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关系范文10篇-欧洲杯买球平台
时间:2023-03-23 15:40:25
群众关系范文篇1
一、强化管理,为党代表发挥作用营造良好氛围
一方面,加强制度建设,整合各方资源,保障辐射“有效”。在开展深入调查、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县委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发挥党代表作用的实施意见》,对全县发挥党代表作用工作进行统一部署,明确了具体要求,落实了相关责任。成立县、镇两级党代表发挥作用工作领导小组,由各级党委书记任组长,加强组织领导。在县委组织部设立党代表联络办公室,在各乡镇和县直机关工委设立党代表联络站,负责党代表的日常联络、活动组织、教育培训、意见收集和提案督办等工作。将254名县级党代表划分为10个代表团,51个代表小组,将489名乡镇党代表划分为118个代表小组,分别明确责任人,健全了组织网络,保障了广泛有效的辐射面。同时,通过召开会议、广播电视宣传、张贴悬挂标语等方式,积极开展宣传,营造了良好氛围。
另一方面,加强队伍培训,强化管理,保障工作“有序”。一是加强教育培训。采取授课、辅导、召开经验交流会、座谈会、参观等方式,加大对党代表的培训力度,定期开展党代表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党代表履行职责的能力和水平。二是加强日常管理。在党代表联络办公室建立党代表工作台帐和党代表活动记载册,每年将党代表的基本情况、履职情况进行登记备案。同时,采取每位党代表“一个代表证、一本记载册、一张联系卡”的方式,督促党代表履职,规范党代表管理。三是开展述职评议。年底,采取召开述职测评会的方式,组织党代表向选举单位就履行职责情况进行述职,由选举人进行民主测评,对作用发挥好的优秀党代表进行表彰,大力宣传;对不履职或履职较差的,给予批评教育。
二、搭建平台,保障党代表发挥作用履职“有途”
第一,搭建发挥党代表先锋模范作用的平台。在全县党代表中,积极开展以本职工作、作风建设、社会服务和党代表服务为主的“四项承诺”活动:本职工作承诺由党代表围绕岗位工作提出个人承诺目标;作风建设承诺由党代表按照作风建设的相关要求拟定个人加强作风建设的具体措施;社会服务承诺由党代表承诺开展扶贫帮困、助学助残等1-2项社会服务工作;党代表服务承诺由党代表按照各级党委要求承诺开展建议、走访、监督等党代表职责工作。将党代表“四项承诺”和践诺情况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进行公示公开,加强宣传引导,强化群众监督。
第二,搭建发挥党代表联系服务作用的平台。建立党委常委、委员分片联系党代表,党代表分片联系党员、群众工作机制。开展党代表结对活动,组织每名党代表结对帮扶一个困难户,通过扶信息、扶技术、扶资金等措施,帮助脱贫致富;开展党代表入户走访活动,规定党委常委、委员每年普遍走访一次所联系的党代表,党代表每年走访责任区内的党员2次以上,了解民生民愿,宣传方针政策,维护群众利益,解决群众疑难;坚持县委常委每月定点接访制度,并以党代表小组为单位,每月组织开展1次党代表接待日活动,召开座谈会,听取党员群众反映的意见和困难,做好解释、处理及相关服务工作。
第三,搭建发挥党代表决策参谋作用的平台。建立经常性征求党代表建议机制。在党委召开全会前,通过发放征求意见表、公告等方式,集中征求党代表意见和建议,为党委决策提供参考。同时,组织部开通了“12371热线”电话,在党代表联络办公室和联络站设立党代表意见箱,在××党建网设立电子信箱,随时收集党代表的意见建议。建立党代表建议处理机制。党代表联络办公室对经审查通过的党代表建议及时进行交办,承办单位接到交办的建议后,要求进行实地调查、走访代表,尽快拿出办理方案,并在接到通知之日起3个月以内办理结束。建立党代表列席党委全会或常委会机制。对凡是涉及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以及直接关系到群众切身利益热点问题的党委全会、常委会,按照确定会议议题、公告、党代表报名、确定名单、征集意见、组织旁听等步骤,积极邀请党代表列席旁听,给予发言权,为党委决策提供参考。
第四,搭建发挥党代表监督保证作用的平台。一是视察监督。每年开展1-2次党代表视察活动,组织党代表对区域内党的建设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等方面的重大问题、重要工作、重大事项和重点项目进行视察,形成视察报告,送有关部门研究处理。二是质询监督。规定党代表10人以上联名,可以书面提出对党委、纪委、党委委员、纪委委员以及党委工作部门、党的各级组织的质询案,质询案由党代表联络办公室组织质询会答复。三是检查评议监督。聘请公道正派、敢于坚持原则、群众威信高的党代表担任党风廉政建设义务监督员,开展明察暗访,每年组织党代表对党委委员、纪委委员和各级党组织领导班子进行民主评议和测评,重点加强党代表对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干部选拔任用等工作的监督。
群众关系范文篇2
一、干群关系的实质与特征
在我国,干群关系在一定意义上讲,是党群关系的具体化。正确的党群关系,是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那么相应的干群关系就是党员干部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随着时代的进步,干群关系也有了新的发展,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征。
