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学培养方案十篇-欧洲杯买球平台

时间:2023-05-04 13:17:36

逻辑学培养方案

逻辑学培养方案篇1

关键词:法律逻辑学;法律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法律逻辑学是一门与推理和论证相关的法律类工具学科,其主要的任务是让学生能够厘清各种逻辑理论的具体内涵,以及灵活地运用各种逻辑方法于司法实践当中。而法律思维是指按照法律的逻辑来认真地观察和分析各种法律案件的思维方式,其与法律逻辑学的主要任务具有相关性,所以法律逻辑学对于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能力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法律逻辑学可以培养法律思维能力

法律是社会公众的行为规范准则,其承担保障社会正常运作的职能,同时人们还要依靠法律来保证自身的权益不受侵犯,同时惩治社会犯罪行为。所以法律的严谨性和准确性非常重要,否则法律的权威性就会受到质疑,这也就要求法律的各个环节都必须具有严密的逻辑。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很难完全依据传统的逻辑方法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而法律逻辑学就是为了解决这一状况而产生的,其主要的教学内容是法律推理和法律论证,分别是法律逻辑的基本规律、基本概念、逻辑推理、逻辑论证、案例论证和反驳等知识,学生通过学习法律逻辑学能够掌握普通的逻辑分析方法,同时形成较强的法律思维能力。

法律思维能力是指以法律的逻辑来观察、分析、解决法律问题的职业思维方式,主要表现为观察、分析法律事实的能力,搜集和判断法律证据的能力,归纳、概括案件争执焦点的能力,判定案件性质和认定案件事实的能力,正确阐释法理和适用法条的能力,严谨进行法律推理和论证的能力。一般来说,法律思维能力必须要经过长期的司法实践才能形成,但是学生通过学习法律逻辑学,可以初步形成法律思维能力。

二、法律逻辑教学的开展策略

法律逻辑学的主要教学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够将法律逻辑的知识转化为实际的法律思维能力,所以学生必须要掌握将逻辑理论知识转化为法律思维的技能和方法。但是从当前的法律逻辑学来看,其教学内容普遍以“形式逻辑原理” “法律实例”的形式展开,但是从实质上来看,这种教学模式并没有脱离形式逻辑的范畴,并没有有效地将法律逻辑理论与司法实践结合在一起。笔者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现重点探究法律逻辑教学的具体开展策略,希望能够切实达到培养学生法律思维能力的目的。

1.将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方法有效地结合在一起

法律逻辑学包含的教学内容非常丰富,比如法律推理的标准,法律推理的技术准则,演绎、归纳、类比推理的形式推理方法等。其中形式逻辑推理是法律中最基本的、普适性最高的推理方法,但是在实际的案件当中,单纯运用法律形式推理的案件几乎不存在。辩证逻辑推理是对法律形式推理的必要补充,学生通过学习辩证逻辑推理,能够有效地拓展法律职业思维的广度和加深法律职业思维的深度,进而保证法律思维的逻辑严密性。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也应当将形式逻辑方法与辩证逻辑方法结合在一起,使得学生能够灵活地运用这两类方法开展法律推理。

2.强化批判性思维训练

批判性思维是指在理性思维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带有怀疑性质的、创新的思维,其存在的目的就是通过分析和推理已有的认知和事实,而形成一种与别与常理的见解,从而达到探求真理的目的。批判性思维属于创新性思维的核心内容,其既具备强的逻辑分析性,又具有高度的辩证性,所以强化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训练,就是强化学生对于多种思维方法和思维方式综合运用的熟练程度。

在法律逻辑学的教学当中,教师应当有意识地渗透批判性思维,让学生能够养成自由思考的习惯,通过长期自觉理性的判断,使得学生不会盲目迷信“标准答案”,走出传统的思维定势的局限。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经常出一些存在错误的案例,让学生主动地纠正其中存在的法律逻辑错误,从而让学生形成辩证的法律逻辑思维形式,增强学生法律逻辑思维的准确性和严谨性。另外,教师还要让学生学会提出恰当的问题,学会对所列示的证据材料提出合理的质疑,能够及时地识别其中存在的错误,并且用可靠的证据进行论证,最终得出合理的、具有说服力的结论。

3.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能力

法律逻辑学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形式逻辑训练和法律思维能力的培养,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应当重视这两方面内容的讲解。在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能力方面,教师首先要开展生活化教学,选择实际生活中出现的真实案例与教材的文字知识结合起来,在课堂上为同学们详细地分析一些现实中发生的事情、社会热点问题及有趣的逻辑典故。这样一方面可以使得书面知识直观化,使得法律逻辑学教学更加灵活、更加具有实用性;另一方面,也便于学生将抽象化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的理性认识,提高学生的知识实践运用能力。其次是采用案例教学法,教师要选择一些案例来开展法律逻辑教学,选择的案例必须具有法律专业性、真实性以及可讨论性,能够引发学生产生不同的观点。只有教师在课堂上引用具有可讨论性的案例,才能使得学生之间产生不同的思维碰撞,以此来对学生进行逻辑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法律实践能力。最后是运用论辩教学法,即引导学生针对某个具体的理论、实际的事例进行辩驳与争论,以此充分锻炼学生的法律职业能力。教师在采用论辩教学法的过程中,必须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独立地思考问题,并且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充分地表达个人的思考和理解。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地思考和分析,通过课堂所学的知识去发现其中的规律和方法,最终得出合理的结论。这样的论辩过程,可以很好地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逻辑分析的能力、语言表达的能力、思维的敏锐程度,能够很好地提高学生运用所学法律知识论证个人论点或反驳他人观点的能力,同时对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静焕.法律思维、法学教育与法律逻辑学教学[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21(12). 

[2]宋玉红.法律逻辑教学的三个注重[j].法律与社会,2011(10):236-237. 

[3]缪四平.批判性思维与法律人才培养[j].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0(4):146-147. 

逻辑学培养方案篇2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一、举一反三法

顾名思义,举一反三法就是从一件事情中得到许多问题的答案。在数学的解题过程中举一反三法就是为了开发学生的智力,每当学生碰到与之前做过的题目相类似的题目,就能通过举一反三的方法进行解题,举一反三法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严谨的学习态度。在环环相扣的思路下,解答出问题的答案。从思考问题、联系问题、分析问题到最后的解出答案,正是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归纳法

归纳法就是根据一类事物的部分对象具有某种性质,推理出这类事物的所有对象都具有的这种性质。这是数学解题中常用的解法。

三、无中生有法

无中生有法就是将数学问题中不存在的转化成我们想要的,使得问题更加容易解决。

例题:足球赛门票每张15元,降价后观众增加了一半,收入增加了2成,请问门票每张降价多少元?

