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硕士研究生论文范文 -欧洲杯买球平台

时间:2023-03-26 13:58: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专业硕士研究生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专业硕士研究生论文

篇1

在调整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下,同时,也对公共管理硕士研究生专业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即优良的道德品质、深厚的理论知识储备、研析问题的能力以及社会能力。

1.“德才兼备”是对当代中国公共管理硕士研究生的总体性要求。

公共管理硕士生未来将会就职于在各个公共领域,唯有具备道德责任意识,才能成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中流砥柱。费席勒曾说:“谁在道德方面只想关心自己,谁就连自己也关心不了,因为他的终极目的应该是关心整个人类。他的德行绝不是什么德行,而是一种甘为奴隶、贪图报酬的利己主义。……每一个熟悉我们的人,则会单纯由于熟悉我们所关心的事情,也与我们共同受到委托,去寻找和创造社会生活。”费席勒指出了关心自己与关心他人的辩证关系,明确了道德的基本内容。这恰与公共管理者的服务精神有异曲同工之处。然而,公共管理中“德制”的建设,正是公共服务精神物化的过程。公共管理治理模式要求未来的公共管理者在面对新时期各种诱惑时不仅能够履行自己的岗位职责、完成任务,更要有道德责任意识,将公共管理这一职业内化为自己的一部分,从“实”出发,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

2.纵观国内外公共管理硕士生教育,不管何种教育模式,其基础都是深厚的理论知识。

好似科学与技术的关系,“科学研究是成果转化、技术开发的基础,没有前者,后者就是无源之水”。实际操作能力固然重要,然而深厚的知识储备却是其薄发之基础。因之,公共管理硕士生在具备其他素质、能力的同时,要拥有广泛、扎实的理论基本功。“只有那些既有精湛的专业知识,又有广博的基础知识和相邻学科知识的人才,即t型(基础理论宽厚、博大精湛)人才,π型(既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又在两个以上学科中具有精深造诣)人才,才能适应科技的迅猛发展,才能取得一定的成就”。公共管理硕士生的教育目标即是未来公共领域的精英,然而,21世纪的公共管理错综复杂、瞬息万变,只有熟悉、掌握公共管理、政策分析、公共经济等关联知识背景的管理者,才能化腐朽以神奇,自如应对。

3.问题的研析能力是对公共管理硕士生的根本性要求。

公共管理面对的是一系列的决策,尤其是公共行政选择、政策有效性判断等,这不仅需要各种分析技能作为基础,还需要复杂的分析工具辅助。同时,拥有分析问题、研习问题的能力能够使他们在面临激烈的竞争、复杂环境时仍能够保持清醒、审时度势、选择最为恰当的解决问题路径。哈佛大学的肯尼迪政府学院旨在培养公共领域高级应用人才,对学生分析能力亦有要求,即培养他们具有熟练的分析技能。“他们必须是训练有素的分析家。公共政策代表了一系列的选择,它一定要建立在有效的实证、经济、和制度分析的基础之上。同样现存的政策也必须经过评估来决定它们的有效性。这些都要通过对成熟分析工具的熟练运用才能实现。政策分析对于良好的政府治理至关重要。”公共管理硕士即将面对的是一系列错综交叉的事务处理,没有分析、研究问题的能力,他们何以承担治理、服务任务,提高管理水平?

4.社会能力,它要求公共管理硕士生能将所学的理论知识有效转化,运用到社会实践、现实工作中去。

这不仅包括娴熟运用组织、控制、管理等方面的技巧,还包括有效的人际沟通、人力资源开发,以及探索与创新能力。美国心理学家斯滕伯格将社会能力分为两种智力:社会智力(socialintelligence)和实践智力(practicalintelligence)。在他看来,社会智力是处理(人际)的一种能力,实践智力则是(处事)的能力。“实践智力是一种将理论转化为实践,将抽象思想转化为实际成果的能力。然而,公共部门管理人事繁杂、环境瞬息万变,未来的从业者恰恰需要这种社会能力,合理配备资源,让有限的资源利用最大化。任何组织都是有多元化的人群所构成的,而人力资源又是最弥足珍贵的。唯有合理的开发、使用人力资源,才能最大限度发挥其优势,让整个组织成为一体。公共管理硕士生不同于其他专业研究生,它旨在培育能适应新形势下公共部门现代化与专业化要求的应用型公共管理人才。因此要求公共管理硕士在具备广泛理论知识背景的情况下,能实际胜任公共部门事务处理,真正成为训练有素的公共事务实践者。

二、在中国,公共管理学教育虽然已发展几十年,但与国外相比仍有很大不足

篇2

[论文关键词]管理科学与工程 选题方向 研究趋势

一、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选题方向分析

近年来,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的研究生教育发展非常迅速,其中,硕士研究生已成为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研究的重要力量之一。硕士研究生在完成基础课和管理类必修课学习后,根据社会需求和个人志愿可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程管理、物流工程等领域选择研究方向,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学习。

本文依据《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检索,该数据库是目前国内相关资源最完备、高质量、连续动态更新的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至2010年11月1日,累积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文献87.5万多篇,文献的来源是全国530多家硕士生培养单位的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本文统计出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2000年——2010年论文选题的主要方向,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输入榆索控制条件。“发表时间”输人从2000年1月1日一2010年10月l8r:t,“学位单位”输人模糊,“优秀论文级别”输入不限,“作者”及“作者单位”输入模糊。第二步,输入内容榆索条件。“主题词”输入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研究方向,如电子商务、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等,点击“检索文献”。第三步:按文献分组排序方式选择文献。文献分组点击“学科专业”在下拉菜单中选择“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即可。其统计结果如图1:

从图可以看出,物流、项目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是2000年~2010年管理科学与t程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的研究方向,说明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研究热点越来越受到信息技术、经济一体化和知识经济的影响。出现这种格局的原因是由于信息技术的深远影响和国家的信息化战略已得到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界的重视,并日.在企业信息化、决策支持系统和政府信息化等方面已能与实践很好的结合,产生重大的经济效益。

目前,在物流管碑研究方向中,循环经济与绿色物流的发展、以信息技术构建传统物流业的核心竞争力体系、物流系统优化的工具化与工程化、物流金融的合作与创新是研究热点。在项目管理研究方向中,供应商和项目外包管理项目成为焦点,高级管理层更加接受项目管理和项目群管理的价值,在金融危机之后要追求项目的项目组合管理得到重视。在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方向中,心理契约与员丁绩效、组织公平感与组织绩效是研究热点。

二、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趋势分析

根据以上二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选题向的分析,可以看出:

1、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研究趋势越来越受到信息技术的影响

由于网络技术、通讯技术和计算机科学的快速发展所带来的管理变革,管理科学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主要研究领域集中在电子商务、管理信息系统、物流管理等方向。信息技术是利用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讯手段获取、传递、存储、处理、显示信息和分配信息的技术。信息技术的研究包括科学、技术、工程以及管理等学科以及这些学科在信息的管理、传递和处理中的应用,相关的软件和设备及其相互作用等方向。当今世界,以计算机和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对整个人类社会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所以信息技术和知识资奉的发展,不仅丰富了管理科学的研究内容,也给管理科学研究提出了许多新课题:

2、管理科学与一f程的研究趋势越来越受到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由于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生产与流通的变革而产生了如供应链管理、物流管理、服务管理等研究领域与-向。物流管理和供应链管理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我国学者在营销与运作的整体优化、多渠道供应链管理、综合物流等方向已做出了重要的研究和应用成果,并且未来一段时间还将是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的热点。

3、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研究趋势越来越向知识经济的影响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作为一种新的资源的观念已经逐渐为人们认识和接受,知识管理成为最为关注的话题。当前,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创新的速度越来越快,所以企业必须不断获得新知识,并利用知识为企业和社会创造价值。知识管理为企业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共享提供新的途径。知识管理包括几个方面工作:建立知识库;促进员工的知识交流;建立尊重知识的内部环境;把知识作为资产来管理等。在未来几年知识管理的研究将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知识本身的特征;知识管理效益的定量分析;新知识产生知识在企业间的传播机制;个体知识与组织知识的相互作用关系。

4、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研究越来越侧重系统管理理论和方法的研究

用复杂性科学的方法探索管理问题成为研究的热点。复杂系统管理理论基础包括:从确定性到不确定性;从线性到非线性非线性理论,其中的非线性理论涉及到耗散结构论、突变论、协同论、混沌动力学以及分形理论;从他组织到自组织;从时间的可逆性到不可逆性;从简单性到复杂性;从复杂系统到复杂网络;从硬系统到软系统方法,这里主要指的是钱学森的综合集成方法;从单元系统到系统集成。例如,运用复杂性科学的方法从组织内部的各组元间以及组织与环境间的相互作用中寻找组织发展和进化的动因和规律,以使组织能适应社会、经济及技术的迅速发展。

5、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研究趋势越来越向低碳管理方面发展

篇3

关键词: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

作者简介:张兴平(1972-),男,山西朔州人,华北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孙恒(1986-),女,辽宁海城人,华北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北京102206)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06-0051-02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无论是规模还是质量都有了更大的需求。原有研究生培养的主要特点是:培养目标单一,人才培养的适应性不强,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规模过大,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规模过小,学位类型和涉及职业领域还比较少等。因此为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改革和调整原有研究生培养模式成为研究生教育改革中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为此我国开始了硕士研究生主要面向应用型的教育阶段,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已成为现阶段及未来研究生培养的一个主要方向。

