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研修的方法十篇-欧洲杯买球平台
时间:2024-05-23 17:42:59
校本研修的方法篇1
【关键词】县级;校本研修;途径与方法;思考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2)05-161-01
开展校本研修是大力推进教师的职业素质、理论水平、业务能力培养与提高的重要途径,是全面提升我县教育水平,实现我县教育持续均衡发展的基础工作。如何开展校本研修工作是我们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本人根据自己的学习与考察作了认真思考。
一、建章立制,严格要求,打造高素质专职教研员队伍
(一)加强教研员学习和研修
1.加强政治学习。要关心时事,积极参与政治学习及其活动。
2.强化业务研修。
(二)加强教研员的能力培养
教研员要积极学习,充实自己的教育理论和学科专业知识;要质疑和反思的经常思考,提升自己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水平;要端正态度,主动工作,增强自己工作的能力。
(三)加强教研员工作管理
1.严格管理抓考勤。教研员要每日签到、每周填写周工作卡,每月汇总量化、每学期填写教研员工作手册并汇总学期量化得分。
2.指导调研抓互动。
3.规范指导抓四化。即研究课题化,管理科学化,指导专业化,服务优质化。
二、明确要求,强化措施,全力推进校本研修工作
县校本研修工作的好坏,不是取决于县教研室工作的多少,而是取决于各校校本研修工作的程度和水平。作为县教研室,全力推进各校的校本研修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一是要制订全县教研修工作的基本要求,切实的使各校明确校本研修工作的目标、任务、要求,二是要加强校本研修工作的督导检查与年终的评价考核。三是在全县开展一些校本研修活动,引导、促进各校抓好本校的校本研修工作。
在全县中小学开展教师“三师”岗位练兵活动。一是塑师表,教师以注重形象影响学生;二是强师能,教师以掌握本领指导学生;三是铸师魂,教师以展示品德熏陶学生。
在全县中小学打造“三种”教研活动。
在全县中小学开展教师基本能力分级达标活动、教师学科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系列竞赛活动。目的是推动教师自我学习、自我进修、自我训练、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在全县中小学教师中开展全员同科同级三级集体赛教活动。其一是选拔优秀教师参加省、市级赛教活动。其二是通过赛教,促进教师自我岗位练兵,推动学校校本教师培养,提升全县教师整体水平。
三、精心指导,扎实培养,加强全县教师队伍建设
指导与培养是教科研工作的延续和深化,也是教研员与学校及教师联系沟通最有效的途径。要针对不同的目的要求,采用集中与分散,群体与个体,分职与分类,文刊、交谈、报告等方式,对教师教学行为、教学过程、教研活动等进行指导与培养。
其思路是依托于教师个体岗位练兵,立足于学校自主校本培训,着力于县级各种活动推进。操作程序步骤:一是定目标,提要求,细安排;二是常督查,勤交流,多指导;三是树立标杆,让教师能够达标、过关;搭建舞台,使教师可以表演、展示;举行评比,对教师进行表彰、奖励。
(一)范式引领
1.组织知名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坛新秀等在县内进行示范作课,说课。
2.双重示范指导。
3.循环跟踪指导。教研员根据听课对象存在的问题,多次反复的跟踪指导,直到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为止。
(二)分类培训
教研室要与局有关股室协作,加强对教师业务方面的培训。
1.解读课标和教材,对教师进行课标和教材的培训。
2.与人事股协作,对新教师进行师德与师能的培训。
3.与人事股协作,对学校政教和教务的副校长、主任进行各自业务工作方面的培训。
(三)专题辅导
1.聘请有关人员对我县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等进行专题报告。
2.组织有关人员对教师新课程教学方法、教科研工作、自身能力的提高等方面进行专题巡回报告。
3.预约专题辅导。
(四)同课异构
为了切实的使教师在学习和借鉴别人经验的基础上创造和探索出一套能够适合自己特点、发挥自己特长的教学方式或方法,教研室着眼于开展同课异构的教研活动,目的就是为了展特长,创特色,显特效。
四、积极主动,耐心细致,全力做好我县教育的服务保障工作
要做好服务工作,首先要明确服务内容。以教育行政部门为对象,就要为其教育教学决策提供专业的咨询;以学校为对象,就要为其教育教学管理提供专业的帮助;以教师为对象,就要为其能力发展提供专业的指导。
其次,教研员要深入学校,通过示范做课、送教引领、专题讲座等一系列形式开拓教师视野、增长教师见识,为教师的能力提升提供欧洲杯投注官网的服务支持。要借助网络及时提供有关资源信息,加强与教师的互动交流。一是帮助教师总结和提炼个人的课堂案例和经验,二是广泛收集、编发各类教育教学信息,三是以翔实的事实和准确的数据,积极为教育行政部门的相关决策提供依据。
同时,在服务工作中,一要态度积极,主动上门、热情服务。二要情感诚恳,放下架子、放低姿态,以期与教师顺畅无碍的交流沟通。三要实际高效,不唱花腔、不讲形式,针对现实问题给予无私帮助。
五、透明真实、科学精准,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促进作用
校本研修的方法篇2
第一条 为了进一步加强我区校本研修工作,提高管理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不断提高教研水平、教学技能、教育质量,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打造榆阳教育强区,根据省、市《关于全面推进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的意见》精神,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 本规程适用于全区普(职)高中、初中、小学、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和教育直属机构。
第三条 确立校本研修与“联片研修”相结合的研修模式。
(一)校本研修是以学校所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学校发展的实际需要、教师专业发展的实际需求为选题范围,以学校教师作为研修活动的主要力量,通过一定的研修程序取得研修成果,并将研修成果直接应用于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的研修活动。
(二)“联片研修”是以“校本”为基本理念,以促进学校管理人员、教师专业成长为根本目的,以有效实施新课程为工作目标,以校际合作、区域联动、优势互补为行动策略,在校本研修基础上,延伸拓展到校本培训、校本管理、校本课程开发和校园文化建设等诸多领域,为校本活动搭建交流展示平台,它是让众多学校在这个平台上共同研究解决校本中存在的共性或较深层次问题的“大校本”研修工作机制。
第四条 校本研修实行校长负责制。校长全面负责学校校本教研、校本培训、校本管理、校本课程和校园文化建设工作。联片研修实行工作组长主持下的片区校长联席会议制,由组长学校校长按照职责主持联片研修工作。
二 教研网络与层级职责
第五条 健全研修网络,搭建工作平台。
(一)成立校本研修工作领导小组,健全校本教研(科)室和学科教研组。以校本理念为指导,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抓好校本研修制度建设,建立以课例、案例为载体的“个人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的新型教学研训制度;注重方法创新,组织开展校本研训、合作教学、案例分析、教学反思、结对帮扶、教学观摩、同课异构、教学咨询、教学管理、成果展示等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收集和开发校本研修的各种文本、电子资源,健全校本研修档案,构建校本研修工作发展的导向机制、激励机制、保障机制和评估考核机制。
(二)成立联片研修工作组,建立联片研修工作机制。
依据学校区域分布、规模大小、学段特点等原则,将全区中小学划成片区,组建联片研修工作组,联片研修工作组下设学科研修指导组作为业务指导机构;同时健全学校教研(科)室和学科教研组及备课组,成为学校校本研修的执行机构。
榆阳区校本研修联片研修组划
组 别
片属学校
组长学校
教研员
负责人
备注
城区组
高中组
一中、二中、苏中、华栋、高专附中、九中
一中
贺艳萍
赵媛媛
吴志清
初中组
一中分校、二中、苏中、四中、五中、七中、十二中、华栋、高专附中、九中
一中分校
高岳成
陈文文
常艳珍
小学组
一小、二小、三小、五小、六小、七小、八小、九小、十小、星小、逸夫小学、原榆阳镇小学、特教、民办小学
一小
常秋梅
段 静
谢海雄
幼儿组
一幼、二幼、民办幼儿园
一幼
孙 娥
常艳芳
杜治礼
农村组
南片1组
镇川、上盐湾、鱼河、鱼河峁、清泉
鱼河峁
赵媛媛
张曼亭
谢海雄
南片2组
古塔、余兴庄、青云、刘千河、刘官寨
古塔
杜邦友
常秋梅
贾美丽
赵英炳
东片组
麻黄梁、安崖、大河塔、牛家梁、金鸡滩
麻黄梁
高岳成
张 艳
罗 慧
北片组
孟家湾、小壕兔、岔河则、马合
岔河则
段 静
陈文文
孙 娥
吴志清
西片组
补浪河、红石桥、巴拉素、小纪汗、芹河
小纪汗
贺艳萍常艳芳
杜治礼
联片研修工作组接受区校本研修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接受区校本研修专业指导组的业务指导,同时组织指导联片学校的校本研修工作。实行区、片、校三级拉动,行政、业务两线并举,教学、教研、培训一体化互补共生,形成“三级二线一体化”的组织形式
第六条 明确层级职责,提高工作绩效。
(一)以区教育局局长为组长的榆阳区校本研修领导小组是全区教科研工作的领导决策机构,负责全区基础教育科研工作的规划与制度建设,根据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组织开展重大教科研活动和专题攻关,总结推广教科研成果,表彰教科研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营造浓厚的教科研氛围。
(二)区教研室、区进校、区电教馆是全区校本研修、联片研修工作的组织管理机构,负责制定全区校本研修、联片研修工作方案,确定研究课题,健全研修网络,完善校本研修、联片研修工作管理办法,策划安排校本研修、联片研修活动,为校本与片区研修活动提供咨询、指导等专业支持。真正把教研工作重心下移到学校,贴近校本、贴近课堂、贴近教师、贴近学生,与一线师生共同发现问题和研究、解决问题。
