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紧缩范文五篇-欧洲杯买球平台

2022-11-04 欧洲杯买球平台的版权声明

货币紧缩

货币紧缩篇1

存款准备金率刷新历史新纪录,引发了商业银行头寸的紧张,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以及票据贴现利率也水涨船高,货币市场收益急剧攀升。“拆借利率和票据贴现率的上升,是利息率即将提高的一个前兆。”央行研究局首席分析师邹平座说。“人民币升值应该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应该给它留有一定的空间。”华夏银行总行公司业务部许长青博士告诉记者。

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和票据贴现率的不断上涨,资金成本上扬的“利爪”又将会给哪些行业“挂彩”?

信贷刹车

“商业银行的头寸已经非常紧张,短期拆借和票据贴现成本急剧攀升,目前,地产业的资金60%依靠商业银行,或许2008年银行和地产业将见顶。”一位业内人士这样告诉记者。

12月25日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后,中国存款类机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将达到14.5%,创20余年历史新高。这是中国央行今年以来第10次,也是本轮经济周期以来第14次上调人民币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这也是中国提出“从紧”的货币政策之后,第一次大刀阔斧的行动,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幅度也是自2003年9月21日以来上调幅度最大的一次。据测算,中国央行这次上调准备金率,将一次性冻结金融机构近4000亿资金。

紧缩银根,直接关联到的行业便是商业银行。“紧缩的货币政策,直接减少了银行的放款,银行业在08年的获利很可能会减少。国外银行赚几个百分点业绩就相当不错了,但是在国内银行都是赚20多个百分点的利差。紧缩货币政策下,银行08年的业绩不会好看。”一位研究人员对记者说。“目前并没有感觉到贷款方面的紧张。”许长青说,“政策表现在市场上,是有一定滞后性的。”

“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直接限制银行放贷,减少了银行贷款的收入,这是不利的一面。但是,与此同时也减少了货币在流通领域的滞留和供应量,从此抑制货币需求过快增长,平抑物价,促进国民经济战略性调整,解决资本收益远大于劳动收益的矛盾。”许长青说。

许长青认为,存款准备金率的提高,同行业拆借利率水平的上涨,加大了银行的贷款成本,抑制了银行贷款的增长,能够进一步优化贷款结构,将有限的资金转移到更需要资金能够产生更大利润的企业,减少银行的呆账坏账,提高企业贷款的有效性,减少无效贷款,从而真正促进生产和流通的扩大和国民收入的增长,避免和防止银行贷款在流通领域滞留,包括借贷炒股,企业间资金借贷等。大量投资性和投机性的活动也可以相对得到抑制,如深圳炒房团,温州炒房团。

货币市场收益看涨

实际上,存款准备金率提高的这根硬鞭子抽了这么多次,银行的软肋已经有些凸现。shibor数据显示,12月12日,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除隔夜拆借利率有0.48%小跌幅之外,其它品种均有所上涨,其中一个月的拆借利率水平为4.7914%,涨幅达到了36.25%,是所有shibor品种中涨幅最高的一个。其次,1周的拆借利率为4.3563%,也达到了25.50%涨幅。另外,票据贴现利率也是在不停上涨的。全国银行间市场债券质押式回购交易数据显示,2007年9月与6月相比,各类品种的加权平均利率都有所上涨,其中21天的交易品种实现了一倍以上的增长。

上述数据显示,全国性商业银行在央行缩紧银根的政策下,内部资金供给不足已有所显现。“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影响最大的还是大型的商业银行,对我们中小商行来讲,主要是信贷市场的影响,由于各自业务的特点波及面相对小些。”民生银行冯剑松告诉记者,“明年很大一部分央票要到期了,会有大量资金放出,而央行此时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回收资金,主要是从国家经济稳步发展,持续增长的宏观层面来考虑的。”

存款准备金率和银行拆借利率上涨,导致货币市场投资收益的攀升,资金拆出方和货币市场基金呈现了良好的态势,最近,万家货币和添富货币等货币基金收益狂涨,每天涨幅超过500%,而货币市场基金是个人投资者分享一级市场利益的唯一手段。对此,上文所提专家警示,“虽然货币型基金风险低,有可能获利,但是还是要分析其具体的组合,再判断投资。”

