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论文范文10篇 -欧洲杯买球平台

时间:2024-05-04 03:37:45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财政论文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财政论文

摘要:长期以来,关于政府财政与科技、教育之间的关系,在我国财政经济理论的研究中有失偏颇,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没有廓清。本文从政府财政的角度来分析研究政府财政与科技、教育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而探讨振兴政府财政的可行途径。

关键词:科技发展环境科教兴国政府财政科技教育

长期以来,关于政府财政与科技、教育之间的关系,在我国财政经济理论的研究中有失偏颇,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没有廓清。本文从政府财政的角度来分析研究政府财政与科技、教育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而探讨振兴政府财政的可行途径。

一、政府财政:科技、教育的主要“经济基础”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强有力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保障是现代科技、教育发展的重要前提。如何解决科技、教育发展所需的物质条件,换言之,是否应该由政府来承担促进科技进步和发展教育所需资源的供给责任,这决定于科技、教育事业活动的社会经济属性。从公共财政原理上讲,由于科技、教育具有明显的公共物品的特征,因而科技、教育事业活动的所需投人不可能完全由市场来有效提供,即无法通过市场来完全有效解决发展科技和教育所需的物质基础问题。因此,政府从财力和财政税收政策上给予支持,是科技、教育事业顺利发展的主要经济基础。

从科学技术进步的角度来看,据有关专家估计,自7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至少有2/3是由于广泛采用了新的科技成果的结果。这一数字清楚地表明,一方面,在宏观上,科技对于经济增长有巨大作用;另一方面,在微观领域,科技能够给投资于科技的各微观主体带来巨额的利益。这似乎已经表明,市场能够有效地解决科学技术进步问题。然而进一步地分析却不难发现,虽然私人部门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但政府仍然是推动一个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性因素。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资金收支两条线的优点;矿区服务系统资金收支两条线的实施情况;资金收支两条线管理存在的问题;对改进资金收支两条线管理的建议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收支两条线”是政府加强对预算外资金管理,实施财政监督的一种有效管理模式、在资金管理与矿区服务系统的长期和短期战略目标相适应的前提下统筹兼顾、可为实施全面预算管理铺平道路、有利于建立新型的财务管理体系和内部控制体系、实施资金收支两条线管理,可以有效规避财务风险、资金收支两条线管理模式、资金计划管理、资金计划编制、事业部层面资金结算工作量过大、表外资金没有纳入收支两条线管理、设立资金结算分理处,以提高工作效率、将表外资金纳入收支两条线管理,确保资金安全、将多种经营单位资金纳入收支两条线管理,以加强对其监管等,具体请详见。

摘要:本文介绍了矿区服务系统资金收支两条线的管理现状,阐明了目前资金收支两条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资金;收支;两条线

“收支两条线”是政府加强对预算外资金管理,实施财政监督的一种有效管理模式,主要指具有收费职能的部门或单位,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应收取的行政事业费(基金)按规定由执收机构(代收银行或有关单位)收取并全额上缴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部门和单位的人员经费、共用经费和所属的特殊经费等由财政部门根据实际情况纳入本级综合财政预算统筹安排。目前,许多企业特别是集团性企业大多采用“收支两条线”原理实施对企业资金的集中管理,矿区服务事业部便是其中之一。

一、资金收支两条线的优点

通过实施资金收支两条线管理,有利于建立高效的企业财务管理体系和内部控制系统,可以使企业财务管理水平明显提高,是实现资金集中管理,加强内部控制的有效手段。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金融危机对地方财政的影响;地方财政困境的原因分析;化解地方财政困境的出路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全国财政收入自金融危机以来,出现了明显的下降、财权与事权不相匹配、分税制是按照事权划分各级政府财权的一项制度、区域间财政实力差距巨大、地域间财政收入实力必然存在差异、国家积极财政政策存在的问题、促消费、扩内需、增投入、保就业、扩大内需,消费和投资是两大核心动力、建立地方公共财政体系、建立和完善公共财政体系是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关键环节、推进转移支付制度改革、我国财政体制注定了财力中央集权、促进国家积极财政政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改革税制,增加地方财政收入等,具体请详见。

【摘要】受金融风暴的影响,地方财政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地方财政如何在金融危机中克服种种困难,如何配合国家宏观财政政策,重返经济发展快车道,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关键词】金融危机地方财政转移支付政府职能

