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技术发展前景范文 -欧洲杯买球平台

时间:2024-05-30 17:21: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物技术发展前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生物技术发展前景

篇1

    自从20世纪20年代美国人beckman提出利用微生物提高原油产量的想法,到50年代矿场试验成功,美国对生物采油技术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50年代末到70年代,此项技术在前苏联和东欧一些国家取得了较为显着的进步。目前,美国和俄罗斯是微生物采油技术的两大研究阵地,二者都主张将微生物代谢的产物作为驱油剂使用,从而提高石油采收率,但又有所不同。美国侧重于培养筛选菌种注入油藏,在实际应用中绝大多数项目都是成功的,并在两次微生物采油经济评价中,分别使石油产量增加百分之十三和百分之十九点六。俄罗斯主张利用营养物激活原油本源微生物,大量的矿场试验表明这种方式效果十分显着。相较而论我国微生物采油技术起步较晚,60年代,胜利油田曾经开展过微生物采油的相关研究,但后来很可惜因种种原因没能够坚持到底而中途夭折。进入90年代后,方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无论是理论实验还是实际应用都取得了巨大的进展,总体技术已经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吕振山等学者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利用dna在体外摄氏95度时解旋,55度时引物与单链按碱基互补配对的原则结合,再调温度至72度左右dna聚合酶沿着磷酸到五碳糖(5'-3')的方向合成互补链,放大特定的dna片段,可看作生物体外的特殊dna复制)对多种微生物进行基因检测,并对菌种的油藏适应性、增殖地下运移能力、和增采能力进行了准确可靠的认证;微生物驱油的数学模型在雷光伦等学者的努力下也初步实现了准确化和完整化;采油微生物代谢物及其分析研究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包木太等学者用力甚勤,中国有望后来居上,成为微生物采油技术最为先进的主要国家之一。

    微生物采油技术标准

    菌种选择标准。菌种筛选是微生物采油技术的关键,菌种选择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采油效果的实现。目前使用的方式主要有培养基因工程采油菌和筛选自然采油菌两类。就国内情况来讲,早期目标是筛选出能够适应地层环境的菌种,它们可以提供适当的有机营养物,使微生物的生长代谢产物可以起到驱除地层中残油的作用就可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菌种筛选要求亦越来越高,菌种耐温性得到较大的重视,这是因为耐温性能越好,其适用的油藏范围越广;菌种应耐矿化度,降低营养物成本。油藏环境标准。微生物的正常生长是在一定的环境条件进行的,不同的油层条件需要配置不同的微生物溶液,同样采用微生物技术也需要满足特定的油藏环境标准,主要包括温度、深度、压力、矿化度、渗透率等,有学者已统计出选择微生物处理的油层条件,在此列出,以备参考。

    未来研究前景

    微生物采油技术含量较高,同时也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在未来的科学研究中,笔者建议:首先,注重提高采收率的机理研究。微生物采油应用技术正日臻完善,驱油机理方面的研究尚有欠缺,仍有进一步发展的必要。其次,微生物采油数学模型的研究亦有待深入,开发模型软件,建立系统的微生物与盐水相互作用研究体系,加强微生物在孔介质中的运动规律研究。再次,加强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微生物采油技术涉及到生物、石油、地质、化学等多学科的知识内容,因此,需要有关学科的专家通力合作,共同发展,相互帮助,最终使微生物采油技术的发展得到质的飞跃。(本文作者:张洪林 单位:中油国际阿克纠宾油气股份公司)

篇2

关键词:ome生物传感器;磁标记自旋阀

当前,磁标记自旋阀gmr生物传感器向着实时处理、多功能化、智能化、小型化、高灵敏度和准确性、易操作、低价格的方向发展。在各种生物传感器中,磁标记自旋阀gmr生物传感器具有独特的优势和更高的性价比,因此,其在市场上的前景是十分广阔和诱人的。随着各方面技术的发展和完善,对磁标记自旋阀gmr生物传感器的研究和应用将逐渐趋于成熟,其在医学、生物科技和环境检测等方面必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前景。

一、生物传感器

生物传感器是由固定化的细胞、酶或共其他生物活性物质与换能器(如电极、热敏电阻、离子敏场效应管)相配合组成的传感器。它是近年来生物医学和电子学、工程学相互渗透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信息技术。生物传感器是选用选择性良好的生物材料作为分子识别元件,通过埋入或简单结合的途径,通过信号转换元件将生物的或由其派生出的敏感基元与理化换能器结合起来形成的小型分析仪器。生物传感器的研究开端于20世纪60年代。1962年克拉克等人报道了用葡萄糖氧化酶与氧电极组合检测葡萄糖的结果,可认为是最早提出了生物传感器(酶传感器)的原理。

生物传感器能把生化反应非电参量转换成电信号而加以放大、显示、检测等处理,因此具有成本低、体积小、特异性能强、灵敏度高、响应速度快、选择性好、可靠性强和使用寿命长等等综合性能指标,它既适用于生物医学的研究和临床微量、超微量自动化检测与监测;又适于大容量自动化工业生产质量控制之用。生物传感器目前已成功地应用于工业、农业、环境、国防、医药、家用电器等多个领域。

1.生物传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生物传感器通过生物分子识别部件将被感知物质的非电信号转换成可测量的电信息。生物识别元件是生物传感器的关键,它可以是酶、微生物和组织活细胞、细胞器、抗原或抗体以及某些化学受体等等。配合的生化反应包括免疫反应、表面离子体振子谐振、生物发光、酶反应、养分或毒性引起的呼吸变化等。信号转换元件选择能与生物识别元件的响应相耦联的化学或物理传感器。一个典型的生物传感器应当由生物分子识别和信息转换部件组合构成。

2.生物传感器的主要工艺。一是微电子技术、微机械加工技术;二是敏感膜固定修饰技术;三是光纤技术;四是新的封装工艺诸如阳极粘合、倒装焊接,多芯片组装等工艺。

3.生物传感器的发展。生物传感器则作为生物技术支撑及关键设备之一,必然会得到极大的发展,成为生物技术发展中出现的新产业链,它们将进一步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发展成为生物技术的数字工程。21世纪生物传感器技术必将是介于信息和生物技术之间的新增长点,在国民经济中的临床诊断、工业控制、食品和药物分析(包括生物药物研究开发)、环境保护以及生物技术、生物芯片等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二、gmr生物传感器

1988年,在法国巴黎大学物理系fert教授科研组工作的巴西学者m.n.baibich研究(fe/cr)磁性超晶格薄膜的电子输运性质时发现了巨磁阻(giant magnetoresistance缩写为gmr)效应,即材料的电阻率随着材料磁化状态的变化而呈现显著改变的现象。这一发现,引起了许多国家科学家的关注,巨磁电阻效应及其材料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迅速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自此以后的十多年来,巨磁电阻效应的研究发展非常迅速,并且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几乎齐头并进,已成为基础研究快速转化为商业应用的国际典范。目前,gmr材料已在磁传感器、计算机读出磁头、磁随机存取存储器等领域得到商业化应用。

利用gmr材料制作的传感器称作巨磁阻传感器,它具有灵敏度高、探测范围宽、抗恶劣环境等优点。同时可利用半导体曝光和刻蚀工艺,使该元件集成化、小型化。其性能价格远远优于其他几种磁场传感器。本文综述一种将gmr传感器和生物技术相结合的新型传感器――gmr生物传感器。该传感器应用于生物检测领域,是一种对磁标记的生物样本进行检测的传感器。其构成有免疫磁性微球(immunomagnetic beads缩写为imb)、磁灵敏度高的gmr传感器以及相关读出电路三部分。

1.免疫磁性微球。1979年,john ugelstad等成功地制备了一种均匀性和粒度适宜的聚苯乙烯微球。将其磁化并与抗体连接后,即成为一种分离细胞效果极佳的免疫磁标记――dynabeads。从此,免疫磁标记得到广泛应用,并引发了生物分离技术上的一次革命。免疫磁标记的主要特点有:分离速度快、效率高、可重复性好、操作简单、不需要昂贵的仪器设备、不影响被分离细胞或其他生物材料的生物学性状和功能。

免疫磁性微球,或称免疫磁标记,是表面结合有单克隆抗体的磁性微球,是近年来国内外研究比较热门的一种新的免疫学技术。它以免疫学为基础,渗透到病理、生理、药理、微生物、生化及分子遗传学等各个领域,其应用日益广泛,尤其在免疫学检测、细胞分离、蛋白质纯化等方面取得巨大的进展。

免疫磁标记技术的基本原理如下:免疫磁标记既可结合活性蛋白质(抗体),又可被磁铁所吸引,经过一定处理后,可将抗体结合在磁标记上,使之成为抗体的载体,磁标记上抗体与特异性抗原物质结合后,则形成抗原一抗体一磁标记免疫复合物。免疫磁标记的功能基团主要与蛋白质结合,但是借助亲和素一生物素系统,还能使免疫磁标记与非蛋白质结合,如各种dna,rna分子等,从而使免疫磁标记发挥更大作用。

2.高灵敏度的gmr传感器。gmr传感器检测过程:首先,在传感器表面生成用于特定检测的生物探针,再使检测试液流过传感器表面,试液定的目标分子将被探针捕获,然后加入免疫磁性微球,免疫磁性微球与目标分子发生作用完成标记。

目前,由实验和理论研究所得出具有gmr效应的磁有序材料主要有四种类型:多层膜结构、自旋阀结构、磁性合金颗粒结构以及颗粒一薄膜复合结构。四种结构各有特点,而gmr生物传感器大多采用多层膜结构或自旋阀结构。