融资成本阵痛

“紧缩的货币政策下,各行各业都会有影响,尤其是对现金需求比较大的行业。除银行外,地产业也承受着较大的冲击压力。实际上,地产业很可能成为第一波受到影响,当前北京、上海和深圳的房价已经开始下调,虽然不能看做是一个标志,但是政策抑制地产业的意图是显而易见的。”上述研究人员对记者说。

楼市的红火很大程度上是靠投机和投资。“强势政策之下,银行会努力压缩投资性和投机性房贷,如别墅和公司购房贷款的限制,但是普通居民的居住性贷款不会受到冲击。”许长青说。即便如此,楼市高增长的支撑面可能会受到货币紧缩政策的波及。

“由于资金不足,地产行业会减少供应量,需求方面按揭贷款也会有些许减少,对房地产而言短期内会形成一定的压力。但是由于资源的稀缺性,以及需求的刚性等因素,不动产的增值是正常的。变动明显的应该在二三级城市和大城市,尤其是大城市的中心地带,房价下降是很难的。”邹平座说。“压缩需求的手段不科学,越是打压的厉害,等到反弹的时候上涨的越快。”

另外,票据贴现利率的上涨提高了企业的融资成本。“票据贴现利率的上涨,会促使一级市场收入的提高,但是对企业而言由于成本上涨,资金压力比较大,尤其是房地产行业和钢铁行业,另外,保险和券商等金融机构也会因拆借利率的上涨,利润下滑。”邹平座说,“银行首先减少贷款的就是中小企业,为了转嫁成本,企业的员工收入就会降低,居民的购买力会下降,严重一点会导致就业率的大量减少,甚至提高失业率。”

当前,通胀已经出现苗头,如货币增加量过大,近半年以来cpi指数的不断飙升,物价的不断上涨。另外,投资过热,生产过剩,尤其是耗能高、效益差企业的大量存在,问题不断涌现。而央行的货币紧缩政策下,各行业的繁荣景象都可能告一段落的危险。

货币紧缩篇2

从盘面上看,成交量大幅萎缩,股市连续大跌,主要由于自救市以来,市场基本并无大的新增资金入市,这是股市一直未有大的起色的根本原因。

任何的资本市场,都是资金推动型的市场,假如没有足够的资金推动,任何市场都不可能会出现能够让人们感到欢欣鼓舞、甚至呈现欣欣向荣的景象。

这一论断同样适用于很多人的经济偶像美国。众所周知,美国股市在近些年里一直呈现了非常繁荣的景况(也包括其经济),究其根源,连续的宽松的资金面是其市场繁荣的最大成因。

相比之下,当今中国资本市场的低迷根本原因则在于资金面的锁紧造成。

很多人不支持中国的资金面是紧张的这样的论断。但很显然,正如前述,中国资本市场的资金非常紧张,是中国股市低迷的根本原因。尽管当局使出了浑身解数,想要活跃市场,推动市场走向繁荣,但资金面捉襟见肘,使得一切的救市举措都化为了泡影。

同样在实体经济领域,钱荒也是人们的共同感受,为此大量企业不得不借入有高昂利率的、带高利贷性质的资金。为何各种借贷的利率如此之高,根本原因还是因为资金面紧张,人们拿不到便宜的资金。在房地产领域,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总体是偏冷的,正如很多经济学家所分析的,也是当今经济低迷的一大因素,而其资金面一直紧绷着。

可以说,在反映当今市场流动性的方方面面,资金面都相当紧张,怎么会得出货币超发的论断呢?

很多人不同意这样的观点,认为当今中国有着堪称天量的m2,怎么还说资金面紧张呢?所谓的天量m2确实存在,但这些天量资金大多都压在了各种债务上面。比如地方债,前几年各地方政府大量举债,投资了大量没人坐的高铁线,投资了大量无客流的高速公路。这些地方债很多都面临严重的困难。更糟糕的是,很多运营中还不断亏损,造成巨大的呆坏账。还有曾大量修建的各类楼堂馆所等。还有企业的负债率如今也都很高企,让银行为之望而生畏。

因此,表面天量的m2只存在于纸面上,完全进入不了实际的经济层面。

那么当今有没有货币宽松的部门?当然有,各大商业银行手里都有大量资金,但由于它们都有高昂的呆坏账负担,如今批贷都极其谨慎,因而这些资金只具有宽松的象征性意义,根本不能足够地进入任何一个具体的市场,就起不到为市场增加资金流动性的目的。

也就是说,所有的经济领域,资金面都紧张,而唯有银行的资金面是宽松的,但银行的资金面却基本无法进入到具体的经济领域中,为其提供足够的流动性。怎样解决这一矛盾?

