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产业发展规划十篇-欧洲杯买球平台

时间:2024-05-22 17:28:07

生态产业发展规划

生态产业发展规划篇1

一、引言

生态旅游是绿色旅游,以保护自然环境和生物的多样性、维持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它是指在旅游过程中欣赏美丽的景色,更强调的是一种行为和思维方式,即保护性的旅游。不破坏生态、认识生态、保护生态、达到永久的和谐,是一种层次性的渐进行为。生态旅游的产生和发展归因于全球日益恶化的环境问题和对大众旅游的不满,人们回归自然需求的日益增加,向往清新的空气,清幽雅致的环境,生态的人居。同时也希望能品尝到绿色无污染的绿色食物,让身心在大自然环境中受到洗礼和净化。

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是美丽中国首次作为执政理念提出,也是中国建设五位一体格局形成的重要依据。“生态产品”是十八大报告提出的新概念,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核心理念。

因此,对生态旅游产业规划的研究显得十分必要,本文以玉林市仁厚镇生态旅游产业规划为例,将对规划的相关内容进行详细解读。本次规划以大自然为场所,把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结合在一起的理念融入的规划布局、产业定位、功能分区和服务设施配套,以旅游促进生态保护,以生态保护促进旅游,使当地从保护自然资源中得到经济收益。以期为同类规划提供相应的经验借鉴。

二、规划区概况

仁厚镇地处广西玉林市玉州区西北部,距玉林火车站15公里,国道玉石一级公路从境内贯穿而过。目前村村通公路,交通十分便利。规划区现状包括耕地、水域、防护绿地、绿地、村庄、道路等各类用地,以农田耕地为主。仁厚镇资源以农业类为主,土地肥沃,农业产品丰富,是玉林市重要的商品粮、蔬菜、禽、蛋、淡水鱼的生产基地之一。最大的特色资源是中医药健康产业园――融科技、信息、技术、培训、销售的市场大平台。这为仁厚镇生态旅游提供了扎实的生态基底。

三、规划解读

(一)规划设计的定义

在对旅游资源评价和生态旅游者市场需求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将生态学的相关理论与一般旅游规划理论相结合,进行的生态旅游资源与市场对的优化配置以及旅游活动在空间上的合理布局,为生态旅游制定发展目标和相应的实施方案。

(二)规划设计的重点

规划设计以生态旅游资源为基础,保护为前提,市场需求为动力,旅游项目设计为重点,对生态旅游区的功能布局、建筑风格、旅游设施和生态旅游活动做出符合生态学原理的规划设计,最大限度的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三)规划设计定位

做成面向国内领先的健康产业园实验体验交流基地;辐射广西区内的特色生态旅游城镇与生态文明和经济建设和谐发展的示范基地;从而推动玉林市农业产业的升级和生态旅游的发展。

(四)规划设计的原则

1.协调与可持续发展原则

生态旅游规划应该在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指导下,协调好生态旅游业与该地区其他产业的关系,以及生态旅游业内部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关系,协调好生态旅游建设项目和服务设施与生态旅游资源的关系

2.保护优先与稳步发展的原则

生态旅游开发必须以保护为前提,这是生态旅游区别于大众旅游的核心所在。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与生态旅游的发展相辅相成,要遵循保护优先,稳步发展的原则。

3.生态与文化真实性的原则

生态旅游规划设计要尽量保持生态旅游资源的原始性和真实性。不仅要保护自然的原始韵味,而且要注意对当地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避免旅游带来的文化冲突和文化污染。在生态旅游项目和产品规划设计上应该体现原汁原味,避免与生态旅游方向不一致的旅游活动。

4.多方参与和利益共享原则

在生态旅游规划设计过程中,普遍征求利益相关者的意见,使他们真正参与到规划中来,并接受他们的合理建议,才能使生态旅游在取得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获得各方满意的经济效益。

5.资源节约与清洁生产原则

在生态旅游项目与相关设施的规划设计上,尽可能实现“最小化”原则,能源和材料消耗、投资和服务设施建设都体现资源节约和再循环的原则,尽可能的多使用清洁能源,充分利用高科技手段有效保护旅游区生态环境,实现资源节约与清洁生产。

6.环境教育与科学教育原则

科学教育与环境教育二者相辅相成,共同发挥着通过生态旅游活动提高全民族科学素养和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重任,以实现保护生态旅游资源及其依托的环境十分重要。

(五)规划设计的思路

以玉林市仁厚镇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现状为基础,通过现状综合分析和评价,在自然景观、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上,以经济社会发展建设为背景,结合自然景观资源、产业资源、社会旅游景观价值取向、旅游城镇建设与生态建设协调发展。

围绕一园区(健康产业园),两产业(工业产业、生态休闲旅游产业),以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优先发展现代农业,并以现代农业和自然风光为依托发展农村生态休闲旅游业,以点带线,连线成网,形成人气后再进行小城镇建设开发和旅游地产的开发,以小旅游发展大文化大旅游,以大文化大旅游为引领,推动城市转型、环境升级。一、二、三产业有机融合,循环发展,就会给企业带来稳定的市场回报,确保了项目持久发展的动力。

(六)规划结构与分区

通过发展用地条件以及产业布局的分析,规划区未来的发展形态结构规划为“三轴五区、九园百庄”的空间形态。

1.“三轴”指:一条生态旅游南北向发展主轴、两条东西向发展次轴

2.“五区”指:教育科技主题区、农场体验主题区、养生养老度假主题区、健康游憩主题区和温泉商务度假主题区五个功能区

3.“九园”指:一个特色旅游集镇、一个竹博园、一个药用植物科普体验种植园、三个有机农场、一个水产养殖渔家乐、一个石斛养生农家乐、一个温泉养生农庄九个示范园

4.“百庄”指:百个生态农家乐

(七)产业规划

1.主导产业:中草药种植、有机果蔬种植、禽类养殖、水产养殖等。其中,中医药产业为龙头,是核心产业。

2.关联产业:根据主导产业,关联的产业包括:中草药加工、有机食品加工、商贸物流等,其中,商贸物流业是通用的配套产业。

3.第三产业:中医药养生体验、农事活动体验、商务会议服务、餐饮住宿服务、茶艺展示、农家乐从业培训基地、生态环保教育基地等产业。

四、结语

生态产业发展规划篇2

 

关键词:城市规划设计;可持续发展;探究

一、前言

城市这一人工环境综合体,由地表自然、社会经济要素以及环境综合作用而形成;自然、社会经济环境诸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构成一个具有一定结构、功能和运动方向的有机整体,称其为城市系统。城市可持续发展是指在不危害后代人和其它城市发展的前提下,以满足当代人的福利需求为目的,以建设生态城市为目标,通过规划、监测和调控等手段引导城市生态复合系统向更加和谐、平稳、均衡和互补状态的定向动态过程,体现了城市系统的一种状态或目标。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城市发挥地域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的作用也日益显著。

笔者试以公平、持续、协调、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来指导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实践,以桐乡市为例,通过三大目标规划有效解决桐乡市经济发展与环境容量之间的矛盾、生产与生活之间的矛盾、发展与保护之间的矛盾,寻求三大规划目标的统一和三大矛盾的解决,最终体现人的全面发展,而人的全面发展又有助于城市可持续发展向高级阶段推进。

二、在规划设计中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措施

(一)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城市经济发展与城市环境治理问题本身就是一对矛盾,它们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可持续的城市规划就是要营造良好的经济环境和优化经济结构。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强调三大产业协调发展,产业结构是城市经济结构的主体,影响着城市生态系统的结和功能。为改善城市生态结构,促进物质良性循环和能量流动,必须改进城市的产业结构。

从解决桐乡市经济发展与环境问题角度出发,规划发展一批设施农业、示范农业、特色农业、生态农业和创汇农业,把“三高”农业和有机农业结合起来,规划多种生态农业模式,充分利用空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农林立体结构生态经济系统,形成良好的水陆交换物质循环生态系统,农、鱼、禽水生生态经济系统,湿地综合利用开发复合生态经济系统,多功能污水自净生态经济系统;以庭院为主的院落生态经济系统;多功能的农、副、工联合生态经济系统。在企业层面上要根据生态效率,通过产品生态设计、清洁生产、产品包装“绿色化”等措施,实现污染物排放的最小化;在区域层面上,按照工业生态学原理,通过企业问的物质集成、能量集成和信息集成,在企业间形成共生关系,建立工业生态园区。

从解决生产与生活之间的矛盾出发,重点规划档次高、辐射面广的专业市场,巩固和发展现有的家具、钢铁、木工机械等专业市场,培育和壮大花卉、汽车、装饰材料、家用电器、塑料、布匹、水产等新兴的专业市场,结合桐乡市规划开发建设高档商贸中心。规划和建设信息网络,形成辐射全国、走向世界的信息产业基地,加快以科技服务、社区服务为重点的服务业发展,形成覆盖范围广、服务水平高,渗透到各行业、千家万户的综合服务体系:合理规划房地产业,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配套建设、综合开发”的战略,严格控制房地产用地外延扩展,消化闲置商品房,切实提高住宅小区的物业管理水平,改善市民人居环境;积极规划好旅游产业,要在特色旅游上下功夫,创立一批区域性特色“旅游品牌”,发展规模旅游,使之成为第三产业的支柱。

