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管理学效应十篇-欧洲杯买球平台

时间:2023-09-25 18:15:01

各种管理学效应

各种管理学效应篇1

一、巧用“同辈群体效应”来消除叛逆

同辈群体是指同龄人或相近年龄人组成的群体。在同辈群体中,因大家有共同的心理感受和需求、相近的爱好、兴趣和共同的行为倾向,因而彼此之间容易认同,且易相互转化与感染。同辈群体中积极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倾向若能与家庭、学校、社会的教育目的大体一致,置身其中的个体学生就会较为正常、合理;反之,则会产生不良影响,心理学将此称为“同辈群体效应”。所以,对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来说,同辈眼里的自我形象要比在父母老师眼里的更重要,老师和家长苦口婆心地说教常常比不上同龄人的一句评价。

班上有一名偏爱穿奇装异服的学生,我曾多次暗示他这样的穿着不适合中学生,要求他更换,但他却依然是我行我素。后来,我意识到这是逆反心态在作怪,我借用“同辈群体效应”:通过班长召集他“朋友圈”的兄弟们一起来讨论关于中学生如何着装的问题,诱导他们私下讨论评价该同学的穿着。结果,这次交谈后的第三天,该同学就在“兄弟们”的“评头论足”中悄悄地改装了。每每班上出现棘手的问题时,我都会借用“同辈群体效应”,以生管生,难题常会迎刃而解。

二、巧用“期待效应”来创造奇迹

期待效应又叫皮革马利翁效应。传说古希腊有这样一个神话故事:古代塞浦路斯国有个国王叫皮革马利翁,他非常喜欢雕刻。一次,他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美女雕像,每天以深情的目光观赏不止,并倾注了全部的热情和期望,终于使这尊雕像奇迹般复活了。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贾布森从这则神话故事中受到很大的启发,1968年他们对学生进行了一次预测儿童发展可能性的“发展测验”,并以赞赏的态度将有优异发展可能的学生名单通知有关的老师,使老师从内心认同这些学生的发展潜力,8个月后,这批学生的成绩有明显的进步。罗森塔尔认为,因为教师接受了“权威谎言的暗示”,对这些“优秀”学生,有了很高的期望,教师把这种期望表现在了行为和态度上,学生感受到了,于是学习成绩进步了。后来人们把这种权威的暗示,称为“期望效应”。

实践中多用此效应,往往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曾教过这样一个女孩,由于生理上的缺陷—兔唇,说话口齿不清,常遭人取笑。自懂事起,她便以沉默自卫。长期的沉默使她变得自我封闭,不与任何人说话,也不与任何人交往。实际上,这是一个生理不健全的孩子在得不到爱的阳光后形成严重的心理障碍。为此,我暗下决心:我虽不能改变她残缺的生理,但我一定要让她拥有健康的心理,帮她找到应有的快乐。每天到校,我都主动跟她打招呼;每次上课,我都用期待的眼光看着她;每个课间我都安排同学陪她玩耍。但她始终独守着那份沉默,从不主动跟别人说一句话,班上的同学都失望对我说:“老师,她该不会是个哑巴吧?”我知道久旱的心田却非几滴雨露就能润透,久闭的心扉绝非几句良言就可开启。我还是一如既往的、竭尽所能的去关心着、期待着,每天都在她的作业本上留言。一次我在她的作业本中写道:“沉默的小鸟,老师怎样做才能听到你那清脆的歌声啊?跟老师说几句话吧,老师多么渴望听到你清脆的歌声啊!”也许是被我的真情打动,也许是被我的期待激励,就在当天晚学后,她来到我跟前,吞吞吐吐地说:“老…师…我不…是不…愿意跟你说…话,我怕…别人笑…话我…”听着这断断续续、含含糊糊的话语,我激动地将她紧紧的揽到怀里,“你终于肯跟老师说话了!老师知道会有这么一天的。”在我充满期待的关爱下,她逐渐克服了障碍,象一颗冲破云雾的星星,走出了阴霾,浑身散发着自信的光芒。

三、巧用“标签效应”激发学生的潜能

二战期间,美国心理学家招募了一批行为不良、纪律散漫、不听指挥的新士兵并作如下实验:让他们每人每月向家人写一封信,说自己在前线如何遵守纪律、听从指挥、奋勇杀敌、立功受奖等。结果,半年后这些士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真的像信上所说的那样去努力。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标签效应”。

各种管理学效应篇2

1.1加强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的建立

传统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中,其管理过程中的主要对象及组织主要为文献印刷,其服务方式体现为馆员和用户面对面服务的形式。该种管理体系的运行及时已经无法适应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管理。因此,在应用先进网络信息技术的过程中,为充分利用并确保网络信息的方便及有序性,图书馆管理需应用具有强大知识重组及导航功能的系统。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适应网络环境与各种虚拟环境的需要。该种管理系统,不仅可有效保证管理系统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保证网络结构进行有序、高速率的信息传输。同时还可对网络上的信息服务及组织方式进行不断研究,不断寻求出与网络特点具有良好适应性的的信息系统及媒介、利用方式等,不断促进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优化。

1.2加强数字资源规划的引进

数字资源引进在职业院校在进行图书馆信息管理的过程中是一项操作复杂、耗资巨大的工程。该工程具体会涉及到服务方式、管理模式、欧洲杯买球平台的版权等一系列系统性的问题。所以,在进行数字资源引进时,需要事先进行完整、系统、全面地规划。在科学规划指导下才可实现对图书馆数字资源信息进行有效管理,提高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与信息环境变化的适应性。剧调查结果显示,现阶段多数高校进行信息资源采购的主要方式均表现为通过对数字资源进行购买,以获取管理中所需的虚拟信息资源。然而,引进数字资源规划在各高校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却还很少。因此,为了不断完善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各职业院校应不断加强数字资源规划的引进。

1.3加强对数字资源进行整合

缺乏有效整合的数字资源会造成资源检索界面存在无规律性,增加读者进行资料检索的复杂性。读者在进行资源查找时,需要分别进而相应的系统,对相应系统熟悉掌握后才能进行资料检索。这样的资源查找需要花费读者较多时间,耗时又费力。所以,在网络环境下,需要应用相关技术将各个资料及其检索进行有效地整合,并科学的组织起来,形成一个具有统一性的整体。在图书管信息管理中,数字资源整合具体指的就是,根据相关知识管理规则和具体的服务目的,将各种以分散形式存在的信息资源和服务方式进行有效组织,使其在整个信息管理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关联,促进各种检索系统的有效链接。在经过整合后的数字资源中,读者在进行资料查找时,仅需要在一个检索平台上,进行一次性的认证操作,便可有效实现对所有数字资源进行快速检索,大大提高了资源检索的效率。在国外,多数高校均已应用sfx技术对图书馆数字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使多种类型的复杂数据在相互之间具有较为简单的关联链接,使得图书馆管理中涉及的各种信息资源形成具有良好融合性的有机整体。这些先进的管理技术值得我国高校借鉴。

1.4积极引进新型信息服务模式

在高校图书馆管理中,不断加强和优化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主要目的在于增强其服务效率及质量,促进学校科研活动及教学质量的提高。在网络环境下,要求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必须要摒弃传统管理模式中的被动、单一服务方式。将被动服务转化为主动服务,应用新的服务理念和方式对图书馆信息管理过程中涉及到的各种类型信息提供服务。例如应用电子邮件、信息推送等技术及虚拟参考台等方式来为各读者提供原文传送、信息推送、数字资源推荐及导航等服务。值得借鉴的信息服务模式有mylibrary系统的个性化信息服务。该种信息服务模式,可根据读者的具体要求,自动进行信息或知识的集合,可为读者提供一个具有针对性和个性化的个人查询及借阅信息窗口。读者可通过该窗口来实现增购新书、图书预约等多种服务要求。

