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汇报十篇-欧洲杯买球平台

时间:2023-03-27 08:29:18 欧洲杯买球平台的版权声明

课程汇报

课程汇报篇1

近年来,我国确立了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政策,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政策和管理体制进入了新的变革时期。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科学而合理的设置课程门类,组织资源,发挥资源共享的优势,一直是我校领导和教师共同关注的问题,它关系着我校教育的健康发展。

按照新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要求,从贴近生活、贴近社会、贴近学生出发,进一步突出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教育。我校自新课程实施以来,陆续在低中高年级开设了不同门类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开足开全各门课程,特别是音体美等学科的教学,更是引起了我们的重视。在师资缺乏的情况下,我们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有效的方案,使这些不被重视的课程终于进入了学生的课堂,大大活跃了学习氛围。

通过地方课程的实施,培养了他们顽强坚定、奋发进取的意志品质;增强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健康向上的人生观和爱国主义情感,学生从历史上优秀人物功彪青史的伟绩中受到熏陶和教育,激起了他们的民族自豪感,使他们更迫切地去了解家乡、热爱家乡、热爱祖国。与此同时从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国情教育等方面精选学习主题,让学生参加德育活动课程实践,在走进自然、走进社会、走进人生的过程中,学会正确处理个人与自我、个人与自然、个人与家庭、个人与学校、个人与国家、个人与世界的关系,逐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目前开设的学校课程有:一二年级阅读和写字;三四五年级阅读、写字和朗读。为确保学校课程的顺利实施,我校专门成立了学校课程开发与实施领导小组,组织在教学中具有一定课程开发能力和丰富教学经验的优秀教师对校本课程进行开发和实施,并定期对课程实施情况进行调研,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定期开展与校本课程有关一系列活动,如《优秀作业展评》、《人人争当小小书法家》、《古诗文诵读比赛》以及《爱祖国爱家乡演讲比赛》等活动,经过长期对学生进行规范的书写训练,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形成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逐步养成着眼全局,谋事周全的良好品质。多读书能多吸取知识,增广见闻,学习他人成功、失败的经验,做事的方法,幽默的态度,待人处事的方式,久而久之自然能充实个人的内涵,使言谈有物,内盈而外华。通过朗读训练,学生可以从篇章中领会文章的主旨、思想、意蕴,既受到了熏陶感染。

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

1、长期以来,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讲授别人编写的甚至连教学参考书也齐备的教科书,教师的专业能力发挥受到很大的限制,学校课程的开发要求教师不仅会事物、表情达意的能力。

“教”书,还要会“编”书。因此,学校和教师课程意识与开发能力的欠缺,是校本课程开发的最大困难。

课程汇报篇2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代表:

上午好!

12月,我们申报的课题“新课程改革与校园文学研究”被列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据全国规划办的领导说,以“校园文学研究”为对象列入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在全国尚属首次。我们感到激动,也深感责任重大。

一年多来,在温州大学、人民大学资料中心、全国中语会的指导下,在各地有关部门领导的支持下,在众多大中小学同仁的积极参与下,课题研究进展顺利。现在,我代表课题组,向大家作阶段工作汇报。

一、工作回顾

1.隆重召开开题会。4月21日~22日,课题组在北京师范大学英东学术会堂隆重召开开题会。田慧生、傅国亮、陈金明、周正逵、毛志成、郑浩、解军、徐启建等专家应邀出席了开题会。我代表课题组作了《开题报告》。各位专家对《开题报告》进行了点评、论证、指导,从不同侧面对课题研究发表了意见,使我们进一步明确了课题研究目标与思路、内容与策略。会后,我们还参观了课题实验学校“北师大附中”,我还应邀在北师大附中作了题为《新课程,新理念,新教法》的学术报告。关于开题会的消息,5月5日的《中国教育报》以《“新课程改革与校园文学研究”开题:校园文学研究“升格”》为题作了报道,在全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2.积极组织子课题申报。开题会之后,课题组积极组织各地学校申报子课题,发展实验学校,建立实验基地。目前,已有数十所大、中、小学报送了申报材料,包括北京师大附中、山东省实验中学等名校在内的许多学校已完成评审立项工作,并陆续召开开题会,进入了研究阶段。石家庄十七中、大连开发区七中、本溪高中等校先后被确定为示范实验学校。辽宁大连等实验基地已经和正在建立。

3.严格实行规范管理。课题组建立了办公室,完善了管理办法,为每个子课题组建立了管理档案。课题组彭小明、王世龙还多次实地考察指导,先后到石家庄十七中、乐清市虹桥中学、苏州市一中分校、北京市潞河中学、北京市五十中学进行调研及现场指导。

4.搭建实践交流平台。课题组充分利用“中国教育文学”网站,报道课题研究动态,交流课题研究经验。上线文章达66篇,点击达3万余次。课题组积极与《中学生》《小学生生活》杂志合作,在该刊开辟“点击文学社”“互动写作”“自主写作”等栏目,刊发各实验学校师生作品。课题组承办了的“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新作文大赛,发现“新人”,推出“小作家”,受到共青团中央的肯定与表扬,在全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二、研究成绩

1.基本构建了校园文学研究的理论框架。各地“校园文学”活动开展较多,但理论研究欠缺。作为课题研究进入教育部规划课题,还是第一次,国内外可资借鉴的成果不多,如何形成校园文学研究的基本理论体系,是一个全新的话题,我们经过反复探讨,初步拟定为(1)校园文学理论与实践研究、(2)校园文学与语文教学研究、(3)校园文学与校园文化研究、(4)校园文学与人的发展研究等四大板块,抓住了研究的重点,明确了研究的目标。基本构建了校园文学研究的理论框架。

