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常见疾病预防十篇-欧洲杯买球平台
时间:2024-04-30 18:09:03
儿科常见疾病预防篇1
[关键词] 儿童;疾病谱
[中图分类号] r195.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15-0130-02
随着三峡工程建设、三峡水库蓄水,秭归县位居坝上库首,气候、环境也发生了很大改变。本文通过对我院18年来儿科住院患儿疾病谱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了解我县儿童疾病谱的构成及变化,从而为该地区的儿童疾病预防和保健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资源
资料来源于本院信息科,对象为我院儿内科1993~2010年14周岁以内全部住院患儿。
1.2 方法
疾病诊断参考《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疾病分类按照icd-10国际疾病分类标准进行分类,以出院第一诊断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年龄构成
1993~2010年共出院患儿23 124例,其中男13 026例,女10 098例,男∶女约为1.3∶1。年龄构成。
2.2 疾病构成、疾病年度分布情况
见表2、表3。前四位的病种为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新生儿疾病、传染性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在1993~1998年占住院患儿总例数的54.67%,1999~2004年为68.41%,2005~2010年为71.51%。呼吸系统疾病其中肺炎所占比例最高,为38.42%,支气管炎及上呼吸道感染位于2、3位,分别为32.61%、27.15%。消化系统疾病主要是非感染性腹泻及病毒性肠炎,细菌性肠炎所占比例很少。新生儿疾病主要是围生期窒息及相关并发症、黄疸、维生素k缺乏症为主,其他如营养性疾病、化脓性脑膜炎、风湿热、急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等疾病已很少见,而儿童中毒及意外伤害性疾病仍时有发生。
2.3 传染性疾病构成
2.4 死因顺位情况
3 讨论
本资料显示,住院患儿呈逐年上升趋势,特别是近几年来上升明显,这主要是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健康意识增强,医疗需求也不断增长,这也得益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惠民政策。住院患儿中5岁以下儿童占72.66%,5岁以下儿童的发病率约为10岁以上小儿的两倍,与文献报道一致[1],5岁以下儿童仍然是我县儿童疾病预防的重点人群。
本组资料结果显示呼吸系统疾病始终占据疾病谱的首位,平均占67.85%,2005~2010年71.51%(9325/13040)。肺炎是疾病谱中第一位疾病,约占住院患儿的26.07%,比国内文献报道稍高[2],也是住院儿童死亡的主要疾病。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在住院患儿疾病谱中也占据了主导地位[3]。呼吸系统疾病高发的原因主要是自身免疫功能低下,也可能与环境、空气污染有关,部分家长的生活护理不当、幼儿园人群密集且照管护理不周也是原因之一。呼吸系统疾病是威胁儿童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应进一步加强儿童保健和健康教育,减少儿童呼吸系统疾病仍然是儿童疾病防治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新生儿疾病近年来呈现明显上升趋势,2010年已占住院患儿的14.46%,比1993年的6.68%上升了1倍,新生儿疾病以围生期窒息及相关并发症、早产儿、各种黄疸为主[4],其他如维生素k缺乏症等也较常见,而上世纪90年代常见的硬肿症已很少见到。也正是由于对围生期窒息及黄疸等的早期干预治疗,由这类疾病所导致的脑瘫、智力障碍等残疾儿童近些年也明显减少。
儿童结核、流行性脑脊膜炎(流脑)、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麻疹、细菌性痢疾的发病率在逐年下降,风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仍常年散发,而近几年来手足口病发病率明显上升,几乎占住院患儿传染病的90%以上。这与卫生防疫工作的努力及国家计划免疫政策的大力推广有关,但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等传染病仍在幼儿园、学校内流行,且新的传染病如手足口病等正成为主要流行的病种。传染性疾病在疾病构成中位居前列,与文献报道一致[5],所以传染性疾病依然是威胁儿童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
住院患儿死因顺位也发生了一定变化。2005~2010年,死因顺位分别为新生儿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中毒与意外伤害。加强新生儿疾病预防、提高新生儿疾病救治能力仍是我县降低婴儿死亡率的工作重点。中毒及意外伤害性疾病呈明显上升趋势,以药物、农药、有毒植物中毒及溺水等为主。一方面是由于部分家长(主要为老人)缺乏对药物治疗的正确认识,认为服药剂量越大效果越好,从而导致给孩子服药过量中毒,另一方面可能为农村近年来外出务工的增加,缺乏父母的监管,老人又缺乏安全意识,各种药物随处放置,孩子自己玩耍而无人照看,使得儿童药物、农药、有毒植物中毒及溺水等意外伤害性疾病增加。这是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责任,应加强对药物、农药的管理,加强对儿童的安全教育,加强对儿童的监护,减少中毒及意外伤害的发生。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卫生条件的改善、健康意识的增强,儿童常见的营养性疾病如佝偻病、营养性贫血等已少见,且病情都比较轻,只需门诊治疗,住院患儿中已很难见到,消化道细菌感染性疾病也已明显减少[6,7],而病毒性肠炎如秋季腹泻仍是消化系统的主要疾病。
综上所述,18年间我县儿童疾病谱发生了变化,研究儿科疾病谱,有助于临床医生了解儿科疾病的变化规律,常见病的防治仍然是儿科工作的重点,部分疾病增长较快应引起儿科工作者的高度重视,也希望借此分析能指导临床治疗及预防保健工作,为儿童疾病医疗研究方向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 胡亚美,江载芳. 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 第7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
[2] 贾秀红,杨华琴,朱淑霞. 1997~2004年儿科住院病例疾病谱及死亡原因分析[j]. 中国医院统计,2006,13(3):213-215.
[3] 段玉清,邱杰,李维成. 我院30年儿科疾病谱变迁[j]. 中国卫生统计,2003,20(1):30-32.
[4] 颜莉蓉,黄正东,吴一波,等. 某医院2001/2007年住院患儿疾病谱分析[j].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09,23(2):17-20.
[5] 张姝,黄志,宋萍. 我院10年来住院儿童疾病构成及变化分析[j]. 现代临床医学,2011,37(3):132-134.
[6] 王晓茵,刘雅婧,张春妍. 1994~2001年我院儿科住院患儿疾病谱及死亡原因分析[j].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3,5(3):253-255.
