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桩基技术规范范文 -欧洲杯买球平台
时间:2023-10-23 17:24: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建筑工程桩基技术规范,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桩基检测;技术;问题;对策
1 前言
经济建设带动科学技术发展,科学技术发展使建筑技术的日益提高,桩基础在城市建设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桩基检测一般是指桩身的完整性和单桩的承载力两方面的检测,进而到整个桩基工程的检测与评定。桩基础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通过质量检测可及时发现和消除桩基工程质量隐患,质量检测是控制桩基质量的重要手段。提高桩基检测的可靠性,必须通过管理和技术的手段,科学运用检测技术及方法,切实避免工程隐患。
目前,建筑工程检测市场只有社会中介检测单位和法定检测单位,建筑工程桩基检测总体情况基本稳定,但由于检测单位、地区存在差异,因而在不同程度上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2.1 检测市场运作体系不规范:由于一些单位缺乏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内部没有建立相互制约的监督机制。导致检测市场不规范、片面压价,一些单位在检测工程中,现场数据采集不认真,数据资料处理草率,甚至冒用检测人员或技术负责人签名;有个别单位还出现出卖资质或与不具备检测能力的单位、个人联营,或将盖好章的空白检测报告交给无资质方使用的现象;一些地区搞地方保护主义,垄断经营,阻止外地检测队伍的进入,妨碍了技术进步和检测质量,给建筑工程质量埋下隐患。
2.2 测单位的硬件与设备水平的差距:因地区经济和技术水平等问题和差距,部分专业建筑检测单位在技术装备上的配置、设备技术先进程度、设备维护程度、设备定期检验等都存在着差异,经济条件相对落后的地区,其最终结果是在技术装备上相对落后。如一般只能对桩基进行静载检测,没有大小应变检测设备,所需的检测时间长、比例少等。
2.3 检测单位内部管理不完善: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单位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不规范,检测人员不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水平和职称,出具的检测报告签字不完整等,使得出具的法律文书不真实,失去检测资料的严肃性、科学性、规范性。
2.4 工程检测报告结果不够精确、出具的报告不够规范①检测报告不够规范,内容不够具体,达不到国家行业检测标准要求,报告中应反映或引用的资料不全,结论简单或结论含糊,不具备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权威部门的约束力和权威性。如某工程的地下室钢筋钢套连接检测报告中,在钢筋的极限抗拉力下钢套被拉出,但报告中未给出连接钢筋的检测结果是否合格的结论。②被检测的数据不符合规范要求,不能正确地反映工程的真实情况。如桩基检测时,抽检的桩是质量较好的,减少静载数量而又未采取大应变检测;单桩承台未能进行100%的检测;对结构取样时选择较好的部位取样等。③国家行业应检测内容与执行的规范不符,原始记录潦草且涂改严重,观测时间不充分,基准梁安置不标准,长度不够,q-s曲线、s-lgt曲线采用手工绘制,误差大,极限承载力标准值、基本值判断不准。④低应变检测采集的曲线一致性差、有的注意锤重、落距的选择,锤击力不够,分析时选用的参数不合理。⑤同一个工程有不同版本的二套检测报告。
3 建筑工程桩基检测规范化
3.1 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有关精神及具体要求,完善建筑工程检测的各项规章制度,强化对桩基检测单位和桩基检测工作的管理。完善符合地区工程质量检测的法规制度。
3.2 建立行之有效的监管机制和体系
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切实加强质量检测体系监督管理,特别是加强对强制性标准执行情况的检查,制定切实有效的管理办法,特别是完善检测方法。建筑工程桩基均必须按国家现行规范规程进行检测,否则不予验收;严禁进行后工序施工。
3.3 提高检测人员的业务素质和道德素质
提高建筑工程检测从业人员整体技术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对上岗的检测人员定期进行技术培训,进一步对技术负责人及上岗人员就有关的法律法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有关桩基管理方面的文件及行业规范、规程进行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质量意识、责任意识和道德意识。因为要求出具的报告的数据正确,关键是要求检测人员对输入数据的正确,分析、判断、判断处理的正确。
3.4 强化管理体系模式化管理
管理体系要达到规范,就必须形成一种科学管理模式,有了科学的管理模式才能克服长官意识、随意裁量、任意践踏规范的不良行为。在加强检测单位的内部管理工作的同时,积极鼓励桩基检测单位进行计量认证和iso质量体系的贯标,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检测质量保证体系。将各项管理工作落实到检测工作的每个环节。
3.5 加强管理工作的规范化
在每一个环节都必须加强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建设。《桩基检测工作手册》它既是桩基检测单位开展业务工作和现场测量情况的初始记录,又反映桩基检测单位的工作真实情况,也是对桩基检测单位工作情况进行考核过程中,作为实行动态管理的重要依据。检测单位应重视手册的填写和管理,确保原始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3.6 采用合同管理与市场监督约束桩基检测
加大市场行为的管理和约束力度,推行桩基检测合同审查备案制度和制定桩基检测行业自律公约。对自身专业水平和道德素质低的检测单位应进行严肃的查处,严肃查处利用不正当手段进行恶性竞争的单位,确保桩基检测行业有序健康地发展。
3.7 利用现代网络技术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利用网络科技成果,逐步对本地区桩基工程进行网络化管理,使桩基检测质量、检测单位的行为处于时时受控状态。一方面可通过网络系统进行桩基检测信息的,使检测市场更加公开、透明,引导检测单位有序竞争。另一方面可以及时桩基工程质量信息,让社会对工程质量有一个更为直接的了解,增强社会舆论对桩基工程检测单位的监督约束,以增强检测单位及检测人员质量意识、法律责任意识。
4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建设单位对工程质量要求的提高,基桩检测技术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桩基础施工存在隐蔽性高、施工地形复杂、施工机械性能不稳、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等因素,影响桩基的质量。桩基质量不仅关系到建筑物的成败,更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的安全,因此我们在进行建筑桩基检测时要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实施合理的检测步骤、选择合适的检测工具和选派技术能力强的检测人员。
参考文献:
[1]jgj106一2003,建筑桩基检测技术规范.
篇2
关键词:桩基检测;检测技术;建筑工程;运用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3) 04-0137-02
在我国,桩基检测技术已经发展了几十年的实践,所取得的成果也较为显著,尤其在检测方法的正确使用与检测手段的大范围推广方面,为建筑工程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在桩基检测过程中,检测人员能够完成对各种桩基检测方法的合理运用,能够依据理性的思维方式和正确的操作规程进行检测操作,这对桩基检测市场形成了一定的积极导向,是这一领域的管理和监督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当前,我国桩基检测行领域的总体状况趋于良好,大量的与此相关的专业技术人才充实到了这一领域之中,为该领域提供了良好的智力支持,也为该行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是,在这一事实的背后,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多种原因,不同地区、同一地区的不同施工单位之间对桩基检测的方式、方法、标准等存在一定的差异,对桩基检测的管理也存在不规范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提升检测人员的水平,规范检测报告,全面的反映桩基特性就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在建筑施工之中,桩基作为一种隐蔽的基础性工程,对地面上的建筑物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因此,桩基质量的优劣将会对建筑物的安全产生直接的影响。而随着我国工业社会的不断进步,建筑领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桩基工程也越来越多,如何对桩基工程进行质量检测就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以此为视角,对建筑工程桩基检测技术与运用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旨在通过本文的工作,对我国建筑事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可供借鉴的信息。
