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效益分析范文 -欧洲杯买球平台
时间:2023-04-08 07:05: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成本效益分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法律至上是法治社会的根本特征,现代人们获取正义主要是通过法律来解决的。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遭受侵害或者出现纠纷时,都不约而同地要寻求实现公正的捷径,诉讼由此成为现代社会的首选解纷方式。从1993年至1997年10月,全国法院共审结各类一审案件2019万件,年均递增14.73%.其中审结一审民事、经济、海事、行政案件18665529件,诉讼标的总金额达8528亿元。 虽然近几年来,我国法院的审案量均以年增长百分之十几的速度迅猛上升,仅1996年全国3500所法院的15万名法官审理的各类案件就达80万件,但相比更为庞大的纠纷数量,仍显得杯水车薪,不足敷用。
即便如此,法律救济也并非无偿劳动,提讼总是要支付成本的。从时间角度看,打官司一般要经过、立案、调查或侦查、庭审、判决、上诉、履行以及执行等阶段,总和法定时间短则数月,长则经年,即便使用简易程序,最短也得持续数十天。从钱财角度看,除了要考虑案件受理费(刑事案除外)、勘验公告费等直接支出外,证人、鉴定人、翻译人出庭的各种费用,也要由当事人担负(其自身食宿费用还常常被忽略)。尽管这些直接诉讼费用的法定数额并不高,但是如果考虑到我国目前还很低的国民收入指数,则不可谓不高。此外,其它各项间接诉讼成本也是当事人需要预先考虑的:当今时代诉讼业已成为一门复杂的专业性很强的社会技术,因此,按照部颁标准或名气和案值大小支出高昂的律师费成为大多数人的唯一选择;因案件审理错误使当事人付出许多不必要代价(错误成本)也是人们望法却步的重要因素;加之以往人民法院审判的目的主要在于维护国家利益,而不在于将当事人应得之权赋予权利人,当事人往往“赢了官司输了钱”或者用钱换来一张一文不值的判决书;至于碰上有些“吃了原告吃被告”的法官,则更是倾囊诉讼自认倒霉了。再从人际关系的得失角度看,打完一场官司,当事人可能就会失去旧有的很多社会关系,失去原来可期待的利益(如升职、加薪、保持职位及取得较好的住房分配和子女教育机会等),在法律传统尚未完全形成的中国,“健讼”实际上成为了劳民伤财和无事生非的代名词。
客观地分析我国的司法诉讼,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决心不可谓不大,司法机构和人员的资源配置不可谓不多,在诉讼过程中支付的总和成本更是日见高涨,但通过长期而复杂的诉讼诸环节的依次展开,人们得到的司法公正却并不多。换言之,我们支付的诉讼成本高,并不意味着我们得到的社会正义就多。其直接后果就是人们合乎理性地回避司法解纷,而选择私了和权威调解的自力救济方式。
二、法律成本效益分析的动机结构
截止1997年底,改革开放19年间,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制定法律和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310多件,国务院制定了750多件行政法规,有立法权的地方人大制定地方性法规5300多件,国家部委制定了8000多件规章,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了17000多件政府规章。 通过这些调整经济关系的各类经济法律(本文泛指民商法和经济法)的贯彻落实,基本结束了中国社会经济生活无法可依的局面,推动了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然而,在市场经济立法呈现快速发展态势的同时,也出现了下述一些阻碍法制建设的问题。
一是法律供求失衡,法律总体上的供不应求和行政法规供过于求同时存在。一则市场经济急需的法律(如物权法、国有资产管理法等)迟迟难以出台,表现为法律供给不足,民商法规范在质量、数量和体系化等方面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市民社会中的私人平等和意思自治原则尚未真正确立;二则各级政府部门的“立法万能主义”倾向严重,一遇到问题就采取制定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办法,认为法律一立,万事大吉。从而导致行政法规超量供给,超出了立法、司法、执法机关和社会公众的承载力和支付力,造成经济行政法规相对过剩,基本法律与行政法规、行政规范与监督行政规范在数量上严重失衡。据统计,自1979年至1994年上半年,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了270个法律和有关法律问题的决议,而同期由国务院制定的具有经济内容的行政法规却多达1500个。 .经济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占全部已制定的经济法律法规的80%以上,而监督政府经济管理权 力的法律法规仅占其中的0.87%, 其结果是加重了法律适用对政府行政权力的依赖。
二是法律的实施效果与立法预期严重偏离。以强制性规范为主的经济行政法规范并没有带来令行禁止的预期效果,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法不责众的问题在经济法制领域普遍存在。例如,虽然年年进行财税执法大检查,但是违反税法的的各类案件一年比一年增多,仅1995年度中国财税大检查共查出的违法纪金额226.93亿元中,偷、漏、骗税额达165.77亿元,比1994年增加了5个百分点;其中在重点检查的41万个国有企业中,竟有50%的企业有违法行为。 据不完全统计,许多经济执法部门的各类经济案件的结案率不足40%,违法行为的究责率仅为35%. 另外,针对近年来犯罪数量大幅度上升,危及政权稳固的严峻形势,依法“从严从重从快”打击各种严重犯罪分子(即通常所谓“严打”),已经成为我国改革开放时期与经济建设紧密联系的重要刑事政策。但纵观我国“严打”斗争历经的组织战役(1983年8月至1986年12月)、专项斗争(1987年1月至1989年12月)和综合整治(1990年至今)三个阶段和数十次“百日严打”,耗费成本(警力、财力、物力)很高,刑罚集中过量供给,社会影响很大,但实施效果却并不十分理想。我国犯罪总量经过1984年短期下降之后,持续上升,1991年已达236.57起,近于1984年的5倍,其中立案侦查的68437个经济犯罪案件中,大案、要案为17024件,出现了犯罪量、刑罚量等成本与实际犯罪数量同时增加的局面。
三是市场经济的法律推动和法制改革需要支付巨大成本,法律运行与社会财力支持相对不足的矛盾十分突出。90年代以来,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已经进入体制转轨阶段,《公司法》、《破产法》等法律也进入了实质性操作过程。但是,据推算,剥离企业富余人员、退休人员和解决企业办社会问题需要支付经济成本6000亿元,加上调控物价、调整产业结构和转移支付资金等,共计需要18000亿元的改革费用。而在90年代初期国家为全国100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工作每年才能拿出200-300亿元的银行坏帐冲销准备金。另据不完全统计,自1987年至1996年,国家和地方财政预算内、预算外司法、行政办案经费支出年递增率在25%以上。 而实践中因执法力量不足、办案经费短缺而导致的执法不到位现象仍十分普遍,审判案件“执行难”已成为制约司法公正的重要“瓶颈”。显然,能否支付一笔巨大的法律改革费用已经成为市场经济法制能否真正发挥作用的关键性因素。
四是现行法律系统结构不尽合理,未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和分配机制,国家和社会的大量经济收益无法在现有法律和执法体制下归入正当渠道。据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初步统计,自1982年至1992年间,全国国有资产每年流失1亿元,大体有5000亿元国有资产流失。其中有3300亿元是因为管理不善造成的,其余相当一部分是由于执行合同制度不严格造成的。到1993年5月,仅由于企业改制中国有股不上市所造成的资产流失(法律实施成本)就达250亿元以上,对7000家中外合资企业缺乏资产评估而造成的帐面净损失流失更达646亿元之巨。 每年全国私营企业非法截留税款达260亿元,70%-80%的私营企业存在偷漏税问题。
五是在现阶段改革中,法学研究和法制建设主要是经济建设和改革的配套角色,不具有独立和主导地位。现实中的法律被冠之以正义、秩序、理性和规则的保护神,但它更多地体现彰显法律的政治色彩和规范功能,法律对经济的作用仅仅表现为对既存的各种经济利益关系及其行为的调整、规范和保护,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角色始终是第二位的,仅是对现实经济生活消极、被动的反映。由于长期处于思想封闭和禁锢、僵化状态,无论是法学界还是法律实践部门都无力在短期内拿出成熟的法制建设思路和改革方案。二十年多年改革开放的制度创新和经济发展,往往都是“在法律的真空地带”,进行大胆地政策突破后(打“球”)取得的。 与经济学界紧紧围绕国有企业股份制改组改造、发展民营经济、关联公司、土地使用权转让、住房制度改革甚至民主法制建设与社会道德建设的热烈讨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注释法学和纸面法学占据了法学研究的主流。因此,如果说“法学幼稚”的提法比较生动地描述了法学界的基本状态,那么,“法制落后”也可以说是对同一时期内法律实践部门总体水平的一个更准确的评价。而后者可能是更根本其且更加致命的问题所在。
六是法学界对法律成本效益的认识严重滞后,为数不多的对效益法律观及法律成本收益的讨论也较为空泛肤浅。这种分析往往局限于法理学范畴和必要性层面,拘泥于“正义”与“效益”、“秩序”与“自由”等抽象概念的争论,定性研究多于定量研究、评介性文章多于调研性文章,忽视了对基本法律体系、法律制度、法律规范的实证考察,法学研究缺乏针对性和操作性。其直接后果,便是市场主体在运用法律创造效益上的盲目性和学法守法的被动性。“改革推动立法”、“政策引导执法”“经济学家代替法学家”等法律滞后于经济的现象便是这一矛盾的具体表现。一些法学家已经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他们大声疾呼:“法律制度必须从消极被动的角色意识中解脱出来,在宏观上调整、组织、引导经济的运行,在微观上约束、激励和规范市场主体的行为,以期实现整个社会的高效、协调运行和发展”。
上述法律运行不畅、法律研究滞后的六个问题归结到一点,是法律的低效益现象-高成本与低收益。低收益主要表现为法律实施效果差,法律没带来效率,高成本则表现为法律制定和实施的支出太多,代价太大,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很显然,并不是有了法律,甚至有了理论上促进市场经济的法律就必然能满足社会的法律需求,就必然能带来社会主义法治事业的繁荣和发展。而只有那些同社会经济活动规律相一致,符合法律主体的理性选择,成本最小而收益最大的法律,才会被人们自觉遵守。
三、法律的经济逻辑
使用现代经济学(主要是微观 经济理论)的工具分析法律制度的基本理由是:法律规则与经济学在用以描述或规范人的理性选择行为方面,具有深刻的一致性。几乎所有的法律活动,包括一切立法和司法活动以及整个法律制度,对人们的各种行为都产生了程度不同的隐含的成本,它们事实上是在发挥着资源配置的作用,这些规则的后果可当作对这些隐含成本的反应加以分析。所以,从规范意义上讲,一切法律活动都要以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利用-即以社会财富的最大化为目的,一切法律制度和原则最好被理解和解释为促进资源有效率配置的努力,市场规律内在地演变为法律逻辑,进而影响立法、司法、执法和守法各个法治环节。