唯一的办法是必须绕开商业银行,由央行来为市场投放更多的基础货币,而不再通过传统的,依靠银行放贷,通过银行放大货币力量,用信贷来“创造货币”,靠传统的“乘数效应”来为市场提供更多流动性的做法。

降息降准等行动都还是试图通过传统的,让银行放贷的方式为各个经济领域提供流动性的做法,现在看来,虽也有效果,但却相当微弱。银行都被各种潜在的呆坏账风险而变得谨小慎微。

在这样的情况下,解决问题的只有央行了。它责无旁贷,必须积极主动地挑起为市场提供足够流动性的任务。方法是通过更多的渠道来为市场提供大量基础性的货币。包括可通过发行货币来直接对资本市场进行干预,此举优点是可以直接扩大企业的直接融资,从而直接降低企业的负债。

货币紧缩篇3

关键词:流动性过剩货币政策存款准备金商业银行对策

近期央行不断实施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包括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加大央行票据的发行量,实施窗口指导等,这些紧缩性货币政策对商业银行是否会有影响,成为需要加以关注的问题。本文拟研究紧缩性货币政策实施的内在原因,探讨紧缩性政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并提出有关对策建议。

一、紧缩性货币政策将在较长时期内存在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国内经济结构失衡造成我国国际收支持续双顺差,2002年以来,国际收支双顺差的局面进一步发展,带来外汇储备快速增长,而且每年新增数量不断上升。受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影响,企业和居民大部分不愿意持有外汇,藏汇于民的政策变成了结汇于官,使得企业居民的大部分外汇都变成了金融机构的外汇占款。2001年外汇储备增加投入的货币中93%变成了外汇占款,到2006年这一比例达到98%。强制结售汇制度下,金融机构的外汇占款最终成为央行的资产,而央行资产方的增加即表明流动性的增加。当前,央行对金融机构贷款数量、有价证券的数量都较少,外汇储备超常规增长由此带来外汇占款快速投放,超出经济增长所需要的货币供应量,成为当前流动性过剩问题的主因。

为了控制日益突出的流动性过剩问题,避免银行信贷过快扩张并可能由此带来经济过热和不良贷款增加的风险,从2002年起,央行开始实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主要是采取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公开市场操作回收银行体系过剩的流动性,利用窗口指导和上调基准利率控制银行贷款过快增长。

由于全球经济失衡是各国内外经济失衡的表现,短期内难以有大的改变,而国内经济结构的调整要假以时日,没有一定的时间是难以到位,人民币不断增加的升值预期将加快投资、投机资金的进入,这些因素的长期性决定了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将在较长时期内存在,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问题也将长期存在,因此,从较长时期来看央行将实施以紧缩为主的货币政策。

二、紧缩性货币政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1、商业银行宽松的资金环境和信贷扩张的货币基础仍将维持,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对银行增加利息收入有利

据测算,维持每年gdp增长10%、贷款增长16%、m2增长16%的水平,需要投放基础货币约5000亿元左右。2002年以后,外汇占款的增量已远远超过了经济金融发展所需基础货币量。为了抑制流动性过剩,对冲外汇占款大于基础货币增量的部分,央行频繁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发行央行票据。从政策实施效果来看,2002年以来基础货币的增长额仍然保持较高的水平,2000年和2001年基础货币比上年增加分别为2871和3360亿元,2002-2006年,则分别比上年增加5286、7703、6015、5487和13415亿元,紧缩性货币政策下商业银行经营的基础货币环境仍然偏松。

在主动投放基础货币的时候,中央银行会把社会的超额储备的流动性控制在尽可能少的数量上。各国通行的无息存款准备金制度也使得商业银行尽可能保留最低超额准备金率。但是由于我国基础货币投放的被动性以及特殊的准备金收益率制度,当前银行体系存在较高的超额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存款准备金仅是使部分超额准备金变成法定准备金,因此不会对银行的存贷款业务产生紧缩作用。从实际运作结果来看,2002年以来,商业银行存贷款规模保持较快的增长势头,存贷比不断下降,银行体系并不存在资金面紧张的问题。

由于未来央行上调准备金率和公开市场操作主要目的在于控制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的问题,这些紧缩性的措施将不会影响商业银行整体宽松的资金环境和信贷业务快速扩张的货币基础。此外,由于目前法定准备金利率为1.89%,高于超额准备金0.99%的水平,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使部分超额准备金转变为法定准备金,对增加银行利息收入有利。