解:设原有观众1000人

现在的收入就是15×1000×(1 0.2)=18000(元)

现在每张门票18000÷1500=12(元)

数学教学过程中还有许多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解题方法。比如:视而不见法、移花接木法、望图生义法、构造法等。在解答数学题目时,要根据不同的题目类型,运用不同的解题思路,解答出正确的答案,在数学的解答方法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在思考过程中爱上数学。

总而言之,逻辑思维能力是初中学生学好数学的基本能力。逻辑思维在学生的提高学习成绩和数学的学习效率以及树立科学的数学观念上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数学逻辑思维的培养依赖于老师的教学方法以及老师的指导,配合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数学成绩的提高,就是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也是教师教学质量的体现。只有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长期的致力于数学思维的发展,才能够保证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健康的发展,学生的素质才能提高,才能推进中国素质教育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逻辑学培养方案篇3

论文摘要:逻辑学是我国高校文科专业开设的一门基础课,它对于训练学生的思维、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作用。要提高逻辑学教学质量,需要教师更新教育观念,突破传统授课方式的束缚,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在教学内容上必须强调实用性,贴近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实际。

逻辑学主要研究思维的逻辑形式、逻辑规律以及一些简单的逻辑方法,作为一门关于思维的学问,它在训练人们的思维、提高人的素质、培养人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逻辑学教学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作用

美国教育学家罗伯特·赫钦斯认为,教育的目的是教会年轻人在今后一生中能自己教育自己。因此,素质教育要求教育不再只是给学生传授知识,而更关键、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智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钱伟长教授在谈到21世纪人才时的话语令人深醒:“不是学好一门课就能像这门课所教的那样工作就是了。因为这门课的知识隔几年或几十年就可能没用。如果我们重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那么学生通过这门课所学到的逻辑思维能力永远有用。”[1]爱因斯坦也主张:“应当把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而不是把专业知识,始终放在首位。”[2] 逻辑学是一门源远流长、历史悠久的科学。它的基本功能是训练人们的思维。我们知道,人们不是学了逻辑学后才能思考的,所以,逻辑学的作用不在于教人们思维,而是在于训练人们的思维。如列宁所言:“逻辑学的有用与否,取决于它对学习的人能给予多少训练以达到别的目的。学习的人通过逻辑学所获得的教养,在于训练思维。”[3] 通过逻辑教学,学生不但可以掌握一门学科的知识,还可以自觉运用这些知识来正确表述、论证思想、揭露与驳斥谬误和诡辩、分析和解决问题。再者,通过逻辑思维训练,可以提高一个人的思维素质和抽象思维能力。逻辑学在培养人们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探求新知识方面提供了必要的工具。逻辑学作为一门思维科学,它具有多方面的教育功能,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

逻辑学具有思维教育功能,在提高学生的思维素质与思维能力方面,具有其他课程无法比拟的优势。尤其是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它的作用十分显着,它有助于大学生认识和把握思维规律,提高思维效率,培养正确的思维习惯。

逻辑学具有品德教育功能,学习逻辑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耐心细致、坚持真理、坚持科学的品质。学习逻辑学能促使学生自觉遵守和运用逻辑规则的意识的形成,使他们的言行更具规范性。

逻辑学具有人文教育功能,逻辑与语言密不可分,因此学习逻辑学也是间接地学习、应用和研究语言,使人们的思想更加严密,语言更有逻辑性。另外,逻辑学与法学、伦理学、社会学等人文科学紧密结合,形成了各种应用逻辑学,因此,学习逻辑学,也有助于学习相应的人文科学。

二、传统逻辑学教学的观念、内容、方法与素质教育要求不相适应

素质教育是“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而逻辑学是培养和提高学生思维素质的基础性学科。随着人类社会的科技进步、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发展的整体化,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越来越显得重要。在这样的形势和背景下,我国高校教育已由以往的培养“精英”的应试教育向“以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转变。近年来,逻辑教学的教育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实际状况与素质教育的要求不相适应。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惟一传授者和教育的惟一组织者,应是学习资源的组织者、网上学习的指导者和创新人才的培养者。但是,我国高校目前的教学基本上是在传统教育观念的支配下进行的。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仍然是知识的惟一传授者和教学的惟一组织者,学生只不过是接受知识的容器。[4]

三、逻辑学教学观念、内容和方法的思考

(一)更新教育观念

目前中国高校教育的定位是素质教育、大众化教育。教育过程中,教师的作用将不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和组织教学,学生也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师注意创造师生交往的机会,创设学生创新的情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让每堂课都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自由度和充分发挥学生的自由创造个性。

(二)突破传统授课方式的束缚,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

多数学生反映,他们学习逻辑学主要面临两大困难:一是逻辑学内容比较抽象,常常运用符号、公式,十分枯燥乏味,又难于理解与记忆,给学习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所以对学习逻辑学缺乏兴趣,产生了畏难情绪;二是学生运用逻辑学理论知识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较弱,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在教师的引导下,他们跟随教师的思路能够较好地解决问题,一旦离开了教师的引导,让他们独立解决问题时,他们就感觉无从下手,不知道由哪里切入。

要解决这些问题,提高教学效果,必须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把逻辑理论与知识转化为能力,内化为素质。

逻辑学是一门高度抽象的学科,概念多,规则多,公式多,符号也多,学起来有很大的难度。但逻辑学知识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实际联系比较密切,根据这些特点,逻辑教师应注意逻辑理论紧密联系实际,用生动的实例去进行教学,而不应单纯地从概念到概念、从公式到公式、从符号到符号进行推演。如果这样,就会使逻辑教学拘泥于符号化、形式化,从而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厌恶逻辑学,更不用说激发学生学习逻辑的兴趣、培训学生的逻辑技巧和运用逻辑知识来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了。鉴于此,逻辑教师可以根据每部分逻辑知识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如课堂辩论、案例分析、比较分析、强化记忆、讨论启发、专题讲座等。这样,教学既有趣味性和生动性,又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教学效果。

(1)运用设置疑问的方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了问题,如果在教师的启发下,由他自己去求得答案,自己概括出定义、定理和法则,他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就高。他克服的困难越多、越大,他的学习越加积极,兴趣也会越大。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尝试,启发他们积极思考,多方面地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组织学生对大量的事例和文案进行分析,教师选择相关的资料,提出问题,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不塞给学生现成的结论,而是启发学生主动尝试,动脑思考,给学生创造发挥见解的机会,使其达到对有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运用设置疑问的方法,要求教师首先要提供问题或提供含有问题的材料,这些材料或问题的选择要有典型性;其次,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最后,教师要做好问题总结,讲透理论知识,使学生明确问题所包含的理论知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2)采用提问式教学,使学生学会思考

提问式教学法,又称苏格拉底式教学方法,是老师不断向学生提出问题,务求达到学生被穷追猛问,难以招架的地步。其目的是促使学生思考,通常不会问问题的人,也就不会发现问题,不会提出问题。因此,要在不断的提出问题的过程中,促使学生不仅会回答问题,更主要的是会注意问题、发现问题、并以适当的方式提出问题。

在个案分析中不断提问的方式可以启发学生的思路,鼓励学生们积极思索,互相反馈信息,并与教师沟通,在提问、反问、自问自答、互问互答中,探求解决问题、难题的路径与方法。

(3)适当课堂辩论,引用典故事例,设计课堂游戏,激发学生听课的兴趣

逻辑学是在“辩”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我国古代,逻辑学也称为“辩学”。故辩论对于学好逻辑学而言,不失为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手段。辩论的题目可以是学生生活、学习中的热门话题。辩论要求语言流畅,有的放矢,持之有故,言之成理,以理服人,分正反两方进行。辩论的过程中,他们自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这是辩论的一个作用。此外,辩论中,学生的思维过程展现出来了,逻辑问题也出来了。如:概念的内涵外延不明确,机械类比、循环论证、诉诸无知等等。往往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也往往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老师可以提醒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另外,逻辑学是一门研究思维的形式、规律和方法的工具性学科,学好它对于我们学习其他学科大有裨益;同时,它又是一门高度抽象的学科,概念多、规则多、符号多、公式多,学生学起来有一定难度。鉴于课程的抽象性,有必要设计一些课堂游戏,活跃课堂气氛,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4)注重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更易实现教学目标