(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城市是一个由社会、经济、自然三个亚系统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通过人的生产与生活活动,将城市中的资源、环境与自然生态系统联系起来,形成人与自然、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与矛盾。生态环境可持续的城市规划就是运用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原理及其它相关的科学知识与方法,从城市生态功能的完整性、城市资源环境特点和社会经济条件出发,调控城市社会、经济与自然亚系统及其各部分的生态关系,合理规划城市资源开发与利用途径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方式,使之达到资源利用、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不断提高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统一,进而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由此促进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性利用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环境问题伴随着工业发展而加剧。在桐乡城市规划过程中,首先要使工业布局规划结合城镇规划,防止境外污染型工业向本市转移;要淘汰落后的工业技术,大力推广节约型资源、能源、原材料,减少污染性的工业技术和方法;其次是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制定和完善污染物排放控制指标,积极发展环保产业;再次要发展生态型工业体系,建立好重点工业园区。要建立健全农业环境保护机制,把保护耕地与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相结合,大力发展都市型生态农业、特色农业、创汇农业和“三高农业”。从景观生态角度统筹安排城乡园林绿地的系统规划,在保护优美自然生态环境的同时,创造良性的城镇生态环境系统,建设具有水乡和基础景观特色的园林式现代化城市。

(三)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所要追求的最终目标就是社会的可持续性。除了有效的经济增长外,可持续发展城市谋求的是在不同的利益团体中公平地分配社会资源,满足不同层次人群的需要,追求社会的共同繁荣和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从桐乡的发展现状来看,社会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关键领域。人的因素至关重要,桐乡人具有强烈的发展经济意识。而城市社会可持续发展也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个复杂的有机体,它是以人口为主体的立体结构,并与城市经济、城市环境等方面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其中包括人口、文化、教育、卫生与健康、艺术、体育、价值观念和社会网络等。城市社会可持续发展最终是人的全面发展,为了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做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系统规划。

首先,由于桐乡市的发展目标定位于中等城市,因此必须增加人口集聚,人口数量是确保桐乡市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要特别重视外来人口的管理,在规划中合理安排外来人口及流动人口的服务配套设施建设;其次,从人文生态角度出发,创造和谐、优美的人居环境,完善社区物业管理、社区供给与保障、社区教育、社区服务等多功能社区中心的结构规划。人才是可持续发展的智力基础,大力发展先进的职业教育,开展素质教育,提高大学适龄人口接受教育的比例,引进人才,搞好科技开发、转化与应用。科学、教育、文化事业是科学技术和人类文明的诞生地、推广者和传承者,只有科学、教育得到发展,才能保证可持续发展目的——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

生态产业发展规划篇3

关键词:小城镇建设;“四态合一”;规划体系;总体规划;城前镇

引言

我国现有的小城镇绝大多数都是历史上自发形成的,由于缺乏科学规划和管理,小城镇存在数量较多、规模较小、分布不均衡、发展水平大多较低、功能不够完善和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此外,资金不足、人才奇缺、土地浪费、环境污染、体制不合理和管理不完善等都严重地阻碍着小城镇的健康发展。在新型城镇化的要求下,小城镇建设要改变以往自然经济条件下农村地区的聚落方式,重构和优化城乡空间聚落形态,承载人口生存和产业的发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解决民生难题,更广泛地吸纳农民就地就业、居住,加强生态建设和特色发展建设成为为农村特色产业服务的特色镇,提升小城镇发展品质,实现小城镇的全面发展。

1.小城镇建设困境

1.1 缺乏完整的规划理论体系及规划思路,致使小城镇形态“千城一面”

多数小城镇建设盲目地照搬大城市建设经验,造成小城镇在产业结构、空间布局和建筑风格设计上相互雷同,缺乏自身特色。另外,一些小城镇在编制总体规划后,没有根据实际建设水平进行必要的修编,削弱了规划对城市建设的指导效力。

1.2 过渡追求经济效益,对社会、生态的考虑不够,发展动力不足

一些小城镇为追求经济效益和发展速度,采用粗放式的建设方式,忽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忽视环境保护设施及基础设施的同步建设。小城镇都是由自身传统产业发展起来的,而目前大多数地区的小城镇建设为了追求短期经济效益,引进与当地生态承载力不匹配的工业,发展后劲不足,同时使得地方特色生态、传统产业遭受大面积的破坏和冲击,甚至毁灭,小城镇难言可持续发展。

1.3 城镇建设追求“高大上”,丧失文化个性,城市空间单调乏味

我国的小城镇形态各异,各有珍贵的文化底蕴、生态宝藏和传承产业,是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宝贵财富,然而在现实建设中,小城镇的文化通常被摒弃或者忽视。一些地区的小城镇建设追求“高大上”,即广场求大、街道求宽、建筑求高和风格求洋,传统空间肌理被破坏得“体无完肤”,文化底蕴失,丧失了个性的城镇形态与生活精神,丧失了形成城镇独特个性优势的机会,使小城镇发展在新型城镇化浪潮中缺乏竞争力。

2. “四态合一”的小城镇建设思路

2.1 文化塑魂

文化是小城镇最具特色的资源,是城镇的灵魂,只有充分挖掘小城镇的特色文化,将文化贯穿于小城镇的产业发展、城市建设的各项工作中,才能使小城镇独具发展特色和动力。在产业发展中,应提炼城镇特色文化要素,发展文化产业,如传统手工业及文化旅游产业,围绕这些特色产业整合镇村体系,推动城镇产业转型,获取长久发展动力;在城市建设中,应注重文化“形”和“意”的塑造,重塑文化建筑和营造参与性的文化活动,填补小城镇的精神内容。

2.2 产业兴镇

小城镇的产业发展必须从其传统产业入手,寻求升级转型之道。从目前小城镇的发展经验看,围绕小城镇文化和传统手工业开展的新型旅游业开发是小城镇实现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因此,在深入挖掘小城镇特色文化和传统手工业的基础上,应进行旅游专项规划和产业规划,解决“业态”问题,并围绕旅游产业布局配套基础设施,带动城市相关服务产业的发展,为小城镇发展注入长久动力。

2.3 生态维育

小城镇一般具有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在建设中要注重保护这些宝贵的生态资源,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保护好山水、田园,通过植树造林、节能降耗、治理污染和发展循环经济,走资源型地区绿色发展、清洁发展及节约发展的道路,让优美环境成为小城镇的生态屏障和生态涵养基质。具体而言,在小城镇规划建设中,通过划分生态保护区、生态控制线,对土地进行空间管制,实现生态优先;在城区,通过构建完善的绿地系统,把河流、田园等自然景观要素引入城镇,合理布局各类绿地,保护生物物种的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并与城镇建设统一考虑,促进城镇整体生态环境的保护、协调和发展。

2.4 形态升华

形态是小城镇所有物质实体的组合,是体现文态和业态的载体。在小城镇的形态塑造中,通过明确小城镇文化、生态资源和业态发展特色,准确定位小城镇风格,按照现代与传统相结合、基本风格统一又丰富多变的思路,编制详细的城市设计,保护城镇的传统空间肌理,优化用地功能布局和路网布局,通过对景观、建筑风貌和地标节点等进行规划建设,升华小城镇特色。

3.基于“四态合一”的城前镇规划实践

3.1 规划背景

城前镇位于邹城东部门户,地处三市(济宁市、枣庄市、临沂市)五区(县)(邹城、平邑、泗水、山亭、滕州)八镇(临涧镇、白彦镇、丰阳镇、泗张镇、田黄镇、张庄镇、店子镇、圣水峪乡)交界处。城前镇与济宁、泰安、临沂、枣庄四地市等距90公里,和相临的平邑、山亭、滕州、邹城、曲阜、泗水6个县市等距40公里。境内有枣徐(枣园―徐州)公路、平滕(平邑―滕州)公路、岚济(岚山头―济宁)公路三条省道纵横贯穿全境,并于镇区交汇,有“六路通衢”之称。省道s244向北连接日东高速,邹城北外环线在城前镇域北部穿过,加强了与邹城的联系。

3.2 规划思路

根据“四态合一”的理念,提炼城前镇蓝陵文化及万亩桃园、生态林场等生态要素,通过整合和创新,融入规划的各个层次。通过总体定位与功能研究,解决位于三市交界处的城镇业态问题,其次,重视生态本底和对生态的保护与利用,合理布局产业、相关配套服务设施、公共基础设施,优化城镇体系;再次,在总体规划的法定指导下,解决文化传承和城镇形态的问题,即文态和形态;规划将城前镇建设成三市交界区域中心城市(镇)、蓝陵故城、商贸重镇、生态慢城。

3.3 规划内容

(1)业态:空间多元、完善旅游

规划形成“一心、两轴、四板块、多基地”的产业空间布局体系。“一心”为城前镇区是镇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区,重点发展商贸服务业和以纺织服装、农产品加工为主的轻工业;“两轴”为沿枣徐公路发展轴、沿岚济公路发展轴;“四板块”为镇区综合产业发展板块、红色文化与林果种植板块、观光农业与休闲旅游板块、特色农业与生态旅游板块;“多基地”为以十八趟林场风景区、红色文化旅游区、石门山―越峰山风景区为主的休闲旅游度假基地和以大樱桃、西红柿、板栗、大枣、油桃、金银花为主的农产品种植基地。

同时,规划进一步完善旅游业建设,构建多元化的旅游产品体系。通过建设红色文化风景区、梨坑林场风景区、十八趟林场风景区、雨山风景区、蓝陵桃园风景区、石门山―越峰山风景区、洼陡风景区,将城前镇打造成为邹东旅游中心城镇。结合各风景区开发生态文化、观光体验、度假休闲等旅游产品。

(2)生态:生态优先、宜业宜居

规划将镇域生态系统划分为:斑块、廊道和基质。形成“斑块镶嵌、廊道相连、基质铺垫”的生态安全格局。

① 重点保护两类生态斑块

五处山体林地生态斑块:分别为梨坑林场生态斑块、十八趟林场生态斑块、雨山生态斑块、凤凰山――笔架山生态斑块、石门山――越峰山生态斑块。

三处水源地保护斑块:分别为圈里水库保护斑块、康王水库保护斑块、洼陡水库保护斑块。

② 重点打造两类生态廊道

沿河道生态廊道:规划沿戈河、柳峪河、刘庄河、沂河及其支流打造河道生态廊道。注重保持河流水体的自然特性,保护湿地资源及野生动物资源,镇域区段尽量避免建设开发,镇驻地区段强化生态保护与城镇建设之间的有机协调。

