、增效、安全、环保等方面创新竞赛的形式和内容;要在加快提升服务业方面积极发挥劳动竞赛作用。
思考三:要运用科学的激励理论,使之成为推动劳动竞赛发展的不竭动力。竞赛发挥作用的核心是“激励”,而“激励”作用实质是利益或需求的满足。企业要分析不同层次员工和员工不同层次的需要,使设置的赛项及奖项更科学合理,更适合企业实际,符合职工需求。地方、产业工会要制订科学合理的竞赛规则,引导企业和广大职工来实现竞赛目标。也可通过一定方式,鼓励一些有条件的企业尝试“利润分享计划”、“员工持股计划”等长效激励措施,形成一个上下结合紧密,能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的激励系统,努力增大劳动竞赛绩效。
思考四:要协调各方,注重基层基础工作。劳动竞赛涉及面广,内容繁多,各级工会组织需要发挥组织优势,加强上下联动。要积极主动争取党委、政府和企业行政重视支持,善于协调各方开展工作。地方、产业工会要积极创造和寻求有效载体,引导更多企业组织自觉开展劳动竞赛活动。要扩大宣传,营造有利竞赛的社会氛围。
劳动关系协调员技术总结篇4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精神,全面落实省第十三次、州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深入学习贯彻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及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组织开展省总工会提出的“十大行动”,认真落实中央、省委、州委、县委党的群团工作会议部署,坚持党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紧紧把握新时期工运主题,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勇于担当责任、勇于直面问题、勇于自我革新,争取最广泛地联系、服务、组织职工,紧密团结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全县职工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
(二)基本原则
坚持正确方向。始终坚持党的领导、绝对突出党的权威,主动树立“四个意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自觉把工会改革置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县工作大局中去思考、去谋划,为党分忧、为职工谋利,把党的意志和主张、党对职工群众的关怀切实落实到改革举措中去。
突出问题导向。针对工会领导机构组成人员的广泛性、代表性不够,机关机构设置不合理,直接联系和服务职工群众的制度机制不完善;基层工会缺人员、缺经费、缺阵地,组织覆盖不全面,作用发挥不充分;有的工会干部群众意识不强,维权能力不足,服务水平不高,工作方式方法与形势发展和职工群众需要不能完全适应等问题,采取措施,标本兼治,立行立改。
着力开拓创新。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发扬民主、集思广益,把创新贯穿于改革各方面,尊重基层创造,鼓励基层先行先试、大胆探索,采取有针对性、前瞻性、突破性的措施和办法,破解制约工会工作创新发展的制度性障碍,为推动工会工作再上新台阶提供强劲动力。
(三)目标要求
紧紧围绕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这条主线,着力克服“机关化、行政化、贵族化、娱乐化”现象,深入改革工会机关的组织机构、管理模式、运行机制和活动方式,有效解决脱离职工群众的突出问题,全面推进工会工作创新发展,切实带动全县各级工会组织更好地发挥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作用和职工利益的代表者维护者作用,把工会组织建设得更加充满活力、更加坚强有力、更加贴近群众,切实承担起引导职工群众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责任。
二、改革措施
(一)改进领导机构人员构成、县总工会机构设置和干部管理
1.切实提高领导机构中各级劳模、一线职工、农民工和乡镇及园区基层工会工作者代表比例。为增强工会组织的广泛性和代表性,县总工会委员中劳模、一线职工、农民工和基层工会工作者比例由25%提高到60%以上;全县工会代表大会代表中,一线职工代表和基层工会工作者比例计划提高到60%以上,其中一线职工代表比例不低于35%。
2.切实改进县总工会领导班子结构。工会主席按县级党政副职配备,副主席4名,其中,设专职常务副主席1名、专职副主席1名,增设1名兼职副主席、1名挂职副主席;专职副主席职数占比不超过50%。配备专职工会经费审查委员会主任,按同级别副职配备并进入领导班子。
3.完善主席办公会议、常委会议等各种会议制度。坚持在党领导一切的原则之下,明确工会委员会在职工代表大会闭幕期间的领导地位。进一步理顺党支部会议、主席办公会议、常委会之间的关系。严格依照《工会法》、《工会章程》等法律规章,优化会议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保障职工、代表合法权益,建立健全代表联络机制、代表履职监督机制。充分调动和发挥代表、委员及兼职副主席在联系、服务、宣传、组织职工群众中的积极作用,延伸工作手臂和触角。
4.整合优化机关职能和机构设置。为更好适应基层工作和职工群众需要,调整机关部门设置,通过整合机构、优化职能,进一步形成重心向下、面向基层、职责明确、运转高效的体制机制:
县总工会办公室,负责机关日常工作。单位财务工作及女职工委员会办公室并入办公室,进行综合办公;
设立组宣部,负责基层工会组织建设、意识形态、网络建会、网媒宣传及职工民主管理等工作;
设立组织劳动保障办公室,负责职工维权、法律保障等各项业务工作,强化职工联络、网络服务、社会联络等职能。着力推动和谐劳动关系构建,维护职工队伍稳定团结;
设立经济技术部,负责经济技术、劳模创新、职工创新、班组创新等工作,组织职工参与经济建设、开展劳动竞赛、保障安全生产。
设立职工服务中心,负责困难职工管理、帮扶,技能培训、政策宣传及职工、劳模文体活动工作;
选举设立经费审查委员会,负责审计监管工会财务工作及工会会费等资产,同时负责乡镇、企业、园区及村(社区)等基层工会组织经费的监督管理工作,防止工会资产流失及经济问题发生。
改革后县总工会由办公室、组宣部、劳动保障办公室、经济技术部、职工服务中心及经费审查委员会6个部门组成。
为适应改革后开展工作的需要,经费审查委员会增加2个事业编制。
5.改进机关干部管理方式。突出基层一线工作经历、群众工作经历,打破身份、年龄、学历限制,建立一支以专职为主、兼职与挂职相结合的机关干部队伍。加大县总工会机关干部和乡镇、企事业单位工会干部双向挂职工作力度。强化工作交流、充实工作力量,实行一般干部和领导干部的双向交流挂职,县总工会每年选拔2名工会干部,推荐交流到州总工会挂职锻炼,挂职交流比例在总人数25%以上;从乡镇、园区基层工会组织中选拔工作人员到县总工会交流挂职。安排机关干部到乡镇、企业工作锻炼,县总工会干部轮流参加扶贫工作队,轮流下沉到乡镇、企业、园区工会挂职锻炼。着力加强干部教育培训,提高机关干部联系引导能力、维权服务能力、调查研究能力、沟通协调能力。
6.强化经费物质保障。按照《工会法》规定由县财政足额划拨行政事业单位工会经费,从2018年起,第1年由目前的划拨比例提高到全部职工工资总额2%的20%,第2年提高到40%,第3年达到100%,争取3年内实现全部职工工资总额2%的规定划拨比例。
(二)创新服务大局建功立业的载体和方式
7.深入开展省总工会提出的“十大行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切实做强工会工作品牌,充分发挥工人阶级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主力军作用,组织开展“十大行动”,团结动员广大职工践行新发展理念、建功“十三五”。