在逻辑学教学中,要实现教学目标,还要积极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由于在教学中经常会用到一些逻辑故事、教学案例和一些符号、公式等,所以,可以把它们制成课件,实现教学过程的形象化、智能化。这样的教学既有趣味性和生动性,又有启发性。将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于逻辑学的课堂教学,既能提高备课、讲课的速度和效率,使教师有更多时间讲解每堂课的重点、难点,也便于学生能下载或复印讲义,节省课堂上做笔记的时间,从而更专心于听讲和思考,实现教学目标

(5)逻辑学教学内容必须强调实用性,贴近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实际[5]

逻辑学教学要体现理论教学的实用性,要沿着现代逻辑的发展方向,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贴近社会对人才的需要,贴近学生学习和工作的实际,将理论内容最大限度地渗透到教学实践中。教学中既要坚持传统逻辑的理论框架,又要适当吸收现代逻辑的科研成果。教学体系上,概念、判断、推理、逻辑论证、思维规律的理论框架要保持,但对相对抽象的不太结合工作实际的现代逻辑演算则需做一定的取舍。这样,学生学习起来不会感到太吃力。

逻辑学的基本特点是内容高度抽象,绝大多数学生学习逻辑学时的最大感受就是枯燥乏味,对它缺乏兴趣。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在教学时要力求把逻辑学的知识性和趣味性结合起来,使逻辑教学趣味化。为了做到这一点,在系统讲授逻辑学原理的同时,可以穿插许多有趣的逻辑故事、逻辑典故,努力使抽象的理论知识生动化、具体化。

如果不注意用生动的实例去教学,而是单纯地从符号到符号、从公式到公式地进行推导,只会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坚持知识性与趣味性的结合,就需要教师做好备课工作。教师要在课前精心挑选适合的逻辑故事,逻辑故事要与所讲的内容具有相关性,不能为追求趣味性而忽视了知识性。在每一节课前,教师都要针对该章节内容和学生的心理倾向认真分析,对所教内容如何切入,怎样激发学生兴趣,需要补充哪些内容,按照怎样的程序进行教学等,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能使教学变得丰富多彩,游刃有余。[6]

参考文献:

[1]秦玉彬.我国当前法学教育困境探微.dffy.com,2004-2-26 20:45:34

[2]王洪.法律逻辑学.[m]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年9月.

[3]王明辉主编.何谓逻辑学[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

[4]訾其伦.我国高校文科专业的逻辑教学情况探析.职业圈.2007 (11)电子杂志.

逻辑学培养方案篇4

关键词:逻辑呈现;中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

1逻辑呈现教学内涵

逻辑呈现教学指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刻意地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创设情境、推理引导、激发想象力、建立抽象感官等策略,为学生呈现富有逻辑内涵的教学过程,专注于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全面激发。学者于艳春(2015)将中国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总结为: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数据分析五个方面,并认为逻辑推理和数学抽象能力是学生学好数学课程的基础。王相安(2016)则指出:注重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符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提出的对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要求,是现代中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重点关注的方面。万彦丽(2017)则认为:关注学生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提升数学课程教学的核心质量。本文则以逻辑呈现为核心,探究数学课程教学设计和组织的策略。

2基于逻辑呈现的教学设计

2.1以逻辑呈现激发学生空间想象力。中学数学课程中有很多内容需要学生在具备一定空间想象力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有效解读,多年的教学中很多学生也向我抱怨:“老师,书本中的内容太过于抽象,我的空间想象力根本不够用啊!”,而很多学生学不好数学,关键的问题也在于不能有效地发挥自身的空间想象力对数学题目的内涵进行有效分析。以逻辑呈现法设计和组织数学课程,则是一种有效激发学生数学空间想象力的策略,教学的核心思想为:教师首先创设有关学习内容的情境,再通过案例引导学生探究新知,紧接着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独立完成任务,最后创设探究呈现类课堂,要求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或小组合作等形式,归纳出所学新知的内涵。上述教学过程以“创设情境———案例引导———动手实践———探究呈现——归纳内涵”为逻辑呈现的过程,整个教学流程体现了一体化的逻辑设计思维,对学生逻辑学习能力的提升也必将产生正向影响。例如:在《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一课教学中,按照上述流程组织教学过程。首先,创设情境。将圆柱的实物放在讲台上,引导学生自主绘画,之后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与同学交流。其次,案例引导。创设案例1:用斜二测画法绘制水平放置的正六边形直观图,引导学生掌握绘制步骤。再次,动手实践。进一步引导学生用斜二测画法绘制圆柱体、长方体的直观图,并投影出各种几何图的三维视图,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抽象想象思维。紧接着,探究呈现。创设小组合作情境,引导各小组通过探究呈现自己对空间几何体直观图的绘画逻辑构想。最后,归纳内涵。帮助学生回归归纳斜二测画法的关键点,帮助他们建构起逻辑呈现学习的精髓。上述教学过程较好地体现了逻辑呈现教法的整个流程,为学生呈现出了空间几何体绘制、想象、思考的学习方法,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2.2以逻辑呈现点拨学生推理观察力。推理观察能力也是衡量中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指标,对于很多中学生而言,如何养成数学学习中的推理和观察力也是长期困扰他们的事情,尤其是一些后进生和中等层次的学生,他们的推理观察力相对欠缺,而数学知识学习中又涵盖大量需要推理观察的内容,由于观察推理能力欠缺导致的数学学习成绩不理想,久而久之会严重影响他们的数学学习积极性,对他们的数学学习过程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以逻辑呈现法组织数学教学过程,强调通过逻辑情境的创设和引导点拨学生的推理观察力,整个教学流程为: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观察;给出定义,引导学生剖析概念;示范推理,运用概念解决观察问题;课堂总结,夯实学生推理观察力,教学的设计和组织以观察-猜想-推理-验证为主流程,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推理和观察力。例如,在《函数单调性》一课的教学中,采用了上述教法,教学的过程为:首先,创设情境,引入课题。以“2018年上饶市除夕24小时气温变化图”为例子,引导学生观察气温变化图,并提出问题“怎样用数学语言描述除夕当天的天气现象?”其次,给出定义,引导推理。在学生探索思考的基础上,给出“增函数”、“减函数”、“函数单调性”和“函数单调区间”的理论概念,帮助学生建立起推理观察的理论基础。再次,示范讲解,观察解决问题。出示一个例题,要求学生在前期推理思考的基础上,运用所学的知识通过观察判断该函数的性质,包括:增/减函数性质判断?单调区间判断?函数图像绘制?等,教师先为学生示范讲解实际的方法,再引导学生通过探究解决问题。最后,课堂归纳总结。对本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出基于逻辑呈现思维的函数单调性判断学习方法。上述教学过程体现了逻辑呈现的过程,有利于学生数学逻辑解题能力的培养。