一、建筑工程桩基质量检测的内容
(一)桩的完整性检测
从理论上讲,建筑工程基桩质量检测实际上是对桩顶施加较低的激振能量,从而使桩身和周围的土体产生微幅的振动。与此同时,要通过仪表量测与记录桩顶的振动速度与加速度,并通过波动理论和机械阻抗理论等,对检测的记录结果进行分析和处理,以便完成对检验桩基施工质量的检测,对桩身的完整性做出准确的判断,对基桩承载力给出一个合理的评估值等[2]。当然,在一般情况下,声波在正常混凝土中传播的速度是有限制的,但是,只要声波的播路径恰遇混凝土的缺陷时,声波的传播路径和传播速度就会发生改变。比如,声波会逐渐衰减,声波的传播时间更长――这些参数都能够作为利用超声波判断桩身混凝土质量的依据。
(二)成孔质量和承载力检测
在建筑工程的灌注桩施工过程中,成孔质量的优劣将直接影响混凝土浇注后的成桩质量。这是因为,如果桩孔的孔径偏小会减少成桩的侧摩阻力和桩尖端的承载能力,这样一来,整桩的承载能力就会随之降低;而桩孔上部的扩径还会知识成桩上部的侧阻力明显增加,但是其下部侧阻力却难以得到全面的发挥,当然这也会增加单桩混凝土的浇注量[3];另外,当桩孔偏斜到一定程度时,桩竖向承载受力特性将会产生偏移,这会明显降低基桩的承载力,其效用难以得到有效的发挥。而在桩的承载力方面,它和加荷速率之间的关联十分密切。可是和其他动荷载试验进行比较后发现,它所施加的荷载速率是最接近工程实际的。因此,所得到的试验结果也与实际桩的承载力最为接近。
二、建筑工程基桩检测的关键技术
(一)静力试桩检测技术
在目前情况下,在对桩基的承载力检测中,静力试桩技术是最为可靠的评估标准,是其他桩基检测技术所无法全部替代的。静力试桩技术的优势十分明显,它能够直观的给出检测的结果,检测过程安全可靠,其科学性依据是其最大的优点所在。因此,在建筑工程桩基检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也取得了良好的使用效果。静力试桩技术主要应用于对基桩承载力的检测,主要涉及到基桩竖向检测与水平承载力检测两种,在建筑工程中,竖向静载荷检测的应用频率略高。这是因为,静力试桩技术的受力条件更加接近桩基础的实际受力情况,并且不会对建筑工程的桩基产生破坏性的影响,检测精度也相对高,相对误差处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4]。
(二)钻芯检测技术
该技术的实施要借助于钻孔机进行,钻孔机往往要携带十毫米的内径钻头。其工作原理是:首先对被检测的桩基通过抽芯的方式进行取样,完后以所取出的芯样为基础,对桩基的基本情况――包括桩基的长度,桩基的局部缺陷,混凝土的硬度和强度以及桩底的沉渣厚度和持力层的实际情况等――做出进一步分析与判断[5]。通过该技术的运用,能够对灌注桩的桩长和桩身混凝土强度以及桩底沉渣厚度进行有效的检测,并能够对桩端的岩土性状做出准确的判别,并能够因此得到基桩混凝土的质量等级。
(三)低应变检测技术
低应变技术一般应用于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方面以及预应力混凝土桩等,其优点十分明显,通过该技术对桩基质量进行测试时,对设备的要求相对较低,检测的速度也会更快,还会节省一定的成本低。该项技术的工作原理是:首先要在桩顶面施加低能量的瞬态或者稳态激振,目的在于桩能够在相应的弹性范围内完成弹性振动;然后,将因此产生的应力波向纵向进行传播,最后,通过波动运力与振动理论,对桩身的完整性做出客观的评价。这一技术的作用是十分明显的,目的在于对基桩的完整性进行普遍的查找,并以此判定桩身的缺陷程度、位置和能够进行弥补的措施等。
(四)高应变检测技术
高应变检测技术是以打入式预制桩为基础逐步的发展起来的,到现在为止,试打桩与打桩监控已经成为其基本的功能。该技术的主要功能在于对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进行判断,看其能够满足设计的需要。与低应变检测技术相比,它也存在着一定的明显的优势[6]。比如,除了使用过程相对简便、方便快捷外,在检测的有效深度方面明显优于低应变技术,尤其在判定桩身水平整合型缝隙以及预制桩接头等缺陷时,高应变技术会对“缺陷”能够产生的影响最初准确的判别,能够得出缺陷程度在多大程度上影响竖向抗压承载力的信息。
(五)声波透射检测技术
该项桩基质量检测技术的工作原理在于:首先要在桩内预埋纵向声测管道,并把超声脉冲发射与接收探头放到声测管中,在管中要添加足够量的清水,使其起到耦合的作用,然后,通过仪器发出周期性的电脉冲,并经由发射探头进行发射,在穿透混凝土之后由接收探头接收,并进一步的将其转换成电信号,最后通过数据处理系统将接收到的信号参数进行综合判断与分析,从而得出混凝土各种内部缺陷的性质、大小、位置等信息和关键指标[7]。
(六)动力试桩检测技术
该技术的出现是以应力波理论和振动理论为基础的。在具体的建筑工程桩基质量检测的过程中,其特点和优势是十分明显的。主要表现在:(1)而在高应变检测中,凯斯拟合法和波形拟合法会交替使用,当然,两者的过程和所采集的信号是保持一致的,在应用过程中的优势也十分明显――前者能够对检测结果进行及时的分析和处理,并能够对检测对象的数据进行估计和预测;后者则并不需要依靠凯斯阻尼系数进行检测,相反其检测精度却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但是从计算过程来讲,要较之于前者来说更加复杂;(2)检测设备相对轻便,在检测的过程中由于不同环节之间的吻合度较高,检测过程更加快速,所产生的费用也相对较低;(3)在检测的过程中,如果使用低能量时的瞬间或者稳定状态激振,将会使得桩基在相应的弹性范围内出现低幅的振动趋势。
三、运用桩基检测技术,提升建筑工程的质量
(一)提高检测人员的业务水平,促进建筑行业健康发展
人是建筑工程领域中的第一要素,因此提高建筑工程检测从业人员的技能和综合素质就显得极为必要。为此,需要对上岗的检测人员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技能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尤其要对相关的负责人进行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的普及和相关文件的学习工作,只要这样,才能全面的提升建筑施工企业的质量意识,使其出具的报告更加准确和客观,分析和判断的结果更加符合客观实际。此外,还应该通过现代化的技术手段使桩基质量检测工作时时处于能够被监控的范围之内[8]。比如,通过网络系统对桩基检测的信息进行及时的,保证桩基检测市场处于公开、透明的环境之中,使得检测单位之间的竞争更加有序,这同时也能够促进这一领域能够沿着健康、快速发展的道路不断取得新的进步。
(二)通过规范管理约束桩基检测
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都应该注重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要加强其规范化建设,以《桩基检测工作手册》等相关的操作规程为依据,积极有效的开展业务工作,及时准确的对现场测量情况进行登记和记录,全面的反映桩基检测单位的工作实际,实现动态的管理。在这一过程中,要对其专业水平与道德素质相对较低的检测单位进行必要的约束和业务限制,使桩基检测行业的健康发展得到保障。
(三)构建行之有效的监管管理机制
为了提升建筑工程的质量,首先需要以《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有关精神和具体要求为依据,全面的构建和完善建筑工程检测的相关制度,尤其要对桩基质量检测组织与桩基检测工作的管理加以重视。此外,还需要最大限度的完善建筑工程与桩基质量检测相关的法律法规。在政府方面,要建立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体系,强化对桩基质量的检测监督与管理,在一些特殊的环节或者对桩基质量要求较高的环节,要体现强制性的执行力度。此外,应该号召和约束建筑工程施工单位,使其能够按照国家现行的规范、规程对桩基进行质量检测,只有达到验收的便准,才准其进行后续的施工。
四、结束语
在当前情况下,建筑工程的桩基检测已经成为一个新兴的行业,对我们的现实生活正产生着积极的重要的影响。尤其是近30年来,我国建筑工程的施工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一些现代化有效的技术手段逐渐的应用其中,桩基检测技术就是其中的一个大的类别。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桩基检测技术不断应用到了桥梁设计,高层建筑的规划,重型厂房和港口码头的重建以及海上采油平台的施工之中,桩基工程的可靠性正在不断得到强化,相关技术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
参考文献:
[1]刘金砺.桩基础设计施工与检测[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1.
[2]刘鼎辉.浅谈桩基检测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使用[j].工程科技,2011,9:291.
[3]张新.浅析建筑工程桩基检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华民居,2012,3:89-90.
[4]文进军.浅谈桩基检测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使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28:163-164.
[5]王皓伟.谈建筑工程桩基检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建筑科学,2011,3:28.
[6]李萍.建筑工程中的桩基检测技术的运用[j].建筑工程,2011,5:184-185.