第一,干群关系是一种特殊的利益关系。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对党群关系和干群关系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党始终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八十年来党的一切奋斗,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党群关系的这种性质决定了干群关系的性质、目标和任务。干群关系的实质就是广大党员干部在贯彻落实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的过程中,忠实地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忠诚地为群众谋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干群之间利益关系的特殊性在于,人民是利益关系的主体,而党和干部则是实现人民利益的工具。"七一"讲话更是从战略的高度,强调干群关系的状况反映党的形象和威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命。
第二,干群之间利益关系呈现出自主性和互动性两个基本特点。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思想观念得到了不断的解放和更新。最突出的一点就是自主意识的增强。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充分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尤其是增强了农民对自身利益的自主性,用农民自己的话讲就是"交够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句话一改过去"一大二公"的旧思想和旧观念,不少人还搞起了个体和私营经济。农民思想观念变了,干部思想观念也在变。尤其是改革逐渐深入和深刻,触及到了干部的切身利益,导致干部思想观念更快更彻底地转变。首先,干部自主意识的大大增强,表现在干部对自身角色和利益的双重性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而且干部的个人角色与其扮演的公共角色、个人利益与其代表的公共利益经常发生矛盾和冲突。一些干部没能正确理顺其相互关系,在利益的驱使下,以权谋私,假公济私。其次,干群之间的利益互动关系也逐渐被一些领导干部和研究人员所重视。干部、国家和群众构成了社会最基本的利益关系链。其中国家是中间环节,起调节和分配的中枢职能;而干部与群众则是通过国家的调节与分配实现利益互动的。群众是利益的最主要的创造者,是财富之源。群众的利益状况最终决定着国家的实力和干部的利益。不顾群众的物质和精神承受能力,大量从群众身上获取利益,是杀鸡取卵自毁生路。
二、干群关系存在的问题
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社会经济成分、价值观念、组织形式、物质利益和就业方式多样化趋势进一步发展。这种变化和发展必然要反映到党内,影响到党群关系和干群关系。这种形势,对于密切干群关系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一方面科技与知识日新月异,为密切干群关系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有了一定的改善和提高,为密切干群关系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多样化的现实增加了密切干群关系的难度和许多不确定因素,自主意识和利益冲突使得密切干群关系更为棘手。干群关系双方都发生了比较显著的变化,相比之下,干部队伍的变化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主导性。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党员干部成分日益多样化。党员干部队伍的吐故纳新不只局限于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解放军群体,同时也吸纳了社会其他阶层的优秀分子,如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和私营企业主等。这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不少党员干部因为机构改革和人员调整,从事商业、企业甚至个体私营。党员干部队伍与社会交流增多,既促成了党员干部队伍的复杂化,又对党员干部队伍的纯洁和统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二,党员干部自身需求和部门需求越来越膨胀。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极大提高,社会物质和文化产品的供应也日益丰富,刺激了部分先富群体的灰色消费和享受欲望。什么洋房别墅、什么高级轿车、什么三陪小姐,什么大吃海喝,什么豪赌狂嫖,等等。部分先富群体的一些做法起了负面的示范效应。不少手握重权而原本清廉的领导干部也不甘寂寞,纷纷攀比仿效,进行权钱交易、权色交易、权权交易等等,来满足自己和部门的私欲。而且是胃口越来越大,从个人到集体,从吃拿卡要到大肆敛财挥霍。这样既败坏了党员干部在群众心中的形象,又引起了广大群众对部分党员干部的不满。