沿道路生态廊道:规划沿枣徐公路(s244)、平滕公路(s241)、岚济公路(s342)、南环路和北环路打造沿道路生态廊道。注重防护生态林及景观生态林的建设。

③ 重点建设两类生态功能分区

山地丘陵生态保育区:规划镇域内梨坑林场、十八趟林场、雨山、凤凰山、笔架山、石门山、越峰山等山体林地为山地丘陵生态保育区。在保护基本农田的基础上,以生态公益林、经济林建设为第一要务,结合水土流失的小流域治理,植树造林,避免滥采滥伐,积极培育镇域山林生态基质。

规划将镇域生态绿道划分为:区域综合绿道、山林休闲绿道、文化休闲绿道和滨水休闲绿道。

(3)形态:功能提升、特色强化

规划在城市形态的塑造上,注重功能的提升,延续特色田园风貌,通过优化镇村体系和镇区空间结构,整治城市风貌,强化特色、优美的镇区空间营造。规划镇区形成“两轴三带、一心四区”的城镇空间结构。

规划以生态、水体、文化为主线,系统的发掘和整理城镇特色要素,利用自然的水体景观、生态绿带,组织与之相适应的滨水景观、绿化景观,构筑和谐共生的用地布局。此外,深入挖掘地方历史文化要素,与滨水景观、绿化景观相结合,塑造特色鲜明的城镇形象。自然资源与历史文化相结合,共同创造以“绿、水、文、城”为特色的“水城相依、绿水环绕、底蕴深厚”的城郊型生态慢城,重点做好“显水、透绿”的文章。形成“两轴三廊、三心五区多点” 的景观系统结构。打造由古至新、文化、现代、生态共融的沿越峰山路景观轴线、沿城泰路的公共建筑展示轴线、沿河道景观绿廊;形成工业景观风貌区、商贸市场景观风貌区、城镇综合服务景观风貌区、新城旅游服务景观风貌区、居住景观风貌区。

(4)文态:文化传承、城镇塑魂

城镇在产业选择上充分挖掘城前镇本土文化、农耕文化、红色文化和生态文化,进行优势产业组合,并配套富有地方文化底蕴的居住建筑和仿古商业街区。融入农耕文化,沿枣徐公路形成蓝陵桃园、梨坑林场、林果种植等自然观光带,在镇域北部结合抗战纪念碑及遗址规划红色文化风景区,形成多元的文化集群。

4.结语

在新型城镇化的要求下,不光是大城市、城市群的建设需注重生态、文化、社会三者的协调和统一,实现经济发展的转型升级,小城镇建设更应该如此。小城镇的建设应摒弃求大求洋、追求短期经济效益、不切实际和照搬其他城市经验的风气,从完善规划体系入手,充分挖掘和研究本地文化、生态特色,编制相应的规划,以规划指导城市产业的建设、形态的打造,实现生态、文态、业态和形态的融合,突出特色,提升品质,实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山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邹城市城前镇总体规划(2014―2030)[z].2014

[2] 陈可石,李静雅,朱胤琳.文化景观视角下“四态合一”的古镇复兴方法与路径―以黔东南下司古镇概念性城市设计为例 [j].规划师,2014(5):48-53.

[3] 张毅.“四态合一”理念指导下的成眉新兴产业战略功能区( 新津部分)城市设计[j].规划师,2013(7)

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态产业发展规划篇4

目前,*三岛总体规划已经市委、市政府批准,相关专业规划也在抓紧编制。但是,商业专项规划不在县委、县政府规划编制工作的计划之列。对此,相关业界人士认为,*商业如何适应生态岛区建设的要求,如何与三岛总体规划相衔接,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为此,县政协主席会议专题开展了调研,现提出如下建议案。

一、编制商业专项规划的必要性

城以市兴、市以城在,商业依赖城市的发展,城市的发展要以商业为条件。*以生态城市为模式的未来发展中,商业同样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编制商业专项规划,使之与三岛总体规划相配套,其必要性日渐凸显。

(一)编制商业专项规划是*商业发展现状的需要。近年来,我县城乡特别是城区商业的发展,对繁荣市场,满足消费需求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在我县商业网点建设中,也存在着布局不够合理、业态功能雷同、专业街培育滞后等现象,导致同业竞争过度、商业无序发展,既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又不利于*形象的提升,需要通过规划手段实现资源有机整合。同时,以*越江通道工程开工为标志,*生态岛区建设正在紧锣密鼓地启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面临着新的大好前景,商业也不例外。今后一段时间内,随着*开发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产业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商业企业也将不断涌入,也必须通过规划手段引导其合理布局,使资源得到有效配置,实现业态有序发展。

(二)编制商业专项规划是*三岛联动发展功能定位的需要。根据市委、市政府的有关批复,*三岛在未来发展中须体现出森林花园岛、生态人居岛、休闲度假岛、绿色食品岛、海洋装备岛、科技研创岛等六个方面的功能定位,并在崇南片区建设人口集聚的田园式新城和新市镇区,崇东片区中生态居住也是一重要功能。这些田园式新城和新市镇区、生态居住区将构成*一个新兴的城镇带。长兴岛作为海洋装备岛,将建成一批生产能力为国际之最的船舶、港机等制造基地,相关配套产业也将突飞猛进,人口也将急剧增长,建设新市镇也将是大势所趋。上述功能定位必将带来*县域内行政区、功能区结构以及人口数量、结构与素质的巨大变化,也必将导致县域内的商业结构的巨大变化。而商业活动是现代城市的主要功能,通过商业的发展可以促进城市功能的完善和升级,对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及群众生活质量的提高有着重要作用。因此,新兴城镇带的建设必须考虑其商业布局,并与“三个集中”同步实施,从而适应企业和居民大幅提升的购买力,以避免以往各地开发中经常出现的商业设施不配套而出现的尴尬局面。

(三)编制商业专项规划是实现产业协调融合发展的需要。将三次产业融合为绿色产业是市委、市政府对*产业发展提出的目标和要求。商业既是一种产业形态,同时也是产业协调、融合的重要介体,重视商业规划是优化资源配置的必然结果。在*近阶段产业发展中,商业与房地产业、旅游业、现代农业的关系更为密切。就房地产业而言,商业与土地投标地租及房地产价值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对商业规划的不同态度和作出的不同选择,将产生不同的结果。如被誉为“*新地标”的*新天地,其开发商瑞安集团引入了“昨天、明天,相会在今天”的商业规划新理念,取得了巨大成功;就旅游业而言,根据*产业发展取向,旅游业将成为一大支柱产业,而商业兴旺是旅游业兴旺的重要指标项。此外,根据*三岛联动发展功能定位,*还将积极引入诸如世博会体验区、主题博物园、大型户外运动基地、国际邮轮停泊港等大型旅游娱乐项目,其商业配套也必不可少。但目前,“有钱无处花”仍是大量外来游客的一大缺憾,也成为我县旅游业收入扩张的一大瓶颈。这一现象,也恰好表明旅游规划未能及时与商业规划配套所产生的不利结果;就生态农业而言,目前我县花菜等特色农产品种植已初具规模,同时,现代农业包括农产品加工业将成为*今后产业发展的重点,但*本地流通渠道还未能真正与之相衔接配套。作为功能定位中的“绿色食品岛”,物流市场应是其题中之义,现代农业及农产品深加工业的各类产品只有通过商业渠道与市场连接,才能形成强大的生命力。

二、编制商业专项规划的原则

商业专项规划的编制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规划布局上的全局性。布局上的全局性是商业规划的首要原则,在考虑商业布局时,既要考虑*原有的商业营销氛围和现有网点布局,也应当考虑未来产业,尤其是旅游业以及各类人口的导入和流向;既要看到*目前商业网点的空白区域,也要了解、研究周边地区尤其*中心城区商业网点的强大辐射力对*商业的影响;既要注重与生态岛区相匹配的投资形象,也要克服功利主义倾向,注重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

(二)规划定位上的准确性。要过细研究在*生态岛区建设前提下商业业态、网点规模等的变化,力求准确定位,对现有商业的体制结构、业态实施战略战术进行调整,避免过高定位或过低定位;要过细研究*未来发展各个阶段的市场需求和发展态势,进行适时定位,及时满足*产业进步和功能扩展的需要,避免过早定位和滞后定位。

(三)规划理念上的先进性。先进的规划理念,可以有效指导商业的布局和建设,推动商业品位的提升、高水平的发展,真正适应时代和实际的需要。因此,商业专项规划的编制要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确立先进的规划理念,充分体现现代化综合性生态岛区的特色。要在规划编制中,实行开放式、市场化运作,引入规划方案征集、招投标等竞争机制,积极借鉴和学习国外和其他地区先进的规划理念。

(四)规划功能上的实用性。商业规划功能应当同商业规划布局、定位相一致、相适应。要从消费者的需求和企业的效益出发,合理配置中心区商业、居住区商业、旅游区商业和农村地区商业等的不同功能,合理配置商厦、卖场以及物流市场等各类商业网点。

