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建设研究范文10篇-欧洲杯买球平台
时间:2023-11-17 17:13:28
课程建设研究范文篇1
关键词:在线开放课程;设计教学;教学方法
近年来,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缩写为mooc,音译为“慕课”)等新型课程和学习平台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兴起。在线开放课程与传统课程相比,拓宽了教学时空,增强了教学吸引力,激发了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扩大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受益面,也促进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改革。山东大学依托本科教学工程全力推动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引领教学方式、方法改革,使开课数量和质量、教学改革应用等重要指标均名列前茅,同时积极开展校内“翻转课堂”教学方法改革项目建设,以互联网信息技术为手段,推进教学方法改革创新,提高教学质量,服务全校师生。其中,设计类课程已经成为山东大学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一大亮点。“设计创意生活”于2015年在智慧树上线,已经成功运行了四个学期,受益面覆盖134所高校的32835名学生。“人人爱设计”于2015年11月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上线以来,广受学生喜爱,选课总人数达到277918人。该课程还在超星尔雅通识课上线,三个学期共有443所高校的58208名学生选修并通过考核获得学分。开放课程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形态,与传统的课程教学相比,其教学形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都有较大的区别。针对在线课程建设难度大、运行繁琐、推广难、学生缺乏主动性的特点,可以利用移动互联网,组建跨地域、跨学校的设计类课程教学团队,形成“众筹式建设、共享式教学”的新型合作关系,让每个人可以随时随地以任何形式参与教学活动。开放课程中,教师还能够通过手机随时回答学生的问题并参与讨论,大大拓宽了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
一、以共享为核心的设计类课程完善开放式教学建设
在线开放课程不同于以往的精品课程和精品共享课,是通过设计专业教学资源的开放性、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和教学方法的多元化,让教和学得到最大程度的共享,从而给学生更大的学习自主权。在2015年12月的“人人爱设计”课程公告中,曾提出了“分享式学习”的概念:“分享式学习不是简单地接收知识,它将改变以往的从教到学的简单给予关系,把学习变成一种集体参与和集体创造。老师和学生,每个人都是一个分享者,平等而开放。每个人都可以把自己的学习体验分享给所有人。当更多的人走在一起,分享更多独特的、有趣的、个性的学习,我们才能彻底找回学习的乐趣。”2017年,在“设计史话”慕课的建设和运行过程形成了“共享式教学”的新模式,该课程既是一门面向全社会开放的设计文化普及课,又是对全国近千所高校工业设计和产品设计专业基础必修课“工业设计史”的有益补充。课程基于知识共享的思想组建了一支基于互联网进行远程合作的新型教学团队,主讲教师分别来自山东大学、西北工业大学明德学院、西安美术学院等多所高校,助教则是来自十几个不同高校的专业老师,每个老师都可以把自己制作的各种课件、视频、文档等备课材料上传到课程网站上进行分享,给予学生更多的选择。另外,其他高校应用本课程进行翻转课堂教学,学生的作业和课堂讨论又可以上传回课程网站上,如此形成良性循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再是单纯地接受知识,而是变成了新知识的创造者。在很多高校,大部分专业课程都只有一两名老师任教,不仅缺乏与同行之间的交流,而且在备课过程中浪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共享式教学”通过互联网合作让教学资源更加丰富和集中,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备课资源共享。节省了老师的精力,节约了时间;二是优质课件视频共享。让一些教学条件欠缺的高校师生有机会接触到更高质量的教学内容,提升了整体教学质量;三是教学互动的共享。开放课程通过讨论区、qq群、公告等多种形式与学生展开互动,让更多老师参与到课程的课堂交流和课后讨论;四是教学效果考核的共享。开放课程通过作业和互评、单元测试、在线考试等方式对每个学生给出成绩评定,也可用于评定老师成绩的依据。
二、以学为中心的开放课程推进教学方法改革
开放课程教学能够让更多的学生享受到不同高校的课程资源,打破了现有校园空间的限制。随着手机app的广泛使用,学生用一部手机就可以上课、参与讨论并完成作业,并且能够随时随地进行学习,打破了时间的限制。因此开放课程的教学方法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不同的。在设计类课程的教学方法上的探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组建学习社群,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开放课程刚刚开始的时候,有很多学生反映自己是班里唯一一个学慕课的,感到很孤独,坚持不下去。针对这个问题,本项目组一方面开展了欧洲杯投注官网的线下活动和spoc教学,鼓励学生适应新的教学方式,让很多现实中的学生在慕课中也做了同学;另一方面开展了更多的线上交流,让学生之间有充分地互动,并相互激励。例如,“人人爱设计”的学生建立了高级权限的qq群,常年有千名以上的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学生还自发开设了“人人爱设计”公众号,组成编辑部,形成了一种长期的、相对固定的学习社群关系。2.利用多种方式,加强教师与学生间的互动和交流以“人人爱设计”为例,2015年至2016年期间第一次开课分成上、下两期,上期共有4696名学生参与互动,在课程讨论区共发帖12691条,其中教师发帖265条;下期共有3796名学生参与互动,在讨论区共发帖12633条,其中教师发帖162条。此外,教师还利用课程公告的权限,每周发送邮件提醒学生提交作业和在学习中应该注意的问题。3.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在“人人爱设计”的一期公告中,有教师曾经写道:如果你只是看视频学习,你只能学到三分之一的内容;如果你能够完成作业并参加考试通过考核,可能会学到三分之二;而只有积极参与讨论,参加各种活动,你才能掌握课程内容的全部。另外,教师还可以在qq群和讨论区经常组织各种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人人爱设计”组织了“每周学习之星”的优秀学生推荐活动,“设计史话”组织了“优秀课堂笔记评选活动”等。由于在线课程的学生来自社会和各个高校,学习水平存在差异,学习目的也并不明确。因此,建立“开放式的教学目标”,可以使学生不再以完成课程作业、通过考试作为学习的唯一目的,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开展更加多元化的培养方式,并取得多样化的发展。
三、以开放为主线的新形态教材辅助课程建设实践
2016年初,“人人爱设计”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的第一学期课程结束了,但学习过程并没有结束,学生自发组织起来编写了一本电子书,名叫“‘人人爱设计’慕课全景书”,从授课内容、学生讨论和课外讨论等多个方面对慕课的教与学进行全景式记录,充分反映了学生对课程的理解,体现出开放课程的魅力。围绕开放课程教学,经过近两年的努力,高等教育出版社新形态重点规划教材《工业设计史》于2017年10月出版,并与配套课程“设计史话”进行了同步推广。在这本教材中,体现了本项目对于开放式教学的深入思考和理解。首先是在设计史知识开放体系下,对知识点进行碎片化分解,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视频和教材自主学习。其次是编写团队的人员构成也体现出广泛的开放性,主要以山东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五位有经验的教师为主,还有一大批有海外留学背景的老师为本书提供素材。最后,通过翻转课堂,教材的使用范围得到了更大的拓展。老师和学生利用教材和慕课相互配合,教学形式更具有灵活性。在线课程作为教材的有益补充,也为教材增加了一定的动态性。在课程和教材建设中,采用了一种“众筹式”的新模式,如新编的《工业设计史》第一次把“中国现代工业设计发展”作为单独一章,这部分邀请了潜心研究中国当代设计史的华东理工大学沈榆老师执笔,而“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章节则邀请了在英国攻读史论多年的高茜博士编写。新形态教材不是一本单纯的印刷品,而是变成了一个可以拓展的平台。“设计史话”课程网站的讨论区上专门设立了教材反馈专区,来自全国各地的老师定期更新课件、资料和学生的作业,全员参与讨论。
课程建设研究范文篇2
关键词:高校;德育;课程建设
在我国,尤其是在我国的高校,德育受重视的程度是国际上绝无仅有的。党和国家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要求改进和加强学校的德育工作,广大教师也为此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但效果仍然不尽如人意,德育理想和德育现实间的反差明显。提高德育效果的举措是多种多样的,由于课程是教育的核心,是联系社会要求和学校教育的桥梁和纽带,所以要从根本上解决高校德育“高投入”与“低成效”之间的尖锐矛盾,关键是要直面当前高校德育课程建设中存在的困境,分析陷入困境的根源并找到出路。
课程是为了培养人和教育人而产生并发展的,培养人是课程的本体功能。德育课程是以培养人的德性为本质的。本文在讨论高校德育课程建设时,是站到文化的本质是人生命存在及其活动的高度,站到人的本性是“活动”的高度看,课程的本质就是人的学习生命及其活动。[1]在这个意义上说,高校德育课程建设是一种涉及社会方方面面、需要全社会参与的社会性的教育行为,而不仅仅是教育领域内部的仅仅涉及教育内容的孤立的课程行为。
一、高校德育课程建设存在的困境
当前高校德育课程建设存在的困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高校德育课程地位的失落
德育课程的设置虽然在形式上显得至高无上,但在实际中却显得可有可无,甚至成为一种摆设。“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2]是对德育课程地位失落的生动写照。我国高校的德育课程在设置形式上是至高无上的,德育课程的设置和教育内容的确定是由中央政治局讨论审定,然后颁布全国,遵照执行的。高校的其他课程从来没有受到过如此的重视。然而,这种由上而下的高度重视并非是自始至终的,具体而言,只有德育课程的设置和内容的确定受到重视和关注,而教育效果则无人过问。[3]
(二)高校德育课程内容的失宜
作为德育课程内容主要载体的教材,虽然在数量上多达几百种,但学生对德育教材不感兴趣。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各高校陆续开设德育课程至今,关于德育的教材已经出版了几百种,但数量不等于质量。曾有调查表明,“认真读过教材”的大学生仅占13%,学生普遍反映教材的说教味太浓,脱离了现实生活。[4]高校学生对德育教材不但没有表示出浓厚的兴趣,还表现出对德育教材的不珍惜。例如,每到考试期间,图书馆的座位往往变得紧张,一些学生有用书本占座位的习惯,据笔者观察,用于占座位的书本十有八九是在学生看来“丢了就算了”的德育教材。
