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观教育范文10篇-欧洲杯买球平台

时间:2023-04-08 12:09:55

价值观教育

价值观教育范文篇1

面对文化转型,当前价值观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对那些具有“时代意义和特征”的价值观内容进行梳理。具体来说,就是要着重关注那些为适应文化转型的需要而必须加强或补充的“新的教育内容”。本研究试以我国当代文化生活的新变化举例说明。

(一)政治文化转型与价值观教育

发展“参与型政治文化”是我国政治文化转型面临的艰巨任务。“参与型政治文化”也称为公民文化,它与臣属型政治文化、狭隘型政治文化相对应,是指社会成员对政治体系作为一个整体以及体系的输入方面和输出方面都有强烈而明确的认知、情感和价值取向,并对自己作为政治体系成员的权利、能力、责任以及政治行为的效能具有积极的认识和较高的评价。ⅲ要完成这一任务,一方面有赖于健全的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体制,另一方面则取决于公民是否具有参与政治生活的现代素养。它要求公民具备相应的价值观,比如:

第一,对政治生活的价值认同。由于我国特殊的历史背景,许多人对政治生活或漠视或疏远。因此,重建人们对政治生活的价值认同,激发公民重视并主动参与政治决策的热情,是当前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内容。

第二,对“主权在民”的价值认同。只有在公民中牢固树立权力的“民有”意识,消除“臣民”意识,才能激发公民主动、积极地参与政治生活。

第三,对“理性参与”政治生活的认同。它强调公民对运用“合法的方式”参与政治生活有强烈的认同。这对于预防和减少由公民的“无序参与”而带来的社会发展代价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第四,对不同利益主体“开放、合作与宽容”的态度。它要求公民打破狭隘的利己主义观点,不仅关注自身的利益,也能承认他人利益的合法性、合理性。

此外,我们还需要引导学生对“民主”“法治”“自由”“平等”“人权”等现代政治生活中的概念进行价值反思。

(二)经济文化转型与价值观教育

经济生活领域的变革,是推动我国社会文化整体转型最有生命力的领域。因此,关注经济文化转型对价值观教育的影响是思考转型时期价值观教育未来方向的必要内容。

例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分化。有的学者在职业分类的基础上,根据组织、经济、文化资源三个维度,提出我国原有相对简单的社会阶层结构已经分化为国家与社会管理者、私营企业主、专业技术人员、产业工人、农业劳动者、城乡无业与失业半失业者等十大阶层。在这些阶层中,私营企业主是文化转型过程中涌现出来的特殊而又特别值得关注的阶层。目前,私营经济已占有国民经济1/3以上的比重,并在增加国家税收、促进就业等方面起到了难以替代的作用。为此,包括私营企业主在内的企业家的重要性空前增强,“它甚至影响了我们综合国力的发展”“将企业家纳入文化的创造和传承主体是我们这个时代进步的显著标志”。为培养大批适应时代要求的企业家奠定终身发展的基础,已经成为当前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

这就要求我们关注与“企业家”相关的价值观教育。

第一,关于“企业家”角色的教育。企业家这一社会角色的主要活动就是要为社会创造财富,他们的社会价值理应受到肯定。但是在我国,由于市场经济的不发达、传统文化“重义轻利”的价值导向以及十年“”的影响,“富人”是一个让人既爱又恨的名词。在中小学教材中,那些富有的私营企业主往往被赋予“社会的剥削者、寄生者”的标签而受到否定。显然,这对于培养未来出色的企业家是不利的,同样,对于社会各阶层和睦共处、共同进步也是不利的。

第二,关于“创业精神”的教育。成就一个企业并使之健康成长需要艰苦奋斗、积极向上、思想开放、善于反思等创业精神的支撑。因此,把创业精神作为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具有时代意义的课题。

第三,关于企业“社会责任”意识的教育。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对员工、所有者、消费者、社区和政府等利益相关者承担起经济、法律、伦理和慈善等责任。企业家只有具备良好的社会责任意识,才能够为社会发展作出更多应有的贡献。然而从调查研究的结果来看,我国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整体上还比较低。加强社会责任的教育并使之内化为未来企业家的人格内容也是具有时代意义的。

(三)道德文化转型与价值观教育

在文化现代化的过程中,当代中国的人际关系也正在悄然改变,具体表现为人际交往的纽带和交往规则正在发生变化。

中国传统社会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家族制度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社会关系,使中国人的人际交往体现出“人情至上”的特征,具体表现为:第一,明确区分“家里人”和“家外人”、“陌生人”和“自己人”,并加以区别对待。比如:在朋友之间人们会“称兄道弟”,而对于陌生人则往往漠然处之。第二,喜欢在交流中注重关系和情感。人们喜欢用和谐而非对抗的方式交往,直率、公开的辩论、友好的异议以及忠诚的反对等,在中国文化中难以立足。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商品交换成为人际关系的重要媒介。商品交换的基础不是基于血缘关系的情感,而是基于商品价值的平等交换。因此,契约关系必然取代血缘关系在人际交往中的主导地位。契约关系要求排除情感的干扰,按照协议平等地享受相应的权利并承担相应的责任。但是,在我国商品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传统血缘关系在人际交往中仍然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制约着现代契约关系的发展。

与人际交往生活的转型相适应,价值观教育需要关注新的内容:

第一,关于“个人利益”的合理性和界限的教育。个人利益受到何种程度的尊重,是体现社会发展进步的标志之一。在我国,传统的“重义轻利”准则正在受到市场经济“经济人”准则的挑战。“经济人”的最大特征就是“自利”,即以自己的利益作为行为的出发点和最高目的。它肯定了个体追逐世俗利益的合理性,从而为市场经济中行为主体通过追求个人利益而推动社会发展提供了动力。但是,“个人利益最大化”又使拜金主义成为可能。所以,一方面,我们应从市场经济的需要出发,充分强调尊重“个人利益”的合理性;另一方面,又必须强调“个人利益”的合理界限,引导人们接近更高的道德理想。

第二,培养人际交往中“利益平等”的价值取向。商品经济要求双方在交换过程中利益均衡,以确保商品“等价交换”。这就要求在人际交往中减少“人情”的干扰,承认双方“个人利益”的同等合理性。当然,“利益”平等不能成为社会交往的唯一原则。如,对待弱势群体就不能将纯粹的“等价交换”作为政府和个人的行动指南。

第三,正确认识“人情”的价值。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人际关系一方面有助于人际关系的和谐,另一方面又严重影响了非血缘关系的发展。因为“血缘关系在发生它的功能时,常使人只问恩怨,不问是非;常使人只讲情分,不管对错。”如:在科学领域,它使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受到损害;在法制领域,它使法律的权威一再受到践踏,法制现代化的步伐一再遭到阻挠;在公共管理领域,它成为钱权交易的催化剂……因此,价值观教育应认真对待人际交往中的“人情”问题,使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人情”。

(四)日常生活方式的转型与价值观教育

今天,“全球化”“多元文化”已经成为中国文化转型不可回避的时代背景,它促使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发生转型——从封闭到开放。全球化的推进使不同文化之间相互作用的速度与强度都史无前例,从而为“多元文化”状态的出现提供了条件。我国30年改革开放的历史也是一部中国文化与外来文化碰撞和交流的历史。这一历史尚未终结,相反,它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化而开辟新的篇章。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每一个中国人都必须据此调整好对待多元文化的心态,以便从中受益。这就要求我们把培养合理的文化价值观作为重要内容:

第一,承认每一个文化个体都有自己的独特价值。每一种文化都是人类依据自己的需要而创造的,因此都有其自身的价值。文化的多样性为相互影响、彼此借鉴从而确保人类文化生生不息提供了保障。

第二,学会用“平视”而非“非此即彼”的眼光对待多元文化。狭隘的“民族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是我们面对多元文化时容易跌入的窠臼。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史,是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舞台上从顶峰跌入低谷又从低谷向顶峰艰难攀登的历史,也是狭隘的民主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交织、纠缠不清的历史。面对新一轮世界多元文化的碰撞与交流,我们必须学会平心静气,用理性的眼光客观地评价自我与他人。

第三,承认没有处于“完成式”的文化。我们必须承认任何文化都有待进一步发展。只有具备这样的价值观,我们才可能对多元文化时刻保持“反思”的态度,在此基础上激发起改造和推动文化进一步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诚然,文化转型对价值观教育提出的新任务还远远不止上述内容。我们只是举例说明,在当前以及今后的一段时间内,需要花费足够的精力解决这样一个问题:即从文化整体转型的广阔背景中“提取”那些具有“时代意义和时代特点”的价值观,从而使价值观教育本身具有“时代意义和时代特点”。

二、关于价值观的“一元”与“多元”

在多元文化时代,价值观的多元化已成为不可回避的现实,这就迫使学校教育必须面对“一元”和“多元”的选择问题。这一选择主要涉及到如何处理好“主导价值观”与“非主导价值观”的关系。

主导价值观是一个社会占主导或统治地位、对社会其他价值观的发展方向和基本走向具有引导和规范作用的价值观。它对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凝聚社会各种不同的价值观、维护社会稳定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任何一个社会,都有主导价值观和非主导价值观同时存在的现象。改革开放前,由于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和计划经济体制,社会价值系统处于高度一致的状态,主导价值观所遭遇的挑战相对较弱。进入转型时期,原有高度一致的价值体系开始分化向着多元化发展,主导价值观面对的挑战也日益凸显。

不可否认的是,价值观多元化会带来一些不良的后果。从宏观上看,符合时展要求的价值观会受到违背时代要求的价值观的冲击,此外,价值观的多元化容易增加人们行为的差异和冲突,从而加大社会分裂的可能,增加社会稳定的风险。从微观上看,不同的价值观在个体身上同时存在时,个体会由于价值选择的冲突出现困惑和迷惘,从而影响身心健康,降低精神生活的质量。为此,确立主导价值观,无论是对社会的和谐稳定还是对个体的心理健康都是必需的。

确立主导价值观,并不是要消灭价值观的分歧,因为“所谓主导价值观,是以多元价值观的存在为前提的,没有‘多元’也就无所谓‘主导’”。确立主导价值观是要为日益多元化的价值观体系确立能够共同遵循的基准,从而减少价值观的分化对社会整体利益的损害,减轻由价值观的分裂对个体心理的消极影响。因此,文化转型时期的价值观教育应依据时代需要探索主导价值观的具体内容。

三、关于价值观的“民族性”与“普适性”

我们可以把“民族性”和“普适性”的问题放在“文化现代化”的背景中思考,因为“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道路”本身的共性与个性,是影响价值观“民族性”和“普适性”的决定性力量。

“现代的”和“现代性”,在不同的学科话语中有着不同的含义。在当代西方,它们往往有两种用法:第一种用法,意指“现代工业的——而今是后工业的——社会”,第二种用法,则指欧洲启蒙运动的方案,强调理性、秩序、国家、克制与进步的信念。

第一种用法上的“现代化”最早发生在西方并最早在西方获得成功,从这个意义上说,“现代化”与“西方化”可以被看作一个同义语。然而,今天的现代化模式已经远远超出了西欧、北美的模式。因而,“西方化”已经不能再涵盖现代化的丰富内涵。“现代化”更应该被看作是东西方多种现代模式的一种理论抽象,用以指称这些不同模式之间的某些相似特征,如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等。离开了具体的时间和空间,现代化就会失去其确切的内涵,因而,现代化的问题只能在民族国家的具体历史和空间中探讨。在第二种用法上,现代化的进程还在进行之中,因而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现代化”这—概念都具有开放性和不确定性。

概而言之,在当代,“现代化”本身是一个正在进行之中的并有待进一步丰富和探索的过程。对于当代中国,“现代化”并没有可以复制的对象,而必须在全球化的背景中依据自己的历史和当下现实摸索前进。一方面,它具有世界各民族现代化的共同特征,诸如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等。另一方面,它又必须和我国的历史与现实相结合,探索新型的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等道路,形成自己的民族特征。

我国文化现代化的道路决定了价值观教育的双面性:一方面由于它具有现代化的共同特征,因而在目标、内容和方法等方面都必然具有其他业已实现现代化的国家和地区的共性,体现出“普适性”;另一方面,由于它必须符合我国现代化道路的独特性,它又必然会承载我国民族所特有的价值观内容,在目标、方法等方面都会体现出“民族性”。

