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智慧范文10篇-欧洲杯买球平台

时间:2022-07-26 05:16:03 欧洲杯买球平台的版权声明

教学智慧

教学智慧范文篇1

关键词:智慧教育;高校;教学改革

我国高校教学改革,一方面面临着教育质量优化、自我发展革新的客观需求;另一方面面临着智慧教育环境带来的新挑战。而人才培养作为高校教育的关键环节,是我国高校发挥办学特色、实现全面发展的根本。特别是在智慧教育等新兴技术发展的影响下,如何有效培养新时代人才,正确发挥智慧教育的优势,促进学生综合发展,使其可始终充满想象力、求知欲及好奇心,是高校教学改革应思考的问题。

1智慧教育基本概念与特点

1.1智慧教育基本概念

所谓智慧,即生物以神经器官为物质基础,探索、思考与分析真理的高级综合能力。于中文语境下,智慧是可以正确、快速且灵活认知事物并解决问题的重要能力。而智慧水平与知识掌握多少正相关,知识涵盖技巧、认知与经验等要素,是指导具体决策与行为的结构性信息,能够通过学习获得。通过智慧对知识进行充分整合,要通过体验与经历来实现,所以具有较强洞察力,可预估事物发展走向,从而提前做出决策与行为。智慧教育即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教育管理、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过程。高校以智慧教育为依托进行教学改革,有助于切实提升教育效益与质量,是培育新时代创新型人才,促进教育事业跨越式发展和进步的必由之路。

1.2智慧教育主要特点

智慧教育具有三大鲜明特点,具体表现在技术、资源与教学层面。首先,技术特点。智慧教育以智慧校园为依托,技术方面的特点可基于微观及宏观两个维度展开探讨。基于微观维度,具体表现利用智慧教育设备营造学习环境,借助诸多平台获取学生学习特点,针对教师教学及学生学习展开全程记录和跟踪,同时对于学习关键展开全面感知与及时调节。基于宏观维度,通过智慧校园构建的顶层设计与诸多网络的深度结合,针对各项应用、业务流程与数据加以整合。其次,资源特点。智慧教育始终贯彻共享与开放的先进思想,借助新技术在教育中的运用,促进教育资源共享与共建,让资源建设真正呈现出新特点。最后,教学特点。在新一轮智慧教育发展进程中,教育和学习打破了传统时空束缚,不再局限于课堂教育空间与时间。智慧教育在知识讲解过程中,也引导学生们利用智能化手段进行学习,教育资源可被学生随时储存与捕获,大量教育资源均可被实时获取,进而实现开放性、动态化与灵活性的课堂教育。

2智慧教育环境下高校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高校人才培养触及教学改革工作的诸多层面,特别在智慧教育发展的环境下,如何在教育关键环节中获得实质性突破及创新是重点所在。智慧教育是新时代背景下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集中表现,其要求教学全方位与多维度的转变以往教育模式,使传统教育向均衡化与个性化方向不断前进。与此同时,牢抓新一轮产业变革与科技革命机遇,最大程度满足当今社会经济发展诉求的新时代人才,获得新一轮产业变革与科技革命胜利的核心点。智慧教育环境下,高校教学改革工作对于人才强国及科教兴国等战略的推进具有直接影响。智慧教育的不断发展,为高校教学改革实施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及新背景,所以在智慧教育环境下进行高校教学改革有着现实意义。与以往教育环境相比,智慧教育环境具有显著优势。例如,在疫情防控期间,教师通过智慧教育相关技术,采取远程教学,可以有效解决以往教育模式中的弊端。借助网络与智能设备可以远程实现多元化教育手段的运用。一方面,可以及时提供丰富的教育及学习资源,为学生们创造舒适及灵活的学习环境,真正呈现出智慧教育所具备的个性化及数字化优点。另一方面,新时代智慧教育可为学生们提供随处可学、随时可学以及人人可学的终身教育环境。所以,智慧教育可以为学生们提供高效的智能学习形式,这不但有助于高校教学改革工作的顺利实施,也有助于培育学生自学能力及行动能力,发掘学生们创造和创新潜质。

3智慧教育环境下高校教学改革面临的困境

传统教育重视理论内容讲解的深度与数量,所以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普遍有着均值高与量多面广等特征。然而,传统教育亦存在部分问题和弊端,且伴随智慧教育不断发展,这些弊端与问题无论在认知方面,还是实践方面均愈发显著。其中,最为明显的便是传统教育观念把理论知识等同于实践知识,且局限在理论知识传授方面,传统教育将习得理论知识视作核心目标。近些年,人工智能技术迅猛发展,以智慧教育为依托进行高校教学改革工作,仅仅只有专业知识内容积累的人才难以充分满足经济发展要求。网络与人工智能迅速发展的新时代社会,诸多知识均可通过网络平台获得。智能教育以机器深度学习作为主要代表,此种学习模式有着积累与识别海量知识的特点,这比以往传统知识学习和积累方式更有优势。在此环境下,高校教学改革必须转变以往教育将把理论知识等同于实践知识且局限在知识传授的错误观念,摈弃以往教育模式的封闭性及单向性,引导学生们独立思考,调动学生们兴趣,同时重视学生责任感与自信心等优质人格的塑造。在经济社会背景下,其发展需要各领域的创新驱动为支撑,高校所培育的创新型与应用型人才,不可仅是具有理论知识积累的人才,这是当今高校实施教学改革的主要着眼点。

4智慧教育环境下高校教学改革的有效策略

4.1完善教学改革顶层设计,各项政策制度先行

智慧教育是集透明度高的教育质量管理、多媒体教育、教育视频资源、交互式教学、教育设备工具的科技化管理以及新型教育模式建设为一体。因此,若想推动智慧教育环境下高校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需要完善教学改革顶层设计,促进各项政策制度先行。而创设智慧教育环境和氛围是智慧教育体系构建的前提条件,也是教学改革的必然选择。学校方面要完善教学评价制度,对智慧教育成效展开全面、客观评价;要促进高校教学改革工程发展,以此来让教师和学生们在教育、学习过程中得到全新体验;要改善教育管理质效,真正为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丰富资源和信息;要丰富学校教育改革与智慧教育实践经验,构建并完善青年教师队伍培训的长效机制,让高校发展专业教育和特色教育更具有前瞻性和科学性。智慧教育真正转变了以往教育模式,把创设教育环境、优化教育管理及评价教育质量充分融合,摆脱线下和线上、虚拟和现实之间的界限,构建新型教育模式,从而为教育活动实施设计更加完善与合理的工作流程。

4.2提高教师队伍数据素养,明确智慧教育意识

人工智能时代来临,智慧教育应运而生,技术手段逐渐被运用到教育领域,在某种程度上减少了教师工作中的部分劳动。在此环境下,教师可借助智能技术帮助自身教学,减少普及性答疑与重复性劳动。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还有注重课程思政教育,其过程是情感创造与交互的过程,大学生情感经历与主观感受等因素均会对最终学习成果产生影响。在智慧教育改革的同时,渗透课程思政教育,可以在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优化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就业观等。由于智能技术无法融合学生生活体验与情感经历进行实际问题分析,也无法为学生们评价报告所蕴藏的意义进行全面、精准地解析,从而无法提供具有适应性和针对性地解决方法,这是智能教育开展面临的主要瓶颈。而教育工作者作为打破该瓶颈的重要主体,则必须具备较强的数据素养,拥有信息化、智慧化教育能力。身为新时代教师,要能够以人的思想和情感为基准了解学生感受,以人的智慧为依托解决学生困惑。若想实现该目标,教师应提高自身数据素养,在获取相关数据信息的同时,分析数据动态、解读数据背后的意义,为学生们构建智慧教育环境与智慧学习空间。构建智慧教育环境与智慧学习空间,需要对学生的学习分析和数据挖掘为基准,客观且全面掌握学生个体学习动态、学习优势和学习偏好,从而准确面向学生群体推送契合其基本特点的学习资源,调动其学习热情,改善学习效率。构建契合每名学生个体诉求的智慧学习空间,需要教师明确智慧教育意识,始终坚定以生为本观念,清晰与深刻掌握学生个性化需要,善于分析与挖掘数据信息,同时恰当地为学生们推送有益信息和资源,带领其展开智慧学习。

4.3积极开展生产化的服务,促进教育服务化发展

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促进了高校教育服务工作的智慧化发展。教育属于特殊化的服务,而智慧教育所涉及的业务是为了学生和学习。智慧教育主要以教师的高效工作与学生的有效学习为根本目的,而智慧服务所需解决的问题便是数字化资源的共享和共建,同时推动教育资源体系的公共服务建设,从而最大程度实现教育公平。首先,教育资源信息的智能化分配。建设教育资源信息是实现智慧教育改革创新的基础性工作,在面向学生群体提供教育服务时,应利用科学的统筹设计,建设合理、完善的教育资源分配方式,促进教育资源实现合理、有效分配,实现精品课程、教育设施、网络课程以及教育软件工具等资源的共享。在制度设计过程中应将以人为本观念为导向,落实教育成效的最佳化,从而优化教育质量。在教育工作中有效处理自由和控制、服务与管理之间的矛盾,把教育规律、管理规律以及学校实际充分结合,实现高度统一且协调发展。其次,智慧图书馆建设。智慧图书馆作为智能建筑和管理数字化、自动充分融合及创新的产物,在高校智慧教育改革中占据重要地位。智慧图书馆将借助物联网完成智慧化管理与服务,从而实现人、物之间的互联互通,改善智慧教育服务效率及质量。事实上,智慧图书馆融合了人文与技术两个层面,可以完成传统图书馆无法实现的事情,在技术层面具有智能化、数字化与网络化等外在特点,促使其有着知识信息共享性优势。建设智慧图书馆,有助于高校教学改革的持续深化及发展,也有助于智慧校园和智慧课堂等作用的发挥,进而为学生们创设平等、开放与自由的智能学习环境。最后,智慧教育的数据统计尤为重要,教师需根据教学效果和相关数据进行下一步的教学改革和优化。

5结语

综上所述,智慧教育的发展与普及,是信息技术发展与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也是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现实需求。依托于智慧教育进行高校教学改革,既能够推动教师个体数据素养发展以及技术运用水平提升,还可发展学生们智慧学习意识与能力。唯有教师拥有整合技术、教育内容与方法的观念与能力,基于学生学习现状,充分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诉求,加强学生兴趣与教育效率,才是真正意义层面的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陈泳欣,雷行云,陈荃,谢莉琴,胡红濮.基于swot分析的我国流行病学智慧教育体系发展探讨[j].现代预防医学,2020,47(21):4029-4032.

[2]张伟,等.智慧教育环境下中国茶文化的混合式协作学习模式探究[j].福建茶叶,2019,41(05):256-257.

[3]张文.基于智慧教育理念的高校体育mooc革新重构策略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9,(19):24-28 32.

