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精神论文范文10篇 -欧洲杯买球平台
时间:2024-01-05 10:53:30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人文精神论文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本文作者:胡小谦工作单位:辽宁石油化工大学体育学院
中国体育的困惑与人文精神
“体育”一词产生于西方的工业社会。中世纪之后的宗教改革、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为体育的产生奠定了思想基础。以科学-理性主义为核心的工业革命催生了现代体育。体育自身形成体系并成为人类社会生活的独立领域。我国的体育要远晚于西方体育。最初是一些西方传教士将体育带入中国。直到1905年,清政府的癸卯学制才第1次将体育列为学校教育的一门科目。由于当时的时代背景以及“中体西用”的工具理性,我们对西方体育的引进更多地局限于外在的表现形式,而对于其文化渊源以及哲学根基却较少涉及。这也为后来的中国体育的发展定了调子,埋下了隐患。体育是社会文化现象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反思体育的人文精神需要将体育置于整个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中去。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学术界展开了一场盛况空前的“人文精神问题”大讨论。不少学者针对我国人文学科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满怀着深沉的忧患意识,鲜明地提出了“人文精神危机”或“人文精神失落”问题,热切地呼唤人文精神的“回归”,“重建”与“高扬”。人文精神的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它渗透于社会的方方面面,体育也概莫能外。而且,在中国这样一个社会转型期,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使得体育更为淋漓尽致地反映着社会的变革。中国体育正面临着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可以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中国体育从解放前的“强国强种”“保家卫国”到解放后的“乒乓外交”“奥运争光”,它一直作为实现其他文化形态目的的工具和手段,一直没有回归体育的文化本位。面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以及后工业时代的到来,中国体育自身的社会功能必将发生改变,它将从生产到生活、从群体到个体、从工具到玩具。它将以美统真善,用美实现对人生命意义的终极关怀,推动体育事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后工业社会体育的审美诉求
一直以来,人类从未停止过对美的追求,审美被看作是人生的最高境界。无论是茹毛饮血的蛮荒岁月,还是古希腊罗马的黄金时代;无论是在中世纪宗教的黑暗统治时期,还是工业社会的科技崇拜年代,乃至于今天以信息化为代表的后工业社会里,美一直是人类心底一处安详而宁静的家园,是人类不断追求和向往的彼岸。顾拜旦曾指出:“古奥运会最光辉之处在于它的2条原则:美和尊严。如果现代奥运会要产生我们期望的影响,它必须显示出美,唤起人们的尊严之心。”古代奥运会是依靠宗教的力量取得这种效果的。然而,在生活世俗化、文化多元化的现代社会,宗教不再具有古时的效力。面对后工业社会,体育要用审美来实现对人的灵魂和生命意义的终极关怀。“人类一直靠轴心时代所产生的思考和创造的一切而生存,每一次新的飞跃都回顾这一时期,并被他重新燃起火焰。”雅斯贝尔斯提到的轴心时代,正是公元前800~200年的古希腊时期。今天我们再次回顾古希腊的竞技运动,依稀可见他们强烈的体育审美意识和在身体锻炼中对美的追求。古希腊的竞技活动是娱神的,他们认为竞技活动中的胜利者是神的化身,只有力与美才能博得神的青睐。他们从小进行身体锻炼,甚至终生不止,渴望精神和肉体的合二为一。古希腊体育的审美理想在文艺复兴时期得到了唤醒,进而工业社会催生了现代体育。工业社会机器生产对于劳动力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体育在劳动力再生产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是提高劳动力质量必不可少的条件。体育是社会生产的需要。体育在工业社会得到了全面的发展,然而体育也因此充斥着功利主义和工具理性。体育成为了“快餐文化”,进行体育锻炼只是为了更好地工作,体育丧失了审美的理想。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以信息化为标志、从工业经济到知识经济的后工业社会悄然而至。劳动时间不断减少,休闲时间不断增多,劳动力素质不再是生产的必要条件。体育似乎也缺乏了使其发展的动力。正如古希腊的“黄金时代”的辉煌源自于社会普遍的审美风气,后工业社会体育发展的动力也应是体育的“审美理想”。真、善、美是人类不断追寻的理想。真,是对事实的认识;善,是对价值的判断。真、善无法实现对人类灵魂的终极关怀。只有美能让人的灵魂得到安慰和净化。马克思认为,美是人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体育是人身体之美的展现,是人生命之美的诠释。它体现了人的生命本能和生命存在,反映了人类力图脱离必然王国的束缚,追寻自由王国的理想。