价值观教育范文篇2

一、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

创新创业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教学活动,它是以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为宗旨的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力求受教育者需要具备创新创业职业素养和职业精神。创新创业教育具有创新性和实践性的特点。首先,创新性表现在要求突出原始创新和技术突破的价值,在教育人才培养方案、教育模式、教育课程内容设置、教育性与就业性等方面寻求突破和创新,鼓励院校培养面向“大国工匠”与能工巧匠的创意与创新,体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一体等模式创新,以及鼓励面向院校大学生的教育性突破以及职业、岗位的创意及创新等。其次,实践性表现在更注重育人的实践性和落地性。创新创业教育需要有深入田野调查后的人才培养方案、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力量、创新创业教育平台以及创新创业相关配套政策等一系列实践举措,这些实践操作可以检验以及预判创新创业教育效益等,都是实践性的突出表现。

二、创新创业教育价值观的内涵

根据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大体可将创新创业教育价值观内涵分为:家国情怀、积极性和创造性、尊重并热爱劳动、热情和责任感、诚实和谦虚,以及自信自强。创新创业教育价值观具有政治性和渗透性特点。首先,政治性表现在要求价值观教育趋向政治化、正向化以及时代化。随着时代变迁,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存在多元发展的态势,其中不乏错误的价值观,这对创新创业教育价值观引领产生了挑战,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价值观引领坚持政治性显得尤为重要。其次,渗透性表现在显性渗透和隐性渗透,显性渗透是教育实施者通过多种教育教学方法综合性渗透价值观的灌输,隐性渗透是教育实施者营造一种创新创业氛围和环境,对受教育者进行心理建设,使受教育者潜移默化地感受到或领略到内在的价值观。

三、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价值观引领的意义

高职院校进行创新创业价值观引领直接决定了大学生步入社会对待创新创业的直观态度、行为取向以及在创新创业职场上的价值选择。因此,它不仅有理论意义,还具有实践意义。一方面,创新创业价值观引领有利于丰富创新创业教育学科理论体系,有效促进教育改革。首先,创新创业教育涉及创新创业理论课程、实践课程、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人才培养实施与落地、课程思政的融通等。其次,创业教育涉及商业模块课程的设置,如经济学、管理学、市场营销以及心理等课程的设置。另一方面,创新创业价值观引领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创新创业价值观。大一大部分学生对待创新创业仍处于迷茫阶段,大二和大三学生存在功利化和自我化现象。通过创新创业教育以及价值观引领让大学生对创新创业有所了解,增强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责任意识、敢创会新意识和国家层面“大我”意识。

四、创新创业教育价值观引领的实践:

价值观教育范文篇3

论文摘要:调查显示,专升本院校大学生在职业态度、职业评价、职业动机、职业理想等方面呈现出了一些新特点,据此,高校应在强化职业动机、加强人生价值导向引导、创新教育方式方法上进一步加强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

职业价值观是人们对社会职业需求的评价,是人生价值观在职业问题上的反映,它的核心内容是职业需要。它通过职业动机、职业态度、职业评价、职业意愿、职业理想等形式表现出来。通过对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湖南工业大学这两所新升格本科院校的在读大学生(主要是专科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我们得知:当前大学生在职业态度、职业评价、职业动机、职业理想等方面呈现出了一些新特点;而院校升本也给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带来了一些新变化。对此,高校应及时采取相应对策,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教育。

一、专升本院校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状况分析

本调查采用了分层随机取样的方法,对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湖南工业大学的专科生进行了关于职业观问题的抽样调查,共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有效答卷924份,答卷回收率为92.4%。接受调查的学生年龄在19-24岁之间。其中男生405名,占43.8%,女生519名,占56.20l0;文科学生545名,占59%,理科学生379名,占41%;师范类学生489名,占53%,非师范类435名,占47%。在选取调查对象时,充分考虑了性别、年龄以及文理科、师范类和非师范专业的均衡性。调查的主题为大学生的职业取向、动机、理想及高校对大学生择业的态度和教育之比较等。调查结果如下:

(一)大学生职业态度:务实与创新

职业态度是人们对某种社会职业比较持久的心理反应倾向和行为倾向。它是个人职业选择的态度,包括人们对职业的选择方法、选择过程、工作取向、独立决策等方面。它主要由人们对职业的认知、情感和意向三部分组成。

职业认知是人们对职业的性质、意义的探索和理解。我们调查发现,在确定职业的意义、社会地位和价值的角度上,14.5%的大学生考虑的是社会职业是否符合自身的需要;47.8%的大学生则从社会职业给人们的时空自由程度、个性发展空间、职业本身的创新需求程度出发来考虑。被当前大学生列人前五位的职业是:自由职业者,律师、会计等专门人员,教育工作者,企业主,军人。概括地讲,大学生的职业倾向主要分为个性型、享受型、稳定型、自我实现型等。其中女大学生偏向于稳定型、享受型的职业;男生则偏向于个性型、自我实现型的职业。

职业认知往往影响着人们的职业情感或情绪体验,也影响着人的职业意向反应。职业情感和职业意向则与人们在职业活动中的心态、工作积极性等心理和行为倾向相连。目前大学生的就业心态自信、坦然者占16%;焦虑担忧、困惑苦恼者占so%;害怕、矛盾者占11.5%o“如果求职时,有意向单位给的薪酬达不到自己的期望值”,选择先签约、再努力工作争取发展机会的占78.5%,放弃重新选择的占10.7%,观望、不确定的占11.8%;在“将来你会怎样对待工作”的问题上,绝大多数大学生选择在认真的基础上力求创新,而且“愿意放弃自己的专业,选择一个能够解决就业问题的工作”。这些说明大学生的职业态度是认真务实、锐意进取、力求创新的。但在问及对专业的满意度和将来是否会从事与专业相关的职业时,学生存在“高认知、高情感、低意向”的倾向。如认为教师职业社会地位高的占30.8%,喜欢教师职业的占28%,但愿意选择中小学教师职业的仅占20.6%o

另外,随着学校专升本,学生的职业态度发生了一些改变。如学校升本前后,学生对自己专业的满意度比例上升了11.7%,喜欢与专业相关的职业的比例上升了10.2%;将来想从事与专业相关的职业的比率上升了6%;毕业后11.7%学生选择继续升本,有的甚至准备考研。这个结果反映出,学校升本后给学生的发展平台更高,学生可以选择的空间更大,从自身发展的角度出发,部分学生对职业的认知、情感、意向均发生了一些变化,并据此重新调整了自己的职业规划。

(二)职业评价:平等与为我

职业评价是人们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对社会各种职业的好坏、优劣和重要性等方面的一种判断。职业评价能力与其对职业的认知有关。职业评价在对职业价值观的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职业选择和职业流向,而且也影响着人们的工作态度。通过职业评价,可以发现不同职业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和声望,看出人们最注重的职业特性,了解人们的职业取向。

我们经过调查发现,专升本院校的大学生在职业评价时重视生活方式、个人发展、经济价值、社会声望、工作安定性、成就、独立性、同事关系等价值尺度,而且具有两个显著的特点:(1)职业平等观基本建立。当前大学生对知识的崇尚没有减弱,但已经突破了传统的职业价值取向,不再把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区别作为衡量职业好坏的标准,在“你认为教师职业的地位如何”这项调查中,57%的学生选择“和其他职业一样,只是一份职业而已”;在“判断职业好坏的因素”中,只有极少数学生选择“社会地位”。可见,大学生心中已没有职业贵贱之分,社会地位的高低已不是学生选择职业的首要因素。(2)职业的为我性较强。在评价职业的标准问题中,14.5%的大学生选择“符合自身的需要”,17.8%的学生选择“轻松自由”,25%的学生选择“个性特长发展”,5%的学生选择“职业本身的创新需求”。其中部分女生将社会关系也作为判断职业好坏的标准。可见,大学生评价和选择职业时,更多地强调职业的为我性,更多地考虑职业对自身需要和发展的有利性。

大学生职业评价的这些特点不因学校升本与否而改变。但学校升本后,新的教育理念和思路的引导、新的校园文化的熏陶以及职业价值观教育力度的加强,对提升大学生职业评价水平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三)职业动机:复合性与主体性

职业动机是驱使人们进行职业选择的“利必多”即内驱力。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职业评价的影响,但两者不是一回事,职业评价高的职业未必会让人们产生职业动机。职业评价比较外露,职业动机比较内藏,比职业评价复杂。

经调查显示,专升本院校大学生的职业动机凸显出两个特点:一是职业动机的复合性。大学生的职业动机多种多样,概括起来有:(1)个人发展的机会;(2)个人兴趣爱好;(3)薪酬福利;(4)工作稳定性;(5)国家和集体的需要;(6)社会关系。其中,女大学生择业时,对社会关系的依赖程度高于男生。在“您认为影响就业的因素依次排列”中,36.7%女生将社会关系放在前三位。二是职业动机的功利性弱化、主体性增强。与前几年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调查研究相比较,当前大学生并不将薪酬福利、经济收人等物质生活条件放在第一位,而符合个人的兴趣爱好,能给自身提供发展和晋升的机会,能发挥自己的才能的职业更易激发他们的职业动机和兴趣。可见,随着多种经济成份的确立,多种生活方式的自由选择,因利益主体的不同,其价值取向呈现出多元化,从而决定了大学生职业动机的多样化、复合化、主体化。

此外,随着学校的升本,部分大学生的职业动机和选择的某些方面略有变化。如对薪酬的要求上,升本前在1200元以下的占34.7%,在1200一1500元之间的占43.4%;升本后,薪酬要求选择1200一1500元之间的大学生比例上升了6%。在“学校升本对您就业是否有影响”一项中,认为“有影响,增加了就业信心”的比例为52%。可见,学校升本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增强了就业的信心,强化了职业动机,从而提高了大学生的就业期望值。

(四)职业理想:个性与自致

职业理想是人们对自己将来所从事职业的设想。它是人们在纷繁复杂的社会职业中,为自己所设定的理想的奋斗目标。一个人的职业理想并非与生俱来的,而是在社会化的过程中,随着职业意识的形成发展而产生的。“职业意识是求业者对职业对象满足自己生存、发展、享受需要的程度的理解以及由此产生的对某种职业对象的向往和追求。‑}x7大学阶段是学生职业意识基本发展完善的阶段,也是大学生对自己的职业理想确定具体实现的时间表和方法途径的时期。调查与访谈结果表明,大部分学生进人大学就规划了自己的职业生涯,明确了自身的职业理想。在制定职业规划中,他们会受到父母亲人、学校老师、同学朋友等的影响,但主要由个人兴趣爱好来决定,因而大学生的职业理想具有鲜明的个性化和自致性特征。一是崇尚个性化。约10%的学生选择自主创业;25%的学生选择“个性特长发展”型的职业理想;还有相当部分学生在访谈中表示,将来的职业理想和选择不会看工作地域、待遇等,而是看职业能否体现出与众不同的价值,能否彰显学生的个性。二是职业理想实现的自致性。在追求职业理想实现的过程中,大学生更注重自我努力、自我奋斗。如在职业薪酬目标上,五年后希望达到的薪酬要求是3-5万元/年的占44.6%,5万元以上的占42.8%;而55.4%的大学生认为,实现理想和获得高薪的主要因素是自身的工作业绩、个人知识与能力水平、工作经验等。

在职业理想问题的调查中,学校升本前后变化最大之处是学校为大学生提供的职业价值观教育的强度和力度不同。38.8%的学生认为,学校在升本后对学生的就业工作重视些,除主动提供职业需求信息外,还开展择业观和职业规划教育,宣传就业政策、法规。升本前后,学生选择毕业后立即就业的比例下降了11.7%,究其原因,是部分学生想继续深造,借助学校升本后提供的更大平台,调整实现自身职业理想的内容、实现时间和方法途径。

二、专升本院校对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的新举措

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形成、发展与变化受若干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概括起来,有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种。内部因素主要同大学生白身的需要、兴趣、能力、爱好、性格等有关;外部因素主要同社会、家庭、学校的影响有关。因而,专升本院校也应从内、外因素两个角度,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进行行之有效的职业价值观教育。

