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就业方向十篇-欧洲杯买球平台

时间:2024-05-23 17:42:50

文化艺术就业方向

文化艺术就业方向篇1

【关键词】 就业导向;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艺术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一、播音主持专业艺术实践的价值及具体形式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诞生于20纪电视传媒飞速发展的时期,其专业设定本身即以实践性艺术展现为旨归,在长期的专业发展中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成果展示方式。与所有艺术类教学一样,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日常教学必须紧密地结合艺术实践,方能体现自身的学科特性,确保人才培养目标的实践性和应用导向性。正如天津美术学院院长姜陆教授指出的:“艺术教育有着自身的特殊规律, 实践性是艺术教学的基本特性, 也是培养艺术创新人才的不二法门。”[1]

具体而言,艺术实践的价值体现在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学过程的各个因素之中。于教学主体而言,艺术实践一方面能够提升学生学习新兴演播形式尤其是全新节目类型的主持能力,真正做到教学内容与行业发展的相互结合;另一方面,艺术实践更能鞭策专业教师积极了解和掌握业内新兴专业实践形式和行业发展热点,做到以行业实际促进教学内容的革新。于教学媒介而言,艺术实践对于新兴媒体,尤其是演播技术手段的关注,促成了教学硬件的更新换代,从技术手段上保证了播音主持教学的与时俱进。

播音与主持专业的艺术实践形式趋于多样化,如果以艺术实践的时空维度进行区分,我们可以将播音与主持专业的艺术实践形式分为教学环节内(校内)与教学环节外(校外)两大类,前者主要包括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成果展示,后者则内涵更为广泛,包括短期社会实践、毕业实习以及参与比赛等(表1)。

二、就业导向对民办院校播音主持专业艺术实践的重要意义

基于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对于大力发展民办教育事业的侧重,以及“十二五”规划中积极发展文化产业的政策环境。我国民办高校近年来集中开设了包括播音与主持艺术、视觉传达、文化产业创意管理在内的诸多艺术类专业。与公办院校不同,民办高校一方面缺乏理论素养深厚、教学经验丰富的专职师资力量,另一方面,在社会认可度上,又无法与知名公办院校相抗衡。因而,如何体现民办高校艺术类专业的办学特色,是摆在民办高校决策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较于鼓励学生在学历上继续深造或在艺术技能上不断自我开掘,多数民办高校更倾向于侧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对就业前景提前规划,以就业市场的实际需求作为调整教学内容重心的主要指标。在此意义上,就业导向对于民办院校艺术专业的办学方向,对校内外艺术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价值。它集中体现了民办高校实践性、复合型的人才培养目标,更在与就业实践接轨的层面上凸显出民办高校特色定位与办学优势。

具体到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以笔者所在的南京一所民办高校艺术系为例,就业导向对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艺术实践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利于建立市场需求数据库,调整实践类教学方向

明确艺术实践的就业导向性,就应当在教学环节中时刻以就业市场的变化作为调整实践类教学方向的根本依据,在此意义上,建立毕业生就业信息数据库,及时分析就业市场需求,就成为促进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艺术实践的重要手段之一。笔者所在的民办高校即以近三年为一个分析周期,统计毕业生就业去向,并形成数据汇总,分析就业市场需求(图1)。

(二)有利于比照就业信息,体现就业实践对接性

对于就业数据的分析不应仅停留在静态的、孤立的计算层面,而应在时间维度上对具体类别的就业需求进行动态性地比照分析,以期未雨绸缪地预测就业市场需求发展方向,在校外实践的促成机制中,体现就业需求与校外艺术实践活动之间的对接性。

笔者所在民办高校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的毕业去向,主要集中在文化事业单位、教育培训类公司、文化传媒类公司三大类,在汇总三年内各类别就业人数的基础上,还应当比照各年度同类用人单位的就业数据发展趋势,进而得到更有前瞻性的分析结论(图2)。

在2012年以来的数据汇总中,该民办高校播音主持专业毕业生因为社会一般认可度的限制,能够有机会进入广播电台等文化事业单位工作的学生并不占毕业生总量的绝对多数,而如少儿培训、广告传媒类公司则在就业市场中占有相对可观的比重。同时,通过比照分析近年主要就业方向,教育培训类、文化传媒类已逐渐成为民办高校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毕业就职的新兴增长点,这在客观上就要求系部在校内艺术实践中适当增加文案编辑、传媒策划方向的内容,并在课堂实践类环节中增加学生面对大众的讲授、灌输类口语表达等方面的练习比重。在实际操作中,笔者所在系部就通过邀请业内人士开设传媒类讲座、增设课堂口语讲授环节,组织学生赴乡镇中小学支教等形式,以充分迎合就业数据所体现出的市场需求,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三)有利于遵循就业规律,设立实践教学基地

就业导向对播音主持专业艺术实践的指导价值还体现在实践教学基地的具体设立上。在系统分析就业数据的前提下,艺术实践教学基地的设立应当在实践类型、实践方式等层面充分体现近年就业市场的新形势。同时还应充分发挥学校自身优势,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将学生赴专项基地艺术实践常规化、定期化,并以实践教学基地与校方双向考核的机制测评学生实践成绩。这样,在促进学生艺术实践积极性,树立民办高校播音与主持艺术毕业生的良好形象的同时,也可提升企业自身的知名度,进而在基地化艺术实践过程中真正实现校企双方的共赢。

三、播音主持专业艺术实践的改进措施

通过上文的分析,并参照本文选取的这一民办高校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办学实际,基于就业导向的实践意义,播音主持专业艺术实践的改进应当在教学环节前充分考虑人才市场就业岗位的实际需求;在教学环节中及时调整艺术实践形式,更要及时调整实践过程中的技术硬件;在教学环节后充分运用就业契合度的衡量价值对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以及教学环节的实际展开各个方面进行改进和加强。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密切关注技术设备的就业市场需求,及时更新教学硬件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毕业生除了应具备声、台、形、表各方面的艺术技能外,还应在节目制作过程中初步掌握基本的声像采集、编辑、加工等方面的设备操作技能。目前我国各级电视台、广播台以及网络流媒体的声像采集、编辑技术更新迅速,操作软件日新月异,这在客观上对教学培养与实际就业之间的衔接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于以接轨就业为办学特色的民办高校艺术专业更是如此。为此,民办高校艺术系部应设立专人定期统计就业市场中的设备操作技术性需求,在经费允许的基础上,以购买设备、软件升级等形式及时更新教学硬件。对于昂贵的大型设备,也可通过组织短期实习的形式对学生加以培训,以确保技术设备操作方面与就业市场相同步。

(二)大力支持学生参与各项赛事,形成“以赛促学”促进就业的长效机制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人才具备一定的形象消费特质,社会公众往往倾向于在建立对相关个人的形象辨识度之后,才开始进行艺术功底方面的认可。这在客观上使得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方面的人才首先应拥有展现自我形象的平台,才具备进一步展示自我艺术功底的机会;进而需要播音主持专业学生充分利用各种社会展示平台,在步入就业市场之前先行形成自我形象的社会认可度。目前开办于国内的诸如“中国主持梦”主持人大赛、中央电台央广网全国大学生主持人大赛、“赢在创意”华语广播栏目大赛以及全球华语网络主播大赛等知名赛事,并不设置苛刻的报名条件,这就为民办院校播音主持专业学生自由展现形象与才华提供了绝佳的契机。

为此,专业教师可以将参与定期举办的大型赛事作为相关课程的常设教学环节,在赛前有针对性地选拔、训练相关学生,及时做好参赛准备,以参赛成绩作为衡量课程参与度的指标之一,进而充分调动学生专业学习积极性。同时这也可使获奖学生能够凭借赛事奖励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形成以参赛促进就业的教学实践体系。在具体实施中,还应注意学生的不同学龄,促成不同年级的学生有选择性地参与赛事,最终形成大赛前集中选拔培训,赛后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以参赛促进教学――以赛促学的长效机制。

(三)拓宽艺术实践的涵盖面,培养复合型、宽口径播音主持艺术人才

针对目前就业市场对于播音与主持艺术人才需求量的持续下降,以及播音主持专业毕业生分流至文化产业、教育传媒等其他业务领域的客观现实(图2),民办高校在艺术实践方式以及课程设置上,应当秉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方向性原则”[2],不断拓宽艺术实践的涵盖面,在幼儿教育、文化产业创意、微博营销、公关媒体等多个方面创造艺术实践机会,促进播音与主持专业学生在上述领域实用技能的养成,积极创造就业机会。与之相对应,民办高校还应在教学环节充分体现文化素质与专业素质并重的基本原则,避免类似“文化素质课少,学生知识面窄”[3]情况的发生,真正将培养复合型、宽口径播音主持艺术人才的培养目标落到实处。

文化艺术就业方向篇2

[关键词]艺术类 高职院校 专业教学

[作者简介]刘信波(1969- ),女,湖南汉寿人,湖南艺术职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湖南 长沙 410012)

[课题项目]本文系湖南省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艺术类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与专业教学相结合探新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zja2012022)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1-0185-02

近几年来,在中央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政策支持下,我国的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产业获得了长足发展,特别是由于文化艺术产业的壮大发展促使文化艺术经济在国民经济的比重也有了前所未有的提升。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高质量的艺术人才短缺也成了文化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瓶颈,怎样来解决这一棘手问题?本文认为作为高素质艺术人才主要来源地的艺术类高职院校责无旁贷,应当承担起培养目前市场需要人才的重任,尤其是要尽快查明自身专业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必须与时俱进地把握文化产业市场化发展所需人才的动向,并能结合实际采取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合理措施。本文就当前艺术类高职院校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合理化意见,以期促使我国艺术类高职院校专业教学发展能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

一、与时俱进,调整专业结构

在当前的艺术类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中,以舞蹈专业为例,各高职院校的专业培养方向都趋向于舞蹈编导、舞蹈教育和舞蹈表演这三个方向。而按照原来的教学培养方案,我们虽然能按部就班地培养出一些优秀的三大舞蹈专业人才,但这样所谓的艺术人才在直接面对舞蹈专业的市场化需求方面还存在着很大距离,甚至部分艺术人才刚踏入社会很迷茫不知何去何从,感觉没有自己的立锥之地和发展空间。这样来看,当前艺术院校培养专业人才的方法和目标与文化产业市场需求严重脱钩,直接带来了两方面的严重后果:其一,由于我们艺术类高职院校专业设置过于单一、陈旧,结果花费很多人力、财力、物力辛辛苦苦培养出的艺术人才找不到理想的工作。甚至还有很大一部分艺术人才毕业之后因找不到糊口立足的工作不得不从事他业,白白浪费了自己的艺术特长。其二,由于快速发展的文化产业特别需要懂得文化市场前沿化的人才,能招进企业立马进入工作状态的人才,可现实情况是我们的文化艺术产业选进来的艺术专业人才往往都得培训一段时期才能上岗,这对企业来说一方面增加了企业的培训成本,另一方面又丧失了许多机会成本。对国家社会经济来说,非常不利于文化艺术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甚至有可能延缓我们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因而艺术类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培养方向必须要与时俱进、有所创新,开拓新的专业方向。

众所周知,艺术类高职院校专业的培养思路原本就是依据社会职业岗位或岗位群发展需要而设定的,是在社会职业进一步细化和分工的基础上衍生出的市场需求而设置和建设的,而不是普通本科院校培养人才的所谓宽口径、厚基础培养模式,不需要非常科学严谨地进行学科逻辑分析。因此,艺术类高职的专业建设必须紧跟社会市场的有效需求。但是,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艺术类高职设置的专业(方向)是依据一般职业高等教育规律设置的艺术类教育分类小分支。也就是说,经济社会市场上所迫切需要的艺术职业岗位人才没有直接导致艺术类高等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真要是那样的话,艺术类高职院校就会成为社会的一个培训机构而已。而经济社会市场所迫切需要的艺术职业人才必须要通过高职院校的学习提升改造,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艺术类高职院校职业教育也有其自身的规律,最基本的是遵循和体现了一般职业高等教育的规律,最为重要的是提供了艺术技能持续发展所必须依赖的深厚的艺术理论基础。我们很难想象,没有“乐理与视唱”这样的基础课程作支撑,音乐专业能培养出艺术大家;没有“舞蹈解剖学”这样微细的分支学科作理论指导,民族民间舞蹈专业怎么能获得长远的健康发展。

