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育论文范文10篇 -欧洲杯买球平台
时间:2024-01-03 18:13:56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高校教育论文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一、高校教育关怀的异化现象
“异化”(alienation)一词来源于拉丁语alien-atio,有脱离、转让、出卖、受异己力量支配等意思。异化作为哲学概念,其含义是指个体在发展过程中,由于自己的活动而产生出自己的对立面,然后这一对立面又作为外在的异己力量反对个体自身。笔者认为,教育关怀的异化是指在功利性教育观念驱使下,教育关怀走向了片面性和形式化,从而迷失了关怀的本意,扭曲了关怀的本质,最终导致关怀成为“虚假的关怀”或“无意义的关怀”。教育关怀本应是高校德育的重要手段,但在高等教育发展的今天,它已逐渐异化成与高等教育目的背道而驰的对立因素,成为影响大学生品格发展的异己力量,其表现如下:
(一)关怀对象的异化,导致关怀价值的错位教育的本质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关注学生发展,引领学生成长”是教育关怀的真正价值所在,是高等教育最主要的使命。然而,近些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教育的经济功能被日益凸显,高等教育似乎已经成为国家经济腾飞和个人获取职业成功的重要途径。在现实和功利面前,一些高校将传授和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作为教育重心,最重视的是学生择业、就业问题。在此教育理念的导向下,教师育人更为关注的是学生学业成绩的优劣、就业竞争技能的高低,而忽视了对学生合理需求、学习体验及情感状态的关怀,忽视了学生也是作为生命的个体,缺乏对学生生命的关注、对学生精神的关怀。这导致教育由一种基于信念的行为,变成单向的知识传授和技术训练行为。学生蜕变成了知识、技能的容器,缺乏个性和活力,情感自私冷漠,品德令人堪忧,这与高校德育落实不到位,尤其是关怀教育的缺失有关。
(二)师生交往关系的异化,导致教育关怀的严重缺失师生关系是学校生活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是学校开展各项工作的主要心理背景,是师生之间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的最重要的前提和最直接的途径。师生关系作为学生的学习环境和成长氛围的构成因素之一,对学生的影响是全面而深刻的,然而,近些年来高校师生关系却呈现出疏离与松散的不良态势。首先,伴随高校改革,许多综合型大学频频组建,多校合并,规模扩大,致使一所大学多个校区林立,地域的分散性导致教育空间人为地被拉长变宽,这在客观上造成师生缺乏交流沟通时间和地点的同一性;其次,当前各级各类高校生源竞争日趋激烈,许多学校为了“打造学校品牌,扩大办学知名度”狠抓教学质量和科研成果,教师们整日奔波于教学和科研之间,双重压力之下他们早已分身乏术,导致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与学生交流沟通;再次,传统的教师观使一些教师难以放下“学者”、“师傅”的架子来面对学生,难以与学生真正平等地进行交流,依然维持的仅仅是“教与学”的师生关系。总之,松散的高校人际关系已经成为滋长学校关怀危机的温床,日趋割裂的师生关系,导致教师与学生之间只有冰冷生硬的课堂讲义,教师无法让学生感受到真诚的关爱和帮助,这些都加剧了师生间的疏离与冷漠。
(三)关怀责任的异化,导致关怀效果的式微教书育人是每一位教师应有的义务和责任,但是一些教师认为大学生已经成人,既然教育倡导“以人为本”,就应该放手让学生们自主、自理、自行其是,殊不知,这样的放纵和不负责任的做法,只会导致思维简单片面、社会经验缺乏的大学生在社会多元价值中、在激烈竞争下不知所措,陷入迷茫的境地,进而产生厌世、悲观的情绪。更有教师认为,“教好书,上好课”是自己的本分,关怀学生是辅导员和学生工作者的事情。这种教师对育人责任的推卸与旁落,是造成多年来高校德育“一条腿走路”现状的重要因素,大大削弱了高校德育的实效。冷漠且缺乏责任心的教师是不可能培养出有爱心、对他人及社会有所担当、勇于承担责任的大学生的。
(四)关怀方法的异化,导致负面效果的产生教育得法才能收到成效,育人实践中,由于一些教师关怀能力不强,关怀方法不当,反而使关怀教育产生诸多负面效果,主要存在以下几种情形:
一、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的理论基础
1、我国高校教育成本概念高校教育成本的核算,首先必须清晰高校教育成本的概念。成本,最初是经济学中的概念,主要分为隐性成本和显性成本。显性成本,就是常说的实际支出;隐性成本,就是常说的机会成本。后来,成本也被纳入会计学范畴,主要是企业的财务资料中的为达到生产等目的的资源消耗的记载,并在此基础上考虑企业的无形资产的摊销和固定资产的折旧,这实质也是显性成本和部分隐形成本的应用。从会计学角度来看,高校教育成本,就是高等学校在培养学生过程中所耗费的资源。与其他成本不同,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的主体是高校,且所耗费的这种资源是人力、物力、财力的统称,但归根结底是反映在高校财务数据中的一种货币化计量,该计量既包括对实际支出的计量也包括学校的资产(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用于学生培养而丧失的机会收益,即机会成本,这种机会成本在账务上的处理用固定资产的折旧和无形资产的摊销体现。
