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资源库范文10篇-欧洲杯买球平台
时间:2022-03-12 01:20:59 欧洲杯买球平台的版权声明
教学资源库范文篇1
关键词:建筑材料与检测;微课;移动教学
近年来,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推动了数字学习的进步,泛在学习教学氛围浓厚,微课教学逐渐成为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师教学改革的亮点和热点,专业教师和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都积极加入了相关课程的微课制作,并将不断的将微课运用于课程移动教学资源库建设和实际理论课程教学中。对如何制作微课方面出现了研究热潮,但是很少有人关注到微课在实验实训实践教学中的实际教学应用评价研究,目前关于微课在建筑材料与检测课程学科实训教学实际应用的评价研究非常少。通过制作课程微课并进行教学研究,评价在相关学科实际教学中应用效果,探究微课在理实一体化实践教学中的创作原则,分析出课程微课在教学资源库和教学中的应用情况,同时可以找改善教学队伍建设和促进理实一体化教学效率以及资源库建设和应用方式。高职院校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力量,在思考加强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实施的背景、内涵、路径研究与实践,推进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有机衔接。对接专业技能等级证书和标准,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探索培养培训模式、专兼结合师资队伍培养、校企合作路径创新。高等职业教育建筑材料与检测课程是土建类职业院校相关专业的必修基础专业课程,建筑材料课程对于学生在工作中严格合理的把握建筑材料的选材标准有重要意义。建筑材料与检测课程理论内容是基于数学、物理、材料、力学、化学、检测学等基础学科理论知识[1]。《建筑材料》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非常强的土建类专业基础课,实验实训是该课程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学生能将抽象的基础理论化为具体验证,同时培养初步的动手实践实验操作能力,为以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打下实践基础。工程实践中,建筑材料品种众多,涉及的材料种类和性质繁杂,因而在高职建筑材料与检测课程中的教学内容较广,知识点分散,记忆点较多。跟其他的基础理论课不同,建筑材料与检测课程的概念性和实践性更强,逻辑性较弱,实训内容更多的来源于理论知识结构和知识来源,更多的是对理论知识的验证和实践[2]。因而以微课为代表的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开发,在课程教学改革中将起到特殊的作用。本文从高职土建类专业的建筑材料与检测课程改革实践入手,以《建筑材料与检测》课程微课建设为例,图1微课的选题来源对微课在建筑材料与检测课程移动教学资源库构建中的应用研究与实践进行研究探讨。基于泛在学习理念的高职移动教学资源库构建通过结合移动教学资源库优化课程内容,能够一定程度更新《建筑材料与检测》传统实训教学方法,结合具体的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边教学、边总结、边改进,得出比较合理的教学方案,探索出移动教学资源库在高职课程授课中的最佳应用方案。
1建筑材料与检测课程微课的选题
建筑材料与检测课程微课主要是以课程视频拍摄为主要任务,将视频作为理论和实践知识传播载体,通过对各个章节的重难点和易错点进行深入简出的解释和阐述,同时扩展知识层面。针对建筑材料与检测课程,将传统课本知识章节进行重新组合和拆解,将原有课程内容按照实际工程检测———见证取样分类重组为以下6大模块:混凝土、砂浆试块性能、钢材性能及砖砌块性能检测模块,水泥、砂石、掺合料性能检测模块,混凝土配合比砂浆配合比及外加剂性能检测模块、沥青和沥青混合料性能检测模块、土工及无机结合料检测模块、防水材料性能检测模块等。每一模块中根据实际工程检测需求和检测检验试验难度确定重点和难点,从而有针对性的对课本中的不同试验制作相关实验实训微课资源,例如,第四章混凝土:混凝土是应用最为广泛的建筑材料,作为混凝土基础原材料组成的水泥、砂、石等的品质好坏都会对混凝土的质量产生深远影响。本章微课团队根据重难点共选择水泥、砂、石拍摄了数个微课,包含了建设用砂粗细程度的评定、混凝土用石子的表现密度测定———广口瓶法、混凝土用石子强度的评定方法、水泥的凝结时间的测定、水泥胶砂流动度的测定、水泥胶砂强度检验(iso法)等。以其中小节混凝土用石子的表现密度测定———广口瓶法微课为例,其选题意图如图1所示:表观密度是混凝土用石子质量性能重要评定指标,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空隙率计算的必要数据。但在实验实践中很多同学没有掌握正确的检验方法和试验结果评定方法。本部分内容试验操作实践性较强。针对以上原因来制作微课,在实验室内实地操作完成录制,帮助学生理清试验思路、掌握检验方法,提高学生对试验技能学习的兴趣。2建筑材料与检测课程微课的教学目标以混凝土用石子的表现密度测定———广口瓶法微课为例,微课的知识与能力目标是让学生掌握表观密度测定的概念及检验意义、试验条件及仪器设备、试验结果进行评定;过程与方法目标是通过移动教学资源库微课资源的建设引导学生理解规范标准方法的使用,培养学生参与动手试验、主动探究的自主精神;情感目标是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工作能力和试验数据处理的职业素养。
3建筑材料与检测课程微课的教学内容设计
以混凝土用石子的表现密度测定———广口瓶法微课为例,在做好知识点的分析和课程资源准备后,做试验教学过程设计。首先是引入普通混凝土组成材料、石子的概念,并逐步提出问题,然后解决问题。普通混凝土中砂石的体积约占混凝土体积的70%。而石子的体积约占40%,与砂子共同在混凝土当中起到了一个支撑骨架的作用,就像我们人体的骨骼一样,因此人们常称之为粗骨料。在混凝土中主要起到,抑制混凝土收缩的骨架作用。这里我们添加了一个人体骨骼的动画,生动的解释了石子在混凝土中的作用。紧接着,本微课解释了粗骨料即石子的概念,同时引出国家标准《建筑用卵石碎石》(gb/t14685-2011)的技术要求。采用图文及动画,带学生了解混凝土用石子的表观密度测定的意义。在预拌混凝土的配制过程中,碎石的表观密度是进行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粗骨料品质优良评定的一个重要参数,如何正确而且快速地对碎石的密度进行检测,对碎石骨料的合理应用和拌后混凝土的工作性良好,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工程意义。现行国家标准《建设用石》(gb/t14685-2011)和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2006)中,对普通混凝土拌制用卵石、碎石的表观密度制定了明确的标准参数,要求建设工程用卵石、碎石的表观密度要求不小于2600kg/m3。然后,提出问题,石子的表观密度如此重要,那么如何判断工地进场的石子是否符合标准。通过图文介绍,让学生了解混凝土用石子的表观密度测定试验环境及所用材料、设备。那么什么是石子的表观密度呢?石子材料的质量与表观体积之比。质量的概念我们非常熟悉,表观体积就是实体积加闭口孔隙体积。对于形状非规则的石子材料,一般无法直接测量表观体积,可用排液法来测定其表观体积,从而计算表观密度。通常,测定方法有广口瓶法和液体比重天平法,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下国家标准《建设用石》(gb/t14685-2011)规定的石子的表观密度的测定方法(广口瓶法)。混凝土用石子的表观密度检验环境及所用材料、设备介绍。通过图文介绍,让学生了解混凝土用石子的表观密度测定试验环境及所用材料、设备。通过实际完成混凝土用石子的表观密度测定检测过程,学生可以通过观看获取检测的步骤和操作方法。最后通过微课进行课程内容的小结,对所学知识点进行小结,提升学生认识。针对课程中存在的重点和易错点巧设提问,引发思考,同时通过布置课后习题的方式引导复习。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联系实际,深化知识。
4建筑材料与检测课程微课的设计特点
以混凝土用石子的表现密度测定———广口瓶法微课为例,整个教学过程通过在实验室内,真实录制混凝土用石子的表观密度的检测过程微视频,并对结果评定方法进行讲解,通过学生真实感触来突破教学难点,特别是在混凝土用石子的表观密度测定试验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试验设备的使用方法。极大方便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提高实践教学课堂效率,大大降低仪器设备损坏率。通过巧设课堂思考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更是引发学生深度思考。生动新颖的学习方式既突出了学生主体,又激发了学生的兴奋点,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微视频结合ppt录制方式,合理的利用了ppt的动画功能,更加直观,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结语
通过结合移动教学资源库的运用,可以改变传统的小组协作实训教学中,学习模式单一组员之间互动的局限模式。结合移动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建筑材料与检测的课程内容设计可以得到优化。基于微课知识获取的便捷性、形式的多样性、资源的共享性以及移动教学资源库平台的互动性,建筑材料与检测课程传统实训教学方法得以信息化、移动化创新。
参考文献
[1]孟琳,罗碧玉.论技能大赛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影响———以全国职业院校首届“建筑工程识图”技能大赛为例[j].陕西教育,2018(8):52-53.