1.5加强特色馆藏建设,积极处理存取与拥有间的关系

在高校的图书馆馆藏建设中,拥有与存取的地位均较为重要。二者间相互补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主要对象为学生和教师。在服务过程中,既要满足广大学生进行课程学习及知识扩充的要求,又要满足广大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及进行科研活动的要求。实现这些服务的基本前提是该图书馆中必须拥有相应数量的馆藏文献。只有这样才可方便和满足广大学生及教师在网络上快速、及时地获取国内外各种最新学术资料信息,为其学习、教学、科研的有效进行提高保证,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及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因此,高校在进行图书馆藏书建设的过程中,需严格遵循拥有与存取两手抓的原则。同时,各高校应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图书馆藏书建设。

2结束语

各种管理学效应篇3

【关键词】绩效管理 实践教学 方式方法

一、绩效管理的含义及作用

(一)绩效管理的概念

人力资源体系中最核心的内容就是绩效管理,通过绩效管理的有效实施,才能真正把企业的目标与员工的价值创造结合起来,把企业的发展与员工的发展结合起来,才能搞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所谓绩效管理就是将组织的目标和个人的目标联系或整合, 以获得组织效率的一种过程, 是对所要达到的目标建立共同理解的过程, 也是管理和开发人的过程。绩效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居于核心地位,绩效管理是一个完整的系统, 在这个系统中, 组织、经理者和员工全部参与进来, 管理者和员工通过沟通, 将企业的战略、管理者的职责、管理的方式和手段以及员工的绩效目标等管理的基本内容确定下来, 在持续不断沟通的前提下, 管理者帮助员工清除工作过程中的障碍, 提供必要的支持、指导和帮助, 与员工一起共同完成绩效目标, 从而实现组织的远景规划和战略目标。

(二)绩效管理的作用

具体来说,绩效管理的作用有两个方面: 首先, 绩效管理是企业战略目标实现的一种辅助手段, 通过目标的有效分解和逐层的目标落实帮助企业实现预定的总体目标和战略。其次, 绩效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通过绩效管理来设定各职位的薪酬水平, 实现绩效工资; 绩效管理所评定出的员工的显质与人员素质测评出的潜质进行比较, 从而为人才测评技术的有效应用提供依据; 通过绩效管理发现员工目前绩效水平中的优势和不足, 从而为每个员工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和适合其发展的职业规划。

(三)《绩效管理》课程的内容

《绩效管理》课程是一门系统地阐述企业绩效管理的理论和方法的学科,主要介绍绩效管理的基础理论、绩效管理的整个流程,重点对绩效评价这一核心环节和技术进行讲解,它是一门理论与实践都很强的学科。作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学习并掌握绩效管理的理论与基本技术,形成对人力资源管理各系统职能的整体认志是十分必要的。绩效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目前,由于我国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滞后,教学方式方法单一等原因影响了该门课程的效果。为此,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教学应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大力探索和推广实践教学的方式方法,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巩固已学到的知识,培养理性的思维方法,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绩效管理课程》实践教学方式方法的探索

(一)情景模拟法

所谓“情景模拟法”教学, 就是要求围绕绩效管理过程中的某一问题, 从实践、案例和相关资料中, 收集相应素材, 编写成情景模拟实验指导书, 让学生扮演其中的各种角色, 身临其境, 从中学习和运用绩效管理知识及操作方法, 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素质这一目标。绩效管理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持续开放的沟通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于绩效沟通的内容如果完全用传统的教学法去讲解就很单调,难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而通过情景模拟可以将事物发展过程及其内在联系动态地展示在学生眼前,将抽象问题形象化,把枯燥的文字叙述变得生动有趣。例如在讲绩效面谈应注意的问题时,可先设定好面谈的情境,然后让两位学生分别扮演管理员和员工,表演完以后,让这两位学生阐述在面谈的过程中所发生的问题,并让他们谈一谈自己的想法,通过这些问题的反思,可以让学生掌握在绩效面谈之前必须要做好哪些准备,以及面谈的技巧。采用情景模拟法可以让学生仿佛真正置身于企业环境中,直观感受问题,并能活跃课堂气氛。

(二)案例分析法

案例分析法,是指教师将现实生活中具有代表性的事例提供给学生互相学习和讨论,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的做法是就某个现实的企业管理问题进行背景介绍,然后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境,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课堂讨论,没有唯一正确的答案。

《绩效管理》课程所附的许多案例大都来源于事实,通过案例分析的方法,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大学生研究问题的能力应该能够得到很好的锻炼。通过课堂演示案例,让同学们现场思考,会影响案例研究的深度。鉴于研究问题能力开发的重要性,案例研究的量要大,基本上每一次课(2 学时)都应有一个案例讨论。案例研究的量少了将达不到训练的目的。实践表明,案例分析法不仅提高了学生解决和研究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及团队合作的精神。

(三)小组学习法

小组学习法是指将大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在课程学习期间持续研究一个问题,可选的题目是企业各部门绩效考评指标设计,关键绩效指标、平衡记分卡等考评方法的应用。课程进行中,各学习小组在至少要在课堂上汇报两次,一次是初步研究成果,第二次是改进后的研究成果。这样有利于他们熟悉企业各部门的考核指标,也有利于训练同学们的研究能力以及与人共事的能力。

各种管理学效应篇4

论文摘要:《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和应用性较强的课程。实验教学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文章对《人力资源管理》实验教学的形式和具体实施进行较详细的分析,并提出几点改进意见,以期教学的顺利开展。 论文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实验教学;工作分析;薪酬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管理类课程,其主要内容包括人力资源规划、工作分析、员工招聘与使用、培训与开发、绩效考核、薪酬福利管理等方面。这些内容紧贴人力资源管理实际,因而其实践性非常突出。这就要求人力资源管理的教学过程应该注重实践环节、注重学生能力与素质的培养。而通过实验教学,可以有效地缩短理论学习与实践运用之间的距离,达到培养学生实践技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一、人力资源管理实验教学基本模块 实验教学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形成对人力资源管理实际操作的感性认识,增强对人力资源管理相关原理、流程的理解,初步掌握一定的实际操作技能。实验的内容可以分为两个基本模块:一个模块主要是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流程,比如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全流程、某个子流程如绩效管理。通过这个模块的实验,让学生对相关流程有了感性的认识,从而加深理解,增强学习效果。另一个模块主要是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原理,比如考核指标的设定、绩效面谈的误区、招聘的误区、人力资源规划的制订等。通过这个模块的实验,学生不仅知道了应该怎么做,更清楚了为什么这么做,从而也避免了课堂教学中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弊端。 二、人力资源管理实验教学的形式 实验形式主要分为两种。一种为“人一机”实验形式,这种形式是在硬件、软件形成的模拟环境下,利用人力资源管理软件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全部或某些环节的操作,并对操作的过程和结果进行相关记录、分析和总结,使学生了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流程。 另一种可称为“人—人”实验形式,基本对应原理模块的实验内容。主要应用模拟教学法让学生通过亲身设计各种方案和问卷、实施方案,并进行总结等操作行为,以巩固其基础知识、获得管理技能和能力。其基本形式是把学生分成5—6人的实验组,由实验组操作完成某项任务如面试,最后各组从操作、观察两个角度分析总结操作这个任务中所涉及的原理和技能。 三、人力资源管理实验教学的具体实施 以下主要介绍工作分析和员工招聘的实验教学实施内容。 (一)工作分析 开展工作分析有助于全面地了解各类工作职务的特征、工作行为的模式和工作的程序及方法,其结果可应用于人员招聘、职工培训、绩效评价、工资管理等诸多方面。工作分析实验的具体实施如下: 1.准备阶段 (1)分组。根据教学班的情况对学生进行分组,6~7人为一个工作分析小组,确定小组负责人。 (2)确定工作分析导向及其侧重点。要提高工作分析的效果与效率,必须使工作分析有的放矢,即根据企业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客观要求,明确提出工作分析的具体目标。每一个工作分析小组应根据各自小组所在企业的实际情况建立工作分析的目标导向(组织优化、招聘甄选、培训开发、绩效考核、薪酬管理六个目标)及其侧重点。 (3)分工协作。各小组根据工作分析的流程,制定各个阶段的工作进度表,并相应分配各成员的工作任务,主要包括有关工作分析的宣传和解释工作、人员培训、组织内部沟通等工作。 2.设计工作分析调查问卷 (1)确定调查、分析的对象,保证样本有一定代表性。各工作分析小组根据其工作分析导向确定调查和分析的对象(管理、技术、生产等多个岗位)。 (2)确定搜集工作分析信息的技术方法。在这里,我们要求各小组运用问卷调查法并结