(三)高校德育课程实施的失效
德育课程的实施虽然在显性的途径上种类繁多,却难以形成整体性的、一致的教育影响。当前高校德育课程的实施主要可以概括为三种途径和方式:一是由思想政治课教师实施的各种名称的政治课和思想品德课程;二是由各任课教师在各门文化课程教学中进行的思想品德教育;三是由学校行政人员、辅导员、班主任及各类社团组织的各项德育工作。[5]这些德育课程的实施耗费了行政人员、科任教师、辅导员、班主任以及学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却难以形成整体性的、一致的教育影响,有时甚至出现相互脱节、相互抵触的现象,造成高校德育“高投入”与“低成效”之间的尖锐矛盾。
(四)高校德育课程评价的失败
德育课程的评价虽然在数量上越来越精确,却难以真正检验学生对德育内容的体悟程度及内化程度。用“失败”一词来形容当前“高校德育课程的评价”,似乎有点于心不忍,但理性地想想,却又觉不失为实。这种“失败”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高校德育课程评价工作耗费了大量学者和实践工作者的时间与心血,也制定出科学的、系统的甚至是非常全面的、精确的高校德育课程评价标准与细则,但这些评价标准与细则在现实的高校德育课程评价中缺乏可操作性。有多少高校能严格按照“拾金不昧的次数与数量”“出早操的次数”“参加义务劳动的次数”等指标评价学生的品德?其二,如果高校真的严格按照这些德育课程评价标准与细则来评价学生,把学生品德的高低等同于“a数 b数 c数 d数 ……”,那么,这些看似科学的标准与细则,在实际上却无法真正检验学生对德育内容的体验、领悟和接受程度以及德育内容在学生身上产生的真正影响,并容易产生误导,使学生表面一套私下又是一套。
二、高校德育课程建设陷入困境的根源
当前高校德育课程建设为什么会陷入困境?拨开浮在表面的种种复杂因素的干扰与影响,以“本质与现象”作为哲学范畴的思维方式,来考察、认识和理解高校德育课程建设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可把当前高校德育课程建设陷入困境的根源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价值性工具与工具性价值的矛盾
当前高校德育课程地位的失落在很大程度上是价值性工具与工具性价值的矛盾所导致的。所谓价值性工具是指我国的教育行政部门把高校的德育作为传授和灌输意识形态以及价值观念的工具,[3]高度重视。所谓工具性价值是指我国高校的部分德育教师把教授德育课程和灌输价值观念作为保住自己工作和饭碗的价值,而不管所传授和灌输的价值观念自己是否理解和接受,仅仅是一种工作而已,教完了便完成任务。[3]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并不是因为这些教师缺乏教师应有的职业道德,而是因为课程内容是上级框定了的,不管教师接受与否,都得那样地传授和灌输。然而,教育不仅是一种言传,更是一种身教与潜移默化的熏陶,为师者要感动学生,首先要感动自己,如果连德育教师自己都不能理解和接受的价值观念,学生们又怎么可以理解与接受呢?这种照本宣科的方式不仅亵渎了德育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甚至给德育课程戴上了“台上说一套台下做一套”的虚伪面具。
(二)高校德育课程目的的一元性与学生需求的多元性之间的矛盾
当前我国高校德育课程的目的是一元的,这种一元性主要表现为高校德育课程要完成其政治功能,在内容的选取上一直偏重国家的意识形态领域,主要是体现我国的教育行政部门所要传授、灌输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强调统一人才的培养。但是,学生的需求是多元的,学生在民族、文化、地域、年龄、性格等方面的差异,形成了其道德伦理水平的差异及需求的多元性。一元性的课程设置,很难满足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求。
(三)显性德育课程内容的认知性与德育内容内化过程的体悟性之间的矛盾
前文把当前高校德育课程的实施途径概括为三种途径和方式,若将这三种途径置于课程这一名称下加以分类,可以分为三种:[5]一是“知识性的”或“理论性的”课程,也称认识性德育课程,这是学校的“正规德育”课程,如哲学、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法律基础等;二是“活动的”或“实践的”德育课程,也称活动性课程,[6]如课外与校外德育活动,学校和教师组织的各种场合进行的德育谈话;三是学科教学中的“德育课程”,主要是指任课教师在文化课教学中借助教材所蕴含的德育因素进行的思想品德教育。以上三种我们可以称为显性德育课程。这三类课程在高校德育教育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也各有不足之处:第一类认识性德育课程往往只教给学生“关于道德的知识”;第二类活动课程在高校里往往只是“走过场”;第三类学科中的德育课程更是零散而随意的。归根到底,这三种德育课程往往是强调教给学生“有关道德的知识”而忽略学生的内化机制。
杜威在《教育中的道德原理》一书中区别了两个概念:“道德概念”(moralideas)和“关于道德的概念”(ideasaboutmorality)。所谓“道德概念”是把这种观念“在行动中见效果,使行为有所改变”,使之“成为品性中的一个部分”;而“关于道德的概念”就是直接传授道德知识的教育,也称为知性道德。杜威认为这种教育即使是讲得最好的,也是在数量上比较小的,在影响上也是微弱的。[7]知性德育课程实际上只是伦理学的知识性教育与学习,这种“特定的问答教学”存在一定的“空洞说教”的缺点,很难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真正能影响与指导其实际道德行为的道德认识、信念、情感、意志和行为。这是因为德育是传承人类精神文化成果的活动,作为德育内容的精神文化成果不能像房子、汽车等物质财富那样通过简单的购买、赠送或继承等方式获得。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但教师不可能代替学生思考,教师不可能把德育内容直接装进学生的脑袋里,即使能“装进去”,装进去的也只是“关于道德的概念”而不是“道德概念”,因为德育内容的内化过程需要体悟。也就是说,德育内容(包括世界观、人生观、历史观和价值观等)是来自社会生活的,它不像自然科学的理论那样可以通过实验来反复验证,德育内容只有通过心灵的特殊体验和领悟,才能内化为学生的道德理念,约束学生行为。
(四)德育内容的精神性、思辨性与科学方法的实证性、精确性之间的矛盾
德育内容具有人文性、精神性和思辨的特征,不像自然科学中公式和定理那样具有实证性、精确性。对德育课程进行评价的关键不在于检验学生记熟了多少“关于道德的概念”,而在于检验学生是否通过自身的体悟,通过设身处地的联想而领会德育内容的意蕴,并把这些意蕴深深地融入到自身的身心让其真实地存在,从而指导他们的学习实践与生活。因此,如果高校的德育评价照搬了自然科学知识测验和考核的量化方式,以知识测验的分数来衡量德育的效果,这种方法显然是片面的,势必会导致高校德育评价的失败。
三、高校德育课程建设的出路
(一)高校德育课程目的的确立
要以“公平”为道德核心,把高校德育目的定位于培养“人”的德性而不是“神”的德性。传统的德育是以“奉献”,甚至是以“牺牲”为道德核心的,要做有道德的人就意味着要“吃亏”“奉献”甚至是“牺牲”。人有着许多与生俱来的无法解决也无法逃避的矛盾,譬如说“生”与“死”的矛盾,“追求最大价值”与“价值的不完整性”的矛盾,当遇到种种矛盾冲突需要作出抉择时,“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而传统德育课程把目的定位于苛求所有人在遇到种种矛盾冲突时都是以“首先满足他人利益及集体利益”来“奉献”甚至是“牺牲”。这其实是漠视人的本性,人为地拔高了德育目标,把德育蜕变为“无人”的德育,把德育异化为培养“神”的活动,从而导致了以下误区:误区一,有的教育者以为自己和学生都是“神”,把德育当作是“神”培养“神”的活动──现实中自以为满腹经纶,空洞说教,对学生吹毛求疵;误区二,有的教育者知道学生是“人”,却以为自己是“神”,把德育工作当作是“神”培养“人”的活动──现实中居高临下,道貌岸然,借用一套套理论来“压制”“征服”学生;误区三,有的教育者很清楚自己是个“人”,却想把学生变成“神”,把德育工作当作是“人”培养“神”的活动──现实中对自己不严格要求,对学生却责备求全。
出现以上误区的根本原因是传统的德育是以“奉献”甚至是以“牺牲”为道德核心的,而不是以“公平”为道德核心的,把德育目的定位为“培养神的活动”。为什么传统的德育是以“奉献”甚至是以“牺牲”为道德核心,而不是以“公平”为道德核心呢?其根本原因并不是人们的认识水平有限而理解不了“道德应该以‘公平’为核心”,而是因为传统德育把实现德育的政治功能作为首要的甚至是唯一的目标,价值性工具与工具性价值的矛盾导致了当前高校德育课程目的错位,目的的错位便导致了地位的失落。
因此,德育课程建设的首要环节是要把错位的目的调整过来,以“公平”为道德核心,把高校德育目的定位于培养“人”的德性而不是“神”的德性;在关注高校德育的社会功能、致力维护社会的稳定促进社会的发展的同时,还应该关注德育的个体功能,努力使个体更有尊严地活着。
高校德育应该是“有德性”的人培养“人”的德性的社会活动,树立教育者与教育对象平等的观念,完善感染、激励的教育机制,“像挖掘财富一样把埋藏在每一个人心灵深处所有的才能发挥出来”。[8]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的关系和谐而平等,“让一个人去关心另一个人,力求看到自己身上的好的东西在另一个人的身上表现出来”(苏霍姆林斯基语)。
(二)高校德育课程内容的建设
内容的建设要从培养“人”的德性出发,注重“全球化趋势”与“民族化特色”的融合,注重一元与多元的统一,让德育教材更加接近学生的生活。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快,地理意义上的国家概念被不同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思想意识相互渗透而变得面目全非。当“地球村”的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的时候,地理意义上的国家概念逐渐从人的意识形态中淡化。世界各国正共同面临着生态恶化、资源枯竭、人口爆炸和道德嬗变等问题,迫使各国跨越文化、民族而进行合作。[9]基于这种趋势,各国德育都应该注重吸纳时代精神,注重全球共同拥有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培养各国公认(亚太地区教科文组织提出)的12个核心价值观和5个工具价值观。12个核心价值观是:关心他人;关心社会、民族及人类福利;关心环境;关心文化传统;自尊与自立;社会责任感;精神性和灵性;和平解决冲突;平等;公正;真理;自由。5个工具价值观是:不屈不挠;勇气;合作;是非感;宽宏慷慨。
面对全球化的到来,高校德育课程在完成其政治功能,注重培养个体作为一个公民所应该具有的最基本的道德素养的同时,还要考虑到不同民族的文化特点和不同学生的个性需求。“什么也不确定”充分体现了后现代价值观的多元性,高校德育要尊重和包容学生的个性特点与差异,以学生为本,充分关注学生生命的生存状况和生存意义,关注学生的价值观的多元性。注意弘扬各民族文化精髓,在高校德育课程内容关注全球发展趋势的同时,要重视传统,回眸寻根,吸收中华民族文明发展的优秀成果,将“忠孝仁爱礼义廉耻”八德赋予新的内容,作为大学生谨行的八种美德,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
(三)高校德育课程的实施
课程的实施应充分开发和利用教育资源,精心设置隐性德育课程,加强显性德育课程与隐性德育课程的结合。由于德育内容(包括世界观、人生观、历史观和价值观等)来自社会生活,德育内容具有人文性、精神性、体悟性和思辨性的特点,隐性德育课程由于具有广阔性、潜隐性和发生作用的无意识性,正迎合了以上的特点。因此,德育内容的实施除了要注意优化显性课程之外,还要精心设置隐性德育课程,创设良好的德育氛围,通过学生心灵的特殊体验和领悟,内化为他们的道德理念。