(一)积极引导大学生职业动机中的优势需要

在心理学领域,一般认为,需要是指有机体的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状态,表现了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对于客观条件的依赖性,是有机体活动的积极性源泉。[3]职业需要是职业价值观形成的基础。塞维尔认为,人的职业需要一旦被意识到,就以职业评价、职业动机、职业态度、职业理想等形式表现出来。(4]人们的职业需要不同,职业价值观的表现形式也不一样。大学生的职业需要是个多维度、多层次的结构,可以从低到高归纳为五类:(1)生存需要。89%的学生认为工作是为了生存。(2)享受需要。17.8%的学生将“轻松自由”放在择业的首位;8%学生把薪酬福利放在优先考虑的位置。(3)个性发展的需要。39:5070的学生以获得“个性特长发展”和满足自身兴趣爱好作为职业的优势需要。(4)自主和尊重的需要。2%学生将工作的稳定性和一定的社会地位作为优势需要。(5)贡献的需要。没有学生把贡献的需要放在首位,52.6%学生明确表示可以兼顾集体和社会的需要。大学生对职业的各类需要是一个相互交错的、复杂的、等级化的阶梯状结构,在不同时期、不同条件下,不同的个体会产生不同的优势需要,需要的变化和发展也就是统领需要结构的优势需要的转移和交替。

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大学生职业的优势需要是个性发展的需要。这是经济全球化和中西方文化碰撞的结果。在经济、文化多元化的浪潮下,彰显个性、突出自我是时展的产物,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但仅仅重视个人的发展需要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需求和价值导向是不完全和谐的。因此,专升本院校一方面应保护好大学生目前的优势需要—个性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宜将大学生职业需要中处于劣势的贡献需要引导为优势需要,推动大学生的个人职业发展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另外,针对女大学生,宜进一步加强其自立和尊重需要的引导,多开展女性自尊、自立、自爱、自强、自信等教育。

(二)强化对大学生的人生价值导向教育

大学生职业价值观与其人生价值观之间有着极为重要的联系,人生价值观深刻影响着大学生对职业的选择。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应该与社会对人们的人生价值导向一致。人生价值导向是一定社会倡导的具有最高权威性和社会普遍性的人生价值目标,用以指导社会成员对生活意义的思考和对“善’,的追求。[s]当前我国对大学生的人生价值导向的内容主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即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培育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民族精神、时代精神,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该价值导向的目标是引导大学生树立为国家、民族、社会做贡献的人生价值观,实现其人生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该看他取得什么。一个人对社会的价值首先取决于他的感情、思想和行动对增进人类利益有多大作用。[6]德国著名诗人歌德也说过:“你若喜爱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川所以,在对大学生进行职业价值观的教育时,一方面要鼓励大学生大胆承认个人利益与自我价值的追求,但要防止个人利益至上的片面价值观;另一方面要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之能够在职业选择时自觉地将个人的发展与国家、社会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找到实现人生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最佳结合点。

(三)全方位加强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

价值观教育范文篇4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总体要求,积极探索富有时代特征、特色、行业特点的司法行政文化,教育引导广大司法行政干警、公证员、律师和法律服务工作者牢固树立和认真践行“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坚定政治方向、强化宗旨意识、端正价值取向、恪守职业操守,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司法行政队伍,切实担负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捍卫者的神圣使命,为加快跨越赶超、绿色崛起、富民强市营造稳定良好的社会秩序和公正高效的法治环境,以崭新的精神风貌和优异的工作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二、目标要求

按照领导带头、全员参与,正面引导、分类施教,依靠群众、开门教育、注重实践,务求实效的基本原则,确保实现四个方面的目标要求:

(一)进一步坚守“忠诚”的政治本色。全体司法行政干警、公证员、律师和法律服务工作者进一步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理论认同、感情认同,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坚决抵制各种错误政治观点、法学观点的影响,始终做到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政治立场更加坚定,政治敏锐性、政治责任感和政治鉴别力进一步增强。

(二)进一步增强“为民”的宗旨意识。全体司法行政干警、公证员、律师和法律服务工作者进一步打牢执法执业为民的思想基础,切实解决“权从何来”、“为谁执法”、“为谁服务”的问题,自觉践行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警民关系更加和谐,人民群众对司法行政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高。

(三)进一步坚定“公正”的价值追求。全体司法行政干警、公证员、律师和法律服务工作者执法执业理念进一步端正,执法执业能力进一步增强,执法执业行为进一步规范,不作为、乱作为以及服务不诚信、不规范等现象得到进一步遏制,执法不严格、不公正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整改,涉法涉诉信访案件明显减少。

(四)进一步恪守“廉洁”的职业操守。全体司法行政干警、公证员、律师和法律服务工作者廉洁勤政的自觉性明显增强,廉洁自律意识进一步强化,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利益观进一步巩固,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意识进一步加强,队伍态度冷横、作风散漫、办事拖沓、不公不廉现象显著改善,违法违纪案件明显下降。

三、主要任务及时间安排

整个教育实践活动分为四个阶段。

(一)动员部署阶段(3月上旬—3月中旬)。召开全市司法行政系统深入开展“忠诚、为民、公正、廉洁”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会议进行动员部署,制定印发教育实践活动实施意见,明确活动的指导思想、目标要求、主要任务和时间安排。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各基层单位要制定自己的活动实施方案,搞好动员部署,明确任务目标、方法步骤和具体措施,积极主动参与到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中来。各基层单位的教育实践活动方案于3月17日前报市司法局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教育实践阶段(3月下旬—9月中旬)。各基层单位要根据活动安排,逐项明确标准,细化措施,限定时限,落实责任,确保达到预期目标。要在完成“规定动作”的同时,创新活动载体,积极开展富有特色的“自选动作”。

1、加强司法行政文化建设,牢固树立司法行政核心价值观。

一要认真开展全市司法行政系统的核心价值观学习教育活动。以全市本系统的工作人员为对象,以领导干部、一线工作人员为重点,以全系统广泛开展“学雷锋”活动为载体,认真组织开展司法行政系统核心价值观大学习、大讨论。组织全系统工作人员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各级党代会、政法工作会议精神,通读《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读本》,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和本质要求,进一步增强全系统工作人员对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认同、思想认同和感情认同。市司法局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将对各基层单位讨论交流情况、学习笔记进行督导检查。

二要以弘扬司法行者系统的核心价值观为核心推进司法行政文化建设。围绕弘扬司法行政系统核心价值观,紧密结合司法行政工作实际,广泛开展“司法行政文化建设”活动,搭建文化建设平台,丰富文化建设内容,增强文化建设实效。要组织创作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的司法行政文化作品,针对部门实际总结提炼独具特色的文化精神,广泛开展知识竞赛、演讲比赛、主题征文、文艺汇演等文化活动,积极创办特色鲜明的内部刊物。

三要选树培养、表彰宣传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先进典型。开展“向先进学什么、比先进差什么、学先进做什么”大讨论,集中搞好“学习‘招工局长’陈家顺同志先进事迹月”活动。各基层单位要结合本单位工作实际,发现、培养、树立一批不同层次、不同岗位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先进典型,广泛开展向先进典型学习活动,用英模精神培育核心价值观,用模范事迹诠释核心价值观,用先进典型弘扬核心价值观,提升司法行政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充分发挥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

四要组织开展司法行政系统核心价值观教育培训。通过开通内部网站开设网络论坛、博客等形式,搭建“大学习、大讨论”平台,组织领导干部、一线工作人员讲认识、谈体会;要将司法行政系统核心价值观作为各基层单位业务培训的重要内容,市司法局将适时组织举办专题报告会、专题培训班和警示教育,分期分批对本系统领导干部、一线工作人员进行集中培训,进一步提高司法行政队伍建设水平。

2、坚持民本理念,建立长效机制,提高执法为民能力。

一要将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与本系统的工作密切联系起来。围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大力开展法律服务工作,提升服务大局的法律服务水平,打造为民办事的法律援助品牌,强化诚信执业的法律服务规范;以“社会管理创新突破年”活动为载体,继续深化教育改造安置帮教一体化工程,巩固创新社区服刑人员和刑释解教人员等犯罪高危人群的管理成果;深入贯彻《人民调解法》,严格落实“调解优先”原则,着力完善“大调解”工作格局,进一步提高矛盾纠纷调处率、调解成功率和群体性事件排查预警率;进一步夯实基层组织,强化基础工作,深入推进司法所规范化建设;按照“普法促文明、法治保稳定”的普治并举工作理念,认真实施“六五”普法规划,不断加快依法治市进程,进一步提高全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为我市加快实现“跨越赶超、绿色崛起、富民强市”的战略目标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二要以制度建设促进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以制度建设为抓手,加强内部管理,扎实推进依法行政,搞好规范化服务。一是完善制度建设,优化制度体系。为确保各项规章制度的合法性、合理性和有效性,不断完善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切实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管理服务水平,从3月份开始,利用2个月时间,对现有的规章制度进行全面清理,形成权责明确、内容完整、流程合理、相互融合的制度体系。二是开展制度教育,增强制度意识。将修订后的规章制度汇编成册发给局机关全体工作人员,作为工作实践中的操作指南,严格对照执行。将制度学习列入机关学习日的重要内容,广泛深入开展制度学习教育活动,着力解决制度意识不强、制度执行不力等突出问题。学习宣传在制度执行方面好的典型,进一步营造全员学习制度的氛围,切实增强全员的制度意识。三是落实制度督查,保障制度执行。将制度执行情况作为本单位目标绩效考核一项重要内容,开展经常性督查。通过邀请行风监督员明查暗访,坚持局领导与机关科室、中心及单位联系点制度,定期召开情况分析会等方式,加大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督查力度,对违反规章制度、不履行或不认真履行相应职责的,实行层级问责,切实提高制度的执行力,确保各项制度真正落到实处。四是扩大制度宣传,强化制度监督。将制度作为政务公开的重要内容,按照政务公开的有关规定要求抓制度公开,特别是对与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制度,全部予以公开,让干部职工学习制度,熟悉制度,让服务对象了解制度,参与执行制度,让社会各界群众知晓制度,监督制度,为制度的落实营造良好的氛围和环境。

三要推动“两个联系”活动常态化。继续深入开展“一名党员干警联系一个帮扶对象,一个政法支部联系一个基层单位”活动。完善“两个联系”活动实施方案,将其作为联系基层、服务群众的平台,深入开展民生大帮扶,送温暖、送法律、送平安。各基层单位和广大司法行政工作人员要筛选确定帮扶单位和对象并建好台帐。按照“三深”(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四进”(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家庭)的要求,确保每名工作人员至少为帮扶对象做一件实事,每个党支部至少为联系单位解决一个实际问题,每名领导干部至少帮助基层解决一个实际问题,努力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公平感、幸福感和信任感。

四要推动大走访、大调研活动实效化。围绕“访出信任感、查出满意度、帮出安全感”的目标要求,在全市司法行政系统深入开展“走基层、访民情、纳民谏、解民忧”活动。各基层单位要积极组织工作人员深入开展民意大走访,确保每人每月到基层走访一次。通过开展活动面向基层,敞开大门,深入群众,倾听群众呼声和诉求,广泛了解人民群众对公正执法、法律服务、改善民生、公平正义等方面的新期待、新要求。在活动期间各基层单位都要调研撰写1——2篇高质量、有份量的调研报告,8月底前报送市司法局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要通过设置征求意见箱、电话短信回访、实地走访、开通微博、召开群众意见征询会等形式,广泛征集人民群众对司法行政系统各基层单位和工作人员的意见、建议和综合评议,深刻分析问题形成的主客观原因,及时整改并向社会公布。