篇3
【关键词】桩基;桩基检测技术;建筑工程;局限性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2)05-113-01
国民经济的日益增长使得桩基已成功的应用于高层建筑、桥梁、厂房等工程中,另外各个基础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桩基特殊的结构设计保证了基础沉降的均匀性,它可以将上部高层建筑物载荷传递给土层深处的基础结构。因此,现代建筑中大多采用桩基作为牢固的地基处理策略。然而桩基质量的好坏受多种因素控制,如施工人员素质、地形、材料机械性能、隐蔽性等。出于工程整体质量和人身安全的考虑,把好桩基质量关理所当然成为一个国家建筑工程检测部门的首要任务。
现有的桩基检测技术措施主要分静载检测和动态检测两大部分。其一,静载检测主要是静载荷法,它用于建筑物承载力的分析检测;其二,动态检测技术主要包括声波透射法、高应变动测法、低应变动测法(即反射波法)。动测技术相对静载检测技术应用更为广泛。
一、桩基质量标准
根据现行的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和行业标准《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①的相关规定,桩基工程承载力和完整性需遵循一定的质量标准。
我国桩基造价高,约占整个建筑工程总价的25%以上,面临较大的经费投入,桩基质量问题仍是层出不穷。因此,桩基施工中质量问题控制更加严峻,只有遵循行业规范才能保证桩基材料、载荷、桩基深度、径宽、桩型规格等各项指标合格,从而保护人民群众的财产和安全利益。一般来讲,桩基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使用寿命问题,桩基完整性检测耗时较少、话费也较低,多次的抽样检查可确保桩基完整性,避免施工意外,桩基的完整性和载荷可直接作为判断其使用寿命的参考指标。特别地,考虑到建筑施工的具体情况,施工者应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结合本工程的特殊要求、地质条件、施工场所、检测领域合理利用桩基检测技术,适时地综合利用合理采纳检测结果。
另外,桩基建筑施工中的质量检测也是必不可少的②。影响桩基最后质量的各项指标自始至终存在于整个施工中,为确保最后质量的顺利过关必须对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指标做到实时监测和随时校正。面临施工中各项硬性指标的变化,如材料变更、地形不符、结构设计参数变化、人员不足等,如不及时的进行监测和协调随时都可能影响最终的桩基质量。施工过程中的检测完全可以按照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和行业标准《建筑桩基检测技术规范》实行。
二、 桩基质量检测
(一)静载荷法③
静载荷法主要应用于验证桩基建筑的负载力。但是实际的应用中检测时间较长,花费高,普通的桩基检测不予采用,而用于特殊工程要求的检测过程中。
静载荷法的试验装置一般包括监测、加载、反力系统三个方面,测试过程中不同荷载量对桩基整体沉降和形变的影响。该方法可用于桩基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承载力的测定,尤其是竖直方向的负载力的检测应用较为广泛。
(二)声波透射法
超声波透射法主要用于监测桩身结构完整性中的混凝土结构完整性。它的检测理论依据是:根据超声波弹性波测试的方法,利用人工激发向混凝土内发射弹性冲击波,分析弹性波在介质中的声学参数(振幅、声速、频率)变化,从而判断混凝土介质内部结构完整性的变化。
声波透射法也存在各种限制性应用。如特殊情况下检测时间和花费将会增长特别是当弹性波透射截面较小发生阻塞时,难以取样,影响桩基质量判定。
(三)高应变法
高应变法是反射波法的一种补充方法。它主要用于检测单桩竖直方向的负载力,判断桩基竖直方向的承载力受水平桩身裂纹和关节点影响的大小,它需要能量较高的建筑结构动力支撑。它的基本原理阐述如下:如果假设桩基是一维弹性杆,施于外力时,桩基发生弹性形变,弹性位移随时间和纵向坐标而变化。
高应变检测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各项领域的桩基质量检测。但是由于受质量检测人员技术、检测硬性条件的限制,其检测桩身结构的准确性常会受到干扰。
(四)低应变反射波法
低应变检测(即反射波法)是应用最为广泛的桩身完整性检测技术,它是一种瞬态时域分析方法,在传统方法的基础上辅以频域分析和激振分析方法。
反射波法的基本原理为:重锤敲击桩身顶部后,瞬间的冲击波沿着桩身传递给桩身底部再反射回桩身顶部,该方法具有检测方便快捷、适用性强、操作方便等优点;但存在一些局限性,即桩基长度和桩径比例较大且截面阻抗浮动较大时,使得桩身底部接收不到反射信号,对桩身完整性检测造成误读。
桩基检测技术是整个建筑物稳固的基石。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做到各种方法的相得益彰、取长补短、互相配合是必不可少的。系统完善地综合考虑,也才能做出可靠准确的质量评判。
注释:
①建筑桩基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3.
篇4
【关键词】建筑;桩基础;技术;发展
桩基础(简称桩基)是迄今为止应用最为广泛的建筑物基础,适用于上部建筑物荷载较大,而作为持力层的土层又埋藏较深的情况。
1 桩基础的发展
桩基础是最古老的基础型式之一。早在有文字记载之前,人类就懂得在地基条件不良的河谷和洪积地带采用木桩支承房屋。1982年,在智利发掘的文化遗址中的桩,距今已有12000~14000年。我国最早的桩基距今已有七千多年。据历史文物遗址的挖掘显示,我国历史上最早的桩出现在浙江省宁波市余姚的河姆渡,作为古代干阑式木结构建筑的基础是由圆木桩、方木桩和板桩这三种木桩组成的桩基础。圆木桩直径一般在6~8cm,板桩厚2~4cm,宽10~50cm,木桩均系下部削尖,入土深度最深达115cm。
桩基经久耐用。我国古代许多建造于软弱地基上的重型、高耸建筑以及历史名桥,都是成功地运用了桩基才抵御住了无数次地震灾害和海浪冲击而不失雄姿。如饱经风霜的上海龙华塔至今仅略有倾斜;山西太原晋祠圣母殿至今仍无明显不均匀沉降;闻名中外的北京市郊卢沟桥,虽已局部损坏,但仍能承受四百多吨的大型平板车正常运行。
从桩基使用的材料来说,早期多采用天然材料的木桩、石桩;混凝土出现后,混凝土桩和钢筋混凝土桩得到广泛应用;现阶段除钢筋混凝土桩大量使用外,钢桩系列以及特种桩系列也得到发展和推广。
工程中最为常用的灌注桩,包括人工挖孔桩和机械钻孔桩两大类。人工挖孔桩先于1893年在美国问世,至今已有110余年。为满足承载力要求,工程师不得不考虑将桩设在很深的持力层,并且还必须将其截面设计得很大。
钻孔灌注桩是在人工挖孔桩问世后约50年,即20世纪40年代随着大功率钻孔机具研制成功在美国问世。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各地经济的复苏与发展,不断兴建的高层、超高层建筑物和重型构筑物绝大多数都选择钻孔桩为基础型式。自七八十年代以来,钻孔桩在世界范围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局面,其用量逐年上升。
我国应用大直径灌注桩始于20世纪60年代初,当时先在南京、上海、天津等地作为桥梁和港工建筑基础;自70年代中期陆续在广州、深圳、北京、上海、厦门等大城市应用于高层和重型建(构)筑物;至80年代末90年代初,大直径灌注桩迅猛发展,仅数年已普及全国除外的各省、市、自治区数以百计的大城市及各新兴开发区,应用于包括软土、黄土、膨胀土等特殊土在内的各类地基。北京、深圳等地还编制了大直径灌注桩的技术规程。据估计,近年我国应用大直径灌注桩数量之多已堪称世界各国之最,可谓起步虽晚但发展迅猛。
一个世纪以来世界各地的应用情况说明,大直径人工挖孔桩的问世,解决了当时某些工程面临的难题,更重要的是突破了沿袭的传统,这就是人类自从利用天然木材制桩,以至19世纪20年代曾企图利用铸铁制桩,后因其性质脆而失败,20世纪初开始成功地利用热轧型钢制桩,稍后又利用钢筋混凝土制桩,都一直采取先预制而后借助某种机具打人土中的传统。人工挖孔灌注桩取法于混凝土在上部结构司空见惯的现浇工艺,却为古老的桩基技术开创了一条崭新的工艺路线。
桩基技术发展到现阶段,在桩型和施工工艺等方面不断地推陈出新,桩的成桩工艺和应用比过去更为多样化,特别是在桩基设计和施工领域中提出了许多崭新的概念和理论。单桩设计承载力越来越大,设计者不得不从诸如桩身材料优选、加大桩身截面、追求有效的新成桩工艺等途径来着手,于是出现了各种新型高承载力的改良桩系;同时电子计算机和数值计算方法的巨大成就给桩基设计提供了方便快捷的研究方法,桩基的设计理论迅速向着更完善的目标发展。桩基设计和施工规范化已受到了工程界的高度重视,有关各种新型桩系的标准与规范在不断地推出。
2 桩基础的发展趋势
未来工程建设的大规模与高难度以及桩基工程本身的复杂性必将向以下趋势发展:
2.1 桩型及其适用范围通过定型化和规范化进行科学筛选和整理,以改变过去规格和型式繁多,桩工机械和工艺难以适应的弊端。
2.2 超高强度材料及无公害成桩工艺将成为未来桩基础技术研究的主要内容。在许多情况下,桩和桩基的含义将被拓展,工程实践中将涌现出新的支护结构和深基础,例如,桩墙、格栅状群桩护壁、圆筒式环型支护结构等将在桩基设计和施工理论中被进一步分析、论证和完善。
2.3 化学和化工技术开始向岩土工程领域渗透并显示了其巨大影响和威力。例如,桩基工程环境反应的化学研究与桩身材料和桩尖与持力层加固的化学灌浆处理、油母页岩地基中桩基设计与施工、高压喷射成桩的工艺与理论等。
