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新闻学十篇-欧洲杯买球平台
时间:2023-04-08 05:59:00 欧洲杯买球平台的版权声明
广播电视新闻学篇1
其实广播电视新闻学从涉及面来说较新闻专业广,重视对各种广播电视传媒设备的应用,如摄影技术、摄像技术、视频剪辑、图像处理等,偏重“广播电视”方面,带一些理工科色彩。新闻学则更注重在新闻传播规律,新闻写作、采访等方面,可以说更偏文一些。
新闻学:
事实是新闻的生命,新闻的本原。一切新闻都是建立在事实基础之上的,离开了事实,新闻也就失去了立命之本,也就失去了它本身存在的价值。
事实需要检验。不爱问“为什么”的记者不是好记者,如果对获得的信息不加核实就直接报道,可能会导致严重后果。
2004年10月10日湖北武汉的《楚天都市报》刊发了《大批“毒面粉”流入黄石,举报者称有200吨》的消息,一时造成鄂、豫两地社会恐慌,群众谈“面”色变。虽然后来经调查发现是报道中将国家面粉检测标准搞错了,却使“豫花”这一河南面粉名牌受到重创,损失数千万元,停产倒闭。
与之相反,刨根问底的记者能成大事。
2008年河北石家庄的“三鹿毒奶粉事件”,则由于记者顶住方方面面的压力,坚守了新闻从业者的客观性,揭开了“毒奶粉”的伪装,将三聚氰胺残害儿童的真相大白于天下。这件事引起了上至国家机关、下至普通民众的高度重视,使患儿得以及时治疗,行业乱象得以根治,不法商人、渎职官员得以查办,由此引起的食品安全风波影响深远。
但新闻要尊重事实,不代表新闻就要一成不变,死板难读。记者在新闻图片、视频拍摄中,要善于通过逼真的画面来诠释新闻的客观性,从高处立意,由小处着手,精心捕捉那些撼动人心的瞬间。同时,精彩的旁白,也宛若画龙点睛的神来之笔。有一张图片,讲述一位来自贫困山区的母亲,在儿子因公牺牲20年后才攒够路费来到千里之外的陵园为儿子扫墓。图片中的老人手抚低矮的墓碑,仰天而泣,旁边有这样一段文字:“一个母亲迟来的探望,这是她第一次来,也许是最后一次。”看后让人心潮难平,新闻也因为经过打磨的文字而变得耐人寻味。
作为新闻传播者,要让观众、读者能够接纳自己采写的稿件,单纯的陈述事实,没有记者的情感在里面,会让人味同嚼蜡,很难扣动人们的心弦。因此,写作新闻时在尊重事实、以事实为依托的前提下,要注重文学性的“植入”,适当增加一些文学色彩、感彩,增强新闻作品的可读性,增强新闻的美感。这样,不但会使笔下的新闻事实更加鲜活,让人耳目一新,更容易接受,同时飞扬的文采、曼妙的语言、瑰丽奇巧的构思,也会对人的视觉、听觉产生冲击,让人在内心深处受到震颤,使新闻灿烂多姿,更加美好。
广播电视新闻学:
新闻传播随着新兴技术的兴起、设备的丰富,技术手段也变得越来越复杂,作为一个新闻传播工作者,光懂理论不懂现代化设备是无法在媒体圈立足的,所以,广播电视新闻学的学生就是这样一群热爱技术钻研的广电人。
要了解和玩转传播设备,的确是一项技术活,例如对话筒的使用和选择,就有很多门道在里面。话筒根据其指向性的不同,分为心型指向、超心型指向、过心型指向、全向型指向、8字形指向等。我们通常看到的媒体街头采访的话筒就是心型指向话筒,这种话筒的收音范围就好像一颗桃心,前部尖,两边慢慢收回,后头钝圆。也就是说,这种话筒对话筒前方的声音非常敏锐,收音效果很好,而对左右两侧收音也不错,但分贝稍低,而话筒后侧的声音能够基本屏蔽,这也较好地解决了周围杂音的过滤问题。8字型的话筒则对来自话筒正前方和正后方的音频信号具有同样高的灵敏度,但是对来自话筒侧面的信号不太敏感,这样,其收音的范围呈现在图纸上,就很像是一个8字,而话筒的位置就正好处于这个8字的切分点上。这种类型的话筒,适合面对面的对话、采访。
除了话筒之外,摄影摄像设备的操作也是记者所必须掌握的。最简单也是最基本的有调白平衡、光圈、焦距等,复杂的就包括画面的构图、拍摄方式、各个镜头的设计、脚本的设计等,这些很难通过理论学会,要在实践中慢慢摸索。等摄像素材拍好后,还要经过画面的剪接、加工、数据转换等。听起来,是否跟我们熟知的“新闻”有点不同?我们只知道新闻是记者们拍回来的,却不知道,原来拍摄新闻,并不是扛起摄像机,对着新闻发生源一阵乱拍就可以的。如果你是摄影师,还得练好臂力――不管你是慢步跟着,还是一路狂奔,都要尽最大可能地去保持肩上摄影机的平稳,不然观众在看你拍出来的新闻就会有晕船的感觉,因为屏幕太晃了(不过近年来也兴起了一种模仿纪录片形式的电影,就是通过摇晃的镜头来模仿手握机器拍摄的效果,传递一种逼真的视角)。
广播电视新闻学篇2
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实行“体验式教学”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绝大多数的教学组织和设计都过于被动,具体的教学没有达到实效性教学这一目的,因此教学的效率也不是很高。在传统的课堂教学过程中,绝大多数的课堂教学都是以教师为主导的,而学生则处于被动的地位,这种灌输式的教学一般都是老师来进行事先安排,老师滔滔不绝的讲课,学生埋头苦记笔记。新闻学的课堂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进行的结果就是学生除了记住了笔记,没能激发他们对新闻的兴趣,能力的培养更是无从谈起。所以我们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就要转变以往这种被动式的教学,进而变为积极主动的教学,确定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不断的改变课堂的教学模式,是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教学改革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对于广播电视新闻学的教学来说,它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所以我们要让学生从抄笔记的怪圈中走出来,转动他们的大脑,活跃他们的思维,课堂的设计和组织要注重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在教学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广泛的参与进来,让他们在课堂上就体验新闻实践的乐趣,从而培养他们的能力。以笔者在新闻采访课中的知识点新闻线索的教学为例。在我们进行教学之前,或者是课堂的前十分钟,我们也就可以讲解基本理论新闻线索的基本含义及如何寻找新闻线索。在了解了这些基本的要求之后,我们也就要让学生知晓新闻线索是记者经过大量的反复的调查和思考所获得的,从中发现有传播价值的事实。对于课程时间的把握,一定要巧妙的进行设计,其中课堂剩余的三十分钟让学生走出教室,规定他们在第二节课上课之前回到教室,每个同学都需要写出1-3条在三十分钟内发现的新闻线索。不断的变革以往的教学模式也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这样一来也可以让学生觉得这种方式很新鲜,都很愿意尝试。在三十分钟过后,我们也就可以让他们陆续回到教室,各自分享自己找到线索。其中有的根据观察找到线索,比如关注学校的展板,了解到最近学校会开展哪些活动,可以跟进报道。当然我们也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出去寻找线索,进行采访,这样也给予了学生较大的发挥空间。让学生去团委了解学校的优秀学生代表情况,可以做人物专访。还有的通过上网查询资料找到线索,有学生通过网络了解到蔬菜涨价的信息,从而找到探寻食堂饭菜价为何稳定的新闻线索。之后老师需要对同学们的找到的线索进行点评,分析利弊。还提示大家,其实同学们今天的这堂新闻课本身也是一条有价值的新闻线索。学生实践讨论加老师点评的课堂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兴趣,同时,学生在体验中的经验获得必定大于老师的照本宣科的内容重要。
改革课程设置,提升学生综合竞争力
在高等教育教学管理和改革的过程中,相关的专家也指出目前世界范围内新闻教育课程体系从课程类别上分为三大类别,其中主要包括应试性教育、新闻学科以外的基础知识教育、新闻的专业教育。一般来说,应试性的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储备等,其中新闻学专业的教学重在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重点培养学生新闻从业能力的核心教育体系。对于应用型大学的广电新闻专业而言,新闻专业教育是最重要的。新闻学者glennmott认为,新闻作为一种技艺永远不会被替代。对于不被替代,其一个基本的前提就是掌握新闻传播的主要技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在课程设置上加大新闻专业课程的数量,同时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实现很好的应用,这样也就可以确保学生能够通过专业学习掌握新闻传播技能。应试性教育是必须的,但在课程设置中应该把握好度。比如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是为了让学生能够适应中国的新闻传播制度,适应中国的新闻实践。从思想上对我国的新闻传播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和认识。但是这类课程普遍理论性较强,内容比较枯燥,学生对知识的吸收程度有限。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在具体课程的设置上要更加科学化,其中对于相同类的课程设置以及门数是不宜过多的,要有选择的进行选择。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不断的变革教学的内容和教学的方式,尽量的使其多样化,比如电影观摩,课堂讨论等。新闻学科以外的基础知识教育对于今天全媒体时代的新闻教育而言,是尤其应该受到关注的。就目前情况来看,很多广电新闻专业的课程设置都有一些基础知识教育体系的体现,但是还仅仅的限于文学、广告学、秘书学等新闻传播学相关性较强的学科。从当下新闻人才的需求情况来看,财经类、法律类、科技类等类型的记者需求缺口更大。因为很多新闻院系毕业的学生缺乏其他专业的基础知识,无法进行准确深入的专业新闻报道。由此可见,课程设置中可以适当设置跨学科跨专业的选修课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学习其他专业的基础知识,完善他们的知识结构,减少自己实践中的知识缺角进而提升他们的综合竞争力。