2、高校教育成本的原则在核算过程中,我们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保证高校教育成本的核算能够有条理、有依据顺利进行。
(1)相关性原则。凡是与高校教育相关的成本才计入,无关的不计入。这里的教育,不单单指教学,其包括高校各个学院的教学及支撑教学的行政工作、与学生日常活动相关的党群职能部门和行政职能部门的行政工作、直属及附属单位的行政工作。
(2)合法性原则。在对高校财务资料进行甄别的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进行,对不合法、合规的财务处理不得计入高校教育成本。
(3)分期核算原则。高校教育成本核算具有一定的时间限制,一般以一年为期。进行高校教育核算,主要目是为了做到“算为管用”,其实质是为了学校拨款依据清晰化、学校收费依据合理化,所以,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的时间同高校预算时间一致,为预算当年的1月1日到12月31日。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在高校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1.增强大学生的爱国情怀,稳固其政治立场我国是一个典型的社会主义国家,建国以来,在几代优秀领导人的带领之下,全国人民不断努力开拓,奋发进取,才有了今天温饱问题的基本解决、人民生活幸福稳定以及社会发展井然有序的大好局面。一国之明天在于科研和教育。而高校教育又是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高校中的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加强高校学子的当代责任感,培养他们学习关于如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方法,使其有效地领悟了爱国主义的核心,将学子们涌发的爱国热情经过科学的理论转变为坚定的爱国主义情怀,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马克思主义基本概论从阶级立场上告诉学生应该怎样演绎自己的人生篇章、应该走怎样的人生道路以及应该具备的政治觉悟,这种认识形态的注入对于高校学子抵制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分化、坚定为社会主义保驾护航的信念,建设现代化国家有明显的提升作用。
2.加强培育大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邓小平曾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发展的一百多年来,未出现哪种理论或者思想认识能够像马哲主义这样始终保持盎然生机,推动社会各个方面的巨大改革和改进。虽然当今世界的政治、经济局势复杂多变,但整体趋势并没有背离马哲理论所揭示的大体发展趋势”。思维方式决定了一个人如何采取行动,而马哲理论教育正是培育高校学子科学哲学思想方式的基础,它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它可以有效指导大学生客观地看待并处理问题,在处理问题的选择方式上更加多元化、科学化,极大提高了高校学子处理各种事情的能力。
3.从一定高度培育高校学子的“三观”总书记在第十七届中纪委四次全会上强调,领导干部要加强党性修养,牢固树立以及坚持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这是党的领导班子总结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实践得出的正确结论。领导干部的“三观”如果放在当代高校学子身上就是学生的“就业观,世界观,价值观”,努力培养并实践三观,对于高校学子日后的工作、生活以及家庭都会有极好的促进作用。马哲主义理论在一定的思想高度上认真阐释了世界观的基本问题是意识和物质;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提出了人是一切公共关系的综合所在,科学地阐释了人的本质,为高校学子建立正确的人生观提供了目标。
二、针对当前高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科学处理办法
调查发现,一些高校所开设的马哲课程教学存在内容重复性高、远离社会生活、课堂气氛沉闷等弊端。我国改革开放经历三十多年的发展,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可是各种思想问题及矛盾也随之赶来。出现了“唯利主义”“唯权主义”等错误庸俗的价值理念,大学生处在学校生活与社会生活的交替时期,价值观还不是特别稳固,如若进入社会肯定会受到一些庸俗理念的影响。反观当前的马哲思想理论教育与社会实际状况的结合不是特别好,太注重于理论层次的说教而忽视了对其实践的科学指导作用,这样发展下去肯定导致高校学子的方向迷茫,行知不一。分析这个问题是为了更好地去处理它,要使得马哲思想概论教育能够更好地指导高校学子进行有益的实践,必须对高校所开展的课程进行改革,要在老师教育过程中不断寻求变化,不断将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与时俱进。