五要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各基层单位要紧紧围绕“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加强基层组织”的主题,将基层单位和窗口单位作为重点,深化创先争优活动,把“三亮三创三争”(三亮即“亮身份、亮承诺、亮形象”,三创即党组织“创群众满意窗口、创优质服务品牌、创行业一流业绩”,三争即党员“争做岗位先锋、争做服务品牌、争做窗口明星”)贯穿始终,积极推行阳光服务、微笑服务、规范服务、高效服务。通过设置展示板、电子显示屏、网络平台等,公布承诺内容,接受群众监督,努力把服务窗口打造成优化发展环境的示范窗口、服务人民群众的便民窗口、展示精神风貌的形象窗口。要把创新社会管理、打造服务民生品牌,作为创先争优活动和司法行政队伍建设的总抓手,积极探索社会管理服务的新方式,学习、总结及推广“三公开”制度、“周二有约”、“阳光执行”、“协勤包村”、“民情日记”等经验做法,进一步强化创新、服务理念,促进创先争优活动的各项部署落到实处、落到基层、见到实效。各基层单位要结合工作实际,以高效、便民为目标,坚持从小事抓起,从身边事管起,从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从群众不满意的问题改起,增进与群众的血肉感情,积极化解群众矛盾纠纷,进一步栓牢与人民群众的“感情线”。

3、建立监督机制,加强警示教育,促进公正廉洁。

各基层单位负责人要切实履行带好队伍的职责,加强对工作人员日常教育、管理和监督,认真解决队伍中存在的痼疾和顽症。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强意识、查风险、重监督”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做到强化认识,掀起风险防范的“头脑风暴”,全盘扫描彻查廉政风险“蚁穴”,制度跟进,装上防腐“安全锁”,筑牢防线,让“警报”响在越轨前;要搭建廉政风险电子预警平台,实现廉政风险实时提醒,动态监管和跟踪问效。严格落实“四个一律”要求,对工作人员违法违纪案件,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决不姑息迁就;要加强全系统工作人员的廉洁勤政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纪律作风教育。5月份,全系统要结合工作实际,适时组织开展“四个一”活动,即组织参观一次贪腐典型案例巡回展览,通过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观看一部反腐倡廉警示教育专题片,做到警钟常鸣,时时提醒;参观一次警示教育基地,通过实地参观监狱和看守所接受警示教育;组织一次以“清正廉洁”为主题的报告会,引导工作人员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端正思想,转变理念。要树立一批认真履职、严格执法、热情服务的先进典型,积极营造学习先进、促进廉洁公正执法和热情为民服务的良好氛围。

(三)查摆整改阶段(9月下旬—11月上旬)。要针对当前司法行政工作过程中人民群众反映最多、意见最大的突出问题和司法行政系统队伍中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并紧紧围绕核心价值观要求和从严治警各项规定,认真分析,查找不足,抓好整改。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主动邀请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本单位聘请的监督员和服务管理对象进行座谈;通过开展恳谈会和向辖区群众代表报告工作,主动上门走访服务对象(企业)等活动,征求对司法行政工作和队伍建设的意见和建议。领导班子要定时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每个党支部也要定时召开组织生活会,针对自查发现和群众提出的问题,制定整改计划和措施,限期整改,做到问题找不准不放过,原因查不明不放过,整改不到位不放过。各基层单位负责人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头查摆存在的问题,带头整改提高,并采取与工作人员谈心的方式,以诚相待,解决问题,凝聚士气。

(四)总结验收阶段(11月下旬—12月中旬)。各基层单位要及时组织“回头看”活动,回顾检查教育实践活动各项任务完成情况,全面总结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的经验做法和体会。要在自查验收的基础上,于11月15日前向市司法局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活动总结和自查报告。市司法局将组织专门力量,对本系统各基层单位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情况进行检查验收。

五、工作要求

(一)统一思想认识。开展司法行政系统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是加强我市司法行政队伍建设、推动司法行政工作再上新台阶的有效载体和重要举措。各基层单位要高度重视,把这项工作作为当前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作为全面贯彻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加强司法行政队伍建设的大事来抓,把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与“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衔接起来,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实践结合起来,精心组织,广泛发动,确保教育实践活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面覆盖、全员参与。

价值观教育范文篇5

关键词:宫崎骏动画电影;《千与千寻》;儿童礼仪教育

1前言

在儿童的成长中起到了重大作用的是儿童的礼仪教育理念,我们俗称为“教养”问题。对儿童礼仪价值观的多角度呈现,在宫崎骏动画电影中表现十分突出,如《千与千寻》的女主角千寻,她进入到了那个令人不知所措的迷宫中后,为免于被妖怪吃掉,从一个小孩子变身为找工作的小大人之后,见到慈祥的锅炉老爷爷,诡异的汤婆婆,分别就有几段被他人指出必须要懂礼仪的剧情。(1)在《千与千寻》这部动画片中,千寻是主角。无脸男想要笼络千寻的心,给千寻金子,示意她收下。千寻摇头,说:“我不想要,我不要。”无脸男即不解,因为在很多大人的眼里,金钱是高于一切的存在,大家都在疯抢无脸男散落的金子,只有千寻对此拒绝。千寻要赶去救他的小伙伴小龙,匆匆要走,这时她仍不忘礼貌地回复无脸男:“我有点忙,所以我先告辞了”。这是基本礼仪的体现。此时无脸男愕然,手中的金子散落一地,众人拥挤上前抢金子。在这段场景中,发人深省的是千寻对于主动送上门的大把金钱的无动于衷,以及众人看到金钱后的疯狂抢夺追捧,两者反差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体现出了对于儿童道德方面的教育涵义:孩子对于陌生人递上的金钱物品保持礼貌的拒绝,尤其是保持小孩子难能可贵的童心不被金钱所迷惑。(2)性格纯粹的千寻是有爱心的孩子,一开始就孤单没人理的妖怪无脸男,千寻也善良地帮助他。下雨时,看到无脸男一人孤单地站在门外雨里,千寻问:“下雨了,你不怕被淋湿么?进来吧。”无脸男不做声,千寻又说:“那我不关门哦。”主动给他留了门进来避雨。然后无脸男进屋。在前人的研究中,人们注重对无脸男这一角色的诠释,认为他象征了现代社会中缺失,空虚以及孤独的人性,却又畏惧寂寞,渴望温暖。是千寻的善良救赎了无脸男,让他吐掉所有的欲望和虚荣,回归本来的自己。而只有纯粹的千寻才能救赎他,这体现了纯真善良理念的重要性,对儿童礼仪教育起到了形象的示范作用。(3)千寻想要在迷宫里立足,必须找到一份工作,不然会被汤婆婆杀掉。小白哥哥告诉他去锅炉爷爷处,请求一份差事。锅炉爷爷正忙着烧水,还没答应她。而煤球团队小伙伴们在热火朝天地搬运烧火的炭。千寻发现自己挡着煤球大军干活的时候,赶忙连连说:“抱歉,对不起。”然后又不小心妨碍了锅炉爷爷取药材,锅炉爷爷说她:“你很碍事”,她赶忙轻手轻脚小心翼翼地挪到角落,以免自己妨碍他。当煤球大军中的一个小伙伴被重重的石炭压得趴在地上起不来的时候,千寻想都没想就赶忙伸手去抬起石炭,帮助煤球小伙伴起身。可是此刻她不明白手中的石炭应该放在哪儿,她慌慌张张地问到:“这个,怎么办,放哪里?”锅炉爷爷听了后,又告诉她说:“既然你开始做了,就应该负责到底,半途而废像什么话。”千寻赶忙像其他煤球小伙伴一样把石炭扔进锅炉里烧。之后其他煤球竟罢工抗议千寻的这个行为,千寻不解。这时锅炉爷爷生气地告知千寻说,“因为你突然插手别人的工作,坏了秩序,其他人当然要抗议。”同时锅炉爷爷拒绝了千寻在这里工作的请求。这时服务人员玲来给锅炉爷爷送饭,看到了千寻。锅炉爷爷顺便拜托玲,叫她介绍千寻去汤婆婆那里求份工作。玲不情愿的答应了,看到呆头呆脑的千寻,忍不住教育她说:“锅炉爷爷替你求情,我原本是不想答应的,因为搞不好我们会因此被杀掉,你连一句好的,麻烦你了之类感谢的话都不会说吗。”千寻这才听明白,赶忙答道,是。原本任性的10岁小朋友千寻逐渐懂得了如何工作,什么是与人相处,以及真正的懂事。这与日本这个国家一贯在教育儿童时的理念一致,日本有一句古话是:“不要成为别人的麻烦。”在这一段电影情节中真实讲述了在现实生活中心中有感恩,换位思考等人与人之间成熟的相处方式,传达了积极向上的礼仪价值观思想,对于儿童来说尽早意识并理解这种正能量的价值观非常有益于其成长。包括最后临走时,玲对千寻说,你不知道要对锅炉爷爷说些感谢的话吗?千寻赶忙转身认真地跪下,说道:“非常感谢”。等等这些日常点滴细节中均渗透了基本的礼仪教育理念。(4)受锅炉爷爷的拜托,玲打算带着千寻去找汤婆婆。临走时,千寻慌慌张张地跑过来拎着鞋子穿着袜子走上榻榻米。玲看见了呵斥道,“拎着鞋子干什么,包括袜子都要脱掉”这是日本社会生活礼仪的基本部分,为了卫生,进屋上榻榻米都必须脱鞋脱袜子,等等细节这些其实都潜移默化地对儿童有教育意义。玲悄悄地带着千寻,拖延前来找茬的青蛙的怀疑眼光,目送千寻上了电梯,千寻一人下电梯去找汤婆婆。她轻轻走过昏暗的走廊,来到一处华丽的大门口,然后不自觉地去拉门手。静寂被门上装饰的鬼脸发出的声音打破,千寻也吓了一跳。怎么门上的装饰人脸是活的。只见它吼千寻道:“你进门之前难道不知道敲门吗?哎呀,真是一个不懂礼貌的小孩子啊。”这个细节其实也包含了对儿童礼仪的教育内涵,进门前先敲门的生活基本礼仪得到了体现。见到汤婆婆之后,千寻再三请求给她一份工作。汤婆婆一再拒绝并斥责道:“我凭什么要雇你?你这个迟钝幼稚瘦弱无用胆怯好哭鬼傻傻的小孩儿,这里怎么可能有给你的工作,我拒绝雇佣你。”这里其实通过汤婆婆的话语,也对观影的小孩子们有一个启发作用,就是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才能算是有用的社会人。以上这些对小孩子的贬义评语,其反面涵义正是在督促小孩子成长。千寻的鲁莽慌张与不沉稳给汤婆婆带去了负面的印象,也是她请求工作遭到拒绝的原因之一。这其实也从另一个侧面对儿童的礼仪价值观进行了阐释,反映了礼仪问题在儿童价值观教育中的基本地位。

2结束语

价值观教育范文篇6

关键词:新加坡政治文明启示

政治发展的成果即政治文明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终极目标之一,因此政治文明建设成为了世界各国自身建设和发展的最要内容。新加坡是在政治文明建设方面取得巨大成功,最具代表性的国家之一,是政治文明建设的楷模,同时其国内的人文环境、历史底蕴、民族环境、政治环境等特点,跟我国有着极大的相似性,对新加坡的政治文明进行研究对我国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和借鉴意义。

1新加坡政治文明的实践

新加坡于1996年步入了世界发达国家的行列,一个积弱积贫的落后国家经过短短的三十年时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建设成就,人民行动党在其执政的这几十年中一直践行着政治文明的建设。

1.1政治制度文明建设

1959年之后,新加坡一直处于一党独大的状态,实行的是权力制衡的国家构建模式。政治民主从构思到实践一直是新加坡政治发展的主旋律。新加坡经济建设取得成功的同时,公民政治意识也渐渐增强,社会发育程度越来越高,为适应社会的发展,不断地对政治体制进行适应性的调整。

(1)新加坡公务员制度改革

新加坡的公务员囊括了政府各部的工作人员、独立机构的工作人员和教师。新加坡的公务员制度包括考试制度、任用制度、工资福利制度、考核制度、遵纪与奖惩制度和退休制度等。

新加坡在1995年对公务员的管理体系进行了一次重大改革,原来由政府架构之外的“公共服务委员会”(thepublicservececommission,英国称“公务员叙用委员会”)负责对各级公务员的招聘、考核和晋升改由政府各人事部门自行负责,改革后第一等级公务员的招聘、考核和晋升改由公共服务委员会负责而不再是由政府人事部门的总理公署负责。这一重大改革使得新加坡政府实现“管人与管事一致”,避免了第三方不恰当的介入和对具体情况的不了解而影响到政府的工作效率。

新加坡奉行的是“精英治国”理念,对国家公务员录用遵循“唯才是用”原则,在为数众多的亚洲国家当中,新加坡因为它繁荣的经济,清洁的城市,严格的法制管理和吏治清廉而著称。