2.陆续形成校园文学研究系列成果。例如我们出版了专著《校园文学与创作》,发表了《新课程改革形势下的校园文学研究》。在我的指导下,温州大学六个本科生、两个研究生也参与了研究,多篇有学术价值的论文《博客与校园文学研究》《网络:校园文学的新平台》等也已定稿(已发资料袋)。温州大学人文学院04中本一班学生李斌斌(笔名那那)还出版了三本头长篇小说《何处金屋可藏娇》,并正在写《长安妖娆》。课题实验学校——浙江乐清市虹桥中学的“生态写作研究”,石家庄十七中的“校园文学美文美读”探索,大连开发区七中的“生命教育与校园文学有机整合”实践,辽宁本溪高中的“校园文学博客研究”,四川成都市高新实验小学的“儿童文学启蒙校本课程研究”,湖南临澧县四中的“高中生人格培养策略研究”等等,都具有很好的研究进长。

3.课题研究与课程改革、学科教学、学校教育紧密结合,推动了新课程改革,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相当多的学校选择了“校园文学与语文教学研究”这一板块的子课题。占申报的子课题有三分之一强。开发校本课程、地方课程也备受关注,如湖南桃源凌津滩镇中学、江苏东台安丰中学等就较有成效。校园文化建设、生命教育、人文教育、特色学校建设等也都进入了许多学校的视野。

三、问题和困难

1.研究进展不平衡。部分学校在立项后没有认真进入实质性研究,以拿到子课题立项“证书”为终点,没能取得预期的成果。

2.缺乏深入的探索。部分子课题组存在着停留在过程描述层面,写作论文时往往停留在“怎么做”甚至只是“要怎么做”,而不去探究“为什么要这么做”“这么做有什么规律”等等,因此没有从理论层面研究,没有新的思路、 新的进展。

四、今后设想

1.进一步加强管理。在课题研究实施阶段,总课题组将严格管理,如不能研究或不作为的,将不发“结题证书”。

2.继续扩大研究队伍。为培养更多的人才,带动中小学教师科学研究,本次会议后还接受子课题申报,还要发展一批新的实验学校,再建一批实验基地,欢迎有志校园文学研究的同仁参与。

3.深入理论研究,提升课题学术品位。各子课题组、各位参研教师要加强对新的教育理论著作、新课程标准的学习,使自己的研究更加“学术化”。总课题组将制订新的方案,吸收一批富有研究能力、学术见解的大中小学优秀教师、教研人员,参加我们的课题研究,以提升我们课题研究的学术品位。

课程汇报篇3

经过几年的课程教学实践,我校在教育教学各方面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一是新课程理念和目标逐步得到体现(对新课程与教材的适应);二是教师的教学方式在不断改进(课堂教学观念与行为的转变);三是学生的学习过程变得更主动(学生的学习行为 ---- 合作、探究与交流的体现);四是课程资源得到进一步的拓展(学校评价方式 ---- 对多元性、过程性、发展性的追求);五是新的校园文化正在形成(学校文化 ---- 教师合作的孕育与生成)。

二、近几年课程改革的具体做法:

(一)、健全机构,完善管理,切实加强对课程改革的领导。

课程改革作为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推动学校发展的“推动器”、“催化剂”。为此,我校花大力气建立健全课程改革运行机制,做到管理科学,制度合理,方法多样。

1 、成立课程改革领导小组。学校成立了由校长、教导主任、继教主任、骨干教师为核心的课程改革领导小组,把教科室作为课改领导小组活动场所,由教务处专门负责课改工作。

2 、建立课改激励机制。每年开学,校领导就要召开继续教育工作会议,完善《青曲镇中心小课程师资培训工作方案》,安排部署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使全(区)校教师全部培训一遍。做到“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学校还把课改成果作为教师的科研成果,在职称评定、评先晋级时作为重要依据,极大地调动了教师的课改热情,学校课改氛围日益浓厚。

3 、建立三级课改网络。学校建立了镇级、校级、教研组级课改网络,使课改实验在我校扎扎实实开展起来。

4 、保证三个落实。即时间、地点、内容的落实。

(二)、更新观念,提高认识,加强校本培训,为课程改革夯实基础。

长期以来,学校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办学宗旨,为培养面向未来的具有个性的一代新人,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富有活力”的师资队伍势在必行。学校本着“教师人人是人才”的理念,积极推进校本培训大力推进课程改革。具体做法:

1 、建立新的教学管理模式,为实施新的课程标准提供保证机制。

对新课程的实施,我们可以说是已做到了未雨绸缪,认真准备,迎接课改的到来。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广大教师逐步树立了课改理念,并积极把理论学习与日常的教学实践结合起来,坚持用先进的教育理论指导实践,不断探索优质育人的方法和规律。

( 1 ) . 把课程理念纳入教学管理,在研究中落实管理

我们认真分析课程标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功能,如何在教学管理体现这一新的课程理念。我们对学校的教学管理作了三个方面的调整:

1 要更多的注重教学设计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效性、灵活性、创新性。针对教师提出的“教案要不要写的问题”,我们明确提出三句话要求:“教案一定要写;要体现实效性;提倡写教学反思。”鼓励教师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钻研教材,研究教法和学生。学校还设立教师“创新奖”,鼓励教师创造具有鲜活个性的、时代性的现代化的教学方式、方法等。

2 改变以往管理细则化的倾向,实施宏观管理。在探索阶段,我们把对教师的教学评价进行了调整,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对各项内容分步过关,循序渐进,给教师创设宽松的实践空间,激发教师参与改革的热情,让教师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和创造者。

3 教学管理模式由行政型向研究型转变。教学管理人员经常深入课堂听课评课,了解教学情况,发现问题,使教学过程及时得到监控。同时,及时协助教师研究解决出现的问题,使教学过程及时得到优化,实现行政管理人员向以帮助教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协调者、研究者方向发展。

( 2 ) . 建立与新课程标准目标相适应的评价体系

1 学校建立新的评价理念。我们对教学质量的评价标准作了调整,为教师的教学工作提供导向。为防止教师在课改中“穿着新鞋走着老路”指出评价应当“以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为基本目标,确立“以人为本、全面发展”、“促进个性的和谐发展”的课程理念,对师生的教与行评价。

