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事务代办制范文10篇-欧洲杯买球平台

时间:2023-03-14 15:52:35

群众事务代办制

群众事务代办制范文篇1

一、主要做法

群众事务代办制,主要是设立乡、村两级代办员,帮助群众办理宅基、户口、升学、打工、婚丧嫁娶、信访案件等各种事务,使群众办事“只找一个人,只进一道门”。

(一)设立专门工作机构。成立××壮族乡便民服务中心,由乡党政办抽调专人负责组织乡财政所、计生办、民政所、老龄办、派出所、土管所、司法所、信访办、城建所、经管中心、林业站等相关站所工作人员统一携带公章、办公用品,在便民服务中心集中办公,综合服务。

(二)确定代办员职权职责。各村委会设一名“代办员”,统一由村委会副主任兼任,每人每月由乡政府发给30元交通补贴,各村委会的治保调解主任为信访代办员,群众办理各类信访上访案件;乡直有关单位的相关责任人为乡级“代办员”,负责代办需经县级有关部门审核批准的事务。

(三)确定代办内容。为群众提供林业采伐指标的申报及审批;计划生育登记、办理准生证;民政优抚、老龄证等;农村建房及其他用地审批;户籍、身份证办理及公安管控物品的审批;民事诉状;组织、人事关系的接转;信访代办;其他需要代办的事项等十项代办服务。

(四)明确办理时限。乡便民服务中心可直接办理的,一天内必须办理完毕,乡便民服务中心不能直接办理或需县级以上部门办理的,必须在五个工作日内将代办情况书面告知群众。

(五)主要工作流程。

受理:群众把需要办理的事项委托给村“代办员”,由村“代办员”登记并收集相关材料。

代办:村“代办员”每周日、周三到乡便民服务中心集中办理,超出乡职权范围内需经县有关部门审核批准的,由乡级“代办员”负责代办,涉及面广、较为集中的事项由乡代办点协调相关职能部门上门办理。

回复:每名村“代办员”都持有一本《代办事项落实卡》,代办后,群众在《落实卡》上签字或按手印。

跟踪监督:乡党委定期不定期对代办事项落实情况进行抽查,确保件件代办事项落到实处。

(六)严格代办员管理。乡、村两级“代办员”统一培训后上岗,并对村“代办员”提出对群众办理事项不推诿、不拖拉、不收费、不吃请的“四不”要求;对乡“代办员”提出在集中办公时间内,不准请假、不准离岗的“两不准”要求。

二、初步成效

××乡自实行“群众事务代办制”以来,村“代办员”为群众代办各类事项214件,包括信访件36件,办结率为98%。这种“群众动嘴、干部跑腿”的做法,既方便了群众,融洽了党群干群关系,又提高了政府和站所的工作效能,得到了全乡人民群众的好评。

(一)便利了人民群众。“群众事务代办制”实行后,由各村委会由副主任兼任“村级代办员”、治保调解主任兼任信访代办员,将群众需要代办事项收集后,统一到乡便民服务中心办理,使人民群众办事在时间、金钱、精力上都得到了极大的便利,深受广大人民群众欢迎。大厂村委会岩洛场村村民胡建荣找本村“代办员“办理了粮种直补存折更名和儿子的准生证,他说:“原来到乡上办事,要么材料不齐,要么办事的人不在,得跑好几回,现在有了代办员,只要在村委会就能把事办了。”

(二)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乡、村两级“代办员”积极主动为人民群众提供代办服务,使党在农村的各项优惠政策得到了很好的落实,让广大人民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进一步拉近了党群干群关系,加强了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三)提高了政府工作效率。“群众事务代办制”的实行,特别是成立“便民服务中心”,明确乡政府各相关站所统一集中办公,村“代办员”集中办理群众事务,明显提高了乡政府工作效率,改变了乡政府和广大干部职工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派出所干警秦文敏说:“办户口,缺一样手续和错一个字都不行,村里的群众又不懂政策,经常要跑好几回,现在实行‘代办制’,事情办起来顺手多了,效率也比以前高多了”。

三、存在困难和问题

××乡“群众事务代办制”已初步形成了一套体系,但在实行过程中,也还存在一些需加以完善和改进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宣传不到位。由于交通条件差和人员配备不足等原因,造成宣传力度还不够,没有达到家喻户晓。二是经费保障不足。由于乡财力有限,××乡只按照每月每人30元的标准发放交通补贴,难以满足代办员的代办工作需要。三是管理机制不健全。在代办员的工作管理中,缺乏激励约束机制,在激励先进、鞭策后进措施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四是工作流程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乡“群众事务代办制”的工作流程主要分为受理、代办、回复和跟踪监督等环节,总体环节基本明确,但各环节中工作还有待于进一步细化、规范。

四、推行实施群众事务代办制的思考

从××乡近半年的实施情况看,“群众事务代办制”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操作办法也基本可行,具备在全县各乡镇推广落实的条件。

第一,要强化组织领导。全面推行“群众事务代办制”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举措,对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吸引力、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各乡镇要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专门工作机构,明确专人具体负责组织协调和监督管理,为群众事务代办工作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第二,要加强舆论宣传。各乡镇要充分利用黑板报、宣传栏等各种宣传工具,采取多种宣传方式,广泛宣传实施群众事务代办制工作的必要性,以及代办服务项目、办理程序等具体做法,使广大服务对象充分认识和了解村民事务代办制,做到家喻户晓。特别要广泛宣传交通不便、自然村多的村推广该项工作所取得显著成效,努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同时,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构建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建议春耕生产结束后,及时召开全县现场会,争取下半年在全县推开此项工作。

第三,要完善相关配套措施。一要完善代办员补贴措施。为确保群众事务代办服务中心工作正常开展,在各乡(镇)筹集工作经费的基础上,建议县财政适度支持,每个乡镇每年划拨5000元作为专项工作经费,确保“代办员”工作补贴落到实处。二要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充分调动“代办员”工作积极性。三要配备满足代办工作需要和方便群众办事的办公软硬件设施,解决必要的办公经费。

第四,要规范工作原则和代办范围。一要坚持代办原则。群众要求代办的事务必须合法合规,群众事务按照规定的程序受理、承办、回复,体现义务便民原则,对代办范围内的群众事务,不论大小,要随时受理,限期办结回复。二要规范代办范围。代办员代办的群众事务必须是群众愿意委托代办、代办员能够代办且合法合规的群众事务,对不在代办事务范围、不能或不宜代办的群众事务不予受理,并做好解释工作。三是要建立村代办站。在村委会办公地设立代办站,挂牌办公,并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开展工作,站长由村党支部书记兼任,实行村干部轮流值班制,每天安排一名村干部值班,负责接受、登记、处理本村群众委托代办事务。四是要选好代办员。代办员应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有一定的办事能力,群众信任且有一定威信,经村党支部委员会讨论通过。五是要明确代办职责。村“两委”党员干部代办员分片包组,负责所联系片组代办工作的指导、协调和管理,其他农村党员代办员进行结对服务农户,受理农户委托代办事务。六是要规范代办程序。代办员要按“问事、受理、代办、回复”的程序来代办群众事务。

第五,要完善具体工作流程。代办过程中要进一步完善问事、受理、代办、回复四个环节,并明确每一个环节的时限、责任等。一是问事环节。每位代办员按党支部的要求负责联系一定数量的农户,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的办法,通过个别入户走访、座谈征求意见等方式,及时了解群众要求做什么、有什么事需要乡镇村干部帮助解决。二是受理环节。申办人备齐相关材料后交给代办员,代办员在职权范围内可以当场办理的,给予当场办理;不能当场办理且不需当事人在场办理的事项,则接受委托到相关部门全程代办;需要当事人在场办理的事项,则由代办员带领当事人协同办理。接受委托时,由代办员填写《村民事务代办承办单》和《村民事务代办记录簿》,作为委托代办依据。三是代办环节。在乡镇辖区范围内可以代办的事项,由代办员直接送到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或有关职能站所帮助办理;涉及县级职能部门办理的事项,经汇总后,由乡镇代办员送到县级职能部门帮助办理。对程序简便,申请材料齐全,可当场办理的申请事项,作为“即办件”,实行直接办理;对不能立即办理的申请事项,需补齐材料或现场勘查的事项,作为“承办件”,实行承诺办理;对生产性项目、技术履行项目和需由两个以上部门办理的事项,作为“联办件”,实行联合办理;对需报上级办理的申请事项,作为“上报件”,实行跟踪办理,明确承诺该事项的办理时限,并与上级部门联系,尽快为群众办理;对国家明令禁止、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不符合发展规划的申请事项,作为“退回件”,实行答复办理。四是回复环节。代办事务办结后,由代办员把办结的事务带回村里,分别向委托人予以回复,并由委托人在“代办事项落实卡”上签字认可。

群众事务代办制范文篇2

一、主要做法

群众事务代办制,主要是设立乡、村两级代办员,帮助群众办理宅基、户口、升学、打工、婚丧嫁娶、信访案件等各种事务,使群众办事“只找一个人,只进一道门”。

(一)设立专门工作机构。成立××壮族乡便民服务中心,由乡党政办抽调专人负责组织乡财政所、计生办、民政所、老龄办、派出所、土管所、司法所、信访办、城建所、经管中心、林业站等相关站所工作人员统一携带公章、办公用品,在便民服务中心集中办公,综合服务。

(二)确定代办员职权职责。各村委会设一名“代办员”,统一由村委会副主任兼任,每人每月由乡政府发给30元交通补贴,各村委会的治保调解主任为信访代办员,群众办理各类信访上访案件;乡直有关单位的相关责任人为乡级“代办员”,负责代办需经县级有关部门审核批准的事务。

(三)确定代办内容。为群众提供林业采伐指标的申报及审批;计划生育登记、办理准生证;民政优抚、老龄证等;农村建房及其他用地审批;户籍、身份证办理及公安管控物品的审批;民事诉状;组织、人事关系的接转;信访代办;其他需要代办的事项等十项代办服务。