教学资源库范文篇2
关键词web;医学;教学;资源库
abstract:aweb-basedteachingresourcesinthemedicallibrarysystem,discussedthebasicsystemcomponents,architectureandtheproblemsfaced.thesystemcanbeusedformedicalteachinginstitutions,multi-medianetwork,hasacertainvalue.
keywordsweb;medicine;teaching;resourcebase
1引言
随着校园网建设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在加强网络硬件建设的同时,人们逐步认识到网络只是基础,资源建设才是教育信息化的核心[1],因此基于教学资源库的教学也越来越普及。支持多媒体网络教学的核心是多媒体教学资源库的配套建设,研究基于web的教学资源库正成为教育技术与网络技术工作者们共同关注的课题,也是实现多媒体网络教学首要的前提条件,多媒体教学资源库可以说是一所学校的教育教学信息资源中心,是学校开展网络教学的核心组成部分。多媒体教学资源库建设的质量直接决定着学校开展多媒体网络教学的成败,直接影响学校教育现代化的进程。
从最近几年这方面的发展来看,国内部分高校资源库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暨南大学的药理学教学资源库、南方医科大学的肿瘤病理学专业信息资源库、第四军医大学的外科学多媒体资源库等[2]。本校也构建了医学影像学多媒体素材库、人体寄生虫学素材库等素材库。
本校在本科评估期间整合了部分教学素材,建设了涉及学科超过50门,有3万余条各类素材的教学资源库。该系统采用b/s体系结构。系统开发工具采用:asp技术和sql2000数据库;dreamweavermx和photoshop等开发工具;操作系统采用windows系列;web和ftp采用iis5.0。
2医学教学资源库基本组成及体系结构
2.1医学教学资源库资源
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将教学资源库分为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护理学,中医学,生物医学,预防医学,公共基础等7个大类,每大类下再根据需要划分相应的子类,具体到每个学科[3]。每一学科下再分为文本,动画,视频,图片等子类,便于用户查找所需资源。
2.2医学教学资源库系统构成及主要功能
医学教学资源库系统包括4个模块,如图1所示。
从图中可看出,该系统包括:
(1)资源库系统资源浏览模块。各种用户都可以通过浏览器访问资源库。基于web的资源库系统允许网络上多个用户同时登陆,正常地、安全地使用资源库系统,并为使用者提供资源库中资源的全文检索功能、提供论坛、电子邮件服务系统,为网络教学实现在线或离线网上交流。
图1资源库系统构成示意图
(2)资源库系统资源管理模块。具有一定权限的用户与系统管理员可在线管理多媒体资源,增、删、改、上传多媒体素材。这几种操作都是通过客户端浏览器来操作完成,不必到服务器端进行操作。各个用户通过认证后,管理系统授予对应的管理权限,才能对系统进行操作。各个用户的操作都是独立的,所做的操作并不影响其他用户,各个用户也不能对其他用户的资源记录进行操作(系统管理员除外)。
(3)资源库系统管理模块。通过数据库软件对sql2000数据库进行管理。通过课程管理对整个系统的课程、章节、知识点进行设置。
(4)资源库用户管理模块。资源库系统对用户进行细分,各种用户有不同的权限,不能越权使用系统:普通用户,不需要认证,有资源的使用权限;教师用户,需要认证,有多媒体资源的使用、增、删、改等权限;审核员,需要认证,有对资源的改、删和资源等权限;系统管理员,需要认证,具有最高权限。
2.3基于web的医学教学资源库系统的体系结构
基于web的医学教学资源库系统的体系结构如图2所示。
从图2中可看出,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实施和运行以cernet、internet等已有的网络环境为平台,充分利用已有的网络资源。图片库、视频库、音频库等库在整个资源库中是最基础的,是通过资源库管理系统来管理,维护。客户端使用通用的浏览器工具,无需增添其它工具,方便用户使用。用户分为学生用户、教师用户、系统管理员三类。所有用户都使用ie等通用浏览器,就可以对资源库进行操作。最终构建一个webserver服务平台,使得资源库系统能够利用asp功能软件模块解释用户通过浏览器发出的请求,连接sql数据库,完成数据操作并将其结果返回到客户端浏览器中显示出来。
3医学教学资源库的应用
3.1课堂教学
老师可以在多媒体教室通过网络调用教学资源库中的教学资源,在多媒体教室以大屏幕投影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通过教室多媒体计算机上的浏览器浏览教学图片、视频、音频等资源,这就摆脱了过去学生被动地坐在电化教室里观看教学片的形式,赋予教师对教学媒体控制的更大的灵活性,充分展示了多媒体教材的知识集成性和文、图、声、像并茂的特点,多层次、多角度地呈现教学内容,创造立体性的教学空间,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
3.2个性化教学
由于教学资源库系统上的资源可被任何一台连接在校园网上的计算机浏览,这就为个性化教学和学生自学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学生利用校园网络上的计算机可在多媒体教室、实验室、电子阅览室等进行独立的学习,既可按照教师的要求也可根据自己的需要从教学资源库里选择学习内容。另外学生之间可通过bbs讨论问题、交流经验,也可给教师留言以获得教师的辅导,可使学生获得最大的主动性和多方位帮助,有助于培养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3.3教学准备
教学资源库为教师的教学准备提供了方便。教师可以搜索、选取资源库中的文、图、声、像媒体素材,为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师的备课效率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4教学资源库所面临的问题
通过对本校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实践,我们有以下的体会:
医学教学资源库的主体是大量的优质的教学资源。但是有相当数量的资源已经过时,部分资源内容大同小异,部分资源教学意义不大,因此在资源库建设过程中,对资源必须经过严格筛选以保障所上传的资源的质量。
教学资源如何从学习者角度考虑资源的结构编排对入库资源的教学性设计也是建设者面临的难题。保持资源库内容的及时更新和补充,丰富资源库内容,紧跟学科和技术发展步伐,提高教师利用素材库设计教学
的能力是使素材库发挥其功能的关键。
提高教师使用多媒体教学技术的能力和素质,把教学改革和多媒体教学资源建设相结合[4]。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良好运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教师开发和运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库能力的提高、积极性的提高,必然会带来资源库内容的繁荣和形式的多样性,资源库容量的增大也自然会引起质量的改变和提高,从而达到适应现代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加强组织领导,协作攻关,是资源库建设的保证[5]。资源库建设是一个庞大的工程,涉及的学科多,技术复杂,耗费时间长,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才能完成。首先领导要重视,组织专门的工作小组,并号召其它单位积极配合。建设过程中分工要明确,将具体任务落实到个人,并定期接受领导的检查验收,确保资源库建设顺利完成。
5结束语
本校教学资源库经过两年多的建设,已有各类素材3万余条,访问量已逾14万次,为全校多媒体网络教学起到了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德亮.黎加厚博士谈教育信息化[j].中国电化教育,2002,(1):5-8
[2]林周梦等.医学教学资源库的现状分析与建设策略[j].西北医学教育,2007,15(1):42,57
[3]刘元勋.基于校园网的医学多媒体资源库的建设[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6,20(1):50-52
教学资源库范文篇3
课题组利用多种有效资源多方位、多角度、多渠道地开发安全教育教学资源库,目前已形成50多部视频资源,100多个事故案例。同时在开发中不断推进课题研究的深入,弥补高校安全教育空洞说教的教育形式,增强其趣味性、实效性和丰富性。
1.1配套课程教材开发教学资源紧扣《高职学生安全教育》教材,内容涵盖各类安全知识,既有基础的通用安全知识,又有较为专业的专业安全入门知识。课题组不仅使教材配套教案、课件和调查题,而且还梳理、收集、整编和挖掘相关安全教育资源,把枯燥乏味的安全知识通过鲜活的真实案例和生动形象的视频动画展示出来,增强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使安全教育深入人心。
1.2运用各类媒体开发文献资源一是充分利用好网络。课题组在校园网站上建立常用的安全教育资源网链接,便于教师备课参考,也向学生宣传。通过网络,学生借助电脑、手机可随时随地进入相关网站浏览和学习安全教育资源。二是收集、运用和挖掘各种影像资源。相比其它资源,采用影像资源进行安全教育的效果更为形象生动,更富感染力。课题组设计案例化教学方式,通过观看安全教育影像资料,努力使学生培养安全观。三是搜集最新社会热门的安全案例、法律资料,生成“案例回放”、“警钟格言”、“法律链接”等各类教育资源。积极引进国内成熟的安全教育课程资源,搜集同类研究资料进行加工改造,实现资源共享。
1.3全方位开发校园内外安全教育资源一是利用校园环境,开发校园安全文化资源。校园中处处都可以开发安全教育资源,从校园门口的交通安全提示到教学区地面的防滑标志,从每层楼面的逃生疏散图到办公橱窗的校纪校规和安全教育图片展,学院营造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安全文化的熏陶,潜移默化中提升安全素养。二是利用社会治安预警信息,开发安全防范预警资源。课题组随时掌握社会治安形势,及时给学院各系提供安全教育内容提纲用于主题班会教育,引导学生关注社会治安动态,增强安全防范意识。三是利用手机媒体,开发qq、微信、微博等电子资源。手机是时下学生最常用的通讯工具,也是学生最爱玩的电子设备。手机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实现了安全教育与科技力量的融合,增强学生参与安全教育的趣味性。四是组织实践活动,开发社会资源。课题组充分认识到安全教育不仅需要知识宣传,更需要开展实践活动。每年该院组织全体大一新生参加消防演练、参观科普安全馆,使得实践活动有力配合课堂教学,提高学生自我防护能力,掌握逃生疏散技能。
2结语
教学资源库范文篇4
(一)酒店管理专业教育发展现状。我国旅游教育起步于改革开放初期,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了包括研究生、本科生、高职、中职在内的旅游人才培养体系。截至2010年底,全国旅游院校包括完全的旅游院校和开设旅游系或旅游专业的院校共计1968所,其中高等院校967所,中等职业学校1001所。2010年全国旅游院校在校生首次突破100万人,达到108.6万人,其中高等院校在校生人数为59.6万人,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总数为49万人。在全国高等旅游院校的专业构成上,旅游管理、旅游外语专业占在校生总数的60%以上,而酒店管理在教育部2011高校本科专业目录上为少数高校试点目录外专业,目前只有少数几所高校开设。全国540所高职院校开设了酒店管理专业,在校生仅为14.5万人。酒店管理专业在校生人数在全国旅游院校在校生总数的比例严重偏低。我国酒店行业刚开始形成时,因酒店比较少,在需求增长的情况下,竞争重心是数量。所以,我国酒店业初期的发展水平与酒店设施的数量规模有关。在酒店的数量规模增大、设施档次提高、竞争激烈的情况下,行业的数量竞争转向质量竞争。质量竞争的核心是人员素质的竞争,行业的发展水平就与人力资源的开发水平密切相关。酒店业人员的敬业精神、技术水平、职业心理素质、高级管理人才和技术人力的组合效应,以及形成一支训练有素的人才队伍等,都影响酒店业的竞争力。我国内资酒店竞争力不强,关键因素不是技术问题,而是人员素质问题。从整体看,本土酒店人才在素质与培养模式上与国际酒店人才存在较大的差距。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是我国现有高级酒店管理人才70%来自国外,或者有在国外酒店培训的经历。