科学使体育之梦梦幻般的真实。道德并不禁止这种醉,反而让人如痴如醉地享受体育所带给人们的快乐。后工业社会的体育人文精神体现于“美统真善”。体育不是科学的实验场,体育也不能因功利而不择手段。体育因为美而变得“更干净、更人性、更团结”。反思体育的人文精神让我们在迷惘中找到了体育未来的方向。后工业社会的体育是人类追求健康、追求快乐的体育,是以审美理想为核心的体育。
摘要:美术课程是一种人文课程,是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本文从人文精神的内涵与价值;人文精神在美术课程中的体现谈起,尽而从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体验生活的乐趣;注重学生情感体验,提高审美情趣;了解人类文化背景,尊重多元文化;整合美术与其他学科,使身心得到协调发展;加强艺术修养,提高审美素质等五个方面阐述了培养人文精神的有效途径。
美术课程中的课程理念、目标、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都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它突破了以学科为中心的模式,打破学科知识的界限,教学活动从学科基础转向更广泛的生活和人的身心发展的基础。对美术课程来说,美术教育不仅仅是知识技能,还同样包括观察、感知、认识、实践、表现、创造、反思、评价、合作、交流等能力。应该说,美术课程是一种人文课程,它对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完善个性发展,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美术课程人文精神培养
一、人文精神的内涵与价值
所谓人文精神,指的是一种高度重视人和人的价值观的思想态度。它关注人存在的意义、尊严、价值、道德、文化传统,关注人的自由与平等,人与社会、自然之间的和谐等,也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终极关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向来存在着一以贯之的人文精神,即以人为核心,融天地万物与人为一体,把人的伦理精神、道德情*的提升与超越放在首位。
人文精神是人本教育的核心。人本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视人格完善为教育的最终目标。突出人文科学的价值,将人文教育贯穿于教育的全部过程中,使整个教育人性化、人格化、个性化。强调学生自己去思考、感受和发现,自己体会人生道理和文化价值;强调人的自由、尊严和人格,重视学习者的自发性和主动性及发展潜能。鼓励学生自己求知、自己探索、自己去澄清、判断价值,从探索和澄清中获得知识和成就感。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相互尊重、相互接纳、相互关怀。在人本主义教育内涵中,不仅强调自我意识的完善,并且倡导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心自然,培养学生能够与他人合作,有效交流、和谐共处。
摘要:高中美术课堂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舞台,在美术课堂关注学生的人文精神是新课程的客观要求。在美术鉴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教师要做适应性调整、用人文的方法引领学生鉴赏、在引导鉴赏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人文精神。
关键词:高中美术人文精神鉴赏
人文性赋予美术本体最大的价值和功能,使得形式化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变得具有生命力,并与社会发生最大程度和最大范围的关联。美术教育是美育和人格教育的重要途径,在美术教育中发掘人文资源,注重人文培养,已成为当今美术教育的主流。《美术课程标准》更是把美术定位为人文性的学科。特别是对于高中美术鉴赏课而言,在课堂上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更有独特的意义与价值。
一、高中美术课与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关系
突出美术课程的人文性质是当今国际美术教育的发展趋势,也是当今我国学校美育所强调的价值取向,美术教育与人文教育密不可分。也正因为如此,高中美术课与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一)美术课堂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舞台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有利于促进画面的生成;有利于理解语言的双层性;有利于形象的塑造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诗歌发展历史悠久,成就辉煌、它不仅仅在文化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先进的传统文化、关键态度是否正确、端正了教与学的态度,并正确掌握教与学的方法、“意象”是由“意”和“象”组成、古诗中出现的意象一般不止一个,而是一连串、诗里绝不能没有画面、很多优秀古诗具有言意两层性、表象只是手段,表意只是目的、诗歌具有形象性,一首好的诗歌离不开形象的塑造、比兴法的运用、语法的变格等。具体材料请详见。