2 学校建立新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我们根据新课程标准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突出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把课堂教学评价的重心转移到关注学生的发展上。其中最关键的还是全体学生是否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3 构建新的学生评价体系。我们力求着眼学生的全面发展,体现“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这个价值目标,开展了“小学生学业成就多元评价指标体系”的探索,已逐步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如在学科评价上我们采用了以下做法:

一是测试的分项制:语文从朗读、背诵、听说、查字典、写字、说话、阅读、作文等多方面进行考核;数学除基础知识、计算、应用题等笔试外,增加说学能力和动手操作等多项内容,自然学科注重考察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思想品德学科主要考察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以及联系生活实际的能力等。

二是发展性评价:通过设立“家校联系卡”、“学生成长袋”等作出关于学生的学习进展的信息反馈,在发展中评估学生个性的学习质量;

三是发现性评价:如学校设立“品德奖”、“特长奖”、“学业奖”、“进步奖”等项目,多角度、全方位评价和激励学生的成长。

2 、锻造一支适应课程改革的师资队伍,是实施课程标准的关键。

我校采取有利于鼓励和促进教师的学习与研究,有效实施并根据新课程要求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综合素质的做法。

( 1 ) . 落实制度,更新理念,提升教师课程理论素养

1 理论性学习方面。每周二下午第三节作为全体教师课程理论学习时间,以讲座、讨论等形式,组织教师学习新课程标准,研讨新教材,及时帮助教师掌握教育信息、动态,充分认识教育教学面临改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吸收现代教学信息,逐步确立现代教育观、教学观和学生观。学校每学年还组织教师进行基础知识、业务能力的综合测试,强化了教师学习。

2 实践方面。组织教师观摩示范课、汇报课,进行案例分析等活动。教师还必须做到有记录、有评价、有体会,参与情况纳入教师年度考核的主要内容,以制度的形式促使教师通过学习讨论、观摩实践,自觉更新观念、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

( 2 ) . 制定校本培训制度,不断提高教师业务素质

一是建立学科带头人制度,充分利用校本资源,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开设主体性教育等实验班,选拔青年教师担任教学实验工作,使他们尽快成长;

二是建立帮带制度,将专家请进学校或由本校的骨干教师给年轻教师听课、评课,点拨指导,全面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三是建立教学示范制度,学校主动承担各级各类示范课、教改研讨课、汇报课,大胆对外展促进教学交流,树立典型。

促使教师通过参加各种教学观摩、展示、交流活动,在实践中得到磨练、提高自己。

3 、以研促改,推进课程改革发展

学校对教研工作的组织管理应该着眼于课程改革的全局发展,建立校本课程研究,信息技术运用研究的一系列管理制度。

( 1 ) . 对校本课程的开发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近年来,我校设置一些“校本课程”,如电脑课、鉴赏课、学科活动课以及根据学生实际开设的兴趣班,在发现和培养学生特长等方面显示出成效与活力。

( 2 ) .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努力提高实验工作的效率,推进基础教育课改

充分利用校网络资源提高教师的专业文化素养和教师的教学基本功。为新课程改革营造良好的氛围。现代教育技术是中小学教育新的“生长点”,更是课改实验工作的“生长点”。我校的现代教育技术的配备较为完善,通过多方筹措资金 30 余万元,千方百计为课改实验创造条件。两年来学校改扩建了电教室一个,微机室一个,“红领巾”电视台一个,班班配有电视机、录音机、投影仪等设备。教师每两人一台微机,初步实现了教师办公自动化,教师都能熟练操作电脑,这些给现代教育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为课堂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提供了保障。

通过校本培训,教师的教学观念得到了转变,注重“以学生发展为本”;教师的业务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涌现了一大批成熟的教师。学生的学习方式得以改变,从传统的接受性学习转变成自主、互助、合作的学习,促成了知识的主动建构。课堂教学大变样,贴近了学生的生活实际,贴近了学生成长的实际,贴近了社会生活的实际,课堂变得更大、更活、更新。学校面对现实,狠抓了校本培训,取得显著成绩,这是学校教育的一大亮点。

(三)、发挥校本培训的核心作用,确保三级课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全面实施。

1 、明确“三级课程”的价值和相互关系。国家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体现国家的教育意志,地方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满足地方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校本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三级课程”具有互补性,是缺一不可的统一体。

2 、严格执行《郧县 2005 至 2006 学年度义务教育课程实施计划》。根据德智体美等方面发展的要求,均衡设置课程,各门课程比例适当,并按照地方实际和学生的不同要求进行适当调整,保证学生和谐、全面发展;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科学知识的内在逻辑整体设置课程;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成长的需要和认识规律,根据时展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课程门类由低年级到高年级逐渐调整与增加。

课程汇报篇4

根据省厅文件通知精神,现就我市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学用书与地方课程教材及作业类用书进行检查调研情况做以下汇报:

一、近年来我市严格执行省上下发的《推荐目录》通过新华书店进行订单,并及时检查县、区及学校所提供的《征订单》是否与省上下发的《推荐目录》一致,杜绝了学校乱订作业类用书的现象。

二、新编九年义务教育教材明 确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指导思想。在教材的体系、结构、内容的选择和安排上,认真汲取多年来各学科教学改革的成果,在注重“双基”的同时,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开发学生的智力,注重思想 道德和情感教育;注意因材施教,面向全体学生。九年义务教育教材有明显的特色,内容的选择和安排科学合理,注意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生动活泼,层次分明,便于学生自学,受到师生的好评。如英语教材改变 了过去只注重读、写而忽视听、说的指导思想,重视了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体现了语言教学思想的改革。

三、新编九年义务教育教材形成了以教科书为主,教学参考书、 教学挂图和图册、音像教材、教学软件为辅的系列教材。教学改革的实践证明,注意开发教参、教辅材料,并在教学中适当地运用这些材料,有利于贯彻教材的指导思想和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因此,教科书的编著越来越重视教材的配套工作。

四、小学教材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教材内容多难深的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解决

