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指导范文10篇-欧洲杯买球平台

时间:2022-05-12 12:20:27 欧洲杯买球平台的版权声明

科学指导

科学指导范文篇1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创业教育

近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快速发展,已经实现了从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转变。高等教育规模扩大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高校毕业生数量大幅度增加、社会整体就业形势严峻、一些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措施还不够完善。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毫无疑问,如何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就成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有待我们作深层次的思考。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国家整体形势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制约

当前时值全球金融衰退,国有企事业单位减人增效,下岗分流,大学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具体表现为:首先,作为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主要渠道的部分大中型企业经营困难,下岗形势继续延续,无形中加大毕业生的就业难度;其次,地方机构改革,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政府机关的竞争异常激烈;再次,事业单位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特别是聘任制的推行,对于刚刚毕业而毫无工作经验和社会阅历的毕业生而言,无疑是凭空增加难度。同时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农民进城打工的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三峰叠加”,加剧了城市劳动力市场的紧张状况,高校毕业生在这样严峻的就业市场条件下,肯定会有重重困难和障碍。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的明显滞后

在我国高校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起步较迟,它是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和改革、特别是高校大学生就业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而发展起来的。从现状来看,应该说我国高校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模式,仍处在探索和建立时期。由于受传统计划经济的影响较深,沿袭计划经济模式的惯性较大,与以市场为导向的“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推进程度相比,高校的就业指导服务工作,表现出了明显的滞后性。

(三)就业市场中结构性矛盾突出

目前,我国在社会新增岗位难以满足毕业生就业需要的同时,就业市场中的结构性矛盾也非常突出,主要表现为就业取向因学科专业、地域地区、单位性质的不同而呈现出较大的差异。就近几年的统计数据看,在学科专业上,每年都有“热门”专业和“冷门”专业的差别。在地域地区上,毕业生对北京、上海、广东等经济发达地区趋之若鹜,而在西部地区尽管给予种种优惠政策,但仍然少有毕业生踏足。在单位性质上,尽管政府机关、事业单位、高校、外资企业的容纳量已日趋饱和,但是毕业生依然心向往之。

(四)毕业生就业观念不能适应就业市场的变化和发展

随着我国高校就业制度的改革,高校毕业生就业方式也发生了改变,从“统招统分”转变为“自主择业,双向选择”,就业市场由以学历为导向变为以能力素质为导向,这是时展的必然,也是适应就业市场规律的结果。就业方式的转变必然要求就业观念随之变化,但是大多数毕业生的就业观念还停留在“统包统分”的时代,缺乏竞争意识。

(五)高校毕业生的能力和素质还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

由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相对落后于就业市场对人才的要求,高校毕业生普遍存在动手能力差,专业知识背景单一的缺陷,与用人单位的要求尚有一定距离。在就业市场中,除了科研型单位外,用人单位一般需要实践能力强的人才,倾向于聘用有相关工作经验的求职者,而应届毕业生在这方面的欠缺,使很多用人单位对应届毕业生的能力和素质持观望态度。

二、目前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的主要经验和做法分析

据最近三年全国高校的就业率调查统计,平均每年有15%左右应届毕业生未能就业,出现了“相对过剩”的局面。如何拓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渠道,优化人力资源,就成为当务之急。

目前,拓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渠道的经验和做法主要有:

(一)加强毕业生择业观和就业观思想教育工作

在就业压力不断增大的形势下,根据自身情况降低就业期望值,转变就业观念已成当务之急,最好的方法就是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毕业生要改变原有的就业观念,主动顺应时代需要,调整就业期望值,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积极投身到西部大开发的洪流中去。转变毕业生对基层的认识,引导他们察觉城乡一体化进程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基层将会释放出大量的创业机会,让他们意识到最早抢滩者将最早获得更多的机会。

(二)以市场为导向,搞活“订单培养”

“订单式”培养是指用人单位与培养单位签订用人协议,双方共同制订人才培养计划,充分利用双方的有利资源,共同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实现预定的人才培养目标,最后由用人单位按照协议约定安排学生就业的合作办学模式。

(三)推广并实施“大学生村官”计划

2005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下发了《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提出了争取用3到5年时间基本实现全国每个村至少有1名高校毕业生的目标。自从推进实施大学生“村官”计划以来,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创造了地方受益、学校发展、学生成长的多赢局面。

(四)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

目前,国家虽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优惠政策。但是,在毕业后的跟踪调查中发现,大学生创业之路异常艰难,除了大学生创业者本身条件的限制之外,更多的是因为缺乏一个整饬有序的创业环境。在创业过程中国家制定的各项优惠政策难以体现,政府确实提出了一些扶持政策,但是其中有些政策很难操作。现在毕业生自主创业还属于摸索与实践并行阶段,自主创业人数所占就业比例尚小。

三、进一步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的措施与对策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做好就业工作,必须依靠各部门的密切配合、齐抓共管、高度重视、给予政策支持,在原有就业渠道的基础上,还必须进一步拓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渠道,以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

(一)加强校企合作、就业基地建设,搭建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广阔平台

现今高校毕业生在“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制度下,高等学校毕业生已从“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我们要改变在学校坐等用人单位上门要毕业生的工作方法,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途径,主动地走出去“推销”毕业生,把用人单位请进来选择毕业生,开拓就业市场,发挥高校与企业各自资源优势,签订基地共建协议,建立就业基地。采取措施,加大投入,使毕业生有组织、更方便地到基层就业,避免择业的盲目性,减少就业成本,拓宽毕业生基层就业渠道,搭建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广阔平台。

(二)进一步推广创业教育,激发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意识,提升创业综合能力素质

自主创业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课题,是拓宽大学毕业生就业渠道的好方法,是发挥大学生主观能动性和巨大创造力,推进社会创新的一个有效途径,这当然就成为了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所必须努力攻克一个重要堡垒。高校必须高度重视创业教育,将其在高校教程中加以正规化、制度化,通过创业教育激发大学生们的创业意识和思维,提升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创业综合能力素质。

(三)鼓励高校毕业生到西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2003年,中国共青团中央、教育部、财政部等部门联合发起了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国家为鼓励高校毕业生到西部开展服务,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比如:参加西部服务的高校毕业生在公务员考试、研究生考试以及服务期满后的就业等方面都可以享受较其他人更优惠的条件。还加大投入,拨出专款予以扶持这项计划。这项计划实施以来,已有7万多名高校毕业生奔赴西部地区从事各项志愿服务工作,他们在各自工作岗位上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引导高校毕业生到西部基层工作,既着眼于充分发挥高校毕业生在西部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更着眼于当代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四)重视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就业岗位,积极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

科学指导范文篇2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

科学发展观具有鲜明的科学理论品格。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强调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努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强调必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强调必须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强调必须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落实“五个统筹”。总起来看,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进一步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反映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体现出鲜明的科学理论品格。

科学发展观在实践中发挥了巨大威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来自实践又指导实践。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各地包括青海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重大进展,人民生活得到显著改善,党的建设得到继续加强,从根本上讲就是得益于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懈努力,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科学发展观为我们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顺应我国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推动党和国家事业继续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须正确处理一些重大关系

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青海作为欠发达省份,面临的最现实、最紧迫、最重大的任务是发展。青海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尽快把经济建设搞上去,同时全面推进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为此,需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事关青海省发展全局的几个重大关系。

发展与生态文明。生态兴,文明兴。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义。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这对推进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青海地处青藏高原,是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的发源地,生态地位十分重要。同时,青海的生态也极端脆弱,一旦受到破坏就很难恢复。保护和建设好生态,始终是事关青海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始终是青海对国家和民族的重大历史责任,必须摆在首要位置来抓。要树立生态文明的理念,明确生态文明建设的方针,突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认真落实节能减排责任制,不断提高优势资源综合开发和循环利用水平,为中华民族长远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发展与改善民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发展的目的和归宿。近年来,青海在经济总量不大、自身财力不足的情况下,下大力气改善民生,取得了一定成效,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等方面还走在了全国前列。但是,目前全省的民生水平仍然很低,近1/3的农牧民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改善民生的任务十分艰巨。要把改善民生作为当务之急,以发展促民生,以实事惠民生,以公平保民生,更加注重增加对社会公共产品、改善城乡居民生产生活条件的投入,更加注重公共财政向解决就业、医疗、社会保障、住房、教育等事关人民切身利益问题的倾斜,使民生水平与经济水平同步提高。

发展与维护稳定。社会稳定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是改革发展的重要前提。青海地处西北内陆,多民族聚居,多宗教并存,确保社会政治稳定始终是青海的首要政治责任。要树立发展的稳定观,明确抓稳定就是抓发展的观念,为科学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树立和谐的稳定观,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着力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树立大局的稳定观,跳出青海,立足全国、放眼世界,以全局的视野谋划、部署和推进稳定工作,把协调利益关系作为维护稳定的切入点和突破口,牢牢掌握维护稳定的主动权。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和“平安寺院”创建活动,善于运用发展的办法协调处理各民族之间、宗教内部以及不同宗教之间的利益关系。

发展与党的建设。我们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按照党的十七大的部署,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全面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设,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目前,青海特别是青海藏区基层党组织建设、基层政权建设还存在一些突出的困难和问题,党在牧区的凝聚力、战斗力、号召力亟待提高。要从资金、人才、技术、领导等多个方面加大对基层党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的投入力度,力争在几年内彻底改变基层党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滞后的现状,为建设新青海提供坚强的政治、组织和人才保障。

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青海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中

党的十七大对科学发展观进行了理论上的新阐述和实践上的新部署,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新青海指明了方向。青海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应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坚定发展信心。青海虽然目前相对落后,但资源比较丰富,发展潜力巨大。面对贫穷落后的现状,不能妄自菲薄、自甘落后,而应充分认识自身潜力和优势所在,始终对前景充满希望、充满信心。要转变发展理念,把自力更生与争取外部支持有机结合起来,把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与引进发展动力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更大的发展。

转变发展方式。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是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主攻方向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重点加快柴达木部级循环经济示范区和西宁部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切实提高资源的综合开发、有效配置和循环利用水平。要大力实施科教兴青战略和人才强省战略,坚持自主创新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相结合,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实现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