摘要:针对当前诗歌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本文提出意象捕捉法,旨在拯救诗歌的衰亡局面和恢复古诗的文学地位。文中首先分析什么是意象/意象捕捉,接着详细论述意象在古诗教学中的三个作用。为当代青年教师和学生起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意象古诗教学作用
诗歌发展历史悠久,成就辉煌,尤其是古诗取得的成绩,对中国传统文化乃至世界文化有重要的影响。然而,诗歌走到今天呈下坡趋势,不能不令人担忧,看看现当代诗,数量是不少,而质量和读者量却远远不如过去。人们非但对自己的幼稚做法不为耻,反而对古诗采取冷漠的态度,说长道短,妄加评论。对于这点,又以当代青年教师和学生表现最为突出。在古诗教学时,有的青年教师头疼不好教,而大部分学生则干脆认为,社会都进步了,还要去.学那些陈旧的“之乎者也”有什么用?况且听不懂。
学古诗有没有用?回答是肯定的。它不仅仅在文化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先进的传统文化,而且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政治经济的反映,时代和社会的写照。那么,古诗在他们之间发挥着桥梁的作用。至于会出现上述问题,涉及到态度和能力因素。应该指出并非所有当代青年教师和学生都是这样,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他们中的大多数受这个新社会的影响,对古诗写作背景及旧社会知之甚少,换句话说,古文根基不扎实,难教难学是可理解的。
既然是能力问题,我们总会有办法解决的。关键态度是否正确,如果端正了教与学的态度,并正确掌握教与学的方法,那么,问题也就不攻自破。据此,我们提倡古诗教学中的意象捕捉法。
一、研究的基本情况
本述评以网络作为主要检索工具,主要平台是中国知网,数据库包括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国际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和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等。在中国知网的相关数据库中,以“人文素质教育”为关键词,以“1979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为发表时间,进行精确检索,共检索到9896条结果(检索时间为2013年2月18日)。关于人文素质教育最早的研究成果是1994年,而在1979年-1993年这期间未有相关数据,原因不详。从1994年到2012年,研究成果数量整体呈快速增长趋势,由1994年的1篇到2011年的千余篇,说明学界对人文素质教育的研究日益增强,并已成为理论界研究的热点。在整个增长趋势中,有两个比较大的增长点(比上一年增加超过百篇):1998-1999年和2006-2007年,究其原因,1998年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并在全国建立了32个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发〔1999〕9号),要求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2006年总书记再次强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而2007年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这说明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是学界研究的一个重要推动力和风向标。据表2,按照学科分类,研究成果数量占前五位的分别是: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医学教育、中文和中等教育,都超过500篇,其中高等教育学科的研究成果多达3800余篇,职业教育和医学教育均超过千篇,这说明,作为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人文素质教育在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医学教育中日益得到加强和重视;同时,也说明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医学教育培养的人才的人文素质亟需进一步提高,近年来大学生素质堪忧、医疗事故频发的社会现象恰恰说明这一问题。通过对研究层次分类统计(见表3),基础研究(社科)为4948篇,占总研究成果的一半,而排名第二的行业指导(社科)为1341篇,基础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则分类三、四,不足千篇,这说明人文素质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基础研究方面,而关于行业指导、各类教育的应用研究较少。通过具体的文献阅读也发现,多数研究集中在概念的辨析、实践的论证、价值与意义的重申等方面,而对如何有效实施人文素质教育,虽有部分研究成果,但仍显不足,还需进一步深入与加强。