加强教学考核机制的创新和改革,进而激发学生创造力
在整个教育教学管理体系当中,除了基本的课堂教学,在教学的管理和考核上也要重视起来,积极做好相关的教学考核与管理,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教学管理体系。其中,积极做好考试类型分析等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这方面我们知道闭卷考试是最为传统的考试类型,而随着当前教学的改革,目前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进行考核机制的改革,加强考核机制的创新和改革就要从教学的实际情况出发,例如对于应用型大学来说,我们从人才培养的目标进行全面分析,其中改革的必要性更为明显。一般来说,加强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实践教学需要具有更加开放的考核机制,这就要改变以往死记硬背的学习状态。进行考核机制的改革也是对管理模式的一种重要推动,因为考核的改变也在很大的程度上促使着我们的教学管理做出相应的改变。从考核学生能力的角度出发,需要记忆的考核内容必不可少,但是更多的比重应该倾向于实践能力的考核。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笔者提出如下的课程考核标准:出勤和课堂参与占10%,两次平时课外实践作业占20%,期末理论考试占30%,期末实践作业占40%。与此同时可以实现教与学的有机统一。在传统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往往占据着主导的地位,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往往是被动的接受,这样是不利于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的。所以,在实现教学与考核的一体化教学的过程当中,我们要确保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实现“教”与“学”的有机统一。学生对实物操作,是掌握原理和技能的纽带。在教师直接指导下,学生通过实操,在掌握基本理论以及原理的同时,也能够具备较强的专业技能。归纳,是一体化教学的重要环节。学生实操验证的原理和掌握的技能,必须通过归纳才能系统化和牢固化,实现理论和实践一体化教学的真正目的。在期末理论考试的题型需要设置为开放式或者讨论式的,让学生学会自己思考专业领域中的问题。期末的实践作业由学生自主组成团队完成,从策划到作业成品,需要团队的分工协作,并将作品在最后一堂课上进行展示。学生将整学期学到的理论知识和积累的实践经验运用到最后的新闻作品中,锻炼他们创作的能力。
广播电视新闻学篇3
独立学院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实践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独立学院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培养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具备广播电视节目编导、策划、创作、制作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的高级应用型人才。这既符合独立学院的特点,符合媒体人才市场的需求,也符合学科的特点。
虽然在观念上达成共识,普遍重视实践教学,但是对于绝大多数的独立学院而言,圆满完成人才培养目标、顺利把学生推向市场,还面临着很多的困难,在实践教学中还有很多难题亟待解决。
(一)实践教学资源不足
独立学院是按民办机制运行的高校,缺少政府财政性投入,同时绝大多数独立学院尚处于起步阶段,举办方要充分考虑投入产出比的问题,因而对于硬件设备的资金投入比较慎重。和其他文科专业相比,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实验实训需要足够的实验设备供教师进行模拟媒体教学和学生操作、训练,如演播室、照相机、录像机及非线性编辑系统等。这些设备资金投入较大,建立设备齐全的实验室动辄需要百万元的投入,因为投资的限制,很难建立起设备齐全的实验教学基地。实践教学资源严重不足,这是实践教学中的一大硬伤。
实验设备不足就直接导致了在教学过程中会偏重理论知识的讲授。有些学校虽然建立了实验室,但是因为设备数量有限,实践教学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五六个乃至十几个学生使用一套设备的情况时有发生。
(二)专业教师缺乏实践经验
专业教师在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专业课教师的实践能力如何,会直接影响实践教学的效果。而当前独立学院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教师普遍缺乏实践经验,这是实践教学中的又一障碍。
从师资上看,独立学院本专业的教师大致来自三个方面,一是学中文的老师转过来的,二是在媒体工作一段时间后到高校任教,三是近些年毕业的新闻学、传播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这中间除了第二类是真正有新闻实践经验的老师,其它都缺乏实践经验。而从媒体转入高校的老师所占比重很小,这就导致许多教师在讲操作性的问题时都会心里没底,只能讲理论课。即便勉强承担实践课的教学任务,也很难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学生在实践教学中过于被动
目前,大多数学校的实践教学采取课堂教学的方式,按照课时,以班级为单位安排,实践时间固定、集中,学生必须在固定时间内完成老师安排的实训项目。此外,由于实验设备价格昂贵,多数学校的实验室采用封闭式管理,学生如果在固定时间内无法完成实训内容,课下也不能随意使用机器。
因此,在实践教学中学生的自主性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只能在固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师设计好的实训项目,自主动手拍摄、剪辑的机会并不多,这使那些有能力、有需要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拍摄的同学无法施展自己的才能。
对独立学院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实践教学出路的探索
(一)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改进实践教学方法
实践教学中,应根据办学特色和专业发展要求,不断改进和完善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教学体系中,要始终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为中心,尽可能的使实践教学和社会的技术需求相结合。实践教学体系一般由专业实践和社会实践两部分构成。其中,专业实践主要包括课内实训、实验教学、采访实习、摄影摄像实习、学年论文、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具体环节,其目的是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社会实践主要包括军事训练、认识实习等主要环节,其目的是增强学生对社会的感知,同时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以及吃苦耐劳的精神。总之做到了专业实习不断线,实践教育不断线。除了实践环节的合理设计外,在一般课程讲授中也要始终贯穿实践教学的理念,以创新精神推动实践教学方法的更新。各专业课程的教学都必须将实验、实习放在重要的地位,除了合理安排实验课时外,还应将实践带入课堂。
(二)加强硬件设施建设,扩大校内实践平台
从媒介技术的角度看,媒介技术是新闻事业发展的动力,尤其是对广播电视而言,媒介技术的发展直接影响到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因此,要培养出一线的记者、编辑,必须有先进齐全的硬件设施。
一方面要加大对于校内实验室的投资建设力度。事实证明,学校为学生提供实践实训机会的多少和优劣,直接影响到学生培养的质量。
另一方面要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创造条件,不断扩大校内实践平台。比如利用校报、校园广播电视等机构,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依托这个平台可以构建起一个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开放的校内实习基地。这种模式可以使学生进入一个相对真实的新闻工作环境,这种学习方式便具备了很强的自主实践功能,与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实践教学理念是一致的。
(三)建立实习基地,开拓校外实践平台
建立实习基地,可以将学生放到真正的媒体环境中进行锻炼,各大高校普遍的做法是与当地报纸、电台、电视台等传统媒体联合建立校外实习基地。但随着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学生数量的激增,传统媒体也很难容纳那么多的实习生,况且独立学院名气小,在和一本、二本院校抢占传统媒体实习基地资源时并不占优势。因此,我们除了尽可能努力的争取传统媒体作为实习基地外,还应该让思路更开阔一点,努力发展新兴媒体和相关媒体产业为实习基地。例如广告公司、影视制作公司、网站等。这样既可以让学生掌握更多元的媒体实践经验,增加学生的就业渠道,又有利于独立学院开发新的特色专业,增加教学内容,形成新的办学特色以适应社会的需要。
(四)鼓励学生自主实践,培养创新创业能力
独立学院的学生和一本、二本的学生相比基础知识相对薄弱,但动手能力强,而且大多数家庭条件比较优越。因而,在实践教学中,我们也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参与实践的自主性。