生态产业发展规划篇5

大城市郊区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表现出很强的边缘效益,是我国最有生命力、经济发展最快的新兴地带,也是我国人均收人较高的地区,这不仅在我国,而且在世界也是令人瞩目的,称得上是本世纪末期在东方出现的奇迹.郊区孕育着城市发展的未来,是城市快速发展蔓延的主要地区,是卫星城镇的前身,是农村发展的榜样和先导.从一定意义上说,大城市郊区是我国持续发展的范例,搞好这里的生态经济规划具有突出重要的意义。从八十年代开始,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城市规模迅速扩大.做为城市化的前沿,城市郊区在发展中也暴露出许多问题.诸如:郊区做为城市蔬菜、副食品重要生产基地的功能在逐渐减弱;郊区已经成为城市生态危机的转嫁地;郊区的土地利用与城市整体发展相脱节;郊区自身资源配置结构不尽合理,等等。这些问题都要求我们去探讨,如不加以解决,就会把暂时取得的发展抵消了。

1大城市郊区生态经济规划的理论思想

1.1持续发展理论持续发展的涵义是指在不危及后代人需要的前题下,寻求我们当代人对自然资源、人力、财力进行再分配的发展途径。它包涵了六个基本嚎则:公平(justce)、持续性(sustainability)、和谐(ha~ny).需求(n氏过)、高效率(托gheffiancy)和质量升级(quslitypromotion),其中持续性是最基本的原则。持续发展理论做为人类新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已经得到全世界的认凤.持续发展战略是本世纪乃至今后人类长期发展的战略.持续发展理论是“共生”理论、“共同创造”理论的发展,认为地球上的环境各部分都是相互联系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始终是相互作用的,人类要认识到地球具有整体性和其间各子系统的相互依存性,人类必须考虑到环境与发展两个方面.持续发展理论并不反对经济增长,反而认为无论是发达工业化国家,还是贫穷的发展中国家,只有积极发展经济,才是解决当前全球性危机的根本出路.同时,持续发展理论强调:要实现人类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必须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努力保护环境,不能以环境恶化来换取经济的增长。大城市郊区的生态经济建设必须遵循持续发展理论,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环境质量的提高.

1.2边缘效应理论奥德姆(e.p.odum)的边缘效益思想是纯生态学的.国际上把产生边缘效应的空间域称为ecotone.实际上,边缘效应不仅存在于生态学,同时也存在于自然界的许多领域。如:林农交错带(山地平原交错带)、农牧交错带(森林草原与草原交错带)、城乡交错带等,这些地带已经成为生态经济学研究的热点.大城市郊区位于城乡交错带,这一过渡带对ecotone的特征体现得十分明显,从环境、人口数量和质量、经济形态、社会生活以及物质能量交换等方面都具有过渡带的时空变化,主要特征:(l)多样性:受城乡经济的双向辐射,产业结构具有双向衔接的特点,综合性强,部门多样;(2)机动性:不受传统的计划经济的束缚,决策管理灵活,产业选择机会多,获得信息快,部门结构变率大,产品更新快,使郊区的经济充满生机;(3)突变性:其产业和管理都不是单一的线性延续,而是突变的、非线性的.乡镇企业的产值经常是成倍增长;(4)脆弱性:大多数乡镇企业抗外界干扰能力弱,产业结构依赖城市大工业强,独立性差.而且大多数乡镇企业在发展初期只注重经济效益,对生态环境破坏严重.这些特征中有正向效应,也有负向效应.其正向效应包括很强的竞争力,变化速度快,移动能力强,是突变的产生区,生物具有多样性,等等。负向效应是指具有脆弱性、恢复原状的机会小,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因此,在大城市郊区的发展中要应用边缘效应理论扬长避短,以特定的理论去指导特殊地区的经济发展。

2大城市郊区生态经济规划的原则

大城市郊区是由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是一个多等级的复合的生态系统.在规划中要从整体上研究大城市郊区各子系统间的内在联系,寻求对该系统进行整体的协调规划,使系统的整体结构达到最合理,整体功能达到最佳状态。大城市郊区的生态经济规划是以大城市郊区复合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以生态经济学理论为指导,以士地利用规划为重点,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对区域内各种生态因素、社会经济因素、自然因素和系统功能进行综合评价,提出区域的生态经济开发方向、发展目标、途径和对策,对其生态经济结构合理布局,促进大城市郊区的自然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协调持续地发展。要协调系统整体之间关系,实现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各方面综合效益的持续提高,应考虑到两个方面。即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大城市郊区位于大城市向农村的过渡带上,独特的区位优势使大城市郊区具有城市生态经济系统和农村生态经济系统都不具备的特征。在大城市郊区的生态经济规划中要本着两个原则,第一要保持和提高整体的持续性;第二:充分利用边缘效益.

3大城市郊区生态经济规划的主要内容

大城市郊区的生态经济规划就是在规划原则的指导下.对确定规划期内该复合生态系统的一种优化设计,这种设计主要是对复合生态系统的结构和规模进行规划,该规划是以复合生态系统辨识和土地资源性质分析为基础的.规划程序可用框图表示如图1所示.复合生态系统辨识要从系统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生态状况等方面着手,进行综合分析。自然生态条件主要着重于经济建设的自然生态条件分析,包括气候、地貌、土壤、植被等诸多方面.社会经济条件包括所辖区的社会经济状况,人口构成、固定资产、年创产值、利税、人均收人等.生态经济发展现状是指该规划区的自然生态条件对其经济发展的影响和规划区现有的产业结构。在上述诸多因子分析的基础上搞清楚规划区存在的主要生态经济问题,找出解决问题起主导作用的生态因子.认识复合生态系统的另一个方面就是对大城市郊区复合生态系统的土地资源性质进行分析。因为复合生态系统是建立在土地资源之上,土地资源的性质是复合生态系统的物质基础。土地资源的性质包括土地利用现状、土地自然类型、土地适宜性评价、土地潜力分析、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这些方面的分析是一环扣一环的。在复合生态系统辨识和土地资源性质分析的基础上对该系统进行预测.本文主要进行了人口预测和土地预测。人口预测是为了清楚规划期的人口数量、人口数量决定生活必需品的消费量和各项生态经济指标的人均占有量.从总体上看,人口的发展是各项用地的依据,人口规模和人均用地的水平决定了土地利用结构.因此,人口预测是复合生态系统预测的基础。按非建设用地类,上地需求预测应该包括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工矿用地、交通(包括水利设施)用地、水域、事业居住用地.这类用地可根据所规划区的复合生态系统发展方向和土地资源性质对某类用地进行重点预测,有条件的可对各类用地均进行需求预测.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对土地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但由于土地是自然的产物,土地资源是不能再生的,既使沙化、盐碱化.水土流失等灾害全部消除,人口、土地和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也会日益尖锐.因此,确定一个合理的土地利用结构,可以确保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为规划期的上地利用提供一个可靠的依据.在大城市郊区,土地的生态经济需求预测还有自身的特点。大城市郊区有强的边缘郊应,居民的生产、生活也有由农村向城市过渡的特点,物质能量的商品性很强,口粮很少部分自给,蔬菜、副食品的生产主要是满足城市消费因此大城市郊区的人门预测只能影响到居住用地和轻度影响农业用地的需求,郊区农用地的需求和大范围内农用地需求预测不同.如:大城市郊区耕地需求预测分两个部分第一是为当地居民提供蔬菜副食品和部分口粮的耕地濡求预测;第二是为市区提供蔬菜副食品及其它调剂商品所需的耕地数量.在上述系统辨识和需求预测基础上,对复合生态系统的结构和规模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最后做出大城市郊区包括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经济类型规划、生态经济产业结构及指标规划在内的具体规划方案和规划图.

4大城市郊区生态经济规划的几点认识

4.1经济发展的起点高我国目前正处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时期.大城市郊区比城市、农村和一般的城乡过渡带都具有明显的优势,抓住这一难得的机遇,搞好其生态经济规划具有突出的重要意义。大城市郊区除了具有城乡交错带的普遍优势外,在我国特殊的经济环境下,还具有许多时代的特殊性.首先它具有较大城市内部更为廉价的土地资源优势;其次,没有传统计划经济的束缚,也没有计划经济留下的包袱,运转灵活机动,容易实现高速发展;第三,集体经济为主体的郊区乡镇企业较城市个体经济和国有经济容易筹集积累资金,且周转速度快,比较易上档次、上规模、上水平;第四,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城市居民对绿色食品的消费、对旅游休憩的需要更为旺盛,这为郊区农村经济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潜在的市场需求。在犬城市郊区的生态经济规划中不仅要利用其边缘效应,还要抓住经济体制转轨这一特殊时期殊地带速变性特点,站在经济发展高起点上,合理布局.农业要实行规模经营,形成高投人、高产出的大批量、无季节性的蔬菜生产基地、花果基地、乳肉蛋基地。工业生产要立足本村面向城市,把当地经营与异地经营相结合,在大市场环境中抓住机遇.发展经济.形成农工商一体的大型产业集团。

4.2生态环境具有脆弱性要重视郊区的农田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土地资源的不合理使用会产生一系列的生态问题。在齐齐哈尔市郊区就存在沙化、盐碱化和次生盐碱化水土流失等现象.多数乡镇企业只重视经济效益,缺乏环境保护的配套设施,排放的“三废”危害了郊区的生态环境.郊区又是城市垃圾、废水的排放地、倾倒场,污染工业的搬迁地.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了郊区的生态环境,从这一点看,大城市郊区是生态环境问题迫切需要解决、形势最严竣的地区。

生态产业发展规划篇6

规划的主要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对城市周围的新生环境进行更好的利用,同时,对区域经济进行分析,对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对生产力的布局以及功能进行相互的弥补,使得城市发展过程中能够对城镇职能进行科学的分配。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其环境容量要和规模相适应,因此,要对城市进行科学的规划,对土地进行合理的利用,对绿化系统进行良好的涵养,对生态保护系统进行完善,对可再生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提高基础设施的现代化水平,在管理体系方面进行完善。