一、金融危机对地方财政的影响

我国财政收入在经历了五年的高速增长之后,2008年8月首现拐点,同年10月更是出现了负增长。2008年12月份,全国财政收入3248.69亿元,比去年同月增长3.3%。其中,中央本级收入756.16亿元,同比下降15.5%;地方本级收入2492.53亿元,同比增长10.8%。2009年1月,全国财政收入6131.61亿元,比去年同月减少1265.03亿元,下降17.1%,其中,中央本级收入2964.82亿元,下降28.4%;地方本级收入3166.79亿元,下降2.7%。从数据对比中我们清晰的看到,全国财政收入自金融危机以来,出现了明显的下降。而地方财政收入由同比增长10.8%到同比下降2.7%,下降幅度更加明显。我国实施分税制改革之后,中央财政收入一直占据着全国财政收入的主体,收入来源稳定,中央财政一直处于相对宽松的环境;相比之下,地方财政收入来源分散,支出压力过大,有些甚至长期处于入不敷出的境况。虽然地方财政收入下降幅度较小,但地方财政收入的刚性较强,这不到三个百分点的变动,可能对地方政府的运行造成巨大的影响。以河南省濮阳市为例,2009年一季度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4.2亿元,同比下降21.6%,三月份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5亿元,同比下降达到了惊人的43.6%。濮阳市的情况也许不能以偏概全,但足以向我们展示金融风暴已经对我国的地方财政造成的巨大危害,而且这种影响还在进一步的深化。

二、地方财政困境的原因分析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政府财政:科技、教育的主要“经济基础”;科技、教育:现代社会政府财政的主要依托;发展科技、教育事业,振兴政府财政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强有力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保障是现代科技、教育发展的重要前提、政府从财力和财政税收政策上给予支持,是科技、教育事业顺利发展的主要经济基础、现代科学技术的开发与研究是一个高度复杂的群体活动、科学技术是一项智力活动成果、知识的掌握和创新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政府财政总是根植于相应的经济基础的、科技、教育将成为现代政府财政的主要依托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到今天的必然结果、将科技、教育作为政府财政的主要依托已为我国正反两方面的发展经验所证明、加大政府财政对科技、教育投资的力度、加快科技教育体制改革,正确处理政府与科技教育事业之间的财政关系等,具体请详见。

摘要:长期以来,关于政府财政与科技、教育之间的关系,在我国财政经济理论的研究中有失偏颇,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没有廓清。本文从政府财政的角度来分析研究政府财政与科技、教育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而探讨振兴政府财政的可行途径。

关键词:科技发展环境科教兴国政府财政科技教育

长期以来,关于政府财政与科技、教育之间的关系,在我国财政经济理论的研究中有失偏颇,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没有廓清。本文从政府财政的角度来分析研究政府财政与科技、教育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而探讨振兴政府财政的可行途径。

一、政府财政:科技、教育的主要“经济基础”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强有力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保障是现代科技、教育发展的重要前提。如何解决科技、教育发展所需的物质条件,换言之,是否应该由政府来承担促进科技进步和发展教育所需资源的供给责任,这决定于科技、教育事业活动的社会经济属性。从公共财政原理上讲,由于科技、教育具有明显的公共物品的特征,因而科技、教育事业活动的所需投人不可能完全由市场来有效提供,即无法通过市场来完全有效解决发展科技和教育所需的物质基础问题。因此,政府从财力和财政税收政策上给予支持,是科技、教育事业顺利发展的主要经济基础。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中国财政转移支付立法的主要问题;中国财政转移支付立法的完善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政府间事权、财权划分不清、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的分配不规范,缺乏合理的标准、财政转移欧洲杯投注官网的支付方式不规范,各地不平衡状况难以有效解决、财政转移支付立法层次低,缺乏法律权威性、财政转移支付立法与财政改革进程相适应、财政转移支付立法的现实可行性与适度超前性相兼顾,并提高立法质量、财政转移支付立法的本土化与国际化相结合、明确财政转移支付立法的宗旨、简化与完善财政转移支付的法定形式、一般性的财政补助等,具体请详见。