儿科常见疾病预防篇2
【摘要】 目的:探讨小儿腹痛相关因素,为治疗提供相应的依据。方法:选择112例儿科住院腹痛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引起小儿腹痛因素复杂,儿内科疾病98例,占87.5%;儿外科疾病14例,占12.5%。结论:探讨引起小儿腹痛相关因素,对治疗小儿腹痛,减少其复发是很有必要的。
【关键词】小儿 腹痛;相关因素
【中图分类号】r287.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9-0278-02
腹痛是小儿常见症状之一,除腹腔内疾病引起腹痛外,腹腔外疾病也可引起腹痛,且不同年龄引起腹痛的疾病种类亦不同。有的腹痛属急腹症,需要外科手术治疗,临床医生必须仔细观察客观症状及其变化,才不致以贻误诊断和治疗。为了探讨引起小儿腹痛相关因素,提供相应的治疗对策,我们对诊断为小儿腹痛112例儿科住院腹痛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2例小儿腹痛均为2005年1月至2006年1月来我院儿科就诊。男79例,女33例。患儿年龄8月~14岁,平均(6.5±2)岁,其中0~5岁12例,占10.7%,5~8岁39例,占34.8%,8~11岁31例,占27.7%。11~14岁30例,占26.8%。急性起病98例,占87.5%,缓慢起病14例,占12.5%。阵发性腹痛72例,占64.3%,持续性腹痛40例,占35.7%。脐周痛85例,占75.9%,其余部位疼痛27例,占24.1%。伴发热症状69例,占61.6%,不伴发热43例,占38.4%。
2 相关因素
所有病例均详细询问病史、既往史、家族史,均进行血常规、大便常规、小便常规分析;选择性做大便隐血、大便查虫卵、腹部b超、心电图、胸片、胸透、血淀粉酶、尿淀粉酶、腹腔穿刺、等检查。分析其原因如下:
2.1 内科疾病99例,占88.4%。腹内疾病61例,占内科疾病61.6%:①胃炎18例;②腹泻12例;③肠系膜淋巴结炎10例;④肠蛔虫病6例;⑤肠痉挛6例;⑥胃及十二指肠溃疡2例;⑦其他7例。
腹外疾病共38例,占内科疾病38.4%:①呼吸系统疾病12例,其中上呼吸道感染6例,肺炎3例,胸膜炎2例,腮腺炎1例;②心血管系统疾病4例,其中心衰2例,心肌炎2例;③变态反应性疾病4例,其中过敏性紫癜2例,荨麻疹1例,哮喘1例;④泌尿系统疾病5例,其中尿路感染2例,肾炎2例,肾病综合征1例;⑤神经系统疾病1例是腹型癫痫;⑥内分泌系统疾病1例为低血糖;⑦血液系统疾病2例,其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蚕豆病`1例;⑧其他5例。
2.2 外科疾病13例,占11.6%。急性阑尾炎3例,肠梗阻1例,腹膜炎2例,尿路结石1例,胃肠穿孔1例,嵌顿性腹股沟疝2例,肠套叠1例,其他2例。
3 讨论
腹痛在小儿时期常见,原因很多,小儿年龄愈小愈不能准确的表达腹痛的性质和部位,给诊断带来一定的困难。尽早的明确诊断是正确处理的关键。特别是小儿外科急腹症,常需紧急手术治疗,漏诊误诊每易造成严重后果,甚至可危及生命。因此,对小儿腹痛相关因素分析,为治疗小儿腹痛,减少其复发是很有必要的。
3.1 发病年龄:发病年龄不同病因可不同,1 岁内出现腹痛要先考虑肠套迭;3岁以内则考虑嵌顿疝可能;3岁以上以阑尾炎、肠蛔虫病、胆道蛔虫症多见;年长儿要注意大叶性肺炎。
3.2 腹痛的部位:一般腹痛的部位与病变部位相一致,可依据腹痛部位来推断病变部位,从而明确病因。左上腹疼痛多考虑胃部疾病,右上腹疼痛多考虑胆囊、肝脏疾病,剑突下疼痛多考虑胃、十二指肠和胆囊疾病,脐周疼痛多考虑肠、寄生虫病,右下腹疼痛多考虑阑尾和输尿管病变,左下腹疼痛多考虑粪块堵塞和输尿管病变。但有时腹痛的部位不全代表病变部位,要注意牵涉痛的存在[1]。
在本组资料中,腹内疾病占内科疾病61.6%,据调查,腹内疾病引起的腹痛占腹痛的2/3~3/4,以胃、十二指肠疾病最为常见,占1/5~2/5[2] ,这与本文中资料相符。随着小儿内镜的应用,小儿胃炎的诊断日趋增多。
3.3 腹痛的性质:腹痛可为阵发性疼痛、持续性疼痛或轻度隐痛。阵发性疼痛或绞痛提示梗阻性疾病,若局部喜按或热敷后腹痛减轻者,常为胃、肠、胆管等空腔脏器的痉挛;持续腹痛加剧多见于急性阑尾炎和胃肠穿孔等;持续性钝痛,改变时加剧、拒按,常为腹腔脏器炎症、包膜牵张、肿瘤以及腹膜脏层受到刺激所致。隐痛多见于消化性溃疡。放射性疼痛为一个局部病灶通过神经或邻近器官而波及其他部位的疼痛,如大叶性肺炎引起同侧上腹部疼痛。腹痛伴排便或排尿困难,可能为粪块堵塞或尿路感染、结石。总之,腹部器质性病变的疼痛特点为:①持续性钝痛,阵发性加剧;②局部压痛明显;③有腹肌紧张;④肠鸣音异常。
3.4 腹痛发生的急缓:发病急骤或阵发性加剧者常为外科性疾病,如急性阑尾炎、绞窄性肠梗阻、胃肠道穿孔、肠套叠及腹股沟疝嵌顿等。发病缓慢而疼痛持续者常为内科性疾病[2],如肠蛔虫症、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及病毒性肝炎等。但要注意有时慢性腹痛和急性腹痛的病因可以相同,这是因为疾病在不同阶段其性质发生变化所致,如溃疡病原属慢性腹痛,在合并穿孔时即为急腹症。故对原有慢性腹痛者,如腹痛转为持续性或突然剧痛,应注意急腹症的可能。由于儿童难以准确表达病情,并且其腹肌不发达,神经系统发育不健全,急腹症表现常不典型,容易误诊。
3.5 腹痛的伴随症状:伴随症状对鉴别诊断往往具有重要意义:①腹痛与发热,先发热,后腹痛多为内科疾病,如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常并发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反之先腹痛,后发热多为外科疾病,如急性阑尾炎、继发性腹膜炎等;②伴随恶心呕吐的多是消化道的病变;伴随咳嗽、发热的要注意腹外器官的病变而导致的腹痛,如下叶肺炎所引起的牵涉痛;③伴皮肤出血点、瘀斑和黄疸,有助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败血症、紫癜及肝胆疾病引起腹痛的诊断;④阵发性腹痛伴有频繁呕吐,明显腹胀,不排气及不排粪者,常提示肠梗阻。⑤急性腹痛伴中毒性休克多见于胃肠穿孔、急性坏死性肠炎、急性胰腺炎、卵巢囊肿扭转等;⑥腹痛剧烈不敢翻动且拒按者,常有局限性或弥漫性腹膜刺激症,如阑尾炎,腹膜炎等。
4治疗对策
4.1 常见小儿内科病伴腹痛:
4.1.1 肠痉挛:呈阵发性,间歇期腹部软,无腹胀,原因大多数与饮食、寒冷有关。预防和治疗:避免受凉,注意饮食,必要时可用解痉药物。
4.1.2 急性胃肠炎:呕吐、腹胀,可有发热等明显消化道症状,腹较软,肠鸣音亢进。预防和治疗:注意饮食卫生、合理应用抗生素、纠正脱水、抗休克等治疗。
4.1.3 肠蛔虫症:腹痛于脐周不定时,皮肤可见荨麻诊,腹部较软,有时可扪条索状肿块。预防和治疗:驱虫,解痉。
4.1.4 急性细菌性痢疾:脓血便,里急后重,发热,腹痛以钝痛。预防和治疗:注意饮食卫生,合理应用抗菌素,综合治疗。
4.1.5 溃疡病:上腹部与饮食有关,定位较难,确诊要进一步作医技检查。预防和治疗:①注意规律饮食;②灭除幽门螺杆菌;如:氨苄青霉素+庆大霉素+甲硝唑;③修复溃疡病灶:奥米拉唑等药;④对症治疗:颠茄合剂,654-2等。
4.2 常见小儿外科疾病伴腹痛。
4.2.1 阑尾炎:起病急,伴有消化道症状,腹痛先呈移位性,最后定位右下腹部。
4.2.2 肠梗阻:阵发性腹痛呕吐腹胀,不排气,腹壁可见肠型,蠕动波,可扪及包块,x线检查有液平面。
4.2.3 肠套迭:乳肥胖儿,阵发性哭吵,果酱便,腹部可扪包块。
4.2.4 腹膜炎:腹部特征,板状腹,腹痛持续,有发热和消化道症状。上述疾病属外科治疗范围,不得延误。
参考文献
儿科常见疾病预防篇3
关键词: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教学方法;共生性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4-0127-02
analysis of oral medical courses in clinical medicine(general direction)symbiosis provided teaching
peng chun1,song jin-lin2
(1.affiliated yongchuan hospital,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chongqing 402160,china
2.affiliated stomatology hospital,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chongqing 401147,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song jin-lin,email:.
