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生活教学论文十篇-欧洲杯买球平台

时间:2023-03-29 16:22:47

品德与生活教学论文

品德与生活教学论文篇1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脑三维技术的使用,能够很好地为我们展示事物发展的历程。一棵小草的成长过程,陆地的演变,小猫的成长等等,电脑可谓无所不能。用人类肉眼无法看到的客观现象,在电脑中都能得到完美的演示,再现在学生面前。多媒体教学能够化枯燥为趣味,化静态为动态,化抽象为具体,化繁琐为简单,有效地激活了课堂教学,真正达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教学品德与社会中年级的《我从哪儿来》一课。本课的教学重点在于引导孩子感受生命的来之不易,激发孩子对父母的感激和热爱。难点在于我们是从哪儿来的。如果由老师给学生讲解从的过关斩将到妈妈的十月怀胎,应该说难于表达,学生听得也是云里雾里。要是使用视频课件给学生展示生命孕育的过程,配上适当的讲解。让学生了解受精的过程,体会的竞争,感受生命的神奇,认识到自己在生命孕育的最初阶段就是胜利者,对自己的生命感到自豪和珍惜。同时感受到母亲十月怀胎的不容易,更感受自己这个小生命给家庭带来的幸福和快乐。加上一些成长历程家庭温馨图片的呈现。这课的重难点突破就显得容易得多了。

二、借助功能因材施教

作为老师都知道,要想提高整个班级的教学质量就应该进行因材施教个别化教学。个别化教学要求根据个别学生的学习能力、兴趣、学习速度和学习风格等个人特点来安排教学,于是就有许多不同的教学计划,这就加大了教师在教学管理上的难度。就学习进度而言,需要对学生小组或个人安排不同的学习时间,完成不重复的测验等。有了cmi,计算机就成了教学管理的好帮手。通过将教学内容分解成许多教学单元,将知识分解成许多相关的知识点,计算机形象生动地逐步讲解演示,边讲边练,逐步展开,逐步深入。在教学过程中,计算机进行分析、与学生对话、交互得知学生什么地方不明白,设法多举一些例子,讲得更详细、更透彻。即使在实行集体同步教学的情况下,计算机在教学管理方面仍是大有作为的。

三、增加信息丰富课堂

品德与生活教学论文篇2

关键词:生活化 思品课教学 初探

“生活化的思想品德教学”是指:在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依据学生生理、心理、德性成长生活发展的序列,以及学生在不同的成长阶段心身发展所遇到的生活问题,以教材文本为载体,实施思想品德新课标的内涵,组织开展贴近生活的思想品德教学。即从学生的生活出发,重视学生的参与、体验、践行、思考,通过学生熟知的生活内容与形式,活化思想品德教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生活价值观,追求向正、向善、向美的生活。一方面使思想品德教学贴近生活,另一方面使学生懂得在生活中获得教育,在教育中学会生活。摒弃过去思想品德教学的教条、空洞、无趣,打破过去背文本、考文本的评价体系,建构鲜活灵动的思想品德教学与评价体系。避免过去思想品德课程学科化的倾向,追求思想品德教学的生活化。

在实施生活化思想品德教学时会出现一对矛盾,即学生生活价值观的自主建构与社会生活主流价值观引导之间的矛盾。

针对这一矛盾,我们在实施生活化思想品德教学时,要遵循几个原则:

1.整体性与发展性相结合的原则。由于生活是复杂的,德性成长是复杂的。学生所经历和学习的心理、道德、法律、国情生活内容,既有知识的科学性,也有学生在不同成长阶段所表现的发展性、复杂性。因此,在设计教学内容与形式时,既要注意知识的整合,又要关注学生不同生活阶段的不同反映,重视知识的科学发展与学生的变化成长。力争教学设计贴近学生的不同阶段的生活,具有针对性、有效性、发展性、成长性,不能为统一而机械相加、简单拼凑,导致教学形式远离学生心身发展特点和生活变化。如:初中心理健康教育闪现在在七年级到九年级的每个学期;从小学刚进初中的学生与临近初中毕业的学生无论在生理与心理、智商与情商发展方面都不尽相同。

2.传承性与生成性相结合的原则。即我们在重视从生活传承学科知识时,我们还要通过鲜活的生活和社会主流价值观引导学生生成建构新的自主价值观。不能死教书、说空话。

3.生活性与德育性相结合的原则。生活教育人。我们要使学生真正体悟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观”。用生活教育自己,用德育引导生活。

最后,在实践生活化思想品德教学时,需重视两方面的建设:

一、探究开发生活化思想品德教学的资源

1.用好教材文本中生活化资源。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现行教材文本的知识内容时时处处闪现着学生的成长生活和生活成长中所遇到的问题。如:如何与家长、同学、朋友、教师正确交往?如何调情绪做情绪的主人?如何做自己的心理医生,应对考试?如何做网络的主人,学会正确使用网络?等等。在此不一一列举。这些知识内容无不与学生生活相关。打开教材文本,这些生活资源就会映入你的眼帘。学生在体验这些生活片断时,探究知识的生成,价值观的建构。用好这些教材文本中生活化资源是我们的责任。

2.用好学生熟知的生活化资源。学生已有的知识、看法、观点拓展了教材文本的外延,补充了教材文本少有的鲜活性。如:我和家长、同学、朋友、教师的交往之道;我调控情绪的方法;我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事例;我知道的自强不息的先进人物事迹;我知道的孝敬老人的故事等等。我知道的与教材文本内容的诗词图画等等。每当学生讨论举例时,学生都会脱口而出,信手拣来,课堂气氛也随之“热闹”起来。课堂的“开放性”也随之体现。

3.用好社会中新鲜的生活化资源。思想品德课的最大特点是具有时代性。新鲜的生活资源最易引导学生建构文本知识,生成主流价值观。如:党和国家、人民战胜汶川地震生活图文、音像资源,学生观赏后,会油然生起爱党爱国爱人民的情感,会自然表达援助他人的传统美德;再如:学生看到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他们会感到祖国的伟大,产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豪情;学生看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标牌,会联想到低碳生活等等。

二、创设生活化的思想品德教学形式

1.根据思想品德教学内容选择适应学生特点、文本知识传授的形式。如:网络链接体验、小组讨论、观点辩论、参观调查、图文展示、演讲表演、案例分析、诗文欣赏、访问讲座等等。这些教学形式一要满足学生喜闻乐见,不能曲高和寡或一味附和学生;二要贴切课标文本。慎记:形式为内容服务。

品德与生活教学论文篇3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道德小品表演 教学法 有效性

“道德小品表演教学法”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师在进行道德相关章节教学时所采用的一种实践教学方法,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将道德教育教学内容与自己的关注点、兴趣点和社会热点问题相结合,自主地创作、排练、表演道德小品,并从中受到道德教育,将课本上的道德规范转化为自己的道德行为的过程。它可弱化甚至消除学生在道德说教和灌输中的抗拒心理,增强道德教学的趣味性,提高学生接受道德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对增强高校道德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有很大意义。

一、提高道德小品表演教学法有效性的意义

(一)为学生提供有效的道德实践机会。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令人信服地论证了人的认识能力的形成归根到底取决于人的实践活动。而道德认识作为认识的一种,同样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在实践中,实践主体会积极主动地甚至细心谨慎地把握自己与世界的价值关系,自我理解道德的意义,产生遵守道德规范的需要,道德因此成为一种自律而非他律的行为。所以“道德的本质是实践的,这是一种精神实践或实践的精神,实践是道德产生的最终途径和道德评价的根本标准”。[1]

根据道德与实践的关系,道德教育教学不是照本宣科地传授道德条文的过程,而是促进学生参与道德实践的过程。提高道德小品表演教学法的有效性,可以为学生提供有效的道德实践机会,促使学生在实践中理解道德的意义,形成道德自律。

