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企业范文10篇-欧洲杯买球平台

时间:2023-03-29 08:25:10

当代企业

当代企业范文篇1

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的双重目标,但两者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一方面是相互矛盾的。另一方面又是辨证统一的。煤矿企业作为我国重要的生产企业,存在着较多方面的限制和问题。与其他企业相比,煤炭行业的特殊工作环境对人的自由限制较大,同时工作人员受着顶板、煤尘、瓦斯、水、火等五大自然灾害的严重威胁。再加之煤炭行业工作人员的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在煤矿的安全生产和开采中,很难确保科学方式的有效运用来促使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为此,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一直是人们备受关注的一个问题。此外,无论什么企业,其目的都是取得经济效益,获得大的利润,作为煤矿企业,如果仅仅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安全生产,就失去了企业应有的责任,更谈不上企业的持续发展。一旦企业受到严重的危害,正常运转的维持就变得更加艰难,而当发生后的事故需要处理时,就要投入大量的财力、物力、人力,对整个企业的经济效益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在企业发展的实际过程中,经济效益与安全生产的矛盾一直存在,但通过生产的安全投入,对严重事故的预防非常重要,不仅有利于企业的正常生产,对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同样具有良好的作用。从这一点来看,企业安全投入与经济效益的的关系应该是“双赢”关系,而这也是企业发展最为理想的一种状态。目前,随着人们对安全管理意识的逐步注重,使得安全管理的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一方面增加了企业的安全投入,另一方面又确保了企业的安全生产,同时进一步促使了经济效益的提升。所以,对于煤矿企业而言,确保企业安全投入的同时促使经济效益的提高,是整个企业所要面临的重大难题。

针对煤矿企业的发展,对安全生产工作进行实施之前,必须以高度的思想认识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并把社会责任、企业效益、安全生产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对于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而言,安全生产投入是重要条件,而经济效益是难以对安全投入进行弥补的。在煤矿企业中,安全生产给社会、企业、人员带来的希望是非常明确的,只要认识到其中的重要意义,就能够有效地激发全体人员的思维意识,进而避免危险事故的发生。这不仅对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非常重要,对于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重也是非常关键。生产安全的具体活动中,只有确保安全上产投入的有效管理和实施,才能进一步促使员工安全生产积极性的提升,进而对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非常有利,并间接地促使了企业经济效益的不断增长。对于企业的生产投入而言,安全文化的良好建设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内容,其主要的关键措施包括活动开展、制度建立、教育培训、工作宣传、激励制度等,这些内容的进一步实施对员工安全价值观的转变起着重要的作用,而通过此种方式的形成,员工促使企业安全生产投入的价值观就是共同存在的;而避免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企业生产的安全投入,就成为了全体员工的共同目标;这样一来,员工自身价值的实现与企业生产价值的实现就是统一的。而对于企业安全生产投入的重要建设,就要从多个方面进行实施,使得整个煤矿企业都能够以安全生产为中心,促使企业经济效益的不断提升。

企业安全投入从广义上讲,是企业为了促使整个生产过程的顺利开展,对参与生产活动的人、设备等进行投入,以促使生产的安全进行,而这些付出的物力、财力、人力等资源就是企业投入的重要内容。为了确保有效的定量分析,一般意义上的安全投入就是企业为促使生产的安全而投入的所有内容,涵盖了物质和人为两方面的重要因素,其中,包括安全奖金、职业病费用、劳动保护用品费用、安全经费等方面的资金投入。针对企业的安全投入和经济效益,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依存和相互促进的。在企业发展初期,对安全进行投入,很大程度当会促使企业利润的降低,增加的成本使得企业的发展变得较为困难,从这一点来看,安全投入就是一种负效益。虽然这种负效益在某种程度上,对煤矿企业的安全投入产生了影响,但从本质上看,其可以作为一种长期投资,经过较长时间的作用,才能更为明显地看到安全投入给企业带来的巨大收益。从整体来看,这种方式带来的效益与普通投资带来的效益相比,并不是非常的直接,但它在具体的生产过程中,体现的作用是非常大的,通过安全生产而带来的效益增长,对于企业的发展更为有利。经济视角下的安全生产,对于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而言,是一种有效的保障手段。通过实际证明,企业的安全投入对企业系统的安全程度能够进行改善,进而将事故带来的重大损失有效降低,对企业生产的顺利开展至关重要。我国煤矿生产事故的发生非常的频发,而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没有增强煤矿安全投入。如果企业能够促使生产的安全进行,就能够确保经济效益的安全增长,而安全投入带来的经济效益就更为直接,煤矿安全事故的减少也就进一步维护了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

当代企业范文篇2

本文作者:张颖工作单位: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物业管理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内控体系的建立相对较为滞后"我国物业管理企业的内部财务控制不够规范,还没有完整的财务管理办法遵循"首先没有制定完整的内部财务制度,会形成很多财务漏洞,例如成批领用保洁维修用品,没有做二级台账,临时停车费监控管理措施不到位,固定资产的购置和日常管理环节没有相应的规章制度"其次由于会计基础薄弱,没有按照会计科目及公司生产经营特点分门别类设置明细账科目,造成会计信息不真实,不利于公司真实准确的向业主客户反映各种收费的使用情况"第三由于内部控制不严,还造成企业资金流失或循环不良,例如经营性收人很多是现金收入,有些企业就将这部分资金搞成预算外资金,形成/小金库0;或者对应收款的催收不得力,造成应收款项越积越多"2.成本费用管理不到位"物业管理企业的人工成本是物业管理企业最重要的部分,通常在60%以上,常见的是通过部门来核算工资,区分管理岗位和生产岗位"但实际上,物业公司不同岗位的特点也不同,很难通过一个模式来考察劳动生产率等指标,例如,清洁岗位和维修岗位就有较大的差距,清洁岗位可以通过日清扫次数、面积等指标来考察单个人工的工作效率,而维修岗位的每一件工作各有特点,难易程度,工作量等都不易简单确定,增加了考察工作效率的难度"很多物业企业并未对这些方面加以关注"另外,随着物业设施科技含量和专业性能的增加,以及业主对服务水平提升的需求,越来越多的维修、维护、保养工作需要外包给专业的服务公司,一些小修工程也需要请专业的工程队来施工,这部分传统意义上的间接成本对公司成本分析工作也有很大的影响,并不是传统意义上对生产有促进作用的间接成本,而是与某些直接成本不相容,或者说是有替代作用的,由于近年来人工成本增长迅猛,企业需要仔细考察外包与自己服务两种方式成本多少,是否应当把更多的项目外包出去"3.财务人员水平较低"物业公司不仅有会计、出纳等财务人员,还涉及大量库管、收款员等财务相关人员"有些中小型公司的财务人员水平较低,仅仅满足于日常核算,能够完税,月末出报表,不具有财务管理和财务分析的能力;很多库管及收款员身兼多职,缺乏基本的财务知识,无法主动遵守财务人员基本规范"