objective:clinical professional training of general practitioners,necessary oral medical knowledge supplement is of important value to improve the clinical skills of general practitioners and comprehensive,has the good symbiosis. at the same time,in the stomatology clinical teaching of professional practitioners should follow the prevention,diagnosis,diagnosis and reasonable principle,choice of teaching contents and teaching methods.
key words:clinical medicine;oral medicine;teaching methods;symbiosis
临床医学中全科医生是以门诊形式处理常见病、多发病及一般急症的多面手,是在社区医疗机构执行全科医疗的卫生服务的主要提供者,不可避免地面临常见口腔疾患甚至是口颌系统的急症处理。因此,临床医学全科医师十分有必要掌握口腔疾患急症处理原则和常见口腔疾患的转诊建议。一般而言,临床医学全科医生的培养正逐步规范为“5 3”模式,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经过5年的本科学习,再进入临床医院进行3年规范化培训后,方可取得全科医师执业资格。根据我国《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标准(试行)》中全科医师技能标准的规定,并未将口腔医学的技能纳入规范化培训的标准,结合当前医疗卫生改革和社区医疗机构的发展方向,口腔医学教育在临床医学全科医生培养中不容忽视,需要高度关注口腔医学课程在临床医学(全科方向)教学中设置的共生性。
一、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全科医师培养的重要环节
1.当前我国人口中的口腔卫生水平较低。高发病率的口腔疾病,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入人类的三大疾病之一。我国在口腔保健意识和口腔健康水平方面和欧美日等国家相比,差距十分巨大:青少年龋齿率平均高达80%以上,成年人牙周病患率平均高达90%以上,老年人牙齿保有率少于40%(60岁以上,八个牙齿以上)。特别是儿童口腔卫生状况更为严重,大量的儿童特别是农村、边远地区儿童由于对口腔卫生的保健、口腔疾病的预防等知识教育基本为空白,在乳(替)牙期,出现了大量的龋坏、口腔溃疡、牙周疾病等状况,不能得到有效及时的治疗,极大地影响了儿童身心健康。注重口腔预防保健是社会发展、人们健康水平、文明程度提高的重要标志。因此,全科医生都有义务担当起宣传口腔卫生知识,在临床实践中重视对患者的口腔预防保健的职责。
2.因口腔疾病带来的全身的其他疾病患病风险认识不足。俗话说“病从口入”,口腔疾病引起的感染和炎症造成咀嚼能力下降,从而影响消化系统,会加重一些病症。有科学家研究证实,牙周病会增加心脏病和中风的危险。另有研究表明:牙周病患者口腔内细菌产生的致癌化合物会诱发体内组织出现炎症,是牙周病可能导致胰腺癌风险增加的原因。还有研究表明口腔卫生差者患肺部感染及肺功能降低的几率是口腔卫生良好者的1.77倍,口腔感染还会引起肾病及一些皮肤病等。正因为对口腔疾病对身体健康的影响不足,所以在社区人群中对口腔疾病不重视,口腔卫生保护知识淡薄,加上社区医疗服务体系中全科医师对口腔诊疗知识掌握不足,无法有效的分诊和治疗,所以增加全科医师口腔医学课程教育显得更为迫切。
3.执业口腔医师严重不足且区域分配不均。执业口腔医师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的专科口腔医院或综合医院口腔科,以及部分非公立医疗机构。据资料统计,受过正规口腔医学教育(本科)的口腔医师不超过3万人。相对欧、美等发达国家,500~600人一个口腔医师的比例,我国口腔医学卫生人才已远远不能满足日益严峻的口腔卫生需求,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是我国当前城市卫生工作的重点。社区卫生服务中全科医生扮演着重要的“守门人”角色,全科医生在掌握了口腔医学基本技能后能有效缓解口腔医师不足的矛盾。
4.社区医疗服务体系中口腔诊断治疗不可或缺。我国医疗体系中最基本的结构是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具有分布广泛、诊疗质量能达到一定水准、服务比较周全、完善和方便病人就诊的特点。同时,由于90%左右的常见和多发口腔疾病能在就近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中得到治疗,这样既可以满足对不同层次的口腔卫生服务的需求,又可以充分发挥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整体功能。临床全科医生应完成所辖区域内居民日常口腔疾病的治疗,进行口腔疾病预防、口腔健康保健、口腔健康教育等工作,使社区居民都能获得与我国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基本口腔卫生保健服务。
5.口腔医学教育是全科医疗特点的需要。强调早期发现并处理疾患;强调预防疾病和维持健康是全科医疗的一个重要特点。全科医生要具备丰富的综合性知识,能对常见多种疾病作出预防意见和早期治疗。大多数口腔疾病是可以通过有效的预防措施和预防方法的指导而减少患病风险的。全科医生可以利用其接触人群广泛,覆盖面大的特点,有效地宣传口腔卫生保健、口腔疾病预防、儿童口腔疾病预防等知识,使社区不同类别的人群都能得到一对一的口腔卫生知识指导,减少口腔疾病的发生。口腔疾病,特别是牙周疾病是可以通过早发现和早治疗来治愈的。全科医生可以通过掌握的口腔医学知识,尽可能早的发现社区人群中的口腔疾病,并通过病例的判断提出合理的诊疗建议和诊疗方法。对于不需要专业设备要求的常见口腔疾病,如:牙周炎、口腔溃疡、牙龈炎等就可以在社区医疗服务机构中完成治疗;对于需要龋坏、牙列缺失、错颌畸形、牙髓疾病等需要专业设备诊断和治疗的病症,可以提出转诊意见,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社区整体的口腔卫生水平,减少专科医院的就诊压力和患者的经济负担,更能体现出全科医生在社区医疗服务体系中的价值。
二、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口腔医学课程设置
口腔医学是临床医学教学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由于教学计划的修订,课程总时数的控制,通常将口腔医学课程设置为选修课程。在全科医师的培养中也没有现成的教学经验可以借鉴,只能根据全科医师的工作特点来进行教学内容的取舍和课程设置。
1.全科医师的口腔医学教学的培养目标。全科医师通过口腔医学的学习,了解和掌握一些常见的口腔病的诊断与治疗原则,口腔颌面部外伤的应急处理原则与方法,认识到口腔是全身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口腔疾病也可以引起或加重全身其他器官的病变,对全身造成明显的影响,全身系统性疾病可累及口腔,并在口腔出现各种临床症状。因此,全科医师对口腔医学的知识理解与掌握,不仅能培养他们的临床思维能力,还能增长他们的医学知识更新。
2.全科医师的口腔医学教学内容。全科医师的口腔医学教学内容,应根据全科医师在将来的工作任务和工作环境来确定,不能等同于口腔医学专业的教学内容。根据全科医师预防和发现口腔疾病、口腔保健的培养要求和培养目标,全科医师的口腔医学教学内容应从口腔预防学、口腔内科学、口腔外科学、儿童口腔学入手,结合口腔疾病的发病率和人群分布,选择重点内容对口腔常见病、多发病、易发病进行针对性的讲解。讲解内容要根据全科医师的特点,选取不同的侧重点。例如,讲述牙体牙髓病等内容时,并不是要强调具体的治疗方法等,而是重点讲授该类疾病的临床表现、预防和作为病灶对全身机体功能的影响;在口腔颌面部感染讲授中,除了要讲解一般临床表现外,还要对口腔颌面部炎症的特有特征:如,牙源性感染,要尽早消除病灶牙对恢复颌面部的功能带来的影响等。此外,增加介绍咀嚼习惯养成和儿童口腔卫生,牙膏、牙刷、牙线的选择及正确使用方法等教材中没有的口腔卫生保健知识。
