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教育论文十篇-欧洲杯买球平台
时间:2023-04-06 17:14:54
品德教育论文篇1
论文关键词:思想品德,体育教学,教育
1. 思想品德教育的解释
思想品德教育主要是指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教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社会的思想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在西方,一般指伦理道德教育以及有关价值观的教育;对于社会主义学校而言,思想品德教育就是对学生进行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核心的政治、理想和道德教育,要求学生形成正确的政治方向和立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具有共产主义道德品质,可以分为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品德教育三个相对独立,又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组成部分。
2. 思想品德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体现
2.1 体育活动能体现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精神
体育教学是一种群体性活动,相互配合、集体协作在其中十分重要。学生在互相学习、团结协作的过程中树立和发扬了集体主义精神,并在友爱、好学、上进的观念引导下,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技能,打下终身体育的基础,把体育健康与个人发展、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结合起来,使学生思想水平进一步得到发展和提高。同时,体育教学活动经常采用竞赛、评比和奖励优胜等方法进行。竞赛能够激励青少年学生力争上游、奋勇拼搏的竞争精神;评比能使学生较容易地意识到个人的努力程度将影响集体荣誉以及集体荣誉给其带来的影响,使学生会自觉协调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德育论文,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责任感、义务感和集体荣誉感;体育比赛对优胜者的奖励能够给学生带来精神上的满足,使他们饱尝胜利果实的喜悦和对未来充满希望。同时也有能使失败者具备战胜困难、不甘失败、不怕挫折的心理素质。
2.2 体育活动能体现公平竞争意识
任何体育活动都具有鲜明的公平性,这集中体现在体育思想的精髓——奥林匹克精神之中。奥林匹克精神所倡导的公平竞争、公正竞赛、遵守原则、照章办事、光明磊落、平等公平等体育规范不仅是体育运动的一种道德标准,而且也是社会中每个人都应该遵守行为道德规范,是人类追求和弘扬的优秀品质和公德规范。这种公平公正意识、规则平等意识长期在体育教学中被灌输、强调,促进了学生的心性修养,逐步塑造了学生的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这就为学生优秀思想品德的形成提供了有效基础,使这些思想意识在潜移默化中内化为学生自觉的道德规范意识,而只有作为内在的人格特征来培养的思想品德才是巩固的、持久的。进而言之,如果把这种公平意识、规则意识迁移到社会各个领域,让人们的一切行为都能遵循“游戏规则”,那么整个社会将是一个理想的和谐社会。
3.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途径
3.1 强化体育课堂常规
课堂常规,即把体育教学中所必须遵循的课堂要求、措施加以规范化和制度化,并要求学生在课堂上严格遵守。它不仅 是顺利进行体育教学的保证,同时又是向学生进行文明礼貌、组织纪律、思想作风和安全教育的过程。通过规范课堂常规,如严格考勤、考核制度,加强组织纪律性,可使学生逐步形成遵守规章制度和热爱集体等良好的思想及道德品质。
3.2 深化体育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体育运动项目多,每个项目都有其鲜明独特的教育性,教师要善于挖掘其深刻的内涵, 结合不同项目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目的有计划的实施技能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例如在体育理论教学中,给学生讲授中国体育发展史,奥运会、体育界的名人和优秀运动员的成长与事迹,使学生了解我国体育发展的历史和运动员吃苦耐劳的精神,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和振奋民族精神的斗志。在实践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不怕吃苦、不怕困难、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在教学中运用竞赛、游戏等方法,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思想以及遵守规则、团结互助、胜不骄、败不馁、勇往直前的品质;在教学中及时肯定成绩,表扬好人好事,指出不足和努力方向,对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作风也具有重要作用。在集体项目中培养学生团结友爱、相互合作、密切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
3.3 适时地运用自然教学条件
体育课多在室外运动场地上进行,经常受到气候条件和周围环境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外部条件恶劣时,体育教师不但不能回避这种自然条件的影响,而应更 好地运用这些恶劣的条件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意志品质的教育。例如夏天烈日炎炎,学生往往情绪低落,组织纪律性差。而冬天寒风阵阵,学生常常缩手缩脚,棉衣棉帽全副武装,不爱参加体育活动。这时教师必须身 体力行德育论文,教育学生与酷暑严寒做斗争,不向困难低头,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奋勇拼搏的优良品质。
3.4 突出教师榜样作用
言传身教,在体育教学中,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关键在于教师的言传身教。作为教师必须有扎实深厚的理论基础、专业技能和强烈的敬业精神外,还要有高尚的思想道德修养。教师在教学中应举止大方,谈吐文明,衣着得体,在讲解示范时应语言简练清楚,示范规范准确,言行一致,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应首先做到。充分运用自己的人格做表率,使学生从中领悟和产生正确的道德观念,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总之,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意发掘其隐性教育因素,不但能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增强学生体质,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和意志品质,对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将会起到尤为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黄永良.高等职业院校体育改革之我见[j].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2000,2.
[2]许杰.学校体育是实施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j]. 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7.
[3]魏岭.健康教育要强化环境育人意识[j]. 大庆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
[4]杨芳.实施素质教育与学校运动会的重新定位[j]. 体育学刊,2001.