3.信号检测电路。磁电阻的变化需要转化成电信号,有两种实现方式。一是惠斯通桥路结构,另一种是采用i-v转换法。

两种方式的输出信号都是在检测信号中除去参考信号代表的背景噪声,然后将其放大。但是由于材料、器件的物理原因产生的噪声是不可能完全消除的,当检测信号非常弱时,由于信哚比太低,上述的电路无法实现对信号的读出,此时必须采用锁相放大技术才能读出信号。

目前,对gmr生物传感器的信号检测大多采用市场上常见的通用型锁相放大器,其满刻度灵敏度可达到nv量级。

三、磁标记自旋阀gmr生物传感器

随着近年来纳米材料与生物检测技术的结合,生物分子的检测也有了重要的发展,一种基于巨磁阻(gmr)效应,利用磁标记俘获和探测生物原子的磁生物传感器――磁标记自旋阀gmr生物传感器,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为生物传感器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

磁标记自旋阀gmr生物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生物特异性好、适于自动化分析及可实时检测等特点,在科学研究和免疫诊断应用等方面有其独特的技术价值和科学意义,因此,近年来其发展十分迅速,并且取得众多可喜的成果。

1.磁标记自旋阀gmr生物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磁标记自旋阀gmr传感器使用夹心标记法,用磁微球标记作为标记物,以自旋阀gmr磁敏感元件进行检测,其工作原理如下:

(1)被测对象磁性化:特异性抗原物质先与传感器上的一抗结合,后结合磁微球标记的二抗,即具有超顺磁性的纳米磁珠,最终结合成稳定的一抗/抗原/二抗的夹层式联合体;

(2)施加一定的驱动力(如施加梯度磁场),除去未结合的磁珠;

(3)施加交流磁场,磁化磁珠形成磁边缘场使对磁场敏感的传感器元件的电阻值发生改变,输出响应信号,这样,由生物识别的免疫化学反应信号就可转变为物理信号输出,进而确定磁珠的具置及密度。

2.磁标记自旋阀gmr生物传感器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1998年,美国海军实验室的dayid r.baselt等人研制出了第一个磁标记自旋阀gmr生物传感器。但由于信噪比的限制,当时只能实现每80×5μm2的区域上探测到直径为2.8μm的一个磁珠。此后,世界各地的研究机构延续这种构思,大力研究和开发磁标记自旋阀gmr生物传感器,其研究思路可分为对磁珠密度的探测和对单一磁珠的探测两方面。前者用于医学诊断、免疫分析、环境检测、生物化学战的快速预警、流行性病毒的快速检测和诊断分析等领域,后者则用于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蛋白质研究等基础研究领域。

磁生物传感器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而决定其在市场上有无竞争力的一大因素就是性价比。现有的磁生物传感器包括超导量子磁强计(squid)、霍尔元件、各项异性(amr)生物传感器和磁标记自旋阀gmr生物传感器等。虽然超导量子磁强计具有相对高的灵敏度,但是需要在低温下操作,而且仪器昂贵,不能大范围普及;而霍尔元件和各向异性(amr)生物传感器因其所探测的磁场范围相对较小,也未能很好的应用。然而,磁标记自旋阀gmr生物传感器与一般磁生物传感器相比,有其独特的优势:

(1)磁阻材料的优势:一是要实现弱磁场下微弱生物信号的探测,除了灵敏度高以外,还要求磁阻材料的磁电阻率高,且饱和磁电阻率所对应的饱和磁场低。各种磁阻材料中,自旋阀gmr是磁生物传感器的理想选择;二是自旋阀gmr材料具有高交换场、低矫顽力,而且磁电阻曲线有比较大的线性范围,可实现对微弱信号的探测。

(2)磁标记的优势:一是磁标记非常稳定,不受化学反应或光漂白的影响;二是通过施加磁场,磁标记能实现在芯片上的操纵,可用以进行分子定位或识别;三是灵敏度高,有望不必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扩增即可实现生物信息从样品中的提取;四是强磁场能够移除带有磁标记的被分析物,从而确保生物传感器可重复使用。

(3)工艺方面的优势:一是磁标记自旋阀gmr生物传感器可用光刻蚀方法进行微加工;二是与ic工艺兼容,可直接将生物信息转换为电信号并加以检测,适于自动化分析,且不必依赖于昂贵、高精度的光学测量系统。

篇3

【关键词】:九连山;特色景观植物;良种选育;高效栽培

1、九连山特色植物研究的意义

开展乡土木本花卉、特色景观树种资源利用及新品种选育、快繁技术是我省林业科技创新的重要内容之一,有利于加快你省建设全国绿色生态第一省总体目标的推进。九连山地区植物大多为常绿阔叶灌木或乔木,景观植物品种丰富。现已查明前景好的乡土野生景观植物超过30种。近年来,连平县林业科技工作者对九连山脉部分景观植物种类的观赏价值做了初步调研。在此基础上,项目拟以株型、花期、花色、抗逆性等性状为优选指标,进一步评价认为其中的部分具有较高经济价值和育种潜质的景观植物。具体品种如红果仔、红花橘子、多花紫薇、半枫荷、观光木、万紫千红、本地罗汉松、山茶花、银杉、南方红豆杉、桫椤、继木、榆木、鸭脚木、羊角木、杜鹃、冬青、桅子、本地香樟、三角枫、铁刀木、女贞和山桂花等。但目前的利用大部分仍直接在野外移栽后直接销售,未被人们充分认识或合理开发,加之,目前不少植物原种和品种因自身繁育问题或管理不善或人为破坏而面临灭绝的危险。因此,对现有野生资源进行收集、保存和优选,对其种苗繁育技术进行研究都非常重要和必要。九连山特色植物的研究要立足于九连山脉丰富的景观植物种群资源,通过调查、收集,选育出具有九连山特色的、生态景观价值高、适生性强和用途广泛的优良生态景观植物,并将优良品种规模化培育。开展相关研究是现代林业和当前村村绿工程、生态景观林带建设、森林围城、碳汇林建设及城市林业建设的迫切需要。近年来,我省加大在村村绿工程、风景景观林带建设、城市林业、森林围城、碳汇林建设和生态工程建设的力度。珍贵优良的生态景观植物可提升我省森林景观,发掘具有九连山特色、适应性强、景观价值高、生态和经济效益好、发展前景广阔的景观植物,选育优良生态景观植物的种质资源,实现优良生态景观植物良种苗木的繁育技术,构建高效栽培技术体系并开展应用示范,可以改善我省优良生态景观植物偏少的格局,能有效改善植物种群结构,提升森林景观,美化环境,推进我省四大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进程,对新一轮绿化广东大行动将是极大的推动。

2、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近年来,对景观树种繁育技术的研究成了林业研究的一个重要的方向。目前在我国有关九连山特色花木品种的技术研究、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现状主要集中在其群落结构特征、品种类型及特点、相关栽培技术及引种驯化等方面的研究,研究的方向相对单一,并没有形成具有较好连续性及品种应用推广的效果。现有的都是直接从山上将九连山特色景观植物直接移栽后销售,没有有效保护种质资源、系统探索栽培技术和将其推广应用。国内目前对九连山景观植物栽培的发明专利、技术标准较少涉及,也没有专门的技术标准。

九连山地区植物大多为常绿阔叶灌木或乔木,景观植物品种丰富,研究潜力大。现已查明前景好的乡土野生景观植物超过30种。通过加强对株型、花期、花色、抗逆性等性状为优选指标,进一步评价认为其中的部分具有较高经济价值和育种潜质的景观植物。以栀子为例,它原为野生,但因具有较高经济价值,国内很多地区开展了人工栽培。对栀子的研究包括生物学特性研究、类型区分研究、繁殖技术试验、栽植管理技术研究、染色体核型带型研究、病虫害防治研究、不同发育期以及栽培与野生质量比较检验等。这些研究对开展本项目具有很好的借鉴价值。后续的研究要引进优良栽培品种营建试验林,借鉴已有的栽培技术规模化种植,促进林农增收。九连山特色景观植物良种选育和高效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研究通过对九连山脉特色景观植物种群进行调查分类,收集各相关品种,选育优质品种,分析其生态学特性,为其人工繁育和栽培种植提供依据。研究的预期目的主要通过种质资源调查收集、培育、栽培技术、良种选育及推广等措施,初步形成种源―选种―培育―栽培与管理―应用推广一条链的产业化规模,为城市环境美化绿化中逐步推广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础。

林业生态效益和植物景观的日益重要,景观植物资源价值凸现。开展九连山特色景观植物研究,将有利于九连山景观植物在选育和栽培种植方面的技术研究。该技术对丰富我省的景观植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相关研究成果将直接应用于我省的生态工程建设中,对改良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2研究方法

以九连山特色景观植物为研究对象,收集相关品种,建立种质资源圃。采用传统的林木遗传育种理论与现代生物学技术相结合的方法,按照良种选育系统工程理论和模式开展良种选育,选育优良品种,对优良品种加以扩繁,培育优质苗木,对优良品种进行全树冠移植和育苗技术进行研究集成,建立优良品种种植栽培技术示范基地,开展栽培技术研究。

技术路线图:优良种质资源收集选优培养母株良种苗木繁育试验示范基地建设推广应用。

良种选育的九连山特色景观植物优良品种是绿化、美化和香化的珍贵植物品种,适合南方地区气候条件种植,在我省具有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有利于提升我省生态建设的数量和质量,保障我省生态建设过程中对优质景观苗木的供应。