健全发展机制。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积极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创新,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加快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建设法治、责任、服务和效能政府。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全面推进农村牧区综合改革,积极稳妥地推进土地征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新农村新牧区建设提供体制保障。加快社会事业和社会领域改革步伐,深化财政、金融、投资、公共服务领域改革,消除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大力实施民众创业战略,完善创业政策,优化创业环境。

科学指导范文篇3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

科学发展观具有鲜明的科学理论品格。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强调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努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强调必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强调必须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强调必须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落实“五个统筹”。总起来看,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进一步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反映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体现出鲜明的科学理论品格。

科学发展观在实践中发挥了巨大威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来自实践又指导实践。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各地包括青海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重大进展,人民生活得到显著改善,党的建设得到继续加强,从根本上讲就是得益于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懈努力,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科学发展观为我们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顺应我国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推动党和国家事业继续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须正确处理一些重大关系

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青海作为欠发达省份,面临的最现实、最紧迫、最重大的任务是发展。青海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尽快把经济建设搞上去,同时全面推进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为此,需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事关青海省发展全局的几个重大关系。

发展与生态文明。生态兴,文明兴。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义。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这对推进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青海地处青藏高原,是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的发源地,生态地位十分重要。同时,青海的生态也极端脆弱,一旦受到破坏就很难恢复。保护和建设好生态,始终是事关青海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始终是青海对国家和民族的重大历史责任,必须摆在首要位置来抓。要树立生态文明的理念,明确生态文明建设的方针,突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认真落实节能减排责任制,不断提高优势资源综合开发和循环利用水平,为中华民族长远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发展与改善民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发展的目的和归宿。近年来,青海在经济总量不大、自身财力不足的情况下,下大力气改善民生,取得了一定成效,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等方面还走在了全国前列。但是,目前全省的民生水平仍然很低,近1/3的农牧民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改善民生的任务十分艰巨。要把改善民生作为当务之急,以发展促民生,以实事惠民生,以公平保民生,更加注重增加对社会公共产品、改善城乡居民生产生活条件的投入,更加注重公共财政向解决就业、医疗、社会保障、住房、教育等事关人民切身利益问题的倾斜,使民生水平与经济水平同步提高。

发展与维护稳定。社会稳定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是改革发展的重要前提。青海地处西北内陆,多民族聚居,多宗教并存,确保社会政治稳定始终是青海的首要政治责任。要树立发展的稳定观,明确抓稳定就是抓发展的观念,为科学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树立和谐的稳定观,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着力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树立大局的稳定观,跳出青海,立足全国、放眼世界,以全局的视野谋划、部署和推进稳定工作,把协调利益关系作为维护稳定的切入点和突破口,牢牢掌握维护稳定的主动权。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和“平安寺院”创建活动,善于运用发展的办法协调处理各民族之间、宗教内部以及不同宗教之间的利益关系。

发展与党的建设。我们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按照党的十七大的部署,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全面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设,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目前,青海特别是青海藏区基层党组织建设、基层政权建设还存在一些突出的困难和问题,党在牧区的凝聚力、战斗力、号召力亟待提高。要从资金、人才、技术、领导等多个方面加大对基层党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的投入力度,力争在几年内彻底改变基层党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滞后的现状,为建设新青海提供坚强的政治、组织和人才保障。

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青海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中

党的十七大对科学发展观进行了理论上的新阐述和实践上的新部署,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新青海指明了方向。青海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应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坚定发展信心。青海虽然目前相对落后,但资源比较丰富,发展潜力巨大。面对贫穷落后的现状,不能妄自菲薄、自甘落后,而应充分认识自身潜力和优势所在,始终对前景充满希望、充满信心。要转变发展理念,把自力更生与争取外部支持有机结合起来,把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与引进发展动力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更大的发展。

转变发展方式。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是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主攻方向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重点加快柴达木部级循环经济示范区和西宁部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切实提高资源的综合开发、有效配置和循环利用水平。要大力实施科教兴青战略和人才强省战略,坚持自主创新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相结合,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实现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

健全发展机制。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积极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创新,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加快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建设法治、责任、服务和效能政府。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全面推进农村牧区综合改革,积极稳妥地推进土地征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新农村新牧区建设提供体制保障。加快社会事业和社会领域改革步伐,深化财政、金融、投资、公共服务领域改革,消除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大力实施民众创业战略,完善创业政策,优化创业环境。

科学指导范文篇4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

科学发展观具有鲜明的科学理论品格。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强调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努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强调必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强调必须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强调必须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落实“五个统筹”。总起来看,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进一步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反映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体现出鲜明的科学理论品格。

科学发展观在实践中发挥了巨大威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来自实践又指导实践。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各地包括青海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重大进展,人民生活得到显著改善,党的建设得到继续加强,从根本上讲就是得益于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懈努力,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科学发展观为我们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顺应我国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推动党和国家事业继续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须正确处理一些重大关系

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青海作为欠发达省份,面临的最现实、最紧迫、最重大的任务是发展。青海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尽快把经济建设搞上去,同时全面推进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为此,需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事关青海省发展全局的几个重大关系。

发展与生态文明。生态兴,文明兴。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义。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这对推进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青海地处青藏高原,是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的发源地,生态地位十分重要。同时,青海的生态也极端脆弱,一旦受到破坏就很难恢复。保护和建设好生态,始终是事关青海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始终是青海对国家和民族的重大历史责任,必须摆在首要位置来抓。要树立生态文明的理念,明确生态文明建设的方针,突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认真落实节能减排责任制,不断提高优势资源综合开发和循环利用水平,为中华民族长远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发展与改善民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发展的目的和归宿。近年来,青海在经济总量不大、自身财力不足的情况下,下大力气改善民生,取得了一定成效,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等方面还走在了全国前列。但是,目前全省的民生水平仍然很低,近1/3的农牧民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改善民生的任务十分艰巨。要把改善民生作为当务之急,以发展促民生,以实事惠民生,以公平保民生,更加注重增加对社会公共产品、改善城乡居民生产生活条件的投入,更加注重公共财政向解决就业、医疗、社会保障、住房、教育等事关人民切身利益问题的倾斜,使民生水平与经济水平同步提高。

发展与维护稳定。社会稳定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是改革发展的重要前提。青海地处西北内陆,多民族聚居,多宗教并存,确保社会政治稳定始终是青海的首要政治责任。要树立发展的稳定观,明确抓稳定就是抓发展的观念,为科学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树立和谐的稳定观,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着力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树立大局的稳定观,跳出青海,立足全国、放眼世界,以全局的视野谋划、部署和推进稳定工作,把协调利益关系作为维护稳定的切入点和突破口,牢牢掌握维护稳定的主动权。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和“平安寺院”创建活动,善于运用发展的办法协调处理各民族之间、宗教内部以及不同宗教之间的利益关系。

发展与党的建设。我们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按照党的十七大的部署,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全面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设,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目前,青海特别是青海藏区基层党组织建设、基层政权建设还存在一些突出的困难和问题,党在牧区的凝聚力、战斗力、号召力亟待提高。要从资金、人才、技术、领导等多个方面加大对基层党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的投入力度,力争在几年内彻底改变基层党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滞后的现状,为建设新青海提供坚强的政治、组织和人才保障。

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青海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中

党的十七大对科学发展观进行了理论上的新阐述和实践上的新部署,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新青海指明了方向。青海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应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坚定发展信心。青海虽然目前相对落后,但资源比较丰富,发展潜力巨大。面对贫穷落后的现状,不能妄自菲薄、自甘落后,而应充分认识自身潜力和优势所在,始终对前景充满希望、充满信心。要转变发展理念,把自力更生与争取外部支持有机结合起来,把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与引进发展动力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更大的发展。

转变发展方式。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是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主攻方向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重点加快柴达木部级循环经济示范区和西宁部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切实提高资源的综合开发、有效配置和循环利用水平。要大力实施科教兴青战略和人才强省战略,坚持自主创新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相结合,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实现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

健全发展机制。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积极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创新,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加快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建设法治、责任、服务和效能政府。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全面推进农村牧区综合改革,积极稳妥地推进土地征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新农村新牧区建设提供体制保障。加快社会事业和社会领域改革步伐,深化财政、金融、投资、公共服务领域改革,消除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大力实施民众创业战略,完善创业政策,优化创业环境。

科学指导范文篇5

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扬州大学各相关学院积极与地方洽谈产学研合作,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该校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5月份与淮安市畜牧水产局签订了产学研合作框架协议。日前,双方就进一步落实协议有关内容进行磋商,启动相关合作项目。该院将选派科研骨干担任淮安市各区县首席专家,指导各区县发展畜牧水产业,并派出相关业务骨干赴淮安作开展题技术培训和实践指导。淮安市各区县农林部门也将成立专家工作站,做好相关协调组织工作。双方商定,今年暑期将联合开展“送科技下乡,促农民增收”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从而把框架协议的有关内容真正落到实处。

该校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积极发挥学科专业优势,与苏州相城区望亭镇新埂村现代农业蔬菜示范区结对,建立产学研基地。双方将加强产学研合作,促进科研成果转化,提高现代农业蔬菜种植科技含量,为市场提供多品种、高质量的蔬菜和食用菌,推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公务员之家

针对分析检查阶段师生提出的相关建议,该校化学化工学院边查边改,积极拓宽对外交流渠道,与应邀来访的英国哈德斯菲尔德大学(huddersfield)应用科学学院负责人就联合培养本科生、研究生事宜进行洽谈。双方交流了学院科学研究的有关情况,就开展科研合作、互派教师达成了初步意向。

科学指导范文篇6

一、产生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思想观念跟不上形势要求,不注意总结办案规律;

(二)不重视初查或不认真研究制订调查方案,办案重点不突出、突破方向不明确,急于求成或贻误战机;

(三)胸中无数,工作推着走,责任心不够强;

(四)掌握的信息量少,与职能任务不对称;