财政转移支付法是调整上级政府为均衡财力状况,协调地区经济发展,实施宏观调控,将所掌握的一部分财力转移给下级政府支配、使用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它是中国财政法的重要部门法。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加强财政法制建设是进一步完善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举措。本文拟就财政法定主义与中国财政转移支付立法作初步探讨,以就教于方家。

一、中国财政转移支付立法的主要问题

按照财政法定主义的精神,我们可以简要分析一下中国目前的财政转移支付立法。严格意义上讲,中国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在1994年开始实行的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现行财政转移支付的主要规范性文件是1995年财政部颁发的《过渡期财政转移支付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中国过渡期财政转移支付的核心是地区收支均衡问题。作为一种过渡性的制度,“办法”带有较深的旧体制的烙印。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政府间事权、财权划分不清。事权是指各级政府基于其自身的地位和职能所享有的提供公共物品、管理公共事务的权力。财权是各级政府所享有的组织财政收入、安排财政支出的权力。目前,在上下级政府之间,很多事项也是难以区分清楚,许多本应由地方财政负担的支出,却由中央政府承担,而许多本应由中央财政负担的支出,却推给地方财政。上下级政府之间事权划分和财政支出范围的划分随意性很大,同样的事项,在一处由上级政府承担,在另一处则由下级政府承担,在一时由上级政府承担,在另一时则下放地方政府承担,它们之间区分的标准很模糊,或者根本没有标准可循。这种事权划分的模糊和财政支出范围划分的混乱,导致许多政府机关人浮于事,也很难对其进行绩效审计和考核,由此导致了财政支出整体效益的低下。中国现行的分税制主要是划分了中央和省一级的财政,但对事权界定不够明晰,财权和事权不统一。同时,对省、市、县分别有哪些财权,应对哪些事情负责,还规定不够明确,各级之间扯皮很多。

2.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的分配不规范,缺乏合理的标准。中国地区间财政资金的横向转移是通过中央政府集中收入再分配的方式实现的。但是,由于这种横向转移的过程是与中央政府直接增加可用财力相向而行的,因而对中央增加的财力是用于中央本身开支,还是用于补助某些经济不发达地区,在认识上难免不一致。另外,在财力转移上,也没有建立一套科学而完善的计算公式和测算办法,资金的分配缺乏科学的依据,要么根据基数法,要么就是根据主观判断,而不是依法根据一套规范的计算程序和公式来分配。

本文作者:聂永刚工作单位:贵州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由于经济、历史、自然等多方面原因,贵州贫困问题十分突出。贵州目前是全国农村贫困人口最多、贫困面最大、贫困程度最深、扶贫开发任务最重的省份。截至2010年底,全省农村贫困人口有418万人,贫困发生率121%。如果按照2300元的新标准,截至2011年底,全省共有农村扶贫对象1149万人,居全国首位。摆脱贵州农村贫困面貌,加快“三农”发展,是贵州省面临的首要任务。国家一直高度重视贵州省的农村扶贫开发工作。2001—2010年,共安排中央财政扶贫资金105.69亿元,年均增幅达10.30%。2011年,中央财政又安排农村扶贫资金22.95亿元,比上一年增加32.5%。其中2008至2010年3年间就投入农村财政扶贫资金45亿元,具体使用情况见表1。通过表1我们知道,目前贵州农村财政扶贫资金主要投向种植业、养殖业、交通建设、培训以及水利设施建设等方面,极大改善了贫困农村地区生产、生活条件,提高了贫困群众生活水平,促进了贵州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贵州农村财政扶贫资金使用及管理存在问题