(二)酒店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存在的问题。第一,优质资源少,资源开发程度低。据统计,全国高职院校开始酒店管理专业的院校约540所,其中办学时间在20年以上的不足5%,在10年至20年之间的不足10%,绝大多数为新建、改建专业。软硬件建设力量不足,教育教学水平参差不齐;课程教材、场地、设施及合作的企业资源差距较大,优势教学资源不丰富。在教学资源开发建设上,各院校教师对教学资源收集、管理、保存和处理上比较散乱,教师们大多是需要用时才努力寻找或制作,等用完后随即抛弃,然后需要时又重新来寻找,未能较好地保存和管理好这些资源。同时,网络资源虽然种类繁多,但分类管理不科学,适用性不强,不能很好地和专业教学特色相结合。第二,现有资源共享度低,社会服务能力差。即使在同一院校,教师们收集、管理使用资源时往往也是各自为政,无法分工合作、实现共享。院校收集、开发的教育资源也未能与兄弟院校共同分享。同时,酒店从业人员在自主学习提高时也难以有合适的途径从院校获取教学资源。这些现象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第三,网络平台功能不全,信息化服务水平低。近年来,各高校大力建设数字化校园,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但相应教学资源建设数字化校园,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但相应教学资源建设的问题凸显,教学资源建设简单化、重数量、轻质量、网络及现代教学设施利用率低,网络多媒体教学模式的探索还停留在表面,严重阻碍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二、酒店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的意义
(一)酒店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符合教育部教学改革精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重视优质教学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不断推进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提高优质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率,扩大受益面。”通过建设酒店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收集、整合、开发、利用优质教学资源,实现共建共享,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符合教育部有关教育教学改革精神的要求。
(二)进一步推动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改革。通过教学资源库建设,促进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酒店管理专业课程开发,深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课程改革与建设提供平台。资源库建设过程中鼓励专业教师积极参与并更新教学资源库内容,对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探索是一个良好的推动。同时,开放互动的网络资源平台,师生可以实时了解酒店行业前沿成果,动态交流行业信息。
(三)促进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通过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可以合理有效地开发并利用酒店管理专业优质教学资源,实现共建共享,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对教师来说,通过利用教学资源库丰富的素材,可以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教学目标进行课程开发、组合,同时为教师备课提供了大量优质的教学资源,有效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工作效率。
(四)可提高高校服务社会的能力。对酒店及学习酒店管理专业的社会人员来说,教学资源库既是一个自主学习专业提升的资源中心,又能提供教师指导、学习咨询等服务,帮助酒店解决经营过程中的问题,为酒店提供软件支持。这项建设将实现高校服务社会的良好效益。
三、酒店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的内容
以人才培养方案为准则的教学资源库建设是酒店管理专业长期以来探索以校企合作为基础的实验、实训、实习“三实合一”的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实现以工学结合为主要特征的“教、学、做”一体化能力培养模式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教学资源库建设的内容以专业课程建设及行业培训建设为两大核心内容,以数字载体及实物载体为平台,最终建成一个酒店管理专业的立体教学资源库。具体见图1。
(一)专业课程模块。酒店管理专业课程的设置以人才培养方案及行业岗位需求为基准,并随着行业需求变换而及时调整更进,是一个合理而动态的课程管理过程。与行业进行及时沟通,结合本专业的优势与特色,选择核心课程,以核心课程为主覆盖到其余专业课程建设的专业课程资源模块,包括具体的课程教材及参考教材、教学大纲、教案、网络课件、课程案例资源、课程考核模式及试题等,其中强调本课程与整个教学计划的吻合,与其余专业课程设计的衔接。
(二)行业培训模块。行业培训模块包括职业资格培训及专项培训两部分。其中,职业资格培训又包括职业资格岗位及分级培训两部分资源,与地方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合作,以适应目前行业岗位持证上岗及岗位晋升要求,建设完成各类岗位的职业资格培训资料库,具体包括岗位取证标准,试题库、案例库。专项培训包括相关行业、企业培训以及院校师资培训两部分资源,具体需要建设完成各类培训的目标要求、培训大纲、培训课件、案例库等。
(三)资源库的平台建设。酒店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最终形式是一个立体的教学资源库,包括以网络为核心的数字载体和以校内酒店实训基地为核心,含有酒店博物馆建设在内的实物载体,这两大载体形成了资源库平台建设两大组成部分。1.以网络为核心的数字载体平台建设。教学资源库的数字载体实际上是将专业课程教学模块及行业培训模块中的资源,以数据库、图片、视频、图表、教学课件、网页等形式通过网络服务器连接组合成一个数字载体平台。专业教师通过网络服务器把教学资源递交入库,即以数据库、图片、视频、图表、教学课件、网页等形式通过网络服务器完成教学资源的递交同时产生资源共享。数字平台管理人员辅助教师递交并进行资料分类及管理,或更新或删除,保证数字载体里的教学资源具时效性特征。与此同时,数字平台管理员需对站点进行设置及维护,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与客户端形成良好链接与互动,教师与系统、学生与系统、企业与系统的顺畅对话,一方面实现教师所递交资源的共享,另一方面实现酒店行业各岗位的取证培训和提升培训及高职、中职学生自主学习的需求。数字载体平台的建设与维护最终目的是方便有需求的客户,因此在平台管理上要强调资源检索功能,同时为了体现资源的共享性及优化性,在系统中设置好资源下载与评价功能意义重大。2.以校内酒店实训基地为核心的实物载体建设。(1)校内酒店实训基地的建设。酒店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是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资源收集与资源共享服务,而校内酒店实训基地的建设既能为资源库建设提供功能的完善,又是教师与学生充分利用资源库进行教与学的一个全方位实物载体。校内酒店实训基地作为一个校内小型高星级酒店,包括前厅、客房、中餐厅及后厨、西餐厅及后厨、酒吧、面点室、形体房等,是专业教学、岗位培训及师生交流的主要场所。教师可发挥模拟岗位优势实现情景教学,同时,资源库中专业课程资源应用将得以优化体现,更好实现资源库的价值。校内酒店实训基地的建设将是教学资源库建设成效显现的一个最核心的实物载体,将校内的酒店实训基地建设成集生产、教学、技能培训、新产品研发、技术服务为一体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对于酒店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是一个重要的功能性的贡献,同时代表了酒店管理专业建设的先进性及全面性。(2)小型酒店博物馆的建设。酒店博物馆是一个直观的针对性强的酒店管理专业场馆。博物馆收集了酒店发展史、各酒店集团介绍、有代表性的酒店介绍,其中包括图片、教材、酒店手册、特色酒店客房用品等,学生在这个小型博物馆里能直观体验到酒店的演变与发展,结合现代酒店运作模式,让学生既有对于酒店发展时间隧道的体验,又有身临其境的现代酒店体验。同时,博物馆也是一个小型的专业资料阅览室,师生共享资源、自由交流的场所,学生及教师可以在此查阅资料,满足自主的现场专业学习的需求。
四、酒店管理教学资源库建设应注意的问题
(一)基于行业与岗位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与更进。酒店管理教学资源库的内容是以人才培养方案为指导。深入开展对旅游行政管理部门、酒店企业、酒店管理专业教师和学生的调研,制定适合现代酒店业发展需要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同时在对酒店工作岗位进行深入调查的基础上,细致分析酒店业务操作层、业务督导层和管理层等三大岗位群的能力和素质要求,参照酒店业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突出对高素质技能型酒店人才的培养,人才培养方案成了资源库建设中决定方向的重中之重。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也是一个调整、更进的工作,专业负责人需定期与行业沟通,根据行业及岗位需求进行反馈并及时调整,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保证人才培养方案的时效性。