(四)明确办理时限。乡便民服务中心可直接办理的,一天内必须办理完毕,乡便民服务中心不能直接办理或需县级以上部门办理的,必须在五个工作日内将代办情况书面告知群众。

(五)主要工作流程。

受理:群众把需要办理的事项委托给村“代办员”,由村“代办员”登记并收集相关材料。

代办:村“代办员”每周日、周三到乡便民服务中心集中办理,超出乡职权范围内需经县有关部门审核批准的,由乡级“代办员”负责代办,涉及面广、较为集中的事项由乡代办点协调相关职能部门上门办理。

回复:每名村“代办员”都持有一本《代办事项落实卡》,代办后,群众在《落实卡》上签字或按手印。

跟踪监督:乡党委定期不定期对代办事项落实情况进行抽查,确保件件代办事项落到实处。

(六)严格代办员管理。乡、村两级“代办员”统一培训后上岗,并对村“代办员”提出对群众办理事项不推诿、不拖拉、不收费、不吃请的“四不”要求;对乡“代办员”提出在集中办公时间内,不准请假、不准离岗的“两不准”要求。

二、初步成效

××乡自实行“群众事务代办制”以来,村“代办员”为群众代办各类事项214件,包括信访件36件,办结率为98%。这种“群众动嘴、干部跑腿”的做法,既方便了群众,融洽了党群干群关系,又提高了政府和站所的工作效能,得到了全乡人民群众的好评。

(一)便利了人民群众。“群众事务代办制”实行后,由各村委会由副主任兼任“村级代办员”、治保调解主任兼任信访代办员,将群众需要代办事项收集后,统一到乡便民服务中心办理,使人民群众办事在时间、金钱、精力上都得到了极大的便利,深受广大人民群众欢迎。大厂村委会岩洛场村村民胡建荣找本村“代办员“办理了粮种直补存折更名和儿子的准生证,他说:“原来到乡上办事,要么材料不齐,要么办事的人不在,得跑好几回,现在有了代办员,只要在村委会就能把事办了。”

(二)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乡、村两级“代办员”积极主动为人民群众提供代办服务,使党在农村的各项优惠政策得到了很好的落实,让广大人民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进一步拉近了党群干群关系,加强了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三)提高了政府工作效率。“群众事务代办制”的实行,特别是成立“便民服务中心”,明确乡政府各相关站所统一集中办公,村“代办员”集中办理群众事务,明显提高了乡政府工作效率,改变了乡政府和广大干部职工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派出所干警秦文敏说:“办户口,缺一样手续和错一个字都不行,村里的群众又不懂政策,经常要跑好几回,现在实行‘代办制’,事情办起来顺手多了,效率也比以前高多了”。

三、存在困难和问题

××乡“群众事务代办制”已初步形成了一套体系,但在实行过程中,也还存在一些需加以完善和改进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宣传不到位。由于交通条件差和人员配备不足等原因,造成宣传力度还不够,没有达到家喻户晓。二是经费保障不足。由于乡财力有限,××乡只按照每月每人30元的标准发放交通补贴,难以满足代办员的代办工作需要。三是管理机制不健全。在代办员的工作管理中,缺乏激励约束机制,在激励先进、鞭策后进措施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四是工作流程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乡“群众事务代办制”的工作流程主要分为受理、代办、回复和跟踪监督等环节,总体环节基本明确,但各环节中工作还有待于进一步细化、规范。

四、推行实施群众事务代办制的思考

从××乡近半年的实施情况看,“群众事务代办制”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操作办法也基本可行,具备在全县各乡镇推广落实的条件。

第一,要强化组织领导。全面推行“群众事务代办制”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举措,对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吸引力、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各乡镇要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专门工作机构,明确专人具体负责组织协调和监督管理,为群众事务代办工作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第二,要加强舆论宣传。各乡镇要充分利用黑板报、宣传栏等各种宣传工具,采取多种宣传方式,广泛宣传实施群众事务代办制工作的必要性,以及代办服务项目、办理程序等具体做法,使广大服务对象充分认识和了解村民事务代办制,做到家喻户晓。特别要广泛宣传交通不便、自然村多的村推广该项工作所取得显著成效,努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同时,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构建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建议春耕生产结束后,及时召开全县现场会,争取下半年在全县推开此项工作。

第三,要完善相关配套措施。一要完善代办员补贴措施。为确保群众事务代办服务中心工作正常开展,在各乡(镇)筹集工作经费的基础上,建议县财政适度支持,每个乡镇每年划拨5000元作为专项工作经费,确保“代办员”工作补贴落到实处。二要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充分调动“代办员”工作积极性。三要配备满足代办工作需要和方便群众办事的办公软硬件设施,解决必要的办公经费。

第四,要规范工作原则和代办范围。一要坚持代办原则。群众要求代办的事务必须合法合规,群众事务按照规定的程序受理、承办、回复,体现义务便民原则,对代办范围内的群众事务,不论大小,要随时受理,限期办结回复。二要规范代办范围。代办员代办的群众事务必须是群众愿意委托代办、代办员能够代办且合法合规的群众事务,对不在代办事务范围、不能或不宜代办的群众事务不予受理,并做好解释工作。三是要建立村代办站。在村委会办公地设立代办站,挂牌办公,并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开展工作,站长由村党支部书记兼任,实行村干部轮流值班制,每天安排一名村干部值班,负责接受、登记、处理本村群众委托代办事务。四是要选好代办员。代办员应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有一定的办事能力,群众信任且有一定威信,经村党支部委员会讨论通过。五是要明确代办职责。村“两委”党员干部代办员分片包组,负责所联系片组代办工作的指导、协调和管理,其他农村党员代办员进行结对服务农户,受理农户委托代办事务。六是要规范代办程序。代办员要按“问事、受理、代办、回复”的程序来代办群众事务。

第五,要完善具体工作流程。代办过程中要进一步完善问事、受理、代办、回复四个环节,并明确每一个环节的时限、责任等。一是问事环节。每位代办员按党支部的要求负责联系一定数量的农户,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的办法,通过个别入户走访、座谈征求意见等方式,及时了解群众要求做什么、有什么事需要乡镇村干部帮助解决。二是受理环节。申办人备齐相关材料后交给代办员,代办员在职权范围内可以当场办理的,给予当场办理;不能当场办理且不需当事人在场办理的事项,则接受委托到相关部门全程代办;需要当事人在场办理的事项,则由代办员带领当事人协同办理。接受委托时,由代办员填写《村民事务代办承办单》和《村民事务代办记录簿》,作为委托代办依据。三是代办环节。在乡镇辖区范围内可以代办的事项,由代办员直接送到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或有关职能站所帮助办理;涉及县级职能部门办理的事项,经汇总后,由乡镇代办员送到县级职能部门帮助办理。对程序简便,申请材料齐全,可当场办理的申请事项,作为“即办件”,实行直接办理;对不能立即办理的申请事项,需补齐材料或现场勘查的事项,作为“承办件”,实行承诺办理;对生产性项目、技术履行项目和需由两个以上部门办理的事项,作为“联办件”,实行联合办理;对需报上级办理的申请事项,作为“上报件”,实行跟踪办理,明确承诺该事项的办理时限,并与上级部门联系,尽快为群众办理;对国家明令禁止、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不符合发展规划的申请事项,作为“退回件”,实行答复办理。四是回复环节。代办事务办结后,由代办员把办结的事务带回村里,分别向委托人予以回复,并由委托人在“代办事项落实卡”上签字认可。

群众事务代办制范文篇3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创新行政审批(审核、核定)工作机制,围绕“简化程序、减少环节、优化流程、提高效率”的工作目标,进一步完善人社事务审批服务体系,为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全程代办服务,打造人社部门优质公共服务品牌。

二、代办原则

(一)主动告知。凡来我局办事的群众,各业务经办大厅和业务经办股室人员均应主动告知其所办事务程序。

(二)全程服务。业务经办大厅应明确代办人员,受理代办事项后,对代办的事项提供全程代办服务。

(三)合法高效。代办行为必须依法依规,不得损害公共利益和群众合法权益,坚持即时受理、限时办结、及时反馈。

三、代办范围

凡在本系统范围内需两个股室(单位)以上办理的事项均应实行代办。主要代办事项内容包括:

(1)办理退休手续涉及的事项;

(2)办理小额担保贷款涉及的事项;

(3)医疗保险待遇审核涉及的事项;

(4)首次办理参保登记、核定涉及的事项;

(5)工伤保险待遇审核涉及的事项;

(6)失业保险待遇审核涉及的事项;

(7)行政许可事项;

(8)其它涉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方面的事项。

四、代办实施单位

县劳动就业管理局(人才交流中心)、县社会保险基金征收稽查局、县医疗保险局、县社会养老保险局、县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局是代办制的实施单位。各实施单位均应在一、二楼大厅设立代办处,并由各带班领导具体负责代办事项的组织实施工作,随时指派专人承担代办工作。

五、代办程序

(一)提示。凡来我局办事的群众,各主要业务股室及业务经办大厅工作人员均应告知代办相关事务内容、程序和需提供的相关资料。

(二)受理。凡来办事者自身准备的资料齐备的(除在办理过程中应由本部门相关单位负责提供的以外),由主办的经办机构窗口受理,并由业务大厅带班领导指派专人对需办理事项提供代办服务。

(三)承办。各经办服务大厅代办员负责向本部门各职能股室提交相关材料,承办代办事项。职能股室按照“能当场办的即时办,不能当场办的限时办,涉及2个以上部门的联合办”的原则,积极协调配合,及时办理。

(四)回复。代办事项办结后,代办员按照有关规定的要求向代办申请人回复代办结果。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推行人社部门服务事项代办制是新时期人社部门转变机关作风、提高效率、方便群众的新举措,是基层组织和党员创先争优的重要内容,局机关各股室、局属各单位要切实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齐心协力推进此项工作。

群众事务代办制范文篇4

几年来,劲松街道按照市、区要求,不断加强城市建设管理和社区建设工作。先后建设了4条精品大街,改造了3条主要道路,全面整治住宅小区的环境,绿化覆盖率已达到37%,成为首都花园式街道。尽管过去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绩,为辖区居民群众也办了许多实事,但离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还有差距,离以人为本的要求还有距离,仍难以完全满足居民群众的生活工作需要。

为了更好地践行“三个代表”,体现党的执政为民的宗旨,找到在地区发展与政务公开方面存在的差距,2003年以来,劲松街道上下开展了“创造新优势、奥运促发展”的大讨论,提出了劲松未来发展什么,如何发展,为谁发展的问题。通过大讨论,深刻认识到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在思想观念和工作上还存在三个不足:

一是思想解放的程度还不够。面对辖区内城建城管工作多年的欠帐,地区居民群众的需求速度的提升,加之内部帐负的压力,领导班子成员的思想上存在一定畏难情绪,“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自嘲自卑思想有一定市场,一定程度上束缚了街道大胆工作的手脚。

二是创新意识还不强。优化城市发展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绝大部分街道认识到了,但由于人力、财力、精力等原因,协调解决起来难度很大,有些问题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如劲松老小区的甬路破损严重,群众意见大,产权虽属房地局,但房地局和办事处都无法拿出这么多资金整修改造,如何运用市场主动协调解决问题的手段和方法还不多。

三是社区的为民意识、服务意识还比较淡薄。城市的基础在社区,但目前社区工作者的素质还不能适应工作发展的需要,社区的资源整合工作还比较滞后,“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的口号在部分社区还没有真正落到实处,政务公开意识还有待加强。

在解放思想大讨论中,劲松街道还收集了群众提出的102个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反映出工作上还存在的差距,概括来说,一是内容不完善,局限在上级部署的工作任务框框内,没有从群众需要出发,难以满足群众需求。二是环境不完备,办公条件紧张,接待缺少热情,缺乏全程办事的硬件条件。三是服务方式陈旧,办事的效率和透明程度还不够高,虽公开受理,但办理不公开,群众不知时限、程序和具体要求。四是办事体系还没有形成上下结合、自成体系的运转机制。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在全程办事职能方面还没有建立多角度、多层面的有机联系,同时缺少相应的工作标准和管理、监督制度。

针对自身的差距和老百姓提出的问题,劲松组织了领导班子去西柏坡参观学习,参观了第一代领导集体曾经生活战斗过的地方,在那里,领导班子重温了“两个务必”,更加坚定了实践“三个代表”执政为民的信念。之后不久,又组织了去怀柔学习考察,在那里学到了兄弟区全程办事的先进经验。与此同时,区街办请来了行政学院的专家吴刚副教授,以及*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连玉明等专家,对劲松的未来发展号诊把脉。特别是吴刚教授是行政管理方面的专家,到过国外政府服务领先的许多国家,他讲解韩国、新加坡等先进国家为民服务的新理念,吴刚教授的精彩讲解,以及从国外带回的各种音像资料,让领导班子的思想得到了进一步解放。通过“走出去,与请进来”,他们深刻认识到,过去的政务公开意识还不够强,观念还不够新,问题的根源在于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街道工作的体制、机制以及思想观念还不能完全适应首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新形势。面对改革不断深化带来的利益主体多元化,发展市场经济带来的社会结构深刻变迁,人民群众要求提高生活质量带来的需求个性化、多样化,只有尽快实现由传统行政管理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转变,突出服务这个主题,为居民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街道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

在借助专家意见和兄弟区经验的基础上,通过研究分析,街道上下统一了思想,达成了共识:决定要围绕政务公开这个中心进行街道政府职能的转变。总的指导思想是突出全程办事这个主题,结合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行政许可法的实施、政务公开的推进、政府职能的转变,将管理寓于服务,以服务统领管理,推进全程办事制的深化,全面建设服务型街道。在具体的做法上就是对现有街道职能进行全面梳理,重新配置。对于政务类职能,由各科室负责,保证交办的各项工作落在实处。对于71项群众需求的事务性职能,沉入办事大厅,公开办事程序,直接为居民和社会单位服务。对于150多项社会性职能,通过发展公益性中介组织和群众组织作用来满足居民需求。同时,继续推进政事分开、政社分开。对于可以由市场承担的工作,如保洁、保安、绿化养护等给市场承担;如群众文化、群众体育、群众教育工作,则交给社区和广大群众承担;街道的主要精力放在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与解决居民诸多不便上。由于坚持从转变职能入手,全程办事体系建设工作有了一个坚定的基础,区委区政府关于“街道围绕社区转,社区围绕居民转”的全程办事新理念已经在劲松街道深深扎根。

二、整合辖区资源,转变政府职能,创新全程办事制体系,为广大居民群众提供“一篮子”人性化服务

劲松街道通过整合辖区资源,转变政府职能,全力推进全程办事制,贯彻执行《行政许可法》,改善干群关系,提高政府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威信,促进了政府机构和公务员队伍廉政勤政建设,促进了亲民便民利民,体现了党的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

1.整合资源,创造全程办事的良好硬件环境

建立全程办事体系,必须要有相应物质条件做保障。首先,街道把办事处一楼800平方米的大厅打通,把原定租给银行的400多平方米也进行了协商退租,并投入近二百万元资金对大厅进行整体装修改造。其次,在现有条件下,街道本着“再苦不能苦居民,再难不能难社区”的原则,大力对社区的全程办事设施进行资源整合,积极挖掘潜力,千方百计为居民群众创造良好条件,形成与大厅相配套的整体全程办事环境。街道10个社区原来的办公条件都不是很好,社区居委会用房平均面积只有90平方米左右,便民服务场地缺少,服务内容有限,办事多有不便,群众反映强烈。为了提升全程办事水平,街道把保证社区用房作为工作重点抓实、抓好,多次召开会议研究制定方案,与各有关单位反复协商、督促催办,采取调整、腾退、合并现有办公用房和催缴、接收配套设施等方式,共整合房产资源3000多平方米,使社区居委会的集中办公用房均达到了300平方米以上。并先后投资200余万元,对其中7个社区的办公用房及居民事务代办站进行了装修,购置了办公家具、电脑等,目前,各社区的办公硬件已得到显著改善。

在解决社区办公和便民服务用房问题中,街道办事处以停滞项目、终止合同、牺牲利益为代价,先后与6家公司协商,使他们撤出了未到期的租赁房屋,为此街道办事处牺牲自我利益共计120余万元,正是这种单位利益的自我牺牲,才换来了整个地区全程办事的便利。

2、全程办事大厅突出以人为本

街道全程办事大厅设22个服务窗口,前台受理,后台办理,凡是办事处能够审批的事务,在大厅的服务窗口就能即办;凡是报上级审批的事务,采取全程事务代办制,在一定的承诺期限内办理。大厅的全程办事突出了全面、规范、热情、满意的服务理念,体现了形象良好、亲民为民、效率至上、满意为果的服务宗旨,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劲松特色。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一站式”服务。全程办事大厅,实行“一站式”服务,即只要填写一张表,写明你要办的事即可享受到“一站式”服务。全程办事大厅前台受理和后台办理融为一体,办事处能够审批、办理的事务当时即可办理,办事处负责报批的,实行全程办事制,不能即时办理的,承诺办理期限,交由代办人员办理,再反馈给申请人。

二是人性化服务。大厅布局凸显人性化理念,形成“政务便民超市”。首先,全程办事大厅设引导台,由工作人员负责引导办事人员到相关服务窗口,前台受理人员提供咨询、解释,后台办理人员具体实施办理。其次,行政服务充满“人性化理念”,在服务大厅内布置沙发、报刊、杂志、鱼缸供办事人休息、阅览和欣赏,播放优美的音乐舒缓人们的情绪;卫生间为设施齐备、温馨舒适的“星级”卫生间,供办事人员使用;无障碍通道、轮椅寄存处、残疾人接待室、优抚窗口,方便残疾居民办事。

三是多功能服务。服务大厅的服务内容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政务服务,分别由15个窗口承担。第二部分是咨询服务,分别由3个窗口承担。第三部分是专门服务,由6室6窗口组成。

政务服务内容主要是街道办事处负责审批或初审的内容,涉及7个方面,即:党群事务窗口??转接党团组织关系、交纳党团费等。民政优抚窗口??残疾人、困难家庭救助等接待受理工作。人口与计生窗口??办理独生子女证、转接生育情况证明等接待。城建城管窗口??节水、绿化、环保、爱国卫生、规划等接待。劳动就业窗口??再就业、低保、失业等接待。居民事务窗口?居民开信、盖章等接待。财税事务窗口??发放离退休人员工资、报销等接待。

咨询服务内容是在大量的群众调查之后,归类出来的内容,涉及3个方面,即:法律服务窗口??法律咨询、代书、告诉、申诉等与法律、法规相关的内容。政务咨询窗口??办事处、区政府、市政府办事的地址、基本要求和程序等服务咨询。中介信息窗口??居民生活、工作有关的中介信息咨询接待。

专门服务内容,是专门为特殊事务或特殊人群服务的窗口,主要有6个方面,即:民愿接待窗口??与信访、上访有关的接待,并设有专门的接待室。这个窗口实际是信访接待窗口,街道把信访接待改称为民愿接待,即居民群众的愿望或怨气接待,体现了政府以人为本的服务思想。居民需求窗口??居民生活中的麻烦事、困难事、无助的事到这个窗口寻求帮助。这个窗口与民愿接待窗口的主要区别,接待的都是居民个人或家庭的生活不便,而不是代表一个群体的不便。社区平台窗口??是社区与街道工作的联系窗口。残疾人服务窗口??专门提供残疾人服务,在此窗口可办完大厅的所有服务内容。居民事务窗口??为居民办理证明信等服务内容。流动人士窗口??专门为临时在京工作人员提供方便服务。另外还设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职能部门领导接待室、议事洽谈室、工作接待室、资料查阅室、残疾人接待室。

四是e化服务。全程办事大厅逐步向e化(数字化)服务方向发展,目前设有atm机方便群众存取款、ic卡电话、自动触摸屏、大屏幕显示仪、电视、电脑、宽带网络等;应用“劲松街道全程办事内部办公系统”软件,实行现代化办公管理和监督。另外,还增设签字代书处、残疾车寄存处、资料查阅室、复印机、传真机、饮水机、人体称、自动擦鞋机、婴儿车等便民项目设施。