正是基于对存在大量交易成本的现实法律环境及其性质、特点的考察,我们才能切实地站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唯物史观立场上,表明自己的态度:法的关系既不能从他们本身来理解,也不能从人类精神的一般发展来理解,历史上出现的一切法律制度,“只有理解了每一个与之相应的时代的物质生活条件,并且从这些物质生活条件中被引申出来的时候,才能理解。” 物质生产方式对生产关系(法权关系)及其附属的法律上层建筑具有决定作用,所以每一时代法律基本使命与同时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应该是一致的我国当前市场取向的经济改革就要求有适应市场、调控市场、保护市场的法律体系与之相适应。
法律规则对不同种类的行为产生隐含的成本,而合理的法律,通过对权利、权力、义务、责任、法律信息、法律程序的有效安排,可以降低这些成本,提高经济效率,给人们带来实际的利益,正所谓“利之所存,法之所在”。适宜的法律本身就是一种资源,一种稀缺的社会资源。只不过其稀缺性质并非像自然资源一样源于“匮乏”,而是源于法律规范供给的有关约束条件,也就是说,尽管表面上看来人们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和意愿来选择法律,现实生活中效率较高的法律制度资源又极其丰富,理论学习和制度借鉴甚至模仿也很容易,但“变法”的成本和条件限制了人们的法律适用空间,甚至会使人们的“理”发生扭曲,以致于现存的法律制度的实施难以达到最优水平,在一定条件下还会发生相反的运作(例如“恶法”对个人权利和资源配置的扭曲)。正是基于“善法”的稀缺性质,通过经济方法分析改善资源配置类型和主体权利交易所需的代价和可能得到的利益,实现法律制度的“约束优化”便是当务之急。显然,经济学的概念和理模型对解释法律和立法制度是有用的,且立法者和守法者的理有多大范围,则法律的成本效益分析就有多大范围。
“法律是资源”这一命题的关键在于权利是资源,有权就有一切,法律活动的实质是社会经济权利和利益的交易。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是影响人们经济活动的“内生变量”,并分别充当法律行为的成本因素和收益因素,其形式上的区别仅在于:有些权利义务由法律文件直接规定,有些则通过契约或法律行为自然生成。法律市场条件下人们对权利和义务的拥有和交易,从根本上说,取决于他们各自对法律的不同评价。不同类型法律的供求状况不同,以及权利义务规范在不同地区、行业、组织、时段中的安排也不同,进而导致法律关系主体的利益得失发生变化。
如此看来,法律的供给与需求受特定历史时期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条件的约束,具有稀缺性,社会生活中人们彼此“争权夺利”便是法律权利资源稀缺的典型写照。但同时引出的问题是:究竟谁更应该得到权利?法律应优先保护谁?在享受权利的同时又必须承担哪些义务?这样,由权利稀缺性引发的资源配置问题,便转化为对适宜法律的科学选择和效益化设计问题。通过正确估价法律供求,合理地设定法律权义,防止利益冲突,建立权利义务均衡配置的制度化机制,对促进市场经济是有益的。
事实上,人们在立法、司法、执法和守法的各个环节中都自觉不自觉地进行着成本收益的核算。且法律成本与收益间的差异越大,人们就越有动力对各自享有的权利界定得更清晰。这个经济学原理可以用来解释为什么在我国只有北方城市颁布了水管理法规,南方城市却没有。关注现实,这原来是因为我国的北方干旱少雨,用水量和降水及地下水储量间的缺口极大,不用说工业用水,就是生活用水也十分紧张。鉴于水的价值如此之高,已具有战略意义,所以地方政府需颁布水管理法,强制性地对单位和个人的用水量作出详尽的规定,而居民也甘愿负担因实施该法而增加的费用(法律实施成本);反之,南方的降水量充足,不虞短缺,当地居民也就缺乏精确界定用水权的动力,地方政府亦不会吃力不讨好地制定水管理法。
同样的原理在国家立法机构在制定和解释宪法和法律时也有充分展现。1999年6月26日,中国人大常委会一致通过了解释《香港基本法》有关公民居留权条款的议案,确认居港未满七年,及现香港居民来港前在内地生育的子女不具有合法居留权。从而使有资格前往香港定居的内地人士由170万人减至17万人,而合资格人士又必须有秩序地前往。这一最高立法机关对《香港基本法》条款做出的立法解释(有权解释)实际上否决了香港特区终审法院关于该问题的既有裁定,据说符合大多数港人的意愿,并获致各界舆论传媒的一致赞扬。但细观此案例,“人大释法虽符合立法原意以及大多数港人的意愿,却并非对居留权问题的‘圆满解决’”,而只是“逼不得已”而采取的行动(董建华语)。对此,用传统法学所强调的法律的“正义”原则或“法律的自有逻辑推演”能解释人大常委会行为的深层含义吗?不能。因为特区终审法院早就声称其判决是在最精细和审慎地考量香港既有法律和普通法传统后才做出的,更因为我们分明看到了上述立法解释背后的成本效益考虑:香港战后,从一穷二白发展成为国际大都会,主要靠经济及人口政策控制得宜,如果容许“百万大军”压境,不仅基础设施应付不来,港人的薪酬及生活素质亦会被大幅拖低。诚如港报所言,为了特区终审法院的“尊严”,赔上多数港人的利益,值得吗? 人大常委会释法,考虑最多的恐怕还是香港人的实际利益,而非纯粹基本法原则的逻辑推导,否则,也就不会发生特区终审法院和政府的法律冲突。由此看出,立法解释的真正根据是以法律修辞掩盖着而不是阐明了的经济理由。与之恰相映衬的法谚是:社会的利益才是最高的法律。
篇2
一、成本会计信息的成本构成
成本会计信息是会计人员生产的“产品”,也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会计人员根据企业会计准则、会计制度,运用纸、笔、算盘、计算机等劳动手段,作用于企业生产过程中的消耗这一劳动对象,生产出成本会计信息,同时,将成本会计信息传递给企业管理者、投资人、债权人、税务部门等信息使用者。因此,成本会计信息也存在成本问题。成本会计信息的成本具体包括:
(1)处理和提供成本会计信息的成本。从企业经济业务的发生到成本会计信息的形成,需要经过一系列的数据收集、汇总、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过程,势必要花费一定的人力物力。收集和处理会计信息的成本包括会计人员的工资、必要的办公用品、计算机硬件及财务软件、账簿费用等。尤其是当提供一些较为复杂或精度要求较高的成本信息时,其处理和提供的成本很高。对外提供报表时,因为报表中也包含的成本会计信息,故财务报告的审计费用也应按一定的比例累计入成本会计信息成本。处理和提供成本会计信息成本的特点之一是它往往是可以计量的。
(2)传递成本会计信息的成本。成本会计信息在被会计人员“生产”出来以后,要到达信息需求者手上,需要经过信息传递这一过程。用于向外披露用的财务报告中的成本信息,经过人工送达或财务软件传递等方式到达财务报告编报者手中,期间产生人工费用或软件摊销费用。
(3)诉讼成本。在因为企业提供财务报告、纳税申报等活动中,因为所提供的成本会计信息误导投资或偷逃税款而受到投资人、债权人或政府税务部门起诉,而花费的巨大的诉讼费、立案费、律师费等。
(4)竞争和谈判劣势。对外披露的报告中包含过多的成本会计信息,将会使竞争对手了解企业的商业机密,采取不利于企业的行为,削弱企业产生未来现金流量的能力,使企业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如果销售商制度本企业的产品成本,在谈判时便可能将价格压得很低,使企业在谈判中处于不利地位。
(5)管理和业绩评价的机会成本。为管理目的应用的成本数据(供内部使用的)不同于向外报送的财务报告中的成本数据,前者可以毋需依照公认会计原则,管理人员完全可以自由决定,按自己意图来解释成本信息。因为这种解释成本信息的决策,带有主观任意性,按一种方式解释而放弃另外的解释方式就产生了管理的机会成本。用于业绩评价的会计成本信息,是将已经发生的成本与预算的成本相比较,鉴别与所制定的计划成本、利润、现金流量和其他财务目标所以发生差异的原因,从而促使经理人员采取措施,变更他们的行动或调整他们的目标和计划。在制订的成本计划不实或核算过程中成本分配的方法的影响,可能导致对经理人员评价的偏颇,会打消部门经理的积极性,造成业绩评价的机会成本。
(6)其他成本。在信息时代,成本会计信息的成本除了以上几种外,还包括成本信息系统开发所花费的代价及系统使用人员的培训费用、系统维护费用;对新会计制度颁布后会计人员的培训费用等。
二、成本会计信息的效益构成
本文所指的成本会计信息是可靠的、不带偏见的、不加粉饰的、有助于决策的信息,不考虑其成本相对于收益是否过高,因为只有通过这样的有效成本会计信息,决策人员才能更好地评价一个企业发展前景、有关成本会计信息的收益主要有:
(1)降低成本。在任何设定的条件下,只要影响利润变化的其他因素不因成本的变动而发生变化,降低成本始终是第一位的。降低成本以两种方式实现:第一,是在既定的经济规模、技术条件、质量标准条件下,通过降低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合理的组织管理等措施降低成本。通常,这种意义上的成本降低属于日常成本管理的内容。第二,是改变成本发生的基础条件。成本发生的基础条件是企业可资利用的经济资源的性质及其相互之间的欧洲杯买球平台的联系方式。这些资源包括劳动资料的技术性能、劳动对象的质量标准、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产品的技术标准、产品工艺过程的复杂程度、企业规模的大小、企业的组织结构、企业的职能分工、企业的管理制度、欧洲杯投注官网的文化、企业外部协作关系等等诸多方面。这些因素的性质及其相互之间的欧洲杯买球平台的联系方式构成了成本发生的基础条件,是影响成本的深层次因素。在特定的条件下,当成本降低到这些条件许可的极限时,进一步降低成本的努力可能收效甚微。例如产品成本中的材料成本,在既定的技术条件和材料条件下,生产单位产品材料消耗量有一个最低标准,当实际消耗接近这一标准时,进一步的努力也难以使材料成本进一步降低。由于既定的条件限定了成本降低的最低限度,进一步的成本降低只有改变成本发生的基础条件,如通过采用新的技术设备、新的工艺过程、新的产品设计、新的材料等,使影响成本的结构性因素得到改善,为成本的进一步降低提供新的前提,使原来难以降低的成本在新的基础上进一步降低。所有这些降低成本方式的实现都是以成本信息的取得为前提的。
(2)增加企业的利润。降低成本可以增加企业的利润,但在某些情况下,具有战略意义的议题是如何通过增加成本以获取其他的竞争利益。当成本变动与其他相关因素的变动相互关联时,如何在成本降低与生产经营需要之间做出权衡取舍,是成本管理无法回避的困难选择。单纯以成本的高低为标准容易形成误区。成本的变动往往与诸方面的因素相关联,成本管理不能仅仅只着眼于成本本身,而要利用成本、质量、价格、销量等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支持企业为维系质量、调整价格、扩大市场份额等对成本的需要,使企业能够最大限度地获得利润。
(3)为企业战略提供支持。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往往要采取诸多的战略措施,这些战略措施通常需要成本信息予以配合。采用成本领先战略的企业要通过强化成本管理不遗余力地降低成本。战略的选择与实施是企业的根本利益之所在,其需要高于一切,成本管理要配合企业为取得竞争优势所进行的战略选择,要配合企业为实施各种战略对成本及成本管理的需要,在企业战略许可的范围内,在实施企业战略的过程中引导企业走向成本最低化。
另外,在资源限制条件下,通过使用成本信息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使有限的经济资源生产出更多的产品、创造出更多的价值,达到节约增产的目的,也是成本会计信息的重要应用。这一原理对于存在瓶颈环节的企业同样具有参考价值。当企业的薄弱环节成为制约企业成本的重要因素,提高瓶颈资源的利用效率成为成本管理过程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企业可以利用成本的代偿性特征,通过增加其他方面的成本以节约受限制资源或瓶颈资源,使受限制资源的边际收益最大化,从而提高企业的产出水平。
以上成本会计信息的成本与效益分析的启示如下:
第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经营环境的日益复杂,金融工具的频繁使用,经济活动中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加,无论是企业的外部信息需求者还是企业的管理当局对成本会计信息的需求加强。外部信息需要更多的成本信息来评价企业的发展潜力和评估公司的价值,管理当局需要成本信息来进行决策和对各部门进行业绩评价。随着科技的进步,管理方法的创新,会计学科的发展,会计工作人员将有可能提供更多,更具体,更全面的成本会计信息。在这种对成本会计信息需求增强,供给能力也增强的情况下,会计人员提供多少或多高质量的成本会计信息就必须遵守成本效益原则。
