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外护理论文十篇-欧洲杯买球平台
时间:2023-03-14 12:21:56
涉外护理论文篇1
1.1教师:承德护理职业学院,承德医学院,唐山职业技术学院3所学校的所有高职护理专业的基础课和护理专业课的60名教师。
1.2护士:承德附属医院、承德市中心医院、唐山市医院、承德中医院、承德市妇幼保健医院、滦平县医院、滦平县中医院、丰宁县医院、隆化县医院、隆化县妇幼保健医院、隆化张三营镇医院等不同临床科室的80名护士。
2研究方法
2.1文献调查法:通过文献调查法,了解有关护理专业生物化学教学大纲研究,根据2007年新一轮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根据国家高职高专教育的办学指导思想以及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高职护理专业培养目标,以“精练、实用”为特点,“必需、够用”为原则,走访学校生物化学、其他基础课和护理专业课资深教师,共同研究。确定高职护理专业36学时生物化学教学内容和教学时数分配。
2.2访谈法:走访上述学校的生物化学和其他基础学科的资深教师,确定生物化学本学科和后续课程需要的内容及其使用情况;广泛调研上述各医院,对护理人员的培养要求,确定生物化学中岗位需求的内容及利用率,调整课程设置。
2.3行为研究法:根据上述确定的36学时生物化学教学内容、教学时数分配及访谈结果和车龙浩、赵汉芬,李宗根分别主编的教材,编制:高职涉外护理专业生物化学教学内容及本学科和后续学科需要情况调查表(教师用卷)和高职涉外护理专业生物化学教学内容及临床应用情况调查表(护士用卷)。调查表中频繁应用指每月应用≥6次,常用指每月应用≥3-5次,偶尔应用指每月应用≤2次。
2.4问卷调查法:向上述3所学校的高职护理专业的基础课和护理专业课的教师共60人,发放高职涉外护理专业生物化学教学内容及本学科和后续学科需要情况调查表(教师用卷);向上述11所医院不同临床科室的护士80人,发放高职涉外护理专业生物化学教学内容及临床应用情况调查表(护士用卷);无记名填写、三天之后回收,有效卷分别为58份和75份。
3结果
70%以上的护士和教师认为蛋白质、核酸、酶的结构与功能;维生素概念、分类、命名、生理功能及其与辅酶;水的摄入与排出;钠、钾、钙的代谢;酸性物质、碱性物质的来源;生物转化的概念与意义;胆汁酸生理功能这些知识点频繁使用。60%以上的教师和护士认为血糖与糖尿病;血脂和高脂血症;氨代谢与肝性脑病;水的生理功能;电解质的生理功能;酸碱平衡调节;黄疸等常用。50%以上的教师和护士认为糖代谢、脂代谢、氨基酸一般代谢、血红素代谢过程;酸碱平衡生化指标;常用肝功能检查与物质代谢的联系等知识点偶尔应用。50%以下的教师和护士认为生物氧化和核酸代谢与蛋白质生物合成的知识点偶尔应用。
4讨论
4.170%以上的护士和教师认为蛋白质、核酸、酶的结构与功能等知识点频繁使用,是因为蛋白质、核酸、酶、水,无机盐是生命的物质基础,与其它基础课和临床有着密切的关系;维生素与临床和日常生活关系密切,尤其是维生素的分类、来源、生理功能、缺乏症及构成的辅酶,由于酶的结构与功能与临床联系较多,故酶的概念、特点、酶原、同工酶内容,编写大纲时作为掌握内容,教材中作为精编内容。
4.2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再加上社会等因素,三高病人、心脑血管病人越来越多,所以60%以上的教师和护士认为血糖与糖尿病;血脂和高脂血症;氨代谢与肝性脑病等知识点常用,把这些内容作为学生熟悉内容。
4.350%以上的教师和护士认为糖代谢、脂代谢、氨基酸一般代谢、血红素代谢过程等知识点偶而应用,这就要求代谢过程简明扼要地编写,要求学生懂得重要步骤和结果能满足后续教学即可,作为了解内容。
4.450%以下的教师和护士认为偶尔应用生物氧化和核酸代谢与蛋白质生物合成的知识点删除。
4.5结论及研究成果
4.5.1结论:调查结果可以作为高职涉外护理专业生物化学教学大纲和校本教材的编写依据
4.5.2研究成果
4.5.2.1编写“高职涉外护理专业18学时的生物化学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和教学时数分配表及要求”。
4.5.2.2编写相应的校本教材
4.5.2.2.1教材编写原则:按着上述教学大纲,根据本课题对基础课、护理专业课教师和临床护士的调查结果,遵着“必需、够用”为原则,即前期基础课程服务于后期基础课程,基础课程服务于专业课程,即前面知识为本课程后面学习的需要做铺垫,本课程知识为后续课程学习的需要做铺垫,基础课程为专业课程做铺垫。以“精炼、实用”为特点,设计的知识点属于本课程知识系统化需要,后续所有课程均不需要的知识点一律删除。经重新整合后的教材,达到学生学习难度降低,涉及知识面更广,更接近专业需要的目的。此外,凡能与专业接轨的语言一律使用专业语言,避免增加学生不必要的学习负担。为突出涉外特色,教材要给出主要专业词的英文单词,增加英文专业名词,以帮助学生日常学习和涉外服务。
5结语
涉外护理论文篇2
关键词: 涉外护理人才 常见培养模式 存在问题 培养策略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世界已向老龄社会迈进,特别是西方国家老龄化进程特别快,老年人越来越多,急需大量的护理人员。而且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知识与人才跨国交流日趋频繁、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到中国旅游和工作,国内急需懂英语、了解外国生活习俗的护理人员。各高校和培训机构充分认识到英语能力强的复合型护理人才的广阔就业市场和前景[1],正积极探索如何培养符合市场需要的涉外护理人才。
1.常见的涉外护理人才培养模式
1.1在职教育模式。
在职教育模式是指对外交流较多的医院,为提升服务水平,对在职护理人员进行相关涉外护理培训的一种教育模式。经过短暂的日常英语知识和护理词汇的学习培训,使护理人员初步掌握简单的英语会话,和国外人员进行交流沟通。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护理人员具备较好的护理技能和一定的英语功底,在较短的时间适应工作,提升医院的服务质量和水平。缺点是未经过系统的英语学习和相关培训,在工作上容易产生矛盾或不协调。
1.2培训机构培训模式。
培训机构培训模式是指具有涉外资质,有从事涉外人力资源交流能力的培训机构,根据国外的需求,对刚毕业的护理学生或在职人员进行相关培训后,输送到相关国家从事护理工作的一种教育模式。培训机构具有丰富的培训经验,可以快速帮助学员了解国外生活习惯,较快地适应工作。
1.3订单式的培养模式。
订单式的培养是根据国内外用人单位的需要,签订培养协议,学校根据协议订单培养护理人才。本模式以用户需求为目标,根据工作地风俗习惯及民族特点有针对地、系统地培养涉外护理人才,确保培养质量[2]。
1.4双专业、双学位教育模式。
对于已设立英语专业和护理学专业的医学院校,在学生自愿的前提下,学校利用现有资源,引导学生修读本科英语专业或护理学专业双专业、双学位,从而达到培养复合型涉外护理人才的培养目标。本科英语和护理学专业双专业、双学位学习模式,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培养出英语水平高、护理技能强的高级涉外护理人才。
2.涉外护理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1招生制度制约涉外护理人才培养质量。
现行的招生制度,制约着涉外护理人才的生源,目前招生模式下学校无法选择英语水平较高的学生,导致培养的学生虽然护理技能强,但英语能力差,无法适用涉外护理活动。要提升涉外护理人才质量,入口关很重要,可以通过提高奖学金等优惠政策吸引英语水平高的学生报考,或进校后选拔英语水平高的学生组成涉外护理班。