(2)政党制度

新加坡现行的政党制度是多党竞争制。事实上是人民行动党一党独大,但是政党制度在实施程序上是合理的,即任何一个政党都有权力参与各届国会的选举,按照简单多数的原则由优胜者组阁。为缓和与社会反对党的矛盾,新加坡政党制度经过不断的完善和改进,扩大了反对党在国会中的议席,通过党员深入基层,跟社会基层民众进行有效的交流和沟通,渐进的改革措施在缓解反对党的怨愤方面起到了较好的缓冲作用。新加坡向世人证明了一党独大制下维护国家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泰民安的可能性。

在一党独大的状态下,新加坡依然采取民主选举的方式由获胜的政党上台执政,经过上个世纪80年代的改革,新加坡政府扩大范围吸纳在野党的精英成为国会议员。这不是执政党给民主政治作秀,作为执政党的人民行动党,为保持时刻的清醒,实行类似西方民主选举式的多党竞争机制是鞭策自己励精图治,勤政廉洁的有效形式。

(3)公共服务改革

新加坡政府治理的突出特点就是廉洁、高效和法治。打造廉洁、高效、法治的政府一直是政治文明建设的重点内容。1995年5月新加坡推出“公共服务21计划”以进一步改善政府公共管理,努力提高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效率。在此基础上,新加坡政府进行了以“管理合同化”、“法定机构重组”、“非营利组织民营化”以及“发展电子政府”等为主要内容的一系列公共服务改革。

(4)监督机制

新加坡拥有较为完备的监督机制。首先是政治体制上的权力制衡,这种制度设计的本身就是一种权力实体间的相互监督,避免任何一方的力量无限制的扩张。其次,新加坡的选民每个月都能够在固定的时间和地点找议员提出建议,反映问题,议员必须给予合理的回答或者帮助,这是选民执行他们监督权力的良好平台。再次,在新加坡,国会辩论的时候无论是新加坡公民还是外国记者等只要具有合法身份,领取“准入证”之后都能够自由进入国会进行旁听,这既增加了政治的透明度也为选民监督政府和国会开辟了一条畅通的渠道。

1.2政治意识文明建设

意识文明是政治文明的重要体现,是政治文明的内在保证,没有深入人心的意识文明,政治文明无从谈起。新加坡的意识文明建设主要体现在其价值观的建设方面。

(1)亚洲价值观的培养

新加坡在国民教育中加强英语教学的同时还强调对母语——尤其是华语的学习,以保证民族优秀文明成果的传承。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包涵着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和物欲主义西方各种价值观念、社会思潮和思想观念不断冲击着新加坡国民的意识形态领域。为了解决这些意识形态领域的问题,新加坡政府不断加强自身文化建设,在人们的精神文化、价值观念和道德意识方面,树立强大的社会舆论导向,开展各种各样的文明礼貌活动,坚决抵制了西方腐朽价值观念、道德观念和腐朽的生活方式的侵蚀。

新加坡领导人深谙儒家思想的治国之道,将法治与德治相结合,以“忠、孝、仁、爱、礼、义、廉、耻”八德作为新加坡的治国之纲,全力塑造一个崇尚德治,践行儒道思想的文明社会。新加坡建屋发展局为此广为宣传并积极推行了一项政策:尽量保存和推广传统的东方价值观念,强调家庭意识和对年老一辈的照顾,凡是有意和父母或子女三代同堂的家庭在申请组屋时可以获得优先分配,有意和父母或子女们就近居住者,政府也拨出款项资助他们购买组屋。

(2)共同价值观的培养

新加坡是一个民族问题、宗教问题、文化问题等多种问题相交集且难以解决的典型地区。各民族间由于历史上英殖民者的“分而治之”政策使得各民族间隔阂严重,甚至还造成了1964年华人与马来人两个族群间的流血冲突。为增强国家凝聚力和向心力,维护社会稳定,在稳定中求得国家生存与发展,必须培养共同的价值观念。为此,新加坡政府有意识地淡化“意识形态”,由政府直接向广大国民大力灌输国家意识,要求国民超越自己的种族和宗教,确立对国家牢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在安排政府组屋、学生的教育培养等各个细节方面,不断宣传“新加坡人”的共同理念,即:国家至上,社会为先;家庭为根,社会为本;关怀扶持,同舟共济;协商共识,避免冲突;种族和谐,宗教宽容。在20世纪末,因为政治经济突变因素增多,金融危机的威胁使新加坡受到了不小的挑战,由国会议员组成的新加坡21世纪委员会,通过与社会各阶层人士广泛接触,在《新加坡21:同心协力,出类拔萃》报告书中提出了凸显共同价值观的21世纪五大理想:重视每个人的价值;家庭凝聚,立国之本;人人都会有机会;心系祖国,志在四方;积极参与,当仁不让。

1.3政治行为文明建设

行为文明是内化于国民意识中的政治文明的外在行为表现。伴随经济发展而涌现的各类社会问题、政治问题,都需要通过规范政治行为来解决。新加坡政治文明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功,离不开其长期坚持的政治行为文明建设。

(1)政治参与

随着新加坡经济的飞速发展,其社会发育程度得到显著提高。上世纪60、70年代,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社会中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中产阶级”,为维护社会的持续发展和稳定,新加坡不得不通过制度改革以满足这股力量的政治要求。通过对选举制度的调整,把国会的一些议席分配给无党派人士及反对党的相关人员,为这些中产阶级的代表反映问题、参与和影响政治打开了一条畅通的渠道。成为新加坡社会主体的中产阶级以维护和扩张自身利益为目的,在新加坡立法、内阁选举、公共服务改革等政治生活如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社会发育程度的提高,普通民众的政治参与意识也得到了大幅度提升。新加坡从学生开始就进行政治行为文明的教育,我国相关领域的学者访问新加坡期间,走进新加坡国会辩论会场就发现很大一部分旁听者是中学生,任何具有合法身份的人都可以在国会辩论期间进入旁听,而且为这种政治参确立制度保障。作为执政党的人民行动党还规定议员每个月必须接见选民,让选民能够及时、充分地反映问题。所以,新加坡有着较为完善的公民政治参与机制,保证政治行为文明建设的顺利进行。

(2)监督机制

新加坡的政治行为文明建设还体现在它完善的监督机制上。1991年的“宪法修正案”及“总统选举法”确立了总统的实职地位,进一步完善了其“三权分立”的制衡监督机制。行政权、立法权和司法权三者之间形成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和监督的格局,确保立法的合理性,司法权行使的公正性,保证政府管理和服务社会的高效性,任何机构及个人都不能超越法律和权限履行职责。

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政府厉行内部监督,通过“公务员选拔和任用制度”、“财产申报制度”、“行为跟踪制度”,利用组织监督、政府各部门职能机构的管理和监督及专职监察机构监督从源头上防止和治理贪污腐败行为,确保党和政府的清廉。

(3)廉政建设

新加坡廉政建设的成功,首先是要归功于高层领导人的身体力行。对于领导人触犯法律,新加坡将依法实行最为严厉的惩罚,职位越高,处罚越重。政务部原部长因接受一位外商2000美元的旅游费被判刑4年,取消了在职时的公积金。1989年,时任总理的李光耀指出:“必须避免令人产生怀疑的交易或贪污行为,每个新加坡人都知道,维护在政府、商界与社会所建立起来的廉洁环境,对我国的将来是极为重要的。”同时还指出,“我们之所以能够廉洁,这得归功于一直一来都珍惜的一种美德:在一个勤劳和按功取赏的诚实社会里,由一个不贪污的政治领导人领导廉洁的政府。”

新加坡的公务员薪金在全球来说是较高的,但是公务员受到公积金的制约,只要被查出存在贪污腐败行为,当事公务员的所有公积金将被取消,这种严厉的惩罚措施有力地鞭策着公务员廉洁勤政。

正是新加坡政府大力加强法制建设、廉政建设、政务公开等一系列举措,让规范化、秩序化、程序化这些理念内化到每位国民的思想意识当中,才会有新加坡政治文明建设今天的成就,它的政治文明建设值得世界各国学习和借鉴。

2对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启示

我国的制度建设状况、廉政建设状况、政党制度状况等与新加坡有着极其相似的特点,新加坡政治文明建设的经验对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借鉴新加坡的经验,建设我国政治文明必须从政党建设、监督机制建设、完善民族与宗教政策、整合国家机构的布局、重视国民教育等方面进行。

2.1加强执政党的自身建设。

在我国,共产党是一个长期执政的党,然而如何保证在长期执政中有效遏制贪污腐化是一个面临的问题,也是对于我们党最为严峻的考验。曾经说过:“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因此,必须站在国家发展、社会稳定的高度来审视党的建设。

(1)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

新加坡政治文明建设的经验表明,在类似新加坡国情下的执政党是政治文明建设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水,既可载舟,也可覆舟,这是我国几千年历史发展中政治建设必须时刻遵守的永恒法则。因此,我们的党必须做到“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党必须成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代表先进生产力,是党领导经济建设,促进社会发展的先决条件,没有先进生产力这个“利器”同样不能实现政治的总体文明,而且这个“利器”必须由执政党掌握,为执政党所使用。

人民行动党及其政府通过培养共同价值观,传承优秀的东方传统价值观,极大地增强了新加坡的国家向心力和凝聚力。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有着几千年灿烂文明国家的执政党,更有义务和责任担当起文明传承,培养民族凝聚力的重大任务。以先进的文化、高尚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武装党员,教育广大人民群众,党必须时刻走在先进文化前列。

(2)怎样建设党

作为执政党,接受外部监督固然重要,但是更为关键的是组织内部的有效监督,防患于未然。为此,应该学习新加坡成功的经验,加强党员干部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建立健全党内的监督机制,实行严厉的党内惩处制度。作为执政党通常要把党的意志转化为国家的意志,一党长期执政的情况下,很容易导致执政的“最大危险”——脱离人民群众,执政党把党的意志凌驾于法律至上,党员干部缺乏有效的监督而腐化堕落,损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完善和加强党内监督,在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是保证党政廉洁建设,实现政治文明的必然选择。

此外,必须扩大党内民主,它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和活力的最有效形式,执政党的党内民主是社会民主的前提。民主永远是政治文明建设不变的主题。践行民主,扩大广大党员的政治参与,是政治文明建设的本质要求。

2.2完善监督机制

(1)建立健全法律制度

新加坡政治文明建设的成功得益于它健全的法制,该国领导人多次提到“我们是一个法治国家”,法治的理念渗透到了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取得了许多宝贵的成功经验。

加强政治文明建设,我国必须加快建立健全法律的步伐,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保障市场的秩序化、规范化发展,切实地保障各利益主体的利益,树立法治社会的威信。

还应该加强相关执法部门的执法力度,再好再完备的法制体系如果束之高阁,无法得到有效实施,国家和社会就不可能得到发展,政治文明也只是无本之木。当前我国贪赃枉法、行贿受贿等事件时有发生,这很大程度上暴露了我国的法制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的严重问题和缺陷。只有在执行过程中真正做到公平、公正、公开,把法治落到实处,有效遏制社会的违法丑恶现象,惩处贪污腐败行为,政治文明建设才有希望。

(2)社会舆论监督

在新加坡,反对党、各类协会组织和媒介组织作为群众之喉舌,在保障执政党及其政府的勤政廉洁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我们的党有着坚实的群众基础,坚持群众路线,也是接受群众监督的一条有效途径。群众的监督有利于我们的党时刻清醒认识到自身工作存在的不足,让党和政府更具有危机感,以鞭策党和政府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

我国实行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必须加快社会民主化进程,充分发挥各派的监督作用,形成对执政党的强大监督力量,以保证党的方针、政策不偏离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保证执政党及其领导人励精图治,有效遏制党政干部的贪污腐化。

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介也是外部监督的重要形式,尤其是电视和网络,如今越来越体现出强大的威力,所以更要充分发挥他们的监督效能。