2我国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现状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城市在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其中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的问题就是,城市在建设过程中出现了管理水平低;城市建设方式不科学;政府为了更好的提高经济效益在城市中发展了高污染的工业,这样就导致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环境污染严重的情况。城市发展过程中环境污染给生态环境带来的后果十分严重,出现了严重的土地沙漠化和水土流失情况,同时,人们依赖生存的水资源也受到了严重的污染,导致人们的生活环境受到了严重影响,给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带来了很大的阻碍。

3加强城市规划设计中生态城市规划的对策

3.1精心做好生态城市设计

在编制生态城市规划的基础上,一定要对生态城市的设计进行重视,实现城市的生态化目标,对于不同的城市要体现其不同的生态环境、城市文化、城市形象以及城市特色。在规划设计方面要对城市景观设计、城市产业设计以及城市住宅区设计进行重视。城市景观设计的目标要建立在建筑、园林为主的人文景观以及各类自然生态景观的基础上。建筑景观设计的重点是在平面规划的基础做好空间天际轮廓线的规划设计,特别是沿主要街道建筑进行景观设计,要在做好高层超高层建筑景观设计的同时,适当布置低层的生态建筑。园林设计的重点是要做好沿江、河湖、溪等两岸林带以及城市公园、城市广场的景观设计,融生态环境、城市文化、历史传统与现念及现代生活要求于一体,提高生态效益、景观效应和共享性。要以生态化的示范产业园区为平台,建设以高科技产业为主导、以循环经济为特色的生态型工业体系,同时努力发展旅游、教育、医疗、物流、文化、信息、房地产等产业。要建立生态产品开发、设计、孵化中心,逐步实施现有产业的调整和改造,实现产业的生态转型,提高生态经济在gdp中的比重。建立企业环境行为、环境信用评价体系,将企业的环境信用纳人企业社会信用体系之中,通过多媒体向社会公示。要用生态建筑原理对居住区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形成生态建筑与完善的基础设施构成的生活环境以及包括精神文明在内的社会生态系统。

3.2提高城市产业规划水平

提高城市产业规划水平,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科学合理地制定完善城市整体规划,重点发展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污染程度小的产业。规划应按照城市区域功能进行合理布局,遵循生态规律,优化产业布局,控制城市工业规模,进行生态监管,重点搬离市区一些污染较大的企业。同时,加强城市上风方向、城市水源及环境脆弱地带的保护,严禁项目建设,堵住污染源头,达到城市规划的思维超前、技术先进、经济适用、环境优美的良好效果,为人们工作、学习、居住提供良好环境。

3.3提升城市交通规划水平

城市交通是城市的动脉,是影响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但是,由于我国城市人口多、人均拥有道路量低、私家车发展迅速等因素,加剧了城市交通拥挤和空气污染严重等问题。因此,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是城市生态化的首要措施,树立公共交通优先意识,在发展规划中优先考虑公共交通,加强法规与经济支持,将改革引入竞争机制,提高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中地位。

3.4加强城市绿化建设

城市绿化建设是打造生态城市的基础性工作,合理规划城市绿地系统,划定绿化用地范围,科学布局城市绿化结构,重视提高城市中心区域绿化率,合理规划城市绿化点、线、带的布局。尊重城市自然和人文条件,因地制宜地进行生态城市规划,同时加强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的规划建设。

4结束语

生态产业发展规划篇7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生态新城、循环经济、开发模式

在人类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资源日益短缺的今天,加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优化人居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如何正确确定区域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模式,科学的确定城市的发展方向和总体布局,有效引导城市的空间拓展和产业发展,在经济和城市建设快速发展的条件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城市规划、建设的焦点。本文以营口沿海产业基地规划为例,探讨生态新城的可持续发展的模式,以供参考。

一、辽宁(营口)沿海产业基地发展的区域背景

1、资源条件 辽宁(营口)沿海产业基地地处辽河入海口(辽东湾)东岸,用地总面积达120平方公里。营口港是东北腹地最近的出海口,是全国十四个主枢纽港之一,已具备亿吨吞吐能力。土地和港口是辽宁营口沿海产业基地最明显的特征和优势。

2、区域经济发展特征 基地地处辽宁中部城市群,南依大连区位优势突出。环渤海经济圈已经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三大中心之一,国家经济发展重点将由东南沿海向环渤海转移。

根据国内外新城与产业区建设的实践与经验、滨海经济区和沿海环境产业基地建设的区域背景与发展条件,规划将沿海产业基地的发展目标确定为先进制造业、物流业、高端服务业等功能突出的大型临港生态产业区和滨海科技文化新城。如何在经济和城市建设快速发展的条件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呢?沿海产业基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在于:利用滨海良好生态环境基础,建设生态型新城。

二、规划探索

1、利用滨海良好生态环境基础,建设生态型新城。 “生态基础设施是维护生命土地的安全和健康的空间格局,是城市和居民获得持续的自然服务的基本保障,是城市扩张和土地开发利用不可突破的刚性限制”(俞孔坚),生态城市规划是生态城市建设的保障。

规划结合生态要素、生态结构、生态功能等指标进行生态功能分区,将营口沿海产业基地划分为城市生态功能区,城市生态功能区又可进一步分为保护功能区、缓冲功能区、产业功能区和生活功能区。规划高度重视生态的安全性,在开发建设中应维持生态的稳定性,减少城市建设对环境的破坏,采取灵活多变适应地形的处理手法,比如在道路的线型、横断面等的设计应尽量适应湖海、河流地区的地形特征,减少对原有生态格局的改变。

2、城市空间发展模式选择生态绿网模式在空间发展模式的选择上,提出了四个方案,分别是有机生长模式、跳跃式发展模式、生态绿网模式及层状组团发展模式,综合四种模式的优缺点,最终选择以生态绿网模式为主,加有机生长模式为附的“生态绿网、带状组团”的空间发展模式。

3、建立与城市生态共生的产业发展模式 沿海产业基地的产业布局是空间布局的核心,通过产业的发展带动新城的发展,产业布局园区化,沿海产业基地的产业在空间上划分了装备制造业、出口加工区、轻型工业区、新材料、高新技术、商务中心、旅游休闲等12类产业园区。为了实现上述产业发展战略,规划建议必须采取一系列有效政策措施。首先设置产品准入制度,按照生态化、效益型、高附加值等原则,在保持宽口径的前提下,根据基地建设的时序,逐步设置产业准入标准。对于重污染性项目、低水平重复建设项目、资源严重短缺的项目、技术含量低的项目、低附加值、低加工度和社会经济效益低的项目采取严格的准入管理,产业基地所地处地带为近海滩涂、河口等自然湿地为主的海岸地带,生态环境比较脆弱,考虑未来基地内大规模产业建设和工业、服务人口的迁入对环境造成的破坏和压力,规划应制定强制性生态安全控制方案,保证本地区和近海海域的可持续利用。其二,建立企业环境管理标准,推进绿色企业认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建设生态工业园,保持和提升辽宁(营口)沿海产业基地良好生态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发展环保产业和静脉产业,延伸产业链,重点建设化工、冶金、纺织生态工业园,将营口沿海产业基地建设成为“五点一线”战略中的循环经济先导示范区。

4、“以人为本”,塑造宜居城市 宜居性是现代城市发展最重要的目标,也是城市竞争力的集中体现。产业基地应依托滨海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景观格局,通过整体的空间规划和环境设计,创建宜居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提高城市的吸引力。重视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服务水平的强化,依托河流水系,构筑生态绿色带网系统,同时建立便捷的公共设施和完善配套服务系。 规划中采用tod模式、生态型、文化型、科技型社区等原则,通过交通、就业、居住、服务一体化,实现功能上的有机疏散,缓解城市的交通压力,降低土地开发强度并有利于房地产开发和公共交通的发展,同时利用新技术,建立居住社区的循环系统,建设节能、节地、高效的生态、科技社区。

5、开发模式的选择 从国内开发区的发展历程来看,天津泰达、浦东新区、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苏州工业园区走在全国的前列,它们在发展模式上都在从“外延式”增长转向“内涵式”增长:从依赖投资转向依赖区域创新环境,获得持续“自生”能力。因此,营口沿海产业基地在发展上应当循序渐进。在早期以“外延式”增长为主,主要通过高标准的基础设施建设吸引投资;后期应当转向“内涵式”增长,表现在五个方面: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平台建设、文化空间和文化产业发展、生态环境网络建设、生产服务业的升级、体制创新,形成产业基地持续的创新能力、特色的文化氛围、宜人的生态环境、高效的服务网络、先进的体制。从而形成产业基地的创新网络,获得“自生能力”,实现持续发展(图1)。

生态产业发展规划篇8

关键词:作用分析作用影响调控作用

1.城市规划对城市整体建设的调控作用分析

1.1 城市规划对城市建设的调控作用

城市规划对城市建设的调控作用是多方面的,突出的主要在两方面:①对城市各项公共设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调控;②对城市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整合的调控。城市规划对城市建设的调控过程,既有近期调控,也有中期和远期调控。经济实力强的城市,规划调控的城市公共设施、基础设施很快实施,可作短期调控:经济实力薄弱的城市,则需考虑对项目的用地进行中、远期调控。

1.2 城市规划对城市建设用地的调控作用

建筑是城市的生命,房地产是附加值的支柱产业,建筑的水平也是一个国家、城市经济实力和文化艺术水平的象征,搞活房地产业是城市建筑发展的重要手段。要使房地产业由计划经济方式向市场经济转化:①加快规划建设用地审批制度的改革,实现建设用地市场化配置;②提高综合开发率,加快住宅产业现代化步伐,提高建成房屋价值,实现集约化生产、社会化经营:③要放开二、三级市场,搞活流通,增加住房需求的总量,特别是经济适用房的建设。