第三,随着配套改革的不断深入,逐渐触及到了广大党员干部的切身利益,如医疗改革、养老保险改革、干部配车制度和教育制度的改革等。这些原先工资以外的待遇和潜在利益逐渐被新的工资制度所包容和规范,相对弹性缩小了,灰色收入的机会也减少了。尤其是政企分开以后,在经济普遍不景气的条件下,政府财政也相对紧张,党员干部的收益明显减少。不少党员干部经不住金钱和女色的诱惑,滋生和膨胀私欲,就利用手中掌握的权力,大肆谋取私利。党员干部身份的双重性与其利益的矛盾性构成了党员干部的复杂心态。党员干部也是人,也有家庭,也需要解决日常生活、住房、子女教育、交通、通讯和自我发展等等实际问题。这些利益要求满足的时间和程度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党员干部做群众工作的情绪和投入。当在家庭和社会中作为普通一员时受到某种无法接受的待遇或者自身利益受到损失后,就会自觉不自觉地影响到工作,尤其是利用工作关系和干部身份,公报私仇、假公济私的情况屡见不鲜。
第四,过去一段时期忽视和弱化思想政治工作,没有很好的教育广大党员干部,致使许多好的传统美德没有继承下来和发扬下去,却滋生和膨胀了一些不良习气和作风;没有极大地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道德水准和思想觉悟,反而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和滑坡。不少干部思想政治意识淡漠,组织纪律松散,缺乏责任心和使命感,形成等靠要的消极态度,致使工作效率不高。还有不少干部追名逐利,奉行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不顾党纪国法,贪污受贿,大肆敛财挥霍,最终走向犯罪的深渊。为此,邓小平曾痛心地说“十年最大的失误是教育”。
第五,日益严重的腐败,尤其是高层腐败致使广大人民群众对党员干部的信任度明显降低。邓小平曾经讲过,不惩治腐败,特别是党内高层的腐败现象,我们的事业就有失败的危险。就是在这样的提醒和警示下,还是有不少干部,特别是高层干部身陷腐败,纷纷落马。而且是职位级别越来越高,部门越来越多,年龄也越来越年轻。从基层的乡村干部,到中层的市县干部,再到省部级干部,甚至还有副委员长、政治局委员这样的国家领导人。从一般执法部门,到政府部门,再到党委部门、人大部门,甚至还有纪检和司法部门。从“五十九岁现象”,到了“三十九岁现象”。可见,腐败形势严峻,不容乐观。
第六,社会治安形势严峻,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致使人心浮动。社会治安状况严峻,在群众心里,是与政府和干部打击和惩治社会黑恶势力和严重刑事犯罪不力有直接关系的。有些地方干部还与社会黑恶流氓势力相互勾结,危害一方百姓。有些部门和干部还充当一些低级娱乐服务行业的保护伞,收取保护费,中饱私囊;同时也败坏社会风气,使得封建遗毒又沉渣泛起。这些事实使得广大群众对某些政府和干部失去信心,政府的形象和干部的威信在群众心中逐渐淡漠和降低。
三、干群关系协调发展的对策与展望
1、因为干部应该是为群众谋利益的,而且干部与群众存在利益的互动关系。所以协调和发展干群关系最紧要的是千方百计增加城乡居民的收入。要增加城乡居民的收入,就必须合理布局,解决好城乡居民的就业问题。要拓宽就业渠道,引进外资,鼓励和推动个体和私营企业的发展,畅通就业信息与反馈渠道,增强政府和干部为群众与用工单位"牵线搭桥"的角色和作用,推广和普及科技知识,引导群众科技致富,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同时利用政府宏观调控的职能,调节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避免两极分化。要鼓励和引导先富帮后富,沿海帮内地。要走"民先富,国家次之,官后富"的发展道路,尽快让群众先富起来,最终走向共同富裕。
2、干部因为其地位和作用的特殊和重要,必然要对周围群众产生辐射、示范效应。当干部作风好,勤政为民,使群众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利益,就能取信于民,获得群众的全心拥护和支持,群众也会积极配合干部工作;当干部作风不好,以权谋私,与民争利,不仅没有使群众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利益,而且还会损害群众利益,这样就会失信于民,引起群众的不满,群众就不会配合干部工作甚至与干部分庭抗礼。因此,需要加强和改进干部作风建设,缓解、协调和发展新形势下的干群关系。这是协调和发展干群关系的突破口和关键。
3、加强对干部的经常性教育,恢复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增强干部的法纪意识和政治觉悟。教育是提高干部道德品质和政治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多年的实践证明了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忽视和放松教育,我们的事业就要受到挫折。重视和强化教育,我们的事业就能蒸蒸日上。教育要实现经常化、正规化、多样化和科学化。教育工作不能一时紧一时松,要常抓不懈。要逐步实现教育方式正规化,教育手段多样化,教育内容科学化。要进行历史与现实的教育,进行传统与现代的教育,进行道德与法律的教育,进行政治与业务的教育。