教学智慧范文篇2

关键词:深度学习;内科护理学;智慧教学;智慧学习

1智慧教学与深度学习的内涵

随着“互联网 教育”的发展,奠定于物联网、云计算、移动网络等信息技术促生的智慧教育,推进了教育教学改革进程。祝智庭提出通过构建智慧学习环境,教师运用高效的智慧教学法,促进学习者进行智慧学习,目的是培养具有高智能和创造力的人。信息技术与创新设计理念深度融合的智慧教学,更强调聚集“智慧”的学校教育教学场景,促使受教育者全面提升智慧本质,是整个智慧教育系统的核心组成。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深度学习,从关注教师的教转而关注学生的学,成为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与研究的热点。深度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将人类已有认识转为以学生为主体的有意义的主动学习,其最终目的是“树人”。美国研究院组织实施的sdl(美国深度学习项目)深度学习策略,提出学生必须具备的6个纬度的基本能力:核心学科知识、批判性思维和复杂问题解决、团队协作、有效沟通、学会学习、学习毅力[1]。深度学习从学生的学习结果诠释了教育的目标,也是智慧教学的本真追求方向。

2智慧教学是信息化时代的必然结果

2.1智慧学习环境为智慧教学提供了物质保障

智慧教学环境可使学习资源共享,课堂深度互动及时,并通过记录学习过程和测评学习成果,为个性化学习提供支持和服务[2];智慧教室为智慧学习环境的典型物化,是借助于移动网络、信息化技术建立起来的新型教室,能够通过直观的数据分析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我校虽较早建立了智慧教室,但由于较高的成本导致教室数量较少,以至常规教学受限。借助我校南京南丁格尔护理学院新校区建设,将欧帝、希沃等智慧黑板建在各个教室,加之使用电子白板教学设备、超星泛雅网络教学平台等,将智慧教学环境遍布各班级,做到“校校用平台、班班用资源、人人用空间”。教师能够随时掌握学生学情,随时播放视频、动画、图片以及教学课件,让课堂教学更加形象化、具体化,师生互动更为及时。智慧教学环境为课前预习、课堂学习和课后复习学习环节提供了欧洲杯买球平台的技术支持,为与教学深度融合提供了信息化保障。

2.2关注学生的能力培养是智慧教学的本真追求

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时代的到来,对未来人才的素养有了更高的要求,创新能力、协作交流能力、批判性思维和解决真实问题能力成为必备的核心能力。内科护理学是护理专业的核心课程,是一门奠定于解剖学、生理学、药物学等多门学科基础上的应用性学科,其培养目标为具备批判性思维、解决临床问题能力,能够协同医生护理内科病人的护理专业人才。课程涉及理论内容多且琐碎,加之五年制高职生知识储备不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不足,学生学习难度较大,难以胜任未来复杂的临床专科护理岗位工作。传统课堂教学重在教师讲授,导致学生为应试而机械地记忆,以至不会解决真实问题,制约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因此强调积极参与式学习、理解和迁移应用、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深度学习成为发展趋势。对比传统教学模式,智慧教学将教师角色由传授知识转为指导学习和成长的导师,关注学生创造力和高级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学生为中心,倡导学生个性化学习[3]。

3智慧教学实践探索

关注学习者的深度学习成为信息化教学的主要目标。深度学习注重培养学生掌握学科核心知识能力,运用这些知识进行批判性思考、解决复杂问题能力,以及与团队同伴沟通合作能力,并关注学生的学习毅力和学习能力培养[4]。根据学生学习规律,按照教学活动过程对智慧教学环节进行设计(见图1)。

3.1课前学情分析,确定核心知识

内科病人往往临床症状复杂,并且随病情进展,病人会出现多种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对于病人的专科护理,学生需要清楚疾病是如何发生的,哪些是发病的病因,疾病发生后组织器官发生了什么病理变化,探讨这些变化会导致哪些临床表现和并发症。因此,学生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才能理解病情的发展演变。教师帮助学生确定学习的核心知识点,明确学习的两条主线:一是理解疾病发展演变,会全面评估病人;二是找到病人护理问题,能精准实施护理。课前教师在学习平台向学生布置预习内容,将课程所需的解剖结构、生理功能等基础知识整合成预习资料;向学生提供病人异常体征的图片、视频等资料,引发学生思考。如肝硬化病人黄疸、腹水、蜘蛛痣、肝掌形成的原因,库欣综合征病人的满月脸、向心性肥胖、紫纹等是如何引起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引导学生主动投入学习中。学生积极主动地查阅资料、认真思考、探讨教师推送的预习材料,并进行相关知识储备。教师对学生的知识准备情况进行考核,针对预习设置问题,对学生和小组进行测试,教师确认学生通过测验后方可进入下一阶段。教师借助信息技术数据统计功能,分析课前学生预习情况,包括测试成绩、学生讨论等,进行系统、全面的学情分析,从而精准制订适合的教学方案、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

3.2设计情境问题,课堂讨论探究

深度学习是以理解为基础的探究型学习活动。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分析、总结,解决不同情境中的问题,在已有知识基础上进行建构活动,加深对新知的理解[5]。通过教师课前精心准备,创设情境,设计问题,将学习内容以病例分析形式展示给学生。如学习“肝硬化病人的护理”单元,通过病例设置问题:(1)病人因食用油炸食物后出现呕咖啡色液体800毫升,病人出现了何种情况?为避免此种情况发生,指导病人平时饮食应该注意什么,请讨论饮食指导。(2)给病人查血常规发现3种血细胞均减少,请分析原因。请讨论如何做好相应的护理。(3)病人腹胀,查体发现移动性浊音阳性,判断病人腹水量至少有多少毫升?应该如何护理?通过应用基于问题式学习的pbl(problembasedlearning)和tbl(team-basedlearning,小组合作式学习)引发学生思考和深度学习。tbl是在pbl教学法基础上,通过组建团队、组内讨论、组间交流、合作学习等提升个人能力以及建立自主学习策略的教学模式。按照学生性格、成绩、能力等因素的差异性,根据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原则划分为固定小组,形成学习团队。基于课前线上的学习成果开展课堂讨论,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教师利用微课、三维图像、微视频等现代化信息技术,模拟医院情境。教师提出问题后,组织学生进行深入讨论,促进知识的内化。学习团队小组成员通过头脑风暴、讨论探索、思考合作等,完成上述模拟病例中设置的各种问题。小组合作探究问题,学生学会思考并培养了团结协作、共同解决问题能力。而病例讨论环节,模拟与病人之间的沟通、医疗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交流,所培养的能力正是护理人员所应具备的职业素养。

3.3课后总结反思,能力拓展提升

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教师启发点拨学生,达成对知识的整体理解。学生通过教师课堂答疑解惑和小组同伴讨论启发,课后观看网络学习平台上的视频、课件、拓展资料等教学资源。如教师将肝硬化的门静脉高压、肝硬化的并发症等教学重点、难点部分制作成微课;将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使用的双气囊三腔管操作拍摄成视频,上传到网络学习平台。学生课后完成具有挑战性的综合任务,教师通过平台反馈改进教学策略,进行教和学的分析、总结,从而实现教学最优化。学生在理解知识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总结反思,能力得到拓展提升。

4智慧教学效果评价

4.1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得到提升

以往进行内科护理学教学时,课前教师通过微信群、qq群等向学生发送预习资料,但由于缺少对学生课前预习监测、动态学习等方面的系统数据跟踪,不能进行智能化的学情分析,导致学习效果不理想。在超星泛雅平台建立网络课程后,通过对2018级两个班学生进行pbl教学、实践体验等智慧教学,课堂气氛明显活跃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多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学生逐渐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在访谈中学生谈道,“感觉上课更有趣了”“自己查阅总结的信息,记忆更牢固”“了解到更多学习思路和方法”“学会运用网络学习”“自己主动查阅跟案例相关的知识点和信息”“学到了更多课外知识”“锻炼了自己探索学习的能力”。网络学习平台的学情统计功能,能及时准确记录学生预习情况。根据平台统计结果,学生课前预习达成率均为96%以上。智慧教学改变了课堂教学以教师讲课为主的局面,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通过学生与教师课前、课后在平台讨论区的有效沟通交流,及时解决了学生在课前预习及课后复习中遇到的问题,使学习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4.2学生职业素养得到提升

基于深度学习的课堂教学,采取案例分析法、情景模拟教学法等,锻炼了学生间的交流、合作能力,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访谈中学生谈道,“有了团队合作的意识,认为这种能力对未来工作有很大帮助”“通过合作学习和小组内的同学建立了深厚友谊”,等等。学习各单元后利用校内仿真设备进行实训考查。学生以病人、护士及医生3种不同角色模拟演练医院工作流程。考查发现,学生能比较清晰地感受病人各种症状的痛楚,基本能准确执行医嘱、治疗方案和对病人采取适合的综合护理措施等,学生与模拟病人之间的沟通较顺畅。这种学习加强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了学生临床思维,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并能在真实工作环境中,实现从学生向护士角色的跨越式转变,学生职业素养和适应社会能力均有所提升。

5实践探索引发的思考

5.1教师基于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能力是实施智慧教学的关键

实施智慧教学,离不开强有力的欧洲杯买球平台的技术支持和智能化教学环境,但教师应该明确,课堂不能被技术绑架,智慧教学的实施是教学的彻底转型,是用信息化手段进行教学重构。智慧课堂不仅改变了传统课堂的生态环境,也将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和角色进行了重构[6]。智慧教育理念下的智慧课堂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7]。智慧课堂是智能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教学智慧再生成,可为教师与学生提供无限提升的发展空间[8]。在智能学习环境下,强调教师是课堂教学的设计者、实施者,发挥教师对学生学习的引导和监控作用。同时,教师只有具备较强的专业技术,才能指导学生完成具有创意的学习。因此,应关注教师基于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能力,提升其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专业知识水平及技能,以提高智慧教学水平。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应给予教师相应支持,采取多种形式进行信息化教学培训,促进教师在教学中探索实践。鼓励同备课组、同教研组、同行业教师之间交流学习,共享网络教学资源,推进智慧教学实施。

5.2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是实施智慧教学的本质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是新时期的教育目标。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学生可非常便利地通过网络资源获取信息和知识。因此,只关注传授知识的教学是片面的。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人才也提出相应的要求,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合作沟通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成为必备的关键能力。这些能力可以让学生灵活地掌握和理解学科知识,以及应用这些知识解决学习和未来工作中的问题。智慧教育将是传统教育的彻底变革,其不同于信息化教育之处在于关注学生全面能力的培养。运用丰富的网络资源、智能技术手段的智慧课堂注重学生个体差异与个性化学习,并能突破时空限制,实施个别化精准教学,使学生自主学习高效化。通过案例分析、问题导向、小组讨论、情景模拟等教学环节,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社会责任感,提升其护理岗位胜任力。

5.3教师主导的学生活动是智慧教学的主要表现形式

智慧教学诠释了当今教育改革的方向。将“智慧”二字贯穿于教学全过程,改善当前教学场景中师与生、教与学的互动与体验,将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变得多元化。深度学习注重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学会学习。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而学生的学不是学生自己学习,是在教师引导下进行的。教师要改变教学思路,变“教师讲授知识”为“学生深度学习”。借助如超星泛雅教学平台、学习通app等媒介,将各种教学材料变成学生的认识对象,带动学生自主展开学习活动。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1)学生深度学习的任务难度应该在“最近发展区”,通过课前测评,评估学生现有的水平。病例分析中pbl教学设计的问题,要在对于学生而言有难度并具有挑战性的区域,在此基础上确立促进学生自觉发展的“最近发展区”。(2)将教学内容转化为提升、发展学生的“教学材料”,以此为依据,促进学生自觉主动活动、开展深度学习。(3)帮助学生直接从认识开始的教学到“亲身”经历知识的发现与建构过程的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学生观看、观察病人症状表现、查阅资料、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实践体验等自主活动,完成学习的“两次倒转”[9],实现深度学习。

5.4调整学习评价方式,推进智慧教学的顺利实施

信息时代的到来,课堂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对信息和知识的追求,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等多种渠道学习。因此,教师的角色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还要关注学生能力的培养,比如帮助学生获得学习能力、技术能力和社交能力等。学校的教学目标,不应只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智慧教学评价聚焦于学生的学,注重学生核心素养和创新能力以及学习过程评价,包括参与度、积极性等。批判性思维是护士解决临床护理问题的重要方法,对医务人员的决策起到重要作用。智慧学习应采用多种评价方法,除原有的作业和测试外,还可通过研究报告、课堂展示、情景模拟、病例分析等多种方式,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评判性思维能力。综上所述,随着信息化技术手段的不断更新,在强调培养“智慧的学生”智慧教学时代,深度学习是教育的目标追求。课堂教学是落实改革的第一阵地,因此教师要牢记“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是智慧教育的本真追求。

参考文献:

[2]黄荣怀.智慧教育的三重境界:从环境、模式到体制[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6):3-11.