逻辑学培养方案篇5

关键词:自主教学;初中数学;逻辑思维;建设研究

教学发展以来,数学教学在教育中的地位逐渐凸显,其不但是活化学生思想的关键所在,同时也是创建逻辑思维的重点手段。因此,于素质教育深化改革之中,以自主教学模式为方法,落实初中数学逻辑思维培养建设,无论对素质教育的发展,抑或是对初中数学教学的创新,都将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初中数学的逻辑思维建设性

数学教学是以严谨性与逻辑性出名的智力培养学科,因此,为确保学生智力培养与逻辑思维能力的共同建设,自小学开始,数学教学作为教育教学的当家花旦,一直是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有力支撑。而到了初中阶段,逻辑思维能力初步建立的受教群体,其接触的数学内容也从原本的数字游戏深化至空间思维建设之中,通过完善且严谨的教学内容与知识深化,打造出受教群体更为严谨、细腻及开阔的逻辑思维能力。由此可见,初中数学教学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的延伸线,对初中受教群体思维逻辑的建设更为科学及系统,是保证受教群体逻辑能力科学建设的关键所在。

二、初中数学中融合自主教学的发展价值

初中数学妙趣横生,然而先期学习却枯燥乏味。对此,在初中数学学习阶段,受教群体因种种原因,于教学开展过程中分裂为泾渭分明的两派。部分学生认为数学教学有趣易懂,而另一部分学生则感觉数学教学生涩难懂,由此造成的偏差值令同处一室的受教群体的受教成果偏差巨大。面对如此差异化的教学结果,有效引入自主教学模式,开展分基础、分理解力、分成绩的分段式教学,将不同情况的受教群体以不同组别划分,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与培养,才能促进各组别学员的共同进步,便于落实初中数学知识,深化数学教学成果。由此可见,初中数学教学中有效融合自主教学模式,将可实现数学教学逻辑思维能力的有效培养,从而凸显数学教学的教学价值。

三、自主教学模式的初中数学教学落实方案

在自主教学模式落实过程中,应时刻根据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数学基础情况及知识接受能力,有方法地科学分组,保证每组人员知识掌握相近,学习理解相当,从而便于教师有针对性、有方法性地构筑相应的教学方案,引导每组学生以自己的步调与方法来深化数学知识理解,从而便于其内化数学知识,掌握应用能力,并逐步塑造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与组织思考能力。

综上所述,初中数学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效应用自主教学手段,可促进受教群体更好地掌握教学内容,更科学地内化教学知识,以便其构筑自身逻辑思维能力,培养自主学习意识,发挥初中数学教学价值。

逻辑学培养方案篇6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逻辑思维;能力培养

小学阶段属于学生整个学习生涯的基础性阶段,可以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小学数学属于整个小学阶段学习的基础性学科,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应当着重对小学生分析能力、观察能力等逻辑思维能力进行培养,这是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因此,如何根据学生的年龄、思维特点,结合教学内容,制定出适合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案是数学教师应当深入思考的问题。

一、通过小学数学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逻辑思维能力是指运用所学知识对客观事物正确、合理地思考的能力,即通过对事物的观察、分析、比较、概括、判断之后,将自己的思维通过科学的逻辑方法表达出来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是学好数学所必备的能力,同时也是学好其他学科,解决日常问题应当具备的能力。因此,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教师进行教学时的重要任务。小学数学虽然简单,但却因处于学生思维发展的重要时期而具有重要作用。小学数学可以凭借教学内容初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可以通过对几何图形的对比、分析来建立学生的初步认知能力,从而训练学生的数学逻辑能力。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时,主要就是培养学生的基本运算能力、逻辑思考能力以及利用思维空间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小学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严谨性,通过对数学的学习,可以逐步培养学生正确的运算能力、分析能力、比较能力以及概括能力,使学生具备条理、严密的思维习惯,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具有灵敏性和创造性。

二、小学数学课堂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途径

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以下三个阶段进行:

1.通过营造活跃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初步开发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兴趣广泛,好奇心强的年纪,他们容易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但是却因为意志力不够坚定,没有耐心去解决问题,注意力容易被转移。因此,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应当注意抓住学生的兴趣,采取有效的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时候教师就应当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营造和谐的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有主动参与的欲望,从而产生学习的愉悦感。在进行教学时,教师应当注重教学艺术的开发,根据学生们的特点、教材的基本要求进行教学,为学生提供一个活泼、有序的学习环境。例如,在进行小学高年级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来进行教学,使小学生们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只作为引导者。另外,还可以通过有奖竞答的方式进行旧课程的复习,使小学生积极地参与其中,营造出活跃的学习氛围,并通过对新旧课程的复习学习,初步开发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通过比较、提问教学,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对事物的比较,可以鉴别出事物的相同点与不同点,从而加深对事物的认识。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比较的方法使学生加深对数学概念和方程式的理解,从学生低年级开始,就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进行比较的能力。例如,在进行数目的教学时,可以让学生比较数量的多少、数目的大小;在进行计算方法教学时,可以对加法的交换率、加法的结合率等运算法则进行比较;进行概念教学时,可以对质数与合数、分数与除法、正方形与长方形等数学概念进行比较。通过对易混淆的事物和概念的比较,可以提升学生的印象,从而正确掌握运用方法。

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还应当利用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巧妙地进行提问,逐步地使学生学会利用数学定义、法则等来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精心设计具有启发性和诱导性的问题进行提问,促使学生积极地分析观察,让学生们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例如,在进行应用题的讲解时,可以利用设置问题的方式,将复杂的问题分解为几道简单问题,一步步地引导学生得出问题答案。通过提供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思路,促使学生自己一步步地解决问题,从而掌握思考方法,进一步地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建立自行探索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形成良好思维习惯,养成逻辑思维能力 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当改变传统的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形式,构建一种更加灵活的教学模式,即建立自行探索的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养成自主探究问题的习惯。自行探索的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鼓励学生敢于思考、敢于提问,在回答学生问题的同时教会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并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教师在教学时,应当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和教材的逻辑结构来制定教学方案,引导学生自主思考问题、解答问题,进而形成自行探索模式,最终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逻辑学培养方案篇7

【关键词】数字逻辑电路教学研究教学方法

【基金项目】东南大学成贤学院教改项目,基于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数字逻辑电路》教学研究,项目编号:1101300224。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5-0223-01

一、现状分析

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应当成为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特质,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载体。目前开设的《数字逻辑电路》课程,以传授科学知识为目的,老师讲解概念,提出例题,给出方案,学生听课,理解概念、解答题目。由于讲解的内容主要是二值逻辑、组合逻辑电路、时序逻辑电路等,对本课程的学习理解属逻辑思维,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相对容易,但所掌握的知识圄于课本,配套的实验大多为验证性的,学生的逻辑设计能力、芯片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实现逻辑功能的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和训练不足。

二、研究意义

课堂教学与课程实验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与平台,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对学生都产生着深刻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按照江苏省对独立学院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目标要求,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我们以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为载体,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作为教学的根本目标,紧密结合课堂教学内容,跟踪学科发展趋势,引导、激励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在逐步形成教学和培养特色方面做一些努力和探索。

三、研究内容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探索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教学形式和方法,着重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独立思考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验教学方面,紧密结合课程内容并有一定知识扩展,强化对学生从事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的培训和指导,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设计和实践能力。