(二)为学生构建有效的交往协作平台。皮亚杰认为个体道德责任的发生过程是从客观责任到主观责任的转变过程。客观责任属于他律,主观责任属于自律。而道德责任由客观责任向主观责任、由他律向自律不断转化的机制就是“交往协作”。皮亚杰认为,通过交往协作“个人把他自己个人的动机和所有人所采纳的规则加以比较,他就被引导去客观地判断别人(包括成人)的行动与命令。从这个时候起,单方面的尊重便减弱了,个人的判断便开始了,在这样的后果中,协作既压制了自我中心状态,又压制了道德实在论,因此便达到了规则的内在性。一个新的道德就跟着纯义务的道德之后出现了”。[2]也就是说,交往协作让人们真正认识和理解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应有关系及人在社会中应有之地位;获得更多的机会比照观点、开展相互评价和自我评价,学会理解别人,并为别人所理解,在相互尊重和移情式换位思考中实现道德规则的真正理解与内化,产生道德意识和责任。

根据上述理论,高校道德教育教学要从单纯讲授转变为注重开展丰富多彩的交往活动。提高道德小品表演教学法的有效性,可以有效地模拟社会交往活动,创设各种交往协作情境,因此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内化道德规范、形成道德意识和道德责任。

(三)有效地为学生开辟社会认知的途径。科尔伯格认为道德判断是决定道德行为的最根本的因素,所以一个人的道德发展体现为道德判断的发展。而道德判断又以认知为基础,包括逻辑认知(或叫做逻辑思维、智力)和社会认知,其中逻辑认知是一定道德判断发展的前提,逻辑思维发展的阶段实际上已从基本认知能力方面决定了道德判断发展可能达到的阶段的上限;但一个人达到某种智力水平并不一定意味着其道德判断也达到了相应水平,因为“一般的社会经验和社会激励是比智力因素更为重要的影响道德判断发展的另一个必要非充分条件”。[3]科尔伯格称其为角色扮演机会,认为它属于社会认知范畴,是逻辑发展阶段与道德发展阶段间的桥梁。所以,道德教育不仅要发展受教育者的逻辑认知即智力,更要让他以各种角色参与各种社会活动,提高社会认知能力。

科尔伯格还根据道德判断的结构,把道德发展分为三水平六阶段。根据这个理论,高等教育阶段的学生正处于第三水平的阶段5和阶段6。这个阶段学生的逻辑认知即智力已经达到了很高水平,已经能够从社会契约和普遍伦理原则的角度认识道德责任。由于他们一直过着校园生活,社会认知水平较低,道德教育教学急需填补这一欠缺,因而需要给学生提供各种社会认知的机会。提高道德小品表演教学法的有效性能够有效地模拟和设计各种社会活动,让学生以不同的角色认识和理解社会,增强社会认知能力,从而使道德判断发展到应有的水平和阶段。

二、道德小品表演教学法有效性弱化的原因

目前道德小品表演教学法在很多高校道德教育教学中已被经常采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导致这种教学法的有效性弱化。

(一)教师没能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在道德小品表演实践教学中,教师是发动者、组织者,他们的主导作用能否充分发挥直接关系到实践教学效果的强弱。一些学校和教师对思政课实践教学存在误解,以为实践教学就是完全让学生自己开展某种活动。因而在道德小品表演实践教学中,他们把任务布置给学生之后就不再过问了,结果学生得不到督促,遇到问题和困难时得不到指导和帮助,热情渐渐消失,导致实践教学活动无法进行下去或流于形式。部分学校和教师认为思政课实践教学完全是思政课教师的事,其他诸如学工部、校党团组织等思想政治教育部门没必要进行配合。结果,在道德小品表演实践教学中,思政课教师唱独角戏。由于思政课教师精力和时间有限,不可能在学生进行道德小品创作、排练和表演的过程中全程陪同,对学生的组织、指导、关心、鼓励和服务不到位,即教师的主导作用不能充分发挥,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低落,教学效果不理想。

(二)学生没能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无论是理论课教学还是实践课教学,学生都是教学的主体,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可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道德实践教学尤其如此。因为一个人道德责任的形成需要他在实践活动中自由发挥和自主判断,不在自由和自主条件下所形成的道德责任仍然是他律性的客观责任。正所谓“如果没有自主的判断,行为也就无道德可言”。[4]

有些教师在实施道德小品表演教学法时,从道德小品的选题、创作、排练到表演,完全贯彻自己的意志,强制性地或机械性地对学生进行操练,不给学生自由发挥和自主判断的机会,造成学生兴趣不高,甚至与教师关系紧张,实践教学的有效性大大降低。

(三)小品表演没能和校园文化建设紧密结合。“道德教育环境是健康人格和良好道德品质形成的必要条件”。[5]同理,校园的道德教育环境对大学生有着巨大的道德塑造作用,创建优良的校园道德教育环境,对强化道德教育教学效果至关重要。而校园道德教育环境就是包括物质文化环境和精神文化环境在内的校园文化环境,其中物质文化环境主要包括校园建筑、文化设施、校园绿化和美化等物质形态,精神文化环境是包括诸如学校规章制度和领导体制在内的制度文化环境和诸如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在内的观念文化环境。所以,在实施道德小品表演教学法的过程中,应该把其中的优秀成分添加到校园文化的物质形态、制度形态和观念形态中,营造优良的校园文化环境,从而进一步拓展和强化道德小品的教育作用。

有些学校的教师仅仅让学生在自己的教学班级表演道德小品,没有把一些优秀的小品表演在全校推广,没有将道德小品表演与校园文化建设紧密结合,致使小品表演的道德教育作用随着班级表演的结束而逐渐消失,弱化了道德小品表演教学法的有效性。

(四)教学评价不到位。“没有教学评价的教学活动是不完整的,也是不能可持续发展的。”[6]有些学校在实施道德小品表演教学法时,没有对教师和学生提出考核的要求和标准,教师在实践教学中的工作量无法计算,工作质量无法衡量,干好干差一个样;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态度和在道德小品创作、排练、表演中的贡献得不到科学的体现,优不奖,差不罚。结果,教师将道德小品表演的任务布置了事,学生象征性地活动一下结束,对道德教育教学没有起到太大的促进作用,道德小品表演教学法的实效性较低。

三、提高道德小品表演教学法有效性的途径

(一)建立能够统领高校思政教育各方力量的领导体制。高校道德教育是由思政课教师、班主任、辅导员、学工部和党团组织工作人员共同完成的,道德小品表演教学法的实施同样需要各种教育力量相互配合、彼此协作完成。因此要建立一个能够统领高校思政教育各方力量的领导体制,为学生的道德小品表演活动顺利开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最好是将高校学工部和团委等具有思政教育功能的部门纳入“思政课教学部门”管辖领导,因为高校思政课是对学生实施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可以让一个校领导(如书记或副书记等)统一分管所有思政教育部门,由他要求、推进思政课教学部门、校团委、学工部等相互沟通,共同制定实施道德小品表演教学法的各种规范,并组织开展活动。

(二)综合利用高校道德教育力量。在充分讨论、研究的基础上制定细则,明确思政课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学生会和团委及各系部思政教育工作者在学生道德小品表演活动中的职责、任务,使全校从事思政教育的人员能够积极参与,各负其责,相互配合。其中思政课主讲教师应该发挥主导作用,为学生确定道德小品的选题范围,向学生提出原则性的指导和具体要求,并首先在思政课堂上让学生表演;其他教育工作者起协助作用。因为思政课是我国高校必修课程,覆盖所有在校大学生,课程本身蕴含丰富而系统的道德教育内容;思政课教师一般接受过专业训练,对道德教育的目标、内容有系统而深刻的理解;道德小品表演形式的实践教学也是为了配合思政课程中的相关理论教学而实施的,所以思政课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其他教育人员难以比拟和取代的。

(三)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道德小品的内容要与学生的实际相结合。思政课教师应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弄清学生的兴趣点和关注点,并与教材中道德教育的内容相结合,在与其他部门的思政教育工作者充分研讨之后,确定道德小品的最佳选题范围。其次,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思政课教师在班级向学生提出道德小品创作和表演的各项要求之后,要和班主任、辅导员和党团组织工作人员一起,按照分工和职责指导和帮助学生创作、排练和表演,及时解决其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保持和提高学生参加活动的热情。再次,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指导学生开展道德小品表演活动时,除了原则性的错误应予以强行纠正外,其余的所谓“指导”就是协助学生、服务学生,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自主选择、自主决策、自己负责。最后,要利用当代大学生竞争意识强的特点,设计一套公平公正的选拔、竞赛和奖励机制,把优秀的道德小品推荐到各系部参加比赛,各系部比赛的优胜者参加全校的比赛。