2.4 经过一定时期的实践,已有许多试探式的桩型和工艺将得到确认和淘汰,目前的混乱现象将有所改观。科学将代替纯经验,规范将代替随心所欲,可靠而有效的计算将代替劳民伤财的现场承载试验,无公害施工技术将代替现时伴随着有噪声、震动、排土及污染等的成桩工艺,特别是自动化将在桩基施工中显示其非凡作用。
2.5 在不久的将来,桩基技术中一系列特殊问题:如膨胀土中桩的设计和施工;基岩埋藏很深的软土地基中大荷载桩承载力的提高与保证;桩承载力的时间效应;沉桩施工控制的简单可靠方法;特殊桩型(树根桩、斜桩、桩墙、桩与其他构件联合结构等)的工作机理和应力与位移计算;桩基施工的环境效应;以及桩的压屈分析等。这些问题将会受到岩土工程科学工作者的特别关注,其中大部分可望获得满意的解决。
3 结语
桩基技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应特别指出以下几点:桩基技术的发展受工业化的影响巨大。例如,水泥工业的问世,现代钢铁工业的高速发展以及化学工业的崛起,都使桩基技术及其应用型成了独特的时期或阶段。由于桩型及施工工艺不断推陈出新、千变万化,桩基的有关理论概念和桩的效用都发生了许多实质性的变化,桩的应用及成桩工艺比过去更为多样化和复杂化。随着桩基技术的改良和发展,桩已不只是单独地被应用,而是在许多情况下与其他的基础型式或工艺联合应用。桩基设计及施工规范化已受到工程界的高度重视,有关各种桩系的规范正在陆续制定和推出。桩基的施工监测和检测已型成一项相当丰富有效的技术。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桩基施工;检测;技术;对策
1、当前建设工程桩基检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现在我国的桩基础施工技术相对以前已经有了比较大的发展,但是桩基质量的检测技术还有待提高,在具体的施工中,很多地方还存在问题,会影响工程的质量。
1.1检测单位软硬件条件存在巨大差异
我国现在的检测单位水平参差不齐,因为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巨大,所以在桩基检测的条件上差异也会很大,正常情况下,经济发达地区的软硬件条件都比较先进,科技含量也比较高,工作人员的整体水平也处于高端,在经济落后的贫困地区就大大相反了,不仅各种检测设备不齐全,检测的技术落后,检测的工作人员的素质和发达地区的差异更加明显,经济落后往往很难吸引人才。
1.2桩基检测机构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
对于任何一项施工来说,健全的管理制度对于工程的完成都起到很大的作用,桩基检测工作也是如此,但是根据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还没有很多企业建立了比较专业比较科学的管理制度,在实际的操作中,影响了施工的正常进行,导致工程的质量降低。
1.3检测市场运作体系不规范
当前,可以提供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检测服务的主要有两类机构,一种是国有企业,另一种是民营机构。不同检测单位的收费标准不一,导致不少资质较差的检测单位为了争取业务,采取低价竞争策略,而在得到订单后为了保证获利草率处理工作,严重降低了监测工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会遇到检测单位不具备检测资质、或者将随意捏造的检测报告盖章给送检单位以节省检测时间和费用;也有的单位在没有经过系统检测的情况下明码标价出售检测报告;也有的检测单位在收受送检企业好处后,违规操作,将原本不合格的检测结果修改成合格,埋下了巨大的施工质量隐患。
1.4工程检测报告结果脱离实际严重,报告不规范
1)检测报告是检测结果的体现,是检测的记录,所以它是体现桩基合格与否的主要依据,所以检测报告的规范程度对桩基检测工作十分重要。但是现在的检测行业,不管是针对什么的检测,检测报告都存在很多问题,缺乏规范性,权威性,检测的结果不能客观的体现工程的实际质量。所以现在很多检测报告都没有说服力,大部分重视形式,在实际内容上没有体现事实。
2)被检测数据格式不符合有关规定,无法全面客观反映工程具体问题。例如在对桩基施工管理质量进行检测时,由于样本容量较少,同时抽检到了质量相对较好的桩基,这样就导致整个检测报告结论倾向于更为乐观的结果,使得检测报告严重背离实际情况,不利于施工单位进行技术整改,影响了工程质量。
3)国家行业应检测内容与执行的规范不符,原始记录潦草且涂改严重,观测时间不充分,基准梁安置不标准,长度不够,q-s曲线、s-lgt曲线采用手工绘制,误差大,极限承载力标准值、基本值判断不准。
4)低应变检测采集的曲线一致性差、有的注意锤重、落距的选择,锤击力不够,分析时选用的参数不合理。
5)同一个工程有不同版本的二套检测报告。
2、建筑工程桩基检测规范化
2.1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要严格按照《建设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办法》有关规定,不断健全和完善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检测管理制度,针对桩基施工质量检测制定一套完善的工作方案和流程,为开展工程项目桩基施工质量检测提供可靠的制度支撑。
2.2建立行之有效的监管机制和体系
国家的监管机制,对于桩基检测工作的监督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政府加强了监督和管理,企业也不得不提高对质量的重视,所以政府要完善质量监管的体系,加强执法力度,对于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工程坚决打击,不能投入市场,这样企业必然会加强质量监督。
2.3提高检测人员的业务素质和道德素质
工程的完成主要由检测人员来进行,如果检测人员的业务技能不熟练,没有很好的责任新,必然会导致检测结果出现问题,所以要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和道德水准。主要通过培训来提高他们的素质,这种培训分为入职培训和定期的学习,在新入职的员工在上岗之前,都要对其进行培训,保证业务水平达标以后再上岗,对于所有的检测人员,要定期组织学习,不断提高他们的水平。
2.4强化管理体系模式化管理
管理体系要达到规范,就必须形成一种科学管理模式,有了科学的管理模式才能克服长官意识、随意裁量、任意践踏规范的不良行为。在加强检测单位的内部管理工作的同时,积极鼓励桩基检测单位进行计量认证和iso质量体系的贯标,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检测质量保证体系。将各项管理工作落实到检测工作的每个环节。
2.5加强管理工作的规范化
只要在管理工作上做到了规范化,检测人员在实际的施工中才能做到规范化的操作,所以要加强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根据具体的规定,进行施工的规范。在检测的过程中,要根据实际的检测情况,填写桩基检测手册,保证手册内容的真实性,检测单位要重视对手册的监督和检查,发现了问题立即解决,追查相关人员的责任。
2.6采用合同管理与市场监督约束桩基检测
市场是工程质量最好的检验石,质量不符合要求的工程难以迎合市场需求,所以要重视市场对检测质量的约束力,充分发挥市场的监督作用,再加上合同的管理作用,双向的约束,提高检测人员对检测工作的重视,杜绝形式化的检测操作。
2.7利用现代网络技术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随着科技的发展,各行各业的发展都能够在科技的帮助下,取得一定的进步,桩基检测施工也要充分利用现代技术,采取网络管理信息资源,提高施工的效率。首先可以通过网络管理信息资源,进行资源的转换和交流,数据查阅时也更加方便,提高工作的效率;其次对于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程度,可以通过公共平台公布给社会,让舆论大众监督检测的质量,对工程本身的质量又多了一层保障。
3、结语
对于一项建筑工程来说,质量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工程的核心,任何一项施工的质量都会影响整体施工的质量,桩基检测工作也是如此,如果桩基检测出现了问题,桩基施工就会出现问题,进而建筑就会出现问题,所以一定要重视工程的桩基检测施工。本文分析了我国目前在桩基检测工程中存在的问题,根据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的措施,希望这些措施能帮助桩基检测技术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陈文华.路桥工程桩基施工技术分析[j].建筑科技,2005(6)
篇6
【关键词】建筑工程;桩基检测;无损检测;技术措施;制度措施;检测质量;技术标准
0 引言
质量是建筑工程的工作核心,而桩基质量又是整个建筑工程比较重要的部分,所以对于桩基质量的检测直接关系到最终工程的质量水平。目前建筑工程中还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要根据不同的问题采取不同的措施,提高桩基检测质量,确保建筑工程的顺利完成。
1 建筑工程中桩基检测的基本方法
1.1 静力负载检测法