(五)干部流动较快,新同志不熟悉法律法规和纪律条规,缺乏办案实践经验。

二、解决上述问题的措施建议

(一)树立三个意识,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

监督落实科学发展观是纪检监察机关的重要职责,但我们自身首先要解决好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纪检监察工作的问题,坚持实事求是、以人为本的原则,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穿于案件查处工作的全过程。

一是树立与调查对象同志型的平等意识。纪检监察机关所管理的对象,都是受党和政府多年教育与培养的党员干部和国家工作人员,享有和我们一样权利和义务。纪检监察部门所受理的问题,大多属于人民内部矛盾,需采取“团结、批评、团结”和“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式解决。但在办案实践中,还存在着地位不对等,忽视、甚至轻视对方的合法权利等现象,这是同志型平等关系的大忌。

二是树立查处和保护并重的意识。“惩处、保护、监督、教育”是纪检监察机关的法定职责。一方面,既要查清问题,惩治腐败,又要澄清是非,保护无辜。另一方面,既要注意弄清违纪违法全部事实,又要注意收集违纪违法过程中从轻或减轻情节的事实,做到不枉不纵。我们要树立正确的办案政绩观,树立“查清了问题是成绩,没有问题澄清了事实也是成绩”的理念。但当前,在办案过程中,“有错推定”的思想还有一定影响。如果这样做,很可能引发申诉案件、甚至错案的后果。

三是树立实体和程序并重的意识。纪检机关依法执纪、依纪依法办案,自己的行为首先要合法,绝不能超越或偏离法纪程序规定。既要严格贯彻执行实体性规定,又要重视贯彻执行程序性规定。把实体和程序贯穿于查处案件的全过程,两者不可缺一,不可偏废。但目前仍然存在着人为融合必分程序步骤等“重实体、轻程序”的现象,这样容易引发诸如不公正的问题。

(二)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按照办案工作客观规律办事,特别要重视初查,做好制订方案工作

1、必须精心制作初查方案

查案切忌“推着走,想到哪儿查到哪儿”。对复杂的案件线索必须制订详尽的初查方案,同时根据事态发展适当调整,灵活掌握。制订初查方案要做到“四个明确”:一要明确初查任务。二要明确初查范围。初查范围要有重点,可把握“先易后难”、“先有形后无形”、“先后中心”、“先软处后硬处”、“先辅后主”的调查顺序。三要明确初查方法。初查宜以秘密调查为主,尽量隐蔽初查对象身份,不过早公开;隐匿调查目的;隐匿知情范围。四要明确初查人员。配备办案人员应当根据案件类型及案件线索,根据各人的特长,精心挑选、因案而异。

2、必须选准突破口

查案必须抓住重点、找准突破点,减少盲目性和随意性,提高成案率和办案效能。一定要选择具备最大成案可能性的问题下手展开初查,只要查实一笔,办案就有了底气。切忌重点不突出,“眉毛胡子一把抓”,初查战线拉得过长,面面俱到,结果该查的查不深,要定的定不死。

3、必须讲究突破技巧,做好保密工作

就案件调查特点看,第一次谈话至关重要,其成败与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成案质量。因此案件查办指挥人员一定要做好谈话的组织、协调和部署,各层次都要精心准备,选择恰当的时机、地点、方式进行突破。应多打“心理战”,不打“证据消耗战”,切忌滥抛证据,把“底牌”打光。同时,初查的保密尤为重要,对于办案人员以外的人尤其是涉案的有关单位、人员及配合办案人员开展工作的主管部门工作人员,要注意保密,切忌泄露审查对象和调查意图。

(三)要重视加强与各部门之间的协调

近几年区纪委查办大案要案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在区委的统一领导下,纪委出面协调好各执纪执法机关的关系,使其做到优势互补,形成整体合力,对突破一些大案要案成效显著。我们要注意各种手段的综合运用,充分发挥联合办案、协调办案的威力。加强信息沟通和协作配合,使各部门各尽其能、各尽其责、各司其职,完成对大案要案的合围,以达到迅速攻克的目的。特别是在当前机制机构转换、反腐败力度进一步加大的新形势下,违法违纪分子作案手段更加隐蔽,社会纵横关系更为复杂,纪检监察与各执法执纪部门的默契配合更显得尤为重要。

(四)探索新形势下违纪案发生的规律,坚持以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方法办案

任何事物都有其规律性。办案人员在实践中要多观察、多分析总结。例如对领导干部傍大款的背后、包养情妇的背后、大额非法支出的背后、权力集中到一人手中等现象要引起高度关注。在办案过程中,要善于抓主要矛盾,牵牛鼻子、吃透案情、分清主次,不要八面出击,眉毛胡子一把抓。抓住案件的关键环节,集中精力查实一件,以快制胜,不要在一些不影响案件定性处理的细枝末节上浪费时间和精力,以提高办案效率。在办案中,必须清楚依靠谁、团结谁、打击谁,对有错误但能积极配合、认错态度好、有立功表现的,可以从轻处理,或者采取组织手段处理,不能死搬教条、形而上学;要把原则性与灵活性、教育与惩处有机结合起来。对一般性案件,可以按干部管理权限交有关单位自己处理,纪检监察机关应集中精力查办大要案。

(五)及时掌握、沟通信息

一是掌握基层信息。比如基层纪检监察组织的工作难处、难点,如何及时发现问题帮助指导基层。包括反面信息的把握,出现了严重违反纪律的行为,纪检组织却不知道,这对执纪执法机关的影响不好。二是如何及时了解上级的信息,特别是指导性的信息,了解上级的工作部署和精神。三是及时掌握国家新出台的方针政策法规,准确理解精神,找准方向、找对路子。应建立信息沟通机制,保证信息畅通。

(六)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能力

按照政治坚强、公正廉洁、纪律严明、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的要求,着力提高纪检监察办案人员自身的政治素质与各项业务能力。

第一,提高按照“二十四字”方针查办案件的能力。“二十四字”方针是依纪依法做好查办案件工作的基本要求,是提高案件质量的重要保证。一要提高鉴别和扎牢证据的水平,做到证据确凿充分。只有证据确凿充分,才能使当事人端正态度,认识错误;才能应对当事人的辩解、申诉等多种复杂情况;才能真正办成铁案。二要提高正确运用党纪政纪条规的水平。党纪政纪条规是执纪办案的依据。一方面,要贯彻从严治党的方针,严格依纪依法查处案件,防止有错推定的主观臆断性。另一方面,要坚持从实际出发,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分析和处理问题,不死抠具体条文,宽严相济,努力使案件处理达到组织满意,各方认可,被处分人员受到教育,取得最佳的政治、经济、社会效果。

第二,提高组织协调的能力。协助党委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是党章赋予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的一项重要职责。案件查办部门作为纪检监察机关的重要职能部门,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必须加强组织协调。一要正确处理好内部办案部门之间的关系,协调一致,对基层指导要有统一的意见,不能让基层无所适从。二要正确处理与司法部门、行政执法部门及执行党纪政纪处分决定的相关部门的关系;力求在案件的主要事实和性质认定上达成共识,做好法律制裁与纪律处理的衔接。按有关规定及时与执行党纪政纪处分决定的相关单位和组织人事部门联系协调,保证处分决定执行到位。

第三,提高业务指导的能力。一要转变业务指导的观念。坚持从具体案件的指导为主,转到以执纪能力、业务水平和查办方法指导为主,着眼于提高基层纪检干部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着眼于增强基层对法律条规的理解、把握和运用能力。二要改进业务指导的方式方法。通过咨询答疑、质量检查、案例研讨、业务培训、编发资料等开展业务指导。要加强上下交流,掌握工作需求,增强业务指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三要建立联查联审制度。选择典型案件由区纪委检查室、审理室分别牵头成立由基层纪检监察干部参加的联查、联审小组,使业务指导经常化、规范化、科学化,推动案件查处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

第四,提高发现、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违纪违法案件呈现出新的特点,我们必须提高发现、研究、解决新问题的能力。要善于探索发现和总结带有规律性的东西。不能犯重复性错误,或者一种错误老重复出现。要边办案、边评议,及时总结。要进一步转变作风,深入基层,发现问题,研究对策,用调研成果指导工作实践,推动案件查处工作顺利进行。要加强剖析总结,针对体制、机制、管理、制度上的漏洞和薄弱环节,提出整改建议,为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提供依据。

(七)要主动取得党委的领导和支持

科学指导范文篇7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这一全新的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富民强国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近一断时间以来,本人通过对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内容的学习,对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本质核心和基本要求有了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对如何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如何在实际工作中落实好科学发展观,有了更加坚定的信心和明确的方向。下面,谈几点学习体会。

一、树立科学发展观,关键要深刻理解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意义,掌握其精神实质、本质核心和基本要求

科学发展观是以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总结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的实践经验,对发展理论进行创新的一个突出成果;是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特别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内涵、发展本质、发展目标、发展要求在认识上的深化和升华;也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一次新的飞跃;必将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对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本质核心和基本要求的理解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提出科学发展观,体现出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科学发展观同、邓小平和同志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是一脉相承的,是中国共产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是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是党执政理念的一个飞跃。因此,坚持科学发展观对于我们抓住本世纪初头二十年的发展机遇,使国民经济长期保持快速稳定发展,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第二,学习科学发展观,要紧紧抓住其精神实质。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就是要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第一要务,发展是贯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题。离开发展,就无所谓发展观。发展首先要抓好经济发展。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这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条基本经验。真正的社会主义,真正的小康社会,是经济发展、民主健全、科教进步、文化繁荣、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社会。为实现这一目标,发展要有新思路、新举措,必须更好地把握和运用现代化建设规律。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辩证地认识和处理与发展相联系的各方面重大关系,我们才能紧紧抓住和充分利用好战略机遇期,顺利实现既定的战略目标。

第三,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是统筹兼顾。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现代化建设的推进,我们面对的社会利益主体更多,领域更广,利益关系也更复杂。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还不够全面,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局面亟待改变,地区发展很不平衡,经济的快速增长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日益加大等等。这些都要求我们的发展要更加注重统筹兼顾,做到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妥善处理当前各方面的突出矛盾、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和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第四,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以人为本是发展的目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达到这个目的的手段。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只要能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水平和健康水平;尊重和保障人权,包括公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创造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妥善处理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具体利益、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的关系,我们就能使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群众越来越充分地享受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成果。