一、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概况

1.发展现状

为满足经济发展对高级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加快硕士研究生教育结构的调整,从2009年开始我国推出了“全日制专业型硕士”,面向应届毕业生,除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外,各专业学位硕士点均可接收推免生,毕业颁发毕业证、学位证。2010年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改革的力度进一步加大,全日制专业学位开始单独报名,与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并行。在总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人数不变的情况下,减少学术型硕士名额用以增加全日制专业型硕士。3年来,全国共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约143万,其中,专业学位硕士30.9万,专业型硕士招生计划所占总计划的比例由2009年的约11%增加到2011年的30%,而学术型硕士所占比例相应减少[1]。专业领域也大幅度拓宽,增加了19类专业硕士,全日制专业学位达到38种[2],例如金融硕士、应用统计硕士、税务硕士等。因此,我国专业硕士在短短的几年中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2.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中外现状对比

国外专业学位起步早,发展较快。美国是世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最发达的国家。专业研究生教育,目前已经成为美国研究生教育的主体。美国与英国的专业学位与学术型研究生对应,分为专业硕士和专业博士两个层次。专业硕士学位种类众多,一些专业硕士学位如建筑硕士、教育硕士等培养规模非常大。从美国社会来看,很多行业把专业硕士学位看作是进入行业、个人发展提升的重要依据。而学术型硕士学位只是一个过渡学位,是攻读博士的准备阶段,主要的研究任务还是由博士来完成[3]。我国的专业学位开始于1991年,是为培养特定职业高层次专门人才而设定的。为了调整优化研究生教育类型结构,进一步完善研究生教育培养体系,推动硕士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的模式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模式转变,积极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专业学位教育。2009年开始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到2011年3月,我国硕士专业学位达到39种,博士专业学位达到5种,基本覆盖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干领域。具有研究生专业学位授予权的培养单位50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679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66个,累计招收专业学位研究生超过100万人。我国已经初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专业学位教育制度,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量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1.社会对专业硕士缺乏了解,需提高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社会认可度

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开始于2009年,第一批的硕士研究生主要来源于调剂考生,即从报考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队伍中根据国家线及各院校的实际情况,录取部分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2010年专业学位研究生开始独立招生,但实际还是大部分来自于调剂考生。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从招生来源看,并没有得到应届生的普遍认可和肯定。同时第一批全日制研究生还没有毕业,正处于找工作的时间段,企业和社会的认可度也不得而知。目前无论是社会、企业,还是学生对专业硕士的定位都存在一定的模糊性,因此应加大宣传力度,使社会尤其是用人单位对全日制专业学位有一个明确的认识。

2.促进师资转型,建立双导师制度

自2009年开始调整研究生教育结构至今仅3年的时间,我国招收了大量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种类增加到38种,同时增加了大量的专业学位授予单位。但与此同时我国各研究生培养单位仍然是以培养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为主,没有了解熟悉全日制专业学位教育的教师队伍,大部分的教师没有专业学位教育的实践经验。教师队伍与全日制专业学位的发展不同步,使得很多学校的全日制专业学位学生还是跟从学术型的导师。

因此,首先要加大导师队伍培养,对学术型教师进行实践性的培训和考察,增加专业学位教师深造和培训机会,选拔优秀的专业学位教师,扩大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师队伍,加大与国际院校的合作力度,引入工程经验丰富、学位教学经验丰富的学者。目前,华北电力大学在师资培养过程中非常注重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提出教师队伍的“工程化”,每年选派一定数量的青年博士教师去企业参加为期一年的实际工作,该措施有效地提升了教师的实际操作技能。

同时还应大力推进企业导师和学校导师的双导师制度,企业导师具有丰富的实际经验,而学校导师理论功底比较雄厚,两者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从学生入学就开始双向培养,从课程学习、毕业论文(设计)开题到实践,两个导师同时指导,从两个方面进行教育和培养,借此学生能够从企业中得到更好的教育机会和实践机会。比如目前华北电力大学的工商管理硕士和项目管理专业硕士就采用双导师制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课程设置应突出应用型

相对于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我国开始实行全日制专业学位教育的时间还不到3年,对其课程的设置方面缺乏经验。课程设置仍是以理论课程为主,课程体系一般包括公共课程、基础理论课程、学科理论课程、学科专业课程和选修课程。专业课程没有体现学科特色和专业优势,培养目标定位和专业发展上不够明确,没有与学术型的研究生形成本质的区别。另外,课程与实践环节脱轨,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的,但在教学过程中仍是以书本讲授为主,学生缺乏实际动手能力和现场分析能力,同时在学术研究方面的课程又较学术型研究生较少,导致全日制专业学位的研究生不能很好地找到自己的课程学习重点和专业定位。

所以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应明确目标,定位准确,全方位体现专业优势,将教学与动手实践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在课程设置方面应加大实践性教学,面向企业现场,将技术得以应用产生的起因和技术革新发展过程展示给学生,并引导学生的发散思维,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动机,增强学生自身参与知识建构的积极性和自觉性[4]。同时对于会计、资产评估、金融硕士等专业可以增加职业认定方面相关课程。

4.加强校企合作,建立实践基地

专业学位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培养在专业和专门技术上受到正规、高水平训练的高层次人才。全日制专业硕士与学术型硕士的最大区别就是专业硕士在研究生期间能够获得丰富的实践经验。

研究生参加实践的人数和形式都在增长,部分高校也与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但是研究生到企业进行实践的过程中,工作类型大都以事务性工作为主。这样的实践并不能给专业型硕士研究生良好的锻炼机会。所以在专业实践环节更应该体现和落实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学校应加强与科研机构以及企业之间的合作,可采取与研究机构或企业设立研究生工作站、校外实践基地等方式加强全日制研究生的实践过程,形成课堂实践、科研实践和企业实践的多种类实践模式。在这方面,华北电力大学依托电力企业和电力设计院,陆续在河北电力研究院、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云南电网公司等国内多家研究机构和企业设立了研究生工作站和实习基地,为培养专业硕士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比学术型硕士要求有更多的实践经验和应用能力,要求学校有实践培养基地,对学校的教育经费和培养方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应积极响应教育部号召,做好全日制专业学位建设,促进教育结构转变,加快应用型人才建设步伐。在教育教学方要重视教学条件、实践基地和导师队伍等方面建设和经费支持,加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力度,运用统筹兼顾的思想协调好学术型和应用型研究生的共同发展。

5.改革学位论文管理工作

专业学位的论文应该遵循专业学位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着重于应用课题的拓展或现实问题的解决,使课题具有明确的行业领域背景、职业背景和使用价值。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应在技术上体现新意,预期的研究结果能够促进技术的进步[1]。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不应该与学术型研究生的形式相同,应弱化理论研究,突出应用型人才的特点,可以考虑采用设计、实验、调研报告等形式。

高校鼓励和提倡研究生通过实践发现并结合实践单位的具体问题开展学位论文研究,好的专业学位论文通常会解决实践过程中的一些疑难问题,能为实践单位带来有一定创新和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同时实践单位也较容易从研究生中物色到本单位急需的应用型人才[5]。

三、总结

为优化硕士研究生招生结构,调整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以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为宗旨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正在快速发展。目前的培养模式不能完全适应专业型硕士的培养,应从师资、课程、实践、论文等多个环节进行改进,以满足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的需要,为社会提供合格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刘少华.关于全日制专业学位型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对策研究[j].中国轻工教育,2011,(4):59-61.

[2]王静,王敏,屠幼芬.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成为考研新选择[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21):22-23.

[3]上官剑.中美工程硕士教育体制之比较[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1,(2):

73-75.

篇4

1.一名教育学研究生的学术苦旅

2.研究生的学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探究——基于某省教育学研究生学习倦怠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3.研究生专业观的调查研究——教育学研究生的个案分析

4.硕士研究生学习适应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江苏6所高校教育学研究生的实证研究

5.论我国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培养模式及其改革策略——基于价值学视角的审视

6.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培养模式初探——以河北师范大学为个案

7.对我国教育学研究生教育规模发展的若干问题探讨

8.学科危机与学科突围——我国研究生教育学学科建构论略

9.教育学研究生阶段教育研究方法课程研究——以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为例

10.终身教育视野下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

11.关于成人教育学研究生教育的认识

12.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生招生与培养研究

13.近十年我国成人教育学研究生教育综述

14.职业教育学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以江西省为例

15.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生培养目标与模式研究

16.高等教育学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探讨——基于我国高等教育学学科发展背景

17.我国高等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导师群体特征研究

18.我国成人教育学研究生的培养研究:回顾与展望

19.影响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就业的市场因素分析

20.职业教育学研究生参与导师课题的创新能力培养——基于协同理论的讨论

21.高等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培养的问题与对策——2006年全国高等教育学博士点和硕士点学科建设研讨会综述

22.应用型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定位研究——基于舒尔茨人力资本理论的视角

23.音乐教育学学科建设与音乐教学论研究生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24.我国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教育现状分析与改革方略  

25.职业技术教育学应用型硕士研究生培养:理想、现实与抉择

26.教育学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及其培养

27.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生培养模式探析与反思——以陕西地区为研究对象

28.在读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的研究——以h大学为例

29.职业技术教育学跨专业研究生培养的现状、利弊及策略研究——以江西农业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生培养为例