(三)校本研修工作专业指导组是校本研修与联片研修工作最直接的指导者和引领者,负责督促检查所联片学校校本研修、联片研修组织机构和研修制度建设,按相关规定要求完善管理运行机制和检查评比制度,形成联片研修运行模式和工作流程。积极协调和指导校际、乡镇际联片研修活动,负责评价学校和教师的校本研修工作,促进乡与乡、校与校、组与组以及教师之间合作交流、有效互动、共同提高。
(四)中小学联片研修工作组由片区组长、成员学校校长和联片教研员组成,是片区研修的指挥中枢,负责联片研修活动的计划安排、组织实施和检查评估,对片区所辖学校校本教研、校本培训、校本管理、校本课程开发与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有调研指导和建议督查职能。片区校长联席会议每学期举行一次,学科联片研修活动每学期举行一次。
(五)学校校本研修工作领导小组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直接领导和指导学校校本研修工作,使校本研修做到有组织机构、有制度措施、有实施规划、有评价考核、有经费保障、有激励机制。
(六)教研(科)室和教导处具体负责校本研修日常管理。依照学校校本研修制度和方案制定学期校本研修计划与进程表,提交校本研修工作领导小组审议;承担对教师业务能力、教学水平的考核,评选教师的教研成果,指导校内各层次教研活动和课题研究;在校本研修计划实施中加强过程管理,形成教研常规:对各学科教研组的课题、计划、活动、总结、成果等进行检查、记载、评价;学期末对全校校本研修工作进行全面总结,提出奖励与改进意见。
(七)学科教研组根据学科教研工作计划制定教研组学期研修计划,组织和督促学科教师学习教育理论、课程标准,研究教材教法,开展同课异构、教学观摩、说课议课、集体备课、教研反思、专题研究、教改实验、撰写论文等校本教研活动,每项活动做到“四定三有”:即定主题、定内容、定时问、定人员(主持人、主讲人、中心发言人等),有记录、有小结、有考评,使预定目标落到实处。
(八)兼职教研员协助区校本研修专业指导组和学科教研员开展咨询、指导活动。带头参加校本教研活动,积极承担专题研究,主动承担校本培训任务。
三 研修内容与工作方式
第七条 实施“一功五化”,夯实校本研修。
为促进教师理念更新和专业发展,特提出“一功五化”校本研修内容及方式。
(一)锤炼教学底功:三个类型(通用基本功、学科基本功、研究型教师基本功)拾阶而上;三种培训(新教师上岗培训、后备骨干教师培训、骨干教师培训)次第展开;三种方式(发现新苗、夯实基础、提升能力)整体推进。
研修方式采用“自我研修式”扬长补短、“师徒结对式”同伴互动、“竞技比武式”增强动力等。
(二)转化教学理念:教师确立四个意识(课程意识、学生意识、开放意识、问题意识);强化“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课堂教学“三落实”,落实教学目标(教材目标化、目标问题化、问题要点化、要点练习化、练习应用化);落实“教”为“学”服务(以学生经验为起点、为扩大学生经验而展开、为学生获得新经验和理性认识而结束);落实课后评价与反思(反思教学目标,反思教学策略,反思教学效果,)。
研修方式采用“专题讲座式”提高认识、“以学论教式”转变行为、“评价反思式”长善救失等。
(三)内化课标教材:明确课标要求(课程功能地位及基本理念对课程实施的诸项建议课标设计思路及总分目标);通晓教材体系(教材编写体例及内容体系教材宗旨任务及知识板块单元章节地位及前后联系课时教材内容及设计意图);掌握教材教法(新课程倡导的新教法学习引进的好教法继承传统中的好教法提炼自己的创新教法);组织教师进行课标、教材、教法考试。
研修方式采用“观摩研讨式”对比分析、“分类磨课式”提炼升华、“测查问卷式”考评把脉等。
(四)优化教学过程。教师活动抓三要素(备课、上课、反思);学生活动抓三环节(预习、听课、复习)。对学困生开展“教学会诊”;引导教师以“高质量、轻负担”为目标,构建新的教学机制,努力实现教学过程的优质高效。
研修方式采用“案例剖析式”指导实践、“同课异构式”鼓励创新、“调研诊断式”反馈提高等。
强化教学管理:一是管方向,更新理念,落实机制(以实施素质教育为管理工作基本方向,重点在“三破”、“三建”:破除应试教育的“唯考分是问”,破除妨碍课程改革的陈规旧矩,破除压抑教学民主的权力滥用: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建立民主科学的教学管理制度,建立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评价制度)。二是管过程,夯实常规,动态调控(狠抓落实,既有规范要求,又留创新余地,力求“管而不死、活而不乱”;着力点在“两个控制”:一是教师的教学流程,二是学生的学习过程)。三是管教师,鼓励拔尖,整体提高(着眼点在“两业”,一是敬业精神,二是专业水平)。四是管学生,勤学巧学,导“星”入“轨”(注重学习品质培养和学习方法指导,把学生学习活动中的“预习、听课、复习、练习、小结”这五个最基木环节分别细化出操作要点,反复要求,强化训练,使之习以为常,在每一个学习时段构成一个相对完整有效的学习周期)。
研修方式可采用“流程控制式”检查常规、“评教评学式”教学相长、“激励策进式”评优树模等。
深化校本教研:树立一种理念(校本教研基于学校、在学校中、为了学校);增强两种意识(发展意识、研究意识);把握三个要素(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掌握四个步骤(问题、设计、行动、总结);运用五种方式(教学反思、教育叙事、课堂观察、教学案例、课题研究)。校本教研不等同于课题研究,既要积极承担上级下达的课题任务,更应大力倡导紧贴教学实际的小课题、微型课题研究,鼓励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去发现有价值的问题,去设想解决问题的办法,去实施这个办法,去反思这个办法的成效,依此形成一线教师开展教育科研的常态。
研修方式采用“课题驱动式”群体参与、“问题转化式”沙龙交流、“成果展示式”比学赶帮等。
第八条 加强校际合作,开展联片研修。
(一)当前我区联片研修工作的主要任务:
1.研究教师全员培训,解决观念转变、教学有效、教研有为等新课改带来的三大基本问题。
2.研究新课程的教与学,破解实施新课程的关键-转变教与学的行为。
3.研究校本课程的开发,破解实施新课程的难题-综合实践活动及校本课程的开设。
4.研究新课改背景下的学校管理,解决学校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问题。
5.研究校园文化建设,解决和谐发展的校本文化构建问题。
(二)校际合作、联片研修的工作方式
1.区级层面加强示范式引领带动。确定“校本研修实验基地校”,构成全区校本研修工作的骨干体系,充分发挥其示范引领和联动辐射作用。
2.片区层面加强主题式联片研修。针对各片、校研修工作发展的局限性和不平衡性,以片区内强势学科为龙头,带动弱校或弱科共同提高。
3.学校层面加强点面式联动。以学科教研组为阵地,接受片区学科研修指导组的指导,强化学科研修,重点扶持弱科,实行点面结合式联动。联动方式采用“师徒结对”、“课题合作”、“自主联合”等。
4.学科层面加强跨校式研修。在农村中小学以联片方式开展跨校式研修,将专职教师数量少、难以建立专门教研组的相关学校教师组成一个研究群体,能者为师,兼任组长,主持开展研修活动,以消除学科研修工作的“盲区”与“死角”。
四 绩效考核与结果运用
第九条 区校本研修工作领导小组依照《榆阳区校本研修考核办法》,对重点工作任务提出切实具体的目标要求,结合本规程一并实施考核。
第十条 各片区、学校要努力营造“人人参与教研、校校彰显成果”的研修氛围,形成“比、学、赶、帮、超”的工作态势,在校本研修与联片教研方面,除区上统一进行绩效考核外,要切实加强自查自评,重点突出“四查四比”:教师自查,比个人反思的深度;联片工作组自查,比互动引领的广度;学校自查,比发展变化的幅度:联片互查,比互补提升的高度。
第十一条 区教育局将学校校本研修绩效考核成绩按5%计入督导室对校长年度考核之中,个人校本研修学分与评优树摸、晋级晋职挂钩。
五 工作制度与保障措施
第十二条 依据本规程和《榆阳区中小学校本研修实施方案》,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校本管理、校本研修与联片研修相关制度。
(一)工作制度
包括联片研修制度;校本研修制度;绩效考核制度;课题申报制度;论文评审制度;常规检查制度;成果奖励制度等。
(二)档案制度
1.组长学校建立联片研修档案:包括联片研修制度,每学期活动计划,工作组与学科指导组人员名单及分工,每次联片主题活动记录及小结,教师参加联片研修的心得体会,每学年片区交流展示材料及成果等。
2.成员学校(含组长校)建立校本档案:①校本教研档案(校本教研长期规划、学期计划及活动安排;各级申报立项课题申请书、研究过程记录、阶段性成果或结题资料;校本微型课题选定、主题学习内容与研究过程记录、成果及运用;教研组活动的年规划、期计划、周安排及工作总结;汇编教学论文集、教学设计集、教育叙事集、教学案例集、教学反思集等)。②校本培训档案(学校教师阶梯发展培训规划,学年培训计划,学期培训安排及内容记录;教师参与校本培训写实及考评记录)。③校本管理档案(落实“三规一则”及规范化管理的相关制度或要求;教师备课质量检查及综合评价;作业设计与批改质量检查及综合评价;学科素质测评试题及成绩统计表、学情分析资料;学科综合实践活动成果;优秀课例光盘;优质课件;校本课程开发资料)。
3.建立教师个人专业成长档案:主要包括个人信息表;个人专业发展规划;个人在“一功五化”校本研修中的训练计划与纪实;个人现代信息技术学习与应用纪实;个人申报立项课题或校本课题研究的课题资料、过程记录及成果应用;个人听、评、说课记录及参加教研组、片区教研活动的感想、反思、随笔;个人教研论文、教学设计、案例、叙事、反思、总结等。
第十三条 加强领导,夯实措施,构建保障机制。
(一)加强校本研修、联片研修工作的组织领导。区校本研修工作领导小组定期专题研究、布署、检查、总结教育科研、校本与联片教研研修工作。区校本研修工作专业指导组和各联片研修工作组要牢固树立研修强校意识,求真务实抓研修,做到有工作布署、有过程指导、有质量督查、有总结评价。学校校长要切实担负起校本研修的组织领导责任,履行好校长在校本与联片研修中的工作职责。
(二)加强校本研修工作的经费投入。
校本研修是提高教师综合素质的有效措施,学校领导要树立教育科研投入是效益最大的投入理念,安排必须的经费用于校本研修,为“培师德、练师能、铸师魂”提供有力保障,每年教师培训经费不低于本校当年经费总额的5%。联片研修经费在教科研经费中专项列支。
校本研修的方法篇3
校本研修的最高目标是造就研究型教师,营造学校常规的科研氛围。而要实现这样的目标,不是行政命令下达就能达到的,管理过程中的引领艺术显得尤为重要。
转变校本研修的观念
要让教师钟情于校本研修,首先要更新教师的研究观念,它决定了教师参加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转变观念方面,应该注重如下几方面。