(二)从制度上提高教师参与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的积极性。酒店管理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最终是为人才培养服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障是师资,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过程实际也是打造一支强大的师资团队的过程,是一个以培养高层次“双师型”专业带头人为重点、以优化师资队伍结构为核心,打造一支职业道德好、业务素质高、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高素质教学团队的过程。传统的大学教师教学资源以个体的教学资源储备为主,建设酒店教学资源库需将以往教师独立收集、整理教学资源的个人行为转化为教研室、教学团队的团队行为,提高收集教学资源的效率,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资源共享。这个转变过程初期阶段首先需从制度上要求并鼓励专业教师对本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的参与,构建符合酒店管理专业办学要求的全方位、全过程、全员参与的“三全”教学质量监控机制。
教学资源库范文篇5
关键词web;医学;教学;资源库
1引言
随着校园网建设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在加强网络硬件建设的同时,人们逐步认识到网络只是基础,资源建设才是教育信息化的核心[1],因此基于教学资源库的教学也越来越普及。支持多媒体网络教学的核心是多媒体教学资源库的配套建设,研究基于web的教学资源库正成为教育技术与网络技术工作者们共同关注的课题,也是实现多媒体网络教学首要的前提条件,多媒体教学资源库可以说是一所学校的教育教学信息资源中心,是学校开展网络教学的核心组成部分。多媒体教学资源库建设的质量直接决定着学校开展多媒体网络教学的成败,直接影响学校教育现代化的进程。
从最近几年这方面的发展来看,国内部分高校资源库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暨南大学的药理学教学资源库、南方医科大学的肿瘤病理学专业信息资源库、第四军医大学的外科学多媒体资源库等[2]。本校也构建了医学影像学多媒体素材库、人体寄生虫学素材库等素材库。
本校在本科评估期间整合了部分教学素材,建设了涉及学科超过50门,有3万余条各类素材的教学资源库。该系统采用b/s体系结构。系统开发工具采用:asp技术和sql2000数据库;dreamweavermx和photoshop等开发工具;操作系统采用windows系列;web和ftp采用iis5.0。
2医学教学资源库基本组成及体系结构
2.1医学教学资源库资源
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将教学资源库分为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护理学,中医学,生物医学,预防医学,公共基础等7个大类,每大类下再根据需要划分相应的子类,具体到每个学科[3]。每一学科下再分为文本,动画,视频,图片等子类,便于用户查找所需资源。
2.2医学教学资源库系统构成及主要功能
医学教学资源库系统包括4个模块,如图1所示。
从图中可看出,该系统包括:
(1)资源库系统资源浏览模块。各种用户都可以通过浏览器访问资源库。基于web的资源库系统允许网络上多个用户同时登陆,正常地、安全地使用资源库系统,并为使用者提供资源库中资源的全文检索功能、提供论坛、电子邮件服务系统,为网络教学实现在线或离线网上交流。
图1资源库系统构成示意图
(2)资源库系统资源管理模块。具有一定权限的用户与系统管理员可在线管理多媒体资源,增、删、改、上传多媒体素材。这几种操作都是通过客户端浏览器来操作完成,不必到服务器端进行操作。各个用户通过认证后,管理系统授予对应的管理权限,才能对系统进行操作。各个用户的操作都是独立的,所做的操作并不影响其他用户,各个用户也不能对其他用户的资源记录进行操作(系统管理员除外)。
(3)资源库系统管理模块。通过数据库软件对sql2000数据库进行管理。通过课程管理对整个系统的课程、章节、知识点进行设置。
(4)资源库用户管理模块。资源库系统对用户进行细分,各种用户有不同的权限,不能越权使用系统:普通用户,不需要认证,有资源的使用权限;教师用户,需要认证,有多媒体资源的使用、增、删、改等权限;审核员,需要认证,有对资源的改、删和资源等权限;系统管理员,需要认证,具有最高权限。
2.3基于web的医学教学资源库系统的体系结构
基于web的医学教学资源库系统的体系结构如图2所示。
从图2中可看出,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实施和运行以cernet、internet等已有的网络环境为平台,充分利用已有的网络资源。图片库、视频库、音频库等库在整个资源库中是最基础的,是通过资源库管理系统来管理,维护。客户端使用通用的浏览器工具,无需增添其它工具,方便用户使用。用户分为学生用户、教师用户、系统管理员三类。所有用户都使用ie等通用浏览器,就可以对资源库进行操作。
图2基于web的医学教学资源库体系结构图
最终构建一个webserver服务平台,使得资源库系统能够利用asp功能软件模块解释用户通过浏览器发出的请求,连接sql数据库,完成数据操作并将其结果返回到客户端浏览器中显示出来。
3医学教学资源库的应用
3.1课堂教学
老师可以在多媒体教室通过网络调用教学资源库中的教学资源,在多媒体教室以大屏幕投影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通过教室多媒体计算机上的浏览器浏览教学图片、视频、音频等资源,这就摆脱了过去学生被动地坐在电化教室里观看教学片的形式,赋予教师对教学媒体控制的更大的灵活性,充分展示了多媒体教材的知识集成性和文、图、声、像并茂的特点,多层次、多角度地呈现教学内容,创造立体性的教学空间,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
3.2个性化教学
由于教学资源库系统上的资源可被任何一台连接在校园网上的计算机浏览,这就为个性化教学和学生自学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学生利用校园网络上的计算机可在多媒体教室、实验室、电子阅览室等进行独立的学习,既可按照教师的要求也可根据自己的需要从教学资源库里选择学习内容。另外学生之间可通过bbs讨论问题、交流经验,也可给教师留言以获得教师的辅导,可使学生获得最大的主动性和多方位帮助,有助于培养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3.3教学准备
教学资源库为教师的教学准备提供了方便。教师可以搜索、选取资源库中的文、图、声、像媒体素材,为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师的备课效率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4教学资源库所面临的问题
通过对本校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实践,我们有以下的体会:
医学教学资源库的主体是大量的优质的教学资源。但是有相当数量的资源已经过时,部分资源内容大同小异,部分资源教学意义不大,因此在资源库建设过程中,对资源必须经过严格筛选以保障所上传的资源的质量。
教学资源如何从学习者角度考虑资源的结构编排对入库资源的教学性设计也是建设者面临的难题。保持资源库内容的及时更新和补充,丰富资源库内容,紧跟学科和技术发展步伐,提高教师利用素材库设计教学的能力是使素材库发挥其功能的关键。
提高教师使用多媒体教学技术的能力和素质,把教学改革和多媒体教学资源建设相结合[4]。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良好运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教师开发和运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库能力的提高、积极性的提高,必然会带来资源库内容的繁荣和形式的多样性,资源库容量的增大也自然会引起质量的改变和提高,从而达到适应现代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加强组织领导,协作攻关,是资源库建设的保证[5]。资源库建设是一个庞大的工程,涉及的学科多,技术复杂,耗费时间长,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才能完成。首先领导要重视,组织专门的工作小组,并号召其它单位积极配合。建设过程中分工要明确,将具体任务落实到个人,并定期接受领导的检查验收,确保资源库建设顺利完成。
5结束语
本校教学资源库经过两年多的建设,已有各类素材3万余条,访问量已逾14万次,为全校多媒体网络教学起到了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德亮.黎加厚博士谈教育信息化[j].中国电化教育,2002,(1):5-8
[2]林周梦等.医学教学资源库的现状分析与建设策略[j].西北医学教育,2007,15(1):42,57
[3]刘元勋.基于校园网的医学多媒体资源库的建设[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6,20(1):50-52
教学资源库范文篇6
论文摘要:学习对象是教育技术领域的一个全新理念。作为理论,学习对象研究影响教学资源可重用性的各种因素间的最佳结构状态;作为技术,学习对象是教学资源的抽象与封装,教学资源以学习对象的形式存在,教学设计者通过重用学习对象来共享教学资源。本文介绍了学习对象的特征、分类、粒度和元数据语义模型,分析了在教学资源库系统中引入学习对象的优势,讨论了基于学习对象的教学资源库系统中学习对象粒度定位、类的封装与继承及其xml绑定。
一、引言
自20世纪90年代e-learning逐渐兴起以来,教学媒体发生了改变,教学资源的形态也随之发生了变化,数字化教学资源作为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现代教学要素,己经成为支持信息化教学活动的重要基础和保证。
但是,教学资源普遍存在难以重用、互操作性差、共享困难、利用率低下等诸多问题。因此,教学资源的共享与重用越来越引起教育技术学界的关注。受到计算机科学中面向对象思想的深刻影响,学习对象的理念逐渐形成并得以快速发展。
本文探析学习对象的理论及其在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中的应用。
二、学习对象的理论
(一)面向对象思想
20世纪70年代末,针对导致软件危机的根源,即用vonneumann机求解的问题域结构与解域结构的不一致性,形成了面向对象的思想。
面向对象(object-oriented,00)思想的基本内容是:1、系统由对象组成;2、对象具有标识唯一性且相互关联;3,对象由属性和方法组成,属性刻划了对象的状态,方法刻划了对象的作用、运动及其相互关联;4、对象的属性变化反映了系统的状态变化。5、系统中各个对象之间的相互作用关联,形成对象方法之间的相应动态组合,从而完成系统任务。
80年代,随着oop的迅速发展,00思想及其方法与技术不仅在软件工程领域得到深人研究和广泛应用,还深刻影响了系统工程、知识工程、人工智能、计算机体系结构等众多领域。到了90年代,00在高度(思维科学)、广度(应用领域)和深度(形式描述)三个维度的研究不断扩展和深人,成为计算机科学的一个研究热点。
(二)学习对象的概念
00思想运用到教育技术领域,提出了可重用教学构件((reusableinstructionalcomponents)的概念。1994年,h.waynehodgin;在《learningarchitec-tures,api''''s,andlearningobjects》一文中首次使用学习对象(learningobject,lo)一词来描述这种易组合、可重用的教学构件。
1996年,美国ieee学习技术标准委员会(ltsc,ieeep1484)成立。该委员会采纳了学习对象术语,2000年,委员会下设的学习对象元数据工作组(p1484.12)给出了学习对象的一个十分宽泛的定义:学习对象是可以在欧洲杯买球平台的技术支持学习的过程中被使用、重用或引用的任何数字或非数字的实体。
一些研究机构和学者也相继提出了学习对象的定义,但基本上都是针对上述定义的限制性界定和具体描述,最典型的是:学习对象是支持学习的可重用的数字化资源(anydigitalresourcethatcanbereusedtosupportlearning}。这些限定和描述刻划了学习对象的特性,从而进一步明确了学习对象的含义和范畴。