3、实施街道与社区十对接,实现整个地区服务网络化

社区是推进全程办事工作的最基层,加强全程办事体系建设,必须打牢社区这个基础。为使街道全程办事大厅与社区居民事务代办站的工作理顺,不留死角,劲松街道在加强大厅全程办事的建设与管理的同时,有力地加强了社区居民事务代办站的建设和管理,把它作为与街道大厅对接的“一站式”服务点,实施了社区与街道大厅全程办事上的“十对接”,把社区作为办事处和职能部门服务重心下移的工作载体,直接面对社区居民和社会单位,接受群众的服务请求,实现为居民零距离服务,全方位服务,网络化服务。同时,办事处还向社区下派公共事务协调代办员,协调指导社区党委、社区居委会完成街道中心工作,协调社区党委、社区居委会解决社区难点、热点问题,负责全程代办街道政务需下沉社区办理的工作。从而极大地方便了整个地区社会单位与广大居民群众的生活和工作,优化了地区发展环境,提升了地区形象。

(1)机构设施对接。街道成立全程办事办公室,社区成立社区居民事务代办站,形成以街道全程办事办公室为中心,以十个社区居民事务代办站为支点,以社区服务中心为平台,以社会中介组织为媒介,以40支社区志愿者队伍为骨干的立体服务网络体系。

(2)工作职责对接。街道全程办事办公室属于服务体系的中枢组织机构,其职责:负责统一协调、组织、落实本辖区的政务、事务和居民基本生活需求等公共服务和个性化服务工作。社区居民事务代办站,是街道全程办事体系的拓展和延伸,其职责:负责收集辖区单位、居民群众的各种需求,承接社区居民需到办事处办理并可的有关事项,并向街道全程办事办公室反馈需求信息、服务质量以及居民的满意度。

(3)工作时间对接。街道全程办事大厅和社区居民事务代办站的工作时间一致,社区提出“居民上班我值班,居民下班我上班”的服务理念。

(4)办事程序对接。凡社区可代办或需要社区初审的事务,居民应提供的材料、办事程序、办理时限与街道一致,并各自做好承办事项的登记和办结事项的反馈工作。

(5)服务人员对接。街道、社区两个服务层面的首席代表(即全程代办员)、首问责任人和首办跟踪人员要对接,并做好转、接办登记手续。

(6)服务项目对接。街道全程办事大厅和社区居民事务代办站所设服务窗口的功能和服务项目基本一致,达到居民办事就近、快捷、便利。

(7)服务承诺对接。街道全程办事大厅和社区居民事务代办站的服务宗旨和服务承诺一致。

(8)服务信息对接。街道全程办事大厅和社区居民事务代办站,采用数字化信息互联网进行连接,使街道、社区两个服务层面随时保持信息的畅通,随时了解政府职能部门业务动态的变化。

(9)服务资源对接。街道全程办事大厅和社区居民事务代办站的服务支撑体系和服务资源,优势互补,尽可能地满足大众化和个性化需求。在社区居民事务代办站不能满足的需求,社区可以通过街道服务大厅“居民需求”窗口和“中介服务”窗口来弥补;在街道服务大厅不能满足的个性化需求,街道全程办事可以通过社区居民事务代办站的特色服务来满足。

(10)监督机制对接。街道全程办事大厅和社区居民事务代办站都制定了监督、考核、奖惩制度。虽然监督的形式、方法不同,但内容、要求一致。

三、着眼服务程序化、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加强效能监察,为全程办事提供坚实保障

劲松街道在大力推行以全程制为主要内容的政务公开以来,通过建立健全组织领导体系,建立完善制度保障机制,创新立体效能监察系统,对办事的程序、审批的办法、入厅的科室、制度的运行进行全方位、多层面、立体化的效能监察,使整个全程办事工作有目标、有标准、有检查、有督促、有完善、有提高,有效地促进了政务公开为民服务工作的深入、扎实、高效运行。

1、建立健全组织领导体系

在街道工委的领导下成立以工委书记、办事处主任为组长,其他处级领导为成员的街道全程办事工作领导小组,并组建了街道办事处全程办事办公室,负责街道辖区全程办事工作的组织、领导、协调工作。在社区党委领导下,成立以社区党委书记、社区居委会主任为组长,由街道下派的公共事务协调代办员、社区资源共享单位负责人、社区民警、社区城管监察员、劳动保障协管员、外来人口协管员、中介组织负责人、社区工作者等为成员的社区便民服务委员会,负责收集、反馈社区居民的需求、意见,负责协调、管理、监督社会中介组织,满足本社区居民的服务需求。

2、建立健全制度保障体系

全程办事的服务工作是一个系统性较强的工作,依靠一系列的制度作保障,实现长效管理。在服务大厅管理方面,建立了十个制度组成的配套管理制度:《全程办事服务大厅“六主动”标准》,规范了服务大厅工作人员的行为标准;《全程办事服务大厅卫生管理制度》、《公用设施管理制度》、《值班管理制度》、《电脑网络使用管理制度》体现了大厅日常管理规定。在政务公开方面实行《全程事务办理制度》,公开服务内容、工作流程、服务须知、工作人员照片,规范工作程序。在监督方面,有《全程办事廉政勤政建设制度》、《群众监督评议制度》、《首问责任制度》、《电话受理处理制度》。

通过这些制度保障,实现了服务上的“五制”:(1)责任落实制。街道办事处、社区的行政“一把手”负总责,直接领导本级全程办事工作,形成自上到下,一级抓一级,层层负责的责任落实机制,以街道办事处为运转轴心,带动服务链运转。(2)服务承诺制。街道办事处全程办事全面实行服务承诺制度,向社会和居民公开服务程序、承诺办结时限,做到事事有结果,件件有回音,让基层群众满意。(3)服务对接制。实现以街道办事处全程办事大厅为中心,以社区居民事务代办站为依托,机关下派的公共事务协调代办员为链接,实现公共事务快速互通,各服务职能相对独立、相互对接的全天候全方位立体服务网络。(4)服务多元制。将街道各科室、区属职能局处各站所、行政协管员、社区党组织、社区自治组织等党政相关部门调动起来,紧紧围绕居民需求开展服务,积极培育非政府组织,如社会中介组织、社会单位、各类志愿者队伍等发挥作用,通过它们来最大限度地为社区居民和单位提供便利。(5)监督考评制。街道全程办事办公室建立考核、奖惩、评价机制,列入效能监察,作为对全程办事大厅、职能科室和有关人员的绩效考核、奖惩的依据,制定严格的服务考核办法,对服务人员的行为规范、服务质量提出明确要求。

3.实行立体效能监察考核

劲松街道纪检监察部门负责对街道服务工作开展纪检监察工作。街道全程办事的监察、监督、考核工作,由街道效能监察考核领导小组依据《劲松街道全程办事监察考核暂行管理办法》开展月效能监察考核,做到内部考核与群众监督相结合,流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定期考核与随机考核相结合。同时建立服务大厅、居民事务代办站群众监督评议制度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地区政府职能部门代表的提案监督制度,形成了较为科学有效的监察考核机制。

体现公开、公正原则,拓宽监察考核渠道。街道全程办事服务内容广,服务要求高,监察考核工作必须根据服务窗口的不同情况,开展多种形式的监察考核工作,做到三个结合:

(1)内部考核与群众监督相结合,包括月效能监察考核与群众监督评议。月效能监察考核。每月初由街道工委、办事处下达主要工作任务,月底由街道效能监察领导小组负责进行考核,形成当月工作考核意见。群众监督评议指凡是到服务大厅接受服务的群众,都有权对服务质量、服务效率、服务内容、服务标准、服务环境等与服务工作相关的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群众监督有四种方法:一是群众有意见或建议,可直接向服务大厅当日值班领导提出。二是群众可以通过服务大厅的服务监督台填写《劲松街道全程办事大厅群众意见反馈表》。三是可以通过信函、电话和电子邮箱的方式提出。四是投球方式。在大厅服务意见监督台前有22个孔洞,代表东西大厅的22个服务窗口,群众对服务窗口满意的投蓝色球,基本满意的投黄色球,不满意的投红色球。对群众的监督意见或建议,当日由街道效能监察办公室负责汇总,并于第二日反馈服务大厅。

街道鼓励群众监督,对提出建设性意见或建议的群众、社会单位,实施公开奖励和表扬,以此鼓励和调动广大群众对办事大厅的监察积极性,不断提高和改善大厅工作、服务质量。

(2)流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

流程考核也即过程监察,就是当群众提出服务时,前台窗口受理人员要即时对办事要求进行登记,能即办的内容立即交后台办理,不能即办的事项,要向群众承诺时限,受理人全程负责监督代办事项工作,在承诺的时限内办理完事项,不能在承诺时限内完成的,要向群众说明理由。在每一个服务环节都要有登记,在与承诺相关的登记中,要有群众签字的反馈意见。

每个窗口服务事项完成后,都要在当日进行汇总,并将汇总结果报当日值班领导签字认可。

(3)定期考核与随机考核相结合

为发挥监察考核的激励和约束作用,每月底结合街道效能监察考核进行一次服务大厅监察总结,并对每人实行目标考核制,实行分值标准考核,分值与当月奖金挂钩。同时,服务大厅每月一次对全程办事记录簿中的受理数量、内容进行统计归类,街道纪检监察科负责组织人员,有目的、有重点地筛选35%的办事内容进行回访。回访内容包括服务态度、办事质量、效率以及,以及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阶段性地运行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缺点。

同时,全面接受人大代表、政协代表、地区职能部门代表的监督,确保效能监察的有效性。在服务大厅专门为人大代表、政协代表、地区政府职能部门代表提供了服务接待室,实行每日接待日制度,主要有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是为地区四个方面的代表提供一个听取群众反映的场所,为代表们直接了解民情、得到提案提供方便;二是通过代表们与群众直接对话,了解街道政府服务工作的间接反映,接受代表们对政府工作的直接监督,既能监督政府工作人员履行职能情况,又可以体现公开、透明、高效的政府形象。

四、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解群众所难,把群众满意作为衡量全程办事工作的标尺

建设为民服务体系的实践,使街道上下深深体会到,街道和社区的为民服务是一个窗口,也是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联系的桥梁,通过为居民群众办事、为居民群众服务,不仅为居民群众生活开通了方便之路,更拉近了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距离,密切了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群众高兴地说,街道和社区把党的温暖送到了我们的心坎上,把政府的关怀送到了我们的家门口。