30.中国职业教育学研究生教育回眸:1978~2008 

31.论“研究生教育学”学科建构的合用性、合法性与合理性

32.护理教育学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33.中美高等教育学博士研究生培养制度的比较研究——基于厦门大学与斯坦福大学的案例分析

34.中国职业教育学研究生教育的历史回顾

35.成人教育学研究生专业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

36.从就业视角谈我国成人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 

37.对成人教育学研究生教育的再解读

38.高等教育学研究生从事高校辅导员工作的swot分析

39.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困境与出路

40.对我国研究生教育学学科建设若干问题的几点认识(下)——试论研究生教育学研究对象、方法和学科体系

41.国内外职业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比较研究

42.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43.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研究

44.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标准设想 

45.美国硕士研究生教育经验与启示——以高等教育学专业为例

46.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生培养的现状与建议

47.“动态培养”:成人教育学研究生教育新模式探析

48.关于创建研究生教育学的思考

49.影响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就业的市场因素分析

50.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生“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及实践探索  

51.对我国研究生教育学学科建设若干问题的几点认识(上)——试论研究生教育学研究对象、方法和学科体系

52.愿景与可能: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之思 

53.当前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的三大困境

54.对我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就业难问题的思考

55.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

56.中美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制度比较研究——基于厦门大学与哈佛大学的案例分析

57.就业导向下我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目标的理性思考

58.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培养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59.制约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就业的市场因素分析

60.基于“发现教法”的研究生学术论坛与创新能力培养研究——以湖北师范学院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为例

61.中外职业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的文献综述

62.我国高等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调查研究

63.当前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职业角色定位

64.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就业取向及原因分析

65.对构建成人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联盟的思考

66.略论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  

67.办好成人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思考 

68.成人教育学研究生远程教育培养模式论析

69.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就业取向现状及原因分析

70.地方大学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构想

71.完善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的思考

72.思考与展望——浅谈音乐教育学研究生的培养问题

73.我国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培养研究综述——以中国期刊网录入论文为例

74.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75.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实现校企合作的重要性和可能性

76.关于我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未来走向的思考

77.当代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培养的文化集注

78.在读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的调查研究——以h师范学院为例

79.职业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综述

80.案例教学法在“研究生教育学”教学中的运用

81.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培养的现状问题与创新 

82.关于建构研究生教育学学科体系的思考

83.基于学术劳动力市场对培养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思考

84.关于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实验报告——基于高等教育学专业两门课程教学改革实践的行动研究

85.斯坦福大学高等教育学博士研究生课程体系特点及其启示

86.职业技术教育学应用型研究生培养:理想、现实与抉择 

87.职业技术教育学应用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研究

88.生活即研究:我读教育学研究生期间的感悟

89.科学方法论与《研究生教育学》理论体系探究

90.美国教育学研究生院50强 

91.我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发展问题研究

92.我国职业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专业设置的应然构建  

93.成长的轨迹——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25年来研究生学位论文分析

94.困厄与出路:成人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专业化

95.开拓、创新、求真,科学构建研究生教育学学科体系

96.高等教育学专业博士研究生选拔问题研究——基于中国15所院校博士研究生招生目录的分析

97.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培养的国际化及其实现路径

98.动态学习模式构建: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教育创新基石 

99.试析高等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培养的“双导师制”

100.成人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现状研究  

101.我国成人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的问题与对策

102.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法律意识现状及培养对策

103.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的现状及对策 

104.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究 

105.教育学领域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的特征、挑战和对策 

106.影响研究生教育学理论体系逻辑起点合理抽象的因素分析

107.我国比较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能力培养调查:理想与现实 

108.发挥同辈群体优势 提升研究生创新水平——基于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研究生的调查

109.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110.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实践性学习摭论 

111.省属综合性大学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现状与对策

112.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生培养目的的价值冲突分析

113.教育学原理研究生课程设置的思考——以教育部部署六所全国重点师范院校为例

114.论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创新型人才的养成

115.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第六届全国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培养工作交流研讨会综述

116.全面提升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思考 

117.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新生学习适应障碍及应对

118.职业技术教育学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培养现状研究——以广东技术师范学院为例

119.美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特点与借鉴——兼论职技高师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

120.西部师范院校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现状与问题探讨

121.从开题答辩看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学术能力的培养

122.高等教育学专业核心知识研究领域的构建——以研究生必读书目为例

123.暨南国际大学成人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特点及其启示

124.师范院校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就业swot分析

125.全日制教育学原理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研究——以某师范大学为例

126.全国研究生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学术影响力——基于2010年度核心期刊论文的统计分析

127.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探究

篇5

关键词:全日制专业硕士;环境工程;研究与实践

专业硕士是相对于学术硕士而言的,当前专业硕士的培养对象主要是有一定的职业背景或者为非学术型岗位做准备的学生,定位为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1]。专业硕士教育最早出现在美国,我国的专业硕士培养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逐渐兴起;教育部和国务院统一部署展开试点探索工作,九十年代开始正式开始和推广专业硕士培养教育。然而,此时的招生对象主要面向具有一定的相关从业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或者管理人员,培养模式也主要以非全日制的在职培养模式为主。随着经济的发展,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成为社会急需的人才,增加研究生教育类型和模式,加快研究生培养步伐成为国家的教育战略目标,因此,教育部增加了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并扩展到了多个领域。从此,我国专业学位硕士教育逐渐向全日制教育模式转变,招生对象也开始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并逐年增加专业硕士和学术硕士的比例[2]。环境工程专业作为21世纪的朝阳专业,也成为新增设的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之一,而且越来越得到考生和招生单位的重视。环境工程专业硕士旨在培养服务于环保产业的应用型高端人才,对发展我国环保产业、提高国内环保技术和提升国际环保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随着招生单位和招生人数的增加,环境工程专业硕士的教育质量和毕业生质量引起了教育工作者和欧洲杯投注官网的人才招聘单位的重视和广泛讨论[3-4]。本论文依托教育部“生物净化与转化”创新团队和浙江省“环境科学与工程”重中之重学科的建设,通过围绕当前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出环境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效率提升的新方法。

一、培养效率概念的解析

(一)效率及培养效率

效率,“效”即效果,一般是指行为对目标的效果;“率”指速率,行为达成目标的速率。马克思曾采用单位工作时间的产量来衡量生产效率。效率在经济学上的含义,萨缪尔森给出的定义是“经济在不减少一种物品生产的情况下,就不能增加另一种物品的生产时,它的运行便是有效率的”。效率在管理学上含义,是输入与输出的关系,对于给定的输入,如果能获得更多的输出,则提高了效率。总之,经济学理论体系对效率的基本认识是一致的,即效率是投入与产出的数量关系,就是要使资源成本最小化效用最大化。根据经济学的生产理论,高等院校研究生培养的效率是指高校人才培养系统在既定成本下所能生产的最大产出量。它是保证现有技术水平下,生产者得到最大产出或投入最小成本的能力。而对于本论文中的人才培养效率就属于配置效率,即在现有社会资源和规定的培养时间内,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专业知识、实践能力及综合素质等各个方面的成长及收益。

(二)培养规模效率

从教育经济学角度来看,对教育成本投资也是一种生产性投资行为,可以计算投入产出进行成本效益分析。自2009年面向应届本科毕业生招收全日制攻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以来,全国具有招收专业硕士研究生资格的培养单位日益增多,且招收名额也不断增加。2010年国家在2009年的基础上减少学术型硕士3.8万名,减少的名额用以增加全日制专业型硕士,最终达到专业型:学术型=7:3[5]。一般来说,全日制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投入包括人力(专任教师、行政及后勤人员等)、财力(国家财政拨款、企业投资、社会资助、科研收入、学生自费等)、物力(实验设备、固定资产等)等方面;而全日制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产出包括硕士毕业生数量、研究生学术水平、研究生教学成果、研究生综合素质提升等。所以合理且平衡的投入产出比是提高培养规模效率的关键[6]。

(三)培养质量效率

对于全日制专业硕士人才的培养,较高的培养规模效率并不代表具有较高的培养质量效率,因为培养规模效率更多的是数据上的表征,而全日制专业硕士人才的培养更多体现在培养质量效率上[7]。环境工程专业硕士培养单位的目的都是培养出掌握了坚实、系统的环境科学与工程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及现代化实验方法和技能,能从事应用型工程技术研究、开发和管理工作的高级工程应用型人才。如果培养单位输入到社会的环境工程专业硕士不具有这些能力和素质,达不到社会的要求,那么这样的培养是没有效率的。所以随着硕士研究生规模的扩大,怎样保证研究生质量与数量的共同增长,在提高培养规模效率的同时也提高培养质量效率成为一个难题。

二、培养效率存在的问题

(一)偏重于培养规模效率

由于我国高校尚未完全摆脱政府的依附地位,传统的计划体制依然存在,市场调节机制非常不完善,导致高校招生计划并不符合社会的人才需求,很多专业毕业生数量远大于社会的需求量。以环境工程专业为例,随着近年来国家环境质量的下降,国家对环境保护的呼声越来越高。在此背景下,各高校争相开设环境工程专业,并开始大规模招生。但是环保产业对人才的需求与市场等行情密切相关,导致对人才的需求跟不上招生的速度,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环境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就业率。所以一般说来师生比越大培养质量越高,哈佛大学的师生比约为1:2,耶鲁大学的师生比约为1:3,在我国关于培养效率的师生比国务院规定的是不小于1:10,而事实上中国很多培养单位的师生比都没有达到这个标准[8]。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很多培养单位向社会输出的专业硕士人才都并未达到既定的培养目标以及社会要求。所以过于地强调投入产出比,偏重于培养规模效率,严重地影响了培养效率。