学习对象概念的三个显著特性是:
1、教学性。学习对象是针对学习而设计、在学习过程中被使用、为达到学习目的而存在的特定实体。
2、可重用。学习对象可以被教学设计者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出于不同的教学目的、基于不同的教学策略、在不同的教学情境下重新组合和重复利用。
3、数字化。学习对象是数字化实体,能够传输和共享。
学习对象概念还具有其它一些特性,如自包含(self-contained)、自足(self-sufficient)、内聚(cohesion),可聚合(canbeaggregated)、互操作(interoperable)等,但教学性、可重用、数字化是最重要的三个特性。教学性是学习对象的首要任务,可重用是学习对象的核心目标,数字化是学习对象与传统教学资源的根本区别。
(三)学习对象与教学资源
建立在非数字化教学媒体基础上的传统教学资源,其形态是固化的、物化的和静态的。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普及,以网络为载体、以多种媒体来呈现的数字化教学资源,从一开始就表现出传统教学资源所无法比拟的巨大优势,并逐渐成为教学资源的主流形态。但是,仅仅只是教学资源的形态发生变化还远远不够,这是因为:1、它所包含的教学内容(或教学材料)仍然是固定的,难以被教学设计者解构和重组;2、它不具备一致的组织结构及其描述信息,难以互操作和共享。
学习对象是教学资源的抽象与封装,教学资源以学习对象的形式存在,教学设计者通过重用学习对象来共享教学资源。因此,学习对象是构件化的教学资源,能有效的检索、发现、管理、重用和共享,具有现代教学资源的全部特征。
(四)学习对象的分类
学习对象的内在固有特性包括:组合元素的个数、内含对象的类型、可重用的构件对象、一般功能、外部依赖性、逻辑类型、不同情境下可重用的潜力、同一情境下可重用的潜力。学习对象按上述固有特性分为5类:基本型((fundamental)、组合封闭型(tom-biped-closed)、组合开放型(combined-open)、生成呈现型(generative-presentation)和生成教学型(genera-tive-instructional)}z}o
学习对象按组织结构分为原子、集合、线性、层次和网状类型叭按聚合度分为4个聚合层次。
(五)学习对象的粒度
粒度(granularity)是关于对象的大小、尺度及其详细程度等特征的描述。学习对象的粒度决定了学习对象的重用频率与效率,粒度过大会降低重用频率,粒度过小则会降低重用效率。
一方面,根据00思想,对象的粒度要满足“高内聚,低藕合”。另一方面,学习对象不同于软件工程学中的抽象数据类型,教学性是其首要特性,因此,学习对象的粒度要以能表达一定独立教学意义为原则。
(六)学习对象元数据
元数据是关于数据的数据,用于描述数据的属性。学习对象元数据(learningobjectsmetadata,lom)的作用在于,为教学设计者和学习者查找、获取、使用、评价、互换、共享、管理学习对象提供支持。学习对象元数据是学习对象的关键技术之一。
目前,国际上相对完备的lom标准是ieee((draftstandardforlearningobjectsmetadata})(ieeep1484.12.1)aieeelom标准定义了学习对象的一个语义模型,其结构是一个4层语义树。该语义模型将学习对象的属性组合成9类,分别是:general,lifecycle,meta-metadata,technical,education}rights,rela-tion,annotation,classification。该语义模型的数据元素分为必须数据元素(mandatorydataelement)与可选数据元素(optionaldataelement),全体必须数据元素组成lom核心集,全体可选数据元素组成lom可选集。特别的,第9类数据元素classification组成lom分类扩展集,为特定领域的学习对象提供了一个简单的扩展机制。
我国《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是ieeelom标准在教学资源领域的扩展和本土化。《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以lom核心集为基础,抽取lom可选集的一个必要子集,利用lom分类扩展集对九类教学资源规定了扩展属性。
三、基于学习对象的教学资源库
教学资源库是面向教学的教学资源数据库系统,它利用信息技术对教学资源进行开发与整合,以计算机网络为传输载体与共享手段,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教学资源库是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的主要建设内容之一,它主要包括专业教学目标与标准、精品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实验实训、教学指导、学习评价等要素。
基于学习对象的教学资源库是指:基于学习对象所包含的教学设计理论、面向对象思想、可重用性核心理念,运用学习对象的元数据技术和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技术,描述、组织、管理、、运用教学资源的数据库系统。
基于学习对象的教学资源库具有以下优势:
第一,由于学习对象的可重用性,在学习对象理论指导下构建的教学资源库能以最大效度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
第二,由于学习对象元数据的标准性,使教学资源的分类组织及其特征描述符合一定规范,同时也是资源数据库的设计依据;
第三,由于学习对象的潜在智能性,在某种教学策略或认知策略的引导下,系统能够自适应教学目标并生成相应的学习对象序列,从而使系统具有一定程度的智能化或通过结构实现智能。
(一)教学资源的分类
教学资源按内容可分为三大类,即标准类、素材类和课程类,其中素材类和课程类属于学习对象。各类教学资源界定如下:
1标准类包括职业标准、岗位能力标准、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等。
(1)职业标准是根据职业的活动内容,对从业人员工作能力水平的规范性要求。
(2)岗位能力是从业人员在具体工作岗位上应具备的能力,是职业能力的具体化。岗位能力标准一般从普通岗位能力、基本岗位能力、核心岗位能力三个层面描述工作岗位的能力体系,每个层面由若干能力素质类别构成,每一类别根据行为表现的不同而划分为多个级别,每个级别代表不同处理事件能力的程度。
(3)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的具体化、实践化表现形式,是学校实施人才培养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是组织教学和进行教学管理的主要依据。人才培养方案包括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模式、课程目标、课程体系、实践实训教学体系、学习评价等方面的内容。
(4)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实施、评价测量的依据,是学校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课程标准阐述课程的性质、价值与功能,明确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课程总目标和学段目标,描述学习领域的内容标准和学习目标(结果性目标和体验性目标),给出实施建议(教与学建议、教材编写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等)。
2.素材分为媒体素材、试题、试卷、课件、案例、常见问题解答、文献资料、资源目录索引等。
(l)媒体素材是传播教学信息的基本材料单元,素材类型分为文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动画五大类。
(2)试题是测试中使用的问题、选项、正确答案、得分点和输出结果等的集合。题库是按照一定的教育测量理论,在数据库系统中实现的试题集合。
(3)试卷是用于测试的典型成套试题。
(4)课件是针对若干知识点实施相对完整教学的软件。
(5)案例是指由各种数字媒体元素组合表现的有现实指导意义和教学意义的代表性事件或现象。
(6)常见问题解答是针对某一领域最常出现的问题给出的全面解答。
(7)文献资料是有关教育教学方面的政策、法规、条例、规章制度和专业文章、书籍、音像资料、事件记录等。
(g)资源目录索引是某一领域中相关的网络资源url链接和非网络资源的索引气
3.课程类包括网络课程、精品课程、课程包等。
(1)网络课程是通过网络表现的某专业的教学内容以及所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包括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撑环境。
(2)精品课程是指具有“五个一流”的示范性课程,即具有先进的教育思想、丰富新颖的教学内容、精湛的教学艺术、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严格的教学管理及评价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精品课程要使用网络进行教学与管理”,从这个意义上讲,精品课程的网络表现形式是网络课程。
(3)课程包是针对课程实施完整教学的软件。
(二)学习对象粒度的定位
教学资源的上述分类是依据内容分类,因此,学习对象的粒度取决于教学内容的规模。
知识点是教学内容的核心单元,知识点之间的关联关系体现了知识体系的内在联系,所以知识点及其关联关系是构建完整知识体系的基础。同时,一个知识点又是具有原子特性的不可分单元。因此,知识点属组合封闭型,围绕一个知识点的相关素材属基本型,由关联知识点组成的课程属生成教学型。
设计学习对象时,其粒度定位如下:
1、单个课件被一个学习对象封装;
2、其它素材类教学资源按照知识点分组,每个分组被一个学习对象封装;
3、一门课程对应一个学习对象序列。
(三)学习对象类的封装与继承
将教学资源分类后,提取每一类教学资源的共性特性和个性特性,这些特性在基于学习对象的教学资源库系统内部定义为一个抽象数据类型--一学习对象类(learningobjectsclass,loc)。loc是教学资源在系统内部的抽象与封装,每个具体的教学资源是loc的一个实例。
loc与lom都是教学资源的抽象与封装,loc用于系统内部对教学资源的各种加工处理,lom用于系统对外呈现教学资源,loc与lom是动态对应的。位于顶层的loc是一个抽象类,它的属性与必须数据元素一一对应,方法至少包括构造器、set,get等方法。各类loc继承顶层类,重载顶层类的属性与方法,其扩展属性与可选数据元素、分类数据元素一一对应,属性的赋值可以在构造时通过构造器由元数据库中初始读取,也可以通过set方法由元数据库中动态读取。
为了实现学习对象的序列化和智能,还要考虑loc实例的持久化,在loc实例的整个生存周期内保持有状态会话。
(四)学习对象元数据的xml绑定
为了实现元数据的xml绑定,基于学习对象的教学资源库系统需要具备:1、一个完备的资源命名空间;2、一套完整的xml标记,并通过dtd约束以符合规范,使用xsl设置显示格式;3、元数据字典和元数据编辑器等元数据管理工具;4,xml文档生成器。
注册教学资源时,在元数据字典和元数据编辑器向导下,提取教学资源的元数据,创建相应的loc实例,存储到元数据库。教学资源时,xml文档生成器读取元数据库,用xml描述、封装元数据,生成xml文档格式的虚拟资源库。
四、结束语
教学资源库范文篇7
关键词:信息技术;中职;教学资源库;研究