——思想引领行动。加强理想信念、形势政策和“中国梦·劳动美”主题教育,加强民族团结、“两个共同”、“三个离不开”宣传教育。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先进职工文化、欧洲杯投注官网的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职工增强听党话、跟党走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做改革促进派、发展的实干家。
——精准扶贫行动。积极响应县上扶贫攻坚战略部署,深入推进扶贫工作,延伸工会工作手臂,加强农民工培训就业、资格认证、技能提升等工作。充分发挥劳模特别是农村致富带头人劳模的示范带动作用,开展结对帮扶、奉献爱心、技术培训等,用劳模精神助推扶贫攻坚、融合精准扶贫。
——建功立业行动。紧跟“一带一路”战略和省、州经济、文化、生态三大战略平台建设,紧紧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建设重大项目,开展重点工程项目劳动竞赛、区域性劳动竞赛和非公有制企业劳动竞赛,完善组织、评估、表彰机制,提高职工参与率和受益度,发挥劳动竞赛服务经济建设的特色品牌效应。
——技能提升行动。深入实施企业职工及农民工职业技能素质提升工程,充分依托县职业技术培训平台,强化职工技能示范点建设,形成职工教育培训立体化网络化体系,加强技能培训和下岗失业人员及农民工技能再培训,完善技术工人培养、使用、激励机制;广泛开展多工种、多层次的技能竞赛,促进职工技能素质提升,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劳模引领行动。坚持把劳模选树与各单位人才培养计划相融合,继续提高基层一线工人、工程技术人员在劳模评选中的比例,创新职工群众参与评选劳模的途径和形式,提升动态管理、精细服务水平,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积极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
——“河州工匠”行动。贯彻落实省总打造和做强“陇原工匠”品牌的工作要求,在劳动竞赛、素质提升、技术创新等活动中挖掘、培养和选树一批能工巧匠,建立传帮带机制,开展推荐、学习、宣传“河州工匠”活动,让更多的职工拥有绝技绝活,同时,积极推荐我县优秀工匠,参加“陇原工匠”评选。
——职工创新行动。开展技术革新、发明创造、合理化建议等群众性经济性创新活动,以及小革新、小改进、小建议、小发明、小设计等“五小”活动,使得更多专业技术人才进入省、州人才库,设立职工创新专项资金,拓宽技术工人职业发展渠道,引导广大职工积极投身创新创业实践。
——劳模创新行动。推动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纳入企业技术创新规划,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完善评价激励机制,加快创新成果转化,创建更多更高水平的劳模创新工作室,培养创新团队。
——班组创新行动。以创新创优创效为主题,以“工人先锋号”为引领,强化班组技术、管理、效益创新,选树创新班组、明星班组,提升班组建设水平,打牢企业持续发展的根基。
——“健康幸福”行动。深化“安康杯”竞赛,扩大劳动安全卫生专项集体合同覆盖面,推动企业积极开展一线职工健康体检、建立健康档案,改善职工劳动生产条件和环境,丰富文化体育活动,帮助职工实现体面劳动、快乐工作、幸福生活。
(三)完善维权和服务职工长效机制
8.健全职工诉求反映机制。依照上级工会代表大会、执行委员会委员提案办理办法,制定临夏县工会代表大会代表提案办理办法。各代表在任期内结合乡镇、园区、企业工会工作提出提案,充分代表和反映职工群众的意见建议。健全完善人大、政协与工会的联系制度,建立健全与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劳模、一线职工和基层工会工作者的联系联络和沟通机制,注重通过人大议案、政协提案反映职工群众带有普遍性的诉求。完善工会信访接待制度,落实首问责任制,强化诉求办理的跟踪和服务。
9.健全职工基本权益维护制度。全面推行劳动合同制度,配合政府有关部门开展专项整治行动,规范劳动用工行为,纠正不签劳动合同、不参加社会保险、同工不同酬、随意延长劳动时间、无视劳动安全卫生等问题。参与制定行业劳动定额标准,建立保障制度,严厉杜绝农民工欠薪现象的发生,健全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制度和职工法律援助制度。贯彻落实《甘肃省集体合同条例》,以提质增效为重点,代表职工依法就劳动报酬、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待遇、劳动安全卫生、女职工特殊权益保护等与企业开展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女职工专项合同、劳动安全卫生专项集体合同,大力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
10.健全完善服务职工体系。以精准帮扶为重点,推进乡镇及园区工会组织职工服务站点建设,创新职工服务模式,优化工作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强化服务功能,提升规范化水平。做实做细“春送岗位、夏送清凉、金秋助学、冬送温暖”四大活动;发展职工互助项目,大力推广职工互助医疗保险制度,推行以“卡”集成项目的会员普惠性服务,主动配合衔接省、州总工会及相关部门,切实加大劳动模范、一线职工疗休养力度;深度挖掘和利用社会资源,建好会员服务优惠基地,积极探索实行职工小额贷款项目,鼓励帮扶职工自主创业。开展困难职工脱贫解困工程,就业扶持一批、保障覆盖一批、兜底救助一批、互助互济一批、精准脱贫一批,确保在档困难职工家庭如期解困脱困。
11.引领社会组织为职工服务。在劳动领域、重要群体中培育孵化工会直接领导的职工服务类社会组织和志愿者队伍。通过项目招标、购买服务等市场化方式,引导社会组织为职工提供专业化的服务。探索与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的合作建立基层社会组织,整合工作资源,增强工作合力。积极做好政治引领、示范带动、联系服务工作。
12.促进农民工入会和服务双提升。加大农民工服务工作力度,实施农民工入会集中行动,把劳务输出和开发园区、物流(快递)业、家庭服务业,农业专业合作组织等领域作为重点,探索灵活务实建会模式,实行源头入会、网络接转、属地负责、动态监管,最广泛地把农民工吸收到工会中来;创新建会方法和措施,坚持以农民工需求为导向,大力推行网上建会、网上入会、网上维权等便民工作方式,重点抓好工资清欠,社会保险、就业培训、帮扶救助等工作,推广为农民工发放工会服务卡、建立网上档案等做法,实现农民工入会数量和服务质量双提升。
13.探索建立工会服务职工满意度评价制度。通过定期走访服务对象、发放征求意见表、进行无记名投票、网络舆情检测等多种方式,听取对工会直接服务职工项目的意见建议,根据职工的要求对服务的内容、形式进行调整、改进,做到职工满意的就坚持、不满意的即行即改,服务得好不好、服务得怎么样让职工群众说了算。健全督查制度,提高工会工作的执行力。
(四)大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14.加强劳动关系分析研判。针对劳动关系领域的突出问题,开展专题调研,研判、把握劳动关系发展趋势和特点。配合政府有关部门制定出台相关政策措施,进一步建立健全园区、乡镇、村(社区)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和政府与工会联席会议制度,共同研究解决劳动关系中的重大问题。建立劳动关系群体性纠纷的经常性排查和动态监测预警制度,加强对劳动关系风险评估和会商共决,及时有效排查和化解矛盾。