(二)培养质量效率不明显

目前全国已经有170余所高校等单位开始招收环境工程专业硕士生。在所有招收环境工程专业硕士的高校等单位中,招生质量和教育质量参差不齐。然而,在传统的学术型硕士培养理念下,大部分的专业硕士培养单位虽然对专业硕士的一些培养方式做了一些改革,但是培养理念未能转变,结果表现为专业硕士与学术硕士的培养方案差别不大,并未能增强环境工程专业硕士在环境保护技术、技能和管理方面的实践能力[9]。另外,社会对环境工程专业硕士的误解和歧视,导致培养单位对专业硕士的招生和培养不够重视,也是造成环境工程专业硕士虽然生源逐年增加,但是培养观念跟不上的重要原因之一。对于专业型硕士的培养模式一般为校内导师与企业导师联合培养,这种模式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学生在完成校内理论课之后在企业导师的引导下进行实践应用工作。但是这种模式在专业导师缺乏、高校重视学术的氛围下流为形式。目前高校对专业硕士的培养模式依然是理论课、做实验、写论文。这种培养模式虽然有助于学生对基础理论的掌握和科学研究的探索,但是实践阶段的缺乏使得专业硕士的培养失去了其本质意义[10]。就环境工程而言,理论、实验和实践三个环节存在着巨大的差异。理论是在理想状态下得出的结论,实验是除去了很多干扰因素后对理论的验证,而实践的复杂性使得其与理论和实验存在着巨大的脱节。同时配套设施不完善使得实践环节难以执行也是无法提高培养质量效率的重要的原因。目前高校名义上虽然有不少实践基地,但是只是建立了名义上的合作关系或者实践基地,并未形成真正的专业硕士实习培养方案,结果表现为实践基地的建设的形式化,无法真正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提供相关的实践机会。因此,培养单位招收计划的盲目性、对培养理念的误解、培养模式单一、配套设施不完善等原因使得全日制专业型硕士的培养质量效率在其培养规模效率提高的同时并未得到明显的提高。

三、培养效率提升的思考

(一)强化专业硕士特色培养

建立完善合理的市场调节机制,有助于加强教育活动与劳动力市场的联系,保障人才培养的质量、数量、规格和外部需求之间的一致性,从而提高教育系统的整体效率[11]。环境工程专业硕士的培养方向应当满足当代工业、企业以及社会对环境的要求,其掌握的环保技术、技能和管理理念应当满足环保产业的技术要求。传统的研究生培养只注重理论研究,往往对实践应用培养不足,因此,导师必须在这方面予以重视。研究生成果评定除了以学术论文作为评选的标准之外,可考虑工程应用经验、应用型研究成果等同时作为考核指标,特别是带有学校或者地方特色的培养,对学生的就业及成长具有较好的优势。以我校环境工程全日制专业硕士生培养为例,我校针对浙江地方经济特色和全日制专业硕士的培养目标,重点开展服务地方经济的废水高级氧化、废气生物净化、污染物资源化等方向的产学研系统培养,使硕士生掌握一定的工程设计、设备调试和工艺开发的能力,并鼓励全日制专业硕士积极参与校外设计院或者环保企业的实习,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

(二)专业、课程规模培养效率提升

对于专业硕士而言,重要的是应用技术而不是科学研究,故课程设置的时候应与学术型硕士培养有所区别。例如环境工程专业硕士的课程设置中可重点开设“环境工程cad技术”、“环境影响评价”和“施工管理”等具有较强实践应用性的专业课程。对于一些技术性很强的课程,授课老师还可带领同学深入环保设施施工现场、污水处理厂或者企业现场等现场教学,并请企业资深工作人员进行现场讲解,如有可能,在保证安全的条件下,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以此增加学生的现场观摩体验,加深印象,提高动手能力。将资源更多地投入到专业硕士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这样既平衡了投入产出比,提升了专业、课程的规模培养效率,也会提高培养质量效率[12]。

(三)学位论文质量与专业技能提升相互促进

为了在提高专业硕士专业技能的同时提升学位论文水平,实现两者的相互促进,针对专业硕士的培养计划可以考虑学位论文与实践实习交叉完成。如首先,专业硕士在完成专业课程学习后,必须进实验室参与导师课题部分工作,了解各研究方向并与导师讨论确定学位论文需完成的内容,导师协助制定相应的完成计划,硕士生了解、掌握并展开初步研究;其次,在了解并熟悉学位论文需要完成内容以及实验环节基础上,去相关企业或事业单位实习与实践,熟悉实际技术应用工作开展所需的各项技能,并初步掌握时间、计划管理的相关知识,特别是培养规定时间内制定并完成相应任务的能力;再次,在实习实践一段时间后,回到学校继续完成学位论文。这样一方面可以在去企业实习实践时认真学习并培养相应专业技能,另一方面也可以将学习到的管理等知识用于后续学位论文完成,确保学位论文的质量与专业技能提升的相互促进。环境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可以是在一定的生产实践或者工程背景的基础上完成的具有应用性和创新性并解决了一定实践问题或技术问题的论文。如环保工程设计,也可以是环保设备等产品的开发,是技术在某领域的推广与应用总结报告,甚至还可以考虑是某个项目的规划或者管理。当然,论文应该由导师把关,并通过学校和企业组成的专家组的答辩。将环境工程专业硕士生的培养与企业或者事业单位合作,特别是学校与企业合作,对专业硕士的培养可以做到理论与实践、教育与经济的结合,使人才的培养满足市场的需求。学校与环保企业共同制定研究生的培养计划,邀请学校师生深入企业内部,共同参与环保产业相关的规划、设计、施工、运营和管理工作,学校聘请企业的资深工程师作为兼职教授,为学生传授环保产业中的一些实际应用知识。学校的研发应用到企业生产当中,企业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再反馈给学校,学校与企业共同商讨应对策略或者改进措施。专业硕士有在企业实习的经验,企业从学校定向招收学校毕业的毕业生,如此,产学研之间形成了完美的合作关系。这样既解决了学生就业的后顾之忧,又解决了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从根本上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企业的主动参与性[13]。环境工程专业硕士的培养对我国的环境保护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做好环境工程专业硕士的培养工作是当今高校和相关的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在培养过程中,我们可以采用培养效率提升为目标,分析规模效率及质量效率等存在问题,并积极思考改进的措施,强化专业硕士特色培养,实现学位论文质量与专业技能提升相互促进,培养出高质量、高水平、符合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梁丽萍,段荣娟.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现状与思考[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5,(5):88-92.

[2]翁勇南,宋守信.我国工程硕士培养体系改进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9,(3):20-23.

[3]余国江,杨冰玉.特需项目:专业硕士培养路径新探索[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4,(8):9-13.

[4]倪瑛.浅析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4,(32):184-185.

[5]任欣荣,等.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招考工作问题之归因[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5):55-60.

[6]张杰,王滨松.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4,(4):1260-1261.

[7]段丹.关于加快专业学位教育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j].河北学刊,2010,(4):242-244.

[8]杨微.我国专业学位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发展策略[j].现代教育科学,2012,(7):140-142.

[9]肖鸿,等.环境工程领域专业硕士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教育,2012,(1):45-47.

[10]章国平,汪燕春.当前高校与企业合作培养人才的困境与出路[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287-290.

[11]陈景文,刘洁.研究生课程的“研讨式”教学方法[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8,(1):55-57.

[12]李凡修,艾俊哲.环境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j].广东化工,2014,(23):161-162.

篇6

       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和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知识是最好的武器,投资自己才是最好的投资。在工作后,也有很多人想要考取一个研究生学位,以丰富专业知识,提高职业竞争技能,从而获得一个更加远大的前程。

       现在距离2017年考研只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了,很多在职人员虽然有考研想法,但是却对考研常识一知半解,只得像无头苍蝇一样四处乱撞。

       在职人员报考在职研究生多数是想拿到硕士学位证书,那在职研究生的学位和全日制研究生的学位有什么区别?在职研究生学位证书含金量有多高?关于研究生的分类、学科划分、证书区别、match培养方式、就业前景、报考形式等你都清楚么?