各种管理学效应篇5

[关键词]顾客透镜;远程教育绩效管理模型;绩效管理;粤东欠发达区县;实证

[doi]10.13939/ki.zgsc.2017.10.026

现代远程教育是信息技术与现代教育思想有机结合的一种新型教育方式,它打破了传统教育在时空上的限制,使学习行为更具自主性和独立性。到目前为止,不管是以远程教育为核心的各级广播电视大学,还是职业教育院校,甚至于普通高校,都不同程度地推崇和运用这一模式。对于远程教育的有效性问题,教育理论界较少从应用经济学角度进行探讨,而文章则将远程教育视为服务产品生产行为,远程教育能否发挥优势并得到大力发展,还在于远程教育对象的受益程度以及能否达到既定的学习目标,这是我们开展有效性研究的出发点,我们将借鉴企业管理理论,结合粤东欠发达地区的实证分析来探讨远程教育的绩效管理问题。

1 引 言

绩效管理研究是开放远程教育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它不仅是评价教育成效的指标之一,而且有助于我们考虑如何在保证教育质量的前提下,减少成本,提高效益。国内学者及广大教学工作者对绩效的研究主要侧重于管理原则、管理技术、绩效评估等方面。比如,马聚隆提出,在远程教育中应用绩效管理,管理者广泛动员教师积极参与,严格实施绩效过程控制,合理运用绩效结果,以实现机构和教师共同的绩效目标,促进机构和教师的长远发展。[1]王玉平等阐释了基于网络环境的虚拟教学团队绩效管理系统功能及设计思想。[2]吴敏飞、张盎微从农村远程教育资源网络体系构建和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两个方面来阐述构建农村远程教育资源网络平台的具体栏目设置;[3]张琳、詹青龙借鉴了一些绩效评价模型和网络学习评价理论,初步设计了一套远程职业教育的学习绩效评价指标体系。[4]

@些研究成果包含了较强的可操作性措施及对策建议,探讨更多的是教学管理的方法和手段,还没有从管理学角度对绩效管理模式进行分析,也欠缺相应的实证研究。20世纪中期,德国学者彼得斯提出了远程教育工业化理论,该理论在九十年代得到诸多学者的支持并得到发展,以英国开放大学为代表的一批远程教育院校,也在其办学过程中验证了彼得斯工业化理论的有效性。很明显,远程教育作为一种服务产品生产模式是典型的经济行为,其绩效管理可从应用经济学的角度进行剖析和阐释。

2 基于顾客透镜理论的远程教育绩效管理模型

20世纪,迈克尔・d.约翰逊(miehael d.johnson)在《忠诚效应:如何建立客户综合衡量与管理体系》一书中提出了建立“顾客透镜”的思想。[5]他将所有促进满意度和忠诚度的抽象因素称为权益,各种权益可以用不同的属性来加以衡量。顾客对于他(她)与某产品、服务或供应者之间的购买和消费体验的总体评价,被定义为模型中的满意度。此模型中定义的是一种积累的、综合的满意度,而不是顾客对于特定的事件或体验的即时反应。通过建立顾客透镜,把属性反射到企业内部可以使企业管理人员透彻地了解顾客感知。这种衡量和管理体系就是基于顾客满意度测评的企业绩效管理,实质上就是从满意度调查的数据中,分析顾客期望、顾客感知等对顾客满意度的影响,并针对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各环节(对应于顾客满意度指标),把影响企业绩效的因素分类,并给出相应的对策,以提升顾客价值,从而提高顾客满意度。

借鉴这一理论的思想,我们可将远程教育机构看作提供远程教学产品的企业,而学生则是购买远程教学产品的顾客,从而建立基于学生(顾客)满意的远程教育绩效管理模型。模型运作过程如下图所示。

基于顾客透镜理论的远程教育绩效管理模型运作流程

远程教学机构通过各种渠道和途径提供教学过程和教学服务,创设各种干预教学效果的手段,学生在体验中产生感知和评价,其满意程度直接影响远程教学绩效,并作为映射因素发挥“透镜”作用,促使远程教学机构教学管理的目标和策略。

基于学生(顾客)满意的远程教育绩效管理需要学校以学生为“镜”,以学生的评价指标为“镜”,从而认识自身目前存在的不足与缺陷,创造优势,改进产品,完善服务,提升教学质量,从而提高远程教育绩效。因此,学生满意度是教学绩效管理的镜鉴,学校通过提高学生满意度指标,可以创造良好的远程教学绩效。

为了提升学生满意度,教学机构会通过各种途径促进远程教学的有效开展,诸如完善硬件设施建设、加强教师培训、增加网考科目、督导学生参与网上教学等,另外,各校的办学资源禀赋也有所不同,这些都将对学生满意度产生影响,我们将这些因素统称为“绩效干预因素”,学生满意度与若干绩效干预因素存在着函数关系,用公式表示为:

y=f(x1, x2,x3,x4,…,xn)(1)

其中,y表示学生满意度,设定为因变量,x1,x2,x3,x4,…,xn 表示各种绩效干预因素,是模型中的自变量。

教学机构应首先分析并梳理出管理过程中的若干绩效干预因素,建立分析模型,同时搜集信息并转化成数据,通过这一模型的统计分析来确认某一特定时期的各种绩效干预因素的影响程度,进而对管理策略进行科学评估、调整和规划。

各种管理学效应篇6

【关键词】高校;行政管理;规范化;策略

一、目前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状况

现在的高校管理制度,学校会以积极向上的态度来引导学生。为了实现高质量教育的目的,学校通常会采取有效管理的措施以及各方面的组织、活动来体现学校的多元化,让学生更能展现自己多才多艺的一面。因此,相对于目前来说,学校的行政管理工作还是多元化的,教学、师生、校纪校风等各方面的管理都有。这样的管理方式还是很全面的,达到了高效管理标准化。