2.2英语环境不利于学生学习。
医学院校学生学习负担较重,英语环境没有师范院校好,缺乏和国外人员交流的机会,学生得不到应有的训练,制约学生口语能力的提高。要解决这个问题,其一,要活跃英语学习氛围,可以成立英语学联社,开展英语学习活动;和师范院校学生联谊,形成英语学习互助小组,与外国留学生交流沟通,锻炼学生口语,了解国外人的生活习惯。其二,聘请外籍教师,加强学生口语和语感训练。其三,提供学生护理外国人员的实践机会,为将来更好地适应工作环境打下坚实基础。
2.3双语师资严重不足。
英语水平在涉外护理人才培养要求中非常重要,要培养高素质的涉外护理人才,必须在专业基础和专业课教学中适当使用双语教学,一方面使学生掌握更多的医学词汇,另一方面使学生增强语感,掌握常用的工作用语。目前我国从事护理教育的主要师资是医院的护士,存在学历偏低、英语水平较低等现实因素,不能很好地完成护理双语教学任务。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学校要加强师资培养,选拔一批英语水平高、专业技能强的教师到国外学习,学习国外教学方法,提高自己双语教学能力。其次鼓励和奖励教师自主提高英语水平,对双语教学教师,除正常津贴外,给予特殊补助,并享有优先到国外学习培训的资格。
2.4定位不明确、课程设置有待优化。
许多学校培养涉外护理人才,只是在原有护理专业培养的基础上简单增加些英语课程,导致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设置不合理。首先涉外护理的课程设置缺乏护理内涵,尚未摆脱生物学模式,公共课、医学基础课、专业课之间的比例不合理,缺少有关涉外法律法规、风俗的课程。其次,实践课比重小,且多在实验室开展,现场实践机会较少,涉外环境下锻炼的机会就更少。再次,人文课程较少,只开设了少量的护理美学、礼仪、文化护理等课程。
3.涉外护理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3.1确定培养目标。
我们的培养目标是掌握护理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在护理领域内从事临床护理、预防保健、护理管理、护理教学,面向国内外医疗卫生机构、国内涉外医疗卫生机构和其他层次较高的普通医院,为医疗卫生第一线提供服务的国际化、实用型、复合型高素质护理人才[3]。通过涉外护理的学习应掌握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医学基础、预防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护理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掌握护理急、慢性和急危重病病人的护理原则、操作技术、专科护理和监护技能,并能够应用护理程序对服务对象实施整体护理,具有社区健康服务、护理管理和护理教育的基本能力,熟悉国家和国际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护理学方面的发展动态,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工作能力,具有较强外语(英语)能力和计算机知识,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人文素质,既熟悉本国文化,又了解国外文化,具有跨文化的理解、沟通及创新能力。
3.2构建合适的知识体系模块。
3.2.1思想政治和人文素质类课程模块
重点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护理职业道德的培养,开设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法律基础、国际法规、护理伦理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安全知识教育六门课程。
3.2.2公共基础类课程模块
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体魄,运用外文阅读护理专业资料、熟练运用外语进行交流的能力,运用计算机和网络获取信息、管理信息、应用信息的能力,开设大学英语、语文应用基础、体育、计算机应用基础、英语国家概况五门课程。
3.2.3专业基础类课程模块
以满足护理专业需求为导向,合理安排医学基础课程,加强基础医学与临床护理学科的联系,培养学生掌握扎实的医学和护理学基础知识与技能,开设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健康评估、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护理学基础、护理药理学、护理心理学、预防医学、组织胚胎学、免疫学总论、病原学、临床营养学十四门课程。
3.2.4专业类课程模块
培养学生具备全面的专业护理学知识和技能,正确为服务对象实施整体护理、为社区、家庭、个体健康提供保健服务,具备初步的护理科研、教育、管理能力,具备终身学习、灵活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开设人际沟通、护理礼仪、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急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护理管理学、传染病护理、护理专业技术实训、急救护理技术十一门课程。
3.2.5英语强化模块
加强学生英语学习,提升英语应用能力和交流能力,开设英语语音、护理英语、英语口语、英语听力、英语写作、英语精读、雅思强化七门课程。
3.3加大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加大教学改革力度,提升教学质量:(1)积极主张自主学习,让学生有较多时间进行思考与分析,教师主要起指导和辅导作用。(2)强化实际技能训练,加大实践课程比例,利用休息时间开放训练室,让学生反复操作训练。(3)早期接触临床,学生利用周末在医院进行观摩,体验护理工作。(4)积极改革教学方法,采用“pbl教学法”、“问题教学法”等方法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思维、提高教学效果。(5)改革旧的教学模式,创造条件进行床边教学,在“观摩、见习、实习”实践中学习理论,使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增强学习效果[4]。
3.4加强师资培养,建设一支过硬的师资队伍。
师资的水平,充分体现在学生质量上,只有建立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才能培养出高素质、高质量的人才[5]。为此必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特别是双语教学师资队伍建设。要建设一支师德好、业务精、素质高、能力强、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采取“走出去,请进来”校内外培训、继续教育等方式。
涉外护理人才培养是护理教育的新课题,要重视内涵建设,优化培养模式,积极改进教学方法,提升竞争力,大力培养能够立足国际的高素质、复合型涉外护理人才。
参考文献:
[1]甄小鹃,徐淑秀,谢虹.涉外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10,24(1):7-9.
[2]韩华丽.医学院校护理人才订单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0,27(1):67-68.
[3]温茂兴.涉外护理教育的研究与实践[j].南方护理学报,2005,12(6):69-71.