九年义务教育教材虽然在编写思想上注重面向全体学生,但由于多年来“学科本位”的观念和“应试教育 ”在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各学科教材的编写者都强调本学科的重要性,编写时注重了知识的系统性和全面性 ,而忽视了学生学习多门学科的负担;注重知识传授,忽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再加上升学、就业等社会现实问题,以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提高学生成绩又层层加码,使这一问题更加突出。

(二)材的出版发行工作也亟待加强

有些教材由于校对不认真,错误百出;有的印刷质量差,字迹不清,套色走样;装订问题尤为严重,书本 散页,切边不规范的现象屡见不鲜。在发行上,多数教材只能保证开学前后几天的时间内到校。由于时间紧,影了教师的备课和教学。

五、改革和加强中小学教材建设的建议

课程汇报篇5

一、指导思想

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动脑动手和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引导全校学生积极参加丰富多彩的课外文体活动,以达到增进健康、增强体质、增长技能的目的。关注生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为重点,激发参加课外文体活动的兴趣,培养积极参与课外文体活动的意识,提高综合素质,促进我校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二、现状分析

三、两年来所做工作

1.文体方面:根据《2006——2008年落实庐阳中学课外文体活动阶段目标方案计划进度表》的安排,组织了两届教职工元旦联欢活动暨教工趣味运动会;组队参加区教职工广播操比赛;组队参加区、市中小学生乒乓球比赛;参加“在阳光下成长”区第三届少儿艺术节;组队参加区第四、第五届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组队参加庐阳区“迎奥运”首届教职工篮球比赛;组队参加合肥市2007年篮球冠军赛;报送作品参加合肥市第五届少儿艺术节;组队参加庐阳区创编操比赛;组织学生参加某2008visa奥运畅想绘画大赛;举办了首届校园文化艺术节;举办了校首届广播体操比赛;参加合肥市第四届合唱节闭幕式暨“万人歌咏大会”;举办了校首届男子定点投篮比赛、女子跳绳比赛;举办了八年级30×300米接力跑比赛;举办了两届八年级国画展和全校同学的科幻画展览;多次协助班级开展班级之间的拔河、篮球友谊赛等等。

2.课外活动课方面:在组织和制度的基础上,学校引导学生成立了篮球、乒乓球、电子琴、声乐、电脑绘画、健美(创编)操、高尔夫球、三模、机器人等兴趣小组,组建了“金帆船”合唱团和“芙蕖采风”绘画兴趣小组。学校规定每周二的下午第三节课为课外活动课,各个兴趣小组利用本节课进行有目标、有组织的教学。除了每天8:40——9:00的早操和上午第四节课前、下午第二节课的前眼保健操以外,每天下午放学后,在学校的运动及训练场地上,都会看到老师们带着同学们进行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三模、机器人、户外写生、声乐等各项活动,保证了同学们每天锻炼一小时的时间。

3.科技、三模、机器人、信息学方面:建校三年来,举办了3届科技活动周活动;开展了3次科普日活动;组队参加全国青少年四驱车总决赛;组队参加市、省级海模、航模比赛;组队参加区、市、省各级简易机器人比赛;组队参加合肥市科技创新比赛;组队参加合肥市中小学生电脑制作比赛等等。

四、取得的成绩

1.指导老师方面:音乐、体育各一位老师获得区级基本功大赛一等奖,一位美术老师获得市级基本功大赛手工制作一等奖;获得区首届教职工篮球比赛第三名;获得区教工广播操比赛二等奖;音乐、美术两位老师获得区级“教学能手”称号;信息宣国庆老师获得省级优质课大赛一等奖;程亚刚老师获得简易机器人比赛“优秀辅导员”称号;汪小宝、赵海玲两位老师被吸收成为庐阳区课外文体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等等

2.学生方面:获得区级广播操比赛一等奖;获得区级创编操比赛一等奖;获得2007年市级中小学生乒乓球比赛女团第三名;多人次获得合肥市中小学生电脑制作比赛一等奖;获得区第五届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总分第四名;美术作品《小老虎》、音乐作品《古丈茶歌》分获市级一等奖和三等奖;经典古诗文诵读获得区级特等奖、市级一等奖;获得省青少年电脑机器人大赛fll纳米技术挑战赛二等奖;获得全国青少年四驱车总决赛第28名;在2007年合肥市中小学生“三模”比赛中荣获航海模型中学团体第三名;在2007年全省青少年航海模型、建筑模型、

简易机器人及电子制作锦标赛中荣获简易机器人初中团体第三名;3名同学在2007年省青少年简易机器人大赛中分获第一、第五、第六名;多人次在市、区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得一等奖;在2008年“移动校讯通杯”全省青少年简易机器人锦标赛中,获得中学组团体第六名;在2008年省青少年电子制作简易机器人大赛中,我校2名同学分获简易机器人竞赛和电子智能车竞赛第一名;2008年我校首届毕业班体育中考人均分居庐阳区第一、合肥市第九,首次为庐阳区中考体育学科进入市前十名。等等

五、工作中的不足

回首两年来我校所开展的各项课外文体活动,精彩而充实,成绩已经成为历史,但也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由于承受中考压力的原因,有些活动没能按期举行,个别中考学科教师有挤占时间现象,还有少数兴趣小组的辅导老师个人专业能力需加强,辅导课未充分发挥其作用……这些原因都直接影响了课外文体活动的质量。

六、未来的展望

课程汇报篇6

正保网校推荐:2014年7月自学考试秘诀!点击免费查看>>

各地2014年7月自考报名时间及入口汇总 北 京 天 津 上 海 河 北 山 西 内蒙古 辽 宁 吉 林 江 苏 浙 江 安 徽 福 建 江 西 山 东 河 南 湖 北 湖 南 广 东 广 西 海 南 重 庆 四 川 贵 州 云 南 陕 西 甘 肃 青 海 宁 夏 黑龙江 新 疆 西 藏 考试相关

红色表示已公布 黑色表示未公布

课程汇报篇7

[关键词]高职 ;国际金融; 教学做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283(2017)04-0141-3