(3)对公务员的有效监督

作为国家管理和服务社会的具体实施者,公务员的行为体现了国家和政府的形象,如何规范公务员的行为,对公务员进行有效监督是政治文明建设的关键。

加强对公务员服务意识培养的同时,必须完善公务员奖惩机制,建立健全公务员管理制度。我国的公务员制度从试点到推广至今也只不过十多年,尚有不少制度上和管理上的缺陷。新加坡对公务员严格的考核管理及惩处机制非常值得我国借鉴。以法律及制度对公务员实行强有力的监督,有利于保证政府的清廉,使公务员有一种敬畏的心理,不得不衡量贪赃枉法受到的巨大损失而不敢冒险违背相关法律制度。

2.3合理布局国家机构

权力的监督与制衡是发展民主的必由之路,是政治文明的重要体现。我国需要加强对国家机构和部门的整合,保证司法、立法与行政的独立性,在三者之间形成有效的监督和制约。

独立的立法和司法权是实现依法治国的基本保证。没有立法的独立,法制不可能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只能成为某些利益集团操纵国家及社会的工具;没有司法的独立,“有法必依”、“执法必严”、“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基本司法原则也只能流于形式。

2.4完善民族和宗教政策

与新加坡相似,我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我国地广人多,各民族地区社会化程度、经济发展水平、政治发展水平失衡现象还较为严重。所以,我国必须进一步完善《少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一方面充分尊重各民族的生活习性,尊重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另一方面,必须注意对少数民族地区尤其是贫困少数民族地区的政策倾斜,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扶持力度,帮助这些地区加快经济发展速度,不断提高少数民族的社会化程度,引导少数民族公民积极有序地参与政治。同时我国还可以借鉴新加坡的民族融合政策与措施,在城镇化建设进程中做出政策调整与安排,加强各民族间的交流与合作,努力消除不同民族之间的隔阂,为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政策保证。

此外,宗教事务也是我国政府必须谨慎处理的问题。我国奉行“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而在当今国际恐怖主义势力猛然抬头,邪教组织迅速发展的时期,完善并严格执行我国的宗教政策是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我国需要加强对宗教组织发展的有效和有序管理,对宗教组织的发展进行正确的引导,把宗教组织的发展纳入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轨道上来。

2.5重视教育增强民族凝聚力、国家向心力

我国首先要强化国民的科学文化教育,不断地提高国民的知识水平;其次要强化对国民的道德教育,继承我国历史文化中的优秀传统和思想精华,法治与德治相结合,加快国民的社会化进程,为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为政治文明建设奠定基础。

还应该重视积极向上的价值观的培养。经过5000多年的历史积淀,祖先们留下了许多科学合理的政治思想、社会思想供我们汲取。东方的传统价值观是集体主义,这是我们“亚洲价值观”的核心。经济全球化飞速发展的今天,西方的各种价值观如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极大冲击着我国传统的价值观。因此,必须加强对集体主义价值观的教育,深入开展政治意识文明建设。

一个没有民族凝聚力,没有向心力的国家是缺乏活力缺乏生命力的。我国更应该强调共同观念共同价值观的培养和继承,况且我国人口众多,民族状况要比新加坡复杂得多。在这个世界民族林立的社会中,民族融合同样伴随着残酷的民族竞争,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我国必须强化“中华民族”这样一个共同价值观的教育。

参考文献

[1]郭继光.浅析新加坡中产阶级[j].东南亚研究,2000,(03).

[2]王一程.浅谈新加坡的成功之道[j].当代思潮,1997,(05).

[4]任超.新加坡的宪政与法律制度[j].东南亚,2001,(02).

[5]李步云,聂资鲁.论政治文明[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9).

[6]朱宗友.政治文明研究综述[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3,(06).

[7]钟奇峰.新加坡的廉政机制[j].国际资料信息,2006,(09).

[8]何萍高.新加坡公务员管理的成功经验及其启示[j].新余高专学报,2004,(04).

[9]李保英,高奇琦.“亚洲价值观”与新加坡民主政治[j].社会科学战线,2004(01).

[10]李路曲.关于新加坡政党体制的几个问题[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01).

价值观教育范文篇7

一、价值观教育的特殊地位和现实意义

学生的价值观,是他们在学习、成长、发展过程中,对现实生活中各种事物、现象进行评价、决定取舍的基本思想观点。它支配、影响着学生生活、学习的各个方面。其作用具体反映在以下三个方面:方向作用。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方向。那些被肯定的有价值事物,会激起学生的热情,促其积极创造与获取,从而影响着实践活动的方向。

动力作用。价值观是构成实践活动自觉性的前提。当价值观初步形成后,学生就会按照自己的生活准则坚定不移地去行动,形成一定的思想动力。

养成作用。价值观对行为的长期支配,会使个体的一定行为既出于内心又带情绪性,经常重复和强化,最终养成习惯。

当前,我国正处于由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社会转型的历史时期,社会上多种价值观相互碰撞的现象已反映到学校中来,学生们的价值取向呈现出多样性,但是主流仍是好的。这表现在:绝大多数学生具有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的思想和自尊、自主、自立、自强的精神,竞争观念、风险观念、效益观念、平等观念在学生中认可程度较高,而论资排辈,忽视个人正当权益的陈腐观念遭到普遍抵制与拒绝。

另一方面,值得警惕的是学生中的少数人价值取向已开始显现出物欲化、功利化倾向,他们倾心于对金钱物质的不适当追求,埋头在过度膨胀的自我设计之中。

形成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价值观念,是我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重点是要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从学校教育来说,价值观是学生的精神支柱,价值观教育是德育的深层次问题。我们的学校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与接班人的主阵地,加强青年学生的价值观教育是我们的一项紧迫任务。

二、一元化--价值观教育的正确导向

学校在培养学生价值观方面责任重大,特别是要为他们价值观的形成进行正确导向。青少年学生正处在思考人生价值、社会价值和进行价值选择的关键期,也是接受价值观教育的最佳时期。当前,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封建主义的价值观、资本主义的价值观;东方的价值观,西方的价值观;古代的价值观、现代的价值观都在对国人产生影响。学生面对这一切,由于判别能力较差,容易产生“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的现象。社会主义学校面对这一现实不能任其自然。在社会上价值观会呈现多元状态的情况下,必须坚持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价值观,大胆对社会生活中消极的价值观在学校中的影响加以有效控制和抵制,理直气壮地进行社会主义一元化价值观导向,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价值观念。

根据当前学生价值观的现状,学校在进行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中,应当重点帮助他们正确处理以下三个关系: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的关系。要告诉学生,物质生活是人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但是,物质生活和物质追求并不是人生内容的全部,更不是生命的全部价值所在。人要有高尚的精神追求。如果只满足于物质追求,没有精神追求,沦为经济动物、金钱的奴隶,那将是十分可悲的。正确的观念应是用高尚的精神对待物质生活,创造出具有丰富内涵的人生。

个人与集体、国家利益的关系。要向学生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个人、集体、国家三者利益从根本上说是一致的。一方面,国家利益、集体利益是满足个人利益的保障和前提,是个人利益的集中表现。另一方面,没有个人利益的实现,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也难以充分发展。国家利益、集体利益比个人利益是更重要、更根本的存在,每一个人的命运都是与国家的、集体的命运紧密相联的。对个人利益的追求不能损害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应自觉顾全大局。

索取与奉献的关系。要明确告诉学生,社会主义虽然实现了创造与索娶奉献与消费在劳动基础上的统一,但是,还仍然存在消费与积累、提高生活水平与扩大再生产的矛盾。因此,创造与索娶奉献与消费的统一,并不是等价、等值的统一,不能把按劳分配理解为按酬付劳。爱因斯坦说得好:“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了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了什么。”学生应把“人生的价值在于创造和奉献”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发扬为国家和人民奉献的精神。

学校教育一旦在社会主义社会与学生之间起好中间媒介作用,学生就会对社会主义价值观产生良好的“最初印象”,从而打下纯正的“底色”,产生难以磨灭的“社会印刻作用”。

三、形象化--价值观教育的初始方式

价值观体系,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意识,其教育当然需要理性化。但是若在初始阶段就对学生搞倾盆大雨式的理性灌输,搞空洞的说教,学生必会觉得味同嚼蜡。因此,价值观教育初始方式宜虚功实做,即以具体的物化模式--人物形象进行引导,把抽象的价值认识具体化、人格化,用具体的人物形象感染学生。这样做符合他们思维的具体性和好模仿的心理特点,易为他们所接受。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先要形成“价值表象”,随后才能形成较为抽象的“价值观念”,以至形成较为系统的价值观。显然,提供榜样,学生头脑中才易形成相关的表象,这为他们进一步接受价值认识的理性教育架设了桥梁。

价值观教育形象化的关键在于选择好的榜样。一是选择的榜样地位上要接近学生,力求是“低起点”、“高成就”、“平凡而伟大”的榜样。也就是说这些榜样原先出身等均与千万学生一样平凡、一般,但当他们确立了社会主义价值观以后,却做出了一番辉煌的事业。这就能使学生动情、佩服。二是选择的榜样要在时空上接近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当然可以选历史上的、国内知名的英雄、模范、先烈、先进人物做榜样,但决不能一味“舍近求远”。榜样的亲近性,容易被青年学生相信和接受。三是选择的榜样具体言行要适于学生模仿。学生对价值观的认识总是从具体到抽象,从感觉到思维,只有通过模仿榜样的具体言行,才能逐步升华到对价值观的整体把握。所谓“升华”,乃是价值认识的飞跃,而飞跃要靠感性认识的不断强化、积累才有可能。

四、校园文化--价值观教育的环境力量

近几年来学校德育的实践证明,校园文化具有很强的德育功能。进行价值观教育,应当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所谓校园文化,其核心就是师生员工所共同认同的价值观体系、行为准则和思想作风的总和。它作为一种能动的环境力量和隐性课程,对学生价值观导向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校园文化对学生价值观影响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它包括校风、校容、制度、体育、文艺熏陶等。但教师作为学生的一种社会环境因素,他们的价值观将直接影响着教育的效能。学生的“向师性”是尽人皆知的,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教育的这一重要规律,在实践中常常表现为:教育者很少去禁止学生做这做那,而是经常地、几乎是始终地用自己的榜样去激励和吸引学生。”学生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必须要由具有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教师来培养。在价值观教育中,教师必须身体力行,以自己的模范行为,成为学生价值观的向导、道德上的楷模。

教育是一种导向,但校园生活本身就是教育,就是导向,正如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说,生活即教育。在学校过什么样的生活,就受什么样的教育,学校要引导学生过进步、文明、健康的生活,这样必能对形成社会主义价值观产生积极的影响。

五、内化--价值观教育的最终目标

所谓“内化”,这里是指通过教育将社会主义价值观转化为学生自我要求,并付之于行动。在价值观教育中,学生效仿榜样,是通过比较、内省的形式进行的。在这个过程中,出现敬慕、羞愧等心理,产生目标、情感和行为上的追求,从而引发自我教育。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动于中而形于外”。情感确是价值观教育内化的心理条件之一。分析一下孔繁森、李国安等英雄人物的价值观形成的过程,不难发现,其中一个重要环节就是他们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热爱情感的反复体验和升华,正如列宁所指出的那样,“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学校在价值观教育中,一定要激发学生献身社会主义事业的热情和激情。只有以情动情,以情感人,才能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

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与学生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以平等的朋友身份同学生相处,以平易近人的教态、亲切感人的语言缩短师生间的距离,发现学生价值观的闪光点,因势利导,促进其自我教育。

自我教育是人进步的内在动力,是价值观教育内化的体现。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着力促进“两个互动”。

一是促进学生情理互动,形成正确的价值评价。要引导他们把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过渡,以达到情理相通,认识加深。这里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理论的教育,使他们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尝观点和方法去正确认识、分析和解决各种价值观念问题,从本质上而不是从表面上认识、信服、内化社会主义价值观。

二是促进学生知行互动。激励他们把初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落实到日常行为中去。

人的行为是一种有目的的实践活动,是把人的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联系起来的纽带,是价值观教育内化的外在表现。所以培养学生社会主义价值观,一定要注意引导他们身体力行,切实从小事做起,从身边事做起。对于学生在社会主义价值观指导下的正确行为要及时给予肯定、奖赏或表扬,正面强化,使之巩固、保持。