1.树立以教师为主体、促进教师成长的校本研修观。传统的教研多为自上而下的行政教研,教师处于被动地位;在教师的观念深处,他们只是为上级研究、为学校研究,或是为完成考核任务而研究。而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校本研修,明确了教师的主体地位,教师是教研的主人。教师不但是研修活动的参与者,更是研修活动问题的开发者,目标的确定者。校本研修还把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作为重要目标,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也是为自己搞研修。确立以教师为主体、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校本研修观,能唤醒教师研究的自觉意识,并逐渐形成自觉研究的行为动机。
2.树立以生活为基质、创造研究文化的校本研修观。传统的教研,在贴近教师的现实工作、贴近教师的生活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很多时候,教师教研不是自己的教研,而是他人的教研。新的校本研修制度,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教师的情感和生活,主张校本研修是教师的职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从研究中寻找幸福,在研究中去体验成功的喜悦。如果教师确立了这种观念,学校建立了这样的研究文化,校本研修就不再是负担,而是生活的必须,是教师幸福的重要源泉。
3.树立以问题为核心、解决教学问题的校本研修观。新课程、新课标、新教材贯穿着全新的理念,同事也存在着许多具体问题,校本研修制度就是要发挥所有学校、所有教师的作用,通过以问题为核心的行动研究、课例研究,解决教学中的各种问题。它要求学校、教师要真正树立以问题为核心、注重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提高教研质量的校本研修观,改变过去远离教学实际或只重形式、只重单一应试的状态。事实上,实实在在的研究,教师非常需要,也会以最大的热忱参与。
4.树立以课堂为中心、改进教学方式的校本研修观。聚集课堂、通过教研改变教与学的方式是校本研修的重要使命。过去的教研,关注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方法的研究,而忽视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型教学方式的研究。目前,通过引导使教师懂得研究课堂、改变教学方式是校本研修的基本任务。突出校本研修的重点会增强教师研究的成就感。
形成校本研修的氛围
1.打造学校价值导向的研究文化。对于天天生活在学校的教师来说,学校赞赏什么,提倡什么,对其校园环境有很重要的暗示和引导作用。以校为本的研修制度的确立,需要创造一个良好的文化舆论环境,让教师每时每刻都感受到教研的重要性。学校可以通过网络、校报校刊、橱窗、演讲、座谈等途径宣传研究型名师及其成长经历,宣传教研教改名校,宣传教育教学新理念,宣传“研能兴校、研能兴教”的思想。
2.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合作是校本研修的核心要求,合作需要和谐民主的人际关系,领导与教师、教师与教师,无论新老教师都应坦诚相待、相互尊重,为校本研修奠定情感基础。在校园内,教师有话可以大胆地说,可以表达自己的观点;崇尚学术,服从真理,信仰科学;能包容大度,虚心接受不同意见;敢于挑战权威,质疑过去或别人已有的结论。
3.建立积极向上的激励机制。鼓励先进,扶植骨干是营造学校良好研究氛围的关键。学校培养和扶植的骨干队伍越大,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和思想的引领作用也越大,校本研修也自然在校园内绽放成一道道美丽的风景。因而校本研修要真正扎扎实实展开,必须有一批活跃的教研骨干,通过他们的教研热情、教研成果带动和影响其他教师。
激发校本研修的兴趣
校本研修是一项心智活动。强化的手段与物质的刺激很难让教师在兴趣中主动参与校本研修。
1.让研修的环境更温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告诉我们,学习不是知识从一个大脑转移到另一个大脑的过程,它是在一定的情境下,以一定的经验为基础,对知识或技能进行重新建构的过程。因而在开展校本研修的过程中,学习者愉快的心情是建构的重要因素,让教师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学习、研修的结果肯定不一样。在校本研修中,要让参与者感到轻松愉悦,搭建轻松的研讨、交流平台,营造温馨的心理环境。创设温馨环境的方法很多,比如:将教师的研修场所装扮成教师休闲的地方。伴随着轻音乐,教师在非教学、非教室模样的地方心情舒畅地交流学习,这样,研修场所就会成为教师爱去的地方。
2.校长与教师同行。校长或校本研修的其他组织者,不是一味地在上面强调校本研修的重要性,也不是站在一旁评判谁优谁劣,而应深入到教师之中,与他们一起研究,同甘共苦,并在学习、交流、研讨中共同成长。这种教育生活兴趣将激发教师研修的内在动力。
3.为教师搭建展示成果的平台。校本研修所追求的主要是精神的成果,精神成果要通过展现才能看见光华。为教师搭建展示校本研修的平台,以展示自己的学习、研究成果,既是对教师个人的莫大鼓舞,也能给其他人起到一种引领作用,更能激发和保持教师的研修兴趣。
引领贴近教师的校本研究
1.以观、听、评、研为主的观察研究。观察研究是指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感观和辅助工具,在自然状态下对客观事物进行考察而获取其事实资料,并对这些资料进行归纳分析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
观察研究落实到校本研修中的最好形式应该是观课研课。教师之间的相互观课、共同研课,是研究课堂教学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当然,观课研课还可以扩展为备课、说课、做课、评课等形式。其中,观课是研究的切入口和着力点,说课与评课则通过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考察与研究,提升认识层次,拓展探究视野,生成改进措施。
观察研究能使教师有意识地关注实践智慧,关注教学活动,关注教学行为;使教师把成长的预期由学习显性知识转移到默会知识;能促使教师学会行动研究,学会通过案例分析、教育叙事体会感悟教育的本真,进而积累实践智慧。这种研究同时使教师在发现问题后,能有意识地在研究中解决问题,既改善了行动,又学到了技能,既学会了交流与共享,又使研究成果辐射和放大,取得教育教学事半功倍的效果。
2.以回顾、反思为主的叙事研究。叙事研究就是教师将自己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事件,整合成故事,以讲故事的形式进行教育研究的方法。叙事研究落实到校本研修中的最好形式是教师用言语形式显现教育生活事件,在叙事过程中感悟自己,影响他人,共同探究事件后面的教育规律。
人都有思想,教师都有教育思想。只不过教师的教育思想往往隐藏在教育事件背后,只要教师将其抽象出来并加以表达,教育思想就可以闪亮登场。正是因为叙事研究贴近教师的生活,能反映教师的需求,包含教师的情感,因此,叙事研究能让教师收获快乐,收获研究意识,收获实践智慧,有助于改造和提升教师的教学经验,为教师开辟一条专业发展的新路。
3.以学习、借鉴为主的案例研究。案例研究是对特定的教育案例进行分析、讨论、评价、处理、寻求对策的个案研究。它既是一种教学方法,又是一种研究方法。案例研究落实到校本研修中的最好形式是教师能用个体发现和提出的问题转化为教师群体共同关注和思考的问题,能把学校里发生的真实问题概括、提炼、升华为有价值的课题。
教育教学案例具有真实性、问题性、实践性、可读可视性和操作指向性,理论上不繁杂,又贴近教师的工作生活。所以案例研究易激发教师的研究兴趣,促进教师间的实践智慧的分享,改变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影响改变教师的行为,打造成学校的研究生活,从而加快教师的专业成长。
4.以改善行为为主的行动研究。行动研究是一种在行动中开展的研究方法,是研究与行动的结合,教师的研究就在自己的行动中,教学行动既是研究的对象,又是研究的载体。教师的发展不仅仅表现为知识与能力的增长,也表现为研究意识的提升。教师在自己的教学生活中,随时随地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行动研究落实到校本研修中的最好形式是教师能敏锐地发现并抓住实际问题,以解决现实问题为目的,在研究过程中视需要情况而随时修改,边学习、边研究、边总结、边反思,不断总结提升,致力于改善学校情境中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质量。
校本研修的方法篇4
关键词:教师教学工作模式 四项捆绑 两条主线
为改变教师忙碌无秩序,盲目无规律的状态,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工作压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学生学业进步,学校内涵发展,由北湖学校校长提出,经学校二届一次职代会讨论通过,进行教师教学工作模式研究。
一、为什么建立教师教学工作模式
为什么要建立教师教学工作模式,主要基于以下几点思考。
1.反思教师的主要工作
一方面,教师工作的主要对象是学生,主要工作任务是围绕学生这个中心,很好地完成教育教学目标和任务。具体地说,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实现学生学业进步,健康成长。另一方面,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教师团队是学校发展的主力,因此教师个人素质和教师团队素质是否过硬是学生成长和学校发展的决定因素。
2.教师因素对学生发展的影响
教师对学生发展的影响,一是教育态度,这是教师“想教”和“要教”的问题,教师有事业心和责任感才能热爱教育和热爱学生,这是教师热爱工作的动力保障;二是教育内容,这是教师“有内容教”的问题,教师掌握了相对充足、结构合理的人类文明成果,才有内容教给学生;三是教育能力,这是教师“会教”和“善教”的问题,教师掌握了先进的教育理念,娴熟的教育技术,才有能力教会学生。因此,要对教师的专业标准提出具体要求:一是拥有专门的知识和技能;二是强调服务的理念和职业道德;三是有长期的培养和训练经历;四是需要不断地学习和进修;五是享有有效的专业自主性;六是形成坚强的专业团队。
3.建立教师教学工作模式的必要性