学校可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组织开展诸如校园dv大赛、主持人大赛等活动;还可以鼓励和指导学生参加校外的各种比赛活动,以提高学生动手的积极性。总之,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实践积极性和创作激情,营造一个重创作、重实践的校园氛围。
另外,摄像技术实验室、非线性编辑实验室可在课后或节假日有组织地向学生开放。学生在学习完电视摄像和电视编辑与制作课程之后就可以在课外时间在所开放的实验室进行电视节目的创作,这不仅大大增加了设备的利用率,同时也为优秀电视作品和优秀人才的发掘提供了物质保证。这样一来,学生从封闭式的学习环境中解脱出来,能够充分发挥自主性、创造性。
对于那些家庭经济条件较好,有较强动手操作能力的学生,可以鼓励他们自行购买设备,组建摄影协会、影像工作室等社团组织,或者利用网络资源自行创办网络电台、新闻博客(播客)等自办媒体,在专业老师指导下开展各项实践活动。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还要积极鼓励这些工作室或自办媒体面向市场,承接各种影视制作工作以及广告业务。这样不仅能充分利用学生课外的活动时间,为学生创造足够的实践机会,打造宽大的实践平台,还能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为以后真正走向市场打下坚实基础。
(五)引进专业媒体人员,专业教师进入媒体“轮岗”
强化实践教学的主体首先应该是教师。广播电视新闻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教师如果没有参加过新闻实践,没有一定的实践经验积累,是很难讲好这门课的。能不能培养既具有理论基础又有实际动手能力,“上手快”又“有后劲”的学生,关键还是教师的水平如何。殊不知,在国外新闻传播教育界,教员通常要具备中长期的媒体从业经历。全美五大最佳新闻院校的教授,大多都有10年以上的媒体工作经历。
为了建立理论和实践能力双优的专业教师队伍,一方面可以从适合广播电视新闻教学的媒体人中聘请教师,同时,也要创造机会,选派专业教师进入媒体实践。
从电台、电视台、报社或网站聘用有实践经验的专业媒体人,不仅能解决独立学院师资紧缺的问题,同时还能为学生提供最新的实践教学内容,甚至还能通过这些专业媒体人建立广泛的关系网络,为学生的实习、就业提供帮助。
选派专业教师进入媒体实践,旨在让媒体从业经验不足的新闻专业教师,在新闻第一线增强新闻业务的动手能力,感受媒体的竞争态势,从而改进和提高广播电视新闻专业课程理论和实践教学的质量。
(六)建立科学的实践教学评估机制
广播电视新闻学篇4
关键词:广播电视新闻学;人才培养;特色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23-0008-03
一、引言
重庆文理学院(以下简称“我院”)于2003年在当时的中文系设立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共招收了8届学生。几年来,我院加大专业建设,通过调研相关单位的用人需求,收集学生的意见,调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但实际的人才培养效果却并不理想,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未能得到有效提高,教师理论能力有余而动手能力欠缺,缺少师生共用的专业实训平台,因而专业的发展不能适应旺盛的广电专业人才的市场需求。
分析问题的症结发现,从专业建设发展实践来看,“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是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尤其重要;随着新闻媒介发展的需要,对学生能力的要求也相应提高,由较单一的能力提高到媒介融合能力要求,由实践能力提高到实战能力要求”。[1]因此,在专业建设和改造过程中,相关高校应将提高师生实战技能放在首位。但是在实际的专业建设中,囿于成本控制,高校一般倾向于带学生到媒体各部门见习,或者在课外建立工作室,吸引有兴趣的学生参与实践。这种走马观花式的专业见习,无法让学生对未来的职业前景有很深刻的体验。同时,课外工作室中师生对教学内容的把握是理想化的,更多是出自对实际项目的模拟,法真正使课堂教学自身和社会实践融合在一起。
据统计,我院文化与传媒学院拥有民间刊物《星湖》报,创刊14年来,这里走出了数以百记的大批文学、新闻好 手,且大都供职于成渝两地的报社、杂志社、电视台、网站等。其中最为著名者,如《星湖》创刊人、任腾讯大渝网副总经理的张采兵,任沙坪坝区新闻中心电视部主任的杜术林,任重庆卫视主任记者的邱朝举等。
笔者认为,高校本身就可以利用专业校友资源,以业界真正的媒体为创建标准,联合创建媒体,打造适合专业建设发展的平台,师生校友共同参与媒体平台的建设,在建设过程之中开展专业教育和人才培养。以我院为例,可以打造《星湖》报、《星湖》创作社、《星湖》网三个专业平台,将专业课程教学与人才培养融合于专业平台之中,实施真实的专业项目制,师生直接与业界接触,参加行业企业第一线最真实的实践活动锻炼,同时又可以顺势整合《星湖》校友资源,实现专业的拓展与延伸。
二、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建设改造的必要性
1. 培养“双能型”教师,提高教师实践教学技能的需要
让教师参与“《星湖》报网社”专业平台的建设,能增强教师的教学技能和实践动手能力,促进培养“双能型”教师。“《星湖》报网社”专业平台是一个集教学科研、实习实训、专业服务为一体的平台,教师既可以指导学生展开各种教学活动,亦可以与学生一起开展对外专业服务——接受外包的广告制作、节目制作、大型活动媒体支持等,这样就可以做到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的有效融合。在课堂教学的同时,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也得到了提高,从而达到培养“双能型”教师的目的。
2. 实施专业真实项目制,有效培养学生应用实践能力的需要
“《星湖》报网社”是培养学生在“纸媒”、“网媒”以及“视媒”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最佳平台,本专业的人才培养可以凭借这三个媒体平台实施真实的专业项目制。将招收的专业新生从入校到毕业的教学学习过程设置若干个真实的项目,如报纸编辑——《星湖》报,电视编辑——《星湖》创作社,网络编辑——《星湖》网,围绕每个项目设置课程群,通过一系列真实项目的实施,让每个学生大学期间编辑一份真正的报纸,建设一个真实的网络,创作一个个电视节目,这样将专业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才能做到学有所成,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实践应用能力。
3. 整合《星湖》校友资源,提高学生就业率的需要
据不完全统计,我院《星湖》创刊以来,培养了数以百计的优秀新闻工作者和文化工作者,工作在机关、媒体、地产、商业、软件等不同的岗位上,很多人已经成长为单位的中层或高层领导干部。因此,积极整合《星湖》校友资源,可以为学生提供大量有效的实习岗位和就业岗位。与此同时,丰富的《星湖》校友资源也是开展校地合作、校企合作的良好基础。
三、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探索
1. 投入资金建设打造专业平台
以知名校友为重点,与《星湖》校友沟通,取得《星湖》元老对广电专业人才培养以《星湖》为平台的大力支持。同时,在《星湖》从事纸媒、网媒、视媒工作的前辈指导下,以业界的媒体为创建标准,投入资金建设包装打造《星湖》报、《星湖》创作社、《星湖》网,包括购置设备、制定人员配置计划、管理制度,等等。
2. 设置全新的课程教学体系
利用《星湖》报、《星湖》创作社、《星湖》网三个专业平台确定“纸媒”、“网媒”以及“视媒”的岗位点(群),分析岗位点(群)的专业能力结构,分别开发课程(群)以及课程(群)评价标准。每一个课程(群)围绕一个岗位点(群)设置,突出职业能力导向和实践导向,使得理论与实践有效对接。以上述三个岗位课程(群)为核心,搭配专业基础素质课程和提升素质课程,最终制定全新的课程教学计划。
广播电视新闻学篇5
【关键词】广播电视;实践教学;拟态环境;环境化;教学模式
随着近十年来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的飞速发展,广播电视人才的需求空前旺盛。高等院校也积极着力培养相关人才。于是自1999年全国高校大规模扩招以来,很多高校纷纷开办了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广播电视新闻学是一门强调实践性和应用性的社会学科,实践教学在检验学生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广播电视新闻采编能力等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本科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媒介市场化改革和媒介融合的不断深入,如何有效地利用实践教学资源培养出复合型高级应用型新闻人才,没有形成一套完整、成熟的实践教学模式,这也是该专业教学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本文借鉴传播学当中“拟态环境”的理论,对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式提出了一些设想。
1 何谓“拟态环境”
美国著名传播学者李普曼曾提出这样的观点: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大众由于其精力、注意力和实际活动范围的限制,不可能对日益复杂的整个外部环境都保持经验性接触。大众传播媒介就成了人们了解未能亲身感受感知的事物的唯一渠道。于是,人们的行为就不能单纯理解为对客观环境及其变化的反应,严格意义上说,应该是对大众传媒所营造出的某种“拟态环境”的反应。媒介机构就成了这种“象征性环境”的制造者。