第二,成本会计信息的成本与效益大部分是难以计量的。如前面所列示的成本会计信息的成本和效益,很难用具体的数据来表示。在选择成本会计信息提供内容时,可以根据具体的环境对成本会计信息可能产生的成本和效益进行职业判断,在成本和效益之间进行权衡,以得出“适量”的成本会计信息。
第三,成本会计信息是一个动态的、相对的概念。就成本会计信息的处理和提供来讲,随着信息技术的采用,会计信息的处理比传统手工会计下大大便捷,成本大大降低了。
参考文献:
[1] 陈胜群:《企业成本管理战略》,立信会计出版社2000年版。
[2] 夏宽云:《战略成本管理》,立信会计出版社2000年版。
篇3
[关键词]公益事业;资金;成本;效益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5.08.007
[中图分类号]f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5)10-0010-02
公益事业资金的成本,一方面是指资金本身,另一方面是指对资金管理、使用与其他运作的成本。本文以后者为研究内容,研究公益事业、公益事业资金、公益事业资金的成本与公益事业资金使用效益之间的关系,探究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变化方向与对效益的影响,从“融道德、法律和经济于一体”的视角,基于“无偿性、非行政性、自主决策性、社会受益性、社会目的性”的特点展开研究,尝试发现其中制约效益提升的关键因素,以及如何提升效益的有效操作办法,为我国的公益事业发展提出具有建设性的建议。
1 我国公益事业资金的来源分析
根据我国公益事业发展的实践及其历程来看,其资金来源主要有三大类:一是政府国债。政府为了支持公益事业的发展,通过发行国债的方式募集相关资金,达成定向发展某种事业的目标,如兴修水利、保护环境等,重点运用于对国家具有战略意义的公益项目。二是社会捐助。包括企业捐助、个人捐助与其他单位捐助等,这是当前资金的主要来源之一,且对广大参与者具有较大的带动和教育意义,如红十字协会、青年志愿者组织与壹基金等的资金来源都属于这一类型。目前我国有1 000多家公益组织及机构,共得到100亿元善款的捐赠。2014年上半年,民政部门直接接收社会各界捐款20.5亿元,间接接收其他部门转入的社会捐款0.5亿元。三是发行彩票。当前彩票有福利彩票、体育彩票与其他彩票等,1987年到2014年彩票的年销售额从1 740万元增至3 823亿元,通过聚集社会闲散资金,支持公益事业快速发展。
2 我国公益事业资金的成本与效益
2.1 我国公益事业资金的成本
公益事业资金作为我国公益事业的核心内容和动力源之一,也会围绕其使用、监管与募集工作产生管理成本、运用成本等各种成本。
2.1.1 管理成本
各种渠道募集到的公益事业资金,会产生两方面的管理成本。一是募集团队的工作成本。这种成本又可以分为两类:募集前的运筹成本,包括募集团队的募集计划、策划、组织与其他的准备工作,所付出的吃、住、行、广告等费用;募集中的工作成本,既包括上述费用,也包括给予捐献者或出资者的激励性或表彰性的奖品、礼品与证书等费用。二是保管的成本。这是募集后的工作成本,由于此类资金的公益性,无论存到商业银行还是其他专业机构,都需要相关的单位以奉献的方式去保管,会形成一种保管成本的转嫁,但成本本身却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另外也包括在募集后支付给相关专业人员的运作成本,如银行工作人员专业性统计资金的成本与保安公司的武装押运成本等。
2.1.2 运用成本
这是最主要的成本之一,也是公益事业从资金向公益效益转化与提升的关键。实际运作中会产生两种成本。一是资金专项运用的系列配套性工作成本。包括资金运用项目的选择成本、考察调研论证成本、策划计划和方案制订成本、基金组织团队工作费用成本、具体工作实施的团队成本,以及其他相关辅工作的成本(如项目实施地的相关工作人员的费用等)。二是资金运用及其效果监管的成本。这是公益事业从资金向实际的工作及其目标转化的关键。包括资金的实际支出、使用、财务管理、阶段性审计、终结性审计与公益事业的效益评估等工作成本,如壹基金在汶川捐建中相关资金运用的人员工资成本等。
2.2 我国公益事业资金的效益
2.2.1 公益效益
这是公益事业最直接与根本性的目标,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具体项目或帮扶对象的公益性效益;二是对社会的公益性效益。
2.2.2 服务效益
我国公益事业资金的社会性、福利性与开放性等特点,决定了其服务性的根本属性。服务效益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解决项目对象的实际困难;二是为项目对象发展创造和赢得更多机会。
2.2.3 教育效益
教育效益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公益精神教育,公益事业资金募集的公开性与公益广告性,有助于不断培养与提升人们的公益精神。二是公益知识教育,让人们能依法、力所能及地向自己信任的慈善组织,贡献自己的力量。
3 我国公益事业资金成本控制与使用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3.1 我国公益事业资金成本控制与使用存在的问题
3.1.1 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1)成本支出超过规定
2004年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并公布《基金会管理条例》,同年开始施行。《基金会管理条例》第二十九条规定:基金会工作人员工资福利和行政办公支出不得超过当年总支出的10%。2012年,北京市民政局在媒体上公布了《北京市基金会2012年度工作报告摘要》,对209家基金会2012年度工作报告中的公益支出、财务审计结论、财务会计、监事意见等情况进行公示。统计发现,18家基金会的工作人员工资福利和行政办公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超过10%,部分基金会甚至超标严重。
(2)成本支出账目混乱
多家公益组织存在账目混乱的问题。上海一公斤公益发展中心财务人员发现其账目混乱,募捐不入账,票据丢失严重,随意用发票顶账,支付宝账号脱账一年多。仅在2013年1月- 2014年9月就报销餐饮费发票53 300余元、各项志愿者补贴48 300余元、广告宣传费82 000余元,其中有部分用以抵扣“场地费”“志愿者补贴”等名目的餐饮发票。
2014年深圳市民间组织管理局委托亚太会计师事务所,对施惠零铅工程慈善基金会进行了专项审计,发现该基金会存在重大问题。审计报告显示,2011年至2013年期间,基金会部分费用票据报销不规范,有些没有合法票据,仅有收据,将未盖发票专用章的发票入账,甚至使用假发票报账。审计报告称,对于上述使用收据和假发票的成本和费用的真实性无法确认。
2012年,中立诚会计师事务所对中华儿慈会账目审计声明。声明称,从审计结果看,中华儿慈会存在账目混乱的问题。
3.1.2 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1)未按预定用途使用
2008年汶川地震,100多位艺术家捐出作品义拍,共筹款8 472万元,定向捐给青城山市。而直至2013年4月,青城山也没收到这笔善款,善款不知所终。2013年4月25日,当代知名画家方力钧在微博上公开质疑善款去向,称他本人未得到任何善款使用说明。后来中国红十字会才发出声明,确认曾收到8 472万元善款,因意向援建项目未能纳入灾后重建规划,最后经总会执委会研究决定,善款改为投入到“博爱家园”项目中。
(2)缺乏跟踪管理,资金使用未实现预期效益
在2008年5月12日四川发生特大地震之后,香港政府拨款200万元港币,加上香港教育工作者联会向教育界募捐的200万元港币,合计400万元港币,在重灾区绵阳兴建一所绵阳紫荆民族中学。但学校在建成一年多后,被地方政府拆毁,腾出地方改建豪华商住综合工程。
2008年12月,媒体调查发现湖北省长阳县76所希望小学中,53所遭废弃;来自延安市共青团市委希望工程办公室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4月25日,延安市宝塔区运行的希望小学有119所,撤并38所。撤校后,校舍被闲置或挪作他用。
(3)公益事业资金被侵吞
2011年6月,广东人文学会廖冰兄人文专项基金管理委员会在自己网站上公布了出纳王某私吞公益善款近80万元的事件,廖冰兄基金管委会会长廖冰兄之女坦言其管理主要依赖基金会组织者和工作人员的自律能力,而出纳私吞善款事件无疑给了廖冰兄基金会一个沉重的教训。而一度沸沸扬扬的“郭美美”事件,使人们对公益事业资金的去向产生了强烈的质疑,红十字会至今仍然无法获得公众信任。
3.2 我国公益事业资金成本控制与使用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3.2.1 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中国的相关法律对公益事业中人们所需要遵守的行为准则进行了大体的正向规定,但一旦人们违反法律规定,该如何对其行为进行纠正和处罚,却并没有明确和详细的说明。这一现状造成中国慈善事业相关法律的执行力度大打折扣,为违法违规行为提供了相当大的操作空间。
3.2.2 缺乏监管
目前中国政府对公益组织的监管仍然非常被动,政府往往更注重资金的筹集而缺少对资金运行的监督,没有投诉就没有管理,有了投诉才有管理。由于监管主体过于单一,产生了诸多弊端。在监管过程中,政府对公益组织的的监管力度相当弱,这是中国公益事业丑闻频出的原因之一。
3.2.3 公益事业组织内部控制不完善
大部分慈善组织没有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这也是贪污和浪费得以掩盖的重要原因。第一,组织内部缺少专门的监督管理部门,对舞弊和侵占资产的行为进行监督管理;第二,现行的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存在缺陷,执行的时候漏洞百出;第三,组织内部分工与职责并不明确,没有形成各负其责、各司其职、相互制约的工作体系;第四,组织内部高层管理人员的权力过大,公布虚假信息或隐瞒资金去向等重大问题难以得到揭露。
4 提升我国公益事业资金运用效益的思考
4.1 完善公益事业相关法律法规
这是保护我国公益事业及其资金的根本性依据。根据当前的实际情况,需要从两个方面加强。一是完善政府公益事业的法律规定,引导、组织与管理各类公益活动与事业,尤其加强对损害公益事业的各种行为的管理,例如对各种诈捐与骗捐行为的制止。二是完善民间公益事业的法律规定,即民间公益组织的成立、审核、鉴定、资质认定、项目范围、资金募集形式、资金使用制度与财务审计等方面的法律规定,避免由于不当操作与相关人员恶意作为导致对公益事业的损害。
4.2 加强对公益组织的监管
一是加强对“资金筹集与运行方式”的监管。即让公益事业资金的募集与运用在阳光下展开。二是成立行业协会,建立公益机构自律机制,提高对公益事业及其资金监管的有效性,有效地拓展公益事业及其组织发展空间,在整个社会营造热心公益的良好氛围。
4.3 完善公益组织内部控制
一是建立组织内部独立的监督管理部门,加强对受资助前的资格检查、资金使用过程中的监管和资金使用后的后续跟踪管理。二是完善组织内部的管理,规范对公布虚假信息、隐瞒资金去向等重大问题的惩罚机制,并形成部门与部门之间相互制约的监督机制。三是明确各个部门、各个岗位办理业务的权限范围和审批程序。四是对管理人员进行道德教育,培育社会责任感强、自我约束力强的组织文化。
5 结 语
公益事业与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正比同步的良性发展趋势,尤其在相关法律法规与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公益事业资金的运作成本不断降低,公益事业资金的使用效益不断提高。要有效加强各种公益组织自律与行业协会监管,使公益事业健康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杨守金,于丽.慈善公益捐助资金的筹集与科学运行[j].学术交流,2012(7):116-119.