(一)信息闭塞,观念落后,扶贫政策的宣传引导又不到位,使贫困农户缺乏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自身求发展盼富裕愿望不强,且小农意识严重,小富即安,不富也安,“等、靠、要”的依赖思想严重,就指望等着国家和社会的救济和赞助,宁愿苦熬受穷,也不愿苦干摆脱窘境,观念越落后越贫困的现象还相当普遍。因此,应加大政策宣传和引导,帮助贫困农户理清思路,更新观念,增强脱贫致富、建设小康社会的信心。(二)地方财政配套资金支持不足,返贫现象时有发生目前的财政体制存在“收入上移,支出下移”的趋势,造成县级财政财力减少,而国家在实施一些扶贫政策时,都要求地方财政给予一定的配套资金。各级财政有的根本拿不出钱来配套,专项资金下来后,没有配套资金,使得农村扶贫项目达不到预期效果;有的干脆实施假配套或者再申报其他专项资金,用专项资金配套扶贫专项资金,不但增加了项目申报成本,还不利于项目资金的监督管理。由于贵州农村贫困地区自然环境恶劣,生态环境脆弱,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生产技术和手段落后,没有资金的支持,这些状况就难以有效改善。贵州农村长期以来依然处于“靠天吃饭”、“雨养农业”的境地,一遇自然灾害,经常有大量农村人口返贫致困。(三)农村扶贫资金挤占挪用严重由于信息不对称,加上贫困地区本身财政收入入不敷出,且各级地方政府和部门工作人员工资发放困难,这就导致侵占、挪用和私分扶贫资金的现象时有发生。在2009年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上,审计厅厅长作了“关于2008年度贵州省省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的报告。报告显示,在投入全省83个县(市、区)的42.19亿元农村扶贫资金中,有4.2亿元存在挤占挪用、滞留截留等问题。(四)农村扶贫资金项目投向不尽合理从表1看,在农村扶贫资金使用中,对农村文化建设、教育、卫生等农村基本生活保障及基础设施等方面的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影响和制约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进一步改善和提高。(五)农村扶贫资金使用效益低下由于一些地方政府只重视项目申报,投资计划严重脱离实际,项目前期缺乏有效论证,各项经济指标也只在理论上成立,扶贫项目存在重建设、轻管理的情况,资金效益无法落实,财政扶贫资金存在损失浪费现象。有的贫困县在申报农村扶贫项目时,不按实际项目进度及需要量进行申报,存在多报、谎报现象。资金到位后,仅用少量的资金用于扶贫项目,剩余资金挪用于非扶贫项目,有的甚至闲置不用,致使农村扶贫资金使用效益低下。(六)监督管理机制不够健全有的县扶贫机构既是项目实施单位又是项目管理验收单位,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缺乏相应监督。扶贫资金的分配没有与地方完成扶贫任务的好坏、资金使用的效果挂钩,缺少激励约束机制,导致有的地方争戴贫困帽子,争项目,争资金,而相应的管理、责任和任务却没有完全落实到位。(七)农民培训经费投入不足,管理不到位影响贫困地区发展最大的阻力是农民缺乏科学文化知识,没有一技之长,且多数农民缺乏自我学习的意识和动力。一方面贵州对培训资金投入不多,从表1看,还呈下降趋势,使得很多人不能得到较好的学习培训机会;另一方面,虽然安排了一定的培训,但由于疏于管理,常常使培训流于形式,没有起到培训的效果。