作为艺术类高职院校,面对国家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势头,为了能及时培养出符合当前文化产业市场急需的出色艺术专业人才,我们再也不能夜郎自大,墨守成规,不求进步,与文化产业市场的现实实际需求相脱节。各艺术类高职院校要不断重新审视自身的教育定位,要立足本地社会需求和地方特色历史文化优势,在自身教学体系中大胆舍弃不合时宜的旧专业,开拓新的特色专业方向,尤其要体现出地方艺术类高职院校为地方经济文化建设发展服务的特色价值。比如说,云南艺术学院在促进中国舞蹈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方面可谓独树一帜,培养出了特色专业人才,打造出了自己的品牌。特别是在云南省将丰厚的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确立为省级支柱产业、重点支持产业,并将之提高到对外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国际交流主要平台的战略高度后,云南的舞蹈文化市场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飞速发展阶段。而云南艺术学院拥有得天独厚的原生态的26个民间民族舞蹈文化资源,处于独有的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生态环境之中,天时地利人和,这一不可多得的形势为云南艺术学院舞蹈学院创新自身的办学特色、培养“领袖式”的舞蹈文化专业人才创造了机遇和条件。云南艺术学院也凭借云南舞蹈文化市场的蓬勃发展和旅游文化产业的繁荣,结合自身优势并秉承艺术类高职院校为地方文化经济建设服务的理念,积极主动开设旅游文化产业管理方向和能够推动艺术文化产业市场长足发展的艺术应用型专业方向,结果时势造英雄,很及时地培养出了一批“杨丽萍”式的舞蹈文化产业人才,特别是《丽水金沙》《云南映像》等优秀作品可谓是舞蹈文化产业市场的代表作,不仅为云南省舞蹈文化市场的繁荣发展作出了贡献,甚至说引领了全社会的文化产业及艺术类高职院校健康发展也不过分。

二、构建新型教学团队,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随着文化产业市场繁荣发展的快速步伐,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文化艺术产业的重要性也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很多艺术类高职院校为了改变培养的人才不适应社会发展需求这一势态,已经开始设置文化艺术产业市场所急需的新型学科专业,有的甚至设置了与产业文化市场经济相匹配的艺术应用型专业。但这些新型学科或艺术应用型专业方向与以往专业不同的是,要求学生掌握较强的舞蹈数字化技术以及应用能力,并且要求具备能用其他相关学科理论知识和计算机数字化技术很快整理出调查资料的素养,因此在专业设置上往往又都设置了许多跨学科跨专业的课程设置。这时候问题就出来了,以往教学团队的大多数教员都是教专业课实践性,很少涉及理论教学,理论知识不够全面系统,尤其缺乏较为扎实的相应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很难满足新型学科方向的教学需要,因此构建新型教学团队,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势在必行。

设置文化艺术产业市场所急需的新型学科专业方向,或者是与产业文化市场经济相匹配的艺术应用型专业,促使我们在最短的时间内调整原有的教学团队结构。在构建新的培养目标分配比重上,专业理论知识培养人员应多于专业课实践性教学人员,跨学科跨专业的教学人员应多于本专业只懂一门专业的教学人员。众所周知,文化艺术产业是新兴起的具有很大发展潜力的学科,它以管理学知识、领导学艺术为依托,以艺术学知识和原理为基础和原则,渗透融通心理学、营销学、经济学、艺术鉴赏学等诸多学科知识。艺术院校培养的文化产业艺术人才不仅要具备高超的艺术文化鉴赏水平,及时灵活地把握和理解相关政策的能力,同时还要具备策划、组织、协调等方面的管理经营能力。因此,为了能使新设立的专业方向的课程设置达到我们预期效果,在实际操作层面,就应该大力吸收更多跨学科、跨专业的教师融入实际教学中,特别是应和其他兄弟艺术院校建立互惠互利的合作机制,让我们的教师进行资源共享。

此外,对侧重于培养文化艺术产业市场所急需的应用型人才的专业方向,我们应在社会上聘请理论知识背景比较系统全面,同时又具备丰富的较突出的实践经验与能力的一线教员和教师;积极主动邀请其他兄弟艺术院校的教授、专家和学者,定期到院校参与教、学、研工作;最好能聘请在文化艺术产业市场上享有一定声誉,并具有较高文化知识背景的实践专家或工作者作为学院的日常顾问,来促进我们文化艺术教学与科研产业化水平的提高。面对新时期文化艺术产业市场的需求,对于我们专业方面较深厚的原有教师,很有必要进行进一步的继续教育培养,使他们不仅具有更深的艺术理论修养和更宽广的艺术文化视野,而且还让他们紧跟时展步伐,具备对文化艺术产业市场发展所需的敏锐洞察力。

三、加强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

对于艺术类高职学生来说,他们大多是通过高考或者艺术联考的考试合格之后,才到艺术类高职院校学习的,具有自己非常明确的职业规划,就是希望通过艺术类职业院校专业学习,系统掌握自己以后所从事的艺术类职业所需的专业知识,以便在社会上有立足之地。因此,绝大多数艺术类高职学生都非常注重专业课程学习,而对人文素质课程则置之不理,甚至经常逃课以避之。人文素质课程学习的缺失结果导致学生人文素质欠缺,艺术类高职学生自我控制能力往往较差,情绪容易随波逐流,综合素质不高,心理素质差,一遇到困难常常陷入不求进取的自我麻木状态而不知所措。

从文化艺术产业市场的发展需求来看,我们的培养目标应是全面发展的具有艺术特长的文化艺术人才,而不是仅具有某种职业技能或岗位能力的简单架构出来的“工具人”,因此,艺术类高职院校其职业性特征要求艺术类高职学生教育在专业知识传输的基础上,要彰显职业道德和人文精神的教育。

因此,我们要深入挖掘艺术专业本身所蕴涵的人文精神,在专业教学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教会学生如何正确做人与做事,让学生的人文素质与自身专业、未来的职场和职业生涯能顺利对接起来,努力寻找人文精神培养与艺术专业教育之间的最大有机融合点。比如说,工艺美术类服装专业在理论设计的实践环节,可以让学生组成团队共同完成裁剪、缝纫、制作等工艺流程的操作;装潢设计专业可以利用寒暑假让学生在社会上锻炼,磨炼学生的职业变化适应能力。这样人文精神渗透到了艺术专业课程的讲授过程中,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中不知不觉地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培养了学生严明的纪律性、团结互助协作和敬业精神等人文素养精神,何乐而不为呢?

[参考文献]

[1]北京舞蹈学院中国民族民间舞系.文舞相融 德艺双馨[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2]陈煜.关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语文学刊,2008(24).

[3]金玉萍,刘君莉.赏识教育在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09(17).

[4]潘志涛.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法[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文化艺术就业方向篇3

一、艺术传播与商业文化的含义和性质

(一)艺术传播的含义和性质

艺术传播是一个相对比较复杂的过程,从艺术的出现,到艺术的展现,再到艺术被人们所接受。艺术所涉及的领域很广,它所涉及的领域有:艺术创作、艺术欣赏、艺术扶植、艺术评估、艺术流通、艺术领导。其中艺术欣赏和艺术创作最为显著,艺术被传播开了,再到被接受了,那么艺术传播的大门就算是被打开了,这个过程都是有层次的,只有传播出去了,才有可能被接受。这就跟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一样,他的需要理论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它有一个层次结构,跟阶梯一样层层递进。它虽然是有层次的,但并不固定,每个人的需要层次不一样,视个人情况而定。需要的满足有这些规律,一是满足了一层需要之后,另一层需要才会出现;二是当你同时出现了几种需要时,都是先满足最迫切的需要,再逐次满足次迫切需要;三是低层次的需要满足后才会向高层次的需要发展。由此看来,人们的需要有很多很多,无非就是想向社会和自然证明自己的存在。艺术也一样,艺术是语言的另一种补充,举个例子,人们大笑我们就直到她一定是很开心的,哭一定是遇到不开心或者难过的事情了,说话的额声音很大可能是在说我很生气,焦急的时候会表现出手舞足蹈,艺术通过各种方式来展现它的生命力。

(二)商业文化的含义和性质

商业起源于商朝,商朝人们通过以物换物的方式进行交易,后来出现了货币,就开始货币交易,那时候的货币是贝壳类,比如海贝,骨贝,石贝,玉贝,铜贝。到了现代,科技发展迅猛,又有了线上和线下交易。大多学者将商业文化定义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有人则认为商业文化是商业和文化相结合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商业文化渗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商品的生产,商品的等价交换,交易的同时涉及到的消费者的心理以及服务者的心理。说起商业文化,香港的商业文化很值得一提,香港人的服务精神是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望尘莫及的。香港的服务行业就做的很好,他们恪守本分,尽量把自己分内的事情做好,其实也是在满足社会的需求,如果你做不好,那么你就会被社会给淘汰。在香港是没有尊卑之分的,人人平等。每个人都是顾己及人,想像一下你在咖啡店当服务生,怎样去做好服务呢,很简单,你只要想象一下,当你以消费者的身份出现在店里的时候,你想要享受怎样的服务,那你就怎样去服务别人。这种精神正是香港的精髓所在。

二、艺术传播与商业文化的内在?系

艺术的表现往往带有浓厚的个性表达色彩,即使是在向大众传播的过程中也依然保持了一定的个性;而商业文化包括商业制度、商业道德、商业策略等,商业面向大众,目的在于满足大多数人的需求,同时也实现自身获得利润的目的,偏向共性。传播这一行为的本身就在于增加受众,这一点与商业扩大市场的特性存在一致性。由此可以看出,艺术传播和商业文化是可以融合在一起的。文化产业就是二者之间的一条纽带。就我国目前国情而言,文化产业发展迅猛,前景广阔,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将在未来刺激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文化产业首先仍然属于商业的范畴,任何一种商业形式都包含一定的商业文化。其次,文化产业是商业中一种特殊的产业,表现在与消费者的精神生活息息相关,肩负了向大众传播信息、知识和艺术的使命。因此,文化产业会是艺术传播和商业传播的一条重要纽带。

三、消除艺术传播与商业文化之间的矛盾,促进两者和谐发展

文化艺术就业方向篇4

在美术资助政策方面,法国也保持着国家主导的传统,在后来的发展中,进行了地方分权治理的改善。正是这种国家对美术发展的重视,造就了法兰西艺术的繁荣,也保护了其民族的艺术传统。法国对文化艺术的统一管理理念,与中国的政治体制和文化管理模式,有着一定的相似性。了解法国美术资助政策的历史和变化,对帮助完善中国的美术资助政策,繁荣中国的美术事业,有重大的启示作用。

一、法国美术资助政策的传统

法国自从1959年成立文化事务部以来,其文化政策一直执行中央干预的文化管理理念,由文化部代表国家对文化事务统一管理。这表现在艺术资助上,就是国家是文化艺术的主要投资者,文化部是文化艺术资金的分配者,国家通过经济手段协调各门类、各地域艺术平衡发展。大卢浮宫博物馆、巴士底歌剧院就诞生于密特朗的“大工程计划”。如皮埃尔·穆里尼埃言,国家通过“确立文化领域的各项标准、各种准则,来影响文化领域的价值标准和导向。国家建立起一整套‘客观’的价值体系,并以此为依据从财政上给予资助。”以2002年为例,法国全国的文化财政支出是60亿欧元左右,包括26亿欧元的文化部和文化交流支出和36亿欧元的其他文化支出。

法国的美术资助政策同其他文化艺术资助政策一样,也有着国家干预、资助美术的传统,其历史可以上溯到皇室赞助美术时期。创建于19世纪的美术司,就履行着国家干预美术的职责:“以国家的核心角色为标志,以促进和组织知识(法兰西艺术学院、国家图书馆)和艺术(国家歌剧院、卢浮宫博物馆)和文化,逐步完善国家文化行政管理结构和文化预算。”从历史上看,法国的美术资助主要有三个来源:皇室、学院和国家财政。

皇室介入美术从16世纪的法国文艺复兴开始,弗朗索瓦一世是国家干预美术的肇始,他所在的时期,达·芬奇等艺术家都得到过其赞助,而且他还对卢浮宫进行了扩建,并大量收藏艺术品。他对包括美术在内的文化艺术领域的资助和扩展,是为了在文化上树立法兰西的威望,以文化身份和影响力树立法兰西民族国家的地位。

学院制度的确立,则真正让资助对法国美术繁荣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皇家美术学院和法兰西学院是其代表。1648年法兰西雕刻绘画学院成立,后与一所公立学校合并称为皇家美术学院。法兰西学院成立于1795年,其下属五个学术院之一法兰西美术院成立于1816年,皇家美术学院并入其中。皇家美术学院后来获得皇家特许权的注册,1655年获得国王特许的资金,1656年,学院搬入卢浮宫成为皇家机构。“参照法兰西学院设40名院士,皇家绘画和雕刻学院设30名院士,赋予他们特权,艺术家不再作为手工艺人,而是作为‘有学问的人’,获得各种头衔,后学院增设王家奖学金,帮助家境贫寒的学生,王家拨款也增加4000镑,甚至停止收学费。”

这样,艺术家就成为皇家供养的特权人士。17世纪的法国财政大臣柯尔贝建立了学院制度的一系列细则,使美术学院制度向细致化、规范化发展。他将所有宫廷特许画家都纳入学院,并将学院院士划分等级。将所有的美术资源和权力集中于皇权之下,以国家力量推动美术消费品向皇室产业发展。于此同时,国家美术学院开始规范学院艺术风格,以古典主义风格来代表法国国家美术形象。此种学院制度,虽然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艺术家的生计问题,但也对艺术家产生了限制,比如:皇家学院的艺术家不能随便出售和展示作品,在艺术风格上,艺术家要遵循统一的古典主义风格。