一、国际金融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定位和教学目标不明确

在高职阶段,财政金融类、国际贸易类、国际商务类等专业中基本都开设有国际金融课程,以往的教学大多保持通才教育,以课程为基础不加以区分。但是专业不同,人才培养的要求差别很大,同一门课程在不同专业中的教学目标也应体现区别,要考虑专业的特色,考虑与专业业务知识的衔接,考虑学生专业操作技能的特点。财政金融类专业培养的目标主要是金融从业人员,因此对学习的要求更高,达到的理论深度应更深,而国际贸易类和国际商务类专业培养的人才将来并不是专门从事金融行业,而是在对外贸易过程中应用金融工具和开展金融交易,因此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如何利用国际金融知识和技能服务于国际贸易。

(二)课程内容广泛且抽象,学生学习存在一定困难

国际金融主要研究国际间货币关系和金融活动的规律及其实现形式。作为一门学科,国际金融所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国际收支、汇率、外汇业务、外汇风险管理、国际金融市场、国际货币体系等。其中既有经济学理论,又有管理学实践,既有宏观分析,又有微观操作。这些问题具有相当的深度,要求学生在学习之前具备比较扎实的经济学、国际贸易、会计等相关基础,而高职学生基础普遍比较薄弱,因此学习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三)课程内容与现实发展和实际业务存在一定脱节

目前市面上针对高职阶段的国际金融教材虽然也进行了诸如项目化设计、工学结合等许多改革,但是在内容选取上基本还是沿用传统的国际金融学科体系,其中有很多题比较宏观且抽象,与外贸业务和学生生活联系并不密切。比如国际储备管理、远期汇率的计算、复杂的国际金融衍生产品、国际货币体系、国际金融组织等,这些内容虽然是国际金融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但是对于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学生来说并不实用,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反而会加深他们对该课程的抵触心理。此外,国际经济环境和金融市场不断变化,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国家政策不断推陈出新,比如跨境人民币结算、货物贸易外汇管理改革等,这些都是传统课程内容中没有但是与学生将来工作密切联系的,这就要求教师具有很敏锐的信息搜集和分析能力,并不断更新和添加新的教学内容。

(四)课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有待创新

高职教育的特点决定了仅仅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无法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国际金融课程同样需要引入“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但是由于课时有限,学生基础比较薄弱、自主学习能力不强,学生在完成任务时仍需要教师的大量讲授,学生在课堂上练习的时间有限,课后练习比较难以监控,学生实操的立体化程度不够。因此如何设计合理可行的项目任务,创新教学方法,是课程改革的关键,也对授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国际金融课程改革思路

(一)结合实际,明确课程定位和教学目标

既然对于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国际金融课程是帮助其完善知识结构与提升专业技能,辅助其将来从事国际贸易工作,我们就将国际金融课程的教学目标设定为:通过学习该课程,学生可以掌握从事与国际贸易密切联系的金融活动的相关职业技能,熟悉常用国际金融工具、业务特点和运用方法;正确理解和分析国际金融现象,了解国际金融发展新动态和国家政策,增强理论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还应提高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增强金融意识和理财能力,从而促进提升整体综合素质,为未来职业拓展和个人生活奠定基础。

(二)深入浅出,优化精选课程内容

确定课程教学内容首先要深入外经贸企业进行调研,了解企业有哪些工作岗位需要具备国际金融相关的知识、技能和素质,需要达到什么目标;其次,分析提炼具体工作岗位上的典型工作任务,将属于国际金融方面的任务作为课程项目的基础;最后从国际金融学科中选取相应的知识点、技能点进行搭配组合,构建国际金融课程的项目化教学内容。课程内容的选取以实际公司业务和岗位能力需要为基础,不拘泥于传统的课程知识体系,设置典型工作项目(任务),如果完成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技能是现有教学内容中没有的,要补充进来;反之,如果现有教材和学科中的内容与典型工作任务无关,在实际业务中不需要,则应考虑适当删除。除了强调实际操作性,我们也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对经济、金融形势变化的敏感度,宏观思维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这样既能够与相关职业岗位对接,也保证了国际金融知识体系的完整性。最终我们将课程内容设置成六大项目,每个项目包含不同的任务,具体内容如表 1 所示。

1-2:根据近年数据总结分析我国国际收支的特点、原因,对我国当前国际收支形势和政府相关政策进行讨论。2-1:出口国际收支申报(填写涉外收入申报单)项目三:汇率行情的查找、解读、分析与运用1任务一:外汇行情的查找、解读和运用任务二:主要国际结算货币汇率走势分析任务三:人民币汇率与中国经济为主题的讨论会11-1:查找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报价,并进行解读。

1-2:查找各大商业银行最新人民币外汇牌价,并进行解读。

1-3:查找国际外汇市场主要外汇币种汇率行情,并进行解读。

实训2:不同情境下成交价的选择和折算。2-1:查找主要国际结算货币汇率走势图及外汇评述,结合所学对其近期及未来走势进行一定分析。3-1:分小组完成人民币汇率与中国经济为主题的论文。

3-2:小组代表发言,同学交流。项目四:外汇业务操作与运用1任务一:结售汇业务办理11-1:人民币远期汇率行情的查找和解读。

1-2:远期结售汇业务办理。实训3:远期结售汇的运用。任务二:套利和掉期交易模拟操作12-1:为企业选择资金运用方案并计算相应的盈亏。任务三:即远期进口报价折算13-1:查询开户银行中国银行即远期汇率报价,分析汇率走势。

3-2:根据汇率报价进行进口价格折算,选择较有利的报价,或进行还盘。任务四:即远期出口报价折算14-1:查询开户银行中国银行即远期汇率报价,分析汇率走势。4-2:根据汇率报价进行出口报价折算。实训4:出口报价折算。项目五:外汇风险管理1任务一:外汇风险管理案例分析任务二:运用金融交易进行外汇风险管理11-1:根据材料分析企业在进行外汇风险管理时都采用了哪些方法。

1-2:分析不同外汇风险管理方法的利弊。2-1:在签订贸易合同之前,对合同涉及的币种、期限、结算方式进行分析,结合汇率走势预测,对可能存在的外汇风险进行识别、衡量和分析。