15.健全联系基层和职工制度。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做到乡镇、企业、园区、村(社区)的全覆盖。以职工需求为导向,建立基层工会和职工需求调查制度;重心下沉、力量下移,领导干部带头、全体干部参与,深入基层,联系广大一线职工与农民工,倾听基层呼声,解决基层难题,其中,领导班子成员每年深入基层不少于100天,机关干部每年深入基层不少于90天。落实领导干部联系困难职工、困难劳模制度,健全机关干部与职工结对联系和到扶贫点、信访岗位、服务职工窗口轮流工作制度。深化“进企业、访职工、办实事、促发展”活动,了解、掌握和反映职工群众需求。
16.健全职工协商民主机制。贯彻《甘肃省职工代表大会条例》《甘肃省厂务公开条例》,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业民主管理制度,推进厂务公开,完善和落实重大决策听取职工意见制度,做到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必须经过职代会审议; 畅通职工群众利益表达渠道,保障职工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完善职工董事、职工监事制度,引导职工代表有序参与公司治理。选树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单位,在中小企业相对集中的地方和产业集群推行区域 (行业)职代会制度,推进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在公司制企业推行职工董事、职工监事制度。
17.开展和谐劳动关系企业创建活动。完善政府、工会、企业共同参与的协商协调机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深入落实省上《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意见》和州上《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实施意见》,协调人社、工信、工商联等部门,扩大和谐劳动关系企业创建活动对非公有制企业、中小企业的覆盖,推动区域性创建活动由园区向企业比较集中的乡镇 、村 (社区)拓展;把企业开展和谐劳动关系创建、两个共同创建与劳动关系和谐稳定作为评选劳动模范、“五一双奖”的重要指标,督促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深化“公开解难题、民主促发展”“我为企业发展献一计”“双爱双评”等活动,推动形成职工成长、企业发展的和谐共赢局面。
18.维护职工队伍和工会组织团结统一。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主动参与平安建设。建立与党委维稳机构、政府有关部门会商协调机制,提高预测预警预防各类风险能力,参与对渗透破坏事件、劳动关系群体性事件的调查处置工作。建立各级工会上下联动的维稳机制,注重防范预警,及时排查和化解矛盾。注重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引导职工依法理性表达诉求、解决矛盾。坚持维权与维稳相结合,加强民族政策宣传和维稳服务工作,维护职工队伍稳定,不断促进民族地区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五)着力做强基层夯实基础
19.加强和改进基层工会组织建设。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全面落实《关于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工会建设的意见》,把非公企业建会作为扩大工会覆盖面、夯实基层的重要方面,进一步使基层工会建起来、转起来、活起来。坚持党建带工建,发挥乡镇和村(社区)工会的作用,创新组织形式,在各类企事业单位重点是新经济、新社会组织中普遍组建工会组织。创新会员发展和会籍管理工作,开辟网上入会途径,推行会员实名制管理,简化会员管理方式,建立会员组织关系随劳动关系在网上流动接转机制。按照“六有”标准加强乡镇和新建工会组织的规范化建设,乡镇总工会(工会联合会)委员会委员一般为7--11人(单数),各乡镇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举产生,选举设立工会经费审查委员会、劳动调解委员会(其中,女职工在10人以上单位选举设立女职工委员会),镇总工会、乡工会联合会主席由乡镇党委专职副书记兼任,经审委员会主任、女职工委员会主任进入工会委员会,同时,在乡镇现有编制内配备1名专职工会干部,村(社区)同步成立相应的工会联合会或工会委员会,负责本辖区农民工及村(社区)企业职工服务工作。落实乡镇定额补助工作经费,落实“五个一”工作要求加强基层工会联合会规范化建设,开展“示范社区工会”“示范村工会”创建活动,在乡镇惠民服务大厅及园区服务大厅增设工会服务窗口;加强“职工之家”建设,深化工会工作先进乡镇创建,提高工作能力与服务水平。
20.加强机关事业单位工会规范化建设。落实《州委组织部、州总工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州机关事业单位组织规范化建设的通知》,以“党建带工建”加强机关事业单位工会组织建设、宣传教育、民主管理、权益维护、职工帮扶、财务管理及各项基础工作,充分调动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对工会工作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1.切实提升企业工会管理水平。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严格遵照《企业工会工作条例》和“四提高两加强”要求,充分发挥临夏县龙头企业在企业工会建设中的带头示范作用。加大对企业工会的管理指导力度,进一步促进企业工会规范化建设,基于我县实际,积极探索小微企业工会组建及个体工商户入会制度,有效保障广大职工合法权益,充分激发职工“主人翁”精神。采纳职工意愿,从实际出发,争取建设高层次模范职工之家。
22.加大对基层工会的资源倾斜。争取县人民政府对工会专项活动和基层的支持,进一步加大税务代收、财政划拨力度,依法足额收缴工会经费。从2017年起,从上级工会拨付的补助资金中,划出部分经费下拨至乡镇、园区基层工会,用于基层工会规范化建设。自2018年起,县总工会本级经费支出中除基本支出外,其余的70%用于对下级工会的补助,并逐步提高对下补助比例。多方协调,设立工会干部权益保障金,推行非公企业工会主席岗位补贴制度。巩固稳定社会化工会工作者队伍,完善管理办法,选好用好社会化工会工作者。
23.强化产业(系统)工会职责作用。调整和优化产业工会机构设置,配强工会工作力量;加强指导,做大做强产业(系统)工会,支持产业(系统)工会改进方式方法,开展各具特色的维权服务、劳动竞赛等工作。围绕行业战略布局和发展、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等开展专题调研,提出政策和工作建议;突出技能素质提升,强化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产业工会的独特作用。
24.加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落实《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按照政治上保证、制度上落实、素质上提高、权益上维护的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总体要求,针对影响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发展的突出问题,着力创新体制机制,推动涉及产业工人思想引领、技能提升、作用发挥、支撑保障等方面的改革,加大在技能培训、劳模选树、评先选优等政策向产业工人的倾斜力度,壮大产业工人队伍,提高整体素质,搭建创新平台,依法保障权益,充分调动广大产业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努力造就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宏大产业工人队伍。