中职学校承担着向社会输送各类型技能型人才的重任,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必须紧紧围绕企业的实际需求。建立专业课教学资源库,是提高中职学校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以企业需求作为指导,不断调整增加资源库内的内容,确保学生在毕业时,已经掌握了必需的操作技能。信息技术在各领域都有一定的渗透,各行各业都朝着信息化的方向转变。我国部分发展较为前沿的地区,都已经逐渐进入中职校数字化改革的进程。尤其是在教学资源库建设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资金。在此背景下,传统落后的教学模式和手段正逐步被中职校摒弃,而多样化的教学评价方式、先进的教学技术使得中职校的教学情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国倡导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即鼓励教师借助多媒体技术、计算机开展教学。这为中职校的课程改革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中职校教学水平的提高有目共睹。目前,大部分中职校都广泛应用网络技术,实施了高效管理。甚至一些具有前瞻意识的中职校,已经在着手建立资源库管理平台。这充分体现了我国中职校对信息化发展的热情,以及教学资源库良好的建设前景。
1组建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队伍
就目前情况来看,在建设中职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的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是组建一支专业性较强的教学资源库建设队伍。这个队伍应当涵盖建设过程涉及到的各领域内的专家。例如管理能力较强的学校领导、教学能力突出的学科教师、编程能力较高的软件人员等。该队伍内部又要包含几个必需的部分,首先是指导建设的委员会,其次是教学资源开发团队,并设置评估资源库可行性的顾问专家。指导委员会掌控着整个资源库建设的方向、进度,起着宏观调控的作用。而教学资源开发团队,则负责资源库的内容设置。由于不同学科在理论知识、实践操作方面的侧重点有所差异,同时对学生的培养方案天差地别,因此在学科资源的设计环节,必须有学科专家、教师一手负责,团队人员各抒己见,根据自身的从业经验,提出意见和想法。为保障资源库的运行具有可行性,并切实地帮助中职校师生开展教学活动,在资源库建设初步完成以后,顾问团队要及时进行评估。评估要求不能放松,以免资源库在后续运行中出现问题。如果资源库建设结果没有通过审核,还要进行二次开发。建设队伍齐心协力、沟通交流,对不合理的地方进行调整,并适当增加或删改相应内容。由于中职校广泛采用产教融合的教学模式,因此在资源库的建设过程中,学校可以积极和有关企业进行合作。参考用人单位的岗位设置,切实地考虑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以提高资源库的实用价值。
2构建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框架
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占据主动地位,而学生更偏向于在教师的安排和引导下被动地学习。新课改要求教师将学生置于学习的主导位置。在中职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中,必须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全面体现师生角色观的转换。这要求资源库的建设以建构主义为理论指导,尊重学生的主导地位,更看中学习过程中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强调师生间的有效互动和交流。建构主义提出了多元化学习和教学模式,但总体而言,都在鼓励学生主动、自发地探索学习,鼓励教师给学生提供更多自主学习的机会。这确定了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的大体框架。借助网络平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困惑或阻碍时,都可以及时向教师寻求帮助,海量的学习资源,也为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创造了机会。多媒体设备使得教学资源的呈现方式更加多元、生动直观,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学生理解知识点更加轻松,记忆也得到强化。
3完善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设施
中职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设施除数码摄像机、数码照相机、高配置计算机和一体化编辑机外,还需要有一系列图像、动画、音视频和编辑软件,需要百兆乃至千兆接入校园网系统,需要海容量的储存系统和各类服务器群,甚至需要云计算机技术的支持。为了使教学资源得到较好的运用,不能停留在一个学校有几台液晶投影仪,而需要装备多媒体网络教室。在目前全面实施数字化教学环境下,学校除了为所有教学人员配备笔记本电脑,所有教学场所装备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系统外,还得配备标清或高清智能录播室,利用多方位标清或高清摄像头、自动拾音仪器全自动采集师生教学过程,并自动合成教学资源,从而提高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的效率。
综上所述,中职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并不是一项简单的任务,后期的完善与调整也需要耗费大量时间。目前校园网的应用已经十分广泛,通过校园网对学生进行管理,已经得到大部分中职校的认可。这为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教学资源的共享也显得更加便捷。
参考文献
[1]胡燕.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中职英语教学资源库的实践探索[j].文理导航(下旬),2013(9):15.
[2]彭聚凯.基于生本理论的中职英语教学资源库建设研究[j].职教通讯,2014(12):76-77.
教学资源库范文篇8
关键词:健身健美;网络教学资源库;现代信息技术
在教育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传统的健身健美课程教学主要通过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等形式,课堂氛围枯燥,缺乏教学创造性。为此,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健身健美教学进行整合已成为现代体育教学的必经之路。
一、当前高校健身健美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存在的问题
当前高校健身健美网络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审美性要求不高。高校开展健身健美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从身体锻炼开始,逐渐达到更高层次的审美要求。但由于当前健身健美课程内容的分散性,导致很多具有审美效果的教学内容得不到共享,进而让学生在健身健美课程中未能有相应的审美感受。(二)规划不到位。通常,在资源库建设过程中,往往没有明确的规划步骤,想到什么就往里面堆砌什么,导致课程网络资源缺乏体系化。再加上高校并未重视资源库建设的规划性,以至于资源建设者也因此忽视了规划建设内容,导致资源形式单薄[1]。另外,资源建设者自身的职业责任感不强,对健身健美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管理松散,造成了资源浪费现象严重。(三)标准化建设不足。目前,高校的健身健美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还没有统一的标准。对于健身健美课程的专业定义不清晰,造成其专业子库资源相对缺乏。另外,对于资源的内容、专业性、评价标准等都没有具体的规定,导致健身健美网络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思路不清晰。(四)健身健美教学资源库建设长效机制缺乏。高校健身健美教学网络资源库建设缺乏相应的建设机制,使得建设时产生资金投入实效性不高、建设认识不足、短期行为偏多等问题。另外,相关部门缺乏牵头作用,甚至依靠购买来建设资源库,导致资源库的实际技术支撑不足。
二、高校健身健美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策略
高校健身健美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学习资源、为教师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一)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多媒体素材库。网络资源中涉及大量的媒体素材,且媒体素材是高校健身健美课程中涉及最多的教学素材,也被视为整个高校教学最为重要的基础资源。高校应充分地利用网络资源,将其中符合健身健美教学特点的资源加以利用,在庞大的网络系统中,挖掘最优价值资源,按照健身健美课程的主体方向,对收集的网络资源进行逐级拓展。首先,将某一类的健身健美网络素材进行开发、归类;其次,形成完整的媒体素材集合;最后,逐渐地扩展本校的网络资源素材。(二)建设专门的考核库。考核库是指健身健美课程涉及的各项考核资源库,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作为考核的技术支撑,将信息库与考试测评连接起来。高校根据健身健美课程特点,建设专门的考核库[2]。包括考核题目的录入、删除、备份、统计、分析等,是将健身健美教学引入智能化考核的表现,改变传统的健身健美课程考核的方式,使得教师在进行期中或期末等大型的学期考核时,能快速地完成对学生健身健美课程考核,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三)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法。第一,案例教学法在健身健美教学中运用得较为广泛,主要是在现代媒体技术的支持下,通过教师播放各类音频、视频,为学生提供指导,也是增强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教学方法之一。高校建设完整的案例教学资源,需要实际录入教学素材及评析、教学建议等,案例教学资源入库,可以有效地解决教学中缺乏教学案例的特殊情况,保证高校案例教学资源的充足。第二,网络课程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根据已有的教学目标、教学计划实施的现代化教学形式。网络课程的优势是改变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端,最大限度地实现师生之间的实时交流。且学生能高效利用网络信息资源,按照自身的兴趣进行自主安排,提高现代网络课程的使用效率。第三,电子课件资源库是教师采集教学资源的重要资源库。其中,应涉及健身健美课程的相关示范视频、ppt等。教师利用电子课件资源库能极大地缩短备课时间,从而提高了实际教学效率。
三、结语
高校健身健美网络教学资源库需要相关的部门和教师协同构建,并充分地利用现代网络信息作为欧洲杯买球平台的技术支持,建设起具有院校特色的健身健美网络教学资源库。高校还要进一步地改进传统教学的不足,不断地推进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实践技能的提升,为国家输出更多、更全面的高素质体育人才。
参考文献:
[1]周建松.以教学资源库建设为抓手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26):76-78.