高校隐性德育课程的设置与实施方式主要包括:第一,显性德育课程背后的隐性课程,如宿舍生活、学术活动、教育实习等;第二,物质形态的隐性德育课程,例如,反映治校才识与价值取向的学校建筑物、校园规划、教室设置等;第三,制度形态的隐性德育课程,例如,民主的学校管理体制、健全的生活制度;第四,精神形态的隐性德育课程,如校风学风班会、领导作用、教师言行和学校人际关系等。
(四)德育课程评价系统的思考
课程评价要承认复杂与不确定性,从关注评价结果转向关注评价的过程,以评价促发展。德育课程实施效果的评价是德育课程建设中的一个难点,德育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德育课程在其实施后不可能有一个具体的、统一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评价标准。但这并不是说要放弃评价,相反,为了使评价更加全面而客观,更要加强评价体系的建立。对德育课程实施后的评价应立足于以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等方面为内容的基点,通过书面考核、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家长参与的立体途径进行。评价时要注意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甚至可以给出一个语境,给出一个使德育内容的意义在其中得以显现的场景,考查学生是否能激发自己的想象力,使自己的思维能摆脱个别之物的束缚,进入本质性的语境性的意义领域,进入思想的状态,在思考和辨析中提高判断能力,达到心灵的更高境界,一如苏格拉底式的哲学对话和科尔伯格的两难故事。
高校德育课程建立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工程。笔者不揣浅陋,从高校德育课程的目的、内容、实施和评价等方面讨论了当前我国高校德育课程建设中存在的困境,分析了成因,思考了出路。如何完善高校德育课程的建设,有待更多有识之士进行更深入的思索与探究。
参考文献:
[1]黄甫全,王嘉毅.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3,106.
[2]乔建中,蒋娇,等.当前德育研究热点问题综述[j].思想理论教育(综合),2005,(5):14.
[3]刘志山.当前我国高校德育的困境和出路[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5):136.
[4]王少华,王梦华.大学德育“改选论”[j].大连大学学报,2000,(10):44.
[5]邹强.高校德育不可忽视危险性课程[j].咸宁学院学报,2004,(2):73.
[6]季诚钧.试论隐性德育课程[j].课程·教材·教法,1994,(8)
[7]滕大春.美国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556.
课程建设研究范文篇3
[关键词]在线开放课程;信息化教学;课程建设;模式
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即慕课(massiveopenonlinecourses,mooc),是一种把教育扩大到课堂以外,免费为任何能够上网的人提供大学课程学习资源的课程教学形式。2012年以来,作为互联网和高等教育结合的产物,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迅速在世界范围兴起,这种新型课程及教学模式打破了教育的时空界限、学校的围墙,颠覆传统大学课堂教与学的方式。
一、我国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之现状
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的推进始于美国、英国等为代表的发达国家,与此同时,我国开始密切关注其发展态势。在2015年《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中,提出要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在线开放课程体系和课程平台,以“高校主体、政府支持、社会参与”为方针,立足自主建设,注重应用共享,加强规范管理,我国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与应用得到有力的推动。目前,我国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取得了大力的发展,表现在:(一)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的数量急剧增长,慕课数量已居世界第一位。(二)在线课程资源的共享范围正在逐步扩大。(三)各省级教育部门和高校陆续实施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和应用规划,在课程的线上线下结合的模式及相关配套机制建立等方面,不断做以尝试和突破。
二、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高职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模式
教育部2015年的工作要点明确提出,在国际慕课大力发展的背景下,加快推进适合我国国情的“在线开放课程(即慕课)”和平台建设,推进课程应用,强化在线开放课程实施与管理,促进优质课程资源共享,全面推进教学方法改革,促进教学质量内涵式提升。高职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立足于我国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标准,以高等职业教育目标为出发点,结合高职自身教育规律及学生学习特点,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高职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模式,具体来说:(一)在线课程建设以高等职业教育的公共课、专业基础课及专业核心课等为重点,辅之以各类传统文化课、创新创业课以及思想政治课等通识类课程。(二)课程建设应当融入当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突出“立德树人”教育思想,让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程的同时,接受正确价值观的引导和树立。(三)高职教育强调学生实践技能的形成与培养,因此,课程的建设在体现系统知识点整合的同时,要强调课程的实践操作性环节,侧重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四)强调课程的教学过程设计,体现课程的前沿、生动、趣味和新颖,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五)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构建新型课程体系、课程框架、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强化线上与线下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提高学生学习参与度。(六)推动课程资源的推广,同类课程实施资源共享,实现资源互通有无,互相学习,不断完善课程的建设和运行。
三、对高职财经类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思考———以《市场营销》课程为例
基于在线开放课建设规律和基本模式,结合我校在线课程建设的实践,以《市场营销》课程为例,对高职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进行思考和总结,归纳如下:(一)课程定位是基础。首先,高职教育不同于本科教育,在线课程建设的定位也当加以区别。根据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高职教育培养具有专业技能的行业人才。基于此,高职在线课程建设应定位于“职业人”培养方向,培养符合职业职业岗位需求的职业能力;其次,课程的属性是通识课、公共课,还是专业基础课,或者专业核心课等。那么根据不同的课程属性定位,课程教学目标、教学设计、课程内容、课程学习资源等,均应体现职业人培养的目标。其次,所建课程应明确国内外同类课程建设的现状,重点明确现有同类课程资源的不足与欠缺,避免资源重复建设而体现优势互补,课程资源互为补充。(二)课程建设师资团队是保障。以《市场营销》课程为例,课程建设团队成员均为长期从事《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或研究的人员,且年龄梯度、职称结构、知识结构层次递进、优势互补。因此,具有责任心与教学热情,了解学习对象学习特点和需求,且理论功底深厚、教学经验丰富的师资团队是建设优质在线开放课程的首要保障。(三)课程教学设计是核心。可以说,课程内容与教学设计是在线开放课程的灵魂。科学合理、丰富生动的课程内容和教学设计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针对学生的学习特点,设置科学务实的学习目标,合理生动的教学设计,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综合有效的学习评价。并对教学过程予以多样化的信息欧洲杯买球平台的技术支持和辅助。以《市场营销》课程为例,根据学习要(下转第57页)求,分别设置理论目标与实务目标,教学设计上设置生动的导入式学习方式,以设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综合运用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直观演示法、情景实训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组织和控制整体教学过程,增强互动性,并通过教师自评与学生多环节综合测评,对项目教学效果进行综合判定。(四)课程教学资源是辅助。完整、丰富的课程教学资源是开展在线开放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必要辅助。学生在系统学习主要课程内容的同时,参阅形式多样、典型生动的拓展学习资料,可以使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强化学习逻辑性、调动其学习热情、激发学习兴趣,也可使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全方位的融会贯通,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五)课程特色是亮点。如何在同类课程当中做到脱颖而出、与众不同,这就需要课程具备自身独有的特色。无论从教学内容选取、教学形式设计、教学资源辅助,还是技术手段支持,都可以作为课程特色体现的切入点,真正做到课程建设的专业化、精细化和优质化。最后,在线开放课程的开发与建设,需要给予合理的建设周期与经费作为支撑。课程建设完毕后,在学习平台上线运行,经过一定周期的完善,应当加以课程推广,以做到“建”以致用,并实施广泛的课程资源共享。
[参考文献]
[1]谭园园,孙迦,朱露.在线开放课程建设规范探讨[j].新西部(理论版),2015(01).
[2]王友富.从“3号文件”看我国在线开放课程发展趋势[j].中国大学教学,2015(07).
[3]张宇鹏.高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现状及对策分析[j].高教纵横,2015(02).
