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核算制度论文范文五篇-欧洲杯买球平台

2022-11-09 欧洲杯买球平台的版权声明

成本核算制度论文

成本核算制度论文篇1

(1)合法性原则:医院的成本核算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等制度的规定进行,如不符合的一律不能计入;(2)可靠性原则:医院所计入的成本核算必须是有根据、可靠而且具有可验性的;(3)相关性原则。医院管理部门定期查看成本核算的基础信息是否与国家的经济管理要求是否相符合,同时了解医院的具体收支情况;(4)分期核算原则:分期的成本核算务必和会计期间相一致;(5)权责发生原则:权责发生是医院收入、费用和科室成本的核算基础;(6)根据实际成本报价原则:除非国家有特殊的规定外,医院所有的各项收入支出都应该根据实价记账,不得根据个人情况随意变动价格等原则。综上所述,我们在做医院的核算工作时就有章可循,有了核算的依据。我们2012年医院财务制度改革时,河南省著名的高级会计师朱园园老师多次给我们强调这一点,还给我们举了许多这方面的例子,让我们深深地感到这几项原则的重要性。根据医院新会计制度的要求,每一笔费用都要按照会计核算的原则分配到每一个科室,要做好医院成本核算必须做好科室成本核算。为了更好地进行成本核算的管理工作,院领导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建立较全面地医院成本管理核算体系。每个科室成立一个核算的小组,科长为小组的组长,而院长为成本核算的总负责人,主要管理全院的成本管理工作,监督每个科室的组长的管理工作,同时安排每一个专业的核算人员到每个科室来担任每天的成本核算工作。二是确立以科室为单位的管理模式。三是确定每个科室成本的操作原则。四是采用费用分摊和收入分成的方法。

二、医院成本核算的范围包括

(1)人员经费。人员经费主要包括工资福利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其中工资福利支出包括:基本工资、社会保障缴费、伙食补助、奖金等;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包括:抚恤金、医疗费、住房公积金、购房补贴等。(2)卫生材料费。卫生材料费是指医院业务科室开展医疗服务而耗费的卫生材料。主要包括:氧气费、化验材料费、血费、放射材料费等。在规模比较小的医院,放射材料费、化验材料费一般不分开,都包括在其他卫生材料费中:(3)药品费。主要包括西药、中成药和草药这三种药的费用。在新会计制度下,所有药物均按进价入账;(4)固定资产折旧费。指按照规定提取的固定资产折旧费;(5)无形资产摊销费。指按照规定计提的无形资产摊销;原来的财务制度无形资产是不需要摊销的,但是在新会计制度下,必须进行摊销;(6)提取医疗风险基金。指按照规定计提的医疗风险基金;(7)其他费用。主要包括:办公费、手续费、电费等。医院成本核算的主要流程:将各核算单元(科室)的成本分为直接和间接成本,根据三级分摊的方法,把各个科室的费用进行结转,最终转变为临床服务科室医疗成本。

此外,还要对医院的一些财政项目的支出所形成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进行分摊和归类,从而形成了临床服务医疗全成本和医院全成本两种成本单位,然后再次进行归集和分摊。其中:核算单元(科室)根据医院的性质和管理特点而成立的一个成本核算的基础部门,根据其服务项目的不同分为四类:临床服务类、医疗技术类、医疗辅助类和行政后勤类。将所有医院的费用根据规定的原则分配到到每一个核算单元。按照权责发生原则各种收入也应按核算单元进行归集。分摊科室成本:根据分项逐级分步结转的方法将成本分配到每一个科室内,其具体步骤是:一级分摊:将行政后勤类科室的费用根据人头分摊到每一类科室中去,同时实施分项的结转。一般按科室的人数进行分摊。二级分摊:把医院的每个科室的成本分摊到具体每个科室上,然后再进行分项结转。三级分摊:医技科室的成本分摊,将医技科室的成本向临床科室分摊。

三、结语

加强医院成本的核算可有效地提高了医院的效益,但是并不是研究的目的,进行强化成本核算的目的是可以在降低患者费用的同时可以让患者享受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此外,进行医院成本核算时会涉及到个人、医院以及国家等多方面的利益,这时应该考虑一个既要顾全大局,又要兼顾个人的利益以继发性其工作积极性的方案进行实施。