在这一理论基础上,日本学者藤竹晓又提出了“拟态环境的环境化”问题。他认为,“拟态环境”虽然与现实环境有很大的差异,但是,信息时代,人们的态度行为的依据往往是来源于大众传媒的信息,这些态度的积累和行动的结果又反作用于客观社会,使之越来越带有了“拟态环境”的特点。在现代社会,这种由大众传媒营造出来的信息环境造就的“拟态环境”的环境化已经成为一个明显的趋势。
2 地方高校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
在中国广播电视传媒产业化发展和媒介融合的大趋势下,西部各广播影视机构人才结构与素质水平急需提升,目前最需要的是具有扎实的功底、理论实务都强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但从用人单位的意见反馈来看,不少广播电视视专业学生存在着上手快、后劲不足的问题,难以胜任大型题材节目的采编工作。而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师资力量薄弱
由于各地方高校纷纷开办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教师人数上就出现了较大的缺口,尤其是西部等地方高校,师资力量方面更是先天不足。最为突出的方面是专业教师严重匮乏,有相当一部分专业教师是从中文以及其他社会学科改为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对相关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稍嫌欠缺,更难以夯实学生的专业理论基础。其次,由于广播电视从业的特点,很多高校新引进的专业教师,大都为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在广播电视媒体一线的从业经验不足,课程讲授容易流于纸上谈兵。
2.2 课程设置不尽合理
受开办时间短、可借鉴的经验有限的限制,西部地方高校的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在课程设置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根据对西部一些地方高校的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了解发现,大部分院校在学时设置中,公共课所占比例大、学分多,基本上占据了学生主要的学习时间。另外,专业基础课的学习内容大多为背景性的知识,如中国古代文学史等,这些知识虽然是必要的,但在学生就业时,与其他专业学生的竞争方面优势并不明显。还有,课程的设置跟不上大众传媒的发展速度,在媒介融合已经空前繁盛的今天,相当一部分西部高校的课程设置还停留在传统媒体阶段,被学生认为是“炒冷饭”式的教育格局。
2.3 教学硬件条件欠缺
应该承认,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是一个办学成本较高的专业,由于本专业教学所需要的广播电视采编设备价格不菲,就需要办学单位投入大量的财力和人力进行管理。虽然各地方高校在创办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时候已经有不少的投入,以保障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质量,但是随着学生人数的逐年扩招,这种需求的矛盾日渐明显。同时,传媒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而很多高校的实验设备却存在着严重滞后的现象。在广播电视媒体已经大量采用数字化采编的今天,仍然有一些高校停留在用模拟信号设备教学的尴尬状态。
那么,如何在教学资源有限的条件下,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科学地进行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设置,尽可能使教学效果最优化,是地方高校广播电视专业亟待解决的问题。而“拟态环境”的建立,是一个较为可行的方法。
3 从传播学“拟态环境”的角度阐释广播电视实践教学
实际上,高校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教育环境、学生的工作能力的培养与相应行业的就业环境之间存在着微妙的互动关系。将传播学中的“拟态环境”的环境化引入高等教育的相关专业,可以对广播电视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式做出较为清晰的梳理和阐释。
3.1 相对于就业的“客观环境”,实践教学提供的是一个“拟态环境”
与客观的从业环境相比较,高等院校广播电视专业实践教学传授给学生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不是带有亲历性的“第一手资料”,而是带有明显的经验间接性。教育理论认为,高等教育所提供的教育环境既反映现实又反作用于现实,能够对现实环境起到梳理和引导作用。这其实也是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实践教学拟态环境的环境化的有效途径之一。
3.2 实践教学的“拟态环境”与行业客观环境的互动
在教学的过程中,课堂上所讲授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会首先在学生脑海当中形成对客观从业环境的象征性认知,然后逐步潜移默化成为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这一过程实际上就是传播学当中“拟态环境”的内化过程。学生在实习和工作以后,其工作能力的相关信息再反馈到教学单位,可以形成对实践教学拟态环境的互动性反作用。
学生在实习和工作以后,在工作环境里获取的相关信息,会影响到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其对从业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及对行业环境的主观创新,亦会反馈到教学部门的拟态环境,这一互动的过程,即为传播学当中的拟态环境的“外化”过程。
与其他专业相比,广播电视新闻专业教育的拟态环境与行业的客观环境的关系更为密切,拟态环境的环境化建立,效果也更明显。传媒业的本质就是为大众采集、制作并传播各种讯息,其工作对象——信息可以说是无处不在,而广播电视媒体采访的亲历性就更使得该专业的教育较其他专业更易于建立一个高度仿真的拟态环境,并实现环境化。
4 结语
广播电视新闻学篇6
思想上我要求上进,一直以乐于助人为已任,多次参加青年志愿者活动。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为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学习上,我刻苦努力,孜孜不倦,争取着大学那美好的时光去学习。大学中不光使我学到了许多知识,也使我懂得了学习的方法。正是利用这种方法,在除学校开设的课程外,我还自学了***、**、***等知识,很好地充实了自己的业余生活,并为自己的将来打下良好的基础。到目前为止,我已掌握了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和有关网络的基本知识。除此之外,对计算机的爱好让我对计算机有一定的了解,并具有一定的编程能力。
工作方面,我参与了校学生社区的建设与维护工作,使它成为同学们喜爱的校内站点之一。目前正在参与校远程教育的建设实践的经验让我在巩固已有知识的同时,更激起我强烈的学习欲望,让我不断进取,不断提高。
广播电视新闻学篇7
关键词:广播电视新闻;新闻编辑;素质
广播电视新闻编辑是新闻信息的发现、搜集、整理的工作人员,[1]对于广播电视新闻工作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他们的素质能力将对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的质量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广播电视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怎样将最新的新闻客观真实、有深度地报道出来与新闻编辑的素质密切相关。当前,网络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网络媒体的数量逐渐增多,网络媒体与广播电视之间的竞争也日渐激烈,提升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的素质就显得十分重要。
(一)政治理论素质
广播电视新闻编辑需要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强化自身的政治理论素养。新闻编辑需要对新闻内容进行选稿、改稿、整合,如果不对党在各个时期的路线、方针、政策熟悉,了解党的工作意图,[2]就不能选择合适的新闻头条,做好编辑工作。广播电视新闻节目需要突出重点,精心编排新闻内容,头条新闻起到“龙头”的作用,会对观众收看新闻的兴趣产生直接的影响,这些都与新闻编辑的政治理论水平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同时,还需要具有政治敏锐性,坚定党性原则,正确的对人民进行舆论引导。广播电视新闻是党和政府与基层群众联系的重要纽带,要向受众宣传有价值的新闻,这就需要编辑人员能够将受众放在重要的位置上,从群众对新闻的关注度进行分析和研究,报道有价值的新闻。
(二)较强的业务素质
高素质的编辑人员需要在进行新闻播报时对相关的政策法规有详细深入的了解,并且能够在工作中有效地贯彻和落实。当前,新闻编辑人员的数量不多,高素质、业务能力较强的编辑人员更是很少,编辑人员不仅需要在选稿、改稿、审稿等工作中做到准确无误,还需要有较高的剪辑以及播报能力,使编辑人员能够有效地应对突发状况。[3]新闻编辑人员最基本的业务素质就是文字能力,新闻稿件是通过文字的形式呈现出来并进行播报的,因此需要编辑人员能够准确、简洁的使用汉字,并进行语法的修饰,使新闻更加生动,能够打动观众。
(三)较高的思想修养