课程建设研究范文篇4
关键词:核心素养;哲学;通识教育;课程建设
通识教育的关键是课程建设。哲学通识教育课程建设是哲学通识教育的关键,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起基础性作用。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哲学通识教育需要以哲学通识教育课程建设为突破口,着眼于课程结构和内容的创新、教学方法和模式的变革、知识创新能力的养成等方面。哲学通识教育课程建设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笔者以应用型地方高校广东海洋大学为例,探索基于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哲学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的思路、内容和路径,以期创新高校哲学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的理念和方法,培养具有主流价值共识、优良道德品格、传统文化底蕴、自主学习能力、反思批判精神和实践创新能力的新时代大学生。
一、哲学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的思路
基于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哲学通识教育课程建设,以“问题聚焦、素养导向、理念遵循、方法创新、资源整合、内容改革”为整体思路,顺应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发展的趋势,对应用型人才培养起到了奠基性作用。第一,聚焦四个问题。目前,大多数高校哲学通识教育课程建设呈现出以下四个方面的主要问题:一是课程体系不健全、功能定位不准确。高校将通识课定位为公选课、知识普及课,课时安排零散,学分比重低。二是通识课程与思政课程相脱节。没有将思政教育融入通识教育体系,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形式固化。三是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相分离。专业教育在传授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时有天然的优势,但塑造德行则是短板。通识教育的缺失往往导致学生在人文素养形成、创新能力培养和批判思维训练等方面出现问题。四是教学方法不灵活、考核方式不科学。通识教育课程教学方法落后、考核形式单一,教学质量整体偏低,有的课程甚至沦为“水课”。第二,明确一个导向。以培育学生核心素养为导向,聚焦学生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培养具有主流价值共识、优良道德品格、传统文化底蕴、自主学习能力、反思批判精神和实践创新能力的新时代大学生。第三,遵循一个理念。遵循大通识理念,打通文史哲,实现人文科学内外联通,促进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联通以及文理交融。强调通识教育课程内容的交叉融合,并融入信息化新技术新方法,突显人文底蕴和人文精神。第四,突出两个重点。以经典阅读教学法和研讨式教学法改革为重点,构建经典阅读“四步法”和研讨式教学“五步法”,并以此为动力推进哲学通识教育课程教学的整体改革。第五,整合三大资源。整合哲学通识课、哲学专业课和思想政治教育课三大课程资源,构建哲学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打造哲学通识教育课程教学团队。第六,改革四大内容。以教学理念、内容、方法和考核的改革为主要内容,通过转变教学理念、变革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完善考核方式来开展哲学通识教育课程建设。
二、哲学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的内容
高校哲学通识教育课程建设是基于目前该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着眼于转变课程建设理念、变革课程教学内容、改革课程教学方法和完善课程考核方式等四个方面。第一,转变课程建设理念。以哲学通识教育课程教学为依托,尝试转变高校哲学课程教学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学生的思维训练,加强师生交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批判精神和探究能力,从而真正把学生领进哲学的思想殿堂。第二,变革课程教学内容。在哲学通识教育课程教学中,尝试克服目前高校哲学课程教学内容源于权威教材的确定性预设弊端或选自经典原著的实用性缺失,精选重大的哲学问题、重要哲学人物、经典的哲学观点、现实的人生或社会问题,结合人类社会历史进程,特别是中国社会的发展,力图回答现实的重大哲学问题。第三,改革课程教学方法。在哲学通识教育课程教学中,坚持采用专题研讨式、经典阅读式、案例汇报式、哲学家介绍式、小组合作式等教学模式,并尝试利用互联网教学平台等信息技术手段,改善教学效果。第四,完善课程考核方式。在哲学通识教育课程考核上,尝试改变传统单一的标准化闭卷考试方式,采用多元的考核方式,制定过程性考核、小组合作学习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一体化考核方案,考核成绩分别占课程成绩的30%、30%和40%,并且在考核中增加学生课堂发言、小组讨论、案例汇报等环节的比重,并在期末终结性考试中选取多样化的考试内容,突出哲学通识教育课程试题的开放性和灵活性特征。
三、哲学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的路径
高校哲学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的路径,应以现有哲学通识教育课程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切入口,从课程体系构建、大通识大思政大人文理念确立、通专结合以及教学方法创新、考核方式改革等方面,寻求解决问题的课程建设路径。第一,通识核心 通识拓展:构建层次分明的课程体系。哲学通识教育课程建设以人文创新实验班、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学分制改革为契机,依托学校哲学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资源和师资力量,以本科生的哲学、伦理学、逻辑学以及研究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等通识核心课为主干,以哲学智慧与创新思维、中国传统文化等通识拓展课为辅翼,并依托逻辑与批判性思维、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素养等若干门网络通识拓展课,构建分层次、分类型的哲学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第二,通识教育 思政教育:发挥通识教育与思政教育的协同效应。坚持将思政课当中的哲学内容贯穿哲学通识教育课程教学的始终,充分挖掘哲学通识教育课程的思政教育资源,强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道德修养课程中的哲学和伦理学的内容,发挥思政课的通识育人功能,贯彻大思政理念,把立德树人贯穿于哲学通识教育的全过程。同时,践行课程思政理念,将哲学通识教育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比如,突出伦理学、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等通识课程具有的培育道德品格、涵养人文精神的育人价值,让立德树人“润物无声”。第三,理念变革 内容融合:突破传统教学理念和内容。遵循大通识理念,打通文史哲,促进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联通以及文理交融。通专结合,以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引领哲学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发展,以大通识理念指引哲学通识教育课程与专业课程的融合发展,以创新实验班改革促进哲学通识知识和专业知识的融合发展。在专业教育中贯穿大通识理念,通过哲学通识教育课程资源的相互融合及其向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渗透,以及专业技术手段的融入,发挥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优势。第四,方法创新 考核改革:创新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通过研讨式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践,以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师生之间的讨论交流为基本形式,改变传统哲学通识教育课程教学“满堂灌”的局面,使学生真正思考、感悟和体验人文精神。以经典阅读这一哲学通识教育教学中的关键环节为抓手,通过开展文本选择、阅读教学、学生参与、课后活动等环节,对哲学经典著作进行研读。同时,改革考核方式,加大过程性考核力度,将小组合作学习、专题研讨、经典阅读、网络教学平台的参与和使用等纳入考核评价体系,实现考核方式的多样化变革。
四、哲学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的创新
哲学通识教育课程建设,应树立以人文通识为导向的课程建设理念,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哲学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并着力创建经典阅读“四步法”和研讨式教学“五步法”,强化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第一,树立以人文通识为导向的课程建设理念。将哲学通识教育界定在人文通识的概念上,实现哲学内外联通,把新技术融入哲学通识教育课程中,为学生提供综合性的跨学科学习。同时,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将思政、哲学、逻辑学、创新创业教育等课程均定位为通识教育核心课;设置哲学智慧等通识教育拓展课,以及志愿服务等通识实践环节,构建哲学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以广东海洋大学为例,在哲学课程教学中融入海洋文化、海洋伦理等内容,促进学生海洋文化观、海洋道德观、海洋国土观等海洋价值观的形成,深化学生海洋人文底蕴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核心素养的培育,推动哲学通识教育的良性发展。第二,创建哲学经典阅读“四步法”,培育学生核心素养。创建“课外经典阅读、读书笔记整理、读书报告撰写、课内小组汇报”的哲学经典阅读“四步法”。从经典阅读这一哲学通识教育课程教学中的关键环节切入,对《论语》等哲学经典著作进行解读,建立经典文本与学生当下生活的关联,特别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衔接,把学生带入经典文本所在的历史语境和生活世界。学生通过自我学习和反思、自我检讨和纠正,实现道德体验的自我完善。第三,探索研讨式教学“五步法”,创新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探索和构建“选取研讨主题、设计研讨内容、小组主题报告、课堂交流讨论、教师点评总结”的研讨式教学“五步法”,贯彻“互联网 通识教育”理念,利用app、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教学效果明显改善,手机作为学习工具的利用率显著提高。在课程考核上,采用多元的考核方式,强化过程性考核,将主题研讨、经典阅读、小组合作学习、网络教学平台利用、课后活动开展等过程性环节纳入考核体系,通过小组学习报告、网络学习成果、经典诵读活动等方式体现课程考核的多样性、开放性与灵活性特征。广东海洋大学哲学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经过多年的实践,在人文创新实验班课程教学和思政课教学、研究生通识课程建设、哲学通识课程团队建设以及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
自2010年以来,学校哲学通识教育课程教学团队在本科生人文创新实验班的哲学、伦理学、逻辑学等通识教育核心课程教学中逐步实施和推进哲学通识教育课程建设,尤其是实施小班教学,开展研讨式教学和经典阅读,贯彻哲学通识理念。同时,将文史哲通识课程和思政课程有机融合,发挥通识教育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的协同效应。在研究生阶段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自然辩证法概论等哲学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教学中,贯彻了整体改革理念。特别是实施了专题研讨式教学和哲学经典阅读的改革和实践,要求学生独立阅读文本、查找资料、完成主题汇报和学习报告。这深入发掘了学生的学习潜能,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意识和能力显著提升。由此可见,哲学通识教育课程建设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起到了积极的推动和示范作用。
参考文献:
课程建设研究范文篇5
【关键词】课程思政;课程建设;金课;混合式教学
2016年12月,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2019年10月,教育部正式了《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2],促使课程思政理念形成广泛共识,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优化重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淘汰“水课”,打造在线课程与本校课堂教学相融合的混合式“金课”。2020年6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3],全面推进各高校各学科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将其融入专业课程教育,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在当前“大思政”背景下,结合信息安全专业实际情况,打造信息安全专业“金课”迫在眉睫。信息安全专业课程建设过程中应加强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建设[4],深度挖掘思政元素[5]。《密码学基础》是各类高等院校信息安全专业开设的重要必修课,课程讲授过程中应体现人文素质教育,发掘思政教育资源,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6],合理设计教学过程,打造《密码学基础》金课。