25.加快职工群众活动场所建设。落实《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积极协调发改、城建、文化、体育等部门,把职工群众活动、服务场所建设纳入本县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城乡建设总体规划,整合用好社会资源,加大投入力度,加快职工群众活动阵地建设,实现每个乡镇、每个村、每个企业都有职工群众活动场所。统筹管好用好现有职工群众活动阵地和设施,坚持公益性、服务性,研究制定职工群众活动场所和设施使用管理办法,确保真正发挥作用。
(六)创建工会网上工作平台
26.推行“互联网 ”普惠性服务模式。以工会信息化建设为依托,打造职工服务平台,提供政策咨询、成果展示、职业发展、婚姻介绍、困难帮扶等方面的便捷优惠服务。开展网上入会、网上维权、网上服务、网上练兵等活动,提升运用互联网服务职工的水平。逐步推行职工“会员卡”服务新形式,加强与银行等金融机构深度合作,创新线上线下服务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供需对路、精准服务,开通工会微博、微信公众号和移动客户端,实现服务对象全覆盖、服务时间全天候,使职工得到更方便更有效的服务。
27.搭建工会网络宣传平台。整合工会宣传教育、文化体育、舆论引导、法律援助、政策咨询等资源,加强工会门户网站等新兴媒体建设,推进工会网站之间以及与党政网站的互联互通、融合发展。打造网络舆情监控平台,建立定期有序、分级分层、积极稳妥、反应灵敏的网络风险防控机制。突出网络主题宣传教育,加强网上交流互动和正面舆论引导,妥善应对突发事件重大舆情,开展网上舆论斗争。建设高素质工会网络宣传员队伍,提高运用网络等新媒体的能力。
(七)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
28.坚持党的领导。始终把工会组织置于党的领导之下,自觉维护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自觉维护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州委、县委和省总工会、州总工会的决策部署,健全完善县总工会党支部向县委和州总工会请示、报告工作制度,推动难点问题、重点问题的解决。围绕工作大局,聚焦服务职工,把自觉接受党的领导、团结服务职工群众、依法依章程开展工作统一起来,把党的决策部署变成职工群众的自觉行动,促进改革发展,维护社会稳定。
29.加强党组织建设。从思想、政治、能力、作风等方面加强党支部领导班子建设,贯彻中国共产党组织工作相关条例 ,打造政治坚定、团结务实、职工拥护的坚强领导集体。健全党组织学习制度,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党的建设的首要任务,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和“四个自信”。巩固和深化“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常态化学习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尊崇党章、敬畏党纪,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把党规党纪刻印在心里、落实到行动上,切实解决工会干部中存在的“不落实、落不实”问题,以“钉钉子”精神狠抓落实。在党组织领导下,坚持“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模范遵守和执行民主集中制,注重发挥支部会议对重要问题、重大情况的议事决策作用,依法依章程开展工会工作,充分调动兼职副主席和委员工作积极性。认真贯彻《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坚持“三会一课”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组织生活会制度和谈心谈话制度,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严肃性。
30.落实管党治党主体责任。按照全面从严治党、依规治党的要求,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把管党治党的主体责任落到实处。持续推进工会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党的精神和《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全面落实县委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体系及衡量检验办法、督查落实机制,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委“双十条”规定和州委“五要十不准”、县委廉洁自律“七项三十条”,严格遵照关于“纠正‘四风’不能止步,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持之以恒纠正“四风”。加强对工会系统党员领导干部的监督,完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以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为准绳,发挥纪检的监督执纪作用,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使工会系统党员干部守住理想信念 “高线”和纪律“底线”。建设一支绝对忠诚党的工运事业、竭诚服务职工群众的工会干部队伍。
31.建立完善与乡镇、园区党委联系推进工会工作制度。坚持工会受同级党委和上级工会双重领导体制,县总工会主动加强与乡镇、园区党委的联系协调,共同研究解决工会工作重大问题。加强对下级工会的领导,建立县总工会定期听取乡镇、园区工会工作汇报和意见建议的制度,完善工会干部协管制度,基层工会负责人员的变动应事先征求县总工会意见。加强和改进工会业务工作,建立定期分析研究职工队伍稳定新情况的制度,健全专题调研、重大课题调研制度,把工运理论和工会工作纳入党校干部培训的内容,认真研究体现工人阶级主人翁地位的改革举措,以理论创新推动工会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
三、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临夏县工会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委常委陈光荣同志任组长;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庞国义同志、县总工会主席马文华同志任副组长;县财政局副局长马文斌同志、县人社局副局长马维青同志、县编办副主任马鸿雁同志、县总工会副主席李金柱同志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马文华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充实工作人员,具体负责工会改革各项事宜。
(二)统筹工作进度。