3、讨论与建议

3.1良种选育

在野外调查筛选的基础上,选择初选品种,对优良的品种在其种子成熟期采摘种子,然后培育苗木,建立苗圃、种质资源圃。由于优先的植物为本地的植物,适生性上没有问题。主要是要根据优选景观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开展种子育苗和无性育苗的研究。实生苗培育技术包括采种、种实处理、播种方法、营养土配比等方面。以本地香樟为例,对所采种子进行播种前处理,主要方法:清水浸泡1-3 d,除去果肉,拌草木灰脱脂12-24 h,洗净后用0.5 %高锰酸钾溶液浸种消毒2 h,再用50 ℃温水浸种30-60 min。采用高14 cm,直径7 cm的打孔塑料薄膜袋为育苗容器,育苗基质为:70%新鲜黄心土 27%火烧土 3%腐熟过磷酸钙混合,或95%新鲜黄心土 4%腐熟过磷酸钙 有机肥1%。当芽苗幼苗长至3-4 cm即可移苗,移植时根与基质充分接触。移袋后,早期遮荫,移苗后一周内,每天早晚淋水;一周后可减少淋水次数,保持基质湿润。施肥在幼苗生长稳定后进行,前期淡施,做好水肥管理工作。而无性育苗技术,一是嫁接繁殖技术,由于受砧木、穗条质量以及季节等因素影响,乡土阔叶树种的嫁接繁殖技术还处于探索阶段,虽未能达到产业化要求,但是培育的嫁接苗为组织培养繁殖提供了一批优良材料。二是扦插繁殖技术,开展不同基质、生根促进剂以及不同季节扦较试验,对扦插方法及插后管理技术措施进行探索。一般采集无病虫害的半木质化枝条,修剪成10-15 cm长的穗条,包含2-3个茎节,剪口平滑。用多菌灵浸泡消毒后,使用abt生根粉10 mg/l或赤霉素溶液10 mg/l进行处理,以新鲜黄心土为基质,直扦,深度为穗条长度的1/3,淋透水,搭薄膜小拱棚覆盖,控制温度25-30℃,湿度80%以上,100天左右生根。三是组织培养技术,包括初代培养(选取当年萌生的嫩梢作为外植体,对外植体消毒方法以及初代培养基成分及配比进行研究发现,采用0.2%灭菌净 0.1%升汞对外植体进行消毒效果较好)、继代培养、生根诱导、组培苗移栽技术(对组培苗的生根时间、炼苗时间以及生根苗状态进行跟踪观察,并对移栽基质类型和配比进行筛选。)苗木培育时,当50%以上的苗木生长到要求的规格时,就可进行移苗断根,从而提高苗木的移栽成活率及控制苗木的生长量。移苗断根时将容器苗进行移位,使穿出育苗袋的根系切断,同时将生长较弱的苗木挑选出来进行单独培育。

3.2栽培技术

对优选品种良种选育后建立栽培试验示范地,在传统的栽培方法上,重点要开展栽培地选择、基肥配比、整地、造林方式、密度、不同树种配比、抚育管理技术(除草、松土、施肥、整形修剪和间伐)及病虫害防治技术等。此外,由于许多品种用传统的栽培方法不易栽植,需采用新型技术进行栽培,例如采用液体及固体菌根菌剂配方提高成活率。对于菌根化苗木,要注意不要将其根系在太阳下直接长时间暴晒,也要防止因运输或种植过程中的人为因素导致菌根脱落。非菌根化苗木可以在种植穴底放适量的菌根制剂,也可用菌根制剂、清水和黄泥混合进行蘸根。

3.3 直接移栽技术

由于种质资源保存与扩繁的需要,对需要称栽的野生植株要在保证生物多样性不被破坏和易移栽成活的前提下进行移栽。如果是乔木类,需要在移栽前进行分步断根、部分疏枝处理。移栽后,要合理剪除部分枝叶、对树干进行包裹、打吊瓶或其他相应处理,加强水肥管理,确保移栽成功。

【参考文献】:

篇4

环境工程是一门多学科相互交叉渗透的新兴综合性、边缘性学科,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涵盖了化学、物理、生物以及经济学的各个方面,研究对象包括各种影响环境的因素,主要包括废水、废气、废渣和噪声等。

实力院校: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

就业城市分布趋向:上海、江苏、山东、湖北、广东。

主要课程:工程力学、测量学、水力学与水泵、水处理微生物学、普通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等。

毕业生能力展示:掌握普通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工程力学、测量学、工程制图、微生物学、水力学、电工学、环境监测与评价、环境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水污染控制工程、空气污染控制工程、噪声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与资源化工程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具有污染物监测和分析、环境监测、环境质量评价、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初步能力;了解环境科学与技术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职业前景:在政府部门、规划部门、建筑部门、经济管理部门、环保公司、设计单位、厂矿企业、科研单位、学校等从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教育和研究开发方面的工作。给排水工程师,专门从事给排水设计工作;工程项目经理,进行污水处理厂等设施施工的组织、管理、技术指导及监督工作;环境工程师,到环保局和环保公司进行环境管理和研究工作。

报考须知:需要掌握好化学、数学和计算机基础知识,比较关注生态环境相关的报道;色弱、色盲者不可报考。

职业点评:

1. 环境监测工程技术员

环境监测工程技术员是对环境质量状况及污染物排放进行监测性测定和预测预报的工程技术人员。工作内容主要有:对环境监测系统进行管理;制定监测条例和监测技术规范;制定总体检测计划,对建立监测机构、确定相应的分析测量系统和监测技术质量保证、数据处理手段、综合评价方法、监测新技术应用等,进行技术研究和技术管理;对环境质量状况和污染物的浓度、形态及其变化规律进行常规监测和研究;对环境质量发展趋势进行预测研究;对突发性的污染事故进行环境监测,分析环境恢复过程中的环境质量并采取相应处理措施,提供监测数据。

2. 环境污染治理工程技术员

环境污染治理工程技术员是对水处理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工程,噪声、放射性改造工程等环境污染预防和控制工程等进行工艺设计、改进,设备研制、改装、调试运行的工程技术人员。

工作内容主要有:对污染物排放控制、固体废物的处理进行工艺流程设计、改进、试验,确定工艺条件;对环境污染治理工程设备进行设计、改造、安装、调试;研究规划区域性环境问题,合理开发利用资源,控制污染源排放,因地制宜采取区域性治理技术。

生物系统工程

生物系统工程专业是综合运用工程技术科学和信息技术,以生物生产及相关的环境和工程设施为研究对象,为生物的生产、加工与资源的合理利用服务的一门工程技术类学科。它并不研究生物学本身的发展规律,也不是生物学知识在某一特定领域的应用,而是通过了解生物学的知识和发展规律,应用工程技术、信息技术和管理技术,为生物生长创造最适宜的环境,提高生物的生产效率,从而使资源得到最合理的利用。本专业除为农业服务外,还将为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生物制品的加工和建立能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生物系统提供先进的工程技术手段和装备。本专业的设立能促进工程技术与生物技术进一步交叉,为生物类学科的发展提供工程技术手段和设施。

实力院校: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电子科技大学、浙江大学。

主要课程:工程生物学、生物系统控制工程、生物系统传输过程、生物物料学、生物系统模拟、生物生产机器人、测试技术与生物传感器、微机原理及应用、管理信息系统、计算机图像处理、精细农业与3s技术、控制理论、生物环境工程、系统分析与系统管理、管理信息系统和生物环境检测技术等。

毕业生能力展示:掌握电子技术的基本原理及设计方法;掌握信号检测和信号处理及分析的基本理论;具有生物系统学的基础知识;了解生物系统工程的科学前沿和发展动态,具有生物系统工程研究与开发的初步能力。

职业前景:生物系统工程师可以在以下众多领域寻找到就业机会,如生物加工工程、生态系统工程、食品工程、园艺工程、农业工程、动物系统工程、水产工程、人类工程、医学工程、微生物系统工程、残疾人康复工程、水资源和环境工程等等。而且,随着生命科学的发展,人们对生物系统的了解进一步深入,操纵和控制生物系统的能力进―步加强,生物系统工程师的就业前景也将更加美好。

报考须知:生物、数学、计算机基础知识扎实。

职业点评:生物系统工程师

生物系统工程师是以生物学为基础的独特的工程师。除了将数理化作为基础以外,他们还应对生物学的潜在应用有全方位的了解,是既具备高等工程学科的良好基础,又具备生物学的良好基础的复合型人才,能够将先进的工程原理与设计应用于生物系统中,解决与生物生产和加工相关的工程问题,改善生物生产手段和生物生长环境,控制生物生长过程和生物物料的加工过程,设计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生物系统,为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先进的工程技术手段和装备。

生物系统工程师是专业工程师和生物学家沟通的桥梁,有能力承担跨学科、跨专业的重大交叉项目或工程,成为组织和协调生物学家与专业工程师共同工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通过培养后,生物系统工程师不仅具有生物学家所需要的描述和联想的能力,而且具备工程师所需要的计算和构思的能力,并了解工程手段对植物、动物、人类和环境的潜在影响。生物系统工程师在专业上所具备的这种适应能力,将会使用人单位感受到他们的实力,使他们在就业竞争中处于独一无二的有利地位,其就业领域也将非常广阔。

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

人与自然息息相关,野生动物的繁殖、驯养、检疫、疾病防治和自然保护区的规划设计,将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的生存环境。在这一大形势下,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正逐渐热起来。

实力院校:东北林业大学、吉林农业大学、西南林学院。

就业城市分布趋向:黑龙江、贵州、江西、浙江、吉林。

主要课程: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森林生态学、森林环境学、生物技术、动物学、野生动物组织解剖学、生物化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学、野生动物生理学等。

毕业生能力展示:具备扎实的数理化等基本理论知识;掌握林学、生物学、畜牧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显微制片、生物化学分析、饲料营养成分分析、野生动物无线电遥测技术、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及自然保护区资源调查方法;具有野生动物繁育、保护、利用、疾病防治、检疫,自然保护区规划设计、动植物资源调查、监测及经营管理的初步能力;熟悉我国野生动物保护利用及森林资源保护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国内外野生动物学科、保护生物学学科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及发展动态。