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始终强化“三个观念”,努力做到“三个统一”

什么样的发展观,决定着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实践证明发展观是非常重要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升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力的重要内容,也是加快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通过对科学发展观的本质的学习,我认为要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必须强化“三个观念”,努力做到“三个统一”。

第一,要强化民本观念,做到加快发展与以人为本相统一。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都是以人为本。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要紧紧抓住这个本质和核心,坚持把实现、发展、维护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第一要务,作为衡量政绩的根本标准。对xx市来说,近几年来,始终把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贯彻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和各项工作中,应该说走出了一条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发展的新路子,开创了新局面,取得了实实在在的进步和发展。(比如,大家都谈到,这几年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因地制宜制定了一系列符合xx发展的新战略、思路、目标和任务。如:“开拓创新、强市升位”主旋律、“环境立市、工业强市、科教兴市”三大战略、“建设生态经济市”、建设“大xx”、等战略总目标。)这些战略目标既有经济方面的,又有社会事业方面的;既有城市的,又有农村方面的;既有宏观的,又有微观的;既有当前的,又有涉及长远的。我认为,市委、市政府的一系列战略部署贯穿了一个指导思想,就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突出了一个本质,就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个本质;落实了一个新的发展观,就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体现了一个新的政绩观,这就是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经得起群众、实践和历史的检验。

第二,要强化全面发展观念,做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相统一。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是社会发展的物质动力;社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目的,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现在,我市人均gdp虽然已经超过1000美元,但群众生活并不富裕,社会事业要做的工作还很多,客观地说,当前我市的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存在不统一、不协调的问题。(比如:我市社会事业欠帐太多,特别是教育、卫生、文化、科技创新体系和社会救助、社会保障体系等各项事业相对滞后,已经成为制约我市经济持续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障碍,有的已成为社会不和谐的隐患。)。因此,要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切实加强社会事业的各项工作。在致力于发展经济、增加收入时,绝不能忽视社会精神道德领域出现的滑坡现象;在强调产业投入时,绝不能忽视对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的投入;在推进国企改革时,绝不能忽视下岗职工、困难职工的困难和疾苦;在发展经济时,绝不能忽视边远山区、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滞后。

第三,要强化既快又好发展的观念,做到加快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相统一。既快又好就是既要速度,又要效益;既要数量的增长,又要质量和水平的提升;既要当前的快速发展,又要实现长远的持久发展。要做到加快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用xx书记的话来讲,就是要努力做到“四个不能”和“两个多做、两个不做、三个检验”。“四个不能”就是不能搞脱离基础条件的虚增长;不能搞饥不择食的低档项目引进;不能以破坏环境资源换取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来满足当代人的需求。“两个多做”就是多做带基础性、长远性的工作,多做广大人民群众受益的事情(比如:二环林带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都是带基础性、长远性的工作,都是群众受益的工作)。“两个不做”就是不做急功近利的事,不做不切实际、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切实为子孙后代造福,为子孙后代着想。“三个检验”就是各项工作都要经得起实践的检验,经得起历史的检验,经得起群众的检验,使我们现在所做的工作,多留下赞叹,少留下遗憾。说到底,就是要把为人民服务作为人生的最大追求,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最高目的;就是要自觉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就是要把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答应不答应、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政绩的最终标准。

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xx更快更好地发展

在市委七届十四次全会上,xx书记提出了“xx”的发展战略思路。可以说,“xx”,紧密围绕总书记提出的“进一步抓住机遇、用好机遇,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这个主题,解答了xx市今后或更长一段时期“干什么,怎么干”这个历史性课题,为我们今后的各项工作指明了方向。十个方面的具体部署,对历史性跨越具体部署的丰富和深化,在更高起点上实现经济社会的更快更好发展。首先,要明确一个指导思想:这个指导思想就是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使经济社会发展始终沿着正确的航向前进;就是要坚持和完善发展思路,把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体现到经济社会发展和政策措施中去;就是要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坚决破除一切阻碍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观念,坚决纠正一切偏离科学发展观的行为,推动xx市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其次,要把“xx”贯穿于科学发展观的全过,做到“六个统一”和“六个下功夫”。

第一,坚持速度与效益相统一,在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上下功夫。在保持经济发展较快速度的同时,我们必须切实增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自觉性,把工作的重点放到优化结构、提高综合竞争力上来,使全市经济步入更加良性循环的轨道。一要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发展都市农业和现代服务业。农业、农村工作要认真贯彻中央关于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政策措施,进一步调动农民生产粮食的积极性。加快科技兴农步伐,认真抓好农业科技示范项目建设,积极引进、推广粮食新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努力提高农业投资效益。进一步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产品质量建设,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服务业要结合特色产业发展,高起点建设大市场,依托医药、食品、化工、机电等产业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国内外知名品牌,重点培育大型专业批发市场和超市,形成具有特色的专业市场群。要结合新的消费需求,高起点培育新亮点,充分发掘人文和自然资源,积极发展商务旅游、文化旅游、生态旅游。大力发展信息服务、社区服务和各类中介组织,进一步提升服务现代工业、现代城市、现代生活的功能和品位。二要优化工业结构,加快提升企业竞争实力和创新能力。要切实加快技术创新步伐,坚持产业信息化与信息产业化相结合,选择一批重点企业实施信息化改造,提高企业自主研发能力,提高高新技术在工业经济中的比重,努力把经济增长方式从依靠资源消耗和投资拉动转移到依靠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的轨道上来。三要优化投资结构,加快提高投入产出的质量和效果。在投资方向上,坚持“一控三保”:坚决控制盲目投资、低水平投资,保市场有效益项目投资,保国家鼓励性项目投资,保重点基础设施项目投资。在投资重点上,突出“六个一批”:一批产业链长、带动力强的龙头型、基地型重大技改项目;一批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应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项目;一批重点节能降耗和环保治理改造项目;一批重点安全生产技改项目;一批重点投产技改项目;一批工业经济新增长点项目。

第二,坚持富民与强市相统一,在有效改善群众生活上下功夫。贯彻科学发展观,既要坚持强市的目标,更要坚持富民的方略,突出“富民优先”导向,更加关注民生,全力帮助民富,使人民群众在跨越式发展中得到更多的实惠。一要重视增收致富。要继续强化产业发展对劳动力的吸纳机制,认真研究鼓励企业吸收本地劳动力的优惠政策,拓宽本地劳动力的就业空间。要特别强调解决好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努力让每个有劳动能力的人都能有工作、有钱赚。二要重视完善保障。进一步落实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积极完善老年农民养老补贴办法,规范运作,分类指导,逐步使广大老年农民和无固定收入的老年城市居民都能老有所养。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努力提高农民医疗保障水平。要突出解决好历史上失地农民的利益保障问题,确保失地农民的长远生计。三要重视扶贫济困。对社会弱势群体给予更多的关心和重视,完善最低收入保障和贫困家庭保障制度,努力做到应保尽保、分类施保,并建立逐年增长机制。完善社会救助体系,积极发展社会福利、社会救济、优扶安置和社会互助等事业,努力解决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问题。

第三,坚持开发与保护相统一,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上下功夫。在当前“紧运行”的经济环境下,土地、资金等资源制约越来越显现。要在坚决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同时,把开发与保护有机统一起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拓展发展新的空间。一是在土地上,要“不等增量、用活存量”。用好已批的,做到能少用的不多用;能统一建标准型厂房的,不分散自建厂房;能向空中发展的,不在地面扩张。清理未用的,严把产业关、环保关、强度关,合理调剂,节约使用。盘活闲置的,对全市的存量土地,要开展调查摸底,拿出方案,用足用活,发挥效益。开发后备的,开展土地整理,加强土地复垦,以地换地,力求平衡。二是在环保上,要“不折不扣、提高标准”。按照建设生态经济市的要求,严格建设项目审批,加大污染源治理力度,坚持“关停一批、拒绝一批、整治一批、提高一批”,大力控制和削减污染物总量。要大力扶持发展循环经济,突出以园区为载体,以重点企业为依托,科学制订环保规划,实现内部“链式发展”,提高全市资源能源利用率,降低单位水耗、能耗和污染物的排放强度。

第四,坚持城乡发展相统一,在加快现代化城市建设上下功夫。统筹城乡发展,加快现代化城市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在xx考察工作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出台了金阳新区开发建设、新型工业化、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三个重大决定。在加快现代化城市建设上要大力推进以金阳新区为重点的“三轮驱动”。一要加快旧城改造力度。着重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和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完善功能,创造特色,打造精品和魅力xx。二要强力推进xx新区建设。xx要实现跨越式发展,xx新区起着特殊重要的作用。要始终把xx新区建设作为大举措、大战略,进一步统一是思想,坚持高标准,把xx新区建设成为xx的“浦东”,使之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园林式、生态型城市新区和xx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三要加快小城镇建设。要坚持以交通干线为基础,以经济流向为主导,发展专业化和特色化的小城镇,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卫星城镇、中心城镇和一般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

第五,坚持三个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相统一,在增创发展新优势上下功夫。坚持三个文明建设和和谐社会相协调是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必须坚持不懈,常抓常新。一要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继续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强化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不断提高市民素质和城乡文明程度。二要切实加强社会事业建设。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挖掘整合文化资源,加强文化阵地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大力发展体育事业,努力提高全民健康水平。要统筹规划社会事业的发展,继续加大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投入,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三要切实加强民主法制建设。认真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坚持科学民主决策,创新行政管理体制,严格依法办事,提高办事效率,实现政府管理规范化、法制化。四要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社会的提出,既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也体现了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治正执政的要求。就xx市而言,构建和谐社会一是要夯实基层基础;二是要尽心尽力做好关系群众利益的工作;三是要妥善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四要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第六,坚持发展与正确的政绩观相统一,在形成科学合理的考核导向上下功夫。要围绕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进一步完善考核体系,用制度和机制形成科学的导向。在考核指标上不仅要看经济增长的速度和经济的总量,还要看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不仅要看经济发展的成效,还要看环境成本的指标;不仅要评价经济建设情况,还要评价精神文明、社会稳定方面的情况,等等。在考核主体上要克服少数干部只对上级负责、轻视群众利益的倾向,把同级评价、下级评价、相关人员评价、群众评价、考核组评价结合起来,不但解决考准评实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引导干部切实重视群众公论,把群众的意见作为自己建功立业的“第一信号”。在考核方法上要把组织考察、绩效评估和群众评议等充分综合起来。在考核手段上要进一步实行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集中考核与经常性考核相结合。在考核结果的运用上要更体现导向性,坚持看实绩用干部,让事业选择人,以科学的考核体系来保证科学发展观的有效落实。