加强贵州农村财政扶贫资金使用及管理的对策

(一)加大农村宣传力度,解放思想当前贫困地区脱贫工作的障碍,主要是群众的文化知识基础差、思想观念落后,实用技术难以推广,农民的积极性不高。因此,扶贫管理部门要加大政策宣传,既不能急躁,又不能迁就落后观念,要耐心做好农民的工作,转变因循守旧的思想观念和依赖政府“等、靠、要”的思想,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农民脱贫致富的信心。(二)加强学习与培训,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要致富,先修路,要脱贫,文化要先行。因此,一定要把智力扶贫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加大培训投入力度。应采取灵活多样的学习与培训方式,除课堂讲授外,让更多的科技人员到田间、地头去授课,针对具体问题,采取不同的方法,使贫困群众都能掌握一门以上实用技术,以示范效应带动贫困户科学生产、科学管理。(三)充分用好用活国家扶贫政策,争取更多的财政扶贫资金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号)的精神,国家将进一步加大支持贵州创建扶贫开发攻坚示范区的力度,支持贵州开展扶贫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因此,贵州要利用机会,充分利用国家政策,积极争取更多的农村扶贫项目资金,将开发扶贫、人口控制、生态建设有机结合,形成以国家财政扶贫资金为主,相关行业部门资源和社会力量为辅的扶贫资金体系,加快贵州农村脱贫致富进程。(四)要结合贵州省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财政扶贫资金贵州省属于高原地区,工业发展滞后,“三农问题”相当突出。因此,财政扶贫资金安排要科学合理,应该继续重点投入到以农业为主的种植业、养殖业以及以此为基础的特色加工业,以基础设施为主的道路交通以及电力、水利设施建设,同时应加大对教育、卫生、文化、旅游等方面的投入,改善农村生活环境,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1.对缺乏生存条件的村寨进行合理规划,实施异地搬迁安置。对武陵山片区、乌蒙山片区和滇桂黔石漠化地区缺乏生存条件的村寨进行整体规划,实施异地安置,切实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能够有效防止和杜绝返贫现象发生。2.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所有的贫困村寨几乎都是单一性农业生产,除了水稻、玉米、小麦、土豆等农作物种植外,特色种植很少,养殖业也基本上不成规模,农产品加工项目几乎没有,这种产业结构,要想从根本上脱贫致富、实现奔小康的目标是不现实的。因此,必须面向市场,依托种植业和养殖业,发展特色加工产业,依托旅游点,发展特色乡村游、农家乐等。搞好产业结构调整,实行大户带动,群体发展。增强自力更生、开放搞活意识,充分发挥贫困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发展特色产业来脱贫致富。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贫困地区,往往交通不便、运输困难、通讯不畅、信息不灵,严重制约着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同时,由于自然条件比较恶劣,农业基础设施差,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低。因此,在规划安排财政扶贫资金时,要优先考虑贫困地区的修路、建桥、打井、水利设施、卫生、通讯等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资金。同时要大力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尽快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五)健全农村财政扶贫资金的管理机制,完善绩效评价办法首先,要改变资金的分配办法,将资金集中用于重点、重要项目。在扶贫资金下拨时,要减少中间环节,并且给予基层部门一定的自主权,使基层单位能更好地坚持效率优先的原则。对工作积极性高、工作成效好的重点乡、村,在安排扶贫资金、项目上给予一定倾斜,避免地方将主要精力放在争取资金上。其次,要制定完善“以结果为导向、效益为优先”的激励评价机制,继续实行贫困地区“摘帽不摘政策”的规定,鼓励农村贫困地区奋力争先脱贫,并且进一步加大扶贫资金奖励力度,充分发挥示范与带动作用。同时,奖惩分明,对整合资金不到位、管理不善、工作推进不力、实施效果较差,甚至造成项目不能按时按质完成的,要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六)加强农村财政扶贫资金的监管,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益加强农村政府扶贫资金的监督管理,能够使政府扶贫资金得到有效的利用。扶贫资金管理部门在实施过程中要对项目的进度与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张榜公布,接受群众监督。扶贫管理部门要不定期进行抽检,项目实施单位要派出专人负责,对违法违纪问题,坚决查处,追究单位领导和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审计部门要在项目实施前进行预算审计,项目完工后要进行决算审计,使有限的财政扶贫资金发挥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总之,扶贫开发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也是一项崇高而伟大的事业。只有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各项工作,加强农村扶贫资金使用的管理,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率,才能达到2020年贵州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农村公共产品:边界范围与基本特征;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基本格局与问题透视;增加和改善公共产品供给,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思路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经济发展型指对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起支撑和促进作用的公共产品、农村公共产品既具有公共产品的一般属性,还具有特殊性、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规模、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严重不足,既有制度内的原因,也有制度外的原因、基层财力有限,长期入不敷出,无力承担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责任、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结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效率、部分地区不顾农村的客观条件,热衷于投资一些见效快、建立各级政府提供农村公共产品的共同承担机制、明确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优先序、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多元筹资机制、建立“由下而上”的需求表达机制等,具体请详见。

不断增加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改革开放20多年来,市场取向农村改革不断深入,农民日益成为农村社会经济活动的主体,农村已不可逆转地融入城市化、现代化的进程中。然而,由于我国公共产品的供给长期是“重城市,轻农村”,城乡二元的公共产品供给政策,致使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严重短缺,农村公共服务长期不足,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举步维艰。如何合理配置公共产品资源,真正赋予农民国民待遇,让公共财政的阳光普照农村,成为当前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农村公共产品:边界范围与基本特征

农村公共产品是指满足农村公共需求,市场不能提供或者不能完全由市场提供,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社会产品或服务[1](p89—94)。很显然,这些社会产品或服务会使农村受益,农民受惠,但外部性的存在又使得其中有些社会产品或服务的受益范围不仅仅局限于农村地区。