提升物业管理公司财务管理水平的几点对策

(一)建立和健全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健全的财务制度是对企业经济行为和程序的规范和约束"制度不全将造成管理上的混乱、给企业带来重大损失"物业管理公司应根据国家颁布的相关规定,结合自身的经营特点和内部管理要求,制定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办法,逐步完善货币资金管理办法、资金审批制度、存货管理制度、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收费员管理制度、物资采购办法等等;制定相关责任人员的考核指标;财务部门应对小区台账、日常财务资料进行核对;对小区的收人进行检查监督等"做到用制度管人,用制度办事,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形成有效的牵制制度,各负其责、互相制约,使物业管理企业能够健康有序发展"(二)加强对成本的管理1、强化成本观念"成本控制是企业实现经营目标的重要保证,一个企业对成本的控制能力直接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成本的管控非常重要"但是要实现对成本的有效控制,必须对成本有正确的认识,有了正确的观念才会引证出是否有正确的决策和行动"企业要让每一个员工明白成本是如何发生的,每个人都是控制成本的关键"降低成本的核心办法就是培养员工的工作能力和执行能力,使得他们的想法和观念与经营者、管理者一致,而管理层则需制定正确的策略,科学的考核方法,努力激励员工"另外,要实现这一目标,还需要引导好一些观念的修正,如企业中常会出现这样一个观念,就是让财务人员承担控制和改善财务绩效指标的责任"实际上,财务人员只是根据会计记录得出指标数值,当看到指标完成情况时,已经是前方一系列工作完成的结果,而财务人员并不清楚前面一列各环节中成本如何发生,归属如何,归谁负责,占多大责任,对后续或其他成本会产生何种问题以及影响等诸如此类的情况,只能是单纯地就数字研究数字"财务人员要研究作业成本与传统成本核算的关系,积极为企业决策提供数据支持,同时积极配合其他部门如人力资源部、经营部等管理部门进行绩效考核,把其他部门的管理和成本控制进行有机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意义上地实现管理上的管控"2、加强预算管理"/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0,预算是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与资源配置的标杆与准绳,全面预算主要由营业预算、资本预算和财务预算构成"对于物业企业来说,营业预算和财务预算是其每年应着力制定的预算"全面预算应当体现企业长期发展的阶段性,围绕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目标,设计资产、负债、收人、成本、费用、利润等核心指标"全面预算应当结合企业的业务活动,落实到业务活动的各个环节和各个部门"达到对企业全部资源要素的合理有效配置"3、选择适合的成本管理方法"随着物业企业服务水平的提高,差异化服务的增加,间接成本在物业企业中占据了越来越大的比例,但这些间接成本并不是与企业所有服务项目都有关系,而只是与部分特点项目发生关系,大部分的间接费用服务于维修和保安方面"例如可以采用作业成本法,将间接成本科学有效的归集到产品中去"通常的物业管理包含保洁、绿化、安保、维修、经营等几个主要服务功能,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将这几部分划分为不同的作业中心"物业企业的资源主要包括人工费、动力费、材料费、外包维修服务费、折旧费、办公费"物业企业的成本对象是以有形的服务合同为载体,以无形的服务把成本分配给各成本对象,在作业成本计算时可以将成本库归集的成本按照成本动因分配到各成本计算对象上"成本作业法可以将间接费用准确的分摊计入成本,有效对投人成本进行科学的划分及分析,将企业整体作业流程理顺"(三)提高财务人员专业水平专业知识和技能,是财会人员从事会计职业的根本"包括完成专业工作所需的基本知识以及完成专业工作所需要的技术和工作能力"企业应定期组织培训,同时要引导财会人员加强自学,努力钻研业务"财会人员要经常学习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财务制度、财经法规以及企业内部制订的财务管理办法,不断丰富专业理论知识,提高工作能力"物业企业的财务人员需要掌握物业企业的行业特点,熟悉自己企业的经营流程,能够参与经营管理,实行监督职能"计算机的普遍应用,互联网络的发展,使得当今的财务工作几乎完全实现了计算机和网络化,所以物业企业的财务人员也需熟练掌握财务软件的使用,能够实现数据的远程处理、网上支付、网上报税及各种财务信息查询"即便是库管员和收款员等财务相关人员也需掌握一些基础软件的使用技能,能够利用计算机记录、汇总、传输数据"

当代企业范文篇3

有效的沟通是企业管理的实质和核心内容,特别是对民营企业来说,能不能做好沟通工作,关系着各项管理职能能否得到有效的实现。沟通的重要性体现于能促进企业内部信息的有效传递、加强企业凝聚力和竞争力、维护民营企业的领导者权威等。

尽管有些民营企业定期开展各项会议和报告来加强各项工作的交流,但这些仍不能全面解决民营企业面临的一些比较棘手的问题,必须全方位的完善企业的沟通体系和渠道,才能有效的防范问题、解决问题。

一、民营企业管理沟通中存在的问题

(一)受主观因素影响存在的问题

1.沟通的抵触性和谨慎性。语意不明确,语句不恰当,都会引起沟通上的障碍,这是一种民营企业中常见的由于职务、职称、学识水平不同而产生的障碍。在民营企业中组织地位低的人与有权威、高职务的人沟通时会特别谨慎,生怕自己说错了什么,被人瞧不起。

2.沟通中的偏见。民营企业中的员工由于受教育程度不同,常常会由于先前的印象而武断的判断一个人,不经过慎重思考就发表意见。由于先入为主,彼此有偏见,不信任对方,使沟通难以持续进行,影响工作效率。

3.民营企业领导的独断性。从实际来看,中国民营企业的壮大往往离不开一个很有能力的创始人,他们对于资源、机会的把握是企业在创业期获得快速发展的根本保证,这也往往奠定了他们在企业中的崇高地位。在民营企业进入稳定发展期后,由于忌惮于这些强势领导人的领袖地位,各级员工往往马首是瞻。于是把沟通当成一种单方的行为,员工只需执行领导的决策。

4.沟通的方式差异。民营企业的领导出于自我学习中成长,因而风格不一,导致上下错节。目前也有很多的民营企业开始引进职业经理人,但由于没有形成上下一致的管理理念和风格,每个层面上的领导自行其是,同样的一句话在不同阶层管理者讲出来往往能让人咂摸出不同的意思。

此外兴趣、气质、能力的差异,也会使沟通的情绪与态度不同,都会导致民营企业中沟通障碍的产生。

(二)受客观因素影响存在的问题

1.沟通的阶级式代沟。民营企业组织机构管理层次多而重叠杂乱,影响信息传达的及时性,降低工作效率。这是因为,在进行这种信息沟通时,民营企业各级主管部门出于自我保护都会花时间把接受到的信息一层一层的过滤,然后将断章取义的信息上报。

2.民营企业的沟通带有传统文化色彩。在交流上,中国人讲究的是“讲者有意,听者有心”、“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微妙境界。这在民营企业中表现得更加明显,就是领导者对某些事情发表意见时,往往是蜻蜓点水式的,能否把事情做到位,完全靠下属超凡的领悟与会意能力,一旦把脉不准,结果往往就是谬以千里了,严重的可能就是饭碗不保。

二、民营企业管理沟通中存在问题的欧洲杯买球平台的解决方案

(一)要经常不断地确认沟通信息,保证已经正确传达

很有可能,谈话快结束时,才发现双方考虑的问题、理解的意思出现了重大的偏差。为避免这种情况,在沟通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向对方确认求证,明确其所表达的真实意思,所以,“你说的是这个意思吗?”、“是这样的吗?”这样的语句是少不了的。

(二)培养“听”的艺术,注意沟通中的举止行为和形象

民营企业的领导者要摆脱自我的误区,学会耐心的倾听,这样能激发下属的倾诉欲,有利于从下属的谈话中找出说服他的关键,增加沟通的有效性。谈话时尽量不要打断对方,不要过快的做出判断,草率的给出结论,这样不但不能体现你对谈话者的尊重,也会给对方留下你不稳重含蓄的印象,降低对你的信任度的同时也降低了沟通的效率。

(三)用心沟通,换位思考,双向民主沟通,使民营企业的沟通更加民主化

在民营企业,员工与老板是两个不同利益的主体表现极度明显。对民营企业老板来说,因为承担的风险和压力都很巨大,所以他们觉得根本无须与员工沟通。而员工截然不同,他只知道拿自己该得的工资。因而,民营企业的领导者在沟通时一定要注意从员工的利益以及感受出发,即换位思考。

(四)掌握说话的技巧,不说不该说的话

作为一名管理者,尽管是一手创业的民营企业老板,同下属讲话时也不应该颐指气使,故意表达身份地位上的不平等,应该学会谈话时力求简练,如果发现对方有不耐烦的表情,就适可而止或转换话题,改善沟通的气氛,切不可滔滔不绝而忽略了对方。也不可口出恶言,所谓"祸从口出"。

(五)民营企业应学会预警机制防范在前,实现预见式沟通。民营企业应学会从各科室部门中选出有较高政治思想觉悟、有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在团队中有较强公信力的员工担任信息员,负责收集基层员工队伍中各方面的信息。通过每周与部门负责人、科长沟通交流,每月召开信息员工作例会,做到一级向一级反映、一级对一级负责,实行思想政治工作预警报表制度和报告制度。

当代企业范文篇4

一、前言

随着知经济时代的迅猛发展,企业产品中渗透的科学技术知识的含t越来越大,为了保护这些技术成果产生了无形资产的法律概念即工业产权,它实质是现代科技发展与商品经济制度结合的产物。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摇要大t相关并可靠的财务信息,无形资产则是企业的重要资产,也是企业重要的价值信息。上海石化经过这几年的市场搏击,深刻地感受到新产品、新技术是企业的生命线,从而逐年加大科研投人。.九五”期间的宜接科研投人达4.5亿元,是“八五”期间的1.5借,目前每年的科技投人力争达年产值的1.5%,按年悄咨收人190亿计算,科研经费年投人将达2.85亿元人民币,形成了大量的科研无形资产积累,有的还申请了专利并获批准。然而,在上海石化现行的会计核算中,并没有如实体现大t积爪的科研无形资产价值。因此,正确地进行科研无形资产的管理和核算,是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不仅对于上海石化积极参与国内市场竟争,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加强经营管理,提离企业效益具有!要意义,而且对于上海石化按照切to规则,徽人世界经济主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也其有,要愈义。