1加强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建设
专业课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授学生专业知识以及培养其实践能力,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确定未来职业发展方向。在教学过程中,专业课教师应适当融入思政内容,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思政教育是高校所有课程教师的共同责任,加强各学科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建设迫在眉睫,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1.1加强教师育人理念和育人能力的培养
从学校层面考虑,应当出台相关制度提升教师的育人意识,将思政理念贯穿于教学中,鼓励教师在潜移默化中开展思政教育。积极组织教师参加课程思政培训,增加教师学习的机会,同时,可以邀请专业思政课教师共同交流,让教师深刻认识到自身的育人职责,善于将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相融合。
1.2教师在教学内容设置时应尽量结合时事热点
结合信息安全专业特色以及课程要求,教师可以在平时多收集信息安全相关案例,结合行业发展情况、最新科研动态及时更新学习内容,因材施教,让信息安全专业的课程思政建设呈现自身特色。
1.3教师适当使用多媒体平台或网站进行自我充电
教师应不断提升自己,时刻关注形势政策,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以及政治水平。充分发挥课程思政“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学生的责任心以及社会责任感[7]。
2挖掘《密码学基础》课程思政元素
专业课教师在《密码学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应深刻理解课程思政的内涵与要求,深度挖掘思政元素,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行爱国主义及民族自信心教育,把学生培养成专业知识过硬和道德高尚的优秀人才。挖掘思政元素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授课主要内容与思政元素之间的映射关系如表1所示。
2.1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等人文素质教育
爱国主义、民族自信心教育是我国重要的教育方针[9]。教师在《密码学基础》课程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民族自信心的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启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弘扬学生的爱国情怀以及民族自豪感,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努力奋斗。为保证课程思政的时效性,教师应经常关注国家大事、时政热点、突发事件等与信息安全专业相关的信息,对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激发学生报效祖国的斗志起到积极的作用。
2.2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
科学的思维方式不仅能应用到专业领域,还能应用到日常生活中。掌握科学的思维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大帮助,让学生能更理性地思考问题,有效地解决问题。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良好的品质,树立正确的三观,建立健全的人格。同时教师应培养学生敢于挑战、勇于创新的科研精神,鼓励学生积极创新,将信息安全相关技术服务于国民经济。
2.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教师对学生进行专业规范、专业伦理以及职业道德教育,对其形成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在进行专业课程教授时要引导学生遵守行业规范,具备安全防范意识,不违背职业道德,不损害公共利益,从而树立学生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以及职业目标。
3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
借助慕课、蓝墨云班课、学习通、雨课堂、腾讯课堂、钉钉直播等网络平台,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主要从课前、课上、课后三个方面进行。
3.1课前环节
教师可以准备与《密码学基础》课程内容相关的课件、思政素材、教学实例以及教学视频等资源,并通过平台。让学生课前预习,利用课余时间自主学习,主动思考。学生可以反复学习这些资源,实现线上线下无缝衔接。教师也可以尝试制作微课,将《密码学基础》课程的知识要点用5-10分钟的形式表现,微课时长短、内容精练、重点突出,这种碎片化的教学方式能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加深学生对知识要点的掌握。
3.2课上环节
教师设置讨论环节,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教师根据讨论结果分析总结。这样能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提升思政教学效果。同时教师可以通过学习通、腾讯课堂、钉钉等进行线上教学并录制课程。这种教学方式在2020年全国疫情严重时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同时教学中结合线上提交作业、线上测试、在线答疑等环节,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3.3课后环节
教师布置预习内容,分配不同的知识点让各小组在下一节课讨论。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分配难易程度不同的内容。除了分配内容有差异外,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分工协作。对于经典密码算法布置给学生预先学习讨论,有些学生数学基础较好,有些学生编程能力强,有些学生口才更好,这种方式便于学生对算法的理解、实现和讲解。同时设计课外思考题,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密码学基础》金课实施——以“md5算法”教学为例
秉承“以学生为中心”的宗旨,采用先进的混合式教学方法,融合思政元素进行教学[10]。以hash函数中的md5算法为例进行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主要有以下三个教学环节。
4.1课前布置任务
借助蓝墨云班课学习平台,教师在课前上传hash函数相关视频、课件以及与国家战略相关的新闻报道等,同时标识出重难点。通过视频的方式回顾信息安全五个目标:机密性、完整性、认证性、可用性、不可否认性。并提出两个问题供学生思考:(1)加密算法解决了机密性问题,能否解决完整性问题?(2)如何解决完整性问题?从而引出hash函数,并启发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思考。学生通过自学视频和课件内容,查阅相关学习资料,做好课前准备。
4.2课上运用翻转课堂模式教学
(1)分组讨论。教师首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课前布置的两个问题,各推选一名小组代表进行详细解答,并在各小组间展开讨论。(2)内容讲授。教师接着公布正确答案并对学生的讨论进行总结,随后引出hash函数等概念。对hash函数中的一个重要算法md5进行详细介绍,讲解算法的原理和流程、设计细节、工作模式、参数选择等。(3)实践环节。教师通过密码算法的验证软件或者使用程序设计语言实现该算法,为学生以后进行密码学综合设计积累一定的实践经验。(4)融入思政元素。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进一步挖掘思政元素,让学生了解我们国家在hash函数研究领域中取得的进展,介绍我国著名密码学者王小云教授潜心研究md5系列算法并在hash函数的安全性分析方面做出的突破性贡献。然后,进一步介绍,每个行业和领域都有很多像王教授一样值得敬佩的科学家和从业者,希望学生努力学习,以后在本职岗位上做出贡献,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材,使学生树立振兴国家的职业理想。
4.3课后总结
教师介绍md5算法在数字签名、区块链等相关领域发挥的重要作用,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该算法的实际意义,并介绍前沿的研究动态。要求学生自主查阅相关资料,在对md5算法及其安全性分析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学习报告,上传到学习平台。最后教师布置预习内容,为下节课做准备。
5结语
在“金课”标准以及“课程思政”理念的引领下,对信息安全专业课程建设深度思考,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以学生为中心进行课堂教学,切实提高教学质量。融合课程思政教育,打造《密码学基础》课程“金课”,不断提升人才培养水平,把学生培养成具备扎实专业知识和坚定信仰的创新性人才。
[参考文献]
[1].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eb/ol].
[2]《关于一流本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eb/ol].
[3]《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eb/ol].
[4]江明明,余磊,郭宇燕.新工科背景下信息安全专业建设探究[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20(1):121-123 128.
[5]郭艳燕.计算机类专业课程思政实施路径探索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21(1):80-84.
[6]高珊.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概率论与统计课程中的应用探究[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20(3):101-103 112.
[7]李红娇,张凯,彭源.思政教育融入信息安全概论课程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20,301(1):20-23.
[8]胡爱群,李古月,彭林宁,等.融入思政的网络空间安全前沿技术教学探索[j].网络与信息安全学报,2019,5(3):54-66.
[9]窦本年,许春根,金晓灿.密码学课程中的人文素质教育[j].计算机教育,2019,291(3):5-7 11.
课程建设研究范文篇6
一、前期准备充分,为课程建设打好基础
在前期准备阶段,我园组织了教师关于童装艺术课程的调查问卷,广泛征集教师对开展童装艺术园本课程的意见与建议,形成第一手资料,使得教师明确了课程建设的实施方向。同时,成立了以园长为组长的课程管理领导小组,利用多种渠道及家长资源,收集了大量的童装资源,成立了童装课程资源库,其内容、素材涉及广泛,而且多以图文并荗、课件、视频的形式呈现,为教师实施课程建设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同时也为童装艺术创作积累丰富的经验。
二、初步设想框架,为课程建设提供依据
为贯彻落实《纲要》《指南》精神,充分发挥幼儿园对课程管理的自主性,首先,由学园课程管理小组的成员们初步拟出大致的课程内容框架,为老师们开展课程建设提供依据,再引导老师们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地生成、建构、完善课程网络。
三、创设课程环境,让课程与幼儿直接对话
皮亚杰认为:幼儿是通过与环境中的人和事物相互作用获得知识、形成概念的。我园教师倡导“向幼儿释放每一寸空间”的理念,挖掘环境的教育蕴涵,让孩子成为环境的主人。我们的做法是:重参与、重实践、重体验。
四、扎实推进研究,提高教师课程建设意识
(一)以“走出去”参观的形式,丰富教师相关的知识经验。为丰富教师对本土童装欧洲杯投注官网的文化、品牌文化、童装生产制作流程等相关的知识经验,我园深入挖掘和有效利用童装文化本土资源,组织教师分批前往石狮市“小野豹”童装有限公司参观。让老师们享受了一次视觉大餐,积累了丰富的童装艺术知识经验,有利于教师生成童装艺术课程内容。(二)以“请进来”的形式,提升教师课程开发的能力。为了更有效地提升教师的课程建设能力,我园十分重视专家的引领作用,在研究过程中,先后邀请专家对我园的研究进行指导;同时,充分利用园本培训,开设讲座,对教师进行专题培训,提高了教师的课程观意识,相信会有更多的教师带着问题、走近幼儿,在不断地追问和解读中生成智慧。(三)以“集中交流”的形式,反馈课程实施情况。老师们能以《指南》的教育理念引领课程建设的研究方向,扎实开展研究工作,并紧扣幼儿的实际情况,根据自身对童装艺术课程的解读,制作成精美的ppt参加分享交流活动。老师们在课程建设的实践过程中,也产生了许多的困惑,如:如何有效地指导幼儿进行艺术区的活动以提升教师的研究能力?如何向家长宣传课程建设的价值,调动家长参与的积极性,促进家园共育等等,确保了课程实施的有效性。(四)以“活动设计比赛”的形式,促教师专业成长。教师是本园课程改革的主力军,他们的有效劳动能推动幼儿园的课程发展。为鼓励教师积极挖掘童装艺术资源,提高教师教学设计能力,构建童装艺术园本特色课程,我园开展了童装艺术活动设计竞赛活动,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并不断充实童装艺术课程内容。(五)以“家园合作”的形式,引领家长参与课题。为了唤起孩子及家长的环保意识,深化幼儿园的绿色环保教育,同时深入地开展园本化课程建设,有效挖掘家长资源,进一步推进家园合作,我园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家长进课堂向幼儿图文并茂地介绍服装的制作过程、各种辅料的类别等;真正实现了家园共育。回顾我园的课程建设实践,经过调整与反思,下阶段将引导教师以自己的课堂为研究主阵地,进一步提炼教材,丰富课程内容,同时,充分挖掘利用本土童装、面料、辅料资源,多渠道发动家长、孩子参与材料的收集,与幼儿园形成合力,努力构建、完善我园的童装艺术园化课程,夯实幼儿园的内涵发展。