涉外护理论文篇3
20世纪末以来,由于对外开放,不同国家之间的来往增多,形成了一个多元化的社会体系。护理专业同样面临着如何适应多元文化社会的发展及提供多元文化护理的巨大挑战。涉外门、急诊护士顾名思义,服务对象是来自世界各地的门诊病人和急诊病人。由于服务对象多数受过良好的教育或是曾经感受过国外的服务;或是使馆人员或是成功人士,故患者在国际医疗门诊就诊时,无论是在语言能力方面还是在服务质量上都有较高的要求。
压力又称紧张或应激,是某种事物对人的心理或生理造成的一系列紧张反应状态。涉外护士应具备知识面广、应变能力强、流利的外语、涉外服务纪律等,这正是涉外护士的压力源,如何采取适当的措施,减轻压力是保持涉外护士身心健康和提高护理质量的关键。
1 涉外门、急诊护士压力源
涉外护士不仅要具备较普通科室护士更高的护理技能、医疗知识、急诊急救水平,而且还要具备流利的外语(英、日),了解世界各国的风俗习惯及更加耐心细致的服务。尤其是对使馆人员的服务更需细之又细。此外国际医疗门诊集内、外、妇、儿、耳、眼、骨等十几个科室为一身,要求护士不仅要熟知各科的护理知识还要熟练掌握各科的护理技能,因此对涉外护士的心理素质要求很高。环境要求涉外护士应具备知识面广、应变能力强、流利的外语、涉外服务纪律等,这正是涉外护士的压力源,如何采取适当的措施,减轻压力是保持涉外护士身心健康和提高护理质量的关键。
1.1 高度紧张的工作环境。
涉外护士无论是在语言能力方面还是在服务质量上都有较高的要求,应具备知识面广、应变能力强、流利的外语、涉外服务纪律等,这正是涉外护士的压力源。而在急诊时又会遇到集体食物中毒;酒精、药物中毒;心梗病人;外伤病人;昏迷病人;自杀未遂病人;急产;宫外孕;消化道大出血;小儿高热惊厥;脑出血、脑梗患者等危重病人,病人病情复杂、变化快,涉外护士能用熟练的外语了解病情,掌握多学科的抢救知识,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敏捷的思维能力。稍不慎将导致无可挽回的损失,引起差错事故的发生。无论是体力消耗,还是精神上高度紧张都会使涉外护士身心疲惫,加重心理负担。
1.2知识缺乏。
国际医疗门诊集内、外、妇、儿、耳、眼、骨等十几个科室为一身,要求护士不仅要熟知各科的护理知识还要熟练掌握各科的护理技能。从小儿头皮针到成人静脉注射;从内科病人到外伤缝合病人以及不断发展的护理理念、技术;而且还要具备流利的外语(英、日);了解世界各国的风俗习惯及更加耐心细致的服务使涉外护士存在对自身不满足及期望过高而产生忧虑的心理。
1.3 成就感缺乏。
国际医疗门诊服务对象是来自世界各地的门诊病人和急诊病人。由于服务对象多数受过良好的教育或是曾经感受过国外的服务;或是使馆人员或是成功人士,故患者在国际医疗门诊就诊时,无论是在语言能力方面还是在服务质量上都有较高的要求。加之诊疗费较普通门诊贵,病人在心理上不易满足,更容易被病人指责,并且护士的社会地位较低,直接导致护士自感前途渺茫而产生消极的心理。
1.4 节律紊乱,生理机能下降。
涉外门、急诊护士工作量大,四天一次夜班,白班夜班轮值,饮食、睡眠无规律,造成易怒、易躁、生理机能下降。
2 减压措施
减压措施是指人们通过意识和行为的努力及评估个人能力而缓解内外压力的一种需求,是压力释放的过程。
2.1 加强业务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参加院内、外的各种护士继续教育讲座;科内的特殊病历讨论;基础护理操作培训;每周一次外语学习等培养学习兴趣。积极参加护理专科或本科教育,不断更新知识。工作中严格遵守查对制度,熟练掌握抢救的各种仪器、技术及程序,提高应急能力。
2.2 放松心情。
倾听音乐、看电影、朋友聚会、聊天、卡拉ok、瑜伽静坐、健身、购物、集体活动、多看一些有益的书籍等均可减轻精神负担。放飞心情、放松精神、放松肌肉缓解紧张情绪。必要时可借助心理医生的帮助。例如参加过sars战役的护士多因事发突然,态势严重,工作危险导致护士压力过大,造成心理障碍需心理疏导。
2.3 加强团队合作,创造有序的工作环境。
熟知医护配合流程、药品的应用、各种医疗仪器的使用,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提倡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与病人及其亲属的沟通技巧,争取病人及家属的理解与配合。
2.4 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涉外护士除了具备丰富的护理知识和精湛的技术,还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乐观面对生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2.5 心理素质。
多读一些有益的书籍、名人传记,提高自身的意志力,加强心理素质的培养,有助于稳定情绪,加强自控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最大限度的发挥主观能动性,更好的为病人服务,提高安全的工作效率。
2.6 合理排班。
涉外护理论文篇4
【论文摘要】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广泛,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迅速发展,涉外护理人员作为技能型紧缺人才,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医疗市场的关注。本文旨在通过教学实践,尝试和探索涉外护理专业护理英语教学的有效模式,以推进护理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针对如何有效解决目前涉外护理专业护理英语教学质量不高、缺少规范、特色不突出,学生不重视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旨在培养合格的高级涉外护理人才,开拓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更好的为国际市场服务。
1.形势与现状
1.1 涉外护理英语教学形势严峻
由于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一方面是国际护士市场出现了紧俏的行情,特别是欧美发达国家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后,形成了对护士需求新的快速增长。就美国而言,由于护士的奇缺,致使目前美国的很多医院无法正常运行。根据美国卫生部(hhs)护士局的研究,由于美国的人口老化以及医疗机构的改革,而新增加的雇佣护士没有达到相应的要求,造成对护士的需求持续增加,到2020年美国注册护士的短缺量将达到50万人[1]。另一方面是国内护士市场与进入中国的外籍人士同步快速增长,因此对涉外护理人才的英语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必须熟练掌握护理专业英语和业务口语交际能力已成为从业的基本标准和必备素质。同时也给涉外护理英语教学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2.1 生源英语水平普遍偏低。由于高职高专的招生入口标准不高,生源中既有应届初中毕业生,又有往届的中专生,英语成绩普遍偏差,程度参差不齐的问题更为突出。特别是近年来,规模化扩招后,学生英语水平呈现整体降低的明显趋势。一方面给原有的教学增加了新的难度,使传统和常规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另一方面是学生基础差,很难适应目前较高的教学要求,容易产生畏难情绪,甚至放弃英语学习。 1.2.3 教学目标不够规范。由于涉外护理专业护理英语教学起步晚,其教学组织、教学管理、教学任务、教学目标的标准和规范还在不断完善中,特别是与国际护士教学的接轨尚有较大差距,对提升学生系统化、规范化、专业化、实用化的英语能力的支撑不够。 2.对策建议
2.1 改进涉外护理招生制度。涉外护理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较好的英语基础和英语发展潜能,如果在招生中搞一刀切,就不能保证生源达到与涉外护理英语教学所需要的基本要求,对后续教学形成障碍。所以,今后在招录涉外护理考生时,外语考试成绩应作为一项录取的一项硬指标,除考生总成绩达到录取线外,外语成绩合格才能录取,切实把好考生入口关。
2.2 强化教师英语知识培训。从涉外护理教学的特点和需要出发,制定长效培训教育机制,为教师提供后续教育保障。一则提高涉外护理英语的教学和科研能力;二则为护理教师提供英语专业知识的培训,提高综合教学和管理能力。这样才能扭转教师被动教学的局面,保证教师及时完成英语专业知识的更新,并具备应知应会的英语知识,达到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涉外护理人才的目标。
2.3 进一步规范教学与管理。加强与国际护士教育的接轨,建立健全标准化、规范化的涉外护理英语教育体系,进一步明确教学目标、任务和责任,促进教学工作的有效、有序开展,提高涉外护理英语教育与管理的水平。