二、目有企业科研无形资产时务甘理中存在的问题

1、企业专利权的会计核算。企业专利权的会计核算,包括自行研制并申请得到的专利和劝人专利两类。对于企业均人专利无形资产的会计核算,因其具有典型的无形资产核算特征,在计价、确认、摊销等会计处理上都有章可循,但对专利购人后的大量科研消化吸收支出没有明确的会计核算界定。而企业自行研制并申请得到专利的会计核算,由于专利申请和国家专利局审批手续的时间滞后,实际上已造成大量的会计核算空白点,因而使该部分无形资产从会计记录中流失。2、企业科研成果的会计核算。现有的无形资产会计核算及税务规定中,仅将企业自行开发并按法律规定取得的专利权和专有技术使用权列人无形资产的会计核算范畴,而回避了企业大量已鉴定的科研项目成果也是无形资产这一客观现实,致便该项无形资产在会计核算上不能合法、合理体现,实质上也造成了无形资产在会计记录上的流失。

三、对企业科研无形资产的会计核算

1、对企业购人专利无形资产总成本的会计核算。购人专利无形资产,按照实际支付的价款计价,一般包括实价、法律费及一些必要的附加支出,这是一般的会计购人成本概念,但忽视了专利购人后的大t科研支出,如专项的差旅费、消化吸收费用等,这些理应包括在该项无形资产总成本中。经过会计处理,使购入专利的总成本被公允地、完整地、真实地记录在受益的会计期间。2、企业自行研制并申请得到专利的会计核算。fasb(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在1997年6月发表的概念征求意见稿和1999年3月的修正建议稿建议用现金流量折现来确定现值作为计量某些资产的一项属性,这为无形资产的价值计量,特别是自创无形资产价值计t创造了较好的外部环境。历史成本和其他计量属性并存将是一个好趋势,即历史成本用于初始计量而计量属性用于后续计量,但尊重历史成本仍是企业会计实务的基本核算原则。虽然目前的西方会计实务和我国企业的会计实务,都将专利申请涉及的科研项目总成本和专利申请相关费用,全部作为当期收益性支出在利润中核销,但西方会计实务已能较科学地将获得批准后的专利权计具有独占和排他性质,其他人取得这项权利,必须人无形资产,实质上是将科研项目历史成本转出,作为付出相应代价;当期无形资产的计价依据。与企业的产品、生产工艺、设备有明显的依附性;本项会计业务处理的关键在于专利权历史成本的受国家法律的保护;计价公允性。首先,专利申请的相关费用转出是无可非能使企业获得直接或潜在的效益。议的;其次,有的科研项目涉及几项专利,这就涉及专仅管省、部以下科研成果也可能同时或不同时具利权成本的分摊问题;再次,现行管理费中技术开发费备以上无形资产的特性,但其离开会计公允性尚有一归集的是项目的直接费,并不包括间接费,例如:科研段距离,至少还不能证明它代表国内同行业的先进水人员工资及科研辅助后勤费用。因此,就需要对企业科平,况且将其计入无形资产也无现实的需求和必要。就研专利权无形资产进行合理评估,应按权威机构评估上海石化来说,省、部以上的科研成果已完全能够代表价计价,估价价少于或等于专利项目相关总成本的,按上海石化科研储备的真正实力。实冲销管理费用;若估价价大于专利项目相关总成本4、无形资产价值摊销。的,其滋价增加企业资本公积。传统会计采用直线法对无形资产价值进行摊销,因目前企业科研专利无形资产的评估尚未纳人正只反映折余价值而不反映原值和累计摊销价值。随着常的法律轨道,故建议可采取以下计价方法:无形资产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将超过有形资产,技术(1)对一个科研项目涉及多项专利权的,由专家组更新周期的缩短导致无形资产贬值的风险越来越大,对其技术含量、技术水平、难度系数、推广价值四个方加速摊销法和平均摊销法并举可确保企业科技型无形面评价,对每一项专利权进行打分,然后综合计算权资产价值的真实、公允性,建议在资产负债表上仿效固数,作为分摊科研投人成本的依据,也即无形资产的计定资产价值计量及备抵模式来反映无形资产的原值和价分摊依据。累计摊销价值。摊销年限可按企业财务会计制度规定(2)对科研项目投人直接费,需分析、评估其合法、执行。

四、企业科研无形资产会计核算的税务影响

合理计人专利无形资产成本。1、现行企业技术开发税务优惠政策。此外,在企业科研资本化项目成本中,也包括了大企业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所发生的技t的科研无形资产专利权和专有技术使用权,因其已术开发费用,可据实计人管理费用,在计算应纳税所得作资本化体现,可以不作为无形资产单独列示,但可作额时在税前扣除。为了促进企业技术进步,鼓励企业积为财务报表应披露的事项。极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国家税务总局规3、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的无形资产核算。定,对盈利企业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所发西方会计实务和中国现行的会计实务,将科研费生的各项费用,比上年实际发生额增长达到10%以上用收益化已成会计公允,但中国的省、部级以上已鉴定的(含10%),其当年实际发生的费用,除按规定据实列的科研成果,尽管其没有相关的专利权和专有技术使支外,年终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批准后,可再按其实际用权,而其先进性、科学性、效益性也是公允的。发生额的50%,直接抵扣当年应纳税所得额。对增长未从其确认条件分析,这类企业科研成果的效益能达到10%以上的,不得抵扣。被将来所证实,而且其科研投入成本能被可靠地计量;2、实施企业科研无形资产会计核算后的税务风在价值计量方法上,完全可以参照企业自行研制取得险。专利权的无形资产会计核算方法,但其不涉及专利申由于企业将部分科研无形资产转出管理费用(研请相关费用和权数分摊。究与开发费),使得技术开发费发生的累计总额在财务企业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一般具有可辨性,往往报表上反映少了一块,而无形资产总额多了一块,其差是一项技术工艺、设备或一项新产品,它更具备了无形额又在管理费用无形资产摊销中反映。而税法优惠政资产的五项特点:策规定中又无相关依据,环比总额达不到要求,很可能不具备实体形态,也不属于具体承受人的债权债造成无法享受所得税优惠政策或少抵所得税,这是最务关系;大的税务风险;其次,由于企业科研无形资产的会计体现,引起,理费用虚减而利润虚增,使纳税所得额也虚增,多擞所得税。3、建议调整税务政策。鉴于以上会计核算实务与现行税务优惠政策的矛盾,建议将企业当年科研无形资产的增加额及其摊销妞纳人计算技术开发费使用总倾的统计范畴,允其合并李受所褥税优惠政策;其次,对企业当年科研无形资产的增加板及其摊销倾纳,作为纳税所得额调减项目,鼓励企业科研无形资产的合规增加和会计处理上的合法体现。此外,国家税务机关应尽快调整无形资产摊销期限的规定,与(企业财务制度)和(无形资产准则》相匹配。

当代企业范文篇5

1.把握目标。确定沟通目标的意义在于:分析整个沟通过程所要解决的最终问题。针对沟通前众多的信息,沟通者必须组织一个清晰的概念传达给受众,才能实现有效沟通。这个清晰概念的组织包括:确定目标、明确观点、安排具体内容。沟通目标不仅要按指导性和咨询性策略进行,还要明确总体目标、行动目标和沟通目标。既要界定好总体目标、战略、策略和任务之间的关系,又要明确主导目标,善于在主导目标的规范下,考虑如何把对方的目标进行整合,确定最后的行动目标和沟通目标。

2.分析信息源。在沟通中,信息源即信息的发送者、沟通主体、沟通者,即:分析谁发起这个沟通的行为。在沟通分析过程中,沟通主体关键要明确三个问题:我是谁?我在什么地方?我能给受众什么?沟通主体分析是解决“我是谁”以及“我在什么地方”这两个问题。沟通主体分析“我是谁”的过程,就是自我认知的过程;而分析“我在什么地方”的过程,就是自我定位的过程,这两个过程就是确定可信度的过程。而解决好信息源的问题,则是沟通主体建立可信度和确定沟通目标的过程。因此,信息源始发沟通过程,确定沟通对象,选择沟通目的。