品德教育论文篇2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一个孩子从降生到完全独立进入社会,有三分之二的时间是在家中度过的,家庭德育在培养幼儿的思想基础方面,特别是在早期教育中起着幼儿园和社会教育难以起到的作用。这个时期基础打不好,从某种意义上说将决定其孩子未来的发展。列宁夫人克鲁斯卡娅曾说过幼年打下的烙印,如同青石上刻的花纹,很难磨灭。为此,家长们一定要克服“树长自直”和“顺其自然”的说法,切记“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古训,因为人是有意识的。要培养幼儿优良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必须要有家庭教育的配合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因此作为教师要与家长经常保持联系。教师首先要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活动和表现,掌握幼儿在家庭中思想品德变化的情况,以便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同时教师也应向家长介绍幼儿在园内的各方面的表现,宣传幼儿园的教育主张和对幼儿品德教育的要求,促使家长能够按照幼儿园的教育要求在家庭中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才能使德育工作产生实效。
二、资源利用法
幼儿园的日常生活是平常而琐碎的,潜移默化之中对幼儿良好习惯的形成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将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培养渗透到幼儿的日常生活中去,便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德育因素,是对幼儿进行良好习惯培养的重要途径。例如,进餐时,老师除了让幼儿品尝烧的美味可口的饭菜外,还有意识地引导幼儿了解伙房工作人员是怎样工作的;饭后,老师便带幼儿去观察食堂,阿姨在给餐具消毒、拖地等;小朋友亲眼看到阿姨工作非常辛苦。实际观察不仅使幼儿对工作人员产生敬意,而且使他们懂得了应该尊重和爱护别人的劳动成果,不浪费饭菜,不往地上乱扔脏东西的道理。
三、启发诱导法
幼儿由于受年龄和生理的影响,思维是具体形象思维,所以,在教育过程中,启发诱导就显得格外重要。如培养幼儿与人友好相处的习惯,教师首先应该通过游戏让幼儿感到大家在一起的快乐感,再启发幼儿愿意参加集体活动,然后教会幼儿与人相处的方法及规则,怎样寻求帮助和帮助别人,怎样征求他人的意见和接受他人的意见,例如对幼儿说:“某某小朋友今天把图书弄坏了”,启发幼儿一齐帮助同伴修理图书;例如告诉幼儿“今天玩娃娃家”,启发幼儿自己分配角色,学习征求和接受他人的意见。
四、鼓励法
心理学家认为,如果一种行为不论好与坏,只要发生后得到鼓励,则这种行为就容易再现,事实证明,塑造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基本方法是“正强化”(物质或精神鼓励),幼儿的可塑性强,古人说:“少成若天性”,即幼儿期形成的好习惯像天生的一样非常巩固,能因此终生受益。所以,教师应该善于发现幼儿的优点并给予适当的鼓励,让幼儿能从中体会到被表扬的快乐,因为由这种快乐产生的积极的情绪体验,幼儿容易记住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五、渗透法
从幼儿感兴趣的和比较熟悉的事物中取材,使幼儿产生一种亲切感和愉快的情绪体验。如利用周围的有利条件带领幼儿参观周围环境的变化等等。回到幼儿园把看到的用语言表达出来,用彩笔画出来,用积木搭出来,将孩子们的作品布置在活动室中。这样孩子们的印象就更深,很难从记忆中抹去。如在各类竞赛性游戏中,教育幼儿团结一致,激发上进心和求胜心;在以玩皮球模仿动物跳等小型游戏中,教育幼儿互谅互让,不争抢活动器具;在偶发事件中,当在激烈奔跑的游戏中,幼儿不慎突然摔倒;当活动场地受到干扰,幼儿注意力不易集中时;当幼儿要钻过障碍物,走过独木桥,个别幼儿产生畏惧情绪时,老师都及时而恰如其分地进行品德教育。
总之,在进行幼儿德育教育时,教师必须时常参与幼儿活动,与幼儿打成一片,充分了解幼儿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的具体发展情况及个体接受差异。有针对性、有层次地帮助幼儿认识问题,抓住存在的苗头性问题,及时予以教育纠正,使之形成正确的品德、行为习惯,才能更好地面向全体幼儿,实现德育教育的任务。
参考文献:
[1]项贤明.泛教育论-广义教育学的初步探索.
[2]章志光.幼儿教育心理学.
品德教育论文篇3
一、小学语文教学与学生品德教育的结合存在的问题
1.忽略了语文教学内容中德育教学的多样性
小学语文教材中,品德教育的内容上多方面的,有反映祖国地大物博的,有表现传统优秀道德品质的;也有表现伟大民族精神风貌的,这些不同内容构成了不同的德育教育的整体。但现在教学中一些教师总是从单一方面的,没有根据不同的教材从不同的方面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忽略了语文教学内容中德育教学的多样性。
2.忽略了语文教学中品德教学的拓展性
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在课堂上仅仅利用教材内容进行教育是不够的,这样它的实效性是有限的。更为重要的是延伸好教材内容,要多引导学生进行课外实践,在实践中进行的品德教育才是最为深刻有效的。但现在语文教学中大多数只是在课堂上的教导,而没有在课外实践中延伸教材内容,从而使语文教学中的品德教育没有拓展性。
3.忽略了语文教学中学生品德教育的不同的心理面貌
两千多年前伟大教育思想家孔子就提出要因材施教的思想,传统中医里也有“望、闻、问、切”的诊断法,这对教育工作者来说,要足够地了解自己的学生,要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心里、性格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品德思想教学。但是他们大多数没有做到这些,也就不能在语文教学中寓德育教育没有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小学语文教学与学生品德教育的结合的途径
1.把品德教育融入到语文语言文字的教学中
要在语文教学中与学生的品德教育结合起来,首先要从语文教学的字、词、句方面入手,在教学的初级阶段,教育的对象往往是年龄段更小的学生,他们还不一定能理解整篇文章的思想,常常是通过这些字词中感受到文章的主题思想。例如教学《朱德的扁担》,读到“朱德扁担,不准再拿”这几个字时,引导学生体会当时在扁担上刻这几个字时的情绪,学生通过实际模仿,逐渐体会到朱德同甘共苦的精神和以身作则的模范行动。通过与语言文字的训练相结合,可以有效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德育品质。
2.把品德教育与学生的思想感受相结合
作为一门有着浓厚人文气息的学科,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们往往喜欢让学生进入到自己创设的一种教学情境中去教学,特别是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这种方法尤为重要。只有让小学生的思想感情充分的融入到教学之中教学,让他们的思想感受同课文里的主人公心里活动感受一样,才使他们从内心里得到德育教育。如在《珍贵的教科书》时,可以通过视频声音情景剧等形式情境让学生体会到当时指导员的那种情感,让学生在课堂充满感人的氛围中理解文章主旨,学生个人思想情感也会得到了升华,促使学生在经历情感体验中接受思想道德方面的影响,这样学生才会过久不忘。
3.把品德教育与学生实际情况统一起来