篇4
1.经济效益分析的方法
1.1常用的经济效益分析方法
一是投资回收期法。根据收回医疗设备投资成本所需要的时间来进行的经济效益分析方法。其公式为:投资回收期=医疗设备投资总额/该医疗设备年净收入。公式中,医疗设备年净收入是指谇医疗设备全年业务收入扣除一切相差费用后的净值,投资回收期越短的医疗设备,其经济效益真好。
二是投资回收率法。指该医疗设备每年的净收入与投资总额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投资收益率=(医疗设备净收入/该医疗设备投资总额)*100%,投资收益率越高,其经济效益越好。
1.2对大型设备的使用分析
我们有选择性的对我院的部分大型设备进行分析,如:磁共振、直线加速器、螺旋ct、全自动系列化仪、腹腔镜、体外碎石机、高压氧舱等大型设备逐月进行效益分析。具体做法是:每月10日前对上月各科室大型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并将设备使用情况记录在大型医疗设备本,内容包括当月设备总收入、该设备治疗人数、该设备维修情况,分别进行列表汇总,这样邓对每个科室月医疗设备的使用情况、效益情况一目了然,对每台医疗设备的使用情况、效益情况了如指掌,通过对设备的效益进行分析说明,可以知道放支出的范围能达到多少时,设备的月利润最高。
2.在用医疗设备效益分析应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举的原则
有些医疗设备、如无收费项目的基础医疗设备、科研教学用医疗设备、抢救用医疗设备,往往无法从经济角度来对它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因此常常需从社会效益方面来对它进行评估,主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是诊治人次数。有些医疗设备使用率很高,但由于无单独收费项目,因此无法从经济上进行计算中心,这时候往往从该医疗设备的诊治人次数进行分析。
二是该医疗设备对诊疗工作的影响程度。抢救、手术类设备使用率不一定太高,但有时候正是依靠这些医疗设备,才顺利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重大抢救,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高难度手术,可从对诊疗工作的影响程度进行分析。
三是该医疗设备用于科研教学工作的业绩。大型医院特别是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承担着大量的任务和科研任务,要顺利完成这些任务,需依靠一定的教学和科研用医疗设备,这些医疗设备的社会效益可从受教学的学生数,参与科研的项目数及产生的科技成果的档次和数量来进行分析。
3.正确运用成本核算
医院成本核算是将企业会计理论运用于医院管理的一种方法,它是将一定时期的收入与相应费用相比来考核单位的经营状况和经营质量,既可以完成对外报告的要求,又可以达到对内核算的目的,有利于激励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有利于医院对成本的控制。医院成本核算包括:院级成本核算、部门成本核算、项目成本核算。项目成本核算是以单个项目或单个设备为核算单位,以满足医院相应管理要求,单台价值较高,又能独立作业的设备都可以进行单台设备的成本核算,考核设备的利用率,有利于医院加强设备管理,最大限度地发挥设备的效益。
4.完善医疗设备成本效益分析的几点建议
医院在选择购置设备时,首先考虑既不能配置超出其功能定位的医疗器械,也不能配置过于落后、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医疗器械。还要根据医院发展的需要,居民支付能力、医疗、科研、教学需求及医保结算付费的规定等因素,选择适当的配置类型。再就是要按轻重缓急,统筹规划、分期分批地配置或更新医疗器械。
在医疗设备的管理工作中,要深入学习和运用需求、收益、成本等经济学基本概念及其分析方法,并结合医疗设备的特点,才能有助于管理者掌握好成本效益分析技能,做出最佳的医疗设备成本效益分析,更好地实现医疗设备的效益。只有提高了效益,医疗设备才得到真正的发展。从而真正建立起医疗设备成本效益观念,承认医疗设备投入产出的效益是客观存在的,只有这样,才会有意识地既节约资源,注重投入的合理分配和使用,又充分利用内部现有资源,调动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挖掘潜力,尽可能使医疗设备效益最大化。
从医院发展及学科建设来讲,主要考虑:满足基本医疗需求,确保医疗工作正常开展;添置专科医疗设备,形成特色专科;引进高精尖医疗设备,提高医院整体档次。
从引进的医疗设备本身来讲,须遵循:技术先进;功能适用;经济合理。
篇5
关键词:高等教育;教育成本;成本效益
国家的高等教育是致力于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教育机构,在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公立学校是教育的主体,也就使高校具有了公共事业的属性。因此,高校在对教育资源的投入与对教育资源的配置就会以社会效益最大化为标准,往往就会忽视教育成本的配置低效的问题,表现在国家不断提高教育资金投入而教育收益却没有完全正相关提高,这其中的原因将在下文提出。
一、教育成本的概念及变动的影响因素
(一)概念以及主要分类
成本是从经济学以及会计学中引用来的概念,建立成本概念的目的主要是在经济活动中进行成本分析,以期以最小的耗费获取最大的成果。借用到教育学中,舒尔茨、科恩以及我国的王善迈、盖浙生都给出了相似的概念,归集起来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界定,一是对教育活动的投入,另一个是学生上学时间的机会成本。
对于教育成本的机会成本,目前已经达成共识。机会成本是经济学中的概念,指把社会资源投入某一特定用途后所放弃的在其他用途中所能获得的最大利益。运用经济学中机会成本的分析,测定对某一项经济活动进行投资所能产生的最大经济效益,并与成本比较,从而决定是否进行投资。对于教育的多投资主体——政府、学校、家庭以及个人来说,可以定义为政府机会成本、学校机会成本、家庭机会成本以及个人机会成本。
(二)教育成本变动的影响因素
影响教育成本的第一要素就是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的发生几乎会涉及到市场上所有的商品,受其影响,商品物价以及成本都会上升,当然教育成本也会受到影响。一般地,快速的经济增长都会伴随着通货膨胀的发生,近几年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得许多其他配套设施无法与其匹配,尽管教育经费在不断增加,但在实际中教育经费短缺的矛盾却时时发生。这就是通货膨胀带来的影响,个人是教育收益的获得者之一,在支付教育成本时显得被动,面临通货膨胀的压力时,只能付出更多的投入。
测量通货膨胀的指标一般用于消费物价指数(cpi)等反应整个经济价格变动指标,严格地讲,直接套用到教育领域并不十分合理,学校仅购买与教育相关的市场商品,有其特定性,因此美国在1961年开始编制高等教育物价指数(higher education price index,hepi),并且直到1995年,hepi从来没有下跌过。一般而言,工资的调整落后于物价的调整,而以教职工工资占最大比例的高等教育物价指数就落后于消费物价指数。当其他商品和劳务价格上升时,即有通货膨胀存在的情况下,为了保证教师以及其他工资人员的实际工资不降低,必须对他们进行补偿,结果就会使教育成本上升。
二、高校教育成本的效益分析
(一)教育成本效益分析
公立学校的事业单位属性,使得学校习惯于依赖政府,依据效益最大化的原则做决策时,表面上看获得很大成效,实际潜在中存在很大的浪费,这就是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的表现。为了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就需要经济学中的成本效益方法进行分析,获得最优经济模型指导教育成本的投入。
在2009年各级教育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增长情况中可以看到,北京的高校教育事业费为19828.66亿元,远高于全国的3802.49亿元,说明教育资源配置的地区差异。2009年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比例情况显示北京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比例为18.58%,相比2008年的19.46%减少了0.88%,这就表明了国家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对教育经费进行了合理调控。
(二)成本效益分析的几种模式
根据每种教育决策方案的成本与效益的特点不同,可以将成本效益分为四种模式:成本收益分析、成本效果分析、成本效用分析、成本可行性分析。
成本收益分析是将成本和收益都以货币的形式展示出来,早期这种分析方式受到普遍应用,但是教育成本的效益有其特定性,比如人才的培养、思想道德的提升等都不是用货币可以直接计量的,因此出现了成本效果分析,此方法适用于教育效果无法转化为货币收益情况的应用。效果度量是成本效果分析的重要环节,莱文(h.m.levin)给出了效果度量的方法案例:
■
成本效果分析表
效用分析指出,面对负责的教育决策,不仅要对效果进行分析,而且还要对其性质和可行性加以主观分析。当以上三种方式均不能得出理想的成本效益分析结果时,可以综合采用成本可行性分析,尤其是在当前教育资源匮乏的情况下,做出一项教育投资要更加谨慎,做出决策前应进行可行性分析,教育成本的投入要量力而行。
(三)教育成本计量与核算
例:高校的教育按照一年内消耗的教育经费和固定资产折旧(折旧率按5%计算),计算公式:
教育成本=教育经费总支出-(离退休人员费用 人民助学金 设备购置费 修缮费) (设备购置费 年初固定资产原值)×5%
以上例子说明高等教育成本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袁连生从教育成本的研究现状和可利用的手段出发,将教育成本计量方法归纳为3类:统计调查法、利用现有学校会计资料转换计算法和教育成本核算法。高等学校不同于一般的企业,没有完整的会计年度计量,这样就导致测量方法不从会计学角度出发,造成计量的困难。统计调查法是用已有的国家的数据进行调查;利用现有学校会计资料转换计算法是指学校备有会计明细记录,需要教育管理部门制定统一的调整规则,当然要依据会计的基本计量原则进行;教育成本核算法是利用学校会计系统,通过设置登记账簿记录教育资源的耗费来计算教育成本。
三、教育生产函数
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学校也是生产某种产品的“盈利单位”,它可以为国家培养能创造价值的优秀人才,可以为需要教育的家庭及个人提供教育服务,因此学校与学生也是一种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可以借用经济学中的投入——产出函数来表示教育成本的投入和产出关系:
at=f(ft,tt,ost)
at表示学生在一个时间段t内获得的学业成就;ft表示在t时间段内,家庭外界因素对学生产生的影响进而对学业的影响;tt表示在t时间段内教师对一个学生的投入;ost表示学校的其他投入,比如食堂、图书馆等。根据这个公式,在获得以上数据后,就可以得到多元的教育生产函数。
著名教育经济学家舒尔茨指出:“学校可以视为专门生产学历的厂家,教育机构(包括各种学校在内)可以视为一种工业部门。”因此,对高校教育成本的效益成本是需要且可行的,控制高校成本是学校会计管理的核心,也是学校稳步运行的基础。资源配置效率有效的基本评价标准是以帕累托有效来评价的,指对于稀缺资源,在不损害他人利益的情况下,没有人能改善处境。判断标准是边际效益=边际成本,即投入产出比为1的效率状态。只有资源配置达到优化时,教育成本的投入才是最有意义的,并且教育成本的计量有助于控制教育成本分担,有助于国家制定更合理的教育政策。
参考文献:
[1]杜育红,刘亚荣,宁本涛.学校管理的经济分析[m].北京:北京师范大
学出版社,2003:20-87.
[2]袁连生.试论知识创新信息运动[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
学版),2000,(01):74.
[3]牛铭.高校教育成本计量模型研究[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
21(06):61-63.