(1)研究教学内容,解决学一个芯片只会用这个芯片的问题,强调分析和设计的通用方法,引入实用性强的设计题,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激发学生的创新与实践意识。

(2)研究教学形式,改变教师在讲台上一个人讲一百分钟,学生几乎没有参与的形式,构建研究式与探讨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创新思维。

(3)研究教学方法,改变课上教师提出问题,几秒钟或几十秒内自己回答,不留给学生充分时间考虑的赶进度方法,备课时将开展师生互动交流与讨论的时间充分留足,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

(4)研究实验形式与内容,减少验证性题目,增加设计性题目的比例。提前一周将每次实验课训练的重点告知学生,使学生有充分的时间思考设计,与学生共同拟定符合学生能力水平的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四、实施方案

教学内容方面,强调分析和设计的方法,引入实用性强的设计题,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除讲授基本的理论知识外,加入小型设计题,促使学生能够在小型课题设计的过程中理解、应用并拓展理论知识。随着课程理论内容的增多,逐步提升课题的难度和层次。对于组合逻辑电路、时序逻辑电路,掌握基本的分析和设计方法后,可以增加设计题目的难度和综合性。引入一些可以用多种方法解决的题目,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拓宽思路。引入一些需要两片以上芯片才能设计成功的例子,训练学生的综合能力。

教学形式和方法方面,构建研究式与探讨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创新思维。探索“从问题引出概念,由概念引出方法,用方法实现电路或得出结论”这样一种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的教授方法。教师在讲授过程中不断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并把问题转换为小课题,让学生自己设计,提出多种方案,教师参与讨论并实时引导,分析利弊。或者教师先提出方案,让学生分析方案的优点缺点并改进,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最终形成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或设计出最佳功能电路。

课堂上的理论知识,需要以实验、特别是设计性实验的方式使学生强化理解和应用,提升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把实验室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实验内容与课堂内容紧密结合,精心策划能够促进学生综合和灵活应用课程理论知识才能够实现的实验课题,同时将理论课老师与实验课老师打通排课。使实验环节真正成为与理论课紧密联系的实践战场,更好的配合理论教学。课程设计内容也应配合理论课设计,使学生体会到知识的力量、成功的快乐。

五、本次教改的特点

把传授知识为目的改变为培养创新实践能力为目标。课堂上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大胆设想,勇于质疑,在逻辑思维环境下启发引导学生发散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实验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学生共同拟定符合学生能力水平的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王磊.《数字逻辑电路》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改革探究[j].内江科技,2009(9):68.

[2]刘新元.“数字逻辑电路实验”课程改革[j].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9(2):8-10.

[3]李秀媛.计算机专业“数字逻辑电路”教学模式改革[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9(4):18-19.

逻辑学培养方案篇8

摘要:逻辑学是我国高校文科专业开设的一门基础课,它对于训练学生的思维、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作用。要提高逻辑学教学质量,需要教师更新教育观念,突破传统授课方式的束缚,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在教学内容上必须强调实用性,贴近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实际。

关键词:逻辑学教学 观念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思考

逻辑学主要研究思维的逻辑形式、逻辑规律以及一些简单的逻辑方法,作为一门关于思维的学问,它在训练人们的思维、提高人的素质、培养人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逻辑学教学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作用

美国教育学家罗伯特·赫钦斯认为,教育的目的是教会年轻人在今后一生中能自己教育自己。因此,素质教育要求教育不再只是给学生传授知识,而更关键、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智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钱伟长教授在谈到21世纪人才时的话语令人深醒:“不是学好一门课就能像这门课所教的那样工作就是了。因为这门课的知识隔几年或几十年就可能没用。如果我们重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那么学生通过这门课所学到的逻辑思维能力永远有用。”[1]爱因斯坦也主张:“应当把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而不是把专业知识,始终放在首位。”[2] 逻辑学是一门源远流长、历史悠久的科学。它的基本功能是训练人们的思维。我们知道,人们不是学了逻辑学后才能思考的,所以,逻辑学的作用不在于教人们思维,而是在于训练人们的思维。www.133229.com如列宁所言:“逻辑学的有用与否,取决于它对学习的人能给予多少训练以达到别的目的。学习的人通过逻辑学所获得的教养,在于训练思维。”[3] 通过逻辑教学,学生不但可以掌握一门学科的知识,还可以自觉运用这些知识来正确表述、论证思想、揭露与驳斥谬误和诡辩、分析和解决问题。再者,通过逻辑思维训练,可以提高一个人的思维素质和抽象思维能力。逻辑学在培养人们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探求新知识方面提供了必要的工具。逻辑学作为一门思维科学,它具有多方面的教育功能,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

逻辑学具有思维教育功能,在提高学生的思维素质与思维能力方面,具有其他课程无法比拟的优势。尤其是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它的作用十分显着,它有助于大学生认识和把握思维规律,提高思维效率,培养正确的思维习惯。

逻辑学具有品德教育功能,学习逻辑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耐心细致、坚持真理、坚持科学的品质。学习逻辑学能促使学生自觉遵守和运用逻辑规则的意识的形成,使他们的言行更具规范性。

逻辑学具有人文教育功能,逻辑与语言密不可分,因此学习逻辑学也是间接地学习、应用和研究语言,使人们的思想更加严密,语言更有逻辑性。另外,逻辑学与法学、伦理学、社会学等人文科学紧密结合,形成了各种应用逻辑学,因此,学习逻辑学,也有助于学习相应的人文科学。

二、传统逻辑学教学的观念、内容、方法与素质教育要求不相适应

素质教育是“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而逻辑学是培养和提高学生思维素质的基础性学科。随着人类社会的科技进步、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发展的整体化,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越来越显得重要。在这样的形势和背景下,我国高校教育已由以往的培养“精英”的应试教育向“以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转变。近年来,逻辑教学的教育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实际状况与素质教育的要求不相适应。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惟一传授者和教育的惟一组织者,应是学习资源的组织者、网上学习的指导者和创新人才的培养者。但是,我国高校目前的教学基本上是在传统教育观念的支配下进行的。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仍然是知识的惟一传授者和教学的惟一组织者,学生只不过是接受知识的容器。[4]

三、逻辑学教学观念、内容和方法的思考

(一)更新教育观念

目前中国高校教育的定位是素质教育、大众化教育。教育过程中,教师的作用将不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和组织教学,学生也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师注意创造师生交往的机会,创设学生创新的情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让每堂课都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自由度和充分发挥学生的自由创造个性。

(二)突破传统授课方式的束缚,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

多数学生反映,他们

编辑整理本文。

学习逻辑学主要面临两大困难:一是逻辑学内容比较抽象,常常运用符号、公式,十分枯燥乏味,又难于理解与记忆,给学习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所以对学习逻辑学缺乏兴趣,产生了畏难情绪;二是学生运用逻辑学理论知识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较弱,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在教师的引导下,他们跟随教师的思路能够较好地解决问题,一旦离开了教师的引导,让他们独立解决问题时,他们就感觉无从下手,不知道由哪里切入。

要解决这些问题,提高教学效果,必须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把逻辑理论与知识转化为能力,内化为素质。