3.全科医师的口腔医学教学方法。①宜采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画面新颖、注释明晰,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直观和感性的认识,拉近了学生与临床实践的距离。通过多媒体的图片、视频、动画可使一些在教学中遇到的比较抽象的知识点、难以用语言表达清楚的问题一目了然,大大增加了课堂知识容量,提高了学习效率。另外可以将大量的临床典型图片资料,充实到教案中,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②宜采用pbl教学,pbl教学模式即是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problem based learned,pbl)。pbl教学模式可以从一个或多个临床病例出发,做到以切合实际、解决问题为根本,充分发挥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实现知识与实践技能并重的教育目标。在临床专业全科医师教学体系中,更多强调的不是“教”,而是“学”,更加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利用pbl教学方法对口腔常见疾病教学可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口腔粘膜病”这一章节中,我们可根据学生们已有的医学知识加以引导他们如何去理解发生在口腔粘膜这一较特殊部位的感染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等。
综上所述,口腔疾病发病率高,国内口腔健康水平整体较差,而专业的口腔医疗机构严重缺乏且分布不均,人民群众对口腔疾病的认识不足,是造成国内口腔健康水平低下的重要原因。从业人员以临床医学全科医生为主的社区医疗服务工作者,十分有必要掌握口腔疾患急症处理原则和常见口腔疾患的转诊建议,预防和减少口腔疾病的发生,也可以通过早发现、早治疗来保障口腔疾病带来的一些对其他疾病的负面影响,临床医学与口腔医学在教学和实践中并不排斥,具有很好的共生性。因此,在建议临床医学全科医生培养中,适当增加口腔医学部分的教学。
参考文献:
[1]胡德渝.我国口腔健康、疾病趋势及发展方向[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09,(9):64-65.
[2]黄实华,徐仙星,郑静,等.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调查分析[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13,(03):153-155.
[3]李正阳.牙周病与全身系统性疾病的关系[j].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2012,(07),576-580.
[4]吴王喜.牙周病可能增加胰腺癌患病风险[j].广东牙病防治,2007,(4):192.
儿科常见疾病预防篇4
【关键词】手足口病;小儿;健康教育;预防;访视满意度;退热时间
手足口病是临床儿科常见传染性疾病,致病因素为各种肠道性病毒。主要症状表现为口腔黏膜疱疹、发热等。儿童是手足口病的主要发病群体,该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为唾液及呼吸道,具有一定潜伏期,传播率较高,严重患者有并发脑炎、心肌炎的危险。临床专家提出[1-2],在治疗的基础上,患儿回家后的合理有效的干预是提高手足口病治疗效果的有效手段。常规护理干预在预防继发性感染及并发症方面欠缺,家长往往因缺乏对疾病的了解,对治疗和预后存在误区等,协助治疗不充分[3]。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可弥补上述护理不足。本文以传染病访视的手足口病患儿为研究对象,探讨健康教育随访干预的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诊治的72例手足口病患儿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入选标准:经疾控网报告确诊的手足口病患儿;具备典型临床症状者;患儿家长自愿加入本研究且签署同意书者。排除标准:合并严重肝肾疾病者;合并感染性休克、肺炎者;生长发育异常者;检查禁忌证者。对照组,男19例,女17例;年龄2~10岁,平均(4.13±0.69)岁;病程1~5d,平均(1.28±0.12)d;体温38.8~40.0℃,平均(39.12±0.27)℃。观察组,男18例,女18例;年龄1~9岁,平均(4.06±0.73)岁;病程1~6d,平均(1.31±0.10)d;体温38.9~39.9℃,平均(39.20±0.21)℃。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随访干预,嘱咐患儿家长注意口腔卫生,保持口腔清洁,有效预防细菌继发性感染;嘱咐患儿家长严密监测患儿病情,一旦出现高热、头痛、呕吐等病症,及时联系医护人员,并对病症进行对应处理。观察组在对照组上述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干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皮肤护理。皮肤是手足口病传播的主要途径,疱疹破裂后,患儿易将破裂部位抓破,从而提高传染率。嘱咐患儿家长应做好患儿皮肤清洁和干燥工作。患儿日常易穿柔软、宽松衣服,家长应及时更换患儿潮湿衣物,并对指、趾甲进行修剪,避免患儿抓破疱疹。家长应及时整理患儿床铺,并更换潮湿被褥,保持床铺整洁、干净。避免用刺激性大的洗浴用品帮助患儿沐浴。对疱疹已破裂患处,通过涂抹抗生素软膏,如红霉素眼药膏等,避免炎症。皮疹在臀部的小患儿,家长应对其大小便及时处理,避免红臀。2)健康宣讲。对患儿及家长进行科学合理的健康教育,促进病情恢复。告知患儿家长手足口病是婴幼儿常见疾病,具有一定潜伏期,传播途径为呼吸道或唾液,传播速度快。患儿应避免出入公共场所,注意消毒工作。合理膳食,保持营养均衡,合理安排休息时间,避免抵抗力下降。3)发热护理。低热是大部分手足口患儿临床症状,家长应让患儿多饮水,定时测量患儿体温,高于38.5℃时,及时告知医护人员,进行对症处理。
1.3观察指标
1)随访干预效果评价[4]:根据干预4d后疱疹、皮疹等症状改善效果,体温恢复情况及各种症状变化情况,将患儿护理干预效果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显效:体温恢复正常,疱疹结痂、皮疹消退;有效:疱疹基本结痂,皮疹基本消退,口腔黏膜溃疡症状缓解;无效:体温未见下降,皮疹和疱疹没变化,各种症状未见改善甚至进一步恶化。总有效率=(显效例数 有效例数)/总病例数×100%。2)临床指标:退热时间、皮疹消退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和痊愈时间。3)护理满意度评价:采用自制满意度问卷调查表对患儿家长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该调查表包括护理质量、护理措施、护理方法等十项内容,总分100分,0~59分为不满意,60~80分为满意,81~100分为非常满意,总满意率=(非常满意例数 满意例数)/总病例数×100%。