篇6
关键词:共同沟;成本;效益;风险
abstract: the city common ditch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construction cost, project extract benefits and risks of common ditch construction important influence factors of the thorough analysis, highly generalization common ditch cost benefit, management risk in characteristics of, and detailed classification analyzes the common ditch in the construction,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of the cost of produce, benefit and risk.
keywords: common ditch; cost; benefit; risk
中图分类号:f04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引言
共同沟,也称为城市综合管沟,是指将两种以上的城市管线集中设置于同一地下人工空间所形成的一种现代化、集约化的城市基础设施[1]。共同沟是国际大都市目前普遍采用的管线敷设形式,具有有利于保持市容整洁、城市整体安全性提高、市政服务保障程度提高、避免道路重复开挖、管道易于维护等显著优点,在东京、汉城和台北等国外发达城市早有应用,近年来国内已逐渐在上海、深圳、苏州等城市也得到推广与应用。
在现行体制下,各种市政管道通常是由政府投资建成后无偿移交给供水、燃气、电力等各公用事业或企业单位使用,政府再通过征收市政设施配套费将投资收回。而作为一种新型的城市基础设施,共同沟在成本效益、经营风险等许多方面有着自己的特点,在共同沟推广建设之初必须对其进行相应的分析,才能进一步明确共同沟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 共同沟项目的成本、效益分析
共同沟项目属于重大的市政工程,对城市构成较大的影响,其成本与效益都很大程度上超出了项目本身的运作范围,从而表现出明显的成本与效益外溢,自然地将共同沟的成本分为内部成本与外部成本,效益分为内部效益与外部效益。
2.1 内部成本
内部成本主要包括共同沟的建设成本、日常维护成本。其中,建设成本可分为主体结构建设成本、附属设施建设成本以及工程调查设计等成本,此外还可能包括既有管线动迁成本、道路空间占用成本等;而日常维护成本则可分为主体结构维护管理成本和附属设施维护管理成本。
共同沟的建设成本在不同的地区有较大的差异,根据国内部分已建成共同沟的成本统计来看,基本在2~4万元/米。
2.2 外部成本
共同沟的外部成本主要是指共同沟施工期间对环境的影响[2],包括对自然环境和周围的其他构筑物影响,对交通的冲击以及运营期间可能存在的环境问题。其中,施工期间对道路的占用而导致的交通效率损失是较为明显的外部成本。
由于干线共同沟大多建于道路分割岛下方,支线共同沟和电缆沟多建于人行道下方,因此如果在已经建成的道路下方建设共同沟,就会对道路交通以及路面(包括人行道),甚至周围的商业环境造成影响。但是,不同的施工工法所导致的影响程度也不同,如果采用明挖法,必须封闭部分车道,再大量挖掘道路(或人行道)面积;如果采用盾构法则必须在一定距离内设置工作井,从而也对道路和车流产生影响,但影响程度会比明挖法低。一般而言,盾构法多用于难以施工的地方,如河道、铁路或交通量大需要维持车辆通行的地方,而经济可靠的明挖法相对而言仍然为主要的施工工法。
2.3 内部效益
共同沟的效益是相对于管线传统埋设方式而言的,在传统埋设方式下,必然地要反复开挖道路进行管线埋设与管线维护,为此,管线单位、管线用户、道路管理部门以及社会公众都付出不同程度的成本。就管线单位而言,其成本包括管线成本、埋设成本、定期更换成本、故障维修成本、管理成本以及道路挖掘与复旧成本。而管线用户的成本主要来自管线更换及故障时所造成的不便。道路管理部门则因道路经常挖掘而缩短寿命时,必须重建或维修的成本。至于社会成本则因管线设置、更换及维修时施工占用道路而造成的通行障碍,对城市景观的破坏以及增加其他工程施工难度所需支付的额外成本。因此,采用共同构方式可避免传统埋设下的以上多种成本,从另一角度来看,也就是共同沟的效益。
内部效益主要是指不采用传统埋设方式所节省下来的直埋建设成本与维护成本,包括各种管线的反复挖掘复旧成本、管线更新维护成本等,以及有些国家或地区所实行的道路地下空间使用费等[1]。
2.4 外部效益
同样地,共同沟的外部效益也是相对应于传统埋设方式所带来的各种外部成本,包括反复开挖道路所造成的交通成本、道路寿命降低、管线寿命降低以及对城市景观的破坏等,这些成本由于采用了共同沟建设方式而得以消除或减低,从而可视为共同沟的外部效益构成。
3 共同沟项目的风险分析
3.1 工程风险
共同沟规模往往比较大,涉及的专业领域广,工程技术复杂。因此,共同沟项目在运作过程中蕴含着较大的风险,需要对此进行控制与管理。
从风险的对象来看,共同沟的工程风险大体可分为本体结构工程风险和附属设施工程风险;从风险的类别来看,包含的风险有设计合理性风险、工程质量风险、现场安全风险、完工风险、结构稳定性风险、结构耐久性风险等。
3.2 环境风险
共同沟的环境影响与其他大型工程的环境影响一样,是工程决策中不可回避的问题。
共同沟的环境风险从时间来看,有施工期环境风险与运营期环境风险。环境风险的类别主要包括地质环境风险、水文环境风险、有害物质风险和周边构筑物风险等。
3.3 运营安全风险
共同沟属于城市的生命线系统,其运营安全关系到整个城市的安全,对共同沟的运营安全风险进行充分的评估,并采取恰当的控制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共同沟的运营安全风险主要包括共同沟本体的安全风险、管线的安全风险、人员与设备的安全风险、防突发事件的安全风险(包括防火、防爆、防恐、防非法进入等)。
3.4 财务风险
共同沟的投资规模大、运营成本高,在整个项目的生命期内财务管理对项目的效益都有重要影响。因此,在项目的决策阶段就应该进行现金流预测与管理,客观评价财务风险。
财务风险主要包括建设成本控制风险、运营成本控制风险、资金到位风险、运营收费风险、价格波动风险、汇率变动风险、利率变动风险和通货膨胀风险等。
4 结语
共同沟作为管线敷设的新方式,代表着市政管线建设和发展的方向。从共同沟的投资和收益来看,共同沟项目的初期投资额非常大,前期风险较高,然而随着共同沟发展的日益完善,管理经营水平的提高,充分利用政府优惠政策,在若干年后当共同沟的经济效益可以得到极大的发挥,风险也随着经济效益的提高而降低。总体而言,结合共同沟的建设成本效益、建设风险、地下空间管理等因素分析,共同沟在国内的发展具有广阔的前景。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会计信息;失真;成本效益
本文从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入手,用成本效益原则的眼光分析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源并找出对策,为我国企业会计信息规范工作提出一些思考。
一、计信息失真及其表现
会计信息失真是指控制会计信息的有关经济人无意或故意篡改,伪造,编造有关的会计凭证,虚报,漏报,瞒报有关的会计数据而造成报出信息与会计主体本身的实际信息不符的现象。人为故意造成的会计信息失真,就是会计造假。会计信息失真,严重违反了国家法律和制度。
会计信息失真主要有以下表现:编造假资料,假合同,假印章;编制假会计凭证,记假账,编假报表;凭空捏造收入,盈利,资产,负债;伪造变更记录和凭证;侵占财产,隐瞒或删除交易事项;记录虚假的交易或事项;蓄意使用不当的会计政策;等等。
会计信息造假的主动权掌在经营者手中,而驱使经营者进行操纵的动因就是他们主观认为有利可图。下面对造假从成本效益的视角进行分析。
二、从成本效益视角分析会计信息失真原因
会计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符合经济学上的成本效益理论。“成本效益”是一切经济活动主体追求的终极目标和最关注的问题,是经济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大卫·李嘉图的至理名言“真正的财富在于用尽量少的价值创造尽量多的使用价值。”即在尽量少的劳动实践里创造丰富的物质财富。
从成本效益的角度看,会计信息失真的效益如果大于其成本,则能用较少的劳动创造较多的个人财富。会计造假行为的产生取决于造假者对会计造假结果的预期边际收益与预期边际成本的比较。边际成本是新增加一单位的产量所带来的总成本的增加额,边际收益是新增加一单位的产量所带来的总收益的增加额,对企业会计造假的行为,用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来分析,比较符合实际情况。依据经济学的原理,只有当边际收益mr大于边际成本mc时,企业才会主动披露会计信息。因而,会计信息披露的边际成本常成为制约会计信息披露的主要因素。
信息披露成本包括信息提供成本和竞争劣势成本。信息提供成本是指从建立财务信息系统到会计信息的披露完成所花费的一切支出;竞争劣势成本是指竞争对手或合作单位利用企业披露的会计信息,调整其经营策略或谈判策略,从而使企业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引起的成本。
企业对信息披露成本的牺牲,直接影响到其所提供会计信息的质量,而其质量的高低又关系到企业的声誉和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在此层面上出现问题时,就要从企业的高度来考虑。
企业披露的会计信息,愈是充分详细就愈有可能增加企业的劣势竞争成本,从而加大了企业的竞争风险,降低企业的收益。反之,企业披露的会计信息,愈是简单粗糙、有所隐瞒欺骗,就愈有可能降低企业的劣势竞争成本,从而降低了企业的竞争风险,变相增大了企业的预期收益和边际收益mr。因而,企业在披露关乎企业生存发展的会计信息时,往往闪烁其词,甚至不予披露。而此类信息却是其投资者或者意向投资者最关心也最想知道的问题。
现实中当企业在面对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要求与竞争劣势成本这一矛盾时,为了趋利避害,往往选择了降低竞争劣势成本,因而不可避免的导致其所披露的会计信息失真。
三、从成本效益视角分析治理会计信息失真办法
尽管不同的会计信息需求者对会计造假的需求出自不同的利益驱动,但他们的心理动机是相通的。即需求方造假行为的产生取决于需求者对会计造假结果的预期收益与预期成本的比较。
1.会计造假对需求者的预期收益
编造虚假会计信息的动机有以下几点:第一,个人或小团体的一己私利。企业高管由此获得提拔重用和丰厚收入,会计人员由此得到蝇头小利。第二,获得投资人投资。比如争取发行股票,争取风险投资等。第三,渡过经营难关,缓解财务压力,取得银行贷款。第四,掩盖企业亏损状况,取得客户信任。第五,逃避税费、骗取国家支持等。
不同企业通过会计造假收益不同。对于上市企业,通过采取编造虚假经营业绩,骗取上市、配股、增发资格所募集的资本和市值增加;对于非上市国有企业,会计造假能使企业与相关个人名利双收;对于民营私企,会计造假因虚减收入和利润而少交税金。
会计造假对需求者的预期收益主要表现为经济利益的获得。假设用mr表示造假的预期边际收益,用my表示会计造假所获预期边际利益,p表示会计造假被发现的预期概率。则有下一数学模型:
mr=my×(1-p)
这一模型表明,会计造假边际收益取决于会计造假所获边际利益与会计造假被发现的预期概率的乘积。这个概率的高低取决于监督制度的完善程度,制度越完善,p值越高。
2.会计造假对需求者的预期边际成本
会计造假的成本主要包括:实施会计造假过程中的物质耗费。因为会计造假被发现所造成的精神压力。会计造假被发现所受到的惩戒,包括对单位的罚款、停业摘牌,对相关人员的警告、罚款、吊销执业资格,情节严重者追究刑事责任。还有审计、税务、财政、新闻媒体的通报而造成的道德赔偿成本等。将这些会计造假的成本项目归纳梳理为以下几项:即假设用p表示会计造假被发现的预期概率,用mc表示预期边际成本。则有下一数学模型:
mc=(x y z)×p×α q
公式中:x代表“本单位因会计失信而受处罚的金额”;y代表“有关责任人因会计失信受处罚的金额”;z代表“因会计失信而受到的信誉方面的损失”;p表示会计造假被发现的预期概率;α表示罚款、处分、判刑力度系数;q代表“造假费用支出,主要是支付给会计从业人员及会计师事务所的报酬”。
从上述公式看出,需求者的预期成本由费用、罚款、处分和判刑以及造假被发现的预期概率这几个变量构成。这些要素给会计造假需求者带来的预期损失不仅是经济上的,还有精神、政治、社会地位等方面的损失,将这些因素精确地量化并分析对造假需求者决策权衡利弊得失很重要。这些变量数值越大,预期成本也就越高。因此,要加大这些变量的数值,使会计造假对需求者的预期成本更大化。
3.会计造假对需求者的预期净收益
会计造假的预期收益和预期成本之差,即构成会计造假的预期边际净收益(用mni表示)。即:预期边际净收益=预期边际收益-预期边际成本。用数学模型表示为:
mni=mr-mc=my×(1-p)-(x y z)×p×α-q