由于劲松街道在为民服务上做到“五个结合”即:公共服务体系建立与解决居民买菜、早点、停车、就医等“八难”问题相结合;公共服务体系建立与街道内部机制改革相结合;公共服务体系建立与优化地区发展环境相结合;公共服务体系建立与效能监察考核相结合;公共服务体建立与完善社区自治相结合,与以往相比,在服务效果上实现了“五个突破”,即:一是服务理念的突破,亲情、温馨、舒适、便捷成为大厅的服务标准,“群众下班我上班,群众休息我加班”的服务新理念已经成为劲松干部的自觉行动;二是服务功能的突破,除了受理政务类服务、事务类服务和咨询类服务,还增设了资料查阅室、民愿接待室、工作洽谈室、人大代表与政协委员接待室、职能部门领导接待室,实现了街道服务功能的全新突破;三是服务内容的突破,除了设立70多项政务服务,还引入中介组织提供150多项便民服务,并在大厅一角开设了复印、传真、打字等便民服务;四是服务标准的突破,提出了工作人员“六主动”服务标准;五是监督机制的突破,建立了多层次、全方位的监督机制,使为民服务充分体现公开、透明、高效,树立了服务型街道的新形象。

事实胜于雄辩:街道截取了5月18日大厅正式开门为民服务,到8月26日的100天时间,做了一个粗略的统计:劲松为民服务大厅共办理各种事项6830件次,接待居民群众11607人次。100天,对劲松为民服务大厅来说,还只是一个“初生婴儿”,然而,我们可以看看广大群众对这一“初生婴儿”又有着什么样的评价和期待。

武警中建八局张志龙说,街道为民服务大厅既方便了居民群众,也方便了我们住劲松地区的社会单位,街道城管部门、劳动部门一条龙办理施工证,热情方便,我们非常满意。

劲松北社区的居民盖立文说,街道为民服务大厅和社区事务代办站的建立,使居民群众与政府零距离接触,既简化了办事程序,又使居民少跑冤枉路。尤其是我们北社区居委会,自建立了社区事务代办站以来,提高了办事效率,如:劲松135楼后有一棵槐树长期压电线,居民反映多次,都没有得到及时解决,这次社区代办站的值班干部及时与*区园林局协调,及时解决了这个问题。

劲松中社区的居民李强则说,街道为民服务大厅和社区事务代办站的建立,方便了离退休党员转组织关系,交党费,过组织生活。

劲松北社区居民王淑梅说,社区事务代办站周末也有干部值班,及时解决居民反映的问题,如:135楼一层地下室开私人诊所,居民反映强烈,社区居委会主任放弃周末休息,及时协调有关部门解决,维护了群众健康。他还建议,在社区事务代办点充实派出所民警的力量,更好地维护人民群众的安全。

劲松农光东里社区居民陆伯瑞说,大厅和代办站的建立,是为居民办实事的体现,透明、公开、监督,体现了政府机关正在改变工作作风和工作模式。

劲松东社区居民吴树才说,随着城市的发展变化,街道办事处和社区的服务功能正在改变,政府工作更加贴近百姓,更加亲民,政府的思想观念正在改变,缩短了与百姓的距离。

劲松农光东里社区居民张广明说,大厅的建立没有了过去的官气,公务员互相监督,工作效率高了,走过场少了,办实事多了,改革成果逐渐体现出来,使我们看到了希望。

劲松东社区居民韩淑英说,服务大厅和社区代办站为民服务相对接,方便了行动不便的老人和残疾人。同时,她还提出了中肯的建议,希望办事处精简会议,减少社区书记主任的会议,使他们有更多的时间为居民办实事,让服务更加贴近百姓,让我们的生活更加舒适便利。

15名拖欠工资得到解决的民工后高兴地说,“是你们的热情服务让我们及时拿到了工资”。一天,他们因施工方拖欠工资,来到街道服务大厅,咨询政策准备到市政府上访,民愿接待窗口的同志立即受理,在解答政策的同时安抚他们,并立即现成劳动监察人员协调施工方与民工解决拖欠工资的事,并达成了一致解决意见,从而杜绝一起群访事件。

台湾商人叶骏在劲松地区投资,6月28日到街道办理有关事务,办完后对工作人员说,与过去在政府部门办事相比,这次在劲松街道办事,让我亲身感受到亲切、透明、方便、效率高。

7月2日,刘淇书记到劲松街道调查时指出,劲松街道建设“一站式”便民服务大厅是一个好的举措,把管理寓于服务之中,推动了政府职能转变,方便了广大人民群众。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在服务大厅设立接待窗口,听取群众意见,拓宽了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联系的渠道。特别是大厅内设立了“民愿接待窗口”,倾听群众呼声,把矛盾化解在基层,体现了政府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解决了群众的急难问题。

10月2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在市委书记刘淇、市长的陪同下慰问和视察了劲松中社区、劲松街道为民服务大厅。胡总书记在视察劲松街道为民服务大厅时,认真听取各个服务窗口的工作情况,对街道办事处的公共服务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对广大基层干部提出五点希望:第一,要切实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尊重客观规律,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带领群众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第二,要切实维护基层群众的民主权利,推动基层各项民主制度的贯彻落实,坚持依法办事,自觉接受群众监督,确保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第三,要切实推动基层文化建设,深入细致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第四,要切实做好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的工作,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关心群众的生产生活,努力维护社会稳定。第五,要切实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认真学习贯彻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党的执政使命的战略高度,真正重视、真情关怀、真心爱护广大基层干部,满腔热忱地支持和帮助基层干部做好工作。

群众事务代办制范文篇5

一、指导思想

大力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优化组织体系、完善服务功能、做好群众工作,进一步推动农村基层组织和社会管理创新,不断提高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为我县大力实施“三年倍增计划”,跻身全国五十强县市、建设现代化综合新城增添新活力、凝聚正能量。

二、目标任务

整合基层工作资源,建立“三联”工作机制,强化服务群众功能,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创新社会管理、服务基层群众的作用,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群众工作水平。

进一步融洽党群干群关系。以经常性联系服务群众和民情家访活动抓手,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干部下基层活动,解决一批群众所盼、所需、所难的实际问题,在为群众排忧解难中转作风、强素质、树形象,不断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营造和谐稳定环境。

进一步提升服务群众水平。从收集社情民意、代办群众事务等基本服务入手,组织和引导基层干部为群众办实事好事,为群众生产生活提供便利,提升基层干部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的能力。

进一步深化村民自治实践。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完善村民自治的基层组织体系,通过在村小组建立村民理事会,引导群众依靠自己的力量管理好自己的事务、发展好本地的经济、建设好自己的家园,更好地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

三、主要内容

(一)民情联访疏导

1、工作载体

在村级组织探索建立“民情驿站”,畅通民情民意收集疏导渠道,架起党群干群的“连心桥”。建立健全党员干部经常性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机制,深入开展党员干部“四访四问四帮”民情家访活动,听民声、聚民意、解民忧。

2、工作制度

建立健全“民情驿站”值班接访、民情登记、服务承诺等工作制度和民情处理工作流程,推动“民情驿站”有序、规范运转。建立健全镇机关领导干部挂点联户、定时家访、包案接访等制度,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建立健全民情收集、民情梳理、民情办理、民情反馈、民情追踪等工作制度,推动“民情家访”活动深入开展,有序、高效地办结群众反映的问题。

3、工作措施

依托村级“民情驿站”向群众发放“民情连心卡”,设置“民情信箱”,做好民情民意登记,保证民情渠道持续畅通。采取上门家访、定点接访、重点约访等方式,全方面了解掌握群众诉求,并认真记好“民情日志”,转达社情民意。依托县“民情家访”理事会,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进行梳理归类,建立动态档案,按照群众诉求的难易程度不同,分别采取现场集中办、职能部门协调办和重大问题上报办等方式进行定向定时办结,同时每季度集中进行一次民情追踪、督导问效,确保群众反映的问题都得到有效反馈。

(二)民事联责代办

1、工作载体

依托镇便民惠民服务中心和电子政务平台,延伸便民服务网络,在村级组织普遍建立民事代办站,为群众提供各类代办服务,并定期组织开展“送服务进村”活动。

2、工作制度

建立民事代办员制度,由蹲点干部、村组干部、大学生村官等担任村级民事代办员,明确代办员工作职责。建立轮流坐班和首问负责制度,民事代办站每天安排专人坐班,接待来访群众,并按照“谁接访、谁负责”的原则实行访办一体工作责任制。建立公开督办制度,及时公开各个代办事项的进展情况,接受镇党委的督查和群众的监督,确保村民事务得到便捷、高效办理。

3、工作措施

制作发放“民事代办”服务卡,方便群众咨询代办事项,了解代办情况。开展民事代办员专项培训,每年至少对代办员进行一次政策法规、业务知识的学习培训,提高代办人员的办事能力。镇里成立民事代办流动服务队,定期组织有关业务部门开展“进村入户送服务”活动,为群众提供“一站式”便捷服务。建立目标考核机制,将各村民事代办情况纳入村级综合目标考评的重要内容,考核结果与评优评先相挂钩。

(三)村务联理共管

1、工作载体

拓展村民自治的广度和深度,延伸村级组织工作触角,在村小组普遍建立村民理事会,并依托村民理事会组建农村党员志愿者队伍和各类农村协会组织,逐步实现“民事民议、民事民管、民事民办”。

2、工作制度

制定村民理事会章程,对理事会人员组成、工作职责、工作规程等进行明确,确保村民理事会规范有序运转。建立村民理事会议事制度,明确议事规则及程序,做到“一事一议”、民主决策。建立联系服务群众、矛盾纠纷调处、环境卫生管理等工作制度,充分依靠本地群众的力量调处好各项事务。

3、工作措施

建立公推优选机制,在村党组织的领导下,按程序重点从本组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入党积极分子和致富带头人中推选政治素质好、热心公益、办事公道、群众公认的村民担任理事会成员。建立培训教育机制,各级党组织要适时对理事会成员进行培训教育,提高他们的政策理论水平和依法办事能力。建立参与监督机制,村民理事会应积极参与村级事务决策和执行,协商解决村组在社会稳定、产业发展、环境整治等方面的突出问题,代表本组村民对村级事务进行有效监督。建立指导协调机制,村“两委”要定期指导村民理事会工作,经常听取理事会的意见和建议,帮助解决村组自治中无法解决的难点问题。