根据农村公共产品的功能和不同发展阶段的需求变化,我们将农村公共产品分为经济发展型、公共服务型、社会保障型和生态保护型四种类型。经济发展型指对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起支撑和促进作用的公共产品,如农村基础设施、农田水利设施、农业气象、农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农产品市场信息等;公共服务型指保障农村社区稳定和农村基层政权运转的公共产品,如乡村基层政权组织的公共管理、公共服务、公共安全、经济发展规则等;社会保障型指为提高农民社会福利水平和基本生活保障的公共产品,如农村基础教育、农村公共卫生和医疗、农村养老保险、农村医疗保险、农村社会救济、农村文化与体育设施等;生态保护型指有助于推进农村经济、社会与生态和谐共存,农业与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公共产品,如农村生态保护、环境建设、村庄绿化、农业灾害防治等。

农村公共产品既具有公共产品的一般属性,还具有特殊性,具体表现为:一是运行成本高与利用效率低并存。农业生产的分散性和村庄布局的松散性,使得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组织成本和运行成本较高;农村人口密度不高且分布不均衡,导致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效率较低,公众受益范围较小。二是高依赖性与低供给率并存。由于制度变迁,农村集体经济制度裂变为为数众多的农户,农户的分散经营决定了其生产和生活对农村公共产品的高度依赖;农业生产是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交织,农民抵御风险的能力有限,需要政府支持,但是,长期以来,我国在公共产品的供给上一直是重城市,轻农村,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严重不足。三是高外在经济性与低内在经济性并存。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效率的高低影响到农业外的其他产业,但是农业的弱质性和农户的脆弱性使得农村公共产品具有较低的内在经济性。农村公共产品能够促进农业生产和改善农民生活,是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础,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它有较强的外在经济性。

摘要:公共财政必须以法治国家为基础,才有可能真正得以实现。推进公共财政的法治化,是实现法治财政的基本途径,法治财政应是公共化的财政、民主化的财政、非盈利化的财政、运行机制规范化的财政。公共财政要实行规范管理,接受社会监督,必须纳入法治轨道。法治国家对公共财政的诉求,必须通过相应的财政法律制度完善予以落实,才能真正实现公共财政收支活动的每个环节都在法律框架内进行。公共财政体制应以完备的财政法律制度体系为基础,以财政行为运作规范、程序正当为要求,以有效的财政法律监督为保障。

关键词:公共财政;法治财政;财政法制;财政法治

如果说1994年的税制改革是中国税收法治建设的新起点,那么1998年确立建立公共财政的框架目标,则是推进中国财政法治的转折点和里程碑。公共财政已成为我国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财政转型的目标定位(高培勇,2008)。公共财政实质是市场经济财政,而市场经济又是法治经济,法治性应是公共财政首要的和最基本的特征,构建公共财政是对财政关系的科学化、规范化,必将推进财政的民主化和法治化建设,也必将对我国财政法律体系的变革乃至财政法理念的更新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公共财政与法治财政的内在逻辑

财政是为政府提供公共物品以及组织公共生产提供财力,保证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财政之所以有必要存在是因为有一类可以满足公共需求,但却无法通过市场机制自发供给的公共产品必须由政府这个公共主体予以提供,因为政府提供公共产品是采取非市场方式的,不具有营利性,且对所有的主体一视同仁,平等地提供服务、平等地收取费用,再加之民主代议制度下必须符合建立在个人利益基础上的公共利益,接受选民的监督,因此这种财政活动具有明显的公共性,故而称之为公共财政(丛中笑,2009),即国家(或政府)为市场提供公共服务的分配活动或经济行为,它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一种财政模式或类型(邓子基,2001)。

“公共财政”这种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国家财政体制,给中国带来的不仅是理论的冲击,更是实践层面上的改革。公共财政要求必须从根本上规范国家与政府、财政与市场间的关系,在政府职能及其实现方式的转换过程中,完成市场经济所要求的公共财政的基本职能,使财政法制化、规范化、民主化、科学化,更加准确地反映税收国家财政性质的要求,充分体现财政本质。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必将带来财政职能的调整和转换,表现在政府财政退出“越位”,弥补“缺位”,财政应理性地退出私人商品生产领域,而转向为公众提供公共商品和公共服务。由此,公共财政作为一个满足公共需要,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市场经济的财政类型,必然要求民主基础和法治保障(丛中笑,2004)。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财政问题;国际财政的理论体系和分析框架;国际区域财政研究的基本框架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区域经济一体化作为二战以来世界经济发展进程中一个十分突出的现象和趋势、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经济体、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模型中却很少直接关注财政问题、区域经济一体化本身所具有的政府主导性和政府经济活动和经济行为性这一特征决定、以世界性的公共权力机构或世界政府为后盾的、国际财政存在的意义就是矫正国际市场的失灵和实现各国财政的协调和合作、国际区域财政政策主要研究区域内外财政政策协调机制及其实现等。具体请详见。