直接在桩基上逐级施加各种不同的负载,观察桩基在负载下的位移情况,通过计算得出桩基的承载力水平,以此评价桩基的质量。一般多采用锚桩法,地锚法和孔底预压法来进行静力负载测量。
1.2 超声波脉冲检测法
超声波脉冲检测法是从混凝土检测中引申出来的检测方法。基本原理是在桩基混凝土灌注长度方向上,安设一些专门的测量仪器以及管道,配备好超声波接收装置以及能量转换装置,测量过程中,超声波探头在管道中移动,通过仪器可以收集到不同深度下桩基横截面灌注混凝土的部分性质参数,然后按照超声波测量原理分析桩基的整体质量水平。
1.3 钻芯检测法
钻芯检测法一般用于直径比较大的钻孔灌注桩基的检测。在桩身上用地质钻机在长度方向上取样,对样品进行检测,并通过一定的计算方法来拟合整个桩基的质量。钻芯检测法可以检测桩基的基本长度,检测灌注混凝土的物理强度,桩底的基本沉渣情况,分辨桩体岩石的性状,并且可以观察桩体的基本完整程度。钻芯检测法的弊端主要在于消耗设备较多,周期长,如果采样密度设置不合理,可能导致大量的资金浪费。
1.4 其他方法
除了以上三种外,使用比较常见的就是射线检测法。射线检测法主要利用了放射性同位素的一些物理性质,通过不同混凝土条件下的辐射吸收量以及辐射散射等,判断被辐射混凝土是否存在缺陷,存在何种缺陷。该方法需要选择合适的放射性同位素作为放射源,使用放射性射线接收设备来检测射线穿过混凝土的各项参数,以此来判断桩基的质量。
2 建筑工程中桩基检测主要存在的问题
2.1 施工工艺以及技术方面存在的问题
桩基检测过程中,检测数据应当能够直接反映出桩基性能如何,而在一些测量过程中,对于检测变量的控制不足,导致部分数据受到多个质量因素的影响,而无法直接的反映质量问题,或者对于质量问题的描述有偏差。技术上在使用低应变检测法时,采集曲线一致性差,锤重和落距的选择不够精准,锤击力不足,在分析时选择的参数不合理,这些也都导致了桩基检测时质量描述出现误差。桩基检测过程中,检测数据应当能够直接反映出桩基性能如何,而在一些测量过程中,对于检测变量的控制不足,导致部分数据受到多个质量因素的影响,而无法直接的反映质量问题,或者对于质量问题的描述有偏差。
2.2 施工条件以及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
很多建筑工程在桩基检测后,报告内容不是很规范,不能反映出全部的问题,技术水平和基本结论可用性较差,不具有权威性和规范性。很多建筑工程中图方便,虽然做了相关的检测工作,但是检测内容都有所不同,检测工作的执行也缺少规范的约束,一些重要的观测标准和设备精度,都极大的影响了最终的数据。而且在测量过程中,因为外部因素的影响需要重新测量,原有的记录随便修改,导致测量工作误差比较大。检测单位的专业技术水平很难保证,检测工作的效果也受到影响,很多检测单位因为检测报告撰写不够完整,使得失去法律效率,不具有检测资料的指导性,对工程质量的评估影响较大。
3 提高桩基检测质量的制度措施
3.1 加强检测主体资质、能的检查与监督
建筑工程的桩基检测工作对工程质量和安全有重大影响,而检测主体的硬件设备水平和检测技术水平将会对检测工作产生直接的影响。
3.2 优化检测主体的内部管理机制
处理必要的检测设备和检测技术之外,检测主体的高效管理也是确保检测工作顺利进行,提升桩基检测质量的重要因素。所以从这一点来看检测主体的内部管理机制优化是十分必要的,只有从提升桩基检测质量的角度出发,对检测主体内部的检测人力、物力、技术力量进行有效的统筹调配才能保证桩基检测工作的有效开展,才能保证具体的检测实践活动能够满足高质量桩基检测的标准要求,确保桩基检测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3.3 加大检测市场的管理力度,规范检测市场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到后经济时代,市场经济因素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在起到资源优化配置积极作用的同时,其资源配置的滞后性、随机性也开始影响到质量检测等要害部门。恶性竞争、片面压价现象在桩基检测领域大量出现,这种现象的出现不仅严重的影响了桩基检测行业的科学、健康发展,而且恶性竞争和片面压价给检测主体带来的严重资金压力,也逐渐转嫁到检测工作中,影响了桩基检测的质量。
3.4 规范桩基检测标准
从建筑桩基检测规范的整体角度来看,国家和地方管理主体都有必要出台相应的建筑桩基检测技术规程对区域内的桩基检测工作进行规范。两种不同的规范形式是针对国家普遍性和地区特殊性而分别设置的,都有明确的目的性。所以在具体的桩基检测实践活动中应该首先根据建筑工程桩基的形式和功能属性,对其使用的《建筑桩基检测技术规程》进行选择,确定一个规程标准后坚决贯彻施行,而是不是根据桩基的实际情况去选择建筑桩基检测技术规程,这种选择方式能够有效的解决桩基检测标准不统一的问题。
4 提高桩基检测质量的技术措施
1)在静力负荷检测过程中,适当的改进平台结构,提高检测平台的稳定性,适当降低平台与桩基周边的接触面积,使应力满足测量需求,确保平台测量过程中不会因为平台的状态影响最终的测量数据。
2)周期负载的频率与负载作用时间需要一定的协调,较低的频率作用较长的时间,能够更好的拟合实际状态,确保桩基土层性能与静止状态一直。同时,还可以采用试桩法,动静结合进行周期负载的测量更为准确。
3)政府部门主要加强对桩基测量工作的监督,制定相关的规定以法律条文,让建筑工程能够按照一定的行为规范进行检测,确保桩基检测工作能够更加全面。如果检测工作与实际验收条件不符,应当不予验收,在确定完全合格后才能批准后续的工作,这样才能保证桩基检测工作的统一性和规范性,严格保证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
4)提高检测单位的专业技术水平,在传统桩基检测方法应用的基础上,不断研究新的测量方法,提高测量精度和效率,同时引进先进的测量仪器,定期组织测量人员的技术培训,保证上岗人员都具有相应的检测工作资格,能够按照行业规范以及技术要求进行测量,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5 结束语
总之,在桩基施工过程中,就需要对桩基的质量等进行合理的控制和监督,在检测阶段也要不断提高检测技术水平,来确保能够在检测过程中准确的反映桩基质量,保证桩基符合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要求,从而确保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水平。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建筑工程;基础;施工技术;措施
前言:基础质量对建筑物的质量和安全起决定作用,地基和基础都是地下隐蔽工程,建筑工程竣工后难以检查,一旦发生事故,难以补救,甚至造成灾难性后果。因此,研究并探讨地基基础工程事故发生的原因,并对地基基础工程事故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是十分重要的。
一、建筑工程基础施工现状概述
高层建筑基础工程关系到高层建筑工程整体质量,是高层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基础工程施工而言,往往会出现以下方面的问题:
1.基础轴线位移
基础轴线位移是指基础由大放脚砌至室内标高(±0.00)处,其轴线与上部墙体轴线发生错位。基础的轴线位移多发生在建筑工程的内横墙,这将使上部墙体和基础产生偏心压,影响整体结构的受力性能。由于基础一般是先砌外纵墙和山墙部位,待砌横墙基础时,基础槽中线被封在纵墙基础外侧,无法吊线找中,轴线容易产生更大偏差,有的槽边控制桩保护不好,被施工人员或车辆碰撞发生移位,产生轴线位移。
2.基础标高偏差
当基础砌至室内地平(±0.00)处,常出现标高不在同一水平面。基础标高相关较大时,会影响上层墙体标高的控制。基础下部的基层(沙土、混凝土)标高相差较大,影响基础砌筑时对标高的控制。1.3基础防潮层失效防潮层开裂或抹灰不密实,不能有效地阻止地下水分沿基础向上渗透,造成墙体潮湿。在防潮层施工前,基面上不作清理,不浇水或浇水不够,影响防潮层砂浆与基面的粘结,操作时表面抹灰不实,养护不好,使防潮层因早期脱水,强度和密实度达不到要求而出现裂缝。冬季施工防潮层因受冻而失效。
二、建筑工程基础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1.加强施工现场管理
开工前检查目的是检查是否具备开工条件,开工后能否连续正常施工,能否保证工程质量。工程实施计划和施工方案是否确定;工程的质量控制指标及检查频率和方法是否明确;材料、机械、设备、劳力及现场管控人员是否落实到位;检测仪器是否备齐并可靠有效;提供放样测量、标准试验、施工图等必要的基础资料是否到位等。工序交接检查与工序检查工序交接检查应建立制度化控制,坚持实施。对于关键工序或对工程质量有重大影响的工序,在自检、互检的基础上,还要组织专职人员进行工序交接检查,以确保工序合格,使下道工序能顺利展开。凡工序检查不合格,必须采取措施,使其达到合格要求后,方可开始紧接工序的施工。应与合同图纸和工程量清单的分项所含内容相一致;应与技术规范规定的施工方法和工艺流程相协调;应与国家或合同规定的验收标准、检验频率和检验方法相配合;工序检查宜采用框图的形式,以便直观并应与相应的检查记录、报表、证书等相配套。分项分部工程完工后的检查应按规定程序和要求,经检查认可并签署验收记录后,才允许进行下一工程项目施工。其控制的具体要求是:当分项、分部、单位工程完工后,自检人员应再进行一次系统的自检,汇总各道工序的检查记录及测量和抽样试验的结果,再提出交工报告。成品、材料、机械设备等的检查主要检查成品、材料等有无可靠的保护措施及其是否落实而且有效,以控制不发生损坏、变质等问题;检查机械设备的技术状态,以确保其处于良好的可使用状态。巡视检查对施工操作质量应进行巡视检查,必要时还应进行追踪检查。