1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分析
高等教育大众化让更多的人拥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一系列问题,诸如教学资源短缺、师资力量不足、师生关系紧张、学生就业率下降、教学质量滑坡等.量的扩张必然引起质的变化,因此,目前高等教育应审时度势,在教育理念、内容和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建立多样化、多元化的高等教育模式,从而切实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2大众化背景下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高校不仅要为社会培养领导者和学术研究者,更要为社会输送大批掌握高等知识和技能的劳动者.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学生的数量显著增加,良莠不齐,学习需求更加多样化,对体育教学最直接的影响是:体育场地设施短缺、教学环境更加复杂,教学时数减少,教学人数增多,教师的工作量和强度加大,风险性加大,学生的学习热情及教师的工作热情都急剧下降,教学质量受到质疑.因此本文重点从学校、学生和教师这3个方面来进行剖析.首先从学校层面进行分析.现阶段高校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学校为了“长足发展”,在教育经费有限的前提下,把工作重心放在抢夺生源、新校区建设、科研项目申报、博硕士点申报、重点学科建设等方面,对教学方面的投入相对减少.对于体育教学而言,体育场地是体育教学顺利进行的基本物质条件和保证.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2]表明:在教育系统中高等院校体育场地有28741个,占全国体育场地总数的3.4%.高校的体育场地在全国层面来看数量较大,但由于学生基数大,人均体育场地较少,与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相比尚有较大差距.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学生人数的显著增加,体育场地短缺的问题日益突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3](简称《纲要》),要求大一、大二开设4个学期共计144学时的体育课程,平均每学期需要上18周的体育课.而本课题组的调查显示:在教学时数上各高校差异较大,有29.1%的高校开设14周,43.6%的高校开设16周,27.3%的高校开设18周.再加上体育选修课绝大部分在室外上课,极易受到雨雪等恶劣天气的影响,教学时数根本无法保证.由于高校扩招带来学生数量的急剧增加,在体育场地短缺、教师数量有限、排课时段受限制的条件下(体育课一般是上午三、四节,下午一、二节或三、四节),多数学校采取减少教学时数、增加教学人数、增加体育教师工作量的方法来缓解压力.《纲要》[3]明确指出:体育课堂教学班人数一般以30人左右为宜.调查显示,13.8%的高校教学班人数是30人,64.5%的高校是30~40人,17.5%的高校是40~50人,有4.2%的高校甚至达到了50人以上,这种做法无疑确实缓解了排课及其他方面的压力,保证了学校教学的稳定有序开展,但是教学质量依靠什么来保证呢?其次从学生层面进行剖析.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随之带来了学生就业压力过大,很多大学生戏称毕业就等于失业,抱有这种想法的学生,大多数人对学习都提不起兴趣,觉得什么都无所谓,对体育教学表现得更为明显.由此也表现出学生选课时功利主义倾向较明显,有的学生选课是为了获得高分数,有的是因为教师好说话容易过,还有的是因为项目本身很舒服,不累不脏不苦.学生这种复杂的选课目的导致部分学生存在应付差事的现象,其结果是让该部分学生不能体会到体育锻炼的乐趣.还有些学生受到“唯学分论”的影响,上课的目的就是拿学分,60分万岁,多1分浪费的思想比较普遍,只要不被老师挂科就万事大吉,养成体育锻炼习惯似乎遥不可及.学生主观认识上的误区再加之理论知识的匮乏,对于体育锻炼的功能和利益相关性认识不足,上课时自然就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偷懒的绝不卖力,运动量稍大点就叫苦连天,殊不知任何体育项目如果没有一定量的负荷刺激机体,增强体质的功能根本无法实现,这样将导致体育教学健体性功能的弱化.最后从教师方面进行解析.由于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学生数量增加,凸显教师数量短缺.导致师生比不合理,教师的授课任务大幅度增加,工作量和强度成倍增长,许多体育教师每周的课时量高达18~22学时,还要负责学生的早操、课外活动和体质测试等工作.此外,体育项目自身的高对抗性导致体育教学的高风险性,学生人数的增加无疑加大了体育课的风险性和复杂性,体育教师的身体和心理都长期处于超负荷状态,极易产生职业倦怠.