-1-

脱产研究生vs在职研究生

        研究生教育属于国民教育序列中的高等教育,分为两个层次: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目前我国硕士研究生种类比较复杂,按照学习方式划分,分为全日制硕士生和非全日制硕士生两种。

 

全日制研究生,即周一到周五正常工作时间上课的研究生,概念基本上等同于在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进行脱产学习的脱产研究生,分为专业硕士和学术型硕士。

非全日制研究生按照入学和考核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同等学历申请硕士(博士)学位,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包括参加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等)和单独考试取得硕士学历证书和学位证书。

在职研究生获得的硕士学位证书与脱产研究生获得的学位证书是一样的,但他们也有一些区别,具体来说:

1.上课时间

      脱产研究生是脱产全日制学习;在职研究生是利用非工作时间,比如周末时间进行学习。

2.入学及毕业流程

      脱产研究生需要参加每年一月份的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被目标院校录取后,获得研究生学籍。考试属于淘汰选拔制,择优录取,修满学分后获得硕士学位证书。

在职研究生在学习的同时还要承担相应的工作任务,参加研究生课程不需要入学考试,学分修满,就可以获得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结业证书。满足申硕条件者,通过研究生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全国统考,并通过学术论文答辩后,同样获得硕士学位。

3.获取的证书

       脱产硕士研究生最后能够获得硕士学位证书和毕业证书,是双证书,分别代表学位和学历;在职研究生最后能够获得与脱产研究生一模一样的硕士学位证书和结业证书。改革后,硕士学位证书后面多了非全日制字样。

此外,脱产研究生偏理论,侧重基础理论知识,在职研究生则侧重论文,考试难度就相对降低,但有工作经验。从学习时间上来说,在职研究生整个进修过程也要2-3年,与脱产研究生差不多。

-2-

学硕、专硕,傻傻分不清楚

 

学术型硕士,简称学硕,偏重于理论学科类,授予的学位也主要是学术型学位;专业型硕士则培养的主要是市场紧缺的应用型人才,倾向于实际操作技术类。

 

       大部分学硕现在还是院校统考形式,入学统一考试完全是严进宽出的代表。院校统考历来已久,学习参考的资料很多。学硕选择面比较广,奖学金比例比较高,进高校就业和考取博士很有优势。学制一般为三年。

 

专业硕士的招生考试之前有10月份的“联考”和年初的“统考”两次机会,考生可自行选择。2016年,十月联考被叫停,就只有年初统考一次机会了。专硕又分全日制专硕和在职专硕。全日制专硕的招生考试是12月份的“统考”,在职专硕的招生考试是参加10月份的联考(工商管理硕士等个别少数专业也可参加1月份“统考”)。全日制专硕同时颁发学位和学历证书,非全日制专硕士则只颁发学位证书(个别少数专业除外)。从社会的认可度看,社会对全日制学术型硕士和全日制专业型硕士认可度非常高,但是对在职专硕的认可度低。

-3-

在职研究生的考取方法

 

在职人员参加研究生教育的方式分为两类: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学历教育结束后可以获得双证(毕业证 学位证),非学历教育没有毕业证,没有学籍,申请通过可获得学位证。

单独考试:获得双证

       每年1月随统考进行,考试试题由招生单位独立命题,可获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具体要求是:

       大学本科毕业后连续工作4年或4年以上,业务优秀,已发表过研究论文或已经成为业务骨干,经本单位同意和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推荐,为本单位定向培养或委托培养的在职人员;获得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后工作2年或2年以上,业务优秀,经本单位同意和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推荐,为本单位委托培养的在职人员。

五月同等学力:无学历证,有学位证

      本科学历,获得学士学位后,具有三年或以上工作经验的同学,可以不参加考试直接进入研究生进修班学习,在完成全部课程并达到学校要求的成绩后,将取得《结业证书》。在通过“每年5月举行的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全国统一考试后,就可以获得国家认可的硕士学位证书。此学位含金量等同于全国统一研究生考试获得的学位证书,并受国家承认、社会认可,跟全日制研究生硕士学位没有实质性的区别。

1月法律硕士:双证

      这里所说的法硕考试属于学历教育,随一月份的全国统考一起进行,可获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1月法律硕士报考条件和全国统考条件相同,允许应届本科毕业生报考,除此之外需要在高校学习的专业为非法学专业的才可报考。这13个专业不得报考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法学、经济法、国际法、国际经济法、劳动改造法、商法、公证、法律事务、行政法、律师、涉外经济与法律、知识产权法、刑事法。

1月工商管理硕士:双证

       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及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大专毕业后有5年及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2年及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研究生进修班:无学位证,无学历证

       研究生课程进修班不属于学历教育,研究生课程进修班是在职人员进修、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的一种非学历、非脱产的教学形式,不能直接与硕士学位挂钩,不发毕业证书。

篇7

【关键词】研究型实践 工程任务 组合式教学 过程考核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4-0226-02

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要“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探索并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研究生教育体制和运行机制,鼓励在研究生培养体制、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教材教案、培养方式、科研训练、社会实践、导师指导方式、学位论文标准、管理与运行机制等方面加强创新研究[1],促使我国研究生培养质量和研究生教育的整体水平接近或达到发达国家水平,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目前,我国一些工科专业招收工学硕士和工程硕士两类硕士研究生,此外由于专业间交叉研究等需求,不同专业本科毕业生进入同一专业攻读硕士学位,形成同一专业在读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具备不同专业基础和培养目标的现状,通过控制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一些培养环节[2],[3],来完成并检验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而在硕士研究生课堂课程教学上却大都采取统一授课、同等评价等本科教学方式,既影响教学效果,又不利于在教学中培养研究生创新与工程实践能力。

因此,本文结合“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卫星大地测量基础》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探讨以“研究型”和“工程任务”相结合的组合式教学方式,以有效提升研究生理论水平和创新实践能力。

一、明确课程教学目标

由于计算机微处理与自动化技术、机械制造、新型材料、数值算法等方面的飞速发展,一些工科专业硕士学位课程理论与实践技术更新较快,加上课程改革与调整,课堂理论与实践教学学时压缩,导致最终演变成课堂讲座。学生了解了专业新技术与新理论、开阔专业视野,却难以通过该课程学习系统掌握某一专业方向的研发基础,或解决某类专业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因此,讲授基本原理,注重专业课程前沿理论与技术,并顾及工学硕士和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与区分学习任务,是研究生个性化教学培养的保证。

《卫星大地测量基础》课程主要讲授卫星定位理论与技术及其在大地测量领域中的应用。近十年,“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专业全国优秀硕士论文中有1/5与卫星定位理论和技术相关。gnss数据处理与应用研究已成为该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的主要研究领域。目前,卫星定位技术正处于一个快速发展与变化时期:gps、glonass、galileo、北斗等系统已经或正将实现全功能[4];网络rtk(vrs)、ppp、ppk、快速静态、多系统联合网平差等gnss新技术不仅理论研究趋于成熟,且已在一些测绘项目中应用,原有gps静态、单基站rtk等教学内容可能导致工程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不能胜任gnss工程任务;同时,在讲座式授课方式下工学硕士研究生难以锻炼计算机编程能力,开展gnss理论算法或拓展应用研究,降低其创新能力。故有必要建立最新的、培养研究型与工程应用高素质人才的课程教学内容。此外,依据宁津生院士对“测绘工程”专业认证的论述,各高校应扬长避短,建设有本校特色的课程体系。硕士研究生课程教学内容在创新能力培养与实践应用上也可考虑向本校优势学科倾斜。

二、设计双向、组合式教学内容

工学硕士教育以培养教学和科研人才为主,侧重于研究能力的培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则强调工程应用,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5]。研究生课程体系在研究生培养方案中处于核心地位,作为一门专业学位课程除强调理论学习外,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启发与培养,及最新工程实践技术传授更具重要作用。

1.公共教学内容

工科专业学位课程基本原理与基本理论、与课程相关的当前理论与技术最新进展状况,是硕士研究生必须掌握或了解的专业背景知识。《卫星大地测量基础》硕士学位课程为2个学分共32个学时,此部分设置4~5次课,以讲座方式介绍课程理论基础与前沿内容,如图1公共教学内容所示。无论工学硕士与工程硕士,还是有无本专业知识背景,此部分教学内容皆可起到入门或回顾,并激发与本课程内容相关的创新思考。

2.研究型教学内容

工科专业学位课程传授的理论与技术其自身也存在不断发展和变化的过程。算法研究与技术创新,一般离不开计算机辅助编程、计算与控制。工程中仪器设备改造与控制、观测信号捕获、测量数据采集、计算模型优化等都可成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方向。

伪距单点定位既是《卫星大地测量基础》课程教学内容的一个综合性知识点,也是gps定位技术在工程领域中已广泛进行应用创新的基础,如旅行导航、物流行车优化、精细农业、安全防盗等等。对于工学硕士、具备相关专业背景知识的学生,利用matlab、vc#、vb或fortune等编程语言,参考gps中间交换数据文件rinex协议进行观测数据的提取、解析、解译与存储,依次建立卫星轨道方程、伪距观测方程等数值计算模型,从而逐步实现伪距单点定位,如图1所示。以课外动手编程为主,课内辅导答疑为辅,设置5~6次课,构建形成性测试项目,既分散集中考核的压力,又锻炼了学生编程与数据处理能力。

3.工程任务型教学内容

提高硕士研究生实际操作能力、加强实际工程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是当前国家扩大工程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的动因。根据教育部的要求,工程硕士将逐步取代工学硕士成为研究生教育主体。购置国内外一流专业设备与数据处理软件,参考现行国家标准与行业规范,培养研究生应用专业设备完成实际工程任务的能力,符合国家对工程硕士的培养要求。

gps网约束(联合)平差、网络rtk定位等是《卫星大地测量基础》课程主要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利用美国trimble公司开发并发行的trimble tgo/tbc、trimble data transfer、trimble configuration tools、trimble survey controller等专业软件,掌握gps数据下载、rinex数据格式转换、trimble 5800/r8接收机设置、gps基线处理、gps无约束平差和约束平差或联合平差、网络rtk测量与道路放样等,培养能利用gps专业设备与软件进行gps(快速)静态定位、网络rtk动态定位等工程应用实践能力,将有利于提高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此部分教学内容以课外自学软件为主,课内辅导答疑、现场演示等为辅,设置5~6次课,构建形成性测试项目,如图1所示。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进一步提高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 http://,2005