职业前景:到野生动物科研院所、国家海关和边境口岸、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动物园、野生动物拯救中心、饲养场等部门或单位,从事野生动物保护和利用、检疫及自然保护区资源管理等工作。

报考须知:学习本专业,要求有很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喜欢研究动物生活习性、观察动物生长环境等;色弱、色盲、嗅觉迟钝或丧失者慎报。

职业点评:野生动物保护与繁殖工程技术员

野生动物保护与繁殖工程技术员是从事野生动物资源调查、规划、设计,野生动物资源保护监测,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和野生地狩猎、经营、利用的工程技术人员。

工作内容主要有:研究、调查、评估野生动物资源量,制定养护、增殖及狩猎经营的技术措施;监测和分析野生动物资源种群动态和繁殖、栖息、迁移生态规律;研究野生动物资源的驯化、养护、增殖技术和管理;勘查野生动物资源,制定总体规划和经营方案;设计、试验、研制猎枪、猎具,改进狩猎经营技术;研究野生动物肉、毛皮产品测定、分析、储藏技术,设计改进毛皮加工工艺。

园林学

园林学是研究如何合理运用自然因素(尤其是生态因素)、社会因素来创造优美的、生态平衡的人类生活境域的学科。园林的主要作用有三个:供人们游乐休息、美化环境、改善生态。

园林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掌握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以环境艺术和美学的独特视角,用建筑学和工程学的设计理念,创造生态平衡、环境优美的理想人居空间。

实力院校:南京农业大学、福建农林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

就业城市分布趋向:北京、上海、浙江、山东、广东、黑龙江。

主要课程:生态学(包括景观生态、植物生态、城市生态)、观赏植物学、园林植物遗传育种、插花艺术、园林史、绘画、设计初步、环境艺术学、植物造景设计原理等。

毕业生能力展示:具备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基本理论知识;掌握生物学、林学、建筑学、设计艺术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掌握风景名胜区规划、森林公园规划、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各类园林绿地规划设计、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管理的技术;掌握一定的绘画技法及风景园林表现技法;掌握应用艺术理论及设计理论,具有对植物材料、自然景观进行艺术设计的基本能力和园林植物栽培繁育的初步能力;了解国内外园林学科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及发展动态;熟悉我国国土绿化、风景名胜区及森林公园建设环境保护、森林资源及国土资源管理保护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职业前景:主要在城建委、园林局、城乡设计院、环保局、林业局、工程监理部门、花木公司、教学科研部门从事园林规划设计、公园设计、风景区设计、居住区设计、室内装潢设计、绿化工程施工及工程监理、珍稀观赏植物的规模化生产、苗木经营及相关的教学与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或承担以下领域的相关工作:居住社区的规划设计,包括从总体布局、道路组织到绿地系统的布局和设计;城市设计;城乡与区域景观及生态规划;自然与文化保护地规划设计;旅游地规划;等等。

报考须知:要求学生有较好的美术基础和较强的形象思维能力,同时还要具备较宽的知识面;色弱者不可报考。

职业点评:风景园林工程技术员

风景园林工程技术员是从事以园林艺术、环境生态、园林建筑和园林工程为综合基础的风景区及各类型城镇园林的总体规划和设计、施工的工程技术人员。

工作内容主要有:研究、开发景观生态、园林艺术、风景园林建筑和工程应用;进行风景名胜区的规划与设计;进行总体规划图、鸟瞰图模型及地形、地貌、水体设计和园林绿地设计等城市公园总体设计;进行园林建筑、园林工程设计;对风景园林工程进行施工管理。

水产养殖学

水产养殖学是运用现代生物科技、化学、环境科学、工程技术的理论和方法,以水产经济动植物如鱼、虾、海藻等为研究对象,探索水产经济动植物养殖技术的应用、开发及养殖经营管理,开发先进的渔业技术的一门学科。水产养殖学分为淡水养殖和海水养殖。我国海洋与淡水资源十分丰富,是世界上淡水水域最广、淡水渔业产值最高的国家,淡水养殖技术有良好基础与丰富经验。因此,淡水渔业的发展潜力非常广大。

实力院校:暨南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上海水产大学、大连水产大学、南京农业大学。

就业城市分布趋向:福建、江苏、山东、湖北、广东。

主要课程:鱼类增养殖学、甲壳动物增养殖学、水产动物育种学、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水产动物疾病防治、海藻与海藻栽培学、水环境化学等。

毕业生能力展示:具备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基本理论知识;掌握现代生物科学和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掌握水产经济动植物的增养殖技术、营养与饲料和病害防治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养殖鱼类、甲壳类、藻类(可选择其中的2~3类)的人工育苗、育种和成体的集约化养殖等生产环节的关键技术;掌握内陆水域、浅海、滩涂的渔业资源和环境调查与规划的基本方法;了解现代化养殖工程、海洋渔业和水产品加工利用的基本知识;具备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基本知识,了解水产增养殖学、生命科学的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

职业前景:从事渔业方面的工作,主要在水产部门从事水产品的增殖、养殖、保藏、加工利用等工作;从事渔业技术设备研究、制造工作;到海洋、海运、轻工、外贸、环保等部门从事科研工作。

报考须知:对水产养殖感兴趣,有严谨的工作态度,喜欢养鱼,了解鱼的习性;色盲、色弱、嗅觉不正常的学生不能报考。

职业点评:水产养殖工程技术员

篇5

关键词:虚拟现实技术,网络会展,发展,展望

 

一、虚拟现实技术的概述

虚拟现实(virtualreality,简称vr技术),又称灵境技术,是以浸没感、交互性和感知性为基本特征的计算机高级人机界面[1]。虚拟现实系统的核心设备仍然是计算机,即通过计算机图形构成的三维数字模型,以仿真的方式给用户创造一个实时反映实体对象变化与相互作用的三维虚拟世界,并通过头盔显示器(hmd)、数据手套等辅助传感设备,给用户提供一个观测与该虚拟世界交互的三维界面,使用者可以直接观察、操作、触摸、检测周围环境及事物的内在变化,并能够通过语言、手势等自然的方式与之进行实时交互,使人和计算机很好地“融为一体”,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逼真性,而且能够突破空间、时间以及其他客观限制,感受到真实世界中无法亲身经历的体验。

作为尖端科技,虚拟现实综合利用了计算机图形学、仿真技术、多媒体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并行处理技术和传感技术的最新发展成果,是一种由计算机生成的高技术模拟系统。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已广泛应用于工业、模拟军事演习、工程、教育、医学、字化酒店、商品展示、娱乐等领域,也同样适用于网络会展。

二、虚拟现实技术在会展业中的应用现状

随着迅速发展的虚拟现实技术与计算机多媒体展示技术的结合,在展览方面也不断涌现出一些结合虚拟现实技术的网络会展。如今国外的虚拟会展业已经十分成熟,如著名的德国汉诺威展,在网络上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建立三维立体的展示系统;国外一些城市宣传也开始采用虚拟现实技术,如网上新加坡、虚拟庞贝古城、虚拟巴黎圣母院等,运用三维虚拟现实技术展示一些有价值的文物、展品和三维场景,使用户能够通过internet远程连接去体验。

国内的虚拟会展目前还基本属于界面包装,主要通过二维平面静态地网页展示,如中国茶叶博览会,采用虚拟现实技术对茶具和茶文化进行网上浏览,还有虚拟现实环球网站(www.vwww.com)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网上展销;再如武汉国际机电博览会,采用网上虚拟武博会和武博会同期开幕,未到展会现场的客户通过点击该网站,就可像亲赴现场一样,可在场馆内每一个展位前流连,任意观看各种产品,了解它们的性能和用途,甚至突破实际参观过程中的限制,深入了解展品的内部结构,浏览武博会的即时信息。

虚拟展览系统按其表现形式可分为三类:①运用图文声像以及环视图展示物品和场景。这类系统因表现形式的局限,不能更生动、更全面的展示。②单纯的三维场景展示,用户可以随意漫游,但只提供展览会的表面形式,不提供展览内容与展览场景的关联。③既提供三维场景,也提供实际展览内容,并与三维场景结合在一起[3]。

三、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网络会展发展的展望

在综合考虑现有技术条件及未来虚拟现实技术发展前景的情况下,网络会展的发展将会呈现出两种模式,即现阶段的实物会展 网络会展 电子商务模式和未来的实物会展 网络会展模式,具体理念如下:

(一)实物会展 网络会展 电子商务模式

网络会展作为会展业一种新的发展形势,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但目前网络会展还只是实物会展的补充和配角,网络会展只有作为实体展览的辅助,才能逐渐地被人们认识而发展起来。免费论文,虚拟现实技术。就目前情况而言,线上展会和线下展会二者可相互补充,二者有机融合会相得益彰的。当然双方会有部分重叠,但不可轻言取代,否则就是昏了头了,若干年后或许会的,但至少目前不会。因此,我们不能夸大网络技术的作用,基于传统会展的传统优势,传统会展仍然起着主导作用。免费论文,虚拟现实技术。同时,随着会展业的蓬勃发展,促进了电子商务技术向会展业的渗透,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网络会展技术的不足,促进着网络会展的发展。

总之,在目前甚至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会展将遵循实物会展 网络会展 电子商务模式,即充分利用电子商务技术大力发展网络会展,实物会展和网络会展并举,实物会展结束后,网络会展作为实物会展的延伸和补充,继续实行“永不落幕的会展”,并不断更新、丰富和完善,使实物会展和网络会展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壮大。

(二)实物会展 网络会展模式

由于网络展会的模式模糊和传统展会的主导地位,中国会展业进入网络时代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但从长远来看,网上会展前景不可限量,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必将成为现代展览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必将代替部分实物会展,从而实现实物会展和网络会展并存的局面,这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免费论文,虚拟现实技术。免费论文,虚拟现实技术。因为网上会展有不受时空限制、节省展览交易成本等优势,很多商品和服务都适合在网上进行展览和销售。如网络图书展就有绝对优势,因为图书没有过多的质地的要求、尺寸的要求,在网上看到的这本书和书店买到的书几乎没有差别。另外,从目前网络交易的商品清单看,网络交易的对象正从数码产品迅速扩展到服装、电器、日用品、玩具、个人护理品等众多产品,而这些产品正是我国制造的优势所在,也是目前办展频率最高的产品。免费论文,虚拟现实技术。这些产品将来都可以作为网络会展展示的对象,市场前景好。免费论文,虚拟现实技术。

此外,会展业的发展与土地资源供给瓶颈的矛盾已见端倪。政府不可能无止境的耗费大量土地进行场馆建设,同时场馆建设投入大、周期长、风险大,而在互联网上建立虚拟展馆,举办网络展览却可以节省大量时间和金钱,大大提高展会的效益。可见,我们既要看到目前实物会展的优势,也要前瞻性的看到网络会展的优势,尤其是网络会展的后发优势和趋势,为大力发展网络会展,共创低碳会展经济做好一切准备。

参考文献

[1]刘伟.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企业展项的设计[j].现代电子技术,2009(24):49.