另一方面,近年来的学生评教制度尚存弊端,而学生的需求又多样化和复杂化,部分学生因为教师严格要求就给教师差评,而一些不负责任善于讨好学生的教师则能获得较高评价,这种评教制度以及体育教师与其他学科教师同工不同酬的现实也极大地挫伤了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热情.还有绩效考核的影响,大多教师以绩效考核指标为中心来安排学习和工作.科研成果在职称评聘、考核、职位竞争方面的巨大优势,导致很多教师将大部分业余时间和精力花在跑项目、跑课题上面,教学的核心地位受到挑战,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被口号化和形式化,部分教师对待教学存在应付了事的倾向,教师教改动力不足,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教学被严重边缘化,只要完成学校的教学工作量就万事大吉.试问现在还有多少教师把课余时间花在钻研教材、教法、研究90后学生的特点上,如果这样发展下去,我们靠什么来提高教学质量?
3大众化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创新路径
3.1以体育教学为中心,优化资源配置
第一篇
一、教学目标比较
街舞作为公共体育的课程内容,其教学目标是大学生公共体育教学。首先,增强大学生的体质、促进身体健康发展。街舞在拉伸韧带的基础上,通过头颈部、胸部、腹部、髋部以及四肢的伸展和收缩,适度刺激头脑、肌肉、神经、腺体,使全身的各部位得到锻炼,增强骨骼支撑强度、提高关节灵活性和柔韧性、提升身体协调能力,促进身体新陈代谢,最终达到改善身体机能、增强生命耐力的目标。[1]其次,提高大学生体育运动的兴趣,提高体育运动的积极性。街舞具有运动舞蹈的活力性、健身的时尚性,符合大学生运动审美的标准,其作为一项新兴的高校体育教学科目,更加容易提高大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让学生真正喜爱运动、乐于健身,实现体育教学“以人为本”、“快乐教学”的原则。最后,街舞可以放松身心,释放压力,提高学习效率,促进人际关系和谐。街舞不像体操有规定的动作,在形式上具有很强的自由性,可以根据自身对音乐的理解,对内涵的诠释尽情地发挥,达到释放压力,放松身心,提高学习效率,提升人际魅力的目的。社会街舞培训机构教学是以营利为目的的街舞教学,具有商业性质,它的最终目的在于:满足学员要求,最终获取利润。其教学目标是根据学员的需求制定的。较低水平的教学目标是健身,更高水平的教学目标是提高身体素质能力、身体协调能力、街舞舞蹈水平和艺术修养。虽然两者的教学目标都具有健身和娱乐放松的特点,高校公共体育街舞教学更基于体育本身的特点,主要通过教学达到增强大学生体质、促进身体健康发展,具有明显的体育特征;社会培训机构主要是通过教学达到学习者健身,提高街舞舞蹈水平的能力,具有较强的艺术特点。
二、教学内容比较
高校公共体育街舞课堂教学内容,包括基础理论和基本技术两个部分,以河北理工大学为例,基础理论教学一般安排3-4课时,基本技术课程25-26课时,其他学时安排体质健康标准、机动和考试。基础理论内容包括街舞起源、特点、分类等介绍。基本技术以cctv-5《健身房》、《闻鸡起舞》为蓝本,教师编排固定套路为教学内容,内容几乎长期不变。由于教师街舞专业素质能力的限制、街舞专业教师配备力量不足,教学内容主要为教师擅长的单一舞种,或者一名教师教授多个舞种,限制了街舞教学的广泛性。[2]社会培训机构课堂教学多为技术教学,以上海caster舞蹈工作室为例,基本课程为girl’shiphop、locking、popping、hiphop、house、waacking、jazz、break-ing,舞种全面,每个课程设置一至多名教师,课程内容以套路为主,套路为教师自编,每节课教学的套路不同,创编性极强。但是其理论教学内容几乎为零,在全国知名街舞培训机构,在技术教学过程中穿插少量的理论教学,主要是教授舞蹈技巧和对音乐的理解。高校公共体育街舞教学的内容以有氧健身为基点,运动健身特点突出,舞蹈性不强,舞种单一、套路内容比较单一,创编性不强,理论教学比较薄弱。社会培训机构多为单纯性技术教学,舞种设置比较全面,但忽略了理论教学。
三、教学模式比较
1高校体育文化教育的内涵
1.1高校体育文化与高校体育文化教育文化是描述
与社会有关的特殊社会现象的学问。文化的范围很广,它是人类一切社会活动的产物,体现在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的方方面面,当然也反映在体育活动方面,从而形成体育文化。目前学术界对体育文化的概念表述难求完全一致,其分歧源于观察角度、认识的层面、界定的背景等。归总研究,体育文化首先是一种肢体文化,是人类在其自身的生产和发展过程中,为了人健康、全面、和谐的发展而主动、有意识进行的一种肢体锻炼活动;其次是制度文化,是在各类体育活动的发展和进行过程中,为了体育活动顺利有序地进行,所产生的各种制度;再次是精神文化,是人们在体育活动中所形成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情趣和民族心理等体育精神文化;最后是各种物化形式的文化,即以人类创造的物质形式而存在,蕴含体育文化内涵的物质产品,如奥运奖杯、火炬、吉祥物等[2]。高校体育文化是体育文化的下位概念,是指高校校园文化中与体育文化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高校文化的一部分。