[2]吴瑞林,王建中.研究性教学与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3(3):10-15

[3]the framework for higher education qualifications in england, wales and northern ireland. the quality assurance agency for higher education, uk. http://qaa.ac.uk/, 2008

篇8

关键词:体育硕士 专业学位 联合培养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童编号:1004-5643(2013)09-0026-03

前言

我国在2005年设立了体育硕士专业学位,2009年国家教育部又增招了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到2012年,我国部分院校已招收了四届全日制体育专业硕士。

但由于我国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的发展起步较晚和全日制硕士生缺乏基本的经验和实际操作能力,使培养单位在培养人才方面受到了困扰。

如何更好地使我国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研究生培养的工作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成为我们刻不容缓要解决的问题。

实施联合培养模式是我国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研究生培养改革的迫切需要。

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研究生的职业性、应用性的特点决定了其培养需要整合国内外、高校、企业以及各类科研机构的资源,对其进行学术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在新形势下积极探索联合培养模式,对我国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 研究方法

1.1 文献资料法

在中国知网数据库搜索的有关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人才培养模式等相关的文献资料,并且通过网络了解我国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培养院校的培养方案及课程设置情况,为论文撰写提供支撑。

1.2 访谈法

本文通过电话、电子邮件等方式与培养院校的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研究生、专家交流,了解其学校培养模式现状以及专家对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见解。

1.3 逻辑分析法

根据调查访谈的结果,结合当前我国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研究生培养方面的突出问题,进行探讨和论证,提出新的培养模式,为本文的撰写提供清晰的逻辑序列。

2 目前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研究生的培养院校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要招收对象,课程设置与培养方式与学术型专业研究生相比大同小异,一般都采用传统的全日制教学方法。

由于我国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研究生培养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一系列教育培养问题还在摸索探讨阶段,种种原因导致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研究生培养的“入口”与“出口”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给培养单位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全日制体育硕士研究生培养存在如下突出问题:

2.1 培养目标不够明确

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立足点是以社会需要为导向,培养具有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又能独立承担体育专业技术的高层次应用型体育专门人才。

但是,作为仍处在初期探索发展中的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缺乏其他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可借鉴的成功经验,个别培养单位照搬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导致研究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得不到有效的保障以及学术能力得不到更好的提升。

培养单位应结合体育硕士专业研究生的专业领域特点,充分体现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职业性内涵,确保人才培养目标不与社会需求脱节。

2.2 课程结构设置比例失衡

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设置与安排是保证培养质量和实现培养目标不可缺少的环节。当今,从众多培养单位开设课程的不仅必修课程所占的比重大于选修课程的比重,供学生自主选择余地不多,忽略了学生自我个性的培养与发展。而且课程设置上大多参照体育学术型学位的培养方案,欠缺专业性的突出培养,应用实践课程较少,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自身教育特点得不到充分体现。

再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多采用各高校指定教材,此类教材的理论性大于实践性,而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掌握一定理论基础的同时,更要具有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在访谈过程中,部分院校的学生对学校课程设置与课堂教学内容、授课方式存在异议。主要呈现在:教学实践课相对偏少,部分培养高校课程过于注重专业理论知识的开展,欠缺与实践性、前沿性知识相结合。培养院校应在课程设置与安排上根据学校的现有资源充分体现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与个性的发展。

2.3 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的师资力量薄弱

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过程也是体现导师队伍的素质与学术水平的过程。尽管,目前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指导教师大多来自高校的学术型教师,科研能力和理论水平都较强,但是缺乏相对的应用专业理论知识及解决体育运动实际问题的经验。

我国的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从主要针对在职人员转向以应届本科毕业生招收为主,相比之下,与之对应的师资力量却显得单薄。

在实际培养过程中,一名导师经常身兼数名应用型硕士与学术型硕士的指导工作,对全日制体育专业型研究生的教育实践能力的提高以及日后就业难免有所影响,这与当前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发展要求不相匹配。

2.4 学生缺乏前沿知识的灌输

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起点在于培养具备创新型知识结构的高级应用性人才。作为体育类研究生不仅要时刻关注本专业最前沿的知识和热点,而且还要把握其发展趋势和方向,积极吸取它们的精华成分,用理论去指导实践工作。但在现实的访谈过程中并不是这样,大部分学生们认为所学的课程内容中前沿水平知识甚少,更多的是授课老师只在课本知识的基础上稍加了延伸。导师及授课教师应该主动积极地推荐与之相关的母学科课程给学生阅读并讨论,学生只有熟知体育类相关知识的来源,才能提高他们的理论深度。

相关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学生很愿意学校开设一些与专业相关这方面的新课程,给他们注入新的血液。学科前沿知识是动态发展的,课本上的知识已然不可能及时反映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因此,在教师传授课堂知识的同时要能体现出与时俱进,与学生一起关注并共同分享最新学科知识。

2.5 高校与高校之间的交流相对较少

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研究生应该在技术技能教学能力方面有所突出,但事实并非如此,有部分培养院校的学生要求加强专业跟实践方面的课程训练;有部分院校的学生要求在加专业跟实践方面训练的同时还要加强理论课程的训练。如果高校与高校两者联合培养的话,需要加强理论学习的学生去其他理论突出的高校学习,需要加强技术技能方面的学生可以去技术较强的高校锻炼,这样不仅能加强校与校之间的友谊,还能强化学术交流,学校之间、学生之间的相互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必定能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3 实施研究生联合培养模式的意义

联合培养模式在国外实施已久,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为经济社会创造了一定的实用价值。目前在我国,研究生的联合培养处于探索阶段,应用尚窄,推行和实施有一定的难度,需要进一步推进这种培养模式的改革。

根据目前我国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以上的现状问题,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需求,在体育领域方面,联合培养模式更值得我们借鉴与推广。

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应整合社会资源,构建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联合培养模式,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联合模式的构建,即可以让学生不断接受新文化、新知识,也能帮助学生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及自身的综合能力,还能弥补培养院校在自身资源上的不足,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特长,让学生个性化成长,满足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对我们今后研究生培养工作具有积极推动的作用。

3.1 有利于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的部分培养单位虽然具有教学经验丰富且专业知识渊博的教授,而且还建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教学管理体制和齐全的教学设备。

在科学研究上,培养院校的教师所主持的理论课题要多于应用型的课题。而其他经济发达、实力较厚的高校、企业、究科研机构及国外的培养单位专业人才相对集中,并且拥有普通院校没有的先进仪器和实验设备,但在教学方法上缺乏系统的研究和探索。

如果培养单位能够根据自身条件的不足,跟其他单位渗透联合培养学生,充分发挥自身各有的优势,将不同院校的体育文化融合到一起,就能构建成一个较为系统的综合性较强的人才培养基地。

3.2 促进课程学习、课题研究、教学实践一体化

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研究生的培养过程分为三个环节,分别为课程学习阶段和教学实践及课题研究阶段,这三个环节相互独立,又互为影响,这是培养一个合格的研究生必不可少的三个环节。由于我国全日制体育专业硕士起步较晚,在培养上还处于摸索阶段,部分培养院校对全日制体育硕士研究生的培养集中在校内进行单独培养。教学实践大都安排在本校实习,在课题选题内容上,大部分研究生是从自己导师承担的科研课题找切入点,选取其中的一部分作为自己的课题研究内容,忽略了专业方面的工作需要,科研成果缺乏针对性、应用性和实用性价值。学生没有自己实际性的东西。如果能打破封闭式的培养模式,构建联合培养模式,能扩大学生的视野和知识点,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空间,这对研究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无疑是一个很好的锻炼。由此也可以培养出适应于市场经济的应用型人才。

3.3 有利于就业的“双向选择”

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研究生的就业问题受到了培养单位、学生自身以及用人单位三方面因素的影响。在调查研究中显示,我国大部分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研究生在择业时,首先考虑的是待遇和地域问题,其次才涉及到本身所学专业的匹配性和事业的发展空间。自然而然会选择行政类的有保障的职业,使他们在事业上的成就感跟物质上的满足感形成了较大的落差。若能充分利用可利用的资源,构建联合培养模式,不仅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接触外界的新事物,了解未来的就业单位,规划自己的人生,不断增强学生自身的综合能力,同时还能不同程度地避免了毕业生就业时择业的盲目性。

3.4 有利于弥补生源不足的问题

具访谈得知,目前大部分学生自身不愿选择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他们认为,全日制体育硕士这个专业在社会上很多用人单位不承认,加之学习年限短,所学的知识相对受到限制,之所以选择这个专业,源于自身考试成绩不是很理想,部分学生是第一志愿落选而被迫调剂上这专业的。长期以往,这些客观存在的原因将会使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的生源递减。若培养单位能实施联合培养模式,全方位提高学生各种能力,以此来消除学生这种消极的心态,增大生源,为国家培养出更多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