逻辑学是一门高度抽象的学科,概念多,规则多,公式多,符号也多,学起来有很大的难度。但逻辑学知识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实际联系比较密切,根据这些特点,逻辑教师应注意逻辑理论紧密联系实际,用生动的实例去进行教学,而不应单纯地从概念到概念、从公式到公式、从符号到符号进行推演。如果这样,就会使逻辑教学拘泥于符号化、形式化,从而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厌恶逻辑学,更不用说激发学生学习逻辑的兴趣、培训学生的逻辑技巧和运用逻辑知识来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了。鉴于此,逻辑教师可以根据每部分逻辑知识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如课堂辩论、案例分析、比较分析、强化记忆、讨论启发、专题讲座等。这样,教学既有趣味性和生动性,又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教学效果。

(1)运用设置疑问的方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了问题,如果在教师的启发下,由他自己去求得答案,自己概括出定义、定理和法则,他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就高。他克服的困难越多、越大,他的学习越加积极,兴趣也会越大。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尝试,启发他们积极思考,多方面地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组织学生对大量的事例和文案进行分析,教师选择相关的资料,提出问题,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不塞给学生现成的结论,而是启发学生主动尝试,动脑思考,给学生创造发挥见解的机会,使其达到对有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运用设置疑问的方法,要求教师首先要提供问题或提供含有问题的材料,这些材料或问题的选择要有典型性;其次,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最后,教师要做好问题总结,讲透理论知识,使学生明确问题所包含的理论知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2)采用提问式教学,使学生学会思考

提问式教学法,又称苏格拉底式教学方法,是老师不断向学生提出问题,务求达到学生被穷追猛问,难以招架的地步。其目的是促使学生思考,通常不会问问题的人,也就不会发现问题,不会提出问题。因此,要在不断的提出问题的过程中,促使学生不仅会回答问题,更主要的是会注意问题、发现问题、并以适当的方式提出问题。

在个案分析中不断提问的方式可以启发学生的思路,鼓励学生们积极思索,互相反馈信息,并与教师沟通,在提问、反问、自问自答、互问互答中,探求解决问题、难题的路径与方法。

(3)适当课堂辩论,引用典故事例,设计课堂游戏,激发学生听课的兴趣

逻辑学是在“辩”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我国古代,逻辑学也称为“辩学”。故辩论对于学好逻辑学而言,不失为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手段。辩论的题目可以是学生生活、学习中的热门话题。辩论要求语言流畅,有的放矢,持之有故,言之成理,以理服人,分正反两方进行。辩论的过程中,他们自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这是辩论的一个作用。此外,辩论中,学生的思维过程展现出来了,逻辑问题也出来了。如:概念的内涵外延不明确,机械类比、循环论证、诉诸无知等等。往往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也往往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老师可以提醒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另外,逻辑学是一门研究思维的形式、规律和方法的工具性学科,学好它对于我们学习其他学科大有裨益;同时,它又是一门高度抽象的学科,概念多、规则多、符号多、公式多,学生学起来有一定难度。鉴于课程的抽象性,有必要设计一些课堂游戏,活跃课堂气氛,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4)注重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更易实现教学目标

在逻辑学教学中,要实现教学目标,还要积极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由于在教学中经常会用到一些逻辑故事、教学案例和一些符号、公式等,所以,可以把它们制成课件,实现教学过程的形象化、智能化。这样的教学既有趣味性和生动性,又有启发性。将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于逻辑学的课堂教学,既能提高备课、讲课的速度和效率,使教师有更多时间讲解每堂课的重点、难点,也便于学生能下载或复

编辑整理本文。

印讲义,节省课堂上做笔记的时间,从而更专心于听讲和思考,实现教学目标

(5)逻辑学教学内容必须强调实用性,贴近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实际[5]

逻辑学教学要体现理论教学的实用性,要沿着现代逻辑的发展方向,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贴近社会对人才的需要,贴近学生学习和工作的实际,将理论内容最大限度地渗透到教学实践中。教学中既要坚持传统逻辑的理论框架,又要适当吸收现代逻辑的科研成果。教学体系上,概念、判断、推理、逻辑论证、思维规律的理论框架要保持,但对相对抽象的不太结合工作实际的现代逻辑演算则需做一定的取舍。这样,学生学习起来不会感到太吃力。

逻辑学的基本特点是内容高度抽象,绝大多数学生学习逻辑学时的最大感受就是枯燥乏味,对它缺乏兴趣。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在教学时要力求把逻辑学的知识性和趣味性结合起来,使逻辑教学趣味化。为了做到这一点,在系统讲授逻辑学原理的同时,可以穿插许多有趣的逻辑故事、逻辑典故,努力使抽象的理论知识生动化、具体化。

如果不注意用生动的实例去教学,而是单纯地从符号到符号、从公式到公式地进行推导,只会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坚持知识性与趣味性的结合,就需要教师做好备课工作。教师要在课前精心挑选适合的逻辑故事,逻辑故事要与所讲的内容具有相关性,不能为追求趣味性而忽视了知识性。在每一节课前,教师都要针对该章节内容和学生的心理倾向认真分析,对所教内容如何切入,怎样激发学生兴趣,需要补充哪些内容,按照怎样的程序进行教学等,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能使教学变得丰富多彩,游刃有余。[6]

参考文献:

[1]秦玉彬.我国当前法学教育困境探微.http://www.dffy.com,2004-2-26 20:45:34

[2]王洪.法律逻辑学.[m]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年9月.

[3]王明辉主编.何谓逻辑学[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

[4]訾其伦.我国高校文科专业的逻辑教学情况探析.职业圈.2007 (11)电子杂志.

[5]杜继艳.谈逻辑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及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教育探索.2007(8).

逻辑学培养方案篇9

[关键词]创业教育 传统教育 批判性思维

[作者简介]房丽(1978- ),女,黑龙江齐齐哈尔人,大庆师范学院法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为刑法学;李国莉(1976- ),女,黑龙江牡丹江人,大庆师范学院法学院,讲师,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为刑诉法。(黑龙江 大庆 163712)

[基金项目]本文系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二五”规划课题“法学专业学生在法律实践中培养批判性思维的研究”(项目编号:hgjxhc110233)和2010年度大庆师范学院教育教学研究项目“法学专业在法律逻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研究”(项目编号:jy1023)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02-0174-02

在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大学生就业状况已成为评价专业与学校等级的一项重要指标,随着名牌大学生放弃白领工作转而卖猪肉等新闻不断增多,大学生自主创业也成为一个热门话题。教育部对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十分重视,2012年8月20日在网站上公布的《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中,要求本科学校将创业教育作为一项必修课设置,正式确认了创业教育在大学教育中的地位。

一、大学生创业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差别

20世纪90年代以前,大学生是高人一等的天之骄子,大学更是高不可攀的象牙塔似的存在,大学校园在世人眼中是纯净的一方乐土。自大学合并扩招以后,大学这方乐土即不复存在了,上大学对大部分家庭来说不再是传说,同时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成为每所大学面对的严峻考验,越来越多的媒体与学校考评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大学校内师生也更多地关注专业的前途,大学的功利性不可避免。传统教育与创业教育一开始有些格格不入,大学的传统教育是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注重知识的传授与创新,在大学这个无需担心衣食住行的小世界里,学习可以是学生生活的全部。而创业教育更注重学生的社会能力,在创新的基础上,强调学生学以致用,为将来融入社会打好基础。毋庸置疑,在当今社会环境下,创业教育更契合时代背景、符合时代的发展规律。大学教师如何调和二者之间的差别,笔者认为,通过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方式,可以搭建沟通传统教育与创业教育、净土与功利之间的桥梁,也能使大学教师在教学中重新定位。