[2]许亚丹,王野.网络会展的传播与经济比较[j].当代传播,2006(5):66.

[3]顾林,刘连芳,高伟峰,苏继坡.基于虚拟实现的展览平台的研究与实现[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5(10):202.

篇6

关键词:3d技术;影视动漫设计;应用

引言

通俗的说,所谓3d就是三维图形设计和应用,现代3d设计往往通过计算机来进行,计算机技术能充分展示3d图形在平面上的各种形象,虽然它并不能取代现实世界中的人和物,而只是模拟现实。但是虚拟的3d技术却能让计算机制造出一系列在现实中不存在的事和物,以及人物形象,并将之呈现在各中媒体上,如电影、网络,甚至报纸杂志等等。这些转型的形象看上去非常真实而又美观,因此获得了现代人的一致喜爱。如在现代商业大片和游戏中,3d技术几乎无处不在,现在3d技术的常用软件有多种,比较有名的有3dmax、liightwave3d等等,其中前者被用来增加动画技术的特殊效果,它操作简单,功能强大,因此是3d技术运用中的常用工具。而后者则主要用来渲染和建模,融合动画等,是游戏和电影及广告中的必用软件。

一、什么是 3d技术

所谓3d技术,就是通过计算机和3d设计软件来设计3d模型和场景,以及动画的一种技术。现代3d技术能够在计算机中设计出一个虚拟的世界,并建构许多的模型的人物、事物,场景等,还能根据要求设定一定的运动轨迹,让人物在场景中运动,还能在模型上赋予一定的材质,安装上许多的效果,当一切设计成型后,整个世界就能像真实世界一样呈现在人们的面前。当前是在电脑屏幕上。

二、3d技术在电影和动漫中的应用

在设计电影和动漫的时候,首先就要对人物进行建模,设定,包括动作和表情。与3d相比,2d的动漫人物动作简单,表情刻板,场景有限,无法给观众带来震慑性的视觉和听觉冲击。而3d技术却能够克服2d技术的缺陷,依靠它强大的功能,它能够在三维世界中呈现出逼真的人物形象,动作和震憾性的大场景。它设计的人物,几乎与直人一鼠,发丝可见,动作灵活真实,表情丰富,服装优美。它还可以通过捕捉真人的动作和表情来与设计的人物融合,且能够表现真实世界中看不到的场景和动作。保证了动漫作品中人物的真实性和个性化。

三、3d技术在动画中的应用

现代3d动画已经成为电影市场中的一支大军,每年都有多部3d动画大片上映,如冰河时代系列,功夫熊猫和最终幻想等等。这些电影画面清晰流畅,优美,一出现就获得了观众的一致喜爱和关注,并为好莱坞等各大公司赚取了大理的票房收入。3d动画具有唯美、立体、逼真和震憾的特点,是过去的2d技术所不具有的。观众置身于电影院中观看,就犹如自己身临其中一样,与电影融为一休,在游戏中更是如此,玩家们就好像是自己在其中探险一样。非常的有趣。更还用电影中那些经典的场景,气势磅礴的战争场景和灾难场面,都给人以巨大的视觉和听觉的冲击。例如电影《2012》,那震憾性的灾难场面曾经吓哭了许多的小观众,可见其效果的逼真和完美。而这些场景都是在3d技术的应用下实现的。足以证明这一工具的强大功能。

四、3d技术在色彩设计中运用

3d技术的另一大优点是可以展现现实世界中所没有的画面,色彩。众所周知,现实世界中,受物理法则的影响,色彩不可以太鲜艳,而在3d世界中,却不受物理法则的限制,可以自由展现自己的想象力,将各种色彩和景色的层次如同国画一样呈现在观众的眼前,给人以震憾性的视觉享受。这是2d技术所无法做到的。而3d技术的这一优点又超越了现实世界,将一个完美的世界呈现在人们眼前。

五、3d技术在人物设计中的应用

3d技术设计的主要是一个虚拟的三维世界,自然少不了人物,而人物是影视和动漫作品中的主要对象。所有的动漫和动画都离不开人物,人物是它们的灵魂,没有一个出色的人物设计,一部动漫和动画就不可能获得大的成功。动漫作品不但要有出色的人物,还要有动人的故事情节。虽然三维动画中的人物往往来源于现实生活中,是从现实人物中抽取出来的,但是又不能与现实中的人物一样,因为现实中人都有缺点,并且受社会和环境、人性限制,不可以像动画人物、动漫人物一样唯美、独特,个性鲜明。但是3d技术却能够不受现实世界的限制,帮助作者设计出一个近似完美的虚拟人物出来,充分满足观众的需求,迎合观众的口味。现代3d技术,只好设计得当,不仅仅是人物模型,甚至包括表情、动作等,都能够准确的表现出作者笔下人物形象,因此对于人物和人物性格、细节的塑造,非常的专业。达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

六、3d技术在环境设计中的应用

有了完美的人物和动作,还需要有场景,三维动画和动漫中,环境的作用就好比是我们身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h境。过去,2d技术由于技术上的限制和缺陷,场景都是静止的,整个故事的背景就好比一幅画,其中的事物都缺乏生命和活力,更缺乏立体感,无法与人物和人物动作融合在一起。而现代3d技术,则克服了2d技术的缺点,让场景中的动物和植物全部活了起来,背景不再是单调、静止的,而是与人物一样的生机勃勃的景象,城市繁华而热闹,自然环境宁静而美丽。充分与人物,动作融合在一起,美仑美奂。

七、结语

综上所述,现代3d技术的发展,对电影和游戏,动漫产业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是动漫影视作品能吸引观众的一大因素。对于我国影响动漫的发展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虽然目前我国动漫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但是我相信,随着3d技术的发展,我国未来动漫产业将发展得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徐胜.动漫设计中应用现代插画的探讨[j].大众文艺,2016(21).

[2]张小童.当代中国动漫设计民族性的表现和追求[j].鸭绿江(下半月版),2016(11).

篇7

[关键词] 3d电影 场景设计 cg技术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1.05.029

2009年堪称世界3d电影元年。由皮克斯出品的3d动画电影《飞屋环游记》拉开帷幕后,紧随其后的《阿凡达》以席卷全球之势制造了20亿美元的票房神话,可见3d电影的发展势不可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瞩目。

电影已进入了数字时代,计算机技术与电影艺术结合所形成的超乎寻常的表现力给观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吸引力。3d电影正是借助于成熟的计算机图形图像(cg)技术使其又焕发了新的生命力,展示了不可限量的前景。计算机cg技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逐步成为推动和改变着国际影视制作和传播的重要力量。

一、场景设计在3d电影创作中的重要意义

3d电影的原理,简单地说就是利用人双眼的视觉差异,将这种差异分别记录下来,再分别还原到两只眼睛,使人感知后形成景物的立体感觉。

场景是与主体相关的空间中的各种实体,而3d电影中的场景设计则是指3d影片中除人物角色造型以外的一切对象的造型设计[1]。或者说,是3d影片角色活动与表演的场合环境,主要包括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各种道具,从影片制作角度来说既包括单个镜头空间与景物的设计,也包含多个相连镜头所形成的时空环境。

由此可见,3d电影的制作过程中场景设计与角色设计同样重要,它是塑造角色和影片风格的关键环节,对于整个影片的视觉、色彩风格的创设也具有重要意义。影片情节变换时,同一角色可能需要在不同的场景中转换,因此3d电影中的场景造型往往比角色造型更加复杂、多元化,而且更加丰富 。[2]

优秀的3d电影场景设计可以使影片更有生机和想象力,给观众带来在实际生活中体会不到的感觉。如3d电影《阿凡达》创造了潘多拉星球的奇幻景象,每一个镜头都包含着场景设计,很好的渲染了故事情节。

二、计算机cg技术实现场景造型的突破

由于计算机cg技术可以制造出大量现实中并不存在的形象,所以其技术的发展大大丰富了3d电影的场景造型。用cg技术表现景物的三维立体形象,景物如同真实存在一般具有了各个侧面,鲜活生动。绚丽多姿的色彩、大气磅礴的宏伟景象比之传统的2d拍摄画面,让观众备感新鲜。

将cg技术强大的表现力与3d电影擅长的冒险、魔幻、科幻、童话等超现实题材结合起来,可以制造出传统拍摄不能实现的奇幻场景。越是惊险、奇幻的题材,当它的场景被逼真地表现在银幕上,就越能满足观众的好奇心,增强观众的视听观影感受。在恐怖片、灾难片场景制作中,计算机cg技术还可以大显身手。