通常情况下,从教学工作的角度,教师除承担着教学工作外,还要参与校本教研、校本培训和校本科研工作。在时间和精力有限的情况下,教师要做到面面俱到地工作会手忙脚乱和力不从心。从本质上来说,几项工作互相交织和渗透,并没有明显的界限;从目的上来说,几项工作都是为了满足教师专业成长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从关系上来说,教研、培训和科研都是服务于教师和教学。因此,简化和规范教师的业务工作,建立一个能够抓住关键和主要矛盾的有效工作模式十分必要。
二、建立怎样的教师教学工作模式
建立一个怎样的教师教学工作模式,主要基于学校教学工作要求。
1.教学工作的主要途径
北湖学校教学工作的主要途径有常规课堂教学和社团拓展教学。常规课堂教学主要完成国家和地方课程教学任务,完成国家和地方课程的二次开发任务;社团拓展教学主要完成自主校本课程内容和校本教材开发的任务。
2.校本教研的主要途径
北湖学校校本教研的主要途径是集体备课、听课议课。通过分析教材、分析学生进行教学设计,通过听课、观察学生进行集体反思。
3.校本培训的主要途径
北湖学校校本培训的主要途径是岗位研修。岗位研修内容包括自主研习、个体备课、上课反思和总结成果。
4.校本科研的主要途径
北湖学校校本科研的主要途径是基于教学的小问题、小课题研究,解决问题进行有效教学。
5.建立“四项捆绑,两条主线”教师教学工作模式
通过以上分析不难得出,校本教研、培训和科研离不开教学,围绕教学来开展才会更有效,教学涵盖了校本三项工作,教学、教研、培训和科研四项工作完全可以捆绑式高效率协同进行,那就是校本研修,主要是岗位研修和团队研修。
通过以上分析不难得出,教师的工作无外乎两条主线。一是岗位研修,具体地说就是“源于教学任务——个体备课——课堂教学——课后反思——完成教学任务”;二是团队研修,具体地说就是“源于教学问题——集体备课——听课感悟——议课反思——解决教学问题”。
通过以上分析不难得出,北湖学校“四项捆绑,两条主线”教师教学工作模式。具体含义是围绕常规课堂教学和社团拓展教学这个中心,捆绑式开展课堂教学、校本教研、校本培训和校本科研四项工作,教师运行岗位研修和团队研修两条工作主线,达到简化工作、有效展开工作的实际效果。“四项捆绑,两条主线”教师教学工作模式,可以使教师的教学工作有章法、有规律可循,做到有的放矢,有机整合,也是对北湖学校“在圣贤的光芒下成长”教育思想的具体实践。
三、怎样建立教师教学工作模式
怎样建立“四项捆绑,两条主线”教师教学工作模式,主要是进行行动研究。北湖学校《教师教学工作模式研究》是大庆市“十二五时期”重点课题。
1.研究的具体问题
研究的具体问题是构建“四项捆绑,两条主线”教师教学工作模式研究。围绕课堂教学这个中心,捆绑式开展课堂教学、校本教研、校本培训和校本科研四项工作,教师运行岗位研修和团队研修两条工作主线,达到简化和有效开展工作的实际效果。
2.选题的意义和研究价值
选题意义在于探索研究一种有效工作模式,使教师从工作忙碌无秩序、盲目无规律、工作效率低、职业压力大的环境中解脱出来,使教师的教学工作有章法、有规律可循,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研究价值在于课题组通过对“四项捆绑,两条主线”教师教学工作模式的实验研究,一是践行“学生个性化培养,教师个性化教学,学校个性化发展”的新理念,丰富学校发展内涵;二是探索教师工作规律,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三是使教师在研究中得到锻炼和成长,把在学校教学工作中的工作方法、方式、经验和体会进行提炼总结;四是使教师改变机械地服从学校和上级安排的工作状态,变被动工作为主动进取,克服教师的职业倦怠现象;五是为同类型学校提供可供参考的教师工作模式实践案例。
3.核心概念的界定
模式其实就是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方法论。把解决某类问题的方法总结归纳到理论高度,那就是模式。模式是一种指导,有助于完成任务,有助于作出一个优良的设计方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会得到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教师教学工作模式是指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总结出解决教师工作中忙碌无秩序、盲目无规律、工作效率低、职业压力大这一问题所遵循的方法论。“四项捆绑,两条主线”是围绕课堂教学这个中心,捆绑式开展课堂教学、校本教研、校本培训和校本科研四项工作,教师运行岗位研修和团队研修两条工作主线。
4.研究范围的界定
本课题研究的范围是我校教师教学工作模式,围绕课堂教学这个中心,捆绑式开展课堂教学校本教研、校本培训和校本科研四项工作,教师运行岗位研修和团队研修两条工作主线。即“四项捆绑,两条主线”教师教学工作模式。
5.研究目标
通过课题研究,形成适合我校实际需要的教师教学工作模式。即围绕课堂教学这个中心,捆绑式开展教学、教研、培训和科研工作,促进教师能力提升和专业发展;教师运行岗位研修和团队研修两条工作主线,达到简化工作、有效工作的实际效果,解决教师职业倦怠问题。
6.研究内容
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工作的基本表现、特征和现状研究;
(2)教师课堂教学工作在教师工作中所占地位和作用研究;
(3)教师课堂教学、校本教研、校本培训和校本科研四项工作协同关系的分析和问题解决策略研究;
(4)教师岗位研修和团队研修关系的分析和问题解决策略研究;
(5)“四项捆绑,两条主线”对教师教学工作模式“影响度”研究。
7.创新与突破
基于假设和经验,“四项捆绑,两条主线”教师教学工作模式是针对我校教师的工作从不断重复出现的事件中发现和总结出规律,是解决问题形成经验的高度归纳总结。我校教学工作的主要途径有常规课堂教学和社团拓展教学。常规课堂教学主要完成国家和地方课程教学任务,完成国家和地方课程的二次开发任务;社团拓展教学主要完成自主校本课程内容和校本教材开发的任务,实现对课堂教学的补充、延伸和拓展。不难看出,校本教研、培训和科研离不开教学,围绕教学来开展才会更有效,教学涵盖了校本三项工作,捆绑式开展教学、教研、培训和科研四项工作,提高教师工作效率。不难看出,教师的工作无外乎两条主线,第一条是岗位研修,具体地说就是“个体备课—课堂教学—课后反思—解决问题”。第二条是团队研修,具体地说就是“集体备课—听课感悟—议课反思—解决问题”。可以使教师在研究和研修中实现专业成长,这些就是我校教师教学工作模式的重要创新和突破。
8.研究方法
教师教学工作模式主要研究方法。
(1)课题研究前期,通过文献法、调查法,摸清教师教学工作现状,确定研究课题的目标和内容、意义和价值,界定研究课题的概念和范围,选准研究课题的创新和突破点,对研究课题进行假设和总体设计,对研究课题成果进行预期,为下步研究行动和解决问题创造条件。
(2)课题研究中期,主要通过行动研究法,对研究课题和研究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剖析和研究,通过对教师工作特点分析、成因归因、对学校教育教学影响的探索、教师工作的重点和难点的分析,研究教师“忙碌无秩序,盲目无规律,工作效率低、职业压力大”的成因及其对教师的工作的影响。
(3)课题研究后期,采用对比研究法和经验总结法及时对分析的问题进行总结和提炼,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提出解决我校教师教学工作模式的策略,建构我校“四项捆绑,两条主线”教师教学工作模式并形成研究报告。
9.实施步骤和具体措施
教师教学工作模式研究的具体实施步骤和措施。
(1)对课题研究进行总体设计,明确课题研究的思路。确定该课题国内外目前研究现状,借鉴同类研究成果,对教师教学工作模式的内涵和外延总体把握和基本界定,确定研究的目标、内容,确定实施的途径和方法。
(2)建立课题组,明确实验对象。建立由校长、科研主任和富有实践经验的教师参加的“三层次”实验研究小组,对实验工作进行具体研究。实验教师既要有一定的数量,又要有相应的代表性,保证课题研究得出的数据和相关结论真实可信,同时还要邀请省市教育专家定期对实验进行指导。
(3)确定调查提纲,了解研究内容和现状。课题研究的关键点或突破口就是要了解、明确目前我校教师工作现状,存在的问题的成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和办法。
(4)明确研究的问题,进行对策研究。通过调研摸清基本情况后,可以根据现状,进行相应的对策研究。教师工作中的问题,表现在学校,成因在教育现状,根源在于没有找到有效的教师工作模式,如何帮助教师走出困境,需要教师自身、学校领导、教育行政部门多方面的关注才能解决。
校本研修的方法篇5
[关键词]:农村学校 校本研修 继续教育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的不断推进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教师专业发展已成为课程改革所关注的焦点。而农村地区的学校因经济、文化和地域、资源配置等多种因素致使教育相对落后。教师趋向老龄化,外出学习培训的机会甚少,知识结构已经陈旧,已跟不上新课程改革的步伐。而在新课程改革中产生的一种新的继续教育方式――校本研修是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一条新途径。
一、解读校本研修,正确定位角色
教师拥有正确、科学的校本研修观,就会自觉投入到校本研修之中。特别是在校本研修刚刚实施阶段,广大教师的思想认识还很不到位,此时需要从观念着手,解决教师关于校本研修的思想认识问题,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校本研修观。校本研修是以学校为基地、教师为主体,教师专业发展为主题,校长自主组织。以教师自身及其任职所在学校的特点和需要为基础,以提高教师的专业修养水平为目的,以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和优化学生成长环境为内容,以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为主要形式,通过专业引领、同伴互助、互动交流等方式解决问题。集学习、工作、研究于一体的一种教师继续教育形式。
二、建立校本研修机制,营造研修氛围
无规矩难以成方圆,由于部分农村教师缺乏理想信念,自主发展意识薄弱。在沉重的生活、工作负担下,他们靠“惯性”工作。对教育新思想、教材新内容、教学新手段的钻研学习浅尝辄止。因此,要想让教师走进校本研修,首先,要成立由“校长――分管领导――教研组长”为主线的校本研修管理网络。明确职责,落实责任,齐抓共管,形成良好的研修氛围。其次,要建立校本研修的各项规章制度,拟订校本研修长、短期计划和教研活动实施细则等,使得教师在校本研修活动中有章可循。在校内营造“校本研修兴校”的文化氛围,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研修的积极性。