四、有关要求

1、强化组织领导。各村党组织要充分认识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意义,把服务群众、做好群众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推动工作落实。镇、村两级干部要明确任务,带头参与,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形成工作合力。

2、科学安排部署。各村要结合实际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明确工作职责,细化工作举措,确保此项工作扎实有序推进。要注意整合工作资源和工作力量,科学安排,切实提高服务群众、处理问题的工作效率。

群众事务代办制范文篇6

一、推行“村官代办”制的社会背景

2018年,县针对群众办事各类“卡证多、程序多、资料多、证明多、跑路多、花费多”等现实问题,在乡创新试点“群众张嘴、干部跑腿”的村官代办机制,出台“村官代办三十条”,实现群众办事少跑路甚至零跑路,切实解决群众办事难、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村官代办”在乡试点以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方面方便了群众办事,成功解决办事效率低、办事成本过高的现状。另一方面又强化关键环节的监督,管住“微权力”,预防“微腐败”,有效地防范了基层干部推诿扯皮、故意发难、吃拿卡要等现象的发生,进一步提高了农村基层服务群众的效率。截至目前,乡累计代办1700余件群众事务,节约成本3万余元。

二、明确“村官代办”工作思路

(一)晒出“一个清单”。梳理制定并出台《乡村官代办三十条》,将代办事项具体细化为8大类30项。一是民政和社会保障类,主要是“五保”对象入住敬老院、申报农村五保、申报优抚、申报残疾人护理费用补贴、申办残疾证、大病医疗救助、困难群众临时生活救助、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就业援助。二是计生服务类,主要是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生育服务等级、病残儿医学鉴定。三是村民建房、商品林采伐申请类,主要是申请建房、商品林采伐。四是矛盾纠纷类,主要是申请民间纠纷调处、法律援助。五是兵役登记类,主要是协助开展兵役登记。六是灵活就业类,主要是代办劳动者从事个体经营或灵活就业登记手续。七是社会保障参保类,主要是代办征地农转非人员参加社会保险、代办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社保年审。八是服务村民其他事项,主要是代办入党、党组织关系接转,户口迁入、迁出手续及其他申请事项。

(二)明确“一个主体”“六大原则”。“村官代办”制度的主体是村官代办员,乡所有乡、村、组“三类”干部及脱贫攻坚帮扶责任人全部明确为村官代办员,履行为群众“代办业务”职责。“村官代办”制度坚持六大代办原则。一是自愿原则。充分尊重群众的意愿,尊重群众的自主选择,代办事项必须由群众委托,群众不愿代办或涉及个人隐私的不代办;二是便民原则。以方便群众为中心,全程代办、协办群众提出的各项事情,对行动不便的村民实行上门代办;三是公开原则。对代办项目、办事程序、完成时限、代办人员等信息全面公开,实行阳光服务,接受群众监督;四是依法原则。坚持依法办事,在符合法律法规和政策允许的条件下进行代办,做到既合法合规又让群众满意;五是无偿原则。村民事务代办实行无偿服务,不收取任何手续费、代办费,群众只需缴纳按政策规定收取的费用,如工本费等;六是高效原则。坚持快捷高效,对群众申请或委托办理的事项,即时受理,快捷承办,限时办结,及时反馈。

(三)严格“五个程序”。“村官代办”制度严格按照“问事、受理、代办、回复、建档”五个程序进行。一是问事环节。深入农户走访,及时了解村民诉求,需要代办事项。二是受理环节。村官代办员接受申请后,进行受理登记,填写《乡“村官代办员代办”服务委托单》,备齐相关材料,登记《乡村官代办员代办工作台账》。三是代办环节。汇总需要待办事项,经村官代办员梳理后,按照即办件、限时件、承诺件、特办件四种类型分门别类送至职能部门办理,并做好登记。四是回复环节。村官代办员将代办事务办结并向委托人予以回复。对未能办结的,解释清楚原因,在条件成熟后再受理代办,委托人对办理结果是否满意进行评价。同时,填写《乡“村官代办”办理结果告知单》。五是建档环节。群众事务代办结束后,由村官代办员建立工作台账,经审查后存档备查。

(四)健全“五大机制”。一是健全领导工作机制。乡党委成立村官代办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工作例会,通报工作情况,及时解决代办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二是建立村官下访工作机制。乡、村、组三级干部每周至少三天深入村组,调查了解情况,对村官代办事项进行摸底,并及时受理。三是完善监督检查机制。乡村官代办工作领导小组要负责对村组代办业务工作的指导,乡纪委负责对村官代办工作的监督检查,对不按规定办理或不按规定收取费用的,无正当理由导致代办事项不能正常办结的,乡纪委将按照有关规定追究责任。四是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建立“群众动嘴、干部跑腿,办事找村官”的村官代办长效管理机制,真正把解决群众办事难的问题落到实处,为乡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作出贡献。五是建立考核机制。将代办任务量化,乡级代办员每周至少完成1件代办事项,村级代办员每月至少完成2件代办事项,组级代办员每月至少完成1件代办事项,未按时完成代办任务的分别按照乡级代办员每件100元、村组级代办员80元的标准予以处罚。同时,将代办情况及群众满意度作为村官代办员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考核结果与评先树优相挂钩。

(五)落实“三必访、四必问”制度。村官代办员必须严格执行“三必访、四必问”,即困难户必访,帮助他们排忧解难;上访户必访,向他们解释政策、化解矛盾;老党员和老干部必访,请他们发挥余热、献计献策;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在农村落实情况必问,群众生产生活情况必问,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必问,对地方党委、政府的意见和建议必问。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代办员代办水平有待提高。因村、组两级代办员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对部分代办事项办事流程和县级部门职能不够清楚,代办能力及代办水平都需要进一步提高。

(二)代办对象还需进一步明确。村官代办的对象不够明确,一方面加重了代办员的工作量,另一方面又容易出现群众翘起二郎腿遥控代办员办事的情况。

(三)代办员的考核机制不完善。“村官代办”的实行必然会增加代办员的工作量,完善的考核机制有利于提升代办质量、提高代办积极性。乡虽然出台了惩罚机制,但光有惩罚,没有奖励,可能会使部分代办员为完成任务而代办,导致代办质量的下降。

(四)代办员工作负担加大。代办的事项较多、较杂,特别是县级代办事项,虽然避免了群众多头跑的问题,但实际上把多头跑的问题移交给了代办员,代办员到县上办事同样要跑多个部门,加大了代办员的工作负担。

(五)代办员工资待遇不匹配。村组两级代办员需要承担很大的工作量,没有相应的工作经费作支撑,干部几乎是全脱产工作,但仅有微薄的收入,导致代办员的工作积极性不高。

四、意见和建议

(一)加强业务指导培训。建议由《乡村官代办三十条》和《县村级公共权力运行清单(42条)》所涉及的具体县级部门加强对代办员的业务指导培训,切实提高代办员代办能力及代办水平。

(二)明确代办和不代办范围。建议对代办对象再次进行全面梳理,除明确“五保、低保、贫困户、重病户、残疾人等困难人员”为代办对象外,也要拿出不代办对象的范围,如:涉黑、涉恶人员不代办;长期反抗党委、政府,反对党的大政方针的人员不代办;有能力办,但自己懒得办的人员不代办等等,不能让“村官代办”变味,不能让“村官代办”成为黑恶势力、反动人员和懒惰思想的培养皿。

(三)完善考核机制。建议进一步完善代办员考核机制,做到有奖有罚,切实提高代办质量和代办积极性。

群众事务代办制范文篇7

一、建立党员综合服务站的动因

(一)工作实践触动。2001年,我县实行“撤区并村”改革,龙溪镇田坝村由以前两个小村合并而成。这项改革虽然使村级实力并强、农民负担降低,但也带了一些不利因素。比如:由于村域面积增大、村“两委”所在地不居中、干部人数精减,农村党员居住分散,造成干部到组到户工作的次数少了,与党员群众联系的时间少了,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也出现了会议难集中、活动难开展、作用难发挥等情况,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村“两委”和党员干部在群众中的形象。这些苗头性的问题引起了村“两委”的深刻反思,他们认为,要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必须要建立健全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全村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和骨干带头作用,将服务群众工作做细做实、到组到户。基于这些认识和体会,催生了村党支部建立党员综合服务站的想法。

(二)工作形势驱动。随着农村各项改革的深入,特别是实行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村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角色定位迫切需要从“行政管理型”到“服务引导型”转变,才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客观要求。因此,如何实现农村党员干部的角色转变,增强党组织服务功能,成为了新时期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亟需解决的一道严肃课题。近年来,田坝村党支部围绕这一课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先后建立了干部包片联系党员群众、党员服务群众责任区等工作制度,组织开展了党员服务承诺制、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等实践活动。通过总结这些活动经验,他们认为,要实现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角色转变,必须要有组织发动、平台支撑、机制激励,因而更加坚定了村党支部建立党员综合服务站的想法。

(三)群众需求推动。基层党组织是党联系和服务群众桥梁和纽带,服务群众的需求是基层党组织工作的第一信号和第一要务。田坝村在先进性教育活动满意度测评工作中,通过征求群众的意见,发现他们的生产生活出现了许多新的困难和问题,迫切需要得到党组织的服务和帮助。比如,由于大量优秀农村青年外出务工,回乡办事不方便,许多事务需要党组织代为处理;一些文化偏低的群众,不清楚办事程序,办不了事,需要党组织代办;一些年老体弱的群众生产生活困难,需要党组织关照;等等。全村群众的迫切需求,促成了党员综合服务站的建立。

二、建立党员综合服务站的主要做法

(一)构建服务网络,搭建服务平台

村党支部在综合考虑全村党小组分布、党员素质、干部分工等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党员综合服务站,由党支部书记任服务站站长,下辖5个党小组分别成立党员服务点,选举了2名群众威望高、办事能力强的农村能人党员任点长、副点长。建立了村“两委”成员定期联系服务点、包片干部协助服务点等工作制度,落实了村“两委”干部在服务点工作中的职责和任务。同时,配合党员服务点工作的开展,村党支部坚持按照因地制宜、因事设岗、因长设岗、因人设岗的原则,在全村开展了无职党员设岗定职活动,设置了经济发展岗、事务管理岗、纠纷调解岗等7个岗位,明确由党员服务点点长负责该党小组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并与无职党员签订了《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履职责任状》,定期向相应岗位党员分配任务,定期组织党员和村民代表对无职党员的工作情况进行测评,积极发挥农村无职党员作用。通过这些制度的建立和活动的开展,在全村形成了以党的组织为服务网络、以党员干部为工作骨干、以全村群众为服务对象的网络体系,为党员干部搭建了替组织分忧,为群众解难的有效平台。