(四)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把道德小品表演教学中涌现出的优秀成分添加到校园文化的各种形态中。例如将道德小品表演中那些好的剧本、图片、视频和先进人物的介绍等,添加到校园物质文化形态中;把活动中好的经验、做法、程序等加以制度化、纪律化,添加到校园制度文化中;把道德小品中反映出的一些道德观念加以倡导,落实到师生的观念和行动中,优化校园观念文化环境。由此创造一个领导和教师作风正派、管理严格、学习风气浓厚、人际关系融洽的工作环境;一个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习环境;一个助人为乐、互谅互让、爱护环境的生活环境等。以此促使学生在道德小品表演中接受道德教育,使道德教育力量持久化。

(五)严格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教师的评价,评价他们在活动中的工作量和工作态度。二是对学生进行评价,评价他们在道德小品表演过程中的态度、参与度和贡献,并将他们参与活动的情况与他们的思政课期末成绩挂钩,可按10%的比例计入总成绩。只有这两个方面的评价严格了,才能避免“走过场”现象的出现。为此,思政教学部要与各相关部门在共同研讨的基础上制定“关于师生参加道德小品表演实践教学的成绩评价标准”,同时要建立并畅通包括意见箱、网络、座谈会等在内的各种信息搜集和反馈渠道,使师生在活动中的出勤、指导、服务、排练、表演等情况都能及时得到反馈,根据搜集的信息,对照评价标准,对参与活动的师生进行评价,对优秀者予以表彰。

道德教育教学是一种实践性、现实性很强的教育,迫切要求改变灌输式的教育教学方式,采用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渗透式、参与式、体验式的教学方法。学生自主的道德小品表演实践教学有助于实现道德教育教学由灌输向引导转变,由说教向渗透转变,由讲授式向体验式转变,由静态向动态转变,由抽象向生动转变,能够促进道德教学的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知识体系向信仰体系转化、信仰体系向行为习惯转化。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这种教学方法,增强其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赵文静.皮亚杰的道德责任发生论及其教育意蕴[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7(3):124-127.

[2][瑞士]皮亚杰.傅统先,陆有铨译.儿童的道德判断[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4:478-479.

[3]张治忠,马纯红.皮亚杰与科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比较[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5(1):71-75.

[4][美]弗莱德·r.多尔迈.万俊人译.主体性的黄昏[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12.

[5]祖嘉合.论校园文化环境在大学生道德教育中的作用[j].北京大学学报,2002(5):146-151.

品德与生活教学论文篇4

关键词:品德与生活 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 灵活多变

小学阶段,品德与生活课程对于引领学生健康成长,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具有重大意义。在开放多元的时代,仅仅局限于教材中的知识与内容是不够的,也难以满足学生对知识的追求。也因此,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无法激起课堂涟漪,更无法将品德与生活内容活化。而只有结合教材内容,灵活采用不同的教法,突出学生主体,让学生得以参与进来,才能真正活化教学内容,活化学生的学习思维,真正让学生在品德与生活课堂中受益。

一、生活化教学,引活教学内容

所谓生活化教学,主要是指教师在教学中主要以学生熟悉的生活为背景,加工成生活化的内容,从而激活学生的已有经验。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更迫切需要生活化教学方式的融入。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品德与生活教学更贴近生活实际,也更易于被学生理解、吸收,也更能让教学内容活化,摒弃生硬化、教条化的内容。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中的《平安回家》这一课时,教师以生活化的方式教学,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平安回家》这一课的内容主要是与交通有关,主要引导学生学习交通标志和交通规则。如果教师直接以灌输方式向学生渗透,那么教学只能陷入僵局,学生只能沉闷不语,教学效果自然不佳。为此,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与交通相关的生活视频,播放的是小学生上学,过马路的各种情形。紧接着,教师利用幻灯片轮回切换播放生活中常见的交通标志,以激活学生的经验。在播放时,有学生说“你看,那个穿绿色衣服的乱闯红灯”;有学生说“那个标志我认识,意思就是要走人行道”……顿时,品德与生活课堂活跃起来。如此一来,原本生硬的交通内容变得生动活化了,学生也能主动参与起来。最为可贵的是,当学生看到熟悉的视频、交通标志,能够唤醒他们对生活中的常识认知,而教学自然也是水到渠成的。

二、讨论式教学,启发学生互动

讨论式教学,主要是指教师采用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一般而言,教师都会设计适宜讨论的问题,引导学生以小组方式进行互动交流。在设计问题或者话题时,教师不仅要以教材为依托,还必须以学生的兴趣为发散点。只有这样,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才会更高。考虑到学生的年龄较小,课堂教学一般都很难按照预设进行。为此,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还必须随时关注课堂动态,并且在发现问题时利用教师自身的智慧进行调控,确保讨论顺利进行。在学生讨论时,其实也就是对教学内容的一种拓展,因为学生会迸发出不同的思维,提出不同的观点或者看法。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中的《社区的文明》这一课时,教师采用讨论式教学,启发学生互动,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学生都生活在一定的社区当中,对于社区中的各种都非常熟悉。为此,课堂中,教师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分组讨论。老师:请讨论你发现的社区中的不文明的行为,并列举出来。此外,同学们还需要讨论这些不文明的行为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影响或者危害?学生在讨论前,需要弄明白什么是文明的行为,如此才能对比认知不文明行为,展开讨论。在课堂中,教师看到一群群小伙伴愉快地互动交流着,细数着自己所发现的不文明行为。有部分小组还发散讨论学校中出现的不文明行为;还有的小组自发讨论出解决社区不文明行为的对策。如此一来,教学内容不再局限于教材内容,学生能从讨论中得到更大的启发,从而促进自我发展。

三、表演式教学,体验学习乐趣

小学生的表演欲望非常强,都渴望展示自己不同的潜能,从而吸引别人关注的目光。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有很多内容可以改编成表演的内容。为此,教师可以大胆采用表演式教学,让学生根据对品德与生活内容的理解,以自己喜欢的表演的方式展现出来。通过这样的教法,学生既可以更好地消化所学习的内容,也可以体验到品德与生活学习的乐趣,一举两得。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中的《平安回家》这一课时,教师采用表演式教学,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本次活动的设计是在学生对交通规则有一定的了解后,为了促进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这一内容,教师引进表演活动。情景表演活动:要求学生自己组建小组,扮演过马路情景。有“行人”、有“交警”、有“司机”等角色,“交警”需要指挥交通,“行人”有部分遵守交通规则,有部分不遵守等(学生可以自主安排)。学生对于这样的表演活动非常感兴趣,于是积极投入其中,扮演角色,设计对话,突出情景内容。更为可贵的是,学生通过这样的活动,能够加深对交通的理解,从而自觉在上学路上遵守交通,保证安全。可见,活动对于学生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

总之,教法多变,灵活运用,才能让品德与生活教学“活”起来,教学内容也愈加丰富多彩。作为教师,要深入把握教材内容,科学选择不同的教法,从而不断提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王静.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教学的“三化”[j].读与写,2011,(07).