随着法国大革命的结束,国家对美术的干预和资助理念,不再是为皇权和君主服务,而是作为民族文化的遗产,作为公民共同享有的文化财产而同样受到国家的重视和保护,而这其中,国家美术的最重要表现方式就是兴建公共博物馆、美术馆。以美术馆、博物馆来保存国家艺术品,并向公众开放,这既延续了民族国家的艺术精神,也扩大了国家美术的影响。这其中的资助,主要是通过国家财政资助的方式完成。

1959年,法国文化部成立后,对造型艺术、视觉艺术等与美术相关的艺术门类而言,影响最直接的资助政策是“百分比”计划,即将财政收入的1%投入文化艺术领域,支持其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后,法国的文化财政预算保持增长,逐渐接近这个目标。1995年法国的文化经费预算为134.55亿法郎,占国家财政预算的0.95%。到2001年,文化部的预算达167.2亿法郎,比1995年增长了24.3%,同时设立了由艺术家、建筑师组成的“百分之一国立委员会”,给艺术家提供工作机会和经济来源。艺术家一旦获得官方艺术家联盟的会员资格,就成为一名国家公务员,获得收入保证,其收入直接由政府补助。这样艺术家的创作可以减少自由市场的竞争压力。视觉艺术、造型艺术从此计划中获益良多。国家增设造型艺术评议会,将艺术家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建造艺术家画室,提供艺术家奖学金和游学资助,补助创作计划,改善艺术家和政府关系。不仅如此,还在财税政策方面给予艺术品优惠,减免所得税和增值税,并制定了企业赞助政策。

二、法国美术资助的分权改良

纵观法国美术资助的整个历史,可以看到其鲜明的理念,就是国家对文化艺术的干预和管理。这加强了艺术创作的凝聚力,有利于文化艺术以整体的方式得到传承,但是,正如前文所提到的,其中的弊端是减弱了艺术家自由创作的能力。正因为此,在法国现代历史上,对美术资助上进行了分权、分散的改善,让地方政府也参与美术等文化艺术的管理和资助。

从马尔罗时期开始,美术赞助政策上也开始放权给地方,改变了全部由中央政府拨款的局面,地方公共资金开始进入文化艺术领域。在《地方行政机构权限分配法》中规定:“地方各级行政机构与国家一起,……共同促进经济、社会、卫生、文化和科学的发展。”法国文化政策里的权力分散,指对文化艺术管理从中央向地方分权,财政投入从巴黎向各地方分散。受此政策理念影响,美术资助方面,表现为各地方行政机构也加大了对文化事业的投入。“法国文化部的研究报告显示,1978年法国对文化事业的投资占总投入的51.5%,市镇投资占42.2%。到1993年,这一比例反了过来,各地方行政机构的投资占公共投资的50.3%,而国家只占49.70%。”国家向地方的分权,使得地方政府的投入构成了法国美术资助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地方资助的加入,增添了文化多元性。

另一方面,国家美术资助的范围也开始分散,不再局限于巴黎,而是向全国、向地方分散。法国在马尔罗担任文化部长时期,在各地成立文化艺术中心(或称文化之家)来实现中央财政对文化艺术的资助。为了普及文化艺术,在国家财政支持下,各省在人口超过十万的城市设立文化之家。这些文化之家提供公共艺术讲座,举办公共艺术展览,在发展地方美术、培养地方艺术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是,中央并未将文化的“立法权”、“管理权”真正完全下放给地方,而是形成了和地方的多级合作关系。国家一方面给地方提供财政和欧洲杯买球平台的技术支持,帮助地方行政机构建立美术机构,另一方面和地方合作投资共同资助美术活动。在这种理念指导下,法国中央和地方文化机构间以“合同政策”的方式进行合作。此种方式的第一次试行来自于1974年的文化部长m.居伊。“合同政策”的方式是指,“地方文化机构在合同中明确指出自己在一个特定的时期内将采取的文化艺术方针,以及将实施的计划和完成这一计划所需要的经费。文化部的代表在合同中注明文化部批予的经费数额。”“合同制”改变了以前美术资助的津贴方式,合作使得艺术资助更有效率,更能集中发挥资助的作用。

三、法国美术资助政策的启示

国家对美术发展的重视,造就了法兰西艺术的繁荣,也保护了其民族的艺术传统,分权资助和管理的改良,为法兰西的民族美术增添了新的活力。在众多发达国家中,法国的国家财政直接向文化艺术拨款政策,和中国国家干预管理文化艺术,由国家直接财政投入资助美术有着一定的相似性。法国国家美术资助政策经历了历届文化部的试行,国家资助对造型艺术、视觉艺术等所起的促进作用和束缚同时并存。因此,考察法国美术的资助政策,对中国美术资助政策有着很大的启示作用。

第一,加大政府对美术等传统艺术的财政投入。法国的“百分比艺术资助”制度保证了法国每年财政对文化艺术的大量投入,每年递增的文化艺术财政投入,尤其是对视觉艺术、造型艺术的投入,保证了美术的独立、繁荣发展。正是因为法国对文化艺术的高度重视,以及长期大量经费的投入,法国的美术在面对商业和消费主义大潮的文化产品时,表现出强烈的古典传统和民族特色,而不必受商业的因素影响而被外来文化所同化。

第二,以公共财政的方式进行美术资助,以合同方式进行管理。国家的直接财政投入,可以增强文化凝聚力,树立国家整体文化形象,传承本民族文化,但资金投入也会产生艺术家为国家创作的后果,对艺术家自由创作产生潜在的干预作用。对于接受了国家资助的艺术家,有可能减弱对市场和大众的灵敏度,也减弱了锐意创新的原动力,会出现文化发展停滞的问题。对于西方发达国家而言,公共财政的作用主要在调整市场的无序和失灵带来的损害。对于我国而言,由于存在政府资助的过度干预和管理的负面作用,要以公共财政的方式克服政府的过度干预和政府失灵的情形。政府作为艺术的资助者、投入者,但不应成为唯一的管理者,而要打开大门,将更多的艺术社会机构纳入进来,以其多样化为艺术创作注入活力,并形成对资助资金的有效监管。以市场的方式有效配置资源,让国家财政资助得到更合理的运用。

第三,实行中央向地方分散投入的资助方式。法国从1982年起,制定了“文化分散政策”,将财政资助的资金和设施建设,由以前的集中于巴黎向地方分散,扩大了地方政府在文化艺术方面参与的积极性。“希拉克总统在1995年上任不久又宣布了两项重要决定:在他任职期间,不在巴黎开工大型文化工程;把文化经费提高到国家预算的1%。文化部也宣布了两条重要措施:今后10年中,政府三分之二的文化投资用于外省;重要的文化设施大部分建在外省。”这样做的好处是:一方面,带动了地方艺术事业的发展。法国的省会城市和一些大城市的艺术事业得到发展机会,成为重要文化机构的所在地,比如“里昂、圣艾蒂安和格勒诺布尔的现代艺术博物馆、尼斯的马蒂斯展览馆等”。另一方面,地方艺术事业的发展,也增强了地方政府对艺术投入的积极性,1993年,地方对艺术的投入超过国家,占50.3%。

法国的这种分散投入的艺术资助模式非常值得中国美术资助政策的借鉴。中国的艺术资助同早前的法国一样,集中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无论是大型的公共艺术设施,还是艺术人才都是如此。过于集中的艺术资源和资金,会导致艺术创作受地域趋同影响,减弱创作的活力和减少风格的多样化。过于集中的资助政策,也会让少数大城市的艺术家掌握话语权,减少了后起之秀参与对话的机会。同时,中央政府承担主要艺术资助财政投入,减弱了地方政府参与艺术事务建设主动性,这样也让地方政府缺少建设艺术事业的责任感。如果学习法国,采取中央和地方合作资助的方式,既能减轻中央政府的财政负担,也能调动地方政府的参与积极性,让具有地域特色的艺术事业得到蓬勃发展。

第四,扩大对艺术品财税优惠政策的范围,鼓励企业、社会力量参与艺术赞助和捐赠。法国在财税政策上,一方面直接减免艺术品的增值税和附加税,以鼓励艺术品的创作生产,另一方面,制定减税政策鼓励企业对艺术发展提供帮助。如支持艺术事业的企业可以享受约3%的税收优惠。建立艺术基金会是许多法国企业的选择,既可获得减税优惠,又可提升欧洲杯投注官网的文化品牌。如卡地亚基金会资助造型艺术、路易·威登赞助抽象艺术等。企业赞助是法国私人艺术基金会的重要资金来源。2002年,有大约1.95亿欧元用于艺术赞助,这包括2665个注册项目、一千多家企业。

文化艺术就业方向篇5

迈克尔·杰克逊的“history”世界巡演于1996年9月7日开始,巡演横跨全球五大洲35个国家56座城市,共举办82场,共吸引450万歌迷到现场观看,平均每场演唱会观众人数达到54878,可谓史上最大规模的主题巡演之一。迈克尔·杰克逊演唱会之所以有如此的号召力,首先得益于迈克尔·杰克逊在流行音乐界的超级影响力,更为重要的是,杰克逊的制作团队将每次演唱会装扮成为炫美的视听盛宴。

现代演唱会,将音乐、舞蹈、舞台美术、文学、设计、影视等艺术因素综合在内,不断冲击着观众的视听;同时,作为独立的艺术行为,在操作过程中,为了营造强烈的视听效果,现场的场景制作、灯光效果、道具、荧幕变换,到最后的烟花燃放等,制作者都试图通过对先进技术、设备的运用,带给观者以不同凡响的审美享受。透过迈克尔·杰克逊的演唱会,可以发现当代艺术发展的某些共通趋向。

一、艺术发展的时代趋向

迈克尔·杰克逊演唱会作为独立的艺术创作,通过团队的集体智慧,将杰克逊对艺术(主要是音乐、舞蹈)的理解以及他的艺术观念,以演唱会这一形式表现出来。迈克尔·杰克逊演唱会所透露出的现当代艺术发展的共同趋向,具体表现为:

(一)艺术发展的综合趋向走向深入

此处的“综合”是指,始自门类艺术之间的相互影响,一方面,门类艺术吸收其它门类艺术的形式元素来补充发展自己,形成新的风格,如文人画,以绘画为主体融合诗歌、书法、篆刻艺术元素,形成特色鲜明的艺术特征;另一方面,在综合吸收各种门类艺术形式基础之上,又有新的门类艺术形成,是综合诸多门类艺术元素而形成的新的艺术门类,如戏曲艺术,综合了舞蹈、音乐、文学、美术、设计等门类艺术元素而形成的表演艺术;电影艺术,更是综合了文学、舞蹈、音乐、美术、戏剧、设计、摄影等在内。随着艺术史的演进发展,艺术门类越来越丰富,越到后来出现的门类艺术也就更多包含了其它门类艺术元素,艺术的综合趋向发展越来越明显。

相比古典艺术时期,当艺术史推进到现代阶段,这种综合趋向明显走向了深入。综合趋向的深入化发展具体表现为:(1)艺术表现中形式因素的突出。20世纪初克莱夫·贝尔提出“‘有意味的形式’是艺术作品的本质属性。”[1]之后,苏珊·朗格开始提倡“艺术品本质上就是一种表现情感的形式。”[2]艺术即形式理论的提出,是两位艺术理论家对当时艺术发展走向的合理解读。二者的理论加深了形式主义美学对艺术发展的影响,使艺术形式成为现当代艺术表现中尤为注重的部分。艺术形式具有了独立的审美趣味,并且成为艺术表现的重点,门类艺术之间出现的形式上的相互借鉴也就更为频繁了。(2)居于主流地位的门类艺术所显现出的综合性特征。20世纪以来,电影电视艺术与设计艺术逐步发展成为现当代艺术史的主流形态,这两种艺术是诸多门类艺术形式综合建构的。电影艺术是“音乐、画面、色彩、动作等综合建构的艺术,源远流长的多种艺术类型共同支撑着电影独特的镜像美感。”[4]设计艺术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门类艺术,设计艺术就是将艺术的形式、美感结合社会、文化、经济、市场、科技等诸多方面因素,再现于我们生活的设计之中,使之不但具有审美功能,还具有实用功能。以这两种门类艺术为引领,现当代艺术的综合性趋向发展越来越明显。

(二)艺术与技术的结合日趋紧密

由古典步入到现代,艺术史的发展虽然仍遵循着自身的模式向前推进,但是随着科学与技术社会化的深入,经济基础经过三次科学与技术革命的洗礼,已经与古典时期的状况产生了巨大差异。经济基础的剧变必然引起上层建筑的转换,这种剧变对上层建筑的影响日益突显出来。艺术与影响自身发展的外部因素产生了相比古典时期更为紧密的联系,具体表现为艺术与技术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技术对艺术的影响越来越明显,有时技术甚至会侵占艺术表现的空间,成为艺术表现的主题之一。