4、选拔、任用、考核和提升干部首先要注重革命化。干部革命化的基本要求就是,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国家,忠于社会主义。忠于党就是要承认、拥护和执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按照党的性质和宗旨要求,遵守党的纪律,服从党的安排,执行党的命令,完成党的任务。忠于人民就是要忠实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人民利益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保证人民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利益。忠于国家就是要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有"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个人需要服从国家需要,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忠于社会主义就是要坚持社会主义原则和方向,坚定社会主义理想和信念,致力于不断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各项制度,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康庄大道。
5、始终不渝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深入群众,体察民情,密切干群关系。正确的群众路线要靠正确的组织路线来保证。在这个意义上说,干部是决定因素。所以,选什么样的人和怎样选人成为十分重要的事情。“用好的作风选人,选作风好的人。”这是我们的组织人事原则。要把干部作风好与不好、干群关系的好与不好作为考核干部的一项重要指标,以此作为对干部升降和奖惩的一个重要依据。
群众关系范文篇3
一、强化管理,为党代表发挥作用营造良好氛围
一方面,加强制度建设,整合各方资源,保障辐射“有效”。在开展深入调查、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县委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发挥党代表作用的实施意见》,对全县发挥党代表作用工作进行统一部署,明确了具体要求,落实了相关责任。成立县、镇两级党代表发挥作用工作领导小组,由各级党委书记任组长,加强组织领导。在县委组织部设立党代表联络办公室,在各乡镇和县直机关工委设立党代表联络站,负责党代表的日常联络、活动组织、教育培训、意见收集和提案督办等工作。将254名县级党代表划分为10个代表团,51个代表小组,将489名乡镇党代表划分为118个代表小组,分别明确责任人,健全了组织网络,保障了广泛有效的辐射面。同时,通过召开会议、广播电视宣传、张贴悬挂标语等方式,积极开展宣传,营造了良好氛围。
另一方面,加强队伍培训,强化管理,保障工作“有序”。一是加强教育培训。采取授课、辅导、召开经验交流会、座谈会、参观等方式,加大对党代表的培训力度,定期开展党代表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党代表履行职责的能力和水平。二是加强日常管理。在党代表联络办公室建立党代表工作台帐和党代表活动记载册,每年将党代表的基本情况、履职情况进行登记备案。同时,采取每位党代表“一个代表证、一本记载册、一张联系卡”的方式,督促党代表履职,规范党代表管理。三是开展述职评议。年底,采取召开述职测评会的方式,组织党代表向选举单位就履行职责情况进行述职,由选举人进行民主测评,对作用发挥好的优秀党代表进行表彰,大力宣传;对不履职或履职较差的,给予批评教育。
二、搭建平台,保障党代表发挥作用履职“有途”
第一,搭建发挥党代表先锋模范作用的平台。在全县党代表中,积极开展以本职工作、作风建设、社会服务和党代表服务为主的“四项承诺”活动:本职工作承诺由党代表围绕岗位工作提出个人承诺目标;作风建设承诺由党代表按照作风建设的相关要求拟定个人加强作风建设的具体措施;社会服务承诺由党代表承诺开展扶贫帮困、助学助残等1-2项社会服务工作;党代表服务承诺由党代表按照各级党委要求承诺开展建议、走访、监督等党代表职责工作。将党代表“四项承诺”和践诺情况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进行公示公开,加强宣传引导,强化群众监督。
第二,搭建发挥党代表联系服务作用的平台。建立党委常委、委员分片联系党代表,党代表分片联系党员、群众工作机制。开展党代表结对活动,组织每名党代表结对帮扶一个困难户,通过扶信息、扶技术、扶资金等措施,帮助脱贫致富;开展党代表入户走访活动,规定党委常委、委员每年普遍走访一次所联系的党代表,党代表每年走访责任区内的党员2次以上,了解民生民愿,宣传方针政策,维护群众利益,解决群众疑难;坚持县委常委每月定点接访制度,并以党代表小组为单位,每月组织开展1次党代表接待日活动,召开座谈会,听取党员群众反映的意见和困难,做好解释、处理及相关服务工作。