批判性思维与传统的形式逻辑思维不同,是一种综合性的思维,是集形式思维与辩证思维、思维认知与情感能力于一身的思维方式,既是一种学习能力,也是一种生活态度。批判性思维在西方是作为一门大学必修课程存在的,目的是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要求学生能在学习中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一种生活态度,将批判性思维渗透到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与创业教育的目的是一致的,创业教育并非要让每个学生都自主创业,更重要的是挖掘学生的潜力,使其更快更好地适应社会。作为一名非创业教育培训的大学老师,应该在传统讲授知识的教学方法中,加入批判性思维的培养,结合专业的特点,配合创业教育的推进。

二、大学生创业教育与传统教育的磨合

根据《教育部关于批准实施“十二五”期间“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2012年建设项目的通知》,部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内容包括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三类。创新训练项目是本科生个人或团队,在导师指导下,自主完成创新性研究项目设计、研究条件准备和项目实施、研究报告撰写、成果(学术)交流等工作。创业训练项目是本科生团队,在导师指导下,团队中每个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扮演一个或多个具体的角色,进行编制商业计划书、开展可行性研究、模拟企业运行、参加企业实践、撰写创业报告等工作。创业实践项目是学生团队,在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指导下,采用前期创新训练项目(或创新性实验)的成果,提出一项具有市场前景的创新性产品或者服务,并以此为基础开展创业实践活动。从以上三点要求可知,创业教育并不是职业培训,虽然创业教育目的在于让学生融入社会,但大学并非是学生职业训练场,学生的创业是在完成现在学业基础上的创新与发展,因此创业教育不能也不应取代传统教育中知识的讲授与积累,只有当知识储备到一定量时,学生才会有质的飞跃。因此,调和学生职业实践与传统教育的差别,应通过批判性思维进行。

1.课堂教学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大学教育是对某一专业进行深入学习与研究,更注重专业知识的培养,即将学生限制在一定的专业框架内,对其他专业涉猎较少。因此,首先学生应注重专业知识的积累,这一阶段应抛弃功利的影响,认真做学问,教师应在此阶段潜移默化地渗透批判性思维,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意识。

最能直接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课程是逻辑学,尤其是法学专业中的法律逻辑学。批判性思维脱胎于传统的逻辑学,只有在学好普通逻辑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深化到批判性思维。形式逻辑思维主要训练概念、命题、推理、论证等一系列内容,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形成逻辑思维。大部分大学都将形式逻辑或数理逻辑作为一门必修课,所以大学生都会受到逻辑课程的培养。在此基础上,将形式逻辑向非形式逻辑引导,可以通过命题推导和论证实现,即以不要求唯一正确答案的方式,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对同一件事物想出多种解决方法。

法律逻辑在法学专业学生中能很好地起到培养批判性思维的目的。法律逻辑是从属或依附于法律的,法律逻辑要在法律实践中,发挥并完善其工具。这种工具是基于法律特征、通过非形式逻辑研究方法提升的,而不是照搬数理逻辑的形式化方法获得的。在概念讲授中,对法律概念内涵与外延的理解要注意到法律概念的特点,法律概念有规定性、模糊性的特点,且正是由于法律概念是人为规定的,所以在具体到案例时,要求学生把握设定该法律概念时的立法政策、司法走向等问题对概念内涵与外延的影响。命题讲授一样要注意法律条文的特点,在隐含命题转换时,也要注意法律命题与一般性质命题的区别。在推理讲授时,要求学生掌握基本推理规则的基础上,注意法律推理实践中的目的性,要结合实践的需要,找寻适合自己的推理方式与过程。这些都是在形式逻辑讲授的过程中渗透到学生思维中的。法律推理的特点使其与传统逻辑有很大区别。在法律逻辑课程中,与法学专业联系比较直接的是侦查假设与论证。这两部分内容在教学中可直接结合法律实践。侦查假设是根据司法实践中调查取证、刑事侦查的需要而设置的课程内容。这是一种逆向思维的过程,与事物的发展规律相反,侦查等司法实践中需要从已经发生完毕的事物中找寻事物发生时的真相,能否实现真相的还原不仅与侦查学中科技使用相关,对于司法工作者来说,更重要的是其逆向思维的能力。不同角色的司法人员,其对于真相的需要是不同的,在法律中,只有法律的真相而无所谓事实的真相,只有能被证据证明的真相才是法律评判中的真相。所以,在此部分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作用很直接,如作为律师搜集证据时,要从当事人的利益考量,以何种问话方式取得需要的证据,锻炼学生谈话技巧与思维的能力;作为刑侦人员,从揭示真相出发,如何从现有证据中推论事发时的真相从而进一步寻找案件突破口,锻炼学生逆向推理思维的能力;作为法官,如何从正反两方面的证据中判明事实真相从而作出判决,锻炼学生综合推理思维的能力;作为控辩双方,如何利用双方证据达到己方的目的,锻炼学生论证思维的能力。这些思维能力的培养,仅仅以法律逻辑学一门课程的讲授显然达不到预期目的,还有赖于在部门法教学中贯彻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在法学教育中,部门法的比重是最大的,通过部门法渗透批判性思维能在潜移默化中转变学生的思维方式。法学教育并非要学生熟知现行的一切法规,当然学习法规是其学习内容中的一部分,但更重要的不是背熟所有法条,而是掌握一种理念,要从现代立法的精神出发,了解法的内涵,追求法治的实质。学生固然要为了前途去面对各种考试,但却不能在考试中变成考试机器,盲目遵从标准答案。“一个只从教师或书本上获取一切教益的人,即使躲开了来自四面八方的使自己满足于填鸭般灌输的诱惑,也不会被迫去兼听双方观点。”当学生的思维在应付考试中已成为一种定式时,这将是教师的悲哀。针对各个部门法的特点,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方法也不同。法理、宪法类理论性较强的课程,主要通过比较中外法学理论基本观点、文化基础等对比方法;刑法、民法、行政法等专门的部门法可通过案例讲解等方法;与诉讼法相关的部门法可在讲解诉讼程序中培养学生思维方式。这些课程的讲授固然可以传达给学生一种新的思维方法,但却不能让学生得到有效的实际锻炼,因此需要学生参加各种学生活动,以达到批判性思维的实际操作。

在其他专业中,并没有如法律逻辑这种专门能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课程,也不能如法学部门法那样可以与法律逻辑结合。但由于批判性思维是一种思维能力,在各个学科中都可以找到适当的方法。对于文科学生而言,评论即是一种很好的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方法,通过对名著的评论,对外文的不同翻译,甚至是学生间作品的互相评论,都可以达到培养批判性思维的目的。对于理工科学生来说,方法就更丰富了,虽然对于理工专业正确的结论应只有一个,但通往这种理论上唯一正确答案的道路却有无数条。这个正确答案有的要通过无数的实验才能真正找到,有的要通过无数次演算才能证实。因此,做实验的方法、效率、结论的准确度等都是对大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的考验。让学生对自己的实验、报告的结论能找到进一步完善之处,失败了也能很快重新振作寻找方法,这才是培养大学生正确学习的方法。