3.组织信息。为了使信息顺畅地传递至听众并使其易于接受,策略性地组织信息是至关重要。即重要内容应放在开场白还是置于结尾需要仔细斟酌。如果在开头就阐述重点,称为直切主题。由于直接切入主题能更快、更容易地为听众所接受,故在商务场合中应尽可能多地采用。如果在结尾说明重点,则称为间接进入主题,即采用循序渐进、逐条分析、最后推出结论的方法,以缓解具有排斥心态者的抵触情绪,并激发他们的兴趣,进而转变其态度。为此,要善于运用信息策略。信息策略是管理沟通的第三个重要环节,成功的沟通者在每次沟通发生之前,首先要考虑如何完善沟通的信息结构。信息策略的制定,关键在于解决好怎样强调信息、如何组织好信息这两个问题。

4.了解听众、服务听众。成功的管理沟通是听众导向的沟通。在沟通前应该了解听众背景:他们是谁?他们了解什么?他们对什么感兴趣?怎样激励他们?做好这四点主要是在与听众沟通前要认真预测听众是积极的还是被动的?是主要听众还是次要听众?他们对于沟通的主题了解什么?他们需要哪些新信息?听众对所提供信息感兴趣的程度?如果听众对沟通主题兴趣浓厚,就可以开门见山、直奔主题。而对于那些对沟通主题兴趣不大的听众,就应该设法激发他们的热情,征求意见并诱导他们参与讨论。沟通客体分析是成功管理沟通的出发点。要善于运用沟通客体策略,重视伦理道德在管理沟通中的作用。

5.沟通背景(环境)分析。现代企业优化管理沟通,必须重视环境分析,建立环境分析机制,既要经常分析内部环境,又要分析外部环境,因人因事因时因地而异。要特别重视对沟通过程发生影响的环境因素分析:一是心理背景,包括沟通主体自己的心情和沟通主体对于对方的感受和态度,避免由于偏见与好恶而出现偏差。二是物理背景,即沟通发生的场所。特定的场所能造就特殊的沟通氛围,如与上司沟通时,在上司的办公室沟通与在厂区的花园沟通效果是不一样的。三是社会背景。对不同的社会角色,善于采取不同的沟通方式与模式,处理好沟通主体双方及对沟通发生影响的其他个体和人群的关系,如:上司在场与否,竞争对手在场与否,自己与他人沟通的措辞、举止会有区别。四是文化背景。它更是潜在而深入地影响每一个人的沟通过程与沟通行为。当不同文化在沟通中发生激烈碰撞或交融时,人们能深刻感受到文化的威力。

6.优选媒介(渠道)。沟通总是通过一定的媒介包括口头、书面和非语言而完成的。渠道是由发送者选择的、借由传递信息的媒介物。一般来说,口头沟通渠道主要用于即时互动性沟通,沟通内容具有一定的伸缩性,无需严格记录,沟通形式活泼,富有感情色彩。书面沟通渠道主要用于要求严谨,需要记录备案的沟通。无论是口头沟通还是书面沟通,都可以作为正式和非正式的沟通渠道。在选择沟通渠道时要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根据当时当地的具体情况来正确选择恰当的沟通渠道。在当今信息经济时代,电子信息通道出现了多样化,如现在已经被企业利用的管理沟通电子渠道有:电子数据库、电子数据交换、个人电子邮件、组群电子邮件、可视电子会议、手机及电脑与网络共同传递的电子短信息、企业内联网、企业独立网站、企业互联网、企业电子刊物等一些新渠道。从理论上讲,管理沟通应该比以前有更快的速度、更大的信息容量、更宽的覆盖面积、更高的准确性和成功率。

7.重视反馈。完整无缺的沟通过程,必定包括了信息的成功传送与反馈两个大的过程。没有反馈的沟通过程,容易出现沟通失误或失败。为了检验信息沟通的效果,即接受者是否正确、完美、及时地接受并理解了所需要传达的信息,反馈是必不可少和至关重要的。如果发送者想要沟通成功,要求接受者及时进行反馈是必要的。当发送者发现传达的信息没有被理解,就应进行第二次甚至更多次地传送。同样地,如果接受者发现发送者收到自己的反馈后,再发送回来的信息表明理解有误,则在调整了理解之后,有必要进行第二次或第三次反馈,直到确认自己对信息的理解准确无误为止。

二、打牢管理沟通的基础:听、说、读、写

管理者作为个体,要实现管理沟通优化,要特别重视打牢沟通技能的基础,提升管理沟通的效果和效率,根据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口头与笔头方式,熟练驾驭笔头和口头技能,以提升沟通效率与效能。可以说,听、说、读、写是管理者必备的基础技能,而在沟通过程中的听、说、读、写的重要性分别比例为:听40%、说35%、读16%和写9%。

1.善听。“倾听则明,偏信则暗”。倾听是管理者必备的素质之一。成功的管理者大多是善于倾听的人。为了使倾听有效,管理者应该有意识地克服倾听障碍,掌握下面的倾听技巧:一要身心投入。集中精力、集中思想、积极思考、保持开放姿势是有效倾听的重要保证。二要换位思考,以增强相互理解。三要沉默是金。静静地听他人倾诉是有效倾听的最好方式。切忌自己滔滔不绝,反客为主,喋喋不休。四要听其言观其行。不仅非语言信息较可靠,而且言行一致更关键。五要适当记录。有效反馈是有效倾听的体现,管理者通过倾听获得大量信息,并及时作出反馈,这对于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提升工作绩效具有重要作用。

2.能说。包括面谈与演讲技能。现代人都要学会沟通、表达和当众讲话(公众演讲)。“能说会道”更能适应各种各样的人际交往,更适应各行各业迅猛发展的需要。面谈是人际沟通的重要形式,是管理沟通发生的交流方式。提升面谈水平,要制定面谈计划、确立面谈目的、追求信息共享、安排面谈结构和环境,以增进关系。同时,用5w2h方式准备问题,即为什么谈(why)、与谁面谈(who)、何时、何地谈(when及where)。谈什么(what)、怎样谈(howto)、谈的深度与广度(howmuch)。要做好演讲,明确演讲目的,用5w2h法做好演讲准备,设计好演讲的语言结构,包括开场白、主体观点的阐述、结尾,把握演讲的心理技能,巧妙运用演讲的非语言技巧。要讲究说的艺术,要以理义感人,注重伦理道德,说话恰到好处,恰如其分,切忌巧言令色、强词夺理、冗词赘句。必要时,应运用游说进行说服,善于潜移默化。

3.巧读。作为一个管理者,每天要阅读的信息很多,如:报告、合同、会议资料、公司文件以及网上信息等,阅读后再传达给员工。管理者在管理沟通中掌握读的技巧是十分重要的。阅读是语言交际能力的一种体现。从形式上看,阅读似乎是一种单向的言语交际活动,实质上它是作者与读者双方参与的言语交际活动。管理者在阅读中要进行互动式的阅读,即在阅读中要善于总结、提问、阐述(澄清短文或字词的意思)以及预测(预测下文的内容)。

信息时代对传统的阅读方式提出了挑战,面对日渐繁多的信息,我们却没有足够的时间细读我们想接收的每一件事物。因此,要善于略读。略读则跳过某些阅读者完全了解的段落,从而有效利用时间。要主动阅读,越主动地阅读,效果就越好。

4.擅写。笔头沟通不仅是一种传统的沟通形式,也是现代企业最可靠的沟通方式。“口说无凭,落笔为准”。在现代企业的商务活动中,商务函件、协议、单据、申请报告等都要以笔头纪录方式加以认同。笔头沟通信息易纪录并永久保存,信息传递方式快捷并可特别关注细节,能精确用词并使相关受众能得到真实的信息。一要善于运用不同的沟通方式,发挥纸张、传真(fax)、电子邮件(e-mail)、电子会议系统(ems)的不同作用。二要按受众导向的文字组织原则进行并根据受众特点来组织文字信息。三要提升笔头沟通的语言组织技能。把握笔头沟通的语言逻辑的最高层次、中间层次、基础层次,善于运用演绎、归纳等推理方式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四要重视笔头沟通的写作全过程,包括收集材料、组织观点、提供材料、起草文稿和修改文稿。五要把握写作特点,要简明扼要、重点突出、言简意赅,并使读者乐在其中;明确写作目的,按不同受众选好风格、渠道偏好及不同的沟通方式;把握好写作的换位思考。