参考文献:
课程建设研究范文篇7
关键词:细胞与分子免疫学课程;研究生;两性一度
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途径,目标是培养学生研究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1]。课程是研究生培养的核心要素,课程质量直接决定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教育部的《关于改进和加强研究生课程建设的意见》(教研〔2014〕5号)明确要求改革研究生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研究生“细胞与分子免疫学”课程的教育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考核评价方式相对陈旧,不能完全满足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对研究生课程建设提出的要求,难以支撑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实现。本文针对研究生“细胞与分子免疫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完善课程目标、改革教学内容、实行基于临床案例的pbl教学和“课前学习 课堂探究”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开展基于一定深度和难度的挑战性问题学习[2-9],旨在实现研究生“细胞与分子免疫学”课程的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
1“细胞与分子免疫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课程目标上,知识目标明确完备,但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不完善。在教学内容上,强调本学科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和完备性,忽略了与临床实际的联系,没有承担起桥梁作用。在教学方法上,以教师、教材为中心,以灌输式教学为主,重知识、轻能力,偏重知识的原始积累,忽视对学生学习主动性、学习兴趣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重视教学方法研究,忽视学习方法研究,对研究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不够。在考核评价上,重视终结性评价,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和提升没有进行有效评价,无法通过考核评价促进研究生的学习。
2“细胞与分子免疫学”课程建设
2.1完善课程目标
结合“细胞与分子免疫学”课程的任务与特点,将临床思维、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纳入课程目标,完善课程能力和素质目标。
2.2以“两性一度”为标准,建设研究生“细胞与分子免疫学”课程
2.2.1“细胞与分子免疫学”课程的高阶性“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是以分子、细胞和整体为研究对象,研究免疫分子和免疫细胞的功能与结构及其规律的学科,是临床医学专业、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研究生的必修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具有基础性和桥梁性的双重属性。随着“细胞与分子免疫学”课程目标的完善,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其要求。为此,我们在大连大学研究生教学改革重点项目的推动下,在研究生“细胞与分子免疫学”课程教学中应用pbl教学模式。聘请大连大学附属医院的临床专家进入“细胞与分子免疫学”课程教学团队,参与完成pbl教学临床案例的编写,研究如何有效地将基础的免疫学知识与临床实际相结合。目前已经建立的“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案例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过敏性休克、支气管哮喘等二十余个临床案例,设计了“细胞与分子免疫学”课程pbl教学平台。pbl教学以10个研究生为一个小组,采取“下发病例→提出问题→查阅资料→小组讨论→再提出问题→再查阅资料→再小组讨论→总结反馈”的程序。pbl导师的职责是鼓励研究生讨论和辩论,发展研究生的批判性思维,进行“教师—研究生”“研究生—教师”“研究生—研究生”的全方位评价。评价内容主要包括学习态度、学习方法、表达与沟通能力、知识和技能掌握情况、批判性思维能力、解决临床问题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知识信息管理能力等多项指标。“细胞与分子免疫学”课程的pbl教学涉及细胞与分子免疫学基础、临床多学科知识,实现了基础医学各学科的横向整合,拓展了教学内容的宽度和深度,实现了知识、能力、素质的有机结合,培养了医学研究生解决临床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临床思维,充分体现了“细胞与分子免疫学”课程的高阶性。2.2.2“细胞与分子免疫学”课程的创新性(1)依据新的课程目标,拓展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在讲授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过程中,注重结合免疫学领域的学科前沿动态和应用进展,不断拓展教学内容。以“新冠病毒感染免疫特点”为例,引导学生学习病毒抗原诱导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将免疫应答过程的理论知识与临床新冠病毒感染的现实问题相结合。还可以以新冠病毒为例讲授内源性抗原的加工处理和提呈过程,以新冠病毒抗体的产生和作用特点为例讲授抗体的产生及其作用机制,以新冠病毒感染为例讲授固有免疫应答的过程和特点,以及适应性免疫应答的过程和特点。(2)采用全过程、全方位的形成性评价方式,在课前小组学习、课上讨论学习、课下总结学习等教学环节,均建立了完善的考核评价标准。(3)采用“课前学习 课堂探究”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课前,教师要设计研究生预习的内容并提供线上视频教学资源和网络交流平台,研究生借助线上教学资源进行自主学习;课堂上,教师设计和组织研究生的教学活动,通过组织研究生研讨、答疑解惑,帮助研究生深入领会学习内容。“细胞与分子免疫学”课程将传统的课程教学延伸为泛在化的、在线的“空中课堂”,延伸了教学内容和时空的深度与广度,教学形式具有先进性和互动性,学习结果具有探究性和个性化特点,充分体现了课程的创新性。2.2.3“细胞与分子免疫学”课程的挑战度在“细胞与分子免疫学”课程中设计一些具有一定深度和难度的挑战性问题,例如:基于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的高度多态性,解释新冠病毒感染的个体差异;结合细胞因子的共同特点和细胞因子风暴,解释新冠病毒感染的特点;结合疫苗的种类及其作用机制,深入理解新冠病毒疫苗的研发和应用前景。针对这些问题,研究生在课前分小组查阅文献,基于问题进行自主学习。课堂上,研究生分组阐述汇报对于问题的分析,分享学习成果,其他小组的研究生可以对该小组研究生汇报的学习成果予以质疑,各小组之间可以进行辩论和探究,通过揭示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递进式推动学习进程,提升了课程的挑战度。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发挥引导的作用,不直接给予研究生挑战性问题的答案,而是注重启发研究生基于问题发展创新性思维,引导研究生自主解决问题。
3“细胞与分子免疫学”课程改革的应用效果评价
课程建设研究范文篇8
1.协同创新思想的基本内涵
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协同创新思想认为组织内部主体之间的协调、协作形成拉动效应,推动各个主体共同前进、个个获益,整体加强,共同发展。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知识经济和信息技术的进步,创新理论和创新方式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各领域创新的主体从单主体演变为多主体,创新的过程从线性创新演变到网络状创新,创新方式也实现了从独立创新到合作创新的演变,并逐步向协同创新演变。[2]协同创新多为参与者拥有共同目标、内在动力、直接沟通,依靠现代信息技术构建资源平台,进行多方位交流、多样化协作。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三大科研创新主体,相互配合、相互协同,围绕共同目标,共享资源信息,形成创新合力,推动创新产出的过程,即通常意义上的产学研协同创新。[3]协同创新主要有三个特点(:1)协同放大。创新生态系统中的各子系统相互作用,实现创新组织由无序向有序转变、由单兵作战向协同作战转变,从而达到系统功能的整体放大,使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1 1>2(;2)整体性。创新生态系统是各种要素的有机集合而不是简单相加,其存在的方式、目标、功能都表现出统一的整体性;(3)动态性。创新生态系统不是一种超稳定的结构,而是根据组织内外各种要素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
2.高职网络营销课程建设应贯彻协同创新思想
高职网络营销课程建设与协同创新思想存在内在逻辑关系:参与网络营销课程建设的专任教师、相关课程任课教师、网络营销行业企业等多元主体,为了建成科学的网络营销课程体系而聚合在一起,通过有效合作与沟通,形成相互协调、联合行动的创新联盟,从而增强网络营销课程的科学性、实效性和适用性。具体来说,高职网络营销课程建设与协同创新一样,同样具有多角色参与、机制上协调、求同存异原则及非线性效果的特征。多角色参与,是指高职网络营销课程建设需要打破单个主体独自作战的局限性,要形成融专任教师、相关课程任课教师、网络营销行业企业以及所在院系为一体的建设共同体,协同推进网络营销课程建设。机制上协调,是指高职网络营销课程建设要预先建立保障建设共同体规范运行、高效推进的保障制度,包括共同体的章程、议事规则、评价机制等。求同存异原则,是指要尊重多元主体之间存在的利益、文化上的差异,尽量在多元主体之间利益的结合点上来推进高职网络营销课程建设。非线性效果,是指高职网络营销课程建设的各个主体之间的有效协作,突破了传统的线性作用方式,所产生的效果不是各方主体单独作用的简单叠加,而将产生“1 1>2”的非线性效果。
二、协同创新视域下高职网络营销课程建设的多维协同模型
1.高职网络营销课程建设团队的主导
高职网络营销课程建设的利益相关者是多元的,包括专任教师、相关课程任课教师、学生、网络营销行业企业、学校、院系及教研室等,但在课程建设的协同创新中,高职网络营销课程专任教师居于主导地位,其他利益相关者则处于协作地位。作为主导的网络营销课程专任教师,在课程建设中,主要发挥三个方面的作用:一是突破网络营销课程“自留地”的限制,主动走到课程之外,与相关课程任课教师、网络营销行业企业、学校及院系等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协同推进网络营销课程建设;二是控制网络营销课程建设进程,包括课程目标设定、课程内容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效果评估等;三是实施网络营销课程建设效果评估,发现建设过程中的问题与矛盾,及时采取措施优化建设进程,提高课程建设质量。
2.网络营销行业企业的合作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它体现了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4]高职网络营销课程建设也必须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之路。只有争取到网络营销行业企业的参与,课程建设才能够摆脱传统学科教育模式,真正实现“五对接”。作为高职网络营销课程建设共同体重要成员的网络营销行业企业,为确保课程在适应企业需要、市场需要的前提下“出新”,主要发挥以下作用:把网络营销产业升级的新要求及时贯彻到网络营销课程建设中;联合网络营销课程建设团队,协同解决网络营销行业企业发展中的新困境、新矛盾,并以此为课程建设提出新要求;网络营销企业的技术(管理)骨干参与课程设计,可以为课程创新带来新视野、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网络营销企业的实践经验与教训,可以为网络营销课程建设提供新案例。
3.网络营销相关课程建设团队的参与
网络营销是电子商务专业的必修课,其先修课程主要有管理学基础、市场营销、互联网应用基础、网页设计与制作、网络广告设计与制作等,其后续课程主要有网站策划与seo、网络客服服务与管理、电子商务案例分析等。作为连接营销理论和互联网技术与电商服务技能的中间桥梁,网络营销课程建设不能够完全撇开先修课程与后续课程而独立进行。因此,高职网络营销课程建设必须充分考虑先修课程与后续课程的连续性和贯通性。达成这一目标的最好办法就是在网络营销课程建设中,吸收相关课程任课教师的参与,并且制定相关机制确保这种参与的深度与实效性。网络营销相关课程任课教师的参与,主要发挥以下作用:参与网络营销课程教学大纲的编制,确保网络营销课程内容与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的贯通性和一致性;在课程建设中,为网络营销专任教师提供课程改革的经验与教训,同时提供课程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4.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参与
学生是课程教学的对象,是课程改革的最终受益者,因此他们不应该游离于课程改革之外。国内诸多高职院校的网络营销课程改革之所以成效不明显,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离开了学生的参与和支持,把最应该参与的主体排斥在了课程团队之外。在协同创新思想看来,高职网络营销课程建设必须吸收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参与,其发挥的作用主要有:参与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的选择,确保教学内容与方法切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参与教学评估,对教师的授课质量进行真实性评价;向网络营销课程教师反馈教学效果,提供教学建议。