2、央票发行对银行贷款存在挤出效应,对银行盈利造成负面影响

目前商业银行的资金运用主要有贷款、有价证券投资和外汇占款等三部分,2006年末,这三部分资金运用分别占资金运用总量的62%、11%和27%。从商业银行资金运用的增量来看,2003年以来,随着央行票据发行量的不断增加,央票占金融机构资金运用的占比也在不断增加,2003-2006年央票当年增加值占当年金融机构资金运用总量分别为4.6%、22.8%和16%,央票对贷款的挤出效应趋于明显。

由于一年期央票到期收益率在2.9%左右,远低于一年期贷款6.39%的收益率,央票对银行贷款挤出将对银行盈利产生负面影响。而定向发行央票属惩罚性手段,发行对象主要是贷款发放较多的银行,在于抑止贷款的过快增长,其收益率要低于一年期央票,对银行盈利负面影响更大。

3、窗口指导将控制贷款过快增长态势,但对盈利的负面影响有限

2006年以来央行多次实施窗口指导,都是要求商业银行控制贷款过快增长。年初以来央行和银监会联合召开窗口指导会议,提醒各家银行要对过快增长的信贷投放保持警惕,严格控制过度投资行业的贷款;银监会则明确表示所有违规违法的信贷资金都要查处。受窗口指导的影响,商业银行贷款过快增长势头将会受到控制,但由于总体上银行信贷仍将保持较快增长态势,对银行的盈利增长不会产生太大的负面影响。

4、加息有助于扩大银行利差,增加利息收入

加息将有助于提高贷款平均利率水平。在宏观经济快速发展,投资需求较为旺盛的情况下,贷款需求不会因加息而受到影响,贷款平均利率上浮水平不会因为加息而缩小。2006年央行于4月和8月两次上调贷款基准利率合计54个百分点,2006年1季度贷款利率为5.85%,为基准利率的1.05倍,到4季度的1年期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升高到6.58%,为基准利率的1.08倍,4季度较1季度提高了73个基点,要明显大于贷款基准利率54个基点的提高。贷款平均利率上浮水平不仅没有因加息而缩小,反而略有扩大。

加息对于存款平均利率上调影响弱于贷款。央行数次加息没有调整活期存款的利率,仅仅提高了银行定期存款的成本,在目前存款利率存在法定上限的条件下,加息对于银行存款平均成本的影响主要由银行定活期存款结构决定。尽管加息使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利率的差距有所扩大,可能使企业和居民选择期限更长的存款,进而提高银行的资金成本。但实际上,由于居民和企业选择定期存款的主要目的是获得利息收入,而选择活期存款是为了满足流动性需要,投资和消费支出的增加才是驱动活期存款比重上升的主要因素。在目前股票市场火爆,企业投资增长较快的情况下,加息不会降低银行活期存款的比重,银行存款仍将呈现明显活期化的趋势,加息对银行存款成本影响不大。

由于加息使商业银行平均存款利率

有所提高,但要明显低于贷款平均利率的提高,将使银行利差收入得到扩大。加息对宏观经济紧缩作用有限,并不足以降低信贷的增长,因此加息后银行净利息收入增长会有所提高。

5、银行资金运用压力将加大,但金融市场利率走高对商业银行资金业务带来积极影响

随着外汇占款和市场流动性不断提高,银行体系存款规模将不断增加,定向发行央票、窗口指导、加息等紧缩性货币政策将起到抑制银行信贷扩张作用,加上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的发展对企业信贷起到分流影响。银行体系存差规模将持续提高,存贷比趋于下降,银行资金运用压力将会增加。

2006年以来,受货币政策紧缩预期和央行加大基础货币回笼力度的影响,银行间市场利率大幅上升。未来一段时间央行仍将执行紧缩为主的货币政策,带动货币市场、债券市场利率持续走高。金融市场利率走高尽管会影响现有票据和债券的市值,但由于银行债券投资的久期只有2年左右,现有债券市值所受影响较小。但是,债券市场收益率的上升会提高银行未来的债券投资收益。因此债券市场收益率的提高,对银行资金业务收入的影响正面为主。