通过对作者发表相关研究成果的数量进行统计(见表4),关于人文素质教育相关研究成果超过5篇(含5篇)的共22位,其中7篇以上(含7篇)者4位。孙英梅主要研究方向为医学领域的人文素质教育,而田建国、潘懋元和杨叔子则主要从事普通高等教育的人文素质教育的研究,作为人文素质教育研究的多产者,他们为我国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实践与研究作出了突出贡献,尤其是潘懋元和杨叔子,前者为我国高等教育学的开拓者,后者为最早在全国理工科院校中开展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倡导者,他们为我国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蓬勃开展奠定了基石。同时,我们还应看到,在这些资深研究专家队伍中,缺少高职院校研究者的身影,对已占高等教育半璧江山的高职院校来讲,亟需进一步增强对人文素质教育的研究,培养自己的资深研究专家,大力推动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实践与研究。通过对已有研究成果被引用次数的统计(见表5),排名前10中,有8篇是关于普通高等教育(包括师范教育)的人文素质教育,关于医学(护理)和高职教育各1篇,这些研究成果为我国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开展与实践指明了方向、奠定了基础、提供了理论,有效推动了我国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顺利开展。数据统计还有一个隐性信息,即相对于职业教育与医学教育,我国普通高等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实践与研究较为丰富与成熟,这既有普通高等教育较早实践人文素质教育的因素,也离不开潘懋元、杨德广、顾明远这些教育界大家们的长期倡导与推动。在加强普通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同时,对于人文素质更为欠缺的高职类大学生,更亟需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与实践,以培养技术精、素质高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对全部研究成果的类型进行统计(见表6)发现,学术期刊论文为9264篇,占全部研究成果的93.6%,学位论文、报纸等为632篇,仅为全部研究成果的6.3%。期刊的优点是反应灵敏,能及时对社会的焦点与热点进行分析研究,但不足也很明显,篇幅所限,一般只能就事论事,研究层次难以深入,亦缺乏系统性。与期刊论文相比,学位论文对相关问题的研究更为系统与深入,尤其部分博士论文,与专著不相上下,但此类的研究还相对较少,尤其是实证性研究极为缺乏。除了以上研究成果,通过图书馆查阅,目前国内也出版了少数人文物质教育研究专著,如宋涛的《人文素质教育纵横谈》(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出版)、高焕祥的《人文教育:理念与实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出版)、李超任的《文化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年出版)、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课题组的《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理论探索与实务》(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年出版)等,这类专著对人文素质教育进行了更为系统和深入的研究,但较为稀缺,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二、研究已取得的进展
(一)人文素质教育的相关概念与内涵基本达成了共识
人文素质教育的相关概念主要包括人文、人文素质及人文素质教育等,要有效推进人文素质教育,就必须对这些概念进行澄清,达成共识。鉴于此,诸多学者对这些概念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与论述。关于“人文“,学界的理解见仁见智,有的学者从中国古代文献中追根溯源:“人文,人之道也。”[1]它相对于“天文”而言,指人的各种传统属性,即礼乐教化。也有学者比较认可《辞海》的解释:“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2]但更多的是从现代意义层面进行的解释:“人文就是人类创造的文化,它是人类实践能力、方式及成果的总称。它既体现在物质方面,也体现在制度和精神方面。”[3]关于“人文素质”,有几种代表性的观点,一种是“综合论”,“人文素质是由知识、能力、观念、情感、意志等因素综合而成”[4]、“人文素质也称文化素质,包括语言文字修养、文学艺术修养、伦理道德修养、文明礼仪修养、政治理论修养、历史和哲学修养等,它是一个人外在精神风貌和内在精神气质的综合表现,也是一个现代人文明程度的综合体现”。[5]一种是“学问论”,“人文素质是关于‘人类认识自己’的学问,做人的根本在于品质培养,发展人文素质就是要‘学会做人’,引导人们思考人生的目的、意义、价值、发展人性、完善人格,启发人们做一个真正的人。”[6]还有一种是“根本论”“,人文素质可分为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等,其中思想道德素质是根本,是灵魂。”[7]以上三种极具代表性的观点,从不同侧面揭示了人文素质的本质特征,使学术界对人文素质的理解更为全面与深入。关于人文素质教育,学术界亦有多种观点,一种是“知识论”,将人文素质教育看作是以人文知识传递为载体的教育过程,主要包括“人文学科教育和艺术教育”[8];一种是“精神论”,“人文素质教育,简单的说,即培养人文精神的教育。它通过把人类积累的智慧精神、心性精粹与阅历经验传授给下一代,以期使人能洞察人生,完善心智,净化灵魂,理解人生的意义与目的,找到正确的生活方式。”[9]一种是“实践论”,“人文素质教育就是通过各种教育形式,引导学生进行自身实践,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转化为自己的经验,形成牢固的人文科学基础知识、良好的社会心理与文化修养,树立人文精神及塑造完美人格的教育活动。”[10]还有一种是“全面发展论”,人文素质教育是“将个人的气质、情绪、才智等多方面因素统一起来发展培养使之成为综合全面发展的人”[11]。