[3]蔡宝来.教育信息化2.0时代的智慧教学:理念、特质及模式[j].中国教育学刊,2019(11):56-61.

[4]卜彩丽,冯晓晓,张宝辉.深度学习的概念、策略、效果及启示:美国深度学习项目(sdl)的解读与分析[j].远程教育杂志,2016(5):75-82.

[5]刘月霞,郭华.深度学习:走向核心素养[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8.

[6]黄荣怀,杨俊峰,胡永斌.从数字学习环境到智慧学习环境:学习环境的变革与趋势[j].开放教育研究,2012(1):75-84.

[7]罗万丽,王蕊.“互联网 ”时代智慧课堂设计的原则及策略[j].教育科学论坛,2018(26):5-8.

[8]刘军.智慧课堂:“互联网 ”时代未来学校课堂发展新路向[j].中国电化教育,2017(7):14-19.

教学智慧范文篇3

关键词:智慧课堂;智慧发展;苯酚

2017年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开展‘素养为本’的教学”、“积极倡导‘教、学、评’一体化,使每一个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1]新课标的颁布以及新高考的实施,势必要求一线教师更新教学理念,寻求更为高效高质的课堂教学新模式。在此背景下,智慧课堂正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祝智庭主张借助信息技术的力量,创建具有一定智慧的学习时空环境,让师生施展灵巧的教与学方法,从而促进学习者的智慧发展[2]。钟绍春认为,智慧课堂的最终目标是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构思最佳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发自内心主动地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完成知识建构和内化的同时完善人格的成长[3]。本文综合以上观点,阐述通过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的双向融合,构建具有一定智慧的课堂学习环境,让学生智慧学、主动学的同时发展相应学科能力,提高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研究。

一、智慧课堂与传统课堂的对比

(一)教的差异。传统的化学课堂教学大多以教师的课前备课内容为主线,讲占主体。教学过程中重知识传授、轻素养培育,强调内容、忽略目标的现象很普遍。而智慧课堂下,教师借助信息技术,通过大数据的分析准确把握学生的学困点,继而优化教学过程,在实现精准教学、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突出了学生主体地位。(二)学的差异。传统化学课堂中学生以听、记为主,探究缺,有效思考少。课堂学习过程围绕着教师、课本、习题一亩三分地的场景十分常见。智慧课堂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权、主动性。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大胆猜想,及时利用网络查阅资料,基于资料证据设计实验,小心验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获取了课程的必备知识,而且提升了查阅甄选资料、分析推测、探究创新等关键能力。(三)评的差异。传统的课堂往往以书面测试的终结性评价来检测学生阶段性知识的获取程度,评价方式单一。智慧课堂环境下,可通过信息技术动态分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困惑、瓶颈。即时反馈,评价结果可数据化、直观化,评价的方式也比较多元化。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更能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实现“教、学、评”一体化。

二、化学智慧课堂教学模式探索实践

智慧课堂的最终目标是在技术的支持下实现学习者的智慧培养,用创新思维发现问题、用智慧方式解决问题[3]。结合化学学科的特点,本文提出如图1所示的化学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化学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由课前、课中、课后三段式组成。(一)课前———以学情分析为基础。与传统课堂不同的是,在智慧课堂的课前阶段,教师通过微课、课件等任务,剖析评价学生预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精准掌握学生的具体学情,进而构思最佳的教学过程,真正做到“以学定教”。以苏教版《有机化学基础》中“酚的性质与运用”这一教学内容为例。课前笔者利用超星学习平台2个视频:苯酚在工业、医药等领域的用途;樟脑苯酚溶液的药品使用以及注意事项。同时在学习通平台的作业库布置问题及任务。问题1:樟脑苯酚溶液的主要成分有樟脑、苯酚、95%的乙醇。有效成分苯酚有杀菌作用,那乙醇的作用是什么?问题2:使用完樟脑苯酚溶液要拧紧瓶盖。若颜色变成棕红色,不宜使用。猜测其中原因。问题3:樟脑苯酚溶液不能与碱性药物并用。预测苯酚的性质,并查阅相关数据验证你的猜想。任务1:根据你对苯酚性质的预测,设计实验方案验证你的猜想。学生进入学习通平台观看视频,在学习通谈论板块讨论3个问题,同时在学习通的作业库完成任务1。教师利用学习通作业库的统计功能统计学生任务1的完成情况,具体见表1。通过统计学生设计方案暴露的问题,达到精准掌握学生具体学情的目的。课前学生的先学既为自我的后学明确目标方向,又为教师的后教提供参考依据。(二)课中———以提升学生认知参与为重点。化学智慧课堂的形成过程中,提升学生认知参与是重点。为了使每个学生的素养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教师在了解学生课前学习情况的基础上,抽取学科主干知识创设教学情境,同时将知识以问题串或任务的形式传递给学生,引领学生在解决问题或任务的过程中,进行思维和行动的双重探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参与度,而且要在学生将知识归纳内化成自己智慧的过程中给予必要的评价激励。要形成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方式多样化的评价体系,从而有效落实“教、学、评”一体化的目标。比如,在“酚的性质与运用”的教学过程中,笔者通过苯酚溶解性之思考、苯酚化学性质之预测、苯酚弱酸性之探究、微课认识苯酚之特性4个任务驱动教学。在帮助学生完成相应微任务的过程中,培育了学生“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等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最终达到发展学生智慧的目的。具体实施过程见表2。(三)课后———以个性化需求为关键。课后教师借助超星学习平台推送资源对学生进行个性化辅导。例如在“酚的性质与运用”一课中,推送了2个微课供学生自主选择:工业中含酚废水的处理;苯酚的取代反应。推送的微课,力求因材施教,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同时,针对学生在本课时学习过程中暴露的问题,设计了相应的课后作业:含酚废水仿真处理流程图(见图2)。问题1:a、b分别为什么物质?问题2:设备1中进行的是什么操作?怎样检验排出的水中不含苯酚?问题3:写出设备2、设备3中涉及的主要化学方程式。上述工艺处理的各个阶段中,苯图2含酚废水处理仿真工艺流程图酚表现出什么性质?问题4:请从提高原子利用率的角度,查阅资料,对上述工艺流程进行适当的改进,使某些物质可以循环利用。学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可在平台分享自己的学习感悟及疑问,进而总结反思。教师利用极课大数据收集学生纸质作业的完成情况,及时做出反馈评价并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也为后续启发和培养学生的智慧能力提供数据支持。

三、实施效果分析

从课堂教学效率来看,通过信息技术与教学的融合,教师在准确把握学生学情的基础上,将课程重点放在学生的活动探究上,学生整个课堂完成了8个实验探究,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而按传统的教学方式,在规定的课时内实验几乎是教师包办或以视频播放的形式,导致学生活动少、探究少、自主思考更少。就学生的学习效果而言,研究中以笔者任教的高二(5)、(6)为实验组,成绩与实验组相匹配的高二(3)、(10)为对照组。通过后续的纸笔测试,利用极课大数据收集数据,结果如表3所示。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显著性检验见表4,其中显著性水平α=0.05。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在研究前成绩无显著差异的实验组和对照组,经过不同模式的学习之后,实验组的总体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在设计实验方案类的主观表述题中,实验组均分明显高于传统教学模式下对照组的均分。这说明智慧课堂模式下的学生在自主探究活动增加的基础上,不管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是学科核心素养方面均优于传统以听、看为主的学生。

四、建议与反思

(一)寻找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适切度是智慧课堂的基础。智慧课堂下的化学教学,离不开技术条件的支持。使用信息技术的目的是突破传统课堂教学中难以解决的问题瓶颈,是给学生智慧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因此,在构思教学的过程中,要弄清各个环节要发展学生的什么能力,达成该能力目标需要借助哪种信息技术的支持,进而寻求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最佳适切度。(二)促进学生智慧发展是智慧课堂成功达成的关键。培养学生发现问题以及应用知识技能解决问题是促进学生智慧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通过智慧课堂的互动平台,在关注学生认知水平的基础上,抽取学科主干知识,精心创设问题情境。设置的问题力求指向学生智慧能力的发展,引领学生在解决问题或任务的过程中主动发现更多的问题,进而提升问题决策能力。总之,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智慧课堂下的教学模式有效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学生填鸭式接受知识的现状,真正做到了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同时,在技术的支撑下,通过大数据的分析,评价反馈更加及时化、数据化,师生、生生间的互动交流也更为立体化,实现“以评助教,以评促学”的目标。当然,笔者也发现了很多地方有待于进一步的探索。比如课前要推送哪些适合发展学生智慧的学习资源,课中怎么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性精准教学,课后如何设置个性化的作业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这些都有待后续的探索研究。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2.

[2]祝智庭,贺斌.智慧教育:教育信息化的新境界[j].电化教育研究,2012,(12):5-13.