1.4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21.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t检验比较;计数资料以(n,%)表示,χ2检验比较,当p<0.05时,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随访干预效果比较
观察组随访干预总有效率为97.2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5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临床指标对比
观察组退热时间、皮疹消退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和痊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访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为97.2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儿科常见疾病预防篇5
预防
佝偻病完全可以通过采取科学育儿的综合防治措施预防和控制。佝偻病的预防应从围生期开始,以1岁以内婴儿为重点对象、并应系统管理到3岁。即做到“抓早、抓小、抓彻底”。
综合防治措施 特别强调父母及看护人员参与的重要性。利用各种宣传形式,向群众广泛宣传科学育儿和佝偻病防治卫生知识,克服不良育儿习惯,指导家长参与自我保健。
系统管理 通过妇幼保健网对孕妇、新生儿、婴幼儿开展保健管理,定期随访并按计划进行佝偻病防治监测。
加强护理 指导家长做好儿童生活和卫生护理,定期进行预防接种,积极预防上呼吸道感染、肺炎、腹泻、贫血等急慢性疾病。合理喂养、平衡膳食、改变偏食等不良习惯对于预防佝偻病非常重要。
母亲孕期预防 孕妇应经常户外活动,进食富含钙、磷的食物。妊娠后期为秋冬季的妇女宜适当补充维生素d 400~1 000 u/日(10~25μg/日)。如有条件,孕妇在妊娠后3个月应监测血25-(oh)d浓度,如存在明显维生素d缺乏,应补充维生素d,维持25-(oh)d水平达正常范围。使用维生素ad制剂应避免维生素a 中毒,维生素a 摄入<1万u/日。
婴幼儿预防
户外活动指导 家长携带婴儿尽早户外活动,逐渐达l~2小时/日,尽量暴露婴儿身体部位如头面部、手足等。
维生素d补充 婴儿(包括纯人乳喂养儿)出生后2周摄入维生素d 400 u/日(10 μg/日)至2岁。维生素d补充量应包括食物、日光照射、维生素d制剂、维生素d强化食品中的维生素d含量。如婴儿每日摄入500 ml配方奶,可摄取维生素d约200 u(5 μg),加之适当的户外活动(尤其是夏季户外活动较多时),可不必另外补充维生素d制剂。
高危人群补充 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双胎儿出生后即应补充维生素d 800~1 000 u/日(20~25 μg/日),3个月后改为400 u/日(10μg/日)。
诊断
维生素d缺乏的高危因素
胎儿期贮存不足 胎儿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维生素d贮存于体内,满足出生后一段时间需要,母孕期维生素d缺乏的婴儿、早产或双胎婴儿出生后早期体内维生素d不足。
缺少日光照射 日光紫外线不能通过普通玻璃,婴幼儿室外活动少,维生素d生成不足;高层建筑物阻挡日光照射,大气污染(如烟雾、尘埃)可吸收部分紫外线;冬季日光照射减少,影响皮肤合成维生素d。
摄入不足 天然食物维生素d含量少,如乳类(包括人乳及牛、羊乳等)、禽蛋黄、肉类等含量较少,谷类、蔬菜、水果几乎不含维生素d。
临床表现
佝偻病临床表现有非特异性症状、骨骼特征性改变和其他系统改变。佝偻病依病变程度分为早期、活动期、恢复期和后遗症期。
早期 多见于<6个月(特别是3个月以内)婴儿。可有多汗、易激惹、夜惊等非特异性神经精神症状。此期常无骨骼病变。血钙、血磷正常或稍低,碱性磷酸酶(akp)正常或稍高,血25-(oh)d降低,1,25-(oh)2d3正常或稍高。骨x线片长骨干骺端无异常或见临时钙化带模糊变薄、干骺端稍增宽。
活动期 骨骼体征为<6个月婴儿,可见颅骨软化体征(乒乓感);>6个月婴儿,可见方颅、手(足)镯、肋串珠、肋软骨沟、鸡胸、o型腿、x形腿等体征。血钙正常低值或降低,血磷明显下降,akp增高。血25-(oh)d、1,25-(oh)2d3显著降低。骨x线片长骨干骺端临时钙化带消失,干骺端增宽,呈毛刷状或杯口状,骨骺软骨盘加宽>2 mm。
恢复期 早期或活动期患儿经日光照射或治疗后症状消失,体征逐渐减轻或恢复。血钙、血磷、akp、25-(oh)d、1,25-(oh)2d3逐渐恢复正常。骨x线片长骨干骺端临时钙化带重现、增宽、密度增加,骨骺软骨盘<2 mm。
后遗症期 多见于>3岁的儿童,因婴幼儿期严重佝偻病,残留不同程度的骨骼畸形。无任何临床症状,骨x线及血生化检查正常。
维生素d缺乏除骨骼病变外,还可影响其他组织器官,使运动发育延迟,如肌肉松弛、肌力(肌张力)降低;免疫功能下降反复感染。儿童维生素d缺乏可能与成人期慢性疾病有关,如糖尿病、哮喘、多发性硬化等。
维生素d缺乏高危因素、临床症状与体征有助于诊断,确诊需血生化、骨x线摄片。血清25-(oh)d是维生素d营养状况的最佳指标,应逐步开展。
鉴别诊断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需与其他非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如肾性骨营养障碍、肾小管性酸中毒、范科尼综合征等),内分泌、骨代谢性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退、软骨发育不全、黏多糖病)等鉴别。儿童患慢性腹泻或肝胆、胰腺疾病或服用抗癫痫药物可影响维生素d在体内的吸收、代谢、羟化,导致继发性维生素d缺乏,亦需鉴别。
治疗
维生素d治疗 治疗目的为防止骨骼畸形,治疗原则以口服为主。维生素d制剂选择、剂量大小、疗程长短、单次或多次、途径(口服或肌注)应根据患儿具体情况而定,强调个体化给药。剂量为2 000~4 000 u/日(50~100 μg/日)时,1个月后改为400 u/日(10 μg/日)。口服困难或腹泻等影响吸收时,可采用大剂量突击疗法,维生素d 15万~30万u(3.75~7.5 mg)/次,肌注,1~3个月后再以维生素d 400 u/日(10 μg/日)维持。用药1个月后应随访,如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均无改善时应考虑其他疾病、注意鉴别诊断,同时应避免高钙血症、高钙尿症及维生素d过量。
其他治疗
钙剂补充 乳类是婴儿钙营养的优质来源,一般佝偻病治疗可不补钙。
儿科常见疾病预防篇6
【关键词】预防接种;疫苗;副反应
【中图分类号】r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707-01
预防接种是一项投资少、效益高并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疾病防控措施。是国家法律赋予儿童的基本权利,国家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预防工作的成败,直接影响到全国人民的健康。为认真贯彻执行《计划免疫技术管理规程》,进一步加强我市预防接种门诊管理,提高工作质量,防止差错事故,使免疫接种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现将本市近叁年在本院预防接种科预防接种儿童归纳,结果分析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2011至2013年在本院预防接种科门诊持《预防免疫接种证》。医生凭证免疫接种,并在证上登记免疫接种的疫苗名称、日期、疫苗批号等,并预哟下一次要免疫接种的疫苗及时间。其期间所接种的儿童。
1.2 方法 统计列表叁年儿童的预防接种人数及次数,以卫生部预防接咱工作规范中,国家免疫规划五种疫苗的免疫程序为标准,记录国家强制规定的儿童五苗合格接种率,自费自愿接种数,接种期内的不良反应儿童,论证探讨儿童预防接种的注意事项和不足之处,并提出改善意见。