成本核算制度论文篇2

(一)核算目标的对象不清晰

机械制造加工业进行成本核算,主要针对的是产品生产销售过程中产生的固定费用,而企业所需的成本核算要为未来发展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管理层需要借助对市场变化情况的具体分析对机械制造加工成本进行决策,所以,必须对成本核算的目标及对象进行明确。实际的运营过程中,机械制造加工业并未严格按照成本核算的要求进行核算管理。机械制造加工企业多元化经营和生产,但通过对成本核算的简化,对不同产品进行统一的成本核算,导致其核算目标不够清晰,没有突出重点问题。细节上看,企业的成本差异暴露无遗,如不及时对其进行处理和控制,就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对此,机械制造加工行业应重视核算目标不清晰这一重要漏洞,否则加工成本的准确性就会出现严重问题。

(二)成本核算管理标准不科学

核算标准的科学合理是促使机械制造加工企业经济效益有效提升的重要保障,这就要求必须对成本预算标准及执行标准进行明确划分与合理分配,建立合理的成本核算管理标准,才能促使机械制造加工企业成本核算工作的有效开展。我国尚且缺乏统一的成本核算标准,多数企业笼统分类核算对象并进行成本核算,未形成统一的核算标准,且无法分出制造费用中的明晰项,最终导致成本核算出现差异。另外,机械制造加工企业成本核算工作的严谨性与程序性很强,但部分工作人员为了谋取私利使成本核算职能逐渐弱化,造成了核算管理的漏洞与误差,最终的成本核算也缺乏准确性,对企业发展规划及策略决定产生严重影响。

(三)成本核算方法不科学

成本核算方法直接决定了成本核算的最终结果,大多数机械制造加工企业所运用的核算方法本身就存在问题,影响成本核算结果出现偏差。例如对产品的生产费用进行计算时,将其分配到直接与间接费用当中,而成本分工的明细化及专业化日益突出,在生产组织管理过程中,多数企业需要与其他企业共同对零件进行购买,受生产模式的影响,简单的对生产成本费用进行计算是不可行的,同时产品成本分摊也不能简单化。所以,计算分摊核算时,需要依据原始票据进行成本核算。而企业生产过程中,与其他企业合作购买的原材料所需的原始依据并不完备,这样一来,就会出现产品完工前的真空期。在没有完整发票的情况下,企业对材料的采购及加工费用进行成本核算就变得十分困难。同时虚高利润现象的出现严重影响企业的长期发展,直接影响着企业成本核算的准确性。

二、机械制造加工业成本核算管理的有效措施

(一)建立信息管理平台

在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对erp系进行建立,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提供管理平台,便于企业决策层及员工对决策运行手段的运用。对erp现代化信息管理平台进行建立,进一步整合企业采购、经营、生产、物流等系统数据,对信息交流进行加强,以促使决策力的提升和成本的降低。如变更合同时,采购部门获知变更信息及时,对采购计划进行更改,使库存积压物资的利用更为合理;生产部门对生产工艺进行变更,使排产工序得以进一步优化;财务部门对资金进行合理安排,避免了资金占用等严重问题的发生。此外,及时进行成本管控,对实际成本与预算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措施解决不合理现象与管理漏洞。如下发排产工序后,车间对生产人员的工作量进行安排,一些简单产品安排在大设备上进行生产,就会出现工时成本偏离预算的漏洞和问题。此时管理人员依据erp系统及时发现这一问题,并积极作出制止行为可有效促使生产及管理成本的降低。

(二)进一步确定成本核算的对象

机械制造加工业成本核算管理工作比较复杂,由于核算方法的不合理,机械制造加工企业进行成本核算工作时,往往以一刀切的方式进行工作管理,忽略了不同核算对象的固有差异,这就影响了成本核算的精确行,机械制造加工业的成本水平也就得不到准确衡量,容易出现成本核算偏低、偏高的问题,严重影响机械制造加工企业的发展与壮大。企业进行成本核算工作时,必须对不同核算对象之间的固有差异进行明确,如明确制造成本与人工成本产生的不同差异,在成本核算的过程中,对具体的对象进行成本核算,以符合对象的原则对科学的成本核算方法进行制定,并进一步促使核算管理的加强,针对不同的核算对象运用不同的核算方法进行成本核算管理。这样一来,特定核算对象都匹配有对应的成本核算方法,且每一种核算方法都能对特定的核算对象进行准确衡量。从而有利于成本核算的精细化管理,使机械制造加工企业的发展更为稳定。