篇9

【关键词】法律硕士;实践教学;改革

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是21世纪法学教育的闪光点之一。2009年开始,法律硕士从仅招收非法学专业的应届学生改革为允许法学本科应届生报考,从而出现了法律硕士(法学)与法律硕士(法学)两个专业的区分。由此,法律专业硕士层次的培养就出现了法学硕士、法律硕士(法学)和法律硕士(非法学)三种。

法律硕士(法学)和法律硕士(非法学)统称为“法律硕士”,其目的着眼于培养法律实务人才,即培养法官、检察官和律师等实务部门工作职业群体。而法学硕士则主要着眼于培养学术型法律人才,主要指法学教师和法学研究人员,主要从事法学理论研究和教学。

长期以来,“法学研究生教育的任务都明确规定为教学科研部门培养学术型法律人才(即法学硕士),缺乏研究生层次的实务型法律人才的培养渠道和制度设计”。法律硕士的引进,为我国法律实务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新的模式。然而囿于研究生教学、培养方式的守旧思维,各大高校并没有探索出一条与法律硕士专业的学生情况和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培养模式,法学硕士、法律硕士的培养方式趋同,法律硕士的法律实务能力及职业能力要求也并未在教学及培养方案中予以体现,这一弊端可从法律硕士研究生的实践教学层面予以反映。

一、法律实践性教学简述

法律实践教学是指通过讲授法律实务技能、观摩法律实际运用、分析法律事实及诉讼证据、分析案例、法律实务实习和办理案件等亲身体验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职业技能、专业方法、应用能力、职业经验的教学活动。简言之,实践教学就是要通过专门的实践教学方法培养、训练学生的职业专长和职业(技能)能力的教学活动。

二、法律硕士专业实践性教学之不足

鉴于法律硕士(法学与非法学)专业与法学硕士的培养目标与学生现状的不同,在课程设置和培养模式上应当有所不同。而这种不同主要应当体现在实践性教学活动占整个专业教学活动中的比重不同。由于教学模式僵化、传统,教学方法缺乏创意等诸多原因,我国既有的实务教学水平根本无法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和社会对法律高端人才的需求。

(一)实务型师资的严重缺乏

法律硕士实践教学的师资是制约法律硕士专业学生实践能力提升的“瓶颈”之一。“大学之大,非因其高楼馆舍,而在于其大师也。”对于学校而言,核心的生产力在于教师,缺乏一个良好的教师队伍,很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总体而言,我国现阶段研究生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沦为平民教育,师生比例的严重失衡成一大诟病,这一点在法律硕士(法学)专业尤为突出。其一,法律硕士(法学)专业招生人数较多,各大院校的招生规模基本在50人以上,政法院校的招生规模更大。招生规模的扩大速度明显快于学校教师的增长,导致师资严重不足。其二,与法学硕士不同,法律硕士(法学)专业的教学对实务型导师的需求较大。而受高校法学硕士理论人才培养模式和学校对教师考核制度的影响,高校教师多侧重于理论研究,具有丰富实务经验的教师数量极为有限。

正所谓,术业有专攻,以学术型教师讲授所谓的实践性课程,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由此实践教学沦为走过场与纸上谈兵。

(二)大班教学效果不佳

受师资、学校教学设施的限制,加之学生人数众多,法律硕士专业的授课多为大班教学,这严重制约了教学质量的提升。以笔者所在的西南政法大学为例,法律硕士(法学)专业的一个教学班由一般三个行政班组成,上课的学生人数在100人以上。如此一来,分摊到每个学生身上的教学资源便严重不足,教师也无法进行深入的讲解,教学之间的互动也仅有一小部分学生能够有幸参与。更为重要的是,实践性教学不同于理论讲授,只有学生亲身参与其中、充分实现教与学的互动,才能实现教学效果。否则,学生仅仅观摩其他学生的法律实践,与坐在电视机前收看庭审的效果别无二致。以模拟法庭为例,每个参与其中的学生都有自己的角色定位,事前需要对案情及庭审相关程序进行学习和规划,方能熟悉庭审的流程及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只有参与其中,扮演某个诉讼参与人才能真正地学习到庭审的相关技能,这一点是消极地作为一名“观众”的同学无法企及的。

(三)实务课程教授沿袭传统教学模式

我国高校现行的实务课程教学方式存在诸多弊病,这是制约我国法律实务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原因。其一、沿袭专题形式的理论讲授。对法律硕士的培养,除了在课程设置上有一些区别以外,在教学方法上与法学本科和法学研究生教学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本科“填鸭式”理论灌输或者以法学硕士“专题教学”为主,其他形式的法律实践训练较为少有,不具常态性,无法满足法律硕士培养目标与职业化教育的实践要求。其二、案例教学停留在分析层面上。案例教学帮助我们了解案件事实、理清法律关系,并得出法律结论,具有深化理解的功能。然而,在对法律硕士的培养中,案例教学的运用较为守旧,仅仅停留下“分析”上。在这种案例教学中,所提供案件的案件事实是已经确切知道的,在案件描述中已经对案情做出了认定,而在课堂教学中的任务仅仅在于对既有事实进行分析、定性并给出法律意见。众所周知,在司法实践中,任何裁判作出的前提都是准确认定案件事实。可见,相对于根据已知事实得出法律结论而言,如何从纷繁的证据资料中提取案件事实并加以评断,显得更加重要且难于把握。传统的案例教学方法无法达到这一目的,只能教会学生做简单的法律判断,无法教会学生提取案件事实并通过举证实现诉讼目的,难以有效提升学生对案件的综合把握能力。

(四)文书写作教学效果欠佳

某法学家说过:“笔上功夫和嘴上功夫是法律人赖以生存的两项技能。”文字表达能力的一个主要体现就在于法律文书的写作水平。然而,与法学硕士一样,法律硕士专业学生也鲜有人能熟练地进行法律文书写作,更何谈深谙法律文书写作之道。原因在于,虽然各高校均开设有法律文书的课程,但多采用理论化的授课方式,讲授的内容也多是“法律文书学”,而非“法律文书实践教学”。学生虽完成一学期的课程学习后,却没有针对某个具体的案例写过法律文书,教师也不会针对学生写作的文书提出详细的修改意见。没有针对性地教学和实践,学生写作的法律文书自然也难以符合规范。

三、法律硕士实践教学异化的管理体制缺陷

诚如前文对法律硕士实践教学弊端的分析,其实践形态已背离了其培养目标,这一异化反映出法律硕士培养深刻的管理体制障碍。

目前国内的法律硕士培养通常由单设的法律硕士学院集中管理,在毕业论文写作前的第一、二学年,学生所学课程完全相同,也无对应的指导老师,对学生学业的管理停留于研究部及法律硕士学院的统一行政管理与课堂教学安排,而不是个性化、体现法律实务要求的个性化指导。到了最后一年的论文写作阶段,才由学生根据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从导师库中选择相应的毕业论文指导老师,由于导师与学生间接触时间短、接触机会少,谈不上相互了解,更谈不上有何感情,因此对论文写作指导、实务指导都停留在较浅的层面,甚至出现个别不尽责的导师忘了自己有这么个学生、忘记指导从而影响学生毕业论文写作、答辩的情形,其荒唐可见一斑。这种培养机制导致的结果是,表面上有研究生部及一个法律硕士学院管理,也有论文指导教师,但最后成了似乎谁都在管、谁都没管的状态,在这种培养体制下,其实践教学出现前述种种弊端自然成了情理之中的事。

另外,这一体制下法律硕士培养毫无特色可言,都是统一的模型塑造,难以培养出创新性特色法律人才;同时导师队伍也缺乏激情,更缺乏竞争机制,很难逼出导师在培养法律实务人才方面的潜能。因此,现行的法律硕士管理体制亟待进行改革。

四、法律硕士分流至各二级学科所属学院的特色专业方向——西南政法大学的改革实践

针对前述法律硕士培养中实践教学的弊端及培养管理体制的缺陷,西南政法大学通过广泛调研、讨论,尝试进行改革,这一管理培养方式改革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法律硕士培养管理分流至各二级学科所属学院,以优化机制并激发学院积极能动性

各法学二级学科所属学院在研究生部统筹指导下,制订并实施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目标明确的法律硕士特色方向培养方案,主动吸引法律硕士优质生源。研究生部负责各类别法律硕士教育培养的指导、协调、监督和检查工作。

(二)动态竞争,提高法律硕士培养质量

各学院应以提高法律硕士培养质量为目标,根据本学院优势,开展各具特色的法律硕士培养工作。研究生部根据各学院法律硕士培养工作的实际成效引导各学院对培养方案进行调整和优化,在各学院之间形成法律硕士生源的动态竞争机制,方案实施后的前三年为培育保护期,此期间由学校根据各学院的师资情况、学科发展水平,统一分配法律硕士研究生数额;三年期满后由学生报名选择各学院特色专业方向,达不到30人报名人数的学科将取消法律硕士培养授权。

(三)分类培养,凸显各类法律硕士培养特色

各方向法律硕士培养方案除对法律硕士的培养作一般性规定和要求外,还应根据法律硕士(非法学)和法律硕士(法学)两类法律硕士不同的生源特征和培养目标,在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实习实践、论文指导等方面进行不同的特色化安排。

以我院(刑事侦查学院)为例,我院的特色在于证据调查、科学证据及司法鉴定实务等,为此为院有针对性的制定了“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证据应用特色方向)培养方案”,以法律硕士(非法学)的课程为例,其特色性、实务性体现尤其明显:

基于上述分析及例证可以看出,西南政法大学对法律硕士培养方式的分流改革及特色化培养方案,不仅充分体现了法律硕士培养重法律实务的培养目标,而且推进了培养管理的实质性、竞争性、合作性与有效性,而且百花齐放,不仅发挥了各学院学科的积极性及特长发挥,更能满足实务部门多样化的人才细化需求。

参考文献

[1] 王琪,董玉庭.法律硕士培养目标及相关问题分析[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7月,第24卷第4期.