教学智慧范文篇4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在“互联网 ”背景下,近年来,各学校课堂中引入了一种新的学习模式,强调课堂教学不是从教师的角度,而是从学生角度来出发,课前、课中、课后都实现信息技术的融入,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自身的潜能,帮助学生实现自由地学习。智慧课堂被广泛运用到各学校各教学领域中,获得了师生的一致认可。

2智慧课堂的概述

2.1智慧课堂的内涵。智慧课堂是教师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打造一个智能化、互动化的学习环境,学生可以更好地运用智慧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促进智慧的不断成长。由此可见,智慧课堂是信息技术和现代教育的结合体。首先,在信息技术方面,智慧课堂利用云端和智能终端等信息技术实现教学资源的推送智能化、教学反馈的评价及时化、师生参与互动的灵活化。其次,在现代教育方面,智慧课堂帮助学生实现自由学习,运用智慧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促进学生的智慧成长,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2.2智慧课堂的特征。2.2.1学生反馈即时化。智慧课堂教学可以帮助实现可视化反馈和即时评价,包括在课前对学生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预习测评与反馈,课中实时收到学生课堂知识的评价与反馈、课后对布置的作业的评价和反馈,从而课前课中课后,教师都能及时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根据学生的情况针对性地调整和修改教学内容。2.2.2教学结果数据化。智慧课堂利用学校的信息平台,对教师的教授过程和学生的学习过程均给予数据化呈现,从而教师对教学过程和效果的把握不再依赖于教师的主观臆断,而是依赖于客观数据,基于客观详细的教学数据结果进行决策,方便教师引导或者调整教学进度。2.2.3资料多样智能化。通过智慧课堂,教师向学生提供多种多样的智能化材料,包括教案、视频材料、微课、幻灯片、图形图片、心理测试题等多媒体资料,并且能够按照课堂要求,课前给学生预习材料,提前熟悉上课内容;课中给学生幻灯片和相关微课,课堂教学效果更好;课后给学生心理测试题和相关视频材料,强化学习内容。2.2.4互动形式灵活化。在智慧课堂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形式非常灵活,教学上课的签到、签退、互动点名都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学习平台来实现,包括教师上课可以发起调查报告和主题讨论,学生参与投票、跟帖回复,这种互动方式新颖、灵活,且使得师生交流不再受时空的限制。

3智慧课堂与传统课堂的教学比较

智慧课堂引入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迅速在教育领域中脱颖而出,给教育者带来更多的思考。在以往的传统教学中,在固定的教学时间和空间限制中,教师只是知识的传授者,只是凭借多年的教学经验来操纵课堂内容和课堂进度。而在智慧课堂中,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教师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教师通过教学软件实时反馈的数据信息,可以客观地了解学生的阶段性学习情况,包括课前分析学生知识掌握情况,预习测评资料、根据学生预习测评情况进行教学设计;课中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实时监测学生知识点掌握情况,调整教学过程与重难点讲解;课后布置作业,辅助微课资料,根据学生测验情况反思教学过程。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课堂凸显了教学中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来及时且即时调整教学策略与进度,为学生分配个性化任务,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师生的共同进步和发展。智慧课堂与传统课堂的教学各要素比较表现在多方面,如表1所示。

4智慧课堂模式在高职院校实施中的困境分析

4.1高职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局限。与本科院校相比较,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的高考成绩较低,而且很多在高中时期的基础知识就不牢固,这类学生往往学习能力不高、自主学习能力较差、学习兴趣不够广泛。而智慧课堂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在智慧课堂中,课前学生要学习教师用网络平台推送的预习资料;课中学生必须积极配合教师,互动交流、探究问题;课后要完成作业,还要对教学知识点进行巩固和反思。在实践中高职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限制不利于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开展和教学效果的提升。4.2智慧课堂不够“智慧”。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虽然智慧课堂能够提供很多智能化材料,促进师生交流互动,但是具体在使用过程中某些方面的功能还不够“智慧”。如教师在课堂进行的某些调查研究、主题讨论想设置匿名功能,想让结果仅教师可见,然而目前软件实现不了,所有师生都能看到,有的学生出于怕别的同学看到笑话,可能给予的调查答案并非心中真正所想。再如教师在看完学生测试试卷之后想按照学生的学习成绩推送相应的学习资源或者给予评分,然而无法统一推送,单个推送导致教师的工作量提升。学生的课堂成绩无法按照学生学号排序,教师导出分数后反而导致工作量增加。4.3智慧学习环境受局限。在智慧课堂实践中发现,要实现智慧课堂良好的教学效果,对于高校的智慧学习环境和物联网技术要求较高,而一些高职院校的校园网还在建设中,教室的多媒体教学设施不够完善,导致智慧课堂学习环境受局限,教学效果受到显著影响。

5智慧课堂模式在高职院校实施中的应对措施

5.1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只有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才能促进高职院校智慧课堂的有效运用和教学效果的提高。高职院校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着较高要求。高职生要抵抗外在因素的影响和诱惑,做到独立自主积极地学习。同时增强自我表达能力,及时与教师、同学交流。这是个循序渐进、相互促进的过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智慧课堂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更好的教学效果又将带来学生自由学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5.2提高智慧课堂的“智慧性”。在当前的智慧课堂教学模式下,需要重点解决智慧课堂的“智慧”问题。在能够智能推送资料、提供即时反馈后,能够多和使用智慧课堂的高校、师生联系,了解他们在使用过程中的不便,后台及时作出调整修改,提高智慧课堂的智能性。如设置课堂主题讨论结果可以选择全体成员可见或者仅仅教师可见、学生在进入智慧课堂后,除了姓名,加入学号等信息,在教师使用软件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学号进行排序等。5.3加强高校教学硬件设施。智慧课堂要想取得好的教学效果,高职院校的教学硬件设施建设必不可少。学校要积极构建智慧型网络教室,保证各教室多媒体教学设施的正常运行,同时要积极在校园内部构建局部校园网络,确保所有教学场所都能被校园网络覆盖,满足智慧课堂的教学硬件要求。

6结语

综上所述,在基于信息技术的智慧课堂教学系统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变得更加有意义,教育教学质量得到明显的提升,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收获良多。对于智慧课堂的研究,无论是在理论知识还是实践教学中,都还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加强智慧课堂在实践教学中的研究将有助于课堂的智能和高效,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促进教学课堂改革的高速发展。

参考文献

[1]谢正勇.新时代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8(20).

[2]罗万丽,王蕊.“互联网 ”时代智慧课堂设计的原则及策略[j].教育科学论坛,2018(26).

[3]吴奕璇.智慧教育背景下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提升路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30).

[4]雍媛媛.高职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8,21(19).

教学智慧范文篇5

关键词:网络学习空间;智慧课堂;教学目标;教学模式

一、引言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深入推进,学习空间的概念也在逐步发展,由最初正式的学习环境发展成为非正式的。如今,过渡到网络学习空间。近几年,各类教育部门逐渐将工作重点转移到三通两平台的建设和实施上,自网络学习空间走入人们的视野开始,研究热度就在持续的升上。但无论是在学术界,还是在实践领域都没有对网络学习空间有一个统一的概念。吴忠良认为网络学习空间指专属于教师和学习者的虚拟学习环境,空间的使用者既可以创建、分享,还能管理学习进度,这样的学习环境给学习者提供了沟通交流的机会,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与教师和同伴交换意见。在本次研究中,利用网络学习环境的优势,设计高等院校智慧课堂教学方法[1]。智慧课堂是依托在智慧教育和智慧校园大环境下才得以开展的,还伴随着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智慧课堂对于教学模式的构建也做出了具体的要求,除了在教学设计中利用了大数据分析技术,还融合了教育大数据,有外国学者对智慧课堂环境下的教学模式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当前,针对大数据环境下的智慧教学模式的研究较少,由于传统课堂到智慧课堂,需要引入大量信息技术手段,过程较为复杂。智慧课堂实现对教育数字信息的智慧处理,在教育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让课堂更智慧化。

二、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高等院校智慧课堂教学方法

(一)智慧课堂教学目标设定。互动式智慧模式解决了学生课堂学习效率低的问题。在课上学生经常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智慧课堂教学中课堂互动环节能够发挥教师主导作用,通过关注学生主体作用,引导学生教学活动,既能活跃气氛,又能高效率的配合教师完成学习活动[2]。在课前,教师需要合理组织设计教学活动,从学生角度,设计互动交流课堂环境,培养学生情感交流意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拓展学生思维,帮助学生更好掌握技能,打造创新性思维和高效性能力基础,达到高效智慧课堂的效果。智慧课堂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上,采用的是大数据环境下的智慧课堂教学模式,教师运用技术支撑,将两者深度融合,以此构建高效的智慧课堂。智慧课堂教学目标架构如下: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由图1可知,智慧课堂教学目标架构从三个层面进行目标设定。第一,教师层面,要求教师具备较高专业素养。教师完善的智慧知识体系便于教学的开展,院校要致力于培养教师的各方面专业素养和智慧教育能力。第二,学生层面,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师首要考虑的问题,在教学中,要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训练思维能力为主。第三,教学层面,教学机制生成要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标,不断提升教学智慧化水平,完善教学智慧机制,促进教学机制迸发[3]。(二)智慧课堂教学模式构建。明确智慧课堂教学目标后,需要构建智慧课堂教学模式,以培养智慧人才为终极教学目标,在网络学习空间平台欧洲杯投注官网的服务支持下,教学活动要贯穿课前、课中、课后,重点强调教师采用引导和启发的教学策略,组织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将知识时间和综合应用于实际生活中,达成创新创造[4]。以学生为教学中心,学习安排与课内外无缝连接,教师个体指导和集体指导要始终贯穿,与学生协同发展。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高等院校智慧课堂教学模式是基于生态哲学理论构建的,生态哲学理论下的生态课堂是由生命体和环境构成的,生命体指学生和教师,其余均属于环境系统[5]。通过教学活动,课堂生态环境和课堂生态主体之间的物质和信息循环,使课堂形成相互联系的有机生态整体。根据生态哲学理论的启示,智慧课堂模式以生为本,通过组织学生自主学习,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建构,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学习能力。课前,教师可以建立学科组共同研讨交流,经过反复设计和修改得到最终的教学方案,上传阅读材料,使学生初步了解。收集微视频作为课堂教学情境导入教材。课中,教师可以利用微视频引入话题,通过启发性和探究性的问题,激发学生对本课题的兴趣,了解学生知识认知程度。教师将学习任务布置于平台,学生根据学进度完成任务,平台及时反馈结果,进度快的学生可以继续完成附加任务,这样的教学模式实现了分层教学,对提高学生学习水平有明显的作用。课后,鼓励学生继续参与评价,在交流阶段,将所学知识进一步深化,将所学知识落实到应用,促进高阶认知的达成[6]。

三、实验论证

为验证本文方法的正确性和逻辑性,在本次实验中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随机挑选一所学校,共发放100份问卷,利用率为98%,分别对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本文设计的方法进行对比分析,表1为两种方法满意度调查结果。由表1可知,采用本文设计的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高等院校智慧课堂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更好。

四、结束语

智慧课堂教学为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提供了机遇,在本次研究中,基于网络学习空间设计的智慧课堂教学方法,该方法是以培养智慧人才为目标,为智慧课堂教学实践提供了一些宝贵的建议。通过分析传统教学模式的实践过程,发现智慧课堂教学相对于传统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林清亮.浅析网络学习空间的小学数学智慧课堂教学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7,26(17):385.

[2]袁梦霞.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智慧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7,3(2):178.

[3]盖宝君.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小学数学智慧课堂教学方法探析[j].中华少年,2017,26(16):158-159.

[4]祝静.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小学数学智慧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学苑教育,2017,21(22):388.

[5]张洪.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小学数学智慧课堂教学策略[j].文学教育:中,2017,28(4):150.