2-2:根据具体情况,运用各种金融交易设计外汇风险管理方案。项目名称1任务名称1具体内容项目六:国际贸易融资操作1任务一:出口贸易融资操作任务二:进口贸易融资操作任务三:保理业务操作任务四:福费廷业务操作11-1:办理打包放款:具体流程、填写申请书、签订《打包放款合同》。

1-2:办理出口押汇:具体流程、填写押汇申请书、签订《出口押汇合同》。

1-3:办理出口信用保险。2-1:办理进口押汇:具体流程、填写进口押汇申请书、签订进口押汇合同。3-1:办理保理业务:具体流程、填写申请书。4-1:办理福费廷业务:具体流程、填写申请书。(三)教学做一体,改进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w模式下,各个任务均按照任务导入、明确学习目标、布置工作任务、知识准备、操作示范、项目实施、成果评价、实训练习等步骤展开。通过这些教学环节实现在做中学、学中做的效果。在教学方法上应灵活运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一是充分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料,教师在日常备课时就应多积累教学素材,尽量使用视频、图表、图片、真实业务案例等资料,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二是设置工作情境,通过工作岗位和工作任务的设定,使学生具有职业代入感,激发其完成工作、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愿望,从而促使其自主学习。三是充分运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教师不再一味地讲授知识点,而是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通过提问、课堂讨论的方式,启发学生思考问题、表达观点,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

(四)多元评价,完善考核方式

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考核,采用过程考核为主的考核方法,根据项目完成情况打分。教学做一体的项目化教学,特别注重学生在平时的学习,重点考查在项目完成过程中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项目的完成情况。过程性考核为主的考核方式鼓励学生把功夫用在平时,避免了传统授课中学生期末突击复习的情况,更能够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本课程设计的实训项目,可分为个人实训项目和小组实训项目。其中个人实训项目要求每一个学生独立完成,主要适合于一些单据、表格的填制、计算等,此类项目的标准比较明确,答案统一,由教师根据学生提交的作业进行批改打分。小组实训项目则是由多名同学共同完成,涉及环节多,项目成果多样,没有统一的标准,因此小组实训项目的分数构成采用以下方式:

100%小组项目成绩70%教师评价70%成果评价

30%学生评价

30%组内成员互评

其中对项目成果的评价包括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两方面,使学生在给其他小组评分的过程中学习其他小组的优点,发现问题,更好地巩固自身能力。组内成员互评则体现了在任务完成过程中,对本组成员所做工作的认可程度,从而避免个别同学的“搭便车”现象。引导学生参与评价机制,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并能够督促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完成项目任务。我们还设计了《小组工作项目成果评价表》以及《小组项目工作记录单》,从而使整个评价过程有据可依。

三、总结

经过多年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国际金融》课程的教学和课改实践,我们总结出这套教学做一体化方案,在实践教学中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当然仍需要不断完善改进。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人才培养水平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作为一线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并加以运用,为提高教学质量而努力。

[参考文献]

[1]余海萍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国际贸易类专业《国际金融》课程改革设计[j].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

[2]赵海荣高职院校国际金融实务课程项目化教学设计研究[j].时代金融,2015(11).

课程汇报篇8

一、国际金融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定位和教学目标不明确

在高职阶段,财政金融类、国际贸易类、国际商务类等专业中基本都开设有国际金融课程,以往的教学大多保持通才教育,以课程为基础不加以区分。但是专业不同,人才培养的要求差别很大,同一门课程在不同专业中的教学目标也应体现区别,要考虑专业的特色,考虑与专业业务知识的衔接,考虑学生专业操作技能的特点。财政金融类专业培养的目标主要是金融从业人员,因此对学习的要求更高,达到的理论深度应更深,而国际贸易类和国际商务类专业培养的人才将来并不是专门从事金融行业,而是在对外贸易过程中应用金融工具和开展金融交易,因此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如何利用国际金融知识和技能服务于国际贸易。

(二)课程内容广泛且抽象,学生学习存在一定困难

国际金融主要研究国际间货币关系和金融活动的规律及其实现形式。作为一门学科,国际金融所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国际收支、汇率、外汇业务、外汇风险管理、国际金融市场、国际货币体系等。其中既有经济学理论,又有管理学实践,既有宏观分析,又有微观操作。这些问题具有相当的深度,要求学生在学习之前具备比较扎实的经济学、国际贸易、会计等相关基础,而高职学生基础普遍比较薄弱,因此学习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三)课程内容与现实发展和实际业务存在一定脱节

目前市面上针对高职阶段的国际金融教材虽然也进行了诸如项目化设计、工学结合等许多改革,但是在内容选取上基本还是沿用传统的国际金融学科体系,其中有很多??题比较宏观且抽象,与外贸业务和学生生活联系并不密切。比如国际储备管理、远期汇率的计算、复杂的国际金融衍生产品、国际货币体系、国际金融组织等,这些内容虽然是国际金融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但是对于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学生来说并不实用,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反而会加深他们对该课程的抵触心理。此外,国际经济环境和金融市场不断变化,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国家政策不断推陈出新,比如跨境人民币结算、货物贸易外汇管理改革等,这些都是传统课程内容中没有但是与学生将来工作密切联系的,这就要求教师具有很敏锐的信息搜集和分析能力,并不断更新和添加新的教学内容。

(四)课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有待创新

高职教育的特点决定了仅仅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无法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国际金融课程同样需要引入“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但是由于课时有限,学生基础比较薄弱、自主学习能力不强,学生在完成任务时仍需要教师的大量讲授,学生在课堂上练习的时间有限,课后练习比较难以监控,学生实操的立体化程度不够。因此如何设计合理可行的项目任务,创新教学方法,是课程改革的关键,也对授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国际金融课程改革思路