涉外护理论文篇5
全球化的发展,让英语口语得到了人们足够的重视,英语口语的教学已经能成为了人们学习的重点,尤其是在中职涉外护理专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需要对中职涉外护理专业的中职涉外护理专业的学生进行英语口语教学,根据这一教学目标来提出具体的教学策略,将中职涉外教育与英语口语结合起来进行教学,提高教学水平,让中职涉外护理可以发展的更好。
1 英语口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英语口语的基本功不扎实
在进行英语口语的教学中,英语口语是教学的重点,要想将英语口语学习好,就要将英语的基本功练习的更加扎实,但是我国英语口语的学习中普遍存在着基本功不扎实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英语的语音不正确,语音和语调是学习的重点,据统计,新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35%的中职涉外护理专业的学生会存在语音和语调的问题;其次,对英语背景知识缺乏了解,英语口语有两种发音方式,一种是英式英语,另一种是美式英语,有很多的新生会混淆两种口语,其中有70%的新生会将两种发音的方式混淆,还会有95%中职涉外护理专业的学生对使用英语国家的风俗习惯缺乏认识;最后,就是中职涉外护理专业的学生虽然掌握了英语词汇,但是对于词汇的用法经常会出现错误,主要的问题就是会将这些词汇翻译成母语来记忆,对英语语法没有活学活用。
1.2 英语口语表达上的心里障碍
首先,新生在英语口语的表达上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哑巴英语,涉外护理专业的学生也会出现这种现象,会出现哑巴英语,主要是在初中阶段没有开设口语课程或者是开设可口语课程,但是没有进行实际上的口语训练,口语的学习仅仅是理论上的;其次,在课外口语的学习中,有些中职涉外护理专业的学生会有着严重的心里上的问题,由于紧张、担心错误等原因,中职涉外护理专业的学生就不敢开口使用英语口语来表达。
1.3 缺乏良好的英语语言环境
涉外护理专业口语的语言环境对口语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由于学校教学中,很少使用英语口语,就导致了中职涉外护理专业的学生在英语口语的学习中缺乏锻炼的机会,没有将学习的英语口语知识及时与同学进行交流,就导致了英语口语的学习效率不高;我国英语教学的听说环境较差,英语教学设备较为落后,英语口语的学习方法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这些因素都对英语口语的教学有着影响,导致了英语口语教学的停滞不前。
2 中职涉外护理专业英语口语教学策略
2.1 语音对比法
中职涉外护理专业对英语口语的教学有着严格的要求,语音对比法是涉外护理专业的学习中可以考虑的一个学习的方向,语音对比法就是教师要在口形、发生部位和舌位的发音进行仔细的领读,让中职涉外护理专业的学生可以清晰的听到教师的发音,让中职涉外护理专业的学生可以将教师的发音弄清,如果出现了问题,教师可以对中职涉外护理专业的学生的口语及时的更正,不让错误的发音影响着后续英语的学习,这就是语音对比法。
语音对比法的学习方法是比较广泛的,也可以使用英汉语音对比法来学习英语口语,例如在学习b、p、m等这些汉语的时候,将拼音的韵母去掉的语音与英语中的辅音的读法是相似的,例如[b]、[p]、[m]等这些辅音,中职涉外护理专业的学生可以借助于已有的汉语拼音知识去学习相关的英语语音。然而,汉语拼音中没有唇齿音和舌齿音,中职涉外护理专业的学生常用[w]、[s]、[z]代替,将very发成[weri],think发成[sink],this发成[zis],那么教师就应反复讲解不同之处,提醒中职涉外护理专业的学生对此引起注意。
2.2 模仿朗读训练
模仿朗读是中职涉外护理专业的学生在中学阶段训练很少的一个项目,很多中职涉外护理专业的学生在刚进入涉外护理班时甚至不敢开口朗读。因此,模仿朗读的训练一要持之以恒,二要注意方法。例如,教师可以在让中职涉外护理专业的中职涉外护理专业的学生在早自习的时候专门进行模仿训练,可以使用放磁带的方式来让中职涉外护理专业的学生进行模仿,可以是英语课程,教师要在中职涉外护理专业的学生模仿的时候,观察中职涉外护理专业的学生英语口语的表达是否出现了问题,出现了问题就要及时的进行纠正,200字左右的文章配有发音磁带的教材比较适合模仿朗读。
2.3 创设情境,用英语对话
2.3.1 情景对话
在这种训练中,中职涉外护理专业的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想象自己处在不同的场景中,针对不同的场景进行交谈。比如训练中职涉外护理专业的学生在购物过程中如何使用英语,我们可以让中职涉外护理专业的学生先看范例,然后根据实际情况编写类似的对话,再进行练习。当然在教授每一个情境时,教师可以介绍一些习俗,以及对话过程中所设计到的单词、句型。
2.3.2 问答式对话
我们可以让中职涉外护理专业的学生一个扮演考官,另一个扮演中职涉外护理专业的学生,然后再轮换。教师可以提前给中职涉外护理专业的学生布置问题,比如再说到有关books时的话题时,可以设置这样的问题:how do you like reading? how often do you read books? what kind of books do you like to read ? who is your favourite writer?……在设置问题过程中,教师可以介绍一些可能用到的词语。在开始阶段,为了避免中职涉外护理专业的学生在回答问题过程中答偏,教师可以给中职涉外护理专业的学生理清思路,甚至告诉中职涉外护理专业的学生用什么样的句式去回答。每组问题布置下去就一定要检查,两个人一组进行考试。在中职涉外护理专业的学生对话中要要求中职涉外护理专业的学生尽量自然。
2.3.3 口头作文
可以给中职涉外护理专业的学生一个卡片,让中职涉外护理专业的学生根据提示阐述自己的观点。在开始训练阶段,我们可以让中职涉外护理专业的学生提前准备,告诉中职涉外护理专业的学生回答的思路,然后写出答案,教师进行修改,最后检查中职涉外护理专业的学生是否能用英语流利地表达出来。等训练一个阶段后,让中职涉外护理专业的学生用口头作文的形式即兴练习。
3 结论
对于中职涉外护理专业来说,教师要注意英语口语教学的系统性、趣味性、多样性和时效性,不断改进放教学方法,激发中职涉外护理专业的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英语的实际运用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涉外护理论文篇6
一、涉外护理专业学生的素质结构
1.崇高的思想道德素质
“医者,德为本”,可以说涉外护士的责任心是涉外护理工作能否成功的关键。护士尤其是涉外护理的学生必须真心地热爱护理工作,必须有无私奉献的精神,必须有高度的责任心,面对灾难和危机必须挺身而出,无私无畏。要具有科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只有这样才能高质量地服务于病人,才能做好涉外护理工作。
2.精深系统的专业知识素质
涉外护理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精深系统的专业护理知识,并且要能熟练运用自己所学的护理知识分析和解决自己工作中遇到的新问题。另外,涉外护理专业学生还必须掌握娴熟的护理操作技能和护理技术,并且尽力做到操作正规和手法娴熟。只有这样才能与时俱进,才能满足国际护理的需要。
3.稳定健康的身心素质
涉外护理专业学生的工作环境复杂,随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情况,这就要求不但有稳定健康的心理,而且还必须有强健的身体。涉外护士一定要待人诚恳,内心宽容豁达,遇事要稳重冷静,面对各种紧急救护处变不惊。另外,涉外护士工作的复杂性和繁重性,尤其是通常需要在晚夜班工作,这就必须有强健的体魄和身体素质。
4.熟练丰富的外语知识
涉外护理专业因为面对的护理对象不是国内患者,直接面对的是外国友人。这就要求涉外护理专业的学生必须有熟练丰富的外语知识,只有这样才能消除沟通和语言交流上的困难,才能使得自己的护理工作开展得顺利高效。
5.良好的外表形象素质
国际护士会对护士的形象有明确的规定,所以就要求涉外护理专业的学生必须按照国际护士的要求尽力做到热情开朗,要富有活力,要做到内心豁达大度,外表温文尔雅,性格要温柔。只有这样才能满足从外表形象到内在气质都符合国际护士的需要。
二、涉外护理专业学生素质结构的拓展途径
1.要积极采取措施培养涉外护理专业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的主动性
涉外护理专业的学生面对的是世界,随时都面临新的理念和新的技术的革新,所以对于他们不能保守陈旧的理念,必须抱着很高的学习热情去主动学习国际护理新技术、新业务及新设备的使用等,必须使自己的知识同飞速发展的护理科学相适应,必须坚决做到用到什么就学什么,缺什么知识就及时补什么知识。
2.针对涉外护理专业学生的特点加强他们的英语运用能力