第三,搭建发挥党代表决策参谋作用的平台。建立经常性征求党代表建议机制。在党委召开全会前,通过发放征求意见表、公告等方式,集中征求党代表意见和建议,为党委决策提供参考。同时,组织部开通了“12371热线”电话,在党代表联络办公室和联络站设立党代表意见箱,在××党建网设立电子信箱,随时收集党代表的意见建议。建立党代表建议处理机制。党代表联络办公室对经审查通过的党代表建议及时进行交办,承办单位接到交办的建议后,要求进行实地调查、走访代表,尽快拿出办理方案,并在接到通知之日起3个月以内办理结束。建立党代表列席党委全会或常委会机制。对凡是涉及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以及直接关系到群众切身利益热点问题的党委全会、常委会,按照确定会议议题、公告、党代表报名、确定名单、征集意见、组织旁听等步骤,积极邀请党代表列席旁听,给予发言权,为党委决策提供参考。
第四,搭建发挥党代表监督保证作用的平台。一是视察监督。每年开展1-2次党代表视察活动,组织党代表对区域内党的建设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等方面的重大问题、重要工作、重大事项和重点项目进行视察,形成视察报告,送有关部门研究处理。二是质询监督。规定党代表10人以上联名,可以书面提出对党委、纪委、党委委员、纪委委员以及党委工作部门、党的各级组织的质询案,质询案由党代表联络办公室组织质询会答复。三是检查评议监督。聘请公道正派、敢于坚持原则、群众威信高的党代表担任党风廉政建设义务监督员,开展明察暗访,每年组织党代表对党委委员、纪委委员和各级党组织领导班子进行民主评议和测评,重点加强党代表对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干部选拔任用等工作的监督。
群众关系范文篇4
一、农村干群关系现状不容乐观
当前农村干群关系可划分为三种类型:
1、基本融洽型。干部公道正派、自身廉洁程度高,能为群众办实事。换言之,群众的意愿就是干部的工作重点,群众自然理解、支持、拥护干部。如盐津81个村办的支部、村委会一班人自2000年“村改”上任以来,能充分尊重群众意见,重大问题都经过群众民主讨论决定;处理具体事情能主持公道,不偏不倚,宅基地审批、村财务等都能公之于众;他们通过政府扶持、群众集资、以劳代资等形式,筹集资金,先后修通了村公路,建起了教学楼,让群众看上了闭路电视,吃上了自来水,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群众对此赞不绝口。由于干群间的想法和做法同步共振,村里政令畅通,出现了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良好局面。
2、冷淡疏远型。此类村一般经济条件比较差,农民负担重,自愿当村干部者微乎其微,在职者也是很勉强,甚至个别村把选干部当儿戏,他们认为谁当干部都一样。某村一男青年30多岁,一直为娶不上媳妇而苦恼,群众便“大方”地把“村长”的桂冠送给他。类似村的群众形成了一种麻木心理,认为谁当干部都与自己没有直接的利害关系,耕种土地不靠你,不批不斗不怕你,自然也就不敬你。在这些村,干部得不到群众拥护,违法乱纪的干部也没有多少人检举揭发。干部与群众来往很多,干部抱怨群众,群众对干部不寄希望。
3、紧张对立型。这些村要么经济落后,要么历史遗留问题多,宗族斗争多,啥事都难办,群众得不到实惠。在很大程度上是村干部的问题。一是以权谋私,利用手中的权力为己为亲友谋利。只要对己有利则不择手段,不计后果,能捞则捞,能贪则贪;二是作风霸道,村干部说了算,任何事不同群众协商,我行我素,俨然一个“土皇帝”;三是大事不公开,财务不公开,一手把持。有些村干部借口跑项目,出门租小车、乘飞机、住高档宾馆,大肆请客送礼,慷集体之慨,而村财务负债累累;四是用公用设施实施个人报复。谁不留意得罪了“太上皇”就卡水卡电逼其就范,包括所在地的机关单位、学校都不能幸免。有时无端摊派,要多少就多少,少一分就断水、断电等。用群众的话说,他们生活好了,但精神上还没有“解放翻身”。五是因干群矛盾尖锐导致村干部遭报复的事件时有发生。
二、农村干群关系存在问题的原因
1、一些干部为群众服务的意识淡薄。一是自身不廉洁,利用职权挤占拉用集体财物,乱批乱占宅基地,用公款吃喝,搞不正当竞争等。二是拉帮结派,任人唯亲,培植自己的势力,异己者别想修屋建房,甚至个别干部拿结婚办手续卡脖子牵制你,好像他当村干部是专门为压制别人,而不是为群众服务。
2、少数干部素质较低,工作能力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一是村干部年龄老化,文化素质低。受文件水平制约,不少村干部面对不断发展的新形势,深感力不从心,想搞好工作,却不知道从何入手;不甘落后,却找不到突破口。于是自己苦恼,群众抱怨处境十分尴尬。二是工作方法简单粗暴:过去群众干活吃粮都要找村干部,靠村干部,实行责任制以来,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钱粮都在自己手里,干部反过来要靠群众“吃饭”。加之,近几年农民的市场意识、法制观念、民主意识不断增强,而干部的政策水平、工作方法都没有相应提高,还是沿用过去那种行政命令式的工作方法,缺乏过细的思想工作,动辄训斥,甚至打骂群众,导致工作中屡碰“钉子”,感情距离越拉越大。