新闻编辑还需要具有较高的思想修养。新闻编辑需要将记者、通讯员的一些不成熟作品或半成品进行加工,自己的劳动体现在别人的作品中,不能追求自己的名利,一旦出现问题还需要承担责任,要实现这一点就需要编辑人员提高自我修养。还有就是编辑人员需要遵守自己的职业道德,编辑人员承担着新闻编辑的重任,编辑什么,先编辑什么,后编辑什么都需要遵从党性原则,[4]坚持真理的传播,根据中央政策和口径对新闻稿进行把关,支持群众的呼声,要秉公办事,不,在稿件的取舍上要坚持质量标准,不唯上级,不注重名气,不。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的时间通常是以秒进行计算的,因此编辑人员在工作中需要做到一丝不苟,实事求是。
(四)创新意识
创新是新闻编辑不可缺少的素质,当前,广播电视新闻中动态报道、会议报道、面子上的报道比较多,而对于一些深度的、反映群众的、贴近生活的内容报道却很少。要处理好这一问题就需要编辑人员能够创新新闻报道的形式和内容。要判断哪些新闻有价值,从文字上下功夫,坚持内外结合的报道方式。新闻编排应从一些弘扬主旋律的新人、新事上进行,贴近群众生活,反映问题,突出时代性和导向性。
广播电视新闻编辑需要从专业、客观的角度对社会新闻进行筛选,编辑人员在工作时需要有较强的工作素质。但是目前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的工作情况还存在着严重的不足。当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也逐渐加快,广播电视媒体的发展却是疲态尽显,在目前快速的生活节奏面前不知所措。有很多原本的电视受众由于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而没有多余的时间关注电视新闻,他们更多地利用快捷的网络媒体获取新闻信息。还有一些受众由于每天面对大量的网络新闻,信息量十分大,心灵比较疲惫,对于一些传统的广播电视新闻没有兴趣。这就使得很多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出现了这种现象,为了重新吸引受众的目光,他们开始蓄意夸大、假报新闻,利用一些莫须有的新闻吸引观众。还有一些编辑一味地迎合大众的口味,违背新闻编辑的职业操守,关注一些比较低俗的新闻事件。广播电视新闻是党和政府与群众连接的纽带和桥梁,有些不法人员贿赂编辑人员,刻意制造假新闻,使社会出现混乱,严重违背了广播电视新闻编辑人员的职业道德。还有些广播电视新闻编辑人员的知识面不够宽广,不能及时接触到社会上的新鲜事,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的整体水平不高,或刻意隐瞒新闻事件中的负面消息,虚假报道,蒙骗受众,受众不能及时了解相关的信息,使受众不再信任广播电视新闻。与此同时,一些广播电视新闻编辑每天待在办公室中,对于记者上交的新闻稿,不能了解其中重要的新闻点,经过修改之后使得记者的采访稿变得毫无价值。编辑人员中也存在着不负责任,丢三落四的现象,[5]将收到的新闻稿随意堆放,到使用的时候找不到,使得新闻文不对题,出现假新闻。这虽然不是故意的行为,但是也与编辑人员的职业操守相违背。一些广播电视新闻编辑人员的自主学习意识不强,不愿意学习和接触新知识,与时代和社会发展相脱节,使得编辑的内容不能满足受众的实际需要。编辑人员的基本能力比较差,一些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的语言组织和联想能力比较差,不能对编辑内容正确的把握,新闻稿件的真正含义不能被挖掘,使得资源严重浪费。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对于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闻编辑应当以事实为根据,以为百姓谋福祉为己任,敢于批评,敢于说实话,以保证新闻编辑的科学性与实效性。因此,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新闻编辑素质培训具有重要意义,这也是提升广播电视新闻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具体的措施如下:
对于提高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的素质来讲,科学合理的对广播电视新闻编辑进行定位是十分必要的,在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中,需要认识到角色定位对于工作开展的重要影响。对广播电视新闻编辑进行角色定位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确定,首先编辑需要参与到新闻稿件的前期策划中,指导记者进行科学的采访,编辑人员可以按照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等对新闻报道的计划、关注的内容、舆论导向的把握等进行明确,安排记者采访任务。[6]其次,还需要编辑人员全面对稿件的筛选以及加工进行管理,保证工作的有序开展。节目录制过程中,需要编辑人员进行统筹规划,保证主持人与技术人员之间的协调,使广播电视新闻节目能够高质量的播出。
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的思想素养提升是强化编辑人员综合素质能力的重要内容,应努力提高广播电视编辑人员的思想政治素质,要求广播电视新闻编辑人员积极认真的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相关的基础知识,[7]有较强的理论知识作为支撑,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明确编辑内容的方向。同时,加强编辑人员对广播电视传媒工作、编辑政策的学习,使广播电视编辑的行为得到进一步的规范。强化思想认识,提高政治理论水平,在国家政策、理论的指导下,保证编辑内容的时代性,使编辑内容能够更好地满足观众的实际需要,从而促进社会民众整体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
(三)强化专业素质
广播电视编辑的专业素质能力对于编辑工作水平和质量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当前,很多编辑的联想能力不强,稿件不能实现有效地衔接,只是注重稿件文字上的修改以及排序,使得新闻编辑内容的导向性不强。还有些新闻编辑将政治理论强行加入新闻内容中,使得编辑的内容生硬,这些都是由于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的专业素质能力不强。因此,必须要提高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的综合素质能力,进一步提升专业素养。开展相关的教育培训,提高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的专业素质,使其能够科学的运用相关知识开展编辑工作。专业素质是广播电视新闻编辑人员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提高编辑人员的专业素质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
广播电视新闻编辑人员的再学习与培训对于广播电视新闻编辑人员的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要定期组织广播电视新闻编辑人员再学习和培训,使新闻编辑的新闻敏感性得到提升,新闻编辑的素质要受到编辑观察力的敏感程度的影响,因此对于新闻敏感性比较强的编辑,编辑内容的方向性以及宣传力度要更强。同时,还要强化思维品质的培训,提高编辑人员思维的宽度、深度,强化编辑的敏感性、逻辑性以及独立性等,使编辑能够正确地把握新闻导向。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的语言素质和表达能力是必备的素质能力,通过优美的语言能够使新闻故事的内容更加丰富,赋予其生命力。广播电视编辑人员编辑文字需要有新的理论和思想作为指导,使新闻内容更加生活化,贴近民众,容易被人们所接受。可以组织编辑人员通过演讲或者是辩论等互动强化其语言表达以及组织能力。广播电视编辑工作要顺利地进行就需要强化电视编辑的组织指导能力,要求广播电视编辑参与到电视新闻栏目的设计与制定中,并与记者、通讯员保持良好的联系,对其新闻工作进行组织指导,逐步提升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的组织指导能力。广播电视新闻编辑是幕后工作,他们很难被观众熟知,因此需要提升广播电视编辑的奉献精神,[8]感受到编辑工作的独特魅力,使其在广播电视新闻编辑中实现自身的价值。
(五)走出办公室,参与到生活中
编辑可以说是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的核心人物,广播电视新闻编辑需要有新闻敏感性,并且对新闻的走向要有一定的预见性,这些素质并不是坐在办公室里就可以养成的。当前很多电视台都将编辑人员外派,就是希望编辑人员能够扩宽自己的视野,获得最新的消息,打破原有的思维认识,实现创新思维的培养。
四、结束语
广播电视新闻节目是人民群众不可或缺的新闻形式,对于广播电视新闻节目受到的网络冲击与挑战,需要广播电视台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应对。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提高编辑人员的素质能力,对广播电视新闻编辑人员的角色进行科学定位,强化其思想修养、专业素质、组织人员再学习和培训,使编辑人员能够参与到社会生活中,全面提升自己的素质,从而将更加优质的电视新闻节目呈现给观众。
参考文献:
[1]吴伟兰.试论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的素质提升策略[j].中国传媒科技,2012(10):165-166.
[2]谢选浩.探讨如何提升广播电视新闻编辑技巧[j].新闻传播,2013(05):234.
[3]赵凯.试论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的素质提升策略[j].科技信息,2013(17):497.
[4]王菊.浅析如何提高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的素质[j].新闻传播,2013(06):43.