1.2.1 切实节约和合同利用土地,严格控制城市规模

城市规划要体现应有的整体性和战略性,重点加强和改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统一,以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要切实体现量力而行的思想。节约和合理利用土地及空间资源是我国城市规划工作的基本原则,应贯彻于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始终。

1.2.2 充分发挥城市规划职能,规范建设用地管理,促进土地的合理使用要充分发挥城市规划对房地产开发的调控和引导作用。所有列入建设用地范围的土地,必须严格按照城市规划的要求进行建设。城市规划主管部门要及时将近期拟开发建设区块的规划条件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未按规划要求完成配套设施建设的住房,不得交付使用;房产部门不得办理房屋产权手续。在城市建设用地的范围内,土地供应必须符合城市规划。商业、旅游、娱乐和商品住宅等各类经营性用地,必须按照法定的规划条件,采取公开招标、拍卖和挂牌方式供应。

2.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之间相互作用与影响

我国城市规划发展时间短,发展过程曲折,面对信息化全球化背景下日新月异的城市发展形势,城市总体规划显得不够适应,总体规划被突破,被改变、被违反的现象屡见不鲜,在市场行为的作用力下已显得十分软弱。总体规划的滞后和被动是―个不争的事实,城市发展建设与经济结构转型的研究表明,在工业化初期、工业化成熟期、后工业化初期、后工业化成熟期四个阶段,城市经济社会有着不同的发展特征和机遇,我国目前第二产业迅猛发展城镇经济和城市化高速增长,正是社会主义城市与小城镇建设发展机遇期,因此城市建设有不断向城镇扩充的迹象,而城市规划大多单一地考虑内部功能建设,往往未将周边小城镇纳入总体规划,功能单一,造成城市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平衡,当经济快速发展时,原有的规划又与发展不相适应,只有被动重新规划,造成城市建设与布局不统一甚至混乱的现象。因此,应在作好功能定位的基础上,站在发展的角度,审时度势,为城市的发展作可行的甚至超前的规划。

3.新时期现代化城市规划方向与具体措施的思考

3.1 城市规划应将城郊、城镇纳入一体化统一规划开发建设我国近年来经济发展迅猛,极大地带动了城市与城郊及中心乡镇的发展,“城市群”与“城市带”等城市发展空间现象的出现,无不证明了区域中心城市与郊区及中心乡镇协作发展的优势和威力,以点带面,以面辐面,其强大的辐射威力必将带动附近农村的经济发展。在现代城市规划总体布局中,城乡―体化已深人人心,将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规划,综合研究,以“城乡一盘棋”的理念综合考虑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既拓宽了思路,又充分合理利用了资源,开阔了规划视野,符合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

3.2 信息时代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应积极适当作出调整

1)信息化背景下,由于城市工业布局受地理位置影响限制大大降低,城市工业、居住功能布局不再有严格的分区界限。城市中心区不再是单一的商业功能,而成为各种信息最集中的地方,集娱乐、办公商业于一体的综合功能区,信息化的城市功能布局更多的表现为一种空间上的流动。由于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工业企业不必位于城市内部就能获取所需的信息,城市的工业功能布局,向地租较低的郊区扩散:与工业功能紧密相关的城市居住功能,也相应呈现一种边缘化的趋势。因此,在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中,应充分考虑信息化对城市功能建设的影响,规划应着眼更大的区域范围。

2)信息化对城市产业结构的影响也不容忽视,根据近几年的发展变化,一些研究学者也多次提出,我国城市产业结构呈现与以往不同的发展趋势,及第一产业、第二产业比例下降,第三产业比例则显著上升,与信息有关的服务行业如:金融、保险、房地产、政府和其它服务则显著增长。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信息化影响下,城市总体规划应充分考虑信息时代的特征及其带来的影响,并籍此提升城市规划水平和城市定位,将城市建设提升至较高的水平。

3.3 现代城市规划与建设中应充分考虑生态优先原则

生态产业发展规划篇9

关键词:圩区规划;水产农业;农业旅游;编制方法

1、引言

圩区塘浦密布、沟渠纵横、风光旖旎,同时生态脆弱、水患频发。圩区开发始于三国,延续至今。圩区开发十分适合江南地区水乡泽国的地理特点,其土地利用形式是江南人民在长期实践中的伟大创举,在历史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当代保护生态环境和促进农村发展的双重要求下,探讨圩区的规划编制以保证圩区生态、经济、社会三维复合系统的健康运行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圩区概述

2.1、圩区的定义

圩,江淮低洼地区周围防水的堤;圩区,圈圩筑堤,抵御洪水,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的地区。

2.2、圩区的建设史

圩区滥觞于三国,发展于唐宋,全盛于明清,是我国江南人民在长期治田治水实践中创造的农田开发的一种独特形式。

三国之际,魏、吴在江、淮地区长期对峙,为解决粮秣补给问题,东吴就近屯兵垦殖,从而拉开了圈圩垦殖的序幕。唐代水利营田,圩堤建设规模和防洪、排灌工程兴建数量,已进入一个新的开发时期。五代时期的吴越发明并完善“塘浦制”,横塘纵浦之间筑堤作圩,使水行于圩外,田成于圩内,形成棋盘式的塘浦圩田系统。入宋以后,江南地区兴建起大批圩田,出现了联圩这一新的围垦形式。从筑圩到联圩,是人们认识上的一大飞跃,也是治水的有效举措。明清两代江南地区人口迅猛增长,对土地的要求更为迫切,圩田开发进入了全盛阶段。其数量之多,为前世所不及。圈堤联圩是这一时期江南圩区开发的一个重要特点。

3、圩区开发的历史作用和改造的时代要求

圩区土壤肥沃、雨量丰富、水网密布、湖泊众多,水源充沛,无疑具有发展农业生产的优越条件。圩区的开发使大量沿江沿湖滩涂变成了良田,在抗御旱涝、夺取稳产高产方面,有诸多优越性。这种人工创造的乐土,成为当地粮食生产的重要基地。此外,圩田开发对于缓和人口压力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传统的圩区农业生产和开发思路无法满足解决三农问题的要求,同时随着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的恶化,圩区的不当开发和过度开发必会带来相应的生态环境问题,成为制约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之一。

4、圩区规划的特殊性

圩区地域属于水陆交接带生态脆弱区,圩区开发是人类改造自然的胜利,但开发本身破坏了原有的湖泊河流水文环境,大量构筑圩田,影响湖泊蓄水量,致使生物多样性丧失,破坏生态平衡。因此要加大治理河流湖泊的力度,加强湖泊生态工程建设,切实禁止新的围堤筑圩,对过度围筑的田地,要根据条件和可能,有计划地退田还湖、退渔还湖,移民建镇,改善生态环境。

4.1、圩区防洪排涝要求

由于圩区规模巨大,并且多建立在水流要害之处,圩面在水面之下,因此对水利要求甚高,稍有罅隙,便有内涝之患。如外河和圩内水利工程治理不当,将导致圩内排水和引水难度,造成“水不得停蓄,旱不得流注”的严重局面,使圩区丧失开发利用的价值。

4.2、圩区生态要求

较天然湿地,圩区的生态功能已大为弱化,但水网密布的圩区,自身水体仍是一种特殊的生态资源,支撑和维持着区内各种生态系统的运行发展,不仅提供了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基础资源,还具有维持自然生态系统结构、生态过程与区域生态环境的功能。同时,圩区的生态系统很脆弱,在无法进行退圩还湖的情况下,维持、保育、修复圩区已形成的生态平衡尤其水环境是保障圩区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

4.3、圩区现代农业发展要求

圩区土壤肥沃、资源丰富,土地利用价值极高,传统农业土地利用效率和劳动生产效率的双重低下,已无法成为社会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造成圩区土地资源的极大浪费。圩区的特质必然要求圩区规划适应绿色农业、特色农业和旅游农业等现代农业生产,最大限度的释放土地潜力,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4.4、圩区镇村生活要求

圩区由于农业作业需要而可建设用地匮缺,外洪内涝影响,古往今来,圩区人一直利用圩堤及其边侧的闲散地块傍堤而居,从而形成圩区聚落的特殊分布形式:居民点环堤分布,聚落狭长,房屋密集,各聚居点上人口密度大;随着农民收人增长,建设开始向空中拓展,二三层以上楼房增多;各聚居点内部几乎没有横向联系的道路连通。因此,圩区聚落内土地承载负荷过重,生活、生产环境日趋恶化,交通联系不便,同时因傍河建房,堵河修坝等不规范建设,使圩区防灾压力日益严峻。随着新农村建设的纵深推进,势必要求切实改善圩区农民的生活质量。

5、圩区规划策略

圩区规划应遵循以防治水患、生态保护为前提,以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发展现代农业为目的,以适宜生活、方便耕作为保障的策略,提供综合效益。

5.1、防洪排涝规划

圩区的防洪排涝规划,应服从全流域需要,根据圩区形成的历史过程,按照不同的地貌特征和水文情况,合理安排蓄、泄、分(撇)等项综合措施,正确处理流域和地区、干流和支流,上游和下游及洪、涝、旱等各方面的矛盾,进行统一规划、综合治理,从而达到防灾减灾的目的。

圩区防洪排涝规划应从总体和详细规划两个层面展开,在总体层面重点研究圩区规模大小和布局问题,以及与外江河道的关系。在详细层面主要是研究单个圩区的防洪排涝问题,即研究单个圩区本身圩堤如何布线,以及节制闸、套闸、涵管、泵站和圩内配套排涝河道的布设等问题。

5.2、生态保护规划

圩区属于水陆交接带生态脆弱区,圩区生态保护规划应遵循“保护优先、因地制宜、适度开发”的原则。规划应保障圩区水环境、绿化等生态系统的稳定,按照区域生态特点,优化资源配置和生产力空间布局,积极引导资源环境可承载的特色产业发展,保护和修复脆弱区的生态系统。