所谓的结合学生实际,一方面要从学生实际理解的内容出发理解品德教育的内容,另一方面要在实际中让学生实践这些品德教育思想。教学《和时间赛跑》一课,先让学生都通读几遍,结合自己的理解实际来谈感受,再在课后活动中,有意识地让学生进行“和时间赛跑”的行动,不同的学生实际情况不同,而得到的感受也不一样,但是通过这样学生就很好地把文章内容和自己生活实际统一起来,都会懂得在以后做事中珍惜时间得道理。
品德教育论文篇4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的食品专业无专门的职业道德教育课程,职业道德教育大多通过公共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完成。该课程内容是广泛和普遍的,缺少针对食品行业特殊性的职业道德内容,不利于食品专业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意识和职业理想,将来难免出现因职业道德意识薄弱而发生违背食品职业道德的行为。基于此,笔者认为结合专业课程内容进行食品行业职业道德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并在食品专业学习领域课程教学过程中做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
二、高职食品专业学习领域课程教学中强化职业教育的措施
1.在专业课程的教学目标中明确职业道德教育。
教学目标是预期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的学习结果,对教师的教学起指导作用。在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食品专业学习领域课程教学目标中均明确了职业道德教育,如《食品分析》课程要求学生“增强食品质量与安全的意识,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客观公正的工作作风”;《食品营养与保健》课程要求学生“拥有一定的科学研究意识,具备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食品加工技术》课程要求学生“具有严谨踏实、实事求是、讲究效率的工作作风,爱岗敬业、敢于奉献,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良好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尊重、理解和宽容他人的综合职业素养”;《食品安全与质量管理》课程提出培养学生“具有自觉执行食品相关法律法规的意识、素质,以及爱岗敬业、严谨踏实等食品从业者必备的职业道德”。各专业课程教师能依据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有效开展职业道德教育。
2.在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中体现职业道德教育。
教学内容一般指学校给学生传授的知识和技能、灌输的思想和观点、培养的习惯和行为等的总和,是根据教学目标来确定的。各专业课程的教学在传授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要包涵其特有的道德精神。例如,《食品安全与质量管理》课程中涉及食品安全性影响因素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从三聚氰胺事件、塑化剂、染色馒头、兽药豆芽等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案例入手,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生动讲解了兽药、有毒化学物质、食品添加剂等对食品安全性影响的专业知识内容,使学生对有毒食品危害性有深刻的感性认知,引导学生对此类事件发生的原因进行层层剖析,主动思考,大胆表述自己的意见观点,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习效果,也使学生明白了“食品安全重于山,遵纪守法责当先;有毒有害不添加,违法生产众难容”。
3.在教学过程中创新职业道德教育。
人的道德品质不是与生俱来的,良好的道德习惯与人格素质是需要培养的。职业道德教育不是简单的知识传递,而是价值观、能力和品质的培养。专业课程教师首先要用鼓励的态度对待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教学过程中通过情感的调控,帮助学生建立自尊、树立自信,确立学习目标,使学生具有食品专业意识。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所授内容不断探索新方法,培养探究意识,激发学习兴趣。食品专业学习领域课程的实践性教学内容较多,专业教师能结合课程内容特点,采用项目化教学和理实一体化等教学模式精心设计典型项目教学任务,如《微生物检测技术》有“食品中菌落总数的测定”、《食品分析》有“食品中亚硝酸盐与硝酸盐(着色剂)的测定”、《食品加工技术》有“甜面包的制作”等项目。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项目教学过程,教师充分发挥其协助引导作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每组独立制定工作计划并实施完成,培养协作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在教师的激励和引导下学习并掌握新的知识和技能,练习运用已学过的知识和技能,才能完成好教学任务。此过程有效地促进了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培养了学生的协作精神和独立工作能力,既有利于学生初步形成团队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也有助于其社会能力及综合职业能力的养成。
4.注重发挥校外实训基地的优势和作用。
道德不仅是一种规范性知识,更是一种实践能力,加强实习、实训,既是高职院校专业实习训练的需要,也是职业道德精神养成过程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高职生只有将学习和专业实践活动相结合,在工作实践中去领悟、体验和感受职业道德,才能提高对职业道德的认同,强化自己职业道德养成。组织学生到校外实训基地大型的食品企业如蒙牛乳业、可口可乐等进行实地参观、考察,请食品企业的品控、人力资源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到学校进行专题讲座,引用欧洲杯投注官网的文化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利用顶岗实习的环节,采用校企合作形式,通过工学结合,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要求学生独立承担工作,接受企业的教育、磨炼和考验。这些教学实践增强了学生对职业精神、职业规范、职业素质等的理解,有利于其养成良好职业道德习惯,且经得起用人单位的检验。
三、高职专业教学中强化职业道德教育的两点思考
1.要重视食品专业课程教师思政理论的提高。
韩愈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培养学生“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具有清晰、鲜明的是非观是高职食品专业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食品专业教师必须在职业道德规范方面言传身教,时时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爱岗敬业、严谨治学,为学生做出表率。但专业课教师因专业背景的限制,自身思政人文理论有欠缺,还需要通过各种渠道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政素养。学校也应重视对食品专业课教师思政理论的培养和提高,并给其在学习、交流等政策支持。