品德与生活教学论文篇5

[关键词]心理-道德教育;心育宗旨;人生幸福;心育文化

1987年,我参加修订《德育原理》教材,初步阐述了“德育与心育”关系。该教材于1989年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1990年我的硕士生连思源的学位论文选题是《心育与德育》(打印稿)。1999年我主编初中和小学生读本“心理与道德教育”共6册,河海大学出版社出版。此后我和同行朋友也分别出版了有关论著,主要的2004年沈贵鹏教授《五种心理教育模式》中论述了心理一道德教育模式,《新华文摘》2004年第20期转载。2006年崔景贵博士后研究成果《心理教育范式论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其中第六章“融合型”心理教育“以心理一道德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为范例,探讨了心理一道德教育校本课程问题。2006年我主编“心理教育・道德教育丛书”,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山大学出版社联合出版。2008年刘晓明博士后研究成果《视域融合》专门论述德育、心育融合,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10年《教育科学研究》(北京)第1期、第6期分别以“心理一道德教育”专栏形式刊发系列论文。2011年吉林市教科所启动吉林省“十二・五”重点规划课题“心理一道德教育实践模式研究”。本文拟在上述研究成果基础上,对心理一道德教育的若干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探讨。

一、心理一道德教育的实践依据与理论依据

为了提高教育自觉,我反思了自己对问题的理解,重新认识心理一道德教育的实践依据和理论依据。

1.教育实践中心育与德育的融合。在观察中小学教育实践中,我发现在心理课或其他心理教育活动中,老师往往自觉不自觉地、自然地融入了德育的内容;在道德课或其他道德教育活动中,也往往自觉不自觉地、自然地融入了心育的内容。这个现象表明,在实际的教育活动中,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有着内在联系,二者相互渗透,以致融为一体。这样的教育既非单纯的心理教育,也非单纯的道德教育,自觉不自觉地存在着以心育心,以德育德,以心育德,以德育心,即心育与德育融为一体的教育形态。这一教育事实表明,心育与德育有机融合,生成了一种新的教育形态,即心理一道德教育。

2.对心理与道德关系的理论认识。从理论上说,心理与道德的关系决定了心理品质与道德品质的关系。心理是道德品质的心理基础,道德心理是心理的一个方面。无论心理品质还是道德品质,都有其共同之处:(1)都是以客观现实为源泉;(2)都是以人脑为产生的器官;(3)都是以实践活动为产生的基础;(4)都是属于人的精神范畴。心理品质与道德品质的这些共性也就决定了心育与德育都有其共性,都属于人的精神教育。心育与德育,都可能有着内在联系和相互渗透的。这样的教育就是心理一道德教育。

3.教育与心理的关系理论。一切教育都应遵循心理发展规律与特点;一切教育都是对心理的教育与影响。乌申斯基说:“教育的主要活动是在人的心理一生理现象的领域内进行的。加里宁认为“教育就是对受教育者心理上施行一种确定的、有目的的和有系统的感化作用,以便在受教育者身上养成教育者所希望的品质。”道德教育是对德性心理施加影响,表明道德教育也就是对德性心理施加教育影响,这也就是一种心理教育。这就是在德育过程中实施了心理一道德教育。

4.教育构成的理论。完整的人的生命体结构决定了教育构成。早在上世纪初,我国近代享有国际盛誉的著名国学大师王国维1906年论教育宗旨时,就把培养“完全之人物”的“完全之教育”分为体育与心育两部分;其中心育包括智育、德育、美育。在教育理论与教育实施中,心理与道德,从而心育与德育是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的,这就是心育与德育有机融合的教育,即心理一道德教育。

5.人的学习与修养。从人心理的与道德的学习与修养角度说,也有类似的道德品质与心理品质同时学习与交叉学习的情况,即进行道德品质的学习与修养时,往往同时进行了心理品质的学习与修养;进行心理品质的学习与修养,往往也同时实现了道德品质的学习与修养。这一学习活动的事实就是心理一道德的学习与修养。

二、从心育与各育的关系理解心理一道德教育

以上从实践与理论两方面反思了心理一道德教育的根据,以下对王国维的教育思想做一些更具体的说明,认识心育与其他各育关系,以帮助我们更全面、更清晰地理解心育与德育的关系。

早在20世纪初,王国维就指出教育的宗旨“在使人为完全之人物而已。”“完全之人物”有赖“完全之教育”培养。“完全之教育”分“体育”与“心育”两部分。“完全之人物,精神与身体必不可不为调和之发达。而精神之中又分为三部:知力、感情及意志是也。”依此,“教育之事亦分为三部:智育、德育(即意志)、美育(即情育)是也。”

在王国维的“完全之教育”中提出体育与心育,依据身体与心理是“完全之人物”整体生命的两个方面。身体的与心理的相互关系决定着体育与心育的相互关系。如加里宁所说,教育对于受教育者心理上施行确定的、有目的的感化作用,在受教育者的身心上,养成教育者所希望的品质,“如培养一定的世界观、道德和人类公共生活规范,造就一定的性格和意志,习惯和兴趣,发展一定体质等等”这一论断也表明,人的生理是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心理是人的机体活动的心理基础;因此对心理施加影响,也能“发展一定的体质”。

在王国维的教育结构中,体育与心育并列;心育包括智育、德育、美育。可见这些是不同层次的概念。因此,通常很多情况下,把心育与体育、智育、德育、美育并列称“五育”是不合乎逻辑的。此外,有的德育工作文件规定德育任务内容时也列入了心育内容,有人据此认定德育包括心育,这就混淆了理论与文件的关系,或者说混淆了学理与工作部署的关系。

心育与德育比,心育外延更大;我们智育、德育、美育都包括在心育之中。这表明心育与智育、德育、美育的关系是整体与部分关系。如上所述,心理是人的各种素质的心理基础,是主体与外界联系的中介。我们实施智育,是从知的方面作用于心理的一个部分,即作用于知性心理部分。我们实施德育,是从德的方面作用于心理的一个部分,即作用于德性心理部分。我们实施美育,是从审美方面作用于心理的一个部分,即作用于美感心理部分。当然,这仅是心育与各育关系的一个方面。无论实施智、德、美任一种教育,都会直接作用于心理的某个部分或某个区域;当然心理的各个部分或各个区域是相互联系的。

心育与各育,除整体与部分关系外,还存在有一般与特殊的关系。一般指心理的整体属性,特殊则是心理的部分属性,如心理的知性(认知属性)、德性(道德属性)、美感(审美属性)。心理教育是有确定目的地提高心理机能、培育某种心理品质而直接作用于心理的相应区域的活动。

在人的素质整体中,德性素质处于核心位置,对素质发展有导向与动力作用;在教育整体中强调道德教育;因此我们更多地关注心育与德育的融合,提出心理一道德教育。这并不意味着可以不关心智育、美育。以美育而言,新世纪初我主编初中《思想品德》教材过程中,注意德育与心育结合的同时,贯串着美育,在教材内容与形式方面都力求审美化。“教材审美化,是这次编撰《思想品德》教材的重要指导思想之一:‘基于德育美学观,教材应是美的存在方式’,‘美的教材是我们的追求’”。2004年我提交心育年会的论文,题目就是《“思想品德”教材中的心理一道德教育及其审美化》。

心育与体育是并列的,心育与体育也应当、也能够有机结合。我很欣赏参与我的心育课题研究(江苏省哲社规划课题“中小学心理一道德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和教育部规划课题“学校心理教育原理与实施研究”)的试点学校――南京市第五中学的做法。五中在各科教学中都融入了心育,在体育教学中也融入了心育。他们提出了“整体融合”的心理教育,并且也承担了江苏省十五规划课题中学“整合型心理教育课程建设”的研究任务。五中教研处还编印了省十五教育规划课题成果专辑“中学整合型心理教育课程建设探索”(2002、2004打印本)我曾写过一短文,认为“体育具有身体文化、身体教育、身体锻炼等不同层面……身体教育不但为发展身体素质、强健体魄所必须,也是使心理健康、意志坚强、精神愉悦所必需的”。此外,四川省华阳中学经过多年的改革与创新,形成了“育体育人、育体育心、强体健心”的学校体育文化。这些都表明心育与体育密切相关。

基于人的德性素质在整体素质结构中的核心地位和功能,我们更多地关注心育与德育关系,通过对教育实践和理论学习,提炼出“心理一道德教育”概念,提高了教育自觉,使心育与德育融为一体的心理一道德教育从自发走向自觉。

三、心理-道德教育终极目标是为人生幸福服务

1.心理-道德教育者应具有明确的目标意识

每个教育者都应是自觉教育者。自觉教育者具有明确的目标意识。心理-道德教育目标是“优化心理机能,提升精神品质,促进人格和谐,服务人生幸福”,表明心理-道德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为人生幸福服务;人生幸福应是人的终生幸福。