它是以学生为主体,以体育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高校校园精神为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高校体育文化相对于体育文化来说是一种亚文化,它作为现代教育和现代体育两大文化体系的交汇点,既是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和形式[3],它形成的动因主要来自学校体育开展的状况、学校体育发展的硬件建设、竞技体育水平、体育竞赛与活动的参与率、学校体育的人文环境等。高校体育文化教育是指体育运动技能理性文化之外的体育精神、价值、规范等非理性文化教育。高校体育文化教育的实质,就是将校园体育文化作为教育本体,贯穿到高校教育全过程,使这种以身体活动为原初载体的特殊校园文化渗透到教育各环节,让其在促进全体学生身心健康、提高综合素质、造就品格毅力等方面发挥更积极的作用。它以身体活动为手段、环境氛围为依托、教师引导为基础、内化领悟为关键,具有依托性、复杂性、映射性、反复性等特征。
1.2高校体育文化教育与体育技能教育的区别
高校体育技能教育主要是向学生传授体育的知识、技术和技能,根据技术、技能形成的需要,同时也强调体育态度和个性品质的发展;体育文化教育主要是发展学生的个性品质,如顽强拼搏、公正,团结互助等,它隐藏在运动技能学习与体育人文实践活动之中。体育技能教育是一种直接教育,体育文化教育是一种直接教育与间接教育相融合的教育,它与体育技能教育的显著标志是:教育主体借助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体育运动竞赛、体育建筑标识、体育场馆设施、体育信息资讯等显性载体,以及高校体育传统、师生的体育热情、体育在学校中的地位、体育教师的人格魅力、标志性的体育人物等隐形载体获悉教育内容,具有较强的依托性。
1.3高校体育文化教育的内容与目标
1日本体育特殊教育发展的基本背景
日本的特殊教育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第一阶段是特殊教育的初步形成阶段(日本明治时期~昭和初期)。此阶段的代表事件就是1878年京都盲哑学院的设立。直到1941年,养护学校的叫法被逐渐推广,但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自吞侵略苦果后,特殊教育也趋于停滞。第二阶段是“特殊需要教育”时代(1946年~2001年)。以1946年在大和田国民学校开设养护班级作为日本战后复兴的开始。并在1947年颁布了“教育基本法”和“学校教育法”,规定盲、聋儿童实行义务教育,1979年养护学校义务化,直至1993年,学校教育法实施规则修订,“通级”指导被制度化。第三阶段是“特殊需要教育”向“特别支援教育”理念的转换阶段(2001年~至今)。2001年文部科学省提出用“特别支援教育”代替“特殊需要教育”,经过近六年的运行和修订,“特别支援教育”于2007年正式实施。日本的体育特殊教育的发展是伴随着日本特殊教育的推进而逐渐成长的,但在其发展过程中,日本体育特殊教育经历了三个重要时期,对其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促进了日本体育特殊教育的飞速发展。第一是1964年日本承办的东京残奥会。它激发了日本对于残疾人体育发展的热情和好奇心,也引起了日本相关部门的重视,开始在特殊教育中开发和推广残疾人体育。第二则是1979年养护学校义务教育化。这一法规的实施,促使身心有障碍的儿童能够回归学校接受教育,从而也有机会参与体育,并获得体育特殊教育的机会。第三是1998年的长野冬季残奥会。它推进了残疾人体育向竞技体育范围的进一步拓展。经过长期的发展,日本体育特殊教育基本做到了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的良好衔接,普通高校体育特殊教育更加重视整个社会和学校教育的协同发展,而不是只针对个体的教育。对其现状进行研究将对我国体育特殊教育起到很好的示范和借鉴作用。
2日本高校体育特殊教育实施现状
通过对日本18所高校的调查并参考日本平成21年学校特殊教育实施情况调查研究报告书(高校部分数据)获取分析数据。其中北海道、东北地区及九州、冲绳地区比例最高,其它地区比例相当,所调查82所高校基本覆盖了日本全境。所调查高校,综合性大学占52.4%,单科院校占42.7%,其它4.9%。本科生不足500名的学校占到了42%,500~1000名的学校占18%,1000~1500名的学校占17%,1500~2000名的学校占7%,2000~2500名的学校占5%,2500名以上的学校占7%。
2.1日本特殊体育教育基本情况分析