4.从成本效益视角看治理会计造假的办法
会计信息失真的收益成本模型看出,一方面越加强监管力度,阻断会计造假利益链条,尽可能降低my值,则会计失信的净收益mni就越小;另一方面当会计造假所需费用(q)和会计造假所受到的惩罚(x y z)这些数值越大时,会计失信的净收益就越小。同时,如果会计失信被发现的概率p值越大、罚款、处分、判刑力度系数(α),会计失信的净收益就越小。
治理会计信息失真,可从加大会计造假的查处和惩罚力度,阻断会计造假利益链条,增大造假成本等方面想办法。
四、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
在当今世界会计信息失真普遍的前提下,适合从企业经营者的主观角度入手,提高查处风险,加大风险成本,在根源上削弱造假者的积极性,以达到防范目的
(一)完善监督体系,增加虚假会计信息被揭露的概率
1.加强各部门的监督力度
国家权力机关、各行业主管部门应各自发挥自身的优势,相互沟通、协作,以加强对会计的监督,以维护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完善性。如证监会应该强化业务检(下转第134页)(上接第132页)查,加大证券市场的监管力度;建立以证监会抽查复审为核心的会计信息披露再监督体系;证监会下成立专门委员会,负责上市公司年报的抽查复审等。
2.充分发挥中介机构的监督作用
鉴于作为信息使用者和提供者,在会计信息市场和审查中的重要作用,要建立以注册会计师公正审计为核心的会计信息披露监督体系。首先,该制度应建立在完全独立的民间审计基础上。其次,加速注册会计师的选拔与培训。此外,有必要实施分业经营,从营业许可上消除造假的根源;聘请合约要防止长期雇用与被雇用;注册会计师的职业行为除应承担法律责任外,还将可能被限职或终身被逐出注册会计师行业。
3.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监督的作用
舆论监督,就是要促使问题尽快圆满地解决,这是从事舆论监督记者与反映问题群众的最大愿望,也是舆论监督的落脚点。新闻舆论有调动整个社会眼球、引导社会舆论的作用,只有充分发动起社会的一切力量才能使会计信息造假无处藏身。
(二)增加会计信息造假者的风险成本
1.完善法律体系,加大处罚力度
我国证券法律法规重行政、刑事而轻民事责任的倾向,使害者无法获得法律上的救济,失真、造假难以得到有效的遏制。因此必须转变立法观念,建立和完善证券市场中的民事责任制度。民事赔偿的增加必将加大造假者的风险成本。同时对铤而走险单位和个人,要切实加大处罚力度。
2.加强诚信机制建设,建立诚信档案
诚信是会计行业的基础,也是市场经济的基础,更是投资者和社会公众利益的根本保障。要使企业和企业的经营者、会计人员讲诚信,就要为其建立“信用档案”,形成全社会憎恶造假的社会氛围,使造假者名声扫地,以此增加造假者的风险成本。当然“信用档案”也要记录诚信行为,给造假者改过自新的机会。总之要营造一个诚信的环境,引导理性的决策者都选择诚信的行为。
(三)与增加风险成本有关因素以外的其他对策
在成本效益这个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影响因素外,也要加强其他对策的建设。准则制定机构要加强会计准则的不断完善使之尽快与国际惯例相协调,减少会计准则的灵活性及滞后性,给造假者减少真空地带。使之向更有利于投资者“结果理性”的要求转变。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业务技术水平和职业道德水平,进一步加强会计队伍建设。加强会计工作的管理,要支持会计人员依法行使职权,对打击报复会计人员的行为要坚决给予查处。要充分发挥注册会计师对企业和管理人员的监督作用,完善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
篇8
关键词:会计委派制;成本;效益,分析
会计委派制在全国部分地方已经试行多年了,理论界对此的看法各不相同。有人认为,会计委派制的试行,减少了社会上贪污受贿、挥霍浪费国家资金现象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起到了积极作用。也有人认为,会计委派制缺乏法律依据,不能解决目前我国会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且会计委派制忽略会计的内部管理职能,与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一长远目标背道而驰。本文拟从"成本。效益分析"的角度,对会计委派制的可行性进行研究。
一、会计委派制概述
会计委派制是指一个单位的会计人员或部分会计人员(如会计总监、总会计师、财务主管等)由财政部门或政府指定的其它部门派遣的一种会计管理制度。基本做法是:被委派会计人员的人事调动和工资福利由派遣部门管理,但被委派的会计人员的工薪由接受单位承担。国家实行会计委派制,目的是从源头抑制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强化会计监督,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和完整。
当前我国实行的会计委派制主要有以下形式:
①向行政事业单位直接委派出总会计师、财务总监或会计人员;
②对行政事业单位实行集中核算制度;
③向国有企业委派财务总监;
④向国有企业实行委派会计机构负责人或总会计师;
⑤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村账乡管制度;
⑥实行单位内部会计委派制。
在2000年,国家统计局企业调查队对全国218家实行会计委派制的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进行了实施情况调查,基本情况如下:
(1)2/3的地区都已展开了试点,试点企业总数218家,占全国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总数的4.3%。90%以上的企业是1998年以来开始试点的。说明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政府部门对国有企业的财务监督力度加大。
(2)被委派人员大都处在企业财会体系的关键位置。抽样调查的218家试点企业被委派的财会人员共有343人,其中128人是企业的财务总监或总会计师,有88人是企业的会计主管或财务处(部、科)长,两者共占被委派的财会人员的63%。
(3)委派方式大多由政府部门直接委派。调查的218家试点企业中,政府部门委派88家,占38%。
(4)大多数受派财会人员的个人利益已与派驻企业脱钩。调查的试点企业中,有63%的企业受派财会人员的工资由委派方发放。
综合试点单位的情况看,实行会计委派制度,有利于会计监督职能的发挥和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
二、会计委派制的效益分析
(一)经济学意义上的效益
经济学意义上的效益是对某项业务或行为的效果进行的经济评价,即经济效益。通常指投入和产出之比。从不同的角度看,经济效益大致分为以下两类:
1.直接经济效益。即从企业或微观角度定义的经济效益。它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某产品(劳务、作业等)的投入产出之比。其评价指标有:①绝对数指标,如利润总额、净利润等。②相对数指标,如资产报酬率、销售利润率、内涵报酬率等。根据需要,以上指标可按时间价值进行贴现,从而增强不同时点的效益指标的可比性。
2.间接经济效益。即从宏观角度定义的经济效益。它可以反映某地区、部门、行业,乃至整个国家的经济效益。其评价指标也分为绝对数指标和相对数指标两种。其内容包括:(1)转移经济效益。指由于某项决策或业务的实施,由于相关业务联系,而为其它企业或部门带来的经济效益。按涉及单位的相互关系,转移经济效益又可具体分为直接转移经济效益和交叉转移经济效益两种。(2)波动经济效益。指由于某项决策或业务的实施,带动了非业务联系的该地区其它行业的发展所带来的效益,即地区经济效益。从宏观角度看,间接经济效益对于一项决策的实施与否,也是重要的判断依据。
(二)会计委派制的效益分析
本文尝试从微观和宏观的不同角度,对会计委派制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评价。
1.从微观经济角度分析
(1)国有企业会计委派制效益分析。国有企业的会计委派制实施形式,是由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向国有企业委派财务总监。现以杭州市会计委派制的实行情况为例,说明会计委派制在国有企业的实施效果。
浙江省杭州市早在1997年7月,就出台了《杭州市国有企业财务总监管理试行办法》(以下简称为《试行办法》),该文件明确了财务总监的职责、待遇和管理规定。同年9月,杭州市国有资产管理局、市投资控股公司和机电投资控股公司正式向5家国有企业委派了财务总监。规定:财务总监由委派方支付报酬和福利,不接受委派企业的报酬和福利,也不兼任其他职务。在人事上,财务总监独立于国有企业经营者。《试行办法》还规定了财务总监对企业财务活动的直接监督权,财务总监对企业内部财务会计制度、计划、预算和财务会计报告进行审核,并实行定期(月、季、年)报告制度。报告的内容包括:企业财务会计制度的执行情况,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财务会计信息质量情况,企业经营决策程序的执行和重大投资项目的实施情况、企业重大经营计划与方案的执行情况等。以上措施使财务总监在经济上独立于被委派制企业,又有相应权力,从而可以放手履行职责。
杭州市国有企业实行委派财务总监以来,成效显着,主要表现在:
①督促企业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财务总监通过对企业财务状况和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了解,能及时发现薄弱环节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控制。例如,杭州前进齿轮箱集团有限公司的财务总监根据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现状,督促并指导企业建立应收账款管理制度,加强客户信用制度,规范了应收账款的管理制度。
②强化了企业会计监督。如,杭州前进齿轮箱集团公司的财务总监对原企业财务负责人私自以公司名义对外提供担保等问题的及时报告。再如,投资控股公司的财务总监对公司重大投资事项,向委派单位提供了较为详尽的报告资料,使会计信息反馈更加迅速,加强了会计监督。
从会计委派制在国有企业的实施效果看,加强了企业财务管理,对国有资产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2)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委派制效益分析。行政事业单位一般靠国家财政支持,即所谓"吃皇粮"。出于财政依赖的惯性,往往不重视资金的使用效益,浪费现象较严重。对其实行会计委派制,可加强该单位的财务监督,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以湖北省仙桃市为例。仙桃市29个乡、镇的883个行政事业单位都试行了会计委派制。该市会计委派制的派出部门为乡财务所,受派单位有两种,一种是乡镇机关内设机构和乡镇直属事业单位。单位内部不再设会计职位,不设银行账户,只设出纳人员,定期向乡财政所报账,类似于集中核算制。另一种受派单位是乡镇办直属办事处。委派的会计人员在行政上直接受办事处和财政所的统一领导,独立行使财务会计职能。其奖金、工资和其他福利待遇由财政所负责,这是一般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委派形式。
仙桃市会计委派制的实施,使乡镇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监控进入了良性循环,成效十分突出。首先,有效地制止了"三乱"现象。例如某镇1997年行政事业单位业务招待费19万元,比1995年下降了61.5%.其次,改变了原来财政收支的格局,充分发挥了委派会计的监督职能,保障了经费的正常拨付,盘活了有限的财政资金,在一定程度上杜绝了跑、冒、滴、漏现象,同时增强了地方政府宏观调控的能力。据统计,实行会计委派制以来,先后投入118万元资金,改造800多亩农田;新建、扩建多项水利工程,发展早稻温棚和大棚蔬菜5000多亩,为地方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财政基础。
(3)农村会计委派制效益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农村集体经济快速发展。实行会计委派制,可以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的财务管理和民主监督,促进农村经济稳定发展。