2.职业道德教育评价方法有待改进。
品德教育论文篇5
1.网络文化的冲击。计算机互联网的兴起在全世界形成了革命性网络文化。我国目前拥有3亿左右网民,成为世界第一网络消费大国。互联网是初中生获取资讯、了解社会、相互交流乃至表达利益诉求的重要渠道。但不可否认,网络上同时充斥着大量不健康的信息。网络的跨文化传播以其开放状态,挑战了教育工作者在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中的权威地位,各种思想文化、伦理观念、道德意识对当今初中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削弱了学校思品教育的正面效应,容易使一些学生人生价值观念变异和失范。
2.价值观多元化趋势明显这种社会环境的深刻变革对青少年一代提出巨大挑战:如何应对这些思想的碰撞,如何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广大青少年如何正确处理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关系,在推动社会发展中实现自身价值,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引。以中国梦武装青少年的头脑,使他们正确看待和平问题、贫困问题、环境保护问题、教育问题、反腐败问题等。使他们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为社会服务。积极投身进去,心理落差自然而然就消失了,使他们在得到自我认同的同时服务社会。
3.追求独立、自由的特点。在战争与革命的时代背景下形成思想;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形成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和中国梦。了解时代对青年成长、成才提出的新的、更高的要求,使他们养成自觉、自制、坚毅的个人意志特征。
二、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在学生品德形成中的作用
学校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对初中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初学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本质就在于它能根据初中德育工作的任务、目标及学生思想品德形成规律,创造一种良好的活动、交往环境和条件对学生活动交往施以正确影响,变不利为有利,化消极为积极,扶正压邪,以促使学生的思想品德沿着社会需要的方向发展,这是其他任何方面的影响不能相比的。由于社会生活非常复杂,社会影响渠道甚多,学生思想道德经常处于多种多样的内部矛盾之中,或好的影响,或坏的影响,正是这或好或坏矛盾的斗争,推动学生品德形成和发展,事实上对初中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过程,就是促进学生思想矛盾的转化过程,推动和促使他们的品德向教育者期望的方向发展。
三、当代初中生思想品德教育对策思考
1.以生为本,着眼于学生思想实际。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要从“以生为本”的新理念、新认识出发,要着眼于学生的思想实际,关心、理解、信任他们,满足他们的需求。过去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主要着眼于“管理学生”。而对于个性更加独立的当代学生而言,传统手段显然缺乏理念和思路上的创新。从“以生为本”的新理念、新认识出发,有助于满足学生不同层次的精神需求,提高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助于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形成教育和自我教育的合力。在当前建设和谐社会、和谐学校的新形势下,学校思想品德教育工作要紧跟形势,适应变化,贴近学生思想需求,让思想品德教育离学生更近。
2.因材施教,重视差异。当前国家发展形势的大好机会,通过深入开展国情教育激发全体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培养当代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同时,可以利用学生之间的价值观分歧,开展学生间的相互探讨学习,表彰愿意为祖国发展贡献的学生,对其他学生开展引导教育。
3.改变传统,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在以往的思想品德教育中,教师往往居高临下地进行道德宣讲、理论灌输,而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教师所教内容,没有选择权。当代学生有强烈的参与意识,喜欢竞争,且个性独立,他们希望被尊重,不喜欢被迫接受某种理论,老师应当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些特点,将教育的主动权尽可能下放,提倡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在日常教育和管理中教师应充当指导者的角色。
4.解决实际问题,更新教学内容。一方面,思想品德教育工作者应当将工作重点放在解决学生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上。通过真切的关怀,学生自然而然能够感受到教师的人格魅力,达到教育目的。另一方面,解决实际问题的意义还在于,思想品德教育工作者教育的首要目的应当是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力,使他们能够在今后激烈的生存竞争中获得成功,避免空洞的德育教育。
品德教育论文篇6
一、小学品德教育生活化设计的创新性价值分析
素质教育强调小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文化课不再是学习的唯一重点,高分数不再是学习的唯一目标。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及时转变思想,调整心态,引导学生体验学习过程,在自然而然的状态下形成健康的学习动机。在生活实践中将抽象的品德知识具体化是品德教育生活化的价值所在。知识源于生活,将思想道德教育渗透到日常生活中,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可以有效加强学生对良好思想品德的理解,端正小学生的价值观。结合小学生善于模仿的年龄特点,他们会在理解的基础上对生活中一些正义的行为进行模仿,使知识行动化,并以实际行动号召更多的同龄学生行动起来,正面扩散品德教育生活化的实际效应。教师应该及时了解品德教育生活化实施的规范性与科学性,把德育知识点渗透到实际生活情境之中,通过实践性任务培养学生孝敬父母、尊重长辈、勇往直前、团结友爱的道德品质,美化学生心理与人格。所以,品德教育生活化会是小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一笔宝贵财富。
二、小学品德教育生活化的实施策略
品德教育生活化与小学阶段的学习特点相吻合,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从生活中的细节中改变自己。结合自身实际教学经验,笔者认为,为实现小学生品德教育的实效性与科学性,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出发。