科学指导范文篇8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保障粮食安全和节能减排两个大局出发,坚持增产施肥、经济施肥、环保施肥协调统一的理念,以提高肥料资源利用效率为主线,以深入开展测土配方施肥项目为抓手,加快科学施肥技术推广普及,全面提升科学施肥整体水平,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节能减排,为推进幸福建设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二)基本原则

1.政府主导,合力推进。科学施肥涉及范围广、技术要求高、工作难度大,需要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调动推广、科研、教学、企业和广大农民群众的参与积极性,形成合力推进科学施肥工作的良好局面。

2.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区域特点、种植习惯、耕作制度,筛选适合当地特点的主推产品、主推技术,推动科学施肥工作均衡开展。

3.以需定产,优化结构。根据农业产业布局和实际需求,引导肥料产业布局,调整产品结构,合理调配肥料资源。充分开发利用有机肥资源,优化施肥结构。

4.突出重点,开拓创新。突出抓好测土配方施肥和土壤有机质提升补贴项目,服务农业生产大局,力争在重点作物、关键环节和骨干技术推广等方面取得新突破。提倡农艺农机融合,注重技术创新、推广方式创新和工作机制创新,力求取得实效。

5.确保增产,促进减排。在确保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前提下,转变肥料资源利用方式,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和节能减排水平。

(三)发展目标

到2015年,努力实现科学施肥技术水平有较大提高,技术普及范围进一步扩大,施肥结构得到改善,施肥方式得到改进,化肥用量增长态势基本得到控制,化肥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基本稳定,为保障粮食和农业稳定发展、促进节能减排发挥积极作用。

测土配方施肥覆盖范围继续扩大。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面积达到农作物种植面积的60%以上,其中,大宗农作物70%以上,蔬菜、果树、茶叶等园艺作物40%以上。配方肥施用面积达到农作物种植面积的20%以上。

肥料施用结构进一步优化。化肥施用增长态势得到控制,氮、磷、钾和中微量元素等养分结构趋于合理,有机肥资源得以合理利用,人畜禽粪便等有机肥资源利用率达50%以上,农作物秸秆直接还田率达50%以上,绿肥种植面积稳定恢复发展。

主要作物化肥利用率稳步提高。氮肥、磷肥使用增长趋势减缓,盲目施肥和过量施肥现象基本得到遏制,传统的施肥方式得到改变。“十二五”期间化肥利用率提高3个百分点以上。

二、工作重点

(一)深入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测土配方施肥是推进科学施肥的主要方式。“十二五”时期,各地要积极总结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成果,创新工作体制和机制,突出重点作物,深化技术内涵,扩大实施范围,引导企业参与,实施整村、整乡、整县等整建制推进测土配方施肥,在更大规模和更高层次上推广普及科学施肥技术。一是积极拓展测土配方施肥实施范围。在普及粮、棉、油等大宗作物测土配方施肥的同时,扩大在设施农业及蔬菜、果树、茶叶等园艺作物中的实施范围,建立施肥指标体系,强化技术指导服务,提高农民科学施肥意识。二是大力推进配方肥产业化。配方肥是科学施肥技术的主要载体,推进配方肥进村入户到田是提高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和到位率的重要抓手。按照“大配方、小调整”的技术路线,引导肥料企业生产供应配方肥。鼓励肥料企业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肥料经销商对接,订单生产供应配方肥。开发小型智能化配肥设备,引导建立乡村配肥供肥网点,方便农民购肥配肥,满足农民对配方肥小批量、个性化的需求。三是开展专业化社会化农化服务。积极探索科学施肥技术推广的体制、机制,加强农企对接,引导化肥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专业化社会化农化服务组织,探索“政府测土、专家配方、企业供肥、农民应用”的服务模式,向农民提供统测、统配、统供、统施等“四统一”的农化服务,帮助农民施肥到田。

(二)积极改进施肥方式方法。改进撒施、浅施、表施等传统落后的施肥方式,是提高肥料利用效率、减轻农业面源污染、促进节能减排的有效途径。一是集成配套科学施肥技术。按照土壤养分状况和作物需肥规律,结合作物栽培、地力培肥、土壤改良、节水灌溉、病虫害防治等技术,采取农机农艺融合的方式,科学制定施肥方案,集成推广科学施肥技术,促进水肥耦合和作物吸收利用。二是大力推广化肥机械深施技术。按照农艺农机融合、基肥追肥统筹的原则,加强化肥深施机械研发,因地制宜推进化肥机械深施,减少养分挥发和流失。三是大力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结合高效节水灌溉,示范推广滴灌施肥、喷灌施肥等技术,促进水肥一体下地,提高肥料利用效率。四是大力推广适期施肥技术。要根据土壤水热条件和不同作物需肥规律,合理确定基肥追肥比例,大力推广因地、因苗、因水、因时分期施肥技术,因地制宜推广水稻叶面喷施防早衰和果树根外施肥技术。

(三)大力开发利用有机肥资源。精耕细作、用养结合是我市传统农业的精华,施用有机肥是用地养地的有效措施。一是开发利用有机肥。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新农村建设、农村沼气建设等,规划建设农家肥积造设施,引导农民积造施用农家肥,推广应用商品有机肥,安全合理利用沼肥。二是加大秸秆还田力度。引导农民实施秸秆粉碎还田、快速腐熟还田、过腹还田,使秸秆取之于田、用之于田。三是发展绿肥。充分利用冬闲田光热和土地资源,恢复发展绿肥生产。有条件地区,引导农民施用根瘤菌,促进大豆、花生等豆科作物固氮肥田。

(四)加强科学施肥技术研究与推广应用。在深入推进科学施肥的同时,要把握国内外科学施肥技术动态和发展方向,重视肥料新产品新技术研发与应用。一是加强应用技术研究。针对农业生产实际问题,研究开发科学施肥技术,提高技术支撑能力。二是技术集成创新。要引进国内外先进科学施肥技术,结合当地实际,与良种、栽培、农机等技术组装配套,集成示范推广。三是示范推广新型肥料。加大长效肥料、功能性肥料、土壤调理剂等新型肥料示范推广力度,提高肥料利用率。针对土壤有益微生物和功能微生物群落弱化、土传病害加重等,推广使用生物肥料和固氮菌。

三、重点作物

针对我市土壤酸化加剧,冬闲田开发潜力大;氮、磷、钾肥用量偏高,大型养殖场畜禽粪便利用率低,污染威胁加剧;稻—稻连作茬口紧,秸秆还田压力大的问题。要大力推广秸秆还田腐熟技术,利用畜禽养殖粪便资源发展商品有机肥,恢复发展冬闲田绿肥种植;注重利用硅钙、石灰等碱性调理剂改良酸化土壤。

(一)水稻。氮肥用量偏高,有机肥施用量少,土壤酸化严重;缺锌、缺硫地区对锌肥、硫肥施用重视不够;因气候和田间管理不当造成水稻早衰。施肥原则:控氮、调磷、稳钾,配合施用硫、锌等中微量元素;增施有机肥料,做到有机无机相结合,提倡秸秆还田;基肥深施,施后耙田以使土肥相融;引导农民按卡施肥,加大配方肥的推广使用,建议使用“玉露”配方肥;酸化严重的田块,适量施用石灰;氮、钾肥分次施用,喷施叶面肥防止早衰。

(二)棉花。氮、磷肥用量偏高,有机肥施用不足,部分棉田土壤钾、硼、锌等元素缺乏。施肥原则:依据土壤肥力状况和肥效反应,适当调减氮、磷肥用量,稳定钾肥用量;增施有机肥,提倡有机无机结合;土壤硼、锌明显缺乏的棉田应基施硼肥和锌肥;潜在缺乏的应注重硼、锌根外追施;对于育苗移栽棉田,氮、磷、钾肥采用穴施或条施等集中施用;引导农民按卡施肥,施肥与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相结合。

(三)柑橘。有机肥施用偏少,土壤酸化严重,瘠薄果园面积大;农户用肥量差异较大,氮、磷、钾施用比例不合理;钙、镁、硼、锌等中微量元素缺乏普遍存在;水土流失严重,肥料利用率低。施肥原则:重视有机肥料的施用,大力发展果园绿肥,实施果园覆盖;酸化严重的果园,适量施用石灰;根据柑橘品种、果园土壤肥力状况,优化氮、磷、钾肥用量、施肥时期和分配比例,适量补充钙、镁、硼、锌等中微量元素;施肥方式采取穴施或沟施;引导农民按卡施肥,施肥与水分管理和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结合,干旱季节期间应遇雨或结合灌溉施肥。

(四)油菜。氮、磷、钾肥用量普遍较低,养分比例不协调,有机肥施用不足,秸秆还田率低,硼等微量元素缺乏。施肥原则:依据土壤肥力条件和目标产量,平衡施用氮、磷、钾肥,主要是调整氮肥用量,增施磷、钾肥;依据土壤有效硼状况,补充硼肥;增施有机肥,提倡有机无机配合和秸秆还田;氮、钾肥分期施用,适当增加生育中期的氮、钾肥施用比例,提高肥料利用率;引导农民按卡施肥,肥料施用应与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特别是与抗旱等管理措施相结合。