三、管理沟通的换位思考:望、闻、问、切

一般说来,管理沟通大都从沟通主体着眼,探索人际沟通、组织沟通的技能、包括危机沟通、跨文化沟通、与新闻媒体沟通、谈判技巧以及冲突管理与沟通技能等,这是管理沟通的基础,是管理沟通的根本和关键所在。笔者认为,为了优化管理沟通,发展管理沟通的换位思考,有效引进中医的望、闻、问、切,善于从医生对病人的探询、沟通诊断的角度以对受众进行进一步的观察、了解,深入地、全面地通过对受众的调查、研究、分析,以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促进管理沟通更臻完善,是十分有益的。

1.善“望”。医生对就诊病人的“望”,是用其工作经验、医学学识、社会阅历对病人的观察,观察就诊者的脸色、舌苔、年龄、病态或姿态,从其表面进行初步观察,进而结合看病人病历、倾听病人的倾诉,有一个初步的判断。现代企业的管理沟通引进“望”,既要站在信息者的角度,观察受众的表情、心态、谈吐、言行,以窥测其愿望、需求、爱好,又要善于从受众的角度进行换位思考,观察信息者的目的、态度、信息可信度、对受众的尊重度等,以便从两个角度、各个方面来优化管理沟通。相互交往,不仅要看对方的表情、着装、气质、风度,还要看其眼神,透视对方眼睛后面的神情,能入木三分而一叶知秋。进而,受众对信息者表达其希望、渴望、盼望、愿望;信息者则应深入了解受众的各种愿望与要求并尽力满足。这种从观察的“望”发展到了解对方的各种要求的“望”,是管理沟通理念提升及运作的进一步完善。

2.广“闻”。医生的“闻”在于听诊,认真倾听患者说话的声音、咳嗽、喘息、谈吐,进而“嗅”患者的气味、体味等,以综合感受来自患者的信息,“望”“闻”结合,进一步分析、观察其病情、病源,做到心中有数。现代管理引进“闻”,既要与前面的“听”相结合,善倾听,切忌只听而不闻;更要善妙听,听出对方弦外之音,看对方欲言却止而听出其半句话;“望”“闻”结合,不仅听其言,更要观其行,“耳闻不如一见”,能洞察出“闻所未闻”的稀罕信息;“闻”“嗅”结合,更应提高管理者的经济嗅觉、文化嗅觉、政治嗅觉。

3.勤“问”。“问”是医护工作的重点。不仅要问现在的病情、病状,还要问病史、药物过敏史、就诊史等。亲切、自然、美好、关怀的语言,会消除患者的顾虑并给患者带来亲切感,增加信任度。语言交流是管理沟通的主要方式之一,管理者要勤“问”,善于向不同的对象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场合致以亲切的问好、问候、问安,应问寒问暖、问长问短以表达关心致意;还要善“问”,善提问题,善有水平的提问题,无论是问津、问难,都要恰到好处,把握分寸,切忌问道于盲;要做到“不耻下问”。回答问题既要对受众一视同仁,问候、答问都要在语言、表情、态度、动作中表达亲切的关怀,又要诚信,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问”与“答”是双向交流,双向交流要力争“双赢”,以诚信、诚实、诚恳追求管理沟通优化。

当代企业范文篇6

1.美国企业物流五十年美国作为较早进入工业化的国家,对于企业物流管理的研究从50年代就开始了。到今天,无论是理论还是方法,都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体系。我们研究美国企业物流50年的发展历史,从中寻找一些规律,总结一些经验,对于我们的企业提高物流管理水平不无裨益。美国企业物流的演化发展大致可分为分散管理、功能管理、内部一体化和外部一体化4个阶段。

1.1分散管理阶段(60年代以前)

在60年代以前,大多数的美国企业对于物流的管理很薄弱,甚至忽视这方面的管理。物流的各项职能被分散在企业的各个职能部门中,造成本来连续的物流过程被隔裂开来。而各部门有限的职责使得管理者往往只追求本部门效率的提高,不可能顾及整个组织范围内成本的降低。物流业务发生的成本归进了各个不同的成本中心,很难综合计算出物流成本的确实水平,企业成本居高不下。

1.2历时20年的功能管理阶段(60年代到70年代)进入60年代后,很多企业为了进行有效的成本集中管理,将物流管理分为物资管理和配送管理两个功能部分。前者包括与生产有关的原材料、半成品、零配件及废旧物料的采购、加工、仓储、搬运、回收复用等活动的计划、组织和控制。尤其要指出的是他们将生产时间表的制定也纳入了物流职能部门,物流与生产充分地结合在一起;后者的重点在于产成品从生产线到用户的实物移动过程中发生的运输、仓储、流通、加工、包装、订单处理、需求预测和用户服务等活动。可以看到,营销及销售部门的有些业务被纳入到了物流职能中去。为了实现这一转变,企业在组织结构上做了大量的调整,如扩展传统采购部门的职责,成立一体化的配送部门。物流管理者的职位也由此提升了,出现了“物流主管”的头衔,物流业务由副总裁级的领导来监督和控制。值得指出的是,功能阶段的形成除了成本压力外,更多的公司开始注意到用户服务也是物流管理的目标之一,如何实现在一定的用户服务水平下降低成本成为企业的重要课题。另外,计算机用于生产和数据处理,mrp软件的出现是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

1.3内部一体化时期(80年代)

70年代末,美国对交通运输业实行了放松管制政策,这一改革促成了运输企业向全面物流服务提供商转变,尤其到了放松管制的后期,市场上存在的物流服务项目越来越多,第三方物流服务商以全方位物流服务提供者的面孔脱颖而出,社会物流力量基本形成,生产企业开始考虑与承运人建立一种长期的伙伴关系,以期降低物流成本,共同受益。同时,大量的公司开始使用电子数据交换技术、条码技术和个人电脑,企业间的交流和信息处理加速发展,jit和drp技术广泛运用到企业物流管理中去。

这一时期,管理者逐渐将物资管理和物资配送看成是—个有机的整体,后勤一体化管理在企业中出现并应用开来。至此,物流管理成为企业的战略问题之一,很多企业开始制定物流战略计划,高级物流管理者也明显增多,并且越来越多地参与到企业的计划和决策中去。

1.4外部一体化阶段(90年代至今)

80年代末美国出现了一些新情况。首先,企业为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纷纷兼并重组,精减业务和机构。同样,各个公司的物流部门之间也必须合并或重组,这对企业物流来说是管理和组织上的全面变革;其次,随着国际间贸易的增长,跨国业务对物流管理提出新的要求:在远距离的市场运作中保证物流成本的节约;同时,市场也不断要求企业超越成本,在时间和质量上建立竞争力。

更重要的是,供应链管理的出现将一体化概念从单个公司扩展到了供应链上的所有公司。在整条增值链中,单个公司只是其中的一个部分,有效配置链上成员的资源,可以提高整条链的效率,以获得链的竞争优势。这一理念使得各个公司进行物流的外部一体化:①集体制定投资计划,共享对物流投资带来的好处;②统一的产品包装设计,便于使用共同的仓储、装卸和运输设备;③共享信息,采用drp或jit系统以消除库存冗余;④共享专业技术。这样,企业得以集中精力于核心业务竞争力的建立。

2.规律的总结

从以上可以看到,企业物流在美国同样也经历了一个从忽视到重视、从经验到科学、从自发到自觉的认识过程,我们还是可以从中寻找到一些规律性的东西供我们参考和学习。

2.1环境的转变

首先是政策环境。美国对于交通运输业政策的转变对物流的发展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很多专业化的物流公司都是从传统的运输、仓储企业发展起来的,这样为物流的社会化建立了一个良好的开端。物流社会化是企业在物流方面降低成本的重要途径;其次是技术环境。企业物流得以从分散走向整合,离不开信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最后是市场环境。市场对于物流的要求一直有两方面:成本和用户服务。降低成本是永恒不变的企业目标,但是市场对于用户服务的需求却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传统上,人们要求物流必须及时,准确;而在供应链管理中,物流则更强调企业与供应商和用户的协作,物流速度和服务质量成为衡量供应链竞争能力的一项指标。

2.2观念的转变

企业物流管理水平的提高,要有对于物流本质认识的提高,美国企业的物流观念可以总结为4个阶段:①人们认为物流管理的任务是控制产成品的运输和仓储。对物流管理的理解是企业功能的分割,偏重于操作;②物流管理的任务被看作是物品流动活动的整合和控制内部运输。这时的理解中加入了人的因素,将个人主动性融入到了整个的物流过程中。管理者通过协调平衡寻找改进的机会;③人们发现企业物流的优化能为企业带来服务水平的差异性,于是物流被看成是企业竞争优势的又一源泉,进而成为企业战略的组成部分;④供应链管理出现后,整合物流的观念继续发扬,企业物流只是供应链物流的一部分,而不再被隔离出来单独考虑。