迈克尔·杰克逊德国汉堡演唱会,无疑就是技术与艺术紧密结合的范例。开始时,舞台大屏幕运用动画技术展示迈克尔·杰克逊的巡演历程,紧接着燃放礼花唤起观众的激情;视角转至舞台,主角华丽出场,配合以极佳的声光电效果,加之舞台干冰的运用,塑造了一个美轮美奂的境界。从舞美设计,演员服装、舞台动作,到现场摄影镜头的转换,捕捉最佳视觉效果;再到迈克尔·杰克逊的表演,技术与艺术完美结合,献给观众一场视听盛宴。再如安东尼·卡梅隆的3d电影巨制《阿凡达》,电影艺术的本质特征“电影性”是“电影的叙事因素与影像因素的完美结合”[4],而此部电影最大的成就不是叙事因素与影像因素的完美结合,而是影像因素超越叙事因素成为电影的主要表现,剧中大量运用的3d技术,带给观者以前所未有的视听效果,获得观众的热烈欢迎。技术因素融入电影艺术,为电影艺术的发展提供新的思维方式与发展方向。

二、艺术的通俗化与城市生活

迈克尔·杰克逊的演唱会,深刻体现了当代艺术发展的趋向。虽然当代艺术缺少了古典艺术时期的厚重感,但当代艺术的活力与激越却是前所未有的。艺术发展综合趋向的深入意味着艺术通俗化的发展,通过综合各种形式元素,艺术试图与社会文化相结合,吸引更广范围的人群。艺术的通俗化扩大了艺术的受众范围,为艺术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接受群体的扩大使得受众以不可忽视的力量介入到艺术创作过程,成为艺术创作不可忽略的重要部分。艺术与技术的紧密结合,更使得艺术创新与技术革新紧密联系起来,技术先进的区域总是引领艺术的时代走向,这就使得前卫艺术总是与现代城市生活不可分离。艺术的创新不再只依靠艺术本体内部发掘的可能因素,同时开始关注技术革新为艺术表现带来的广阔空间。

艺术的通俗化与通俗文化的发展密切相关。“在现代和后现代的文化类型中,通俗文化表现为流行文化或大众文化,它以现代都市为中心,通过文化工业的产生、现代传媒的散播而成为城市居民消费的文化产品。”[5]艺术是深受文化影响的,通俗文化影响下的艺术发展必然出现通俗化的艺术形态,“现代文化中的高与低、艺术与通俗文化的对立则表现为现代主义精英艺术、先锋艺术与流行文化、大众文化之间的对立”[5],也就是说,艺术通俗化的具体表现为受流行文化或大众文化影响艺术形态的盛行。这类艺术形态以现代都市为中心,靠近居民的消费生活,最佳代表莫过于好莱坞的电影和无所不在的广告,它们集现代社会的技术、文化、艺术、商业、传媒、产品制造为一体,通过机械复制和文化工业批量生产转化而成为流行的、大众的通俗文化的一部分。并且,自20世纪50年代之后,“在重建艺术与生活的联系的艺术方向中,现代文化中的流行文化,或大众文化就开始源源不断地进入各种艺术流派和许多艺术家的作品之中,从而使西方的现代艺术又在一个新的层面上重新建构了艺术与通俗文化的关系,或者说通俗文化又在艺术中得到了新的阐释。这种新的关系、新的阐释表现为波普艺术”[5],波普艺术通过对当下流行文化中的文本、图像、物品和艺术符号的挪用,不改动原有对象的主要特征,然后通过拼贴、复制、并置、放大等手法,使日常生活中的流行文化在向艺术的转换中发生语义的畸变。由此我们可以认定,以电影艺术和设计艺术为主要艺术门类,波普艺术等大众型艺术为代表,成为艺术通俗化的主要表现形态。

转贴于

阿瑟·c丹托在《普通物品的转化》一书中提出,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早期的前卫艺术家所努力克服的两个界限:一是高级艺术与低俗艺术图像之间的界线,一是作为艺术品的物品与作为日常文化一部分的普通物品(但是后者在那时为止还没有被认为是艺术)之间的界线。[6]对这两个界线的克服,深刻体现了艺术发展的通俗化倾向,一方面艺术将流行文化引入自己的视域,另方面艺术努力拉近与日常生活的距离。同时,这两个方面又是相辅相成的,“把流行文化引入艺术,无疑是新一代艺术家们企图填平由现代主义艺术构建的日常生活与艺术的鸿沟”[5];欲填平日常生活与艺术的鸿沟,就必须以流行文化为中介,对艺术进行改造,前者是手段,后者是目的。

拉近艺术与日常生活的距离,这里的“日常生活”特指现代城市生活。因为从农业文明跨入工业文明,城市化进程成为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而城市生活也就成为社会生活的主流趋向。另外,由于艺术发展与技术的紧密结合,只有在现代化的城市,艺术与技术的结合才能获得更多的机会,技术对艺术发展的影响才能更为明显的凸现出来。艺术发展的时代趋向演化为艺术的通俗化与城市生活的互动关系,艺术的通俗化为现代城市带来了一个艺术化的世界。

三、城市生活的艺术化

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的社会化工业大生产使得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生活日渐成为人类社会生活的主流形态。艺术发展综合趋向的深入以及艺术与技术的紧密结合,使得艺术社会化(即通俗化)的程度逐步深入,艺术成为人类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给人类的日常生活带来精神愉悦与审美享受。现代的城市生活充溢着诸多的艺术行为,演唱会、艺术展、广告、工业设计等等,艺术以多维的形式进入到城市生活的每个角落,城市生活逐渐成为一个艺术化的生活。城市生活的艺术化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日常生活的审美化

所谓“日常生活审美化”,就是直接将“审美的态度”引进现实生活,大众的日常生活被越来越多的“艺术的品质”所充满。[7]日常生活的审美化表现为两方面,一是大众身体与日常物性生活的表面美化;另一方面是深入人类内心生活世界的美化。但在艺术通俗化的发展趋向之下,日常生活审美化更主要的表现为第一个方面。

大众身体与日常物性生活的表面美化主要是一种“物质的审美化”,也就是人们日常生活所接触到的物品,几乎都经过了审美的改造,成为人们艺术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经过审美创造的时装、首饰对人类身体的包装,到工业设计、工艺品和装饰品的“外在成品”存在,从室内装璜、城市建筑、都市规划的“空间结构”,再到包装、陈列和编辑图像的“视觉表象”,都体现出一种对日常生活的审美关怀。同时,不仅普通大众的日常生活极其周遭环境都得到了根本的审美改观,而且,就连人自身,只能属于每个自己的“身体”,也难逃大众化审美设计的捕捉。并且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日程生活审美化加快了进程,大众可以将审美的态度直接引进现实生活,这也就意味着审美的泛化。审美的泛化同样影响到艺术创作,阿瑟·c丹托这样形容说:“艺术品不再需要多少技能来制作。它们不再需要艺术家——任何人都可以‘做’艺术品。绘画和雕塑按照传统所理解的,越来越不处于中心地位。在这种时代里任何事都是可以的。”[6]

(二)艺术创作由自我娱乐转向大众娱乐

王林提出:“(后现代主义艺术的出现)首先是艺术资源的扩大,技艺性、形态化的现代艺术从精英状态中出走,艺术不再和生活对抗和公众对抗,而是立足于迅速变化的生活和公众之中,去反省生活并影响公众。”[5]也就是说,现代社会的通俗化艺术与古典艺术时期的精英艺术有着本质的区别。后现代主义语境下的艺术发展,其主流形态表现为通俗化的大众艺术,而此类艺术所面向的对象主体是人民大众,不再是古典艺术时期艺术所面对的精英阶层,艺术与生活之间的界限开始消融,艺术由精英阶层的自我娱乐转向大众娱乐。

古典艺术时期,艺术的主流形态一般由宫廷和文人主导。掌握国家权力的统治阶级,利用艺术来巩固自己的统治,艺术风格往往表现为威严、宏伟、严谨和理性。文人则自视清高,艺术创作多是抒发自己情感,只在文人阶层这一小圈子里流行,这种艺术的风格形态多优美、纤秀、高雅。宫廷艺术与精英艺术多是统治阶级的自我娱乐,在民间流行的通俗艺术,虽然一直存在,但在现代艺术阶段之前,尚未占据到艺术史的主流形态。进入到现代艺术阶段后,“艺术与日常生活之间的界限开始崩塌了”[7],由此,艺术也开始转向了大众娱乐。

由于大众对艺术行为的不断介入,“大众趣味(taste)将适于日常生活环境的各种精神气质图示用于正统艺术作品,因而进行了对艺术事物向生活事物的系统化约”[8],大众的审美对艺术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同样,德国接受美学家伊瑟尔提出“隐含的读者”概念,其实就是为说明在艺术创作过程中,艺术家有意无意都会考虑到自己的艺术作品将会被哪种社会阶层、社会群体所接受,在后现代语境下,大众审美成为艺术创作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这皆是因为现代艺术以娱乐大众为旨归。

(三)艺术发展的产业化

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出现了一种新的文化现象,即收音机、留音机、电影的问世,这一现象的出现带来艺术形态的变化,歌唱艺术、表演艺术、文学艺术等艺术品不再是一次性存在,而是可以批量生产和储存的,使得这些艺术品共享化、大众化,提高艺术形态的社会知名度和地位,这些表明了西方艺术产业初现雏形。由此可见,艺术产业的出现促进了艺术品共享化、大众化,也就是艺术社会化的实现过程。“艺术产业的本质特征在于它是从事物质和精神文化产品的生产、流通和以文化为内涵的各种服务活动或部门的结合。”[8]艺术产业是一种综合性的行业,是现代科技、工业、商业、艺术、文化相结合的产物。迈克尔·杰克逊的演唱会从前期的制作、宣传到最终舞台表演结束再到后期的艺术与商业运营,就是一个典型的艺术产业化过程。

一次成功的演唱会不仅仅取决于演唱会主角的出色演出,到场观众的数量、演唱会运营的收益、电视转播的数量等等都是重要的衡量标准。为了成为最为成功的演唱会,制作团队在演唱会开始之前,要进行大量的广告宣传,利用媒体造势以吸引众人眼球,以获得最佳的上座率;还有现场演出的电视直播,电视观众的收视率;现场演出要极尽华丽,每个细节都要经过精心的设计,舞台美术、动作、音响、配乐、道具等等对众多元素进行借用;演唱会结束之后的碟片发型、纪念物品拍卖等,完全是一个产业化的经营过程。

在现代化的城市生活中,不仅仅是演唱会,艺术展览、电影首映、话剧音乐会策划宣传以及当下流行的选秀活动、明星制造、综艺节目等等都是艺术产业的组成部分,也是现代城市生活艺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与城市生活、经济环境、文化传媒、技术发展建立了密切联系,艺术产业化发展已经成为一种潮流,既引导了艺术的时代走向,又建立了一个充溢艺术的生活世界。

文化艺术就业方向篇6

一、艺术生产古已有之

广义的生产包括人类对物质、精神财富的创造与人自身的生育,狭义的生产则指创造物质财富的活动。众所周知,艺术从来就不是产生、发展在真空环境中的纯粹的精神活动,不存在脱离物质与社会的艺术创作,古希腊时期就出现了艺术生产,当时认为艺术是体力活动,与作为脑力活动——若有神助的诗歌对立,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属于生产。杜威就认为古希腊的艺术为生产性的制作活动。即使到了文艺复兴时期,存在于接受订件的作坊中的艺术创作还是摆脱不了诸如材料、赞助人、报酬等条件与社会环境,艺术创作的题材、含义风格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状况与赞助人的趣味。艺术作品就是特定社会环境中艺术家及其创作技巧与消费者(赞助人或收藏家)合力的产物。因此可以说:拉斐尔只是社会分工的一份子。总之,但凡艺术创作,都有其物质生产性质,从原始艺术出现到工业社会之前这段漫长时期的艺术活动,其在生产与消费或创作与接受的社会环境中,以其技巧的不断成熟、演变而逐步演变、丰富。纵使西方古典艺术有其艺术生产的属性,但如本雅明所言,其特质都是“灵韵”、叙事、膜拜价值、审美性等,(除了青铜器、陶器和硬币以及简单的印刷品)古典艺术品是独一无二、不可复制的。与现代工业、信息社会中的艺术大相径庭。