(三)成本核算标准的建立与完善

机械制造加工企业在生产和运用过程中,产生的各项成本的性质各异、种类繁多,针对不同性质和类别的成本核算项目,必须确保运用统一的核算标准或依据进行成本核算,这样各项成本的核算依据标准才能准确衡量不同项目的成本费用。对此,成本核算管理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必须对健全的成本核算制度及标准进行建立,同时确保核算标准的简便性与合理性。其中,核算标准的合理性是指每项成本核算的标准能够充当核算标尺成为相应成本对象的核算依据,其标准对相应成本对象的度量必须科学及合理;如每小时支付的平均工资可以被当作为人工成本的核算标准。核算标准的简便性是指所制定及运用的成本核算标准必须简单易懂;如成本核算标准比较繁杂,就会给成本核算工作带来许多麻烦,不利于核算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在进行成本核算标准的建立过程中,必须确保标准的简便与合理,这样核算人员在才容易理解和执行。

(四)合理运用成本计算方法

成本核算通过成本计算进行工作处理,其计算方法的正确与否决定着成本核算结果的准确与科学。所以,企业应当对科学合理的成本计算方法进行选择,实事求是的开展成本核算管理工作。如将企业外包成本分摊成产品的人工费用是不合理的,运用这种计算方法进行成本核算容易影响机械制造加工行业成本核算的准确性。要科学合理的进行成本核算,就必须将外包成本归于生产所产生的成本费用,而不能作为人工费用进行核算。又如以支出原始凭证作为成本计算的重要依据,而机械制造加工企业又无法及时获得已支出的原始凭证,已支出却未获得原始凭证的情况下,这些支出往往不会被纳入成本进行计算,这就违背了成本核算的客观与严谨,致使成本计算出现错误和遗漏,导致账面成本偏低,影响企业高估利润。对此,企业在成本核算工作中,要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及时将已经产生的支出纳入到成本中进行计算,从而不断提升成本核算的有效性与准确性。

三、结束语

成本核算制度论文篇3

【关键词】 计划控制 制度建设 项目评价

1. 基本建设管理制度及规定的变革回顾

1.1国家基本建设管理制度的变革

自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三十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实现了持久高速的发展,其中固定资产投资拉动因素是不言而喻的,各个地方政府纷纷抓住政策机遇,上马大型建设项目,在拉动当地经济增长的同时,这也暴露出了投资总量偏大、结构失衡、预算超支等诸多问题。中央政府早就看到了基本建设投资管理中的这种弊病,为了改变这种不正常的势头增长,国家计委、财政部、建设银行总行早在1984年就作出了《关于国家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全部由拨款改为贷款的暂行规定》,把由国家预算安排的基本建设投资全部由财政拨款改为银行贷款,归还本利的资金来源必须从企业新增的利润中支付。财政部后来又陆续出台了《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若干规定》(财基字[1998]4号)、《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财建[2002]394号)、“关于解释《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执行中有关问题的通知”(财建[2003]724号)等文件。2006年,发改委、国土资源部、建设部、安监局等多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煤炭建设项目管理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规定,这些管理制度或规定,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一部分高耗能、高污染、重复项目建设投入。更重要的结果是,使建设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有了不少进步,建设单位的投资成本控制意识得到了逐步增强。