(一)注重生活实践,感悟德育精髓
大量的知识点共同构成了生活这一巨大的集合,对生活的留心感悟是学生德育提升的重要途径。品德教育的生活化设计,强调生活实践操作,让小学生全面参与到生活实践之中,在实践操作中把握与学习德育知识点,加速学生对知识的感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此同时,品德教育生活化符合国家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为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质量的要求,必须加强对小学生的品德教育。相较于课堂类教学,此种教学方式更加灵活,便于学生在人性化的学习模式中拉近与德育知识点的距离。例如,教师应鼓励学生多关注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及时帮助老人抬水、洗衣服、打扫卫生,与老人聊天。灵活地把可操作性强的活动作为每周末的实践类作业。让学生用日记的方式自行记录所做所感并上交教师审核。对表现出色的学生给予高度的表扬,并提供一些奖励,调动学生做好人好事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持续的实践活动中找到认同感,拥有一颗柔软的内心,对自己多一份责任,对社会多一份关爱。
(二)教师积极引导,端正学生思想
教师应该立足实际教学经验,强调优秀品德对人生的重要意义,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实践。强调品德教育的生活化是一种最为有效的品德教育形式,因为很多品德知识点都是来自于我们的日常生活,那么就需要回归到生活之中,让小学生切身去体会小学品德教育的魅力所在。例如教师应利用空闲的时间与小学生交谈,也可利用班会时间,对社会性的热点问题、道德问题展开讨论,并制作成经典案例来供学生欣赏。在班会中,为强化品德教育效果,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实现品德教育。比如在引入春晚小品《扶不扶》作为一个教学资源时,教师以“扶不扶”作为班会讨论的重要话题,让学生观看小品,在小品中感悟人性。然后,教师向学生提问,以引导学生的思维。“同学们,如果你在路上遇到一个老奶奶跌倒在地,你会不会帮忙把她扶起来?”有位同学当场回答“会”,教师对此竖起了大拇指,全班爆发热烈的掌声。所以,教师应该鼓励小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并积极引导学生做出正确的选择。在此过程中,有效端正小学生的价值取向,对小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产生积极影响。
(三)重视家庭教育,营造健康氛围
家庭教育在品德教育生活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小学生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心智不够成熟,缺乏独立的思考能力,对一切事物也充满了好奇心。而且,小学生容易受到外部人为因素及社会环境的影响,出现心理与人格上的变化。所以家长重视对孩子德育素养的培养,督促孩子在平时的生活中养成良好的习惯。比如见到长辈要行礼、主动帮助残疾人与孤寡老人、捐赠图书等。培养孩子热情好客、团结友爱和乐于助人的良好品质。
品德教育论文篇7
关键词物理课堂思品素质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道德素质教育安全素质教育
中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学方针,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根本综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并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各级各类人才奠定基础。其中关键是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目的,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任务。
提高全民族素质,分为提高整个民族的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素质和劳动技能与审美素质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也是物理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
在物理教学中的思想品德素质教育,是向学生传授正确的思想政治观点和共产主义道德规范,培养学生形成良好和完美人格的教育。具体包括政治素质教育、思想素质教育、道德素质教育、法制素质教育。思想品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是青少年个体发展的主导因素,它对学生其他方面素质的发展起着方向和动力的作用。
(一)物理课堂中的政治素质教育
政治素质教育是指爱国情怀、民族、阶级、社会、国家、国际关系等立场和态度方面的教育。
在物理课堂中我结合课本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如在讲《声现象》这一章后我就向学生们介绍天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是明清两代皇帝每年祭天和祈祷五谷丰收的地方。天坛以严谨的建筑布局、奇特的建筑构造和瑰丽的建筑装饰著称于世。特别是回音壁、三音石、圜丘三三处有非常美妙的声音现象。回音壁呈正圆形,直径65.1米,厚0.9米,墙面光洁平整,如果两人分别站在东西两侧墙根,面向北低声说话,就像听电话一样清晰。原来,墙面内圆,表面又极平滑,声波沿墙面有规则地连续反射前进,传到对方所站的地方,所以能听得很清楚;三音石是皇穹前石陛下甬道的三块石板,会产生人间私语天闻若雷的回音现象,站在第一块石板上发一声,可以很清楚地听到一声回音;站在第二块石板上发一声,能有两次的回音;站在第三块石板上,就能有三声回音。原来,围墙是正圆形,每块石板距四周墙壁距离不等,发声的位置不同,所以能听到次数不同的回音;圜丘坛在天坛南部,坛中心的圆形石板,叫天心石,站在上面高喊或发出敲击声,周围即起回音,自己听起来声音很大,好似一呼百应。这充分显示出我国古代高水平的建筑声学和建筑工艺。
再如在讲完磁现象这一节后,由磁的指南性向同学们介绍我国的古代的四大发明,使学生知道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纸张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人类现代生活时刻离不开纸张);印刷术(发展过程:手抄雕版印刷活字激光照排电脑打字);指南针(辨方向,用于航海、航空、地质堪探等);火药(用途:军事、工程建设)。使学生知道四大发明是我国劳动人民的长期劳动中集体智慧的结晶,为人类的进步世界科学技术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神六”返回后,我结合课本内容,在一次考试中出了如下一道试题:
2005年10月12日上午9时“神六”载人飞船腾空而起,飞船升空时速度不断增加,这时它受的平衡力(选填“是”或“不是”);飞船绕地飞行过程中,宇航员聂海胜和费俊龙处于失重状态,他们的质量(选填“变”或“不变”),他们惯性(选填“有”或“无”);飞船于2005年10月17日凌晨4时33分安全着陆,共绕地飞行了约76圈,飞船绕地飞行过程中以地面为参照物是的(选填“运动”或“静止”)。