这样的认识与哈佛大学泰勒・本一沙哈尔教授的论断是一致的。沙哈尔说:“我认为,生命的终极目标应该是幸福,应该高于其他所有目标的总目标”。2002年开始,沙哈尔教授第一次给哈佛大学开设关于幸福心理学课程。我国著名作家和心理咨询师毕淑敏说:“每个人的一生都应该是争取幸福的一生,都应该是让自己的幸福最大化的一生。心理学把人生幸福,当成最高的研究目标”。

每个人都有社会生活和个人生活,个人生活可分为物质生活和心理生活。人不仅生活在物质世界中,更生活在自己的心理世界中。人的幸福不仅是物质生活的幸福,更是心理世界的,或精神世界的幸福。其实享受物质生活幸福也是在心理世界中的感受。所以,幸福是人主观世界的心理感受,是快乐和意义的结合。如毕淑敏所说:“幸福并不是单纯的生理反应,而是一种快乐和意义的结合体。”“意义就是指你在整个生命过程中,你知道方向,你有你的理想,你知道所有的步骤都是在向那个方向前进。”国外有学者认为幸福有三种成分:意义、快乐与投入。我们的心理一道德教育就是要帮助人们获得人生幸福。

党的十确定了我国社会发展的目标是,2021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49年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发展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社会系统工程,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即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理想。实现人民幸福的目标是全党、全国人民为之奋斗的事业。我们心理一道德教育服务人生幸福的目标与我们社会发展的目标是一致的。心理一道德教育依据自身的性质特点,做好心育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其育心、育德功能,促进每一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特别是精神发展、精神境界的提升;精神境界提升了,幸福程度也就提升了。这是每个心理一道德教育者应有的、也是最重要的教育自觉。

2.心理教育者是人的精神关怀者

心理一道德教育者根本的教育自觉,是关怀人的精神生命,做一名自觉的精神关怀者,关怀他人的、也关怀自己的精神生活和精神发展。

人学理论认为,人是自然生命与精神生命的统一体,对人的关怀,根本上是对人的精神关怀;人生幸福根本上是精神幸福。

教育哲学认为,心理一道德教育本质上是精神教育,教育活动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文化一心理活动。关怀人的精神生命,就是关怀人的生活幸福;这就是心理一道德教育的本义!

教育者的使命,就是促进人的精神发展,提高人的精神境界;精神境界不同,幸福程度不同;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增强人生幸福感是心理教育者的天职。

当下受教育者的精神生活状况,亟需改善,亟需提高其精神生活质量,关怀其学习与生活的快乐与幸福,是现实的迫切任务!人生幸福是人整个一生的幸福,“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为了明天的幸福必须牺牲今天的幸福”等偏见以及种种教育病症剥夺了中小学生时期的人生幸福。作为精神关怀者的迫切任务,就是根据心理一道德教育的特点,在可能范围内,帮助受教育者获得精神生活幸福。

3.发挥生命潜能,成就幸福人生

心理一道德教育优化心理机能,提高精神品质,形成和谐人格,最终是为了成就幸福人生。心理一道德教育帮助人优化心理机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心理潜能。“根据美国人机能研究室的报告,人具有15种不同的自然天赋”。人的生命潜能无限,幸福没有终点。心理-道德教育帮助人不断地向着理想的目标接近,做最好的自己,享受自我实现的快乐和幸福。心理-道德教育提高了人的精神品质,也就是提高了精神境界,提高了幸福程度。心理一道德教育促进整体人格和谐发展,即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即促进人的体与智、德、美各方面潜能都得到发挥,各方面素养有机构成了健康和谐的人格,促进了人生幸福。人的心理机能优化,生命潜能充分发挥;精神生活丰富,精神健康发展;整体人格素质与各项心身素质,以及各项心身素质之间,都彼此联系、和谐发展。这一切形成了幸福人生整体结构。

4.建设校园幸福文化

校园文化与学校文化略有区别。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与欧洲杯投注官网的文化、军营文化等相对应。校园文化是具体学校的特色学校文化。很高兴地获知唐山市专门成立了“幸福教育研究会”;唐山市四十九中开展了“学校幸福文化建设”的研究,这一课题由东北师范大学刘晓明教授指导。我感到很幸运,这次到唐山来参加全国第十届心理一道德教育高层论坛,可以直接学习唐山的幸福文化。校园幸福文化是整个幸福文化的一个部分。校园幸福文化具有陶冶德、育美功能、益智功能、健体功能;直接、间接地促进人生幸福。

心育文化建设应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部分。2012年11月8日,我给四川宜宾市三中的心育老师梁岗的邮件提到,“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我以为心育文化应是其重要内容。”建设幸福校园文化,应包括心育文化建设,包括心理一道德教育建设。通过幸福校园文化建设,包括心育文化建设,把学校办成师生快乐的精神家园。校园文化建设,有广泛的内容,包括办学思想、物质环境建设、校训与校风建设、课程建设、社团组织建设、课外教育活动、各种规章制度等。心育文化建设是整体的学校文化的组成部分,除上述各项内容外,还应包括班级文化建设、班级心育文化建设。心育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目标是一致的,是育心育人,促进人生幸福;心育文化与整个校园文化应是和谐一致、相互促进的。

校园文化的内容很丰富,就我看过的学校做一些简单介绍:如江苏省江阴的华士实验小学。华士的校风是师生“同心同行同乐”;与此相关的教风是“师生结伴成长”,学风是“我们欢笑,我们创造”。这就是幸福校园文化。各种校园节庆文化让师生在欢乐中成长。无锡市荣巷中心小学最典型,学生和老师共同确定了一年12个校节:音乐节、废品艺术节、节水节、少儿科技节、篮球节、护鸟节、友谊节、童话节、小鬼当家节、书香节、野外求生节、风筝节。我参加过该校个别的校节活动。我了解到该校形成了特有的极具时代精神、富含生态伦理、促进现代人快乐成长的校园节庆文化系列。学校还制作了“七彩节日”的年历,设计美观,是师生最喜爱的年历,也是师生享受学习的年历。我们要探寻中国自己的心育之道;学校心育文化建设也考虑本土化特点。我们的心育专委会曾在淮安举行过年会,我们参观了一个专科学校的心育活动场所。该场所占了一座楼整个一层的面积,我非常赞赏心理活动室对师生开放,但我更赞赏的是他们也对农民开放,我们国家大多是农民啊!我们的心理教育是发展性心理教育。为了适合发展性心理教育和国人的文化心理现状,学校心理咨询不一定都要挂上“心理咨询室”的牌子。有的学校咨询室挂的牌子是“阳光小屋”,有的借自己学校某特级教师名字,挂上“某某老师谈心室”的牌子。有的学校心理教育活动场所称“快乐心灵家园”。南京市卫岗小学建了一个“快乐小屋”,既有心理咨询,又有各类心理游戏活动。为了不让学生误以为到快乐小屋求询就是心理有毛病,学校一开始就专门找了同学们公认的好的学生干部到快乐小屋里去做客谈心。南京市龙江小学从2009年开始,坚持“乐活”校园文化建设,孩子们、老师们在乐活校园里快乐生活、快乐学习、快乐成长。师生们在共同建设“乐活”校园文化中充分发挥了创造性,例如:成立了“乐活族联盟”;创作了人见人爱的卡通形象“乐活小精灵”(学校吉祥物);创作了“乐活”校标;制定了便于操作的“乐活宣言”;以“乐活”精神建设班级文化;提出“快乐生活每一天,快乐生活每一个”的口号;倡导“乐活课堂”,“让课堂乐起来,让思维活起来”;创办了“乐活教育”的刊物《乐活文苑》、《乐活教育研究》等;举办各种“乐活龙江节日”:“乐活”龙江游戏节、“乐活”生态节、“乐活”体育节、“乐活”读书节等;师生共建了“乐活校园环境”,以景点四为例,有春华园、夏韵园、秋实园、冬沁园。这是多么阳光的校园!多么智慧的创造!多么快乐的学园!多么幸福的家园!