(五)茶叶。有机肥施用不足,土壤酸化严重,水土流失严重,土壤瘠薄。氮、磷、钾施用比例不合理,肥料利用率低。中、微量元素缺乏。施肥原则:重视有机肥料的施用,大力发展绿肥,实施茶园覆盖。根据茶叶品种、茶园土壤肥力状况,合理安排施用氮、磷、钾肥施用量、施肥时间,同时适量补充中微量元素。施用方式采取沟施。引导农民按卡施肥,肥料施用应与水分管理和高产优质栽培技术措施相结合。

(六)马铃薯。有机肥施用不足,氮、磷、钾施用比例不合理。施肥原则:依据土壤肥力条件优化氮、磷、钾肥用量;增施有机肥,提倡有机无机配合;引导农民按卡施肥,肥料施用应与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特别是与抗旱等管理措施相结合。

(七)萝卜。氮、磷、钾比例失调,施肥时期不合理,有机肥施用明显不足,对微量元素肥料施用的重视程度不够。施肥原则:依据土壤肥力条件和目标产量,优化氮、磷、钾肥数量,特别注意调整氮、磷肥用量,增施钾肥;土壤有效锌、硼、钼等微量元素含量较低,应注意这些微量元素的补充;有机肥料的合理施用对提高萝卜产量和改善品质有明显作用,忌用没有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料施入农田,提倡施用腐熟的农家肥或商品有机肥;引导农民按卡施肥,肥料施用应与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特别是与抗旱等管理措施相结合。

四、主要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要充分认识推进科学施肥对保障粮食安全、实现节能减排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加强组织领导,整合技术力量,强化督促检查,实施绩效考评,形成上下联动、多方协作的工作机制,为深入推进科学施肥提供组织保障。

(二)强化技术支撑。要采取有力措施,合理配置人力资源,稳定科学施肥技术队伍,强化专业技能培训,提高服务能力;建立激励机制,鼓励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指导服务;加强肥料配方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科技示范户、种植大户、肥料经销人员的科学施肥技能,使之成为科学施肥技术推广的重要力量。

(三)强化政策扶持。加强部门间沟通协作,积极争取各级财政支持,扩大测土配方施肥、土壤有机质提升等项目规模,增加施肥机械购置补贴力度,探索配肥设备推广模式,寻找新的工作抓手,促进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科学指导范文篇9

回顾我们党80年的光辉历史,思想的形成和指导地位的确立,是一件意义重大而深远的大事。

历史上,由于我们党正确地理解和坚持思想的指导,使中国革命取得了胜利。在某些时候,由于对思想离开了科学态度,就使我们的事业发生了曲折,甚至吃了很大的苦头。列宁曾说,马克思主义并不是什么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但是,我们却发生了把思想当作某种神学的东西、把领袖当作神看待的不正常现象,留下了极为深刻的教训。发生这种现象,在思想理论上是怎样失足的,有哪些观点没有把握好;制度和体制上,有哪些关节点没有把握住,留下了漏洞?这些,都有待于深入地进行科学总结。邓小平说:“历史上成功的经验是宝贵财富,错误的经验、失败的经验也是宝贵财富。”(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35页。)在某种意义上说,错误的经验、失败的经验是更为宝贵的财富。但是,经验要成为财富,必须要经过一个环节,这就是科学总结,要敢于实事求是地进行总结。成功的经验如果不能科学地总结,还可能变成包袱而导致错误;错误的、失败的经验如果不能科学地总结,深刻地吸取教训,则很容易重犯。这两个方面的实例都不难找。我们要非常严肃地对待党的历史。本文仅就几个方面的问题,回顾一些历史情况,并略陈己见。

思想科学概念的形成

思想的形成是一个过程,人们对思想的认识是一个过程,思想科学概念的形成和确立也是一个过程。

思想于20年代后期开始形成,在30年代有了重大发展,并在中国革命实践中显示其真理性和强大生命力,30年代末、40年代初,以《〈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等著作为主要标志,形成了科学体系。

党内的教条主义者不承认同志的著作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他们贬之为“狭隘经验论”。这种被贬为“狭隘经验论”的理论却得到全党广大党员干部的拥护,靠的是它的真理性,靠的是这种理论在实践中显示出来的强大生命力。但这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1935年的遵义会议,在党中央的领导核心排除了教条主义成分,认可了当时有决定性意义的的战略,这是全党对及其理论的第一次明确肯定。抗日战争开始后的几年中,全党对的理论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特别是经过40年代初开始的,全党兴起了学习马列主义理论、总结中国革命经验的热潮,使全党(特别是领导层和理论工作者)对的理论有了更明确更深刻的认识,概括地说,就是认识到中国革命必须要以创立的理论和策略为指导,才能取得胜利。这是全党的新的觉醒。那么,创立的这种理论是什么样的理论呢,应当怎样称呼这个理论呢?这就自然地提出了给这个理论命名的要求。

看来,当时党内有不少同志不约而同地在思考这个问题,并各自作出了努力。

张如心第一个为的理论命名。

据有人考证,最早作出这种努力的是杰出的理论工作者张如心(抗日时期先后在抗日军政大学、延安军政学院、中央研究院、中央党校工作,“”前为中共中央高级党校教员)。1941年3月,他在《共产党人》杂志上发表的《论布尔什维克的教育家》一文中,使用了“同志的思想”的提法。1942年2月18、19日,张如心在《解放日报》发表《学习和掌握的理论和策略》一文,又使用了“同志的理论”这一提法。

一些领导同志也在论述的理论的文章中,使用了具有命名意义的提法。

1942年7月1日,在《解放日报》发表《纪念党的二十一周年》的文章,使用了“中国化的马列主义的理论”的提法。

同一天,中共中央晋察冀边区机关报《晋察冀日报》发表由主编邓拓撰写的社论,题目就是《全党学习和掌握主义》。这篇社论不但给的理论命名为“主义”,而且对这个理论作了系统的论述。

1943年7月4日,刘少奇写成《清算党内的孟什维主义思想》一文,于7月6日在《解放日报》发表。他在这篇文章中使用了“同志的思想”和“同志的思想体系”,两个提法,都带有命名的意义。

以上一些同志以及其他不少同志的文章,对的理论的形成、主要内容、科学体系、历史地位等问题,都在不同程度上作了论述。

王稼祥是提出思想科学概念的第一人。1943年7月5日,王稼祥写成《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民族解放的道路》一文,7月8日发表于《解放日报》。这篇文章创造了“思想”的科学概念。文章说:“思想就是中国的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的布尔什维主义,中国的共产主义。”文章对此作了如下论述:“思想与中国共产党的民族解放的正确道路是在与国外国内敌人的斗争中,同时又与共产党内部错误思想的斗争中生长、发展与成熟起来的”。“以思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主义,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为基础,研究了中国革命的现实,积蓄了中共二十二年的实际经验,经过了党内党外的曲折斗争而形成起来的。”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运动实际经验相结合的结果。”以上这些深刻的论述,阐明了思想的主要内涵。这充分说明,王稼祥提出的“思想”,已经构成了一个科学概念。

王稼祥是在全党酝酿的基础上提出“思想”科学概念的,但他作为首创者的贡献是应当肯定的。由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著的《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已经记载了这一史实:“王稼祥于1943年7月8日在《解放日报》发表的《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民族解放的道路》一文中,第一次提出‘思想’的概念,并为党内许多同志所接受。”(见该书第202页)但是,长时期中,人们总以为,“思想”的概念是刘少奇在七大的报告中第一次提出的。直到1981年,《红旗》杂志的文章还说:“一九四五年五月,刘少奇同志在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首次提出了‘思想’这个概念。”(注:《红旗》1981年第2期。)80年代初,这一史实终于被一位学者订正了。

江苏无锡市职工大学的教师陈文源(后为江南大学教授),依据他多年的研究,针对《红旗》的文章,写了《思想这一概念何时首次提出》一文。文章指出,《红旗》的说法“不符合历史事实”。他列举事实说明:“思想这个概念的提出和使用,是在党的‘七大’以前。在公开发表的论著中,第一个对思想作出详尽论述的,是王稼祥同志一九四三年七月的纪念文章,而不是刘少奇在‘七大’的报告。”陈文源的文章明确肯定,思想这个概念是由王稼祥在1943年首次提出的。上海《解放日报》编的《新论(未定文稿)》第9期(1981年2月18日)作为“动态与资料”刊登了这篇文章。《解放日报》的这篇文章引起了中央党校理论研究室领导同志的注意,决定在供内部参考的《理论研究资料》上发表(此刊物由该室“研究组”编,笔者当时在“理论动态组”)。《理论研究资料》在1981年3月9日出刊的第47期全文转载了这篇文章(本期只刊这一篇文章)。

这期《理论研究资料》发出后,立即引起重视。我印象很深的一件事是,当时一位同志告诉我,陈云同志办公室打电话来要这一期刊物。

在党中央的重视和指示下(中央领导怎样研究此事的,我无从知晓),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即着手查阅从1938年至1945年七大这一段时间的中央档案、中央文件及《解放日报》等十几种报刊,弄清楚了这个问题。

刊登在《文献和研究》1982年第1期(4月15日)的调研成果,即《关于思想提出的历史过程》一文明确肯定(本文参考了这篇文章),王稼祥的《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民族解放的道路》一文,“第一次提出思想这个概念”。该文还阐明:思想这个概念由王稼祥同志初次提出后,逐步为党内许多同志所接受。在党内一些文件和许多负责同志的讲话里,使用和论述思想等概念的情况,逐渐多起来了。直到党的七大,思想才正式作为一个科学概念,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确定下来,并写进了党章。

1985年,出版了《回忆王稼祥》一书。当时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耀邦同志为此写了序言,充分肯定了王稼祥提出和阐述思想的功绩。他在序言中说:“一九四三年夏季,他抱病撰写了《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民族解放的道路》一文,纪念我们党诞生二十二周年和抗战六周年。在这篇文章中,他初步论述了思想。他是我们党正式提出‘思想’这一科学概念的第一人。”