3、农民隐形负担仍然不轻。这是引发干群矛盾最直接,也是最主要的原因。近年来,尽管减轻农民负担的工作抓得很有成效,但农民负责仍然是一个沉重的话题。有的地方表面上看没有超过中央规定的比例,但农民的隐形负担却有增无减。首先税费政策和任务指标矛盾,往往是任务指标远远超过实际税源。如农业特产税,按政策据实征收肯定完不成不了任务,而为完成任务搞平均摊派又违反了政策。遇上灾年,农民收入减少而上面的政策不变,任务不减,同时还要强调减轻农民负担,搞得基层干部左右为难。执行政策得罪群众,不执行政策得罪上级,伸手要钱群众不满意,完不任务上级不答应(好在从今年起已不再征收)。其次,基层政权机构臃肿,冗员过多,在客观上使农民负担过重成为一种必然,税费收不上来,干部的工资没保证。第三,农民负担过重还有一些社会原因。如城区学校公办教师拥挤不堪,而在农村公办教师却寥寥无几,自然要用大量的民教替代,其结果必然是农民负担过重,教育质量下降,形成恶性循环。
三、改善农村干群关系的思考
有人把基层干部称为“中国农村的脊梁”,这是有一定道理的。群众的愿望要靠他们来组织实现,党的政策要靠他们上传下达,农村干群关系处理的如何不仅直接关系到农村的稳定和发展,而且关系到一个地区乃至整个国家的稳定与发展。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形势下,必须认真探索和研究农村干群关系的新途径和新路子。
1、发展经济是改善农村干群关系的治本之策。当前,广大农民想的是致富,盼的是服务,干部能为群众致富出谋划策,排忧解难,群众就离不开干部。反之,干部就成了群众的累赘和负担,无形中就会拉开与群众的距离。如果乡镇政府精减机构,切实转变职能,把工作重点转移到引导支持、保护和服务群众上来,干群关系将会发生很大的改善,这已是当前农村亟待解决、刻不容缓的大事。与此同时,必须千方百计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目前大部分乡村集体经济比较薄弱,有的村可以说一片空白,花一分钱都要从农民腰包掏。如果集体经济壮大了,就能反哺群众生活生产,使农民负担减轻,干群关系岂有不好之理。
2、重塑干部形象是改善农村干群关系的关键环节。一是改进工作作风,教育干部坚持全心会意为人民服务,反对脱离群众,不干实事;坚持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的工作作风,反对虚假浮夸;坚持艰苦创业,反对奢侈浪费;坚持遇事同群众商量,反对强迫命令;坚持办事公道;反对以权谋私;坚持把完成上级任务和维护农民利益统一起来,反对不顾大局和损害农民利益的行为。二是提高村干部的服务水平。主要是提高干部执行政策的能力,运用法律、经济、行政和思想教育手段解决各种纠纷的能力和正确处理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能力。当然,在要求干部重塑形象的同时,也要体谅他们的难处,他们处在最基层,工作环境差,条件没有保障,因此,上级组织要在工作和生活等方面予以关心和支持。
群众关系范文篇5
随着国企改革步伐的加快,企业工会工作的主体、对象、内容、环境发生了一系列深刻的变化。基层工会干部要在新形势下做好工作,就要讲究工作艺术,善于协调各种关系,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作用,切实维护好职工的切身利益,引导职工积极支持和参与改革,在企业改革发展中发挥主力军作用。
一、与党组织关系的协调
企业党组织与工会组织的关系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党组织对工会组织的领导,是工会组织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发挥作用的根本保证,也是工会干部正确行使权力的根本保证。因此,要搞好与党组织关系的协调,工会干部就要自觉接受党组织的领导,紧紧围绕企业党委在每个时期的中心任务,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善于把党委的号召变成广大职工的自觉行为,使党委感到工会组织是企业工作的有力助手。
同时,工会干部必须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主动加强与党组织的信息交流,把职工群众的意见和要求,以及工会工作的有关情况和自己对各类重大问题的见解向党组织汇报,争取得到党组织的理解和支持。与行政部门在某些方面有不同意见时,及时向党委汇报,由党委出面协调,帮助解决。
二、与行政部门关系的协调
工会与企业行政是相互支持、合作的平等伙伴关系。工会干部要与行政搞好互助合作关系,让它感到工会组织是行政的有力臂膀,工作离不开工会。同时,又要站在职工群众利益的立场上,与行政平等协商,据理力争,积极维护职工利益。在工作实践中,工会干部利用党政工联席会、职工代表联席会、工会各工作委员会与行政有关科室工作联系制度、恳谈会等途径,及时与行政沟通信息。利用工会举办文艺演出、书画展、运动会等文体活动的时机,邀请行政领导参加,增进彼此间的理解和沟通,为工作上的支持与合作打下良好基础。同时,工会组织要紧紧围绕矿井安全生产和改革发展,广泛发动和组织职工开展劳动竞赛、发明创造、小改小革、提合理化建议等活动,积极为矿井发展献计献策,贡献力量。与此同时,还要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把职工群众的建议和意见反映给行政领导,特别是就有关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与行政领导及时进行协商,寻求解决途径。公务员之家欧洲杯买球平台的版权所有
三、要搞好与职工群众关系的协调