2.2 持证儿童的免疫接种情况 持证儿童的“五苗”合格接种率都大于百分之九十九以上,基本不存在免疫空白和免疫薄弱人群。自费疫苗接种情况和疫苗价格与知识认识程度相关。
2.3 预防接种的副反应与疫苗注射品种相关,为发热和注射部位红肿等症状可以预见和告知,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出现危及生命和有严重后遗症,未发生注射疫苗后严重副反应而造成的公众影响事件。
3 讨论
中国自1978年实施国家免疫规划以来,全国减少麻疹、百日咳、白喉、脊髓灰质炎、结核、破伤风等6种疾病的发病人数共3亿人次,减少相关死亡400万人。预防接种是预防、控制乃至消灭针对传染性疾病的有效手段,为控制传染性疾病和保护人类健康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社会进步和医学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预防接种已成为控制传染性疾病的首选策略。随着国务院《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的颁布及国家扩大免疫规划政策的逐步实施, 公众对接受常规免疫接种也逐步由被动变为主动, 并逐渐向好方向发展,但还有待完备的地方,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3.1 宣传教育
随着免疫规划工作的发展和健康教育宣传力度的加大,儿童预防接种的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多,群众预防接种的认知和对预防接种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使与预防接种有关的引起公众关注的不良事件的发生几率似乎越来越高 ,但实际上真正属于疫苗异常反应的案例是十分罕见的 。因此,在作出明确诊断的同时必须给予受种儿童家长和公众明确的解释,正确引导大众传媒的渲染,避免引起公众疑虑和不必要的社会恐慌。
3.2 建立健全预防接种管理制度
只有完善的预防接种管理制度,才是安全有效接种的重要保障。计划免疫工作在开展之前,必须制定工作目标,这是做好计划免疫工作的前提。
3.3 严格警惕和控制副反应的发生
严格掌握接种禁忌症:
3.4.1 体温超过37.5℃的发热儿童不宜进行预防接种,应查明病因,治愈后再接种。
3.4.2 患牛皮癣、皮肤感染、严重皮炎、湿疹的儿童不宜接种,须待皮肤病痊愈后方可进行接种。
3.4.3 患有心脏病、肝炎、肾炎、活动性结核病的儿童不宜接种。
3.4.4 脑或神经系统发育不正常,有脑炎后遗症、癫痫病的儿童不宜接种。
3.4.5 重度营养不良,严重佝偻病、先天性免疫缺陷的儿童,不宜接种。
3.4.6 过敏体质及患哮喘、荨麻疹的儿童不宜接种。
3.4 掌握接种的一般反应及处理
让家长了解一定的接种反应,对接种工作的顺利开展是至关重要的,也是建立良好医需关系的重要保障。
局部反应 接种部位出现红晕、浸润并有轻度肿胀和疼痛。多在接种后12~24小时内发生,此反应一般在48~72小时内消退,很少持续3~4天,一般无需处理;红肿特别明显,直径>2.5m的给予75%酒精涂擦。
全身反应 全身症状轻的有疲倦感、头晕、周身不适,无需处理(应加强观察,必要时适当休息,多喝开水,注意保暖);重的则有头痛、发热(体温可达38.6℃以上)、寒战、恶心,甚至呕吐、腹痛、腹泻等,可作对症治疗。
预防接种后的护理
要注意休息,不要跑跳过多,2天内不要洗澡,避免感冒。
保护打针部位的清洁,不要用手搔抓,避免引起局部化脓感染。
参考文献:
[1] 卫生部.2005年《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
[2] 卫生部.2005年《预防接种工作规范》.
[3] 王陇德.预防接种实践与管理[p].2006,11,2.
儿科常见疾病预防篇7
【关键词】儿童;营养不良;原因;干预;分析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1.276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515-021营养不良诱因分析
儿童营养不良有很多原因,概括起来主要有饮食、疾病以及家庭因素等,下面对其逐一进行分析。
1.1饮食因素对于新生儿来讲应鼓励家长使用母乳喂养。据调查研究母乳中除了含有儿童生产发育所需的多种营养外,还含有多种抗体能够增强新生儿抵御病菌的能力,因此减少儿童疾病的发生保持良好的健康状况。尽量不要使用米糊等喂养新生儿,首先米糊的主要成分是淀粉,里面含有的脂肪、蛋白质等营养素较少,无法满足新生儿快速生长发育的需要;其次,由于新生儿的消化系统发育还不完善淀粉酶分解能力相对较弱,因此不能很好地吸收米糊中含有的营养,长时间下去会导致新生儿的营养不良。所以为了防止新生儿出现营养不良情况,应遵守母乳喂养为而主,米糊喂养为辅的原则进行喂养。
1.2疾病因素儿童体质相对较弱,如果平时未注意疾病预防或者照顾不慎很容易导致其患病。儿童一旦生病会严重影响其食欲,导致其食欲下降从而不能正常地摄入各类营养成分。另外,疾病本身还会影响儿童身体中各种消化酶的活性,降低其分解和吸收食物的能力,此时即便儿童摄入了食物也会导致食物中营养成分的流失。因此,父母应该做好儿童疾病的预防,定期接种传染疾病疫苗,平时照料应小心谨慎,尤其应帮助儿童进行体育运动,以达到增强体能的目的。另外,父母应掌握常见疾病的表现特征,从而能够及时发现儿童是否患病,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1.3家庭因素众所周知家庭对儿童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它不但影响儿童的心理、性格特点的形成,而且还对儿童的生长、发育带来显著影响。例如,儿童家庭生活水平质量较高,很显然能够满足儿童的多种需求,尤其在饮食需求方面。反之,儿童饮食不能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容易导致营养不良情况的出现。同时家庭和睦也是影响儿童营养不良很重要的原因,假设家庭不和睦父母经常吵闹,会增加儿童的不幸福感,父母也应陷入争吵中忽略了对儿童饮食的关注。由此可见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对儿童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除此之外,父母文化程度高低会影响儿童营养的摄入。据统计文化水平高的父母比文化水平低的父母更加注重儿童饮食的营养搭配,而且文化水平高的父母平时会学习妇幼保健知识,从而为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因此父母掌握有关儿童饮食搭配知识,通过调整饮食结构能够有效防止儿童偏食、厌食情况的发生。2儿童营养不良干预措施
2.1怀孕期间的干预怀孕期间孕妇应注意补充足量的叶酸和铁元素,以此为婴儿提供充足的血红蛋白合成成分,保证婴儿出生时维持适龄婴儿体重;孕妇还应补充适量的钙元素,一方面可以防止孕妇小腿抽搐等缺钙现象的发生,另一方面还能为婴儿骨骼、牙齿的形成提供充分的钙元素。除此之外,孕妇怀孕期间还应补充足够的蛋白质和各种微量元素,一般鼓励孕妇吃水果、蔬菜以及肉蛋类的食物。当然为了保险起见孕妇可以咨询医生,制定科学、合理的营养摄入计划,从而为婴儿健康的成长提供丰富的物质基础。
2.2婴幼儿期的干预
2.2.1重视母乳喂养、辅食添加以及营养教育为了延长婴儿母乳喂养时间,母亲应制定科学、合理的母乳喂养方案,通过参加孕妇咨询等活动,明确延长母乳喂养时间的具体实施方法,以此保证满足新生儿以及六个月时期的母乳需要;儿童摄入足量食物的前提下,母亲可以适当添加一些辅助食物,有效防止儿童厌食现象的发生,以此确保儿童均衡的摄入营养;另外,母亲应加强营养知识的学习,弥补儿童摄入营养时存在的不足,从而掌握科学喂养儿童的方法。