摘要: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和实践中存在的财政问题,本质上就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国际财政问题。借鉴国际财政的理论体系和分析方法,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国际财政———国际区域财政研究的基本框架,可以从国际区域财政导论、国际区域财政支出、国际区域财政收入和国际区域财政政策等四个方面去构建。

关键词:区域;经济一体化;国际财政

区域经济一体化作为二战以来世界经济发展进程中一个十分突出的现象和趋势,对世界经济产生着极其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也成为一个倍受关注的热门话题。而伴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财政问题也不断地凸显出来,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同时,由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扩展,传统的国家财政理论分析框架已经无法对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政府经济活动和经济行为作出合理的诠释,这需要我们从一个新的视野和分析框架———国际财政的角度去展开研究。因此,探讨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国际财政问题,不仅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财政理论研究和分析方法的深入和拓展。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财政问题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经济体,为了达到最佳配置生产要素的目的,以政府的名义通过谈判协商实现成员之间互利互惠及经济整合的制度性安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兴起,其背后隐含着多种因素,有着众多的目标,既有促进贸易、收入和投资的需要,又有实现增长和发展的要求;既有获取市场准入适应区域与全球化的意图,也有出于安全和民主的考虑。这种以政府为主体的经济活动和经济行为,同时也是我们所讨论的财政问题。可见,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财政问题,是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相伴而生并由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体———政府的经济活动和经济行为决定的。

今年以来,全区财政克服金融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认真贯彻落实上级保增长、保稳定、保民生的各项政策,强化组织收入,优化支出管理,在保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有力地促进了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截至10月份,*区累计完成一般预算收入25.91亿元,增长11.3%,完成财政总收入47.11亿元,增长11.6%,扭转了年初的负增长、个位数增长的不良势头,进入两位数增长的快车道。财政工作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广大财政干部开拓创新、顽强拼搏的结果,也是全区财政深入研究、努力探索的具体体现。

财政科研工作是财政工作的“谋事之道、成事之基”。财政理论和政策的科学研究,作为财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解决财政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各种矛盾,推进财政改革、发展和创新,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我区财政科研工作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全区财政坚持为中心工作服务和为实际工作服务的“两为”方针,财政科研工作取得了新的可喜成绩,先后出版了调研论文集二册,选题涉及地方债务管理、区域财税体制、总部经济、财源建设、公有资产管理及城建运行体制等,视角新颖、切中实际。具体来说,我区财政科研工作有如下三个特点:

(一)财政科研工作的管理力度明显增强。近两年,我区财政领导坚持把科研工作作为指导和推动财政业务工作的有效途径,注重培养财政职工的思考意识、创新精神,带头开展课题研究,带领和支持财政干部下到基层、一线开展调查研究,大大调动了全局人员对科研工作的重视度和主动性,财政科研工作呈现出从少数人写到大多数人投入钻研的可喜局面。同时,我区财政还从制度上加强对科研工作的管理,将科研课题任务编入全局全年计划,明确责任科室、责任人、时间节点,强化监督管理。财政科研干部围绕中心,围绕大局,主动找问题、出主意、想办法,积极发挥财政科研的参谋助手作用。

(二)财政科研工作的实践性明显增强。实践是科学研究的生命线。我们把财政科研与财政业务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坚持用财政理论研究指导财政工作实践,在财政工作实践中不断完善我们公共财政的理论体系、制度体系、政策体系,不断探索促进地方经济持续发展的新举措、新思路、新政策。如地方债务管理、发展楼宇经济、区域财税体制研究等调研文章,具有很强的前瞻性和实践性,研究成果参考价值高,为全区工作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撑。财政科研逐渐成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日益受到各级领导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