(二)明确服务范围,拓宽服务渠道

村党支部立足实际,将全村群众需要解决的生产生活难题、代办事务等进行认真梳理、分类分析,并积极与镇直机关站所对接联系,寻求支持,进一步丰富站(点)服务内容,明确服务范围,拓宽服务渠道。

一是代办社会事务。党员服务点负责协助办理或承接代办村民宅基地证、林业砍伐证、农村低保、小额贷款、独生子女光荣证、残疾证、户籍转迁(上户)手续、身份证、生育证、流动人口证、农村合作医疗证等事务,定期上报给服务站,由指定代办员进行代办。对必须要本人亲自办理的事务,由服务(站)点给群众提供材料准备、办理流程、审批程序、注意事项等政策业务咨询。同时,服务(站)点就群众关心的难点热点问题定期进行政策宣传、提供咨询服务。比如:涉及二级公路占地补偿、农村合作医疗大病手续办理和药费的报结等热点问题。

二是代销农用物资。村党支部与乡镇供销社联合,按照“让利群众、方便群众、薄利经营”的原则,在党员服务点创办了便民中心,平价销售化肥、种子、农药、饲料等农用生产物资及生活日用品,略高于市场价收购生猪、粮食、油菜、中药材等农产品,切实解决农民群众买卖难问题。

三是服务农业生产。村党支部在各服务点建立远程教育播放点,开展定期播放课件、免费借阅课件等服务,并充分发挥职能部门和农村能人党员的技术优势,设立了种养殖技术服务热线,向群众公布乡镇农技人员、农村种养殖能人电话号码,方便群众及时得到技术援助。针对农村外出青壮年较多,农村劳动力欠缺的实际,村党支部整合农业生产资源,组织全村农业机械设备和剩余劳动力成立了农业生产服务队,由各联系点负责联系,上门提供低价有偿服务,帮助生产困难农户突击生产。另外,各服务点还定期邀请农村能人、专业技术人员为群众传授农业实用技术,进行生产试验示范,提高农民生产技能,促进农民增收。

四是调解矛盾纠纷。按照“小纠纷不出组、一般纠纷不出点,大纠纷不出村”的工作目标,村党支部要求服务点党员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及时发现潜在矛盾,将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并明确民事纠纷首先由纠纷调解岗、文明新风岗等岗位党员负责调解,对不能成功调解的,再由服务站(点)或村党支部调解,服务点负责协助村调解员熟悉情况、了解真相、掌握证据,提高纠纷调解效率,促进村民和谐相处。

(三)完善服务机制,规范服务管理

为充分调动全村党员干部参与服务站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村党支部借鉴先进性教育活动的经验,建立健全了相关工作机制。

一是建立领导机制。村党支部明确了村党员综合服务站(点)的职责,坚持每月召开一次服务站(点)工作例会,听取村“两委”干部和联系点负责汇报工作情况,研究和解决服务群众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坚持每季度召开一次党员大会,开展一次组织生活会,听取党员汇报履行岗位职责情况。各服务点坚持每月召开一次党小组会议,学习党的政策理论,讨论服务点工作;坚持每季度组织群众开展进行一次农业适用技术、政策法律法规、村规民约等知识培训。建立了干部服务卡登记制度,要求村“两委”干部每月到联系的服务点收集代办事务、了解社情民意不少于6次,由服务点党员替村干部打考勤,并如实登记服务事项,作为村党支部考核干部工作情况的重要依据。

二是建立服务机制。全面推行了为民办事全程制,群众将办事所需相关手续和费用交到党员服务站(点),由党员服务站(点)人员或村“两委”干部代为办理。服务管理分为受理、承办、回复三个环节,在受理环节实行了首问负责制,以首位受理者为第一责任人,全程跟踪负责;在承办环节实行限时办结制,对在服务范围内的事项(除办理宅基地证、林业砍伐证等审批证件外)要求在3天内办结;在回复环节实行了告知反馈制,代办事项办结后,及时通知申请人,并由申请人填写办结反馈单对办理结果予以确认。为切实规范运作,村党支部将党员服务站(点)的职责、干部的电话、服务项目、办事程序、办理时限等内容,统一制作成办事指南和便民服务手册,分发到每家每户,张贴在醒目位置,促进群众了解服务站(点)的工作内容。同时,全面推行了党员服务承诺制,设立了为民服务意见簿、意见箱和监督电话,切实将党员干部的服务工作置于群众监督之中,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三是建立考核激励机制。推行了党小组党员和村民评议服务点,村组干部、党员及村民代表评议服务站、服务点点长、副点长和党员评议村“两委”干部的“三评”制度。建立了服务点工作考核评星制度,将代办事务、代销物资、调解纠纷、开展培训、宣传政策、接受咨询等工作内容作为组织考核、民主评议的重要内容和评星晋级的重要依据。凡民主评议满意率达90%以上,并按要求完成人员培训、政策宣传和咨询、代销物资等工作任务,且代办事务、调解纠纷的办结理和成功率在80%、85%、90%以上的,分别评为一、二、三星级服务点。

三、建立党员综合服务站取得的成效

党员服务站的建立,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了先进性教育活动实践成果,搭建了村党支部和农村党员在推动农村和谐社会建设中,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的有效平台,有力地推动了全村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党员服务站工作运作半年来,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增强了村级组织的服务功能。党员服务站的建立,极大地调动了全村党员干部为群众服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改变了过去村干部在服务工作中“势单力薄”、“孤军奋战”的局面,使“两委”工作服务覆盖面和纵深度明显提高,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明显改善,切实增强了村党支部的服务功能。以前,村民直接到村里面或机关站所办事,由于不清楚办事程序、所需手续或找不到经办人,花费许多不必要的精力和财力,影响了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现在村民有事委托给服务站(点)办理,既缩短了办事时间,又节省了人力财力。大沟组刘菊华一家6口只有60个平方住房,想申请扩大宅基地,但由于不知办事程序等原因,跑了6次都没有办好。在服务点党员的协助下,半个月就将其宅基地证就办下来了。他逢人便说:“党员服务站就是好啊!以前脚杆都跑断了都没办好的事,现在不用出门,就办好了。”

群众事务代办制范文篇8

一、重视组织机构建设

我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会议研究便民服务工作,并专门制定了便民服务中心实施方案,由便民服务中心主任、副主任轮流进行值班,并且落实了包括综合业务、财政惠民、社会保障、人口计生、婚姻登记、民政救助在内的窗口业务承办负责人。各村也成立了便民服务代办站的领导机构,明确了具体的代办人员。

二、完善运行机制

为切实方便群众,严格规范便民服务工作,我乡便民服务中心建立了首问责任、一次性告知、限期办结、责任追究等服务制度;制定了工作人员守则、行为规范、ab岗工作制等管理制度;建立了代办服务、办事公开、服务承诺、台账登记等运行制度,实现审批服务规范有序运行,不断提高服务群众水平。

三、营造便民浓厚氛围

我乡根据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广播、条幅、宣传栏等载体,加大对“三级平台”、“两个代办”的宣传力度,统一思想认识,提高群众知晓度。并注意总结和推广各地好经验、好做法,培树先进典型,营造良好氛围。

群众事务代办制范文篇9

为了进一步深入贯彻中央关于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四个长效机制文件精神,构建为民服务网络,更好的联系和服务群众,特制定本意见。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通过构建结构合理、运作协调、制度健全、廉洁高效的农村三级服务网络,进一步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功能,完善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为民服务体系,对党员和群众需要服务的有关事项,方式上实行“一个中心对外,一个窗口受理,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办结,一次性收费”,宗旨上体现“把困难留给干部,把方便让给群众”,标准上按照“设备好、内容全、服务优”,真正让越来越多的党员和农民群众享受到便捷和实惠,为全面奔小康、建设新农村创造良好的环境。

二、机构设置及服务的范围

镇党委设立党务政务服务中心(同时挂党员服务中心牌子),下设党务服务部、咨询受理服务部、社会事务服务部、经济发展服务部、中心办公室;村党组织设立村级为民服务代办点;村民小组安排为民服务员。

(一)、党务服务部

负责党团组织关系接转,外调函的办理,流动党员管理、咨询、活动证办理,非公企业党组织组建的申请和非公企业党员的管理,党务知识的业务咨询,“双强”型村干部的需求服务等。

(二)、咨询受理服务部

负责各种申请事项的受理和回复;民事调解、法律服务,政策、法律、法规咨询等。

(三)、社会事务服务部

负责准生证、独生子女证办理,出据流动人口生育证明等;农村宅基地申请,村镇工程建设许可、村镇规划许可、建设项目选址等;救灾物款、农民低保、特困群众生活救济物资的发放,扶贫助残、五保户供养、残疾军人、现役军人优待金发放、残疾证办理等;《就业登记证》、《再就业登记证》、职工社会养老保险、企业离退休职工领取养老保险资格认证等的办理;农村合作医疗基础资料的登记、证件办理、程序咨询、报帐等。

(四)、经济发展服务部

负责涉农补贴发放、信用贷款的办理等;农业、农经方面的服务等。

三、办理程序

基本程序为受理、承办、回复。

1、受理。凡群众需要办理的有关事项,可向员、村级代办点或镇服务中心提出办事申请,并提供相关材料,属于范围内的事项,均应受理,对申请材料不齐的,出具补交材料清单,待申请人补齐材料后再重新受理;对于不在受理范围内的,应向申请人讲明理由,并告知申请人如何向有关单位申请。员、村级代办点或镇服务中心受理申请后,进行受理登记,填写《服务群众承办表》,确定该事项的代办人,对有明确办理期限的,将承诺办理期限。