水环境整治要结合拓宽和疏浚中小河流,优化小河小沟布局。杜绝河网水流不畅,防止断头河道多、水流不出和河流太多太小、水流不动。河道绿化在水生态修复和吸收过滤陆源污染等方面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河道水质的好坏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河道和河畔植被间的水循环和物质交换被阻隔或被破坏。河道植物种植以乡土植物为主,尽可能构建完整的适应水陆梯度变化的近自然植物群落,体现水生、湿生和中生植物分布的连续变化过程。

5.3、现代农业布局规划

针对圩区优质的土壤资源、广阔的水域和脆弱的生态系统,圩区的生产力布局应强调环境准入和高效、高产、持续的现代农业模式。圩区应重点发展现代高效生态农业和旅游农业。农业生产区和农业观光休闲区是圩区主要的两大功能区。

圩区有着发展种植、养殖业的广阔前景,尤其是水质清新的宽广水域,在发展水产业方面具备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这为深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宽大的工作平台。圩区农业生产区可按照“特色+规模+科技”的发展思路,以市场为导向,突出发展区域特色浓郁的主导产业,提升区域特色经济的集聚能力,全面推进农业生产要素的优化整合,使特色经济在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更好地发挥其拉动作用。圩区农业生产区主要包括特种水产、水生蔬菜、水禽等“三水”产业,特种水产养殖包括鱼、虾、蟹、鳖、蛙、蚌等,水生蔬菜包括莲藕、菱、莼菜、茭白、水芹、慈姑、荸荠等,水禽包括鸭、鹅、雁等。

农业旅游是把农业与旅游业结合在一起,利用农业景观和农村空间吸引游客前来观赏、游览、品尝、休闲、体验、购物的一种新型农业经营形态。发展圩区农业旅游,应在项目、设施、环境、交通等方面整体策划和规划,在“水”上足做文章,避免与周边地区观光农业项目雷同。

5.4、小城镇、新农村规划

圩区小城镇、新农村规划需注重研究圩区特殊的地理条件、自然环境条件和人文条件。圩区普遍特点是人口多,密度大,河水道分割严重,地块零碎、规模小且多为条状,防洪要求高,取土难度大等。因此圩区规划不能囿于传统规划思路中的块状、团聚状模式,环路、填河建街的思路不符合地方实际,但安于现状“一字长蛇”式布局方式也不符合现代生活要求。圩区居民点规划应宜依地而行、顺势而进,充分利用圩区或疏或密河流和或宽或窄塘浦,彰显水乡特色,村庄功能应布局紧凑、空间形态结合用地条件,可为放射、可为半岛,可依河而建、可围塘而筑。

6、高淳永胜圩规划

6.1、项目概况

6.1.1项目区位

高淳县位于南京市南部,历史上是沟通苏皖两省的经济走廊。高淳地处湖盆平原,以低洼圩区为主。高淳县历史悠久,山青水秀,物产丰富,素称“渔米之乡”。永胜圩位于高淳县西南部,东接固城湖,西临横溪河,北隔固城湖与高淳县老城区相望,南隔港口河与安徽省相邻,圩区面积28.7平方公里。

6.1.2基地特征

基地内部地势低洼,水网纵横,水塘密布,圩区呈塘浦方格状、道路横平竖直的肌理特征。

6.2、条件分析

(1)生态保障:要求太湖流域加强生态修复,强调区域协作。固城湖作为协调区之一,有较强的生态环保要求。

(2)城市需要:高淳县城为水乡特色和古镇风貌的现代化湖滨城市。永胜圩是体现水乡特色的重要地区。

(3)特色产业发展需求:水产养殖已成为高淳县经济支柱之一,同时农业旅游纳入城乡发展战略层面。

(4)基地条件:良好的类湿地生态景观、特色水产产业、良好的旅游发展基础以及圩区特色的村庄聚落。

(5)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推进,塑造具有田园风光而又融入现代气息的水乡村落。

6.3、总体规划概念

总体层面规划提出:“自然而不自由,天性而不随性”和“生态马赛克、方形水印记”的规划概念。

(1)永胜圩印象:永胜圩的开发建设必须植根于环境,立足于现状,在维持现有的生态格局和自然肌理的前提探讨用地的安排、路网的设计和沟渠的布设。

(2)思想的禁锢:自由的路网格局和随性的用地布局是对自然的尊重,是与环境融合,是宛如天成的巧夺天工。

(3)矛盾与冲突:带着一贯与自然、与环境“和谐”的设计手法对永胜圩规划时,不得不重新思考“自然”的地域性。

(4)自然的诠释:现状笔直的道路、田埂与沟渠,现状方格的水塘表明:“规整”是自然与天性在这里的诠释。直线是最自然的线性,而非自由曲线;方格是最天性的肌理,而非随性的不规则几何形。

(5)概念的生成:自然而不自由,天性而不随性。规划放弃了自由的曲线,屏弃了随性的不规则几何形,因为它们背离了自然。笔直的路网和方格的用地,在这里,才是植根于自然现状,才是契合于天性肌理。

6.4、总体规划布局

6.4.1功能构成

规划的功能定位为:以生态水产养殖为主,兼有旅游休闲和乡村生活功能的生态示范区。

功能构成包括:生态、水产养殖、旅游休闲和乡村居住四大功能。

6.4.2空间布局

从生态敏感度、环境承载力以及现状条件分析,规划在用地北面和西面邻接城镇区域布置农村居民点,农业旅游用地布置在圩区风光较好的、靠近固城湖的区域,景观绿地安排在圩区入口和主要旅游设施用地中。

6.5农业旅游度假区详细规划

永胜圩规划重点对圩区的农业旅游区――迎湖桃源湿地度假区进行详细规划。

6.5.1、项目概况

迎湖桃源湿地度假区位于永胜圩东侧中部,是环固城湖旅游线路的重要节点。总用地面积为149.64公顷。区内天旷地平、屋舍严然、环境宁静、空气清新;有良田美池、阡陌交通;夹岸桃柳、花红叶绿;荷池飘香、鱼蟹满塘、水乡风情浓郁。

6.5.2、规划目标

通过对迎湖桃源湿地度假区自然、人文资源的开发,建设成一个集观光、疗养、休闲、度假为一体,达到国家aaa级旅游风景区标准的旅游度假胜地,以提升高淳旅游休闲产业的总体品质。

6.5.3、旅游策划

(1)策划思路

做好生态水乡田园文章,提升螃蟹美食休闲文化产业。

原生型项目:以基地原有资源为基础的项目。即湖面、水塘等自然环境资源,荷花等水生植物,螃蟹、鱼虾等水产品,以及当地良好的生态环境;

衍生型项目:在原有资源上适当衍生而策划的项目。如当地丰富的水生动植物产品可衍生发展美食之旅;宽阔的湖面可发展垂钓、游乐等水上活动;

提升型项目:在原有项目或产业上进行文化及品质提升后的项目。把螃蟹做大成为螃蟹产业、螃蟹文化;荷花种植可发展提升为荷花文化、演艺文化、佛教文化;作为生态水乡可大力发展江南水乡文化、婚庆民俗、农耕田园文化、影视文化等。另外,优美的生态水乡环境还适宜扩展疗养、运动、休闲等项目;

注入型项目:机会型,根据投资意向可酌情增加的项目。

(2)旅游项目

围绕荷和蟹两大文化主题旅游项目来重点打造。主要包括:千亩荷花园、荷文化园、蟹文化园、蟹将军美食苑、水乡婚庆基地、湿地芦苇迷宫、乡村影视基地、拓展训练基地、水上高尔夫会所、垂钓园、康体健身中心、高级度假会所、酒店等项目。

6.5.4、空间布局

(1)规划形成“十字轴 五片”的规划结构。

十字轴:指沿迎湖路穿过各功能区的功能串联轴,为实轴;南北向联系各展示区的文化景观轴,为虚轴。

五片:管理商务、文化展览、水文化体验、酒店会务、水上娱乐五大板块。

(2)规划形成八个功能片区:商务管理区、综合文化展示区、荷文化(含佛文化)展示区、蟹文化展示区、垂钓体验区、养殖体验区、酒店会务区、水上游乐区。

各功能区动静分区明确,文化展示区与体验区以“静”为主,酒店会务区次之,水上游乐区则以“动”为主。商务管理区依托现状进行改造更新;文化展示区的展示内容包括:综合文化(包括水利文化、水八仙耕种文化等)、荷文化、佛文化、蟹文化,通过亭台楼阁、叠山造水,打造大园含小园的景观层次;渔业体验区包括垂钓体验区与养殖体验区及少量农家乐餐饮设施;通过对现有建筑及蟹塘、鱼塘的整治,形成以原自然肌理为特色的休闲体验区;酒店会务区包括现有的迎湖度假区与在建的沧浪水苑,以高档酒店、私人会所、会议会务场所为主要功能;水上游乐区结合现有拓展训练基地,引进新的游乐设施,拓展游乐区功能。

7、结语

生态产业发展规划篇10

记者:请您介绍一下《规划》出台的背景。

答: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林业工作。党的十以来,对生态文明建设、林业改革发展、森林生态安全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批示指示,为林业建设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全面推进林业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做好“十三五”林业各项工作,意义十分重大。今后五年,我国林业处在新的战略机遇期和黄金发展期,林业改革发展具备了很多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