动员部署阶段 (2017年12月至2018年1月中旬)。按照省、州总工会改革方案流程,经州总工会初审、复审,报请县委批准改革方案后,县总工会及时召开会议进行动员部署,制定具体实施细则,量化细化工作进度,落实各项改革举措。
组织实施阶段 (2018年1月下旬——2018年7月)。按照责任分工,落实相关的改革任务。
总结完善阶段 (2018年8月)。总结改革情况,梳理制度机制成果,改进完善相关措施。
同时,加快乡镇、园区工会规范化建设步伐,巩固工会改革成果。
(三)加强宣传引导。深入细致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引导机关干部进一步深化认识、振奋精神,坚定信心、勇于革新,自觉支持改革、参与改革、推进改革。面向广大职工群众和基层工会干部,广泛宣传工会改革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基本原则和任务举措,主动回应工会干部、职工群众和社会关切,凝聚共识,汇聚力量。
劳动关系协调员技术总结篇5
一、“十五”期间劳动保障信息化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和基本经验
(一)主要成就
1.金保工程经国家正式批准立项。《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中办发〔**〕17号)将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列为国家电子政务重点建设和完善的十二个业务系统之一。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批复了金保工程一期建设项目建议书,金保工程在国家整体立项。之后,国家发改委相继批复了金保工程中央本级建设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投资概算和西部地区补助方案。
2.全国系统的总体设计和规划标准已基本完成。劳动保障部先后下发了一系列关于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性文件;制定或完善了社会保险、劳动力市场等业务系统指标体系以及社会保障卡、劳动保障业务专网ip地址等方面的标准规范;针对全国联网工程、数据中心建设、劳动保障电话咨询服务中心建设、示范城市建设等具体建设任务,出台了相应的指导意见和实施方案;制定了金保工程调度制度、社会保障卡发行管理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通过这些文件、标准、方案和制度,明确了金保工程建设的总体目标、建设任务、建设原则以及各项建设任务的具体要求。许多地区根据部里的文件也制定了本地区金保工程实施的具体方案。金保工程建设逐步走上了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的轨道,为建立全国统一的信息系统打下良好的基础。
3.全国网络框架已具雏形。“十五”期间,劳动保障部与32个省级单位(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全部实现了联网;20个省区市实现了与所辖全部地市的联网。在全部地市级以上城市中,80%实现了与省数据中心的联网,市域网覆盖达到65%的经办机构,有条件的地区已延伸到街道、社区,部—省—市三级网络结构已初步形成。借助部—省—市网络开展了养老保险监测、失业登记和失业保险监测等联网应用,监测数据分别覆盖到829%的养老保险参保人员和约100万失业人员,对于及时、客观地采集社会保险决策信息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部省间及部分省市间视频会议系统已投入使用。
4.统一软件开发及应用取得可喜进展。劳动保障部组织开发的社会保险管理信息系统核心平台已经推广到340个以上统筹地区,劳动力市场管理信息系统(劳动99)已经推广到200多个地市。特别是一些省区在上述两个软件基础上,统一进行核心应用软件的全省本地化实施,不仅加快了全省统一软件的推广应用,也对统一标准和业务流程的规范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目前,以社会保险五保合一、劳动力市场与社会保险信息系统一体化为主要特征的整合工作已经在很多地区开展。
5.各项建设任务稳步推进。“十五”期间,全国大部分省级劳动保障部门及177个地级以上城市建成了符合国家标准的数据中心机房,通过数据整理和整合,数据中心的统一程度逐步提高,数据质量显著提高。全国已有140余个地级以上城市开通了12333专用服务号码,其中80个建立了电话咨询服务中心或依托全省统一的电话咨询服务中心开展工作;全国已有120余个地级以上城市建立了政府网站。一些地区基于互联网开展的网上职业介绍、网上社会保险申报和查询等业务,为社会公众足不出户办理相关劳动保障业务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手段。社会保障卡已在近70个地区有序推广使用,持卡人数已达到2000万人。通过示范城市建设,已经出现了一批符合全国统一建设要求,取得一定建设成果和应用效果,能够起到典型示范作用的城市。
6.机构、队伍建设得到较大加强。全国绝大部分省级劳动保障部门、180多个地级以上城市劳动保障部门建立了专门的信息化综合管理机构(信息中心)。尚未建立专门机构的地区,也基本明确了负责信息化综合管理的部门。通过引进和培训,信息化队伍的规模和能力得到较大提高。一支熟悉业务,钻研技术,能够吃苦,甘于奉献,热爱劳动保障事业的信息化建设和管理队伍已经初步建立。
通过金保工程建设实践,与“十五”期初相比,劳动保障信息化水平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系统应用效果初步显现,已经成为劳动保障管理服务的重要支持手段。数据集中管理、系统整合、体制创新已成为当前金保工程建设的新特点,劳动保障信息化建设呈现了积极、健康、协调的发展态势。
(二)基本经验
“十五”时期劳动保障信息化建设的稳步推进,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
1.领导重视是劳动保障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一直十分关心金保工程建设,国务院领导专门对金保工程建设做出重要批示,要求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加强指导、加速推进”。劳动保障部党组将金保工程列为劳动保障部的“一号工程”,各级党委政府也都非常关注和支持金保工程建设。各地区的劳动保障厅(局)普遍成立了“一把手”任组长的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健全了工作机制,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部门通力合作、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保证了金保工程建设的顺利开展。
2.统一认识是劳动保障信息化建设的前提。经过几年的不断实践,按照“完整、正确、统一、及时、安全”的总要求,建立统一的劳动保障信息系统,全面提升劳动保障系统整体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已经逐步成为各级劳动保障部门的普遍共识,形成了集全系统之力,共建金保工程大业的良好局面。
3.健全机制是劳动保障信息化建设的保证。各地区建立专门的、统一的信息化综合管理机构,将分散在各部门的技术力量进行有效整合,统一对信息化建设进行管理、协调和组织实施,为金保工程建设提供了组织保障,促进和保证了信息化建设的完整和统一。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许多地区信息化管理部门、规划财务部门、业务管理部门、经办机构分工明确,紧密协作,共同推进,形成了部门间良性互动,技术与业务相互促进的工作氛围。