价值观教育范文篇8

[关键词]文化转型;价值观教育;现代化

“文化转型”是指文化的整体面貌发生转变的过程。这一转型可以被概括为“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的转型,它包括文化各个部门、各个层面的整体转变。价值系统作为文化的核心,在文化转型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这一历史背景下,价值观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因为“转型”意味着“不确定”。与非转型时期相比,价值观教育失去了以往“确定而明晰”的参照对象。然而,面对现有的社会秩序,教育必须超越。随着我国社会改革的全面推进和深入开展,现代化的蓝图已经隐约可见。在这样的背景下,讨论“价值观教育超越现实,走向何处去”的问题也就具备了一定的历史条件。

一、关于价值观教育的内容问题

面对文化转型,当前价值观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对那些具有“时代意义和特征”的价值观内容进行梳理。具体来说,就是要着重关注那些为适应文化转型的需要而必须加强或补充的“新的教育内容”。本研究试以我国当代文化生活的新变化举例说明。

(一)政治文化转型与价值观教育

发展“参与型政治文化”是我国政治文化转型面临的艰巨任务。“参与型政治文化”也称为公民文化,它与臣属型政治文化、狭隘型政治文化相对应,是指社会成员对政治体系作为一个整体以及体系的输入方面和输出方面都有强烈而明确的认知、情感和价值取向,并对自己作为政治体系成员的权利、能力、责任以及政治行为的效能具有积极的认识和较高的评价。ⅲ要完成这一任务,一方面有赖于健全的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体制,另一方面则取决于公民是否具有参与政治生活的现代素养。它要求公民具备相应的价值观,比如:

第一,对政治生活的价值认同。由于我国特殊的历史背景,许多人对政治生活或漠视或疏远。因此,重建人们对政治生活的价值认同,激发公民重视并主动参与政治决策的热情,是当前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内容。

第二,对“主权在民”的价值认同。只有在公民中牢固树立权力的“民有”意识,消除“臣民”意识,才能激发公民主动、积极地参与政治生活。

第三,对“理性参与”政治生活的认同。它强调公民对运用“合法的方式”参与政治生活有强烈的认同。这对于预防和减少由公民的“无序参与”而带来的社会发展代价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第四,对不同利益主体“开放、合作与宽容”的态度。它要求公民打破狭隘的利己主义观点,不仅关注自身的利益,也能承认他人利益的合法性、合理性。

此外,我们还需要引导学生对“民主”“法治”“自由”“平等”“人权”等现代政治生活中的概念进行价值反思。

(二)经济文化转型与价值观教育

经济生活领域的变革,是推动我国社会文化整体转型最有生命力的领域。因此,关注经济文化转型对价值观教育的影响是思考转型时期价值观教育未来方向的必要内容。

例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分化。有的学者在职业分类的基础上,根据组织、经济、文化资源三个维度,提出我国原有相对简单的社会阶层结构已经分化为国家与社会管理者、私营企业主、专业技术人员、产业工人、农业劳动者、城乡无业与失业半失业者等十大阶层。在这些阶层中,私营企业主是文化转型过程中涌现出来的特殊而又特别值得关注的阶层。目前,私营经济已占有国民经济1/3以上的比重,并在增加国家税收、促进就业等方面起到了难以替代的作用。为此,包括私营企业主在内的企业家的重要性空前增强,“它甚至影响了我们综合国力的发展”“将企业家纳入文化的创造和传承主体是我们这个时代进步的显著标志”。为培养大批适应时代要求的企业家奠定终身发展的基础,已经成为当前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

这就要求我们关注与“企业家”相关的价值观教育。

第一,关于“企业家”角色的教育。企业家这一社会角色的主要活动就是要为社会创造财富,他们的社会价值理应受到肯定。但是在我国,由于市场经济的不发达、传统文化“重义轻利”的价值导向以及十年“”的影响,“富人”是一个让人既爱又恨的名词。在中小学教材中,那些富有的私营企业主往往被赋予“社会的剥削者、寄生者”的标签而受到否定。显然,这对于培养未来出色的企业家是不利的,同样,对于社会各阶层和睦共处、共同进步也是不利的。

第二,关于“创业精神”的教育。成就一个企业并使之健康成长需要艰苦奋斗、积极向上、思想开放、善于反思等创业精神的支撑。因此,把创业精神作为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具有时代意义的课题。

第三,关于企业“社会责任”意识的教育。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对员工、所有者、消费者、社区和政府等利益相关者承担起经济、法律、伦理和慈善等责任。企业家只有具备良好的社会责任意识,才能够为社会发展作出更多应有的贡献。然而从调查研究的结果来看,我国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整体上还比较低。加强社会责任的教育并使之内化为未来企业家的人格内容也是具有时代意义的。

(三)道德文化转型与价值观教育

在文化现代化的过程中,当代中国的人际关系也正在悄然改变,具体表现为人际交往的纽带和交往规则正在发生变化。

中国传统社会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家族制度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社会关系,使中国人的人际交往体现出“人情至上”的特征,具体表现为:第一,明确区分“家里人”和“家外人”、“陌生人”和“自己人”,并加以区别对待。比如:在朋友之间人们会“称兄道弟”,而对于陌生人则往往漠然处之。第二,喜欢在交流中注重关系和情感。人们喜欢用和谐而非对抗的方式交往,直率、公开的辩论、友好的异议以及忠诚的反对等,在中国文化中难以立足。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商品交换成为人际关系的重要媒介。商品交换的基础不是基于血缘关系的情感,而是基于商品价值的平等交换。因此,契约关系必然取代血缘关系在人际交往中的主导地位。契约关系要求排除情感的干扰,按照协议平等地享受相应的权利并承担相应的责任。但是,在我国商品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传统血缘关系在人际交往中仍然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制约着现代契约关系的发展。

与人际交往生活的转型相适应,价值观教育需要关注新的内容:

第一,关于“个人利益”的合理性和界限的教育。个人利益受到何种程度的尊重,是体现社会发展进步的标志之一。在我国,传统的“重义轻利”准则正在受到市场经济“经济人”准则的挑战。“经济人”的最大特征就是“自利”,即以自己的利益作为行为的出发点和最高目的。它肯定了个体追逐世俗利益的合理性,从而为市场经济中行为主体通过追求个人利益而推动社会发展提供了动力。但是,“个人利益最大化”又使拜金主义成为可能。所以,一方面,我们应从市场经济的需要出发,充分强调尊重“个人利益”的合理性;另一方面,又必须强调“个人利益”的合理界限,引导人们接近更高的道德理想。

第二,培养人际交往中“利益平等”的价值取向。商品经济要求双方在交换过程中利益均衡,以确保商品“等价交换”。这就要求在人际交往中减少“人情”的干扰,承认双方“个人利益”的同等合理性。当然,“利益”平等不能成为社会交往的唯一原则。如,对待弱势群体就不能将纯粹的“等价交换”作为政府和个人的行动指南。

第三,正确认识“人情”的价值。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人际关系一方面有助于人际关系的和谐,另一方面又严重影响了非血缘关系的发展。因为“血缘关系在发生它的功能时,常使人只问恩怨,不问是非;常使人只讲情分,不管对错。”如:在科学领域,它使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受到损害;在法制领域,它使法律的权威一再受到践踏,法制现代化的步伐一再遭到阻挠;在公共管理领域,它成为钱权交易的催化剂……因此,价值观教育应认真对待人际交往中的“人情”问题,使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人情”。(四)日常生活方式的转型与价值观教育

今天,“全球化”“多元文化”已经成为中国文化转型不可回避的时代背景,它促使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发生转型——从封闭到开放。全球化的推进使不同文化之间相互作用的速度与强度都史无前例,从而为“多元文化”状态的出现提供了条件。我国30年改革开放的历史也是一部中国文化与外来文化碰撞和交流的历史。这一历史尚未终结,相反,它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化而开辟新的篇章。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每一个中国人都必须据此调整好对待多元文化的心态,以便从中受益。这就要求我们把培养合理的文化价值观作为重要内容:

第一,承认每一个文化个体都有自己的独特价值。每一种文化都是人类依据自己的需要而创造的,因此都有其自身的价值。文化的多样性为相互影响、彼此借鉴从而确保人类文化生生不息提供了保障。

第二,学会用“平视”而非“非此即彼”的眼光对待多元文化。狭隘的“民族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是我们面对多元文化时容易跌入的窠臼。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史,是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舞台上从顶峰跌入低谷又从低谷向顶峰艰难攀登的历史,也是狭隘的民主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交织、纠缠不清的历史。面对新一轮世界多元文化的碰撞与交流,我们必须学会平心静气,用理性的眼光客观地评价自我与他人。

第三,承认没有处于“完成式”的文化。我们必须承认任何文化都有待进一步发展。只有具备这样的价值观,我们才可能对多元文化时刻保持“反思”的态度,在此基础上激发起改造和推动文化进一步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诚然,文化转型对价值观教育提出的新任务还远远不止上述内容。我们只是举例说明,在当前以及今后的一段时间内,需要花费足够的精力解决这样一个问题:即从文化整体转型的广阔背景中“提取”那些具有“时代意义和时代特点”的价值观,从而使价值观教育本身具有“时代意义和时代特点”。

二、关于价值观的“一元”与“多元”

在多元文化时代,价值观的多元化已成为不可回避的现实,这就迫使学校教育必须面对“一元”和“多元”的选择问题。这一选择主要涉及到如何处理好“主导价值观”与“非主导价值观”的关系。

主导价值观是一个社会占主导或统治地位、对社会其他价值观的发展方向和基本走向具有引导和规范作用的价值观。它对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凝聚社会各种不同的价值观、维护社会稳定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任何一个社会,都有主导价值观和非主导价值观同时存在的现象。改革开放前,由于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和计划经济体制,社会价值系统处于高度一致的状态,主导价值观所遭遇的挑战相对较弱。进入转型时期,原有高度一致的价值体系开始分化向着多元化发展,主导价值观面对的挑战也日益凸显。

不可否认的是,价值观多元化会带来一些不良的后果。从宏观上看,符合时展要求的价值观会受到违背时代要求的价值观的冲击,此外,价值观的多元化容易增加人们行为的差异和冲突,从而加大社会分裂的可能,增加社会稳定的风险。从微观上看,不同的价值观在个体身上同时存在时,个体会由于价值选择的冲突出现困惑和迷惘,从而影响身心健康,降低精神生活的质量。为此,确立主导价值观,无论是对社会的和谐稳定还是对个体的心理健康都是必需的。

确立主导价值观,并不是要消灭价值观的分歧,因为“所谓主导价值观,是以多元价值观的存在为前提的,没有‘多元’也就无所谓‘主导’”。确立主导价值观是要为日益多元化的价值观体系确立能够共同遵循的基准,从而减少价值观的分化对社会整体利益的损害,减轻由价值观的分裂对个体心理的消极影响。因此,文化转型时期的价值观教育应依据时代需要探索主导价值观的具体内容。

三、关于价值观的“民族性”与“普适性”

我们可以把“民族性”和“普适性”的问题放在“文化现代化”的背景中思考,因为“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道路”本身的共性与个性,是影响价值观“民族性”和“普适性”的决定性力量。

“现代的”和“现代性”,在不同的学科话语中有着不同的含义。在当代西方,它们往往有两种用法:第一种用法,意指“现代工业的——而今是后工业的——社会”,第二种用法,则指欧洲启蒙运动的方案,强调理性、秩序、国家、克制与进步的信念。

第一种用法上的“现代化”最早发生在西方并最早在西方获得成功,从这个意义上说,“现代化”与“西方化”可以被看作一个同义语。然而,今天的现代化模式已经远远超出了西欧、北美的模式。因而,“西方化”已经不能再涵盖现代化的丰富内涵。“现代化”更应该被看作是东西方多种现代模式的一种理论抽象,用以指称这些不同模式之间的某些相似特征,如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等。离开了具体的时间和空间,现代化就会失去其确切的内涵,因而,现代化的问题只能在民族国家的具体历史和空间中探讨。在第二种用法上,现代化的进程还在进行之中,因而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现代化”这—概念都具有开放性和不确定性。