二、技术革命时代的艺术生产——本雅明的分析

工业革命的到来以及新机器和技术的发明使西方由传统的手工劳动社会转向了现代工业与信息社会,与之相应,以叙事性为主的古典艺术被以信息与机械复制为特点的艺术——摄影、电影所取代。“19世纪前后技术复制达到了这样一个水准,它不仅能复制一切传世的艺术品,从而以其影响开始经受最深刻的变化,而且它还在艺术处理方式中为自己获得了一席之地。在研究这一水准时,最富有启发意义的是它的两种不同表现形式——对艺术品的复制和电影艺术——都反过来对传统艺术形式产生了影响。”①“现行生产条件下艺术发展倾向的论题所具有的雄辩性质,在上层建筑中并不见得就不如在经济中那样引人注目。因此,低估这些论题所具有的斗争价值,将是一种错误。这些论题漠视诸如创造力和天才、永恒价值和风格、形式和内容等一些传统概念。”②本雅明看到在人类步入的这个工业与信息时代中,机械取代了艺术家,生活忙碌于车水马龙的城市中的大众也不再需要也无法或无条件专注于凝神静思、顶礼膜拜、充满灵韵的古典艺术。由于复制艺术的瞬间性致使“现代人不再去致力于那些耗费时间的东西”,导致古典艺术走向终结。③本雅明热情赞颂与分析了电影,指出电影以其特有的技术手段丰富了人类的视觉世界,展现出“视觉无意识”世界;通过机器技术对现实进行非机器的人文关照;作为科学与艺术的结合,是人类艺术活动的革命。他还从对电影的考察出发,指出在这个时代大变迁也是“艺术的裂变时代”中艺术所发生的革命:由光韵艺术及其所具有的膜拜价值、审美价值以及凝神专注的接受方式特征向机械复制艺术及其展示价值、后审美价值以及消遣性接受方式的性质替变。尽管本雅明对机械复制时代古典艺术裂变的态度存在矛盾,其美学理论也有一些不足,如将古典与机械时代的艺术完全对立起来,还将文化工业与艺术混淆,从而看不到艺术与现实的间距。④但即使是这些不足也给后人以某种启示,下文论及的问题就源于此。总之本雅明的这篇文章就在于说明和论证从古典艺术向工业时代新的艺术的转变及其必然性,是对以机械为媒介的照相复制技术的赞美,而贯穿其中的就是本雅明的社会艺术生产美学思想:新技术的出现导致原有创作技巧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继而引起艺术革命,艺术品的形态、性质以及艺术家、艺术家与艺术消费者之间的关系都会改变;工业技术成为决定艺术家与艺术品的决定性因素,由此艺术家就是生产者,艺术品成为商品,艺术品消费者不再是传统社会中的少数精英,而是随着工业竞争社会发展起来的、需要或被需要消费作为艺术品的商品的大众。生产技术的迅猛进步、消费人群的增加以及社会环境的改变也促使艺术品被大量生产投放到大众市场中。与工业生产一样,艺术也成为产业。

三、今天的文化艺术产业及其社会现实问题

今天我们所处的节奏快速、全球化的图像信息时代也是一个消费社会,各种数不胜数的商家竞相为“诱惑”消费者消费而想尽五花八门的办法。在这样的环境中,大众越来越不能凝神静心地观看、思考、欣赏文字与艺术,各种图像、电影等“消遣”消费层出不穷,几乎没有一个人能拒绝,由此,又继续推动这些消费品的生产。当今各种文化艺术产业的旗号不仅不再新鲜,而且如火如荼、无处不在。那么,今天的文化产业与本雅明所分析、赞颂的机械时代的艺术生产还一致吗?本雅明在这篇文章中对机械复制时代艺术——摄影与电影的推崇是看到了其积极的方面,比如丰富人的视觉世界、深化人的感知模式,为观照世界与人自身提供了更多便捷等,即本雅明虽然强调机械与技术,但他是站在大众即消费者立场,还是关注艺术消费者与人本身的。上文提到本雅明的一个不足之处是将文化工业与艺术混淆,从而看不到艺术与现实的间距。具体到今天的现实中就很容易看出这个问题,本雅明当年虽然是以社会为角度发现与分析艺术革命,但他以机械一元论单纯看待,忽略了很重要的商业机制与价值导向问题,艺术产业与单纯的艺术活动还是不同的。当然,本雅明所处时代还只是刚步入现代工业社会,绝对没有今天世界的商业市场竞争如此激烈、普遍和复杂。

“如果说今天人们对艺术似乎格外的重视起来了,其中一个动机与目前盲目流行的‘创意文化产业’直接有关,因为艺术被看成这种产业的主体。……如此理解的文化产业,不仅会严重冲击我国的高等艺术教育,而且无以使我们把持文化的精神价值,而文化的精神滑坡将彻底泯灭我们的创造意识与能力,其结果恰恰违背了creativeindustry(创意产业)的本旨。英国在上世纪80年代提出的这两个概念——creativeindustry和culturalindustry的最重要的意义是,提醒我们在当今信息与新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创造性思想将主导未来各个领域的发展,而经济与科技中出现的问题,其本身无力应对,必须依靠文化来解决。”⑤而今天的所谓文化创意产业几乎与经济、科技合流,倒向了商业,几乎与关于精神、思想的艺术无关,确实违背了其本意。文化产业牵涉多个部门、群体,有着多重身份,由此决定了其问题的复杂性。除了经济化的大问题之外,具体以中国的文化创意产业为例来讲,首先,定义并不明确,由此导致一系列问题。文化产业就是关于文化多样化的协调与共享的问题,不同的观念——什么样的文化以及如何协调和共享——造成不同的后果。其次,文化产业的价值导向问题应被有效把握,让老百姓、官方、学生等群体都喜欢且适合非常困难,但积极、健康始终应该被作为中心,而不是不加引导,导致全社会的道德危机。第三,文化艺术产业推动主体存在的问题。官方应联合教育者、专家学者、艺术工作者以及有责任的企业家等群体,科学地对文化产业进行引导、监督,完善相应体制。如果单纯放任市场难免会出现过于商业、肤浅化而误导民众等混乱现象;最后,在文化创意产业中,艺术家只是其中一个环节,而艺术家与整个环节的协调是个很大的问题,很多艺术家并不了解社会消费和大众。

文化艺术就业方向篇7

【关键词】数字媒体艺术专业 影视方向 教学设计

【基金项目】2011年度新疆师范大学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sdjgz2011-02。

【中图分类号】g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0-0028-02

一、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介绍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数字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与融合,传统的广播、电视、电影快速地向数字音频、数字视频、数字电影方向发展,与日益普及的电脑动画、虚拟现实等构成了新一代的数字传播媒体。由此,国内高校近些年来陆续开设了针对这些新媒体研究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

查阅国内开设数字媒体艺术专业高校的该专业介绍,大部分都是这样描述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是一个宽口径的以技术为主,艺术为辅,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新专业。本专业的毕业生需要掌握信息与通信领域的基础理论与方法,具备数字媒体制作、传输与处理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具有一定的艺术修养,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该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以及美术修养、既懂技术又懂艺术、能利用计算机新的媒体设计工具进行艺术作品的设计和创作的复合型应用设计人才。

二、新疆师范大学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本科教学计划解析

新疆师范大学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是2008年开始招生的,该专业归属在新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信息技术系,课程设计多由教育技术学专业拓展而来,课程教师主要也是教育技术学专业。

按照国家教育部和新疆师范大学本科办学要求,通识教育课和博雅课程是新疆师范大学非师范专业必修公共基础课。通识教育课和博雅课程合计970学时,占总学时的36.5%,这部分课程设计是办学指导思想决定的,不同高校会有所差异,但校内不再具有可调整性和设计性。

新疆师范大学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课程教学设计主要包括学科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选修课及综合实践课四部分。具体开设课程如下:

学科基础课:高等数学、数字媒体艺术概论、新闻学概论、电子技术基础、影视鉴赏、摄影技艺、数字媒体技术概论、广告学概论。

专业核心课: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构成设计、大众传播与文化、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影视制作系统、计算机动画设计、网络编程语言、新闻采访与写作、影视节目编导、新疆地方民俗学、纪录片创作、网站规划与设计、综艺晚会策划、电脑平面设计、数字音频技术。

专业选修课:民族歌舞欣赏、民族音乐欣赏、文化人类学、消费心理学、媒介营销与广告、数字技术前沿、作品创作实践、电视节目包装。

从这份课程教学计划里,我们发现这样一些问题:

1)广而失专。所设计的课程涉及学科多,面向领域广,涵盖了计算机应用、影视制作、广告、民俗文化、电视节目、传播学等多领域,培养目标凸显出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特点。但在追求全面、强调复合型的同时,也就失去了专业的方向性,丧失了培养专业人才的能力。其结果必然是什么都学过,什么都学不精,貌似就业领域宽广,实际没有就业能力。

2)课程设计凌乱,缺乏系统性。从这些跨度较大、涉及学科领域面广的课程设计中,看似都与数字媒体相关,但很难厘清学科知识的层次关系,无法形成一个知识学习中必需的循序渐进、由浅显到精通的系统化进程。

3)知识建构缺乏体系,能力发展不能渐进。纵观课程设计,专业选修课课一般是对于大三、大四的学生,发展专业方向提供的深化学习在上面的专业选修课里,我们看到民族歌舞欣赏、民族音乐欣赏、文化人类学、消费心理学等课程并非是专业知识的深化和专业能力发展的提高,而是方向拓展的基础课程。而媒介营销与广告、数字技术前沿、作品创作实践、电视节目包装有利于专业方向深化,但设计这类课程还是要与前期的专业核心课程有一定的相关和发展关系,科学的设计发展专业能力的过程。

综上所述,从新疆师范大学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教学计划可以看出,在数字媒体艺术人才的培养上,由于过于偏爱于培养复合人才,并为这一目标而赋予实践,开设了许多跨学科门类课程,形成了杂乱无章不成体系的局面。在课程的设置上存在着严重的堆砌和求全倾向。

三、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影视方向)的知识体系构成

不同学科背景的学校开设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其支撑的学科平台也不一样。各大高校应根据自己的学科背景,结合自己的办学特色,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目标,为社会相应的岗位输出相应的人才。课程体系是专业建设中核心内容之一,是根据学校的培养目标和培养对象的发展规律而制定的。课程体系的设置要有时代性、科学性以及针对性等,要使学生有所学、有所用,将来能在社会上有立足之地。这一点对于办学建设十分重要。如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充分考虑了本校的传统学科优势与本专业的技术特色,把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目前的主要教学科研方向设为“虚拟现实技术”。其次在这个主要专业大平台的背景下再确定把“交互设计”、“多媒体网站”、“电子出版物”、“短片创作”作为四个专业小方向,以利于毕业生就业有更广泛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新疆师范大学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归属于新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信息技术系,属于新疆师范大学的非师范专业,非艺术招生。由于该专业是由教育技术信息系拓展而来,由此在教学的理念上,教学设备条件上及教师配置上多来自于教育技术专业或受教育技术专业的影响。非艺术招生,在办学的起点上与艺术院校就有一定的差距,直接影响着艺术创作过程和艺术作品产出。依托于教育技术专业,其可借用优势就是信息技术教育下影视技术教育和计算机教育应用。相比较而言,前者优势更为明显。如建设有篮箱演播室、数字非线性编辑室、数字高清影像工作室、摄影室等,并相应配置了包括高清摄像机在内的多套设备。该系现有的教师中,有近一半的教师研究方向在影视方面。因此,新疆师范大学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虽然没有刻意界定培养方向,但实际办学上应该清楚自己的办学方向应该在影视方向。其培养目标可以设计为致力于培养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综合的艺术素养,掌握必备的数字影视应用技术,运用艺术创新思维进行数字影视短片制作、影视广告制作、移动多媒体视频制作等数字影视领域相关创作,并能进行栏目整体形象策划与包装,具有现代创新意识的艺术和技术相结合的复合型高级人才。

在这个培养目标里面,涉及4个关键词:影视、数字媒体、技术、艺术。从学科角度看,本专业首先立足于影视,拓展于数字媒体,是影视专业在数字媒体方向的发展。从知识体系看,本专业应该在学习和掌握技术的基础上,进行艺术的创作和实践。由此,笔者以为新疆师范大学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是:

1)依据目前的校本实情,培养方向定位在影视方向,以后随着发展,可以逐步开拓别的方向,如网络传播方向、游戏动漫方向等;

2)知识结构属于跨学科的该专业,涉及学科面大,相关课程多,而在目标定位明确之下,该课程设计以影视技术和艺术为主体,拓展与影视有关的新数字媒体、新数字传播等方面的课程;

3)本着技术是创作的基础,艺术是技术的张扬的原则,将技术性课程作为本专业的主要课程,加强实践实习环节,提升艺术成果。

四、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影视方向)的课程设计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影视方向)在教学计划内的课程设计关联因素很多,如公共基础课里面会有大学生素养类课程、传统文化类课程等,专业课程里面也会有影视技术类、艺术创作类、数字媒体传播类等方面课程,而且作为本科教学的四年计划,每门课程的开设学期和课时都互相影响。依据新疆师范大学教学实际和新疆区情,本文就新疆师范大学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影视方向)提出该专业课程体系中的课程设计:

专业基础课:文学剧作、数字媒体艺术概论、传播学概论、网络基础及其应用、视听语言、影视鉴赏、摄影技艺、数字媒体技术概论、广告学概论。

专业核心课:数字摄像、数字图形处理、大众传播与文化、数字短片创作、影视制作系统、计算机动画设计、数字影视特技、影视广告、影视节目编导、新传媒技术、纪录片创作、网站规划与设计、综艺晚会策划、电脑平面设计、数字音频技术。

专业选修课:制片与项目管理、播音与主持、文化人类学、cg 艺术赏析、媒介营销与广告、数字技术前沿、作品创作实践、电视节目包装。

这个设计有三个不变,一是保持原先的总学时、总学分和周学时数不变,二是保持通识教育课和博雅课程不变,三是原来的教学计划模块不变。保持了这三个不变,也就回避了学校教学改革和学校层面的教学设计,虽然仅针对专业课程进行设计对于本科生四年培养显得并不全面和科学,但这些的做法在实践中具有了较大的可行性。