[5]胡健伟.探讨如何提升广播电视新闻编辑技巧[j].艺术科技,2014(11):69.
[6]田维林.如何提高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的素质[j].农村•农业•农民(a版),2011(05):50-51.
[7]刘继荣.探究如何提高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的素质[j].新闻研究导刊,2015(21):106.
广播电视新闻学篇8
关键词:广播电视新闻;民生化;必然性;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222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新媒体的产生改变了世界的发展方向,在社会中,越来越多的媒体形式的行业兴起。与此同时,广播电视新闻的发展也出现了新的趋势——民生化。对此,本文进行了广播电视新闻民生化发展的分析。
一、广播电视新闻出现民生化现象的必然性
广播电视新闻作为人们了解新闻时事的主要方式之一,受众群体范围十分广泛。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广播电视新闻的发展也逐渐发生了变化。近几年,广播电视新闻逐渐向民生化的方向发展。经过分析可知,广播电视新闻出现民生化的现象实际上存在一定的必然性。
(一)新媒体的冲击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新媒体以各种形式出现,微信、微博等手机移动端软件逐渐成为人们交流、工作、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在这种形势下,人们越来越多地使用移动端了解新闻时事内容,这对广播电视新闻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为了能够在这种形势下保持可持续发展,广播电视新闻开始向民生化的方向迈进,以更多地吸引社会各界的目光。
(二)新闻采编内容的综合性要求
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媒体行业也逐渐走向综合化。生活条件的改善以及思想的进步使人们所关注的社会时事内容也发生了变化,人们不再像过去一样单纯关注政治新闻。现今,人们更多地关注社会、娱乐、生活、体育、经济、购物以及民生等新闻。为了实现广播电视新闻的多方向、多路径传播,新闻内容的采编要符合当今新闻的状态,也就是广播电视新闻内容采编要进行综合性的总结和融合。只有符合人们的口味,广播电视新闻才有可能在社会中得到可持续发展。
(三)提高关注度的需要
民生新闻在当前受到全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在国家高度重视的前提下,人们更加关注民生新闻。民生问题是备受关注的问题,人们也希望通过民生新闻了解自己的生活处境。可以说,民生新闻是目前社会上关注人群较为庞大的一个新闻类别。而广播电视新闻由于受到新媒体的冲击,本身关注人群减少。想要在当前的社会形势下提高关注度,以民生新闻吸引更多人的关注是非常有效的做法。因此,广播电视新闻想要在此形势下获得更好的发展,向民生化方向过渡是必要的。
(四)以人为本的方针体现
民生是我国重视人民生活的重要象征,民生问题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都高度重视的问题,民生问题体现着“以人为本”的方针和政策。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方针,民生新闻应运而生,并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将新闻民生化,有利于捕捉和发掘群众的需求,避免过去很多新闻中出现的脱离事实、疏离群众的现象。新闻的民生化实际上也是新闻创新和应对竞争的要求。民生新闻能够更好地反映群众的生活和喜怒哀乐,有利于树立新闻在人们心中的威信。靠民生新闻赢得人们的关注和信任,更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广播电视新闻民生化的重要性
广播电视新闻作为新闻传播的重要方式和途径,受到人们的欢迎。但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由于广播电视新闻的内容以国家政治和社会新闻为主,对于很多人而言没有实际意义和作用,因此失去了很多受众。可以说,新闻的程式化和概念化使新闻的内容大打折扣,而这也是广播电视新闻在当今多元化的新闻媒体中缺乏竞争力的主要因素之一。那么,在当前的社会形势下,怎么让广播电视新闻好看,怎么让广播电视新闻受到人们的关注和欢迎呢?毫无疑问就是将新闻内容向民生化发展。广播电视新闻民生化具有重要意义。
(一)新闻的创新改革体现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社会上越来越多的行业为适应新时代潮流,都开始进行改革和创新。广播电视新闻的民生化实际上就是新闻改革创新的体现。首先,传统新闻的内容是以社会、国家、政治为主的,内容宽泛,人们对于这样的新闻内容不感兴趣,因此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群众范围。但是现在广播电视新闻所传播的内容都是以群众所关心的新闻为主,以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传播,民生新闻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之中,这实际上是对新闻创新和改革的体现。
(二)扩宽新闻领域
广播电视新闻的民生化是对新闻内容的一个拓展。我们知道,传统的新闻内容枯燥而单调,收听、收看新闻的人群有限,而且群体比较小众化,广播电视新闻的民生化实际上是对新闻领域的一个扩展。首先,广播电视新闻民生化将新闻内容丰富起来,不再是单纯以政治时事为主,而是更多地关注民生和生活。其次,民生化也将新闻用户群体发展起来,让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广播电视新闻。
(三)增加广播电视新闻的实用性
广播电视新闻民生化增加了广播电视新闻的实用性。过去,广播电视新闻内容多以军国大事、社会动向为主。而民生化的广播电视新闻内容则以群众的生活状态为主,增加了新闻的实用性,避免了空洞、夸大的新闻。民生化新闻能够让人们了解到与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掌握到新的政策,满足人们的需求。从这方面讲,对于广大广播电视新闻用户群体而言,广播电视新闻的民生化实际上增加了新闻的实用性。
三、结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新闻以越来越丰富的形式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广播电视新闻的民生化是新闻发展的必然结果。在我国目前的社会形势下,为了应对新媒体的冲击、提高关注度、增强新闻内容采编的综合性以及体现“以人为本”的方针,广播电视新闻的民生化存在一定的必然性,也有一定的重要性。本文就广播电视新闻民生化的必然性和重要性做了简单分析,希望能够对研究者有一定的启示和意义,更多广播电视新闻民生化的意义有待更多新闻媒体人去探究。
参考文献:
[1]李舒,胡正荣.“民生新闻”现象探析[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4(06):33-36.
[2]李荣.电视时政新闻民生化的大趋势[j].今传媒,2008(11):52-54.
广播电视新闻学篇9
一、新中国60年人民广播事业的历程
新中国的广播电台,主要部分由各革命根据地的新华广播电台改名而来,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1949年12月5日由“北平新华广播电台”改名而来,而“北平新华广播电台”又在1949年3月25日由“陕北新华广播电台”改名而来;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其前身是“上海新华广播电台”,组建于南下途中,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时改为“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另小部分则是接管、改造了旧中国的城市电台而来。
新中国的广播事业是由国家统一经营的,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影电视部(1982年以前为中央广播事业局),现为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统一领导和管理。到1984年底,全国建立了省、自治区、直辖市级广播电视厅(局)29个,地区、省辖市级广播电视局(处)350个,县级广播电视局1700多个。
新中国广播事业规模不断扩大,电台数量与规模不断增加,广播人口覆盖率不断提高,技术设施也越来越先进与现代化。
以上数据为无线广播事业的发展概况,而在中国广大农村,有线广播蓬勃发展。早在1955年12月主席在《征询对农业十七条的意见》中提出:“在七年内,建立有线广播网,使每个乡和每个合作社都能收听有线广播。”我国农村有线广播网迅速形成规模,到20世纪70年代末,全国已有2323个县(市、旗)建立了广播站;4.92万个建立了广播放大站,占全国公社总数的88.4%;65.5%的农户安上了广播喇叭,农村广播喇叭总数达1.11亿只,其中入户喇叭1.07亿只。?