(一)在管理工作上任务与责任混乱不清

近几年,大多数高校习喜欢采用“政府式”管理模式,就类似于“金字塔”的形式。这样的管理模式导致管理人员太多,层次很多,很容易出现职位混乱,任务不明确,推卸责任的现象。学生办个事情不知道该找谁,不管找谁都有推卸责任的理由。时间久了,管理的人很多,做事的人只有很少一部分人,导致很多事情就不得不委托一个人去做。时间一长,整个工作流程会杂乱无章,办事效率也会十分低下,这种趋势会对高校行政管理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二)管理存在很大的不稳定性

不管在什么职场,即使在高校里面,人员是最主要的。那么,在高校中,行政管理人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高校行政管理质量的水平取决于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各方面因素。上面所提到的“金字塔”管理方式,它的发展空间比较小,晋升渠道也比较小,而在高校里最看重的是教学质量,不断让教师提高教学质量,改进教学方法,不断给教师增长工资,这样长期以来,教师和行政管理方面的人员差距越来越大,会使行政管理人员心理落差很大,对工作失去积极性,影响工作效率。因此,行政管理岗位的人员很容易转岗,离职,这样流动性很大。所以在管理方面存在着很大的不稳定性。

(三)考核形式不健全

高校行政管理考核机制作为行政管理的重要环节,不仅能使管理人员在中发现自身问题,还能提高其行政管理效率。目前来看,高校的行政管理方面存在严重的问题,因为一年只有一次考核,这样的考核并不能全面准确检测出来行政管理的质量,而且会降低行政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会影响行政管理工作的正常发展,这种考核机制明显不够完善,首先,高校师生作为高校行政管理的服务对象,在受服务过程中是否满意及遇到相关问题是否得到妥善解决,这都能反映出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规范成效,如果缺少了师生对此的评价,考核制度则不够完善。其次,对考核机制的监督力度不够。在我们日常所能接触到的,如:监督电话,咨询反馈平台,意见箱之类的都形同虚设,收集信息不全面,处理问题不及时,这都是对行政管理部门监督不力的体现,也难以对其进行约束,从而给学校师生的校园生活带来不便。

二、高校行政规范化管理含义

高校行政管理是为了促进高校快速实现教育目标而采取的一种措施和制度,开展行政管理的时候,要求学校能够对该校内部的资源进行合理化利用,为广大师生制定一个正确的奋斗方向,让教育目标能够高效完成,让步整个高校的管理工作能够井然有序的开展。高校行政管理包括的内容十分繁多,包括了学校内部的各项管理,是一项综合管理性比较强的管理工作,通过这种管理可以让高校各项工作正常运转。实现行政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就需要在管理过程中建立各种管理制度和法规,让管理工作形成一个管理秩序,让各项工作都能够严格按照相关制度来运行。这种规范化的行政管理工作落实后,对整个高校的持续发展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三、高校行政管理规范化的实现策略

提高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主要是为了让高校管理,教学以及科研各方面有所保障。高校行政管理规范化的行政策略主要从下面几个方面来进行概述。

(一)提高制度,完成责任和任务

高校的管理制度牵扯到了高效管理的各个方面,它具有着很完整的管理制度体系,因此它被称为高校的“最高法规”,它对于高校各项管理起着推动的作用,有利于高校的正常发展。所以,高校行政管理制度必须从各项管理制度严抓狠管,让各级领导都能够明确工作要求,遵守各项规章制度。让高校能够适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发展需求,要跟上当代社会发展的步伐与时俱进,对传统管理模式不足之处加以改善。要让高校的各个职能部门都能够明确权力和义务,并能够将具体的责任落实到具体工作当中。高校内可以按照工作性质的不同划分不同的责任制度,有效的将高校的总体目标进行分解,按照工作的具体内容和方向进行分层管理并进行不断控制。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因为分工不清楚而出现的各种推诿现象,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

(二)加强建设,培养素质较高的行政管理队伍

高校中应该将建设放在第一位,培养一批素质较高的行政管理人员,给行政管理人员提供一个较好的工作环境,使其才能能够得到有效发挥。因此,高校开展招聘工作的时候,一定要招聘行政管理方面专业的人才,给这些管理人员配备适合的工作岗位,对工作岗位环境进行优化,充分挖掘行政管理人员的潜能。高校中应该也建立一些考核激励制度,有效吸引高素质的行政管理人员能够留在高校为高校建设贡献自己的才华。高校也应该对行政管理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工作,不断培养行政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让管理人员能够主动的进行学习,素质水平和业务水平能够得到相应的提升。

(三)挣脱传统管理理念的束缚,与时俱进

信息化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高校中的行政管理人员更应该跟上时代的步伐,挣脱传统管理理念的束缚。首先,高校一定要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更新教育理念,让新的教育思想来打破行政管理人员传统的管理方式。高校行政管理人员一定要加强服务意识,挖掘自身的创新能力,不断的学习新知识,对管理过程中遇到的新的问题要勇于探索,敢于打开固有的传统模式,对传统管理方式进行不断创新和改进,总结新的管理方法。其次,行政管理人员要想将自己的管理效率提升上去,必须要与时俱进。当今信息发展阶段很多即时通讯的方式层出不穷,想微信和易信都是新时代下的产物。行政管理人员只有充分的将这些新的技术加以掌握和了解,并将其功能发挥到工作中,运用这种高科技的信息技术进行行政管理,将会收到不一样的效率。

(四)建立健全的高校考核激励制度

高校中应该建立健全的考核激励制度,并对这些制度实行合理的考核标准,执行的时候一定要公平公正的开展。年度评优工作一定要采用匿名投票的方式来进行,选择一定的榜样和带头人,让整个队伍向这些榜样学习,让榜样们为队伍做到一个表率的作用,让整个队伍的整体素质不断得到提高。对反馈制度也应该加大建设,高校应该让各个部门都发表自己的见解,将他们提出来的建议进行总结定期展开部门会议,共同研制欧洲杯买球平台的解决方案。

(五)严抓四风建设,实现高校中国梦

一个学校要想在管理道路上走的更远,必须要对四风引以为重,所谓的四风就是就是学风、教风、作风和校风,四风的良好培养和形成是需要全校师生共同努力的,只有在全校师生共同努力之下,高校才会形成自身富有特色的四风行为。一个学校中如果将四风进行严抓狠管,将会给整个师生从心灵上给予一种精神力量,可以让师生有一种积极奋发的斗志。高校中建设四风建设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正确的引导不断的激励,就像实现中国梦一样需要为之不懈努力,国家新教育的改革标准中,要求将学生作为主体,因此高校更应该加强对学风的建设,它可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规范。