三、研修方式多样化,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校本研修作为一种旨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校发展的教育人力资源开发活动,不是固定的、僵化的模式,更不是原有的教师校外培训或校本教研的简单移植。它涵盖了影响教师专业成长的方方面面。
1.校本培训,提高教育理论水平
随着社会进步和教育发展速度加快,新的教育思想层出不穷,教育变革速度日益加快,仅靠教师自身的长期实践探索和缓慢的经验积累,难以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快速变化。因此,需要通过对教师们进行校本培训,快速吸收先进的教育信息。
(1)集中培训
学校要坚持开展以师德师风、教育教学理论为主的教育培训活动,让教师及时汲取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关注教育教学前沿动态,让教师“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成为习惯。另外,还要强化现代信息技术等培训,营造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氛围,提高培训的质量。
(2)自主阅读
校长要把“教师发展第一”作为坚定不移的办学理念;首先,要求每个老师认真钻研每年规定研修的教育理论书籍,写学习心得体会,定期组织教师交流。其次,解决学校信息来源问题,让教师通过图书室或网络自觉自由阅读,把读书与课堂教学实践、教育科研、自我修养联系起来。让广大教师在读书的过程中提升自己人文素养和文化品位。
2.聚焦课堂教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
(1)课堂教学反思
①坚持写课后反思日记
每节课后教师围绕学生的兴趣、互动、思考、创新等回顾课堂中的得与失,思考可以改进的方法与措施,及时记录下来。
②对比反思
通过观摩公开课,分析别人的长处和不足,来反观自己的教学行为,吸取他人的经验教训,少走弯路,从自我封闭状态解脱出来。
③听自己的教学录音(录像)
这是对教学行为反思的一种比较好的手段。把自己的一节课或几节课的教学过程录下来,然后居于一种旁观者的角色来仔细听、分析自己的教学活动、教学时间、语言艺术、学生课堂氛围等状况,进行反思、改进。教师还可以从教学思想、教学理论等方面进行反思,把这些反思写下来,装进成长记录袋,可以直观地反映一个教师的专业成长水平。
(2)小组合作研修
①合作备课研修
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前发动全体成员共同研讨课程资源,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对重点教学问题(研修主题)进行深入探讨,比较分析,有效提高课程资源组织和教学活动策划能力。
②同课异教研修
从教师的不同个性入手,对同一课内容,同年级组教师采用不同的构思、不同的切入点,研讨如何上出不同风格的课。采取“集体备课理论引领实践跟进案例分析同伴互助研讨升华”的组织形式,最后形成一致观点,全校观摩。“同课异教”能使每位教师形成自己独有的教学风格。让教师在实践中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张扬个性,形成个人风格。
③同伴互助研修
同伴互助是指教师间经常进行的一种切磋、合作、支持与分享的横向交流活动,它是化解教师在教学中的困惑、激发灵感的有效办法。学校应该积极推行同伴互助活动,鼓励同学科教师自主结伴,共同研究的教学专题与准备共同执教的研究课。在教学中互相帮助、互相切磋,共同提高。
(3)科研课题导向研修
学校除了要抓好教育教学常规工作外,还要抓好课堂教育教学的研究,使研修活动课题化、系列化。让教师们从课堂教育教学的热点、疑点、难点问题出发,确定个人研究课题,围绕自己确立的科研课题进行学习、研究、实践、创新,运用行动实践等研究方法,扎实开展课题研究,践行教师即是研究者的课改理念,促进教师在科研中提升自身素质和专业水平。
3.专业引领,提升研修层次
专家参与是校本研修的源头活水。在校本研修实施中,需要专业研究人员的帮助,实施专业引领,开发教研专业人员人力资源,是开展校本研修强有力的支持与保障。
(1)可以聘请教育专家做专题讲座
针对学校教师的具体情况,邀请教育专家到本校作讲座或报告,让老师们近距离地与专家交流与接触,这样可以快速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
(2)打造“本土化”的专业引领队伍
由于农村小学地处偏僻,资金比较薄弱,比较难聘请专家,学校可以充分利用本土资源,由本校骨干教师组成的“本土化”专业引领队伍。让他们在校本研修中举行讲座,带头上示范课,结对帮扶青年教师,可以不同程度地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四、结语
总之,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校本研修的方式是琳琅满目、异彩纷呈的。除了上述几种主要的研修以外,还有校际协作研修、专题论坛沙龙研修、团队脑力激荡研修等。农村学校应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基于不同层次教师发展需要,拓展校本研修的渠道,形成具有“校本”特色的研修形式,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校本研修的方法篇6
一、打破一个观念——树立研培兴校意识
十一五期间,受诸多因素影响,学校发展受阻,特别是队伍建设出现明显滑坡,应试教育思想根深蒂固。具体表现为:任课教师思想陈旧,方法单一,教学效果逐年下降。为了打破教师们“只教不研”,“有研不深”,“教研无用”的现象,学校实行“前推后引”政策。通过建立责任明确的管理体系、效果明显的运行体系、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整合了各处室、科组的力量,建立了一系列校本研修的制度,构建了全新的校本研修平台。大部分教师思想观念发生了转变,能够以极高的热情投身到研培之中,树立了极强的研培意识。
二、建立三种制度——形成研培运行机制
经过探索和实践,我校建立了研培组织机构,制订了《学校校本研修工作方案》,完善了《包学年、学科领导职责》,形成了人人、科科、日日研修制度,确保了校本研修工作的有效落实。一是建立健全主管制。学校重视教师校本培训工作,强化业务领导是校本培训的参与者、组织者、指导者。领导教师校本培训工作,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二是建立校本研修的激励机制。制订了《学校教师工作量化管理实施方案》,进一步加大了研培的分量,对教职工取得的各种教研成果进行奖励。三是教研常规机制。我校的教研工作经历过两个阶段,即学研培分离阶段和现如今的学研培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相互融合阶段。
三、构建四个平台——创新研修
1.以学习为依托,提高校本研修意识。搞好校本研修的第一要务就是学习。通过努力达到在课题研究中学理论、在教学实践中学方法、在问题探究中学科研,以学促教、以教助学的目的。我们开展了以下三个活动:第一是开展“书香校园”活动。根据教科研的需要,确立了文化“午餐”活动,由主管领导根据教学实际确定“午餐”的内容,上传到相应的文件夹中供教师中午阅读,这为构建“书香校园”奠定了基础。第二个是开展与名校名家对话活动。为了使教师能够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学习到书中没有的经验,学校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积极主动的派出相关教师参加各种培训。培训后我们要求外出学习人员每次回来之后,都要上公开课、写博或在全校大会上交流学习体会。
第三鼓励教师学历培训。为了提高全体教师的学历水平,学校积极鼓励教师参加学历培训,并能够为教师解决后顾之忧,全额报销旅差费用。现在已有154人具有大专以上学历,40人具有中师学历,学历达标率100%。
2.以研究为保障,提高教师专业素质。教师的专业发展,离不开教师浓厚的研究兴趣以及强烈的研究意识。为了提高教师的研究能力,形成研究习惯,学校主要采取了如下措施:(1)领导示范。主要是在思想层面解决了部分老教师“教研无用论”的想法,同时也为教师构建高效课堂起到了行动研究的指南。(2)主题教研。根据《永吉县中小学主题教研实施方案》,我校制定了具体实施方案。围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一主题,任课教师人人确立了分题,进行教研探讨。(3)组内教研。每周20组次集体备课,20节组内教研课。组内教研气氛浓厚。(4)课题研究。国家级“十一五”重点课题《校园文化与教师专业化共生的研究》正申报结题,多次被评为先进单位和个人。
3.构建反思平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1)学校周例会反思。在学校层面上,实施周例会反思制度,然后值周领导经过整理将一周的工作情况在教师大会上进行及时的周工作总结。
(2)学年学科组反思。每周周五由学年学科组长组织周工作反思会。(3)教师个人反思。建立教师博客交流平台,加大横向交流空间。
校本研修的方法篇7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体育部,北京 100029)
摘 要:本文主要运用文献法,结合实际教学工作的经验,以体育教师的校本教研为切入点,分析体育专业老师的专业素养同体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前景与规划之间的关系,并且深层次全面的讨论和研究了体育教师的专业化的未来发展趋势。发现科学合理的专业式科学的规划,可以提高学校体育专业教师的学校归属感,促进科研能力的提高和知识结构的改善,并探讨了专家论坛式、课题研究式、问题解决式等校本教研模式。
关键词 :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校本教研
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3-0114-02
1 前言