1.2兖矿集团公司基本建设管理规定的发展

2003年左右,正是兖矿集团实施“走出去”战略,实现对外扩张的重要时期,在财政部出台《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之后,兖矿集团顺势制定了适合自身发展战略的《兖矿集团公司建设项目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办法》和《建设项目管理(暂行)办法》,为兖矿集团众多建设项目的会计核算和项目管理的规范化奠定了重要基础。兖矿集团核算办法在财政部规定的原则下,内容更加细致,操作性更加强,对基层建设单位财务核算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和引导性。经过几年的实践验证和内容补充,在2007年组织编写了《建设项目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办法讲座》,为集团公司建设项目财务管理与核算工作进一步描画了一套标准的“路线图”。2009年再次对《讲座》进行了修订,除了对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内容进行重点优化外,还对近几年国家法规进行了重新梳理,部分章节进行了重新编写,形成了新的《建设项目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应用指南》,成为兖矿集团公司当前建设项目财务管理最新的工作规范。该指南既是工作规范也是一部财务操作手册,实用性很强,涵盖了所有建设管理流程和比较全面会计核算具体规定,表文并茂,实例突出,对广大基建财务人员起到了积极的规范作用,特别是对与初次涉及基本建设核算的财务人员帮助更大,可以较快的熟悉基建相关管理规定与核算方法。指南下发后,兖矿集团所属各个建设单位的核算质量和财务管理水平明显提高,2010年基本建设财务决算考核中,各建设单位绩效考核分值普遍提高,23家建设单位中,综合得分80分以上的建设单位22家,占全部单位的96%,比2008年提高了20个百分点。

2. 基本建设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的特点

以兖矿集团为例,兖矿集团在多年的建设管理中,不断总结教训、积累经验,逐步形成了具有兖矿特色的基本建设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特点。首先从业务归口管理上进行了细化,把基本建设财务管理与生产经营财务管理进行了区分,并在管理组织结构上,把兖矿集团财务部的管理职能细化为为生产财务部与基建财务部两个并行部门,分别管理集团下属生产和基建单位,确保了在业务管理上更加精细化和专业化。其次,更加提高了对可行性研究、初步概算、投资计划及预算执行的控制力度,明确了集团公司计划部门、基建管理部门、机电管理部门、物资管理等部门对建设项目的监管职责和具体工作流程,所有建设项目资金实行集中管理,由建设单位、专业化公司、集团公司三级多部门审批,网上划转,通过资金管控实现了对投资过程的控制。第三是更加注重了项目后评价制度的建设,突出了集团审计部门对项目建设过程及成果的审查与评价作用,实现了项目管理过程中发现问题能够迅速反馈和及时纠正。除了上述具有兖矿集团公司特色化管理特点外,本人认为建设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还要突出以下几个重要作用或特点:

2.1“关口”前移,控制好项目论证关

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是建设前期阶段的重要工作,对项目成败及投入的收益将产生直接、巨大的影响。可行性论证必须要实事求是、科学民主,反对假、大、空和哗众取宠。每个建设项目从立项、设计、施工到建成投入使用,国家和建设单位要投入几百万、上千万、甚至上亿元的资金,然而很多项目建成后的使用却不尽如人意,甚至成为了一堆垃圾、变成企业的包袱。究其原因,多是项目可行性论证误导了项目决策。因此,负责任的项目论证,必须对项目有关的工程、技术、经济、环境、政策等方面的条件和情况做详尽、系统、全面的调查、研究与分析,对各种可能的建设方案、技术与工程方案进行充分的比较论证,应以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的视角对项目完成后的经济效益、国民经济和社会效益进行充分预测和评价,把财务控制关口前移,让财务部门积极参与论证过程,共同把好项目的论证关。否则,依据一个错误的论证结果做出的必定是一个错误的项目决策,即使再加强建设过程控制也是无效的。

2.2超前预控,“计划性”色彩很浓厚

基本建设年度投资计划是基本建设管理实施阶段的重要工作。它是根据初步设计概算和项目进展情况进行编制的,是基本建设活动实施计划控制和财务管理控制的第一道关口,因此有“计划上的节约,是最大的节约,计划造成的浪费,是最大的浪费”的说法。经批准的计划,是签订合同、设备订货和建设项目管理的依据。计划指标以最末级单位工程为单位,设立类似会计科目的编码,形成年度计划大表,建设单位应当配备独立的计划人员,按月统计实际完成情况,对比分析计划进度与控制情况,按月形成计划统计报表,上报归口管理部门。财务会计核算则要综合考虑计划规定与相关会计政策规定,科学合理地设置会计科目,准确反应各类投资的列报情况,动态对比实际列报与计划指标的差异,发现计划外、超计划的工程立即予以制止或采取相应控制措施,从 而做到超前预控,维护计划的严肃性。一个准确的计划编制,基本上就已经确定了项目最终投资的完成数,建设项目的财务管理过程很大程度上就是对计划的执行过程,因此,整个项目管理与核算过程,“计划性”色彩十分浓厚。