(六)落实岗位责任制和学分制

岗位责任制和学分制在整个高校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了让高校中的各项管理工作能够顺利开展,高校中必须严格实施岗位责任制和学分制。落实岗位责任制有助于高校进一步向目标责任制度迈进,可以让高校各项管理工作顺利实施,还可以让各个管理工作人员能够各司其职让整个高校工作尽然有序的开展。岗位责任制包括的范围非常广泛,像各个工作岗位的职责以及薪资和考核制度等,任何一个环节都和岗位职责息息相关,会给行政管理规范化的工作实施制定一定的障碍,只有将岗位责任制度完全的落实到实际工作中才能推动高校的发展。高校落实岗位职责之前,首先应该将各个岗位的内部人员构成情况进行一个全面的了解,按照人员的构成情况将工作岗位进行合理划分,明确每一个岗位需要履行的职责,对每一个上岗人员都必须进行严格的选拔和考核。学分制在高校的发展中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和学年制有一定的区别,它是新教育改革下高校进行教学管理的一种新型手段,有效解决了专业定向问题,并提高了高校学生的素质和能力。落实学分制,是高校行政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的整个管理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可以让高校培养更多的人才并能够保证人才的质量。有效落实学分制,可以让整个教学目标管理更进一步,让学生对能够自主的进行学习,并对学习有足够的积极性,让教育目标高效的完成。

(七)明确津贴和奖金制度

高校内部的津贴和奖金制度关系到师生的切身利益,和教师的工资直接挂钩。高校行政管理工作必须明确津贴和奖金制度,为这些福利设置一定的制度和要求,要求教师达到这些标准才可以享受津贴和各种福利,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考核,通过这些福利制度的设立,增强教师的教学热情和积极性,让教师可以端正教学态度,明确教学任务。开展这项制度的时候要将目标管理和岗位职责进行深度结合,严格按照教师的教学成绩发放福利。

四、结语

高校行政管理在高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要想实现高校行政管理的规范化,一定要让高校的各项工作井然有序的开展,只有将管理工作做到规范化,才能让高校行政管理工作在未来的发展中得以优化,发挥出行政管理的诱导性质。对高校进行行政管理工作,一定要加强行政管理工作,让整个行政管理能够更加规范化,提升高校各个部门的工作效率,提高教学质量,充分发挥出高校建设中国梦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诸葛帅.新时期高校行政管理规范化探析[j].长江丛刊,2017,(21).

[2]谭斌.新时期高校行政管理规范化的思考[j].高教学刊,2017,(5).

[3]马振红.对高校行政管理工作规范化的思考[j].才智,2017,(32).

各种管理学效应篇7

领会经济管理方法的含义

经济管理方法的含义是对经济管理方法具有质的规定性。只有深刻领会这种方法的含义才谈得上如何正确去运用这种方法,否则只能是瞎子摸象――各说各有理。经济管理方法简单地说即运用经济手段管理学校的方法,具体地说就是学校领导管理者依赖物质利益,通过运用物质刺激的方法,对学校成员产生影响作用的管理手段。这种方法对管理学校中各类成员和各项工作具有不同程度的适用性。因而也就有了其不同于其他方法的特征。

其一,利益性,在学校管理中运用经济管理方法必然牵涉到各类成员个人的物质利益,这是经济方法的显著特点。

其二,多样性,由于学校成员在物质方面有不同的追求,且各人的的活动存在差异,因而对他们的物质刺激方式必须呈现出多样性。

其三,辅,学校是育人的场所,教师的工作对象是人,不是物质生产单位,不能单纯地利用这种方法去管理学校教育,应该作为一种辅助的管理手段。

承认经济管理方法的作用

诚然,在学校教育管理中利用经济管理方法有利也有弊。有的人只看到“利”的一面,有的人只看到“弊”的一面,因此都片面地强调反对或赞成这种方法。

作为管理的一种方法,我们应充分认识社会现实的问题。现实告诉我们,个人利益是真实存在的,追求个人利益是合法的,个人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是非常正常的。学校并非真空地带,教师也不是生活在真空里,随着经济的发展大大改善了学校办学条件,也给教职工带来了物质追求的刺激,“金钱不是万能”,“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在这种情况下关键的是如何利用经济杠杆调节学校管理,而不是回避。学校领导管理者从物质方面对学校成员的关心,使他们产生一种亲近感,看到自身工作价值,并产生一种功利性的动力,能够使教职工认识到个人的物质利益的获得与自己付出和成果方面的关系,促使他们努力工作。当然,必须合理利用,不能片面强调物质利益,经济管理是在学校允许的条件下,最大化地考虑教师物质利益,当前的绩效工资、效能工资、学校超代补预算部分以及县委县政府的教学质量奖都是可以很好运用的。如果不好好运用这些经济管理方法,教师就会产生做与不做一个样的意识,不利于学校发展。

明确经济管理方法的目的

经济管理方法的目的是我们运用经济管理方法的方向,没有明确经济管理方法的目的,在实践中会造成盲目的现象。经济管理方法的目的在于克服物质利益分配中的平均主义倾向,打破长期存在的“大锅饭”现象,从而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和效益。对学生来说,是用来约束和激励学生的学习动力,最终应该达到教育学生、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在实施过程中应坚持正确的目的,注意把握四个问题:第一,反对和克服物质利益分配中的平均主义倾向;第二,坚持按劳分配原则和完善工作责任制;第三,学校要具有和正确使用相应的办学自;第四,运用经济方法,考核机制必须公开透明。

把握经济管理方法的程度

虽然经济管理方法不失为一种好方法,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单用或不加分析的滥用这一方法。在运用经济管理方法时要把握好度,适时地运用这一方法。

首先,明文规定奖惩条例。在学校教育管理条例中应该明确规定奖励条例、惩罚条例,并且应详细地列出各个条款。同时奖惩条例制定有本县、本学校的特点,不能一味地采用和模仿他人的东西。

其次,严格执行奖惩条例。既然是结合本县、本校实际制定的奖惩条例,就应该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行性,那就要看如何执行了。在运用的过程中奖惩分明,坚决执行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加强经济管理方法配合

各种管理学效应篇8

【关键词】高校;行政管理;规范化;策略

一、目前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状况

现在的高校管理制度,学校会以积极向上的态度来引导学生。为了实现高质量教育的目的,学校通常会采取有效管理的措施以及各方面的组织、活动来体现学校的多元化,让学生更能展现自己多才多艺的一面。因此,相对于目前来说,学校的行政管理工作还是多元化的,教学、师生、校纪校风等各方面的管理都有。这样的管理方式还是很全面的,达到了高效管理标准化。

(一)在管理工作上任务与责任混乱不清

近几年,大多数高校习喜欢采用“政府式”管理模式,就类似于“金字塔”的形式。这样的管理模式导致管理人员太多,层次很多,很容易出现职位混乱,任务不明确,推卸责任的现象。学生办个事情不知道该找谁,不管找谁都有推卸责任的理由。时间久了,管理的人很多,做事的人只有很少一部分人,导致很多事情就不得不委托一个人去做。时间一长,整个工作流程会杂乱无章,办事效率也会十分低下,这种趋势会对高校行政管理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二)管理存在很大的不稳定性

不管在什么职场,即使在高校里面,人员是最主要的。那么,在高校中,行政管理人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高校行政管理质量的水平取决于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各方面因素。上面所提到的“金字塔”管理方式,它的发展空间比较小,晋升渠道也比较小,而在高校里最看重的是教学质量,不断让教师提高教学质量,改进教学方法,不断给教师增长工资,这样长期以来,教师和行政管理方面的人员差距越来越大,会使行政管理人员心理落差很大,对工作失去积极性,影响工作效率。因此,行政管理岗位的人员很容易转岗,离职,这样流动性很大。所以在管理方面存在着很大的不稳定性。