与原有的相比,新的教学计划在课程设计上有了这样一些特点:

1)课程的关联度提高,专业方向更为明确突出。

2)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循序发展、层层递进。

3)依据本专业特点,在专业拓展方面趋向于数字化和传媒化,如影视广告制作方面、网络传播方面等。

4)通过文学剧作、传播文化、文化人类学等内容的补充,提高了该专业学生影视创作的内在功力。

五、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设计

尽管在教学计划里规定了一些课程的实验课时,也规定了必要的实践活动,但它很难反映出学生实际的能力培养程度,特别是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些能力的培养和发展体现在实际的教学环节里和各种教学活动中。依据我们以往的部分经验,借鉴其他院校的先进经验,结合我校实情,我们针对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影视方向)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进行这样一些设计:

1)扎实学好影视课程的相关素养课程,提高学科体系中的知识素养,为能力的发展打好基础。如开设相关课程、相关讲座、相关话题讨论以及参观、参与一些相关活动等。

2)重视实验课的教学,一方面注重实验课程与理论课程的关联、结合,另一方面又要注重实践活动的设计,使实验课程不再是验证性操作,而是创作型的开发。

3)学生作业的主要形式是数字化的作品,作业不再可以抄袭、复制,评价作业的方式也不再是教师的批阅,而是公开展览,接收大众(广大师生)的点评。我们一些课程的学生作业作品展已经在课程学习中常态化。

4)学生学习过程中,常常是以小组协作学习的方式进行,特别是影视作品的创作,强调团队精神,强化协作学习意识。如电视短片的创作等。

5)建立与本专业相关的学生社团,鼓励爱好相近、专业特长明显的学生群组发挥优势,多出专项精品,带动专业发展。如现在已经发展的“黑眼睛摄像协会”“chapet影剧社”等不仅带动了专业的学习,而且也在全校产生了影响力。

6)与社会相关的企事业单位建立关系,在社会中建立我们学生实习实践的基地,同时也使这些单位与我们学校的教学及教学活动相关联,共同构建创新人才培养的平台。如我们前面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学生实习就是进入到电视台、文化传播公司、广告公司等,部分学生毕业后就在这些单位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7)结合自己个人的发展方向,做好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是大学专业学习的集中深化,也是大学四年学习的综合检验,由此,我们提出要求学生做到“四化”,那就是方向化——本着自己的特长和发展方向,一体化——将毕业设计与毕业论文一体化。协作化——毕业创作应发挥团结合作的精神,精品化——力求毕业作品精品化。

8)开展多种形式的专业拓展和科技创新活动,鼓励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相关专业活动和作品大赛,以精品作示范,以成果带发展。

通过上述一系列的设计,我们旨在不仅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应用知识的能力:系统级的认知能力和理论与实践能力,掌握自底向上和自顶向下的问题分析方法,既能把握系统各层次的细节,又能认识系统总体;既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又能利用理论指导实践。而且更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创新实验能力、科技开发能力、科学研究能力以及对新知识、新技术的敏锐性。本文论及的教学设计虽然学科面小了,但能力更强了,更专了,实际的就业面也就更宽了。

参考文献:

[1]杰,高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现状分析及教学体系的研究,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硕士学位论文

文化艺术就业方向篇8

关键词:公共艺术;校园文化;职业育人

公共艺术作为“共有空间的艺术”,是当代社会语境下的一种综合艺术,是一种当代文化现象。公共艺术从一般意义上可以理解为面向公众开放的艺术。公众的参与度是艺术公共性的重要指标,例如建筑、环境装饰设计、雕塑、壁画等都是具有公众开放性的艺术,它们不但直接向公众展示其艺术魅力,还与公众构成一个共同的空间,是当代社会与人及社会与人文环境之间密切互动关系的重要媒介。公共艺术将“公共”、“大众”、“艺术”有机的联系在一起,代表了艺术与大众、艺术与环境、艺术与社会的一种新关系。公共艺术强调艺术要面向公众,强调公众的积极参与及参与过程中的交流与互动。这种将艺术性、参与性与交流互动性融为一体的艺术形式一定会在中职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其独特的作用。

那么中职校园与中职校园文化又有什么特殊之处呢?

首先,中职校园是一个特殊的“公共空间”。其特殊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这个“空间”具有“校园”的特定属性。其校园建筑、环境布置与装饰、教育教学设施配备是以物质形态存在的一种校园文化,体现着一所中职学校独有的身份特征与文化价值观。

(2)在这个空间中进行的是教学活动。并通过教育教学渗透学校的办学理念、文化传承、人文精神与价值取向。

(3)在这个空间中活动的是一个特殊的群体―― 教师与学生。他们对公共艺术的感知更敏锐、领悟更深入、交流与互动的愿望更迫切,是公共艺术不可或缺的受众群体。

由此可见,中职校园是与广场、社区街道、影院剧场完全不同的一个特殊的“公共空间”,与之相匹配的公共艺术应该是为既定的校园空间度身制作的不仅能够装饰和美化校园空间环境,也能丰富师生精神生活的校园公共艺术。

其次,中职校校园公共艺术的建设,是当前中等职业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的需求。中职校园文化在承载育人重要职责的同时,还要引领学生学习欧洲杯投注官网的文化和职业文化。当今职业学校校园文化许多方面的建设基本上沿袭了普通教育建设的模式和内容,缺少职业教育自身的专业性、技术性和企业性。加强专业技术文化开发和建设已成为职业学校发展的关键举措。从企业的要求看,企业希望中等职校的学生毕业之后能“零距离”上岗,就是希望中职生一进入企业就有健康的职业心理,就能习惯企业的管理方式,适应一线的工作岗位,能运用自己的操作技能顶岗工作,能尽快完成从学生角色到企业员工角色的转变。就中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而言,也就应该根据企业的要求有针对性地让校园文化姓“职”。

中职学校的校园环境要突出“中职性”,即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目的、以能力为本位来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技术应用型人才。这就需要将“交流”与“互动”容为一体的公共性艺术,运用于以职业教育为导向的中职的校园人文环境建设,将校园建设成为学生“生活的花园”、“学习的乐园”、“成才的摇篮”、“职业人生的起点”。以优美的校园环境和先进的教学设施及其所包含的丰富文化思想内涵来陶冶和净化学生,实现环境育人。

也就是说,中职校园作为一个特殊的“公共空间”,应该有自己特有的校园公共艺术。这种公共艺术不仅能够装饰、丰富和美化校园空间环境,也能丰富师生的精神生活,同时也能体现一所中职学校特有的身份特征与文化价值观。在中职校校园文化建设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集审美、教育功能与一身。具体表现为:

1优化校园环境强化职教氛围

中职学校作为一个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质、拥有一定专业技能的实用性人才的摇篮,它离不开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而作为校园文化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校园公共艺术,就是校园文化软实力的物化表现。它不但能提升校园环境的艺术品位,也能增强校园内职业教育的氛围,使得徜徉其中的师生都能够真切地感受到校园的文化艺术气氛。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低估环境对人的影响。杂乱纷繁的环境易使人焦躁,肮脏无序的环境易使人懒散,而清洁整齐、蓬勃向上又充满艺术魅力的环境,则使人鼓舞与振奋。精心设计的校园中,一草一木、建筑景观、雕塑、壁画等都蕴含着丰富的信息,表达了一个学校的历史沿革、学风学貌以及办学理念,也体现着校园文化的内涵及价值取向。因此,为了更好地强化学校职业教育的氛围,彰显学校的专业特色,学校可以请公共艺术设计专家按照本校的办学宗旨、校标、校训来设计创作主题雕塑、校园小景雕塑等系列公共艺术作品。当然,校园公共艺术作品的创作思路完全可以是形式多样、不拘一格的。

例如精心设计校园主题雕塑:它可以是历史上在某一方面有着特殊地位和影响的名人雕像:设计这类雕塑并不是让我们每天去雕像前顶礼膜拜,而是让我们铭记一种文化、一种思想,铭记这种优秀的文化和思想的精华,铭记这种文化、思想对我们师生的学习、思想、行为诸多方面举足轻重的意义,提示我们将这种文化、思想一代一代传承和发扬;也可以是极具现代形式感、指向明确、有象征意义的抽象雕塑:这样的雕塑本身就给人以强烈的时代美感,唤起师生丰富而广泛的遐想;还可以是从校园特点出发的写实作品:我曾经在上海商校看到这样一尊雕塑:那是一片不大的绿地,但修剪得极为用心。碧绿的灌木、缤纷的小花,绿竹掩映之中的花岗岩基座上,身着一袭长裙的女生在全神贯注的读书。这尊名为“晨读”的雕塑,一下就把学校从纷繁功利的社会中分离出来。站在塑像前,我们被塑像吸引,也被塑像所营造的氛围所陶醉,深深感受到求知的渴望和教育事业的神圣。

我们也可以在校门口较为醒目的草坪上放置一块造型独特并与周围环境浑然天成的巨石。这样的设计虽然缺少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意境,但若把校训、校徽等刻在上面,在为校园增添一抹亮色的同时,又可让进出校园的师生随时都可看到本校的校训,时时自省自强。

我们还可以为校园的建筑和道路进行装饰和美化。校园的大部分建筑都已时日悠长,不太可能进行结构性的大改变,但我们可以从墙面装饰上去进行设计和创造,如在教学楼的主体墙面上制作一些反映学校专业特色、反映学校历史文化的装饰性壁画,以给师生带来美的享受和文化的熏陶。所有这些公共艺术的布局应该是浑然一体的,使整个校园处处显现出公共艺术的无穷魅力和职业教育的无穷活力。只有这样,我们身处校园之中才能通过富含艺术语言的各种雕塑或壁画体会到校园文化的整体合一。校园公共艺术具有一种强大的力量,它能优化学校面貌、突出学校特质、陶冶师生情操,增强对学校的认同感与自豪感,它也会成为学校身份的标识,在塑造校园文化方面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

2展示教学成果增强职业自信

校园的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是学校的灵魂。它包含了学校的历史传统和为广大师生所认同的文化观、价值观,是一所学校有别于其他学校的本质和个性的体现,是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一个能准确地表达校园精神文化、展现职业教育特性的、富有活力的校园公共艺术,既是校园物质文化的一种表现类型,也是一个学校的文化价值观和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的反映,是文化与艺术、人文与精神的重要载体。

校园公共艺术的设计与创作,并不仅仅是学校决策者和艺术专家的事,它还可以是学校师生人人参与、共同设计创想的平台。特别是开设艺术设计专业的学校,完全可以鼓励专业老师带领学生参与各项设计与制作。例如可以根据学校对校园公共艺术设计的整体规划和设想,专门开设一片学生“艺术廊”,让学生发挥想象去设计主题雕塑、环境小品、走廊壁画、路标指示牌等,并通过作品展示作品推介与评比活动,在精挑细选优秀作品的同时,充分发挥学生们的创造力与想象力,有意识地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这样,我们可以选出与整体艺术规划相符合的优秀学生作品,摆放在“艺术廊”中。这些作品即可供广大师生欣赏又直观地反映出学校的专业教学水平和教学成果。这一系列的活动既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实际操作水平,又使学生找到一种无上的自信和自豪,让学生在创造美的艺术活动中承载高品位的文化,形成一种对本职业的认同和景仰。

校园公共艺术作品的重点在于创造一个富有活力的空间环境,并且与校园的环境空间、建筑空间形成视觉场,以渐进、反复渗透的方式、日积月累、潜移默化的传播美学信息,对所有置身其中的学生发挥其无形的教育功能,通过美的形式来影响人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这种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对现代中职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公共艺术作为一种精神的物质载体,不仅满足了师生对优美环境的心理需求以及对视觉感官的追求,同时还体现了时代的特征和精神,蕴含了一定的道德追求,能对学生产生道德教化作用,激发学生对道德原则、道德规范在情绪上的认同,并由此产生共鸣,使其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激励学生积极进取和勇于创新,形成一股职业使命感、职业自豪感和职业荣誉感。这也就是环境育人的重要作用。