2.3建章立制,制度建设贯穿始终

建设项目管理是一个由多种专业机构组成的管理系统,各种专业管理各有侧重,相互联系,前后贯穿,浑然一体,一个项目从立项到竣工结束,始终是多个部门共同参与和共同控制的一个管理过程。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是其中一个重要管理环节,必须遵循项目建设程序为基本原则。因此,基本建设程序必须进行固化和优化,要形成规章制度,制度是从源头上解决问题的关键,要本着实用、管用、好用、可用原则,贴近实际,优化流程,把制度建设和优化贯穿于项目建设的全过程。制定制度是对建设项目管理流程的固化,清晰的工作流程是建设项目管理的总抓手,按制度办,按流程走,责任明确,目标清晰,利于解决过程中的问题,最终实现项目管理的过程控制。会计核算反应的就是流程的结果,反过来,会计核算结果与计划的对比就是对流程环节考核的依据。因此,制度建设是杜绝“三超”现象,“三边”工程,实现建设项目财务核算程序化、规范化和标准化的重要保障。

2.4项目评价,不只停留在事后上

一般情况下,建设项目结束后,项目主管部门还要依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列出的有关指标,结合工程竣工后的实际情况加以分析,作出评价,指出项目在论证、规划设计、概算、工期、质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同时进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等综合评价,即项目后评价。实际管理中,这种评价一般已经贯穿于项目建设的全过程中。各个建设项目在每年进行财务决算之际,建设主管部门都要对基本建设财务核算年度报告进行全面的审查和审计,审计过程和审计结论就是对当年度项目建设管理的一个综合性评价。因此,项目评价工作的时点,实际上已不只是在项目结束以后了,建设主管部门还可以组织内部审计机构开展“建设项目中期检查”,建立审查问题整改落实跟踪机制,实现“全程审计、分期报告、迅速反馈、及时纠正”的评价目标,以强化提升建设项目整体管理水平,维护建设项目高效、健康、有序推进。

结束语

建设项目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多年以来,无数学者对此也有看各种各样的观点和论述,不同建设单位采用的核算方法、管理方法不尽相同,差异较大。国家有关部委虽然出台了多部规章制定,但规范的都是“大方向”的问题,对于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细节上还是比较粗放。各个建设单位财务核算特点的不统一,有可能会造成国家统计口径数据的不准确,甚至出现税费缴纳标准上的不一致。因此,行业内渐渐出现了希望国家统一基本建设核算的呼声。兖矿集团在多年基本建设财务管理中积累的一些经验,已经汇结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建设项目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方法,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随着逐步的完善,还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形成《建设项目财务规范》,预计工作规范落成后,将是我国企业界首个针对建设项目管理,形成较为系统和完整的创新型探索文件。我们拭目以待。

参考文献:

[1] 兖矿集团公司《建设项目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应用指南》.

[2] 汤冬秀《浅析加强基本建设财务管理与核算的几个关键环节》2005.

[3] 赵丽黎《浅谈基本建设单位财务管理与预算控制》2000.

[4] 阳凯文 《浅谈基本建设项目投资管理与控制》 2008.