3.对我国企业的借鉴意义

3.1抓住时机,大胆举措

当前,在我国,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都已经意识到企业物流管理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性。各地政府,相关部门、行业都先后开展城市物流规划、企业物流管理试点等工作,物流被认为是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现代信息技术和物流技术的进步为企业推行现代物流管理准备了充分的技术条件。

目前,国内物流和配送服务已有较快的发展,交通运输企业、仓储运输公司纷纷建立大规模的物资配载(配送)中心,组成专业运输车队,以大型企业为主要用户,展开以配合生产为主要目标的社会物流服务,社会物流能力正在形成。这一切都说明,我国企业推行现代化的物流管理,构建企业物流战略,从环境上讲,条件已基本具备,应该抓住时机,大胆举措。

3.2分阶段,有步骤的建立和完善企业物流战略

我们看到美国的企业推行现代化的物流管理,经历了50年,4个阶段,其中有技术的原因,也有认识上的局限性。我国的生产企业可以缩短这一个摸索的过程,因为我们有那么多可借鉴的经验,技术上也已经成熟,但我们也不可能逾越这个过程。企业要从实际出发,制定企业分阶段、分层次的物流战略。

首先,从美国现代企业物流发展的轨迹来看,我们要实现这一过程至少也要经历3个阶段,即企业内部局部物流整合,企业内物流一体化和外部一体化。其次,针对不同物流战略规划的实施,也应该遵循分阶段的原则,边实施,边分析,边改进。比如,企业在整合分销配送系统时,可以分为调整组织结构、优化储运环节、形成信息通道、建设营销网络、形成信息系统这样5个步骤来具体实施。

3.3降低成本与提高用户服务水平兼顾

无论在过去还是现在,成本和顾客服务水平都是一对难以调和的矛盾,降低成本是企业永恒的话题,而用户服务这一新生理念却后来居上,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关于降低成本。企业在物流管理的过程中,应该强化总成本观念,着重在产生物流成本的一些关键领域进行必要的核算和权衡。更重要的是,物流活动是直接面对上游供应商和下游消费者的活动,所以物流是一种企业给予的服务。接受服务的用户直接感受到的是物品传递的及时性、可靠性和经济性。所以,物流管理的最终目标是满足用户的需求(把企业的产品以最快的方式、最低的成本交付给用户),是企业物流战略的全局性目标。

从美国企业的经验来看,值得我们学习的有几条;①制定企业的服务水平标准体系,并根据用户的需求,动态地修正这一体系;②与上下游的企业联合。建立欧洲杯投注官网的合作伙伴关系;③选择第三方物流欧洲杯投注官网的合作伙伴,利用专业化物流的规模效益带来的低成本。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建立用户满意度的管理体系,实施用户满意工程。

3.4实现组织结构转变与战略转变同步

从美国的经验我们可以看到,随着企业物流观念的更新,物流管理战略的形成和发展,企业的组织在结构和职能划分上也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同样,我们的企业在进行现代化物流管理的同时,也要进行组织上的改革和创新。

目前,我国大多数的企业是按职能划分的组织形式,库存控制、物料需求、采购、生产计划、需求预测、销售网络等职能被分布在财务、生产、营销、销售等不同部门中,没有出现独立的物流管理功能和职能部门。企业可以根据不同的物流管理阶段的不同目标和自身管理经验的积累,设计合理的组织结构。首先可以尝试现有结构下的功能合并和集合,然后逐步地将物流功能独立出来,比如建立面向商或零售商的物流配送部门,集中负责需求预测、产品配送控制、用户服务调查监督等职能。再进一步就可以实现物流一体化的组织,这种组织结构的关键是有一个高层经理的领导,由他来统一所有物流功能和运作。这其中,要大胆地启用物流管理人才,委以适当的权限,便于物流参与到企业决策中去。

当代企业范文篇7

一、当代艺术设计教学中问题与困惑

课程设置是影响教学质量好坏的关键因素。当代艺术设计课程已经趋于老化,没有实现与时代的对接,既定的、多年不变的课程设置,已经显示出严重的弊端,学生在社会应用知识的过程中,发现许多在校学习的知识和内容已经被时代淘汰,设计的方法和技巧在实践中已经更新换代,但是学校依旧在教授比较旧的内容[1]。此外,课程设置还存在不连贯、过于细化的两大弊端。单从教学大纲来看,课程设置十分完整,对于教学者来说是非常利于执行的,但是实际上,从学生的角度来看,每一个阶段由不同的教授来传授的知识,并不具备很强的连贯性。而且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中知识体系分割过细、各成系统,学生很难看出知识的连贯性,也增加了实践应用的难度。当代设计教学重视技能训练,但是忽视培养学生们的创造性思维和人文素养。对于设计者来说,灵感和创造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校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往往以写实能力作为评价学生设计能力的标准,没有一个综合评价的体系,会导致学生们更加重视写实能力,而忽视自己对创造能力的培养[2]。在学校安排的课程比重中也可以看出,如头脑风暴练习、图形创意、形态设计和空间想象等有助于学生创意思维训练的课程比重较低,没能为学生提供更有利的机会。学校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不够重视,影响了学生们的综合能力,设计非常依赖于一个人的全方位能力,如果创造性思维和人文素养成为短板,将会限制学生的发展。教学内容和工作要求衔接性差。学生在学校比较安逸、封闭的环境中学习到的知识和具备的素质,往往和工作中差距很大。学生对工作内容和欧洲杯投注官网的文化的理解较少,无法将已有的知识和技能与工作的要求相结合,导致设计作品被退稿,设计内容不符合规定等等。

二、把欧洲杯投注官网的文化渗透到当代设计教学中

由当代设计教育的问题和困惑,可以看出把欧洲杯投注官网的文化渗透到教学之中是非常必要的,不仅有利于学生提早适应社会的需求,还有利于学校和社会互相沟通,加强联系。把欧洲杯投注官网的文化渗透到当代设计教学中应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学校应当加强和企业的联系,可以在学生们刚刚入学期间,有针对性的组织学生们到优秀的企业进行参观,让学生们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对企业的发展有基本的了解。积极邀请企业代表和创业成功的毕业生回学校作演讲,和同学们分享成功的设计经验,并把正确的学习方向引导给学生们。让同学们对公司的要求和理念有更加深刻的理解,有针对性地提高自己的能力[3]。(二)在企业顶岗实习。在寒暑假期间,应当为同学们提供企业实习的机会,让学生们成为正式的企业员工,感受企业的精神和文化,并严格按照企业的规矩约束自己。学生对企业的了解也不再仅仅停留在看和听上,而是真正参与期间,成为企业的一员,明确自己的学习方向,激发自身的学习动力。(三)把欧洲杯投注官网的文化渗透到教学当中。首先课程设置体现欧洲杯投注官网的文化。学校教材和教学内容应当与时俱进,通过对企业的调查和研究,有针对性的改变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做到从学校到企业知识衔接顺畅不脱轨。对于企业的文化和管理也应当在课程设置中渗透给学生们,让学生们注重企业所需要的创造性和人文素质,使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就能从思想上融入企业[4]。其次加大实践课比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在真正的设计工作要求学生具备全方位的综合能力,并能熟练加以运用,把学生从课堂训练带入实践工作,走进真正的企业生活。最后拓展学校和企业合作的途径和领域。学校和企业深度合作,不仅可以满足企业选拔人才的需要,也能为学校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方向。学校和协会合作,相当于与同一个协会下的很多个企业合作,超越了和一个单位合作的局限,是对校企合作的一种拓展,校企合作值得尝试与推荐。

当代设计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和困惑,最主要在于学校教育和社会实践之间的脱轨,为了能够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在当代设计教学中渗透欧洲杯投注官网的文化是非常必要的,学校可以主要从三方面渗透欧洲杯投注官网的文化,让教育问题得到一定程度上地解决。

作者:温婷婷 单位: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参考文献:

[1]杜茜.中国传统绘画元素在鞋靴设计教学中的应用[d].温州大学,2015.

[2]杨艳秋.中职语文教学中职业精神渗透策略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4.