[2] 2009年国务院学位办《全日制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适用于法学专业毕业生)》.

[3] 胡弘弘,谭中平.“法律硕士(法学)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与定位”[j].中国高教研究,2011年第11期.

[4] 何洪奇.法律硕士实践教学研究——以我国西南地区部分法硕培养单位实践教学为视角[d].广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1.

篇10

关键词:工程硕士;培养;实践探索

作者简介:高文波(1964-),男,湖北武汉人,武汉大学研究生院,副处长。(湖北 武汉 430072)

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34-0015-02

武汉大学是全国首批招收、培养工程硕士研究生的高校之一,目前工程硕士招生领域数已达到22个,涵盖水利、电力、测绘、机械、建筑、环境、计算机、电子通信、制药、物流等,具有鲜明的行业特色。经过十余年的探索与发展,为社会、行业培养了大量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一、适应社会需求,创新工程硕士教育理念

随着我国由科技大国向科技强国、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人才资源大国向人才资源强国的转变,社会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因此,迫切需要转变教育理念,调整研究生培养结构,大力培养各行各业应用型、复合型人才。长期以来,武汉大学坚持“以质量为核心,以学生为根本、以教师为主导,理论联系实际,重视应用、重视工程实践,开放办学”的工程硕士教育理念,为社会、行业培养了大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1.树立重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育理念

工程硕士与工学硕士在培养规格上各有侧重,在培养目标上有比较明显的差异。工程硕士是一种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它按工程领域设置,以专业实践为导向,侧重实务和应用,强调实用性和综合性。在我国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尤其要重视工程硕士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之需。

2.树立开放的教育理念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工程硕士教育必须学习和借鉴国际一流大学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和先进经验,必须加强与行业企业的紧密联系,积极探索和创新培养模式,完善培养方案,大力改革课程体系,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工程硕士教育水平。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在课程设置方面体现多层次、多领域、多方向、模块化、开放式的特征。学生根据自己的职业规划,在导师的指导下自主制订个性化的学习计划。

3.树立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教育理念

着力培养工程硕士研究生的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面向行业实际,侧重实践,将理论学习应用到实际工作之中,体现强化能力、突出实用、结合工程的特点,提高工程硕士研究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树立“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

确立工程硕士研究生在学习和研究中的主体地位,根据其身心特点、兴趣和个性特征,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自主选择、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不断获取知识。课程教学更加注重对其思维方法的熏陶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以及实践能力、职业素质的提升,使工程硕士研究生在研究方案的制订、研究资料的收集、研究方法的选择、研究过程的调整、研究结论的得出和研究报告的撰写等各个环节的工作中体现出较强的能力和良好的素质。

5.树立“大工程观”的教育理念

“大工程观”是将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思想道德与工程实践融为一体,具有实践性、整合性、创新性的教育理念。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目前我国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需要亟待改变狭隘的学术教育观,树立“大工程观”的教育理念,重视工程教育的实践性、应用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兴趣、工程实践能力以及工程创新能力。

二、面向行业实际,探索工程硕士培养模式

在推进研究生教育结构调整战略过程中,武汉大学秉承“规范管理、提高质量、突出特色、打造品牌”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理念,始终抓住为工矿企业和工程建设部门,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这一核心,经过不断实践探索,初步构建形成了以质量为核心,以培养工程领域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与行业紧密联系为根本,包括课程教学、专业实践和学位论文三大环节的工程硕士培养模式。工程硕士培养适应社会需求,与行业紧密联系。

1.课程教学环节

增设“行业前沿讲座”课程,大力推进案例教学,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行业前沿讲座”。为了使工程硕士研究生尽早接触行业、贴近行业,增进学生、教师与行业专家的密切接触和交流,帮助他们开拓视野,激发他们对于行业前沿重大应用问题的研究兴趣。我校把“行业前沿讲座”作为一门课程进行规划、建设,选定相关讲座内容,定期开展讲座,并保证讲座质量;聘请具有丰富实际工作经验、了解产业发展需要、熟知行业发展动态的行业专家开设前沿讲座。近年来,学校对各培养单位邀请行业高级技术和管理专家来校开设“行业前沿讲座”进行资助,每年都拨专项经费予以支持。

(2)案例教学。为了借鉴国际一流大学先进的教学方法,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我校在工程硕士课程教学中大力推行案例教学。近年来,我校坚持抓案例课题申报和案例库建设,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2.专业实践环节

通过加强专业实践的组织与实施以及专业实践基地建设不断强化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培养,提高其职业素养,通过专业实践锻炼,增长实际工作经验,缩短就业适应期,提高就业创业能力。

(1)专业实践。我校通过制定《专业实践手册》,严格按照实践手册要求完成整个专业实践过程。主要把握好四个方面的内容:实践计划制订;实践阶段小结与自我鉴定、指导教师阶段成绩评定;所有实践阶段完成后,专业实践学结报告;导师组给出专业实践最终成绩。

(2)专业实践基地。专业实践基地是实现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的重要条件保障,也是校企合作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重要平台,对于提高工程硕士研究生的职业素养、实践和创新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目前,我校正在制订《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外实践基地管理办法》,思考怎样选取实践基地、怎样建设和管理实践基地等相关问题。实践基地一般应建在大中型企事业单位,有行业代表性,应具备一定的软硬件条件(如食宿条件、实践场地、实践项目、指导人员等)。实践基地的建设与管理主要依托行业企业开展。

3.学位论文环节

学位论文环节对学位论文选题、学位论文形式以及论文评审与答辩都做出了相关规定。要求论文选题来源于生产实际,有实践意义和应用价值,要在专业实践中选题;论文形式根据选题,可以多样化;可以采用调研报告、应用基础研究、规划设计、产品开发、案例分析、工程/项目管理、文学艺术作品等形式;论文评审与答辩必须有行业专家参加。

三、强化过程管理,提升工程硕士培养质量

培养方案制定后,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十分明确,但是要让目标成为现实就必须强化培养链各环节的过程管理,保证培养质量。

1.课程教学过程管理

为规范课程教学管理,我校通过加强教师资格审查、课堂教学检查、考试及成绩登录等各个环节的监控切实保证教学质量。

(1)课程学习是培养过程的重要环节,是工程硕士研究生获取本专业领域基础理论和系统专业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长期以来,我校坚持课程教学选派有丰富教学、实践经验的教师授课,同时聘请行业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级专业人员和高级管理人员来校讲课。教师在实施课程教学之前要编写好课程教学大纲,严格按照大纲实施课程教学。

(2)课堂教学的规范和效果是评判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为此,我校加强了课堂教学检查与督导工作,聘请学校研究生教育专家组成员到课堂听课,选派课程信息员到课堂查课,引导研究生在网上评课,从而对讲课教师的上课水平和课堂教学质量进行有效监督。

(3)课程考核是检验学生知识获得的一种有效形式。我校要求课程考核按规定的时间、地点进行,注重平时成绩在课程总成绩中的比重,并要求上课教师及时将成绩录入学校研究生教育管理系统、各培养单位将考试试卷等相关材料存档备查。

2.专业实践过程管理

专业实践环节是工程硕士研究生增长实际工作经验、获取学位论文选题和素材、培养实践研究和创新能力的过程,也是达到培养目标要求的重要环节。

为了保证专业实践的顺利完成,我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建立了大批专业实践基地,并组织学校教师和行业企业高级专家共同指导工程硕士的专业实践。同时学校还专门制定了《专业实践手册》,明确专业实践内容及应达到的目标、详细的专业实践计划和实践考核办法,及时对专业实践全过程进行跟踪管理,定期检查、评估专业实践实施情况,较好地保证了专业实践质量。

3.学位论文环节管理

学位论文不仅是检验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也是工程硕士研究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专业领域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体现。

我校要求工程硕士研究生的论文选题来源于生产实际,有明确的实践意义和应用价值,要在专业实践中选题;论文形式根据选题,可以多样化,可以采用调研报告、工程设计、产品开发、工程/项目管理、应用研究等多种形式;论文评审与答辩必须有行业专家参加,论文评审按程序进行。同时狠抓开题报告、中期检查、论文评审、预答辩和论文答辩等环节,切实加强论文各环节管理,严把论文质量关。

四、结语

随着工程硕士教育的不断发展,还需在招生体制改革、导师队伍建设、质量保证体系和评价标准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索和实践创新,真正将工程硕士培养与工程领域各行业紧密联系起来,不断提高工程硕士培养质量,以期满足社会、行业需求。

参考文献:

[1]林蕙清.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和管理机制——在专业学位研究生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会议上的讲话[z].

[2]高文波.提高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11,(29).

[3]文冠华,姜文忠,陈宏量.抓好专业实践环节,确保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8):15.

[4]熊玲,李忠,赵伟.基于大工程观的工程研究生培养目标及相关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4):15.

[5]张笑燕,宋茂强.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过程管理与质量控制[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