价值观教育范文篇9

中国发生的深刻的经济与社会转型对处于价值观形成时期的中学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也为中学生的价值观教育提出了挑战,这些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社会层面:多元文化对中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影响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正走向一个多元文化的时代。改革开放之后国外的文化价值观开始进入到中国,并给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带来很大的冲击,人们开始面临在多元价值观之间进行价值取向选择的问题,而这一点在处于价值观形成时期的中学生身上也表现得尤为明显;同时,中国的社会转型带来了社会阶层上的分化,不同社会阶层在价值规范、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上的差异不断扩大。这两方面共同构成了中国社会目前的多种文化和价值的冲突与交融的情况。岳金财与赵春玲认为,目前学校教育的困惑之一,就是在现实生活中存在多元价值取向的情况下,如何有效实施社会要求的基本价值观教育。中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半成熟期,因此价值选择也就显示出更多的不确定性,如何把握中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从而提升他们的生存质量,实现学生的健康发展,成为了目前中学生价值观教育所面临的重大问题。2家庭层面:中国家庭环境变化带来的挑战中学生价值观的形成离不开家庭的影响,在不同的家庭的结构环境中,家长对孩子的家庭教育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而在当代,中国的家庭结构与环境发生了很多重大的变化,这些变化对中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第一,独生子女家庭中的价值观教育问题。长期以来,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独生子女家庭开始大量出现。独生子女常常集聚父母的宠爱和期望于一身,父母常常过分重视智力教育投资,而忽略了对孩子的价值观教育的重视。这种家庭教育观念常常会导致独生子女表现出性格孤僻、为人自私、注重享乐等一系列问题,这正是家庭价值观教育缺失所造成的。第二,单亲家庭中的价值观教育问题。随着人们婚恋观念的变化,中国社会的离婚率开始走高,离异家庭和重组家庭也开始出现,成长在这种家庭环境的孩子更容易产生价值观的扭曲。统计表明,我国离婚率较高的年龄分布大约是在30-50岁之间,而这也是中学生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当家庭成员和家庭关系的重新组合使家庭的经济条件和生活环境发生改变时,会使中学生在对待事物的价值判断上出现极端化倾向。第三,隔代家庭和流动家庭教育中的问题。当今的中国的劳动力群体,尤其是其中的农民工群体的流动规模与范围都在日益增大,很多劳动者选择将孩子交予父母照管。由于祖辈文化程度较低、过度的溺爱和年老所引起的家庭教育问题,并且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与祖辈们在思想和心理上存在严重的代沟,容易引起家庭教育的缺失,对正处于价值观形成关键时期的中学生的成长极为不利。

二、中学生价值观教育中存在的不足

中国社会文化的多元化和家庭结构的变迁对学校的价值观教育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和挑战。但目前许多学校的价值观教育并没有完全有效地回应这一问题,同时学校中原有的价值观教育本身在教育内容和方法上依然存在着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首先,教育内容没有较好地适应社会变化的要求。对中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能不能坚持与时俱进,使价值观教育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是价值观教育有效性的关键。梅平乐与刘济良认为中学生价值观教育效果不够理想的深层原因在于价值观教育内容时常脱离社会现实和学生的实际生活。不少学校没有对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内涵进行分析研究,在进行课堂讲授时常常忽视了中学生的特点与要求,使很多学生认为价值观课空洞无味,抽象无用,不能有效地结合价值观课程的内容来理解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其次,忽视了价值观教育的特殊性质。徐莉认为,价值观教育的困难之处在于很难仅仅通过教育和宣传将价值观念植入人心。目前在价值观教育实践领域中大多采用价值灌输的方法,这种方法来自知识能力教育,但价值观教育在性质上和一般的知识能力教育不同,它是一种精神培育,在价值观的教育中应该更加强调人文关怀和受教育者的积极思考,而这正是我国中学生价值观教育中所缺乏的东西。再次,价值观教育中的主体性存在问题。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在我国价值观教育中,占主体地位的不是学生,这实际上限制了中学生在价值观教育中的主动性。中学生处在价值观的形成时期,在这个时期他们对人生和世界的很多基本问题开始进行思考,如果不能在这一阶段促进他们思考的积极性和引导思考的方向,会对他们的价值观形成造成不良的影响。

三、提高中学生价值观教育实效的对策与建议

价值观教育范文篇10

一、价值观教育的特殊地位和现实意义

学生的价值观,是他们在学习、成长、发展过程中,对现实生活中各种事物、现象进行评价、决定取舍的基本思想观点。它支配、影响着学生生活、学习的各个方面。其作用具体反映在以下三个方面:方向作用。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方向。那些被肯定的有价值事物,会激起学生的热情,促其积极创造与获取,从而影响着实践活动的方向。

动力作用。价值观是构成实践活动自觉性的前提。当价值观初步形成后,学生就会按照自己的生活准则坚定不移地去行动,形成一定的思想动力。

养成作用。价值观对行为的长期支配,会使个体的一定行为既出于内心又带情绪性,经常重复和强化,最终养成习惯。

当前,我国正处于由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社会转型的历史时期,社会上多种价值观相互碰撞的现象已反映到学校中来,学生们的价值取向呈现出多样性,但是主流仍是好的。这表现在:绝大多数学生具有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的思想和自尊、自主、自立、自强的精神,竞争观念、风险观念、效益观念、平等观念在学生中认可程度较高,而论资排辈,忽视个人正当权益的陈腐观念遭到普遍抵制与拒绝。

另一方面,值得警惕的是学生中的少数人价值取向已开始显现出物欲化、功利化倾向,他们倾心于对金钱物质的不适当追求,埋头在过度膨胀的自我设计之中。

形成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价值观念,是我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重点是要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从学校教育来说,价值观是学生的精神支柱,价值观教育是德育的深层次问题。我们的学校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与接班人的主阵地,加强青年学生的价值观教育是我们的一项紧迫任务。

二、一元化--价值观教育的正确导向

学校在培养学生价值观方面责任重大,特别是要为他们价值观的形成进行正确导向。青少年学生正处在思考人生价值、社会价值和进行价值选择的关键期,也是接受价值观教育的最佳时期。当前,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封建主义的价值观、资本主义的价值观;东方的价值观,西方的价值观;古代的价值观、现代的价值观都在对国人产生影响。学生面对这一切,由于判别能力较差,容易产生“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的现象。社会主义学校面对这一现实不能任其自然。在社会上价值观会呈现多元状态的情况下,必须坚持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价值观,大胆对社会生活中消极的价值观在学校中的影响加以有效控制和抵制,理直气壮地进行社会主义一元化价值观导向,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价值观念。

根据当前学生价值观的现状,学校在进行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中,应当重点帮助他们正确处理以下三个关系: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的关系。要告诉学生,物质生活是人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但是,物质生活和物质追求并不是人生内容的全部,更不是生命的全部价值所在。人要有高尚的精神追求。如果只满足于物质追求,没有精神追求,沦为经济动物、金钱的奴隶,那将是十分可悲的。正确的观念应是用高尚的精神对待物质生活,创造出具有丰富内涵的人生。

个人与集体、国家利益的关系。要向学生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个人、集体、国家三者利益从根本上说是一致的。一方面,国家利益、集体利益是满足个人利益的保障和前提,是个人利益的集中表现。另一方面,没有个人利益的实现,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也难以充分发展。国家利益、集体利益比个人利益是更重要、更根本的存在,每一个人的命运都是与国家的、集体的命运紧密相联的。对个人利益的追求不能损害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应自觉顾全大局。

索取与奉献的关系。要明确告诉学生,社会主义虽然实现了创造与索娶奉献与消费在劳动基础上的统一,但是,还仍然存在消费与积累、提高生活水平与扩大再生产的矛盾。因此,创造与索娶奉献与消费的统一,并不是等价、等值的统一,不能把按劳分配理解为按酬付劳。爱因斯坦说得好:“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了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了什么。”学生应把“人生的价值在于创造和奉献”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发扬为国家和人民奉献的精神。

学校教育一旦在社会主义社会与学生之间起好中间媒介作用,学生就会对社会主义价值观产生良好的“最初印象”,从而打下纯正的“底色”,产生难以磨灭的“社会印刻作用”。

三、形象化--价值观教育的初始方式

价值观体系,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意识,其教育当然需要理性化。但是若在初始阶段就对学生搞倾盆大雨式的理性灌输,搞空洞的说教,学生必会觉得味同嚼蜡。因此,价值观教育初始方式宜虚功实做,即以具体的物化模式--人物形象进行引导,把抽象的价值认识具体化、人格化,用具体的人物形象感染学生。这样做符合他们思维的具体性和好模仿的心理特点,易为他们所接受。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先要形成“价值表象”,随后才能形成较为抽象的“价值观念”,以至形成较为系统的价值观。显然,提供榜样,学生头脑中才易形成相关的表象,这为他们进一步接受价值认识的理性教育架设了桥梁。

价值观教育形象化的关键在于选择好的榜样。一是选择的榜样地位上要接近学生,力求是“低起点”、“高成就”、“平凡而伟大”的榜样。也就是说这些榜样原先出身等均与千万学生一样平凡、一般,但当他们确立了社会主义价值观以后,却做出了一番辉煌的事业。这就能使学生动情、佩服。二是选择的榜样要在时空上接近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当然可以选历史上的、国内知名的英雄、模范、先烈、先进人物做榜样,但决不能一味“舍近求远”。榜样的亲近性,容易被青年学生相信和接受。三是选择的榜样具体言行要适于学生模仿。学生对价值观的认识总是从具体到抽象,从感觉到思维,只有通过模仿榜样的具体言行,才能逐步升华到对价值观的整体把握。所谓“升华”,乃是价值认识的飞跃,而飞跃要靠感性认识的不断强化、积累才有可能。

四、校园文化--价值观教育的环境力量

近几年来学校德育的实践证明,校园文化具有很强的德育功能。进行价值观教育,应当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所谓校园文化,其核心就是师生员工所共同认同的价值观体系、行为准则和思想作风的总和。它作为一种能动的环境力量和隐性课程,对学生价值观导向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校园文化对学生价值观影响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它包括校风、校容、制度、体育、文艺熏陶等。但教师作为学生的一种社会环境因素,他们的价值观将直接影响着教育的效能。学生的“向师性”是尽人皆知的,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教育的这一重要规律,在实践中常常表现为:教育者很少去禁止学生做这做那,而是经常地、几乎是始终地用自己的榜样去激励和吸引学生。”学生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必须要由具有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教师来培养。在价值观教育中,教师必须身体力行,以自己的模范行为,成为学生价值观的向导、道德上的楷模。

教育是一种导向,但校园生活本身就是教育,就是导向,正如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说,生活即教育。在学校过什么样的生活,就受什么样的教育,学校要引导学生过进步、文明、健康的生活,这样必能对形成社会主义价值观产生积极的影响。

五、内化--价值观教育的最终目标

所谓“内化”,这里是指通过教育将社会主义价值观转化为学生自我要求,并付之于行动。在价值观教育中,学生效仿榜样,是通过比较、内省的形式进行的。在这个过程中,出现敬慕、羞愧等心理,产生目标、情感和行为上的追求,从而引发自我教育。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动于中而形于外”。情感确是价值观教育内化的心理条件之一。分析一下孔繁森、李国安等英雄人物的价值观形成的过程,不难发现,其中一个重要环节就是他们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热爱情感的反复体验和升华,正如列宁所指出的那样,“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学校在价值观教育中,一定要激发学生献身社会主义事业的热情和激情。只有以情动情,以情感人,才能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

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与学生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以平等的朋友身份同学生相处,以平易近人的教态、亲切感人的语言缩短师生间的距离,发现学生价值观的闪光点,因势利导,促进其自我教育。

自我教育是人进步的内在动力,是价值观教育内化的体现。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着力促进“两个互动”。

一是促进学生情理互动,形成正确的价值评价。要引导他们把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过渡,以达到情理相通,认识加深。这里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理论的教育,使他们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尝观点和方法去正确认识、分析和解决各种价值观念问题,从本质上而不是从表面上认识、信服、内化社会主义价值观。

二是促进学生知行互动。激励他们把初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落实到日常行为中去。

人的行为是一种有目的的实践活动,是把人的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联系起来的纽带,是价值观教育内化的外在表现。所以培养学生社会主义价值观,一定要注意引导他们身体力行,切实从小事做起,从身边事做起。对于学生在社会主义价值观指导下的正确行为要及时给予肯定、奖赏或表扬,正面强化,使之巩固、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