2.加强测量控制
对于高层建筑基础施工而言,各种施工技术都依托在测量技术的基础之上。对于基础桩位来说,必须按照施工相关规范的要求,详细测量承台的桩位,控制桩位的偏差值。如果桩位偏差未能达到相关的规范和技术要求,必然会改变承台受力情况的变化,必须予以修正,
否则会影响工程造价。对于桩位偏差较大时,往往导致桩位作废,必须重新进行补桩。在基础土方开挖以及基础施工时,必须按照设计图纸相关要求,对于底板、承台、底梁的土方开挖,严禁扰动作业面之下的土层,这样必然需要缜密、精细的测量来控制。与此同时,在基础墙柱钢筋的定位放线作业中,测量控制是重中之重。基础工程结构繁琐,而且体积较大,必须通过准确的测量手段进行精确的放线,才能杜绝位置偏差的发生。
3.桩基施工要求
在桩基施工过程中,在吊桩时,桩与桩架之间应该保持一定的垂直方向距离,并控制在4m以内,偏吊距离不超过2.5m为宜。吊桩过程中,必须缓慢操作,在不同方向至少系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缆索,然后人工稳定桩身。在吊桩前,为防止坠落事故,必须将锤提升到一定位置后采取稳固措施。对于起吊点必须选择正确,吊桩过程速度要均匀,确保桩身趋于平稳状态。桩身部位应保持清洁,并且起吊之后,
严禁桩下有施工人员在施工。当吊桩和运桩同时进行并且相互发生牵制时,必须终止运桩。插桩时,严禁手脚伸入桩与龙门架之间。用撬棍或板舢等工具矫正桩时,用力不宜过猛。打桩时应采取与桩型、桩架和桩锤相适应的桩帽及衬垫,发现损坏应及时修整或更换。锤击不宜偏心,开始落距要小,如遇贯入度突然增大,桩身突然倾斜、位移,桩头严重损坏,桩身断裂,桩锤严重回弹等应停止锤击,采取措施后方可继续作业。套送桩时,应使送桩、桩锤和桩三者中心在同一轴线上。拔送桩时应选择合适的绳扣,操作时必须缓慢加力,随时注意桩架、钢丝绳的变化情况。送桩拔出后,地面孔洞必须及时回填或加盖。桩管沉入到设计深度后,应将桩帽及桩锤升高到4m以上锁住,方可检查桩管或浇筑混凝土。耳环及底盘上骑马弹簧螺丝应用钢丝绳绑牢,防止折断时落下伤人。耳环落下时必须用控制绳,禁止让其自由落下。沉管灌注桩拔管后如有孔洞,孔口应加盖板封闭,防止事故发生。钻孔灌注桩浇筑混凝土前,孔口应加盖板,附近不允许堆放重物。冲抓锥或冲孔锤操作时,严禁任何人进入落锤区范围内。各类成孔钻机操作时,应安放平稳,以防止钻机突然倾倒或钻具突然下落而发生事故。
三、结论
总之,建筑工程础施工是一项基础的工作,施工技术的好坏意义重大,必须严格加强其质量的控制,同时对于不同形式的基础,还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只有严格按相关规范进行施工才能充分保障施工质量,才能有效减少施工安全隐患。
参考文献:
[1]马胜伟.建筑基础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及控制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9):140-140.
篇8
[关键字]桩基检测 加固措施 策略
中图分类号: tu4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桩基检测
1.1桩基检测的现状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桩基检测技术不断得到重视并取得不小的进步,在桩基检测队伍建设方面也取得了不小成就,我国的桩基检测某些技术甚至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但是,由于各地建筑行业发展不平衡,桩基检测还需要进一步对桩基检测方法的标准和适用方法做出规范,在某些桩基检测技术方面还需要进行一定的突破,在形成具有统一共识的行业标准方面还需要作出更多努力。
1.2 桩基检测的几种方法
目前,建筑行业在桩基检测技术方面发展很大,本文将重点介绍三种常见的桩基检测技术
1.2.1 桩基检测中成孔检测
目前,我国桩基检测的研究重点和方向都在于桩后检测,但是,从桩基检测的实际效果来看,桩基检测中的成孔检测技术要比桩基完成后再进行检测要有用。因此,无论是从成本控制,还是从质量保证的角度上来看,成孔检测应该在桩基检测中获得普及,限于我国技术水平问题,成孔检测的技术还处于起步阶段,研究的深度和广度都还不够,因此还没有在建筑行业广泛使用。
1.2.2 桩基检测中的静载荷试验
桩基静载荷试验是目前桩基检测当中最流行也是技术条件比成熟的检测方法。一是,目前桩基静载荷试验已经成为了国家标准,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规定在一级建筑桩基中必须进行静荷载试验。二是,动测法和成孔检测方法的条件还不成熟。三是,目前静载荷试验的研究工作已经获得很大进步,人员队伍比较庞大。
1.2.3 动测检测方法
桩基检测中的动测检测方法由于具有静载荷试验不具有的优势正在成为新的检测研究方向。动测检测方法主要有三种:高应变法,低应变法和声波透射法。动测检测方法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首先,桩基动测费用不高,设备相对于其他检测方法来说易携带,检测结果出具比较快,很大程度上降低检测过程对建筑施工的影响。其次,动测检测真正做到了检测的任意性。这里的任意性不是随便的意思,而是指可以根据工程要求和进度,随时对桩基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最后是,可以有效检测出桩基问题原因。动测检测方法可以根据不同阻力值,进行桩基普查,及时发现桩基问题所在。
1.3 研究我国桩基检测技术制定检测标准的必要性
研究我国桩基检测技术,做好检测技术更新工作对于保证不同建筑桩基检测的合格,实现建筑优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是,要做好不同桩基检测方法的应用范围和功能的规范。不同的桩基检测技术其检测应用范围都具有一定限制,同时要想完成整个桩基的检测必须要调整好检测方法的顺序,做好检查和检测工作。二是,做好具有桩基检测业内统一标准。我国桩基检测的规定大多为地方性规定,虽然地方性规定具有针对本地方检测特点,但是出台具有全国性质的行业标准还是非常有必要的。统一的行业标准应该具有两方面的特征:一方面是,坚持标准化为前提。标准化不是指桩基检测技术在相关量化标准上进行统一定性,一成不变,而是指在总结桩基实践基础上,进行标准化检测,实现地区同步发展。另一方面是,合理化原则。地区在桩基检测的技术水平上存在差异,因此必须要尊重检测技术地区化差异,避免出现一刀切现象,根据地区原有的技术条件进行合理的桩基检测安排,确保整个桩基检测的正确性。
2. 桩基加固措施有很多种类,根据桩基出现的不同问题采取不同的加固措施。
2.1桩基顶层缺陷加固措施。
2.1.1桩基顶层缺陷类型
桩基顶层缺陷主要是由于混凝土质量问题造成的,混凝土质量问题常见的原因有:一是,混凝土加泥造成。混凝土搅拌过程检测不严格的情况下,混凝土中常见泥浆,造成混凝土质量问题。二是,混凝土被搅动。混凝土浇筑完成以后,通常需要拔护筒,但是由于护筒操作不合理,导致混凝土凝结阶段被搅动,或者是在凿桩过程中,风镐功率过大造成混凝土扰动进而造成混凝土质量问题。
2.1.2 桩基顶层缺陷解决办法。
桩基顶层的缺陷主要是混凝土质量问题,因此只要想办法确保混凝土质量即可有效解决顶层缺陷。但是在处理时,要注意几个问题。一是,确保桩基钢筋安全。弥补顶层缺陷,确保混凝土质量就必须要通过调整桩头,确保混凝土质量位置,在调整过程中很容易就会对钢筋造成损害,进而危及整个桩基安全。二是,调整过程要及时发现混凝土质量问题,避免二次缺陷。在下凿混凝土过程中,一定要由经验丰富的人员进行处理,做好数据比对工作,避免出现二次缺陷。
2.2 桩基中部缺陷类型
2.2.1 桩基中部缺陷类型
桩基中部缺陷主要有两类:塌陷和断桩。一是,塌陷。塌陷主要是局部现象,主要是因为桩基施工区域地质环境不好,造成混凝土塌孔现象,进而造成施工混凝土质量问题,造成局部塌陷现象。二是,断桩。断桩现象主要是因为导管气密性原因,是塌陷现状严重的表现。
2.2.2 桩基中部缺陷措施
桩基中部出现问题,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不能使用对原有桩基进行调整的方法完善缺陷,只能对桩进行重新安装浇筑。
2.3 桩基底部缺陷解决办法
桩基底部出现缺陷问题就要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关键是看缺陷是否在可控范围内。一是,部分桩基底部问题缺陷不需要进行修正,因为缺陷问题在可控范围内。桩基底部出现缺陷,就要检测整体的荷载能力是否符合建设标准,如果在可控范围内,则不需要处理。二是,桩基缺陷程度严重超出可控范围,超出荷载能力要求,就必须进行处理。目前,桩底注浆手段是解决桩基缺陷的有效措施之一。
总结语:
探究桩基检测与加固措施策略,对实现工程安全,保证工程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提高,未来肯定会有更多的桩基检测方法与加固措施出现
[参考文献]
[1]杨龙才,周顺华,高强;基于单桩轴力实测的桩身压缩变形计算与分析[j];工程勘察;2004年04期
[2]刘春波,李晓红,王成;粘土中超长单桩的模型试验研究[j];地下空间;2005年s1期
[3]张晓健;;桩基负摩阻力研究现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6年02期
[4]牛松山 ,章寅国 ,王飞;如何解决水平定向钻在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及关键技术[j];城市燃气;2003年03期