成本核算制度论文篇4

下文是论文频道的管理学论文针对银行业产品成本核算的讨论研究论文,内容如下: 论银行业产品成本核算 一、建立产品成本核算体系的必要性 (一)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求银行决策者掌握产品成本信息 在我国现行金融体制下,中国人民银行制定和调整主要金融产品价格,如存贷款利率、金融服务收费标准等,各商业银行作为产品既定价格的接受者,缺乏产品定价自主权。因此,根据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原理,在价格既定的情况下实现利润最大化的财务目标,银行需要在产品数量、产品成本和产品结构方面做出努力。只有了解和掌握产品成本的详细资料,银行才能有的放矢地控制和降低成本,合理调整产品结构,准确进行产品定位。 (二)金融体制改革的趋势要求银行决策者掌握产品成本信息 虽然我国目前金融产品价格仍由央行制定,但近年来有所放松,如浮动利率贷款的范围和利率浮动的区间都有所扩大。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和金融市场的成熟,利率市场化是大势所趋,各商业银行将面临自行确定存贷款利率的问题——即产品定价。虽然银行经营管理理论提供了完备的产品定价模型,但在实践操作中,及时、准确、完整的产品成本信息是合理定价产品的重要保证。从改革和发展的角度来看,各银行应从现在着手开展产品成本核算,为迎接未来挑战做好基础工作。 (三)现行会计核算体系无法提供产品成本信息资料《金融保险企业财务制度》在第八章《成本》中规定银行成本是指“在业务经营过程中发生的与业务经营有关的支出”,具体包括利息支出、金融企业往来支出、固定资产折旧费、手续费支出、业务宣传费、业务招待费、外汇、金银和证券买卖损失、各种准备金和业务管理费等。从理论上讲,成本和费用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费用是企业在生产和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中所发生的各种耗费;成本则是对象化的费用。因此,财务制度中对成本的定义更适合于费用概念。鉴于银行依据现行财务会计制度组织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目前所实施的成本管理实质是费用管理,尚未建立以产品为对象的成本核算系统,无法提供成本信息。 二、产品成本核算的理论和实践 根据成本会计理论,产品成本由直接人工、直接材料和制造费用组成。在传统工业企业中,直接人工和直接材料占产品成本较大比例,制造费用比重较小,制造费用分配的准确程度对产品成本信息的准确性影响不大。但是银行业不同于传统工业企业,具有产品种类多、直接人工和直接材料在成本中所占比重相对较低、制造费用所占比重相对较高的特点,制造费用分配的准确性直接关系着产品成本的准确程度。若采用传统方法分配制造费用,会导致产品成本信息扭曲和产品决策失误。因此,银行业在建立产品成本核算系统时,不应沿袭传统会计政策分配制造费用的方法,应引入工序成本法。 下文是论文频道的管理学论文针对银行业产品成本核算的讨论研究论文,内容如下: 论银行业产品成本核算 一、建立产品成本核算体系的必要性 (一)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求银行决策者掌握产品成本信息 在我国现行金融体制下,中国人民银行制定和调整主要金融产品价格,如存贷款利率、金融服务收费标准等,各商业银行作为产品既定价格的接受者,缺乏产品定价自主权。因此,根据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原理,在价格既定的情况下实现利润最大化的财务目标,银行需要在产品数量、产品成本和产品结构方面做出努力。只有了解和掌握产品成本的详细资料,银行才能有的放矢地控制和降低成本,合理调整产品结构,准确进行产品定位。 (二)金融体制改革的趋势要求银行决策者掌握产品成本信息 虽然我国目前金融产品价格仍由央行制定,但近年来有所放松,如浮动利率贷款的范围和利率浮动的区间都有所扩大。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和金融市场的成熟,利率市场化是大势所趋,各商业银行将面临自行确定存贷款利率的问题——即产品定价。虽然银行经营管理理论提供了完备的产品定价模型,但在实践操作中,及时、准确、完整的产品成本信息是合理定价产品的重要保证。从改革和发展的角度来

成本核算制度论文篇5

【关键词】新财务制度;医院成本核算;问题;对策

自迈入21世纪之后,新医改以全新的方式将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推向新的制高点,医院在发展中进步,在发展中不断成熟,与此同时,医院的收入也逐渐发生变化,从传统的服务收费、药品加成收入以及财政补贴转变为服务收费与政府补助两种类型,在这一发展趋势下,医院需积极创新变革,严格以新财务制度为发展基础,对成本核算加以管理与分析,以此在适应新医改发展背景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医院经济收益与利润的最大化发展。

一、现阶段医院成本核算所存在的问题

1.缺乏对医院成本核算的认识

意识决定一切,在新财务制度中对医院成本核算进行准确的定位,但是从整体角度分析,现阶段我国仍然有部分医院将成本核算仅仅定位在成本数据的收集收集与整理上,这种情况则会导致成本信息呈现出滞后性,无法真正起到信息决策的作用。除此之外,有部分医院的成本信息与其它科室的绩效考核关联,导致医院成本核算无法得到有效展开。探其原因,之所以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是由于医院领导人员缺乏对成本核算的认识,无法实现医疗资源的科学配置,导致医院成本核算现状不容乐观。