学校可以将英语学习同涉外临床护理实践相结合,要向学生讲授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及社会人文知识,要求学生必须熟练掌握常用的护理专业用语及常用对话句型。再就是帮助涉外护理专业的学生学习雅思英语口语以便能顺利通过雅思考试,因为涉外护理专业的学生如果出国留学或者深造是必须过雅思英语考试的。
3.培养学生的礼仪和沟通技巧
学校可以邀请航空公司等服务窗口的工作人员或专家对涉外护理专业的学生进行礼仪培训,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服务礼仪、外交礼仪及世界各个国家和民族的交往礼仪等,从而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基础。
4.加强涉外护理专业学生对涉外医疗法律和法规的学习
学校要有意识地安排涉外护理专业学生学习涉外医疗管理制度和规范,明白涉外医疗紧急救援流程,要学生都能熟悉各种国际医疗保险文书,对于涉外医疗纠纷要知道应该如何处理。
5.结合我国中医特色,推进富有中国特色的中医护理
涉外护理专业的服务对象是面向世界的,为了能提高我国涉外护理专业学生的竞争力,可以大力推进中医特色护理。为此,学校可以深化和改革涉外护理专业课程,培养学生不但能拥有娴熟的西医护理技能知识,同时又具备针灸或者按摩这样富有中国特色的中医护理技能。
参考文献:
涉外护理论文篇7
关键词 esp教学 护理英语 能力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以及成功加入世贸组织,我国与世界各国经济文化交往愈加深入,来华的外籍人士逐年递增。这就对我国的护理人员英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由于西方国家护理人员缺口巨大,为我国护理人员提供了宝贵的就业机会。护理英语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将为我国护理人员出国就业提供必要的语言能力上的准备。然而目前我国护士护理英语能力较差、能适应涉外护理环境的护理人才缺乏的现状制约了整体护理水平的提高。尽管我国各职业技术学院护理专业已将护理英语作为一门人文课程引入涉外护理教学,教学上更多地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知识的传授,然而教学效果并不明显。如何提高我国护理英语教育质量,是当前涉外护理教育工作中亟需探讨并解决的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首先应该了解护理英语教学的理论基础,并针对当前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整改意见。
1 护理英语与esp教学
专业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简称为esp英语 。专业英语(esp)是指教授或学习一门外语以实现特定的应用目的。我们在大学里所提到的专业英语是在学生基础英语课之外开设的一门课程,目的是要满足学生把英语当作一种交际工具获取必要专业知识的需要。esp教学认为: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应用语言,是为了使学生从知识型、技能型英语学习逐步转向应用型英语学习。①对于职业技术学院涉外护理专业而言,护理英语教学的对象是涉外护理专业学生,目的就是培养与发展涉外护理人员的专业英语应用能力,从而在涉外环境下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整体护理。护理英语有其特点的实用目的及行业特点,因此其教学属于esp教学的范畴。
2 高职院校esp护理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2.1 生源基础普遍较差、水平参差不齐
职业技术学院护理英语教学改革实施中面临的一个很大的困难就是生源英语基础普遍较差,水平参差不齐。班与班之间存在着差异,每个班级内也普遍存在着英语水平的不均衡,两极分化现象普遍,给esp 课堂全英文教学或双语教学带来很大的困难。学生容易产生畏难情绪,也使得分组讨论,角色演练等活动难以进行。虽然学生学习该课程前以学习过相关的中文开设的专业课程,比如内外科护理、急救护理、基础护理等,由于学生知识掌握情况较差、口语、听力以及写作能力不足以及中西方护理可能存在的差异,学生可能对这样的课堂感到无所适从。而且,由于目前由于各院校扩招,各班学生人数众多,以能力为导向的教学开展实施起来容易产生混乱,对教师的控制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课堂有限的时间里,要使学生联系专业课的内容、并且指导学生完成各项能力训练项目是很难做到的。
2.2 双语专业型教师的缺乏
esp 教学对教师的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不仅在专业上要精通,英语要好, 还要求能用英语表述专业知识、解析专业词汇、同时用英文来指导能力训练项目并对学生的完成情况作出评价。目前职业技术学院护理英语教学缺乏具有双语教学能力的师资,大多数教师或为单纯的外语学院背景或为医学院护理专业背景。或知识能力单一,对护理专业不熟悉,无法为学生解释专业知识或护理操作程序,或外语语言能力不强,虽然有过硬的专业知识但不具备用外语进行教学的能力。②
3 护理英语教学改革的策略
3.1 以能力为导向的护理英语教学
esp教学模式下的护理英语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导向,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必须充分行动起来,参与到能力训练的项目当中。③护理英语教学遵循这一原则,应当将护理英语能力培养分为不同的较大的模块,大模块下又可以分成不同的较小的模块。每个模块的能力训练可以加入不同的护理情景。以护士与患者之间的沟通能力培养为例,护患沟通作为一个较大的模块,可以细分为健康教育、病史收集、术前宣教等较小的模块。然后各个模块可放入不同的护理环境,如阑尾炎患者的护理、癌症患者的护理、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等。在具体课堂教学中,教师更多地扮演一个指导者,观察者和评价者的作用。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应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各能力训练项目。
3.2 教材的选用和师资队伍的建设
部分职业技术学院的护理英语课程选用引进的国外教材。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国外教材的内容与我国有所不同,有的内容与后续的专业课连接不上。所以,选用合适的原版教材也是推进护理英语教学的重要方面。在选用原版教材的同时,也应该组织一线教师队伍根据能力训练项目编写讲义,讲义应突出实用性,要服务于培养和发展学生护理英语能力这一目标。护理英语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需要一批业务知识强、临床经验丰富、英语驾驭能力强的专家型护理人才构成。目前可以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或通过远程教育方式接受国外培训以培养和壮大我国多元文化护理师资,提高师资整体水平。
3.3 以英语为载体的自主学习与课外活动
在课余时间,教师还可以定期组织护理英语兴趣小组活动,旨在将日常教学与课外阅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取某一个疾病的护理作为情景进行深入的学习和研究。学生通过互联网查阅相关资料,对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后,在课外活动中用英文向大家介绍该疾病的病因、危险因素、症状及体征、治疗方法、护理计划等,同时分组进行模拟角色演练,并由教师引导积极开展讨论。这些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他们将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4 结语
随着我国与世界各国经济文化交流的深入,护理英语的重要性越来越得以凸显,而目前护理英语教学的现状难以满足社会对涉外护理人才的语言能力提出的要求。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大胆改革,锐意进取,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导向、以项目为载体,努力走出一条护理英语教学的新路子,培养更多能在涉外护理环境下提供高质量护理的护理人才。
注释
① 邓东元.探析esp教学现状与发展[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5):72-75.