当代企业范文篇8

关键词:当代企业;经济管理;问题研究

一、前言

如今的我国正在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时期,而现代企业也正是我国经济发展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在很多的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企业的发展目的就是为了提高经济效益从而进一步推动企业的发展,而企业经济管理在其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同时为企业的经济效益的增强和竞争力的提高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企业经济管理体系概述

企业的经济管理体系就是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根据企业的发展状况对内的经济进行适当的调配、管理以及组织规律的研究从而让企业能够对自身的经济状况有一个更好的了解,这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企业的经济发展效率同时也能够为企业的发展决策提供良好的依据进而保证企业能够在经济市场中更加顺利的发展,同时企业的经济管理体系要与企业的发展宗旨相互结合从而制定出完善的经济管理体系。同时经济管理体系之中包含着众多的职能和内容,这些内容能够有效的加强企业的经济管理并提高企业的经济发展效率同时让企业在经济市场中的竞争力更上一层楼。而且经济管理的体系中还要坚持一定的原则,首先经济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一定要符合遵守法律法规,任何一项制度体系的建立都要在法律的基础上才能完成,所以在企业经济管理的过程中同样要按照法律的要求进行,只有这样才能够让企业在市场之中更顺利的发展,没有法律基础的经济管理体系是不完善的而且也不是企业进步与发展的有效方式;另外经济管理的内容一定要健全,完善的经济管理体系对企业经济的预算、结算以及经济数据的分析管理都包含在内进而实现对企业经济的管理和监督从而促进企业的发展与进步;最后就是体系之中还要设置一个完整的管理机构加强企业经济的管理,只有完整的企业经济管理机构才能够对企业内的经济管理工作进行有效的分工进而对每一项工作进行完善,这也能够有效的提高企业发展的速度并提高其核心竞争力。

三、企业经济管理的现存问题

如今应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代,而企业的发展也要随之进步虽然企业发展迅速但是现在企业经济管理中还有一些问题。

1.经济管理方式落后

这是现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的一个非常普遍的问题,随着我国经济建设与发展各项科学技术也逐渐的发展起来并应用到各个领域之中,而企业的发展的经济管理也需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只有适应时代背景的经济管理才能够更好的促进企业的发展与进步,但是现在很多的企业在经济管理的方式上还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其中主要表现在企业的经济管理的方式落后无法适应现阶段企业的发展,因为现阶段企业的发展非常迅速每天的在经济管理方面的文件和数据也在不断的增多,传统的经济管理方式一定不适合现在的企业发展,而且曾经的方式不一定能够对这些经济管理的数据进行精确的分析,而如果在经济分析和评估的过程中出现错误将会影响到企业发展决策,在一定的程度上阻碍企业的经济发展甚至给企业造成更加严重的影响,所以这是现阶段企业主要问题之一。

2.企业经济管理组织模式单一

企业经济的发展与进步是企业所追求的目标之一,而在企业之中加强经济管理的有效方式之一就是经济管理组织模式,其是企业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经济发展的有效方式,但是现在的企业之中经济管理组织模式都非常的单一,而这种单一的组织模式非常不适合企业现在的发展,如今我国已经进入了信息化时代而想要促进企业的经济发展就必须要符合信息化时代经济管理的要求,单一的经济管理组织模式会阻碍企业的经济进步与发展,一些企业在经济管理的组织模式方面一直在遵循传统的方式不知道变革导致这些企业在现在的经济市场中发展越来越慢最后只能够被淘汰,所以在我国现阶段的发展之中企业经济管理组织模式单一已经成为一个弊病,这也是企业经济管理的方面现存的重要问题。

3.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很低

企业经济管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其在一定的程度上掌握着企业经济的命脉,所以这项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企业经济管理的工作人员能够对企业的经济进行有效的管理自然能够帮助企业发展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得一席之地,但是现在的企业经济管理人员人力资源水平很低,有的企业只知道追求经济效益而对经济管理并不重视,所以这方面的管理人员在专业的知识方面并不具有优势,很多的管理人员不能对自身的工作认真的负责,甚至有的企业之中对经济管理的日常工作都无法管理好而且很多工作处理还存在很多的弊端,这些问题都是由于企业经济管理方面人力资源专业知识水平较低造成的;除此之外很多的企业经济管理人员不仅专业知识水平较低而且道德素质和责任意识方面的觉悟也不是很高,因为企业高层人员对经济管理工作的不重视造成这些工作人员也不重视企业的经济管理进而导致经济管理水平落后,这种问题也在阻碍企业的正常发展甚至影响到企业的竞争力最终导致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被淘汰,所以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地也是经济管理中的现存的主要问题。

4.企业经济管理思想落后

这是企业经济管理的过程中最主要的一个问题,企业的发展和进步基础就是创新的思想观念,这是企业发展进步必不可少的手段也是最重要的手段,对于企业的经济管理来说更是如此,如果企业在经济管理方面能够加强思想上的进步对企业的发展进步来说非常有利,对于企业的经济管理并不是简单的数据统计过程,只有对企业的各个部门和各项工作都有了系统的了解之后才能够对企业的经济分析进行更加准确的统计,这是现代化企业经济管理重要的思想方向,但是现在很多的企业在经济管理之中依然只是进行数据的统计过程而对于各个部门和各项工作的了解调查过程就已经忽略了,而这对于企业的经济管理是非常不利的,很有可能统计出来的结果不准确造成企业的经济决策失误进而给其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甚至影响企业的发展导致企业被淘汰,所以企业的经济管理思想问题也是其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四、加强企业经济管理的措施

虽然现在企业在经济管理的方面还存在很多的问题,但是这些问题都有着解决的措施进而促进企业的发展。

1.优化企业经济管理的方式

对于企业的经济管理来说其在管理的方式存在的问题有很多,传统的管理方式显然不适合企业现在的发展,所以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根据企业的实际状况对企业经济管理的方式进行优化才能够保证企业经济管理的稳定,首先对企业经济管理体系进行优化,所以要在经济管理方面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同时改善传统的管理方式,让经济管理的工作人员能够利用现代的新型科技进行对经济管理的方式进行优化,而经济管理人员要按照制度的要求和目标进行经济管理的工作认真负责,另外还要建立相关的监督体制对这项工作进行认真的监督防止出现管理上的失误。

2.经济管理组织模式多样化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经济管理不仅仅是要进行数据分析,其中包含多项工作,所而曾经的经济管理组织模式单一早已经不适合现在企业的进步与发展,所以对于经济管理的组织模式要多样化,可以在企业内部设置经济管理的组织机构对这项工作进行分工负责,加强机构每个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能够更有效的加强企业经济组织的管理,对于经济管理的组织机构要尽量的减少组织层次同时加强管理的力度,而且还要制定相关的组织规定让其中的管理人员能够摆正自己的工作位置进而进一步加强经济组织的管理,这样对经济管理组织多样化的管理模式也是一个有效方式。

3.加强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

企业经济管理的工作人员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同时担负着重要的责任,所以对这些人的专业能力有求是必须的,而且他们的责任意识也不能差,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不到位导致这些工作人员不能为企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所以对于企业经济管理来说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也是非常必要的,对于企业招收的工作人员要对他们进行考核确保他们的专业能力和知识,其次还要定期的对他们进行培训增强他们的我道德素质和责任意识,这个过程中建立监督机制也是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更有效的加强企业的经济管理。

4.加强企业经济管理思想

企业经济管理的思想落后一直到是影响企业发展主要问题,因为很多的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一直已落后的经济管理思想进行经济管理的工作导致企业的经济管理出现问题,所以现在在企业经济管理的思想方面要进一步加强,只有如此才鞥够更好的促进企业的发展,所以在进行工作的过程中管理人员有必要对工作认真负责,不能仅仅依靠提供的数据进行分析,为了避免在经济管理过程中进行数据分析不准确就要对企业中各项工作认真的调查进而找出准确的经济管理数据促进企业的进步与发展。

五、结束语

我国企业发展与进步离不开经济管理,只有完善的经济管理体系和管理方式才能够有效的促进企业的经济发展,现阶段我国企业的发展在经济管理方面还存在很多的问题,但是这些问题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也找到了解决的措施从而进一步的加强了企业的经济管理,这为企业以后的进步与发展提供了基础。

作者:徐宝勤 单位:宝鸡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丁肇霞.现代企业经济管理问题的研究[j].2016.(7)166-167.

[2]韩雨桐.关于当代企业经济管理问题探讨[j].2015.(9)178-179.

[3]田衡.试论当代企业经济管理问题探究[j].2015.(7)106-107.

[4]戴德群.试论当代企业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j].2014.(10)124-125.