计算机cg技术不仅推动了3d动画片的高度发展,而且为传统以实拍为主的3d电影增添了活力。[3]许多观众希望能在电影院体验到震撼效果,看到影片恢宏奇幻的场景,这些在使用实拍手段的传统电影中,摄影机根本无从实现。而将cg技术应用了影片的场景造型之后,实拍为主的3d电影面貌也会焕然一新。虚拟与实拍相结合的电影和cg动画片之间的界线已经变得模糊了。例如《阿凡达》中各种潘多拉星球的生物,不论是纳美人、灵树还是丛林中的动物,其众多场景都是现实环境中并不存在的,通过计算机cg技术成功塑造了影片独特的场景,令人赞叹之余不禁耳目一新。而《飞屋环游记》作为3d动画电影,它的许多场景设计又依据于真实景物,比如天堂瀑布取材于委内瑞拉的安赫尔瀑布,经过cg技术场景还原后,带给观众更多真实感受。

随着近年来cg技术的高速发展,3d电影场景的制作与合成变得越来越容易操作。不需要使用复杂的立体电影拍摄设备,利用强大的电脑三维景物制作技术加上模拟人两只眼睛的不同视角就可以完成,从这一点上来说,3d电影场景制作反而降低了成本。[4]使用cg技术的3d电影大大简化了传统影片后期制作中剪辑、特效、配光、调色等复杂工序,使后期编辑人员拥有了极大的自由度。

三、计算机cg技术实现场景空间的拓展

一般而言,电影场景空间可分为物理空间和心理空间。前者表示的是实际存在的空间,在3d电影的场景设计中通过塑造景物,把握好景物的距离感、体积感,物理空间就比较容易实现。而后者,也就是心理空间,它是实际并不存在,属于摸不着也看不到的虚拟空间,着重于使观众身临其境,感受空间的张力。

1、利用视觉特性拓展场景空间

3d电影与传统电影最大、最本质的区别,在于它模拟了人眼的立体视觉,因此在3d电影中,场景空间的重要性得到提高。对于玩过电脑游戏,有一定游戏经验的人们来说,他们对于立体空间的认知能力大大增强。这使得他们在观看3d电影时更容易接受,同时也对电影的空间表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马塞尔•马尔丹认为,在电影中,时间的重要性要大于空间。[5]这个观点相对更适用于传统电影,在3d电影中空间这一元素的重要性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人的视知觉本身就是具有立体感的,因此拥有了立体视觉的3d电影比传统电影更能够接近人眼的视觉习惯,使观众和银幕景物之间的距离变成了具体可估量的,营造出更真实的场景空间。从这一方面来说,3d电影将电影对于真实性的追求又向前推进了一步。例如目前大量以cg技术制作的有关恐龙的科普片,就利用这种高度仿真性再现了恐龙时期的辉煌。

然而对于电影艺术来说,仿真只是手段,真正的目的在于更好地营造梦幻。视觉立体感无疑是电影营造幻觉方面的一个新途径。随着计算机cg技术的充分成熟,3d电影题材风格的丰富,电影所呈现的内容将越来越远离现实,而带给观众的感受却是越来越逼真。3d电影正是利用人的感知特性,使观众对这种高度逼真的虚拟空间深信不疑,走入电影创设的完整时空。

2、利用镜头语言拓展场景空间

3d电影是一种时间和空间流动的时空艺术。随着剧情的不断展开,角色所处场景也在如影随形的产生变化。场景的空间不但是角色存在的地方,而且还是角色运动的支点[6]。这种相对于实体形态的虚形,在3d电影中却能够得到观众在视觉上的肯定,得益于计算机cg技术在运动镜头上的应用,推动3d电影打造出自身独特的镜头语言,并且发展形成了自身的特点和规律。

3d电影吸引观众的一大法宝就是营造视觉立体感,因此在制作时,需要将这种立体感充分强调和突出出来。[7]生活中物体离的越近,人们感觉立体感越强,而遥远的景物,随着视觉分辨能力的下降立体感减弱。3d电影同样利用这种视觉原理,选择近处的景物,让观众感觉到强烈的立体感。因此3d电影大量采用近镜头,让观众的视角贴近景物。借助于这种贴近的拍摄方式,画面中的前景和背景有明显的纵深对比,从而加强场景的空间感。用计算机cg技术去制作这样的镜头,只需要在景物造型旁边放置摄像机机位,就能灵活多变的实现这种贴近拍摄。

3d电影采用立体视觉,观众好像置身其中真切地感觉到了景物的距离、体积和运动。当景物突然运动特别是朝向观众运动时,通常会带给观众强烈的感官刺激,观众产生紧张躲闪的反应,被自然地带入3d电影的银幕空间中。此类镜头在3d电影中的表现方式多种多样,比如迎面而来的野兽,忽然向观众张开的血盆大口等,通过事物突然向镜头极近处运动来实现。利用cg技术可以在电脑模拟的摄像机位前轻松的设计出这些景物的运动轨迹,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

除此之外,依靠摄影机的运动镜头也能充分强调和突出3d电影的空间感。[8]当拍摄纵深方向的运动时,周围景物不断由远及近,仿佛从观众身边掠过,令人感到非常紧张。3d电影中经常利用追逐的情节来张显这种空间感,利用主观镜头来表现剧中人物高速运动时的视角,观众在一瞬间代替了剧中人物的位置,随着摄影机的运动尽情体验影片中呈现出来的种种险象环生的场景。主观镜头能够让观众与剧中人物产生高度的心理认同,而cg技术可以轻松控制摄像机的运动,让观众充分领略此类镜头带来的无限魅力。

四、结语

3d电影的场景设计在造型手法、空间表现上和传统电影有着相当大的区别,这得益于计算机cg技术,能够创造出完全由计算机虚拟而传统手法无法获取的形象和镜头运动,实现了科学技术和艺术的完美结合。计算机cg技术以其变幻无穷的表现力及高效的工作方式,将专业人员从大量的摄录实景、繁琐的剪辑过程和昂贵的设备中解放出来,为创意的发挥开辟了崭新的天地。

参考文献

[1]孙立军、韩笑.影视动画场景设计[m].北京:中国宇航出版社,2003.

[2]朱晓菊、谷芳.浅谈影视动画场景造型与空间[j].电影评介,2009,12.64-65.

[3][7]李相.3d电影美学初探[j].当代电影,2009,12.19-25.

[4]韩新顺.场景设计中的空间表现在动画影视中的重要性[j].电影文学,2007,

20.19-25.

[5]马赛尔•马尔丹.电影语言[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2.

[6]崔晋.浅析计算机三维技术及其在现代影视娱乐传媒中的应用[j].电影评介,2009,12.74.

[8]宁翔.浅议场景设计在影视创作中的应用[j].电影评介,2009,12.24.

作者简介

篇8

【关键词】vr 初中英z 教学

随着经济、科技的发展以及人们思维意识的提高,英语教学正在从纯粹的灌输式教学向虚拟现实的场景式教学发展的方向转变,通过这个转变,可以很好的解决国内学生英语纸面“读、写”的能力强、“听、说”能力差的现实情况。在这个转变过程中,结合多媒体技术、电子课件、mooc(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等多种技术和方式方法,

场景式英语教学逐渐被认可和应用,而学生也因为场景式教学本身具备的直观性、趣味性、参与性等诸多优点,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有很大的提升。

在这些创新性技术中,虚拟现实(vr)技术被认为是英语教育领域内最有发展前景的创新技术,虚拟现实(vr)技术最近几年发展迅猛,被认为是继互联网、手机之后,能够改变未来的新技术。借助于vr设备,英语教学可以完全实现场景式教学,例如七年级下册中的“i'll help to clean up the city parks。”一课,完全可以让学生借助于vr设备,进入到公园的场景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四处走动,并随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描述,同时可以进行角色的扮演和互动等。可以预见的是,vr技术的这些优点和所带来的体验,将给传统的英语教学的方式、方法等带来很大的变化,这种新兴的教育手段和方法,将因其优越的一面在未来英语教育领域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

不过虚拟现实技术毕竟是刚兴起的事物,在技术本身、内容、人们的使用习惯等各方面仍旧存在欠缺和不足,虽然我们已经意识到了虚拟现实技术会给英语教育带来极大的好处,一些教师已经开始试用和体验vr技术,但完善和成熟vr技术在英语教学方面的应用,仍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持续的努力。

一、虚拟现实(vr)技术概述

虚拟现实技术(vr―virtual reality)是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计算机图形技术、多媒体技术、传感技术、网络技术等多种高科技技术融合在一起,实现出与现实生活环境相似的、逼真的视、听、触等立体化的三维虚拟环境,并通过物联网、传感器等实现用户以自然的方式对虚拟环境中的对象进行交互和体验。简单的说,利用vr等计算机技术,结合一些感应和传输的设备,来营造出用户的各个感官都能感知的如同身临其境的三维虚幻环境,环境是模拟出来的,但用户的感受和感觉却很真实。

1.虚拟现实技术的特点。

(1)现实临场感。虚拟现实技术根据人类的视觉、听觉和生理的各种特点,利用计算机仿真、计算机图形技术、物联网、影像等技术,产生与现实环境基本类似或者非常雷同的环境,结合一些触感工具等,就可将自身置身于虚拟的现实环境中。在这个过程中,实现多感知性和自主性非常重要,因为任何细小的与现实不一样场景和动作,都可能会破坏现实临场感的感觉,而虚拟现实技术的本身就是为了让人身临其境,所以理想的虚拟现实技术应该具备多种感知功能。自主性是指虽然是虚拟环境,但其中的动作感应等也应该根据现实环境中的一样,会有所反映和体现,而不是静态和僵化的虚拟环境。