第一,林业发展提升到了新高度。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高度,提出了一系列林业改革发展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标志着我们党对林业重要性的认识产生了新的飞跃,将林业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第二,绿色发展赋予了林业发展新使命。实现绿色发展,是我国发展理念和实践的重大创新,迫切要求林业承担起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夯实生态根基的重大使命,承担起创造绿色财富、积累生态资本的重大使命,承担起引领绿色理念、繁荣生态文化的重大使命。第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了林业发展新任务。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和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林业建设把保护生态环境、提供优质生态产品、增加生态福祉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挥强大生态功能,努力为人民群众营造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第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明确了林业发展新要求。林业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生态保护修复,大力发展绿色产业,提高自然生态系统的生态功能、服务功能和供给能力,满足全社会对林业的新需求。第五,全球生态治理带来了林业发展新机遇。重视森林、保护生态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和各国发展的重大战略。党的十和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我国要为维护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在气候变化巴黎大会上明确指出“中国2030年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45亿立方米左右”。林业在全球生态治理格局中扮演更加重要角色。

在国家林业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体务林人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林业“十二五”规划主要任务和约束性指标全面完成。全国森林覆盖率顺利完成21.66%的目标,森林蓄积量超额完成任务,达到151亿立方米;全国湿地面积5360万公顷;完成沙化土地治理面积1000万公顷;林业棚户区改造基本建成167万户,惠及林区500万人口;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国有林区、国有林场改革全面启动;林业自然保护区达到2189处,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沙漠公园达4300多个;林业产业产值由2.28万亿元提高到5.94万亿元,2015年林业旅游与休闲人数达到23亿人次;林产品进出口额由963亿美元增长到1385亿美元。林业政策体系不断完善,林业投入达到1.77万亿元,其中中央投入达到4948亿元。“十二五”取得的成就,为“十三五”时期林业改革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对“十三五”林业改革发展作出了科学谋划和安排部署,进一步确定了林业在党和国家全局中的重要定位、重大任务。为深入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五中全会建议和国家规划纲要,顺应经济社会发展对林业的新要求,国家林业局组织编制了《林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记者:《规划》编制是怎样开展和进行的?

答:根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国家林业局历时一年多时间,组织开展了《规划》编制工作。国家林业局党组高度重视,多次研究部署,听取工作汇报,提出明确要求,给予及时指导。《规划》编制主要开展了四个方面工作。一是形成基本思路,对“十二五”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开展了《规划》前期专题调研、重大问题研究,走访了有关部门,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十三五”林业发展的基本思路。二是组织力量集中编写,形成了《规划》初稿、征求意见稿。期间,局党组多次研究讨论重大问题,局领导分别带队到基层开展调研。三是广泛征求系统内外意见,先后征求了各省区市林业主管部门、国家林业局各司局单位和老领导的意见建议,召开了国家林业局专家咨询委员会会议听取了18位院士专家的意见建议,开展了为期一年的网上征求意见活动。对各方面的意见建议进行了认真梳理,并吸纳在《规划》稿中。四是正式定稿,《规划》稿经国家林业局党组会审定,于近日正式印发。

记者:请您介绍一下《规划》的主要内容。

答:《规划》稿共分六章、28节,全稿约4万字,配19张图、9张表、9个专栏,做到了图文并茂。第一章林业进入改革发展新阶段,总结了“十二五”林业建设的主要成就,分析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林业面临的发展机遇和主要挑战。第二章“十三五”林业发展总体思路,提出了“十三五”时期林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要求、规划目标和发展格局。第三章主要讲战略任务。第四章林业重点工程项目,提出了国家重大工程和区域重点生态保护修复项目。第五章制度体系,提出了7个方面的制度。第六章加强组织领导,主要从落实规划实施责任、健全林业机构队伍、强化规划实施监督3个方面进行阐述。

林业发展的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深入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以维护森林生态安全为主攻方向,以增绿增质增效为基本要求,深化改革创新,加强资源保护,加快国土绿化,增进绿色惠民,强化基础保障,扩大开放合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作出更大贡献。

林业发展的主要目标指标。从国土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稳固、林业生态公共服务更趋完善、林业民生保障更为有力、林业治理能力明显提升4个方面,提出了到2020年我国林业发展的主要目标。其中,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3.04%,森林蓄积量增加14亿立方米,湿地保有量稳定在8亿亩,林业自然保护地占国土面积稳定在17%以上,新增沙化土地治理面积1000万公顷,森林年生态服务价值达到15万亿元,林业年旅游休闲康养人数突破25亿人次,国家森林城市达到200个,林业产业总产值达到8.7万亿元。

在上述目标的基础上,《规划》还从生态保护、经济民生、基础保障3大类,设置了22个发展指标。其中,森林覆盖率、森林蓄积量为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确定的约束性指标;混交林占比、单位面积森林蓄积量、生态服务价值、森林植被碳储量、林业自然保护地面积占国土面积比例、林业就业人数、林业在岗职工收入年增长率、国家森林城市数量、林业机械化率、林业信息化率等10个指标,属于新增指标,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体现林业质量效益的提升,与推进林业现代化要求相适应。

林业发展格局。以国家“两屏三带”和三大战略为基础,统筹林业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提出了“一圈三区五带”的发展格局,包括京津冀生态协同圈、东北生态保育区、青藏生态屏障区、南方经营修复区、北方防沙带、黄土高原-川滇生态修复带、长江(经济带)生态涵养带、丝绸之路生态防护带、沿海防护减灾带。这个发展格局是国家“两屏三带”生态安全战略在林业生态建设中的具体体现和抓手,是建设生态屏障、维护生物多样性、发挥林业多功能多效益的主战场,是服务于国家三大战略,提升环首都、沿江、沿边、沿路、沿海生态承载力的重点区域。

十大战略任务。针对林业改革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规划》提出了10项战略任务:一是加快推进国土绿化行动,二是做优做强林业产业,三是全面提高森林质量,四是强化资源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五是全面深化林业改革,六是大力推进创新驱动,七是切实加强依法治林,八是发展生态公共服务,九是夯实林业基础保障,十是扩大林业开放合作。

九大重点工程。从国家层面提出了9大重点工程,包括一批延续工程和一批新增工程,涵盖了改革创新、资源保护、国土绿化、绿色惠民、基础保障、开放合作等领域,包括专栏中的62项建设重点。一方面,国土绿化行动工程、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濒危野生动植物抢救性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防沙治沙工程等生态工程,已纳入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从中央层面加大投入,强化组织实施;另一方面,通过中央资金引导、调动地方积极性、广泛吸引金融社会资本参与等多措并举、多元投入,组织实施好林业产业建设工程、林业支撑保障体系建设工程。

同时,在全国规划了100个区域重点生态保护修复项目,作为国家工程的重要补充,明确了地方项目在全国林业发展格局中的重要地位,体现了中央与地方合力推进重点区域生态建设,推动中央与地方在建设范围、建设重点、投入政策、技术标准等方面的协调协同。100个区域重点项目按照主导功能,分为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沙治沙、生物多样性保护、森林质量提升、生态功能提升6大类。

七大制度体系。为了确保实现完成《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提出了建立健全林业资源资产产权、林业资源用途管制、林业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生态保护补偿、公共财政投入、金融保险服务等7项制度。这些制度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林业改革发展具有根本性作用。

记者:《规划》在哪些方面体现了落实五大发展理念要求?

答: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是“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要求和总遵循,也是对林业发展的最新要求。五大发展理念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是一个系统联动的过程。《规划》将五大发展理念贯穿于“十三五”林业改革发展的全过程、各方面,并作出了系统安排。

――在创新发展上,提出了顶层设计创新,健全完善国有林和集体林管理体制;部署了创新驱动,实施科技引领新战略,构建林业管理新模式,打造“互联网 ”林业发展新引擎;突出了产权模式创新、投融资模式创新,吸引金融、社会等各方面资金投入植树造林。

――在协调发展上,统筹生态保护修复和做强林业产业,发挥林业综合效益;坚持数量和质量并重、质量优先,精准提升森林质量;大力抓好京津冀生态保护率先突破、长江经济带绿色生态廊道建设、“一带一路”防沙治沙;切实推进森林城市和美丽乡村建设,促进城乡生态一体化;加快改善基础设施和装备条件,补齐发展短板。

――在绿色发展上,增加生态空间,保障生产空间,提升生活空间;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集中连片建设森林、保护湿地和治理荒漠,建设大尺度绿色生态空间;全面保护天然林、林地、湿地、野生动植物,推进重点物种国家公园建设,提升自然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态功能;加快国家储备林建设,大力培育混交林。

――在开放发展上,以“一带一路”为契机,大力推进林业国际履约、全球生态治理、野生动植物保护等方面国际合作,全面提升林业对外经贸水平,推进中国林业机械装备和服务“走出去”,提高林业应对气候变化能力。

――在共享发展上,突出绿色惠民,大力提升森林、湿地等自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加快构建生态公共服务网络,丰富优质生态产品供给,繁荣和弘扬生态文化;加大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沙漠公园建设和保护力度,开发林业旅游休闲康养产品;加大林业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力度,通过生态补偿、退耕还林、发展木本粮油等举措脱贫一批,巩固林业脱贫成果。

记者:《规划》印发后,如何顺利实施?

答:规划的生命力在于实施。“十三五”林业改革发展的大政方针、指导思想、重大目标和重点任务都已经确定,关键是要真抓实干、抓好落实,将《规划》提出的思路目标和相关举措落到实处,真正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果。国家林业局将举全林业系统之力,汇聚各地区各部门和全社会推进林业发展的强大合力,推动规划顺利实施,确保如期完成“十三五”林业改革发展任务。

国家林业局在印发《规划》的通知中提出了明确要求。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认真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准确把握林业的新形势新任务,切实增强加快林业改革发展、维护森林生态安全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着力推进国土绿化,着力提高森林质量,着力开展森林城市建设,着力建设国家公园,加快推进林业现代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