从这道题中告诉同学们:中国第二艘载人飞船“神舟六号”成功着陆,标志着中国航天科技的又一次突破。这对进一步提升中国国际地位,增强中国的经济、科技、国防实力和民族团结具有重大意义。这样成功的航天项目增加了中国民众的凝聚力,让民众对国家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潜力更加充满信心。
这样从我国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成就,讲述祖国和家乡建设的发展前景及国家对青年一代的殷切期望,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增强同学们对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号召同学们为祖国和家乡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学习和奋斗。
(二)物理课堂中的思想素质教育
思想素质教育是指责任意识、思想信仰、信念追求、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处事方式、行事原则等方面的教育。
我在讲《光的传播》这一节时是以一个故事开始:一场大雪后,有父子俩走在雪地上,父亲指着前方的大树说:“孩子,你看前面的大树,我们从这走到大树前,比一比谁走的脚印更直。”儿子说:“好,爸爸,我肯定走的比你直。”当父子俩走到大树前时,儿子回头一看,他惊奇的发现他爸爸非常的直,而他自己的脚印却是弯曲的。儿子问:“爸爸,你的脚印怎么这样直?”让同学们也带着这个疑问进入课堂。
在讲完光的直线传播后,我再接着把故事讲完,爸爸说:“孩子,爸爸在前进的路上眼睛一直看着这棵大树(光的直线传播),而你是怎样的呢?”儿子回答说:“我刚才东张西望的。”
我接着告诉同学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同样要有一个目标,因为人生的目标指引着我们的生活方向,影响着我们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决定着人们一生的价值目标和生活道路。有了人生的目标我们才不会走弯路,有了人生的目标,我们才有努力和奋斗的方向,我们的一生才不会虚度。并要求同学们思考以下几个问题:人究竟为什么活着?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是什么?人应当怎样度过自己的一生?应当使自己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等等。
最后我要求同学们把自己人生的目标(可以是学期或学年的)制订好,并放入各自的《学生成长记录袋》中。
(三)物理课堂中的道德素质教育
道德素质教育是指遵守各种社会道德规范的自律品质、奉献精神、合作精神、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以及对中华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发扬。
在讲完杠杆后,我向同学们提出一个现象:当你们与父母抬重物的时候,你们的父母是把重物移向你还是他们自己呢?(因为学生是农村的孩子,基本上都有这样的经历)为什么?(为了使孩子们承受更小的力)
从这件小事情就可以看出父母亲是多么的关爱自己的孩子,当孩子病了时,我们的父母亲痛恨这个病为什么长在他们自己的身上。但父母亲的爱又岂止是这些呢?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永无止境的,可同学们,你们对自己的父母有过些许关心吗?请同学回答三个问题:1.你知道你爸妈的生日吗?2.你爸妈最喜欢吃什么?3.在你记忆中,爸妈对你所做的哪一件事而感动过?
第一个问题知道的很少,有一位同学记住了爸爸的生日,是由于爸爸的生日与他的生日只隔一天。还有一位同学记住了自己爸爸的生日是正月初一日。第二个问题知道的同样很少,同学的理由是没问过。第三个问题还是只有极个别的同学能说出来。
针对这一现状,我决定召开以“感谢父母”为主题的班会。班会课上同学们轮流发言,结果平时嘻嘻哈哈的同学们都流下了眼泪(我同样被同学的情绪所感染),并表达了自己的决心,班会课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我又趁机向同学们提出了两个要求:1、向父母说出“谢谢”。2、给自己的父母写一封感谢信。
在进行《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和《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时,我向同学们介绍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也是社会公德的基本内容之一。它涉及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保护环境不仅仅是指讲究公共卫生、美化个人生活环境等,还包括减少环境污染,维护生态平衡,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能源等广泛内容。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不多,保护环境对于可持续发展,维护子孙万代的根本利益,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在讲《光的反射》时,由课文中的文字和课堂演示:如果你在一块平面镜中看到了另一位同学的眼睛,那么,不论这个平面镜多么小,你的同学也一定会从这块平面镜中看到你的眼睛。从“你看见我,我看见你”到“你的眼中有我,我的眼中有你”,再引申到“你尊重我,我也尊重你”。告诉同学们人与人的交往要“互相尊重”。
(四)物理课堂中的法制素质教育
法律素质教育是指对相关法律的学习、理解、遵守和运用,加强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物理课堂中的安全素质教育
安全重于泰山,防范胜于救灾。在全国进行安全专项运动时,我们更应该防止事故的发生,因此为了减少此类事故的发生,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在讲述电路的短路情况时,应提醒学生注意短路时电路中的电阻很小,电流很大,超过电路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时,易引起火灾。例如1980年11月21日,美国内华达州的米高梅饭店发生的一场震惊世界的大火,死85人,伤679人,经济损失约1亿美元,起火的原因就是电线短路;1994年12月8日,新疆克拉玛依发生的悲剧,夺去了325个宝贵的生命,其中,中、小学生有288人,另有130人重伤。依据这些血的教训教育学生在连接、检修电路是,正确操作、细心谨慎,避免引起短路,防止发生火灾。
在讲解用电常识的时候,应讲述电击伤的原理,当通过人体的电流超过30ma时,会使人感到剧痛,甚至神经麻痹,呼吸困难,有生命危险;电流超过100ma时,只要很短的时间就可以使人窒息死亡。电击伤还与电流通过人体的途径有关,电流通过心脏的危险性最大。造成触电的原因多数情况是直接或间接接触带电体,因此教育学生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不用手误触各种带电的电器处、不用湿手接触开关,不在电线上晾晒衣物等。
在讲解惯性现象时,介绍行驶中的汽车和自行车刹车时,由于惯性不能立即停下来,即使是紧急刹车,也要向前运动一段距离才能停下。惯性是造成许多交通事故的原因,因此对机动车辆行驶行驶都有最高限速,骑自行车时不能骑的太快,这都是为了避免由于来不及停车而造成交通事故。
在讲解光的反射时,介绍在夜间行驶的汽车,车内开灯的话就会使车内的物体在司机的前档玻璃上成像,司机会把这个“像”当成是车前的物体,且看不清前面的路,就会容易出现交通事故。因此为了保证行车安全,汽车在夜间行驶时,车内不允许开灯。