教学智慧范文篇6

关键词:智慧校园建设;教学资源;共享体系

智慧校园是在数字校园的基础上提出的,是通过融合网络科研,实现校务治理的透明化、网络学习的自由化,以及校园文化的丰富化。具体说来,智慧校园与物联网技术具有紧密联系,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校园内设施、设备智能化,从而将高校教学、学生生活、科研研究以及资源管理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进而为高校师生提供高效便捷的学习工作及生活服务。在智慧校园体系中,学生通过载有识别码的智能设备可完成图书借记、食堂刷卡以及门禁等操作。而在教学工作中,教师通过教学数据库,能够清晰查看学生的考勤情况。此外,在智能楼宇的运用中,系统能够准确识别教室内的温度及湿度,自动地控制相关设备,将温度及湿度调到标准范围。可以说智慧校园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校园建设的自动化、智能化及数字化。而在智慧校园建设背景下,教学资源共享体系应在智慧校园的系统体系中,通过智慧校园系统将诸多相对独立的教学资源进行整合,从而为校园内的教师、学生,社会上的企业及个人提供优质的资源共享服务。

一、智慧校园及教学资源共享体系的规划介绍

1.智慧校园总体规划。智慧校园系统的建设主要是硬件及软件方面的建设工作。首先在硬件方面,院校为实现虚拟化管理,提升管理效率,通常采用物联网技术,将校园教学管理设施与互联网相连,通过云终端实现远程操控的目的,从而极大地提高了校园管理的效率。其次,在软件方面,院校为满足师生对图书资源阅览的需求,将现有的教学平台升级成交互式在线教学平台,并在结合院校诸多专业特点的基础上,建立仿真的虚拟实训平台。比如,计算机科学与运用的实训室、城市管理实训室等,从而使相关专业的教学工作更具有针对性。最后,是服务平台的建设,也是院校教学资源共享平台的主要载体,院校通过结合学校各专业特点、需求,采取相关的服务措施[1]。例如,在行政办公方面,智慧校园服务系统使行政流程便捷化、智能化,提高了公文流转及审批的效率。2.教学资源系统建设。首先设立公共课程数据库,即通识课资源库。比如,心理素质层面、思想道德层面、基本文化层面,以及职业生涯规划层面、就业指导层面等。其中在每个通识课层面下,均应设置在线辅导模块、交流模块、自主学习模块以及评测模块等。其次是专业资源库的构建,在构建专业资源库的同时,院校应结合办学宗旨及教学规划,区分重点专业及次要专业,进而做好专业数据资源的建设工作。比如,汉语言文学专业资源数据库、商务英语专业数据库等,从而全面地整合院校所有的教学资源。

二、智慧校园建设背景下教学资源共享平台结构及功能

1.教学资源共享体系设计的原则。智慧校园系统能够将系统上的通识课数据库与各专业的数据库有效地链接在一起,通过服务平台的形式,实现教学资源共享的目的。在共享资源平台建设的过程中,应从学生及教师的角度出发,结合学生学习、教师教学以及相关的科研工作,合理地对资源服务平台进行设计。从而在高质量、高效率的软件及硬件支持下,发挥服务平台的教学与学习结合的作用。例如,高校学生登录智慧校园系统服务平台进行学习时,能够根据自身专业的特征及需求,准确地搜寻对应的资源库信息,并通过标准资源、行业资源、虚拟实训资源以及课程资源的查阅,达到针对性学习的目的。为有效拓展资源库、丰富学生资源的选择,院校应结合具体企业,引入校外案例资源及网络资源,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课程资源的局限性问题[2]。2.教学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的结构。从智慧校园系统服务平台的资源库结构进行分析,可将教学共享资源库划分为服务层、资源层、应用层及支撑层。第一是服务层。服务层即通过paas层、saas层及iaas层,实现对智慧校园系统的共享资源与教学实践整合,从而达到为师生提供实践教学服务的目的。例如,教师在实施智能产品开发的实践教学工作中,能够通过服务层准确地找到对应的数据库,并针对性地选取关于智能产品研发的各类资料,从而提高了智能产品研发的实践效率,更方便学生拓展思维及深化理论基础。第二是资源层。资源层的建设需要院校根据专业所在的行业的情况,制定相应的课程资源标准,进而进行对应的资源库内容的构建,其中包括专业建设库、工程项目库、课程资源库、实训资源库、标准库以及素材库等内容。以此为师生在查阅资料、寻找对应文献时,节约大量时间及精力。特别是教师在进行教学研究工作时,通过查找本专业资源库,能迅速找到对应专业的课程资源库,从而通过对课程资源库内授课计划、课程标准、职业发展导向、可见资源以及教学课件等模块的查找,快速地找到自身需求的资源数据[3]。第三是支持层。支撑层主要包括服务平台与学习资源中心。一般院校管理者在上传数据资源时,会先将诸如职业信息库、课程资源库、专业设计库及实训资源库等数据库上传学习资源中心,从而实现师生通过服务平台对资源的查找及利用。第四是应用层。应用层也是用户登录系统,院校师生或企业负责人或科研工作人员通过在应用层注册账户,从而登录智慧校园资源共享系统,实现虚拟实训、自主学习或产学研交互。3.教学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的功能。教学资源共享系统是植根于智慧校园服务平台的子系统,在内容上,教学资源共享系统主要是储存及提供多种教学数据。而在功能上,教学资源库内又划分为五个系统。第一个是教学管理系统,包括日常的教务管理工作系统,方便高校录入学时成绩信息及具体档案信息,以及管理学时考勤的虚拟学时系统。第二是课程资源系统,课程资源主要整合专业教学资源、行业信息等资源,是教学资源共享系统数据的储存中心。第三是产学研的交互系统,即学校、企业及研究院交流合作的场所之一,在此功能类还包含模拟实际系统及虚拟师傅系统。其他的便是实验实训系统、师生交流系统等实现教学功能的系统。

三、智慧校园背景下教学资源共享系统建设现状

1.数据采集缺乏统一化。在教学资源共享系统建设过程中,院校为提高资源采集的速度,加快智慧校园服务平台的建设工作,往往将数据采集的工作交给各个院系完成,由于院系与院系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数据采集的标准及流程没有得到充分的统一,导致各学科在教学资源采集及整合的工作中出现数据不规范、不标准的问题。此外,在数据内容上,每个院校均有各自的自主学习网站、精品课程以及教学软件,在资源交换及共享过程中,又极易造成数据信息的重复采集问题,不利于教学资源共享系统的建设,也影响了智慧校园服务系统的建设。2.忽视数据内容的建设。教学资源共享系统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为用户提供教学生动、种类齐全、内容丰富及读取快捷的数据资源。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需要具备丰富资源及教学经验的教师参与其中,才能极大限度地满足教学资源系统对数据资源的需求。然而由于院校对系统建设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将工作的重心放在数据平台的建设上,不断加大资金的投入,以便丰富资源共享平台的功能。因而忽视专业教师对平台建设的作用,本末倒置,导致资源共享系统数据资源内容匮乏、种类不全,无法满足学生、教师以及企业工作者的需求[4]。3.院校师生观念落后。智慧校园是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服务系统,在客观层面上提升了师生学习、教学及生活的质量,保障了师生的安全,推动校园的智能化及现代化建设。但智慧校园之所以被称为智慧,在于它的智慧环境、智慧服务及智慧应用。特别在智慧应用层面上,教师及学生如果不改变以往被动的观念,不深入使用智慧校园系统及教学资源共享体系,将无法全面发挥智慧校园系统的作用。但由于缺乏相关的培训及培养,高校学生很难具有自主学习、模拟实训的意识,从而使资源共享系统成为教师及企业的专用系统,不利于院校教学水平的提升[4]。4.资源库建设后期乏力。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高校因受政策或数字化趋势的影响,往往急于搭建智慧平台系统,从而忽视了对资源数据系统的长期维护。由于教学资源共享系统数据需要及时补充,但在补充数据的过程中,又常常耗时耗力,致使院校方面不愿长期补充教学资源共享系统内的数据。随着时间的流逝,新技术及新产业不断涌现,不同专业在市场经济环境中的作用也悄然发生变化,如果缺乏对教学资源系统的维护,将导致智慧校园体系内的数据内容落后,脱离实际,最终使教学资源系统形同虚设。

四、智慧校园的教学资源共享体系问题解决策略

1.规范数据采集工作。针对教学资源共享系统数据采集不规范、不统一的问题,院校应发挥共享系统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在数据采集初期,根据院校及各院系的特点制定教学资源共享系统建设方案,并根据具体方案,对各院系数据资源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数据资源的实用性、同属性以及全面性。对重复性的数据资源,院校应组织活动进行对比,挑选出更具代表性的数据,从而提高教学资源共享系统采集信息的效率。此外,针对各个院系的网站,院校应做好网站的优化及网站与网站之间的整合,对于访问量低下的学科网站应及时优化或直接删除;对影响力较大的学科网站,在资源及数据整合过程中,应注意网站内部资源是否与已有的数据资源重复。进而保障数据资源采集的统一性、规范性,以及全面性,提高教学资源共享系统在智慧校园体系中的建设效率。2.重视数据内容建设。在教学资源共享系统建设过程中,院校应提升对数据内容建设的观念,在保障平台高效建设的过程中,应注重教师在数据内容建设方面的作用。在具体的工作中,院校在对各院系、各专业数据采集的初步工作完成后,应组织经验丰富的教师对系统内的数据进行整理、审核及评价,从而确保数据资源采集的完整及全面。另外,为保障数据资源贴合市场实际,应加强与企业之间的沟通,将企业引入数据内容建设的工作中来,从而在建设初期,便能去除落后的案例、理论,从而完善各专业间的课程资源,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数据资源的时效性及可操作性。而将欧洲杯投注官网的文化相关技术导入教学资源共享体系中,能够有效培养出满足企业需求的专业性人才,更利于企业及院校的发展。3.提高院校师生认识。针对学生缺乏学习自主性,导致教学资源共享系统得不到有效利用的问题,首先,辅导员应加强对智慧校园的宣传工作,在团建活动中,强调教学资源共享平台的重要性以及实用性,并针对系统的操作问题,对学生展开培训工作。引导学生如何利用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如何查阅数据信息,以及利用系统中的各项功能。其次,普通任课教师应在日常教学工作中,积极与共享系统相结合,间接地强调教学资源系统的作用,并时刻安排具有创意的作业,引导学生利用资源共享系统完成作业,进而潜移默化地使学生自主地、积极地运用教学资源共享系统,全面发挥系统的作用。4.加强后期资源建设。教学资源共享系统要想充分地发挥作用,应做好系统后期的维护及完善工作。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学科也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均在不同程度地革新着。因此,院校在维护资源共享系统的同时,应加强与各专业相对应的企业间的沟通与合作,可通过校企合作或产学研模式,深化调节市场经济形式及相关研究的进展,从而有效地完善教学资源系统。而在运营阶段,教学资源共享系统应在面对院校师生的同时,面向社会企业,建立完善的评审体系,通过评审反馈体系,加强对资源共享系统内的数据模块进行调整。比如,在行业模块中,出现多条关于数据信息落后的评论,院校应加以重视,及时地根据反馈信息对相关数据进行替换或删除,以此保障数据信息的实用性。此外,院校与院校间的教学资源共享系统应做到有机结合,即通过连接索引的形式,将其他院校的数据资源整合到系统的应用层,进而从专业性、全面性的角度,发挥教学资源共享系统的作用。

在社会数字化的趋势下,越来越多的院校采用智慧校园的体系,更结合各自专业的特点构建其完善的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因此,在构建教学资源共享体系时,应结合智慧校园系统的特点,详细设计资源共享系统的数据库及功能,从而在智慧校园建设的背景下有效地发挥教学资源共享体系的作用,提高院校的教学水平,进而推动院校的发展及社会的进步。

参考文献:

[1]刘苗苗,王勇,张永生.基于云计算的智慧校园建设方案研究[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7,35(1):170—172 176.