6、商业银行资产质量所受负面影响有限

加息主要目的是遏制过快增长的贷款需求,防止经济过热,因此不会影响宏观经济形势。由于央行加息主要考虑cpi上涨的因素,扣除cpi加息后客户实际利息负担不会增加,对于经济增长和企业盈利的影响很小,加息并不会对银行贷款质量带来负面影响。相反,由于加息会增加资金边际成本,降低收益率较低的企业的贷款需求,有助于银行对借款企业进一步优选,改善商业银行新增资产的质量。

综上所述,当前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利弊共存,有利之处在于:一是银行资金面宽松的环境不会改变;二是增加银行利差和资金业务收益率;三是有利于银行调整资产结构,优化资产质量。弊端在于贷款快速增长势头将有所放缓,对利息收入总额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

三、对策建议

总体来看,央行实施的以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发行央行票据为主的紧缩性货币政策主要目的在于控制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问题,不会对经济增长和金融环境产生严重的冲击,不会改变银行资金面持续宽松的局面,对银行经营环境的负面影响有限。商业银行不应过分担心央行紧缩性货币政策,而应抓住经济快速发展、金融环境较为宽松的良好发展环境,加快各项业务又好又快发展。

但是,央行发行央票、窗口指导、上调利率等政策会对银行贷款增长、资金运作、资产质量、净息差和利润产生一些影响,商业银行应正视这些影响,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做好以下应对准备。

1、积极调整优化存款结构,提高存款收益贡献度

在市场流动性持续宽松的情况下,资本市场快速发展将推动同业存款快速发展以及企业和居民存款活期化倾向。由于股票、房地产等资产价格持续上升,银行信贷增幅居高不下,cpi高位运行,未来央行加息的可能性较大,并有可能成为今后紧缩性货币政策的主要选择工具之一。在加息周期中,商业银行活期存款占比越高,加息得到的收益将越大。对此,商业银行应认清当前金融发展形势,抓住机遇,加快低成本活期存款业务较快发展。特别是应从强化品牌形象,加快产品开发,提升服务入手,加快企业、个人活期存款业务发展;同时应加强金融机构同业的市场营销力度,积极吸收金融机构的同业存款,改善自身的存款结构,提高存款对银行收益的贡献度。新晨

2、有针对性得加快内向型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发展

紧缩性的货币政策不会影响银行存款快速增长的整体趋势,但是银行的信贷扩张受窗口指导等政策影响将有所放慢,而资本市场发展带来的金融脱媒使优质大企业客户,进而优质中型企业客户的贷款迅速分流,因此商业银行将长期面临资金宽裕、存贷差持续扩大的局面。在银行利差保持上升趋势的情况下,拓展中小企业信贷业务,获取利息收入将是商业银行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之一。商业银行可加强细分市场研究,有针对性的寻找目标客户。由于国际收支顺差主要由对外部门的对外经济交往引起,对外部门的资金充裕,紧缩性货币政策可能使内向型企业面临资金面紧张的问题,信贷需求将会较为迫切。为此,商业银行应加强对市场资金供求结构的研究,重点加快资金压力较大、具有较好发展潜力、盈利情况良好的内向型中小企业客户信贷业务发展,达到较好的营销效果。

3、大力提高产品创新、市场交易和风险管理的能力,促进资金业务快速发展

随着商业银行存差的不断扩大,银行的资金运用压力将增加,但是金融市场产品创新的加大以及市场利率的逐步走高,为银行资金业务发展提供机遇。商业银行应积极提升自身的资金产品创新、市场交易和风险管理能力,增强资金业务获利能力。重点在于培育和引进资金交易人员,大力提高交易能力,提升盈利水平。增强营销意识和营销力度,加快本外币资金产品的创新能力,拓展资金交易产品品种,以更好得把握业务发展机遇,增加业务收入。

4、大力发展新兴中间业务,拓宽收入来源

货币紧缩篇4

作者为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经济学家

最近数月以来,中国政策制定者逐渐将工作重心由保增长转移至控杠杆、防范金融风险。有鉴于此,有投资者担心这一系列紧缩政策可能使中国经济“硬着陆”风险上升,或者发生流动性冲击。

笔者认为,政策紧缩对实体经济的冲击将较为缓和,预计经济活动将在二季度见顶后逐步放缓,然而减速不等于失速。

首先,外需强劲和私人部门的制造业投资复苏,可部分抵消紧缩带来的基建和地产投资放慢;其次,通缩最坏的时期已过,企业实际借贷成本即便上升,仍将继续低于实际经济增速;最后,过去数年去库存使房地产市场供给有所改善,楼市深度下滑的压力减轻。