2、承办。镇党务政务服务中心接到材料后,能在镇政府办理的,直接办理;不能办理的,指定代办人,出具相关证明,由代办人带上相关材料到区级有关部门进行办理。

3、回复。承办事项办结后,经具体办理人在《承办表》填写承办结果并签字后交回镇党务政务服务中心;镇党务政务服务中心应及时办理好交接手续,并将承办结果回复申请人。

四、工作措施

(一)、建立健全各项制度,规范服务行为。

为确保服务服务中心、村代办点、组员工作的正常开展,提高办事效率和质量,要求建立健全以下各项配套制度:

1、首问负责制。按照谁接待、谁负责的原则,无论是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还是村代办点工作人员及组员,只要群众有申办服务事项都要及时受理或做出解释,不得推诿扯皮,不允许不管不问。

2、直接办结制。对群众申请可当场办理的简易事项,服务点工作人员应当场或当天办结。

3、承诺制。对需要现场勘查、上级审批或其它不能当场办结的较为复杂的申请事项,由受理人员向所需服务的群众做出具体承诺,并在承诺时限内办结或做出解释答复。

4、“阳光”办理制。服务中心及各个服务代办点要将为民服务项目、办理程序、所需资料、办理时限、收费标准、收费项目以及工作纪律等,张榜上墙,阳光作业,接受群众监督。

5、廉洁服务制。服务中心和村代办点工作人员及每个员在服务中要做到态度热情,诚恳待人,严格按照服务中心、村级代办点和员工作制度的有关规定办事,严禁向服务对象“吃、拿、卡、要”,一经发现严肃处理。在服务中心、代办点设立监督意见箱,镇领导小组办公室及服务中心设立监督举报电话,村民可通过意见箱、举报电话或直接向镇领导小组或镇服务中心反映有关意见。

(二)、健全工作机构,充实工作人员。

1、建好镇党务政务服务中心。镇党委书记对这项工作要亲自过问,要由一名镇级副职兼任服务中心主任,亲自抓,具体负责协调运转,从农经中心、农技中心、规划办、计生办、民政办、国土资源所等站所中抽调人员集中办公,把凡是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事项,基本实现“一室受理、全程代办、无偿服务”。

2、抓好村为民服务代办点。村级代办点,作为镇服务中心的延伸,由村现有人员调配任职,代办点人员要切实履行村情民意调研员、政策法规宣传员、群众信访调解员、组织建设督导员、强村富民服务员、党委政府协助员等“六大员”职责。

3、选好组员。明确指定组内的村组干部、后备干部、无职党员、预备党员作为员,村党组织书记要识人用人,真正选配一批思想观念新、群众基础好、乐于为群众服务的村员队伍,同时也要把这项工作作为对预备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考察培养的过程,使群众不出家门,就可享受全程服务。

(三)、有效整合资源,努力拓宽服务领域。

镇党委对这项工作要统筹安排,抓住这次有利时机有效整合现有资源,要充分利用党员服务中心、农经一站式服务中心等现有的资源,将其能合并的各种服务项目尽量合并到党务政务服务中心,无法合并的可以单独挂牌,集中办公,使现有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同时要主动适应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针对农民群众生产、经营和生活中的实际需求,积极拓宽服务领域,丰富服务项目,创新服务方式,努力开展全方位、有实效的为农服务。

五、组织领导

群众事务代办制范文篇10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目标,以改进党员干部工作作风、发挥党员干部模范作用、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展示党的先进形象为重点,通过各级党员干部热情高效地帮助群众反映合理诉求、具体事务、解决实际困难,进一步增强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意识和能力,提升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巩固创先争优活动成果,为全镇在新的起点上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提供坚强保证。

党员干部要认真区域范围或职能范围内的各类群众事务,确保件件有交待、事事有落实。要通过实施群众事务党员干部制度,努力实现村民办事不出村、居民办事不出区、职工办事不出厂,推动党员干部作风进一步提升、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改善、社会和谐度进一步增强、科学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快。

二、主体

全镇所有在岗在职的党员干部,以及有能力和意愿的党员骨干。

三、基本原则

(一)依法。群众事务必须严格遵守现行国家法律规定,既要热情服务、方便群众,又要坚持依法按章办事。对群众的合法要求要按照规定程序受理办理,对不合法律法规的要说明情况,加强教育引导。

(二)自愿。群众事务应当充分尊重群众的自主选择,代办事项必须得到当事人授权委托。群众不愿代办或涉及个人隐私的,不得强制。

(三)便民。群众事务应当方便群众生产生活。坚持无偿代办,除国家明文规定的各类成本费用外,一律不得收取代办费或其他手续费,按照国家规定代收代缴的各项费用,要逐项向群众说明收费依据、出具收费票据,严禁搭车收费。

(四)公开。党员干部的承诺以及为民的服务项目、办事程序、政策法规、承办时限、监督机构等信息要全面公开,让群众明白放心,接受群众监督。

(五)高效。群众事务应做到随时受理、限期办结、及时反馈,不得随意推诿或拖延办理。要尽可能简化办事程序,提高效率。

四、范畴和主要内容

党员干部群众事务实行责任区域制,村(居)的党员干部划分责任区,分片包户,要将鳏寡孤独、残疾、贫困家庭,以及缺少资金、劳力和技术的群众列为重点服务对象。镇机关和驻镇单位的党员干部要充分发挥职能优势,根据责任区域的划分,积极帮助结对共建和结对帮扶的基层单位的群众事务。

群众事务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对群众家庭进行定期走访、座谈,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收集群众的意见、建议和要求,及时向上级反映有关情况;二是帮助群众代办各类行政审批事项,协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疑难事务和矛盾纠纷;三是向群众提供相关信息咨询、技术扶持和各类援助等服务。

五、程序和方法

(一)划分责任区域。村(居)的党员干部按分工工作责任区划分为责任区域,确保每户群众都有人;镇机关干部及驻镇单位党员干部与村(居)挂钩联系的方式建立区域,确保每组的贫困家庭、需扶持发展的对象都有镇机关及驻镇单位党员干部挂钩;镇领导班子成员直接联系到所分工联系村,牵头指导并做好所联系村的群众事务工作。企业党员干部也要积极参与这项工作,各非公企业党支部也要安排专人,对企业职工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进行力所能及的。

参与制度的党员干部要向责任区内的群众发放联系卡,公布联系电话和服务承诺,确保24小时保持通讯畅通。各村(居)以及相关单位党组织应在区域范围内的醒目位置设立公示牌,公示参与工作的党员干部的姓名职务或结对机关名称和联系人的姓名职务、区域、职责内容、联系电话和监督电话等信息,并在政务、村务、厂务公开栏上公示相关内容。

(二)建立网络。群众事务一般采取逐级的办法,在镇、村(居)党员干部负责责任区内的各类群众事务的基础上,建立镇、村(居)、村民小组(居民小区)三级网络。镇依托公共服务中心和各类便民服务中心,建立服务中心,设立服务窗口,负责乡镇受理范围内事项的终结办理和接转需上级部门办理的事项。各村(居)建立服务站,安排党员干部值班,定点受理群众提出的诉求和事务,直接办理村(居)职能范围内的各类事务,接转需镇以上部门办理的事项。各村民小组和企业建立服务点,党员干部直接办理群众生产生活中遇到的一般性事务,及时向服务站转送需上级部门办理的事项。

(三)规范操作程序。主要分为“受理—承办—回复”三个环节。基层群众有需要的事项,可及时联系责任区内的党员干部;有急需或急办的事项,不受时间限制,随时拨打联系卡上的电话。行动不便或有其他特殊困难的群众有需求,责任区内的党员干部要上门受理,并帮助整理相关材料。党员干部对群众提出的事项,能直接的需在当天办理完毕;其他需要上级部门办理的事项应及时转送,并在两个工作日向群众反馈情况;镇机关部门、事业单位对于基层反映上来的、本部门职责范围内的事项,必须在3个工作日内给予办理或答复;需要群众本人到场的事务,党员干部要及时指引群众到相应机构,帮助办理相关事项。群众事务办结后,具体承办的党员干部要及时将的结果向群众回复,并主动征求群众的意见;对群众有疑惑的,要做好解释说明工作。

(四)开展跟踪服务。各村(居)、各部门在实施制度过程中,要大力推进入户走访活动。村(居、企)党员干部每两周对责任区内的居民群众普遍走访1次,镇机关、事业单位和驻镇单位党员干部每月到相应的片区或所挂钩联系的村(居)调研走访1次,集中收集社情民意,征求过程中的意见建议,帮助办理各类事务,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提高服务水平。与群众日常生产生活联系紧密或承担行政审批和服务职能较多的机关部门,要经常深入基层,了解群众意见建议;对某一阶段比较集中的群众事务,要通过上门服务或巡回办理的方式,进一步方便群众、提高效率。

(五)加强督促检查。建立登记备案、首问负责、岗位责任、服务跟踪等制度,规范制度实施。党员干部在群众事务时要做好记录,健全各类台帐。镇纪委、组织、宣传等部门要加强指导检查,并在日常督查的基础上每季度开展党内互评,每半年开展领导点评,每年组织群众测评,评估实施效果,研究改进措施。要发动基层群众和邀请行风监督员、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制度的实施情况进行民主监督,并通过各类新闻媒体进行舆论监督,推动工作深入开展。实行情况通报制度,各党组织定期向区域内的群众代表、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通报活动的开展情况,自觉接受监督。

六、基本要求

全镇各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从践行党的宗旨、永葆先进形象、巩固执政基础、促进和谐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实施群众事务党员干部制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精心组织,狠抓落实,确保实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党组织、各单位要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建立以党组织书记(或单位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群众事务党员干部工作领导小组,立足实际制定好具体的实施方案。并明确专职人员负责制度实施的组织协调和监督管理,确保群众事务党员干部工作的顺利运行。要广泛宣传发动,组织动员广大党员干部积极参与,让制度深入人心、家喻户晓。要加强对党员干部的培训和教育力度,切实提高群众事务的责任意识和能力水平。

(二)紧密联系实际。各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根据基层群众的实际需求,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扎实开展形式多样的服务活动。要把实施群众事务党员干部与“双帮”、“双带”、“建功立业比作为,科学发展争一流”、“明职责、亮身份、优服务,争创群众满意的窗口服务单位”等活动结合起来,与探索党代表常任制、加强机关作风效能建设、创新社会管理有机结合起来,与新农村建设、卫生文明城镇创建、强村行动等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健全机制,创新载体,克服形式主义,增强活动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