4.体制创新是劳动保障信息化建设的方向。许多地区利用建设金保工程的契机,按照业务工作的实际需要和信息化管理的特点,通过机构、岗位、职能的调整和业务流程的重构优化,建立了更加有效的管理运行机制,全面提升了劳动保障管理服务能力。
二、面临的形势和挑战
**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劳动保障事业完善制度、加快发展和提升能力的关键时期。社会经济和劳动保障事业的发展对劳动保障信息化工作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劳动保障信息化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一)劳动保障信息化工作被纳入到国家信息化总体发展战略当中
进入21世纪之后,信息化对经济社会产生着日益深刻的影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的《**—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将“增强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电子政务应用和服务体系日臻完善,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密切结合,网络化公共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列为国家信息化的重要战略目标。劳动保障信息化作为国家电子政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纳入到国家信息化的总体战略布局当中。战略规划明确提出了“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多层次、多功能的就业信息服务体系,加强就业信息统计、分析和工作,改善技能培训、就业指导和政策咨询服务。加快全国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建设,提高工作效率,改善服务质量”的工作要求。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劳动保障工作、对金保工程建设的高度重视,也为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的劳动保障信息化建设指明了方向。
(二)劳动保障事业发展为劳动保障信息化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按照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规划纲要确定的发展目标,**期间要建立健全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比较完善的劳动保障制度及运行机制,逐步实现就业比较充分,分配格局比较合理,劳动关系基本和谐稳定,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完善,管理服务规范高效的发展目标。劳动保障信息化建设要适应劳动保障事业的不断发展,努力满足事业发展中的新要求。这就迫切需要将信息系统的覆盖范围扩大到劳动保障各项业务;将系统的覆盖人群从城镇参保人员和就业职工扩展到进城务工人员、灵活就业人员、农村参保人员等,部分地区的覆盖人群还要从从业人员逐步扩展到全体城镇居民,甚至全体城乡居民;通过系统整合,实现各项劳动保障业务之间、劳动保障部门和相关管理部门业务之间的协同办理,为建立劳动保障工作长效机制提供技术支撑。
(三)人口和劳动力流动日益频繁,跨地区业务办理需求愈发迫切
目前劳动力和人口流动性日益增强,地区间迁入迁出的规模日益扩大,劳动者跨地区求职,跨地区进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和接续,跨地区享受各种社会保险待遇等,都变得愈发迫切。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在**期间要取消农村劳动力进城和跨地区就业的限制,完善参保人员社会保险关系转移、衔接的政策措施,探索解决人员流动时社会保险关系接续问题的有效办法。劳动保障信息化建设要与这一要求相适应,为跨地区的人员流动、社会保险关系转移、社会保险待遇享受及跨地区的管理服务提供欧洲杯买球平台的技术支持。
(四)社会各界对公共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劳动保障工作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势必要求劳动保障信息化建设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为民服务”这一理念。通过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推进政务公开,使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通过网络及时准确地了解劳动保障的各项政策和办事程序,为他们提供方便的网上直接办理各项劳动保障事务的服务,通过网络架起劳动保障部门与广大劳动者之间联系的桥梁,及时地了解社情民意,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实现从面向机构管理向面向社会服务的转变,实现对劳动者“记录一生、管理一生和服务一生”,仍是**期间需要面对的和完成的重要课题。
(五)信息安全变得愈发重要
劳动保障信息系统管理着数以万亿计的资金和数以亿计的人员信息,牵涉到每一个劳动者和参保人员的切身利益,出不得半点问题。**期间,数据集中管理和各系统的整合将成为信息系统建设的主要趋势,系统能否安全稳定运行就变得愈发重要。与此同时,随着公共服务系统的建设和应用,系统的用户范围将急剧扩大,通过互联网的访问和信息传递将逐步增多,系统面临的风险逐步增大。我们要主动应对信息安全的挑战,在信息化建设中同步实现信息安全。
(六)当前劳动保障信息化建设中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资金短缺。一些地区金保工程尚未得以正式立项,没有形成稳定的资金来源,特别是部分中西部地区,资金的短缺已成为制约信息化建设步伐的重要因素。二是人才短缺。据统计,目前全国劳动保障系统从事信息化建设的技术人员,平均每个城市只有5人,远远满足不了系统建设和管理的需要。三是管理体制需要进一步理顺。一些地区尚未设立信息化综合管理机构,已经设立的,其在信息化建设中的组织协调地位以及与其他业务部门的关系尚需要进一步明确。特别是在确保一体化建设的前提下,如何在管理机制上适应各业务分险种办理以及**期间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部分省份垂直管理等业务发展趋势,是**期间需要解决的课题。四是外部环境需要进一步优化。一些地区劳动保障部门在地区整体信息化中的地位有待进一步明确,与其他政府部门在信息化建设上的关系有待理顺。
三、指导思想和建设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适应国家信息化和电子政务建设的战略部署,紧紧围绕劳动保障中心任务,按照“完整、正确、统一、及时、安全”的总要求,坚持统一建设、应用为先、体制创新的基本原则,努力促进信息技术与劳动保障业务的有机结合,不断提升劳动保障信息化水平。
1.按照《**年-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的总体要求,将劳动保障信息化工作纳入到国家信息化整体布局当中,确定**期间劳动保障信息化工作的各项目标和任务。
2.围绕**时期劳动保障工作的主要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认清劳动保障业务的发展趋势,坚持信息化建设服务全局,确保信息化工作与劳动保障事业发展的总体要求相适应。