(一)结合实际,明确课程定位和教学目标

既然对于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国际金融课程是帮助其完善知识结构与提升专业技能,辅助其将来从事国际贸易工作,我们就将国际金融课程的教学目标设定为:通过学习该课程,学生可以掌握从事与国际贸易密切联系的金融活动的相关职业技能,熟悉常用国际金融工具、业务特点和运用方法;正确理解和分析国际金融现象,了解国际金融发展新动态和国家政策,增强理论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还应提高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增强金融意识和理财能力,从而促进提升整体综合素质,为未来职业拓展和个人生活奠定基础。

(二)深入浅出,优化精选课程内容

确定课程教学内容首先要深入外经贸企业进行调研,了解企业有哪些工作岗位需要具备国际金融相关的知识、技能和素质,需要达到什么目标;其次,分析提炼具体工作岗位上的典型工作任务,将属于国际金融方面的任务作为课程项目的基础;最后从国际金融学科中选取相应的知识点、技能点进行搭配组合,构建国际金融课程的项目化教学内容。课程内容的选取以实际公司业务和岗位能力需要为基础,不拘泥于传统的课程知识体系,设置典型工作项目(任务),如果完成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技能是现有教学内容中没有的,要补充进来;反之,如果现有教材和学科中的内容与典型工作任务无关,在实际业务中不需要,则应考虑适当删除。除了强调实际操作性,我们也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对经济、金融形势变化的敏感度,宏观思维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这样既能够与相关职业岗位对接,也保证了国际金融知识体系的完整性。最终我们将课程内容设置成六大项目,每个项目包含不同的任务,具体内容如表 1 所示。

1-2:根据近年数据总结分析我国国际收支的特点、原因,对我国当前国际收支形势和政府相关政策进行讨论。2-1:出口国际收支申报(填写涉外收入申报单)项目三:汇率行情的查找、解读、分析与运用1任务一:外汇行情的查找、解读和运用任务二:主要国际结算货币汇率走势分析任务三:人民币汇率与中国经济为主题的讨论会11-1:查找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报价,并进行解读。

1-2:查找各大商业银行最新人民币外汇牌价,并进行解读。

1-3:查找国际外汇市场主要外汇币种汇率行情,并进行解读。

实训2:不同情境下成交价的选择和折算。2-1:查找主要国际结算货币汇率走势图及外汇评述,结合所学对其近期及未来走势进行一定分析。3-1:分小组完成人民币汇率与中国经济为主题的论文。

3-2:小组代表发言,同学交流。项目四:外汇业务操作与运用1任务一:结售汇业务办理11-1:人民币远期汇率行情的查找和解读。

1-2:远期结售汇业务办理。实训3:远期结售汇的运用。任务二:套利和掉期交易模拟操作12-1:为企业选择资金运用方案并计算相应的盈亏。任务三:即远期进口报价折算13-1:查询开户银行中国银行即远期汇率报价,分析汇率走势。

3-2:根据汇率报价进行进口价格折算,选择较有利的报价,或进行还盘。任务四:即远期出口报价折算14-1:查询开户银行中国银行即远期汇率报价,分析汇率走势。4-2:根据汇率报价进行出口报价折算。实训4:出口报价折算。项目五:外汇风险管理1任务一:外汇风险管理案例分析任务二:运用金融交易进行外汇风险管理11-1:根据材料分析企业在进行外汇风险管理时都采用了哪些方法。

1-2:分析不同外汇风险管理方法的利弊。2-1:在签订贸易合同之前,对合同涉及的币种、期限、结算方式进行分析,结合汇率走势预测,对可能存在的外汇风险进行识别、衡量和分析。

2-2:根据具体情况,运用各种金融交易设计外汇风险管理方案。项目名称1任务名称1具体内容项目六:国际贸易融资操作1任务一:出口贸易融资操作任务二:进口贸易融资操作任务三:保理业务操作任务四:福费廷业务操作11-1:办理打包放款:具体流程、填写申请书、签订《打包放款合同》。

1-2:办理出口押汇:具体流程、填写押汇申请书、签订《出口押汇合同》。

1-3:办理出口信用保险。2-1:办理进口押汇:具体流程、填写进口押汇申请书、签订进口押汇合同。3-1:办理保理业务:具体流程、填写申请书。4-1:办理福费廷业务:具体流程、填写申请书。(三)教学做一体,改进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w模式下,各个任务均按照任务导入、明确学习目标、布置工作任务、知识准备、操作示范、项目实施、成果评价、实训练习等步骤展开。通过这些教学环节实现在做中学、学中做的效果。在教学方法上应灵活运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一是充分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料,教师在日常备课时就应多积累教学素材,尽量使用视频、图表、图片、真实业务案例等资料,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二是设置工作情境,通过工作岗位和工作任务的设定,使学生具有职业代入感,激发其完成工作、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愿望,从而促使其自主学习。三是充分运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教师不再一味地讲授知识点,而是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通过提问、课堂讨论的方式,启发学生思考问题、表达观点,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

(四)多元评价,完善考核方式

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考核,采用过程考核为主的考核方法,根据项目完成情况打分。教学做一体的项目化教学,特别注重学生在平时的学习,重点考查在项目完成过程中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项目的完成情况。过程性考核为主的考核方式鼓励学生把功夫用在平时,避免了传统授课中学生期末突击复习的情况,更能够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本课程设计的实训项目,可分为个人实训项目和小组实训项目。其中个人实训项目要求每一个学生独立完成,主要适合于一些单据、表格的填制、计算等,此类项目的标准比较明确,答案统一,由教师根据学生提交的作业进行批改打分。小组实训项目则是由多名同学共同完成,涉及环节多,项目成果多样,没有统一的标准,因此小组实训项目的分数构成采用以下方式:

100%小组项目成绩70%教师评价70%成果评价

30%学生评价

30%组内成员互评

其中对项目成果的评价包括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两方面,使学生在给其他小组评分的过程中学习其他小组的优点,发现问题,更好地巩固自身能力。组内成员互评则体现了在任务完成过程中,对本组成员所做工作的认可程度,从而避免个别同学的“搭便车”现象。引导学生参与评价机制,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并能够督促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完成项目任务。我们还设计了《小组工作项目成果评价表》以及《小组项目工作记录单》,从而使整个评价过程有据可依。