(三)考核形式不健全

高校行政管理考核机制作为行政管理的重要环节,不仅能使管理人员在中发现自身问题,还能提高其行政管理效率。目前来看,高校的行政管理方面存在严重的问题,因为一年只有一次考核,这样的考核并不能全面准确检测出来行政管理的质量,而且会降低行政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会影响行政管理工作的正常发展,这种考核机制明显不够完善,首先,高校师生作为高校行政管理的服务对象,在受服务过程中是否满意及遇到相关问题是否得到妥善解决,这都能反映出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规范成效,如果缺少了师生对此的评价,考核制度则不够完善。其次,对考核机制的监督力度不够。在我们日常所能接触到的,如:监督电话,咨询反馈平台,意见箱之类的都形同虚设,收集信息不全面,处理问题不及时,这都是对行政管理部门监督不力的体现,也难以对其进行约束,从而给学校师生的校园生活带来不便。

二、高校行政规范化管理含义

高校行政管理是为了促进高校快速实现教育目标而采取的一种措施和制度,开展行政管理的时候,要求学校能够对该校内部的资源进行合理化利用,为广大师生制定一个正确的奋斗方向,让教育目标能够高效完成,让步整个高校的管理工作能够井然有序的开展。高校行政管理包括的内容十分繁多,包括了学校内部的各项管理,是一项综合管理性比较强的管理工作,通过这种管理可以让高校各项工作正常运转。实现行政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就需要在管理过程中建立各种管理制度和法规,让管理工作形成一个管理秩序,让各项工作都能够严格按照相关制度来运行。这种规范化的行政管理工作落实后,对整个高校的持续发展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三、高校行政管理规范化的实现策略

提高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主要是为了让高校管理,教学以及科研各方面有所保障。高校行政管理规范化的行政策略主要从下面几个方面来进行概述。

(一)提高制度,完成责任和任务

高校的管理制度牵扯到了高效管理的各个方面,它具有着很完整的管理制度体系,因此它被称为高校的“最高法规”,它对于高校各项管理起着推动的作用,有利于高校的正常发展。所以,高校行政管理制度必须从各项管理制度严抓狠管,让各级领导都能够明确工作要求,遵守各项规章制度。让高校能够适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发展需求,要跟上当代社会发展的步伐与时俱进,对传统管理模式不足之处加以改善。要让高校的各个职能部门都能够明确权力和义务,并能够将具体的责任落实到具体工作当中。高校内可以按照工作性质的不同划分不同的责任制度,有效的将高校的总体目标进行分解,按照工作的具体内容和方向进行分层管理并进行不断控制。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因为分工不清楚而出现的各种推诿现象,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

(二)加强建设,培养素质较高的行政管理队伍

高校中应该将建设放在第一位,培养一批素质较高的行政管理人员,给行政管理人员提供一个较好的工作环境,使其才能能够得到有效发挥。因此,高校开展招聘工作的时候,一定要招聘行政管理方面专业的人才,给这些管理人员配备适合的工作岗位,对工作岗位环境进行优化,充分挖掘行政管理人员的潜能。高校中应该也建立一些考核激励制度,有效吸引高素质的行政管理人员能够留在高校为高校建设贡献自己的才华。高校也应该对行政管理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工作,不断培养行政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让管理人员能够主动的进行学习,素质水平和业务水平能够得到相应的提升。

(三)挣脱传统管理理念的束缚,与时俱进

信息化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高校中的行政管理人员更应该跟上时代的步伐,挣脱传统管理理念的束缚。首先,高校一定要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更新教育理念,让新的教育思想来打破行政管理人员传统的管理方式。高校行政管理人员一定要加强服务意识,挖掘自身的创新能力,不断的学习新知识,对管理过程中遇到的新的问题要勇于探索,敢于打开固有的传统模式,对传统管理方式进行不断创新和改进,总结新的管理方法。其次,行政管理人员要想将自己的管理效率提升上去,必须要与时俱进。当今信息发展阶段很多即时通讯的方式层出不穷,想微信和易信都是新时代下的产物。行政管理人员只有充分的将这些新的技术加以掌握和了解,并将其功能发挥到工作中,运用这种高科技的信息技术进行行政管理,将会收到不一样的效率。

(四)建立健全的高校考核激励制度

高校中应该建立健全的考核激励制度,并对这些制度实行合理的考核标准,执行的时候一定要公平公正的开展。年度评优工作一定要采用匿名投票的方式来进行,选择一定的榜样和带头人,让整个队伍向这些榜样学习,让榜样们为队伍做到一个表率的作用,让整个队伍的整体素质不断得到提高。对反馈制度也应该加大建设,高校应该让各个部门都发表自己的见解,将他们提出来的建议进行总结定期展开部门会议,共同研制欧洲杯买球平台的解决方案。

(五)严抓四风建设,实现高校中国梦

一个学校要想在管理道路上走的更远,必须要对四风引以为重,所谓的四风就是就是学风、教风、作风和校风,四风的良好培养和形成是需要全校师生共同努力的,只有在全校师生共同努力之下,高校才会形成自身富有特色的四风行为。一个学校中如果将四风进行严抓狠管,将会给整个师生从心灵上给予一种精神力量,可以让师生有一种积极奋发的斗志。高校中建设四风建设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正确的引导不断的激励,就像实现中国梦一样需要为之不懈努力,国家新教育的改革标准中,要求将学生作为主体,因此高校更应该加强对学风的建设,它可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规范。

(六)落实岗位责任制和学分制

岗位责任制和学分制在整个高校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了让高校中的各项管理工作能够顺利开展,高校中必须严格实施岗位责任制和学分制。落实岗位责任制有助于高校进一步向目标责任制度迈进,可以让高校各项管理工作顺利实施,还可以让各个管理工作人员能够各司其职让整个高校工作尽然有序的开展。岗位责任制包括的范围非常广泛,像各个工作岗位的职责以及薪资和考核制度等,任何一个环节都和岗位职责息息相关,会给行政管理规范化的工作实施制定一定的障碍,只有将岗位责任制度完全的落实到实际工作中才能推动高校的发展。高校落实岗位职责之前,首先应该将各个岗位的内部人员构成情况进行一个全面的了解,按照人员的构成情况将工作岗位进行合理划分,明确每一个岗位需要履行的职责,对每一个上岗人员都必须进行严格的选拔和考核。学分制在高校的发展中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和学年制有一定的区别,它是新教育改革下高校进行教学管理的一种新型手段,有效解决了专业定向问题,并提高了高校学生的素质和能力。落实学分制,是高校行政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的整个管理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可以让高校培养更多的人才并能够保证人才的质量。有效落实学分制,可以让整个教学目标管理更进一步,让学生对能够自主的进行学习,并对学习有足够的积极性,让教育目标高效的完成。

(七)明确津贴和奖金制度

高校内部的津贴和奖金制度关系到师生的切身利益,和教师的工资直接挂钩。高校行政管理工作必须明确津贴和奖金制度,为这些福利设置一定的制度和要求,要求教师达到这些标准才可以享受津贴和各种福利,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考核,通过这些福利制度的设立,增强教师的教学热情和积极性,让教师可以端正教学态度,明确教学任务。开展这项制度的时候要将目标管理和岗位职责进行深度结合,严格按照教师的教学成绩发放福利。