[2]刘邦奇,孙曙辉.“互联网 ”背景下高校智慧校园技术系统建设框架设计[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7(21):61—66.

[3]陈艳格,杨月华,冯战申.智慧校园教育信息化应用与建设策略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7(22):347—348.

教学智慧范文篇7

关键词:智慧校园;初中教学;管理方法;分析探究

建设智慧校园正如火如荼,但实际上,许多人对于智慧校园概念的理解却不甚明确,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校园建设和教学管理的水平。因此必须要从根本上明确智慧校园的核心要义,认清智慧校园建设的目标和功能,才能在具体的初中教学管理工作中,以目标为导向,以功能为手段,充分有效地服务于教学和管理工作,切实提高智慧校园背景下的初中教学管理水平。

1智慧校园简述

“智慧校园”的定义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智慧校园,主要指的在校园管理中起重要辅助作用的校园管理基础设施系统。涉及校园内学生、教职工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各项管理的有关设施和体系,比如一卡通、校园门禁、图书馆的智能借书系统等。让整个校园的管理工作从传统的纯人工和工具化管理,向如今的机器、智能化管理转变,极大地节约了人力资源,便利了师生,提高了校园管理效率。而广义的智慧校园,则更注重的是一种智慧化的校园环境。即不仅涵盖了狭义的设施、系统的部分,更基于整个物联网,使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和校园生活实现了充分的融合。学生和教职工在这样的环境中,不仅享受智慧化管理系统带来的便利,自身也将以智慧化、智能化的观念来开展相应的活动,比如实现网络学习、网络科研、开展基于网络的丰富校园文化活动等。学校在智慧校园的帮助下,不仅能对内提高管理和教学水平,对外也能实现更多的信息交换和良性交流与合作,通过与学校内外各个区域、学校的互联与协作,共同搭建出基于整个教育体系的畅通高效的教育管理整体。

2智慧校园建设的目标与功能

总体而言,智慧校园建设的目标是为了构建一个智能、高效的校园,在基于物联网的背景下,将人力更多地解放出来,使得处于这一环境中的人们,都需要实现人与人、人与信息系统以及人与社会之间更为信息化、现代化和智能化的互动方式。校园的管理实现了对传统的物质资源、人力资源、空间与时间限制的有力突破,能更自如高效地灵活运转。并且基于智慧校园背景,人们能够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优势,实现快速的信息、物料等的传输和获取,整个学校借由智能系统也将实现更科学的规划,让传统由于人为因素、部门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导致的决策滞后、办事效率低下等问题得到明显改善。由此可以看出智慧校园建设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基于物联网、信息技术的智能化基础设施建设;二是由人所影响和实现的智能应用系统以及平台的搭建和利用。基础设施和平台是辅助,而人力的主体应用为主导,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推进了智慧校园的不断发展。

3发挥智慧校园优势提高初中教学管理水平

3.1日常基础教学管理

日常的基础教学管理,具体包括对学生在课堂、实践与合作学习中的考勤、课堂前后的学习与任务完成情况、学科检测等常规的教学管理工作。教师首先要及时并充分地利用智慧校园建设的优势,通过校园网络、在线学习平台来不断充电,提高自身的信息化教学素养。比如一些手机考勤、智能打卡、在线智能测评和评价等操作要充分掌握。然后要克服过度的“全”和死板的意识,要灵活科学地将上述工作中部分可以完全由系统智能完成的任务进行交接,以减小教学管理压力,将更多宝贵的时间留给备课和具体教学中。但教师也不能因此而彻底放手,应定期复盘相关的统计信息,了解近期学生的课堂出勤、学习和考试等是否有异常表现。同时为了确保学生能够更高效地完成相关学习任务,教师也应不定期地抽查学生的情况,与信息记录进行对比,查看是否有学生投机取巧的情况,如若发现应及时制止并思考更好的欧洲杯买球平台的解决方案。

3.2教学活动的管理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学生的学习创造了更为丰富的环境,为学生提供了创新的课堂学习模式[1]”。基于智慧校园建设背景,在开展具体教学活动这一重要任务时,教师将有更多的空间和方式来让学生更专注、高效地参与到课堂中,切实提高教学效率。比如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在线课堂等由智慧校园而衍生和发展的智能化工具和设备以实现更高效的备课和教学。在备课时,教师可以利用智慧校园管理系统中的教学专区,直接在线搜索和借鉴丰富的教学资源,并在线完成备课和提前的课程模拟演练,以确保教学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在课前,教师可以将预习需求在线发送给学生,让学生通过配套的学习平板电脑或其他设备,在家完成教师提前的预习作业并在线提交。过程中,教师还可提供微课、在线辅导等形式,帮助学生减少一个人预习的枯燥感,增强预习的互动性,并帮助其解决预习的一些重难点问题,提高学生的预习效果。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将网络教学与室内教学结合,将传统的黑板、粉笔、教科书等,由超大屏幕的电子交互白板代替。教师通过指令调出存储其中的教程内容和图文并茂、声像具备的教学资源,配合动画、语音等方式,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对学生进行网络微课辅导和课堂针对性辅导,在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同时,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2]”在课堂上,也能在教师将交互白板的内容发送到学生平板上之后,进行小组合作的学习、消化、巩固和作业的完成。由于不用再埋头做大量笔记,学生的注意力也不会被过度分散。在课后复习和完成作业阶段,学生也可以自行根据需要随时调用旧知识,除了阅读文字之外,还有视频、音像等元素帮助学生唤醒课堂记忆。不仅能保证知识传输的完整性,还能让学生在课后获得接近课中的学习体验,确保整个教学的各个环节更加连贯,并且整体教学质量都得到明显提升。

3.3教学评价的管理

3.3.1狭义的教学评价教师可以利用在线评价功能、电子交互白板的互动性和网络资源的丰富性,来对课堂前中后的学生评价方式加以丰富。比如将口头评价、文字评价,转化为班级群内的公开语音甚至视频评价,或将对学生的学习评价、品性评价,用在线的方式,借助学生综合素养的多维评价表格和具体的数据来实现科学评价,不仅能增强评价的可信度,还能让学生和家长更具体地了解学生的优点和不足,以及具体到达何种程度。这样学生和家长也能据此更准确地调整自身的学习、教育策略。3.3.2广义的教学评价除了对学生作出具体的评语之外,平时教师还应有意识地积极利用智慧校园管理系统能够收集到大量关于学生的有效的个体学习和生活信息的优势。在专属的学生信息和教学管理板块,利用智能化的数据分析,构建其对于班级中每一学生个体的个性画像。实现对学生个体以前、现在的历史数据分析,并进行横向同水平不同个体学生之间的对比分析。通过分析能够更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学习需求、心理需求和学习困境。还能对学生未来的学科学习、个人心理及发展情况进行更准确的科学预测。如此教师就能在今后的教学管理中,对学生的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教学引导,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以一个更积极向上的状态去面对学习,发展学习能力和提升学习质量。

4结语

目前,尽管智慧校园建设正如火如荼,但不可否认的是,作为一个新兴事物,智慧校园的建设仍旧处于一个不断探索和创新发展的过程。因此基于智慧校园建设背景而开展的初中教学管理活动,也应保持足够的韧性和灵活性,跟随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同时要做好应急备案,有充分的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比如要避免由于网络或人为操作导致备课内容丢失,就需要提前备份并做好应对方案。只有这样,才能让教师自身的初中教学管理能力和水平在智慧校园的帮助下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陈传玲.智慧校园环境下初中课堂教学的实践探索[j].新课程,2020(49):8-9.

教学智慧范文篇8

一、智慧课堂环境下作文教学的意义

智慧课堂是在当前的互联网环境下,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结合的产物。相比于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方式,智慧课堂的优势如下:第一,在智慧课堂的环境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越发凸显。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教师讲解完作文主题以及写作技巧,学生只能按部就班地练习。但是在智慧课堂上,教师要利用智慧平板、电脑、网络等工具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和确定思路,自主探究与写作相关的内容,在探究中实现能力的提升。这一转变无论对于教师还是学生,都是非常有利的。第二,智慧课堂强调师生之间的交互,也关注教学内容、教学形式。传统的作文教学并不关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无论是课堂上的知识讲解还是写作的点评,都是单方面进行,教学的各个环节都忽视了师生双方的互动和反馈。但是在智慧课堂环境下,网络教学设备可以实现师生之间的及时沟通、有效交流,双方尽可能做到即时反馈,针对教学内容和过程进行沟通,进而提高写作课堂的教学效率。教师要运用新的教学手段和工具增加教学活动的趣味,丰富课堂教学活动的形式,以起到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目的。第三,将学生的生活与写作结合起来。小学写作多与生活联系,实践性更强。学生要进行较多的练习,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作文教学非常重要,对学生未来的学习与生活有一定的帮助。作文教学只有充分与学生的生活结合,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作文水平,实现作文教育的价值。智慧课堂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能充分联系生活实际,让其在生活中挖掘写作素材,进一步提升写作能力,有效解决在写作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这对于学生未来的成长有重要意义。