[5]陈源,鄢泰宁;钻孔轨迹跟踪与预测微机系统的研究[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1997年04期
[6]唐杰军;何湘宁;;灰色模型预测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1期
篇9
关键词:建筑工程 土建施工 桩基础技术 应用
1、桩基础技术的作用
1.1概念
建筑工程实际施工过程中,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岩土应力,基底下部在建筑荷载因素的影响下,会发生严重形变,地基就是这一位置中的岩土体。在多种深基础技术中,一项最为常见的技术内容就是桩基础,承重台位于桩顶与安置桩基之间,这是构成桩基础的关键,现阶段,我国多数建筑工程中都开始广泛应用桩技术,单桩基础指的是通过某种途径,有效连接不同的桩而产生的。在对其进行应用的过程中,呈现出多种优势,包括在沉陷的过程中,拥有较高的承受力和平衡力,同时会产生较低的沉陷程度,对其进行科学应用,能够实现对地基的巩固,其可以适用于多种建筑施工当中,受地质环境以及工程特点的影响较低,即使是地基较软的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也能够将桩基础技术的功能充分发挥出来。
1.2作用
在实际的建筑过程中,人们应该尽可能的减少建筑对岩石层的压力,这样的做法能够更好的保证建筑物的质量和其安全性,也能够有效的增加建筑物的使用寿命。科学合理的打造桩基础能够让建筑物尽可能少的承受压力和重量,桩基础的建设是至关重要的,只有从根本上认识到桩基础建设的重要性,并且采用科学有效的建设方式,才会更好的完善现代化的建筑体系,为减少塌陷和建筑凹陷奠定坚实的基础。
2、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的实践应用
2.1桩基础技术施工前的准备
桩基础技术在施工之前应该做一些准备,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分析地形,因地制宜,我国地域辽阔,不同的地区地质环境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所以在建造建筑物的时候,人们一定要充分的对地质和土壤环境等进行分析。在实施桩基础技术应用的时候,人们还应该对地下水、土壤成分、土质硬度等具体分析,因为不同硬度和压力的土质都会对打桩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要想更好的实现桩基础的技术的完整性,就应该从根本上认识这些问题,并且将其落实到实处。
2.2放桩位线
引出基准线,使用木方或者混凝土墩,具体的要求为:钉为2.5*2.5*15的小木撅或者直径为2-4厘米、长为14厘米的小圆木;桩位线允许的偏差在1厘米之内,并且钉过程中要与地面平齐;桩位桩不能够外露,避免行驶车辆对其碾压,导致变形或者偏移过大;当桩位固定好之后,要将多余的桩位拔除,避免误打;桩位桩要时常检查,将缺失的及时补上;轴线桩、桩位桩全部固定完毕之后,要检查,再请相关质检部门检查,并且办理相应手续存档。
2.3施工环节中静力压桩技术的应用
建筑物施工过程中,对于周边自然环境自然存在较为严格的规范要求,而静压力桩体技术的沿用,则可以尽量削减对周边环境的侵扰效应,主要是因为其启动过程中不会滋生出过大的噪音且工序布置交接较为简易。其核心原理,便是结合桩架配重和静力压桩机自身重量,针对预制桩体开展试压活动,持续到预制状态完全压入土层内为止。因为土层结构在承受静力压桩力度作用期间会滋生破坏迹象,所以施工过程中要禁令规避中途停止现象,借此大幅度提升现场施工质量。
2.4桩基础预制桩技术
在应用桩基础预制桩技术的过程中,应在打桩的规定基础上,确定桩尖打造指向,在浇筑施工中,应从桩顶部入手,确保保护层的厚度达标。在应用该技术展开沉重桩施工的过程中,可以应用的方法较多,包括振动法等。值得注意的是,该技术实际应用中,会存在挤土现象,因此施工人员必须合理分析、规划施工参数和桩基中的基础等内容,努力减少该技术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2.5灌注桩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
在桩基础技术中应用较为广泛的技术是灌注桩技术,这一技术涉及的领域较广,并且其实施起来也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在现代化的桩基础建设中应用较为频繁。首先灌注桩施工技术主要包括挖孔桩、钻孔灌注桩以及灌注桩等,这些灌注桩的方法在实际的桩基础技术中很常用。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灌注桩的时候,人们应该首先对桩的年限进行一个具体的判断,因为不同年限的桩对于土质软硬和回填混凝土等都有着不同的要求。人工挖孔桩和机械挖孔桩都是进行挖孔桩时使用的不同方式和方法。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人们一定要注重在喷射和浇灌的时候如何正确的使用混凝土,要尽量避免状体断裂情况的出现。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施工过程中人们应该根据混凝土储备量的具体情况来看判断是否需要进行拔管,在作业结束的时候应该尽可能慢一些的进行拔管,这样会更好的提升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灌注桩施工技术在现代化的社会发展中应用非常广泛,在很多建筑中,灌注桩施工技术都很好的发挥出了自身的优势,为建筑的整体稳定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6打桩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在桩工机械运输中,要注意选择合理的运输车辆,在装车过程中,要保证其牢固性,以免超高或者超宽;装卸中要明确分工,进行统一的协调指挥;运输车中不能够乘坐装卸员;在起吊物体过程中,应遵守相关的操作规范流程,以免发生与其他物体碰撞;在行车中要注意力高度集中,遵守交通则。在装、拆桩工机械过程中,要与班机长进行交流沟通;在装拆前,要检查各个部分的零配件是否牢固;在施工范围内要禁止非工作人员进入;起落机架中要明确各个环节的职责分工,统一指导;安拆机架时,要将底盘放在平坦的地面上;在高空作业时,要系好安全带,在地面作业时要佩戴好安全帽。在打桩作业中,与班机组长沟通,确认签字;各个工序要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流程;打桩作业区域内不允许闲杂人等入内;打桩机器在移动位置时,要保证路面的平坦;装构件进行直拉时不能超过4m,斜拉不能超过2m,避免发生斜吊;进行打桩操作时,不能同时进行维修保养工作。施工区域内的一切机械电器设备都不允许非电工人员碰触,避免因触电造成安全事故;在桩机作业停止时,要切断所有电源,将打桩机械停放在适宜位置。
2.7人工挖孔和预制桩技术的布置交接
传统形式的灌注桩和预制桩体技术过程中,需要配合高端机械设备进行辅运作。相比之下,人工挖孔技术操作起来不会显得过于繁琐冗杂,在实际操作环节中,其主张借助人力完成各道工序内容,且时刻彰显出规范要求不高、操作简易、成本消耗数量少、生态环境污染不严重等优势,值得今后在土建桩基础施工活动中予以大力贯穿沿用。预制桩施工中,在桩尖打造指向的位置,需要结合当下打桩的具体要求加以处理,特别是在浇筑期间,有必要透过桩体顶部位置加以浇筑,同时力求将保护层维持在2.5m左右。而在开展沉重桩体施工活动期间,存在静力和振动沉桩两类控制途径,并且技术运行之余会造成一定的挤土现象。因此需要施工人员预先针对桩基中的基础和必要辅器具数量,加以统筹规划,借此降低预制桩体对桩基础和周边环境的深入性影响效应。
结束语
综上所述,近些年,桩基础技术基于其操作简单、节能环保、作用范围广、施工质量好等优点被施工单位所广泛应用。希望可以通过本文的研究,对后期建筑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有着一定的作用。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体制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urban land, further inflaming tension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land, high-rise building has become the main body of the urban construction. high-rise buildings in improving the land resource utilization rate on a huge advantage, become urban development to a level of inevitable product. how well the high building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of technology,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and safety of construction is the important guarantee.