在全校范围内体育作为必修课的高校占43%,另外作为院系单独要求作为必修课的学校占6%,还有一类是体育综合课程必修的占11%。但也有25%的高校将体育课程作为选修课,而不做强制要求。在这些高校中,对于特殊群体学生的体育教学,38%的高校每年会根据学生不同的情况进行不同的处理,也就是说会安排适合他们的、更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28%的高校是按学校多年常规进行统一管理和教学;15%的高校制定了相对细化的特殊教育体系,根据体系的划分进行区别对待;另外11%的高校则按照普通学生对待,不进行特殊安排。对于特殊群体学生的判定,不同高校判定的方法也不相同。对于特殊群体学生的认定依靠教师主观判断的占到了33%,根据校外医疗机关诊断的占21%,依据校医院进行判定的占17%,其它判定方式占16%。几乎所有被调查高校都未采用体力测定的方法来进行判定,也就是说主要还是依靠生理上的伤、病、残进行判定的,对于肥胖等体质较差的学生依旧划归到正常学生的范围。从图1特殊群体学生残障分类可知,涉及运动系统方面的人数最多,分别是35%和26%,运动系统原因是特殊群体学生不能参与正常体育教学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设置适合的体育特殊教育课程是面临的主要问题,其次则是学生的康复和保健。特殊群体学生与普通学生一起授课的情况下,项目选择其实是比较广泛的,包括迷你网球、排球、飞碟高尔夫、棋类、瑜珈、冬季运动、轮滑、蹦床、计算机游戏等26个项目。
摘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高校体育教育要把握关键环节,做好对体育教育的有效管理。自课改提出与不断深化,近年来高校体育教育管理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成绩可喜。但需要注意的问题是,高校体育教育管理依旧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本研究以此为核心,对高校体育教育管理现状进行分析,明确其在管理过程中面临的发展困境,提出可行性的计划,做出理性反思,为高校体育教育管理实效的提升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素质教育;高校;体育教育管理;现实困境;理性思考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高校体育教育的有效性,直接关系到人才的健康成长。而高校体育教育管理的成熟度,将直接影响和左右人才的培养效果。但从教育现代化的视角下出发,传统的高校体育教育管理模式已经很难适应当前高校体育教育的目标和学生的个性化体育学习需求,迫切需要寻求改变,把握体育管理工作的核心。最终从多角度着手,提出可行性方案。
1高校体育教育管理现状
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的今天,高校体育教育管理环境面临革新。从当前高校体育教育管理现状出发,其创新变革主要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内容:其一,经济环境的转变使得人才需求发生变化。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之间的竞争核心则是人才的竞争。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良好的教育管理环境是人才健康成长的关键所在。从企业的需求角度出发,要求人才拥有较强的专项技能和身心素质,且具备较强的开拓、创新精神,而体育教育管理则是以人才的综合培养为核心,从而达成体育教育的目标;其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对于高校体育教育管理而言,核心则是要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但学生本身的个体差异明显,如何准确的把握管理工作的核心,使得体育教育更具针对性,对其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只有全面把握学生的个性学习需求,才能够发挥体育教育的有效性。由此可见,教育环境下主体地位已然发生转变;其三,学校的规模效应,使其本身要寻求管理方法。高校的不断扩招,使得校园人数增加,学校规模扩大。这对于体育教育管理而言也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原有的体育教育管理模式已经很难发挥作用,迫切需要探索新的管理模式,以此来满足在校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要求[1]。综上所述,从高校体育教育管理现状来看,多元需求下的管理效果并不乐观。
2高校体育教育管理的现实困境
一、体育教育的内涵式发展
(一)教育发展过程中的数量和质量
通常人们以数量指标来衡量某些或某地学校的教育发展水平,之所以把人、财、物等资源的增量作为衡量学校教育发展的尺度,是因为数量指标是硬件,容易测定,也因为数量的扩张和规模的膨胀给人的感受更直觉、更可观也更急功近利。教育资源是学校教育质量提高的前提和基础,而且教育资源的丰富,也可以为学校教育实践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然而,数量的增长不是学校教育发展的根本,它不能直接导致质量的提高,数量增长反映的只是学校教育发展的表层,属于“外延式发展”。而质量的提高才是反映学校教育发展的深层,属于“内涵式发展”。走内涵式发展道路,须转移工作重心、健全工作机制,要把工作的重心全面转移到“提高质量、内涵发展”上来,把主要精力放到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上来[2]。在学校教育发展过程中,没有无数量的质量,也没有无质量的数量,数量增长是基础,质量提高是目的,没有数量增长就没有质量的提高,但有了数量的增长不一定能提高质量,没有质量保证的数量增长是没有意义的,质量是学校教育发展的本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中心任务[3]。