人生幸福应是从幼年到老年整个一生的幸福。现实生活中,不太可能都能做到。从学校教育说,我们应关注儿童青少年学生的幸福。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应当为人的一生幸福奠定基础。当然学生阶段幸福不一定保证一生都幸福,但却是人生重要阶段,应当让孩子们享受学校生活,在快乐中成长。朱永新教授倡导“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这就是毕淑敏所说的“不要丧失了对过程的幸福”。然而当下,“我们的学校中存在着‘现代教育病’,其病症表现在多方面,主要是‘分数主义’、‘升学主义’、‘锦标主义’、‘状元崇拜’等”。“各种教育病症的危害表现在多方面,都是违背教育目标的,是折磨、摧残、误导学生的,是不同形式的反教育。”致使中小学生感到“压力山大”,心理负担太重!我们的心育文化建设需高度重视,为解放儿童,还孩子童年幸福,尽自己的努力。

品德与生活教学论文篇6

【关键词】小学品德课 教学活动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124-01

活动是教育阶段最为重要的形式,是连接教与学的桥梁和纽带。小学品德课程是小学教育阶段尤为关注的课程,这就需要开展各种品德教学活动,使品德教育成为感化小学生心灵,培养小学生丰富情感,端正小学生价值取向,端正学习态度的有效教育途径。那么如何使小学品德课成为小学生乐于接受、积极参与、能动性强的课程呢,这就需要小学品德教师基于品德发展的现状以及教育趋势,以理论促实践,以实践丰厚理论,采取多样化的品德教学途径极大性调动小学生的参与激情,最终使小学生品德课程教学活动充满生机。

一、创建和谐的品德活动氛围促学生的自主参与性

基于对儿童的身心成长特点探究,发现儿童在自由的、没有约束的氛围内,能够心情愉悦地主动性追求认知和学习。课堂是链接教与学的桥梁,是学生进行求学认知的主阵地,更是开展品德教学活动的空间,它的教学建构、开展模式、活动场景等如何运作,直接关系着学生对于品德教学活动是否乐于接受、主动性参与、热情迸发,更关系着品德教学目标是否能够直接有效实现。因此,这就需要小学品德教师突破原有的教学方法,以现代教育教学方法与教学活动相结合,利用现代教育教学方法的优点为小学品德教学活动开拓教学思维空间和余地,最重要的是以现代教育教学方法为主要教学模式去创建宽松、活跃和和谐的教学活动氛围,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体,愿意去参与品德教学活动。

例如:在进行《我是中国人》的品德教学活动中,教师打乱以往整齐的课堂桌椅形式,让学生们把桌椅围成两个大半圆圈形式组成两个a和b学习队,教师向学生提问“从哪些方面看出我是中国人”,请ab两队的学生进行自由性讨论和发言10分钟,而后教师让两队分别选出5名代表成员进行发言。这样的学习氛围极大地考虑了学生学习和感情需求,学生们开心地配合教师进行品德教学活动,并热烈参与“我是中国人”的主题讨论中,以往不敢发言的学生都变得积极主动性的参与,而以往积极主动的学生变得更加善辩。最后双方分别派出5名代表,从外形、饮食、生活习惯和文化等方面进行了回答。值得注意的是双方互为竞争对手,你追我赶地争先恐后回答,并以每次能够回答得多而为自己喝彩。通过这样的小学品德教学氛围的建构,极大地迎合了小学生身心成长和学习特点,极大地把小学生的求知欲和好胜心调动起来,敢于反驳、敢于提出自我观点,从而使品德课程深入人心,也培养了小学生高尚的品德,使爱国、爱集体、爱家思想融化为学生的一种素养。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品德课外活动促学生乐于参与性

从诸多的品德课外教学活动来看,故事品德教学活动最为普及也最为有教育功效,开展故事观后感活动可以诱发道德情感,促使学生乐于参与品德教学活动。无论是讲故事还是看故事形式都能够引起小学生对故事内容情节和人物情感共鸣,进而在情感上会受到感染形成一种反思,最终会使自己的思想认知得到一定程度的升华。这就需要小学品德教师采用讲故事或者看故事的形式,以满足小学生身心成长的特点和需求,特别是教师选取一些内涵深刻,富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去感化学生心灵,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从而形成一种教育方式促使学生能够分辨是非、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规范自己的言行。教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多媒体为教学手段,成为小学生开阔其视野的平台,借助于这个教学手段小学生通过接触与自己生活紧密相关的事件,从而在思想受到触动和启发,与自身的言行形成参照和对比,最终在思想上获得新的认知。

例如:在进行《诚实守信》的品德教学活动中时,教师以观看故事的形式展开教学活动。教师利用多媒体视频把社会上一些学生日常生活中熟悉的有失诚实守信的小故事给予学生们观看,让学生们明白不诚实守信的行为对社会、对他人和对自己造成的不良性后果,而后让学生针对故事中的不诚实守信行为应该怎么去纠正从而形成好的影响。由于这些小故事就发生在学生的身边,很容易地挑动其学生的情绪,学生们热情高涨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而且这些意见和建议富有建设性打动了大多数学生的心声。通过这样的故事性品德教学活动,小学生在故事中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并根据故事中的人物性格以及情节对自己形成相应的映射,对于正确的言行会认同并继续坚持,而错误的言行会反思不当之处并寻求正确的解决问题办法,使小学生在思想上能够深化认识,在行动上给予激励或者纠正,最终使小学品德课程富有成效达到了教育教学的目的。

三、结语

如何以“活”导“动”,提高小学生参与品德课程的积极性,发挥小学品德的教化作用,为其他教学活动奠定思想根基,这就需要众多品德教学工作中扎根于品德教学活动的实践,以实践促教学,以教学促教育,从而使小学品德课程成为品德教育的前言阵地,成为小学生品德素养培育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品德与生活教学论文篇7

关键词:思想品德教育话语;话语传播;网络话语;中学

话语作为一种有声的文化符号,在思想传播中扮演着“文化神经”的重要角色。话语理论是教育理论的重要分支,对于教育学科建设意义重大,关系到各国意识形态安全。网络时代的到来,使得世界各国更加重视对话语的研究。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变革期,复杂的社会环境尤其是网络环境急切需要正确思想的引导和净化。作为中国特色的话语理论,思想品德教育话语是适应时代需要的重要产物,是提高思想品德教育实效性的必然要求。新形势下推动网络与中学思想品德教育话语的耦合,形成区别于传统的网络思想品德教育新话语体系,对于思想品德教育理论进校园、进网络,提升网络思想品德教育的实效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网络时代中学思想品德教育话语的传播困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思想品德教育话语在理论建设、实践运用等方面取得了诸多成果,中学思想品德教育话语已经成为思想品德教育学科建设的重要领域。网络时代的到来冲击了传统的中学思想品德教育话语,中学网络思想品德教育话语体系的建构成为现实的必然选择。然而,从实际观察中不难发现,网络与中学思想品德教育话语仍面临着一系列耦合困境,集中表现在语境差异、话语权转换和意识形态冲击等方面。(一)语境的差异影响了中学思想品德教育内容的传播。网络话语作为网络社会新兴的语言,有着随意性、口语化、生活化以及更新速度快等特点,适应了偏好个性追求的学生需要。而传统的思想品德教育话语由于学科性质的要求,一般来讲遣词严肃、用语规范,即使到了网络环境中,这种话语的表达方式也没有发生根本性的转变。此外,传统中学思想品德教育的话语在表达现实社会问题方面能力较弱,接地气不足,不像网络话语那样总是在第一时间捕捉并传递最新社会动态。这说明,教育工作者对网络时代的中学政治生态变化不甚敏感,对网络语境学生接受的心理缺乏必要的了解,进而使得思想品德教育话语体系在深受网络文化影响的学生面前缺乏针对性和可读性。(二)网络媒介转换了传统思想品德教育的话语权。一是思想品德教育的话语主体趋向模糊。在传统的教育环境中,教育者完全掌握着话语优先权,语境中的主体和客体地位分明。而网络时代则不同,人人都可能成为信息的拥有者和传播者,在一定程度上模糊了传统语境中的话语主体。二是传统思想品德教育的话语表达严肃有加,活泼不足。而网络语言简洁明了、个性张扬、灵活多变,话语表达的不同也会影响思想品德教育的传播力。三是思想品德教育的话语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网络教育理念的逐渐生成,势必会引发一场教育领域的大变革。如何在网络教育环境中形成与传统思想品德教育体系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网络思想品德教育体系,如何在网络思想品德教育中形成兼顾传统和网络特性的新的话语体系,发现和掌握网络思想品德教育传播规律,将是网络思想品德教育面临的又一个难题。(三)““西强我弱”的国际舆论格局冲击着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目前,各中学都建立了校园网站,教学也进入多媒体和“慕课”时代。但是,思想品德教育的话语体系在多媒体运用的形态、传播能力和渗透性方面,我国与西方国家还有距离。西方国家凭借其网络技术优势,在虚拟空间中有意或无意地向我国传播着他们的文化,中学更是西方国家重点关注的地方,新一轮的话语争夺战正在网络世界中展开,这就使得中学思想品德教育话语体系不仅面临着西方网络话语的冲击,而且对于学生而言也增加了其价值判断难度。因此,面对网络时代西方话语的挑战,如何加速提升中学思想品德教育传播力,争取网络话语主导权,在当下显得十分迫切。