思想指导地位的确立

思想从被贬为“狭隘经验论”到成为全党的指导思想,这主要是由于它的真理性,及这种真理性在实践检验中一再得到证实。思想在全党指导地位的确立,从根本上说,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但是,党内一些领袖人物和理论工作者的宣传倡导,也起了重要作用。当然,所谓确立,还要有党规党法的保证,这就是党的七大确立思想的指导地位。

刘少奇是系统阐述思想的第一人。

刘少奇在七大作了《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他在这个报告的第二部分(即“关于党的指导思想问题”)全面地阐述了思想,包括思想形成的历史必然性和条件、思想科学概念的内涵、思想的主要内容、思想的指导作用等等。他明确指出:“党章总纲上确定以思想作为我党一切工作的指针,在党章的条文上又规定,努力地领会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的基础,是每一个共产党员的义务。这是我们这次修改的党章一个最大的特点。”“思想,就是这次被修改了的党章及其总纲的基础。”七大修改通过的党章总纲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思想,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针。”这样,党的七大就完成了一件在党的建设上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情,这就是确立了思想的指导地位。

刘少奇全面概括了思想的主要内容,阐明了思想对中国革命的伟大指导作用。关于思想的形成,他着重指出了以下几点:第一,思想形成的历史必然性;第二,思想的实践基础;第三,思想的形成是艰苦的理论创造;第四,具有独特的主观条件。总的说,刘少奇对思想的论述是符合唯物史观的。但是,今天回顾总结七大以来半个多世纪阐述和宣传思想的经验教训,也感到,当年对思想的论述,存在不足。一是对思想形成的客观条件和历史条件阐述不够充分;二是没有强调思想是集体智慧的结晶,而强调了的“天才创造”;三是没有指出思想要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经受检验。这些在当年难以感到的问题,对以后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七大党章第一次有了指导思想的条文。

我们党在1922年召开的二大制定了第一个党章。三大、四大、六大都修改了党章,1927年6月中央政治局会议也修改了党章。在七大以前,共有五个党章。但是,这五个党章都没有关于党的指导思想的条文,也没有在有关条文中提及。这说明,虽然我们党从成立时起就是一个马克思列宁主义政党,但在党成立之初的一段时间内,党处于自己的幼年时期,从全党情况看,对理论旗帜问题的认识不很明确也不很深刻。七大第一次提出了“党的指导思想”的概念,体现了从思想上建党的基本要求。这是我们党的建设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创造性举措,创造了加强党的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七大以后,我们党的历次代表大会对理论旗帜都很重视,每次代表大会修改通过的党章都有指导思想的明确规定,这成了我们党的一个优良传统,同样具有重大意义。

第一次理论飞跃的基本经验

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这个结合不是简单地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原理与中国实际相加,而是一个艰苦的理论创造过程;也不是一般的理论创造,而是理论的飞跃。

回顾中国革命的历史可以看到,所谓理论飞跃,是对中国革命正反两个方面丰富经验的总结和升华。这种升华,不是解决了个别理论问题,而是正确回答了中国革命的一系列基本问题;这种升华,不是回答了革命某一小阶段上的问题,而是回答了整个革命大阶段上的问题。所谓理论飞跃,就是所说的,是认识中国革命的客观规律。公务员之家欧洲杯买球平台的版权所有

思想的内容可以大致分为新民主主义论和社会主义论两大部分。我们所说的第一次理论飞跃,是指新民主主义论。思想的社会主义论有若干重要内容,但没有形成体系,应当归之于第二次理论飞跃的范畴。

第一次理论飞跃本身留下了极为宝贵的经验。最重要的,就是确立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思想原则”。“思想原则”是在八大开幕词中的提法,实际上是一个公式。多次说过,在党的幼年时期,全党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认识很肤浅,对中国历史、社会状况和中国革命问题认识很不深,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没有完整的、统一的理解,不懂得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道理。主要的倾向是简单地照搬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某些词句,而不会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具体地研究中国的现状和中国的历史,具体地分析和解决中国的革命问题,搞教条主义。在总结中国革命实践经验、反对教条主义的基础上,概括出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公式(1939年10月《〈共产党人〉发刊词》第一次完整表述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以后,具体的表述有几种,略有不同),从而在根本上解决了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这本身就是一个重大贡献。现在,这个公式已为大家所熟知,但当初是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才概括出来的,来之不易。

怎样实践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的结合呢?概括地说,就是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怎样贯彻实事求是呢?多次讲过这方面的体会,主要是以下两条,一是调查研究,二是在实践中学习。

邓小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并从时代和任务的特点出发,提出了新的要求。他说,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不断结合变化着的实际,探索解决新问题的答案,从而也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邓小平强调,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要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要大胆地试,大胆地闯;要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错误赶快改。

第一次理论飞跃的实现,有它的历史必然性。马克思说:“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一卷,第11页。)讲得更明确:“马克思列宁主义来到中国之所以发生这样大的作用,是因为中国的社会条件有了这种需要,是因为同中国人民革命的实践发生了联系,是因为被中国人民所掌握了。任何思想,如果不和客观的实际的事物相联系,如果没有客观存在的需要,如果不为人民群众所掌握,即使是最好的东西,即使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也是不起作用的。”(注:《选集》第2版,第四卷,第1515页。)中国革命实践发展的迫切需要,是理论飞跃的强大推动力。中国革命的丰富实践经验,是理论飞跃的源泉。

以上是理论飞跃的客观条件。列宁说,马克思的学说“是用深刻的哲学世界观和丰富的历史知识阐明的经验总结。”(注:《列宁选集》第3版,第三卷,第134页。)独具的主观条件,使他成为第一次理论飞跃的主要承担者。

理论飞跃是客观条件与主观条件相结合的结果。这两方面的条件都是不可缺少的。其中任何一个方面的条件不具备,就不可能实现理论飞跃。进入社会主义时期以后,迫切需要实现新的理论飞跃。从50年代到60年代、70年代,20多年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正反两个方面的社会主义实践经验,主观上也在作理论飞跃的努力,并取得了若干重要成果,但却迟迟实现不了飞跃性的进展,相反,却一再陷入误区。原因就在主观条件不具备。的思想越来越离开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第一次理论飞跃,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具体地说,这次理论飞跃从20年代中期以后开始,到40年代中期实现,中国革命的胜利则标志着这一次理论飞跃的完成。

科学指导范文篇10

回顾我们党80年的光辉历史,思想的形成和指导地位的确立,是一件意义重大而深远的大事。

历史上,由于我们党正确地理解和坚持思想的指导,使中国革命取得了胜利。在某些时候,由于对思想离开了科学态度,就使我们的事业发生了曲折,甚至吃了很大的苦头。列宁曾说,马克思主义并不是什么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但是,我们却发生了把思想当作某种神学的东西、把领袖当作神看待的不正常现象,留下了极为深刻的教训。发生这种现象,在思想理论上是怎样失足的,有哪些观点没有把握好;制度和体制上,有哪些关节点没有把握住,留下了漏洞?这些,都有待于深入地进行科学总结。邓小平说:“历史上成功的经验是宝贵财富,错误的经验、失败的经验也是宝贵财富。”(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35页。)在某种意义上说,错误的经验、失败的经验是更为宝贵的财富。但是,经验要成为财富,必须要经过一个环节,这就是科学总结,要敢于实事求是地进行总结。成功的经验如果不能科学地总结,还可能变成包袱而导致错误;错误的、失败的经验如果不能科学地总结,深刻地吸取教训,则很容易重犯。这两个方面的实例都不难找。我们要非常严肃地对待党的历史。本文仅就几个方面的问题,回顾一些历史情况,并略陈己见。

思想科学概念的形成

思想的形成是一个过程,人们对思想的认识是一个过程,思想科学概念的形成和确立也是一个过程。

思想于20年代后期开始形成,在30年代有了重大发展,并在中国革命实践中显示其真理性和强大生命力,30年代末、40年代初,以《〈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等著作为主要标志,形成了科学体系。

党内的教条主义者不承认同志的著作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他们贬之为“狭隘经验论”。这种被贬为“狭隘经验论”的理论却得到全党广大党员干部的拥护,靠的是它的真理性,靠的是这种理论在实践中显示出来的强大生命力。但这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1935年的遵义会议,在党中央的领导核心排除了教条主义成分,认可了当时有决定性意义的的战略,这是全党对及其理论的第一次明确肯定。抗日战争开始后的几年中,全党对的理论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特别是经过40年代初开始的,全党兴起了学习马列主义理论、总结中国革命经验的热潮,使全党(特别是领导层和理论工作者)对的理论有了更明确更深刻的认识,概括地说,就是认识到中国革命必须要以创立的理论和策略为指导,才能取得胜利。这是全党的新的觉醒。那么,创立的这种理论是什么样的理论呢,应当怎样称呼这个理论呢?这就自然地提出了给这个理论命名的要求。

看来,当时党内有不少同志不约而同地在思考这个问题,并各自作出了努力。

张如心第一个为的理论命名。

据有人考证,最早作出这种努力的是杰出的理论工作者张如心(抗日时期先后在抗日军政大学、延安军政学院、中央研究院、中央党校工作,“”前为中共中央高级党校教员)。1941年3月,他在《共产党人》杂志上发表的《论布尔什维克的教育家》一文中,使用了“同志的思想”的提法。1942年2月18、19日,张如心在《解放日报》发表《学习和掌握的理论和策略》一文,又使用了“同志的理论”这一提法。

一些领导同志也在论述的理论的文章中,使用了具有命名意义的提法。

1942年7月1日,在《解放日报》发表《纪念党的二十一周年》的文章,使用了“中国化的马列主义的理论”的提法。

同一天,中共中央晋察冀边区机关报《晋察冀日报》发表由主编邓拓撰写的社论,题目就是《全党学习和掌握主义》。这篇社论不但给的理论命名为“主义”,而且对这个理论作了系统的论述。

1943年7月4日,刘少奇写成《清算党内的孟什维主义思想》一文,于7月6日在《解放日报》发表。他在这篇文章中使用了“同志的思想”和“同志的思想体系”,两个提法,都带有命名的意义。