二、智慧课堂环境下合作教学的流程

在合作教学中引入翻转课堂模式,是一种新型教学理念,是现代教育理念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传统写作教学中的问题。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与学习内容,并能主动参与到题目的拟定与文章写作、评价活动中,全程参与,不但能产生学习积极性,还让学习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凸显。智慧课堂下的合作教学流程为:1.课前预习课前预习是关键,能让学习效果更好。教师先提前课前预习计划单,让学生据此自主学习,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在传统作文教学中,教师一直将学生课前的高效预写作为难点,因为缺少指导,学生的预写可能脱离主题,教师不能随时跟踪,所以不能及时纠正。在翻转课堂下的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可在学习平台上课前预习单,然后指导学生搜集资料,思考后在网络中交流。教师可以随时观察学生的学习动态,在有效监督下评估学生的预习效果。2.创设情境此环节主要是为了导入新课,获得先声夺人的效果,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进而构建学习和与同伴交流的桥梁,明确学习目的。如何创设有效的合作教学情境?应将课堂导入作为主要内容。新课标强调,学生的作文要结合生活,即注重现实情境的体验。大多数学生缺少生活体验,只能从教师的讲述中获得一二,不能在头脑中形成画面感,自然写不出好文章。教师要借助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的微课创设生活情境,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选择动画视频或者截取电影片段等,让其触景生情,产生写作兴趣。3.合作教学合作教学能让学生更好地创造。先要指导学生模仿,以模仿带动创造。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出示范文引发学生的共鸣。展示范文是合作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可让学生在小组中讨论范文的中心思想、写作手法、谋篇布局等,摒弃传统的教师单方面地讲解技巧的模式。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主动交流,引出新知,加深学生的记忆。教师可以通过翻转课堂,提前展示范文,让学生感受文本的优美,形成选题和立意的意识,然后合作交流,拓宽视野,最终掌握写作方法与技巧,并运用到写作中。4.搜集写作资源结合作文主题,学生可以合作搜集作文资源,借助网络将收集到的写作资源下载下来,为己所用,还可与同伴交流。小组合作搜集资源,是积累写作素材的过程,可以提升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等。5.重视修改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积累了丰富的写作素材,就可进入到练习阶段,在实践中不断提升写作能力。另外,好文章是修改出来的,修改是写作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作文修改能力的培养可在合作学习中完成,在学生的交流中不断完善,让学生知道自己的不足。在传统的写作修改与评价过程中,学生之间交流少,互动少,在智慧课堂模式下的作文合作教学中,学生的记忆会更深刻,更重视作文修改,可以让作文修改更有效。6.在线,评价交流传统的作文评价由教师独自进行,学生全权依赖教师,导致教师花费了很多精力与时间,效果却不好。因为这种传统单向方式让学生的写作缺少读者,时间一长,学生只将写作当成任务,积极性不高,评价变得高耗能而低效。传统的作文批改缺少深度,没有针对性,多是流于表面的客套话,不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所以即使评价了效果也不好。基于智慧课堂的合作评价效果更理想,学生将作文上传到学习平台,由小组成员共同评价,提出修改建议。基于学习平台的写作评价,解决了传统教学评价单一的问题,增加了生生互评与自评,促进了学生间的合作,有利于提升他们的作文水平。课下评价与合作交流,还可让家长介入,有利于激活学生的思维。在合作评价的过程中,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展示自己提供机会。教师在学生评价交流的时候,对表现好的学生要给予肯定与鼓励,调动其继续写作的热情;对于写作困难的学生,要及时提出修改意见,让其不断提升写作能力。智能课堂教学模式的最大特点是交互性强,即在网络平台的支撑下,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合作学习,效果更加明显。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作文的修改情况,还要注重对学生学习态度与方法的指导。在智慧课堂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在互评与自评中合作,突破传统教学中时空的限制,通过合作交流,让作文评价成为交互的过程,继而在和谐融洽的氛围中,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智慧课堂环境下合作教学的策略

教学智慧范文篇9

关键词:kas模型;智慧教学;外贸英语函电

“一带一路”背景下,国际贸易日益提升的重要性要求外贸人员既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还要懂外语,具备良好的语言沟通能力。目前,国内很多高校在该专业都已开始进行双语尝试,2018年以来,西安翻译学院国际贸易专业课程《外贸英语函电》也被列入实施双语计划之列。kas模式作为美国非常流行的一种培训方式,能有效提升学员的职业技能,通过借鉴该模式,把kas融入《外贸英语函电》(双语)的教学中,整合教材资源,升级教学内容,能提高学生使用英语进行对外沟通的能力,使其在走上工作岗位后更快、更好地胜任外贸业务工作。

1kas模型概述

kas为三个单词的缩写,即knowledge、ability和skill。kas模型是美国非常流行的一种职业培训方式,k代表要完成某项工作任务所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和岗位知识,a为从事某项工作任务需要具备的一般能力,s是指职业技能,可以看出该模型中k、a、s关系密切,且缺一不可。k是基础,a为关键,s作为终极目标,k、a、s共同形成综合职业能力。基于国际贸易视角,如果把学生完成专业目标当成其工作任务,那么国际贸易整个专业知识和能力目标的达成可被分解成若干工作任务,k就是从事国际贸易工作所需的所有相关理论知识,即要完成某项特定工作任务所应具备的国际贸易实务知识和岗位知识,《外贸英语函电》双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是让学生用英语获取扎实的国际贸易方面的知识,例如贸易术语的应用,运输方式的选择以及外贸合同的撰写等。a即完成国际贸易某项特定工作任务所应具备的熟练撰写各种磋商条件下的外贸信函的能力,还应包括应对不同商务环境中的听、说能力;s是指国贸专业综合技能的应用,是学生从事国际贸易相关工作的岗前保证,旨在通过模拟演练、综合实训、参加竞赛以及企业实习最终实现学生从交易的准备、交易磋商、合同的签订以及履行,直到完成业务后的退税、订单管理、客户的维系等全过程。因此,kas培训的目标注重与其它国际贸易相关课程的衔接与融合,是利用双语将国际贸易专业相关课程相融合的教学、是利用双语将国际贸易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让学生真正用英语掌握专业基本知识(k)、具备利用专业知识进行商务沟通和商务交流的能力(a)、通过反复实际操练,逐渐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最后具备综合的商务职业能力(s)。(参见图1)

2kas模型在外贸英语函电(双语)课程改革实践中的智慧应用

大数据和学习分析等技术给智慧课堂提供技术支撑,创建智慧环境,使得智慧课堂成为可能。双语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在英语环境下进行商务类交际的能力,笔者认为在kas框架下宜倡导智慧教学,《外贸英语函电》的课程教学不仅是要让学生学会阅读和撰写英文书信,还要能听懂外贸英语,熟练进行外贸交际。基于此,笔者以该课程中“businessnegotiation”即交易磋商一章为例,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2.1强调国际贸易理论基础,夯实“k”

《外贸英语函电》课程是以英语为信息媒介,是一门讲授如何撰写商务领域的英文信函的课程,目前绝大部分国内的教材是以大量的英文信函呈现,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就英文信函撰写的原则、构架、以及句子的语法甚至单词的用法进行讲解,忽略了国际贸易背景知识的巩固和梳理。“businessnegotiation”即国际商务谈判,主要涉及《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中交易磋商环节的相关内容,该环节是进行国际贸易必备的交易步骤,涵盖“enquiry”(询盘)、“offer”(发盘)、“counter-offer(还盘)”和“acceptance”(接受)四个环节。在kas模式下,教师通过超星学习平台将中英文对照版的交易磋商内容以及该内容的双语视频给学生,要求学生课前学习并完成交易磋商练习,涉及的背景知识要求制作成ppt,并以小组的形式在课堂中展示,练习成绩和ppt展示评分计入平时测评。通过这种方式把相关的外贸业务知识贯穿到具体的外贸函电课程中,起到温故而知新的作用,为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打下良好基础。

2.2掌握商务沟通能力,强化“a”

传统的《外贸函电》课程是以章节的形式系统介绍各种外贸信函的写作技巧,无法企及商务沟通能力涉及听、说、读、写各个方面。大多数教师采用传统的语法翻译方法进行教学活动,过分强调语言形式,而忽略商务沟通能力的培养。所以外贸函电几乎变成另一门精读课或是纯粹的写作课。kas模式下,学生课前在巩固了交易磋商环节的基本贸易理论知识的前题下,如何在短短的课堂45分钟中强化“a”?如何将这部分能力潜移默化地让学生得到吸收?这就需要建立起“以学生为主体”的智慧课堂。笔者认为“智慧课堂”,一方面体现在硬件设施环境和教学软件平台的智慧上;另一方面更多地体现在教师的智慧教学。教师设定商务情景,构建仿真交际场景,进行小组活动,将国际贸易的磋商环节和具体的国际贸易业务相结合,选取外贸公司真实的交易磋商(询盘、发盘、还盘和接受)往来信函,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使学生结合教学内容对比、分析,从中感悟真实的业务情景;另外,师生共同进行“角色扮演”,共同参与“贸易流程”的业务操作,共同思考每一步所需要掌握的专业技能与英语表达。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和学生间的协作性,以培养他们的乐学精神,让他们拥有兴趣、拥有热情、拥有积极性,以激发学生的思辨能力。实践证明,这种方式能帮助学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并取得令人满意的学习效果。对学生学习观念的转变、自主学习习惯的形成,起到极大的推进作用。

2.3注重外贸综合能力培养,突显“s”

课堂是教学的第一现场,但单靠第一现场教学课堂的教学,无法让学生真正接触到真实的工作场景,更无法满足企业的真实需求。《外贸英语函电》(双语)作为一门培养学生掌握外贸英语函电写作基本知识的专业课程,主旨在于让学生能以英语为工具开展外经贸业务,而在走上工作岗位后能迅速适应对外经贸业务活动的需要。笔者认为在课程设置中还需结合院校内、外的实训,进行商务磋商与谈判在内的商务口语与外贸流程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的虚拟仿真演练和企业实习。包括组织学生参与“全国商务精英挑战赛国际贸易竞赛”、“pocib全国大学生外贸从业能力大赛”、“全国高校商务谈判大赛”等全国范围内的赛事,通过比赛达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目的;同时紧紧围绕“学生”这个中心,注重产教融合,由企业导师进行项目的确认、具体项目、项目任务实施、师生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共同进行教学设计并进行仿真演练,企业导师进行项目的验收。通过项目使课堂上教学内容进一步内化,引领学生完成从学业、专业到职业的华丽转身为学生就业打下良好基础。(参见图2)图2

3kas模式下外贸英语函电(双语)智慧教学改革思路

“互联网 ”教育信息化的高速发展使得智慧教育成为当前我国教育信息化研究的热点。在此背景基础上,智慧课堂应运而生,并成为教育信息化改革进程中至关重要的产物。在kas模式下,如何使双语教学智慧起来,怎样才能实现外贸英语函电(双语)课程智慧教学目标,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

3.1打造智慧教学环境

智慧教学的核心是高效、智能化地完成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摒弃传统教学手段的单一性,其教学理念是创新的,教学手段囊括可使课堂教学智慧起来的一切物理环境和软硬件设施,这种环境可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信息化教学成为主流这一背景下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教学空间更加舒适,信息的可获取性渠道更具多样性,教学环境的智慧性可以刺激学生感官,为其传递大量有价值的信息,还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灵活地通过智能手机等电子终端,获取更多的学习资源和辅导材料,教师根据学习平台给出的量化数据,及时跟进学生的学习进程,进行点评和反馈,让学生了解他们的学习过程和效果。师生不再具有教师与学生的隔阂,而是形成更和谐、更紧密的线上线下朋友关系;

3.2开展情景教学

情景教学是互动式教学的一种,包括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这种模式革新原有教室单一学习模式,在智慧环境搭建的前提下,情景模拟室、仿真实训室的存在不仅对学生是一种全新的体验,也对教师提出进一步的要求,教师需及时调整自己的角色并进行身份的转化,从职业的角度,教师要把自己当成是商务谈判专家、商人或海关工作人员;从学生的角度、教师要分析学生每一次情景模拟可能会遇到哪些障碍,以及从哪些方面可进行突破。教师不再单纯是课堂设计者和授课者,而是智慧课堂的搭建者和构思者。这就需教师不但要有良好的专业素养、还要有渊博、扎实的基础知识,运用全新的教学理念和创新的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设计、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能力,对整个情景模拟要有很好的掌控感。通过情景模拟,教师对学生进行智慧考核和智慧评价,以培养学生进行自我探究和合作探究的能力,其学习的积极性、学习动机和兴趣就会不断的提升,学生合作意识和商务自信就会真正体现;