(2)交互性。现实生活中,如果遇到一朵很美丽的花,很多人的反应是进行一下触碰或者是嗅闻的行为,而在虚拟环境中,也会出现这样的动作和行为,而通过立体眼镜、数据手套、三维空间交互球、位置跟踪器等传感设备,也会得到如同现实生活中一样的感觉。

(3)想象性。之前我们一般是通过对事物的定量计算的结果中去获得想要的知识和认识,举个例子,攀登珠穆朗玛峰对很多人是现实中根本做不到的事情,但是可以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实现对攀登珠穆朗玛峰的体验和认知。借助于vr技术,可以将获得的多种信息结合自身在虚拟现实中的行为,通过联想、推理、逻辑判断等思维过程,得到更多的不一样的体验和认知。

2.虚拟现实技术的现实应用领域。最近几年,在航空航天、医疗、建筑、娱乐游戏等领域都开始了广泛的开发和应用。在教育领域,虚拟教室,虚拟实验,虚拟校园、虚拟考场等各种创新的教育理念和和教育形式也在vr技术的基础上,被广泛研发和试用,vr技术被认为是教育行业在多媒体、计算机网络之后,在教育领域内最具有应用前景的“明星”技术。

二、场景式教学方法在英语教学中的局限性

场景式教学就是充分利用幻灯、多媒体、投影仪等工具和技术,让学生边看、边听、边说,尽量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等各方面的能力和水平。

不可否认,目前很多英语教师在场景式教学上都有很深的实践和体会,但也存在仍旧“满堂灌”的学习方式,毕竟创设场景式教学方式对教师的要求比较高,要求英语教师,不仅仅要懂多媒体技术,而且还要懂学生的心理,还有就是创设的内容也很关键。因此尽管场景式教学被认为是比较好的学习英语的方式和方法,但仍不被很多英语教师所掌握。

另外,参与感和互动性在场景式教学中都很难体现。英语是一门语言,参与到场景其中可以达到很好的学习效果。但场景式教学仍旧处于二维图像的状态,学生体会到的参与感并不是很强。互动性也基本做不到与场景里面进行互动,而大都靠教师的问答等方式来实现。

三、虚拟现实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优点

英语作为人类语言的一种,想要学生熟练掌握和运用,最好的学习方式就是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和练习,但在实际中,大部分的学生都缺乏经常联系和使用英语的环境。一般的情况下,大部分的学生仍旧是靠“满堂灌”和死记硬背的方式来学习英语,但这种方式下学习英语不会是很轻松和愉快的事情,大部分情况下,学生都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而不会主动去学习英语。

虚拟现实技术恰好因为现实临场感、交互性、想象性等特点而能给英语教学带来新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和主动性。

1.更强的现实感,让学习不再枯燥无味。借助于虚拟现实技术,学生们进入了虚拟的现实场景里,在这个场景里,学生和教师可以自如地进行人、物、景的多重交互,譬如学习动物的知识,就可以虚拟动物园的场景,学生可以体验到抚摸动物的感觉,也可以利用虚拟现实技术与动物进行游戏等。这样的英语教学不仅仅是生动有趣,关键是可以极大地提高英语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在愉快和轻松的环境中进行英语的学习。

比起“填鸭式”的英语教学,借助于虚拟现实技术,英语教学可以真正实现“浸润式教学”的目标。英语学习最重要的是能让学员真正沉浸于某个场景中去学习,而vr全景教学模式正符合英语学习的这一重要环节,这一新技术的到来将会开创全新英语学习模式。对于学生来说,传统的英语学习方式是枯燥的,在vr课程模式下,学习英语将会是一件简单快乐的事情,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亲身感受来学习英语,比空洞抽象的说教更具说服力,主动地去交互与被动的灌输,有本|的差别。

2.强化交互性,提高学习英语的效率。课堂互动是解决学生疑问和活跃课堂的重要手段之一,一般而言,目前大多数的课堂互动手段仍旧处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问与答,手段比较单一。而利用vr技术,教师可以创设出多维度结合的视听可动手交互的学习方式,学生只需戴上vr设备,就可以身临其境体验到与现实一样的情境,在网络平台上就好似老师、同学就在身边,挥手即可触碰到,可以与老师同学一起进入课程内容的虚拟情境享受真实感学习与立体感皆强的体验,这种学习体验更易激发学生大脑促成主动去学习。

环境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最能刺激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另外达到的效果也会最好。例如在学习英语单词时,虚拟环境下,学生所处的周围环境都会有英语单词围绕在左右,还会有模拟的真人来提问题等等。

3.深化学生的知识点,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课本上的知识点毕竟因为是图文的结构,表达形式比较单一、枯燥,即使是使用了多媒体的技术,长时间的关注几个知识点,或者是几个知识面,很容易让学生产生疲劳感,继而出现分神的情况,而vr因为技术本身的优越性,可以将课本上的知识点进行深化,融会贯通,并且可以采用场景的方式充分体现出来,而采用的场景并不一定是课本上的场景,毕竟课本上展示的多是知识点。

譬如英语的写作,一直是学生最头疼的问题,很多学生经常卡壳,其原因很大的程度上,就是在场景设计上卡壳了。如果学生戴上vr眼镜,可以根据虚拟出来的场景进行对话交流,并且对于语法,可以进行实时纠错,这样会极大地解决英语的写作不流畅的问题。

四、vr应用在英语教学中需要长期探索

虽然vr能够给英语教学带来很大的好处,对于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和成绩也会有很大的帮助,但毕竟仍是最近几年刚开始发展的新生事物,仍不可避免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

1.虚拟现实技术本身的问题。长时间的佩戴vr眼镜,学生会出现眩晕和不适的感觉。因此无论vr能够给学生带来什么样的惊艳体验,大部分学生都不能长时间地浸润在虚拟场景中。

vr是由多种技术融合而成的复杂的技术系统,如计算机仿真、图形处理技术、多媒体技术、传感技术等等,很多技术与vr技术一样,也正处于发展和完善的阶段,因此vr技术本身的问题就成为整个所涉及到的各个技术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一定的时间。

2.现实体验感需要加强。vr技术很重视用户的体验感和真实感,但局限于技术的发展水平,很多的软件产品发展并不完善,虚拟场景的真实感很差。另外局限于传感技术和物联网技术,感、触类的行为几乎很难实现,这样也会影响学生利用vr学习英语的兴致。

3.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英语教学内容缺乏。虚拟现实技术毕竟是刚兴起的技术,本身参与到其中制作vr内容的人就不是很多,另外教育重视质量和内容,既要求内容的严谨性,也要求教学的质量。目前,目前很多vr教育产品的技术与学科教育的融合度比较低,大多从事教育的学科专家、一线优秀教师参与不到vr教育课程的开发设计中,很多vr的教育产品内容,由做视频等行业的专家为主导,这样大大影响了vr内容的开发质量与严谨性,导致了有的教育产品内容编排不合理,甚至还会出现常识性错误。

4.vr与英语的跨学科教师人才缺乏。虚拟现实属于理工科的学科,而英语属于文科范畴,本身很多英语教师就在为如何提高计算机水平、电子课件制作能力而发愁,所以对于新出现的vr技术而言,更是摸不上头绪。虽然目前有一些vr方面的培训班,但是毕竟是新兴起的行业,其专业性、严谨性等都没有很具备,英语教育需要严谨性、专业性的内容。

总之,虽然虚拟现实技术被视为未来解决英语教学瓶颈问题的最好的技术,但在现实发展中仍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但不可否认的是教育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之一将会是虚拟现实技术,其交互性、沉浸性和想象性是未来计算机在各领域中应用的理想因素。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风景园林;施工技术;养护措施

【引言】:城市生态园林建设中的关键问题是关于处理好园林景区内部的建筑设备和生态园林风景之间匹配方面的问题。满足此类问题的基本条件是怎么做到整体展示出城市内园林设备的环保功能、美化功能及经济推进功能。要完成这一功能必须做好城市内生态园林景观的结构设计、施工作业、维护工序这三个环节当中的质量办理工作。其三项内容之间是各有特点且又是彼此不可分割,它们的内容之间是相互紧密联系而又各有偏重的一致型的有机整体。科学满足的城市生态园林项目缔造进程是应当将工程设计、施工作业及维护工序这三项内容紧密、高效的联系在一起的,合理控制好每项操作业务的特征而且避免各类异常状况的发作,尽可能地展示出城市生态园林景观及有关设备给城市带来的美化效能、环保效能、推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效能。

1、风景园林施工中所要遵循的原则

1.1严格控制施工过程中的绿化材料

风景园林施工中触及的资料较多,关于工程质量的好坏有着重要影响。因而,为了进步风景园林工程质量,有关办理部门应完善工程施工资料的质量保证体系,做好必要的检查工作。

1.2遵循各种植物的生长规律

不一样植物有着自身的成长特性,影响着风景园林工程的实际效果,因而,工程技术人员需要掌握不一样植物的准确栽植办法,提高植物成活率。例如,在一些树种的树叶外表喷洒必定的蒸腾抑制剂,保证植物成长进程中水分的足够性。在不一样的风景园林施工进程中,技术人员需要充分了解施工现场的实际概况,确定符合工程建设需要的施工示意图。完成风景园林施工进程中的有关方针,需要采纳不一样的施工技术,保证园林工程建设中施工方案的顺利完成。