此外,受益于监管部门的政策协调和央行流动性管理更具灵活性,类似2013年6月流动性冲击再度发生的可能性也较低。

当前中国经济自我动能恢复、外需改善,为更快的逆周期调整提供了空间,政策转向防控金融风险、控制杠杆,正当时。

近期的政策调整带来的紧缩效果将在三方面得到呈现,一是广义信贷(笔者计算的广义社会融资总量)增速将从2016年底的16%降至今年的13%;二是银行间市场利率可能还有40个-50个基点的上升空间;三是央行将继续缓慢收缩资产负债表。

以上紧缩效果,对经济的影响将较为缓和,原因在于经济基本面与过去五年相比已有显著变化。

首先,中国面临的外部环境已大不同。笔者预计2017年中国及亚太区的出口为2012年以来最强。当前全球经济正在多引擎的带动下强劲复苏,发达国家及中国以外的新兴经济体都基本面比过去五年改观。大摩全球贸易领先指数正处于2010年以来的最高位。强劲的外部需求将提振中国出口增速,部分抵消内需增速放缓。

其次,中国内在动能有所恢复。国企固定资产投资在最近数月已显著放缓。作为对比,私人部门主导的制造业在历经数年的产能出清和调整后,受益于外需恢复和通缩压力减轻,产能投资已从去年末以来显著复苏。相比国企,私人部门投资的杠杆率较低,更依赖自有资本,因此金融紧缩压力对其动能的冲击将相对有限。

第三,中国的债务边际效用改善。由于上述增长动能的转化,经济增长的信贷密集度可能下降。过去20年里,中国的债务率在外需疲弱及国有企业投资拉动增长时均会大幅上升,但一旦外需转暖及私人部门投资恢复时,债务率就企稳甚至改善。因此2017年信贷的边际产出效率有望提升,每一块钱的新增gdp估计需要4块钱新增信贷支撑,比2015年末1∶6的高位改善。

第四,房地产市场最糟糕的周期已过。2009年-2013年间,新屋开工量从7亿平方 米跳升至13亿-15亿平方米,大幅超^10亿-12亿平方米的当期销量,积累了大量库存,致使房地产市场在2013年-2015年经历了一轮深度调整。新屋开工量从15亿平方 米削减至目前的12亿平方米,显著低于销量(14亿平方米),绝对库存水平下降。因此,尽管当前房地产政策收紧,房地产市场不大可能经历类似2013年-2015年的深度调整。

此外,本轮政策调整呈现出两个特点:跨部门协调性、利率和流动性管理渐进性。这反映出政策制定者已经吸取2013年6月流动性紧缺和2015年金融市场波动的经验。

政策协调在最近的官方口径中被反复强调。今年4月25日公布的中央政治局会议纪要中明确提出要加强各个监管部门之间的协调,防范系统性风险。同时,央行研究局此前发表文章,指出既要避免杠杆率上升过快而引发债务流动性风险和资产泡沫,也要避免过快压缩信贷和投资引发“硬着陆”。上述表态显示了政策制定者发挥监管协调机制、灵活管理流动性,避免过调的决心。因此,市场利率飙升、发生流动性冲击等尾部风险较之前大幅降低。至于部分扩张过快的金融机构面临收缩压力,只要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危机的底线,一些良性的、局部的调整也是控杠杆政策的应有之义。

事实上,近来央行收紧货币的步伐平稳、审慎。与2013年6月的剧烈波动相比,当前市场利率上升趋势平缓,步伐有预见性。

货币紧缩篇5

关键词:货币紧缩 中小企业融资 措施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中小企业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一直是制约自身发展的瓶颈,尤其是我国目前货币紧缩的政策进一步加大了融资的困境。所谓的紧缩货币政策,是指政府认为在外流通的货币数量太多,希望能减少货币的流通而采取的货币政策。紧缩货币一般是在经济通货膨胀时期采用的的一种政策。紧缩货币政策采用的手段包括减少货币的供应量,提高银行利率,加强银行信贷资金数额的控制等。