涉外护理论文篇8
关键词 涉外护理 英语教学 多元文化 任务教学法 团体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涉外护理专业人才的培养,语言是重中之重,它是涉外交流的必要凭借,也是国际护士就业的必备条件。为此,英语教研室的教师群策群力,不断探索教研教改,摸索出“创新教学方法、借力文化渗透,以活动延伸课堂”的课余训练模式,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从而激发更多学生“用英语”的热情,使得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得到提升。
1从“英语角”到“英语沙龙”――文化沙拉,任君品尝
以往的“英语角”活动,通常是英语句型的给出与操练,形式单一,学生参与面不够大,大多数是被动参与,收效甚微。经教研室集体备课,决定改成沙龙模式,每次定个主题,让学生自己有的放矢准备材料,用英语介绍、交流甚至操作,教师则扮演组织者、观众和评论员的角色。受此启发,便有了现在的“英语沙龙”:以西方文化礼仪为主线,英语教师事先设置好主题,如food(食物)、travel(旅行)、sports(运动)、campus(校园)、fashion(时装)、movie(电影)等等;准备好各种用材,如西餐制作食材、咖啡用具、风景图片、体育器材等等;学生们则分成任务小组,搜集相关信息,制作ppt,在“英语沙龙”进行之时,先用英语做一个精彩的presentation,然后实物操作或是小组讨论,在活动中了解一些西方文化现象,也实践一些西方礼仪举止。之后教师会给予评价,表现突出者还将获得奖励。涉外护理的每一位参与“英语沙龙”的同学,谈及咖啡的制作、西方糕点烘焙、世界各大名校、国际化大都市,都会津津乐道,而且是用英语。
2英语风采大赛――文化盛宴,静候欣赏
每学期一次的英语风采大赛,是涉外护理专业的传统节目。它既是学生展现综合素质的大舞台,又是各级英语技能竞赛的备赛场。这里上演过不朽经典《乱世佳人》《音乐之声》,也呈现过幽默诙谐的《武林外传》和《校园暴笑生活》,响起过堪称天籁之声的《we will follow him》,也曾唱响声援灾区的《we are the world》。涉外护理专业的学生们,通常会花上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做一个充分的准备,然后在5-8分钟的时间内来一场精彩的秀。演讲的学生侃侃而谈,回答提问从容不迫,妙语连珠;模仿的学生听力反应迅速,口音纯正,直逼原声;演出舞台剧的学生台词熟练,人物刻画逼真。平日里的英语学习都化为此刻真实的汇报,让人欣慰与感动。而每逢此时,涉外护理专业的师生便欢聚一堂,台上台下其乐融融,让人倍感温暖,人文精神在张扬。
3活动中英语教学法的巧妙使用――文化渗透,因材施教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呈现,同时也是语言所负载的内容。这些表面上看来是课余的活动,实质上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在活动中,教师以多元化的语言教学法全方位训练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同时渗透文化,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在英语沙龙活动的进行中,教师首先使用的是任务教学法,把培养语言实际应用能力的全过程分解到各个话题任务,把学习英语巧妙的融入到任务完成中,不让学生以为是为了学英语而学英语。在完成某个任务的过程中,学生需要与同学讨论合作,需要独立思考,需要回顾已学内容,需要查阅新的知识,于是,在潜移默化中实现了文化的积累。教师还使用了团体教学法,赋予学生们能使学习能力提升的安全感(security)、能投入在学习过程中的注意力(attention)、会把握机会练习的企图心(aggression)以及促成整合分析的鉴别力(determination)。同时被使用的教学法还有交际法。与他人交流沟通,是学习语言的目的。在活动中做到真实的交流是为学生以后能学以致用打下坚实的基础。学生通过英语交谈解决这些场景中出现问题,由此掌握已学英语的功能。值得一提的是“i e”方法的使用。教师用ec教学模式,即英语加电脑,形成“三脑”一体“三向合作”,通过小组准备和分层训练,实现以语言发展促进思维发展,以思维发展促进智商(iq)和情绪智商(eq)提高的目的。使学生的iq和eq协调发展。活动的成功开展,环境暗示感应法功不可没。暗示感应教学法专事心理学技巧,以“正面鼓励,激发学生的潜能”,让学生产生成就感,除去心理障碍,将学习潜能发挥到最好。
涉外护理论文篇9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 涉外护理 英语听说课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04-0012-02
加入wto之后,我国不仅加快了经济信息资源的沟通与共享,也在护理领域加强了与国际的交流与合作。随着我国与国际医疗市场对涉外护理专业人才需求的增加,加快发展国际化与实用型高素质护理人才,成为现阶段护理领域最关键的问题。任务型教学作为一种任务驱动的学习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增强学习动力,这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教学与学习方式。在涉外护理英语听说课上实施任务型教学,能够有效地将涉外护理教学目标和应用能力结合起来,使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教学过程中每一个环节,进而全面培养高素质的涉外护理专业人才。
一 任务型教学
任务型教学是一种以任务为中心、以信息沟通为基础的教学方式,且注重教学活动的真实性与实用性。它以满足学生的基本心理需求出发,利用一系列真实任务的完成满足学生的归属感和自豪感,使其感受到学习是一种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增强学习动力。通过课堂上完成真实任务的过程,以参与、互动、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认知能力,调动其已有的目的语资源,在实践中感知、认识和应用目的语,最终达到掌握语言的目的。其主要由教学目标、信息输入、活动方式、师生角色、教学环境等五部分要素组成。
第一,教学目标。一项任务要想有效完成,就必须要明确它的教学目标。任务型教学中的一系列任务,其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关于目的语的应用能力,即包括语言的听、说、读、写、译能力,交际能力,社会语言能力等。
第二,信息输入。简单地说,就是指完成任务过程中所需要和依靠的辅助材料。它可以是用语言表达的,也可以是用非语言表达的,如新闻报道、广告等电视节目,或者书本、报纸、杂志等。
第三,活动方式。是指任务进行的形式。