农村有线广播网是我国广播事业的组成部分,是无线广播与电视广播的有效补充,是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有线广播保密性较强,时间空间容易控制,其迅速性、广泛性超过了其他文字宣传工具。当今部分地区有线广播网仍然是广播工作的主要形式,这是从我国的实际出发,解决局部特殊地区收听广播的重要措施。随着光导纤维技术在广播领域的运用,有线广播与有线电视一样具有远大的发展前景。
1966年至1976年10月,“”十年,中国的广播事业遭受、“”与极左路线的摧残与破坏,由“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篡改为“无产阶级全面的工具”。当时的广播新闻,从文风上看充斥着假话、大话、空话、过头话与愚蠢话,完全违背了新闻规律与宣传规律,应完全摒弃。
1976年10月粉碎“”反革命集团,特别是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新中国的广播事业进入了大发展的全盛时期。这一时期,随着经济改革与对外开放,广播新闻改革与体制改革也随之深入发展。这一时期还可以细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拨乱反正阶段,时间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随着国家的工作重心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批判、“”的极左路线与恶劣文风,恢复新闻工作的光荣传统。特别是1980年第十次全国广播工作会议,总结了30年广播电视工作的经验,重新提出发挥广播电视的长处,要“扬独家之优势,汇天下之精华”,坚持“走自己的路”的方针,以更好地为“四化”建设服务。
第二阶段为推进改革阶段,时间为80年代初至90年代初。这阶段是新闻改革蓬勃发展的时期。1983年第11次全国广播工作会议,根据党的十二大提出的总路线总任务,着重讨论了改革广播电视工作和发展广播电视事业的一系列方针。会议提出要以新闻改革为重点,推动广播电视宣传的全面改革;要从实际出发,实行中央、省(市)、地区(市)、县(市)“四级办广播,四级办电视,四级混合覆盖”的方针,适当加快广播电视事业建设的步伐。
第三阶段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改革阶段,时间从1992年至今。1992年春天,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重要讲话发表,在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四大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精神指引下,全国广播电视系统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抓住机遇,加快改革步伐,全国出现了广播大发展、电视突飞猛进的繁荣昌盛的局面。
二、对广播改革与广播传播模式变革的简要回顾
我国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83年第11次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提出“四级办广播电视”以来,广播电视事业大发展,中央、省(市)、地(市)、县(市)大办电台电视台,有学者把中国广播电视业以前的规模扩张称为“第一次创业”,而把21世纪初进行的电视频道专业化、广播频率专业化称为“第二次创业”。也有学者把1986年12月珠江广播电台推行“主持人直播、大时段、开放式”运作模式以及随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改革称为“中国广播改革的第一个里程碑”;而把1992年10月东方广播电台“全天24小时直播状态,加强热线电话运用”的运作模式称为“中国广播改革的第二个里程碑”;?那么,东广新闻台的开播应是“中国广播改革的第三个里程碑”。
“珠江模式”和“东广模式”是以“主持人直播、大时段、开放式”以及“全天24小时直播,加强热线电话的运用”的样式,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这个阶段的改革主要是通过广播在形式和规模上的变化使人们对广播的印象有了比较大的转变,而这种转变中“更具有个性”以及“经济台”“交通台”这样“形式上”专业台的出现是其中最大的特色(这一时期的专业台所播放的节目其实也是无所不包,所以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专业化)。其中,顺应受众市场倾向、创立满足受众需求的节目形式使这个阶段的广播改革颇为成功。
1992年10月东方广播电台成立了。东方广播电台继珠江广播电台之后,在中国最早开办全天候24小时直播的运行模式,运用热线电话办全新的谈话类节目,并提出“直播节目录播化,录播节目直播化”优化节目制作的措施。因此,学术界统称“东广”传播模式为“主持人直播、大时段、开放式”以及“全天24小时直播,加强热线电话的运用”的样式,是有其深刻意义的。它改变传统的“我播――你听”为“你听――我播”,强调了受众第一、全方位为听众信息服务的全新传播理念;24小时处于直播状态,大大提高了新闻播报的时效性,甚至在每天0点至5点过去的“广播沙漠地带”也安排了谈话类、情感疏导类节目。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广播工作者的探索也日益求新。广播改革与发展的触角已伸向建立现代广播理念,驾驭现代广播节目形态,探索现代广播运营模式等方面。不断强化“新闻立台”思想,坚持“频率专业化、听众目标化、服务对象化”原则,迎接新一轮的广播改革进程。
全新面貌的东广新闻台(又称类型化电台、格式化电台),2005年元旦开播了。它继承与弘扬了东方广播电台的全新传播理念,即在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的大前提下,倡导一种“以听众为传播的出发点与归宿点”的传播思想;坚持以新闻立台,开展对听众的全方位的信息服务,并在传播方式上不断开拓创新,特别在全天候滚动播报新闻方面闯出了一条全新的路子。这方面很有必要加以认真总结与深入研讨。
东广新闻台2005年元旦以来的纯新闻播报实践,进一步发挥了东方广播电台原有的特色与优势,尤其在全天候滚动播报国内外重大新闻方面,展示了全新的广播传播方式,体现了一种全新的传播理念,充分发挥了广播的传播优势,大大提升了广播新闻的影响力。
三、新中国广播事业的基本成就与改革经验
新中国广播事业60年历程、特别是改革开放的30余年来,我国的广播事业改革取得的基本成就与经验可以归纳为:
1.摒弃“广播是阶级斗争的工具”、“广播是无产阶级全面工具”的错误说法,把广播定位为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是党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纽带和桥梁。重申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办台宗旨。
2.摒弃“假、大、空”的恶劣文风,提倡广播新闻“真、短、新、快”;随着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方面来,经济新闻成为广播新闻的重点,同时改进会议新闻,加强了法制新闻、社会新闻、科技文教体育新闻报道等。
3.确认新闻价值与宣传价值是选择新闻报道的两大主要标准,形成了按新闻规律报道的共识。我国社会主义的新闻规律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和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指引下,新闻媒介以日益进步的现代传播技术手段,真实、新鲜、快速、公开地向社会传递最有新闻价值的信息;反映现实、沟通情况、引导舆论、提供服务、预测趋势,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认识、适应、改造社会的需要。?广播新闻报道也应遵循新闻规律。
4.广播不仅要从事宣传、提供娱乐,还必须提供信息、介绍知识。广播新闻报道必须在扩大报道面、增加信息量、提高信息质上狠下功夫。广播电台增设频率,特别提供经济信息为主的新频率,一些“商品信息”、“股市行情”、“金融动向”等栏目纷纷出台。广播新闻的报道形式更加丰富多彩,现场直播、广播评论、广播追踪报道与连续报道等深度报道也迅速崛起,使广播新闻的面貌焕然一新。
5.人民广播事业既要坚持无产阶级党性原则,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又要突出听众的地位,真正把为听众服务作为办好广播的出发点和归宿。为此,珠江广播电台、东方广播电台等在全国首先采用全天候的运作机制,一天24小时都处于动态的行进式的广播运行之中,使国内外的一切重要新闻得以最快的速度播报。
6.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到各省市广播电台,都将新闻节目作为广播节目的主体与主角,在新闻改革中重点抓好新闻栏目的改版与创优创新,不仅扩大信息量,而且增强时效性,使新闻报道权威可靠、报道迅速、节奏明快,又锐意创新,追求信息密集、视野广阔、深度开拓。7.采用直播与录播相结合的传播方式。广播的直播是指记者在新闻事件现场直接口播,或将新闻现场的声音直接转播,其优点是真正体现了动态行进式的广播运作机制,报道与新闻事件同步进行,广播新闻的快捷性、新鲜性、现场感都能充分体现;不足方面是宣传口径、某些思想倾向问题不易控制与修正。而录播可以使新闻的质量得到充分保证,不足在于时效性差了。而采用直播与录播相结合的传播方式,便于取长补短、相得益彰。一些广播谈话节目将热线电话引进广播,吸引听众参与广播节目;又将权威人士与嘉宾请进节目直播室,通过节目主持人串连,与广大听众进行双向信息交流与问题讨论,发挥了广播的独特优势。
8.广播既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又是信息产业。在经营管理上必须走向市场,并走集团化、专业化发展的道路。同时,广播应与新媒体、新技术融合,通过跨媒体经营、与新媒体合作来拓展自身的发展空间。?中国广播事业仍有远大的发展前景。■