一、紧缩货币政策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

我国中小企业一直以来就存在融资难的问题,一方面是因为中小企业自身的规模小,经营结构简单,抵抗风险能力较差,负债能力有限,信息不透明,这样的现状提高了投资者和债权人对企业财务状况偿债能力评估的难度,使得中小企业的融资变得举步维艰。另一方面,我国目前的金融管理体系改革也是不利于中小企业的融资。金融行业的整合呈现出市场化的趋势,规模较小的金融机构被大型金融机构合并直接导致了中小企业贷款来源减少,因为中小企业的资金大部分来源于中小规模的金融机构的,这样的改革现状无疑加大了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同时,金融机构制定了严格的信用担保体系,这样直接导致了金融行业的贷款出现紧缩的现象,大型的企业几乎不受影响,但却对中小企业的融资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国家采取紧缩货币政策的初衷在于防止经济增长过热导致严重的通货膨胀现象,从2010年10月至今,央行已经进行五次加息,九次上调了存款准备金率,而大型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更是达到21.5%。但是我国目前的融资环境和整个金融市场的体系结构发展不成熟,连续的加息政策进一步加大了企业的融资成本,而存款准备金率的不断上调显示着银行可提供贷款资金的不断较少,这些政策进一步增高了中小企业的融资“门槛”。

第一,国家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中央银行存款准备金率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减少了金融机构的可用资金。微小的存款准备金率调动就能控制相当数量资金。一些国有的商业银行不得不压缩信贷规模,同时为了减少不良贷款数额,降低坏账风险,会选择大型国有企业和大型的上市公司等优质客户作为其收入和持续发展的客户来源,从而直接降低了中小企业获得贷款资金的几率。中小企业本来自身的力量就比较薄弱,这些信贷资金被抽走后,会导致企业的资金链断裂,生产会很快处于停顿状态,每一次的紧缩货币政策的调控,都会有一大批的力量薄弱的中小企业因为资金供应不足面临倒闭的问题,这样的状况对于经济的发展来说是一种生产力和社会资源的浪费。

第二,我国实施的货币紧缩政策调控的主要目标是房地产和产能过剩的项目。但不幸的是调控影响到了中小企业的发展。中小企业目前的现状是资金的流动性紧张,融资难题不断加深。这样的现状昭示着国家的宏观调控已经入寒冬时节。据报道,由于贷款利率的提高,温州的中小企业贷款无门,只能采取民间融资模式,且这种融资方式的贷款利率高达30%,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一旦出现问题,支付不了高额的利息费用,借贷资金的成本也不能及时归还,导致许多中小企业直接停工倒闭。企业的管理者无法履行其偿债责任,纷纷跳楼。这次的“温州民间借贷风波”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关注。货币政策调控产生的这一结果,主要是由于采取的调控政策单一,政策的传导机制不够顺畅,形成了一种实施宽松货币政策就会引起经济过热,实施紧缩货币政策就导致企业濒临瘫痪的怪圈,进而导致了明显的经济波动,在这种经济波动过程中中小企业的融资难度不断加大。因为在宽松货币政策下,大型企业得益于良好政策,能大量获得信贷资金,大规模的投资经营,推动整个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中小企业获得收益并不十分明显。相反,在紧缩货币政策下,收缩银根,限于中小企业筹资渠道比较窄,融资难度进一步加大,中小企业就成为紧缩货币政策下的受害者。近几年来,中小企业面临的经营环境不断恶化,融资成本、人力成本、各种资源及初级产品价格都在不断上涨,使得很多中小企业利润越来越低,另一方面国家采取紧缩货币政策,企业进行结构调整十分困难,他们不得不转向投资房地产和资本市场,这样的结果不仅不利于了中国经济健康有序的发展,也完全背离了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初衷。

二、中小企业应对紧缩货币政策的融资措施

在国家紧缩货币政策下,中小企业要缓解融资的难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中小企业自身方面

首先,要提高中小企业的综合实力,一方面要注重提高管理着的综合素质,作为企业的领导者,应该具备基本的金融知识,熟悉国家的金融政策,从而便于选择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融资渠道和融资方式。另外,要健全企业自身的的经营管理机制,制定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形成良好的信用意识,提高企业信用水平,树立好的市场形象,定期的向债权人提供真实可靠的财务信息,并结合先进的经济技术来不断的壮大自己,不断增强自身的市场竞争力,以便吸引更多的投资者,获得企业发展需要的资金。