以广东省东莞市会计委派制实行情况为例。东莞市从2000年开始,对32个镇区全面实行会计委派制。各镇区成立农村会计服务中心,专门管理农村会计工作。该服务中心受镇区政府的委托,负责会计的招聘、委派、培训和考核工作,其行为对镇区政府负责,业务上受市财政局和农村集体资产主管部门的指导。委派中心对委派会计有人事管理权和任免权,派驻村委会和村民小组的会计人员接受服务中心和村委会的双重领导。为了加强会计监督职能,所有会计都实行异地交叉委派,并定期轮岗。服务中心实行有偿服务,会计人员的报酬和日常办公费用通过被服务单位适当收取,会计委派人员不得向接受服务单位另行收取任何报酬。对村民小组的委派会计方式根据经济业务量确定。原则上经济业务量大的实行"一组一会计",经济业务量中等的实行"多组一会计",业务量较少的由村委会委派会计兼任。实行会计委派制后,所有的会计业务全部移交给委派会计。同时为了方便管理和为群众办事,所有的村组委派会计都在派驻村委会办公室办公。
实施会计委派制,首先提高了会计人员的自身素质,规范了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实行委派制后,通过"公开招聘,择优录取",大大提高了会计人员的文化水平。加上委派会计人员更有独立性,利于采用规范的会计核算方法,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和完整,并促进农村村务公开制。而且,会计委派制加强了财务监督力度,杜绝了一些不规范的收支行为,节约了大量不必要的开支。此外,实施会计委派制还有利于精兵简政,节约开支。如东城区实行委派制后,会计人员由原来的108名减少到28名,每年节约工资100多万元。
2.从宏观经济角度分析
会计信息是一种经济信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经济利益主体,如投资者、债权人、国家公共管理部门都需要依据会计信息进行决策。在改革开放条件下,经济的迅速发展使得少数人利欲熏心,利用虚假会计信息谋取私利。会计信息的扭曲,必然会影响到国家宏观决策的正确性,和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实行会计委派制,本质上是一种以国家利益、社会公众利益为先的强制性措施,以便从源头上遏制腐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实行会计委派制的宏观效益,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加强了国家宏观管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样需要有序发展,除了市场自行调节外,国家宏观调控也很重要。宏观调控的基础和对象是微观经济,微观经济的主体是各级行政、事业单位和具有多种所有制形式的各种各样的广大企业。国家宏观调控就是依据各个微观经济主体的运行情况进行决策,使国民经济健康有序地发展。在当前会计信息污染严重的状况下,实行会计委派制可以为国家宏观调控决策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以增强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另外,通过公开真实有效的会计信息,可以规范和促进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净化宏观环境。
此外,实行会计委派制还有利于强化财政监督,推动财政体制改革,解决财政资金紧缺问题。会计委派制加强了资金管理,受派单位及时上缴罚没款、预算外资金和其他应上缴财政的收入,保证了国家收入及时入库。例如,山西省1999年在国税、地税及财政部门组织的收入中,财政部门组织的收入完成得最好,主要就是实施会计委派制的地市,能够把"罚没收入"等及时足额地上缴国库。财政部门、会计管理部门及其他管理部门布置的各项工作,如:预算外资金纳入专户储存、各项财政收入的征收、会计基础工作达标升级、账簿监管等,在实行会计委派制单位都得到了很好的落实。
(2)加快了国有企业改革进程。不良资产是困扰国有企业的一个重要问题。据人行研究局统计数据,不良资产占国有资产总额的比重已由1995年的6.6%增加到1999年的10.2%.这表明,不良资产是经济增长缓慢的原因之一。而不良资产增加的实质是企业经营亏损,根源是管理不善,缺乏有效的投资管理机制。许多企业的经营者素质偏低,不重视资本成本,尤其是权益成本的补偿;企业普遍缺乏投资结果的责任追究制度,决策程序不科学,导致投资效益低下。在此情况下,会计委派制的作用主要在于:
①防止腐败。委派会计人员的经济利益与企业脱钩,不受单位领导干扰,可以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有效的监督,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国有企业中的侵吞国有资产现象。河南宝丰县自实行会计委派制以来,受派会计人员共抵制不合理票据206张,涉及金额20多万元。通过清理违规银行账户,收回不合理资金80多万元。
②完善企业内部经营机制,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决策失误、管理不力是国有企业经营亏损的主要原因。实行会计委派制后,会计人员由上级主管部门派出,直接对上级主管部门负责,及时将企业财务状况和重大财务决策向派遣单位报告,可加强国有资本监督力度,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国民经济的发展有赖于国有企业的发展。会计委派制的实施,促进了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加速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3)净化投资环境,加速改革开放。根据审计署1983年~1998年的统计资料,平均每年单位违纪金额与估计总体违纪金额基本呈递增趋势。特别是1998年,平均每年单位违纪金额达311.89万元,估计总体违纪金额268878.68万元,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可见一斑。
会计信息失真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是非常严重的。欧洲经济合作组织(oecd)高级顾问medison就认为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比中国官方数字低2个百分点";一些国际知名评级机构,如美国穆迪(wilder)、标准普尔(standard and poor's)公司也相继降低我国商行的信用评级,等等。这对我国参与国际竞争十分不利。从国内看,根据1999年上半年对100名社会公众证券投资者进行调查情况,33%的被调查者不信任任何上市公司会计信息,41%的被调查者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持"有疑虑但不确定"的态度。
会计委派制正是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一剂良方。会计委派制解决了会计人员的后顾之忧,有利于实行会计监督,可有效防范假账真做、真账假做以及"账外账"、"小金库"、资金体外循环等问题,使会计信息真实可靠。企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质量提高,可以创造良好经济环境,有利于提高国内外投资者对中国经济的信心,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发展。
三、会计委派制的成本分析
(一)经济学意义上的成本
成本是商品经济的产物。根据马克思的劳动价值学说,成本的经济实质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人类的必要劳动和物化劳动耗费的货币表现,这是狭义的财务意义上的成本。随着经济的发展,成本已不限于马克思所阐述的财务成本,从管理角度定义的各种成本,其内涵和外延都与传统意义的财务成本有了很大的区别,如决策所依据的机会成本、边际成本、差量成本、变动成本、责任成本等。广义成本也即本文讨论会计委派制成本的经济学依据。
(二)会计委派制的成本分析
会计委派制的成本可以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两种。
1.会计委派制的直接成本。即会计人员的工薪和相关管理费。目前会计委派制委派的对象,是国有企业、行政事业单位和农村集体经济。一般可认为被委派的会计人员的工薪就是直接成本。但如不实行会计委派制,这部分工薪仍然不能节约,因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会计。所以,会计人员的工薪是会计委派制的无关成本。而从会计委派制在农村的实施情况看,在一定程度上,这部分开支还呈现减少趋势。因此,会计委派制的直接成本也就只剩下了管理费用。被委派的会计人员由财政或政府指定的其它部门派出,其档案及相关事项都得由专门机构加以管理,就会发生人事考核、办公等费用,以及该管理机构人员的工资福利支出。这种成本是会计委派制实行必然发生的,也就是决策的相关成本。
2.会计委派制的间接成本。它是一种机会成本,是会计委派制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或某过程处理不当的损失。会计委派制是一种典型的政府行为,以下两种风险都会导致机会成本的增加:
(1)由于相关信息不对称,委派的会计有被"架空"的风险。因被委派的会计属"外来户",不可能对各企业的生产过程、工艺流程、经营状况完全了解,加上企业经营者可能将其看成"异已",有意阻止会计人员熟悉企业情况和开展正常业务。这样,企业的内耗可能就消磨了会计委派制的优越性。如被委派会计不但起不到应有的监督作用,经营者和会计人员的矛盾冲突还会延误正常工作,形成新的损失。
(2)委派会计被接受委派单位收买,共同制造虚假会计信息的风险。由于会计委派制关于被委派会计独立行使会计职责的权力,企业经营者如需进行会计造假,就必须得到会计人员的合作。在利诱之下,有的委派会计可能与企业经营者沆瀣一气,通同作弊,造成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
四、会计委派制的发展对策及展望
根据上述"成本!效益"分析,可见会计委派制利大于弊。在当前历史条件下,不失为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一剂良方。应采取以下措施加以完善:
(1)提高委派会计的素质。被委派会计应具备较高专业水准和道德素质,同时应具较好的亲和力,能够与各方面开展合作。可以向市场公开招标,选拔优秀会计人员承担该项工作,这样也有利于协调委派会计与接受单位的关系。
(2)设置专门机构管理委派会计。应设置精干的机构,对委派会计进行统一管理,负责会计人员的人事调遣、业绩考核与奖惩。该机构可按行政区在政府部门设置,或将其与现行各地区、部门的相关机构合并设置,以节约开支,降低会计委派制的直接成本。比如,按委派对象的不同,可以考虑设置在财政、国有资产管理等不同部门。
(3)加强委派会计人员的后续管理。要建立委派会计人员的各项管理制度,包括选拔聘用制度、重大事项报告制度以及业务考核、奖惩、轮岗、继续教育制度等。特别应加强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职业道德教育,同时,应改革委派会计的薪酬制度,可考虑实行"工薪 期酬"的分配制度。工薪即工资和奖金,基本工资按岗位设计,应相当于同行业平均水平;按其劳动的质与量发放奖金。期酬不同于工资,由管理机构根据会计人员的业务能力和一贯表现按工作年限确定一笔酬金存入银行(应有透明度),随年限增长但不发放,到一定期限才能支取,如果该会计人员违法乱纪,给国家造成重大损失,则取消这笔报酬,以起到激励和约束作用。
会计委派制是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终将退出历史舞台。会计由政府部门委派,不符合现代企业的发展方向。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及会计人才市场的规范,会计监督将由政府监督变成所有者监督;而会计监督,从更高层次来说,更应强调对会计的监督。应逐步建立和规范会计人才市场,最终实现会计行业自律,来取代会计委派制。
参考文献:
[1]刘明辉。会计委派制读本[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2]吴联生。企业会计信息违法性失真的责任合约安排[j].经济研究,2001,(2):23-24.
[3]国家统计局企业调查课题组。债转股、年薪制、会计委派制的统计监测与分析[j].经济参考研究,2001,(8):65.
[4]夏亚芬。会计信息失真与会计委派制[j].会计之友,。2001,(7):35.
[5]彭桂芳。东莞市农村实行会计委派制实践与成效[j].会计之友,2001,(12):61.
[6]池国华,等。必须重视国有资本成本问题[j].财会通讯,2 001,(2):25.
[7]马建党,等。国有企业不良资产现状、原因及对策[j].中国经贸导刊,2001,(24):1 1.
[8]王庆芳,等。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重要环节-投资者利益保护[j].财经问题研究,2001,(11):18.