5.学校、院系、教研室的支持
课程是专业的核心载体,是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任何一门课程的建设都是围绕人才培养来进行的,都离不开外部条件的保障性支持。作为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核心课程,网络营销课程建设必然离不开学校、院系和电子商务教研室的支持。这种支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学校和院系为网络营销课程建设提供政策和经费保障,确保网络营销课程在队伍建设、资源建设,特别是校企合作方面获得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二是学校和院系为网络营销课程建设提供物质资源上的支持,包括课程团队工作条件、学生实习实训场所与设施设备、教学仪器设备等;三是电子商务教研室为网络营销课程建设提供软件资源的支持,包括和谐的教研室文化、丰富的教学经验、适用的教学研究成果等。
三、协同创新视域下高职网络营销课程建设的多维协同策略
1.高职网络营销课程团队利益与行业企业利益的协同
协同创新的参与方是多元的,参与方的利益诉求各不相同,但不论差别有多大,所有参与方都应当从中获益,都应当是协同创新的赢家。这是协同创新关系之所以能够建立、创新活动之所以能够持续进行、创新任务之所以能够得到完成的根本保障。可以说,没有合作共赢,就没有真正的协同创新,协同创新要从结果上保障参与者的利益不受损失。[5]高职网络营销课程建设的主体是多元的,既有校内的专任教师、相关课程任课教师、学生、院系及教研室,也有校外的网络营销行业企业。这些主体参与课程建设的出发点是各不相同的,特别是网络营销行业企业,他们的参与更多是出于人才和技术的需求。而校内网络营销课程团队考虑更多的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上述双方存在利益上的不一致性,容易导致协同创新的失败。因此,在认可校内课程团队和网络营销行业企业利益上的差异的基础上,必须在求同存异的原则下,把双方的利益协同起来,竭力寻求双方利益的结合点。
2.高职网络营销课程文化与行业
欧洲杯投注官网的文化的文化是具有相同教育和生活经验的许多人所具有的心理程序。[6]每一种文化都有他独特的价值理性和行为准则。高职网络营销课程文化既有高等教育属性,也有职业化属性,呈现出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公共文化特性。网络营销行业企业作为生产性经营组织,追求利益最大化是其内在本质,因此其文化呈现出为保障企业实现经营目标而构筑的“逐利”特性。很显然,两者在价值取向、行为选择、心理状态等方面存在着本质差异,但这并不代表两者就永远只能处于针尖对麦芒的敌对状态。实际上,高职网络营销课程文化与行业欧洲杯投注官网的文化还是具有许多一致性的,例如,两者的文化都代表着各自组织的核心竞争力,都同属于“为人”的文化,都包含“人本管理”理念,都是围绕“人才”来进行文化的构筑。这就为高职网络营销课程文化与网络营销行业欧洲杯投注官网的文化的互补和融合奠定了共同的基础。
3.高职网络营销课程内容与相关课程内容的协同
课程建设研究范文篇9
关键词:精品课程;信息化;教育
精品课程建设是教育部制定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一项系统工程。目前,各高等学校都纷纷把建设精品课程列为重要计划,不惜资金制作精品课程,都想在省级、部级精品课程中有自己的一席之地。急于求成的结果往往事与愿违,质量何在?效益何存?如果不保证课程的教学质量,谈何精品?如果只为了贪图形式上的虚荣,岂不是劳民伤财?我们应该怎样面对教育信息化的大趋势呢?怎样才能真正开发出高质量的精品课程呢?精品课程建设的对策是值得我们为之探讨的话题。
认清目前教育信息化的趋势,
思想上高度重视精品课程建设
随着以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为主要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教育模式、教育方法、教学内容都面临着激烈的挑战,internet的普及,远程教育网的开通,以及校园网的建立,为学习者充分、便捷地获取、利用网上教育资源创造了条件。人们可以遍访名师,自主选择专业,自己制定学习方案,教育的权威被打破了,尤其知识的垄断被打破了。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将发生变化。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垄断者,而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帮助者,处于主导地位;学生不再是知识灌输的对象,而是要主动构建自身内部心理,处于主体地位;教学内容不再局限于书本,学习途径多样化,学习环境虚拟化。这必将引起教育的全面变革以及教育机构的重组和社会教育资源的重新分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教育现代化必须教育信息化,信息化教育成为教育急需探讨的问题,教育信息化的问题也就是如何由传统的教育走向现代化教育的问题。而教育信息化,首先要教育资源信息化,精品课程是一种优质的教学资源,网络精品课程建设正是推进教育信息化的重要举措。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目的,就是要倡导教学方法的改革和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推进教育信息化。
吃透教育部精品课程评估体系指标,
把握好精品课程建设的要求
“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以下简称质量工程),是教育部正在制定的《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精品课程建设是“质量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教育部计划用五年时间(2003~2007年)建设1500门部级精品课程,利用现代化的教育信息技术手段将精品课程的相关内容上网并免费开放,以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提高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2003年4月,教育部下发了《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精品课程建设工作正式启动。接着又出台了《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体系》,先后有2004、2005年度、2006年度的评审指标体系,这些指标有年度之间的联系与差别,同时反映出对精品课程探讨的不断完善,但总的说来,都包括六个方面内容:一是教学队伍建设,要逐步形成一支以主讲教授负责的、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梯队,要按一定比例配备辅导教师和实验教师。二是教学内容建设,教学内容要具有先进性、科学性,要及时反映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三是要使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相关的教学大纲、教案、习题、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目录等要上网并免费开放,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四是教材建设。五是实验建设。要大力改革实验教学的形式和内容,鼓励开设综合性、创新性实验和研究型课程,鼓励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六是机制建设。要有相应的激励和评价机制,鼓励教授承担精品课程建设,要有新的用人机制保证精品课程建设等。可见,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
《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体系》是我们开展精品课程建设的行动指南,是我们要为之努力的目标。开发精品课程以《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2006年度)》为依据,评估方案分为综合评估与特色及政策支持两部分,采用百分制记分,其中综合评估占70%,特色及政策支持项占30%,综合评估指标共分为5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其中一级指标是:教学队伍占20分,教学内容占23分,教学方法与手段占24分,教学条件占15分,教学效果占18分。每个一级指标下又分二级指标,这些评估指标对我们开发精品课程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每一个指标也是我们要为之奋斗的目标。根据《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2006年度)》,精品课程是指具有特色和一流教学水平的优秀课程。精品课程建设要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和教育教学的普遍规律,具有鲜明特色,并能恰当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方法与手段,教学效果显著,具有示范和辐射推广作用。在建设精品课程之前,应该先要吃透教育部的相关文件,尤其要吃透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体系,明确奋斗目标,同时,建设的网络课程要符合《国家精品课程上网技术标准》,如果达不到技术标准,那么就很难实现网络共享。建立一支具有现代化思想的
师资开发队伍,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没有一支具有现代化思想的师资开发队伍,就不可能制作出高质量的精品课程。教师的现代化教学意识和应用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着精品课程建设的速度和质量。现代教师不仅仅要精通所授学科的专业知识,同时要具有现代化教学意识,具备现代化教学的知识和能力,既要有使用硬件的能力,又要有独立制作出良好教学课件的能力。因为,他们要利用计算机教学平台,搜集下载相关的教学资源,然后精心组织教学内容,制作出多媒体课件,并熟练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课堂教学。在信息化的环境下,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垄断者,而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帮助者,处于主导地位。因此,面对日新月异的数字化生存新环境,面对wto对教育的挑战,必须有一批既有强烈的现代化教学意识,又有能够熟练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巧妙整合起来,能理解和适应网络课程,并能参与网络课程制作的优秀教师队伍,依靠这支队伍才能创造出符合现代化学习需要的优秀网络课程。
加大投资力度,改善学校硬件配置
硬件设施是精品课程建设的基础保障和前提条件,硬件配置太低,就无法制作出符合技术要求的精品课程。在制作精品课程的过程中,需要摄像机、采集卡、计算机硬件、软件等等一系列的相关设备设施。如果这些设备配置太低,制作的效果与质量就难以保证。比如,如果摄相机的像素太低,视频画面就会不够清晰,教学效果就会受到影响。计算机硬件配置太低,一些对系统要求较高一点的软件运行速度就缓慢或无法正常运行。迄今为止,资金一直是困扰我们精品课程建设的一个大问题。很多学校由于资金短缺,硬件配置得不到改善,建设精品课程就成了一个难题。《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体系》中“教学方法与手段”就占了24分之多,而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善,就必须改善教学设施设备,开展多种形式的多媒体教学,需要配置较好的投影仪、计算机、视频展示台、音响设施等等,恰当、充分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促进教学活动开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教学效果。想办法加大资金投入,改善硬件配置状况,这样才能为建设精品课程提供硬件保障。
加强现代教育技术培训,
提高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教育技术是关于教学资源和教学过程的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和新媒体的不断出现与更新,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中的作用日益显著,已成为教育发展的巨大推动力量。应用在教育领域中的技术主要有:视听技术、多媒体技术、数据压缩与解压缩技术、数据库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网络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这些技术应用的理论与实践是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支撑。因此,加强教育技术培训将有助于提高教师的建设精品课程的能力,使建设的精品课程更加符合教育教学规律,更加适合学生的认知发展的需要,从而有助于提升精品课程的内涵。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出现了“知识爆炸”的局面,构建终身学习体系成为时代的需要,只有不断的“充电”,才能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加强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使教师在掌握好专业学科知识的同时,也掌握好现代教育技能与信息技术的应用方法,不仅“能教”,而且会“会教”。目前,很多高校都在培训新教师的时候,开展教育技术的培训,但普遍只重视了对多媒体设备设施的开关与保养问题,忽视了对全新教育理念的传播,忽视了教学设计与制作多媒体课件的培训。加强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就应该加强现代教育理论、教育理念的教育,加强现代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的培训。作为教师,如果只具备专业知识,不具备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不掌握教学设计的思想与方法,其教育效果将会大打折扣。