其次, 要加强中小企业的内源融资能力,将内源融资作为融资的基础性工作。企业需要投资新项目需要融资时,应当首先考虑用自身的留存收益,内源融资成本小,容易获得。在当前紧缩的货币政策下,要想环节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一定要重视自身的资本积累,才能减弱企业对金融机构的依赖性。要加强企业的内部融资能力,就应该明晰企业的产权结构,不断的改进产权的组织形式,优化企业整体的组织结构,建立起适应市场竞争力的企业制度体系。另一方面,要注重完善经营者的激励约束机制,在股权激励的体制下,企业的经营者的工作薪酬与企业的未来发展能力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经营者为了提高自己的工资薪酬,也会更加关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规定企业的股利分配政策和合理金额的留存收益,从而进一步强化企业的内部积累。

最后,注重发展中小企业的融资租赁业。中小企业进行长期资金融通的一种有效手段是发展融资租赁业。通过融资租赁的方式,企业只需以现有的资产、效益为担保,不必依靠自己已有的资本积累来购买设备,就可以占有并使用所需要的设备。通常来说,企业通过融资租赁方式的资金成本比较低,风险相对来说也比较小,而且这种方式受到的限制少,更加的灵活方便。

(二)金融机构方面

首先,逐步建立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民间融资为辅的融资渠道。随着中小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通过内源融资所获得资金已经不能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外源融资就变得很重要。银行贷款、上市融资、民间融资等都属于外源融资模式。和大规模的企业相比,中小企业上市融资受到很大的限制,不能及时获得企业发展所需的资金。在目前国家紧缩货币政策下,银行贷款数额也受到限制,中小企业的信用状况又达不到要求,使得通过银行贷款的方式也变得举步维艰。因此,中小企业要不断的增强企业的信用度,完善相应的信用担保体系。国有商业银行在国家的金融体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因此要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要逐步建立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部门,制定适合中小企业特点的信贷模式和相关的业务流程便于中小企业及时得到信贷资金促进其发展。另外,要大力发展民间金融机构,民间借贷具有方式灵活,手续简单,时间快捷的特点,比较适合中小企业的临时融资,有助于解决中小企业资金链临时断裂的难题。同时要注重民间借贷合同的签订,防止因合同规定不完善反被投机者所利用,从而引起大的金融风险。

其次,要大力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市场。目前我国已经逐步建立适合中小企业融资的创业板市场。但由于我国的创业板市场不够成熟,并没有完全为中小企业服务,甚至出现了大型企业挂牌上市的现象,使得真正有成长潜力,规模小的企业无法获得有效的融资渠道。创业板市场的发展完善是一项长期的工程。我国的创业板市场应当明确其目标定位,应专门针对成长性好的中小企业,适当降低股本要求的门槛,积极鼓励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上市融资,从而共同完善创业板市场的发展,为中小企业的融资提供良好的融资平台,解决融资难题。

(三)政府方面

首先,加强建立健全的中小企业融资信用的担保体系。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缺失一直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尤其在紧缩货币的金融环境下,金融机构对贷款的控制越来越严格,中小企业从金融机构获得信贷资金变得更加困难。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管理部门,应当给予企业一定程度的政策支持,可以建议国家颁布关于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方面的法律体系,建立相应的信贷保制度,这样信用担保机构就能够依法经营,从而有利于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国家的管理部门可以成立中小企业的担保基金用来满足高新技术型企业的资金需求,当此类企业受到宏观调控政策的利益影响时,可以帮助其渡过难关。

其次,国家可以为中小企业大力的培养人才,扶持技术创新。一方面对中小企业的员工进行系统全面的培训,分析中小企业的人才需求结构根据其需求来引导高校进行合作培养相关的人才满足其发展。另外,国家可以对中小企业的技术开发进行指导,聘请相关的专家、技术人员担任顾问来扶持中小企业的技术开发来增强自身的实力,从而使得中小企业比较容易获得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

最后,国家要对中小企业实行税收优惠政策。根据目前税法的规定,我国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的实际税率远高于一般纳税人,这样的现状增加了中小企业的资金使用负担。国家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方式来降低小规模纳税人的征收率,考虑对高新技术型的中小企业采用加速折旧的方式,从国家政策上来扶持企业的大力开展技术创新工作,从而增强中小企业自身的发展能力。

总之,要解决中小企业在紧缩货币政策下的融资难题,需要从中小企业自身、国家政府、金融机构等不同社会层面共同努力,负担负起各自的责任,才能帮助其渡过难关,促进企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晓午:警惕货币紧缩政策过犹不及[n].中国经营报,2011.

[2] 张立俊.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研究综述[j].财会通讯・综合,2010 (9). [3] 吕东,周静林. 新经济形势下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及对策探讨[j]. 财会通讯・综合,20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