2、风景园林施工技术

2.1树穴开挖技术

树穴开挖是风景园林工程中的重要环节,对工程的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树穴开挖不合理,就会减小树种的存活率,影响树木的成长,添加了施工的难度,这就要求有关技术人员经过树穴开挖技术来进行开挖工作,能够避免出现对树种成长发作的晦气影响,依据树木的特点以及成长状况,还有施工区域的周围状况,都应进行充分的调查,保证施工的质量,提高树种的存活率,开凿树穴,依照不一样树种的需要,挖掘出合适成长的树穴,保证树木的自在成长要掌握好培养之间的间隔,使树木能够吸收到足够的阳光。还应需要肥美的土壤,在栽种之前提前往土壤中添加肥料,保证树木的正常成长。比如以乔木来说,应依据乔木的成长状况,树穴开挖技术工作应挑选在春季进行,移植后的树种应运用有用的维护战略,提高乔木类树木的树穴开挖技术的适用性。

2.2使用移栽技术

移栽技术在提高植被的存活率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进行移栽技术的进程中,技术人员需要悉数的了解树种的成长特性与适合的成长环境,而且采纳有用的带土球包扎树根的办法,保证在移栽以后植被能够正常成长。关于包装结束需要移栽的植被,技术人员应在这个进程中加速树木根系的成长速度,提高植被的存活率与美化率。移栽不一样的树种类型时,应对当区域物种种数所占悉数物种种数的份额进行必要的控制。比如以某风景园林施工为例,图中有关技术人员在了解不一样物种之间的成长习性的基本上,在移栽进程中对当区域物种种数所占悉数物种种数的份额进行了有用的控制,完成了该工程生态系统的平衡,提高了风景园林工程的服务功能。

3、风景园林养护措施

3.1修剪与施肥

修剪与施肥是风景园林工程中的常用维护方式,合理的进行施肥修剪能够促进植被的成长,提高风景园林的漂亮。在修剪的进程中工作人员应依照园林中乔木以及灌木等成长习性,在适合的季节展开修剪工作。通常状况下,关于开花类的植物,应在花朵还没有萌生时就采纳修剪,不该忽略对植被的修剪工作,修剪也是对比关键的施工环节,不对树木进行定时修剪,则会使树木发作变形,也会致使树木遭遭到危害等,对树木进行修剪,将危害的树干及时修剪掉,以能长出新的树干,保证了树木的正常成长,使林木培养培养工作有用的进行。一年四季中都需要对树木进行定时施肥。在对树木定时进行施肥工作的进程中,应挑选在一年中的二月份以及三月份进行施肥。依据园林植被的成长条件,做好施肥量的控制工作,满足植物养料的需要,应掌握好施肥的份额,实现更多的经济价值。

3.2补植与防风

在风景园林工程中植被很容易遭到环境因素与人为因素的破坏,这就需要对植物进行补植工作,保证风景园林的美观,提高植被的存活率,在实际的补植工作进程中,应不断的完善施工流程。在遇到劲风气候环境下,在施工中采纳加固办法对其实施加固,避免劲风对植被形成影响,保证植物的正常成长。

3.3开展浇水灌溉作业

3.4施工养护管理技术

关于风景园林施工技术而言,应从施工的细节出发,科学的对土壤进行处理,对场所进行合理平整,施工技术人员应与施工方积极讨论,避免存在不合理的施工。针关于风景园林工程来说,土壤的优异对植物的成长有很大的作用,因而技术人员需要留意土壤的挑选,展开不一样的试验进行分析,在持水性、酸碱度、孔隙度与透气度方面来进行分析,经过运用施肥、消毒等办理战略加以控制。在实际的进程中对土壤的质量、施肥量、开挖深度都要严厉达到环保规范。合理的对树种进行办理,花灌木的分支要均匀,绿篱个别也要均匀,树木的枝叶应茂盛,不该忽略对根系的维护。因而需做好施工维护工作,运用维护技术办法,提高植被的绿化率。

结语

在风景园林施工进程中需要认识到施工技术的重要性,加强技术的应用,合理的运用树穴开挖技术、基肥以及移栽技术,拟定出科学合理的维护办法,修剪与施肥,补植与防风,展开洒水灌溉工作,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素质,做好维护办理工作,提高植被的存活率与美化率,维护生态环境,完成风景园林工程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

【参考文献】:

[1]王海涛.研究风景园林施工及养护技术[j].科技资讯,2015(6).

篇10

关键词:生态风景园林;施工现状;施工技术

前言:

随着我国生态风景园林建设进程的加快,对施工技术的要求更高。生态风景园林建设过程中,要求相关人员必须遵循环境学、生态学的学科发展要求,对植物进行合理布局,以满足人们的生态景观需求,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和提高人们生活水平。鉴于当前生态风景园林施工中存在一定的不足,有关人员应及时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确保生态风景园林施工建设工作的有序实施。

一、生态风景园林施工现状

当前,生态风景园林施工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工作内容,尽管施工工作持续进行,但从其现状看,仍然存在许多令人担忧的问题。首先,部分施工人员未能严格遵循图纸而开展施工,使施工效果达不到预期。其次,在定点放线环节中,通过有效的定点放线,能够对苗木栽植的株距、行距加以合理计算,可保证生态风景园林的整体效果。但定点放线技术在施工实践中,施工人员不能合理运用该技术。再次,相关人员对植物的保护工作不到位。第四,部分地区的园林土壤不能满足园林植物生长需求。最后,有的园林工程中,不能合理利用施工材料,导致园林配套设施建设不完善。由此可见,生态风景园林施工现状亟需得到有效改善[1]。

二、生态风景园林施工技术分析

(一)确保图纸和施工的匹配性

在生态风景园林施工中,施工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施工图纸而开展工作,以提高园林设计的整体效果,同时发挥园林的绿化、环保等价值。图纸是施工人员工作的重要依据,也是验收人员开展工作的有利凭证,只有在遵循图纸设计的基础上,加强生态风景园林设计,才能增强园林施工效果,因而在施工实践中,必须保证图纸和施工的匹配性。与此同时,有关人员还应积极对图纸设计加大审核力度,保证图纸的可行性,以更好指导生态风景园林施工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提高工程整体质量。

(二)定点放线

定点放线技术的应用,能够对苗木栽植的株行距加以测量和计算,因而生态风景园林施工中,有关人员应对该技术加以有效应用。根据施工实践可知,技术人员可通过两种方法而进行定点放线:首先,方格网放线法,能够对植物株行距进行粗略估算,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施工放线,因而可作为施工人员的参考而用。其次,平板仪联合法的应用,施工人员可获得更为精准的数据,但在施工实际中,施工人员应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依据所在区域的实际情况而合理放线[2]。

(三)做好植物存储、保护工作

在生态风景园林施工工作进行中,应做好植物存储和保护工作。首先,在移栽植物运输环节中,相关人员应从以下方面着手:一是在运输之前,园艺工作者将植物挖出,做好相应的包扎、打捆工作,为方便植物运输做准备;二是在植物跟不浇水,且在运输途中也必须保持植物根部土壤的湿润,做好降温、防冻等工作;三是对植物的名称及基本信息加以表明,清点数量。其次,植物运输至园林施工场所后,工作人员应小心翼翼的卸载,并妥善放置,通常放置于潮湿、阴凉的场所。最后,在生态风景园林栽种植物过程中,如若不能一次性对植物进行种植,则施工人员应对剩余的植物采取暂时存储的有效措施,以提高植物移栽的成活率。

(四)改良园林的土壤

在生态风景园林施工中,要保证园林的设计效果,相关人员必须对园林的土壤改良,以提高土壤质量,促进植物的生长。首先,相关人员在园林规划的区域范围内,选取土壤样本,并加以检验,进一步分析土壤的营养成分。在此基础上,与园林种植植物所需的营养成分作对比,在了解差异的同时,为土壤增添必要的营养成分,保证土壤肥沃。其次,充分考虑土壤土坡等条件因素,在遵循地形条件的基础上而施肥,也对土壤进行必要的消毒。该过程中,保证植物种植区域土地的平整度、基肥腐熟程度是施工人员的重要工作内容[3]。

(五)合理选择施工材料

生态风景园林施工中,合理选择施工绿化材料是重要环节。通常,建筑生态风景是园林施工的主要类型,因而建筑工艺师发挥重要作用,必须对绿化材料加以合理选择,才能从整体视角增强生态风景园林设计的美观度,也能充分发挥其绿化的作用。施工材料包括许多方面,诸如亮化设备、树苗树种选择、铺设类型的材料等。所以,在生态风景园林施工建设工作开展中,有关部门可针对园林施工而制定相关标准制度,为施工提供保证,同时也能提高建筑的品质、标准等。

(六)草坪、灌木种植的施工技术

草坪、灌木种植是生态风景园林施工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施工中,应对技术加以合理应用,这是保证园林施工顺利的关键。首先,在草坪建设中,施工人员应确定草坪中心区域,并适当增加该区域的高度,保持3-5度的排水坡度,可避免雨季积水问题。同时,施工人员还应在地下开挖暗排水渠,宽度以30-50厘米为宜,间距控制在20米内即可,能够产生良好的排水效果。其次,在灌木种植过程中,坚持“深穴浅载”的原则,即挖深度大于30厘米的穴,直径以灌木植物根部的土球大小为依据,适当增加20-30厘米宽即可;在灌木种植时,先在穴的最底层垫一层土,取下包装材料,完成种植工作[4]。

结论:

在城市发展中,加大生态风景园林建设力度是尤为重要的,这不仅是城市文明的标志,而且也能够美化城市,为人们创造健康绿色的生存环境。施工技术是确保生态风景园林施工有效的关键,因而作者建议,有关人员可从以下方面着手:一是确保图纸和施工的匹配性;二是定点放线;三是做好植物存储、保护工作;四是改良园林的土壤;五是合理选择施工材料;六是采取有效的草坪、灌木种植施工技术。

参考文献:

[1]刮宏波.生b风景园林施工中应注意的技术问题分析[j].现代园艺,2015,(15):164-166.

[2]刘来红,陈国先,吴幼琴.浅析生态风景园林施工中应注意的技术问题[j].门窗,2014,(04):127 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