3.适应劳动保障工作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树立“两个服务对象”的理念。一方面,紧紧围绕劳动保障中心工作,为业务经办和政策制定提供支持;另一方面,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服务于人民群众。要增强劳动保障信息化的服务功能和手段,架起劳动保障部门与广大人民群众之间的沟通桥梁。
4.以需求为导向,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以资源整合为基础,以建立科学管理模式为方向,注重信息化建设的应用实效。
(二)总体目标
以全面提高劳动保障行政能力和服务社会的水平为目标,在金保工程一期建设的基础上,紧密围绕劳动保障事业的重点工作和发展方向,全面实现各项劳动保障业务领域的信息化,并通过系统整合和信息共享,为各项劳动保障业务之间的协同办理及跨地区协作提供欧洲杯买球平台的技术支持;建立基本统一的面向社会的劳动保障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建立包括统计分析、监测预警、预测分析、风险分析在内的多层次的宏观决策支持和基金监督模式,为劳动保障事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保障。
1.信息系统覆盖城镇社会保险、就业服务、劳动关系、劳动保障监察以及农村社会保险等各项劳动保障业务,覆盖城乡各类参保人员、城镇从业人员以及转移就业农村劳动力等人群。
2.信息网络覆盖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就业服务机构、就业培训机构、劳动保障监察机构等各类经办机构和服务机构,并延伸到街道社区和农村乡镇。
3.社会保险、劳动就业、劳动关系及劳动保障监察等主要业务系统有机整合,通过搭建统一的信息平台,实现劳动保障各项业务之间的衔接和协同办理。
4.跨地区业务协作的欧洲杯买球平台的技术支持环境基本具备,为实现地区间劳动保障业务协作提供支持。
5.公共服务能力显著提高,一体化的、面向社会的、集多种接入方式的劳动保障公共服务门户系统和支撑体系基本形成。
6.基金监管系统进一步完善,非现场监督成为基金监管的重要手段。
7.宏观决策支持水平提高,实现包括统计分析、监测预警、预测分析、风险分析和精算等在内的多层次决策支持模式。
8.系统的安全体系基本建立,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进一步加强。
9.实现与相关部门电子政务系统的衔接,逐步实现与国家电子政务网络统一平台的衔接。
四、重点任务
完成金保工程一期建设,开展金保工程二期建设,强化数据中心建设,实现全网整合,突出公共服务功能,切实提高各项劳动保障业务信息化水平。
(一)完成中央、省、市三级数据中心建设
1.完成各级数据中心机房建设。按照成熟先进、经济实用、持续稳定的原则,配备硬件设备,并实现硬件设备的物理集中,各项劳动保障业务共用同一个机房。建立健全各项数据中心运行管理制度,完善专职人员配备,提升数据中心的安全管理级别。充分发挥数据中心的作用,形成搭建一个统一平台、各项劳动保障业务协同办理的工作机制,逐步实现从网络管理中心,到数据管理中心,最后到决策支持中心的功能扩展。
2.实现数据在地级以上城市数据中心的集中管理。社会保险、劳动力市场、劳动关系等各项劳动保障业务数据和决策数据由数据中心统一管理。通过数据整理和整合,建立统一的个人基本信息库、单位基本信息库和机构基本信息库,将各类参保人员及城镇从业人员、转移就业的农村劳动力、各用人单位和参保单位全部纳入到系统中统一进行管理。取消区县独立设置的工作库,实现地级以上城市全市范围的数据集中,最终实现“同人同城同库。”研究制定养老保险省级统筹情况下的数据分布策略,逐步提高业务数据库的集中层次。根据跨地区业务协作的需要,建立异地数据交换平台。适应用人单位劳动保障守法诚信制度的建立,建立用人单位劳动保障守法诚信数据档案,实现对用人单位守法情况的动态监控和分类重点管理。
3.进行异地灾备中心建设。完成中央数据中心灾备中心建设,有条件的省可以省为单位建设全省统一的异地灾备中心,将省内所辖各地市的业务数据全部集中备份到灾备中心。灾备中心应首先实现数据级容灾备份,条件成熟的,可实现应用级的容灾备份。
(二)完善中央—省—市三级网络
1.进一步加快市域网建设步伐。地级以上城市数据中心在将网络联接到各类社保经办机构、定点医疗机构、就业服务机构的基础上,将就业培训机构、劳动保障监察机构等联接到网络当中,并向街道、社区和有条件的农村乡镇延伸。力争到**末期,各类经办机构和服务机构纳入市域网的比率达到90%以上,街道、社区纳入市域网的比率达到70%以上,农村乡镇纳入市域网的比率达到50%以上。
2.进一步提高部—省—市主干网络的性能。实现部—省—市主干网络的三级网络贯通,确保信息在各级劳动保障部门之间以及跨地区间的无障碍传输,满足各项监测数据上传和跨地区业务协作的需要。加强对网络的监控和管理,保证网络的畅通。按照国家电子政务建设总体部署,逐步实现与国家电子政务网络系统的衔接,实现与人口、公安、财政、税务、金融、教育、卫生、民政等业务系统的信息交换。
3.构建信息系统安全信任体系。结合劳动保障实际业务需求,确定劳动保障信息系统的安全等级,并按照积极防御、综合防范,兼顾安全与应用、兼顾安全与投入的原则,在充分考虑现有安全保护基础,合理利用现有安全设备基础上,采取管理与技术相结合的手段,有效提高系统的安全性,确保数据、网络和应用安全。完成系统安全测评认证工作,建立信息安全事件响应机制。在国家统一规划的基础上研究确定劳动保障系统pki基础设施的实施策略,建立全国统一的,基于pki/ca技术的信任体系和安全体系。
(三)加强应用系统建设
1.扩大业务系统覆盖范围。根据扩大覆盖面、做实个人账户、改革计发办法、建立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等工作的要求和“五保合一”的原则,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险信息系统,并根据业务发展要求,适时实现对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城镇医疗救助、城镇居民医疗保障(包括部分地区建立的城乡统筹的医疗保障)的欧洲杯买球平台的技术支持。全面实现业务系统和财务系统的对接,实现单位和人员管理的信息流及资金流的有效衔接,在完善以信息管理和记录为核心的业务管理系统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以资(基)金管理为核心的会计核算系统。进一步完善劳动力市场信息系统,确保满足就业服务、失业保险和职业培训等业务开展的需要。开发劳动关系管理及劳动保障监察执法监管信息系统,支持劳动合同管理、工资支付调控、劳动保障监察、劳动争议处理等业务的办理。开发农村社会保险信息系统,将系统覆盖到所有农村参保人员。逐步支持行政审批、行政执法等各项劳动保障行政业务的电子化,并实现与相关业务系统的信息共享和流程衔接。进一步梳理业务流程,完善系统功能,实现各项业务之间的有效衔接、协同办理的工作机制。扩大全国统一应用软件的覆盖面,力争覆盖到所有地级以上城市和统筹地区。
2.为跨地区业务协作提供欧洲杯买球平台的技术支持。适应跨地区人员流动的需要,结合跨地区相关业务政策制定状况和工作条件的成熟程度,研究确定跨地区业务欧洲杯买球平台的技术支持方案,开发跨地区业务协作信息系统,形成对劳动者跨地区求职、参保人员跨地区社会保险关系转移和续接、退休人员异地安置社会化服务和管理、参保就医人员跨地区医疗费用结算、工伤人员及遗属跨地区领取待遇和就医等业务的欧洲杯买球平台的技术支持能力。
3.加强基金监管系统建设。依托金保工程信息网络,建立多部门网络互联、信息互通、数据共享的社会保险基金监管系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全面支持部、省、市、县各级社会保险基金非现场监督工作,实现微观监管目标(及时发现社会保险基金薄弱环节和疑点问题,加强基金管理)和宏观监管目标(及时了解掌握基金运转情况和支撑能力,实现制度平稳运行),促进事后监督向事前、事中监督转变。