物理学科与生活联系密切,很多内容都与安全教育有关,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材内容,运用具体事例,渗透安全教育,使学生既深刻理解了物理知识,又加强了自我防范教育,规范了日常行为,培养了安全意识,有效避免了伤害事故的发生,让安全教育从小抓起,让安全意识从小树立,让安全思想深入人心。
品德教育论文篇8
1.教育学生珍惜生命。感恩不只是对帮助自己的人心存感激之情,还应该懂得感恩父母,感恩社会,感恩自然,感恩祖国,珍惜自己的生命,知道自己的生命是父母给的,是来之不易的。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懂得珍惜自己的生命就是对父母的感恩,对大自然的感恩。父母将我们辛辛苦苦地养大成人,目的就是希望我们能够平平安安地长大成人,因此,珍惜自己的生命是对父母最好的回报。祖国和社会给予我们安全的生长环境,为我们提供健康成长的土壤、阳光、空气等自然资源,珍惜生命是对祖国和社会最好的报答。珍惜生命,指的就是远离危险的东西,不吸毒、不犯罪、不违章、不接触对自己生命有危害的东西,滋养自己的精神和气度,爱惜自己的身体。
2.培养学生学会承担责任。感恩教育不只是单独的感恩,还要懂得承担责任,因此,必须进行承担责任教育。学会感恩父母,就是要听父母的话,不让父母操心,并懂得孝敬父母。懂得感恩祖国,就是懂得为保卫祖国作出贡献,建设、报效祖国,当人民和祖国的生命和财产在安全上受到威胁的时候,一定要挺身而出,必要的时候不惜牺牲自己,这与珍惜生命并不矛盾,珍惜生命不是苟且偷安,而是相辅相成。
3.培养学生和谐相处的能力。对于大自然的感恩,要懂得保护自然,形成保护和热爱大自然的意识,和谐地与大自然中的各种生灵相处。对社会的感恩,要懂得与性格不同的人和谐相处,对阶层不同的人和文化背景不同的人要和谐相处。
二、初中感恩教育过程中必须注意的问题
1.感恩教育,需要从老师开始。教师是学生的楷模,学生对老师教学知识的接受,其实就是间接认可老师的各方面素质。因此,要进行感恩教育,老师必须先给学生做好感恩的榜样,这对老师的教学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老师在感恩教学中要明确教育目的,精心选择教学材料,精心设计教学情境,在教材中寻找和挖掘感恩教育的因素,结合社会上的一些实例,将学生的思想引导到正确的感恩学习中。老师在实际教学中要以身作则,做到言行一致,让学生的感恩意识慢慢在不断教学中形成。这样,学生不但可以从书本上学习到感恩的理论知识,还可以在周围环境中感受、效仿,受到老师潜移默化的感染和熏陶。
品德教育论文篇9
关键词: 初中 思想品德课教学 人文素质教育
现代社会强调以人为本,注重人的个性发展,这种以人为本位的人文主义社会发展观,越来越明显地改变着人们的价值观和社会行为模式。因此,为培养新世纪所需要的合格人才,必须注重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一、人文素质及人文素质教育
人文素质,是指人之所以为人的理性觉识、理论阐述和实践规范。它包括对人的立身处世的现实规范,也包括对人的精神和价值追求的理论升华,即人身上所表现出的气质、修养,主要指一个人的思想品位、道德水准、心理素质、思维方式、人际交往、人生观、价值观等个性品格。
人文素质是关于人类认识自己的学问。做人的根本在于品德修养,人文素质的培养,注重人的心灵自悟、灵魂陶冶,着眼于情感的潜移默化。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就是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目的、意义、价值,发展人性、完善人格,启发学生做一个真正的人,做一个智慧的人,做一个有修养的人。
人文素质包括四个方面:①人文知识。人文知识是人类关于人文领域的基本知识,即历史知识、文学知识、政治知识、法律知识、艺术知识、哲学知识、道德知识、语言知识等。②人文思想。人文思想是支撑人文知识的基本理论及其内在逻辑。同科学思想相比,人文思想具有很强的民族色彩、个性色彩和鲜明的意识形态特征。③人文方法。人文方法是人文思想中所蕴涵的认识方法和实践方法。人文方法表明了人文思想是如何产生和形成的。学会用人文的方法思考和解决问题,是人文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④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人文思想、人文方法产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基础,是人类文化、人类文明的真谛所在,民族精神、时代精神从根本上说都是人文精神的具体表现。人文素质是国民文化素质的集中体现。
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就是培养学生人文知识、人文思想、人文方法、人文精神,致力于用人类在漫长社会活动中所积累的智慧、精神陶冶教育学生,引导学生求真、从善、爱美,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学生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二、初中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注意点
1.确立人文素质教育的导向性。
思想品德课教学要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最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和道德品质素质,即坚持人文素质教育中的德育为首,解决培养人才的方向和立场问题。教育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是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主要内容和核心。邓小平同志曾多次指出:“要特别教育我们的下一代、下两代,一定要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共产主义理想是中国人民强大的精神支柱,正是由于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始终不渝地对共产主义理想的追求,才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辉煌胜利。当前,一些中学生虽然对中国社会的历史有所了解,但缺乏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因此,加强对初中生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2.加强针对性,突出实效性。
具体有三个方面:一要把传统美德教育放在人文素质教育的突出地位。中国的传统美德是几千年来中国人民规范行为的准则,从某种意义上讲,它至今仍深刻地影响着中华民族的人文素质。对这些准则,初中学生在社会生活和实践中易于感受,也乐于接受。例如向英雄人物学习,通过具体剖析英雄人物的人文素质作用,从传统美德的角度加以分析,学生就会感到英雄人物可亲可敬。二要加强社会公德教育。加强社会公德教育是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途径。社会公德是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基础。在我国,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是基本的社会公德。只有自觉地以社会公德规范自己、约束自己,才有可能成为道德素质较高的人。三要大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是提高学生人文素质最直接、最生动的方式。要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帮助学生认识社会、了解国情,增强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责任感。中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用自己所学的人文知识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民,就会体验到人文素质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