四、结语

各种管理学效应篇9

关键词:人文绩效管理观 高校教师 绩效管理 体系

邓小平同志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于教师。”由此可见,教师队伍素质的高低决定着中国高等教育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对高校的生存和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然而,要想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关键的一环就是要构建科学规范有效的教师绩效管理体系。在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论著中,强调了科学管理的概念,他认为管理是建立在明确的法规、条文以及原则基础之上的一门科学,其观点对管理学的影响是巨大的。但是随着历史的不断变迁和发展,人们越来越质疑单凭科学管理无法体现人性化,由此提出与之相应的人文管理观,且得到科学和人文应该相辅相成的一致性观点。现在,全国高校在教师绩效管理方面都进行着各种各样的研究和创新,这其中也不乏相同问题的讨论,即在人文绩效管理观视角下,该如何构建高校绩效管理体系的问题。本文正是从这一背景出发,以此为话题展开讨论,以期获得一定的研究成果,为高校教师绩效管理体系的完善化提供参考价值。

一、相关概念介绍

1.绩效和绩效管理

目前,关于绩效,有通用的三种说法,即绩效是结果、绩效是行为以及上述两种的综合。第一种就是将绩效和结果等同起来,即绩效和行为过程没什么关系,仅仅和结果保持一致。第二种则相反,认为绩效是某人为了实现组织的目标而进行的一些列行动,并且还出现了绩效的二元素组成即任务绩效和关系绩效。第三种则认为绩效不能单纯地和结果或者行为等同起来,而是要综合结果和行为进行评定。当然除此三种理解之外,近年来关于绩效的说法还在不断发展。

2.人文绩效管理观

人文绩效管理观实际上就是一个相对性的概念,在绩效考核评价指标上,很过高校都是选择量化的刚性指标,比如某特定时期所完成的教学任务,所拥有的研究成果等,由此来决定教师的薪酬、奖金等。这些指标都是量化的、僵硬的,在实践过程中,很多研究者发现,这种科学化的绩效管理方法没有让绩效管理起到应有的作用,甚至发挥反作用。人文绩效管理观在这种背景下产生,其观点为绩效管理要注重人的全面发展,绩效的影响因素是无形的,绩效评价需要质化,要激发人的潜能。具体来说,人文绩效管理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对绩效管理的态度。人文绩效管理观是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结果不是唯一。所以,在此视角下,绩效管理研究人的心理以及行为规律,争取以非强制性的方式,来达到管理效果,真正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即便是组织任务,也能够转化成自觉行动。

第二,评估方法的选择。综合定量和定性两种方法,选择评估方法的时候,人文绩效管理观不支持单纯依靠定量方法来完成考核,而是要综合两种方法,定量方法要选,因为定量方法是绩效评估的基础以及保证,定性方法也要用,因为定性方法是绩效评估的优化和升华。而且,定性的方法往往更为重要,要引为重视。

第三,绩效改进方向。在绩效改进过程中,要关注人以及人的行为。人和人的行为研究是重点,是焦点,是中心。促进绩效改进,可以研究如何才能形成良好的组织文化和氛围,怎样才能实现组织和群体学习,加强人员内部之间的相互交流沟通的措施等等。

二、高校教师绩效管理体系现状和问题

绩效管理最先实践于企业管理,目前,很多高校都想企业绩效管理学习,在高校实施教师绩效管理,从高校教师管理角度来说,这是一种质的飞跃,具有重大的意义。首先,绩效管理的引进让高校教师更为深刻地认识到此种管理模式的目的、意义。第二,传统上的教师考核非常模糊,而绩效管理则具有较为明确的量化体系,将工资和绩效挂钩,让老师的个人行为和学校的发展融合在一起。第三,绩效管理制度更能激励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也有利于学校对老师的科学管理。但是在实践过程中,还是出现了不少的问题。

1.绩效管理的过程欠完整

大部分高校的教师绩效管理过程都不完整,表现有二:其一,绩效管理等于绩效考核。高校的这种绩效管理方法显然忽略了绩效管理的其他构成要素,由此,绩效管理的效果就会受到很大影响,并且使得学校的绩效长期停留于绩效考核上,产生一连串错误的做法以及错误的观念,比如只要改进管理方法就可以改进绩效管理等。第二,缺少教师的绩效沟通。应该来说,绩效管理的沟通以及监控需要贯穿绩效管理的始终。让老师能够及时了解学校的发展目标,并协助老师指定发展目标,结合这些目标提出日常工作的改进意见。比如学校开展的教研活动中基本都不会涉及到学校发展目标的议题。这些都是绩效管理过程中存在的明显缺陷。

2.绩效管理指标设计不合理

绩效管理的指标设计不合理主要体现在偏重于教师的科研成果。虽然我国高校教师绩效评价基本上都包含有德、能、勤、绩四个方面,不过很多高校都存在指标设计时不重视调查实际情况,所以出现绩效评价指标太过模糊笼统的现象,严重影响绩效评价的科学性以及有效性。作为一个学校,其最根本的任务就是要为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培养合格人才,所以学校最重要的工作应该是教书育人,尤其是高校,其学生即将步入社会,更需要学校发挥这一功能。但是,目前高校很多教师却出现不愿意上课或者在教改以及课程设置方面花费极少的精力,究其原因,这些教授教师都忙碌于科研,忙碌于评各种职称,出现这种不良现象,实际上和教师绩效管理指标设计有密切关系。

3.绩效管理的考评方法不健全

高校教师绩效管理的方法多样化,需要综合使用。目前,我国高校教师绩效管理方法选择上存有不足。第一,其考评手段不够先进,易于出现误差。在绩效评价过程中,各种材料的具体内容较为粗糙,并且也没有经过严格审核,所以绩效评价无法正常发挥作用。第二,考核不重视回馈。考核应该是双方的一种互动性活动,但是大部分高校都只是人事部门掌握考核情况,并表彰考核优秀员工,但是至于为什么优秀以及哪些员工不称职,教师都一无所知,完全不把考核结果回馈给教师。第三,考核结果没有发挥改进绩效管理的作用。一般情况下,考核基本都可以通过,究其原因在于考核的标准没有严格执行,或者有人情思想的掺入,所以也就难以分出层次,拉开距离。另外,还一味地死套硬搬考核方法,比如西方或者企业使用的绩效考核成功方法,都一律不加改变地运用到高校教师绩效考核中来,这显然会大打折扣。

综合以上各种问题,究其根源,很大程度上和高校教师绩效管理重视定量忽视定性方法有很大关系,也就是说,高校教师绩效管理的人文绩效管理观还没有体现或者还未能充分体现,要么就过分量化、僵化,要么就是以结果为导向,让教师弃本逐末。

三、基于人文绩效管理观的高校教师绩效管理体系构建策略

高校教师绩效管理应该秉承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尊重个体以及个体的差异性,符合人与人的行为发展规律,倡导“人文为先,科学为后;人文为主,科学为辅;人文为宗旨,科学为实现”的绩效管理观。

1.以人为本,建立完整的绩效管理体系

所谓完整,就是要综合考核教师行为和结果。并且要和老师沟通,制定高校和教师都认可的绩效目标,管理者要采取有效的监导,以提升工作的绩效水平。共同制定的绩效目标要从教师和学校两个群体因素出发,目标以及计划要具体可行。要重视高校教师绩效管理的沟通阶段,采取正式和非正式的手段,充分尊重教师对于绩效管理的知情权。考核原则要体现人文观,考核要公平有效,要充分发挥指导作用。要将考评结果告知教师本人,这也是人文绩效管理观的要求,教师都会关注自己的考评情况,如果能将考评结果及时回馈给老师,将有利于老师的自我改进和提升,并且回馈沟通的方式要根据各个教师的不同个性具体情况因人而异。