如果容许我用个不恰当的比喻来说,20世纪有点像世界范围的战国时期。
——费孝通(1998:2)
最近几个世纪以来,与被西方资本主义的扩张所统一同时,世界也被土著社会对全球化的不可抗拒力量的适应重新分化了。在某种程度上,全球化的同质性与地方差异性是同步发展的,后者无非是在土著文化的自主性这样的名义下做出的对前者的反应。因此,这种新的星球性组织才被我们描述为“一个由不同文化组成的文化”(acultureofcultures),这是一种由不同的地方性生活方式组成的世界文化体系。
——marshallsahlins(1998:10)
民族问题
民族与国家之间关系,是20世纪人类学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在国内人类学界,对于这一关系的论述在30年代“边政学”提出以后,到50年代少数民族社会调查这一段复杂的历程中,得到了集中发展。迄今为至,国内人类学者对于民族与国家之间关系的探讨,受到50年来历史特殊性的影响,主要集中于对一般所谓“民族问题”的探讨上。“民族问题”虽然不排除“汉族问题”,但是显然更偏重指“少数民族”在国家民族事务的处理方面构成的“问题”。中国的“民族问题研究”,属于一种对于民族与国家之间关系的探讨,而它的主要特征,在于学界对于国家民族关系治理的介入。
如果容许我用个不恰当的比喻来说,20世纪有点像世界范围的战国时期。
——费孝通(1998:2)
最近几个世纪以来,与被西方资本主义的扩张所统一同时,世界也被土著社会对全球化的不可抗拒力量的适应重新分化了。在某种程度上,全球化的同质性与地方差异性是同步发展的,后者无非是在土著文化的自主性这样的名义下做出的对前者的反应。因此,这种新的星球性组织才被我们描述为“一个由不同文化组成的文化”(acultureofcultures),这是一种由不同的地方性生活方式组成的世界文化体系。
——marshallsahlins(1998:10)
民族问题
民族与国家之间关系,是20世纪人类学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在国内人类学界,对于这一关系的论述在30年代“边政学”提出以后,到50年代少数民族社会调查这一段复杂的历程中,得到了集中发展。迄今为至,国内人类学者对于民族与国家之间关系的探讨,受到50年来历史特殊性的影响,主要集中于对一般所谓“民族问题”的探讨上。“民族问题”虽然不排除“汉族问题”,但是显然更偏重指“少数民族”在国家民族事务的处理方面构成的“问题”。中国的“民族问题研究”,属于一种对于民族与国家之间关系的探讨,而它的主要特征,在于学界对于国家民族关系治理的介入。
弘扬科学精神论文
我们正处在科技革命的新时代。科学技术已成为第一生产力,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可以引导人们奋发图强、积极向上,促进人们牢固地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人们实事求是、创造性地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从正确认识和全面贯彻“三个代表”要求的高度指出,加强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的宣传教育,是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之一。为了回应这一新时代的召唤,完成发展先进文化的使命,我们必须走近科学,特别是弘扬科学精神。
一、科技时代与科学精神公务员之家欧洲杯买球平台的版权所有
我们今天所讲的科学,是现、当代意义上的大科学,其主要内涵包括三个方面。首先,科学是一种以生产知识为目的的社会活动,它不再局限于个别科学家自发的认知过程,而表现为一种社会建制。其次,科学作为特定的人类社会活动的成果,表现为一种动态的知识系统,而这种知识系统又是借助于相应的认识手段和方式生产出来的,构成当代观念和文化的重要方面。第三,科学活动是整个社会活动的一部分,它与经济活动、社会活动、文化活动相互作用。特别是由于知识并入生产过程,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科学技术成为社会经济生活中最具活力的内生变量,即第一生产力。
科学知识是科学活动最直接的成果。科学思想是科学活动中所形成和运用的思想观念。科学方法是人们在科学研究中所遵循的途径和所运用的各种方式和手段的总称。科学精神则是人类在长期科学活动中逐渐形成和不断发展的一种主观精神状态。
科学首先是一种认知活动,最早的科学精神主要表现为一种理想化的认知态度。此后,科学成为一种建制化的社会活动,科学精神发展为一种理想化的社会关系规范。而科学的社会建制化又使得科学与社会的互动日益凸显,科学精神由此进入文化价值判断领域,成为科技时代一种重要的人类价值观。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文章
精品范文
10人文基础课程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