3.3巧妙融入课程思政

围绕着《外贸英语函电》(双语)课程的课程体系与知识构成元素,教师还需深入挖掘其蕴含的德育价值,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夯实、人文素养的熏陶、心灵情操的滋养与价值观念的思考。教师在实现“重商德、明商规、强商技”的教学目标的同时,实现学生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个人美德方面的全面提升也是课堂教学真正智慧的关键所在。随着思政课堂、德融课堂的推进,较之之前课程中没有融入思政教育元素,现在的师生讨论气氛会更加热烈、互动会更加充分、师生关系会更加融洽。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价值的引领者和心灵的滋润者。这种接地气的、走心的教学方式,让学生逐步从被动的知识传受者,转变为主动的知识探究者,为自己的学业负责、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3.4强调商务英语的重要性

国际贸易专业的涉外性强调从业人员不但要熟练贸易业务,而且还要掌握商务英语,在国贸专业开展双语教学有利于增强教学的实用性,掌握国际贸易专业的英语知识,是学生以后顺利进行外贸业务工作必不可少的知识能力和技能准备。和西区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相比较,国贸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比较扎实,但英语功底比较落后。在听、说、读、写方面都有明显差距。对《外贸英语函电》课程进行双语改革,打破以往教师用汉语讲英文信函的撰写技巧以及用汉语介绍国际贸易流程这样传统的教学方式,这种双语尝试是依托院校语言优势,并用实际行动践行我院“外语 专业 现代技能”的复合实用型双专业涉外人才的教育模式的进一步体现。为提升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可通过形式多样的比赛促进听、说、读、写的能力,比如鼓励学生参与“全国商务英语知识竞赛”,训练其用英语解决商科知识的实践能力,参加“全国商业精英挑战赛国际贸易竞赛”提升学生用英语商务谈判的能力,通过参加“pocib全国大学生外贸从业大赛”提升学生撰写英文函电的能力;此外,还可依托商学院口尖队,鼓励学生参加大学生英语演讲大赛,大学生英语辩论赛等赛事,提升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

3.5提升双语师资队伍水平

双语教学对授课教师具有较高的语言要求,在智慧教学模式下,教师更需具备扎实的英语基本功。目前双语教学的现状却是国际贸易专业课教师的英语水平普遍不高,基础英语过硬的英语教师却没有国贸专业的专业背景,因此给双语教师提供更多的教师培训机会和成长空间成为当下解决双语师资行之有效的方式。比如让教师走出院校,通过在语言类院校进行访学方式提升英语水平,还可充分利用校企合作的优势,让高校教师去企业参加挂职锻炼,了解企业基本运营模式,以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英语交际和沟通能力。

4结论

目前绝大部分高校的《外贸英语函电》课程的教学模式仍然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基本上是按英语精读的传统教学模式讲授,要求学生背短语、分析语法和句子结构,仅停留在语言教学的层面上,过分强调语言形式,而忽略专业知识的传授。kas模式下,基于我院智慧教学平台,构建基于产教相结合的智慧课堂新教学模式,有效整合院校与合作企业的软、硬件平台,通过打通课堂内、外两个渠道,使实践学习和课堂学习双管齐下,既强调国际贸易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又从实用角度拓展了《外贸英语函电》课程教学的新维度,进一步搭建起外贸业务实战支架,帮助学生提高解决外贸业务实际问题的操作性和灵活性,实践证明,该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师生、生生实时交互,真正实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个性化学习、自主学习、探究性和协作性学习,高效地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素质。

参考文献

[1]刘培青.kas模式下国际贸易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多维度培养[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6).

教学智慧范文篇10

【关键词】智慧物流;中职学校;仓储实训;教学现状

据相关资料显示,当前物流行业所消耗的总成本费用在年度gdp中占比接近15.5%,相较于十年前下降了约2.6%。国家发改委于2016年的《物流业降本增效专项行动方案》对于物流行业建设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智慧物流的出现为这一问题的解决创设了有效的契机。基于此,教师应当依托智慧物流理念推动中职院校当前仓储实训教学模式的改革,以此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智能化系统应用技术水平,优化实训教学的实施效果,从而为学生实践能力与岗位技能操作能力的提高奠定稳固基础。

一、当前智慧物流在国内外发展的研究现状

(一)智慧物流在国外的发展现状。国外早在20世纪末便致力于拓宽物流行业的发展渠道与运营模式,欧盟于1996年实施了ten-t计划,预计截至2050年将在全欧洲打造9条核心运输通道,而以德国政府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积极运用财政激励、免除关税等手段,推动了多种联运模式的发展,为智慧物流模式的实施创设了完备的发展环境。在此基础上,以美国ibm公司为代表的国外企业致力于实现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开发,由英国tesco等企业实施的rfid计划构建了完整的物流产业链条,为智慧物流的发展提供了强劲的技术支撑。同时,美国政府引导交通局、大学与物流公司之间构建密切合作关系,通过大量实践调查整合形成了cfs数据,实现物流信息化平台的建设,集合英特尔、思科等多家企业成员形成了工业互联网联盟,为智慧物流的发展创设了完善的平台基础与设施保障。此外,德国政府极力推动物流园区的集成化建设,引导多家物流企业共同构建一体化信息网络与专门管理协会,进一步为智慧物流的发展带来了全新的机遇。(二)智慧物流在国内的发展现状。相较于国外成熟化、规模化的发展形势而言,智慧物流在我国尚且处于初级、不完备的发展阶段。由于我国缺乏完备的信息基础标准,不同信息系统之间难以实现良好的对接,导致物流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受到了严重的阻碍,产生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同时,受到我国人均仓储面积、物流设施水平、资金状况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不同物流企业之间的信息技术水平存在较大的主体差异,整体服务质量较差。从低碳技术层面进行分析,我国物流运输的低碳化水平较低,物流运输车辆的能源消耗量较大,致使环境受到了严重的污染与破坏。此外,相较于发达国家而言,我国的社会物流运输成本仍然偏高,物流系统的信息化建设水平较低,难以为智慧物流的发展创设完备的物质保障。具体来说,以广西北部湾港的智慧物流发展现状为例,作为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前沿地区,北部湾港在我国西南、华南经济圈中占据了极为关键的位置,是连通我国西南至东盟国家的交通枢纽要地。当前北部湾港内部涵盖了诸如北港集团网、广西西江物流服务平台等多个主体平台,然而这些信息平台却仅仅承担着物流生产信息的功能,并未真正连通口岸通关系统以及上下游的物流企业,缺乏完备的edi平台。同时,北部湾港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相对来说较为落后,相关资源难以得到有效利用,物流系统的功能难以与企业管理系统实现良好的匹配衔接,相关物流信息的管理仍然依托传统登记模式,缺乏对rfid、条形码等新鲜技术的充分使用,导致智慧物流的建设进程受到了一定的阻碍。

二、中职学校智慧物流仓储实训的教学现状分析

(一)缺乏有针对性的物流专业教材。通过针对当前中职学校仓储实训的实际教学情况进行调查,可以发现物流专业在中职学校中的形成与发展时长较短,现行教材大多由高职、本科教材修订而成,缺乏符合中职学生学习情况的专业教材,且教材内容大多局限于理论知识,未能随时展和技术进步做出调整与更新,尤其缺乏对仓储实训内容的详细讲解与介绍,教材设置上存在较为严重的滞后性问题,难以实现对学生实践操作的专业指导,与企业实践之间缺乏紧密衔接。(二)教学手段与考核方法相对较为落后。当前中职院校的物流专业师资力量呈现出参差不齐的状态,以某中职学校为例,该院校物流专业共计招收近2000名学生,然而物流专业的教师数量却不足100人,甚至还有部分教师并未接受过专业物流知识教育、缺乏丰富教学经验,导致在开展仓储实训课程的过程中盲目照本宣科,教学方法也较为单一死板,难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更不利于智慧物流技术在教学中的有效运用。同时,当前多数教师只将期末测试作为衡量学生学习成效的指标,其考核方式也局限于单一的书面考核,并未真正考察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人际沟通能力以及适应能力,与职业教育的目标相背离,难以提升教学实效。(三)实训条件难以满足智能物流发展需求。鉴于仓储实训必然要涉及到实训基地的建设,其建设用地以及设备购买资金实则是一笔巨额的开支,许多中职学校对此无力承担,进而导致实训条件难以获得良好的改善。由于缺乏配套齐全的实训基地与专业设施,导致学生难以在仿真环境中锻炼实践操作能力,无法在实训中培养感性认识,不利于学生学习水平的有效提高。同时,部分学校虽然配备了专业的实训基地,然而相关智能化应用软件与硬件的实际利用率仍然偏低,并未针对相关专业教师的技术操作水平进行专业化指导,导致智慧物流的实际实施效果难以达到预期状态,不利于学生实训能力的培养。

三、智慧物流在教育教学中产生的积极作用探讨

(一)创设真实实训环境,丰富实训内容手段。要想切实发挥智慧物流对中职学校仓储物流实训教学所产生的积极影响,首要前提便是真正应用智慧物流的相关技术进行实训环境的重新建构,借助3d技术创设现代物流企业的内部运作流程,通过真实场景再现引导学生进行仿真模拟,加深对物流行业的理解。例如可以借助3d技术再现物流企业的写字楼、配送中心、仓库、制造工厂等场景,引导学生依托既有知识基础进行实训模拟,掌握物流运输的各个环节与流程,进而为学生提供改编后的企业案例,引导学生在虚拟现实场景中锻炼操作技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真正发挥实训的意义。(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深化学生主体地位。在创设真实实训环境的基础上,还可以利用rfid技术、电子标签辅助拣货系统、自动化料箱立库等物流设备进行物流企业运作模式的模拟再现,引导学生加深对物流行业各项技术与手段的理解,依托直观操作锻炼学生的操作水平与控制能力,在近似游戏化的操作中调动学生脑海中的知识储备、锻炼实际操作能力,从而进一步深化学生的主体认知,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的协调与调动。(三)贴近企业工作实际,强化业务能力培养。由于大多数中职学校物流专业的考核模式缺乏合理设计,因此应当着重就考核体系进行整改优化,借鉴现代物流企业的经营模式进行考核机制的全新设计。例如考验学生对出入库方法的掌握程度,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进行盘点方法的运用,真正在模拟环境中进行相关线路的安排设计,考验学生的车辆调度与配载能力等。通过借助3d模拟实训实现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激发学生的主体性与学习热情,真正考查学生的认识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依托先进技术提升实训水平,更好的达到人才培养目标,推动智慧物流的长效发展。

总而言之,智慧物流引领了物流行业发展的全新态势,依托rfid、感应器、gps、物联网等设备与技术实现了物流行业与电商平台的密切结合,有效提升了物流系统的分析与执行能力,推动物流系统实现智能化建设。基于此,物流专业教师应当认真审视智能物流在国内外的发展形势,着重运用相关理念与技术推动现有仓储实训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引导学生在实训中巩固理论基础、提升实操能力,从而进一步实现应用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推动物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吴萍.基于智慧物流的北部湾港物流信息化建设研究[j].经贸实践,2017(10)

[2]孙丽.中职物流专业仓储实训教学改革实践研究[j].科技风,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