课程汇报篇9

敬爱的党组织:

看到《入党培训课程》上那一长串的大字,中国共产党的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带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的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读到一半,合上课本,我竟然也默默且流利的将它读完了,也许是听得多了,读的多了,将这串文字也记录到了潜意识里。暗自兴奋之后,还是随着老师的讲解慢慢深入进去,我才忽然意识到,我对自己倒背如流的那句话竟是知之甚少,不觉为之前的暗自骄傲感到惭愧,不过值得庆幸的是,亡羊补牢还不晚。二、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对党的性质的新概括,深刻揭示了我党先进性和人民性、民族性相统一的本质,对于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不断提高党的社会影响力,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1 、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之外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一方面,党的利益和人民的利益是完全一致的。另一方面,工人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够最后解放自己。2、中国共产党集合了社会各阶层的先进分子。首先,无产阶级政党的先进性来源于最广泛的群众性要求,无产阶级政党的先进性只有同广泛的群众性相结合时才具有强大的不可战胜的力量。其次,我们党的党员既有来自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阶级中的先进分子,又有来自非劳动者阶层的先进分子。四、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个代表”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对党的性质宗旨的新概括。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突出体现了工人阶级政党的阶级性和群众性。工人阶级是人类历史上最先进、最革命的阶级,它与先进的现代化大生产相联系,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是推动现代生产力发展的决定力量;这一特性决定了它能够团结广大群众,代表广大群众的利益,为实现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而共同奋斗。“三个代表”从整体性和内在联系上突出了工人阶级政党的阶级性、群众性与代表性的有机统一。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完整地体现了党的先进性。政党的先进性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政治原则和政治要求,而是对政党在社会发展中历史地位和作用的明确定位,是对政党阶级性的本质概括和科学阐释。***同志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时展的特点和要求出发,第一次从全面性、整体性和更高层次上对党的先进性进行了概括,抓住了时展和社会进步的两条主线,即生产力发展要求和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并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融入和贯穿于党的根本宗旨之中,实现了党的先进性与历史发展的客观必然性的有机统一,使党的本质要求与社会发展进步相一致。

我们想要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一员,就必须深刻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明确自己人生的奋斗目标,脚踏实地,积极进取,争做合格的共产党人!

课程汇报篇10

关键词:初中生物;活动课;课程结构

以下介绍这种生物学科“活动课”模式在校园实施的实例,共同探讨如何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探索,在活动中体验,在尝试中感悟。

一、“活动课”模式的课型结构

课题总结出“活动课”模式的教学过程由以下四个步骤组成:

1.课前准备

要求师生共同进行活动的准备工作,包括教师进行活动方案的总体设计,符合学生的兴趣需求。学生搜索相关资料和准备相关用具。

2.活动导入

明确活动的主题、目的、要求,引发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的欲望,激发兴趣。

3.活动实施阶段

活动实施阶段是活动课的中心环节,要求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地开展活动和体验。为了活动能顺利进行,实行分段活动,可以循序渐进、多层次地体验,利用学生深入探究,保持参与的积极性。主要通过两个活动以及相应的汇报完成这一环节。

(1)活动一

这个活动一般是比较简单、易操作、有趣的,以小组为单位在规定的范围内进行,时间比较短,一般控制在5~8分钟。主要是起到引起学生兴趣的目的,同时让学生去发现问题,初步体验和认识要探究的主体。开展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如可以让学生观察土壤、测量植物的数量、辨认植物等。

(2)汇报一

汇报一主要是针对活动一做一个简单的汇报,让每组学生分享自己所见所闻和成果。通过交流充分地认识活动的主题。老师及时给出点评和指导。同时引出新的问题,为进一步深入讨论或体验提供引导。

4.活动总结阶段

教师引导学生对完成的活动项目进行分析、总结和评价,以提高认识,总结经验教训,形成技能和技巧。

二、课型结构

在教学设计的进程中,以学生的动手尝试体验为主,引导学生参与学习生物的实践活动。课题组通过多次的实践和研讨,得到以学生尝试体验为主的课程结构如下:

三、教学案例

案例 植物种群密度调查

1.活动目的

了解常用的植物种群密度调查方法,学会调查某一物种的种群密度。

2.课前准备

提供常见的黄鹌菜的图片资料以及植物调查的方法资料给学生。以及学生课前收集更多相关的资料。

提供面积为1m2的方框给学生。

3.活动引入

春天到了,校园里到处都是春光明媚的景象。在我们校园的草地上有一种花叫做黄鹌菜,花开得正茂盛,我们这块草地上究竟有多少棵黄鹌菜呢?你有什么方法可以算出它们的数量呢?以此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了解调查方法和选择工具,进入新课。

4.活动过程

(1)活动一:以4~5人为一小组,利用1m2的方框选定样方,统计样方中黄鹌菜的数量。全班分成10个小组,5个小组测甲地的黄鹌菜的数量,另外五组测定乙地的数量。

(2)汇报一:10个小组汇报该小组测定样方的中黄鹌菜的数量,记录在白板上。大致计算出黄鹌菜的种群密度。

(3)活动二:通过进一步观察与实地分析,寻找影响两地种群密度差异的原因。

(4)汇报二:小组汇报以及集体分析甲、乙两块草地的黄鹌菜种群密度差异的原因,并引导学生说说在调查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或应注意哪些问题。

5.总结

引导学生总结出运用这样方法调查植物的种群密度时的要点和技巧。使学生学会运用这种方法去调查其他的生物类群。并且了解生物分布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本课题建立起一种生物课堂“活动课”模式的课程结构,主要包括活动和汇报两部分。进行活动时,每次学生活动时间为5分钟左右,活动包括观察、讨论、体验等。活动后教师组织学生汇报分享自己的成果,教师进行适当点评与指引。汇报的方法和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如口头汇报、游戏、辩论等。随着两个活动的逐层深入,逐步发挥学生的自主分析能力,同时让学生在活动中很自然地获得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