(作者系上海建桥学院文化传播系主任)
注释:
①周才夫:《中国的有线广播》第99页,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
②张骏德:《中国广播改革的一座新里程碑》,《新闻大学》1998年春季号
广播电视新闻学篇10
一、重新审视广播电视新闻及其播报方式的重要性
我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30个年头的风雨历程,这种改革的目的,最根本的是改变人的思想观念和提高人的整体素质。在这一变革中,大众传媒担负着重要的任务。著名的大众传播研究专家韦尔伯・施拉姆博士认为:在关系国家发展的社会变革中,传播的任务有三种。第一,平民百姓必须得到关于国家发展的信息;第二,在决策过程中,必须让人们有机会明智地参与其中;第三,必须教授其所需的技能。由此可以看出,至少有两项任务使得传播媒介需要使用新的手段。我们的广播电视也不例外,它需要运用新闻传播手段来传达政令、交流经验、传播信息、惩恶扬善。
广播电视新闻在大众传媒中的重要地位。当今,我们社会的经济改革落实在广播电视等媒体的传播上,导致了传播工具的日益更新、传播条件的日益改善,以及传播媒体的不断增多和传播方式的进一步变革。呈现出如下趋势:信息传播全球化、传播技术数字化、媒体管理产业化、媒介运用市场化、传输方式集团化、传播人员职业化、受众需求多元化、沟通方式交互化等特点。以上这些特点使得各种和各个媒体之间既相互促进、相互发展,又相互制约、相互竞争,尽管这种竞争有时甚至达到了白热化程度,但新闻却一直是各大媒体的主体,是各个媒体的最基本最主要的产品。每家媒体基本上都得依靠自己新闻节目的时效性、鲜明性和独特性来吸引受众,从而使自己在激烈的竞争中争夺市场、站稳脚跟。这其中,我们的广播电视新闻,更以它那短、新、快的特点,去吸引不同层次和不同种类的受众,提高自己在社会中的信誉度和市场中的竞争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项调查表明,大部分发展中国家的人民是在见到出版物之前,先接触广播电视的。也就是说,这些国家的人民基本上是在广播电视上首先获得信息的。因此,广播电视就成为受众中最受欢迎的两大媒体。我国的调查也显示,大部分受众最先获得国际国内重大新闻和信息的媒体工具是广播电视,尤其在广大农村更是如此。在我省,河南人民广播电台和河南电视台始终拥有庞大的固定的受众群,这也说明新闻节目在广播电视媒体和受众中所占据地位的重要。
社会对广播电视新闻播报提出新的要求。既然我们重新认识到了新闻在广播电视宣传中的重要地位,那就应该着力提高新闻宣传水平。广播电视新闻宣传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新闻播音与主持水平的高低。而对于高校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来说,培养出具有现代新闻理论水平和具有说播结合实践能力的新闻播音与主持人才,则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对新闻在社会变革中的地位、在大众传播中的地位和在广播电视媒体中的地位的认识,我们可以看出它在大众传播过程中占据着绝对的主体地位。而新闻播音员在广播电视媒体中又有“门面”、“台柱”之称,他们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一个台的水平高低。但纵观目前我们的广播电视新闻播音员队伍,确实有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
在媒体飞速发展的今天,老套的新闻播报方式已经跟不上当今社会发展的潮流,所以就要寻求一种新型的播报方式,它既要符合新闻传播的特点,也要适合当今受众的审美理念。这就要求新闻播音员首先要有良好的新闻播音基本功,要在播报新闻中找出说播结合的感觉,最后达到新闻传播的理想状态。
新闻节目在所有节目样态中是最考验播音基本功的,因此扎实的新闻播音基本功是根本、是基础。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以及当今受众审美口味的变化,在播报新闻中应加入一些新鲜的元素,如把主持人节目中的一些自然亲近、说播结合的感觉等好的元素融入到新闻播音中来。只有注入一些新的元素,新闻节目才能更加适合大众的口味、迎合时代的需求,才能在竞争如此激烈的节目中脱颖而出,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二、提升新时期新闻播音主持专业教师的综合素质
关注一线需求,掌握传播技术。新闻播音主持艺术教育必须密切与广播电视事业的鱼水相依的关系。广播电视事业是新闻播音主持艺术教育的生命源泉,新闻播音主持专业教师只有深入了解广播电视事业的新需求,适时调整教学、科研计划,才能培养出适应我国广播电视事业发展和媒体竞争需要的新闻播音主持人才。密切关注新闻播音队伍现状,了解新闻播音一线动态,掌握媒体改革动向,是每一位新闻播音主持专业教师必修的功课。科技进步、社会发展落实到广播电视传播上,必将导致传播工具的更新、传播条件的改善、传播媒体的增多、传播方式的变革。这一切变化又使得新闻播音主持艺术的创作观念、创作条件、创作环境、创作工具、创作手段、创作样式、创作依据、创作状态都发生变化。新闻播音主持专业教师可以创造或争取机会参与播音主持实践,做“双师型”教师。可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从一线聘请富有新闻播音主持实践经验的人授课;二是加重学生实践训练的环节和课时。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教育信息化则是信息化在教育领域的体现。新闻播音主持专业教师应将新的信息技术适时引入新闻播音主持艺术教育教学中去,应借助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这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改革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学习模式、评价方法、学习手段,用全新的观念和理论去审视播音教育和教学活动的各个领域和环节。因此,具有合理、完整的信息知识结构和较高的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对每一个新闻播音主持专业教师提出的新要求。
三、确立新闻播音人才的培养方向、改革高校综合培养计划
未来的社会发展决定了新闻播音主持人才的培养方向。培养加强新闻播音主持人才的职业化意识。在未来社会中,越是信息传播全球化,越是要求规范化;越是传播技术的现代化,越是要求规范化;越是管理的产业化,越是要求规范化;越是运作市场化,越是要求规范化;越是传输方式集团化,越是要求规范化;越是受众需求多元化,越是要求规范化;越是沟通方式交互化,越是要求规范化;越是传播人员职业化,越是要求规范化。可以说,规范化程度的高低,也就决定了新闻播音职业化程度的高低。以上内容的规范化程度越高,要求新闻播音和主持的职业化程度也就越高。只有具备了高水平的职业化,我们才能在未来的新闻传媒现代化、产业化、市场化、多元化中具有较强的适应力、创新力、竞争力和生命力。职业规范化的要求是多方面的,它包括广播电视新闻工作者所应具有的基本素质、职业道德、语言规范(按照国家制定的普通话等级标准上岗、人机对话、人机互动、人机并用、信息化和网络化社会、高科技含量的广播电视媒体都要求语言必须规范化)。因此,规范化要求和职业化程度是我们培养出高素质新闻播音主持人才必须具有的基础条件。
培养提高新闻播音主持人才的应变反应能力。未来的新闻播音员和主持人应该具备急稿直播的能力,这是广播电视媒体发展和提高新闻宣传质量的需要。新闻播音有很强的时效性,不能高质量地直播新闻和不会直播新闻,就不是一名合格的播音员和主持人。但这种较强的直播能力是建立在应变反应能力基础之上的,而应变能力的增强需要新闻播音员和主持人必须具有特别广博的知识,这就要求我们培养出的人才不但要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文化素质,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整体综合素质。
加强新闻播音主持人才现场口头报道能力的培养。新闻播音主持人不仅要有熟练的常规播音主持能力,还要具有极强的现场口头报道能力。在当前多种媒体激烈竞争的形势下,现场口头报道是广播电视新闻节目非常重要的播出形式,因此作为一名新闻播音主持人,必须熟练掌握现场口头报道形式,较好地发挥自己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的学生学会生动描绘现场状况和气氛。
培养加强新闻播音主持人才的新闻采编能力。当前和未来社会,播音主持和采编正在或已经形成了部分融合的格局。根据这种情况,我们的新闻播音主持人更应该在保持和发扬自己准确、鲜明、生动、清新、流畅的艺术特色基础上,向采编业务方面渗透。这就要求我们的学生在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和语言功夫的同时,也应该学会和提高调查研究、采访编辑、制作控制等相关工作能力,走采编播控合一的道路,做到业务全面,这样才能更好地胜任未来的工作。
总之,作为播音与主持艺术教育工作者和未来的新闻工作者,我们没有理由认为新闻播音主持单一而忽视新闻改革不断向其提出的新挑战,而应积极面对现实,不断适应社会,勇于投身实践。只有这样,才能跟上千变万化的科技发展步伐,培养出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的高级新闻播音与主持应用人才。
- 上一篇:广播电视专业
- 下一篇:
广播电视新闻学范文
时间:2023-04-08 05:59:00 阅读:0
推荐度:
相关文章
广播电台融合媒体平台的建设与应用 2022-11-11 10:04:21
教育类广播节目融媒创新模式 2022-10-13 14:50:17
新媒体时代广播经营创收方式 2022-10-02 09:15:00
5g通信技术与广播电视技术探讨 2022-09-28 16:01:30
广播电视新闻采编技巧及素养提升方法 2022-09-27 15:10:50
广播电视台安全播出技术管理分析 2022-09-27 11: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