3发挥审美功能营造良好氛围

“艺术的价值首先在于审美。一件艺术作品的价值首先取决于是否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审美教育功能也是性情陶冶功能,即性情的培养、塑造。比如为学生所喜爱的电影艺术是以相关技术为手段,以画面、声音为媒介,在特定的放映时间在银幕空间上创造形象,再现生活并表情达意的综合艺术活动。它满足了为人们传达信息、讲述故事、交流思想、表达感情等多种需要,一方面,艺术家通过创作来表现和传达自己的审美感受和审美理想;另一方面,观众通过艺术欣赏来获得超越日常生活的美的感受,并满足自己的审美需求,感知自己无法实现的情感体验。再如校园喜闻乐见的舞蹈艺术是运用人体动作作为媒介,以经过提炼、组织、美化了的人体动作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着重表现语言文字或其他艺术手段所难以表现的内在深层的精神世界,以被人具体感知的生动的舞蹈形象,表达编舞者和表演者的审美情趣、审美理想,反映生活的审美属性。而公共艺术也以其特有的艺术形式,在公共环境中散发出自己的艺术魅力。校园公共艺术作品是艺术家经过反复推敲和琢磨创造出的生动和富有美感的作品,饱含了艺术家对美的深刻认识和理解,同时也是艺术家审美情感和品位的一种体现。在中职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公共艺术作品置身中职校园,其受众主要是学生。面对审美能力本身较弱的中职学生,学校不仅要教授过硬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技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也承担着培养和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任务。而公共艺术所具有的这种美的教化作用可以说胜过千言万语的道德说教。可以想象,当一个人置身于卢浮宫中,面对文艺复兴时代那些大师巨匠的超凡作品,怎能不产生心灵的震撼;当一个人置身于故宫太和殿前,面对数百年前的雄浑建筑,怎么能不为中华民族的厚重历史所感染。人们可以通过对公共艺术这一文化载体的理解和审美过程得到美的享受和教化。身处校园中的每一个人,每天徜徉于充满文化气息的校园公共艺术中、在无言的交流中获得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不仅能培养学生的生活情趣及对真善美的感悟,激发学生的艺术情感,增强学校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也可以使师生们从紧张的工作学习中得到放松和休息,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

4融合校企文化强化动手能力

现代职业教育突出“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倡导“以学生为主体、以项目教学为主要教学模式”,立足以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技法为教学目标,开展校企合作,塑造技能型人才。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校园公共艺术的设计制作过程本身即是一个很好的校企合作项目,也为锻炼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动手能力提供了一个绝好的契机。除前面我们所说到的可以作为一个教学课题让老师带领学生自行设计和制作一些相关的雕塑、壁画、路标等作为学生“艺术廊”的设置作品外,也可以和企业协商,让一部分具有较强专业能力的学生直接参与整个校园公共艺术总体规划的设计制作与安装过程,以实现“学中做、做中学”的教学目的,也使学生在与企业合作中全程跟踪学习从方案策划到方案实施以及过程管理等各方面的知识。例如可以从企业设计师们身上学习了解到当代最前沿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潮流;可以跟随设计师们及时了解到当下各种最为流行的、时尚的新型材料及其性能、特征、造价等等。在具体操作中了解行业动态和体会欧洲杯投注官网的文化,积累职业素质。这样既能促进校企文化融合又能加强学生动手能力。

总之,校园公共艺术是构成优秀校园文化环境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杰出的校园公共艺术作品能够将校园文化转换成有形的物质载体,彰显校园职业氛围、强化学生团队意识,激发学生的进取精神,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完善优化学生人格。校园公共艺术以其丰富的艺术内涵和文化价值在中职校园文化建设中必将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杨琪.艺术学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 王次照.艺术学基础知识[m].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

[3] 李福全,王晓敏.校园雕塑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意义研究[d].河北美术学院雕塑系博文,2011(6).

[4] 马金辉.浅议校园环境雕塑的隐性教育功效[j].雕塑,2006(4).

[5] 金国胜.论公共艺术的地域文化特征与差异性[j].新美术,2012(3).

[6] 李建盛.公共艺术与城市文化[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7] 赵顺利.浅议城市雕塑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j].雕塑,2006(6).

[8] 王彩霞.浅谈校园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中学生报教育教学研究,2012(1).

文化艺术就业方向篇9

我国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基本情况

“十五”教育发展规划期间,“忽如一夜春风来”,艺术类专业在体育院校不断兴起,“十一五”教育规划时期势头更盛。先看“十五”期间情况:全国独立建制的14所体育院校,有11所经教育部批准都至少设置了1个艺术类专业;有的如成都体院、天津体院设了表演和舞蹈学两个艺术类专业,西安体院除了这两个外,还设了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武汉体院除了本科有艺术类专业外,还获批舞蹈学二级学科的硕士点。没有正式设置艺术类专业的3所体育院校,实际上已办有艺术类专选班,而且也积极申请增设。其他相关大学中的体育院系,也有许多开有艺术类专业或者专选班,比如教育部所属6所师范大学和不少设有体育学院的大学都如此。

“十一五”时期此风更劲,因为艺术学科在此期间正酝酿从文学门类的一级学科独立为一个学科门类,实际上这一动议现在已成事实。不少体育院校现已有两个或以上艺术类专业,比如武汉体育学院已有表演、舞蹈学、播音与主持艺术、广告学等4个本科艺术类专业,而且还在过去舞蹈学二级学科硕士点基础上获得艺术学门类之下的音乐与舞蹈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体育院校中艺术类专业涉及面如此之广,已经引起教育界和体育界高度关注并值得我们继续重视。体育院校过去的研究主要是随近年创办艺术专业的论证、实践过程,以及艺术专业在体育院校事实上的勃兴而有所开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体育院校人才培养方案、艺术专业课程设置方面,以及对其教学现状及改革的探讨,如黄汉升、季克异、刁在箴、黄宽柔等的研究。也有的研究将之与校园文化、大学生素质教育联系起来,如杨贵仁、于文谦等的研究。本文则将进一步对体育院系艺术专业勃兴的综合条件或者社会生态及动力机制,发展的核心理念,以及发展目标和愿景等方面进行探讨。

社会生态: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勃兴的客观环境和动力来源

艺术类专业之所以会在体育院校中普遍出现,必有其客观原因;之所以会在“十五”期间开始全面兴起、“十一五”时期持续发展乃至勃兴,也必然蕴有特殊机制。这种原因、机制的源起和时空依托实际就是艺术类专业的社会生态。对社会生态的了解和把握,对体育学科及其艺术类专业的建设非常重要。因为社会生态是可变的,从“十五”、“十一五”教育和体育规划时期到“十二五”教育和体育规划时期乃至更远阶段,专业所处的学术生态及整体社会生态会是变化的;其中某些方面和某些因素可能朝着利于专业生存和发展的方向变化,某些基本不变,某些则可能相反。因此学科和专业建设必须未雨绸缪,在以后的发展中应该与时俱进、趋利避害,才能做到“适者生存”并不断“进化”。为了加强对当时学术和社会生态的认识,我们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分析和考察:

1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环境

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环境是社会生态的最重要部分。“十五”、“十一五”规划期间,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社会稳定发展,给体育、艺术、文化的发展乃至大众娱乐和休闲的蓬勃开展,都带来更多的机会和可能。比如体育舞蹈、艺术体操和健美操、广场体育艺术形式等,没有一定的经济能力是较难开展并维持的。而且也只有社会的繁荣稳定,才有更多的人利用体育艺术活动开展人际交往,才会有更多的人从事以体育艺术内容为主的健身娱乐和休闲活动。

笔者曾作过多次实地调查,发现健身馆中绝大多数都是有雄厚经济实力的白领人士和退休人员;而从事公园晨练和街头晚练的人群中,也至少都是衣食无虞者。而且这两大人群从事的活动大都是体育艺术类项目,如健美操、形体练习、体育舞蹈及自创或改编的集体操等等。这种现象既是一种普遍社会存在,同时也蕴涵着一种巨大的社会需求。反映到学校教育,则是相应专业人才的培养。当然,也正因为经济的发展,才使更多的家庭能够支付艺术专业相对较高的学费,这也是艺术类专业更多出现的生态条件。

2政策环境

法规、政策及制度是社会生态的重要部分,有学者称之为规范生态。催生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的最重要政策有三:一是1999年教育部颁发了《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规定》,使得“十五”教育规划期间高校在开设专业方面获得更多的自,即增设本科新专业的权利大部分交予高校,教育行政部门一般只进行总量控制,其他方面少有干预,“十一五”教育规划时期高层政策没有改变。二是高校艺术类专业招生政策中,艺术考生的文化总分可以较大幅度低于文理考生,甚至还低于体育考生,这就使许多有艺术特长的考生获得更多机会,高校自然不会放过这一选拔人才的途径。三是高等教育的扩招政策。众所周知,从1999年开始,高等教育连续几年跨越式发展,扩张规模及速度,都超出了人们原来的想象。尽管这一政策遭到不少非议,但社会层面尤其大部分学生家长仍视之为正面机遇,因而“十一五”教育规划期间教育部虽已放慢扩招速度甚或某些方面有所缩减,但包括艺术类在内的招生总量却已达到较高程度。总括而言,这也是体育院校内涵发展尤其是新专业拓展和学科创新的难得机遇。

3体育和艺术自身的性质和特点讨论体育和艺术所处的社会生态,不仅仅指客观的时空和政策环境,也包括体育和艺术自身。就如同我们讨论人类生态时,不仅指人所处的自然生态,同时也还包括人类自身,而失去人类自身的生态就仅是自然生态而不是人类生态。明乎此,我们就有必要对体育与艺术的共性及相融性进行讨论。根据教育学者李政涛的观点,教育活动具有表演性同时起源于表演[9]。

其实,体育与艺术更是如此。按生态学术语,体育与艺术应是“近缘物种”,俗话称“文体不分家”,亦即此意。体育院校在创设体育学科之外的新专业时,往往首选艺术,这也有其内在合理性。

长善救失: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发展的核心理念和原则

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在“十五”、“十一五”教育规划期间短时勃兴,必然有其先天不足。虽然这些院校体育学科积淀相对厚重,但体育学科框架内办体育艺术专项班、专选班与开办正式的艺术专业毕竟有较大区别。艺术专业在学科归属中过去长期被置于文学门类艺术学一级学科的框架之下,自然有不同于体育相关专业的诸多要求,体育院校在文学、艺术方面的人才和学术储备必然有所欠缺。而且专业的学术生态乃至整个社会生态在不断变化,因而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的前路存在一定风险。何况,此类专业开办之初的社会影响也极其有限,欲在整个大艺术教育领域中崛起,欲在潜在的艺术生源中占到理想的份额,体育院校都须假以时日。

然则时不我待,“发展才是硬道理”,体育院校当务之急就是要加快学科和专业发展。我国经典教育学著作《学记》中指出:“人为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长善救失”作为一条重要的教学原则,其实也是相关体育院校办学和学科、专业发展的核心理念与原则。

对照与省察这段话所说的“多、寡、易、止”,体育院校均可入座。就体育领域而言,这些院校人才济济、成果丰硕、拓展面广,可谓之“多”。反观其他领域尤其艺术方面,则基本上是人才短缺、资源贫乏、经验鲜有,只能称“寡”。就“易”而言,意味不停变化,缺乏稳态,体育院校近年在新专业建设上正是不断投石问路、多方突围。而“止”所指,则是固于现状,进取不足,体育院校有的也是故步自封,不敢越“体”字一步。整体来看,这里的“多”似乎完全是好事,但实则不然。“多”有时障人耳目,让人耽于安乐,加之“窄河竞渡”,势必容易“翻船”。后三者似乎负面较大,但也可朝好的方面转化。

比如,“寡”有时就能激励人,鞭策人,促其“穷则思变”;“易”有时也让人多思且勇于行;“止”则多有规范,便于事物在有序中摸索新生。总而言之,在“多、寡、易、止”方面,体育院校比之他校是各有其长,也就是“长善救失”所说的“善”;但体育院校也有许多不足,即“长善救失”中的“失”。体育院校要办好艺术类专业,不能只囿于专业,而要将专业的生存、发展与学科整体建设和发展相融合。要在凝炼学科研究方向和专业发展取向,凝聚学术队伍和专业人才,构建学科平台和专业基地,积累学科和专业发展的物质基础等四大方面,对学术生态和办学资源进行准确、充分地评估,把握“善”找准“失”,并且秉持“长善救失”理念进行建设,才能焕发生机和活力,从而增强学科和专业的核心竞争力。

协同发展: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的总体目标及愿景

1专业内涵定位

如果说理念是专业发展的核心要素,那么定位则是通向发展目标的起点。虽然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目前普遍已经历了一轮学生就业的考验,但专业内涵准确定位问题现在仍然不可回避。关于艺术类专业的内涵确定,目前大致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现在独立艺术院校的艺术类专业以及综合大学创设的艺术类专业,主要涉及西洋音乐、民族音乐、民族舞蹈、芭蕾、现代舞、中外戏曲、播音与主持,以及与电影电视相关的艺术形式等等,这些是相关院校传统和经典的专业取向。为了行文方便,我们称之为“经院艺术”本位。第二种是体育院校目前广为采用的“体育艺术”取向,包括体育舞蹈、健美操、艺术体操、体育表演,同时包括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也主要靠向体育节目播音与主持方向、广告学专业靠向体育广告方向等等。这种情况可说是“亦体亦艺、体艺结合”,“任何一种运用艺术手段方法来展示体育运动特征的都可称之为‘体育艺术’”(见《2006年全国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建设发展研讨会会议记录》)。

本文将这种内涵定位取向称为“体育艺术”本位。笔者认为,在上述二者之外还应有第三种取向,那就是“泛艺术”本位,即专业内涵宽泛,可以是“经院艺术”与“体育艺术”并存,也可以是某些艺术形式的融合。比如体育院校的舞蹈专业就可既设体育舞蹈方向,也设民族舞蹈、芭蕾方向;艺术院校也可以有健美操、体育舞蹈方向,如此等等。