2.医院成本核算为重制度,轻落实

从整体角度分析,自新财务制度实施以来,我国各级医院均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但是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这些成本管理制度并没有得到贯彻与执行。其中在各个科室的成本收集中,如果严格按照新财务制度所提出的要求,那么则需要保证成本信息收集的科学化与规范化,但是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由于成本报送机构不健全,导致成本信息报送问题层出不穷。另外,如严格按照新财务制度的要求,医院需要定期对成本加以分析与了解,但是从当前医院成本核算发展现状分析,仍然有绝大部分医院的成本核算没有深入开展,无法实施成本分析,这对医院成本核算产生制约与限制。

3.信息化手段落后

在新时期,信息技术成为了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在医院成本核算中需利用信息化技术,不仅可以保证数据获取的准确性,并且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实现信息数据获取的科学性。在传统时代中,大量的信息数据需要人工统计,导致误差出现几率较大,但是如果采取信息化技术,能够保证医院财务系统与物资系统得到关联,实现数据收集的准确性与便捷性。但是从当前医院管理信息化现状分析,很多医院信息化手段比较落后,并且在实施成本核算的时候所需要的数据仅仅从财务报表以及会计凭证中获取,这在一定程度上则会对医院成本核算的有序性造成影响。

二、新财务制度上如何实现医院成本核算的完善性

诚如上文所言,在新财务制度的实施中医院成本核算仍旧存在诸多问题,无论是宏观因素还是微观因素,无论主观因素还是客观因素,均对医院的可持续发展造成影响,为从根本上提高医院成本核算的创新性与完善性,则需要从实际出发,针对问题提出建议与措施,以此实现医院成本核算的可持续发展。

1.提高医院成本核算的基本意识

医院要想真正实现成本核算的创新性,首要任务则需要加强员工对成本管理的认识,并明确成本核算的目标,对成本信息的具体用途加以归纳与整理。另外,从医院发展角度分析,之所以开展成本核算,其主要目的便是为医院管理决策提供理论基础,实现对医院医疗资源的监督与控制,对成本项目的区分,以此降低医院医疗成本,实现医院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医院在开展成本核算的时候需要对各个科室的资源消耗情况加以掌握,并对不合理开支进行控制,但是从整体角度分析,要想实现这一目的则需要联合医院的财务部门与医院员工,让员工能够清楚了解成本核算的重要性,能够在日常工作中自觉降低资源消耗。

2.健全医院成本核算组织机构,提高医院人员综合素养

现如今,新医改的步伐挣逐步推进,医疗卫生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积极构建医院成本核算组织机构则成为了提高医院管理水平的主要内容。医院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对实际所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与了解,并进一步健全与完善成本核算组织机构,对医院各个科室的成本进行合理分配,并加以深入了解与分析,保证医院在发展过程中能够严格遵循新财务制度,能够将制度要求落实到实处。另外,还需要积极提高医院人员的综合素养,根据对新财务制度的分析得知,其中所涉及到的成本管理不容易掌握,医院各级人员需要加强对制度内容的分析,并在实践中正确运用。医院医务人员需要在日常工作中增强成本意识,并且要积极提高自身业务素质与能力,掌握信息化手段,真正掌握成本核算。

3.完善医院成本核算的信息化建设

医院需积极设定信息化技术,并利用信息化系统对成本要素加以分析,定期绘制相关的成本报表,在反映医院各个科室成本消耗与收入对比情况的同时,能够对医院成本变化状态进行揭示,如此一来,才能进一步提高医院成本核算的效率。另外,由于医院会计中心的部分核算人员年龄较大,对信息化技术缺乏认识与了解,所以为更好的满足新医改的要求,需积极招聘优秀核算人员,或对核算人员加以培训与教育,以此提高医院成本核算的基本效率。

参考文献:

[1]高雪梅.新财务制度下公立医院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及完善[j].财经界(学术版),2015,15:291.

[2]金晓文.新财务会计制度下成本核算存在问题及对策――以医院成本核算为例[j].中国集体经济,2013,10:141-142.

[3]曹秀芳.新医院财务制度下医院的成本核算问题与对策[j].经济师,2013,08:105-106.

[4]李楠.医院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3,1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