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是学校教育改革和体育专业教育改革的重要环节,体育教师教研能力能力和体育专业素养的提高,是体育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保证。只有体育类教师的专业化能力和专业水平的不断提升,才能成现高质量的体育教学课程。所以,体育教师向专业化发展才逐渐成为了各个国家体育教育与改革的共通趋势。最近几年,关于体育教师的专业化的发展研究已逐步成为我国体育教育领域内的一个热点问题。而现阶段对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研究显得尤为重要,这是体育教师职业的发展要求,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世界体育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本研究从探讨体育教育专业发展的校本研修为出发点,寻找作为学校基础的校本研修对体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的意义,证明校本研修是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和手段,寻找当前各个学校校本研修在促进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且提出校本研修对于促进体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的建议与对策。
2 研究方法
2.1 文献资料法
围绕研究主题,以校本研究和体育教师专业发展为
关键词 ,通过中国期刊网查找论文十余篇,同时阅读了教师专业化方面的相关书籍,并通过互联网收集了与研究相关的信息资料,进行全面系统地整理与分析,为理论研究寻找坚实的基础。
2.2 逻辑分析法
对收集到的资料运用归纳、演绎、对比等逻辑学方法进行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体育教师校本教育研修与体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体育教师的校本研修,是以能够促进体育教师的教学目的并提升专业化发展为直接目标,以学校体育教学为研究对象,以体育课堂的实践教学做为研究的前提,以授课的体育教师为研究的主体,通过教师在体育教学实践落实与执行,进行验证、总结与完善,提高教学质量的研究过程。通过体育校本研修,来有意识地培养体育教师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提高体育教师立足学校的体育教学情境,进行因地制宜地创新与提升教师教、学、研的能力。在体育校本研修中,教师做为参与者加入研究之中,从而保证了体育教师教学研究能力的提高,促进了教师研修能力的发展。所以说,体育教师参与校本研修是促进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是最直接、最适切的实践方式。
“教师的专业化”是教育和研究专业化的一种类型,而体育教师的专业化也是“个人成为教学专业的成员并且在教学中具有越来越成熟的作用这样一个转变过程”。[1]从广义解析的角度来说,“教师专业化”与“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这两个概念是相近相同的,都是指教师专业性的过程。但从狭义研究的角度来说,它们之间还是会有一定区别:“教师的专业化”是从社会学角度加以考虑的,主要强调体育教师群体的、外在的专业性提升;“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更多是从教育学维度加以界定的,主要指体育教师个体的、内在的专业化提高。[2]而本文本的研究,是对于体育教师的科学的专业化的发展,所以选择了狭义的解释方式,也就是说,强调了体育教师个体的内在的专业化的发展。
3.2 体育教师的校本研修与体育专业发展之间的关系
体育教师的校本研修与体育教育的专业发展,二者相互之间既互相融合又相互关联促进。体育教师的校本研修为体育教育的专业发展搭建了平台,通过校本教研活动可以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学经验与实际教学问题的认识水平,促进对实际体育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的原因进行深入剖析,有效地认识问题解决的路径;同时,在校本研修教研活动中,能强化体育教师对自己周围其他科目教师授课的借鉴吸收,仔细观察认真总结总结,结合自己的专业取长补短,进而可以提高自身的反思能力,提高体育教师的基础理论知识、技能素养等方面的专业化。而另一个角度来看,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又制约着体育教育校本研修活动的开发,开展有效的校本研究需要教师专业发展作为支撑。另外,学校在整体实际的校本研修活动中,由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水平的制约,导致体育教师会出现只对学生运动技能的观察与反思,其他的体育教学内容的设计、体育教学方法的选择、体育教学过程的组织与控制、体育教学效果的评价等专业化的体育教学研究难以深入。需要通过体育教师自身的理论基础知识和研修能力的发展,来促进和提高体育教师自身的教研科研能力。由此可以推断,当体育教师自身的专业化成长与提高完成时。其科研能力,研究能力和理论知识的完善与提高,以及文化素养和整体的全面提升,也会促进学校的整体校本研修水平和视野。
3.3 基于校本研修的体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校本研修是一个建立以学校自身为基础,一学校当前教研实施情况实际为基础的一个教师对当前教学实际存在问题和教师们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探讨提高教师们自身和他身的一个研讨实验的过程。这种以学校为基础的教学研究,主要是一种在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这种研究模式既能够解决学校的实际问题,又提炼和总结了活动经验教训,探索了教育的规律,基于这些考虑,本研究属于基于校本研修的体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情况。
3.3.1 校本研修对于体育教师自身的影响
(1)校本研修对于体育教师自身的教育观念教育意识产生了影响。由于大多数体育专业教师的自身知识结构不很均衡,相对缺少些教育理论性的知识和理论,所以在体育教师的教学过程中,往往存在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方式单一、专业意识不强及、对学校的归属感不强及对自己教学的不自信等问题。而在校本研修的过程中,通过研修能使体育教师获得有效参与学校发展和教学研究的实践,所以会加强体育教师对学校整体教育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并且作为校本研修其中的一个活动主体,体育教师能够从中体会到参与活动的成就快乐和满足感,从而会影响转变其教学观念。
(2)校本研修对于体育教师自身知识建构的影响与改变。校本研修对于体育教师来说不是新鲜事物,单是原本总认为与自身相距甚远,甚至是没什么关系。通过观念转变,体育专业教师需要了解、学习更多的关于教育学方面的知识技能和相关教育理念和教学技巧,并且在参与校本研修的过程当中,体育教师需要经常翻阅与教学相关的各种教育理论性专业知识,这样就会变成主动性去获得专业知识和技能,使体育教师能够意识到教育学理论性知识的重要性,体会到继续学习的必要性,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从而使其教育科研知识得到进一步提高,改变原有陈旧的知识结构。
(3)校本研修对于体育教师研究意识和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进行体育科研已经不在是一些体育专家的特权,众多的体育教师也可以参与其中。调查显示,大部分体育教师通过参与校本研修,其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这些能力的提高主要体现在教学研究能力与撰写体育方面论文。
3.3.2 基于校本教研的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一方面是体育教师意识与能力问题,首先,体育教师在校本教研过程中缺乏反思;其次,体育教师在校本教研过程中缺乏合作。另一方面是学校内部中教学大环境的营造。在学校层面来观察,体育方面的教学研究在当前学校的大环境中,还没有能够成为一个非常整体先进的教研局势。
3.3.3 体育教师开展校本教研的活动方式的研究
(1)“名家讲坛”式教研。为了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正确把握体育类课改的本质和研究方向,学校可以开设“名家讲坛”式的教研,给体育教师提供一个专业化的指导。邀请在课改实践中有丰富经验的名家、专家、名师来举办专题讲座的形式,来开展类似于互动式的学习培训,让专家与普通一线教师之间,直接进行对话和交流,这样能够有针对性地解答体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碰到的各类问题。
(2)“课题研究”式教研。在校本教学研修中,还可以采取类似于课题研讨的方式,以部分体育和其他专业的教师骨干为核心,打破各学科之间的壁垒与界限,以研究相似问题为依据,分别组成不同的课题研究小组,各组定点定期的进行理论学习,举行课题研究观摩课。这样就会使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提高。
(3)“发现并解决问题”式教研。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总会遇到不少的困惑和问题,这些障碍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处理,一定会影响到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化和推进。因此,我们要围绕着实际存在的需求,激励广大的体育教师,把自己在实际实践授课过程中发现的问题遇到的问题作为被研究对象,同时还要借助课程专家的帮助和指导,并且要协同课题研究小组的教师们,发挥出集体的力量来攻克解决难题。
4 结语
校本研修加强了体育教师对学校的归属感,让其体会到成就感与满足感;有助于体育教师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从而改变其固有的陈旧的知识结构;提高了体育教师教学研究能力和撰写论文的能力。但体育教师在校本教研过程中缺乏反思,合作意识不强。学校对校本教研较重视,但其中的教研往往集中于与教学无关的方面。因此,结合体育教师的校本教研活动能力与认知水平,积极探讨与开展“专家论坛”式教研、“课题研究”式教研和“问题解决”式教研,引导体育教师进行校本调研活动,促进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1)邓金。培格曼最新国际教师百科全书[m]。学苑出版社,1989.553.