(二)体育教育的内涵式发展
影响体育教育发展的元素很多,但教育教学的质量是反映体育教育内涵式发展的主要内容或主要指标。例如从学生的个体发展来看,学生的身高、体重、肺活量、力量、速度、耐力等方面的变化只是数量的增减,而内涵式发展则是指学生的身心、个性、能力等内在品格和机能上的质的变化。从学校体育工作过程看,学校在体育教学、体育活动、体育竞赛、场地器材建设等方面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均表现为数量,而体育教育思想、教学理念、管理体制、校园文化建设以及教育教学目标的达成度等则表现教育教学质量和效果,直接影响学校体育教育的内涵式发展;从学校体育教育活动的内容看,体育教学内容或课时的多少、组织群体活动或竞赛的次数多少、参加体育社团或运动队训练的人数多少等都表现为数量,而教育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设计、科学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教师的素养和教学科研能力等则表现为影响内涵式发展的教育教学质量;从学校体育教育结果看,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率、毕业率、运动成绩高低以及奖牌榜等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出学校体育教育发展的数量,而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综合素养的提高、良好的体育精神和终身体育行为的培养以及社会适应能力、创新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则直接反映出影响学校体育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质量和效果。所谓体育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就是抓住体育的本质属性,强调“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以“育人”为核心,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切入点,拓展体育教育范畴和教育内涵,促进学生的身心全面、健康、持续发展过程。
二、我国高校体育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改革思路和对策
摘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是一个被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利用大学图书馆的优势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从丰富的纸质资源、电子信息资源、网络优势、服务育人、强化馆员素质等几方面采取有力措施,使教育朝着更科学、更规范、更专业化的方向发展,为培养国家需要的合格人才服务。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高校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分析
大学生作为中国社会文化层次较高的群体,一向被视为最活跃、最健康的群体之一。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也呈现出新特点,主要表现为社会阅历浅、心理不成熟、自我定位高、以我为中心、过于自信和自负、情绪易激动等复杂多样的特点。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步伐的加快,大学生的心理素质问题也越来越引起社会和学校的关注。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指出,高校要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针对性地向大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教育服务。再次强调了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高校图书馆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应该发挥重要的作用,以自己的优势对大学生进行课外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大学生解决心理困惑,提高认知水平,增强自我调适能力,构筑起坚固的心理防线。大学图书馆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基地,有其独特的作用。
二、高校图书馆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
1.优美的环境有利于大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