2.教学活动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当知识累积到临界点时,学生自然会针对专业知识有新的见解,此时应引进创业教育,对学生自己发现的有针对性问题开展社会实践性的调查与服务。不同专业创业选择有各自特点,其中创业训练项目是以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扮演角色达到训练目的的。如果将角色扮演这一阶段加入角色互换这个环节,可以更好地完成职业训练的目的,这也是培养批判性思维的一个必要手段。以法学专业学生为例,由教师指导让学生模拟一个案例,尽可能地让所有的学生参与进来。由学生出演当事人、证人、警察、律师、检察官、法官、社会群众等众多角色,让学生真实体验案件发生过程、取证过程等实践,案件模拟在开庭阶段时会遇到很多“意外”,如证人当庭翻供使原本的设计难以进行的情况,或是原告又拿出新证据等状况,这些意外很考验学生的临场应变能力。在实践中,以“许霆案”为背景,由教师设计一场因银行人员操作失误导致的当事人账户金额超出实际数额的案件。对于此案,从一开始的案件定性问题,学生们就展开了激烈的争辩,开庭阶段,双方更是针锋相对,辩论时已达白热化,情绪激动,而法官的扮演者此时能掌握庭审的节奏,当即宣布休庭。活动中的各种变化既让参与演出的同学感受良多,也让开庭现场的观众感受到实际庭审的激烈与戏剧化。正当所有人为法官宣布判决松一口气时,教师宣布互换角色,即原来的原被告与法官进行角色调换,律师与公诉人进行调换,警察与证人进行调换,目的是打破学生原来的思维惯性,迫使他们站在原来立场的对立面重新思考同一问题。这种思维转换的训练经实践证明可以很好地锻炼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学生们在活动中虽有过怨言,有过争论,但到活动结束时,却又意犹未尽。

其他专业亦可采取类似方法,结合专业特点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角色,如旅游专业中导游与游客角色,会计专业中会计与审计角色等。智慧来源于经验,角色互换活动主要考虑学生在今后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场景作为模拟,而且尽可能让所有学生参与到各个细微环节,尽量让角色扮演真实,有真实的参与感,真正实现创业训练的目的。

三、大学生创业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关系

创业教育目标明确,对大学生毕业后融入社会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但其功利性过强。作为大学教师,传统教育要求的教书育人仍应是大学教育中的主旋律,在教学工作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完成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是大学教育的根本。

传统教育与创业教育是当代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两者之间应是主辅关系,传统教育为主,创业教育为辅,只有在传统教育完成任务的基础上,创业教育才具有应用价值,虽然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功利没有错误,但没有规范的功利必成公害。因此,大学教师首先应完成传统教育要求的知识积累,然后在此基础上完成知识创新,最后才是社会实践训练。

[参考文献]

[1]王玮.重新认识“批判性思维”及其在课程中的运用[j].比较教育研究,2004(11).

[2]刘儒德.论批判性思维的意义和内涵[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0(1).

[3]钟启泉.批判性思维及其教学[j].全球教育展望,2002(1).

逻辑学培养方案篇10

【关键词】高中数学 逻辑思维 培养

时代快速发展伴随着知识的快速更新,社会对人才的逻辑思维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老师要重视起对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如何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本文的重点。

一、逻辑思维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主要性

学好高中数学需要学生们本身具有比较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因为高中数学需要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比较、分析、归纳、总结等思维的基本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完全理解高中数学中的教学内容并能熟练的利用这些知识解决数学难题,从而进一步认识到高中数学的本质。

1.帮助学生开发智力

目前学生做题的过程过于程序化,步骤的固化使学生的思维被条条框框所限制,导致思维方式单一,不能举一反三,一旦遇到稍微有难度的题就举步维艰。而逻辑思维培养恰恰能解决思维方式单一这一问题,且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过程,也是开发学生智慧的过程,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是开发智力的关键。

2.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逻辑思维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它是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新事物,从不同角度理解它,长此以往,能够开阔学生的思路,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帮助学生看到一个全新的数学世界。

3.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学生的逻辑思维通过培养和提高,能够使学生提高观察能力,使其具备在短时间内发现问题隐含条件的能力,并带给学生不同解题方法的灵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培养逻辑思维的策略

1.鼓励猜想,勤于思考

数学的发展本质上就是先猜想,后证实的过程。在教学中要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提出问题,让学生大胆猜想,在想法出错时不要打击,要鼓励引导,让学生养成好的思维习惯。

如,在学习“欧拉公式”时,先让学生结合多面体的面数、棱数和顶点数,引导他们找到规律,进行猜测。在学生们进行猜想的过程中,新旧知识或是相互结合或是相互碰撞,从而使得学生们的思维会产生非常大的跳跃性,有益于提高学生们的推理能力,从而提高学生么的逻辑思维。数学发展史证明,很多数学定理都是由猜想为起点。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大胆提出猜想,发表独特见解,创新探索地学习数学。

2.开放式问题教学

数学教育应该是一个开放的教育,但是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特别是数学考试的标准化,使数学教育越走越“封闭”,教师设计的问题通常都会缺乏灵活性,而且其答案总是有且只有一个正确答案,使得学生们的思维空间受到力极大的压缩,而且会失去数学教育的丰富性,对于学生想象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起到了负面的效果。一个开放式的问题有很多不同的答案,所以当学生在解答这种问题时,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进行思考,所以在学生们遇到这种问题时,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尤其在讨论或阐述阶段,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积极讨论是进行开放式问题教学的关键。教师在相应点评的基础上,最后要总结学习内容,使学生形成较完整的印象。

3.寻求正确思维方向的训练

可以培养学生多向性思维的思考方式。多向性思维包括正向思维、逆向思维、横向细微和发散思维。正向思维就是一般我们运用的直接利用已有条件推理出正确结论的思维方式。逆向思维是从结论往回推,倒过来思考,或许会使问题简单化。横向思维,是以已给的信息为中心,把思维面放宽,沟通知识的内在联系,举一反三。发散思维就是从多角度多层次进行思考。教师要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思维方式,让学生顺利从感知向抽象转变。但寻求正确思维方向的前提是拥有扎实的基础知识,这样在思考时才能将所学知识快速的联系其来。旧知识是思维通向新知识的桥梁。通过对旧知识的联系和类比是寻求正确思维方向的有效途径。培养逻辑思维能力不是一两次的联系就能达成的,需要多次实践才能完成。通过反复的训练避免学生产生某种思维定式,要求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培养逻辑思维的多向性。

4.重视良好思维品质的培养

展示概念的背景,培养思维的广阔性。如:通过对初中学过的特殊函数如y=ax b,y=ax2 bx c等的回忆,向学生提问:初中函数概念的描述如何?与我们学过的什么概念类似?教师与学生共同来分析初中函数概念与高中映射概念的相同点是均有两个集合及对应法则构成,且对应方式也相同;不同点是函数中x、y的取值范围是非空数集,映射中的a、b是任意非空集合。这样通过类比概念间的联系,引导学生得出函数是一种特殊的映射。这样的启发诱导,使学生能对学过的数学概念产生联想,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分析探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