3.突出特殊性。
思想品德课教学与人文素质教育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二者的目标都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具有时代特征的“四有”新人。但是,思想品德课教学更多地体现出的是政治性、阶级性、民族性、现实性等,而人文素质教育则是通过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所涉及的文学、历史、艺术等知识的传授和熏陶而发挥作用,所体现的是社会性、全民性、共同性、潜在性等。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有益补充,二者相互结合、相得益彰。当前,思想品德课教学要注重利用多种形式渗透人文素质教育。例如,结合思想品德课教学举办讲座、参观访问和社会实践活动等,以拓展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人文素质教育空间。
品德教育论文篇10
近年来,我教研室把帮助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义利观作为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贯穿于思想政治课教学中。
一、从教师队伍抓起,在教学中注意“引”
首先从提高政治教师的主导意识和业务素质入手。近几年来,我们先后派教研员和多名政治教师到北京、石家庄、唐山、秦皇岛等地学习研讨,回来后对我市政治教师进行培训辅导,让外出学习的同志讲授理论知识,传授先进经验。通过培训学习,使全体政治教师认识到:在我国改革开放大潮中出现的一些贪污盗窃、走私贩毒、等丑恶现象是资产阶级义利观在社会现实生活中的反映,这些,也严重危害着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对此绝不可掉以轻心。从而提高了教师对学生进行正确义利观教育的主观能动性。
同时,我们引导教师挖掘教材,对全书进行综合归纳,把握教材中关于正确义利观教育的知识点和基本理论,并在教学中用这些基本理论有的放矢地引导教育学生,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例如:有的政治教师在讲述“个人主义”概念时,通过阐述“个人主义”产生的根源及其赖以存在的社会基础,引导学生认清了一切剥削阶级特别是资产阶级唯利是图的反动本质,从而使学生对我国改革开放中出现的不正之风有了正确认识;有的教师在授课时通过讲述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特征,引导学生认识在我们社会主义祖国,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的一致性,从而增强了学生树立正确义利观的自觉性;有的教师将初一第三课作为基础理论课,以培养学生正确义利观为根本出发点,讨论“如何从身边做起”,并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公益劳动,用正确的理论指导实践,深受群众的好评,市电视台对此进行了采访报导。
二、把握学生思想动态,注意“联”
注意把握学生思想动态,在教学中联系学生的思想表现是我们培养学生正确义利观的第二点做法。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发展,社会上出现的不正之风也刮进了学校,学生的思想也开始动荡。我们通过对十所中学的学生进行调查,发现“有钱就萧洒漂亮”、“将来只要能抓大钱就是有能耐,有没有文化无所谓”等不良倾向已在个别学生中影响很深。针对这种状况,我们列出以下专题:[1]有钱就有一切吗?[2]不义之财要不得![3]从某些大款、富翁看拜金主义。[4]不要让他人贿赂你自己。让教师在教学中诱导学生展开讨论,让学生联系社会现实和自己的思想表现展开争论,并由教师结合教材内容用正确理论对学生的争论进行综合评述和正面分析开导,从而澄清了学生的混乱思想,提高了学生对社会上某些人投机倒把、偷税漏税、缺斤少两、掺杂使假坑害消费者利益等不良现象的辨别能力,扭转了学生的错误认识。在此基础上,我们还重视学生家长对学生的影响,通过做家访与学生家长沟通思想,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紧密联系起来,从而阻止了某些学生家长“以钱奖学生”的做法,进而在学生的思想中树立起正确的义利观。
三、寓教育于活动、榜样之中,注意“渗”
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为了加深学生对共产主义义利观的认识,我们指导政治教师培养学生正确的积极的思维,配合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开展了一系列课外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发展学生的积极思维,慢慢向学生的头脑中渗透正确思想,在潜移默化中用正确理论占领学生的思想阵地。其中,开展为学生树立榜样的活动有:各校召开学习雷锋、赖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保护国家财产英勇献身事迹的报告会;召开学习徐洪刚等为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勇斗歹徒的英雄事迹报告会;举行为灾区人民义捐先进人物报告会等。与此同时,开展了学雷锋、学赖宁、学徐洪刚,为烈军属、孤寡老人和家庭有困难的同学献爱心送温暖活动。另外,还开展了参观企业、访问先进企业家活动,写调查报告,看爱国主义影视片写评感等活动,在这些活动中让学生受到教育。如北司徒中学一学生看了有关影视片在日记中写道:“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后带动大家共同富裕是国家所提倡的。但先富应靠自己的诚实劳动、合法经营,而不应见利忘义、不择手段。心狠手黑抓的钱是不义之财,要不得!我们要做共产主义接班人,只有像雷锋、赖宁、徐洪刚那样成才,才能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又如,各校活动开展后,很多中学的学生主动办板报,写报道,大力讴歌为国家、集体和他人做出积极贡献的模范人物及发生在自己身边的好人好事;还有的个体户子女回家后向父母宣传正确义利观的知识,以此教育自己的家长勤劳致富,守法经营。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文章
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品德行为的策略 2022-12-05 11:40:27
关怀教育在学生品德养成的应用 2022-10-13 09:51:33
品德教育在幼儿教育的渗透方法 2022-09-26 09:54:46
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模式与实践 2022-08-29 10:59:27
管育并重模式在班主任品德教育的应用 2022-03-15 08:42:59
品德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2022-03-11 09: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