(2)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46.
校本研修的方法篇8
关键词:教研员 校本研修 角色
一、以学习和指导为突破,积极引领校本研修活动
随着新课程有效实施,教育研究部门不再是新课程的“中转站”,而是变成教学研究中心、教学指导中心、科研交流中心、教师培训中心。研修职能的转变直接导致教研员角色的变化,这种转变带来的不仅仅是教研员的研究空间、研究内容、研究方式的变化,更多是对教研员个人提出了新的要求,就是要为基层的学校和教师提供校本研修专业的指导、服务和个性化的帮助。
1.研究员需坚持每日进修
教研员无论工作多么忙,每天也要抽出一定的时间进行自我学习和研修,做到博闻多学,保证自身知识更新。一方面,教研员要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学习先进的课堂教学、评价方法;另一方面,要将学习心得化为具体的实践指导,从而促使教师在研究过程中转变教育理念,更新教育行为,提升教育能力。
2.教研员要有自己的思想
教研员不能当新课程、新理念的“搬运工”,而要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思考,有超越课程的专业意识。要把学习和交流作为专业生活的支撑,在校本研修活动中,教研员与一线教师组成学习共同体,要与教师一起分享成功,共同成长。在研修工作上,要淡化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要在品行与学识上做教师的楷模。
3.在以校为本的校本研修中,教研员工作方式要由自上而下的检查,变为平等交流和指导
提倡教研员定期深入教学第一线听课调研,通过深入到课堂的活动,从具体的教学情境中捕捉闪光点和发现不足,掌握第一手资料,来帮助指导教师优化课堂。更重要的是,要深入地反思隐藏在教学行为背后的教育观念,从而找到改进的切入点,促进整个教学水平的提高。
4.教研员应当承担课改理论指导的任务
研究员作为课程和教学理论的研究者,要努力追踪中外课程理论和学科理论的最新发展,汲取养料,站在更高的层面研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入研究通过何种途径将课改理论与教师的教学更好的结合在一起,以理论指导教学。
二、以理论研究和专职培训为核心,进一步深化校本研修活动
教研员作为研究者。通过专业的研究,构建研修模式,研究解决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遇到的焦点问题和棘手问题,研究教师成长规律、研究研修一体的制度体系,研究构建大“校本研修”体系。
1.教研员应当帮助教师提高研究能力
在以往的研修活动中,教师缺乏研究的能力,教师只是普通的旁观者和接受者,而不是参与者。许多教师即便有参加校本研修的意愿,有专业发展的需求,也不清楚如何去做。教研员要帮助教师创造条件:一方面,要了解教师们在教学中最感困惑的问题,了解不同层次的教师的需求,从而确定研究的专题,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课题研究引导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改变。另一方面,教研员应当指导教师在教学中进行研究,需要让广大的教师意识到,教学即研究。
此外,教研员还应具有“校本研修”联动研究意识,研究构建大“校本研修”体系。“校本研修”以校为本,并不意味着学校教学可以自我封闭。特别是在广大农村,教育发展不平衡,师资水平悬殊,教育资源参差不齐,如何防止和克服教师各自为战和孤立无助的现象,必须构建一个引领校本研修深入开展的支持网络。而这个网络需要由教研员来组织建立,教研员在这方面可以很好地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通过组织研究力量的有效整合和互动,促进校本研修和教师发展。
为了构建大“校本研修”体系,成立市、县两级学科研修组,将市区学校按学科成立区域学科研究组,县级可成立学科中心交流组,定期就课改中的教学共同遇到问题开展探讨、交流。在研修过程中,教师们或就学科中某一个问题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或把自己获得的信息拿出来交流,或就自己在教育实践中所取得的成功案例拿出来分享,或对理论学习中的某一观点展开讨论等。在一种开放的心态中,畅所欲言、合作交流、学习反思、沟通对话、思想碰撞。通过区域学科研究组、学科中心交流组活动开展,有效地改变农村教师个体孤立无援的教学研究状况。为了有效地避免学科研究中的低层
次重复,最大限度地发挥群体优势,教研员在必要研究的基础上进行跟踪指导。这样,可以达到智慧共生、成果共享的目的。
2.教研员应注重骨干教师培养与培训
教研员应把建设一支过硬的骨干梯队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在骨干教师成长的不同时期,需求是不同的。应根据其发展的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培训方案,通过深入课堂,深入教研组活动,与教师的日常交流等途径,有意识地发现和发掘有潜力、有创造力的教师,重点培养其独立研究和组织研讨的能力。教研员应当指导骨干教师多层次多领域地涉猎知识,让专业创造和教学创新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有意识地引导骨干教师主动地、个性化地解读教材,形成自己独特的、开放的、创新的教学思想,从而形成独特教学风格。
三、以参与和管理为重点,全面规范校本研修活动
作为教研员,如果没有“参与者”的角色意识,不亲身参与教学第一线的活动,就很难发现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也就不能开展有针对性的指导、管理工作。
教研员应当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参与年级组与学科组研修活动。只有经常亲自参与课堂教学践活动和原生态的研修活动,才能增加教研员与任课教师的教学交流,才能提升“随堂课”的教学质量,才有对教师专业水平的正确认识,才能发现教学中的共性问题、热点问题、难点问题。教研员作为研修活动的参与者,点拨的态度和做法非常重要。首先,从有助于引发教师思考、操作的角度提出建议,为教师的反思、选择、创造提供空间;其次,从引领教师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提升教师的自尊心、自信心和成就感。
在校本研修宏观管理方面,教研员要做到三抓:一是要抓对整个校本研修工作的总体策划;二是要抓校本研修制度建设;三是要抓学校层面的校本研修计划的制定、审批,组织实施中的推进,过程管理中的监测,展示评价中的导向。在微观管理层面上,每学期对学校学科组的研修都要提出具体要求,要组织引导、敦促学科组建立起相关的制度和运行机制。对制定研修计划、确定主题、组织研修、过程管理、资源建设、展示评价等流程中的各环节进行管理。
总之,通过教研员在校本研修活动中角色转变,极大促进了校本研修活动开展,保证了新课改有效推进。只有打造一批业务水平较高的教研员队伍,才能更好的在校本研修活动中起到专业引领作用,培养具有校本研修特色的学校。
参考文献:
校本研修的方法篇9
这样看来,校本研修是在实行新课改的大背景下,所倡导的一个十分有利于教师成长的方式、方法,通过个体反思、团队互助和专业引领,对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起到了切实有效的作用。
通过《记承天寺夜游》这一朗读指导课,我对校本研修有了新的认识,切实感受到校本研修是提高教师素质的极好途径,同时也希望我与校本研修共成长。
2013年11月1日,我在通化县果松镇中学讲了一节朗读指导公开课。课后我做了如下反思:
(1)朗读指导部分缺乏专业性、系统性的指导;
(2)朗读评价方面尚有欠缺;
(3)课前较为细致的准备束缚了我对课堂的整体操控;
(4)多媒体课件运用不够熟练。
以上几个问题,让我切实感受到自己的不足之处,要完成一节出色的公开课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需要课前做充分地准备,研读教材、了解学情、查阅资料一样都不能疏忽。我很庆幸,这次公开课给我敲响了这样的警钟。
然而,同事的帮助又给了我极大的启示。
吴老师教给我极其专业的朗读指导方法,她告诉我要多读书,阅读有关的专业书籍,让自己的实践有一定的理论支撑。
王老师对我上课的语言提出了质疑,她认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课堂语言是至关重要的,要通过语言来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徐老师教给了我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技巧与方法。
……
面对同事们的悉心帮助,我再一次反思了自己,尤其认同自己看书太少,严重缺乏支撑教学实践的专业理论指导。
于是当天晚上,我翻开了我的第一本专业书籍――《跟窦桂梅学朗读》。通过认真地阅读,我知道了朗读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的具体要求,了解了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学习了朗读的方法与技巧……
校本研修的方法篇10
关键词 中职学校 体育选修课 现状 广州市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present situation study of guangzhou vocational school
sports elective course (research report)
fan yongcheng
(guangzhou traffic and transportation vocational school, guangzhou, guangdong 510440)
abstract in this study, using literature data, surveys and statistics and other methods, conducted in-depth research on status of schools created sports elective course and reasons for schools not opening selective pe courses, to make guangzhou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better carry out sports elective course, this study proposes the corresponding comments and suggestions.