教学资源库范文篇9
【论文摘要】教学资源建设是教育信息化的基础。本文基于校园网基础上,针对教学资源库建设,提出建设思路以及应注意的问题。
随着internet技术的发展,它以更具人性化的方式推动着教育信息化的飞速前进。许多高校纷纷建立起自己的校园网,为教学现代化提供了坚实的硬件基础。基于校园网的资源库建设是校园网建设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摒弃了互联网的信息过多过杂、结构复杂、链接繁多等特点,针对性强,主要为教学、科研提供丰富的多元化教学素材。然而由于缺乏教学信息资源,许多校园网往往难以发挥在教学与科研中应有的作用与效益,造成了“信息高速公路有车无货”的局面,设备、资源大量闲置与浪费。本文试就高校自建校园网资源库的分类内容、建设方案等方面作一些初步探讨。
1教学资源库所包含的内容
多媒体教学资源库是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利用信息手段,按照统一的技术规范和课程内在逻辑关系构建的,由丰富优秀的知识点素材、课件、数字化媒体素材及示范性教学案例等等教学基本素材组成,并可以不断地扩充,开放式运用于教学的媒体资源系统。根据我国《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资源库内容可以分为以下八类:
媒体素材:包括文本类素材、图形(图像)类素材、音频类素材、视频类素材、动画类素材五大类。其中的素材包含与课程相关或无关的素材,在实际中为了管理可以通过是否与课程相关进行整理分类。
资源目录索引:列出某一领域中相关的网络资源地址链接和非网络资源的索引。
课件与网络课件:是对课程或知识点实施相对完整教学的教育、教学软件。网络课件需要能在标准浏览器中运行,并且能通过网络教学环境被大家共享,而单机运行的课件可通过网络下载后到本地计算机上来运行。
试题库:是遵循一定的教育测量理论,在计算机系统中实现的某个学科题目的集合。
教学案例:与知识点有关的有现实指导意义和教学意义的事件或现象。
文献资料:为用户提供了包括电子文档、图书资料等多种载体资料的相关信息。
常见问题解答:经过整理组织的教学相关问题与解答,其中内容很大程度上是由教师提供,经管理系统审核加人。
网络课程:通过网络表现的某些门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包括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撑环境。
以上各种资源库内容在实施组织过程中都有各自的组织规范和要求。比如:对于素材库中媒体素材图形、图像、音频、动画和视频要满足存储和网络传输要求,应说明素材的类别、学科和使用对象;图形图像素材彩色图像的颜色数不低于8位色数等等。课件库中的软件既要涵盖所有内容领域,自成体系,又要以知识点为单位设计适合本教学单元需要的网络课件。
2高校教学资源库的建设
校园网资源库建设的目的就是利用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等手段和形式,通过校园网的硬件支持,获得丰富而优质的教学资源和课程,实现资源共享,服务于现代教学。根据信息资源自身的性质,教学资源库不是资源的简单集合,应以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遵循国家颁布的标准化规范,经过填密的设计而开发出的较为复杂的系统。校园教学资源库应该具备以下功能:能够进行方便、快捷的信息检索;教师可以自行添加资源;资源种类齐全、科学;要有一定的权限设置;系统维护简单等。
2.1构建教学资源库的基本环境
网络硬件环境可以使用现有的校园网,在校园网的基础上进行适当扩展升级,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最大限度地节省投资。多媒体数据服务器是多媒体资源库中的核心设备,硬件设备要达到存储容量大、访问速度快、安全性能高和多线程并发的性能。资源库的构建模式一般采用基于web访问的模型,客户端通过web浏览器、校园网web服务器、多媒体数据服务器三层分布式结构,实现对多媒体教学资源库的访问。
基于数据库和网络应用的系统实现技术,采用传统的客户机/服务器架构,实现对多种格式课件和其他资源的存储与管理。采用基于web的应用系统的流行技术、net编程,提供了良好的可重用性、可移植性、跨平台性和互操作性的运用环境。
2.2系统的体系结构
借鉴国内外教学资源库建设的相关资料,结合高校教学特点,决定采用分布式的管理模式对分散的网络教学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系统的软件构架分为两个子系统:一个是教学资源库管理子系统,包括多媒体素材库的管理、课件管理、试题库等;另一个是系统管理子系统,包括用户及权限管理、前台管理、后台管理、资源检索管理等。
系统体系如图1所示:
资源目录树浏览:提供如windows系统资源管理器目录树结构一样的资源浏览方式,方便内容的整理归纳和资源使用者的使用、查看,用户可以逐步深人地定位所需资源。
资源检索功能:采用统一的库内搜索引擎,对资源进行查询,同时出于对知识产权的保护考虑,在查询的同时根据用户权限,限制用户浏览范围。
用户管理:教育资源库有其特定的用户群,其中应为不同用户赋予各自的权限,从而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和资源的质量。一般可以包括:系统管理员、资源审核员、教师、学生和游客(未注册用户)。系统管理员应对数据库系统有完整的控制权,允许他以浏览器方式通过internet实施管理和维护,掌握所有用户的情况,并具有初始化资源库系统和审核注册用户的权限。资源审核员:根据管理员分配的权限,主要负责对相应学科下的资源进行审核和管理。
教师:主要负责对某一特定学科的资源进行管理,包括浏览、查询、使用和上传资料。学生:可以浏览、查询、下载信息库中的资源。游客:可以浏览、查询和下载资源。
前台管理:包括资源管理、资源审核管理、资源评论管理。资源管理包括对资源的移动、复制、删除、排序、修改属性等功能。资源审核可以采用批量审核或半自动审核。评论管理由评论管理员对用户所发表的资源评论进行维护和管理。
后台管理:后台管理工作主要由系统管理员负责,主要是对系统的维护工作,以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扩展性及对并发访问的支持。如:资源库系统的初始化、访问控制、安全控制、提供可扩展的接口等等。
资源统计:完成对各种资源浏览和下载次数的统计、资源容量统计、排行统计等,并用图表和数据方式显示。
2.3主要技术方案
为有效减少网络流量,防止客户端的肥大,易于数据更新,系统采用基于b/s和xml技术的三层数据交换结构。如图2所示:
数据服务层:利用传统数据库强大的数据管理功能完成数据的存储管理,由系统后台数据库完成。
应用服务层:响应客户端的xml/http请求,利用通过对后台数据库进行访问,并将数据结果封装成xml文档,返回客户端,解决了数据接口统一的问题。
客户服务层:向web服务器提出xml/http请求,接受返回的xml文档。通过dom技术以树状结构呈现xml文件中的数据,解决了网络带宽的问题。
考虑到与学校现有的教学系统的集成,系统采用sqlserver2000为后台数据库,采用.net为开发工具,利用.net的组件技术将各功能模块全部封装在不同的组件中,并编译为动态链接库(dll),在web页面中只是对组件进行调用,屏蔽了具体的数据库操作,极大地提高了代码的安全性。
3建立教学资源库需注意的问题
(1)网络教育资源库建设的系统化涉及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横向的系统化考虑的是专业、课程之间的关系,同一专业不同课程之间有许多教学资源的交叉和重复,不同专业的一些课程之间也存在同样的问题。要从各个专业的培养目标人手,统筹考虑课程和教学环节的设置,统一进行网络教育资源的建设。纵向的系统化指的是设立网络教育资源库建设的统一目标,系统地策划和实施网络课程、课件、集成单元和基础素材的设计和制作。
(2)教学资源库建设与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要同步进行,旨在解决“有货有车无司机”的问题。教学资源库建设的最终目的就是在教学和科研中得到很好的应用,因此,教师专业知识以及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是资源库建设的基础。
(3)在教学资源库建设中,不能将目光局限于收集更多资源,还要注意教学资源能反映课程改革的最新成果,与教学实际需相符,有利于资源库资源在教学和学习中使用。
(4)教学资源建设要坚持“开放、动态”的建设观,将教师和学生、教学活动和教学过程资源纳人校园网教学资源的建设中。教师和学生将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学习过程充实到资源库中,这些内容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地更新,进而使得资源库不断更新,建设成有校本特色的、个性化的、动态的校园网资源。
教学资源库范文篇10
关键词:专业课程;资源库;整合;开发
一、专业课程教学资源库建设的意义