2.2.2注重微量元素的摄入微量元素是人体正常生产发育不可缺少的元素,虽然人体所需量不多,但是会严重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因此,儿童在六个月到五岁这个阶段一定应注重补充足量的维生素,前期主要通过母乳喂养结合辅助食物进行补充,当儿童五岁时主要通过食用各种蔬菜、水果等补充各项身体所需维生素。为了防止儿童患上痢疾、腹泻等疾病,平时应注重补充适量的锌元素,食物中如瘦肉末、蛋黄、鱼泥、动物肝、牡蛎、花生米粉、核桃仁粉等含有较多的锌元素母亲应进行合理的搭配,以此补充儿童生产所需的锌元素。当儿童已经患上了腹泻等疾病,应增加锌元素的补充量。另外,还应注重儿童铁元素的补充,不过补充铁元素并不是越多越好,否则将会给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带来影响,因此母亲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咨询医生制定合理的补铁计划。
2.2.3卫生干预卫生干预是一种间接干预,主要通过预防疾病的发生间接阻其对儿童食物摄取的影响。日常生活中父母应使儿童养成良好的饭前洗手、定期洗澡的习惯。同时注意控制儿童食物的种类,尤其应保证食物的卫生条件,因此防止儿童患上腹泻等疾病。
2.2.4其他干预措施例如儿童出生时应选择卫生条件较好,医疗水平较高的医院,以此保证儿童的顺利出生且不会感染其他疾病。这种干预措施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现在几乎儿童出生时父母都会选择医疗条件较好的医院。另外,这些干预措施都有明显的时间限制,只有在正确的时间段内选择合适的干预措施,才能发挥其最佳潜能,一般在儿童出生到满两周岁这个阶段是营养干预的关键时期,应引起父母的高度重视。3总结
综上所述,儿童影响不良产生的因素很多,尤其家庭因素应引起父母的高度重视,父母应根据儿童所处的生长、发育阶段选择合理的干预措施,以此减少儿童营养不良状况的发生。另外,国家相关部门应加大儿童营养不良方面的研究和资金投入,为父母选择科学、合理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参考文献
儿科常见疾病预防篇8
一、2013年工作总结
(一)、应急处置能力建设
在去年成功争创卫生应急示范县基础上,加强我市卫生应急体系建设,完成我市卫生应急能力评估调查工作,制定了《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应急预案》。加强我市卫生应急工作人员培训和演练,举办了卫生应急处置技术培训班,组织疾控中心、人民医院及相关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了“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应急处置演练。
(二)传染病防控
重点开展了人感染h7n9禽流感、麻疹、手足口病、乙肝、艾滋病、结核病、霍乱等重点传染病的防控工作,及时组建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和专家组,成立相应卫生应急防治队伍;制订了重点传染病防控预案,进行了防控技术培训。
(三)免疫规划工作
继续推进“免疫规划规范年”活动,推选市疾控中心预防接种门诊和市中医院产科预防接种室争创“群众满意预防接种门诊”。举办预防接种门诊综合技术、应急技术和消毒技术培训班,增强预防接种人员的责任意识,提高预防接种人员的技术能力。目前我市一类疫苗接种率均保持在98%以上,疫苗可预防的传染病发病率持续下降。15岁以下人群乙肝、百日咳、乙脑、流脑、新生儿破伤风、白喉、脊髓灰质炎报告发病率均为零;麻疹、流腮等传染病发病处于济宁市各县(市、区)低位。
(四)慢病管理工作
积极开展重性精神疾病、碘缺乏病防治、疟疾防治、死因监测等各项慢病管理工作;
(五)健康教育宣传
紧紧围绕卫生工作与健康教育工作目标任务,通过多种平台,积极开展健康知识、防病知识和卫生法律法规的宣传。根据不同季节、不同疾病发病情况,及时在电视台、电台、网站、报纸疾病预防控制信息和疫苗接种信息。普及重大传染病和常见、多发病防控知识,进一步提高居民群众健康知识水平和自我保健能力。
(六)皮防工作:拟定了《兖州市麻风性病 2013年度防治工作要点》,对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特别是基层医疗机构工作人员进行了麻风病、性病防治知识师资培训。
(七)实施儿童免费窝沟封闭预防龋齿,建立我市7-8岁适龄儿童免费窝沟封闭预防龋齿工作长效机制,减少儿童龋齿的发生,提高全市儿童口腔保健水平,
二、明年工作打算
1、推动建立疾控中心-综合医院-基层卫生单位“三位一体”的疾病防控新模式,理顺疾控中心、综合医疗机构、基层卫生单位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职责,形成互相合作、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2、加强接种门诊标准化建设,进一步提高疫苗安全性和接种率。科学设置,合理规划,全面推进数字化门诊建设。在2013年疾控中心完成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建设的基础上,推动全市12处预防接种门诊全部达到数字化门诊要求。
3、继续完善卫生应急机制,有效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一步健全卫生应急预警预报机制,提高预测、预报能力;逐步完善应急预案和有关技术方案,强化对暴发疫情的应急处置,防止扩散蔓延,确保不发生重大传染病疫情。
4、做好重点疾病的防控工作,加大疾病监测、疫苗接种、健康教育等工作力度,降低重点疾病的发病率。
5、加强技术培训,进一步提高疾病预防工作人员的工作水平和业务能力。
儿科常见疾病预防篇9
用知晓率描述产褥期妇女掌握婴幼儿喂养及疾病预防知识的现状;比较不同户口所在地产褥期妇女掌握婴幼儿喂养及疾病预防知识的现状及其相关知识获取途径及利用率,用r×c表检验。采用epidata3.02进行数据录入,导入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χ2检验分析,检验水准: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一般情况419例产褥期妇女年龄18~44岁,平均(26.74±4.38)岁,中位年龄26岁。户口所在地:城市205例(48.93%)、乡镇85例(20.29%)、农村129例(30.79%)。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18例(4.30%)、初中128例(30.55%)、高中及中专130例(31.03%)、大专及以上143例(34.13%)。职业:医务工作者10例(2.39%)、教师40例(9.55%)、公务员14例(3.34%)、个体75例(17.90%)、公司职员或工人53例(12.65%)、服务人员10例(2.39%)、临时工25例(5.97%)、无业157例(37.47%)、其他35例(8.35%)。
2.2产褥期妇女掌握婴幼儿喂养与疾病预防知识现状419例产褥期妇女对婴幼儿喂养及疾病预防知识总知晓率为37.06%,其中仅有4.06%知道果汁、蔬菜汁等的添加时间,11.69%了解预防佝偻病的措施,42.48%了解预防缺铁性贫血的措施,13.13%知道开始断奶的时间,能正确回答首选辅食者仅占18.62%。
2.3产褥期妇女获取婴幼儿喂养与疾病预防知识的途径及利用率城乡产褥期妇女获取婴幼儿喂养与疾病预防知识的途径及利用率不同,均为城市大于乡镇和农村,农村大于乡镇;除“保健培训”和“其他”2个项目外,城乡产褥期妇女获取婴幼儿喂养与疾病预防知识的途径及利用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褥期妇女获取婴幼儿喂养与疾病预防知识的途径均以“医务人员”告知为主要途径,“保健培训”利用率最低;但城市产褥期妇女获取婴幼儿喂养与疾病预防知识的途径及利用率以“报刊、书籍”次之,乡镇以“健康知识宣传册及资料”次之,农村则以“亲朋好友告知”、“报刊、书籍”、“健康知识宣传册及资料”次之,见表2。
3讨论