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综合系统工程,建设精品课程不能急于求成,急于求成的情况下制作出来的精品课程其质量是值得怀疑的。不少学校只重数量不重质量,网络课程游离于教育教学规律之外,一个学校或一个主持人不顾硬环境和软环境的限制,盲目上马,结果网络课程变成是课本、黑板和教师讲课的网络表现形式而已,花了不少钱,建起的网络课程大多无人问津,更谈不上什么精品。所以,建设精品课程之前,先要制定好对策。本文从以上五个方面探讨了建设精品课程的对策,希望能为建设精品课程的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参考文献:
[1]李克东.新编现代教育技术基础[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何克抗.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课程建设研究范文篇10
[关键词]课程思政;大学英语;课程建设在提倡
“课程思政”建设的背景下,高校的课程建设应该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的有效结合,以“课程思政”为契合点来增强教学的育人功效。要求专业课教师应当将“课程思政”的要素融入专业课程中,促使专业课教学的多元化育人。《大学英语》通识课程是高等教育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现阶段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师教学过程形式较为传统和单一,不能较好地激发学生兴趣,而兴趣又是学生学好英语最为关键的步骤。将“课程思政”潜移默化的融入大学英语教学,让学生在大学英语多样性的学习中,既能学到丰富的大学英语课程知识,又能接受到创新方式的思想政治教育,从而激发学生对大学英语的学习情感和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发掘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对落实教育育人和立德树人起到根本性的作用,推进大学英语课程建设在知识上、思想上和应用上的教学功能,对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英语》
思想政治教育包括: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进行理想、道德、纪律、法制、国防和民族团结的教育。在大学英语教育活动中应当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文化,汲取人类发展中一切对学生发展有积极作用的外来语言、文化,特别是先进的教育方法和教育理论,优秀的文学作品、文化思想、艺术鉴赏以及生活习俗等。如何把以上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融入高校专业课程建设是我们每一个高校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本文以将“课程思政”融入通识课程《大学英语》的课程建设为例,探讨如何在大学英语课程建设中教授学生英语课程知识又能加强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一)爱国主义教育与《大学英语》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输入既有语言知识的输入,也包含文化知识的输入。将“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英语教学,通过西方语言与中国的语言对比分析;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对比分析,使学生可以“不忘本来,吸收外来,能更好地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在让学生对自己的文化有自信的同时,向世界“传播好中国的历史、讲好中国的故事、宣讲好中国的特点”。学生既要学习西方优秀语言和文化又要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立足本国,放眼世界,向世界传播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以及现代文化的创新成果。(二)集体主义教育与《大学英语》将“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英语》课程不仅要提升大学生的个人语言听说读写综合应用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还应该通过课堂活动和课后活动帮助学生培养团结协作的意识和能力,将集体主义教育融入教学活动中的小组活动,角色扮演等,这样既能锻炼学生语言实操,又能培养学生集体成员之间沟通交流的能力,团结协作的能力,为集体服务的意识,从而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和集体荣誉的意识。(三)道德教育与《大学英语》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中最根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高度的文化自信是民族复兴和文化繁荣兴盛的基石。在大学英语课程中学习西方语言和文化与培养大学生自身的文化自信并不冲突。在大学英语学习的过程中,通过比较中国和西方的语言和文化,引导学生不断增强自我意识、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加强文化归属感和认同感,从而加强自己对中华的传统道德充满自信和自豪。在大学英语课程中,教师批判地进行西方语言和文化的教学、中华民族语言和文化的教学、新时代中国国情的教学,是增强学生语言平等和文化自信的创新方式。通过这种创新的方式,学生在学习西方语言和文化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道德的洗礼和浸润,并且可以将所学的中西方道德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增加了大学英语课程的丰富性,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通过将“课程思政”道德教育融入大学英语课程建设,学生们不仅可以学到西方文化的道德精髓,而且还可以汲取和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道德。(四)社会主义教育与《大学英语》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英语时事新闻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教育。实时更新国内外时事会议、时事会,时事论坛的英文版本,带领学生共同学习。如2020年全国两会召开后,向学生推送两会报告的英文版本。引导学生从报告中不熟悉,不认识的词汇着手,带领学生识记具有中国特色的词汇表达。在学生对词汇有所掌握后,进而分析报告中形式多样的极具中国新时代特色话语的不同句型、语法、方式和表意,引导学生识记并能输出这些具有中国特色的句型表达,教学过程层层递进,直至学生全部掌握报告的丰富内涵,从而由易到难深入对学生进行时事社会主义教育。再如,引导学生关注cgtn中国国际电视台的英语新闻播报,并在大学英语课程中选取2019年-2020年抗击病毒中涌现出来感人的好人好事的英语报道,从词汇到句型层层给予学生正面的教育,用正面的典型事例和案例鼓励他们,培养他们为社会主义事业努力奋斗的信心。(五)民族团结教育与《大学英语》将“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英语》,课程不仅教授西方语言和文化,还应该注意到中华民族团结教育。让学生在了解中国的民族的基础上了解西方民族的现状,批判地认识世界,树立民族平等,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思想。在大学英语教学的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将英语学习的语言知识融会贯通到学生的母语,特别是少数民族语言,鼓励学生将大学英语中学习到的英语的语音、词汇、句型、语义、语用等知识迁移到母语中进行比较分析,从而深入地认识汉语和少数民族语的结构,加强对汉语的发扬和少数民族语言的保护。
二、“课程思政”与《大学英语》课程建设
本文将以本校正在开展的新世纪大学英语系列综合教程2第二单元optimismandpositivethinking为例,分析如何将“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英语该单元实操的课程建设中。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建立文化自信,正确认识西方的语言和文化,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争做社会主义的人才。(一)“课程思政”与导入课程导入选取该单元中的quotes名人名言部分,该部分有西方名人-雨果、王尔德、丘吉尔和海伦凯勒关于乐观主义的名人名言。在对学生进行以上名人名言中单词和句型的讲解后,引导学生查找和收集中华传统文化中如苏轼、瞿秋白等有关乐观主义的名人名言,并翻译成英文。这样的教学设计让学生既能了解西方的文化,同时探寻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又能对中英文的名人名言有更好的翻译认知和学习。(二)“课程思政”与听力听力选取2019-2020年cgtn和chinadaily中有关病毒爆发后,中国政府,医务工作者和全国人民积极乐观应对的相关内容,让学生在听力中再次感受到祖国的强大,推进爱国主义教育。通过该部分的听力练习,既能让学生结合该单元中乐观主义的主题,提高学生的听力能力,又能让学生及时地了解时事,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三)“课程思政”与词汇该单元的词汇出现如:optimism,optimistic,optimist,op-timistical,optimistically等一系列通过词根optimise增加词缀-sim,-tic,-ist,-al,-ly来改变词性或词义的单词。该部分词汇的讲解可以引导学生用自身母语的词汇形态进行对比分析,如学生的母语为汉语,那汉语词汇形态将对应着偏旁部首;或如学生的母语是苗语,那苗语的词汇形态同样有相对应的词根词缀且词缀数量仅有四个前缀。词汇部分的课程设计很好地将民族团结教育融入到了该单元的课程建设,该部分既加强学生对汉语语言结构的深入认识同时也树立民族语言平等的思想,起到推动汉语的发扬和少数民族语言的保护作用。(四)“课程思政”与阅读该单元的第一篇文章是chooseoptimism。通过对该篇文章的单词、句子、文章结构的讲解疏通,让学生在理清楚该篇文章的主旨和结构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领悟到该篇文章的德育观点———乐观与成功的必然联系和乐观主义更关心积极有建设性的解决问题,并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输入乐观主义对学习和生活的重要性,从而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最终实现教育育人。(五)“课程思政”与作业该单元的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按以下要求写一篇150词左右的作文。theauthorsofthetextaandtextbinthetextbookconveytoustheinformationthatweneedtolookattheoptimisticandpositivesideofanythingthatcomestous.inourdailylife,weneedtotakeanoptimisticandpositiveattitude.writeanessaya-bout150words,inwhichyoushouldshareyourideaswiththefollowinghints:1.whatismeantby“thinkingpositively”?2.whatistheconnectionbetweensuccessandoptimism?3.howcanwekeepanoptimisticandpositiveattitude?区别于传统的个人独立完成的作文,该部分的作文设计要求学生以小组合作形式完成。三人一组,可以是平均分配,一人回答一个问题,每人完成50字左右的段落书写,再组合调整成一篇完整且有逻辑的作文;也可以是组内自行安排,以多种方式共同完成该部分写作任务。该单元作文的设计能让学生锻炼沟通交流的能力,培养团结协作的能力和集体主义的意识。在大学英语教育活动中凡是对学生发展有积极作用的外来语言、文化,特别是先进的教育方法和教育理论,优秀的文学作品、文化思想、艺术鉴赏以及生活习俗等,都应该积极地予以吸收与采纳。将“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英语》的课程建设,是促进学生思想进步的前提,能够有利于学生未来的综合发展。因此各个高校应该重视并提高“课程思政”和《大学英语》的有效结合,这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需要高校教师团队协作在英语课堂教学之中将“课程思政”长期地、多维度地加以探索和实践。
参考文献:
[1]梁金凤.基于实践教学理念下的思政课堂吸引力提升路径探究———以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为例[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2).
[2]夏文红,何芳.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使命担当[j].人民论坛,2019(30).
[3]张星.保持引领力、增强吸引力,提升执行力———论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政治性、趣味性、实用性的有机统一[j].文教资料,2012(15).
[4]赵冰梅,曲洪波.思政课落实创新计划背景下的“概论”课教学改革探索[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16(12).
- 上一篇:
- 下一篇:
课程建设研究
2023-11-17 17:13:28
相关文章
人工智能课程建设与实践 2023-05-04 08:46:07
科学课程与技术课程的定位探讨 2023-04-28 08:53:10
动物组织胚胎学课程线上教学实践 2023-03-24 10:49:14
博雅教育理念下课程建设探索与实践 2023-03-24 10:20:13
高职信息类课程平台探讨 2023-03-22 14:39:24
药品生物检定技术课程教学研究 2023-03-20 09:4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