二、中学网络思想品德教育话语困境的消解原则

基于现实和学科要求重新审视网络思想品德教育话语的变化,必须切实把握思想品德教育的基本规律,从思想品德教育话语的阶级本质、服务对象以及自身强化等方面反思其困境的消解原则。(一)政治服务性原则。作为思想品德教育的主阵地,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重任。说过:“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1]。要确保思想品德教育资源的政治服务性,起到引领网络社会风向标的作用,就要正确发挥主流意识形态在中学传播中的政治导向作用。各中学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建立和优化思想品德教育网站,探索和研究网络时代中学思想品德教育的传播规律,用健康向上的思想文化充实网络媒体,真正把校园网打造成为思想品德教育的主阵地、传播主流意识形态的主战场、筑牢中学思想品德教育的话语平台。此外,要使主流意识形态成为校园网络舆论的主导者,还必须处理好传统思想品德教育话语与网络话语的转换关系。(二)大众化原则。思想品德教育大众化,不仅是党的传统,也是党一贯倡导的。网络话语传播的特殊性,将对传统思想品德教育话语体系的大众化提出更高要求。思想品德教育话语体系要在网上有声,就要求教育者必须深入了解学生生活,善于与学生交友,掌握网络时代学生的话语习惯。只有在实施教育中将思想品德教育的理论话语通俗化,通俗化的话语网络化,网络化的话语生活化,才能打牢中学网络思想品德教育话语体系的根基,才能彰显出思想品德教育话语体系的固有魅力。同时,教育工作者还应充分利用网络与学生在线交流、恳谈。这种方式既能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又便于主管部门对学生中出现的不良言论进行及时纠正。(三)兼容性原则。网络环境的开放性决定了网络条件下中学思想品德教育话语体系建设的兼容性。网络时代各种流派、各种意识形态齐聚在网络世界中,竞相发出自己的声音,力求引导网络舆情。思想政治工作者应顺应时代潮流,立足网络环境,了解学生时尚话语、网络话语、非主流话语,加强对网络话语文化的研究,同时要大胆汲取网络健康话语,创新网络思想品德教育话语体系,打造中学网络思想品德教育话语体系建设新环境。同时,网络思想品德教育话语创新还要树立民族意识和全球意识。话语资源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我国的网络思想品德教育话语体系,一方面,要大力汲取中华语言文化的精华,学会用中国文化讲好思想品德教育的大道理;另一方面要用世界眼光对国外网络条件下思想品德教育话语体系进行研究,借鉴其成功的经验和做法,学会用世界语言讲好中国故事。

品德与生活教学论文篇8

目前,在小学教学中,《品德与社会》学科不被学校、家长重视,有些老师也是占用,拿来上语文或数学,根本没有注重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建设。因此,我们的国家,不难发现少年犯罪率不断上升,作为这门学科的老师,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教师要反思自己是否教学到位,研究如何上好这门学科,使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那么,如何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质量呢?以我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喜欢《品德与社会》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们如果喜欢《品德与社会》课,那么我们的教学质量就会有所提高。激发学生兴趣要从备课开始,在备课的时候应该查阅大量的美德故事资料,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配上画面、文字、解说、评论等,把一节节容易流于形式的空洞说教的品德课以学生们喜闻乐见的形式生动呈现出来,并引导他们积极参加讨论评价,“弘扬真善美,鞭挞假丑恶”,以主流价值观正能量去感染熏陶学生,让他们乐于学习,主动学习,积极讨论,认真践行。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一点不错,当孩子们真正以上思想品德课为莫大乐趣,那么我们的德育教育也就落到了实处。

二、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陶行知先生提出了:“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只要《品德与社会》的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生活,那么,真实的现实生活就会成为学生最好的学习内容。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儿童自身的生活经历和生活经验,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就要让课本中的内容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为学生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使每个小学生真正参与其中,并通过自己的认知、判断、评价建立良好的是非观念,知道什么是能够做的事,什么是不可以做的事,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看一些视频或讲一些真实的故事,让学生讲出这些事情是否正确,换做是自己应该怎么做等。让学生真实地感受优秀的品质和恶劣的品质有什么不同。同时还要让学生接触真实生活的鲜活事例,体验社会生活和将要经历的人生。之所以要重视《品德与社会》课程教育,是因为这门课对学生的一生有很大影响。我们必须做的事情是,通过研究找出最有效的教学方法,给学生更好、更实际的品德教育,为学生一生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组织讨论、学会交流。

讨论是最常用的学生学习、交流活动形式,可以是小组的,也可以是全班的;可以是随机的,也可以是专门安排的。讨论活动能使学生有机会运用多种方法表达自己的感受、想法,展示自己的成果,分享交流,锻炼表达能力等。在《品德与社会》课上的讨论,教师应当有计划,有目的的组织,防止形式上的讨论。

《品德与社会》课上能找到许多让学生参与讨论的切入点。讨论,是提高该门学科教学质量的方法之一,在教学时,要合理的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学会交流,掌握学习方法。《品德与社会》与 “思想品德”课和“社会”课相比较,有一些突出的特点:

一是以育人为本,重在学生文明行为习惯、良好道德品质和健康的社会性发展的培养,目的是把学生培养成为热爱生活、乐于探究、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性发展的好学生。二是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组织、安排教学内容和要求,努力克服成人化倾向。三是倡导学生的主动参与,通过学生的体验、参与和实践,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培养道德情感,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避免简单说教。四是突出综合性,强调活动性。在该课程的具体教学实践中,我总结出了“三活”。即师生关系平等鲜活,教育内容贴近生活,教学途径多样灵活。

四、注重实践,发展学生能力。

“活动性、开放性和生活性”是《品德与社会》课的三个特点。所以,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教师应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学生的个性发展,也不能依靠知识的灌输和道德的说教来实现,因为,教师再精彩的讲授,也不能直接转化为学生个性发展的结果,而必须通过学生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建构。在儿童与各种社会因素的交互作用过程中,他们丰富了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获得了新知,提高了能力,在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理解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基本的道德观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五、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品德与生活教学论文篇9

转变品德课教育思想理念,有利于素质教育落到实处。素质教育最根本的一点就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如果仍然按照应试教育的传统思想去认识品德课,就会停留在以升学考试的科目作为学校教育科目设置的依据的层面上。即使形式上有这一类课程,但在实施时其课时安排也会让位于语、数、外这类考试课程而大打折扣,教学活动的组织、教学效果的测评很难避免应付的结局。树立关于品德课作用、地位的科学认识观,不仅对于落实素质教育,而且将为推进品德课堂教学安排、教育评价的一系列深入改革打开一道探索之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认识学生品德个性成长特点,为创新人才培养打下基础。依据个性心理学原理,每一个学生由于生理发育和家庭环境等影响的复杂性,其身心特点和认识觉悟、接受能力都有着很大的不同。同时,由于品德是个体对世界事物包含自身在内认识所表现出的稳定心理倾向,因此,认真研究学生个性成长特点,改变单纯从整齐划一的教学计划安排出发,尊重个性发展的差异,遵循因材施教的理念,为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打下基础,回答“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钱学森之问”将发挥积极的探索作用。