目前,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婴幼儿食品丰富多样,小儿营养不良患病率明显减少。但父母在婴幼儿喂养过程中表现出的不懂科学、不会喂养等因素,仍是影响婴幼儿生长、发育与健康成长不可忽视的大问题[4]。因此,医务人员应做好产前宣教,包括孕期营养与保健、母乳喂养知识与技能等[5],增加早期教育方面的内容,加大宣传力度,发挥儿童保健的预见性指导作用,将早期教育纳入儿童保健常规工作之中,向父母灌输儿童早期综合发展的理念,让每位儿童拥有一个良好的人生开端[6]。
3.1本次调查结果显示,4个月内婴幼儿最好的喂养方式的知晓率达70%以上,关于婴幼儿过敏应对的知晓率达90%以上,这说明母乳喂养的宣教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且反映出人们越来越强的保健意识。但产褥期妇女关于婴幼儿喂养和疾病预防知识仍相对缺乏,且对大部分知识的知晓率均低于50%,尤其以乡镇妇女表现突出。如辅食的添加时间,首选辅食,果汁、蔬菜汁等添加时间,开始断奶时间等知晓率均出现城市大于乡镇和农村的趋势,而过早或过晚添加辅食或断奶都会影响婴幼儿的生长、发育,且与婴幼儿的营养不良有关[7]。因此,保健人员需重点加强乡镇、农村产妇的健康教育工作,积极宣传和普及婴幼儿保健知识[8],使家长掌握正确的辅食添加及断奶时间,从而满足婴幼儿生长、发育的需要,使其健康成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和缺铁性贫血是婴幼儿常见疾病,家长对这两种疾病的患病原因及预防知识知晓率都较低,也基本呈城市大于乡镇和农村的趋势。有研究表明,儿童骨营养水平与维生素d摄入量及日晒时间密切相关,特别是4~6月龄婴儿需添加富含铁的泥状食物如含强化铁的米粉以补充铁营养[9-10]。因此,相关部门应普及相关疾病的患病原因及预防知识,倡导家长携带婴幼儿进行户外活动,接受阳光以补充维生素d,并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维生素d和钙剂,从而预防佝偻病。其次,应加大宣传力度,强化婴幼儿辅食,控制婴幼儿缺铁性贫血和营养不良的发生。
儿科常见疾病预防篇10
【关键词】手足口病;流行病学;防控措施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3-0158-02
手足口病(hfmd)是儿童常见传染性疾病,由多种肠道病毒感染引起,其主要症状表现为口腔黏膜、手、足皮肤疱疹,少数严重患者能引起心肌炎、无菌性脑膜炎、肺水肿等并发症,能引发患者死亡,多数患者疾病进程表现为自限性,预后良好[1]。资料显示,手足口病患者以1-3岁幼儿居多[2],多为学龄前儿童。为了了解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为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选取近年来我县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了流行病学特点,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本研究资料来源于我县“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发病时间为2010年1月-2015年12月,均符合卫生部下发的《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9)》[3] 诊断标准,对应人口资料来自“基本信息系统”以及县统计局提供的本时期内人口资料。各项防控措施情况来自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病控制科档案资料。
1.2方法 抽取县疾控监测报告信息系统终审卡手足口病患者资料,从发病患者性别、年龄分布、发病时间分布及个案调查等方面分析病例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探讨流行因素。针对手足口病采取的各项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
2结果
2.1发病基本情况 我县2010年1月到2015年12月手足口病发病共5124例,其中重症病例34例,无死亡病例,聚集性疫情18起,见表1。
2.2性别分布 2010年1月到2015年12月间,发病人群中,其中男2935例,女2189例,男性发病与女性发病例数之比为1.34:1,见表2。
2.3年龄分布 2010-2015年间,手足口病患者年龄以3岁幼儿居多,占比为24.0%,其次为2岁、1岁幼儿,分别占比22.7%和21.3%,患者最小年龄为月龄5个月,最大19岁,详见表3。
2.4 发病时间分布 从发病时间分布看,手足口病的发病从第二季度开始见多,到第三季度的7月份达到发病高峰,之后发病率逐月下降。见图1。
3 讨论
本组调查研究结果显示,2010年-2015年期间我县手足口病共发病5124例,重症病例较少,未发现死亡病例,其中2013年和2015年出现聚集性疫情高峰较多;从流行病学特点分析来看,我县手足口病的发病人群中以男童居多,发病年龄以3岁左右儿童占较大比例,发病时间分布上则主要集中在每年的第二、三季度,在7月份达到发病高峰期。
依据本县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点,我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采取了积极有效的防控措施。①做好防控预案工作。由于手足口病疫情来势凶猛,短期内可能患者人数迅速增加,因此,防疫站高度重视、充分准备,提前做好防控预案工作。从发生第一例疫情后,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牵头并由卫生防疫相关技术人员组成疫情督导小组,分赴各地进行防控措施的调查和落实工作。②防控物资的准备。进度第二季度开始,手足口病的发病人数逐渐增多,县政府分拨专项防控款项后,及时储备消毒液、防病毒药物等物资,并及时发放到各区域及乡镇,并要求各乡镇卫生院、防疫站储备一定的生石灰,以消毒患者排泄物[4]。③设立隔离区。随着疫情的爆发,由于门诊和住院患者会出现交叉感染,因此,在疫情爆发期专门设立隔离区,一般会抽取特定的卫生院作为传染病隔离区,并及时向全县宣传告知,让患者直接到规定医院就诊或住院。④严格控制传染源。在重点隔离医院区,要严格进行传染源的控制,要求住院患者进行病家终末消毒,门诊患者则要求家属控制患者外出,并确保患者的物品、排泄物进行及时消毒[5]。
此外,在开展以上防控措施的同时,防疫站要联合各幼托机构,在疫情爆发期实行进校严密查看制度,以尽可能的早发现、早控制、早治疗,疫情严重的可考虑临时放假,以避免在幼托机构内发生交叉感染。
参考文献:
[1]林雅萍,马桂君,陈凯,等.敦化市2010-2014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中国卫生工程学,2016,15(1):33-35.
[2]范明,黄飚,曲日胜.实用传染病学[m].吉林大学出版社,2012:362.
[3]江波,陈国平.寿县2008-2013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点分析[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15,21(3):176-177,202.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文章
儿科学导论教学中的应用与探讨 2022-12-04 16:50:19
高校中医儿科学融合教学模式 2022-11-28 11:12:52
融合教学法在儿科实习带教的应用效果 2022-10-09 14:40:13
儿科抗菌药物超药品使用说明书使用现况 2022-10-08 11:40:39
多媒体教学在新生儿科实习护士的应用 2022-10-02 09:43:16
中医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探讨 2022-09-15 08:4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