工会干部就要敢于、善于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工会干部在参与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矿井改革方案、奖惩制度的制订过程中,应及时、充分地反映职工的意见和建议,努力使职工的意愿和要求体现在决策之中。在日常工作中,把为职工说话、办事作为自己的主要职责,对职工反映的问题尽力帮助解决。
群众关系范文篇6
一是领导重视,行动迅速。自镇5月25日召开创先争优活动动员大会后,6月8日村按照镇创先争优工作会议精神,制定了工作方案,成立了领导小组,召开了创先争优活动动员会议,明确活动开展的目的、具体要求、方法步骤等,并进行详细的安排,为争创活动顺利开展提供了保障。
二是目标明确,特色突出。党支部根据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实际,以当前的中心工作为目标,从村维稳、计生、矛盾纠纷、困难救助、下岗失业人员服务、小区物业管理等为民办实事工作着手,将创先争优工作促步推向深入,突出了争创活动以村里服务为主的争创特色,通过开展“五个一”活动,引导党员争做“五个模范”(勤奋学习的模范、服务群众的模范、遵纪守法的模范、争创佳绩的模范、促进和谐的模范)。充分发挥了党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公务员之家
三是党组织和党员承诺切合实际。在6月底前全部完成了组织和党员的公开承诺并上墙公示。通过调研提诺、支部审诺、组织定诺、宣誓承诺、公开示诺、认真践诺、多方评诺的7个程序,对不符合实际、达不到标准的承诺事项,进行调整和修改,坚决杜绝了走过场、流行式的不良现象。村内的重点纠纷、棘手矛盾、群众最直接、最关心的问题因人因支部进行了分解,在深入走访调研的基础上研究提出承诺事项,填写《党支部公开承诺书》;党员根据自身能力特点,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有针对性地提出承诺事项。
四是创先争优活动初见成效。党员群众关系更和谐。利用板报、宣传栏、党员座谈会等形式认真宣传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性,扩大群众知晓率。积极调动党员、人大代表、老干部、青年团员、文艺骨干等力量加入到创先争优队伍中,发挥集体的智慧,共协助特困人员申请最低生活保障12户,为三民办理城市医保169册,申报房屋补贴4户,申请小额贷款80户,申请廉租住房6户,为残疾人提供服务30余次。群众对党员的认可度加深了,党员群众关系有了明显的改善,党员的凝聚力和号召力明显提高。强化了党员责任。有效加强了党员干部队伍的日常教育和管理,提高党支部的服务功能、激发了广大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了党员们参与村内村务事务的激情,强化党员干部的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时间意识、服务意识,基层组织的战斗力堡垒作用有了新的加强。稳定了社会秩序。创先争优以来调解大的矛盾纠纷3起,上门入户调解20余次,平息恶性上访事件1起、进行了普法宣教2次,发放了宣传资料200余份,严格落实了党员承诺制,切实加强对辖区内环境的整治,以打造平安村为目标,完善了综治维稳网络,有效发挥联勤联动作用,扎实开展对外来流动人员的排查,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工作责任制,为维护一方社会稳定,建立和谐新农村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五是下一步的打算。将继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朝着建设成为文明、平安、和谐新农村的目标,扎实推进创先争优活动的开展。
群众关系范文篇7
一、是领导重视,行动迅速。自镇5月25日召开创先争优活动动员大会后,6月8日xx村按照镇创先争优工作会议精神,制定了工作方案,成立了领导小组,召开了创先争优活动动员会议,明确活动开展的目的、具体要求、方法步骤等,并进行详细的安排,为争创活动顺利开展提供了保障。
二、是目标明确,特色突出。党支部根据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实际,以当前的中心工作为目标,从xx村维稳、计生、矛盾纠纷、困难救助、下岗失业人员服务、小区物业管理等为民办实事工作着手,将创先争优工作促步推向深入,突出了争创活动以村里服务为主的争创特色,通过开展“五个一”活动,引导党员争做“五个模范”(勤奋学习的模范、服务群众的模范、遵纪守法的模范、争创佳绩的模范、促进和谐的模范)。充分发挥了党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
三、是党组织和党员承诺切合实际。在6月底前全部完成了组织和党员的公开承诺并上墙公示。通过调研提诺、支部审诺、组织定诺、宣誓承诺、公开示诺、认真践诺、多方评诺的7个程序,对不符合实际、达不到标准的承诺事项,进行调整和修改,坚决杜绝了走过场、流行式的不良现象。村内的重点纠纷、棘手矛盾、群众最直接、最关心的问题因人因支部进行了分解,在深入走访调研的基础上研究提出承诺事项,填写《党支部公开承诺书》;党员根据自身能力特点,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有针对性地提出承诺事项。