当代企业范文篇9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发展变革;现实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内涵与主要特征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内涵马克思主义中的生态思想是对“人类同自然的和解和人类本身的和解”思想的拓展。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本质上不是要解决生态问题,而是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社会之间的关系。因此,可以从人类、自然和社会三个角度进一步阐述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思想。

1.自然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前提。自然界是人类物质生活资料的来源,人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都离不开自然。自然界为人类的生产与生活提供了两类物质资料,一类是天然的生活资料,另一类是天然的生产资料。马克思说:“一个存在物如果在自身之外没有自己的自然界,就不是自然存在物,就不能参加自然界的生活。”历史的产生是依靠于客观存在的自然界实现的,在人类对自然界的实践活动中,创造出了不同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这些方式反过来又推动了人类经济社会向前发展。

2.人类是自然界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说过,“我们统治自然界,绝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民族一样,绝不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一样,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血肉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自然之中的”。由此可以看出,人的肉体和人类身上展现出的动物特征都充分显示出人类将永远无法脱离自然界而独立生存和发展。人类从自然界中分化出来,通过物质生产活动实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实现了从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转变,最终创造了人类社会。

3.人与自然是在实践基础上的统一整体。人与自然是辩证统一的,统一性主要表现在人类的实践活动对自然界的依赖性。人类要想实现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就一定离不开对自然界进行客观的实践活动,而这一活动又要以自然界的存在为客观前提。人类在实践过程中必然会和社会、自然之间产生各种各样的联系,这种密不可分的联系就构成了复杂的相互影响的网络关系。要想在这种关系中追求人与自然之间有序、和谐发展,就要改变其中不合理的生产关系。环境问题的源头是社会问题,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归根结底是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因此,人与自然的对立统一产生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而这种矛盾的产生是人类实践劳动所导致的。要想从源头上治理生态问题,最根本的办法就是对生产方式和生产制度进行变革,只有改善了不合理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制度,才能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可持续发展。

(二)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主要特征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是基于实践唯物主义思想而形成的理论体系,是关于生态问题的基本观点和理解,依据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主要思想和内容,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首先,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是在实践基础之上产生并且发展起来的,实践是人与自然实现统一的前提,具备了实践性的特征;其次,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观对旧的自然观和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状况进行了批判,克服了旧自然观中的不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进一步完善与发展,又具有了批判性;最后,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始终以人为中心,把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作为最终的目标,是以人为中心的。因此,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具有实践性、批判性和以人为中心的基本特征。

二、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在企业的应用———以宝钢为例

生态文明建设在社会主义总体布局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而这一建设离不开理论指导。因此,在生态文明问题上我们要以正确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把握好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和生态建设之间的联系,而生态建设离不开对生产方式和生产制度的变革。在我国,变革主要通过各行业体现出来,本文主要借由钢铁行业中的典型企业———宝钢来阐述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对当代企业的指导意义和主要影响。(一)宝钢概况宝钢自成立以来,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充分发挥技术领先优势,积极应用节能环保技术。另外,宝钢作为钢铁行业的龙头企业,主动承担社会环保责任,是首家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钢铁企业,十分重视环境经营,并形成了绿色采购管理体系。在我国去产能、降成本的背景下,了多项改革措施,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二)宝钢生态责任履行现状企业的生产和环境之间是辩证统一的,环境是企业进行生产的前提和基础,自然环境为企业的生产提供了大量资源与能源,是企业发展的动力与来源。但是,自然环境也限制了企业的发展,制约了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宝钢正是认识到了这一严峻现状,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思想作为企业进行产业结构升级、转变发展方式的主要指导思想,并做出了一系列的举措。具体如下:

1.发展理念的变革。在追求建设“美丽中国”的远大目标下,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十分重视,宝钢面对当今的发展方向,由传统的发展理念转变为可持续发展理念,构建了可持续发展保障体系。这一体系主要包括环境管理体系、能源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等,并主动开展内部审查以及进行管理成果评价,主动发现工作中的问题并进行改进。以能源和环境的结合改善为目标,对能源和环境管理体系采取统一化管理。在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指引下,宝钢变革了思维方式,转变了发展理念,正确认识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实现了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相处。

2.发展方式的变革。要想实现绿色、循环和低碳的经济发展方式,就必须对资源消耗型的工业经济增长方式进行必要的变革。在环境成本控制方法上,宝钢最初只采用了事后控制的单一目标管理方法,由此导致环境成本控制效率低且缺乏全面系统性,没有对生产前后的环节进行同样的监控与管理。但宝钢通过变革发展方式,采用绿色产业链,运用以生命周期为基础的环境成本控制方法,通过对每一阶段的成本进行分析和控制,有效降低了企业的环境成本并减少环境的负荷量,是对传统方法的有效创新,是缓和资源紧张、减少污染、实现生态化生产方式的重要途径。

3.信息披露的变革。近几年,宝钢在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指导下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是卓有成效的,环境投入逐渐增加,污染排放逐步减少。环境信息披露在形式上更加多样详细;在披露内容上,减少了语言性的描述,增加了数据性的内容。

三、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企业履行生态责任、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旧的自然观中对于企业与自然的关系研究不充分,而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创新,并实现了飞跃式的发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需要在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指导下明确企业的生态责任,从而可以平衡企业、自然和人类之间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下的企业生态责任研究,增强了企业在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和承担生态责任的自觉性与主动性。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中包含了企业生态责任理念,这种理念回答了企业为什么要履行生态责任以及如何履行的问题,对当代企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从而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通过以上论证,对于生态问题,党和国家不仅在理论上进行了完善与发展,并且在实践层面也在不断探索如何正确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国家指导企业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变革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实现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相处,贯彻落实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生态文明建设在社会主义总布局中拥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在新时代的新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丹.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研究[d].大连:大连海事大学,2011.

[2]李崇富.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及其现实意义[j].湖南社会科学,2011(01):15-21.

[3]董云飞.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视域下我国低碳经济发展路径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2

[4]董强,万少东.论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特征[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4(05):5-7.

[5]褚海萍.理论与实践: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研究在中国[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5):83-87.

[6]尹夏兰.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视域下的企业生态责任研究[d].湘潭:湖南科技大学,2014.

当代企业范文篇10

一、会计管理工作在企业价值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目前,我国实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要求增加生产要素的产出能力,以较小的投入实现最大的产出,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那么,怎样才能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呢?加强会计管理是重要手段,即通过记录反映、规划控制、计算分析、监督评价等方式,指导人们的经济行为向取得最优经济效益的方向移动。事前,要通过分析、比较、预测经济发展前景,选择最佳方案,确定经营目标;事中,要以经营目标为标准,适时控制,随时反映经营目标的实现情况,发现差异,分析问题,采取措施,及时纠正,保证经营行为按既定经营目标进行;事后,利用会计信息资料进行经营业绩考核、总结经验,指导未来。可以说,会计不仅是讲求经济效益的实践性,而且是实现最佳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讲求经济效益的实践性活动,又是通过对价值管理的形式来进行的。价值管理作为使用价值管理的抽象化概念,在商品货币关系存在并且高度发展的情况下,其重要性远远超过使用价值管理。这不仅表现在经济效益的有无和大小要通过各种价值来表现,还表现在社会产品的再生产过程,经济效益的数量表现实际上就是价值运动的增值额。企业财会部门是企业价值管理的主要承担者和聚焦点,国家宏观经济管理所需的价值信息是由企业财会部门提供的,宏观经济中的价值管理也主要是通过企业财会部门提供的,宏观经济中的价值管理也主要是通过企业财会部门对企业经济活动施加影响的。

二、会计是实现企业管理目标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

会计不仅是经营管理的重要工具,而且本身就是经营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企业内部管理来看,要使产权清晰,实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实行严格的经济责任制,如果没有会计管理简直不可想象。企业会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中心环节,这是勿庸置疑的。企业会计包括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部分。财务会计工作是根据企业日常的业务记录,登记账簿,定期编制的有关财务报告,向企业外界有利害关系的团体和个人报告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其具体目标是为企业外界服务。而管理会计是对企业经营管理中的特定问题进行分析,以便向企业内部各阶层管理人员提供有关价值管理方面的预测、决策、控制和考核的信息资料,其具体目标主要是为企业内部管理服务。在现代经济的发展中,由于科学技术是新月异,生产力不断发展,企业规模日趋庞大,市场竞争愈演愈烈。在这样的形势下,企业家不得不格外重视企业内部管理和经营预测与决策,以反映和监督为根本任务的财务会计工作就不能满足需要。为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转轨变型,应将会计基本职能由核算向管理转变,向决策倾斜,全面推广和应用管理会计。

三、管理会计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职能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