key words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pe elective course; status; guangzhou city
1 选题依据
中职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适应学生广泛就业需要的职业素质教育,大多数中职毕业生将直接参加就业,从此步入社会,中职的教育可能是他们踏入社会前的最后教育阶段,如何使他们在这一阶段掌握1-2项体育技能,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础,是中职学校的体育教学必须解决的问题。
体育选修课能够一定程度地满足学生的不同体育需求,激发学生的体育激情,发展学生的体育特长,使学生自觉形成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作为一名中职学校体育工作者,如何使体育选修课在教学实践中更加具有实效性和可操作性,使体育选修课更加生动活泼、形式多样,如何让每一位学生在个性上得到充分的发挥和使学生终身受益等一系列有效促进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实现的问题,都是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研究的课题。
以题名关键词为“体育选修课”、“中等职业学校”为检索项在中国期刊网cnki全文数据库进行检索,并对检索结果的相关文献进行阅读发现:目前对于普通高等院校与高职高专院校体育选修课较为普遍和深入,而对于中等职业学校体育选修课研究并不多见。本研究将通过对中职学校体育选修课开展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揭示目前中职学校体育选修课在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为广州市中职学校今后更好地开展体育选修课提供一定的理论与实践参考。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研究在调查了解的前提下,根据研究需要按是否开展体育选修课,分别选取研究的对象,已开设体育选修课的研究对象为:广州旅游商务职业学校,未开设体育选修的研究对象为:广州交通运输职业学校和广州市白云行知职业学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围绕研究重点,本研究分别从中国知识资源总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万方信息数据库等查阅了大量体育选修课相关理论,并对所查资料进行归纳总结,确定研究起点。
2.2.2 问卷调查法
(1)问卷的设计。根据本研究课题的内容和目的,遵循体育科研方法和社会学关于问卷设计的基本要求,在经过专家咨询和反复修改后,设计了《未开设体育选修课的中职学校学生问卷》、《已开设体育选修课的中职学校学生问卷》和《中职学校体育选修课开展现状研究教师问卷》共3份问卷。
(2)问卷的效度检验。为确保问卷的有效性,课题组成员走访了6位相关领域的专家,针对问卷的设计进行了效度检验,根据反馈情况表明,三份调查问卷所列各题都能反映所需要的内容,具备进行本研究调查的有效性(如表1、表2、表3、表4)。
表1 专家基本情况
表2 《未开设体育选修课的中职学校学生问卷》效度检验结果
表3 《已开设体育选修课的中职学校学生问卷》效度检验结果
表4 《中职学校体育选修课开展现状研究教师问卷》效度检验结果
(3)问卷的信度检验。为保证问卷调查所得到的材料事实的可信度,采用再测法对三份调查问卷进行了信度检验,信度检验表明:三份问卷两次测量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80(表5),从而证明调查结果可信。
表5 问卷信度检验表
注:问卷一为《未开设体育选修课的中职学校学生问卷》,问卷二为《已开设体育选修课的中职学校学生问卷》,问卷三为《中职学校体育选修课开展现状研究教师问卷》。
(4)问卷的发放。三份调查问卷均采用现场发放和委托发放的方式进行发放及回收。其中《未开设体育选修课的中职学校学生问卷》发放360份,回收352份,有效问卷338份,有效回收率为93.9%,《已开设体育选修课的中职学校学生问卷》发放220份,回收215份,有效问卷202份,有效回收率为91.8%,《中职学校体育选修课开展现状研究教师问卷》发放28份,回收28份,有效问卷26份,有效回收率92.9%(其中已开设体育选修课学校教师12份,未开设体育选修课学校教师14份)。
2.2.3 数理统计法
对研究过程中所收集的数据资料,采用spssll.5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整理,并对调查资料进行归纳分析。
2.2.4 逻辑分析法
通过对调查问卷统计结果分析和走访获得情况的总结归纳,以及查阅的相关文献资料,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相关理论阐述中职学校体育选修课的现状和对策。
3 研究结论与建议
3.1 研究结论
(1)在体育选修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坚持合理的教学目标:将学生的身体健康和运动技能学习放在首要位置,同时重视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
(2)在体育选修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方法使用基本合理,讲授、示范和练习等方法与体育教学特点相吻合,但过多地使用传授类和操作类的方法泯灭了学生的创造性。
(3)广州市中职学校体育选修课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和教材,学校根据自身情况和条件确定教学内容和学时,学习成绩评定多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等相结合的方法,评价内容主要为:专项技术、课堂表现、出勤情况和理论知识。
(4)学生参加体育选修课的目的呈多元化的特点,学生最喜爱的项目为羽毛球、篮球、乒乓球、健美操、垫上运动(瑜伽和普拉提)等易于开展且容易得到乐趣的项目,在学习目的动机和喜爱的项目有性别上的差异:男生喜欢对抗性和竞争性强的项目,如篮球、足球;女生喜欢对抗性和竞争性弱的项目,如健美操、瑜伽和普拉提等。
(5)通过选修课学习,学生认为达到了锻炼身体,增进健康、增强体质和学习到健身方法、掌握体育运动技能和达到了娱乐及其他目的,他们认为对自身学习帮助最大的是示范、游戏比赛和练习等教学方法。增加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和增加体育选修课课时是学生最强烈的两个愿望。
(6)其他中职学校未开设体育选修课的主要原因为:缺乏体育场地器材,领导不重视,困难太多和体育师资队伍结构不完善。
(7)开设体育选修课有着两个重要的基础条件:绝大部分学生及教师对开设体育选修课持肯定态度。
3.2 研究建议
(1)继续坚持合理的教学目标,建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培养健康的人为目标,以终身体育为主线,体育健康教育为主导,培养学生长期坚持体育锻炼的兴趣、爱好和习惯,掌握科学的健身手段和方法,同时还要重视发挥体育选修课对中职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的功能。(2)体育选修课教学方法运用必须符合体育教学和中职学生性格特点,除了采用传授类和操作类的方法以外,还应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创造性,多采用探究类的引导式和合作式教学法。(3)学校在体育选修课项目设置上应根据场地条件、师资队伍结构和学生兴趣爱好等条件进行设置,同时,还应兼顾男女生的性别差异,按照男女生人数比例确定竞争性强和竞争性小、富有一定娱乐性项目的比例,安排的教学内容时应注意教学内容系统性和层次性,每个学年或学期的内容必须连贯且有难易程度之分。(4)教育主管部门应重视体育教学改革,加强对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工作的指导,多方论证,制定《中职学校体育选修课教学大纲》,加大体育场馆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引导学校建立、健全体育教学师资队伍。(5)未开设或者曾开设过体育选修课的学校应继续深化中职学校学分制改革,把握绝大部分学生和体育教师赞同开设体育选修课的基础条件,不断完善师资队伍建设,加大投入建设体育场地设施,为体育选修课提供条件保障。
参考文献
- 上一篇:
- 下一篇:小学网络安全预案
相关文章
高中生生涯教育校本课程探索 2023-01-18 09:04:22
中职学校校本集中实训策略 2022-10-24 08:36:32
高校本科英语专业翻译课实施路径 2022-10-09 14:55:07
高校本科教法类课程群层级制设置意识 2022-10-08 11:33:36
小学校本课程质量管理环节分析 2022-06-15 09:15:47
体育游戏如何融入小学体育校本课程 2022-03-12 09:5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