第四,师生角色。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应该是任务活动的主体。而教师应该从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帮助学生成为主体的推动者,不仅是任务活动的监督者和领导者,更应该和学生一同成为其中的参与者。
第五,教学环境。是指任务活动的执行条件和情境,包括任务的组织形式和语言交际的环境。要求设计者在设计任务的教学环境时,应该尽量使其接近真实,使同学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
二 设计任务型教学任务的原则
1.真实性原则
真实性原则是指教师设计任务活动所使用的输入材料应该来源于真实生活,且任务活动所处的教学环境也应该尽量贴近真实生活。这样才有利于学生接触和应用真实的语言信息,使他们在课堂上所掌握的语言应用能力和技能,在实际生活中得到有效的发挥。
2.功能与形式相结合原则
任务活动的功能和形式是一种相互依存、互相促进的关系。脱离形式,则不能有效地表达任务活动的意义和功能;脱离功能,则不能体现多种多样任务形式的功效。因此,教师在真实性基础上更要掌握功能和形式的关系,使二者的结合更加完美。让学生在两者密切的结合下,真正增强对英语语言的应用能力和技巧。
3.连贯性原则
任务型教学法中的任务并不是一个两个而是一系列,这就要求课堂上的各项任务之间具有连贯性。使其在教学内容和逻辑上达到连贯和顺畅的效果,才能达到任务教学的目标。
4.可操作性原则
任务活动的设计并不是教师凭空想象出来的,它需要符合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即使某项任务活动内容设计的十分精彩绝伦,倘若不能在课堂上被有效地实施,将犹如纸上谈兵无任何功效。因此,教师在设计课堂任务活动时应考虑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避免设计那些环节繁琐冗长的任务,千万不能忽视它的可操作性。
5.实用性原则
课堂上的时间是有限的,应该充分利用课堂上的有限时间,使学生拥有足够的交流与互动时间。所以,教师在设计任务时要非常注重实用性。不要太过注重任务形式的设计,也不要为任务而设计任务。避免因太过花哨的任务形式夺走学生的注意力,产生喧宾夺主的负面效果。
6.趣味性原则
任务型教学的主要特点之一就是通过有趣的任务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使他们增强学习的主动性。更重要的是,枯燥乏味的任务内容和形式会令学生丧失学生的自主性。因此,趣味性原则是教师在设计任务时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则。
三 任务型教学在涉外护理听说课中的具体应用和实践
在涉外护理听说课上设计任务活动应包括以下几个步骤:任务前准备阶段、任务中进行阶段和任务后总结阶段。下面以高血压病症为例谈论其主要症状、类型、病理和护理措施。结合任务型教学的组成要素和设计原则,将高血压病症的一些专有词汇设计在课堂任务活动中。其主要目的是通过这样一种教学形式,让学生理解与掌握高血压病症的有关英语词汇,提高相关英语词汇的应用能力和学生的交流能力。
1.任务前准备阶段
在准备阶段不仅教师需要考虑以何种组织形式实施任务活动,如何增加教学效果等问题,更需要学生做好充分准备。教师基于考虑讨论方式的巨大功效,可以采用该种方式实施任务型教学。值得注意的是,在高血压病症课堂开始的前一节课上,教师应该明确地告诉学生下节课堂的任务是谈论高血压病症的症状、类型、病理和护理措施,目的是了解高血压病症的相关英语词汇。而学生则需要根据任务活动的主要内容和目的,收集相关资料,做好充分准备。
2.任务进行阶段
(1)任务导入。任何课堂要想第一时间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都离不开精彩的新课导入。因此在本节课堂开始时,教师可以通过一段影像视频来引导学生进入任务情境:一位躺在病床上的高血压患者(外国人),拉着护士(中国)的手,嘴里断断续续地对护士说着话,面部表情非常痛苦,可是护士一直摇头说:“我听不懂,去叫人。”通过这样一段影像,让学生充分了解涉外护理专业的重要性。同时,教师也可以让学生用汉语翻译出患者的意思,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2)任务实施。在教师成功导入任务后,向学生提供与高血压病症有关的英语词汇和真实的病症知识。然后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各小组根据课前收集资料和教师提供的语言词汇和知识,讨论高血压病症的症状、类型、病理和护理措施。讨论一段时间后,各组派出几名代表分别叙述总结与概括的内容,并且严格要求课上使用语言必须是英语,除非必要,不然不可使用汉语。
3.任务后总结阶段
学生完成任务后,教师需要全面考察学生叙述的主要内容和英语词汇的音准及应用方式。既要对发挥出色的同学及时给予表扬,也要对英语词汇以及专业护理知识普遍存在错误之处给予纠正。之后,教师需要运用英语将本堂课程的内容做最后的总结。最后,依据课程内容向学生布置课后作业,让同学以书面形式总结任务活动的内容,以达到巩固效果。
四 总结
在涉外护理听说课上采用任务型教学,使学生在任务驱动的推动下主动提高学习兴趣和增强学习的主动性。通过该种教学与学习模式,能够有效地增强学生掌握涉外护理的专业知识的能力以及英语语言的应用能力和技巧。因此,任务型教学模式对于涉外护理听说课来讲,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与学习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参考文献
[1]李聪莉.基于任务型教学的护理英语教学实践研究[j].双语学习,2007(12)
[2]王辉.浅论涉外护理专业英语教学[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23)
[3]陈建军.高职高专涉外护理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2)
[4]汪莹莹.浅谈任务型教学法在外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09(2)
涉外护理论文篇10
近代国际法意义上的人道主义干涉理论可以追溯到16世纪,近代国际法之父格老秀斯在其著作中便对此有所提及。权威的《奥本海国际法》对人道主义干涉作了以下定义:“当一国国内存在着有组织的大规模践踏基本人权的行为,而该国无力制止这类行为或者干脆就是这类行为的采取者、主使者或纵容者时…国际社会未经该国同意所采取的针对该国政治权力机构,旨在制止这类大规模践踏人权行为和满足该国人民最基本生存需要的强制性干预行动”。 人道主义干涉的内涵可以分为“人道主义”及“干涉行为”两个部分加以分析。一方面,人道主义干涉系出自人道主义的目的,且一般加以该行为“对人民施加残暴或迫害的罪行,以致否定他们的基本人权,并且震撼人类良知”的修饰。当然,“人道主义”的这种界定是十分模糊不清的,极易成为各干涉国欲行其不义行为的借口。“干涉行为”系指干涉国出于对他国侵犯基本人权的行为所采取的强制性干预措施。至于干涉的方式,则有广狭义两种理解,狭义论认为,干涉的方式限于武力干涉,而广义论则将干涉的方式扩展到其他强制性方式。由此可见,人道主义干涉系指干涉国出于保护他国基本人权之目的而对他国侵犯基本人权的行为施加的各种形式的干预措施。