2.人文绩效管理观念指导下,设计合理的绩效管理指标

绩效管理设计的指标要建立调查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进行设定,作为一个学校,其最根本的任务就是要为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培养合格人才,所以学校最重要的工作应该是教书育人,尤其是高校,其学生即将步入社会,更需要学校发挥这一功能。所以设计的指标一定要指导教师能够潜心教书育人,而不是一味地追求科研搞职称评定,追求学校的排名,所以实际的指标既要从定量的角度考虑还要从定性的角度考虑,要重视教师在教改以及课程设置方面所付出的劳动,并从绩效指标上体现出表扬。

3.科学和人文相结合,建立配套制度

首先,要科学地进行工作分析。即要具体分析某个岗位承担的岗位职责,并要清楚完成本岗位工作所需求的知识和技能等等。其次,就是要将绩效考核结果和薪酬管理挂钩,以此来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第三,站在人文绩效管理角度,要给教师提供特殊的假期,即教育休假,比如美国对于高校教师就有规定,工作7年,就可以带薪休假1年。在此期间,学校可以给教师提供各种深造的机会。第四,要提高同行评价的位置,即重视同行专家的意见,同行评价专业而且客观,较为科学。

四、总结

现在,我国高等教育逐步向大众教育转变,高校正进行着各方面的深刻变革,各方面的管理都要作一定的调整变革,这样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作为高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教师绩效管理的实施成效直接关系着高校改革的成功与否。我国高校借鉴国内外高校以及企业的绩效管理模式,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改革成效,但是还存在许多不足。基于人文绩效管理观的高校绩效管理体系研究已经不是新鲜话题,这是相对于科学量化绩效管理概念并尊重教师群体的各种需求而提出的概念,是以人为本的体现,通过绩效定性管理来体现。本文就高校绩效管理的现状和问题,提出基于人文绩效管理观的高校绩效管理策略,希望能给高校的管理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陈娟.高校教师绩效管理的策略思考――基于科学与人文绩效管理观视角[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88-92

各种管理学效应篇10

【关键词】统计学;物资管理;应用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竞争力越来越激烈,企业要想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必须重视统计学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尤其是在物资管理中,将统计学应用在物资的采购、仓储、验收、结算等环节中,能有效的降低物资的采购成本,降低库存占用量,提高企业物资管理水平,统计学对物资管理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 统计学在物资管理中的意义

将统计学应用在物资管理中,能为企业决策者提供完善的信息,能优化企业生产、发展方案,物资是企业发展的基础保障。统计学的应用,能对生产过程中物资的消耗状况进行全程监督,同时还能通过调查、报表等方式对物资的状况进行评价,这样能快速的发现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统计学的应用确保了物资管理的最佳运行状态。将统计学应用在企业物资管理中,能有效的节省物资消耗,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

2 统计学在物资管理中的应用

2.1 统计学在物资采购中的应用

物资采购是物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为满足生产的需求,企业需要采购各种生产物资,因此,择优采购是企业物资管理的重要内容。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上涌现出各种生产物资,这些物资的质量参数、材质量值等信息比较散乱、庞杂,为保证物资的采购质量,必须采用统计工具进行数据分析、核算、对比,从而选择出质量优越、价格便宜的物资。

物资的采购量对企业的生产状况有很大的影响,而物资的采购量是否合理,也需要通过统计学进行分析。物资的采购量是根据库存状况、本期计划需求量等组成,为确保最佳物资采购量,就要保证计划需求量和实际需求量相同,因此,在确定物资采购量时,要准确的预算计划需求量,这就需要进行变量分析。利用统计学可以将企业生产所需要的物质进行统计,核算出总数量,并和往年的同期需求量进行对比,如果本期计划量偏高或偏低,及时的调整本期的计划需求量,从而满足企业生产的物资需求。

2.2 统计学在物资成本控制的应用

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需要的物资品种比较多、数量比较大,因此,在进行物资管理时,需要根据物资的性质,将所有物资分为主材料、辅助材料等两大类,然后在根据材料的自然性质、材料的规格、型号等细分为多种,从而便于物资的管理。在进行物资成本控制时,需要落实到物资的具体品种中,这就需要应用排列组合的原理,对各种物资的采购成本进行控制。物资成本是由各种物资的类别成本组成,而物资的类别成本是由物资的品种成本构成,在进行物资成本控制时,不能单看物资的单价,还要根据物资的质量、物资运输时间等因素确定物资采购的总成本,只有合理的运用排列组合知识,才能全面的分析物资成本,才能真正的对物资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企业在采购物资时,物资的供应渠道、单价、品种等各不相同,利用排列组合知识,进行物资统计,能快速的选出物资的最低成本,能快速掌握各种物资的实际情况,这样就能有效的控制物资采购的总成本。

2.3 统计学在物资验收中的应用

物资验收是确保物资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物资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物资验收中,统计学的随机原理有十分广泛的应用。在物资验收中,采用定位定点、随机取样的方式进行验收,通过精确的检验,将检验数据和物资的品种统计在物资统计表中,这样能快速、清晰的看出各种物资的质量状况,采用随机取样的方式进行物资验收,能客观公正的对物资进行评价,从而保证物资验收的准确性。在物资验收中应用统计学,能极大的加快物资验收的速度,提供验收人员的工作效率。

2.4 统计学在资金周转中的应用

物资库存资金的确定是物资管理的重要内容,物资库存资金的科学性能有效的加快企业资金流动速度,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统计学的大数定律在物资储备资金核定中有十分广泛的应用,物资储备资金是由物资日消耗量乘以物资单价再乘以物资周转天数得到的,这里的物质日消耗量不是每天实际消耗的物资量,而是利用统计学计算推测出来的理论消耗量,在推算物资理论日消耗量时,就需要用到大数定律。推算出来的平均日消耗量,能够真实、客观的反映出物资消耗规律,从而更加明确物资的周转天数。采用大数定律进行物资储备资金核算,能有效的优化物资配置,增加物资的周转次数,从而最优化物资的价值。

3 提高统计学在物资管理应用的措施

3.1 优化统计信息

只有保证统计信息的全面,才能将统计学有效的应用在物资管理中,因此,企业要不断优化统计信息。企业要在生产车间形成车间统计、班组统计、岗位统计三级统计网,构建物资信息网,并将物资信息网和其他部门的信息网连接起来,利用计算机对物资的信息进行集中管理,同时仓库管理人员每天都要将物资的库存状况录入信息网中,确保物资信息的准确性。

3.2 强化统计监督工作

企业要加强统计工作的监督管理,受各种因素的影响,统计工作人员可能不会严格的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操作,这很容易影响统计的准确性,因此,企业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并将管理制度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同时企业要建立专门的监督部门,对统计工作进行监督,从而保证物资统计信息的准确性,确保物资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3.3 提高统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统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对物资管理的质量有很大的影响,因此,企业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培训内容,定期对统计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不断提高统计人员的专业技能,同时企业要注重统计人员的思想教育,提高统计人员的工作责任心,确保统计人员能严格的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操作。

4 总结

将统计学应用在物资管理中,能有效的提高物资管理水平,降低物资消耗,减少物资成本,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要充分发挥统计学的重要性,使得物资管理更加合理、科学,为企业生产提供物资保障,从而有效的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兰.经济统计学在物资管理中的应用[j].经济视野,2012(04).

[2]于敏.统计学在企业物资供应中的应用[j].中国电子商务,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