篇9
但我国企业间的并购与发达国家相比,无论在规模还是质量上都存在很大差距。规模上的差距主要是由于我国企业规模普遍偏小,而质量上的差距则主要是由于我国企业对并购怀有一种盲目乐观的看法,而且对并购的成本与效益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据有关报道,目前我国企业并购的成功率只有20%至30%,即只有少数企业在实施并购后赢得了财务优势,提升了竞争力。因此,企业要想通过并购实现低成本扩张就必须对并购计划做出正确的成本效益分析。
企业并购的成本分析
在企业并购过程中,并购成本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并购实施前的准备成本、对目标公司的购买成本和并购后的整合成本。准备成本和购买成本都比较好理解,在实际操作中也容易掌握。在实践中,有一种倾向就是绝大部分实施并购的企业都非常关注购买成本的高低,认为购买成本是决定实施并购与否的核心因素。实际上,购买成本只是并购成本的一部分,多数企业并购的准备成本、购买成本看起来很低,但总成本实际上却很高。在企业并购失败的诸多案例中,导致其失败的原因主要还是由于对并购后的整合成本认识不足。
整合成本,也被称作并购协调成本,是指并购企业为使被并购企业按计划启动、发展生产所需的各项投资。当并购完成后,由于并购企业与被并购企业作为两个不同的企业,在业务经营、管理模式、欧洲杯投注官网的文化等方面都会存在显着的差异。要使它们成为一家企业,就必须对这些相异点进行整合,实现一体化运作。
在企业并购过程中,还有两种成本需要考虑,一个是退出成本,另一个是机会成本。退出成本主要是指企业通过并购实施扩张而出现扩张不成功必须退出,或当企业所处的竞争环境出现了不利变化,需要部分或全部解除并购所发生的成本。一般来说,并购力度越大,可能发生的退出成本就越高。这项成本是一种或有成本,并不一定发生,但企业应该考虑到这项成本,以便在并购过程中对并购策略做出更合适的安排或调整。
并购的机会成本是指企业为完成并购活动所发生的各项支出尤其是资本性支出相对于其他投资和收益而言的利益放弃。充分考虑这一项成本,可以对并购战略做出科学的判断。
总之,企业并购的成本是多样的,企业在实施并购战略时应充分考虑各项成本的性质和大小,避免对通过并购实现"低成本扩张"战略的过分夸大和盲目自信。
企业并购的效益分析
企业并购作为一项重要的资本经营活动,它产生的动机来源于追求资本最大增值和减少竞争的压力。横向并购有利于降低竞争成本,形成规模经济;纵向并购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形成协同效益;而混合并购能有效降低进入新行业的障碍,获得竞争优势。这些正是全球范围内企业并购兴盛不衰的主要原因。具体来讲,企业并购的收益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获得规模经济的收益。企业并购可以获得企业所需要的产权及资产,实行一体化经营,达到规模经济。企业的规模经济是由生产规模经济和管理规模经济两个层次组成的。生产规模经济是指:企业通过并购,对生产资本进行补充和调整,达到规模化生产的要求。在保持整体产业结构不变的情况下在各分厂实现单一化生产,达到专业化的要求。管理规模经济主要表现在:由于管理费用可以在更大范围内分摊,使单位产品的管理费用大大减少。
合理避税的收益。税法中,不同类型的收益所征收的税率是不同的。比如,股息收入和利息收入、营业收益和资本收益的税率就有很大区别,因此企业可以利用并购来合理避税。企业可以利用税法中亏损递延条款来获得合理避税的收益。如果企业在一年中出现了严重亏损,或者企业连续几年不盈利,企业拥有相当数量的累计亏损时,这家企业往往会被考虑为并购对象,或者该企业考虑并购盈利企业,以充分利用它在纳税方面的优势。
寻找机会和分散风险的收益。在跨行业并购中,一些并购公司的主要目的不在于追求高收益,而在于通过并购其他行业的公司,寻求投资新领域和未来的发展空间,同时分散经营单一产品的风险。这种跨行业并购一定要以成功的专业化为基础,不可盲目多角化经营。
篇10
关键词:rfid;成本效益分析;rfid应用挑战
中图分类号:tp391.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937(2012)05-0055-02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是一种新兴的数据采集技术,它利用无线射频通信方式实现对采集对象的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目前,rfid的应用已经成为物流供应链领域的研究热点,它所拥有的优势可以使得物流供应链产生更高的效率、库存的管理能力得到提高,作业流程得到优化等。然而在其应用的过程中并没有取到预期的效果,是因为rfid技术在推广的过程中,遇到了不小的阻碍,主要包括成本过高、标准的不统一、隐私安全保护、行业使用程度以及供应链对rfid的需求程度等等。因此,企业在引进rfid项目时,对rfid技术应用所存在的成本效益及风险的分析显得至关重要。
1rfid项目成本效益分析
供应链是rfid技术应用最为广泛的舞台。rfid在供应链的使用过程中可以对流程进行实时监控,准确、随时地获得诸如种类、生产商、生产时间、地点、规格、数量、到达地、接收者等产品相关信息。rfid技术可用在整个供应链的各个节点,将各个节点的上下游紧密地联系起来,并产生巨大效益。当然,在rfid的使用过程中,成本也是不可忽视的一环。
1.1rfid项目成本分析
在成本方面,rfid项目投资所需要的成本主要包含三个部分:
①硬件:rfid项目的硬件成本主要包括rfid的基础设施(标签、读写器、天线等)以及支持rfid设备的其它基础设施等,该部分成本为rfid项目投资的主要部分。
②软件:rfid项目的软件成本主要包括中间件的升级以及rfid技术与其它软件之间的集成,如与erp,wms,gps的集成等。
③服务:rfid项目的服务成本主要指除了rfid项目所需要的硬件以及软件的费用外所形成的成本,包括rfid技术的基础设施以及相应软件的安装费用、人员培训、企业应用rfid技术后系统的维护成本以及rfid技术所带来的业务流程重组(bpr)成本等。
1.2rfid项目效益分析
在效益方面,rfid技术在供应链上的应用所能够产生的效益主要从流程和资源两方面进行分析。
1.2.1流程方面
生产制造环节:应用rfid,生产制造环节可以完成自动化生产线运作,准确找到规格复杂的零部件,及时将其运送到生产线上,实现整个生产线对原材料、零部件、半成品和成品的识别与跟踪,减少人工识别的成本和出错率,提高效率和效益。rfid技术还能帮助管理人员及时根据生产进度发出补货信息,实现存货、补货管理的自动化和流水线的均衡生产,同时加强对质量的控制与追踪。
存储环节:rfid技术在仓库里最广泛的使用是存取货物与库存盘点。rfid可以解决物品在仓库中装卸、处理和跟踪问题,提高效率,并保证有关信息的准确可靠,同时降低由于商品误置、送错、偷窃、损害和出货错误等造成的损失。
配送、分销环节:产品贴上rfid标签,在进入中央配送分销中心时,托盘通过一个rfid门禁系统,读取托盘上所有货箱上的标签内容。系统将这些信息与发货记录进行核对,以检测可能出现的错误,然后将rfid标签更新为最新的产品存放地点以及状态。
运输环节:便携式数据终端和射频通信都能够及时掌握在途物资,与gps相结合还可以实时跟踪运输工具。
零售环节;由于rfid标签体积很小,很容易植入产品或其外包装中间,很难被小偷发现或者剪除,可以有效地防止商品被盗。rfid技术还能在付款台实现自动扫描和计费,取代人工收款方式。
欧洲杯投注官网的售后服务环节:厂商在大型产品(如汽车等)上植入永久性标签,不仅可以记录制造过程中的数据,还可以记录顾客和车辆保修的有关信息。每次顾客开车去服务门店接收服务时,门店系统就会自动读取标签中的数据,对顾客本人和车辆的服务记录一目了然,无需顾客携带任何证明和维修记录等资料。
1.2.2资源方面
rfid技术可以对在供应链中的角色进行标记,在人员方面有利于企业对员工进行统一管理,同时可以对其生产效率进行统计,进而发现不足,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在物资方面,rfid可对物料、设备以及最终的产品等资产进行标记,来加强对物料的监控,减少货物的丢失与损坏等,同时与epc的结合,可以使得供应链中的成员对产品的信息进行共享,可大大提高供应链的效率。
对资源的标记主要是来保证资源在供应链中的安全以及对其在供应链中的应用情况进行统计,来提高供应链效率,增加透明度,进而创造更多的价值。
总体来看,rfid在供应链中所能够产生的效益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rfid技术在原有流程基础上所带来的成本的减少:主要包括劳动力减少、库存成本降低、操作时间减少、流程的自动化、效率的提高等。
其二,rfid技术所创造出的新的价值:主要包括收入的增加、顾客的满意度提高、防止缺货、减少丢失以及防止假冒等。
2rfid项目应用挑战分析
rfid技术在供应链中应用所能够带来的效益是巨大的,rfid技术特点使其应用前景被普遍看好,但是这项技术若要得到普及尚需解决一些“瓶颈”问题。其主要障碍包括到标签的成本、标准、隐私保护以及rfid技术在供应链上的完善工作。
①技术方面。技术挑战主要是价格、读写率以及标准的使用问题。在价格上,由于目前的成本较高,制约了该技术的广泛应用。要想使得rfid技术获得行业内广泛的应用,标签的价格必须降到一定的范围之内。除此之外,标签与阅读器的良好运行也离不开系统集成软件的支持。系统集成工作具有相当大的挑战性,耗费和维护的成本也相当高。在读写率上,读写器要保证有较高的准确率才能确保rfid技术使用的效率。在标准上,企业之间要对rfid的标准进行统一之后,才能使得该技术在供应链中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
②隐私与安全方面。由于rfid标签所存储的信息可能会外泄,那么消费者及企业的利益都将会受到较大的影响。同时,rfid技术与epc结合还可以使得供应链上的成员共享信息,哪些信息需要共享,哪些信息属于自家公司的机密,不能与其他企业之间实现共享,只能在公司内部单独使用,这些也是rfid技术在使用过程中的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因此,rfid技术在使用过程中所存在的隐私以及安全保护问题也是阻碍其应用发展的巨大障碍。
③流程方面。rfid技术若要在供应链中得到很好的应用,企业不仅仅要求自己采用成熟的rfid技术,也要要求企业的上、下游采用rfid技术,同时要进行标准的统一。
④行业应用方面。在rfid技术的使用上,企业除了要考虑技术之外,还要考虑行业的使用程度。企业在选择rfid技术时要看rfid技术在该行业中的使用现状以及使用效果。此外,同行业要在电子标签的使用频率、存取数据内容、编码、存储规则等方面进行有效的统一,来保证rfid技术能够使标记的信息在行业之间实现信息共享,增加供应链的透明度。
⑤人员培训方面。rfid技术的使用会为企业减少人力、增加自动化,改善流程,进而会给企业带来较大的变革。加强员工的培训,使其理解rfid技术,加强对rfid技术的使用以及相应的变革理念,将会对rfid技术的推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游战清,刘克胜,张义强,等.无线射频设别技术(rfid)规划
与实施[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2] angeles,r.rfid technologies:supply-chain applications
and implementation issues[j].information systems
management,2005,22(1):51-65.
[3] bottani,e.and rizzi,a.economical assessment of the impact
of rfid technology and epc system on the fast moving
consumer goods supply chai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2008,112(2):548-569.
[4] hou,j.l.and huang,c.h.quantitativ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rfid applications in the supply chain of the printing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