近年来,长春轨道交通正以迅猛的态势发展起来,行业的快速发展为城市轨道交通相关专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长春职业技术学院城轨车辆技术专业每年都会向长春轨道交通运营企业输送一批高素质、技能型、实用型人才。但是随着城轨车辆技术专业的不断发展、校企合作的不断深化,通过对往届毕业生上岗后的调研发现,城轨车辆技术专业课程设置覆盖全面,但教学内容与岗位的对接不够顺畅,城轨车辆技术专业的专业课程分为理实一体课程和实践课程两种形式,理实一体课程侧重于理论知识的讲授,实践课程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两种课程虽然教学侧重点不同,为了得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培养出更高质量的技能实用型人才,教学内容及教学模式亟待优化。通过进行教学资源的整合及开发,建设专业课程教学资源库便是一种可行性较高的优化方式。
二、教学资源库的资源整合
城轨车辆专业课程的资源整合过程中,遵循广泛收集、重点筛选的原则,确保教学资源的准确性、完整性、科学性及实用性,兼顾优质性。教学资源整合成果以课程资源库的形式呈现,其优势在于:教学资源分类整合,形成清晰完整的类别,便于查询及使用;教学资源优质全面,便于教学及科研资料的搜集;资源库持续更新,为校企间的资源共享搭建平台。根据本课程现阶段可整合的教学资源,在课程资源库内设置四个子库,分别对师资、教学素材、企业案例、相关文献进行整合。1.教师资源库。长春职业技术学院城轨车辆技术专业既是校企合作专业,又是“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教师队伍包括学校教师、企业师傅和行业专家,师资信息量庞大。通过教师资源库的建立,可以更好地对现有师资力量进行整合,然后定期对库内信息进行更新及分析,进一步推进教师资源配置的优化。建立立体化教师资源库。在教师资源库的建设过程当中,先将校内教师、企业师傅、行业专家的信息进行采集,采集内容主要包括年龄、学历、职称、研究方向、从业领域等方面。然后按照理论授课、实践授课、社会培训、科学研究、课程开发这五个类别进行整合,同一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可同时录入多个分类。通过以上过程,完成教师资源的整合,在今后教学、科研等工作任务的布置时,可直接入库查询,进行信息提取,达到科学分工、择优选取的目的,最大限度的发挥教师资源的优势。2.教学素材库。教学素材具有种类多、数量大、内容杂的特点。对教学素材进行科学化、系统化的筛选及整合,既节省了教师查找资料的时间,提高备课效率,又规范了教师的授课内容,同时也丰富了知识点的讲授形式。在教学素材整合过程中,建立教学素材库,将收集到的教学素材分类整合成四类,分别为文本素材、图形/图像素材、动画/视频素材、动态素材。在教学素材库建立的过程当中,遵循宁缺毋滥的原则,不能一味地追求教学素材的数量,而忽视教学素材的质量。教学素材库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循序渐进,逐步完善的过程,欠缺的资源可以进行开发,但绝不能将劣质甚至错误的教学素材收录到素材库中。另外,在教学素材收集的过程中,不要只局限于本校课程组内教师教学素材的收集,可以汇集多方资源,采用多校联合、多部门联动的方式,强化共享应用,通过网络运行、持续更新的方式,吸收更多优秀的教学素材,实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创造条件。3.企业案例库。企业案例库建设的原因:其一,城轨车辆技术专业的专业课程理论性强且抽象难懂,学习难度偏大,教学过程中如果过分依赖讲授法等传统教学方式,不仅枯燥乏味,也不利于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很容易导致学与用的脱节。其二,教师缺乏实务基础,部分专业教师缺乏企业生产实践的工作经验,而案例教学法,又非真实简单的举例说明,所以教师很难编写出兼顾理论知识点和企业工作实际的教学案例。其三,现阶段,因为没有进行企业案例的整合,所以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为了节省备课时间及精力,往往直接从网络新闻、报刊杂志上截取案例资料,缺乏对案例的深入发掘和开发。通过企业案例库的建立,可以对行业企业中相关案例进行收集和整理,在企业案例的基础上重新进行编写,深入发掘案例的理论内涵,还可以结合理论知识点设置思考问题,形成符合教学需要的优质案例。4文献库。通过文献库的建设,将与城轨车辆相关的文献资源进行整合,供教师进行查阅,拓展教师的专业知识领域,加深教师对专业的理解,为课程开发及科研工作提供全面而又专业的文献资料。文献库的建立也为学生完成开放性学习任务提供了丰富优质的文献资源,学生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在文献库中查找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自主学习,拓宽视野。文献库数据采集的过程中,要多方收集,购进与城轨车辆有关的书籍;在网上搜集电子期刊文献,必要时进行文献数据的购买;收集行业企业相关技术资料,最后整合入库。资料选取要注重其广度及深度,既要有满足教师教科研层次的文献,又要有让学生拓展阅读层次的文献。要保持文献库的更新,确保资源的实效性。
三、教学资源库的资源开发
1.理论教学资源开发。城轨车辆专业课程的理论教学实施地点为标准化教室,教学设备有限,所以,为了确保所开发教学资源的实用性,要充分发挥投影视听设备、电脑、网络的作用。通过对现有教学资源的整合分析,理论课程教学资源的开发应偏重于以下形式:flash二维动画、三维动画形式,用以展示城轨车辆的结构及控制系统各环节间的动态关系,将原有静态教学资源转化成动态教学资源,降低抽象内容学习的难度,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微视频形式,视频要短小精悍,用来作为某一知识点的引入或展示,将传统的语言陈述形式转化为新颖的视频展示形式,使知识点讲授的过程中有了听觉、视觉的切换,提升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感官体验;实景视频形式,采取校企联合开发的方式,在企业案例库中选取典型案例,进行实景拍摄,课堂上通过实景视频的观看,将理论知识与现场景象逐一对应,突出了理论知识的实用性,使理论教学不再空洞。需要注意的是在实景视频脚本设计时,不能简单的设计成设备展示视频,应注重教学情境的设置,突出视频的教学价值。2.实践教学资源开发。城轨车辆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资源匮乏严重,主要原因有:城轨车辆设备专用性强,普通的实验实训设备很难满足教学的需要;城轨车辆设备结构复杂、价格昂贵,模拟实训设备研发困难且成本过高;城轨车辆电气系统包含高压部分,实施现场教学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鉴于以上原因,在本课程实践教学资源开发的过程中,应该更多的借鉴新型实验实训室建设的成功案例。例如,采用vr虚拟现实技术,此技术可以很好的解决职业教育中遇到的难题,使学生“身临其境”,符合职业教育的“现场感强”的要求。开发基于vr技术的城轨车辆专业实践课程,就是把从企业现场收集到的相关设备操作的视频、图片进行整理,然后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利用计算机生成一种多源信息融合的交互式的三维动态视景和实体行为的仿真系统,学生通过vr设备可以进入到模拟环境中,在沉浸式环境下熟悉设备各个部件,进行体验式操作,完成虚拟训练。
四、总结
通过城轨车辆专业课程教学资源的整合,把国内现有的轨道交通职业教育领域及轨道交通行业企业的优质资源汇集到一起,再结合企业岗位能力的需要,进行教学资源的开发,推进了本课程教学模式、学习模式的创新与改革。将城轨车辆专业的专业课程打造成内容完整、形式丰富、资源优质,可供教师教学、学生自学、企业培训等多方受益的规范课程,为后续建立共享型教学资源库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李传双.高职院校教学资源整合初探[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01):104-108.
[2]范冰.高职院校教学资源整合优化及对策[j].职业教育研究,2008,(12):48-49.
[3]张家贵,曹哲新.高职院校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0,(07):51-54.
教学资源库范文
时间:2022-03-12 01:20:59 阅读:0
推荐度:
相关文章
量子力学课程混合式教学的探讨 2023-03-01 09:05:38
统编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研究 2023-02-16 09:04:53
传统文化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2023-02-16 08:49:18
初中数学导学互动教学模式探讨 2023-02-15 09:06:29
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健康素养的培养 2023-02-15 08:57:59
初中物理概念教学策略思考 2023-02-14 09: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