4.加强宏观决策支持系统建设。全面建立通过网络采集信息的采集机制,形成常规统计、抽样调查、网络采集等多渠道相结合的决策信息采集模式;建立中央、省、地市三级劳动保障宏观决策数据库,对各类统计调查信息及通过网络采集到的信息进行加工、提炼和分析;建立模型库、方法库,建立针对劳动保障各项业务的、制度化的分析、预测机制,实现包括统计分析、监测预警、预测分析、风险分析和精算在内的多层次决策支持模式。进一步完善和统一劳动保障统计分析数据指标体系、在线数据采集手段和联机数据分析。
(四)建立基本统一的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
1.构建统一的劳动保障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加强劳动保障电话咨询服务系统的整合,地级以上城市全部提供信息欧洲杯买球平台的技术支持的12333公益热线服务,实现全国电话咨询服务中心的互联,形成“一地呼入、全国咨询”的服务模式。加强劳动保障系统政府网站群建设,形成完整统一的劳动保障公共服务信息门户体系,积极推进基于统一的安全信任体系和互联网技术的自助式网上业务办理,逐步扩大应用的欧洲杯买球平台的业务范围。建立电话服务和网上服务互为补充,集成多种接入方式和服务手段,信息共享、互联互通的劳动保障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体现劳动保障系统统一的面向社会的整体公共服务形象和品牌。建立公共服务平台与业务系统、基金监管系统及宏观决策支持系统的联动机制。
2.大力开展劳动保障基层信息平台建设。在街道社区和农村乡镇建立综合的劳动保障信息窗口,实现劳动保障业务在街道社区的统一管理和服务,将尽可能多的服务功能通过网络延伸到街道(乡镇)、社区,为开发就业岗位、面向失业人员开展就业服务、面向退休人员开展社会化管理服务以及其他各项劳动保障管理服务提供欧洲杯买球平台的技术支持。
3.稳妥有序地推进社会保障卡的发行和应用。推进社会保障卡在劳动保障各项业务领域的应用。配合跨地区业务协办的开展,实现社会保障卡的跨地区通用。进一步规范社会保障卡的发行和管理。
(五)切实提高应用水平
1.进一步推进养老保险监测、失业登记和失业保险监测。扩大上传数据的覆盖面,其中养老保险监测数据要覆盖到全部参保人员,失业登记和失业保险监测覆盖到全部失业人员。努力提高数据质量,增强数据的时效性,做好上传数据的分析和深加工。
2.逐步启动其他各项联网应用。研究确定医疗保险管理服务及医疗费用监测、工伤保险管理服务监测、生育保险管理服务监测、劳动力市场供求监测、劳动关系管理监测、农村养老保险监测等实施方案,适时启动上述联网监测应用。根据跨地区业务协作的需要,适时开展异地业务联网应用,并逐步扩大覆盖地区和人群。探索各项联网应用的整合方案,实现各项联网应用的整合。
3.加强已建系统的应用。研究建立信息系统应用效果的评估机制,充分发挥系统的使用价值。探索劳动保障各类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模式,充分利用信息资源,为社会公众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按照国家电子政务建设的总体部署,实现与其他电子政务系统的信息共享和交换。
五、保障措施
(一)形成财政投入为主体的经费保证机制
完成金保工程二期立项,将硬件升级、网络扩面、应用软件深度开发、安全加固、公共服务系统全面建设等主要建设任务,纳入到金保工程二期中。各地要按照分级负担的原则和国家财政部的有关要求将劳动保障信息系统建设纳入财政预算科目,由各级财政提供经费保障,确保建设资金和运行维护费用。对部分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可在中央财政适度补贴、地方财政主体承担的基础上,通过其他渠道,多方筹集系统建设和维护资金。
(二)实施三项重点行动计划
一是实施示范城市建设推进计划。在金保工程一期示范城市建设的基础上,在金保工程二期建设中建立起一批金保工程推进示范样板城市,形成示范带头、整体推进的建设局面。二是实施中西部地区重点援助计划。通过资金补贴、政策倾向、重点指导、对口协助等方式,提高部分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信息化建设水平。三是实施劳动保障系统信息技术基础能力普及计划。对劳动保障系统各类工作人员进行信息化技术培训,在全劳动保障系统普及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建立业务人员信息系统应用能力考核上岗制度,把掌握和应用信息技术能力作为衡量专业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纳入人员考核范畴。
(三)理顺信息化工作机制
全部地级以上城市劳动保障部门要建立信息化综合管理机构,为劳动保障信息化建设提供组织保障。进一步促进劳动保障业务与信息技术的良性互动,努力建立政策制定及业务调整的技术论证制度。加强与其他政府部门在电子政务建设上的协作配合,逐步建立信息共享与交换机制。
(四)健全劳动保障信息化标准和规范体系
根据劳动保障业务发展需要和信息技术发展状况,按照系统建设要求,建立较为完整的劳动保障信息化标准体系。主要包括修订和完善劳动力市场信息系统和社会保险信息系统业务指标体系,制定劳动关系与劳动监察信息系统、农村社会保险信息系统业务指标体系,制定药品及诊疗项目编码,制定并出台个人基础数据库、单位基础数据库、机构基础数据库标准、统一的交换区数据标准、决策区数据标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标准以及跨地区信息交换、与其他业务部门接口、信息安全等方面的标准和规范等。加大标准规范的执行力度,确保劳动保障相关业务系统中各类业务代码的标准、规范和统一,确保各业务系统之间、各地区之间的信息共享。根据劳动保障业务发展需要,按照信息化管理的要求进一步梳理业务流程,制定或修订各项业务流程规范,逐步统一和规范各地的业务流程。
(五)建立和完善信息化规章制度
建立健全全国性的信息系统建设、运行、管理等方面的规章制度。一是制定劳动保障系统部—省—市全国主干网网络运行管理制度、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和视频会议系统管理和使用制度等;二是建立ip地址备案制度、应用软件项目验收备案制度,完善欧洲杯买球平台的技术支持商管理制度、社会保障卡注册管理、密钥管理及cos核准制度等,对各项重点建设项目进行检查和控制;三是配合安全信任体系建设,制定电子证书分发、使用和管理制度;四是制定监测数据采集及使用制度,落实信息资源管理责任制,建立信息交换机制;五是进一步完善系统建设调度制度,建立健全信息化建设绩效评估体系。**期间,各地也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加强对金保工程的项目管理。
(六)加强信息化队伍建设
坚持多渠道培养与高起点引进并举,壮大劳动保障系统信息化队伍,力争信息技术人员数量在“十五”期末的基础上增加50%以上。建立信息技术培训机制,强化对信息化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业务人员的培训,提高信息化建设队伍的整体素质。各省、地市级劳动保障部门也要加大培训力度,特别是做好对劳动保障业务人员系统应用水平的培训工作。探索建立适合于劳动保障信息化队伍的奖励激励机制,为信息化人才充分发挥作用创造良好的环境。加强与技术单位的合作,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
(七)加强对信息化建设的宣传
- 上一篇:
- 下一篇:
劳动关系协调员技术总结范文
2022-11-08 阅读:0
推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