2 人道主义干涉与国际法基本原则
2.1 人道主义干涉与国家原则。一般认为,国家原则是现代公认的国际法基本原则,国家与国家必须相互尊重。人道主义干涉是对一国内政的干涉,它与国家原则相悖。笔者以为,诚然,国家原则是现代国际法的基石,然而,《联合国》也规定在特定条件的情形下,安理会可授权一国或多国采取各种措施制止在一国境内发生的大规模侵犯基本人权行为。如果干涉行为与一国相悖,何以单方的干涉行为非法,而集体的干涉行为合法?事实上这两种行为都违背了涉国的意志,若以上述传统的观观之,则无疑都侵犯了涉国的。显然,不是绝对的,需要受到一定的限制。相反,在研究人道主义干涉时,不应僵化地简单讨论人权与的关系,问题的焦点可能不只于此。nico krisch 正确地指出,人道主义干涉的矛盾焦点并非在于人权和之争,而是在于人权和“和平”之争,即保障人的基本权利与维护和平的国际秩序之间的争论,“和平的秩序”包括但不限于国家,此观点具有更高更远的前瞻性,笔者深以为然。
2.2 人道主义干涉与不干涉内政原则。内政是从概念引申出来的一个国际法概念。一个国家享有独立自主地处理其对内对外事务的权力,不受他国干涉。
然而,从国际人权法的现状而言,一国的人权状况并非仅仅是其范围内的事项,国家依据相关条约及国际习惯承担着多层次的国际法义务。学者指出,国际人权法除规定了国家相互之间的权利义务之外,还包含着另外一层非常重要的权利义务关系,即一国与“在其领土内和受其管辖的一切个人”的权利义务关系。在这一关系中,国家负有首要义务,国家在国际人权法下的义务,可以总结为承认,尊重,保障和促进,以及保护人权四个方面,这些方面共同构成了对人权的国家保证。 毋庸置疑,人权在很大程度上已超出内政的范围,不再纯属国家管辖范围内的事项。由此可见,内政的内涵并非确定无疑,且人道主义干涉又涉及模糊不清的界限,因此,单就理论而言,两者并非绝对抵触。人权保护的国际法体系日益发达的演变过程表明,不干涉内政原则在人权领域的适用要加以适当的限制。
3 人道主义干涉新的视角:“保护的责任”
传统的人道主义干涉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巨大争议性,使得人们开始思考从新的视角来缓解这些争议。2001年12月,“干预和国家国际委员会”(iciss)发表其研究报告对“保护的责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保护的责任”的基本原则是:首先,国家意味着责任,而且保护本国人民的主要责任在国家自己身上;其次,当人民因内战、叛乱、镇压或国家陷于瘫痪而遭受严重伤害,且当事国不愿或无力制止这种伤害的时候,不干涉原则就让位于国际社会的保护责任。
不难看出,“保护的责任”所阐述的中心议题,仍然是人道主义干涉问题。它从那些“最低限度的一致”出发,提出不仅包括最高权、独立权等权利,还包括尊重国内所有人基本权利的责任,如果本国不愿意承担该责任,那么必须由更广泛的国际社会来承担这一责任。因此,“保护的责任”的理论实质,就是一种新视角下的人道主义干涉理论。 甚至,“保护的责任”理论被认为是迄今为止人道主义干涉有关争论中最具影响力的贡献。“保护的责任”使人道主义的讨论具备了基本的前提,人们可以共同地不加偏见地讨论这个问题。 联合国大会对于该报告亦给予相当的肯定,这一点似乎是矛盾的:因为大会中许多国家并不会支持人道主义干涉,但却赞成“保护的责任”,即便“保护的责任”被认为只是人道主义干涉的概念转换。当然,笔者以为,“保护的责任”仍然是停留在基本理论的阶段,大部分国家对此的支持也只是对这种基本理论的肯定,与实践仍有相当的脱节。虽然该报告亦试图作出规定人道主义干涉标准的尝试,但显然这些标准是很难取得广泛一致的,即便是在政治、文化背景相同或相似的国家之间也是如此。对于“保护的责任”理论,虽然有诸多不成熟之处,但仍可谓是一种有益的探索。
4 几点思考
4.1 人道主义干涉的实然与应然。肯定人道主义干涉合法的学者一般从道德的角度出发,提出人的基本权利应当受到尊重,从这种道德的可欲性角度出发,肯定保护人权的必要性,从而推导出人道主义干涉的合法性。但是,这种较为理想的假设却遭到了现实的强烈抵触。一方面,西方大国为达成某种政治目的以人道主义为借口对他国进行干涉,从而谋求自己的政治利益。这种情况在冷战结束后尤为常见,这使得广大发展中国家尤为担心。另一方面,即便动机纯正的人道主义干涉,结果也并非一定与预期的目标相一致,甚至不当的干涉可能加剧人道主义的问题,使得局势更为恶化,从而事实上与原初的动机相悖。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提高来规范和约束干涉方的干涉行为,从而提高人道主义干涉的积极效果就显得尤为重要。
由上可见,对人道主义干涉的担心并非源自于理论上的反对,而更多是来自事实上的担心,因为事实往往表明,这对绝大部分弱小国家是非常不利的。因此,单就理论而言,人权的国际保护是各国所并不反对的,对于人的基本权利的尊重已成为大势所趋,在人权保护的理论层面上,各国并不存在太多的争论。但一旦涉及到实践,各国的态度则极为谨慎,甚至对联合国也并不放心,各国不仅拒斥单方人道主义干涉,有时也将集体的人道主义干涉排除在外,即便事实上也认为安理会授权的相关行为是合法的。这一矛盾的做法体现出各国担心受到不法干涉与肯定维护基本人权之间的矛盾心态,而这又根源于人道主义干涉本身巨大的模糊性,具有极大的不可预见性。然而,在实施人道主义干涉行为的标准和程序上又极难达成一致的意见。最后的妥协是各国一般承认联合国授权相关行为的合法性,因为安理会的行动具有一定的程序和条件限制,并且在各国之间又存在着政治上的制衡,因此,其被滥用的危险性较单方干涉行为要小的多,并且事实上联合国在这方面也的确发挥过积极的作用。
4.2 现有体制内的完善。由上可见,就目前的国际法现状而言,各国间比较一致的意见是在联合国授权的范围内可以实行人道主义干涉。因而,从现实性的角度出发,研究的重点应当置于联合国框架内的人道主义干涉的完善。国际社会对此也作出了不懈努力。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文章
西部高校涉外法律人才培养现状 2022-08-08 09:35:46
涉外护理专业英语教学改革探索 2022-06-17 14:47:15
法商融合卓越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机理 2022-03-04 09:24:46
跨文化交际下涉外护生外语教学研究 2022-08-12 11:10:57
涉外劳动关系认定法律适用分析 2022-03-17 08:52:44
电子商务涉外流转税法比较研究 2022-12-14 09:5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