keywords: high buildings, construction technique and management system
中图分类号:tu9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高层建筑是提高土地使用率、提高楼间绿化率的良好方式,是现代城市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建筑形式。由于受传统施工技术管理理念的影响,不少施工管理者思想还有很大的局限性,未能对施工进行有效控制,致使很多高层建筑工程质量存在缺陷,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在高层建筑项目的施工过程中,必须做好施工技术管理工作。
1.高层建筑基础工程技术管理
1.1 高层建筑基础工程中测量放线工作技术管理重点分析
高层建筑工程基础测量对工程施工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测量放线工作是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方向的指引,只有准确、周密的测量工作才能保障工程顺利按照图纸施工,为工程施工提供必要的技术保障。因此在高层建筑基础工程技术管理中要特别注重测量放线工作的管理。通过对测量放线工作关键点的管理与控制,保障工程施工质量。在工程施工前,首先要通过测量将施工图纸上的建筑物在实地进行放样定位以及测定控制高程,为下一步的施工提供基准。此时的工程测量放样工作测量精度要求非常高,其关系整个工程质量的成败。一旦出现差错,将会造成重大质量事故,带来的经济损失是无法估量。在进行工程基础施工阶段,基础桩位的施工更加需要准确的工程测量技术保证。
根据施工规范的要求,承台的桩位的允许偏差值很小。一旦桩位偏差超过规范要求,将会引起原承台设计及受力的变化,从而增加了工程成本。严重的桩位偏差将会导致废桩,需要采取重新补桩等处理措施。底板、承台、地梁的土方开挖时要尽量避免挠动工作面以下的土层,需要周密、细致的测量工作控制土方开挖的深度及部位,避免超挖及乱挖。另外基础墙柱钢筋的定位放线是工程测量在基础施工阶段又一个重点。对于结构复杂,面积较大的工程,周密、细致的测量放线工作能保证墙柱插筋质量,避免偏位、移位等情况的发生。
1.2 高层建筑冲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管理
冲孔灌注桩是现代高层建筑基础工程的常用方式,其施工工艺与技术中的各个相关因素都对桩基的施工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在高层建筑桩基工程的施工技术管理中,主要是针对灌注桩的质量控制点及工艺技术要求进行技术管理,加强各个工序中工艺与施工技术参数的控制。
在进行高层建筑冲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管理中,要根据桩基工程施工质量控制重点进行分类控制。对灌注桩施工中的各个控制点的施工技术、工艺进行管理。钢护筒安装是冲孔灌注桩施工的前期阶段,钢护筒起到导锤、固定桩孔位置、保护孔口及维持孔内泥浆水头作用,准确安放钢护筒是保证灌注桩质量的先决条件。利用全站仪测量设定位置,再根据控制点开挖钢护筒大小的孔口,深度约为钢护筒高度的1/2~2/3。在放钢护筒时要确保平面位置和垂直度,用重物将其压入土中并稳固,在钢护筒外回填土并压实。
成孔是冲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管理的重点。
制备泥浆并装满孔中,在孔口开挖溢浆槽,安装泥浆回流装置,保证泥浆循环使用。用冲孔机起吊冲击锤,对准孔做自由落体冲击,切削破碎岩层和冲击土层成孔。由于泥浆密度较小,造成孔底沉渣浮起困难或安放钢筋笼时碰撞孔壁使泥土跌落,所以清孔是保证桩质量的重要环节。灌注成桩的技术控制要从混凝土的控制开始,根据工程施工地质情况、气候条件的不同,水灰比例、砂率等参数要根据设计要求进行调节。根据灌注桩设计要求进行混凝土混合比例、灌注量、混凝土搅拌时间等的控制与管理。根据工程进度将灌注间歇时间控制在15 分钟之内,最多不得超过30 分钟,每根桩整个灌注过程应尽可能控制在4~6h 以内完成, 以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这就要求在施工前将单根桩及所用混凝土有关技术参数进行计算,有现场技术人员对灌注过程进行管理,保障灌注桩施工质量。混凝土滞留空气的时间对于混凝土的强度很大的影响,因此混合后的混凝土应在1.5 小时内灌注完毕,夏季应在1 小时内灌完的要求,要结合灌注桩的要求进行混凝土混合,否则应掺加缓凝剂。目前建筑材料的供应中,厂商可以根据工程要求进行混凝土的配置与混合,直接将材料运送至工程现场。通过便携式检测仪器可以很快的对控制参数进行检测,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采用混凝土灌注车进行灌注,在灌注过程中要注意导管在吊入孔内时,其位置应居中,轴线顺直,防止卡、挂钢筋骨架和碰撞孔壁。
2. 高层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技术管理措施
高层建筑工程项目比一般建筑工程项目更为复杂,综合性更强,对安全和质量要求更高,所以更应当重视施工技术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加强高层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技术管理应注意技术准备工作
建筑施工项目技术准备工作包括施工图纸的会审、施工方案的选择、施工计划的设计、技术管理制度的制定、施工工艺指导书的编制等。
在项目施工前,相关技术人员应当对施工设计图纸过行认真的审核,在审核过程中,发现施工图纸中的错误、不明之处以及存在疑问的地方,要全部提出向设计单位询问,在施工之前将施工图纸弄清楚,以免在工程施工开始之后,因为图纸不明晰而给工程施工带来不良影响。
通过对施工图纸的审核整理,还需要按照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详细分析,并接合设计文件和相关规范,选择合理、安全、可行的施工方案,并由专业团队对施工方案的可行性进行评估。在通过专业团队评估,选择好合理的施工方案之后,相关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作人员还需要根据施工图纸和施工方案,结合项目实际情况,预先做好施工组织计划,包括材料供应计划、施工进度计划、机械计配计划、人力资源组织计划等,对建设工程项目整个施工过程进行有效的规划。
最后,为了让一线施工人员能更清楚的把握施工工艺,按照规范标准进行施工,保证施工质量,还应当对工程各项目施工工艺细节进行分析,并制定出详细的施工工艺指导书,以作为批导一线施工人员操作的依据。
2.2 重视先进施工技术和先进设备的推广应用
传统的施工技术和施工设备永远不可能和先进的施工技术相比,这种技术层面的差异在一般性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并不是那么明显,但在工程量大、施工工艺复杂的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却有着极大的差异,很多时候甚至直接影响了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比如混凝土的振荡捣实、混凝土的泵送装搅拌等。只有采用了选进的施工技术和先进的施工设备,才能的在提高施工质量,降低人力投入和施工成本的同时,提高施工进度。
2.3 加强各类规章制度和技术规范的执行
再多的规章制度和再严格的技术规范,如果不认真落实执行,那也只是形同虚设的一纸空文。要保证工程质量,工程组织管理人员就必须认真按照各类规章制度和技术规范,严格把握工程施工中每一道工序的操作,尤其是《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规范》和《建筑法》,更需要严格遵守执行,严把质量关,从根本源头上做起,提高工程的施工质量。比如高层建筑中的模板架设、钢筋工程、混凝土工程、基础挖掘工程等,都要将责任落实到人,严格按照相关技术规范和工程设计要求执行。如模板支架搭设时的尺寸规范、钢筋的下料尺寸及形状制定、钢筋的连接工艺、混凝土浇筑前模板的处理工艺等,均应严格按照相关施工工艺和技术规范要求进行操作,不得有违规违章操作情况发生。
3.结语
和谐高层建筑随着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做到认真、负责、树立以质量生存的思想意识,以人为本、合理组织、严格考核、认真履行组织者的职责、总结经验,就能走出一条自身发展又能顺应市场的规范之路。在高层建筑基础工程技术管理过程中,企业必须通过一套科学的技术管理体系来保障工程技术管理的有效实施,为工程施工质量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候国明,《浅议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安徽建筑,2010.06
2.陈伟,《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探讨》,中国科技博览,2010.31
3.陈中华.高层建筑基础工程技术管理[j].中国建筑工业,2007,8.
- 上一篇:
- 下一篇:
精品范文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