探讨品德课堂活动组织规律,形成教育方式多样化和有效性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属于建立在儿童生活基础上的一门综合课程,这一性质就决定了课堂教学的基本途径应该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来完成。通过探讨品德课堂活动组织的规律,有利于教师针对不同学生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内容、检测评价标准和方式,在学生喜闻乐见教学过程中逐渐将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品德教育、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历史和地理教育、国情教育以及环境教育有机地融为一体,为学生成长为富有爱心、社会责任感强和良好品德行为习惯的现代公民奠定基础。这对于目前不少学校缺少经过相应的专业训练、担负着繁重的行政管理工作、兼任该课程教学而导致无法集中精力深入备课的教师来说,具有优化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提升教育教学效果有着突出的现实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近年来国内有关个性教育文章日渐增多,大多数集中在指陈应试教育整齐划一的教育方式对学生个性培养的不利影响而产生的各种问题层面上,虽然其中也有一些论者提出了改革课堂教学要求,却在针对小学生进行品德教育中如何开展有效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几乎很少涉及。比如,吴晋熙《实施个性教育的探索与实践》(2011年第2期《当代教育科学》)虽然提出了如何进行个性教育问题,但是,由于将其置于同延伸到课后的活动与拓展和管理与文化一类的问题等而观之,使得有关课堂教育过程中怎样开展个性培养的讨论并未深入。张志瑞《素质教育应是个性生教育》(教育与管理 2012年第1期(总第135期)依据“加强素质教育,努力建设有利于创新型科技人才生成的教育培养体系。”和2oo1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这一精神,指出实施个性培养教育就是要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也就是我们所强调的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之达到“小以小成,大以大成”的教育目标。不过作者仅仅立足于不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现象一般化的叙述之中,未能论及课堂活动如何开展学生个性培养问题。赖香恒《个性化教学让课堂更高效》(师道・教研2012年第9期)一文,认识到了传统教育重功利轻发展、重共性轻个性、重传承轻创新,人的个性没有得到发展创新就无法实现这一弊端,并将个性教育就是要强调主体性、独特性和创新性,个性化教学是以个性教育为理论支撑。通过教师个性化的教学手段营造个性化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方式的形成,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更好地实现课堂教学三维目标,提高课堂教学效能这一认识高度应是有新意的。然而,随后的分析仅有“个性化课堂训练”和“个性化评价激励教学活动”一些论述,却着力于“尊重教师个性化,制定教学高目标”的阐释。

在西方发达国家尤其注意学生个性培养教育,美国是这一教育理论提出和实践的代表者。自20世纪80年代起,美国全国性教育联盟、品格教育协会、伦理与品格促进中心先后成立推广“学生品格教育”,到80年末,有44个州开展这一教育活动。在他们提出的有关学生良好品格或品德内容要点有“诚实、尊重、平等、守法、友爱、责任、做最好”等,其中多数都与培养学生个性品质直接相关。国内也有不少学者也关注美国的这一教育活动。伍先禄《国外个性教育理念与实践对我国创新教育的借鉴意义》(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年第23期)一文中,作者以美国为例,对中国和外国个性教育的教育观基础做了分析,指出建立在个人主义政治教育思潮之上的美国,其个性教育的出发点是个人独立性、创造性,强调个人自由发展,不受或少受社会、政治和宗教势力的限制,而中国对“个人主义”乃至与“个性”沾边的都视作是一个贬义词。在文章最后部分对我国教育改革“启示”论述时,以老师布置作文《春天》,大家都在赞美春天而另一个孩子则认为春天不好,被老师批以“胡思乱想”的例子,指出“我们的孩子从小就浸淫在这种顽固的思想中,深受其害,创造的勇气,思维的个性不知不觉被老师们的标准答案,教学大纲的统一性要求等消磨了。”这一问题的实质所在。只是没能具体论述有关课堂教学中个性培养的老师如何做才能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健康顺利成长。

综上所述,开展以小学生为对象、品德课堂学生活动教学组织为载体,立足于个性心理学和现代教育学所提供的基本科学原理,探讨如何从品德教育的指导思想、教学内容到教学检测等多个角度实施素质教育,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既有现实需要、也有一定的理论依据,因而是有新意的学术研究活动。

三、研究目标

通过探讨在小学品德课堂学生活动中,如何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认真思考、积极探索的学习主体性,实现品德课堂对于培育学生勇于创新的初步意识,促进认知、情感、能力等方面协调发展发挥更有效的作用。

品德与生活教学论文篇10

一、思想品德课教学应是学校德育管理的重要成员

1.制定思想品德课教育教学计划。在开学初,学校德育领导小组召开政教主任、班主任、团总支书记、思品教师联席会议,根据思品课《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思想品德课的课程内容,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和学校本学期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中心,制定教育教学计划。计划包括:本学期德育工作的重点和中心;思想品德课哪些内容作为本学期德育工作的主要内容;思想品德课怎样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地进行教学,向学生提出哪些行为要求;思品课教师、班主任、共青团组织,共同开展哪些教育活动?内容、形式、目的是什么?谁牵头组织?等。这种教育教学管理体制,有利于发挥思想思品课在学校德育中的主渠道作用,有利于学校整个德育工作的开展。

2.学校德育领导小组负责监督教育教学计划的实施,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共同搞好学校德育工作。

二、思品课教学应重视学生道德情感的激发和培养

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道德情感培养,实施情感教育必须着眼于教学整体效益的提高,并站在教育目标的高度上来认识其意义和价值。在教学中对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和教育应是教师有目的地依据《课程标准》、教材,通过一定的教育教学手段,使学生产生和形成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各种道德情感,并使之养成稳定、良好的情感品质的教育过程。一堂好的思想品德课应当以促进学生知、情、意、行协调发展,达到教学整体的效益为目的,并力图体现道德情感教育的价值,对学生道德情感进行定向培养。

第一,贯彻“知”“情”互动原理。在培养学生道德情感时,认知目标与情感目标可互为实现的手段,也就是达到我们常说的“情理交融”的教学效果。

第二,充分发挥道德情境的效应。学生的道德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设置具有教育意义的道德情境,能有效地使学生“触景生情”。

第三,启发学生自主体验,多方感受。在教学中,使学生多方体验和感受,才能为其道德情感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提供契机。

第四,注重教师情感的主导作用。

三、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教学与课外教育活动相结合

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教学与课外教育活动相结合的教学结构形式,是把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教学与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社会调查、参观访问、撰写小论文、专题讲演会、英模报告会等实践教育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地对学生进行“知行统一”教育的教学结构形式。

1.组织学生搞社会调查,参加社会实践。教师组织学生到社会做调查,是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能力,培养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在思想政治课授课之前或授课之后,师生坚持向社会做调查,了解社会生活实际。把调查上来的材料运用于课堂,进行理论联系实际教学,这样做有利于教师讲清知识理论,学生弄懂理论知识,同时培养了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及参加社会实践的能力。

2.组织学生撰写政治小论文,召开小论文宣读会。学生撰写政治小论文,是促进学生知识、能力、觉悟三统一的重要一环。学生撰写政治小论文和宣读小论文的过程,就是学生运用思想政治课学到的理论、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写作及表达能力。

3.上好思想品德活动课。思想政治活动课是德育的一种教育活动形式,它是围绕思想政治课的有关内容或在思想政治课的理论、观点指导下开展的教育活动。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在学校德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必须在搞好课堂教学的同时,适当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富有教育性的活动,如主题班会、讲演会、辩论会、汇报会、知识竞赛等活动。

四、建立适应新课程的新型思想品德课综合评定制度

对思想品德课进行整体改革,充分发挥其在学校德育中的主渠道作用,不仅要在教材内容、教学管理体制、课堂教学结构、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而且,最重要的是必须在考试方法上进行改革,打破单一笔试、一张考卷定成绩的考试制度。

1.理论知识考试评定。把每个学生期末考试分数作为一学期思品科的理论知识成绩,然后根据这个成绩做质量评价,90分以上为优,70分―89分为良,60分―69分为及格,59分以下为不及格。

2.行为表现考核评定。由思想品德课教师、班主任、班长、团书记、学生会干部组成评委会,根据行为要求及《成长守则》、《文明礼仪教程》等内容,制定行为表现考核标准。采取自评、互评、小组评、最后评委会总评的办法,给学生评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个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