2“和谐共生”的生存之道

各种艺术取向并存和融合,是艺术发展的大趋势,也是文化多元与融合的总趋势,同时又是社会多元发展和文明演进的必然。反映在学科专业建设和发展上,就是“泛艺术”本位的出现。在“泛艺术”本位的理念之下,各种艺术形式乃至各种专业取向都有自己的存在空间,这有点类似于某些动、植物在一定的生物群落中各有自己的“生态位”一样。

例如有的热带雨林,植物可分五层,上部三层为不同高度的乔木,低处为灌木和草本植物。然而各层生长相安无事,每一层基本都有属于自己的空间。也就是说,这些不同物种处于“和谐共生”状态。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与其他院校的艺术类专业之间也应这样,可以在生源方面各有侧重,就业取向也可以各得其所,而不是我必须有意侵占你的领地,你必须把我斗垮。此外,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与校内其他专业之间也存在资源竞争问题,但同样应取“和谐共生”之道。

3“协同进化”的发展之道

“和谐共生”并不意味不存在竞争。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与校内其他专业之间,各体育院校的艺术类专业之间,体育院校与其他艺术院校之间,都存在着竞争。从生态学理论来看,竞争有“干扰竞争”和“利用竞争”。“干扰竞争”是一种对广义资源的直接竞争,是一种竞争各方此消彼长的“零和游戏”。“利用竞争”较为隐性,即一个物种所利用的资源对另外物种也非常重要,但两个物种并不发生直接接触。在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面临的竞争中,大都是“利用竞争”,但“干扰竞争”并非完全没有。无论是哪种竞争,体育院校的发展都应以“协同进化”作为目标,以这些竞争促使自己发展,而不是有意去打击别人。

“协同进化”在体育领域再普遍不过,比如瑞典乒乓球运动员瓦尔德内尔之于中国乒乓球运动。是中国选手的灵活、快速,逼出他的刁钻多变,而他的“游击战术”又逼出了中国选手的全面和沉着,如此交互影响,才使乒坛异彩纷呈。又如优秀的裁判员和优秀的运动员,也是协同进化的。例如运动员有时会玩弄技巧蓄意犯规而挑战裁判的“法权”,但精明的裁判以丝丝入扣熟悉规则、胸有成竹应对变化、明察秋毫识破“骗局”来予以回击。毫无疑问,精明的裁判是运动员造就的。反过来,面对洞微知著的执法者,哪个运动员敢走偏锋呢?只有苦练功夫,以技取人才是正途。

由此看来,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不但不必担心其他艺术类专业的发展,也不必担心校内其他专业发展,反而要促使他人发展,关键是要以自己更好更快的发展,以及实力和特色的凸显来实现“协同进化”。否则,在竞争中就会处于颓势,并有可能走向衰亡。“协同进化”可认为是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的发展模式。

结语

文化艺术就业方向篇10

【关键词】就业导向 人才培养方案 学分制 产业项目合作 实践教学 改革研究

随着全国高等教育层次的整体提高,各类综合性大学竞相开办艺术类本科教育,受高考招生录取“先本科,后专科”的录取模式和广大社会用人单位对艺术本科学历的要求,各艺术高职院校的招生工作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在生源数量日益减少、招生竞争更趋激烈的今天,有的高职艺术院校能够招收到的学生专业素质与其他综合类本科院校招收的生源专业素质差距较大,严重影响了高职艺术教育“面向生产、管理和服务第一线,培养德艺双馨的高技能艺术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的情况日渐暴露。因此,艺术高职院校要以就业为导向,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艺术高职学生的顺利就业。

一、艺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本思路

(一)明确人才培养模式内涵,系统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工作

“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一定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对人才培养目标、内容、培养方案、培养规格、学制及教学过程诸要素所进行的组合”,同时也是“学校和用人单位根据教育目标共同确定的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培养方式和保障机制的总和和在实践中形成的定型化范式”。艺术类高职院校必须在尊重艺术教育和学生身心发展的双重规律的基础上,按照社会对艺术类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标准和要求,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确定人才培养规格、构建课程体系、拓展培养途径、创新教学运行机制和形式、组织教学实施、进行教学管理等方面形成比较稳定的结构化样式和运行方式,并最终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形成相对稳定、系统化和理论化人才培养模式范式。

(二)从生源素质实际出发,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

艺术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规格上区别于其他普通技术类高职院校,会受到学生学习艺术的先天基础条件和基本素质的约束,也会受到进入高职院校前艺术学习经历的影响,这不单单是一个普通技术人才熟能生巧的问题。艺术高职院校必须正视本科高校扩招、生源数量锐减带来的生源素质下降的现状,在尊重艺术学习基本规律和学生自身专业基本条件的基础上,调整过去单一培养高端专业技术人才的目标,将精英艺术专才培养、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培养紧密结合起来,关注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与自身能力发展和兴趣的结合,切实将学生专业能力学习与自身职业能力培养和未来职业发展兼顾起来,实现艺术职业教育是就业教育的目标。

(三)通过专业结构调整和内涵建设,实现人才培养与就业的高度统一

强化艺术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和专业内涵建设,就是要把该专业的招生情况与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结合起来考虑,根据就业情况或市场需求情况的变化进行相应调整,要改变过去教育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忽视学生实践能力和人文素质的构建,注重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和职业素质为主线的知识、能力、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素质教育协调发展,并在职业技能鉴定、双证书获得、考试考核方式改革等方面充分与就业市场结合,建立起“以知识为基础、以技能为依托、以能力为本位、以素质为目的”的四位一体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模式。

二、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变革

(一)以能力为本位的个性化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目标

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实现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的具体依据,是实现艺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核心内容。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文化产业市场的极大繁荣,社会对艺术人才的需求出现了多样性的特征,特别对于以应用技能教育为主的高职院校,更加具体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各式各样的人才需求规格与过去单一的人才培养方案已不相适应,特别是对于具备一定专业技能特长但专业素质又不强的高职艺术学生来说,以专业技能教育为核心的传统中职艺术教育培养方式和以“学科知识”教育为主的“本科压缩版”高职人才培养方式与社会对人才多元化需求是严重脱节的。艺术高职院校对各类艺术人才的培养必须构建“以学生为主体,以就业为导向,以知识为基础、以技能为依托、以能力为本位、以素质为目的”的人才培养方案,在学生专业技能教育、思想素质教育、辅助就业能力教育等方面推行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强调学生成才的个性化发展,突出学生在各项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实现人才多元教育最终促进就业的目标。

(二)构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目前,全国现有的20所艺术高职院校基本上是在原有各类中职艺术学校的基础上“合并组建”或“独立升格”成立的,他们有着优质的专业教育师资基础和优良的专业艺术教育传统,可谓“巨擘亲授,名师荟萃,桃李芬芳,群星璀璨”,培养了大量的蜚声海内外的艺术名家和演艺明星,支撑起了我国艺术教育的天空。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各艺术高职院校难免会直接将历史上的“专业精英”人才培养的方式以传统的方式传承下来,这种做法本身是无可厚非的,但脱离人才培养对象的基本专业素质,违背专业艺术教育需要从小到大多年积累的规律,一味地在专业素质低下的高职艺术学生身上推行过去的人才培养方案是不科学的。基于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和文化市场对学生具备多样化技能的要求,艺术高职院校必须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改变精英教育的情结,以就业为导向,培养社会大量需求的“一专多能型”复合型艺术人才,增强高职艺术学生在未来就业市场上的广泛适应性。这种要求体现在具体的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中,就是要改变专业技能核心课比例过重,普遍忽略专业选修课的分配比例而侧重专业必修课程的现状,充分借助艺术高职院校音乐、舞蹈、表演、主持、艺术管理等学科教育丰富的优势,在保持招收学生专业技能学习基本稳定的前提下,让学生在系内甚至跨系选课,真正把学生放在教育主体的地位,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要求和兴趣爱好,通过课程改革,实现以就业为导向,优化培养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目标,提高学生毕业后进入人才市场的竞争力。

三、教学过程诸要素的变革

(一)尝试学分制教育教学改革

“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培养是适合艺术高职人才培养的重要模式,是以就业为导向、尊重学生的个性实际、顺应社会对各层次艺术人才需求的现状而被逐渐认识和确定下来的、对解决就业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培养模式区别于过去学科教育的传统,少了很多刚性的教学计划要求,更多的是在学校的统筹下和专业督导委员会的指导下,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专业特长选择人才各项能力培养的课程要素构成,在保证一个专业课程体系相对完整的基础上,个性化地调整自己的课程学习结构。在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下,传统的、对完成刚性教学计划的人才考核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建立人才培养学分制是一种以学分为计量单位衡量学生学业完成情况的教学管理制度,其最大的优点和好处是艺术高职教育更加人性化、更灵活、更开放。在艺术高职教育受本科教育冲击越来越大的今天,如何真正通过实行学分制提高个性化的艺术、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培养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课题。

1.制定弹性学制,放宽实习和修业年限

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是人才培养的重要依据,但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刚性和滞后性不能使学分制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在艺术教育实行按专业类别招生的情况下,专业系将某个专业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长期性和短期性、稳定性和可变性兼顾考虑,把人才培养中必须完成的刚性教学内容和适应市场需要柔性教学计划调整结合起来,制定弹性学制,允许学生在取得规定的学分后提前实习或延长学习年限,并在该项政策的保障下,允许学生实行工学交替、分段完成学业,可根据自己的专长、兴趣自主选择专业和专业方向,积极推行“2 1”人才培养模式,推进“校企合作、订单培养、工学交替”等现代职业教育理念,在尊重学生的爱好和个性发展,适当放宽转系、转专业的限制,建立和完善主辅修制、重修、重考等制度。

2.加强选修课程管理,提高从业师资水平

在“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培养和学分制的实施过程中,加强学生选修课程管理,提高从业师资的专业教育水平是决定艺术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首先,在学生选修课程的选定上,必须要广泛结合就业市场需求,把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层次性和多样性与学校能够开设的选修课程类别紧密联系起来,尽可能为学生选修课程提供充分的选择余地。其次,确定开设的选修课程后,要加强该课程的教育教学管理力度,加强开设课程教师的选择和培养,要积极通过公开课、精品课的方式加强对课程的建设力度。对于市场急需但学校没有人能开设的部分选修课,学校要加大高校间的横向联合,同时要积极地深入行业一线,把有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员请进学校,走进课堂。再次,加强职业指导和就业工作人员的素质,从事该项工作的人员必须了解国家相关政策法规,了解行业发展态势,了解学生个性化需求,了解学生专业基础情况,在加大自我学习力度,切实提高自身就业咨询和辅导水平,加强与学院专业系和其他职能部门的通力合作,防止导致学生在选课、选专业或方向等方面的盲目性,保证选课质量和学生知识结构的合理构成。

(二)以产业项目合作为契机,强化实践教学

1.加大文化产业政策研究力度

加强对国家以及当地文化产业政策研究是各艺术高职院校必须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探索前要完成的工作。学校培养什么样的专业人才是由文化产业市场的需求决定的。各艺术高职院校要改变过去只顾埋头搞教育不去抬头看方向的做法,要把老专业人才的培养和新专业的拓展与文化产业政策结合起来,按照优势互补、利益共赢的原则,拓展产业合作项目,通过文化项目合作,让学生在实践中增长才干,最终实现实习、实训带动就业并为当地经济文化发展服务的最终目标。

2.以就业为导向,强调实践教学

艺术高职院校能够生存和发展的最大优势就在于其人才培养中注重实践教学。以就业为导向,强调专业技能和动手能力培养与市场的结合是艺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一大创新。如山西艺术职业学院通过创演结合打造的《一把酸枣》、湖北艺术职业学院通过多家机构联合打造的《家住长江边》、浙江艺术职业学院承演的《五姑娘》等众多文化精品剧目,河北艺术职业学院与深圳欢乐谷、广州长隆欢乐世界、深圳闲云美术装饰画公司等众多文化企业建立的实践实训基地,都成为艺术高职院校学生实践锻炼的舞台,并逐渐探索出“课题教学——艺术实践——市场检验”的实践教学模式,最终通过教学理念创新,管理体制和用人体制创新,把教学和实践、项目和市场、校内和校外、自身优势和外部环境优势结合起来,实现了艺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高职教育就是就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加强艺术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是艺术高职院校加强内涵建设,培养特色优势专业,由高职大众化向特色教育发展,形成核心竞争力,实现差异化竞争的根本途径,是艺术高职院校寻求自身特色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上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础上,艺术高职院校还要加强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成长成才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法律法规教育模式的探索和研究,顺利实现学生就业。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文化科技司.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艺术职业教育蓝皮书[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9.

[2]赵丽生.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研究[j].山西高教研究,2002(4).

[3]徐挺,张碧辉.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再探[j].职业技术教育,2003(7).

[4]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2006]16号.

[5]李国志.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特征及选择原则[j].职业技术教育,20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