以上一些同志以及其他不少同志的文章,对的理论的形成、主要内容、科学体系、历史地位等问题,都在不同程度上作了论述。

王稼祥是提出思想科学概念的第一人。1943年7月5日,王稼祥写成《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民族解放的道路》一文,7月8日发表于《解放日报》。这篇文章创造了“思想”的科学概念。文章说:“思想就是中国的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的布尔什维主义,中国的共产主义。”文章对此作了如下论述:“思想与中国共产党的民族解放的正确道路是在与国外国内敌人的斗争中,同时又与共产党内部错误思想的斗争中生长、发展与成熟起来的”。“以思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主义,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为基础,研究了中国革命的现实,积蓄了中共二十二年的实际经验,经过了党内党外的曲折斗争而形成起来的。”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运动实际经验相结合的结果。”以上这些深刻的论述,阐明了思想的主要内涵。这充分说明,王稼祥提出的“思想”,已经构成了一个科学概念。

王稼祥是在全党酝酿的基础上提出“思想”科学概念的,但他作为首创者的贡献是应当肯定的。由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著的《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已经记载了这一史实:“王稼祥于1943年7月8日在《解放日报》发表的《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民族解放的道路》一文中,第一次提出‘思想’的概念,并为党内许多同志所接受。”(见该书第202页)但是,长时期中,人们总以为,“思想”的概念是刘少奇在七大的报告中第一次提出的。直到1981年,《红旗》杂志的文章还说:“一九四五年五月,刘少奇同志在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首次提出了‘思想’这个概念。”(注:《红旗》1981年第2期。)80年代初,这一史实终于被一位学者订正了。

江苏无锡市职工大学的教师陈文源(后为江南大学教授),依据他多年的研究,针对《红旗》的文章,写了《思想这一概念何时首次提出》一文。文章指出,《红旗》的说法“不符合历史事实”。他列举事实说明:“思想这个概念的提出和使用,是在党的‘七大’以前。在公开发表的论著中,第一个对思想作出详尽论述的,是王稼祥同志一九四三年七月的纪念文章,而不是刘少奇在‘七大’的报告。”陈文源的文章明确肯定,思想这个概念是由王稼祥在1943年首次提出的。上海《解放日报》编的《新论(未定文稿)》第9期(1981年2月18日)作为“动态与资料”刊登了这篇文章。《解放日报》的这篇文章引起了中央党校理论研究室领导同志的注意,决定在供内部参考的《理论研究资料》上发表(此刊物由该室“研究组”编,笔者当时在“理论动态组”)。《理论研究资料》在1981年3月9日出刊的第47期全文转载了这篇文章(本期只刊这一篇文章)。

这期《理论研究资料》发出后,立即引起重视。我印象很深的一件事是,当时一位同志告诉我,陈云同志办公室打电话来要这一期刊物。

在党中央的重视和指示下(中央领导怎样研究此事的,我无从知晓),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即着手查阅从1938年至1945年七大这一段时间的中央档案、中央文件及《解放日报》等十几种报刊,弄清楚了这个问题。

刊登在《文献和研究》1982年第1期(4月15日)的调研成果,即《关于思想提出的历史过程》一文明确肯定(本文参考了这篇文章),王稼祥的《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民族解放的道路》一文,“第一次提出思想这个概念”。该文还阐明:思想这个概念由王稼祥同志初次提出后,逐步为党内许多同志所接受。在党内一些文件和许多负责同志的讲话里,使用和论述思想等概念的情况,逐渐多起来了。直到党的七大,思想才正式作为一个科学概念,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确定下来,并写进了党章。

1985年,出版了《回忆王稼祥》一书。当时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耀邦同志为此写了序言,充分肯定了王稼祥提出和阐述思想的功绩。他在序言中说:“一九四三年夏季,他抱病撰写了《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民族解放的道路》一文,纪念我们党诞生二十二周年和抗战六周年。在这篇文章中,他初步论述了思想。他是我们党正式提出‘思想’这一科学概念的第一人。”

思想指导地位的确立

思想从被贬为“狭隘经验论”到成为全党的指导思想,这主要是由于它的真理性,及这种真理性在实践检验中一再得到证实。思想在全党指导地位的确立,从根本上说,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但是,党内一些领袖人物和理论工作者的宣传倡导,也起了重要作用。当然,所谓确立,还要有党规党法的保证,这就是党的七大确立思想的指导地位。

刘少奇是系统阐述思想的第一人。

刘少奇在七大作了《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他在这个报告的第二部分(即“关于党的指导思想问题”)全面地阐述了思想,包括思想形成的历史必然性和条件、思想科学概念的内涵、思想的主要内容、思想的指导作用等等。他明确指出:“党章总纲上确定以思想作为我党一切工作的指针,在党章的条文上又规定,努力地领会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的基础,是每一个共产党员的义务。这是我们这次修改的党章一个最大的特点。”“思想,就是这次被修改了的党章及其总纲的基础。”七大修改通过的党章总纲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思想,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针。”这样,党的七大就完成了一件在党的建设上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情,这就是确立了思想的指导地位。

刘少奇全面概括了思想的主要内容,阐明了思想对中国革命的伟大指导作用。关于思想的形成,他着重指出了以下几点:第一,思想形成的历史必然性;第二,思想的实践基础;第三,思想的形成是艰苦的理论创造;第四,具有独特的主观条件。总的说,刘少奇对思想的论述是符合唯物史观的。但是,今天回顾总结七大以来半个多世纪阐述和宣传思想的经验教训,也感到,当年对思想的论述,存在不足。一是对思想形成的客观条件和历史条件阐述不够充分;二是没有强调思想是集体智慧的结晶,而强调了的“天才创造”;三是没有指出思想要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经受检验。这些在当年难以感到的问题,对以后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七大党章第一次有了指导思想的条文。公务员之家欧洲杯买球平台的版权所有

我们党在1922年召开的二大制定了第一个党章。三大、四大、六大都修改了党章,1927年6月中央政治局会议也修改了党章。在七大以前,共有五个党章。但是,这五个党章都没有关于党的指导思想的条文,也没有在有关条文中提及。这说明,虽然我们党从成立时起就是一个马克思列宁主义政党,但在党成立之初的一段时间内,党处于自己的幼年时期,从全党情况看,对理论旗帜问题的认识不很明确也不很深刻。七大第一次提出了“党的指导思想”的概念,体现了从思想上建党的基本要求。这是我们党的建设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创造性举措,创造了加强党的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七大以后,我们党的历次代表大会对理论旗帜都很重视,每次代表大会修改通过的党章都有指导思想的明确规定,这成了我们党的一个优良传统,同样具有重大意义。

第一次理论飞跃的基本经验

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这个结合不是简单地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原理与中国实际相加,而是一个艰苦的理论创造过程;也不是一般的理论创造,而是理论的飞跃。

回顾中国革命的历史可以看到,所谓理论飞跃,是对中国革命正反两个方面丰富经验的总结和升华。这种升华,不是解决了个别理论问题,而是正确回答了中国革命的一系列基本问题;这种升华,不是回答了革命某一小阶段上的问题,而是回答了整个革命大阶段上的问题。所谓理论飞跃,就是所说的,是认识中国革命的客观规律。

思想的内容可以大致分为新民主主义论和社会主义论两大部分。我们所说的第一次理论飞跃,是指新民主主义论。思想的社会主义论有若干重要内容,但没有形成体系,应当归之于第二次理论飞跃的范畴。

第一次理论飞跃本身留下了极为宝贵的经验。最重要的,就是确立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思想原则”。“思想原则”是在八大开幕词中的提法,实际上是一个公式。多次说过,在党的幼年时期,全党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认识很肤浅,对中国历史、社会状况和中国革命问题认识很不深,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没有完整的、统一的理解,不懂得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道理。主要的倾向是简单地照搬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某些词句,而不会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具体地研究中国的现状和中国的历史,具体地分析和解决中国的革命问题,搞教条主义。在总结中国革命实践经验、反对教条主义的基础上,概括出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公式(1939年10月《〈共产党人〉发刊词》第一次完整表述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以后,具体的表述有几种,略有不同),从而在根本上解决了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这本身就是一个重大贡献。现在,这个公式已为大家所熟知,但当初是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才概括出来的,来之不易。

怎样实践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的结合呢?概括地说,就是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怎样贯彻实事求是呢?多次讲过这方面的体会,主要是以下两条,一是调查研究,二是在实践中学习。

邓小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并从时代和任务的特点出发,提出了新的要求。他说,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不断结合变化着的实际,探索解决新问题的答案,从而也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邓小平强调,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要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要大胆地试,大胆地闯;要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错误赶快改。

第一次理论飞跃的实现,有它的历史必然性。马克思说:“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一卷,第11页。)讲得更明确:“马克思列宁主义来到中国之所以发生这样大的作用,是因为中国的社会条件有了这种需要,是因为同中国人民革命的实践发生了联系,是因为被中国人民所掌握了。任何思想,如果不和客观的实际的事物相联系,如果没有客观存在的需要,如果不为人民群众所掌握,即使是最好的东西,即使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也是不起作用的。”(注:《选集》第2版,第四卷,第1515页。)中国革命实践发展的迫切需要,是理论飞跃的强大推动力。中国革命的丰富实践经验,是理论飞跃的源泉。

以上是理论飞跃的客观条件。列宁说,马克思的学说“是用深刻的哲学世界观和丰富的历史知识阐明的经验总结。”(注:《列宁选集》第3版,第三卷,第134页。)独具的主观条件,使他成为第一次理论飞跃的主要承担者。

理论飞跃是客观条件与主观条件相结合的结果。这两方面的条件都是不可缺少的。其中任何一个方面的条件不具备,就不可能实现理论飞跃。进入社会主义时期以后,迫切需要实现新的理论飞跃。从50年代到60年代、70年代,20多年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正反两个方面的社会主义实践经验,主观上也在作理论飞跃的努力,并取得了若干重要成果,但却迟迟实现不了飞跃性的进展,相反,却一再陷入误区。原因就在主观条件不具备。的思想越来越离开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第一次理论飞跃,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具体地说,这次理论飞跃从20年代中期以后开始,到40年代中期实现,中国革命的胜利则标志着这一次理论飞跃的完成。