群众关系范文篇8
一是领导重视,行动迅速。自镇5月25日召开创先争优活动动员大会后,6月8日xx村按照镇创先争优工作会议精神,制定了工作方案,成立了领导小组,召开了创先争优活动动员会议,明确活动开展的目的、具体要求、方法步骤等,并进行详细的安排,为争创活动顺利开展提供了保障。
二是目标明确,特色突出。党支部根据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实际,以当前的中心工作为目标,从xx村维稳、计生、矛盾纠纷、困难救助、下岗失业人员服务、小区物业管理等为民办实事工作着手,将创先争优工作促步推向深入,突出了争创活动以村里服务为主的争创特色,通过开展“五个一”活动,引导党员争做“五个模范”(勤奋学习的模范、服务群众的模范、遵纪守法的模范、争创佳绩的模范、促进和谐的模范)。充分发挥了党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
三是党组织和党员承诺切合实际。在6月底前全部完成了组织和党员的公开承诺并上墙公示。通过调研提诺、支部审诺、组织定诺、宣誓承诺、公开示诺、认真践诺、多方评诺的7个程序,对不符合实际、达不到标准的承诺事项,进行调整和修改,坚决杜绝了走过场、流行式的不良现象。村内的重点纠纷、棘手矛盾、群众最直接、最关心的问题因人因支部进行了分解,在深入走访调研的基础上研究提出承诺事项,填写《党支部公开承诺书》;党员根据自身能力特点,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有针对性地提出承诺事项。
群众关系范文篇9
一是领导重视,行动迅速。自镇5月25日召开创先争优活动动员大会后,6月8日社区按照镇创先争优工作会议精神,制定了工作方案,成立了领导小组,召开了创先争优活动动员会议,明确活动开展的目的、具体要求、方法步骤等,并进行详细的安排,为争创活动顺利开展提供了保障。
二是目标明确,特色突出。社区党委根据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实际,以当前的中心工作为目标,从社区维稳、计生、矛盾纠纷、困难救助、下岗失业人员服务、小区物业管理等为民办实事工作着手,将创先争优工作促步推向深入,突出了争创活动以社区服务为主的争创特色,通过开展“五个一”活动,引导社区党员争做“五个模范”(勤奋学习的模范、服务群众的模范、遵纪守法的模范、争创佳绩的模范、促进和谐的模范)。充分发挥了党组织在建设文明和谐社区中的领导核心作用,着力打造平安型和服务型社区,推进文明和谐社区建设。
三是党组织和党员承诺切合实际。社区在6月底前全部完成了组织和党员的公开承诺并上墙公示。通过调研提诺、支部审诺、组织定诺、宣誓承诺、公开示诺、认真践诺、多方评诺的7个程序,对不符合实际、达不到标准的承诺事项,进行调整和修改,坚决杜绝了走过场、流行式的不良现象。社区党委将辖区内的重点纠纷、棘手矛盾、群众最直接、最关心的问题因人因支部进行了分解,在深入走访调研的基础上研究提出承诺事项,填写《党组织公开承诺书》;党员根据自身能力特点,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有针对性地提出承诺事项。公务员之家:
群众关系范文篇10
一是领导重视,行动迅速。自xx镇5月25日召开创先争优活动动员大会后,6月8日社区按照xx镇创先争优工作会议精神,制定了工作方案,成立了领导小组,召开了创先争优活动动员会议,明确活动开展的目的、具体要求、方法步骤等,并进行详细的安排,为争创活动顺利开展提供了保障。
二是目标明确,特色突出。社区党委根据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实际,以当前的中心工作为目标,从社区维稳、计生、矛盾纠纷、困难救助、下岗失业人员服务、小区物业管理等为民办实事工作着手,将创先争优工作促步推向深入,突出了争创活动以社区服务为主的争创特色,通过开展“五个一”活动,引导社区党员争做“五个模范”(勤奋学习的模范、服务群众的模范、遵纪守法的模范、争创佳绩的模范、促进和谐的模范)。充分发挥了党组织在建设文明和谐社区中的领导核心作用,着力打造平安型和服务型社区,推进文明和谐社区建设。
三是党组织和党员承诺切合实际。社区在6月底前全部完成了组织和党员的公开承诺并上墙公示。通过调研提诺、支部审诺、组织定诺、宣誓承诺、公开示诺、认真践诺、多方评诺的7个程序,对不符合实际、达不到标准的承诺事项,进行调整和修改,坚决杜绝了走过场、流行式的不良现象。社区党委将辖区内的重点纠纷、棘手矛盾、群众最直接、最关心的问题因人因支部进行了分解,在深入走访调研的基础上研究提出承诺事项,填写《党组织公开承诺书》;党员根据自身能力特点,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有针对性地提出承诺事项。
相关文章
基层群众文化团队建设与发展策略 2022-10-13 15:28:51
基层群众自治实践的困境与进路 2022-10-10 15:47:44
基层群众文化建设路径分析 2022-09-27 09:39:21
提升群众满意度工作专题会议工作汇报 2022-07-19 08:18:33
群众文化活动组织与开展策略 2022-06-13 09:48:15
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与发展路径 2022-05-09 10:5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